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氟柳

仪器信息网三氟柳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三氟柳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三氟柳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三氟柳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三氟柳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三氟柳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三氟柳相关的解决方案。

三氟柳相关的资讯

  • 三枪等保暖内衣碱残留超标 可刺激皮肤
    2009年1月20日 ,记者从福建省质监局获悉,近期质监对我省企业生产的针织保暖内衣和女时装进行抽查,有近三成产品不合格,其中一款三枪内衣pH值不合格,会刺激皮肤。   福建省质监局纤检所有关专家表示,抽检发现的3个批次服装pH值均为偏碱性超标,主要原因是产品加工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致使碱残留超标,导致pH值不合格,pH值超标会刺激皮肤。抽查中,检验人员发现不合格产品系部分生产厂面料进货把关不严,或为获取不正当利润,胡乱标志,把低档的化纤产品当作天然纤维产品误导消费者。   有3种针织保暖内衣抽检不合格:武汉鑫利来针织有限公司生产的鑫利来女式太阳绒防寒内衣、上海三枪集团针织九厂生产的三枪柔绒莱卡保暖内衣、华伦天奴维维服饰(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Volition三缎时尚花型内衣。   2种女式时装不合格:厦门诗萌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诗萌棉袄、香港布布为依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布布为依休闲女裤。
  •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视察新三思(图文)
    2007年4月5日下午3点,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及其他科技部的领导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李连和、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刘锦的陪同下视察了新三思集团。 新三思集团董事长黄志方和副总裁安建平向刘燕华副部长全面汇报了新三思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未来远景目标。 刘燕华副部长对新三思十年取得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表扬新三思为中国试验机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燕华副部长在讲话中重点强调: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发展较为滞后,相当大比重的科学仪器设备大多依赖国外进口,更重要的是,没有仪器设备等科研手段的自主创新,真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难以推进,加强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振兴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势在必行。如何提高中国在科学仪器设备方面的自主创新是国家以及科技部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企业需要转换思维模式,需要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激发思维的创新,科技部已经开始重视仪器仪表领域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刘燕华副部长希望新三思集团在试验机的基础上向更深的领域拓展,也可向上游、下游进行开发性的延伸,希望新三思继续做大做强。 汇报结束后,黄志方董事长陪同刘燕华副部长参观了新三思集团试验中心,试验中心向部领导及副部长演示了国内第一台全自动机器人试验机和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全自动摆锤冲击试验机的试验情况。 新三思集团是刘燕华副部长此次深圳之行参观的第一家企业。
  • 三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连杰一行参观调研海光生产基地
    3月9日,三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连杰来到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燕郊生产基地参观调研。三河市政府、燕郊高新区、兴远高科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在生产车间,海光总经理刘海涛向调研团介绍了海光公司的产品种类、市场规模和未来规划等情况。刘连杰市长实地察看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产品生产线,详细了解公司经营发展中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海光公司坚定发展信心,注重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努力开拓市场,积极为三河市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第六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
    为方便用户缴纳参会费用,论坛官网(http://www.cntestlab.com)现已开通用户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   1. 用户登录官网后点击导航栏:付款信息   2. 点击:选择付款方式   3. 勾选:支付宝   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TESTLAB)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首个高峰论坛、检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重要活动,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自2009年开始举办,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第五届第三方论坛有30多位来自认监委、认可委、国内外知名检测机构、质检系统的特邀嘉宾带来了精彩演讲,行业内近450余位专业代表出席,并有13家合作媒体支持会前会后报道。以"整合、机遇、挑战"为主题的第六届第三方论坛将于2014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
  • 怡文董事长刘宇兵当选第三届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2年6月27日下午15点整,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广东迎宾馆顺利召开。副省长许瑞生、省环保厅副厅长黄文沐,省环保厅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全体理事、监事以及理事单位代表和特邀嘉宾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陈坚同志任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袁征同志任常务副理事长;我司董事长刘宇兵先生全票通过当选为第三届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接受省内和境外资金、物资、实物资产及知识产权的捐赠,对全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给予资助的公募性基金会。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登记管理机关是广东省民政厅。2003年2月26日,正式成立,目前是广东省成立最早也是唯一的省级公募性环保基金会。 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以环保事业为己任,以&ldquo 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诣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rdquo 为宗旨。通过广泛联络国内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吸引呼吁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和支持环保事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筹集环保资金,为广东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怡文环境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ldquo 环保、健康、美好生活&rdquo 正是与基金会的宗旨理念与高度契合。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发布《富铬酵母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测定》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件:富铬酵母三价铬六价铬测定征求意见材料.zip
  • “仪器+服务+数据”三位一体发展--访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6月12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19)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盛大开幕,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分支,环境监测厂商的集中亮相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家有着五十余年科研、生产经验的高新技术军工企业,安徽蓝盾致力于环境监测、气象探测、工业过程管理、食品药品检测等领域高端测量分析仪器的研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仪器、行业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 /p p   借此展会之机,仪器信息网的工作人员现场采访了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请他为我们介绍安徽蓝盾在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取得的成绩及未来发展规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085ce46b-652f-4da0-b96e-9326b65a0955.jpg" title=" anhuilandun.jpg" alt=" anhuilandun.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 /strong /p p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2001年公司与中科院安光所产学研合作,进入环境气象监测领域,随后在2006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更名为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安徽蓝盾业务主要分为智慧交通、环境监测、气象探测、军工雷达四个板块。此次参加环保展,蓝盾除了展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类仪器和激光雷达系列产品等拳头产品外,蓝盾也带来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仪器、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等新产品。 /p p   近几年,安徽蓝盾在环境监测领域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2018年更是实现了100%的增长。刘经理认为,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不仅得益于环保监测市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是蓝盾自1998年进入环保领域以来20多年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经验积累的成果。如今,安徽蓝盾环境业务包括环境监测类的仪器设备,环境监测系统的运维服务和系统数据的挖掘与综合分析三个层级。而蓝盾仪器/系统+运维服务+数据分析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整体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也能够通过更广泛的接触环境监测服务的各个环节更好的理解环境管理者的需求,理解环境监测系统用户的期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仪器设备,满足用户的更多需要。 /p p   正是这样的发展理念使蓝盾在环境监测市场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 /p p   2016年至2018年,安徽蓝盾承担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项目,负责全国7个省(市)230个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工作。2019年,安徽蓝盾再次承担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项目,负责10个省(市)307个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工作等。而公司开发的LGH-01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是全国唯一采用长光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连续多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列为单一来源采购。这套系统集成了开放光程气体分析仪、校准设备、颗粒物监测仪、气象系统、城市摄影系统,可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的连续自动监测,包括空气中SO sub 2 /sub 、NO sub 2 /sub 、O sub 3 /sub 、CO气体浓度、PM sub 2.5 /sub 、PM sub 10 /sub 颗粒物浓度及气象状况,以实时反映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p p   一系列的成绩并没有令安徽蓝盾满足,对于当下环境监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刘经理认为目前环境监测领域还有一些因子在监测范围以外,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因子未来也会需要监测管理。同时,监测范围中已有的一些监测物质浓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导致社会上的现有仪器可能无法再满足监测要求。针对这些变化,安徽蓝盾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多监测产品,满足环境监测用户的更多需求,以及提升现有环境监测类仪器的精度。同时在当今物联网发展趋势下,安徽蓝盾也积极发展仪器的物联网化、智慧化,为最终系统的综合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d58fe66b-f27b-4456-9315-fcce32b52530.jpg" title=" landun2.jpg" alt=" landun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安徽蓝盾在CIEPEC2019上的展位 /strong /p
