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坎格雷洛

仪器信息网坎格雷洛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坎格雷洛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坎格雷洛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坎格雷洛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坎格雷洛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坎格雷洛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坎格雷洛相关的解决方案。

坎格雷洛相关的资讯

  • 环境监测企业很忙:三个逻辑看监测行业并购
    “8月底,聚光科技公布拟1.95亿元收购水污染治理工程公司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这已是监测企业在本月披露的第四桩并购。  今年以来,一连串的收购案,使环境监测企业消息披露不断。事实上,今年监测企业在环保并购市场的活跃度是空前的。如下图所示,今年截至8月底,4家主要监测企业的并购金额和案例数分别为7亿元和11个。这数字意味着,在只过了一大半的2015年,监测并购金额以及并购案例数都分别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  并购潮兴起为何以下是2012年以来环境监测领域主要几家公司: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天瑞仪器的并购动作梳理。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有三个主要的并购逻辑为监测行业并购推波助澜:  第一,掘金水行业。虽然离“水十条”出台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但概念退烧并不意味着政策规划带来的真金白银退烧。水处理行业依然是带动环保行业上行的主要力量,水处理投资标的依然是业内业外企业感兴趣的目标。“水十条”中“地表水、地下水、陆地、海洋污染同时整治的,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严格监管的目标”“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监督执法机制 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跨部门、区域、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等内容毫无疑问利好水质及污染物监测业务。可以看到,在此利好之下,四家企业最新的并购标的全部和水业有关:两家水质监测仪器企业,两家水处理工程企业。  第二,“环境监测+环境治理”。“进军环境治理业”已是各大环境监测企业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念叨的战略目标。“公司考虑开展环境治理业务,不排除以并购方式进入相关市场。”“公司力争在外延扩张方面做到产业链纵向或横向的整合,如有合适的有关环境治理的项目,公司会考虑参股或并购。”̷̷直到今年3月聚光科技收购鑫佰利,转型的目标才逐渐开始落地。其后,“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的风头渐劲:4月,天瑞仪器收购工业水处理运营企业苏州问鼎环保。8月,聚光科技再次收购三峡环保。至此,此类并购交易金额也已占今年监测企业并购花费的一半以上。此外,在两家还未有此布局的企业中,雪迪龙也多次表示对环境治理业感兴趣。  第三,国际并购获取优质标的。随着国内环保企业标的溢价的节节升高(2014年80多个环保并购案平均溢价率超过300%)小而美的技术型并购标的在国内已十分稀缺。大多交易金额仅为数千万元的海外并购已成为有需求企业的理想选择。在监测领域,参股、控股国外监测仪器企业以获得国际技术、产品、品牌、渠道等资源已成为监测企业的优良传统。从往年的数据看,监测领域的国际并购性价比十足:2700万元控股美国CES之后的2014年,先河环保即已收获2428万元海外营收,占公司总收入5.5%。今年,除天瑞仪器之外的三家监测企业都有对国外企业的股权收购,目标分别为英国质谱仪制造公司Kore、气溶胶颗粒分析仪制造企业Sunset,以及意大利水质在线公司SysteaS.P.A。从交易金额上看,这些国外标的依然不贵。  总结  “气十条”“水十条”,乃至aroundthecorner的“土十条”等环保规划给予监测行业一波接一波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在此动力的作用之下,几大监测企业都取得了让整个环保领域艳羡的业绩。如何借此机遇进行更加长远的布局是监测企业在盛世之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借由并购,各大监测企业给出了各自求同存异的答案。宇墨认为,监测领域的并购热还将沿着上述几个方向继续,随着各自发展战略的深入,几大企业也将在并购整合大潮之下更加分化,企业特色将进一步凸显。
  • 国外知名学术期刊改审稿机制:网络公开审稿
    学术期刊审稿机制的完善与否对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及促进学术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高水平审稿专家的遴选机制 其二,专家公正审稿的保障机制。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看,后一机制更为重要,因为审稿工作是对学术成果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审查和评价,专家在审稿过程中是否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是保障审稿质量的关键。   当前中国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   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多实行&ldquo 三审制&rdquo ,即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或编委会)三审的审稿机制。&ldquo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rdquo ,对学术论文的权威评价自然应该由全球各领域最优秀的专家担任审稿人,但由于语言、专业及办刊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学术期刊很难做到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审稿人。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一般会把待审稿件送至全国或全省范围内的同行专家审阅。为了使科技期刊的编辑更方便地遴选审稿专家,相关机构曾专门编撰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审稿人名录》《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名典》《西北地区高校审稿专家名录》(自然科学类)《上海市高校科技论文评审专家名录》等工具书。另外,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编辑还经常通过相关专业学会的推荐、作者推荐以及在&ldquo 中国知网&rdquo &ldquo 万方数据库&rdquo 等大型数据库中通过主题词、关键词查询等手段获得审稿专家的信息。为保障专家的公正审稿,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单向或双向匿名审稿、在审稿单上设计具体的论文评价指标、在期刊上登载审稿专家名录等。   相比自然科学类的学术期刊,由于学科边界的相对模糊及学科之间更多的相通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期刊更多地由办刊单位的学者担任审稿专家,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强学术实力的单位来说,更是如此。当然,目前也有不少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期刊通过外聘编委委员等方法来实现审稿专家的高层次化、多样化。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稿件的初审环节对稿件的筛选能力也更强一些。   国外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   国外知名的学术期刊在审稿专家的遴选方面更为灵活,如《科学》杂志有一个专门的审稿委员会,由来自全世界各地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他们负责审定提交到《科学》的各类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投稿论文通过编委会的审查之后再交由外部专家进行匿名评议。这些外部专家则分布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人数达万名,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自然》杂志的审稿人60%在美国,30%在西欧,10%在其他地区。《英国医学杂志》的审稿人有2500多人,也遍布世界各国。   至于专家的审稿方式,除了当前普遍实行的单向匿名审稿和双向匿名审稿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审稿方式:公开审稿。如《英国医学杂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过去实行的双向匿名审稿进行重新思考并开始实行公开审稿。即编辑部将来稿在网上公开,同时将审稿人的姓名告诉作者, 作者和读者都能在网上看到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并与审稿人对话和交流。论文最后发表时将审稿人的名单列在文章之后。在这种审稿机制下,不只是审稿人和作者之间互相知道彼此的身份,可以平等地互相探讨学术问题,社会上任何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学者都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公开审稿的实质是编辑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作者、审稿人及广大学者搭建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大家在科学面前完全平等。这种审稿机制的优点在于面对全球无数双专业人士的挑剔眼光,审稿人会更谨慎、负责、具体、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在此过程中,投稿人也能由此得到帮助和提高。   中国学术期刊审稿机制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有几千种。相比发达国家,在整体办刊水平较为落后的背景下,不断改进审稿机制是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和促进学术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审稿专家的遴选方面,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基本上能够依据自身的办刊条件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为保障专家的公正审稿,中国的学术期刊界近年来普遍推行了单向或双向匿名审稿。这是为克服人情因素对公平审稿的影响而推行的有效举措。通常情况下,匿名审稿可以使专家抛却诸多顾虑,在较为平静的心态下公正地对待审稿件作出专业的评判。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匿名审稿也同时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   其一,在某些学科领域(如史学),部分专家长期从事某项研究,且该项研究除他之外学界很少有人涉足。对于这类专家的投稿,审稿人甚至单凭题目就可以猜到作者的身份。还有一些稿件,审稿人可以通过文中透露的一些信息猜测到作者的身份。在此情况下,匿名审稿就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其二,匿名审稿其实质是赋予了审稿人在秘密状态下对别人的研究工作作出专业判断的权利。有学者认为这就好比是一个制度不全的法庭,&ldquo 被告&rdquo 在无法辩解的情况下,法官就作出了不明不白的判决。这话虽然刺耳,但学术研究应该是学界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这种审稿专家单向性的评判对于学术的提升意义确实有限。   其三,在匿名审稿机制下,审稿专家主要依靠其专业能力和道德自觉对待审稿件作出评判。审稿专家是否能够公平地评审稿件并作出专业判断缺乏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比如当审稿专家时间有限时,他就有可能会为完成审稿任务而仓促给出结论。个别审稿人甚至有可能会出于私利,剽窃、压制作者的研究。有权利就有责任,审稿专家是否能秉公行事,社会应对其行为有相应的激励或制约措施。   相比匿名审稿,前述发达国家近期出现的公开审稿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这些弊端。在公开审稿的机制下,审稿过程的三大主体&mdash &mdash 编辑、审稿人与作者同时处于社会的全程监督之下,这些学术共同体的成员自然会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公信力。例如,对编辑来说,会在选择审稿专家及编排稿件的过程中更为谨慎、负责和自律 对于作者来说,在学术期刊联网的条件下,他们若有一稿多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在其文章正式发表之前,广大网民就有可能发现并及时处理 秉公审稿的专家也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大其学术影响力。当然,在此过程中,审稿专家、作者及广大读者平等的沟通交流也会促进学术的进步。   公开审稿的推行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础的技术条件是建立一个网络平台,编辑、作者和读者均能根据各自的角色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另外,在公开审稿机制下,编辑、作者与审稿专家是否能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及学术公德,除了社会监督这个无形的压力之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审稿环节中相关各方是否遵守了学术诚信的规范,这是一个学者诚信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学者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的诚信表现一样,社会相关各方将会依据其审稿过程中的诚信行为给予其相应的激励或制约。因此,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是公开审稿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不论是匿名审稿还是公开审稿,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审稿的公正。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界普遍实行匿名审稿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在中国社会信用(含科研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学术共同体成员更为重视自身信誉的时候,公开审稿当是促进学术进步的更佳选择。
  • 重磅!4个期刊被SCI除名,最高IF>5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影响因子超过5分的核心期刊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CPB),被踢出 SCI 核心期刊目录!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被 SCI 除名的原因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般来说,被踢出 SCI 名录的期刊大多是影响因子在 0-3 分的,如此高的影响因子还被踢出去,可想而知该期刊出现的纰漏有多严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CPB 的影响因子自从 2008 年一直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并于 2017-2018 年达到最高的 5.5 分。忽然被踢出 SCI,个中缘由让人捉摸不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ab037b43-b07c-4b74-9afe-165c62963182.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46" height=" 343" style=" width: 446px height: 34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截图来源:scijournal.or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期刊对此并没有给出官方声明,只在官网上列出两条消息:一是期刊发行方 Karger 出版社停止出版 CPB 二是期刊不再被 SCI 收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杂志被踢出 SCI 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自引率太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收取高额版面费,文章接受率高,发文量大幅增长,有掠夺性期刊嫌疑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审稿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大量审稿造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4)影响因子常年极低,论文质量普遍较低。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f352f8d-9cbc-4f75-b10f-efef373f58e9.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475" height=" 390" style=" width: 475px height: 39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截图来源:CPB 官网 红圈部分: CPB 官宣提醒大家,本期刊已不再被 SCI 收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 2018 年 4 月份,就有文章提到 CPB 的自引率高达 40%,极有可能被 SCI 除名,果不其然, 在 2019 年 1 月,就曝出其被除名的消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因此,同学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询一下目标期刊最近几年的自引率。一般来说自引(Self-citation)在 SCI 期刊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学术圈中也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期刊编辑要求,或是引导作者去引用 1~2 篇他们刊物的文章,以此来提高他们期刊的影响因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但是,一旦自引率高于 30%,大家就要留心了。每年 Web of Science 都会发布往年期刊自引率报告(https://clarivate.com/products/journal-citation-reports/),大家可以进行查看,大家也可以在 letpub.com 查找相关期刊的自引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7f292c3-8689-4cf1-bad3-7be04b629c39.jpg" title=" 0000.png" alt=" 000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数据来源:letpub.com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CI 最新动态总结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除了 CPB,学霸君还特意查询了 SCI 期刊收录的最新动态。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共有 273 个期刊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改名 changed,停止收录 cased,除名 dropped,重新激活 reactivated 四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这 273 个期刊中,生命科学领域有 23 个,临床医学有 36 个, 环境、生物和农业有 35 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这三个领域,除了被除名的 CPB 以外,还有三个被除名,三个停止收录(图中红色字体标出),这几个的影响因子约在 0-1 之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474f963b-bdf9-4caa-9447-fc5ce01f7796.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473" height=" 310" style=" width: 473px height: 31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a993af3-d200-4b3a-98ef-e98d06c19bf4.jpg" title=" 000000.jpg" alt=" 000000.jpg" width=" 544" height=" 345" style=" width: 544px height: 34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数据来源:mjl.clarivate.com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被除名的「神刊」——Oncotarget 现在的状态是重新激活 reactivated。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去年,Oncotarget 被 SCI 除名以后,Oncotarget 官方发表声明质疑了 Web of Science 的决定,因为 Oncotarget 被评为当年最好的期刊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现在,尚未清楚是否因为 Web of Science 重新评估了当时的决定,而考虑重新收录 Oncotarget,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4cac2a66-f909-43ab-b380-13c691645e6c.jpg" title=" 5.jpg" alt=" 5.jpg" width=" 475" height=" 230" style=" width: 475px height: 23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截图来源:Oncetarget官网 加粗部分显示期刊在列表中进而又出,换言之,除名是随意的。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Science 去年新发的三个子刊 Science Advances,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Robotics 毫无疑问地被 SCI 收录,其中 Science Advances 影响因子更是高达 11.51。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科学「灌水」善用 Web of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是否被 SCI 收录作为目前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决定了同学们能否毕业、老师们能否申请到职称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了搞好科研、发好论文,大家一定要熟练应用 Web of Science 的一些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杂志被 SCI 收录的情况是动态变化的,每个月都会有更新,口碑差的杂志,指不定哪天就被踢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投口碑好点的杂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了,怎么样的期刊才算口碑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其实,每个领域里,口碑好的期刊其实不多,大家平时应该会从师兄师姐那里有所耳闻。自己也可以留意平时在找资料、看文献时找到的发表在各个期刊的论文,如果有些论文图表不严谨、美观,文章看起来味同嚼蜡,那么这些论文所在的期刊就不需要过多关注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另外,除了上述查找期刊自引率的方法, 大家可以把自己所在领域(比如医学类)内期刊,收集一下,按影响因子从大到小列一张表。投稿的时候可以从高往低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比如,临床医学类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是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8 年度的影响因子高达 244.585,紧随其后的是 NEJM,影响因子 79.26。而两个期刊的自引率仅为,0.2% 和 0.9%。 /p
