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吐啉

仪器信息网吐啉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吐啉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吐啉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吐啉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吐啉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吐啉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吐啉相关的解决方案。

吐啉相关的资讯

  • 大昌华嘉邀您见证国际涂料大展重临广州!
    为涂料行业及其相关制造领域服务超过20年的“中国国际涂料展”即将在11月底重临广州,涂料展会汇聚世界各地专业展商,为全球观众带来全线生产涂料、油墨的原材料、技术和生产/包装设备及装置,以及针对当前环保法规及能源效率要求下的相关解决方案和管理系统,为展商提供拓展业务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大昌华嘉仪器部将在借由2016 Chinacoat专业平台为观众带来全新涂料行业表/界面分析技术和解决方案。大昌华嘉展位位于国际设备、仪器及服务展区,展位号11.2F46/48,欢迎莅临大昌华嘉展位。大昌华嘉将携手瑞典Biolin亮相展会,推出的接触角测量仪(Theta系列)可以计算涂层表面/界面接触角,张力,固体表面能,分析亲疏水性,极性和非极性组成;全新表面张力仪(Sigma系列)分析快速的表面张力变化,研究表面活性剂扩散速率等性质。专业粒度行业领航者美国麦奇克(Microtrac)公司生产的 - 激光粒度粒形分析仪也将在现场展出;大昌华嘉展台定位(Zone 3区)日期: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周三至周五)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阅江中路380号大昌华嘉仪器部专业提供分析仪器及设备,独家代理众多欧美先进仪器,产品范围包括:颗粒,物理,化学,生化,通用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以及流程仪表设备,在中国的石化,化工,制药,食品,饮料,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大量用户,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 821 0778邮箱地址:ins.cn@dksh.com欢迎浏览大昌华嘉网址:www.dksh-intrument.cn
  • 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有图有真相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有图有真相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 电话:86-21-54890099 传真:86-21-54248311 网址:www.anpel.com.cn 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 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总磷分析原理和用途
    总磷是水体中磷元素的总含量,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其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化肥、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过量磷是造成水体污秽异臭,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和海湾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原理:水中的含磷化合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强氧化剂氧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在钼酸盐酸性溶液中,生成磷钼酸杂多酸还原为蓝色的磷钼酸盐,通过测量该磷钼酸盐的吸光度,从而得到水样中总磷的含量。主要应用场景有企业雨水、污水的监测,市政管网、提升泵站、地下水、河水、湖泊水、海水等水质中总磷含量的监测。
  • 新!监管/疾控/临床/华大/贝瑞/嘉宝仁和/ 吐露港等确认出席MDx2022!
    新!监管/疾控/临床/华大/贝瑞/嘉宝仁和/ 吐露港/圣庭/微岩/予果等确认出席!碰撞“生殖遗传+感染诊断”新火花!2022年7月1-2日,MDx2022第八届中国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将于上海盛大开幕!本届论坛首次升级“感染+生殖/遗传”诊断2大平行专场,并将重点剖析解读二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升级突破,NGS下的辅助生殖/PGT等灵敏度与准确性挑战,罕见病/遗传性肿瘤的携带者/孕前筛查前景与前沿进展等生殖/遗传诊断行业焦点;深入探讨基于测序的mNGS临床申报策略、靶向/三四代测序技术路径突破及产品开发,基于PCR/多重/超多重/多联检等技术升级及创新应用场景,基于核酸快检的CRISPR/POCT最新进展与广阔前景等感染诊断领域热门议题!了解会议详情,请点击:https://www.bmapglobal.com/mdx2022欢庆五一!限时团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团不到的!”即日起至5月7日,报名注册MDx2022,可享买二赠一团购钜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团购优惠详情!MDx2022已确认嘉宾阵容(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MDx2022部分热门议题与论坛结构【生殖与遗传诊断专场:孕前/携带者/植入前/产前/新生儿】行业前沿/焦点与临床/监管建议 基于二/三代测序等技术与应用突破 孕早期/产前/胚胎植入前 新生儿/儿童遗传疾病筛查/早诊 携带者筛查/孕前专场部分议题抢先看!基因嵌合出生缺陷防控技术和临床应用基因组学与人类遗传/复杂疾病的关联探索与研究NICS® 无创胚胎植入潜能筛查技术开发与应用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ERA)在个体化胚胎植入的应用无创产前单基因遗传病诊断(NIPD-MG)最新突破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无创产前单基因病检测中的应用快速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快速诊断危重新生儿遗传病三代测序技术在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中的临床应用前沿进展*更多精彩议题欢迎咨询组委:18017939885(同微信)【感染性疾病诊断专场:病原微生物/病毒检测】临床/监管建议与行业发展 技术迭代与应用突破 基于测序:mNGS/靶向/三四代测序 基于PCR/数字PCR/多重/超多重 基于核酸快检:CRISPR与POCT专场部分议题抢先看!全球首个获批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高灵敏度数字PCR技术与应用评价MeltArray高阶多重高灵敏核酸检测技术突破与开发mNGS产品临床试验策略与卫生经济学下的合理检测标准与建议自动化分子诊断技术及病原体检测的应用新型超高灵敏度新冠检测开发与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POCT)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解读最新Cas蛋白开发与CRISPR核酸检测技术突破mNGS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及试剂性能多中心评价指导纳米孔测序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where are we now?*更多精彩议题欢迎咨询组委:18017939885(同微信)欢庆五一!限时团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团不到的!”即日起至5月7日,报名注册MDx2022,可享买二赠一团购钜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团购优惠详情!详情欢迎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新技术!新高度!新未来!MDx期待您的加入!MDx会前直播演讲嘉宾持续招募中!如果您:有领先的突破与进展热衷于分享行业热点话题希望结识到更多的行业同仁并与之交流远在海外,受疫情影响行程不便,难以亲临现场MDx会前系列直播平台欢迎您的加入!组委会将免费提供优质直播服务,包含直播间搭建,前期宣传与准备,以及组织观众问答环节等,详情可联系组委:jane.zhao@bmapglobal.com打造行业交流新平台,助力高效商务合作!论坛开放主题演讲,产品展示,插页广告,晚宴赞助,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先进分子诊断技术!在这里,您将与分子诊断领域的行业专家以及领先企业直接对话,高效获取最新资讯,精准定位合作伙伴,助推中国分子诊断领域高速发展!即刻联系我们,获得有限的赞助演讲机会!详情请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关注官微,及时获取会议最新信息!】联系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mdx@bmapglobal.com网站:www.bmapglobal.com/mdx2022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 13665564971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先临三维公布2023年财报,营收突破10亿大关!
    近日,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临三维”)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 年是公司发展征程中极具意义的一年,收入突破 10 亿大关。全年营业收入 101,817.67 万元,同比增长 32.5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132,093.88 万元,同比增长 26.92%。先临三维2023年营收增长主要系3D 扫描仪销售增长较快所致,收入构成按产品分类与地区分类分析如下:据财报披露,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离不开研发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2023 年度,公司研发费用 27,294.20 万元(其中股份支付金额 4,619.23 万元),占营业收入 26.81%,持续保持较大的研发投入。公司围绕主业开展研发项目,在高精度工业3D扫描业务领域完成研发并推出了可实现无标志点拼接的三目激光三维扫描仪等新品,在齿科数字化业务领域亦完成研发并推出了无线口内3D扫描仪、面部3D扫描仪等新品。此外,公司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同时,先临三维不断深化国际化战略,国际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已销售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覆盖广泛。2023 年国际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21年、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 30,683.12 万元、48,387.68 万元和 61,564.71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4.07%、63.00%和 60.47%。先临三维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24年1月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 专精特新•制造强国年度盛典”的10项专精特新“年度绝活”案例,2024年3月公司入选工信部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先临三维2024年经营计划:1、 围绕高精度工业 3D 扫描与齿科数字化技术,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坚持技术的长期主义,确保公司的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处于行业先进地位,具备全球竞争力。2、 坚持以全球化眼光和国际化思维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研发、生产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德国、美国子公司的海外本地化建设;筹划设立日本等子公司,为重要市场配置本地技术支持和销售团队。3、 持续全面贯彻产品质量及安全认证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认证、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海关高级认证、安全生产体系、内控体系等体系制度,以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交付、技术支持等客户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实现高效管理,进一步夯实公司发展基础。4、 持续优化闭环的量化绩效管理,推行绩效专项考核,加强绩效追踪,通过考核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持续提高人均效能。5、 持续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培育具备公司特色的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用户意识来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公司在行业市场的影响力与客户粘性。
  • JAAS封面文章:XPS助力卡林型金矿中“不可见金”定量表征研究取得突破
    图1.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封面文章导读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 gold deposit),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从而得名,其显著特征是金在载金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中常以晶格金(Au+)和纳米级包体金(Au0)的形式赋存,因金无法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而被称为“不可见金”。“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对卡林型金矿的选冶及其微观成因机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不可见金”的定量表征仍然存在较大难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泉研究员及其团队采用逐级酸蚀与XP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卡林型金矿中金赋存状态的定量表征方法,首次通过XPS分析成功获得了“不可见金”的量化分布规律,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期刊。图2. 期刊首页截图及摘要译文分析利器图3. 岛津AXIS Supr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其五大核心技术- 研究成果概览 -黄铁矿表面通常覆有厚达几百纳米的贫金层(该层主要为FeS2),通过EPMA(电子探针)测试可得到S、As、Au元素分布,如图4,可见Au含量较低且主要存在于黄铁矿中贫金层下的富As区域。图4. 黄铁矿中微量Au的确认及其在富As环带中的分布地质矿产领域中,黄铁矿中Au化学状态的研究对卡林型金矿的选冶及其微观成因机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一般情况下,表面贫金层厚度远大于XPS的检测深度(~10 nm),且其中金含量远低于XPS的元素检出限(~0.1 at%),因此直接测试几乎得不到有效的Au信号,无法进行价态分析。中科院地化所矿床室万泉研究员及其团队以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样品为例,采用非氧化性酸简单有效地去除了屏蔽XPS金信号的贫金层(位于含砷黄铁矿最外层)以及干扰XPS金信号的含镁矿物(如白云石),首次采用XPS获得了“不可见金”的一系列重要定量数据。图5.酸蚀前样品Py0 (a)和酸蚀后样品Py1 (b)上三个不同位置获得的Au 4f XPS谱图图5(a)中未经酸蚀处理的黄铁矿的Au 4f谱图中存在显著的Mg 2s信号干扰且Au信号极弱,导致Au 4f信号几乎被Mg 2s掩盖。酸蚀后样品中绝大多数含Mg矿物被去除,Au 4f谱峰表现出良好的信噪比(图5(b))。根据Au0 4f7/2的结合能位置可推测出本样品中纳米金颗粒的粒径绝大多数小于6 nm,最小可达到1-2 nm。根据Au 4f谱图分峰拟合的结果可估算出Au0和Au+在样品中的百分占比(图6),其中Au0的百分比变化范围可从31.2%至59.8%,Au的物种和含量在同一样品的不同深度之间有轻微的分布不均。图6. 利用 Py1-Py4的Au 4f XPS光谱分峰拟合估算的Au+和Au0的百分占比该工作获得了卡林型金矿中“不可见金”具有合理统计意义的化学状态,有助于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并且该工作建立的分析方法有望应用于分析低品位金矿石以及其他地质样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泉研究员表示:由于样品中金含量低、分布不均且谱峰间存在互相干扰,因此利用XPS表面敏感的特征结合合理的样品表面前处理方法才能得到较好的测试结果,借助岛津XPS仪器高功率的特性,改进测试条件得到了信噪比较好的谱峰数据,成功实现了金价态的定量分析,使得卡林型金矿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期待今后能与岛津共同开发其他地质相关样品的表征研究。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撰稿人:崔园园
