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病毒灵

仪器信息网病毒灵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病毒灵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病毒灵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病毒灵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病毒灵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病毒灵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病毒灵相关的解决方案。

病毒灵相关的资讯

  • 病毒研究 | 日立电镜带你直面诺如、甲流病毒
    诺如病毒可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的 一种病毒 《试验样品提供者》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Etsuko Utagawa老师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甲型H3N2流感病毒与普通的感冒相比, 传染能力较强,甲型H3N2流感是一种由粘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多种动物的呼吸道传播(狗,鸡,鸭等),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有时会出现腹泻和呕吐。腺病毒可能导致结膜炎、 肺炎等的一种病毒导致禽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即病毒,它的大小仅为30〜 150纳米(1纳米:十亿分之一米),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电子显微镜在这些病毒的治疗方案研究和药品研发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介绍: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日立集团旗下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本公司秉承日立集团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始终追寻“简化客户的高科技工艺”的企业理念,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积极为教育、科研、工业等领域的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面科学仪器和前处理设备,以及各类色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广大的日立客户,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等十几个主要城市设立有分公司、办事处或联络处等分支机构,直接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专业优质的各类相关技术咨询、应用支持和售后技术服务,从而协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其目标,共创美好未来。
  • 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在单病毒粒子--单细胞水平上研究病毒的感染
    病毒的感染研究通常是在大量细胞实验中进行的,一般要将许多培养细胞同时暴露于病毒中,这就使得研究单个病毒侵入事件和研究病毒在单个细胞之间的感染传播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通过温和的、微通道和力反馈控制的探针,将单个病毒粒子突破性的沉积在选定的单个细胞上,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控制,在单个病毒粒子--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病毒感染。FluidFM技术可以帮助阐明关于毒性、病毒复制或宿主免疫应答的基本问题,从而促进新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放置单个病毒粒子单个病毒粒子可以被放置在您选择的细胞上的确切位置注入单个病毒粒子直接将单个病毒粒子注入特定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测量生物量的变化测量细胞硬度的变化和单细胞力谱对感染细胞进行分离、提取和分析分离被感染的细胞,或进行单细胞活细胞提取,进而进行测序、质谱等分析观察和监测通过集成的成像系统和追踪软件对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 FluidFM技术如何提升您的病毒学实验? 1. 在病毒感染方面获得全新的视角FluidFM技术为病毒学研究引入了新的实验可能性,允许在贴壁细胞培养中控制病毒粒子与您所选择的细胞进行的相互作用。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细胞进入和感染机制方面;细胞反应、病毒协同性和病毒生命周期阶段;增殖,扩散率和细胞间感染方面FluidFM操作病毒的工作原理 2. 量化宿主防御和病毒协同性通过在细胞上放置一定数量的病毒粒子,宿主细胞对病毒的防御就可以被量化。因此,可以研究感染概率、宿主防御的局限性以及病毒粒子之间的合作关系。1个病毒粒子通过FluidFM微管的空心悬臂准备放置。图片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P. Stiefel提供。4个病毒粒子沉积在一个选定的单细胞上。图片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P. Stiefel提供。 3. 监测病毒在细胞间传播FluidFM技术一体机集成了CO2和温度控制的活细胞模块,同时也集成了成像模块。这保证了受感染细胞的细胞培养环境,并与软件支持的自动追踪功能一起,允许长时间观察受感染或操纵受感染细胞。这使得我们可以详细了解病毒感染是如何从宿主细胞传播到邻近细胞乃至传播到其他培养细胞的。 4. 将单个受感染细胞导入正常培养基,或将单个正常细胞导入处理培养基轻柔地从贴壁或悬浮培养中取出单个细胞,以高的精度定位地将其放入另一个孔板中,这样的操作可以充分保证细胞的活力。使得将单个感染细胞引入健康培养基后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将健康细胞、耐药细胞或药物处理后的细胞放置于受感染的培养基中。分离单个细胞 5. 单细胞活细胞的提取,以便进一步分析FluidFM技术可以根据形态学或荧光标记从培养物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在保持完全存活的情况下,这些感兴趣的细胞可以在新的培养皿中扩增,或进行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分析。甚至可以进行单细胞活细胞检测,如Live-Seq、TOF等。 6. 从感染的单细胞中获得单细胞力谱FluidFM探针集成了力学反馈功能,允许定量的机械相互作用,可达pN别的力学分辨率。测量由单个细胞感染引起的生物物理变化,如硬度的变化,粘附力的变化,甚至质量的变化。因此,FluidFM可以将病毒在宿主细胞上引起的形态变化与机械变化联系起来。单个细胞从完全贴壁、融合的培养状态中被拽离出来,并记录单细胞力谱。视频由德国Würzburg大学医药与牙医科学院A. Sancho和J. Groll提供参考文献:[1]. Koehler, M., Petitjean, S.J.L., Yang, J., Aravamudhan, P., Somoulay, X., Lo Giudice, C., Poncin, M.A., Dumitru, A.C., Dermody, T.S. & Alsteens, D. Reovirus directly enganges integrin to recruit clathrin for entry into host cells. (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2149.[2]. J. Yang, J. Park, M. Koehler, J. Simpson, D. Luque, J.M. Rodriguez & D. Alsteens. Rotavirus Binding to Cell Surface Receptors Directly recruiting a-integrin. (2021). Advanced Nanobiomed Research.[3]. Guillaume-Gentil, O., Rey, T., Kiefer, P., Ibáñez, A. J., Steinhoff, R., Brönnimann, R., Dorwling-Carter, L., Zambelli, T., Zenobi, R., & Vorholt, J. A. (2017). Single-Cell Mass Spectrometry of Metabolites Extracted from Live Cells by Fluidic Force Microscopy.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analchem.7b00367.[4]. Guillaume-Gentil, O., Grindberg, R. V., Kooger, R., DorwlingCarter, L., Martinez, V., Ossola, D., Pilhofer, M.,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6). Tunable Single-Cell Extraction for Molecular Analyses. Cell, 166(2), 506–516.[5]. Guillaume-Gentil, O.,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4). Isolation of single mammalian cells from adherent cultures by fluidic force microscopy. Lab on a Chip, 14(2), 402–414.[6]. Guillaume-Gentil, O., Potthoff, E., Ossola, D., Dörig, P.,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3). Force-controlled fluidic injection into single cell nuclei. Small, 9(11), 1904–1907.[7]. P. Stiefel, F.I. Schmidt, P. Dörig, P. Behr, T. Zambelli, J. A. Vorholt, and J. Mercer. Cooperative Vaccinia Infection Demonstrated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Using FluidFM. Nano Letters, 2012.
  • 毒豇豆之外的“顽固性病毒”
    海南省——这个正要被打造成国际旅游岛的地方,目前却正在被“毒豇豆事件”所困扰。   据海量的媒体报道,经多次检测,海南的豆角都含有水胺硫磷。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农药,国家明令禁止将其用于果、茶、烟、菜、中草药等植物或蔬菜、水果上。因为它能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头痛、恶心 重者昏迷、呼吸困难。   毒豇豆体内的毒性显而易见,并且一旦发现,容易去除 但其之外的三种无形的“顽固性病毒”,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一、食品安全意识长期缺失   与其他“毒性事件”一样,“毒豇豆”东窗事发,也不是偶然的。   据报道,多年来,做为事件源头的三亚市农业局,竟然没有一台定量检测农药残留的设备,而只有定性检测设备,是否超标,根本无法得知。在这一事实的背后,足以说明当地长期以来对本地农产品的“信任”程度实在很高。长期信任的惯性,导致对“安全”意识的忽视与麻木,这种“无意识”,实在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有人指出,海南的豇豆销往全国,为何是在武汉首先发现有毒?答案是,武汉有全国领先的检测设备与体系,仅近年配置的硬件就花费近千万元。与武汉相比,海南三亚恐怕缺的不仅是钱,更主要的,还是意识问题。   对海岛农产品的过度自信,食品安全意识长期淡漠以及侥幸心理,从而导致这次事件成为一种必然。这种意识上的淡漠,一直是我们社会的“顽固性病毒”。   二、危机来临掩盖事实找借口   有消息称,当武汉市有关部门将执法措施告之海南方面并请予以协助时,海南有关部门的第一反应是抱怨武汉方面应该以内部通报方式先进行沟通,不该将此事公示于众。   事发之后,三亚市称抽查的3000份豇豆,仅5份样本水胺硫磷超标,但是对于有关崖城镇豇豆含有水胺硫磷的结果,他们并不否认。而令人意外的是陵水县,该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称,陵水县生产的豇豆,被查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这一说法不准确。他说,据该县组织人员调查,陵水生产的豇豆并未含有禁用农药,有可能是其他市场上的“水货”。   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听得表扬,见不得批评,甚至对一些善意的提醒也视为大忌。而当危机已经发生的时候,仍然习惯性地加以否认和掩盖,其结果只能是贻误时机,反而使事件扩大化。这种顽固性“心理病毒”,在某种程度上讲,其“毒性”甚至更大。   三、监督检测机构和制度不健全   事发之后,为应对危机,三亚市在两个“出事”的产地设立了两个检测组,但显然不够,检测给很快就处于超负荷状态,一是只能检测两个地方的产品,二是检测品种也只能限于豇豆、茄子、苦瓜等,其他品种根本顾不上。   另据报道,近日人们发现,做为另外一个事发中心地的海南陵水县,出现了这样一个“黑色幽默”事件:该县购买了30台检测仪,免费分发给收购瓜菜的老板,让他们边收边检测,声称是可以从源头杜绝不合格的反季节瓜菜流向市场。这一举措无疑是让老板们行使起政府部门的职能。   而且该县语焉不详的是,免费分发的30台检测仪是何时购置何时分发何时启用的,是不是在“毒豇豆”东窗事发后才匆忙购置的?如果是事发后购置的,那陵水县关于本县豇豆无毒的自辩就没有任何公信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可能遇到“突发性危机事件”。因此,我们都需要具备这样的危机公关知识:“事前做好准备、事中坦诚面对、事后真正改悔”。   海南“毒豇豆事件”,清晰地暴露出当地在“危机公关”方面的薄弱。看似简单的三个环节,其中却包含着不简单的事件全过程,任何环节出现不健全并出现漏洞,均会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果,比如有可能会出现全面的信任危机。   不解决这些问题,难免会出现下一个“毒XX”。   对于“毒豇豆事件”,我们关注于事件本身,更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那些隐形的“顽固性病毒”,因为历史的经验证明,往往这些“病毒”,才是“毒性事件”的根本起因,并且,危害更大。
  • 嘉兴511师生感染诺如病毒 桶装水检出病毒
    自1月下旬以来,嘉兴市海宁、海盐两地部分学校陆续出现聚集性师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当地疾控中心检测,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共有400多名师生因此就医。为防止病毒大范围传播,海宁、海盐两地教育局相继发布调课通知。   2月20日,记者从嘉兴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12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已涉及海宁、海盐的10所学校、3所幼儿园,累计报告发病人数上升至511人。   另外,海宁、海盐两地送至省疾控中心的水样也有了结果。23份已开封桶装水水样,3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而未开封的桶装水水样,虽未检出诺如病毒,但发现菌落总数超标,不符合饮用标准。   目前,嘉兴已叫停学校桶装水供应,并对学生饮用水情况展开彻查。   进展   昨天仍有不少师生腹泻就医   报告发病人数上升至511人   昨天下午三点,海宁市人民医院输液室,仍有不少年轻的面孔,不少学生神情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挂盐水,边上陪同的家长也一脸担心。   14岁的吴昊天是海宁紫薇小学六年级学生,妈妈陪着来医院复查。   &ldquo 昨天(19日)早晨起来就不舒服,一个上午吐了五六次,吃了就吐,还拉肚子。&rdquo 吴昊天的妈妈只能请假带儿子上医院,&ldquo 到了医院,才发现里面都是孩子,情况和我儿子类似,都是上吐下泻。&rdquo   吴昊天的妈妈说,儿子班上有43名同学,十多人都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   不光是孩子,老师也有&ldquo 中招&rdquo 的。孙老师是紫薇小学的老师,昨天她整整挂了4瓶盐水。   &ldquo 19日下午感觉到不舒服,晚上7点开始上吐下泻,都吐到痉挛了,晚上10点来挂的急诊。&rdquo 孙老师说,学校好几个老师都出现了类似症状。   &ldquo 我们怀疑是饮用水的问题,喝热水还好,我课多口渴,兑了点冷水,就出状况了。&rdquo 孙老师虚脱得厉害,整个人看起来都没精神。   海宁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苏旭红说:&ldquo 病毒有潜伏期,今天来就医的师生大概有80人,比起前两天少了很多。&rdquo 苏旭红说,17日开始有零星学生来就医,18、19日达到高峰,截止到昨天下午,海宁人民医院已陆续收治了380名师生,都是诺如病毒感染。   记者从嘉兴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昨天12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已涉及海宁、海盐的10所学校、3家幼儿园,累计报告发病人数上升至511人。