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氧代双

仪器信息网氧代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氧代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氧代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氧代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氧代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氧代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氧代双相关的解决方案。

氧代双相关的资讯

  • 大连化物所提出光催化烯烃的卤代/吡啶双官能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光催化烯烃的卤代/吡啶双官能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出通过调控氧化淬灭活化模式和自由基极性交叉途径,实现光催化非活化烯烃的卤代/吡啶双官能化反应新策略。该策略作为对传统Heck型反应的补充,通过自由基反应过程避免了中间体β-H消除带来的底物限制,高效地将卤代基和吡啶基团区域选择性地加成到烯烃双键。  由简单底物快速构建复杂分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烯烃的催化官能化反应由于底物成本低且来源广泛而备受关注。虽然经典的Heck反应和还原型Heck反应提供了烯烃的芳基化和氢芳基化的有效途径,但这些方法均涉及了卤原子的消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此外,碳卤键的选择性构建十分重要,它是多种官能团转化的重要反应位点。因此,在不牺牲卤原子的情况下,实现烯烃双键同时构建新的C-C和C-X键具有重要意义。  陈庆安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不同催化体系,以实现烯烃选择性催化转化与合成。在前期相关研究(Angew. Chem. Int. Ed.,2019;Angew. Chem. Int. Ed.,2020;Angew. Chem. Int. Ed.,2021;Angew. Chem. Int. Ed.,2021;Angew. Chem. Int. Ed.,2021)基础上,该团队最近利用卤代吡啶和非活化烯烃作为简单的反应底物,采用光催反应策略来实现非活化烯烃的卤代/吡啶双官能化。科研人员通过添加三氟乙酸,促进卤代吡啶底物发生质子化,使铱光催化剂更易于发生氧化淬灭,激发质子化的卤代吡啶产生亲电性吡啶自由基,进一步与富电子的非活化烯烃发生加成;氧化态的铱光催化剂可将生成的烷基自由基中间体氧化为碳正离子,进一步捕获体系中的卤负离子,实现C-C键和C-X键(X=Cl,Br,I)的选择性构建。此外,科研人员还进行了Stern-Volmer荧光淬灭、循环伏安法、量子产率测定等机理探究实验和动力学研究,解释了反应途径调控的机制和反应机理。为进一步验证该反应的实用性,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转化实验:利用烯烃的卤代吡啶双官能化产物的碳卤键,可发生进一步的消除反应,以及与亚磺酸盐、硫氰酸盐、苯硫酚和叠氮钠的取代反应得到相应的转化产物。  相关研究成果以Photo-Induced Catalytic Halopyridylation of Alken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 助力抗体研发 Eppendorf推出新一代双联生物反应器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全球领先生命科学公司Eppendorf宣布推出新一代生物反应控制器——SciVario双联生物反应器系统。作为该系统全球第一批用户之一,来自丹麦的Genmab生物技术公司在使用后对其高度认可。 Genmab表示:“对于研发平台来说,SciVario双联生物反应器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应用,同样适用于未来的实验流程,为抗体研发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4a3753b-7dfe-4ce0-b5f5-eb9c58235555.jpg" title=" 1582786367474.jpg" alt=" 1582786367474.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ciVario双联生物反应器系统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ciVario双联生物反应器系统最大的特点是“1(系统)+2(罐体)设计”,即一台控制器可单独或平行控制一台或两台生物反应器或发酵罐。无论是细菌、酵母、真菌,还是动植物细胞,昆虫细胞,都可以在SciVario双联系统中进行培养,并且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发酵可任意切换。该系统目前支持工作体积从0.7L到4.0L,可以对气体流量进行精准控制,完全适用于Down-scale的工艺开发。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ciVario& reg 双联生物反应器系统具有高度智能的调控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各类电极,同时还可以兼容第三方设备用于监测葡萄糖、细胞密度等参数。精确控制并记录所有关键过程参数,例如温度、通气、营养和其他影响细胞生长的参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38f4c65-232a-4276-aea2-7e23874bf571.jpg" title=" 1582786493858.jpg" alt=" 1582786493858.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此外,该系统采用抽屉式模块化设计,未来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增加、更换不同模块组合,不仅适用当前的应用,也适用于未来的实验需求。 /p
  • 宗伟健: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多图)
    p   从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祭师对灵魂的崇拜,到中世纪后期哲人对大脑意识的产生溯源,到近代解刨学家发现井然有序的大脑功能分区,再到20世纪初Santiago Cajal得到了人类第一张清晰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照片,直至现在神经学家通过电生理,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在亚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s)这一门古老的学科,直至今日,仍然是全世界投入最大,最活跃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p p   限制科学家去理解和探索大脑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每一次神经领域的重大突破,都是以技术的一次次革命与飞跃作为基础随之而来。19世纪末高尔基染色和尼斯染色技术的发明,使得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得意完整清晰的呈现,并由现代神经学之父圣地亚哥· 拉蒙· 卡哈尔(Santiago Ramon y Cajal,1852-1934)总结并开创了神经元理论,至今仍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础。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经颅多普勒(T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大脑整体水平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并且对于大脑创伤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工具。在实验神经科学领域,以模式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避免了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有创,改造等伦理方面的限制,使得更多的技术手段得以大显身手。其中包括电生理学方面,脑电图(EEG),多电极记录(MER),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等技术的发明和有效使用,得以使科学家在亚微米空间尺度(单个神经突触连接),亚毫秒时间尺度(单次神经冲动电位)对神经元的功能进行研究。而最令人激动人心的是,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给实验神经科学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思路和成果。2008年钱永健等人由于荧光蛋白(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使用,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是对荧光成像技术的一次巨大肯定和推动。光学成像本身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高速)、非侵入、非毒性等特点,再与荧光蛋白以及荧光染料等标记物在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技术相结合,使得科学家可以特异性的分辨生物体乃至细胞内部不同结构与成分,并且能够在生命体和细胞仍具有活性的状态下(活体状态)对其功能进行动态观察。这就使得荧光成像技术成为了无可替代的,生物学家现今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随着近些年来各种新型的显微技术的出现,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相干拉曼成像(CARS),超分辨率显微技术(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光片显微技术(lightsheet microscopy)等使得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速度,成像深度等进一步提高。 /p p   对于荧光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中应用,离不开双光子荧光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y,简称TPM)1。目前,大多数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研究主要还是在离体培养的细胞体系中研究。然而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大脑的功能研究的整体性和原位性显得更加关键:仅研究分离的神经元无法解释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规律。换句话说,必须要求神经元处在其正常生存的大脑环境中才能使其正常运转。然而,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即使是小鼠的大脑皮层也有将近1mm的厚度,海马,丘脑等深脑区核团更是深达3-5mm2,而且并不透明,充满了数以亿计的神经元胞体和突触,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粘膜(脑膜),最外层还有厚厚的颅骨和头皮包裹。使用包括共聚焦显微镜在内的传统的荧光显微镜,由于被观测的信号会受到样本组织的散射和吸收,根本无法穿透如此深的组织进行成像。而双光子显微镜的发明,则为此类研究带来了希望。双光子显微镜特有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再加上其工作波长处在红外区域等特点,令其在生物体组织内的穿透深度大大提高3,使得双光子显微镜成为神经科学家进行活体神经成像最理想的工具。神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本身很难被光学信号捕获,但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去极化会引起神经元Ca2+浓度的变化(钙内流现象)。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Ca离子浓度的荧光探针,进而通过这种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引起的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出神经活动。于是,双光子显微镜与在体的神经元Ca离子浓度指示剂标记技术相结合,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使得人们可以研究处于生理状态时的动物大脑内的神经元活动4。 /p p   大脑的最重要功能是对生物体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控,而反过来,最能反应大脑工作状态的同样是生物体的行为活动。所以说,为了了解大脑,研究者不仅要求在体状态下对神经元进行高分辨率观测,而且也希望生物体在被观测的阶段里,能够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所以,在成像技术不断地提高分辨率和速度等性能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开改进和革这些成像技术手段,使其进行成像时尽可能小的限制被观测对象的行为活动,以求得到最接近生理状态下的数据。但是这一目标始终存在诸多的技术瓶颈: 以啮齿类动物(大鼠或小鼠)神经元的双光子钙成像为例。早些年由于动物身体运动产生的晃动剧烈,而当时双光子显微镜成像速度又很低,所以科学家只能在麻醉状态下对头部固定的动物进行成像。后来随着成像速度的提高,并且对开颅手术技术的很大改进,使得科学家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对动物的神经活动进行观察(仍然需要头部固定)。近些年来,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病毒转染和转基因技术,在神经元内源性表达“基因编码类钙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calcium indicator, 简称GECI)”成为神经元钙成像的大趋势4。这种由神经元自身产生钙指示剂的方法与之前的钙染料技术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 信噪比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对神经元特异性好,可以区分不同的神经元类型 并且可以在大脑神经元内持续表达数月(病毒转染)甚至整个生命历程(转基因动物)。于是,大概10年前开始,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双光子成像结合GECI技术对神经元的活动和结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追踪,从而对记忆的形成,神经元病变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中,现在性能最好,使用最为广泛的GECI为绿色荧光钙调蛋白Gcamp家族4。目前已经改进到第六代,Gcamp6f,Gcamp6f已经成为神经成像里最受欢迎的指示剂之一。目前科学家最流行的对小动物行为过程中大脑活动进行成像的方法,是将虚拟现实与双光子成像相结合,在动物头部被固定的情况下,在其眼前制造影像,让动物认为自己处在”真实“的环境之中5。通过小鼠四肢在类似跑步机或者鼠标滚球上的运动来模拟其真实活动。以求达到研究神经元在动物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如图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e167bfbc-be4e-4b26-aa38-6f15b1fdca08.jpg" title=" 1.png" width=" 600" height=" 429"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2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双光子成像结合虚拟现实场景,对头部固定,身体活动的动物进行研究。图片来自 sup 5 /sup /p p   然而,这种虚拟现实加头部固定成像的方法,已经遭到许多科学家的质疑。人们认为,头部固定的动物在实验期间一直处在物理约束和情绪压力下,因此无法证明神经元对外界的响应在虚拟现实和自由探索下是等价的。更重要的是,许多社会行为,比如亲子护理,交配和战斗,都不能用头部固定的实验来研究。如何在动物自由活动的时候,直接对其神经元进行成像,是神经科学家还未能得到解决终极的诉求。 /p p   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开发微型荧光显微镜直接固定在自由活动的动物身上,让动物“带着显微镜跑”6。这种尝试大概从20年前开始。起初,科学家只是将一根或几根光纤插到小鼠头上,用以激光导入和荧光信号采集。然而,这种方式而只是记录某个区域内信号的总和,不具有空间分辨率,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像。在最近的十几年里,由于光学,电子,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研制真正意义上的微型显微镜。其中,微型单光子宽场显微镜(miniature wide-field microscope),由于其原理与结构相对简单,是目前人们主要尝试研制的微型显微镜技术。