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加速烟度仪

仪器信息网加速烟度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加速烟度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加速烟度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加速烟度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加速烟度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加速烟度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加速烟度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加速烟度仪相关的资讯

  • CEPC 650 MHz超导腔加速梯度再创新高
    6月22日和7月12日,中科院高能所加速器中心沙鹏等人在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分别对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两只650 MHz single-cell超导腔(1#腔和2#腔)进行了低温下的垂直测试(@ 2.0 K):两只超导腔的最大加速梯度分别达到了41.0MV/m和41.6MV/m;在40MV/m的加速梯度下,两只超导腔的品质因数(Q)分别达到了1.7E10和2.5E10;此外,在测试过程中,1#腔全程没有出现场致发射现象,2#腔则在37MV/m以上的高加速梯度下发生了轻微的场致发射。测试结果表明,这两只超导腔的后处理和测试过程非常成功。 由于体积和表面积大、频率较低,国内大尺寸(频率小于1GHz)超导腔的加速梯度一直没有超过40MV/m,而国际上超过40MV/m的大尺寸超导腔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在高能所射频超导与低温研究中心的部署下,加速器中心高频组开展了CEPC高性能650 MHz single-cell超导腔的研发,希望可以达到CEPC的远期目标(3E10@40MV/m)。两只650 MHz single-cell超导腔的加速梯度均超过了40MV/m,这为下一步继续提高超导腔的Q值奠定了基础。 本项研究得到了先进光源研发与测试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王贻芳科学家工作室和高能所创新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650 MHz single-cell超导腔垂直测试结果(1#腔,20220622;2#腔,20220712)
  • 网络研讨会 | 汽车用铝材的控制湿度腐蚀加速试验CATCH
    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并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汽车工业正转向轻质材料,铝合金的使用正在增加,因为与钢相比,铝合金的强度高、重量轻。当铝合金取代钢材时,汽车的防腐性能必须重新评估,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重新设计。Q-FOG循环腐蚀盐雾箱喷淋功能本次网络研讨会,Q-Lab公司将介绍一种新的铝合金测试方法的开发和试验结果,该方法与户外腐蚀测试的相关性及腐蚀速率俱佳。通过结合多种方法,与SAE中国合作开发的带湿度控制的腐蚀加速试验 (CATCH)条件优于汽车行业中使用的其它知名试验条件。车身被腐蚀这次免费的网络研讨会中,将介绍CATCH开发过程中两项主要腐蚀研究的结果。第一项研究包括1000多个试样,分别代表5000和6000系列铝,三种类型的预处理,三种类型的电泳涂层,有或无面漆。这项研究与两种类型的户外测试有很好的相关性。第二项研究建立在第一项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相关性。网络研讨会时间:2021年9月15日(周三)上午10点研讨会主题:汽车用铝材的控制湿度腐蚀加速试验(CATCH)参与方式:网络参与,请扫下方二维码研讨会费用:免费主办单位美国Q-LAB公司:一家全球性的材料耐久性测试产品供应商。其生产的紫外老化试验机、氙灯试验机、盐雾试验机是目前国际最高端的老化实验仪器,特别是其QUV更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老化试验机。翁开尔公司是Q-LAB在中国及东南亚行业总代理商。翁开尔公司是Q-LAB在中国及东南亚行业指定代理商。全力支持本次研讨会。主讲人孙杏蕾(Sunny Sun)美国Q-Lab公司上海代表处技术经理,理学硕士孙女士参与过塑料、涂料、纺织品、汽车、建材、木材等行业十多项与耐候老化、腐蚀测试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发表了二十多篇相关技术论文。是GB/T 32088《汽车非金属部件及材料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方法》、GB/T 31899-2015《纺织品耐候性试验紫外光曝晒》、GB/T33569-2017《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人工老化试验方法》、T/CSAE 71-2018《汽车零部件及材料循环腐蚀试验方法》等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员。参与方式请扫下方二维码,注册成功后,您将受到系统发出的注册成功邮件,邮件里有唯一的参会链接,9月15日(周三)当天上午9:45后,可点击链接进入会场。期待您的参与!
  • 3D打印小尺度机器人及其在血栓定位与加速溶栓的应用
    血栓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内疾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例如心梗、中风及肺栓塞等,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案常先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或导管介入技术去除血栓,接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二次堵塞。然而溶栓药物缺乏靶向性,无法主动在血栓部位富集,且高浓度的药物易引发内出血和血压波动,因此难以高效安全地完成去除血栓的任务。导管介入技术则对操作者的经验和判断能力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容易损伤血管,甚至造成二次堵塞。近年来,小尺度机器人系统在狭窄闭塞的生物环境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应用前景,已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破坏血栓结构的微型机器人。然而,如何在动态血流环境中实现小尺度机器人的可控靶向递送和实时状态监测仍是一个巨大挑战,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血栓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课题组王乾乾博士、杜星洲博士、金东东博士提出一种基于小尺度机器人的血栓定位及加速溶栓方案。螺旋形微机器人采用3D打印工艺制造,采用动态磁场进行自动化递送,同时采用超声成像进行实时的机器人定位及环境监测。机器人能够实时定位血栓位置,并加速血栓的溶解。这项研究有望为血栓症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小尺度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以“Real-Time Ultrasound Doppler Tracking and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a Miniature Helical Robot for Accelerating Thrombolysis in Dynamic Blood Flow”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该工作使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nanoArch S130, 摩方精密)打印了螺旋形微机器人,并预留磁性物质的嵌入空间。微机器人整体结构采用摩方精密提供的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PEGDA)材料,机器人尺寸为直径2.15 mm、长度7.30 mm。实验结果显示,螺旋形机器人在血液环境及血流环境中表现出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在溶除血栓任务结束后能保持完成的整体结构并被回收。该打印设计方案可根据需求进行尺寸缩放,以期应用于不同的狭窄生物环境中。在机器人系统搭建完成后,研究人员在测试平台中验证了医学图像引导机器人递送、溶栓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以及机器人诱导产生的多普勒超声信号,研究人员在类血管复杂动态环境中成功实现血栓堵塞部位的定位。机器人在磁场驱动下能够产生强对流加速溶栓因子的物质交换,同时对血液-血栓界面施加剪切力促进溶栓产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使用溶栓药剂,该方案可大幅提高血管的疏通效率(约4倍),完全溶栓率提高至350%,且不产生明显的血栓碎片,降低了二次堵塞的风险。配合不同尺寸的小尺度机器人,该方案可根据需要应用于不同直径的血管中,有望为外场驱动的小尺度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图1.螺旋形机器人在动态、类血管环境中的自动化导航整体方案图2.螺旋形机器人在血流环境中的受力分析及磁控。图3. 机器人诱导的多普勒信号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图4. 机器人在类血管系统中的自动化导航(逆流而上及顺流而下)及实时定位。图5. 多普勒信号引导的血栓定位及加速溶栓应用。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1c07830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加速碳中和进展需要“行胜于言”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日前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司长李高,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进行会议致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教授介绍了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实现《巴黎协定》下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甚至1.5℃以内的目标,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谋求零碳转型。截至2023年9月,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作出了碳中和承诺,覆盖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DP和人口。为识别目前全球碳中和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实现公正转型,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环境学院在腾讯及众多专家的联合支持下,编写了《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报告系统评价了全球197个国家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与《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差距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全球各国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清华团队发布的《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对全球197个国家的碳中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评价了全球各国在承诺、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实际进展。他指出,这份报告为推动各国加强碳中和行动、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的控制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发布方供图《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的领衔作者王灿介绍了该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本报告旨在破除当前碳中和进展盘点中的“唯目标论”,以“目标-政策-行动-成效”的综合视角,对全球碳中和进展进行全面评估。该报告对169项指标进行追踪,覆盖了全球197个国家,探讨了各国在碳中和目标、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并独创性地生成了1500余种代表不同公平原则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用以评估各国碳中和目标与各种分配方案间的匹配度。报告指出,各国纷纷出台碳中和承诺,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有千秋。当前行动距全球目标所需仍有差距,不同原则下各国弥合差距所需要的努力存在显著差异。报告强调了能源是碳中和进展最为显著的领域,但仍面临巨大挑战,当以碳排放强度为衡量碳中和成效的指标时,全球多数国家均需要加速脱碳进程。报告认为加速碳中和进展,需要“行胜于言”,各国应加强区域和行业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出台,并推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以便支撑全球和国家级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1.3GHz超导加速模组顺利完成出厂测试验收
    7月8日,大连化物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二十五室)在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组织召开了大连先进光源预研“1.3GHz超导加速模组”项目出厂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所内外专家共同组成,包括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赵红卫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陈森玉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振堂院士和刘波研究员、北京大学鲁向阳教授、清华大学李任恺教授,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院士、张未卿研究员、王希龙研究员等。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作的研制和测试报告,审查了超导加速模组测试验收过程中实际记录的100多项参数指标,并现场见证了其主要指标——加速梯度16MV/m(总腔压为133MV)运行的全过程。模组核心指标的测试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品质因数优于国际同类模组(例如 LCLS-II-HE)。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攻关,项目组完成了我国首台高品质因数1.3GHz超导加速模组的研制、总装集成和整体测试,关键部件和模组总体性能均达到或优于预期目标,标志着项目组已攻克了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亟需的超导加速器技术,为未来大连先进光源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成果得到了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的支持。
  • 华测检测并购国有数字认证企业 外延扩张步伐加速
    事件  华测以竞拍的方式取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郑州未来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河南省数字证书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出让的71.26%股权,交易价格为7,100 万元,成为其控股股东。  该标的公司是河南省专门负责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网上身份认证和信任服务的认证机构。公司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致力于构建服务河南、辐射周边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网络应用公共安全数字认证基础平台。主要客户涵盖河南省国税、地税、信阳政府等政府机构,以及河南省烟草、济源市农村信用联社等企业和个人。累计发放企业证书数量377,296,个人证书数量:2,124,209。  评论  华测首次以竞拍方式取得国有股权,并控股该公司,在检测行业国企改革中取得突破。这符合检测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方向,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未来在国企改革领域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涌现。  收购价格合理。河南省数字证书有限责任公司2015 年收入5,232万元,净利润764 万元,现金资产近3,000 万元。公司有望进一步在政务信息化以及在银行等商业领域拓展,未来收入和利润均有较高成长空间。公司本次交易价格对应的2015/16 年P/E 分别约为13x、10x。  丰富公司产品线,具有潜在协同效应。公司首次布局于互联网相关检测认证业务,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熟悉该行业,为未来在互联网及软件领域的检测认证业务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本次收购有望助推公司的检测业务加速无纸化、信息化。  公司的外延扩张步伐有望加速,平台型公司格局已定。公司今年的收购步伐显著提速,1 季度在医疗、消费品等领域已完成3 项小型并购 随着本轮增发完成,预计并购会再度加速。检测认证行业作为碎片化市场,各行业均需要优秀人才加盟。公司除了从外部并购优质公司,还在内部实施员工创业计划,最大化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期望成为比肩外资巨头的国内最强检测认证集团。
  • 清研精准获长城资本战略投资,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革新
    近日,清研精准宣布获得长城资本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标志着清研精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方面得到了行业巨头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双方将共同推动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的革新。此前,清研精准已获得包含百度风投、壳牌资本、奇绩创坛、小苗朗程等多家机构的投资。左: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 右: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研发工具测试平台覆盖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售后的全生命周期场景,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角度,打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清研精准实现了测试工具链的核心硬件100%自主可控,充分满足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测试需求,同时自研的核心软件平台能够完全向车企开放。清研精准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据悉,清研精准作为行业领先的基础工具提供商,也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已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当地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清研精准实现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在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更多的国际伙伴强强联手。引入产业资本是清研精准商业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次长城汽车通过旗下产业资本对清研精准进行战略投资,体现了在基础检测工具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对清研精准的高度认可,不仅在研发、生产、售后端为清研精准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推动了其在新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生产质量管控、售后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创新突破。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提到,在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当下,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汽车检测工具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智能化的检测工具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研发、制造以及维修的效率,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长城资本看好清研精准在汽车国产化检测工具领域的卓越表现,唐杰表示:“清研精准在检测领域具备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我们希望帮助清研精准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携手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出席见证了签约仪式,他谈到:“清研精准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在汽车检测装备领域健康快速成长。公司名副其实,‘精准’二字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其检测技术的核心所在,展现出清华对品质的追求与技术的把控。清研精准携手国内顶尖的产业投资力量长城资本,为清研精准导入丰富的行业资源,助推其在汽车检测赛道上加速发展。”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表示:“长城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不仅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积淀,更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上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长城资本为我们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丰富的资源网络以及对汽车产业链的深刻理解。我们期待与长城资本携手,共同探索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从左至右: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TO舒伟、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MO陈超)