  • 东北地理所报道新一代全球红树林遥感制图成果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红树林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如防风消浪、促淤造陆、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等;同时,红树林独特的根系为各种鱼类、鸟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恢复关乎人类福祉。红树林与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精准的空间分布信息是评估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的关键。   目前已有10余套全球尺度红树林遥感数据产品。然而,受限于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如Landsat系列)等,早期的红树林数据产品难以精确刻画红树林斑块特征如形状、边界等,同时缺乏合理的空间细节。一些全球红树林遥感产品应用了部分区域的10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但由于未考虑到潮汐的周期性淹没或采用传统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造成严重的漏分或“椒盐”噪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贾明明、研究员王宗明,联合武汉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利用遥感大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集成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MSIC)以及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OBRF),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高鲁棒性的红树林提取方法体系,构建了全球首套高空间分辨率(10米)的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并命名为HGMF_2020。该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利用现有的红树林数据集,确定全球红树林具体的分布范围;应用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在GEE平台上合成全年最低潮影像;结合面向对象分割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取2020年全球红树林。以海南东寨港为例,基于OBRF算法进行红树林提取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与之前发布的全球红树林数据相比,HGMF_2020具有三方面优势:空间分辨率更高,被精细刻画的红树林斑块包含具有地理学意义的属性信息;红树林斑块空间形态完整、边界清晰,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漏分误差较低,包含更多零散分布的小面积红树林,总体制图精度达到95%以上。   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红树林总面积为145,068km2,面积范围和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亚洲地区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球总面积的39.2%;印度尼西亚红树林资源在所有国家中最为丰富,总面积约28,631km2,其次是巴西(12,149km2)和澳大利亚(10,530km2)。进一步分析发现,全球共有红树林斑块336,972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km2。可见,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   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全球红树林的保护情况。结果显示,全球44%的红树林位于保护地内部,这一数值略高于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的结果(42%),其中南美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面积最大,南亚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比例最高。已有研究表明,海陆方向宽度大于100m的红树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消浪能力,宽度大于1,500m的红树林可将1 m高的海浪消减至0.05m。贾明明等通过分析红树林林带宽度,定量描述了红树林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全球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具有明确的防风消浪作用。   HGMF_2020提供了最新的、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全球红树林的空间分布以及斑块结构信息,可用于海岸带保护与管理工作,并可以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评估。HGMF_2020数据集可在GEE平台上直接查看,并随文发布了数据下载地址。   相关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研究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开放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等的支持。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郭华东,国际红树林遥感专家Dan Friess在《科学通报》上分别撰写了亮点述评。图1.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Sentinel-2影像的全球红树林制图流程图2.2020年全球红树林的面积范围和空间分布图3.全球红树林保护的空间信
  • 定了,Nature说,应重点关注MALDI应用于临床生物组织成像分析
    学术界“大牛”Nature近日发表综述,遴选出2021年值得关注的重点技术,MALDI离子源应用于临床生物组织成像分析入选。这说明质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接近应用于临床分析的能力要求。而一旦质谱技术达到了这一要求,将面临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生物病理/毒理原位分析。为什么要说接近,而不是达到?咱们要看当前临床病理分析的一些需求。小分子,大分子当前,临床病理分析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手段,即使用免疫标记技术,抓取病理组织的标志物,从而进行病理分析。MALDI离子源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时获得该奖项的还有ESI离子源,其获奖的核心原因是这两种离子源为质谱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大分子分析提供了手段。但实际上,在其后的发展中,MALDI离子源因为各种原因,在蛋白组学领域被边缘化,其分析大分子的能力主要应用于微生物指纹数据建设,即我们常说的微生物质谱;或者应用于核酸位点分析(SNP),即现在常说的PCR-质谱联用技术。基于MALDI离子源的成像技术的出现,大有请MALDI-TOF MS重回蛋白组学研究领域的趋势。ESI离子源则直接奔向了代谢分析,在蛋白组学领域其亦只能进行大分子的碎片分析,且效率堪忧。虽然MALDI经常被认为可分析M/Z超过几十万的分子,但事实上,限于MALDI-TOF MS在工程化等方面的原因,一般我们所见到的国外企业所谓的高端MALDI-TOF MS,只能较有效地分析M/Z小于20000的分子,再往上,无论是灵敏度还是质量分辨率,都捉襟见肘。而当前病理分析中已经写进共识或指南的标志物集中于大蛋白分子,丰度较低,因此在性能上,当前这些质谱仪无法达标。成像质谱的关键性能成像质谱技术需要在极小的视觉范围(即样本范围)进行快速的成份和含量分析,因而对质谱仪的灵敏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举个粟子,当前商品化MALDI质谱仪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10微米,为达到这样的空间分辨能力,实际分析的样本面积甚至更小,所获得的样本量当然也是非常稀少,质谱仪是在非常极端的分析环境下努力地进行样本离子化工作,这对仪器的灵敏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再举个粟子,当前商品化MALDI质谱仪的成像速率,国外企业最高据说达到了50像素/秒(在这项指标上,国内企业还是蛮争光的,咱们后面再说),即每秒要分析50个只有小于10微米面积的样本,这同样对质谱仪的灵敏度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成像质谱仪的几个关键性能,灵敏度、成像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率,这三个参数互为反比,互相制约,而要同时提升这三个参数,核心就在于提升质谱仪的灵敏度。而要真正介入生命科学分析,还要提升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灵敏度能力。但提升一台质谱仪的灵敏度,何其难也,这是质谱仪技术的世界级难题!MALDI应用于临床组织成像的关键要求如前所述,MALDI成像质谱技术要快速与临床需求对接,就需要能够直接对蛋白大分子进行成像。这就说到了当前质谱成像技术的一大痛点,即质谱仪在分析高质荷比分子时,无论电离效率、灵敏度以及分辨率,都是几何级数的衰减,所以,看!不!到!于是,当前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组织分析,主要是在代谢组学圈子里打转,比如下图:图一:胃癌癌变及癌旁组织质谱成像图,由融智生物QuanIMAGE 实现在M/Z=784.9时,发现在癌变组织中有高表达(右),在癌旁组织中,随着离癌变组织距离越远,其表达快速下降(左)。截至目前,组织成像技术应用于癌症组织标志物研究已经兴起(悄悄说一声,质谱成像技术会很快成为论文大户),但如上图一样,限于质谱仪的性能,只能进行代谢分析。虽然论文已经有了不少,但真正能够走入临床,还需要大量的标志物筛找、临床验证等工作,有些遥不可及。有需求,才有研发动力嘛!来看看咱们国产质谱仪的大分子成像能力(不服来战)!图二:大蛋白分子成像能力,由融智生物QuanIMAGE 实现图三:猪肝脏血红蛋白直接成像,由融智生物QuanIMAGE 实现临床分析要讲效率,尤其很多分析是在病人身体打开,取样化验等待手术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质谱成像技术,说白了就是高密度进行大规模的样本分析,即便小到1平方毫米的样本,按10微米空间分辨分析计算,大约也要分析10万个样本,50像素/秒的速率,也需要33分钟。如此效率,如何应用于临床?咱们再来看看国产质谱仪的成像速率能力(不服来战)!截至目前,融智生物的QuanIMAGE系列商品化质谱仪已经实现了在10微米空间分辨率下,大于300像素/秒的成像速率,1平方毫米的样本按10微米空间分辨分析计算,所需时间小于6分钟!图四:胰脏胰岛细胞单激光/单细胞成像,由融智生物QuanIMAGE实现Nature为我们提出了应当关注的技术,但这些技术真正发展起来应用于临床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科研人员大量的辛勤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扎实地做出了不少成绩。通过一系列核心技术,极大地提升了MALDI-TOF MS分析大分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9年验证结果,10fmol信噪比大于200,BSA),因而能够在条件严苛的成像质谱技术中,实现对M/Z大于20000的蛋白分子进行直接成像,能够实现大于300像素/秒的成像速率,为质谱成像技术真正能够走入临床应用,做好了科学仪器端的基础工作。临床病理分析专家,你们感兴趣Nature提出的关注方向吗?
  • 基因治疗血友病重大突破!10名患者临床治愈
    血友病作为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凝血因子VIII活性(FVIII:C,血友病A)或因子IX活性(FIX:C,血友病B)显著降低,而产生终生自发出血倾向,关节肌肉反复出血最终导致患者终生残疾。血友病的临床标准治疗方式为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但需终生治疗,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治愈该疾病是世界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基因治疗成为治愈血友病的最前沿新技术。2022年5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张磊主任、杨仁池主任与华东理工大学肖啸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的亚洲首个肝脏靶向腺相关病毒(AAV)血友病B基因治疗(clinicaltrial.gov:NCT041353000)研究成果——“Safety and activity of an engineered, liver-tropic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 expressing a hyperactive Padua factor IX administered with prophylactic glucocorticoids in patients with haemophilia B: a single-centre, single-arm, phase 1, pilot trial”,以FAST-TRACK Article(Original Research)发表于The Lancet Haematology期刊。该研究作为亚洲首个以肝脏靶向AAV为载体的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纳入10例血友病B患者,通过一次静脉注射携带有凝血因子IX高活性突变体(FIX Padua)基因的AAV载体,实现患者的长期有效治疗。该研究证实,肝脏靶向AAV载体在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治愈“不可治愈的”血友病B从一种希望成为现实。基因治疗后一周内凝血因子水平变化新型载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磊介绍,治疗用载体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功能基因也做了高效能的优化。在基因治疗中,载体好比“货车”,新“货车”可以“精准定位”目的地,“跑偏”几率小。据介绍,治疗用载体由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肖啸教授团队研发、生产,并拥有知识产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肖啸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AAV衣壳,让AAV具有了肝脏向性高的特点。“从临床上来讲,这种新型载体能让基因治疗适合更多的患者。”论文第一作者、血研所主任医师薛峰介绍,新载体选用的AAV血清型在人群中预先存在抗体的比例较其他一些野生型AAV低,可以理解为适合用这种载体治疗的患者更多。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基因治疗效率,“货车”运送的基因也进行了优化设计。薛峰介绍,向肝细胞中递送的是可以表达高活性的因子IX突变体,这种被称为FIX Padua的高活性突变体,在与野生型FIX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止血能力更佳。创新治疗策略能预防过度免疫基因治疗的“利器”研制好了,在临床治疗中能不能起作用呢?如果一切顺利,载体将基因递送到细胞核内后,基因将脱离载体成为环状DNA,肝细胞按照DNA中的“密码”生成凝血因子释放到血液中,提高患者体内的因子水平,达到治疗作用。但现实情况不会像想象地那样顺理成章。张磊解释,在以往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凝血因子上升后下降的情况,这是体内免疫系统对呈递病毒衣壳的肝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导致肝细胞被破坏,疗效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创新治疗策略,在预防的同时提升了监测敏感度。”张磊解释,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提前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同时开展单细胞测序免疫监测研究,更敏感监测并适时应对出现的免疫增强反应。经临床试验注册后,研究团队对10名血友病患者开展了治疗,并进行了平均58周的随访。研究显示,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从治疗前的2%以下提升到平均36.93%。“在临床上,凝血因子活性大于20%—30%时,患者基本上可以没有任何自发性出血,一般损伤后出血也不会过多,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一般不需要接受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这种我们也称之为临床治愈。”张磊说。继2012年首个基于AAV的基因治疗药物在欧洲获批上市以来,单基因缺失造成的遗传性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科学家们已对包括血友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开启基因治疗临床研究。但在研发的过程中,由于受制于基因工具的自主性、有效性、优化平台等多方面因素,截至目前,血友病的高水平治疗技术仍由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掌握。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治疗效果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具备了高水平基因治疗血友病的能力。
  • 12种KRAS突变检测技术的关键差异的影响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相关性
    导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KRAS基因突变检测技术逐渐被运用到癌症检测和临床治疗。KRAS基因突变检测是目前癌症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前必做的检测项目。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不同,可以筛选出对靶向治疗敏感和耐药的人群,从而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既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又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对现今分子临床诊断中的最先进的12种KRAS突变检测技术做了一个评估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的KRAS检测方法,相应的灵敏度不同(如图1)表1 中列举每种技术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结论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质谱检测相对于测序检测而言,存在着可以明显读出密码子突变类型的优点。MALDI-TOF方法在KRAS突变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高、质量范围广及速度快等特点,在操作上制样简单、可微量化、大规模检测。MALDI-TOF将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通量、自动化基因分型的金方法。
  • 郭万林院士团队Nature Nanotechnology:“逆流而上”,开创绿色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科学背景】水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量收集方法,吸引了广泛关注。传统能量收集技术,如水力发电和太阳能电池,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面临着诸如设备体积大、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通过直接利用水和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电的水伏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水伏技术利用水分子的运动和与纳米结构表面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电能。目前已开发出多种水伏设备,涵盖了从水滴、水蒸发到波浪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然而,传统水伏技术中存在着电能生成效率低、设备操作时间短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依赖于水分子在纳米结构中的定向流动,且通常为下游离子运动。为了解决传统水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丘陵副教授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殷俊教授和仇虎教授合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upstream proton diffusion in two-dimensional nanochannels”的最新研究论文。他们转向研究质子在纳米通道中的逆向扩散现象。在二维纳米通道结构中,质子的逆向扩散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研究显示,当水分子渗入通道时,通道表面的官能团会解离出质子,形成高浓度的质子区域,从而驱动质子向反方向扩散。这种机制不仅与传统水伏技术中的流动电位不同,而且能够在毛细管渗透停止后持续产生电能,大大延长了设备的运行时间。本研究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详细探究了MXene/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MPCF)中二维纳米通道中的质子逆向扩散现象,并验证了其持续发电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仅使用少量水滴就能够产生稳定的电压输出,适用于柔性、穿戴式设备,例如从人体汗液中收集能量。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水伏技术的应用领域,还为微纳米尺度能量收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科学亮点】(1)实验首次展示了在MXene/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的二维纳米通道中,质子上游扩散的电力生成机制,证明了质子在与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可以产生电压。(2)通过将水滴渗透到纳米通道中,实验观察到水分子导致通道表面官能团的质子解离,形成高浓度质子。这些质子在水流驱动的毛细作用下,逆流而上,推动了电流的生成。(3)研究表明,使用仅5微升的水滴可以实现约400毫伏的开路电压,并且这种发电过程能够持续超过330分钟,显著优于传统水伏设备的短暂发电时间。(4)实验通过结合理论模拟与实际测量,揭示了水的扩散速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尽管通道内水分子扩散缓慢,质子的逆向运动却能有效补偿,从而实现持久的电力输出。(5)此外,基于该机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超薄柔性的可穿戴设备,能够从人类皮肤的汗液中收集能量,展现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科学图文】图1:MXen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复合膜composite film,MPCF设备的配置、特性和性能。图2:常规机制的排查。图3:在MXene/聚乙烯醇复合膜MPCF中,极慢的水渗透。图4:质子上游扩散upstream diffusion感应电流。图5:器件集成和应用。【科学结论】本研究揭示的上游质子扩散发电机制为水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示了纳米材料在能源收集中的潜力。传统水伏设备通常依赖于水流动与离子同向移动,而本研究通过展示质子在水流逆向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发电,打破了这一局限。这一发现不仅说明了质子解离和扩散在能量转换中的关键作用,也为设计新型水伏设备开辟了更多可能性。研究中,MXene/PVA薄膜的二维纳米通道表现出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能够有效促进质子的解离和扩散。这一过程的持续性和高效性使得该装置能够在长时间内提供稳定的电能输出,显示出优于传统设备的性能。这种新机制的广泛适用性意味着未来的水伏设备可以在多种含水环境中有效运行,例如湿润的自然环境或人体汗液等。此外,本研究强调了纳米材料在能源技术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开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无缝集成的能量收集设备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研究不仅为水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的工程应用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对质子行为的深入理解,我们有望创造出更高效、更便捷的能量收集解决方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原文详情:Xia, H., Zhou, W., Qu, X. et al.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upstream proton diffusion in two-dimensional nanochannels. Nat. Nano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4-01691-5