临床表现以呕吐、恶心为主,辅以腹泻、发热、腹部不适等症状。   检测   学校桶装水检测结果出炉   3份开封水样检出诺如病毒   事发后,两地疾控中心立刻把学生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检测,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   &ldquo 根据桶装水的商品标签,我们发现,两地桶装水的产地是一样的,都来自同一家厂商,应该是一个水源地,我们一开始就怀疑可能是桶装水引起的。&rdquo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富小飞说。   18日下午,海宁送了19份水样、海盐送了4份水样到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昨天中午,检测结果出来,其中有3份水样是诺如病毒阳性。   &ldquo 因为是纯净水,检测病毒本来很难,但既然能够检测出来,说明病毒数量已经挺多了。&rdquo 富小飞说,这3份水样都是已开封的、学生饮用过的桶装水。   富小飞说,发病学生检测出诺如病毒阳性,饮用水也检测出诺如病毒阳性,基本可以认定是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那么,未开封的桶装水有没有问题?   富小飞说,嘉兴疾控也对未开封的桶装水进行了检测,未检出诺如病毒,但却查出菌落总数超标,&ldquo 一般来说,水里检测出细菌的话,说明已经被污染了,肯定不符合饮用水标准。&rdquo   那么,还有多少人在饮用这家厂商的桶装水?   富小飞说,主要集中在海宁、海盐、平湖、嘉兴市本级,&ldquo 主要是公司、部门和学校在饮用,散户很少。&rdquo   应对   嘉兴已叫停学校桶装水供应   并对学校饮用水进行彻查   记者了解到,海宁多数学校饮用的桶装水是由湖州的一家公司生产 而这家公司的另外一个品牌,也供应到海盐,是当地供应给学校的桶装水三大品牌之一。   昨天晚上,记者联系到这家桶装水生产企业的经销商,钱经理说,&ldquo 2005年,这家企业经过招投标成为海宁学校桶装水的供应商之一,到今年已经是第9年了,一直都没发生过问题。&rdquo   对于疾控的检测结果,钱经理也很困惑,&ldquo 难道是水源出了问题?这就要等质检部门的检测结果了。&rdquo   昨晚,记者向桶装水生产公司相关人员核实情况,但截至晚上9点半,对方一直没有接电话。   记者从海宁、海盐教育部门了解到,两地目前已经叫停了对学校桶装水的供应。另外,相关部门也将对学校饮用水情况展开彻底的调查。   下周一,两地学校将恢复正常上课。   在此空档期,各所学校将对食堂、饮水机、厕所等进行全面消毒,给家长发放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防控知识资料 嘉兴市、县相关部门也会对全市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OPTON微观世界|病毒-亦敌亦友
    截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冠肺炎已经引起全世界超8800万冠肺炎确诊病例,此次新冠肺炎疾病平均死亡率约2%左右,造成了数万名患者死亡,营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形势下行。其实在人类历史上,有多种病毒会引起的疾病大流行,造成的伤亡远远大于此次新冠肺炎。天花病毒(Smallpox virus) 该病毒会引发烈性传染病天花,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在16-18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则约在1.5亿人以上。19世纪至20世纪初,天花依然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 登革热病毒,该病毒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可引发急性传染病登革热。这种疾病最初发生在热带地区,通常大多是发生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这种环境下极易滋生大量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的爆发规模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登革热出血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1亿个登革热病例,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登革热影响所有年龄的人,但是大部分的登革热却发生在年龄15岁以下的儿童。马尔堡病毒 该病毒最早在1967年发现于德国马尔堡,引发的传染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该病毒可以通过体液(血液、排泄物、唾液、呕吐物等)传播。病患者病状为发高烧,腹泻、呕吐,身体各孔穴严重出血。通常病发后一周死亡。病发死亡率为25%至100%。对于这种具高度传染能力,而同时致命的疾病,目前没有任何疫苗或医治的方法。埃博拉病毒 该病毒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目前还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从1976年至2012年爆发了23次。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甲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SARS冠状病毒 该病毒可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即我们熟知的SARS。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该病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该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病毒与其他生物不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病毒可以引起人类、动植物、昆虫的多种疾病。可见,病毒作为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灾难。 但是病毒也是有分类的,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感染人类。并且由于病毒在细胞内繁殖速度快,数量巨大,结构简单等特点,也为人类的生物技术带来了天然的载体。由于一般病毒的尺寸很小,只有几十到一百纳米,所以常规只能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但是随着现代电镜技术的发展,扫描电镜也可以对其进行观察。下图是场发射扫描电镜STEM模式下拍摄的噬菌体病毒的照片。未经染色处理的T4-Phage噬菌体,使用STEM探测器获取高衬度图像(左),噬菌体的结构示意图 这是基于这种噬菌体病毒而发展起来的称为“噬菌体展示”的技术给人类制药带来了巨大的飞跃。这让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可以用来进化新的蛋白质。噬菌体技术可产生抗体,用以中和毒素,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治疗转移性癌症。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编码多肽的外源DNA片段与噬菌体表面蛋白的编码基因融合后,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呈现在噬菌体的表面。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可保持相对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并暴露于噬菌体表面。导入各种各样外源基因的一群噬菌体,就构成了一个呈现各种各样外源肽的展示库。当用一个蛋白质去筛查一个噬菌体展示库时,具体的操作过程其实是用这个蛋白质与该库中的全部噬菌体同时进行反应,以测试蛋白质与噬菌体的结合能力。所用的蛋白质会选择性地同(暴露于特定噬菌体表面的)某个外源肽相结合,从而分离出展示库里的某个特定的噬菌体。噬菌体展示技术示意图 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体库省去细胞融合步骤,避免了因杂交瘤不稳定而反复亚克隆的繁琐程序,极大的提高库容量,从杂交瘤的几千个克隆升至106个。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直接得到抗体基因,便于进一步构建各种基因工程抗体,还可用于一些难于制备的抗体,如弱免疫原、毒性抗原等,以及人源化抗体。由于噬菌体展示技术周期短,在细菌中增值,因此适用于抗体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噬菌体抗体库的巨大优势,让其在后基因组时代具有多种应用。该项技术也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人们已经使用此种噬菌体展示的方法,对抗体进行定向进化,从而获得新的药物。第一个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药物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于2002年获批并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和炎性肠道疾病,,阿达木成为销售额最高的生物药“药王”,仅2017年销售额就达到184.3亿美元。 由此可见,病毒并不是仅仅是人类的敌人,只要我们了解了其基因表达的特点,将所需的蛋白质进行直接表达,也可以是人类的生产工具,让其为人类工作。
  • H7N9病毒基因仍在演变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国际流感专家表示,H7N9病毒仍然可能在同其他病毒株交换基因,寻找令它变得更加强大的基因。如果基因交换成功,世界可能将面临致死性禽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但是它也可能失败,然后不了了之。   据报道,这种病毒的不稳定性也引发有关是否H7N9可能对罗氏公司的达菲变得具有抗药性的疑问,对该病毒基因数据的分析已经表明这种可能性。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流感病毒学家温迪.巴克莱(Wendy Barclay)说,即使我们手上只有三个基因序列,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个序列跟其他两个不太吻合。所以我们可能认为,这种病毒仍然在四处寻觅它喜欢的基因类型。   据报道,迄今为止来自于三名H7N9死亡感染者的样本的基因序列数据显示,H7N9病毒是所谓的"三重重组"病毒,混合了来自亚洲鸟类中发现的三种流感病毒基因。   研究人员在上周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对该病毒的来源进行了仔细分析。   研究人员称,迄今为止,这种病毒重组似乎发生在鸟类身上,而不是在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身上,这是一个稍微令人安心的迹象。这个过程可能将继续,并可能意味着距离病毒发现一种可以令它在鸟类迅速传播的形式还有一段距离。   据报道,最近的大流行病毒包括2009年爆发的H1N1"猪流感"病毒,是哺乳动物和鸟类流感的混合物。专家说这些杂种更可能症状轻微,因为哺乳动物流感倾向于让人类患病不如禽流感那么严重。   而纯粹的禽流感病毒,比如新的H7N9和自从2003年以来杀死622个患者当中371人的H5N1病毒,通常对人类更加致命。   据外媒报道,荷兰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后发现,病毒基因正在大范围传播,并出现基因变异。而且这种变异在未来可能继续,使得人传人的风险变大。   据报道,研究人员就基因数据进行分析,称该病毒的基因多样性程度,已与之前在禽类中大范围爆发的其它H7病毒株相仿。   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RIVM)的病毒专家吉柏曼斯(MarionKoopmans)表示,我们采样研究来自中国的病毒,发现其基因多样性堪比数年前在荷兰大爆发的病毒,以及在意大利爆发过的病毒。   他说,这意味着H7N9将能传播更广,现在的重点是搞清楚如何传播。   从病毒的基因多样性看,该病毒有能力实现重复变异,因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率升高。   吉柏曼斯说,这种病毒传播也许是在鸟类之间、也许是在哺乳动物之间完成的,但现在还不清楚它跟哪些动物有关。   吉柏曼斯领导的团队将H7N9病毒数据与2003年在荷兰禽类和人类大规模爆发的H7N7病毒、以及1999和2000年在意大利禽类中大规模爆发的H7N1病毒作了比较。   研究报告指出,H7N9病毒肯定已经广泛传播,并达成了基因多样化。病毒已经完成了一些演变,且未来可能继续变异,升高大规模人际感染的风险。   中国流感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则称,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夜光”蛋白能快速分析检测病毒
    尽管针对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诊断测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仍需要复杂的技术来准备样本或解释结果,这使得它们在医疗资源稀缺地区的推广变得不切实际。发表在15日《ACS中心科学》杂志上的一种灵敏的方法,可在短短20分钟内分析病毒核酸,且可使用“夜光”蛋白质一步完成。萤火虫的闪光,琵琶鱼发光的“诱饵”,浮游植物覆盖的海滩出现幽灵般的蓝色,都是由同一种被称为生物发光的科学现象驱动的。涉及萤光素酶蛋白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发光的效果。这种萤光素酶蛋白已被整合到传感器中,当它们找到目标时,这些传感器会发出易于观察的光。这种简便操作性使这些类型的传感器成为现场即时诊断测试的理想选择,但到目前为止,它们还缺乏高灵敏度,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需要许多步骤和额外的专门设备来检测复杂、噪音样本中的低信号。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研究小组使用CRISPR系统相关的蛋白质,将它们与一种生物发光技术结合起来,这种技术的信号只需一台数码相机就能检测到。为了确保有足够的RNA或DNA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进行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这是一种在大约38℃的恒温下工作的简单方法。使用发光核酸传感器(LUNAS)的新技术,两个CRISPR/Cas9 蛋白对病毒基因组的不同相邻部分具有特异性,每个蛋白都有一个独特的萤光素酶片段附着在它们上面。如果研究人员正在测试的特定病毒基因组,这两个CRISPR/Cas9蛋白将与目标核酸序列结合并相互靠近,从而使完整的萤光素酶蛋白在化学底物存在的情况下形成并发出蓝光。当对从鼻拭子收集的临床样本进行测试时,RPA-LUNAS在20分钟内成功检测到新冠病毒RNA,即使在每微升200份拷贝的浓度下也是如此。
