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丙交酯

仪器信息网丙交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丙交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丙交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丙交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丙交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丙交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丙交酯相关的解决方案。

丙交酯相关的论坛

  • 丙交酯相关检测

    丙交酯主要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左旋,右旋,外消旋,大家有类似相关检测的吗,如何通过LC去区别?求介绍

  • 水性丙烯酸酯胶水成分

    最近有朋友拿了个水性丙烯酸酯胶水过来要求帮忙分析下成分,只知道是水性丙烯酸酯类的,其他的没什么信息。我简单查了下,百度百科显示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比较重要的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等。能自聚或和其他单体共聚,是制造胶粘剂、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和塑料的单体。我用二甲亚砜DMSO溶解该产品,溶解度相当好,但在走气相时不管是DB-5还是DB-WAX,除了溶剂DMSO,一点峰都没出。进样口温度160,检测器240,程序升温80-160,5度/分钟。各位大神有做过类似产品的么,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啊!

  • 【已应助】【修改为悬赏】求助瞬干胶文献《α-氰基丙烯酸酯胶接性能的改进》等

    1.《α-氰基丙烯酸酯胶接性能的改进》 作者】 王勃 邸明伟 郭金彦 孙明明 姜兴盛 张军营 【文献出处】 粘接 ,2000年 02期 2,提高改性α-氰基丙烯酸乙酯固化速度的方法 【作者】 魏无际 鲁钢 陈步荣 【文献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2年 03期 3,氰基丙烯酸乙酯胶粘剂增韧增稠改性【作者】 鲁钢 魏无际 王晓军 【文献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 06期 4,氰基丙烯酸乙酯的贮存稳定性研究 【作者】 屈沅治 关祥瑞 【作者单位】 防化研究院第四研究所 【文献出处】 中国胶粘剂 , 2002年 04期

  • 胶黏剂-丙烯酸酯聚合物标准

    根据GBT--13553-1996 胶黏剂分类,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编号是531,分在大类5 合成热塑性材料/小类 5.3丙烯酸酯聚合物类/组别 丙烯酸酯聚合物,是否有这一类产品的相关标准?国标/行标等?谢谢

  • 【原创大赛】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

    【原创大赛】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

    [align=center]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align][align=center]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品控部:赵杨瑞[/align][b]1.原理[/b] 试样经二氯甲烷溶解定容,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实验方法参考史迎杰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质谱法测定医用胶粘剂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b]材料与方法[/b]2.1仪器设备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配FID检测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2.2试剂二氯甲烷:分析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品。[b]试样处理[/b]3.1 样品配制:准确称取样品50mg(精确至0.00001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定容,摇匀。3.2[b] [/b]色谱条件:3.2.1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同种极性的色谱柱;3.2.2流速:1.0mL/min ;3.2.3进样体积1.0μL;分流比:50:1。3.2.4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保持3 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120℃;检测器:200℃。3.3外标法计算公式:[align=center][img=,156,5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110853_01_2904018_3.png[/img][/align]式中:X-样品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 C-由标准曲线所得样品溶液各组分浓度,mg/ mL; V-定容体积,mL;m-称样质量g;f-稀释倍数。 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即为测试平行。[b]4实验结果[/b]4.1外标法标准曲线线性的确定准确称量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品约105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容量瓶,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定容,摇匀,配置成浓度为10.5mg/ml的标准品储备液,再精密配制成8.0mg/mL,4.0mg/mL,2.0mg/mL,1.0mg/mL的标准品溶液,置于进样小瓶中,密封。测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性,确定相关系数及线性范围,标准曲线见图1。可见,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1.0-10.5mg/mL范围内,Y=227330X-124184,R[sup]2[/sup]=0.9976506;含量与色谱峰面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可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align=center][img=,610,42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110854_01_2904018_3.png[/img][/align][align=center] 图1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曲线[/align]4.2检出限取0.5mg/mL和1.0mg/mL标准溶液梯度稀释进样,至S/N=3±1,确定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最低检出限0.5%。4.3加标回收及重复性 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浓度设1.0mg/mL,回收率结果见图2,可见对样品进行的加标回收率在95.8%左右。对样品进行重复性实验结果见图3,结果可见,RSD为1.011%,由图2和图3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align=center][img=,575,10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110855_01_2904018_3.pn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align][align=center][img=,586,45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110855_02_2904018_3.png[/img] [/align][align=center] 图3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重复性实验[/align][align=left][b]5.结论[/b][/align]综上所述: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方法学从线性、重复性、回收率、准确度、最低检出限均符合分析要求。本方法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检出限为0.5%,本方法可以用于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

  • 苯丙乳胶涂料的特点?