  • 融智生物:蛋白定量检测有望成为临床质谱的新突破点
    临床质谱成为精准医疗新方向临床检验需求的提升不断推动着检验技术的发展。生化、免疫等传统检验技术虽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对于检验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多指标联检等的需求。近年来,临床质谱逐渐进入临床,由于其本身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多指标联检等的优势,可以提高现有检验项目的精准度,也可以作为生化、免疫技术的有力补充,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有望成为精准医疗的新方向。所谓临床质谱,是指针对临床上特定分子的检测需求,结合了质谱仪器、试剂、耗材及样本前处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统称。临床质谱技术目前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检测、药物浓度监测、激素检测、微生物鉴定、微量元素检测等多个临床场景应用广泛,主要集中在临床小分子代谢物的定量检测以及蛋白、核酸等大分子的定性检测方面,鲜见对于蛋白标志物的定量检测。MALDI-TOF质谱:临床大分子检测利器临床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是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LC-MS/MS),这也是一段时间内临床质谱的主流技术。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以及质谱技术的发展,能用于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检测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ALDI-TOF MS的工作原理是用一定强度的激光照射样品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基质从激光中吸收能量,与样品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使得样品分子电离。离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加速进入飞行管中,小离子飞得快,先到达探测器,大离子飞得慢,后到达探测器,从而得出检测结果。图 MALDI-TOF MS工作原理示意图由于其“软电离”的工作原理,MALDI-TOF MS非常适用于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临床质谱新高地——蛋白定量质谱目前常用的临床蛋白标志物的检测主要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等方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依赖于抗体、抗干扰能力差、检测通量低、成本高等问题;串联质谱应用于蛋白质的检测虽然具有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高的优势,但是由于临床样本基质复杂,样本前处理繁琐,较难实现自动化,其对蛋白标志物的检测仍然停留在大规模蛋白标志物的筛选即科研层面,真正能用到一线临床蛋白标志物检验的质谱尚未出现。也就是说,临床质谱的蛋白定量检测目前仍然是一块空白的区域。MALDI-TOF MS在众多质谱中原理较简单、操作简便、对样本要求较低,是最容易实现自动化的一类临床质谱类型,这对于临床质谱的蛋白定量检测而言是一项巨大的优势。然而,上一代的MALDI-TOF MS由于重现性较差(SD>30%),不能满足临床定量的要求,所以其应用集中在定性检测方面,临床上我们所熟知的微生物质谱、以及近两年热门的核酸质谱都是MALDI-TOF MS在临床上的定性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如今MALDI-TOF MS也能实现临床定量检测应用了。融智生物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的MALDI-TOF MS平台——QuanTOF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通过速度和空间同步聚焦、靶板和离子探测器同时接地、极高频率数据采集等专利技术的改进,首次实现在宽质量范围内(10-1,000,000Da)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且仪器的重现性达到SD<5%,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定量的性能要求。图 QuanPRO蛋白定量质谱解决方案依托于高性能的QuanTOF质谱平台,融智生物正在朝蛋白定量检测方向积极布局,已经推出了包含试剂盒、全自动前处理仪器、质谱仪、数据处理软件在内的QuanPRO蛋白定量质谱全流程解决方案,可以一站式解决临床蛋白定量检测的面临的挑战,为临床疾病蛋白标志物的筛查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经济的新方法。未来,临床蛋白标志物的快速筛查将是QuanTOF除微生物鉴定、核酸检测以外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 对话曹健林:打破集成电路产业路径依赖,重新定义发展途径
    2023年10月26日,第七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IWAPS 2023)在浙江丽水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浙江富浙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南京诚芯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采访了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理事长曹健林。以下为采访视频:本次IWAPS组委会选择在丽水召开,曹健林表示,丽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但由于地处浙西南山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也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在丽水这样的地方召开,说明了我国已经走到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高技术产业已经在祖国大地到处都分不开了,而且也得到了祖国大地各地政府的重视。本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丽水的党委政府,包括经开区都给予了很多支持,虽然时间不长,但从 2019 年起丽水这里也集中了一批半导体产业企业,发展很快。在这里开会也是对本地半导体产业的一种支持。谈到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问题时,曹健林认为,包括研究、产业发展、应用等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产业事业当前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所谓逆全球化的问题。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今天,事实上是一个全球化的发展,它的研发、研究、产业,甚至包括一些基础理论、应用都是面向全球市场。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应用市场,那么迄今为止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一些先发技术的研究,主要还在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可能占便宜了,因此不愿意打破现有格局,打破这种格局的话,对中国的研究和发展的确产生了一定影响。曹健林强调,整个半导体产业或者半导体事业,包括它的研究,是一种应用牵引和需求牵引,需求牵引就是靠最多最大的市场需求,只有市场大了才能产生一些新的需求,只有市场大了,才能产生足够量的需求,然后不断发现所谓原理,在有些技术突破之后,不断的扩大生产,在解决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中碰到的问题。发达国家与中国脱钩,可能会使得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补短板,比如一些相关装备、材料、关键技术等对我们采取封锁,这种封锁显然会对我们的发展有影响。但另一方面来讲,这种封锁又促成了中国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了,大大提升了全国人民在拥有完整产业链这一点上的共识。谈到突破卡脖子问题时,曹健林表示,“卡脖子”问题的背后表现为“路径依赖”,即中国走的路都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路径依赖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当你白手起家的时候,一定要去沿着人家的道路去走着看,这样至少不犯错误,因为有人做成了,至少证明这东西是可以做成的。曹健林强调,我们的强项是产品应用,弱项是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关键装备等,当把这些弱项都补上后,我们要开创一条中国自己的独特道路,打破这个路径依赖。换句话说,等到我们真把我们的材料,装备,关键工艺等短板都补上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定义的发展途径来定义这个领域。重新定义发展途径绝不是闭关自守,我们在原有的路径上还愿意和全世界交流。谈到光刻技术突破时,曹健林表示,世界前沿的光是用EUV短波长的光刻来做,还要和其他工艺密切配合,需要光学工程、精密机械、控制、材料等基础学科的支撑。这些基础中国都具备了,并非不可逾越的门槛,只是缺乏实践的机会。有了学科基础,要把装备做好,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方面是我们的弱项。而在光刻机的研制方面,曹健林认为主要的障碍是缺少工程经验。
  • Nature 发布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 单细胞测序、临床质谱技术在列
    Nature上遴选的这七项技术就主要集中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它们分别是:热稳定疫苗、大脑中的全息图、构建更好的抗体、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让细胞感受到力量、临床质谱分析法、嗅出疾病。研究人员描述了在他们的学科中令人兴奋的工具和技术。未来已来!01 热稳定疫苗成立于2017年的全球防疫创新联盟(CEPI)致力于开发疫苗对抗新兴的传染性疾病。疫苗开发速度、规模和最终能让人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具体来说,还包括证明疫苗安全和有效的速度,以及如何大规模生产疫苗并向弱势群体提供疫苗,以便人人都能获得。包裹在脂类纳米颗粒内的mRNA疫苗,已经从基因序列到临床概念验证,再到中期分析,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公司,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验。这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数年或者是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其他创新也正在改善最终让人能用得上。比如运输的问题。有些技术利用糖分子进行有效的冷冻干燥,而不会破坏疫苗的精细结构,使其更易于储存和运输。另一个获取疫苗的途径,是开发便携式RNA打印技术。很少有国家拥有生产高质量疫苗的资本和专业知识,而且是大规模的。但在2019年2月,CEPI向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投资了3400万美元,开发了一个完全可运输的单元,这样使得低资源地区也能够生产自己的mRNA疫苗。这种创新将使疫苗更容易获得,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将为不可避免的下一波疫情做更好的准备。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的RNA打印机可以快速打印出mRNA疫苗的候选品02 大脑中的全息图光遗传学,一种控制特定脑细胞和电路活动的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到了2021年,这些工具将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光遗传学,研究人员可以将光线照射到组织中,所有表达这种工具的神经元都会做出反应。然而在现实中,大脑活动更为微妙。神经元只对特定的刺激有反应。时机很重要;顺序也很重要;神经元很少一起放电的。从2005年开始,光遗传学可以让我们操纵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但仍然无法重现细胞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缺点,一些神经科学家开发了新的光响应蛋白。与此同时,其他人在光学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全息和其他光学方法已经成熟到可以被非专业实验室采用。一束激光可能需要10到20毫秒来刺激一个神经元,而全息技术可以让你在不到1毫秒的时间内刺激这个细胞,这比4-5毫秒要快得多,而从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通常需要的4-5毫秒的时间。也可以同时生成多个全息图,或以特定的顺序生成多个全息图。这种类型的实验过去仅限于专门的实验室,需要这些实验室拥有制造定制显微镜的技术。现在,像Bruker和3i这样的显微镜公司,他们已经在双光子成像系统中加入了全息技术。神经科学家可以通过显微镜拍摄照片,标记他们想要激活的神经元,软件生成全息图来匹配这些激活模式。随着光遗传学工具和光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具有单神经元精度的神经编码。03 构建更好的抗体抗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被用作治疗手段,当然这主要是指对病毒或肿瘤这些疾病的治疗。然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科学家们研究出抗体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我们才真正开始挖掘其潜力。在新冠持续流行中,抗体疗法已呈现出新的紧迫性。大多数抗体疗法只是常规的、未经修饰的抗体,它们与特定的靶点结合——例如,病毒或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然而,这许多抗体在使免疫细胞处理目标物方面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抗体就一定能抗病毒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快速修改抗体,使其更好地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04 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人体中有许多功能各异的细胞。然而它们都来自单个细胞和基因组。从单个细胞如何产生不同的类型呢?三种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问题。第一个技术Hi-C,使用了一种研究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方法;另一种技术被称为CUT&Tag,可以追踪基因组上特定的生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研究这些化学修饰如何在单个活细胞中开关某个基因,第三个SHARE-seq,它结合了两种测序方法来识别基因组中可被转录激活分子访问的区域。05 让细胞感受到力量细胞除了生长因子和其他分子外,还能感受到物理的某种力量。而这种对力量的感觉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增殖、发育,甚至可能是癌症。力量是很难研究的,当你推动某物体时,会发生变形或运动,只能看到它的效应。但现在,通过使用两种尖端工具来可视化和操纵活细胞中的力量,科学家们可以探索物理力量和细胞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的GenEPi技术,融合了两种分子,可以在生理相关的条件下研究完整的细胞,不会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造成影响。第二个工具,是促动器ActuAtor。促动器是从ActA产生的,而ActA是一种来自致病细菌的蛋白质。当细菌感染哺乳动物的宿主细胞时,ActA就劫持宿主的机器,在微生物表面引发肌动蛋白聚合,产生了推动细菌通过细胞质的力量。通过改造ActA,使肌动蛋白在细胞内的特定部位聚合来重新利用这种劫持,比如给予光或化学刺激时。有了促动器,可以在细胞深处施加力量。例如,释放了线粒体表面的促动器,可以使细胞器在几分钟内被切碎。这些受损的线粒体更容易被有丝分裂吞噬而降解,但关键的线粒体功能如ATP合成没有受到影响。以前很难处理这样的过程,因为我们缺乏在活细胞中特异性和非侵入性地使细胞器变形的工具。促动器是最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工具之一。06 临床质谱分析法质谱法能快速分析复杂样品中的成百上千个分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化学特异性。生物医学研究用到的这些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极端。一些科学家正在开发高性能的技术来更深入地探测生物组织。研究人员正在简化质谱分析工具,以便医生可以将其用于临床决策中。该技术是MALDI,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分析的质谱成像技术。在临床方面,现在创造出了MasSpec笔,这是一种手持式质谱系统,帮助外科医生识别肿瘤组织及其边界。2021年,将继续对正在接受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手术或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使用MasSpec笔进行评估。两个外科医生用一个类似笔的电子设备对一个病人进行组织分析,这支笔用于检测肿瘤组织及其边界。07 嗅出疾病为了检测可能有环境风险或疾病的气体混合物,包括像是否含新冠病毒的疑似物,研究人员想模拟人类的嗅觉,知道我们在闻什么。然而,与视觉、听觉和触觉不同,嗅觉的化学传感器是很复杂的。它们包括检测几百种甚至几千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通常是很微量的。现在正在采取几种方法来开发下一代人工嗅觉系统,还需要让传感器做出更快的反应。人工嗅觉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例如检测哮喘患者呼吸中较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其他应用包括监测空气污染、评估食品质量和基于植物激素信号的智能农业。
  • 2023先临三维国际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举行,共谋合作新蓝图!
