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十二胍

仪器信息网十二胍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十二胍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十二胍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十二胍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十二胍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十二胍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十二胍相关的解决方案。

十二胍相关的资讯

  • 挑西瓜还在靠“弹指神功”?这套设备或让瓜农选瓜无忧!
    炎炎夏日,来上一块西瓜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如何选瓜却一直是个大问题,有人甚至开玩笑,开瓜就像开盲盒,没有经验的“吃瓜群众”如何才能选到好吃的西瓜呢?说到挑西瓜,相信大家会不自觉的弹起来手指头。不错,从瓜农、到市场上卖瓜从业者,甚至是每一个买瓜的消费者都有过弹瓜或者拍瓜的经历。当然,有经验的瓜农将“弹指神功”练得炉火纯青,不过当大批量西瓜上市的时候,农场在西瓜分选方面如果单靠瓜农的人工分选,手指头可能就不堪重负了。不仅如此,人力和速度也是让瓜农头疼的问题。而对没有经验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买瓜有时候也只能碰运气了。难道就没有一台机器能够代替瓜农完成西瓜挑选分级的工作?日前,CCTV《我爱发明》-巧分西瓜节目带大家见识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黄文倩研究员的“选瓜神器”!这是一套用于西瓜品质检测的分级生产线,通过这一套设备,糖度、成熟度、是否空心等问题迎刃而解。(照片来源:CCTV《我爱发明》)西瓜具有体型大,糖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空心等特性。为了能全面评估西瓜的品质,黄文倩团队自主研发了新的光谱检测系统,重点优化了光路结构,提高了光谱信号的信噪比,确保在低功率照明和短积分时间条件下能够获取到稳定的光谱信号。并且,该团队采用精密定位技术获得西瓜多点位的全透射光谱,可对整个西瓜进行综合性分析,也可以针对特定区域进行选择性分析。2023年6月16日上午,黄文倩研究员将在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期间现场分享报告:《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点击报名》》》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黄文倩研究员黄文倩博士,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与装备开发工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个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第二十三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由仪器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将于6月13-16日举办。iCS2023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点击立即报名》》》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3/
  • 国家卫健委:医学科研论文无贡献不可挂名!不与绩效、奖金挂钩
    近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科研诚信管理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物医学科研诚信体制建设,规范医学科研诚信行为,强化医学科研机构科研诚信监管责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修订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医学科研活动的人员和所有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不限于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的医学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早在2019年10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20部门制定《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修订后的《规范》则进一步明确了医学科研诚信及相关行为的准则,界定了“是与非”的边界,两文件将协同发挥作用。医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无实质贡献者不得“挂名”《规范》规定,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利益《规范》明确,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须对使用自己邮箱投递的稿件、需要署名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对科研成果署名、研究数据真实性、实验可重复性等负责,并不得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根据当前医学科研诚信面临的新挑战,《规范》明确提出,同意署名的导师、项目负责人对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在承担管理、指导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同等责任。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人员奖励奖金、临床医生考核等挂钩《规范》要求,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内医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人员奖励奖金、临床工作考核等挂钩,对在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医学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对学术期刊预警黑名单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医学科研机构对查实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当将处理决定及时报送科研诚信主管部门,并作为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成果奖励、评审表彰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相关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原始资料上交至所在机构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结束后,对于人体或动物样本、毒害物质、数据或资料的储存、分享和销毁要遵循相应的生物安全和科研管理规定。论文相关资料和数据应当确保齐全、完整、真实和准确,相关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原始图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生物信息、记录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机构统一管理、留存备查。引用他人尚未公开的设计思路等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同时医学科研人员在引用他人已发表的研究观点、数据、图像、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时,要保证真实准确并诚实注明出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要符合学术规范。在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设计思路、学术观点、实验数据、生物信息、图表、研究结果和结论时,应当获得其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同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提高医学科研人员职业道德修养,预防科研不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的医学科研行为,是指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及其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的涉及科研项目申请、预实验研究、研究实施、结果报告、项目检查、执行过程管理、成果总结发表、评估审议、验收等环节中的行为活动。第三条 所有从事医学科研活动的人员(以下简称医学科研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本规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遵循科研伦理准则和学术规范,尊重同行及其劳动,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坚守诚信底线,自觉抵制科研不端行为。第四条 所有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均应当遵守本规范,开展常态化科研诚信教育培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培育科研诚信的机构环境。第二章 医学科研人员诚信行为规范第五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科研伦理准则,主动申请伦理审查,接受伦理监督,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第六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时,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第七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采集科研样本、数据和资料时要客观、全面、准确;要树立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对涉及生物安全、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八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应当诚实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如实、规范书写病历,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第九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研究,病原采集、运输和处理等均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报告传染病、新发或疑似新发的传染病例,留存相关凭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第十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结束后,对于人体或动物样本、毒害物质、数据或资料的储存、分享和销毁要遵循相应的生物安全和科研管理规定。论文相关资料和数据应当确保齐全、完整、真实和准确,相关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原始图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生物信息、记录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机构统一管理、留存备查。第十一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应当自觉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严格选用符合要求的合格动物进行实验,科学合理使用、保护和善待动物。第十二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开展学术交流、审阅他人的学术论文或项目申报书时,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遵守科技保密规则。第十三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引用他人已发表的研究观点、数据、图像、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时,要保证真实准确并诚实注明出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要符合学术规范。在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设计思路、学术观点、实验数据、生物信息、图表、研究结果和结论时,应当获得其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同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第十四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第十五条 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严格把关,加强对项目(课题)成员、学生的科研诚信管理。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须对使用自己邮箱投递的稿件、需要署名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对科研成果署名、研究数据真实性、实验可重复性等负责,并不得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学生、团队成员在科研活动中发生不端行为的,同意参与署名的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除承担相应的领导、指导责任外,还要与科研不端行为直接责任人承担同等责任。第十六条 医学科研人员应当认真审核拟公开发表成果,避免出现错误和失误。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承认并予以更正或撤回。第十七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项目验收、成果登记及申报奖励时,须提供真实、完整的材料,包括发表论文、文献引用、第三方评价证明等。第十八条 医学科研人员作为评审专家、咨询专家、评估人员、经费审计人员参加科技评审等活动时,要忠于职守,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要求以及保密、回避规定和职业道德,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办法,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开展工作,提供负责任、高质量的咨询评审意见,不得违规谋取私利,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建议上署名签字。第十九条 医学科研人员与他人进行科研合作时应当认真履行诚信义务和合同约定,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报专利和奖项等时应当根据合作各方的贡献合理署名。第二十条 医学科研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不得虚报、冒领、挪用科研资金。第二十一条 医学科研人员在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应当秉持科学精神、坚守社会责任,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不得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医学科研人员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机构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得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得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可。医学科研人员发布与疫情相关的研究结果时,应当牢固树立公共卫生、科研诚信和伦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第二十二条 医学科研人员学术兼职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兼职和挂名。第三章 医学科研机构诚信规范第二十三条 医学科研机构应当根据《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制定完善本机构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办法,明确调查程序、处理规则、处理措施等具体要求,并认真组织相关调查处理。对有关部门调查本机构科研不端行为应当积极配合、协助。第二十四条 医学科研机构要主动对本机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应当严格保护举报人个人信息。调查应当包括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保障相关责任主体申诉权等合法权利,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应当与涉事人员当面确认后予以公布。第二十五条 医学科研机构要通过机构章程或学术委员会章程,对科研诚信工作任务、职责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学术委员会要认真履行科研诚信建设职责,切实发挥审议、评定、受理、调查、监督、咨询等作用。学术委员会要定期组织或委托学术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本机构医学科研人员的重要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进行核查。第二十六条 医学科研机构要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建立学术论文发表诚信承诺制度、科研过程可追溯制度、科研成果检查和报告制度等成果管理制度。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存在科研不端情形的,应当依法依规对相应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要求其采取撤回论文等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第二十七条 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科研论文和成果发表的署名管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无实质性贡献挂名的责任;要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记录、科研档案保存等各项制度,明晰责任主体,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要妥善管理本机构医学科研相关原始数据、生物信息、图片、记录等,以备核查。第二十八条 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内医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人员奖励奖金、临床工作考核等挂钩,对在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医学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对学术期刊预警黑名单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第二十九条 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医学科研人员职业培训和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及手段,营造崇尚科研诚信的良好风气与文化。在入学入职、职称晋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项目、人才项目等重要节点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对在科研诚信方面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人员,所在机构应当及时开展科研诚信谈话提醒,加强教育。第三十条 医学科研机构在组织申请科研项目和推荐申报科学技术成果奖励时,应当责成申报人奉守科研诚信,可以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并公示有关信息。第三十一条 医学科研机构对查实的科研失信行为,应当将处理决定及时报送科研诚信主管部门,并作为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成果奖励、评审表彰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第三十二条 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对涉及传染病、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及论文、成果进行审查,评估其对社会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影响,并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三条 医学科研机构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及科研管理人员等应当率先垂范,严格遵守有关科研诚信管理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和谋取不当利益。第四章 附则第三十四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年出台
    本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获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月底将上报至国务院。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生物育种上升至最重要位置。这意味着规划出台后,生物领域转基因研究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对生物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要比‘十一五’大很多。”知情人士对本报说。   上述人士透露,到去年底为止,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的配套投入在内,中央实施转基因专项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6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支持。   生物育种首当其冲   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   当时对生物产业的界定范围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就是按照上述定义和范畴进行研究编制的。对于生物产业范围的排序,政府和专家方面给出的是生物医药排在第一位、生物农业排序第二。   不过,本报获悉,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生物农业被提到了第一位。   事实上,在6月2日开幕的“中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王伟忠的发言就暗示了这样的信息。他在介绍今后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八个重点领域时表示:一是加强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研究 二是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 第三才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新规划明年出台   生物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其中重要的一项,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从一开始起草就广受业界关注。《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样如此。   据前述知情人士讲,政府方面从去年夏天就开始着手筹备《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决策层曾多方听取意见,进行了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去年9、10月份,发改委牵头组织7个领域的47位经济、科技专家,向中央高层做了3次汇报。   去年11月初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长达1.2万字的讲话,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深入阐述,并明确把新医药、生物育种产业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本报了解,由发改委牵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今年初正式成立。起草小组的成员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或单位负责人组成。文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很多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称为“下一个4万亿”。   但与“4万亿”计划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明确指向的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此前,曾有官员和专家对媒体表示,《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于6月前上报国务院,分析人士也预测,该规划有可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前出台。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发改委方面正在征询专家意见,修改后的规划将上报国务院。规划将在明年两会之后,“通过人大表决通过,才会正式出台”。   事实上,规划编制的同时,实际层面的推进已经开始部署。最直接的表现是,去年8月17日,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以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迈出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最关键一步。   与其他一些新兴产业相比较,从“十五规划”开始,国家发改委就把生物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来抓,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   具体到发展转基因研究方面,像农业部围绕转基因重大专项,作为重中之重,由部长亲自上阵挂帅,作为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加大力度。前述知情人士称,原来转基因专项投资计划是160亿,到去年底为止,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的配套投入在内,中央实施转基因专项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60个亿,“‘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中,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 快检、在线让光谱应用落到实处 ——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 2023)报告推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仪器小型化”、“从实验室到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等趋势一直引领着光谱仪器及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正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各类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拓展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真正落到了实处。一方面,微型光谱仪具有许多大型光谱仪所不具备的优点,如重量轻、体积小、探测速度快、使用方便、可集成化、可批量制造以及成本低廉等,像普通光谱仪一样微型光谱仪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可以应用在实验室化学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工业监测、航空航天遥感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日益重视的质量源于设计(QbD)和制造工艺效率,过程分析技术逐渐深入生产过程中。其中,在线光谱分析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多领域企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中,并已使得过程分析仪器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太赫兹光谱等在相关应用中的优势凸显,市场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更深入理解,并探讨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2023年6月13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的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 将在6月16日特别开设“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种光谱分析技术。立即报名 》》》 部分专家报告推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微小型光谱仪器进展及其应用》(6月16日上午开讲,点击立即预约)褚小立,近红外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一直从事以近红外光谱为主要手段的过程分析成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近20项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三篇论文分别获“2008年国内最具影响百篇文章称号”、“2012年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和“2017年国内最具影响百篇文章称号”。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现已有40余项获得授权。先后编写和翻译出版多本专业著作,其中包括《分子光谱与化学计量学及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用手册》《现代过程分析技术新进展》等。【摘要】近些年,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技术可直接对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各种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现场无损和工业在线分析等优势,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谱分析仪的微小型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近期出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商品化微小型光谱仪器。手持式或便携式现场快速分析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更灵活的方法,具有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便于二次开发等优点,在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和安全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智能工厂、智能医疗和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兴起,成为推动光谱传感器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报告主要介绍近些年新型的商品化微小型光谱仪器(近红外、中红外、拉曼、LIBS和XRF等)及其应用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史烨弘 正高级工程师《战略性矿产选冶过程在线分析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6月16日上午开讲,点击立即预约) 史烨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矿冶科技集团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科学试验技术综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线分析仪器分委会委员,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标准评审组成员。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等 20 余项。主要从事工业在线分析技术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主持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选矿工艺在线激光光谱分析仪、冶炼工艺高温熔融产物在线激光光谱品位分析仪、多光栅高分辨光谱仪、全自动高温水解仪等仪器设备,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对于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采选冶工业过程智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40余篇。【摘要】 战略性矿产选冶工业关键工艺过程在线分析检测技术和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矿冶科技集团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战略性矿产浮选工艺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系统,铜铅锌冶炼和烧结工艺高温产物在线激光光谱品位分析系统,高温烟气组分在线TDLAS分析技术和装备,以及便携式和金属合金原位快速高分辨光谱分析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 邹亮副教授《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6月16日上午开讲,点击立即预约)邹亮,博士毕业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项目等10余项,获批江苏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在IEEE TIM、IEEETNNLS、IEEE TCSII、IEEE JSTAR、《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被引1300余次,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wd Science副主编,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工矿自动化青年编委,Mathematics等多个SCI期刊的客座编委,ICCBDAI2022、KDBD2020、ICCSE2018等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摘要】 煤质的全元素分析是衡量煤炭品质和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传统的煤质分析方法存在操作过程繁杂、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破坏样品结构、分析对象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对能源安全高效利用战略的新需求。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中。课题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定量分析模型,以实现煤炭质量全元素的快速测量。 由于煤样光谱与指标的关系表述复杂,使得现有分析模型存在预测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课题组对煤质常用的4种工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硬共享的多任务注意力U型网络(Multi Task Attention Unet, MTA-Unet)。该模型主要包括权重参数共享模块和多任务输出模块,其中权重共享模块结合了Unet网络、卷积块注意力模块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多任务输出模块则由4个独立的全连接层组成。此外,对不同任务之间由于训练速度不同产生的梯度量级淹没问题,模型采用梯度归一化算法进行优化。为验证MTA-Unet模型的有效性,首先,在同一测试集上对比了其与传统的定量分析算法的预测性能;然后,为探究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单任务的深度学习网络与其对应的多输出网络的预测性能;最后,进行消融实验验证卷积块注意力模块、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和梯度归一化算法的有效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黄文倩研究员《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6月16日上午开讲,点击立即预约)黄文倩,博士,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与装备开发工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个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第二十三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摘要】 西瓜具有体型大,糖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空心等特性。为了能全面评估西瓜的品质,黄文倩团队自主研发了新的光谱检测系统,重点优化了光路结构,提高了光谱信号的信噪比,确保在低功率照明和短积分时间条件下能够获取到稳定的光谱信号;采用精密定位技术获得西瓜多点位的全透射光谱,可对整个西瓜进行综合性分析,也可以针对特定区域进行选择性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吴梅高级工程师《XRF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6月16日上午开讲,点击立即预约)吴梅,石油产品及催化剂元素分析平台负责人、院专家。先后负责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析实验室、中试基地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期间制定行业标准、申请专利、专有技术多项,完成多个重大项目、“十条龙”攻关项目的研究,创建的多个分析方法在系统内广泛应用。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关油品元素及组成的论文15篇。对石油化工领域的元素分析需求以及前沿技术应用现状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同时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8 WG/24元素分析工作组专家。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 委员。【摘要】 X射线荧光是石油产品杂质元素测定应用中重要的技术组成。快速、无损、直接测定的特点满足了油品快筛的迫切需求。本报告结合实际工作中石化产品性质的特点,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基质影响、制样方式、测试条件的优化以及其它影响因素进行案例讨论分析,介绍X射线荧光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XRF有望成为石油化工产品中元素分析、质量监控领域中最具前景的普适性测试技术。更多详细日程如下:6月16日上午 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 我要报名 》》》 主持人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00--08:30微小型光谱仪器进展及其应用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30--09:00战略性矿产选冶过程在线分析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史烨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教授09:00--09:30基于大数据自动解析的在线光谱技术王红球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09:30--10:00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邹亮中国矿业大学 副教授10:00--10:30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测试中的应用周学秋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近红外产品经理、应用专家10:30--11:00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黄文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研究员11:00--11:30原位在线拉曼光谱在科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应用安志成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1:30--12:00XRF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吴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由仪器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 将于6月13-16日举办。iCS2023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点击立即报名 》》》 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3/
  • 瑞典波通仪器公司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
    2012年9月5-7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ldquo 第十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rdquo 及&ldquo 第十一届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大会&rdquo ,会议及展览汇聚方便面、冷冻冷藏食品、挂面、咸味香精调味料、包装设备等行业优秀企业和科技界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方便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促进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与提升。瑞典波通仪器公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展示了面制品和冷冻冷藏食品方面品质检测仪器,我们在此行业已建立系统的品质解决方案,并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会上我们进一步向参会参展企业演示我们的方法,深受大家的欢迎。
