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茚

仪器信息网三茚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三茚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三茚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三茚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三茚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三茚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三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三茚相关的论坛

  • 【求助】关于茚三铜反应问题

    用茚三铜显色做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鉴别,步骤如下:取本品5mg,加5ml水使溶解,加一滴氨试液和1ml茚三酮试液,水浴加热1至2分钟,即显橙红或红色。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加一滴氨试液呢?多谢啦

  • 给三高人群的饮食建议

    给三高人群的饮食建议。以鱼、禽、瘦肉,代替脂肪较多的红肉;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还可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如菌类、鲜豆类、笋类食物。

  • 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

    首先,这三种都是致瘾性食品,[color=#262626]咖啡因,茶碱,可可碱都属于黄嘌呤类生物碱。[/color][color=#262626]这些饮料会有轻微的兴奋作用。[/color]在早期是被认为会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而这几样东西由于可以带来宗教所希望的清醒,所以在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眼里是宗教仪式上的贡品,甚至还是可以流通的货币。16世纪,欧洲王室、政府发现它们的致瘾性后,为了防范人们上瘾,一般都课以高昂的税负(称为罪恶税)或者垄断市场。至于可可,后来就被加工成巧克力,更广泛地被人们食用。时至今日,它们的致瘾性还是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市场仍然是巨大的蛋糕。因此,这些致瘾性食品给人们的感官或精神上的愉悦使他们更多地食用。

  • 【转帖】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

    http://chinese.wsj.com/gb/20070927/bch083802.asp?source=whatnews1 中港台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2007年09月27日09:42英 | 大 | 中 | 小中国官员以少有的坦诚措辞公开承认,三峡库区存在隐患,如山体滑坡、水土流失以及污染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迅速得到解决,将会引发严重环境灾害。官方媒体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在其英文新闻报导中援引了本周一次会议上专家的发言称,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三峡大坝项目将会引发巨大的灾难。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承认三峡大坝可能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环境问题。上述言论正是出自最近中国政府官员就三峡大坝影响问题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据新华社报导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表示,我们决不能放松对生态及环境安全问题的警惕性,也决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其他与会专家称,三峡水库已经引发了威胁周边居民生命安全的山体滑坡现象,他们还警告称,下游堤岸也受到了侵蚀。新华社称,此次论坛于周一至周二在长江下游城市武汉举行,与会者表示,已经发现大坝对640公里长的库区产生了显著的不良影响。重庆市副市长称,三峡大坝沿岸36公里出现了91处塌陷。汪啸风说,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早些时候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已经谈到了三峡大坝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湖北省副省长李春明则警告说,从三峡大坝下泄的江水正在侵蚀下游的防护堤坝。湖北是长江流经的省份之一。科学家们说,三峡大坝以下江段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因为可降低水流速度的泥沙被三峡大坝大量拦截了。建设三峡大坝的初衷是控制每年肆虐的长江洪水,并为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提供清洁的电力来源。但从兴建之初时起,三峡大坝就一直是人们批评的目标,有人指责该工程强制搬迁了100多万当地居民,淹没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古迹,并将使四川盆地的地貌发生剧烈改变,等等。早些年对三峡工程的批评声音经常会受到严厉压制。1994年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至少耗资220亿美元,这一工程目前仍未完工。而现在,政府官员和科学家们又对可威胁到三峡大坝的其他危险发出了警告。在庙河村这样的三峡沿岸地区,山体滑坡的威胁是如此严重,以致于村民们不得不被迫搬迁。《华尔街日报》不久前一篇报导三峡大坝不断增多问题的文章曾提及了此事。新华社的英语报导援引汪啸风的话说,《华尔街日报》提及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据一家地方政府的网站称,三峡地区最近就发生过几次山体滑坡,6月28日发生的那次导致四名村民丧生,另有四位村民至今依然下落不明。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中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在全国许多地方,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含有化肥残留的农田用水把众多湖泊变成了污水池,大片水面被藻类所覆盖。从官方的统计数字看,中国一半以上主要河流的污染程度已经严重到了鱼虾绝迹或河水已无法供饮用和灌溉之用的程度。政府说,中国有三亿多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这部分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政府一直在加紧努力,以免环境问题阻碍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国务院周三刚刚批准了一项五年计划,在解决污染问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目标和相关措施。Shai Oster