  • 《科学》网站:美国“悄悄”重启争议病毒实验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国政府机构已“悄悄”批准曾引发巨大争议的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这类被认为“危险”的实验在被禁多年后将很快重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实验可将H5N1禽流感病毒改造得易于在哺乳动物间传播,被认为可能带来人际传播风险。《科学》杂志网站8日一篇独家报道说,在相关实验被暂停4年多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一个委员会去年“悄悄”批准了重启实验。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一名发言人表示,由于包含专利等信息,不便公开相关评审资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一个美国政府评审小组在去年悄悄批准了两个实验室提出的实验申请。这类研究曾被认为太过危险,所以联邦官员曾发布过罕见的暂停禁令。”这篇报道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文章说,其中一个实验项目已经获得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资助,“将在几个星期后启动”。另一个实验项目正在等待资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曾引发巨大争议。2011年,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病毒学教授河岗义裕、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罗恩· 富希耶的团队分别利用基因技术改造H5N1病毒,发现所得病毒能更容易通过空气在与人相近的哺乳动物雪貂之间传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批评者认为,这种传播能力更强的病毒如遭泄漏,可能导致人类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曾一度要求相关论文不得发表,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就此召开会议,相关研究被一度暂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支持者则认为,此类实验有助增进对禽流感病毒的理解,帮助应对禽流感病毒可能自然出现的变种。在多方磋商后,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科学》杂志在2012年先后发表了相关论文,相关研究也在2013年恢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4年,美国政府生物实验室连续曝出多起安全事故,涉及炭疽杆菌、天花病毒、H5N1病毒等。当年10月,美国暂停多个病毒改造项目,其中包括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解除了相关资助禁令。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病毒采样管的科技含量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频发,防控形势严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量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病毒采样管仅需I类医疗备案,产品鱼龙混杂,招标参数关注点浮于表面,往往集中在采样管的材质、 规格尺寸、是否为灭活采样管等方面,忽视了更为关键的保存性能指标,为疫情的“动态清零”和“精准防控”增加了难度。1► 什么是病毒采样管,作用是什么?病毒采样管是一类用于保存病毒样本活性或维持样本中核酸稳定的一次性检测耗材。病毒采样管一般由一次性采样拭子、一次性病毒采样管和生物安全袋三部分构成。病毒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病毒保存液,分为灭活型和非灭活型两种,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中建议“人群筛查应选择具有病毒灭活功能,如含胍盐(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或表面活性剂的采样管”。它的优点是能够迅速灭活拭子当中的新冠病毒, 防止检测中出现交叉感染,同时能够抑制核酸酶的活性,维持病毒核酸的稳定。2► 拭子的科技含量与性能指标一次性采样拭子的是利用植绒技术,将尼龙绒毛垂直喷射在涂有胶水的ABS杆上制成的。可以完整、快速将采集患者病灶处的上皮脱落细胞脱离释放到保存液中,用于病毒检测。(一)尼龙植绒拭子优势高吸附:尼龙植绒拭子的“吸附”效率比其他拭子高20%~60%。快采集:植绒尼龙拭子仅需3秒~11秒即可吸收采集样品;而棉质拭子的取样时间长达15秒~120秒。高释放:国内一项病原体的采集实验发现,植绒尼龙拭子对病原体的采集后释放效率,在不同稀释浓度下都几乎与无拭子阳性对照组相近;而棉质拭子的病原体采集后释放效率明显偏低,且结果受稀释浓度影响更大。(二)拭子对人体的安全性疫情常态化监测使核酸大筛成为生活日常,一周三检、四检,甚至一些服务行业人员需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拭子需要直接接触口腔和鼻腔粘膜,因此安全性不容忽视。ISO10993-10: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分别从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和皮肤致敏性三个维度,对采样拭子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估,帮助我们挑选对人体安全的采样拭子。3► 病毒采样管的科技指标病毒采样管保存的拭子样本,需要送到分子实验室做核酸检测,由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性质极其不稳定,温度太高容易降解,随处可见的核酸酶也会导致其降解,因此采样管能否稳定保存病毒的RNA,成为核酸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采样管质量的好坏,除了“看得见”的指标,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指标。“看得见”的指标包括采样管材质、工艺水平、密封性,灌装准确度等直接观察的质量指标。“看不见”的指标则包括了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最低检测限保存效果、微生物指标、病毒灭活效率等方面,这些指标才是决定病毒核酸检测的关键。关键指标1: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病毒在保存管中被灭活,释放出遗传物质RNA,单链RNA在体外极其不稳定,极其容易发生降解和水解作用,病毒保存液的作用就是维持病毒RNA的完整,抑制降解和水解。温度、运输条件、保存天数都会都对RNA的完整性产生影响。RNA保护的越好,病毒的核酸检测越准确。不同病毒采样管的保存性能差异很大,上图A和D两品牌采样管分别测试4℃、25℃和37℃保存病毒24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果,A保存管ct值与刚采样时的ct值几乎无变化,说明保存效果较好,而D保存管,自第4小时起,已无法检出病毒核酸。关键指标2:最低检测限保存效果该项指标目的是为了确保低病毒载量的样本检得出,不发生假阴性误判。国家要求新冠检测灵敏度不高于500拷贝/ml,换言之,只要样本浓度不低于500拷贝/ml,就应该被检测到。而现实情况是,在大规模人群筛查,或者偏远地区核酸采样后,样本并不能立即送到实验室检测,原本病毒载量比较低的样本,有可能RNA降解比较严重,降至500拷贝/ml浓度以下,因此出现漏检,即假阴性检测结果。关键指标3:微生物指标达到“需氧菌总数(CFU/mL)≤200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mL) ≤ 100”的要求。病毒采样管中的液体为病毒保存液,其中添加了颜色指示剂酚红。正常情况下,液体应为偏碱性,颜色为紫红色。一旦采样管微生物不达标,其繁殖会导致液体pH值下降,保存液由红转黄,可以通过管子液体颜色,直观判断微生物是否达标。微生物的存在会加速病毒RNA的降解,影响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关键指标4:病毒灭活效率根据《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 (试行第二版) 》 通知,“人群筛查应选择具有病毒灭活功能,如含胍盐 (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 或表面活性剂的采样管,抗疫一线非常需要能直接灭活病毒的样本保存液,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样本采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应具备高效的病毒灭活效率,如下表所示,该病毒保存管可在 1min 达到 99.99% 的病毒灭活效率。4► 结语面对巨大的检测需求和市场,势必会出现良莠不齐的产品,但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冠核酸筛查领域,产品质量比价格更为重要,要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确保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不要因小失大。
  • 病毒溯源,笼罩在“德特里克堡”上的疑云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客不断借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对美国自身早期病例和生物实验室的重重疑云避而不谈。目前,已经有很多线索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年底之前已在美国多地出现。多国媒体、专家等纷纷表示,美方应拿出透明、负责态度,公布并检测早期病例数据,允许国际社会彻查德特里克堡和美国在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 “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201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疑点重重。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2019年7月大规模暴发“电子烟肺炎”并席卷多州,患者肺部CT部分区域呈现团状模糊的白色,呈现“大白肺”状态,与新冠肺炎症状极其相似。英国广播公司2019年9月称之为“美国电子烟肺病潮”,“病人症状包括咳嗽、气喘、疲倦,部分人曾经呕吐或腹泻”。  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发生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疾病,靠近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两家养老院出现不明原因导致肺炎的呼吸道疾病。2019年9月,马里兰州报告称“电子烟肺炎”患者病例数增加了一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说,自2019年7月开始,已有2807人感染“电子烟肺炎”,死亡68例。高烧、干咳、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磨玻璃状“白肺”影像——医生对病人的描述与新冠肺炎症状几无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但2020年2月份新冠肺炎开始流行后,疾控中心就停止了对“电子烟肺炎”相关数据的统计。另据美国媒体报道,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一家养老院曾经出现症状与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暴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电子烟肺炎”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美国的关键公共卫生危机”,“然后我们停止讨论这件事”。据估计,美国2019年冬季至少有3200万流感病例。生物学领域著名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遗传学家埃里克托波尔2020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质疑:“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关于美国疫情早期病例数据的疑问也有很多。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2020年1月21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2020年2月29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美国《棕榈滩邮报》和《迈阿密先锋报》日前披露说,佛罗里达州卫生部网站曾发布当地2020年1月和2月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71名患者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于2020年5月4日晚被删除,后来该州卫生部发现删除数据导致病例号中断,又不得不恢复相关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2020年11月在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检测了美国红十字会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采集的7389份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其中106份含有新冠病毒抗体。美国疾控中心呼吸道病毒免疫学团队首席研究员娜塔莉索恩伯格表示,这些研究前后一致,“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血液样本显示,美国5个州出现新冠肺炎的时间比人们之前了解的要早,有人在2019年12月就已感染这种病毒。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检测结果出来后,美国政府高官以“干扰对华溯源工作,对美国国家安全不利”为由叫停该溯源调查项目,封存了2020年1月2日以前的血液样本,不再检测。  “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连日来,多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发声,支持对美国、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该实验室曾是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一个站点,于2019年7月突然关闭。报告显示,这个特殊的实验室储存了各种致命病毒,如埃博拉、天花、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等。  菲律宾—金砖国家战略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近日联合举办线上论坛暨《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新书发布会。多名学者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发起网络联名请愿,呼吁国际社会扩大调查范围,尤其应调查美军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目前网上签名请愿仍在开展,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请愿发起人之一、曾任菲律宾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官的帕格利纳万发布新书《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帕格利纳万表示,各国应当以科学态度对待疫情相关议题,而不是施加政治干预。另一名请愿发起人、菲律宾专栏作家劳拉尔表示,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新冠病毒溯源应当扩大调查范围,纳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很多与会者表示,美国应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调查,回应世界对病毒溯源真相的强烈诉求。  活动发起的网上请愿书表示,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至今仍是世卫组织专家不能忽视的一个谜,种种迹象表明该实验室“非常危险”。菲律宾网友评论称,“美国甩锅武汉实验室,就是为了分散人们对德特里克堡的注意力”“美国不择手段拒绝世卫组织调查,就是怕更多的黑暗秘密暴露”“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南非民主独立党主席、开普敦市议员安瓦尔亚当斯日前在当地主流媒体《星报》等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部分人将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并认为世卫组织应考虑对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  俄罗斯《劳动报》评论员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日前在俄自由媒体网发表文章指出,一些美国病毒学家和官员曾多次承认,在中国出现疫情之前,美国已有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但该情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世卫组织专家组应前往美军德特里克堡和美方遍布全球的生物实验室展开调查。
  • 为应对新冠病毒粪口传播,元圭仪器推出消毒剂快速检测方案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除前期国家权威指南提出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之外,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还存在一定的粪-口传播。为了加强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002/t20200201_761163.html,其中,通知中附有《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方案中提出消毒剂、臭氧消毒的投加量下图所示,在抗击疫情期间,元圭仪器代理的英国百灵达产品中,现有用于游离氯和总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剂浓度快速检测用便携仪器和耗材,以确保各地区和单位对公众场所、污废水体以及垃圾的消毒安全保障工作有效实施。元圭仪器在全国均有销售及服务网点,欢迎各单位根据地区所在咨询当地服务网点。
  • 一文了解|登上热搜的“诺如病毒”
    日前,“诺如病毒”登上热搜。国内多地疾控部门发布紧急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腹泻已经进入发病高峰期,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疾控呼吁大家加强重视,做好防控。关于诺如病毒是什么、传播方式以及检测方法等核心问题,小编特地汇总整理了已有的公开信息,以飨读者。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于杯状病毒科的单链正股RNA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图源网络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何?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感染后有哪些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诺如病毒如何检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42-2016中规定,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主要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参考资料:中国疾控中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42-2016附件:GB 4789.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pdf