  • 北京十二五环保规划发布 严控4项污染物指标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7月8日上午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本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以及空气、水和声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   记者注意到,与“十一五”有所不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由“十一五”期间的两项增为4项,大气和水污染物减排指标各增加一项,大气污染物减排指标除“十一五”的二氧化硫外,还新增了氮氧化物,水污染物减排指标除原有的化学需氧量外,新增了氨氮。机动车污染和农业污染首次纳入污染减排考核范畴。   《规划》解读   【目标】2015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要达到80%   《规划》在空气、水和声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对污染减排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要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首次明确提出了达标天数概念,即2015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要达到80% 大气污染物浓度控制指标也由“十一五”时期的4项,增至9项,包括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全部污染物,要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并(a)芘、氟化物和铅等6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0年下降10%左右,臭氧污染趋势逐步减缓。也就是说,达标天数要增加,含金量也要提高。   《规划》规定,与2010年相比,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3.4%和12.3%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7%和10.1%,(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分别减少9.8%和10.2%)。   【减排】今年上半年已淘汰老旧车6万辆 明年执行国五排放标准   在推进污染减排方面,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是在源头上控制燃煤总量,规划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力争新增机动车提前执行国五排放标准,淘汰40万辆老旧机动车,退出部分落后产能 在末端治理上,主要是在燃气电厂、大型燃煤锅炉上采用低氮燃烧技术,进行脱氮,保留的水泥厂也要试点脱氮。   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最主要的措施是,增加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中心城、新城和乡镇,上一批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 对于现有的中心城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深度治理,排出的水质力争达到环境质量IV类水体标准。农业方面的畜禽养殖业也将成为“十二五”治污的重点。   据市环保局机车车处处长李昆生介绍,截至2010年底本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8万吨左右,其中机动车污染占到一半即9万吨。为此,本市将在明年实施国五排放标准,进一步控制新车污染物增量。明年上半年提前供应国五汽柴油,这样所有在用车辆都会实现减排。同时,加强在用车达标监管,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李昆生表示,受摇号政策影响,今年前6个月已经淘汰6万余辆,其中转出占到80%,老旧机动车淘汰奖励机制目前也正在研究,将于“十二五”期间出台。   【空气】城六区为基本无煤区 全市燃煤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今年3月,市政府已经发布实施《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了2011到2015年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规划》与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进行了充分的衔接,提出20项措施,除继续实施燃煤、机动车、工业污染、扬尘污染防治外,特别提出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控制,采取措施减缓臭氧污染趋势。   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战略,打造城六区为基本无煤区,全市燃煤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力争2012年上市新车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并按地方标准配套供应相应油品。全市炼油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水泥生产规模控制在700万吨以内。实施建设施工扬尘管控,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和评估,积极开展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工作。   【声环境】城区噪声污染严重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规划》要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内,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在保持声环境质量方面,要通过合理规划,从源头上预防噪声污染,研究制定机动车噪声准入标准,鼓励研发低噪声交通工具 在噪声防护上,要采取禁鸣、限鸣、限速等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建设隔声屏障、隔声窗等设施。   在城区噪声污染严重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实施机动车禁鸣、限速,限制高噪声车辆通过的时间。研究提高施工噪声补偿标准,研究建立施工噪声自动监测制度和施工单位信誉档案制度,并与企业资质年审挂钩。   【保障】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   《规划》提出,要对市区两级编制的相关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评,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国家将与市政府签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市政府也要与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污染减排责任书。对未完成环境改善或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的区县,要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   “十二五”期间,本市还将制订或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环保法规和标准。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doc
  • 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投入888亿,2016年投入248亿
    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和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围绕科学基金规划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约888亿元,吸引其他渠道资金17.5亿元,资助各类项目近20万项。2016年科学基金投入达248亿元,如何用好管好科研经费,成为会上关注焦点。  韩宇表示,为加强经费管理,首先要完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公正的评审,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审制度平台,为科学遴选创新项目和人才孕育创新思想提供制度保障,保证钱真正用在创新的人和方向上。同时将健全安全、规范、高效的科学基金财务管理体系,达到每一笔账目都痕迹清晰、资金流向明确。此外,逐步全面实现预算的绩效管理,构建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资助项目和资金管理新机制。基金委已经会同财政部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完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加强资金监督。基金委会按照国家要求,以抽查、审计的方式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和判断。同时鼓励和指导依托单位推进痕迹管理,使项目经费确实用在科学研究上,充分发挥依托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将明确和建立依托单位在行使资金监管主体责任等方面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制定信用等级和间接经费挂钩的有效机制。“经费管得好,间接经费就有可能增加,真正形成正向激励的工作机制。”  除了强化经费管理,“十三五”规划还部署了优先发展的科学领域。在学科均衡布局基础上,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自主选题,包容非共识和变革型创新研究,支持科学家挑战重大科学难题。其中,28个学科优先领域和7个综合交叉领域,都是和“蓝绿”学科相关的。据高文介绍,科学基金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提升“蓝绿”学科的研究水平,加强蓝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原标题:今年科学基金投入达248亿元(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十三五”遴选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
  • 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公布
    关于印发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2〕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技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   附件:   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机遇期。制定《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加快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项规划》以“十二五”时期的需求为重点,兼顾我国中长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明确突破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选择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或区域,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发展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专项规划》明确了组织实施发展绿色制造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出了保障措施和技术路线图。《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开展绿色制造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形势与需求   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占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其中制造业及其产品的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2/3。高消耗将导致对资源的高依赖,将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也给国家的能源和资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绿色制造一种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使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绿色制造”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六大科技产业化工程之一,提出“重点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突破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环保材料、节能环保工艺、绿色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培育装备再制造、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绿色制造软件等新兴产业。”这些都对我国发展绿色制造解决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迫切要求,为先进制造领域布局和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规划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一)现状与形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4左右,产值居世界第一,但资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30%。有限的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这要求装备制造业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体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面临日益严峻贸易技术壁垒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从早期的安全、标志、性能等方面延伸到资源和能源节约、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等领域。例如:欧盟相继制定了机床环境评价与能效检测标准(ISO/TC39/WG12)、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EU StageⅢA 及ⅢB、家电产品有毒有害物质(ROHS)、回收(WEEE)、能效(EuP)等指令 日本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以及美国的电机、空调能效标准等,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进绿色计划,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制造促进计划(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SMI),并出台了可持续制造度量标准。欧盟第7 框架计划设立了“未来工厂(The Factories of the Future)” 重大项目,开展新型生态工厂模型(NewEco-Factory Model )和绿色产品研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日本公布《绿色革命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提出至2015 年将环境产业打造成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量。绿色制造成为各国重振传统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力点。   全球消费市场绿色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消费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现代消费浪潮。在欧盟和美国购买过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中,认为绿色产品比普通产品质量要好的消费者分别占41%和43%。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提出了“ThinkBlue Factory” 的生产理念,其目标是提高生产能效,同时显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18 家再制造工厂。我国也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未来10 年后,绝大多数产品将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绿色产品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   (二)差距与不足   “九五”以来,科技部围绕绿色制造布署了相关研究方向和课题。并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针对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并在汽车、机床、家电等行业开展了应用示范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初步经验。但总体而言,我国绿色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   1 1.机械装备及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及其软件支持工具薄弱。近几年国内汽车、工程机械、机床虽然在轻量化设计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在企业的具体应用比较少。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为例,轿车的自质量比发达国家同类轿车平均重8%~10%,商用车平均重10%~15% 载质量为40 吨的牵引车,Volvo FE 的整备质量为7.69 吨,而我国同类车型整备质量为9.95 吨,质量超过20%, 差距更加明显。又如同等起重吨位的国产起重设备的总重量比德国同类产品高出40%以上。我国在汽车轻量化设计和研究工作刚刚起步。   2.制造过程中的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严重,机电产品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不高。制造业生产车间粉尘、油烟、水雾、噪声及废弃物排放等对生产人员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危害严重。通用性机电产品通常表现为设备效率低、物耗、材耗普遍偏高,在节能产品开发和产品无害化方面差距很大。虽然在近几年在无模铸造、铸型数控加工、近净型锻造工艺、三价铬热处理工艺、干式切削与低温冷却润滑、废弃物排放及回收技术等方面取一定成果,并进行了   推广应用,但在热加工工艺方面,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比工业发达国家仍高出许多。   2 3.废旧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和机械装备资源再利用率较低、附加值低二次污染问题严重,难以满足日益快速增加的报废处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需求。例如,欧盟、日本等对废旧汽车100%回收,美国回收95%以上,并采用自动化装备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很早就以法律形式规定生产商必须回收。我国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回收与利用工艺与设备落后,再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   3 4.缺乏绿色制造技术规范、标准、法规体系,难以满足制造业绿色制造发展和出口需求。绿色制造基础技术研究不够,基础数据缺乏,标准制定时绿色属性指标难以定量。缺少统一的标准数据及信息,使得绿色设计、绿色评价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   (三)发展需求   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间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绿色制造是一种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生产模式。积极采用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产品,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源头开始采用可实现减量化的绿色设计、制造过程的绿色工艺,使用过程的节能降耗、回收过程的绿色拆解、再利用环节的再制造及资源再利用等相关技术与装备,在全球制造业低碳化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为推动我国绿色制造的发展,需在以下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以支撑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推进绿色设计和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产品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的核心,是形成“从摇篮到再生”过程的基础。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是实施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重要工具,也是实施绿色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和共性基础技术。产品的设计费用仅占产品全部成本的5%-10%,却决定了产品生产周期80%-90%的消耗。将环境因素、节能减排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中,力求产品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最小。   2 2.改进制造工艺和实施清洁生产。一方面需要开发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净成形工艺、切削加工优化技术、干式切削技术等。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制造过程中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原材料转化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实施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   3 3.推动传统设备节能化改造,研发节能减排产品及设备。推进传统设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开发先进节能、节材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新型设备。如采用高效电机、系统节能技术造传统设备等。   4.开发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技术,推进产业化。开发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再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节约了自然资源。随着我国进入装备、汽车和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   期,将促进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再制造产业的形成。   4 5.加强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积累,建立绿色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引导、支撑和规范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5 6.完善绿色制造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地和队伍建设。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大力推广绿色工程教育,加速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再制造等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推进生态工厂建设。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税收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发展思路与原则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十二五”期间以具有带动性、示范性的典型产品与行业为对象,以推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为主线,坚持“产品导向、重点突破、示范应用、产业提升” 的总体思路,重点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等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绿色技术、标准、装备、产品服务和产业协同发展。选择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或区域,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和发展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引领和政策引导,协调部门、行业与地方相结合共同推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与示范应用相结合。面向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典型产品、行业与区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应用工程实施与产业示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机制创新与行业提升相结合。大力开展绿色工程教育和专业培训,开展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推进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构建绿色制造应用技术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普及推广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加快行业的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和发展废旧产品拆解与资源化、装备再制造等新兴产业,提升重点行业绿色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面向汽车、机械、家电、流程工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拆解与资源化、装备再制造等循环经济新兴产业需求,以制造业绿色化为目标,开展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典型绿色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制,形成绿色制造理论、技术和标准体系,开发出一批具有典型创新性和示范性的产品、工艺和重点装备,实施应用工程和产业示范,带动传统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升,支撑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量大面广出口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能力。   (一)攻克一批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   重点突破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与装备、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的关键共性技术,完善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研发与积累、技术规范与标准制订以及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撑。   预期指标:重点突破一批绿色制造的关键共性技术,取的一批专有技术和发明专利,建立和完善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   (二)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   围绕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产品与行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等技术水平,提高设备与产品的绿色化性能,研发节能减排核心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和精细化能效管理,实现我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通过应用工程实施与产业示范,推动我国制造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预期指标:重点突破一批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绿色制造核心技术和工艺,取得发明专利,在100家企业以上实施应用工程和产业示范,原材料损失减少1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低25%以上。在解决制约重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促进相关行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部分行业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和培育绿色化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和培育废旧产品回收拆解、资源化与再制造、新能源应用、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和绿色制造服务等新兴绿色产业,研发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工艺与产品,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增长点。   预期指标:突破一批绿色制造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和培育50 家以上企业实施新兴产业应用和示范,原材料损失减少10-2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低25%以上,废旧产品再生利用率达到80% 以上,依托骨干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专项规划发展目标,结合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拟实施的重点任务框架如图1 所示,包括绿色制造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发展和培育绿色化新兴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面向产业链集群的行业与区域绿色制造产业示范工程、绿色制造人才、基地、联盟建设等方面。   (一)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   深入研究绿色制造面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取得源头创新成果,为突破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瓶颈、提高绿色制造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支持。重点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品、产业协同发展。   1 绿色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技术。面向节能减排要求,重点研究产品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设计、资源节约性设计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方法,建立绿色设计基础数据库和知识库,开发支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的绿色设计工具平台,促进绿色产品设计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产品资源性能和节能性能的大幅提升。   2 2.洁净切削加工理论与技术。针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液的大量使用与排放对环境、人身健康等造成的危害问题,开展干切削、新型绿色切削介质、准干切削等相关切削机理、刀具技术与工艺实现方法研究,实现加工方式从传统的大量使用切削液向绿色少、无切削液使用转变,达到高效切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3 3.绿色制造过程碳效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制造过程碳效分析模型及评估,能耗产需预测、测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制造过程资源和能量利用率优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制造过程碳效协同平衡与综合优化、管网模拟、机电系统能耗测量、节能减排监控及其支持系统等技术。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制造系统高效低碳运行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4.退役产品逆向回收物流与再资源化技术。开展退役产品回收、拆解、分选、回收利用、再制造、废弃物处理在内的逆向物流设施布局、自动分拣与跟踪技术、废旧物资库存控制等逆向回收物流技术研究 对退役产品破碎、材料分选以及破碎残余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高退役产品回收利用率,实现破碎残余物的无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资源化。   5 5.再制造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针对制约再制造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基础科学和技术瓶颈问题,重点突破再制造对象剩余寿命演变规律,可再制造性评价理论 再制造毛坯绿色清洗技术 再制造成形过程的高效控形、控性理论 再制造产品寿命预测及其可靠服役。构建再制造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6 6.再制造产品寿命预测与安全服役关键技术。针对再制造产品寿命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再制造毛坯的损伤检测技术、再制造零件初始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再制造零件动态健康监测的传感技术、再制造产品在强耦合条件下的服役安全与综合验证技术,开发相关应用装置,在重载车辆及关键部件发动机等典型再制造产品和零部件上进行试验验证。   7 7.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及信息平台。构建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研究以及标准协调、标准化服务活动,制订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制造技术规范和标准,针对制造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及再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建立统一的标准基础数据及信息平台,在汽车、家电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标准研究。   (二)提升传统产业能效与资源利用率   针对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机床、印刷机械、矿山机械、石化设备等产业对节能减排要求,突破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工艺、节能环保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支撑制造业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   面向石油天然气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流程行业,发展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技术、生产绿色化产品及成套设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促进推广应用以及产业技术升级。   1 典型产品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围绕起重设备、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技术、可拆解与回收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我国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绿色自主创新设计能力,提升产品能效和资源利用率,以及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能力。   2 传统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新技术与装备。面向铸造、锻造、压力成形、焊接、切削加工、表面处理等传统工艺,突破和掌握一批绿色化生产工艺新技术与装备,建立示范线或生产基地,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进程。   3.新型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选取并突破齿轮高速干切削、   无油墨印刷、微细通道平行流换热器、高效零排放智能型自动清洗装备等一批创新示范性好、具有显著节能、节材、环境友好特征的新型绿色技术及其制造工艺与装备,并形成示范应用。   1 4.节能产品开发与技术。针对电机系统、内燃机、流体机械等开发出一批节能、节油、环保使能产品及技术。面向车间污染物治理、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研发出一批环境治理和无害化使能技术与装备 在机械工业推进节能环保评估与使能提升工程,支持节能环保使能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的应用发展。   2 5.流程工业传统工艺绿色化新技术与设备。形成天然产物和生物制造业精密智能化单元装备和全流程集成化系统,建立产业化示范线,使我国在微生物大规模培养制造、天然活性物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绿色制造目标。   3 流程工业环保设备、技术及工业示范。改变我国烟气脱硝、脱硫核心技术受制于日本、欧美跨国公司的局面,装备设计和运行控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示范应用,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和培育循环经济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   以工程机械、汽车、机床、矿山设备、电子及家电产品等典型机电产品为重点,研发绿色回收处理与再制造装备,开发流程行业绿色化新技术、工艺与装备,形成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面向流程工业典型产品,利用绿色合成、过程强化与集成、工业资源与能源利用的能效分析等技术,构建绿色化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在资源替代工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促进先进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1 1.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工程机械开发成套的再制造工艺及装备,建立行业和部门的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通过应用工程与产业示范,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工艺与装备保证。   2 2.机床再制造性能提升成套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大型铸锻基础件的剩余寿命检测及其可再制造性评价技术、床身导轨等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工艺技术、数控及信息化再制造性能综合提升技术、整机再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再制造服役安全可靠性技术等关键技术,制定重型机床再制造技术及质量保证体系与规范,建成重、超重型机床再制造产业化生产基地。   3 3.煤矿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煤矿机械零部件接触磨损分析及磨损寿命模型、涂层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剩余寿命评估技术 开发采煤机行走轮与齿轨传动副、刮板输送机链轮链窝与刮板、大功率矿用减速器箱体轴承座孔、传动齿轮类零件、液压支架控制阀与支架立柱等关键零部件高效再制造技术与装备 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通过推广应用,建成煤炭机械   再制造示范生产线。   1 汽车
  • 赛默飞世尔科技在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耀眼夺目
    2009年11月17日,中国北京——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于近日在浙江金华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简称:12NYCC)。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协办。著名的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李灿院士等催化届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走进会议举办地点金华锦华园度假村,迎面高大的拱形门上是赛默飞世尔科技大幅贺词印入眼帘, 两边各有两个大气球迎风飘舞,同样悬挂着赛默飞世尔科技的贺词。 看得出此次会议既隆重又喜庆,以及承办方对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  在开幕式当晚的欢迎晚宴上,继浙江师范大学王辉副校长致辞后,赛默飞世尔科技分子光谱中国区总经理吴秋波先生做了轻松幽默的发言,大家举杯共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赛默飞世尔科技作为大会主赞助商独家举办了专题讲座,共有200多人出席了此次专场讲座。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所的罗孟飞所长首先做了简短的开场白,感谢赛默飞世尔科技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我们特别邀请了大连化物所盛世善研究员为大家做了XPS光电子能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场听众都被盛老师精彩的演讲所吸引,同时 赛默飞世尔科技的销售经理魏义彬博士做了XPS新技术新产品介绍,对获得 R&D 100大奖的K-Alpha 做了重点介绍。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张衍亮博士做了新型智能自动 DXR激光拉曼光谱仪 及在催化领域应用的报告。       赛默飞世尔科技分子光谱中国区总经理吴秋波先生致辞   大连化物所盛世善研究员的精彩演讲 讲座现场   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5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万4千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万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和Fisher 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所遇到的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研发的各种挑战。Thermo 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英文) 或www.thermo.com.cn(中文)。