  • 2020影响因子出炉 化学/生物/材料类期刊哪家强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衡量期刊价值和曝光的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6月2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引起业界关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19年度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被成为神刊的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其影响因子再创新高,已经达到292.278,去年其影响因子为223.679。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与Nature旗下的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和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分别位列二三四。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9年度影响因子排位依旧没有变化,SCIENCE影响因子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NATURE和CELL则与去年基本持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新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629/552557.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TOP100榜单公布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具体到化学领域而言,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URE MATERIALS 分别以52.758、42.846、38.663排在前三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对生物类期刊而言,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 Physics of Life Reviews、BIOLOGICAL REVIEWS、CURRENT BIOLOGY,影响因子分别为14.798、10.701、9.601。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对材料类期刊而言,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Energy、NATURE MATERIALS三大期刊居首,影响因子分别是71.189、46.495、38.663。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以上三类期刊影响因子TOP100详情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化学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12df68ee-99e1-4665-bd1a-80f7f239c1b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630091325.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063009132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生物类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4a54593-9760-4ce0-8f91-0cc04ffb3085.jpg" title=" 生物类.png" alt=" 生物类.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材料类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ce58b9d-d084-4cbd-95e2-7bf54c3e5717.jpg" title=" 材料类.png" alt=" 材料类.png" / /p p strong /strong br/ /p p strong br/ /strong /p
  • 雷尼绍拉曼与您相约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
    7月19日 周二 14:30~15:00 李兆芬老师将在仪器信息网_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进行精彩的报告。Webinar在线直播!不可错过 等你加入!报告人简介李兆芬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 2007年毕业于东华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雷尼绍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拉曼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发及使用,拥有多年的拉曼光谱分析测试经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测试技巧,致力于拉曼光谱在各个领域应用解决方案开发和推广。多次协助老师在Nature,Advanced material,等期刊发表论文。点击链接🔗在线报名,加入我们吧😊https://m.instrument.com.cn/webinar/bigmeet3?mid=23320
  • 戈尔与Infoterra联手 服务近海石油勘探
    将卫星成像数据与创新海面油膜取样和分析技术结合起来   马里兰州埃尔克顿--(美国商业资讯)--戈尔公司(W.L. Gore & AssociatES, Inc.,简称Gore)和Infoterra有限公司(Infoterra Ltd)正联手为近海石油勘探提供海面油膜测绘与取样服务。该服务可为近海勘探公司提供近实时的卫星成像数据,并结合最灵敏方便的取样与分析技术,来描述油膜的特征,并确认石油系统的油苗。   Infoterra公司使用卫星成像数据来监测全球近海盆地出现的海面油膜已有超过15年的历史。2008年,Infoterra推出了近实时成像技术,该技术安排卫星获取有关油膜位置的数据,然后,在获得图像之后几个小时内,把数据直接发送到海上的一艘船只。这艘船按照指引,前往可能存在油苗的区域,接着,船上的团队使用戈尔的油膜取样器,取得表面的地质化学试样进行烃类分析。   戈尔勘测油膜取样器(GORETM Surveys SLick Sampler)使用时就像在海面油膜上投掷了一个假鱼饵一样,其中包含了强力憎水吸附剂,取样完成后,戈尔公司使用最先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以及质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继而在包括一些重要生物标志化合物在内的C5 至C35范围内,描述石油化合物的特征。   在各类近海勘探项目中,这种利用Infoterra的测绘技术锁定油膜目标、再进行取样和分析的方法,对于盆地石油系统的特征描述及其生热性质的验证十分关键。   戈尔公司(W.L. Gore & Associates, Inc.)创立于1958年,全球销售额近25亿美元,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戈尔勘测产品(Gore Survey Products)事业部利用地质化学放大成像技术(Amplified Geochemical ImaginGSM)来测绘地下埋藏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以直接测定从深达25,000英尺的储集层上方深埋的沉积物以及埋藏于数千英尺的火山岩或硬石膏下方的沉积物中渗漏的毫微克级数量的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易挥发化合物。www.gore.com/surveys   Infoterra隶属EADS Astrium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地理信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其石油天然气部门通过测绘持续出现的海面油膜,来验证近海石油系统的存在。该公司提供卫星及机载数据与产品:全球油苗数据库、地质判读、陆上测绘、机载激光雷达与航空摄影、海冰监测与测绘、排水测绘、管线规划与数字地形模型。
  • 中铁一局污水厂使用格雷斯普品牌固定冷藏式自动水质采样器
    2015-08-22中铁一局污水厂使用格雷斯普品牌固定冷藏式自动水质采样器 中铁一局下属污水厂,2013年9月采购了一批北京市格雷斯普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固定冷藏式全自动水质采样器,(也称之为:等比例采样器)用于中铁威特水务经开区污水厂以及马沟污水厂的进出水口采样,一天24小时,每两个小时采集140ml水样,至今在良好运行。 北京市格雷斯普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赵亚旗先生对用户进行了现场走访,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水质采样器进一步的使用需求。同行的有一位卖过多个公司水质采样器的经销商说:“一般固定冷藏式的采样器用半年之后,都会出现管路堵塞,压缩机不制冷,仪器下半部分腐蚀生锈,我专门趴下面看了看,格雷斯普生产的采样器统统没有这些问题,在每天都使用,并连续用了2年,能保持这个状态,不简单“。以下是使用现场:出水口采样现场进水口采样现场进水口采样管安装位置实验室用便携式水质采样器--BC-2300型 做为国内第一台全自动水质采样器的生产厂家,至今格雷斯普公司专注水质采样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已有23年的时间,时间让格雷斯普公司在产品的技术,质量以及售后上有很多的成长和沉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选水质采样器,请指定“格雷斯普”公司,一定让您用的顺心,放心,安心。做世界精品 以精品强国北京市格雷斯普科技开发公司1992年始创国内首台全自动水质采样器
  • 新晋诺奖得主弗雷泽:在中国有个“天大”计划
    10月5日,2016年诺贝尔奖化学奖揭晓的消息迅速传至国内。正在天津大学药学院做实验的博士生王真真惊讶地发现,三位获奖者之一的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正是她导师的导师,而就在今年3月,弗雷泽还来给她所在的课题组开组会,并给他们作了专题报告;7月她还跟着自己的导师马克奥森一起去韩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听了他的大会报告。这不禁让她感慨,“原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离我这么近”。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天大药学院的院长杰伊西格尔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向这位老朋友发出了祝贺的邮件,同时也表达了感谢:正是在弗雷泽的帮助下,天大能够在国际上招募优秀的青年学者,而弗雷泽还在天大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才基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并帮助在全球延揽优秀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整个天大药学院都在为弗雷泽能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喜悦。这不仅仅因为弗雷泽是天大教授、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入选者,更是因为弗雷泽和他在天大建立起的科研团队正在有序运转。“天大”的缘分三年前,弗雷泽决定接受邀请来天大工作,这是一个简短但愉快的过程。天大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2013年3月22日,弗雷泽应好友西格尔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天大,而西格尔刚刚在两个月前接受了天大药学院院长的聘书。西格尔和弗雷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西格尔在普林斯顿师从教授库尔特攻读研究生,弗雷泽的研究在那个时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两人第一次相遇并在此后保持联系30多年。在上世纪90年代,两人在加州大学成为同事,弗雷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西格尔则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他们保持着积极的科研伙伴和个人友谊关系。弗雷泽来到天大访问时,时任校长李家俊(现为天大党委书记)和他以及西格尔等人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交流。李家俊和弗雷泽用英文畅谈了未来学科发展以及弗雷泽的科研发展规划、科研项目产业化等问题。李家俊告诉弗雷泽,如果他有很好的成果不妨拿到天大、天津来实现技术转化,他可以为弗雷泽提供很好的帮助。显然,这次谈话让弗雷泽非常开心。“会谈结束,他走出会议楼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冯翠玲记得,在弗雷泽启程回国的时候飞机还没起飞,西格尔就接到了他从机场打来的电话,同意接受邀请来天大工作,并询问是否可以帮助他的几位学生申请国家“千人计划”。就这样,弗雷泽不仅通过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成为天大教授,而且还将自己的三位得力助手一起带到天大来,组建科研团队。“天大”的平台弗雷泽之所以能接受天大的邀请,在冯翠玲看来,是因为天津这座城市有更积极的发展环境,而天大药学院也更开放,对人才有更渴望的心情,她相信弗雷泽是切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就在弗雷泽到访天大药学院后不久,2014年天大药学院成功获批国家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学院,成为“人才特区”。2014年7月,弗雷泽受聘成为天大药学院教授;2015年,其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马克奥森、苏纪豪、罗家严也都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进入天大全职工作。其中,罗家严在化工学院,马克奥森、苏纪豪在药学院继续跟随弗雷泽从事“超分子机器”相关研究。马克奥森在来天大之前,是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的一名助理教授。谈到之所以被弗雷泽说服来到遥远的天津工作,他坦率地说,在美国高校作研究让他感觉生活每天都在重复,而且科研经费非常难申请。但在中国不一样,中国有非常好的科研支持环境,天津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城市。他和弗雷泽一样,觉得来中国工作是一件冒险但有趣的事情。而且天大药学院是国际化试点学院,在这里,他的团队和美国的得州农工、圣地亚哥的学校以及中国的浙大、南开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合作。更让马克奥森感到舒适的是,在药学院,他没有外来感,因为在这里工作的教师超过一半都和他一样是“老外”,即便行政管理人员发送的通知邮件也都是用英文。他用英文讲课、听学术报告,和同事、学生交流,都没有障碍。如今,团队的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转一年多。团队中,除了弗雷泽、马克奥森和苏纪豪之外,还有2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以及一些本科生。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探究如何在水溶液中实现超分子的自组装。一年来,他们已经在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主客体组装后形成的凝胶变色材料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在投稿中。马克奥森表示,弗雷泽经常说一个人单独做科研是不会成功的,而天大药学院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有国际化的实验室,有国际化的教师团队,这一切都是有吸引力的。除了导师弗雷泽,马克奥森还有一个“榜样”,那就是西格尔,“他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成功,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如今,弗雷泽加入了药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还成为西格尔领衔的“973”计划大科研攻关团队的重要成员。马克奥森和他的伙伴也都申请到了中国的科研基金。“天大”的计划尽管已经建立起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但弗雷泽在中国的雄心并不止于教书、科研、带年轻人。他曾经在2015年提出过一个在天大工作的五年计划。在这份计划中,他和他的团队将关注点投入到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希望通过“由外层配位作用促进的贵金属环境友好型浸提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贵金属提取方面使用氰化钠和汞作为主要试剂的工艺方法,从而使得人类、动物和水生自然环境更加安全。弗雷泽和他的团队希望借此研究项目研发出用于提取黄金的绿色技术,这在他看来,代表了在未来的120 年中出现的第一个生态友好型工艺技术。除此之外,弗雷泽和西格尔还在酝酿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在天大建设一个生命健康大平台。两位科学家约定的时间是到2020年底。科研计划之外,弗雷泽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投入到和分子机器相关的研究中来。就在今年3月3日,他把获得的“安家费”5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斯托达特发展基金”,希望延揽更多的人才来天大从事合成分子研究工作。弗雷泽在捐赠仪式上的一段话,感动和启发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说:“人的一生充满各种收获和给予,自己在过去很幸运地收获了很多,也乐于有机会给予。”而在西格尔看来,他和弗雷泽最一致的观念是,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 同位素化学领域创始人雅各布比格雷森逝世
    同位素化学领域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美国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制项目的贡献者——美国化学家雅各布比格雷森(Jacob Bigeleisen)8月7日因肺部疾病不幸逝世,享年91岁。   雅各布比格雷森于1919年5月2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佩特森,1943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从事铀元素化学分离的研究。他先后在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石溪大学从事过研究工作。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AAS)的院士,雅各布比格雷森在铀-235实现量产的研究中,与其合作者提出通过气体反应来测定同位素变化的简单理论,为同位素化学领域的开拓起到很大的作用。
  • “云参观”中石油勘探开发院14个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IPED)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肩负全球油气业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油气勘探开发重 大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全球油气业务技术支持与生产技术服务、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等职责,综合科研实力在国内石油上游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先后经历了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个发展阶段,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建院以来,研究院直接参与了中国大多数陆上油气田以及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的勘探发现与开发建设,为中国石油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完善了完整配套的中国陆相石油地质与油气田开发理论技术体系,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600余项,在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造就了一批以16名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拥有技术人员近2000人,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在中石油勘探院的官网上展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以及12个公司重点实验室,众多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为科研提供了坚实基础!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于2008年4月批准建设的第一批3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以国家石油供应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国内陆相沉积环境下、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特点,以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发展适合不同类型油藏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并大力促进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产学研结合,扩大现场应用规模,通过完全自主的技术创新形成生产力。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分:油气藏形成与资源预测研究室,油气储层与渗流研究室,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室,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室,热力采油研究室,CO2驱油与埋存中心以及综合管理办公室,另外在黑龙江大庆建立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验基地,作为室内研究应用于油藏现场的试验平台。实验室拥有设备696台/套,其中大型仪器40余台/套(自主知识产权13台/套)和大型数值模拟软件10套;建成支撑油气形成与资源预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方向的6个科研条件平台;总体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2010年7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设立22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的通知",正式批准设立"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于7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授牌,2010年8月20日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页岩气研发中心揭牌。在国家能源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廊坊分院建设页岩气研发中心,立足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服务生产为建设原则,建设成为我国页岩气行业的科技研发(实验)中心、页岩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页岩气人才知识培训中心和信息中心。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下设勘探技术研发部、开发技术研发部、钻完井技术研发部、增产改造技术研发部以及综合管理部。这里又有哪些科研设备呢?