例如由Ghosh及其同事开发的显微镜,通过将小型LED光源,微型CCD和自聚焦透镜整合到一个小于25px3的框架之中,研制出了一个重量为1.9g的微型宽场显微镜。该技术被用于研究大脑海马区place cell等与记忆和本能相关的实验当中7。然而,宽场成像方式由于不能很好的对离焦区域的背景信号进行过滤,并且对光的散射敏感,所以其无法达到细胞分辨率。更难以对更精细的诸如树突,轴突,树突棘等结构进行观察。所以一直难以达到神经科学家满意。 /p p   于是,从大概15年前开始,世界上一些研究和开发双光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组开始尝试将双光子显微镜这种在神经成像领域已经获得广泛应用的技术进行微型。然而,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课题组报道了他们在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研制方面的进展: 在2001年,Denk等的工作被认为是研制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第一步8。然而,它仍然太过“巨大”(长7.5厘米,重25克),而且成像速度很慢(2 Hz 128x128的尺寸下速度为2 Hz, 512x512的尺寸下为0.5 Hz,如图2a)。之后,其他一些课题组相继报道了不同的微型双光子系统。 Helmchen课题组在2008年报道了他们的微型双光子系统,仅重0.9克9。它实现了512X512幅面下的8 fps的成像速度速度,并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实现的大鼠在体钙成像信号。然而,从展示的效果来看,其空间分辨率极低,而且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运动下的成像(如图2b)。Mark Schnitzler课题组在2009年也发表了他们的微型双光子系统10。他们的系统首次使用了微机电扫描镜(MEMS)来进行扫描,并将Z聚焦模块集成在了探头之中(如图2c)。但是扫描频率仍然很低(400x135约为4Hz) 空间分辨率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横向1.29 μm,轴向10.3 μm)。这些方面限制了其在神经元细胞核亚细胞水平成像中的应用。 Kerr课题组在2009年展示了它们的系统11,跟之前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相比较,由于应用了微型透镜组构成的微型物镜(NA达到了0.9),这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然而,这套探头的重量也随之提高(5.5g)。此外,由于其仍然使用振动光纤的方式来进行扫描,所以其成像速度仍然比较慢。(对于64x64为10.9Hz,对于理论上的512x512为1.25Hz)(如图2d)。此外,还有一个之前所有的微型双光子系统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微型双光子显微镜一般需要利用光纤将飞秒激光导入到探头之中,而光纤由于存在诸如色散、截至模式、导通带宽等一系列限制,所以某一款光纤一般只允许一定带宽(一般为几十纳米)和特定中心波长的光传播。那就需要在制作微型显微镜的时候,结合使用的荧光指示剂所需要的激光波长对光纤进行选择。但是,目前商业化的,可以用来进行飞秒光传输的空心光子晶体光纤(hollow-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HC-PCF)种类非常有限。例如,全球最大的光子晶体光纤生产商NKT公司仅提供中心波长为800nm,1030nm,1300nm和1550nm的HC-PCF。所有现有的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都是基于这几款光纤所限定的中心波长进行开发的。但是很遗憾的是,本文上述所提到的目前最广泛使用的GcamP指示剂需要920 nm的激光进行激发。所以先前的所有微型双光子都不能对Gcamp进行有效的成像。这限制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c1d7c1d-53eb-4a41-96d0-98ecb5ebda8d.jpg" title="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微型双光子发展史上的几个典型工作。a、b、c、d分别选自参考文献 sup 8、9、10 /sup 和 sup 11 /sup /p p   之所以这些早期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都无法得到真正的使用和推广,其原因在于,若要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比研制单光子微型显微镜复杂和困难的多得多。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需要需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技术难题: /p p   1 如何将飞秒激光有效的导入微型显微镜 /p p   2 如何在微型显微镜内进行扫描/图像重建 /p p   3 如何在微型显微镜中进行高质量的激光汇聚,高效激发双光子信号。 /p p   4 如何有效的对荧光信号进行收集 /p p   5 如何使整个系统在动物剧烈运动时仍保持稳定 /p p   6 在满足前5项条件下,重量是否足够轻,以致尽量小地对动物的活动造成影响 /p p   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是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动态成像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我们在程和平院士的带领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的支持下,历经三年多的协同奋战,成功研制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并将其取名为FHIRM-TPM。原始论文于5月2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Methods (IF 25.3)12。在这项成果中,我们解决了上文所提及的早先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研制中存在的问题,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418a0a6-f357-4e18-91b0-ef1c23d670bd.jpg" title=" 3.png" width=" 600" height=" 47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7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FIRM-TPM示意图,来自 sup 12 /sup /p p   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体积小,重仅2.2克,适于佩戴在小型动物头部,通过颅窗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所以成像质量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其横向分辨率达到0.65μm,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可相媲美 采用双轴对称高速微机电系统转镜扫描技术,成像帧频已达40Hz(256*256像素),同时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万线的线扫描能力。最为重要的是,FHIRM-TPM克服了先前限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应用的两个障碍。首先,我们定制设计的HC-PCF为 920纳米飞秒激光脉冲提供了无畸变传输,这种改进让有效的激发例如Thy1-GFP和GCaMP-6f等常用荧光指示剂成为可能。第二,由于双光子点扫描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层切能力,安装到动物头上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非常容易受到运动伪影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充分的优化:(a)使用柔软的新型光纤束SFB来使得动物运动引起的扭矩和拉拽力最小化,并不降低光子收集效率 (b)采用独立的可旋转连接器来连接光学探头上的光纤和电线,以使动物在自由探索期间线的扭曲和缠绕最小化 (c)使用高速成像以减少运动引起的帧内模糊。此外,我们在实验之前预先训练动物适应安装在其头骨上的微型显微镜,并滴加1.5%低熔点琼脂糖使其充满物镜和脑组织之间,这些措施都显著降低了探头与大脑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改善了实验短期和长期的稳定性,于是实现了在动物进行包含大量身体和头部运动的行为学试验中中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d8849db-62d7-4fdd-b7e0-4e572b3a1b03.jpg" title=" 4.png" width=" 600" height=" 43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4 FIRM-TPM实物图,来自 sup 12 /sup /p p   树突棘活动是神经元信息处理的基本事件,利用台式双光子显微镜在头固定的动物上的研究表明单个神经细胞的不同树突棘可以被不同朝向的视觉刺激或不同强度频率的声音刺激所激活。FHIRM-TPM实现了与传统的大型的台式双光子显微镜相同的分辨率和光学层切能力。与微型宽场显微镜相比,FIRM-TPM的高空间分辨率,固有的光学切片能力和组织穿透能力以及相当的机械稳定性都是极有优势的。所以虽然通过微型宽场显微镜可以获得数百个神经元在细胞水平上的活动,但是我们的 FHIRM-TPM无疑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即在自由活动的动物中对更加基本的神经编码单位——树突棘的时空特性进行观测。它能够在对小鼠依次进行的行为学试验(例如悬尾,跳台,以及社交行为)的过程中长时间观察位大脑中的神经元胞体、树突和树突棘的活动。这些功能的展示充分证明了FHIRM-TPM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未来,与光遗传学技术的结合,可望在结构与功能成像的同时,精准地操控神经元和大脑神经回路的活动。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整机性能十分稳定,可用于在动物觅食、跳台、打斗、嬉戏、睡眠等自然行为条件下,或者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长时程观察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远程连接的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0a13003-d9fd-404d-8df3-64926f598012.jpg" title=" 5.png" width=" 600" height=" 283"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5 三种模式在结构学成像中的成像质量对比,来自 sup 12 /su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4bc19d8-0a51-4583-8784-2f9240ac1cdd.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6 FHIRM-TPM在三种不同的行为学范例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进行成像,来自 sup 12 /sup /p p   从2001年Denk发表第一篇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原型机以来,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5年的时间。15年的发展历程,微型双光子显微镜从最开始的25克笨重的身躯,只能在分离的组织中进行验证性的实验8到如今重量仅两点几克重,可以对自由活动的小鼠神经元进行树突棘级别的成像,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看到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至今为止,微型双光子显微镜还未像共聚焦显微镜或者是荧光光片显微镜一样被生物学家广泛认可和应用。而后者(光片显微镜)的发展时间更短(2008年Science的一篇文献一般被认为是现代荧光光片显微镜镜的开端13)。究其原因,除了技术本身的限制以外,整个研究领域的气氛和投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p p   纵观这15年来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道路,开疆拓土者有之 改革创新者有之 另辟蹊径者有之 浑水摸鱼、指鹿为马者亦有之。然而遗憾的是,愿意心无旁骛、全情投入者鲜有之 有意愿和能力建立为这个研究的领域建立范式者亦鲜有之。而中国,在不久前在这个领域基本上属于完全的空白。更不要说什么领先世界。 /p p   然而令人十分兴奋的是,中国国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在2014年正式将“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立项。以5年七千两百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对这一项“世界上做的还并不怎么好,中国基本没人做过”的技术进行攻关研发。这样的大力投入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十足动力。而我也有幸在博士五年期间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工作。从2012年来到该项目首席负责人程和平院士和陈良怡研究员的联合课题组至今,我见证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团队从幼小稚嫩到壮大成熟的整个过程。如今,我们有了初步的成果,不仅让我们这样一支完全由中国本国科研工作者建立的团队在世界上处在了较为领先的位置,同时也把这个领域向前推动了一些,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p p   该成果在2016年底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7年5月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上报告后,得到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神经科学家的高度赞誉。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主席、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cino J Silva教授在评述中写道,“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这款显微镜都代表了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必将改变我们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它所开启的大门,甚至超越了神经元和树突成像。系统神经生物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通过对细胞群体中可辨识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复杂生物学事件进行成像观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进化所造就的大脑环路实现复杂行为的核心工程学原理。毫无疑问,这项非凡的发明让我们向着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 /p p   1. Denk, W., Strickler, J. & amp Webb, W.