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奎奴普丁

仪器信息网奎奴普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奎奴普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奎奴普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奎奴普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奎奴普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奎奴普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奎奴普丁相关的解决方案。

奎奴普丁相关的资讯

  • 美国顶尖独立医学实验室:奎斯特诊疗Quest Diagnostics(DGX)
    p   奎斯特诊疗公司(或:奎斯特诊断公司、探索诊断公司)Quest Diagnostics Inc.(NYSE:DGX)创立于1967年,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麦迪逊,全职雇员45,000人,从市值来讲,是仅次于美国实验室Laboratory Corp. of America Holdings(NYSE:LH)的美国排名第二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公司(有时第一)。 /p p img width=" 600" height=" 313" title=" Quest-Diagnostics-Inc-DGX-Logo.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4e81271f-4eae-483c-a08f-1b0051d5e68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奎斯特诊疗(探索诊断)Quest Diagnostics(DGX): /strong /span /p p   Quest Diagnostics是美国排名前二(和美国实验室控股公司有时候你是老大,有时候我是老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也是是著名的生化医疗器材测试商,业务范围涵盖大部分的美国地区以及印度、英国、巴西和墨西哥。除了大量的临床检测服务,治疗资讯的临床实验服务,对于疾病和健康状况作诊断、监视和治疗。此外,Quest Diagnostics公司还涉及其他领域,包括制造和销售诊断试剂盒、POCT 产品,提供临床前研究检测服务,为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估服务等。 /p p   自1967年成立之初至今,奎斯特诊疗经历多次并购重组,于1996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Quest Diagnostics在美国拥有31个区域性大型诊断中心,155家快速反应实验室,超过2100个病人服务中心,每年诊断超过1亿个标本。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奎斯特诊疗(探索诊断)Quest Diagnostics(DGX)历史沿革: /span /strong /p p   1967年,奎斯特诊疗Quest Diagnostics的前身Metropolitan Pathology Laboratory, Inc.成立 /p p   1997年,更名为Quest Diagnostics,并成为一家独立公司 /p p   1967年,奎斯特诊疗Quest Diagnostics的前身Metropolitan Pathology Laboratory, Inc.成立 /p p   1969年,更名为MetPath, Inc. /p p   1982年,MetPath被Corning Glass Works收购,并更名为Corning Clinical Laboratories /p p   1997年,Quest Diagnostics从Corning分拆,成为一家独立公司 /p p   1997年,奎斯特诊疗收购Branford, CT-based Diagnostic Medical Laboratory, Inc. (DML)的临床实验室部门 1999年,Quest Diagnostics收购SmithKline Beecham Clinical Laboratories,包括后者与CompuNet Clinical Laboratory的合资公司,GlaxoSmithKline仍然持有Quest Diagnostic的大部分股权 /p p   2000年,奎斯特诊疗开始6Sigma项目 /p p   2001年,奎斯特诊疗完成对俄亥俄州公司健康科技公司MedPlus, Inc. (NASDAQ: MEDP)的收购 /p p   2002年,Quest Diagnostics以5亿美金完成对弗吉尼亚州公司American Medical Laboratories, Inc. (AML) 和其一家附属公司LabPortal, Inc.的收购 /p p   2003年,奎斯特诊疗以8亿美金完成对加州Unilab Corporation (NASDAQ: ULAB)的收购 /p p   2005年,Quest Diagnostics以9.34亿美金完成对堪萨斯州公司LabOne, Inc. (NASDAQ: LABS)的收购 /p p   2005年,奎斯特诊疗与赛弗吉生物系统公司(Ciphergen Biosystems)结成战略联盟,以商业化的新蛋白质组测试 /p p   2006年,以1.85亿美金完成对弗吉尼亚州感染及免疫疾病实验室公司Focus Diagnostics, Inc.的收购 /p p   2007年,完成对瑞士诊断测试公司Hemocue的收购 /p p   2007年,从Welsh, Carson手中收购AmeriPath,成为癌症诊断测试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p p   2011年,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手中收购Athena Diagnostics /p p   2011年,完成对Celera Corporation的收购 /p p   2012年,Quest Diagnostics收购UMASS Memorial Hospitals所有的实验室和资产 /p p   2014年,收购Solstas Lab Partners Group和所有的子公司 /p p   2014年,收购Summit Health, Inc。 /p
