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立德粉

仪器信息网立德粉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立德粉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立德粉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立德粉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立德粉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立德粉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立德粉相关的解决方案。

立德粉相关的资讯

  • 立德泰勀:慕尼黑最新产品动态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0月16-18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立德泰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也携相关产品参展。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人员视频采访了立德泰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就此次参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欲了解更多最新产品信息,请点击查看视频。
  • 战略联盟——海能牵手立德泰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7日,海能仪器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与立德泰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的议案。 海能仪器子公司山东海能与立德泰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负责立德泰勀在市场宣传、品牌推广、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总经销立德泰勀全部产品,全权运营立德泰勀品牌。 海能强大的营销网络、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能力,无疑给拥有丰富医疗设备生产经验的立德泰勀,注入了更为有效地发展催化剂。 海能仪器与立德泰勀此次战略合作,有助于促进公司产品的横向拓展,在医疗检验测试领域为用户带来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更好的服务,大家将获得更加全面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关于海能仪器: 海能致力于食品药品的安全营养与科学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仪器及全面的解决方案。拥有元素分析、微波消解、物理光学、液相色谱、电化学、等七十余款产品。 2个研发中心,7个4S服务公司,17家办事处和售后服务网点,2个生产基地,构筑起7*10的服务响应体系。4S服务模式让更加专业的服务陪伴用户左右。 2014,海能仪器登陆新三板,2015收购上海新仪微波,利用资本市场,登上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关于立德泰勀: 立德泰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实验室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致力于灭菌箱、培养箱、干燥箱、试验箱、冷藏箱等高端实验室基础设备的设计开发。恪守“质量立业,诚信树德”的宗旨,为广大科技企业、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潜在客户提供一流的实验手段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 天之骄子立德立行 | IKA 天之骄子奖学金在西北大学颁发
    12月6日晚,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0年优秀学生颁奖典礼暨“化梦为翼,材汇星河”迎新晚会在长安校区星空报告厅圆满落幕。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教育处副处长丁黎、教育处研究生主管邱波、研究员吴雨辰,IKA中国西区区域经理葛方萍,IKA陕西省项目经理益小刚,西北大学CCUS筹备办公室副主任谢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赵金哲,校团委副书记刘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辅导员以及2019、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共同出席并见证了IKA 天之骄子“立德树人”奖学金的颁发。IKA 陕西项目经理益小刚先生作为公司代表做了简短发言,祝贺了获奖的学子,并鼓励他们能够再接再励保持优秀的品格。此外,益先生也对IKA 近几届的西北大学的公益奖学金项目做了小结,期待与西北大学化材院继续保持紧密地合作关系。在这个不平凡2020年,他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己挥洒的汗水,也离不开学院领导及老师在疫情期间为恢复教学所做出的努力。苦心人,天不负,苦尽甘来,蟾宫折桂化菁英;有志者,事竟成,雨霁虹现,天之骄子立德行。让我们向他们的获奖表示祝贺,向在疫情期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各位老师致敬! 关于IKA IKA是工业和科研领域全球领先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分析仪器设备和加工技术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施陶芬, IKA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于超过160个国家的客户。公司拥有超过900多名员工,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异的技术, 帮助客户获得成功。同时,IKA还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学家进行着密切的合作, 支持其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除了位于德国的总公司, IKA现在在美国, 中国, 马来西亚, 日本, 印度, 巴西, 韩国, 越南, 英国和波兰均设有独立运营的全资子公司。
  • 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 抢占区域红外光学发展制高点
    6月26日,在西安市高新区,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在全力抢抓工期,加快建设步伐。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6月26日7时许,36岁的赵海军准时赶到项目“班前讲评台”,向当日施工人员叮嘱注意事项。“进入夏季施工,项目部为大伙儿准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物品。咱们要打起精神,趁着雨季来临前干完地下室施工,为项目后续建设打好‘提前量’。”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负责人赵海军说。作为西安市重点项目之一,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是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的增产扩能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主要建设红外光电产品中心、医学红外产品中心、低成本红外探测器中心、精密红外光学加工中心、人工智能光电技术研究院及批量生产线等,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相较于同类工业项目,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对设备荷载、厂房洁净度等建设要求更为严格。为了全面满足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要求,项目团队倒排工期,逐项分解,明确每月、每周、每日工作进度,根据抢工计划全区域灵活周转,通过“一盘棋统筹、分区域定责”的方式,顺利解决人员紧张和不同区域工艺、工期、材料需求各不相同等难题。“每天中午,我们都要在现场开碰头会,对防水铺设、钢筋绑扎、模板搭设、基坑支护等工作进行总结,下午会同监理、业主等对问题进行复查验收,并将结果同步报送至工作群,随时掌握项目施工情况。”赵海军说,项目自年初开工以来,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组成服务小分队,提供全流程手续办理培训。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7月底全面完成地下室施工任务。作为中科院西光所孵化的一家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光电设备研制企业,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红外成像与测量设备供应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围绕红外成像测量技术,重点聚焦智能红外光电设备研制。近年来,在智能光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大幅度提升,预计未来订单金额达亿元。然而,由于场地限制,生产、研发、办公等无法有效运转,部分研制和生产不得不依赖于外协,场地分散严重制约了公司进一步发展。“为保持在红外行业的特色和领先性,公司亟需新的场地和空间实现产品量产。”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欧秦伟表示,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大幅提升公司产能,年产能达到万台(套)以上,营业收入预计突破5亿元,还将形成西北地区完整的红外产业链,助力公司抢占区域红外光学发展制高点。望着眼前耸立的钢筋,赵海军感慨地说:“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建设,我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得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尽管我时常忙到凌晨,但看着厂房一点点‘长大’,就觉得辛苦都值了。”
  • 授权体系再升级I安徽安仁&青岛立德创先获3星级服务授权
    授权体系再升级I安徽安仁&青岛立德创先获3星级服务授权哈希公司 2家经销商获得哈希公司服务授权2021年5月15日,安徽安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立德创先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3星级服务授权。授权评估采用星级评价体系,结合行业,区域覆盖指标进行授权,进一步细化授权标准。2018年以来,哈希公司服务团队与经销商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建设授权服务体系,着眼于:建立、培养经销商技术专家为骨干的服务体系。设立备件库存的备件支撑体系。建立统一服务标准。建立技术文档共享平台。着力打造哈希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授权9家服务合作伙伴,有认证资质工程师170名,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服务格局。初步建设成区域有覆盖,行业有区别,技术有层次立体技术支撑体系。END哈希——水质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水质检测仪器和专家级的服务,以世界水质守护者作为使命,服务于全球各地用户。如您想要进一步了解产品或需要免费解决方案,请通过【阅读原文】与我们联系,通过哈希官微留下您的需求就有机会赢取小米电动牙刷哦!
  • 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病逝,临终前心系固热能开发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42fcf63-a5d8-4b66-9ed3-98aa39def52f.jpg" title=" 2018917152340961.jpg" alt=" 201891715234096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德威教授在病床上坚持工作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 nbsp & nbs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 nbsp & nbsp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此前两日,他在病危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能说话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德威1962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32岁被破格提升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虽常年疾病缠身,却始终奋战在地质一线,提出“层流构造假说”,是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的第一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德威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和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而勇于探索的人。”李德威的导师、构造专家杨巍然教授说。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傻,“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尽管一路磕磕绊绊,他始终没有动摇过追寻科学的信念。李德威曾说:“科学史上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要经历这个过程,科学路上会充满艰辛和坎坷,相信最终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会有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病重之际,同事到医院看望李德威,“当时他己浮肿得很厉害,艰难地握了手。他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从李德威夫人口中得知,他的病情十分严重,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不听,不断召集学生来论证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近年来,随着对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李德威提出的理论也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曾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先后获得“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目前,李德威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依托该理论,李德威科研团队查明了雷琼裂谷南侧的固热能分布规律,并于今年3月在海南琼北成功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汕头超声屯房46套,李德来巧控“国产B超鼻祖”