  • 【转帖】09年1号消费警示 高档餐饮“三精水”泛滥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3月6日,国家卫生部在《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及工作重点及要求》中明确指出:重点打击餐饮场所鲜榨果汁等饮料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而一些专家也对餐饮场所自制饮料“花生浆里加几粒花生,一个苹果扎4扎苹果汁,其色香味全靠各种添加剂勾兑”的现象进行了抨击。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和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话题。针对目前一些中、高档酒楼、火锅店自制鲜榨饮料添加剂泛滥的现象,315前夕,《中国质量万里行》四川站特地发布——  多种添加剂勾兑出的豆浆、花生浆、核桃浆、果汁等“三精水”自制饮料在一些中高档餐饮场所泛滥成灾,其危害堪比“三聚氰氨”。  当豆浆、果汁、花生浆、核桃浆等各种看似诱人的“自制饮料”端上餐桌时,有多少消费者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记者在连续地跟踪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自制饮料实为兑入了十余种添加剂而炮制的“杂交产品”,其实质与“三精水”饮料无异,而一些中高档餐饮场所目前更是成为了“三精水”自制饮料的避风港和重灾区。  喝“自制饮料”像喝添加剂  在记者暗访的所有中、高档酒楼中,几乎每家都在推销各种打着“天然”、“健康”、“营养”旗号的自制饮料。“他们喝到的只是一种口味,根本没有什么果实成分,说白了,就像喝的都是添加剂。”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使用添加剂勾兑自制饮料早就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在成都市府河、西南等各大食品批发市场,制作果汁、花生浆、核桃浆的各种添加剂随处可见。但细看配料,则令人吃惊。例如:在一种制作花生奶的添加剂外包装上,记者看到,其配料为:白砂糖、葡萄糖、植物末、水分保持剂、酪蛋白酸钠、乳化剂、抗结剂、安赛蜜、黄原胶、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但惟独没有花生。而在一桶制作橙汁的添加剂外包装上,记者看到,其配料为:砂糖、香精、食用胶、诱惑红、柠檬黄、酸味剂、柠檬酸钠、已二稀酸铀钾等,但惟独没有“橙”字。  即便这样,卖添加剂的老板仍然很自信地说:“放心吧,制作出来口味绝对跟真的一模一样,很多大酒楼、大火锅店都是在我这里拿的货!”  5斤添加剂制出60斤鲜榨饮料  3月10日,记者借故潜入到某酒楼的自制饮料操作间,只见一位年轻女工正在榨汁操作。她从一桶没有任何标签的塑料瓶中,倒出白色的液体加入搅拌机,又从三盒粉末中,用汤匙挖出少许粉末加入,加水后搅拌,再洒上一些花生渣,一扎花生浆就完成了。榨出的花生浆,香味扑鼻,色泽诱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般消费者根本不会想到——自己高价买来的“花生浆”,原来竟是十多种添加剂和水兑制而成的“三精水”饮料,而花生,少得可怜。  不仅是花生浆,目前在许多中高档酒楼中流行的豆浆、核桃浆、果汁等自制饮料,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辙。  据了解,一包重约5斤的添加剂,售价仅为10多元,但却可以制出50~60斤“自制饮料”。而记者在某中档酒楼提供的一份自制饮品价目表上看到:豆浆28元/扎、花生浆48元/扎、核桃浆68元/扎、雪梨汁88元/扎、木瓜汁98元/扎……其利润可想而知。  “黑作坊造”流入中、高档酒楼  据了解,除了用添加剂勾兑外,还有一部分中、高档酒楼的“自制饮料”是外面一些既不卫生、又不合法的小作坊的产品。他们将豆浆、花生浆、核桃浆、果汁等做好后送到各大酒楼,由服务员以酒楼的名义高价推销给客人。  但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这些小作坊往往藏身在一些城郊结合带,其加工场地简陋不堪,污水横流、蝇虫乱飞,有的甚至旁边就是臭气熏天的猪圈。而那些低价招来的小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在使用添加剂上更是肆无忌惮,致使不少“自制饮料”存在大肠菌群超标、霉菌及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消费者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四川食品工业协会专家认为,这些自制饮料没有国家的“QS”认证,又缺乏执法部门的监管,加之滥用添加剂等随意行为,导致中高档酒楼的自制饮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它们属于典型的“非安全食品”,消费者应该主动予以抵制。  天府早报记者 林涓  各方说法  工商部门:生产任何一种饮料,都必须持有生产该饮料的营业执照和相关的各种手续,酒店、火锅店自己生产制造饮料,完全是一种无照经营,属于查处、取缔对象。  质监部门:目前没有一家酒楼的自制鲜榨饮料通过了“QS”认证,其生产、销售均属于无证行为,产品质量更是无从保障。消费者一旦在餐饮场所遇到无“QS”标志的饮料时,可随时举报,而执法部门也将对这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卫生部门:其实国家对各种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检测都有严格的标准。所有餐饮场所不是饮料生产企业,所以不具备生产制作饮料设备和技术。而且卫生条件也达不到标准。很多自制饮料大多为小作坊生产,安全和卫生均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和监督。提醒市民应该谨慎对待。  律师:既然餐饮场所的自制饮料早就被纳入到QS认证体系,而刚刚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也再次明确了“擅自添加食品添加剂是违法”。而且再好的餐饮场所也不具备专业生产制造饮料的相关技术和卫生条件,也超出了其法定的经营范围,其自制各种鲜榨饮料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再加之以次充好,则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和损害。遇此情况,消费者可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对其进行查处。若要索赔,则应注意保存和收集好相关证据。(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大家警惕呀!!!!!!!!!!!!!!!!!