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cience248, 73-76(1990). /p p   2. Gewin, V. A goldenage of brain exploration. PLoS Biol3, e24 (2005). /p p   3. Zipfel, W.R.,Williams, R.M. & amp Webb, W.W. Nonlinear magic: multiphoton microscopy in thebiosciences.Nat Biotechnol21, 1369-1377 (2003). /p p   4. Chen, T.W. et al.Ultra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teins for imaging neuronal activity. Nature499, 295-300 (2013). /p p   5. Minderer, M.,Harvey, C.D., Donato, F. & amp Moser, E.I. Neuroscience: Virtual realityexplored. Nature533, 324-325 (2016). /p p   6. Hamel, E.J., Grewe,B.F., Parker, J.G. & amp Schnitzer, M.J. Cellular level brain imaging inbehaving mammal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Neuron86, 140-159 (2015). /p p   7. Ghosh, K.K. et al.Miniaturized integration of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Nat Methods8, 871-878(2011). /p p   8. Helmchen, F., Fee,M.S., Tank, D.W. & amp Denk, W. A Miniature Head-Mounted Two-Photon Microscope.Neuron31, 903-912 (2001). /p p   9. Engelbrecht, C.J.,Johnston, R.S., Seibel, E.J. & amp Helmchen, F. Ultra-compact fiber-optictwo-photon microscope for functional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vivo. Optics Express16, 5556 (2008). /p p   10. Piyawattanametha, W.et al. In vivo brain imaging using a portable 2.9 g two-photon microscope basedon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scanning mirror. Optics Letters34, 2309(2009). /p p   11. Sawinski, J. et al.Visually evoked activity in cortical cells imaged in freely moving anima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106, 19557-19562(2009). /p p   12. Zong, W. et al. Fasthigh-resolution 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brain imaging in freelybehaving mice. Nat Methods (2017). /p p   13. Keller, P.J.,Schmidt, A.D., Wittbrodt, J. & amp Stelzer, E.H. Reconstruction of zebrafish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by scanned light sheet microscopy. Science322, 1065-1069 (2008). /p
  • FEI发布最新一代Helios NanoLab“双束”系统
    日前在美国芝加哥市举行的“2006显微镜及显微分析(M&M)会议”上,FEI公司发布了该公司最新一代Helios NanoLab 场发射扫描(FESEM)/聚焦离子束(FIB)“双束”显微镜。 Helios NanoLab是FEI公司新一代的“双束”平台,该产品将超高分辨率(亚纳米级)扫描电子系统、FEI公司广受称赞的Sidewinder聚焦离子束系统和创新的气体化学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款更为出色的纳米工作平台。 详细新闻内容请参考: http://investor.fei.com/phoenix.zhtml?c=60978&p=irol-newsArticle_print&ID=889507&highlight=
  • “双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在推进这场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高校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存在一定错位人才培养。当前,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跨界能力的“双碳”人才,将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一是认知不足。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对“双碳”进行了一定普及和宣传,但不少教师、管理者对“双碳”所关注的核心要义仍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无法深刻理解其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价值。二是融合困难。基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一些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学科设计的调整速度相对较慢,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如何将“双碳”有机融入相关人才培养活动,也没有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师资力量。当前,“双碳”相关专业逐渐增多,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会越来越明显。一是基础性专业师资不足。推动“双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基础师资量大而面广。然而,各高校中涉及“双碳”的教师数量较少,且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很多教师自身不具备“双碳”教育的经验和经历。二是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局限于以往的学科、专业设置,我国尚未设置专门的“双碳”学科领域,与之相关的高水平创新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专业和课程建设。专业方向定位是否科学、合理、准确,直接关系到“双碳”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及培养质量。尽管我国已提前布局,不少高校与“双碳”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建设仍有待加强。一是专业建设质量。目前,国家主要通过修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体系等方式,开展专业内涵建设。接下来,如何在专业内涵建设中适度体现“双碳”目标,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课程建设水平。高校课程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内容体系设计、课程思政等诸多方面,如何有机地将“双碳”目标嵌入高校课程内涵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必将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同治理落实。“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气象、能源、环境、材料、建筑、经济、管理及法律等相关专业学科协同参与、共同推进,这给我国高校落实学科协同治理带来了一定挑战。一是顶层设计问题。“双碳”具有鲜明的交叉融合特点,需要各学院、各部门之间落实协同工作,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协同创新问题。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既要探索科学认知,探究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也要推动科学传播,凝聚全社会共识。这就需要优化协同治理体系,强化交叉学科建设,目前不少高校在这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当前,相关高校须将“双碳”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活动,强化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一是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及培训等活动,促使教师在思想上认可“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将其内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二是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开设与“双碳”相关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负碳、零碳、低碳和脱碳知识,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加深对“双碳”的了解,真正让“双碳”融入课堂和生活。三是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德育、思政及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传播绿色低碳育人文化,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为此,高校须加强“双碳”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引进等工作。一是提升基础师资水平。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高级研讨班、进修班等形式,培养“双碳”领域的基础性师资人才;还可以集中选择部分教师,开展以知识普及、业务传授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以补充基础性师资。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高校需要提前布局,对我国“双碳”领域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尤其要借鉴相对成熟的欧盟碳交易人才培养经验,加大对海外碳金融、碳管理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碳金融、碳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推进师资队伍高端化。在“双碳”领域排筛出一批世界级名家和杰出领军人物,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求合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布局、建立一批“双碳”科学家工作室,为高端人才量身定制发展平台,促进我国“双碳”科学研究尽快跻身“世界舞台”。深化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锚定“双碳”目标,高校需要继续深化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建设。一是构建专业内涵建设评价体系。参考一流专业建设方案,高校要构建“双碳”相关专业内涵建设的评价体系,如专业目标、师资队伍、支撑条件、教学改革、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等,并设计出量化指标。二是推动专业优化与调整。高校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进行专业优化与调整,培育建设新能源、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专业学科,并开设与“双碳”有关的专业方向。三是注重开展专业交叉融合。相关高校可以依托既有资源和优势,设立碳金融、碳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增设碳金融、碳管理专业和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推进碳金融、碳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碳金融、碳管理等领域紧缺人才;以能源、环境、经济、管理及法律等专业为基础,突破专业壁垒,开展交叉融合创新,支持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低碳人才。推进协同治理活动。为实现学校发展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高校要努力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一是倡导多方协同培养,进一步完善高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如推广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制度,推动校企在创新驱动等领域开展合作,并通过专业共办等多种形式与手段,构建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协同治理体系。二是打造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从顶层设计、部门协同现实出发,打造出各方主体深度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双碳”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形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多主体、强合作、共发展”的多元协同运行系统。(作者姚山季系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韩雪媛系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洋河股份打造行业“双碳”标杆企业
    近日,洋河股份与中节能咨询正式达成合作,拉开了企业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帷幕。据悉,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军企业,洋河股份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工艺,不断开展前瞻性、实践性的碳中和研究、咨询、设计和低碳类科技产品开发和应用,主要涵盖“标准制定、技术研发、项目实践”等方面。与此同时,洋河股份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品牌及世界领先的碳中和理念、技术和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1+2+3+4”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企业的工作重心并大力推动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构建“零碳企业”和“零碳工厂”核心目标,构建国内一流的“零碳”白酒生产企业;秉持“排放底数清楚、降碳路径清楚、供应链信息清楚”三个总要求,打造“零碳供应链条”,践行“能源低碳化、生产循环化、酿造智慧化、链条绿色化”的四个发展路径。在能源低碳化方面,构建以“光伏+生物质”多能互补能源利用形式,以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为核心,打造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供给和消纳试点。在生产循环化方面,以“资源化、减量化”为目标,开展酿造废水、污泥及酒糟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或企业战略合作,建立白酒酿造资源循环化新模式。在酿造智慧化方面,努力探索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步实现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构建白酒酿造智能平台,探索实现智能酿造机器人技术。在链条绿色化方面,逐步建立详细的供应商碳排放信息数据库,通过制定供应商碳足迹指标、对供应商培训、合作购买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显著影响供应商和销售商控制原料和销售端碳排放,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秉持“生态洋河、绿色洋河、智慧洋河、数字洋河”的治企理念,洋河股份始终把保护环境当作企业自身责任和长远发展的不懈追求目标。据企业技术人员透露,一直以来,洋河股份还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聚焦清洁能源、余热利用、梯级利用等领域,将“双碳”理念真正融入到洋河的家国情怀之中,并着力建成白酒行业的绿色标杆企业。此外,洋河股份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水平提升、固液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科技创新”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并先后建成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循环水系统、沼气锅炉及光伏发电等项目。据统计,洋河股份如今每年可节约用水200万吨,新增光伏发电1863万度;实施酒糟动物饲料及生物燃料深加工,实现酒糟利用率100%。得益于持续的节能降耗投入,企业万元总产值能耗及吨酒耗能等指标持续下降,洋河股份先后荣获“江苏省节水型先进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 新品发布 | TESCAN新一代镓离子 FIB-SEM双束电镜技术革新、完美升级!
