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抗倒胺

仪器信息网抗倒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抗倒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抗倒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抗倒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抗倒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抗倒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抗倒胺相关的解决方案。

抗倒胺相关的论坛

  •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15(已完结)——抗组胺药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15(已完结)——抗组胺药

    10,抽取5个版友);中奖名单:dyd3183621(注册ID:dyd3183621)玲儿响叮当(注册ID:jshbhh)yifan1117(注册ID:yifan1117)牛一牛(注册ID:v2700892)莫名其妙(注册ID:moyueqiu)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151501_605032_1610895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151501_605033_1610895_3.png积分奖励:所有回答正确的版友奖励10个积分(幸运奖获得者除外)。【注意事项】同样的答案,每人只能发一次PS:该贴浏览权限为“回贴仅作者和自己可见”,回复的版友仅能看到版主的题目及自己的回答内容,无法看到其他版友的回复内容。下午3点之后解除,即可看到正确答案、获奖情况及所有版友的回复内容。=======================================================================抗组胺药方法:GC基质:标准溶液应用编号:101222化合物:苯丙醇胺; 麻黄素; 假麻黄硷; 非尼拉敏; 苯海拉明;多西拉敏; 苯托沙敏; 美沙吡林;氯苯那敏;溴苯吡胺;曲普利啶固定相:DM-5 Amine色谱柱/前处理小柱:DM-5 Amine 30m x 0.32mm x 1.0um色谱条件:柱温:130 ℃ ( 5 min ) - 305 ℃, 10 ℃/min ( 5 min ) 载气:H2, 43 cm/sec, 130 ℃ 进样方式:分流, 50:1, 305 ℃ 样品:抗组胺药, 1.0 μL, 1000 ng/μL 检测:FID, 6.4 x 10-11 AFS, 305 ℃文章出处:CPR00247关键字:抗组胺药,药物监测,GC,DM-5 Amine, 苯丙醇胺, 麻黄素, 假麻黄硷, 非尼拉敏, 苯海拉明,多西拉敏, 苯托沙敏,美沙吡林,氯苯那敏,溴苯吡胺,曲普利啶谱图: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CPR00247.png图例:1. 苯丙醇胺;2. 麻黄素;3. 假麻黄硷;4. 非尼拉敏;5. 苯海拉明;6. 多西拉敏;7. 苯托沙敏;8. 美沙吡林;9. 氯苯那敏;10. 溴苯吡胺;11. 曲普利啶

  • 单抗加入烷化剂碘乙酰胺后产生沉淀怎么办

    如题,我做的一个单抗A用碘乙酰胺封闭二硫键,混合后产生了沉淀;用其他的单抗B样品就没事。而且其他的单抗样品B溶于单抗A的溶剂后再加碘乙酰胺也是澄清的。求问这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别的烷化剂或者别的合适的方法来封闭二硫键呢

