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达匹坦

仪器信息网达匹坦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达匹坦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达匹坦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达匹坦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达匹坦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达匹坦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达匹坦相关的解决方案。

达匹坦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协将集中推出第二批13本“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
    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协“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共13本,计划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集中发布推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在发布会上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分别是:《碳达峰碳中和导论》《石油化工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导论》《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导论》《国际主要经济体减碳政策与趋势导论》《铁路低碳发展导论》《智能低碳交通导论》《钢铁与有色金属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导论》《建筑运行用能的低碳转型导论》《制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导论》《风光水电力互补技术导论》《再电气化导论》《碳汇与碳市场导论》《氢能与储能导论》。  他说,2021年以来,中国科协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计划,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丛书编委会,聘请18位院士专家担任委员,分批启动丛书编写。“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首批丛书《新型电力系统导论》《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论》《煤炭清洁低碳转型导论》,已于2022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中正式发布。2022年7月以来,中国科协“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编写工作陆续启动。  许光洪指出,中国科协此次推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坚持专家主导、学会组织,具有高站位谋划、高质量编写、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等特点。  高站位谋划方面,中国科协、主编专家和编写团队把丛书编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科技治理现代化需要的高度,坚持全球视野、科技态度、严谨学风,做好主题谋划和内容撰写。丛书聚焦最突出的短板,内容涵盖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能源、钢铁与有色金属、石化与化工、建筑建材、交通、碳汇等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  高质量编写方面,中国科协组建18位院士专家参与的编委会,论证策划系列丛书目录框架,全过程指导协调图书编写出版工作;每本图书均由相关领域权威院士专家领衔主编,组建由相关领域院士专家、一线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组成的编写团队,具体负责图书的执笔编写工作,邀请领域内权威专家、知名学者担任主审。丛书充分展示了各领域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具有较高的战略性、前瞻性、权威性、系统性、学术性和科普性。  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方面,科技创新上,丛书对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技术和主要应用进行介绍,分析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峻挑战,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技术路线,展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给出相应的政策与机制建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路线图、时间表。人才培育上,丛书兼顾嵌入式知识传播和复合型人才培育需要,涵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各方面内容,主要受众既包括从事相关工作的新学习者、从业者,也包括广大非“双碳”专业的人群,旨在大力提升各行业人员“双碳”技术素养,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许光洪表示,中国科协期待通过“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的编撰、发布和应用,能够助力“双碳”科技与产业发展,加快“双碳”人才培养,为实现“双碳”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 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名单公布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同意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的通知。江宁高新园低碳高效智能电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6个基地被纳入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名单。接下来,6个基地将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园区实际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绿色技术重大创新平台,构建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科技成果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的高地,为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名单序号基地名称建设单位1江宁高新园低碳高效智能电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江宁高新园管委会2苏州高新区清洁低碳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苏州高新区管委会3宜兴环科园污水低碳资源化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宜兴环科园管委会4泰州医药高新区绿色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5徐州高新区绿色低碳安全应急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徐州高新区管委会6溧阳高新区高效绿色动力电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溧阳高新区管委会
  • 安徽省启动实施首批11个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日前,省科技厅启动实施“新能源汽车智慧绿色低碳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首批11项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集中攻坚安徽省双碳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首批项目均由企业牵头,吸引了省内外30多家单位参与联合攻关,省财政将资助经费3400万元,预计可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9亿元。  一是精准选题。成立涉“碳”工作专班,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调研,多措并举超前谋划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攻关布局,凝练出新型能源技术、工业/产业低碳/零碳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CCU)技术3个专题以及高压加氢站氢气安全高效增压关键技术等6个方向,综合采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立项攻关。  二是规划引领。在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将双碳优势领域列入优先发展主题。在省科技计划中设立“生态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项及“安徽能源互联网联合基金”,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完善方案。启动编制安徽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拟在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能级提升等方面,搭建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链。
  •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布,首批15个省份35个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统筹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首批在15个省(自治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共计35个名额。《方案》提出了“坚持积极稳妥、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降碳”4条工作原则,以及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发改委将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认真组织实施《建设方案》。第一是确定试点名单,第二是编制实施方案,第三是开展试点建设,第四是加强总结评估,第五是做好经验推广。《方案》明确,试点城市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试点园区建设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园区。有关省区发展改革委要根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际、本地区城市和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等情况,按照分配名额提出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议名单,报本地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23年11月15日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首批试点推进情况,组织开展后续试点建设。附: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pdf
  • 江苏省环科院获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江苏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重大科技示范类项目2022年第四批项目立项通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的“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关键技术研发及综合示范”项目(项目编号:BE2022861)正式获批立项。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原有的高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的污染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在生态环境领域率先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行业发展新模式。污水处理设施体量大、分布广,是生态环境领域的能耗大户,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行业碳排放占江苏省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碳排放总量的45%以上,且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能耗和碳排放还将大幅增长。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缺少可行的碳排放核算、评估方法,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行业低碳技术标准、规范。该项目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环保集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等10家单位,面向行业“碳中和”目标,建立适应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重点突破降碳关键技术,研发国际领先的低碳处理技术与工艺,建设全过程减污降碳的工程样板,科学建立行业碳排放管理政策标准规范,提出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系统解决方案,在全国率先实施行业碳排放管理,力争带动行业低碳发展的重大变革。
  • WADA批准在哈萨克斯坦成立新的药检实验室
    美联社蒙特利尔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已批准在哈萨克斯坦成立一家新的实验室,负责运动员样本的兴奋剂检测工作。   这家设在阿拉木图的新实验室是WADA批准的第35家认证实验室,同时也是位于亚洲的第6家认证实验室。位于马来西亚的第7家实验室因未遵循国际检测标准,已于去年7月被WADA暂停了检测资格。   WADA主席约翰费利(John Fahey)表示,阿拉木图实验室有助于此前不具备条件的地区更好地履行各项反兴奋剂规定。   WADA还透露,自2年前开始,另外3家实验室(可能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多哈、卡塔尔或墨西哥城)的资格认证工作便已启动。
  • 国家发改委公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25个城市、10个园区
    2023年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工作安排,经有关地区城市和园区自愿申报、省级发展改革委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通知》对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试点城市和园区提出如下要求:一、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组织指导有关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大项目。二、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组织专业力量,对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三、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对本地区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后,于2024年1月31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环资司将组织有关方面对各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反馈有关修改意见。
  •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将布局一批前沿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十五五”期间,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浮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确保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该方案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绿色低碳区域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中,该方案指出,将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低碳冶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大容量风电、新能源交通工具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到2025年,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该方案全文如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2022年7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本市碳达峰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削减,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浮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循环型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市内、市外并举,落实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序开发建设。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36%。大力推进光伏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市政设施、公共机构、住宅等土地和场址资源,实施一批“光伏十”工程。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力争达到4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700万千瓦。加快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探索实施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推进陆上风电及分散式风电开发。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6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500万千瓦。结合宝山、浦东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新建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大农作物秸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力度,到203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加快探索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争取新增外来清洁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 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机管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2.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十四五”期间本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下。“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外高桥、吴泾、石洞口等地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并预留碳捕集设施接口和场地,同步推进其他现役燃煤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加快自备电厂清洁化改选,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重点推进吴泾八期、宝钢自备电厂机组等实施高温亚临界改造。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十四五”期间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削减发电用煤。“十四五”期间推动宝武集团上海基地钢铁生产工艺加快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加大天然气喷吹替代的应用力度。推动实施吴泾、高桥地区整体转型,进一步压减石化化工行业煤炭消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3.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合理控制航空、航运油品消费增长速度,大力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加快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上海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等项目,完善天然气主于管网布局,提升气源储备能力。加快布局燃气调蜂电源,建设约160万千瓦燃机,推广用户侧分布式供能建设。到2025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37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达到20天;到2030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65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不低于20天。(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4.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满足国际大都市需求,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燃气调峰机组等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和高效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引导提升外来电的调节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配电网,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在中心城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推广应用“钻石型”配电网。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积极探索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安全低碳导向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扩大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作为统领和核心抓手,以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1. 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合理分解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优化评价考核制度,层层细化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区和重点企业目标责任。在产业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深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将单位增加值(产值)能耗水平作为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指标。优化完善节能审查制度,科学评估新增用能项目对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影响,严格节能验收闭环管理。强化用能单位精细化节能管理,建成覆盖全市所有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建立本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能源审计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考核、能效对标、限额管理、绿色电价、信用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督促用能单位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深挖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节能监察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建筑、交通、照明、通讯、供冷(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广先进低碳、零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能效提升。实施上海化学工业区、宝武集团上海基地、临港新片区等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推进工艺过程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钢铁、石化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打造各领域、各行业能效“领跑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制冷机、环保治理设施等为重点,通过更新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落实国家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效的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4.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严控总量规模,向具有重要功能的数据中心适当倾斜。