  • 科技部印发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科技部将该规划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印发,希望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渠道,是引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技术市场以来,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技术市场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技术市场的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机遇   (一)技术市场建设取得新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技术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1.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配置科技资源能力逐步增强,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每年约有20余万项次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进行转移和集成,大量科技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了大量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催生了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010年,全国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五”期间的5637亿元增加到的“十一五”期间的13655亿元。自2001年以来,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一直稳居交易主体首位,企业参与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2.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导和带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共确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4家,成立技术转移联盟20家,建设中国创新驿站站点32家,建立了3家区域性、行业性的常设技术市场。截止2010年底,全国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近2万家,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通过政府择优扶持和机构自身努力,科技服务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技术咨询和服务合同成交额共5666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1.5%。技术市场促进了以提供高技术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为主的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技术转移模式,引导和带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 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交易模式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十一五”期间,技术交易品种进一步丰富,除原有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技”合同交易外,技术产权挂牌交易、技术难题招标等新型交易品种和模式不断推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保持快速增长,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加快进入技术市场交易。技术市场促进了技术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现。   4. 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保障了技术市场开放、规范和有序运行。“十一五”期间,以《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等及地方技术市场法规为框架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了技术市场秩序,促进了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构成了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奖励和激励制度。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建立2000多个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对技术市场制度运行和维护起到支撑作用。   (二)加快发展技术市场面临良好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技术市场加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1. 技术需求进一步扩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需要引入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速现有科技成果技术流动,加强系统集成。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大批产业技术跨地区、跨行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技术交易服务新兴业态,需要大量的技术交易和流转提供支撑。扩大开放,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国外先进技术,均提出大量技术需求。   2. 技术供给保持持续增长。随着自主创新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此伴随的是我国研发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每年经省市、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超过3万项。2010年,我国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了25.2%和4%。“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形成了大量的科研设施、设备和条件,这些物化的技术供给作为科研资源需要实现开放共享。   3. 科技服务体系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加快,各类专项行动和计划如“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等深入实施,科技服务体系必然进一步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投融资等科技服务业态将逐步形成,在支撑区域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加有力地促进技术供给、研发能力与需求对接,极大激发技术市场活力。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把握机遇、实现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进一步突出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引导企业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市场参与度 需要优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需要继续创新技术交易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技术市场运行效率 需要完善法制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维护技术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正当权益。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总体要求,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及研发能力转化为根本宗旨,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坚持重视宏观管理与强化市场机制并重,坚持完善技术市场体系与服务国家目标任务并重,坚持丰富工作内涵与创新体制机制并重,为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技术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国技术市场建设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具有完善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健全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相结合,各类市场主体相融合,国内和国际资源相配合,制度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   到2015年,围绕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和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服务,着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 技术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快技术市场法制建设,制订和修订一批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形成基本完善的技术市场政策和法制环境。加强政策法规落实力度,确保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健全技术市场监督与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制订全国技术交易规范,建立技术市场信用体系。   2. 全国统一多层次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整合全国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网上网下结合、产学研中介等各方主体扁平化合作的全国大技术市场。在中关村打造国家技术转移平台,在若干中心城市扶持和发展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服务功能手段先进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交易市场及种业等专业技术交易所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到400家 中国创新驿站区域站点达到50家,基层站点达到300家,签约技术经纪人1000名 建立全国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行业组织,推动建立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联盟30家。   3. 技术交易机制和模式实现重大创新。推进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入场交易,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公共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发布并通过指定的技术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组织1000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取得的各类科研设备、设施和条件等物化的技术成果进入技术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公共科技资源扩散应用。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企业并购、重大工程建设等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新型技术交易模式。   4. 技术市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全面提升。通过进一步实现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对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及规范交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技术市场优势,培育和发展若干新型现代科技服务业态。把技术市场打造成为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的技术集成基础平台、面向高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转移主渠道。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年递增21%,到2015年达到100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技术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形成制度、组织和机制三位一体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任务如下。   (一)加强技术市场制度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良好环境。   1. 制订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法规。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它要素市场的立法经验,推动“国家技术转移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或完善地方性法规。   2. 完善技术市场政策。巩固和完善技术合同认定制度,评估各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落实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提高技术合同减免税的兑现水平。研究制订企业吸纳技术、进行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机构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完善股权、分红等多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   3. 完善技术市场监管体系。稳定和健全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加快推进和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管理,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合同登记和统计管理办法,健全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进一步提高统计与分析水平。研究制订重大技术转移项目的审查办法。探索开展技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各类相关主体的信用数据库,开展技术转移机构的信用征信和评级试点。   (二)进一步强化专业化导向,加速构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1. 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评定和考核,开展分类指导,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能力、品牌建设以及信用管理。重点培育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建立各类产学研合作中间体,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建立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建设若干技术熟化、集成、工程化、二次开发等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2. 推动中国创新服务网络(中国创新驿站)建设。坚持开展始于企业技术需求挖掘的一站式创新服务。扩大试点,完善国家、区域、基层三级站点布局。加大国家站点建设力度,健全中国创新驿站组织体系,完善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创新驿站站点服务能力,加强对站点调研、培训和活动组织力度,推行标杆管理法,推进站点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创新驿站”品牌战略,探索建立“创新驿站”的商业化运营机制。实现中国创新驿站与国际技术转移网络组织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   3. 建立全国技术转移合作组织。以国家高新区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组建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业技术转移联盟,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筹建全国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专业委员会,推动建立区域、行业技术转移联盟。   4. 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专项计划支持海外高端人才和国内高学历毕业生从事技术转移工作。选择具有较好条件和基础的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试点。开展技术转移公共政策及实务操作、技术市场法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培训。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制度,制订技术经纪人资质认证标准和培训大纲,建立中国创新驿站签约技术经纪人队伍。   (三)大力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全国统一大技术市场。   1. 提升技术市场信息化水平。开通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省级区域平台建设,整合优化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完善统一发布标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合同信息化管理,结合统计指标的修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及《智能分析系统》,做好系统维护工作。   2. 推进全国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整合全国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资源,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扁平化合作,进一步形成全国技术交易和服务信息开放、流通和共享格局,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信息披露、报价和支付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市场,在全新高度上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及规范交易等功能的回归。   3. 加速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区域大型常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重塑功能,进一步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人才等市场的融合,增强技术市场对仪器设备、信息、资本、人才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在条件合适的中心城市或国家高新区形成省市共建的以区域科技资源的统筹与配置为核心功能的新型市场。创新技术产权交易模式,探索建立服务于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交易、技术并购及股权融资等业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做好中国种业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筹建工作,探索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   4. 提升技术市场国际化水平。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技术转移平台功能,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支撑我国创新。吸引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结合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创建一批分国别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并构建全球链接网络,开展创新交流、高端合作、先进技术落地转化等国际技术转移配套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承包工程、技术与知识产权入股、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带动我国技术进出口。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新区创新发展。   1. 把引导进入技术市场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重要手段。对于应用开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技术市场参与指南的发布,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宣传和社会参与。计划项目验收后取得的科技成果,纳入技术市场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将技术市场对计划项目科技成果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作为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   2. 探索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于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未按有关规定实施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探索建立强制转让和转化机制,在指定的技术交易市场通过推介、挂牌、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交易。协调相关部门,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需要,发挥技术市场渠道的作用,梳理、遴选一批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成果向重大专项目标工程和产品集成,加快重大专项实施进度。   3. 以高新区为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引导高新区建设和完善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完善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并健全其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间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全国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支撑区域创新和结构调整。   4. 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区域技术转移核心区。充分发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在中关村西区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实现国内外知名产业(工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的空间集聚,打造连接国内外技术、金融、资本、人才和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技术转移大平台。在深圳、西安、成都等地建立南方、西北、西南等区域技术转移核心区。集成资源,创新商业模式,着重突破技术转移“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形成全国技术转移全新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资源统筹。   根据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有助于技术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面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技术成果,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设施、设备和条件等已经物化的科技资源,在发挥政府配置作用的同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加快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为技术市场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二)加大经费投入。   配合政策引导类计划实施,大力支持和鼓励技术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市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各地区开展专项行动或工程、设立配套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等的技术转移。对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机构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给予财政补贴。   (三)创新工作模式。   把发展技术市场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开展技术市场战略研究,努力把握技术市场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大技术市场建设发展的前瞻性部署。制订并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各级技术交易机构对技术交易品种和交易模式进行创新。对各地、各部门探索形成的新经验和新模式及时加以总结,加大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示范推广。   (四)健全评价机制。   制订并实施技术市场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把重视和发展技术市场工作作为考核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技术转移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中提高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绩效的比重。建立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奖励参与和促进技术转移的科技人员,依法给予报酬。完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考核办法,定期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考核评价。建立技术市场工作激励制度,宣传表彰先进项目、集体和个人。   (五)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对技术市场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科技部门对技术市场的管理职能,完善技术市场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技术市场跨部门协商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技术市场工作。充分发挥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市场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六)鼓励政策创新。   鼓励地方在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将技术市场工作与科技奖励、科技进步考核、科技干部考核相结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根据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开展技术市场工作。
  • 国务院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药品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一、药品安全形势  (一)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政府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药品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建立了覆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1.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全国药品评价性抽验总合格率显著提高,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品的抽验合格率大幅提高,药品质量总体上保持较好水平。《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修订施行后,提升了注册审批标准,严格了药品生产准入,新上市仿制药质量明显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特殊药品滥用监测网络预警作用加强,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药品安全事件逐渐减少。  2.公众用药需求基本满足。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新药创制能力进一步提高,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网络基本建成,公众日常用药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建立了国家药品储备制度,提高了应对重大疫情灾害的药品保障能力。  3.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大幅提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行政监管体系,构建了以药品注册审评、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不良反应监测为重点的技术支撑体系,健全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加强了药品全过程监管。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特殊药品的电子监管顺利推进。药品监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现行药品市场机制不健全,药品价格与招标机制不完善,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牺牲质量生产药品。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状况未明显改善,临床用药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执业药师配备和用药指导不足,不合理用药较为严重。不法分子制售假药现象频出,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售假日益增多,有些假药甚至进入药品正规流通渠道,药品安全风险仍然较大。同时,药品安全法制尚不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药品监管能力仍相对滞后。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安全性、可及性要求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新发传染性疾病频发等,对药品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在医药产业的广泛应用,都对药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药品标准,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完善药品监管体系,规范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药品安全保障能力,降低药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科学监管。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根本目的,以提高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为工作重心,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机制,依法科学实施监管。  2.坚持从严执法,规范秩序。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药品安全执法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严肃追究药品安全责任,促进药品市场秩序和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3.坚持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加强药品安全保障基础建设,健全药品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充实监管力量,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监管效能。  4.坚持统一协调,分工负责。强化各级政府药品安全责任,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统一协调的部门联动机制,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实现药品安全各领域、各环节的全面有效监管。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5年努力,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大幅提高,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和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药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  2.规划指标。  (1)全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医疗器械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2)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生产的仿制药中,国家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药品生产100%符合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100%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4)药品经营100%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5)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一)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  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参照国际标准,优先提高基本药物及高风险药品的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与炮制规范。药品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律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强国家药品标准研究,重点加强安全性指标研究。  实施国家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优先提高医疗器械基础通用标准,提高高风险产品及市场使用量大产品的标准。加强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加快医疗器械标准物质研究和参考测量实验室建设。  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将其生产的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作为申报再注册的依据。  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体系。制修订药品、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健全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制定、修订、发布、实施、废止程序,建立标准评估、淘汰机制。加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机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检验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标准提高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质量标准。专栏一: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  提高药品标准:完成6500个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其中化学药2500个、中成药2800个、生物制品200个、中药材350个、中药饮片650个。提高139个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标准,制订100个常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标准。提高132个药用辅料标准,制订200个药用辅料标准。  完善医疗器械标准:完成医用电气设备标准150项、无源医疗器械产品标准250项、诊断试剂类产品标准100项。完成对医用电气设备通用安全性标准(第三版)、电磁兼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物质研究工作机制,研制15项医疗器械标准物质。  (二)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  严格药品研制监管。完善药品研制规范,制修订药品研制技术指导原则和数据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国际互认。建立健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验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体系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制度。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现场检查覆盖率,加强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数据的监测。所有新药申请的非临床研究数据必须来源于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机构。鼓励罕见病用药和儿童适宜剂型研发。加强受试者保护,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社会参与度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订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制订工作,统一医疗器械审评标准,提高审评能力。  严格药品生产监管。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着力推进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药品生产风险监管体系。鼓励开展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推动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鼓励中药生产企业按照要求建立药材基地。完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编制重点品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执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况的经常性检查,严肃查处违规企业。加强进口药品监管,建立健全境外检查工作机制和规范,探索建立出口药品监管制度,推动药品进出口与海关的联网核销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进出口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出入境验证和风险管理制度。  严格药品流通监管。完善药品经营许可制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体系。完善药品流通体系,规范流通秩序,鼓励药品生产企业直接配送,并与药品零售机构直接结算。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制订药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探索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制订实施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高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准入门槛,完善退出机制。完善农村基本药物供应网,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协调机制,确保基本药物和短缺药品质量安全、公平可及。  严格药品使用监管。完善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品质量管理,发挥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加强在用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完善在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药品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促进合理用药。  (三)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  完善药品抽验工作机制,扩大抽验覆盖面和抽验品种范围,增加抽验频次。药品抽验必须做到检验标准、检验程序公开,检验结果及时公告。对抽验不合格产品,及时依法处置。  提高药品检验能力。到“十二五”末,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口岸药品检验机构具备依据法定标准对化学药品和中药的全项检验能力,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具备85%以上项目的检验能力。强化生物制品批签发检验能力,授权部分省级药品检验机构承担生物制品批签发任务,被授权的机构必须具备授权品种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开展药品关键检验技术、药品快速检验技术和补充检验技术研究,搭建检验技术共享平台。  提高医疗器械检测能力,重点提高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和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生物安全性的检测能力。加强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和监督评审,建立退出机制。到“十二五”末,国家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具备对所有归口产品的检测能力,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具备对95%以上常用医疗器械的检测能力。  (四)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  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健全重点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机制,强化对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与预警。完善药品安全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布药品安全预警信息。  加强特殊药品滥用监测。完善监测网络和制度,建立敏感人群用药调查监测机制,为特殊药品监管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  健全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开展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评价。完善药品再评价的技术支撑体系。经再评价认定疗效不确切、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临床效益危及公众健康的药品,一律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建立医疗器械再评价制度,组织开展高风险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专栏二: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再评价工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再评价:选取100个品种,开展重点监测,制订监测技术规范,完成上市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健全药品医疗器械监测机构:加强市级和县级监测机构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县(市、区)报告比例达到80%以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400份/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县(市、区)报告比例达到70%以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到100份/百万人。  (五)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部门打假协作机制,加快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药品检验鉴定机制,提高假劣药品检验鉴定时效。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对制售假劣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撤销批准证明文件。完善联合挂牌督办案件制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打击生产假劣药品以及利用互联网、邮寄、挂靠等方式销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击进出口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研究解决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定罪量刑过低问题,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以乡(镇)、村为重点,加大基层打假治劣力度,严厉打击流动药贩。规范药材边贸交易。  严厉打击发布违法药品广告行为。严格广告审批,完善广告监测网络,强化广告发布前规范指导、发布中动态监督、发布后依法查处。规范网上药品信息服务与广告发布行为,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行为。加强药品电子商务特别是网上药品零售市场监管,严格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网站资格审批,促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健康发展。  (六)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处置程序。强化应急平台、应急检验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国家药品安全应急演练基地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药品扩产改造和申报审批工作机制,保障应急药品的及时有效供应。 专栏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应急演练基地建设:加强国家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应急演练基地建设,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配备应急处置装备:为国家级、省级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  (七)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药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技术审评、检查认证、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条件,加强省级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建设药品行政监管机构办公业务用房,配备执法装备。加快推进药品快速检验技术在基层的应用,配置快速检验设备。 专栏四:药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药品行政监管机构业务用房建设,改善国家、省级(含口岸)、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条件,配备检验设备,提升基层快速检验能力。建设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基础设施。  加强执法装备配备:按照配备标准,为市、县两级药品行政监管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  (八)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标准,提高共享水平,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采取信息化手段实现药品研究和生产过程的非现场监管。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监管信息系统,启动高风险医疗器械国家统一编码工作。完成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专栏五: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二期工程  应用平台建设:扩建行政执法、监测分析、政务公开、社会应急、内部管理等五类应用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增建辅助决策信息平台。  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药物非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监管信息系统,开展广告监督、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监督、药品安全性评估以及医疗器械监管试点。  信息资源安全建设:完善药品监管信息资源保障和配套环境建设。  (九)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制订药品监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严格的人员准入、培训和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监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快高层次监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药品监管专业队伍。建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逐步形成国家和省两级培训架构,建设覆盖全系统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加强药品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和基层一把手培训,提高监管水平。到“十二五”末,各级药品监管队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5%以上,药学、医疗器械、医学、法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达到75%以上。 专栏六: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人才队伍基础工程:加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分批确认符合条件的机构作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药品监管学科、课程、师资、网络培训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程:加强技术审评、检查认证、检验检测、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政策研究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完成新一轮省、市两级技术支撑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家级轮训。  行政监管人员培训工程:完成新一轮省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县两级行政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家级轮训。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保障药品安全的配套政策。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扶持中药、民族药发展,促进继承和创新。研究完善药品经济政策,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在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保障药品安全的激励机制。完善加强药品安全的科技政策,强化科技对药品安全的支撑作用。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高药品、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推进药品安全研究工作。  (二)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推动制订执业药师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研究制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  (三)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创新药品安全执法体制机制,推进专职化的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充实国家和省两级药品审评评价、检查认证、监测预警力量,确保药品再评价、再注册等工作顺利开展。深化药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各级政府要将药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层、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改善基层执法条件。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外监管机构和民间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落实药品安全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企业要切实履行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不合格药品出厂、销售,及时召回问题药品和退市药品。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对严重违规和失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行业禁入。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监督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质量规范生产、销售药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用药安全。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药品安全工作,将药品安全列入政府考核测评体系,建立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各级药品监管机构和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确保药品监管机构依法独立开展工作。  (五)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实施执业药师业务规范,严格执业药师准入,推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执业药师整体素质,推动执业药师队伍发展。加大执业药师配备使用力度,自2012年开始,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到“十二五”末,所有零售药店法人或主要管理者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售药资格。  (六)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工作。2013年年中和2015年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
  • 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
    近日,由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担的&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编号:2012BAK17B08)推进工作会在课题应用示范基地&mdash &mdash 广东省丰多采农产品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来自深圳检验检疫局、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蓝实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课题参与单位参加了会议。 各课题参与单位分别通报了考核指标、研究进展及经费执行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部署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制定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企业示范应用解决方案。目前,课题组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发成功与其相配套的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检测卡12种,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7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SCI收录6篇)。 该工作会的召开,标志着本课题承担单位已全面落实所有企业应用示范基地,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会后,课题组分别与各企业应用示范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并进行示范基地挂牌,包括东莞高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华润五丰(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市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丰多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同步开始搭建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平台,并将于下半年开始示范。此举将建立供港乳制品、果蔬、红酒和冷冻食品供应链中主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和体系,产生实现现场快查、移动检测和信息实时在线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提升供港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探索科研经费新机制
    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作为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她们被喻为驱动自主创新的“三驾马车”。“十二五”期间,面向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改革,也正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连日来,科技部等部委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863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支撑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973 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2006年开始执行的相关管理暂行办法。具体到国家科技计划科研经费的管理,又针对“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不足等突出问题,下发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不难发现,为确保《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刚刚颁布实施不久的这一揽子“新规”,正是在国家科技计划2000年以来实行的课题管理制基础上,安装的一条“计量装置生产线”,而其检测和评价的“参数”正是自主创新能力。   用好科技成果这把“坐标尺”   众所周知,科研项目的人员费开支改革历来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难点,在世界各国均不例外。虽说目前在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里,科研人员的薪酬和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基本不存在联系,但随着国际科研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和稳定更多杰出的科研人才,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一些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分配和使用这一关键环节上,逐渐在引入“弹性”的绩效评价方法。   在国内,“十一五”期间,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工资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财政部和科技部曾经修订完善过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于2006年颁布实施的相关的管理办法中曾明确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不得直接开支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内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人员性费用。这一刚性政令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当时在科研项目经费中以种种名义擅自提取并高额发放人员费,进而造成科研项目立项中的不正当竞争、立项异化的不良现象。   然而,刚刚颁布实施不久的这一揽子“新规”,则是在借鉴“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及时缓解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问题。可以注意到,一揽子“新规”尤为强化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执行和验收全过程的各经济主体的权责,注意规范了课题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的法人责任。同时,直面科研项目人员费管理这一世界性难点问题,明确建立了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领域当前表现出来的新情况,在明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基础上,《通知》明确提出了“绩效支出”,同时规定“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并且指出绩效支出“应当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   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质量将被作为研判科研经费“绩效支出”额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绩效评价和科研人员价值评判的深度融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管理理念的延伸和实践,也是“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的一大特点。   不让科研经费被“一刀切”   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以及试验开发阶段,科研活动表现出来的新颖和未知属性,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种种迹象业已表明,科研经费管理与一般经费管理具有很大差异,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在“循规”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起一套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间接成本补偿法,促使科研经费管理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节奏更加“合拍”。相关调查指出,目前美、英等国一般不允许从科研项目经费中直接提取人员费,但可以根据项目经费的一定比例单独核定一定额度的“一般管理费”,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安排,由单位用于支付人员性费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大学还可以自主确定其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大学的教授通常只拿9或10个月的全时工资,其余3或2个月的全时工资可以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   纵观国内,目前参与国家科研项目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里的科研人员,通常可以被理解为三类。他们分别是编制内有工资性收入人员 项目实施中聘用的其他无工资性收入人员,这主要是在读研究生和博士后 还有就是课题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   根据“十一五”期间执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对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咨询专家等的劳务性费用和咨询费,允许在项目经费中按照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在项目预算的“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中列支,并且没有限制比例的规定。而对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内课题组成员中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人员性费用的开支严格限制,科研项目预算中不能列支。这些也正是自从2000年我国实行课题制管理以来,到一揽子“新规”颁布实施以前,对这三类人员的人员性费用开支问题的相应规定。   然而,为促使“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更加符合科研活动规律,尤其是为尽量防止科研经费管理可能会出现的“一刀切”现象,此次改革特别对科研经费进行了使用结构的调整。《通知》明确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 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间接费用“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通知》还同时规定,“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为“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不难发现,以科研经费间接费用支出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把在职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嵌入”国家科研项目执行过程。这是释放我国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一次有益尝试。   培育市场契约精神   明确课题责任主体,规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细数”违约责任……从科研立项,到经费拨付,再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此前颁布实施的一揽子“新规”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经费管理和其所支持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等环节均作出详尽说明。   可以看到,《通知》明文规定,“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强化明晰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原则的基础上,《973管理办法》则具体指出:“项目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课题是项目实施基本单元,课题承担单位按照加强法人单位管理的要求,为课题组织实施提供服务和保障,规范管理,加强监督。” 其中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经费管理,为项目组织实施提供条件保障,负责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管理 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审查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以及项目其他上报材料。”课题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课题经费管理,加强对外拨经费的审查和监督,为课题组织实施提供条件保障 负责课题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和研究成果的管理 协调处理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审查课题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以及课题其他上报材料 接受科技部、财政部及专家组的指导、检查和验收等。”   《支撑管理计划》也指出了:“对于具有明确产品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课题),企业应作为实施主体,以企业投入为主。”其中,“产学研联合实施的项目(课题),企业应与其他机构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任务分工及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等。而《863管理办法》更是明确了:“863计划项目(课题)参与单位应通过正式协议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及权益分配。项目(课题)实施形成的知识产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授权课题承担单位依法取得 组织实施部门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另外,在违约风险控制方面,《863管理办法》和《支撑管理办法》均强调,“对于在项目(课题)申请、评审、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以及违规操作或因主观原因未能完成课题任务并造成损失的科研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终止项目(课题)任务并追回专项经费、取消其一定时期内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任务的资格等处理 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这些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启动、执行和结题验收全过程将需要一种更为强烈的市场契约精神。而市场机制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条件下的信用信息对称体系,则有助于国家科技项目成果绩效评价所需的友好环境进一步形成。   探索建立面向结果的科研经费评价机制   有调查业已指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科技计划执行和预算安排通常会跟其绩效评价进行动态“挂钩”,绩效评价已成为决定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布局和调整的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2007年,由于法国竞争力集群计划在该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署的评价报告中获得了好成绩,法国政府才决心在2009年至2012年间继续实施第2期竞争力集群计划。而在美国,根据《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白宫已于2002年推出了计划评估等级工具(PART)。基于这一绩效评价方法,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每年都会在各个机构中抽取20%的联邦计划接受PART评估,通过对各政府部门所资助的计划进行系统、透明的评价,从而将国家科技计划的绩效信息与预算结果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进科技计划经费项目层面的绩效评价。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信息运用和共享机制,从而逐步探索建立面向结果的绩效评价机制。据悉,2011年,国家科技计划部分项目已被选定,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启动绩效评价试点。   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实施效率,将成为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一个参照指数“坐标系”。把市场思维引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这一事实预示着,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我国自主研发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将获得更多话语权。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等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政府引导,协力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环境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 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专栏1:“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专栏1:“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2015年比2010年增长 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2551.7 2347.6 -8% 2 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264.4 238.0 -10% 3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2267.8 2086.4 -8% 4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 2273.6 2046.2 -10% 5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 17.7 60 5个百分点 6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 72 ≥80 8个百分点   注:①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包括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源排放总量,依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结果核定。   ②“十二五”期间,地表水国控断面个数由759个增加到970个,其中七大水系国控断面个数由419个增加到574个 同时,将评价因子由12项增加到21项。据此测算,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为17.7%,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55%。   ③“十二五”期间,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由113个重点城市增加到333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按照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值测算,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为72%。   三、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企业,并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重点行业新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审批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前置条件。   着力减少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增加天然气、煤层气供给,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准入门槛。探索建立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强度评价制度。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造纸、印染、化工、冶金、建材、有色、制革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鼓励各地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二)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   加大重点地区、行业水污染物减排力度。在已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和东海、渤海等易发生赤潮的沿海地区实施总氮或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造纸、印染和化工等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削减比例较2010年不低于10%。严格控制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造纸、印染、制革、农药、氮肥等行业新建单纯扩大产能项目。禁止在重点流域江河源头新建有色、造纸、印染、化工、制革等项目。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15年,全国新增城镇污水管网约16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污水再生利用。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污染物削减评估考核,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控平台建设。滇池、巢湖、太湖等重点流域和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提高脱氮除磷水平。   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化养殖场布局,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改进养殖方式,推行清洁养殖,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养殖小区、散养密集区污染物实行统一收集和治理。到2015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三)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新建燃煤机组要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未安装脱硫设施的现役燃煤机组要加快淘汰或建设脱硫设施,烟气脱硫设施要按照规定取消烟气旁路。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含)的燃煤机组要全部加装脱硝设施。加强对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的监管,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要限期进行改造。   加快其他行业脱硫脱硝步伐。推进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新建烧结机应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加强水泥、石油石化、煤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石油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要进行脱硫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窑要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新建水泥生产线要安装效率不低于60%的脱硝设施。因地制宜开展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新建燃煤锅炉要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有燃煤锅炉要实施烟气脱硫,东部地区的现有燃煤锅炉还应安装低氮燃烧装置。   开展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控制。实施机动车环境保护标志管理。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船舶,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提高机动车环境准入要求,加强生产一致性检查,禁止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鼓励使用新能源车。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提升车用燃油品质,鼓励使用新型清洁燃料,在全国范围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燃油。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探索调控特大型和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   四、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改善水环境质量。   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外汇水区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管。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要定期开展水质全分析。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预警。   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明确各重点流域的优先控制单元,实行分区控制。淮河流域要突出抓好氨氮控制,重点推进淮河干流及郑州、开封、淮北、淮南、蚌埠、亳州、菏泽、济宁、枣庄、临沂、徐州等城市水污染防治,干流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海河流域要加强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统筹,以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环境改善和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为重点,大幅减少污染负荷,实现劣Ⅴ类水质断面比重明显下降。辽河流域要加强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辽河保护区建设,实现辽河干流以及招苏台河、条子河、大辽河等支流水质明显好转。三峡库区及其上游要加强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及水源涵养,确保上游及库区水质保持优良。松花江流域要加强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国控断面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黄河中上游要重点推进渭河、汾河、湟水河等支流水污染防治,加强宁东、鄂尔多斯和陕北等能源化工基地的环境风险防控,加强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支流水质大幅改善,干流稳定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太湖流域要着力降低入湖总氮、总磷等污染负荷,湖体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Ⅴ类,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巢湖流域要加强养殖和入湖污染控制,削减氨氮、总氮和总磷污染负荷,加强湖区生态修复,遏制湖体富营养化趋势,主要入湖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滇池流域要综合推进湖体、生态防护区域、引导利用区域和水源涵养区域的水污染防治,改善入湖河流和湖体水质。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水质全面达标 东线水源区及沿线要进一步深化污染治理,确保调水水质。   抓好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大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水质稳定并有所好转。将西南诸河、西北内陆诸河、东南诸河,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抚仙湖、梁子湖、博斯腾湖、艾比湖、微山湖、青海湖和洱海等作为保障和提升水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探索建立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水生态安全综合评估,落实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湖北省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和云南省异龙湖等综合治理。