  • 【转帖】台湾三款饮料遭塑化剂污染

    据新华社电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25日发表声明,呼吁暂停饮用三种由台湾生产、可能受“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运动饮料,并要求业界立即停止出售有关产品。长期大量使用或致癌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说,中心当天接获台湾有关方面通知,指该三种饮料的部分批次已分销往香港,分别是台湾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4月7日生产的动力运动饮料(0.6L)、4月28日生产的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口味(0.6L)和4月29日生产的动能1000运动饮料(悦氏运动饮料)。据了解,问题根源在于饮品中使用的“起云剂”掺杂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发言人介绍说,“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 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的测定

    顶空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三氯甲烷,标准曲线做好以后,进行样品测定出现如图这种因为截距问题不能分析含量的情况该怎么写原始记录[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121933543082_8409_4225512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121933543908_3643_4225512_3.png[/img]

  • 每天三个小分享:关于水银

    水银【英文名】Mercury【别名】白澒、姹女、澒、汞、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来源】药材基源:为一种液态金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bar;Mercury or Quicksilver Hydrargyrum采收和储藏: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原形态】1.辰砂 三方晶系。晶体成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呈粒状、致密状块体出现,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为红色。金刚光泽,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2.5。比重8.09-8.2。性脆。2.自然汞 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晶体汞为菱面体状。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岩石裂隙。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常呈矿脉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产于辰砂矿的氧化带,常成小珠球存在于矿脉及岩石的洞隙内和浮土中。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陕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资源分布:1.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2.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在常温下为质重液体。银白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易流动或分裂成小球。遇热易挥发,357℃成气体,在-39℃时凝固成锡样固体。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硫酸中,形成汞盐。无臭。以银白色、具光泽、流动灵活、在光滑纸面上流过无遗留污痕者为佳。品质标志 (1)化学成分的定量指标 据《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规定:本品含汞(Hg)不得少于99.90%。(2)杂质限制 ①取本品数滴,置白纸上,滚动处不得留有污痕。②取本品5-10g,溶解于35-40℃硝酸(相对密度1.4)100ml中,溶液应无不溶物。【化学成份】为单体金属元素汞(Hg),并含有微量的银。【药理作用】1.水银(汞)的化合物有消毒、泻下、利尿作用,现已不用或罕用。元素汞不引起药理作用,解离后的汞离子能与疏基结合而干扰细胞的代谢及功能。元素汞不能自肠胃道吸收,但其表面暴露于空气中时可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因而吞食后有时可引起轻度泻下、利尿。吞食水银的人,大多数并无症状,水银自粪便排出,少数人可有某些症状,而极少数(敏感或其他未知原因)可引起立即死亡。2.水银为一种原生质毒,能和病原微生物呼吸酶中的硫氢基结合而抑制其生活力,最后使其窒息而致死。3.汞剂排泄主要由肾,其次是大肠。【毒性】汞剂对消化道有腐蚀作用,对肾脏,毛细血管均有损害作用。急性中毒多半由误服升汞引起,有消化道腐蚀所致的症状,吸收后产生肾脏损害而致尿闭和毛细血管损害而引起血浆损失,甚至发生休克。早期应用二巯基丙醇及其他对症措施,多数有效。慢性中毒一般见于工业中毒,发生口腔炎和中毒性脑病,后者表现为忧郁、畏缩等精神症状和肌肉震颤。【鉴别】取本品约1g,加硝酸与蒸馏水的等容混合液20ml,使其溶解,溶液照下述方法试验:(1)取本品硝酸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检查汞盐)(2)取本品硝酸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调至中性,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红棕色的沉淀。(检查汞盐)【炮制】1.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用。2.《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欲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性味】辛;寒;有毒【归经】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杀虫;攻毒。主疥癣;梅毒;恶疮;痔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