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新建数据中心布局在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优化新鸟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项目能效准入门槛,新建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3,持续提高效益产出要求,单位增加值能耗原则上优于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加快既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液冷技术、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力争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4。加大“上大压小”力度,将规模小、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纳入产业限制和淘汰目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数据中心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发展对全市碳达峰和能耗双控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能效率。1. 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低效土地资源退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产业体系向低碳化、绿色化、高端化优化升级。对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组织开展全市重点制造业行业低碳评估,对于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密切相关的行业,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和调整升级。对于能耗量和碳排放量较大的新兴产业,要合理控制发展规模,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严格控制工艺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方向和新兴增长点,着力打造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支持各区、各园区加大力度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循环再生利用、储能和智能电网、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氢能等绿色低碳循环相关制造和服务产业。建立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2.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开展宝武集团上海基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行动。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确保粗钢产量只减不增。大力推进钢铁生产工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推进高炉加快调整,“十五五”期间推进高炉产能逐步转向电炉,到2030年,废钢比提升至30%。推进炼铁工艺和自备电厂清洁能源替代,提升钢铁基地天然气储存和供应能力,加快研发应用新型炉料、天然气替代喷吹煤、富氢碳循环高炉、微波烧结等节能低碳技术,探索开展气基竖炉氢冶炼技术、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加强产品升级,加大高能效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等高性能钢材开发和生产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炼油能力不增加,能耗强度有所下降,能耗增量在工业领域内统筹平衡;“十五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并力争有所减少。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重点地区整体转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化工园区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加强炼厂于气、液化气等副产协同提质增效。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碳中和关键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园中园”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化工区管委会)4.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控制新增项目,严禁新增行业产能巳经饱和的“两高一低”项目,除涉及本市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环保改造、再生资源利用和强链补链延链等项目外,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实施市级联合评审机制,对经评审分析后确需新增的“两高一低”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深入挖潜存量项目,督促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归退出。强化常态化节能环保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推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1.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合理控制城乡建筑面积总量,严格管控高能耗建筑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全面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建设全过程,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推行绿色施工,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行全装修住宅,减少建设过程能源资源消耗。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中,严格实施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房屋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2.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形成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和监管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少于800万平方米。到2025年,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在开展规模化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十五五”期间,全市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50%,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到2030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并推行试点。完善居住建筑、各类公共建筑设计能耗和碳排放限额体系,制定土地出让、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管要求。新建建筑按照本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执行。着力发挥绿色建筑规模化效益,全面推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管理制度。支持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采取高效制冷行动,更新淘汰低效设备,运用智能管控等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减少市政工程重复建设和施工,持续开展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3.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标准和全周期管理体系,2022年起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推进适宜的新建建筑安装光伏,2022年起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其他类型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推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到2025年,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推广大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推进浅层地热能、氢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能源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向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逐步全面电气化。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调配用电负荷,推动电力少增容、不增容。(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4.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营造自然紧凑的乡村格局,保护村庄乡土气息,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境。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探索新建农房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农房节能改造,鼓励建设低碳、零碳农房。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电动农凭车、节能环保灶具、农机、渔船等设施设备。推进大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农房屋顶、院落等安装光伏。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用能的电气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五)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1.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铁路与港口的衔接,完善长三角内河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2%,海铁联运箱量翻一番。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航空枢纽,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的空港集疏运体系,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优化航路和航线布局,进一步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建立高效现代航空快递物流体系。打造由于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共同构筑的多层次、多网融合的铁路网络。建立完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加强快递公共末端设施建设,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道路运输局、上海海事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发展,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将新能源车辆纳入总量控制管理,加大传统燃油车辆的低碳替代力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以及租赁汽车、市区货运车、市内包车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持续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电动内河船舶,新增环卫、轮渡、黄浦江游船、公务船等内河船舶原则上采用电力或液化天然气驱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氨等新能源在远洋船舶中的应用。到2030年,主力运输船型新船设计能效水平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20%,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占比力争达到5%以上。持续提升飞机燃油效率,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优化机队结构,并积极推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逐步提高使用占比。积极推进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场站内的非道路移动源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到2025年,港口新增和更新作业机械采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机场新增或更新场内用设备/车辆采用新能源。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绿化市容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机管局、市公安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3.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大型交通枢纽设施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实现光伏应装尽装,实施既有枢纽设施的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港口岸电、机场地面辅助电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各类充电桩20万个,到2025年,港口泊位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达到30%,邮轮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电使用率力争达到100%,具备接电条件的机场地面辅助电源设施全覆盖。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4. 积极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的出行环境和服务水平。构建由铁路、城市轨道和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客运交通系统。加快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轨道站点配套接驳设施,到2025年,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60公里。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功能和布局,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保障公交专用道成网,加强重点地区公交保障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合理控制城市小客车总量增长,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引导车辆合理使用,推动个体机动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路权,提高慢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打造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到2025年,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5%;到2035年,达到85%。(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各区)(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以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为统领,加快建成覆盖城市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2%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1. 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推动设施共建共享、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推动产业园区完善固废中转、储运体系,布局利用处置设施,提高区域内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到2025年,重点园区率先实现固废不出园。推动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焚烧灰渣等大宗工业面废的高水平利用。结合城市旧改和报废汽车拆解等工作,推动废钢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再制造产业能级和规模。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到2025年,形成全市392吨/日的医废处置能力,建成大中小型医疗机构全覆盖的医废收运体系。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2. 建设循环型社会。全面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转运设施建设,构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强化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减少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包装物。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和办展设施循环使用。继续推进净菜上市,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贸市场蔬莱废弃物产生量。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进一步稳定中转站和集散场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能级回收利用企业和项目,建成管理高效、分类精细、资源化利用渠道通畅的回收利用体系。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布局。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2.9万吨/日;推进老港、宝山等湿垃圾,中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及分散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力争利用能力达到1.1万吨/日,打通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出路。推进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确保餐厨废弃油脂处置安全、高效。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3. 推进建设领域循环发展。推动节约型工地建设和装修垃圾减量,大力推进工程渣土等废弃物源头减量,探索实施建筑工程废弃物排放限额管理。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鼓励大型展会、赛事采用可循环利用装饰材料。稳定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进一步拓宽工程渣土利用消纳途径。推进拆房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到2025年,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810万吨/年。畅通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渠道,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制定再生建材强制使用政策,促进再生建材高水平利用。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以独立焚烧和电厂协同焚烧等方式提升污水厂污泥处置能力,全面实现污水厂污泥零填埋,加快建成一批通沟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加强检测分析和分类处置。(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水务局)4.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型农业。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设施、农用地、未利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推动农作物秸杆多元化利用,拓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离田利用方式,到2025年,本市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规模化园艺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布局一批集中利用设施。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力争实现全量回收。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回收处置体系。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管理水平,到2025年,本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推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5. 强化行业、区域协同处置利用。按照“以废定产”的原则,布局实施宝山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等项目,协同处置飞灰等危险废物。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白名单制度,建立供需信息共享机制,以废酸等危险废物和焚烧炉渣为重点,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处理机制和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本市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1. 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依托科创中心建设,结合国家和本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质航空燃料、核动力船舶、碳捕集和封存、超高效光伏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责任单位:市科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气象局)2.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低碳冶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新能源交通工具、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合成燃料、节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大力推动应用场景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智能电网、新型储能和高效燃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3.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引导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引进,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4. 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科技支撑 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设立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市级重大专项,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本市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更新发布上海市绿色技术目录,发挥绿色技术银行、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平台的作用,健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有关考核评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市国资委、市知识产权局)(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以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为引领,推进绿地、林地、湿地融合发展,优化布局体系,提高生态质量,打造开放共享、多彩可及高品质生态空间,持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 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到2025年,新增公园600座左右,公园总数达到1000座以上,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500万平方米,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全覆盖。持续提升公园品质,丰富公园功能内涵,加快老公园改造更新,形成多彩多景的公园绿地景观。(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发展改革委)2. 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持续加大造林力度,形成群落多样、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城市森林基底。