    2023先临三维国际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举行,共谋合作新蓝图!日前,2023先临三维国际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总部圆满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分享高精度3D视觉技术在全球各区域市场的应用与趋势。先临分享破浪前行 加速向新会议伊始,先临三维CEO李涛欢迎全球合作伙伴相聚杭州,对全球合作伙伴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表达了真挚的谢意,详细介绍了先临三维在海外市场的事业全景、最新研发成果以及产品规划等。2023年,在全球经济环境波动的背景下,先临三维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6%,其中海外市场业务占比约60%,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不断提升对海外用户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先临三维持续推进全球化运营,在德国斯图加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子公司增大投入,扩建团队规模,提高经销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精细的,本土化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保障。国际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黄小萍、国际齿科数字化产品总监平浩、3D打印产品总监庞博、国际3D数字化产品总监胡群、欧洲3D数字化部门总监Niels Stenzel和精度实验室总监李仁举分别作报告,与来宾们分享了先临三维在海外市场的部署与运营详情,以及新产品的技术特点与应用优势所在。大咖分享洞察前沿技术应用趋势美国MINEC成员以及美国数字牙科协会董事会成员Isaac Tawil博士、世赛CAD项目经理Dario Pinto进行演讲,分享了高精度3D视觉技术在口腔数字化、工业测量与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革新应用与发展趋势。专业论坛技术对话 思维碰撞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3D数字化和齿科数字化两个专业论坛,为这些垂直领域的专家、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一个更加深入的交流平台。大会花絮共襄盛会 畅叙情谊奋楫笃行,先临三维全球业务稳步向前,不仅需要公司持续深耕技术,保持出色的产品力,同样离不开多年来各专业领域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面向未来,先临三维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紧密协作,构筑更加坚实的合作关系,提供专业及时的服务,推动高精度3D视觉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应用。
  • 全面精准医疗时代来临在即 肿瘤精准诊断迎来三大突破!
    2015年,美国“精准医疗计划”的高调启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医疗发展的新方向。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技术,一句患者内在生物学信息及临床特点,在分子水平为疾病提供更加精细的分类及诊断,从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球每年肿瘤新发病例1400万,死亡820万,全球患肿瘤病例超过250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仅在我国,每分钟就有6.4人被确诊为癌症。因此,对肿瘤的研究成为精准医疗领域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肿瘤的精准诊断是精准诊疗的重要保证。与以往通过特殊染色、光学或者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等方式对肿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期不同的是,精准医疗时代下肿瘤标志物检测、液体活检、基因测序等方法兴起,新型诊断技术将逐渐替代原有技术成为肿瘤早筛的首选,肿瘤筛查成为健康人群体检常规项目指日可待。基因检测:整个精准医疗的基石基因测序是整个精准医疗的基石,也是精准医疗中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基因测序技术对于肿瘤个体化治疗主要有两方面应用:一是检测患者携带的肿瘤基因,二是检测肿瘤靶向药的靶点。肿瘤基因检测就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肿瘤患者的致病基因,寻找患者适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其他适宜的治疗手段,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项神奇的检测,是从一位好莱坞明星开始的。著名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和小姨都是乳腺癌患者,都携带突变的 BRCA1 基因,她的母亲于 49 岁确诊乳腺癌,56 岁因卵巢癌去世。 2013 年,朱莉做了 BRCA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也携带有 BRCA1 基因突变。结合家族史,医生评估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非常高。最终,朱莉决定预防性切除乳房。2 年后,摘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她的经历引起了轰动,也引发了全球对肿瘤基因检测的关注。通过基因检测分析相关基因的突变状态,了解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能够帮助医生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的靶向用药治疗方案。此外,肿瘤遗传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明确患癌风险,提早预防。肿瘤标志物检测:POCT领域下一个增长点肿瘤标志物,是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或是正常细胞受到肿瘤环境刺激所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根据自身特点分布在身体不同的脏器中。肿瘤标志物身体分布图肿瘤标志物分为肿瘤组织特有的和机体对肿瘤组织的应激反应产生的两类。肿瘤标志物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已知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强,实用性上监测重于诊断。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目的价值在于:发现原发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及评价,肿瘤复发及预后预测等,在诊断层面比较重要的标志物有CA199(胰腺癌)、CA724(胃癌)、AFP(肝癌、睾丸癌和卵巢癌)、βHCG(睾丸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和CEA(甲状腺髓样癌),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多种标志物联合检验判断。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的类型、肿瘤的部位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乳腺癌和胃肠道肿瘤和肺癌均可引起CEA的升高。肿瘤标志物一般多为蛋白检测,目前常用方法包括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POCT等。在常规大型设备检验中,化学发光因其免疫诊断的普适性和高利润率成为肿瘤标志物首选方法;而随着关键核心原料突破,实现原料自产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因其仪器的高覆盖率和检测价格较低,有望逐步替代化学发光法的部分项目;POCT因其快速、操作简便,对于癌症患者的实时监控优势逐渐显现。技术层面来看,生化免疫方法适合体检等大样本量检测,而POCT则适合特异性强、样本量少的肿瘤筛查和癌症患者的实时监控。液体活检:无创肿瘤诊断利器液体活检:非介入性、重复取样。液体活检是指一种非侵入式的血液测试,能监测肿瘤或转移灶释放到血液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是检测肿瘤和癌症、辅助治疗的突破性技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之一。液体活检主要包括ctDNA、CTCs、外周RNA和外泌体四个种类的检测,鉴于目前液体活检技术仍未成熟,癌症早期血液中ctDNA、CTC等数量较低,用于肿瘤早期筛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临床上癌症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用药指导应用最多。ctDNA(循环肿瘤DNA),cfDNA的特殊形式,肿瘤细胞脱落产生,外周血中含量极低,易被血浆中物质解离,常用二代深度测序+数字PCR联合测序,需要对所有cfDNA进行测序,找到ctDNA,含量较CTC多。作为一种无创检测,ctDNA检测最常用的检材是外周血,尿液和唾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也能够检测到ctDNA液体活检相比于传统侵入式组织活检具有依从性佳、标本易获取等优势,ctDNA的分析是一种有希望的微创替代肿瘤活检方法。外周RNA,具有和肿瘤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监测。RNA分子在血中极不稳定,多与DNA、蛋白等形成复合物或杂交体,如何从血液中分离出未被降解的RNA,RNA信息与肿瘤的相关性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外泌体检测,携带母细胞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和RNA等重要信息。肿瘤细胞的外泌体和正常细胞的外泌体的差异在于,肿瘤的外泌体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肿瘤的周围组织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液体活检是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已凸显巨大潜力,期待通过对液体活检的深入研究,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新兴起的肿瘤精准诊断技术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颠覆医疗领域的技术,使临床诊治产生质的飞跃。为促进肿瘤精准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交流,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2021年7月1日举办“肿瘤精准诊断前沿技术”网络研讨会,定向邀请肿瘤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分享。精彩报告提前预览权威报告专家专业解读、点击此处免费报名参会
  • 新突破 | 华大智造平台推进肿瘤临床应用领域国产化进程
    近期,基于华大智造平台打造的肿瘤相关产品硕果频出。8月29日,华大智造携手吉因加打造的 Gene+ Seq-200 和 Gene+ Seq-2000 基因测序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同时,基于华大智造测序平台,由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肺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通过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审批 。该试剂盒的获批,打破了国外测序仪在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领域的垄断局面。这些成果的产出,从硬件层面丰富了国产高通量测序仪产品线,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也推动了多样化的行业专用平台发展;在应用层面上推动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普及,推动更多医生和患者从国产高通量检测技术中获益。推动测序平台深耕肿瘤检测技术此次获批的Gene+ Seq-200和Gene+ Seq-2000两款测序仪,由华大智造与吉因加在肿瘤检测领域协同研发,是双方携手深耕肿瘤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华大智造充分发挥其在测序仪研发领域的优势,其独有的DNBSEQ? 技术具有高准确性、低重复序列率、低标签跳跃的重要特性。华大智造平台亦表现出开放性及兼容性。数据表明,两款测序仪在变异检出准确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准确性高达99.9%。在临床上可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以检测可能导致疾病或易感性的基因变化。该仪器在临床上限于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仪器配套随机软件配合使用,且不用于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或从头测序。促进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普及此次获批的“EGFR/KRAS/ALK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是一款肺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也是国内始款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仪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FPE组织样本中EGFR/KRAS/ALK基因变异,可用于吉非替尼、盐酸埃克替尼、克唑替尼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伴随诊断检测。其对于EGFR、KRAS基因突变和ALK融合的检测限均为1%,达到了国内高水平。这款试剂盒适配华大智造的三款高通量测序平台,通过将国产试剂盒与国产测序平台相结合,有力地打破了国外测序仪在肿瘤基因检测试剂领域的垄断,为推动高通量测序在肿瘤应用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更多肿瘤患者来带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平台到应用,华大智造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携手业内企业,开发更多专用平台和临床与科研应用,共同建设充满活力的行业生态体系。
  • 欢迎光临2010年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
    第15届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将于2010年9月27-29日在广州国际展览中心(琶洲展馆)隆重举办。翁开尔公司作为老牌化工原材料、检测仪器供应商,至今已有85年历史,我们在涂料、油墨行业都拥有丰富的经验,能满足全方位客户的要求。 中国国际涂料展作为全球涂料业界极具规模的行业盛事,翁开尔作为本次展会重点参展商之一,我们将携手Keim公司、Q-Lab公司、Sheen公司等众多国际著名化工原材料、检测仪器厂家参加本次展会。 本次展会上,翁开尔展台将为您提供以下展品展示(包括但不限于): 化工原料: Keim-Additec 水性蜡 Silcona 水性助剂 EuroCeras 聚乙烯蜡 Cytec(氰特) 氨基树脂 Invista(英威达) 2-甲基戊二胺 Indulor 丙烯酸固体树脂 醛酮树脂 PU树脂 检测仪器: Q-Lab老化试验箱:QUV / Q-Sun / QCT / Q-Fog 、Panel板 Sheen检测仪器:光泽计、杯凸试验仪、涂布机、湿磨耗仪、粘度计 Taber磨耗试验机:Taber5135、Taber5750、Taber710 RK油墨打样机:KPP Norman Tool磨耗仪:RCA纸带磨耗机、RCA纸 HJU抗石击仪:MTG【翁开尔独家生产】 DeFelsko测厚仪:Positector200、Positector6000 SITA表面张力仪:T15、T60【新品推荐】 Anseros臭氧试验箱:SIM6050-T、SIM7500【新品推荐】 欢迎社会各界光临翁开尔展台: 展台号:10F35-46 日 期:2010年9月27-29日 地 点: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 位置图