公司重点实验室官网中共展示了12个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室、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测井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油层物理与渗透力学、稠油开采重点实验室、采油采气重点实验室、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和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KLPG)成立于1999年,是集团公司成立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现有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同位素质谱仪、色谱-质谱仪、色谱-质谱-质谱仪、多功能显微镜、生烃排烃热模拟设备、加氢热模拟设备等大中型仪器设备20多台套,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色谱质谱实验室同位素质谱实验室气相色谱实验室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Qattro II 色谱-质谱-质谱仪DSQ II 气相色谱-色谱质谱仪MSSV-气相色谱-色谱质谱仪MAT 253 同位素质谱仪Delta V 同位素质谱仪黄金管热模拟装置油气生成与排驱物理模拟系统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是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立的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现有储层成岩模拟系统、激光在线同位素质谱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仪、探地雷达、伽玛能谱仪、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阴极发光仪、显微镜、冷热台及沉积储层频谱成像软件、层序地层模拟软件等40台套实验分析软硬件设备,可满足储层实验新技术开发及市场服务的基本要求。储层成岩模拟系统激光-同位素质谱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KLBSHA)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从事成藏年代学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设备共59台套,其中标志性设备2套。 盆地构造变形物理模拟设备 三维高温高压成藏物模设备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MM5400静态真空质谱计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成立,2010年正式试运行。拥有储层分析测试为主的实验设备30台,其中国际先进的实验设备12台,包括高温高压溶解动力学物理模拟装置、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激光碳氧同位素仪、定制化工业CT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等。高温高压溶解动力学物模装置(非标)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电子探针定制化工业CT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测井重点实验室设计并委托国际著名公司制造了高温高压岩石电学和毛细管压力联测系统、高温高压驱替状态核磁共振测量系统,这两套系统是标志性的非标实验 系统,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另有常温高压驱替岩电测量系统、孔隙度测量仪、渗透率测量仪、岩心制备等实验配套设备,可以开展高温高压全直径岩石电学、核磁共 振等实验参数的测量,对提高复杂储层测井处理解释和评价能力有重要意义。高温高压岩石电学和毛细管压力联测系统(RCS-763Z)高温高压驱替状态核磁共振测量系统目前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拥有大中型实验设备共56台套,新度系数接近0.7,仪器设备总体运行水平和使用率高。主要开展天然气系列分析、源岩生烃系列模拟、天然气成藏物理模拟、包裹体系列分析、储盖层评价、特殊气藏开发机理与储层渗流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天然气组份及轻烃分析仪MAT253同位素质谱仪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天然气成藏模拟系统高温高压扩散系数测定仪全直径长岩心流动模拟实验装置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各实验方法、模拟方法均达到国内领先,并与世界水平同步。长岩心驱替系统高温高压三维胶结物理模型 CT扫描系统地层条件下岩心分析系统高温高压多相流体渗流实验系统核磁共振仪目前,实验室拥有52台(套)先进的设备及软件,新度系数达到0.91,研究手段系列配套,性能指标高端先进,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稠油油藏高温相对渗透率装置加速绝热量热仪测试系统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分析系统高压注气模拟实验装置一维岩心驱替实验装置高温高压注蒸汽二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高温高压注蒸汽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三维火驱实验装置采油采气重点实验室从2006年开始建设,共有仪器设备及软件65台(套),拥有调堵摸拟实验系统、油气藏地应力综合测试系统、套管损坏测试系统、转向均匀酸化模拟系统等多套特色和标志性装置,在五个研究方向上仪器设备基本配套、部分实验手段独有,可较长时间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调堵模拟实验装置油气藏地应力综合测试系统高温高压注蒸汽二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油气生产优化与设计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油田生产需要,研究、开发各类新型实用的油田化学剂及其工业生产应用工艺技术,为集团公司及国内外油田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HAAKE MARS流变仪CaBER拉伸流变仪TX-500C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泡沫扫描仪动态接触角与表面张力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膜天平 显微镜界面流变仪激光粒度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Zeta电位仪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设备200台(套),其中大型实验设备16套,其中包括导流能力测试系统、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环境扫描电镜、高温高压流变仪、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仪、压裂液动态滤失与伤害实验仪。可从事压裂酸化多方面研究与实验测试。同时自主研发了可视化裂缝酸岩反应物模、可视化水平井管路液体流态大型物模、支撑剂气体和液体长期导流能力测试装置、均匀布酸模拟实验装置等设备。为原始创新填补了相关方面的空白,也为基础数据的产生和获得提供了新的手段。岩石力学实验系统支撑剂评价实验系统酸蚀裂缝导流实验系统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成立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功能定位是:建设成集煤层气业务、油砂、油页岩业务、页岩气业务、水合物业务等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实验研究平台。原有仪器设备51台套,新引进设备26台套,其中标志性设备1台。煤层气成藏模拟仪X射线CT扫描显微镜小颗粒油页岩热灰干馏评价装置激光法导热分析仪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里木河南部一万平方公里的富满地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这是中石油6年集中勘探的结果;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石油勘探也获得重大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成为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近三年来页岩油气领域接连获得重大发现和突破性成果。
  • 格雷斯Reveleris 系统再次获奖-- 2009 年度IBO 工业设计铜奖
    美国格雷斯公司今年最新推出的Reveleris 全息快速纯化色谱系统,继2009 年3 月在美国荣获‘匹兹堡会议评委会大奖’第五名, 7 月荣获美国《R&D 杂志》的选出的年度’100 强研发大奖’,今年8 月,Reveleris 又喜获 ‘ 2009年度IBO 工业设计铜奖’。 该奖项为不仅评估产品的美学品味,也考量产品的物理形态如何增强功能和实用性。   以下摘自IBO(International Business Outlook)杂志2009 年8 月15 日期刊:   Reveleris 独特的RevealX 技术结合了格雷斯公司在样品分析上二十多年的ELSD 技术。‘引入ELSD 是在快速纯化系统性能上的重大突破,这不仅是简单地设计一个更小的仪器,而是要在更小的容积里增加一个完整的检测器。’阿雷先生解释道,‘另外,挑战在于采用没有氮气发生器的ELSD 技术,最终达到减小体积并能放入通风橱。这些都是在应用流体学,软件和工业设计上的显著突破。’Reveleris 的特色设计同时提高了性能。触摸显示屏安装在一个伸展臂上,可方便地移到一边以方便取用溶剂,溶剂是放在系统上方的。小巧的体积可使系统放在通风橱内。   格雷斯公司探索科技部门的Reveleris 全息快速纯化色谱系统荣获‘2009 年IBO 仪器设计铜奖’。Reveleris 将快速纯化机器提升为一个紧凑的,人性化又灵活的系统,体积仅为41.9x54.6x45.7cm, 重量为34 公斤。格雷斯公司用了18 个月开发此产品。事实上, Reveleris 的工业设计是它最大的卖点之一。格雷斯公司在先期的客户调查中发现市场强烈需要一个更好设计的产品。市场总监麦克.阿雷说: ‘我们的一贯宗旨是更好服务色谱行业,客户的反馈表明他们对同类的快速纯化系统在性能,美学,人体工程学,维修和使用便利方面有强烈的不满。’设计团队花费大量时间观察药物化学师的工作,有一次甚至看到一个研发人员站在一个凳子上来操作系统。   Reveleris 独特的RevealX 技术结合了格雷斯公司在样品分析上二十多年的ELSD 技术。‘引入ELSD 是在快速纯化系统性能上的重大突破,这不仅是简单地设计一个更小的仪器,而是要在更小的容积里增加一个完整的检测器。’阿雷先生解释道,‘另外,挑战在于采用没有氮气发生器的ELSD 技术,最终达到   减小体积并能放入通风橱。这些都是在应用流体学,软件和工业设计上的显著突破。’Reveleris 的特色设计同时提高了性能。触摸显示屏安装在一个伸展臂上,可方便地移到一边以方便取用溶剂,溶剂是放在系统上方的。小巧的体积可使系统放在通风橱内。   从市场和产品角度,设计让Reveleris 与众不同。‘有了Reveleris,人们对快速纯化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出色的和创新的技术,在性能和外观上,我们也拓宽了市场。’这个设计进一步体现了系统的独特性。‘强大的性能和出色的工业设计清晰地表达了我们在市场上的价值定位。’ *********   REVELERIS™ 系统采用专有RevealX™ 检测和 SRC 柱技术,在更少的时间内可以纯化更多带更少杂质的样品, 能使制药公司加快重要新药的上市时间。有关REVELERIS™ 更多详情,请见: www.discoverysciences.com/Reveleris.格雷斯戴维森探索科技, REVELERIS™ 系统的制造者, 是硅胶色谱填料和检测技术公认的领先者。探索科技部门销售应用于生命科学,制药,麻醉,法医和生物科技行业的系列产品,包括液相和气相色谱柱,检测器,仪器,配件,填料和纯化系统。格雷斯是下列产品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催化剂和石油精炼的其他产品,塑料生产的催化剂 工业用途广泛的硅胶基工程和特殊材料 食品和饮料包装的密封剂和涂料 特殊化学品、添加剂及商业和住宅建筑的建材。格雷斯年销售超过30亿美金,全球约6000 名员工,在40 多个国家运营。详情请见格雷斯网站www.grace.com.
  • 这些研究为拉曼光谱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 ——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报告提前看
    作为分子光谱领域最为活跃的仪器类别之一,拉曼光谱的发展一直在吸引业界的目光。一方面,科研级拉曼光谱仪性能不断提升以探索科学前沿;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相关仪器及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中。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拉曼光谱一直彰显着极具诱惑的发展前景,高灵敏、低成本、快速检测一直都是大家努力的方向。食品农产品、生物医药、环境、材料、石油化工、毒品……甚至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无创血糖检测等相关的拓展一直都在进行中。当然,从科研走向应用的道路总是充满着挑战,比如SERS体系的可靠性、普适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基质的检测等,各位科研专家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不遗余力地努力着。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2023)期间,多位专家将现场分享,就拉曼光谱在环境、食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拓展及技术突破等展开探讨,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和应用推进提供新思路,点击报名》》》部分报告提前看:西南交通大学 范美坤教授《SERS,从单一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分析到复杂体系的区分和识别》(点击报名 )西南交通大学范美坤教授长期从事环境监测检测技术研究,已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2021和2022年度两次荣登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年度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本次会议中,范美坤教授将给大家分享《SERS,从单一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分析到复杂体系的区分和识别》的主题报告。华中师范大学 高婷娟教授《土壤重金属与石油类污染物的界面微传感成像》(点击报名 )华中师范大学高婷娟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分子内增强拉曼散射、高灵敏快速多色拉曼成像、超容量拉曼编码,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界面化学反应、细胞生理过程的原位光电测量等。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在JACS、ACS Central Science、Chemical Science、Analytical Chemistry、Water Research等化学、环境类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重金属和石油烃是典型土壤污染物,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研究重金属与石油烃的土水界面微传感成像,有望提供土壤重金属与石油烃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是土壤分析与污染控制领域的迫切需求。本次会议中,高婷娟教授将分享《土壤重金属与石油类污染物的界面微传感成像》主题报告。针对土壤六价铬和土壤铅的研究对象,她提出固相微传感探针的策略,这种策略集土壤六价铬和土壤铅的提取、富集、分离和后续检测于一体;针对土壤石油烃的研究对象,她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成像,观察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地下水界面原位修复动力学过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 席广成研究员《基于准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研究》(点击报名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席广成研究员,长期从事消费品安全相关研究,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件(转化2件),制定国家标准9项,主持应对“真假珍珠粉”、“化妆品纳米粒子”等消费品重大安全事件的技术研发。本次会议中,席广成研究员将分享《基于准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具有高灵敏和现场检测等优点,在痕量测定、真伪鉴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束缚了其大规模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席广成研究员研究团队以公共安全检测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发展 SERS 新原理和新方法为目标,开创了准金属 SERS 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浙江大学刘湘江教授《柔性SERS传感器》(点击报名 )浙江大学刘湘江教授的工作围绕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的薄弱环节,聚焦研发柔性传感器,突破了作物生理信息的长期活体无损感知(茎流、叶温等)、农产品安全信息的原位快速检测(化学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难题,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Science(IF=17.521)、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发表论文多篇。本次会议中,刘湘江教授将围绕《柔性SERS传感器》给大家做分享。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王睿《用于农残检测的表面增强技术》(点击报名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拉曼光谱产品线产品经理王睿,从事分子光谱技术的产品开发,仪器销售和应用推广工作十余年。在农业、食品、化工、高分子等行业有丰富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实测经验。从2014年入职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王睿一直负责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产品的推广工作。 快速检测农药残留一直是政府和企业关心的应用方向。瑞士万通公司在2018年就推出了基于SERS技术的可以稳定分析农药残留的表面增强试剂和试纸。本报告王睿将介绍基于该技术的几项成熟应用,以及相关的光谱仪发展现状。为了分享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促进各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仪器信息网与上海师范大学将于2023年10月24-25日联合举办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2023)。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参加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rs2023/
  • 从2020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运营数据看行业发展趋势
    从2020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运营大数据看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在此特景下,为行业用户搭建优质的学习平台。全年共邀请2000余位行业专家,为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近40万用户免费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同时,为抗击新冠疫情,助力行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免费为合作厂商提供200场价值百万元的自助网络会议服务,与行业共克时艰。本文将透过网络讲堂2020年运营数据,看行业发展趋势。一、网络讲堂用户互动榜Top10从上图可知,“新冠病毒检测” 、“体外诊断”、“PCR仪”、“中药”是2020年的热点话题。质谱、电镜、光谱、色谱等仪器技术应用会议,仍然广受用户关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因2020年的国际限制问题,引来中科院半导体所、华为、中兴、中芯国际、武汉弘芯半导体等知名企业研究员工程师的热切关注。二、网络讲堂报告嘉宾构成比例Top51、报告嘉宾职位构成比例Top5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嘉宾数据库大数据统计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2020年嘉宾职位构成图在仪器信息网成立内容组委会联合行业学会协会邀请院士、行业带头人等资深专家,为用户传递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2020年共有2000余位专家在网络讲堂作报告,其中教授、研究员、企业管理层等嘉宾占比较2019年显著提升,其中8位院士首次在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做线上报告。2、报告嘉宾单位性质构成Top5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嘉宾数据库大数据统计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2020年嘉宾单位性质构成图2020年,仪器信息网在生命科学、制药、环境、材料、食品等热门领域,针对领域热点,筹办相应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邀请科研院所、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食药监管局、医院疾控等单位专家开讲,在线分享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提炼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在线答疑。对仪器采购或对行业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听众,往往会通过一次次的学习对比,来确定他们最后的选择。三、网络讲堂参会用户分布比例Top51、参会用户单位性质分布比例Top5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注册VIP数据库大数据统计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2020年听众单位分布图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始终以内容为根,以服务为本。2020年服务用户40万,其中新用户占比82.1%。用户行业分布与内容组织相关性极高,用户单位性质以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企事业单位实验室、海关、疾控医院等为主。2、参会用户行业分布比例Top5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注册vip数据库大数据统计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2020年听众行业分布图用户行业分布与内容组织相关性极高。2020年疫情催化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内容组委会紧跟热点组织制药及医疗卫生相关会议,制药及医疗相关用户占比首次居首位。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用户较2019年大幅增长。四、合作仪器厂商排行榜Top101、合作仪器厂商总排行榜Top10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合作伙伴数据库大数据统计2020年,线下会议举办受制,网络会议成为学术交流和价值传递的新宠。价值传递方面,安捷伦、赛默飞、岛津仍占据前三位。2、合作仪器厂商增长潜力排行榜Top10注:数据来源为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合作伙伴数据库大数据统计2020年,仪器公司呈现出众多增长黑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实现喜人增长。五、2020年度热点会议Top102020年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共举办400余场会议,i系列精品会议13场,主要覆盖质谱、光谱、色谱、电子显微镜、磁共振、PCR、基因测序、体外诊断、流式细胞仪等。其中质谱网络会议,连续11年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2020年质谱网络会议R. Graham Cooks(普渡大学)的开场更是燃起全场的热情,成为今年的亮点。在生命科学、制药、环境、材料、食品等热门领域,针对领域热点,筹办相应的主题网络研讨会。平均每场会议的规模和参与人数较2019年增长100-500%。(1)2020年参会人数排行榜Top10:(2)2020年生命科学排行榜Top10:(3)2020年制药领域排行榜Top10:(4)2020年环境领域排行榜Top10:(5)2020年材料领域排行榜Top10:(6)2020年仪器综合排行榜Top10:2020年主要趋势分析1、2020年,医药、生科、材料、环境领域关注度均有增长。新冠疫情催化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飞速发展,从仪器需求、解决方案迭代、会议主题新增、听众关注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体现。材料能源领域半导体、新能源、材料表征等主题关注度空前,颗粒研究与应用主题首次举办便跃居该领域第三。环境主题依旧保有较高关注度,水气土仍是主流主题,固体废弃物、突发应急环境问题处理等主题关注度有明显增长。2、2020年,仪器采购需求激增,多家企业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多匹增长黑马涌现。数据显示,质谱、光谱、电子显微镜、色谱、磁共振、前处理相关仪器等依旧是关注较高的产品;体外诊断、PCR仪、药物分析仪、材料相关仪器需求较2019年大幅提升。价值传递方面,安捷伦、赛默飞、岛津仍占据前三位;伯乐、思拓凡、赛莱默、天美、思聚仪器等公司极具增长潜力。3、2020年,内容组织及讲师结构大升级。2020年合作专家达2000余位,教授、研究员、企业管理层等嘉宾占比显著提升。地域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国北上广,几场跨国会议实现了亚洲新加坡以色列、欧洲英国荷兰、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多国专家云交流。4、2020年,听众数量稳步新增,新用户比例达8成。2020年服务用户40万,其中新用户占比82.1%。用户行业分布与内容组织相关性极高,用户单位性质以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企事业单位实验室、海关、疾控医院等为主。5、2020年,网络会议模式成新宠,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发展良好。网络会议因其及时、高效、零接触、跨越地域限制等特点,成为2020年的会议模式新宠。2020年,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更是从幕后走向台前,核酸检测成为关乎每个人的出行“绿卡”。医药生科类仪器及检测行业需求激增价值空前,材料类仪器将成为半导体自主研发之路主要助力军,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的春天已来。2021年,我们诚邀行业专家、协会学会、仪器厂商等各方共赢合作,与我们共同搭建科学仪器行业的百家讲坛,为更多的行业用户提供在线会议的参会机会,以此来促进科学仪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联系人:魏老师13552834693(微信同号),霍老师13051509166(微信同号)