  • 秋季饮食养生“三宜八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养生的大军当中了。秋天的到来给那些养生人士又带来了新的挑战,秋季如何养生?秋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秋季养生:注意饮食的三宜八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营养学家认为,立秋后,最适宜吃以下食物。  黄绿色蔬果  即橙黄色蔬果和绿叶菜。夏天人们吃蔬菜、水果以瓜豆为主,比如黄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芦之类,四季豆、豇豆、毛豆等。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类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低。 所以,到秋季来临,人们体内维生素A储备容易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到了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夜视能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容易感染之类的问题。因此要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另外,瓜豆类食物维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维生素C长期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  发酵食品  到了秋天,应适当多吃营养丰富又帮助消化的食品,发酵食品就有这个好处。发酵时微生物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同时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抗营养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质,使微量元素和各种活性物质能够更好地吸收利用。主食可以选择发面饼、馒头等发酵面制品,尤其推荐杂面发糕,粗细粮搭配营养更高。副食可以多吃豆类发酵制成的豆豉、豆酱、酱豆腐、麻豆腐、豆汁,奶类发酵制成的酸奶,还有大米发酵制成的醪糟等。 各种薯类  秋季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薯类食品多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传统认为薯类食物能补中气,现代研究又认为它们作为主食食用,有利于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玻经常吃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作为精白米面的替换品,是非常好的养生措施。  秋季饮食八忌  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  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功能,要多吃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并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忌吃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 有些食物虽然有较好的养生作用,但在某些时间段里却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比如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农历七月时不要吃蜂蜜,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毒植物都在农历七月开花,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后,酿出的蜂蜜也会含毒。农历八九月份,正是秋冬养阴的补给期,应该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而生姜是辛辣食物,食用后易使人生秋燥,导致耗气伤神,所以最好不要吃。瓜类属于阴寒食物,吃多伤脾胃,因此秋天要少吃。 忌盲目控制饮食  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  忌盲目吃蟹  秋季正是蟹肥时,这个季节的螃蟹个大、体肥、味美,而且进入秋季,螃蟹会爬到岸上极易捕捉。因此,秋季成为了吃蟹的最好时机。蟹虽好吃,但却有许多讲究。蟹要洗净,蟹体内有大量细菌和污泥,如果不处理干净,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就可能带至体内,使美味蟹变成杀手蟹,对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 怪,饮用水新国标,再推迟三年?!

