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糖脂

仪器信息网糖脂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糖脂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糖脂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糖脂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糖脂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糖脂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糖脂相关的解决方案。

糖脂相关的资讯

  • 欧盟批准蔗糖脂肪酸酯用于调味饮料
    据欧盟网站消息,8月29日欧盟发布(EU)No818/2013号委员会条例,修订了(EC)No1333/2008号法规附录III,批准蔗糖脂肪酸酯用于水基澄清调味饮料香精,在香精中的最大用量为15000mg/kg,成品中的限量为30mg/L.   本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所有条款都将具有法律效力并直接适用于所有成员国。   蔗糖酯是蔗糖脂肪酸酯的简称,其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首先,蔗糖酯具有乳化作用,在制备O/W型乳剂时,如甜牛奶、纯牛奶、乳化饮料、混浊果汁饮料等,通常选用平衡值较高的蔗糖酯,所制得的乳剂可以任意稀释,可防止蛋白质凝聚和油脂上浮,不会产生沉淀、分层、油圈等问题。另外,蔗糖酯还可以改善食品口感,在饮料生产过程中,蔗糖酯呈现出良好的乳化和分散功能,且蔗糖酯本身没有异味,不会对饮料的风味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是饮料在吞咽时具有滑爽感且无腻味。   在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一是掌握欧盟发布(EU)No 818/2013号委员会条例,批准蔗糖脂肪酸酯用于调味饮料香精的消息 二是在使用添加剂过程中尚须严格把控用量,切勿盲目使用 三是加强产品检测,保障产品顺利出口。
  • 制糖过程以及成品监测--糖品品质控制方案
    制糖是指从甘蔗或甜菜等含糖植物中提取蔗糖的生产过程。产品有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方糖和冰糖等,统称食糖。甘蔗的茎秆和甜菜的块根都含有12%~18%的蔗糖,它和一些可溶性非糖(包括含氮和无氮有机物以及矿物质等)混存于薄壁组织的细胞液中,即糖汁。制糖过程就是利用渗浸或压榨提出糖汁,然后除去非糖成分,再经蒸发、浓缩和煮糖结晶,最 后用离心分蜜机分去母液而得白砂糖成品,含有不能结晶的部分蔗糖和大部分非糖的母液即废糖蜜。 制糖过程中以及成品均需要检测多项指标用以对糖品品质的控制。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电导率仪法检测糖品的电导灰分,操作方法简便,相比灼烧法,可有效减小测量误差。采用电位滴定法检测糖品的酸度、氯化物含量、还原糖分和水分 采用pH计法测定糖品的pH值。糖业检测中可用电化学仪器检测的部分指标及案例
  • 生物大分子标记新突破:可基因编码的代谢糖质标记技术
    生物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基因组,而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功能则由不同的基因表达、表观遗传修饰和翻译后修饰等所决定。解析特定器官或组织中特定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图谱对探究发育、细胞间通讯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细胞选择性的生物大分子标记方法,近年来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基因编码的方法,人们在活体动物中实现了蛋白质的组织特异性和细胞选择性标记和分析。然而,糖质(glycan)作为另外一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尚无法通过基因编码的方式,实现活体中的细胞选择性标记。糖质以寡糖、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形式直接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调节、信号转导、细胞迁移等重要的生命活动,对其进行在体标记和分析一直是领域内的一个难点。其中,基于生物正交化学的代谢糖质标记(metabolic glycan labeling)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数十种非天然糖分子可用以在活细胞和活体中标记糖质。然而,非天然糖在活体中并不具备器官或细胞特异性,无法实现精准的细胞选择性标记,阐释特定细胞群体中糖质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兴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此前开发了基于靶向性脂质体的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实现了肿瘤组织和脑部的糖质标记。同时,他们意识到,基因编码技术可以在活体中实现更加精准的细胞选择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继续推进代谢糖质标记技术的应用,2022年5月5日,该课题组在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Cell-type-specific labeling and profiling of glycans in living mice”的论文,报道了一种可基因编码的代谢糖质标记技术(GeMGL)。该技术将“凸凹互补(bump and hole)”的化学遗传学策略与代谢糖质标记方法相结合,利用非天然糖1,3-Pr2GlcNAl(Bump)及其匹配的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Hole)的正交组合,在活体动物上实现了细胞选择性糖质标记和分析。他们从一个具有低标记效率的非天然糖—乙酰胺基葡萄糖的叠氮类似物GlcNAz出发,确认了其代谢通路中的焦磷酸酶AGX是限速酶,将其过表达可以增强代谢强度。他们随即想到,增大非天然基团并对AGX酶进行突变,可能可以开发出凹凸对。于是,他们采用了炔基修饰的乙酰胺基葡萄糖GlcNAl和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通过体外和细胞实验证明了GlcNAl的代谢完全依赖焦磷酸酶突变体AGX2F383G。接着,在多细胞共培养体系和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证明了GeMGL策略的可行性。基于此,他们将该策略拓展到了转基因小鼠中。他们首先利用心肌细胞特异的启动子α-MHC实现了AGX2F383G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然后腹腔注射非天然糖1,3-Pr2GlcNAl,实现了非天然糖分子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代谢。从各组织标记结果来看,GeMGL策略展现出严格的心肌细胞选择性。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在小鼠心肌细胞中鉴定到582个O-GlcNAc修饰蛋白。分析发现,心肌细胞中许多糖酵解、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相关蛋白都具有O-GlcNAc糖基化修饰,表明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在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在转基因小鼠中进行的细胞类型特异性代谢糖质标记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基因编码的细胞特异性糖质标记技术GeMGL,为在活体层面研究糖质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种便利、有效的工具。该技术有望被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神经系统中,并在相关疾病模型中探究糖基化与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关系。陈兴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研究,糖质标记和分析是其研究重点之一。综合运用化学方法、生物手段和纳米技术,研究糖基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代谢疾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原文连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2-01016-4
  • 哥伦比亚制糖厂用总有机碳TOC分析法防止代价昂贵的产品泄漏
    挑战哥伦比亚的知名制糖企业Ingenio Pichichi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加工甘蔗,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糖产品。糖厂重视环保和高效运营,追求高盈利。糖厂每天加工约4300吨甘蔗,出产蜂蜜制品、原糖、白糖、红糖等多种糖产品。由于产量巨大,优化生产并防止昂贵的产品泄漏到生产工艺之中就变得至关重要。糖厂的现场实验室收集数据,帮助糖厂做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成本的决策。将甘蔗加工成可出售的商品,需要涉及到一系列工艺步骤,包括粉碎、澄清、过滤、蒸发、结晶、离心。在蒸发阶段,需要用多级蒸馏系统来浓缩糖汁。锅炉为第一阶段供应清洁蒸汽源,第一阶段产生的蒸汽进入下一阶段,然后继续进行其他步骤。最后阶段产生的蒸汽被压力冷凝器冷凝成冷凝水后,被收集到冷却罐中。每个阶段的冷凝水都会被收集到冷却罐中,以后用作冷却水。为了保护锅炉和冷凝器等设备,冷凝水不可含有糖或糖汁,以免造成产品损失、降低工厂利润。因此,快速有效地监控产品泄漏或运行故障就变得非常重要。及早发现产品泄漏,能够帮助操作员及时停止、改变、或改进操作,避免损坏设备或增加成本。图1. Sievers® InnovOx实验室型TOC分析仪用于泄漏检测解决方案从前,糖厂是用pH值、电导率、碱度、白利糖度(Brix Degree)、HPLC分析等方法来检测产品泄漏。在正常环境下,糖分子不会电离,其pH值为中性,因此上述大多数方法都不适用于检测糖泄漏。在高温高压的生产过程中,糖分子会分解,成为能够导致沉积、腐蚀、结垢的破坏性化合物。此外,当糖分子分解时,会失去原有的HPLC特征峰。这就使得工厂需要一种快速、可靠、准确的方法来监测糖。糖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测量TOC总参数,精确量化溶液中的所有有机化合物,就能很容易检测出糖。TOC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将有机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CO2),然后检测逸出的二氧化碳。Ingenio Pichichi糖厂购买了Sievers® InnovOx实验室型TOC分析仪(见图1),用来表征和分析系统。这帮助糖厂建立了蒸汽、冷凝水、冷却水的控制限,从而帮助糖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利润。应当在以下几个地点监测TOC:第一台锅炉的进水每个阶段产生的冷凝水冷却罐的进水和出水Sievers InnovOx实验室型分析仪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Super Critical Water Oxidation)和非色散红外(NDIR,Non-Dispersive Infrared)检测技术,能够监测50 ppb(µg/L)至50,000 ppm(mg/L)碳浓度范围。糖厂预期的常规TOC值大概在200至500 ppm 范围内,但如果发生运行故障或产品泄漏,碳浓度会达到5,000至20,000 ppm TOC峰值。结论TOC分析是简便而准确的分析方法,能够检测出导致代价昂贵的设备损坏和生产损失的产品泄漏事件。哥伦比亚的知名制糖企业Ingenio Pichichi需要改进水系统的监测和性能。粉碎过程的蒸发阶段,包括不间断的蒸汽和冷凝水的反复加热和冷却阶段,是糖泄漏的多发阶段。Ingenio Pichichi糖厂使用Sievers InnovOx实验室型TOC分析仪对上述关键阶段进行TOC监测,实现了利润目标,同时达到了环保和运营目标。制糖厂中的TOC监测点点击可查看大图◆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孙士生:用糖蛋白质组学破译癌症的密码
    p   作为一名生长在齐鲁大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青年学者,即便在海外求学多年,孙士生始终心系国家、情牵母校。伴随着时代的召唤,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的孙士生毅然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希冀将他在美国掌握与研发的先进技术应用到西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以期为母校、为西北地区乃至为整个中国的科研水平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接轨尽一份力。 br/ /p p   “在我看来,在西部地区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好处及空间,这里受到的外界诱惑和干扰应该会相对少一些,这份安静其实对于基础科学研究颇有助益。”对于未来,“我将继续在自己擅长的方向——糖蛋白质组学和生物标志物发现研究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为破译人类癌症的密码贡献力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孙士生这样表示到。 /p p   和糖蛋白的缘分 /p p   2005年本科毕业后,孙士生进入西北大学攻读研究生,并在那里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p p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对糖蛋白比较感兴趣。这个领域研究的人还比较少,但其实相当重要。当时教科书上关于糖蛋白的介绍还非常有限,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没想到有一天还真的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孙士生回忆说。 /p p   糖蛋白是被聚糖共价修饰的一类蛋白质,糖蛋白上的寡糖链与肽链中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侧链以糖苷键共价连接.糖蛋白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真核微生物和各种病毒表面,种类繁多,功能广泛。其中N-连接的糖链合成起始于内质网,完成于高尔基体。其整个合成和分解过程受到各种酶类的特异催化和精确调控。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为细胞或分子的生物识别,如人类ABO血型和精卵结合过程 另外,受体蛋白、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等亦均属糖蛋白。 /p p   近年来,科学界逐渐认识到,糖蛋白与很多疾病如感染、肿瘤、心血管病、肝病、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再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及糖脂可“脱落”到周围环境或进入血循环,它们可以作为相关组织或细胞异常的标志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 患某些疾病时体液中的糖蛋白亦常有特异性或强或弱的改变,这些糖蛋白的发现和应用将有助于疾病诊断或预后的判断。 /p p   读研伊始,孙士生从事的是生物芯片方面的研究,“后来因为参与一个糖芯片检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的项目,我有幸进入了糖蛋白的研究领域,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孙士生说。 /p p   2011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孙士生选择前往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Dr. Hui Zhang实验室做博士后,继续从事糖蛋白质组的方法学和生物标志物发现研究。 /p p   Dr. Zhang建立了经典分析糖蛋白方法,这在世界上属于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权威。他所领导的实验室,有着很多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研究。有幸在这样的实验室工作,孙士生深觉受益匪浅。 /p p   “在国外,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国外做科研,比较强调原创性。在美国,张老师会说,这个领域已经有人在做,而且做得不错,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新的领域去探索。很多学者认为别人没做过的研究会更困难,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没人做过,发挥的空间才会更大”。 /p p   糖蛋白组学意义重大 /p p   在美多年,孙士生所做的诸多研究也产生了不小的国际影响力。 /p p   孙士生介绍说,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日益成熟和规模化,蛋白翻译后修饰谱成为了新的研究焦点。蛋白糖基化修饰作为最重要、最普遍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主要参与细胞间识别、调控、信号传导、免疫应答、细胞转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而系统高通量的糖蛋白质组研究方法是蛋白糖基化分析的基础。在美期间,他在Dr. Zhang建立的经典分析糖蛋白方法基础上,通过改变分析策略,创建了一种全面系统分析N-糖蛋白质组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肿瘤标记物筛查,蛋白抗体、病毒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样品中的蛋白糖基化分析。同时,孙士生还建立了一些其他基于质谱分析的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 /p p   在蛋白质组/糖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生物标记物和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孙士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与合作者将蛋白质组/糖蛋白质组相关方法学成功应用于各种临床样本分析中。其应用范围包括:人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及其感染的细胞和宿主,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唾液,肝癌细胞系和HCC病人血清,前列腺癌细胞系、组织和血清,卵巢癌细胞系和组织、肺癌细胞系模型和肾衰竭动物模型。 /p p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博士后期间作为样本制备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了美国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CPTAC)项目。我所在的实验室是全美参与此项目的五个核心实验室之一。在此项目中,我一直负责实验室内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标准流程的制定,样品制备,质量监控和问题解决。目前已顺利完成本轮所有临床样本的蛋白质组和糖蛋白质组图谱的解析,其中蛋白质组的研究成果已在Cell杂志发表”,孙士生说。 /p p   回国的“青年千人” /p p   梁园虽好,终非故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多年后,孙士生最终选择回到西北大学,并在2017年顺利获得了中组部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的资助。 /p p   “我选择回西北大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母校的热爱。这儿有我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有着悠久历史的西北大学近年来综合实力也在蒸蒸日上”,孙士生指出,西北大学学术氛围相对自由,对青年学者没有设置太多限制,“选择西北大学,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p p   回到母校后,孙士生希望能将本人所学,特别是他在糖蛋白质组学及新的肿瘤标志物发现等领域所积累的研究经验及学术成果服务于祖国,同时将母校建设的更好。 /p p   展望未来,孙士生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糖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的开发并将其应用于新的生物标志物发现、致病机制研究和蛋白糖基化调控机制研究中。他已针对这些设想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p p   孙士生表示,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癌症、早老性痴呆等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糖类作为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然而系统糖生物学研究包括系统的糖链解析、高通量的糖蛋白和糖脂分析等才刚刚起步:“在中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必然会大有可为。” /p p br/ /p
  • 改写经典—清华大学科学家揭示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调控糖原合成新机制
    2019年9月24日,清华大学李蓬课题组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The protein phosphatase 1 complex is a direct target of AKT linking insulin signaling to hepatic glycogen deposi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PP1复合物作为营养感知器,独立于GSK3介导胰岛素刺激下肝脏糖原合成的调节机制。胰岛素是机体调节血糖吸收、促进合成代谢(anabolic metabolism)最关键的激素,可以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糖原和脂肪可被用于能量贮存;糖原是最先被机体利用的能量储备:比如在运动时,肌肉糖原可以作为快速的能量来源,供肌肉细胞产生ATP;而肝脏中糖原负责在饥饿或能量缺乏时补充血糖,使之维持稳定浓度。但是糖原代谢里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胰岛素是如何激活糖原合成的?甚至在最新版(第七版)的Lehninger生化教科书中,也只是指出需要一个“insulin-sensitive protein kinase”,但不知其身份。虽然胰岛素-AKT可以通过抑制激酶GSK3、降低糖原合成酶GS磷酸化来促进糖原合成,但是这条调节通路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GSK3的磷酸化位点突变后不影响糖原合成。并且,GSK3调控糖原合成是通过双抑制作用而起作用,目前我们的认识里还缺乏一种主动糖原合成调控的机制。虽然已知胰岛素还通过激活磷酸酶PP1,进而调节多个关键糖原代谢酶,然而由于对phosphatase调节研究的困难,领域内只能猜测却难以发现这个调节PP1磷酸酶的“insulin-sensitive protein kinase”。PP1(protein phosphatase1)对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节多个糖原代谢酶活性,包括GS、GP和GPK。PP1全酶由一个催化亚基(PP1c)和一个调节亚基(PPP1R)组成。已知PPP1R3家族作为特殊的一类调节亚基可以把PP1靶向到糖原代谢过程,该家族包括7个成员,PPP1R3a-g。尽管一些研究表明PPP1R3成员参与调节肝脏糖原合成和积累,但是具体的机制究竟是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李蓬团队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磷酸化蛋白组数据库数据,找到了10个候选蛋白,可能是AKT新的磷酸化底物,同时也参与调节糖脂代谢。随后通过生化实验鉴定出PPP1R3g是AKT一个新的直接底物,同时结合质谱分析发现S79是PPP1R3g的AKT磷酸化位点。其后,课题组发现在胰岛素刺激下PPP1R3g可以直接被AKT磷酸化,更重要的是发现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胰岛素信号与PPP1R3g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更进一步地,课题组发现在胰岛素刺激下,PPP1R3g介导糖原合成是不依赖于经典的GSK3途径的。接下来,课题组通过敲除和过表达系统在体研究了PPP1R3g磷酸化的生理功能,发现PPP1R3g磷酸化可以加快葡萄糖清除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机制上,课题组发现PPP1R3g磷酸化可以提升与p-GS的结合,进而加快PP1c对GS的去磷酸化。同时发现了PPP1R3b可作为PPP1R3g的下游,通过结合从PPP1R3g上解离下来的去磷酸化GS,刺激糖原的合成,从而实现对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图1. 胰岛素-AKT调控PPP1R3G磷酸化促进糖原合成的新机制本研究回答了本领域近30年一直未回答的问题,为新版的生物化学书籍完善提供重要的一笔(图2)。图2. 经典生化教科书中可修改的一笔。左图为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7th Edition)中提出的位置激酶,右图则是该研究提供的改写该论文中,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活性的研究均采用放射性方法,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作为底物,通过检测放射性活度来计算酶的活性。珀金埃尔默提供了从试剂、耗材到检测仪器的完整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科学家取得更大成就。
  • 【瑞士步琦】在线近红外分析为制糖行业保驾护航
    步琦在线近红外分析为制糖行业保驾护航近红外应用”1简介糖是人类必需的能源来源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1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 4 千卡能量,人体所需的 70% 能量由糖提供。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糖料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是我国食糖生产的基石,是国家食糖供给安全的保障。国家划定的糖料蔗生产保护区中有 77% 位于广西。202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西考察了糖料蔗基地和糖厂,提出要将广西甘蔗制糖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制糖行业中需要进行品控监管的主要有六个过程,这六个工艺分别为:甘蔗验收,甘蔗研磨,副产品,食糖碾磨过程,食糖精炼过程,生物乙醇过程。其中在将澄清汁处理成粗糖的各个步骤中,会产生各种中间产品,应立刻分析这些产品以进行更严格的监控和控制。用在线 NIR 分析仪可以在一分钟内分析所有类型的糖汁、糖蜜、乳浆、种子、原料和糖膏中所含的白利糖度、Pol、灰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本文分享某个糖厂采用步琦的在线近红外检测系统对甘蔗糖厂浓缩糖浆中间工艺控制,从而通过优化生产条件来提高白砂糖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2实验简介测量目的:使用 BUCHI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浓缩糖浆的 BX,IU 等参数进行测定,考察近红外分析仪对浓缩糖浆的定量分析效果。 样品描述:浓缩糖浆仪器配置:X-THREE version 3测量参数:波长:400-1700nm;分辨率:5nm;检测速度:10ms3试验材料和方法3.1 仪器与样品如下图所示,在回流旁路上安装步琦 DN50 的液体管道附件,将探头固定在附件上,光通过窗口照射到样品,经反射后被接收形成吸收光谱,实时监控样品状态。▲ 图1. Buchi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3.2 近红外光谱采集▲ 图2. 浓缩糖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图 2 为浓缩糖浆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光谱信号较强,光谱比较集中,表明测量过程中光谱稳定性较好,保证模型有更高的精确度。3.3 定标模型:3.3.1浓缩糖浆 IU 定标模型的建立▲ 图3. 浓缩糖浆 IU 的定标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的SEC= 5.8070,R2=0.979,SECV=6.0761, R2=0.976,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 206 条光谱谱图,模型具有较小的 SEC 和 SECV 说明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模型的 R2 值大于 0.95 说明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线性。3.3.2 浓缩糖浆 BX 定标模型的建立▲ 图4. 浓缩糖浆 BX 的定标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的SEC= 0.5769,R2=0.951,SECV=0.6131, R2=0.945,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 217 条光谱谱图,实验室化学值和模型预测值相关性较好,模型偏差小,预测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4总结本文分享了针对甘蔗糖厂传统分析手段存在着弊端的情况提采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甘蔗糖厂浓缩糖浆的进行在线分析的研究。传统分析技术检测时间长化学试剂含有铅试剂使用量大对环境及分析人员造成的污染严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 的现代高科技分析技术。将会提高糖厂实时在线质量监控的力度提高分析速度和效率以及实现清洁生产能够达到较好控制糖厂生产中质量指标的目的。制搪生产过程中浓缩糖浆色值的测定是衡量工艺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步琦在线近红外的光谱范围:400-1700nm,允许用户仅利用近红外光和仅利用可见光或将两种信号结合来,来检测色值并使数据准确度达到最大化。