    苯丙乳胶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耐碱性、抗粉化性和抗污染性,可制成有光、半光、无光乳胶涂料,既可内用又可外用,一般以外用为主,是外墙涂料的主要品种之一。经过特殊改性的苯丙涂料还可制成有光涂料代替油性涂料,用于门窗,该类涂料有优异的抗回粘性。

  • 【原创大赛】医用胶固化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残留的测定

    【原创大赛】医用胶固化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残留的测定

    [align=center]医用胶固化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残留的测定[/align][align=center][b]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align][align=center][b]食品事业部:王军浩[/b][/align][b]1.原理[/b] 医用胶固化后,浸提法很难提取出全部的单体残留;又因单体残留具有单组分、易挥发的特点,固采用顶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将医用胶固化后全部转移至顶空瓶中,在恒温40℃,平衡30min之后进上层空气,进行分析。[b]材料与方法[/b]2.1仪器设备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配FID检测器;顶空装置:HS-10;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2.2试剂生理盐水:现用现配;组氨酸:分析纯;0.2g/L溶液;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品[b]试样处理[/b]3.1 固化后产物的配制:取配制好的0.2g/L组氨酸溶液10mL于10cm的培养皿中,准确称量盛有组氨酸溶液的培养皿重量m[sub]1[/sub],然后用吸管吸取组织粘合胶,在培养皿上方将胶滴加到组氨酸溶液上,并静置30min,待完全固化后,记录培养皿的总重量m,则组织粘合胶的样品量m[sub]2[/sub]=m-m[sub]1[/sub]。3.2[b] [/b]色谱条件:3.2.1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同种极性的色谱柱;3.2.2流速:1.11mL/min ;3.2.3预热恒温:40℃;平衡时间:30min;分流比:20:1。3.2.4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保持4 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250℃。3.3外标法计算公式:[align=center][img=,208,4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32_01_2904018_3.png[/img][/align]式中:X-样品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 C-由标准曲线所得样品溶液各组分浓度,mg/ mL; V-定容体积,mL;m-称样质量g;f-稀释倍数。 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即为测试平行[b]实验结果[/b]4.1外标法标准曲线线性的确定准确称量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容量瓶,加入生理盐水定容,摇匀,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的标准品储备液,再精密配制成8.0mg/mL,6.0mg/mL,4.0mg/mL,2.0mg/mL,1.0mg/mL的标准品溶液,置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测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性,确定相关系数及线性范围,标准曲线见图1。可见,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1.0-8.0mg/mL范围内,Y=621.926X+304.560,R[sup]2[/sup]=0.9992186;含量与色谱峰面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可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align=center][img=,567,50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34_01_2904018_3.png[/img] [/align][align=center]图1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标准曲线[/align]4.2检出限取0.1mg/mL和0.5mg/mL标准溶液梯度稀释进样,至S/N=3±1,确定出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最低检出限0.1%。4.3加标回收及重复性 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浓度设1.0mg/mL、6.0mg/mL,回收率结果见图2,可见对样品进行的加标回收率在98.1%和99.6%。对样品进行重复性实验结果见图4,结果可见,RSD为1.011%,由图2和图3、图4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align=center][img=,620,14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0_01_2904018_3.pn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align][align=center][img=,690,29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1_01_2904018_3.png[/img] [/align][align=center] 图3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色谱图[/align][align=center][img=,669,12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2_01_2904018_3.png[/img][/align][align=center] 图4 重复性实验[/align][b]5.结论[/b]综上所述: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方法学从线性、重复性、回收率、准确度、最低检出限均符合分析要求。本方法的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检出限为0.1%,本方法可以用于医用胶中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附件:标曲图:[align=center][img=,567,50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3_01_2904018_3.png[/img][/align]色谱图:[align=center][img=,690,29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4_01_2904018_3.png[/img][/align]加小标:[align=center][img=,533,38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4_02_2904018_3.png[/img][/align]加大标:[align=center][img=,558,50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5_01_2904018_3.png[/img][/align][align=left]样品:[/align][align=center][img=,683,25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80946_01_2904018_3.png[/img][/align]

