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摇杆电位器

仪器信息网摇杆电位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摇杆电位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摇杆电位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摇杆电位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摇杆电位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摇杆电位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摇杆电位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摇杆电位器相关的资讯

  • 生态遥感工作要加强针对性
    p   生态环境遥感作为宏观尺度的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2.html" strong 环境监测 /strong /a 手段,重点关注的是可为肉眼感知的生物和生态环境变化。遥感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多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太湖蓝藻监测、秸秆焚烧污染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p p   为适应遥感技术发展新形势,一些省级环境监测站先后成立内设机构,专门开展相关工作。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发展不均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存在一定差异。有的省级监测站基本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能按流程完成遥感解译工作,有的省只能承接工作任务,委托给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完成。从这几年生态遥感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技术力量有限且工作量大,深入推进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南方山区,各种地类犬牙交错,加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准确解译面临一定挑战。 /p p   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p p   首先,要根据地方实际明确工作目标。遥感监测功能强大,尤其是对范围广、均质性强的环境介质来说,遥感监测效率高,准确度也高。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来说,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需要准确、科学调整遥感监测范围。实践中,只要将遥感目标进行聚焦,成果就会立即显现。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山东长岛、广东丹霞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违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或水电站、畜禽养殖、采矿等,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线索。因此,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应明确具体监测目标,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资金投入和科学研发。 /p p   其次,要强化问题导向。建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要加强问题导向,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例如,各种自然保护区是环保系统综合监管的重点,要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严密监视。一些重大项目环境敏感,可用卫星对其建设、生产状况等进行监测。一些地方出现灰霾天气,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其分布状况、污染原因等。近年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区)转移支付启动,因资金量较大引起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遥感结果也用于评价投入资金产生的环境改善效益。每个县(区)上报项目建设信息,再用卫星遥感进行核查,考核就可以落到实处。 /p p   实现监测业务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是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技术特长,根据任务性质,在合适的时段精准监视指定区域。要将遥感监测面宽、实时等优势发挥出来,为环境质量改善做贡献。 /p
  • 如何校准遥感相机
    大多数遥感相机本质上是内置复杂软件的高质量电子数码相机。许多还具有光谱成像功能,允许它们同时在多个光谱带中对场景进行成像。 这些相机性能可以在地面上通过光学校准来验证并增强。 积分球均匀源用于此校准,可提供:用于大型遥感定标应用的孔径为一米的积分球均匀光源。Labsphere 独特的系统利用精密测量技术来满足遥感相机校准的苛刻要求。均匀的辐亮度已知的、稳定的光谱特性具有时间稳定性不改变光谱特性的辐亮度可调性已知的辐亮度均匀的辐亮度精心设计的积分球均匀光源,当从积分球外观察时,呈现出几乎完美均匀的辐亮度——均匀性优于 1%。 当这样的光源校准相机时,相机的输出通常不会那么均匀,主要是因为探测器阵列的像素之间的不均匀性。 但是,这些影响是恒定的,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校正。时间稳定性通过选择稳定的卤钨灯和稳定的电流控制电源,均匀光源积分球的辐亮度非常恒定。 此外,很容易在积分球上安装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监测相机“看到”的相同辐亮度,因此辐亮度的任何变化,例如由相机的反射光引起的变化,都很容易识别和量化。已知辐亮度相机设计人员了解地面的照明条件以及所观察场景的预期反射系数范围。 因此,他们设计相机以拍摄特定范围的辐亮度水平。 积分球均匀光源可以验证相机是否按照设计对特定的辐亮度水平做出响应。已知、稳定的光谱特征由于许多遥感相机具有光谱成像能力,并且响应过程中都存在光谱变化,因此了解校准光源的光谱分布非常重要。 使用稳定的灯和电源意味着可以在实验室中测量积分球输出,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该光谱特性。 此外,可以使用多个滤光片的监测检测器或者监测光谱仪,连续验证光谱特性。亮度可调通过在积分球中安装多个灯,可以输出多个级别的均匀、稳定的辐亮度。实际上,通过使用附带可变光阑的外部灯以及选择合适功率的内部灯,积分球可以调整到从零到最大的任何亮度水平。一个监测探测器可以连续地检查和报告辐亮度。通过采用积分球光源,摄像机可以在整个动态范围内进行测试。
  • 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标准即将发布
    p   我国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自2000年左右开始,设备生产企业目前生产有固定式遥测设备和移动式遥测车辆。固定式遥测设备分为水平式固定尾气遥感检测设备和垂直式固定尾气遥感检测设备。 /p p   截至2016 年底,全国约有70 余个城市应用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开展道路车辆尾气检测 全国已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400余台(套),其中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50 余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50 余台(套)。京津冀地区已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共计82 台(套),其中北京市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0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2 台(套) 天津市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8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19 台(套) 河北省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2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11 台(套)。 /p p   市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法规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多项法规都对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进行了规定。 /p p   最新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 /p p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提出加快区域内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建设,重点治理重型柴油车和高排放车辆。 /p p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文件的《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发改环资[2014]2368号)明确要求:“2015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行遥感检测法,将排放不达标车辆信息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查询服务。” /p p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公安交管部门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要支持配合环保部门采取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进行监督抽测。 /p p   要想仪器能规范使用,得到可对比的有效数据,检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p p   目前,工信部发布了行业标准《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 通用技术要求》(JB/T 11996-2014),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发布了遥感检测地方标准并实施。但是从全国性或者行业性的设备和检测标准还处于缺失状态,日前环保部发布了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征求意见稿),以期弥补这一空白。 /p p   标准规定了利用遥感检测法实时检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测量方法、仪器安装和结果判定原则。 /p p   标准适用于固定式遥感检测和移动式遥感检测。 /p p   标准适用于GB/T 15089 规定的M类和N类的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包括燃用汽油、气体燃料、两用燃料及双燃料车辆)以及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p p   标准所称汽车包括 GB7258 规定的低速汽车。 /p p   据了解,遥感检测技术起源于美国。1988年美国丹佛大学应用非扩散红外线检测技术(NDIR)开发了能同时检测CO2、CO、HC 的设备 之后于20  世纪90年代应用非扩散紫外线检测技术(NDUV)开发了能检测NOx 的设备 2001 年美国丹佛大学和沙漠研究所分别应用透射光不透明度技术和紫外线反射光探测技术(LIDAR)开发了能检测排气烟度的设备。 /p p   1995 年新西兰首先启用用于路面检测在用汽车排放的遥感检测系统,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p p    strong 目前,遥感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strong /p p   (1)审计检查:利用遥感检测技术可以经济地审查目前采取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政策的效果,例如核查当前采用的检查维修计划(I/M 制度)是否有效,检查 I/M 制度以外的车辆(过境车和未登记车)是否是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与汽车排气排放的相关关系。 /p p   (2)筛选高排放车辆:实验表明当汽车工况已知,遥感检测可用于判断高排放车。高排放车一般只占车辆总数的10%,排放的污染物却占到全部车辆排放污染物的80%。筛选高排放车并加以治理或淘汰,是防治机动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p p   (3)筛选清洁车辆:筛选清洁车辆用于鼓励人们选用低排放车辆,并经常保养检修车辆,使汽车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况下。清洁车辆的车主可以主动驾车至有排气遥感检测的地方,检测通过后可免除进行例行的年检。 /p p   (4)入境检查:排气自动遥感检测设备可安置在城市道路入口处收费站,通过检测禁止高污染车辆进入城市。 /p p   (5)检查汽车的环保装置:遥感检测设备中具有检查汽车是否安装并使用环保装置的功能。 /p p    strong 遥感检测技术优点主要包括: /strong /p p   (1)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1 小时可检测上千辆车,省时省力。 /p p   (2)能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可以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完成检测,检测时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更具代表性,比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汽车排气排放的实际情况。 /p p   (3)避免人为造假。录入的数据信息被记录在电脑程序里,只有被授权者才能打开,数据不容易被更改 可在驾驶员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检测,避免个别驾驶员采取某些人为手段影响检测结果。 /p p   (4)可实时监控。环保定期检测仅能保证检测时尾气排放达标,而遥感检测可起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p p   (5)对道路交通影响小。遥感检测设备安置在单行道两侧,不会妨碍道路交通。 /p p    strong 遥感检测技术缺点主要包括: /strong /p p   (1)测量环境要求高。遥感检测是基于光吸收原理完成尾气排放测试,其使用气候、环境等的限制。如雨雪天、雾天、扬尘、环境温度、适度、气压、风速等对检测数据有影响。 /p p   (2)对测试工况有一定要求。车辆通过测量点的实际工况是影响遥测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标准中通常会使用VSP 限定实际工况范围。 /p p   (3)单车重复性差。受冷启动、工况、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其排放测试结果差异大。 /p p   (4)不能测量蒸发排放HC。 /p p   (5)存在无效数据。包括被测车辆牌照识别不准确、VSP不在稳定的范围内、环境条件超出设备适用范围等。 /p p   附件: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3/ueattachment/1173e987-1232-4ab7-afdc-a61d7726ee4e.pdf" 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征求意见稿).pdf /a br/ /p