  • 土壤三普全硫检测丨江苏地勘院引进赛恩思碳硫仪
    近日,江苏省地质勘探院引进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已安装调试成功,这台设备将用于全国土壤三普项目,检测土壤中的全硫含量。全国土壤三普项目旨在全面了解土壤的特性,以制定更有效的土壤保护和改进计划。赛恩思仪器的高频红外碳硫仪在此项目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准确、可靠的土壤全硫含量数据,有助于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土壤质量状况。赛恩思仪器一直以来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分析检测仪器,其高频红外碳硫仪具有卓越的性能。这款仪器不仅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土壤全硫含量的检测方面表现出色。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的优势:高精度检测: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具备高精度检测能力,确保土壤样品的硫含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高效性能:仪器快速完成测试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土壤三普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江苏省地质勘探院,作为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下属的国有企业,在多领域的工程勘察和地质勘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立足于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借助赛恩思仪器高频红外碳硫仪的卓越性能,将积极参与全国土壤三普项目,为土地资源的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土资源系统的发展贡献力量。
  • 感受蒸馏酒独特风味——海能参加2018(第三届)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
    10月16日,“2018(第三届)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国内政府机构领导、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及学术团体、国内外著名白酒企业的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媒体代表等近400人齐聚成都,共享蒸馏酒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和技术成果,共促中国蒸馏酒与国际蒸馏酒互动交流,共话蒸馏酒发展未来。 此次论坛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围绕“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白酒国际化”“基于风味及感官神经生理学的白酒评价”“国际蒸馏酒品质与安全控制及智能制造”三大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海能仪器应邀参加此次论坛,携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为白酒行业风味评价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酒的风味物质中,除了极少量的无机化合物之外,绝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它们均具有挥发性,并且都具有呈香呈味的特定基团。这些风味物质是构成酒典型特征的物质基础。它们以一定的比例共存于酒体中,互相配合、补充、衬托和制约,发挥各自的特点形成不同香型和不同风格的酒。通过GC-IMS技术对酒中风味物质的检测,以直观可视的指纹图谱形式可用于:1、选择优质的酿酒原材料2、筛选最佳的发酵酒曲3、分辨酒的品牌及存储年限4、优化酒的生产工艺5、白酒的一致性评价 FlavourSpec® 风味分析仪 此次论坛对于加强各国蒸馏酒的技术交流与产品交融、提升我国白酒领域科研水平以及提高我国蒸馏酒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海能仪器希望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为蒸馏酒风味研究提供支持,为蒸馏酒品质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在酒行业中,我们使用FlavourSpec® 风味分析仪做过以下应用方案, 如感兴趣,请将方案编号发送至amanda@hanon.cc,我们会尽快给您回复。
  • 生态环境部: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基加利修正案》)将于2021年9月15日对我国正式生效。自生效之日起,我国须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HFC-23)排放的管理要求。为进一步明确HFC-23履约要求,确保实现履约目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21年9月15日起,二氟一氯甲烷(HCFC-22)或氢氟碳化物(HFCs)生产过程中副产的HFC-23不得直接排放。  二、除作为原料用途和受控用途使用外,副产HFC-23应采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核准的销毁技术(见附件)尽可能销毁处置。  三、企业应建立HFC-23副产设施及销毁处置设施运行台账,对HFC-23产生量、销毁量、储存量、使用量、销售量等进行监测和计量,并按有关规定报送数据,具体规定将另行发布。  四、企业应加强HFC-23排放管理,配套HFC-23存储设施(设备)或采用其他措施,避免在销毁处置设施出现停车等紧急情况时向大气直接排放HFC-23。当HFC-23回收、存储和销毁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时,应停止相应HCFC-22或HFCs的生产,防止HFC-23直接排放。  五、企业应加强装置、设备的维护管理,防止HFC-23泄漏和排放,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检查。  六、鼓励企业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降低HFC-23副产率,开发推广将HFC-23作为原料用途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积极督促和协助企业认真执行上述规定,切实做好HFC-23排放管理工作。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企业,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附件:《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核准的HFC-23销毁技术清单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1年9月10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附件《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核准的HFC-23销毁技术清单编号技术简介1气体或烟气氧化气体或烟气氧化使用耐火材料衬里的燃烧室,利用天然气等辅助流加热烟气流而工作,典型的燃烧室温度大于1100℃,销毁物质停留时间1-2秒。该技术主要用于氟化工制造厂的生产设备,作为工厂工艺流程的组成部分,可连续运行,用于销毁废气流中的副产物。2液体喷射式焚烧液体喷射焚烧炉通常是带有一个或多个废物燃烧器的单室焚烧炉,液体废物被注入其中,被雾化成细小液滴,并在悬浮液中燃烧。切向燃烧通常用于促进湍流混合。之后通过淬火步骤,回收酸性气体以进行中和。废气被引导至吸收器以及干式/湿式洗涤器吸收。3反应炉裂解反应炉裂解利用了一个由石墨制成的圆柱形水冷式反应器,以及一个能使反应器温度达到2000℃的氢氧燃烧器系统。这样,设备避免了产生大量的烟道气,从而避免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并使得回收酸性气体成为可能。4回转窑焚烧回转窑焚烧炉是耐火材料衬里的旋转圆柱钢壳,安装在水平方向的一个小斜面上。大多数回转窑都配有加力燃烧器,以确保完全消除废气,氢氟碳化物(HFCs)通常被用作燃料。回转窑常被纳入商业焚烧炉设施的设计中,可用于销毁各种废物。5氩气等离子弧氩气等离子弧热解过程将液态或气态废物直接与电等离子体炬产生的氩气等离子体射流(“飞行中”)混合。氩气可防止与割炬组件发生反应。废物在反应室(飞行管)中迅速加热到大约3000℃并发生热解。在热解之后,迅速进行碱淬火至温度低于100℃,限制二恶英/呋喃的形成,废气通过碱洗塔后释放。该技术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和最低监管要求,以及与安全相关的快速关闭功能。6氮气等离子弧氮气等离子弧除氮气为工作气外,过程类似于氩气等离子弧。由直流等离子炬与水冷电极一起工作产生的热等离子体会分解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HFCs。液化气可以直接从其加压存储设备送入反应器中,而液体先送入压力容器中,然后在送入反应器之前与压缩空气一起送入蒸发器中。来自等离子体的气体被送入氧化管,在其中首先使ODS和HFCs与蒸汽反应,分解为一氧化碳(CO),氢氟酸(HF)和盐酸(HCl)。将空气引入管的底部以将CO氧化为二氧化碳(CO2)。7与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HFCs与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热反应导致其不可逆地转化为卤化氢(例如HCl和HF)和/或卤化物盐。销毁过程旨在产生和收集可销售的副产品(HCl和HF);使烟囱(废气)中的HCl、HF和CO含量降至最低。8过热蒸汽反应堆在过热蒸汽反应器中,卤代烃在高温气相中发生分解。首先将卤代烃,蒸汽和空气混合并预热至500ºC,然后将混合气送入电加热至850-1000ºC的管式反应器。分解主要通过水合作用产生HF、HCl和CO2。废气被引入洗涤塔冷却器,在冷却器中用氢氧化钙(Ca(OH)2)溶液冲洗将废气淬灭并中和酸。由于废气淬火,二恶英/呋喃的浓度降至最低。该技术在HFCs(包括HFC-23)的销毁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力。    注:本清单为《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30次缔约方大会核准的HFC-23销毁技术清单。
  • 微流控技术大有可为——第三届微流控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金秋九月,两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十九届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 2021)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作为BCEIA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28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清华大学化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微流控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旨在为从事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等提供多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微流控细胞分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会议当天参会人员逾百人,现场座无虚席。 开幕式现场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致辞会议首日,共有10余位专家分别作精彩主题报告:报告人: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 报告题目:《等离子体质谱(单)细胞分析研究》王建华教授介绍了基于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单细胞分析研究。基于流式进样,用时间分辩ICP-MS分析单细胞中微量铬,发现细胞铬浓度与培养液中Cr(III)或Cr(VI)密切关联。三维微交叉液滴发生与ICP-MS联用,使多细胞事件概率小于0.005%,发现MCF-7细胞摄取金纳米粒子时存在明显异质性。利用平面和三维螺旋通道-惯性流辅助单细胞操控,实现高通量单细胞进样,结合ICP-MS分析单细胞对金属纳米粒子的摄取及分布。