  • 香港中文大学《ACS Nano》:3D打印小尺度机器人及其在血栓定位与加速溶栓的应用
    血栓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内疾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例如心梗、中风及肺栓塞等,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案常先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或导管介入技术去除血栓,接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二次堵塞。然而溶栓药物缺乏靶向性,无法主动在血栓部位富集,且高浓度的药物易引发内出血和血压波动,因此难以高效安全地完成去除血栓的任务。导管介入技术则对操作者的经验和判断能力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容易损伤血管,甚至造成二次堵塞。近年来,小尺度机器人系统在狭窄闭塞的生物环境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应用前景,已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破坏血栓结构的微型机器人。然而,如何在动态血流环境中实现小尺度机器人的可控靶向递送和实时状态监测仍是一个巨大挑战,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血栓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课题组王乾乾博士、杜星洲博士、金东东博士提出一种基于小尺度机器人的血栓定位及加速溶栓方案。螺旋形微机器人采用3D打印工艺制造,采用动态磁场进行自动化递送,同时采用超声成像进行实时的机器人定位及环境监测。机器人能够实时定位血栓位置,并加速血栓的溶解。这项研究有望为血栓症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小尺度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以“Real-Time Ultrasound Doppler Tracking and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a Miniature Helical Robot for Accelerating Thrombolysis in Dynamic Blood Flow”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 该工作使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nanoArch S130, 摩方精密)打印了螺旋形微机器人,并预留磁性物质的嵌入空间。微机器人整体结构采用摩方精密提供的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PEGDA)材料,机器人尺寸为直径2.15 mm、长度7.30 mm。实验结果显示,螺旋形机器人在血液环境及血流环境中表现出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在溶除血栓任务结束后能保持完成的整体结构并被回收。该打印设计方案可根据需求进行尺寸缩放,以期应用于不同的狭窄生物环境中。 在机器人系统搭建完成后,研究人员在测试平台中验证了医学图像引导机器人递送、溶栓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以及机器人诱导产生的多普勒超声信号,研究人员在类血管复杂动态环境中成功实现血栓堵塞部位的定位。机器人在磁场驱动下能够产生强对流加速溶栓因子的物质交换,同时对血液-血栓界面施加剪切力促进溶栓产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使用溶栓药剂,该方案可大幅提高血管的疏通效率(约4倍),完全溶栓率提高至350%,且不产生明显的血栓碎片,降低了二次堵塞的风险。配合不同尺寸的小尺度机器人,该方案可根据需要应用于不同直径的血管中,有望为外场驱动的小尺度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图 1.螺旋形机器人在动态、类血管环境中的自动化导航整体方案。 图 2.螺旋形机器人在血流环境中的受力分析及磁控。 图 3. 机器人诱导的多普勒信号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 图 4. 机器人在类血管系统中的自动化导航(逆流而上及顺流而下)及实时定位。 图 5. 多普勒信号引导的血栓定位及加速溶栓应用。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1c07830
  • 朱溢眉等开发出TEM衍生产品:引入加速器技术,低成本捕捉微观动态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12月,在美国加州圣马特奥举行的2019年R& amp D 100 Awards盛典上,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部的高级物理学家兼组长朱溢眉与美国Euclid TechLabs公司、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和日本电子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发的“电子束脉冲发生器”获得“2019 R& amp D 100”奖。 /p p   这种低成本的无激光设备可以改装配置到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达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能量和生物材料的动态行为成像。 /p p   《 R& amp D World》杂志将其评选为年度100大创新之一,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子束脉冲发生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材料的动态行为进行成像,无需复杂且昂贵的脉冲激光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66d4aa7-17cb-46b2-8388-70151e24180d.jpg" title=" d3641119-720px.jpg" alt=" d3641119-720px.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该脉冲发生器使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能够捕获超快的物质过程,如原子振动和电荷转移,而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脉冲激光器。照片中,朱溢眉坐在最前,站在其后面的是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研究助理付学文,主要着手展现脉冲发生器探测超快过程的能力。站在远端的两位分别是Euclid TechLabs公司工程师Hyeokmin Choe(左)和美国石溪大学研究生Chase Rendall(右),他们分别致力于将该设备应用于生物分子和量子材料。 /span /p p    strong 技术背景 /strong /p p   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埃米级或更出色的空间分辨率,TEM已成为解析多种材料原子和电子结构的强大工具,应用材料包括高温超导体、铁电和铁磁、催化剂和电池等。但是,常规TEM视频速率约为每秒30帧,即33毫秒,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这太慢而无法捕获这些材料中的原子振动、晶格运动、电荷转移、离子迁移、电磁转换和其他动态过程。这种限制主要是由于TEM中产生的电子束是连续的而不是脉冲的。 /span /strong /p p   在过去的15年里,探索材料的原子振动、晶格运动等的动态过程,可以通过为TEM配置可产生电子束的脉冲激光来实现,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但是基于激光器的超快TEM非常复杂且昂贵,需要对TEM进行重大修改,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激光系统 /span /strong 。 /p p    strong 技术方案 /strong /p p   该研究小组的解决方案是电子脉冲发生器代替激光。他们使用加速器技术将电子的连续波形(电子具有类似于波的特性,以一定的频率振荡)“切割”形成10皮秒(1皮秒为万亿分之一秒)的超短脉冲,具有高重复频率(兆赫到千兆赫),用于频闪模式下的超快TEM实验。在这种模式下,脉冲被重复地循环,以创建一个时间分辨率的图像,类似于胶卷是由一系列单独的图片组成,当快速连续地观看时,就会产生连续运动的效果。脉冲的频率可以根据感兴趣现象的自然时间尺度来调整。例如,金属-绝缘体的跃迁或自旋波的传播,只要现象是可重复的,这个过程就可以被捕获。 /p p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部的高级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结构小组负责人 朱溢眉表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将加速器技术与电子显微镜相结合是前所未有的 /strong /span 。” 朱溢眉与其之前一位学生June Lau(现就职于NIST)提出了电子脉冲发生器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咨询了专门从事加速器开发的研发公司——Euclid TechLabs公司,并进一步进行合作。“在过去的五年里,双方的合作不仅带来一些列科研成果及美国专利的发表,而且还产生了可用于商业TEM的可衍生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4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9a885446-3580-47f8-94f0-0ef1e36b0fc9.jpg" title=" electron-pulser-720px.jpg" alt=" electron-pulser-720px.jpg" width=" 600" height=" 44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可以将电子束脉冲发生器(在图中右上角放大部分)改装到现有的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以将电子的正常连续波形转变为脉冲束,以进行频闪超快实验。紫色框显示脉冲束,时间间隔为100皮秒。 /span /p p   该团队在Euclid公司开发并制造了电子脉冲发生器,在日本电子美国总部的TEM中测试了该设备,然后将其安装在NIST和布鲁克海文实验室TEM中,以不同电压工作。此后,他们一直在进行不同的实验以探索该设备的功能,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包括它是否可用于探测具有高电子相关的材料甚至生物样品中的超快动力学 /strong /span 。众所周知,通常用于TEM中的高能电子束会破坏原子键,从而破坏生物样品。但是,如果断裂的化学键能在脉冲之间自愈,辐射损伤便可能会减轻。 /p p   “有机会与电子显微镜专家合作非常令我感到兴奋,” Euclid工程部副总裁Chunguang Jing说, “我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将带来一个有用的商业产品,可以影响电子显微镜领域。” /p p   “这项技术把我们带到了未知的领域,” 朱溢眉说,“现在,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我们不仅可以做时间分辨的测量,还可以看到生物分子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span /strong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我们希望我们相对廉价的技术将为科学界提供一种手段,以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捕获和理解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电子结构和自旋状态 /strong /span 。” /p p   布鲁克海文的贡献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的支持,欧几里德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小企业创新研究补助金的支持,NIST得到了内部研发资金的支持。 /p p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是由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资助的。科学办公室是美国物理科学基础研究的最大支持者,并且致力于解决当今时代最紧迫的挑战。 /p p    strong 附:关于获奖 /strong /p p   自1962年以来,每年的R& amp D 100大奖一直表彰科学技术方面的革命性思想。40多位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团选出了今年的获奖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6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b4f52ac1-4a06-4b01-9755-7effd10eb505.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200" height=" 6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R& amp D World副总裁兼编辑总监Paul J. Heney说:“这100项获胜的产品和技术将在未来几年改变行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p p   布鲁克海文获得此奖是2019年授予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众多奖项之一。 /p p   美国能源部长Rick Perry表示:“这些奖项认可了我们国家实验室以开创性的思想形式提供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这些思想一旦成功就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为实验室不断重新定义可能的能力而感到自豪,这有助于确保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和安全的未来。” /p p   自1987年以来,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已经获得37项R& amp D 100大奖。获奖的技术包括显微镜光学、电催化剂、纳米变形方法和辐射探测器等。 /p
  • 加速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实验方案
    当前,COVID-19疫情已在全世界范围蔓延,国内形势逐渐转好但也绝不能松懈,全民复工复产推动经济运转是自救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医疗和制药行业,在疫情开始阶段就投入研发和生产,加速药物筛选、临床诊断和疫苗研发仍然是药企复工后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长期持久的工作。从各地治疗方案的报道来看,不仅仅考虑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更考虑到患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用药较SARS时期更为谨慎。这也提示,经过此次“战疫”,对于药效、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的研究要求更为明确,国家可能对新药审批和监管更为严格。疫情之下,珀金埃尔默积极行动,基于在药物研发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对法规的理解,我们从药物高通量筛选(HTS)的层面出发,为药企提供设备、软件和服务全流程方案。利器加速研发成果转化01利用类病毒颗粒报告基因系统进行药物筛选EBOV trVLP类病毒颗粒报告基因系统可以很好的模拟病毒生命周期,可用于高通量非靶点(target-free)药物筛选,通过EnVision检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和底物结合释放的化学发光信号来评价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同时研究化合物是如何影响病毒进入细胞、复制以及分泌。[1] p1细胞检测药物对病毒进入、复制和转录的抑制作用。p1细胞给药后的细胞上清被转移至p2细胞,用以检测病毒组装和分泌。02病毒空斑检测病毒空斑检测是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评价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效果的一种通用方法。利用荧光免疫染色和EnSight多功能微孔板检测对96孔板中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侵染HEp-2细胞产生的空斑成像,通过Kaleido分析软件自动识别病毒空斑并计数,检测RSV滴度,以及抗RSV中和抗体滴度。[2][3]病毒空斑自动计数。A. 细胞明场成像和免疫荧光成像识别到的病毒空斑。B. 软件自动识别的空斑,紫色表示溶斑空洞中心,相应的噬斑显示为红色;非裂解空斑以蓝绿色表示。算法可同时识别裂解(lytic)和非裂解(non-lytic)两种病毒空斑并自动计数。03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检测细胞活力或毒性检测是临床前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方法。 ATPlite 1step检测系统将ATP代谢活性作为细胞活力的检测指标,通过Victor Nivo化学发光检测模式对ATP水平定量,当细胞的ATP浓度下降,表示细胞处于凋亡或坏死状态。这种快速灵敏的方法也用于检测化合物诱导的细胞毒效应。[4]04细胞因子风暴监测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发现,有些急重症病人在免疫系统被激发后,过量细胞因子释放会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危机病人生命。通过多色AlphaPlex技术可以同时检测细胞因子IL6和IL8的含量,从而开发提升疗效或抑制细胞因子风暴产生的方案,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检测细胞因子释放也是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5]扫平合规之路将一种新药或治疗方法推向市场,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必须遵守FDA 21 CFR Part 11或EU Annex 11指南。使用我们针对珀金埃尔默多模式读板仪的增强安全软件,遵守法规就简单多了。该软件提供了所有兼容的工具,包括:高级用户管理审计追踪电子签名导出文件认证全流程验证和确认在多模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周期中,会执行多次确认测试。这些测试可以确保仪器达到最佳性能。珀金埃尔默执行这些确认测试,并为您提供证书,作为GxP合规的证明。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包括临床研究机构,需要定义明确的SOPs、可靠的仪器、兼容的软件、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等,以确保一切都处于高水平运行。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与您的SOPs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合规性解决方案。因此您可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您的科学研究。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珀金埃尔默“应对复杂的合规需求”电子书《“应对复杂的合规需求”电子书》参考文献 1. Lee N, Shum D, K?nig A, et al.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using the Ebola virus transcription-and replication-competent virus-like particle system[J]. Antiviral research, 2018, 158: 226-237.2. Wen Z, CitronM, Bett A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higher throughput RSV plaque assay by immunofluorescent imaging[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19, 263: 88-95.3. 快速高效判断病毒活性,何惧“疫”军突起https://mp.weixin.qq.com/s/vEPswHUqS1juaRgmXS4HBQ4. Kuzikov M, Kanke R, ScreeningPort F I M E. Measur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using the ATPlite 1step System and the VICTOR Nivo Multimode Plate Reader[J].5. Ruby P, Groves K.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IL-6 and IL-8 Secretion by Cell Lines using AlphaPlex Technology.
