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永亨光学仪

仪器信息网永亨光学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永亨光学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永亨光学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永亨光学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永亨光学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永亨光学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永亨光学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永亨光学仪相关的资讯

  • 光华如珩:追记两弹一星功勋、光学先驱王大珩
    张开逊一直希望,老师能像90岁生日时说45分钟单口相声那样,永远幽默、快乐和健康着。   可今天,他不得不面对噩耗:“我最敬仰的老师走了,中国又少了一位伟大的战略科学家。”   老师是那个在一穷二白中用1400万斤小米,奠基共和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 是那个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革命中审时度势,推动制定863计划的参与者 是“两弹一星”23位功勋之一……他,是王大珩院士。   96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智慧的双眼既能读懂精密仪器中的每一个数据,又总能在纷繁世界中看清中国科技发展的形势。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紧紧注视着的这两个方向。   “他爱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像孩子一样简单的人,他是一个平凡的伟人。”电话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研究员张开逊不吝用最美好的词汇来褒奖这个刚刚逝去的老人。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搞出中国自己的光学玻璃   让他的故事从长春市的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开始吧。   这里是我国光学仪器研究和生产的重镇,其前身就是王大珩50多年前一手创建的中科院仪器馆。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国防力量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1951年,经钱三强推荐,中国科学院决定让王大珩负责筹建仪器馆的工作,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从此开始起步。   “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寻找不到一处可以完全利用的基础,中国几乎就没有应用光学!”王大珩曾说,对他而言,在“没有”面前,他没有退却和逃遁,“没有”才意味着有可能从事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事业,“从此,我开始了一生的追求发展祖国的应用光学事业。”   从保存在光机所档案室里王大珩当年亲自做的预算和规划看,他“一生的追求”,从1400万斤小米开始。这是他当时所有的经费。   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建立。王大珩组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技术人员,建立起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等3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3个实验室繁衍为后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诸多研究室,两个实验工厂中的上海实验工厂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光学行业骨干企业上海光学仪器厂,长春实验工厂发展成为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材料试验机工厂。   筹建仪器馆,王大珩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应用光学专业的龚祖同。龚祖同1938年回国后,就一直为发展中国的光学事业,为研制光学玻璃而四处奔波。王大珩立刻任命龚祖同为光学玻璃实验室主任,并郑重地把自己最看重的研制光学玻璃的工作交给了他,同时交付的,还有王大珩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和他在英国研究出来的光学玻璃配方。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为光学玻璃做了很多学术准备,也牺牲了很多个人利益的王大珩,为何把到手的机会让给别人?   “说老实话,我何尝不想!这显然是一件谁做谁出成果、谁做谁出名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呢?”王大珩说,是责任!此时的他,心中只怀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搞出中国自己的光学玻璃,至于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后面永远留下的是龚祖同的名字,他没有遗憾和私念,唯有祝贺和感激。   同时,为了建立光学设计基础,王大珩在仪器馆亲自领导组建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培养出不少后来成为国内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仪器馆在他领导并具体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光学设计、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光学加工和光学检验,光学玻璃配方,光学薄膜技术,光度和光学计量,精密刻划和光栅刻划等技术基础。   其中,由他主持开设的光度、温度、长度等计量研究工作,成为后来成立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些工作的技术基础。   王大珩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临。1958年,《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了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一批开创新科技成果: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多臂投影仪、第一炉光学玻璃等等,俗称“八大件、一个汤”。   在那个全国上下浮夸成风、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封锁的年代,这样的成果承载着太多科学以外的意义。   “八大件,一个汤”的成功,也让历史再次选择了王大珩。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决定自行研制“两弹一星”。在这项彪炳史册的大型工程中,王大珩带领近千人为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光学观测设备:用来测量中程地地导弹轨道参数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用来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以及我国第一颗可回收对地观测卫星所用的对地观测系统。   “文化大革命”十年,他主动要求去扫厕所,顶着巨大的压力,采取各种策略,保证了长春光机所所有军工项目的研制,不仅按时为“两弹一星”提供了高质量的光学设备,而且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大型精密光测设备的历史。   直到今天,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因此,1999年9月,他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他在公众面前最公开、最隆重的一次亮相。   他唯一一次“走后门”给邓小平送信促成863计划   863计划,是他生命中另一个重要标签。   1986年初,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部长的王大珩,在参加完一个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研讨会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的关于“星球大战”的著名演讲,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根据未来“星球大战”要求,要构筑起庞大的战略防御体系,这对尖端科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苏联制定了“高科技发展纲要”,而法国也提出了“尤里卡计划”。   中国该怎么办?部分专家认为,谁能把握住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我国应该拥有自己的高科技,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力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可以先搞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等美国搞出来,我们也有经济实力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的成果。   作为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王大珩深知,真正的高科技是永远不可能用钱买来的。正在他焦急思索时,我国著名的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先生来到他家。原来,陈芳允也和他一样,开完会后心情焦急难耐,就跑来找王大珩商量办法来了。   当天晚上,王大珩就开始动手写《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因为这件事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建议写完后,我除了和陈芳允商量外,又找到了担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王淦昌和担任航天部空间技术院科技委副主任的杨嘉墀两位先生,请他们一起帮助斟酌。”他曾回忆说。   他在建议书中写道, “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我们若不奋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封“走后门”经由王大珩的助手、邓小平的女婿递交的建议书两天内就得到邓小平 “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   后来按照邓小平的批示,依据王大珩等4位科学家的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学者,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终于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获得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的批准。这就是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世界高科技竞争起跑线上的863计划。   863计划实施至今,不仅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也使我国的科技在诸多领域站到了世界前沿。   除863计划外,近20年来王大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1988年,建议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 1992年,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并最终促成1994年中国工程院的建立 1993年,提出加强原子、分子尺度上的纳米技术研究 2001年,提出“加快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议”……   他一生无法忘却的“感叹”中国的精密仪器不能依赖外国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他也是对王大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1915年,王大珩出生在日本东京,那时父亲已经留学日本八年。父亲给王大珩起的小名叫“膺东”,寓意就是满腔义愤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父亲一生始终认为只有靠现代科技才能使国家强大起来。   王大珩对光学的爱好,源于父亲的职业。 1929年,他随父由北京至青岛,就读于礼贤中学,学业优秀。学业之余,他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观察天体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此期间,其父讲述研制成功风力计的故事,以及苦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而要依赖外国解决的感叹,在王大珩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科学熏陶和教育,对王大珩后来攻读物理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与仪器制造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尽管父亲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一直记着父亲的感叹,也因为,他早就听说清华大学理学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   “这些清华的有名的教授,在人生观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他回忆说。   叶企孙先生是王大珩最钦佩、最敬重的老师之一。抗战爆发后,叶先生始终教导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老师深沉的民族大义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深深地震撼着年轻的王大珩,后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直是王大珩最爱唱的一首歌。   “我头一次听这个歌是在船上,当时在船上的学生都是一起从天津往南走的,上面也有东北流浪的学生,这个歌是从他们嘴里唱出来的。”王大珩说,“到国外的时候我还在同学面前唱这首歌,人家都觉得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很有感情,这个感情就是一种爱国、救国的心情。”   1938年,王大珩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资格。两年后,他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光学玻璃当时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的保密技术。为了学到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跟随著名的玻璃学家特纳教授学习。   尔后,让许多人不解的是,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去昌司公司当了一个实习生。2005年,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从书里了解了光学玻璃制作的内容,懂一些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很少,“当时不像现在这样看重学位,我觉得这些事可做可不做。”   尽管被约法三章,且不准进公司工厂,只能在实验室工作,但车间出问题还是得在实验室解决,王大珩相信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就这样,怀着报国的使命感,在英国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王大珩掌握了许多当时保密性很强的光学玻璃制造的关键技术,还研制出快速测量玻璃光性精确度的V棱镜折光仪。这一切,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心中不可逾越的底线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   王大珩一生桃李满天下,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蒋筑英、著名的光学家马祖光、中科院院士陈佳洱等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中已成为院士的近30位。   但他曾经说过,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由他提名当选院士的。学生们从王大珩那里得到的,除了学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做人与做学问的态度。   1982年,他的学生赵文兴要去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他把准备在会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拿给王大珩看。王大珩一眼就看出他的名字署在前面,他改了过来。他觉得,文章的观点虽然是他在英国时提出的,但一直未证实,是赵文兴成功地做出了实验,最大的功劳理应是他,但赵文兴在定稿时又把老师的名字放在了前面。   “这引起了我的重视,署名的事情看起来很小,实际很大,做导师的在署名问题上应该十分严肃,不能仗着自己是导师,就不管做没做主要工作都要把名字署在前面,”他在自述中说,“这种署名是丢人格的,导师应该用行动向学生证实这个道理,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最后,他又将署名更改过来。   “他90岁生日的时候,提出"不准请当官的、不准请媒体、不准歌功颂德"三个要求,我们都答应了以后,他才同意仅与他周围以及曾经一起工作过的科学家共进午餐。”张开逊回忆。   对于“光学之父”的称呼,他曾恳请:“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他一生中恪守的另一个信条是 “老老实实地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   有一次,有个公司提出请王大珩和何泽慧、彭桓武三位去做顾问,他们的待遇是除了每月可得到一笔顾问费外,每年还可以享受一次旅游。在王大珩看来,当顾问虽说不必负太多的责任,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就答应。在认真了解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后,他发现这个公司的业务与三人的专业根本没有关系。   “这怎么行?”对于他的疑问,对方意思很明确。王大珩说,“并不指望这三个老家伙做什么事情,要的只是我们头顶上这个著名科学家的名。我一听是这样,当时就毫不迟疑地把这个顾问给辞掉了。”   不仅自己推了这个顾问的职位,他还去找何泽慧和彭桓武,让他们也不要去了。   对各种名目的成果鉴定会,“只要和我专业没关系的我一律回绝,有关系的我只要参加就一定要说实话,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就应该有一说一,决不能顺人情说好话”。
  • 光学盛世,如你所愿——忆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