结合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与肿瘤细胞表达的biomarker蛋白的相互作用,可检测单个循环肿瘤细胞。报告人:复旦大学 刘宝红教授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检测》刘宝红教授介绍了一系列单细胞单分子成像技术。在生物体内,细胞生活在复杂的微环境中,细胞通过感知周围微环境的变化而调节自身行为和功能,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基因表达、蛋白质水平和定位,因此,需要发展微纳尺度的微环境模拟和测量方法。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蛋白质及其微环境中分泌的特异性生物分子的差异表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该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单细胞单分子成像技术,实现了对细胞内外代谢小分子、miRNA、蛋白质等的成像与监测;研究了在微纳限域条件下细胞及其关键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测量。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研究院 张鹏研究员(代厦门大学 杨朝勇教授) 报告题目:《单细胞精准捕获与测序》张鹏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组在开发高通量单细胞捕获和分析研究的进展。张鹏教授介绍了利用分子凝胶,实现适体文库三维结构精确调控;利用焓变驱动筛选,提高适体环境适应性。应用机器辅助学习,提高筛选效率。提出协同捕获策略,构筑系列仿生多价和刺激影响界面,实现临床外周血样品CTC高效捕获,开发了无创肿瘤筛查试剂盒。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 赵永席教授报告题目:《单细胞核酸扩增分析》赵永席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组在单细胞核酸扩增分析工作进展。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增殖等基本过程。系统分析胞内的核酸序列、碱基修饰以及空间邻近关系等多层次特征,是理解细胞状态、探索生命过程的基础。此次报告将围绕细胞内核酸种类多、同源序列差异小、碱基修饰结构相似、空间邻近距离小所导致的分析检测难题,发展DNA编码扩增分析方法,实现核酸的精准识别与高灵敏定量分析,在单细胞水平解析生命过程与疾病进程中的核酸信息。报告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陆瑶研究员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研究》陆瑶研究员介绍了该课题组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研究工作进展。在单细胞水平对这一小部分细胞分泌的生物分子信号实现高灵敏的检测,不仅有助于更清晰认识这些细胞的状态、个体之间的差异/联系等群体细胞研究方法无法分辨的信息,也将有助于发现细胞分泌的异常及其与疾病、药物反应的关系。该课题组利用条形码微流控芯片围绕单细胞分泌谱多组学分析、单细胞分泌谱动态分析、单细胞仿生微环境构建及单细胞操控等方面开展研究,加深了对细胞分泌、通讯异质性规律的认识,并有望为稀有细胞分析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 刘笔锋教授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新方法》刘笔锋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新方法开发工作进展。单细胞分析是当前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对于揭示细胞异质性及其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在肿瘤、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和精准医学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刘笔锋重点介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分析新技术,聚焦如何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分析,包括单细胞水平的化学灌流刺激、药物评价和微生物筛选与分选等及其在生物医学与环境中的应用。报告人:深圳大学 张学记教授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细胞多维度分析》张学记教授介绍3D打印技术快速制备可拆卸的微流控装置用于重构肿瘤微环境,该方法极大的便利了以无标记的方式对细胞进行分析和测定。报告人:清华大学 何彦教授 报告题目:《单个纳米颗粒细胞摄取的动态过程分析》何彦教授采用单颗粒暗场成像技术,系统地分析了等离子激元金纳米棒 (AuNR) 在不同条件下的内吞动力学,为细胞摄取纳米颗粒提供了完整的物理图像,为纳米毒性和精准纳米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报告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孙佳姝研究员报告题目:《基于微纳传感技术的肿瘤液体活检》孙佳姝研究员介绍了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孙佳姝课题组开发了快速、灵敏、低成本微流控热泳适体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提高了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精准检测,该方法为无创活检提供了新思路。报告人:武汉大学 赵兴中教授 报告题目:《从循环肿瘤细胞到有核红细胞》外周血中的稀有细胞对作为精准医疗的前提和基础的精准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赵兴忠教授就循环肿瘤细胞和核红细胞这两种外周血稀有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了报告。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永刚教授 报告题目:《细胞代谢物的微流控检测》朱永刚教授介绍了用于检测细胞代谢物(如葡萄糖和乳酸)的微流控装置,并且介绍了基于液滴技术的单细胞蛋白质分析的发展现状。报告人:北京工商大学 林玲教授 报告题目:《3D微流控肿瘤微环境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研究》林玲教授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的3D细胞共培养模型以及3D肿瘤微环境模型,并介绍了这些模型在药物诱导以及代谢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报告人:岛津(中国)公司 韩美英博士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韩美英博士详尽介绍了岛津公司和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研发的CELLENT CM-MS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仪的功能、特点。CM-MS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生物的真实状态,可为细胞代谢研究、药物代谢研究、疾病机理研究等领域提供强大有效的实验工具。随后,来自海南大学的周诗正分享了题目为《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图像激活微流控微藻细胞检测系统》的口头报告。至此,第三届微流控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第一天日程圆满落幕,会议受到了众多学者嘉宾以及参会人员的一致热烈反响。期待明日精彩报告继续!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参会者踊跃提问本文涵盖了9月28日当天第三届微流控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报告的部分精彩内容,而为期两天的报告会还将继续在会场二楼的E203会议室内进行,欢迎持续关注。
  • 锂电新能源材料 | 从硫酸盐到三元前驱体,TOC把关有机物残留
    导 读电动车正以其丝滑加速、便捷操控、环保和静音等优越体验俘获着一众新老司机,大街小巷悄然增多的电动车不断刷新着新能源车销量记录。工信部官微“工信微报”1月披露,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池的关键是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性能的基础在于前驱体,而电池级硫酸盐是制备三元前驱体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前驱体生产企业发现,硫酸盐原料中引入的有机物残留会显著影响前驱体的合成,引起形貌变化和振实密度降低,最终导致电池容量显著下降。通过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监测硫酸盐中的有机物残留,可保证前驱体的稳定生产。 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三元前驱体指镍钴锰的氢氧化物,是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上游材料,通过与锂源混合后,烧结制得三元正极成品,其性能直接决定三元正极材料核心理化性能。 图1 三元前驱体单颗粒中Ni、Co、Mn和O元素分布(由岛津电子探针EPMA-8050G拍摄) 目前三元路线的前驱体主要以共沉淀法合成,将镍、钴、锰的硫酸盐配制成可溶性的混合溶液,然后与氨、碱混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形成类球形氢氧化物。 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残留物的影响在镍钴锰硫酸盐的提纯过程中,会使用260#溶剂油、P204和P507等萃取剂,这些有机萃取剂残留在盐溶液中,将严重影响前驱体的合成,在沉淀生成过程中导致形貌疏松,无法成球,粒度分布宽化,振实密度下降。马跃飞在《高镍多元前驱体的制备与研究》[1]中评估了类似有机物残留的“油分”指标对形貌的影响,并提出需要控制溶液中油分在5ppm以下。由华友钴业等企业起草的团体标准《T/ATCRR10-2020电池级硫酸钴溶液》、《T/ATCRR11-2020电池级硫酸锰溶液》和《T/ATCRR12-2020电池级硫酸镍溶液》中,对优等品硫酸盐溶液中油分的限值分别为0.0100g/L、0.0100g/L和0.0050g/L。 图2 料液对高镍前驱体形貌影响(沉淀时间36h)(a)油分为9.5ppm(4000倍)(b)油分为2ppm(4000倍)图片引自http://www.cbcu.com.cn/shushuo/jishu/2021031635652.html 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分析方案为了控制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保证前驱体的稳定合成,精确而稳定的监测十分重要。三元前驱体溶液中盐含量非常高,通常在30%以上,因此对测试仪器的耐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岛津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以680℃催化氧化样品中有机物,通过精确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总有机碳含量。TOC-L用于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残留物的测试,结果精确度高、稳定性好,配合八通阀在线加酸去除无机碳和自动稀释功能测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01 方法评估在0-20ppm范围内建立标准曲线,试样6次重复测试RSD同时进行了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5.8%,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表2 样品回收率结果02耐盐性实验鉴于前驱体溶液中盐含量较高,且硫酸钴熔点仅98℃,易熔融,为了评估岛津TOC-L对前驱体溶液分析的耐受性,进行了耐盐性评估实验。对120g/L的硫酸钴(以Co计)溶液仅稀释五倍后进样,在五天内24h不间断连续分析,所得结果如图3。比较再生后的催化剂,表面附着的钴盐再生后已被清洗干净,催化剂效率无影响。 图3 120g/L(Co)硫酸钴溶液中TOC重复分析结果图4 催化剂状态图5 催化剂表面附着元素情况(使用岛津EDX-7000分析) 结语针对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的影响,使用岛津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建立了有机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仪器对高盐样品的耐受性。岛津TOC-L 680℃催化燃烧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适用于锂电原材料Ni、Co、Mn高盐样品中残留有机物的分析。岛津TOC-L稳定发挥,严格监控,在锂电上下游守护三元前驱体的合成工艺。 参考文献[1]马跃飞 高镍多元前驱体的制备与研究 [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3 P45-47 撰稿人:刘洁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锂电新能源材料 | 从硫酸盐到三元前驱体,TOC把关有机物残留