  • 茄科作物病毒检测技术获突破 新技术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
    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害生物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张永江团队研制出针对茄科作物易感的4种重大病毒的一步法高精准检测技术,填补4种病毒同步检测的国际空白,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可为马铃薯、番茄等茄科农产品的田间疫情监测和口岸检疫等提供快速高精准检测手段。该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植物病毒是制约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初期很容易被忽视。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测技术,是防止病毒入侵、生产无毒种子种苗、病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关键。茄科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是许多病毒的易感寄主。其中,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等4种病毒较为常见,会造成植株花序减少,果实病变甚至坏死,减产甚至绝收。针对我国茄科作物病毒病害防控对病毒检测技术的需求,张永江团队研发了一种一体化反应技术,可快速筛选并准确检测出茄科作物易感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该技术攻克了茄科作物易感病毒症状相似、种类多、基因差异小的检测难题,检测灵敏度可达1皮克/微升,而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是100皮克/微升。此外,单个样本中四种病毒的检测时间从大约5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检测成本降低40%。
  • 【新型冠状病毒“硬核”科普】消毒液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
    简智仪器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航天级产品供应商拉曼光谱技术变革推动者拉曼快检领军企业权威官方(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中明确说“新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是不是只要名字含“氯”的消毒剂、洗手液就能杀灭冠状病毒?食用级乙醇能不能用来消毒?过氧乙酸在家用安全么?这些疑问最近一直在微信群中被亲朋好友询问,下面让我们为大家进行简单的答疑解惑。一、明确有效的消毒品1、含氯消毒剂不是名字里面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含氯消毒剂其实是指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科学家研究认为其能迅速氧化、破坏病毒衣壳上蛋白质的酪氨酸,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吸附,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怎样选购才是对的?看成分!只要产品成分主要为次氯酸或写明了有效氯含量就可以。常见的市售产品名为84消毒液、漂白水等,在各大电商平台输入“次氯酸”或“含氯消毒剂”,可能搜索到的有效消毒剂比输入“84消毒液”得到的信息更多,然后再确认下产品成分是否正确,就可以放心购买啦。注意事项:1.有一定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使用时戴手套;2.不要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会产生氯气引起中毒;3.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4.宜现配现用,一次性使用,不要用超过50度以上的热水稀释。2、75%乙醇为什么要用75%这个浓度 ?酒精能够吸收细菌和病毒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菌灭活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会对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和病毒外壳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消毒能力。酒精浓度低于75%时,由于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也就是说,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疫情以来,大家都知道要购买75%的酒精,这时候,大家又被各种食用级、医用级、工业级酒精所困惑,到底食用级、粮食酿造的、工业级的75%乙醇能用么?其实,只要乙醇浓度达到了75%,这几个级别的都是可以用的。此外,70~75%浓度的酒精棉片也可以杀死病毒,但普通的湿巾是没有消毒作用的。乙醇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但乙醇易挥发,少量喷洒在身上或物品上是不会轻易引起燃烧的,只要喷洒时远离火源,都可以放心使用。3、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酸性,有强烈的刺激性酸味,易挥发。消毒效果: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分枝杆菌、细菌芽孢等,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强氧化性以及过氧化氢和乙酸的协同作用。适用于环境、非金属物体表面、餐饮具、果蔬、室内空气、医疗器械等的消毒和灭菌,也可用于消毒皮肤。消毒方法:根据产品说明进行稀释后,物品可浸泡、擦拭,皮肤擦拭后再用清水洗净。室内可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服装与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也可用这种方法,熏蒸后开窗通风15分钟后进入。毒性:过氧乙酸分解后产生醋酸、氧气和水,没有残留毒性。但高浓度的原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注意事项:1.原液腐蚀性强,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配制溶液时应佩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2.在做喷雾时,操作者应佩戴防护面罩或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3.原液贮存放置可以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原液应贮存于塑料桶内,在阴暗处保存,并远离可燃性物质。其稀释液更易分解,宜随配随用。二、无效的消毒品1、酚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市面上常见的消毒剂还有这两大类,主要是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苯扎氯铵(BZK)。这类消毒剂只对细菌及部分病毒有效,苯扎氯铵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无效,对氯间二甲苯酚暂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其对新冠病毒是否有效。因此,此类消毒剂作为日常的家用消毒可用,但对此次疫情消毒无效。因此,在选购消毒剂时一定要看清成分,千万不能依靠“消毒液”三个字去购买!2、含碘消毒剂常见含碘消毒剂有碘伏、碘酊、可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部分病毒和分枝杆菌,属中效消毒剂。多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不适用于家具消毒,对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明确效果。参考文献:【1】王咏龙,卢先娥;含氯消毒剂应用研究进展.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6)【2】沈伟,朱仁义;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消毒液及其研究进展.中国消毒学杂质,2010,27
  • 中国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诞生记之一
    p   10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新药注册申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50495d1-90f6-4331-93e5-c0cf04fd6e57.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与非洲团队合影 /span /strong /p p   “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发成功的相关信息,亮点纷呈,令人振奋。很多人不禁发问:埃博拉疫情远在非洲爆发,我国科学家是如何研制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与国外同类疫苗相比,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有何特点和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研究员及其带领的研发团队。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位科学家的战略眼光 /span /strong /p p   1976年,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其得名于病毒最初暴发地——非洲中西部的埃博拉河。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引发高致死性疾病。 /p p   埃博拉疫情初次暴发后沉寂多年,人们一度以为它已销声匿迹,但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没有忽视它的威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c72e24c-059c-4f78-9216-1a524b642346.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陈薇(左)回访塞拉利昂受试者 /span /strong /p p   “埃博拉距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陈薇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非典”期间,陈薇曾带领团队率先证实IFN-ω有效抑制SARS病毒复制,在高危微生物安全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04年,该团队着手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研究工作。2006年,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正式立项研究。2007年,团队获得国家“863计划”生物安全项目支持。这支不过10人的科研团队,正式踏上征服埃博拉病毒的征程。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场从零开始的八年积累 /span /strong /p p   不同于以往的项目,埃博拉疫苗研发人员不能接触到患者,无法获得病原体,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需从零开始。 /p p   “病毒什么样?用什么实验方法?所有的一切只能靠我们去摸索。”侯利华回忆说,研究一度陷入胶着状态。2006~2014年,记不清重复了多少实验。因为无法获取病原体,科研人员只能对照基因模型开展实验,推敲技术细节。他们将埃博拉病毒最初的基因型称为“1976基因型”。 /p p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8年磨砺,迎来出征的“号角”。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病毒变异迅速,而且疫情首次离开非洲,蔓延到欧美。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56814d0-3ee2-4c42-8816-aee3d77d5f48.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工作会议 /span /strong /p p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疫苗不能永远待在实验室里,只有做成可批量生产、便于日常使用的产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挽救无辜生命。”陈薇强调。 /p p   2014年,成为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发历程中的一道分水岭。由于此时埃博拉病毒不再是此前实验的“1976基因型”,西非流行的是Zaire Makona型Ebola病毒序列。于是,研究人员设计以非复制型人5腺病毒为载体,表达2014基因型GP蛋白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并决定采用冻干剂型。 /p p   “如果说前8年是积累探索阶段,2014年以后则是积累最终爆发的过程。”侯利华感叹,“疫情的暴发迫使我们必须做什么就成什么,因为每一刻都有生命被疫情吞噬。”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次跨部门的通力协作 /strong /span /p p   基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研发和审评审批受到国内外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14年12月,陈薇团队获军队特需药品临床试验批件,2015年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临床试验批件,2015年8月获塞拉利昂伦理和药事委员会临床试验批件。 /p p   为尽可能实现样本多样性,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临床试验对象选取多个年龄段、性别及人种。2016年4月,陈薇团队在非洲的临床试验告一段落。经过3个临床试验、为期2年的临床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确定了免疫剂量。 /p p   在这场“战役”的后半场,实验室中单纯的技术难题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协作难题。在总局的组织协调下,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核查中心等单位通力配合、密切合作,为疫苗诞生一路开“绿灯”。“总局等多部门齐心协力,为促成中国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诞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采访中,侯利华多次这样表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4b8a91a-c8cf-42df-9c9d-39609b17161a.jpg" title="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走访埃博拉疫苗受试者 /span /strong /p p   不同于美、俄需要-80℃保存的同类疫苗,我国研制的疫苗在2℃~8℃的环境中即可完成保存、运输。“我们的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非洲等高温地区进行运输和使用时,优势更加突出。”侯利华说。 /p p   通过前后13年的艰辛研发,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p p br/ /p
  • 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量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毒载量