  • 868种学术期刊实现网络首发 创新成果发布有了“绿色通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中国期刊协会获悉,为确保学术成果的首发权与快速有效传播,目前我国已有868种学术期刊实现学术论文第一时间网络首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促进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转型升级,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去年11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正式上线,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中国各学科学术期刊文献。一年来,已有《财政研究》《科学通报》《经济研究》等868种中国学术期刊(中/英文版)加入,实现学术论文网络首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介绍,投稿一经审定,无需按照纸质刊物出版时间就能通过网络首发平台,将优质学术成果第一时间刊发,并在国际学术界迅速传播。“网络首发”不仅可以发布与印刷版相同的传统论文,还可以配发相关文字材料、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音视频文件等,有利于作者充分表达学术思想,同时让读者借助数字资源更全面理解和使用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在京举办的2018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等专家表示,网络时代,数字化出版正在成为学术期刊的主流形态。网络首发平台开辟了优秀成果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有利于提升我国学术话语权。 /p
  • 海鲜在吃镉!吃着扇贝的我眼泪流了下来
    我吃着扇贝,津津有味却发现我可怜的扇贝吃着镉也“津津有味”浙江大学刘广绪团队提出,研究人员曾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文章:《ocean acidification increases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marine bivalv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seafood safety》海洋酸化导致双壳类海产品中镉的积累增高!双壳类海产品:属软体动物门,也称作瓣鳃纲(bivalvia )或无头纲(acephala )。瓣鳃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该纲全部种类均可食用,如蚶、牡蛎、青蛤、河蚬、蛤仔等;有的只食其闭壳肌,如扇贝的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多种可入药,部分种能产珍珠。不要小看双壳类海产品!你以为跟你没有关系?还有海鲜砂锅粥、黄金脆生蚝、白酒番茄煮蛤蜊、清蒸蛏子、文蛤干贝鲜虾粥、蛤蜊浓汤、酸桔汁腌扇贝、蒜蓉粉丝蒸扇贝......然而海洋酸化,也与我们有关。二氧化碳在世界范围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相信大家对这个公式都不陌生:别人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吃货是世界人民制造的二氧化碳,飘到海洋里也要吃完!浙江大学刘广绪团队在不同ph下,对三种不同种类双壳类海产品的三种组织中的铬含量进行了测量统计。(a) m. meretrix,文蛤 (b) t.granosa,血蛤(泥蚶) and (c) m. edulis贻贝在不同的贝类海产品的不同组织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趋势:随着海洋酸性的增强,贝类海产品组织中的镉含量也在以相当大的程度提高,这也意味着食品中铬含量的积累也在增长。随着二氧化碳在世界范围的增加,海洋酸化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现象。文章指出,海洋酸化对于双壳类海产品的食品安全影响被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双壳类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和必需元素,并且有丰富的人类必要的维生素,比如b6和b12。但是当双壳类海产品富集了太多的污染,将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tips :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含镉食品,可使肾脏发生慢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导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同时,由于个镉离子取代了骨骼中的钙离子,从而妨碍钙在骨质上的正常沉积,也妨碍骨胶原的正常固化成熟,导致软骨病。也许你也很好奇,海洋酸化怎么就让我吃上了丰富的重金属?两个原因:1. 海洋酸化使得双壳类海产品增加对镉的摄取2. 海洋酸化使得双壳类海产品排泄镉的能力却被减弱这将导致镉在这些海产品中的富集。研究人员解释了镉在双壳类海洋生物钟的积累机制。请看下方大图片。(a) 酸化的海水有更高的镉浓度和cd2+/ca2+比率,这将使cd2+更易通过ca2+通道进入。(b) 上皮细胞被酸化的海水破坏,使得镉更容易穿透。(c) 酸化的海水抑制了基因pgp-5的表达,减弱了镉的排出。(d) 海洋酸化可能会给海洋生物带来压力,使用于排除镉的能量减少。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海洋酸化现象,但是在生蚝等双壳类海洋产品的食用中我们却可以采取相当多的措施来保证自己的食品安全。比如看养殖海产品的人有没有使用赛莱默分析仪器(xylem analytics)中的ph测量监控仪器;比如选择正规渠道,正规品牌进行购买海产品;比如去食品监管好的饭店进行用餐;比如不吃。在水产养殖领域,ph的监控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给海洋生物带来更舒适的环境,还能使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少受伤害。赛莱默分析仪器的ph测量仪器分为台式,手持,在线多种。赛莱默分析仪器将用我们最多的心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水质分析仪器与多种解决方案。您可在赛莱默分析仪器官网了解产品详细参数。参考文献:1.《ocean acidification increases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marine bivalv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seafood safety》2. 百度百科
  • 冠亚肉类快速水分测定仪中标商洛农检中心
    给活牛注水,之后这些牛被送到屠宰场屠宰,屠宰场和执法者在抽检过程中没有发现注水肉。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鲜肉的食用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鲜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通过在宰杀前向食道注水、宰杀后向动脉管注水,以及在出售前用注射器直接向肌肉注水等等恶劣手段,生产出大量“注水肉”,欺骗消费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尽快解除注水肉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危害,便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 但是肉类水份的测试,目前是市场上一大难题!因为肉类的水份很高,到底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试出肉类的水份含量呢?针对此问题商洛农检中心公开招标。深圳冠亚研发部结合目前肉类**标准,向招标单位提供了SFY-30肉类快速水分测定仪(该型号为畜禽肉水分检测(GB18394-2001畜禽肉水分限量政府采购配套产品),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注水肉含水率,让注水肉原形毕露。 冠亚肉类快速水分测定仪产品介绍: 深圳市冠亚水分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工表示,SFY-30肉类水分测定仪解决了注水肉检测领域关于测量准确性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该仪器采用热解重量原理设计的,是一种新型肉类行业水分检测仪器。避免了插针水分仪的误差大、没有精度、不能储存数据等缺点。注水肉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红外线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红外加热源可以短时间内达到加热功率,在高温下样品快速被干燥,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该水分仪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肉类水分的行业,如猪肉、牛肉,鱼肉、食品、鸡肉、羊肉等行业中的实验室与生产过程中。 另外,SFY-30肉类水分测定仪体积小,重量轻,不受使用环境影响,不需要对送检物品进行预处理,使全部检测时间缩短为不到10分钟。这场快速检测功能使其成为市场工商管理部门的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某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在执行工作时,我们用SFY-30肉类水分测定仪进行监控,消除各种可能的注水肉隐患,可有效防止不法商贩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的行为。 目前,深圳冠亚水分仪科技有限公司的SFY-30肉类水分检测仪,产品以其测量准确高、快速的特点,被全国各大、屠宰点、执法部门受到广泛应用,各位消费者购买时,请注意鉴别SFY-30肉类水分仪的原装正品(备注:市场上有SFY30A,SFY20A均属非冠亚正品,购买时请注意仔细核对,以防买到贴牌品,造成你利益的损失)。冠亚肉类快速水分测定仪产品特点:●符合GB18394-2001畜禽肉水分限量政府采购配套产品●鲜肉、屠宰肉、冷冻肉、肉制品加工企业均可使用●肉类行业**指定快速水分检测仪●自主研发生产、核心技术产品,SFY商标8931081●是目前行业中通过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打印机可随时打印测试结果、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质量过硬、仪器零耗材●操作简单,无需辅助设备●CMC计量许可证00000018号(生产许可证)●专利产产品,仪器专利号:2005301013706 【小贴士】普通市民应该如何辨别“注水肉”  商洛农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专业检测肉的含水率外,市民在购买猪肉时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辨别。  1.注水肉由于含水率高,取一张薄纸巾铺在肉身上,纸巾很快被浸湿,纸巾很难再完整地拿起来。如果肉身没有注水,纸巾铺上去,只会有一层油浸在上面,纸巾仍能完整地拿起来。  2.一般注水肉肉色较淡,用食指摁在肉身上,肉会挤出水分。同时注水肉由于经过一定时间后,水分会溢出,因此一块肉买回家后,放在碗里,几个小时后,肉身变形,水分会自然溢出。
  • 再创记录 第三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闭幕(附视频回看)
    千人齐聚云端 这是一场不受疫情影响的拉曼盛会作为分子光谱仪器中最为活跃的仪器类别之一,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拉曼光谱相关的科研成果频出,相关的新技术、新仪器、新应用层出不穷,特别在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分享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促进各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仪器信息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2021)于2021年9月22-23日成功举办,报名参会代表超过6500人次,会议规模创历届之最。本次会议邀请拉曼光谱仪器研发及应用的专家,以在线网络报告交流的形式,针对当下拉曼光谱相关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为拉曼光谱的相关从业人员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拉曼光谱相关仪器技术及应用的发展。会议回放》》》国外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拉曼光谱市场预为6.02亿美元,预计2026年该市场将达8.6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4%。极具潜力的技术,极具诱惑的市场,有哪些热点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SERS/TERS依然引领研究的热潮。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前沿研究登录国际知名期刊,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被开发并投入应用......相关的市场研究数据也显示,2021-2026年间,SERS市场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很形象的展现了该领域持续的热度。本次会议紧跟热点,不仅分享埃级分辨的单分子拉曼光谱成像研究、基于烯碳材料设计的拉曼生化分析、富集型增强拉曼光谱关键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手性各向异性等,还会深入讨论SERS快检应用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从应用层面来说,拉曼光谱技术在物理材料、制药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材料是拉曼光谱的“资深用户”,拉曼光谱技术给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表征手段,不仅如此,拉曼散射还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晶体对称性、晶体微观结构、晶格振动性质、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电声子相互作用等。本次会议物理材料专场将会分享共振拉曼光谱学在半导体材料物理性质研究中的应用,高温物质结构的计算模拟和原位探测实验研究,纳米结构的表面声学声子振动和太赫兹发射等最新的研究进展。此外,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单位关注医疗保健领域的药物开发,拉曼光谱所提供的分析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不同阶段,并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及拉曼辅助手术等临床上展现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专家就拉曼光谱技术在医学应用方面的内容展开分享,包括癌症无损检测、快速无标记组织病理学检测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需求的提升,对仪器层面也提出了更高、更实用的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原位、在线、现场分析的需求,手持式和便携式仪器占据了拉曼光谱市场很重要的份额。当前,从事手持式和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只是基于应用需求的提升,在仪器研发和应用拓展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本次会议特别安排了拉曼光谱仪器专场,将就仪器的小型化,原位分析等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会议日程09:15--09:25大会致辞陈建(中山大学 研究员)拉曼光谱在物理材料领域的应用(09月22日上午)主持人:中山大学 陈建研究员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9:30--10:00共振拉曼光谱学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10:00--10:30高温物质结构的计算模拟和原位探测实验研究(回放)尤静林(上海大学)10:30--11:00HORIBA拉曼光谱技术在物理材料领域的应用(回放)苗芃(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11:00--11:30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的简介与应用(回放)刘鸿飞(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11:30--12:00纳米结构的表面声学声子振动和太赫兹发射吴兴龙(南京大学)SERS/TERS(09月22日 下午)主持人:厦门大学 任斌教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14:00--14:30埃级分辨的单分子拉曼光谱成像研究(回放)董振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30--15:00基于烯碳材料设计的拉曼生化分析陈卓(湖南大学)15:00--15:30瑞士万通拉曼光谱产品介绍和相关行业应用(回放)胡敬志(瑞士万通)15:30--16:00富集型增强拉曼光谱关键技术(回放)方吉祥(西安交通大学)16:00--16:30关于SERS快检的思考和探索 ——如何从实验和数据处理角度提高SERS检测灵敏度刘国坤(厦门大学)16:30--17:00手性无机材料的SERS-手性各向异性在对映体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回放)车顺爱(上海交通大学)拉曼光谱仪器研制(09月23日上午)主持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刘玉龙研究员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9:00--09:30便携拉曼光谱仪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黄梅珍(上海交通大学)09:30--10:00紫外拉曼光谱在原位催化表征中的应用研究(回放)冯兆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00--10:30拉曼的小型化研发及其在现场快检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回放)刘海辉(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10:30--11:00拉曼光谱仪的小型化陈昌(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11:00--11:30基于废旧纺织品高光谱识别和拉曼光谱仪开发与利用(回放)龚龑(北京服装学院、塔里木大学)拉曼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09月23日下午)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 杨海峰教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14:00--14:30生物医学拉曼光谱之旅——从自然指纹到人工指纹胡继明(武汉大学)14:30--15:00SERS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实验要点(回放)徐抒平(吉林大学)15:00--15:30雷尼绍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些应用(回放)王志芳(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15:30--16:00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癌症无损检测研究冯尚源(福建师范大学)16:00--16:30赛默飞拉曼技术和生命医学领域应用分享(回放)王冬梅(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16:30--17:00受激拉曼显微术用于快速无标记组织病理学检测(回放)季敏标(复旦大学)附: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自2019年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其中iCRS2020报名参会人数近2000人,得到业界的关注和认可。iCRS2020: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RS2020/ iCRS2019: h 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mgp/
  • 赋能生物医药 拉曼光谱这些新方法/新应用极具潜力——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报告提前看
