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靛玉红

仪器信息网靛玉红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靛玉红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靛玉红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靛玉红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靛玉红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靛玉红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靛玉红相关的解决方案。

靛玉红相关的资讯

  • 中电科8英寸抛光设备进入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大线
    7月8日,在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上,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湿法设备等多项技术上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芯片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中的关键设备,离子注入机的研发难度仅次于光刻机。由于离子注入机对洁净度要求很高。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通常有70多道离子注入工序,因此,这种装备的注入能量要控制得很精准,还要在很多工艺技术上精益求精。据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计划部主任李进透露,中电科已实现了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中电科的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和湿法设备作为集成电路制造核心、关键设备,也取得了新突破。北京亦庄发文称,中电科200mm抛光设备已经进入到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台积电、联电等大线,被中芯国际誉为“唯一置换率100%的国产设备供应商”。并且,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湿法设备和先进封装设备也取得了多项突破。据李进介绍,电科装备8英寸CMP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12英寸CMP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性能表现优异;湿法设备已进入到8英寸集成电路外延片加工和芯片制造领域。多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攻克了数百项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支撑了半导体和新兴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1万多台(套)电子制造装备。
  • 正金毛化州橘红连锁店售卖的止咳药竟是食品
    在广州,"化州橘红久咳必治"的醒目招牌会吸引很多人的光顾。二三年间,在广州已经开了几十家。但最近消费者发现,画大价钱购买的化州红橘竟然不是中药而是食品。贵价橘包装简陋 春节过后,市民马阿姨为了帮老伴治疗多年的咳嗽病,花了五百多元买了两罐橘红切片。可是回家仔细一看,马阿姨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马阿姨拿出橘红切片给记者看,只见两个手掌大小的塑料罐子里散乱装着大小不一的切片,罐子正面贴着一张绿色标签,上写"正金毛化州橘红".马阿姨称,这两罐橘红共花了560元钱,每罐50克,店员称是五年野生橘红切片。让马阿姨疑惑的是,罐子外面的标签上,找不到任何有关年限和野生的说明,更找不到与药品相关的批准文号。 记者发现,与其他药品相比,产品包装非常简陋,只有一层外盖再无其他密封装置,外包装上连公司的固定电话都没有。招牌醒目疗效诱人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记者来到正金毛化州橘红的体育中心分店。这家店位于正佳广场南门附近,门口摆放的"化州橘红久咳必治"招牌十分醒目,不时有顾客进出店铺。店内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罐装橘红切片。记者看到,马阿姨买的那种280元一罐的产品,价格只能算是中下水平,店内过千元一罐的橘红切片比比皆是。最贵的一罐标价为2500多元。 一位年轻的女店员热情地介绍说,店内出售的橘红全部为正宗化州橘红,比药店卖的疗效好,用来泡水喝,感冒咳嗽一两天就好,严重的喝一个星期也会有明显改善,许多久治不愈的咳嗽病人喝了橘红水后都好了。店员甚至还以亲身经历说服记者。 女店员还表示,"正金毛化州橘红"连锁店的规模很大,几年间,已在广州开了几十家分店,产品销量非常好。是否"野生"无从辨别 女店员向记者推销说,"店里的橘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野生,一种是种植。肯定野生的效果好,但价格也偏高。"女店员称,即使野生也分不同年限,年限越高价格越贵,比如一款2500多元的罐装橘红切片,就是用野生15年的橘红制成。 据店员介绍,分辨是否野生主要看切片大小,野生的果子比种植的小,所以切片也比种植的小,公司在包装时就已确认好,不会出现装错的情况。 记者查看店里各种罐装的橘红发现,所有标签标识几乎完全一样,标签内容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比如没有公司的固定电话,却留有负责人的手机号,甚至还写着公司负责人的多个个人银行账号。 记者还发现,罐装产品的重量标注也很混乱,价格相同的5年生罐装野生橘红切片,有的标注为重量50克,有的则为100克。店员称,标签是旧的,没改过来,东西和重量都是一样的。 而同类药店里,北京同仁堂出售的散装中药橘红切片,标价为两元一两(50克)。在"大参林"连锁药店里,160元可以买到10个原颗橘红果。而正金毛化州橘红连锁店,不但产品质量不合格而且售价都至少一百元以上。
  • 广州网红饮品店抽查查出“日落黄”—拉曼在食品安全应用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随机对广州“网红”饮品店开展监督检查,在对“奈雪的茶”、“喜茶”、“溜六六”等3家“网红”饮品店检查中发现,存在开封后的预包装食品保存不当,水池、冰箱、冰粒机等标识不够规范等问题。据介绍,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共完成“网红”饮品抽样243批次,检验完成18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日落黄”。    日落黄是一种合成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有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合成色素可以改善商品外观并吸引消费者购买,于是有不法分子在利欲驱使下,突破允许使用品种、范围和数量,滥用、重剂量使用色素,更使食品安全面临挑战。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其中规定了合成色素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根据GB2760-2014标准,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不能在茶饮料中使用 茶饮料中柠檬黄和诱惑红的最大使用量为0.1g/kg,亮蓝的最大使用量为0.02g/kg。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诱惑红,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亮蓝,胭脂红等限量如下:柠檬黄(g/kg)日落黄(g/kg)亮蓝(g/kg)胭脂红(g/kg)苋菜红(g/kg)诱惑红(g/kg)饮料0.10.05-0.10.05-0.10.025-0.050.050.1配制酒0.10.10.0250.050.30.05硬糖0.30.30.30.050.050.3糖果0.10.10.10.050.050.3雪糕0.050.090.0250.050.0250.07冰淇淋0.050.090.0250.050.0250.07蜜饯类0.10.10.10.050.05淀粉软糖0.060.020.02//0.2着色糖衣/0.20.20.1//面包(膨化食品)0.10.10.050.05/0.1蛋糕类(上装)0.10.10.10.050.050.05果冻0.050.0250.0250.050.050.025腊肠不得检出0.015腊肉/凤爪/  有研究表明食用合成色素能加重或恶化多动症症状。有些合成色素是偶氮类物质,而偶氮类物质已被确定为不安全的,具有潜在的过敏反应和致癌性。前苏联在1968-1970年曾对苋菜红这种食用合成色素进行了长期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致癌率高达22%。美、英等国的科研人员在做过相关的研究后也发现,不仅是苋菜红,许多其它的合成色素过量摄入也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显。  “网红”文化带动的“网红”食品越来越多,怎么样才能更快速地检测判断“网红”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呢?对此,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广泛采用拉曼光谱仪等快检手段。  普识纳米针对食品中违禁或滥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开发了成熟的快速检测方案,包含多款设备和检测试剂,可对合成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进行检测。样品简单处理后即可直接检测,整个测试过程仅需几分钟,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且产品多样满足不同现场使用需求,可用于抽检现场、食品安全快检车、快检实验室等场景。  普识纳米运用拉曼技术针对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普识纳米拉曼技术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投毒等方面均有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每个环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虹科案例 | CAN+BMS?虹科CAN卡如何为新能源电池“续电”?
    虹科案例 | CAN+BMS?虹科CAN卡如何为新能源电池“续电”?BMS是什么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中文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即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这项技术使汽车在满足各种方案的高性能要求方面发挥了作用,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以及SOC等参数采集、计算,进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电池组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在电动汽车中是必不可少的,提升电池综合性能的管理系统,这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而这正是CAN通信也是我们PCAN的用武之地。BMS能做什么通过CAN通信,BMS可以提供关于电池组状态的准确、最新的信息,包括其温度、电压和其他关键参数,这些信息对于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只要一台笔记本和一个CAN卡,就可以显示BMS上报的所有信息,具体是怎么样实现的呢?下面是几个关于我们的客户实际运用的案例,来听听我们的客户怎么说。1.电池单元的实时监控、监测和保护 如下图,PCAN被用来收集每个电池的数据,包括温度、电压和其他参数,BMS处理这些信息以实时监测电池单元的状态。BMS利用CAN通信持续监测电池组的温度、电压和电流,并且在上位机PE6上解析,检测是否有任何异常情况,比如过热、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等。2.蓄电池组平衡。 电池组的平衡对于保持每个电池单元的最佳充电状态(SOC)是必要的,BMS可以通过监测每个电池的SOC来平衡电池组,并控制充电和放电速率,以确保每个电池均匀地充电和放电。BMS使用CAN通信与充电器和电机控制器通信,以调节充电和放电速率。如上图,测试环境是模拟整车,对车载电源进行测试,用到的协议都是标准的CANFD和CAN2.0,PCAN-Explorer 6可以同时连接几个CAN和CAN FD网络,这个测试是需要按照客户DBC文件和产品进行通讯,进行数据交互,并且可以可以以图形表示现场记录或基于trace的信号序列。 总之,CAN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电动汽车BM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CAN在BMS系统中,目前被用于检测电池组的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控制汽车的各种功能。它在实时监控、故障检测和隔离、电池组平衡以及安全监控和保护方面的应用使电动汽车变得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在BMS中继续使用PCAN去通信将使电动汽车变得更加方便智能!
