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丹磺酰肼

仪器信息网丹磺酰肼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丹磺酰肼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丹磺酰肼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丹磺酰肼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丹磺酰肼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丹磺酰肼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丹磺酰肼相关的解决方案。

丹磺酰肼相关的资讯

  • 弹簧柱的复活术
    制备色谱柱用久了,出现压力上升、柱效下降和拖尾增大等情况,该怎么办呢?静态柱:“我快退休了,换一根新柱吧!”弹簧柱:“我有复活术,重新装填一下就满血复活!”弹簧柱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弹簧柱是如何施展“复活术”的吧!复活步骤一拆卸弹簧柱,取出填料1. 弹簧柱泄压:使用装柱机将弹簧柱入口端压紧,拧下入口端固定螺丝,卸掉弹簧压力后取出弹簧等组件;2. 拆卸弹簧柱出口端:拧下出口端固定螺丝,取下端盖、密封圈和筛板等部件;3.取出填料:使用装柱机将柱管内的填料从下端压出。复活步骤二填料清洗(以月旭Ultimate® LP-C18,10μm的填料为例)1. 填料除杂:去除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填料和大颗粒的杂质;2. 填料清洗:按照填料的质量加入约两倍量的甲醇对填料进行搅拌清洗并适当超声,然后使用合适规格的砂芯漏斗抽滤填料去除甲醇(砂芯漏斗的孔径规格要小于填料的粒径),根据填料的污染程度重复以上过程2-3次;3. 填料烘干:清洗干净的填料使用真空烘箱在110℃下进行真空烘干(烘干过程中注意不要让填料喷散出来),一般需要至少1天左右的时间,填料完全烘干后先冷却至室温再取出备用。 清洗烘干好的填料小知识:并不是所有的填料都可以回收使用的,例如:碎裂、死吸附严重或者被碱液溶解的填料无法二次使用。复活步骤三清洗弹簧柱部件、装柱并检测(以50*700mm的弹簧柱为例)1. 清洗部件及装柱(具体过程请参考之前的文章➩《弹簧柱装填秘籍》)2. 弹簧柱性能测试:测试柱效和拖尾因子。测试条件:流动相:纯甲醇(制备级);流速:80mL/min;波长:254nm;样品及进样量:1mg/mL的萘-甲醇溶液进样2mL。下面是回收的LP-C18填料重新装柱后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柱效大于4.4万/米,拖尾在1.06左右,保留时间稳定,高于新柱出厂标准,弹簧柱复活成功!月旭科技是Dr.Maisch在大中华地区的弹簧柱和装柱机du家代理服务商,了解更多内容
  • 鞠熀先:我国生命分析化学正待“整体跨越”——访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
    生命分析化学是随着生命科学发展以及当今人类健康需求而兴起的研究领域。如今,高灵敏、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生命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础。   早在1992年,刚刚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鞠熀先教授就开始将生命分析化学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乃至后来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分析化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担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现在的“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伴随着近20年研究工作的发展,鞠熀先教授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了鞠熀先教授,所谈话题涉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的情况,以及其对于生命分析化学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 “多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众多成果,成果转化有待突破”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包括于2004年成立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年来该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应用、产业化情况如何呢?鞠熀先教授对于生命分析化学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又有哪些想法呢?   鞠熀先教授首先介绍了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等。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定位于以生命物质为对象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即抓住从生命体系中提取信息这个“核心”,聚焦于生命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测试方法学的基础研究。   目前,实验室形成了如下四个研究方向:(1)生命分析新方法的共性基础——生物分子界面行为 (2)生命分子的功能与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生物分子识别 (3)高灵敏高通量生命分析的关键技术——微纳尺度生物分析 (4)生命分析化学的重要应用——疾病标志物甄定与检测。   “实验室多年来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非常想产业化,尤其是我们第四个研究方向的成果——疾病标志物甄定与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鞠熀先教授现已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有100多篇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课题于199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经进行了12年的研究。该研究发展了肿瘤诊断方法学、诊断系统,研制出多个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标志物检测芯片和传感器,建立了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经过血清检测,并与当前临床检测通用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肿瘤标志物多通道电化学检测仪   “但是,临床诊断技术的产业化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和不断的投入,而一些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更多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资金投入上也有一定的困难。”   据鞠熀先教授遗憾地介绍,“这些成果还没有商品化。一是因为没有已获得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来生产推广 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医院、病人们更多的信任进口仪器的检测结果。”   但是,鞠熀先教授仍是信心满满的说道,“相信总有一天,那些好的、经受了考验的技术成果一定会产业化的。” “第一次承担973项目,期待生物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取得突破”   2009年7月,由鞠熀先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973项目“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立项,课题组随即展开工作;2010年3月,该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召开。该项目的重大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目前进展如何?鞠熀先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呢?   据鞠熀先教授介绍,该项目以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警为导向,结合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学、光电子学和分析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通过分子设计,发展核酸适体、分子印迹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等仿生分子识别体系,开展仿生分子识别方法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该项目拟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分别是:(1)仿生分子识别体系的弱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识别探针的设计与筛选;(2)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甄定及致癌分子机制;(3)高灵敏仿生分子识别成像与传感方法及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基础。   该项目所设置的“5”个课题是:(1)仿生分子识别体系识别机制的基础研究;(2)核酸适体分子识别体系的设计与生物标志物甄定;(3)分子印迹识别体系与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与性能研究;(4)基于仿生分子识别的传感与成像方法研究及其系统设计;(5)仿生分子识别体系用于癌症早期诊断与预警的基础研究。   2011年8月该项目举行了中期总结汇报会,专家们对该项目的前期执行情况一致表示肯定。两年来,项目组共发表246篇论文,其中57.5%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刊物(142篇),申请专利14件,获授权专利4件,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5项,并出版英文专著1部。项目紧紧围绕仿生分子识别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甄定与检测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利用仿生分子识别体系弱相互作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新原理,发展了一系列理论分析方法 建立了核酸适体通用筛选平台;获得了能够特异结合乳腺癌细胞、胃癌细胞、肝癌细胞、和乙肝病毒核心蛋白、肝癌相关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核酸适体;构建了多种纳米识别探针及其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多种癌症标志物或癌变细胞的快速检测。 微流控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   另外,鞠熀先教授谈到,这个项目是他第一次承担的“973”项目,也是他第一次担任首席科学家。作为首席科学家,鞠熀先教授承认,身上的压力很大,项目最初提出的科学目标要实现、主要研究任务要完成,需要及时了解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展,想办法使各课题组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工作,向着一个方向“走”。   在该项目中,鞠熀先教授另一个自豪的事、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项目申请时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只有鞠熀先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过两年的时间,项目组有3位研究骨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获省部级人才项目,研究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 鞠熀先教授谈生命分析化学5大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30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正赋予生命分析化学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么,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目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目前文献以及一些新闻资讯中,生物分析化学与生命分析化学两种叫法都存在,而两者之间的分别还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关于此点,鞠熀先教授首先介绍,“生物分析化学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是很通用的名称,但现在我们更多的提生命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主要发展生物物质检测方法学,而生命分析化学的范围更广,它还包括生命体系、生命过程中各种成份、结构单元间相互作用、识别及其信号提取的研究。”   最后,鞠熀先教授从5个方面为我们归纳了近年来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1)生命物质与界面行为基本问题的研究是生命分析化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生命过程大都发生在“界面”上。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拓展到多尺度仿生功能界面的构建与表征;生物分子的界面行为及构效关系与生物传感;时空限域体系中生物分子的界面行为;智能仿生界面的构建与界面生物分子电子传递、能量转换与生物能的利用等。   (2)新型生物探针设计与生物分子定量动态分析研究。生物分子探针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   (3)微流控生物分析芯片系统研究。微流控技术是当前正在急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科技前沿领域之一,其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化方面的优势也将为生命分析化学众多领域提供最为有效的手段。   (4)生物复杂体系分析。当前各种组学研究已经兴起。其中,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当今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而高效样品制备、高分辨分离、高灵敏检测、高通量鉴定和时空分辨表征是复杂体系分析的重要发展趋势。   (5)高灵敏、高通量、时空分辨的疾病诊断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制,疾病诊断、预警、治疗和发病机制,生命过程的揭示与生命分析化学密不可分;而分离检测方法与技术的进步则对生物靶标的鉴定与发现、生物药物分子的纯化和制备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当今国际该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研究具有高灵敏、高通量、动态化的生命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已成为推动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极富挑战性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将成为科技界特别关注的主题。 创新研究群体在2011年9月召开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合影   后记   采访中,鞠熀先教授多次提到生命分析化学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困难,他也多次与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打过交道,鉴此,鞠熀先教授指出:   (1)国内相关企业一定要有耐心,眼光要放长远。例如,厦门一家由美国华人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其2001年建立,但直到2008年公司才开始盈利,也就是说该公司曾有7年的时间是不挣钱的,但现在该公司每年有几个亿的收入。   (2)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小,相互间重复生产、恶性竞争。例如,江苏的一个县生产同类分析仪器的注册公司达数十家,结果是公司收入、利润越来越少,进而不能更新产品,更不要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相关政策应更加严格,例如注册公司时,注册资金额、拥有的创新产品技术的数量等应有所限制。   (3)国内企业应该加强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并不是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还要借助科研机构的技术平台,发挥企业懂市场、懂管理的优势,做好产学研合作。目前国家在科技研究方面投入大、项目多,但是企业也要加大投入。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鞠熀先教授简介   鞠熀先,1964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1986、1989、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6-1997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3年聘为南京大学副教授,1999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5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2008年任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2009年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鞠熀先教授曾为爱尔兰国立大学、德国Potsdam大学和Münster大学短期访问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该群体于2008、2011年以优秀成绩两次获得延续资助),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成为“973”计划《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与生物分析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和临床分子诊断。发表论文372篇(SCI刊物323篇,3.0刊物199篇,5.0刊物110篇,其中Anal. Chem. 32篇);专利21件(15件授权),中英文专著、教材7部(其中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社各1部),应邀为国外6部专著和国内3部著作撰写专章各1篇;论文被SCI刊物他人引用6933次(单篇最高226次,他人与自引共7669次),h-index为49。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一等奖(合作)1项等。   兼任《Electroanalysis》、《Sensors》、《Anal. Lett.》、《中国科学:化学》、《Chin. J. Chem.》,《分析化学》6个SCI刊物编委,以及《Curr. Trends Biotechnol. Pharmacy》、《Am. J. Biomed. Sci.》、《World J.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World J. Critical Care Medicine》、《World J.Clinical Pediatrics》、《World J. Methodology》、《Current Chemical Research》、《SRX Chemistry》、《分析科学学报》、《药学学报》、《中国肿瘤外科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传感器》、《分析试验室》和《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等18个学术刊物的编委。   已培养博士36人、硕士37人、博士后5人(两位留学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4人(晋升教授13人)。目前研究组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留学博士后1人、高级访问学者4人,在读博士生11人、硕士生14人。
  • 农业部进一步加强高风险农药管控 氯磺隆等7种农药列入禁限用范围
    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决定对氯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这是农业部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出台的又一有力举措。   公告显示,自2013年12月31日起撤销氯磺隆所有产品和甲磺隆、胺苯磺隆单剂的登记 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自2015年7月1日起撤销甲磺隆和胺苯磺隆的原药及复配制剂登记 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保留甲磺隆的出口境外使用登记,企业可在2015年7月1日前,申请将现有登记变更为出口境外使用登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福美胂和福美甲胂的农药登记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登记 自2013年12月31日起,撤销农药登记证,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登记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登记 自2014年12月31日起,撤销在蔬菜上的登记,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据了解,此公告生效后,我国禁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38种,限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21种。
  • 欧盟建议修改除草剂酰嘧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2011年7月20日,欧盟建议修改除草剂酰嘧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l 将其在猪肉、脂肪、肾脏、肝脏和可食用的内脏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0.01 mg/kg修改为0.02 mg/kg   l 在牛肉、脂肪、肝脏、可食用内脏和牛奶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0.01 mg/kg修改为0.02 mg/kg   l 牛肾脏中由0.01 mg/kg修改为0.15 mg/kg   l 将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秸秆中限量标准设定为0.05 mg/kg,   l 新鲜草饲料中限量标准为1.5 mg/kg,   l 干草中限量标准为0.05 mg/kg。
  • 《分析化学》出版黄本立院士90华诞专辑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uploadfile/20107/201072710521564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祝贺黄本立先生90华诞 /p p   黄本立先生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先生1945-1949在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是我国著名的光谱化学家。先生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2003年获“福建省优秀专家”和“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称号,2011年被授予“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获“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2015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培养了多名原子光谱/质谱博士和博士后。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1995)、Analytical Sciences(2000-)等多种国际期刊顾问编委等。 /p p   黄本立先生年幼时,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又碰上旧中国受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虽生活颠沛流离,却毫不气馁,辗转广东、香港、广西、广东奋发求学,最后考入岭南大学,靠半工半读,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在岭南大学他不但学业成绩优异,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得到了众多老师、同窗好友的帮助,而且得到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的亲身指导。临近广州解放时,岭南大学有些老师跑到香港或设法出国去了,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说:“We will stay here to do our job and do it well.”老师的教导重锤般地敲击着黄本立年轻的心灵,让他深受感动并牢记心头。强烈的爱国热忱使黄本立等不及毕业,毅然放弃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和几位同学一起踏上了北上“革命”的道路,来到急需理工科人才的东北重工业基地,融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 /p p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到了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当时东北的钢铁、冶炼、地质勘探等产业部门急需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刚建立的新中国基本上是空白。黄本立毅然地投身到急需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中去。起初,在实验条件十分缺乏的情况下,黄本立修复、调整废旧小型摄谱仪,并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他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我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1955年,黄本立转向了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1957年,黄本立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专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p p   1954年,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根据当时国内光谱分析研发、推广和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急迫需求,邀集国内高校、科研单位、产业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起“学习”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装置、技术和方法,即光谱学习会。黄本立当时负责编写照相(感光)材料测光部分教材。没想到光谱学习会与会代表竟达6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是副教授、高等技师、系主任、化验室主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好比是我国光谱分析事业的火种,对其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1960-1963年黄本立又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开办的光谱物理训练班的教学,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光谱分析科研、教学、应用等方面的重要骨干。 /p p   正一头扎进光谱分析研究之中的黄本立,遇上了“文革”清理阶级队伍,他也没能逃过一劫。黄本立被怀疑是“九国特务”而被隔离审查达9个月之久。在审查期间,他饱受各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苦,熬不过时也曾想一死了之,但是一转念又想这样如何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忘思考光谱分析。每当“看管人员”看见时而在冥思苦想、时而挥笔疾书时,都以为黄本立是在想问题、写交代 而实际上,他是在琢磨光栅公式、考虑“光量计”用的双金属温度补偿的设计。他算出了一个有三位数的三角函数表,用这个表把所需要的数据计算出来。