    导 读电动车正以其丝滑加速、便捷操控、环保和静音等优越体验俘获着一众新老司机,大街小巷悄然增多的电动车不断刷新着新能源车销量记录。工信部官微“工信微报”1月披露,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池的关键是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性能的基础在于前驱体,而电池级硫酸盐是制备三元前驱体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前驱体生产企业发现,硫酸盐原料中引入的有机物残留会显著影响前驱体的合成,引起形貌变化和振实密度降低,最终导致电池容量显著下降。通过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监测硫酸盐中的有机物残留,可保证前驱体的稳定生产。 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三元前驱体指镍钴锰的氢氧化物,是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上游材料,通过与锂源混合后,烧结制得三元正极成品,其性能直接决定三元正极材料核心理化性能。 图1 三元前驱体单颗粒中Ni、Co、Mn和O元素分布(由岛津电子探针EPMA-8050G拍摄) 目前三元路线的前驱体主要以共沉淀法合成,将镍、钴、锰的硫酸盐配制成可溶性的混合溶液,然后与氨、碱混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形成类球形氢氧化物。 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残留物的影响在镍钴锰硫酸盐的提纯过程中,会使用260#溶剂油、P204和P507等萃取剂,这些有机萃取剂残留在盐溶液中,将严重影响前驱体的合成,在沉淀生成过程中导致形貌疏松,无法成球,粒度分布宽化,振实密度下降。马跃飞在《高镍多元前驱体的制备与研究》[1]中评估了类似有机物残留的“油分”指标对形貌的影响,并提出需要控制溶液中油分在5ppm以下。由华友钴业等企业起草的团体标准《T/ATCRR10-2020电池级硫酸钴溶液》、《T/ATCRR11-2020电池级硫酸锰溶液》和《T/ATCRR12-2020电池级硫酸镍溶液》中,对优等品硫酸盐溶液中油分的限值分别为0.0100g/L、0.0100g/L和0.0050g/L。 图2 料液对高镍前驱体形貌影响(沉淀时间36h)(a)油分为9.5ppm(4000倍)(b)油分为2ppm(4000倍)图片引自http://www.cbcu.com.cn/shushuo/jishu/2021031635652.html 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分析方案为了控制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保证前驱体的稳定合成,精确而稳定的监测十分重要。三元前驱体溶液中盐含量非常高,通常在30%以上,因此对测试仪器的耐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岛津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以680℃催化氧化样品中有机物,通过精确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总有机碳含量。TOC-L用于三元前驱体溶液中有机残留物的测试,结果精确度高、稳定性好,配合八通阀在线加酸去除无机碳和自动稀释功能测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01方法评估在0-20ppm范围内建立标准曲线,试样6次重复测试RSD同时进行了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5.8%,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表2 样品回收率结果02耐盐性实验鉴于前驱体溶液中盐含量较高,且硫酸钴熔点仅98℃,易熔融,为了评估岛津TOC-L对前驱体溶液分析的耐受性,进行了耐盐性评估实验。对120g/L的硫酸钴(以Co计)溶液仅稀释五倍后进样,在五天内24h不间断连续分析,所得结果如图3。比较再生后的催化剂,表面附着的钴盐再生后已被清洗干净,催化剂效率无影响。图3 120g/L(Co)硫酸钴溶液中TOC重复分析结果 图4 催化剂状态 图5 催化剂表面附着元素情况(使用岛津EDX-7000分析) 结语针对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物残留的影响,使用岛津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建立了有机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仪器对高盐样品的耐受性。岛津TOC-L 680℃催化燃烧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适用于锂电原材料Ni、Co、Mn高盐样品中残留有机物的分析。岛津TOC-L稳定发挥,严格监控,在锂电上下游守护三元前驱体的合成工艺。 参考文献[1]马跃飞 高镍多元前驱体的制备与研究 [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3 P45-47 撰稿人:刘洁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博文:一流大学看论文本身 三流大学看影响因子
    p   个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基础研究”(此处不考虑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的科研评价,跟一个国家的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更与一个大学(院系)的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前者可以用跟跑阶段、并跑阶段、领跑阶段来描述,后者可以用“国际一流”、“国际二流”、“国际三流”和“国际不入流”来划分。 br/ /p p   国际国内大学的科研评价,主要看两类指标,一是科研论文本身是否具有高度原创性(originality, innovativeness,简称“论文本身”。这里的“论文”是广义的,包括正式期刊公开发表的,也包括在预印本系统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发表的,也包括专著或书章book chapter)。二是看发表论文期刊的计量学指标,比如影响因子,被引用数,是否SCI/SSCI,是否A刊,是否一区二区等,简称为“影响因子”)。 /p p   初步观察国内外大学科研评价,总体状况如下: /p table width=" 600" border=" 1" cellpadding=" 0" cellspac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br/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论文本身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影响因子 /p /td /tr tr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left " 世界一流大学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 /p /td /tr tr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left " 世界二流大学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p /td /tr tr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left " 世界三流大学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p /td /tr tr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left " 世界不入流大学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 /p /td td width=" 138"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rong 科研评价阶段论 /strong /p p    strong ○ 表示看重某评价指标 X 忽视某评价指标 /strong /p p   大学的科研评价指标必须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不能超越或落后于其发展阶段,比如,“世界三流大学”的科研评价,总体上以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指挥棒”。如以“论文本身”的原创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那就超越了其发展阶段,因为“世界三流大学”的同行评议低劣,官本位、关系等非学术因素在科研评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世界二流大学”在科研评价中,以影响因子为主,兼顾论文本身。如果一个大学(或学科)已经成为“世界一流”了,还以影响因子评价为主,或者以影响因子为主,兼顾论文本身,那就落后于其发展阶段了,不利于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据直观感觉,世界一流大学如MIT,世界一流科研评价如诺奖科学奖评价,是不看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就看论文本身。这种科研评价有助于其建成“超一流大学”。 /p p   我国最优秀的大学或学科,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除了少数大学(如PQU)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以外,绝大部分大学处于“世界二流”阶段。其“双一流”目标是到2050年努力建成(顶尖)“世界一流大学”。在现阶段下,很多“世界二流大学”科研评价既看影响因子又看论文本身,有其充分的合理性。而已接近或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或院系,仍坚持以影响因子为主导来进行科研评价,那是不利于“双一流”建设的。 /p p   个人建议:“双一流“大学或学科的科研评价,应该逐步从以影响因子为主导的评价,改变为以论文本身为主导的评价,不论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是《自然》《科学》《细胞》(CNS),不论是否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PRL),不论是否是高影响因子或一区SCI/SSCI,不论是否是正式期刊发表或者预印本系统发表,不论是英文发表还是中文发表,而是依靠由高水平高质量高公正性高度负责任的国内外学术同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论文本身的原创性以及优先权(priority),来进行同行评议。 /p p br/ /p
  • 住建部组织国内权威城市供水专家赴柳州
    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   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游柳江饮用水质仍处于达标状态   1月30日下午,自治区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在柳州市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据应急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冯振年介绍,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事态完全处于控制之中,下游柳江水质仍处于达标状态。   龙江河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月15日,龙江河宜州市怀远镇河段水质出现异常,河池市环保局在调查中发现,龙江河拉浪电站坝首前200米处,镉含量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约80倍。   河池市环保局连夜对龙江河沿岸企业开展排查和监测。自治区环保厅接报后,迅速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赶到事发地,开展调查和监测,并及时将情况上报环保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   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作出部署,环保部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在研判事件态势后,自治区及时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预案。   依照应急预案,我区成立了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为指挥长,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为副指挥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监察厅、环保厅、水利厅、住建厅、卫生厅、水文局、气象局、广西电网等部门和河池、柳州两市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自治区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并邀请国内相关方面专家成立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统一协调指挥河池市、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经过各方协同努力日夜奋战,采取除镉、调水稀释等综合应对措施之后,龙江河镉污染高峰值已从80倍降到25倍左右,应急处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事件的态势完全处于控制之中,下游柳江水质仍处于达标状态。为确保柳州市供水安全,该市自来水厂已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有效应对 抗污有序推进   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等领导多次作出批示。   郭声琨在批示中要求:要派出强有力的队伍到现场组织处置,从源头上对整个流域采取有效措施,决不能对群众生活造成影响。   马飚批示要求做到“三个确保,四个一切”,即动用一切力量、一切措施、一切手段、一切办法进行处置,确保柳州市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达标,确保柳州市供水达标,确保柳州市不停水。   林念修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动用一切力量、措施、办法、手段,千方百计将事故影响程度控制到最小。   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分别派出领导和专家到现场指导工作。经各方共同努力和连续作战,应急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   7名相关责任人被刑拘   事件发生后,河池市政府已责令流域内涉重金属企业立即停产,排查整顿。   监测情况表明,污染源已经切断。自治区环保厅调集全区环境监察人员会同地方政府,对河池市所有涉重金属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确保不出现新的污染。   目前,已对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的7名相关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相关责任调查已全面开展。   