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甲硫醚

仪器信息网甲硫醚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甲硫醚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甲硫醚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甲硫醚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甲硫醚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甲硫醚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甲硫醚相关的解决方案。

甲硫醚相关的资讯

  • 月饼硫残留是公开秘密 国家标准无相关限制
    “今年油、面粉、糖和做馅用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月饼主要生产企业整体市场零售价随之上涨10%,然而市场上仍有相当一部分小的月饼厂家借机大打价格战,为了缩减制作成本,月饼馅料二氧化硫残留有可能发展成产业内的一场'三聚氰胺危机’。”日前,华南月饼制造业资深人士卢超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记者4日在广州某大超市看到,店内至少销售20款月饼,价格参差不齐,以一盒四个普通装双黄白莲蓉月饼为例,最低不到30元一盒,而最高超过200元一盒。卢超明称,国内月饼市场容量达200亿元,而前十名的大企业只占约10%的市场份额,中小品牌众多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给行业的质量监控提高了难度。   原材料价格上涨月饼普涨   “受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影响,今年生产月饼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与去年同比大幅上涨,如莲子价格约为4.8万元/吨,同比上涨165% 五仁类原材料同比上涨40%-60% 糖约为5500元/吨,同比上涨30% 花生油约为1.7万元/吨,同比上涨50% 面粉约为5000元/吨,同比上涨15%。”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威告诉本报记者,广州酒家今年中秋月饼原材料成本平均升幅高达30%。由于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记者发现去年广式月饼主要品牌月饼系列的价格不超过百元的月饼占到六七成,但是今年预计单价超过或接近百元左右的品种占月饼总销量的70%。“从1994年开始,安琪月饼只提过一次价,今年是第二次。”深圳市场月饼龙头老大深圳安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球胜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安琪双黄白莲蓉月饼每盒零售价从原来的108元提高10元,标价118元,产品平均增幅在10%左右。   从制定国内月饼国家标准,到生产企业强制Q S认证,国内月饼市场近年得到较大程度的规范,然而国内月饼市场容量达200亿元,而前十名大企业只占约10%的市场份额。“国内目前月饼的生产巨头有上海杏花楼、广州酒家、深圳安琪、北京稻香村、北京好利来和东莞华美等大品牌,销售额最大的杏花楼不过3亿元左右,广州酒家约2.5亿元,深圳安琪约2亿元,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的市场销售总额接近20亿元,只占200亿的市场整体容量的10%份额。”华南月饼制造业资深人士卢超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   以劣充好,食品安全隐患上升   依据国家月饼标准,包括以莲子为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除油、糖外的馅料原料中,莲子含量应不低于60%,然而由于今年莲蓉价格大涨,不少企业以“薯粉”冒充莲蓉。然而化学物在月饼中的残留,造成的质量影响更大。“月饼制作过程中不少企业为图价格优势,使用硫化糖,该类糖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残留,并容易带入月饼馅料中。除此外,莲蓉的制作过程中,为令莲子漂白,行内普遍用食用碱水,但是有不法商家为加快进程,用一种含有二氧化硫的化学物,这无疑增加了莲子硫残留风险。”卢超明称。当前关于月饼的国家标准中,并没有针对硫残留含量限制的相关条款,而月饼的硫残留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乳业三聚氰胺危机令乳业巨头掀起奶源基地兴建热潮,苏丹红风波令食品行业加强对色素的监管,而月饼行业的安全隐患却鲜为人知。“广式月饼的主要原料有莲子、蛋黄、面粉、糖、油等,其中又属莲子和蛋黄最关键。”安琪董事长梁球胜告诉记者。为把控莲蓉的品质监控,今年安琪在湖北仙桃建立逾万亩湘莲种植基地,并与武汉大学开展无公害莲业科研合作,该项合作被列为“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而在湖北仙桃沙湖,安琪也建立了非饲料养殖的养鸭基地。“苏丹红事件后,使用工业色素'上色’的投机行为少了,但市场上不少表面看上去颜色鲜亮的咸蛋黄,其实养殖过程中鸭农仍然喂饲了可食用的胡萝卜素。相比之下富含天然胡萝卜素的麦黄角草是沙湖的特产,以该草料喂养的鸭子所产咸蛋,出油、起沙和色泽都是最出色的。该莲子和养鸭基地一年可以为安琪提供充足的莲蓉和咸蛋黄,这标志着安琪正突破当前月饼产业收购莲子中间存在原料多重购销环节的模式,从莲子种植、莲业研发、莲蓉制作,到月饼产销,开创月饼全产业链时代。”梁球胜称。
  • 探访山东临沂甲流实验室 揭开甲流的秘密
    甲型H1N1流感,让人闻听色变,唯恐躲避不及。而在山东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里,却有9名工作人员半年多来每天都与甲流病毒零距离接触,为一批批疑似甲流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工作。2009年11月10日,记者走近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在抗击甲流工作中鲜为人知的幕后生活。   上午11时许,刚刚从实验室出来的工作人员刚刚倒杯热水,一声熟悉且凌厉的警笛声传来,只见他们立即各就各位,记者经过特许后更换了一套医用三级防护服,紧接着,莒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来的一批样本被送到了16楼。记者紧随两名工作人员跨越了三道门才来到流感实验室内的核酸提取区,工作人员首先用提取区的生物安全柜提取核酸。据了解,提取核酸是整套工作程序的第一关,保护措施极其严密,因为在提取核酸的过程中,存在着工作人员被甲流感病毒感染的可能,核酸是病毒的一种遗传物质,通过PCR(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常规的检测手段)技术来扩增核酸能检测到疑似甲流样本中是否存在甲流感病毒。   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把提取的核酸送到体系配制区,仔细将作为模板的核酸加入反应体系,又马不停蹄地送到另外一间实验室,用PCR仪进行反应,大约两个小时后,终于检测出了结果。此时,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才露出轻松的笑意,赶紧脱下闷热的隔离服,清理个人卫生。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主任季圣翔告诉记者,对流感病毒检测分常规检测和应急检测,常规检测正常情况下检测一批样本要用6个小时,而市疾控中心用的是应急检测,只需4个小时就可得知结果,且应急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的结果也更精确。季主任称,这个团队一共9人,半年多来一直轮流值班,昼夜战斗在抗击甲流的第一线,最繁忙时一天能检测6批样本。 详细图片请见:http://unn.people.com.cn/GB/14748/10358209.html
  • 国家纳米中心在肿瘤外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p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在肿瘤外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Thermophoretic Detection of Exosomal microRNAs by Nanoflares”于 2020年3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20, DOI: 10.1021/jacs.9b13960)。 /p p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纳米尺度(30-150 nm)脂质囊泡,通过运输活性分子参与细胞通讯,是肿瘤液体活检的靶标之一。micro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microRNA会被包载在外泌体中,参与肿瘤增殖与转移,是新型肿瘤诊断标志物。现有的外泌体microRNA检测方法面临外泌体microRNA含量低、样本消耗量高以及需要RNA提取等挑战。因此,发展微量样品中外泌体microRNA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p p   在前期工作中,孙佳姝课题组利用热泳富集与核酸适体标记,实现了细胞外囊泡表面蛋白组测量和癌症分类(Nat. Biomed. Eng. 2019, 3, 183-193, J. Am. Chem. Soc. 2019, 141, 9, 3817-3821, Adv. Mater. 2019, 31, 180478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结合纳米耀斑(nanoflare)与热泳的检测新方法,实现了0.5 μL血清样本中外泌体microRNA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低至0.36 fM,接近qRT-PCR。纳米耀斑通过被动输运进入外泌体后,可以特异性识别靶标microRNA并产生荧光信号。外泌体在热泳作用下快速汇聚,有效放大其中纳米耀斑产生的荧光信号,提高外泌体microRNA的检测灵敏度。临床血清样本中,外泌体肿瘤相关microRNA表达信息可以用于ER+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常规检测手段相比,该方法灵敏度高,样本消耗量小,排除了非外泌体microRNA的干扰,为外泌体microRNA检测与癌症早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 /p p br/ /p
  • 刘忠范院士:于纳米之微,寻家国之大