加大对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河流的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对水质良好或生态脆弱湖泊的保护力度。   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推进渤海等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落实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近岸海域与流域污染防治的衔接。加强对海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倾废和船舶污染的环境监管,在生态敏感地区严格控制围填海活动。降低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重点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监测项目,强化海上溢油等事故应急处置。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到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长江、黄河、珠江等河口和渤海等重点海湾的水质有所改善。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重点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取缔渗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防范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控制危险废物、城镇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严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重点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   (二)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   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推进燃煤电厂、水泥厂除尘设施改造,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尘器,加强工艺过程除尘设施建设。20蒸吨(含)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安装高效除尘器,鼓励其他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使用低灰分煤或清洁能源。加强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及道路等扬尘控制。   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气控制。加强石化行业生产、输送和存储过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鼓励使用水性、低毒或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推进精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加强有机废气回收利用。实施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气监测,完善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污染源监管,减少含汞、铅和二口恶英等有毒有害废气排放。   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建立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火电、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等行业进行重点防控。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开展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到2015年,上述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得到控制,所有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加强乌鲁木齐等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尚未达到标准的城市要制定并实施达标方案。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和恶臭污染治理。   加强城乡声环境质量管理。加大交通、施工、工业、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划定或调整声环境功能区,强化城市声环境达标管理,扩大达标功能区面积。做好重点噪声源控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强化噪声监管能力建设。   (三)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任主体和要求。   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深化土壤环境调查,对粮食、蔬菜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加强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场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用于住宅开发,对已有居民要实施搬迁。   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对责任主体灭失等历史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复的投入力度。   (四)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   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加强大小兴安岭森林、长白山森林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连续监测和定期评估。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严格控制重点生态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监管水平。开展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与评估,统筹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的调整,严格限制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和海域管理。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近岸海域等区域和河流水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抢救性保护中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稠密区域残存的自然生境。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稳定在15%。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力度,完成8至10个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试点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恢复示范区等建设。推动重点地区和行业的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监管。研究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研究制定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强化对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和环境改善用途微生物利用的监管,开展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发布受威胁动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到2015年,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推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落实生态功能区划,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加强矿产、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监管,落实相关企业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中的责任。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   五、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   (一)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   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为重点,全面调查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研究环境风险的产生、传播、防控机制。开展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调查,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   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环境风险评估规范,完善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工程建设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对防范环境风险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制度、特征污染物监测报告制度。对重点风险源、重要和敏感区域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高风险企业要予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或搬迁,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应依法予以关停。建立环境应急救援网络,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事故应急演练。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环境应急救援机制,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建立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恢复机制。将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建立鉴定评估工作机制,完善损害赔偿制度。建立损害评估、损害赔偿以及损害修复技术体系。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建立重金属排放等高环境风险企业强制保险制度。   (二)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 重磅来袭 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专家阵容揭晓
    2012年,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一届光谱网络会议(iCS 2012)成功举办,2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在仪器信息网网络平台上分享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从那时就开启了仪器信息网网络光谱会(iCS)的征程。之后,保持每年一届的节奏,专家报告阵容不断壮大,参会规模也达到了同类型会议的最大,最近三年(2019-2022)ICS报名参会规模均超3000人。光谱网络会议依托成熟的网络会议平台,以网络在线报告交流的形式,针对当下光谱相关研究热点进行探讨,报告专家和用户可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举办的11届会议,汇聚了数百位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技术专家,报名参会人数达数万人次!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将于6月13-16日举办。本次会议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立即报名 》》》 iCS2023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iCS2023会议日程(更新中)6月13日 大会报告 我要报名》》》待定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 研究员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难点、突破及应用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待定金盛烨大连化物所 研究员待定王哲清华大学 教授光谱仪微型化研究杨宗银浙江大学 研究员待定何明霞天津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午 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翁羽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待定夏安东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待定张春峰南开大学 教授待定刘新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待定郑俊荣北京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下午 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我要报名》》》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体内示踪与原位成像谱学方法研究进展徐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LIBS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研究王茜蒨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活体透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深层病灶的无创检测与定位林俐上海交通大学 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待定宋一之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6月15日上午 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吴静珠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待定王跃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待定成军虎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待定郭志明江苏大学 教授待定刘斯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6月15日下午 光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我要报名》》》便携式/在线式水质重金属分析仪—让水质精准监测更便捷汪正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单液滴原位物理化学过程的拉曼测量张韫宏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光纤光声气体传感技术及应用陈珂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待定李祥友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6月16日上午 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褚小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秘书长微小型光谱仪器进展及其应用褚小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秘书长待定史烨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教授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邹亮中国矿业大学 副教授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黄文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研究员XRF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吴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6月16日下午 光谱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待定姚明光吉林大学 教授待定陈佳宁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有机微纳激光材料与器件闫永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等离激元近场调控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3/
  • 北京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揭榜挂帅”计划首次面向全国“发榜”
    6月1日,怀柔区科委、北京市基金办联合主办的“自然科学基金助力高端仪器产业发展”——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揭榜挂帅”需求征集发布会举行。怀柔区突破以往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指南征集渠道,实施区域联合基金“揭榜挂帅”计划,首次面向全国仪器传感器类企业征集前沿科技、重要材料、关键工艺、先进装备等方面的技术难点与需求,邀请全国仪器传感器类企业与怀柔区共同“发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于“发榜”企业没有区域限制,怀柔区鼓励全国的仪器传感器企业参与,也欢迎全国能够解决问题的科研团队来“揭榜”。同时鼓励申报的科研团队、企业能够与怀柔企业合作,共同打造高端仪器传感器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  怀柔区科委主任伊明江介绍,将对征集需求进行初步整理,并通过专业函评、专家会评等形式,对企业提报的难点和需求进行遴选,最终形成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指南(怀柔区部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统一发布。  发布“榜单”后,怀柔区将动员全国的科研团队前来“揭榜”,鼓励“揭榜”科研团队与“发榜”企业联合申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问题。区域联合基金指南根据研究强度,分为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的“集成项目”和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的“重点项目”。  怀柔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北京),是怀柔区立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化与国家部委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自2021年参与以来,共有4个集成项目和6个重点项目获得资助,获资助项目与怀柔区启元实验室、卓立汉光、中科艾科米、多场低温等创新主体进行联合研发、产业化落地等方面合作,推动了怀柔区仪器和传感器等高精尖产业发展。  据了解,怀柔区将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作为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形成了区域性的高端仪器产业集群。“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怀柔科学城打造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为了落实此项工作,我们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支持,通过此次‘揭榜挂帅’计划,突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推动产出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的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进而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北京怀柔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技术创新策源地。”怀柔区副区长、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季学伟说。
  • 法国ELICITYL-OLIGOTECH寡糖标准品哪家有,中国区总代上海甄准生物
    热烈庆祝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寡糖标准品ELICITYL-OLIGOTECH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甄准生物作为ELICITYL-OLIGOTECH中国总代理,为国内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法国寡糖标准品。 法国寡糖标准品ELICITYL-OLIGOTECH坐落在法国克洛尔,专注于寡糖标准品,现货库存产品超400种.主要有以下几类产品:天然多糖和寡糖类提取物;低聚糖;糖胺聚糖;氨基糖苷类及衍生物;新糖蛋白…。,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农业等行业的科研领域。 热销产品: 蔗果二糖至十二糖;纤维二糖到八糖;麦芽二到十糖;Globo寡糖;岩藻寡糖… 上海甄准专注优质分析标准品,真心倾听您每一个标准,与您一起为国内科学事业发展献绵薄之力。药物分析: Extrasynthese, EP, TRC, USP, BP, JP, LGC, HPC…同位素分析: CIL, OMICRON, Medical Isotopes...糖类分析: ELICITYL-OLIGOTECH, GlycoSci, Iduron, Megazyme, Dextra…脂类分析: Larodan, NU-CHEK, AVANTI…标准溶液: Inorganic Venture, Reagecon, GFS…纳米材料: Phosphorex, Spherotech, NANOCS, ProChimia, MAGSPHERE…聚合物分析: PEGWorks, SP2, Laysan, Polymer Source, TDB…环境分析: DRE, Chemservice, Accustandard, CHIRON…其他: ZZSTANDARD, NIST, WAKO, IRMM, Lumiprobe, BACHEM... 订购进口标准品,请联系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实验室里的那些事儿,大环糖肽类手性固定相(一)
    小时候,实验室一直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就像宇航员穷其一生追求浩瀚的宇宙,科学家们总是和实验室断不开联系,穿着白大褂,在房间里研究着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后来,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实验室也不那么神秘,成为了我们经常出入的场所,每天都有着有趣的故事在上演。 2021年开年,默克分析化学给大家汇总了2020年的百余篇干货满满的微信小文章。希望有陪伴到您在实验室里的美好时光,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戳链接,回看全年的精彩哦。 在方法开发部分里,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了手性开发的一些要点和概念。 关于手性Chirality,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走进环糊精和气相手性柱的精彩世界 2021年,默克分析化学的干货也不会少的!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深入了解大环糖肽类手性固定相,拿出您聪明的小脑瓜,让我们开始吧! 图1 大环糖肽型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大环抗生素其分子量一般在500-3000之间,分子中具有众多官能基团和不对称中心,其中糖肽型化合物还具有空穴结构。因此该类化合物可以与手性分子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疏水作用离子作用氢键作用偶极-偶极作用π-π 电荷转移作用 离子相互作用存在离子相互作用是大环糖肽型手性固定相与市场上众多产品的真正差异化所在。 大环糖肽类抗生素是目前较为成功的大环抗生素类手性选择剂,包括瑞斯托菌素A (Ristocetin A)、替考拉宁(Teicoplanin)、万古霉素(Vancomycin)(如图1所示)及其衍生物。 优点:ü 耐用和LC-MS兼容可用于含水和非水流动相,多种分离模式可选(正相、反相、极性有机、极性离子等)ü 对溶剂或添加剂无记忆效应,适用于中性、极性和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ü 吸附解吸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制备的速度和效率 我们以大环糖肽型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为例:CHIROBIOTIC V and V2 为大环糖肽型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键合化学特性且填料颗粒的孔径,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制备能力: • 键合相:万古霉素 • 工作pH范围: 3.5 - 7.0 • 粒径:5μm 或 10μm • 孔径:100 Å (CHIROBIOTIC V)或200 Å (CHIROBIOTIC V2) 应用举例:氟西汀Fluoxetine在Astec CHIROBIOTIC V2上极性离子模式下手性拆分:华法令Warfarin在Astec CHIROBIOTIC V上反相模式下手性拆分:沙利度胺Thalidomide在Astec CHIROBIOTIC V2上极性有机模式下手性拆分:美芬妥因Mephenytoin在Astec CHIROBIOTIC V上正相模式下手性拆分: 未完待续默克分析化学会持续和您分享实验室里的那些事儿,分享实验室里的小技巧,关于大环糖肽类手性固定相,还有更多精彩干货,记得关注我们哦。
  • 环境监测仪器厂商雪迪龙、煤质检测仪器生产商开元仪器深交所挂牌上市
    环境监测仪器厂商雪迪龙深交所挂牌上市   环境监测仪器厂商雪迪龙作为中小板新股3月9日在深交所挂牌。雪迪龙本次上市2750万股,发行价格为20.51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35.98倍。公司是我国分析监测仪器行业主要企业之一,产品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等业务领域,2008-201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5亿元、3.0亿元,毛利率在45%以上,净利润率稳定在23%左右。   雪迪龙拥有一支60余人的研发团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掌握分析仪器开发制造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公司之一。雪迪龙的客户结构以国内知名的脱硫脱硝工程总包商、骨干电厂和水泥企业等大中型企业客户为主。这种客户结构带来的产品需求稳定且数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降低了销售费用。雪迪龙在全国17个重点地区设立了营销和技术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为雪迪龙带来客户关系稳定、定价能力强的优势。预计该股上市后定位在28元左右。   附: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PDF   煤质检测仪器厂商开元仪器深交所挂牌上市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12年7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为“开元仪器”,证券代码为“300338”。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总数为60,000,000股,其中首次公开发行的15,00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公司确定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27元/股,此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31.03倍。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煤质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体包括煤质化验仪器、煤质采样设备和煤质制样设备。   相关新闻:雪迪龙新股定价报告:火电脱硝监测需求爆发   公司主营气液监测系统,毛利率较高。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过程分析系统、主机及备件、运营维护服务四大类。其中,环境监测贡献收入55%。公司2011年收入3.3亿元,毛利率49%。   火电行业脱硫脱硝监测系统需求增速未来两年预计可达25-30%。“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火电装机容量将达9.63亿千瓦,年均增速6.6%。脱硫监测系统市场已经饱和,未来以更新需求为主。脱硝监测系统市场受益于政策推动,需求刚刚开始爆发,年均增速30%以上。结合脱硫监测系统每年500套左右更新需求,火电行业脱硫脱硝监测系统需求增速可达25-30%。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需求增速未来两年预计可达15-20%。工业过程分析系统下游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在10-25%的区间范围内。结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对检测仪器市场规模的估算,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工业过程分析系统新增需求增速在15-20%。   新市场+并购,助推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已经具备生产火电脱硝监测、钢铁废气脱硫监测、垃圾焚烧废气监测、PM2.5监测等四个领域产品的能力。只需政策相应条款落实,公司产品便可大规模市场化。此外,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孤岛”现象将加速行业整合,公司可能通过并购加快扩张步伐。   2012年恢复性增长,2013年扩张性增长。公司目前在手订单3.18亿,已经投标脱硫项目9200万,脱硝项目1.18亿,按50%中标概率推算,可中标价值在1.1亿左右。2012年收入至少4.2亿,增长27%以上。2013年后,募投项目部分达产,产品主要进入脱硝、垃圾焚烧、多晶硅过程分析等新领域,预计全年增速20%以上。
  •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总局各司(厅、局),认监委,标准委各部(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质检出版社、总局有关直属挂靠单位、标准信息中心,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标准化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了《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三、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   四、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   五、拓展服务业标准化领域   六、加强能源资源环境标准化工作   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步伐   八、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力度   九、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十、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十一、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和发展环境建设   十二、规划实施与评估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有效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氛围日渐浓厚。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标准制修订更加公开透明,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标准制修订步伐明显加快,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5117 项,国家标准平均标龄由10.2 年缩短至5 年,制修订周期由平均4.5 年缩短至3 年,标准老化、缺失、滞后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标准化试点示范取得良好成效,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达到3519 个,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顺利实施,标准化公益性科研有效开展,在产业调整与振兴、食品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研制了一批重要技术标准。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1148 个,委员超过4 万名,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部门、行业、各级地方政府把标准化作为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末,国家标准总数达到26940 项,备案行业标准44143 项,备案地方标准19214 项,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较好满足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不适应、跟不上等问题。标准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管理的系统性有待增强。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一些标准更新速度慢,实施效益不明显,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组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环境新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全球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标准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成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保障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共同构成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趋频繁。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从国内环境新特征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势头迅猛,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从标准化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在初步解决标准老化、缺失和滞后问题的基础上,为适应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新的更高要求,提高标准化整体质量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略)   三、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   围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及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研制基础设施、投入品安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农产品流通、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现代林业等领域的标准1500 项。以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围绕“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大宗作物、园艺产品、畜牧水产品和现代林业等,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320 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30 个,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栏1 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农业基础设施   制修订农田水利、水文、气象、水资源管理等标准 研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现代设施农业标准 开展农用地质量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02 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   制修订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准则,农药、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质量控制标准 研制新型农业投入品安全评价标准。   03 农产品质量安全   制修订粮食、油料、棉花、糖料等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林副产品等“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配套检测方法标准。   04 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   以区域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制修订品种改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良好操作规范等标准。   05 农产品流通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标准研究 研制大宗农副产品质量等级、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相关技术标准 制修订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   06 动植物疫病防控   制修订动植物疫病诊断、诊治和进出口有害生物无害化处置标准 研制动植物疫病有效防范和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关键技术标准。   07 农业社会化服务   研制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生产性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农村科技创业服务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规范、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标准。   08 现代林业   研制现代林木种苗、营造林、森林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森林退化控制、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消防、林业信息和林业装备等标准。  四、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   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提升安全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制造业标准体系,研制机械装备、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食品、消费品等领域的标准1500 项,推动原材料工业调整优化和食品、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引导传统制造业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产业链高端发展,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专栏2 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机械装备   研制先进基础件、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标准 制修订电工设备、特种设备、制药装备标准 开展精密、高效、清洁制造工艺技术标准,以及无损检测、装备可靠性、装备安全控制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研究。   02 船舶   制修订三大主流船型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关键技术标准 研制船舶修理与拆解、船舶节能与经济运行标准 开展国际造船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研究。   03 汽车   制修订校车安全标准、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标准 研制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车辆轻量化和优化设计等汽车节能技术标准 开展汽车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再制造与回收利用,以及专用运输车辆标准研究。   04 钢铁   研制热轧和冷轧宽带钢、高档精密不锈钢薄板带、高级无缝钢管、抗腐蚀抗大变形管线钢、承压设备用钢、油气储运用钢、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资源节约型不锈钢标准,以及新型耐火材料标准。   05 有色金属   制修订电力、交通、建筑、机械、轻工等下游行业需要的有色金属标准 研制铜铅锌冶炼短流程工艺、高性能专用铜铝材、再生有色金属,以及低温低压铝电解新技术标准 开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用关键有色金属材料标准研究。   06 石化   制修订橡胶和塑料再生利用、煤化工技术、废弃化学品处置基础标准 研制石油天然气重大技术装备、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标准,以及高品质燃油标准 开展精细化学品、专用树脂、特种合成橡胶、有机氟硅材料、生物降解塑料、无机化工新材料,以及高性能子午胎标准研究。   07 建材   制修订新型墙体屋面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防火保温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石材、涂料、胶粘剂等建材质量安全标准 研制非金属密封材料、人工晶体、摩擦材料、木塑材料标准 开展绿色建筑相关材料标准的研究。   08 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研制重要食品产品、食品链各环节生产管理与控制、食品加工器具、包装材料和设备等标准。   09 消费品   研制消费品基础通用安全标准,生态环保型、功能型、智能型消费品标准 制修订化妆品、纺织品、家用电器、家具、文具、玩具等消费品安全及检测方法标准,以及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新型纺织成套装备、制浆造纸、皮革鞣制、塑料降解、照明、电池等标准 开展消费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研究。   