  • Nat Metab|上交大童雪梅团队揭示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调控Treg细胞功能及其分子机制
    点评 | 朱锦芳(NIH)2022年5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童雪梅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李斌研究员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杨辉研究员,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Non-oxidativ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controls regulatory T cell function by integrating metabolism and epigenetics 的研究论文,揭示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PPP)对调节性T(Treg)细胞代谢模式及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Nature Metabolism同期发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argarita Dominguez-Villar博士为该研究撰写的News & Views特评,认为该文章发现非氧化PPP在Treg细胞活化和功能调控中的中心地位(a central regulator)。表达特征转录因子Foxp3的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 T细胞亚群,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稳态,防止免疫过激诱发自身免疫病。已知葡萄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等都参与 Treg 细胞功能调控。PPP是一条不产生ATP的葡萄糖分解代谢途径,由生成NADPH的氧化PPP和产生5-磷酸核糖的非氧化PPP组成。非氧化PPP包括4个代谢酶催化的5步可逆反应,可以通过改变代谢物流向来满足细胞的功能需求。非氧化PPP是否参与免疫细胞如Treg细胞的代谢与功能调控尚不清楚。转酮醇酶TKT是非氧化PPP中催化两步可逆反应的代谢酶。童雪梅团队已发现TKT在肝脏、脂肪和肠道中调控糖脂代谢平衡的重要作用(Li M et al, Cancer Research, 2019 Tian N et al, Diabetes, 2020 Tian N et al, Cell Death & Disease, 2021)。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构建Treg细胞特异性敲除TKT的小鼠模型,深入探究非氧化PPP是否和如何调控Treg细胞代谢及功能。他们研究发现,Treg细胞特异性敲除TKT的小鼠出生3周后发生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在断奶之后相继死亡,其表型与缺失Foxp3基因的小鼠相似。进一步研究发现,敲除TKT在不影响Treg数目和转录因子Foxp3 水平的情况下,阻断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为了排除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者根据Foxp3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雌鼠X染色体选择性失活的特点,构建了在同一只鼠中既有TKT缺失又有TKT正常表达的Treg细胞嵌合小鼠模型。该小鼠Treg细胞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组分析表明,TKT缺失导致Treg细胞中87.9%的差异表达基因被下调,染色质可及性降低。这些被下调的基因几乎全部为效应性Treg特征性基因,表明非氧化PPP对调控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是必需的。研究者进一步发现,TKT缺失导致Treg 细胞NADPH 减少和氧化应激增加,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氨基酸分解代谢显著增强,分解代谢重构使线粒体功能受损。同时,被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诱发的还原性TCA循环使α-酮戊二酸/琥珀酸及α-酮戊二酸/富马酸比率降低,DNA甲基化增加,抑制Treg细胞特征性功能基因表达,导致其免疫抑制性功能丧失。文章也发现非氧化PPP中的另外一个代谢酶——转醛醇酶(TAL),对维持效应性Treg特征性功能基因表达也不可或缺。此外,在自身免疫性病人外周血 Treg细胞中,TKT水平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此研究首次揭示非氧化PPP对于调控Treg细胞中糖、脂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稳态、维持代谢物依赖的表观遗传修饰和功能基因表达有关键作用,即非氧化PPP可以通过整合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表观遗传修饰控制Treg细胞功能。这项研究将为通过调控Treg功能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它免疫相关疾病提供新策略新手段。非氧化 PPP 通过整合代谢组和表观遗传组调控Treg细胞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刘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生朱方明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博士生刘鑫男是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项研究得到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叶丹研究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徐沪济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沈南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天乐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研究员、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胡晖教授等合作实验室的大力协助。通讯作者为童雪梅教授、李斌研究员和杨辉研究员。专家点评朱锦芳Jeff Zhu (Chie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mmunoregulation Section, NIH)调节性T细胞(Tregs)在维持免疫耐受和免疫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参与调节感染和癌症中的各种免疫反应。一方面,Treg功能的丧失通常与自身免疫和过度炎症有关;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中激活的Treg往往会抑制肿瘤免疫。因此,了解Treg的产生、激活及其获得抑制性功能的机制不仅将拓展基础免疫学认知,而且将为各种免疫相关疾病提供新颖有效的临床疗法。不同的代谢途径在控制Treg和效应性辅助型CD4+ T(Th)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中作用不同。经典观点认为,Tregs更倾向于脂肪酸氧化,而效应Th细胞主要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在本项工作中,童雪梅团队及其合作实验室共同发现,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PPP)在控制Treg细胞激活和抑制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非氧化PPP是葡萄糖分解代谢的一个分支,它在Treg和效应性Th细胞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令人惊奇的是,在Treg中敲除非氧化性PPP中的重要酶—转酮醇酶(TKT),小鼠会产生致死性自身免疫病。Treg细胞特异性 TKT 缺失导致其失去免疫抑制功能,却不影响其发育和Foxp3蛋白表达。机制上,童雪梅及其合作团队发现TKT缺失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还原性TCA循环,导致α-酮戊二酸(α-KG)水平降低。α-KG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辅助因子,能调控组蛋白和DNA去甲基化酶的功能。TKT缺失时,Treg中众多基因的DNA甲基化增加,染色质可及性下降。并且,α-KG补充能够改善由Treg特异性TKT 缺失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此外,在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Treg中,TKT水平被下调。Treg获得抑制功能需要被激活,TKT缺失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是由活化Treg特征性基因表达减少所导致的。由于Treg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单细胞分析可以为TKT如何调节Treg激活和表观修饰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解释。然而,该研究发现在大约1000个激活态Treg特征基因中,只有124个受到TKT缺失的影响,却诱发了显著的小鼠自身免疫病表型,表明这个小的基因群体包含对Treg功能至关重要的效应分子,例如IL-10和TIGIT等。因此,本项研究发现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本项工作不仅促进我们全面认识Treg细胞激活和功能的机理,而且在未来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潜在重要转化价值。原文和特评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575-z,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574-0
  • 中国检科院张峰团队融合离子淌度质谱和脂质组学技术发现可表征真菌毒素侵染人类细胞的生物标志物
    近日,中国检科院张峰首席专家团队在毒性快速评价研究领域取得科研新进展,构建了一种基于脂质组学和离子淌度质谱的真菌毒素侵染细胞评价模型。真菌毒素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毒性强,并可通过食物链累积和传递,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真菌毒素的毒性评价主要采用体内模型和体外模型开展,体内模型评价准确性高,但存在成本高、周期长、基质效应强等问题,且低剂量的真菌毒素往往无法满足动物实验毒性评价的用量要求。体外模型具有条件可控、周期性短等优点,但是开展基于真菌毒素侵染细胞毒性模型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低剂量真菌毒素侵染时细胞状态变化不显著,难以进行毒性评价。研究团队将脂质组学技术引入体外毒性评价领域,融合离子淌度质谱技术,筛选出真菌毒素侵染人源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并研究了真菌毒素侵染导致的人源细胞脂质变化规律。经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受伏马毒素B1侵染的HepG2细胞模型生物标记物为神经鞘脂类和甘油磷脂类,受黄曲霉毒素B1侵染的细胞模型生物标记物为甘油糖脂类,受赭曲霉毒素A侵染的细胞模型生物标记物以甘油磷脂类为代表类。检测标志物的含量可以用于评价新型真菌毒素的毒性大小。该方法相比于细胞模型毒性评价实验,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方法灵敏度高;二是可通过标志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精准评价复合毒素的毒性。相关研究由在读研究生陈兰在导师张峰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得到了陈凤明博士等老师的指导帮助,研究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响因子6.986)2022, 94, 18, 6719–6727,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支持。图1 不同真菌毒素侵染细胞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筛查表1 不同毒素侵染细胞的代表性生物标志物FormulaDescriptionAFB1C41H76O5DG(18:2(9Z,12Z)/20:0/0:0)C51H98O6TG(14:0/16:0/18:0)C59H110O6TG(18:0/18:1(9Z)/20:1(11Z))C61H112O6TG(18:1(9Z)/20:1(11Z)/20:1(11Z))C63H116O6TG(18:1(9Z)/20:1(11Z)/22:1(13Z))FB1C32H65NO3Cer(d18:0/14:0)C34H69NO3Cer(d18:0/16:0)C45H76NO6PPE dO-40:9C45H91N2O6PSM(d18:1/22:0)C47H93N2O6PSM(d18:1/24:1(15Z))DONC37H72O4DG(O-16:0/18:1(9Z))C36H69O8PPA(13:0/20:1(11Z))C39H78NO8PPC(10:0/21:0)C35H30O17Thonningianin BC46H82NO8PPC(16:0/22:5(4Z,7Z,10Z,13Z,16Z))OTAC37H68O4phenolic phthiocerolC36H69O8PPA(13:0/20:1(11Z))C45H76NO6PPE dO-40:9C45H88NO9PPS(O-20:0/19:1(9Z))
  • N-聚糖唾液酸结合异构体鉴定——SialoCapper™ -ID试剂盒+MALDI-8020
    唾液酸(SA)是酸性单糖的家族名称,包括 N-乙酰神经氨酸 (NeuAc) 和 N-羟乙酰神经氨酸 (NeuGc),主要存在于聚糖的非还原末端。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最初由颌下腺粘蛋白分离出,因此而得名。唾液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唾液酸可以以 α2,3- 或 α2,6- 键类型存在。这样的连接异构体在生物学上很重要,因为不同连锁类型可能与各种疾病有关,例如病毒感染和癌症。 近年来,质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聚糖。然而,鉴定含有多个唾液酸残基的复杂聚糖的唾液酸键类型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工作通过使用“SialoCapper-ID 试剂盒”进行独特的衍生化,然后进行 MALDI-8020 MS分析,从而鉴定2-氨基吡啶(PA)标记的聚糖上的酸谱系类型。 SialoCapper-ID 试剂盒是一种用于聚糖预处理的新型试剂盒,可简化获得专利的唾液酸键特异性烷基酰胺化 (SALSA 方法)步骤。SALSA通过中和残留物来防止在聚糖预处理和 MS 分析过程中唾液酸残留物的损失。此外,它允许通过以特定键的方式衍生残基来基于 MS 区分唾液酸键异构体。 SALSA法的衍生方案 本实验中,N-连接聚糖通过肼解作用从51只大鼠102只耳蜗血管纹衍生的糖蛋白中释放出来的。N-聚糖的还原端用PA标记。然后根据唾液酸的数量通过 DEAE 阴离子交换 HPLC 对 PA 标记的聚糖进行分离,并在 ODS 柱上使用反相 (RP) HPLC 进一步分离。使用酰胺柱和 LC-MS 通过正相 (NP) HPLC 分析分级的 N-聚糖,并根据二维 (2-D) HPLC 分析 (RP/NP) 的结果确定 N-聚糖的结构 和 LC/MS 分析。最后,使用 SialoCapper-ID Kit 进行唾液酸键特异性衍生化,用于未确定唾液酸键类型的分离。 在用碳芯片对 14 份 PA 标记的聚糖进行脱盐后,使用 SialoCapper-ID 试剂盒在试管中以液相反应的形式进行唾液酸键特异性衍生化。除了通过 2-D HPLC 和 LC/MS 进行结构测定外,研究者另辟蹊径,使用MALDI-8020+ SialoCapper-ID 试剂盒根据唾液酸键特异性衍生化产生的质量变化来区分唾液酸键类型。相对于LC/MS,MALDI-MS有利于轻松快速鉴定唾液酸键类型,特别是在分析多个样品时。 A1-14 组分的质谱图和唾液酸键型鉴定结果A2-16 组分的质谱图和唾液酸键型鉴定结果 MALDI-8020+SialoCapper-ID 试剂盒唾液酸结合异构体鉴定优势1 无需与标准聚糖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即可识别复杂聚糖的唾液酸键类型。2 SialoCapper-ID Kit可应用于标记糖链,无需改变常规分析流程即可进行唾液酸键联分析。3 无需 LC 分离, MALDI-MS 直接鉴定唾液酸键类型。 MALDI-8020是岛津MALDI家族一款体积小巧,性能卓越的特色产品。荣获2018 IBO工业设计大奖银奖。 主要特点:● 线性台式MALDI-TOF● 200Hz固态激光器,355nm波长● 进样速度快● TrueClean™ 自动源清洁功能。配备大口径离子光学系统,使仪器长期使用中源的污染风险降到最低。配备基于紫外激光器的源清洁功能,可自动快速实现源自清洁。● 静音(55dB)● 可视化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岛津应用新闻:Sialic Acid Linkage Isomer Discrimination of N-glycansderived from Rat Cochlea using SialoCapper-ID KitM. Inuzuka, T. Nishikaze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新成果:5小时可创建脂类串联质谱谱库
    通过部分脂类成员的化学结构建立谱库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仅仅耗时五个小时就建立了一类新发现的脂质的串联质谱(MS/MS)谱库。一般而言,建立这样一个谱库需要更长的时间,科学家使用了一款新研发的软件缩短了研究时间。这是一款从化学结构推测质谱图的软件工具。   该软件被称为LipidBlast,是由Oliver Fiehn和他的同事们在加州大学研发的。Davis去年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将此软件首次公开。LipidBlast创建一个特定类别脂质的质谱库的步骤是:首先,分析这类脂质中已知成员的化学结构。然后,使用这些信息来推测具有相似结构的此类物质的其它可能成员。接下来,此软件将部分已知成员的化学结构与之前研究得到的已知成员的串联质谱数据相关联。最后,它利用这些关系来确定含有已推测成员在内的所有其余成员的MS/MS谱图,包括母离子和子离子。一经验证,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检索MS/MS谱库,得到的谱库就可以用于鉴别LC-MS/MS分析的生物样品中的这些物质。 此软件灵活性很强   由于脂类在串联质谱中容易形成可预知的碎片,所以尤其适合此软件电脑谱库的创建。而且,LipidBlast非常灵活,足以应付推测正、负离子下或不同的外加电压下的MS/MS谱图。在建立谱库时,这种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利用40种高或低分辨率质谱仪的谱图,包括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和傅里叶变换质谱仪。   Fiehn和他的同事利用LipidBlast 建立了一个基本演示MS/MS谱库,包含212,516张谱图,覆盖26种脂类物质的119,200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括磷脂类、甘油脂类、细菌脂聚糖类和植物糖脂类。他们已经使用这个库来识别了藻类、有鞭毛的原生生物和哺乳动物干细胞中的脂质。 能应对低磷水平的脂类家族   最近,Fiehn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一类特殊的脂类&minus 葡萄糖醛酸糖脂(glucuronosyldiacylglycerol,GlcADG)。它是近期日本科学家从植物中发现的一种脂类。由于GlcADG可以代替植物细胞膜上的磷脂,所以可以帮助植物应对低磷水平。虽然这种脂类首先在植物中发现,但它也可能出现在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其他生物中。   为了与最初发现这类脂质的日本科学家们一起在其它有机体中寻找这类脂质,Fiehn和他的一位同事使用LipidBlast创建了一个GlcADG类的MS/MS质谱库。照例,这需要利用日本科学家先前得到的MS/MS谱图和植物中GlcADG类物质的化学结构,以及相似脂类成员的化学结构。最终的谱库包含15,000 张MS/MS谱图,建成仅耗时5小时。   &ldquo 这项工作不仅有希望通过GlcADG来扩展已知有机体的范围,而且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LipidBlast快速创建MS/MS谱库的能力&rdquo ,Fiehn说。他们还开发了应用于新型脂类的免费模板,用来鼓励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这款软件。   编译:郭浩楠
  • 沃特世携手新加坡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肿瘤标志物鉴定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新策略
    此次合作旨在促进分析方法的开发,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癌症糖生物学多糖数据库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宣布与隶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BTI)合作开发新方法,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鉴定以及研究糖基化修饰通路以帮助开发新型治疗方案。此次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发一个基于实验数据的与疾病相关的鞘糖脂(GSL)头部基团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GSL多糖名称、葡萄糖单位(GU)校正后的色谱保留时间1和碰撞截面(CCS)数值以及对应的质谱图。GSL的结构高度复杂,其中多糖头部基团与脂肪酰基团相连。要分析这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必须解析其分子序列、端基异构性、分支结构、寡糖基的连接位置,以及脂肪酰基团的基序。GSL对细胞的生长、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送非常关键,它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引发疾病或促使不同类型的肿瘤发生恶化。多糖头部基团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糖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单独使用液相色谱(LC)或质谱(MS)技术都无法轻松区分出异构体结构。BTI的科学带头人、研究科学家Susanto Woen博士表示:“通过本次合作,BTI能够充分应用沃特世的糖组学专业知识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前所未有的GSL信息数据库。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潜在的临床标志物,还能深入了解经过治疗干预之后的疾病发展和患者复原情况。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在改善人类健康的同时解决生物制药行业的某些需求。此次合作让我们有幸成为国际糖组学研究网络中的一员,我们将致力于开拓新技术,用以确定疾病或疾病状态中GSL糖基化与任何表型/基因型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沃特世公司健康科学市场总监Jose Castro-Perez博士说道:“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我们将更深入地帮助BTI开发创新型分析方法,并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肿瘤糖生物学综合实验性多糖数据库。我们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开发出先进的方法,用以研究肿瘤分类和生物标志物发现过程中涉及的GSL糖基化。”在此次合作中,沃特世将提供专业的科学知识和Waters SYNAPT G2-S High 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行波离子淌度高清质谱系统。这款仪器采用的行波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能够对离子进行快速分离,不仅可按照离子的大小、质荷比进行分离,还可根据离子的形状实现分离。CCS值是一项精确的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态离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有关。这套系统可根据每个多糖头部基团的CCS值实现分离,深入揭示它们独有的化学结构,随后,获得的结构数据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待研究的GSL。相较于单独使用质荷比的方法,行波离子淌度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专属性。沃特世与BTI的合作始于2014年,合作之初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专为生物制药应用而开发的新型 GlycoWorks RapiFluor-MS N-糖标记分析试剂盒的性能,以及开发此试剂盒相关的糖基化分析完整工作流程,涵盖样品前处理到样品分析。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已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Albrecht, S. Vainauskas, S. Stockmann, H. McManus, C. Taron, C. H. Pauline M. Rudd, Anal. Chem. DOI:10.1021/acs.analchem.6b00259.Waters、SYNAPT、High-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GlycoWorks和RapiFluor-MS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 沃特世携手新加坡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开发肿瘤标志物鉴定技术
    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市,2016年6月28日 —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宣布与隶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BTI)合作开发新方法,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的鉴定以及糖基化修饰通路的研究,以帮助开发新型治疗方案。  此次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发一个基于实验数据的与疾病相关的鞘糖脂(GSL)头部基团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GSL多糖名称、葡萄糖单位(GU)校正后的色谱保留时间[1]和碰撞截面(CCS)数值以及对应的质谱图。  GSL的结构高度复杂,其中多糖头部基团与脂肪酰基团相连。要分析这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必须解析其分子序列、端基异构性、分支结构、寡糖基的连接位置,以及脂肪酰基团的基序。GSL对细胞的生长、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送非常关键,它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引发疾病或促使不同类型的肿瘤发生恶化。多糖头部基团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糖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单独使用液相色谱(LC)或质谱(MS)技术都无法轻松区分出异构体结构。  BTI的科学带头人、研究科学家Susanto Woen博士表示:“通过本次合作,BTI能够充分应用沃特世的糖组学专业知识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前所未有的GSL信息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潜在临床标志物的探索,还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经过治疗干预之后的疾病发展与患者复原情况,从而在改善人类健康的同时解决生物制药行业的某些需求。此次合作让我们有幸成为国际糖组学研究网络中的一员,我们将致力于开拓新技术,以确定疾病或疾病状态中GSL糖基化与任何表型/基因型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  沃特世公司健康科学市场总监Jose Castro-Perez博士说道:“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我们将更深入地帮助BTI开发创新型分析方法,并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肿瘤糖生物学综合实验性多糖数据库。我们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开发出先进的方法,用以研究肿瘤分类和生物标志物发现过程中涉及的GSL糖基化。”  在此次合作中,沃特世将提供专业的科学知识以及Waters SYNAPT G2-S High 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 行波离子淌度高清质谱系统。这款仪器采用的行波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能够对离子进行快速分离,不仅可按照离子的大小、质荷比进行分离,还能够根据离子的形状实现分离。CCS值是一项精确的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态离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有关。这套系统可根据每个多糖头部基团的CCS值实现分离,深入揭示它们独有的化学结构,随后,获得的结构数据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待研究的GSL。相较于单独使用质荷比的方法,行波离子淌度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专属性。  沃特世与BTI的合作始于2014年,合作之初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专为生物制药应用而开发的新型 GlycoWorks RapiFluor-MS N-糖标记分析试剂盒的性能,以及开发此试剂盒相关的糖基化分析完整工作流程,涵盖样品前处理到样品分析。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  ###  Waters、SYNAPT、High-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GlycoWorks和RapiFluor-MS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1]Albrecht, S. Vainauskas, S. Stockmann, H. McManus, C. Taron, C. H. Pauline M. Rudd, Anal. Chem. DOI:10.1021/acs.analchem.6b00259.