    新品发布 | TESCAN新一代镓离子 FIB-SEM双束电镜技术革新、完美升级!AMBER 2 在 2024 年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年会暨博览会(M&M)上首次亮相,带来了用于 TEM 样品制备的新工具。更清晰 | 更高效 | 更灵活新消息,新消息!科学仪器新消息!备受赞誉的 AMBER 平台升级啦! TESCAN AMBER 2,即 TESCAN 镓离子双束电镜平台第四代产品,即将在今年的M&M 2024博览会上揭晓。与 AMBER 2 同时推出的还有两项新的集成创新工具:AURA Gentle离子束系统,将镓离子FIB在TEM制样中引起的损伤降到最低;以及 TEM AutoPrep Pro&trade 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对TEM样品制备过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实现完全自动化。AMBER 2简介TEM/STEM 制样 完全自动化拓展纳米原型设计最初在 2019 年推出的 TESCAN AMBER,凭借其超高分辨扫描电镜和先进的 Ga+ FIB,在材料纳米表征方面树立了新的标准。AMBER 2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提升自动化和易用性构建,确保了样品制备和三维分析的精确和高效。AMBER 2完全自动化功能简化了操作,降低使用难度;使常规制样亦能通宵运转,显著提高了实验室的生产力。探测系统也进行了升级,增强了材料表面表征的能力,并扩展了如电子束光刻等原型设计应用的能力。新增&强化&bull AI 驱动 和 丰富材料库确保了AMBER 2 对各种材料制样的可靠性和完全自动化能力。&bull 新一代 BrightBeam&trade 扫描电镜镜筒此外,新一代 BrightBeam&trade 扫描电镜镜筒集成了电子束闸,能有效控制电子束光刻进行纳米原型设计。AMBER 2 还是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 FIB-SEM 表征的绝佳起点。主要特点&bull 完全自动化:让用户省心,让效率最大。&bull 直观界面:对初学者和高级用户的操作都非常友好。&bull 通宵运作:夜间执行自动化任务,提高实验室生产力。&bull 精确的样品制备:在样品制备和成像中保持高分辨率和准确性。&bull 优化的原型设计:扩展了原型设计功能。扫码了解更多详情两项新工具的发布:除了 AMBER 2,TESCAN 还推出了 AURA Gentle 离子束镜筒技术 和 TEM AutoPrep Pro&trade 人工智能软件技术。TESCAN AURA Gentle 离子束镜筒技术AURA Gentle 离子束镜筒技术为 TEM 制样树立了新的基准。AURA Gentle 离子束镜筒通过集成成熟的氩离子束技术,能够在典型的低能量下运行,例如低至 200 eV。这样就尽可能地减少了非晶体化损伤,并保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这对于高分辨率 STEM/TEM 成像至关重要。它与 TESCAN FIB-SEM 无缝集成,提供超薄样品制备的优越质量和效率。扫码了解更多详情TESCAN TEM AutoPrep Pro&trade 人工智能TEM制样自动化软件技术TEM AutoPrep Pro&trade 技术利用 AI 和 TESCAN Essence&trade 软件来实现自动化 TEM 制样,适应各种材料并实现无人值守操作。该系统通过在夜间运行时自动执行铣削、提取、修整和抛光等任务,提升生产力,确保高质量的 TEM 薄片,几乎不需要培训或交互。扫码了解更多详情参加发布会@ 2024M&MTESCAN AMBER 2 的正式发布将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Cleveland, Ohio)2024 M&M 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年会暨博览会上。如果你在展会现场,一定不要错过,来看看这个先进系统工作的机会。你可以预订演示、参加演讲并参与讨论,了解 AMBER 2 如何通过新工具为你的研究带来变化。来吧!规划行程,准备探索 TESCAN AMBER 2 带来的纳米表征的未来。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项新技术将如何推进材料研究,并使你的实验室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效。9 月系列网络研讨会,即将开始!为了让你熟悉 TESCAN 丰富的产品组合中的新技术,我们正在准备关于 AURA Gentle 离子束镜筒技术和TEM AutoPrep Pro&trade 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新一轮网络研讨会。敬请期待更多!
  • 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研制成功
    p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研制成功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获取了小鼠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 /p p   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体积小,仅重2.2 克,适于佩戴在小动物头部颅窗上,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其横向分辨率达到0.65μm,成像质量可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相媲美,优于目前该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该显微镜采用双轴对称高速微机电系统转镜扫描技术,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 万线的线扫描能力,首次采用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对脑科学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指示神经元活动的荧光探针(如GCaMP6)技术,解决了动物的活动和行为由于荧光传输光缆拖拽所干扰的难题。 /p p   相关成果于2017年5 月29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Methods和Protocol Exchange,已申请多项专利。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成功研制彰显了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先期布局的前瞻性。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将为实现“分析脑、理解脑、模仿脑”的战略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p p /p
  • 北大研制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重量仅2.2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61f92578-2a77-4450-bae3-0909e6aa571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60422023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程和平院士在发布会上介绍研究成果 /p p   历经3年多的协同奋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的支持下,成功研制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重量仅为2.2克。 /p p   原始论文于5月2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Methods(IF 25.3),相关技术文档同步发表于Protocol Exchange(DOI: 10.1038/protex.2017.048),并已申请多项专利。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成功研制是世界成像仪器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3671403-0d47-4f16-a918-f9e51a10842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60422024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新闻发布会现场 /p p   据介绍,该科研团队通过这一微型显微镜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该显微镜适于佩戴在小动物头部,可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 /p p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良怡说道:“这是我们第一次观察到自由活动状态下的小鼠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套新型显微镜,可以在自由活动的哺乳动物上对其神经活动进行更精准研究。” /p p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阿尔西诺· 席尔瓦教授评论称:“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这款显微镜都代表了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必将改变我们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180638f-621d-4745-b274-e1bea7ef57a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60422024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程和平、陈良怡、王爱民、张云峰、宗伟健、吴润龙、李明立等研发团队成员在发布会上与听众交流 /p p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的一个硕果,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成功研制彰显了北京大学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先期布局的前瞻性,锻炼了一支以年轻PI和硕博研究生为主体、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智造”队伍。目前,该研发团队正在领衔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即将启动的中国脑科学计划。可以期待,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将为实现“分析脑、理解脑、模仿脑”的战略目标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p p    strong 延伸阅读 /strong /p p   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其横向分辨率达到0.65μm。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成像质量可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相媲美,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采用双轴对称高速微机电系统转镜扫描技术,成像帧频已达40Hz(256*256像素),同时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万线的线扫描能力。此外,采用自主设计可传导920nm飞秒激光的光子晶体光纤,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对脑科学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指示神经元活动的荧光探针(如GCaMP6)的有效利用。同时采用柔性光纤束进行荧光信号的接收,解决了动物的活动和行为由于荧光传输光缆拖拽而受到干扰的难题。未来,与光遗传学技术的结合,可望在结构与功能成像的同时,精准地操控神经元和神经回路的活动。 /p p   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改变了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可用于在动物觅食、哺乳、跳台、打斗、嬉戏、睡眠等自然行为条件下,或者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长时程观察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远程连接的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变化。 /p p   该成果在2016年底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7年5月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上报告后,得到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神经科学家的高度赞誉。 /p
  • TESCAN重磅发布新一代Xe FIB-SEM双束电镜S9000X!