    2018年5月16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首个“国际光日”。该日期的设定是为了纪念1960年由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梅曼制造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而在我国,提到光学,就不得不提到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 我国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1915.2.26─2011.7.21) 提起王大珩,人们往往会想到“两弹一星”,想起“863”计划,想起中国光学的摇篮长春光机所… … 他是1955年我国首批学部委员之一,是“何梁何利”等重要奖项的获得者。他曾说:“我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努力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首个国际光日到来之际,我们以先生二三事成文,仅作怀念,愿先生的学术与教育思想能得以发扬和传承。  家学渊源,灵气少年   如果说幼年的王大珩对科学充满了浓厚兴趣,那他的父亲一定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王应伟才华出众、治学严谨。  王大珩曾回忆过父亲引导自己走上科学道路的情景:  父亲看我有点灵气,从小就引导我学科学,激发我爱科学的兴趣。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当时看到筷子半截插入水中,出现挠折现象时,父亲就指出,这叫折光现象;在小学时,父亲就带我去看他亲自做地磁观测;在初中时,带我进行气象观测实习。在父亲教育辅导下,我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1]。   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父亲的言传身教与谆谆教导,都对王大珩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王大珩从清华毕业后在英国留学期间,发表了一篇光学设计的论文,创造性提出了用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观点。该文中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尽管学业顺利,王大珩为了学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毅然放弃了在读博士学位,成为英国昌司(Chance)玻璃公司的一名物理实验师,直至1948年。  二战结束后,王大珩决定回国,为国家的强盛效力。1948年,他回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北朝鲜到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主建应用物理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为全校600余名学生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甘当绿叶,艰苦创业   从王大珩在英国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如果他选择的是一条纯粹的科研之路,那么他或将在光学及其他领域内做出许多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  但1951年的王大珩,面对着新中国百废待兴,几乎一片空白的光学和应用光学领域研究,面对着全国几乎没有光学测量设备的现状,他立志要让光学在中国生根,要让国家的国防建设有所依。  从此,从仪器馆到长春光机所,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推动光学事业的发展中。  从1951年起,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到1952年,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他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再到60年代初,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主持领导光机所研制出以第一炉光学玻璃、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八大件”为代表的一大批光学精密仪器… … 王大珩以其卓越的学术思想和战略眼光,布局研究力量和学科方向,带领长春光机所实实在在的研制了一批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中国光学事业的一项项空白,奠定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研究和发展的基础。 “八大件”之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大珩带领长春光机所甘当绿叶,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3]。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开展国防光学任务的过程中,王大珩认为研究所应该走“一竿子”的道路。这意味着,研究所除了负责研制之外,还要负责精密机械与仪器的制造和生产。“实践证明,这样做使科研与实际结合,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质量,可以取得又好又快的效果,还锻炼了一支科研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人才队伍”[2]。王大珩的这一思想,对中科院内甚至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借鉴作用。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光学领域“大工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王大珩主持国际激光会议期间受到邓小平接见由于王大珩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198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审时度势,建言献策   在中国科学家中,王大珩先生和钱学森先生一样,是可以归为思想家的人物。思想家是科学家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科学,最关键和最难的是出思想。而王老和钱老,都是出大思想、出大主意的人物”[4]。学术界中常说,王大珩不仅是一名光学科学家,更是一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因为他为国家提出了太多的建议。  ● 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大珩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主任。职能转变后,他更加重视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的作用。众所周知的“863”计划是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这四位德高望重的学部委员建言而形成的。  ● 建言成立中国工程院,是王大珩的又一历史功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大珩就具有远见地考虑工程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1992年4月,王大珩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以及罗沛霖六人联合署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在工程院的发展中继续倾注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他大力倡导加强高等光学和光学工程教育,不仅创办了长春光机学院,还扶植建立了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的光学仪器专业,为我国光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专业目录调整,王老亲自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写信,要求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并得到批准。 2000年11月21日王大珩考察上海飞机制造厂在运10-飞机旁 ● 他心系空天,满怀爱国热忱,以振兴航空工业为己任,认为不能在大飞机的发展中“受制于人”,尽自己的力量,敦促“大飞机”在中国立项。2017年5月5日,我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昂首冲入上海浦东机场上空厚厚的云层。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圆满完成空中首秀,王大珩心愿得偿。  ● 他还非常重视全民科普教育。为提高大众对光学及其应用的认识,2007年8月,王大珩等四位院士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的建议”,三天后即得到总理批复,目前该馆已经在长春建设完成,将在光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山仰止,科学精神长存   “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层次对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不少科学家,终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发明创造。他们的科学成就,打上了个人的标记,汇集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科学家,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初期,他们是先行者。他们在国家的科学园地中披荆斩棘,给后来者开辟领域,指引道路。他们不一定直接从事耕耘,而是把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融合在他人的科研成果中”[5]。   王大珩学识渊博,却习惯于平等地与同事们、学生们讨论问题;他既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且常以远瞻的目光向构架提出重大的科学发展建议;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超迈的胸襟、务实的精神和儒雅的风度,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光学事业。  王大珩曾经总结了十六个字,即“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传承创新、寻优勇进”。[6]这十六个字,被他定义为科学精神的实质。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这十六个字,希望科学家的精神能代代相承。  2010年2月26日,在王大珩95岁生日之际,经过多家单位倡议,举行了有多名光学界著名科学家参加的“王大珩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在会上,举办了“王大珩星”的命名仪式。一颗发现于1997年2月15日、编号为17693号的小行星,在2002年3月28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后被命名为“王大珩星”。王大珩星的运行轨道   一颗星,是一种精神在宇宙中永恒的留存。  王大珩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亦将代代相传
  •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珩”星绽放璀璨光芒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41px " title=" " alt=" " src=" http://www.jl.chinanews.com/bwrs/2018-05-22/U437P916T5D39057F230DT20180522100829.jpg" height=" 34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校初期王大珩在办公室备课 /strong /p p   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 /p p   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p p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 /p p   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 /p p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p p   随后,他又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专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p p   后来,为了发展中国的国防军工事业,毅然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到英国昌司公司学习光学玻璃制作工艺。回国后,与龚祖同等一起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为军用光学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p p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大珩与钱三强等人一起放弃了国外比较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创业。 /p p   回国后,王大珩亲手创办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从旧货摊上捡回一个物理实验室。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在长春成立,他被任命为馆长。在他的倡议下,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开设光学仪器专业。1958年,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前身),培养光学专门人才。 /p p   在担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期间,王大珩鲜明地提出了“突出办学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之中。 /p p   “突出办学特色”指的是突出光学特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光学材料”“光学工艺”两个专业,如今学校仍是国内光学类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之一。“两个三结合”则是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校外“学校、研究所、工厂”相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二者的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p p   据原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骆孟炎介绍,建校初期条件特别艰苦,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王大珩在给学生讲授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时,总是带领学生搓搓手、跺跺脚,暖和之后再上课,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探求科学,给学校留下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 /p p   后来,王大珩得知学校图书资源不足,主动捐赠图书3000余册。为了鼓励学生献身科技、勇于创新,2008年,王大珩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中拿出部分奖金,在学校设立王大珩奖学基金。王大珩以自己高尚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杰出教育家泽被理工、激励后学的师者情怀。 /p p   1958年,王大珩带领他的团队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红外夜视仪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费心血的结晶,也孕育了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以及后来做出更为重要的成绩。 /p p   毛主席在参观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成果时,十分高兴地赞扬道:“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中,就会像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任何人间奇迹都是会创造出来的。” /p p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为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上天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一系列靶场测试仪器,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激光技术、彩色电视、光学计量仪器等做出了开创性成就,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p p   鉴于王大珩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p p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王家骐院士这样评价王大珩:“王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 /p p br/ /p
  • 奥普光电1.03亿元收购禹衡光学65%股权
    奥普光电10日公告称,公司以超募资金1.03亿收购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65%的股权。到2013年4月30日,经评估后的禹衡光学的净利润为516万元,2012年实现净利润926万元,此次收购合每股12.8元。   公司表示此次收购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光电仪器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军品和民品业务协调发展。禹衡光学是光栅编码器行业的龙头企业 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编码器工程中试基地。禹衡光学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省级技术中心 &ldquo 禹衡&rdquo 牌光栅编码器获得行业内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禹衡光学拥有 2 个注册商标,16 项有效专利。光栅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是控制系统构成的重要器件,是数控机床、交流伺服电机、电梯、冶金、重大科研仪器、航空航天、自动化流水线等中大量应用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测量传感器件,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部件。
  • 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cbea94a1-6c5a-4de6-9759-3881ac011e6d.jpg" title=" 2015225105237.jpg" / /p p   中国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p p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 /p p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随后,他又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专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p p   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除此之外,他在我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任务中任总工程师,提出工程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次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当时同类仪器的国际水平,满足了国防尖端武器试验的急需。他在G179、718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170跟踪望远镜,331电影经纬仪等研制任务中,对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指导,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他还创办了中国科学仪器馆,后来发展成为了长春精密机械研究所。1986年,他又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 /p p   王大珩是光学技术发展的功臣,他以毕生之力开拓了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他用智慧之光为科技事业和国家发展殚精竭虑、指引方向。他胸怀坦荡,品德刚毅,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旗帜。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201003/?SubjectID=126" target=" _blank" title=" 专题:缅怀中国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院士"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专题:缅怀中国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院士 /span /a /p