  • 中科院院士张玉奎应邀到胶东质检中心开展学术讲座
    2008-03-29 08:59:44.0中科院院士张玉奎应邀到胶东质检中心开展学术讲座副局长 色谱 高层次 张闽生 张玉奎 省局 院士 讲课 讲座 质检14151烟台要闻null/enpproperty-- 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在胶东质检中心进行学术讲座 省局张闽生副局长、烟台局刘德亮局长及来自全省系统的技术骨干认真聆听张院士的讲课 应山东省质监局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研究员于3月27日上午来到胶东质检中心,就当今国际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讲座。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领导、省局张闽生副局长、烟台局刘德亮局长,以及来自全省系统的技术骨干100多人聆听了张院士的讲课。 张玉奎院士以《色谱与相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进展》为题,从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样品预处理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分析技术、样品的分离、色谱分析技术的进展等方面做详细讲解。讲课中,他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授了色谱技术向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易操作方向发展及在产品检测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当今液相、气相色谱、质谱及气质联用仪器和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重点讲述了国际最先进的二维色谱和多维色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现场解答了学员们提出的问题。 此次讲座既精且专,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明确了当前色谱与相关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升质监系统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带动食品检测和食品监管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美国农业部修订秋葵自愿分级标准
    美国农业部农产品销售局(AMS)发布一份最终通知,通过移除和保留"51.3946未经分类"章节修订了秋葵自愿性分级标准。按照修订,该章节已从所有商品标准中删除。因为"未经分类"已不再作为一种等级类型,只用于显示该批货物未分级,因此可以删除。AMS认为此次修订使秋葵标准与目前销售实践和其他商品标准相符。 文章转载自:中国检验检疫服务网
  • 中科院院士、著名色谱分析化学家张玉奎:注重自主研发、仪器研制,向着分析化学强国迈进
    癌症有没有可能在早期就被诊断?体检可不可以只抽一微升血… … 近年来,精准医学概念的兴起,也将其背后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这片“隐秘地带”逐渐引入公众视野。  分析化学的迅速发展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很多待解的难题,因为分析化学的介入找到新的解决路径。比如,通过利用色谱技术纯化中药,将有毒物质马兜铃酸进行分离。  那么,分析化学是如何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国内分析化学的发展有何新的趋势?具体而言,它在精准医学方面有哪些应用?如何解决国产仪器产业化发展难题,推动我国从分析化学大国走向分析化学强国?  著名色谱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谈及分析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及仪器产业化方面的思考。  分析化学的转向  “一般讲上个世纪是化学的世纪,而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大家研究的重点是研究人、研究生命科学。化学也转向了以生命科学为研究重点,我们现在已经把蛋白质组学的定性定量,转向精准医学和重大疾病的发展。”  张玉奎院士说,分析化学已经无孔不入,任何一个新兴的科学都少不了分析化学,也服务于生命科学,为它提供研究方法和手段。  比如,人的蛋白组学的磷酸化。这个磷酸化有两种,一种是氧磷酸化,一种是氮磷酸化,氧磷酸化比较稳定。这块可以用来研究磷酸化和各种癌症的直接关系,也就是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中,癌症形成了病及康复的过程。  但是,关于氮磷酸化的研究却非常少,因为它不稳定,遇到酸就分解,样品非常难处理。“所以生物学界就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合成了一个分子,它有两个新的中心,专门抓氮磷酸化,用这个办法就可以把磷酸化保存下来,抓住鉴定,研究它的生物功能。”  