  • 鸿蒙再启 谱写新篇|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落成典礼圆满成功!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新篇。10月24日,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落成典礼盛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朱彤,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顾兆林,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中国计量科学院首席计量师高思田,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刘燕鲁,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颜鹏,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蔡小舒,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顺诚,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永红,合肥市肥西县政府副县长程潭,合肥市肥西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全国颗粒、标准、计量等领域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典。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首先进行致辞。他表示,鸿蒙作为中国第一家从事研制、生产、销售标准物质的民营企业,将继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品质回馈信赖,用匠心诠释担当,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对鸿蒙的稳健发展、积极创新表示赞许。他表示,鸿蒙以小颗粒撬动大世界,助力多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为社会、行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兆军宣读贺信。他肯定了鸿蒙一路来做出的贡献,并祝贺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盛大落成,期待鸿蒙未来再创高峰。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兆军伴随铿锵有力的音乐声起,金红两狮舞动起来。随后,董事长李力与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为新狮点睛,同样点下对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的美好祝愿。吉时将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顾兆林,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顺诚,合肥市肥西县副县长程潭,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共同登台,伴随5秒倒数,10点19分,礼炮齐放响彻天空,典礼现场掌声雷动,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至此礼成!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占地面积约40000㎡,设立有标准物质研发制备中心、IVD研发中心、检测验证中心,主要职能为拓展新型产品,优化现有产品,同时令鸿蒙集团完成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由“鸿蒙制造”转型升级为“鸿蒙智造”。追求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鸿蒙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典礼结束后,鸿蒙集团副总经理窦晓亮带领众多业内专家参观了位于实验楼的标准物质研发制备中心及IVD研发中心,深入展示了研发实验室及生产车间的研发环境与先进设备。研发中心作为鸿蒙集团强大研发实力的载体,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鸿蒙将继续秉承工匠精神,把握新时代,力争新突破,为国家、社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精彩瞬间
  • 引领世界,电分析化学拒绝“卡脖子”——访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
    2021年9月27-29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 (BCEIA 2021)将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举办,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电化学作为物理化学中的重要分支,是唯一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学科,其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仪表、医学、材料、能源、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科学等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 如能源、材料、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都与电化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联在一起。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作为召集人,已多次组织BCEIA“电分析化学”分会报告。我们在会议前夕采访了李景虹院士,请他为我们谈谈今年BCEIA 电分析化学分会的相关情况、中国电化学的研究进展以及电分析化学相关仪器的发展情况。清华大学 李景虹 院士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近年来,李景虹院士一直致力于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电化学及环境能源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s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400篇,论文被引用50,000次,H-index 115,2015-2020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汤森路透)全球(化学、材料)高被引科学家。电分析化学已引领国际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洗礼,本届BCEIA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生命健康,分享热点领域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作为电分析化学分会的组织者,李景虹院士表示,今年的BCEIA电分析化学分会非常关注科技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分析化学与光谱等其他技术的结合;2.纳米电化学的技术的发展;3.电分析化学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等。他说,今年报告内容将会更加聚焦于多学科的交叉,特别是在医疗健康以及环境方面的应用。例如我们已经研发了一些微纳尺度界面上的生物分析技术,包括单细胞技术、细胞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等。随着电分析化学向着更深度、更微观、更实时、更复杂体系的发展,其未来也将展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提到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李景虹院士表示,在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等很多老一辈研究者的带领下,中国的电分析化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与国外相比,中国电分析化学其实发展更为蓬勃,发展势态也更良好。李景虹院士从三个方面举例以展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我国在对科学人员的支持和科学人员培养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培养了一群年富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另一方面,从国际高端分析化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情况来看,我国电分析化学家发表相关论文的比例远远超过国外;此外,在与产业结合方面,电分析化学率先走出了困境,研制出一系列小型仪器,并应用于环境、生物等多个相关领域,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并已逐步形成产业化的新形态。他总结说,目前中国的电化学在国际上已经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而谈到我国分析仪器长期以来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李景虹院士指出:相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我国电分析化学设备在国产化方面已经走到了前列,与国际同类仪器相比,已经处在同等水平,甚至部分已经有所赶超。当然,分析仪器行业也面临共性的“卡脖子”问题,如芯片、数据处理技术等,对电分析化学仪器也存在一定影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电分析化学仪器的发展在各类分析仪器中是发展非常良好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他说。环境能源电化学将获重大机遇目前,以清洁能源主导的环境治理技术,是最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之一。电化学方法是实现资源化、能源化处理的有效方式,而较低的转化效率是目前该技术的应用瓶颈。近年来,李景虹院士在环境能源电化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他指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离不开环境,环境能源电化学可以帮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同时,他强调:习总书记今年向世界做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对我们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有前景,将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相关科技的重大发展,都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李景虹院士说道:在这个大背景下,以科学技术揭示能源转化中的电子过程和电子效率等问题,这是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的工作也正在逐步展开,国家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他表示,这也是本次BCEIA电分析化学论坛中一个主要的讨论方向。“我觉得我们每一个相关的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相关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电化学界面、电子转移规律以及能源的应用等问题中,这个领域的工作事实上只是刚刚开始,我只是做了很少的一部分工作。”李景虹院士谦虚地说。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我国分析测试领域的技术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11月,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立,原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正式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为分支机构之一,李景虹院士当选首届主任委员。对于分会的成立,李景虹院士表示,虽然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一个新分支,但它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传统和文化。“特别是高校的课时平台,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发展以及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在国家的经济主战场上,它不仅支撑了国家的双一流建设,也是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优势,并结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其他分会的力量,共同发展我国的分析测试事业,让它成为我国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去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做出了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发展领域,以及在“碳达峰、碳中和”中,新型材料、生物试剂、科学仪器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我们发挥力量。“今年,习总书记在两会报告中也指出,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国产试剂的发展都不能让西方“卡脖子”,所以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每次都会选择一些重要的主题来召开学术论坛,今年的BCEIA我们选择聚焦在界面电化学和新材料领域进行讨论,即“表面分析技术应用研讨会”和“电镜分析技术应用论坛”,以后我们每次会议都会不断去拓展国家最需要的研究方向。”李景虹院士说。采访的最后,李景虹院士还表达了对今年BCEIA2021的祝福,以下为本次采访的详细视频:后记:李景虹院士日常中有着繁重的学术工作,且有多项社会兼职,时间非常紧张,但他也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基础理论课程,谈到这个问题时,李景虹院士说: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是我们科学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位教授都应该走上讲台,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这是高校老师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清华大学一直以来的传统和理念,我只是完成了学校的任务,这也是所有的高校教师的一项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李景虹院士说。他还表示,我们应该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就是人才的培养。不断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我国的科学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基础不断稳固,才能让我们电分析化学事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 最新出炉!湖北科技奖授予339项(人) 14位院士出席红毯
    今日上午,2024年湖北省科技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举办。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9项(人)科学技术奖励。现场设置了院士走红毯环节,合计邀请14位院士出席。此外还有有科技企业负责人、80后的青年科学家们一同出席。该活动在长江云新闻实时报道。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和华中科技大学张勇传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王健、杜博、楼益栋、徐强、李超顺、江权、包申旭、王征获青年科技创新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高效稳定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结构设计、调控与能源转换机制,有序共价三嗪框架的构筑及其应用,长江中游两万年以来干湿古气候的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点云智能理论方法等44个项目获自然科学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通城猪种质特性挖掘、抗病优质基因鉴定及其新种质创制,高效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创建及产业化应用,3D打印专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成形技术等28个项目获技术发明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油菜根肿病抗性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油料绿色减损提质增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水稻主产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242个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等15个公司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完整名单如下一、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序号获奖编号获奖人工作单位12023G-002-1-002-001张祖勋武汉大学22023G-002-1-002-002张勇传华中科技大学二、青年科技创新奖序号获奖编号获奖人工作单位12023Q-008-1-008-001王健华中科技大学22023Q-008-1-008-002杜博武汉大学32023Q-008-1-008-003楼益栋武汉大学42023Q-008-1-008-004徐强华中农业大学52023Q-008-1-008-005李超顺华中科技大学62023Q-008-1-008-006江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72023Q-008-1-008-007包申旭武汉理工大学82023Q-008-1-008-008王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三、自然科学奖序号获奖编号等级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92023Z-044-1-014-001一等奖高效稳定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结构设计、调控与能源转换机制余颖、邱明、余罗、张维、朱前程华中师范大学102023Z-044-1-014-002一等奖有序共价三嗪框架的构筑及其应用谭必恩、金尚彬、王科伟、刘满营、胡勋亮华中科技大学112023Z-044-1-014-003一等奖长江中游两万年以来干湿古气候的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谢树成、张宏斌、朱宗敏、黄俊华、李婧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22023Z-044-1-014-004一等奖点云智能理论方法杨必胜、董震、黄荣刚武汉大学132023Z-044-1-014-005一等奖随机与区间变量混合下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高亮、肖蜜、邱浩波、张晋豪华中科技大学142023Z-044-1-014-006一等奖代谢型GABA受体激活机制研究刘剑峰、张岩、许婵娟、春雷、申仓松华中科技大学152023Z-044-1-014-007一等奖棉花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其对性状的遗传调控张献龙、王茂军、林忠旭、涂礼莉、袁道军华中农业大学162023Z-044-1-014-008一等奖父母亲本基因在植物杂交后代早期胚胎发生中作用的澄清与论证孙蒙祥、赵鹏、彭雄波、禹小波、张雪成武汉大学172023Z-044-1-014-009一等奖新发突发传染病自然感染及灭活疫苗接种的免疫学特征研究郑昕、刘嘉、吴珺、刘京、王宝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82023Z-044-1-014-010一等奖心血管疾病内源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汪道文、张晓荣、李华萍、周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192023Z-044-1-014-011一等奖寒区隧道冻融损伤破坏机理与防控方法谭贤君、田洪铭、于洪丹、杨建平、杨典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2023Z-044-1-014-012一等奖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精准构筑和载流子特性调控翟天佑、周兴、诸葛福伟、李会巧华中科技大学212023Z-044-1-014-013一等奖5G移动通信系统高能效机理研究葛晓虎、钟祎、张武雄、杨旸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22023Z-044-1-014-014一等奖面向场景文字检测与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研究白翔、姚聪、周昕宇、朱盈盈、廖明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232023Z-044-2-018-001二等奖声信号传输软材料界面耦合理论与调控方法臧剑锋、唐瀚川、杨月莹、刘吉、卢宝阳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42023Z-044-2-018-002二等奖新型拓扑物态及量子调控研究周斌、陈锐、许东辉湖北大学、重庆大学252023Z-044-2-018-003二等奖氧空位介导氯氧化铋光催化张礼知、李浩、王建方、艾智慧华中师范大学262023Z-044-2-018-004二等奖先进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曹菲菲、叶欢、罗艳珠、汪萍、顾江江华中农业大学272023Z-044-2-018-005二等奖荧光分子开关朱明强、李冲华中科技大学282023Z-044-2-018-006二等奖铋基材料光活化气体小分子调控陈浩、丁星、汪圣尧、杨祥龙、徐骁华中农业大学292023Z-044-2-018-007二等奖高效环境污染治理催化材料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朱君江、朱宇君、赵震、孙旭平、许雪莲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302023Z-044-2-018-008二等奖北斗-光-电-磁-机多场景稳健融合定位统一理论与方法庄园、李由、牛小骥、杨军武汉大学、东南大学312023Z-044-2-018-009二等奖细菌生长调控与环境响应机制的定量解析戴雄风、朱曼璐、杨红华中师范大学322023Z-044-2-018-010二等奖莲藕健康功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易阳、王宏勋、闵婷、艾有伟武汉轻工大学332023Z-044-2-018-011二等奖小麦籽粒优质基因的挖掘及品质性状分子调控机制的解析何光源、杨广笑、李引、常俊丽、曾坚华中科技大学、韶关学院342023Z-044-2-018-012二等奖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传播规律与感染免疫特征王超龙、刘莉、卢祖洵、魏晟、肖明中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医院352023Z-044-2-018-013二等奖Tau聚积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变和记忆损伤中的关键作用及机制王建枝、刘恭平、杨莹、尹雅玲、郑杰华中科技大学362023Z-044-2-018-014二等奖新型突发传染病人体多器官损伤的病理学机制研究聂秀、黄博、杨明、郭天南、董小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湖大学372023Z-044-2-018-015二等奖新冠病毒全感染谱全病程的抗病毒蛋白组特异性抗体反应规律范雄林、陶生策、汪峰、孙自镛、雷清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82023Z-044-2-018-016二等奖复杂介质多界面的热场调控理论与方法胡润、袁超、谢斌华中科技大学392023Z-044-2-018-017二等奖高混凝土坝抗震分析新模型与方法研究杜成斌、陈灯红、余天堂、江守燕、孙立国三峡大学、河海大学402023Z-044-2-018-018二等奖高光谱遥感图像结构信息提取与地物精细分类彭江涛、孙伟伟、周怡聪湖北大学、宁波大学、澳门大学412023Z-044-3-012-001三等奖低维纳米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戴伟、陈欣琦、杨建平、吴田、卢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东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22023Z-044-3-012-002三等奖室温大面积钙钛矿与无机空穴传输层可控制备及相关界面调控研究秦平力、LI