    有着“国产B超鼻祖”之称的汕头超声,也在冲刺创业板上市。汕头超声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公司,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经过改制和股权腾挪,最终以汕头市国资委、员工持股平台和基金投资公司三方持股的股权结构发起了上市冲刺。上世纪八十年代,汕头超声自主研制出国内第一代量产的“中华B超”,从此开启了我国超声诊断设备国产化的道路。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改制而来的汕头超声,最大的特点就是股权占比过半的员工持股平台超声资管,其中包括实控人李德来及公司的一众员工。然而专家型管理团队也有弊端,计划生产、经营理念保守,使得汕头超声的存货周转率偏低。不仅如此,报告期内汕头超声的核心产品量价齐跌、产能利用率下滑,其主营业务收入也跟着往下跌。自去年六月份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汕头超声的上市之路已经走了近九个月的时间。 日前,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离上市又进了一步,不过业绩表现仍旧让外界担心。依赖单一产品,营收净利下滑业绩方面,汕头超声关键的营收和净利润指标,曾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汕头超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36亿元、3.22亿元、2.84亿元和1.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8006.17万元、7592.08万元和4078.72万元。汕头超声表示,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受疫情因素影响,以及在后疫情时代销售策略调整存在滞后所致。除此之外,汕头超声并未提及其他原因,不过从其业绩分布和子公司情况来看,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使得收入和净利润下跌。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汕头超声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依赖超声产品。报告期内,超声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7%、87.45%、88.58%和88.65%。在这期间,超声设备收入的绝对值降低,由于业务集中,直接拉低了整体收入。2019年-2021年,超声设备的收入分别约为3.1亿元、2.76亿元、2.48亿元。另一方面,汕头超声旗下的子公司经营红灯亮起,8家子公司中有2家亏损,此外还有3家未开展业务。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州上超和超声国际两家子公司分别净亏损83.1万元和210.44万元,其中超声国际2021年已经亏损309.16万元。未开展业务的公司有3家,分别是北京汕和、深圳汕超、长成置业,三家公司成立的时间都不算短,分别于1995年、2015年和2013年成立。报告期内,而长成置业则因为总部大楼建设项目终止,迄今未开展业务。不过由于长成置业对珠港新城总部经济园区地块进行了勘察、设计等前期投入,后续项目停滞,2020和2021年度,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04.47万元、-77.41万元。北京汕和因则其名下拥有房产,所以暂未办理注销手续。据披露,汕头超声名下共有房产(包括车位)46套,其中28套为住宅,其他为办公、车库和工业厂房等。46套房产大部分位于汕头和广州,上海、郑州分别有2套,成都、西安、朝阳、深圳、香港各一套。目前,汕头超声将其拥有的部分房产用于对外出租,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有3套,包括广州天河区两套住宅,上海凯旋门大厦一处商办及车位。核心产品量价齐跌,产能利用率下降超声设备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其中医用超声设备和工业超声设备占了大头。值得一提的是,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与2021年两个板块的销售单价和数量在波动中下降。报告期内,医用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分别为4472套、4108套、3997套、1719套;单价分别为5.28万元/套、5万元/套、4.37万元/套、4.47万元/套。与此同时,工业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分别为2441套、2523套、2608套、1321套;单价分别为1.72万/套、1.75万/套、1.58万/套、1.55万/套。相比之下,工业超声设备的销售数量处在稳定上升阶段,而医用销售数量持续减少;不过在销售单价方面,2022年上半年医用超声设备价格有了回暖迹象,但工业超声设备较上一年末每套又减少了300元。为了适应销量变化,汕头超声下调产量,而这就直接影响到产能利用率。以医用超声主机为例,报告期内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63%、65.46%、58.41%、78.74%。即便如此,汕头超声的存货周转率依旧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剔除土地开发成本,报告期内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8、0.83、0.72和0.33。公告显示,由于汕头超声生产模式主要为计划生产,公司为便于销售的快速反应,计划备货较多。同时,由于历史经营时间较久,经营理念较为谨慎,在生产计划的制定、存货的精细化管理上尚存在改进的空间,因此存货金额较大。分红超过净利润,实控人套现8600万从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到改为独立单位,汕头超声的发展历程是一笔浓厚的历史笔墨。汕头超声的前身超声研究所原为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而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的前身为创建于1957年的地方国营企业汕头无线电厂。1978年10月,相关部门决定将研究所改为独立单位。随后到1982年11月,公司获得营业执照,企业名称为“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注册资金166万元。国有企业改制及国有产权转让来得很快。2004年,决定将超声研究所净资产的30%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并改为职工股;提取不超过30%的部分作为技术管理股,占总股权21.98%;同时在净资产中提取9.41%作为激励股;剩余的40.39%股权为国有股。2005年2月,汕头市财政局和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代表李德来订立《产权转让合同》,随着一系列的股权确立,员工持股平台超声资管浮出水面。截至2008年,超声资管持股59.62%,汕头市国资委持股40.38%。2020年,再度引入基金投资机构德福基金,形成了超声资管、汕头市国资委和德福基金三足鼎立的股权结构,它们分别持股60.38%、36.63%、2.99%。其中,超声资管为员工持股平台,包括李德来在内,共有202位员工持股。截至目前,汕头超声的控股股东是超声资管,而实际控制人是李德来。李德来直接持有超声资管30.04%股份,又通过超研合伙、超康合伙、超安合伙和超臻合伙间接持有超声资管股份,其最终受益汕头超声25.04%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汕头超声曾进行较大数额的分红。2019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汕头超声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43亿元、1.06亿元、5922.65万元、3532万元,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3.43亿元,在这期间其净利润总和为2.97亿元,低于分红总额。据此推算,李德来近三年累计套现约8600万元,员工持股平台套现2.07亿元。文/乐居财经邓鑫妮
  • 河北康立德生物采购博医康Pilot5-8ES冻干机
    项目背景:河北康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高新区太行大街769号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成立于2020年,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生物技术推广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检验设备及耗材的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化工产品(危险品、易制*品除外)、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销售;医疗设备租赁;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和禁止的除外。 设备名称:Pilot5-8ES真空冷冻干燥机 应用领域:生物应用
  • 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85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薛其坤院士。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不仅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薛其坤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 国产近红外技术应用现状解析——采访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2019年4月18日—19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9)在青岛盛大召开。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到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德勇,他为我们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在国内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现状、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的差别及吉天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光谱仪的优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4px " 详细内容请点击视频查看: /span /strong /span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DEAFA68261CFD8B5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李德勇说,近红外技术在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无论国家级的粮食科学研究院还是政府各县级单位,都有配备近红外设备。当然,近红外设备为广大一线的粮油加工厂也创造了很多效益。从整体需求来说,近红外设备这几年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据介绍,从市场体量来看,近红外设备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口设备大概占到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而国产设备只有四分之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对于这样的现状,李德勇介绍了两方面的看法。他认为,“在行业的广度方面,国外近红外技术发展历史比较久,覆盖的行业也比较广泛。而国产近红外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目前还是集中在与粮食加工相关的行业,其他行业有应用但并不完善。不过单独从粮油加工角度来看,国产近红外设备虽然涉及不广泛,但使用程度与国外产品相比也基本平分秋色。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近红外技术正朝着一个非常专业的设备方面走,国外的厂商都在努力淡化近红外的概念,而国内厂商目前则还是围绕近红外的技术做。”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吉天仪器在近红外产品的开发方面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是国内近红外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李德勇在谈到吉天仪器的近红外光谱仪的时候说,“吉天仪器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我们有较长的时间积累,多年来,我们在近红外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方面一直投入和开发;其次,我们的产品有较高的性价比,在仪器的指标、性能方面能够达到国外水平,这也满足了客户对国产仪器的期望。” /span /p p br/ /p
  • 强强合作 北科器续约代理德国IKA产品
    2014年,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续约代理德国IKA产品,负责IKA产品在北京及河北地区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德国IKA是一家享誉全球的实验室样品前处理仪器制造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货币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德国IKA通过不断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新理念,奇迹般的生存下来;并在二十世纪后期快速发展,蒸蒸日上;二十世纪末,IKA将目光转向了新技术和行业最新设计,使IKA产品由内而外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领跑者。其产品包括:搅拌器、振荡器、分散机、研磨机、旋转蒸发仪、实验室反应釜等。 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是成立于1958年的国有企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得北科器不仅拥有高品质的产品,培养了专业的销售、技术和售后服务团队,更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 北科器签约代理德国耶拿“SPECORD紫外”系列产品
    2014年,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签约代理德国耶拿“SPECORD紫外”系列产品,负责产品在北京地区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Analytik Jena AG, 简称AJ公司)成立于1990年, 今天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公司之一。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德国耶拿公司的前身是卡尔蔡司分析仪器部,在光学仪器设计制造领域拥有160多年的经验。在1963年德国耶拿公司就制造出第一台SPECO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到目前为止超过20万台的仪器在全球使用。 SPECORD系列紫外分光光度计,全部采用全球久负盛名的卡尔蔡司先进的光学元件,保证了仪器的优良的性能和光学元件的长寿命。智能化的软件设计,内置覆盖多种应用领域的免费标准方法包、标准曲线及特殊工具,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超快的扫描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有多种功能强大的附件可供选择,扩展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 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是成立于1958年的国有企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得北科器不仅拥有高品质的产品,培养了专业的销售、技术和售后服务团队,更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 硕果累累!德瑞克仪器股份CHINAPLAS 2024 圆满收官!