    摘要:使用了27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以下简称旧标准)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蹊跷的是,在6月29日全国人大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的联席会议上(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这意味着新标准的实施再次推迟,一个原因在于各地的监测能力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依然很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饮用水专家指出。 旧国标大限已过,新国标却推迟三年实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出现了政策监管缺位的怪诞之象。 2007年6月30日,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张成玉副巡视员曾公开表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07 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部分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情况确定,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实施。 也就是说,使用了27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以下简称旧标准)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但蹊跷的是,在6月29日全国人大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的联席会议上(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 "这意味着新标准的实施再次推迟,一个原因在于各地的监测能力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依然很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饮用水专家指出。 即便新国标如期实施,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和信息公布,仍陷落在职能交叉的行政部门之间。更甚是,有关监管部门的历年监测信息,以隐蔽和"躲藏"方式披露,使公众难以有效地了解饮用水安全状况。 饮用水新国标8年难执行 水源污染的不断加重迫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 1986年10月,卫生部发布了旧标准,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四大类共35项,其中有机项目只有4项,符合当时水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的现实。 随着水质的变差和污染种类的日益复杂,2006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的标准,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重点是加强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控制的要求。 即便是新国标,也并非高标准。事实上,饮用水卫生标准方面,俄罗斯是395项指标,美国是113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指标是147项。 "新标准的检测指标看上去比不少国家要少,但是检测指标的多少并不是评价标准科学与否的唯一条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专家对本报介绍,每个国家的检测指标是根据其水域的环境条件和流行毒理学原理确定的。 陈竺表示,106项的饮用水水质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基本状况的常规指标,即必测项目共计42项;另一类是非常规指标,包括64项,这类指标是相对局限存在于某地区的一些指标,或者是不经常被检出的指标,这些指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确定存在风险的非常规指标纳入水质常规检测体系中。 "为了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开展水质的经常性检测,但要说明的是,经常性检测不是每次都检测106项指标,也不需要地市、县都具备这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陈竺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要实现106项指标检测能力的覆盖,而地市级城市,具备42项常规指标和当地重点控制的指标,在县级具备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 这意味着新标准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将再次延迟。 "新标准的落实确实不易,一个水样做完106项指标的检测成本在2万块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王占生对本报表示,目前住建部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系统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强,全国40多个地方水质监测中心有20多个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 而卫生部疾控系统的检测能力则明显较弱。根据卫生部2011年12月印发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显示,在全国32个省级疾控机构中,只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和山东的实验室具备106项指标检测能力,占15.6%;检测能力在80-106项之间的实验室为13个,占40.6%;80项以下的实验室为14个,占43.8%. 同时,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不容乐观,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33项、27项,非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14项和3项。 新国标一推再推执行时间,除了监测能力,官方给出的理由还有水厂成本问题。即根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公开说法,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共供水企业亏损面为31%,资产负债率高于50%,整个供水行业经营业绩不好,很多水厂难以承受检测设备和管网改造费用的大笔开支。 其次,财政投入方面也明显不足。 "在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提到,预估监测能力的投资需求为15亿元,但《规划》并没有指明资金的来源,也没有明确中央政府的责任,只是提出中央补助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及财政困难地区倾斜,更多地寄希望地方政,地方政府要将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部分优先用于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前述专家介绍,如果单靠地方政府去完成,并不容易。 躲躲闪闪的监测数据 "饮用水水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卫生部负责末梢水(即入户水或龙头水)的监测。"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宋献方对本报表示,目前卫生部的公 开方式比较隐蔽,而且公布的内容很不规范。 前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目前,对水质的检测,住建部和卫生部都在做,其中住建部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对自来水的监测属于行业的监测,不少地方的监测中心与自来水水厂的监测人员是"一班人马,两套牌子",而卫生部疾控中心的监测则属于第三方的监测,对出厂水的水质检测进行卫生监督,对末梢水的水质进行检测。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特别关心饮用水入户的质量问题。"联席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提问:饮用水安全信息的公开与公布相关工作进展如何? 对此,在联席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正式回应,在饮用水卫生监督方面,卫生部每年发布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其中就包含了全国饮用水三个方面的监测总体合格率的数据:一是饮用水的出厂水,二是二次供水,三是末梢水。 也就是说,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都体现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 本报获悉,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是2011年的统计数据)还未出版。不过关于2011年的饮用水水质数据,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公布了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数据,即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 但他并未公布二次供水(所谓二次供水主要为弥补市政供水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生活在高层人群用水,由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用水形式)的水质监测数据。 根据本报记者查阅近些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现2007年与2008年的"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的指标类项比较清晰且一致,均按照"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三项公布其监测样本数量及合格率。 如2007年这三类水的(市政供水)合格率分别是:89.0%、93.9%、93.4%,而2008年的数据分别为:91.6%、94.7%、93.5%. 尽管年度统计年鉴中有上述相关监测数据,但并未对数据做详细说明,如采样时

  • 【“仪”起享奥运】三伏天饮食禁忌:三物不吃,守护健康

    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由于外界环境暑湿交加,人体内部脾胃相对虚弱,因此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以下是三伏天应尽量避免的三类食物,以守护您的健康。[b]1. 凉食:尽量避免,以免损伤脾胃[/b]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脾胃相对虚弱的现状。因此,在三伏天里,尽管皮肤、手脚常感炎热,但肚子却可能处于“凉凉”的状态。此时,若过多摄入雪糕、冷饮或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易损伤脾胃阳气。待到秋季天气转凉,便可能出现拉肚子、畏寒、手脚冰冷甚至关节冷痛等问题。因此,凉食在三伏天应尽量避免。[b]2. 油腻、甜食:适量为宜,以免妨碍脾胃运化[/b]三伏天暑湿较重,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在此期间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甜食、糕点等,会进一步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体内痰湿之邪增多。因此,饮食调养应以健脾养胃、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油腻、甜食则需适量为宜。[b]3. 生食等不洁食物:谨慎选择,以免引发肠胃问题[/b]夏季,各种生腌水产品如醉虾、呛蟹、生鱼片等深受食客喜爱。然而,不少人在品尝这些美食后却出现肚子疼、上吐下泻等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高温天气下食物易滋生细菌和变质,同时这类食物中也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以及寄生虫。因此,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像生鱼片、生腌等生食以及有细菌滋生风险的饭菜均应谨慎选择,以免给肠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 饮用水GB/T5750.8 三卤甲烷扩项