这些数据的一部分被用到后来出版的《发射光谱分析》一书中。 /p p   虽历经磨难,但却矢志不渝。黄本立从“牛棚”出来,在“靠边站”时期,研制成了国内第一台钽舟无焰原子吸收装置。他还密切关注当时国际上刚刚上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型光源,努力积极收集研究资料,为后来ICP新型光源的大发展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75年起黄本立从事ICP新型光源光谱分析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从事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和我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ICP-AES定值分析工作,以及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 /p p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黄本立先生一家响应中科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应厦门大学时任校长田昭武院士和吴存亚教授之邀调到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要从零开始,凭着对光谱事业的执着和惊人的毅力,黄本立团结着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研人员不足,他利用刚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分析专业博士点招收博士生,并争取了多名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 没有仪器,黄本立向自己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人家退货的ICP原子荧光仪,修好给研究生做实验,同时争取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大中型光谱仪和一些其他仪器的捐赠,为在厦门大学开展光谱分析研究工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实验室,并与分析化学教研室的其它实验室一起联合发展成为“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对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p p   上世纪80年代末,黄本立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可以不必使用硼氢化物并便于实施自动化。该项成果于1991年在国际光谱会议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诸多关注和追踪研究。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90年代,黄本立指导学生开展强电流微秒级脉冲(HCMP)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原子/离子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使普通的商品空心阴极灯(HCL)的离子谱线发射强度比常规脉冲供电时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而原子线的强度也有所提高。后来又将这一技术改进后用到短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仪器上,获得了很大成功。此项工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数次作特邀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文章发表后,被国际上许多科学家采用,并有国际知名教授Harrison教授、Hieftje教授等先后专程到实验室参观与访问。 /p p   2003年,年近80岁的黄本立先生代表我国化学、物理和光谱三个学会在西班牙申办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CSI),为我国第一次赢得了CSI的举办权。2007年,CSI XXXV在厦门成功举办,为国内同行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同时推动我国谱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p p   当下,耄耋之年的黄本立先生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良好,思维敏捷,他还在为光谱分析默默地奉献着。他仍然每天坚持上班,阅读大量文献,还会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发给后辈。他也常常和课题组老师讨论学术问题,应邀出席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或给学生做专题性讲座。近四年来,他每年给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营员做讲座,一次又一次鼓励青年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厦门大学王秋泉、林峻越 供稿)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仪器信息网曾于2010年采访了黄本立院士,黄院士回顾与展望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发展。 /span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727/045574.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 /strong /span /a /p p br/ /p
  • Dr. 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简介
    什么是弹簧柱和装柱机呀?DAC和弹簧柱到底有什么区别呀?现在正好要说呢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颜值篇Dr.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是较先进的装柱解决方案,由于内置动态轴向压缩专利技术,可以脱离装柱机而使用,保持动态轴向压缩的特点,变得使弹簧柱变得“可移动”,面板控制,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一机多柱使用,节省经费。MODcol® MultiPacker® 25~70mm规格MODcol® MultiPacker® 50~150mm规格专业紧凑的工业设计极大的缩小了机身的体积和重量。● 可拆卸的装柱设备(设备可通过任何标准的80×200厘米门)。● 4个脚轮方便设备的移动,搭配脚轮锁死装置和基座固定器,一个人即可完成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品质篇高质量的硬件● 简单快速的弹簧柱装填。● zui先进的性能和安全保护功能。● 设备高效灵活且操作简单易学。部分弹簧柱还可以外加水浴控温柱套,确保需要精zhun控温的制备分离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综合优势都可以实现性能、生产力和安全性的提升。● 拆装方便。● 使用灵活可以装填不同的填料。● 柱管规格多样,满足不同实验要求。能够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物分离纯化、合成药的zui终纯化、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等。高质量的填料填料基质稳定性高,使得分离能力和批次间的稳定性均符合高质量填料的要求。服务篇月旭科技液相色谱系统每个模块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测试,服务工程师在仪器安装完毕后会对用户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每一台仪器买的放心,用的舒心。我们除了提供一liu的色谱仪器及色谱耗材外,还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团队,为您提供综合的一站式分离纯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月旭科技为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服务。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你种草了吗?
  • 这些问题会影响弹簧试验机寿命
    弹簧试验机是专门测试弹簧的仪器。弹簧生产出来后,在使用之前,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因为弹簧多数是使用在机械、车辆上面的主要部件,如车辆上的弹簧,如果装在车上的弹簧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随便装在车辆上面使用,性能没有达到要求,那就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再如用于避震的弹簧,因为性能的衰退,使得车辆失去平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此总结出弹簧试验机的主要作用是对拉簧、压簧、碟簧、塔簧、板簧、卡簧、片弹簧、复合弹簧、气弹簧、模具弹簧、异性弹簧等精密弹簧的拉力、压力、位移、刚度等强度试验和分析。弹簧试验机作为高精度检测仪器,在选购时一定要检查好弹簧试验机的内部配置,内部的配置直接影响了弹簧试验机本身的使用寿命,在很多时候弹簧试验机都是由某一部分部件的损坏导致了弹簧试验机不能运转.1.主机刚度,是主机能够承受的比较大限度,同吨位看上去很小的千万不要买,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形,直接就废弃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这个记住选择时一定要谨慎处理.2.就是滚珠丝杠,珠丝杠是弹簧试验机的关键所在,正因为有了它设备才可以运转起来,它在里面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如果购买的话一定要确定是滚珠丝杠,不要梯形丝杠。3.电机方面,有很多人都选择国产电机,主要是便宜,但是质量和精度上相对来说不如进口电机,所以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电机一定要进口伺服电机,因为这款电机在检测设备中的口碑和质量还是不错的。4.弹簧试验机夹具、其实夹具不一定要用液压的,除非你弹簧试验机测的试样的重量特别大,因为这样对人工不好操作的情况,而手动的夹具就不同了,相对来说使用方便,操作更可靠些,所以目前夹具行业畅销的就是手动夹具了,对设备更人性化。
  •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蔡麒、黄静、Yap Swee Lee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介绍 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Levitt 等报道,氯磺隆(chlorsulfuron)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麦类与亚麻田大多数杂草。紧接着开发出甲磺隆,随后又开发出甲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阔叶散、苄嘧磺隆等一系列品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极高,属于超高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用量很低,其用药量由传统除草剂的公斤级降为以克为单位。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 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开发,带来了相应的环保问题。主要表现为除草剂的毒性问题、残留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磺酰脲类农药的高效性,微量即可产生良好除草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就会对环境和其他作物产生危害。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品种,如氯嘧磺隆、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在土壤中主要通过酸催化的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而消失,土壤的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对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均有很大影响。 本文介绍了使用沃特世公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和串联质谱(MS/MS)分析16中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方法。 2004年沃特世(Waters® )推出的ACQUITY UPLC® ,使用了具有1.7&mu m 颗粒粒径固定相的色谱柱,可以在高压下使用(最大压力 15,000 psi)。高压与极细颗粒的结合提供了快速、高分离度的分离,提高了灵敏度,减少了基质干扰。 2008年沃特世推出的Xevo TQ MS是新一代的串联四极杆质谱,改进了离子源的设计,改善了离子化效率,提高了灵敏度。Xevo TQ MS由于采用了专利的Scanwave技术和MS、MS/MS快速切换技术,大大改善了传统四极杆在进行MS Scan和Daughter Scan灵敏度低的问题,并且增加了实验选择性。 使用UPLC/Xevo TQ 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方法仅需要6分钟,而常规HPLC分析时间需要超过40多分钟的,因此UPLC更快的运行速度不仅提高了仪器的高通量,也减少了方法的开发时间。 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 以及新一代串联四极杆质谱仪Xevo TQ MS 实验部分 色谱条件 系统: ACQUITY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色谱柱: ACQUITY UPLC BEH C18,1.7um, 2.1x50mm P/N: 186002577 流动相A: 10mM AcNH4&bull H2O (含0.1%甲酸) 流动相B: 乙腈(含0.1%甲酸) 流速: 0.5mL/min 柱温: 35 ˚ C 进样体积: 5 µ L 分析总周期: 6 min UPLC梯度 质谱条件 MS系统: Xevo TQ MS 串联四极杆质谱仪 离子化模式: ESI+ 毛细管电压: 1.0Kv 源温度: 150 ˚ C 雾化气温度: 450 ˚ C 雾化气流速: 800L/h 锥孔气流速: 50L/h 碰撞气流速: 0.18ml/min 多反应监测条件如表1所示 表1:ES+模式下16种磺酰脲除草剂MRM离子对参数 结果和讨论 图1给出了16种磺酰脲除草剂在UPLC中的分离色谱图。6分钟可以完成16种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与普通 HPLC 40min-50min 的分析时间相比,缩短了将近7倍,大大增加了实验室样品的通量,同时节约了试剂成本和人力成本。分析时间大大缩短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高效的分离能力。从TIC色谱图上可以得到14种基线分离的色谱峰,另外两种由于极性相似度非常高,没有基线分离,但是通过质谱MRM通道可以完全分开,因此本方法在寻求快速分析的同时,兼顾了色谱分离的要求,降低基质影响的效果。 图1:16种磺酰脲除草剂TIC图 图2,图3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卞嘧磺隆(Bensulfuron)和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在浓度范围1-200ng/mL的标准曲线,本标准曲线是用溶剂空白以及相应浓度标准检测绘制的。图 2. 卞嘧磺隆(Bensulfuron)标准曲线 表 3. 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标准曲线 表2给出的是16种磺酰脲除草剂1ppb的信噪比(Peak to Peak)和 1,5,10,50,200ng/ml的线性相关系数。 表2. 磺酰脲除草剂的1ppb信噪比和线性相关系数 图4给出的是最低检测限浓度(0.01ng/ml)附近的化合物谱图。从分析结果来看,仪器的标准检测限除苯磺隆外基本可以达到0.01ng/mL甚至更低。 图4. 16种磺酰脲除草剂0.01mg/mL谱图 结论 ACQUITY UPLC系统提高了磺酰脲除草剂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运行时间显著缩短。现在科学工作者们已经跨越了传统HPLC限制的障碍,可以使用UPLC将分离化学延伸和扩展到更多应用中。
  • 土壤普查丨谱育科技LC-MS/MS为您解答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检测难题
    背景磺酰脲类农药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以其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等特点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随着该类除草剂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农作物、环境、土壤和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关注。2022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文件,规定磺酰脲类除草剂纳入普查监管范畴。本文依据农业行业标准《NY/T 1616-2008 土壤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谱育科技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出限,定量限,灵敏度等符合标准要求,为普查开展提供强力的国产三重四极杆质谱产品支持。仪器部分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616-2008 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氮吹平行浓缩仪和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进行前处理。搭载UHPLC 51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EXPEC 5210 LC-MS/MS 是谱育科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下,创新研制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具有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集高性价比与可扩展性于一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学司法检测,生物医药和环境领域。EXPEC 570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可自动完成固相萃取全过程(柱活化、上样、柱淋洗、柱干燥、柱洗脱等),自动完成柱切换等功能,实现批量样品的处理。EXPEC 520 氮吹平行浓缩仪是通过水浴加热及利用氮气的快速流动打破液体上空的气液平衡,从而使液体挥发速度加快,达到快速浓缩溶剂的效果。实验部分液相和质谱条件:典型谱图与标准曲线:15分钟即可获得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色谱图。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混标的色谱图(1ng/ml)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线性系数R均在0.999以上,部分物质标准曲线图如下:部分农残化合物峰图结果(2ug/L)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算所得各目标物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优于标准检出限要求约50-200倍。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总结EXPEC 5210 LC-MS/MS充分发挥高灵敏度,抗污染等优质特性,配合谱育科技高效前处理设备,15分钟内快速分析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灵敏度,定量限,检出限满足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 好丽友蛋黄派等食品检出含铬 暂无判断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明胶在食品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软糖、蛋黄派、速冻汤圆均用到明胶。几乎所有需要增稠的食品,都会看到它的身影。尽管食用明胶本身没有违规之处,但一些消费者总是难免有“心理障碍”。   近日,记者在南京市场上随机选择了三种食品,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莓果口味),委托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进行铬含量的检测。在拿到了检测结果之后,记者却犯了难,在食品安全专家的帮助下,对照了目前国家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发现无法找到铬是否超标的答案。   探访   乳类制品常用到明胶   走进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各种预包装食品中,“明胶”是很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各种酸奶、调制乳、乳酸饮料都会用到明胶。但乳类制品的增稠剂并不仅限于明胶这一种,果胶、卡拉胶、黄原胶、海藻酸钠都是常见的增稠剂,起着和明胶类似的作用。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除了乳类制品会用到明胶,还有很多甜点、饮料也会用到明胶等增稠剂。几乎每种软糖的配料表里都有明胶,在一些蛋黄派、巧克力派中也有含明胶。在速冻产品区,一些汤圆、雪糕的外包装的产品配料说明中,明胶也赫然在列。   4月20日,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莓果口味),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省科技厅下属的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对这些产品中的明胶进行检测。   实验   检测铬,能间接证明明胶质量   购买好三种食品后,记者带着它们来到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受理大厅的工作人员首先在计算机上清晰地记录着样品的来历:送检厂家,生产批号,送检日期……随后,样品被送进实验室,正式进入实验流程。   为证明这些食品中添加的明胶是否安全,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从检测食品“体内”的铬开始。   为什么要检测铬?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的专家介绍,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的差别从外观是难以看出来的。由于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的混合物,它没有固定唯一成分,目前国内尚无标准方法检测确认工业明胶,在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上,工业明胶的检测方法一栏显示“无”。   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一旦进入到食品中,如果再想从实验检测“倒推”出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难。专家介绍,原因是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的本质区别,在于皮革在工业加工鞣制时使用含铬的鞣制剂,会导致铬残留,使用这种“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目前只能通过检测明胶产品或使用明胶的食品中铬含量及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橡皮糖检测须“上刀山下火海”   来到实验室,实验人员依据《食品中铬的测定》要对样品进行处理。以橡皮糖为例,首先要在高精度的天平上称重,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同样一批样品,要分别检测两次。   接下来的时间里,橡皮糖的日子可不好过,要经历“上刀山下火海”的考验。首先要让橡皮糖在热水中溶解成液体。溶解后,橡皮糖进入到第二个环节,让铬离子从溶液中“跑”出来。   实验人员将橡皮糖液体放入消解罐,倒入一定量的硝酸,泡上一段时间后,橡皮糖溶液连同硝酸会被转送到高温设备室,那里摆放着微波消解炉。通过微波的作用,消解罐中的温度会升高、压力也会增大,橡皮糖中的铬离子就会“游离”出来,进入到硝酸溶液中。   在微波消解炉中消解后,消解罐中的液体变得纯清透明,橡皮糖中的铬离子都“跑”到硝酸溶液中。工作人员打开消解罐的盖子,放在加热台上,用120℃的恒定温度“烤”着小罐子,使罐内的硝酸挥发出去,只留下铬离子。   实验人员向消解罐中再次加入溶液,并准确定容到一定体积。留在罐中的铬离子立刻溶入其中。随后,这份溶液被倒进上样杯,放到原子吸收光谱仪上。   这也是本实验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光谱仪一端是电脑,一端是自动检测机器。一根探针伸入到上样杯中,抽出液体,将溶液点入石墨管中。光谱仪在短时间内内将石墨管加热到2700℃。   “铬的沸点超过2600℃,在2700℃的环境中,铬离子已经变成了铬蒸汽。”这时电脑屏幕上已经自动显示出此次检测的数值。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一个上样杯中的液体要抽取三次,分别检测后取平均数值。整个过程需要5、6个小时。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产品批号 铬含量   龙凤汤圆(鲜肉) 1204107 20111215f02Z 0.07mg/kg   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莓果口味) 1204106 20110930B692 0.47mg/kg   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 1204108 20120207B2 0.13mg/kg   结论   送检的三种样品中均含铬   然而,拿到了检测报告,记者在对照国家标准时发现,《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没有对汤圆、橡皮糖和蛋黄派的中铬含量进行规定。   在标准中,根据食品中铬的限量指标,只规定了粮食、豆类、薯类、蔬菜、水果、肉类(包括肝、肾)、鱼贝类、蛋类、鲜乳、乳粉这十大类。其中鲜乳类的限量值最低,为0.3mg/kg,鱼贝类的限量值最高,为2.0mg/kg。而将汤圆、橡皮糖和蛋黄派“套入”这十大类的任何一类都不合适。   南京市质检院食品检验部副主任胡飞杰表示,目前,《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一部分食品(主要是农副产品)中的铬的限量,对于大部分加工食品国家没有关于铬限量的统一规定。仅有个别产品、个别质量标准中有铬的限量规定,如农业部标准《NY/T433-2000绿色食品 植物蛋白饮料》、《NY/T754-2011 绿色食品 蛋与蛋制品》 提到铬限量但以上两个是推荐性标准。   只能参照初级农产品标准   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从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这三个样品中的铬含量来看,量值是比较低的。只能判定所使用的明胶质量不差。   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的一位工程师说,现行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是2005年制定的,现在来看有些食品分类不够细化,都是针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分类,有些污染物的标准也需要调整。这位工程师也针对快报实验的三个样品分别查询了速冻汤圆、糖果和糕点的三种行业卫生质量标准,都没有对于铬限量的规定。   “其实国家目前正在修订有关标准,新的标准很快会出来。”这位工程师说,如果一定要判定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的铬含量是否超标,只能对照目前标准中的十类范围,进行初步的判断,也就是说这三个样品不能超过初级农产品的限量值。从实验结果看,好丽友蛋黄派(注心蛋黄派)、龙凤汤圆(鲜肉)和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铬含量都没超过目前国家规定的初级农产品中的限量值。