全面推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的“1+5+2”重点生态走廊(即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五个新城环城森林片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环岛森林片区等)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林地建设,因地制宜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稳步提高乔木种植比例,营造城区森林群落。提升林地服务水平,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森林抚育。构建点上造林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连片成网的城市森林。到2025年,累计净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900万立方米左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21%,森林蓄积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左右。(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3. 增强海洋系统固碳能力。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保护管控措施,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强化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保护并有效恢复滨海湿地、河口海湾、近海、海岛等生态系统承载力。持续推进退养还滩、退围还海,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和整治行动,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修复能力。探索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责任单位:市海洋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4. 增强湿地系统固碳能力。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南汇东滩等重点区域,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优化提高湿地生态质量,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带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储碳能力,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研究推进崇明北沿、九段沙、南汇东滩等重大湿地生态修复。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发展改革委)5.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动碳汇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全面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市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影视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市民低碳行动、节能减排小组活动、减塑限塑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专项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行为,引导市民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全面推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开展各类绿色低碳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引导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可回收物分类等绿色低碳行动。鼓励发展二手交易市场,推进电子产品、家电、书籍等二手商品的重复使用。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行再生产品和材料认证,建立健全推广使用制度,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3.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提升资源利用和绿色创新水平。支持钢铁、能源等重点领域央企、本市国有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定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推进贯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在沪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上海证监局、市生态环境局)4. 强化领导于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市、区两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于部开展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各级领导于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从事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于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市发展改革委)(十)绿色低碳区域行动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各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1. 深入推进各区如期实现碳达峰。各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大力发展大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倡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各区要结合自身能源和产业特点,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科学制订本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由各区印发实施。(责任单位:各区、市发展改革委)2. 支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一岛一企”试点示范。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森林碳汇、绿色交通、循环经济、低碳农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试点应用,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建设。鼓励宝武集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进钢铁生产流程低碳转型、清洁能源替代、节能挖潜改造,探索开展低碳冶金、绿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钢铁行业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试点,打造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标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崇明区、宝武集团)3. 推进重点区域低碳转型示范引领。在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等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样本。推动临港新片区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交通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兴产业装备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低碳发展示范区和低碳产业新高地。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以低碳为重要导向,加快探索规划引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准入、绿色金融引导、区域协同达峰等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五个新城率先探索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紧凑集约的空间布局、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智慧韧性的基础设施、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和优美低碳的人居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奉贤区、浦东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三、国际国内合作(一)积极开展绿色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落实国家有关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政策要求,支持节能低碳产品进口。加强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探索研究。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等进出口贸易。(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二)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金融、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本市风机、核电、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品和装备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三)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持续加大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城市间合作对话,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攻关和制度规则制定。不断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对口帮扶地区及其他省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产业协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快规划建设清洁电力基地和输送通道,推动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等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与成果宣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府外办、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市气象局)四、政策保障(一)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按照国家核算体系和方法的统一要求,加快建立本市各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气象局、市海洋局、市市场监管局)(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开展碳中和、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订修订,推进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中与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本市节能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一批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提升重点产品的能耗限额要求,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相关配套标准。支持本市相关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节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鼓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制定节能低碳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三)完善经济政策。市、区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绿色低碳建筑、碳捕集利用等项目和产品技术的支持,进一步强化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应用绿色技术装备、购买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贯彻执行政府绿色为购要求,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实行绿色采购,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实行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调整机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严控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建立绿色项目库,鼓励银行业积极开展绿色贷款业务,开辟绿色贷款业务快速审批通道,将绿色贷款占比纳入业绩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绿色保险服务,围绕安全降碳需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助力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发展改革委、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五)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组织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拓展交易行业领域覆盖范围,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电力交易及能耗双控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借鉴国际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推进以现货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适应安全、低碳、经济发展导向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探索电力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建设交易品种齐全、期现相互联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定价中心。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有关部门、各区)(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区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对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区)(三)严格监督考核。完善能耗双控和碳排放控制考核机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区、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突出的区、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碳达峰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各有关部门、各区)
  • 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突破一批前沿技术,支持500家创新企业
    8月18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该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持续大幅下降。为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该方案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一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二 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三 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四 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五 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六 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七 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八 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九 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十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该行动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行动提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氢能技术、节能技术等7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技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煤炭先进、高效、低碳、灵活智能利用的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实现工业清洁高效用煤和煤炭清洁转化,攻克近零排放的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技术;研发低能耗的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成套工艺和关键技术。研发重型燃气轮机和高效燃气发动机等关键装备。研究掺氢天然气、掺烧生物质等高效低碳工业锅炉技术、装备及检测评价技术。新能源发电。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等技术,研发碳纤维风机叶片、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制造与安装试验技术、抗台风型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漂浮式光伏系统。研发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阳能热发电与热电联产技术,突破高温吸热传热储热关键材料与装备。研发具有高安全性的多用途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和超高温气冷堆等技术。开展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与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智能电网。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研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及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技术,重点研发高精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主动支撑、煤电与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协同规划与综合调节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低惯量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技术。储能技术。研发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液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高效储能技术;研发梯级电站大型储能等新型储能应用技术以及相关储能安全技术。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研发太阳能采暖及供热技术、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探索干热岩开发与利用技术等。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生物质热解等生物燃料制备技术,研发生物质基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技术、低热值生物质燃料的高效燃烧关键技术。氢能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大规模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氢能安全技术等;探索研发新型制氢和储氢技术。节能技术。在资源开采、加工,能源转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以电力输配和工业、交通、建筑等终端用能环节为重点,研发和推广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发展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技术,推进数据中心优化升级;研发高效换热技术、装备及能效检测评价技术。二、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该行动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行动提到低碳零碳钢铁、低碳零碳水泥、低碳零碳化工、低碳零碳有色、资源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等5项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低碳零碳钢铁。研发全废钢电炉流程集成优化技术、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技术、钢-化一体化联产技术、高品质生态钢铁材料制备技术。低碳零碳水泥。研发低钙高胶凝性水泥熟料技术、水泥窑燃料替代技术、少熟料水泥生产技术及水泥窑富氧燃烧关键技术等。低碳零碳化工。针对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高碳排放化工生产流程,研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技术、原油炼制短流程技术、多能耦合过程技术,研发绿色生物化 工技术以及智能化低碳升级改造技术。低碳零碳有色。研发新型连续阳极电解槽、惰性阳极铝电解新技术、输出端节能等余热利用技术,金属和合金再生料高效提纯及保级利用技术,连续铜冶炼技术,生物冶金和湿法冶金新流程技术。资源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研发废旧物资高质循环利用、含碳固废高值材料化与低碳能源化利用、多源废物协同处理与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重型装备智能再制造等技术。三、建筑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该行动以围绕交通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行动提到光储直柔供配电、建筑高效电气化、热电协同、低碳建筑材料与规划设计、新能源载运装备、绿色智慧交通等6项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光储直柔供配电。研究光储直柔供配电关键设备与柔性化技术,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体系,区域-建筑能源系统源网荷储用技术及装备。建筑高效电气化。研究面向不同类型建筑需求的蒸汽、生活热水和炊事高效电气化替代技术和设备,研发夏热冬冷地区新型高效分布式供暖制冷技术和设备,以及建筑环境零碳控制系统,不断扩大新能源在建筑电气化中的使用。热电协同。研究利用新能源、火电与工业余热区域联网、长距离集中供热技术,发展针对北方沿海核电余热利用的水热同产、水热同供和跨季节水热同储新技术。低碳建筑材料与规划设计。研发天然固碳建材和竹木、高性能建筑用钢、纤维复材、气凝胶等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研发与建筑同寿命的外围护结构高效保温体系;研发建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研究各种新建零碳建筑规划、设计、运行技术和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成套技术。新能源载运装备。研发高性能电动、氢能等低碳能源驱动载运装备技术,突破重型陆路载运装备混合动力技术以及水运载运装备应用清洁能源动力技术、航空器非碳基能源动力技术、高效牵引变流及电控系统技术。绿色智慧交通。研发交通能源自洽及多能变换、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高效能与高弹性等技术,研究轨道交通、民航、水运和道路交通系统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建设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四、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该行动将聚焦提升CCUS、绿色碳汇、蓝色碳汇等负碳技术能力,对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和减量替代技术进行针对性部署。CCUS、碳汇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CCUS 技术。研究 CCUS 与工业流程耦合技术及示范、应用于船舶等移动源的CCUS 技术、新型碳捕集材料与新型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与生物质结合的负碳技术(BECCS),开展区域封存潜力评估及海洋咸水封存技术研究与示范。碳汇核算与监测技术。研究碳汇核算中基线判定技术与标准、基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的碳汇核算关键技术,研发基于卫星实地观测的生态系统碳汇关键参数确定和计量技术、基于大数据融合的碳汇模拟技术,建立碳汇核算与监测技术及其标准体系。