GANG、马良、余雪里、吴彤武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432023Z-044-3-012-003三等奖近红外荧光探针及恶性肿瘤精准诊治研究孙耀、尹军、冯国强、刘盛华华中师范大学442023Z-044-3-012-004三等奖典型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物种行为及其机制潘飞、刘文、付杰、蔡正清、梁嘉良武汉纺织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452023Z-044-3-012-005三等奖基于染色质三维结构解析基因组功能及进化机制张红雨、彭城、杨庆勇华中农业大学462023Z-044-3-012-006三等奖湖北特色药用植物药源分子的发现与研究姚广民、金钟、郑贵娟、张涵淇、刘俊军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472023Z-044-3-012-007三等奖基于组织代谢与固有样T细胞的免疫干预新靶点研究翁秀芳、吴雄文、朱鹏、杨想平、谭晓晟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82023Z-044-3-012-008三等奖肿瘤靶向分子探针成像基础研究朱小华、程思源、邓晓云、邹思娟、朱冬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92023Z-044-3-012-009三等奖CO2氛围下油/气富氧燃烧碳烟颗粒物辐射检测方法及抑制机理张引弟、娄春、周怀春、司梦婷长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502023Z-044-3-012-010三等奖基于电极界面调控的环境功能材料构筑与原位表征胡敬平、侯慧杰、王得丽、朱小磊华中科技大学512023Z-044-3-012-011三等奖食品软物质组装与结构控制姜发堂、张宾佳、乔冬玲、吴考、赵思明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522023Z-044-3-012-012三等奖复杂多视图数据聚类理论与方法唐厂、刘新旺、张长青、郑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技术发明奖序号获奖编号等级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532023F-028-1-012-001一等奖通城猪种质特性挖掘、抗病优质基因鉴定及其新种质创制刘榜、姜运良、周翔、徐三平、徐学文、朱猛进华中农业大学542023F-028-1-012-002一等奖高效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创建及产业化应用陈守文、路福平、蔡冬波、李由然、李俊辉、王兴吉湖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2023F-028-1-012-003一等奖3D打印专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成形技术史玉升、闫春泽、傅轶、张李超、汪艳、丁浩亮华中科技大学、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工程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562023F-028-1-012-004一等奖微纳颗粒原子层沉积关键技术与应用陈蓉、刘潇、单斌、曹坤、唐根、陈大鹏华中科技大学、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572023F-028-1-012-005一等奖高强铝合金构件高性能精确成形关键技术与应用华林、胡志力、晏洋、胡蓝、刘鹏、王仁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武汉镁里镁科技有限公司582023F-028-1-012-006一等奖高精度低时延空间计算关键技术和设备杨欣、廖春元、唐金辉、胡庆拥、冯镔、袁子康华中科技大学、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2806部队592023F-028-1-012-007一等奖大幅度快速提升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关键技术及应用卢亦焱、李杉、王文炜、高永吉、刘真真、颜宇鸿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602023F-028-1-012-008一等奖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戴会超、王浩、杨明祥、蒋云钟、毛劲乔、胡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612023F-028-1-012-009一等奖非常规油气源-储-井-缝协同调控增产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蒋恕、时贤、郭天魁、许洪星、王民、张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622023F-028-1-012-010一等奖面向行泊一体的跨场景全栈式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付斌、张红娟、王猛、凃圣偲、刘继峰、沈忱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昱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722023F-028-2-013-008二等奖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雷击故障防
  • 校企合作正当时|无锡学院张永宏校长一行到无锡中科光电考察调研
    张永宏校长一行莅临调研冬至时节,无锡学院校长张永宏、党委副书记匡辉、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李磊、科技处处长包云轩、学工处处长张灿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郭业才、大气与遥感学院院长赵光平一行莅临无锡中科光电考察调研,双方就进一步的校企合作开展了座谈交流。万总汇报无锡中科光电的发展情况座谈会上,公司总裁万学平对张校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汇报了无锡中科光电成立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坚持产学研企合作,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公司坚持产学研企一体化,以激光雷达技术产业化为切入点,立足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和气象观测,走出一条从立体监测激光雷达装备到高端装备+高质量服务并举的服务型制造发展之路。公司拥有近200名硕博高学历人才,大气、气象、环境、信息等多学科交叉,共同推进环境监测、环境服务、气象观测、信息化平台等四大业务板块发展,并积极布局双碳业务,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张校长介绍无锡学院办学情况随后,张永宏校长从学校办学发展、学科专业布局、人才队伍培养、师资教学力量、产教融合情况、科研创新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无锡学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无锡学院聚焦无锡产业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并开创了“1+5”的办学模式,希望能够和无锡中科光电这种本土优秀企业优势互补,在科研平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校企共赢。接下来,万总与张校长、匡书记等校领导和学院负责人热烈探讨校企合作方向和途径,并陪同参观了中科光电的便携式颗粒物激光雷达等装备。张校长一行参观便携式颗粒物激光雷达加强互动 共谱新篇作为无锡本地成长的企业和高校,无锡中科光电与无锡学院强化校企合作顺理成章。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以真诚的合作态度加强互动、共谋发展、共谱新篇,共同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增光添彩。
  • 加码光刻领域?华为哈勃投资科益虹源
    企查查显示,6月4日,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一家投资企业——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益虹源”)。图片来源:企查查科益虹源于2016年7月,由亦庄国投、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国科科仪等共同出资设立,是国内少数具备高端准分子激光技术自主研究和产品化能力的公司,也是国家02重大专项“浸没式曝光光源研制与小批量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的成果产业化载体。2018年3月科益虹源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首台高能准分子激光器顺利出货,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据悉,科益虹源还为上海微电子装备提供光刻机光源系统。
  • 天虹、宇虹公司获得“AAA级资信等级”和“守信誉重合同企业”证书
    日前,我天虹、宇虹公司都获得了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颁发的&ldquo AAA级资信 等级&rdquo 证书,同时又被武汉市工商管理局等部门授予了&ldquo 守合同重信誉企业&rdquo 证书。 "AAA"级是资信等级中的最高级别,被评定为"AAA"级表明企业信誉度高,偿债能力强,财务风险小。良好的资信等级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与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人的共同合作。我公司已连续数年获此殊荣,这不仅是对我公司信用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今后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资信与守信誉重合同企业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将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公司将始终坚持以诚信铸品牌、以责任创和谐,促使公司上市的脚步更加迅疾。  附录:武汉市天虹仪表责任有限公司   http://www.thyb.cn/
  • 陈洪渊院士、张玉奎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特别举行了颁奖仪式,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颁奖现场 获奖者简介:陈洪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三门,1961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是国际著名的分析化学家。他致力于分析化学的科研和教学,率先提出"生命分析化学"新理念,致力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达40余年,在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的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先生先后担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质谱学报与分析科学学报主编。2015年,国际著名的《 NATURE 》杂志公布杰出导师奖,陈洪渊院士荣获终身成就奖。陈洪渊院士长期关注环境化学学科发展,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对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6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973前沿交叉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色谱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张玉奎院士建立了系统的色谱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方法,为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完成国家任务与仪器的应用开发。近年来,结合国家重大应用领域的需求,放眼于分析学科与生命学科的交叉发展,侧重开展蛋白质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并将其用于环境毒理、精准医学等领域。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际 HPLC 科学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张玉奎院士长期关注环境化学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活跃在环境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鸿星尔克900万跨界投资单细胞测序领域
    近日,有消息称鸿星尔克投资了某单细胞测序公司。事实上,是鸿星尔克旗下荣盛投资参与了德运康瑞的1.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荣盛投资跟投900万)。荣盛投资是由鸿星尔克品牌创始人吴荣光创立,专注于投资通过持续支持和投资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有革命性创新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从而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德运康瑞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全链条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支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自主创新的“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单细胞生信分析”平台,提供单细胞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该公司通过创新上游方法学,成功突破了现有以10x Genomics和BD为代表的国际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泊松分布原理限制,有望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局面,并助力这种精准医疗的颠覆性技术早日应用于科研、生物制药和临床等领域。该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多款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Paired-seq,Digital-seq,和Well-paired-seq)的深度研发与商业化推广落地,并通过在肿瘤、优生优育、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合作,持续挖掘基于单细胞技术的精准医疗应用潜力。德运康瑞创始人杨朝勇教授是全球最早参与开发单细胞测序核心技术和元器件的资深专家之一。杨朝勇表示:“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靠简单模仿国外技术的策略,往往难于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并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尤其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专利上的挑战和各种风险。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才有望实现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实现超越。”德运康瑞CEO李嘉成表示:“非常感谢投资人对德运康瑞的认可和信心。本次融资后,会加大公司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上的投入,加快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合作,推进单细胞技术在包括临床在内的不同应用场景上的数据积累。我们也即将在苏州工厂生产体系认证完成后,先期启动RareCaSt单细胞富集与检测产品的临床报证。公司还将陆续在主要中心城市建立实验室,创新性地开展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基于单细胞的精准医疗应用探索,而此类用中国智慧造福人类健康的引领性工作,也是很多临床专家非常期待的事情。”单细胞测序作为可以高效检测不同细胞中基因异质性表达的工具,未来在疾病精准研究与治疗方面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用于癌症、辅助生殖以及免疫学等领域,如研究癌症起因和治疗、检测胚胎是否携带遗传缺陷的基因、精确检测单个免疫细胞的遗传物质及理解机体复杂的免疫机制等。鸿星尔克投资集团选择投资单细胞测序公司,说明十分看好单细胞测序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BCC Research的一项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单细胞分析(Single-cell Analysis)的市场达5.4亿美金,预测将从2015年的6.3亿美金增长到2020年的16亿美金,复合增长率达21%。鸿星尔克投资旗下荣盛投资表示:“我们非常看好德运康瑞在单细胞测序领域的前景,其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是国内少有的从源头创新实现突破,拥有自主专利,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并有机会实现赶超。非常荣幸能跟杨朝勇教授和李嘉成总经理为首的德运团队合作,将持续支持德运康瑞打造成为单细胞技术平台型公司,引领单细胞技术向临床市场迈进。”
  • 日立高新精彩古典舞蹈表演《惊鸿舞》
    2013年1月10日,仪器信息网在北京举办了“‘仪器’同行,共创未来’-2013科学仪器行业新年联欢晚会”,200位行业专家、热心用户,与100位厂商朋友共聚一堂,喜迎新春。在联欢会上,业内同仁们同台献艺,其乐融融。 日立高新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惊鸿舞。
  • 日立高新古典舞蹈表演:惊鸿舞
    2013年1月10日,仪器信息网在北京举办了“‘仪器’同行,共创未来’-2013科学仪器行业新年联欢晚会”,200位行业专家、热心用户,与100位厂商朋友共聚一堂,喜迎新春。在联欢会上,业内同仁们同台献艺,其乐融融。 日立高新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惊鸿舞。