    2018年8月5日-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召开的美国电镜年会“M&M 2018”上,TESCAN重磅发布了最新一代的氙等离子源双束电镜系统 S9000X!现今,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故障分析已经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处理越来越小的高密度和高功能器件。而随着新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体系结构的日益复杂,就需要更加可靠的分析平台,以匹配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的发展。此次 TESCAN 发布的双束电镜新品 TESCAN S9000X,是一个强大的双束电镜分析应用平台,专门设计来应对这样的挑战。S9000X Xe FIB-SEM 配备超快速的氙等离子源,具有极高的精度和极高的效率。其最新一代Triglav™ 镜筒的探测器系统具有非常优异的表面灵敏度和出色的对比度;另一方面,新的 iFIB+™ 离子镜筒进一步扩大了Xe等离子FIB的应用领域,提升了大体积样本微加工和3D微量分析的能力,并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 △ TESCAN 新品 Xe FIB-SEM S9000X在此次举办的电子显微学盛会M&M2018上,TESCAN总部携旗下子公司TESCAN USA, ORSAY PHYSICS, TESCAN DO BRASIL共同参展,并重磅发布了该款双束电镜新品S9000X,展览非常成功,S9000X的发布和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眼球;同期,TESCAN全球团队也举办了多场应用和技术讲座! △ 展会同期 TESCAN 应用技术讲座 △ TESCAN 新品 S9000X 引起广泛关注 TESCAN S9000X新一代Xe FIB-SEM系统提供了纳米尺寸结构分析所必需的高分辨率和表面灵敏度,为大体积 3D 样品特性分析提供了最佳条件;同时,它还提供优异的FIB功能,可实现精确、无损的超大面积加工,包括封装技术和光电器件的横截面加工,为大尺寸试样进行高效率制备和高分辨表征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新一代Triglav™ UHR SEM镜筒具有极佳的分辨率,优化的镜筒内探测器系统在低束流能量下具有卓越的性能,信号检测效率提高3倍Triglav™ 还具有自适应束斑优化功能,可提高大束流下的分辨率,快速实现EDS, WDS和EBSD等分析新型iFIB +™ Xe等离子FIB镜筒具有超大视野,30 keV下最大视场范围超过1 mm,可在几个小时内实现极大面积的截面加工新一代SEM镜筒内探测器结合高溅射率FIB,可实现3D微量分析的超快数据采集。 并且,EDS和EBSD数据可以在FIB-SEM断层扫描期间同时获得专利的气体增强腐蚀和加工工艺,尤为适合封装和IC去层应用全新立体设计的Essence 软件,可实现更轻松、更快速、更流畅的操作,包括碰撞模型和可定制的面向应用流程的布局 案例展示 △ OLED显示屏1086 μm宽的横截面制备,FoV: 1.26 mm △ SiAlON-石墨烯样品的3D微分析,显示不同相分布的精确信息;分析体积:22×22.3×66.9μm3
  • 实现“双碳”目标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企业: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会同有关企业(名单见附件2)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要意义储能行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严重挑战。研究生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提升国家储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科技作出更大贡献。二、工作目标聚焦我国对储能领域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才,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辈出新格局,为实现我国储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三、工作方式实施本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专项实施周期为4年(2022—2025年),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可不局限于附件2),按照工作指南(附件3)要求,从工作基础、专项设计、培养目标、重点举措、联合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样表见附件4)。项目双方要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明晰各方权责。四、支持保障(一)专项实施单位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专项实施工作,积极配置资源,加大条件保障,确保专项高质量实施。(二)教育部将承担专项任务高校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根据培养能力、实施情况等实际予以专门支持。承担任务高校也要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予以配套安排。(三)能源局在试点示范、实证实训基地建设中,组织有关企业探索创新机制,加强与专项任务高校对接,为高校成果转化验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配套支撑。(四)中央财政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纳入专项的学生人数作为各校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安排经费予以支持。(五)联合培养企业要设置面向专项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并提供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六)鼓励有关企业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专项人才培养。(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动态调整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五、其他事项(一)请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专项实施工作,将专项实施方案于2022年9月20日前、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于2022年11月20日前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加强对各单位专项遴选、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刘冬,010-66097848,xwbpyc@moe.edu.cn,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王达,010-68502468,wangda@ndrc.gov.cn,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张倩,010-81929226,nengxiaochuneng@nea.gov.cn,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 赛默飞将发布新一代多源等离子体Helios Hydra 双束电镜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具有快速、可切换的离子源的新型双束电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可实现创新研究和增强样品制备 /strong /p p   聚焦离子束(FIB)光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相结合,由于其独特的生成各种结构的能力,无论是通过切割还是离子束诱导沉积(IBID),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通过SEM观察。直到最近,只有镓(Ga+)和氙(Xe+)FIB / SEM仪器可商购。由于其光斑尺寸小和电流密度高,Ga+FIB可为样品制备和纳米原型制作提供良好的结果。Xe+等离子体FIB(PFIB)具有更高的最大电流,可实现高通量切割,适用于大体积表征,同时还可消除Ga+污染样品。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两种离子源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ff3d817a-c92b-4900-976e-52634d33d3fe.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图1.用Helios Hydra UX DualBeam制备的高质量GaAs薄片的HR S / TEM图像,使用Ar FIB进行最终抛光。 /span /p p   为了扩展FIB应用领域的视野,赛默飞推出了新的Thermo Scientific Helios Hydra DualBeam。这种先进的仪器具有新一代PFIB光源,支持多种离子作为主光源。Helios Hydra与氙一起提供三种额外的离子种类:氩,氧和氮。单个离子源,提供多种离子,可在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在各个光源之间进行独特、轻松的切换。这为各种应用案例提供了显着的优势 例如,先进的TEM样品制备,其中采用氩束的最终抛光可以显着改善成像结果。这项新技术还将使科学家能够对离子 - 物质相互作用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例如氮离子束硅藻与硅相互作用。 /p p   & quot 为科学家在一台仪器中轻松选择四种不同离子源的整合能力,将扩大和优化跨长度尺度研究材料性能的应用空间,& quot 赛默飞世尔科技-材料和结构分析总裁Mike Shafer说,& quot 我们新的 Helios Hydra DualBeam 系统提供了所需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分析样品、改进结果并开发新的和增强的材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4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55e5007-ce56-4bf5-8d90-ac0a6b27a17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400" height=" 43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图2.使用Helios Hydra CX DualBeam采用O+聚焦离子束和AS& amp V4软件进行自动连续切片的汽车机油滤清器壳体(聚合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三维重构。HFW(水平宽度)为350μm。 /span /p p   Helios Hydra 双束电镜允许材料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和设计新材料并分析其性能和结构。凭借其氧离子束,非常适合用于切割碳基材料,如电池正极中使用的石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更安全、更轻、更高效的储能设备。 /p p   这是第一款商业化的,允许快速、简便地离子束切换的仪器。以前,应用不同的离子束需要研究人员在仪器之间转移样品,或进行冗长而复杂的源交换。例如,独立的专用宽束氩离子抛光机目前是高质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制备工作流程的典型部件。使用 Helios Hydra DualBeam 电镜,在初始切割后,可直接将聚焦的氩离子应用于样品抛光,从而大大减少了样品的转移和处理时间。切换时间为 10 分钟或更短,研究人员还可以在一个小节内将所有 4 束光束应用于样品,以确定哪种离子最适合其预期用途。这种灵活性扩展了FIB在探索电子-样品相互作用方面的潜在应用。 /p p    strong Helios Hydra 双束电镜的正式生产将于 2019 年 9 月开始。 /strong /p p br/ /p
  • 培养“双碳”人才,他们这样做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南林大积极推动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的“南林实践”。作为一所以林为特色和优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南林大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绿色基因植入学子心田  “将绿色基因植入学子的心田,给他们打上厚重的绿色生态底色,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人才,是我们人才培养一直以来的特色和优势。”据南林大教务处处长王立彬介绍,近年来,南林大完善课程设置,不断增加生态类选修课数量,目前绿色文明类通识选修课程由2016年的12门增加至59门,学生选修学分由原来2个学分,增加到4-6个学分。  南林大还鼓励并要求各学院开设本院专业与生态环境学科交叉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所有学院都开设了生态环境类必修或选修课程。浸染绿色的交叉课程吸收林科优势专业的营养,促进“非林”专业与林科专业间的深度融合,为所有学生带来生态绿色的丰厚滋养。  扎实有效的绿色主战场培养了一批批绿色学子。在每年的毕业设计展上,“零污染”“零甲醛”、巧用废弃物等作品琳琅满目,生态环保是每一届毕业生创作关注的重要主题。据了解,艺术院研究生毕业作品中,环保类设计占80%以上。  “科技护林、生物质负碳能源利用技术、无醛高性能胶粘剂研发… …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南京林业大学学子捧回5个金奖。而这5个桂冠无不打上“双碳”元素。  绿色成果进入千万家  2019年5月,南林大成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2021年11月,南林大携手上海瓶行宇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双碳”研究项目组并设立“双碳”研究项目基金,将进一步打造南林低碳品牌,创建全国低碳校园示范。  这是南林大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为该校“双碳”成果培育和绿色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立足学校特色和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上寻找课题,研发绿色科技成果,创造生态科技产业,为国家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南林智慧… … 这是南林大教师自觉的价值追求。  2021年,围绕“双碳”热点,该校组织申报“沿海滩涂农林复合系统能源作物和林木培育及与碳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立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该校专家在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农林废弃物利用、林产化工、生态与环境、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创造了大量绿色科技成果和产业,直接推动了我国生态科技事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统计,近年来,南林大教师申报的生态环保类科研项目占学校科研总项目数的70%以上。  科研反哺教学,教师聚焦绿色生态项目,必然给学生带来绿色的思维和知识,满怀生态情怀的老师也必然会培养出绿色学子。  不仅如此,南林大专家、学者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把生态科技成果和理论向社会推广、传播。  该校师生深入企业,钻进树林,来到田间地头,指导企业和农民创造生态科技产业,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学校连续8年获“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突出单位”。  挂靠在南林大的“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以生态伦理与环境保护为研究方向,作为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基地”,为江苏省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撑。该校专家、学者每年深入地方开展生态科技服务活动达400人次以上。  绿色文化传播校内外  “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 在南林大校园各主干道,这种绿色标语一字排开;“树人树木”的景观石刻点缀于绿草红花之间。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校歌“为了碧水青山”。  打造低碳校园,离不开低碳文化。作为一所林业高校,南林大努力打造生态化低碳文化,力争让每一栋建筑都说话,让每一个空间都传情,让一草一木都育人。  每年南林大校园樱花盛开,灿若云霞,以“生态文明责任与使命”为主题的“生态文化节”便会如期举行,目前已连续举办5届,共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高层论坛、南林幸运树评选、大学生绿色科技创新作品展、生态书画摄影作品展等130余项活动,让生态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涵养学子心田。  在南林大,形式多样的生态主题活动不胜枚举,学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自觉悄然形成。  该校林学院教师把课堂搬到田野、公园和农家小院,引导学子通过改造废旧物品来实现循环利用,将图纸上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庭院意境。这项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活动如今已连续举办14届,已成为该校一项传统品牌生态文化活动。  此外,学校利用春季樱花开放时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节点,组织师生广泛开展植树、节能和节水教育、绿色出行等环保宣传和生态文明实践行动。
  • 海洋负排放又有新动作!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双“中心”成立