  • Nature重磅:一种通用型的癌症疫苗即将来临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癌症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近些年来,癌症免疫治疗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开始专注于癌症疫苗。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癌症疫苗都靶向癌细胞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这些变异的细胞。然而,这些抗原的性质和免疫原性(激发免疫反应的能力)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独特的,并且癌细胞经常通过变异和改变抗原呈递来实现免疫逃逸,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通用型癌症疫苗的开发。2022年5月25日,美国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A vaccine targeting resistant tumours by dual T cell plus NK cell attack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能克服癌症免疫中的个体差异,即通过靶向 MICA/MICB 应激分子激活两种主要类型的免疫细胞—— T 细胞和 NK 细胞,引起独立于肿瘤抗原的协同全面攻击。初步结果表明了这一癌症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中的效力和安全性。癌症疫苗(Cancer Vaccines),是一种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相关抗原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免疫治疗策略。目前,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癌症疫苗都属于预防性疫苗,如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而大多数治疗性癌症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癌细胞抗原的多样性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如果能开发一种通用型的治疗性癌症疫苗,将深刻地改变当今癌症治疗格局。在这项最新研究中,Kai Wucherpfennig 团队提出了一种癌症疫苗的新设计,这种疫苗靶向两种表面蛋白 MICA 和 MICB,它们可以激活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配体,加速免疫系统消灭肿瘤。新设计的癌症疫苗可以增加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B的表达量MICA/MICB 是一种细胞应激分子,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很少,但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量明显上调。研究表明,MICA/MICB 可以与 T 细胞和 NK 细胞表面的 NKG2D 受体结合而被效应细胞识别,介导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然而,狡猾多端的肿瘤细胞并不会心甘情愿地任人鱼肉,它们通过蛋白水解过程对 MICA/MICB 进行分解切割,减少它们激活免疫细胞的可能性,从而逃避免疫攻击。但这种全新设计的癌症疫苗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这种切割效应,提升肿瘤表面的的 MICA/MICB 蛋白的水平。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可以激活树突状细胞向 T 细胞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提升 NK 细胞的细胞毒性,最终更易引发 T 细胞和 NK 细胞协同双重攻击。新设计的癌症疫苗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引发协同双重攻击为了验证这种癌症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团队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中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疫苗能够增进对普通肿瘤及耐药肿瘤的免疫保护,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新设计的癌症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中的效力和安全性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癌症疫苗,它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对 MICA/MICB 应急分子的切割,激活 T 细胞和 NK 细胞,引起独立于肿瘤抗原的协同全面攻击,对耐药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模式图虽然尚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估这种癌症疫苗在人类中的潜力,但这依然是治疗性癌症疫苗的一个重大进步,未来希望遵循这种设计思路的癌症疫苗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 洋总裁单枪匹马揭穿奥林巴斯惊天黑幕(组图)
    相关新闻专题:奥林巴斯“丑闻”引仪器行业深思   记者手记:揭开日本企业黑幕的“洋和尚”   新华网东京11月25日专电 日本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前总裁、英国人迈克尔伍德福德大概是近期在日本最受关注的外国人。这个外来“洋和尚”单枪匹马捅开了奥林巴斯20年来隐瞒上千亿日元投资亏损、借助不当并购填埋账本黑洞的惊天黑幕。25日,伍德福德现身位于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俱乐部,受到数百名海内外记者热捧。   伍德福德23日来到日本,这是他上月遭奥林巴斯董事会解除总裁职务以来首次返回日本。24日,他前往东京地方检察厅、东京都警视厅、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等部门配合调查,25日还以董事身份出席奥林巴斯董事会。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伍德福德回顾了今年4月出任奥林巴斯总裁到10月遭董事会解职的经历,戏称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堪比悬疑小说,“刺激万分”。伍德福德说,他今年夏季通过日本一家杂志首次得悉公司以往涉嫌不当并购的线索后,决心追查此事并要求追究前总裁菊川刚等公司高层责任,不料很快反遭菊川刚操控的公司董事会解职。   孤身返回英国的伍德福德决定反击。他的策略是向西方主流媒体报料。这一策略成功了。《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开始“群殴”奥林巴斯。大约一周后,这一话题“出口转内销”,连日占据日本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迫使奥林巴斯11月8日首次承认隐瞒巨额亏损事宜,也促使日本证券监管和司法部门正式介入调查。   伍德福德坦言,他在日本遭遇“文化冲击”,对奥林巴斯的管理层职业伦理和企业内部文化深感震惊。他举了两个例子。其一,出任总裁后,他向时任副总裁的森久志询问对方工作哲学,森回答“唯菊川刚会长是从”。其二,在决定伍德福德乃至公司前途的那次临时董事会上,当菊川刚等人提议以违反公司利益为由解除伍德福德职务时,董事会所有其他成员毫无异议,齐刷刷举手通过,“像小学生在课堂里上课那样”。   不可否认,在海外媒体面前,伍德福德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挑战日本企业文化阴暗面的“斗士”。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出于日本独特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社会潜在的对“外来和尚”的排斥心理,如果没有与海外媒体的“结盟”,伍德福德可能就是一个孤军作战的堂吉诃德。事实上,那家日本杂志今夏率先曝出奥林巴斯所涉丑闻时,根本没能引来日本主流媒体和监管当局的关注目光。   在回答提问时,伍德福德毫不掩饰对日本监管当局的不信任。他说,自己当时向日本相关部门六次上书反映公司黑幕,均石沉大海。伍德福德向在场数百名海内外记者设问:多少人相信奥林巴斯事件取得进展缘于当局努力?举手者寥寥。再问:多少人认为这是由媒体曝光所推动?响应者众。   11月25日,日本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英籍前总裁迈克尔伍德福德在东京出席新闻发布会。伍德福德24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就企业隐瞒投资亏损接受检方、警方和证券监管部门问询。这是他上月遭解职以来首次返回日本接受调查。新华社/法新   有媒体质问,伍德福德如此穷追猛打奥林巴斯,是否有泄私愤的一面。伍德福德正色说,奥林巴斯在欧美市场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七成,它不仅仅是一家日本公司,更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有义务对海内外投资者负责。   奥林巴斯东窗事发后,也让日本企业界整体形象蒙羞。日本也有一些舆论担心,此事可能让市场扩大“打击面”,质疑更多日本企业的财务可信度和公司治理机制。对此,伍德福德强调,奥林巴斯的问题不在员工,不在技术,就在于企业领导层的胆大妄为和内部监管缺位。他并不讳言,自己愿意回来执掌奥林巴斯。   然而,据一些日本媒体报道,奥林巴斯现行高管放风要以违反企业纪律为由对伍德福德采取法律行动。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些投资者开始对包括伍德福德、菊川刚在内的若干奥林巴斯前高管发起集体诉讼。伍德福德则透露,他的下一站是美国,将会接受联邦调查局等美方执法机构的相关调查听证。   看来,伍德福德和奥林巴斯的“战火”也好,麻烦也好,恐怕还将继续。且不论结局如何,对于关注这一事件的众多看客来说,应当说这是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一个良好机会。   11月25日,日本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英籍前总裁迈克尔伍德福德在东京出席新闻发布会。伍德福德24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就企业隐瞒投资亏损接受检方、警方和证券监管部门问询。这是他上月遭解职以来首次返回日本接受调查。新华社/法新   11月25日,日本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英籍前总裁迈克尔伍德福德在东京出席新闻发布会。伍德福德24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就企业隐瞒投资亏损接受检方、警方和证券监管部门问询。这是他上月遭解职以来首次返回日本接受调查。新华社/法新
  • 这一仪器技术突破生物等效性难题,可豁免鼻喷雾剂临床终点研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鼻腔给药是一种高效、方便的给药途径,可用于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鼻喷雾剂通常由喷雾溶液或混悬液和鼻喷装置两部分组成,通过鼻喷泵装置将包含药物的液滴递送到鼻腔发挥药效。因药物在鼻腔内吸收迅速、起效快,所以局部作用鼻喷雾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由于鼻喷雾剂涉及到制剂处方、鼻喷装置以及药物与装置的复杂相互作用等因素,所以其质量评价对相应的分析方法有很高的要求。在2020中国药典中,鼻喷雾剂所要求的分析指标包括外观性状、酸碱度pH、有关物质、递送剂量均一性、每瓶总喷次和微生物限度等[1],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和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以确保与原研药的药学等同。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但对鼻喷仿制药开发而言,更为棘手的课题是如何评价生物等效性(BE) /strong /span 。 /span /p h1 label=" 标题居中" style=" 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0, 176, 8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获得FDA钦点——图像导向拉曼光谱技术 /span /strong /span /h1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对于全身作用的药物,BE通常采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PK),对比研究仿制药和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来评价其等效性。但对于局部作用鼻喷剂,鼻喷泵将药物递送至鼻腔后,直接在作用位点发挥药效,并不进入系统循环或者入血水平太低,因此难以通过传统的PK方法准确测定血药浓度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国外药品监管部门也一直在积极寻求和评估针对此类局部给药的鼻喷雾剂的BE试验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美国FDA发布的针对局部作用鼻喷雾剂的指南《Bioavailability (BA) and Bioequivalence (BE) Studies for Nasal Aerosols and Nasal Sprays for Local Action》中建议[2],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处方组成(Q1)与用量(Q2)一致,给药装置等同的前提下,通过PK,体外BE(Q3)和临床终点试验相结合的“证据加权法”来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PK试验证明仿制制剂在全身系统安全性上与参比制剂并无太大差别,体外Q3物理和化学特性指标可非常灵敏地评估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临床终点研究则用于判断药物在局部作用部位的递药一致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9年2月,FDA修订了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等5个混悬型鼻喷雾剂的生物等效性个药指南,修订的指南中建议了一种可豁免临床终点研究的新技术——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0, 176, 240) " 图像导向拉曼光谱技术 /span /strong (Morphologically- Directed Raman spectroscopy, MDRS)。根据建议,如果能用经过验证的MDRS分析方法测定仿制药与参比制剂中原料药颗粒的粒度分布一致,则接受用该数据代替临床终点研究[3]。 /span /p h1 label=" 标题居中" style=" 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突破区分原料药颗粒和辅料颗粒的粒度分布难题 /span /strong /span /h1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这一建议的科学依据在于:在Q1/Q2/Q3一致的前提下,药物经鼻喷泵递送至作用位点,如果沉积于作用位点的主药颗粒粒度分布与参比制剂一致,则它应具有与参比制剂等同的局部递药等效性和生物利用度,可作为支持生物等效性的重要依据[4]。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对于局部作用混悬型鼻喷剂,因制剂中原料药颗粒与辅料颗粒共存,传统的颗粒分析技术如激光粒度仪和显微镜等,虽然可以对制剂整体的粒度分布进行测量,但不能区分其中的原料药颗粒和辅料颗粒,直到MDRS技术突破了这一难题,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0, 176, 240) " 可以对混合组分中的原料药颗粒和辅料颗粒进行识别和分类,然后计算得到原料药的体外粒径分布结果 /span /strong 。2016年Apotex将MDRS技术应用于糠酸莫米松鼻喷仿制药项目中,并最终获得FDA批准豁免临床终点[5]。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MDRS技术又称为全自动颗粒粒度、粒形和化学成分分析仪,是马尔文帕纳科公司的专利技术。MDRS将基于显微镜的全自动颗粒图像分析仪和拉曼光谱仪集成到一个分析平台上,先对颗粒样品进行扫描成像和图像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拉曼光谱对颗粒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从而计算出混合物中组分特异性的粒度或形貌分布结果。 /span /p h1 label=" 标题居中" style=" 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0, 176, 80) " MDRS测量鼻喷混悬剂中原料药粒度分布方法详解 /span /strong /span /h1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Qing Liu等人对采用MDRS测量鼻喷混悬剂中原料药粒度分布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4]:a,将鼻喷混悬剂样品制备到载玻片上;b,制备好的样品在光学平台上进行扫描、成像和图像处理;c,通过实积度等形貌因子对样品中团聚和相互接触的颗粒图像加以识别和剔除;d,颗粒分类,先根据原料药颗粒与辅料颗粒的形貌差异,采用延伸度等形貌因子筛选和过滤绝大多数辅料颗粒,然后通过拉曼光谱对残留的少数辅料颗粒加以识别和剔除;e,计算保留下来的原料药颗粒的粒径,并获得具有统计意义的分布结果。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6f8c46b1-4c16-47bd-ae7c-b1f087d80214.jpg" title=" 图片13.jpg" alt=" 图片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图1. MDRS测量鼻喷剂药物粒度分布示意图[4]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作为一种创新的分析技术平台,MDRS在Apotex糠酸莫米松鼻喷仿制药项目中的突破性应用引起了药品监管部门和仿制药公司的广泛兴趣。MDRS的图像分析系统采用Nikon高端光学系统,可对0.5 ~ 130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自动扫描和成像,以高分辨率图像为基础分析颗粒的粒径大小和形貌特征,一次扫描可分析数千至数十万个数目的颗粒以确保分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拉曼光谱功能可对混合物中的颗粒进行化学鉴定和成分区分,从而获得不同成分颗粒的粒度和粒形分布信息。除鼻喷混悬剂以外,MDRS还适用于外用制剂、吸入剂、注射剂等复杂仿制药和某些固体制剂的反向工程和体外等效性研究,是突破仿制药制剂开发瓶颈,加快仿制药开发进程的利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参考资料: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1]. 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0106鼻用制剂,0112 喷雾剂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 FDA.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for nasal aerosols and nasal sprays for local action. April 2003.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3]. FDA. Draft Guidance on Mometasone Furoate Monohydrate, Revised Feb 2019.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4.Qing Liu, et al.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for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of First Generic Mometasone Furoate Nasal Suspension Spra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Bioequivalence Perspective. AAPS J. (2019) 21:14.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5].& nbsp FDA Embraces Emerging Technology for Bioequivalence Evaluation of & nbsp Locally Acting Nasal Sprays. a href=" https://ww.fda.gov/downloads/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SmallBusinessAssistance/UCM502012.pdf" _src=" https://ww.fda.gov/downloads/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SmallBusinessAssistance/UCM502012.pdf" https://ww.fda.gov/downloads/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SmallBusinessAssistance/UCM502012.pdf /a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作者:文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strong 马尔文帕纳科产品专家 /strong /p