  • 食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了山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110家企业生产的110种食糖产品,包括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单晶体冰糖和冰片糖5个品种。   本次抽查依据《食糖卫生标准》GB13104-2005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食糖产品的蔗糖分、总糖分、还原糖分、色值、二氧化硫、总砷、铅、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赤藓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螨等2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发现有8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蔗糖分、酵母菌、还原糖分、色值项目。具体抽查结果如下:   食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地 产品 名称 商标 规格型号 产品等级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承检机构 1 朔州中粮糖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 白砂糖 屯河 50kg/袋 一级 2010-10-2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 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白砂糖 凌雪 50kg/袋 一级 2011-05-14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 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 白砂糖 星友 50kg/袋 一级 2011-05-08/乙A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 湛江金路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甘岭 50kg/袋 一级 2011-04-16/ 9916 03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 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蜂泉 50kg/袋 一级 2011-02-24/甲-1478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 湛江金海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甘岭 50kg/袋 一级 2011-03-16/824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 雷州市恒大制糖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雪仙 50kg/袋 一级 2011-02-26/105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 廉江市华南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雅沙 50kg/袋 一级 2011-03-08/121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 湛江市金丰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银月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12/ A125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 雷州市信通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风顺牌 50kg/袋 一级 2011-01-22/768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1 徐闻县恒福糖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赛古 50kg/袋 一级 2011-03-01/111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2 阳春市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春蜂 50kg/袋 一级 2011-03-13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3 紫金华丰国际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紫锦 0.5kg/罐 一级 2011-04-2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4 湛江华资农垦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湛华分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南冰洋 50kg/袋 一级 2011-03-0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5 遂溪县大华糖业河头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金坡 50kg/袋 一级 2011-02-12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6 湛江华资农垦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丰分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三环 50kg/袋 一级 2011-01-19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7 广东恒福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雪仙 50kg/袋 一级 2011-03-09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8 雷州市大地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雪仙 50kg/袋 一级 2011-03-12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9 化州市笪桥糖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白砂糖 橙花 50kg/袋 一级 2011-03-05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 茂名市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白砂糖 橘城 50kg/袋 一级 2011-03-2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1 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夏西东元食品厂 广东省 白砂糖 东燕牌 450g/袋 一级 2011-03-28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2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伶俐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云鸥 50kg/袋 一级 2011-02-25/2281-5-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3 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州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龙田 50kg/袋 一级 2011-02-28/1086-1-13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4 南宁良庆冠桂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唐牌 50kg/袋 一级 2010-12-26/0299-03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5 广西钦州市钦江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绵白糖 金瑞 50kg/袋 优级 2011-03-14/1148#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6 广西都安永鑫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都鑫 50kg/袋 一级 2011-03-05/0518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7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凤山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网山 50kg/袋 一级 2011-03-15/FT1984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8 广西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山兰花 50kg/袋 一级 2011-03-05/12#2880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9 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左江 50kg/袋 一级 2011-01-30/1976-1-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0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荷花 50kg/袋 一级 2010-12-11/153-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1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香山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大明山 50kg/袋 一级 2011-02-2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2 广西大新县雷平永鑫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骏马 50kg/袋 一级 2011-03-10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3 横县冠桂糖业有限公司谢圩分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俊牌50kg/袋 一级 2011-01-09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4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防港牌 50kg/袋 精制 2011-03-06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5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柳城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网山 50kg/袋 一级 2010-12-14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6 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湘桂 50kg/袋 一级 2011-01-10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7 广西隆安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圩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嘉墟 50kg/袋 一级 2011-02-25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8 广西隆安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那桐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蝶花 50kg/袋 一级 2011-03-2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9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涌泉 50kg/袋 一级 2011-03-1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0 广西海棠东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紫霞 50kg/袋 一级 2011-03-0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1 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怀远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远山 50kg/袋 一级 2011-01-3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2 广西来宾东糖石龙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金蜂 50kg/袋 一级 2011-03-1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3 广西博华食品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博华 50kg/袋 一级 2011-02-02/118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4 广西永凯糖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崇左市左江分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石林 50kg/袋 一级 2011-01-28/0886-2-1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5 凭祥市才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双骏 50kg/袋 一级 2011-04-03/116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6 广西崇左东糖俊杰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百灵 50kg/袋 一级 5-2011-3-22-817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7 北海华劲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白砂糖 屯河 50kg/袋 一级 2011-01-14/ 1527A33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8 广西合浦县伟恒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伟恒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21/80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9 合山市祥星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祥星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04/1131-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0 广西金秀东达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灵香界 50kg/袋 一级 2011-03-14/93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1 广西浦北县金和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赤砂糖 桂兴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22/07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2 广西世纪飞龙集团平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赤砂糖 兆龙 50kg/袋 一级 2011-03-26/481乙班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3 广西钦州市犀牛脚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犀牛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0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4 广西合浦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南珠牌 50kg/袋 一级 2011-02-2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5 广西宁明东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榕峰 50kg/袋 一级 2011-03-3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6 广西大新县世纪飞龙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兆龙 50kg/袋 一级 2011-03-24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7 广西凤糖罗城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武阳江 50kg/袋 一级 2011-02-26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8 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石别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石花 50kg/袋 一级 2011-01-30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9 广西环江远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环天 50kg/袋 一级 2011-03-28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0 广西来宾东糖桂宝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桂宝 50kg/袋 一级 2011-03-26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1 广西桂中糖厂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绿旋 50kg/袋 一级 2011-03-2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2 广西马山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金伦 50kg/袋 二级 2011-02-28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3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三冠 50kg/袋 一级 2011-02-08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4 广西凤糖雒容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洛清 50kg/袋 一级 2011-02-12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5 广西凤糖柳江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双柳 50kg/袋 一级 2011-03-29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6 广西凤糖六塘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田原 50kg/袋 一级 2011-03-0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7 广西凤糖鹿寨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蜜达 50kg/袋 一级 2011-02-25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8 柳州市柳冰食品厂 广西自治区 单晶冰糖 柳冰 400g/包 一级 2011-04-1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9 广西国大食品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单晶冰糖 国冰 25kg/袋 一级 2011-03-3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0 柳州市金柳食品加工厂 广西自治区 冰糖 桂柳 15kg/袋 合格品 2011-04-0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1 柳江县德鸿食品厂 广西自治区 冰糖 -- 15kg/袋 合格品 2011-04-0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2 广西南宁东糖新凯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蜜蜂 50kg/袋 一级 2011-03-0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3 灵山县武利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高航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1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4 广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陆屋 50kg/袋 一级 2011-02-1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5 广西那彭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那彭 50kg/袋 一级 2011-03-03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6 广西博白县伟恒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伟恒 50kg/袋 一级 2011-01-30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7 海南临高龙津糖业有限公司 海南省 白砂糖 龙津牌 50kg/袋 一级 2011-01-11/00326-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8 临高龙力糖业有限公司 海南省 白砂糖 南龙 50kg/袋 一级 2011-01-17/ 5050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9 海南定安茶根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省 白砂糖 甘泉 50kg/袋 一级 2010-12-18/000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0 澄迈程鹏糖业有限公司恒生糖厂 海南省 白砂糖 椰雪 50kg/袋 一级 2011-02-24/60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1 勐腊县勐捧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英茂 50kg/袋 一级 2011-03-25/01-1487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2 景东恒漫制糖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把边江 50kg/袋 一级 2011-04-15/42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3 云南省昌宁恒盛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卡斯糖厂 云南省 白砂糖 恒盛 50kg/袋 一级 2011-04-17/000010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4 昌宁康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龙珠 50kg/袋一级 2011-04-11/076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5 普洱景谷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钟山糖厂 云南省 白砂糖 云龙牌 50kg/袋 一级 2011-04-12/0427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6 云南保升龙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江分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黎山雪牌 50kg/袋 一级 2011-04-20/000734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7 临翔南华晶鑫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图形商标) 50kg/袋 一级 2011-04-15/1018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8 云南石屏东糖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铁拳 50kg/袋 一级 2011-04-04/0298-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9 云南永德麦坝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晶莹 50kg/袋 一级 2011-04-16/1-0571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0 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南恩 50kg/袋 一级 2011-03-15/0352-1-2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1 云南中云化念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中云 50kg/袋 一级 2011-03-14/19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2 蒙自南华克林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雨露 50kg/袋 一级 2011-04-06/0116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3 文山市克林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普吉 50kg/袋 一级 2011-04-04/266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4 双江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仙人山 50kg/袋 一级 2011-02-27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5 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罕糖厂 云南省 白砂糖 英茂 50kg/袋 一级 2011-03-29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6 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龙塘分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龙珠 50kg/袋 一级 2011-03-0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7 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勐糯分公司 云南省 白砂糖 龙珠 50kg/袋 一级 2011-03-01 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8 云南永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永甸糖厂 云南省 白砂糖 晶莹 50kg/袋 一级 2011-03-17合格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9 新疆四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自治区 绵白糖 四方 50kg/袋 优级 2010-12-0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0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焉耆糖业分公司 新疆自治区 白砂糖 屯河 50kg/袋 优级 2011-01-04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1 中粮屯河伊犁新宁糖业有限公司 新疆自治区 白砂糖 屯河 50kg/袋 优级 2010-10-20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2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奇台糖业分公司 新疆自治区 白砂糖 屯河 50kg/袋 优级 2010-11-29 合格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3 佛山市南海区联和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 单晶体冰糖 联合一番 0.4kg/袋 一级 2011-05-12 不合格 蔗糖分(标准值/实测值:≥99.7%/99.3%)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4 东莞市万江联益食品厂 广东省 冰片糖 -- 2.2kg/箱 二级 2011-05-08 不合格 还原糖分(标准值/实测值:7.0%~12.0%/14.81%)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5 东莞市道滘金美食品厂 广东省 单晶体冰糖 金美 15kg/袋 一级 2011-05-08 不合格 蔗糖分(标准值/实测值:≥99.7%/99.5%)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6 东莞市万江新联食品厂 广东省 单晶体冰糖 新联 15kg/袋 一级 2011-05-20 不合格 蔗糖分(标准值/实测值:≥99.7%/99.5%)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7 广西大化大地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秀河牌 50kg/袋 一级 2011-02-25/000276(丙班) 不合格 酵母菌(标准值/实测值:≤10cfu/g/ 430cfu/g)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8 钦州市华驭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白砂糖 友力牌 50kg/袋 一级 2011-03-17 不合格 色值(标准值/实测值:≤150IU/201IU) 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9 昆明平旺食品有限公司 云南省 单晶体冰糖 -- 25kg/袋 一级 2011-04-23 不合格 蔗糖分(标准值/实测值:≥99.7%/99.4%)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10 昆明晨云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 单晶体冰糖 CHENYUN 24kg/袋 一级 2011-04-23 不合格 蔗糖分(标准值/实测值:≥99.7%/99.5%)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安捷伦科技公司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鉴定、分析健康人群的脂质水平