    导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和中国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科学家在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Viral Load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by Chip Digital PCR的文章。文中应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建立了芯片数字PCR(cdPCR)方法,能够精准定量HSCT前后儿童HCMV感染的病毒载量。质粒pUC57-UL83的cdPCR检测限为103拷贝/ml,qPCR检测限为297拷贝/ml。cdPCR检测HCMV AD169毒株的结果为146拷贝/ml,表明cdPCR的灵敏度高于qPCR。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β-疱疹病毒,已感染发展中国家高达90%的人口。作为一种常见病原体,HCMV感染在免疫抑制个体中引起了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原因是原发感染后潜伏感染的主要靶细胞是造血细胞。对于HSCT后的高危儿童,应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检测HCMV感染,因为HCMV病毒的载量及变化与HSCT儿童HCMV感染的发展和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因此,HCMV病毒载量的定量检测对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应用亮点:▶ 使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开发了一种快速、直观、简便和准确的检测HSCT前后儿童HCMV病毒的绝对定量方法。▶ 通过质粒和培养毒株验证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实验方法:作者从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收集了122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3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样本(男/女:73/52),中位年龄7.5岁。该研究通过质粒和培养毒株验证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优于qPCR。在HSCT前后,通过qPCR和cdPCR检测所有供体和受体血清中的HCMV病毒载量。实验结果:作者通过含有pUC57-UL83基因的质粒DNA分别评估cdPCR和qPCR的动态范围。cdPCR的检测限 (LOD) 为103拷贝/ml (2.0拷贝/反应),qPCR的LOD为297拷贝/ml。结果表明,cdPCR的灵敏度高于qPCR。为了评估cdPCR数据的重现性,作者使用质粒建立了HCMV DNA拷贝数的标准曲线。分析cdPCR检测的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结果表明,cdPCR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CVHCMV在125个HSCT患儿的检出率为30.40% (38/125),HCMV病毒载量范围为107拷贝/ml-6600拷贝/ml。男性组的检出率为30.14% (22/73),女性组的检出率为30.77% (16/52)。在0-12岁HSCT后HCMV阳性儿童中,HCMV的检出率为89.47% (34/38)。在0-6岁组中,男性的检出率为25.64% (10/39),女性的检出率为22.58% (7/31)。在7-12岁组中,男性的检出率为39.29% (11/28),女性的检出率为40% (6/15)。12岁以上患儿HCMV检出率为33.33% (4/12),男性检出率为16.67% (1/6),女性检出率为50% (3/6)。结果如表3所示。综上所述, cdPCR方法在HCMV检测领域比qPCR更敏感,能快速、直观、简便和准确的检测HSCT患儿HCMV感染率及病毒载量。参考文献:1.P. Griffiffiffiths, I. Baraniak, and M. Reeves, “,e pathogenesis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Journal of Pathology, vol. 235, no. 2, pp. 288–297, 2015.2.L. Dupont and M. B. Reeves, “Cytomegaloviru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recent insights into an age old problem,”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vol. 26, no. 2, pp. 75–89, 2016.naica® 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法国Stilla Technologies公司naica® 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源于Crystal微滴芯片式数字PCR技术,自动化微滴生成和扩增,每个样本孔可实现6荧光通道的检测,智能化识别微滴并进行质控,3小时内即可获得至少6个靶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浓度。
  • 郑州某医院称已具备寨卡病毒快速检测技术
    2月14日,记者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成功自主研发出寨卡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即日起可面向全社会提供检测服务。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感染者临床表现类似中度登革热,有轻微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症状,重症病例较少见,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015年5月,全球第一个寨卡病毒病例在巴西出现以来,迅速蔓延至美洲22个国家及地区。世卫组织有关专家表示,至今尚无针对这一疾病的疫苗或治疗药物,主要预防措施为防范蚊虫叮咬。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  针对寨卡病毒特征,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成立了由孔祥东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利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通过比对分析该病毒核酸序列与其他黄病毒属成员的差异,研发出寨卡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并实验成功。“该技术具有耗时短、灵性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检测目前已知的所有寨卡毒株,并可在早期诊断出病毒感染,对广大育龄妇女尤其是在疫区工作、旅游的孕产妇,利用这一检测技术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小头畸形。”孔祥东介绍说。
  • 莆田疫情3天64例,病毒狡猾,如何科学防控?
    9月10日以来,福建仙游本土疫情传播链增至66人,其中莆田64人(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泉州2例。3天猛增66例,本轮疫情传播速度之快,让人不禁紧张起来。我们关注到,本次莆田疫情传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疫情发现较晚,疑似源头感染者入境后38天才确诊此轮疫情最先是在莆田市按规程落实“适时抽检”工作中,对仙游县枫亭镇铺头小学在校学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的。经专家研判,铺头小学1名学生家长林某某疑似为本次疫情源头,即新加坡入境人员导致的传染链条。而林某某从入境到9月10日确诊,中间已经过去了38天。 2、12岁及以下阳性病例较多未开展疫苗接种9月11日0-24时,莆田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例。其中,有19例年龄低为12岁及以下,最小的3岁,而这部分人群目前尚未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3、已初步形成学校和鞋厂两个传播点均为人员密集场所此次疫情已形成了铺头小学和协胜鞋厂为中心的两条传播链。根据9月12日下午福建省莆田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病例详情,有15人来自铺头小学,另外还有8名莆田市仙游县枫亭村的协胜鞋厂的员工。虽不清楚被感染者是在哪个厂上班,但无论哪个厂人数都不在少数。病毒如此狡猾,该如何应对?面对此轮疫情中出现的病毒的“隐匿性”,越来越摸不清“习性”的病毒让民众越来越蒙圈,病毒的高速变异和传播能力促使我们不得不用更高、更强、更猛的手段来对战。除了必要的日常防疫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外出、少聚集以外,目前看来,从源头加强疫情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在空气中是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而气溶胶中的生物性成分包括细菌、病毒以及致敏花粉、霉菌孢子、蕨类孢子和寄生虫卵等,其除具有一般气溶胶的特性以外,还具有传染性、致敏性等。那么如何实时监测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浓度,从源头出发进行科学防疫?当超标时,第一时间对病毒、细菌进行消杀处理,便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同时,还能让人们对所处环境质量了如指掌,让民众更安心,让防控不“盲目”。科学防疫,监测先行!蛙鸣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系统,基于领先的光学技术,依托“大智云物移”技术,实现环境中粒子总数、荧光粒子数和生物粒子数实时在线监测,对环境中病毒等危险因素进行24小时全天候管控,助力精细化管理,防范生物气溶胶引发危害。系统由生物气溶胶智能监测终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移动端管理系统组成,可对洁净空间如生物安全实验室、手术室、移动式核酸检测车等进行智能化监测,并进行持续管理,以防范操作不当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外来输入风险。还可用于密闭空间人流密集场所,如学校、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及大型活动现场风险防控。 蛙鸣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系统,不仅得到了 中国船级社的高度认可,先后被纳入到了《船舶防疫安全指南》和《船舱空气质量和生物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指南》,并经过多艘实船验证,用科技手段切实助力疫情防控。同时还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于p3实验室的生物气溶胶监测,实时发现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环境质量,及时预防因为实验泄漏引发的危害。我们相信,通过打通监测、评估、预防、应对的全流程科技防疫手段,再加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 政策解读:关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疫情防控物资申报相关事项的公告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疫情防控物资申报相关事项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海关总署为便利企业申报和海关高效监管,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申报准确性,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举措。本次公告,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包括:在税则中增列商品编码“3002.2000.11”、“3002.2000.19”、“3002.1500.50”、“3822.0010.20”、“3822.0090.20”,新增上述编码成交计量单位申报要求,明确防护服的适用范围。同2019年版税则相比,在税目3002.2000、3002.1500、3822.0010、3822.0090下新增了专用于新冠疫苗和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国内子目,企业可用更准确的商品编码开展申报,同时利于海关贸易统计。以下为公告原文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38号(关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疫情防控物资申报相关事项的公告)为便利企业申报和海关高效监管,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申报准确性,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现就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疫情防控物资进出口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增列相关商品编码  (一)增列商品编码“3002.2000.11”,商品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已配定剂量或制成零售包装”,适用于已配定剂量或制成零售包装、直接用于人体的各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  (二)增列商品编码“3002.2000.19”,商品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未配定剂量或制成零售包装”,适用于直接用于人体的各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原液。  (三)增列商品编码“3002.1500.50”,商品名称为“以免疫制品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检测试剂盒,已配定剂量或制成零售包装”。  (四)增列商品编码“3822.0010.20”,商品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检测试剂盒,税目30.02的货品除外”。  (五)增列商品编码“3822.0090.20”,商品名称为“其他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检测试剂盒,税目30.02的货品除外”。  二、关于上述新增商品编码的成交计量单位申报要求  (一)商品编码“3002.2000.11”的成交计量单位按照“支”申报,代码为“012”。  (二)商品编码“3002.2000.19”的成交计量单位按照“升”申报,代码为“095”。  (三)商品编码“3002.1500.50”、“3822.0010.20”、“3822.0090.20”的成交计量单位按照“人份”申报,代码为“170”。  三、关于商品编码“6210.1030.10”的适用范围  商品编码“6210.1030.10”,商品名称为“防护服”,仅适用于化学纤维制品目56.02、56.03的织物制成的防护服、手术衣、隔离衣等各类具有防护隔离功能的服装(包括罩衣),不论是否医用,不论一次性或耐久型,不论分身式或连体式,分身式不论是否成套。  四、实施时间  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海关总署  2020年12月30日
  • 孕妇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JAMA多项研究给与答案