  • 突出IVD企业基因,上海睿康生物联手赛默飞深度布局临床质谱产业
    2022年11月8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康生物”)与赛默飞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睿康生物首席科学家暨上海睿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谢晓磊与赛默飞中国分析仪器事业部商务运营副总裁周晓斌代表双方签约,睿康生物董事长李伟奇也抵达现场表示祝贺。  李伟奇表示,与2019年7月第一次与赛默飞签署战略合作相比,这次的合作扩大了范围,而且是一个双向输出的合作。如,未来我们的试剂盒也可能通过赛默飞的全球平台,向全球销售。谢晓磊也谈到,今天我们跟赛默飞签署了一个深化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原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产品方面,包含仪器、试剂、耗材等方面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合力打造自动化、标准化、合规化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  睿康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李伟奇拥有30多年体外诊断从业经历,是中国第一代成功的IVD企业家。首席科学家谢晓磊博士拥有20年质谱研发、应用和市场开发经验,负责领导研发和应用团队。在签约仪式后,睿康生物的两位高层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采访。  睿康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李伟奇  睿康生物首席科学家 谢晓磊  回顾睿康生物临床质谱发展历程  2011年9月,睿康生物成立。公司定位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医疗诊断仪器及设备、临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在精准医疗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质谱技术凭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多指标检测等优势,成为了体外诊断极富生命力的新技术和精准医疗的新方向,未来可在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等多领域对传统方法学进行升级和替代。自2018年以来,中国临床质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质谱应用于医学检验的热度不断走高,各大体外诊断及质谱厂商在该领域多有发力,涌入赛道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有调研显示,中国临床质谱市场潜力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临床质谱行业的投资热度和融资额度明显提升,逐渐展露出成为精准医疗领域下一个黄金赛道的潜力。  睿康生物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并积极展开了布局:  2019年7月,睿康生物与赛默飞签署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会借助赛默飞在质谱研发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睿康生物在试剂研发上的实力和对中国临床诊断行业深度了解,开发和注册适合中国医疗机构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并提供高质量和简单易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谢晓磊加盟睿康生物,搭建了临床质谱团队。睿康生物临床质谱项目进入了快车道。  2021年,睿康生物在临床质谱及试剂盒产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2月,睿康生物成功获批6个质谱试剂盒二类注册证,其中3个为独家产品,并有多个全球独家的二类/三类试剂盒正在注册中。2021年4月,睿康生物申报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RZ-500通过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获得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沪械注准20212220239)。  2021年,睿康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将助力睿康生物持续加大在人才、临床质谱研发及市场等方面的投入,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秉承IVD企业“基因”,以试剂带动仪器  睿康生物围绕临床质谱应用的痛点,着力打造并提供样品前处理-仪器-试剂-软件-服务整套业务流程的完整临床质谱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质谱自动化样品前处理设备AUTOMAN,可以直接针对试剂盒调配仪器的参数,完美适配不同试剂盒的样品制备需求。同时依靠仪器的性能选择开发最能满足临床需求的试剂盒,从而达成契合度非常匹配的产品体系。  谢晓磊曾经在赛默飞美国公司工作了7年,为了实现要做成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的想法,回国并加入了睿康生物。他表示,睿康生物跟其他临床质谱公司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我们有IVD的“基因”,我们的产品从研发、质检到生产、注册整个流程都非常合规,这个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质谱产品在IVD行业相对来说是新鲜事物。其次,睿康生物的业务模式非常聚焦,专注于IVD产品的开发,我们格外注重产品质量和口碑,坚信行稳致远。  谈到睿康生物的核心竞争力,李伟奇认为是公司在试剂研发方面的优势和在IVD行业的积累。IVD行业是靠耗材和试剂获取利润的,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一直在我们的核心产品--试剂的竞争力上。公司秉承着以试剂去推动项目的理念,我们的核心是开发好的试剂盒,然后推动仪器的销售。“我们仪器硬件是和赛默飞合作的,而且我们选的机型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和赛默飞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此次的签约仪式,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说到合作的仪器硬件,李伟奇介绍到,2021年获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RZ-500,采用国际领先的质谱技术,其灵敏度、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等均有良好表现,能够覆盖几乎所有检测项目。  谈到睿康生物的未来规划,李伟奇介绍,“除了已经获批的6个质谱试剂盒,我们现在正在推广一个血液中同时检测21项氨基酸的项目 接下来,公司会在阿尔茨海默症、传染病、肿瘤等一些创新的、特色的、独家的项目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 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渐行渐近,岛津红宝书助您大展宏图!
    导语2023年1月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支持重点区域监管创新和产业发展,持续夯实注册管理法制基础,扎实开展自制试剂试点等内容。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以下简称LDT)势在必行。针对客户需求和临床行业发展趋势,岛津推出《医学检验应用手册》,共分8大章节,内容涵盖质谱在出生缺陷领域、内分泌代谢及小分子代谢领域、营养水平监测、诊断标志物、基因检测、职业病与中毒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全自动前处理设备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和精准医疗。每个章节均包含临床检验中热点难点项目,满足质谱检测行业需求。手册中检测项目大部分采用自建方法,从试剂配置、样品前处理到质谱测定,助您轻松应对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开发!相关法规2021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指出,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求,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这为医疗机构采用LDT方式进行临床检验提供了法律依据。2022年,上海、广州及杭州等多地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支持LDT试点,有条件允许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目前,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质谱类型有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MS、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仪MALDI-TOF、液相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尤其是LC-MS/MS,是当前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的质谱技术,其与自动化前处理设备联用广受青睐。【岛津解决方案】丰富的产品线岛津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仪器涵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气相色谱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全自动在线前处理设备等,丰富的产品线保证了医学检验完善的方案应对。LDT红宝书 -《医学检验应用手册》岛津《医学检验应用手册》分8大板块,共包含71篇应用文章,其中包括临床热点项目新筛、维生素检测、微生物诊断、血药浓度检测及微量元素检测等,丰富的医学检验内容及细致广泛的LDT方案,堪称医学检验红宝书!LDT红宝书八大板块临床项目涵盖广泛1特色案例1:串联质谱同时测定27种激素串联质谱测定类固醇激素,一直被认为是质谱测定重点难点项目,而超过20种激素同时测定方案,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岛津激素方案从标准品配制,样品SPE净化到质谱分析,全套LDT流程助您轻松拿捏激素测定项目。串联质谱同时测定27种激素色谱图2特色案例2:ICP-MS快速测定血清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临床应用中人体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测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灵敏度更高更准确的ICP-MS,岛津ICP-MS临床测定方案操作简单、测定准确、仪器稳定,可准确定量分析人体内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3特色案例3:GPC-GCMS法测定血液中17种有毒物质对于低沸点、低极性的毒药物分析,岛津方案简单的前处理及GCMS准确定性定量优势,助您迅速开展相关检测。LDT自建项目步骤完整而清晰手册中大部分应用文章采用LDT自建方法完成,从标准品配置、样品前处理到液相条件设置及质谱参数设置,包含一条龙式完整方法开发,您只需“copy”即可完成LDT自建方法转移,使LDT方法开发化繁为简,使LDT方法开发“so easy”,解放您的时间和精力。4特色案例4:血尿同筛检测方案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作为检品量最大的串联质谱检测项目之一,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开来。按照相关规定,干血斑初筛阳性的患儿需进行GCMS尿筛二次确证。岛津提供即可使用的血尿同筛方案,血尿同筛均提供完整的前处理操作流程及数据处理软件,可轻松应对血尿同筛。血筛&bull 提供“即刻使用方法” ,可于多种试剂盒相匹配。&bull 仅需1uL进样量即可提供准确结果&bull 提高工作效率60 秒/ 样品专业化的软件简化操作步骤并提供质量控制管理尿筛&bull 单个标本一次分析可同时进行40种代谢病的筛查和判断。&bull 超130种有机酸已登陆于诊断软件,无需购买标准品,零方法开发。&bull 诊断软件可扩展多种有机酸筛查诊断。红宝书《医学检验应用手册》目录质谱在出生缺陷领域中的应用● 非衍生化-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法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缺陷筛查的应用研究● 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法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应用方案● 使用LCMS-8050衍生化法测定DBS中的氨基酸和酰基肉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有机酸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LCMSMS用于罕见病X-ALD筛查应用研究查的应用方案● LCMSMS用于肌酸缺乏综合征筛查应用研究● LCMSMS用于多种有机酸血症筛查应用研究● 串联质谱法用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诊断应用研究质谱在内分泌代谢及小分子代谢领域中的应用● 应用LCMSMS检测人血浆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 LCMSMS测定人血浆中27种激素含量● LCMSMS测定人血浆中17种糖皮质激素含量● 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血管紧张素I、II● 应用LCMSMS检测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氨基酸含量● LCMSMS检测人血清中全谱氨基酸● LCMSMS测定人血清中17种胆汁酸含量● LCMSMS用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应用研究● LCMSMS结合蛋白沉淀法用于人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液中的5种脂肪酸含量● GCMS法检测血液中8种短链脂肪酸含量● GCMS法检测尿液中8种短链脂肪酸含量质谱在营养水平监测应用● 应用LCMSMS检测人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含量检测● 应用Nexera MX System平行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系统检测人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含量● 串联质谱用于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 Nexera MX平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人血清中的VA和VE含量● LCMSMS测定血清中的维生素K1● 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维生素B1、B2和B6含量● ICPMS-2030在临床尿液碘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ICPMS-2030测定尿液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ICPMS-2030碰撞池技术快速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质谱在诊断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的总同型半胱氨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血清中甲基丙二酸的含量● LCMS-8050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快速测定人体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LCMS-8045多反应监测模式快速测定人体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LCMSMS同时测定人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Aβ1-42和Aβ1-40● 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草酸含量●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LCMSMS定量分析人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基因检测●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结合SARAMIS数据库鉴定耐药菌品种● 应用微芯片电泳仪MultiNA高通量检测诺如病毒基因● 一种高通量和自动化用于宫颈癌筛选和预测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方法● 微芯片电泳MultiNA在二代测序(NGS)文库质控中的应用● RFLP片段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DNA外显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微芯片电泳MultiNA分析基因编辑样本基因型质谱在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的应用● ICPMS-2030测定血液中的Cr、Cd、As、Tl 和Pb● ICPMS-2030碰撞池技术快速测定血清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 LC-ICP-MS直接测定血浆中Pt元素含量● LCMS-8045 测定血液中的草甘膦● LCMS-8045 测定血液和尿液中的乙基葡萄糖醛酸苷● GPC-GCMS法测定血液中有毒物质● 在线凝胶色谱净化结合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测定人体血液中有毒物质●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生物样品血液中甲醇、乙醇、乙醛、正丙醇、异丙醇、丙酮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内标法)● GC Smart+HS-10测定血液中酒精含量●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中磷化氢及其代谢物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进行血液中的5种毒物检测全自动前处理设备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CLAM-2000-LCMS-8050联用系统测定人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含量● CLAM-2000和LC-MS/MS联用测定尿样中的苯丙胺类毒 品含量● CLAM-2000与LCMS-8050联用测定人血清中5种雌激素含量● ATLAS-LEXT和LCMS-8045联用检测尿液中酸碱毒 品含量● ATLAS-LEXT和LCMS-8045联用检测毛发中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大麻酚● ATLAS-LEXT和LCMS-8045联用检测血液中11种常见毒 品含量● ATLAS-USIS结合GCMS测定血液中有机磷农药毒物● ATLAS-LEXT结合GCMSMS法测定血液中46种农药类毒物● ATLAS-USIS结合岛津“药物毒物快速筛查方法包”对尿样中毒物进行高自动化快速筛查、定性及定量● CLAM-2030-LCMSMS联用系统结合岛津“药物毒物快速筛查方法包”对血浆样品中毒物进行全自动化快速筛查、定性分析精准医疗● 《Nature》: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生物标记物对阿尔兹海默疾病的高效诊断● 《Oncotarget》: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筛查●《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基于nSMOL酶解技术对利妥昔单抗的LC/MS生物分析及方法验证医学检测道路上,岛津伴您同行,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医学检验应用手册》请扫码查看撰稿人:孙亮文中推荐技术方法方案仅用于医学专业人士技术交流,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