    2月11日,海洋国际标准化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会上,“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暨“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共同建设。中心整合香港多所大学和内地重要涉海机构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在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领域创新研发海洋国际标准,建设中国海洋国际标准创新平台和孵化基地。未来,双“中心”将进一步围绕国家海洋战略以及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装备以及海洋碳汇等领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创造更多的国际标准化成果,为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及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标准保障,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升海洋开发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战略科技支撑作用。
  •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  一、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积极成效  推动落实全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研究制定“十四五”碳强度降低目标和向各省(区、市)分解方案。通过综合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5年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标任务,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40%-45%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据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3.8%,为完成“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目前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三、低碳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进  自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涉及31个省(区、市),涵盖全部5个计划单列市。鼓励地方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相关研究。“十三五”以来,低碳试点工作不断深化。试点省市在完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提高能效、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碳发展路径。试点省市碳强度下降总体快于全国。  四、气候投融资工作加快展开  气候投融资工作在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8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为气候投融资领域信息交流、产融对接和国际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2020年10月,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对气候投融资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五、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升  2013至2021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已成功举办9届,成为宣扬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培育全社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主场活动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每年组织编写《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并在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有力宣介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倡议主张。同时,在每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组织设计各部门、NGO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中国角”主题边会活动,宣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和成效。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常态化宣传。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意识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初步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深入人心。  六、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3亿吨左右、水泥产能近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稳步推进钢铁行业实施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23家钢铁企业约1.4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业约5.36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改造的钢铁产能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5%左右。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治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开展综合整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分类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6.2万余家,全国累计超过10万家,重点区域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开展分级差异化环保管理。依据企业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措施、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等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将分级结果应用于差异化环保管理,实施精准治污,促进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推动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与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升级改造、有序退出,实现源头节能减污降碳。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配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针对钢铁、焦化、铁合金等十七个行业,制定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引导行业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 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完成该区域散煤治理2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6000多万吨,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通过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替代、上大压小、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燃煤小锅炉,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内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利用,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
  • M&M2018:TESCAN重磅发布新一代Xe FIB-SEM双束电镜S9000X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8月5日至9日,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t/MM2018"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018美国电镜年会(M& amp M,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span /a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召开。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显微设备展览之一,本次展会吸引观众约2000多名,参展商达120余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t/MM2018"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2977c3a5-b2c8-405c-83c4-eecd94a92045.jpg" title=" 0.jpg" / /a /p p   作为全球知名电子显微仪器制造商,TESCAN在M& amp M 2018上发布了其最新一代氙等离子源双束电镜——S9000X。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35bc125-2ca9-46a8-bda1-b8f8e1a78c76.jpg" title=" 1.jpg.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TESCAN新品Xe FIB-SEM S9000X /span /p p   现今,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故障分析已经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处理越来越小的高密度和高功能器件。而随着新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体系结构的日益复杂,就需要更加可靠的分析平台,以匹配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的发展。 /p p   此次TESCAN发布的双束电镜新品TESCAN S9000X,是一个强大的双束电镜分析应用平台,专门设计来应对这样的挑战。S9000X Xe FIB-SEM配备超快速的氙等离子源,具有极高的精度和极高的效率。 其最新一代Triglav& #8482 镜筒的探测器系统具有非常优异的表面灵敏度和出色的对比度,另一方面,新的iFIB +& #8482 离子镜筒进一步扩大了Xe等离子FIB应用领域,提升了大体积样本微加工和3D微量分析的能力,并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 /p p   在此次举办的电子显微学盛会M& amp M 2018上,TESCAN总部携旗下子公司TESCAN USA、ORSAY PHYSICS, TESCAN DO BRASIL共同参展,并重磅发布了该款双束电镜新品S9000X,S9000X的发布和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眼球;同期,TESCAN全球团队也举办了多场应用和技术讲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01d80d9-2d82-433b-9c1c-163365f9f0a4.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展会同期TESCAN应用技术讲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81f1991-877d-46d4-bd9a-b43ce583cc2a.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TESCAN新品S9000X引起广泛关注 /span /p p   TESCAN S9000X新一代Xe FIB-SEM系统提供了纳米尺寸结构分析所必需的高分辨率和表面灵敏度,为大体积3D样品特性分析提供了最佳条件 同时,它还提供优异的FIB功能,可实现精确、无损的超大面积加工,包括封装技术和光电器件的横截面加工,为大尺寸试样进行高效率制备和高分辨表征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p p    strong 主要特点 /strong /p p   ◆ 新一代Triglav& #8482 UHR SEM镜筒具有极佳的分辨率,优化的镜筒内探测器系统在低束流能量下具有卓越的性能,信号检测效率提高3倍 /p p   ◆ Triglav& #8482 还具有自适应束斑优化功能,可提高大束流下的分辨率,快速实现EDS, WDS和EBSD等分析 /p p   ◆ 新型iFIB +& #8482 Xe等离子FIB镜筒具有超大视野,30 keV下最大视场范围超过1 mm,可在几个小时内实现极大面积的截面加工 /p p   ◆ 新一代SEM镜筒内探测器结合高溅射率FIB,可实现3D微量分析的超快数据采集。 并且,EDS和EBSD数据可以在FIB-SEM断层扫描期间同时获得 /p p   ◆ 专利的气体增强腐蚀和加工工艺,尤为适合封装和IC去层应用 /p p   ◆ 全新立体设计的Essence 软件,可实现更轻松、更快速、更流畅的操作,包括碰撞模型和可定制的面向应用流程的布局 /p p    strong 案例展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41ce72a-5209-4c46-8b31-d65305ec40e0.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OLED显示屏1086 μm宽的横截面制备,FoV: 1.26 mm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d8499dfe-7f91-49b1-9d38-518ac7c0a162.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iAlON-石墨烯样品的3D微分析,显示不同相分布的精确信息 分析体积:22× 22.3× 66.9μm³ /span /p
  • 中欧协副会长代军杨:“双碳”带来中欧合作新机
    近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推介会暨中欧协会春季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期间,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中欧协)副会长代军杨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等媒体专访时表示,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国与欧洲的技术交流、经济合作将越来越密切。2023年是中国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代军杨表示,近年来中欧协不断挖掘中国和欧洲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潜力,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引进资金、产品、技术和人才,并推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构筑起中欧企业之间直接交流和合作的桥梁,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引路搭桥。他特别谈到,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未来有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欧盟宣布2035年全面“禁燃”议案通过之后,这让中欧相关各方均看到了更多的机会。“随着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汽车议案的通过,将更利好国内自主品牌。”代军杨判断,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形成持续的强增长态势。他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链条长、技术链条广、服务链条丰富的综合性业态,中欧在该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将对世界影响深远。据介绍,2023 服贸会设有环境服务专题展,专题展将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设置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科技出行等展区,集中展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全产业链与多功能服务的代表性业态技术与服务,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有近400名来自境外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驻华大使馆、商务部直属机构等参会,已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参加2023年服贸会。
  • 河南安诺发布气袋式自动进样器新品
    1) 操作简便,电脑软件操作省去繁琐参数设置。2) 提供多种模式的I/O口,兼容不同厂家的气相色谱。3) 环绕装样结构,节省试验台空间。4) 仪器采用双位置感应,确保阀切换位置准确性。5) 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无限制添加模块,增加样品种类。6) 进样器除进样功能外还兼顾气袋清洗功能。7) 切换阀采用peek阀体,PI阀芯,切换阀寿命更长。8) 所有气体管路均采用PTFE或PEEK,符合气体进样国标要求。9) 进样器每个采样口随时切换气袋和针筒进样,方便快捷。10) 进样器具备超高浓度样品检测功能,遇高浓度样品时进样器会自动停机,启动色谱升温,老化柱子,实现完全自动化。 创新点:1.气袋式自动进样器 ( GAS-3519 )属于气体采集检测,与本公司3016A液体自动进样器不同 2. GAS-3519 采用双位置感应,确保阀切换位置准确性。同时采用模块化创新设计,可无限制添加模块。3.创新点在于与气相色谱1ml联用,自动化完成进样管路清洗,定量环清洗,气袋清洗以及气体样品进样。 气袋式自动进样器