    1993年的一天,北京大学校园里来了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青年人,他带着六十余箱仪器设备回国,一入燕园,便从头开始建设实验室。几十年后,这位青年学者在世界科研领域享誉盛名,成为世界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先驱。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我的人生挺简单,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小时候是读书学习,现在是读书研究。”回国参与科研建设的数十年间,刘忠范一次次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纳米材料之微,寻国计民生之大。从出国到归国:“出国做研究,回国做事业”1983年7月,怀揣着对化学浓烈兴趣的青年刘忠范在母亲的支持下,选择继续深造,从此开启了十年的日本留学生涯。钻研使他在化学的世界里越陷越深,先后在日本横滨大学、东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东京大学和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留学的第8个年头,刘忠范遇到了他的伯乐——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蔡生民。蔡生民教授不止一次对刘忠范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回国工作。面对蔡生民教授的热情和诚意,刘忠范接受了他的邀请。而彼时的中国尚处在科技腾飞的前夜,科研条件相对落后,“出去”的多,“回来”的少。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在国外做的只是研究,回到国内才是真正做事业,会有更大的天地,更广的舞台。能为祖国作贡献,这就是我回国的最大心愿!”这是他的心声。刘忠范选择了祖国。带着导师送的60余箱实验仪器,刘忠范回到北京大学,亲手建立起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在两间空房子里,他从零开始,既没经费,也没人员,就去工地、工厂找来沙子和锯末,自己动手搭起了防震台。每一个插头放在哪里,刘忠范都会自己设计并找人安装,桌椅板凳也需要他自己一件件购买。每天第一个来实验室的是他,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他,有时候工作到深夜,楼门已经关闭,只能翻大门回家。寒来暑往,刘忠范做得踏踏实实。1994年,刘忠范申请了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经费500万。在90年代初期,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凭借着踏实的研究成果,刘忠范成为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当时科技部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从此,刘忠范开始了纳米攀登之旅。1997年9月27日,刘忠范和吴全德院士一道推动成立了国内最早跨院系、跨学科的纳米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对科研方向的高度敏感,与刘忠范从小对大自然的强烈探求欲不无关系。1962年冬,刘忠范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困,父亲务农,母亲是家庭妇女,只有在邻村小学教书的哥哥有文化。受到哥哥的熏陶,刘忠范从小就喜欢读书。凡是书上看到的东西他都想亲自试验一下:给鸡鸭听音乐是否会多产蛋?用凉开水浇地是否比用生水更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将这些“突发奇想”付诸行动,并仔细地观察实验结果。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总是牵引着他的研究。1998年的一天,刘忠范突发奇想,能不能把碳纳米管也像分子那样一个个排起来。冒出这个想法后,他立刻着手尝试,反复试验下,想法成功落地,碳纳米管首次整齐地矗立在表面上。2000年,他以开拓者的身份发表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第一篇文章。从碳纳米管到石墨烯 :“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石墨烯 —— 被称为“ 会改变世界的材料”——于2004年被英国科学家发现,随之成为世界范围的前沿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坚硬、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新材料。2008年,刘忠范率领团队转而深耕石墨烯领域,开始研究石墨烯的合成方法。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发现石墨烯的两名科学家,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竞争石墨烯产业领域的热潮。与此同时,石墨烯的产业应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纷纷兴建石墨烯产业园,成立产业中心。“老实说那个时候,社会上对石墨烯的宣传有点过热,很多有关石墨烯的说法不靠谱。”刘忠范坦言。但他认为,与其指出这种说法不对、这种做法不行,不如尝试一下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别的一概不做了,只做石墨烯,而且往前走,做‘有用、实用’的石墨烯。”正是这一决定,让他开启了石墨烯产业化研究的新征程。“被其魅力所征服,被其未来所吸引,义无反顾地走到今天,亦将为之奋斗余生。”刘忠范潜心于石墨烯基础理论研究,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研究,发文无数。2018年,刘忠范一手建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作为院长的他,带领团队全方位开展石墨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为我国石墨烯研究和应用领域开山探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将来都会变成术语,所以一定要规范。”刘忠范反复告诫学生。他认为,对于石墨烯产业,制备决定未来。因此,他的团队抓住关键两点,一是制备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优质材料,二是研究制备装备领域更高端更上游的技术。“有它行没它也行”不是刘忠范心中杀手锏级的应用。虽然国内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石墨烯相关产品,但大多还是“三大件”,即石墨烯电热产品,石墨烯改性电池以及石墨烯防腐涂料。这些产品很难给人类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他认为,一个杀手锏级的应用,应当可以让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创造出新的产业。因此,刘忠范始终致力于探索更多方向,提供最好的材料与装备。“要做点真正有用的东西,或者上书架或者上货架。”这是刘忠范一贯的理念。上书架,并非简单地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真正对科学有用,是能够在教科书里找到;而上货架,并非简单地申请几项专利,而是真正对国计民生有用,是能够在百姓生活里找到。从科研到育人 :“人才决定潜力,文化决定高度”2009年,刘忠范被评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2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在他心里,学者应该专注于学问;院士是一个崇高的称号,选上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应是追求的功利目标。他希望自己还是最初的那个“自己”,做好学问,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把年轻一代带起来… … 正因如此,对于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刘忠范来说,三尺讲台更是他的另一个阵地。他认为,“科研跟教书育人并不矛盾,作为一名教师,也有义务承担起培育新人的重任”。“人才决定潜力,机制决定效率,文化决定高度”,这是刘忠范一贯的信条。谈起最自豪的事,不是发表的600多篇学术论文,不是探索出了新领域,而是培养了一批热爱科学、热爱纳米的学生。身教胜于言传,刘忠范的以身作则,点燃了一批批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他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其中已经有60多位教授或研究员,包括一位院士、5名万人计划领军和拔尖人才、5名长江学者和青年长江学者、9名杰青、8名优青,还有10位企业高管,都在各自的领域里为科学研究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忠范始终带着兴趣做科研,兴趣也是他教育理念的第一页。“一个新学生来我这里做科研,我都先问他的特长和爱好是什么,我让他自己找感兴趣的问题。当他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时,我会问他对哪些不感兴趣,以尽量避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作为导师,导引学生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兴趣,他认为这同样重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还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马拉松式的坚持。针对“十四五”时期的人才培养,他提出“要进行兴趣导向,分类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不能混为一谈:基础研究需要的是自由宽松的创新性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需要明确的应用目标牵引。每个人精力有限,把它集中于真正的科学问题上,保持一颗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心,不懈努力,才会有所突破。责任二字,同样是他育人理念的重要一页。在谈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他认为一句“生命至上”令人动容,这也是他责任心的一个生动体现。静心在科研世界之外,刘忠范深深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儿时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对农村教育和失学儿童问题十分关注,他多方奔走,设立的奖学金帮助了不少濒临失学的儿童。他曾经就读的村小学有了漂亮的新校舍、宽敞明亮的图书室、崭新的桌椅和计算机房。收到学生家长寄来的感谢信,讲述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和使用电脑时的激动心情,刘忠范感动得落了泪。他还在母校长春工业大学设立“励志奖学金”“烯望之星奖学金”,鼓励母校的年轻学子奋发向上。“有了兴趣,就有了追求;而有了责任意识,就能够把个人的追求与集体乃至国家融为一体。”刘忠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他也将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他的学生。“做好一件事,不负北大人”“矢志不渝家国梦,敢凭烯碳赌人生。”回到祖国怀抱30年,刘忠范用实力为自己的事业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也为祖国的纳米科技领域和人才培养奉献了自己的力量。“科学精神实际是追求真理,追求事实本身,由好奇心驱动, 其实质就是关注、认识和解释自然,没有私心杂念,更无过多功利性虚荣心。只有厚积培植科学精神滋长的土壤,才能孕育和激发出更多的原始创新。”刘忠范这么说,他也是这么做,他还将继续这么做下去。(本文原载于《中国统一战线》2022年第5期总第365期 记者:程佳俊,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 科学家首测费米超流第二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热导率与黏滞系数等重要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  80多年前,朗道建立两流体理论,预言熵或温度会以波的形式在超流中传播。因熵波的性质与传统声波类似,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又被命名为第二声。研究第二声的衰减行为,不仅能回答“两流体理论能否描述强相互作用费米超流的低能物理”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还能表征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在超流相变处的临界输运现象。  观测第二声的衰减,不仅需要制备高品质的密度均匀费米超流,还需要发展探测微弱温度波动的方法,而这两项关键技术一直未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经过4年多的艰苦攻关,突破两项关键技术,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实现世界领先的均匀费米气体制备。在实验中,研究团队精确测量了熵波的衰减率,并且发现其衰减率只跟玻尔兹曼常数和普朗克常数有关。  基于技术基础,研究团队观测到熵波在量子临界区附件的发散行为,并标定出一个可观的量子临界区,它的大小比液氦超流体临界区大约100倍。此次发现为利用该体系开展进一步量子模拟研究,从而理解强关联费米体系中的反常输运现象奠定了基础。  《科学》审稿人对该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称该项工作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实验杰作,有望成为量子模拟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i4480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个性化肿瘤疫苗研究中取得进展