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开发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冻土等陆地生态系统和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评估现有自然碳汇能力和人工干预增强碳汇潜力,重点研发生物炭土壤固碳技术、秸秆可控腐熟快速还田技术、微藻肥技术、生物固氮增汇肥料技术、岩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黑土固碳增汇技术、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等。研究盐藻/蓝藻固碳增强技术、海洋微生物碳泵增汇技术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技术。研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与核算技术,研发煤矿乏风瓦斯蓄热及分布式热电联供、甲烷重整及制氢等能源及废弃物领域甲烷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氧化亚氮热破坏等工业氧化亚氮及含氟气体的替代、减量和回收技术,研发反刍动物低甲烷排放调控技术等农业非二气体减排技术。五、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该行动围绕驱动产业变革的目标,聚焦基础研究最新突破,加快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路径,引领实现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迭代升级。行动提到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新型核能发电技术、新型绿色氢能技术、前沿储能技术、电力多元高效转换技术、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技术、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等7项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可突破单结光伏电池理论效率极限的光电转换新原理,研究高效薄膜电池、叠层电池等基于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光伏电池新技术。新型核能发电技术。研究四代堆、核聚变反应堆等新型核能发电技术。新型绿色氢能技术。研究基于合成生物学、太阳能直接制氢等绿氢制备技术。前沿储能技术。研究固态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等更低成本、更安全、更长寿命、更高能量效率、不受资源约束的前沿储能技术。电力多元高效转换技术。研究将电力转换成热能、光能,以及利用电力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转化储存和多元化高效利用。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基于生物制造的二氧化碳转化技术,构建光-酶与电-酶协同催化、细菌/酶和无机/有机材料复合体系二氧化碳转化系统,制备淀粉、乳酸、乙二醇等化学品;研究以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为原料直接高效合成甲醇等绿色可再生燃料的技术。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加强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技术理论创新,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六、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该行动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技术引领的节能减碳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并开展一批典型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促进低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低碳零碳技术示范应用先进低碳零碳技术示范工程。(1)零碳/低碳能源示范工程:建设大规模高效光伏、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在可再生能源分布集中区域建设“风光互补”等示范工程;建立一批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源-网-荷-储-数”综合虚拟电厂;强化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煤炭制备化学品等示范工程。(2)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示范工程:在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建设规模富氢气体冶炼、生物质燃料/氢/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可再生能源生产化学品、高性能惰性阳极和全新流程再造等集成示范工程。(3)绿色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开展场景驱动的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技术示范,实施低碳智慧道路、航道、港口和枢纽示范工程。(4)低碳零碳建筑示范工程:建设规模化的光储直柔新型建筑供配电示范工程,长距离工业余热低碳集中供热示范工程,在北方沿海地区建设核电余热水热同输供热示范工程,在典型气候区组织实施一批高性能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工程。(5)CCUS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大型油气田CCUS技术全流程示范工程,推动 CCUS与工业流程耦合应用、二氧化碳高值利用示范。低碳技术创新综合区域示范。支持地方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实施低碳技术重大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探索低碳技术和管理政策协同创新,打造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典范。支持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实施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开展跨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耦合优化与集成应用;以数据中心电源、电动车充电设施等应用场景为重点,开展“百城亿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区。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地级市在规划区域内围绕绿色低碳建筑、绿色智能交通、城市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跨行业跨领域集成示范;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零碳社区示范。在典型农业县域内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开展光伏农业、光储直柔建筑、农林废物清洁能源转化利用、分布式能源等技术集成示范。低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建立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形成登记、查询、公布、应用一体化的信息交汇系统。结合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和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目录或网络平台,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工艺、装备等大规模应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标准。加快推动强制性能效、能耗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工业、建筑、交通、CCUS、储能等前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标准,加快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标准体系。七、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该行动将加强碳减排监测、核查、核算、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建议,提出不同产业门类、区域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和技术支撑体系。管理决策支撑技术体系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围绕支撑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零碳电力、零碳非电能源、原料/燃料与过程替代、CCUS/碳汇与负排放、集成耦合与优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方向,研究构建碳中和技术分类体系、技术图谱和关键技术清单,评估明确主要部门碳中和技术选择以及分阶段亟需部署的重点研发任务清单并定期更新。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系统。提升单点碳排放监测和大气本底站监测能力,充分发挥碳卫星优势,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开展动态实时全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排放量反演。构建支撑二氧化碳排放核查与监管技术体系,研究二氧化碳排放计量评估技术,碳储量调查监测和管理决策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数字监测、报告、核查流程,支撑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对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的支撑保障,加强高精度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与标准参考数据库建设,加强先进碳排放测量和计量方法应用,开发企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等层面碳排放核算和测量技术,研究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标准与适用范围。低碳发展研究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协同的气候治理策略和路径,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履约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国家碳排放清单计量反演技术,实现碳数据的国际互认。开发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决策支撑模型,评估相关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社会经济影响与潜在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评估报告。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进展评估与趋势预判基础上,评估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引领作用,动态评估国内外碳中和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影响。八、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该行动着力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低碳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项目、基地和人才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合力和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和人才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体系。采取“揭榜挂帅”等机制,设立专门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绿色建筑、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等方向实施一批重点专项,充分加大低碳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实验室体系。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领域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绿色智能建筑与交通、CCUS 等方向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低碳技术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低碳技术和科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和创业人才培养。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国家双创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碳达峰碳中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储备。在人才计划中,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计划中设立专门的青年项目,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倾斜,培养一批聚焦前沿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青年科技人才。九、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该行动将加快完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低碳科技领军企业,优化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创业生态。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支持地方建立一批专注于绿色低碳技术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做大绿色科技服务业,深度孵化一批掌握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硬科技”企业。遴选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国技术合同登记企业中,按照“低碳”“零碳”“负碳”分类筛选和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促进技术、金融等要素市场对接,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绿色低碳科技企业集聚。培育绿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基础好的各类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绿色低碳企业专业赛事。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中,设立绿色低碳技术专场赛,搭建核心技术攻关交流平台,为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对接各类创新资源。绿色低碳科技金融。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碳中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贷款、债券、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等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建设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不断提升低碳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利用能力。支持建设一批低碳技术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搭建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开放技术资源,为行业提供产品设计仿真、技术转化加工、产品样机制造、模拟试验、计量测试检测、评估评价、审定核查等技术验证服务。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行动持续深化低碳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多双边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等多边机制下的创新合作,深化与有关国家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碳中和领域的支持和对外开放力度,组织实施碳中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探索发起碳中和相关国际大科学计划。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国际合作平台。与有关国家探索联合建立碳中和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和跨国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南南合作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平台,汇聚优势力量构建“一带一路”净零碳排放技术创新与转移联盟。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低碳工业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推动设立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深度参与第四代核能系统等国际论坛,宣传交流我国碳中和技术进展。低碳零碳负碳创新国际组织。在国际能源署、金砖国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合作框架下拓展低碳国际科技合作。围绕亚太、东盟等区域低碳技术创新需求,支持区域性绿色低碳科技合作国际组织建设。
  • 三大交易所重磅发布!明确环境披露议题 强化碳排放披露要求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就《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X号——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指引采用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强化碳排放相关披露要求,明确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披露议题。强制披露还是自愿披露?沪深交易所和北交所有不同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沪深交易所采取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以披露主体为例,上交所明确,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披露议题方面,按照强制披露、不披露即解释、引导披露和鼓励披露的层级对不同议题设置披露要求。深交所明确,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与年度报告同时披露,报告主体和期间应当与年度报告保持一致。北交所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此次规则不对《可持续发展报告》作强制性披露规定,鼓励公司“量力而为”。明确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披露议题《可持续发展信披指引》还明确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披露等议题。在环境信息披露章节,沪深交易所设置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等重要议题,针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等重要环境议题提出披露要求。根据要求,上市公司除了披露气候变化相关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等内容外,还应当进一步披露气候适应性、转型计划、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排措施、碳排放相关机遇等事项。除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外,环境信息披露部分还设置了污染物、废弃物、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事件及处罚等议题,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其是否属于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或者其生产经营对环境的重大影响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信披指引》规定披露相关信息。社会信息披露章节设置了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科技伦理、供应链安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多个重要议题。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章节明确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制度、控制措施和程序情况等,并设置了反贪污反贿赂、反不正当竞争议题。沪深交易所强化碳排放相关披露要求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共有约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家数再创新高;有3161家公司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家数占比超过全部上市公司的六成。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这个比例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64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排放量的情况,其中近500家详细披露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量,迈出了从定性披露到定量披露的关键一步。截至2023年底,上交所共10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到47%,披露数量和占比均创出新高。上证、中证指数已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38条,在上交所上市的ESG等绿色ETF达到43只,规模超过600亿元。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是未来的趋势和要求。此次规则中,沪深交易所强化了碳排放相关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除披露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战略相关内容外,还应当进一步披露气候适应性、转型计划、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排措施、碳排放相关机遇等事项。2025年度为首个报告期《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明确了过渡期及缓释措施。根据过渡期安排,沪深交易所要求强制披露的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首个报告期上市公司无需披露相关指标的同比变化情况,对于定量披露难度较大的指标,可进行定性披露并解释原因;在2025年度、2026年度报告期内,披露主体难以定量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当期财务状况影响的,可仅进行定性披露。