五、拓展服务业标准化领域(略)   六、加强能源资源环境标准化工作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能源生产与利用、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制修订1000 项标准,形成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节水、交通节能、海水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煤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10 大重要标准体系,支撑节能重点工程、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的实施,开展30 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   (一)能源生产与利用   加强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加工与转化、输送储运与清洁利用所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标准的研制,加快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农村、商业和民用、公共机构等方面能源节约与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5 能源生产与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能源勘探与开发   开展煤炭资源与地质保障、煤炭开采、煤层气开发、油气资源勘探与高效开发、复杂地质和深海油气资源勘探、页岩气(油)资源勘探、先进且生态友好的水力发电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02 能源加工与转化   研制煤制清洁燃料及化学品、石油高效与清洁转化、天然气与煤层气加工技术标准 开展高参数超超临界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以及基于微型燃机的冷热电联供分布式电流系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03 能源输送储运   研制油气长输管道及站场关键设备、大型天然气液化处理及储运、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设备、超低硫成品油储运、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的输变电和储能技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灵活交直流输电、轻型直流输电、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以及电网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标准。   04 能源节约与管理   制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终端用能产品能效和车船燃油消耗量限值强制性标准 研制建筑节能、高耗能行业及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   (二)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加强水资源节约与利用、土地节约与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原材料节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标准的研制,健全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促进我国资源自给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专栏6 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制修订取水定额、用水产品水效、节水评价、用水审计标准 研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标准 开展“水足迹”标准研究。   02 土地节约与高效利用   制修订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与损毁鉴定、土地整理与复垦、废弃地再利用相关标准 开展土地节约标准研究。   03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   制修订矿产资源勘查、综合地质调查及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相关标准 研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标准 开展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   04 海洋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制修订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标准 研制海洋综合调查与测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能利用、海域使用管理、海岛开发与保护等领域的标准。   (三)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标准的研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友好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专栏7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环境保护   制修订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方法、环境信息、放射性污染防治、废物处理、有害物质处置标准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的研究。   02 生态保护   制修订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价、自然保护区相关标准 研制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风险评估标准。   03 应对气候变化   研制低碳产品标准、碳排放交易相关的方法和统计标准 开展气候变化监测与预测、温室气体管理,以及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研究。   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步伐   围绕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先导、支柱产业,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标准化工作,制修订2000 项标准,研制一批标准样品,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促进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同步,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推进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装备、产品及服务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标准体系,支撑节能改造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工程的实施,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专栏8 节能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节能产业   制修订能源审计、节能量测量、合同能源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等节能服务标准 研制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建材、电力、交通运输、造纸等重点用能行业高效节能技术标准。   02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研制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标准,以及建筑废物、餐厨废弃物、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标准 开展产业共生网络优化评估、产业共生与链接技术、废物信息交流等标准的研究。   03 环保产业   制修订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危险废物处置、土壤污染治理等关键环保技术装备标准 研制环保材料、环保药剂等环保产品标准 开展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运行效果评价,以及排污权交易、生态设计等环保服务标准的研究。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略)   (三)生物产业   开展基因检测与修饰等生物技术及试剂盒、酶制剂等相关生物试剂基础通用标准的研究,加强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海洋生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领域标准的研制,初步建立生物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栏10 生物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生物农业   研制物种资源鉴定、生物育种、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鉴定标准 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饲料及饲料用酶制剂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相关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   02 生物制造   研制微生物和酶制剂生物制造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相关标准,以及试剂盒、培养基、缓冲液等生化检测试剂产品的质量与检测方法标准 开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生物制革和生物脱硫等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的研究。   03 海洋生物   制修订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标准 研制海洋生物调查与评价、海洋生物技术与产品基础通用标准,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标准样品 开展海水养殖新品种选育技术标准的研究。   04 生物医学工程   开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医用组织工程产品、康复辅具等标准的研究。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加强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科学仪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的研制,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大型客机等重大专项标准化示范,促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标准化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   专栏11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航空装备   研制大型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以及发动机、重要机载系统和关键设备等相关标准。   02 空间基础设施   研制通信卫星系统、遥感卫星系统、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等天基系统,地面站及数据接收、处理、分发设施等地基系统,以及运载火箭等天地往返系统相关标准。   03 轨道交通装备   开展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智能化、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等核心技术,以及高速铁路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标准的研究。   04 海洋工程装备   研制海洋油气平台、海洋工程辅助船、载人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运输系统等关键技术标准。   05 智能制造装备   研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专用装备标准。   06 科学仪器设备   开展质谱、光谱、色谱、电子显微镜等科学仪器设备整机和核心关键部件技术标准,以及重要测试技术和方法标准的研究。   (五)新能源产业(略)   (六)新材料产业   加强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标准及标准样品的研究,构建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引领和支撑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高效利用、安全服役和低成本循环再利用,促进材料高性能化、轻量化和绿色化。   专栏13 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 稀土功能材料   研制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抛光材料标准 制修订与稀土新材料密切相关的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标准,以及稀土循环利用标准。   02 高性能膜材料   研制水处理用膜、气体分离膜、光学功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薄膜、电磁波屏蔽膜、透明导电膜标准。   03 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   研制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太阳能光伏光热玻璃、高速动车组和大飞机用玻璃、高性能石英玻璃、特种微晶玻璃标准 开展陶瓷(膜)过滤材料、特种陶瓷纤维、新能源用高性能陶瓷材料标准的研究。   04 高品质特殊钢和新型合金   研制高性能基础件用特殊钢棒线材、高品质特殊钢锻轧件、高速铁路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大型机械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耐高温高压腐蚀电站用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海洋工程用钢、船用耐蚀钢标准及配套试验方法标准 制修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高性能轻型合金标准 开展大飞机、大型船舶、核电和高速铁路用新型合金标准的研究。   05 工程塑料   研制特种工程塑料、新型改性工程塑料、热固性塑料、节能用聚氨酯塑料标准。   06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研制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技术标准及配套方法标准 开展风电叶片、汽车、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环保设施用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标准的研究。   07 纳米和超导材料   开展纳米材料及产品特性的检测、纳米制造和加工技术、纳米燃料电池、纳米检测仪器、纳米材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评估等方面标准的研究 制修订超导材料性能测试、超导薄膜微波性能测试标准。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略)   八、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力度(略)   九、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健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机制和支撑体系,为国内企业等有关方面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国际标准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健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工作机制和体系   加快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程序及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建立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等有关方面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在重要领域建立健全多部门和行业参加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协作机制,加强跨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协调指导。加强技术委员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推动和组织作用,促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融合发展。   加强ISO、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及其他制定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机构建设,在任务明确、基础较好的重点行业和地方,有序开展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建设,为国内组织机构和专家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   (二)推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积极建设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开展ISO、IEC、ITU及其他制定国际标准组织的政策与发展趋势研究,为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提供政策支撑。充分发挥我国承担国际和区域标准组织管理职务的作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订。在不断扩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定工作重点,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国内技术对口机构工作支持力度,提升我国承担的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领导职务和秘书的工作水平。支持国内组织机构、专家更多参与和承担ISO、IEC、ITU 及其他制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会议,广泛开展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加强国际与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衔接。在我国具有市场和技术优势领域,加强重要国际标准项目推进工作组建设,组织提出高质量的国际标准提案,鼓励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秘书和工作组召集人职务。支持企业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按照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原则,继续推进国际标准转化。   (三)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   深化与我国贸易关系密切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巩固和发展已有合作成果,完善标准化领域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信息收集与研究,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标准互认,丰富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内容。加强国家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和培训。加强行业部门间协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探索与国外标准组织合作新模式。   十、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略)   十一、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和发展环境建设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2022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揭榜挂帅) 拟支持项目公示
    为更好地推进“揭榜挂帅”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需求张榜、在线揭榜”技术转移服务模式,鼓励企业通过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布技术需求,高校院所等单位科研团队以需求为导向应征揭榜开展研发创新,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揭榜挂帅)的通知》,经组织申报、受理审查等程序,现将2022年省产学研合作(揭榜挂帅)拟支持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3日。公示期间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向我厅书面反映,凡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要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具实名并附联系方式。业务咨询电话:025-89665807监督投诉电话:025-57723606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12月7日2022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揭榜挂帅)拟支持项目清单序号所属地项目名称技术输出方名称技术输出方负责人技术吸纳方名称技术吸纳方负责人1南京市无人系统集群鲁棒最优智能协同控制平台研究南京邮电大学熊师洵南京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彬兰2南京市一种改进型绿色节能杆件式三角圆锥空间网架屋盖结构金陵科技学院贾慧娟江苏诚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狄志强3南京市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开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阴法明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龚明玉4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高精度测量选垫设备研发南京工程学院胥保春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刘树林5南京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吴昊江苏南大苏富特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陈万江6南京市微波水热合成仪应急电源系统徐州工程学院王辉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高文华7南京市一种表面聚合物刷修饰水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金陵科技学院王昭南京斯瑞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何秀冲8南京市多源协同地理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开发南京邮电大学周鑫鑫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戚知晨9南京市基于数字孪生的门机控制技术研究及实现南京工程学院汤玉东江苏苏港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田昭10南京市一种利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湿度设备技术转让南京晓庄学院曹建军南京欧达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韦达11南京市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聂睿瑞南京乐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韩海勇12南京市一种改进的紧凑型余热-微波高温水热不间断运行装置及方法南京工程学院邱琪丽南京贺普科技有限公司鲁颖13南京市以氨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技术开发南京工程学院时焕岗南京贺普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王预14南京市数智赋能的新媒体网络技术服务南京工程学院吴林娟南京暴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真15南京市一种BSRM模糊变参数转子振动主动控制方法淮阴师范学院陈凌南京贺普科技有限公司戴洪飞16南京市面向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多元化智能教学CRM系统的开发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郝文星南京善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张蒙17南京市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研发南京林业大学郭贺南京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阳君18南京市面向疫情防控的校园访客系统金陵科技学院谷瑞军南京太迪软件有限公司刘海涛19南京市一种桃叶卫矛快速转基因的方法金陵科技学院马艳金树林生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刘乃晖20南京市一种抑制燃油结焦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研究开发金陵科技学院李超越南京夔龙科技有限公司王立群21南京市一种基于硅基氮化镓和二硫化钨单层膜的二维激子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南京工程学院蔡玮江苏考阅科技有限公司傅妍莉22南京市九轴联动运动平台数字孪生系统研发南京工程学院刘汉忠南京默凯尼克机电有限公司陶玉玲23南京市设备智能管理服务物联网平台系统设计南京工程学院马湘蓉江苏信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邵唐霞24南京市一种基于最佳缝合线的全景图像拼接方法南京工程学院张嘉超南京乾联科技有限公司王帅25南京市市政管道污泥与园林有机废物联合好氧堆肥技术研发南京工程学院曾凡江苏筑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郑涛26南京市光伏接线盒组件焊接检测技术研发南京工程学院章小兵南京瑞越科技有限公司王金良27南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分拣设备与技术的研发南京工程学院高文通南京佳荣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张云云28南京市新型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的研究与应用南京工程学院曹世海南京中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登奎29南京市柔性上料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及实现南京工程学院贾通南京诺英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石林30南京市设计一种低功耗的OAM模产生及模分复用器南京晓庄学院白秀丽南京宁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芦喜明31南京市基于大数据态势感知系统核心引擎开发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戴立坤南京米好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刘影32南京市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阜阳)项目BIM技术应用开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魏静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张盖33南京市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小麦叶片糖氮比快速检测方法南京农业大学朱艳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汤亮34南京市预粘型防水膜贴胶分切一体机等2个发明专利实施许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匡宁南京河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严宏方35南京市工业互联网主动标签节点研制南京邮电大学郝学元复芯(南京)集成电路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晓凤36南京市安全型工业网关研究开发金陵科技学院刘威南京迪赛佳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滕支佳37南京市面向低碳与防疫的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智能设计研究东南大学曹世杰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陈刚38南京市通用型直线伺服驱动方案开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旭珍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郭顺39南京市溶剂萃取法磷酸二氢钾制备成套技术四川大学金央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祁建伟40南京市不同工况反应精馏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酸丙酯成套工艺技术开发南京工业大学汤吉海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黄益平41南京市智能家居管家服务系统软件的开发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刘冰南京昌兴阳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李超宁42南京市智能网联公寓信息管理平台开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亚凤南京昌城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刘亮43南京市基于多模数传的幼儿健康监护系统开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凡南京云开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黄山44南京市基于光谱技术水果品质检测系统的开发南京晓庄学院李洪敬江苏云扬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王延千45南京市数字化发电厂智能运维及辅助决策功能模块设计开发服务南京工程学院关鸿耀南京佰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殷召生46南京市面向智慧型压铸周边自动化的视觉检测技术研究南京工程学院高成冲南京俊东机器人有限公司沈文军47南京市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郭兆松南京车影科技有限公司陈伟斌48无锡市土建项目混凝土防裂防冻性能及施工管理研究徐州工程学院黄鹏程无锡日晟致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周志深49无锡市无尿素印花高固色率环保型活性液体染料南京晓庄学院杨晶晶江苏德美科化工有限公司刘儒初50无锡市薄膜自动烫装拉链设备关键技术研究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王景良无锡鼎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傅启桃51无锡市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双模式逆变器苏州市职业大学汪义旺无锡马丁格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陈晓高52无锡市生物絮团技术及复合型微生物制剂模式下的健康生态养殖体系开发及应用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卓微伟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敏53无锡市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铁碳复合材料开发盐城师范学院王远江阴六环合金线有限公司胡甲冒54徐州市地下基岩流体裂缝和岩溶不良地质体的精细探测技术研发徐州工程学院曹海涛江苏润仁建设有限公司李任重55徐州市装配式低能耗应急储备房屋保温材料研发徐州工程学院任亚群徐州坤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辉56徐州市液态二氧化碳-酶多级联合复合食品调味剂关键技术研发徐州工程学院戚云晖徐州领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徐威57徐州市有氧运动联合ACE抑制肽对自发性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ACE抑制肽的开发徐州工程学院付常喜徐州体仕能休闲健身服务有限公司陈维维58徐州市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徐州工程学院王中华江苏重华旅游规划有限公司丛伟59徐州市绿色节能墙体材料的评价体系研究徐州工程学院金煜皓徐州市爱立特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林涛60徐州市高掺量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张志军徐州市爱立特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刘丽丽61徐州市永磁同步电机磁链可视观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开发淮阴师范学院吕康飞徐州德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李昊62徐州市煤矿采空区地下水库煤柱坝体动态损伤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徐州工程学院郭金帅江苏新月矿山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刘伟63徐州市木质纤维素转化生物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徐州工程学院于洋徐州米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淑萍64徐州市北方除冰盐环境下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开发徐州工程学院赵婕鸿方建设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张更更65徐州市茯苓多糖的抗肠炎活性成份分离及机制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徐州工程学院王哲徐州苗佳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苗佳新66徐州市蛹虫草保健食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徐州工程学院陈尚龙徐州瑞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宋晴晴67徐州市复合银杏肽固体饮料关键技术研发徐州工程学院郑义江苏好的食品有限公司闵庆友68徐州市牛蒡子苷元纳米乳递送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徐州工程学院巫永华徐州博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吉伟69徐州市一款蒜香裹衣花生的开发徐州工程学院刘君江苏坚强的松鼠食品有限公司于亮70徐州市基于纳米硅溶胶的双高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徐州工程学院潘东江江苏锋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谢正正71徐州市枇杷抗菌保鲜包装材料的研发徐州工程学院张翠江苏莫小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再金72徐州市全谷物营养食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徐州工程学院刘恩歧江苏五信堂食品有限公司陈海胜
  • 电子舌趣味小实验——黄瓜加蜂蜜等于哈密瓜
    近日我公司感官实验室做了一项趣味小实验,采用日本INSENT电子舌测试了将40g黄瓜和5g蜂蜜混合在一起味道变化的情况。通过电子舌对甜味、鲜味、咸味、苦味和丰富度等味觉特征的检测,由图可见黄瓜味道清淡,甜、咸味很小,而甜味是蜂蜜的显著特征,黄瓜与蜂蜜按比例混合后,甜味、丰富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测定发现二者按比例混合在味道上与哈密瓜很接近。日本INSENT电子舌让黄瓜、蜂蜜及混合物的味觉特征数值化、可视化,为果蔬的味觉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 韩发明选瓜神器 “X光检测器”可验西瓜甜度
    每年的6到8月,大型超市之间都会展开“西瓜战争”。据韩国《中央日报》5月23日报道,现在,为寻找“更甜、更爽口、更脆”的西瓜,韩国易买得和Home Plus等大型超市,已经抛弃了传统的挑选方式,开始使用“X光检测器”。   “X光检测器”(非破坏型糖度甄别器)可以在不破坏蔬果完整性的情况下,短短几秒钟即可测得其糖度。如同飞机乘客接受X光安检一样,西瓜们也被用传送带送到X光下接受检测,西瓜在传送带上经过类似MRI(核磁共振成像)轨道形态的甄别器时,附在甄别器前的液晶画面上马上就能出现“12.4、11.7、13.6…”等糖度数值。糖度如果低于先前输入的基本糖度值“11 Brix”,相应西瓜会被单独分到一边。   在京畿南道咸安的山地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非破坏型的糖度甄别器。