张玉奎院士谈及,生物学上对这个磷酸化研究早了20多年,但依然对它了解较少。而分析化学上介入之后,很快就解决了这个“卡脖子”的难题。  这就是分析化学服务生命科学的一个典型例子。  实际上分析化学可以为生命科学做很多事情,张玉奎院士团队的很多工作也都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来发展方法和技术。当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玉奎院士认为,分析化学发展的新趋势可以用“三高”来概括。其一,高灵敏度,需要检测到很多非常微小的变化,这也是需要永远追求的目标 其二,高选择性,要排除其他单位的干扰 其三,高通量,测算速度要快,满足大批量检测需求。这是分析化学或者测量学发展的新趋势。  除此之外,质谱、色谱的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有个色谱公司,现在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分公司,推动色谱和质谱联用。这其中涉及几万种蛋白,色谱是把它分离开,然后质谱一个一个告诉你都是什么东西。”张玉奎院士表示。  驱动精准医学  去年9月,国家层面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提出了“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面向生命健康也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色谱领域的领军人物,张玉奎院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一共有大约600人,他们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分离分析。“现在我们朝着大健康方向发展,除了技术之外,我们还要建立大的数据库。因为你只有对健康人的统计,对各种疾病进行统计,才能够知道变化趋势是哪里。”  中国工程院詹启敏院士此前曾公开表示,临床疾病治疗的现状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疾病诊断大多在中晚期,死亡率很高,尤其是癌症 二是治疗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导致细胞、分子改变,进一步导致组织器官病变造成疾病发生,而患同种疾病的不同病人针对相同的治疗方法会出现不同的临床愈后。因此,临床上要进行不同表型的分型,并找到分子标志物。  这就是精准医学临床发展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蛋白质组学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其在肝癌、胰腺癌、糖尿病等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分型等精准医学领域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张玉奎院士表示:“所有重大疾病,包括癌症,大家过去认为是基因在变化,现在看来实际上是基因里蛋白的变化。这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同时还可以诊断疗效。这样一来,诊疗过程就会更为精准。”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驱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精准医学涉及的精准测量、精准定性、精准定量等都需要分析化学提供研究方法的支撑。  比如,尿液跟踪检测。从你健康的时候起一直到病发连续检测你的尿液,录入专门的数据库。长时间跟踪就会发现你的尿液里的蛋白是朝着哪种疾病发展,然后进行及时调整,持续跟踪你的健康。  再比如,怎么判断一个人是抑郁症还是郁闷。我们就发现,得了抑郁症有两个蛋白它表达特别高。所以,这两个蛋白就有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标记,如果它高了就考虑是得了抑郁症了,就要赶快做心理上的纾解。  “这就叫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它为精准医学提供了一个工具或研究方法,它能够让诊疗更精准一点,治病依据更加充分一点。”张玉奎院士表示。  单元部件是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代人从0到1的艰苦探索,中国已经是色谱、分析化学大国,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从业人员来看都是世界首位。  不过,张玉奎院士认为,我国依然还不是分析化学强国。“因为很多重要的设备,高端的消耗品还依赖国外进口。接下来,还要更加注重自主研发、仪器研制及产业化发展,朝着分析化学强国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实验室)在产学研方面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比如,大连化物所在色谱产业化方面,拥有国内一流的液相色谱生产企业大连依利特。  就在去年,色谱分离技术的第三代研究者之一——汪博士团队,通过海创人才长三角创业服务中心引进并落地嘉兴南湖,所创办的浙江博颐生物将致力于基于新型分离材料的生物提取和生物合成新技术的产业化。令人欣喜的是,浙江博颐生物与苏州纳微科技以及大连化物所梁博士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所开发的高效色谱填料和色谱柱已经可与国外部分最新产品相媲美。  色谱原本只是个分析工具,而现在已经很多人把色谱制备拿来做生物医药的分离、纯化,并且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张玉奎举例,自己的“弟子”梁鑫淼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南昌搞了一个达87米的大装置,用五基色谱来纯化生中药。