    作为一种无创、快速、非损伤性的分析方法,拉曼光谱正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及单细胞代谢研究,生化分析、疾病检测及诊断、药物检测及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等多方面都彰显了极具诱惑的应用前景。相关论文信息显示,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在乙肝、登革热、阿尔茨海默症、肿瘤等疾病诊断方面进行探索。同时,拉曼光谱分析的对象,也不止是血清样本,还可以是唾液、尿液、人体分泌物甚至是活体组织等。不过,现阶段,拉曼光谱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不完善,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在开展相关的课题攻关工作,为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等提供越来越深入的潜在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2023)期间,多位专家将现场分享,就拉曼光谱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展开探讨,点击报名》》》部分报告提前看:武汉纺织大学 沈爱国教授《高特异性SERS生物分析》(点击报名)武汉纺织大学生物工程与健康学院沈爱国教授,主要从事面向生命健康、环境和食品安全的生化传感、多光谱成像和仪器研制以及文物科技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石油科技创新项目和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迄今已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和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2800余次,H因子35。特异性是复杂样品精确定量分析的先决条件。沈爱国教授的报告针对贵金属和无机半导体SERS基底的痼疾以及当前SERS检测方法鲜少商业化应用的现状,从SERS 识别或量化复杂体系中分子/分子集群的直接或间接测量的一般性原理入手,探讨标记、赋能、响应和锁定四种路径策略提高SERS生物分析的思路、原理、分子设计、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本报告介绍的重点将聚焦响应型SERS和有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OSERS)两种测量技术,它们的检测优势、具体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海军军医大学 陆峰教授《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新方法》(点击报名)海军军医大学陆峰教授,从事药物/生物的谱学研究20余年,近年致力于药物/毒物分析以及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基础与应用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军队生物安全重点专项等10余项课题。在Anal Chem、Sensor Actuat B、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药物分子之间特定的相互作用既是全面了解细胞过程和潜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也是生物传感器检测目标分子的基础。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是药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方法也一直是国内外众多生命科学家关注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报告,重点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生物膜干涉法(BLI)、分子动力学模拟(MD)及其协同方法,并初步应用于药物-核酸适配体、生物毒素药物-核酸适配体、siRNA-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对象。三种方法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方面各有所长,可以发现互作表象、定量描述强度、揭示分子机制,有望成为阐明其分子机制的得力工具。吉林大学 韩晓霞教授《蛋白质拉曼光谱:从结构表征到功能探测》(点击报名)韩晓霞教授,2014年入职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迄今为止已在Nat. Rev. Methods Primers、Angew. Chem. Int. Edit.、Nano Lett.、ACS Nano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4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拉曼光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快速灵敏的蛋白质鉴定和结构表征技术是蛋白质组学和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的关键。韩晓霞教授课题组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一系列蛋白质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推动了SER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几年他们探索了凋亡信号通路中蛋白质–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阐明了关键调控因子在线粒体内以及线粒体–内质网互作调控细胞凋亡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癌症靶向治疗相关的促凋亡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上海师范大学刘新玲 副教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唾液中D型氨基酸标志物》(点击报名)刘新玲,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拉曼光谱和手性材料研究。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指纹光谱分析方法,在分子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拉曼光谱法难以直接区分手性分子对映体。本研究通过引入手性选择剂,发展了几种用于手性分子识别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并用于检测唾液中D型氨基酸,通过临床唾液样本分析,发现胃癌患者中D氨基酸浓度显著高于非胃癌患者,为胃癌无创诊断提供了一种潜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叶坚教授《Volume-active SERS nanoprobes for bright and supermultiplexed bioimaging》(点击报名)叶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广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兼职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等离激元纳米材料和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缝隙增强拉曼探针)的生物医学应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0多篇,被引用次数近3000次,H因子为30。曾被ACS Nano期刊邀请撰写Perspective文章一篇,被邀请为Springer出版社撰写英文专著一章。本次会议中,叶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Volume-active SERS nanoprobes for bright and supermultiplexed bioimaging》。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李兆芬 高级工程师《雷尼绍拉曼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点击报名)李兆芬,现任雷尼绍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拉曼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发及使用,拥有多年的拉曼光谱分析测试经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测试技巧,致力于拉曼光谱在各个领域应用解决方案开发和推广。多次协助老师在Nature,Advanced material,等期刊发表论文。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系统因为其无需前处理,无损,快速,准确等优异的性能,受到各个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在生物和制药领域分析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可以直接对活的细胞等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拉曼成像给出药物的工艺等。本次报告就Renishaw拉曼光谱仪在生物以及制药领域中最新的应用做简单的分享。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分子光谱产品工程师 裴金菊《空间位移拉曼和透射拉曼在制药上的应用》(点击报名)裴金菊,安捷伦分子光谱产品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课题是拉曼等分子光谱技术新型分析方法开发,毕业后一直在国际知名的仪器公司从事分子光谱的应用开发与支持工作,2017年加入安捷伦科技,主要负责红外、紫外、拉曼等分子光谱在制药/生物制药行业的应用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空间位移和透射拉曼均被最新中国药典收录,USP1858重点介绍药厂正在使用的三大拉曼之一——空间位移拉曼,独具直接穿透不透明外包装鉴别原辅料的功能,加速原辅料鉴别放行,解决原辅料100%鉴别最大的痛点。透射拉曼,穿透整个样品,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无需前处理,无损、快速定量检测片剂、胶囊、粉末等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蔚海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主管 卢坤俊《海洋光学拉曼解决方案及应用分享》(点击报名)卢坤俊,现任海洋光学亚洲公司应用工程师主管,主要负责光谱仪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与光谱解决方案的应用开发工作,有着10年以上的环境、智能农业、化工、消费电子、半导体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光谱应用背景。本报告将介绍海洋光学公司及客户合作模式,并分享了海洋光学微型光谱仪在拉曼方向的各类应用,包括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制药、安检刑侦以及化工领域。另外,报告还将分享海洋光学在拉曼方向的解决方案模式,包括模块化拉曼、手持式拉曼、便携式拉曼、显微拉曼等。为了分享拉曼光谱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促进各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仪器信息网与上海师范大学将于2023年10月24-25日联合举办第五届拉曼光谱网络会议(iCRS2023) 。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参加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rs2023/
  • 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者罗雷尔逝世 享年80岁
    据瑞士媒体报道,瑞士物理学家、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海因里希• 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因病于5月16日在家中逝世,享年80岁。 海因里希• 罗雷尔(Heinrich Rohrer)   罗雷尔1933年生于圣加伦州布克斯市,拥有瑞士联邦工学院博士学位。据媒体报道,1981年他与同事成功研制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983年,他们利用STM在硅单晶表面第一次直接观察到周期性排列的硅原子阵列。由于STM这一发明,他与Ernst Ruska、Gerd Binnig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南方医院首个国际期刊正式启动|检验科主任郑磊担任主编
    InterdisciplinaryMEDICINE(IMed)是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Wiley出版集团联合创办的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期刊致力于报道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的医学创新科技成果,旨在为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IMed主编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担任,编委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科背景的杰出专家学者组成。 8月28日,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以下简称IMed)创刊启动会暨首届南方交叉医学前沿论坛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在广州南方医院成功召开,本次活动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主办,出席会议的嘉宾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马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书记王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孙剑、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教授、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高级顾问庹晓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王志明教授、Wiley出版集团张晓雨博士,徐伟博士、IMed主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等。会议伊始,孙剑副院长作会议开幕式致辞。孙剑副院长从医院发展出发,提出目前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合作是促进医院建设的新兴生长点,医院也应把握时机、激流勇进,IMed创刊契合了交叉医学发展的热点和需求。唐本忠院士在致辞中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IMed的创刊是顺势而为,对医学领域科学问题的解决以及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与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黎孟枫校长代表学校致辞,提出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有组织性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正是学校发展迫切需要的。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是时代发展趋势,南方医科大学在经典学科领域的强核实力,更应主动融入学科交叉,继续发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为推动南方医科大学交叉医学的建设发展,学校特聘唐本忠院士为荣誉教授,并在会上举行聘任仪式,由马骊副校长宣读聘任决定,黎孟枫校长为唐本忠院士颁发荣誉教授聘书。同时,南方医院与AIE高等研究院成立联合实验室,校院领导及AIE高等研究院代表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唐本忠院士、黎孟枫校长、刘叔文副校长、马骊副校长、王前书记、孙剑副院长、蒋兴宇教授、秦安军教授、王志明教授,庹晓君教授、张晓雨博士以及郑磊主编举行IMed启动拉杆仪式,标志期刊正式创刊。郑磊教授以IMed主编的视角解读了期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对期刊编委团队、筹备情况、发展规划以及预期目标进行了介绍。Wiley出版集团高级出版总监José Oliveira和Wiley中国区代表张晓雨博士致辞表示Wiley作为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商,在高水平合作期刊的创办和运营有丰富经验,将致力于为合作伙伴IMed提供最佳出版服务,打造定制化的中国和全球营销和推广策略,助力IMed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促进交叉医学领域的交流和发展。IMed荣誉主编王前书记作为编委代表致辞,强调IMed编委团队作为一支志同道合、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将坚定地打造IMed为交叉医学研究高质量学术窗口,最后王前书记对期刊发展进行展望:在短时间内,期刊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提高影响力、推动学科发展。同时,世界各地的期刊编委代表录制视频表达了对IMed创刊的祝贺。在首届南方交叉医学前沿论坛学术报告环节,唐本忠院士介绍了团队开发AIE材料运用在医学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蒋兴宇教授报告了团队在微流控方面的研究成果。杨朝勇教授对团队在外泌体高效分离分析方面的成果进行了介绍。罗阳教授分享了团队在智慧检验促进主动健康方面的成果,司徒博教授介绍了南方医院-高等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对其成果《体液细胞AIE染色图谱》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解读。最后IMed主编郑磊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宣布了首届南方交叉医学前沿论坛暨InterdisciplinaryMedicine创刊启动会圆满成功,并表达了对到场嘉宾领导大力支持、大会报告嘉宾精彩分享以及参会成员热情参与的感谢,最后展望与大家携手精心运营IMed期刊,助力期刊健康成长,为推动交叉医学与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作贡献。
  • 庆贺雷磁创建80周年,仪器信息网带你观直播,看盛典!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八秩春华秋实,不忘初心来路。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百年筑梦征程,牢记使命前行。 /p p   庚子秋末,迎来“雷磁”八十华诞。雷磁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 /p p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望未来携手共创! strong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strong 将于 strong 2020年11月16日下午2点 /strong 假座上海保利大剧院(嘉定区白银路159号)举办“八秩弦歌 薪火相传 初心不改 筑梦百年”品牌建设系列活动,我们共同回顾、共同见证、共话合作、共同展望、共同发展。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将于11月16日下午14:00同步直播庆典活动 /strong ,带你看直播,拿礼品,庆盛典。快来报名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47, 150, 70) " strong “八秩弦歌 薪火相传 初心不改 筑梦百年”雷磁创建八十周年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47, 150, 7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noimg/38431446-4163-4686-ba80-8a745e8c16d1.gif" title=" 仪电3.gif"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noimg/3c867d5f-f36e-444e-a582-96c15bb9e366.gif" title=" 仪电4.gif"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47, 150, 70) " 报名方式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扫描下方二维码: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20f8fa5-1c0b-416a-99b4-3e3ded6aa720.jpg" title=" 雷磁会议二维码.png" alt=" 雷磁会议二维码.png" / /p p strong   2、点击链接: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eiCiSuperday2020"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eiCiSuperday2020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47, 150, 70) " 关于雷磁 /span /strong /p p   “雷磁”——沪语中“来是”的谐音,表示能干、成功! /p p   “雷磁”——寓意“雷霆万钧似的精神,磁石引力般的毅力”,指引着我们不怕万难,勇攀高峰! /p p   “雷磁”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科学仪器品牌之一,诞生至今已有80年历史,是中国科学仪器的重要发源地。1940年,荣仁本先生创建“雷磁”,在上海永嘉路229弄8号设立雷磁电化学研究室,从事于小型电化研究工作,开始电化学仪器的研制。 /p p   “雷磁”是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是科学仪器行业知名品牌,也是国产科学仪器的代表品牌。以卓越的产品和优秀的服务,“雷磁”先后获评“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名牌”,旗下L系列电化学分析仪也顺利通过“上海品牌”认证,成为“上海制造”的优秀代表。 /p p   “雷磁”凭借雄厚的技术底蕴和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引领电化学分析仪器技术80年。主持和参与制定近40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18份为第一起草人。近年来相继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振兴国产仪器重大专项”在内的各类政府科研项目共60余项,申报了专利总数累计200余项,发明专利数十项。 /p p   时至今日,“雷磁”发展和形成了丰富的科学仪器产品,涵盖电化学分析仪器、滴定仪/水分仪、比色法水质分析仪、在线水质监测仪器、电化学传感器、化学试剂和系统集成等众多门类,在售仪器设备170余型,传感器200余款,检测试剂100余种,系统解决方案20余个。雷磁产品技术领先,品质优良,多型产品荣获“国产好仪器”、“最受关注仪器”、“自主创新金奖”、“优秀产品”等奖项,收获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经营快速发展,近20年累计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是前面60年累计的3倍。 /p p   雷磁秉承“诚信、尚实、创新、求精、合作、致远”的核心价值观,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争创国际一流,努力成为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检测溯源系统解决方案与运行服务的供应商,做百年老店,创国际品牌。 /p