    手术仍然是大多数实体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包括局部根治性切除在内,很多肿瘤病人在手术治疗后会发生复发和转移,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和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抗原诱导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系统性和全身性的特点,这种疗法不仅可以对术后残留的肿瘤病灶进行特异性杀伤,也能有效作用于远端转移的细胞,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作用范围更特异且广泛。然而,由于肿瘤抗原免疫原性较弱,如何将多样化、异质性的肿瘤抗原高效地呈递给机体免疫系统成为相关肿瘤疫苗设计的关键问题。虽然细菌来源的分子可以作为佐剂增强疫苗中抗原的免疫原性,也有不少商用佐剂是利用细菌成分激活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然而,以脂多糖为代表的这类佐剂有可能会过度激活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如何在保证良好安全性的前提下,发展新型佐剂或疫苗系统实现更有效、更广谱的抗肿瘤效果,成为目前研究关键问题。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吴雁研究员与赵宇亮院士团队合作在个性化纳米肿瘤疫苗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Bacterial cytoplasmic membranes synergistically enhanc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s”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2816)。  针对临床中肿瘤术后易复发转移和相关肿瘤疫苗设计的难点,研究团队根据肿瘤细胞和细菌的细胞结构,巧妙利用纳米技术,将含有肿瘤抗原信息的肿瘤细胞膜和含有佐剂信息的细菌内膜展示于聚合物纳米颗粒表面,制备成个性化的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这种疫苗中的细菌膜成分可以向机体免疫系统提供外源的“危险信号”,使得源于患者“自体”的肿瘤膜能够一起被认为是危险入侵者进而高效的被树突状细胞摄取,从而提高肿瘤抗原的递送和呈递效率。由于疫苗中的佐剂成分使用的是不含有细菌脂多糖的细菌内膜,不易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等免疫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杂合膜疫苗能够激发强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都能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延长其术后生存期。此外,该疫苗也能有效诱导记忆T细胞的产生,防止肿瘤再次侵袭。总之,该研究团队构建的个性化纳米疫苗,能够实现个性化肿瘤膜抗原的有效递送,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的术后复发,具备在多种实体瘤中应用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龙、覃好和赵瑞芳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赵瑞芳副研究员、吴雁研究员、赵宇亮院士和聂广军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通过两亲性多肽的设计,成功开发出两种免疫检查点的纳米抑制剂(Nano Lett 2018 J Am Chem Soc 2020)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嵌合有免疫检查点PD1抗体的天然纳米囊泡OMV-PD1(ACS Nano 2020) 通过点击化学的原理,构建了具有人工淋巴结靶向性能的肿瘤疫苗(Adv Mater 202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多肽分子胶水技术,构建了个体化肿瘤疫苗平台用于肿瘤多肽抗原输送(Nat Commun, 2021)。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的制备流程和作用机制
  • 美国FDA更新加米霉素和孕酮残留限量规定
    加米霉素(Gamithromycin)的使用条件:   1.质量规格:每mL溶液中含150 mg加米霉素。   2.在牛体内的使用剂量:通过皮下注射,每次6 mg/kg体重(2 mL/110 pounds)。   3.适用症状:用于治疗肉食牛和非哺乳期牛的由于溶血性曼氏杆菌、巴氏杆菌和睡眠嗜组织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BRD)以及控制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巴氏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高风险。   4.限制因素:供人类食用的牛在最后一次注射加米霉素后的35天内不得屠宰。雌性奶牛20个月或以上不得使用该药物。该药物还未建立在反刍牛犊中的休药期。联邦法律根据兽医许可来限制该药物的使用。   加米霉素残留限量要求:   (a)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对于总残留量来说,加米霉素的ADI为10 mg/kg体重日   (b)限量值:残留指标:(1)牛——(i)肝脏(目标组织):500 ppb (ii)肌肉:150 ppb。   孕酮残留限量要求:   b)限量值:在未经该药物处理的动物体内本身含有一定量的孕酮,下面列出的是不包含其天然含量浓度值,孕酮含量不得超过的残留限值:   (1)牛和羊——(i)肌肉:5 ppb (ii)肝脏:15 ppb (iii)肾脏:30 ppb (iv)脂肪:30 ppb。
  • 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发布《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由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提出的《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认真审阅标准文本,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意见反馈表于2023年10月28日前反馈至协会标准化专委会处,意见接收邮箱:gdfcastandard@126.com。附件1、《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附件2、《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附件3、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关于对《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函.pdf附件1、《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农药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附件3、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docx
  • 广东省农药协会发布《农药产品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广东省农药协会立项的《农药产品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请于2023年12月3日前将《标准征求意见汇总表》(见附件1)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广东省农药协会秘书处,逾期未回复将按无异议处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联系人:沈文胜;联系电话:020-37288797, 13802631090;电子邮箱:swsg@163.com 附件:1. 标准征求意见汇总表2. 《农药产品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农药协会2023年11月3日广东省农药协会关于征求《农药产品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pdf附件1:标准征求意见汇总表.docx附件2:农药产品中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羟基克百威、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的测定(征求意见稿).pdf
  • 我国科学家开发微米分辨率的肿瘤组织磁成像技术
    病理组织检测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容易受到样品光学背景强、检测信号稳定性差、定量不准确和不同光学方法不能共用等问题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微米分辨率的肿瘤组织磁成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成像检测方法,该技术具有高稳定性、低背景和肿瘤标志物绝对定量的特点。相关成果在《PNAS》发表,题为:A 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 association tool for biobank-scale data。  研究团队开发了组织水平的免疫磁标记方法,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将磁颗粒特异标记在肿瘤组织中的靶蛋白分子上,将已完成磁标记的组织样品紧密贴附在磁显微镜的检测器上进行磁场成像,最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定量分析检测信号,实现微米分辨率的肿瘤组织磁成像。由于生物样本自身一般都没有磁场背景,而且磁信号的高稳定性便于样品的长期保存和重复检测,所以这项技术在分析含光学背景、光透过差和需要定量分析的生物组织时具备明显优势,是肿瘤组织检测领域的重要突破。  该研究成果不仅在肿瘤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肿瘤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PNAS》,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9/5/e2118876119