  • 合成丙烯酸树脂胶粘剂分子量分布

    我们现在做丙烯酸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看见文献中有讲到可以通过GPC来做分子量分布,同时来测试样品中的单体来监控有多少单体未参与反应,请问有那位大神做过类似的方法可以借鉴,谢谢!

  • 黄叶病会令香蕉绝种吗?

    近日,有媒体称香蕉染上了一种类似“艾滋病”的病症,香蕉或将面临灭顶之灾。这种被称为“香蕉艾滋”的病症全称为“黄叶病热带第4型”,近期由东南亚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约旦。该新闻一出引发网友恐慌:“难道以后没有香蕉吃了?” 黄叶病又称巴拿马病、镰刀菌枯萎病,其真菌能潜伏泥土30年以上,并透过水滴及依附在机器或鞋子上的小量泥土传播。一旦香蕉染上黄叶病,水分及养料便无法在树内输送,使香蕉树中心部分萎缩发黑,导致香蕉面积锐减。因此,许多媒体大呼“香蕉得了此病就会灭绝”。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姜子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无须这样恐慌,“黄叶病确实比较难防治,但它只是一类普通的真菌病害,不仅仅香蕉树可能会感染,许多其他植物也可能感染。这个病害已经存在上百年历史了,香蕉也不曾绝种,可见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也不要被所谓‘香蕉艾滋病’这种称呼吓到,因为如果香蕉树感染其真菌是无法产香蕉的,所以我们不会吃到有病香蕉。” 大家放心,以后还是有香蕉吃的~

  • 天然橡胶中丙酮溶解物的研究

    [color=black]天然橡胶([/color][color=black]NR[/color][color=black])是从天然植物中获取的以聚顺式[/color][color=black]1,4[/color][color=black]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除了橡胶烃外,还含有少量的非胶物质。[/color]与合成橡胶相比,天然橡胶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究其原因,除了与橡胶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有关外,橡胶中所含的非胶组分及含量也对其综合性能产生着很大影响。[color=black]其中[/color]天然橡胶中所有能溶于丙酮的[color=black]高级脂肪酸及固醇类[/color]物质称为丙酮溶解物,其主要成分为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甾醇及甾醇脂,另外还有少量的α-生育酚和γ、α和δ-三烯生育酚等天然防老剂。一般认为丙酮溶解物对橡胶起硫化活性剂、脱模剂、抗氧化剂等多种作用。例如脂肪酸盐类同样在合成橡胶(除了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及天然胶乳中有所应用。不仅作为活性剂,在耐磨材料中可作增塑剂,在硫化率差异大的胶料中可以作稳定剂。硬脂酸锌、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钙等在塑料中作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塑料的脱模剂。醇类和固醇类活性剂一方面可以用于炭黑补强的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及胶乳,另一方面在含有白炭黑的胶料中起到活化作用,同时具有防水功能,并在稳定胶料硬度方面表现出出色的效果。

  • 丙烯酸胶黏剂的问题?

    我单位是做薄层色谱分析硅胶板的..现在有一个小问题没办法解决 .就是丙烯酸聚合完成之后,进行涂铺硅胶板操作..干燥..进烘箱之后 ,其它项目没有问题.但是耐水性很差..试验过几种方法..增加胶黏剂的体积比..减少引发剂等..都没有改善..求指教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大神指教,不胜感激

  • 丙烯酸胶黏剂的问题

    [color=#454545]我单位是做薄层色谱分析硅胶板的..现在有一个小问题没办法解决 .[/color][color=#454545]就是丙烯酸聚合完成之后,进行涂铺硅胶板操作..干燥..进烘箱之后 ,其它项目没有问题.但是耐水性很差..[/color][color=#454545]试验过几种方法..增加胶黏剂的体积比..减少引发剂等..都没有改善..[/color][color=#454545]求指教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大神指教,不胜感激[/color]

  • 【求助】求助 硅胶管采集乙酸,丙酮解吸,解吸效率上不去?