他已经把张伯礼院士开的“清肺排毒汤”,经过分离纯化,把马兜铃酸这个有害物质拿掉,把四个有效成分进行富集,最后变成了粉末,制成胶囊。  “现在国际上对马兜铃酸的要求是零检出,但是我们中药天生就含有这个元素。过去中医上没有办法,就采取控制剂量的方法,不让你中大毒,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他表示,通过这种分离纯化的手段,困扰多年的中药出口难题也得以解决。  再说到质谱。目前国内还是以进口为主,比如大连化物所生物楼里有40余台质谱,其中一台就是200万~300万元,成本高昂。不过,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已经开始自己制造质谱,“去年疫情期间国外设备进不来,我们的质谱还卖出去30台。”  张玉奎院士表示:“我们希望把质谱做大,还联合投资公司一起在杭州落地了一个公司,希望借此推动它的产业化。我们的目标就是临床质谱,解决临床问题,所以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大产业。”  质谱可以用于公共交通的防爆检测,也可以用来做肺结核筛查,还可以用于手术麻醉剂量的控制等方面。张玉奎院士认为:“将来质谱发展到临床,可以整个推动我们大健康朝前走,就不是说癌症怎么治疗,而是怎么预防癌症,怎么健康地活着。”  目前,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质谱和色谱都可以实现自主研制。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下,国产仪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达到跟国外竞争的水平,还有个过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方向、资金、技术实力、用户认可度等方面,国产仪器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张玉奎院士认为,国产仪器要想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该重点朝着单元部件的方向发展。首先就应该去解决部件问题,而不是都来做整机,这样研发力量就会分散,造成资源浪费。而是要走差异化路线,这个部件一批人生产,另一个部件另外一批人生产,然后再组装成一个整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单元部件的高质量研究,应该成为今后的重头。”张玉奎院士认为,各研发机构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这样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产业化。
  • “一盔一带”-手持光谱仪有话说
    最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一时间头盔市场风云变幻,价格蹭蹭往上翻两翻。相信有的群众会去选择价格低廉的头盔产品,但是,我们还是要对产品的质量多加关注,因为头盔多是塑料件,所以手持光谱仪的RoHS检测必不可少。 骑行一定要佩戴头盔吗? 骑行佩戴头盔可以防止85%的头部受伤,据近年的数据统计,平均每7298公里就会有一起骑行事故,如果您是骑行狂热爱好者或表演越野骑行特技的话,那就意味着您会更加频繁的摔倒在地上,对您的头部甚至生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研究数据表示每年超过500列骑行死亡事故中,有75%的死亡原因是头部受到致命伤害造成的,医学研究发现佩戴头盔骑行可防止82%的头部受伤,并大大减少伤害程度和死亡率。那么佩戴头盔的原因很简单也很重要,那就是减少头部伤害。 那有的人一定会说,肯定是要上金属铁盔的,这样更不容易受伤,就如某游戏中的三级头盔,就像下面这样子。某游戏中的头盔 但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头盔重,我们头部无法承受,另外在转头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那么您知道头盔的材质都有哪些呢?头盔塑件多RoHS检测不可少 1.常见的是ABS的树脂材料,这是一种工程塑料,抗冲击能力强,尺寸稳定性好。该材料头盔市场价:通常全盔在一百元到三百元之间。 2.PC+ABS合金料比ABS的好,强度和韧性提高了许多,在低温冲击性能上也提高了不少。目前国内合金材料应用在头盔上比较广。 3.玻璃钢的比ABS的好,更轻更牢,但也更难做,产量较低,所以也比ABS的贵不少。 4.目前质量好的应该是碳纤维的,很牢,很轻,技术含量高,很贵!(这种材料可以用来做钓鱼竿)。 5.PP料的只能做玩具头盔,安全性很差。不用考虑。 (头盔的泡沫缓冲材料, 有的密度很低,甚至还比不上装家电用的泡沫垫层,手轻挖就破了——不合格)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头盔的大部分主要以高强度塑料为主,相关的检测,如强度,硬度,CCC,RoHS等等检测,必不可少。手持光谱仪在检测RoHS上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目前公安部紧急发文,文中明确,6月1日起,“一盔一带”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但市场上的头盔价格还是会比以往高。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为价格低廉而去选择没有质量保证的头盔产品。注意:选择头盔产品一定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 张玉奎:前沿弄潮科研人