严密监测水质变化   自治区环保厅调集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河池、柳州、来宾、桂林、百色、南宁、贺州、崇左8个市级监测站,以及河池金城江区、宜州、柳江、柳城、鹿寨等5个县级站的210多名监测人员、95台(套)监测设备、40多辆车参与应急监测。   各监测队伍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现场指导下,在龙江至柳江200多公里长的河段,共布设20个定点监测断面和数十个巡测点,对重点断面实行严密监测监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多措并举削减水体污染物   按照总体应急方案,对超标水体采取除镉措施,在龙江河段共设了6处处置工作面。   为确保除镉效果,应急指挥部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优化方案,完善处置方式,提高处置效果。从监测数据分析,除镉效果较好。   科学调水,降低污染。依据总体方案,指挥部制定了科学调水方案。合理调控龙江各梯级电站下泄流量,配合除镉措施,减少污染物并控制其下移速度。同时,通过调度融江各梯级电站蓄水,满足调水需要。此外,水文水利部门加强对流域内30个断面的水文测验,还在龙江、融江汇合口以下河段,设置了临时导流挡水幕,提高了处置效果。   备用水源力保柳州饮水安全   为确保万一柳江水质出现超标情况时,仍可给龙城百万市民提供合格的自来水,住建部组织国内权威城市供水专家到柳州,现场指导供水部门针对除镉调整处理工艺,加强水质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卫生监督、疾控部门也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大自来水水质监测频次,确保龙城供水安全。   目前,柳州市已准备了日供8万吨的地下水备用水源。卫生监督和疾控机构对备用水源进行了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拦削污染对柳州下游无影响   从处置和监测总体情况综合分析,事件总体态势可控,能够实现大部分污染负荷拦削在龙江河段内,不会影响柳江柳州段正常取水,可确保柳州供水安全,并且对柳州市下游不会产生影响。   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强化监测力度,继续加强重点河段水质监测监控,根据河流污染物变化情况,科学合理调整监测点位,快速、准确提供监测数据,进一步做好水质趋势分析研判,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进一步完善各项应对措施,努力提高处置效果。深入开展事件责任调查,严肃查处肇事单位和相关责任人。   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涉重金属企业环境违法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
  • 从“双一流”名单看高校中的三对“欢喜冤家”
    p   & nbsp 近日,为媒体炒作很久的“双一流”名单终于尘埃落定,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p p   细读公布的名单,大多数人的目光可能会更多地投向北京、上海、江苏等知名高校云集的地区,不过笔者却是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省份,尤其是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因为这三个省份可以说是均有一对“欢喜冤家”(每一对中均有一所以省份名称命名的大学),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三所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均各自面临着一所同省兄弟学校的有力挑战。 /p p    strong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e27fb04-19d4-40d9-9ef9-778640ceb47b.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jpg" / /p p   在本次正式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河北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而河北大学则未能入选。河北工业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的最前身是“北洋工艺学堂”,诞生于天津,此后就在该市发展壮大起来,这也是这所河北的大学坐落于天津的最初原因。河北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而河北大学的优势学科则集中在历史、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等方面。 /p p    strong 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cf8ea66-6154-4d1f-9fe5-97fae20a2b0c.jpg" title=" 66899881.jpg" / /p p   山西省跟河北省的情况非常类似,也有两所实力非常接近的学校,山大和太原理工。作为山西省唯一的“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它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这次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太原理工大学理工科优势明显,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而山西大学则较为遗憾未进入“双一流”名单。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山西大学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以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见长。 /p p    strong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3b5f0ca-9b01-4d88-a1fb-1e580886078c.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0_meitu_1.jpg" / /p p   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此次分别出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对于河南省而言,应当是收获颇丰。郑州大学入选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该校的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而以省份命名的河南大学(坐落在古都开封)可能大家更为熟悉,央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教授即工作于该校。不过本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是河南大学的生物学而非历史学。据了解,河南大学的生物学学科也确实不容小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就已经起步,且在当时取得了很大成就。 /p
  • 三星宣布3纳米GAA成功流片
    技术论坛时台积电强调3纳米制程将照时程于2022下半年正式量产,竞争对手韩国三星日前也表示,采用GAA架构的3纳米制程技术正式流片(Tape Out),对全球只有这两家能做到5纳米制程以下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来说,较劲意味浓厚。外媒报道,三星3纳米制程流片进度是与新思科技(Synopsys)合作,加速为GAA架构的生产流程提供高度优化参考方法。因三星3纳米制程不同于台积电或英特尔的FinFET架构,而是GAA架构,三星需要新设计和认证工具,因此采用新思科技的Fusion Design Platform。制程技术的物理设计套件(PDK)已在2019年5月发布,并2020年通过制程技术认证。预计此流程使三星3纳米GAA结构制程技术用于高性能运算(HPC)、5G、行动和高阶人工智能(AI)应用芯片生产。三星代工设计技术团队副总裁Sangyun Kim表示,三星代工是推动下一阶段产业创新的核心。三星将藉由不断发展技术制程,满足专业和广泛市场增长的需求。三星电子最新且先进的3纳米GAA制程技术,受惠于与新思科技合作,Fusion Design Platform加速准备,有效达成3纳米制程技术承诺,证明关键联盟的重要性和优点。新思科技数位设计部总经理Shankar Krishnamoorthy也表示,GAA晶体管结构象征着制程技术进步的关键转折点,对保持下一波超大规模创新所需的策略至关重要。新思科技与三星战略合作支持提供一流技术和解决方案,确保发展趋势延续,以及为半导体产业提供机会。GAA(Gate-all-around)架构是周边环绕着Gate的FinFET架构。照专家观点,GAA架构的晶体管提供比FinFET更好的静电特性,可满足某些栅极宽度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同等尺寸结构下,GAA的沟道控制能力强化,尺寸进一步微缩更有可能性。相较传统FinFET沟道仅3面被栅极包覆,GAA若以纳米线沟道设计为例,沟道整个外轮廓都被栅极完全包裹,代表栅极对沟道的控制性更好。3纳米GAA制程技术有两种架构,就是3GAAE和3GAAP。这是两款以纳米片的结构设计,鳍中有多个横向带状线。这种纳米片设计已被研究机构IMEC当作FinFET架构后续产品进行大量研究,并由IBM与三星和格芯合作发展。三星指出,此技术具高度可制造性,因利用约90%FinFET制造技术与设备,只需少量修改的光罩即可。另出色的栅极可控性,比三星原本FinFET技术高31%,且纳米片通道宽度可直接图像化改变,设计更有灵活性。对台积电而言,GAAFET(Gate-all-around FETs)仍是未来发展路线。N3技术节点,尤其可能是N2节点使用GAA架构。目前正进行先进材料和晶体管结构的先导研究模式,另先进CMOS研究,台积电3纳米和2纳米CMOS节点顺利进行中。台积电还加强先导性研发工作,重点放在2纳米以外节点,以及3D晶体管、新存储器、low-R interconnect等领域,有望为许多技术平台奠定生产基础。台积电正在扩大Fab12的研发能力,目前Fab12正在研究开发N3、N2甚至更高阶制程节点。
  • 罔顾民意“逆流”而行,三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每年的6月8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星球:潮流之变”,旨在告诉公众,人类活动对于海洋的影响,推动全人类共同守护海洋。然而,日本政府却“逆潮流”而行,罔顾国际社会的抗议与不满,执意强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近期,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内部注入海水,而整个排海项目工程计划于本月底完工,预计从7月份开始陆续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那么日本强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究竟错在哪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又有哪些?问题一:排海是唯一的选项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就连日本自身就曾提出过五种核污染水的处理方案,它们分别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电解处理以及直接排放入海。只不过,排放入海容易操作且成本较低,因此日本政府直接选择了这一处理方案。而面对日本国内政治人士以及民众的质疑,日本政府选择视而不见。日本化学工程师 日本原子力市民委员会委员 川井康郎:可以在地下挖出混凝土坑,然后对核污染水进行砂浆固化作业。砂浆被放在混凝土(坑)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硬,不再有流动性,但绝对不能把它放到海洋中。(砂浆固化后)放射性会在几百或几千年后衰减,那几乎是无害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问题二:自诩“处理水”安全无害 日本政府的说法站得住脚吗?自2011年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以来,日本政府就在多个场合宣扬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安全无害,曾找来日本政客当众表演喝“处理水”,甚至找来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试图“洗白”,但种种之举,仍未打消国际社会的担忧和疑虑。韩国原子力研究院院长朱汉奎就在日前对“福岛核污染水能饮用”相关言论予以否认,称按研究院官方立场来看,核污染水远达不到饮用标准。而更加令人讽刺的是,东京电力公司6月5日发布报告称,今年5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 ,其体内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铯含量严重超标,达到每千克18000贝克勒尔。日本食品放射性物质含量标准为不超过每千克100贝克勒尔,这一数值达到规定标准的180倍。日方迄今没有提供足够科学和事实依据,解决国际社会对日排海方案正当性、净化装置有效性、核污染水数据可靠性、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方面关切。此外,用于处理核污染水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性能与效率存疑。斐济副总理 (时任斐济代总理)卡米卡米加:我们的独立专家小组无法根据日本政府和原子能机构共享的数据和信息得出与他们相同的结论。我有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经ALPS (多核素处理系统)处理的水这么安全,为什么不在日本用作其他用途呢?例如,用于制造业和农业。问题三:为什么说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遗患无穷?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具有跨国界影响,从现有信息看,预计排海时间将持续30年之久。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此外,大气循环有可能将核污染水蒸发到云层,再化作雨水洒遍地球每个角落,潜在的危害难以估量。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会被海藻吸收,形成稳定的有机氚,被鱼虾吃掉,走向人类的餐桌。此外,核污染水中钴60的半衰期大约是5.27年,其在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伽马射线,人如果长期暴露于伽马射线中,轻者可能会导致头发脱落,重者则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引起血液系统的疾病。此类放射性同位素经过半衰期,放射性元素只是减半,并不会消失,彻底消失需要经历无数个半衰期。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短则十几年,最长的能达到5000多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肯布塞勒:铯137、铯134之类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才能排出),还有锶90或钚会沉积在骨骼中,它们可能会在你摄入后数年才被排出体外,这会造成长时间的损害。