  • 刘燕华: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入加速期
    “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工作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师资不足、历史欠账较多的情况下,解决了一批自主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很多有益经验,并将创新方法理念传播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和企业,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9月29日,在南京举行的我国首次创新方法试点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今后几年是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转折期,科技部将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着眼点,集成引导各方资源力量,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创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力度。   据悉,这是2007年开展创新方法试点工作以来,科技部首次召开的工作座谈会。两年来,科技部启动了一批创新方法试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在黑龙江、四川等12个省(市)开展创新方法试点工作。此次会议邀请了试点省、市、自治区和钢铁研究总院、海尔等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全面交流总结了创新方法试点工作以来的经验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刘燕华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方法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较好基础,江苏、黑龙江等省市和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为企业创新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研发诞生了一批专利成果,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各地关注创新方法、践行创新方法的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渐渐凸现出来。我国的创新方法工作仍然于新旧理念交融、现代与传统运作模式相冲突的阶段,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科技活动仍未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自主创新成果较少,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还不相适应。   他强调,今后几年将是创新方法工作的关键转折期,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大计,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强化创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下一步,要把关注点放在研究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研究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处理好创新的谋略、布局和技巧。要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创新方法不能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作为终点,而是要以解决当前企业、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标,把创新方法贯穿于研发链、产业链和市场链中,形成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良好局面,在市场中实现创新价值。要瞄准不同对象做好战略分析布局,解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注重研发管理创新,最大程度优化创新资源的集成配置,面向有较强需求的广大企业开展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应用。   刘燕华要求,下一阶段要重点围绕创新方法的教材案例的规范、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管理和创新工具等基本要素,各级科技部门和科研管理者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以创新的思路,倡导推广创新文化,强化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学科交叉,加强技术咨询队伍建设,建立形成推动创新方法的激励机制。
  • 日检万例,助力全国30余个城市及地区疫情防控!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加速新冠病毒样本检测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提升样本检测通量是当务之急。通过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进行核酸提取能够优化检测过程的关键限速步骤,整体提升大规模样本检测速度。目前,华大智造MGISP-960和MGISP-100两款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均已获得NMPA认证。其中,MGISP-960的通量已从原有的96样本/60分钟升级为192样本/80分钟,可满足复工期间更高通量筛查的紧急需求。除装备武汉“火眼”实验室,确保每天万人份的检测能力之外,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已驰援全国30余个城市及地区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在新冠病毒检测一线已贡献日均超过10万样本的理论提取通量,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接下来,我们将走进部分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为大家呈现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的应用情况(以下排序不分先后)。1武汉火眼实验室作为武汉及湖北地区抗击疫情战役的“前哨”,由华大基因担任运营的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具备每天万人份的检测能力。为整体提升大规模样本检测速度,“火眼”实验室装备了大量华大智造MGISP-100及MGISP-960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进行核酸提取,并配套病毒RNA的提取试剂和耗材。截至2月11日11点,“火眼”实验室运营团队已累计接收样本超过1.5万人份,还可进一步承担规模更大的复产复工人员的科学排查工作,同时能根据武汉及湖北地区疫情防控需求高效运转,确保万人份/天的检测能力,甚至更高。2湖北省孝感CDC湖北省孝感市毗邻武汉,同为疫情“重灾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迅速响应新冠病毒病例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及应治尽治的防控措施,孝感疾控中心在第一时间紧急部署了三台华大智造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以全面加速当地病毒样本检测,满足更大排查范围及县市医院的病毒筛查工作。目前,孝感疾控中心在使用后表示提取非常顺利。3湖北省黄冈CDC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黄冈市政府在前期确定的全市13家定点医院和29个发热门诊的基础上,紧急征用了黄冈版“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并将其改造成1000多张床位的疫情隔离点。为助力黄冈CDC加速完成新冠病毒样本检测,尽快缓解当地疫情紧急情况,华大智造快马加鞭将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送往前线,并及时完成安装上机,为疑似病例筛查检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与保障。4湖北省荆州CDC湖北省荆州市也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为了快速有力地控制疫情扩散蔓延,荆州CDC加急安装了华大智造MGISP-100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并积极召集医护人员完成简单易学的培训工作,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增添更多力量。5北京华大医检所目前,北京华大医检所已安装多台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旨在承接北京当地部分样本检测,助力北京疫情防控工作。6贵州省贵航贵阳医院贵航贵阳医院是贵州省第一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核酸筛查检测定点机构之一,每天有大批量的标本需要检测,应对急剧增加的样本量,负责检测的检验人员加班加点完成每日所有样本检测,每日工作时长达到10余个小时。为满足大规模人群、高通量筛查的紧急需求,减少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保障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该院加急装备了华大智造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96个标本需要6个小时左右,而通过MGISP-960进行全自动核酸提取,可在1个小时左右完成这项工作。除具有自动化、操作简单等优势外,该设备还能保证强大拓展性、安全环保、高纯度、高得率、无污染且结果稳定等优点,真正做到一站到位,安全防控。7江苏省无锡“火眼”实验室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复工人员感染新冠病毒风险,防止疫情扩散,尽早实现企业有序开工,无锡市在疫情防控中加强了科技创新,并在惠山生命园成立了无锡“火眼”——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检测专项实验室,以便顺利开展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检测服务。与武汉“火眼”实验室一样,无锡“火眼”实验室也采用了华大智造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并于2月12日起对复工企业人员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检测服务,预计最大日检测量可达5000份,为企业尽早复工复产服务,也为复工人员加强一道健康“防护盾”。8助力山西疾控迅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山西省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迅速提升检测能力,全覆盖筛查重点人群,紧急为省CDC以及太原、大同、晋中、晋城、运城市CDC,配置安装了华大智造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加速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除以上城市外,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制备系统也已经用于天津、深圳、南京、青岛、恩施、佛山等30余个城市及地区,助力当地疫情防控。随着疫情进入攻坚阶段,为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华大智造全员加班加点,只为在第一时间将自动化设备送往疫情一线,尽快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我们深知,每一个待检样本的背后,都是宝贵的生命。我们敬畏每一个生命,并致力于通过生命科技来造福人类。这也是华大智造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服务等各环节工作人员无畏病毒,坚守一线的动力。附: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为实现病毒核酸自动化提取,华大智造提供MGISP-100及MGISP-960两种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两款设备均已获得NMPA认证),同时可配套病毒RNA的提取试剂和耗材。其中,MGISP-100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可提取8-32样本/40-80分钟,每次可减少医务人员约2个小时的手工操作时间,适用于医院等中小型研究实验室。MGISP-960是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可提取36-192样本/80分钟,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大大提升人工效率,适用于企业、临检、医院等领域的中高通量用户,并可适配目前主流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以及第三方磁珠提取试剂盒和文库构建流程。此外,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中,还配置了紫外和HEPA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可用于每天杀菌消毒和清洁,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病毒感染风险。
  •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技术"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3月1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处长郑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副处长邹晖,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恩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贺贤土,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科研部部长周辉,科研部副部长韦宇,实验室与设备部副部长黄凯,财务部副部长邵莉,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宇钢和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克新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会。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于2011年首次启动,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是2012年获批的66项课题之一。   王恩哥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表示感谢。他在发言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仪器的开发。颜学庆老师领导的团队,在陈佳洱院士等诸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提出具有自主产权的、超小型激光加速器的研究,有望实现超大型激光加速器在尺寸上的缩小,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同时还指出,科学仪器的开发不同于基础研究,不仅需要优秀的科研力量,还需要做好统筹、攻关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北大在科技部的要求下,协同研发团队,成立了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和用户委员会,在空间和人员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的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早日取得研发成果,服务于相关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吴学梯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在管理上提出了五点要求:该项目应以产品开发为目标,推动产业化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应用好产生的知识产权,保证各单位的科研成果集成到科学仪器产品中来 落实法人负责制的各项要求,体现在法人对项目的服务、管理和监督三个环节,法人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并对科研和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加强协作,潜心开发,争取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雷朝滋对科技部领导给予高校的科研工作特别是仪器专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定位 另一方面,承担项目的高校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要在基础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颜学庆教授介绍,“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将研发基于激光稳相加速方法的超小型离子加速器,攻克高对比和高光强激光、自支撑纳米薄膜靶、激光等离子体透镜、激光加速器超高流强离子束传输和激光加速器辐照研究平台等关键技术,建成首台超小型激光离子加速器装置。在此基础上开展激光离子加速器在核医学、空间辐射环境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国际热核聚变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离子应用技术研究,以此带动和促进激光驱动超小型离子加速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会得到了项目技术专家组、项目用户委员会以及其他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项目技术专家组杜祥琬院士、陈佳洱院士先后发言,对该项目的启动提出了指导意见。两位院士都强调了这一专项的产业化特色,能否实现真正产业化,是检验该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他们对本项目寄予厚望,期待做出好的成果。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贺贤土院士组织了应用任务讨论环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池阶研究员,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教授邵春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洪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纷纷发言,对项目开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想法。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项目专家组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红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盛政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黎明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鲁巍教授就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先后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和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作为项目监理组代表出席本次启动会议,孙冬柏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中项目组织的工程化管理需要重视和加强,希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关注。   参会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强研究员、胡步荣研究员、杜广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远晓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陆元荣教授、北京大学郭之虞教授、袁忠喜高级工程师、朱昆高级工程师、邹宇斌副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赵宝全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潘燕助理教授和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林先生等。