    战火中出生,新中国成长,从事科研近60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为推动我国分析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仪器产业化等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色谱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学海无涯,不学则罔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张玉奎说。  长期以来,他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发展,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更新理念,培育人才,满足国家和时代的需求。让“色谱”跳出中国韵律  1965年,刚走出南开大学校门的张玉奎,来到大连化物所,跟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卢佩章进行色谱基础理论研究。  在卢佩章的指引下,张玉奎将研究重心锁定在液相色谱研究领域。当时,液相色谱研究颇为前沿,它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利用不同物质流经色谱柱的运动速度不同,由此在屏幕上产生起起伏伏的波浪线,来判断样品组分,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它。  科研离不开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一项基本功。这也让从小到大学习俄语、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张玉奎犯了难,捧着一本本英文文献像看“天书”一般。  并未有丝毫退却之意,“越难越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张玉奎在心中暗暗发誓。于是,他买来英汉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补习班,加之在德国短期的学术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掌握了这门语言。等到站在国际会议流利主持会议,与各国友人对答如流时,国外科研人员非常惊讶,追问学习英语的奥秘。张玉奎自豪地说,“在中国学的”。  在语言的加持下,张玉奎的科研工作如鱼得水,他也将大量时间倾注于此。长期的实验和分析,他发现色谱过程中影响分离行为的分子结构因素,建立了系统的色谱热力学研究方法,此外,还阐明了影响色谱峰展宽和峰形对称性的动力学因素,证实高效液相色谱中保留时间与半峰宽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丰富了色谱过程的理论基础。这个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小伙子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张玉奎深知,“理论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张玉奎开始负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研制与开发。  当团队开发出P200-II型等高效液相色谱仪时,张玉奎看到国产色谱仪跳出起起伏伏的韵律,他欣喜不已。该色谱仪也于2000年通过ISO9001认证,当年销售百余台,进一步提高了国产仪器的市场占有率。迈向“智能”色谱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初兴,张玉奎隐约意识到这个“新家伙”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在卢佩章的鼓励下,他开始学习编程。“计算机的存储技术能够将一个个色谱‘波浪’存储起来,节省物理空间,同时方便检索、查阅。”张玉奎说,“我研究的重点就是,将色谱仪的‘波浪线’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用计算机表达出来。”  但当时的内存条存储空间很小,且价格昂贵。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存储更多的数据,张玉奎下决心突破原有桎梏,研究新方法。于是,他根据拖尾指数修正的高斯函数,利用当时研究室仅有的Z80计算机,开始了色谱溜出曲线计算机摸拟的艰难探索为色谱编写程序,不仅需要谙熟分析化学,还要了解计算数学。当时对解析误差函数一窍不通的他,从公式学起,不断请教领域内的专家,发现潜在解决方案便没日没夜“赶工”,查看效果。  “只要碰上同事们集中用电,计算机就极其容易死机,之前编写的程序就得重新来过,所以我就写一点赶紧保存一下。”张玉奎回忆。  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张玉奎学会了“错峰”工作,抓住同事们上班前和下班后的空当编写程序,白天进行常规的液相色谱研究。同事不时调侃,如果在实验室看不到张玉奎,那就去“机窝”找他,他肯定在。  上下求索,不负众望,张玉奎编写出色谱流出曲线拟合软件,实现对色谱峰型变化规律进行定量描述,为色谱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发现,对于不同物质鉴定应该选择哪种色谱柱,液相色谱专家系统总体布局中,许多国家都只是凭经验,效率较低且缺乏科学依据。为此,他与卢佩章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想法,即知识库必须基于色谱理论和经验。  此后,张玉奎将串联优化指标与智能搜索优化方法结合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条件优化,以大量的事实验证了知识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开发出液相色谱专家系统,为样品分析提供指导意见,推荐出适合的色谱柱。  