    4月26日,“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收官,本届展会规模kong前,展商数量历史性地攀升至4,420家,相比2018年上海展增长12%,展会总面积达380,000平方米。山东德瑞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有幸参展,在众多展商中惊艳全场,不仅展台持续人气爆棚,德瑞克精英代表团更是凭借专业的业务实力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到场客商的一zhi好评。在展会中,我们的展品还吸引到许多来自国外的客户。不少客户在现场进行了签单,并当场打款。此次我司参展产品包括紫外灯箱,恒温恒湿箱,硬度计,密度仪,电动测厚,门尼仪,硫化机,拉力机(带穿刺夹具),熔融指数仪,简支梁,悬臂梁,氙灯试验箱,马弗炉,塑料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子天平,卤素水分仪,差式扫描仪等。作为行业biao杆企业,德瑞克仪器股份始终坚持行业技术创新,更持续响应低碳号召,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积极助力。公司愿与广大客户携手共赢,共塑zhuo越未来,“质”敬明天!德瑞克仪器股份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技术创新成就企业价值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先后为国内外多个省份及地区提供实验室解决方案及配套设备。业务范围涵盖:科研质检机构、大专院校、医院、化验室、橡塑、防护服、包装、造纸、印刷、化工、食品、纺织等。多处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目前国内拥有济南总公司及区域营销中心、德州分公司、苏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国外成立德国分公司,同时在美国、丹麦、智利、瑞典、越南、泰国等多地设有驻外办事处。以便更快速地为客户提供售前咨询及售后服务。
  • 奶粉“激素门”为何余波难平
    卫生部8月15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通报指出,检测结果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卫生部的这一调查结果本应给纷纷扰扰近十天的圣元奶粉“激素门”事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结果出来以后,网络上却呈一边倒现象,几乎所有网友对鉴定结果不信服,质疑声不绝于耳。而据最新的媒体报道,疑似性早熟女婴家长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奶粉复检。由此可见,此事并未真正了结,争议还在继续。那么,消费者为什么对奶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呢?   按理说,卫生部作为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其结论的权威性、严肃性、正确性,应该是不容置疑,可为什么消费者会对卫生部作出的结论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对检测结果产生如此强烈的怀疑?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卫生部门历来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检测方面总是慢了半拍。近年来,相关部门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总是采取遮遮掩掩的应对风格,由此一点点地消磨了民众对于卫生部门的信任感。曾经三鹿奶粉事件和此次圣元奶粉事件都是媒体率先披露,虽然最终的结果不同,但总是让人觉得食品监管部门的反应老是慢半拍。   在这次奶粉事件经媒体曝光的最初几天,相关部门仍是采取缺乏担当的一拖再拖的踢皮球风格,使民众真切地感觉到主管部门对鉴定并不是特别情愿,最终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才不得不接过这一费力不讨好的差使,这使其公信力又面临严峻考验。让民众感到更不解的是,在我国,包括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众多部门都具有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职责和权限。可为什么这么多的部门,却始终管不好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网民对检测结果充满质疑的原因之二,在于食品安全正在失信于消费者。这些年,在经历“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消费者之于奶粉安全的信任实际上早已所剩无几。在奶粉之外的食品安全领域,致病福寿螺、瘦肉精、毒米、毒面、毒油等问题一再地出现,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相当地担忧。2009~2010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显示,食品安全已成为民众最大的不安,在市场、超市能够“放心”地购买各种食品的受访者只占四成。尤其是对国产奶粉,投信任票的只有两成。   除此之外,卫生部的结论缺乏信服力,还在于其仅仅排除了奶粉与“性早熟”的联系,那么儿童性早熟的症结何在?儿童性早熟与吃奶粉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这些公众都没有得到权力部门的权威解释。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的传言之所以瞬间引起广泛关注,那是因为有关抗生素、激素等被过量使用的问题一直让社会担忧。我们食品中的抗生素、激素、添加剂等的使用情况到底该有何标准,企业是否正确落实,这些都该给公众交个明白账了。   “激素门”事件的爆发和此后的余波久久难平,再次体现了眼下部分权力部门之公信力,正在面临一定程度的危机。此事中的家长质疑与网民呼应,对权力部门来说又是一阵轰然的警钟。笔者觉得,当务之急,既然早熟与奶粉无关,那么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进一步检查患儿,给家长和公众一个明确交代,免得人们疑虑重重。此外,国家对乳品监管应加大力度,使我国的食品监管能够迅速与国际接轨。这些处理得好了,应该能重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衷心希望,奶粉“激素门”事件后,能少一些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FIIF NIRST 2024第四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8月9日,FIIF NIRST 2024第四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吸引了200余人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该论坛。FIIF NIRST 2024第四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现场会议伊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莉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袁洪福理事长分别为大会致辞,向莅临会议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德发院士致辞致辞中,李德发院士从饲料行业的需求端、近红外在饲料行业的应用端以及近红外对饲料的有效养分模型方面等工作进展进行了介绍。李德发院士用“同步、方向、递送”三个关键词,旨在未来用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张莉副秘书长致辞张莉副秘书长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其介绍说:“能够在本论坛交流分享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必将助力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支撑我国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袁洪福理事长致辞袁洪福理事长在致辞中,就产业的发展形势和需求,以及近红外快速检测自身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并预祝饲料行业创新论坛第四届近红外公论坛圆满成功,参会代表收获满满。中国农业大学 杨增玲教授报告题目:《NY/T 4427-2023 饲料近红外光谱测定应用指南》标准解读当前全球饲料工业领域的质量管理,已逐渐由传统的“事后检验”提升到“预防检验”和“及时检验”阶段,须有快速、适宜现场及在线检测的检验手段作为支撑。杨增玲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讲解了饲料近红外光谱标准修订的背景,并对相应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褚小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评价褚小立教授在报告中讲解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中模型构建与验证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选择的重要性、模型验证的指标以及模型适用性的评估方法。报告中还强调了样本质量和数据准确性对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术方法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可靠性。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张良晓研究员报告题目:油料油脂真实性近红外快速鉴别技术研究食用油的市场需求量大,但供需存在缺口,引发了市场上的掺假问题,这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挑战。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掺假手段,特别是随着掺假技术的进步,传统方法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张良晓研究员强调了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油脂真实性鉴别中的难题,为确保食品安全和促进油脂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创办人、总工程师 罗旭东报告题目:高光谱前沿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罗旭东总工程师全面介绍了,高光谱在卫星、矿业、环境、植物、文物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以及研究进展。也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分享,未来高光谱可以找到在饲料行业更多更广泛的应用。CTI华测检测动物营养与健康项目技术主持负责人 隋莉报告题目:饲料行业近红外技术应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实验室在近红外分析应用中面临多种挑战,包括样品数量有限、数据量大但预测性能未提升、样品代表性不足等问题。对于模型建立和验证,需要充分考虑样品的特性和含量范围,以及实验室条件的实际限制。报告中,隋莉老师还提到技术培训和定制化服务对于提升实验室能力至关重要,帮助客户不仅获取数据,而且学会如何应用和解读数据。丹麦福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武善报告题目:在线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在线近红外分析技术为油脂和饲料行业的实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工具,有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质量监控。赵武善副总裁探讨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前景,强调了在线分析的实时监控、数据代表性、准确度和快速反应的优势,并指出,在线分析技术在饲料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自动化需求的提升,其应用前景广阔。布鲁克近红外光谱中国区经理、高级应用专家 王东报告题目:新一代非接触式在线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简介王东经理在报告中介绍了在线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强调了其经济效益和实时监控的优势。报告详细介绍了饲料行业在线应用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原料投料、混合机后和成品监测,并通过案例展示了一个饲料企业如何通过在线监测和控制系统节省原料成本。精谱检测设备(河南)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季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助力高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国产替代报告中,刘季总监从公司的产品线、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售后服务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介绍。他重点展示了公司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产品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强调了产品的便携性、快速检测、高精度等特点。此外,他还介绍了公司在720洪水期间提供免费维修维护的公益活动,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山东亚太中慧集团检测中心主任 张旭报告题目:中慧集团近红外应用体会与经验分享张旭主任在报告中分享了中慧集团在应用近红外光谱仪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包括检测中心的全产业链覆盖、仪器设备配置、近红外光谱仪的常规应用和预测模型、固体原料和油脂的预测以及模型建立和预警能力等。报告指出,有效应用近红外光谱仪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管理,同时期待监控软件在定性鉴别和光谱应用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四川特驱投资集团公司(华西希望) 陈平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集团近红外应用管理陈平高级工程师分享了华西希望集团在近红外光谱仪应用管理方面的经验,包括背景介绍、模型建设、模型使用和案例分享。报告中还强调了模型建设的重要性,如样品代表性、数据一致性、稳定性等,以及模型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建设条件、模型分析依据、定期验证和风险预期等。此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左)、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宋涛高级分析工程师(右)分别主持,会议共邀请了10位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报告分享。报告嘉宾授牌仪式部分参展厂商
  • 携手同行,“近创”未来——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8月8日,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近300人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该论坛。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现场会议伊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莉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褚小立分别为大会致辞,向莅临会议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德发院士致辞致辞中,李德发院士表示饲料行业近红外创新中心(NIRSAAS)与饲料营养大数据平台(FeedSaas®)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的PANSAAS(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是我们在中国饲料行业发展历史上又有一个新的突破。用新的手段来实现精准营养,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是饲料行业又一创新举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培武院士致辞李培武院士表示此次分论坛的召开,必将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行业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推动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李培武院士也祝饲料行业创新论坛第三届近红外公论坛圆满成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张莉副秘书长致辞张莉副秘书长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其介绍说,FIIF作为饲料行业高级别的创新论坛,能够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充分显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咱们饲料行业的重要性!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褚小立秘书长致辞褚小立秘书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本届大会组委会精心组织这次活动,近红外光谱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一直是我国近红外领域的一面旗帜。褚小立相信在李德发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这面旗帜一定会勇走创新之路,在推动饲料科技自强、自立自强中再创新梦,让这面旗帜永远飘扬。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左上)、青岛华测技术支持负责人隋莉(右上)、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左下)、中高会饲料分会理事刘焕龙博士(右下)分别主持,会议共邀请了14位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报告分享。