  • 赛多利斯中文刊物《病毒载体的加速开发、生产与监控》面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一本指南带你深入了解开发疫苗载体的各种工具和技术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工艺强化的目标在于提高生产率,同时缩短时间、减少对产品和操作人员造成的污染和环境风险,以及减少操作量。Sartorius Stedim Biotech(SSB)于2018年9月正式推出英文刊物《病毒载体的加速开发、生产与监控》,聚焦:强化病毒载体生产过程的工具和技术。中文版已经面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本指南带你深入了解开发疫苗载体的各种工具和技术 并探讨病毒载体生产商可以用于强化其生产工艺,实现更高生产率的各种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46182a4f-7597-45e5-b941-c3139d4654be.jpg" title=" image1.png" alt=" image1.png" width=" 321" height=" 382" style=" width: 321px height: 38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目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病毒载体开发、生产和工艺强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次性平台加速病毒疫苗的开发和生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BL Europe用于病毒载体生产的GMP工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安全考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url.ifenghuotai.cn/5i5" target=" _blank" 下载中文刊物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病毒载体开发、生产和工艺强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4月,Sartorius Stedim Biotech(SSB)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诺富特酒店主办了一场病毒疫苗生产商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ABL Europe、Janssen Vaccines和Max Plank Institute的嘉宾发表了三场演讲。这些外部演讲者同来自SSB的疫苗工艺和工艺强化专家一起进行了交谈。此次研讨会旨在概述可用于开发疫苗载体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并深入探讨病毒载体生产商可以用于强化其生产工艺,实现更高生产率的各种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第一篇文章《病毒载体开发、生产和工艺强化》汇总了该研讨会上发表的演讲。三场客座演讲强调了需要强化病毒载体生产:生产高滴度和高载体量的劳动密集型的工艺步骤,需要进行仔细的工艺优化。赛多利斯依托其一次性使用技术平台,提供了各种工具和技术,以降低疫苗生产期间的资本成本并减少能源和水消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一次性平台加速病毒疫苗的开发和生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第二篇文章《一次性平台加速病毒疫苗的开发和生产》中,Amé lie Boulais描述了如何将预定义技术相互集成,以便开发和生产各种疫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SB正在投入大量的资源来了解未来疫苗行业的生产需求。我们正在探索实施下一代疫苗一次性平台的最佳方式,避免重复各种候选疫苗的工作,从而缩短上市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以及提高灵活性。根据我们的经验,每一种疫苗的工艺都是独特的。一种疫苗产品具有独特的特征。用于生产的细胞系都有自己细微的差别,生产工艺将面临单独的安全考虑。因此,需要使用多个平台来涵盖不同的细胞形态。Amé lie在该篇文章中还列举了病毒载体生产商可以在其工艺中使用的上下游加工技术的例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ABL Europe用于病毒载体生产的GMP工厂》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即使著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通常也不具备生产直径较大的(& gt 0.2 μm)病毒载体或复制病毒载体,或二者同时生产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工业规模的批次。作为对用于病毒载体加工和一次性设计的SSB平台的重要支持,第三篇文章《ABL Europe用于病毒载体生产的GMP工厂》中所述的ABL生产现场有能力帮助生产用于各种应用,如溶瘤细胞、疫苗和基因疗法产品等的病毒载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安全考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所有这些工作都不能忽略对安全和工艺灵活性的持续需求。第四篇文章《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安全考量》探讨了一次性使用组件在病毒载体生产中的风险因素。作者讨论了预防袋子破裂和过滤器堵塞,以及确保加工设备的稳定性,防止受到长期工作压力和温度影响的各种方式。在用于疫苗生产的一次性技术选择中,操作员的安全性是一个考量的重点。作者最后总结说道,公司在未来挑选生物反应器平台的时候,必须对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供应商是否具备缓解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进行慎重考核,以便到采购时做出有根据的决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赛多利斯将近期发布刊物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下载刊物。敬请期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关于赛多利斯斯泰帝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赛多利斯斯泰帝 (Sartorius Stedim Biotech) 是国际领先的生物制药行业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为全球生物制药的开发与生产提供安全、及时、经济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赛多利斯斯泰帝提供几乎涵盖生物制药工艺所有步骤的产品组合。公司致力于推广一次性使用技术和增值服务,满足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公司总部位于法国欧巴涅,在巴黎的欧洲交易所上市 因其位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生产与研发中心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而享誉世界。 /p
  • PacBio将以1.1亿$收购Apton Biosystems,加速下一代高通量短读长测序仪的开发
    PacBio 8月2日宣布,已达成协议收购 Apton Biosystems, Inc (Apton)。总部位于湾区的公司正在开发一种高通量短读长测序仪,该测序仪采用最先进的光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新颖的聚类和化学技术,旨在实现在一个流动池中对数十亿个 DNA 簇进行测序。作为一个合并组织,PacBio 计划将其结合测序 (SBB™) 短读长化学技术集成到 Apton 的高通量仪器中,以提供差异化的高通量测序仪。 据悉,该交易价值高达 1.1亿美元。Apton的光学系统可以以单分子分辨率检测表面密集堆积的数十亿个分子Christian Henry PacBi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pton 在开发新型高通量测序平台方面取得的进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平台有潜力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测序。通过将我们高精度的 SBB 技术与 Apton 先进的光学和图像处理能力相结合。我们预计将会比我们计划更快的速度实现高通量短读平台的商业化。此次收购符合PacBio开发多产品线短读长测序产品组合以及长读长测序平台的战略,使我们有机会在数十亿美元的测序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Mark Van Oene PacBio首席运营官“在最初的试运行中,看到我们的 SBB 化学物质如何无缝地移植到 Apton 系统,真是令人兴奋。收购 Apton 加快了我们的开发进度,目前预计不会增加我们计划的研发费用。我们可以快速开始将我们的测序化学集成到 Apton 的高通量测序仪器上,我们相信这将显著减少开发新平台所需的时间。Apton 拥有精干而灵活的团队,我们期待快速跟踪这款新测序仪的开发。此外,Onso 进入商业化阶段恰逢其时,Onso 开发团队期待利用其这个新项目的专业知识。”John W. Hanna Apton Biosystems首席执行官“在 Apton,我们一直不懈地追求成本和通量方面的改进,以满足高通量市场中客户的需求。当 PacBio 推出 Onso 台式测序仪时,它扩展了我们对高通量测序仪所能提供的功能的想象。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能够用 SBB 等一流的化学技术来补充我们在光学方面的进步,我们就有潜力开发真正与众不同的高通量短读测序仪,一个前所未见的产品。”曾有业内人士指出,长读长是NG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PacBio有点类似当时的Affymetrix,在股票跌入谷底的时候坚持了朝一个方向投入来取得进展。当时Affymetrix是坚定地转入临床市场取得了FDA注册证,靠临床带来了新增长点,吸引了TMO。PacBio则是一直在降低错误率,和把机器小型化。从年初传出消息将被测序巨头Illumina以12亿美元收购以失败告终,到如今主动出击收购企业加速下一代高通量短读长测序仪的开发,PacBio未来终要自立自强。关于PacBio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ACB)是一家领先的生命科学技术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和制造先进的测序解决方案,以帮助科学家和临床研究人员解决基因复杂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发的产品和技术源于两项高度差异化的核心技术,专注于准确性、质量和完整性,包括我们现有的 HiFi 长读长测序和我们新兴的 SBB 短读长测序技术。关于AptonApton 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的 Super-Res™ 测序和单分子检测系统开发商,其产品用于早期癌症检测和群体测序等大规模临床应用。Apton 重新设计了用于测序的光学系统,使用超分辨率来评估间隔比光波长更近的分子。Apton 的 Super-Res™ 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无图案的流动槽,可在单次运行中对数百亿个reads进行测序,从而降低测序成本。
  • 中科拜尔自主研发的试剂盒 18分钟快速提取,加速病毒检测进程!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能快速准确检测病毒关键基因核糖核酸(RNA)的试剂盒对快速确诊的作用不言而喻。南京中科拜尔医学技术有限& nbsp 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磁珠法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已打通与下游体外诊断产品企业的“通道”,进一步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据悉,这一提取试剂盒最快可在18分钟内提取新冠病毒的RNA,能有效加速检测进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磁珠法超快速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样本使用广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血液、血渍、细胞、组织匀浆液、唾液、深刻痰液、肺泡灌洗液、鼻咽抽取物/呼吸道抽取物、拭子(& nbsp 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高质量、快速无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独特的裂解缓冲体系,纯化出的病毒核酸可满足通量测序等试验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采用磁珠吸附,我允许使用酚氯仿,可结合自动化仪器使用,18min内即可完成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磁珠法超快速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超快速 /strong :核酸提取仅需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8分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超灵敏 /strong :灵敏度比常规产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高2-4倍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超方便 /strong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无蛋白酶K可常温存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超简单 /strong :一步加样,其余步骤全自动完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6939fb8-b075-4b89-905b-a5032b9d37ab.jpg" title=" image0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615bf5e-6018-4ff4-bfe5-54d9f8990ceb.jpg" title=" image0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中科拜尔32通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道核酸提取仪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关于南京中科拜尔医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南京中科拜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坐落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智科技城。公司以自动化分子诊断为核心技术,专注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分子诊断试剂、自动化分子诊断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是一家创新驱动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磁性纳米分离纯化技术为平台,产品覆盖磁性功能纳米材料、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智能型防污染核酸提取仪、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提取及检测工作站等。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所。拥有15年自动化分子诊断技术研究经验和成果积累,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项目7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0余项,拥有相关专利技术100多项,相关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外,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text-indent: 2em " CFDA认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立自主知识产品,多项专利保护、分子生物类试剂盒定制化开发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等也是南京中科拜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关键词属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文源:南京中科拜尔医学 /p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通过工艺验收
    6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直线加速器通过了工程指挥部组织的工艺验收。 HEPS直线加速器是电子的源头和一级加速器,建设团队提前规划,认真组织,基本按计划完成了建设任务。HEPS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说,为了更好的优化直线加速器束流参数,提高增强器和储存环建设和调束的效率,更好地完成HEPS装置建设任务,工程指挥部加强过程管理,组织直线加速器专项工艺测试和验收。 HEPS直线加速器工艺测试于今年5月18日完成,测试由工程指挥部组织,测试组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经现场讨论和测试,宏脉冲电荷量达到7.29nC,束流能量稳定性为0.014%,形成详细的测试大纲和测试报告。 工艺验收组由詹文龙、陈森玉、陈和生、夏佳文、赵红卫、赵振堂、邓建军、封东来、唐传祥、刘克新、王东、何源等加速器领域的院士及专家构成,验收组听取了HEPS直线加速器负责人李京祎关于直线加速器设计、设备研制、安装、调束等建设情况的汇报,工艺测试组组长陈怀璧工艺测试情况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验收组一致认可工艺测试结果,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总体性能达到同类设备国际先进水平,同意HEPS直线加速器通过工艺验收。 验收组专家认为,HEPS直线加速器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取得了自主开发上层调束软件平台和面向物理的调束软件、自主研制阴栅组件和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大功率固态调制器、内水冷、弧形腔和对称式功率耦合器的高梯度加速结构等系列成果,保证了直线加速器高能量稳定性,提高了加速效率。 工程指挥部成员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5月18日工艺测试现场6月5日工艺验收现场6月5日工艺验收现场直线加速器隧道
  • 又拿下关键一环,国产SiC设备加速崛起!