  • 科学仪器助力科学家破解天文学难题 一箭双雕揭秘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
    宇宙中第一代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暗物质的性质是什么?这两大谜团能否同时通过天文观测进行研究揭秘?最近,我国天文学家提出,通过测量21厘米森林的一维功率谱,未来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能够同时揭秘宇宙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的性质。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探测21厘米森林一直面临极大挑战宇宙中存在大量的中性氢气体。这些气体中的氢原子在基态能级超精细结构之间的跃迁,会产生电磁波波长为21厘米的线辐射,也就是中性氢21厘米线。中性氢21厘米线为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性氢21厘米线为探测宇宙黎明与第一代星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手段。同时,利用中性氢21厘米谱线探测宇宙黎明与再电离也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同时,宇宙早期各种结构及其周围的氢原子气体会在高红移射电点源的光谱上产生密集的21厘米吸收线。“这些吸收线丛,被天文学家形象地称为21厘米森林。”陈学雷说,多年来,探测21厘米森林一直面临极大挑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21厘米森林信号微弱,并且探测它所依赖的宇宙黎明时期的射电亮源难以获取;二是21厘米森林信号同时受到第一代星系加热效应和暗物质性质的影响,因此在观测上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效应。这就使得21厘米森林探测难以实际用于限制第一代星系的加热效应或暗物质的性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徐怡冬解释。近年来,已经有一批高红移射电噪的类星体被发现,而且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也进入了工程建设阶段,开展21厘米森林探测已迫在眉睫。在这项研究中,我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原创性的统计测量方案,使得21厘米森林不仅能够限制宇宙第一代星系的性质,还可以同时测量暗物质粒子的质量。新方法有望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我们意识到由第一代星系的加热效应和温暗物质引起的信号变化,在光谱上的尺度分布特征存在明显不同。通过一维功率谱分析,我们未来可以从统计上区分这二者。”徐怡冬介绍。“21厘米森林的一维功率谱确实可以成为一箭双雕的宇宙学探针,它为揭开暗物质和第一代星系之谜提供了一种极有前景的新途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东北大学教授张鑫强调。针对此研究,加拿大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凯瑟琳麦克评论道:“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方法,能够利用21厘米森林功率谱同时限制宇宙X射线对星系际介质的加热,以及温暗物质的可能效应这两种现象。虽然以前的研究已经检查了21厘米森林作为星系际介质探针的可能性,但将温暗物质效应作为一个独立信号包含进来,则为未来的观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目标。”《自然天文》的编辑团队也针对这项研究发表了评论:“我们宇宙的最远处总是极为神秘,由于被尘埃、吸收光的原子和中间介质中的气体阻挡而很难直接观测。这项研究将吸收转化为一种优势,利用它打破了其他方法所遭遇的不同效应的简并,并可用于阐明早期宇宙的结构形成。”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突破性方法的发展对于解开暗物质和宇宙早期天体形成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暗物质的理解,揭示宇宙结构形成及演化的过程。通过更深入的观测和分析,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关于暗物质性质和早期星系形成的更多见解,进一步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翻译整理:北京佰司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2023-07-04目前用于药物开发的体外实验平台无法模拟人体器官的复杂性,而人类和实验室动物的系统差异巨大,因此现有的方案都不能准确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葡萄牙和俄罗斯的研究团队通过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测试毒物对多器官的作用,揭示了基于微流控的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生理学环境。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由于氧气和营养供应有限,类器官培养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去分化。然而微流控系统中通过持续灌注培养基,更好地控制环境条件,如清除分泌物和刺激因子,并且培养基以可控流速通过,以模拟血流产生的生物剪切应力,因此类器官培养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此,我们以神经球和肝脏在芯片上的串联共培养为例(参考文献:A multi-organ chip co-culture of neurospheres and liver equivalents for long-term substance testing,2015,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来说明一下。利用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通过双器官串联芯片(2-OC)能够串联共培养人的神经球(NT2细胞系)和肝脏类器官(肝HepaRG细胞和肝HHSteC细胞)。在持续两周的实验中,反复加入神经毒剂2,5-己二酮,引起神经球和肝脏的细胞凋亡。跟单器官培养相比,串联共培养对毒剂更敏感。因此,多器官串联共培养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测这是因为一个类器官的凋亡信号导致了第二个类器官对药物反应的增强,这一推测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即串联共培养的敏感性增加主要发生在较低浓度药物中。在体内,每个器官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同时通过血液中的细胞和因子,与其他器官保持相互通讯。保持体外培养物的表型的同时,如何维持组织和器官间的通信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挑战。所以,将几种类器官串联在一个共同的培养基的循环中,通过分泌的因子进行通讯和交流。模拟多器官之间的交流,可以研究每个器官代谢的产物对其他器官产生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对于多器官的系统性效应。Anja Patricia Ramme 等科学家通过TissUse GmbH公司的MOC平台,结合微生理系统循环中人体器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四器官串联芯片(4-OC),将小肠、肝脏、神经球和肾脏等器官串联起来培养,四种类器官均由来自同一健康供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预分化,在不含组织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共培养14天。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平台为研究器官-器官相互作用、系统稳态和药代动力学、疾病诱导和药物作用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准确、更经济、更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方案。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也开发了一种多器官串联芯片,建立了串联共培养心脏、肝脏、骨骼、皮肤的技术,发表于2022年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中通过血液循环串联培养4个类器官,保持了各个类器官的表型,还研究了常见的抗癌药阿霉素对串联芯片中的类器官以及血管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对串联共培养类器官的影响与临床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证明了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成功的模拟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最值得注意的是,多器官串联芯片能够准确的预测出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和心肌病,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减少阿霉素的治疗剂量,甚至让患者停止该治疗方案。“ ----- Gordana Vunjak-Novakovic,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 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 双一流院校实力大PK
    p   4月14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以人才培养指数、科学研究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综合声誉指数四个一级指标构建综合指数,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军事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行“一个校名、两地办学”,分别进行评价)进行评价,同时推出“人才培养TOP100”、“科学研究TOP100”、“社会服务TOP100”和“综合声誉TOP100”等四个子榜单。 /p p    strong “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strong 中,前10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aa352ea5-debc-47b8-b2f2-b7aa37883f1f.jpg" title=" “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png" alt=" “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png" / /p p    strong 人才培养TOP100 /strong 榜单中,前10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8f8a2826-7cd9-41a1-8e1c-2ba7d5421230.jpg" title=" 人才培养.png" alt=" 人才培养.png" / /p p    strong 科学研究TOP100 /strong 榜单中,前10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5d814160-b702-4665-b9ca-d4236aef8540.jpg" title=" 科学研究.png" alt=" 科学研究.png" / /p p    strong 社会服务TOP100 /strong 榜单中,前10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b938950f-4218-46ba-9045-0d72767d9528.jpg" title=" 社会服务.png" alt=" 社会服务.png" / /p p    strong 综合声誉TOP100 /strong 榜单中,前10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c246ec2e-ec61-433f-95d0-b4e7e8c3f00a.jpg" title=" 综合声誉.png" alt=" 综合声誉.png" / /p p br/ /p
  • 戴安双三元液相色谱在“塑化剂”检测中的应用
    &ldquo 塑化剂&rdquo 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称为&ldquo 邻苯二甲酸酯&rdquo 类的化合物。DEHP系&ldquo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rdquo 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从而增加延展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ldquo 起云剂&rdquo 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不肖业者遂以低廉却有毒性的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ldquo 起云剂&rdquo ,以达到类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ldquo 塑化剂&rdquo 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ldquo 塑化剂&rdquo 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能够造成动物体内内分泌失调,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香港浸会大学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ldquo 塑化剂&rdquo 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质中DEHP的含量不得高于8 &mu g/L。目前对于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法,如GB/T 22048-2008《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等。 食品及环境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较低,传统的样品处理操作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大,不利于高通量分析。 戴安公司利用独具特色的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采用IonPac® NG1 Guard (10 &mu m,4.0 mm× 35 mm)富集柱对15mL样品进行在线富集,富集的样品可直接切换到分析系统,免去了复杂耗时的手工或半自动样品前处理过程,40 ℃条件下在Acclaim® 120 C18 (5 &mu m,4.6 mm× 150 mm) 分析柱上分离,在0.5 &mu g/L~ 50 &mu g/L浓度范围内,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 0.9991,检测限(按S/N = 3)DMP为0.1 &mu g/L,DEP为0.25 &mu g/L,DBP为0.10 &mu g/L,DEHP为0.25 &mu g/L。(详见附件)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联系戴安公司市场部。 戴安公司塑化剂类物质解决方案:http://www.dionex.com.cn/file/suhuaji.pdf
  • 扬州首个由企业承担的江苏省“双碳”重大项目获批立项
    记者13日从扬州市科技局获悉,该市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承担“万吨级CO2制备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技术研发及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近日获批江苏省双碳科技创新专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获批省拨经费1000万元。据悉,该项目为扬州市企业首次获批该类专项资金支持,标志着该市在“双碳”战略目标的“绿色画卷”上又添亮丽一笔。企业技术中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实施以来,作为扬州市首个入围的由企业承担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该项目总经费预算3100万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与远景规划,以突破行业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为发力点,努力提升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项目聚焦当前我国环氧乙烷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致力于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够转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96%以上的二氧化碳,将为我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出扬州科技力量。项目所在企业扬州市科技局表示,该项目的成功获批,是扬州推动“双碳”目标的又一“绿色举措”和“绿色荣誉”。下一步,扬州市将围绕双碳目标重大科技需求,加强“双碳”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高质量支撑全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宜而爽”“霞黛芳”等品牌内衣上黑榜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通报113家企业生产的113种针织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11种产品不合格被曝光,涉及宜而爽、豪菊、卓莹、圣雅美、蒙莉尤妮、纳雪、迪娜、HONEYHUNT、温之绵、霞黛芳、宇美其等品牌。   