  • 王大珩院士: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两院院士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研制出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在我国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他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并发展为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使之成为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国际知名的研究开发基地。他在1986年与另3位中科院院士联名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即“863”计划。1992年,他与其他5位中科院院士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成立。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了解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人都知道,王大珩早年留学英国,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工作期间,虽然不能进入生产车间,但他在实验室对玻璃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光学玻璃的关键技术有了足够的了解。 王大珩在自述中介绍,在那里,他进行了200多埚的玻璃熔炼实验,为发展新品种光学玻璃掌握了一定主动权,并发展出稀土玻璃系列,获得了两项专利。为了提高测量玻璃光性的效率和精确度,他创研了V—棱镜折光仪,而且成为商品,现已成为测量光学材料光性的经典仪器。 回国后,他受命建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在那里,他率领队伍研制出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生产骨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以及更多的“第一台”。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研究所成功研制靶场用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开创国内自主研制大型精密测试设备的先河,形成国防光学的一个重要高技术领域。 但他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为发展高技术奔波倡议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立即与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商议,并联合另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1989年,他与王淦昌、中科院院士于敏等再次共同向国家提出了开展我国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设。 1992年,他再次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和罗沛霖等5位院士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工程界的热烈拥护。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 此后,鉴于我国已进入信息科学时代,为适应时代进展的需要,他与仪器仪表界联合倡议召开了香山会议。他提出,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仪器仪表是信息工具;仪器仪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概念。 他说:“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修身育人德为先 有媒体曾问王大珩:老师给予学生什么最重要? 他说,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精神,教学生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他认为,科学界最忌讳的就是剽窃、抄袭、作假、把名利庸俗化,这些实际上等同于强盗。“不讲道德规则的卑劣行为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说明开放的社会环境容易让人往物质利益上使劲,陷到个人主义里去了”。医学上讲预防医学,不是生了病才治,而是不让人生病,教育也有同样的意义。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应该放在第一位。 “假如一个班级的孩子与别人赛足球,问他们希望谁赢,回答一定是‘我们班!’这是在一个集体中生活的人都该有的愿望和感情,如果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太可悲了。中国有高度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值得骄傲,外国人都不能不尊重。任何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天经地义!”王大珩表示。 诠释科学精神内涵 针对科学界的不良现象,王大珩于2007年12月在《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什么是科学精神》。 他在介绍“科学”这一概念后,概括出科学的六大特征,即一元性、诚实性、严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一性、科学与技术并行发展。文章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过了许多曲折,原因之一是有些做法、有些探索、有些方针政策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他认为,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如果科学化能够搞得好一点,大家的认识就容易一致,就容易团结在一起。 王大珩相信,科学化会为我们建设强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谢绝“中国光学之父”称号 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已值耄耋的王大珩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关心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他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由此可见,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处处体现。
  • 以光为梦,不负韶华——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得者杜波波
    第一次见到“王大珩”这个名字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那是因为1986年3月,王大珩先生联名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三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中国发展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邓小平同志批示,此建议即后来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对中国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王大珩先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祖国事业的赤子真心。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得者 杜波波  而那时的我从来不曾想自己会进入光学这门古老而依然蓬勃发展的领域,并与“王大珩”这个光荣的名字发生联系。2019年,我有幸加入中国光学学会成为会员 今年5月,我又非常荣幸地经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推荐获得了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从此,我便与“王大珩”这个光荣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于我而言,因为这个光荣的名字,我所从事的光学事业也便是光荣的事业。  到长春光机所领奖时瞻仰并向王大珩先生雕像敬献鲜花,了解到王大珩先生更多的事迹,如王家骐院士提到:“王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王老总是像慈父一样关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为人非常随和。王老培养、提携了很多年轻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深深地被像王大珩先生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高风亮节、提携年轻的精神所感动。王大珩先生以一生无止境的奋斗践行了自己入党志愿书上的誓言——“刻苦从事科学事业,做到又红又专,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原则,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实现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不懈,积极工作,奋斗终身。”越是了解到更多王大珩先生的事迹,越为自己能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和从事先生开创的事业而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  博士毕业后,我入职西安交通大学工作,肩负起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任务,也持续在等离激元型光纤探针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研究。在这里,一代代交大人在“西迁精神”的滋养和鼓舞下,建功立业,为西部,为中国,也为世界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我有了“‘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这个伴随一生的标签,更时刻不敢懈怠,因为在王大珩先生等开创的光荣的事业上,我还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唯有实践王大珩先生勇攀高峰、奉献祖国的精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事教学和科研,才能不负这些光荣的名字,才有机会为这份光荣的事业培养更多新人,做出新的光荣成绩。  最好的誓言是行动,最好的方式是传承,最好的结果是创新。王大珩先生等众多前辈在十分艰苦的年代依然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育人和科研成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我们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代地不懈努力,不负光荣使命,报效祖国和人民。
  •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W020190108520286645271.jpg" alt=" W020190108520286645271.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ea86c17-b90c-474a-9a5d-efb32b1ee2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这是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蒋筑英在研究工作(资料照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xin22.jpg" alt=" xin22.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93be8ad-7036-4692-b2e5-6202507bcd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国科学大会期间的王大珩。新华社记者 汤孟宗 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xin3.jpg" alt=" xin3.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c9bda8e-795c-4a4a-8a1d-af072a5b8c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这是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新华社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生于1915年。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海外学习技术光学和玻璃制造技术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王大珩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61"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倾尽一生发展祖国光学事业。临终前他只有三个心愿:编写“中国光学的学科发展史” 建立中国光学科技馆,让更多人了解光学知识 进行光学名词审定,出版一本光学名词的官方版本。在病床上,他还坚持起草光学名词审定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p p & nbsp /p
  • 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深切缅怀“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王大珩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功勋卓著的一生。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祖国的科技事业上,将祖国的科技进步视为最高目标,殚精竭虑、无悔付出,为祖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光学、应用光学、光学计量、光学工程和光学仪器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我国最具影响的战略科学家之一。   艰苦创业 开辟光学事业新天地   1952年,在新中国光学事业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大珩先生被任命为馆长,担当起组建中科院仪器馆的重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大量精密科学仪器,但当时国内还不能熔炼光学玻璃。大珩先生运用他在英国昌司(Chance)公司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艺及测试技术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在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起了光学设计与检验、光学工艺、光学镀膜、光学计量测试等十多个学科的工艺和技术基础,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光学及精密机械学的研究基础,进而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该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相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闻名全国的“八大件一个汤”,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   从1954年-1978年,由大珩先生领导或参与分建援建的研究所、学校和企业达到十几家。这些机构现在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光学事业发展和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勇于担当 做国防光学工程的领航人   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大珩先生非常注重光学技术在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为长光所致力于国防光学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带领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封锁,党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150工程)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当时的长春光机所来说,要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困难是极大的,全所上下对是否要接受这个任务存在分歧。在这种背景下,大珩先生毅然决定承担起150任务,并亲自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他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和一些技术路线,对保证仪器性能指标和缩短研制周期起了关键作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50工程顺利通过鉴定,并于1966年底参加中程地地导弹首次试飞试验,获得了主动段飞行弹道参数,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0工程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的历史,建立起了必要的光学领域技术基础和相应学科,使我国的光学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80年5月,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大珩先生的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正是由于大珩先生当年对长春光机所的准确定位,使长春光机所至今致力于国防光电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   由于大珩先生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198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作为首席获奖者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矢志教育 桃李天下自成蹊   大珩先生虽然未长期专业从事教育工作,但他特别热心教育事业,关心国内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1952年,在他的建议下,浙江大学在国内首先设立光学仪器系 1958年,他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为长春理工大学),并兼任院长,他亲自制订教学大纲,亲自为学生授课 1978年,他负责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兼任校长 1984年,参加全国人大第六届二次会议期间,联名提出设立“教师节”的议案。   他亲自培养的研究生虽然只有10余名,因其注重对学生学术思想的启发和对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他培养的研究生成才率很高。“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是大珩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大珩先生为他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通过悉心指导,蒋筑英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上世纪70年代,大珩先生与蒋筑英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大珩先生不仅不遗余力地亲自培养学生,对国家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更为关心。他在“百千万人才工程”座谈会上曾讲到:“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增加投入,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遇。”他的许多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都是远见卓识、先人一步。   大珩先生时刻胸怀祖国和人民,一生情系科技事业。他在一篇发展我国航空事业的建议文章中写到:“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他用真切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为一名科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自己未竟事业的不舍和眷恋。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缅怀大珩先生的遗志,更要追寻大珩先生未竟的事业。
  • 舜宇光学收购上海恒平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2008年收购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分析仪器,天平仪器,物性测试仪器及前处理仪器的研发与生产,这标志着舜宇光学科技(集团)全面进军科学仪器领域.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是香港上市企业,为我国最大的光学器件和光学仪器制造集团,并入选《福布斯》2008中国200最具潜力企业排名第18位,以及2008亚洲200最佳中小上市企业排行榜。
  • 中国光学学术年会召开 王大珩光学奖颁布
    8月23至26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2010年光学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是首次设置在该学术年会中,会议主席是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该所环境光学中心在此项专题中有近20个学术报告。   刘文清应大会邀请作了“环境监测技术需求与发展趋势”的特邀报告,主要从监测技术需求背景、监测技术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提纲挈领的介绍了该所光学监测仪器的研制和广泛应用以及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在“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中报告了环境光学应用环境光学及环境监测技术,大气光学及大气探测技术,海洋光学、光学遥感及应用几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内容,得到了在座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并针对报告内容展开了讨论。   年会共设光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光学计量与测试技术、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等十八个专题,“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首次设置于光学年会中,就得到了相关领域单位和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投稿七十余篇,到场人员近百人。两天的报告会吸引了许多其他专题的一些老师学生听取报告,座无虚席。   本次学术年会,还进行了中国光学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对光学学会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之后颁发了“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奖”、“王大珩光学奖中学生奖”及“王大珩杯优秀论文奖”。安徽光机所毕业生李宏斌在该所期刊“量子电子学报”中发表的论文以及该所夏慧、张晶晶等的论文都荣获了本次年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这一殊荣。