    安捷伦科技公司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鉴定、分析健康人群的脂质水平新的国际研究团队携手开发世界首个针对不同种族的整合系统生物学数据库 2014 年 3 月 17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世界上首个针对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健康人群的脂质1 数据库。 科学家和研究者期望通过脂质数据库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种族人群的健康和不健康的“脂肪”水平。这些知识将为医学专家在日后利用这些关键信息作为患者的诊断标志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脂质组学孵化中心 (SLING) 在 NUS 创办了脂质组学自然变异 (L-NAVA) 研究团队。其他创始成员包括韩国忠南大学分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院 (GRAST)、贝克 IDI 心脏和糖尿病协会(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所医学研究机构),以及安捷伦(L-NAVA 的首选技术合作伙伴)。 GRAST 和贝克 IDI 将使用 SLING 创建的方法,在其国内市场开展相似的研究,并会将获得的结果编入数据库。SLING 最近结束了一项针对新加坡三个主要民族(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的 360 个健康个体开展的研究。通过这项研究,SLING 能够鉴定三个民族的健康人群体内正常脂肪水平的上限和下限。 将脂质信息 (L-NAVA) 与糖组学 (G-NAVA) 和蛋白组学 (P-NAVA) 研究相结合,以深入了解多糖和蛋白质中的自然变异体。 “认识自然变异体是 SLING 的主要目标,”SLING 主任 Markus Wenk 教授说道,“这一网络使我们能够拓展研究,并且有望联合他人在基因、蛋白质和糖类水平上开展变异体的研究。在健康个体中开展这项研究可提供广泛、相关的基础依据,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Wenk 博士也是 NUS 杨潞龄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和 NUS 理学院生物科学系的教员。 安捷伦韩国和南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部总经理 Rod Minett 表示:“我们很高兴成为这一新研究团队的一员,并将协助团队系统地测定不同人类群体的血脂水平。安捷伦创新的生物分析仪器将有助于团队成员采用不同方法开展关于自然变异体的研究。我们希望这一资源能够帮助医学专家为他们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L-NAVA 机构的首席研究员包括 Wenk 教授、GRAST 系主任 Hyun Joo An 教授、贝克 IDI 代谢组学负责人 Peter Meikle 副教授,以及安捷伦科学和技术主管兼亚太地区合作部经理 Rudolf Grimm 博士。 “脂质组学是医学获得重大进展的潜在力量,”Meikle 教授说道,“这些进展包括能够预测人体患病的风险、了解发病原因,以及能更有效地监控和调整治疗。然而,要取得这些进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不同种族的自然变异体。然后才能更准确地鉴定何处的脂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包括心脏病和糖尿病在内的疾病发生。” An 教授说:“我们很高兴成为这个脂质研究国际团队的创始成员。虽然我们致力于通过血清糖蛋白的自然变异体来预测疾病的发生,但我们相信脂质分子的多糖变异体在帮助科学界深入了解生命的生物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亚洲糖组学参考站 (Asia Glycomics Reference Site) 的团队热衷于脂质糖组学 (lipidoglycomic) 并且已经做好了将研究扩展到脂质糖组学的准备,而这一切源于糖脂与神经元发育和老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个多元化且备受关注的领域将会使全球科学界乃至医学界受益匪浅。” 所有的团队成员在他们的脂质组学研究中均使用安捷伦行业领先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和离子漏斗技术 (iFunnel)。Agilent iFunnel 技术为科学家和研究者在追求科学突破的道路上提供最高的灵敏度和最优的检测限。 关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作为一所亚洲中心的全球领先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是新加坡的旗舰大学,它提供通用于全球的教育和研究方法,同时又专注于亚洲特色的观点和专业知识。 NUS 拥有三个校园,16 个学院。其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内容丰富、包含广泛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拥有多学科课程和跨学院的丰富性。来自 100 个国家的超过 37000 名学生用他们多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丰富了 NUS 的学生社区。 NUS 有三个卓越研究中心 (RCE) 以及 23 个大学级的研究机构和中心。它也是新加坡第五所 RCE 的合作伙伴。NUS 和 16 所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和中心紧密联系。NUS 的各项研究活动富有战略性并充满活力,NUS 以其在工程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科研能力而闻名。它也在努力营造一个能够提供支持且充满创新精神的环境来推动所在社区的创意企业的发展。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nus.edu.sg。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 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6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3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8 亿美元。如欲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2013 年 9 月 19 日,安捷伦宣布将通过对旗下电子测量公司进行免税剥离,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计划。分拆后的电子测量公司命名为是德科技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此次分拆预计将于 2014 年 11 月初完成。 脂质是人体机能所需的一组天然存在的分子,如脂肪、蜡和脂溶性维生素,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能量贮存、细胞膜的信号传导以及作为细胞膜的结构组分。 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cn/go/news。
  • 质检总局批准2家复配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生产许可检验机构
    关于批准复配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生产许可检验机构的通知 质检食监函〔2011〕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检验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第130号),现决定如下:   批准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等2家检验机构承担复配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生产许可检验工作(检验机构联系方式见附件)。   各检验机构在承担生产许可检验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在指定的承检范围内开展检验工作,不得超范围检验。   二、在总局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准确、高效地完成检验工作。   三、未经总局批准,不得擅自将有关检验工作委托给其他检验机构。   四、对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涉及人身健康的危害性质量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报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质检总局。   五、在检验工作中,要注重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注重对检验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测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   特此通知。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新增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检验机构联系方式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增补检验项目)   地 址:杭州市九环路50号   联 系 人:朱顺达   电 话:0571-81995211   传 真:0571-85357069   邮 编:310019   E-mail:zhushd@hzzjy.ne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地 址: 南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五路5号   联 系 人: 干宁军   电 话: 0771-5887840   传 真: 0771-5856481   邮 编:530007   E-mail:gxzjs@gxqts.gov.cn   上述新增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检验机构检验范围见附表。   相关资料下载: 质检食监函[2011]179号附表.xls 食品添加剂品种名称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增补检验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1.复配食品添加剂 ∨   2.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 3.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 4.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   ∨ 5.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钠   ∨ 6.食品添加剂 磷酸   ∨ 7.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 8.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 9.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 10.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 11.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 12.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 13.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 14.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 15.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 16.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   ∨ 17.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
  • 代谢调控或成重大疾病诊疗突破口
    p   当前,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重大疾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健康。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研究者而言,深入研究这些重大疾病致病因素,将为疾病诊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p p   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05次学术讨论会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多名临床医生共商应对重大疾病的突破口。他们认为,阐明代谢调控的规律,揭示代谢紊乱的成因及其致病机理既是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 /p p    strong 代谢调控揭本质 /strong /p p   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代谢调控则是细胞和机体的核心事件,它决定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功能维持、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激活与记忆的储存、组织和器官发育等一系列关键性过程。 /p p   据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蓬介绍,代谢稳态调控也决定了各种具体代谢通路在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阶段的选择性开启与关闭,及其在具体的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如何受营养和激素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揭示代谢紊乱的成因及其致病机理,既是当前热门的科学问题,也关系着我国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李蓬表示。 /p p   当前,中国科学家聚焦糖脂代谢、膜脂代谢调控,营养物及代谢物感应及信号通路,内分泌因子与代谢调控等问题。“糖脂代谢调控平衡是生命体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在重大代谢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糖脂紊乱相伴相生、叠加协同。”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分析道。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伯良则指出,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隔屏障和交流窗口,其封闭性结构及其内外层脂质的不对称性分布和微结构形成是细胞功能发挥与调控的最关键基础。 /p p    strong 长达四十年的思考 /strong /p p   “40年前,我在上学时,肝病和糖尿病由不同的老师讲。”提起代谢,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个40年来尚未完美解决的问题。讲授肝病和糖尿病分类时,王红阳的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肝源性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肝病。 /p p   作为学生的王红阳感到十分困惑:“到底是肝病引起了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引起了肝病?”直到她当了老师,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p p   最近,肝病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视角。“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发现,糖尿病是肝病的诱因之一。”王红阳在会议报告中表示。代谢异常则被视为根本原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过度肥胖与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变和肝癌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她强调。 /p p   肝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被称为“国病”。据统计,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对此,临床医生期待,医学科学家尽快以代谢机制为视角,开展相关基础研究,这将帮助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以肝病为代表的重大疾病。 /p p    strong 关键科学问题待解 /strong /p p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代谢可塑性、代谢记忆、细胞应激、代谢性炎症、细胞间相互作用、器官间对话、肠道菌群、肿瘤的代谢致病性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代谢领域的热点前沿。 /p p   与会科学家表示,尽管代谢领域研究已经取得突破,但诸多关键科学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代谢途径的限速步骤及关键酶已基本清楚,但这些酶及代谢网络的调控机理,外界营养、环境、应激及代谢中间产物对代谢网络调控等还不清楚。”李蓬表示,“还有一些关键分子机制和致病机理有待阐明。” /p p   在糖脂代谢中,糖代谢紊乱与脂代谢紊乱的源头尚不清晰。“在单一或联合治疗过程中,二者间的同步或继发变化亦不得而知。”宁光认为,“深入探索糖脂代谢的分子基础、基本规律、病理生理过程,是当前我国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p p   与会科学家还期待,未来代谢研究能实现从分子水平向网络化的互作集成、从认识分子作用机制向设计构建新生物体系、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科学等方面纵深质变,提高应对重大疾病的能力。 /p p /p
  • 中美共同研究发现可清除墨西哥湾油污细菌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IANS)6月12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NY3”细菌,它具有产生鼠李糖脂的“非凡能力”,可以帮助清除墨西哥湾油污,降解原油中的有毒化合物。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发表一份声明称,“NY3”菌产生的鼠李糖脂对微生物群、人类和动物而言没有毒性,可以降解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释放出来的多环芳烃(PAHs)、致癌和诱发突变的化合物。   参与研究的一名专家说,在这些泄漏的原油中,对鱼类、野生动物和人类毒害最为严重的一些物质来自多环芳烃,它们可以诱发癌症、破坏免疫系统、影响生物正常繁殖以及损害神经系统。这些专家指出,由NY3产生的鼠李糖脂在不同的温度、酸碱度以及盐度的环境中相对稳定,可以有效降解原油中至少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   这一重大发现是由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中国西安农业科技大学、中国南京农业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员共同研究所获得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正为这一发现申请专利。
  • 工信部行标复审 五项食品标准废止
    按照工业行业标准复审计划,现已完成了工业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   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的消息,按照工业行业标准复审计划,现已完成了工业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涉及食品的《罐头食品检验规则》等41 项标准继续有效,《火腿午餐肉罐头》等37项标准将予以修订,《裹衣花生》等5 项标准自2010年1月14日起废止。   附:2009 年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食品行业)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复审结论 1 QB 1006-1990(2009) 罐头食品检验规则 继续有效 2 QB 1007-1990(2009) 罐头食品净重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继续有效 3 QB 1036-1991(2009) 工业用三聚磷酸钠(包括食品工业用)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继续有效 4 QB 1118-1991(2009) L-天门冬氨酸 继续有效 5 QB 1228-1991(2009) 食品添加剂红米红 继续有效 6 QB 1805.1-1993(2009) 工业用α-淀粉酶制剂 继续有效 7 QB 1805.3-1993(2009) 工业用蛋白酶制剂 继续有效 8 QB 1805.4-1993(2009) 工业用脂肪酶制剂 继续有效 9 QB 2245-1996(2009)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继续有效 10 QB 2393-1998(2009) 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AK 糖) 继续有效 11 QB 2483-2000(2009) 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 继续有效 12 QB 2484-2000(2009) 食品添加剂果胶 继续有效 13 QB 2554-2002(2009) 食用氯化钾 继续有效 14 QB 2555-2002(2009) 食用硫酸镁 继续有效 15 QB 2581-2003(2009) 低聚果糖 继续有效 16 QB 2582-2003(2009) 酵母抽提物 继续有效 17 QB/T 1733.2-1993(2009) 花生类糖制品 继续有效 18 QB/T 1733.4-1993(2009)花生酱 继续有效 19 QB/T 1804-1993(2009) 工业酶制剂通用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继续有效 20 QB/T 1805.3-1993(2009) 蛋白酶制剂 继续有效 21 QB/T 1805.4-1993(2009) 脂肪酶制剂 继续有效 22 QB/T 1879-2001(2009) 液体盐 继续有效 23 QB/T 2306-1997(2009) 耐高温α-淀粉酶制剂 继续有效 24 QB/T 2605-2003(2009) 工业氯化镁 继续有效 25 QB/T 2606-2003(2009) 肠衣盐 继续有效 26 QB/T 3535-1999(2009) 碘 继续有效 27 QB/T 3599-1999(2009) 罐头食品的感官检验 继续有效 28 QB/T 3775-1999(2009) 全脂无糖炼乳检验方法 继续有效 29 QB/T 3777-1999(2009) 硬质干酪检验方法 继续有效 30 QB/T 3778-1999(2009) 粗制乳糖 继续有效 31 QB/T 3779-1999(2009) 粗制乳糖检验方法 继续有效 32 QB/T 3780-1999(2009) 工业干酪素 继续有效 33 QB/T 3781-1999(2009) 工业干酪素检验方法 继续有效 34 QB/T 3782-1999(2009) 脱盐乳清粉 继续有效 35 QB/T 3783-1999(2009) 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 继续有效 36 QB/T 3784-1999(2009) 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继续有效 37 QB/T 3790-1999(2009) 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继续有效 38 QB/T 3791-1999(2009) 食品添加剂甜菜红 继续有效 39 QB/T 3792-1999(2009) 食品添加剂菊花黄 继续有效 40 QB/T 3793-1999(2009) 食品添加剂黑豆红 继续有效 41 QB/T 3800-1999(2009) 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 继续有效 42 QB 1353-1991 火腿午餐肉罐头 修订 43 QB 1364-1991 红烧鸡罐头 修订 44 QB 1373-1991 油炸禾花雀罐头 修订 45 QB 1376-1991 凤尾鱼罐头 修订 46 QB 1380-1991 糖水龙眼罐头 修订 47 QB 1381-1991 糖水山楂罐头 修订 48 QB 1382-1991 糖水葡萄罐头 修订 49 QB 1386-1991 杏酱罐头 修订 50 QB 1389-1991 西瓜酱罐头 修订 51 QB 1395-1991 什锦蔬菜罐头 修订 52 QB 1399-1991 香菇罐头 修订 53 QB 1401-1991 雪菜罐头 修订 54 QB 1402-1991 榨菜罐头 修订 55 QB 1404-1991 榨菜肉丝罐头 修订 56 QB 1406-1991 小竹笋罐头 修订 57 QB 1407-1991 水煮笋罐头 修订 58 QB 1603-1992 糖水莲子罐头 修订 59 QB 1606-1992 红烧排骨罐头 修订 60 QB 1608-1992 红烧元蹄罐头 修订 61 QB 1610-1992 酥炸鲫鱼罐头 修订 62 QB 1611-1992 糖水杏罐头 修订 63 QB 1687-1993 浓缩苹果清汁 修订 64 QB 1688-1993 糖水染色樱桃罐头 修订 65 QB 2604-2003 食用氯化镁 修订 66 QB/T 1409-1991 花生米罐头 修订 67 QB/T 1498-1992 液态法白酒 修订 68 QB/T 1612-1992 红焖大头菜罐头 修订 69 QB/T 1981-1994 露酒 修订 70 QB/T 1982-1994 山葡萄酒 修订 71 QB/T 1998-1994 栗(豆)羊羹 修订 72 QB/T 2021-1994 工业溴 修订 73 QB/T 2076-1995 水果、蔬菜脆片 修订 74 QB/T 2187-1995 芝麻香型白酒 修订 75 QB/T 2221-1996 八宝粥罐头 修订 76 QB/T 3605-1999 豆豉鲮鱼罐头 修订 77QB/T 3770.1-1999 压缩啤酒花及颗粒啤酒花 修订 78 QB/T 3770.2-1999 压缩啤酒花及颗粒啤酒花取样和试验方法 修订 79 QB/T 1733.3-1993 裹衣花生 废止 80 QB/T 1733.5-1993 油炸花生仁 废止 81 QB/T 1733.6-1993 烤花生仁 废止 82 QB/T 1733.7-1996 咸干花生 废止 83 QB/T 2319-1997 液体葡萄糖 废止
  •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支持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等21个项目