    美国疾控中心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表示,孕妇可接种新冠疫苗,但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这一建议将疫苗接种的决定权移交到孕妇手中。而世卫组织则建议,除非孕妇本身患有慢性病,或工作中接触新冠病毒的风险较高,否则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此建议对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的mRNA疫苗均适用。为何两大权威组织意见相左?主要是因为孕妇群体的特殊性,一直被排斥在临床试验之外,导致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在我国,目前缺乏针对孕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相关数据。考虑到孕期女性的特殊生理、免疫状态,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将孕期列为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禁忌,因此怀孕女性不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那么,国外那些接种疫苗的孕妇现状如何?接种疫苗是否安全?接种疫苗能给孕产妇和宝宝带来什么益处?下面请跟随多项JAMA研究一探究竟。JAMA研究一:孕期接种新冠疫苗安全无虞此前的研究报道表明,孕妇罹患新冠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在此背景下,美国CDC、美国妇产科学院及欧洲卫生当局都建议孕妇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但由于担心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孕妇可能会对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犹豫不决。其实早在今年1月,一项发布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论文表示,接种新冠疫苗对孕妇具有保护作用。随后,国外研究孕妇接种疫苗数据的相关研究纷纷涌现。3月24日,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上,题为“Association of SARS-CoV-2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With Pregnancy Outcomes”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与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增加未呈现显著相关性,即接种疫苗并不是导致不良妊娠结果的原因。该研究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2日期间,共招募了157521名来自瑞典和挪威在22孕周后结束单胎妊娠的产妇,其中103409位来自瑞典,5411位来自挪威。研究人员从国家疫苗接种登记处收集了mRNA疫苗BNT162b2(Pfizer-BioNTech)、mRNA-1273(Moderna)及病毒载体疫苗AZD1222(AstraZeneca)的接种数据。在纳入研究的157521名产妇中,共有28506名产妇接种了新冠疫苗,占总人数18%,其中:■ 接种BNT162b2疫苗占总人数12.9%,接种mRNA-1273为4.8%,AZD1222为0.3%;■ 在孕早期(195 孕天)接种疫苗的分别有0.7%、8.3%和9.1%;研究人员以怀孕天数作为时间指标,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接种人早产和死产的风险,疫苗接种作为时间相关的暴露变量。使用逻辑回归评估小于胎龄儿、低Apgar评分和新生儿护理入院的风险,发现接种新冠疫苗与早产、死产等不良妊娠结果的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具体如下:■ 在所有新生儿中,8.4%为小于胎龄儿,1.6%的Apgar评分较低(br ■ 在研究期间,仅0.2%的分娩以死产告终。2个暴露组的死产累积发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调整后的分析表明,在怀孕期间接种疫苗死产风险未呈现统计学上的增加;注:小于胎龄儿又称宫内生长迟缓儿或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这部分新生儿在围产期有极高的风险。在瑞典和挪威进行的这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与怀孕期间未接种新冠疫苗相比,怀孕期间接种新冠疫苗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未呈现显著相关性。这一研究给那些担心在孕期接种疫苗不安全的人群吃了一颗定心丸。JAMA研究二:孕期接种疫苗与围产期不良结果无关上述研究论证了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的安全性,那么孕期接种疫苗是否与围产期不良结果相关?针对这一疑虑,JAMA也发表了相关研究。3月24日,一项发表在JAMA上,题为“Association of COVID-19 Vaccination in Pregnancy With Adverse Peripartum Outcomes”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怀孕期间接种新冠疫苗与分娩前、分娩期间或分娩后发生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围产期结局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怀孕期间接种新冠疫苗与围产期不良结局风险的增加未呈现显著相关性。此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加拿大安大略登记处常规收集的数据,招募了来自全省的97590人,其中有22660人在怀孕期间至少接种了1剂新冠疫苗,占比23%,剩余未接种过疫苗的为对照组。在接种疫苗人群中,79.9%接种了第1针剂的BNT162b2,19.9%接种了mRNA-1273,不到1%接受了其他疫苗。围产期数据则是从全省250多家医院、分娩中心、助产士实践小组和产前筛查实验室收集而来。研究人员使用线性和泊松回归用于生成调整后的风险差异 (aRDs) 和风险比 (aRRs),比较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的人群和没有接种疫苗记录人群的累积结局发生率,重点评估围产期易出现的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紧急剖宫产、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评分Apgar低(■ 在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的人不太可能小于30岁,更有可能居住在收入较高的社区和具备较低的物质剥夺(一种评估社会资源缺失的指标),不太可能生活在农村地区;■ 与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的人更有可能是初次生育的,怀孕期间不太可能吸烟;此项人群队列研究发现,妊娠期间接种新冠疫苗与围产期不良结局风险增加没有显著相关性。这一研究更进一步论证了接种疫苗对妊娠未产生不良影响,而接种疫苗则能为孕妇提供更多保护,使她们免受新冠后遗症的伤害。JAMA研究三:孕期接种新冠疫苗宝宝也受益上述研究论证了孕期接种疫苗的安全性,那么孕期接种疫苗对即将出生的宝宝有益处吗?针对这一点,JAMA也发表过相关研究。2月7日,JAMA以研究快报(Research Letter)的形式在线发表了由美国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表示与未接种疫苗、感染新冠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相比,怀孕期间接种疫苗的孕妇所生婴儿的抗体水平更持久。这一研究或能解答“母亲在接种疫苗后获得的抗体能在婴儿体内持续多久”这个问题。此前研究发现,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可在母体中产生功能性抗刺突蛋白(anti-S) IgG抗体,这种抗体在孕妇分娩时的脐带血中可检测到,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儿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另外,脐带血中的抗刺突蛋白IgG抗体滴度与母亲体内的滴度相关,在妊娠20至32周这一窗口期,抗体经胎盘转移效果最好。那么疫苗诱导的母体抗刺突蛋白IgG在婴儿血液中的持久性如何?母亲在妊娠期接种疫苗带来的抗体和自然感染后带来的抗体,对婴儿来说又有何不同影响?此项研究或能进一步解答。研究人员招募妊娠20周至32周时,接种了两剂mRNA疫苗的或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她们分娩的孩子纳入后期随访研究中。最终纳入了77名接种疫苗的孕妇和12名妊娠期有症状的新冠感染患者。在分娩2个月时,研究人员采集了49例接种疫苗母亲的婴儿的毛细管血清样本;在6个月时,采集了28名接种疫苗母亲的婴儿(平均出生后170天)和12名感染过病毒母亲的婴儿(平均出生后207天)的血清样本。检测后发现:■ 接种疫苗的母亲及其脐带血在分娩时的滴度或抗体水平高于那些感染新冠的研究参与者。2个月后,接种疫苗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中,可检测到98%(48/49)的保护性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 对于那些母亲接种疫苗的婴儿,其抗体持久性也显著高于感染组。6个月时,研究人员观察了28母亲曾接种疫苗的婴儿,发现57%(16/28)仍然含有可检测到的IgG。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中仅8%(1/12);麻省总医院的母胎医学专家、该研究的通讯作者Andrea Edlow表示,“虽然还不清楚需要多高的滴度才能完全保护婴儿不受新冠病毒感染,但我们已知道抗刺突蛋白IgG水平与保护婴儿不感染严重疾病相关。抗体反应的持久性表明,接种疫苗不仅为母亲提供持久的保护,而且大多数婴儿体内的抗体至少能持续到6个月。”孕妇患新冠肺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了解婴儿中来自母亲的抗体水平的持久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婴儿新冠疫苗开发滞后的背景下,这一研究结果或能激励更多国外孕妇积极接种疫苗,增强婴儿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这对于当下对抗奥密克戎新变异体显得意义重大。(注:以上三项研究中的疫苗接种多为mRNA疫苗,在解读研究结果时应考虑此点。)
  • 45分钟出结果!以色列开始试点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
    以色列卫生部、国防部及巴尔伊兰大学7日发表联合声明说,该国已开始试点实施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 声明说,新冠病毒唾液检测试点工作已在该国中部城市特拉维夫开展,试点工作为期两周。在此期间,医务人员将对数百名不同年龄段的民众进行新冠病毒唾液检测及标准鼻咽拭子检测,对比两种方式的“采样舒适度和安全性”以及“检测结果有效性”。  据介绍,新冠病毒唾液检测试点工作所使用的试剂由巴尔伊兰大学开发。实验室测试显示,其性能和灵敏度与标准鼻咽拭子检测相似。唾液检测法大约45分钟即可出结果,短于标准鼻咽拭子检测法的几个小时。  以色列卫生部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6日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351例,累计确诊近130万例,累计死亡7865例。截至7日,该国930万人口中约617万人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约567万人完成两剂接种,约367万人完成第三剂接种。
  • 国务院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方案的适用对象,对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三类人群从抗原检测试剂获得、检测频次、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了规定。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8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做好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2年12月7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抗原检测具有感染早期灵敏度高的特点,为指导有需求人员自主、规范做好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以下简称抗原检测),现提出以下方案:一、适用对象(一)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二)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大型企业、工地、大学等)。(三)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二、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所有人员均可以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随时进行自我抗原检测。(一)检测试剂获得。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二)检测频次。根据自主意愿随时检测。(三)注意事项。自我检测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抗原检测。(四)检测结果的处置。1.抗原检测阳性。自主抗原检测人员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2.抗原检测阴性。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一)检测试剂获得。此类人员自主抗原检测时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参加所在机构要求的抗原检测时,由所在机构发放抗原检测试剂。(二)检测频次。此类人员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也可以按照所在机构(企业、工地、大学等)要求开展规定频次的抗原检测。(三)注意事项。此类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向所在机构提出申请,在机构指派人员指导下进行抗原检测。(四)检测结果的处置。1.抗原检测阳性。向所在机构及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暂停工作或学习,在居所进行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所在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或者辖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2.抗原检测阴性。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四、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一)检测试剂获得。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均可自主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其所在地级市/区县,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及每周抗原检测频次,免费为老年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二)检测频次。此类人员应当每周开展2次抗原检测,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三)注意事项。居家老年人由其家人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抗原检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为老年人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四)检测结果的处置。1.抗原检测阳性。由其家人或者养老机构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老年人按照居家隔离人员用药指引,在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居家治疗。养老机构选择相对独立的房间,按照居家隔离人员用药指引,在内设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无论是居家老年人还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症状加重时,都应当及时前往三级医院就诊。2.抗原检测阴性。可以正常生活。(五)检测试剂储备。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单位进行储备,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储备抗原检测试剂。五、有关工作要求(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组织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合理提高产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提高产量,确保满足需求。(二)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零售药店、依法取得相应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实体店铺和电子商务渠道销售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审批的抗原检测试剂。药品监管等部门依职责加强对零售药店、相关电子商务经营者等监管,保障抗原检测试剂质量合格。(三)大型企业、工地、大学等人员密集机构要按照人员数量和检测需求,提前购买一定量的抗原检测试剂,储备适量抗原检测试剂。(四)地级市/区县政府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和检测频次,老年人所属社区/养老机构,配备一定量的抗原检测试剂,储备适量抗原检测试剂。(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报告相关规定,通过开发APP小程序、完善信息系统功能等方式,方便各类人员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报告,要将报告具体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六)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抗原检测培训,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能够为有抗原检测需求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掌握签约服务并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抗原检测情况,及时发现风险进行有效处置。附件:居民抗原自测须知.doc
  • 专家解读:新冠病毒疫苗,该打还是不打?