此次抽查依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03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针织内衣产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纤维含量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所抽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以及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等染色牢度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项目在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已连续5次全部合格 与基本安全性相关的染色牢度项目连续4次全部合格 甲醛含量项目连续3次全部合格。   此次抽查发现有11种产品的个别质量指标实测值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其中有8种产品纤维含量实测值不符合产品标识中标示值。还有个别产品pH值、色牢度项目不合格。 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103 中兴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男棉毛圆领衫裤 宜而爽 165/90 2009-3/M316107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4 江阴市豪菊服饰有限公司 舒适纯棉内衣 豪菊 155/85(M) 2009年3月/货号HJ1108 不合格 pH值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105 江阴市卓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卓莹内衣 卓莹 XXL\170/100 2009-3/货号:4082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106 东阳市圣雅美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无缝美体内衣 圣雅美 均码 2009-8 不合格 pH值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107 义乌市海蓝针织有限公司 时尚无缝内衣 蒙莉尤妮 155-175/85-95 2009-10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108 义乌市纳雪针织有限公司 无缝美体内衣 纳雪 L/XL 807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109 石狮市迪娜胸围内衣有限公司 三角裤 迪娜 165/72 DN0037TG-1 不合格 耐洗色牢度(变色)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110 泉州市力兴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时尚男性内衣 HONEY HUNT L C-2014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111 从化永大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男士时尚平脚裤 温之绵 L(170/95) XXXL(185/110) B-5061 不合格 pH值,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112 广东霞黛芳内衣有限公司 女内裤 霞黛芳 160/85 2009-8/款号:3450 不合格 耐洗色牢度(变色),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113 东莞其兴胸围内衣制造有限公司 内裤 宇美其 165/70 B8022 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 郑州安诺发布安诺气袋式自动进样器GAS-3519新品
    一、仪器介绍GAS-3519自动进样器是一款高效、智能的气袋式自动进样器,该产品与气相色谱联用,自动化完成进样管路清洗,定量环清洗,气袋清洗以及气体样品进样,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公司为客户提供专用的上位机控制软件,可在电脑上直接操作自动进样器,使用仪器更加方便、快捷。 二、仪器特点1) 操作简便,电脑软件操作省去繁琐参数设置。2) 提供多种模式的I/O口,兼容不同厂家的气相色谱。3) 环绕装样结构,节省试验台空间。4) 仪器采用双位置感应,确保阀切换位置准确性。5) 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无限制添加模块,增加样品种类。6) 进样器除进样功能外还兼顾气袋清洗功能。7) 切换阀采用peek阀体,PI阀芯,切换阀寿命更长。8) 所有气体管路均采用PTFE或PEEK,符合气体进样国标要求。9) 进样器每个采样口随时切换气袋和针筒进样,方便快捷。10) 进样器具备超高浓度样品检测功能,遇高浓度样品时进样器会自动停机,启动色谱升温,老化柱子,实现完全自动化。 三、技术参数1)控制方式:上位机控制2)主机功能:与气相色谱仪联用,自动化完成进样管路清洗,定量环清洗,气袋清洗以及气体样品进样。3)软件功能:快速完成样品位置的编辑,样品信息录入,可自动检测高浓度样品防止在色谱柱被高浓度污染时导致后续样品分析错误。4)样品位数:16+12位,可增加样品入口模块,每增加一个模块增加12位样品,单台最大支持88位。 5)进样方式:定量环进样6)配套的采样装置:注射器或者采气袋7)进样体积:1ml、2ml、3ml 样品定量环(可选)8)管路材料:聚四氟乙烯9)采样泵:最大采样速度,6L/每分钟;可达真空度-55kpa10)进样精度:10次进样总烃柱及甲烷柱峰面积RSD 四、实验应用 1.实验测试 实验仪器 福立9720-2型气相色谱、GAS-3519气体自动进样器 样 品 100ppm甲烷标气 试验方法 采用双柱单检测器 总烃柱 外径3mm长2m玻璃微球填充柱 甲烷柱 外径3mm长5mGDX-502填充柱 检测器 FID检测器 2.仪器实验条件 氢空比 30:300ml/min 柱流量 甲烷柱15ml/min 烃柱流量 10ml/min 柱温箱 65°C 检测器 200°C 附1:100ppm甲烷标气浓度等比曲线 附2:100ppm甲烷标气浓度等差曲线 实验结论:在100PPM甲烷标气浓度等比测试实验中,GAS-3519气袋自动进样器五点浓度曲线R2=0.999,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远大于HJ38-2017行业标准中的要求。 五、GAS-3519实验室的有效助手 真实的原始数据 - 优良的进样效率 - 稳定的仪器性能 - 精准的分析结果 自动进样器平均进样3分钟/次,每小时进样约20个,每日24小时可进样约480个;人工平均进样5分钟/次,每小时进样约12个,每日10个小时工作可进样约120个;GAS-3519每日可节省4个人工成本,其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提供多种模式的I/O口,可兼容不同厂家的气相色谱。创新点:安诺气袋式自动进样器GAS-3519每个采样口随时切换气袋进样,方便快捷,与传统市场同类型产品相比五点浓度曲线R2=0.999,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远大于HJ38-201 7行业标准中的要求。 安诺气袋式自动进样器GAS-3519
  • PalmSens发布Sensit BT 迷你电化学分析仪(带双通道或双恒测试功能)新品
    荷兰PalmSens BV推出手持式&无线双通道电化学分析仪,可使用电脑端软件PSTrace或安卓版本APP软件PSTouch操控,进行测量、采集及处理数据。可用于常规的电化学分析和交流阻抗测量(0.016Hz to 200 kHz ),尺寸仅为75 x 55 x 23 mm(内置锂电池和蓝牙功能),应用领域:食品检测、水质监测、现场检测、医疗诊断、可穿戴等。创新点:带双通道或双恒测试功能,增加锂电池供电和蓝牙通讯模式。 Sensit BT 迷你电化学分析仪(带双通道或双恒测试功能)
  • 自然资源部:发挥海洋固碳作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目前了解到,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在充分衔接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印发了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在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编制组结合实践听取各部门、各地方意见,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印发稿。2022年,随着蓝碳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碳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并在黄河口、曹妃甸等我国蓝碳生态系统重要分布区域进行了试点方法验证。上述负责人表示,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情况,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 Master Bond开发了双组份无溶剂体系的高韧性环氧树脂,可耐受重复热循环测试
    p    strong Master Bond(硕士邦德)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双组份、无溶剂、高韧性 /span 的环氧树脂体系,命名为Supreme 62-1。它可在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60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至+450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51℃至+232℃) /span 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最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高温下,Supreme 62-1也具有对多种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酸、碱、燃料和溶剂的化学抗性 /span 。它可被用作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航空、电子、光学和特种OEM应用领域的粘合剂/密封胶 /span 。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i “Master Bond Supreme 62-1具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出众的韧性,使其适于粘合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基材,及使其耐受重复热循环 /span /strong ”,高级产品工程师Rohit Ramnath谈到。“这种配方还表现出 strong 8000-9000psi的抗拉强度及450000-500000psi的拉伸模量 /strong 。基于其同时具有的 strong 耐热性及高机械强度外结构 /strong ,我们在需要结构胶合不同基材的许多应用领域均推荐使用Supreme 62-1。” /i /span /p p   Supreme 62-1易于使用,在混合100g批量时具有优越的、超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2小时 /span 的长适用期。代表性固化时间从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40-158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60-70℃)时的4到6小时、176-212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80-100℃)时的20到40分钟至257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125℃)时的10到20分钟 /span 均可供选择。这一化合物具有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5-10%的伸长率和75-85的邵氏硬度 /span 。固化后环氧树脂的体积电阻率超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014ohm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 /span cm /span 。Supreme 62-1可以半品脱、1品脱、1夸脱、1加仑和5加仑的桶装规格购买。预混、冷冻注射器以及枪包这类特种包装形式可用于简化粘合剂处理、减少损耗及提高生产速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3e0b7b0-96ee-4311-93b3-414da7bfba2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Master Bond抗热循环粘合剂 /p p   Master Bond Supreme 62-1是一种双组份、抗高温的环氧化合物,可耐受多次热循环与振动。它提供可靠的电绝缘性,以及对包括溶剂、酸和碱在内的各种化学物质的防护。它在混合后适用期长,并有便捷的固化时间以供选择。 /p p   查看更多关于Master Bond耐热循环粘合剂的讯息请联系技术支持的电话: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1-201-343-8983 /span ,传真: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1-201-343-2132 /span 和邮箱: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technical@masterbond.com /span /p
  • N-BIOTEK 第二代低温/恒温摇床培养箱全新上市,德祥
    N-BIOTEK 第二代低温/恒温摇床培养箱全新上市,德祥 技术参数: 型号 体积 温度 NB-205V 250ml× 23个 0~60℃ NB-205VN 250ml× 23个 室温+5~60℃ NB-205VL 250ml× 41个 0~60℃ NB-205VLN 250ml× 41个 室温+5~60℃ 无碳刷直流磁感型电机(*磁悬浮技术)-------低噪音&无震动 独特气体立体循环系统+ 3个高精温度探头 + 全智能调节系统(NB-TAC SYS)= *的控温精度 更多特性  内置制冷系统,实现内腔宽温度范围(0~60℃)  MICOM 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  自动停止功能,打开盖时摇床自动停止  配备可水洗冷凝器过滤器  实时监测功能,记录停电等工作异常情况  多种夹具可供选择  照明装置(选配),可进行光照实验 详情请联系德祥 马小姐 电话:13564569453 邮箱:shuangmin_ma@tegent.com.cn bioE_PS@tegent.com.cn www.tegent.com.cn
  • 第五届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在“双碳”背景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文章
    5月30日,第五届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暨大气超级观测站联盟2023年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开幕,为期两天。会议以“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臭氧与PM2.5污染协同防治为主题,共探共研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自2013年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以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臭氧污染呈现快速上升和蔓延态势。据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当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湿度较小时,光化学反应愈发强烈,从而会造成近地面臭氧不断累积,目前,夏秋季节空气质量中的主要污染物就是臭氧。此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顶尖科研人员汇聚武汉,对促进提升湖北省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水平,提升市民污染防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湖北生态环境部门监测的数据显示,5月29日,湖北省仙桃市、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4个地市空气质量为良,其首要污染物为臭氧,数值最大的鄂州市为134,黄石市、咸宁市2个地市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数值分别为166、177。一般来说,当臭氧日最大连续8小时平均浓度超过16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时,就形成了“臭氧超标”。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治理攻坚战役和“六大”专项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分别不低于2.6万吨和4.7万吨,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国考城市重污染天数比率均值控制在0.6%以内,PM2.5浓度均值不高于3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均值达到86%以上。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切实改善,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其中,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了两方面任务:一是要求以4月至10月为重点时段,以武汉、襄阳、宜昌、黄石、孝感、黄冈等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聚焦臭氧形成前的协同减排和源头防控;二是强化臭氧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完善臭氧和VOCs监测体系,提高治理设施运维管理水平,全面提升VOCs治污设施“三率”(VOCs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运行率、治理设施去除率),精准有效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提升环境执法监管能力。下一步,湖北省还将对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施行清单化管理,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与周边省份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相邻市州、县域强化联动协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