  • 【讨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质控现状的分析及相关问题思考

    【摘要】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测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聚合物测定的原理和具体方法,分析了目前在聚合物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 【关键词】高分子聚合物、质控现状、测定方法 1、概述 抗生素是临床用量最大和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其中最常见的一类不良反应就是过敏反应。多年来的研究已证明,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中,药物分子本身只是半抗原,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才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真正过敏原,因此严格控制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聚合物测定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实际测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2、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类 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系指药品中分子量大于药物本身的杂质总称,其分子量一般在1000~5000Da,个别可达10000Da左右。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按其来源通常被分为两类:外源性杂质和内源性杂质。 外源性杂质包括蛋白、多肽、多糖等类杂质或抗生素和蛋白、多肽、多糖等的结合物,来源于发酵工艺,如青霉素中的青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多肽等。 内源性杂质是指抗菌药物的自身聚合产物,聚合物既可来自生产过程,又可在储存中形成,甚至在用药时也可产生。对于现在的生产工艺,外源性的高分子杂质已经较少产生,对内源性聚合物的控制是当前抗生素高分子杂质质量控制的重点。 金少鸿等人的研究表明,高分子聚合物不仅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而且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还能经胃肠道吸收而引发过敏反应。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原创大赛】LC-MS/MS测定动物组织中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原创大赛】LC-MS/MS测定动物组织中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LC-MS/MS测定动物组织中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动物组织中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苯唑青霉素、萘夫西林、双氯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林等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以青霉素G-D7为内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物用乙腈水溶液提取,用艾杰尔PEP-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使用内标法定量。本方法采用5ug/kg、10ug/kg、25ug/kg,3个添加浓度,每个浓度添加6个平行样,上述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回收率在平均在70%-110%,相对偏差小于10%。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β-内酰胺类药物;动物组织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其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包括临床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此类药物广泛用于产肉动物的呼吸、肠胃、泌尿生殖和皮肤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它们的使用会引起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存在,这种残留将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产生健康危害。更为重要的是,抗生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健康人肠道,会破坏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环境,导致人体免疫力的降低,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欧盟、美国、日本、中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都对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为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世界各地均对动物组织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允许最大残留量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动物组织中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回收率、稳定性和实用性。1. 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1.1.1试剂和材料乙腈、甲醇:德国默克,色谱纯;甲酸:色谱纯;氯化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磷酸二氢钾:分析纯;磷酸氢二钾:分析纯;固相萃取柱:艾杰尔PEP-2(500 mg/6mL)。标准品:购自DR公司。0.1 mol/L氢氧化钠:称取4g氢氧化钠,并用水稀释至1000mL。0.05mol/L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8.5)。称取8.7 g磷酸氢二钾,超纯水溶解,稀释至1000mL,调节pH 至8.5±0.1。标准储备溶液:分别称取约0.01 g(精确至0.001 g)标准品,分别用乙腈:水溶液(1+9)溶解定容至[font=Times New Rom

  • 想做磺胺类抗生素的富集,

    想做磺胺类抗生素的富集,应该用什么样的柱子,便宜又很好地富集,谢谢大神们了,要是想要购买HLB萃取小柱,应该去哪里购买,谢谢大神们了~~~急急急~~

  • 【转帖】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抗生素

    正当全民声讨三聚氰胺时,一则题为《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会是抗生素》的网文迅速在网上流传。讨伐抗生素的帖子是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女士于今年9月14日发表在自己博客上的。  张晓梅告诉记者,今年“两会”期间,她曾提交了题为《警惕肉类抗生素泛滥使用,避免人类毁灭性灾难》的提案。农业部对此提案于8月22日做了相关回复,称国家早已着手对此从严管理。然而,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情况怎样呢?她粗浅了解了一下,国家并没有强制性标准。读者:奶制品也请检测抗生素残留  与张晓梅一样,本报读者也强烈呼吁政府对乳制品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  一位自称“老木”的读者说,奶牛常发乳腺炎,常用抗生素治疗会使奶牛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由此会加大使用剂量大,如果在奶牛用抗生素期间挤奶制成乳制品,必然含有大量抗生素残留,岂不让人白白增加了抗药性?一位手机尾号是7788的读者说,她是儿科医生,近年来她很奇怪从没用过抗生素的一些婴幼儿在使用了常规抗生素后没有效果。耐药性何来?对于以奶粉为主食的婴幼儿来说,奶粉的嫌疑就很大。  一位手机尾号是6754的读者发来短信说,“如果我们下一代在吃奶粉的时候就吃进了抗生素,总有一天,一些由普通的细菌感染引起炎症的人将因无药可治而死亡”。专家:抗生素残留危害不小  抗生素残留真有这么可怕吗?长期饮用有抗生素残留的奶可能酿成三大不良后果:  1.降低或完全抵消抗生素类药物的疗效。  2.青霉素和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残留在牛奶中,能使部分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  3.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会抑制和杀灭正常机体内寄生的大量菌群,破坏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引发感染性疾病。对于抗生素残留,奶农是如何看待的?记者采访了位于郑州北郊的几户奶农。一位刘姓奶农告诉记者,上级有要求,奶牛生病用药期间挤的奶不能出售,一般来讲,他在奶牛用药3~7天内不挤奶。当记者问及鲜奶收购时是否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时,他说不清楚。其他奶农也给予类似答复。  郑州市畜牧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的确禁止奶牛滥用抗生素等药品,但并没明确规定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指标,同时缺乏检测手段和监督体系。  2002年10月正式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标准》,对鲜乳卫生要求“抗生素不得检出”,但这只是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标准,并没强制作用,而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也没把无抗生素残留作为强制标准。由此,没有纳入国家质监部门的监管。一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鲜奶收购没有强制检测抗生素残留这一项。困境:行业标准无力呼唤国家立法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著名奶牛饲养专家李胜利教授指出,奶牛易患乳腺炎,很多养殖户因此会对牛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奶牛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后应有3~7天的休药期。这期间挤出的牛奶应废弃,一些人为了利益则让弃奶流入了市场。由于一般抗生素能耐高温,现有的工艺根本无法完全消除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  目前对于牛奶抗生素残留的要求,仅有农业部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标准》,且属行业标准,没有国家强制力,完全靠奶农自律,只有经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后,才有普遍强制力。希望:新版标准只待批准发布  那么,国家标准委员会对此有无关注呢?  记者致电该委员会,得知他们早已了解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旧版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86)没有抗生素残留的指标要求,因此自2002年起,新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制标课题组开始按照顺序调研、起草、验证、审定、上报,目前有待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颁发。  据了解,新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增加了11项检测指标,强制规定把“抗生素残留”列为必备检测项目,规定抗生素不得检出。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新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已经获得通过,但直至今日也未正式公布,对此,该委员会没有正面答复。[size=4][color=#DC143C]更多见 [URL=http://www.chembbs.com.cn]http://www.chembbs.com.cn[/URL][/color][/size]