  • 2018电镜网络会60个在线提问与专家解答:看电镜当下需求与热点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7月24日-26日,仪器信息网组织举办了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18),并围绕广大用户感兴趣的技术领域组织报告,分设了电子显微学理论、技术及仪器进展、电子显微学仪器维护保养与制样技术、电子显微学仪器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电子显微学仪器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4个主题专场。邀请到20位电子显微学仪器专家及厂商技术研究人员进行报告并与参会者进行在线互动沟通。会议报名人数突破2400人次,参会者突破1500人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target=" _self"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8/#a7"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7dec927d-3069-4e55-a8f1-ad7898938a28.jpg" title=" 00_副本.jpg" alt=" 00_副本.jpg" /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在线报告过程中,在线参会者积极互动,与报告专家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提问、交流互动。近日,仪器信息网论坛中,按报告顺序截取其中60个现场提问问题及对应专家解答并发帖互动,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帖子链接: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6949688"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6949688 /span /a )。以下再次将60个现场提问问题及对应专家解答,罗列下来,共享读者,以期侧面看到当下电镜一线用户的需求,以及电镜技术需求的热点。 br/ /p p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电子显微的原位力学表征技术与仪器进展 /strong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报告人:张跃飞(北京工业大学) /strong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8/#a7"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8/#a7 /span /a /p p   (建议点击链接查看报告,结合报告查看问题、专家解答)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br/ /p p   1、 老师您好!微纳米尺度的力学实验能多大程度的代表整体样品的物理性能?谢谢 /p p   答:报告中提到,微纳尺度在电子显微镜当中,也不只是微纳尺度,而是跨尺度的连续表征。从透射电镜的原子尺度到扫描电镜的毫米尺度都可以进行力学性能表征。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只要把跨尺度的系列测试做完,应该和样品整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有相关性,是可以代表样品的整体性能。 /p p   2、 张老师,双金属片的拉伸是否有热的作用,对材料的变形影响大吗? /p p   答:双金属片的拉伸一般加热到60-80度范围,对材料的变形影响不是很大。 /p p   3、 张老师好!请问拉伸台结合EBSD测试需要特殊样品台吗?电镜空间是否足够大? /p p   答:需要。因为样品需要旋转70度,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样品和样品台同时旋转。 /p p   电镜空间越大越好 /p p   4、 张老师,您好!我想问下原位高温测试有什么相关技术手段吗?谢谢! /p p   答:可以进行原位拉伸,也可以进行一些原位压缩的实验。 /p p   5、 张老师,您好普通的电镜如S-4800也可以配特殊原位夹具,开展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有商业化的夹具? /p p   答:应该可以。 /p p   6、 张老师,请问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和电子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能用原位力学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么?目前有研究么? /p p   答:目前来说不能直接相关。因为电子结构变化大部分还是基于原理的计算。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题目: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相关技术应用与最新进展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何其华(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0, 176, 240)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89.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89.html /a /span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 发射光谱与激光光谱有什么不同? /p p   答:发射光谱:是指荧光物质被激发光激发之后,它自己的发射光有一个范围。 /p p   激光光谱:每个荧光物质有一个最佳的激收峰,但能够激发这个荧光物质发射出荧光也是有一个光谱的范围。 /p p   2、 老师,您好,虽然双光子增加了光穿透深度,活体小鼠的confocal测量还是必须把皮层剥离,是吧? /p p   答:不需要。只需要开个颅窗,把骨头磨薄或者磨穿就可以。如果想做到皮层下更深度的成像,是可以在保持小鼠活着的状态下把皮层剥离,这也是个比较新的技术。 /p p    strong 报告题目: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人:孙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0.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0.html /a br/ /span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 超薄切片能切多硬的物体? /p p   答:在材料的这个电镜当中,可能会有一些非常硬的物体比较难切。对于生物样品来说呢,一般我们不会做很硬的物体,当然如果有一些那个组织非常硬,比如说昆虫的背板。对于比较硬的物体,像种子,都要进行前处理,很多组织要进行脱钙进行软化。如果过硬的话,不仅是超薄切片刀能不能切得问题,而是因为没有办法很好的渗透,没有办法较好的钻中包埋块?没有办法形成很好的切片,切得时候不容易形成切片,有可能变成粉末落下了。到底能切多硬的物体不确定,对于生物样品来说肯定是不行的,要进行前处理的,软化,以便做成完美的包埋块,然后去切。 /p p   2、 老师,请问如何得到完美的贴壁细胞的化学固定超薄切片啊,求详细步骤说明,谢谢 /p p   答:对于贴壁细胞,如果要看原始样子的话,一般做原位固定(也就是说不离心收集),直接在原位对它进行固定、脱水等处理,最后原位固定之后形成一个薄层在这个上面直接做切片。 /p p   做切片细胞最好的是做高压冷冻,就是直接把它培养在高压冷冻需要的蓝宝石片上,之后进行高压冷冻的固定,后期进行冷冻替代的处理,这个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p p   3、 老师您好,您PPT的冷冻替代图中显示是从-90℃开始的,请问样品从液氮温度直接转入到-90℃的替代过程中不会产生冰晶吗? /p p   答:从-90℃开始,冷冻替代才开始,有机溶剂才开始发挥作用。 /p p   但是从之前液氮温度到-90℃这个温度的过程中,样品不是从液氮中拿出来,放到室温,再放入-90℃中,而是在液氮中转移到冷冻替代剂中的。当然在液氮(-196℃ )的冷冻中替代剂是固态,把样品放在冰上,设好温度,慢慢的升温到-90℃,一旦到-90℃,冷冻替代剂融化后样品就会掉到里边。因为对于细胞内的样品来说,重结晶的温度大概是在-70℃,所以不会产生冰晶。 /p p   4、老师,想问下样品形成冰晶怎么判断的,有哪些重要特征,谢谢 /p p   答:比较空,但又不像囊泡非常饱满圆润的空,而是那个结构有些皱,有些丝丝的东西。 /p p   5、老师,请问徕卡超薄切片机价值大约多少,谢谢 /p p   答:加起来大概是将近100万,但是我们这个是冷冻切片器,所以如果是常温应该没那么多钱,但是具体多少钱,要问一下这个销售人员。 /p p   6、老师,您好,请问组织块高压冷冻后经过离子减薄能转入透射电镜中吗?怎么转入呢 /p p   答:可以的,但这个技术正在研发中 。 /p p   目前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很具体的手段我不能透露。但是每个实验室都会设计一些自己的方法,针对这些方法自己的一些工具等等,但是可以实现 /p p   7、动物样品与植物样品制样的注意点有什么不同? /p p   答:对于一些常规的不涉及到特殊组织的动物样品来说,因为没有细胞壁所以制样时间相对短一些。植物样品由于细胞壁,每一步都相应的长,包括脱水、渗透。而且一般需要在旋转仪上不停的搅动以利于它的脱水和渗透。 /p p   此外,所用树脂不一样。动物样品倾向于用812树脂,因为它的切割性能很好,同时在电子的照射下,形变最小,好切好看。但是呢,812树脂的粘度较大,对于有细胞壁的植物样品来说,它的渗透没有那么好。所以植物样品一般用粘度更小的spurr树脂。 /p p   8、材料切片也是这样过程吗? /p p   答:材料切片没有那么复杂,因为不存在脱水的过程。但是材料样品性质,软硬度不同,有时候会难切。但是方法很多。 /p p   9、您如何评价微波组织处理技术? /p p   答:挺好的,对于比较难于渗透的样品,像线虫在没有高压冷冻前用微波组织处理技术,能够进行很好的渗透。 所以这个技术任然是很有用的技术。 /p p   只不过现在更多用高压冷冻技术。对于常温制备,这个技术还是很好的,但是程序要设好。 /p p   10、请问液氮冷冻的植物或生物样品,可以直接放进电镜中观察吗? /p p   答:不能。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题目:化学类样品制备及电镜观察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人:关波(中科院化学所)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1.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1.html /a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br/ /p p   1、 请问液体导电胶是什么材料的?能简要介绍一下制样要点和适用范围吗? /p p   答:导电胶是把导电的碳颗粒分散到溶剂(水中,有机溶剂通常是异丙醇)当中,制样要点是将导电胶涂在台子上,然后把样品颗粒放到导电胶上,在导电胶凝固的过程中,样品能陷入到导电胶中,增加导电性。 /p p   适用范围:导电性差的,块状的,大的颗粒,有磁性的 /p p   2、 关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扫描电镜制样的液体碳胶的选择,水溶剂的和有机溶剂(异丁醇)的使用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p p   答:水溶剂干燥的比较慢,有机溶剂更易挥发,会很快。 /p p   样品很大的适合用水作为溶剂,挥发的慢有时间陷入到导电胶中,包裹的好一点。但是也要看相容性。 /p p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样品多孔,吸附性强,不宜使用液体导电胶 /p p   3、 分子筛的样品孔道结构表征都需要进行包埋切片么? /p p   答:根据样品大小决定。有的样品很薄,就不需要包埋切片。有的样品很大就需要。 /p p   4、 关老师,能详细介绍一下蔗糖粘片的方法吗? /p p   答:在冷冻的条件下,用捞片环在过饱和的蔗糖溶液蘸一下,之后直接粘在片上 /p p   5、 关老师,请问用金属环捞片时,金属环有材质要求吗?金属环中间是有支持膜还是就是一个中空的环? /p p   答:中空膜 材质:铁丝,铂 /p p   6、 关老师 请问水凝胶样品如何在环境扫描电镜中观察? /p p   答:冷冻环境中 /p p   7、 老师,请问液氮泥是指 在-210℃以下把液氮冻成固定? /p p   答:将液氮抽真空,部分液氮会快速挥发带走热量,剩下的会凝固变成液氮泥。 /p p   8、 老师,油漆漆片可以直接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吗? /p p   答:问题说的不太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干燥。如有挥发就要冷冻下观察,或者是用环境扫描。 /p p    strong 报告题目:典型氧化物水分解材料微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黄荣(华东师范大学)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2.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2.html /a br/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您好,请问BVO和WO的侧面低倍照片中,如何判断哪个是BVO、哪个是WO /p p   根据衬度结合能谱分析可以判断。 /p p   1、 请问您的样品是如何制备的?是原位加热吗?是什么牌子的样品干呢? /p p   答:常规的离子减薄,切割、研磨、抛光 /p p   2、 您好!请问您的HRTEM和Mapping是使用哪个型号的电镜? /p p   答:2100F /p p   3、 老师,您好,想问下WO3和BiVO4薄膜的TEM图,是观察的薄膜侧面吗,怎么制样的? /p p   答:截面, 离子减薄法 /p p   4、 请问如何做氧含量的定量分析呢? /p p   答:EELS /p p   5、 老师您好,三价和4价Ti的近边结构有什么区别么?能量分辨率选多大的比较适合分析价态精细结构。 /p p   答:Ti4+是典型的四个峰,Ti3+两个主峰 /p p    strong 报告题目:电子显微技术在催化剂及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黄文氢(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4.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4.html /a br/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来改善颗粒溶解度吗? /p p   答:不清楚用在哪个方面。报告中提到的是在二氧化硅颗粒上浸渍催化活性组分,比如银,这样可以增加银的分散度,另外由于二氧化硅是球形的,可以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p p   2、使用催化剂不会影响材料本身结构么? /p p   答:不会的 /p p   3、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与比表面积的关系? /p p   答:有一定的差距 /p p    strong 报告题目: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曾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5.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5.html /a br/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曾老师,在EBSD中,不同晶相的含量定量是怎么计算的?需要特殊软件吗? /p p   答:通过面积计算含量,不需要特殊软件,任何一个EBSD的软件都有。 /p p   2、 欧拉角转换密勒指数时。得到的指数(hkl)是归一化指数,怎么换算成素质的整数(HKL) (参考杨平老师 书)? /p p   答:0.125 0.253 0.988 可以写成124 /p p   3、通过菊池带标定hkl, 有什么自动标定软件? /p p   答:老师是用手工标定,倾向于用投票法来做。 /p p   4、老师EBSD通常制样比较困难,请问有啥制样技巧么? /p p   答:制样困难在于要求表面要很光滑。离子束刻蚀技术是最好的手段。 /p p   对于不导电的样品,要进行镀膜的处理。 /p p   5、做EBSD很花时间吗? /p p   答:一般取决于晶粒大小。如果晶粒大小是150nm,步长设成100个nm,需要8、9个小时 如果晶粒大小是几十个微米,步长设成30个微米,做同样的范围,就会节省很多时间。 /p p   6、请问曾老师,请问有哪些合适的EBSD线下软件可以用,谢谢。 /p p   答: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线下操作软件 /p p   7、还是不明白EBSD如何测图像? /p p   答:电子束在每一个像素点都扫,每个像素点得到一个菊池花样。之后跟数据库的晶面夹角来比对,来标定每一个菊池晶面。确定晶面后,就能标定曲轴(晶带轴),就能测出到底是哪个晶面平行于样品的xy平面,哪个晶向平行于x轴,就能想出一个立体的空间,这一点对应的单胞是怎样的空间分布。同样的取向对应同样的晶粒。 /p p   8、EBSD和电子衍射相比,能大范围给出晶体结构信息,还有什么优势呢?是不是数据分析比电子衍射要复杂? /p p   答:优势是EBSD对取向特别敏感,0.1度的取向变化都检测出来。但是电子衍射不敏感,变几度只是衍射斑点的强度产生了变化。 /p p    strong 报告题目:利用电子显微镜获取生物样品三维结构信息的主要方法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黄小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6.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6.html /a br/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 老师您好,请问切片的保质期是多久?能达到几年麽?染色和未染色的切片保质期一样麽?如果不染色想去看电镜,可以麽?我做的化学固定的切片,特别容易褶皱,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啊? /p p   答:如果保存的好,避光干燥保存,几年没问题。需要防尘。 /p p   可以,但是衬度低。通常发表的文章,或者想看清某个部位,能染色还是要染色的。 /p p   可能由于切片块的软硬度跟样品不匹配,此外要考虑纯树脂的区域和样品的区域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也容易褶皱。 /p p   2、 老师,我们在取材的时候,实在很难达到1毫米立方大小,最好的情况也得2-3毫米,这会影响研究么? /p p   答:不是很影响,只要采取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多聚甲醛、戊二醛可以深入到更深的地方进行固定。 /p p   3、 请问化学固定的切片能去做TEM tomography麽?谢谢 /p p   没问题。 /p p   4、 老师好,请问三维重构渲染是如何操作呢?利用了什么软件?切片厚度有没有一个极限值,最厚及最薄是多少? /p p   答:最基础的是你要先勾勒出感兴趣的区域,定义不同的组别,给每个组别定义不同的颜色就叫渲染。 /p p   Amira常用。根据切片方法来说,像超薄切片机最薄30纳米以上,如果刮掉表面要片的话,厚度可以到十几个纳米,连续切片关注的是均匀。 /p p   5、 老师,您说的是不是冷冻切片无法用扫描电镜观察? /p p   答:不能。因为只能看到一个轮廓,观察不到细节。 /p p    strong 报告题目:电子显微镜在颅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孙异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9.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499.html /a br/ /p p  & nbs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br/ /p p   1、 孙老师,您好,我刚开始学习超微结多超微结构的照片信息量很大,经常无法全面分析其中的所有内容,比如电镜照片各不相同,如何全面的学习超微结构这门学科呢?谢谢! /p p   答:如果做超微病理诊断的医生,需要有很全面的知识,组织学,解刨学,病理学的基础。 /p p   2、 老师您好,请问对于入门者来说,如何全面学习和掌握电镜超微结构这门学科呢?因为照片信息量太大,如何更好更准确分析呢?谢谢! /p p   答:和第一个问题相像,要有基础医学的知识。 /p p   3、您好,孙老师,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多方法,光镜下无法区分,我们可以特染,那我们什么情况下使用电镜观察? /p p   答:有些今天没有涉及到的一些工作,比如说肿瘤方面,神经内科,外周神经和肌肉方面的诊断工作,确实是光镜下边没法区分。比如说做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没有很精确的抗体进行染色,就只能用电镜观察。 /p p   4、使用的什么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呢? /p p   答:120kV的透射电镜。主要是研究超微结构,组织形态。 /p p   5、老师,您好,肿瘤的TEM样品制样,也是包埋,切片,染色等常规生物制样步骤吗? /p p   答:对,注意取材及时,避免自溶。 /p p   6、样品需要冷冻么? /p p   答:零上四度就可以了。用到的固定液,工具都要预冷,注意不能冻结。 /p p   7、脑组织特别容易溶解,活体灌注都较难保存超微结构,临床怎样尽可能保存好手术标本怎样,克服自溶的难题? /p p   答:实验室的取材来自临床的手术,取出后立即放入固定液中。这样就保证超微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p p   8、老师,样品制备有什么宝贵经验么? /p p   答:可以通过仪器信息网了解。 /p p    strong 报告题目:冷冻电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尹长城(北京大学医学部)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报告直达链接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500.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4500.htm /a /p p    strong 提问交流: /strong /p p   1、 老师,您好,请教您一个基础问题,为什么不直接用很多照片直接三维重构,还要有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过程? /p p   答:在冷冻电镜的情况下,由于它的背景是冰,元素是H,O,生物分子的元素是C,H,O, /p p   两者相比,实际上元素组成都是H元素,衬度很差,也就是说在电镜图像上,很难直接看到生物分子的图像,因此得到三维结构,首先要进行图像处理,提高信噪比,这里要用到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另外在三维重构里也要用到,电镜图像是三维物体的一个投影图像(也就是说三维图像压缩到二维平面上的一个叠加的图像)。得到三维结构需要数学处理,中央截面定理只有在傅里叶空间成立,在时空间(电镜图像)是不成立的。因此要进行傅里叶变换,再做逆傅里叶变换才能得到三维图像。 /p p   2、 Nova CTF是什么技术? /p p   答:由于电镜照相的不完美性,透镜会对图像产生调制作用,从而改变衬度。衬度的改变和频率空间有关,有正有负,因此需要进行校正。很据不同高度进行CTF校正就是Nova CTF。 /p p   3、 有机高分子材料能用SPA分析方法分析吗? /p p   答:这取决于有机高分子是不是均一的,即所有高分子都是同样的分子,大小是否足够的大,最小的分子是60kD。如果你的有机高分子可以形成聚积体,比如微团,如果大小均一的话,也可以用。 /p p   4、 冷冻固定/包埋的具体步骤能详细介绍下吗?谢谢! /p p   答:纯化的分子放到电镜的铜网上,把样品滴加到铜网上,(铜网进行亲水处理) /p p   液滴用滤纸进行吸附减薄至水膜刚好覆盖所研究的分子,之后铜网利用重力装置快速下到冷冻剂里边。 /p p   5、老师刚才说到的亲水处理怎么操作?适用于普通TEM的水溶剂的粉末样品吗? /p p   答:利用装置使空气中的分子电离,之后打到电镜铜网膜的表面,把疏水的分子去除掉,同时带电的空气分子会附着在膜表面,由于带电,自然就变成亲水表面了。合适,只要样品是在水溶液中,电镜的载网都需要进行亲水处理。 /p
  • 【专题系列一:减肥类保健品】 从“权健”看保健品非法添加乱象 同方威视推出拉曼快速检测方案
    【导读】减肥类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现象时有发生,其中禁药西布曲明尤为常见,同方威视针对此现象推出拉曼快速检测方案,助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保健帝国权健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国家监管部门对保健品市场的重拳出击。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部署共同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集中打击虚假宣传、制售伪劣等各类违法行为。在保健市场乱象中,非法添加西药违禁成分是危害最大的违法行为之一,它可能直接导致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损害。各地曝光的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的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减肥类保健品中添加西布曲明尤为常见,据统计,仅2018年7月到11月,浙江、重庆、安徽分别查处的含“西布曲明”的假减肥药和饮品案件,案值就高达3000多万元。 西布曲明是一种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物,又名盐酸西布曲明,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但服用后常导致心悸、头晕、失眠等,并有增加心脏病的风险。2010年10月30日中国药监局已叫停其在中国大陆的生产销售,美国FDA和欧盟也都叫停其用于减肥治疗。此外,我国《食品安全法》(2018版)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含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 (图片来源:网络)目前,保健品中西布曲明的检测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一般参考补充检验方法《食品中西布曲明等化合物的测定》,该方法需配备HPLC-MS、电喷雾离子源等复杂设备耗材,并对实验环境要求苛刻,无法用于现场检查、监督抽验等。而如果采用抽样送检的方式,检测周期较长,短则3-5天长则2-3周才能获得检测结果。有鉴于此,同方威视特开发了针对多种减肥类保健品中西布曲明的拉曼快速检测方法,十分钟内完成检测,现场便可快速获取准确结果,免除了送检实验室带来的不便。本方法需使用同方威视RT5000食品安全检测仪,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和准确识别算法,筛选了包括固相微萃取、有机试剂萃取等多种不同的提取方式,通过对多个浓度梯度的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最终获得可有效提取西布曲明并消除干扰的方法。 样品处理前后拉曼谱图五个含不同浓度西布曲明样品拉曼谱图减肥类保健品形态多样,包括胶囊、饮料、茶剂、片剂等十几种,所含干扰成分各有不同,常需按形态区分配备耗材和不同处理方式,较为复杂,显著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我们通过对不同形态减肥类保健品(注:实验样品部分来自市面采购,部分来自监管部门查获的阳性样品。)的探索尝试,最终获得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形态保健品的拉曼快速检测方法,经十分钟简单处理后即可获取检测结果,为现场检测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案。减肥类保健品中三种最常见形态的拉曼谱图除减肥类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外,同方威视还研发了包括抗疲劳类、调节血糖类、镇静安眠类等多类保健品中30余种非法添加的系列检测方法,力求通过专业分析与服务,为保健食品整治活动保驾护航!【延伸阅读】从“权健”看保健品非法添加 同方威视推出拉曼快速检测方案同方威视:十年铸剑 推动拉曼光谱技术的深入应用同方威视与天津海关签署《关于开展“海关科技研发与应用”的合作协议》