    近期,德龙激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已完成SiC晶锭切片技术的工艺研发和测试验证,并取得了头部客户批量订单,这条回复的背后意味着国产碳化硅产业链又在一关键领域取得占位。01改善SiC良率的关键技术由于SiC硬度大和易脆裂等特性,晶锭切割成为SiC器件制造核心瓶颈,对SiC器件的良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机械金刚石刀片切割是通过高速旋转的金刚石图层刀片来对SiC晶锭进行切割,切割跑道的宽度通常在50~100微米范围。这种切割方式的劣势在于随着单晶直径的增大,必须要更换锯片,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晶片的破裂。此外,一旦SiC晶片厚度小于2mm则很容易导致晶片开裂,造成不良率增加。为了提升良率,近年来不少企业都采用更为先进的激光切割和冷分离技术。其中英飞凌通过收购一家名为SILTECTRA的科技公司,掌握了SiC的冷切割技术。该技术主要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步是先用激光照射晶锭剥落层,使碳化硅材料内部体积膨胀,从而产生拉伸应力,形成一层非常窄的微裂纹,第二步则是通过聚合物冷却步骤将微裂纹处理为一个主裂纹,最终将晶圆与剩余的晶锭分开。值得注意的是SILTECTRA的冷切割技术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在半导体级实现20~200μm厚度无损切割的技术,该项技术涵盖70个专利族总共200项专利,因此英飞凌收购SILTECTRA后在SiC制造的关键步骤掌握了主动权。在中国企业中,德龙激光布局SiC 晶锭切割相对较早,其最大的切割晶锭尺寸可达到8英寸,6英寸的加工时间小于15min,分片后研磨损耗小于 50 微米,此前德龙激光在调研是表示,公司目前一锭切出来30片晶圆,大概需要4~5个小时,相对于传统的金刚线则只能切出22、23片晶圆来说,德龙的激光切割效率提升了40%左右。02国产SiC设备加速崛起德龙激光在激光切割领域取得进步,是国产SiC设备不断取得阶段性进步的一张侧写照。随着SiC产业的不断繁荣,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国产SiC设备也在不断地进步。今年年初,盖泽半导体表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SiC外延膜厚测量设备GS-M06Y已正式交付客户,该设备主要是针对硅外延/碳化硅外延层厚度进行测量,具有兼容性强,可基于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测量时间更短,精度更高等特点。此外,苏州宝士曼在今年年初,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设备也正式出厂,银烧结是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核心的技术,苏州宝士曼银烧结设备的出厂意味着国产SiC产业链又拿下关键一环。去年四月,季华实验室大功率半导体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SiC高温外延装备,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来看,国产SiC设备正在一步步地崛起。
  • 珀金埃尔默推出线上COVID-19数据仪表盘 以加速抗病毒疗法的研究
    信息化工具助力科学家访问、汇总和分析药物化合物和临床实验数据 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全球技术型企业珀金埃尔默,日前推出了两款免费的在线COVID-19数据仪表盘(dashboard)解决方案,旨在助力全球科学界加速对COVID-19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仪表盘基于珀金埃尔默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帮助研究人员更加迅速、便捷地利用海量的、可靠但分散的药物化合物信息和临床试验数据。珀金埃尔默Signals™ Lead Discovery和TIBCO Spotfire® 高端分析平台(内置人工智能技术)为人性化的COVID-19仪表盘提供支持。这一强大的整合解决方案,可简便地实现庞杂科研数据的搜索、整合与呈现。利用珀金埃尔默COVID-19药物化合物仪表盘,科学家们可通过搜索CAS(美国化学学会专门研究科学信息解决方案的分支)提供的化学物质数据库和相关活动数据,缩小对目前公开的160万种药物化合物的搜索范围。纳入其中的CAS COVID-19抗病毒候选化合物数据库也是一项公开资源,由CAS科学家从CAS REGISTRY® (含约50,000种已知抗病毒药物,及与其结构类似的相关化合物)中采集整合。该数据库,结合仪表盘对1500万个类药物分子生物活性数据点的相互参照能力(数据点来自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下属机构ChEMBL),可帮助研究人员将主要关联化合物的范围缩小至100种以内,以便进一步开展科研探索。通过应用一系列大数据搜索(如肺呼吸指标、SARS-CoV-2、蛋白质结构、病原体和多肽等),实现快速排查。其次,珀金埃尔默COVID-19临床数据仪表盘这一精简资源,汇集了来自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临床试验网站等的数据。在这里,科学家们可了解COVID-19试验的相关信息,包括试验状态、牵头组织、正在研究的药物化合物,所用的活体或失活病毒、抗体、抗病毒或基于DNA的疫苗方法。“正值全球科学家日以继夜地研制抗病毒药物和COVID-19疫苗之际,大量现有的公共数据发挥着宝贵的作用。然而,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实时的整合、梳理和利用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兼Informatics业务总经理Kevin Willoe说道,“通过与像TIBCO和CAS这样的组织合作,珀金埃尔默新款COVID-19仪表盘可以让科学家们轻松获得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以便其在科研早期推动行之有效的探索。仪表盘这一工具将帮助科学家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减少在数据管理上花费的时间,这对于正在努力研究攻克COVID-19的科研人员而言至关重要。” COVID-19仪表盘是珀金埃尔默助力全球科学家们抗击COVID-19的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从诊断,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直至洗手液成分的测试,我们创新的产品组合包括试剂盒、仪器、信息化、自动化和工作流解决方案与服务。珀金埃尔默还致力于向世界各地捐赠仪器和检测试剂盒,以帮助热点地区筛查和诊断疾病。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info.perkinelmer.com/covid19-analytics and www.perkinelmer.com.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我们与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凭借深厚的市场知识和技术专长,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察。在全球,我们拥有13,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创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生活质量,并维持全球人民的健康和长寿命。2019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9亿美元,客户遍及190个国家,并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了解更多信息,请通过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或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超亿元B轮融资!指真生物加速流式荧光产品商业化应用
    2022年7月15日,指真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达晨财智领投,道远资本、惠合资本、凯普生物、安必平以及老股东启明创投跟投,探针资本继续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产品市场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作为一家为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流式荧光多联检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指真生物曾获评2021年德勤“明日之星”企业,一直坚持“创新改变世界,关爱生命健康”的使命,近年来推出一系列创新的流式荧光产品,保持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能力;为确保产品品质及服务能力,公司持续投入人力物力,构建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面向全国的客户服务体系,北京、无锡两地近万平米生产和品质保证中心,确保产品质量可靠,产能充足。掌握核心技术,开启普及流式应用“国产化”新征程流式荧光检测是新一代高通量多联检平台型技术,已经成为体外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热门的新兴赛道,其核心由多色流式检测与液相芯片捕获组合构成,该技术应用于免疫/蛋白检测,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多联检、检测成本低等特点。作为国内流式荧光检测技术研发先行者,指真生物不仅掌握了多重磁性编码微球的制备技术;同时,在仪器端,也是国内具备高功率流式激光器、高灵敏多色荧光检测系统等核心器部件自制能力的流式仪器整机生产商。目前,指真生物打造了面向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应用的系列化流式荧光检测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启普及“国产化”流式新征程。聚焦客户需求,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流式荧光产品解决方案自动化和智能化一直是客户使用流式荧光检测产品的核心需求,包括国外品牌在内的众多流式产品供应商,多年来始终未能很好的解决。针对蛋白/抗体检测、细胞分析等不同应用场景,指真生物依托自主研发的多重磁性编码微球系统、细胞/磁球自动提取处理技术、细胞亚群多色标记及聚类分析技术,形成了多场景系列化的流式产品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指真生物HCC智慧流式应用平台HCC智慧流式应用平台:指真生物为流式传统客户量身研发的可定制流程的智能化流式检测解决方案。其中,HyPoster流式样本前处理仪,用户可定制处理流程,兼容细胞裂解提取与蛋白/抗体捕获功能,实现细胞与血清样本的批量在线处理;CytoFocus自动流式荧光检测仪,双激光8色,极高的荧光灵敏度,批量样本高速自动上样;CytoCluster流式AI分析软件,集成高维数据提取、细胞聚类、蛋白定标等批量自动分析功能。 指真生物HighFlux系列全自动流式平台HighFlux系列全自动流式荧光检测系统:指真生物为临床检验用户打造的桌面式全自动高通量流式荧光免疫检测系统,一机多能,灵活组合,结合指真细胞因子多因子、多项肿瘤标志物、性激素、自免抗体谱等检测项目,实现极致多联检应用;同时,为满足临床和体检用户日益增长的大样本量检测需求,HighFlux系列具备多台联机能力,轻松实现数千指标/小时的检测能力。指真生物全自动流式荧光检测流水线突出研发优势,拓宽应用场景从“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对于流式荧光技术在精细化细胞分析、超多重蛋白检测甚至单分子免疫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多年来,指真生物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指真生物MultiCyte多色科研版流式细胞仪谈及未来,指真生物董事长兼CEO马永波表示:“目前,公司的流式产品已经全面进入市场,服务于临床和科研客户,接下来,在持续做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的同时,指真生物将会更多的看向未知世界,充分发掘流式荧光技术在单细胞研究、蛋白筛选以及临床新指标发现方面的应用潜力和解决方案,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流式产品和服务。”对于本轮融资,马永波进一步表示:“本轮融资的达成,将加速推进公司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充足的资金支持使我们能够引进更多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保证创新产品的快速转化。感谢本轮投资人对指真生物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持续研发创新,为流式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贡献指真力量。”本轮领投方达晨财智医疗行业投资总监王宪政博士表示:“国产化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创新IVD产品是达晨财智重点投资布局领域,流式诊断平台近年正加速从高端科研仪器向临床应用转化,以其多指标、高效率、超灵敏等特点在感染、免疫、肿瘤等临床科室应用潜力巨大。指真生物在流式“国产化”领域潜心研发多年,攻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在产品智能化、全自动、稳定性上均大幅提升,为中国临床市场打造了高性价比的国产流式诊断平台。指真生物已具备IVD仪器、试剂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和临床推广能力,随着新产品的不断上市,有望加速流式荧光诊断在临床各科室的渗透和普及。”本轮投资方道远资本董事长章达峰表示:“流式荧光作为一种平台型技术,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指真生物基于此平台开发了流式细胞仪、高端血球仪、液相芯片等涵盖细胞、分子检测的设备和试剂。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随着细胞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流式产品无论在临床医学,还是科研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且不可替代。指真团队的创新力和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期待公司更多产品上市,为国内患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创新诊疗手段。”关于达晨财智达晨财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之一。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达晨财智在中国创投委、清科集团、投中集团、融资中国等权威机构评选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连续21年荣获清科“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50强”,2012、2015年度排名第一,近10年稳居本土创投前三。目前达晨财智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60亿元,投资逾660家企业,成功退出248家,其中128家企业上市,累计9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包括了爱尔眼科、康希诺、凯普生物、热景生物、兰卫医学、圣诺生物、亿纬锂能、明源云、华友钴业、和而泰、吉比特、蓝色光标、圣农发展、天味食品、叮咚买菜等众多明星上市企业。关于道远资本道远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致力于用资本的力量和产业资源帮助优秀医疗健康企业快速成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增进人类健康。目前道远资本共管理12支人民币基金,3支美元基金,旗下基金共投资77个优秀项目,IPO项目14家(包括获得证监会科创板注册的批文的项目1家),其中包括锦欣生殖(01951.HK)、维亚生物(01873.HK)、赛诺医疗(688108.SH)、安必平(688393.SH)、三叶草生物(02197.HK)等。2022年截至日前有1家企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另有3家企业正在IPO流程中,预计未来两年道远资本还会有超过10家投资企业在国内外主要证交所上市。关于惠合资本无锡惠开正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合资本”)成立于2018年,是无锡惠山区及惠山经开区着力打造的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专业化平台。惠合资本努力发挥股权投资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系创新,拓宽服务企业的渠道与方式,从资本、资源、战略等方面全方位为被投企业赋能。截至目前,公司旗下管理基金20支,管理规模达到130亿元,重点关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累计投资蓝沛科技、海柔创新、泛生子、高峰医疗、阿特斯、海达光伏等42家企业,总投资金额47.68亿元,荣获江苏省创业投资示范企业、融资中国“2021年政府引导基金TOP50”等荣誉,推动惠山布局未来产业中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创新企业和产业链前端项目,助力区域产业格局的迭代革新。关于探针资本探针资本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医疗健康与生命科技的精品投行,旗下业务包括财务顾问、直接投资、产业咨询和创新孵化。创始团队来自业内一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财务顾问机构、管理咨询公司和医疗垂直媒体。自成立以来,探针资本每年均完成两位数的私募融资与并购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超百亿元人民币。在企业增值服务方面,探针资本团队拥有成熟的产业经验。2020年探针新医疗基金成立,截至目前已投资十余家业内头部公司。
  • 江绵恒:上海光源,“加速”科技创新