  •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化学试剂》编委会唁电   黄宪教授生前任《化学试剂》编委会副主任。黄宪教授30年来一直关注我国化学试剂事业的发展,从《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起就为提高刊物学术水平不懈努力.除亲自撰写发多篇论文以外,还提出许多宝贵建议。黄宪教授严谨认真的学术风范,赢得学术界和试剂业极高的尊重。2009年6月黄宪教授还在上海主持了《化学试剂》编委会、纪念《化学试剂》期刊创刊30周年、试剂发展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时隔仅仅数月,惊悉突然辞世.痛感化学试剂事业失去重要支撑力量。   黄宪院士不幸去世,《化学试剂》编委会和编辑部发去唁电并敬献花圈,表示深痛哀悼。   2009年6月黄宪教授在上海主持《化学试剂》编委会会议   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黄宪   黄宪院士193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51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958年任原杭州大学化学系助教,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黄宪院士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至半年前罹患重病,才离开了实验室。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仍然关心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化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年轻的长江学者,还有更多的从事化学事业的教授、工程师。他是一位受全国高校同行尊重、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楷模。他于1983年组织编著出版的《有机合成化学》一书,成为高等院校及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92年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有机合成》统编教材,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他的“追踪前沿严格要求,提高化学学科博士生质量的探讨和实践”项目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宪院士是我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开拓者,取得多方面创新性研究成果。他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潜心于有机合成新反应、新试剂和新方法的探索,发展了许多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学,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自己原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独特的固相反应和组合化学的研究,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并建立了杂环化合物分子库。   黄宪院士对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与大量心血。该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之一。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在告别辞中说,黄宪院士的逝世,不仅是浙江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化学界的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的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 聚焦3.15,海能在行动:鸡蛋中斑蝥黄的检测解决方案
    消费者权益日3.15黑名单之夜刚刚过去,消费安全不容忽视。无论你来自何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费者。今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消费领域一些失信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从晚会曝光的情况来看,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生产车间“辣眼睛”的辣条、“化妆”出来的“土鸡蛋”……针对以上问题,海能实验室迅速做出反应,为各位消费者总结了最新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晚会曝出部分养殖笼养鸡的厂商宣称可以使用“添加剂”斑蝥黄来让蛋黄颜色变深,从而将笼养鸡蛋“化妆”成土鸡蛋。而且他们并不担心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因为国家目前根本没有土鸡蛋、柴鸡蛋等相关标准。抛开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问题不说,这种方法“化妆”出来的土鸡蛋安全吗?首先我们需要来认识一下这种不太熟悉的添加剂。斑蝥黄又叫角黄素(Canthaxanthin),分子式:C40H52O2,化学名称: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但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甚微。随着人工合成斑蝥黄的工业化,其在饲料、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鸡鸭等家禽喂养斑蝥黄可以使其蛋类表皮变黄,蛋黄变成人们喜爱的橙红色。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利于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国于2016年提出了饲料中斑蝥黄的检测方法:NY_T 2896-2016 饲料中斑蝥黄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当当当当~海能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斑蝥黄含量试剂及材料正己烷、二氯甲烷、无水乙醇、丙酮、甲苯;正己烷-丙酮溶液(93+7):正己烷和丙酮按体积比93:7混合均匀。斑蝥黄标准品:CAS 514-78-3,纯度>90%,4℃避光贮存;斑蝥黄标准储备液:称取20mg斑蝥黄标准品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先加入20mL甲苯,室温条件下放入超声波清洗仪中辅助溶解15min,再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200μg/mL的斑蝥黄标准储备液;斑蝥黄标准工作液:准确移取斑蝥黄标准储备液,用正己烷准确稀释成浓度5μg/mL的标准工作液,即配即用。实验方法1、试样的采集与制备按GB/T 14699.1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四分法缩减取样。按GB/T 20195进行制备样品。粉碎后过0.45mm孔径的试验筛,混合均匀,装入密闭容器中,低温保存备用。2、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5g左右试样,精确到0.0001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摇匀,加入40mL二氯甲烷,放在50℃超声波水浴锅上处理30min,然后用快速定量滤纸过滤至100mL容量瓶中,于避光处用二氯甲烷定容。移取5.0mL滤液于10mL试管中,并在50℃下氮气吹干。残余物用2.0mL正己烷-丙酮溶液进行溶解,后用0.45μ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制的试样溶液。以上操作均在避光通风柜内进行。3、色谱参考条件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色谱柱:正相硅胶柱,长250mm,内径4mm,粒度5.0μm;流动相:正己烷-丙酮溶液(93+7);流速:1.5mL/min 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466nm;柱温:25℃。4、测定分别取20μL斑蝥黄标准工作液和试样溶液,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测定斑蝥黄的峰面积,根据峰面积计算滤液中斑蝥黄的浓度。实验数据斑蝥黄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嗜热型高活性DNA酶
    p   近日,南京大学的鞠熀先教授研究组在仿生分子识别与仿生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嗜热型高活性的DNA酶,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nbsp 上。博士生郭悦华为第一作者、周俊副教授和鞠熀先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组的博士生陈杰林、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程明攀以及法国勃艮第大学的David Monchaud教授参与了相关工作。 /p p   蛋白质具有温度敏感性,蛋白酶的催化性能与温度相关,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寻找、发现能够在极端环境如高温下仍具有高催化能力、高稳定性的仿生模拟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结构材料和G-四链体/hemin DNA模拟酶受到广泛的关注,已成为新型仿生模拟酶开发的重点方向。在G-四链体/hemin领域,由分子内G四链体/hemin形成的DNA模拟酶已在生物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热稳定性差,无法用于极端环境。基于四条链形成的四元G四链体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鞠熀先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进行碱基修饰,并对反应的离子进行筛选,提高了G-四链体/hemin的热稳定性,由此发现一种新型嗜热的高活性G-四链体/hemin DNA酶(图1)。该工作在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修饰不同的碱基,发现腺嘌呤(A)可以大幅度提高DNA酶的催化活性,为提高反应温度,模拟酶催化功能如活化能、pH依赖性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末端修饰腺嘌呤的四元G四链体结构在高温下不仅可以稳定存在,也可保持与hemin的结合能力及形成模拟酶后的催化活性(图2)。该工作探究了嗜热DNA酶在高温下的潜在应用:有效地去除污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小分子,在不同的有机溶液中这种酶也同样具有高催化活性。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9a9239f-4001-48cd-9c10-7d1cd7b9f869.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1.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底物反应的示意图 /strong /p p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ce392a11-f046-46e3-866b-49f66466e3e9.jpg" title=" 2.jpg" width=" 600" height=" 46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6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span /strong /p p br/ /p p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专注于仿生分子识别、仿生催化与信号放大的研究,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提出了多种仿生分子识别体系与信号放大策略,将仿生催化模拟酶用于生物传感,建立了系列性的生物分子高效的检测方法。在G-四链体/hemin领域,他们将其催化活性与该课题组首创的量子点电子化学发光传感结合,提出了蛋白质标志物的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将G-四链体/hemin与临位触接反应结合,建立了DNA与蛋白质标志物多种化学发光成像的检测方法。近日,该组系统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高了G-四链体/hemin DNA酶的活性(Chem. Eur. J.,& nbsp 2017,& nbsp 23, 4210),揭示了G-四链体的构效关系(J. Am. Chem. Soc.,& nbsp 2017,139, 7768)。 /p p br/ /p p 该论文作者为:Yuehua Guo, Jielin Chen, Mingpan Cheng, David Monchaud, Jun Zhou, Huangxian Ju /p
  • 中国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9330cc9-62db-4b7b-9512-4a9b7e0dcd27.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rong   一、齿轮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齿轮在工作时,长期受到变载荷的冲击力、接触应力、脉动弯曲应力及摩擦力等多种应力的作用,还受到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外来硬质点的研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极易损坏的零件,因此要求齿轮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为了生产出优质齿轮钢,一方面要求钢厂为用户提供淬透性稳定且适应用户工艺要求的齿轮钢产品,另一方面齿轮厂也要优化现有工艺,引进新工艺来提高齿轮的质量。 br/   与日本、德国、美国生产的齿轮钢相比,中国齿轮钢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钢的牌号未形成系列化,产品标准落后 钢的淬透性带较宽,国外钢的淬透性带已经达到4HRC,而中国在6-8HRC左右,并且不够稳定 钢的纯净度较低,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18)× 10-6,中国在(15-25)× 10-6左右,并且非金属夹杂物弥散程度不够,分布不均,大颗粒夹杂物较多 晶粒度要求不同,中国齿轮钢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 日本开发了低硅抗晶界氧化渗碳钢系列,可使晶界氧化层降低到≤5μm,而SCM420H等Cr-Mo钢为15-20μm 平均使用寿命短,单位产品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疏松等低倍缺陷在很小且芯部范围内,也是中国未曾研究的领域,因为低倍组织缺陷会对零件后续加工以及热处理变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p p   目前,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主体钢种仍是20CrMnTi,该钢种通常采用气体渗碳工艺,由于渗碳气氛中氧化性气体的存在,导致渗层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Si、Mn、Cr在晶界处发生氧化,形成晶界氧化层。晶界氧化层的发生会导致渗层Si、Mn、Cr等合金元素固溶量下降,降低渗层的淬透性,从而降低渗层的硬度并导致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进而显著降低齿轮的疲劳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手段: /p p   采用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真空渗碳可降低渗碳气氛中的氧势,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小渗碳层晶界氧化的发生程度 稀土渗碳工艺也可以降低晶界氧化程度,由于稀土优先在工件表面富集并择优沿钢的晶界扩散,而且与氧的亲合力远比Si、Mn、Cr高得多,它将优先与氧结合,阻碍氧原子继续向内扩散,从而有助于减轻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 /p p   通过合金设计,开发抗晶界氧化的齿轮钢。Ni、Mo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Cr元素次之,Mn抗氧化能力弱,而Si的抗氧化能力最弱(Si氧化倾向是Cr、Mn的10倍)。因此为减小晶界氧化并保证淬透性,在齿轮钢成分设计时,应适当降低易氧化元素的含量,特别是Si的含量,相应地提高难氧化元素Ni、Mo的含量。据报道,将Si、Mn、Cr分别控制在0.05%、0.35%、0.01%可以完全抑制表面组织异常,而且即使在1000℃也很少有晶界氧化的发生。 /p p   为满足汽车行业高性能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未来应重点开发:淬透性带窄的齿轮钢、超低氧渗碳钢、低晶界氧化层渗碳钢、超细晶粒渗碳钢、提高高温硬度和高温抗软化渗碳钢、易切削齿轮钢、冷锻齿轮用钢等。 /p p strong   二、轴承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轴承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精密机床、冶金设备、重型装备与高档轿车等重大装备领域和风力发电、高铁动车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轴承主要为中低端轴承和小中型轴承,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缺乏。与国外相比,在高端轴承和大型轴承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高速铁路客车专用配套轮对轴承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高档轿车及其他工业领域用的关键轴承上,中国轴承在使用寿命、可靠性、Dn值与承载能力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国外汽车变速箱轴承的使用寿命最低50万公里,而国内同类轴承寿命约10万公里,且可靠性、稳定性差。 /p p   航空方面: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国外正在研发推力比为15-20的第2代航空发动机轴承,准备在2020年前后装配到第5代战机中。近10年来,美国研发了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其代表性钢种为耐500℃的高强耐蚀轴承钢CSS-42L和耐350℃高氮不锈轴承钢X30(Cronidur30),中国则在进行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的研发。 /p p   汽车方面:对于汽车轮毂轴承,中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第1代和第2代轮毂轴承(球轴承),而欧洲已广泛采用第3代轮毂轴承。第3代轮毂轴承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有效载荷间距短、易安装、无需调整、结构紧凑等。目前,中国引进车型大多采用这种轻量化和一体化结构轮毂轴承。 /p p   铁路车辆方面:目前,中国铁路重载列车用轴承采用国产电渣重熔G20CrNi2MoA渗碳钢制造,而国外已经将超高纯轴承钢(EP钢)的真空脱气冶炼技术、夹杂物均匀化技术(IQ钢)、超长寿命钢技术(TF钢)、细质化热处理技术、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密封润滑技术等应用到轴承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轴承的寿命与可靠性。中国电渣轴承钢不仅质量低,而且成本比真空脱气钢高出2000-3000元/吨,未来中国需要开发超高纯、细质化、均匀化与质量稳定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取代目前采用的电渣轴承钢。 /p p   风电能源方面:对于风电轴承,目前中国还无法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基本依靠进口,3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国产化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为了提高风电轴承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了新型特殊热处理钢SHX(40CrSiMo),对于偏航和变浆轴承,通过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控制淬硬层深度、表面硬度、软带宽度和表面裂纹 对于增速器轴承和主轴轴承采用碳氮共渗,使零件表面得到较多稳定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30%-35%)和大量细小碳化物、碳氮化物,提高了轴承在污染润滑工况下的使用寿命。 /p p   为提高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转精度,未来需要进行轧机用GCr15SiMn和G20Cr2Ni4等轴承钢的超高纯真空脱气冶炼和轴承表层大奥氏体量控制热处理等技术的研发。日本NSK与NTN轴承公司分别开发了表面奥氏体强化技术,即通过增加表层奥氏体含量,开发出了TF轴承和WTF轴承,从而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6-10倍。 /p p   未来中国轴承钢的研发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p p   一是经济洁净度: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降低钢中的氧和钛含量,达到轴承钢中的氧与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6× 10-6和15× 10-6的水平,减小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与尺寸,提高分布均匀性。 /p p   二是组织细化与均匀化: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控轧控冷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夹杂物与碳化物的均匀性,降低和消除网状和带状碳化物,降低平均尺寸与最大颗粒尺寸,达到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小于1μ m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基体组织的晶粒度,使轴承钢的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 /p p   三是减少低倍组织缺陷:进一步降低轴承钢中的中心疏松、中心缩孔与中心成分偏析,提高低倍组织的均匀性。 /p p   四是轴承钢的高韧性化:通过新型合金化、热轧工艺优化与热处理工艺研究,提高轴承钢的韧性。 /p p strong   三、弹簧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弹簧钢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以及铁路行业。目前,中国弹簧钢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及特殊品种缺乏 中国弹簧钢在纯净度、抗疲劳性、表面质量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气门弹簧、铁路及重载货车专用弹簧等对弹簧钢性能的要求。中国高档次及深加工弹簧钢仍然依赖进口。进口品种主要为轿车用弹簧钢、铁道用弹簧圆钢、油泵阀门弹簧钢丝等。 /p p   虽然降低钢中氧及夹杂物含量是获得纯净钢的一种途径,但是要想得到零夹杂的弹簧钢比较困难,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晶粒细化的方法,是实现钢铁材料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的最有效方法。它利用钢中细小弥散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氮化物,作为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核心,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国内外已经对Ti、Zr氧化物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含钛氧化物是最理想的。在奥氏体晶粒内钛的氧化物质点成为针状铁素体有效形核地点,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成。但是,由于钢种成分的限制,钛氧化物冶金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最近几年开始对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可以利用稀土元素的强脱氧脱硫能力及产物熔点高的特点来研究稀土氧化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p p   汽车行业对悬簧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应力提高到1100-1200MPa,为此日本开发出添加合金来提高强度和提高耐腐蚀疲劳强度的钢材。中国弹簧钢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用钢性能需求,强度1200MPa及以上悬架弹簧产品用弹簧钢全部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为规避资源风险、降低成本和实现原材料的全球化供给,强烈要求使用标准钢(SAE9254)维持高强度,而且强烈要求提高钢的韧性,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喷丸硬化处理取代处理费用高的表面硬化热处理。喷丸硬化处理将压缩残余应力作用于表面,可提高抗疲劳强度,减小表面缺陷的影响程度,因此近年来将它视为表面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悬簧的设计应力也达到了1200MPa级。预计今后对高强度悬簧用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高强度、优良抗弹减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汽车悬架用弹簧钢是提高中国高端装备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有效替代进口的必然趋势。 /p p   所有弹簧产品中,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最为严格,特别是高应力及异型截面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近乎苛刻。例如,要求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 对氧化物、硫化物的夹杂物等级要求均达到0级 异型截面材料对曲率、长短轴等有特殊要求。目前,国外气门弹簧专用弹簧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瑞典,生产企业有日本铃木、三兴、住友、神钢钢线、韩国KisWire、瑞典Garphyttan等,几乎垄断了中国全部异型截面和高应力气门弹簧钢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新型发动机的开发,对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和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本开始采用2100-2200MPa的OT钢丝。在此情况下,不仅要调整合金成分,还要对现有制造工艺进行改进,低温弥散硬化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然而,低温弥散硬化后的弹簧形状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形状和尺寸的控制精度,控制整个制造工序中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开始引人关注。 /p p   未来,为满足高端弹簧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的发展需求,应不断开发高性能弹簧钢产品,一方面是向高强度方向发展,要求在高应力下同时提高疲劳寿命和抗松弛性能 另一方面是向功能性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耐蚀性、非磁性、导电性、耐磨性、耐热性等。 /p p br/ /p
  •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团队获江苏省2016科学技术奖
    p   2017年2月24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举行,隆重表彰为国家和江苏省科技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在获奖的187个项目中,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带队完成的“肿瘤相关标志物的识别与光电分析新方法研究”项目位列其中,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认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bc311ba-fb22-4bba-931c-5636a12c7bf9.jpg" title=" ef6d900a-4d7e-43e3-8ff8-cfbeae808dfd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大学陈骏校长与五位获奖代表合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10f51aae-9467-45b9-8707-4097a170cc61.jpg" title=" b7003af33a87e9505377375c17385343fbf2b49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 /p p   鞠熀先教授带队的“肿瘤相关标志物的识别与光电分析新方法研究”项目组自2007年以来,针对恶性肿瘤的诊治需求,在国家97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将分析化学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新成就有机结合,取得了优秀成果。该项工作授权发明专利3件,20篇主要论文SCI刊物他引1118次,单篇最高他引167次,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570次。得到广泛的正面评价和应用,表明该项目的原创性和鲜明特色,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p p   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共187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109项。6家企业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8名外籍专家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p p br/ /p