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研究员、常务副主任 樊霞报告题目: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和政府监管思路饲料工业是链接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的中轴产业,饲料质量安全对维系饲料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意义。饲料质量安全快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研究不仅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障饲料安全的现行科学、规范,高效的重要手段。樊霞基于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中核心品质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和标准/标准物质缺乏的问题,本着“创新—高效—实用”的方针,全面而系统的在饲料核心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检验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方面开展研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 褚小立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近红外谱区的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数据分析及统计是这项技术的一个关键点,它能从光谱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和准确性。褚小立介绍说,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样品体系,通过对光谱的适当处理,减弱和消除各种非目标因素对光谱的影响,净化谱图信息,为校正模型的建立和未知样品组成或性质的预测奠定基础;二是近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可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模型,并最终确定未知样品和对其定量。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端木军报告题目:国产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端木军向大家介绍了谱绿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广普及近红外快检技术,高性价比,强大数据库,定标应用开发及维护技术服务支持。同时提到公司愿景希望让每一家需要近红外技术检测分析的企事业单位,都有机会了解合作,真正享受谱绿带来的实惠与专业化服务。最后端木军提到国产仪器竞争无处不在,重点在于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天津大学 徐可欣教授报告题目:近红外技术研发体会徐可欣分享了近红外技术研发体会,提到近红外技术的研发需要有被测物的选择、间接测量的原理、测量条件的再现性、光谱仪器的制作及水平、分光方式及技术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徐可欣也提出自己关于如何生产出高质量仪器的几点思考:①高质量的仪器设计;②高度的技术融合人才;③实施求是的落地细节;④质量不过关不投放市场(性能、可靠性优先于成本)。江苏大学 陈斌教授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技术指标、评价及选型微机电加工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进程。相较于传统近红外光谱仪,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便于二次开发以及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等优点,陈斌分享了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选型方向:应该走专用型的道路,差异化的选择,要给用户预置模型、模型更新等功能,要让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物尽其用。小微型近红外是仪器,不是“玩具”,研发需要耐心、静心、忍心,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华东理工大学 杜一平教授报告题目: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线近红外技术能适应生产车间的粉尘、温湿度、光线、震动等环境而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可靠性的检测功能,可以提供加工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自动控制加工过程,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人工干预,在很多领域都有成功安装使用的经验。杜一平分享了在线近红外技术在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解决了中药提取过程中光监测的难点。青岛蔚蓝生物渊源有自共享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郭吉原报告题目:NIR技术在饲料企业应用过程中被忽视的几个问题郭吉原提到了近红外技术在饲料企业应用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①NIR建模样品的选择,②NIR预测结果准不准的问题,③企业NIR团队的组建问题,④NIR是一门检测技术,不是“神”也不是“妖”。报告也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释了人们对于NIR的两个误解:不能神化NIR,NIR是科学检测技术,此技术有适用范围,虽然可以预测非常多的项目,但也有不足之处;不能妖化NIR,认为NIR什么项目都不能测的想法是错误的,在预测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在光谱上有明确信号的物质都是可以测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王培龙研究员报告题目:饲料质量安全精准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饲料作为畜禽养殖的重要物品,对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高品质的饲料可以提高畜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养殖效益。饲料质量安全也是国家重大需求和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王培龙团队围绕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开展了饲料毒理学和饲料质量安全分析基础两方面研究。饲料毒理学以环境污染物和微生物毒素等为目标,探索机制规律,最终搭建平台建立模型;饲料质量安全分析基础从政府监管和安全保证为主导,以微纳传感、功能材料、空间组学等为基础攻克多项难题。报告中,王培龙也介绍了团队在“瘦肉精”、样品前处理、POPs从环境向食品迁移等多项研究进展,推动了我国饲料畜产品安全检测科技创新,有利支撑了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布鲁克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 熊罗英报告题目:布鲁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技术的日趋完善,促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极大发展。由于现代近红外分析技术所独具的特点,近红外分析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快速分析测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农业&饲料中。作为业内领先的近红外研发和制造商,布鲁克提供性能可靠近红外分析工具,确保饲料及其原料的安全性,不仅满足常规检测要求,而且善于解决挑战性难题。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韩熹报告题目:国产仪器定制化服务与应用实践韩熹提到近红外检测仪器也要像游戏机一样做到“量体裁衣”,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仪器。按需定制要通过检测对象、检测效率、定向优化、软件操作、参考标准、统计报表多方面入手为用户提供服务。伟创英图也吸收、传承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经验,推出了便携式、实验室式、手持式、在线式、特种行业应用等多款近红外光谱仪及专业化学计量学软件、测量软件、在线综合监控软件等。中国农业大学 张丽英教授报告题目:NIRS应用与基础数据精准性控制NIRS在饲料检测领域最初是用于饲草原料和谷物类原料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随后也应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氨基酸等指标的检测。饲料检测关系到养殖业者的投入成本和成果,也是科学精准的饲养基础。张丽英提到饲料检测的质量保证与控制要从“人、机、料、环、测”五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少分析检测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确保饲料分析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张丽英也提到分析检测工作是一项重复、枯燥但又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分析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分析师宋涛报告题目:集团近红外技术应用与网络化管理宋涛从构建近红外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功能丰富的工作平台、体系运行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威尔检测集团近红外技术应用与网络化管理体系。其中特别提到,在构建近红外网络化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设备之间差异、近红外模型、异常数据处理机制等问题,在建立好体系之后,要进一步通过网络管理、信息沟通处理平台和学习平台让工作平台更成熟,并且在体系运营过程中要结合各家集团管理特点进行应用。FOSS 中国服务业务线总监 赵武善报告题目:FOSS云服务系统助力饲料企业管理赵武善向大家分享了FOSS近红外技术的进展,同时向大家介绍了FOSS定标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据介绍,FOSS定标数据库已发展30多年,包括饲料原料的常规定标、氨基酸定标,原料粗饲料定标,及饲料成品定标等,能够提供诸多快捷准确的检测基准。赵武善介绍说,FOSS的云服务网络系统和延展服务已发展非常完善,与产业结合能够快速的进行原料采购计价、成本分析和生产成本控制、评估和选择好的原料供应商、动态配方调整,最大程度利用原料提高利润等,为企业做到降本增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 李军涛博士报告题目: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与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PANSAAS)近红外检测技术拥有测定速度快、受干扰小、直接测定、无损、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饲料检测中;但同时近红外检测也有前期投入大、建模成本高等技术限制。在此基础上,饲料行业近红外创新中心(NIRSAAS)与饲料营养大数据平台(FeedSaas®)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PANSAAS—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来应对饲料原料供需形势严峻和近红外检测技术限制等问题。据介绍,PANSAAS具有5大核心功能:近红外仪器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数据挖掘、光谱建模、精准营养技术服务,能够提供全方面的动物营养解决方案。会上,主办方还为各位报告嘉宾举行了演讲嘉宾授牌仪式,报告嘉宾一一上台领奖,并与主持嘉宾合影留念。部分参展厂商
  • TKI德可纳利参加第三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会议(ICPMB)
    本司TKI德可纳利科技集团于2010年9月6日至9月9日参加位于北京的第三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会议(ICPMB),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会议地点: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BICC) 展览地点: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BICC)2楼 展位号:02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 展会时间: 2010年9月6日~9月9日 8:00 ~ 17:35 美国SPEX-中国独家总代理德可纳利科技集团, 我们的使命是提供优质产品,最佳服务及专业知识;SPEX Sampleprep的设备是提供很多分析技术关键的前处理研磨,包括XRF.AA..ICP。并应用于尖端科技,科研制药,遗传学,基因各蛋白质组学,高分子材料,纳米,机械合金,超导等领域。 最先进生化科技、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的前处理和进样之设备仪器,划世纪研究: 组织均貭化、細胞裂解、农药残留前处理、DNA、RNA、蛋白质、提取 1991年在阿尔卑斯发现的5300年前的冰人的骨头碎片进行前处理 俄罗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遗体的DNA检测 美国航天局(美国航天局)对研磨月球和火星岩石土壤 - 解开外太空生命之谜 911恐怖袭击,2003年大海啸遇难者确认
  • FIIF 2021近红外分论坛第二轮通知
    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大、中、小型饲料企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已然在饲料原料和成品品质分析方面发挥起了重大的作用。饲料行业同仁们也由十多年前不知NIRS为何物,到今天一见面就会聊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个“时尚”话题,这是所有近红外人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不断探索和坚持才取得的成绩。  光谱检测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理化分析,但它已具备传统检测手段所不具有的优势:分析速度快、检测成本低、节能环保和易操作等特点,它可以提升企业的检测效率和人的分析效能,可以满足饲料生产企业日益增长的快速检测的需求。  当近红外检测方法一次次被写进饲料行业的国标时,我们这些近红外人都深深被感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它促使我们更加勤勉和精进,同时也让我们这些近红外人意识到,光谱分析技术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另外,近红外光谱在线过程分析,将会是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的下一个十年,希望能得到更多青年学者和行业同仁们的关注。  光谱分析技术正在带领我们领略很多我们理解力之外的存在,它也慢慢的在参与解决困扰饲料行业的很多现实又棘手的问题。但直到今天,我们也依然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了光谱分析,反而是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光谱分析未知的部分升起了敬畏之心。因此,在李德发院士的倡导下,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的机会,同时促进饲料行业近红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各近红外制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引导饲料产业和近红外仪器制造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国家饲料技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8月18日在北京丽维赛德酒店举办“FIIF 2021饲料行业创新论坛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立足于近红外专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之上,跟随者光谱去洞察生命的奥秘,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后)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北京中农志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百世优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华创业文化中心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格致同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搜猪网、农牧前沿、今日养猪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国外畜牧学-猪与禽、饲料头条、中国饲料科技网、猪场动力网、博亚和讯网、畜牧人、中国养猪网、河北省饲料工业协会、仪器信息网等  参会对象  近红外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人员,饲料与养殖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品控专员及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研究生等 … …   内容安排  日程安排  报名方式与要求  关注微信公众号“饲科源”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报名。  报名时务必点选近红外分论坛选项。  参会代表请于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在线注册,并支付参会费。  电话报名:010-62734685/4266。  联系组委会