  • 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先生逝世(图)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先生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建议为国家科技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大珩先生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的研究所以及他创办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   王大珩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他对国家光学、仪器、计量科学事业的贡献以及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建议等等,都将载入史册。   王大珩先生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王大珩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王大珩先生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全国人民政协第三、七届委员。   王大珩先生在光学与光学工程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主持150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 主持718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名列首位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1994年2月,王大珩在基地光测设备前     蒋筑英在王大珩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 高山仰止,音容宛在——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葛颜绮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大珩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光学事业奉献的一生,是披荆斩棘科技救国的一生,是充满爱国主义炙热情怀的一生… … 每当回顾大珩先生的事迹,都令人心生崇敬。作为当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大珩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作为标杆,从中追寻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葛颜绮  战乱年代,远赴海外深造,师夷长技以制夷。  大珩先生早期(上世纪40年代)的主要科研活动是在光学玻璃领域。光学玻璃在二战时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制造技术是严格保密的。如此重要的技术在我国竟是一片空白。当时,正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大珩先生无疑是学校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基础扎实,成绩优异,实验能力突出,眼看马上就能获得博士学位。可他不顾自己的利益得失,将国家科学技术的迫切发展放在首位,毅然选择放弃自己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抓住救国的机会——加入英国昌司(Chance)光学玻璃公司从事研究实验的工作,为自己的祖国学习一种尚处空白的新兴技术。这种选择对于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而言,着实令人敬佩!之后,大珩先生在国际上首先开发出稀土光学玻璃,发明了V-棱镜折光仪,并发展了光学玻璃退火理论。这样,大珩先生充分学习并开发了国际前沿技术,并带回了祖国。1958年,他倡导创办了以光学为专业的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他亲任院长,亲自制定专业、系的设置,并讲授基础课。“文化大革命”后,该校划归军工部门,成为兵器部门主要高等院校之一。  王大珩光学奖,大珩先生的精神传承,光学领域的至高荣誉。  王大珩光学奖,前身是1996年设立的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是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的奖项,旨在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王大珩光学奖分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高校学生光学奖。  王大珩光学奖在是中国光学领域的至高荣誉,也是对获奖者在光学领域取得成就的权威认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评比活动传递大珩先生的精神:责任担当,潜心钻研,以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为根本目标。大珩先生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科学财富,还有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想这也是“王大珩光学奖”的意义所在。  自获奖以来,深谙大珩先生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在导师前辈们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然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几十年前,大珩先生这一代人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现如今,我们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王老精神,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借助新时代的东风,从我做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争取做出大贡献。(深圳大学 葛颜绮 副研究员)
  • 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获得者毛珊
    毛珊,2017年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获得者博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现就职于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非常荣幸受邀撰写纪念文章来缅怀王大珩先生卓越贡献,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王老先生是我国光学界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而我很荣幸从2010年9月开始就读于王老先生亲手缔造的长春理工大学,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大学时光,也在这里完成了我的博士生涯,整整八年,我与长春理工大学结下了深厚情缘,王大珩精神、长理人精神也将使我受益终生。最初了解到王老先生的事迹是在本科迎新的时候,看到了学校关于王大珩事迹宣传,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王老先生在视频中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祖国,我要为我的祖国、民族做一些事情。”在新生入学教育参观校史馆时,王老先生工整的笔记至今仍历历在目。王老先生的严谨的科研精神、学术造诣也一直深刻影响着我。我出生在90后,或许很难对那个年代的事情深有体会,了解他们是在看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家命运》一些电视剧之后,了解到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们在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科研环境下,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王老先生放弃国外优渥、安静的生活,回到祖国,参与了上世纪中叶以来并且决定了今天我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多项重大科技事件,包括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八大件科学仪器、东方红、第一台显微镜、大飞机科研项目、863计划,并且研制的特殊摄影仪等高端设备为我国核爆炸等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信息;此外,成立了像中国工程院、长春光机所、长春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等重大事件。在被国外禁止进入实验室和工厂、在我国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没有任何外援的国际环境中,王老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高度的爱国热忱、无私奉献和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为我国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支撑着我国光学和光学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光学人不断奋进。我在14年本科毕业后被保送至光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入学后的一次学术汇报中有幸聆听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教授的讲话,他把王大珩精神概括为“贡献卓著的功勋科学家、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鞠躬尽瘁的爱国科学家、桃李芬芳的杰出教育家”。我对王大珩精神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他更是位功勋卓著的教育家,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光学人,他们前仆后继推动着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王大珩精神也也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不断努力、攀登。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博士毕业后,我进入西北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也依然选择在高校继续从事光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把对王老先生的追忆转化为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进一步深化对王大珩院士教育思想和科学思想的传承,将王大珩精神发扬光大。在此以后,我会以王老先生为指路明灯,也励志在今后的工作继续继承和弘扬王大珩精神,努力工作,刻苦钻研,献身科学、报效祖国、造福社会。在生活中,王老先生高度的爱国热忱一直感染着我,努力提升自我,服务社会,贡献祖国。在王老先生事迹的感染下,我从事新型光学成像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坚持在光学领域不断学习和钻研。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际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已发表SCI论文13篇,国内期刊《光学学报》发表论文3篇。获2019年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年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2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此外,作为负责人获得吉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一等奖、长春市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多项奖励。“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在光学领域的研究中,我们从事现代光学科技的工作者,应该坐的住冷板凳,要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精神。另外,光学在高科技、国防、军事等领域中具有的特殊作用也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将自己所学无私奉献给社会和国家,服务祖国和人民。
  •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逝世 用“光”改变中国
    图为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江苏省吴县人,1915年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任所长,领导该所早期研制了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863计划和中国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7月21日13时2分,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在他名字前面,有一长串头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而在很多人眼里,王大珩先生是“中国光学之父”,但王先生却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从1948年回国算起,王大珩为中国的科技事业整整奉献了63年。“殚精竭虑、无悔付出”,是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王大珩长期共事的研究员宣明对他的评价。   “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设大军里真正的排头兵”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江苏吴县。1936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在两年后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1948年,王大珩满怀强烈的报国之志回到祖国,担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而在当时,偌大的中国,仅有一些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显微镜的破旧工厂,远远不能适应需求。   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次年,仪器馆在长春建成,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大珩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此时国家急需大量科学仪器,但当时国内想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却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   王大珩带领大家从零做起。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之后,在王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6年的时间里,相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光学成果,史称“八大件一个汤”(“八大件”指8种光学仪器,“一个汤”指融化态光学玻璃),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也轰动了全国科技界。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是为了巩固国防,党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其中,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就是重要课题之一。对长春光机所来说,要接受代号为“150工程”这样重大的项目,困难很多。   王大珩以极大的勇气接受了任务,并亲自担任总工程师,从设计、加工工艺到装配调试都亲自过问,使整个工程从模型试验到技术设计再到加工安装调试顺利完成。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王大珩和同事们研制的大型光学测试仪器在试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迈开了发展宇宙空间技术的步伐。王大珩参与卫星大总体工作,任设计组副组长。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震颤,又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拍摄的资料,成功看到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他们使用的先进“武器”之一,就是王大珩率领的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大型光学设备。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承担起船用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研制任务。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循,一切靠中国人自己的创造性。   谈起创新的秘诀,王大珩认为是责任,他曾说:“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设大军里真正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不仅是要找一条路,还要披荆斩棘,让后面的建设大军能够跟上来。这个披荆斩棘,就是不断创新。”   “只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国家863计划起到的作用,王大珩曾经这样形容。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立即与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商议,并联合另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1989年,王大珩和7位学部委员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提案 1992年,他再次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和罗沛霖等5位院士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工程界的热烈拥护。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   王大珩一直在关心中国的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问题。2001年,他和20多位院士向中央上书,希望国家重视对大型飞机的研制。2003年春天,他又就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亲笔上书温家宝总理。在这份建议中,王老恳切陈词,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为什么屡屡为发展高科技奔走呼号?从王大珩的一句话中可以找到答案:“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尽管王大珩功勋卓著,但他始终把个人名利看得很淡。他认为,工作都是大家做的,不该系千万功劳于一身。   回国60多年来,王大珩自己很少发表科技论文,而经他审定的文章、报告、讲义、规划却车载斗量。有人请他介绍新中国光学发展历史,谈起别人的贡献他如数家珍:谁做了哪些工作,在什么条件下解决了什么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一清二楚 而提到自己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决不夸耀自己个人的作用。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王大珩经常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已值耄耋的王大珩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关心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王大珩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这,就是一位老科学家的精神之光。
  • 南开学子荣获王大珩光学奖
    12月24日,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线上召开。会议对通过初评的学生奖候选人进行了终评,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张迪荣获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张迪于2017年进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转攻博士学位,在该校教授许京军和任梦昕的指导下,主要从事发展新型微纳光场调控效应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利用共振耦合新机制设计和实现新型微纳光学器件、发展了基于新型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动椭偏分析技术、实现了光学量子态的非线性调控等。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5篇,获中、日授权发明专利3项。张迪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等荣誉。据了解,2022年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共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4名,学生奖获得者30名。