  • 色谱图里的秘密:PFPD检测器硫物质分析
    脉冲式火焰光度检测器PFPD5383硫物质分析——杰出的选择性和灵敏度PFPD对于硫物质具有线性的、等摩尔响应,能够选择性地测定从极低的ppb到ppm级的各个独立硫物质的浓度以及各个独立的硫物质峰加和的总硫浓度。单独一台检测器就能够同时得到硫物质和烃类物质的色谱图,这一独特的功能使其远优于其它的硫物质检测技术。PFPD操作原理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燃烧气被引入并且从下向上充满检测器的内腔体和上盖(1)。燃烧混合气在上盖位置被点燃(2)。点燃的火焰沿着内部的流路传播,同时消耗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3)。由气相色谱仪的柱子分离出来的物质在石英燃烧管内燃烧并且发射出元素特定波长的光(4)。当火焰到达检测器的底部时熄灭,激发出来的物质持续发射荧光长达25毫秒。激发出来的物质发射出来的光沿着一根光管传播,选择性发射出来的光穿过一个滤光片到达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5)。整个脉冲的火焰周期以大约每秒钟3至4次的频率重复。相比于其他的检测器,PFPD提高了长期稳定性并且只需要极少的维护,避免了其他检测器由于烟尘的沉积干扰了硫发射信号的传播。检测和定量气体中的硫污染物对于工业过程的正常运转以及控制产品品质都是格外重要的。GPC-PFPD已经被证明是实现硫物质分析的高效的手段。&bull 液化石油气(LPG)中的硫物质&bull 乙烯和丙烯原料中的羰基硫&bull 天然气中的硫物质&bull 饮料级CO2中的不纯物质&bull 半导体和工业气体的纯度&bull 气体产物和混合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乙烯和丙烯原料丙烯是乙烯蒸汽裂化的副产品。羰基硫(COS)是丙烯原料中最主要污染物,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去除,将损坏用于聚合物生产和其它过程中的昂贵的催化剂床。右侧的色谱图显示了在丙烯和乙烯装置分离之前以及洗刷掉硫物质之前,原料气中存在的烃类物质和COS。天然气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或者甲硫醇,也称作“酸”气。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的浓度范围从几乎检测不到到高达0.30%(3,000 ppm)。CO2中的不纯硫物质尽早地检测和控制H2S和COS的含量是控制食品级CO2品质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为这些物质的存在,将在碳酸饮料中产生不希望的气味和口感。石化产品中的硫分析PFPD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实验室以及过程气相色谱仪器上,用于分析液态石化产品中的各个独立的硫物质以总硫的浓度。汽油柴油气态和液态的石化产品&bull 丙烯中的羰基硫(ASTM D5303)&bull 天然气中的硫物质(ASTM D5504&D6228)超低硫浓度的汽油(ULSG)&bull 超低硫浓度的柴油(ULSD)&bull 苯中的噻吩(ASTM D4735-02&D7011)&bull 石油醚液体中的硫物质(ASTM D5623)喷气机燃油&bull 萘&bull 原油和合成油燃料油&bull 轻循环油(LCO)
  • 我国科学家在肿瘤外泌体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外泌体作为一种直径约30-150 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可分泌,广泛分布于人体体液中。外泌体携带着起源细胞的多种物质,如膜蛋白、核酸、脂质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早期癌症临床诊断中的一类重要标志物。电化学方法具有稳定性强、灵敏度高、易操作等特点,使其在临床诊断、生物传感、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实现外泌体的高灵敏精准检测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材料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外泌体的识别与检测。MXene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材料,具备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以及较强的催化能力,针对该材料的研究丰富了其在催化、电容器、生物传感和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真空辅助的方法制备二维MXene平面膜,并利用电化学外加电位作用在二维膜表面负载金(Au)纳米阵列,得到Au-MXene二维复合膜。一方面,该方法利用了MXene二维材料构筑成膜,能够负载大量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蛋白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捕获外泌体;另一方面,通过超速离心分离纯化肺癌细胞(A549)分泌的外泌体,对其进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适配体修饰,能够填充复合膜表面未结合的活性位点,进一步放大检测信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外泌体的检出限可以达到每毫升58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宽的检测范围以及高的灵敏度。该研究为外泌体的精准检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的新平台,也拓宽了二维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Hierarchical Au nanoarrays functionalized 2D Ti2CTx MXene membranes for the detection of exosomes isolated from human lung carcinoma cells为题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 精彩回顾 | 锘海参加2021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六届青年科学家论坛
    2021年4月24日-25日,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六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上,锘海生命科学在大会主会场设置了展台展出纳米药物制备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纳米药物递送逐渐成为微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热点。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分支,微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微纳米药物递送技术与生物医学的结合可以解决传统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它是纳米科学、生物学、医学和机器人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产物,从而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本届论坛围绕“微纳米药物递送:新技术和新策略”的主题,集结了有些的青年学者围绕主题进行报告分享,碰撞思想,进一步总结目前我国微纳米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成果,突破微纳米药物递送关键核心技术,其中,Precision Nanosystems Inc.亚太地区应用科学家杨柳博士也在本次论坛上做了“新型脂质纳米颗粒靶向血脑屏障的药物递送”的专业学术性报告,引起现场多位青年学者的关注。报告摘要: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也在急剧攀升。如今全球约有 15 亿的人正在遭受着来自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困扰。然而多种药物递送的体系在血脑屏障的阻碍之下,表现出了效率低下和一定的安全隐患。这里我们展示出了一种新型的脂质纳米材料,以神经递质的胺作为材料的亲水结构连接二硫键疏水尾端,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靶向血脑屏障的纳米颗粒。利用这种材料,先后进行了两亲性小分子、短链反义核酸以及基因编辑蛋白的递送。我们成功地在脑部检测到了药物信号同时观察到了各自显著的药效,进一步说明该递送系统靶向血脑屏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现场回顾展会预告:5月16~17日,锘海将参加以“全球合力、加速研发”为主题在上海龙之梦酒店举办的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峰会,展台位21号,期待与您的相聚。由锘海代理加拿大Precision Nanosystems纳米药物制备系统一键启动纳米药物制备应用范围
  • 美科学家打造纳米金属可使水往高处流
    -- 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副教授郭春雷(音译)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树木通过毛细管作用,把水分从树根运输到距离地面几百英尺的树叶上,现在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制成一种简单的金属平板,它利用相同原理使液体向上运行,不过这种新发明运输液体的能力,比自然界快很多。   这种金属或许将证明,把一定数量的液体抽到医疗诊断芯片周围,用来冷却电脑的处理器,或者把纯金属转变成抗菌表面是多么有意义。这项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即将刊出的《应用物理学》杂志上。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副教授郭春雷(Chunlei Guo)说:“我们几乎可以改变任何金属的表面结构,从而控制液体对它作出的反应。我们甚至可以控制液体流动的方向,也可通过控制,让液体流动或者不流动。”   郭春雷和他的助理亚纳托里沃罗比耶夫利用超速激光爆改变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形成纳米规模的凹陷、小球和激光腐蚀孔道。这种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产生的脉冲仅持续数千万亿分之一秒,如果说一飞秒相当于一秒,那么一秒就相当于大约3200万年。在短暂的爆炸过程中,郭春雷的激光发射出大量能量(相当于北美洲使用的所有电量),而且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一个针尖大小的点上。   郭春雷表示,这种灯芯效应跟用纸巾把溢出的奶吸干,或者在玻璃杯里产生“酒泪”,利用分子引力和蒸发作用促使液体逆着重力方向移动的效果一样。郭春雷的金属逆着重力移动的速度是每秒1厘米。他的纳米结构还改变了液体分子和金属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吸引力。在尺度合适的情况下,金属纳米结构吸引液体分子的能力,比金属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更大,这种情况使得液体迅速在金属表面展开。液体在散开的过程中与蒸发作用结合,就在郭春雷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灯芯效应。   郭春雷通过在金属里加入激光腐蚀孔道,进一步加强了对液体的控制。他说:“设想一下一个微型芯片上具有庞大的水路系统,就像微处理器上的电子线路一样,我们利用少量液体,就能实施化学或者生物学工作,那会是一种什么景象。血液可以沿着特定路径到达传感器,进行疾病诊断。通过这种微型系统,护士根本不需要抽取一试管血液,进行检测。在皮肤上擦一下获得的细胞,或许就足以进行微量分析。”   郭春雷的科研组还制成了一种可减小水分子和金属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作恐水症)的金属。由于细菌主要由水构成,因此它们在恐水症分子表面根本无法生长。通常情况下要改变四分之一的金属表面需要30分钟或更多时间,但是郭春雷和沃罗比耶夫正在改进这项技术,让它变得更快。不过幸运的是,虽然这项技术非常复杂,但是利用简单的壁装电源插座就可以给飞秒激光供电,这意味着如果该技术得到改进,它使用起来就会更加简单。   郭春雷还将在这个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宣布,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可以生产出亮度跟普通灯泡一样的白炽灯,但是消耗的能量仅为制作普通灯泡所需能量的一半。2006年郭春雷的科研组利用飞秒激光制成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这种金属几乎不反射任何光。2008年,该科研组已经可以通过一些调整,让这种金属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这种效果可以把任何金属改变成任何颜色。