  • Nature子刊:新研究发现缩短寿命的14个新的遗传标记
    p   近日,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与寿命缩短相关的16个遗传标记,其中包括14个新遗传标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组寿命标记。约有10%的人口携带部分标记,与平均人口相比,他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年以上。该研究由SIB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洛桑大学医院(CHUV),洛桑大学和EPFL的科学家牵头,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计算框架,以揭示我们的死亡时间和疾病的遗传学。该研究发表在近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p p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活得更久?虽然生活的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或饮食——占据了最大的一部分因素,但人类寿命变化约20%到30%都归结于基因组。我们的DNA序列中特定位置的变化,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寿命息息相关。 /p p   在新研究中,由Kutalik领导的科学家团队采用创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116,279个人的数据,探索230万个人类SNPs。研究人员发现了16个与寿命相关的SNPs,其中包括14个新的SNPs。 Kutalik说:“在我们的方法中,我们优先考虑已知与年龄相关疾病有关的DNA变化,以便更有效地扫描基因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组与寿命相关的遗传标记。” /p p   大约1/10的人携带这些标记,与平均人口相比,他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年以上。此外,继承这些SNPs “短命版本”之一的人可能会早死七个月。 /p p   这种方法还能让研究人员探索DNA变化如何整体地影响生命周期。他们发现大多数SNPs通过影响不止一种疾病或风险因素对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对吸烟更容易上瘾的同时也易于患精神分裂症。 /p p   将发现的SNPs与基因表达数据相结合,研究人员发现与SNPs相邻的三个基因(RBM6,SULT1A1和CHRNA5,参与尼古丁依赖)在大脑中的低表达与寿命延长有关。 /p p   这三个基因可以作为长寿的生物标志物。 EPFL的Johan Auwerx教授说:“为了支持这一假设,我们已经表明,大脑RBM6表达水平较低的小鼠寿命要长得多。” /p p   “有趣的是,在人类中基因表达影响的一些SNPs类似于小鼠中低热量饮食的结果,众所周知,后者对寿命有积极影响。”洛桑大学Marc Robinson-Rechavi教授说。 /p p   “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类和模型生物之间的共享分子机制,并将在未来更深入地探索。” Bart Deplancke教授总结道。 /p
  • 开创热雷达先河:浙大研发高光谱热雷达,为机器感知拓展全新领域
    作为浙大博士毕业生,鲍芳琳用一篇 Nature 封面论文开创了热雷达的先河,为人工智能安上了一双白天夜晚均能看见的“眼睛”。(来源:Nature)这得从他和所在团队提出的新型机器感知方法——HADAR (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说起。HADAR 的中文名是“高光谱热雷达”,也可以简称为“热雷达”。这是一种新颖的传感范式,与现有的微波雷达(radar)、激光雷达(LiDAR)、声纳(sonar)等有着根本性不同。微波雷达、激光雷达与声纳都是主动式传感,它们会主动向环境发射信号。热雷达是被动式传感,会和相机一样“默默”地接收信号。课题组之所以将它取名为雷达,是希望有朝一日热雷达可以像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一样,在各行各业中取得广泛应用。图 | 鲍芳琳(来源:鲍芳琳)从人类在夜晚没有视力说起当前,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外卖员、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已经开始走进人类生活。预计在未来十年,将会有数以百万记的机器人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届时,机器人和人类的社会互动将达到一个空前的强度。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它们必须借助传感器来“看”周围的环境,并在获得机器视觉之后做出自主决策。在当前的智能机器市场上,以谷歌以及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它们主要采用相机以及激光雷达来获得机器视觉。相机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方法,在白天的确表现优异,但是一到夜晚就没法工作。事实上即使在白天,相机也不能很好地区分真正的行人与海报上的人像。另一方面,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而著称,在机器视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激光雷达只适合单机使用,难以扩展到多人工智能的场景中。当多台激光雷达放在一起,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并对人眼造成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对于即将来临的机器人时代来说,显然需要新一代的传感器,以便不分昼夜地支持多人工智能场景。当然,作为人类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白天与黑夜的二分世界。在黑夜看不见东西也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那么,想要造出一个不分昼夜的传感器,先得回过头去思考:为什么人的眼睛在黑夜没有视觉能力?这其实是生物演化的结果。几百万年前,人类跟其他陆地动物一样都还是远古海洋生物。海洋几乎只在可见光区域透明。从那时起,人的眼睛就一直围绕着可见光演化。然而,地球一直在自转,始终只有一面朝着太阳。背对太阳的另一面没有可见光,于是就形成了黑夜。而人工智能既没有生物演化,也无需考虑海洋的透明窗口。那么,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可以做到没有昼夜之分吗?鲍芳琳说:“我们的热雷达工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YES!”在这项工作中,第一步便是利用红外热辐射作为传感信号源。事实上,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诸如地面、房子、人体等,都会不分昼夜地发出红外热辐射。利用红外热辐射进行成像,具有一定的夜视能力。然而,热成像有着非常典型的“鬼影效应”。如下图,热成像之下的人脸没有细节,更像个“鬼魂”。图 | 鲍芳琳的热成像照片(来源:鲍芳琳)其实热成像下的其他物体也都一样:缺乏纹理、对比度低,远不如白天我们眼见的景象。那么,“鬼影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假如能从热成像中恢复纹理细节,使热成像达到类似于白天景象的效果,就能得到真正的夜视吗?鲍芳琳说:“我们的热雷达工作正是解释并克服了‘鬼影效应’,并实现了真正的夜视。热雷达可以在黑夜看到类比于白天的景象,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不分昼夜的机器感知。”由于热雷达是被动式传感,所以非常适合用于多人工智能场景,有望为未来的人机交互时代提供传感支持,并有望为机器视觉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突破。可以说,热雷达重新定义了低可见度环境下的机器感知,即将为低可见度下的机器视觉以及成像技术带来革命。审稿人也评价称:“这篇论文将会吸引全球学者来探索热雷达,并将热雷达的框架应用到低可见度情况的各个任务场合。”同时,热雷达毫无疑问将提升自动驾驶以及其他机器辅助技术。随着热雷达的进一步优化,它将开辟一个全被动的、对物理环境有着灵敏传感的机器感知技术。由此可见,热雷达有望重塑我们的未来,它会让我们更加接近一个人机交互的社会。在那里,机器可以通过高灵敏传感为我们提供既关键、又安全的信息。(来源:Nature)具体来说:热雷达最直接的应用就是作为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热雷达采取完全被动式的传感方式,可以感知材料、温度、几何纹理等多维度的物理信息,还能在黑夜看到类似白天的景象,这将为机器人提供全新的机器视觉支持。热雷达也能用于野生动物监测。野生动物大多只在夜间活动。热雷达的夜视能力以及灵敏的温度感知能力,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珍稀野生动物。热雷达也可用于智能医疗,更好地在夜间监测患者的行为、状态。热雷达还能用于国防领域,由于其具备被动传感的特征,故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日前,相关论文以《热辅助探测和测距》(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为题发在 Nature,并成为当期封面论文。鲍芳琳是第一作者,美国普渡大学祖宾雅各(Zubin Jacob)担任通讯作者[1]。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本来也不存在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事实上,这篇发表于 Nature 封面的论文,一开始起源于鲍芳琳用来练手的一个小课题。2019 年 5 月,为了拓宽个人研究方向,鲍芳琳来到美国普渡大学 Zubin Jacob 组从事博后研究,原本他打算做一个量子多体物理与张量网络的课题。然而等鲍芳琳真正来到普渡大学,Zubin 却并没有成功申请到张量网络的项目。于是,他们打算先花两三个月时间,拿个小课题练练手。一边积累机器学习与张量网络方面的知识,一边申请新的项目。对于这个小课题,Zubin 给鲍芳琳设定了一些相对浅显的内容:用机器学习对红外光谱进行材料分类。不过,Zubin 却给这个小课题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HADAR(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这便是此次研究的前身。但是,Zubin 和鲍芳琳都没有红外遥感方面的基础。等鲍芳琳掌握了张量网络、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方面的必要知识后,鲍芳琳又开始了解领域内的现状,结果发现对于红外光谱进行材料分类这种工作,早在十年前就被做完了,因此并不能作为新的课题。但是,鲍芳琳觉得 HADAR 这个名字有点意思。利用红外辐射进行被动式传感,相比激光雷达而言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在 HADAR 这个单词里,D 跟 R 分别代表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如果不像激光雷达那样主动发射信号出去,又该如何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模拟人眼,用双目视差法测量距离。然而,鲍芳琳发现热成像受到“鬼影效应”影响,普遍都缺乏纹理,这时就很难采用双目视差的方法,这也是热成像传感领域的一个瓶颈。那么,为什么热相机拍照片无法像普通相机那样富含纹理呢?“鬼影效应”又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能否克服“鬼影效应”,实现热红外的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这些问题让鲍芳琳来了兴趣,也让他看到了真正适合 HADAR 这个名字的、完全不同于当初小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找到新的研究思路之后,他很快就想通了“鬼影效应”的机制与克服办法,由此提出了“TeX 视觉”的概念,这也是热雷达的核心原理。与此同时,Zubin 也极大肯定了鲍芳琳的想法。综合一些其他想法,再加上组里的前期研究基础,他们很快就在一年之内申请到 4 个项目。热雷达项目,则由其中一个 DARPA 项目支持。获得支持之后,他们分析了热雷达的理论极限,也研究了一些基础问题,比如热雷达需要多少个光子才能分辨目标物体的材料、以及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等。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着手使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去证实热雷达的可行性,以及通过户外实验去实现热雷达的原始模型。(来源:Nature)后来,他们把上述研究整理为论文并投稿到 Nature,尽管得到了非常正面的评价,期刊编辑以及审稿人都表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不过,鲍芳琳和导师以及同事基本都是物理或光学背景出身,而审稿人全部来自计算机科学和机器视觉领域。不同背景学者的关注点很不一样。审稿人在点赞理论框架的同时,也希望鲍芳琳等人补充更多的模拟与实验,真正把热雷达做出来,并与现有的激光雷达等进行对比。在长达两年的审稿过程中,鲍芳琳自学了一些计算机图形的基础知识。他还带着几个研究生开发出一个基于光线追迹的计算机图形仿真软件,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公开的红外高光谱成像的数据库(the HADAR database)。利用这个数据库,他们开始训练机器学习,并对热雷达理论进行数值验证。同时,利用 DARPA 项目组提供的更加优质的实验数据,鲍芳琳开发了一系列算法,在实验上实现了热雷达的所有效果,包括 TeX 视觉、类比于白天的夜视能力、显著优于传统热成像的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等。热雷达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跨领域的工作。虽然目前只是一篇期刊论文,但是鲍芳琳感觉其工作量堪比一个博士学位论文。短短 6 页的 Nature 正文背后,有着将近 100 页的方法与补充材料,涵盖光学信息理论、机器学习算法、实验细节、与当前机器视觉的对比分析等内容。审稿意见以及修改材料也长达 143 页。原本 3 个月的小课题做了 4 年才有了这第一个阶段性成果。鲍芳琳说:“论文合作者之一的 Vaneet Aggarwal 教授曾问我,这么长时间没出成果,你不怕以后找不到工作(教职)吗?说实话,我也担心。不过权衡之下,我觉得‘做好一件事情’比‘做过多件事情’更重要,所以一直在坚持。”而鲍芳琳和同事踏实的论证工作,也得到了审稿人多次的赞赏。与此同时,漫长的研究也并未让鲍芳琳过于担心找工作一事。因为在此前,他曾在其他项目上发表过一些论文。但是,由于热雷达过于前沿,他也曾遇到过一些困惑。其表示:“我本科学的是物理,博士学的是光学。在做热雷达之前,我主要研究量子物理。”在做热雷达之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组里新来的同学问他从事什么研究方向,很多次他都答不上来。尽管热雷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它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不曾被明确定义过。直到研究临近结束,他才慢慢释然。“本来也不存在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也许若干年后,热雷达本身就成了一个研究方向。”鲍芳琳总结称。另据悉,在论文审稿期间,鲍芳琳也迎来了女儿 Louisa 的出生。组里同学开玩笑说,她的名字应该叫 HADAR。他继续说道:“这项工作能坚持到最后,离不开亲人们默默的支持。”未来,鲍芳琳会持续推动热雷达相关的研究,直到它像激光雷达等一样在社会上取得广泛的应用。这其实是一条漫长的路,前文提到了鲍芳琳的热成像照片。那么,它对应的热雷达图像在哪里?目前依旧无法得到。这是因为,目前的热雷达仍然处于概念验证的阶段,还有很多理论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加以验证,也有更多应用值得去探索。与此同时,热雷达所使用的高光谱热相机非常笨重、迟缓和昂贵,急需得到进一步的突破。“我计划回国之后在这些方面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希望 2024 年初能回到祖国怀抱,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也会继续围绕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开展,热雷达便是其中的一个方向。”他说。参考资料:1.Bao, F., Wang, X., Sureshbabu, S.H. et al. 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 Nature 619, 743–748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74-6
  • 推动变革,是你是我——华龛生物品牌故事
    前言人体细胞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新旧更替,以此保持着人体的健康与活力。而当人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通过在体外培养相关细胞、回输进入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修补”,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细胞治疗,是现代再生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位领路人“要想造出一个完整的组织器官,首先就要从制造基础的细胞开始。”原本主攻组织工程的杜亚楠教授,决定先从最基础的事做起——养好每一个细胞。在清华园西北角医学科学楼内,他正式创立了“微组织工程”实验室。这是个自创名词,在此之前只有组织工程,现在加上了一个“微”。 此后,历经数年科研攻关,杜亚楠教授和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3D微载体。两位探索家这项新技术,要走出实验室去经受市场的风浪才能充分发挥出无限潜能。于是,由清华大学参股共建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下简称:华龛生物)。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CEO刘伟博士、联合创始人&CTO鄢晓君博士带着3D微载体技术躬身入局,向市场充分展现出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领先优势和切实作用。刘伟 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CEO&bull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博士后;&bull 副研究员职称;&bull 北京市“海英人才”-创业领军人才,雏鹰人才;&bull 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主要完成人;&bull 拥有10年以上的干细胞与生物材料等相关技术的研发经验;&bull 发表SCI文章20余篇,申请或授权国际及国内专利共60余项。鄢晓君 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CTO&bull 新加坡籍,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本科,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bull 副研究员职称;&bull 北京市“海英人才”-青年人才;&bull 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主要完成人;&bull 具有10年以上的三维细胞培养、细胞大规模培养扩增、微组织治疗、高通量药物筛选三维细胞模型等相关技术的研发经验;&bull 发表SCI文章20余篇,申请或授权国际及国内专利共 80余项。在这一过程中,两位探索家更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以此帮助全球客户建立最为先进的细胞药物生产线。华龛生物全线产品,点击可查看大图一列先行者他们是认可这项技术应用前景的投资人,他们是掌握这项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是应用这项技术的细胞药物研发企业......行业上下的先行者共同推动,这场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力量汇聚,理想照进现实,华龛生物建成3D细胞智造平台——实现全封闭、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百亿量级】甚至【千亿量级】细胞生产、制备、分装。万千患者华龛生物坚守“以3D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惠及更多患者”的使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万千患者提供拥有更为有效的医学选择。维护人类健康,更将成为华龛生物推动产业改革的不竭动力。华龛生物参加清华大学校庆展览回顾改革的开端,细胞治疗关键技术只能受制于国外大厂吗?提到细胞治疗,就代表着昂贵,让普通患者触不可及吗?华龛生物向这些问题发起挑战!行胜于言,担起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创造的历史责任,正是华龛生物不变的初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推动变革,正是你我。
  • 隔空会诊 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支援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月16日,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R3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交付武汉黄陂方舱医院;2月17日,远程超声机器人交付雷神山医院。截止至2月18日,奔赴疫区的远程超声设备已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及培训工作,快速支援疫区超声检查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远程超声机器人融合了机器人技术、实时远程控制、实时音视频沟通及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等前沿科技,突破传统超声诊断方式的时空局限。在当前疫情严峻、医疗资源紧缺的前提下,直击多个痛点,不但能够快速促使优质医疗资源援助至资源紧缺地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缓解新冠肺炎病患诊治奔波的辛苦,也为部分特殊患者动态影像检测提供切实可行的工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快速驰援:48小时运抵武汉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月14日,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被任命为黄陂方舱医院院长,他及团队成员结合此前在江汉方舱医院累积的经验,也基于此前浙江省人民医院与华大智造在远程超声机器人上的合作基础和成功案例,决定在黄陂方舱医院引进华大智造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诊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4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fb447c0-f8df-4997-9261-c26d98a3a2e3.jpg" title=" 配图1,右一为何强院长,左一为华大智造.jpg" alt=" 配图1,右一为何强院长,左一为华大智造.jpg" width=" 600" height=" 44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配图1,右一为何强院长,左一为华大智造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技术人员李俊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收到紧急支援任务后,华大智造团队在48小时内协调各方资源紧急运输、积极响应,2月16日,设备从深圳运往武汉,随后派出研发、售后人员现场调试,在医院缓冲间为医生提供培训,最终保障仪器以最快速度投入运行。远程超声机器人由医生端、病人端通过通讯网络进行实时连接,医生端由远在700公里外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医生控制,通过手柄操作,远程对黄陂方舱医院的病患进行超声会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e2878df-09f5-4632-96d0-f6ad70c5138c.jpg" title=" 华大智造团队积极响应.jpg" alt=" 华大智造团队积极响应.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华大智造团队积极响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何强院长表示,“今后,可通过‘远程超声机器人’为这里的患者进行远程超声诊断,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为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早在2月2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在收到其桐乡院区求助后,利用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通过远程操作,浙江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的医生为60公里外的疑似患者提供了超声评估意见。