英国曼切斯特理工学院教授Bryant评价该专家系统,“提供了液相色谱对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系统策略”。  如今,全世界的色谱仪无不与计算技术紧密相依,计算机这个“新家伙”早已变成色谱人的“老朋友”。  与计算科学的深情拥抱,也让张玉奎深深意识到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要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也要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张玉奎一直认为,学科要发展,一定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的实质性合作研究,才能使学科发展达到世界一流。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外合作交流较少。张玉奎开始试水国外短期学术交流,伴随着这些交流,中国的色谱学科开始走向世界。面对这样一个有思想、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小伙子,数家知名大学和跨国公司盛情邀请张玉奎留下来,但他都拒绝了。  每每有新想法、新经验,张玉奎都会及时跟组内成员分享,但他并不满足。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领域交流,1984年,在他和卢佩章等人的倡议下,《色谱》杂志创刊,为中国色谱人搭建交流平台。多年的苦心孤诣,《色谱》不仅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称号,还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引证指标排名中名列前茅。心系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投身色谱领域的同时,时任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的张玉奎十分注重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工作。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蛋白质还是研究疾病机理和预防诊治药物等的直接靶点。上世纪末,一场生命科学领域的“淘金热潮”——蛋白质组学兴起。  新学科往往会带动新工具的发展,此项研究也不例外。面对日益攀升的鉴定、识别、分析需求,急需高效、高通量、高精准的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敏锐地捕捉到蛋白质研究的重要作用,1995年,张玉奎建议一门心思搞化学的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丽华多学习生物化学知识。当时,大连化物所专门从事生物化学的科研人员寥寥,为了提升张丽华的专业技能,张玉奎果断决定让处于博士阶段学习的张丽华去国外“取经”。  三年在德国、日本顶尖科研机构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张丽华的专业水平。  1998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玉奎重回实验室,再次创业,组建研究组,瞄准国际前沿的蛋白质组领域开始全新的探索。创业弥艰,张玉奎发出“回来吧”的邀约。面对可敬可爱的导师的邀约,张丽华毅然决然拒绝了国外高薪,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团队。  “回国后,听到张老师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说,组里学生不知道生物样品不能长时间在室温放置,因而导致蛋白质分离时峰越来越多时,我心里十分难过。”张丽华回忆说。  此后,张丽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研中,成长为课题组组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等荣誉。  “我的成长离不开张老师的教导与支持,张老师的敬业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张丽华说。  除了培养内部人才,张玉奎还利用国外短期学术交流的机会,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从事科研、报效祖国铺路架桥。蛋白质领域的二次攀登  事实证明了张玉奎选择的正确性、前瞻性。如今,蛋白质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国际生物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焦点。  但当时,面对蛋白质组学这一全新领域,张玉奎两眼一抹黑,从教材学起,甚至向自己的学生请教。“科学要创新才能发展,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张玉奎说。  膜蛋白质是一类重要蛋白,参与并调节着细胞内外和细胞器内外的物质运输、能量传递、信号传导和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维持着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膜蛋白质还是重要的药物靶点,约有70%的药物靶点为膜蛋白质。  然而,膜蛋白质溶解度低,难以提取,团队誓要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离子液体与膜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最终将离子液体用于膜蛋白质提取,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组分析覆盖度。  “张老师十分重视实验数据和文献阅读,他认为很多科研难题的答案就藏在这些一闪而过的数据和阶段性的研究结果中,因此经常询问和检查实验记录和文献阅读情况。”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梁振说。  此后,团队又突破了高效二维生物色谱系统、在线蛋白质预处理系统、超高压微纳液相色谱系统等一系列难题。一个个研究成果的取得,坚定了张玉奎深耕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提高蛋白质组分析覆盖度的决心。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损伤了张玉奎的身体,但他却依然事事以工作为重。2004年,完成心脏支架手术后的第二天,他便不顾医生和亲友的反对,乘上了赴京参加学术交流的飞机。  随着研究的深入,张玉奎认为,要理解生命活动过程,不仅需要明确哪些蛋白参与这些过程,而且需要明确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前沿课题能不能做,张玉奎花费近两年时间,组织专家论证,把握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最终指出国内必须要发展高精准的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方法。  人体每个细胞上的蛋白质不计其数,要计算其中每一类蛋白质的数量犹如海底“数”针。当时,传统方法计数存在共洗脱组份的干扰,误差率较高。为了排除干扰,攻关团队引入质量亏损理念,利用高分辨质谱提取存在质量差异的碎片离子从而实现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组定量精准度和覆盖度。  计数只是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入门级挑战,不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进阶问题不断出现在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任务书中。难度升级,也练就了团队三头六臂的本领,“将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用‘锁链’绑在起来,再提取分析捆绑蛋白质的特征”等超前想法不断涌出并实现。  从色谱理论到色谱仪,从手动色谱到智能色谱,从蛋白质定性定量到结构和相互作用分析,团队完成了从追随研究到学科探索的转变。“科研旨在解决国家需求,我和团队的初心从未改变。”张玉奎说。  年至期颐,张玉奎依然很忙碌,从早到晚参加团队组会,关心研究组的科研进展,也像家长一样关心爱护着每一位成员。学生的家长不在大连,他会以家长的身份关心他们的生活 组员的科研遇到阻碍,满心抱怨找到他,他总会抽出时间,耐心开导,让组员带着轻松的心情离开… …   “只要你们有发展,发展得好,我就高兴!”这是张玉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 无机质谱年会召开 赛默飞世尔盛情回馈
    无机质谱年会召开 赛默飞世尔盛情回馈为了推动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等仪器研发和技术应用的发展,中国质谱学会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仪器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于11月6日-8日联合举办了中国质谱学会无机、同位素、仪器与教育委员会联合学术交流会(2009)。共计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11月6日,中国质谱学会第八届理事、编委会(2009)在北京顺义召开,赛默飞世尔科技赞助了编委会晚宴。晚宴上,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李金英研究员致辞,并感谢赛默飞世尔科技长期以来对质谱学会的大力支持。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质谱产品中国区商务运营总监裴立文先生致辞,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的技术优势,并表示将继续为中国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随后的两天,众多业界知名专家如:清华大学查良镇教授、中科院肖应凯研究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研究员等做了精彩报告,介绍无机质谱领域的前沿技术。   赛默飞世尔科技赞助了7号晚举行的欢迎晚宴。晚宴上,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研究员讲话,祝愿中国质谱行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欲了解赛默飞世尔科技相关无机质谱产品,请点击: TRITON热电离固体同位素质谱仪 DELTA V 同位素质谱仪 MAT253 气体同位素质谱仪 NEPTUNE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 ELEMENT2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ELEMENT GD辉光放电质谱仪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变得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度营收达到105亿美元,拥有员工34,000多人,为350,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这些客户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研究院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该公司借助于 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这两个主要品牌,帮助客户解决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面临的各种分析方面的挑战。