  • 聚醚醚酮(PEEK)树脂材料的中压恒流泵研制成功
    我公司成功研制泵头、流路材料是聚醚醚酮(PEEK)树脂材料的中压恒流泵。 TBP-k 系列恒流泵(PEEK泵、柱塞泵、耐腐蚀泵、中压泵、输液泵)采用聚醚醚酮(PEEK)树脂这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PEEK不溶于浓硫酸外的几乎所有溶剂。TBP-k 系列恒流泵可以广泛用于化工、石化、煤炭、染料、精细化工、科研、环保、农药、制药、食品等行业,满足以上行业恒压恒流精确输送酸碱腐蚀性液体。 主要特点 &bull 耐酸碱溶剂腐蚀:采用PEEK特种工程塑料、红宝石、氧化锆陶瓷 &bull 压力脉动小:双柱塞结构,宝石球寿命长; &bull 流量精确:进口宝石柱塞和宝石,误差小; &bull 内建过压保护和流量校正系统 ; &bull 电脑控制:通过 RS232 接口与电脑通讯 &bull 大屏幕液晶显示; &bull 排气装置:有效除去输送液体中的气泡。
  • 听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忍肖老师在线讲述“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
    p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5px" title=" sj0213xuan01_副本.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8c21f2e9-490e-4a10-b5be-359d731bbccf.jpg" width=" 600" height=" 75"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0,0)" “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主题研讨会 /span /strong /p p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0,0)"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9日 14:00-17:00 /span /strong /p p br/ 报告日程: /p p br/ span style=" COLOR: rgb(112,48,160)" strong 报告一: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粒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strong /span /p p br/ 报告人:朱永法 /p p br/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分析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从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环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工作。 /p p br/ 报告概要: /p p br/ 主要讲述了纳米材料最常用的三种形貌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特点以及粒度分析的方法和在纳米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实例。目前最常用的形貌分析方法是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视场广,样品制备简单,不会产生信息失真,可以观察形貌以及实现颗粒大小的分布统计。透射电镜可以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和颗粒大小,但视野范围小,样品制备过程容易产生大颗粒的丢失现象,但可以区分聚集态和一次粒子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薄膜的颗粒大小,也可以观察分散态的纳米材料的形貌及大小。此外,还可以测量颗粒的厚度以及薄膜的粗糙度分布。激光粒度仪是测量颗粒大小常用的方法,但无法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是一种统计颗粒直径分布,容易失真。此外,很多纳米材料分散在溶液中,可能是水合方式存在,获得的是水合颗粒大小的分布,并不是真实的材料颗粒大小,但可以获得粒度分布的信息。此外,通过XRD和拉曼光谱还可以获得纳米材料晶粒大小的数据。 /p p br/ span style=" COLOR: rgb(112,48,160)" strong 报告二:基于PeakForce Tapping模式的纳米材料表征 /strong /span /p p br/ 报告人: 孙昊 /p p br/ 布鲁克中国北方区客户服务主管 /p p br/ 报告提纲: /p p br/ PeakForce Tapping是由Bruker公司发明的一种新的基本成像模式。与传统的Contact、Tapping模式相比,PeakForce Tapping具有探针-样品作用力小、能够自动优化反馈回路、能够进行定量力学成像等优点。基于PeakForce Tapping模式,Bruker公司发展了一系列扩展成像技术,如智能成像(ScanAsyst),它可以轻易实现绝大部分常见样品的扫描参数自动优化,使刚入门的客户也能非常容易地得到专家级的图像;定量纳米力学成像(PeakForce QNM)可以在扫描形貌的同时实时定量地分析出样品的模量与粘滞力,为纳米力学测量带来了革新;峰值力表面电势测量(PFKPFM)与峰值力导电性测量(PFTUNA)使得在软样品表面同时的电学和力学测量成为可能。在这个Webinar中,我们将介绍基于PeakForce Tapping的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在纳米表征中的应用。 /p p br/ span style=" COLOR: rgb(112,48,160)" strong 报告三:纳米材料的粒度表征 /strong /span /p p br/ 报告人:方瑛 /p p br/ HORIBA 应用工程师 /p p br/ 报告概要: /p p br/ 颗粒的尺寸会影响纳米材料的各种性能,而溶液的电位则会影响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纳米颗粒分析仪可以表征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位,报告会介绍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试原理,重点会介绍颗粒分析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p p br/ span style=" COLOR: rgb(112,48,160)" strong 报告四:尺度表征用纳米标准样品 /strong /span /p p br/ 报告人:刘忍肖 /p p br/ 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主要工作领域为纳米技术标准化,承担了十余项纳米技术标准制修订、纳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从事与纳米技术相关的标准化科研工作,参与两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一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p p br/ 报告提纲: /p p br/ 纳米标准样品概况;尺度表征用纳米标准样品;示例:粒度、台阶高度纳米标准样品。 /p p br/ 报名条件:仪器信息网个人用户,自助报名当天参会。 br/ br/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strong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 /strong /span br/ br/ img title=" 12-9纳米材料研讨会.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3c15c368-57fd-486a-a4ab-b1df6999103e.jpg" / br/ br/ 仪器信息网“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主题研讨会 /p p br/ a title=" “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应用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749" target=" _blank"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749 /a /p
  • HORIBA科学仪器发布最新碳硫分析仪EMIA-Pro
    新的高效清扫机构让燃烧炉维护周期达200次检测。元素分析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全球HORIBA科学仪器在此发布新的碳硫分析仪EMIA-Pro。新的碳硫分析仪EMIA-Pro充分发挥HORIBA在非分散红外检测技术(NDIR)方面的优势,优化了检测范围,碳为1.6ppm—6.0%,硫为2ppm—1.0%。设计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采用了CO检测器。综合的性能优势让EMIA-Pro可以广泛地用于无机材料,如钢铁、焦炭、催化剂、有色金属锂电池材料等的分析与检测。相比较传统的碳硫分析仪,这一新产品所配备的新型清扫机构大地提升了清扫效率,燃烧炉的免维护周期可达200次检测,这也同时节约了用户大量用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 除了新型的清扫机构所提供的优异的性能,HORIBA还采用的减少部件及优化的设计以实现突出的系统稳健性和耐用性,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修理服务的需求大幅降低。EMIA-Pro的另一项优异性能就是大提高检测效率,从检测开始到检测结果给出并完成清扫,整个的检测流程只需要70秒。同时,EMIA-Pro具备强大的导航系统,用户据此可以轻松完成佳分析条件的设定、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和维护操作。
  • 探秘《止咳药被检出硫磺》的行业“潜规则”!