  • 饭店厨房变“化工厂” 色素染出鲜亮三黄鸡
    中餐自古就讲究色香味俱全,如今餐馆为了在色上吸引顾客,不惜走捷径,用化学色素来调色。"有些小餐馆在做三黄鸡的时候,将大量的柠檬黄等色素涂到鸡皮上面,看上去颜色很诱人,在糖醋里脊、红烧肉等传统名菜中也越来越多地用化学色素来塑造颜色。"4月10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王志兴讲师为记者展示了餐馆中四道常见菜:三黄鸡、糖醋里脊、红烧肉、桂花糖藕的自然烹饪方法和添加色素的烹饪方法,其中的颜色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现状   中餐也用上合成色素   走在超市随便拿起一个果冻、饮料,上面都会写着这样那样的色素和香料,很多消费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是出现在饭店餐桌上的色素却是没有任何说明,让人防不胜防。   " 目前在蛋糕的制作中,化学色素的使用比较普遍,像糕点中的一些水果点缀比如巧克力、草莓、猕猴桃等都是用色素调制出来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有甚者这些色素的使用逐渐蔓延到了中餐领域,像玉米馒头、红烧肉、三黄鸡等菜品都添加了合成色素。以前最普遍易用的发色剂是亚硝酸盐,在做肉菜之前,将亚硝酸盐放入肉里,炒出来的肉会很鲜嫩,颜色看上去也很鲜艳。   根据资料显示,被称为"食品化妆品"的色素已经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食品领域,在这些添加到食品的色素中,天然色素只占不足20% ,其余的均为合成色素。   赤橙黄绿啥色素都有   "现在大多数小餐馆里都会使用化学色素。"在市南一家机关食堂工作的高师傅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讲究颜色的菜品,厨师往往为了塑造出鲜艳的颜色,都会大量使用化学色素。"而这些餐馆中化学色素的来源也大多都是从南山市场上买到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台东南山市场,随便一家调味品专卖店都可以买到不同种类的色素,有专门用来做菜的,还有专门用来做糕点的,再就是添加在冰激凌和饮料当中的。"做热菜和做凉菜也不一样,一种是粉末状的,这个价格比较贵,但做出来的效果比较好,适合各种菜品,另一种是固体状的,这个价格便宜,适合做热菜,不过凉了之后会有凝固。"南山市场一位老板向记者介绍道。   大多数调味品店的老板甚至对于各种颜色的化学色素的用途都熟稔在胸,只要你说做什么菜,他们大多都会脱口而出告诉你该使用哪种颜色的色素。"要是做红烧肉等给肉类添色的,就用这种橙红色素,做出来是亮红的,要是做三黄鸡等腌卤的鸡鸭类,就用合成色素柠檬黄,做糕点上那些绿色点缀,或者做凉菜等,可以用绿色素。"老板谈起他店里的色素归纳道,"总之,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   餐馆一次买回去4桶   实际上,南山市场的化学色素大多没有光明正大地摆放在架子上,而是只有顾客有需要时老板才会拿出来,而且一些比较警惕的老板只卖给熟人。   4月9日上午10时左右,南山市场一家调味品商店里,各种不同的调味品摆满了架子,甚至包括之前一直热炒的一滴香。记者正在参观时,来了几个年轻人,看上去跟老板很熟悉的样子。"黄的和红的来3桶,绿色的来1桶。"原来这几个年轻人是一家餐馆的工作人员,正是来买做菜时添加的化学色素。   事后,记者在另一家店铺里得知,装的化学色素一桶1斤,85元,是很多餐馆里做菜常用的化学色素。"做菜用的色素有,只不过没有摆出来。"另一家调味品店的老板说,一般来说红色和黄色的色素卖得最好。"红色和黄色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既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混合使用。这两种颜色每天能卖一二十桶。"   "做菜的都清楚怎么用"   记者致电东莞市添之彩食品厂了解瓶装色素里的具体成分,对方告诉记者,以一瓶柠檬黄为例,里面的成分是合成柠檬黄色素、水、葡萄糖浆、山梨酸钾、甘油和黄原胶等成分。至于具体色素含量,对方称"这个是秘密,不能透露。"而至于具体用法,对方则直接称,"厨房里做菜的师傅都清楚怎么用,你放心好了。"   既然对方称这是可以使用的色素,那为什么市场上还一直藏着掖着呢?"这些化学合成色素是不能添加的,而且之前也查处过一些非法使用色素的餐馆。"青岛市卫生监督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现在这部分的管理职能已经交给食药监局了。随后记者又致电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称"国家有规定,餐馆中不能添加使用有关色素。"但至于具体的处罚措施,对方称并不清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表示,化学合成色素是有一定毒性的,使用时量最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记者了解到,一般使用的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而由于化学合成色素有性质稳定、染色效果好、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都是化学合成色素。它的生产方式从煤焦油中提取,或以苯、甲苯、萘等芳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其化学构成物质本身对人体有害,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如砷、汞、苯酚、苯胺、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实验   化学色素对比传统做法   既然化学色素的应用这么普遍,那么究竟添加了化学色素的菜品跟自然烹饪的相比颜色有什么变化呢?   4月10日上午,记者带着从南山市场买到的橙红色、柠檬黄、亮绿色三种化学色素来到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了烹饪实验,烹饪学院招生就业实训办公室主任讲师王志兴展示了餐馆中四道常用菜三黄鸡、糖醋里脊、红烧肉、桂花糖藕的自然烹饪方法和添加色素的烹饪方法,其中的颜色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 2019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全榜单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按照综合化学类、材料类、物理化学类、能源与可持续类、无机化学类、有机与药物化学类、环境科学类、分分析、生物与化学交叉等大类进行划分,在每个大类中按照论文的被引次数进行排序。将 2017、2018 年发表的论文在 2019 年的被引频次在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了通讯作者来自于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论文,后根据通讯作者的信息整理出“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列表。  近日,2019年榜单已陆续发布,仪器信息网将各类榜单进行了汇总,共有415位中国作者入选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列表。(以下名单无前后顺序)  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综合化学类 白若鹏重庆大学步文博华东师范大学曹荣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少永四川大学陈浩铭台湾大学陈大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烽西安交通大学陈涛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冠英哈尔滨工业大学陈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长伦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成会明清华大学-伯克利深圳学院池振国中山大学丁松园厦门大学范壮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冯玮复旦大学傅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建国武汉理工大学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何纯挺中山大学洪学传武汉大学胡文平天津大学黄飞鹤浙江大学黄鹏深圳大学吉岩清华大学姜波江苏师范大学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蓝宇重庆大学雷廷平华侨大学李兴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富友复旦大学李先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剑锋厦门大学李祥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叔全中南大学林伟英济南大学林静深圳大学刘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鸣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凤玉大连理工大学刘进轩大连理工大学刘碧录清华大学-伯克利深圳学院鲁统部天津理工大学马凤才辽宁大学潘国庆江苏大学钱国栋浙江大学渠凤丽曲阜师范大学沈明武东华大学石枫江苏师范大学施剑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史向阳东华大学宋术岩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宋春山大连理工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孙旭平电子科技大学孙耀华中师范大学孙世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萌涛北京科技大学谭必恩华中科技大学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童明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屠树江江苏师范大学王心晨福州大学王博北京理工大学王成亮华中科技大学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王飞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危岩清华大学闻利平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吴季怀华侨大学吴宇平复旦大学夏吾炯哈尔滨工业大学谢劲南京大学邢华斌浙江大学邢明阳华东理工大学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艺军福州大学许建斌香港中文大学徐建铁华南理工大学严锋苏州大学杨青西安交通大学余孝其四川大学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振涛南京大学喻国灿浙江大学(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法标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俞寿云南京大学曾海波南京理工大学张兵天津大学张志明天津理工大学张洪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亚杰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张华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锦北京大学张书圣临沂大学张强清华大学张泽会中南民族大学张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袁健东南大学张晓兵湖南大学张金龙华东理工大学张新波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赵娟中山大学赵勇河南大学郑炎松华中科技大学智林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江中南大学朱宏伟清华大学朱成建南京大学邹志刚南京大学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材料类包西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蔡孟秋湖南大学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陈光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陈玉金哈尔滨工程大学陈海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中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池振国中山大学丁辉中国矿业大学董显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杜淼郑州轻工业学院杜亚平南开大学段炼清华大学段吉安中南大学房晓勇燕山大学顾宏伟苏州大学顾晓重庆大学郭志光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奎华山东大学何农跃东南大学何军中南大学贺艳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胡陈果重庆大学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赖跃坤苏州大学李立宏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李东升三峡大学李建丰兰州交通大学李春电子科技大学李越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李春燕哈尔滨工程大学李卫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兴华西北大学梁瑞虹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春森郑州轻工业学院刘生忠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献明洛阳师范学院卢英杰郑州大学马录芳洛阳师范学院马建中陕西科技大学马忠雷陕西科技大学木士春武汉理工大学彭争春深圳大学渠凤丽曲阜师范大学单崇新郑州大学邵路哈尔滨工业大学邵光杰燕山大学邵进军南京工业大学宋延林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宋宏伟吉林大学孙旭平电子科技大学汤龙程杭州师范大学陶凯宁波大学王志飞东南大学汪宏西安交通大学王鸿静浙江工业大学王丽熙南京工业大学王海宇吉林大学王静中山大学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危岩清华大学魏志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吴竹莲西南大学吴明娒中山大学吴伟武汉大学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吴昊四川大学谢志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宏龙安徽理工大学闫培光深圳大学杨会静唐山师范学院杨志涌中山大学杨栋陕西师范大学易院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殷小伟西北工业大学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袁杰中央民族大学张小勇南昌大学张楷亮天津理工大学张晗深圳大学张浩力兰州大学张华新加坡赵乃勤天津大学郑敏长春工业大学周子渊中国农业大学周迪西安交通大学朱春玲哈尔滨工程大学朱满洲安徽大学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物理化学类张德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建荣浙江师范大学陈祥树江西师范大学陈红征浙江大学陈建中山东交通学院陈宝玖大连海事大学陈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戴洪兴北京工业大学董红军江苏大学董锦明南京大学高鹏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国华华东师范大学郭强辽宁大学绿源能源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郭三栋西安邮电大学侯廷军浙江大学胡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胡文平天津大学黄慧苏州大学黄敏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靳治良北方民族大学康振辉苏州大学李鑫华南农业大学李学兵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李朝晖福州大学李妍北京科技大学李庆忠烟台大学李永庆辽宁大学李先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学锋湖北工业大学刘温霞齐鲁工业大学刘阳苏州大学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治田武汉工程大学卢章辉江西师范大学马宁哈尔滨工程大学牟天成中国人民大学牛晓宇黑龙江大学牛承岗湖南大学潘勇西南石油大学萨百晟福州大学施敏敏浙江大学宋爽浙江工业大学孙志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予罕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孙振宇北京化工大学孙明磊东南大学汤文成东南大学田宝柱华东理工大学王风云南京理工大学王忠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王剑波北京大学王进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现堪萨斯大学)汪萨克金陵科技学院魏迎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波福州大学吴西林浙江师范大学吴再生福州大学徐安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运华天津大学徐赛大连海事大学严凯中山大学杨宗献河南师范大学叶青北京工业大学于雪莲中国地质大学袁忠勇南开大学曾光明湖南大学曾大文华中科技大学张金龙华东理工大学张泽会中南民族大学张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张小涛天津大学张华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赵景祥哈尔滨师范大学朱宇君黑龙江大学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能源与可持续类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曹少文武汉理工大学陈军南开大学陈立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陈煜陕西师范大学党锋山东大学董崇礼淡江大学杜红亮空军工程大学何良年南开大学何卫民湖南科技学院黄飞华南理工大学黄福志武汉理工大学黄洪伟中国地质大学康振辉苏州大学雷永鹏中南大学李福军南京大学李阳光东北师范大学李宝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亚飞南京师范大学李昌治浙江大学梁叔全中南大学刘生忠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兆清广州大学吕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马华空军工程大学南策文
  • 皇氏乳业水牛奶广告涉嫌虚假宣传
    编者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皇氏乳业正在积极进行全国性扩张。在上海的楼宇宣传广告中,皇氏乳业称摩拉菲尔“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 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倍”。但此宣传语却被发现与其招股书自相矛盾,被公众质疑涉嫌欺诈。那么水牛奶真如皇氏乳业宣传的 那么好吗?如此宣传难道只为普及知识?   广告与招股书自相矛盾   在上海的楼宇宣传广告中,皇氏乳业称摩拉菲尔“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倍”。上述广告中称,这些数据源于《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   但是,这些数据却与皇氏乳业2009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发布的招股书自相矛盾。招股书中援引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专家章纯熙主编的 《中国奶牛科学》的数据称,水牛奶中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钙、锌和维生素等,远高于荷斯坦牛奶,水牛奶含铁量为荷斯坦牛奶的82倍,含维生素A为 38倍,含锌为12倍。   皇氏乳业回应   皇氏乳业回应指出,公司宣传及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确实存在差异,二者采用的标准不同,公司在编写招股说明书时采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呈报 “中国发展奶水牛业的建议”的报告》中的数据。但在今年公司推出的广告宣传资料中,广告策划部门侧重从市场推广的角度对水牛奶与黑白花牛奶的描述采用了 《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这三本书中的研究数据的中间值。   水牛奶营养“甲天下”?   根据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专家介绍,牛奶主要的三大营养指标是蛋白质、脂肪和糖,进一步才能细化到维生素A之类的指标上,尽管水牛奶上述 的营养指标确实超过了普通黑白花牛奶,但是过分突出部分数据容易造成消费者理解上的问题,然而对于企业的产品而言,往往突出宣传部分,有益成分含量很高, 就可能达到了卖出高价的目的。   由此,律师指出,如果皇氏乳业广告中采用的数据是虚假的,皇氏乳业就可能涉嫌到了虚假宣传。   专家称越描越黑 方舟子质疑   “维生素A含量是普通牛奶的253倍,吹牛要不要上税啊?求方舟子科普。”网友“酱果果”,昨天在微博上向方舟子求助,并附上一张“摩拉菲尔水 牛奶”的广告宣传海报照片。广告海报这样表述:摩拉菲尔,人生第一杯水牛奶。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 倍。数据源于《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   面对“酱果果”的提问。方舟子马上诙谐作答:“—杯昔通牛奶含68微克维生素A,253倍就是17204微克,远远超过了维生素A中毒量(3000微克),甚至喝一口就达到中毒量,喝这种水牛奶究竟是在进补还是在吃毒啊?”   水牛奶“营养高”价更高   记者走访广州牛奶市场,发现广东生产水牛奶的只有一个品牌,该品牌的水牛奶220ml售价在3.5元左右,而普通的牛奶250ml价格为2.5元左右。   至于此次被质疑营养含量广告宣传或有水分的皇氏水牛奶,在价格上则表现得更“高人一等”: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在部分渠道,皇氏摩拉菲尔水牛奶12盒装售价为99元,当中每盒的规格为250ml,这也是普通牛奶的常规规格。   也就是说,一盒普通牛奶250ml只卖2.5元左右,而皇氏的水牛奶同样规格的一盒均价则为8.25元,价格已超过蒙牛高端产品特仑苏和伊利高端产品金典。
  • 黄敦鹏:质量也是计量检测机构成长的“生命线”
    p   从一个老牌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的内部校准实验室改制而来,15年间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全国性、军民融合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计量)到底有何成长“秘诀”? /p p   “我们始终坚持将质量作为我们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同。”3月12日,广电计量总经理黄敦鹏在接受中国质量报专访时,谈及广电计量发展的秘密武器只有两个字:质量。 /p p   据了解,广电计量的前身是一个老牌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的内部校准实验室,曾长期主要为集团内部军工配套服务,在集团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的时候为求生存被逼走向市场自谋生路,于2002年改制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广电计量刚成立的时候,只剩下9名员工,注册资本100万元,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以市场化为导向,坚守质量生命线,立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广电计量终于闯出了一条高速发展之路,营业收入持续10多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 /p p   目前,广电计量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全国性、军民融合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业务范围从单一的计量校准扩展到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环保检测、化学分析、产品全球认证、软件工程化服务、信息系统开发、测控仪器开发等一站式服务能力 在全国建有20个检测基地,实验室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保障网络。 /p p   “作为一家计量检测机构,我们的本质特点或者说关键点就是数据的准确可靠,只有客户信任你的数据,你才有价值和市场,每一份证书、一个数据都至关重要,我们的质量就是要保证证书、数据的可靠,经得起检验,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始终把数据放在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看成是我们成长的‘生命线’。”黄敦鹏说。 /p p   据介绍,广电计量在内部质量控制方面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独到做法,首先是在内部控制方面严防死守,用高标准严要求带来高质量,包括建立高于实验室认证的内部标准体系,同时在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用一套严格的运行体系保证质量。“我们知道,质量是需要成本的,我们这么做相当于要革自己的命,只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才有可能带来质量上的优势,成为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实验室。”黄敦鹏说。 /p p   目前,广电计量在全国建立了20个检测基地,所有的实验室都执行统一的标准,实施一体化垂直管理。管理体系、流程文件每年都接受20多次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的评审,请业内专家提意见而不断完善,千锤百炼来打造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质量控制也换来了市场的好口碑,助力自身不断成长。 /p p   除内部质量控制之外,给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这是广电计量的另一条质量“生命线”。“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给客户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也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重要方面。”黄敦鹏表示,围绕客户需求,构建便捷、周到的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自身也会不断发展壮大。 /p p   高质量的服务也换来了高收益的回报。比如广电计量先后参与国家级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项目,一方面在项目里提供检测技术报告 另一方面协助做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关的意见建议,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先后参与的长株潭耕地污染监测、河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等项目都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还比如他们为吉利汽车供应商的品质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服务保障体系,获得吉利集团的高度肯定。 /p p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检验检测市场也面临着深度改革的现状,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黄敦鹏充满信心。“计量检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各行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检测既是科学前沿领域,也是产业基础领域的支撑,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黄敦鹏说。 /p p   有机构曾经预测,我国计量检测行业未来每年将保持10~15%的复合增长率。面对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广电计量也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力争成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进入行业的前列。“近3年我们累计投入十几亿元进行实验室建设,今年还会继续扩充全国实验室基地和服务网络,既为国内的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提供参考案例,更为‘中国制造2025’,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强国梦做出我们的贡献。”黄敦鹏最后说道。 /p
  • 测谎新技术:眼球测谎仪识别谎言