  • 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举行,颁发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高校学生奖,2015、2016年度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优秀论文奖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侯静、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主任阚瑞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智受邀做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代表中国光学学会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引用中科院院士、长春光机所首任所长王大珩提出的“光学老又新”,对获奖的年轻人提出殷切期望。长春光机所所长鼓励获奖的年轻人要站在高起点,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担当到这份高精尖的事业中来。高端仪器装备离不开光学,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很多责任与机会,要努力工作,为中国光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王大珩的女儿王森应邀参加颁奖典礼,号召光学界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执着的信念,要有所作为,支持我国光学事业走向世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光学奖设立于1996年,由中国近代光学奠基人王大珩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并传承“尽瘁报国,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奖项设立至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1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01名。颁奖典礼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王大珩故居、王大珩纪念园,向王大珩铜像敬献鲜花,追忆王大珩生平事迹,激励“追光人”勤奋笃学、潜心科研,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献身科学、报效祖国。 /p
  • 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北大朱瑞、浙大戴道锌等人获奖
    近日,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于云端成功召开,揭晓了32名获奖者名单,其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获奖者为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会议对3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4名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2020年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名单序号获奖人获奖人所在单位1朱 瑞 研究员北京大学2戴道锌 教 授浙江大学朱瑞(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网)朱瑞,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长聘),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获国家基金委“优青”资助(2017年)。1999-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3-200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接受科研训练(2005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接受联合培养(2005-2007年);2007-2009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13年起,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任研究员(预聘);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9年8月,晋升为终身制长聘研究员。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2)有机光电子;3)纳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4)柔性电子学。戴道锌(图片来源:浙江大学)戴道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高集成度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及其光通信/光互连等方面应用研究,在多模硅光子学、片上偏振调控、硅+光子学(Silicon-plus Photonics)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率先提出了面向片上偏振调控的硅基非对称波导及耦合结构体系,实现超小型大带宽高性能硅基片上调控器件及其集成芯片;(2)突破了单模条件设计框架,引入高阶模构建了硅基多模光子学及功能器件与集成芯片;(3)与金属、2D材料及聚合物等相融合,发展了硅+X异质集成光调制与光探测器件及集成芯片。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奖者名单序号获奖人获奖人所在单位1李耀龙北京大学2杨立学北京工业大学3胡拯豪北京交通大学4周宏强北京理工大学5范志强电子科技大学6郭志和复旦大学7陈薏竹国防科技大学8何 应哈尔滨工业大学9娄彦博华东师范大学10余帛阳华中科技大学11张傲男南京大学12卿 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3范 瑶南京理工大学14夏士齐南开大学15王腾蛟清华大学16逄 驰山东大学17景明勇山西大学18朱兴龙上海交通大学19郭 佳深圳大学20吴周杰四川大学21李校博天津大学22邓 娟武汉大学23杜波波西北工业大学24赵建行长春理工大学25李传康浙江大学26郭 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周楚亮中国科学院大学28邢 军中国科学院大学29谢 鑫中国科学院大学30李雨佳重庆大学王大珩光学奖至今已设立25年,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七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7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9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
  • 蓝菲光学将向深圳朗恒交付手电筒光谱测量系统
    国际知名的手电筒生产厂商深圳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Fenix) 于近期购买了一套英国豪迈集团 (HALMA) 子公司 -- 美国蓝菲光学 (Labsphere) 的 FS2-2060 手电筒光谱测量系统。   蓝菲光学 (Labsphere) 的光测量专家参与了最新国际手电筒测量标准 ANSI/NEMA FL1-2009的制定。因此,蓝菲光学 (Labsphere) 开发出来的 FS2-2060拥有非常完善的设计,完全符合这个最新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方向性照明灯具如手提式/便携式手电筒、聚光灯和头灯的基本的特性,是手电筒测量要求的最新的书面标准。   蓝菲光学 (Labsphere) FS2 光谱通量测量系统使得在条件、运行时间和光输出测量的测试指导下,对分光辐射、光度和色度特性的精确描述更加容易。此系统对于评价 LED 灯,卤素灯、氙灯和氪气灯光源效率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而且,蓝菲光学 (Labsphere) 配合该系统使用的 FFS 系列前向通量标准灯可以追溯美国 NIST(美国科技局)数据,客户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现场校准。   朗恒电子 (Fenix) 的技术副总裁岑亮先生表示,“蓝菲光学 FS2-2060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几大测量难题,将使得我们的测量数据更加稳定可靠。另外,将来我们的产品测试报告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国外商家的认可,便于我们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同时在国内市场取得权威地位,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关于豪迈 (HALMA) 以及蓝菲光学 (Labsphere):   蓝菲光学 (Labsphere) 有限公司 ( http://www.labsphere.com ) 是世界光测试、测量以及光学涂层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产品包括 LED、激光器及传统光源光测量系统 成像设备校准用的均匀光源 光谱学附属设备 高漫反射材料及背光显示屏覆层、计算机X线成像以及系统校准。公司的专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多项专利技术,比如晶片和紫外线传输中的 LED 测试方法。蓝菲光学 (Labsphere) 的工程人员也常常协助客户,开发定制光采集管和导光管。蓝菲光学 (Labsphere) 是英国豪迈集团(HALMA p.l.c. - http://www.halma.cn)的子公司。创立于1894年的豪迈是国际安全、健康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领军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 4000 多名员工,近40 家子公司。豪迈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设有代表处,并且已在中国开设多个工厂和生产基地。
  • 传承辟新、寻优勇进——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任朱健强
    “珩”星虽陨,光耀长存。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召开了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参加并报道了此次研讨会,并在会前采访到了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主任。围绕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朱健强分享了王大珩先生的故事。敏锐意识到激光的重要性1963年,苏联科学代表团来中国展示了其所谓的“高技术”——刮胡子刀片上有个洞,这个小洞就是激光打的。这也是最早的激光技术,在这个时候,王大珩先生敏锐地意识到“激光的重要性”。同年,他就向中国科学院建议,要成立专门的激光技术研究所。1964年,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光所)就在中国科学院的批复下正式成立。1986年,也是王大珩先生等科学家的倡议与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原核工业部九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又成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室)。这些重要的举措为我国在激光领域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更让我国成为继美、法之后,第三个开展激光聚变的国家,使得我国的激光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核领域实验的开展。 重视科研队伍的培养王大珩先生非常重视科研队伍的培养。1958年,召集了当时国内光学领域的精英,在长春建立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这些人才现在很多都成为了我国光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后来,上海光机所的建立又培养了一批人才。实际上,人才的建设对于学科发展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的。王大珩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即使在年近九十之际,仍会去到实验室,并特别强调:青年工作者们要注重工艺,要真正理解仪器和设备设计的原理。大珩先生精神永流传王大珩先生经常说,要坚持“传承辟新、寻优勇进”,这句话对朱健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他在接受采访中反复提起。正是在这些耳濡目染,朱健强也讲述了曾经担任上光所所长时,做出的几件令他非常自豪的事情:2005年,上光所开始与以色列国家接触,共同建设以色列国家激光装置。6年的谈判时间才签下合同。这期间经历了与美国竞争、以色列质疑等重重困难,而上光所在如此压力下,只花了5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以色列国家激光装置。这极大地奠定了我国激光技术的国际影响,美国专家在交流过程中的不吝赞扬代表了国际上对我国高技术的认可。2013年,上光所打造了激光领域内影响力最好的一本期刊(今年影响因子是3.599),该期刊中的一篇文章还被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摩洛教授在颁奖词中引用,他特别点出中国的一些工作,有着非常了不起的进展。朱健强简单地提出了对当下科学仪器行业的一些看法。首先,对于青年工作者应重视传统工艺,传承成熟的技术;同时,还应该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另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应该有一个带头人将问题解构清楚,从而有效推动工作。最后,他还提到要关注职业教育,就职人员要定期培训,让从业人员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多内容请观看视频:王大珩先生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国家科学仪器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他对国家战略布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牵头组织建立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仍然历历在目!以大珩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科学家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整个科学仪器行业、乃至整个科学届的人,科学家精神将不断地传承。
  • 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34人获奖
    2022年12月24日,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线上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2年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4名;会议对通过初评的学生奖候选人进行了终评,选出学生奖获得者30名。中国光学学会向2022年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和学生奖的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王大珩光学奖至今已设立26年,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九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奖者35名,学生奖获奖者351名。获奖人员成长迅速、贡献突出,部分获奖者已成为行业领域内领军人物或部门负责人。2022年度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奖者名单(按单位拼音排序)马仁敏研究员北京大学王 健教 授华中科技大学刘丽炜(女)教 授深圳大学张 舸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获奖者名单(按单位拼音排序)序号获奖人获奖人单位1戴天祥北京大学2曹 利北京工业大学3徐春雨北京交通大学4赵睿哲北京理工大学5吴道福重庆大学6张 明电子科技大学7丁俊杰复旦大学8侯天悦国防科技大学9乔顺达哈尔滨工业大学10陈 飞华东师范大学11马玮良华中科技大学12余西涛吉林大学13陈熙熙暨南大学14熊毅丰南京大学15卢林芃南京理工大学16张 迪南开大学17史宛鑫清华大学18高铭升山东大学19马丽霞山西大学20傅其栋上海交通大学21邹梦强深圳大学22林志康苏州大学23霍 楠天津大学24瞿 睿西安交通大学25郭旭岳西北工业大学26陈世锜浙江大学27杨 木中国科技大学28张冬冬中国科学院大学29王成立30宋怀航
  • 突破光学透射深度瓶颈,NIR-II小动物活体成像装机量攀升——恒光智影CTO艾中凯博士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筛选等领域。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小动物活体成像前沿技术、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主题征稿活动。本期,特别邀请到恒光智影联合创始人兼CTO艾中凯博士围绕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发展与应用展开阐述,着重就恒光智影聚焦的近红外二区(NIR-II)成像技术的优势及未来发展进行分享。 本期嘉宾:艾中凯博士,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TO/联合创始人2008年-2014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器工程系。 2015年 至2019年就职于美国普林斯顿仪器公司 (Princeton Instruments),担任应用科学家职位,负责探索弱光信号探测技术在前沿科学中的结合,深度参与许多前沿的科技项目,在弱光成像技术上有多年持续的积累。2020年至今,作为恒光智影联合创始人之一,参与公司技术专利8项,推出了新一代平台型近红外二区活体成像系统,具有丰富的产学研结合经验。 01 从动物模型到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与手段,是对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有力支撑,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研究防治措施。与此同时,由于大鼠、天竺鼠、小鼠等小动物作为动物模型具备诸多优势,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研究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众所周知,影像技术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科学仪器设备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面对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及个性化的科研需求,市场涌现出各种小动物成像的专业设备,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02 市场规模破百亿,小动物活体成像五大主流技术路线据调研机构对小动物成像(活体内)行业市场数据的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小动物成像(活体内)市场容量为115.86亿元(人民币)。预计全球小动物成像(活体内)市场规模在预测期将以9.94%的CAGR增长并预估在2028年达203.38亿元。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术。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目前主要分为光学成像 (optical imaging)、核素成像(PET/SPE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和超声(ultrasound)成像五大类。根据数据类型,又可以分为绝对定量数据和相对定量数据两种。在样本中位置而改变,这类技术提供的为绝对定量信息,如CT、MRI和PET提供的为绝对定量信息;图像数据信号为样本位置依赖性的,如可见光成像中的生物发光、荧光、多光子显微镜技术属于相对定量范畴,但可以通过严格设计实验来定量。光学成像和核素成像特别适合研究分子、代谢和生理学事件,称为功能成像;超声成像和CT则适合于解剖学成像,称为结构成像,MRI则介于两者之间。 分子成像技术使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成为可能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于1999年提出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此前传统成像技术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事件,而分子成像则是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追踪靶目标并成像。这种从非特异性成像到特异性成像的变化,为疾病生物学、疾病早期检测、定性、评估和治疗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分子成像技术使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成为可能,它的出现,归功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模型的使用、新的成像药物的运用、高特异性的探针、小动物成像设备的发展等诸多因素。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5及Cy7等)进行标记。该技术最初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高性能CCD研发与生产制造商最新研发的背部薄化、背照射冷CCD,配合密闭性非常好的暗箱,使得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成为现实。科学家借此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所以说该技术是伴随着背部薄化、背照射冷CCD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该CCD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具有更高量子效率CCD的问世,使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技术具有越来越高的灵敏度,对肿瘤微小转移灶的检测灵敏度极高。在该技术诞生后的10几年间,科学家借此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发表了几千篇文献资料,大部分都是应用以背部薄化、背照射冷CCD为核心部件的成像系统而得出的。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史,从设备技术层面,也是生物学家应用背部薄化、背照射冷CCD进行生物微弱发光检测的应用史。该技术之所以促进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由于超低温的CCD芯片,CCD镜头温度越低,噪音越小,信噪比越好,灵敏度越高因此对物微弱发光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使近年来产生了大量的高水平的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进行肿瘤学、基因治疗、流行病学等研究的文献,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医学在分子成像方面的发展。 