  •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各检验检测机构:《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已经省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3月10日(此件主动公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供给,更加系统高效地支持重点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措施。一、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清单。探索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清单、能力清单”。开展全省“三级联动”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服务调研活动,分地域分行业深入了解“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检验检测需求,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动态清单;梳理我省取得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分类形成服务全省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动态清单。二、引导完善检企对接服务机制。针对新产品检验存在的“周期长”“距离远”“花费大”等难题,建立“质量驿站”机制,引导优质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围绕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就近设置分支机构,打造检测链、标准链、认证链集成服务,方便企业就近检测;针对企业在产品检测上遇到的“找不到”“测不了”“测不全”等困难,在市场监管门户网站设立检验检测供需信息公示专栏,促进检企充分对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减免检测服务费用,助力企业纾困。三、打造重点产业高端技术服务平台。聚焦我省确定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发挥检验检测服务强链、补链、稳链作用,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纺织服装等产业,搭建国家新材料测试区域中心、氢燃料电池检测中心、新型纺织材料质检中心等一批“一站式”检验检测高端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济、青、烟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完善各检验检测园区布局,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约化发展。四、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探索检验检测机构在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定型评价以及“卡脖子”问题等研发阶段的服务模式,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适时召开技术创新研讨会、推介会,发布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创新案例。五、实施标准、计量强链提升。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联合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标准实验室。支持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发挥计量技术基础作用,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以及前瞻性的计量技术服务。六、开展质量认证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实施“助千家认证 惠万家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参与“三同”工程,为我省企业进出口提供技术支撑,年新增“三同”企业100家以上。试点开展碳足迹认证,促进绿色低碳认证,大力推行绿色产品、绿色快递包装、节能产品认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七、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进一步强化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生态环境、机动车等方面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建材、服装服饰、有色金属、石油炼化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增高端制造、高端化工、大数据物联网、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地区的检验检测规模和能力。定期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及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省选树一批检验检测优秀技能人才。八、优化检验检测服务扶持政策。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制定促进检验检测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检验检测产业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检验检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端人才引育等优惠政策,对服务重点产业成效突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标准制定、能力提升、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九、探索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选择部分重点产业先行试点,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骨干企业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加强新材料测试、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等“难点”“堵点”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为深入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其他重点产业链。十、服务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稳步推行“一家一证”一体化管理,服务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培养一批服务质量好、社会诚信度高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十一、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积极构建统一开放、公正透明、竞争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以法治监管为根本、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手段,严格落实机构主体责任,推进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科学高效的监管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厉整治不实、虚假等检验检测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公信力。十二、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引导。结合“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服务认证体验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加大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成效和典型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你点我检”便民检测等各类技术服务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的了解和信任,树立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听取社会各方对检验检测的需求反馈和评价,细化落实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政策执行跟踪,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10月8日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各项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4‰,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医改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报告379348例,有效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46万人,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血吸虫病防治达到疫情控制标准,97.94%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7.43%。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8%,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比2000年下降49.8%,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到57%。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城乡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6亿人。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7亿人和1.95亿人。新农合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达到96%,人均筹资水平从“十五”末的30元提高到156元,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03.7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52.2%下降到35.3%,个人卫生支出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遏制,群众看病就医困难问题有所缓解。   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医疗监管力度继续加大,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能力逐步提高,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中医药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全面实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卫生事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各地更加重视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社会各界、国际社会对卫生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多重健康问题挑战,卫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面临的健康问题日趋复杂。一方面,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大,新发传染病以及传统烈性传染病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食品药品安全、职业伤害、饮用水安全和环境问题等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更加突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社会安全事件也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亟需作出相应调整。   3.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日益凸显,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居民健康水平在城乡、地区和人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随着医改的推进,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复杂的利益调整等难点问题进一步显现,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制度还需巩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深化拓展,推进社会力量办医仍需加大力度,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人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转变卫生发展方式,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统筹城乡、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不断缩小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差异。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坚持科学发展。平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推动卫生发展方式从注重疾病治疗向注重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向注重家庭和社会群体服务转变 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发展公共卫生、基层卫生等薄弱领域及医学模式转变要求的新领域,实现医疗卫生工作关口前移和重心下沉。   ——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加大投入力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改革主力军作用 通过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坚持强化能力建设。以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战略重点,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改革人才培养和使用体制机制,优先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间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   ——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规范有序、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个人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   ——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器械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公平可及、合理使用。   ——支撑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运转。 专栏1 “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5年 主 要 指 标 健康状况 人均预期寿命(岁) 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 婴儿死亡率(‰) ≤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4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22 工 作 指 标 疾病预防控制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95 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人) 120万左右 全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 ≤6.5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重点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 ≥50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 ≥40 妇幼卫生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80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85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8 卫生监督 日供水10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 ≥90 医疗保障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75左右 卫生资源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88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07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4 医疗服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天) ≤9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95 卫生费用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30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元) ≥40   三、加快医药卫生体系建设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疾病监测,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和管理,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疾病防控实验室检测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传染病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工作能力。   2.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和事故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高防治能力。加强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执法等卫生监督能力建设。   3.加强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加强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重点加强省、市级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能力,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4.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国家级、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和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到2015年,形成指挥统一、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农村地区急救医疗服务能力。   5.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无偿献血服务体系,加强血站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提高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到2015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基本覆盖全国。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防治结合。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监管。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 专栏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是针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加强防控能力建设,支持承担重大疾病防控任务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二是重点加强国家级鼠疫菌毒种保藏中心建设。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购置。完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  农村急救体系建设:改扩建县级急救机构业务用房,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救护车。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网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为省级、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与结构,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遏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切实保障边远地区、新区、郊区、卫星城区等区域的医疗资源需求,重点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肿瘤、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医疗、中医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力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站)等延续性医疗机构,提高康复医学服务能力和护理水平,到2015年,初步实现急慢分治。加强妇幼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保障群众就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需要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可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适度降低公立医院的比重,促进公立医院合理布局,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   3.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到2015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室,提高乡、村卫生机构设备配备水平。   4.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到2015年,努力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万-10万居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加强区域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中央和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加强业务用房短缺、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薄弱和急需医学学科发展,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辐射能力。   6.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继续实施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组织协调东西部地区医院省际对口支援。巩固完善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间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建立城市医院支农的长效机制。落实城市医院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1年以上的政策。加强对口支援的管理和考核评估,调动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双方的积极性,建立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 专栏3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支持业务用房短缺、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市级综合医院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配置。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省级妇儿专科医院建设。支持省、地市级医院儿科(专科医院)以及县级医院妇儿科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为边远贫困地区配置流动医疗服务车,并装备基本医疗、急救设施设备等。   (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到2015年,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做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待遇水平的衔接,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明显缩小与实际支付比例的差距。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稳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坚持城乡统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缩小城乡、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继续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长期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的差距,为实现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奠定基础。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到2015年,实现普通门诊统筹全覆盖。扩大大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继续开展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等大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将肺癌等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并适当扩大病种,提高补偿水平。   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巩固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救助对象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利用基本医保基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减轻参保(合)人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统筹协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有效提高保障水平。   加强基本医保基金监管,健全管理经办机构。规范基金管理,控制基金累计结余率,提高基金使用效果,确保基金安全。建立医疗费用全国异地协查机制,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积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和疾病临床路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鼓励优先使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建立医保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四)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高药品安全水平。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全面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强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强化对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和预警。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强技术审评、检查认证、监测预borderColor=#000000 borderColorDark=#dcdcdc align=middle专栏5 卫生人才与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大专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支持计划,医学杰出骨干人才推进计划,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工程,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  重点工程: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  医学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   (六)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2015年建档率达到75%以上。向群众提供连续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系列服务,方便居民参与个人健康管理。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以省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诊疗行为管理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医药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实现电子病历跨区域医疗机构的共享。统筹管理卫生统计、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医疗服务监管等信息工作,由单项管理逐步转变为实时监督、综合管理。引导并推进社会化医药卫生信息服务。 专栏6 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七)加快健康产业发展。   建立完善有利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推动老年护理、心理咨询、营养咨询、口腔保健、康复、临终关怀、健康体检与管理等服务业的开展,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发挥药品流通行业在药品供应保障和服务百姓健康方面的作用。加强健康管理教育和培训,建设医疗技术产品研发平台。制定标准与规范,推动健康体检行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业。   完善鼓励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
  • 国家海洋局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年4月11日,国家海洋局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如下: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成就回顾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海洋资源管理   第一节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   第二节 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第三节 推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四节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四章 海域集约利用   第一节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第二节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第三节 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   第五章 海岛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促进有居民海岛有序开发   第二节 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   第三节 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第六章 海洋环境保护   第一节 提高海洋污染防控力度   第二节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强化海洋重大污染事件管理与处置   第七章 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一节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第三节 强化海洋生态监测和生态灾害管理   第八章 海洋经济宏观调控   第一节 加强海洋经济指导与调节   第二节 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三节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第九章 海洋公共服务   第一节 加强海洋调查与测绘   第二节 提升海洋信息化水平   第三节 健全海洋标准计量服务体系   第四节 提高海洋渔业服务能力   第五节 强化海上交通安全服务   第六节 维护海域平安稳定   第十章 海洋防灾减灾   第一节 强化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节 提升海洋预报服务水平   第三节 增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四节 提高海洋灾害观测能力   第十一章 海洋权益维护   第一节 加强海上维权巡航执法   第二节 开展多形式海洋维权行动   第三节 维护国际海上航行安全   第十二章 国际海洋事务   第一节 全面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第二节 深化拓展双边海洋合作   第三节 积极引导多边区域合作   第十三章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极地考察   第一节 加强国际海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深化极地科学考察   第三节 加快国际海域调查与极地考察能力建设   第十四章 海洋科学技术   第一节 深化海洋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节 发展海洋战略性前瞻技术   第三节 推进海洋技术产业化   第十五章 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   第一节 加快海洋教育发展   第二节 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   第三节 统筹海洋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六章 海洋法律法规   第一节 加强海洋立法工作   第二节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第十七章 海洋意识和文化   第一节 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第二节 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第三节 培育海洋文化产业   第十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制定海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第三节 强化规划配套指导   第四节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前 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多个,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和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在南北极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黄河科学考察站。   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深化,海洋作为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着力提升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统筹海洋事业全面发展,是保障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2008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结合面临的新形势,对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本规划所指海洋事业,涵盖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规划期至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必须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特征,继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成就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民海洋意识显著增强,海洋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海洋发展战略逐渐明晰。海洋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巡航执法。海洋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标志性的深海勘探等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域资源环境与科学调查广泛展开。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重点海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海洋公益服务和防灾减灾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海域、海岛、海上交通、海洋渔业和海上治安管理取得积极成效,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加快调整、拓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海洋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临海产业的加速集聚,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亟待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布局优化的指导与调节,切实提高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环境监管等方面的能力。二是面对世界海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迫切要求,亟待改善海洋自主核心技术缺乏、成果转化率低、科技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切实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三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海洋事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亟待完善海洋综合协调机制,切实提高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快速处置海洋突发事件和参与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发展基础,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陆海统筹。正确处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陆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功能定位、重点任务和管理体制。   坚持全球视野。正确处理及时总结自身实践与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创新发展思路,主动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更加开放的现代海洋发展观。  坚持服务为本。正确处理海洋事业快速发展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海洋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正确处理加快海洋事业发展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切实提高科技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稳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日益健全,海洋联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海域、海岛、海洋环境、交通运输、渔业管理更为规范有力,海洋经济监测公报与评估制度有效执行,海洋综合管理调控手段明显加强。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重点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由2010年的1.1%提升到2015年的3%,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优化。海洋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风暴潮灾害警报提前12小时发布,海啸灾害警报在海底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发布。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新建89个海洋观测站,建成3个大型海上综合观测平台,志愿船不低于400艘。海洋调查与测绘、海洋信息、海洋标准计量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出海边防检查和海上治安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海上人命救助有效率稳步提升。   ——海洋巡航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管辖海域维权巡航执法时空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应对海上侵权事件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应急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参与维护国际重点海域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强化。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海洋基础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深海油气开发、深海资源勘探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海上风能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海洋事业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5%,以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或工程为依托,培养100名左右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军人才。   到202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海洋开发布局全面优化,海域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陆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著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海洋事务统筹协调、快速应对、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海域与极地科学考察活动不断拓展。全社会海洋意识普遍增强,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海洋强国战略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   第三章 海洋资源管理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规范管理,科学养护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加强海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指导,切实提高海洋资源对促进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一节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   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海水养殖布局,积极拓展深水大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快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和健康养殖标准推广应用。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合理确定增殖放流品种,加大近海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继续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总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促进渔业装备更新,2015年渔船总数和功率总量不突破2010年实际数量。继续实施远洋渔业扶持政策,发展壮大大洋性渔业,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加强新资源新渔场的探捕和开发利用,积极建设多功能海外渔业综合开发基地。研究制定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加强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完成重点海域油气资源普查。加大黄海、南海、东海油气勘探,加强深水区油气资源潜力的科学研究,加大深水勘探开发科技与装备的攻关力度,力争实现商业性油气开采。实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普查,积极研发勘探开采技术和装备,开展试采工程。   第三节 推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制定促进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扩大沿海城市海水利用规模。在沿海地区的电力、化工、石化、冶金等行业中实行海水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2015年海水年直接利用量达到750—1000亿立方米。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继续支持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深圳、厦门、宁波等城市因地制宜地实施海水淡化工程。鼓励沿海省市率先选择一批沿海市县,开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试点,扩大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规模。以辽宁长海、山东长岛、浙江舟山、福建平潭、广东南澳、广西涠洲和海南西沙群岛等海岛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满足海岛居民生活用水。2015年,海水淡化量达到220—260万立方米/日。促进海水化学资源和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浓海水制盐、提钾、提溴、提镁、提锂及其深加工等产业化进程,建设国家海水利用产业化基地。   第四节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勘查与评估,编制发展规划,利用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加强海洋能开发应用。开展万千瓦级潮汐水轮发电、兆瓦级潮流发电、百千瓦级新型波浪能项目示范。