    眼睛不会说谎(供图:CFP) 意识无法控制瞳孔大小(供图:Gettyimages) 新型眼球测谎仪(供图:Gettyimages) 意识无法控制瞳孔大小(供图:Gettyimages)    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木偶人匹诺曹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谎话显而易见。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话时我们的鼻子不会变长,但我们身体确实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有的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有的则要通过精密的测谎仪器才测试出来。日前,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测谎仪,通过追踪眼球运动来判断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   眼球细微变化反映内心波动   最近,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测谎工具——眼球测谎仪,即通过观察眼球运动的轨迹便能判断人是否说谎。研究人员让受测者在计算机上回答多个“是非题”,然后记录他们作答时的反应。眼球测谎仪的研究团队负责人、犹他州大学教育心理学家John Kirch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在撒谎的时候要比说真话时“多花一点心思”,因此说谎的人会有迹象可寻,比如:说谎者的瞳孔会扩张,而且需要更多时间来阅读题目和回答问题灯。这些细微变化都在瞬间发生,需要精密复杂的模型和测量系统进行区分判断。   John Kircher说,眼部追踪测谎技术和其他谎言识别技术在原理上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技术通常都是测量一个人撒谎时的情绪反应,根据人情绪波动的各项生理反应数据,推断人是否说谎。而眼球追踪测谎技术则取决于人对某些事件的认知所做出的反应,针对受测者的认知反应。眼部追踪测谎技术从成本上只需传统技术的五分之一,同时不需要在受测者身上附加设备 一般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操作眼部追踪测谎仪,而传统测谎仪需要特别受训的鉴定员来做检测。John Kircher相信他们的眼球跟踪测谎技术将来可以替代传统的测谎仪。   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瞳孔大小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神经眼科副主任医师杨晖表示,眼球测谎仪的应用原理在于人的主观意识无法控制瞳孔的大小变化。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开口,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它在亮处缩小,在暗光处散大。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   杨晖说,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他的内心难免会情绪波动,这时交感神经就会起作用,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等,所有的这一切变化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例如当一名男子面对着心爱的女子时,他可以做到表面不露声色,但他的爱意会使得他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波澜,瞳孔也就随之扩散。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则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例如缩小瞳孔以减少刺激、心跳减慢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等。“瞳孔的变化肉眼很难观察出,但现在已经研制出一些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出来。例如在医学上也会用一种红外瞳孔记录仪来观察患者的瞳孔收缩变化,以判断眼睛有没发生病变。”杨晖说。   眼球向右转动多为说谎信号?   除了瞳孔的变化,眼球运动的轨迹也是眼球测谎仪判断是否说谎的一个指标。孩子说谎的时候因为心虚,所以脸庞发红,眼神闪烁,经常往下看。但大人说谎不仅不会脸红,甚至可以伪装出一副坦诚无比的样子。怎么能够判断他有没有在说谎呢?   中国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学院认证的“NLP专业教练”邓隽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NLP的理论中,眼球转动的六个位置﹕右上﹑左上﹑右中﹑左中﹑右下﹑左下﹐每个位置都有不同的意义。在NLP中,右边代表将来,左边代表过去,上边代表视觉,中间代表听觉,下边代表感觉、理性思维,因此当眼睛转向左上方,表示在回想一些视觉上的记忆 眼睛转向左中方,表示在回想一些听觉上的记忆 眼睛转向左下方,表示在内心在进行一些理性思考,例如在思考 “3+3=?” 眼睛转向右上方,表示在思考未来 眼睛转向右中方,表示在想象一个声音,例如在想象询问某人问题时,对方会如何答复 眼睛转向右下方,表示正在体会一种身体上的感觉,例如体会着食指的感觉。   如果你想分辨出一个人是否说谎,可以问一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比如“那天你去买衣服的路上碰到了哪些人?聊了些什么?”如果对方不经思考就看着你的眼睛马上回答,他可能在讲述已经编好的谎言 如果他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说明他可能在回忆真实的情况 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转动,说明他有可能正在编造谎言。   邓隽元说,这个眼球运动反应心理变化的理论适用于绝大部分人,但不是所有的人。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左撇子,其左边和右边所代表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杨晖则指出,在两种情况下无法进行判断:一是如果被观察者得知会有人观察自己的眼睛时,他会刻意保持眼球不动,二是被观察者的眼球发生了疾病。   传统测谎仪:量化无形的心理变化   测谎原理   “测谎”并不是检测谎言本身,而是要检测一个人想隐瞒时的心理反应所引起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因此“测谎”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测试”,其基本假设就是被测者在说谎时,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以及一些行为上的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定位,面对这种道德冲突,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矛盾心理,进而导致自主神经的活跃 条件反射,当罪犯被问及一些与犯罪行为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与犯罪过程中相同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兴奋)。   1921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市警察局的拉森组装了一台可记录血压、脉搏振幅与呼吸模式相关变化的便携仪器。约翰拉森从 1921年到1925年做了很多测谎测试。上世纪30年代,拉森的助手基勒研制了新型的基勒测谎仪,皮肤电阻作为第三通道增设到基勒测谎仪中。这是第一台能把呼吸、皮肤电阻和心脏反应都组合在一个比较单元的测谎仪,设计者申请了专利,在美国军方、警方推广应用。皮肤电阻是通过测量人手心发汗的程度了解人心理紧张状态的变化 呼吸波是反映人心理变化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人紧张时,呼吸会下意识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深呼吸、呼吸节律加快或变慢等 人在紧张时,心跳加快,使脉搏波的收缩压上升。   测谎过程   邓隽元告诉记者,通常在正式测谎之前,测谎员要以非审讯的方式与被测试人进行谈话,例如测谎员会问被测试人:“1加1是不是等于2?”当被测试人回答“是”的时候,有关仪器和人会记录下被测试人“说实话”时的种种心理特征和身体反应的信息 接着测试员再问:“1加1是不是等于4?”这次同样要求被测试人回答“是”,并同时记录下被测试人“说谎”时的种种心理特征和身体反应的信息。被测试人“说实话”和 “说谎话”时的种种细微反应被测试仪器记录下来后,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接着才开始真正的测谎。   当测谎员提出问题后,发现被测试人回答时表现出的反应信息与之前“说谎”时的反应信息相似,则会将其答案视为“疑似说谎”,进而作进一步的调查问话。结束后,测谎员再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最后的判断。   撒谎的一些“微表情”:   1.单肩抖动——不自信 。   2.回答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典型谎言 。   3.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   4.话语重复 声音上扬——撒谎 。   5.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   6.男人右肩微耸一下有可能是在说假话 。   7.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   8. 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链接:说谎时的生理变化   科研证明,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会发生变化,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如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一系列不自然动作 还有一些生理变化由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而不易察觉,例如:   呼吸系统:呼吸速率和血容量异常,出现呼吸抑制和屏息   循环系统: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面部、颈部皮肤苍白或发红   消化系统:胃收缩,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嘴、舌、唇干燥   皮肤: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显   眼睛:瞳孔放大   肌肉:肌肉紧张导致说话结巴。
  •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完整榜单
    p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 2014、2015 年发表的文章在 2016 年的被引次数在所属领域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通讯作者第一单位是中国机构的作者名单。 /p p   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以英文名为准,中文名供参考。 /p p strong   综合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Ben Zhong Tang /strong /p p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 /p p   strong  Dr Carol Lin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连思琪,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g-Yong Su /strong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苏成勇,中山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Sheng Yeh /strong /p p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p p   叶晨圣,成功大学 /p p    strong Dr Chuluo Yang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杨楚罗,武汉大学 /p p    strong Dr Chun-Hua Yan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严纯华,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Dongyuan Zhao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赵东元,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Feihe Hu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黄飞鹤,浙江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L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李峰,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Wang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王锋,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Fuyou Li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Guo Zhiguang /strong /p p   Hubei University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p p    strong Dr Guo-Xin Jin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金国新,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Guozhen Shen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所 /p p    strong Dr Hong-Yuan Chen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陈洪渊,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feng Jiang /stro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Jun Lin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林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Dr Jianhui Sun /strong /p p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剑辉,河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exiang Xia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夏杰祥,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Jinkui Tang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唐金魁,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Dr Jun Chen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strong  Dr Junliang Zhang /stro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俊良,华东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Lei Hou /strong /p p   Northwest University /p p   侯磊,西北大学 /p p   strong  Dr Ma Dik-Lung /strong /p p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 p   马迪龙,香港浸会大学 /p p   strong  Dr Dan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Qing-Zheng Yang /strong /p p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清正,北京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Rong Cao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曹荣,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Shi Lun Qiu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裘式纶,吉林大学 /p p    strong Dr Suojiang Zh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张锁江,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Wai-Yeung (Raymond) Wong /strong /p p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 p   黄维扬,香港浸会大学 /p p   strong  Dr Wanqin Jin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Wenjie Shen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申文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Xiaojun Peng /strong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Ming Chen /strong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陈小明,中山大学 /p p    strong Dr Xueyuan Chen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陈学元,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Yanguang Li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李彦光,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Yen-Ju Cheng /strong /p p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p p   鄭彥如,台湾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Yi Xie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ongshu Xie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解永树,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Yu Zhang /strong /p p   Beihang University /p p   张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strong  Dr Yujie Xiong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uliang Li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李玉良,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Zhaohui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王朝晖,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Zhen Li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李振,武汉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 Shen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沈珍,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gkun Yu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余正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Zhong-Min Su /stro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苏忠民,东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Zidong Wei /strong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魏子栋,重庆大学 /p p   strong  Dr Zongping Shao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Zujin Zhao /stro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祖金,华南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ai Yang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柏,吉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in Zhang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张兵,天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ngle Chen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陈昶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ngzheng W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engjian Zhu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朱成建,南京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Fengzhi Zh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张逢质,浙江工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Jinlong Gong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巩金龙,天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Lingxin Chen /strong /p p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AS /p p   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angyin Wang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tao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王树涛,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oming Sun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uebo Zhao /strong /p p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AS /p p   赵学波,中科院青岛能源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Yong Mei Chen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陈咏梅,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o Gao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高超,浙江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Dongfeng Xue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薛冬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Francis Verpoort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Francis Verpoort,武汉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uobao Xu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徐国宝,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Pingheng Tan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p p   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Weihong Z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材料科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Baoquan Sun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孙宝全,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Cai-Ling Xu /strong /p p   Lanzhou University /p p   徐彩玲,兰州大学 /p p    strong Dr Chang-Sheng Zhao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赵长生,四川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g Zhi Huang /strong /p p   Southwest University /p p   黄承志,西南大学 /p p   strong  Dr Dechun Zou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邹德春,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Fan Dong /strong /p p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 p   董帆,重庆工商大学 /p p   strong  Dr Guijiang Zhou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周桂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Heyou Han /strong /p p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 p   韩鹤友,华中农业大学 /p p strong   Dr Hongjing Wu /stro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吴宏景,西北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Hu Lin /strong /p p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s, CAS /p p   胡林,中科院合肥物质所 /p p strong   Dr Huaming Li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李华明,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ghao Yang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杨黄浩,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Ming Xiong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熊焕明,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Hui Xu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许晖,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Ji-Jun Zou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邹吉军,天津大学 /p p strong   Dr Jinying Yuan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袁金颖,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Jwo-Huei Jou /strong /p p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 p   周卓煇,清华大学(台湾) /p p strong   Dr Lizhi Zhang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礼知,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Ying