  • 刘三堂:确保食品安全,增加的监测装备经费
    导语: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三堂建议,增加内蒙古质检院的监测装备经费。   近年来,劣质食品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已经被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性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三堂建议,增加内蒙古质检院的监测装备经费。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区牛奶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羊肉生产加工能力在全国居于首位。刘三堂认为,由于内蒙古乳制品及肉类产品生产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速度滞后,大部分乳肉制品企业不具备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微生物等项目检测能力。因此内蒙古质检院监测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刘三堂看来,内蒙古质检院由于缺少配套仪器和设备,存在检不了、检不快、检不准的情况。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的全部项目检验。如果不能对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乳肉风险监测项目开展检验,自治区食品安全监管将会出现漏洞,政府及部门监管将缺乏准备可靠依据。   刘三堂表示,根据工作需要,内蒙古质检院需要食品检测能力提升装备经费4515万元。   面对日趋发展的食品工业和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严格落实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从2011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加大了对各地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的投资力度,已投入500万元,要求各地方政府解决配套经费。
  • 先进仪器助力观测 风云三号A星在轨运行六周年
    近日传来消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三号A卫星于2008年发射以来,至今已在轨稳定运行六年,这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升级换代,具备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探测的功能。   发射及运行六年来,该卫星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保障、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执行、玉树和雅安地震灾区监测和冰岛火山喷发监测、汛期气象灾害监测和生态 环境监测、马航搜寻和雪龙号考察船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资料和产品在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天气预报的时效,加强了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增 强了国家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并在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与美国、欧洲共同构建全球气象观察业务应用系统,提升了对全球重大气候和环境事件的监测能力, 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益。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扫描辐射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红外分光计及地球辐射探测仪作为卫星的主要载荷,具备单轨3000KM覆盖、多 光谱、三维垂直探测、定量遥感探测等功能,支撑我国气象卫星实现了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的跨越。   遥感仪器 在轨工作六年以来,获得了大量的对地成像、探测遥感数据,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生成了包括海表温度、海冰监测、海上气溶胶、海洋水色、火点判识、陆表反射 比、陆表温度、陆上大气可降水、晴空大气可降水、陆上气溶胶、全球云量与云分类、沙尘监测、射出长波辐射、雾监测、云检测、云光学厚度和云顶温度/云高、 植被指数等遥感业务产品,直接应用于全球及中国地区重要天气、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卫星遥感监测和分析,仪器的探测能力已接近并部分超过欧美极轨 气象卫星同类在轨业务应用载荷的水平。   六年来,扫描辐射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和红外地平仪昼夜连续工作,状态稳定,且星上备份产品还未启用,大大超过了在轨工作两年的考核要求,为风云三 号卫星多颗星组网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仪器的遥测参数正常,各项性能特别是探测灵敏度未见有明显幅度变化,各通道均工作正常,高质量的遥感数据确保了 卫星遥感产品的应用效能。
  • 三所“双一流”共建!这个重量级实验室来了!
    8月12日,成都东部新区召开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议,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对方案指导、咨询和论证,为高质量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推动成都东部新区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智力支撑。  会上,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负责人介绍了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在实验室机构设置、研究方向、考核机制、人员招聘、交流合作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了极具建设意义的意见,为组建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指引。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以解决人类临床重大疾病问题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围绕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和前沿生物技术等研究方向,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的创新自主发展,制定覆盖各疾病领域的先进临床治疗方案,造福人民健康。实验室定位准确,组织架构合理,研究方向符合领域发展规律,汇聚一大批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学者,建设单位为实验室提供重要支撑,承接的工作成效显著,整体进展符合国家、省、市部署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魏于全:  人才吸引是实验室发展的第一要素,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吸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集聚创新要素,产出重大科研成果。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  中医药健康医学是中国原创科技创新资源。要加重中医药健康领域研究方向,将攻克“人无我有”的科研难题作为实验室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塑造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  推动实验室组建方案落地生效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营造鼓励科学家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实验室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晓波:  要聚焦产业细分赛道,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引导分子诊断学、育种移植、细胞移植与干细胞治疗等优势资源向实验室聚集。  省科技厅:  该方案是最全面的天府实验室组建方案之一。要协调好争创国家实验室和服务地方经济,谋划好大科学装置建设,细化完善体制机制。  市发改委:  要更好地发挥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的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大创新平台”,吸引“大团队融资”,推动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  市科技局:  该方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五个一”批示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投资计划、产业孵化转化、日常运营、政策激励等重要内容。  此次专家咨询论证会成功召开,标志着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编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命健康高能级创新平台,是赋能成都东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成都东部新区将全力推进组建方案编制工作,认真研究日常运营班子、投资计划、产业孵化转化和政策激励等重要内容,以未来医学城为物理承载,充分释放成都东部新区国家、四川省、成都市三级发展战略交汇点的潜能,通过汇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医投集团等优质主体,促成高校创新成果溢出、医院集群应用场景丰富、企业产业化应用经验充沛等各领域比较优势的充分融合、多维碰撞并衍生乘数效应,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天府锦城实验室聚集,在发挥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兼顾城市发展需要,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
  • 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成功召开
    2023年9月23-2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共同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苏州市昆山皇冠国际会展酒店胜利召开、圆满闭幕。本届“微流控双论坛”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受到学术届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共有45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500多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企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充分展现当前中国微流控产、学、研、用的火热发展态势。9月23日上午,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博士主持,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和苏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汪维鹏教授应邀作开幕致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总干事长刘平生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的批复》,并为本届微流控系统学分会会长林金明、名誉会长林炳承和黄岩谊、杨朝勇、马波、叶嘉明4位副会长颁发了聘书。刘平生表示:“微流控系统学分会的成立,有望构建一个信息丰富、平等互助的研究与交流平台。希望微流控系统学分会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领导下以及新当选的委员会专家的努力下,全体会员坚持微流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路线,打造平台、增进交流、共汇资源,携手为中国微流控系统学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9月23日与9月24日上午,本次大会围绕微流控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应用,特别邀请到60位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分享学术论坛报告,共同研讨微流控科技成果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期间,45家赞助及参展单位汇聚展厅,展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最新产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先进技术和产品,500多位与会嘉宾共聚一厅共享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再一次见证了微流控技术与生命健康领域POCT、生物医药、医疗IVD检测、微反应器、细胞分选等与共之桥、融通交汇的前沿科技盛会。9月24日,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同期开展,共有19位来自海内外的微流控相关企业专家代表应邀报告了各种创新型微流控技术及产品及其在芯片加工、IVD、环保水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精彩分享引发参会嘉宾的热烈关注与反响,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国的微流控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圆桌论坛结束,叶嘉明博士在一片掌声中宣布大会圆满闭幕,并预告第十一届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将于2024年7月-9月在浙江杭州召开。