探索开展温差能和海洋生物质能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海上风电,引导风电场布局逐步向深水远岸推进。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发展与国际海洋学院、保护国际等非政府间   第四章 海域集约利用   坚持集约节约用海,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机制,规范海域使用秩序,提高海域使用效率。   第一节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全面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对重点项目用海实行全过程监管。实施差别化的海域供给政策。制定各类建设项目用海标准,适时调整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开展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推进实施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健全和规范海域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与执法检查,对各类用海活动开展定期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全国海岸和近岸海域整治修复工作,到2015年,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1000公里。   专栏一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   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完善业务化运行机制。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技术,开展海域使用状况监测。建立围填海项目动态监视监测制度,重点开展填海、围海及构筑物用海监测。提高重点海域远程视频监控能力,实现开发利用重点海域全天候监控与重大工程项目用海全过程监控。建立海域使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海域使用综合评价与决策服务能力。   第二节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进一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快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科学划分海域基本功能,统筹海域空间开发,提高海域利用效率,强化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切实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作用。优化海岸线资源配置,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统筹规划,调控海岸线开发布局和强度,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突出海岸线的社会服务功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用海,合理布局沿海港口、滨海城镇和临港工业区。   第三节 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   严格围填海年度计划管理,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和时序。加强围填海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加大对违法违规围填海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围填海项目用海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海预审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好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科学论证。加强对集中连片围填海的管理,严格控制内湾围填海,减少对自然岸线、海湾、海岛、湿地、水生生物资源、水下文物等的破坏。规范海底电缆管道和军事用海管理。   第五章 海岛保护与开发   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加快实施海岛保护规划,实施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加强有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和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第一节 促进有居民海岛有序开发   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快舟山、横琴、平潭等重点海岛的开发开放。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全力打造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推动横琴开发开放,建设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适度控制海岛居住人口规模,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维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平衡。大力推进海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制定扶持边远海岛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   第二节 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视监测,清理非法用岛活动,严格限制开发具有红树林、珊瑚礁、泻湖等特殊生态系统的无居民海岛,禁止在无居民海岛及周边海域倾废。建立海岛统计调查制度,开展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地名普查,设置海岛名称标志,完善海岛数据库。发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录,依法开展无居民海岛地籍调查、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稳妥实施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开展海岛生态评估,选择典型海岛实施生态修复,推行生态型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专栏二 无居民海岛的监管与保护   海岛生态修复工程:编制海岛生态修复技术规程,选取辽宁大王家岛,山东崆峒岛,浙江桥梁山岛、北渔山岛和南韭山岛,广东罗斗沙岛、三角岛和小蜘洲岛等,实施海岛陆域生态系统修复试点。选取辽宁广鹿岛、山东麻姑岛、福建东山岛和海坛岛、广西沙井岛和涠洲岛等,实施岛体周围沙滩生态修复试点。选取福建湄洲岛,海南永兴岛、西瑁洲岛和小洲岛等,实施海岛周边红树林、珊瑚礁生态修复试点。   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海岛数据管理平台、监视监测网络,建立海岛生态评估和预警系统,开展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舶巡航、登岛实地监测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海岛监视监测,构建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动态监控我国海岛保护与利用情况。   第三节 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开展领海基点岛屿巡视。加强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划定保护范围,保持领海基点海岛及其周边区域地形、地貌稳定,修复受损严重的领海基点海岛。积极保护国防用途海岛,禁止从事影响国防的各类活动。对海洋权益和海洋划界有影响的特殊岛屿要加强助航导航、水文气象观测、地震监测、海洋防灾减灾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加强海岛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科学普及和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   第六章 海洋环境保护   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实施以海洋环境容量和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为基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扭转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第一节 提高海洋污染防控力度   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对渤海、长江口、珠江口等重点海域海洋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海总量的监测评估,重点加强对直排海污染源的监管,加强近岸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流域—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示范工程。强化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倾废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海洋环境执法查处力度。实施船舶及其相关活动的油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建立船舶油污水、压载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跟踪系统,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和港口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修订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海洋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开展石油勘探开发等海洋工程和大型临海企业海洋污染赔偿制度研究。沿海地区要依据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等,确定氮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特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并实施重点河口、海域各类污染物排海总量分配方案和削减计划,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2015年中度和重度污染海域面积比2010年减少10%。   专栏三 流域—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示范工程   选择10个有典型环境问题的封闭或半封闭海湾,建立跨行政区域和跨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开展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主要污染源的分配排放控制,加强重点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以及汞、铅、铜和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控制。   第二节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实现海洋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监管转变,继续完善国家、省、市、县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升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对我国管辖海域各类环境要素的监测。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评价,完善海洋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和环境状况通报制度。对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重大海洋工程等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督 对赤(绿)潮易发区、集中海水养殖区、重要滨海浴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主要活动区域等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健康安全、海洋生态安全的海域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行定期巡航监测,定期发布通报。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毒素等的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 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全日程公布
    2012年,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一届光谱网络会议(iCS 2012)成功举办,2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在仪器信息网网络平台上分享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从那时就开启了仪器信息网网络光谱会(iCS)的征程。之后,保持每年一届的节奏,专家报告阵容不断壮大,参会规模也达到了同类型会议的最大,最近三年(2019-2022)ICS报名参会规模均超3000人。光谱网络会议依托成熟的网络会议平台,以网络在线报告交流的形式,针对当下光谱相关研究热点进行探讨,报告专家和用户可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举办的11届会议,汇聚了数百位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技术专家,报名参会人数达数万人次!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将于6月13-16日举办。本次会议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立即报名 》》》 iCS2023共计安排46个报告分享,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iCS2023会议日程(更新中)6月13日 大会报告 我要报名》》》09:30--10:00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及其应用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 研究员10:00--10:30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难点、突破及应用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0:30--11:00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金盛烨大连化物所 研究员11:00--11:30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荧光技术的仪器研发和应用黄韶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午休14:00--14:30LIBS精确定量-最后一里路王哲清华大学 教授14:30--15:00光谱仪微型化研究杨宗银浙江大学 研究员15:00--15:30海光测汞仪技术及实际应用案例焦振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30--16:00水光谱探针与应用邵学广南开大学 教授16:00--16:30瑞士万通近红外光谱仪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进展张闪闪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6:30--17:00太赫兹科学技术应用近年新进展何明霞天津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午 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翁羽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09:30--10:00复杂分子体系的溶剂化相关的激发态过程的探测和调控夏安东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10:00--10:30快速光谱分析助力高精度超快光谱检测张春峰南京大学 教授10:30--11:00微区超快光谱与应用刘新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11:00--11:30待定郑俊荣北京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下午 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我要报名》》》14:00--14:30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体内示踪与原位成像谱学方法研究进展徐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14:30--15:00LIBS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研究王茜蒨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15:00--15:30海洋光学微型光谱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典型应用卢坤俊海洋光学 应用主管15:30--16:00活体透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深层病灶的无创检测与定位林俐上海交通大学 长聘教轨助理教授16:00--16:30Renishaw Raman光谱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李兆芬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16:30--17:00安捷伦新一代拉曼及紫外-可见光谱仪在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应用张晓丹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分子光谱应用工程师17:00--17:30单细胞拉曼光谱在微生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宋一之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6月15日上午 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吴静珠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09:00--09:30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展王跃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09:30--10:00生鲜食品新鲜度近红外光学成像感知与体系构建成军虎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10:00--10:30高光谱成像及在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郭志明江苏大学 教授10:30--11:00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仪在稀土矿山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刘斯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11:00--11:30待定黄越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6月15日下午 光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我要报名》》》14:00--14:30光化学蒸气发生法ICP-MS/MS测定放射性样品中的93Mo郑成斌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14:30--15:00便携式/在线式水质重金属分析仪—让水质精准监测更便捷汪正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15:00--15:30单液滴原位物理化学过程的拉曼测量张韫宏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15:30--16:00光纤光声气体传感技术及应用陈珂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16:00--16:30卤代污染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李祥友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16:30--17:00多维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复杂样品区分和溯源中的应用范美坤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6月16日上午 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00--08:30微小型光谱仪器进展及其应用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30--09:00战略性矿产选冶过程在线分析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史烨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教授09:00--09:30基于大数据自动解析的在线光谱技术王红球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09:30--10:00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邹亮中国矿业大学 副教授10:00--10:30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测试中的应用周学秋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近红外产品经理、应用专家10:30--11:00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黄文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研究员11:00--11:30原位在线拉曼光谱在科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应用安志成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1:30--12:00XRF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吴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6月16日下午 光谱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我要报名》》》主持人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14:00--14:30待定姚明光吉林大学 教授14:30--15:00ICPOES及ICPMS在金属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周映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00--15:30超高时空分辨近场显微术在半导体光学研究中的应用陈佳宁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5:30--16:00岛津光谱技术解决方案介绍曹亚南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光谱产品专员16:00--16:30有机微纳激光材料与器件闫永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16:30--17:00等离激元近场调控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3/
  • 精彩回放上线|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6月13日-16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协办的“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3)”圆满落幕。会议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邀请了来自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51位资深技术专家,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本次网络会议为期4天,设置大会报告、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光谱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共7大会议专场,举办期间获得了热烈反响,会议超过1.5万人次在线观看!再一次保持了行业光谱会议线上、线下的最大规模!会议期间,各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让人受益匪浅,许多观众十分期待报告的回放,现在,精彩报告视频回放如约而至,请各位需要的伙伴点击查看:iCS2023会议6月13日 大会报告 主持人邵学广南开大学 教授09:30--10:00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模块及其应用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 研究员10:00--10:30【点击查看 】天空地高光谱成像载荷技术——突破与应用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0:30--11:00【点击查看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金盛烨大连化物所 研究员11:00--11:30【点击查看 】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荧光技术的仪器研发和应用黄韶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午休主持人丁洪斌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14:00--14:30【点击查看 】LIBS精确定量-最后一里路王哲清华大学 教授14:30--15:00【点击查看 】光谱仪微型化研究杨宗银浙江大学 研究员15:00--15:30海光测汞仪技术及实际应用案例焦振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30--16:00【点击查看 】水光谱探针与应用邵学广南开大学 教授16:00--16:30瑞士万通近红外光谱仪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进展张闪闪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6:30--17:00【点击查看 】太赫兹科学技术应用近年新进展何明霞天津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午 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 主持人翁羽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09:30--10:00复杂分子体系的溶剂化相关的激发态过程的探测和调控夏安东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10:00--10:30【点击查看 】快速光谱分析助力高精度超快光谱检测张春峰南京大学 教授10:30--11:00微区超快光谱与应用刘新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11:00--11:30【点击查看 】待定电子激发态的调控:从聚集诱导发光到选键化学郑俊荣北京大学 教授6月14日上下午 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主持人徐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14:00--14:30【点击查看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体内示踪与原位成像谱学方法研究进展徐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14:30--15:00LIBS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研究王茜蒨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15:00--15:30海洋光学微型光谱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典型应用卢坤俊海洋光学 应用主管15:30--16:00活体透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深层病灶的无创检测与定位林俐上海交通大学 长聘教轨助理教授16:00--16:30【点击查看 】Renishaw Raman光谱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李兆芬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16:30--17:00安捷伦新一代拉曼及紫外-可见光谱仪在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应用张晓丹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分子光谱应用工程师17:00--17:30单细胞拉曼光谱在微生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宋一之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6月15日上午 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主持人吴静珠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09:00--09:30【点击查看 】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展王跃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09:30--10:00生鲜食品新鲜度近红外光学成像感知与体系构建成军虎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10:00--10:30【点击查看 】高光谱成像及在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郭志明江苏大学 教授10:30--11:00【点击查看 】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仪在稀土矿山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刘斯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11:00--11:30复杂食品中微塑料的无损表征进展黄越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6月15日下午 光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主持人范美坤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16:30--17:00【点击查看 】多维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复杂样品区分和溯源中的应用范美坤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14:30--15:00便携式/在线式水质重金属分析仪—让水质精准监测更便捷汪正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15:00--15:30【点击查看 】单液滴原位物理化学过程的拉曼测量张韫宏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15:30--16:00【点击查看 】光纤光声气体传感技术及应用陈珂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16:00--16:30【点击查看 】卤代污染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李祥友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14:00--14:30【点击查看 】光化学蒸气发生法ICP-MS/MS测定放射性样品中的93Mo郑成斌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6月16日上午 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 主持人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00--08:30微小型光谱仪器进展及其应用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08:30--09:00战略性矿产选冶过程在线分析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史烨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教授09:00--09:30基于大数据自动解析的在线光谱技术王红球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09:30--10:00【点击查看 】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邹亮中国矿业大学 副教授10:00--10:30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测试中的应用周学秋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近红外产品经理、应用专家10:30--11:00【点击查看 】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西瓜糖度在线检测研究黄文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研究员11:00--11:30原位在线拉曼光谱在科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应用安志成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1:30--12:00【点击查看 】XRF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吴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6月16日下午 光谱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主持人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14:00--14:30碳材料的高压结构与性质姚明光吉林大学 教授14:30--15:00ICPOES及ICPMS在金属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周映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00--15:30超高时空分辨近场显微术在半导体光学研究中的应用陈佳宁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5:30--16:00【点击查看 】岛津光谱技术解决方案介绍曹亚南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光谱产品专员16:00--16:30有机微纳激光材料与器件闫永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16:30--17:00【点击查看 】等离激元近场调控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 小心买到毒西瓜,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西瓜农药残留
    如果问大家,夏天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百分之八十会说是西瓜,尤其是冰镇后的西瓜,清凉可口,降温解暑。西瓜皮厚,几乎不会存在农药残留问题,身边人也大多数每天听说吃西瓜中毒的事情,但是却有发生,《齐鲁晚报》曾报道这样一篇新闻:2015年4月,山东青岛17位市民食用西瓜后出现呕吐头晕,甚至造成一名孕妇胎儿不保,经青岛食药监部门调查,初步判定为西瓜农药残留超标,药量过多或集中撒布在种子及根部附近时,西瓜易出现药害,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误食也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农药残留的检测推荐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西瓜,靠谱!生活中,识别“毒西瓜”还有很多方法,比如:  1、瓜皮上的黄绿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没有甜味。  2、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个儿大,一般可达6~10公斤。一般重量在4公斤左右西瓜是正常的。  3、施用过激素的西瓜,由于喷洒农药和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表面有色斑或色差大,这种歪瓜畸果不要买。正常的西瓜的外形应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且表面平整光滑。  4、人们食用西瓜时,若发现口感不好,尤其是舌头有麻感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不可心存侥幸。  5.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非常专业性的一点,那就是使用农药残留检测仪进行专业的检测。  托普云农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很多,其中NY-Ⅱ就非常受好评,该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够对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残留物检测,有了它,大家就不会再买到毒西瓜了,有效保障百姓食品安全!
  • 5份小摊瓜子 糖精全超标 专家:尽量买原味瓜子
    后天(1日)就是元旦,春节也接踵而来,置办年货,瓜子不可或缺。有报道称有商贩为了延长瓜子的保质期,炒瓜子时会添加明矾。一些市民也反映,有些瓜子吃着发苦,询问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  12月29日,《法制晚报》记者网购、街采10份甜味瓜子送检。检测结果显示,10份瓜子均未检出铝,证明未添加明矾 但其中8份糖精超标。  专家提醒市民,长期食用糖精过量的食品,会对健康产生隐患,建议大家尽量买原味瓜子。如果买的瓜子发涩,表皮不自然且有小白点,有可能添加了明矾。如果过甜甚至发苦,有可能糖精超标。  社区调查  买的甜瓜子 为啥吃着苦  上周四,《法制晚报》生活实验进社区,有居民问,过年家里少不了买瓜子等零食,可为啥买的奶油和焦糖味的瓜子,有的吃起来发苦?  一位社区大妈说,“孩子们爱吃奶油味的,可前些日子买了点,孩子们说不好吃,苦。”不少居民说可能是糖精的缘故。  记者查询发现,还有报道反映曾有不法商贩为了延长瓜子的保质期,炒瓜子时添加了明矾。  12月29日,生活实验记者走进朝阳区劲松东社区居委会,带着网店和街边摊购买的10份甜味瓜子请专业的检测人员在社区进行检测。  看到记者买的样品,一位戴着红袖标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我家瓜子长年不断,不过我们一般都买原味,还是觉得买原味的放心。”  记者请居民尝了尝几份样品,大家都觉得有甜味、奶油味,没吃出什么异常。  10份样品中,5份为网购,只有一份注明添加了糖精钠。  实验步骤  样品来源:  网购5份:分别来自杭州、江西、河南和北京,口味分别为焦糖和山核桃味  街边炒货摊5份:焦糖1份、山核桃两份、奶油3份  检测项目:瓜子皮中的明矾和糖精钠  检测单位:北京智云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为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初筛,只对样品负责,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  检测试剂:明矾速测盒、糖精钠速测盒  限量标准:炒制瓜子中不允许添加明矾 根据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2g/kg  检测过程  明矾检测  取样:将样品编号,取瓜子皮粉碎,称取0.5克放入50ml的烧杯中,加入19ml蒸馏水,1ml试剂1, 搅拌2分钟后静置3分钟。取上清液检测。  在10ml比色管中,加入4滴样品提取液,加入0.8ml蒸馏水,加入1.0ml试剂2,加入2滴试剂3混匀,再加4滴试剂4混匀,再加4滴试剂5,摇匀后放置 20分钟。与标准色阶卡对比,读出样品中铝含量。  结果 10样品均未检出明矾  10个样品检测液均呈现浅棕色,对比色卡,显示未检出铝,证明炒制瓜子时未添加明矾。  糖精钠检测  取样:称取2克瓜子皮于50ml提取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摇动1分钟静置5分钟,过滤。  取1ml滤液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至5ml刻度线,备用。  ①样品管:取样品液加入A溶液1ml,摇匀后加入三氯甲烷4ml,盖盖快速颠倒20次,静置5分钟,取下层溶液检测。  ②分别将装有蒸馏水的比色皿和样品液放入检测仪器读取数据。  检测结果 10份样品8份糖精钠超标  在社区检测时,10个样品中8个样品蓝色较深,显示糖精钠超标。对10个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复检,8个糖精钠含量超标。最高为小摊购买样品,且5个小摊样品全部超标。  糖精钠检测结果  编号 含量(g/kg ) 购买渠道 口味 结果  1号 1.465 网购 奶油 不符合标准  2号 2.279 小摊 焦糖 不符合标准  3号 2.938 小摊 山核桃 不符合标准  4号 2.319 网购 山核桃 不符合标准  5号 1.176 网购 焦糖 符合标准  6号 0.897 网购 焦糖 符合标准  7号 1.682 小摊 奶油 不符合标准  8号 2.172 小摊 山核桃 不符合标准  9号 2.466 小摊 奶油 不符合标准  10号 1.738 网购 焦糖 不符合标准  注:5号、6号符合国家标准,糖精钠≤ 1.2g/kg,其他均超过国家标准  专家观点  常吃糖精过量瓜子 存安全隐患  北京智云达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技术经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张玉萍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甜味的瓜子,糖必不可少。一些商家为了减少成本,使用糖精钠(糖精)和甜蜜素炒制瓜子。糖精钠的甜度是蔗糖的400倍,但不会提供热量,所以用量少、成本低,应用较广泛。  “国家对使用糖精钠有限量要求,不可以过量添加。目前对糖精的安全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只有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才能保证安全性。经常吃糖精钠超标的食品,会增加健康隐患。”  张玉萍说,瓜子不能久放,时间长了会有了哈喇味,“有报道称个别商家炒瓜子时添加明矾达到保鲜的作用。这是因为明矾和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相当于给瓜子加了保护层,避免瓜子受潮变质影响口感。但明矾不允许在瓜子中使用。”  “明矾含铝,铝不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并且具潜在毒性,长期摄入铝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严重者可导致痴呆。儿童如果过量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和骨骼生长。本次检测,10个样品全部未检出铝,说明商家没有用明矾炒制。”张玉萍说。  消费提醒  尽量买原味 不宜多买长期存放  张玉萍提醒市民,为了避免买到可能添加了明矾或者糖精钠超标的瓜子,“建议大家尽量选购原味瓜子,少买散装瓜子。如果买到瓜子发涩,表皮不自然且有小白点,有可能添加了明矾。如果过甜甚至发苦了,很有可能是糖精钠超标。”  也建议市民不要一次购买过多瓜子,“一次买太多,在家里存放时间长了,瓜子有可能变质。此外,建议市民嗑瓜子时尽量用手剥,减少牙咬,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过多摄入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如果是咸味瓜子,也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盐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