  • 【分享】苯胺怎样危害人体健康?

    苯胺怎样危害人体健康?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无色油状液体。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成棕色,有强烈气味,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1.0216g/cm3,熔点一6.2℃,沸点184.4℃,室温下即可挥发,蒸气比空气重3.2倍。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人造树脂、橡胶硫化促进剂以及彩色铅笔的生产。 环境中所含的苯胺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制药工业和染料工业的废水中;含有硝基苯的矿山酸性废水,在有锌粉和铜盐存在下也可还原为苯胺,有色金属选矿厂废水中有时也含有少量苯胺类化合物。 苯胺毒性比较高,仅少量就能引起中毒。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从而破坏血液造成溶血性贫血,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各种癌症。苯胺引起急性中毒时,轻者皮肤发生轻度青紫,尤其口唇、指甲和外耳壳明显,头痛、眩晕、全身软弱,中等程度者除青紫外还有呕吐、脉跳加速、血压增高等症状;重者产生意识不清,伴有阵发性抽搐、瞳孔放大、体温下降等症状,很快死亡。苯胺慢性中毒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表现为红血球逐渐减少,不同程度的青紫;对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智力减退或丧失,以及各种神经官能症状;对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等现象,甚至发生尿道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对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荨麻诊等过敏反应。因此,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 关于GB 25038-2010《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中的N-亚硝基胺!

    《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提到的健康安全性能要求有包括一项:橡胶中不应检出N-亚硝基胺。在欧盟的鞋类生态标签中也提到了对该物质的限制要求(属于非强制性的要求)。到目前为止的实际的检测要求中,甚少客户会要求测试该项目,有提出该要求的,大多针对的是儿童产品或婴幼儿用品。据悉,N一亚硝胺是具有一N—N=O官能团物质总的称,大量的动物试验表明,它们在人体内可能会将DNA烷基化,最终诱发癌症,其致癌性已经被公认。而且亚硝胺不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体内诱发癌症。添加有某些促进剂的橡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可产生各种类型的亚硝胺,这些亚硝胺类物质或以硫化烟气的形式排出,或以固体形式残留在橡胶制品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橡胶制品中的 N-亚硝胺被释放出,从而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请问:1. N-亚硝基胺在橡胶中的检出率会高吗? 2. 若您所在的单位是检测机构,目前接到客户要求进行N-亚硝基胺测试的单量会多吗?3. 目前可对该项目进行测试的检测机构多吗?4. 以往并未有法规限制N-亚硝基胺,所以测试需求量少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随着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5038-2010的实施,N-亚硝基胺项目的测试需求是否有可能加大呢?或者今后将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呢?