Huang /stro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黄英,西北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Mao-Sheng Cao /stro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Peng Miao /strong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p p   缪鹏,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p p strong   Dr Pengfei Wang /strong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汪鹏飞,中科院理化所 /p p    strong Dr Quan-Hong Ya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杨全红,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Shenglin Xiong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熊胜林,山东大学 /p p strong   Dr Shenmin Zhu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朱申敏,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Tianxi Li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天西,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A L Roy Vellaisamy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華禮生,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Wei Huang, Dr Yanwen Ma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马延文,南京邮电大学 /p p strong   Dr Wenguang Liu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刘文广,天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wei Zhan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yong Zhang /stro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p p strong   Dr Xike Gao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高希珂,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Dr Yan Y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uanzhi Chen /strong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陈远志,厦门大学 /p p strong   Dr Zhi Yang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杨志,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Aiguo 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胡爱国,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aibiao Huang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黄柏标,山东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Maochun Hong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洪茂椿,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jiang Ding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丁书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Tian-Ling Ren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任天令,清华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Wei Jiang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deng Hou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侯贤灯,四川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g-Ke Wang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王祥科,苏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gmin Meng /strong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孟祥敏,中科院理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o-Chen Dong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uping Sun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四川大学(现工作单位)* /p p strong   Professor Xutang Tao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陶绪堂,山东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ihua Z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朱以华,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ong Wang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王勇,上海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uan-Hsiang Yu /strong /p p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p p   游源祥,輔仁大學 /p p strong   Professor Yunhui Huang /strong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Zhiyong Tang /strong /p p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p p strong   Professor Zhuang Liu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刘庄,苏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uang Hua Cui /strong /p p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p p   崔广华,河北联合大学 /p p strong   分析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Dan Du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杜丹,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Hui Feng /strong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丰慧,浙江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Xinhua Zhong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钟新华,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Mrs Guiqiu Chen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陈桂秋,湖南大学 /p p strong   生物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Guowei Le /strong /p p   Jiangnan University /p p   乐国伟,江南大学 /p p strong   Dr Shao Li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梢,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Yu-Dong Cai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蔡煜东,上海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in Liu /strong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p p   刘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p p strong   能源与可持续 /strong /p p strong   Dr Baohong Li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宝红,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Dapeng Cao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曹达鹏,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Yan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严锋,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Hui-Ming Che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AS /p p   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 /p p strong   Dr Jiaguo Yu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Rong Jeff L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李建荣,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Liduo Wa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立铎,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Dan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Qiang Wang /strong /p p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 p   王强,北京林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ia-Wen (Kevin) Wu /strong /p 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 p   吳嘉文,台湾大学 /p p   strong  Dr Shihe Yang /strong /p p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杨世和,香港科技大学 /p p strong   Dr Xinhe Bao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Yongfang Li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李永舫,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Yuliang Cao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曹余良,武汉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Lin Fe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冯琳,清华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nchen Wang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strong   无机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Xinguo Zhang /strong /p p   Guangxi University /p p   张信果,广西大学 /p p strong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Feng-Ling Qing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卿凤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Dr Guoqiang Feng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冯国强,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e W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吴劼,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Long Y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易龙,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Renhua Fan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范仁华,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Weiping Su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苏伟平,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Wing Yiu Yu /strong /p p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 p   余永耀,香港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ming Feng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冯小明,四川大学 /p p strong   Dr Yuhong Zh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张玉红,浙江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 Yang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杨震,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Zhiping Li /strong /p p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李志平,中国人民大学 /p p strong   Mr Cai Zhang /strong /p p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itute of Safety & amp Technology /p p   张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p p strong   Professor Qilong Shen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沈其龙,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You Huang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黄有,南开大学 /p p strong   物理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Dengsong Zhang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张登松,上海大学 /p p strong   Dr Dennis Y.C. Leung /strong /p 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梁耀彰,香港大学 /p p strong   Dr Deyue Yan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颜德岳,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 Li /strong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李健,西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min Sun /strong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孙建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Liang-Nian He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何良年,南开大学 /p p strong   Dr Minghua Liu /strong /p 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刘鸣华,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Ping Liu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刘平,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Tingjun Hou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侯廷军,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Wen-Bin Cai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蔡文斌,复旦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Zhenghua Wang /strong /p p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正华,安徽师范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aiting Li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李彩亭,湖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ang S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苏刚,中国科学院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Jianchen Li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李建忱,吉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Rui Zhang /strong /p p   Zhengzhou University /p p   张锐,郑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i-Jun Xu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徐艺军,福州大学 /p
  • 鞠熀先教授荣获美国化学会(ACS)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
    近日,美国化学会(ACS)公布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2022 Advances in Measurement Science Lectureship Award)获奖人名单,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为三名获奖人之一。该奖项为ACS旗下的测量科学方面的五个主要期刊,ACS Sensors, 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ACS Measurement Science Au,联合ACS分析化学分部(the ACS Divis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颁发,以表彰来自三个主要地理区域——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地区——在测量科学领域做出重要影响和贡献的三名科学家(每个地区各评选出一名获奖人)。该奖项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ACS测量科学研讨会上颁发,并邀请获奖者作学术演讲。鞠熀先教授为荣获该奖的第四位中国科学家。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1992级生物化学系校友樊春海,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震教授也曾获此殊荣。鞠熀先教授于1982~1992年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鞠熀先教授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选为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分析化学与分子诊断学,包括纳米生物传感、蛋白质免疫分析、高灵敏核酸分析、细胞分析化学、临床分子诊断。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
  • 鞠熀先教授团队发展细胞表面聚糖原位检测新方法
    p   糖基化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糖基化模式决定了其结构、功能以及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过程,与细胞生理状态的动态响应、疾病的进程和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对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糖型的原位检测有助于加深对糖基化机制和蛋白功能的理解,也可为疾病特别是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靶标。 /p p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教授研究组自2007年以来,针对这一挑战性课题,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资助下,通过设计两表面一分子竞争识别策略和聚糖电化学检测芯片,提出细胞表面糖基原位检测的奠基性工作(J. Am. Chem. Soc., 2008, 130, 7224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6465等),曾获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他们通过组装P-糖蛋白抗体功能化仿生界面,提出电极界面上细胞检测的新方法 并引入“化学选择性聚糖识别”,提出细胞表面多种聚糖的同时定量和聚糖密度的分析策略,该工作是2016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主要内容。2015年以来,该研究组在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糖型的成像方法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发展了特定蛋白质上的糖基与多种糖型原位检测的系列方法(Chem. Sci., 2015, 6, 3769 Chem. Sci., 2016, 7, 569 Anal. Chem., 2016, 88, 2923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220)。近日,他们用核酸适配体(Apt)标记半乳糖氧化酶(GO),利用Apt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和GO的活性“开关”,构建了一种局域聚糖化学重构策略,实现了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的糖型成像。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c3bb757-60dd-4e71-aa95-f9b4658441cc.jpg" title=" 176385_2017061915043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局域聚糖化学重构策略的原理示意图 /p p   该局域聚糖化学重构工作的第一作者是2014级硕士研究生惠晶晶,丁霖副教授和鞠熀先教授为通讯作者。他们以MUC1黏蛋白为研究模型,首先利用Apt与MUC1的特异性识别将亚铁氰化钾抑制的GO定位至MUC1上。然后用铁氰化钾激活GO,催化氧化细胞表面MUC1的末端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生成醛基,通过醛基-生物素酰肼的快速反应将FITC标记在目标Gal/GalNAc上,用化学反应活性作为信号报告系统实现了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糖型的原位检测。与通常的糖代谢标记技术相比,局域聚糖化学重构策略操作简单,仅对目标蛋白上的聚糖进行标记,标记过程与细胞自身功能无关,避免了“代谢效率”的异质性问题,为不同细胞系特定蛋白上糖型表达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模型。这是该课题组在细胞功能分子原位检测方法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项重要进展。 /p
  • Resonon | 利用Resonon Pika XC2高光谱成像预测新鲜姜黄根茎中姜黄素浓度
    利用Resonon Pika XC2高光谱成像预测新鲜姜黄根茎中姜黄素浓度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降血脂、抗氧化和抗癌等特性。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其中,姜黄中约含姜黄素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结构的色素。了解栽培根茎中姜黄素的水平并确定高产品种非常重要。传统上测量姜黄素是通过从新鲜根茎或干粉中将其提取出来,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姜黄素费事、费力、成本高,且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而高光谱成像(HSI)是一种快速且无损的技术,已成功用于土壤和农产品(坚果、水果和蔬菜)各种化学成分和质量指标的评估。然而,目前尚未探索使用新鲜姜黄根茎的HIS图像来预测姜黄素。基于此,为了填补研究空白,在本文中,来自澳大利亚的一组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1) 比较澳大利亚东部不同采样点3个姜黄品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总姜黄素浓度和不同类姜黄素的分布;(2)评估利用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400-1000 nm)建立的PLSR模型预测新鲜姜黄根茎中总姜黄素浓度的潜力。作者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从五个研究地点共收集了190个样本,以捕捉生长周期的变化。利用光谱范围为400-1000 nm,光谱采样间隔为1.3 nm,光谱分辨率为2.3 nm的Resonon Pika XC2高光谱相机获取样品的高光谱图像。扫描后,提取根茎中的姜黄素,分析其总浓度和分布。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来预测总姜黄素浓度,并通过R2和RMSE来评估模型的准确度。图1 高光谱成像系统Resonon Pika XC2高光谱相机扫描姜黄根茎(a),选择根茎肉(横截面)(b)和皮(c)感兴趣区域(ROI),用于提取每个样品的平均光谱反射率。 图2 实验设计和模型开发流程图。【结果】表1 校准和测试集中不同品种和采样地的总姜黄素 (%) 浓度的描述性分析。图3 不同姜黄品种中三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a)、去甲氧基姜黄素 (b) 和姜黄素 (c) 的百分比分布。 图4 使用三个姜黄品种的原始反射光谱和根茎皮(a)与根茎肉(b)的所有可用波长开发的模型;测试集中单个样本的姜黄素(%)预测值(实心圆)(利用根茎肉模型)和测试数据集中单个样本测量值(“×”)和偏差线(与校准样本的相似度)分布图(c)表2 使用各种光谱分析技术的PLSR模型预测性能。 图5 仅使用橙色姜黄品种的原始反射光谱和根茎皮(a)与根茎肉(b)的所有可用波长开发的模型;测试集中单个样本的姜黄素(%)预测值(实心圆)(利用根茎肉模型)和测试数据集中单个样本测量值(“×”)和偏差线(与校准样本的相似度)分布图(c)。【结论】红色姜黄品种姜黄素最高,建议农民可以培育该品种。本研究结果表明Vis/NIR高光谱成像结合PLSR有潜力仅使用根茎肉图像而不是根茎皮图像预测新鲜姜黄中的姜黄素。在收获和清洗过程中,指状根茎通常从母根茎中折断,仍可销售,因此,通过扫描从加工批次中随机选择的任何折断的根茎碎片,并使用所开发的PLSR模型,可以在两级系统下基于农场手段对包装根茎进行分级。针对每个品种开发模型可以提高预测性能和可靠性。使用单一姜黄品种(橙色)开发的模型预测结果更准确,预测性能和可靠性更高。波长选择(Jack knifing)进一步改进了这些方法,使其适用于更小、更便携的多光谱成像系统。然而,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针对每个特定品种采集更大的样本量,并对从其他光谱区域收集的数据进行调查。此外,该方法应被用于预测单个姜黄素类化合物,未来新兴的图像深度学习算法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性能。请点击如下链接,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1ODg2NA==&mid=2650310032&idx=1&sn=18f01ae402460e5da378f1ca6611014e&chksm=bee1a96f8996207988d67e735544aa15e26988c1a3cbb97e8aef9859a4a796e09c2f2202826e#rd