  • 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两企业责任人被批捕
    2月15日电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处置又有了新进展。2月15日下午,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检察院对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的10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以涉嫌污染环境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经检察机关审查查明,广西金河公司冶化厂未依法建设渣场,致使堆放的浸出渣、压滤渣的渗滤液以及厂区内收集的初期雨水均为严重超出国家排放标准的高浓度镉废液,这些废液汇集后通过天然岩溶落水洞进入龙江河,而且冶化厂水汽车间回用水处理站还将未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水,通过管道排入龙江河,与此次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是责任污染源之一。广西金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余阳先,副总经理兼冶化厂厂长覃乃义,安环部部长罗传兴等3人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环保工作,对处理冶化厂渣场存在的污染问题未作出积极有效的整治措施,对存在污水泄漏的情况不掌握,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疏于管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与此次龙江河污染有关的另外一家企业——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厂在非法进行碳酸锌、铟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私设暗管、竖井,将含镉废水偷排入龙江河。1月12至15日,鸿泉立德粉厂将清洗厂内设备、地板及水池所产生的污水都通过排水沟、暗道排到竖井流至龙江河内,与此次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也是责任污染源之一。曾宜、李四军、毛文明等3人作为鸿泉立德粉厂的股东,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疏于管理 高景礼、覃里强、潘国强、杨远等4人作为实际生产管理、具体实施人员,违法排放污水,致使龙江河受到污染,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月15日,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对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的10名相关责任人员做出批准逮捕决定。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当中。
  • 不YY,动真格!--海能河北经销商交流活动
    最是一年春好处,无边光景此时新。2016年3月18日,21位来自河北的经销商朋友,抵达山东海能科学仪器产业园,加入到本次交流活动当中。   千锤百炼出真金  在营销总监金辉的引领下,经销商朋友们依次参观了厂区、生产线、开发中心……朋友们参观过程中兴致很高,在认真听取金总实地讲解的同时,还进行了详细咨询。激发创造力、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感染了参观的朋友们。  千锤百炼出真金:不止生产制度完善,产品质量更是严苛把关 不止井然有序,工作中的细节也力求做到极致 不但会制造,更懂得去创造获 服务不是单行线,我们做好全方位……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获得大家的好评。    真诚合作  随后,朋友们汇集于科研楼会议室。会议开始,海能仪器总经理张振方为大家介绍了海能的发展、创新产品以及战略合作模式三方面。会议期间,大家就未来的合作等方面,相互交流意见,气氛十分融洽。 本次交流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海能与经销商朋友们间的信任与情感,再次为未来的长期合作夯实了良好基础。  为了使广大用户、经销商朋友及合作伙伴们获得更高的仪器品质和服务质量,海能仪器一直在努力。我们虔诚前行,不断积累与发展、勇于开拓、坚持合作共赢。海能欢迎伙伴们来到海能交流做客,也期盼与更多的朋友合作,让我们一起再创新高!  战略联盟--海能牵手立德泰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7日,海能仪器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与立德泰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的议案。  海能仪器子公司山东海能与立德泰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负责立德泰勀在市场宣传、品牌推广、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总经销立德泰勀全部产品,全权运营立德泰勀品牌。  海能强大的营销网络、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能力,无疑给拥有丰富医疗设备生产经验、高端实验室设备品牌的立德泰勀,加入了更为有效地催化剂。  海能仪器与立德泰勀此次战略合作,有助于促进公司产品的横向拓展,在医疗检验测试领域为用户带来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更好的服务,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关于海能  海能致力于食品药品的安全营养与科学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仪器及全面的解决方案。拥有元素分析、微波消解、物理光学、液相色谱、电化学、等七十余款产品。  2个研发中心,7个4S服务公司,17家办事处和售后服务网点,2个生产基地,构筑起7*10的服务响应体系。4S服务模式让更加专业的服务陪伴用户左右。  2014,海能仪器登陆新三板,2015收购上海新仪微波,利用资本市场,登上更为过广阔的发展平台。  关于立德泰勀  立德泰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实验室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致力于灭菌箱、培养箱、干燥箱、试验箱、冷藏箱等高端实验室基础设备的设计开发,为广大科技企业、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潜在客户提供一流的实验手段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立德泰勀格守“质量立业,诚信树德”的经营宗旨,为目标客户提供全面、全程、精准的服务。以不断的创新和严谨的作风,制造更好的产品服务社会。  立德泰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实验室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致力于灭菌箱、培养箱、干燥箱、试验箱、冷藏箱等高端实验室基础设备的设计开发。恪守“质量立业,诚信树德”的宗旨,为广大科技企业、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潜在客户提供一流的实验手段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 媒体三问广西龙江镉污染源
    约20吨镉泄漏,波及河段将达300公里,镉污染高峰值从80倍降到25倍……龙年伊始,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最新信息显示,经过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目前已对涉嫌违法排污的2家相关企业的8名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谁是肇事污染源?“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缘何频发重金属污染?监管部门职责何在?   疑问一:镉泄漏量20吨之巨 “元凶”是否两家企业?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最新通报称,“龙江镉污染事件中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目前有7名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首次浮出水面。加上之前公布的涉嫌企业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家企业涉嫌。   2012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境内的龙江河宜州拉浪水电站内网箱养鱼出现死鱼现象,当地环保部门采样检测发现,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处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据参与事故处置的专家初步估算,此次镉污染事件镉泄漏量约20吨,泄漏量之大在国内历次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中实属罕见,波及河段将达到约300公里。   1月31日上午,在河池市金城江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这是一家小型工厂,三面环山,一路之隔就是龙江河,此时已人去楼空,只有几名公安人员在值守。工厂的排污口是一口深近10米、直径1米有余的暗井,直通地下暗河。   河池市金城江区环保局纪检组长蓝群峰介绍,根据调查,这家企业主要进行重金属铟的提炼,镉是提炼铟的伴生物。   这样一家小型企业年产镉的规模多大?是否有能力造成此次环境污染事件?对此,河池市环保局局长吴海悫说,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违法生产、违法排污,但是这家企业产品规模有多大,其中镉的产量有多大,能否造成此次镉污染重大环境事件,还有待专家组的调查、评估。   当日,记者又到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查。1月25日,河池市有关方面发布消息称“污染源已初步查明,来自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到了28日,这一部门又发布消息称,这家公司废渣堆放场所未达到国家标准,成为污染源嫌疑企业之一。   记者在这家公司看到,其渣场三面环山,如同一个中型广场大小,全部被巨大的塑料布所遮盖,一旁是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坑。公司副总经理李孟凡称,公司是一家集有色金属矿探、采、冶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其中回收镉的能力为每年350至400吨,公司有1994年相关设计院的环评报告。然而,记者了解到,这一渣场并不符合如今的环保标准,金河矿业的渣场于2009年就被要求整改,然而在此次排查中仍未完成。   2月1日,河池市环保局局长吴海悫表示,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废渣堆放量是5万吨左右,根据调查,废渣堆放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另据了解,金城江区目前有7家较大的重金属冶炼企业,其中涉及镉提炼的较大企业有3家,金城江成源冶炼厂是另外一家。工厂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彭庆奎告诉记者,成源冶炼厂主要生产铅和锌,镉属于在提炼过程中伴生的一种重金属,工厂一年的产量大概6.4吨,而且从去年7月以来就停止提炼镉,“就算我们的镉全部提炼,并且直接排放到龙江河中去,也不足以酿成这么大的事故。”彭庆奎说。   虽然离事件发生已经半月有余,虽有两家企业涉嫌,但谁是广西龙江镉污染重大环境事件的“祸首”?河池市委副书记秦斌2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还要根据产量、产能还有未处理的废水的镉含量,才能最终确定造成这次事件的排污企业,所以污染源的调查还未结束。   疑问二:立德粉企业无治污设备,监管部门有多大漏洞?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2007年建厂,最早注册时生产立德粉,后来偷偷进行重金属铟的冶炼,并且没有任何治污设备。这样一家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缘何能隐身多年?相关部门监督职责何在?   蓝群峰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最早准备生产立德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没有成功,就停产了。平常监管部门来的时候都是大门紧闭,里面也没有太大动静,所以也没有引起注意。”   记者发现,只要通过山路爬上工厂后面的山坡,这家工厂大院内的情况几乎一览无余,“平时大门紧闭,监管部门不易进入”的说法显然很难解释监管的漏洞。   冶炼重金属属于高耗能产业,对于记者“一家表面停工的企业,它的用电异常情况是否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的提问,吴海悫表示,这涉及多个部门,他也不能解释。  当记者问及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渣场2009年就被要求整改,但至今仍未完成的问题时,公司副总经理李孟凡说:“完全处理这个渣场,我们便会亏损,所以才拖到现在。”   吴海悫也向记者坦承,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也有一定责任。“不规范的渣场,我们都下有文叫整改,但是他不整改。像渣场那么大,做起来也不容易,能拖就拖。”   “发生这些污染事故,说明目前我们部门在职责上有待进一步明确。”河池市副市长李文纲说,在此次事故发生后,河池市组织多人对企业进行排查,检查出部分无证照的小矿冶厂和闲置矿堆,这种情况包括环保、土地等多部门都可管理,职责并不明确,河池将成立综合执法部门解决这一问题。   李文纲告诉记者,基层监管力量、技术力量薄弱也是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宜州市一名基层环保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宜州市有规模以上的企业40多家,但监察大队只有数名执法人员。   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表示,环保部门应对这类企业对整个污染物的处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于冶炼企业使用的原料,相关元素成分,提取了多少,剩余的部分又到了哪里,这些监管部门都应掌握。”   疑问三:“有色金属之乡”污染频发,环保治理弱到何时?   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龙江,境内锡、锑、锌等矿产储量丰富,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多年来,河池已发生多起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2001年6月,河池遭遇暴雨,30多家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冲垮,大量酸性物质和重金属将两岸万亩良田尽毁 2008年10月,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一家冶炼企业含砷废水外溢污染,共发现450多人尿砷超标 2011年8月,河池市南丹县31名儿童发现高铅血症。   对于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原因,当地一些官员称“河池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非常发达”。记者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河池市的支柱产业,布局分散、混乱,当地一些冶炼企业大多分布在河池城区龙江河附近,相当一部分设施落后 由于难以一次性处理,当地要求企业逐步整改,但企业整改却长时间不能到位。   “必须将所有冶炼企业统一搬迁至工业园区内,切断污染源,才是解决河池污染事件频发的最终途径。”当地一名官员说。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一个15.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经建立。“这个工业园区下面没有溶洞,没有地下河,如果所有冶炼企业搬来,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企业污染源。”河池市金城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韦艺芳说。   然而,目前搬迁状况不容乐观。在工业园区已投产的冶炼企业只有3家。韦艺芳说,大多数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他们在河池城区有地,多数企业还在掂量地方政府会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政策。”韦艺芳说。   经历龙江镉污染这次污染事件之后,人们期待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治理能够动真格。
  • 胡米高荣升德图亚太区总裁 管理德图中国
    日前,德图上海和德图深圳公布两项重要的人事调动。从2010年1月1日起,胡米高接任德图亚太区总裁职务,负责德图上海及德图深圳的事务。艾可盛,原担任德图上海的产品市场经理,现接任德图深圳工厂的总经理职务。   在6个月的短暂离别后,曾担任德图上海执行董事的胡米高,以德图亚太区执行总裁的身份再次来到中国,全面负责德图中国的销售、市场及研发、生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这次战略性的调整,德图将极大提升德图深圳工厂研发新品和生产的能力,从而支持整个全球市场。并且,胡米高和他的德图中国团队将继续为亚洲子公司韩国和日本的市场开拓创造机会。   在过去几年中,德图上海负责销售及售后,而德图深圳工厂负责研发和生产,各自向德图总部汇报。现两公司将通过内部合作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紧密联合,这样更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成功因素。现德图中国共有员工350多名,继续施行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如今,德图总部已将年销售额的19%投入到研发中,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作为研发中心之一的德图深圳工厂,今年扩租了大约1200平方米的楼层,实力也将得到增强。   作为世界领先的便携式测量仪器的生产商,德图始创于1957年。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德图以卓越品质和创新理念,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在27个国家开设了子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的德图中国更是一面发展的旗帜,一举夺得2007年度德图全球最佳子公司的桂冠。今年德图中国更将亮相世博,天时地利,独占时机。胡米高表示2009年德图通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与奋力拼搏,市场拓展、销售业绩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展望新的一年,德图充满信心与期待。