    求助各位大佬,本人目前要扩项饮用水5750.8方法中三卤甲烷项目,标准要求填充柱,请问我可以用毛细管柱代替吗?可以的话我要选择什么型号的柱子,希望做过的小伙伴或知道的小伙伴帮忙解答一下,非常谢谢

  • 饮用水—三氯甲烷

    各位老师好,我想请教一下我目前在做饮用水—三氯甲烷的项目,目前的问题是标曲不是很好,梯度为:0、0.2、1.0、2.0、4.0、10 ug/L方法给的曲线,我刚尝试做,没有用顶空瓶,选用的是100 mL容量瓶(封口膜缠绕两层,40℃水浴1h),线性9都没有。手动进样(100ul)进样针进样量为30 uL。而且做样品空白超纯水代替在3 min目标物出现的位子也有鼓包,想问问这是衬管污染了吗?(用是不分流衬管有玻璃棉)需要清洗衬管和取出玻璃棉进样吗?还有就是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吗,需要在进样的时候注意什么吗?先谢了

  • 【求助】饮用水测定三氯化碳检出线的问题

    我们买的6890N,配的是吹扫捕集,主要做地表水和饮用水的三氯化碳和四氯甲烷的检测,请教大家,做水中的这些物质一般标准系列的配制范围和样品检出限大概是多少,国标上给的标准系列我试了太高,根本检不出来.

  •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本人按《GB/T5750.8-2006》标准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做标准曲线时空白为什么会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的峰,怎么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啊?

  • 【转帖】拿什么驱散三聚氰胺阴影

    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去年12月31日发布信息称,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此前,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也被查出5.25吨问题奶粉,其中11袋275公斤奶粉三聚氰胺超标。  2008年9月,三鹿事件爆发,几乎将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但由于公众对乳制品的硬性消费需求,更得益于相关部门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在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中国乳制品行业迅速迎来了反弹式的发展良机。两起问题奶粉事件,既是对消费信心的极大挫伤,也点燃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重追问。  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两家乳品企业的问题产品,均是使用了此前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源所致。陕西方面公布的信息,金桥乳业的问题奶源来自在2008年10月复检时,将不合格样品偷梁换柱后,一直存放在库房中,并在去年再度拿出使用。而上海熊猫使用了由宁夏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因三聚氰胺超标被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的奶粉原料。  上海熊猫与陕西金桥事发于中国奶业整体复苏之际,或非偶然。伴随着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复苏,企业对奶源展开了新一轮的争夺,奶源重新紧俏缺,就容易有企业铤而走险,尤其是不掌握奶源的小企业,使用乃至倒卖三聚氰胺严重超标奶粉的现象已然有抬头之势。早就有公众对于数以万吨计的回收毒奶粉如何销毁、销毁途径等问题提出质疑。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忧绝不是多余。  总有一些人为了利益,不惮以任何手段去触碰良知与法律的底线。指望商家的自我救赎已经不太现实,也无助于食品安全防线的构筑,我们唯有期待制度的亮剑和监管部门的尽职尽责。遗憾的是,监管部门的作为似乎总与公众的期望存在差距。  拿什么来驱散消费者心头的三聚氰胺阴影?三鹿事件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集全社会的监督力量,配合相关职责部门的管理。但这一次,我们又踏入了同一条河流。  对消费者而言,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市场上出现了问题食品,而是出了问题食品却一无所知。而公众之所以要拥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也不仅仅在于这是舆论监督的前提,更是对监管的一种倒逼的力量。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 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检测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检测,我用的是岛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ECD检测器,弱极性柱,怎么做都做不出来,有哪位大神做过的,请赐教

  • 明天扩项饮用水中三卤甲烷有什么注意事项

    明天扩项饮用水中三卤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氯仿,溴仿)标准是 GBT/5750.8-2006手动顶空进样,计划用DB5 30*0.32*0.25代替填充柱试试,不知道难度多大。 有做过的大侠畅所欲言吧!因为氯仿是饮用水常规项目,已经扩好了。那么可以只做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溴仿 混合标液么(减少负担啊)

  • 聚焦丨两会话“第三方检测平台助力中药材及饮片质量

    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随着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实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检测项目增多、检测要求提高。 然而目前我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检验主要依赖于各级各地的药检所,造成了工作量大幅提升,压力巨大,建议由国家组织中药材质量管理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开展中药材、饮片检验检测,对国内中药材市场实施全品种和广覆盖检测,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中药材市场无假药。 借助具有法定检验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中药材及饮片检测,可以使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企业委减少对检测仪器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稳定药品价格。