  • CATO独家 | 超级抗生素——利奈唑胺杂质

    CATO独家 | 超级抗生素——利奈唑胺杂质

    ◇关于利奈唑胺杂质 利奈唑胺杂质是在全球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杂质可以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font=.pingfang sc]革兰阳性菌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它作用于核糖体的[/font]23S亚基,抑制形成功能性的库脱锁酶,从而阻断了转运RNA和信使RNA之间的连接,使得动态脱附无法进行,进而抑[img=,601,5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2/202402040945273495_6026_6381607_3.png!w601x516.jpg[/img]制了肽链的合成。这导致革兰阳性菌无法继续合成新的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菌的生长和复制受到抑制。[font=UICTFontTextStyleBody]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利奈唑胺上市后在[/font]2006[font=宋体]年全球销售[/font][/font][font=宋体]一直在增长[/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在[/font][font=宋体]2015[font=宋体]年达到峰值[/font][font=Calibri]13.53[/font][font=宋体]亿美元,欢迎大家来选购[/font][/font][font=UICTFontTextStyleBody]CATO[/font]标准品提供的[font=宋体]利奈唑胺杂质。[/font]

  • 关于碘代乙酰胺在CE-SDS测单抗药物中的问题。

    目前在做抗体和抗原复合,一直找不到复合物峰。看资料可能时SDS和加热会使其复合打散。看到AB-SECIX说明书上非还原型样品制备。那么碘代乙酰胺能保护抗原抗体使得他们复合物继续存在嘛?

  • 【转帖】鲁宁:三聚氰胺走了牛奶的解抗剂来了

    鲁宁:三聚氰胺走了牛奶的解抗剂来了http://view.QQ.com  2009年05月10日09:16   广州日报  鲁宁有些奶制品企业明知奶“有抗”,却昧着良心使用“解抗剂”将其人为变成“无抗”。监管部门不应无动于衷。 昨天上午去超市购物,见到鲜奶制品冷柜前乱哄哄的,刚下架的纸盒装牛奶散乱地堆放在地上,目睹此景,我条件反射般地猜想:是不是牛奶质量又出了大麻烦。 下午拿到邮局送来的新民晚报方知,原来,上海市区各家连锁超市和卖场统一行动,将外包装印有“无抗奶”标识的牛奶统一下架。涉及品牌包括光明、完达山和三元,共27个品种,其中仅光明品牌就涉及17个品种。 读完新民晚报获悉,紧急叫停“无抗奶”宣传,系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六部委的意见。新民晚报的报道很讲“分寸”,特意写明“叫停‘无抗奶’宣传并不涉及牛奶质量和卫生安全……”我将信将疑,心想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就立即上网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相继查到的权威信息包括: 今年3月9日,卫生部公布《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其中指出,[color=#00008B]β-内酰胺酶(解抗剂)可以用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color],冒充“无抗奶”坑骗消费者。 “解抗剂”的作用旨在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牛奶顺利通过检测。有报道称,六部委突然叫停“无抗奶”,很大程度上是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我还查阅获悉,牛奶及奶制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抗生素残留(“无抗”)系国际通用标准,也是对奶农及乳品生产企业的最基本约束之一。可是,中国的牛奶及奶制品强制标准居然没有“无抗”限定。换句话讲,就算有的牛奶和奶制品中存有大量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抗生素残留,照样是合格产品。呜呼哀哉! 更不可理喻的是,就是这么一个事关无数消费者健康、用以质量管控的、必须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居然还是1986年制定的。 2001年9月农业部已发布《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该标准明确提出“[color=#DC143C]抗生素不得检出[/color]”。然而,颇为无奈的是:第一、农业部标准系“推荐性行业标准”,奶农和企业可执行也可不执行;第二、“抗生素不得检出”的条规,恰好为某些奶制品企业大量“合法”使用“解抗剂”开了天窗。 还有,人会生病牛也会生病,使用抗生素不可避免。中国的奶牛会使用,外国的奶牛也照样使用,但二者的大不同在于: 前者使用后没有间隔期(用药期和休药期)——就如刚打了农药的青菜就敢上市叫卖。而且有些奶制品企业明知奶“有抗”,却昧着良心使用“解抗剂”将其人为变成“无抗”。 后者使用后自觉执行间隔期——形如刚打了农药的青菜必须一周后才能上市。而且,一旦发现有奶“有抗”,奶制品企业绝对不会收购,更不会昧着良心使用“解抗剂”。 既然有的“无抗”是通过“狸猫换太子”的恶劣手段解决的,监管部门为何无动于衷?长年累月,消费者不知喝了多少“解抗剂”? 奶的“坏消息”排着队被揭露,不知何时是个头。 [em09507]