  • 先河网格化获临汾市长赞誉:提升排名的有效途径
    近日,临汾市副市长闫建国、环保局局长郭波带领临汾市环保、经信、住建、规划、交通等有关部门及各区、县负责人等一行17人,先后赴先河环保产业园、石家庄网格化现场监测站点、新乡市环境保护局、新乡市网格化现场监测站点,考察公司网格化建设和应用成果。新乡市政府副市长马义中、副秘书长李恒林、环保局局长胡建森,石家庄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冀平,石家庄市发改委副主任贾东旭及先河环保董事长李玉国、总裁陈荣强等参与接待。在先河环保生产车间、展厅和数据监控中心,李玉国董事长、陈荣强总裁向来宾汇报了先河的生产情况、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网格化监控系统以及VOCs治理等主要情况。闫市长一行全面了解了设备的生产过程及公司发展、创新、主营业务情况;在数据中心观看了网格化监控平台的实际运行及管控平台,进行深入交流,并重点询问了网格化监控系统的方案建设及应用。李董结合各地在网格化监控中的经验与作用进行了介绍,先河的网格化监控系统可以解决目前临汾面临的监控及管理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达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可以对大气污染尤其是无组织排放进行精准化、精细化监管,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个具体点位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有的放矢地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和环保执法工作,实现管理从“点对点”到“点对面”;通过实时的报警信息以及科学的管理流程、管理机制,直接打通监测到监管的通道,实现多部门的“协调联动”;系统还可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果进行评估,管控效果用实时监测数据说话,确保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李董还列举了网格化针对四季不同的首要污染物进行不同的目标控制,可以做到污染防控目标明确,并提前布置不同污染物、不同的指标的考核与达标情况,并针对临汾市污染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与交流。石家庄市环保局冀主任对石家庄的网格化应用进行了介绍,目前石家庄网格化监控系统对扬尘污染进行整体管控,能实时掌握扬尘工地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实时捕捉到异常事件的排放,对工地扬尘进行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工地污染超标现象明显减少,实现了限时治理、及时见效的管理目标,对政府管理部门精细化管理、监督指挥和决策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新乡市考察过程中,马市长、胡局长介绍道,先河的网格化系统达到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也就是:提供了三大支撑、解决了三大问题、取得了三大成效。第一,提供了三大支撑:一是技术支撑。新乡市与河北先河正态合作,在主城通过监测网络的建设,起到了“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为大气污染防治奠定了科学决策的支撑平台。二是智力支撑。新乡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打以来,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一天一会商、一天一研判、一天一安排”的会商研判机制,每天召开会商研判会议,对气象条件进行会商,对空气质量进行研判,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安排。三是信心支撑。通过网格化监测网络的建立和运用,使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持续保持了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决战决胜的勇气。第二,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工作抓手的问题。先河环保依据自身的科技力量,通过及时的数据分析,能够迅速查找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作抓手。二是奖惩依据的问题,根据网格化制定了两个硬指标来进行考核,每周评出上中下,对一次排名后两位的进行约谈、二次进行诫勉谈话、三次进行停职、四次进行免职,收效非常明显,压力迅速传导到位。三是督查整改的问题。督导人员每天深入到基层一线,由先河环保根据网格化监测网络数据分析结果指出督查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内容,督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得到有效落实。第三,取得了三大成效:一是机制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完善了新乡市建立的“三体系、三机制”,二是管控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先河环保专家团队根据气象和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利用网格化系统,多次提前制定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减排清单,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采取严格具体的应急减排措施“削峰降速”。三是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闫市长表示,此次考察收获颇丰,石家庄、新乡的经验做法有许多值得临汾学习借鉴之处,特别是新乡市采用网格化系统,配套专家咨询服务,措施精准,部门配合得力,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排名也有了显著提升。接下来临汾将结合各地经验,在网格化监管、供热供气、余热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上进行重点规划。新乡市住建局、工商局、工信委、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参与接待。
  • 常州涂料院主导制定的《使用LC-UV和LC-MS测定罐内异噻唑啉酮》国际标准项目成功进入DIS阶段
    3月14日,由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常州涂料院)主导制定的ISO 7012-3《色漆和清漆—水可稀释性涂料中防腐剂的测定─第3部分: 使用LC-UV和LC-MS测定罐内异噻唑啉酮》国际标准项目成功进入DIS(询问草案)投票阶段,标志着该国际标准草案的技术性内容已基本完善。据了解,异噻唑啉酮类生物杀伤剂具有潜在的接触致敏性,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过敏反应,国际上对纺织品、化妆品、玩具产品、指画颜料等产品中的异噻唑啉酮出台了多项限值法规。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35602-2017《绿色产品评价 涂料》和GB 18582-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也有对该类生物杀伤剂的限制规定。异噻唑啉酮类生物杀伤剂生产工艺成熟,价格适中,在涂料领域有广泛的使用,主要用于涂料在生产后及使用前的罐内防腐;但过高的异噻唑啉酮添加量将导致施工人员、终端用户群体产生过敏性反应,严重时将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准确测定涂料中异噻唑啉酮含量非常重要。ISO 7012-3国际标准的内容是以常州涂料院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37363.1-2019内容为基础,融合了多年的最新使用经验和理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而提出,方法先进、可行。该国际标准项目由常州涂料院在2019年5月召开的ISO/TC 35上海国际标准化年会上首次提出,2021年5月成功获批立项,后续经历了长达1年多的国际比对试验过程(包括试验方案制定、试验样品制备和分发、国内外7家实验室参加试验及试验数据的分析)、近20次的ISO工作组会议讨论,目前项目成功进入DIS投票阶段,DIS阶段投票将于6月6日结束,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标准发布后,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涂料中异噻唑啉酮含量测试方法、控制涂料中异噻唑啉酮含量水平,对于推动涂料产品低污染化、保护施工人员和终端用户群体身心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2024年第1季度,除了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7012-3取得阶段性进展外,常州涂料院主导修订的另一项重要国际标准ISO 11890-1《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VOC》也于2月16日启动了FDIS投票,该标准有望在2024年中发布。接下来,常州涂料院国际标准化团队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做好国内外资源的协调利用,完善标准内容,推动2项标准取得有效进展。
  • Nature子刊:AAV病毒基因治疗艾滋病的首个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现存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高达3800万人,且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中。2022年4月1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AV8 delivery of a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adults living with HIV: a phase 1, dose-escalation trial 的研究论文。诱导产生广泛中和抗体(bnAbs),是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利器。该研究对8名感染了 HIV 的患者进行 AAV 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通过 AAV 病毒递送编码强效广泛中和抗体(bnAbs)的 DNA,能够在体内长效产生广泛中和抗体,为艾滋病等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有力工具。这也是首次通过 AAV 递送在人体内产生单克隆抗体。该研究招募了8名感染了HIV的患者,他们接受了至少3个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然后他们接受肌肉注射的 AAV8 递送的广泛中和抗体(AAV8-VRC07)治疗,治疗分三个给药剂量:5×10E10vg/kg、5×10E11vg/kg、2.5×10E12vg/kg。这项1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是评估 AAV8-VRC07 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并描述患者对 AAV8-VRC07 载体及其产物的免疫反应。次要终点是评估 AAV8-VRC07 对 CD4 T 细胞计数和 HIV 病毒载量的影响,并评估参与者体内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的持久性。结果显示,肌肉注射 AAV8-VRC07 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1-3年随访期间,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或病毒载量未发生临床显著变化。8名患者在注射后第6周和第52周时广泛中和抗体均增加,8人都产生了可测量的血清广泛中和抗体,其中有3人的最大抗体浓度超过1µg/ml。有4人的血清广泛中和抗体浓度在长达3年的随访中接近最大浓度并保持稳定。体内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的中和活性与体外产生的活性相似。这项研究表明,AAV 载体可以在体内持久产生具有生物活性、且难以诱导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这位抗击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增加了新的有力工具。更重要的是,这一 AAV 递送平台能够单次注射长时间产生抗体,可以使用 AAV 递任何所需的抗体的编码 DNA,从而用于治疗疟疾、新冠、艾滋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还可用作其他生物药的递送,治疗自身免疫病、癌症等各种疾病。
  • 奥林巴斯前CEO向公司索赔6000万美元(图)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消息人士称,奥林巴斯前CEO伍德福德(Michael C. Woodford )在英国发起对奥林巴斯的诉讼,索赔6000万美元,主要因为他被解聘。   伍德福德曾质疑奥林巴斯17亿美元的付款,后被证实奥林巴斯存在财务造假。消息人士说,伍德福德被公司解雇,他起诉公司,索要10年收入。   奥林巴斯是全球最大的内窥镜制造商,它正在变更管理层。海外一些股东要求公司安插更多独立董事。   《卫报》早先报道说,伍德福德起诉奥林巴斯,索陪6000万美元。今天,双方在东伦敦法院召开听让会,明天上午10天前(当地时间)仍会继续协商。   奥林巴斯承认存在13年的会计欺诈,2008年它曾以21亿美元收购伦敦Gyrus集团,并向三家日本收购企业支付过高费用,为了掩盖亏损,奥林巴斯向顾问支付天价费用隐瞒亏损。
  • Nature重磅!国际首次报道CRISPR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临床研究 为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