  • 陈洪渊、张玉奎入选为美国分析化学杂志编委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1月22-24日,由中国质谱学会主办,无机质谱专业委员会、同位素质谱专业委员会、质谱仪器与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学学术会议在昆山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在此次会议中做了《浅谈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报告。报告中庄乾坤提到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中科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2014年1月起将担任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以下简称为AC)编委。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 中科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   这是继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邹汉法、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从2013年1月起担任AC编委以来,中国分析化学家再次入选成为AC编委。另外,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从2013年3月起担任AC副主编,张新荣也是AC杂志有史以来的首位来自中国的副主编。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分析化学研究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Analytical Chemistry(AC)于1929年创刊, 是化学领域中一流的科学杂志,刊载分析化学原理与应用方面的优秀论文,侧重于新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环境、药物、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方面实际应用的探讨。目前,AC的影响因子是5.86。 另外,会议中庄乾坤还提到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邹汉法研究员、许国旺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福州大学唐点平教授,以及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入选了由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评选的2013&ldquo 百名最具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rdquo 。   相关新闻:   2013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议举行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5/117773.shtml   2013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议上的仪器厂商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5/117832.shtml   张新荣:ICP-MS在生命科学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8/118123.shtml
  • 抗原检测是啥?张文宏用一个比喻说明白了
    国家卫健委网站3月11日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到底什么是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有何区别?为何国家要采取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上海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这两个检测略有不同,抗原的检测方法,是从抗体出发去测“衣服”,综合特异性之后,就可以让病毒显示出来;而核酸检测更为复杂,需要通过扩增来完成,因为有了扩增的环节,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会更高,但相应的获得结果需要的时间就更长。张文宏表示,在我们中国抗疫的第一阶段,我们通过核酸检测快速战斗实现“清零”,但最近大家也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出来后,整体上病毒传播速度在加快,不仅仅在上海,包括全国其他地方,不同地区出现比较多的病人,而且在短时间内病毒传播的速度很快。“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检测速度如果仅仅依靠核酸,就会有一定困难。”张文宏说,因为核酸需要借用机器,而且采样的要求、机器的扩增都有非常专业的一套体系,如果这个地方采样不便或没有合适的条件来做扩增,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他表示,就像在家用验孕棒检测是否怀孕一样,抗原检测能居家进行检测,而且速度很快,在条件比较差的医院也能检测,费用也比较低。为何这种检测办法那么好,但以前大家都用核酸检测呢?张文宏解释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抗原检测因为没有扩增,敏感性要略微低一点,但一旦检测出阳性,就会具有很强的价值。此次香港抗疫中就采取了抗原检测,参与抗疫的机构也都认可这种检测方式,通过抗原检测能直接来申报是否感染新冠,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张文宏进一步表示,未来,我们如果要面对更大规模的国际开放以后带来的输入性病例,始终要把这一病毒控制到非常低的传播水平,也就是我们跟病毒在比时间,病例发现得越早,传播得越少,我们隔离的速度越快,那我们最终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实现社会面的“清零”。新闻多一点国家药监局批准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3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自此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 粒度的作用,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可以助力哪些领域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颗粒的粒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颗粒标准物质作为确保粒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工具,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制药行业:粒度决定药效在制药行业中,颗粒的粒度对药物的溶解速率、释放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海岸鸿蒙提供的粒度标准物质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校准粒度分析仪器,确保药物颗粒大小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粒度的精确控制还有助于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二、化工行业:粒度优化性能化工产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颗粒的粒度。例如,催化剂的粒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涂料和塑料的粒度则影响其流动性、干燥时间和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三、材料科学:粒度塑造特性在材料科学领域,颗粒的粒度决定了材料的机械强度、热导率、电导率等关键性质。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颗粒大小,从而设计和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例如,在金属加工中,通过控制粉末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金属零件。四、环境科学:粒度影响空气质量环境科学中,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细颗粒物(PM2.5)等微小颗粒可以深入肺部,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确保空气质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食品工业:粒度提升食品品质在食品工业,颗粒的粒度影响食品的口感、颜色、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的释放。例如,面粉的粒度影响面包的质地和口感;巧克力的粒度则关系到口感的细腻程度。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粒度的一致性,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六、电子行业:粒度保障显示质量在电子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衬垫和光电子器件。精确控制微球的粒度对于保证显示图像的均匀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此外,电子封装材料的粒度也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七、纳米技术:粒度激发创新潜力纳米材料的粒度对其光学、磁学和催化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催化剂设计中,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颗粒的粒度,可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光学材料中,通过控制颗粒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材料,如光学涂层和光子晶体。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 关于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产品的几点考虑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的统称。据统计感染性疾病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5%以上,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长期以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一直依靠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兴的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是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特定临床样本中所有核酸进行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与传统基于分离培养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从理论上讲能够无偏倚的检测各类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包括难以培养的病原体以及新发病原体。mNGS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分析和诊断系统,对于mNGS技术所检测的病原体数量未有明确规定,根据不完全统计,开展相关检测服务的机构已纳入的病原体有近万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为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特定的临床应用场景下,具有临床意义。针对mNGS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多个临床专家共识。结合该技术的特点,我中心对相关产品的临床应用、设计开发、验证确认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当前的几点考虑总结如下。一、关于产品预期临床使用场景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与常规的病原体检测产品相比,具有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易受到人源基因的干扰、检测时间较长、结果解读专业要求高、检测成本高等特点,一般用于传统检验方法未能给出明确病原学结果从而影响患者准确诊疗的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危急重症或排除其他发热疾病。推荐临床通过拟诊先行传统微生物检验及常规分子生物学产品检测常见病原体,不盲目使用mNGS技术。在必要或紧急情况下,如危急重症、群体性感染事件等,可考虑与常规方法同步进行检测。对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容易明确的病原体不建议进行mNGS检测。从临床角度,mNGS结果不能单独作为病原学确诊或排除的证据。适用场景举例如下:(一)患者表现为发热或发热症候群,病因未明确(符合不明原因发热定义),考虑感染或不除外感染,但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在应用常规技术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二)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急危重症表现,不除外感染所致,或考虑继发或并发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三)免疫受损患者疑似继发感染,常规病原学检查未能明确致病原或/和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的同时,或在其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四)疑似局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不及时处理则后果严重时,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五)高度疑似感染性疾病,但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处理原发感染灶,调整经验抗微生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开展mNGS检测。(六)慢性感染,或慢性疾病不除外感染,尤其是二者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时,病情严重或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需要明确病因,建议在完善常规检测、调整经验治疗的同时开展mNGS产品检测。(七)其他患者疑似特殊病原体感染或从相关流行病学角度考虑需要进行mNGS产品检测。二、关于产品的检测样本及适应证mNGS产品在目前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涉及多种适应证,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局灶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等,对于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病例,应在按照现有诊疗流程进行标准化诊疗的基础上开展检测。针对患者感染部位不同,采集的样本类型也不同,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主要包括:静脉血、脑脊液、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腹水、组织、局灶穿刺物、粪便等多种类型。对于样本的采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无菌体液,如静脉血、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需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采集样本,采集的样本须置于无菌容器内;二是,对于有菌部位的样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咽拭子等,应标明样本的采集部位,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入该部位的正常菌群,以免干扰后续检测结果。采集的样本应尽量选取感染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若感染部位的样本采集难度较大,可选择外周血液样本,但有可能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推荐优先选择无菌采集的样本。关于不同适应证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见表1。表1.产品适应证与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三、关于产品检测病原体种类范围mNGS产品检测原理为对临床样本中存在的病原体核酸进行无偏倚的检测,从产品检测的技术角度考虑,除新发病原体外,产品的检测范围不应局限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应为产品适应证、适用样本中所有可报告的病原微生物。产品所检测的病原微生物受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产品配套使用的参考数据库及生信分析过程涵盖的病原体种类,如数据库中未涵盖某种病原体基因组参考序列,则该类病原体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二是检测样本类型、核酸提取等会直接影响产品病原体的检测种类,不同的样本类型可能检出的病原体会存在差别,如脑脊液样本检出的病原体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为主,而粪便样本检出病原体主要为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的核酸提取方式对病原体的检出种类也会产生影响,如核酸提取过程未考虑破壁,则产品可能不适用于具有厚细胞壁的病原体检测;三是产品检测的目标物是否包括不同类型的核酸靶标,如产品检测的靶标仅为DNA,则RNA病毒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相关产品的申请人应依据产品设计、适用的样本类型、适应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产品预期用途,确定合理的病原体检测范围。四、关于产品配套使用的数据库mNGS产品检测结果,除了产生可用于比对的微生物短片段序列外,还存在大量人源、环境微生物、试剂含有的微生物等背景核酸序列,必须依靠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进行筛选、过滤、比对,最终给出微生物物种注释。结果分析过程中,数据库的使用是必需的,而且是影响mNGS产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产品在选择配套使用的数据库时,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直接选择公共数据库,如:NCBI nr/nt database、NCBI RefSeq database等;另一种为自建数据库,对公开数据库中基因组序列进行挑选、整理、分类,然后通过程序软件将收集到的基因组序列整理成适用于本产品的微生物及人源序列比对数据库。针对成熟的产品,建议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需要,使用临床应用级的自建数据库。在数据库的构建、使用和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全面性以及纳入物种在分类学上的代表性,对于同一种微生物,往往存在具有遗传差异的不同亚型或株,所以在选择基因组时,应考虑到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尽可能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不同亚型或株的高质量基因组。(二)无论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的来源如何,申请人需要考虑其注释的准确性及序列的完整性,防止注释错误、命名错误或者代表性不足临床相关微生物列入库。(三)申请人应在有必要的基础上,对纳入库中的微生物的潜在的临床意义进行注释,让结果解读人员对检测的微生物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四)由于病原体在自然状态下是不断发生进化变异的,致病性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要及时(或定期)对参考数据库中的基因组信息及临床致病证据进行更新。(五)当数据库发生可能影响病原体判读结果的更新后,应对更新后的数据库进行验证与确认。(六)应构建全面的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并评估最新版国际人类参考基因组和用于构建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差异,进而评价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的代表性,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用于在生信分析过程中过滤人源基因数据。(七)mNGS检测产品检测过程中一些样本中会存在背景菌序列、环境微生物及实验室残留微生物,这些基因序列可造成测序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产生;另外,一些样本(例如呼吸道样本)会存在定植微生物,因此,针对产品需要构建检测背景库用于过滤污染序列、区分背景病原体和致病性病原体。五、关于测序数据要求人体不同的样本类型单位体积含有的细胞数量有巨大的差异,最终的测序数据由微生物序列和人源基因组序列组成,不同的人源细胞含量、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含量的高低都会影响测序数据中目标微生物序列占比,如组织样本的人源细胞含量比较高,测序所得的序列数据中相应微生物的占比可能较少,因此,mNGS产品在不同的样本类型中,产品分析灵敏度会存在差异。该类产品可通过增加测序数据量来提高待检出的微生物数据量,或通过富集微生物含量以提升微生物序列的占比,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测序数据量的增加,产品的灵敏度会有所提升。因此,为了保证产品具有满足临床要求的灵敏度,针对某一样本类型,应保证一定的测序数据量。