    5月10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绩效。有关事项通知详情点击此处链接。“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开展专用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前沿研究,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天文学等重要学科的部分研究方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展平台型大科学装置的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提升大科学装置支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能力。继续支持我国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探索研究,力争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若干重大前沿突破。2021年度指南围绕粒子物理、核物理、强磁场、天文学、先进光源、交叉应用等6个方向进行部署,拟支持21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5.15亿元。同时拟支持8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4000万元,每个项目500万元。本专项 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 粒子物理1.1 CKM 矩阵参数与底强子非粲衰变CP破坏的精确测量研究内容:利用海量的底夸克实验数据开展CP破坏等重味 物理前沿课题研究,主要包括:精确测量CKM夸克混合矩阵参数,例如β和γ相角等;精确测量B介子非粲衰变的CP破坏,包括理解三体衰变复杂的CP破坏结构等;在底重子衰变中寻找CP破坏,包括衰变到三体或四体末态,并理解其中多体末态的CP破坏结构。考核指标:对γ相角相关的重要衰变道进行测量,并结合其他测量结果,将γ相角的测量精度提高到4度以内;在无圈图污染过程中完成sin2β测量,精度达到10%以内。若干B介子非粲衰变和底重子衰变的CP破坏的测量结果达到世界最好水平或为世界首次测量。1.2 基于中微子的反应堆监测新技术及相关物理研究研究内容:发展新型中微子探测技术,开展反应堆监测技术和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极低阈值、极低本底双相氩时间投影室探测技术,寻找反应截面最大但尚未被探测到的反应堆中微子—原子核相干散射过程,以实现中微子探测器的小型化,用于反应堆监测,同时研究其相关物理;发展基于新型低温液体闪烁体的高能量分辨探测器技术,用于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及核素谱。考核指标:发展小型化反应堆中微子探测技术,研制并运行一个极低阈值、极低本底的双相氩时间投影室探测器,采用低本底氩,有效质量不低于150kg,探测阈值达到1keV核反冲能;利用台山反应堆,成功探测到反应堆中微子—原子核相干散射信号;测量低能标下的弱混合角。研制并运行一个采用高量子效率硅光电倍增管的新型低温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有效质量不低于1吨, 能量分辨在3MeV时优于1%,比现有大型液闪探测器的最好水平(Borexino,~2.8%)提高2.5倍以上;利用台山反应堆,测量高精度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和核素谱,为江门中微子实验提供有效谱形误差1%以内的数据依据,对U235和Pu239测量的有效谱形误差达到4%和8%。1.3 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和太阳中微子实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依托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寻找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太阳中微子探测实验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并初步建立相关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探测。考核指标: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领域开展先进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极低温晶体量能器、基于Topmetal技术的高气压时间投影室等实验技术研究,确定具有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有效质量小于10meV灵敏度的探测器技术方案;建设百吨级太阳中微子探测平台,实现太阳B8中微子的探测,重建出太阳中微子方向,5MeV 能量区间,太阳角重建的角度分辨为35度(68%的置信区间)。1.4 依托大型国际合作装置阿尔法磁谱仪(AMS)的物理研究研究内容:依托大型国际合作装置AMS实验,开展暗物质和反物质寻找,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规律机制的物理研究工作。通过宇宙线正电子、反质子和反氘核的精确测量,进行暗物质寻找;通过宇宙线反氦核、反碳核和反氧核的测量寻找原初反物质;精确测量宇宙线各原子核的能谱以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规律。参与国际合作,研制满足空间环境要求的新型大面积硅探测器,应用于AMS02的探测器升级。考核指标:暗物质寻找的研究,分析AMS实验数据得到1GeV~1.4TeV的宇宙线正电子能谱测量结果700~1000GeV精度达到35%;得到1GV~500GV的宇宙线反质子能谱结果,反质子能谱500GV精度好于20%;得到宇宙线反氘研究结果。反物质寻找的研究,得到宇宙线反氦研究结果。宇宙线起源加速传播机制的研究,得到2GV~3TV的宇宙线Na、Al、S、亚铁(Z=21~25)等分析结果,100GV精度4%~5%,3TV精度20%~40%;研制成 满足空间条件的10cm×100cm硅探测器,位置分辨率好于5微米,优良通道占比超过 95%。2. 核物理2.1 STAR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中QCD相结构和临界点的实验研究研究内容:针对量子色动力学(QCD)的核物质相结构和QCD临界点的重大科学问题,依托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螺旋管径迹探测器(STAR)的第二期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主要开展质心能量20GeV以下的重离子碰撞实验的物理分析。通过测量守恒荷的高阶矩、超子整体极化和矢量介子的自旋排列、多奇异强子的产生、同质异位核素的可能的手征磁效应分析等,建立系统的QCD相结构和临界点的实验探针与方法,研究QCD物质相结构和QCD临界点。考核指标:基于STAR实验第二期能量扫描实验数据,获得质心系7~20GeV不同能量点下的守恒荷的高阶矩的高精度实验数据,系统测量Λ、反Λ超子及矢量介子的整体极化及自旋排列的快 度依赖与能量依赖并揭示其物理起源,精确测量Ω粒子、φ粒子等 多奇异强子的产额分布并揭示其产生机制;通过测量分析同质异 位素碰撞中相关物理量给出QCD手征磁效应、手征磁波效应是否在夸克胶子等离子环境中被观测到的结论;利用以上分析得到的系统实验结果给出QCD相结构及QCD临界点的信息。2.2 低能区原子核结构与反应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研究内容:针对 X 射线暴和超新星等爆发性天体环境中的关键核反应过程,依托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和相关核天体物 理研究装置等,在低能区开展高精度的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结构特性与反应机制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积极发展相关微观模型,在更广泛的同位旋和角动量维度上探索原子核有效相互作用新规律,探索宇宙元素起源和星体能量产生机制。考核指标:完善BRIF高精度核物理实验平台(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立体角覆盖达4Pi的40%以上,能量分辨好于50keV),测量3~5项奇特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反应截面和衰变过程,统计精度好于10%;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的核理论分析方法,探索原子核有效相 互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完善BRIF和相关核天体物理实验平台(伽马探测器阵列立体角覆盖达4Pi的60%以上),发展天体核反应的 高精度实验方法,测量天体演化相关的3~5项核反应截面和放射性原子核半衰期,统计精度好于10%;结合天文观测,验证天体演化模型,理解宇宙元素起源和星体能量产生机制;建立相关微观模型,研究α团簇和核物质状态方程等在天体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3. 强磁场及综合极端条件3.1 强磁场下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控新方法研究研究内容:瞄准糖尿病和脂肪肝两种代谢性疾病,依托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发展高场生物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新技术,深入研究糖尿病和脂肪肝发生发展和调控机理;探索不同参数稳态磁场对糖脂代谢、铁代谢和氧化还原等代谢性疾病关键过程的调控及机制,研究稳态磁场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探索稳态磁场在糖尿病和脂肪肝诊疗中的新策略。考核指标:发展针对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新型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检测方法,开发1~2种治疗糖尿病和/或脂肪肝的候选药物;阐明稳态磁场对糖脂代谢、铁代谢和氧化还原的调控机制,明确稳态强磁场生物安全界限,开发磁场在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潜在应用,研发1~2种基于磁场防控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演示样机,血糖和脂肪肝改善达到20%。3.2 强磁场下零/窄带隙新型电子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针对下一代电子器件对零带隙/窄带隙新型电子材料的需求,围绕极端条件强磁场下电子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关键科学问题,聚焦磁场对材料生长调控规律的获取,系统开展强磁场下窄带隙化合物半导体、零带隙低维碳基材料、高频碳/磁薄层材料、新型热电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开拓其量产应用。考核指标:开发出强磁场(≥18T)辅助布里奇曼单晶炉样机1台;在强磁场下研发出几种具有实用化前景的零带隙/窄带隙电子材料,包括大尺寸窄带隙化合物半导体(~1 英寸,带隙~0.62eV,霍尔电阻率2000cm2/Vs,位错密度2)、高性能碳基光热催化量子点与光电材料(吸收/发射波长1200nm,光热转换效率≥40%,纳米酶催化效率≥0.1μM/s,载流子迁移率~10cm2/Vs,光响应性~106A/W)、适应于GHz/THz 波段的轻质宽带高频吸收材料 (GHz波段:吸收20dB、带宽5GHz;THz波段:吸收20dB、 带宽1THz)、低成本高性能多元纳米复合热电薄膜(ZT 值≥2.0, 温差≥10K,成本降低 50%);探索研发材料在器件中的量产应用。3.3 强磁场回旋管高功率太赫兹波源及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研究内容:依托脉冲强磁场装置,针对材料电子自旋与核自旋的关联、激发和弛豫过程等研究需求,开展THz回旋管理论与技术、高精度磁场位形和波形调控方法、THz高品质波束形成与瞬态测量技术、高功率THz波激励下的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研究,为探索关键材料结构、性能以及动力学变化提供先进测试平台。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强磁场的高功率回旋管太赫兹波源设计理论体系,解决磁场时空分布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高功率太赫兹脉冲波和连续波输出。(1)脉冲波辐射源:磁场强度40T,频率1THz,功率300W;(2)连续波辐射源:磁场强度15T,频率800GHz,功率30W;(3)电子自旋共振谱仪:时间分辨≤10ns,带宽1GHz,DEER空间分辨2~50nm。4. 天文学4.1 依托LAMOST、FAST的恒星稀有天体和关键物理过程研究研究内容:瞄准恒星内部结构和关键物理过程,依托LAMOST、FAST大科学装置,搜寻和发现恒星关键/稀有天体, 探测恒星内部结构,识别Ia型超新星前身星;发展恒星对流模型,研究特殊元素的形成和输运、角动量转移过程;深入探讨双星演化的走向和结局,以及超新星等重要双星相关天体的形成和演化,结合黑洞观测,多方面提高宇宙测距精度。考核指标:发现几颗双星公共包层演化阶段天体;构建贫金属星和氦星的快速物质损失模型,系统建立双星演化的关键性判据;确定对流超射和星风在物质与角动量转移中的作用; 获得下主序恒星和红巨星表面存在磁场的星震学证据;通过FAST确定几颗超新星前身星;提高超新星等宇宙标尺的测距精度。4.2 第25太阳周重大爆发活动与空间天气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太阳爆发活动及空间天气形成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利用我国自主观测设备,探索重大爆发活动中磁场时空演化、爆发机理、能量释放机制、空间天气形成机理及影响的全链路过程。诊断太阳活动中等离子体加热、粒子加速、激波形成与演化,获得对重大太阳活动产生机理及其空间天气效应新的可靠物理理解,并建立高精度的物理和数值预报模型。考核指标:确保我国自主观测新设备,如MUSER、NVST、AIMS、WeHot、FASOT等发挥科学效益;取得第25太阳活动周重大活动事件完整观测,建立数据库,涵盖国内外磁场、光学、 射电等多波段成像及光谱/频谱数据,开发新型大数据分析方法;发展三维(辐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建立针对重大太阳爆发事件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模型;建立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高精确度预报模式和方法。5. 先进光源、中子源及前沿探索5.1 超高功率软 X 射线光源新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能源科学、超导材料科学、超快物理化学和光刻等科学和应用领域对高功率EUV/软X射线光源的具体需求,依托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开展超高平均功率和超 高峰值功率EUV/软X射线光源的新原理及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探索基于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产生高功率软X射线脉冲的新机制,发展高功率X射线光源所需种子激光、光学传输和诊断等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完成基于角色散机制的高平均功率EUV/软X射 线光源(平均功率100W)和基于啁啾激光增强型自放大自发辐射的高峰值功率软X射线光源(峰值功率100GW)的物理机制研究;基于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验证高功率X射线产 生的新机制,掌握其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为用户提供峰值功率大于1GW、光子能量大于200eV的软X射线激光;掌握超高重复频率(1MHz)紫外波段种子激光和超大带宽红外波段种子激光等关键技术;掌握超高功率软X射线的光学传输、光学元件冷却(平均热负载100W,峰值功率100GW)和光学诊断(时间测量精度好于1fs)等技术。6. 交叉科学与应用6.1 超高真空平面微纳量子器件的分子束外延直接生长和原位表征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发展选区外延生长和片上掩模外延生长等技术,实现量子材料微纳结构和平面异质器件的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直接生长;开发极低温、强磁场原子力显微镜,实现绝缘基底上的微纳结构和器件的扫描隧道谱电子态表征;改进平台扫描微波显微镜、氧化物分子束外延生长等技术设备;基于这些新发展的技术研究拓扑-超导异质结构中的马约拉纳模相关物理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考核指标:利用分子束外延在超高真空环境直接生长出超导电极间距6.2 粒子流、先进光源新实验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依托同步辐射光源、超快强激光、先进中子源、加速器等束流装置平台,针对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发展急需的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考核指标:在选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平台与相关领域研究部门的密切合作,研发在同步辐射光源、超快强激光、中子源和加速器上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急需的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促进大设施在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交叉实验研究。有关说明:本方向拟支持不超过8个项目。附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
  • 我国公布首批非食用物质及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周婷玉)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中国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行为包括: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超量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及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超量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小麦粉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等。 通知指出,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一氧化碳 水产品 改善色泽 14 硫化钠 味精 15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防腐 20080820 16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着色 17 罂粟壳 火锅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序号 食品类别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或行为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 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的超量使用。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 擒魔序曲——脂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处理
    编者注:傅若农教授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后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58年,傅若农教授开始带领学生初步进入吸附柱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探索 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傅若农教授在干校劳动的间隙,系统地阅读并翻译了两本气相色谱启蒙书,从此进入其后半生一直从事的事业&mdash &mdash 色谱研究。傅若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色谱研究专家,见证了我国气相色谱研究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色谱研究人才。 第一讲:傅若农讲述气相色谱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二讲:傅若农:从三家公司GC产品更迭看气相技术发展 第三讲:傅若农:从国产气相产品看国内气相发展脉络及现状 第四讲:傅若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前世今生 第五讲:傅若农:气-固色谱的魅力 第六讲:傅若农:PLOT气相色谱柱的诱惑力 第七讲:傅若农:酒驾判官&mdash &mdash 顶空气相色谱的前世今生 第八讲:傅若农:一扫而光&mdash &mdash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的发展 第九讲:傅若农:凌空一瞥洞察一切&mdash &mdash 神通广大的固相微萃取(SPME) 第十讲:傅若农:悬&ldquo 珠&rdquo 济世&mdash &mdash 单液滴微萃取(SDME)的妙用 第十一讲:傅若农:扭转乾坤&mdash &mdash 神奇的反应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前言   脂质是一类自然界存在的疏水或两性、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溶剂的有机物小分子,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系中。脂质是细胞膜的骨架物质和第二能量来源,还参与细胞的许多重要功能,人类许多重大疾病都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如糖尿病、肥胖病、癌症、阿兹海默症、以及一些传染病等,   作为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脂质组学(Lipidomics)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所有脂质分子,并以此为依据推测其它与脂质作用的生物分子的变化,进而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机制。脂质组学是总体研究和这些疾病有关的脂质化合物,找到昭示这些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2005年国际上把组织、细胞中的脂质分子分为8大类(J Lipid Res 2009,50(Supp) 9-14),有明确结构的脂质化合物已经有38000个(BMC Bioinformatics 2014, 15(Suppl 7):S9),这8类脂质分子见表1。 表 1 8大类脂质分子 类别 缩写 数据库中的结构数量 脂肪酰类(Fatty acyls) FA 2678 甘油脂类(glycerolipids ) GL3009 甘油磷酸脂类(glycerophospholipids) GP 1970 鞘脂类(sphingolipids ) SP 620 固醇脂类(sterol lipids ) ST 1744 异戊烯醇脂类(prenol lipids () PR 610 糖脂类(saccharolipids ) SL 11 多聚乙烯类(polyketides ) PK 132   在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人们难以分析数量巨大的脂质分析,因为多种脂质代谢产物的物理性质需要大批纯化系统、分离的复杂技术操作。2003年韩贤林等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之后提出脂质组学(lipidomics)(Han X et a1.J Lipid Res,2003,44:1071),脂质组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分析平台的研发,特别是在质谱法领域,该方法已使这些操作合理化,并且已允许更多的脂质分子得到非常详细的分析。   脂质存在于细胞、细胞器和细胞外的体液如血浆、胆汁、乳、肠液、尿液中。若要研究某一特定部位的脂质,首先要将这部分组织或细胞分离出来。由于脂质不溶于水,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传统的萃取剂是氯仿、甲醇和水的混合液。所需的样品在这种混合液中提取所有脂质,向提取液中加入过量的水使之分成2个相,上面是甲醇和水,下面是氯仿。脂质就留在氯仿相,蒸发浓缩后,使之干燥就得到所需的脂质。这种脂质提取方法,能够提出组织样品中的总脂。这种方法降低了脂质的损失率,操作简便,而且提取效果较好。对于只检测总脂中的部分脂质,固相萃取(SPE)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固相萃取技术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能快速分离组分复杂及含量低的样品。当然由于化学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有许多其他可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总体上对脂质组学的研究Chin Chye Teo等归纳为如下的工作流程,第一步就是对样品的处理。 1、脂质组学研究的工作流程  根据Chin Chye Teo的综述报告(Chin Chye Teo et al,TrAC,2015,65:1-18),脂质组学研究的工作流程如下表1. 表1 脂质组学研究的工作流程 从患者得到脂质组学研究的样品 液体 固体 体液,泪水,血清,血浆,尿液 (低温保存样品) 细胞,组织,器官 对上述样品进行萃取方法 对极性化合物,单独的有机化合物进行: 液-液萃取,固相萃取 对能源性物质进行:加压液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萃取 萃取得到的脂质化合物 使用色谱方法分离: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泳 不使用色谱方法分离:直接进样,成像 上述分离或未分离样品进行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的接口 质量分析器 电子轰击电离(EI),电喷雾电离(ESI),化学电离(CI),大气压(APCI)化学与电离,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LDI)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三重四级杆质谱( qqq),轨道阱质谱(Orbitrap) 质谱原始数据语预处理 (利用商品或自制软件) 分类和脂质鉴定(使用各种资源如LIPID maps,Lipid Bank,Lipid Blast) 判定在疾病中的机制/在疾病演化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诊断找出生物标记物(预防),提供药物治疗的指导 2、脂质组学的样品制备   本文只讲脂质组学的样品制备,Chin Chye Teo等总结了近年在脂质组学研究中使用的样品处理方法,见表2. 表2 脂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比较(Chin Chye Teo et al,TrAC,2015,65:1-18) 萃取方法 临床样品类型 (生物液体或固体) 优点 缺点 原文文献编号 单一有机溶剂萃取(SOSE) 血清(生物液体) 皮肤(固体) 容易完成萃取时间短 成本低 低温适于热敏感化合物 无需外部能量 使用有毒有机溶剂 分析时难以摆脱使用有机溶剂 1.2 3 液-液萃取(LLE) 眼泪(生物液体) 血清(生物液体) 血浆(生物液体) 尿液(生物液体) 滑液(生物液体) 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生物液体) 皮肤(固体) 组织(固体) 易于建立的方法 容易完成 设备便宜 萃取时间短 使用廉价溶剂(如甲醇,水) 低温适于热敏感化合物 无需外部能量 萃取时间短 使用大量有毒有机溶剂 常使用超过一种类型的溶剂 需要排除溶剂以免影响分析 2 4,9-13 5,14-22 8,23 7 24 25-27 28,29 固相萃取(SPE) 血清(生物液体) 血清(生物液体) 血浆(生物液体) 眼(固体) 皮肤(固体) 容易完成 清除干扰基体 EPE的选择 低温适于热敏感化合物 萃取时间短 SPE萃取小柱比较贵 需要洗掉有机溶剂以免影响分析 使用有毒有机溶剂 分析时难以摆脱使用有机溶剂 1,12 2 30 26 3,27 固相微萃取(SPME) 肺(固体) 头发(固体) 容易完成 可与GC和GC xGC 联用 对挥发性化合物可以进行顶空气相色谱 有毒溶剂消耗量少 低温适于热敏感化合物 无需外部能量 萃取时间短 萃取头比较贵 需要洗掉有机溶剂以免影响分析 分析时难以摆脱使用有机溶剂 31 32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血浆(生物液体) 容易完成 萃取时间短 对非极性化合物萃取效率高 CO2可循环使用 温度压力可控 可加改性剂提高萃取液极性和效率 要精心操作 设备昂贵 33 微波辅助萃取(MAE) 血浆(生物液体) 皮肤(固体) 容易完成 萃取时间短 萃取效率高 萃取溶剂消耗量少 温度压力可控 需要冷却防止溶剂逃逸 购买设备费用高 34 35 超声辅助萃取(UAE) 血(生物液体) 容易完成 萃取时间短 萃取溶剂消耗量少 温度压力可控 听力会受损 要使用有毒有机溶剂 会吸入有害溶剂 需要外部能源 购买设备费用高 提高温度会使化合物降解 36,37 3、脂质组学的溶剂萃取   液-液萃取是脂质组学研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这一方法是使用两种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mdash &mdash 使用最多的是氯仿、甲醇和水&mdash &mdash 为了对关键脂质类得到最大的萃取效率,从磷脂类和糖脂类到脂肪酸,三酰基甘油类(TAGs)、二酰基甘油类(DAGs)。最初使用的是Folch 脂质萃取法(氯仿/甲醇/水为 8:4:3 v/v/v),之后有Bligh 和 Dyer脂质萃取法(氯仿/甲醇/水为 1:2:0.8 v/v/v)。   (1)Folch 脂质萃取法(Folch et al., J Biol Chem 1957, 226: 497)   把样品组织用2:1氯仿/甲醇均一化,最后的溶剂体积是组织的20倍(20mL 溶剂里有1g样品),分散均匀后于室温下把混合物在轨道振荡器上震动15-20min。均匀混合物经漏斗中折叠滤纸过滤,或进行离心处理,回收液相。   液相溶剂用0.2体积的水(20 mL液相使用4 mL水),最好使用0.9%的NaCl溶液洗涤,涡旋几秒后在低速离心机(2000 rpm)上离心混合物,用虹吸方法弃去上层液相,用以分析神经节糖苷或小分子有机极性化合物,如需要(需移去标记分子),用1:1甲醇/水洗涤交界处的有机相两次,无需混合全部制备物。   经离心分离后虹吸掉上面的液相,下面含有脂质的氯仿在旋转蒸发器中真空蒸发,或用氮气吹拂到2-3 mL体积。   (2)Bligh 和 Dyer脂质萃取法(Can J Biochem Physiol 37:911-917)   a. 每1 mL 样品加入3.75mL 1:2(v/v) CHCl3:CH3OH 很好涡旋,如果要进行GC 分析,溶剂中要含有内标(如0.5&mu g谷甾醇)   b. 然后加入1.5mL CHCl3很好涡旋   c. 最后加入1.25mL蒸馏水很好涡旋   d. 在1000rpm离心机中室温下离心5min,得到一个两相分离(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有机相)的液体   e. 回收有机相:用一个巴斯德吸管(Pastuer pipette)通过上层水相,轻微施加正压避免上层水相浸入吸管,吸管口到达离心管底部,吸取下层有机相溶液的90%到吸管中。 下表列出不同样品容积需要加入的试剂量   如果你要得到干净的底部的有机相溶液,就要用上层&ldquo 真正&rdquo 的上层液相洗涤有机相溶液,方法如下:   a 制备&ldquo 真正&rdquo 的上层液相:取一个大的玻璃管,或者几个常规玻璃管,以水代替样品胺上述方法进行萃取操作,把几个管子中的上层水相合并在一起备用。   b 把上述第5步得到的底层溶液倒入一个玻璃管中,然后加入适量(样品+蒸馏水的体积)&ldquo 真正&rdquo 的上层液相。比如你是1 mL样品就加入2.25mL&ldquo 真正&rdquo 的上层液相。   c 好好地涡旋,离心,收集下层相。   Cui等的改进Bligh 和 Dyer脂质萃取法(Cui L,e al, PLoS Negl Trop Dis,2013,7:e2373):   900µ L氯仿-甲醇(1:2)加入到100 µ L样品中,进行涡旋,在4° C下保温,然后加入300µ L氯仿和300µ L双重蒸馏水,以9000 rpm离心2 min,脂质物在离心管底部的有机相中,然后加入500 µ L氯仿在4° C下进行涡旋20 min。从有机相中回收脂质物并与前次得到的脂质物合并,脂质萃取物经真空干燥后于&minus 80° C下存放备用。   多少年来人们使用类似于上述方法进行脂质的萃取,例如:李国琛等在脂质组学研究中也采用Bligh 和 Oyer法萃取磷脂,并作适当改进.他们的方法是:   称取100 mg鱼肉样品,加入400 p,L甲醇/氯仿(体积比2:1),涡旋混匀后,于一30℃放置过夜.