  • 2017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 2015、2016 年发表的论文在 2017 年的被引次数在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了通讯作者来自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者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排名不分先后 以英文名为准,中文名供参考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化学科学相关研究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科研快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6.290 * /strong /span /p p   Min We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卫敏,北京化工大学 /p p   Jianbo W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王剑波,北京大学 /p p   Renjie Chen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 /p p   Feng Wu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吴锋,北京理工大学 /p p   Fei Hu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黄飞,华南理工大学 /p p   Ruiyong W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王睿勇,南京大学 /p p   He-Gen Zhe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郑和根,南京大学 /p p   Gui Yin /p p   Nanjing University / Chang Zhou University /p p   尹桂,南京大学 / 常州大学 /p p   Zhi-Hui Dai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 /p p   Ya-Qian Lan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兰亚乾,南京师范大学 /p p   Yongsheng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永胜,南开大学 /p p   Bin Zhao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赵斌,南开大学 /p p   Bing Yan /p p   Tongji University /p p   闫冰,同济大学 /p p   Hua Wang /p p   Qufu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桦,曲阜师范大学 /p p   Chun-Jiang Wa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王春江,武汉大学 /p p   Banglin Chen /p p   Zhejiang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p p   陈邦林,浙江大学 /p p   Guodong Qia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钱国栋,浙江大学 /p p   Lei Wang /p p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磊,淮北师范大学 /p p   Jun Ge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戈钧,清华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Shuangyin Wa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Jianlong Wang /p p   Northwest A& amp F University /p p   王建龙,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p p   Qi Lin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林奇,西北师范大学 /p p   You-Ming Zhang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有明,西北师范大学 /p p   Yonglan Luo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Yonglan Luo,西华师范大学 /p p   Xuping Sun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西华师范大学(现电子科技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发表化学领域最前沿、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高影响力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9.063 * /strong /span /p p   Hai-Long Jia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Yi Zhang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张艺,中山大学 /p p   Zhenguo Chi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池振国,中山大学 /p p   Jiarui Xu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许家瑞,中山大学 /p p   Tao Zha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张涛,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iqin Wa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王爱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Min We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卫敏,北京化工大学 /p p   Mingfei Shao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邵明飞,北京化工大学 /p p   Bo Wa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王博,北京理工大学 /p p   Chunju Li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李春举,华东师范大学 /p p   Wei-Hong Zhu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p p   Chunchang Zhao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赵春常,华东理工大学 /p p   Zujin Zhao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祖金,华南理工大学 /p p   Ben Zhong T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唐本忠,华南理工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p p   Qiang Zhao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赵强,南京邮电大学 /p p   Wei Hu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南京邮电大学(现西北工业大学) /p p   Long-Wu Ye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叶龙武,厦门大学 /p p   Xin Lu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陆鑫,厦门大学 /p p   Ying-We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英威,吉林大学 /p p   Fuyou Li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Yi Ta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唐颐,复旦大学 /p p   Qingsheng Gao /p p   Jinan University /p p   高庆生,暨南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ChemSocRev)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化学科学全领域的高水平、高影响力综述文章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40.182 * /strong /span /p p   Xinyuan Zhu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朱新远,上海交通大学 /p p   Yongfeng Zhou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周永丰,上海交通大学 /p p   Wanbin Zha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 /p p   Xihe Bi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p p   毕锡和,东北师范大学 /p p   Ming Zhou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周明,东北师范大学 /p p   Qian Zha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前,东北师范大学 /p p   Guogang Li /p p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 p   李国岗,中国地质大学 /p p   Yi Xie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Changzheng Wu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Yujie Xi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hu-Li You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AS /p p   游书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p p   Wenxin Fu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符文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Zhibo Li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李志波,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 青岛科技大学 /p p   Guozhen She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Ping-Heng Ta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p p   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Zhengkun Yu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余正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上海有机所 /p p   Lingxin Chen /p p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AS/Yantai University /p p   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p p   Xuan-Ming Duan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段宣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p p   Xueyuan Chen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陈学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p p   Dan Wa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Chunxia Li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李春霞,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Jun Li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林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Xiaogang Q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曲晓刚,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Guobao X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徐国宝,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Dongfeng Xue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薛冬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Chun-Hua Y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严纯华,北京大学 /p p   Ling-Dong Su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孙聆东,北京大学 /p p   Zhongfan Liu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刘忠范,北京大学 /p p   Yanfeng Zh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张艳锋,北京大学 /p p   Shaojun Guo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郭少军,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Jian-Rong L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李建荣,北京工业大学 /p p   Qing-Zheng Yang /p p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杨清正,北京师范大学 /p p   Xianran Xi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p p   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 /p p   Ranbo Yu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p p   于然波,北京科技大学 /p p   Yu Zhang /p p   BeiHang University /p p   张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Hai-Bo Ya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p p   Lu Liu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刘路,华东师范大学 /p p   Junliang Zha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 /p p   张俊良,华东师范大学 /p p   Xuhong Qian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 /p p   Yongshu Xie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解永树,华东理工大学 /p p   Wen-Jing Xiao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 /p p   Jia-Rong Chen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陈加荣,华中师范大学 /p p   Xianluo Hu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胡先罗,华中科技大学 /p p   Yunhui Huang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p p   Huanfeng Ji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 /p p   Jianrong Qiu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邱建荣,华南理工大学 /p p   Jing-Juan Xu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徐静娟,南京大学 /p p   Hong-Yuan Chen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陈洪渊,南京大学 /p p   Wangqin Jin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 /p p   Lin-Bing Sun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孙林兵,南京工业大学 /p p   Zongping Shao /p p   Curtin University/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 /p p   Wen-Yong La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赖文勇,南京邮电大学 /p p   Wei Hu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南京邮电大学(现西北工业大学) /p p   Jun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Zhiqiang Niu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牛志强,南开大学 /p p   Qingbiao Li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李请彪,厦门大学 /p p   Jihong Yu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于吉红,吉林大学 /p p   Ying-We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英威,吉林大学 /p p   Fan Zha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张凡,复旦大学 /p p   Fuyou Li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Yongyao Xia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夏永姚,复旦大学 /p p   Zhaochao Xu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徐兆超,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aojun Peng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p p   Jiangli Fan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樊江莉,大连理工大学 /p p   Jianzhang Zhao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建章,大连理工大学 /p p   Penglei Chen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陈鹏磊,天津大学 /p p   Yakai Fe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冯亚凯,天津大学 /p p   Jin-Feng Xi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邢金峰,天津大学 /p p   Bin Zha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张兵,天津大学 /p p   Xiaobin Fan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范晓彬,天津大学 /p p   Huan Pang /p p   Yangzhou University /p p   庞欢,扬州大学 /p p   Zhen Li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李振,武汉大学 /p p   Aiwen Lei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雷爱文,武汉大学 /p p   Francis Verpoort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Francis Verpoort,武汉理工大学 /p p   Dapeng Yang /p p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大鹏,泉州师范大学 /p p   Weiying Lin /p p   University of Jinan / Hunan University /p p   林伟英,济南大学 / 湖南大学 /p p   Xuzhou Ya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颜徐州,浙江大学 /p p   Feihe Hua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黄飞鹤,浙江大学 /p p   Chao Gao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高超,浙江大学 /p p   Feng-Shou Xiao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肖丰收,浙江大学 /p p   Yadong L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亚栋,清华大学 /p p   Dingsheng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定胜,清华大学 /p p   Xun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训,清华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nlian Pan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潘安练,湖南大学 /p p   Ruqin Yu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俞汝勤,湖南大学 /p p   Xiangfeng Duan /p 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unan University /p p   段镶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湖南大学 /p p   Hsing-Lin Wang /p p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p p   王湘麟,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南方科技大学 /p p   Jian Liu /p p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p p   刘健,美国西北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p p   Hongqiang Wa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王洪强,西北工业大学 /p p   Wenxin Wang /p p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p p   王文新,都柏林大学学院 /p p   Zidong Wei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魏子栋,重庆大学 /p p   Li Li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李莉,重庆大学 /p p   Wang Yao /p 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姚望,香港大学 /p p   * 2017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reg (Clarivate Analytics, June 2018)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Energy & amp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能源转化与存储、替代型燃料技术等能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高影响力、开拓性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30.067 * /strong /span /p p   Fujun Zhang /p p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张福俊,北京交通大学 /p p   Bin Hu /p p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胡斌,北京交通大学 /p p   Can Li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李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nhe Bao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Dehui De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邓德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Zhuangjun Fan /p p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 p   范壮军,哈尔滨工程大学 /p p   Jun Yan /p p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 p   闫军,哈尔滨工程大学 /p p   Shuangyin Wa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Shaojun Guo /p p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p p   郭少军,北京大学(现单位) /p p   Jun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Ruqiang Zou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邹如强,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hengzhong(Frank) Liu /p p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Gaoquan Sh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石高全,清华大学 /p p   Minmin Shi,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施敏敏,浙江大学 /p p   Chang-Zhi Li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李昌治,浙江大学 /p p   Hongzheng