产品在设计上,一般分为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与未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两种设计,去除宿主人源基因后,产品产生的相应数据量会大大减少。在缺乏有效的人源宿主去除步骤的情况下,单个样本检测所需的数据量应充分评估并设立合理的指标要求。测序模式一般为单端测序和双端测序,双端测序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及时间均高于单端测序,如产品设计选择单端测序,为确保序列比对的准确性,避免因同源错配导致的序列比对错误,可参考相关专家共识的要求,如测序序列单端读长当前建议不少于50bp。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产品检测的下机数据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下机数据经拆分后即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数据,需要进行数据质量过滤,包括过滤测序接头、低质量序列、低复杂度序列、重复序列等,将获得的高质量读长序列作为微生物鉴定的输入数据。一般而言,数据应达到以下指标:Q30碱基数量占比80%、接头污染比例不超过1%、有效序列长度不小于50bp、数据的有效比对率应大于70%等。六、关于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区分真阳性、真阴性,以及判断实验过程中污染的微生物等。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阳性判断值应包含度量标准,例如检测结果中能够比对到数据库中的微生物的序列数、对某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覆盖度等,可通过ROC曲线分析的方法对产品的阳性判断值进行研究。在阳性判断值研究过程中应注意,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检出率低,因此即使在检测报告中某种/某些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七、关于产品检测结果的报告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mNGS报告应包括测序总序列数、检测病原微生物列表、检出病原特异序列数量、检测病原范围、覆盖度、测序深度、检测方法及检测技术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仅代表临床样本中检出或未检出某微生物的核酸片段,不能明确该物种与感染的关系,即使阴性结果也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的检测,因技术原因存在一定的偏倚,如对于胞内感染菌因释放到体液中含量较少而导致检测敏感性偏低,对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感染,可能由于核酸提取效率较低,相对检出率低,导致临床检出率和敏感性较低。因此即使在检测结果中某种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mNGS信息量大,临床应用过程中,检验机构依据检测结果出具检验报告时,有些情况下不可能在结果中列举出所有检测到的病原体,对于罕见病原体、胞内菌等,可能因检出序列数少、微生物丰度低,在报告中未能列举,如果临床有疑似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应该可以追溯原始数据库进行查询。八、关于产品验证与确认的考虑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因其预期用途涵盖的病原体的种类非常广,产品验证与临床试验应对检测范围内的病原体进行有充分覆盖度、有充分代表性的性能评价。产品临床试验在入组人群上,应与产品临床适用人群一致。在对比方法选择上,应选择临床参考方法作为对比方法,临床参考方法应综合病原体分离培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基于宿主反应的检测结果等。同时,由mNGS获得致病病原体后,临床上会针对病原体进行精准治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随访结果也可以作为临床试验对比方法的证据。临床试验过程中,应关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对一些对于胞内感染菌、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等的临床性能研究。参考文献:1.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02):151-155.2.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在中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05):531-536.3.《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11):681-689.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12):1181-1195.5.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2):107-120.6.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宏基因组测序病原微生物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9):799-807.7.Charles Y. Chiu and Steven A. Miller Clinical metagenomic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9,20, 341-355.8.fda. Infectious Diseas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Based Diagnostic Devices: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Markers(Draft)
  • 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吴恒安教授团队发现河蚌铰链脆性成分中的抗疲劳结构
    脆性材料作为结构或功能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由于人工脆性材料对微裂纹和不易察觉的缺陷很敏感,在长时间的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很容易累积损伤产生疲劳裂纹,进而存在失效的风险。随着可折叠穿戴设备的发展,对具有高疲劳抗性的可变形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模仿典型的生物矿物材料如珍珠母、骨骼等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脆性材料疲劳抗性,但这常依赖于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增韧行为,然而一旦裂纹开始扩展,就会对器件的性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寻找并开发新的耐疲劳结构模型对未来可变形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成功揭示了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设计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合理创制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成果以“Deformable hard tissue with high fatigue resistance in the hinge of bivalve Cristaria plicata”为题,于6月23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审稿人评价称:“这份手稿展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这是一份令人兴奋的稿件。它集成了诸多表征技术来理解双壳纲铰链组织的显著疲劳抗性”、“这无疑激发了对生物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以设计抗疲劳性能增强的新材料”。同期《Science》观点栏目(Perspectives)以“A bendable biological ceramic”为题发表了评述(Science 2023, 380, 1216-1218),评述称“通过整合不同尺度的原理——从铰链的整体结构到单个晶体的原子结构——孟等人揭示了大自然如何主要从脆性成分中创造出抗疲劳、可弯曲、有弹性的结构。这些跨尺度原理要求在最精细的尺度上精确,而软体动物如此精确地沉积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匹配生物精细控制对于对生物启发材料感兴趣的人类工程师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挑战,正如开发模仿珍珠质强度和韧性的复合材料所面临的困难所证明的那样”;“尽管孟等人研究的力学性能与这种特殊生物体的需求相匹配,这些原理如何在更广泛的系统范围内得到完善,这是令人兴奋的前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孟祥森,近代力学系周立川博士(现就职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学系刘蕾博士。我校俞书宏院士、吴恒安教授和茅瓅波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双壳纲动物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又称鸡冠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滤食、运动等),其外壳在一生中需要进行数十万次的开合运动,而连接两片外壳的铰链部位也会经历反复的受压和变形,表现出优异的耐疲劳性能。本工作中,研究人员揭示了铰链部位中的折扇形矿物硬组织所蕴含的跨尺度耐疲劳设计原理。从计算机断层扫描图(CT)和剖面光学照片可以看出,铰链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外韧带(OL)和折扇形矿物硬组织(FFR)(图1,A和B)。研究人员首先观察了这两个区域在双壳开合过程中的运动行为(图1,D和E),并结合有限元分析(FEA),明晰了不同区域所承担的力学角色。在闭合过程中,OL发生拉伸,承担主要的周向应力并储存大部分弹性应变能;FFR区域在周向弯曲变形,并在受限的径向变形下提供强有力的径向支撑用以固定OL(图1,F到H)。图1(A)褶纹冠蚌和截面照片;(B)铰链切片照片和CT重构图;(C)在正常开合和过载状态下的疲劳测试结果;(D)开合前后铰链各区域形状变化及其轮廓图;(E)有限元模型对应的开合前后的铰链各区域形状变化及其轮廓图;(F)铰链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图;(G)开合状态下铰链各区域周向应力分布;(H)开合状态下铰链各区域径向应力分布。研究人员对FFR在不同尺度上的观察发现,其具有跨尺度多级结构特征。在宏观尺度上,FFR的扇形外形能使其在OL和外壳之间实现有效的载荷传递。进一步的深入观察发现,FFR由弹性有机基质和嵌入其中的脆性文石纳米线组成。文石纳米线直径约为100-200纳米,线的长轴方向在形貌上和扇形的径向方向一致,在晶体学上纳米线沿002晶向取向(图2,A到H)。考虑到文石晶体在002晶向的压缩模量远大于其他晶向,这种微观形貌和晶体学取向上的一致性意味着FFR能有效地为OL的拉伸提供支撑(图2,I和J)。这一结果也通过压缩力学和FEA模拟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此外,FEA模拟结果显示,这种微米尺度上的软硬复合微观结构在压缩、拉伸、剪切三种受力状态下能够进行协调变形,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基质承担了大部分的压缩和剪切应变,极大地减少了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文石纳米线侧向断裂,降低了FFR发生疲劳损伤的可能性。图2(A)FFR在纵向上的自然断面扫描图;(B)FFR在横向上的自然断面扫描图;(C和D)FFR脱钙处理之后的扫描图;(E和F)文石纳米线中的孪晶结构透射电子显微图片;(G和H)文石纳米线沿长度方向上的晶体学特征;(I和J)整个FFR中纳米线在形貌上和晶体学上的取向分析示意图。从FFR的横截面观察,文石纳米线呈近似六边形,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在纳米线中发现了纳米孪晶结构,考虑到文石纳米线沿002方向生长,这一结构可能与文石晶体Pmcn空间群易形成(110)孪晶界密切相关。这种沿纳米线纵向方向的孪晶结构的存在,在纳米尺度上大大强化了纳米线抗弯曲断裂的能力(图2,E和F)。与典型的天然硬质生物矿物材料(如骨骼、牙釉质)以及人工材料(如金属、水凝胶)等相比,FFR所展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在承担较大周向变形的同时,保持长时间的结构功能的稳定。这项研究从宏观到微纳米尺度上揭示了FFR的跨尺度多级结构设计原则(图3)。图3 典型生物和人工结构材料的耐疲劳设计机制。FFR中所具备的跨尺度结构特征使其在可变形能力上明显优于典型的生物矿物如牙釉质和骨骼,与常见的人工弹性体材料相比,FFR也一定程度保持了其高硬度和刚度。这项研究揭示了含脆性基元的生物矿物材料在较大形变下的耐疲劳设计新机制,填补了国际上含脆性组元的仿生耐疲劳材料设计的空白,所提出的整合跨尺度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的设计策略,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充分发挥每种成分的固有特性,从而实现材料整体性能的优化。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 地大何雪梅课题组揭秘“战国红”:“红尊黄贵”因哪般 | 前沿用户报道
    通过上期(拉曼巧析“红颜”,南北玛瑙终分辨丨前沿用户报道)我们知道了可以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区分红玛瑙的产地。然而不同产地的红玛瑙矿物学特征有什么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差异呢?本期我们以产于辽宁北票的“战国红玛瑙”为例,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雪梅课题组如何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推测战国红玛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变化。图1 “红尊皇贵”的辽宁北票“战国红玛瑙”"战国红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石英质玉石,主要产地为辽宁省北票地区存珠营子村,是我国著名的玛瑙品种之一。由于其红黄相间的浓郁色泽和复杂多变的条状纹理,被誉为“红尊黄贵”的象征,近年来颇受追捧。研究过程为了进一步展开对“战国红玛瑙”的宝石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雪梅课题组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待测矿物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显微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等技术探讨了辽宁北票“战国红玛瑙”的物相组成和地质成因。图2 “战国红玛瑙”色彩鲜艳、具有角状细丝条带纹理物相组成为了分析“战国红玛瑙”的物相组成,首先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基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战国红玛瑙”主要由α-石英和斜硅石组成,同时也存在赤铁矿和针铁矿。另外,以“红尊黄贵”著称的“战国红玛瑙”一般呈现红黄相间的颜色,对其致色矿物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深红色主要由赤铁矿和少量α-石英组成,黄色则与针铁矿的含量相关。图3 辽宁战国红玛瑙样品的拉曼光谱成因分析自战国红玛瑙样品的中心至边缘依次进行拉曼光谱的测试,从而获得样品中斜硅石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而推测战国红玛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变化。图4 带状玛瑙样品中斜硅石含量变化分析图图5 带状玛瑙样品中斜硅石含量变化分析图图6 玛瑙样品中斜硅石含量变化分析图图4-图6分别为战国红玛瑙中斜硅石含量的空间分布,含量范围为17~54%。在围岩附近的微粒石英含有高达54wt%的斜硅石(图4,点1),而在具有球形结构的微粒石英集合体中,斜硅石含量要低得多(图6b,d)。此外,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微晶二氧化硅颗粒中也发现了斜硅石含量的这种变化(图6c,d),这可能反映了其成矿流体中的物理化学差异。图7 带状辽宁北票战国红玛瑙的形成过程模型结合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推测,当流体流入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火山角砾岩时,压力显著下降,温度降至200℃以下。此时,成矿流体中的二氧化硅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微晶二氧化硅迅速沉积在孔洞和裂隙壁上。随着二氧化硅饱和度的降低,导致斜硅石的含量也随之降低,并使石英颗粒从微晶(细粒状、纤维状和/或二者组合)到巨晶逐渐变大(图7)。二氧化硅过饱和时的局部振荡会引起斜硅石含量的变化(图7a)。此外,在持续氧化条件下,铁质包裹体沿着与微晶二氧化硅颗粒组成的三明治状夹层平行的条带析出(图7b)。当流体的pH值在酸性和碱性之间变化时,战国红玛瑙中形成明显的红色、黄色和白色条带(图7c)。图8 具有红色、黄色和白色条带的“战国红玛瑙”仪器推荐在对玛瑙等宝石进行鉴定时,由于样品的特殊性,对检测仪器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由于样品十分珍贵,一般要求在测试过程中尽量不损坏样品,要求仪器能进行无损分析。另外,对玛瑙的成分分析需要准确鉴定样品上的微小矿物,这就要求仪器能进行微区测试。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则因其具备微区、无损、快捷等众多检测优点,成为珍贵宝石矿物检测手段的优先选择。本实验中全程使用了LabRAM HR Evolution 高分辨拉曼光谱仪,配备科研级正置/ 倒置显微镜,可实现UV-VIS-NIR 全光谱范围拉曼检测。焦长达到800mm,具有超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并实现了高度自动化。LabRAM HR Evolution 高分辨拉曼光谱仪何雪梅课题组简介何雪梅,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宝石材料学与宝石矿物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红玛瑙》国家标准研制项目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中国矿产地质志宝玉石卷普及本》的研编工作。在国内外珠宝专业期刊上发表一百三十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8篇)。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玛瑙的拉曼测试方法、玛瑙的物相组成和形成过程的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一步学习。扫码查看文献(来自何雪梅公众号:原文传递 | 辽宁北票战国红玛瑙的宝石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显微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和拉曼光谱综合分析)
  • 前瞻布局 | 赛默飞与江苏秋泓共建战略合作实验室
    5月31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江苏秋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秋泓)在湖塘科技产业园开展“战略合作实验室”签约及揭牌仪式。随着《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环境质量升级为生态环境健康,除生态环境监测站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监测也成为环境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关注焦点。江苏作为2023年新污染物环境试点监测区域之一,在调研区域涉新污染物的重点行业企业、典型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将开展相关重点行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监测测及重点关注的地表水(含饮用水源地)监测。江苏秋泓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平台,新污染物检测是其前瞻布局基点,战略合作实验室正式签约将为江苏秋泓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构想注入新活力。依托于赛默飞色谱质谱全产线和丰富的独特解决方案优势,以及新开发的只用一款色谱柱和两个方法实现主要环境新污染物全覆盖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方法,双方将进一步联合开展新污染物方法研究,为江苏秋泓新污染物检测能力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揭牌仪式上,江苏秋泓殷国松总经理表示:“江苏秋泓下一步通过与赛默飞战略合作实验室的构建,以打造重点实验室为抓手,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为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作出努力。同时,江苏秋泓将打造赛默飞东区培训实习基地,形成“前店后院”培训新格局。”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业务高级销售总监刘雪燕表示:“赛默飞在国内颁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之前,就已开始与顶级科研学术机构和政府平台如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展开合作,积极布局新污染物检测,并结合国际国内最新法规趋势,整合从样品前处理、到基于串联质谱和Orbitrap高分辨质谱平台定量定性分析,再到新污染物鉴定和筛查数据整合分析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应对超痕量新污染物分析挑战。” 揭牌仪式上,参会嘉宾一行参观了江苏秋泓实验室。
  • 鸿星尔克进军合成生物学领域!