03 突破透射深度瓶颈的近红外二区(NIR-II)成像技术 荧光成像技术,对比X-ray CT、PET-CT、MRI、超声等技术,在多个方面具有优势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透射深度是光学活体成像最关键的瓶颈所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路线特点分析红外光线应用于活体层面,科学家们常用拓展到 760~900 nm 的近红外一区(NIR-I)窗口进行成像。然而,在该窗口内,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的光子仍然受到较强的散射作用,这严重限制了组织荧光成像的成像深度和图像分辨率。2003年, 哈佛医学院 Frangioni教授及麻省理工学院 Bawendi 教授等预测了大于 1000 nm 光学窗口的大深度成像潜力。2009年,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团队利用单壁碳纳米管实现了首例大于1000 nm的近红外活体荧光成像。不久后,1000~1700 nm 作为第二个近红外成像窗口(近红外二区 NIR-II,又称短波红外波段SWIR)被大家熟知。NIR-II比NIR-I拥有更低的水吸收,不易受组织自发荧光或者实验室光照环境影响,更低光散射等特性,使得NIR-II比NIR-I拥有更佳的组织穿透性,从而获得高清晰度的活体成像数据。近6年,人们发现NIR-II和NIR-I成像更重要的是检测器上的差别。传统NIR-I成像使用的是Si检测器,NIR-II成像使用的是InGaAs检测器。其检测灵敏度如下图所示:传统Si检测器的响应范围在400nm到1000nm之间,InGaAs检测器的响应范围在1000nm到1700nm之间。于此同时NIR-I,NIR-II荧光成像波长的差别带来的荧光成像透射深度及分辨率的差别极为明显,如下图所示:NIR-II染料CH1055-PEG 在1200~1700nm对小鼠脑部血管成像的效果远远好于临床应用的NIR-I染料ICG(750~900nm)。脑部主要血管(~4mm深度)在NIR-II荧光成像中清晰可见,但在NIR-I成像中难以分辨清楚。如下图对比所示,在类似的曝光时间下,3mm深度NIR-II的空间分辨率可达0.04mm,而且产生极少量的自荧光现象。 NIR-II染料与三维光学断层成像技术相得益彰光学分子影像具有高度灵敏、实时直观、成像快速、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放射性危害且可同时观测多分子事件等优点。 尽管光学分子影像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肿瘤早期诊断及复发监测、辅助治疗、预后判断等生物医学领域,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如但荧光分子不稳定性导致其存在重现性差、光在体内散射致使探测深度较浅等问题。此外,由于空间分辨率相对较差并缺乏深度信息,常规平面光学成像不能用于定位组织深处的光学探针,因此难以通过其获得特定分子或目标在组织内的空间分布信息。近年来,多功能光学分子探针和各种三维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分子断层成像(Fluorescent Molecular Tomography, FMT)、生物自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BLT)、切伦科夫荧光断层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Tomography, CLT)等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光学成像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探测深度、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使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就荧光分子断层成像(FMT)而言,能够提供目标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信息,克服平面荧光成像的局限性,在肿瘤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子检测、揭示机体功能变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1】。荧光分子断层成像以荧光探针标记的分子或细胞为成像源,在外部光源的激发下产生荧光,通过测量组织边界处的荧光光强,结合光子在组织中传播的模型,来重建出组织内部的荧光光学特性的分布图像以及组织光学参数。由于NIR-I染料的兴起,NIR-I荧光分子断层扫描(NIR-I FMT)已被充分开发用于临床前诊断和小动物实验,然而NIR-I FMT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NIR-I光在生物组织中的强烈散射,NIR-I FMT仍然呈现严重的缺陷和问题。NIR-II比NIR-I减少了组织散射效应和更长波长产生的最小自发荧光,因此NIR-II荧光成像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厘米级)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NIR-II FMT预计可以进一步提高重建精度和空间重叠。另一方面,有效且临床可用染料的缺乏也在技术发展初期限制了NIR-II成像的临床应用。但是最近的研究报道吲哚菁绿(ICG)在NIR-II窗口中发出尾部荧光,适用于NIR-II FMI。这些进展促进了NIR-II成像的发展,为NIR-II FMT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 聚焦NIR-II成像,恒光智影突破多项技术攻关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由海外留学归国团队创办,公司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技术研发专注于近红外二区(900-1700nm)及全光谱(400-1700nm)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并整合CT、X-ray、光谱、超声、光声成像技术,可为肿瘤药理、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大分子药代动力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清晰的成像效果,为用户提供前沿的生物医药与科学仪器服务。2022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学仪器领域立项单位。自公司成立以来,恒光智影坚持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了多项技术攻关,完成新产品研发和交付:• 2020上半年疫情期间,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没有间断产品研发,于2020年7月1日,恒光智影自主开发的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MARS正式面市;• 2020年12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完成MARS的首台装机。MARS面市后,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与售后服务,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自2021年起,在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2021年7月,恒光智影推出近红外二区高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2021年8月,MARS推出自主研发的多波长融合激光光源;• 2022年1月,恒光智影推出全球首款近红外二区小动物体视活体成像系统并实现首台装机交付;• 2022年11月,推出并实现首台全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装机;• 2022年11月,推出全球首台近红外二区+CT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并实现首台订单;• 2023年6月,推出X射线辐照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并实现首台装机;• 2023年9月,推出全球首台近红外二区双光子共聚焦成像系统并完成首台装机; 跨尺度全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凸显核心竞争力恒光智影聚焦在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提出跨尺度活体成像概念,其产品组合已覆盖宏观成像、体视成像、共聚焦显微成像、X射线和PET-CT模块、荧光寿命模块、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模块,并且整合可见光至近红外一区系统,推出全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全方位满足生物医学、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科研工作对活体成像的需求。——产品优势/核心竞争力——1、高灵敏度宏观光学系统(MARS),实现高清晰度活体动物成像:1)深制冷InGaAs相机,提供了高灵敏,低噪声,高速读出的优异性能;2)自主开发高光通量宏观镜头,光折损小,对低亮度探针成像适应性更强;3)丰富且灵活可变的荧光通道,轻松滤除干扰信号,获取目标荧光信号。2.可快速切换至体视光路(Pathfinder),1-7X连续变倍观察,实现30mm-2mm小鼠宏观整体到局部介观超宽范围FOV的成像:3.自动化激发时分复用系统(Multicolor),可整合1- 6路激光,可实现单/多波长同时激发,匹配不同探针体系;4.暗室+旋转舱门结构设计,除了提供正常成像过程中所需要的暗室环境外,打开时可提供180°的开阔空间,供2-3名研究人员同时进行手术导航等操作;5.可扩展的多模态平台架构,可在MARS宏观系统上增配体视光路系统、荧光寿命系统、X-ray和CT断层扫描模块,实现多模态功能扩展,节省设备复购的成本,更适合科研应用;——应用领域——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成像技术适用于多个生物医药科研的应用领域,包括:1.肿瘤成像/手术导航/靶向性/诊疗一体化/抗癌药研发等;2.血管成像/颅内血管造影/血栓研究/脑中风模型/血脑屏障BBB等;3.脏器系统/药剂崩解追踪/肠道菌群/肾代谢/外泌体追踪/骨结构成像等;4.药物药理研究、药效评价、分子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涉及颅内血管、肿瘤、骨关节、肝胆、肠道菌群,淋巴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活体成像,以及荧光探针的发射光谱、靶向性能、荧光寿命、生物毒性、发光强度等性能指标的研究和测试:自2020年上市以来,恒光智影MARS已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40多家国内知名院校及医疗机构的相关课题组和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系统安装和交付使用,已协助科研人员发文20余篇。 04 展望:NIR-II成像技术多领域应用潜力可观对于肿瘤学研究,NIR-II成像为活体内三维结构、血管分布、血流和肿瘤中动态免疫细胞浸润过程的成像提供了可能。通过结合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NIR-II探针,进一步发展多种光谱成像方法,将为全面分析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一种独特的工具,从而为肿瘤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就临床应用而言,NIR-II成像最有希望的应用是图像引导的肿瘤手术;在未来,先进的NIR-II成像技术可能会大大提高肿瘤手术的精度和预后。此外,与FDA批准的基于ICG的NIR-I成像相比,NIR-II成像在组织穿透深度和时空分辨率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因此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在再生医学领域,无创NIR-II成像也将在探索基本生物学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胚胎和器官的发育过程以及干细胞的谱系和命运。应用多光谱NIR-II成像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成像通道,同时监测干细胞的易位、活力、旁分泌、分化和老化,从而全面了解干细胞再生的过程和潜在机制。 05 后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中国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方向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引领世界,恒光智影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科研理想,通过在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的不断研发创新,打造高端科研仪器,肩负起中国仪器之崛起,助力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参考文献:【1】“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Tomography for in Vivo Bioimaging”,LI Zhuhenga,b, ZHANG Huab, LIU Dianjunb, WANG Zhenxinb,DOI: 1000-0518(2018)12-1411-09 【2】”NIR-II/NIR-I 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 of Heterogeneous Mice Based on Gaussian Weighted Neighborhood Fused Lasso Method”, Meishan Cai, Zeyu Zhang, Xiaojing Shi, Zhenhua Hu,and Jie Tian , Fellow, IEEE, DOI: 10.1109/TMI.2020.2964853征稿提纲: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925/685455.shtml欢迎持续投稿!投稿文章后续将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专题】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liuld@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刘编辑:13683372576(同微信)。
  • 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王老精神——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获得者尹春阳
    今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首先我想要表达对王老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之情。王老的一生,是让人敬佩的一生。面对博士学位和昌司玻璃公司工作的抉择,青年时期的王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光学玻璃这种战略材料当时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面对新生的共和国的百废待兴,王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一系列光学仪器和工程技术上的突破;面对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和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王老等人敏锐的意识到未来科技的战略性地位,并促成了863计划的形成与实施,为我国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王老清醒的头脑、战略的眼光以及对共和国事业的贡献让我心生敬佩。王老的一生,也是让人景仰的一生。面对科研环境的外在影响,王老可以放下知识分子的身份豁达地主动参与劳动。90多岁的高龄的王老眼睛不好用了,却仍然努力跟进科学前沿。王老面对困境时豁达的心胸和对待科学的那份热情纯真同样令我心生景仰。抛开众多标签,王老在我心中是一位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爱国科研工作者,我对王老的事迹也有很多共鸣。我们做的科研必须是有价值的科研,必须是有全局考量的科研。如果做不到全局考量,那就需要深挖自己的领域,来判断自己的劳动是否有理论或者现实价值,无谓的灌水和不经深刻思考的科研是对自己生命和国家资源的浪费。作为一个科研者,应该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的科研生涯并不是35岁青年的截止,不是38岁优青的截止,不是45岁杰青的截止,而是人生的终点才是截止。王老90多岁时仍有那份对待科研的热情和纯真让我很是感动,我想这才是科研工作者的正常状态。2017年,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中国光学学会的“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勉励。博士期间我主要针对卤族钙钛矿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揭示了其精细结构劈裂和多种类型激子的行为,为钙钛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钙钛矿优异光电性质的来源非常值得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其独特于传统砷化镓等材料的性质也具有重要的载流子动力学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光学方面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材料种类和合成方面的限制,我的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于是2019年博士毕业后,我到瑞典林雪平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合成能力,另一方面广读文献,深化自己对于这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材料的认识。这几年间,关于单个钙钛矿纳米晶中性激子双重劈裂到三重劈裂的转变的研究工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采用共振激发方式研究中性激子与声学声子耦合的工作发表在《自然通讯》。在瑞典的一个研究工作现在正在《自然材料》审稿中,后续工作正在整理。青年时期的王老一定是对自己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判断,知道国家所需,才放弃了博士学位,选择了光学玻璃这一工程技术方面的道路。作为后辈,作为祖国伟大历史征程中的奋斗者,我想我已经能够对自己所能做的、自己善于做的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处于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处于国家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虽然个人的贡献或许不多,但是如果每一个科研者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国家的未来必定是一份崭新的蓝图。对于现在的工作者,我想说我们需要有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向王大珩先生学习,前辈们就是我们的榜样。斯人已去,精神长流。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我们科研工作的尽头是全中国和全人类的美好生活,愿我们科研工作者们一道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传承王大珩先生的爱国科研精神。2021年7月11日 尹春阳
  • 科学家用婴儿尿布材料突破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
    Edward Boyden   我们都知道,显微镜能够放大活细胞和组织,但是你想过用它观察更微小的细节么?这听起来特别像一个看过多次《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科学家的幻想。但是,生物学家们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发明来一种新的技术,利用普通的显微镜对整个大脑进行成像,展示出了精致的分子细节。   这项技术叫做expansion microscopy,使用一种通常在婴儿尿布中可以找到的材料使生物组织膨胀。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神经学工程师(neuroengineer)Edward Boyden在上个月举行的一场会议中与他MIT的同事Fei Chen 和 Paul Tillberg报告了该技术。   Expansion microscopy:超分辨率显微镜的转折   Expansion microscopy是超分辨率显微镜的一个转折。2014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bull 白兹格(Eric Betzig),德国科学家斯特凡&bull W&bull 赫尔(Stefan W. Hell),美国科学家威廉姆&bull 艾斯科&bull 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因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两种技术都在试图绕过物理定律带来的限制。   1873年,德国物理学家Ernst Abbe推断,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不能区分距离小于200纳米的物体,这大约是可见光最短波长的一半。距离小于这个衍射极限的话,物体会变得模糊。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只能达到横向200纳米,纵向600纳米。   超高分辨显微镜通过使用荧光分子绑定蛋白,更好的定位分子的发光来源,从而克服了Abbe指出的限制。利用这种技术,科学家可以区别出距离近达20纳米的物体。不过这项技术需要昂贵的、专业的设备,但可以解决一些厚结构的研究难题,比如大脑或肿瘤。   神经科学家们一直想收集大脑更多的分子细节,比如神经突触中蛋白的位置、两个神经传递信息处的连接、甚至环绕大脑的一组神经元。   在NIH的会议中,Boyden说:&ldquo 我们一直想做的就是找出让物体变得更大的方法。&rdquo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的团队用了一种叫做acrylate的化合物,该物质含有两种特性:第一,它可以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将蛋白质固定住 第二,它在水存在的情况下会膨胀。   加点水,让一切变得神奇   首先,组织需要经过一组化学混合物处理,使它变得透明 然后,用荧光分子绑定特定蛋白 最后将acrylate注入组织中。就像婴儿尿布一样,加水会使acrylate聚合物膨胀。经过拉伸,荧光标记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之前因为太近无法区别的蛋白在光学显微镜中有了新的焦点。在Boyden的展示中,该技术可以解决膨胀前分子距离近达60纳米的难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膨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蛋白之间的相对方向和连接,保持其它细胞结构的完整。该技术使蛋白相对位置的失真程度为1-4%。Expansion microscopy与其它超高分辨技术相比表现了良好的性能。   在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用Expansion microscopy测定膨胀的小鼠大脑神经突触两端的蛋白质之间的距离,结果与用超高分辨技术测量的数据几乎相同。   此外,Expansion microscopy在复杂组织的三维成像上表现的更好。在会议中,Boyden展示了一个半毫米厚度的小鼠大脑海马区的图像,揭示了邻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放大图像还能看到突触结构的细节,叫做boutons,是释放神经递质的地方。Boyden的团队用Expansion microscopy还研究了果蝇和斑马鱼的大脑,目前正在用研究人类的大脑。   技术总是在不断的超越   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学家Viviana Gradinaru说,Boyden的这项技术是科学家如何通过改变生物组织绕过固有限制的好例子。2013年,Gradinaru与斯坦福大学的Karl Deisseroth领导的团队报告了一种去除脂肪,从而让小鼠完整大脑透明化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厚的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得以成像。去年,Gradinaru的团队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其它器官和整只老鼠中。   悉尼大学显微镜专家Guy Cox说:&ldquo Expansion microscopy确实非常巧妙,但是它的实际用途有多大还不清楚。如果它要用在很关键的地方,我推测它会与超高分辨技术结合起来。它的着重点应该是分子研究,而不是整个细胞。&rdquo