Che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陈红征,浙江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能源储存和转化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9.931 * /strong /span /p p   Ting-Feng Yi /p p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伊廷锋,安徽工业大学 /p p   Jianning Ding /p p   Changzhou University /p p   丁建宁,常州大学 /p p   Ningyi Yuan /p p   Changzhou University /p p   袁宁一,常州大学 /p p   Quan Xu /p p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 p   徐泉,中国石油大学 /p p   Yu Xin Zhang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张育新,重庆大学 /p p   Ying Xie /p p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 p   谢颖,黑龙江大学 /p p   Lifang Jiao /p p   Nankai Universit /p p   焦丽芳,南开大学 /p p   Yanguang Li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李彦光,苏州大学 /p p   Xin Li /p p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 p   李鑫,华南农业大学 /p p   Liduo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立铎,清华大学 /p p   Jiaguo Yu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医疗、生物医药、仿生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4.776 * /strong /span /p p   Lin Yu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俞麟,复旦大学 /p p   Xiaoyong Zha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 清华大学 /p p   Yen We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危岩,清华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显示技术、光学应用、磁学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储存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5.976 * /strong /span /p p   De-Qing Zha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张德庆,北京理工大学 /p p   Mao-Sheng Cao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 /p p   Wei Che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陈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Ba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柏,吉林大学 /p p   Qunhui Yuan /p p   Xin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袁群惠,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p p   Jie Yuan /p p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袁杰,中央民族大学 /p p   Wen-Zhong Wang /p p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王文忠,中央民族大学 /p p   Guangbin J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 p   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Xinghua Li /p p   Northwest University /p p   李兴华,西北大学 /p p   Hongjing Wu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吴宏景,西北工业大学 /p p   Jianxin Shi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石建新,中山大学 /p p   Mingmei Wu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吴明娒,中山大学 /p p   Guijiang Zhou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周桂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Zhengliang Wang /p p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 p   汪正良,云南民族大学 /p p   Jiu-Ju Feng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冯九菊,浙江师范大学 /p p   Linxiang Shao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邵邻相,浙江师范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Materials Horizon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交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13.183 * /strong /span /p p   Chong-an Di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狄重安,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Daoben Zhu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朱道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Limin Qi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齐利民,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anoscal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7.233 * /strong /span /p p   Wei Che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陈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Shuyan S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宋术岩,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Lidan Wa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王丽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Xianggui K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孔祥贵,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Xuping Sun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西北师范大学 /p p   Fan Dong /p p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 p   董帆,重庆工商大学 /p p   Chun-Sing Lee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李振声,香港城市大学 /p p   Yongbing Ta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AS /p p   唐永炳,香港城市大学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p p   Zisheng S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苏子生,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Bei Ch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初蓓,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Tianxi Liu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天西,复旦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Caijing Hu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黄彩进,福州大学 /p p   Peng He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何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p p   Fa-tang Li /p p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李发堂,河北科技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Zheng Lou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娄正,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Guozhen She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Jimin Xie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谢吉民,江苏大学 /p p   Jiexiang Xia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夏杰祥,江苏大学 /p p   Huaming Li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李华明,江苏大学 /p p   Xiaoyong Zha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 清华大学 /p p   Zhihui Dai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 /p p   Fengwei Huo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霍峰蔚,南京工业大学 /p p   Guangbin J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 p   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Shaozhou L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李绍周,南京邮电大学 /p p   Lifang Jiao /p p   Nankai Universit /p p   焦丽芳,南开大学 /p p   Jun He /p p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何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p p   Xiaomiao Feng /p p   National Jiangsu Syngers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 /p p   冯晓苗,南京邮电大学 /p p   Yanwen Ma /p p   National Jiangsu Syngers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 /p p   马延文,南京邮电大学 /p p   Yan Xi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邢艳,东北师范大学 /p p   Liping Guo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郭黎平,东北师范大学 /p p   Zheyu F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方哲宇,北京大学 /p p   Qiang Su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孙强,北京大学 /p p   Jiuhui Qu /p p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AS /p p   曲久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p p   Qun Lu /p p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陆群,西南交通大学 /p p   Peng Miao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缪鹏,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 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 /p p   Yuguo Tang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唐玉国,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 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 /p p   Jinghong L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景虹,清华大学 /p p   Yen We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危岩,清华大学 /p p   Shi Zhang Qiao /p p   University of Adelaide /p p   乔世璋,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p p   Chun Li /p p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李春,电子科技大学 /p p   Qianwang Chen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 CAS /p p   陈乾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Min Lin /p p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林敏,西安交通大学 /p p   Feng Xu /p p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徐峰,西安交通大学 /p p   Xi Chen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陈曦,厦门大学 /p
  • 央视曝光“硫磺熏制枸杞”,政府连夜核查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枸杞因其颗粒大、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近期央视《财经调查》记者揭露了当地一些商户在枸杞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不法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也严重损害了地方特色产业的信誉,并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商户们明知焦亚硫酸钠的使用是被禁止的,但为了提高枸杞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他们选择在枸杞中添加这种化学制剂。特别是在枸杞成熟季节,为了确保枸杞外观艳丽,商户们会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相关法规,也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在甘肃省靖远县,枸杞种植面积广阔,但记者发现当地存在使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问题。商户们为了保持枸杞的鲜亮外观,会在枸杞采摘后使用“亚钠碱水”进行清洗,但遇到下雨或气温低、阳光不足的情况,他们便会采用熏硫磺的方法来保证枸杞的品质。工业硫磺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砷,食用后可能对人体造成肾功能不全、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健康问题。记者在靖远县的多个乡镇发现了熏制枸杞的现场,这些地方的商户明目张胆地使用工业硫磺,甚至在农户的院子里搭建熏制棚。这种行为在当地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严重影响了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财经调查》记者将从靖远县购买的枸杞样本送至宁夏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质量检测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二氧化硫含量均超出了《DBS64/64001-2022》规定的每公斤小于等于100毫克的判定限值,全部不合格。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农户的利益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伤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省都曾出台法规,旨在培育和保护地方枸杞种植加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然而,个别无良商户的行为却可能破坏这些努力。节目播出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连夜对涉及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核查,并发布通报,表示对于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检测枸杞是否熏硫的相关仪器:二氧化硫检测仪(点击可直达专场)。
  • 上海现"橡皮鸡蛋" 疑饲料掺入有毒物质
    上海出现疑似“橡皮蛋”   专家:可能与鸡饲料中掺入含毒饲料有关   晚报讯 有一种鸡蛋,煮后蛋黄弹性十足,扔在地上能像乒乓球一样弹起……昨天,市民陈先生给本报来电,称他买到了“橡皮蛋”。   此前,长沙、连云港、北京等诸多城市已出现过类似报道。对此,专家解释,这极有可能是因为鸡饲料中掺入过多有毒棉酚所致,过多食用可能导致男子不育。   昨天,记者在陈先生家中看到几枚疑似“橡皮蛋”。问题鸡蛋的蛋白略暗,蛋黄略显青色,很有弹性,很难捏碎,和普通蛋黄饱含粉末状物质不同,胶质感明显。陈先生试着将蛋黄扔在桌上,蛋黄立即高高弹起,且没有碎裂。   据陈先生介绍,这几枚鸡蛋是他4月20日早上在家附近某超市购买的。“如果我不是白煮鸡蛋,而是打碎了煎炒蒸,可能还发现不了真相呢! ”陈先生说,生的“问题鸡蛋”打碎后,用肉眼很难发现和普通鸡蛋的区别。   在虹口区食品药品监督所,综合业务科科长张忠华看着这几枚疑似“橡皮蛋”,也颇感惊讶。他表示,此前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外地同类特征 “问题鸡蛋”的报道,但在本市还是头一次见到。监督所保留了几枚生、熟“问题鸡蛋”样本,不日将对此检查化验,寻找具体成因。昨天稍晚时分,虹口区食品药品监督所来到该超市,将出现问题的当日鸡蛋全部贴上封条。   对此,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瞿伟菁教授表示,畜牧行业如果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棉籽饼,就含有有毒棉酚,动物过量食用就会出现不同的中毒反应,人体食用相关肉质食品或蛋禽制品,量少则危害不大,量多则将引起人体燥热以及男性不育。   据了解,在上海市地方志的“上海商检志”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白壳鲜鸡蛋在出口过程中,曾于1982年发生 “橡皮蛋”(即鸡蛋煮熟后蛋黄坚实且有弹性似橡皮球,故称橡皮蛋)的质量问题。上海商检局经调查研究,摸清了产生“橡皮蛋”的原因,主要是对产蛋鸡喂吃棉籽饼或棉磷脂后而产生的鸡蛋变异,蛋黄呈棕褐色,蛋白呈微红色 煮熟后,蛋白略带微红色,较僵硬,蛋黄呈圆形,胶质状,不易破碎,切开蛋黄呈橡皮状波纹。经分析检验,发现鸡蛋中含有棉酚所致。   新闻回顾:传长沙问题鸡蛋蛋黄可当球抛 工商检验全部合格   今年3月份以来,有媒体陆续曝光长沙市场上出现“问题鸡蛋”,这种鸡蛋煮熟后蛋黄有弹性,甚至可当球来抛,蛋壳明显异常。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市面上所产鸡蛋完全安全,可以放心食用,消费者投诉反映的涉嫌“问题鸡蛋”经抽查检验全部合格……[详细]
  • 镁伽科技创始人黄瑜清荣登《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
    6月22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财富》(中文版)发布了202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入选,一同入选榜单的还有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等企业精英。(完整榜单请点击:《202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财富》杂志在对黄瑜清的评价中写道:“在生命科学领域使用自动化与智能化手段' 解放科学家' 是黄瑜清于2016年创立镁伽科技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之后的六年时间里,镁伽鲲鹏实验室让他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就2022年度榜单评选,《财富》评论指出:“2022年挑战不断,外部环境依旧复杂:新冠疫情并未平息、新的商业秩序正在重建、全球经济亟待复苏。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中国年轻的商业领袖们对创新的渴望,他们正在依靠智慧与勇气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时代大变局。”据悉,《财富》从2011年开始推出“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旨在挖掘中国年轻的杰出创新者、价值缔造者和变革者,被称为“商业巨星摇篮”,马化腾、丁磊、王兴等人都曾入选该榜单。
  • 将质谱用于膜蛋白分析 英皇家学会院士Carol Robinson做客上海交大
    p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候任主席、牛津大学Doctor Lee冠名教授Carol Robinson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做客第95期大师讲坛,为交大师生带来题为“Mass spectrometry-from folding proteins to rotating motors”的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50" height=" 473" title=" 001.jpg"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47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c5b334e-bdec-4b44-ae4d-2e6ca2dbdf7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质谱分析是目前蛋白质研究的最重要工具之一。Carol Robinson教授介绍了质谱的原理和自己探寻质谱研究的历程,阐述了她领导的团队在 strong 质谱技术优化和应用质谱分析百万道尔顿级膜蛋白研究方面的进展 /strong 。关于质谱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她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 B. Fenn和K. Tanaka做出的贡献。在蛋白质的结构研究方面,她强调了对受体膜蛋白性质的研究在药物设计和研发领域的重要地位。 /p p    strong Carol Robinson教授介绍,她的研究团队将膜蛋白溶入洗涤剂溶液,并通过毫微电喷雾电离汽化质谱技术对膜蛋白与脂类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计量性质和其自身在小分子稳定作用下的折叠过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strong 在结合诸如离子淌度法、核磁共振法等其它技术后,进一步提取出更多关于折叠膜蛋白的拓扑结构信息和性质。Carol Robinson教授团队从1993年开始应用质谱分析证实了蛋白质折叠与伴侣分子稳定效果的关系,并于2008年使用质谱分析研究疏水膜蛋白并取得突破。最近,她的团队对螺旋低聚膜蛋白在界面脂分子作用下的稳定效果进行量化,取得的成果发表在Nature及Science系列期刊上。她展示了原始的质谱分析例图,讲解了如何使用图谱判断样品蛋白是否折叠,并讲解了在旋转马达ATP合成膜蛋白内部的亚单位相互作用及折叠机制。 /p p   Carol Robinson教授总结,质谱分析对膜蛋白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她指出,自己在最初决定进行这方面研究时遇到了很大困难和阻力,并因此鼓励年轻人不必拘泥形式,要敢于设计实验。 /p p   在提问环节中,Carol Robinson教授回答了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质谱与冷冻电镜等分析方法在生物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和蛋白质在真空中折叠的机理与现实环境中的区别等问题。Carol Robinson教授还和同学们探讨了如何平衡家庭和学术事业等话题。 /p p   大师讲坛学生组委会向 Carol Robinson教授赠送了精心制作的泥塑人像作为纪念品,以表达交大学子对她到访由的衷感谢和诚挚祝福。 /p p   【嘉宾介绍】 /p p   Carol Robinson,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候任主席。现担任牛津大学化学系Doctor Lee冠名教授,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教授会员。她1982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基尔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工作。她2001年晋升为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教授,2011年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跨领域奖,2013年在新年授勋中被授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2015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p p   【背景介绍】 /p p   质谱是一种通过ESI和MALDI等方法电离分子并根据其质荷比进行记录的分析方法,在化学及结构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使用质谱法分析膜蛋白质要求电离蛋白质分子,同时不破坏其分子结构。 /p p   Carol Robinson教授长期从事质谱相关领域的研究。她在对生物高分子配合物进行汽化以用于质谱法分析领域进行了大量突破性研究,并在使用质谱研究例如膜蛋白等大配合物结构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Carol Robinson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是质谱在化学、生物等领域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 /p p & nbsp /p
  •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期刊文献将永久免费开放
    10月26日,英国皇家学会宣布将其世界知名期刊实行永久性免费在线开放。这意味着皇家学会近70年来的六万份科学论文可以完全被免费公开使用。这些珍贵的文献中,也包括牛顿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达尔文年轻时期的科研作品,富兰克林的电学实验报告等等。   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刊出版者,其第一份刊物《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于1665年首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采用同行评议机制的科学期刊(peer-reviewed journal)。   英国皇家学会图书委员会主席、皇家学会会员费里斯(Uta Frith)表示非常高兴能将这一宝贵的资源向全世界开放,这将为人们研究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中机遇,也由助于人们了解皇家学会的发展历史。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