  • 我国新型遥感探测仪器瞄准国际前沿
    从1999年以来,在地质大调查科技项目支持下,我国在高(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技术、干涉雷达技术、多光谱异常信息提取技术、遥感仪器研制、POS直接定位技术以及国产卫星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推进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地质勘查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高(成像)光谱技术及矿物填图。开展了高(成像)光谱数据处理,矿物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建立了“类—族—种—亚种(变种)”的矿物分层识别谱系 总结了一套较系统的适合我国干旱裸露区区域性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的工作方法与技术流程,为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干涉雷达技术及地面沉降监测。形成了趋于完善的多尺度、多类型地表形变InSAR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解决了地面沉降长时序监测等关键问题和多类型灾害性地表形变InSAR监测的主要问题。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区域性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滑坡监测、城市地裂缝、地震形变场、油田地面变形、水库变形以及煤矿开采沉陷等多尺度、多形式的灾害性地表形变场探测与监测。   ——多光谱异常信息提取技术及矿产资源勘查。以GIS和RS作为主要技术平台,开发了遥感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开发了RSMAP2.0软件系统,服务于野外国土资源调查、创立了“去干扰—主成分分析—异常筛选技术”矿物异常信息提取技术,将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技术应用于工程化生产,形成了系列化产品生成体系。   遥感找矿异常提取技术方法已经在我国天山—北山、昆仑山、等重要成矿带上成功进行了应用,新发现矿点、矿化点57处。   ——遥感仪器研制及地质应用。研发了4种类型的地面光谱仪,开发了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技术指标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整体技术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了遥感地质调查地面工作现代化以及遥感地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POS直接定位技术及地质灾害应急与精细调查。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方法 通过实施多个项目不同方案的集成POS系统航空摄影,得出了直接地理定位的数据获取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解决了机载POS系统直接地理定位关键技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三峡库区等以及航空遥感精细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救灾减灾、航空遥感精细调查等提供了精确的定位信息 针对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7项重要技术指标。   ——国产卫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系统建设。开展了02B星在轨测试和应用技术研发,解决了02B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确定了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调查监测、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以及国家土地督察和矿业执法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建立了基于国产卫星的矿山动态监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卫星高光谱地质应用试验系统。提出了发展适合于矿产与能源探测的高光谱卫星发展计划。
  •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上路 多位专家认为不靠谱
    固定式遥感检测仪、遥感监测车最近纷纷上路,扮演起揪&ldquo 墨斗鱼&rdquo (尾气超标车)的角色。   但业内多位专家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检测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推行,并不利于大气污染防治。   &ldquo 大气污染防治要做到防、控、治,遥感检测技术既不能分析出机动车污染量,也无法控制污染量,更不可能是治理技术。&rdquo 11月10日下午,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颜梓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遥感检测准确性存疑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是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雾霾频发的重要成因。   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占城市总污染物的60%~70%、40%~50%、30%~40%,并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其中超过一半来源于占机动车总量不到20%的高污染车的排放。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的《加强&ldquo 车、油、路&rdquo 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下称《方案》)提出,&ldquo 2015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行遥感检测法&rdquo 。   按照《方案》设计的思路,通过遥感检测法,将排放不达标车辆信息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查询服务。同时,建立环保、公安等部门信息定期交换机制,环保部门通过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车主,要求其尽快通过维修等方式确保车辆排放达标,并于2个月内进行环保检验,对3次被检测到不合格而未参加环保检验的,以及连续3次不能通过环保检验的车辆不予核发环保合格标志。   在有关部门助推下,最近一段时间,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开始在各地一窝蜂地出现。   北京市计划在2017年以前,新投入150套固定式遥感检测设备,新增20辆遥感监测车,对上路行驶车辆排放实施24小时监控 天津市去年引进1辆遥感监测车,最近又增加了8辆,并多次对超标排放、冒黑烟大型车辆(含过境外埠车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银川、合肥、青岛、杭州、西安等城市也纷纷添置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   &ldquo 《方案》带有误导性。&rdquo 颜梓清对本报记者说,《方案》似乎将遥感检测法作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的唯一手段了。   &ldquo 更重要的,遥感检测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rdquo 颜梓清说,依目前的技术水平,遥感检测最多告诉你,&ldquo 你可能有病了&rdquo ,但到底有没有生病、是什么病、怎么治,遥感检测没法正确告诉你。&ldquo 像天津那样,冒黑烟大型车辆连肉眼都看得出来,遥感检测不是多余吗&rdquo ?   遥测法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检测行驶中的在用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方法。遥感检测设备厂商号称&ldquo 只需0.7秒的时间,就能鉴别出高污染、高排放车辆,检测出一辆车所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烟度等污染指标&rdquo 。   但在颜梓清等专家看来,&ldquo 影响遥感检测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rdquo 她举例说,汽车尾气排出后,立即在空气中扩散和稀释,稀释浓度的变化受空气扰动和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直接测量排气烟羽中的各污染物浓度不能有效地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   某遥感检测设备厂商有关专家也承认,&ldquo 遥感检测有效数据不高,高污染排放车辆的识别率不理想,车型的差别如排气管高度的不一致也会带来测量误差。&rdquo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加油或踩刹车时,其操作性能和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就会发生明显变化,排放状况也将发生明显变化。此外,道路条件、太阳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遥感检测结果有影响。   &ldquo 用遥感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开过去是一个数据,再开回来又是另一个数据。你说应该相信哪一个?&rdquo 颜梓清说。   遥测不应成执法工具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已出台了有关机动车遥感检测的地方标准,不仅具体指标差别较大,甚至连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公式都没有。  &ldquo 如果没有计算公式,采集到各种污染物数据后,又是如何最终得出结论的?&rdquo 颜梓清说。   北京市《在用柴油汽车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测法)》介绍,该遥测法要求的环境条件是测量地点的风速每小时不得持续超过5米 测量地点环境温度应当在5℃~45℃的范围内 测量地点相对湿度小于80%。条件非常苛刻。   而广东省《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规定,检测地点的风速每小时不得持续超过10米 检测地点环境温度应当在5℃~45℃的范围内 检测地点相对湿度小于80%。   广东省这一地方标准也承认,会出现&ldquo 多次检测数据不一的情况&rdquo ,解决的办法是&ldquo 对于同一辆汽车的多次有效检测,检测结果取多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rdquo 。   对于遥感检测能够检测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说法,颜梓清等多位专家也表示质疑。   10日,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给本报记者提供的《新车型式认证与在用车检测能力差异分析表》显示,目前机动车检测所采用的简易瞬态工况法可检测新车国Ⅳ标准项目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种污染物质量(克/公里),而稳态工况法、双怠速法和遥测法均检测不出这些污染物质量。   车辆尾气遥感检测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目前已在北美、欧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但这一检测技术主要还是用于高排放车识别、清洁车豁免、I/M项目评估、车队排放特征调查、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过境高排放车辆限行。更多的是用于排放特征研究,并没有作为执法工具。   遥感检测与检测站检测互为配合   我国主要通过机动车尾气年检、日常的路检和巡检来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ldquo 机动车定期送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方法,是检测方面的主力军。&rdquo 10日下午,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韩应健表示,遥感检测如果是作为粗线条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普查,把那些可疑的超标车抓出来,送到检测站检查,这是可行的。   从2014年开始,公安部和质监总局改变了非营运性机动车年检制度,为每六年1次。现行的机动车尾气强制性检测模式还没有改变,而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在线排放监控几近空白,给环保部门开展高排放车和黄标车污染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上述专家表示,采用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对道路行驶中车辆进行尾气监测,确实可以快速地发现行驶中的高排放车辆,但遥感检测法只能代替目测,在特定路段对小部分车辆进行污染识别,但会增加监测路段交通阻碍。   《方案》中也要求在2015年全面采用电子标志,其实新信息化物联网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就可解决超标车和高污染车上路执法的问题,而且可对每辆车排污量进行跟踪,控污效果会比遥测好得多。   &ldquo 由于数据准确性差等问题,遥感检测法不能作为检测车辆尾气排放是否超标的计量仲裁执法工具。&rdquo 韩应健说,遥感检测与检测站检测,是相互配合的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颜梓清对本报记者说:&ldquo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时多年,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不能不反思治理手段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决策部门如果从大气污染防控防治的效果出发,选择的技术措施就不会一错再错。&rdquo   &ldquo 遥感检测数据有效性差,只能作为尾气检测的辅助手段。&rdquo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刘昭度建议,相关领域的专家近期共同起草了一份《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问题与建议》的报告,并尽快呈交给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