    2022年8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黄河教授团队等开展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Non-viral, specifically 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 in B-NHL, CRISPR/Cas 介导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 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浙大一院胡永仙主任医师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黄河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邦耀生物/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其团队成员张楫钦为第一作者。(文章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40-y)CRISPR/Cas9介导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细胞是目前国际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全新技术。以往CAR-T细胞制备是采用患者本身的淋巴细胞在体外通过病毒转染的方法,将针对肿瘤靶点的CAR分子整合到T淋巴细胞中,形成CAR-T细胞。在美国已经有6个CAR-T细胞产品上市,其中5个为针对CD19靶点,1个针对BCMA多发性骨髓瘤靶点,商业价格约为250万人民币/例。在中国已上市2款针对难治复发淋巴瘤的CD19靶点CAR-T产品,治疗价格分别为120万/例和129万/例。这些CAR-T产品的上市,为难治复发恶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但传统的CAR-T产品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突破的问题:用病毒转染方法制备CAR-T细胞存在着靶点随机插入导致CAR-T细胞质量良莠不齐;随机插入基因片段有导致肿瘤基因改变的风险;目前的CAR-T细胞产品对难治复发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约为50%左右,疗效还有待提高;淋巴瘤治疗中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杀灭和细胞因子释放而导致全身的严重反应,在临床上被称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的神经毒性综合征。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努力研发非病毒定点靶向基因转导技术,从而消除目前CAR-T制备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对免疫细胞中的关键基因进行改造,达到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毒副反应。CRISPR/Cas9介导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细胞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使用病毒载体带来的几 大难题,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定点整合可以让每个CAR序列都精确地插入到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能避免随机插入导致的致瘤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了CAR-T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需一步制备,即可同时实现CAR的持续性表达和T细胞内源基因的调控,大大缩短了整个CAR-T产品的制备时间,得以让更多患者受益。另外,使用非病毒生产工艺还可以极大减少因使用病毒载体带来的高昂成本。浙大一院黄河教授团队与邦耀生物刘明耀教授团队合作,利用2020年获诺贝尔奖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T淋巴细胞中PD1位点精确敲除,定点插入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CD19 CAR分子,构建完成全新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细胞(PD1-19bbz),并首次在人体内完成Ⅰ期临床研究,验证了新型CAR-T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这是全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PD1位点实现定点整合的CAR-T细胞产品,也是世界首例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同源臂长度为800bp的线性双链DNA作为模板可以通过同源介导修复(HDR)机制获得数量最多的CAR整合细胞;PD1-19bbz CAR-T细胞无论在PD-L1高表达还是低表达的肿瘤细胞中,都体现出更强大、更持久的杀伤效果,小鼠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表明:在接受治疗患者中未观察到CAR-T治疗相关的神经毒性和2级以上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证明PD1-19bbz CAR-T细胞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用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发现PD1-19bbz 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可获得快速扩增和长时间的维持。在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高达100%,完全缓解率达到87.5%。进一步单细胞测序研究结果表明,PD1-19bbz CAR-T细胞产品中存在高比例的记忆性T细胞,体内PD1-19bbz CAR-T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肿瘤作用,长期存续的CAR-T细胞具有记忆性细胞的特征。全面阐明了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优越的临床疗效背后的作用机制。Nature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所发表的论文为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最具有权威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黄河教授团队与刘明耀教授团队合作历时五年,经过四轮修稿,最终于北京时间2022年8月31 日23:00在线发表。该成果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Justin Eyquem教授和Nature资深编辑Victoria Aranda的高度评价:“全面系统的临床前研究,成功开发了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疗法,并报道了首个PD1下调定点整合型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了高比例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且未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一令人鼓舞的结果显示出这种CAR-T疗法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同时也证明了非病毒定点整合T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这一技术创新为未来更多基因靶向修饰CAR-T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项工作的成功意味着全新CAR-T细胞技术平台的建立,也是迄今为止全球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中高缓解率和低毒副反应的最好临床结果。标志着中国学者在CAR-T细胞研发及临床转化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Nature Communication:在有丝分裂中整合素减少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而加强对相邻细胞的
    为了进入有丝分裂,大多数粘附的动物细胞减少粘附,随后细胞变圆。有丝分裂细胞如何调节与邻近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粘附目前学界尚不清楚。尽管在有丝分裂之前、之中和之后的粘附调节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好地证明,但是对于有丝分裂细胞如何调节细胞ECM和细胞-细胞粘附的启动的见解还是有限的。此外,整合素和钙粘蛋白介导的粘附在有丝分裂进入和进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还不清楚。 为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系和德国马汀里德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分子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在基因工程细胞系中使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单细胞力谱(SCFS)方法来定量测量细胞-ECM和细胞-细胞间粘附力的大小,以了解细胞与ECM和邻近细胞的粘附力的启动和加强是如何被不同地调节的。实验显示,在有丝分裂细胞中,整合素没有通过踝蛋白和纽蛋白与细胞骨架连接,导致了细胞与ECM粘附增强作用减弱,而β1整合素和不同的粘附蛋白,包括纽蛋白、黏着斑蛋白和踝蛋白,增加了有丝分裂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粘附。研究人员结合单细胞力谱和荧光显微镜来定量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依赖性粘附力。将表达MYH9-GFP和H2B-mCherry的单个圆形间期或有丝分裂HeLa细胞连接到伴刀豆球蛋白A (ConA)包被的AFM的悬臂上,使它们接近基质胶或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被的底物,并允许它们启动和加强粘附5-360秒的时间,然后将它们从基底上脱离以定量测量粘附力的大小(补充图1a)。作者通过共聚焦的方法观察到间期HeLa细胞使粘附位点成熟并稳定增加其铺展面积(图1b-e)。图1. 有丝分裂细胞显著降低了对ECM的粘附增强,并增加了对邻近细胞的粘附。a在给定的接触时间后,间期(左)或有丝分裂(右)HeLa细胞与基质或牛血清白蛋白的粘附力。点表示单个细胞的粘附力,红条表示中位数,n(细胞)表示至少三次独立实验中测试的独立细胞的数量。as值将附着力增强率表示为所有接触时间内通过附着力线性拟合的斜率(±SE),并将as值与参考数据集进行比较的p值(补充图2a)。间期HeLa细胞对Matrigel的粘附力以灰色表示,与有丝分裂细胞比较。b,c在SCFS期间,表达paxillin- gfp的间期(b)或有丝分裂的stc (c) HeLa细胞(n = 7)粘附在Matrigel上的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的代表性时间序列。箭头显示paxillin-GFP簇。比例尺,20µ m。d表达paxillin- gfp的间期和有丝分裂stc HeLa细胞的接触时间依赖性和归一化扩散面积(±SEM) (n = 7个独立实验)。灰色区域表示间期和有丝分裂的stc HeLa细胞扩散面积有显著差异(P值补充表1)。e有丝分裂的stc HeLa细胞60min后对Matrigel的粘附力,360s后对Matrigel的粘附力作为灰色参考。描述的数据表示。 f接触时间120s时,间期(左)或有丝分裂stc(右)HeLa细胞与纯化ECM蛋白的粘附力。数据表示如a.间期HeLa细胞对各自ECM蛋白的粘附力以灰色参考给出。g在给定接触时间,两个间期(左)、间期和有丝分裂stc(中)或两个有丝分裂stc(右)HeLa细胞之间的粘附力。P值比较显示数据集和参考数据集的as值(补充图4a)。两个间期HeLa细胞之间的粘附力以灰色表示。数据表示如a.“MitoticSTC”所示,表明有丝分裂细胞通过STC富集(“方法”)。采用双尾Mann-Whitney检验计算给定数据与参考数据(a, d-g)比较的P值,采用双尾额外平方和f检验计算比较as值的P值。接下来为了测试有丝分裂HeLa细胞对ECM的粘附增强是否是由整合素细胞表面表达量的变化引起的,研究人员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了间期和有丝分裂HeLa细胞表面的阿尔法V、贝塔1、阿尔法6和贝塔4整合素含量水平,有丝分裂的HeLa细胞显示出所有整合素的较高表达水平(图2a)。然后,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钙粘蛋白表面表达的特征,发现与间期细胞相比,有丝分裂的HeLa细胞也表现出表面N-钙粘蛋白水平升高(图2d).接下来为了测试有丝分裂HeLa细胞对ECM的粘附增强是否是由整合素细胞表面表达量的变化引起的,研究人员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了间期和有丝分裂HeLa细胞表面的阿尔法V、贝塔1、阿尔法6和贝塔4整合素含量水平,有丝分裂的HeLa细胞显示出所有整合素的较高表达水平(图2a)。然后,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钙粘蛋白表面表达的特征,发现与间期细胞相比,有丝分裂的HeLa细胞也表现出表面N-钙粘蛋白水平升高(图2d).图2:a对间期和有丝分裂stc HeLa细胞进行整合素亚基荧光标记,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点表示每个样品分析的2万个细胞的中位荧光强度归一化到间期HeLa细胞样品中位荧光强度的平均值,条表示所有中位的平均值,误差条表示扫描电镜。N(样本)表示测试的生物独立样本的数量。b间期和有丝分裂stc HeLa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标记了扩展构象的整合素(克隆9EG7)。间期和有丝分裂stc HeLa细胞与Matrigel结合概率的数据表示。圆点表示单个HeLa细胞的结合概率,红条表示所有被测细胞的中位数结合概率,误差条表示扫描电镜。n(cells)表示探测HeLa细胞的数量,并采样每种情况下记录的力-距离的数量。d对间期和有丝分裂的stc HeLa细胞进行n -钙粘蛋白标记,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数据表示如a. e所述,间期或有丝分裂stc HeLa细胞与散布在底物上的单个间期细胞的结合概率。整个的研究实验数据揭示了整合素在有丝分裂细胞中的双重作用:刚结合配体的整合素不与肌动蛋白偶联,因此很难增强与ECM的粘附,而贝塔1整合素增强了有丝分裂细胞与邻近细胞的粘附,间期细胞利用黏着斑蛋白、踝蛋白和纽蛋白快速启动和加强整合素介导的细胞-ECM粘附。有丝分裂细胞增加了它们对邻近细胞的粘附力。这部分是由于钙粘蛋白的细胞表面含量水平增加了约20%以及钙粘蛋白结合率增加了两倍。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贝塔1整合素促进了与相邻间期或有丝分裂细胞的粘附的启动和加强。在实验中,没有在间期细胞或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表面检测到胶原、层粘连蛋白或纤连蛋白,这表明参与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间粘附的整合素不太可能与其他间期细胞或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表面上的ECM蛋白结合。然而,不能完全排除ECM蛋白参与有丝分裂细胞-细胞粘附实验。是否贝塔1整合素的贡献是通过直接结合E-和/或N-钙粘蛋白来实现的,如报道的胶原结合整合素,还有待探索。Mn2+或抗体对贝塔1整合素的外源性激活不会增加有丝分裂细胞间的粘附,这可能表明贝塔1整合素的功能与构象无关,或者整合素的激活不会增加其结合动力学。尽管在最初的360秒内,贝塔1整合素并不促进两个间期细胞间的粘附形成,但在融合的MDCK细胞单层中,无论细胞周期状态如何,贝塔1整合素都定位于细胞间的接触。总之,细胞在有丝分裂开始时减少细胞ECM粘附,导致细胞变圆,对整合素和粘附素蛋白的需求有限。与此同时,有丝分裂细胞通过激活钙粘蛋白和利用细胞间粘附位点增强与邻近细胞的粘附。这种细胞ECM和细胞-细胞粘附位点的复杂重塑确保了有丝分裂细胞的圆形化和组织完整性的维持。 该工作使用了Bruker旗下的JPK Nanowizard4三轴分立的闭环、全针尖扫描的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最新的JPK Nanowizard V系统还配备了Bruker专利技术的PeakForce Tapping可以不用考虑针尖的动力学而非常轻易的成像。且还有专门针尖细胞成像的定量成像模式(QI)可以同时得到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机械性能的Mapping图。文章信息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阅读。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760-x Bruker NanoWizard® V 简介:https://www.bruker.com/de/products-and-solutions/microscopes/bioafm/jpk-nanowizard-v-bioscience.html
  • 粮食安全新重点:品质检测仪器面临突发市场机会
    中央一号文件显示,&ldquo 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rdquo 我国对粮食安全的管理思路正在发生调整。&ldquo 18亿亩&rdquo 耕地红线和粮食产量已不再是粮食安全的惟一重心,即在&ldquo 数量&rdquo 的基础上,&ldquo 质量&rdquo 成为当前的新重点。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也由分段监管向溯源转变。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尤其是涉及面最广的粮食,对粮食的品质安全、营养等方面的关注与相关投入将加大。中央一号文件指&ldquo 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快推进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rdquo   据仪器信息网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各地粮食局&ldquo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rdquo 已采购了超1.2亿元仪器设备。今年以来,部分省市农业部门已经开始了农产品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亦提出改善我国居民食品营养的要求。   据仪器信息网综合分析,粮食(食用油)的品质控制、监管建设将在今后几年成为重要的增长热点。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处于&ldquo 小而散&rdquo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状态,农机使用率较低,对生产端的监管依赖度较高,因此,向县、乡延伸的检测能力建设需求将加强,具体涉及到的监管及监测包括由土壤带来的污染,如重金属、其他有机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以及转基因检测等。   据农业部相关人士发布的消息,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集中于品质较高的产品,此意味着我国粮食品质提升有巨大空间。育种技术(含转基因研究)、营养成分检测以及土壤、肥料研究的需求较上升。   在粮食流通领域,2013年底曝出的&ldquo 粮食系统无转基因检测能力&rdquo 的报道,意味着粮食流通体系检测能力建设将加速。包括国有粮食流通体系、粮油加工企业都将面临实验室及检测能力升级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已经在粮食安全检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相关的检测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规划(2010年-2015年)》中预计投资185.88亿元,包括220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980个地方粮食检测机构、17700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850个粮油生产企业的能力建设,部分已经完成,部分还在继续,&ldquo 目前粮食流通领域检测盲点仍然较多&rdquo 。粮食流通领域对粮食的检测需求将包括传统的重金属、农兽残、陈化程度、营养、生物毒素和非法添加等,以及新要求的转基因检测。   以上检测能力建设需求为仪器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粮食安全标准建设完善以及标准的严格执行,将不定期带来突发式仪器采购需求。   声明:此为仪器信息网研究中心的研究信息,未经仪器信息网书面形式的转载许可,谢绝转载。仪器信息网保留对非法转载者的侵权责任追讨权。如需进一步信息,请联系刘先生,电话:010-51654077-8032。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