    1月19日,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验收会在上海召开。验收会召开前,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欣喜地接受了记者专访。   他指出:“上海光源以远少于世界同类装置的投资,以世界上同类装置的最快建造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进入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行列,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之一。”   同时,他强调,上海光源高质量的建成,是依靠我国自己培养的中青年科学家,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紧密有效的院地合作和积极争取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上海光源工程的建成是一种民族自强的体现,她显示了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心和意志”。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能做什么?上海光源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江绵恒:上海光源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它提供性能非常优异的光——从红外线到高能X射线(硬X射线)宽广波段、光谱连续的光,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诸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最先进又不可替代的工具。   比如医学成像,上海光源的成像线站的静态分辨率已经达到0.8微米——比千分之一毫米还小,远远优于传统X光成像(毫米级)。   又比如材料研究,上海光源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线站已经开展了对催化剂反应过程的原位动态研究,小角散射线站进行了离线的碳纤维原丝纺丝成形过程、蚕丝形成过程的材料结构研究,下一步要争取做到原位研究。   《科学时报》:建设上海光源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上的意义何在?   江绵恒:中国科学院曾经作过一项研究,人均GDP少于300美元的经济体,其技术创新一般处于以使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300~4750美元时,一般处于以改进技术为主的阶段 人均GDP到4750美元以上时,就要依靠自己创造技术了。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我们要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而上海光源就为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前沿探索和技术突破提供了高效手段。   概括来说,上海光源的意义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上海光源将为我国的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将为提升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利用上海光源的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开展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之众多,应用的领域之广泛,是其他大科学装置无法比拟的。   第二,上海光源将为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创造优良条件,为组建综合性国家大型科研基地奠定基础。上海光源首批建设的光束线和实验站居国际先进水平,可同时容纳近百名来自不同学科和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开展科学实验。将来线站建满后,同时容纳的研究人员可达上千名 同时围绕上海光源将建设蛋白质研究中心——国家已立项开始建设,材料研究中心、纳米研究中心等。如此之多的研究人员聚集在这里,使上海光源自然而然成为综合性的大型前沿研究中心,为萌发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和开辟新学科提供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第三,上海光源将直接带动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除了为相关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研发手段之外,上海光源本身属集成创新,它的建设涉及加速器、光束线站及建安方面的众多关键技术难题,上海光源的建设也直接带动我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X射线光学、快电子学、超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高稳定建筑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大科学工程的实践证明,这种带动作用的间接效应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是以自主研制为主吗?它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江绵恒:由这个领域的院士专家进行的工艺鉴定认为,上海光源实现了高水平的集成创新,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70%。实际上,上海光源从建筑、装置到设备,它的设计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科技队伍做出的,它的安装也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完成的,达到了非常高的工艺水平,令国际同行叹服。比如180米的增强器,用于修正电子束流轨道的40块校正磁铁,1块也没用就调通了,说明我们的设计、加工、安装几乎没有偏差,在世界加速器界可能是“空前”的。   上海光源工程的参建、参研单位主要的就有上百家。上海光源国际先进的定位,对这些单位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需要他们“跳一下”才有可能达到。而就是在这个“跳一下”的过程中,在工程科研团队的指导与合作下,相关单位和企业的技术能力都获得了提升、飞跃。   《科学时报》:院市合作在上海光源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您如何评价与上海市共建上海光源这一机制创新?   江绵恒:上海光源是院市合作的典范。这种合作创新机制为地方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创造了成功范例。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市对上海光源这一大科学工程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1998年上海光源预研研究时,总经费8000万元中,上海市就投入了6000万元,中国科学院则组织北京高能所、合肥光源的专家骨干,与上海应用物理所的科研人员组成预研工程队伍,为上海光源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立项开工,上海市无偿划拨了张江的300亩地,并且将上海光源工程纳入上海市重大工程和首批科教兴市重大项目予以保障,极大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在争取和完成这一国家任务的过程中,院市双方通力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创了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新模式。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工程的人才队伍是如何培养和建设的?是什么样的激励机制使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队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建成上海光源?   江绵恒:我为有一支凝结着严谨高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的上海光源工程队伍而深感自豪,正是这种“上海光源精神”激励着他们拼搏攻关。   我们的前工程办主任汤杰,在2009年2月,距成功只有2个月的时候,因积劳成疾,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年仅43岁。他是一个很机灵的上海小伙子,能力很大。挣钱的机会很多,但他为了热爱的上海光源事业,十几年如一日,全心投入工程,在工地、现场几乎总能看到他,是公认的上海光源的“大管家”。为什么?这是精神的力量。   上海光源工程队伍,开工时主要骨干的平均年龄约37岁,在加速器界显得很年轻,缺乏工程经验,而且队伍规模也很不足。怎么办?经验不足,我们就加强培养和岗位锻炼,提倡“干中学”,请来国内外特定领域的专家交流指导,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参加夏季加速器学校学习,提高能力 送到国外在建光源短期学习实践,在调试时实行跨分总体、跨线站的排班制度,积累经验。规模不足,我们根据需要引进关键岗位适用人才——上海光源本着务实原则引进人才,骨干队伍中直接从海外引进的约8%,主体主要是通过国内科研实践的锻炼自主培养。经过工程建设的锤炼,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能战斗的年轻的大科学工程队伍。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下一步如何发展,有什么计划和设想?   江绵恒:首先是高质量地运行好上海光源,使首批7条线站充分发挥作用,产出高水平的用户实验成果。工程验收后,就要转入运行开放,要成立上海光源的运行组织体系——国家科学中心。   其次要尽快把后续线站建起来。现在国家批准的蛋白质研究设施工程已开工建设,将在上海光源上建设5条光束线和6个实验站。我们有一个规划,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启动上海光源二期工程,建设25条左右的光束线站,基本达到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学科覆盖。然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三期工程的建设,再新建或升级改造20条左右的线站,满足最新的学科发展和用户需求,将上海光源效率发挥得比较充分。   同时,要进行更先进光源的前瞻部署。现在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已在国际上加速发展起来,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已经出光,德国、日本、韩国等也已起步。我们已经向国家建议,在这个园区内、上海光源的北面,建设一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开展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预先研究 希望在这之后,再向国家申请建设硬X射线的用户装置,把我们与先进国家在光子科学领域的发展差距缩短到10~15年左右。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科技投入不光是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追求,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在2020年后的又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望进行三期工程建设,再新建或升级改造20条左右的线站,满足最新的学科发展和用户需求。可以预见,届时国内外上千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同时在此昼夜不息地开展实验和研究,容纳量将10倍于目前水平。
  • 创新型仪器企业如何加速成长
    一、政策面对创新仪器企业的支持:从政策发展历程来看,精密仪器科技部从“第九个五年规划”开始,每个五年规划均设立科学仪器开发重大专项。从“十二五”开始,专项的实施明确以企业为主,政策也开始鼓励进行精密仪器的进口替代 “十三五”开始鼓励进行产业自主化创新,加强平台建设系统布局,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等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十四五”开始,提出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制造,财政部方面在财政上进行资金倾斜,并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设置与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和直接应用研究急需的科学仪器研发专项。二、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成长道路上常面临多重挑战:1、品牌认知度不足:较低的品牌知名度难以获得用户信任,且资源有限,难以精准触达目标用户。2、市场准入门槛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型企业难以快速融入市场,用户对于产品的接受度不够。3、资源整合薄弱:资源整合能力薄弱,限制了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4、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企业技术过硬,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营、市场营销能力方面薄弱。三、“创新100”如何帮助仪器创新企业加速成长: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帮助有想法、有创新、有目标的优秀厂商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用户,行业内人士,社会人士的关注与认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至今,共挖掘近300家创新100企业,主要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品牌背书、资源对接等服务,获得厂商端较高的认可。而今年我们对创新100服务又一次做了升级。在品牌提升方面:(1) 给予创新100企业标识展示与电子证书,并设置单独的分类展示,标识与证书可以作为销售过程中的有力证明,增强产品说服力。(2) 行业资深编辑深入媒体报道,多渠道宣传,触达精准目标用户。提升品牌曝光度。我们过往也是通过媒体报道让更多用户了解到了更多的创新企业。创新100企业媒体报道专栏: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topic-536.html(3) 与奖项评选高度绑定——2024年的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奖评选仅限创新100企业才有入围资格(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活跃着一批中小企业,他们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市场前瞻力和良好的市场潜力,并在本年度实现了产值和利润的快速增长。为了表彰他们中的杰出者,由仪器信息网及专家委员会通过综合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最终得出获奖名单。)在提升自身企业综合能力方面:(1) 仪器信息网还组织成立了“创新100”企业家研学班,带领企业近距离走访了天瑞仪器、苏州医工所、纽迈分析、大龙兴创、莱伯泰科、海能、天美、谱育、丹东百特、青岛盛瀚、青岛众瑞、斯坦德、湘仪、力辰等知名仪器厂商和用户单位,学习标杆对象的经营之道,并组织厂商与经销商对接会、CEO夜话活动、仪器买家对接活动,把对中小仪器企业的资源对接落到实处。 创新100研学班活动专栏: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topic-537.html(2) 可以参与线上市场营销培训课程,提升创新100企业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市场洞察力。在提升订单的获取效率方面:(1) 在主动获取订单方面,平台商机库海量询盘线索可作为创新100企业有力的抓手,给予申报成功的创新100企业商机点折扣购买的权限,以更低的价格主动获取销售线索。(仪器信息网-商机库)(2) 另外通过前面我们介绍的整体品牌宣传、用户单位/经销商资源活动的对接提升了创新100企业被动获取订单的能力。四、 如何申报创新100企业:创新100企业申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创新100项目将以全新的姿态,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此处。仪器信息网创新100项目组联系方式:电话:010-51654077-8480 杨先生邮箱:C100@instrument.com.cn申报入口直达(需登录仪信通后台申报,没有可先注册):https://console.instrument.com.cn/#/awards/Innovation100?redirect=%2Fawards%2Fexcellentproduct%2FnewProducts
  • 湖南大学刘海蓉课题组《J. Mater. Chem. B》:一种高保真柚皮苷衍生生物墨水加速了软骨缺