  • 【转帖】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事件

    大河网2月9日报道 在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中,有10吨问题奶粉被销往广东,虽然此案已经依法逮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但如今又出了蹊跷事:问题奶粉三聚氰胺项目检验合格。昨日,购买问题奶粉作奶糖配料的广东真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奶粉销售时的检验报告复印件:报告称送检奶粉三聚氰胺项目检验合格。记者昨日致电报告上显示的检验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截至昨晚10时许,对方未作出任何回应。  广东真美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2009年10月27日从潮安县庵埠龙信食品有限公司购进陕西省渭南市乐康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彩”牌全脂3吨,在购进奶粉时向供销商索取了该批次奶粉的三聚氰胺项目检验报告。  这份由陕西省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渭南市质检所)9月30日出具的检验报告上记录,这批次基数为10吨的奶粉三聚氰胺项目的检验结论为“未检出”。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公司损失惨重,准备向经销商和生产企业索赔。  渭南市质检所为陕西省渭南市质监局下属事业单位,记者昨日致电该所和渭南市质监局核实报告真实性,但截至昨晚10时许,双方均未给予回应。

  • 乳制品中的抗生素

    在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上,可以说有2个转折点:60多年前,当世界上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后,曾被誉为细菌的克星,当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多少人的性命因此而被挽救。 但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没多久,就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的开发速度,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甚至担心: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虐的年代。 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人体和动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有各种细菌的存在。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不少细菌对人类有益,使人致病的细菌只是少数。 细菌为什么会耐药?其原因主要有三个:(1)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这是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发现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它通过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水解酰胺键从而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而失活。(2)改变抗生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的亲和力。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PBP结合后,PBP就会失去酶活性,使细菌细胞壁的形成部位破损而引起溶菌,反之,则成为耐药菌。PBP基因的变异,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或结合能力降低,这是形成耐药的根本原因。(3)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发生改变,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菌内。如生物膜的形成。(4)细菌体内的能力依赖性主动转运机制,将已进入细菌内的抗生素泵出体外,也可导致耐药性。 而其中β-内酰胺酶为耐药性的罪魁祸首,是80%耐药性产生的原因。β-内酰胺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国外,特别是美国科学家广泛研究,直到1984年美国乳品科学协会第79届年会,威斯康辛大学研究人员报道了β-内酰胺酶分解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β-内酰胺酶开始被用于添加在牛奶中,以分解残留的青霉素。然而,由于各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现,以及其对细菌耐药性造成的严重影响,很快这种添加在国外被禁止了。 我国对β-内酰胺酶的研究也很早就开始了,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其导致耐药性的机理,但是同时由于国家政策要求牛乳中抗生素要求限量,各个乳制品厂商便顺水推舟,大打“无抗”牌,声称其乳制品中无抗生素残留,而造成“无抗”的原因便是“解抗剂”——β-内酰胺酶。 因青霉素超标而在牛乳中添加β-内酰胺酶分解残留的青霉素以通过残留检测,于是青霉素的使用则更肆无忌惮,而乳牛因大量接受青霉素治疗而耐药性进一步严重。如此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各种耐药菌株的肆意传播,同时,由于β-内酰胺酶的超量添加,更有可能诱导了本无耐药机制的菌株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抵抗力较差的新生儿。根据1994~2004年对505例新生儿死因回顾分析,发现由于肺部感染而导致窒息或者并发症而死亡的新生儿占70%之多,而又有临床数据表明12年间新生儿致病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1%,也就是说平均每2个死亡的新生儿中便有1个是由于细菌耐药,无法治愈而亡,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啊。 基于上述事实,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销售各类“无抗奶”,一来是为了抵制虚假广告,二来也是为了防止各类β-内酰胺酶的传播以及扩散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β-内酰胺酶的检测以及监控也将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之一。