  • 国内首个高光谱遥感卫星大数据共享平台!我国在遥感卫星数据共享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小编从西安发布了解到,中科西光航天发布了包括国内首个高光谱卫星大数据共享平台和国内首颗商业化双碳监测卫星在内的两项科技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遥感卫星数据共享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中科西光航天将推出自主研发的XIGUANG-004星(甲烷监测卫星)、XIGUANG-005星(精细化农业卫星)、XIGUANG-006星(矿产监测卫星)、XIGUANG-007(高分辨率精准农业卫星)等具备国内同量级最强指标的高光谱遥感卫星,不断突破高光谱遥感卫星在各类新兴领域的创新应用,实现我国高光谱遥感卫星指标的全面突破。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从事星座运营、卫星研制、载荷定制、数据开发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全自主研发高光谱卫星星座的商业航天公司,全力打造我国最大最全、最好用实用、成本最低的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是国内遥感星座里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图源西安中科西光航天公司官网公司创造了国内商业航天同时期发展速度最快、同比数据价值最高、同类型应用能力最强的多项奇迹,初步形成了面向环保、农林、海洋、地质、环境、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数据服务能力,是西安市知名的商业航天企业。中科西光航天拥有国内最大、最全的高光谱遥感星座108星遥感星座;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和卫星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现已成功发射的两颗高光谱卫星均为国内首次在百公斤级卫星上搭载高光谱成像仪,也是国内率先布局双碳业务板块的商业航天公司。
  • 航空遥感系统首次获取全球首套山地冰川多源遥感有效探测数据
    作为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民用P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科学论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P/L/VHF三波段(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雷达联合冰川探测实验。   本次实验自3月20日启动,预计5月中旬结束。截至目前,已累计飞行11个架次,包括P/L波段层析成像和干涉成像飞行7个架次,VHF波段透视成像4个架次,获取有效数据4.6TB。同步开展了可见光和激光雷达对冰面的飞行观测,以及冰面机载仪器定标、探地雷达冰川厚度测量、超长视距三维激光点云成像等工作。   基于已获取数据初步分析表明,P波段和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重建结果能够反映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趋势,与航空三维激光雷达和地面勘测结果基本一致;VHF数据则提供了清晰的冰川剖面图,能够清晰反映出冰面与大气、冰川与基岩的界面线,以及位于冰芯钻孔深度80米处的人工放置的电性异常体,剖面解释的深度与地面探测结果基本吻合。   上述初步研究成果表明,实验初步验证了对冰川特征的全面观测技术并获取了有效数据,同时验证了P/L/VHF波段联合实验的可行性。未来,实验获取的数据将进一步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共享,以促进冰川厚度及内部结构遥感反演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实验对解决冰川厚度遥感监测难题、突破冰储量估算瓶颈、引领下一代冰冻圈遥感技术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探测技术的发展将为国内外相关科学实验的开展和技术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实验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等专家赴八一冰川实验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吴一戎提出,航空遥感系统对于推动我国航空遥感和透视地球观测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飞行搭载的VHF频段机载雷达是空天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航空冰川探测载荷,同时是国产新舟60遥感飞机首次开展4500米以上高山区域飞行实验。科学问题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一定要以科学问题驱动技术进步、以技术创新带动新的科学发现产生。龚健雅对航空遥感系统的性能予以肯定。他表示,P/L波段和VHF多源数据协同用于冰川内部特征的探测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初步成果令人振奋。   我国目前尚无航空和卫星技术可以直接对冰川内部进行观测,因此本次实验对于促进我国冰川探测技术发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并能够为我国民用P波段SAR卫星的科学论证提供重要参考。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是我国目前综合能力最强的航空遥感平台和科学实验平台,可全天时、高精度展开对地观测,近年来已承担多项大型航空遥感综合科学实验、新型遥感载荷校飞、灾害与环境监测飞行等科研任务,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 2018年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讨会通知
    2018.05.14~15 北京 第二轮通知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探测和精细识别观测目标的光谱特性,对遥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高光谱遥感的相关研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多维集成方向发展,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遥感科学、辐射定标、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地质勘查、土壤遥感、水体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以及伪装识别等众多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解决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图像处理和多学科应用中的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开创了高光谱遥感在农业、地矿、环境、文物保护等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赞誉,也使得我国在国际高光谱遥感学科发展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前沿,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SOC公司和SEI公司是全球优秀的光谱测量设备领导者,与美国NASA、NIST、JPL、LMT、DOD、U.S.Navy等世界一流遥感相关单位有数十年的合作,在业界获得了高度认可。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美国SOC公司和美国SEI 公司在中国区的总代理和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美国SEI公司、美国SOC公司,合作举办2018年度高光谱遥感技术交流培训及应用研讨会,旨在探讨高光谱技术的多元应用方向和热点,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光谱测量和光谱数据处理水平,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业界同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会议期间,我们将发布并展示最新的SEI高端产品,指导高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高光谱技术的应用以及最新的技术进展;同时,还有高光谱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做应用专题报告,以促进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 一、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美国SEI公司、美国Esri公司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二、会议时间:2018年5月14日-15日 三、会议地点: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A501四、专家报告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5月14日 全天9:00-9:45作物长势与病虫害监测黄文江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9:45-10:30SEI最新产品发布与展示Maurice A. KashdanHead of Marketing/SPECTRAL EVOLUTION10:30-10:50茶歇(合影)10:50-11:50高光谱遥感环境污染监测研究进展田庆久 教授南京大学11:50-12:00仪器体验Maurice A. KashdanHead of Marketing/SPECTRAL EVOLUTION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40遥感指数设计新探索陈晋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14:40-15:25作物表型遥感技术研究进展杨贵军 北京农林科学院15:25-15:40茶歇15:40-16:25高光谱遥感预处理方法研究高海亮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6:25-17:00多源遥感数据获取与实践方墨人 经理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7:00-17:30ENVI高光谱处理最新进展和应用 邓书斌Esri中国遥感事业部5月15日 上午9:00-9:45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研究进展肖青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9:45-10:30植被光谱知识库与植被参量遥感定量反演柳钦火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0:15-10:30茶歇10:30-11:00仪器演示与操作培训吴瑞强 技术工程师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五、会议联系人:邮箱:service@azup.com.cn 六、参会须知1. 签到:8:30开始,参会人员签到,我们可以提供参会确认函,以便报销使用。2. 食宿安排 :免费提供5月14日午餐;其他食宿自理。七、参会登记表单位及部门电话 /手机姓名邮箱参会人数兴趣与方向是否需要午餐14日 是 否需解决的问题如有请填写注:1.请在5.10日前提交至service@azup.com.cn,以便安排会场。
  • 理加联合参加2024 年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
    2024 年 4 月 20 日-21 日,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委会、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遥感地面观测场点,形成了多个观测网络,有力支撑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促进了遥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的召开,旨在更好地研讨并促进我国遥感地面观测场建设和遥感观测的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我国遥感观测事业的发展,分享了在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作为参展单位之一,携带公司相关遥感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详细的介绍和专业的技术讲解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会议期间,理加联合的郑宁博士作报告《基于光谱技术的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详细介绍了理加联合在高光谱遥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郑博士的报告不仅展示了理加联合在遥感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在场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通过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同仁之间的交流探讨无疑将推动遥感地面观测技术的发展,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并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理加联合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在未来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中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助力遥感事业的发展。