  • FIIF2021 近红外及其相关技术分论坛(第一轮通知)
    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大、中、小型饲料企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已然在饲料原料和成品品质分析方面发挥起了重大的作用。饲料行业同仁们也由十多年前不知NIRS为何物,到今天一见面就会聊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个“时尚”话题,这是所有近红外人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不断探索和坚持才取得的成绩。  光谱检测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理化分析,但它已具备传统检测手段所不具有的优势:分析速度快、检测成本低、节能环保和易操作等特点,它可以提升企业的检测效率和人的分析效能,可以满足饲料生产企业日益增长的快速检测的需求。  当近红外检测方法一次次被写进饲料行业的国标时,我们这些近红外人都深深被感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它促使我们更加勤勉和精进,同时也让我们这些近红外人意识到,光谱分析技术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另外,近红外光谱在线过程分析,将会是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的下一个十年,希望能得到更多青年学者和行业同仁们的关注。  光谱分析技术正在带领我们领略很多我们理解力之外的存在,它也慢慢的在参与解决困扰饲料行业的很多现实又棘手的问题。但直到今天,我们也依然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了光谱分析,反而是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光谱分析未知的部分升起了敬畏之心。因此,在李德发院士的倡导下,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的机会,同时促进饲料行业近红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各近红外制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引导饲料产业和近红外仪器制造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国家饲料技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8月18日在北京丽维赛德酒店举办“FIIF 2021饲料行业创新论坛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立足于近红外专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之上,跟随者光谱去洞察生命的奥秘,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承办单位  北京中农志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新华创业文化中心  协办单位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赞助单位  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媒体支持  搜猪网、农牧前沿、今日养猪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国外畜牧学-猪与禽、饲料头条、中国饲料科技网、猪场动力网、博亚和讯网、畜牧人、中国养猪网、河北省饲料工业协会、仪器信息网等  乘车路线  会场地址:北京丽维赛德酒店,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距离: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710米 北京站35公里 北京西站16.6公里 北京南站25.8公里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55公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5公里。  会场简介  北京丽维赛德酒店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展馆 ,位于园博园内,紧邻地铁园博园站,从会场可直接进入园博园景区免费参观。  参会对象(规模300人)  近红外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人员,饲料与养殖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品控专员及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研究生等 … …   论坛主要内容  同期活动  同期展览  设有标准展位100个(3m×2.5m×3.5m),为饲料企业、仪器制造企业及科技创新者搭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原发动力,原创技术和资本、市场对接的平台。  日程安排  报名方式与要求  关注微信公众号“饲科源”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报名。  报名时务必点选近红外分论坛选项。  参会代表请于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在线注册,并支付参会费。  电话报名:010-62734685/4266。  参会费用与食宿安排  参会费2000元/人。费用含场地设施费、餐饮费、学习资料费 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2021年6月18日前缴费享4折优惠   2021年7月18日前缴费享5折优惠   2021年8月15日前缴费享8折优惠   现场报名缴费按原价收取。  周边酒店  以上价格仅限本次会议参会嘉宾,酒店会期房间紧张,尽量提前预定。  会议期间会场和酒店有接驳车往返接送  酒店分布图如下:  支付与报销  对公汇款(务必备注参会人姓名和手机号)  名 称:北京中农志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50188360000002036  开 户 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上地支行  通过线上报名微信支付。  如需发票,请在线上报名时选择“需要发票”,微信支付后自助填写发票信息,默认电子普通发票,项目内容为“会务费”(如有特殊需求请备注),发票一经开出不支持换开。  组委会联系方式  FIIF 2021饲料行业创新论坛组委会  二〇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 近红外光谱技术助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FIIF2022第二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8月8日,FIIF2022第二届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科技铸造实力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200余人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该论坛。FIIF2022第二届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现场会议伊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交流部韩媛媛部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致辞致辞中,李德发院士表示近红外仪器与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结合,是本次论坛的创新观点,非常值得探讨。相信近红外与饲料行业的结合会在精准营养、降低饲料成本以及提质增效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致辞李培武院士在致辞中提到,利用近外光谱技术进行饲料原料品质的快速检测,可以即时解析出原料的营养价值,这将有利于推动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的落地。李培武院士表示,此次分论坛的召开,将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行业更加广泛、快速的应用,从而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交流部韩媛媛部长致辞韩媛媛部长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第二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其表示,本届会议给近红外光谱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拓展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未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大有可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袁洪福教授致辞袁洪福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分析技术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得了蓬勃发展。2021年,中国首次线上举办了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会上,中国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承办国际会议的能力,而且展现了中国近红外光谱相关研究和应用的水平。袁洪福强调说,中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与此同时,国内厂家也在不断推出近红外仪器新品,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显现出来。本次会议将会进一步促进饲料工业和近红外学科交叉的深度交流,为我国饲料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义强教授、安迪苏NIR技术经理王红梅女士分别主持,会议共邀请了11位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报告分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褚小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的报告。褚小立老师在报告中特别指出,近红外光谱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仍处于成长期。近年来,不仅近红外光谱相关的标准、专利、专著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并重视这个领域。现阶段,如何得到高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如何建立优秀的校正模型,如何让近红外技术成为实际应用必须的方法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报告的最后,褚小立老师还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农业大学 杨增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中的应用进展”。报告中,杨增玲教授介绍了光谱及光谱成像技术在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特别详细分享了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其课题组在这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最后,杨增玲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近红外光谱相关标准制定现状。南开大学 邵学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闵顺耕教授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工程师 宋涛建模一直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关键点,也是难点所在。本次会议中,3位老师就相关问题给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从《化学计量学与近红外光谱》系列讲座(仪器信息网仪课通)讲起,着重分享了近红外光谱建模流程及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报告详细介绍了模型建立常见问题、模型建立流程等,并就数据集及质量考察,模型建立、优化及评价,模型的验证、维护与更新等多个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以“近红外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为题展开报告,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与多组分分析、常用多元校正算法、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以及评价过程规范化等内容。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工程师宋涛以“近红外模型精准评价体系”为题,详细分享了评价近红外模型的要素、步骤,以及评价近红外模型实例等。华东理工大学 杜一平教授小型仪器的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中,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以“基于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平台构建”为题展开报告。杜一平教授通过三台近红外光谱仪的建模结果对比,指出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应用应该扬长避短,在组成复杂的样品、要求不高的检测项目、在线监测等应用场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杜一平教授还以人参种类和年份鉴定、化工过程在线监测、中药提取过程在线监测等三个案例分享了近红外检测平台构建思路。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熊罗英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随着应用需求的深化,各大仪器厂商也在不断推进相关仪器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创新和完善。本次会议中,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分别分享。其中,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熊罗英介绍了FT-NIR分析在农业和食品中的应用情况。熊罗英在报告中提到,不管是在实验室、生产线边或直接在生产线上,不管是定性、定量还是非目标性识别,FT-NIR可以胜任整个生产链的分析任务。基于多年在近红外领域的经验,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讲述了国产仪器研发曾经走过的弯路、国产在线近红外仪器研发心得、国产在线近红外仪器的市场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倪勇还介绍了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在线近红外仪器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发酵、饲料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以“现代化品质检验流程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为题,为大家介绍了传统品质检验流程与近红外的结合及优化,近红外应用的热点及难点,近红外创新应用模式,以及品质管理向标准化品质管理体系的演变等,并对谱绿近红外检测应用方案进行了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张良晓研究员嘉吉动物营养健康及水产中国区技术经理 张恩先会议中,多位专家反复提到,近红外光谱是一类实用型技术。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次会议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张良晓研究员介绍了“油料油脂质量安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其单位在油料品质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食用油多元掺假鉴别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嘉吉动物营养健康及水产中国区技术经理张恩先从传统营养分析方法劣势讲起,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在饲料原料营养分析方面的优势,并从化学分析数据库的建立、近红外仪器的准确性等方面详细解析了如何借助近红外分析技术实现饲料原料营养的动态分析。 会上,主办方还为各位报告嘉宾举行了演讲嘉宾授牌仪式,报告嘉宾一一上台领奖,并与主持嘉宾合影留念。论坛报告结束后,进入嘉宾互动环节,参与互动的嘉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袁洪福教授、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在该环节,场下观众与嘉宾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硬件和软件发展,相关标准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应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可期!