  • 【转帖】环境保护部采取三大措施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环境保护部采取三大措施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记者 杨三军 2008-05-21 新华社成都5月20日电 环境保护部20日公布灾后重建饮用水保护技术指南、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水环境与水源地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灾区各级政府严格按技术规范执行,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正在四川指导环保系统抗震救灾的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目前,救援与清理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相关标准规范,以指导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按照环境保护部制定的严格而周密的应急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据周生贤介绍,新出台的三项饮用水应急保护标准规范,根据饮用水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消除与控制这些重点污染因素的技术措施与管理办法,如针对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规范要求必须迅速调整给水处理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应急处理工艺。 规范要求饮用水厂必须加强出水水质的监控,特别是对病原菌的监控,注意混凝沉淀、消毒工序的效果,可适当增加混凝剂,并保证加氯量,确保管网末梢有足够的余氯。 规范还要求,加大以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区域的水质监测频率,增加有机物监测指标;对于距地震废墟较近的地下水饮水水源地,应尽可能减少取水量或停止抽取地下水。规范特别要求环保部门,关注农村分散浅层地下水取水井或傍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问题,现阶段应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抽水饮用或傍河取水饮用。

  • 专家称饮用水新国标不该再推迟三年

    专家称饮用水新国标不该再推迟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说到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的不重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有些激动。  “如果是GDP上不去,会认真去抓,但是涉及到水质安全的问题,如饮用水检测能力不具备、水质不达标,为什么不去研究呢?你想,中国GDP已经全球老二了,为什么在自来水检测能力上投入依然不足?”  6月2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饮用水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这意味着原定于今年7月1日全面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再次推迟。  王占生认为,新标准不能也不该再推迟三年,“如果现在一放松,推迟实施,再放松三年或者五年,地方容易松气,可能还是达不到。”  他表示,饮用水安全的核心问题在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在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为什么不投一分给每一个百姓都关心的城市供水呢?”  王占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 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顾问。  饮用水国标应五年修订一次  《21世纪》:你怎么看待新国标再度推迟实施?  王占生:当初新标准是卫生部牵头起草,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部委参与,最后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因此,即便某个官员说,到 2015年,省级和省会城市要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这也不能算数。严格来说,标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新标准真要推迟实施,那就需要参与制定的部委之间相互协商,而且要政府正式发文告知公众。  我认为新标准应该在7月1日之后实施,某些地方达不到,地方要去想办法解决,而不能有畏难情绪。如果现在一放松,推迟实施,那么肯定会适得其反。再放松三年或者五年,地方容易松气,可能还是达不到标准。  《21世纪》:在2006年新国标制定之后,国家已经给了新标准实施5年过渡期。可是,为什么5年过去了,不少地方还是不具备实施新标准的能力?  王占生: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没有人去抓,无论是卫生部、住建部还是国家标准委,都没有充分重视这件事。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重视饮用水,如果是GDP上不去,会认真去抓,但是涉及到水质安全的问题,如饮用水检测能力不具备、水质不达标,为什么你不去研究呢?你想,国家GDP已经全球老二了,为什么在自来水检测能力上投入依然不足?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没人重视新标准,新标准就会形同虚设。这也说明我国的法治观念很薄弱。  《21世纪》:就新标准而言,已经制定五年了,是不是也要及时地修订?  王占生:在新标准制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我曾经提出新标准应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委员会应该提供专门的费用,找专门的制定人员(如卫生部的疾控中心的研究员),研究标准的修订和变化。  通常,每五年左右修订一次比较合适,但是我们不但没有修订,反而还要推迟实施五年之前制定的新标准。  自来水达标能否直饮?  《21世纪》: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地方自来水公司表示,其自来水水质达到了新标准,但是当地居民却普遍表示,自来水无法直饮。那么,这是不是对自来水公司的一种间接否定呢?  王占生: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末梢水与龙头水不是完全对应的概念。我们说的达标通常是说末梢水的水质达标,而不完全是龙头水。在高层建筑,6层以下的自来水,其末梢水就是龙头水,但是在6层以上因为要通过加压进行二次供水,末梢水只是管网末梢的水,而不是龙头水。  