  • 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一、征集范围专题一、前沿/颠覆性技术  方向1、颠覆性技术  研究目标:对标碳中和世界前瞻技术进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碳中和变革性、颠覆性的科学自由探索,包括新型能源、二氧化碳转化技术及相关科学理论研究等,为未来碳中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指引,支撑本市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限项规则:每个单位限报不超过2项。  方向2、前沿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温和条件下的空气直接碳捕集、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化学品合成、可再生能源驱动下的燃料合成,形成一系列碳中和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完成相关技术验证。  研究内容:(1)空气直接碳捕集关键技术研究;(2)人工光合作用关键技术研究;(3)可再生合成燃料关键技术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专题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方向1、CCUS技术  研究目标:建立集成性CCU技术新路线,实现二氧化碳脱除、转化率均高于95%的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实现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单程转化率≥30%,产物选择性≥90%;实现碳捕集综合能耗小于2.3GJ/tCO2,降低CCUS实施成本,完成新型CCUS技术路线验证并在燃煤电厂开展万吨级示范。  研究内容:(1)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利用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专题三、新型能源技术  方向1、可再生能源技术  研究目标:支撑城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实现既有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性能提升20%以上;建成热电综合利用效率提升20%以上的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完成光伏消纳率100%的净能耗高层建筑柔性直流配用电系统示范;建成5000m2以上可储热轻质柔性光伏建筑幕墙示范。  研究内容:(1)既有光伏电站智能评估与能效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分光谱式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3)高层建筑光伏柔性直流用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4)新型光伏建筑幕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2、氢能技术  研究目标:推动氢能的多场景应用,建成与光伏发电、工业余热利用相耦合的200kW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研制产氢量不低于2000Nm3/h和功率不低于10MW的电解制氢装备;实现低成本储氢载体规模化制氢应用示范;研发百千瓦级低成本、高效率非贵金属催化剂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应用示范;实现35MPa车用加氢站液驱增压压缩系统样机国产化;形成富氢燃料低速机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原理样件,支撑大型船舶动力系统零碳排放。  研究内容:(1)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高效大功率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3)大规模低成本氢储运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4)基于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5)液驱增压压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6)船用零碳富氢燃料低速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3、低碳综合能源系统  研究目标:推进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建设,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估和诊断;形成面向全市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技术体系,完成钢铁等重点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能效综合平台示范;研制基于超级电容的高安全性、高比能量、可自助充电的储能装置,实现智能分布式移动储能示范。  研究内容:(1)数字全息城市能源互联网态势感知与高效运维技术研究及应用;(2)工业园区低碳转型与能效提升数字化技术研究及应用;(3)智能网联分布式移动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4、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低铂(铂载量≤0.15g/kW)催化剂、超薄金属双极板等关键材料国产化批量生产,完成燃料电池电堆集成及验证;实现300kW燃料电池电堆测试设备国产化;完成300kW燃料电池供能系统在园区内建筑楼宇、数据中心等的应用。  研究内容:(1)高功率、长寿命、低成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堆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2)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技术与设备研发;(3)园区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专题四、工业/产业低碳/零碳技术  方向1、钢铁/化工行业零碳/低碳流程再造工艺技术  研究目标:强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与钢铁、化工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生产流程再造,实现深度减排;实现大宗化工产品和化工聚合材料的规模化生物制造生产及精细化学品生物合成,促进原料、过程及产品绿色化。   研究内容:(1)钢铁行业零碳/低碳流程再造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2)化工行业零碳/低碳流程再造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3)合成生物学制备化学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2、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技术  研究目标:提升生活垃圾焚烧的智能精细化管控水平,提高焚烧稳定性和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干垃圾高效智能化转运、调配和精细分选,形成废旧塑料高值利用规模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沼渣的低碳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产品价值;提高湿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减少废气废水排放;提高填埋气品质和高效收集能力,减少填埋气资源化能耗;形成废旧汽车智能化精细拆解和分离成套技术,实现典型零部件的充分回收与精准再制造,增强废旧汽车高效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拆解全过程污染排放。  研究内容:(1)生活垃圾智能高效焚烧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干垃圾智能转运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与示范;(3)沼渣低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湿垃圾高效清洁低碳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5)垃圾填埋气提质增产高效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6)废旧汽车智能拆解和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3、污水污泥资源化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低碳氢比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外部碳源零添加,提高污水污泥高值化利用率;围绕本市工业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碳排放的不同特点,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本地化核算技术方法,形成碳排放核算和减污降碳技术体系;实现给水厂污泥免脱水固化改良和再生填料制备,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过程能耗,推进再生产品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1)城市污水处理温室气体减排耦合碳资源高值回收技术研究与示范;(2)城乡梯度污水减污降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给水厂污泥低碳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执行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 研究内容已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3.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 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三、申报方式  1.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申报账号登录系统(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注册页面进行单位注册,然后再进行申报账号注册),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后,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户账号绑定,再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登录已注册申报账号、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 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1年7月1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1年7月20日16:30。四、评审方式  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年6月23日
  • 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即将举行
    “深圳蓝”“深圳绿”已经成为深圳低碳节能、绿色发展的城市名片。以“聚焦‘双碳’目标 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为主题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于12月12日-14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传递深圳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深圳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介绍了论坛有关筹备进展情况。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铁军,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忠,龙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谷更军介绍了论坛筹办的最新情况、特色亮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绿色产业领跑全国 擦亮“深圳绿”城市名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举办,正是深圳积极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有力实践。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碳交易试点城市以及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和GDP碳排放仅为全国水平的1/3和1/5,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发布会上,黄强介绍,作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唯一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且已连续举办九届的论坛,共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万名嘉宾参与,成为了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论坛,成为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以深圳为窗口充分展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心和成效、推动各方开展务实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也是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有效提升了国家和深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的影响力。此次论坛将按照“1+9+N”总体思路设置一个主论坛、九个平行论坛以及若干配套活动,积极推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企业、学界、媒体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商绿色发展对策,共享绿色转型实践,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开发及转化落地,搭建资方与技术方有效对接桥梁,加强国际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协作,充分发挥展会经济作用,为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坚强动力。搭建数字化云平台 实现论坛“永不落幕”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数字经济助力。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通过组织方式和数字化手段创新,搭建数字化云平台,实现论坛全过程活动在线直播和录播,全面构建面向公众全方位开放的云论坛,以此形成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永久性数字资产。此外,还将以“论坛+示范基地”组织方式开展全年系列专题活动,实现论坛“永不落幕”。郑铁军介绍,本届论坛将举办节能低碳产业博览会,聚集华为、腾讯、比亚迪、南方电网等绿色低碳领域头部企业,集中展示超级快充、V2G、动力电池、氢能利用、等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或应用场景,提升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低碳技术“一站式”体验感;同时,将组织一批来自企业、科研机构的绿色低碳技术项目参加路演,包括绿氢制取、合同节水、碳捕集等领域,在低碳技术与投融资、市场应用端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助力新兴技术加快市场化进程。此次论坛还将发布关于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低碳服务等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对产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建设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载体,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黄强介绍,此次论坛将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社会公众参与论坛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绿色低碳理念传播,届时将举办深圳市高校青年“双碳”知识竞赛,展示深圳高校青年风采,传播“双碳”知识。此外,论坛还将举办绿色低碳成果发布活动,包括重大项目签约、政策发布、研究报告及技术标准发布、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等。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积极探索碳中和“深圳模式”当前,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积极探索碳中和的“深圳模式”。文忠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论坛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双碳”先锋城市”主题,开展“1+1+1”系列活动,包括1场主题论坛、1场研讨会和一系列特色活动,推动深圳进一步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在碳交易、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鼓励全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行动,加快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时,活动现场还将发布“深圳市第二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名单”“深圳碳普惠品牌名称、形象、宣传语以及系列普惠场景”;开展深圳首笔“国际自愿减排量跨境交易”和首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签约,在国际碳定价机制形成过程中发出“深圳声音”,实现碳普惠与碳市场双联通设想,以市场化手段探索碳中和“深圳模式”。谷更军表示,龙岗正着力探索工业大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全区城区建设、产业发展、生活休闲等各个方面,使龙岗环境更美、生态更优。目前已完成会展中心软、硬件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开通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至国际低碳城公交线路,在场馆周边设置4个停车场,确保论坛期间的交通顺畅。此外,还将举办“践行绿色发展 龙岗智造启航”的龙岗主题活动,邀请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共话低碳绿色发展。
  • 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举办
    5月27日,2023年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于军等各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主持。本届论坛邀请了徐南平、詹文龙、聂祚仁、欧阳明高,吴骊珠、卫昶、丁玉龙、陈忠伟、Clara Camarasa、冯威、马延和、朱庆山等12位国内外双碳领域院士专家,围绕“能源关键科技发展创新”开展深入交流,从能源发展战略、先进核能、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以及工业建筑交通减排降碳等领域方向探索能源革命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实现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国科学院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发挥国家科技智库作用,开展双碳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了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双碳”技术路线图和技术研发体系等重大战略研究成果;二是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部署了8项行动、18项重点任务,统筹项目、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系统化布局,体系化推动;三是围绕着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储能和氢能、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方面部署了一批重点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本届论坛有70余家单位近400位代表现场参会,并在中科院之声、科学网等网络平台实时直播,线上参与人数超过20万。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和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
  • 碳达峰碳中和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支撑
    近日,中国气象局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了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显示,碳达峰碳中和有坚实的科学数据支撑——2021年是全球多灾多难的一年,无论是世界各地还是我国,都遭受了很多与气候相关的极端灾害。这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给人类敲响了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警钟:从1980年到2020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年均发生255起,直接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碳达峰碳中和将对全球经济、社会、技术、能源以及国际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绿皮书副主编陈迎研究员介绍,碳达峰往往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燃料替代、能效技术进步、碳密集制造业转移等。比如涉及煤炭行业的开采、煤电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钢铁行业是工业部门的代表性行业,涉及主要的减排技术、路径、政策;交通部门的低碳转型未来需要非常关注技术路径,比如替代燃料技术、节能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绿皮书还从科技创新、碳市场、绿色金融等角度进行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表示,中国提出并反复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已经具备很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和有利条件,特别在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5G、工业机器人、互联网经济等代表未来绿色经济的产业方面,具有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优势。中国还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当前人为辐射强迫比2013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所评估的数值高出了20%左右,所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80%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表示,《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史无前例地将“科学”作为第一部分,指出现有的最佳科学认知对有效开展气候行动和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据悉,早在2009年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共同组建了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每年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一共30篇,作者86人,全景式展现我国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的挑战机遇、重点难点、政策行动,以及主要国家碳中和政策进展。
  • 国标委关于下达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国标专项计划通知
    国标委发〔2022 〕23 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 年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 抓紧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下达 2022 年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和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附后)。本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共计 72 项,其 中制定 56 项、修订16 项,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批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共计 44 项, 语种均为英文。 请各有关单位组织、监督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主要起草单位,抓紧落实专项计划,在计划执行中加强协调,注重与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衔接,广泛征求意见,高质高效完成本批专项国家标准制定任务及相关标准外文版的组织翻译和技术审查工作, 确保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2年7月21日( 此件公 开发布)附件下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pdf
  • 十余省份公布碳达峰方案,中国减碳版图初显