    近期,知名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创始人、鸿星尔克投资公司董事长吴荣光出席了一家名为多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映生物科技”)的品牌上市发布会。鸿星尔克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据了解,多映生物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力在于核心专利成分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在此次发布会上,其推出了两个新品牌为“多映”和主打重组胶原蛋白的品牌“医本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多映生物科技控股股东正是吴荣光,占股80%,该公司还控股了“医本通(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多映(厦门)美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多映生物:公开消息显示,多映生物成立于2023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高科技企业,集化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旗下拥有自主品牌“多映DUOYING”与“医本通Emputone”,覆盖功效护肤、医美术后护理等美妆领域。据悉,两者的品牌定位并不相同,前者主打妆字号,目前主要现在痘印、天猫等线上平台等全渠道销售,以DTC模式为主;后者主打械字号产品,产品铺排于医美机构、医院等经销渠道。此外,多映生物还与全球知名的重组胶原蛋白上游供应商聚源生物达成战略合作。聚源生物:据悉,聚源生物成立于2015年,由全球最大的营养品提供商艾兰得集团(Aland)、重组人源胶原蛋白(RHC)技术发明人杨树林教授团队和南京理工大学(NJUST)共同设立。专注重组胶原蛋白研发20余载,率先实现了基于重组功能蛋白的基因设计、菌株构建、产业化设计、吨级产能放大、下游应用研发、下游产品安全及功效测试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生产和开发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相关护肤产品,产品出口欧洲、北美、日本、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行业内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全产业链公司,聚源生物目前已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胶原蛋白原料供应商,更是国内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胶原蛋白原料供应商,重组胶原蛋白表达量世界第一。而鸿星尔克投资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此领域。在双方发展战略的高度契合下,聚源生物与鸿星尔克投资公司旗下品牌医本通达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助推国产功能性护肤行业快速发展。此次合作,双方将依托聚源生物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突出的行业地位和优秀的学术造诣,充分发挥聚源生物上下游供应链资源优势,并结合鸿星尔克投资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经验优势和市场洞察力,联合开发出多款不同领域应用的重组胶原蛋白成品,打造出领先行业的高端皮肤护理品牌。目前,双方已经深度合作一系列重组胶原蛋白美护产品,如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贴敷料、修护凝胶、妇科凝胶等。鸿星尔克布局医疗领域事实上,在医疗领域鸿星尔克可以说是布局已久,公司创始人吴荣光曾在2006年就创办了鸿星尔克(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投资公司主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和金融服务。在股权投资方面,鸿星尔克投资聚焦大健康领域,主要关注具有创新突破意义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进行布局,已先后投资了国内外数十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医疗服务项目和知名生物医药基金,并与国内外众多顶级医药类基金和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与互动。出资高瓴其中,2014年投资复聚投资1031.25万元,2016年投资蓝驰创投3000万元,也多次投资总部就位于厦门思明区鸿星尔克集团大厦、现称聚焦医疗领域的钜丰投资等。2021年5月27日,鸿星尔克(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苏州高瓴祈睿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德运康瑞-单细胞测序2021年11月2日消息,鸿星尔克投资集团下属子公司荣盛(厦门)投资有限公司还参与了德运康瑞的1.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该公司是一家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型企业,公司聚焦挖掘在肿瘤精准医学、优生优育、以及药物发现领域的巨大潜力,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助力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作为国内单细胞空间组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率先推出了空间组学具有亚细胞分辨率的新型RNA原位测序(In Situ Sequencing)技术,并将其中的单分子RNA原位杂交技术迅速商业化并获医疗器械备案,推动多个临床级空间组学产品转化落地。成立鸿星尔克(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6月,还成立了鸿星尔克(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荣光,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鸿星尔克(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赵素霞分别持股99%、1%。医疗融资租赁在在金融服务方面,公司旗下创信融资租赁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行业发展,专注于医疗器械融资租赁业务,已与全国各地数百家知名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和主要的医疗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口碑。
  • 中科光电斩获千万大单,喜迎羊年开门红!
    2月10日,在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大气超级站(一期)仪器设备及集成项目的采购过程中,无锡中科光电凭借领先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赢得专家组青睐,最终以1446万元的价格获得标的。   该集成项目包括近地面常规监测地基遥感监测仪器,通过项目的运行,可以实现PM10、PM2.5、PM1、SO2、NO-NO2-NOx-NH3、CO、O3、能见度、实水溶性离子(Cl-、NO3-、SO42-、NH4+、Na+、K+、Ca2+、Mg2+)以及HCl、HNO3、HNO2、SO2、NH3组分、大气单颗粒物信息(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化学成分、数浓度)、大气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廓线、通量计算、三维风场信息(风向、风速)及气象参数(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40余要素的同时观测。通过集成化运行,可以初步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不仅有利于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说清楚本地的复合污染现状,而且还能够对污染物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精细化诊断,进而说清楚区域污染的影响过程。   构建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说清区域大气污染过程、污染特征、污染变化趋势,是中科光电立体监测业务核心理念。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江苏中科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立体监测核心装备、系统集成、业务化应用三个层次,逐步发展了先进的技术能力并形成优势竞争力。在核心装备层,公司形成了大气边界层理化特性地基遥测系列产品,产业化并发展了安光所双波长三通道气溶胶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引进了风廓线雷达、温湿度廓线雷达。通过获取气溶胶、臭氧时空分布及演变数据、垂直扩散条件数据、水平扩散条件数据,结合近地面常规观测数据及卫星遥感数据,形成地空天立体监测数据中心,应用不同的数据关联分析模型,可以对区域污染过程污染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能够结合模式系统,更准确预报预测未来污染或清洁发展趋势。
  • 中科光电斩获千万大单,喜迎羊年开门红!
    2月10日,在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大气超级站(一期)仪器设备及集成项目的采购过程中,无锡中科光电凭借领先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赢得专家组青睐,最终以1446万元的价格获得标的。该集成项目包括近地面常规监测地基遥感监测仪器,通过项目的运行,可以实现PM10、PM2.5、PM1、SO2、NO-NO2-NOx-NH3、CO、O3、能见度、实水溶性离子(Cl-、NO3-、SO42-、NH4+、Na+、K+、Ca2+、Mg2+)以及HCl、HNO3、HNO2、SO2、NH3组分、大气单颗粒物信息(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化学成分、数浓度)、大气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廓线、通量计算、三维风场信息(风向、风速)及气象参数(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40余要素的同时观测。通过集成化运行,可以初步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不仅有利于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说清楚本地的复合污染现状,而且还能够对污染物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精细化诊断,进而说清楚区域污染的影响过程。构建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说清区域大气污染过程、污染特征、污染变化趋势,是中科光电立体监测业务核心理念。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江苏中科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立体监测核心装备、系统集成、业务化应用三个层次,逐步发展了先进的技术能力并形成优势竞争力。在核心装备层,公司形成了大气边界层理化特性地基遥测系列产品,产业化并发展了安光所双波长三通道气溶胶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引进了风廓线雷达、温湿度廓线雷达。通过获取气溶胶、臭氧时空分布及演变数据、垂直扩散条件数据、水平扩散条件数据,结合近地面常规观测数据及卫星遥感数据,形成地空天立体监测数据中心,应用不同的数据关联分析模型,可以对区域污染过程污染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能够结合模式系统,更准确预报预测未来污染或清洁发展趋势。
  • 奋楫七十同舟履践万里宏筹 ——仪电分析新品推介会暨70周年庆
    上海是中国科学仪器的发祥地,是中国分析仪器产业的摇篮。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就在这人杰地灵之地中孕育、诞生并成长起来。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由原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事业部独立改制而成,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海分析仪器厂和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这70年来,仪电分析一步一脚印,一行一进步,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1996年上分厂、三分厂合并成立上海分析仪器总厂;2001年更名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仪器总厂;2011年转制为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仪电分析”“上分”牌和“棱光”牌三个注册商标。现如今,仪电分析已成为一家集分析仪器设计、开发、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分析仪器制造公司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0多年的研发经验,仪电分析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前已经拥有气(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监控系统集成等60余个品种的数字化、智能化分析仪器。不仅如此,在70年间,仪电分析还与多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的研发课题以及上海市科委的科技研发攻关项目,如“薄层色谱-拉曼光谱联用仪”“ GC128全自动气相色谱仪”和“微流高压梯度泵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LC-TOFMS)联用仪”等,培养造就了一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故事并不会止步于此,奋楫七十同舟,履践万里宏筹。2022年是仪电分析70周年,在新的发展节点,仪电分析将联合仪器信息网隆重举办仪电分析新品推介会。本次线上活动将于11月11日14:00-16:30举行,诚邀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高层出席本次活动,共同回顾公司“风雨七十年”品牌成长历程。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曾伟、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马兰凤、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张露璐、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杨啸涛等行业大咖为活动致辞。此外,本次活动仪电分析还将劲爆发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新品。同时,为了感恩一路同行的客户与合作伙伴,仪电分析在本次活动中还将宣布开展服务升级活动月等活动,并进行直播抽奖,好礼多多。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直播间,期待您的加入,一起为仪电分析送上您的祝福吧!点击报名参加推介会活动》》》,点击进入活动专题》》》推介会日程如下:时间 Time报告题目 Topic演讲嘉宾 The Speakers14:00-14:05开场致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赵鑫14:05-14:20专家寄语庄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曾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马兰凤,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露璐,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处长;杨啸涛,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汤志东,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14:20-14:35“风雨七十年”品牌故事仪电分析品牌发布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为立14:35-14:38直播抽奖,幸运奖薛马骏14:38-14:45品牌揭幕众嘉宾14:45-14:55仪电分析产品发展与布局曹永坤14:55-15:02仪电分析2022年度新品揭幕众嘉宾15:02-15:17新品介绍黄华15:17-15:20直播抽奖,三等奖薛马骏15:20-15:35室内空气质量新标解读与应对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心 副主任——李云龙15:35-15:45仪电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化妆品检测行业中的应用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应用主任15:45-15:48直播抽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薛马骏15:48-15:55四海祝福VCR15:55-16:00员工代表致辞罗明 左向群 黄庆 宣灵媛16:00-16:05直播抽奖-特等奖薛马骏16:05-16:10“感恩回馈,服务升级”薛马骏16:10-16:12员工之声VCR
  • 探索未来 | 胡洪营: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