  • 工业智能传感器企业志奋领科技获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工业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志奋领科技」宣布完成近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顺为资本领投、怡合达联合投资。势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扩建底层研发团队,支撑光电底层器件和芯片、光学研发,同时建设精密光学等5个实验室,升级智能化车间、提升产能;二是业务方面,持续升级公司各部门业务流,新增6个外地办公室,形成能支撑200家核心经销商、4万家用户的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速度,提供更全面的工业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志奋领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聚焦工业级智能传感器的开发,面向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制程、医疗电子和服务机器人行业,提供包括高精度定位、图像识别、精密测量以及避障安全在内的精密智能和AI传感解决方案。近年来,工业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刺激着工业传感器市场的爆发,其中智能传感器作为工业领域的重要器件之一,可广泛应用于3C电子、锂电/光伏、智慧物流、半导体、医疗检测、工程机械等领域,国产替代需求显著增长。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数据,全球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206亿美元(约1380.4亿人民币)增长到2026年的319亿美元(约2137.6亿人民币),从2021年到2026年期间,该市场预计将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但一直以来,全球工业传感器市场主要被欧姆龙OMRON、松下Panasonic、西克SICK、基恩士KEYENCE等国外品牌占据,加之他们在半导体新材料与核心技术专利的布局积累,我国工业智能传感器市场的国产化率较低,约30%左右,面临着缺乏核心技术、低端产品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挑战。在志奋领科技创始人&CEO唐可信看来,工业智能传感器除了做好底层技术之外,还需要提升品牌力,构建销售网络。他表示,公司成立最初以代理德国工业传感器品牌为主,2011年成立了明治传感器(meijidenki)品牌,与中国台湾SCAN公司战略合作,形成了最初的产品线,并在2014年开始自主研发工业光电传感器产品。如今,志奋领科技已构建精密定位传感器、深度学习、精密测量传感器、安全避障传感器四大产品线,覆盖14个品类和93种不同系列。其中,公司最为核心的是精密定位传感器和精密测量传感器两大品类。例如,在动力电池制程中,明治传感器可以提供动力电池极片的厚度测量、颜色识别、单双张检测、微米级激光纠编、涂层厚度测量产品,基于深度学习的瑕疵、划痕检测,智能读码和安全防护的AI传感方案,同时还可以支持禁铜场景、耐高温感应以及干燥强酸环境等特殊场景应用的传感器定制化服务。唐可信谈道,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拥有领先的光电技术、AI底层研发力、工业级传感器研发能力、光学正向设计能力、精密工艺平台支撑力,覆盖芯片、算法、材料、光学和精密工程等方面,其产品能更好应对恶劣的工业环境。此外,志奋领科技的封装工艺能很好提升产品的一致性,保证产品在工业现场的稳定使用。“与同行相比,我们是一家理念驱动,能击穿底层和拥有正向研发能力的工业级传感器企业,我们的差异化是不仅能提供高品质、高精度、智能一体化的工业传感器产品,还能提供一站式的用户体验。”唐可信说。这一系列能力的实现与志奋领科技的团队息息相关。公司团队规模将近3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30%,核心团队来自西门子、华为、英特尔、霍尼韦尔、伊顿、西克、基恩士等知名企业,汇聚了一批业界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工业传感领域拥有20年产业及技术经验。如今,志奋领科技已拥有超120余项核心专利,在深圳和长沙设有研发中心,年产能达千万只。其中,仅今年,明治传感器出货量将超600万只,全球代理商已超过200家,客户遍布在60个国家及地区,合作客户达1.6万家以上。许多知名制造商、供应商和集成商均使用公司产品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这些用户包括苹果、华为、富士康、三星、比亚迪、ATL、三一重工等企业。营收方面,2021年公司收入持续增长,已实现近亿元营收,其中60%以上来自3C电子和新能源市场,预计今年总营收将增长120%。同时,志奋领科技的国际市场也在快速发展,2021年国际市场营收占比将近20%。体系方面,志奋领科技正在全面提升新产品开发上市、生产制造发货、销售服务的业务流,通过主流程的梳理,明晰各部门的权、责、分工。“清晰明确的业务流是志奋领科技成为行业破局者的重要保障。”唐可信说。“尽管疫情对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们正在通过建立安全库存来缓解供应链压力。”唐可信提到,从另一方面看,疫情也加速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无人化和自动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将利好行业成长。接下来一年,志奋领科技将基于自研芯片、实验平台和工艺体系,陆续推出微米级激光位移、精密TOF测距光电、高精度光纤放大器、颜色传感器、智能读码器和视觉传感器、IO-link系列传感等产品,进一步升级产品的一体化、高精度、易操作和经济性等特点。此外,公司还将基于客户需求,加快定制化产品的开发,为工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顺为资本投资副总裁马艳新表示:“工业传感器是自动化领域的底层器件,是智能制造的感知基础。工业传感器需求场景的碎片化、使用安装等多样化,初创企业冷启动难、规模化难、品牌化难。我们很高兴看到志奋领经过多年积累,已在规模化和品牌化上取得突破,期待公司能抓住发展契机,在工业传感器领域持续精进,成就国产工业传感器领先品牌。”怡合达董事长金立国表示:“志奋领作为国产传感器主流供应商,一直非常重视产品建设,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也在品牌塑造和海外市场推广上持续发力。依托中国完善的产业链的优势,在确保产品品质同时又能很好的解决产品的交付问题。我们相信,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随着其产品线不断丰富和性能的稳定,志奋领将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更坚实。”
  • 广西河池镉污染基本锁定违法排污嫌疑企业
    2月1日电 中共广西河池市委副书记秦斌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是次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已锁定两个违法排污嫌疑对象。这两个企业分别是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城江鸿泉立德粉厂。   他说,之前已经公布的七名被拘留的责任人,有三人来自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四人来自金城江鸿泉立德粉厂。   秦斌坦陈,河池市对新闻媒体需要的素材提供得不够及时,他对此表示歉意。   他说:“河池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把我们的工作进展,提供给媒体。今天下午4时30分,河池市将举行正式新闻发布会,由市长发布新闻。大家关注的很多内容,比如整个污染事故的处置,企业排查处置的情况,包括我们对群众信息发布的情况,都会做详细的说明。”   他说,河池市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一是查处,第二是整治,第三是生态恢复,包括环境的恢复和产业的提升、监管。   秦斌介绍,污染事故发生后,河池市对流域内的企业全部进行排查。目前的排查工作最大的困难是地质。第二就是技术,人员方面,我们调集了全区包括环保部的很多专家。使排查尽可能地不留空白。   他说,专家们这段时间对处置效果的评估显示,按照现在的处置方式,龙江河水流入柳州市区河段后是达标的,能够满足柳州安全取水的需要。   对养殖户的损失,秦斌说,河池市已对龙江河沿线逐屯进行调查,对养殖户的损失,河池市政府将采取措施进行赔偿。所有的死鱼做了无害化处理。
  • 五院士支招破解我国能源困境
    “‘我国石油还能开采40年’的说法不科学,该数据是拿探明的存储量除以每年的消费量简单得出的,而实际上每年都有新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被勘探出来。”   近日,五位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李德生、物理化学家田昭武、无机化学家徐如人、真菌学家庄文颖、电工学家严陆光,与20位青年科学家在天津大学畅谈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李德生等在会上建议,解决我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应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从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   开源节流 突围困局   李德生介绍说,我国实际石油的存储量为332亿吨,目前已探明84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2010年年底探明5.71万亿立方米,尚有五分之四未被探明 煤层气资源量为11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量仅占1%。   研究结果表明,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常规矿物能源可以一直持续到22世纪。   尽管如此,李德生表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未来除保证一定的化石能源产量外,我国也应重视发展如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   虽然页岩气与页岩油开发存在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产出的问题,但李德生表示,“这些非常规资源一定会为我国的能源资源发展作出贡献” 。   田昭武、严陆光也指出,未来能源资源“开源”仍须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领域多做功课。   而要使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开源”,更须“节流”。   李德生指出,我国已提前10年打破了2020年能源消耗量的红线——去年,国内原油消费量已达4.5亿吨,超过2020年消耗量达4.2亿吨的红线 目前汽车保有量也远超预计,达2亿多辆,远超2020年达到1亿辆的红线。   “这么多的汽车等于是把化工厂搬到城市里,这对于城市环境的损害非常大。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降低交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点。”田昭武表示。   技术为基 加强应用   “在能源科学研究方面,产学研一体化是研究的前提。”田昭武表示。   他认为,我国当前在太阳能等能源开发技术方面已掌握较高技术,但科研与应用之间还存在很多隔阂,难以缓解能源紧缺的现状。   以电动汽车为例,由于未能很好地解决电池在能量、成本、寿命等方面的问题,电动车尚不能被广大用户接受。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我国的风能、太阳能虽然产能较强,但由于与电网的输电能力不匹配,很多时候,生产出来的电力无法进入电网,被白白浪费。   严陆光指出,除新能源以外,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地热能、海洋能等4类能源的未来可利用空间也十分巨大。   然而,按照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核聚变能预计下个世纪才能使用 位于海洋深处的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化石能源,存储量比化石能源还高,但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开采。   以人为本 重在创新   “我国生物质能源研究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步阶段,因此,科研人员不应一味地跟风作研究,要结合当前的国家重大需求独立创新。”庄文颖表示,青年科学家应尽力寻找有较大研究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她同时指出,优秀的人才是关系到实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她希望青年科学家和高校教师提高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   徐如人指出,当前的很多基础问题在我国学术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将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科研创新工作。   他举例说,我国稀土资源虽然很丰富,但主要用于出口,很少被科研单位利用。   他建议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要对诸如稀土材料功能与结构关系等基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能源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希望年轻人仔细研究需求与市场,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我国能源资源发展的困境。”徐如人说。
  • 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208个医疗器械产品 含多类分子检测试剂盒
    2022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08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51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1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33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3个(具体产品见附件)。  特此公告。附件:2022年1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名称注册证编号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1髋关节假体-金属股骨头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12组配式髋关节假体柄系统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23一次性使用输液接头保护帽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034一次性使用不可吸收组织闭合夹常州舣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200045一次性使用内镜消化道黏膜下填充剂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56一次性使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067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078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上海申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89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910导管鞘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1011输送导管泓懿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1112一次性使用导管鞘组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1213造影导管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1314紫杉醇药物释放冠脉球囊导管贝朗医疗(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14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15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广州市康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16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17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广州微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1819植入式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器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1920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器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021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电极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122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延伸导线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223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电极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324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02425环柄注射器及配件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2526一次性使用连接管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2627可吸收生物膜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7002728吸收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2829带袢钛板常州苏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2930股骨头北京华康天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303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8003132人工髋关节组件山东新华联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3233合成树脂牙山八齿材工业(常熟)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7003334一次性使用高压延长管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3435带线锚钉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3536椎体融合器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3637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带针河北中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3738一次性使用泵用输液器 带针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3839椎间融合器北京贝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3940一次性使用钝末端注射针郑州普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4041中空螺钉江苏乾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4142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4243去白细胞血小板保存袋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0004344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2004445髋关节假体-翻修型股骨柄嘉思特华剑医疗器材(天津)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4546一次性使用连通板东莞市一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4647一次性使用连通板深圳市库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4748高压造影注射系统管路深圳市迈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04849超声血管导引穿刺针及附件昊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4950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5051一次性使用Y型连接器深圳市库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5152膝关节假体 