    3D生物打印技术加速了健康科学研究的发展,如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开发等。生物墨水是3D生物打印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墨水主要是由明胶、透明质酸、海藻酸盐、丝素蛋白和PEG等常用生物医用高分子衍生物构成,其种类和功能有限,需进一步开发和拓展特异性组织再生的医用功能化生物墨水。由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天然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高度的立体化学结构,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医疗资源。研究发现天然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含有至少一个共轭大π键和多个共轭双键,可以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收光,因此推测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基生物墨水在光辅助打印过程中或许可以吸收散射光,提高打印产品的形状保真度。另一方面,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特性,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风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临床前研究。然而,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黄酮糖苷类化合物衍生物基生物墨水来提高3D生物打印保真度及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在组织工程等医学应用中的生物利用度是有显著科学意义的。与口服黄酮糖苷类药物相比,3D生物打印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基生物墨水可将黄酮糖苷类分子的生物活性直接传递至邻近细胞被有效利用。鉴于其有望改善打印保真度、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将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基生物墨水称为医用生物墨水。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并建立生物活性医用生物墨水的研发方案,湖南大学刘海蓉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柚皮苷衍生物的新型医用生物墨水,该生物墨水可显著提高3D打印保真度,极大地提高了软骨缺损修复效率(图1)。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湖南大学黄宇婷为本文第一作者,刘海蓉、周征为通讯作者,韩晓筱课题组为本文3D生物打印提供了支持。图1 一种可提高3D打印保真度的柚皮苷衍生的生物墨水加速了软骨缺损修复。柚皮苷(NAR)衍生的生物墨水材料(NARMA-GELMA bioink)由甲基丙烯酰化柚皮苷(NARMA)和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组成,在405 nm光照条件下可快速固化成型。图2结果证明了植物源活性因子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柚皮苷和天然高分子明胶的甲基丙烯酰化改性成功,表明NARMA和GELMA具有光聚合交联能力。接着,采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打印机研究载细胞生物墨水的生物打印性能,结果如图3所示,相比于经典的GELMA生物墨水,光固化打印NARMA-GELMA生物墨水结果表明该生物墨水的生物打印结构完整性好、形状保真度高,这一优异的光固化结果得益于NARMA在405 nm处有光吸收特性(图2B)。并且该打印过程条件温和,细胞存活状态良好。最后采用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验证了NARMA-GELMA生物墨水的软骨缺损修复性能,结果如图4所示,联合自体软骨细胞的NARMA-GELMA生物墨水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一个月后,NARMA-GELMA水凝胶组处理的组织表面光滑、与宿主组织的界面整合程度高、骨软骨界面清晰,在组织学层面上形成了大量的软骨样陷窝结构,分泌了丰富的蛋白聚糖和二型胶原成分。特别是,NARMA-GELMA水凝胶组中软骨细胞呈清晰的梯度排列,与天然软骨相似。表明NARMA-GELMA生物墨水有利于软骨样组织的形成,可提高软骨修复效率、能有效促进体内关节软骨缺损再生修复。该研究拓展了生物墨水材料,为特异性组织再生的医用功能化生物墨水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图2 改性柚皮苷和改性明胶的表征。柚皮苷改性前后的FTIR图(A)、UV-Vis图(B)和1H NMR谱(C);明胶改性前后的FTIR图(D)、UV-Vis图(E)和1H NMR谱(F)。图3 采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打印机制备由柚皮苷衍生生物墨水和改性明胶生物墨水转化的水凝胶结构。(A)3D生物打印的CAD模型和切片图案;(B)3D生物打印结构的宏观照片;(C) 3D生物打印结构的活细胞荧光染色图片。图4 生物墨水原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一个月后的大体观和组织学染色结果。(A)大体观;(B)苏木素-伊红染色(H&E);(C)番红/固绿染色(SO/FG);(D)马松染色(Masson);(E)二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IHC);(F)ICRS大体观评分;(G)O`Driscoll 组织学评分。
  • Sanger测序仪再添利器||德诺杰亿加速基因测序国产化进展(政策篇)
    基因测序技术作为“颠覆式创新”技术,自诞生以来给生命科学、医学、农业、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测序仪是融合各行各业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的巅峰产品,其中包含机械、工程、电子、自动化、物理学的声光电、数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前沿科学知识,功能作用极其精密,研发的技术壁垒极高。长期以来,外资品牌在测序行业的上游处于垄断地位。自2011年“十二五”规划鼓励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以来,国家多部委以及地方各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鼓励研发创新、产品采购和加快产品上市等多方面来支持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替代。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近几年国产设备替代成为诊断行业的大势所趋,基因测序仪作为一款高端精密仪器更是行业焦点。2015年国务院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纳入制造业发展的10大重点领域,鼓励国产企业加强创新,攻坚克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需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到2030年,实现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2017年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医疗器械朝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迈进,致力于推动医疗器械科技生产的跨越式发展。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指出,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加速国产医疗器械崛起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把加速创新医疗器械审批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重点。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 (2019-2022年)》指出,加快新一代基因测序、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推动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等精准化应用。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中明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来定。二级及以下医院和非临床急救型的医院科室,要引导优先配置国产医疗设备。2020年《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规范省级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审批和进口产品核准管理有关事项通知》指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核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拟采购的产品有国产同类产品的,原则上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该法律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是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该法的出台,有助于从法律制度层面解决我国生物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2021年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广东卫健委发布的《省级卫生健康机构进口产品目录清单的公示》,明确可采购进口的医疗设备数量仅46种,相比于2019年132种,大幅削减包括基因测序仪在内的86种医疗器械设备。此前,浙江省也发文要求数十种医疗设备移出进口清单,明确支持国产优先。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作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基因技术为未来产业,更提出要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提出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3部门发布《关于研发机构采购设备zengzhi税政策的公告》明确,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进步,继续对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可以说,测序技术的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实现科技自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保障我国生物信息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在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如何获取更高的通量?如何实现更便捷的操作体验?如何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成为目前市面上最关注的难点和痛点。Sanger测序仪U8000德诺杰亿从创立至今,始终以市场端需求为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深耕底层技术,致力于“金标准”测序技术国产化,通过组件打造标准化柔性模块技术体系,夯实比较优势,降低使用成本和维保成本,测序数据安全可靠,保障国家生物信息安全。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战,德诺杰亿先后自主研发了单通道和四通道的Sanger测序仪U3600/U4000,并于2023年4月份正式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京械注准20232220238)。近期,德诺杰亿成功研发Sanger测序仪U8000,在延续了U3600/U4000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通量再次升级,是一款易用、方便的台式系统,采用了八通道集成式一体化可替换式耗材,可在最大限度减少仪器操作时间,轻松开展基因片段分析及Sanger测序实验,无需进行预运行校准或更换凝胶聚合物、缓冲液或毛细管,独特的集成式U盒设计可在同一块板上同时进行测序和片段分析,加速基因测序国产化进展。
  • 豪掷32亿美元加速布局!赛诺菲收购mRNA领域新锐
    8月3日,赛诺菲宣布已与Translate Bio签订最终协议,赛诺菲将以每股38.00美元收购Translate Bio的所有已发行股份,价值约为32亿美元,此举可以看出赛诺菲加速布局mRNA赛道的野心与实力。   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的合作在2018年便已展开。2018年6月,赛诺菲和Translate Bio签订了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mRNA疫苗,该疫苗项目在2020年进一步扩大,以广泛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传染病。基于此合作,赛诺菲和Translate Bio正在推进两项mRNA疫苗临床试验,一项是预计在2021年第3季度获得临床结果的COVID-19疫苗1/2期研究,另一项是预计在2021年第4季度获得临床结果的mRNA季节性流感疫苗1期试验。  此次收购建立在赛诺菲成立首个mRNA卓越中心的基础之上。今年6月,赛诺菲投资4亿欧元成立mRNA卓越中心,用于加速与Translate Bio合作开发的疫苗mRNA组合研发。该中心将汇集约400名专业员工,整合各地研究团队,提升mRNA疫苗研发能力,以加速下一代疫苗的开发与交付。  而至于此次被收购的Translate Bio,是一家处在临床阶段、致力于mRNA疗法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类新的潜在转化药物,用于治疗蛋白质或基因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通过产生保护性免疫预防传染病。Translate Bio主要致力于应用其技术治疗肺部疾病,在1/2期临床试验中,一种囊性纤维化的吸入治疗被评估为主要肺部候选药物,同时,其他肺部疾病研究项目也正在探索阶段。  针对该项收购,赛诺菲首席执行官Paul Hudson说:“Translate Bio为我们的研究增加了一个mRNA技术平台和强大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探索这项技术在开发一流疫苗和疗法方面的潜力。”  此前,赛诺菲收购了Tidal Therapeutics,扩大了该公司在免疫肿瘤学和炎症疾病方面的mRNA研究能力,而此次对Translate Bio的收购,将进一步提升赛诺菲利用mRNA技术开发转化药物的能力。
  • 耐驰新型加速绝热量热仪ARC发布会举办
    2009年12月2日,耐驰公司在上海广场假日酒店成功举办了“耐驰公司新型加速绝热量热仪新品发布会”。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林化所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了此次会议,为耐驰绝热量热新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此次会议,耐驰公司专门邀请总部专家Dr.Blumm做专题报告,Dr.Blumm不仅全面的介绍了新型绝热量热仪的应用背景,还深入的对仪器的原理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最重要的是,Dr.Blumm介绍了大量的实际应用实例,比如加速量热仪如何在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模拟,在电池领域中的应用、在火灾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应用等。这些内容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兴趣,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会后,大家都纷纷表示对加速绝热量热仪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开拓了眼界,拓展了研究的思路,对于以后的研究工作很有帮助。特别是耐驰公司最新研制的多模块化绝热量热仪MMC274,它整合了DSC和ARC两者的优势,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相信一定能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会议给广大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耐驰公司以后会尽可能多的举办这样的会议,争取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 上海光机所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田野和宋立伟团队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上海光机所新一代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综合实验装置,利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丝波导产生毫焦耳级太赫兹表面波,并采用表面波进行电子加速,解决了高能量太赫兹波产生以及自由空间太赫兹波至波导能量耦合效率低等难题。该项研究将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及耦合集成到波导上,并在波导管中5mm距离实现了最高1.1 MeV的电子能量增益和210 MV/m的平均加速梯度,较当前太赫兹波加速电子能量增益的世界纪录提升了近一个量级,同时为全光学集成化电子加速器研究开辟了崭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7月13日以“Megaelectronvolt electron acceleration driven by terahertz surface waves”为题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期刊。   小型化集成化的电子加速器将极大地推动其在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太赫兹波驱动电子加速作为近十年来发展的新兴加速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射频加速更高的加速梯度,是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加速装置的可靠途径之一,有望将加速器的应用推广向包括小型实验室、医院等在内的更多应用场景。   当前发展的太赫兹电子加速基于自由空间的太赫兹源技术,太赫兹波产生后,经收集、传输、偏振转换,再聚焦至用于加速电子的波导结构。实验上,为了尽可能提高波导内部的太赫兹加速梯度,需要太赫兹源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弥补光路中散射、反射,以及模式转换的能量损耗。常见的太赫兹源,例如基于光学晶体产生的太赫兹辐射通常需要经过光学元件的收集及导引,并通过分段波片或相移片进行模式转换,不可避免地造成能量损失。相比自由空间的太赫兹辐射,束缚于介质表面的光学表面波,如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为太赫兹的导引与模式转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小型化的激光加速电子源与辐射光源等领域长期探索,并于近期发现了太赫兹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相干放大机制(Nature 611, 55–60 (2022)),能够实现高功率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相干辐射源。围绕轴对称金属圆柱形波导上的太赫兹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索莫菲波属性,以及对低色散基横磁(TM)模式,研究团队进一步将此高功率的太赫兹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直接与加速波导耦合,实现了85%的耦合效率,能有效将飞秒激光泵浦金属圆柱波导产生的毫焦耳级太赫兹能量与电子束作用,并最终在5mm长度上使电子获得最高1.1 MeV的能量增益及210 MV/m的平均加速梯度,将当前国际上太赫兹波驱动的电子能量增益最好结果提升了近一个量级。   未来,研究团队将基于这一太赫兹表面波模式驱动电子加速的全新方案进一步发展集成化的全光学电子加速技术,并拓展其在小型辐射源及材料检测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相关研究工作的合作团队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张江实验室等,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光机所博士研究生余谢秋与特别研究助理曾雨珊,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B、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中科院人才引进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扬帆计划等支持。图1 太赫兹表面波驱动电子加速实验示意图图2 实验测得的最大电子能量增益结果图3 自由空间(a)与金属圆柱波导(b)太赫兹耦合状态下,加速波导内的电场强度对比(c)