    近日,在“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堂活动中,未来新水务专家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洪营分享了“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他表示,水资源有限,但可以无限循环。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洪营(本文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北京、天津、西安、深圳等城市,其缺水程度堪比以色列。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水资源成为刚性约束。水资源有限,但可以无限循环。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再生水是保障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非常重视污水再生利用和再生水的利用,早在1988年国务院出台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就提出鼓励污水的再生利用;其后,在五年规划及节水行动计划中多次提及。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这是我国首次以污水资源化利用做为单一内容来发布的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务行业进入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阶段。这也为水处理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为水科学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拓展了新的舞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地级市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的总体目标,并配套了“1+N+M”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其中,“N”是N个部委,各有分工;M是指各个省市,要制定相应的污水再生利用实施方案。在“1+N+M”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未来15年将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高速发展期。此后,《“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目标,对中下游的污水利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十大”,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实现扩绿,再生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另外,“二十大”还提出要“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进一步扩大了再生水的应用空间。为深入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再生水利用试点,如环境部牵头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信部牵头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水利部牵头的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等。再生水系统的特点与利用模式再生水系统可以定义为非传统的供水工程,其利用模式一般可分为四种:一是集中式利用系统,即在下游集中收集污水,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污水为水源,进行集中处理,再将再生水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上游用户。目前我国大部分再生水利用系统采用这种模式。其水质可靠性及保障能力较高,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地区;但也存在管网建设工程大、输配能耗高的缺点。二是分散式利用系统,即将一个小区或一栋楼的污水收集处理后就地回用,也叫中水利用。但实践证明,分散式利用系统因运行不易稳定、难运营、难监管等,面临较大管理挑战。三是分布式利用系统,它介于分散式和集中式之间,即在一定区域内建设若干污水厂(再生水厂),生产的再生水就近利用。其优点是管网建设距离短,但需要考虑规模效应、用地等影响因素。四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即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生态利用、自然储存(水银行)、输配调度等手段,将再生水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可以促进城市水体的长效运营管理,再生水功能定位向“城市第二水源”拓展,以此提高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促进三水统筹治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发展从被动控制向主动利用转变;三是促进处理标准制定,破解“污水排放标准”面临的多方面制约,以用定质、以质定管,推动水环境精准治理、科学施策,实现“一地一水一策”。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已确定首批共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我国再生水利用的现状与案例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自2000年以来逐步提高,到2020年,全国平均再生水利用率约为20%。水资源量越少的地区再生水利用的需求越大;人均GDP越高的区域,再生水利用量也相对越高。北京市是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典型城市,也是值得效仿借鉴的案例。按照北京市的统计口径,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60%,再生水供水量已占城市总供水量的27.6%,即北京市近1/3的供水来源于再生水。再生水成为北京市名副其实的第二水源。北京市水资源禀赋较低,因而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再生水利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标准,是全国关于再生水的标准最系统、覆盖面最全的城市。如2000年出台的《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鼓励再生水的使用;再生水热泵系统、安全生产、再生水用于绿地灌溉、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地下再生水厂安全运行等都有相应的标准;2021年出台的《再生水利用指南》,分工业利用、空调冷却、市政杂用和景观环境四部分,做了详细规定;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本市再生水价格有关的问题的通知》,规定再生水可以由再生水供应企业和用户按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还提出使用再生水的用户不用缴纳水资源税和污水处理费。这两个利好政策可以极大的推动再生水的利用。目前,北京市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态用水,占比92%;同时,也作为水源供给工业企业,城区9座热电厂全部利用再生水;另外,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将再生水作为电子超纯水使用。在国际上,将再生水作为超纯水水源的仅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几点认识与再生水发展建议再生水利用技术、经济可行,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多赢途径。大量实践证明,再生水就近可取、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和“工业第一水源”。再生水利用效益显著、技术可行,且有政策保障和运营经验的支持。特别是在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早布局、早受益。近中期要实现污水处理厂转型、升级和分质供水。未来5~10年,污水处理厂将被重新定义,从单一的治污功能向治污和供水双功能转变。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再生水供应收取供水费,以此确保资源的持续供应;同时,还要推进多水源供水、分质供水,将再生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纳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等。中长期要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未来10~20年,以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为导向,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城市水系统(“三水”共治)。再生水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再将生态环境水作为第二水源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循环利用。供水、排水与水环境、水生态建设,要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运营。建立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构建循环利用系统规划理论、水质净化技术体系、生态构建技术体系、长效运维技术体系、水质指标体系和再生水利用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体系等,保障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加强政策管理与监督体系,推进水权交易,如再生水生产与储存、取用(水银行)等。
  • 提供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半导体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访大会执行主席卢红亮教授
    “2024中国检测技术与半导体应用大会暨半导体分析检测仪器与设备发展论坛”于2024年7月11-13日在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大会以“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产品展览+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学术墙报+晚宴交流”的形式召开,91个口头报告专家及15个提供墙报的学生,分别来自于半导体检测领域知名科研院校、半导体制造企业、半导体检测企业等。大会设立了包括集成电路晶圆级缺陷检测技术、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及失效分析、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及封装技术、半导体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等在内的15个分会场报告,多样的报告主题讨论极大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融合创新。会场外也精心布置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展位,如安捷伦、珀金埃尔默、北方华创等,他们纷纷展示了各自在半导体量检测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本次大会执行主席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卢红亮。在采访过程中,卢老师首先是针对当下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发展方向阐述了自身的看法;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他还为我们详尽地说明了本次大会举办的目的以及所开展的工作,最后抒发了对大会未来的规划。以下是现场采访视频:突破封锁,走自主发展之路仪器信息网:在当前中美冲突的国际情势下,请您谈谈中国的半导体量检测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卢老师:自中美贸易战以来,我们的集成电路的发展应该是得到了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核心的装备方面,尤其我们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半导体的量检测设备。以前的这些设备因为都是涉及到非常高尖端的一些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基本上是进口,现在的话由于高端的技术来说,国外可能对我们新的进口需要我们自己国产化或者自主化,因为如果他们把最好的设备给我们用,那就是我们的技术会迭代的比较快,现在因为贸易战的原因,所以就是说国外可能对我们新的出口,也对我们的制造过程中的良率的提升,然后技术的迭代激进的发展以及芯片的这种更新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在困难中实际上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就是说我们的设备仪器,尤其检测设备分析仪器,我们讲是我们的提高良率的“眼睛”,或者说它是一些核心关键的要素,必须突破他们的封锁,要走自主发展之路。这里面我们以前在这块应该说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因为都是进口,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国产化的支持力度相对不够。现在的话就是说需要自己突破,所以需要上下的紧密协同,或者说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发现的机遇着手,然后一个个来突破,所以我觉得应该机会更加多了应该是,但困难它挑战也是很大的。 从科学底层出发,突破技术核心难题仪器信息网:中国的半导体量检测产业发展将面对哪些具体的机遇和挑战?卢老师:就是说半导体或者集成电路,它在我们信息化社会里面应该是越来越重要和跟我们的方方面面的这种智能化,包括比如人工智能,包括信息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在核心的底层我们讲芯片,传感器还包括软件算法,芯片的话要提升质量,实际上我们过去的话我们是因为依赖中国巨大的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一个进步,但现在的话需要我们自己从底层来研发技术,突破一些最核心的难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在这块基于我们庞大的市场来说,应该还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机遇,所以说我觉得我们以前的都是中低端产品的这种市场化,或者说占据了很大的一个份额,但是中高端方面的高利润的方面,实际上我们是比较欠缺的,无论是就是说制程设备,还有我们刚才聊的检测仪器设备,因为它只能提高质量,提高稳定性、一致性,才能够增加产品的高的附加值。所以说这块的话涉及的面很广,也就是说整个芯片半导体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深水区,所以说更加需要我们能够从科学的底层出发,然后围绕着应用的需求进行技术的迭代跟突破。 提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交流的平台仪器信息网:您作为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您为本次大会设定的目标是什么?卢老师:我们讲刚才提到的整个半导体的发展,未来像中国的尤其大陆应该是还有很多机会的,但是我们讲的要提升发展和半导体发展到深水区,或者说到中高端到这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就面临很多我们真的要逻辑底层或者科学的基础,要有了以后才能够突破,否则的话可能只是说拿来主义,别人的产品我们只是模仿或者说不知道它的基本的原理也不会有创新。所以在这里面的话,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半导体的很多的这种市场的壮大,我觉得还是我们借助在国外的基础上,通过中国的大的市场来转化。当然因为现在国际形势大家都了解,实际上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这种限制,所以需要突破的高端技术的话,需要科学的这种基础研究跟应用的产品的这种产品化要紧密协同,但这里面我要组织会议的过程中或者组织会议的初衷就是希望产业链的上下游能有紧密的互动,然后产业跟学术或者说企业跟高校之间或研究院所之间非常深度的融合。这里面因为比如说技术研究跟产业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本身的话它的目标是不太一致的,但它实际上长远的目标实际上又是非常吻合的,所以需要中间的桥梁跟纽带来牵引,所以我们举办大会是希望做一个平台或舞台,让产业界的人跟科学家跟企业家有相互的,能够先初步的认识,后面再大家能够紧密的合作,来探索一些科技创新的火花。 产学研深度融合,共促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仪器信息网:大会围绕着目标,主要做了哪些安排?卢老师:我们大会的话跟一些传统的比如说产品的展会,或者说从我们高校科研院所做的学术会议也不太很大的不同。最主要我们的大会的形式主要是产学研的一个合作交流的大会,所以我们的大会的形式的话,通过一个行业技术的这种一些企业家来做报告,然后一些学术专家也同时来做报告,互相探讨技术的一些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所以我们大会形式的话,首先也是有上市公司的老总,同时有我们科学界的这种比如院士来做大会报告,同时的话我们针对我们半导体量检测技术领域的,无论从材料、器件、芯片、模组,一个链条的每一个维度都是需要测试的,所以做了很多专业的分会报告。