取出后于4℃以10000 转速离心5 min.将上清液转出,在残渣中加入200 mL甲醇/氯仿(体积比2:1)再次提取,将2次所得上清液合并.在上清液中先后加入100 mL氯仿及100mL水,离心后,将磷脂所在的氯仿相与水相分离.采用真空离心蒸发浓缩器干燥氯仿相(温度不超过45℃,下同),将干燥后的样品于一30℃保存备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2):269-273)   人们为了提高某些脂质种类的萃取效率,改变氯仿/甲醇/水的比例,并加入一些其他添加剂,如乙酸、盐酸等,探索改进萃取各类脂质化合物的得率,如酸性磷脂和脂肪酸。(Jensen S K, Lipid Technol,2008, 20: 280&ndash 281)。 HCl-Bligh萃取法步骤:   为了更好地萃取生物样品中的脂肪酸,使用加盐酸的HCl-Bligh萃取法:取0.6 g均匀好的样品装入10-ml 带盖的培养试管中,加如1 ml 3M HCl,在80℃水浴上加热1 h,之后加入1.50 ml甲醇和1.00 ml氯仿,以及17:0脂肪酸内标,把混合物摇震1 min,然后加入ELGA-纯水系统制备的纯水1.00 ml 和2.00 ml氯仿,把试管振荡1 min,然后在3000 rpm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5 min。把1 ml氯仿相进行甲基化,用氮气把氯仿蒸发掉,加入0.8 ml NaOH/甲醇溶液,把试管充满氮气,密封在100 ℃下烘箱中15 min,冷却后加入1 ml BF3溶液,密封在100 ℃下烘箱中45 min。在冷却后加入2 ml辛烷和4 ml饱和NaCl溶液,把混合物进行涡旋,在3000 rpm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10 min。用1&mu L 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根据Jensen的研究,认为此方法可以对脂肪酸的萃取率提高15%,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萃取率可提高30-50%。   由于氯仿的毒性大人们就用二氯甲烷来代替氯仿(J Agr Food Chem,2008,56:4297-4303),之后就有许多研究者效仿用以萃取临床样品,包括生物液体,如血清/血浆,尿液和固体样品,如皮肤和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表中文献4,5,8,9,10,14-17,23-25,28).   近几年也用甲基特丁基醚(MTBM )做萃取溶剂代替氯仿(Matyash et al. J Lipid Res. 2008,49 (5) :1137&ndash 1146.)。Matyash 认为MTBM进行萃取快速而且可以得到干净的脂质,可以适合于自动进行鸟枪法得到脂质轮廓。因为MTBM的密度低,水相和有机相分开时,有机相在上层,这样简化了手机有机相的手续,减少了吸取的损失,不可萃取的基质小球处于离心管的底部,易于去除。严格的测试证明MTBM进行萃取对绝大多数脂质种类和&ldquo 黄金标准&rdquo Folch 或 Bligh and Dyer萃取方法类似或更好。2013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医学院的R Lehmannb使用MTBM进行萃取开创了一个从一小片肝脏或肌肉组织同时进行道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的研究(J Chromatog A, 2013, 1298:9&ndash 16)   人们的思路总是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回归到简单,所以脂质组学中的萃取方法,近来也有多种溶剂向单一溶剂发展, Stü biger G (表中文献1)就使用 Zhao Z等提出的单一溶剂萃取(SOSE)磷脂类脂质(J Lipid Res 2010 51:652)方法如下:   把500 mL甲醇加入到20 mL人血浆中,其中已经含有0.01% 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0.5 mmol EDTA (用作抗氧化剂)和3mmol Pefablock(4-(2 aminoethyl) benzenesulfonylfluoride hydrochloride)用作磷脂酶的抑制剂,加入内标物,把样品激烈震荡1min,在冰浴中放置30 min,进行脂质的萃取,之后在10,000 rpm离心机上,离心5 min(4℃),最后把离心管上面的液体小心滴转移到2 mL玻璃样品瓶中,在零下70℃保存备用。 4、固相萃取(SPE)   SPE 是十分成熟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使用装有固定相的小柱子和各种流动相选择性地保留与固定相有特定作用力的特殊种类分子。SPE的典型应用是和 SOSE 和 LLE相结合,作为一种附加的净化步骤或从生物液体或固体住址样品中富集某种特定种类的目标脂质(表中文献1,3,12,26,27),市场有各种各样的萃取小柱供选择。供脂质萃取的SPE小柱有正相硅胶柱和反相柱(C8 和 C18),以及离子交换柱(氨丙基柱),硅胶柱和氨丙基柱多用于分离中性和极性脂质,利用改变洗脱溶剂以达到分离的目的。而C8 和 C18柱用于从水基样品中分离卵磷脂(PC)、脑苷脂、神经节糖苷和脂肪酸。   针对不同的脂质使用不同的SPE,如 Stü biger(表2文献1)在进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磷脂的研究中,使用C18 净化柱从血浆脂质萃取和富集体液氧化磷脂(OxPLs),其步骤如下:   把脂质萃取液倒入微量制备高效固相萃取柱(mHP-SPE)C18 spin-columns (PepClean, Pierce)中,小柱事先用500mL MeOH:0.2%甲酸(70:30 重量比)洗涤,然后用700 mL MeOH:0.2%甲酸(82:18 重量比)洗脱一次,再用800 mL MeOH:0.2%甲酸(92:2 重量比)洗脱一次,最后小柱用500 mL 2-丙醇再生,以便从小柱中彻底清除脂质(即中性脂质),净化后的纯度用薄层色谱检查,得到的氧化脂质用LC-ESI-MS/MS进行分析。   而Ruben t&rsquo Kindt进行皮肤神经酰胺的脂质组学研究中,则使用氨丙基硅胶小柱对脂质萃取液进行净化(表2文献3),方法如下:   使用氨丙基硅胶小柱(100 mg, 3.0 mL)先用2 mL己烷洗涤,把已经干燥的脂质溶于300 &mu L 11:1 的己烷:异丙醇(v/v)中,用2 mL己烷/甲醇/氯仿(80/10/10 (v/v))洗脱神经酰胺,用氮气吹扫干燥,溶于300 &mu L异丙醇/氯仿(50/50)(v/v)中,进行HPLC/MS分析。 5、固相微萃取(SPME)   Pawliszyn 研究组在1991年发明了SPME,1993年出现了SPME的商品化产品,使之成为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这一方法是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它以固相萃取(SPE)为基础,保留了SPE的全部优点,排除了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解吸的缺点。SPME是以涂渍在石英玻璃纤维上的固定相(高分子涂层或吸着剂)作为吸收(吸附)介质,对目标分析物进行萃取和浓缩,并在气相色谱进样口中直接热解吸(或用HPLC流动相冲洗到液相色谱柱中,甚至可以直接进行质谱分析),这一技术适合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处理和分析。SPME有8大优点:1 操作简单,2 功能多样,3 设备低廉,4 萃取快捷,5 无需溶剂,6 可在线、活体取样,7 可自动化, 8 可在分析系统直接脱附。SPME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如:农药残留、酚类、多氯联苯、多环芳烃、脂肪酸、胺类、醛类、苯系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无机金属离子等,也可以用有类似特点的领域,如食品、医药、临床、后用不同的的溶液洗脱柱子,将各种待测物洗脱下来。其依据是采用脂溶性材料(C18)破坏细胞膜并将组织分散,C18充当分散剂。在硅胶固相萃取材料表面键合有机相,与传统方法使用砂子做吸附剂类似,在样品与固体材料搅拌的过程中,利用剪切力作用将组织分散。键合的有机相就像溶剂或洗涤剂一样,将样品组分溶解和分散在支持物表面。这大大增加了萃取样品的表面积,样品按各自极性分布在有机相中,如非极性组分分散在非极性有机相中,极性小分子与硅胶上的硅烷醇结合,大的弱极性分子则分散在多相物质表面。(乌日娜等,食品科学,2006,26(6):266-268)。香港城市大学的Qing Shen等利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作萃取剂,以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方法进行橄榄果的脂质组学研究,研究证明这一方法可以把磷脂从非磷脂中完全选择性地分离出来。(Food Research Int,2013, 54:2054&ndash 2061)。 表2中的文献 1 Stubiger G,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12,224:177&ndash 186. 2 Zhao Z, et al, J Lipid Res, 2010, 51:652&ndash 659 3 t&rsquo Kindt R, et al, Anal Chem, 2012,84:403&ndash 411 4 Cui L, et al, PLoS Negl Trop Dis,2013,7:e2373 5 Sandra K,et al, J Chromatogr A,2010,1217:4087&ndash 4099. 6 Lam S M, et al, J Lipid Res, 2014,55: 289&ndash 298 7 Giera M, et al,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2, 1821:415&ndash 424 8 Min H K, Anal Bioanal Chem, 2011, 399:823&ndash 830. 9 Heilbronn L K, et al, Obesity,2013, 21:E649&ndash E659 10 Hilvo M, et al, Int J Cancer 134 (2014) 1725&ndash 1733 11 Montoliu I, et al, Aging (Albany NY),2014,6:9&ndash 25 12 Chen Y , et al, Clin. Chim. Acta, 2013,428: 20&ndash 25. 13 Zivkovic A M, et al, Metabolomics,2009,5:507&ndash 516 14 Chen F,et al, Biomarkers, 2011, 16:321&ndash 333 15 M. Ollero, et al, J. Lipid Res, 2011, 52:1011&ndash 1022 16ras Hematol Hemoter,2010,32:439&ndash 443. 35 Gonzalez-Illan F,et al,J Anal Toxicol,2011,35:232&ndash 237. 36 Pizarro C, et al, Anal Chem,2013,8:12085&ndash 12092. 37 Pang L Q, et al, J Chromatogr B,2008,869: 118&ndash 125
  • 质检总局公布我国最新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
    国家质检总局7月26日消息,我国最新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公布,详细见下表: 食品添加剂品种名称 标准名称 备注 1.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GB 1987-2007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2.食品添加剂 乳酸 GB 2023-2003 食品添加剂 乳酸   3.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GB 15358-2008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4.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GB 25545-2010 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GB 13737-2008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6.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 GB 25544-2010 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GB 1903-2008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8.食品添加剂 碳酸钾 GB 25588-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GB 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10.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GB 6782-2009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11.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 GB 25546-2010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钾 GB 25563-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3.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 GB 25586-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4.食品添加剂 盐酸 GB 1897-2008 食品添加剂 盐酸   15.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GB 5175-2008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16.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 1886-2008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17.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 GB 25572-2010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钾 GB 25575-2010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9.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钾 GB 25589-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0.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钾 GB 25560-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1.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钠 GB 25565-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2.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GB 25559-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3.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GB 1889-2004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24.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 GB 25567-2010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5.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钠 GB 25557-2010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6.食品添加剂 乳酸钠(溶液) GB 25537-2010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钠(溶液)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7.食品添加剂 磷酸 GB 3149-2004 食品添加剂 磷酸   28.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GB 1890-2005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29.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 GB 1892-2007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   30.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 GB 6226-2005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   31.食品添加剂 L-乳酸钙 GB 25555-2010 食品添加剂 L-乳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2.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钙 GB 25558-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3.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34.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GB 25581-2010 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5.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GB 25576-2010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6.食品添加剂 硅铝酸钠 GB 25583-2010 食品添加剂 硅铝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7.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8.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 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39.食品添加剂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GB1916-2008 食品添加剂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40.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GB 1900-2010 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41.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 GB 3263-2008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   42.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QB 2154-1995(2009)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43.食品添加剂 植酸(肌醇六磷酸) HG 2683—1995(2007)食品添加剂 植酸(肌醇六磷酸)   44.食品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GB 26403-2011食品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 45.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物 QB 2078-1995(2009)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物   46.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 GB 15809-1995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   47.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GB 16314-1996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48.食品添加剂 迷迭香提取物 QB/T 2817-2006食品添加剂 迷迭香提取物   49.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GB 8273-2008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50.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GB 22558-2008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51.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钠 GB 16313-1996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钠   52.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GB 14756-2010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3.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 GB 1905-2000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   54.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GB 13736-2008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55.食品添加剂 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 食品添加剂 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56.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57.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GB 22215-2008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58.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 GB 1893-2008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   59.食品添加剂 无水亚硫酸钠 GB 1894-2005食品添加剂 无水亚硫酸钠   60.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钾 GB 25570-2010 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1.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 GB 25590-2010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2.食品添加剂 硫磺 GB 3150—2010 食品添加剂 硫磺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3.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GB 1888-2008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64.食品添加剂 酒石酸氢钾 GB 25556-2010 食品添加剂 酒石酸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5.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 GB 25591-2010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6.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 GB 1895-2004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   67.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 GB 25592-2010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8.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醚 QB 1229-1991(2009)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醚   69.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GB 7658-2005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70.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GB 25541-2010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1.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GB 1887-2007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72.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GB 1898-2007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73.食品添加剂 碳酸镁 GB 25587-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镁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4.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 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75.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 GB 4479.1—2010 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6.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 GB 4479.2-2005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   77.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 GB 4480.1-2001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   78.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铝色淀 GB 4480.2-2001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铝色淀   79.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 GB 4481.1—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0.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 GB 4481.2—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1.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 GB 6227.1—2010 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2.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铝色淀 GB 6227.2-2005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铝色淀   83.食品添加剂 亮蓝 GB 7655.1-2005食品添加剂 亮蓝   84.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 GB 7655.2-2005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   85.食品添加剂 新红 GB 14888.1-2010 食品添加剂 新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6.食品添加剂 新红铝色淀 GB 14888.2-2010 食品添加剂 新红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7.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 GB 17511.1-200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   8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铝色淀 GB 17511.2-200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铝色淀   89.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 GB 17512.1-2010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0.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GB 17512.2-2010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1.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 GB 8821—2010 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2.食品添加剂 天然β-胡萝卜素 QB 1414-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天然β-胡萝卜素   93.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QB/T 3791-1999(2009)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94.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 GB 4571—1996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   95.