  • 勤卓科技发布勤卓紫外耐候加速老化箱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箱新品
    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机主要用于模拟对阳光、潮湿和温度对材料的破坏作用;材料老化包括褪色、失光、强度降低、开裂、剥落、粉化和氧化等。紫外光老化试验箱通过模拟阳光、冷凝、模仿自然潮湿,试样在模拟的环境中试验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可再现户外可能几个月或几年发生的损坏。 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机中,紫外灯的荧光紫外等可以再现阳光的影响,冷凝和水喷淋系统可以再现雨水和露水的影响。整个的测试循环中,温度都是可控的。典型的测试循环通常是高温下的紫外光照射和相对湿度在100%的黑暗潮湿冷凝周期;典型应用在油漆涂料、汽车工业、塑胶制品、木制品、胶水等。 荧光紫外灯老化试验箱,中山紫外光加速耐候试验机,江门紫外线老化箱技术参数:型号 ModelQZUV3QZUV2QZUV1UV 照射 Exposure●●●冷凝 Condensation●●●光照控制 Irradiancs Control●● 可调光线 Adjustable irradiance●● 喷水 Water Spray● 热冲击 Thermal Shock● 自动侦路 Self-diagnostics●●●灯泡数量 Lamp Q' ty紫外线灯管 8 支,备品 4 支 Ultravloiet lamp 6pcs, spares 4 pcs (美国Q-LAB,Q-Panel,美国ATLAS,UVA340,UVB313,UVC351)记录器 Recorder选配 (Optional)辐射计 Q8-CR Calibration Radiometer选配 (Optional)UV 温度 Temp50 ℃ -75 ℃冷凝温度 Condensation Temp40 ℃ -60 ℃测试容量 Test Capacity48pcs 片/se spray( 75 x 150m m )50pcs片/basic ( 75 x 150m m )水凉及耗量 Water蒸馏水每分钟 蒸馏水每日 8 公升体积 Dimension(W x D x H)137 x 53 x 136cm重量 Weight136kg电源 Power1 &psi , 120V/60Hz,16A or 230V/50Hz, 9A,1800W(max)模拟阳光 阳光中的紫外线是造成大多数材料耐久性能破坏的主要因素。我们使用紫外灯来模拟阳光中的短波紫外部分,它产生很少的可见光或红外光谱能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选择不同波长的UV紫外灯,因为每种灯在总的紫外线辐照能量和波长都不一样。通常,UV灯管可分为UVA和UVB两种。 QZUV灯管 UVA-340灯管:UVA-340 灯管可极好地模拟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光,即从365 纳米到太阳光截止点 295 纳米的波长范围。 UVB-313灯管:UVB-313 灯管发出的短波紫外光比通常照射在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强烈,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加速材料老化。然而,该灯管可能会对某些材料造成不符合实际的破坏。UVB-313 灯管主要用于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或对耐候性极强的材料运行测试。 UVA-351灯管:模拟透过窗玻璃的阳光紫外光,它对于测试室内材料的老化最为有效。 潮湿冷凝环境 在很多户外环境中,材料每天的潮湿时间可长达12小时。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户外潮湿的主要因素是露水,而不是雨水。QZUV通过独特的冷凝功能来模拟户外的潮湿侵蚀。在试验过程中的冷凝循环中,测试室底部蓄水池中的水被加热以产生热蒸气,并充满整个测试室,热蒸汽使测试室内的相对湿度维持在100%,并保持一个相对高温。试样被固定在测试室的侧壁,从而试样的测试面曝露在测试室内的环境空气中。试样向外的一面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冷却效果,导致试样内外表面具备温差,这一温差的出现导致试样在整个冷凝循环过程中,其测试面始终有冷凝生成的液态水。 由于户外曝晒接触潮湿的时间每天可以长达十几小时,因此典型的冷凝循环一般持续几个小时。QZUV提供两种潮湿模拟方法。应用zui多的是冷凝方法,它是模拟户外潮湿侵蚀的zui好方法。所有的QZUV型号都可运行冷凝循环。因为有些应用条件也要求使用水喷淋以达到实际的效果,所以有些Q8/UV型号既可运行冷凝循环又可运行水喷淋循环。 温度控制 在每个循环中,温度都可控制在一个设定值。同时黑板温度计可以监控温度。温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老化的进程,同时,温度的控制对于测试的可再现性也是很重要的。 水喷淋系统 对于某些应用而言,水喷淋能更好地模拟最终使用的环境条件。水喷淋在模拟由于温度剧变和由于雨水冲刷所造成的热冲击或机械侵蚀是非常有效的。在某些实际应用条件下,例如阳光下,聚集的热量由于突降的阵雨而迅速消散时,材料的温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产生热冲击,这种热冲击对于许多材料而言是一种考验。QZUV的水喷淋可以模拟热冲击和/或应力腐蚀。 喷淋系统有12个喷嘴,在测试室的每一边各有6个;喷淋系统可运行几分钟然后关闭。这短时间的喷水可快速冷却样品,营造热冲击的条件。 照射强度控制:可选 选配照射强度控制选件可得到精确型和重复性好的测试结果;光强控制系统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通过其反馈回路装置精确控制照射强度;同时也可以延长荧光灯的使用寿命 创新点:优质钢板,造型美观,新颖 勤卓紫外耐候加速老化箱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箱
  • 监测仪器成环保投资新宠 资本运作加速
    这个冬季,雾霾成了“常客”,一次又一次的“亲临”引发人们无限焦虑。面对糟糕的空气质量,相关部门立即出台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元月23日,在工信部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回应称,2013年,我国将全面推动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包括: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二,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三,提升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四,着力提升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五,推动工业产品的生态设计。六,促进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2年10月底,记者从“2012年全国大气PM2.5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研讨推介会”上了解到,国家已投入4000万元,从美国购置相关仪器,用于各城市PM2.5监测点的建设。并且预计“十二五”期间,PM2.5监测投入估算超过20亿元。中国政府对空气质量的重视,及千亿元大气污染治理经费的拨出,无疑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组成空气治污产业群。   监测仪器变新宠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吸引相关行业的厂商。例如:空气净化器。由于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普及率不高,分析师崔喜君预计空气净化器2015年的年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另外他还表示,“十一五”期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 预计2011-2015年,我国空气净化器产业将保持30%的高速增长。   诚然,PM2.5的发布使国民更加注重生存环境和空气质量,作为朝阳产业的空气净化器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5年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室内环保产业,其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除空气净化器、口罩等行业。关注度最高,利润最丰厚,上升空间最大的非环境监测仪器莫属。   根据目前市场调查分析,国外仪器厂商所占优势更大,据有关资料,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任务中,496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点安装的PM2.5设备,国产仪器仅占15%的份额,由此可知,国外PM2.5仪器生产商在这一市场涨势中赚得盆满钵溢,以知名跨国仪器厂商Thermo Fisher为例,其PM2.5设备销售的爆发式增长从2012年第二季度持续到了第四季度。   对国产监测仪器而言,只有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和天瑞仪器等有限的几家公司涉及该领域,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不太理想的市场份额,只代表了目前阶段。2013年1月1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在京启动,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PM2.5监测仪器及采样成套设备,预计项目验收后的3年内,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而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均会出现快速增长,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导致细颗粒物、臭氧、酸雨等二次污染呈加剧势态,环境监测仪向中小城市覆盖的趋势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   国内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和仪器制造企业等都在大力支持和投入研发工作,并已经开始进入高端市场,包括以股权投资和并购在内的资本市场运作也在加速。面对市场导向和内资企业策略的变化,外资企业也在大力推进本土化进程。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一确信的是,越来越多的高端PM2.5仪器设备将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在线分析成趋势   PM2.5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极大,高质量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的研制、开发,是有效治理PM2.5污染的前提与重要保障。欧美国家在PM2.5监测仪器设备方面发展较早,但存在仪器“水土不服”及技术壁垒等种种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M2.5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   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主流PM2.5监测技术分别有Beta射线法(β+DHS)、振荡天平法膜动态测量系统、Beta射线光浊度法、光散射法等几种。但据测报显示,我国大多数仪器不能有效分离固体颗粒物和雾滴。以大雾弥漫的元月14日为例,长沙当天远离城市的沙坪、青竹湖等清洁监测对照点PM2.5值高居全市前列,而位于湘赣边境几乎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大围山,云雾缭绕的山中PM2.5值比市区还高。   另外,考虑到PM2.5中的特殊化学成分,例如,黑炭颗粒。其粒径小,占比重也很少,但具有很强的吸光能力。有研究表明,污染源排放的黑炭颗粒在大气中与硫酸盐发生混合时,还能进一步增强该颗粒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这个特性与大气能见度降低以及区域灰霾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见,黑炭比重虽小,但对灰霾的“贡献”却一点也不少。再例如:两个相同的PM2.5浓度数据,其中一个主要是道路扬尘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而另一个主要是含重金属铅(Pb)的颗粒物。前者对人体健康影响远小于后者,而后者即使PM2.5浓度没有超标,但仍然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现实的种种问题对监测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分析以方便、快捷、准确的特性,无疑将成为日后环境监测仪器发展的大方向。届时,样品前处理及分析结果滞后等问题将不会再成为环境监测仪器的死穴。   “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如此复杂的形成机制,不光对PM2.5监测仪器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更是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图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质谱小型化、紧凑化是当前国内外加速器质谱研究的热点领域。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原子能院加速器质谱研究团队对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的核心难点——加速器紧凑化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突破高压馈入、气体输入、高压绝缘、间隙加速、气阻分布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串列加速器。其中,串列加速器长度仅为1米,大小为传统串列加速器1/3;整套谱仪占地面积约30平米,较传统同性能的AMS装置缩小2~3倍;可实现碳-14、铝-26、碘-129、铀-236等十余种核素的高效与高灵敏分析,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团队根据加速器质谱系统小型化和多核素高效、高灵敏分析的需求,对加速器质谱系统进行了物理与束流光学方面的优化设计,建成了紧凑型串列加速器质谱仪,有力提升了装置实用性和经济性。该加速器质谱仪综合了单极型、大气绝缘型加速器质谱仪的优点,具有结构更紧凑、性能更佳、可开展多核素测量等优势,传输效率和测量灵敏度均通过实验验证,可广泛应用于大气雾霾、海洋污染、生物医药、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加速器质谱仪的新装置、新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端加速器质谱的国产化进程,并基于该装置开展多核素高灵敏分析与应用研究,积极拓展其在环境、物理、地质、生物、药学、天体等领域的应用。科普贴士加速器质谱(AMS)是综合加速器、核物理、质谱等学科为一体的现代核分析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实现极微量核素的高灵敏测定,具有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灵敏度,因而可开展其它技术无法开展的工作,这些极微量核素发挥着“指纹”核素的功能,在许多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从而极大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AMS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果从空间划分,可以分为3部分。上,可以研究天体演化、宇宙射线、太阳活动等;中,可以研究环境与气候变化、全球碳循环、地震与冰川历史、碳达峰、文物考古等;下,可以研究海洋环流、海洋资源、地下矿藏、地下水年龄等。如果从学科上来讲,AMS应用领域涉及地质、考古、环境、天体物理、生物医药、核物理等。基于AMS广阔的应用领域,国际上都在开展将传统的大型AMS装置转变成小型紧凑型AMS装置的研究工作,以降低成本并简化操作流程,从而满足更广的用户需求。原子能院在AMS装置国产化和小型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唯一具备AMS装置研发能力的单位,相继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特色的单极型和大气绝缘型AMS装置,尤其是最近研制成功了紧凑型AMS装置,表明我国在AMS小型化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