  • 探究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p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直观重要作用,随着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大气、水质、固体污染监测等方面,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了许多优势。本文对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 p    strong 一、前 言 /strong /p p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生态系统失调、荒漠化速度加快、生物多样化骤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为环境监测,其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地面环境监测网点分布不集中,仅依靠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及监测台站无法准确及时的做出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预报。为了满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的需求,环境监测技术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优化改进。由此,遥感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环境监测当中。 /p p    strong 二、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strong /p p   遥感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具体是指基于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进行探测与分析,以此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利用遥感探测仪器,在不和探测目标直接进行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体的电磁波谱,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大面积进行同步观测,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区域进行动态的重复监测,具有综合性、可比性和经济型。 /p p   当前此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仍旧以多空间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图像等优势帮助人们分析环境自然资源等的时空变化规律,推动着人类和谐进步和发展。 /p p   遥感技术在环境中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测出水体的叶绿色含量、泥沙含量、水色和水温,还能够监测到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分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堆放情况和影响范围。除此以外,还能够追踪调查环境污染现象,并对污染源、扩散程度、分布面积进行预报,对污染损失进行估算。全球环境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遥感技术具备的全球覆盖、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使其成为当前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 /p p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可利用的波段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 /p p    strong 1、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此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每个物体的反射率的差异性,通过记录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辐射能,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关键变量是大气的纯洁度、地物波谱特性和太阳辐射强度。因此这类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各种污染,目前发展已经成熟。 /p p    strong 2、热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热红外遥感技术原理是一切物体辐射和其自身的温度及种类是相对应的电磁波,针对的是地面电磁波的辐射源,主要探测其辐射性能,包括发射率和温度。此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地表的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重复观测。 /p p    strong 3、微波遥感技术 /strong /p p   微波遥感不仅具备全天候和全天时的观测能力,还具有信号丰富、包含幅度相位极化等信息的特点,且对地球覆盖层的穿透力也较强。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介质的不稳定使目标预期会产生反射、散射、投射等现象,因此该技术基于经验建立公式或模型,使信号和目标物体能够有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推导出相应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提高辨认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p p    strong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1、水环境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对水环境的遥感监测是基于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清洁水体的反射率要低于污染水的反射率,而在遥感影像中,水体表现为暗色色调,可以明显地在红外频谱段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作为水质遥感监测的指标。海洋在地球表面占面积约为70%,海洋可以缓冲太阳辐射引起的大气自然温度变化,可以调整极端的气候变化。因此其中的污染也是需要重视的。目前对于海洋的污染观测主要是海水的颜色、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坡度。遥感技术对海洋监测体现在能够提供天气数据 实现长时间的重复探测 进行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能够探测到遥远区域的数据。通过遥感监测海洋表面温度而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绘制分析得到海洋的近况和风力强度。 /p p    strong 2、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大气遥感原理是大气中不同气体中有微量成分,尤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无法被直接的遥感识别,而其中的微量成分有着固定的辐射和吸收光谱,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这些成分的光谱而监测大气结构、状态以及变化。大气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的温度及水蒸气进行定期的检测,主要的电磁波谱是近紫外线到红外线的范围和微波范围。大气遥感监测是一项高新技术,灵敏度和分辨度都较高,还具有多组分、实时和快速监测等特点。 /p p    strong 3、土地和地面中的应用 /strong /p p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的不断严重,要求数据可以描述大范围土地的覆盖特性,因此,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可以依据多光谱扫描仪通过区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光谱进行分类。地面发生污染后,污染区内的植物的光谱和正常区域内植物的光谱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定期对地面的植物进行分辨。对于建筑物,可以基于其高反射率和形状的规则性进行检测。地面的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可靠地对城市扩大的规模及速度进行跟踪,还能够对隔热性差的建筑物造成的热损失进行监测。 /p p    strong 四、结 语 /strong /p p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今后会随着高性能传感器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遥感数据精度要求的增加,会朝着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有所发展,也将会在环境检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也会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 /p
  •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科研人员使用一种名为高光谱的遥感技术,通过扫描古字画提取墨迹、识别颜料。高光谱遥感属于无损、非接触式的检测,文物古迹大多年代久远,有不可复原性,很难承受接触式测量带来的损伤和破坏,在这一点上,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不谋而合。将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考古界的需求和呼声。1、高光谱遥感在乐山大佛保护上的应用很多的文物古迹都历经千百年时间,其表面或者内部都多少有一些损伤、风化或者腐蚀。这些文物又往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不能够随意进行接触式检测和调研,这对文物受损程度的评判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乐山大佛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大佛表面受到的磨损情况十分严重。根据相关专家的推算,现在看到的大佛,已经比最初的大佛“清瘦”了许多,也就是说,乐山大佛表面受到的风化和腐蚀情况十分严重。而大佛表面受损的情况,如果采用接触式的方法,一方面难度极大,效果不会很理想;另一方面,会对大佛表面产生伤害,进一步加强其表面的风蚀等。高光谱遥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高光谱遥感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既降低了检测成本,又保护了文物古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不同的物质对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应,这是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可以获得文物的一些内部信息,这些信息是很难通过文物表面检测而获得的。实际应用中,只要找到对大佛中的隐含信息较为敏感的波段,使用这些波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可以获取一些普通方式无法获取的特征,从而可以恢复出一些已经消失的信息。此种技术已经在实际中有过采用的先例,例如,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于2006年5月28日首次向公众披露,塞拉奇尼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这幅世界名画背后的血腥的场面。因此,如果把高光谱遥感应用在乐山大佛的保护上,将会卓有成效。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的信息,了解大佛本身的受损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更好的保护措施,避免大佛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从大佛身上获得更多信息,预测大佛表面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何处已经出现裂隙,何处已经出现凹陷,通过这些方面,可以防患于未然,在真正发生不可挽回损失之前就发现这些问题。2、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上的应用根据遥感学知识,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文物,由于其年代不同,其原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这些因素反应到成份上就造成了其光谱特征的不同。如果采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处理,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文物所含成分特征,进而可以推断出文物大致的年限。但是,使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断代,需要通过测试大量相应的同类型材料样品,进而获得大量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一个丰富的光谱指纹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就有了对比的准则,从而可以准确确定文物的年代。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数据量足够大的数据库,如何使得数据库的数据尽可能的涵盖各个方面,如何维护这个数据库,这些都是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乐山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丰富地区,拥有着大量的文物储备。但是,专家对相当一部分文物的年代仍然存在着争议。对这些年限尚不明确的文物进行断代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高光谱遥感,相较于传统的断代方式,高光谱遥感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护文物,避免断代时给文物带来的二次伤害,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更多的去采用高光谱遥感断代方法,加快建设更完善的光谱指纹数据库,从长远角度来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3、高光谱遥感数字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在文物古迹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数字博物馆。这些常见的数字博物馆,往往所涉及的都是可见光波段的图像,虽然已经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但相较于高光谱遥感,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普通的基于可见光的数字立体图像仅仅是对文物的空间信息进行了记录和再现,缺乏对文物的进一步信息的全方位立体的保存和重现,这使得在对文物做深入研究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高光谱遥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除了三维信息、颜色信息之外,还有光谱信息。光谱信息是一个很广泛的事物,通过光谱信息,我们可以了解许多隐含的信息,例如文物的材质组成、历史变化、三维结构和外观形态等。埃及考古学家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已经淹没海底的古亚历山大港进行了数字重现,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古亚历山大港已经淹没海底,接触式的测量和评估是不现实的,高光谱遥感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好的评估手段,让沉睡海底千年的古城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4、总结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了解文物古迹的受损情况、年代推算;还可以对文物进行完好度评估,以及推算出受损文物的原貌等等。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大有可为。