    用气相色谱测定空气中的乙酸,用硅胶管采集后,用丙酮解吸,在做解吸效率的时候,低浓度的只有40%左右,高浓度也只有70%左右我的方法是:割开硅胶管的一端,然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用丙酮稀释过的乙酸标液,乙酸含量为50ug,100ug,400ug,然后封口,放置一夜,用2ml丙酮解吸请问各位老师我的方法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测解吸效率的方法呢?谢谢大家!

  • 【求助】求助 硅胶管采集乙酸,丙酮解吸,解吸效率上不去?

    用气相色谱测定空气中的乙酸,用硅胶管采集后,用丙酮解吸,在做解吸效率的时候,低浓度的只有40%左右,高浓度也只有70%左右我的方法是:割开硅胶管的一端,然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用丙酮稀释过的乙酸标液,乙酸含量为50ug,100ug,400ug,然后封口,放置一夜,用2ml丙酮解吸请问各位老师我的方法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测解吸效率的方法呢?谢谢大家!

  • 聚丙烯酸酯的溶解

    同事拿到一个东西,要我帮忙下,试验了各种方法都溶解不掉,求大神帮忙:1、样品:聚丙烯酸酯;2、性状:粘稠乳胶状;白色;3、试验过的方法:丙酮、乙酸乙酯、丙酮+乙酸、乙酸乙酯+乙酸;上述方法都无法溶解,而且问题是,一加进去溶剂,这个乳胶就开始变性(类似 玻璃化)不知道发哪里好,感觉这里应该比较多会接触有机乳胶的测试吧,求帮助。谢谢

  • 【中文】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最广泛使用的不连续缓冲系统最早是由Ornstein(1964) 和Davis(1964) 设计的, 样品和浓缩胶中含 Tris-HCl(pH 6.8), 上下槽缓冲液含Tris-甘氨酸(pH 8.3), 分离胶中含Tris-HCl(pH 8.8)。系统中所有组分都含有0.1% 的 SDS(Laemmli, 1970)。样品和浓缩胶中的氯离子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 它推动样品中的蛋白质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此处pH值较高, 有利于甘氨酸的离子化,所形成的甘氨酸离子穿过堆集的蛋白质并紧随氯离子之后,沿分离胶泳动。从移动界面中解脱后,SDS-蛋白质复合物成一电位和pH值均匀的区带泳动穿过分离胶,并被筛分而依各自的大小得到分离。SDS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蛋白质构象的改变。SDS-蛋白质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状的长椭园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Å,即1.8nm),而长轴则随蛋白质分子量成正比地变化。这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园棒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分子量的函数。由于SDS和巯基乙醇的作用,蛋白质完全变性和解聚,解离成亚基或单个肽链,因此测定的结果只是亚基或单条肽链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有效分离笵围取决于用于灌胶的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在没有交联剂的情况下聚合的丙烯酰胺形成毫无价值的粘稠溶液,而经双丙烯酰胺交联后凝胶的刚性和抗张强度都有所增加,并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必须通过的小孔。这些小孔的孔径随 “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 比率的增加而变小,比率接近 1:20 时孔径达到最小值。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大多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1:29 配制,试验表明它能分离大小相差只有3% 的蛋白质。 凝胶的筛分特性取决于它的孔径,而孔径又是灌胶时所用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绝对浓度的函数。用5~15%的丙烯酰胺所灌制凝胶的线性分离范围如下表:

  • 【原创】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size=4][b][size=5][font=黑体][/font][/size] [/b][/size][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b]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可对蛋白质的组分进行分离,并可精确测得蛋白质的分子量。常用的方法为SDS-PAGE不连续系统。基本原理:聚丙稀酰胺是由丙稀酰胺(acrylamide)和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N,N’-methylene bis acrylamide)经共聚合而成。此聚合过程是由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和过硫酸胺(ammonium persulfate,AP)激发的。被激活的单体和未被激活的单体开始了多聚链的延伸,正在延伸的多聚链也可以随机地接上双丙稀酰胺,使多聚链交叉互连成为网状立体结构,最终多聚链聚合成凝胶状。[b]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淀粉类食品在高温( 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b] [b]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b] [b]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进入人体内的丙烯酰胺约90%被代谢,仅少量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b] [b]对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人群和偶然暴露于丙烯酰胺人群的调查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关系。[/b][b][/b] [b]丙烯酰胺简介[/b][b]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别名AM;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醇,稍溶于乙酸乙酯、氯仿,微溶于苯,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丙烯酰胺生产和树脂、黏合剂等的合成,在地下建筑、改良土壤、油漆、造纸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也有接触机会。日常生活中,丙烯酰胺可见于吸烟、经高温加工处理的淀粉食品及饮用水中。[/b][毒性]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急性中毒十分罕见。密切大量接触可出现亚急性中毒,中毒者表现为嗜睡、小脑功能障碍以及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疲劳、嗜睡、手指刺痛、麻木感,还可伴有两手掌发红、脱屑,手掌、足心多汗,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丙烯酰胺慢性毒性作用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致癌性。丙烯酰胺具有致突变作用,可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如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肿瘤等。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其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其主要依据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预防]⒈职业性接触者要通过改革工艺、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等手段,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的浓度;同时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和鞋等,以防止或减少丙烯酰胺进入体内。⒉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吸烟。⒊由于煎炸食品是我国居民常吃的食物,国家应加强膳食中丙烯酰胺的监测与控制,开展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暴露评估,并研究探索减少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 [b]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别名MBA,双叫N.N-甲叉双丙烯酰胺,次甲基双丙烯酰胺,N.N-甲撑双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无味,吸湿性极小。遇高温或强光则自交联,微溶于水、乙醇。[/b][b]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N1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含有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相邻的两个链通过亚甲基桥交联起来就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b][b]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又名甲撑双丙烯酰胺 , 英文缩写名 MBA, 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状结晶 , 毒性低 , 对皮肤无刺激 , 无神经毒性 , 溶于水及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它的结构中具有两个相同且非常活泼的反应性官能团 , 可作为交联剂 ,能将线性高分子迅速转变为体型高分子 , 制备吸水性聚合物 , 还可与各种离子型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使其在石油开采以及医药、水处理等行业具有广泛用途。 [/b][b]产品简介: [/b][b]? TEMED即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中文名为N,N,N‘,N’-四甲基二乙胺。分子式为(CH3)2NCH2CH2N(CH3)2, 分子量为116.20。 [/b][b]? 进口分装,用于配制PAGE胶等。TEMED通过催化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的聚合。[/b][b]? 加入加速剂TEMED后聚合马上开始,应立即将凝胶混匀,迅速灌胶。[/b][b]保存条件: 4℃保存。 [/b][b]注意事项: [/b][b]?易燃,有腐蚀性,请注意防护。 [/b][b]?