  • 一波三折 河南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搬迁项目三次流标
    p   选择专业的公司来搬迁实验室在仪器行业越来越流行,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近日发布招标公告,拟160万元选择一家供应商承担仪器设备搬迁任务,但经过三轮招标,仍未确定最终的供应商。 /p p    strong 2018年7月17日,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招标公告 /strong ,项目任务是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仪器设备搬迁,预算是160万元。对供应商专业资质要求如下: /p p   1)供应商须提供所搬主要精密仪器类型(GC、AAS、GC-MS、LC-MS、HPLC、ICP、ICP-MS等)的工程师能力(安装、调试、诊断、维修)证明资质,项目经理须提供通过PMI认证的PMP资质证书(均提供原件备查) /p p   2)供应商应具备大型实验室搬迁的能力(提供2016年以来150万元以上实验室整体搬迁合同原件和验收报告2份作为本能力的有效证明) /p p   3)投标人及其委托人须通过ISO9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投标人需携带该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及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www.cnca.gov.cn)的查询截图至投标现场,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www.cnca.gov.cn)的查询截图为准,否则无效)。投标人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须通过ISO9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范围包括普通货运(含精密设备移动)、物流公司具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发放的经营范围包含危险化学品相关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p p    strong 2018年8月1日,公告称因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本项目废标处理。 /strong /p p   随后进行二次招标, strong 2018年8月9日 /strong ,公告称到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缴纳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人不足3家, strong 本项目流标 /strong 。 /p p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锲而不舍,随后进行三次招标,但 strong 2018年8月23日,再次发布废标公告 /strong ,流标原因为: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谈判响应文件未附投标保证金转账凭证,未通过响应性评审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谈判响应文件提供完税凭证不齐全,企业信用查询证明材料不符合谈判文件要求,未通过响应性评审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谈判响应文件企业信用查询证明材料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主要仪器设备搬迁的工程师能力证明资料不齐全,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企业ISO9001与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一致,未能通过资格评审。 /p p   因有效谈判响应人少于三家,故本项目做流标处理。 /p
  • 中仪协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在重庆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3月31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仪协”)在重庆市召开了第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121位理事和42位骨干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现场   工信部装备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中仪协特别顾问奚家成、臧公玉、朱明凯,中仪协轮值理事长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晓波,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汪力成主持。 参会嘉宾   中仪协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做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李跃光在工作报告中介绍了2012年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和2013年主要工作计划三个部分。   2012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12亿元,同比增长20.16% 实现工业销售值6955亿元,同比增长20.21% 实现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14% 2012年行业进口389亿元,同比增长7.5% 出口219.5亿元,同比增长16.1% 进出口逆差依然巨大,达170亿元。   综合分析,2012年仪器仪表行业运行呈以下特点和走势:   (1) 行业进入结构调整和发展机遇期。行业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行业结构呈现良好走势:行业产销增幅大于进口增幅 中资企业产销增幅大于“三资”增幅 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 新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增幅大于一般产品 系统集成和服务业务增幅大于产品制造增幅。   (2) 企业效益下降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12年利润增幅比产销增幅小6个以上百分点。即使是行业内境况好的企业也普遍反映今年经济和财务状况紧张。   (3) 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增效的关键。例如,我国光学仪器行业强项之一的光学元器件行业近年来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大量生产智能手机镜头、扫描仪光学部件等新型、高附加值器件,使光学仪器行业转降为升,出口恢复正常。   (4) 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普遍提高。“两化”指信息化和工业化。   (5) 扩大出口仍有潜力可挖。出口同比增幅是唯一一个好于上年的指标,全年出口增速同比上一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   2012年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5个方面:围绕落实“十二五”规划,做好服务行业、服务政府的重点工作,为行业发展创造条件 继续做好信息服务和行业宣传等基础工作,精心组织好交流、展示各项活动 创新服务工作思路、摸索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的行业工作方法和路径 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工作,为协会持续、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发挥分支机构的作用,积极推进开展专业对口的行业服务工作和活动。   2013年协会计划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积极参与工信部“三基工程”、“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事关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资源开展工作,争取在国家技术改造产业化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专项、智能制造专项中落实几个有影响力的行业项目,使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支持和政策红利 加强对行业数据的收集、分析能力,提高对行业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把握 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工作 继续深化“两化”融合工作 发挥协会服务平台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产学研间的结合 着力培育协会的品牌工作和活动 增强协会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骨干工作力量培养的紧迫感。   中仪协秘书长闫增序做2012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会议还审议、表决了关于吸收新会员的建议等议案。   本次理事会还特邀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做题为《面向2030年的中国制造业》的报告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军做题为《企业发展战略及当前形势的应对》的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刚教授做题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的报告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做题为《汉威电子发展之路》的报告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张仲杰做题为《登临资本市场的三级跳——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板块分析》的报告。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撰稿:刘丰秋
  • 前线报道|含氟新材料产业大发展,连续流技术成热点!
    25日,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三明市人民政府及三明学院主办的2021年全国氟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暨三明产业技术对接会在三明市召开,来自国内外主要氟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代表和技术装备领域等社会各界人士、三明市各市直部门代表共聚一堂进行深入交流。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姜毅博士出席会议并做了“高通量—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助力高性能氟材料本质安全生产”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认可和热烈讨论。本质安全的连续流技术是氟材料生产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姜博士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化工和材料的发展和需求趋势,他提到:随着化工和材料“精细化"发展,制造科技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智能化、个性化的要求势必需要企业打破传统生产方式束缚转为连续化生产。同时实现本质安全生产也尤为重要,是企业自身发展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基本要求!所以本质安全连续化的过程设备颠覆性创新、工艺和过程控制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竞争高地!姜博士还介绍了康宁高通量-微通道反应器的技术特点,并详细分享了康宁反应器技术在高性能氟材料的本质安全生产应用案列及相关工艺研究新进展!最后姜博士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他对微通道连续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他提议各行业企业和责任部门从项目审批、法规完善和政策引导方面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微通道连续流技术的发展。该提议得到了与会领导与听众的普遍赞同。康宁反应器具有卓越的材料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丰富的工业化经验及整合世界先进的上下游技术的能力。我们一直积极携手国内外科研单位及化工材料企业,在工艺开发研究及工业化生产合作平台上推动连续流技术在化工及材料的应用。欢迎您联系康宁反应器技术!欢迎您加入本质安全连续氟化工时代!