  • 奶中抗生素的检测

    -内酰胺类化合物除外。对于这些抗生素,为防止假阳性反命的发生,通常不检测其抑 制特性,而检测其中的13 -内酰胺酶.因为菌株的抑制剂除抗牛素外还有i污剂或消毒 剂等其他物质。噬菌休或其他热敏性抑制剂可能产生假阳件结果,在确认试验前对样品 进行热处理便可以排除:这类试验通常有对比结果,所以必须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is 法中测试的灵敏度和痕贵抗生素的检出限取决丁特定测试条件下选用菌株的敏感性。常 用的对奶中抗生素的常规分析方法是纸片分析法和染色剂还原法二本书对这些方法举例 迸行r描述。另外,也可使用快速现场测试法,这些方法町用于农场或平台放行检测。检 测芦-内酰胺抗生素的SNAP测试(美国缅因州IDEXX实验室)就是其屮的一个例子,它 可在lOmin内得到检测结果:Bell等人也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现场检测方法。 (1)片碟法将敏感菌株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后倾倒平板,并使之凝固,然后将浸泡在 样品中的小圆形滤纸片放在琼脂忐面。将平板智于适当的温度下培养,直至长出菌落。 若有抗生素或其他抑制物渗人培养基,则在纸片周围会出现清晰的抑菌圏。通过与巳知 对照平板抑制圈直径的比较(条件是严格的标准状态),可得到牛奶中抗生素的含量 所有敏感菌株均可用于此项试验,如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改进的方法使用了嗜热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敏感阐株,其优点为平板可在55℃培养,能较快 地得到检测结果。AOAC官方规定片碟法检测内酰胺抗生素时所使用的敏感菌株为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AOAC, 1995)

  • 奶中抗生素的检测

    -内酰胺类化合物除外。对于这些抗生素,为防止假阳性反命的发生,通常不检测其抑 制特性,而检测其中的13 -内酰胺酶.因为菌株的抑制剂除抗牛素外还有i污剂或消毒 剂等其他物质。噬菌休或其他热敏性抑制剂可能产生假阳件结果,在确认试验前对样品 进行热处理便可以排除:这类试验通常有对比结果,所以必须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is 法中测试的灵敏度和痕贵抗生素的检出限取决丁特定测试条件下选用菌株的敏感性。常 用的对奶中抗生素的常规分析方法是纸片分析法和染色剂还原法二本书对这些方法举例 迸行r描述。另外,也可使用快速现场测试法,这些方法町用于农场或平台放行检测。检 测芦-内酰胺抗生素的SNAP测试(美国缅因州IDEXX实验室)就是其屮的一个例子,它 可在lOmin内得到检测结果:Bell等人也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现场检测方法。 (1)片碟法将敏感菌株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后倾倒平板,并使之凝固,然后将浸泡在 样品中的小圆形滤纸片放在琼脂忐面。将平板智于适当的温度下培养,直至长出菌落。 若有抗生素或其他抑制物渗人培养基,则在纸片周围会出现清晰的抑菌圏。通过与巳知 对照平板抑制圈直径的比较(条件是严格的标准状态),可得到牛奶中抗生素的含量 所有敏感菌株均可用于此项试验,如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改进的方法使用了嗜热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敏感阐株,其优点为平板可在55℃培养,能较快 地得到检测结果。AOAC官方规定片碟法检测内酰胺抗生素时所使用的敏感菌株为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AOAC, 1995)

  • 三甲胺出倒峰

    求问各位老师,为什么我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做三甲胺,在四分钟左右出现倒峰时

  • 喂食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的“速生鸡”

    被曝光违规喂食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的“速生鸡”流入上海百盛旗下餐饮机构一事,引发沪上人士广泛关注。  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8日表示,在知悉央视曝光“速生鸡”流入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的信息后,已组织抽检,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将依法严处。  所谓“速生鸡”,指有些养殖户为缩短养殖周期,违规给肉鸡喂食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品,催生肉鸡生长;这些“速生鸡”被喂抗生素后可在40天长5斤。  据知,百胜旗下包括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等知名快餐品牌。记者18日走访沪上肯德基门店,正是中午用餐时间,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寺商圈的肯德基店内依旧顾客盈门。谈到此番曝光事件,民众的反应似乎十分理性,颇为“处变不惊”。http://finance.eastday.com/consumption/m5/20121219/u1a7071854.html大家怎么看,有开始检测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了吗?

  • 液相色谱_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 51种抗组胺类药物的含量

    张静等建立了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快速测定化妆品中地氯雷他定等51种抗组胺类药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经1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经0.2 μm滤膜过滤后,以10 mmol/L乙酸铵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3.0 mm×1.8 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 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1种抗组胺类药物在2 ~ 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 μg/g和0.5 μg/g。对液态水基、乳液、膏霜、面膜、液态油基、凝胶、粉、蜡基8种不同化妆品基质在0.5、1.0、5.0 μg/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3% ~ 127.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 于7.7%(n=6)。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可用于化妆品中51种抗组胺类药物含量的快速测定。 文章具体内容见附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