    时间进入2022年末,多个省份和地市陆续年内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省级层面,各地大多延续了中央的提法,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各地的规划均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多行业控碳、减碳等核心举措,中国省一级的控碳减碳版图已面目初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多地在碳达峰方案中辟专章规划能源转型,上海、海南、天津等地更是将其列为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其中,各地都给出了多种削减煤炭消费的举措,北京更是表态,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同时,发展本地的新能源产业也被各地列入日程,多地都在布局氢能研发工作,建设氢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不过,从已公开的情况来看,各地对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披露情况不一。天津、海南等地仅发布精简后的规划文件;另有多地仅发布新闻通稿,尚未上网公开全文。几项核心指标中, 有15省份发布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占消费占比”的量化指标, 有7个省份发布了“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的量化指标,其余地区均为定性描述。十余省份年内公布碳达峰方案,压减非化石能源消费海南力度最大11月8日,《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此文件已于10天前在内部下发。自今年7月起,上海、江西、吉林、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江苏、北京、湖南等省份陆续公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从公开信息看,其他地区也正在制定方案,或出台方案但未向社会公开。这表明多地已逐渐形成推动双碳目标的文件体系,中国省一级的控碳减碳版图已面目初显。综合多地情况,其中,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贯穿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近期陆续出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则聚焦碳达峰的实现。2021年前后,多市率先发布了不同的碳达峰时间点,其中武汉等地更是提出要在2022年实现碳达峰,颇受瞩目。与之不同的是,省级层面的碳达峰时间点均按照国家目标,设定为2030年或2030年前。“统一动作”或与中央层面的规定有关。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地方自行印发实施。其他关键指标各地表现出了差异性。国家方案中,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各地通常设定在20%~35%间。 国家方案将2030年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设为65%以上,地方多在65%或70%。非化石能源消费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各地多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设定在20%~35%间,例如,吉林宁夏辽宁陕西等为20%,湖南内蒙古为25%,重庆为28%,福建浙江为30%,广东广西为35%。占比最大的为海南,要“力争提高至54%左右”。此外,还有部分省份没有给出明确的量化指标,江苏仅表示“比重持续提升”,江西则称“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产1单位GDP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的降低比例。国家发改委称,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但明确披露“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的省份更少。已公布省份中,目标降幅最大的为上海,定为下降70%;天津、吉林、福建、浙江、江苏、海南等省份定为下降65%以上。此外,湖南、内蒙古、广西、辽宁等省份仅称“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河北为“继续大幅下降”;重庆、陕西为“持续下降”。多地向社会公开招标碳达峰方案,要求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可行南都记者关注到,在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过程中,多地都曾公开向科研院所、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招标,委托其研究和编制方案。中标价格在百万元左右。例如,辽宁在今年8月发布的《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研究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229.5万元中标。该服务要求,中标方将在与采购人签订合同后20个工作日内,提交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基础研究初稿。这份公告还透露了起草碳达峰方案的要求。包括,充分衔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战略部署、专项规划、产业规划等;充分体现辽宁发展实际与发展基础,将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实现辽宁振兴发展与推进辽宁碳达峰碳中和相结合;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可行的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成果等。“碳排放总量仍居全国前列,10年内完成碳达峰任务异常艰巨”的山西,多个地市都公开招标碳达峰碳中和方案。例如,朔州市今年3月发布“朔州市2030年前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以69.5万元中标。晋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关方案编制课题研究在今年9月开标,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以149.5万中标。大同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测算及路径研究项目也在9月开标,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以116万中标。此外,青海还就多行业的碳达峰方案统一招标。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今年3月招标《青海省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项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800万元拿下此单。该招标要求,编制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一份,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物流、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服务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六份,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8个市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八份,青海省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研究报告、“双碳”目标倒逼下青海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青海省推进“双碳”目标任务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程度研究报告三份。大力削减煤炭消费,北京提出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多地在碳达峰方案中辟专章规划能源转型,上海、海南、天津等地更是将其列为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各地的举措大体可归为四类。前两类部署能源转型,如推进化石能源的减量替代,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后两类关注能源安全,如调控油汽消费及天然气保供,建设适应新能源接入且结构坚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上海提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十四五”期间本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下。天津明确,加大燃煤锅炉改燃关停力度,提高煤炭集约利用水平。吉林要求,逐步削减小型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用煤量,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一系列削减煤炭消费的措施后,北京更是表态,“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发展本地的新能源产业也被各地列入日程,包括分布式光伏、地热、风电、水电、核电等。同时,多地都在布局氢能研发工作,海南提出,建立制氢、储运氢及用氢的全产业链,打造一区(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一环(全岛场景应用示范环)、多点(氢能产业发展落地平台)的氢能发展路径。北京提出,推动京津冀规模化、协同化布局氢能产业,打造氢能产业集群,联合开展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在推进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多地均重视能源自给能力建设,如明确未来要实现的装机容量,此外,海南明确表示,“到2030年,能源自给率达54%”。同时,一些用电大省,也提出加强省外电能的引进力度。例如,上海表示,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天津明确,到2025年,力争外受电量占全市用电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外受电中绿电比重达到三分之一。湖南也提到建设外电入湘通道,力争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提升至800万千瓦,实现雅江直流分电湖南400万千瓦,加快推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等。与之对应,作为发电大省的内蒙古表示,完善跨区域交易政策机制,推动风电光电火电打捆外送中长期交易,在满足区内新能源消纳需求的同时,利用外送通道富余容量开展新能源外送交易。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低碳产业链在推进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城建、交通等领域实现碳达峰同时,多地也在方案中同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西在其碳达峰方案的解读稿中谈到,江西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总量低、人均低、强度低的特点,碳排放总量在中部六省最低,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75%。与发达省份相比,江西是革命老区,经济总量不大,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深入推进。“(江西)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力气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工作。”该解读称。江西碳达峰方案称,要打造低碳产业链。包括,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间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支持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等模式推广应用。北京则延续其严格的产业调整政策。文件称,持续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调整退出,严控、压减在京石化生产规模和剩余水泥产能,研究制定石化行业低碳转型工作方案。适时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统筹纳入碳排放控制要求,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保障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提升新建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持续开展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一个被多地提及的关键词是“循环经济”,包括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各类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回收体系等。上海表示,要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吉林也明确,推进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城市天津提出着力壮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方案称,支持建设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年,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5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
  • 十余省份公布碳达峰方案,中国减碳版图初显
    时间进入2022年末,多个省份和地市陆续年内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省级层面,各地大多延续了中央的提法,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各地的规划均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多行业控碳、减碳等核心举措,中国省一级的控碳减碳版图已面目初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多地在碳达峰方案中辟专章规划能源转型,上海、海南、天津等地更是将其列为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其中,各地都给出了多种削减煤炭消费的举措,北京更是表态,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同时,发展本地的新能源产业也被各地列入日程,多地都在布局氢能研发工作,建设氢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不过,从已公开的情况来看,各地对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披露情况不一。天津、海南等地仅发布精简后的规划文件;另有多地仅发布新闻通稿,尚未上网公开全文。几项核心指标中, 有15省份发布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占消费占比”的量化指标, 有7个省份发布了“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的量化指标,其余地区均为定性描述。十余省份年内公布碳达峰方案,压减非化石能源消费海南力度最大11月8日,《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此文件已于10天前在内部下发。自今年7月起,上海、江西、吉林、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江苏、北京、湖南等省份陆续公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从公开信息看,其他地区也正在制定方案,或出台方案但未向社会公开。这表明多地已逐渐形成推动双碳目标的文件体系,中国省一级的控碳减碳版图已面目初显。综合多地情况,其中,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贯穿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近期陆续出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则聚焦碳达峰的实现。2021年前后,多市率先发布了不同的碳达峰时间点,其中武汉等地更是提出要在2022年实现碳达峰,颇受瞩目。与之不同的是,省级层面的碳达峰时间点均按照国家目标,设定为2030年或2030年前。“统一动作”或与中央层面的规定有关。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地方自行印发实施。其他关键指标各地表现出了差异性。国家方案中,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各地通常设定在20%~35%间。 国家方案将2030年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设为65%以上,地方多在65%或70%。非化石能源消费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各地多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设定在20%~35%间,例如,吉林宁夏辽宁陕西等为20%,湖南内蒙古为25%,重庆为28%,福建浙江为30%,广东广西为35%。占比最大的为海南,要“力争提高至54%左右”。此外,还有部分省份没有给出明确的量化指标,江苏仅表示“比重持续提升”,江西则称“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产1单位GDP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的降低比例。国家发改委称,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但明确披露“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的省份更少。已公布省份中,目标降幅最大的为上海,定为下降70%;天津、吉林、福建、浙江、江苏、海南等省份定为下降65%以上。此外,湖南、内蒙古、广西、辽宁等省份仅称“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河北为“继续大幅下降”;重庆、陕西为“持续下降”。多地向社会公开招标碳达峰方案,要求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可行南都记者关注到,在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过程中,多地都曾公开向科研院所、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招标,委托其研究和编制方案。中标价格在百万元左右。例如,辽宁在今年8月发布的《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研究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229.5万元中标。该服务要求,中标方将在与采购人签订合同后20个工作日内,提交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基础研究初稿。这份公告还透露了起草碳达峰方案的要求。包括,充分衔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战略部署、专项规划、产业规划等;充分体现辽宁发展实际与发展基础,将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实现辽宁振兴发展与推进辽宁碳达峰碳中和相结合;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可行的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成果等。“碳排放总量仍居全国前列,10年内完成碳达峰任务异常艰巨”的山西,多个地市都公开招标碳达峰碳中和方案。例如,朔州市今年3月发布“朔州市2030年前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以69.5万元中标。晋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关方案编制课题研究在今年9月开标,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以149.5万中标。大同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测算及路径研究项目也在9月开标,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以116万中标。此外,青海还就多行业的碳达峰方案统一招标。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今年3月招标《青海省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项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800万元拿下此单。该招标要求,编制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一份,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物流、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服务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六份,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8个市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八份,青海省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研究报告、“双碳”目标倒逼下青海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青海省推进“双碳”目标任务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程度研究报告三份。大力削减煤炭消费,北京提出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多地在碳达峰方案中辟专章规划能源转型,上海、海南、天津等地更是将其列为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各地的举措大体可归为四类。前两类部署能源转型,如推进化石能源的减量替代,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后两类关注能源安全,如调控油汽消费及天然气保供,建设适应新能源接入且结构坚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上海提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十四五”期间本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下。天津明确,加大燃煤锅炉改燃关停力度,提高煤炭集约利用水平。吉林要求,逐步削减小型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用煤量,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一系列削减煤炭消费的措施后,北京更是表态,“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发展本地的新能源产业也被各地列入日程,包括分布式光伏、地热、风电、水电、核电等。同时,多地都在布局氢能研发工作,海南提出,建立制氢、储运氢及用氢的全产业链,打造一区(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一环(全岛场景应用示范环)、多点(氢能产业发展落地平台)的氢能发展路径。北京提出,推动京津冀规模化、协同化布局氢能产业,打造氢能产业集群,联合开展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在推进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多地均重视能源自给能力建设,如明确未来要实现的装机容量,此外,海南明确表示,“到2030年,能源自给率达54%”。同时,一些用电大省,也提出加强省外电能的引进力度。例如,上海表示,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天津明确,到2025年,力争外受电量占全市用电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外受电中绿电比重达到三分之一。湖南也提到建设外电入湘通道,力争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提升至800万千瓦,实现雅江直流分电湖南400万千瓦,加快推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等。与之对应,作为发电大省的内蒙古表示,完善跨区域交易政策机制,推动风电光电火电打捆外送中长期交易,在满足区内新能源消纳需求的同时,利用外送通道富余容量开展新能源外送交易。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低碳产业链在推进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城建、交通等领域实现碳达峰同时,多地也在方案中同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西在其碳达峰方案的解读稿中谈到,江西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总量低、人均低、强度低的特点,碳排放总量在中部六省最低,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75%。与发达省份相比,江西是革命老区,经济总量不大,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深入推进。“(江西)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力气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工作。”该解读称。江西碳达峰方案称,要打造低碳产业链。包括,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间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支持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等模式推广应用。北京则延续其严格的产业调整政策。文件称,持续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调整退出,严控、压减在京石化生产规模和剩余水泥产能,研究制定石化行业低碳转型工作方案。适时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统筹纳入碳排放控制要求,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保障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提升新建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持续开展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一个被多地提及的关键词是“循环经济”,包括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各类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回收体系等。上海表示,要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吉林也明确,推进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城市天津提出着力壮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方案称,支持建设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年,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5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
  • CFDA:达安基因测序仪获准产批件
    据CFDA官网11月5日最新消息,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基因测序仪和唐氏无创检测试剂盒获得准产批件。原文如下:   今年春节后,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叫停了基因测序仪的临床应用,宣布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要求相关产品都进行严格的申报,拿到注册证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面对国家的叫停,为了加快审批注册的速度,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都选择和国内的测序服务公司合作进行贴牌生产,如:Illumina正在同贝瑞和康合作生产新型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则与华大基因及达安基因合作开发基于Ion Proton测序平台的新产品。这种模式的产品虽然用的是国外的仪器及技术,但申报CFDA走的却是国产仪器设备的通道,申报与审批相对比较快。   最终在2014年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审查,批准了华大基因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医疗器械注册。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其中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就是基于Life Technologies Ion Proton测序平台的新产品。 此次,达安基因的基因测序仪产品获准产批件,无疑使Life Technologies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征途上又进了一步。面对这种局面,Illumina会如何应对来扭转颓势呢?