    今天,关于“止咳药被检出硫磺”的新闻,在朋友圈已经开启了刷屏模式。因为使用了经过硫磺熏蒸的浙贝作为原料,国内多家知名药厂或被牵涉其中。  更让我们痛心的是,硫磺熏蒸浙贝犹如医药行业的“三聚氰胺”,已经成为中药材行业的潜规则,而有关检测的缺失则让这一潜规则发展成为“明规则”!    为您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驾护航,海能应用实验室运用专业的检测仪器——SOA100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仪,迅速对止咳常用药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测定,提供一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引言  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直接杀死虫卵、蛹等,抑制霉菌、真菌滋生,达到防虫防霉作用。二氧化硫与药材中的水分子结合形成亚硫酸。具有脱水、漂白作用。二氧化硫使表皮细胞破坏,促进干燥,特别象产地在南方潮湿地区天麻、 山药等。从毒理学上来说,硫磺属低毒化学品,但其蒸汽及硫磺燃烧后发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食用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此外,还可影响钙吸收,促进机体钙流失。过量进食引起的急性中毒可出现眼、鼻黏膜刺激症状,严重时产生喉头痉挛、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  药典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400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上述限量标准均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安全标准范围内。测定中药及其饮片成品药中二氧化硫含量是为保障人体健康做的最后一道防线,预防救命药变成毒药。  2参考文献  2015版《中国药典》  3药典原理步骤  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面一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至1.5h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s不褪,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4反应方程式  SO32- + 2H+→ H2O + SO2  SO2 + H2O2→H2SO4  H2SO4 + NaOH →Na2SO4 + H2O  5仪器  SOA100二氧化硫分析仪(如图1)  T860自动电位滴定仪  pH复合电极  烧杯  6试剂  60%磷酸  3%H2O2  NaOH滴定液(C(NaOH)=0.02mol/L) (图 1)  去离子水  供试品  7试样处理  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于400ml蒸馏管中。  (取样如图2)    (图2)  测定蒸馏: 开机,设置参数,进行实验。(图3)  参数设置(如图3)  自动测试  稀释水量:50ml  接收液量: 25ml  加酸体积:10ml  蒸馏时间:7min  淋洗水量:10ml  (蒸馏过程如图4)   (图4)  l 滴定  参数设置  终点设置滴定  终点数:1  终点结束体积:10.00ml  终点pH: 6.20  最小添加体积:0.01ml  初次添加体积:0.02ml  终点预控范围:1.50pH  (滴定过程如图5)    (图5)  SO2总含量计算:  二氧化硫残留量(ug/g)=(A-B)*C*0.032*106/W  式中 A---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0.032---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二氧化硫的质量,g  W ---供试品的重量,g  实验结果  2 中药材:浙贝母    备注:实验结果只用于为验证实验方法  8结果与讨论  实验选取的浙贝母中二氧化硫的平均含量为644.13ug/g(mg/kg),明显超国家规定的400mg/kg。而含浙贝的止咳药中均检出二氧化硫且含量很高,相比同类止咳药川贝类药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明显低于浙贝产品。国家药典委员会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400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  在使用药典法测试液体类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时,需剧烈振摇样品或者超声加热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因为在滴定过程中二氧化碳会消耗滴定剂氢氧化钠。  在使用SOA100采用药典法进行蒸馏时,建议将6mol/L的盐酸换作60%的磷酸,由于机器蒸馏功率大,易挥发的盐酸很容易蒸馏到吸收液中,造成结果偏大,而磷酸作为中强酸,沸点比盐酸高,不易挥发,效果更好。日本公定法及台湾药典均采用磷酸而非盐酸。  采用药典法进行测试时,由于吸收液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需即用即配。  在使用SOA100采用药典法进行蒸馏时,实验之前需将吸收液H2O2调至pH=6.2,因为过氧化氢显酸性,滴定过程中会消耗氢氧化钠,造成实验结果偏大。  中药中淀粉含量较大,若测试试样为粉末状,在称样前需在蒸馏管中加入20ml蒸馏水,将样品放入后进行摇匀,防止实验时样品结块,造成结果偏低。
  • 加拿大发布十溴联苯醚和六溴环十二烷限制提案
    据CHEMICAL WATCH网站消息,近日,加拿大环境部公布了一份对多溴联苯醚(PBDEs)的限制提案。该提案认为十溴联苯醚可在有机体内大量累积,并可能转化成生物蓄积毒性或潜在生物蓄积毒性物质,对有机体高度有害。但溴化阻燃剂行业协会(BSEF)对此结论并不认同,特别是在十溴联苯醚的脱溴相关问题上,两者分歧十分严重。   加拿大政府于今年3月公布的多溴联苯醚风险管理修正策略在经过60天的公众评议后,现在做出最终决策论断:   按照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要求,需立即正式禁止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产品中的四溴、五溴、六溴二苯醚及所有多溴联苯醚。使用、销售和进口领域的禁令扩大到七溴、八溴、九溴和十溴联苯醚同类及所有树脂类或含有这些物质的聚合物。   禁止使用、销售和进口含四溴到十溴联苯醚超过0.1%的所有新产品。   加强联邦环境质量手册对多溴联苯醚的检测。   对包括含有多溴联苯醚及相关成分的堆填区、焚化炉和回收设施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措施。   检测加拿大民众对于多溴联苯醚的暴露情况和空气中的多溴联苯醚浓度。   此外,加拿大环境部还针对六溴环十二烷(HBCD)发布了一份评估筛选报告草案和一份风险管理范围文件,两份文件的公众评议日期皆为60天,截至日期为10月27日。   BSEF协会还补充说,加拿大现在发布的六溴环十二烷筛选评估和风险控制范围报告即表示支持聚苯乙烯保温泡沫在联合国和欧盟整体过渡阶段授权使用六溴环十二烷。
  • Nano Today | 国家纳米中心在新型二维材料用于多模式肿瘤治疗方面获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组和杨蓉研究组在二维材料用于多模式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ersatile BP/Pd-FPEI-CpG Nanocomposite for "Three-in-One" Multimodal Tumor Therapy为题,发表于Nano Today, October 2022, Vol. 46, 101590。纳米催化疗法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策略已引发广泛关注。 通过纳米材料模拟生物酶的催化过程,将肿瘤部位过表达的H2O2原位转变为活性氧(ROS)自由基进而引发肿瘤细胞凋亡,可降低传统疗法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中H2O2浓度一般较低,而肿瘤有着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单模态纳米催化治疗效率往往较为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多模式综合治疗策略以增强抗肿瘤效果。如何有效整合多模式肿瘤疗法并深入阐明其协同机制,是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十分关键而又极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二维黑磷(black phosphorus, BP)纳米片是一种新兴的类石墨烯层状材料,表现出很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效应,如高的表面积、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光热和光动力效应。钯(Pd)纳米片是另外一类性能独特的二维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表面具有的大量配位不饱和金属原子使其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包括类酶催化活性)。同时,Pd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效应,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很广的应用前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杨蓉研究员和蔡双飞副研究员等人合作构建了基于黑磷/钯纳米片的多功能二维纳米平台,提出了一种融合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模式的肿瘤治疗“三合一”多模式创新策略。采用液相法剥离制得黑磷片,通过室温原位还原过程在黑磷片上形成二维Pd纳米结构。P原子可同时作为Pd原子的支撑位点和Pd生长的配体,同步辐射实验证实了Pd-P配位键的形成。改变Pd/P投料比,利用BP片的空间/电子效应还可有效地对Pd片尺寸进行裁剪。通过强界面Pd-P相互作用,异质结构的纳米片在肿瘤微环境中表现出增强的级联酶活性,通过类过氧化氢酶特性、类氧化酶特性催化作用产生足够的活性氧 (ROS) 作为治疗性物种,包括超氧阴离子(O2•−)和单线态氧(1O2)。Pd的加入也提高了黑磷片原有的光热特性。此外,通过氟代聚乙酰亚胺功能化和负载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作为免疫佐剂,这种独特的二维异纳米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扩展,显著提高了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工作为设计多模式肿瘤治疗平台提供了新思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伏钊博士和倪东齐博士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陈春英研究员、杨蓉研究员和蔡双飞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高水平创新研究机构等项目的支持。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2002183BP/Pd-FPEI-CpG纳米平台用于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治疗的多模式肿瘤治疗法示意图
  • 糯米滩电站成柳州最后防线
    柳城县副县长汤振国介绍,糯米滩水电站是处置龙江污染事件的关键点,是唯一能打柳州水质安全保卫战的地方。“过了这里下游就是一马平川,柳州饮用水的安全能否保得住看的就是这里。”   记者从广西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已经被截断。由于主要污染源团还在柳江上游的龙江河段,目前柳州市区饮水水源保护地仍面临威胁。   污染源已被截断   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告诉记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监控表明,此次污染来源地、位于广西河池宜州市的拉浪水库,目前镉浓度监测数据显示已经达标,这说明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已经被截断,没有新的污染源进入。   专家分析,由于污染带较长,仍有可能对柳江饮用水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经过科学处置,29日6时的监测数据表明,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各断面的镉浓度仍符合国家标准,但部分断面已接近临界值。   糯米滩镉浓度超标8倍   记者29日从柳江上游糯米滩水电站现场指挥部了解到,截至当天12时,糯米滩水电站镉浓度超标8倍,预计明后两日随着污染团峰值靠近,镉浓度还会有所变化,防治形势趋于严峻。   糯米滩水电站位于龙江柳城段。柳城县副县长汤振国介绍,糯米滩水电站是处置龙江污染事件的关键点,是唯一能打柳州水质安全保卫战的地方。“过了这里下游就是一马平川,柳州饮用水的安全能否保得住看的就是这里。”   柳州自来水未现不达标   甘景林说,柳州市已经做好准备应对水流污染峰值的出现。当取水口镉浓度超标2倍以下时,柳州的自来水厂有能力处理达标,完全可以做到为市民输送达标的自来水。   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29日6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目前公司供水水量充足,出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请市民放心饮用。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说,短期摄入镉超标的水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微小,市民不必过度紧张。综合新华社电