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b][b]过硫酸铵分子式: (NH4)2S2O8 分子量: 228.20[/b][b]性状:过硫酸铵是一种白色、无味晶体,常作强氧化剂使用,也可用作单体聚合引发剂。它几乎不吸潮,由于能达到很高的纯度而具有特别好的稳定性,便于储存。另外,它还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b][b]储存及使用注意事项:[/b]  [b]过硫酸铵属于非易燃品,但由于能释放氧而有助燃作用,因此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储存。首先必须存放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其次应避免阳光直射、热源、潮湿等不利因素。另外,一些杂质如脏物、铁锈、少量金属以及还原剂可能引起过硫酸铵的分解,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由于潮湿的过硫酸铵粉末及其水溶液有漂白和轻微的腐蚀作用,因此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眼睛、皮肤和衣物直接与其接触。[/b][b]过硫酸铵的应用:过硫酸铵提供驱动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须新鲜配制[/b]。 [b]过硫酸铵是乳胶或丙烯酸单体聚合液、醋酸乙烯、氯乙烯等产品的引发剂,同时也是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等胶体发生共聚作用的引发剂。 [/b][b]过硫酸铵-TEMED(四甲基乙二胺)系统:在Acr 和Bis的溶液中放入这个催化系统后,过硫酸铵[(NH4)2S2O8]产生出游离氧原子使单体成为具有游离基的状态,从而发生聚合作用。聚合的初速度和过硫酸铵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这种催化系统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例如,在pH 8.8条件下7%的丙烯酰胺溶液30分钟就能聚合完毕;在 pH 4.3时聚合很慢,要90分钟才能完成。温度与聚合的快慢成正比。通常在室温下就很快聚合,温度升高聚合更快。如将混合后的凝胶溶液放在近0℃的地方,就能延缓聚合。一般来讲,温度过低,有氧分子或不纯物质存在时都能延缓凝胶的聚合。为了防止溶液中气泡含有氧分子而妨碍聚合,在聚合前须将溶液分别抽气,然后再混合。[/b][b]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b][b]不连续系统由上层浓缩胶和下层的分离胶组成。浓缩胶(pH6.7,孔径大)主要作用是使样品浓缩,使样品在未进入分离胶前,被浓缩成很窄的条带,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分离胶(pH8.9,孔径小)通过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把样品中的各组分按分子量和电荷的大小而分开。 [/b]如果要利用凝胶电泳测定某一蛋白质的分子量就必须将电荷效应去掉或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使蛋白质泳动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分子量。如何去除电荷效应呢?现常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在电泳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SDS,SDS以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这种负电荷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从而减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天然电荷的差异。[b]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能按一定比例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再与PAGE技术结合,则谱带差异更加明显、清晰,并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b][b]在有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的,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和大小分离的。[/b][b]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其与蛋白质结合时,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负电荷,因而消除或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电荷的差异,使蛋白质均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因而可利用Mr差异将各种蛋白质分开。[/b][b]甘氨酸[/b][b]最广泛使用的不连续缓冲系统最早是由Ornstein(1964) 和Davis(1964) 设计的, 样品和浓缩胶中含 Tris-HCl(pH 6.8), 上下槽缓冲液含Tris-甘氨酸(pH 8.3), 分离胶中含Tris-HCl(pH 8.8)。系统中所有组分都含有0.1% 的 SDS(Laemmli, 1970)。样品和浓缩胶中的氯离子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 它推动样品中的蛋白质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此处pH值较高,有利于甘氨酸的离子化,所形成的甘氨酸离子穿过堆集的蛋白质并紧随氯离子之后,沿分离胶泳动。从移动界面中解脱后,SDS-蛋白质复合物成一电位和pH值均匀的区带泳动穿过分离胶,并被筛分而依各自的大小得到分离。[/b][b]浓缩效应:凝胶由两种不同的凝胶层组成。上层为浓缩胶,下层为分离胶。浓缩胶为大孔胶,缓冲液pH6.7,分离胶为小孔胶,缓冲液pH8.9。在上下电泳槽内充以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这样便形成了凝胶孔径和缓冲液pH值的不连续性。在浓缩胶中 HCl几乎全部解离为Cl-,但只有极少部分甘氨酸解离为H2NCH2COO-。蛋白质的等电点一般在pH5左右,在此条件下其解离度在HCl和甘氨酸之间。当电泳系统通电后,这3种离子同向阳极移动。其有效泳动率依次为Cl->蛋白质>H2NCH2COO-,故C1-称为快离子,而H2NCH2COO- 称为慢离子。电泳开始后,快离子在前,在它后面形成离子浓度低的区域即低电导区。电导与电压梯度成反比,所以低电导区有较高的电压梯度。这种高电压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在快离子和慢离子之间形成—个稳定而不断向阳极移动的界面。由于蛋白质的有效移动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因此蛋白质离子就集聚在快慢离子之间被浓缩成—条狭窄带。这种浓缩效应可使蛋白质浓缩数百倍。 [/b]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