  •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正式揭牌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RADI)在京举行组建工作报告会,正式揭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出席报告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孙鸿烈、曾庆存、欧阳自远、李德仁、童庆禧、薛永祺、姚檀栋等院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文物局等部委领导,高校及国际组织代表、国际知名科学家等近600人出席报告会。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RADI)在中科院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为中科院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目前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研究所旨在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构建形成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全球环境与资源空间信息保障能力,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遥感地球所的组建,使中科院进一步加强了在该领域的骨干引领作用,形成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钦敏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亟需以对地观测为主导的空间技术提供近实时、高质量的空间数据产品。希望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增强我国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为建设国家级天空地一体化对地观测基础设施与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白春礼充分肯定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的整合组建工作,特别强调了该所在芦山地震灾情监测与分析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这是科技服务民生重大问题的具体体现。他指出,遥感地球所各项整合、建设工作是中科院长期探索的结果,是实施“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他对遥感地球所发展提出三点希望:要立足前沿,瞄准国计民生,凝神聚力求重大突破 要坚持开放兴所,进一步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要坚持人才强所,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凝聚更多优秀人才、领军人才。   徐冠华作为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学术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委员会主任指出,空间信息科技在国家科技发展布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遥感科学技术及其兴起的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遥感地球所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在新的基础和起点上大力推动科技改革,走出一条成功的科技发展之路 要把发现、培养、造就青年科学家作为最优先的任务之一,培养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 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和合作,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排头兵。   会上,地球观测组织(GEO)秘书长Barbara Rya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分别代表国际组织和国家有关部委发表了讲话。   中科院遥感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作了组建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遥感地球所组建背景、五项建设成果,重点分析了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遥感科学与空间地球信息基础研究能力、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与全球环境资源信息分析能力、学科齐全的队伍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等研究所四大核心竞争力,详细汇报了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和实施情况,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所开展的四川芦山地震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   随后,举行了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揭牌和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国际专家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用户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
  • 遥感科技:抗震救灾显身手
    不是抗震一线,胜似抗震一线。自5月12日晚上以来,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和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办公楼内一直灯火通明,上百名研究人员紧张而有序地日夜忙碌:全神贯注地接收、处理地震灾区的遥感数据,一丝不苟地解译、分析图像,马不停蹄地把一幅幅清晰的遥感影像送递给抗震救灾的有关部门和灾区前线……   遥感飞机飞赴前线,力争在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   地震重灾区通讯中断、道路堵塞,利用遥感技术制作遥感图像成为及时了解灾情的最佳途径。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中科院迅速组建了“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组”;在遥感救灾方面富有经验的对地观测中心和遥感所立即行动起来,着手收集、处理灾区的卫星遥感数据。由于当时灾区阴雨连绵,卫星一时难以获得清晰的地面光学数据。面对困难,中科院的领导马上想到了遥感飞机。于是,5月13日,中科院向国务院主动请缨,递交了紧急飞赴灾区执行遥感监测任务的请示。来自对地观测中心和电子所的16名专家和16名飞行人员很快准备就绪,遥感飞机和观测分析设备整装待命。   14日上午7时许,对地观测中心的2架高性能遥感飞机及相关专家从北京启程,飞赴灾区;   同日下午,遥感所和地理所的 名科研人员也携带3架无人飞机飞抵都江堰……   据介绍,2架高空遥感飞机可分别拍摄高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图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大面积灾情数据的能力;3架无人机则能在云下超低空飞行,拍摄不易到达地区的清晰图像。   哪片房屋倒塌了,哪里的河道堵塞了,都看得一清二楚   14日下午和深夜,遥感飞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2个架次的雷达航空作业。现场作业组迅速进行数据回放和初级处理,部分快视和纠正数据于15日子夜送达北京,60多名专家挑灯夜战,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在15日上午制出分辨率为0.5米的图像,并在第一时间送交国务院,为抗灾决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16日上午,记者在对地观测中心采访时看到,办公室里挂满了各个灾区的遥感图像。郭华东主任指着刚刚赶制出来的“汶川县至茂县沿岷江河道航空遥感镶嵌图像”,对记者介绍说:“这是01号遥感飞机5月15日拍摄的,哪里发生了泥石流,哪里的河道堵塞了,都一清二楚。你看,太平驿电站被滑坡大面积覆盖,附近沿线的滑坡掩盖公路连续长500余米,桥梁被冲断……有关部门正根据我们提供的图像,加紧研究对策。”   在处理遥感飞机数据的同时,对地观测中心的专家们还随时接收来自16颗国内外卫星的遥感数据,加工制作出“汶川震后卫星影像图”、“德阳市卫星影像对比图”……等数百幅灾区的图像。这些图像很快送交到国务院有关部门,为评估灾情、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   为让抗震救灾的有关地方和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取遥感资料,对地观测中心在17日公布了第一批卫星数据在网上公布,供各有关部门免费下载使用,网址是:www.ceode.ac.cn;ftp://159.226.224.5。   “人可以等数据,但数据不能等人!”对地观测中心副主任张兵告诉记者,“后方夜以继日,前方的遥感飞机也随时准备起飞,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不错过任何一次作业的机会!” 不分白黑、不计名利、不分你我,一切为了抗震救灾!   16日下午1点多,记者离开对地观测中心,到附近的遥感所采访。这里同样是一片忙碌,在零乱的办公室里,熬红了眼睛的顾行发所长边给记者拉椅子边说,“这些天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力争在第一时间把影像资料和分析结果送给救灾需要的部门――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采访。”据介绍,自5月12日下午以来,遥感所就进入全天候工作状态;为了能随时接收卫星和无人飞机发回的数据,专家们24小时守候在电脑前,实在困得不行了,就躺在椅子上临时打个盹儿。已经退休的魏成阶研究员“不招自来”,指导年轻人解译图像,分析灾情,熬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才回家休息一下。减灾研究室主任王世新已经在电脑前连续工作了100多个小时,为解除疲劳,所领导破例允许他可以在办公室里吸烟。   墙上挂的遥感影像图异常清晰:“北川县湔江沿岸大型滑坡分布图”、“理县县城及周边地区受灾情况分布图”、“茂县县城地震灾情分布图”、“汉旺镇灾后航拍图”……其中,“都江堰市5.12地震建筑受损分布图”,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飞赴灾区的飞机上看的遥感影像图之一。据介绍,自5月15日开始,3架无人机已在重灾区不间断飞行拍摄,获取了大量的超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遥感所和地理所的专家现场解译后快速镶嵌成图,马上送交四川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为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寻找最便捷的救援路径提供第一手资料。在遥感所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了无人飞机拍摄的灾区图片,倒塌的房屋、塌方的道路……全都一目了然。   女研究员周艺在处理这些惨烈的图像时不只一次流下眼泪。她一边强忍着泪水,一边通过电话为在前线救灾的中国地震国际救援中心主任指点方向:哪里需要紧急救援,到哪个乡镇怎么走……   “时间就是生命!”为把1张关乎北川老县城群众安全的卫星影像及时送给有关部门,遥感所的领导在14日晚上1点多给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汪克强打电话,已经休息的汪克强闻讯后马上赶到办公室,在15日凌晨两点半按照国务院信息办的指示,把该图像送交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除了主动送交,许多与抗震救灾需要的部门和单位纷纷找他们索要遥感图像:交通部、水利部、旅游局、电监会、华能集团,受灾的市、县、区……   “我们也记不清有多少单位了,凡是需要的我们都给,全部是无偿提供!”王世新主任告诉记者。   “为了抗震救灾,与遥感有关的所有单位都调动起来了:东方道尔、国遥万维、二十一世纪、北京视宝……还有无偿提供了无人机的北京安翔;前方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都军区、四川省地震局,都与后方密切配合。大家不讲困难、不谈条件、不计名利,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奉献的精神。”遥感所党委书记谭福安说。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记者不忍心占用他们的宝贵时间,赶紧告辞。据了解,根据抗震救灾的需要,前方的遥感飞机还在继续飞行拍摄,后方的专家们在继续接收、处理数据的同时,还要更加深入地对比图像、分析灾情、研究次生灾害防控、评估受灾状况、提出灾区重建意见……坐在出租车上,记者耳畔还响着对地观测中心主任郭华东的话:“救灾需要我们工作多长时间,我们就干多久!”