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GB 10783-2008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96.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GB 8817-2001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97.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 GB 25534-2010 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8.食品添加剂 栀子黄 GB 7912-2010 食品添加剂 栀子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9.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 QB 3792-1999(2009)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   100.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 QB 3793-1999(2009)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   101.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GB 9993-2005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102.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素 GB 8818-2008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素   103.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粉) GB 4926-2008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粉)   104.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 GB 15961-2005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   105.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 QB 1227-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   106.食品添加剂 姜黄色素 QB 1415-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姜黄色素   107.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钠盐 GB 26406-2011 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钠盐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 10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 GB 25536-2010 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09.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 GB 25577-2010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0.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GB 8272-2009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GB 10617-2005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QB 2245-1996(2009)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111.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 QB/T 3800-1999(2009)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原GB 10797-89)   112.食品添加剂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GB 15612-1995 食品添加剂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113.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GB 13481-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4.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GB 13482-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5.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116.食品添加剂 辛癸酸甘油酯 QB 2396-1998(2009)食品添加剂 辛癸酸甘油酯   117.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 QB/T 3790-1999(2009)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   118.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QB/T 3784-1999(2009)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119.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原GB 12486-90)   120.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GB 25551-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1.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GB 25552-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2.食品添加剂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GB 25539-2010 食品添加剂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3.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GB 13510-1992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124.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 GB 25553-2010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5.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GB 25554-2010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6.食品添加剂 果胶 GB 25533-2010 食品添加剂 果胶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7.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 GB 15044-2009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   128.食品添加剂 藻酸丙二醇酯 GB 10616-2004食品添加剂 藻酸丙二醇酯   129.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GB 10287-1988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 氢化松香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0.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1.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2.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钙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3.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4.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钙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135.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6.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7.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8.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 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9.食品添加剂 α-淀粉酶制剂 GB 8275-2009食品添加剂 α-淀粉酶制剂   140.食品添加剂 糖化酶制剂 GB 8276-2006食品添加剂 糖化酶制剂   141.食品添加剂 果胶酶制剂 QB 1502-1992(2009)食品添加剂 果胶酶制剂   142.食品添加剂 真菌α-淀粉酶 QB 2526-2001(2009)食品添加剂 真菌α-淀粉酶   143.食品添加剂 α-葡萄糖转苷酶 QB 2525-2001(2009)食品添加剂 α-葡萄糖转苷酶   144.食品添加剂 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 GB 20713-2006食品添加剂 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   145.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酶制剂 QB 2583-2003 纤维素酶制剂   146.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GB 25594-2010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47.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QB/T 2846-2007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148.食品添加剂 呈味核苷酸二钠 QB/T 2845-2007食品添加剂 呈味核苷酸二钠   149.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GB 25542-2010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0.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GB 25543-2010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1.食品用石蜡 GB 7189-1994食品用石蜡   152.食品级白油 GB 4853-2008食品级白油   153.食品添加剂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GB12489-2010 食品添加剂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4.食品添加剂 紫胶(虫胶) LY 1193—1996 食品添加剂 紫胶(虫胶)   155.食品添加剂 松香季戊四醇酯 食品添加剂 松香季戊四醇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6.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 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7.食品添加剂 蜂蜡 食品添加剂 蜂蜡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8.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GB 25566-2010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9.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钾 GB 25561-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0.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铵 GB 25569-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铵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1.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GB 25568-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2.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GB 25564-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3.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GB 10794-2009 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164.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GB 14759-2010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5.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GB 17787-1999 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66.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 GB 14750-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7.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GB 14751-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8.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 GB 14752-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9.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 GB 14753-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0.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 GB 14754-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1.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GB 14755-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2.食品添加剂 烟酸 GB 14757-2010 食品添加剂 烟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3.食品添加剂 叶酸 GB 15570-2010 食品添加剂 叶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4.食品添加剂 乳酸亚铁 GB 6781-2007 食品添加剂 乳酸亚铁   175.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钙 GB 17203-1998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钙   176.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钙 GB 15571-2010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7.食品添加剂 生物碳酸钙 QB 1413-1999(2009)食品添加剂 生物碳酸钙   178.食品营养强化剂 煅烧钙 GB 9990-2009 食品营养强化剂 煅烧钙   179.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GB17779-2010 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0.食品添加剂 乙酸钙 GB 15572-1995 食品添加剂 乙酸钙及第1号修改单   181.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GB 8820-2010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2.食品添加剂 天然维
  • 博纳艾杰尔制备色谱技术交流会顺利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13日上午,在BCEIA 2011召开期间,博纳艾杰尔举办了“制备色谱技术交流会”,邀请数位制备色谱专家分享最新的制备色谱材料、制备仪器和方法在药物纯化、多肽物纯化、天然产物的提取等领域的应用。同时,50余名制备色谱用户参加了此次技术交流会。 研讨会现场   制备色谱作为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从事药品研究、天然产物提取和高纯试剂研究科学家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次技术交流会由博纳艾杰尔刘建波博士主持,并围绕制备色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 报告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陈峰主任 报告题目:制备色谱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陈峰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制备色谱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展望。陈峰主任表示高压制备色谱由于其纯化的高效性,在减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原料成本以及整体成本方面与中低压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必将成为替代中低压色谱纯化工艺的良好途径。并且随着博纳艾杰尔科技等国内生产商的发展成熟,高性价比高压制备填料的推出,对于降低运行成本、进行工艺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报告人:北京大学药学院 傅宏征教授 报告题目:制备色谱技术在皂苷类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傅宏征教授介绍说,制备色谱技术是皂苷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制备液相色谱具有柱效高、制备的化合物纯度高、制备量大、分离速度快等优点,没有制备液相色谱很难进行复杂结构皂苷的结构研究和生物活性研究。此外,傅宏征教授还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在皂苷分离纯化过程中正相和反相制备色谱分离条件的研究成果。 报告人: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刘红霞博士 报告题目:浅谈制备色谱技术与应用   刘红霞博士在会上介绍了制备色谱的特点,并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使用制备色谱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刘红霞博士表示在制备色谱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性质、样品量、时间要求、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成本,如方法优化、柱子的选择、流速大小、是中压还是高压都是由成本来决定的。仪器本身的质量水平是一方面,使用人员的操作和维护水平也很重要。希望大家以后在使用制备色谱中能够多和色谱、色谱填料生产商交流,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制备色谱更好的发展。 报告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马百平教授 报告题目: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制备   马百平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情况,向大家介绍了制备色谱在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制备中的应用,如葫芦巴中甾体皂苷的分离纯化、合欢皮中皂苷分离纯化、MCI有效分离中药远志中的皂苷和糖脂等,以及一些最新技术及填料的应用。马百平教授详细介绍了不同应用实例中提取、粗分、纯化等步骤中所采用等具体分析条件。马百平教授特别强调在研究中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制备色谱分析条件。 报告人: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王洪宇先生 报告题目:纯化创造价值 创新成就梦想   王洪宇先生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博纳艾杰尔的新型分离纯化材料和设备。王洪宇先生介绍说博纳艾杰尔最新研制的CHEETAHTM HP100,是一种高智能化、高普适性、操作更为简单的制备系统,使得制备色谱的使用人员也从色谱分析工作者扩展到非色谱专业人员。   对于博纳艾杰尔可提供的制备纯化服务,王洪宇先生介绍说主要包括:推荐纯化填料规格、实际样品对填料性能进行验证、配套仪器整体解决纯化方案、标准品的制备、纯化工艺研究与放大可行性评估,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等提纯mg至kg级纯化服务,分离纯化专业技术培训等。最后,王洪宇先生介绍了天然酚类活性成分、肟类杂质标准品、生物活性小分子、多肽类提取物单一成分的制备等案例。 抽奖环节   研讨会中,各位专家的报告均得到了用户的热切关注,大家就自己的疑问及感兴趣的问题同专家做了充分的交流,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家对于制备色谱的应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另外主办方博纳艾杰尔为了感谢大家对于此次活动的支持,还特别设置了抽奖环节,给与会人员准备了一份惊喜。   更多精彩报道,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BCEIA 2011网络直播”专题。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暨汉中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陕西汉中成功召开
    2023年7月20日至2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暨换届选举会议在陕西汉中成功召开,同期举办了汉中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汉中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我校原副校长、岐黄学者乔延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国家优青、青年岐黄学者吴志生研究员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次年会以“中药分析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别设立了1个主论坛和2个知名专家论坛。会议邀请了50多位包含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科技人才出席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中药领域的专家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启动仪式  会议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186.19万人次。  2023年7月20日晚,举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换届选举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监事长曹正逵、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志书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以及党的工作小组成员,我校国家优青、青年岐黄学者吴志生研究员当选中药分析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换届选举会议  7月21日至7月22日上午,举行了中药分析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邀请中药分析和中药领域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围绕中药分析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中华中医药学会监事长曹正逵,汉中市市委常委邱仕伟,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双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赵文分别致辞,石学敏院士通过视频致贺词。会上宣读了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组成并颁发了证书。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志书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学术会议阶段,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作了题为《数字化转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学术报告。刘保延院士学术报告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作了题为《中医与康复的融合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励建安院士学术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岐黄学者乔延江教授带来了题为《中药分析学科建设实践》的报告。乔延江教授学术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岐黄学者唐志书教授做了题为《中药分析学科的交叉发展思考与实践》的报告。唐志书教授学术报告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获得者吴海龙教授做了题为《smart分析赋能中药定性定量分析》的报告。吴海龙教授学术报告  暨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国家杰青高昊教授做了题为《结构分析的规范性与学术发表》的报告。高昊教授学术报告  大会还邀请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俞捷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长张彤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吴志生研究员等14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分享了课题组相关研究,围绕定量分析、快速检测、质量评价、药效机制和行业发展等话题,就前沿科研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展开了学术交流与讨论。中药分析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知名专家论坛大会合影  撰稿:戚武振【直播回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汉中)大会https://wx.vzan.com/live/page/1442556801?shauid=hRJfRzt5ItlKf51mQcOCBw**&vprid=0&sharetstamp=1689892551899
  • 林森浩死刑复核程序正在进行 质谱图迟迟不见