    从2020年12月15日开始,我国多地开始对九类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次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目前,已经累计接种1200多万剂次。在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要不要接种,什么疫苗更好,是不是安全、会不会产生抗体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走访了疫苗接种现场,也采访了相关专家。近期,我国疫情呈现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与之前相比,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病毒疫苗,该打还是不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目前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我们还没有看到整个疫情出现拐点。从人类历史上战胜重大传染病看到的经验,如果完全依靠自然免疫,那就是靠大量人员的死亡作为代价,从现代科学来讲真正战胜传染病最终极的武器就是疫苗。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程度分为11个等级,最低等级是0级,就是不会感染,再往下是无症状感染者,再往下是有症状,再往下就需要住院了,再往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重症,最后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死亡。接种这支疫苗如果能防止死亡,防止出现重症,防止出现住院,那这个疫苗是不是就值得去接种呢?与普通药品相比,疫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面对群体的,如果仅仅是个别人接种,作用是有限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疫苗的作用主要是建立群体性免疫屏障。没有建立免疫屏障的话,还会散在发生,或者说再流行的话,大家采取的防护措施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好比说要消除麻疹,那么人群当中免疫力要达到90%到95%,这个疾病流行就被阻断了。关于新冠现在各国都在做研究,将来如果要控制它,人群比例也得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才能阻断它流行。现在有一个大概的数据,大概是在50%到70%。50%到70%,意味着人群中50%到70%的人对病毒有免疫力,建立起免疫屏障,才可能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而免疫屏障的建立是有前提的。人群大范围都接种上了这个疫苗的话,那么这个群体免疫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之后疾病的流行可能就减缓下来,或者说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它的传播可能就会停止下来。很多人对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抗体持续多久等等问题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有的接种者甚至在接种疫苗后到医院检测抗体。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抗体问题,接种疫苗后,抗体是否是唯一的保护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抗体不是唯一保护因素,还有免疫记忆,还有细胞免疫,其实接种完疫苗之后,整个保护机制是综合的,不是单纯的抗体在起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会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会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就算抗体降低甚至消失,也不能简单地判定疫苗失去保护力。疫苗是否绝对安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我想纠正一种观点,就是认为疫苗百分之百安全。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为个体差异存在一些异常反应,特别是由于个体原因存在一些严重异常反应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在中国疾控中心,设有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报告疑似不良反应发生数、诊断数、诊断分类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根据现在对新冠病毒疫苗监测的情况来看,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六,严重的异常反应是百万分之一,从这两个指标来看,跟过去用过的上市疫苗比较,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虽然短,但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严格按照程序完成的,专家认为,因为上市快就对疫苗存有疑问,没有任何必要。疫苗需要打几针?怎么打?打完后能不能摘口罩?据了解,新冠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先接种新冠疫苗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品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等相关人员,水、电、暖、煤、气等相关人员,以及物流、养老、环卫、殡葬等相关人员。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在人群免疫屏障未建立前,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此外,新冠疫苗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 远慕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可从哪些样本中检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12万例,具备大流行特征。除了呼吸道标本,哪些标本也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地坛医院和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本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文称,在感染者的肺泡灌洗液、鼻腔、痰液、粪便和血液样本中可检测到SARS-CoV-2病毒,但在尿液中检测不到。研究人员从20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采集了1,070个样本,并利用R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RT-qPCR)来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序列。如果通过40个或以下的RT-qPCR循环可检测到病毒RNA,则样本被视为阳性。而且,RT-qPCR的循环阈值越低,病毒拷贝数就越高。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从72个痰液样本(72/104)、5个鼻拭子样本(5/8)和126个咽拭子样本(126/398)中检测到SARS-CoV-2 RNA。尽管在72个尿液样本中未检测到病毒,但他们却从29%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病毒(总共153个粪便样本)。于是,研究人员尝试对4个粪便样本进行后续培养和电子显微镜分析,以寻找活病毒。他们认为这相当重要,因为一旦在粪便中发现活病毒,就意味着SARS-CoV-2可能通过粪便途径传播。阳性率最明显的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样本,这些样本是通过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随后吸出而收集的。以这种方式收集的15个样本中,14个(93%)检测结果呈阳性。相比之下,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刷获得的13个活检样本中,只有6个(46%)通过RT-qPCR检测出阳性。根据研究人员的分析结果,在血液中很少发现这种病毒。对于307份血液样本,他们仅从1%的样本中检测到SARS-CoV-2病毒,也就是说,只有3份血液样本呈阳性。他们怀疑这些患者是全身感染。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中患者的年龄从5岁到67岁不等,并于1月初到2月中旬在北京、湖北省和山东省的三家医院接受治疗。“在整个治疗期间都采集了血液、痰液、粪便、尿液和鼻腔样本,”他们解释说。在这些患者中,大约19%患有严重疾病,而大多数被诊断出病毒感染的患者也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发烧、疲劳和干咳。不过,作者告诫称,目前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不同类型的阳性样本与患者症状或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潜在关联,因为他们无法获得所有患者的详细临床数据。研究人员总结道,“有必要对具有详细的时间和症状数据的患者以及从不同部位连续采集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 重磅!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研究最新成果!专家在线交流
    前不久,重庆医科大学金艾顺教授带领新冠病毒应急攻关团队发现了三个对新冠病毒多种突变株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超强抗体,这项最新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近两年来,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抗体的中和能力正在显著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现新的活性强的广谱新冠中和抗体,将对新冠病毒患者的治愈乃至最终战胜新冠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新冠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研究学术、技术交流,分享研究进展,展示创新技术,助力抗击新冠疫情,仪器信息网特别举办“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活性超强抗体的发现”专题讲座,诚邀生命科学、医学等各界科技工作者参与,为疫情早日结束贡献科技力量。扫码或点击报名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7a【会议日程】【演讲嘉宾】 金艾顺 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 主任 )金艾顺,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主任、免疫教研室主任,肿瘤免疫基础与转化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留学日本,攻读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分子肿瘤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6-2014年期间,在日本富山大学医学研究部免疫学研究室兼日本SC World. Inc生物制药公司研究员,及日本学术振兴会特聘研究员(JSPS)(2011-2013)。长期从事抗体药物和T细胞受体T细胞治疗等相关免疫学技术开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等系列高水平学术杂志上(2009,2013)。2017年被重庆市以高层次人才引进,聘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组建免疫学创新研究平台(2018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展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获得重庆市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第一届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时期,带领科研团队投入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研发应急攻关项目。在短时间内攻克重重技术瓶颈,建立了高效快速筛选中和抗体技术平台,筛选得到多株新冠病毒及突变株的高效中和抗体。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Frontiers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Genes & Diseases等学术期刊共10余篇,相关成果申请15项专利,其中3项国际专利。张财辉先生 (赛多利斯 生物分析产品应用科学家)赛多利斯生物分析产品应用科学家,从事蛋白药物表达纯化以及结合活性分析工作近十年。有着丰富的分子互作和troubleshooting经验。曾协助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基于Octet平台的药物筛选和质量属性分析方法。
  • 罗氏推出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试剂盒
    罗氏最新推出可检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完整试剂盒   2009年5月14日,罗氏应用科学部宣布已成功研制开发了一款可检测甲型H1N1 流感病毒的检测试剂盒,目前也正在向卫生组织申请获取批准用以突发事件。   该试剂盒可应用于罗氏LightCycler® 480,2.0 和1.5荧光定量PCR平台上,快速筛选病毒阳性样本,检测出最新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与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试剂盒相比,该款试剂盒在效率和操作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罗氏应用科学部总监Manfred Baier在提到该产品时说到 “感谢多方面的研究合作所提供的信息,帮助我们研制和设计出该款全新检测试剂盒。我们很高兴可以提供这样快速、可靠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检测工具。”   罗氏应用科学部提供的多样化产品可有效应用于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鉴定,包括MagNA Pure 自动核酸纯化系统和High Pure手动核酸分离纯化系列产品,LightCycler® 荧光定量PCR系统,NimbleGEN芯片系统以及Genome Sequencer高通量测序系统。目前,公司也正在于全球多个研究机构和检测中心合作,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性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抵抗甲型 H1N1流感。标准的治疗方案是采用达菲(Tamiflu)或是乐感清(Relenza)。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甲型 H1N1流感的相关信息,请登陆www.who.int 。 Roche Launches Complete Detection Kit for Influenza A /H1N1 on LightCycler® System   Roche Applied Science announced today the availability of a new detection kit for the Influenza A/H1N1 virus. The detection tools are offered for use in life science research. Roche currently is filing to get approval of the local health authorities worldwide for use of the kit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The kit runs on Roche´ s LightCycler® 480 II, 2.0, and 1.5 systems. It was evaluated with virus positive sample materials and selectively identifies the new Influenza A H1N1 virus. Compared with other detection kits, it features a couple of advantages in regard to efficiency and handling.   “The design of the new detection kits benefitted very much from information we got out of our manifold research cooperations. We are glad of our contribution in supplying fast and reliable tools for the detection of Influenza A/H1N1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said Manfred Baier, Head of Roche Applied Science.   Applied Science offers a variety of platforms that can be used to help identify the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cluding Nucleic Acid Purification, Real-Time PCR, Microarrays and Sequencing systems. The company is in close contact with variou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est centers worldwide providing assistance in th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fluenza A H1N1 virus.   Currently, there is no human vaccine on the market that protects against swine influenza infection. Standard therapy for the disease includes treatment with antiviral drugs like Tamiflu or Relenza.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Influenza A H1N1 please visit www.who.int.