  • 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获重要突破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王建宇领衔完成的“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将应用在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月球车上,这表明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获重要突破。   据介绍,该成果已先后应用在载人航天目标飞行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基础建设中,引领了我国航空遥感系统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的发展。   光学遥感成像是当前航空航天遥感和测绘领域最主要的技术手段,超光谱成像和三维成像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宇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及系列解决方法,发明了以“主被动同步采集+多维度信息融合+时空维信号增强+多手段精细分光”为特色的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在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提下,解决了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灵敏度和宽视场遥感信息同时获取的世界难题 将高分辨率超光谱遥感成像和三维激光测高有机结合,实现被测目标光谱和三维空间信息准确匹配,同时获取空间三维、光谱及灰度五维信息。   目前,多维遥感集成系统已先后在遥感制图、铁路勘探、考古探测以及海洋、核电站排水、农业、城市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出口马来西亚,经济效益达5.59亿元。
  • 北京将装150套固定遥感监测设备
    &ldquo 尾气遥测,合格&rdquo ,随着车辆正常驶过,黄色和绿色的字体在黑屏幕上跳动,白色的遥感车旁,工作人员正记录着数据。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厉凛楠介绍,北京将加强整治机动车污染,增加遥感车的数量,在全市重要路段安装150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   采用激光遥感监测技术检测机动车排放,是指利用遥感设备发出的部分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照射机动车尾气,对尾气中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检测出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的浓度。   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50余万辆,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分别占空气污染总量的86%、32%、56%。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占本地排放源的31.1%。   厉凛楠介绍,遥感车能够在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对机动车的动态排放进行实时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0.7秒检测一辆车)、效率高、监测范围广、节省人力的特点,已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   &ldquo 遥感监测,填补了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的监管空白&rdquo ,厉凛楠说。他指出,遥感检测车是执法的重要方式,为北京机动车排放监管增添了新手段,增加了执法检查的科技含量。   他介绍,数据将自动进入数据库,对于检测超标的车辆,将通过发送短信、书面信件等通知车主进行维修,罚款300元。他说,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机动车年检场尾气检测工作情况,可有针对地加强机动车检测场的管理 也可筛选出排放水平较高的机动车类型,加强对车辆的治理。   他介绍,目前北京各区县环保部门积极协调交管部门,在全市85个遥感监测点位开展执法检查,市环保局购置了19辆激光遥感检测车配发给全市各区县及亦庄经济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大规模动态监测。   2014年前9个月里,北京市遥感监测597万余辆,处罚超标车4168辆。   &ldquo 将不断扩大应用范围&rdquo ,厉凛楠说。他称,在充分发挥现有移动式遥感监测车灵活特性的基础上,北京将补充20辆搭载新型汽柴一体化遥测设备的监测车,并在全市重要路段安装150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ldquo 搭建全市的遥感监测网络信息平台。&rdquo
  • 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地球诸多水环境要素进行动态监测成为现实。我国环境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的环境监测发展到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研究等。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城市水污染监测   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下图是利用 SPOT5 卫星影像得到的某城市污水企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水情况。 图 1 城市水环境污染监测   如图1所示, 从图片中可以清晰的监测出排污管道的精确位置, 同时,可监测出河水表面积累的厚厚的油污和浮游物体。   湖泊水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能迅速、同步地监测大范围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水环境的遥感监测是基于污水的光谱效应。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现在已可测出水体的叶绿素、泥沙含量、水温、水色等信息,还可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遥感跟踪调查、预报事故发生点、污染面积、扩散程度及方向,估算污染造成的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方案基于 TM 影像,应用 GIS 平台,提取某区域湖泊信息,利用空间建模工具计算出温度植被指数 TNDVI,研究湖泊水域内部水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图 2 研究区湖泊污染监测   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进而提取湖泊水体信息。 图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   本方案主要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情况, 考虑到水体温度和叶绿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计算温度植被指数(TNDVI)再分类提取。   温度植被指数(TNDVI)可利用空间建模获取,计算函数为:   TNDVI=Sqrt[(Band4-Band3/Band4+Band3)+0.5]   TNDVI 计算后,根据经验和野外验证(实测数据)对 TNDVI 指数分为四级指标,即:   0.41&le TNDVI 图 4 水污染空间分布图   基于水污染空间分布图,可定性与定量评价水污染程度、污染面积及主要分布区域。   海洋环境监测   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 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 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在现代海洋渔业中, 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利用海洋遥感产品制作中国近海等温线分布,分布如下。 图 5 海洋等温线分布
  • 安洲科技参加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
    9月23日-26日,2014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在西安召开。中国遥感大会是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的大型全国性遥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涵盖遥感、学术活动。本届大会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遥感—精确感知,服务社会,和谐发展”。本届大会组织召开了学术交流会议、遥感主题论坛、遥感科技创新展、中国遥感影像艺术展、遥感西安科普文化周等活动。本届大会参会单位160余家,参会人数近千人。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本届大会。与会期间,安洲科技分别展示了德国Cubert公司 UHD185机载高速成像光谱仪、美国SOC公司710VP便携式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美国SEI公司SR3500便携式全光谱光纤光谱仪等一系列产品。UHD185机载高速成像光谱仪是目前高速成像光谱仪的最轻版本,综合了高速相机的易用性及高光谱精度为一体。通过这款光谱仪,可以最简便地得到高光谱图像,而不需要IMU及后期数据校正,实现了快速光谱成像而不需要扫描装置,安洲科技公司集成研发的UAS无人机系统巡航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驻足观看。SOC710VP便携式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具有内置扫描、便携式设计、分辨率精度高、可以满足360°任意角度测量、软件操作简单的优点。SEI公司SR3500便携式全光谱光纤光谱仪适用于遥感测量、农作物监测、森林研究到工业照明测量、海洋学研究和矿物勘察的各方面应用。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强大,可用做测量辐射度、光谱反射率和光谱透过率。安洲科技公司的产品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安洲科技技术人员分别就专家学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公司产品与服务理念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 理加联合参加第二十届中国遥感大会
    2016年8月10日-12日,第二十届中国遥感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遥感大会是大型全国性遥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涵盖遥感及相关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在遥感科技领域最具权威的综合性学术活动。大会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特别支持,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遥感(深圳)卫星应用创新研究院、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亚洲遥感协会(AARS)、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国际协办,中国遥感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共同协办,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上,理加联合展出了美国ASD地物光谱仪产品家族和美国Resonon高光谱成像仪Pika L,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来理加联合展台参观、咨询。1. 美国ASD地物光谱仪产品家族:美国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FieldSpec4: 波长范围350~2500nm,光谱分辨率可达6nm,应用其发表的文献已经超过万篇,是遥感及相关领域最权威的测量设备和工作标准。美国ASD手持式地物光谱仪HandHeld2:波长范围325~1075nm,采用超便携设计,提供非破坏性和非接触性的快速准确测量,非常适用于一类及二类水体遥感研究。美国ASD手持式全波段地物光谱仪QualitySpec Trek:波长范围350~2500nm,速度更快,数据更精确,操作更简单,可以用中文进行操作。2. 美国Resonon高光谱成像仪Pika L:重量轻至0.6Kg,操作简便,低杂散光,低失真,高信噪比,图像项质量极佳,是无人机载高光谱成像的理想选择。 同时,理加联合市场总监朱湘宁先生为与会专家学者讲解了“地物反射光谱测量新方法”,传统的野外工作往往局限于天气,很多时候要等待很多天才会等到好的天气,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ASD推出了双光束光谱同步测量系统,系统由2台FieldSpec地物光谱仪,1套Dual同步测量软件组成,实现了参考白板和目标物数据在完全一样的光照条件下同步测量和收集,改变了测量工作方式,提供更为准确便捷的测量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家们的工作效率,在野外条件下能够得到最佳测量效果,其效果胜于在实验室里采用积分球,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青睐。关于理加联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的生态环境仪器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主要产品涵盖稳定性同位素测定、痕量气体测量、地物光谱测量、水化学分析、野外便携和长期监测分析仪器。 理加联合先后为国内的权威研究机构、著名大学和政府监测部门提供了大量国际领先水平的仪器。公司先后获得了多项“211”工程,“985”工程,水利部“948”项目、农业部“学科群”项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CFERN)的大额订单。这既是用户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也是对我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给予的认可和肯定。主要代理产品美国LGR公司激光痕量气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美国ASD公司地物光谱仪意大利AMS集团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和流动分析仪美国CSI公司闭路涡度相关和大气廓线测量系统美国Resonon公司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美国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气体分析及颗粒物监测产品系列美国Agilent公司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遥感技术被有效地利用监测环境污染。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地面污染、 固体废物堆场污染和热污染,进行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时间、空间和光谱的广域覆盖能力,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已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p & nbsp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主要应用于:   /p p 1.大气环境监测   /p p & nbsp 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可分析工厂的烟尘污染,如在陆地卫星相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厂的黑烟尘。卫星遥感可在瞬间获取区域地表的大气信息,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避免大气污染时空易变性所产生的误差,并便于动态监测。 /p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20947.jpg" width=" 567" height=" 395" /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2.水环境监测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 /center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51810.jpg" width=" 390" height=" 387"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湖泊污染监测   /p p 3.海洋环境监测   /p p & nbsp 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在现代海洋渔业中,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利用海洋遥感产品制作中国近海等温线分布,分布如下。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622930.jpg" width=" 466" height=" 363"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洋等温线分布   /p p 4.土壤环境监测   /p p & nbsp 土壤污染物包括:1无机物(重金属、酸、盐、碱等) 2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 3有机废弃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废物) 4化学肥料 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 6放射性物质 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城市周边、工矿区、交通线附近的As、Cd、Pb、Hg等重金属污染,已使土地不堪重负。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从而了解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对敏感地区、沙化扩展地区、沙尘暴多发地区和重点治理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和跟踪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本区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p