  • 山西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日前,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我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到2030年,全省在煤炭、非常规天然气、氢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重点行业节能减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等多领域,突破一批基础前沿难题,攻克一批低碳、零碳、负碳关键共性技术,新建50家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创新平台,培育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山西科技力量。“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一、开展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攻关示范行动,以推进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努力探索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发展新路径。二、开展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大力发展光伏光热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新一代高效硅基光伏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大面积柔性钙钛矿电池、低成本高效率柔性聚合物电池、高效低成本集热、大规模储热、相变储热、多能互补供暖等技术与装备。三、开展非常规天然气和氢能开发利用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围绕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深入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查开发、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三气”综合开发、地下储气库建设与运维等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煤矿区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国产化装备,开展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开发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等。四、开展能源互联网与先进储能技术攻关示范行动,突破新能源比例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并网、分布式能源、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多能互补耦合应用、电能路由器、柔性多状态开关技术等。五、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碳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围绕钢铁、化工、水泥、有色冶金等重点耗能行业,开展钢铁短流程和氢冶金等流程再造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大工业过程余热、余压、废水、废渣等能量、物质回收利用等;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突破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高效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展新能源客车、物流车、重卡等整车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汽车领域新能源替代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促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全过程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精准监测技术,以低碳技术驱动生产过程减排,以数字创新赋能工业低碳发展。六、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碳汇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攻克二氧化碳捕集、压缩与运输、转化利用、地质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空气直接捕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新能源耦合等颠覆性技术研发;开展万吨级以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示范,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转化利用。七、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提升行动,加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基地顶层设计,构建布局合理、梯次衔接的创新基地体系。举全省之力谋划建设碳中和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加大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八、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政策供给,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鼓励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九、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行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技术资源,支持省内单位与国外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合作研发、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7月11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聚焦产业、建筑、能源、交通四个重点领域,在无废城市、科技创新、碳汇建设、全民普惠、试点示范、对外合作六个方面开展支撑行动,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葛炎生介绍,《行动方案》突出指标引领,聚焦重点任务,细化形成了包含160项工作举措、120个重点项目的工作任务清单和支撑项目清单,明确了“双碳”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同时大力推动一批低碳零碳示范载体建设,在各重点领域打造一批降碳标志性工程,形成引领全国乃至国际的经验样板。  以绿聚产 构建低碳产业生态圈  生态城将以位于南部的科技园、位于中部的信息园和位于北部的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南创新、中转化、北制造”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在中新合作区南部和临海新城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软件、文旅等科技型、服务型低碳产业。在中新合作区中部片区,依托信息园,以“软硬件集成”为主导重点支撑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中新合作区北部片区和滨旅区域北部,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等实体型低碳制造产业。在中心渔港区域,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延链补链,构建集仓储、加工、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在发展壮大现有产业的同时,生态城还将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光伏发电、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新产业。与此同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统筹考虑安全、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先进地区产业能耗值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以绿构筑 超前布局建筑零碳化路径  作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拥有国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26个。按照《行动方案》,生态城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推动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巩固绿色建筑“北方高地”“全国引领”的地位。  在绿色建筑品质提升上,生态城将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开发时序、阶段性规模,加快高标准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强化在规划、施工图审查、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管控,确保建筑的绿色性能完整;同时,积极探索木结构建筑、模块化结构建筑等其他装配式建筑形式。  在建筑能效水平提升上,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发展。以“住宅低碳、公建零碳”为目标,率先全面推进新建居住建筑100%执行超低能耗标准,新建政府投资类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近零能耗标准。建立建筑用能运行监测平台,将用能数据融入智慧城市CIM平台和数据汇聚平台,通过建筑调适、智能化等手段,降低建筑实际运行能耗。  在建筑用能结构优化上,加快推动供暖用能低碳化,提高供热管网运行效率,降低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居住建筑100%安装太阳能。  以绿赋能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生态城基于区域可再生能源禀赋,初步建立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综合能源利用体系。生态城将以能源深绿发展为核心,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大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力度,持续探索多元化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绿电使用比例,打造与生态城市融合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太阳能开发,充分利用新建建筑和存量建筑屋顶进行分布式光伏开发,并推动市级光伏项目建设,实现“能建尽建”;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以绿成行 打造智能低碳交通体系  《行动方案》从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绿色低碳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对构建绿色智能出行体系制定具体任务。  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结合路网规划增设北岛、生态城中部区域及临海区域的公交线路。全面打造绿色廊道,构建蓝绿交织的宜行舒适慢行系统,结合区域景观特色建设高品质步行专用道,强化慢行体系与道路交通系统衔接,合理增加接驳公交枢纽、站点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加快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推动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的充电桩建设,并依托智慧城市CIM平台及应用建设项目,推动智慧赋能交通设施建设和绿色低碳出行。  按照《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生态城人均碳排放显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和人均碳排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如今,绿色已经成为生态城最靓丽的底色,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实施,低碳将成为生态城最鲜明的特质。
  • 事关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改委解读最新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答记者问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工作,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发改环资〔2024〕1046号,以下简称《方案》)。为便于各有关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尽快补齐基础短板。要探索建立碳标识制度,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双碳”有关协调职责,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系统部署、扎实推进“双碳”标准计量工作,初步形成了层次丰富、覆盖面较广的标准体系,计量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面向“双碳”目标要求,我国“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展仍然滞后、工作基础总体偏弱,一些急用先行的重要“双碳”标准存在空白,部分领域标准亟需修订,相关计量仪器研制水平不高,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供给不足,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方案》,明确了2024和2025年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快“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强化标准计量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保障力度。问:《方案》提出了哪些目标?答:“双碳”标准计量工作是支撑碳排放双控实行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碳排放双控,2024和2025年是夯实工作基础的关键时期。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碳定价政策体系。《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推进“双碳”标准、计量工作的原则和目标。标准方面,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到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计量方面,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到2025年,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问:《方案》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答:“双碳”标准、计量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密不可分,互为协同,共同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实施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方案》聚焦当前标准计量工作的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双碳”标准方面。一是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围绕电力等重点行业,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规范以及相关配套技术规范制修订。二是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加快研制“新三样”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三是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开展典型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研制,推动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四是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加快氢冶金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制定生态碳汇等碳清除技术标准。五是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修订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修订完善节能配套标准。六是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修订升级传统工业非工业产品能效标准,加快研制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七是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制定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回收拆解标准,开展光伏、风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八是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修订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增加低碳指标,研究制定绿证和绿色电力消费相关标准,加强钢管、卫生陶瓷等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制修订。“双碳”计量方面。一是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仪器的研制,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三是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优化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四是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持续开展基于激光雷达、区域和城市尺度反演等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烟气捕集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五是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推动加强火电等重点行业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等。六是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研究制定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七是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编制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等计量技术规范。八是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各地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升能力。问:如何抓好《方案》贯彻落实?答:建立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是支撑“双碳”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狠抓工作落实,共同建设好“双碳”标准计量体系,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双碳”有关协调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文件制定中强化相关计量、标准要求,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结合分管领域加强协同联动,集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强化宣贯培训。开展碳核算、碳减排相关计量、标准知识的宣贯培训,增强企业计量意识和能力水平,在企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设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岗位以及专门的计量、标准化人员。鼓励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班。三是开展先行先试。面向企业和园区开展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助力碳排放“算得出、算得准”,推动碳排放“减得掉、减得下”。推动企业加强碳计量体系建设,开展碳计量审查试点。组织开展零碳园区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经验交流。四是加大经费支持。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五是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计量、标准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持续开展国际标准适用性分析,在电动汽车、新型电力系统、生态碳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加强新领域新技术国际合作。
  • 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六部门发文推进煤炭利用相关行业减污降碳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依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 发改运行〔2022〕5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现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指标,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及国家现行政策、标准中先进能效指标值和最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参考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准入值或限定值,以及国家政策文件明确的相关指标,科学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基准水平。本文件将视行业发展和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包括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分类分批实施,滚动提升利用水平  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依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的项目,各地应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成的项目进行淘汰。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实施标杆水平改造的企业进行倾斜,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军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升级步伐,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各地方要充分认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意义,立足本地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2022年4月9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pdf
  • 广东首个省属国企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 “十大重点任务”助力2030年碳达峰
    4月28日,广新集团正式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重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23项具体行动”,明确碳达峰行动路线图、施工图,到2030年,碳排放整体基本达到峰值,碳达峰工作达到省属国有企业领先水平。省国资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张绳道,广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等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  该方案是广东省属国有企业首个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是广新集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动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实,加快推进碳达峰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4月28日,广新集团正式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讯员供图  实施“十大重点任务”,确保2030年基本实现碳达峰  近年来,广新集团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建设广青科技“余热发电和高炉煤气利用工程”、兴发铝业“铝加工行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星湖科技“锅炉煤改气项目”、佛塑科技“光伏一体化项目”等绿色低碳项目。三年来,广新集团推动所属生产型企业实现减污降碳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超6亿元,其中,广青科技、兴发铝业、伊品生物获评国家工信部“国家绿色工厂”称号。同时,广新集团积极倡导行业减排,推动纺织股份牵头联合供应链企业组建碳减排联盟,建立了供应链碳减排《评价标准》和《实施指南》。广新集团加快推动佛塑科技“光伏一体化项目”。通讯员供图  根据方案,到2025年,广新集团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业企业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1%,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15%。到2030年,重点产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集团二氧化碳排放整体基本达到峰值,鼓励有条件的子公司率先达峰,集团碳达峰工作达到省属国有企业领先水平。  为实现目标,方案围绕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重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分别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低碳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低碳提升、强化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提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强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提升绿色低碳能力建设、创建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加强国际绿色技术与经贸合作,并根据任务制定了“23项具体行动”。  为确保碳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进,广新集团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强化监督考核、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五大保障措施”。同时,广新集团正筹备成立“双碳”委员会,保障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  强化数字赋能,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实施碳达峰行动,广新集团将遵循“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立足发展,精准控碳”“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三个基本原则,坚持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引领集团各项工作,以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广新集团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低碳提升重点任务中,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数字广新”建设,构建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集团碳排放信息、碳资产及对外低碳服务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针对提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升绿色低碳能力建设任务,方案提出,要加快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与技术储备,加大重点企业前沿降碳技术的跟踪、研发与试点应用,将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探索投资开发森林、湿地、海洋等碳汇资源。同时,构建具有广新特色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治体系、ESG发展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ESG信息披露机制和ESG投资指引,实现“理念-战略-执行-评估”的管理全要素融合。