  • 院士团队发现猫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 宠物检测或成未来热点
    p   新冠病毒目前在全球大范围人群中流行,传入与人类密切接触动物的风险与日俱增。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与人密切接触家养动物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研究,评估家养动物是否面临新冠病毒危害并成为潜在中间宿主的风险。 /p p   依托国家动物防控高级别实验室(P4实验室)和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研究员团队和陈化兰院士团队系统研究了与人密切接触的犬、猫、猪、鸡、鸭等常见宠物、家畜禽及模式实验动物雪貂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结果发现,新冠病毒在犬、猪、鸡和鸭复制能力很弱,但能在雪貂上呼吸道和猫的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高效复制。哈兽研团队这项研究为防控新冠病毒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应急专项的支持。相关结果4月8日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p p   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病毒感染猫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脏炎症与肠道粘膜损伤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上呼吸道(鼻腔、上颚、扁桃体)粘膜上皮及嗅球细胞、气管及支气管粘膜黏液腺上皮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等部位存在大量病毒感染。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感染猫能够通过空气传播新冠病毒至猫 部分猫感染后可导致严重发病甚至死亡,低龄猫发病明显较大龄猫严重。 /p p   根据统计机构数据,2018年中国养宠用户达到9978万户,宠物猫数量为6700万只,市场规模则在602亿元左右,医疗市场规模达124亿元。中国养宠家庭,尤其是养宠物猫的家庭需要警惕爱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该研究结果也预示着,宠物新冠检测或成为下一阶段的热点。 /p p   鉴于目前新冠病毒全球流行情况,其演变为常在传染病可能性很大,急需建立稳定、可靠动物感染模型,满足疫苗和药物研发评价需求。该研究也呼吁密切监测和保护疫区的猫,避免其接触传染源,防止其成为可能的传播宿主或储存宿主。 /p p br/ /p
  • 天根生化针对三文鱼等海鲜、污水等环境样本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案问世!
    近一周来,新冠病毒的本土病例突然增加,在北京、辽宁、广东等地陆续发现非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人员。相关疾控和出入境单位迅速做出响应,不仅对所有相关接触人员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也对进口海鲜和牛羊肉,流通环节环境,污水,公共卫生场所的环境等进行这大面积的取样检测和来源排查。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市场进口的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广州首次发现粪水污染环境引发居民感染新冠。这些案例让新冠病毒的检测出现了新的变化。海鲜、牛羊肉、污水、粪便、环境等新型样本,由于其病毒载量较低、样本杂质较多、成分复杂等特点,对病毒提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中国核酸纯化领军企业——天根生化天根生化作为中国核酸纯化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核酸提取十五年,对各种不同样本有着丰富的专项解决方案积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天根生化不仅迅速推出针对本次疫情的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解决方案,而且随着检测单位的需求调整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目前,已为百余家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疾控系统和医院等单位提供了超过500万人份的核酸提取试剂盒和荧光定量检测原料。全国有70多家疾控和医院等单位在使用天根的核酸提取仪及配套试剂。针对本次新来源样本的出现,天根迅速组织研发和技术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推出了高灵敏度的三文鱼、海鲜类和污水等环境类样本的病毒提取解决方案,并根据不同的提取方法给出了三种不同方案,供不同客户灵活选择。方案一:经典离心柱法样本选择灵活,适用于手工提取为主的单位。 ? 高灵敏度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常规产品目录号:DP315-T8医疗备案产品目录号:YDP315-T8 (备案号:京昌械备20200006号)方案二:磁珠法核酸提取解决方案可进行高通量(24/32/96通量)自动化核酸提取,对于操作者更安全,可提高提取效率,降低人为操作误差,提取稳定性更高。? S32磁珠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TGuide S32自动核酸提取仪常规产品目录号:DP604医疗备案产品目录号:YDP604(备案号:京昌械备20200004号)? S96磁珠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TGuide S96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96通道)常规产品目录号:DP804医疗备案产品目录号:YDP804(备案号:京昌械备20200023号)方案三:兼容主流核酸提取仪的试剂盒可开放式兼容多款主流核酸提取仪器,对本次新样本的针对性更强,性价比更高。本土生产保证供应及时。? 兼容KingFisher Flex系列核酸提取仪S96磁珠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医疗备案产品目录号:YDP804(备案号:京昌械备20200023号)? 兼容Beckman核酸提取仪 磁珠法微量DNA/RNA提取试剂盒常规产品目录号:DP438-T3C此外,为了简化客户选择产品的难度,TIANGEN在研发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样本的通用性。目前所有方案均可兼容以下所有样本类型:对于核酸纯化后的病毒基因检测,TIANGEN提供高检测效率的一步法检测试剂FastKing One-step RT-qPCR Mix(目录号:FP314)。该产品基于Taqman探针法,可以RNA为模板,一步完成病毒核酸的反转录和荧光定量,定量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准确检测低至10拷贝的新冠病毒。此外,TIANGEN还提供用于二代测序(NGS)的文库构建试剂盒和各类原材料,配有专业的NGS技术服务和数据分析团队,帮助使用NGS作为病毒检测方法的客户迅速完成文库构建、测序和数据分析的全套流程。TIANGEN新冠病毒核酸纯化产品选择指南柱法手工提取磁珠法手工提取常规试剂盒:磁珠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医疗备案试剂盒:医疗备案-磁珠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YDP438)自动核酸提取仪(请根据提取仪选择相应试剂)DP710-T6适用范围:1 ml起始量,全血、血清、血浆、淋巴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胸腹水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843/ 或电话:400-860-5168 分机号:2843
  • 以色列研发出20秒检测出新冠病毒的设备
    据以色列媒体5月31日报道,一种能在20秒内获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的设备已研发完成,检测准确率达96.3%。这种设备结合了光谱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能获取口腔拭子的光谱特征,用机器算法分析识别样本中是否携带新冠病毒。以色列人工智能和光谱技术企业Virusight Diagnostic宣布,在对所有年龄段男女受试者的550份唾液样本进行的测试中,与常规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相比,这一方法检测出的样本总体敏感性是前者的92.7%,特异性为前者的96.8%。检测可在20秒内完成并将结果发送至手机或电脑。以色列谢巴医疗中心首席创新官埃亚勒齐姆利希曼说,在药房、诊所等场所中,这一方法能帮助人们立即做出明确判断,从而更好地防控新冠疫情,为患者提供更快更好的治疗。
  • 牛细小病毒(CPV)ELISA检测说明书
    牛细小病毒(CPV)ELISA检测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96T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牛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细小病毒(CPV)表达。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标本中牛细小病毒(CPV) 。用纯化的牛细小病毒(CPV)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细小病毒(CPV)抗原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与 HRP 标记的细小病毒(CPV)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 在 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 ,与 CUTOFF 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牛细小病毒(CPV)的存在与否。试剂盒组成 :1 30 倍浓缩洗涤液 20ml×1 瓶 7 终止液 6ml×1 瓶2 酶标试剂 6ml×1/瓶 8 阳性对照 0.5ml×1 瓶3 酶标包被板 12 孔×8 条 9 阴性对照 0.5ml×1 瓶4 样品稀释液 6ml×1 瓶 10 说明书 1 份5 显色剂 A 液 6ml×1 瓶 11 封板膜 2 张6 显色剂 B 液 6ml×1 瓶 12 密封袋 1 个标本 要求 :1.标本处理:血清、血浆标本可直接检测2.标本按要求制备后尽早进行实验。如不能及时检测,可将标本在-20℃保存一个月,但应避免反复冻融。3.不能检测含 NaN3 的样品,因 NaN3 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操作步骤 :1.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 2 孔、阳性对照 2 孔、空白对照 1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2. 加样:分别在阴、阳性对照孔中加入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标准品)50μl。然后在待测样品孔先加样品稀释液 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 10μl。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3.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温育 30 分钟。4. 配液:将 30 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 30 倍稀释后备用5.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 30 秒后弃去,如此重复 5 次,拍干。6.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 50μl,空白孔除外。7. 温育:操作同 3。8. 洗涤:操作同 5。9.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 A 50μl,再加入显色剂 B 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 分钟10.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 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 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 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 值) 。 测定应在加终止液后 15 分钟以内进行。结果判定 :试验有效性:阳性对照孔平均值≥1.00 阴性对照平均值≤0.15临界值(CUT OFF)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平均值+0.15阴性判定:样品 OD 值 临界值(CUT OFF)者为细小病毒(CPV)阴性阳性判定:样品 OD 值≥ 临界值(CUT OFF)者为细小病毒(CPV)阳性注意事项1.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2.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 15-30 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3.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4. 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5.底物请避光保存。6.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使用双波长检测时,参考波长为 630nm7.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终止液为 2M 的硫酸,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保存 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 ;2-8℃。2.有效期:6 个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