  • 我国碳汇监测将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在太空中进行在轨测试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下简称“碳星”),以模型形式与公众见面。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碳星”,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它将使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的‘碳星’,就是森林碳汇监测的一把好手,通过监测森林的固碳能力,来监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完成情况,服务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为了将碳汇监测系统搬上太空,五院研制团队历经10年攻关,实现多项创新。紧扣时代脉搏造“碳星”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曹海翊陷入了思考:“如果我们能研制一颗观测绿水青山的卫星,那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了。”正巧那一年五院拿到“星载激光雷达总体技术”课题。激光雷达是卫星用来测量与地面物体距离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团队决定攻克激光雷达测量森林高度难题,为中国研制首颗林业遥感卫星。为了做足功课,曹海翊带着项目团队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学习研究林业知识。一番“求学”下来,她发现,林业遥感的需求不仅仅是给大树量身高那么简单。当时,碳汇概念已经流行,这是衡量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碳汇监测需要森林调查员跋山涉水,深入山林中实地进行树高和树木胸径测量,耗时耗力不说,还受到各种环境限制。曹海翊认为,可以用天基遥感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近两年深入研究,研制团队提出“激光器+相机”的主被动联合观测方案雏形,计划将光学遥感卫星的影像特长与激光雷达测高技术相结合,帮助我国林业部门实现碳汇监测跨越升级。2015年,“美丽中国建设”被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同年,“碳星”正式启动研制。“这颗卫星的研制是紧扣着时代脉搏跳动的。”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指挥王祥说。用匠心打造精品对星载激光雷达,研制团队有一定技术经验。在曹海翊作为总设计师、当时正在研制的资源三号02星和高分七号卫星上,均搭载了激光测高仪载荷。但“碳星”多波束激光雷达的配置指标面临着更高要求。五院“碳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举例说:“激光脉冲的发射频次,在其他卫星上是每秒钟打几个点。而森林树高参差不齐,测点密度越高,测量数据就越全面精确。”研制团队通过计算不同测点密度下的数据反演精度,经过近半年仿真分析,确定了5波束40赫兹重频的激光雷达方案。也就是说,“碳星”的激光雷达载荷共有5个测距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发射频次达每秒40次,共具备每秒发射测量激光200次的能力。“这相当于把我国星载激光雷达的指标提升了一代。”黄缙说。如何让相机在碳汇监测中最大化发挥作用,也是新问题。“如果用传统卫星遥感方式去俯视,只能看到一棵树的面积。而如果沿着卫星运行轨迹从不同角度观测,则可以看出这棵树的体积、冠幅的几何形态,并探测它的反射特性,推算其茂密程度。”曹海翊说。因此,研制团队将相机方案定为“多角度、多光谱”遥感相机,并通过近一年的成像仿真实验,确定了0°、±19°、±41°共5个角度,能够使大气对于观测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满足现阶段林业遥感观测需求。此后,研制团队又从总体设计上提出新增超光谱探测仪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用于探测叶绿素荧光和大气气溶胶。曹海翊介绍说,“碳星”集多种载荷于一身,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开展观测,数据相互的耦合度更好,观测结果更真实准确,这样的效果是多颗单一载荷卫星难以比拟的。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2017年,“碳星”的研制终于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卫星正式批复立项。进入工程化研制阶段的“碳星”,面临的首要问题却是“减肥”。4种载荷虽然让它拥有强大的功能,但也使它“超重”了100公斤,超出了火箭运载能力。卫星上每个零件都有用,怎么减?研制团队用了“狠招”。黄缙说,当时大家把载荷全部拆散,变成零部件逐一称重,列出长长的清单,然后跟同类零件对比,看更换零件或采用轻量化材料能减轻多少。在结构方面,研制团队对卫星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一些附属结构能共用就共用、能省掉就省掉。终于,他们在确保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帮助“碳星”顺利通过“体重关”,甚至在发射时,火箭还能顺便搭载2颗小卫星。复杂的载荷也给卫星热控设计带来了麻烦。“碳星”的多波束激光雷达是目前功耗最大的星载激光器组合体,最大功率达1600多瓦,但需要维持在20℃左右的工作环境,常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同时,“碳星”围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约90分钟飞一圈,其中有60分钟在“阳照区”、30分钟在“阴影区”,这使其表面在一个半小时内最大温差达到±90℃。而在它内部,载荷要发挥最佳性能,温度变化需控制在0.5℃以内。既要给“碳星”“穿棉袄”,又要为它“装空调”,研制团队为此煞费苦心。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他们终于攻克了这些难题。如果说,此前我国遥感卫星是“看”地面、描述地面,“碳星”则实现了更深刻地描述物体物理属性。“这是遥感卫星从几何特性定量化探测向辐射特性定量化探测的跨越。”谈起“碳星”的意义,曹海翊自豪地说,“它不仅能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还将为我国在‘双碳’战略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支撑!”
  • 北京安洲科技应邀参加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
    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3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于2013年4月22日~ 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本次会议以&ldquo 对地观测与全球环境变化&rdquo 为主题,是该系列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ISRSE代表着国际环境遥感的发展方向,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洲科技应邀参加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 来自国际56个国家和地区的遥感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1000余人参加大会   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为国内外环境遥感构筑一个高水平、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对于深化遥感技术发展、促进遥感领域的深入应用以及推动国际交流和科技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是环境遥感中的必要标准设备。我司引进美国SOC公司的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光谱范围涵盖了400-1000nm、900-1700nm、1000-2350nm以及中红外波段,在精准农业、林业、矿业、环境科学、海洋学和环境遥感等应用领域内,都是非常理想的高光谱成像系统。   在仪器展厅,安洲科技实物展示了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成像光谱仪-SOC710vp便携式高光谱成像仪。SOC710vp便携式高光谱成像仪具有便携性、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等优点。更重要的是一体式内置式扫描设计,有效的兼容了沉重且耗电的扫描云台功能。另外,安洲科技首次,展出了SOC710GX机载高光谱成像光谱仪。部分与会专家与安洲科技工作人员就仪器应用与性能展开了深入的交流。SOC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强大功能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 北京10月起实施尾气遥感检测法新标准(可下载)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地方标准《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DB11/ 318-2022)。点击下载PDF文件。新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自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旧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DB11/ 318-2005)。新标准规定了采用遥感检测法实时快速检测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方法。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各类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M类、N类和G类汽车(包括汽油车、天 然气车、两用燃料车及双燃料车等)。遥感检测法是指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测量行驶中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适应性强、可动态监测,且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等特点。标准中提到了3类遥感检测设备,水平固定式、垂直固定式和移动式遥感检测设备。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增加检测污染物种类及加严排放限值。增加了碳氢(HC)和一氧化氮(NO)作为标准排放限值,并进一步加严了原有的CO排放限值。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CO(体积浓度,%)2.0NO(体积浓度,10-6)1400HCa(体积浓度,10-6)400aHC浓度按正己烷当量计算。附件:《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DB11 318-2022).pdf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就新标准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原文如下:新标准什么时候实施?责任单位是哪里?  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如果使用遥感检测机动车尾气?  遥感检测是利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测量行驶中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物的方法,能够在1秒内对通过遥感检测地点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具有快速、高效且不影响车辆通行的特点。在遥感检测助力下,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动车排放的监管执法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新标准与旧标准有什么区别?  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增加检测污染物种类及加严限值。在综合考虑北京市汽油车排放现状,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增加了碳氢(HC)和一氧化氮(NO)作为标准排放限值,并进一步加严了原有的CO排放限值。  新标准规定,在一个机动车检测周期的6个自然月内,连续两次及以上同种污染物超标作为不合格的结果判定方法,与国家遥感检测标准结果判定保持一致。检测尾气不符合标准如何处罚?  根据《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上路车辆如被生态环境部门遥感设备检测发现“在一个机动车检测周期的6个自然月内,连续两次及以上同种污染物超标”判定为不符合标准,将推送公安交管部门进行处罚。目前处罚200元不扣分。
  • 安洲科技参加第九届 SPIE 亚太遥感大会
    10月13-17日,第九届 SPIE 亚太遥感大会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地球系统遥感和环境健康监测”。大会主题多聚焦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保护以及亚太地区的特殊问题,其议题涵盖遥感理论方法、反演技术、多源遥感融合、数据同化以及各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目前,该会议已在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举行,会议规模与学术报告水平逐年提升。本届大会将极大地推动遥感技术在我国乃至亚太地区环境与气候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全球科学家及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突显中国科学家在世界遥感与空间信息领域的重要作用。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本届大会。与会期间,安洲科技分别展示了德国Cubert公司 UHD185机载高速成像光谱仪、美国SOC公司710VP便携式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美国SEI公司SR3500便携式全光谱光纤光谱仪等一系列产品。UHD185机载高速成像光谱仪是目前高速成像光谱仪的最轻版本,综合了高速相机的易用性及高光谱精度为一体。通过这款光谱仪,可以最简便地得到高光谱图像,而不需要IMU及后期数据校正,实现了快速光谱成像而不需要扫描装置。SOC710VP便携式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具有内置扫描、便携式设计、分辨率精度高、可以满足360°任意角度测量、软件操作简单的优点。SEI公司SR3500便携式全光谱光纤光谱仪适用于遥感测量、农作物监测、森林研究到工业照明测量、海洋学研究和矿物勘察的各方面应用。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强大,可用做测量辐射度、光谱反射率和光谱透过率。安洲科技公司产品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安洲科技技术人员分别就专家学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公司产品与服务理念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 西安引进遥感技术控制汽车污染 测尾气0.8秒