还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为很多优秀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只有看到产业的这种发展,他们才会激发他们科学或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给一些学生有一些展览成果的一个舞台,同时让企业能够和学生也有互动,来牵引或者挖掘一些好的学生,让他们能够让学生在这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学以致用。还有另外的话,我们这次大会还有更大一个特点的话,我们给一些部分的院所的一些老师的科研成果做一个小的展示平台,据我自己了解的话,国内的很多老师都有做样机或者成果的出产品的能力,但它怎样产品化商业化过程中,限于它对市场的了解不深入,以及比如运营精力的有限可能说在市场化从样品到产品的商业过程中还有很多欠缺的,所以我们希望让老师的东西能够有展示,让企业家看到老师的成果,让企业家来把它从0到1变成1到10到100转化过程,所以企业跟科学家相互的协同,把核心的技术能够通过转化转移,然后服务我们广大的市场。15个分会报告,涵盖半导体测试方方面面仪器信息网:本次大会具体有多少分会场主题?卢老师:主要有半导体材料成分的分析,还有一些器件结构的分析,同时的话有晶圆级的这种表面的形貌缺陷的检测,还有一些功率器件的一些电学检测,同时还有一些光电的检测,所以说还有封装好的这种器件的芯片的测试以及整个模组的测试,所以涵盖了整个我们集成电路半导体测试的方方面面,从材料物理化学到电学到光电到系统级的测试,或者自动化的测试,晶圆体的测试,所以我们大概有15个分会的报告,当然每个分会报告都有企业家跟科学家的参与,所以整个报告的话我们有91个报告,所以企业家跟科学家刚好是一半左右的一个分布。 仪器信息网:目前大会的举办情况是否达到了您的理想效果?卢老师:应该初步达到效果,因为我们这次也是第一次来做这样一个大会,规模相对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你是新生的会议,现在会议也挺多的,所以老实说初步的预期效果达到,但是很多细节问题还是受我们的一个场地的所限,包括我们组织能力的水平的所限,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打造平台型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仪器信息网:对于大会的未来您是怎么规划的?卢老师:希望是每年举办检测领域的一个产业大会。实际上我们除了检测会议上,我们还做了一个真空制造的大会,还有一个新材料的大会,实际上都是这样的产业的合作模式,我们刚好三个大会也是产业链上下游,所以我们就想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一个平台型的一个企业,能够服务于产业,然后赋能于学校,然后服务于很多我们一些想创新创业的人才,然后也支持很多企业的发展,还有为政府做很多的可能在咨询策划,让大家能够更加精准连接,少走弯路,然后做更高效率的一个创新。
  • 苏丹红的检测方法概要已经发表
    苏丹红事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因为苏丹红是一种强致癌性合成偶氮染料,在我国属于在食品中绝对禁用的色素,因此在我国相关的食品标准,部颁标准,或者地方性法规中,并没有列入苏丹红的检验方法,所以,这次的事件将我们检验界的同仁打了个措手不及。 目前厦门,重庆,辽宁的相关单位如检验检疫局均纷纷发表,开发出了自己的方法,基本方法均采用是HPLC法,因为苏丹红具有1,2,3,4等多种异构体(或者同系物),HPLC是基于完全预先分离,然后再以适当的检测器检测标定的方法,测定的结果也最可靠,相互干扰最小,所以,与各国药典委员会指导的检测方法的趋势相一致,是优先采用的方法。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欧盟认可的检测方法,作为我国苏丹红的暂行检验标准(规程)。 东南科仪已将译文转载,请到技术文章中去下载。 联络东南科技技术部亦可获得完整而详细的资料: 东南科仪 dongnan@sinoinstrument.com CDMA:13380008114(技术服务) 8119(销售) 广州:东风中路268号广州交易广场1706室(510030) 电话:020-83510088(十线) 83510550 83510358 传真:020-8351038 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60号舒至嘉园3座 (100044) 电话:010-62268660 62260833 62238029 传真:010-62238297
  • 泥石流监测仪器安装映秀红椿沟
    21日,价值近百万元的泥石流监测仪器,由北京空运至双流机场,然后运往映秀,安装在红椿沟,监视泥石流。这样,映秀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首发地红椿沟,就有了人工监测、仪器监测的双重“守望”。   8月14日和8月17日凌晨,红椿沟泥石流两次从山里冲出来,均堵塞岷江,造成重大险情。专家称,映秀红椿沟泥石流有300万方左右。目前仅冲下了100多万方,剩下的泥石流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强降雨而暴发。   沿着红椿沟向上400米,记者在一处农房前找到了一顶小小的军绿色帐篷。两名四川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监测员马继和邓浩,还有两名映秀特警中队的民兵陈先学和杨怀志,他们就是泥石流监测点的监测员,已经在此驻守了两天了。   监测点帐篷门口的写字板上写着:“8月21日白天,水位略微上升,变浑浊,H1滑坡零星落石,无其它异常”。简单的文字,就是监测员人工监测的内容,然而其中学问可不小。“降雨量达到30毫米,是泥石流发生的一个临界值。”马继说,雨量增大,会让水流变大,监测员就会格外警惕,然而水流突然变小,甚至断流,就要更加警觉,因为此种情况表示有地方被堵塞,水流在被蓄积,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同样,水流变浑浊也要特别留意,因为那表示有松散体正在被水流侵蚀,稳定性被破坏后也会形成泥石流。   除了看水流,还有就是要听声音。在红椿沟两边,不断有石头撞击声传来,时常惹得监测员探出头去看。一旦听到连续的撞击声,监测员也要发出预警。   肉眼观测外,监测点还有一套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这套仪器大约有微波炉大小,有一个话筒式的接收器,专门接受泥石流产生的次声波。“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只能用仪器来监测。”马继告诉记者,除了次声波监测仪,还有很多科学设备正在被运到红椿沟。届时,除了两台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在红椿沟两边的山上,将会安装6个雨量自动报警仪,在降雨量达到临界值时立即报警。同时,沟内还将安装一个视频装置,对沟内需要重点监测的物源进行监测,发现异动立即报警。所有这些设备收集的信息都将由一套汇总分析的控制系统来接收。   成都水文地质中心副主任许向宁高级工程师称,尽管设备在技术上较先进了,但仍不能代替监测人员,所以现在监测人员还是24小时值班。
  • 王颜红:用分析仪器检测出人生的分量
    她以女性特有的秉赋,精心呵护、培养团队,一丝不苟为各个科研团队和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攻克农产品检测技术难关,保障&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情系检测工作二十四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颜红。1986年7月,王颜红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分配到辽宁省地质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化学工作,1990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检测中心工作至今,现担任检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环境、食品中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及风险评估工作。   艰难起步,以仁爱之心呵护培养团队   200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体制改革大量裁减人员,检测中心只剩下包括王颜红在内的三人,然而随着研究所科研项目的增加和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检测需求却成倍提升,政府、企业的检测技术服务也在不断增加,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身为中心主任的王颜红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她立足于生态所的科研需求,着眼于国家食品安全发展的大趋势,积极与所领导沟通,制定中心发展规划,申请人员编制,广纳贤才迅速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技术队伍&mdash &mdash 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女孩,她们有的是从王颜红门下研究生毕业,有的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王颜红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和人文关怀,从管理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实验室环境改造、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培养、锻炼着这支年轻的队伍,从婚姻、住房和个人的进一步深造发展为她们搭桥、铺路,呵护着这群娃娃兵。她反反复复勉励大家:&ldquo 年轻人要有冲劲,出点格,偶尔犯错误没什么,千万不要迈不开步。&rdquo   而今,检测中心培养出了多名专家型技术人才,一支技术过硬、管理出色、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也已形成。依靠这支队伍,检测中心先后获得了绿色食品(环境)定点检测机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有机食品定点检测机构、地理标志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沈阳市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沈阳)等资质,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检测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获得了辽宁省直属机关团工委&ldquo 青年文明号&rdquo 、辽宁省直属机关&ldquo 三八红旗集体&rdquo 、省总工会&ldquo 五一巾帼先进集体&rdquo 和辽宁省&ldquo 三八红旗集体&rdquo 等荣誉称号。   专注检测,孜孜以求做好科研的&ldquo 后勤兵&rdquo   检测中心作为生态所大型科研仪器的集中技术服务部门,每天承担着大量所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检测服务任务。在王颜红的带领下,针对检测的需求特点,将仪器设备重新整合,组建了无机、有机和同位素分析服务平台,并每年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仪器原理与操作培训班,使检测效率大大提高。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检测方法不断更新,王颜红又组建了检测中心项目组,瞄准国际前沿检测技术,持续开展检测技术研发,累计开发检测技术30余项,多项技术在检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检测效率进一步提升。建立的元素形态分析、组学分析和同位素溯源等技术,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为更好地调配资源,王颜红负责建立了中科院所级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完善了各项制度、管理措施。通过每周定期检查网上记录,每个月公布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填报生态所大型仪器的运行数据。为争取财政部的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王颜红从全所整体利益和需求出发,设计和规划了&ldquo 十二五&rdquo 生态所仪器装备购置计划,围绕现有仪器与科研需求之间的矛盾、仪器的功能定位,完成了项目申报书的编制和申报,使得4000余万元的仪器修购计划得以落实,保证了生态所科研用仪器的先进性。   心怀社会,以责任感谋求&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方面,王颜红殚精竭虑,既是给相关企业提供数据让厂家安心,更是为社会、为公共安全操心。2008年我国奶粉污染事件爆发,各地奶粉样品蜂拥而至。王颜红放弃了节假日,带领检测中心在第一时间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第一批通过了国家的能力验证;24小时不停机,轮流倒班保证检测按时完成。   地沟油、瘦肉精及工业明胶等问题的不断出现让王颜红陷入沉思。光靠检测还不能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通过科研的积累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治措施。她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学院项目、农业部专项、省市地方科技项目,建立了农产品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为实现绿色农业生产、进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形成了特有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违禁添加物的筛查方法,解决了监督检查和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难题。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组建了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联合实验室,引进、吸收欧洲先进技术,为我国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主持研发了水质速测仪、食品安全速测系统及配套试剂,为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水质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经过近10年科研成果的积累,获得2013年度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2014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了《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等2部专著,编制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绿色食品荞麦》、《绿色食品方便主食品》和《土壤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等行业和地方标准13项。发表文章50余篇,专利8项。   情系检测,一组组数据凸显不平凡的贡献   王颜红领导的检测中心一直秉承&ldquo 客户第一&rdquo 的服务宗旨,处处为客户着想,细致周到地为外地客户买好车票,亲自送上车,耐心通俗地给农民解释。&ldquo 客户第一&rdquo 首先是要保证检测的质量,&ldquo 价格可以商量,质量不能打折&rdquo &mdash &mdash 这句话成了王颜红的座右铭。   她领导团队承担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的监督检测,累计为社会提供分析数据30余万个;率先提出以县为单位的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评价与规划,完成辽宁省38个县区的环境评价项目,监测面积累计达6000余万亩,为全省农业结构布局和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报告;针对省市县及企业不同层次检测机构的现状和需求,开展实验室建设及检测技术培训。五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已累计为全国培训检测技术人员1100余人次,推动了辽宁省检测体系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和企业自律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面对让全国老百姓痛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她清醒地认识到:确实有不法商家利欲熏心,但大多数生产企业还是有责任感的,他们积极送样检测就是担心产品里有毒有害的物质超标。通过承担国家省市相关科研项目,针对辽宁省设施蔬菜的特点,她的团队研究发现了设施蔬菜农药残留间隔期不足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监督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倡导12家技术力量强的单位企业成立了沈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针对辽宁省各市、县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员实验能力低、质量管理不严格等问题,采用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方式,协助辽宁省农委在省内各市建立了市县级质检中心,其中20个市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已通过省级验收。通过不断努力,又积极争取到辽宁省绿色农产品检测服务平台、绿色农业沈阳研究中心、辽宁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辽宁省土肥站有机肥检测站、辽宁省商检备案实验室等多项资质,为社会服务创造了技术条件。   为了维护社会的公信、保证食品的安全,王颜红以其柔弱的身躯带领团队用分析仪器检测出了无数个数据,同时也检测出了人生沉甸甸的分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