根据评估意见,主管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有了清晰了解,并进一步制定了诊疗方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抗击疫情,心手相连:从北京301医院到武汉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雷神山医院& nbsp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月17号,碧桂园集团宣布通过其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湖北捐赠总价值2000多万元的高端医疗设备,其中包括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MGISP-100、MGIUS-R3远程超声诊断系统,目前已有一台超声机器人在雷神山医院完成安装调试及培训工作。此外,华大智造还将联合碧桂园集团共同捐赠6.8万人份检测试剂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4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cca06b3-a0e7-4214-953a-3b4a2fc4fbd6.jpg" title=" 医院.png" alt=" 医院.png" width=" 600" height=" 44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楚天都市报》记者记录了雷神山医院与北京301医生联手配合,为雷神山患者成功会诊的画面。(视频来源:楚天都市报)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月18日下午3点半,武汉雷神山医院,15病区22病房。一台半人高的机器上,伸出一个机械臂,以及两块显示器。四名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武汉市一医院的超声诊断医生各就各位& #8230 & #8230 远在北京301医院的专家发出一道道清晰指令,69岁的患者张先生做出准确响应。这是一场带有试验性质、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内脏器官的超声诊断。”(资料来源:楚天都市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3b8d8f7-e165-45d6-8218-3f08c5e3974a.jpg" title=" 北京301医院超声专家与雷神山医院超声科远程对接.jpg" alt=" 北京301医院超声专家与雷神山医院超声科远程对接.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301医院超声专家与雷神山医院超声科远程对接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雷神山医院超声科主任、来自中南医院的吴猛表示,“这台由华大智造生产的高科技设备——远程超声机器人将充分利用科技技术,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和防止交叉感染,在接下来雷神山医院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301医院超声科罗渝昆主任说道:“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千家万户,牵动着所有医务人员的关爱之情,能为疫情防控出力,倍感光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众志成城:隔离病毒,不隔离优质医疗资源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据悉,目前对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影像学变化检测,主要依赖肺部CT,但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快,反复通过CT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存在一定现实难度。远程超声的支援,对于部分需要肺部检查及进行基础疾病等全身情况评估的特殊患者来说,对于病情监测更有至关重要作用。超声除了可以通过肺水肿的评估间接反映肺部的变化外,还可更便捷、快速地对全身情况进行影像学评估,在肺炎病情变化的影像学评估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此次火速增援疫情一线医院,还得到了各相关机构支持。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华为公司远程实时会诊提供了网络保障,顺丰物流以最高效率积极协调物流运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各方力量努力下,超声机器人将发挥其远程自动化的优势,在避免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前提下,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隔空超声检查。下一步,远程超声机器人还将增援武汉市江岸区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 #8230 & #8230 真正实现隔离病毒,不隔离优质医疗诊治资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right " 投稿来自:华大智造 /p
  • 会议看点:质谱前沿技术及应用趋势——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报告提前看
    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质谱技术作为重要的分析方法在科研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12月12-15日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3)“会议上,汇聚了众多顶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质谱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趋势进行交流探讨。会议首日的”质谱前沿技术应用趋势“主题专场报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将围绕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单细胞代谢组学以及质谱成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展开讨论。部分报告预告如下,点击报名  》》》报告人: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秦钧报告题目:蛋白质组学离临床落地还有多远?秦钧教授是国家特聘专家,北京市特聘专家。是世界上少数几位将质谱仪设计、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发、生物信息学、生物学及临床应用纳入同一个研究项目的学者之一。近年来主持开发建设了国际上第一个一站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云平台;绘制了首个弥漫型胃癌的蛋白质组地形图,并将弥漫型胃癌分为与生存预后和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的三个分子亚型;绘制了首个解剖区域分辨率的健康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参考图谱,并建立了胃粘膜在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质组的定量参考范围;率先开展并建立覆盖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和生理性波动的人尿蛋白质组定量参考范围,并开展重大疾病尿蛋白相关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项目首席)、973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等。以责任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NAS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秦钧教授的报告“蛋白质组学离临床落地还有多远?”揭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报告重点探讨了当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体液检测、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挑战。报告人:复旦大学 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 会长 唐惠儒报告题目:代谢组学的新进展与挑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青、 “精准医学”及“前沿生物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伦敦大学博士 曾任英国BBSRC食品研究所及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医学部Senior Scientist、“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创建主任、科技部973与蛋白质科学重大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代谢物功能及代谢组学30余年,在Nature、Nat Microbiol、PNAS等上发表SCI论文210余篇,被引1万余次(h指数~64)。获批国内外发明专利多项。 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常务理事、国际实验磁共振大会(ENC)执委(大中华地区唯一)、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委员会委员,Metabolomics、Arch Pharm、《基础医学与临床》等编委,Nutrition Metabolism及Phenomics等副主编。除蛋白质组学外,代谢组学作为”小分子“层面的组学技术,也在本次会议的内容设置中得到高度关注。复旦大学教授唐惠儒的报告将新颖地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面临的难题。报告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朱洪影报告题目:从单细胞到空间的多尺度代谢组学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分子成像平台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获得者、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青年女科学家、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在Cell、Nature Methods、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等项目。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项、获得国家专利三项。研究方向:聚焦于从微观到介观尺度的新型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研发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开发出单细胞代谢组学、单溶酶体代谢组学、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速超分辨空间代谢组学等多个国际首创技术,为神经系统细胞代谢调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基于单细胞质谱技术的神经科学领域的新突破也是本主题专场的一大亮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洪影教授将从代谢组学技术出发,详述其在探索神经系统中物质运动与功能关联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报告人: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现任药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 再帕尔阿不力孜报告题目:敞开式质谱成像技术与应用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现任药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二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第八届科技委药学与中医药学部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APSB、RCM、JANPR以及分析化学、药学学报、化学进展、分析测试学报、质谱学报和分析仪器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长期从事基于质谱技术的分析方法、新技术及其生物医药的应用研究。曾担任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作为主要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110篇以上。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特等奖1项等。除质谱新技术之外,本主题专场更会涉及一些颠覆性的新兴焦点。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将做关于敞开式质谱成像技术的报告,这是目前质谱领域蓬勃发展的最新技术方向。本次论坛汇聚了当今质谱前沿技术的顶级专家与资深应用科学家,涵盖了从基础平台技术到转化应用各个维度的技术和理论前沿。本次主题专场的一个重要议程,赛默飞公司科学家带来赛默飞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全球最新真实数据展示的主题报告。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是为解决蛋白质组学分析瓶颈的创新产品,其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有:1. 高灵敏度检测与Astral非对称轨道无损质量分析器低样品上样,包括单细胞实验;2.精准的非标定量(LFQ)和串联质量标签(TMT)的定量分析;3.在更广泛的动态范围可用于生物制药选择天然蛋白复合物的综合分析。作为质谱巨头之一的沃特世也携最新一代产品亮相本次会议,为科学家提供更加精准稳健的技术支持。为了分享质谱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促进各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仪器信息网与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ASMS)将于2023年12月12-15日联合举办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2023)    。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参加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S2023/ (点击下图去报名)》》》更多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报告提前看:1.这场质谱盛会透露了哪些信息?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专家阵容揭晓 》》》去报名  2.当单细胞携手质谱,生命科学研究有哪些新突破? 》》》去报名  3.临床质谱狂飙,如何把握行业机遇? 》》》去报名  4.点击超15W!2023年质谱话题汇总! 》》》去报名  5.年度巨制!质谱主题月火热开启! 》》》去报名
  • 市场局模式存在三个逻辑问题 1+1+1=3还是<1 ?
    改革的目标是把相同或相近的职能整合到同一个机构,为减少机构数量而&ldquo 拉郎配&rdquo 的做法没有道理。   最近,我们在东部某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培训班授课,课后一位县局局长把一叠基层监管现状材料给我,然后问道:&ldquo 现在连食药机构都没了,怎么就是加强监管了?&rdquo   可以听得出,基层监管者共同的担忧是工商、质监、食药合并的市场局模式对食品药品监管力量的影响,关注的核心是监管能力和专业性被削弱,监管任务则不断增加。结合今年以来我在全国17个省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各地争相效仿的市场局模式存在三个逻辑问题。   基层监管表面上看缺编制,本质上是缺人才。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市场局模式可以解决基层食药监管编制和人员不足问题,这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谬误。本轮机构改革的初衷,是要增加基层食药监管的专业人才和提升能力,但三合一补充进来的编制和人员来自其他部门,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补编制原本是加强监管的手段,现在却异化为机构改革的目标,工具理性成为价值理性。   有人可能会说,三合一之后大不了就是1+1+1=3。这种想法太天真,现实情况是1+1+11。有的市场监管部门人多、队伍庞大,搞巡查和处罚有一套,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胜任工业产品生产锅炉、电梯、食品药品等专业性监管。例如,过去食品流通环节发证率很高,那是因为与食品生产和餐饮相比,流通环节的准入门槛和风险都低,可以用简单粗放的方式来管,所以才&ldquo 看起来很美&rdquo 。如果让这支队伍去监管专业化高风险的食品生产环节和药品生产经营,非但很难管好,恐怕连原来的市场巡查都没有精力做了。食品药品安全的风险在点上,但三合一的着力在面上,若过分强调用现有机构三合一来实现广覆盖,那就成了&ldquo 撒胡椒面&rdquo ,是一种不科学的资源配置方式。   统一市场监管要统一的是职能,而不是机构。   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市场局模式和综合执法就是要大幅减少机构数量,这就犯了倒置因果的逻辑谬误。正常逻辑是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机构才整合,现在的做法却是为了减少机构数量而把不同职能的机构整合到一起。政府管理市场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秩序,二是活力,三是安全。市场监管部门的定位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但食药监管的目标是保障公共安全,两者的层次和定位截然不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的经验都是两类监管部门分别设置。在我国,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即&ldquo 统一市场监管体系&rdquo 与&ldquo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rdquo 是放在不同章节中强调 也体现在刚刚发布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食品药品安全与质检工商被作为并列的行政执法类别分开提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七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重要目标是&ldquo 一事进一门&rdquo 。即把相同或相近的职能整合到同一个机构。比如一家企业在设立时既要到工商领营业执照,又要到质监办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设立后既要接受工商的检查,又要接受质监的检查。上述都是监管市场秩序的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加重了企业负担也浪费了行政资源,不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有必要整合。然而食药监管是区别于普通市场秩序监管的另一项职能,因为程序上遵守市场秩序的企业,其产品不一定是安全的,这是风险社会大工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典型例证是合法企业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ldquo 地沟油&rdquo 。可见,为了减少机构数量而&ldquo 拉郎配&rdquo 的做法没有道理。   食品药品监管的特殊性既体现在政策制定层面,又表现为监督执法环节。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只要省以上食药监管部门单独设置,仅仅整合地市和县区监管机构不会影响食药监管的专业性、特殊性和重要性,这里就出现一个转移论证的逻辑谬误。食品药品安全的特殊性既体现为物的因素,更体现为人的因素。其表现形式包括恶性利益驱动行为,大工业生产的系统性风险以及新型产品的未知危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法、无良、无知并存,因此需要在各个环节、方方面面着力。食品药品监管在政策制定层面的特殊性自不待言,但这不能同时被用来论证监督执法就可以不特殊。   以美国为例,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特征是垂直管理与属地负责相结合,分为联邦总部、派出机构和地方监管部门三个层面,全部与一般市场监管部门分开设置。FDA总部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心负责产品上市前审批,包括审批食品添加剂和颜色添加剂。派出机构则根据地理区域设置,全美有5个地区办公室(中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和太平洋区),管理20个辖区办公室和135个监督检查站,负责食品、膳食补充剂等生产企业日常监管。例如纽约辖区办公室在港口、机场和国内生产企业密集区设多个监督检查站。此外,美国FDA隶属健康和人类服务部,这一体制延伸到基层,各州和市的地方健康和人类服务部门负责餐馆和杂货店的审批和日常监管。可以看到,美国并没有因为联邦FDA单独设置而否定地方监管部门的特殊性。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一是科学精细地测算基层监管队伍的规模、素质和硬件配备,提出明确标准。不能再由个别部门拍脑袋和分蛋糕。二是利用本轮机构改革契机,系统梳理目前各监管部门职能。到底哪些监管职能属于普通市场秩序,哪些与公共健康安全直接相关,例如饮用水、烟草、食盐和食品包材,争取一次性调整到位,以免将来再折腾。三是合理划分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事权,做到能力、资源与权责相匹配。药品监管尽可能体现全国统一性,食品安全监管充分调动地方属地积极性,防止个别地方打着简政放权的幌子把监管事权压给基层。   (作者胡颖廉为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叶岚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候选人)
  • 有效监测才能严格治理,看多组分气体监测仪如何应对环境空气污染!
    有效监测才能严格治理,看多组分气体监测仪如何应对环境空气污染! 2020 China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科技大会现场精彩回顾 挥发性有机物(VOCs)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是较为复杂的一类污染物。VOCs China 2020是我国专注于VOCs污染防治领域的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专业展览会,最大范围荟萃国内外VOCs污染综合整治产业链上下游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进行展示与合作。 天津润泽环保惊艳亮相展会现场,所携产品与解决方案备受瞩目,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 01 监控污染明星产品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只有及时有效的实时监测污染情况,获得真实可信的数据,才可以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制订管理措施的依据。 多组分气体监测仪:一款用于检测工业有毒有害气体的仪器,检测气体种类选择范围包括硫化氢、氨气、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TVOC等工业气体,可以基于这些污染气体浓度分析出臭气浓度OU值。 用户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定制气体种类、数量及检测范围等。相比较传统的化学法气体检测系统,本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检测参数多并种类选择灵活、操作简便、系统维护量少等特点,逐步成为环境检测站、工业园区、大型化工制药企业等应对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的必要的气体检测设备。 02 天津润泽环保技术团队 天津润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总部雄厚的研发实力、注重科技投入、超前的思维、完善的管理机制, 以其从容、自信的姿态在行业中勇往前行。倾力打造国家信任、客户满意的企业形象。 通过本次展会,天津润泽环保迎来了很多老伙伴,更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希望能把这份缘分持续下去,一起为中国环保产业做出贡献。感谢大家的关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