    “蓝天行动”以来,西安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不断好转,但在二环内的道路上你会感到空气较污浊,主要原因是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5万辆,增长速度达到16.7%,这些急剧增加的汽车尾气排放成为污染城市空气的杀手,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西安市引进遥感技术检测汽车尾气。    西安首辆机动车尾气遥感车在雁塔南路上进行监测   二环内一氧化碳超标1.59倍   今年,国家对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养路费的取消,购买汽车的用户日益增多,截至10月底,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5万辆,增长速度达到16.7%,汽车尾气污染是西安市二环路以内低层面空气质量趋于恶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和0.2倍。   为了严控汽车尾气排放超标,西安市环保部门首次采用先进的遥感检测执法检查手段。   0.8秒检出一辆车   遥感检测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技术,通过激光穿过汽车尾气后能量的衰减情况来计算行驶中机动车的污染物浓度,是一种集激光遥感、图像识别、网络通讯、软件集成为一体的高科技检测技术。遥感检测可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0.8秒就能检测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以及烟度等污染指标。据了解,一辆遥感检测车理论上一天可检测5000辆车左右,效率是目前人工检测方法的80倍左右。   结果显示在LED显示屏   昨日,记者在曲江某路段感受了遥感检测技术,当车辆通过监测区域时会触发检测程序:检测系统对车辆牌照进行拍照识别——实施污染物检测,并将牌照和检查结果显示在LED显示屏上提醒车主。据此,执法交警将对遥测超标车辆进行拦挡,同时,环保执法人员会对车主下达 《限期治理通知单》,要求其在30天内对车辆进行治理并复检 对预期不复检或者复检不合格上路行驶的,由环保部门处2000元罚款 一年内连续三次检测不合格上路行驶的,处5000元罚款。   三天检测13680辆车   遥感检测的启动,标志着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出了新的一步。从近三天的遥感监测情况看,设备运行良好,检测效率极高,一共检测了机动车13680辆,发现超标车5745辆,超标率为42%。
  • 【会议】奥谱天成将参展第17届中国水色遥感大会
    11月01日至03日,第17届中国水色遥感大会在厦门召开,会议将就中国水色卫星规划、水色理论、水体参数反演、遥感产品应用、激光遥感及现场测量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会议名称:第17届中国水色遥感大会会议时间 :2017 年 11 月 1-3 日 会议地点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厦门) 参会产品:地物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系列、光谱仪系列+光源、成像光谱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紫外烟气分析仪。
  • 中科院空天院院长:中国已进入遥感大数据时代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30日说,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中国已进入遥感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分辨率、多要素等“四多”特性,迫切需要面向多元化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组委会主办,中科院空天院、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科星图杯”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当天在山东济南进行决赛,吴一戎院士在决赛开幕式上致辞时作上述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说,以机器学习等智能方法为基础,融合专家知识、目标特性、成像机理,构建面向海量复杂卫星数据的专业模型,解决遥感数据定量分析的若干难题,将实现高分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吴一戎表示,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创办4年以来,累计开放发布数据10万幅,总共提交软件成果5000余项,并有大约30%的成果已实际应用于多个领域,已真正构建起一个对地观测领域的智能生态环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今年的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以“精确感知、洞察分毫”为主题,并扩大高分对地观测领域国际合作,专门开辟2项国际赛道,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巴西等近20个国家的253家单位超过2000名选手组成700多支队伍参赛,成为2020年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遥感人工智能赛事之一。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竞争,国内赛道32个团队晋级决赛。国际赛道则采用国际通用的全线上模式,此前已完成线上决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创办于2017年,旨在积极推动对地观测信息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加快年轻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促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交流合作和应用转化。 /p
  • 高光谱遥感找矿技术通过评审
    记者3月27日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河南省重要成矿带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作为河南省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东秦岭地区区域遥感扫面技术方法、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方法、矿产地质特征遥感解译方法技术对比和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集成等。   “项目在河南省内首次利用世界最先进的SVC HR-1024光谱测试仪对栾川赤土店、嵩县葚沟等试验区主要岩矿类型进行了光谱测试研究。”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此技术找矿效果明显,共圈定出10处成矿远景区和20处找矿目标靶区。经野外工程验证,嵩县桃园靶区地表金品位良好,金矿化特征明显 卢氏下坪子铜铅锌银靶区的部分铜、铅已达到工业品位。   专家认为,该项目所建立的东秦岭地区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具有快捷、高效、实用等特点,对推动河南省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理加联合参加第二十四届生态环境遥感论坛
    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指导,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生态环境遥感分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生态环境遥感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2022年7月15-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天骏大酒店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遥感助力生态文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举行,共有近百人参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监事长赵启发、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生态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鸿雁、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生态环境遥感分会顾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前分会理事长丁树柏、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生态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刘善军、王岩松、刘廷、侯鹏、杨景荣等以及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生态环境遥感分会秘书长刘雪萍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论坛吸引了生态环境遥感领域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参与,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环境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航天五院508 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南京生态环境研究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内蒙古遥感中心、广西遥感学会、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等单位。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参与了本次会议,并在会场设立产品与技术服务咨询台。与会期间以海报的形式向与会学者展示国内外生态遥感仪器,并对仪器进行讲解,展示操作技巧,分享应用案例,博得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本次会议为生态环境遥感相关领域专家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探讨平台,加强了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结合,旨在提升生态环境遥感领域的科研水平。作为专业的生态环境仪器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理加联合会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一如既往为科研用户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更完善的售后及运维服务。
  • 我国首个!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
    9月3日,在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产业化论坛上,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一批经过质量评价的地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要素产品上线。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研制,是我国首个集遥感数据要素、质量评价和价值评估为一体化的空天数据要素综合性服务平台。论坛现场数据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更是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是空天遥感数据要素流通的基础底座,建设空天遥感数据资源汇聚、质量评价、价值评估、应用场景展现等重要功能,为未来形成“数据所有者-数据加工者-数据服务商-数据交易所-数据应用方”创新性的空天遥感数据要素服务奠定基础。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究员闻建光介绍,区别于公共数据,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质量评价的核心仍是卫星遥感像元真值获取。价值评估则是以质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数据成本、应用场景等价格影响因素的评估,这是采用市场法评估空天遥感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我们将空天遥感数据要素和其质量评价、价值评估集成在一个平台,目的在于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空天遥感数据要素价值的初步判断,解决空天遥感数据来源及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带来的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价值估值不确定的问题。”平台本次上线的地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要素产品,共包括30种全球和区域卫星遥感产品,采用了空天院科研人员利用自主算法和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研制而成的1公里分辨率覆盖全球、16米分辨率覆盖全国的遥感产品。其中,地基观测数据包括全国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反映地表状态和质量的空天院怀来遥感观测试验站观测数据;作为地物目标的基础知识,全国典型地物波谱数据是地物识别的重要“指纹”,具有全谱段、多尺度、多角度特征,已成为空天遥感机理建模、定量反演和真实性检验的基础。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究员柳钦火表示,空天遥感数据是大数据资产化的重要组成,涵盖地基观测、塔基观测、无人机观测、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等方面。空天遥感产品质量评价是数据价值评估的基础,也是数据质量产品提升的依据。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将有助于空天遥感数据共享共用,进一步释放空天遥感数据要素价值。
  • 第二届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在江西举行
    9月20日,第二届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在江西共青城启幕。活动旨在通过以测代引方式,深化集技术比武、学术研讨、产业对接的三位一体平台,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创新发展。  遥感技术作为观测地球、认知地球、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高技术。无人机遥感以其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特点,机动、快速、经济等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家昌视频致辞。他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视无人机遥感科技创新工作。自“十五”计划起持续进行支持,推动我国无人机遥感科技快速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形成产品谱系,无人机遥感产业实现蓬勃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测绘、水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应急减灾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应用效益。此次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是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步、成果应用推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学术交流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周成虎等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与会青年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无人机智能化遥感 赋能低空经济发展”主题深入研讨,研判无人机智能化遥感创新发展趋势,为如何助力地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4天,参测队伍涵盖了从事无人机遥感技术相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活动共设置“无人机组网遥感数据获取”“无人机遥感数据实时智能处理”“无人值守无人机迅捷遥感观测”3个比测项目,裁判专家组将根据比测细则的评分规则确定各参测团队的最终得分。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办,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联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共青城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光学学会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协办。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