  • 美国对杀虫剂吡丙醚制定残留许可限量最终法规
    近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吡丙醚(Pyriproxyfen)许可限量最终法规,对杀虫剂吡丙醚制定了残留许可限量的最终法规。   法规规定吡丙醚在叶类蔬菜(芸苔类除外)上的残留许可限量为3.0ppm 根茎块茎叶类蔬菜为2.0ppm 芦笋为2.0ppm。   吡丙醚(Pyriproxyfen)许可限量最终法规具体内容详见:   http://www.epa.gov/fedrgstr/EPA-PEST/2009/October/Day-28/p25689.pdf
  • 欧盟修订啶虫脒等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设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WTO/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消息:欧盟近日发出通报告知欧盟成员国及向欧盟出口相关产品的第三国,欧盟委员会制定指令草案:修订有关啶虫脒(acetamiprid)、茚虫威(indoxacarb)、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吡蚜酮(pymethrozine)、肟菌酯(trifloxystrobin)等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涉及到某些植物源性产品,包括水果和蔬菜。本次修订放宽了欧盟上述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譬如,啶虫脒在欧芹上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来的0.01ppm提高到5ppm,茚虫威在香蕉上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来的0.02ppm提高到0.2ppm,二甲戊乐灵在豌豆种上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来的0.05ppm提高到0.2ppm,吡蚜酮在葡萄干上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来的0.1ppm提高到0.5ppm,肟菌酯在芒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来的0.02ppm提高到0.5ppm。该草案的拟批准日期为2007年12月。
  • 苏州纳米所在大载流、高导电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研究方面获进展
    导体材料是信息交互、电能传输和力、热、光、电、磁等能量转换的基础性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力线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随着大功率器件的发展,对轻量化、大载流、高导电性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根单壁碳纳米管(SWCNT)拥有极高的载流能力和电导率,载流能力比传统金属铜高出2~3个数量级,电导率更是银的1000倍以上。然而,当SWCNT组装成宏观薄膜的时候,由于碳管间电子/声子散射的影响,载流能力和电导率会显著降低,从而制约SWCNT薄膜在大功率器件领域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康黎星等提出并研制了新型大载流、高导电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材料。研究团队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将CuI均匀高效地填充到SWCNT管腔中,制备出CuI@SWCNT一维同轴异质结。SWCNT对CuI具有保护作用,保持了CuI的电化学活性,使其能够在恶劣的酸性环境和长期电化学循环下保持稳定性。研究通过电学测量发现,CuI@SWCNT薄膜相较于SWCNT薄膜具有更优的电导率和更强的载流能力,其载流能力提升4倍,达到2.04×107 A/cm2,电导率提升8倍,达31.67 kS/m。  SWCNT填充CuI后,SWCNT中电子流向CuI,导致SWCNT的费米能级降低;同时,CuI@SWCNT一维范德华异质结中SWCNT的结构未被破坏,载流子依然保持高效的传递速率,进而使得CuI@SWCNT薄膜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载流能力。CuI@SWCNT复合薄膜在未来高功率电子器件、大电流传输等应用中具有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CuI Encapsulated with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Networks with High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Excellent Conductivity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 三星宣布3纳米GAA成功流片
    技术论坛时台积电强调3纳米制程将照时程于2022下半年正式量产,竞争对手韩国三星日前也表示,采用GAA架构的3纳米制程技术正式流片(Tape Out),对全球只有这两家能做到5纳米制程以下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来说,较劲意味浓厚。外媒报道,三星3纳米制程流片进度是与新思科技(Synopsys)合作,加速为GAA架构的生产流程提供高度优化参考方法。因三星3纳米制程不同于台积电或英特尔的FinFET架构,而是GAA架构,三星需要新设计和认证工具,因此采用新思科技的Fusion Design Platform。制程技术的物理设计套件(PDK)已在2019年5月发布,并2020年通过制程技术认证。预计此流程使三星3纳米GAA结构制程技术用于高性能运算(HPC)、5G、行动和高阶人工智能(AI)应用芯片生产。三星代工设计技术团队副总裁Sangyun Kim表示,三星代工是推动下一阶段产业创新的核心。三星将藉由不断发展技术制程,满足专业和广泛市场增长的需求。三星电子最新且先进的3纳米GAA制程技术,受惠于与新思科技合作,Fusion Design Platform加速准备,有效达成3纳米制程技术承诺,证明关键联盟的重要性和优点。新思科技数位设计部总经理Shankar Krishnamoorthy也表示,GAA晶体管结构象征着制程技术进步的关键转折点,对保持下一波超大规模创新所需的策略至关重要。新思科技与三星战略合作支持提供一流技术和解决方案,确保发展趋势延续,以及为半导体产业提供机会。GAA(Gate-all-around)架构是周边环绕着Gate的FinFET架构。照专家观点,GAA架构的晶体管提供比FinFET更好的静电特性,可满足某些栅极宽度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同等尺寸结构下,GAA的沟道控制能力强化,尺寸进一步微缩更有可能性。相较传统FinFET沟道仅3面被栅极包覆,GAA若以纳米线沟道设计为例,沟道整个外轮廓都被栅极完全包裹,代表栅极对沟道的控制性更好。3纳米GAA制程技术有两种架构,就是3GAAE和3GAAP。这是两款以纳米片的结构设计,鳍中有多个横向带状线。这种纳米片设计已被研究机构IMEC当作FinFET架构后续产品进行大量研究,并由IBM与三星和格芯合作发展。三星指出,此技术具高度可制造性,因利用约90%FinFET制造技术与设备,只需少量修改的光罩即可。另出色的栅极可控性,比三星原本FinFET技术高31%,且纳米片通道宽度可直接图像化改变,设计更有灵活性。对台积电而言,GAAFET(Gate-all-around FETs)仍是未来发展路线。N3技术节点,尤其可能是N2节点使用GAA架构。目前正进行先进材料和晶体管结构的先导研究模式,另先进CMOS研究,台积电3纳米和2纳米CMOS节点顺利进行中。台积电还加强先导性研发工作,重点放在2纳米以外节点,以及3D晶体管、新存储器、low-R interconnect等领域,有望为许多技术平台奠定生产基础。台积电正在扩大Fab12的研发能力,目前Fab12正在研究开发N3、N2甚至更高阶制程节点。
  • 苏州纳米所等开发出可以“看到”载流子的新型纳米成像技术
    目前,纳米材料已经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在电子、光电、生物电子、传感以及能源等领域的各种器件中。因此,理解和表征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不仅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兴趣所在,也是实现其广泛实用化的迫切需求。但是,传统的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方法在纳米材料电学性能的表征中遭遇到器件制备过程复杂、材料-电极欧姆接触不易实现以及检测通量较低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桅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发展了一种名为介电力显微术(dielectric force microscopy, DFM)的新型功能成像技术来解决上述难题。相关综述发表于近期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48:1788 (2015) )。  半导体和金属材料对于外部电场介电响应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载流子迁移引起的宏观极化。因此,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及其迁移率既决定了该材料的介电响应也决定了它的电导率。借助于扫描探针技术对微小作用力的超灵敏检测(~pN),DFM通过测量材料的诱导偶极与针尖上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表征纳米材料的介电响应。此成像模式无需电极接触即可“看”到纳米材料中的载流子(图a)。以单壁碳纳米管(直径~1nm)和氧化锌纳米线(直径~30-50nm)作为研究模型,DFM成功地实现了对纳米材料介电常数的测量(Nano Letters 7:2729 (2007))、半导体与金属导电性的分辨(Nano Letters 9:1668 (2009))以及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类型的判定(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6:7158 (2012))(图e-g)。更为有趣的是,DFM展现出传统FET方法无法实现的~20nm 的空间分辨率。  此外,陈立桅与合作者通过比对同一单壁碳管的DFM与FET测量结果,证实了DFM与FET互为平行测量手段(Nano Research 7:1623 (2014))。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DFM信号的门控调制比(DFM信号在不同门电压下的比值)正比于FET器件开关比的对数(图b)。这个半对数关系得到微观层面的Drude模型的解释和证实(图c)。这一模型将对未来DFM技术在不同材料与器件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在纳米材料电学性质测量领域中,由斯坦福大学教授沈志勋(Zhi-Xun Shen)开发的扫描近场微波显微术(scanning near-field microwave microscopy)具有与DFM类似的特性与功能(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79:063703 (2008))。扫描近场微波显微术与DFM均具有无接触测量和纳米尺度空间分辨率等特性。不同的是,扫描近场微波显微术和DFM分别测量材料的高频和低频介电性质。DFM无需昂贵的高频网络分析器和特制的扫描探针,因而便于应用在多种复杂成像环境中。DFM这一成像模式可能在未来的基础研究与工业在线监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关系列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化学会石油研究基金会和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提供资助。  图:(a)DFM二次扫描模式示意图。(b)DFM门控比与FET器件开关比之间的半对数关联性。(c)DFM信号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依赖性的数值模拟结果。DFM纳米尺度空间分辨率展示:内部具有金属-半导体结的单壁碳管的形貌像(d)和介电响应像(e-g)。
  • 微流控高端学术会议MICRO 2012开幕