    命悬一线,锱铢必较的一定还是辩护人眼里的&ldquo 疑点&rdquo 。日前,复旦林森浩投毒案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法官约见了斯伟江与唐志坚两位辩护律师。   为何迟迟不见质谱图?   昨天,青年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斯伟江与唐志坚这两位为林森浩做辩护的律师。在他们看来,毒物质谱图的重要性,就好比医生判断骨折必须要拍X光片一样,是证明黄洋体内究竟是否检测出二甲基亚硝胺的最重要的证据。   根据两位律师的转述,5月26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林森浩投毒案死刑判决复核听取了辩护律师意见。死刑复核合议庭成员中,由刑三庭副庭长担任审判长,两位资深法官担任合议庭成员,表示会依法公正复核此案。法官表示,他们此前已经到上海讯问过林森浩。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两位辩护律师阐述了几大观点性的意见,包括黄洋饮入的毒物未到致死量,又有两名肝病专家给出会诊意见,不排除其他多种因素致黄洋死亡,林森浩的主观故意更接近故意伤害而非故意杀人,以及从侦查到起诉到审判,以及鉴定的程序性问题,并提出希望合议庭能当面听取法医、肝病、毒物检测等专家的意见。   事实上,林森浩投毒案在二审开庭时,两位辩护律师就认为,证据不足,要求提供毒物检测的质谱图。检方认为,现有证据证明林森浩投放于饮水机中的二甲基亚硝胺毒死了黄洋。二审法院给出的意见是:第一,林森浩在实验中用过这种毒物。第二,出售记录、邮件往来、使用记录均能证明毒药的来源、属性。第三,林森浩案发前从实验室获取了二甲基亚硝胺,监控录像也拍到其丢弃黄色废弃物袋的过程。第四,林森浩长期稳定供述均证明他将毒物投放进了饮水机,而黄洋喝下了毒水。二审认为,现有证据足以证明,致死药物是二甲基亚硝胺,辩方的要求不予支持。   但对于&ldquo 为何不能提供质谱图&rdquo 的质疑,两位辩护律师的确也是紧盯不放。直到此次向合议庭陈述观点时,这一质疑再次被两位辩护律师提出。   林森浩的另一位辩护律师唐志坚表示,陈述意见的过程中,他还与斯伟江就国内肝病专家的意见作了说明,并提出希望复核法官能当面听取法医、肝病、毒物、心理方面权威专家的意见。   据悉,这一次提交给最高法院的专家意见来自国内的两位肝病专家,会诊意见有两点:最好明确摄入毒物的剂量,以及黄洋的死因不排除药物性过敏、药物性肝损伤及药物性肾损伤等其他多种综合叠加因素。对于两位专家的详细资料,唐志坚表示,与专家沟通后经其同意,将适时公布专家意见。   死刑复核程序正在进行之中,青年报记者昨天联系上了黄洋的代理律师叶萍,侧面了解到,在二审宣判结束后,黄洋的父母已经回到四川老家:&ldquo 两位老人在上海没有亲戚,举目无亲的他们那段时间在上海租住了几天。&rdquo   事实上,二审宣判结束后,黄洋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场悲剧性的案件,态度并没有较大转变,他的一番话语也着实催泪:&ldquo 没有想过未来,只希望看到法律公正的审判。&rdquo   死刑复核程序:保障辩护权   依据现有的《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能会出现6种情形:如果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核准 如果原判认定的某一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存在瑕疵,但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的,可以在纠正后做出核准的判决、裁定 如果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如果在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如果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如果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今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死刑复核案件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办法》有10条规定,其中,辩护律师要求当面反映意见的,案件承办法官应当及时安排。一般由案件承办法官与书记员当面听取辩护律师意见,也可以由合议庭其他成员或者全体成员与书记员当面听取。
  • 6月6-8日! “第四届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网络会议全日程公布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博大智慧。在我国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完善标准体系、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激活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均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分享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满足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对知识分享学习的需求,自2020年起,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开始举办“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网络会议”,旨在为中药分析及质量控制专家和厂商提供更优质、有效的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中药分析及质量控制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点击图片报名2023年,第四届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网络会议将于6月6-8日召开。将围绕当下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领域的最新的成果,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会议将在线上进行,免费向听众开放报名。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仪器信息网会议主席罗国安分会场主席梁琼麟、张铁军、饶毅、孟宪生、谭睿、陈啸飞、肖雪会议报告方式网络在线报告会议时间2023年6月6-8日参会报名:免费报名参会会议网址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cm2023/报告日程(暂定 以官网日程为准)日期时间报告专家单位报告题目6月6日 9:00~11:30分会场一:中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主持人:清华大学 梁琼麟9:00-9:05罗国安清华大学会议主席致辞9:05-9:35罗国安清华大学精准医学时代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探索与实践9:35-10:05贺浪冲西安交通大学CMC技术与中药分析10:05-10:35李晨布鲁克布鲁克“数智”创新技术,提升中药分析新高度10:35-11:05曾苏浙江大学中药代谢组学与转运分析11:05-11:35许风国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与化疗药物联用减毒增效等效质量标志物发现6月6日 14:00~16:30分会场二:中药风险物质分析与控制主持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饶毅14:00-14:30吴惠勤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药安全风险物质分析与应对14:30-15:00王海燕皖仪科技液相色谱助力中药领域检测15:00-15:30刘建群江西中医药大学基于代谢组学与琥珀酸/VEGF信号通路的雷公藤煨制增效机制研究15:30-16:00赖长江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乌头类中药毒性控制技术研究16:00-16:30熊辉煌南昌大学鱼腥草中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分析研究6月7日 9:00~11:30分会场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主持人:天津药物研究院 张铁军9:00-9:30孟宪生辽宁中医药大学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满药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9:30-10:00侯小涛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考与实践10:00-10:30谢亚平SCIEX基于SCIEX质谱新技术在中药科研方向的优势方案10:30-11:00秦雪梅山西大学基于中药复方PK-PD分析技术发现逍遥散提取物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11:00-11:30王淑美广东药科大学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展望6月7日 14:00~16:30分会场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主持人:辽宁中医药大学 孟宪生14:00-14:30路金才沈阳药科大学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提升及品质评价14:30-15:00谭睿西南交通大学基于生物技术的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质控方法建立15:00-15:30顿俊玲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15:30-16:00王建伟重庆医科大学不同产地的姜及其有效成分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药效学研究16:00-16:30王小莹天津中医药大学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筛选及作用评价6月8日 9:00~11:30分会场五:中药创新药物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 谭睿9:00-9:30杨秀伟北京大学以左金方为例对中药研发创新的思考9:30-10:00孔令东南京大学二苯乙烯类中药成分对代谢综合征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10:00-10:30袁海龙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中药难溶性成分纳米粒递送系统10:30-11:00张铁军天津药物研究院中药新药研发技术策略6月8日 14:00~16:30分会场六:中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青年论坛)主持人:海军军医大学 陈啸飞14:00-14:30解笑瑜西安交通大学靶向膜受体胞内区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研究14:30-15:00栾鑫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有效中药来源抗肿瘤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研究15:00-15:30赵琦明浙江中医药大学高稳定性细胞膜垂钓技术的构建及在中药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发现中的应用15:30-16:00邹婷婷北京工商大学感官组学技术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16:00-16:30曹岩海军军医大学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 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开始申报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9月30日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围绕石油石化行业污染减排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控制、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环境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等五个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通过引进、创新建成独具行业特色的实验平台,提升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环保技术进步。  二、开放课题设立原则  为提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水平,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设立开放基金,立项资助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机理、方法、模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以促进学科发展。申请人请在申请之前认真阅读本指南。  三、拟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根据国内外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2016年度重点支持以下五个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  1. 石油石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聚磺钻井液废液及钻屑土壤化作用机理研究。  (2)含油浮渣水热法深度脱水干化机理研究。  (3)油基钻屑的化学除油机制研究。  2. 石油石化污水处理与回用:  (1)电化学氧化反应动力学及传质优化研究。  (2)厌氧氨氧化包埋菌种作用规律研究。  (3)环保型低成本水处理剂研究。  3. 石油石化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控制:  (1)二氧化碳流体-碳酸盐岩的水岩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  (2)非常规油气开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模型研究及优化。  4. 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  (1)石油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中竞争反应规律研究。  (2)原油污染土壤中芳烃生物降解特性与刺激方法研究。  (3)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  5. 环境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1)河道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研究。  四、开放课题申报要求  1. 申请资格  申请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具有从事同类项目2年以上的科研经历,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1篇及以上SCI论文)   (2)申请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后从事所申请方向研究2年及以上科研经历   (3)申请人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  2. 申请和审批程序  (1)每项课题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5万元 研究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为次年的1月1日。课题申请每年受理一次,受理周期一般为一个月。  (2)开放课题由实验室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进行初审,主要根据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和现有条件,评估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审查的课题再由实验室主任审核后上报实验室依托单位批准。  (3)实验室办公室负责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受理工作,并组织项目的评审。获批项目由实验室主任签署审批意见,由实验室办公室下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4)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认真填写《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任务合同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报送。  (5)课题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预期研究成果为SCI检索论文或发明专利。在发表成果时,论文与发明专利的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应为“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英文名称“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Pollution Control, Beijing, 102206”,并在论文中注明“本研究由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编号:)”,英文书写为“This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Program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Pollution Control (Grant No. XXXX),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6) 申请人应在第一年年底提交阶段总结、第二年年终提交结题总结,包括:学术论文或成果报告。  (7) 开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实验室所有,申请人及所在单位要应用该成果,必须征得实验室同意。  (8)本次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25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薛明  邮编:1002206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黄河北街1号院1号楼612室  传真:010-80169534  电话:010-80169570  附件:  附件1.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doc  附件2.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汇总表.xls
  • 不同加工方式对榛子油脂质组成的影响:一项脂质组学分析
    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榛子油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广泛、具有独特坚果风味的高级食用油。榛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0%。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物质也赋予了它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促进胆固醇降解和代谢的作用。 脂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质可分为八大类:脂肪酰(FAs)、甘油脂(GLs)、甘油磷脂(GPs)、鞘脂(SPs)、固醇脂(STs)、孕烯醇酮脂(PRs)、糖脂(SLs)和聚酮(PKs)。脂质组学(lipidomics)作为代谢组学的一个分支,利用现代质谱技术分析脂质的内在化学性质。高分辨率脂质组学平台的出现,包括鸟枪法脂质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和成像脂质组学等都成为了分析脂质的工具。脂质组学的研究涉及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以及在生理和病理阶段的动态变化分析等等。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在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高分辨率质谱已广泛用于研究食品成分、产地溯源、质量鉴定和真伪鉴别。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榛子油脂质组成的影响,鉴定不同榛子油样品的特征脂质。在本实验中,沈阳农业大学的孙嘉阳、吕春茂教授等将脂质组学应用于榛子油的研究。使用冷压法、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提取分别得到不同的榛子油样品(CPO、UHO和EAO)。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榛子油中的脂质进行全面表征与分析。探讨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榛子油脂质组成和油脂品质的影响。这些数据为榛子油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将有助于榛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榛子油脂质的定性利用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3种不同的榛子油样品进行扫描,利用二级质谱数据库进行光谱匹配,实现脂质的定性。在榛子油中共鉴定出98种脂质,包括负离子模式下的63种脂质和正离子模式下的35种脂质(图1A)。这些脂质分为3个大类(GL、GP和SP)和10个亚类。GLs包含2个亚类(二酰甘油(DG)和三酰甘油(TG)),GPs包含7个亚类(甘油磷脂酸(PA)、甘油磷脂酰胆碱(PC)、甘油磷脂酰乙醇胺(PE)、甘油磷脂酰甘油(PG)、甘油磷脂酰肌醇(PI),和其他GPs(PEtOH、PMeOH)),SP包含的1个亚类(神经酰胺(Cer))(图1B)。(A)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的脂质数量;(B)脂质亚类数量的百分比。图1 榛子油中脂质的定性分析榛子油脂质的定量CPO、UHO和EAO中的总脂质含量分别为1248646.6325、1056993.7416和1027794.9027 nmol/g。图2A~C显示了各亚类脂质含量所占百分比情况。CPO、UHO和EAO中TGs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98.49848%、98.32412%和98.42983%,其次是DGs、PAs和PEs。图2D进一步比较了3种不同榛子油中同一亚类脂质含量的差异。CPO组中GLs(TGs和DGs)含量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机械挤压导致的较高脂质浓度所致。UHO组中GPs含量最高,PCs、PIs和PE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UHO组中PAs的含量是EAO的117倍。GPs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在加工时榛子被浸泡在有机溶剂中,溶剂会破坏细胞膜,从而增加GPs的释放,产生这一结果。而EAO组中Cer含量更高,主要是Cer-NS。图2 (A)CP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B)UH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C)EA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D)CPO、UHO和EAO中同一亚类脂质含量的比较在榛子油样品中共鉴定了15种脂肪酸(表1)。除C12:0月桂酸、C14:0肉豆蔻酸、C17:0十七烷酸和C18:3亚麻酸外,CPO组的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计算每种脂肪酸的百分比后,发现CPO、UHO和EAO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分别为93.39%、93.30%和93.55%。表1 CPO、UHO和EAO中的脂肪酸组成(%)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不同加工方式的榛子油样品进行主成分(PCA)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不同处理组之间的自然聚类趋势。在图3A的PCA得分图中可以观察到3种榛子油样品分离明显。图3B的PCA的载荷图显示出TG类脂质是区分榛子油的最重要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显著差异脂质。图3C得分图显示,PLS-DA模型可以有效区分三种不同的榛子油样品。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我们进行了200次交叉验证,以评估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R2和Q2值分别为0.8687和0.7769(图3D)。这表明建立的PLS-DA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且不存在过拟合现象。(A)PCA得分图;(B)PCA载荷图;(C)PLS-DA得分图;(D)PLS-DA交叉验证图。图3 无监督和有监督模式的多元统计分析EAO、CPO和UHO间的显著差异脂质基于构建的PLS-DA模型,将VIP 1且P 0.05作为筛选条件。图4A显示了鉴定出的12种显著差异脂质情况,包括6个TAGs,3个DAGs、1个PC、1个PA和1个PE。这12种脂质在不同加工方式榛子油中具有显著差异。与UHO组相比,CPO组中9种脂质显示上调,3种下调,其中PC(PC 36:2|PC 18:1_18:1)变化最大(图4B)。与EAO组相比,CPO组有11种脂质显示上调,1种下调,PE(PE 36:3|PE 18:1_18:2)变化最大(图4C)。与EAO组相比,UHO组中有10种显著差异脂质显示上调,2种下调,其中PC(PC 36:2|PC 18:1_18:1)变化最大(图4D)。我们发现在不同加工方式榛子油中GP类脂质差异最大。这些脂质含量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油脂的质量和功能。因此,未来对特定亚类脂质进行靶向研究十分重要。这12种显著差异脂质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这三个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脂进行质量控制。图4 (A)PLS-DA VIP得分图,右侧热图表示相应脂质的含量;(B)CPO和UH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C)CPO和EA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D)UHO和EA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在本研究中,使用UPLC-QTOF-MS对榛子油进行了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对CPO、UHO和EAO的脂质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出10个亚类的98种脂质。通过有监督和无监督的多元统计分析,确定了12种显著差异脂质。这些脂质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区分三种加工方式的榛子油以及其他掺假检测和质量鉴别。本研究明确了榛子油的脂质成分,并证实了不同加工方式对植物油脂质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油脂加工的机理,为今后特定脂质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促进榛子油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孙嘉阳,女,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2019年辽宁省优秀毕业生,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优秀团干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榛子油加工及贮藏氧化机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 。以第一作者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发表一篇SCI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吕春茂,男,博士,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三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市高层次“拔尖人才”,沈阳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果蔬精深加工、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一直针对北方特色果蔬农产品的高值化利用和加工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包括东北特色经济林作物榛子的食品加工、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与关联机制、深加工产品及其功能性评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寒富苹果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及功能性评价、果渣等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越橘精深加工产品研制与功能性评价等。共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5篇,完成专著2部,参与编著教材2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目前主持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榛子深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课题5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经济林采后果实与副产物增值加工关键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富含油脂的食品热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机理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术兼职: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会理事;辽宁省农科院专业学位评审专家等。
  • 沃特世公司6月份网络讲座安排
    6月19日 质量缺损过滤MDF的原理和应用 质量缺损过滤是数据挖掘中的常用手段和技术,我们期待和大家讨论质量缺损过滤器的原理是什么,质量缺损过滤的技术发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应用在什么领域。 6月18日 如何提高脂类分析的效率、降低成本-超高效合相色谱在脂类分析中的应用 此讲座将为大家介绍超高效合相色谱分析甘油三酯、磷脂、糖脂、胆固醇等不同类型的脂类化合物,以及如何简化前处理流程和提高分析效率。 6月20日 GPC技术的新里程碑&mdash &mdash ACQUITY APC 沃特世 ACQUITY APC&trade (Advanced Polymer Chromatography)超高效聚合物色谱系统是基于体积排阻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的突破性技术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分析速度为您提供更详尽的聚合物材料信息。 这就意味着可以更好的表征、提高资产利用率,为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报告的内容将会向大家展示ACQUITY APC的卓越性能。 6月25日 极性化合物保留全面解决方案及HILIC方法开发策略 极性化合物保留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极性化合物保留目前存在的挑战,HILIC方法开发策略。 6月26日 环境监测常用特殊分析技术 随着环境监测需求的日益增多,相关法规的日趋严格,分析手段也在不断革新。根据环境样品的特性,Waters开发出一系列特殊的分析技术,以帮助环境工作者更快、更好地应对诸如:突发事件的应对;遵从法规,快捷地满足日常有机监测的需要;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面的毒理实验;建立水文档案等等。 查看更多网络讲座信息请点击此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