  •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创业发展概况:勇于创新 砥砺前行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供稿: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者:李钧 /span /p p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首批创新型企业,“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p p   公司以先进的技术,优异的产品,过硬的质量和可靠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专业需求。已形成实验室分析、生物与过程检测、精密称重等多个系统解决方案,拥有质谱、色谱、光谱、样品前处理、分析天平等多种门类的科学仪器产品,覆盖生物技术、环保、食品安全、制药、化学化工等众多应用领域。 /p p   公司始终坚信“创新引领发展,品质创造信赖”,一直遵循“共同创造”的核心理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aa684ed-6fd9-414a-bac2-89653e6e9b5a.jpg" title=" 舜宇恒平1_副本.jpg" alt=" 舜宇恒平1_副本.jp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创业维艰 开拓分析仪器新产业 /strong /span /p p   2000年1月14日,上海恒平仪器公司注册成立,由原上海天平仪器厂销售经理杜国荣、研发工程师吴步伟和原上海分析仪器总厂副厂长朱新强联合发起,率领六名员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针对市场对电子天平的旺盛需要,从研发、生产MP系列电子天平和机械水分仪起步。公司成立第二年,就成功推出第一代FA系列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为公司日后成为国内天平市场著名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 p   2003年12月,公司增资变更为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并成立股东大会。公司奋发图强,2006年,第二代FA系列电子天平成功研制并投入市场,在技术及外观上都有显著提升。同时公司管理也渐渐走向正规化,2006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经过努力拚搏,仅用五年的时间,公司销售额就突破千万。2006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p p   2007年9月,与舜宇光学科技集团通过资本合作,注册成立了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鉴于各类高端分析仪器几乎为国外公司所掌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对分析仪器需求巨大。为此,公司决定全面进军科学仪器领域,确立了以质谱仪器为重点的多种分析仪器协同发展,打造成为一家综合科学仪器制造商的战略。怀着对分析仪器事业的热爱,以及为国产仪器争气的情结,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至此,陆续开展了紫外分光光度计、自动内校电子分析天平、电子密度天平、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过程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一批新产品的研制。 /p p   2008年11月7日,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承担,与复旦大学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基于微型气相色谱技术“AD04-03毒品及易制剂现场快速检测仪的研制”项目,顺利通过由上海市科委组织的验收专家组的验收,这是公司首次承担的政府项目。2009年4月9日,该仪器荣获2009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组委会(ACCSI2009)颁发的“2008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 /p p   2009年12月,UV2600、UV2800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获得计量器具许可证,与GC1120气相色谱仪成功上市。 /p p   2011年推出专用于白酒品质检测的携带式GC1100P气相色谱仪,并在“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2)上获得“201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在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3)上荣获“自主创新金奖”。 /p p   2013年,新一代AE系列电磁力触摸式彩屏电子分析天平研制成功,该产品被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和仪器信息网评为天平仪器类唯一入选的“国产好仪器”。 /p p   2014年IC1820离子色谱研制成功。 /p p   2015年开发完成LC1620A液相色谱、GC1290全自动气相色谱仪。 /p p   2016年公司取得LC1620A液相色谱、IC1820型离子色谱仪、GC1290全自动气相色谱仪的生产许可证,进入量产。至此,公司实现了主要通用分析仪器的布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d5e10fa-8c7e-4efa-8631-b02fcd90ee43.jpg" title=" 舜宇恒平2_副本.png" alt=" 舜宇恒平2_副本.pn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 踔厉奋发 探索中国质谱仪器发展之路 /strong /span /p p   质谱仪被誉为分析仪器皇冠上的明珠,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上海舜宇恒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施以质谱产品为发展重心的战略,立志做出中国的好质谱。为此,十余年来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现已成为了国产质谱仪器的骨干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多款过程质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舜宇恒平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实现质谱仪器产业化的专业公司。 /p p   2006年起,公司与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飞行时间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的关键部件研制,以及原理样机的搭建。 /p p   2007年8月,在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我国分析仪器行业泰斗朱良漪先生和刘长宽秘书长的引领下,公司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张嗣良教授团队,针对生物反应器发酵尾气监测的应用需求,开展了过程质谱仪,以及配套在线前处理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经过不断研究、反复试验、艰苦拼搏, 2009年终于研制成功SHP8400 PMS过程质谱仪,这是国产第一台商品化的过程质谱仪,拥有1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由于仪器定位准确,提供配套方法,产品推出后公司很快就拥有了第一批来自生物制药、环境监测以及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客户。随着市场推广的深入,通过不断向客户展示过程质谱监测技术所能带来的效益和成果,使更多的客户认识到过程质谱仪将给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对国产过程质谱仪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截止2019年,公司的各款过程质谱仪已累积销售150余台,尤其在生物制药行业占据了优势份额,在催化、新材料研究、新能源电池及核能源过程监控、半导体芯片生产质控等新兴领域需求越来越大。 /p p   2011年4月25日,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的“CISILE 2011”展会上, SHP8400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获得了“自主创新金奖”。同年10月15日,该产品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颁发的“BCEIA金奖”。 /p p   SHP8400PMS-I防爆型过程质谱仪,荣获2013“BCEIA金奖”、CISILE2015“自主创新金奖”。上海舜宇恒平的过程质谱仪器得到了用户、专家、协会、学会及媒体的普通认可和称赞。 /p p   通过过程质谱仪成功开发的案例,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国外产品优势领域如质谱仪器,开发差异化产品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深耕细分市场,是国产高端仪器打造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p p   在过程质谱仪成功商品化的基础上,公司引进了美籍质谱专家、国家创新千人白健博士团队,结合公司多年色谱研发的经验和成果,瞄准国际先进指标,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研发。2015年成功推出GC1290/MSQ8100气相色谱-高速质谱联用仪,并委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专家组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款GC/MS整机综合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p p   2015年10月,GC1290/MSQ8100 GC/MS荣获第十六届“BCEIA金奖”。 /p p   2016年GC1290/MSQ8100 GC/MS完成商品开发,通过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第三方测试,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企标备案。当年该产品就实现了销售,客户反映良好。 /p p   为进一步推进质谱产业的发展,公司积极投入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和准备工作。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市科委公布了年度“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申报的“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经过近三年紧张建设,2015年“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这也是上海市迄今为止唯一的科学仪器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于上海舜宇恒平,结合市场发展需求,针对质谱仪器的工艺、制造和应用技术进行开发,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和建立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成为市场引导的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研发实体。2016年顺利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的评估。 /p p   质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后,主持起草了《质谱仪通用规范》国家标准,2016年完成报批稿。2017年8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该标准 (GB/T 33864-2017),于2018年2月1日开始实施。《质谱仪通用规范》的颁布,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质谱仪器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和性能定义,为质谱仪器状态监测提供统一稳定的对比标准,为购置符合目标需求的仪器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使国内外各类质谱仪器之间数据可进行对比,为国产质谱仪器的快速发展提供目标和参照。 /p p   2018年公司质谱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p p   2019年2月,位于上海闵行区合川路的“质谱仪器研发中心”办公区启用,这也是“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固定工作场所,标志着公司拥有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专用于质谱关键核心部件研发、仪器研制和工程化产业化开发的稳定基地,为上海舜宇恒平质谱产品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f08da59-226d-4e44-84c3-7683b3dbd786.jpg" title=" 舜宇恒平3_副本.png" alt=" 舜宇恒平3_副本.pn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三,创新引领 推动公司全面发展 /strong /span /p p   上海舜宇恒平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品质创造信赖”,愿与员工和社会各界“共同创造”的核心理念,驱动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面提升,使公司从小到大,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科学仪器制造企业。同时,公司的发展也得到了行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鼓励和鼎力支持。 /p p   2009年1月,公司电子天平商标“平”,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p p   2010年7月30日,上海舜宇恒平在“上海市创新型企业”评选中,通过了上海市科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对企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绩效的考核,从全市各行各业的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首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称号。 /p p   在2011年、2012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上,公司连续二年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国内仪器厂商”的称号。 /p p   为打造国内一流的离子色谱仪器,2015年11月17日,青岛舜宇恒平仪器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上海舜宇恒平离子色谱生产基地的建立。 /p p   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2015年位于松江九亭的工厂新增面积3000平米,并完成整体改造,使公司生产基地达到6000平米,同时,真空钎焊炉、SMT贴片流水线,数控加工中心等一批重要生产装备投入使用。 /p p   2016年,经过上海市企业诚信创建活动组委会和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联合评审和严格筛选,上海舜宇恒平获得上海市“五星级诚信创建企业”称号,这也是公司继2015年之后蝉联该项荣誉。 /p p   2017年8月23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一体化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科技部立项。该项目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将开发十万分之一分辨的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并完成工程化、产业化和计量测试标准方法的开发,实现批量生产,在天平称重、水分测量、密度和热重测量等领域,形成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目前我国只能生产万分之一分辨的电子天平,对这一新型传感器部件进行研究和突破,不但可打破国外的垄断,也使我国称量和计量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p p   2017年12月,上海舜宇恒平建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了中国科协认证。 /p p   2018年1月22日,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3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通量优选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组织单位上海市科委的初步验收。该项目为针对活细胞高通量性能检测和筛选需求进行相关仪器的开发。通过近五年的刻苦攻关,完成了粘稠溶液定量分配、菌落光学成像模式识别、孔板液位检测及样品前处理、多模式多参数光谱检测、微型反应器等多项技术研制,形成的7种全新仪器设备及5个应用方向的系统解决方案,在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食品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2020年,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大力发展以质谱及联用仪器、高端电子天平为优势的科学仪器,以振兴中国科学仪器事业为己任,砥砺前行,为把上海舜字恒平打造成国家行业品牌而努力奋斗! /p
  • 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启用 布局前沿AR光学技术
    7月19日上午,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举行启用仪式。  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位于闵行区华谊万创•新所科创园,着力聚焦区域产业、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布局前沿AR光学技术,引入国际领先的光学技术开发设备,以衍射光学为设计核心,打造从衍射光学设计、母模制作,到纳米压印、刻蚀、后段封装、性能检测的全流程闭环,填补国内衍射光波导元件设计与母模制备的技术空白;同时布局车载HUD光学业务,包含PGU、自由曲面镜、扩散片等零组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光学设计、微纳加工、微纳复制到光学检测全工艺链条光学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自2012年开始布局光学以来,歌尔在光学领域持续开拓,已成为全球XR产品相关光学零组件的核心生产厂商,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600项,创新地开发出Pancake折叠光路光学系统,率先实现纳米压印衍射光波导全自动量产。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将利用区域产业与人才优势,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建设消费级AR眼镜和车载产品量产能力,为客户提供XR光学产品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 自适应光学仪器可以带来“超视力”吗?