所以,在二次供水存在的情况下,即便末梢水达标,但是由于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仍会产生新的污染,可能导致龙头水并不达标,确实存在即便自来水厂说水质达标了,但是仍然不能直饮的情况。我建议,在二次供水的问题上,自来水厂应该一管到底,国家应该做出这样的要求,并配置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其次,有些百姓对自来水的水质状况不大了解。比如说北京某些地区的自来水硬度高,主要是由于密云水库的水中掺入了部分硬度较高的地下水。即便是硬度高,但只要在标准之内,也不可怕,也是可以喝的,只是饮用起来稍微有些麻烦。比如说水壶要结垢,清洗掉即可;或者水的表面上看上去有一层粉状的东西,倒掉即可。我就是这样处理的。  再者,现在有些老百姓有钱了,对水的品质要求高了,即便自来水达到了新国标他也不愿意喝,愿意再用净水器处理一下,喝更高品质的水,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净水器的使用很多,而说自来水不能直饮。  《21世纪》:有些百姓对自来水的水质不大了解,这就涉及到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水质检测信息发布制度。那么,你认为饮用水水质的信息发布存在哪些问题?  王占生:首先,我认为国家应制订明确的饮用水水质检测制度,明确环保部门、住建部门、自来水水厂和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细化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监测制度(包括检测周期、检测时间等),强化卫生部门的第三方监督检测职能,并及时地通报给社会。  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在悉尼奥运会之前,悉尼的自来水厂发现了“两虫”,自来水厂就发布公报,告知百姓自来水要烧开了再喝,中小学生要喝水就喝瓶装水,这部分钱水厂出。找到污染源之后,水厂再通报社会,说水可以直接喝了。  现在,我们的水厂通常不敢公布水质状况,怕老百姓有意见,但是水质不达标可能是水源的问题,而不是自来水厂的问题。而水源的问题也不能公布,因为不少地方要评卫生城市。这涉及到一系列的体制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水厂的检测属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是自我检测,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比如卫生系统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部也通过卫生统计年鉴对水质状况进行了公布,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依然值得肯定。现在的问题是,卫生部的意愿很强,但能力不足,人员和设备都不足,国家应当加大投入,提高他们的检测能力。  根据卫生部去年年底发布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2-2020)》,包括水质检验十倍投资、水性疾病监测投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投资和水质在线监测建设投资的估算为82.186亿。我认为,国家应该出这笔钱,因为饮用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否则卫生部的监督检测职能无法履行。  政府应履行对水厂的投资责任  《21世纪》:饮用水达到新国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水源地保护、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的的升级、管网的改造以及二次供水的管理等措施,需要大笔的资金。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政府和自来水厂各自承担什么责任?  王占生:今年5月出台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显示,中国城镇供水领域的投资需求大约为 4100亿,其中包括水厂改造投资465亿元;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 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但是这只是规划的投资需求,而不是实际投入,资金投入的来源也不明确。《规划》既未明确中央政府的投入金额,也未明确规定地政府的投入金额。只是笼统地说,将继续安排中央补助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及财政困难地区倾斜,而其余部门几乎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  我认为,中央政府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出钱,这种转移责任的方式问题很大,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方政府对自来水厂的投入已经很少了。地方政府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投资动力都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投水厂利润空间有限。  根据2004年修订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是8%-10%,其中,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水厂则希望通过涨水价来增加投入,而现在水价由政府管制,难以涨价。因此,4100亿元的投资如何落实,让人担忧。  从一般原则来看,政府和水厂的投资责任分担比较明确,大的水源保护工程、大的调水工程、管网改造以及检测能力建设应由政府承担,其余交由企业来承担。原则是很清楚,可是现在不执行。比如说,为了改善水质,广州自来水公司花了90亿实施西江引水工程,这笔钱是自来水公司向银行贷款筹到的,现在涨的水价只能够还利息,那本金就应由政府来出。  所以,既然教育投入国家可以规定要达到GDP的一定比例,饮用水为什么不可以呢?  《21世纪》:有人认为,新国标推迟实施的言外之意,就是为涨水价做铺垫。对此,你怎么看?  王占生:首先,我认为应当落实政府和水厂的投资分配责任,尤其是政府该投的投了,那么水厂的资金压力就会减少,这样也能间接降低水厂涨价的冲动。  其次,是不是要涨水价,也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有的地方财力充沛,那么可以多投入一些;有的地方财力不足,水厂只能通过调价来缓解。对水价上涨,百姓也应当体谅水厂的苦衷。你想,百姓的工资在涨,水价涨一点也是正常的。大家应该慢慢接受“优水高价”的概念。我计算过了,一吨水涨3毛钱,水质就可以达标,这个涨价幅度是不是比较大呢?这和瓶装水与桶装水的价格相比还是很低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