  • 东莞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全面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绿色提质……6月1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东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实施能源领域降碳行动、工业领域降碳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低碳示范创建行动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积极探索有东莞特色的碳达峰路径,为全省实现碳达峰作出东莞贡献。根据方案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东莞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得到广泛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的现代产业全面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达200万千瓦当前,东莞能源资源禀赋及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降碳任务较重,需以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行业节能减碳,多措并举促进目标任务实现。方案明确,在能源领域降碳行动方面,东莞要通过持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提升天然气高效利用水平,合理调控成品油消费,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举措来实现降碳目标。具体行动上,将推进沙角电厂等燃煤机组退役,有序推进造纸等行业企业自备电厂“煤改气”工作,推进天然气在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高效利用。 同时,引导一批布局不合理、经营不规范的储油库退出,到2030年底,全面优化调整东莞市储油库布局。在新能源发展方面,不断优化能源供应模式,支持新型分布式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以“整镇光伏”推广示范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商业楼宇等领域的光伏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创新各类“光伏+”综合利用商业模式,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材料、技术、新业态先行先试,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光伏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左右,清洁能源装机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左右。此外,东莞还将积极争取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送电东莞,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情况下,适度增加调入绿电。并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电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大湾区一流智能数字电网。开展需求侧电气化程度提升下的电网适应性研究,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到2025年,东莞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20万千瓦。产业绿色转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2%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工业领域降碳行动显得尤为重要。方案提出,在工业领域降碳行动中,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方案明确,东莞要建立管理控制清单,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分类处置、动态监管。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增量项目,不予审批不符合能耗双控要求的新项目。到2030年,造纸等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耗能较大的造纸行业,要科学有序推进造纸企业“煤改气”,支持企业进行生产设备升级及技术工艺改造,推广应用绿色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鼓励能耗低、工艺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东莞低效造纸产能退出。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坚持高品质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布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碳排放的重大产业项目。实施新一轮企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梯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纺织服装鞋帽、食品粮油、现代家具、造纸及纸制品、玩具及文体用品、化工制品、包装印刷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做精做优传统产业。根据行动要求,到2025年,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2%。发展低碳产业方面,推动以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新型能源利用等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全社会共参与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方案提出,要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通过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接下来,东莞将深化居民碳普惠试点,完善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生产的正向激励机制,创作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引导市民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推广使用绿色产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并严控商品过度包装,积极推进减塑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鼓励发展二手交易市场,推进电子产品、家电、书籍等二手商品的重复使用。宣传方面,将支持和鼓励公众、社会组织对节能降碳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引领全社会共同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印发
    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本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结合本市实际,现将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如下:一、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全市考核口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按照确保完成后两年平均“十四五”剩余目标、力争完成“十四五”规划进度目标。重点用能单位严格实施能耗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控制。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推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功能全面上线。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碳排放双控目标考核制度。制订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办法。推进各区全面完成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完善产品碳足迹相关制度,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三、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蒙电入沪前期工作,加快引入市外绿电资源,年内新购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40亿千瓦时。推进市内新能源建设,力争新增光伏装机60万千瓦以上,组织开展新一轮海上风电竞争配置,加快金山一期等近海风电建设。加快建立促进绿电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四、持续推动节能降碳增效开展年度区级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目标责任评价、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核查。组织各领域、各区抓紧下达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节能降碳目标,“百”“千”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总量原则上削减1%以上,“百”“千”家交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强度原则上削减1%以上。五、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向杭州湾地区集聚。加强落后产能调整力度,实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氢能、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赋能,推进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落实“百一”行动计划,推进100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六、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以上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少于1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全市绿色社区、节约型机关、绿色商场、生态文明示范校、“无废细胞”等示范创建,推进酒店资源循环利用。七、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完善低碳综合运输结构,推进铁路、航道建设整治工程。构建低碳城市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线路优化、慢行网络建设。推进交通装备低碳升级,加速推进城市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推进绿色智慧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可持续燃料在航空、船舶领域使用。推进低碳设施体系建设,深度挖掘交通领域光伏应用潜力,加快船舶岸电和充电桩建设。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完善垃圾源头分类长效机制,推进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推进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积极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材产品应用场景。推动有关区(管委会)落实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用地规划布局。组织申报并发布一批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开展低碳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加快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研究机构,推进重组建设、优化完善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实施环城生态公园带及“千座公园”建设工程,新增各类公园120座,新建绿地1000公顷。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新增森林面积3.1万亩,完成公益林抚育面积3万亩。十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组织好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等工作。继续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十二、推进绿色低碳区域行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培育碳中和产业发展动能、开展生态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碳排放精细化管理相关研究及平台建设。支持宝山区打造以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为主的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启动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十三、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实施“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实行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试点开展市重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评估工作。加快构建本市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协同推进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持续开展燃煤发电机组环保排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推动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推动秸秆资源科学规范利用。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强化环境监管、监测与执法联动。十四、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在石化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无/低泄漏设备组件应用试点、VOCs泄露智能化在线监测试点。持续推进国三柴油车淘汰。推动锅炉和炉窑稳定排放达标。推进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推动一批污水、污泥、生活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十五、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开展《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通则》等法规、标准修订,启动一批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领域地方标准新制订项目。修订秸秆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建筑节能支持政策,研究制订碳达峰碳中和、污水主管修复和改造、节水减排、燃煤电厂升级改造等支持政策。修订完善差别电价机制,探索将办公建筑纳入执行和范围。十六、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执法建立完善月度调度、季度预警、年度考核的监测预警机制。做好“十四五”重点工程减排量指标分解。制定发布上海市“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优化污染源统计调查范围,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 2022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央企国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央企国企的应有之义。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征程中,央企国企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认真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是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是央企国企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碳达峰碳中和正在掀起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央企国企只有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投融资方式和管理方式,才能抓住历史性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三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央企国企的积极行动。央企国企是工商业界的“老大哥”“引路人”,一方面,有实力践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有能力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带动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详细解读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目标,全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他强调,中央企业要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低碳技术革新;充实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局长李军强调,中央企业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经营全过程之中,要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机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提升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能力;要加快转变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他希望,中国中检及其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要发挥好“国字号”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持续为绿色低碳发展赋能,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在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中国中检及其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结合机构职责使命和专业能力,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双碳”大局。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政府双碳工作。二是加强顶层宏观设计,统筹规划业务发展方向。三是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中央企业乃至各行各业走好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是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双碳”原创技术。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秘书长王昆为中央企业“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三点建议,中央企业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带头开展数据披露,配合相关部门建设主要消费品数据平台;带头参与消费品低碳评价及标准体系建设。大会现场还举行了碳中和证书颁发仪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肇煦向中国绿发、中国银行、神州数码等企业颁发了碳中和认证证书。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或央企分享了双碳工作上的研究和实践案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建议和实践案例。
  • “碳达峰”和“碳中和”里的仪器机会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一下子成为了关注热点,仪器厂商在这个市场有哪些机会呢?仪器信息网对其进行了梳理。国际历程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问题,也是一个国际公约,所以先了解一下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进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Ahrrenius警告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很多科学家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研究,联合国成立专门组织进行评估,多国对这一问题进行表决和谈判。经过近百年的时间,终于在1992年5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要结论为:我们需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遏制全球变暖趋势。为使公约能落地执行,自1995年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行,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其中1997年和2015年的大会签署了重要协议。《京都议定书》。1997年,第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根据议定书,从2008年到2012年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并发明了“碳交易”机制。2011年,此协议又延期五年。也就是说,经过十六年时间,国际社会终于从“认为需要减排”到“发达国家采取行动正式减排”。《巴黎协定》。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这标志着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中国行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是最早一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为配合谈判、履行公约责任,中国采取了多项行动。如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等。在中国行动中,与仪器和检测相关的内容有:温室气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是作为监控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自1980s年代开始先后建立了7个大气本底站,并自2006年开始增设在线监测。大气本底站观测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和其它卤代温室气体。2016年,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成为全球第三颗具有高精度温室气体探测能力的卫星。碳交易市场碳交易于1997年提出,我国于2011年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支撑气候谈判的重要数据,只有排放量知己知彼才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目前国际上有两种监测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即核算法和测量法。欧盟将核算法和测量法置于同等地位,美国优先使用测量法,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核算法。但未来,测量法也可能成为碳排放监测的有效参考。除直接市场外,也有仪器厂商盯上了间接市场。如青岛盛瀚的大龙老师提到,“碳达峰”行动减少传统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必将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在新能源行业也有很多需要大量仪器设备的领域,如核电、光伏、锂电池等等。未来承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突出协同增效,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在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查问责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在重点排放点源层面,试点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甲烷排放监测。在区域层面,探索大尺度区域甲烷、氢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在全国层面,探索通过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变化情况和土地覆盖(植被)类型与分布,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未来温室气体监测,监测点位包括污染源、环境空气以及区域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以及卤代温室气体。除此之外,碳交易咨询也是未来仪器和检测公司可提供的服务之一。
  • 教育部:全国共设置21个“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本科专业
    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对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482号(教育事业类153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函》),在答复“关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关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提案”中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加强双碳领域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专业结构,新批准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10余个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1个“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直接相关本科专业,布点2223个。《答复函》指出,在明确工作任务方面,教育部于2022年4月,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研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开展改革试点、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9个方面,明确了22条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同时,《答复函》中还指出,教育部从建设一流课程、出版优秀教材,搭建开放平台方面不断推动双碳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扩大双碳相关课程学习覆盖面。还在总结慕课与在线教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2022年3月28日上线了“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平台专门设置了碳中和专题,并上线《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等一批优质双碳教育类慕课,进一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教育部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双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快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支持高校开设双碳教育相关课程、编写相关教材,为逐步构建全面、持续、有效的双碳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 广东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发布
    为落实《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广东碳交易市场机制作用,有力支撑广东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8月23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关于广东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 2025 年,广东碳市场活跃度、产品创新性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碳定价体系持续完善。碳市场建设与碳达峰行动有效融合,纳入碳交易的企业碳排放占全省能源碳排放比例达到70%。碳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机制和碳排放“双控”要求有效衔接,碳市场与绿色电力、碳标签等政策工具协同作用显现,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体上,碳交易支持广东碳达峰工作的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力争到 2030 年,碳市场运行实现成熟化专业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碳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定价基本反映减碳成本,纳入碳交易的企业碳排放占全省能源碳排放比例达到 75%。粤港澳三地市场化减碳机制合作加速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际碳定价机制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国际+国内”“强制+自愿”开放有序的碳市场体系,有力支持广东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广东2060 年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电力、钢铁、水泥、石化、造纸、航空、陶瓷、数据中心等行业控排企业统计监测能力,推进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的应用,建立服务于碳排放核查评议的能源品种关键指标实测数据库,提升数据质量。附:广东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pdf
  • 《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由青海省科技厅起草的《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于近日会同九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的“青海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重大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关键,构建符合青海省省情定位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支撑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方案》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重点目标”中提出到2030年前,突破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在国内具有区域优势的科技创新成果,初步构建协同高效的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体系。2060年前,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体系得到高水平提升,进而实现碳中和愿景目标。在“重点任务”中设置了“建立重点领域绿色创新技术示范体系”“建设青海绿色低碳技术和零碳产业园区”“培育绿色低碳创新企业”“建设绿色低碳和高碳汇创新平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五大项重点任务。青海省科技厅将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单位从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专家智库委员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方面保障《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