    2012年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分析(西湖)学术论坛隆重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化学会协办,浙江大学承办的2012年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分析(西湖)学术论坛(MICRO 2012)于2012年4月23-25日在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为从事相关领域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学者提供多学科交叉的、可实现广泛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会议历时3天,分为国际微流控分析论坛及全国会议两大部分,大会包含大会报告、专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等交流形式。仪器信息网作为协作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MCRIO 2012之国内会议于4月24日举行,来自国内外近4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微分析会议。 会议现场   本届国内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方群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和浙江大学理学部李浩然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邀请陈洪渊院士、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庄乾坤主任做大会报告。 浙江大学 方群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致辞并作“微流控芯片上电极集成方法及其应用”报告 浙江大学理学部院长 李浩然教授致辞 报告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张玉奎院士 报告题目:蛋白质组定量新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报告题目:新型微纳尺度碳纳米材料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报告人:庄乾坤 国家基金委分析化学学科主任 报告题目:从成像分析看分析化学的创新研究思路   此外,本届会议分设色谱分析、毛细管电泳、微纳分析、多相微流控、微纳反应器、微纳生化分析、细胞微流控微纳系统应用及微流控青年论坛共8个分会场。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多位教授、学者分别就各论坛主题在学术研究及相关仪器研制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报告,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会议期间,就微流控技术,仪器信息网编辑简短采访了陈洪渊院士。陈洪渊院士谈到,要做好微流控技术,首先要掌握各项原理,再有就是微机的加工技术要精细巧妙。仪器微型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小进样量的情况下,实现分离、富集的目的就要求所使用的仪器是微型化的。这种加工技术目前在国内掌握的机构还不是很多,主要是由于加工出来的产品在分离过程中使用的结果再现性比较差。   关于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前景,陈洪渊院士讲到,微流控技术具有高选择性,对单个分析对象来说可能意义较小,但对于数量较多的分析对象来说就具有了统计意义。预计微流控技术未来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环境监测方面前景也很广阔,更进一步来说,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也有可能会使用微流控技术,只要与分析相关的领域,基本上都可能会用到微流控技术,因此,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 【直播回顾】答案藏在这里!揭秘六价铬测定中遇到的问题
    9月23日完成了圆满的直播,后台总有老师问:坛墨今年还会直播讲课吗?土壤中六价铬标物什么时候上架?六价铬测定的操作过程有没有详细的介绍?应广大老师要求,2021年9月23日,坛墨质检邀请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王燕萍老师来和各位老师们一起连线直播—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的测定(HJ 1082-2019),直播围绕标准编制过程、方法适用范围、方法原理、配套管理标准情况、实验部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问题与老师们一起探讨研究。 (本文篇幅较长,建议收藏慢慢阅读)王燕萍 老师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技术骨干 主要从事环境中金属元素监测工作,主持和参与《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2-2019)、《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657-2013)、《水质 铊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48-2015)、《苔藓 重金属的测定》等多项国家标准编制;参与“大气中铅的快速监测方法比对验证”、“燃煤电厂及锅炉颗粒物中铅及其它痕量元素排放状况”、“十二五上海市土壤调查”、“PM2.5源解析”等多项专项工作;完成上海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检测与评估》开放课题项目;参与撰写国家监测总站的“土壤监测”书籍中的部分内容。 直播回顾 9.23直播回放—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的测定(HJ 1082-2019) https://www.gbw-china.com/ns_detail/957.html 答疑解惑问六价铬样品需要当天分析吗?王燕萍老师:HJ1082测定的是干样,制备好的样品不用立即分析,试样溶液也不用当天分析,具体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请参考相关标准。问pH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王燕萍老师:提取液的pH值一般在13以上,调节试样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考虑到强碱性溶液对仪器有损伤、六价铬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不同样品提取液与工作曲线溶液酸碱度不一致等因素,故在方法中规定将pH调节到近中性。问氯化镁加入400mg,那带结晶水的氯化镁需要考虑增加到600mg吗?会不会有影响?王燕萍老师:400mg是指无水氯化镁,有结晶水的需进行换算。问六价铬提取不出,回收率低,如何消解才能更准确?王燕萍老师:预处理过程对提取回收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是三方面:是否充分搅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应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对这些条件进行细化研究。问测定时随着测定进行,吸光度发生漂移,逐渐增大是什么原因?王燕萍老师:试样溶液固体含量很高,吸光度漂移可能是因为分析过程中盐类在燃烧头沉积,可在分析试样间隙进稀酸溶液进行清洗。问加酸后出现沉淀是正常现象吗?王燕萍老师:属正常现象。问如果样品制备好,没有放冰箱保存,常温下保存期多久?王燕萍老师:标准中要求放冰箱中冷藏保存。问低含量质控样平行不好,如何解决?王燕萍老师:应检查实验室检出限是否满足方法要求,选择合适浓度的质控样。问标曲做的时候也会混浊怎么处理?也是过滤吗?王燕萍老师:工作曲线溶液也要抽滤。问加热时温度过高,比如溶液沸腾的话会不会影响结果?王燕萍老师:加热过程中要保证溶液不会溅出。问Cr属于高温元素,灵敏度比较低,且不稳定,能否用ICP进行测试,ICP测Cr灵敏度还不错,但ICP上机易熄火,参数如何调整比较合适? 王燕萍老师:从原理上讲可行,但不属于本方法范畴。看完王燕萍老师有关土壤中六价铬的课程之后是不是跃跃欲试呢,可以来参加我们坛墨第五届工程师大赛!本次大赛项目:土壤中六价铬的测定奖励内容:1000元/组/单位(本次大赛以单位形式报名,每组不超过3人,报名后每单位赠送1000元坛墨产品代金券)
  • 中科院研发出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
    p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Penne-Like MoS2/Carbon Nanocomposite as Anode for Sodium-Ion-Based Dual-Ion Battery为题,在线发表在Small上。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177974b-2ba4-49ab-b8d7-66db7c701632.jpg" title=" 1.jpg" / /p p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但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加之锂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使锂离子电池成本日益攀升,难以满足未来能源存储的低成本、长循环寿命、安全可靠等要求。钠与锂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储量丰富、成本较低,使得基于钠离子的二次电池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钠离子半径较大,导致Na+在电极材料中扩散缓慢,从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p p   为改善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唐永炳研究团队成员朱海莉、张帆等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该电池采用膨胀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具有分级结构的MoS2/C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由于这种具有分级结构的MoS2/C具有更宽的晶体片层间距,有利于提高Na+在其中的离子扩散速率,且碳层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使基于该MoS2/C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4.0V的电压区间,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5%。这种新型钠离子电池在低成本、环保大规模储能领域,如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的资助。 /span /p p br/ /p
  • 纳米操作机器人治疗淋巴瘤获进展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成功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加工的微柱阵列对单个细胞进行夹持固定,并进行机器人化探测,这标志着我国纳米操作机器人在淋巴瘤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学报》上。   据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来源于医院的现实需求,即在淋巴癌的靶向治疗中存在同一种药对某些患者有效,而对另一些患者无效的现象。这种情况使临床治疗中对症下“对”药变成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为此,亟须研究产生耐药性差异的分子机理,进而指导实现临床的个性化用药。   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北京307医院淋巴瘤科开展了此方面的探索研究,其基本出发点是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以单细胞为对象开展研究,并获得了上述进展。   业内专家认为,该思路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传统的生化实验多在试管中进行,其实验结果反映的是来自许多细胞大量分子的平均活动行为,即集群平均效应。生物体自身之间的差异也由于该效应而被淹没于整体之中,这正是导致药物疗效差异的根本原因。纳米操作机器人则是对单个细胞开展探测,这对传统的集群平均是一种有益补充,更容易发现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分子个性和细胞个性。   据了解,纳米操作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新分支。传统机器人技术以提高效率、减轻人的工作量为目的,多用来完成人有能力但不愿意干的工作,比如焊接、搬运等枯燥、高重复性劳动 而纳米操作机器人技术则以扩展和提升人的能力为目的,主要去执行极端尺度下人们无法完成的工作,如原子精度定位、分子力测量等任务。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开展淋巴癌靶向治疗差异机理研究正是用机器人技术提升人的能力、在细胞表面进行原位探测和操作的具体表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