  • 疫苗稳定需防腐,硫柳汞量知多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关注,全球多国数个研究团队也积极投身于疫苗的研发中。疫苗作为一种注射到体内的生物制剂,防止其被细菌污染是其保证安全性的要求之一。硫柳汞(Thiomersal)作为一种广谱抑菌剂广泛应用于生物疫苗中,其抑菌作用机理是汞离子与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在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时,既要保证抑菌有效浓度和抑菌效果,还要降低抑菌剂对身体的刺激和损害。 尽管WHO等权威机构强调,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硫柳汞的用量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含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汞元素仍旧引起公众对硫柳汞使用可能导致汞累积伤害的担忧。美国FDA于2001年开始在儿童疫苗中不再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我国疫苗生产目前无停止使用硫柳汞的强制要求。即使宣称的无硫柳汞疫苗产品,硫柳汞仍可能在疫苗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留下痕量残留。疫苗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知多少?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告诉您。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图1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 岛津惰性液相色谱系统LC-20Ai使用全PEEK的泵头和管路,坚固耐用、性能可靠:(1)使用碳涂层彻底避免金属管路带来的离子迁移干扰;(2)密封垫采用纯金材质,其延展性和惰性有了大幅度提升,提高耐用性;(3)陶瓷针头,不锈钢管路内衬PEEK材质,在惰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压力耐受性; ☆☆方法特点☆☆ 与《中国药典》(2015版)中疫苗抑菌剂硫柳汞的双硫腙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相比,HPLC-ICPMS法无需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实现硫柳汞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图2 硫柳汞色谱图(单位kcps) 硫柳汞典型色谱图见图 2,其保留时间为2.67 min。在硫柳汞浓度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9。分别对10 μg/L和100 μg/L硫柳汞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和0.56%,对高低浓度具有良好重复性。 ☆☆样品分析结果☆☆测定市售9批次疫苗样品,其中7批次疫苗未检出,2批次检出的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样品谱图和测定结果见图 3和表1。 图3 疫苗样品谱图 表 1疫苗中硫柳汞测试结果及加标回收率如结果所示,上述疫苗中硫柳汞测定结果小于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100 mg/L的限值(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加标回收率11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疫苗等药品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的测定,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技术的不足。 撰稿人:周裕敏
  • 三部门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以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和学科争创世界一流。  第三条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对高校及其学科建设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成效的多元多维评价,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果。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1. 一流目标,关注内涵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坚持办学正确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内涵建设牵引,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贡献与机制创新,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  2. 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考察建设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基础研究取得“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情况。考察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考察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以及在开拓治国理政研究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的情况。  3. 分类评价,引导特色发展。以学科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探索建立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4. 以评促建,注重持续提升。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注重考察期中和期末建设目标达成度、高校及学科发展度,合理参考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督促高校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第二章 成效评价重点  第四条 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统筹整合《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作为评价重点,综合客观数据和主观评议,分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视角,考察和呈现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  第五条 对建设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的评价,贯穿成效评价各个方面,反映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表现,是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的统领性、决定性评价。  第六条 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分别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相对独立组织,综合呈现结果 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成效。  具体评价要求是:  1. 人才培养评价。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考察标准,以人才培养过程、结果及影响为评价对象,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投入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举措与成效。  2. 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突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综合考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建设高校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专任教师队伍水平、影响力及发展潜力的举措和成效。  3. 科学研究评价。突出原始创新与重大突破,不唯数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实行代表作评价,强调成果的创新质量和贡献,结合重大、重点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解决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主要举措,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成效。  4. 社会服务评价。突出贡献和引领,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情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特色高端智库体系建设情况、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订等方面的成效。  5. 文化传承创新评价。突出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考察建设高校传承严谨学风和科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创新,塑造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和成效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度。  6. 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突出实效与影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加强多渠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成效。  第七条 不同评价方面,相应设置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角度,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1. 整体发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学科建设的达成水平,在可比领域与国内外大学和学科进行比较。  2. 成长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质量。  3. 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发展潜力。第三章 成效评价组织  第八条 每轮建设中期,开展建设高校自我评估。  建设高校应依据本办法相关要求,对照学校建设方案,制定自评工作方案,系统整理建设成效数据,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建设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发布自评报告。  第九条 每轮建设期末,开展建设周期成效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改革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2. 教育部根据本办法制定成效评价工作方案,委托相关机构分别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议、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有关机构分别提出初步评价结果。  3.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相关机构初步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4. “双一流”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价意见,综合研究,确定评价结果,上报国务院。  第十条 成效评价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考察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基础、突破贡献、特色凝练等方面的表现。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既考核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建设成果及其对学校整体建设带动效应,也衡量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提升及发展潜力。  第十一条 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以成效评价内容为依据,建立常态化的建设监测体系,建设周期内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和结果,实现连续跟踪、监测与评估一体化,周期评价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  第十二条 成效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依据公开数据、可参考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及监测数据进行定量评价。对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定期发布的进展报告、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性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定量结果定性结论互相补充、互为印证。  第十三条 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科学合理确定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标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影响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  第十四条 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立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与学科在发展中突出优势,注重特色建设。第四章 评价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 建立成效评价结果多维多样化呈现机制。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  第十六条 综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 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少支持力度。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建设高校在动态监测、中期自评和周期评价中应确保材料和数据真实准确。凡发现造假作伪等情形的,建设主管部门将视情节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减少支持直至调整出建设范围。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 2024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通知 (第三轮)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第 14 届年会——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年会将于2024 年 8月16~ 18 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地点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9号),会议期间将同时将召开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一、会议征文专题*多相流测试基础理论*多相流动机理与工程应用*颗粒和液滴测试技术*新能源多相流及其测试*反应过程多相流测试技术*石油与动力工程多相流测试*微纳多相流的特性和测试*航空航天多相流系统测试*燃烧测量与诊断*流体试验与测试*热物性测量与预测*过程层析成像和流体可视化*热物理测试系统及仪器研制*多相流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数据驱动测量与建模仿真*多相流信息处理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相流测量技术工程应用*相关交叉学科热物理测量二、会议组织委员会大会主席许勇副校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荣誉主席陆继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执行主席姚顺春副院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副主席董美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卢志民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梁友才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席中亚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秘书覃淮青助理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三、会议初步日程8月16日(星期五): 会议注册8月17日(星期六)上午: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8:30-9:00开幕式9:00-10:00大会特邀报告I10:00-10:20茶歇、合影10:20-12:00大会特邀报告II12:00-14:00自助午餐、休息 8月17日(星期六)下午:专题讨论会 14:00-18:00专题研讨会18:00-20:00欢迎晚宴20:00-22:00专业委员会会议8月18日(星期日)专题讨论会 、技术交流08:00-12:00专题研讨会12:00-14:00自助午餐14:00-18:00技术交流四、会议重要日期会议论文摘要见附件1,投稿截止日期延期至:2024 年8月5日; 投稿时, 请将摘要 word 版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发送至会务组邮箱 scutmtmf@163.com。以便制 作会议论文集,供大家交流学习。会议将评选优秀青年学者及学生论文,颁发证书,并推荐至《化工进展》专刊等期刊。五、会务事宜1、会议注册费:7月31日前注册,会议注册费:教师2000 元/人,学生1600元/人。8月1日(含)后注册,会议注册费:教师2200 元/人,学生1800元/人。2、会议注册费由广州市嘉麟商贸投资有限公司代收,并统一开具会议费发票。注册费收款户名:广州市嘉麟商贸投资有限公司账号: 3602181609100055213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支行(备注: 多相流会议+姓名+单位。若同一笔汇款包含多人,请注明所有人名。可扫描二维码支付。) 3、会议指定酒店为东方宾馆(标间600元/天,大床500元/天,可扫描二维码预定)。会议联系的其他酒店包括流花宾馆、宜必思酒店、府上酒店、桐舍酒店,住宿价格为300~400元/天。由于会议期间住房比较紧张,请各位参会代表尽快预定。会议同期举办多相流测试相关仪器等展览,欢迎相关仪器厂商参展。联系人: 董美蓉 电话:15820211168 Email: scutmtmf@163.com姚顺春 电话:13925150807 席中亚 电话:15801392706请有意参会的扫描二维码加入会议交流群。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2024年7月29日附件1 论文详细摘要模版(1).doc
  • 森馥科技登陆新三板
    2015年6月,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股票代码:832447,;作为中国电磁辐射环境安全领域的第一品牌,森馥科技将继续引领着这个领域在中国的发展潮流,不断创造着这个领域的技术高地。
  • 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快“双一流”建设!
    p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指导,对引导高校“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 /p p   这也是继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后,又一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的重要文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noimg/b64717b8-f9a5-42b4-89c9-f5e64fb6e121.jpg" title=" 图片.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p p   总体要求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特色一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体现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p p   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统筹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p p   坚持改革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p p   坚持高校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对接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p p   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 p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p p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做贡献。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p p   (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p p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和美育提升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审美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p p   (五)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p p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材体系,加快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教材 突出服务效能,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管理体系 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体系。 /p p   (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p p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p p   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p p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p p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p p   (八)优化学科布局 /p p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学科的调整或撤销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律,力戒盲目跟风简单化。 /p p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p p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p p   (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p p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p p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p p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p p   (十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p p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力、竞争力重要源泉。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合建共建等行动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带动作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未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p p   (十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p p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 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 建立和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p p   四、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p p   (十四)明确学科建设内涵 /p p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p p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 /p p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 国内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学科高峰,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p p   (十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 /p p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p p   (十七)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p p   汇聚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 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对科研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形成与贡献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p p   (十八)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p p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攻关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 /p p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p p   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组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p p   五、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p p   (二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 /p p   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大安排部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确保“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落地。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加强督导考核,避免简单化层层分解、机械分派任务指标。 /p p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 /p p   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着力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突破,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增强高校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协同与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p p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统筹 /p p   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p p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p p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p p   强化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p p   (二十四)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 /p p   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p p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创新省部共建合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协同、分工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