    人类的视力有极限吗?最近,科学家在实验中运用新技术,通过光学仪器矫正人的视力,有的被试者的视力甚至达到了2.0。   新技术为“超视力”提供可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逸峰小组与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张雨东小组合作,创造性地将视知觉训练与人眼自适应光学技术结合起来。在实验中,他们对20岁左右的正常被试者测量视力等视功能后,让他们每天参加一小时的视觉训练。这种训练,即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上,呈现一种高空间频率光波的黑白条纹图像,让被试者根据要求完成图像的检测任务。训练程序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自动调控图像参数,使之维持在一定的难度水平上。如此反复多次,坚持10—12天,每天1小时左右。   周逸峰指出,“这项实验反映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学习,成年神经系统对图像识别的能力可大大提高。即便是发育成熟后,正常成年视觉神经系统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不过,这些可塑性的发挥,受限于人眼的光学系统质量。”   据专家介绍,人眼的光学系统,除了存在近视、远视等“低阶像差”外,还存在难以用普通手段测量和矫正的“高阶像差”。研究小组对被试者进行高阶像差的矫正,使之拥有较理想的人眼光学系统,在此基础上配合视知觉训练,让被试者的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的甚至达到了2.0及以上的视力。据介绍,他们的“超视力”在5个月后复测时仍可保持。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视力低下患者的视功能,也为达到“超视力”提供了可能。   目前还处于临床阶段   关于这项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周逸峰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我们与合作单位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一起正在进行面向临床应用的产品开发和推广,已经研制出自适应光学视力治疗仪,7月份进入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在国家药监局审批注册后即可上市用于临床。”同时,周逸峰还指出:“这项技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从之前测试的结果来看,效果比较显著,但由于临床试验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保证每次试验都达到预期效果。”   对此,焦永红指出,“自适应光学技术属于高科技,作为一种辅助的装置,它主要从两个层面推动眼科技术的发展。其一,让使用设备的医务人员可以更清楚地分析数据;其二,可以让病人接受的手术更加精准。目前,它仍属于前瞻性的研究。”   关于视知觉训练,焦永红则认为:“视知觉训练主要通过锻炼肌肉的灵敏度,通过反复刺激的方法来训练人的能力。这项训练比较主观,而且需要坚持。因此,被试者的视力恢复水平可能因人而异。”   不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不断尝试、不断推新的过程。屈光手术自90年代初期试用以来,已经发展成熟,这一技术通过改变人眼的光学系统,使得人眼视力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焦永红认为:目前,自适应光学技术还处在临床适应阶段,从原理上说,这项技术可以辅助临床试验,让手术更加精准。   是否具有“超视力”不重要   那么视力的优劣该如何测定呢?2.0的视力是怎样的“超视力”呢?   目前国内有两种视力表记录法:小数记录法、五分记录法。一般情况下,正常裸视力能达到1.0,也就是5.0。小数记录法的1.5,2.0分别相当于五分记录法的5.2,5.3。   对于视力有限性的问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肌科主任焦永红指出:“人的视力受限于最小视角,它是指视网膜视觉细胞能分辨的最近距离的两点对眼的最小夹角。”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正常人眼能看清最小物体的视角为1分视角,又称最小视角。   焦永红认为,“人的视力是有极限的,单纯通过视力表的指标来衡量人的视力的优劣并不是目的。1.5的视力已经是正常视力,不同衡量体系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衡量视力水平,不能光看指数,还要看眼睛各个方面是否协调一致。关键在于眼睛的健康,无各种眼科疾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至于是否是2.0这样的"超视力"并不重要。”   焦永红说:“视力检查是一种知觉检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检查结果。”常见的影响视力检查准确性的因素有:光线,比如灯箱老旧、光源亮度不达标、面板刮花、检测地点周围光线昏暗等;环境,如周边环境吵闹、噪音大等;此外,如果在感冒、发烧或服药期间,视力也可能下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蔡春梅介绍说:“目前所测的视力主要为远视力,被试者离视力表5米。视力达到2.0,说明远视力很好,不排除有其他眼睛问题的可能,没有一个评论视力优劣的绝对指数,普通人达到1.0的视力就是正常视力。”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成人的视力不具备可塑性。就此,蔡春梅认为:“如果一个成年人存在屈光不正的问题,如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通过镜片、手术矫正的方法,才可以矫正视力。”自适应光学技术也正基于此,通过仪器调整人眼的光学系统,才能够有效的矫正视力。
  • 大珩精神永相传——哈尔滨理工大学忆王大珩院士
    1978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党组通知:“接中组部〔78〕486号”文,经华国锋主席、党中央1978年6月17日批准:王大珩同志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78年5月24日,63岁的老校长来到即将由黑龙江工学院改建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黑龙江工学院经过文革折腾已处于校舍破乱,师资流失奇缺,资金匮乏的艰难境地,全院只有4个系8个专业,共有师资250人。王校长一上任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研究部署重整旗鼓建校发展规划,有关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师资引进,校舍建设,职工住房科研生产生活后勤管理等诸多问题。为哈尔滨科技大学振兴铺垫了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1978~1983年从中科院和国家仪表局为学校无价调拨原材料、元器件、实验与生产设备等1050件,价值850万元。相继建成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阶梯教室楼、物理实验楼等。从此百废待兴的哈尔滨科技大学走出一穷二白的低谷,步入欣欣向荣的坦途。1978年9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来校参加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会上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多有建树和成就,是因为国外仪器仪表设备先进。我校归属中科院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仪器研究开发专门人才,创建技术物理系并强调技术物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科学管理等专业设置及专业间协调配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尤其强调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2000年9月6日,哈尔滨理工大50周年校庆,85岁高龄的老校长又重返学校。视察校园和实验室后,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尊重实践的需要,要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强调基础宽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做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建设需要。”如今老校长的谆谆教导和慈祥面孔记忆犹新深刻难忘。我们的老校长功勋卓著,身处尊位,学高八斗,却始终保持清廉简朴,从不用高档营养品,所得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在和师生相处中,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图名利,展现出一心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平凡质朴的生活本色,这些都将成为我校世世代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老校长为学校60周年校庆题词: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迎应世纪,面向祖国。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将铭记王大珩校长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的谆谆教导,秉承王大珩校长的“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继承王大珩校长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早日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各级领导参加王大珩校长塑像揭牌仪式
  • 【海洋光学】告别过去,拥抱未来。光谱仪以旧换新活动冰凉一夏!
    【活动介绍】| 旧光谱仪以每台(最高)$1500(人民币订单¥10000),换购海洋光学全新模块光谱仪,折扣最多不能超过新光谱仪零售价格的50%。| 本次活动不包括超小型光谱传感器Spark、Spark教育套件以及OEM光谱仪。| 多台旧光谱仪可以换购同等数量全新光谱仪-eg., 单个订单中,客户可以用两台旧的USB2000+优惠换购两台全新光谱仪| 活动自2017年7月26日开始,截止2017年9月30日,以客户下单合同日为准。| 本次活动的优惠折扣不得与其他现金折扣同时享受。(STS系列不享受阶梯价格)| 本次活动仅限旧光谱仪置换新光谱仪,其他产品线不参与本次活动。 比如: 旧光谱仪型号零售价置换光谱仪型号零售价优惠抵扣实际支付USB2000+$3,500QE Pro$13,000$1,500$11,500HR4000$5,500Maya2000 Pro$6,500$1,500$5,000STS-UV-L-10-400-SMA$2,000STS-UV-RAD$2,500$1,250*$1,250 *以上价格仅适用于本例参考使用,询价请联系当地销售或经销商。*本实例中,优惠抵扣不能超过全新光谱仪零售价格($2500)的50%,即实际获得的优惠折扣为$1,250($2500*50%)。 【活动说明】活动时间:活动自2017年7月26日开始,截止2017年9月30日,以客户下单合同日为准。旧光谱仪置换要求:旧光谱仪(除Spark系列)零部件必须完整,包括但不限于探测器,狭缝,反射镜,光栅等。活动范围:本次活动范围包括大陆,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关于代理商:本次活动同样适用于签约代理商参与关于OEM:OEM产品不参与本次活动 注:只有旧光谱仪通过验证,相关订单才会被执行。请在签订销售合同后7天内,将需要置换的旧光谱仪连同“以旧换新”表*,发送至海洋光学亚洲公司上海工厂,逾期该订单将恢复优惠前价格。 *“以旧换新”表请自行准备纸张,填写以下信息,随旧光谱仪发往至下方地址:(快递不接收到付,敬请谅解)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1165弄123号23幢1号厂房三层,海洋光学,李明峰收,021-61130807-507订单SO号客户姓名联系方式(邮箱&电话)所在单位旧光谱仪型号及数量(可多台)新光谱仪型号及数量(可多台) 【其他条款】| 本次活动自2017年7月26日开始,截止2017年9月30日,但海洋光学有权在任意时段终止或延长该活动。| 客户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旧光谱仪以获得本次促销折扣,海洋光学有权对旧光谱仪进行相关检测。| 已下订单不得参与本次活动。| 优惠折扣不得转让。| 海洋光学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利更改光谱仪交易的条款或条件,而无需事先通知。|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海洋光学亚洲公司(蔚海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 【活动咨询】AsiaMKT@oceanoptics.com
  • ​我国电镜产业人才需求下 电子光学学科亟待发展——访西安交通大学康永锋教授
    电子光学即带电粒子光学,该学科主要研究电子、离子的产生,电子、离子束的形成,对它们运动的控制,以及研究它们传输的光学特性等。在此学科基础上,电子束、离子束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显微镜、质谱、能谱等高端科学仪器,同时,在半导体加工/检测等工业生产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我国电子光学学科发展较早,但整个行业来讲,如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更多,而针对电镜设备本身的研究开展较少,此趋势下,我国电子光学学科逐渐萎缩。当下,发展电子光学学科已成为一项急迫的工作”。国产电镜产业化呈现复苏背景下,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和仪器信息网共同发起并主办的“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同期召开。论坛上,我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对电子光学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问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会后仪器信息网视频采访了电子光学学科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康永锋教授,围绕我国电子光学学科发展现状、电镜标准化情况、电镜人才培养等话题请其分享了观点。视频采访实录如下:以下为视频采访部分摘要电子光学学科的重要意义“除了刚谈到的电子显微镜外,在工业生产中,比如集成电路芯片加工检测,电子书光刻、芯片的缺陷检测、特征尺度量测、离子束蚀刻沉积以及注入掺杂等,电子光学学科可以应用到半导体芯片加工的几乎所有的工艺环节。除了在微纳加工领域的应用,带电粒子光学还是真空电子器件基础。在机械加工中,利用电子束可以进行切削、打孔、焊接等宏观的机械加工。此外,近年来在电子束焊接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电子束增材制造。以上各领域的应用影响到我们整个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带电粒子光学已发展成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科发展较早,当前出现萎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很多高校,除了西安交通大学以外,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这些高校都有开设电子光学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子光学领域的发展。但整个行业来讲,如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更多,而针对电镜设备本身的研究开展较少,此趋势下,我国电子光学学科逐渐萎缩。当下,发展电子光学学科已成为一项急迫的工作。”关于我国电镜基础学科建设“目前,电子光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从国家层面讲,希望在这一方面持续有较大投入,如建立一个电子光学方面,面向电子显微镜以及半导体加工检测等领域仪器装置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支持方面,如加大对电子光学学科的国家基金支持力度,有一定的倾斜,促进学科的发展等。”多方合作,共促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在电子光学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我国在国际舞台位于前列,且国内呈现了大量需求市场,近几年,国内涌现了诸多电镜、半导体加工检测相关企业,并陆续实现成长。除了刚才讲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若能将国家、市场、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整合,相信我们国家在电镜、半导体加工检测仪器装置等方面一定能走向国际前列。”受访人简介康永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全国电子束离子束专委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EC/TC27/M26专家组召集人。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超高压电镜中心担任特任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电子光学理论、数值计算以及高分辨电子光学系统研制工作。在电子光学领域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5项,相关研究成果在《Ultramicroscopy》、《Nuclear Inst. Methods A》、和《Optik》等电子光学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 修订2项电子枪国际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