TMK胫骨垫片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5253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静脉留置针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5354球囊导引导管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05455一次性使用补液管路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0005556金属髓内针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5657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5758一次性使用可调弯标测导管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7005859一次性使用陡脉冲消融电极针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7005960磁共振成像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06061麻醉深度监护仪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7006162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赛诺威盛医疗科技(扬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06263便携式电子镇痛泵巨翊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6364磁共振成像系统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06465微波消融仪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06566婴儿培养箱山东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8006667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06768放射治疗轮廓勾画软件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1006869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设备宁波海泰科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06970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2007071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嘉兴市艾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2007172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0727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北京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374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北京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47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厦门市波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576甲胎蛋白(AFP)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677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北京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778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北京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879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斑点印迹法)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7980人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深圳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8081人MTHFR(C677T)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杭州百迈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8182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血型检测卡(微柱凝胶法)深圳市爱康试剂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8283A群轮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层析法)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08384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延伸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485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586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687双通道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788锁定型金属接骨螺钉江苏百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8889锁定型金属接骨板江苏百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8990一次性使用正压静脉留置针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9091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静脉留置针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9192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9293一次性使用闭合夹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2009394半月板缝合钉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9495血液透析干粉天津市海诺德工贸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0009596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09697椎间融合器苏州苏南捷迈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9798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静脉采血针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2009899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20099100高压注射连接管沈阳新智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100101软组织水平牙种植体及附件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70101102一次性使用高压连接管荆州市益海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102103透明质酸钠防粘连凝胶浙江景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103104股骨交锁式髓内钉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104105腔静脉滤器系统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105106非锁定空心接骨螺钉卓迈康(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106107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0107108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108109磁共振成像系统浙江朗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109110婴儿培养箱蚌埠依爱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23080110111输液泵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40111112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112113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北京和华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113114麻醉蒸发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80114115定量血流分数检测仪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70115116电子支气管内镜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116117电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117118
  • 科学仪器助力把单原子抓进“阱”里给冰芯测年龄
    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钻取的109米冰芯,遇上一种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新的定年方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卢征天、蒋蔚带领的单原子探测团队与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研究员田立德带领的冰川学团队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对冰芯进行了氩-39同位素定年测量,为青藏高原羌塘冰川冰芯建立了上千年的精准年代标尺。  大气环境的“独特档案”  所谓冰芯,就是以打钻方式从冰川内部取得的芯。一般而言,冰芯从底部越向上年代越新。  “这些冰芯记录了多种气候环境变化指标,通常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冰本身,水分子中氢、氧同位素比例可以反映温度变化;第二类是冰芯中的大气成分和含量,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它们可以揭示大气成分变化的过程。”田立德介绍道,第三类是冰芯中含有的各类杂质,比如肉眼可见的尘土,可以推断出当时沙尘暴活动较多;还有实验室仪器检测出的各种化学成分,可以提供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的相关信息。  因此,冰芯堪称保存大气环境的“独特档案”,掌握冰芯准确的年代信息是解码“档案”的第一步。而我国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是中低纬度古气候研究的宝库。  “不同于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积累雪量大,冰芯分辨率更高。其所处纬度人类聚居,活动轨迹多,冰芯记录的历史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田立德说,这使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正因为如此,青藏高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成为国际冰芯研究的“角逐场”。  2014年5月,田立德与同事在海拔5900米的青藏高原“羌塘一号”冰川顶部连续奋战十多个通宵(白天温度高,融化的冰屑容易将钻机卡住),成功钻取了两根长达109米的透底冰芯,并常年保存在-17℃的云大冷库里。  这两根冰芯是什么年代的、包含了哪些信息、如何解码这份来之不易的“档案”等,是田立德团队面对的课题。而中国科大卢征天团队正好拥有打开这份“档案”的“钥匙”。  把氩-39抓进原子“阱”里  大气中有三种稀有的放射性气体同位素,分别是氪-85、氩-39、氪-81。早在1969年,瑞士地球科学家Hans Oeschger和Hugo Loosli就提出了氩-39等是山地冰川的理想定年同位素。  然而,检测它们极为困难。“氩-39同位素丰度极低,可低至十亿亿分之一。并且这些原子混合在比它多17个数量级的氩原子里。”卢征天说,这种检测难度就好比在海滩上找到一粒特别的沙子。因此,近半个世纪以来,冰芯中氩-39的定量分析一直是个难题。  此次研究中,卢征天团队采用了“原子阱痕量分析(ATTA)”的方法。该方法是卢征天早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时发明的。其原理是使用精确控制的激光来操纵氩-39原子,把它们捕捉到由六束激光构成的“原子阱”中。原子在阱中会发出荧光,用灵敏的EMCCD相机探测到单个的氩-39原子,并一个一个“数”出来。  氩-39的半衰期为268年,它可以对1800年前到50年前的环境样品定年。  卢征天以1公斤的现代冰为例。“它里面大概有1万个氩-39原子。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氩-39原子数量就会减少一半,变成5000个;再过一个半衰期,就会再减少一半,变成2500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氩-39原子数量会越来越少。因此冰芯里氩-39的丰度可以告诉我们冰形成的时间,也就是它的年龄。”  那么,问题来了。保存在云大冷库的109米、约700公斤的冰芯,如何运到中国科大实验室做研究?  “当时,我的同事Florian Ritterbusch博士带着像高压锅的装置去云大田立德老师实验室,取出冰芯里面的气体并带回中国科大。”蒋蔚说,这是冰芯定年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叫它“高压锅”呢?“因为它的密封性能好,此外我们真的在锅底下点火,将冰融化,取出气体。”蒋蔚笑着说,“你别小看这口‘高压锅’,为了取样,它去过青藏高原、上海、法国巴黎和韩国首尔。”  第二步是提纯。蒋蔚解释说:“因为取回的气体里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成分,需要先把其他气体反应掉,只留下氩气。”  最后把分离出的氩气放到原子阱痕量分析仪器里,测量氩-39同位素的丰度,算出样品年龄。  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科大和云大团队利用氩-39定年法,最终获得了整根冰芯的年龄分布,其底部的年龄达到了1300年。  “最新合作成果首次证实了氩-39在千年冰芯绝对定年研究中的巨大潜力。”田立德说,氩-39定年技术还可用于青藏高原其他冰芯的定年,解决地球科学家多年无法攻克的冰芯绝对定年难题。  计划建立面向全球的同位素检测中心  在中国科大激光痕量探测与精密测量实验室,原子阱痕量分析仪器的光学平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元件,令人眼花缭乱。  蒋蔚介绍:“这些光学元件都有固定位置,并非随便摆放。学生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安装调试,使得复杂光路产生用来抓捕和探测氩-39原子的特定频率激光。”  而且,最新仪器的效率也大大提高。“2010年,我们在美国用自然丰度的氩气做过一个实验,当时5个小时才能看到1个氩-39原子。” 卢征天说,现在在中国科大,用最新的仪器测量同样丰度的氩气,每小时可以探测到10个氩-39原子,计数率比当时提高了约50倍。  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还将氩-39定年结果与基于数年层法构建的冰芯年代标尺作了比对,对其进行修正,约束了冰川流动模型,最终建立了基于氩-39结果的新冰芯年标。  “这篇文章将会引起冰芯科学家、古气候学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专家的广泛兴趣。”另一位审稿专家如是说。  卢征天、蒋蔚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氪-81、氩-39等稀有气体同位素的超灵敏检测技术,使其真正应用于前沿地球科学研究。尖端的测量技术吸引了国内外科学家开展合作,在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显示了新技术对创新性研究的推动作用。  卢征天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发展原子阱痕量分析仪器,提高各项指标性能,让它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另一方面,团队计划在合肥建立一个面向国际的同位素检测中心,与来自全球的研究小组开展合作,希望能助力我国地球科学家取得重大的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 海能技术获40家机构调研:布局色谱领域成效凸显 系列产品收入飙升近90%毛利增加13.46百分点
    4月4日消息,海能技术(430476)近日接待开源证券、中信证券等40家机构网络调研。近年,公司重点布局色谱领域成效显著,色谱光谱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90%,毛利率增加13.46个百分点,成为业绩新增长点。海能技术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加码色谱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等产品研发和市场投入,助推产品收入持续攀升。资料显示,海能技术是一家专业从事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从业人员提供生产工具和分析检测方法。目前,公司已拥有有机元素分析和样品前处理两大成熟系列产品。近年来,海能技术持续拓宽业务增长空间和产品领域,产品向系统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的色谱领域拓展,重点布局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两大产品,打开新业务增长空间,成为业绩增长主要动力。2022年,公司色谱光谱系列产品销售收入6339.76万元,同比增长89.23%;毛利率63.86%,同比增加增加13.46个百分点。此次调研中,海能技术称,公司去年色谱光谱系列产品收入大幅攀升,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合并海能吉富及其控制的子公司,以及前期重点布局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代表的色谱光谱系列产品收入大幅增长所致。未来,公司将重点加大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等产品研发和市场投入力度,进而推动产品收入持续增长。据了解,海能技术于2021年末完成对联营企业海能吉富75%的认缴出资额的收购,主要是为有效提升GC-IM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相关产品及技术研发和运营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线,发挥各产业板块协同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日前海能技术已直接持有海能吉富25%的出资份额及直接持有海能吉富下属公司G.A.S.30.01%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利得1359.72万元。资料显示,海能吉富主要从事对外投资业务,子公司G.A.S主要从事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除此之外,海能技术在调研期间还详细介绍了投资天津海胜能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济南海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增资白小白未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资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背景及目的,以及在上海新设全资子公司的目的和规划等方面问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