Thermo Scientific 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工作流程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 则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并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登陆:www.thermofisher.com(英文),www.thermo.com.cn (中文)。
  • 流式大咖说|全光谱流式十问十答——中科蓝华生物医药谢简明、亢中奎
    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话题:#3i流式大咖说#(点击查看) ,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临床、生物技术企业等流式技术研发、应用专家分享技术心得和经验,方便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技术应用进展、学习仪器使用方法。本期,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谢简明老师、亢中奎老师带我们了解全光谱流式的那些事儿 。全光谱流式十问十答作者:谢简明、亢中奎 单位: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大陆第一台第一批全光谱流式使用人员,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用户经常问到的问题。本着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如有不妥或者谬误,请各位指教。Q1. 为什么称“她”为全光谱流式?答:全光谱流式是相对传统流式而言,传统流式只检测发射光谱中特定波长的荧光,全光流式检测发射荧光的所有波长。传统是检测最高峰段荧光,全光谱流式是检测整个荧光发射谱图。Q2.全光谱流式需要补偿么?答:全光谱流式一般不需要调补偿,“她”是通过解析算法,分开各荧光。只有当解析出现瑕疵,为追求完美,才会用手动进行补偿微调。Q3.什么是全光谱流式解析?答:从Raw文件到Unmixed文件,就叫做解析。当发射荧光重叠混合在一起(MIX),把特定荧光的量区分开来就叫解析。在特定激发光条件下,荧光素有其特定荧光谱图,整体荧光可看做各荧光谱图的混合,把混合荧光的逐一分开就叫解析。好比一团不同颜色的线团,抽出特定颜色的线条。Q4.全光谱流式仪器参数与单染设置?答:全光谱流式一般不需要调电压,根据每日质控会给出一个最优电压组合;其余参数如FSC、SSC、阈值、流速、圈门、获取数等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整体荧光的解析是根据各个荧光的特征谱图拆解而来,因此想要准确解析,单染就必须准确代表。一般单染设置和样本同等操作条件,即同试剂、同浓度、同操作、同设置、同时间。若低表达或连续表达可以选用补偿微球替代细胞作为单染,单染抗体浓度可大于样本用量。不必每次实验都做单染,但为了准确解析,需要使单染和检测样本状态尽可能一致。Q5.如何查看解析是否正确?答:可查看解析后的单染,解析准确时只有单染荧光有阳性,且单染标记横平无喇叭状;或在样本中看N×N图,是否全部横平竖直。简单panel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多色配色N×N图难免出现个别偏斜,若问题不是很严重,可忽略或手动调补偿。样本最后检测结果两两组合即所有N×N图都横平竖直是流式数据优秀的黄金标准,一句话“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横平竖直就是好的”。Q6.什么是异质性自发荧光?答:质胜文则野,“质”的本意就是朴素无修饰的意思,理论上单染中的空白对照(Unstained)应该是无荧光(这时叫做质)。实际上却往往出现荧光信号,已经不同于“空白”,所有称异质性自发荧光。自发荧光可归于NADH、叶酸、视黄醇、核黄素等生物大分子受激光激发而产生荧光。为准确解析,应该把他们去除掉或者作为单染荧光参与解析。Q7.全光谱流式如何配色?应该明白,流式虽没有完美配色,但依旧有其规则。强抗原搭配弱荧光,共表达抗原搭配荧光差异最大化(CD3、CD4共表达,CD3-FITC与CD4-BB515组合就不如CD3-FITC与CD4-APC组合。因为FITC和BB515近与APC远,且FITC与BB515为蓝光激发,APC为红光激发。荧光横竖都比较远,横代表最高峰所在检测通道,竖代表所需激发光)。有时按下葫芦起了瓢,有合适荧光素没抗体,有抗体时荧光素已经用了,需要综合考虑,做好风险平衡。Q8.全光谱流式最多测多少个荧光?以三激光38通道为例,目前官方公布实测Panel多达24色,本人测过20色Panel,理论上Panel可含更多荧光(38-2)。在实际应用中,目前主要受制于荧光素及抗体试剂的开发。Q9.最高峰在同一通道的荧光可以测么?可能可以,全光谱流式是通过荧光谱图的差异来区别开,而非简单最高峰。但如果整个荧光谱图极其相似,相似指数大于0.98,则不能区分开来。好比双胞胎太像了,亲妈都分不开。Q10.全光谱流式数据怎么处理?全光谱流式数据和传统流式,依旧是FCS形式文件,只不过有含有两个文件,一个是未解析的Raw文件,另一个是解析后的Unmixed文件,一般选择Unmixed文件分析就好。当流式文件数据量大(几十G),参数维度多(20+)时,可能需要一些技巧。流式数据看到的细胞是虚拟化的点,每个点包含不同维度的信息,一个个点构成了流式数据,因此数据可拆可合,可升维亦可降维。给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拆开处理:如拆开成单一细胞群体FCS文件,如:NK、CD8+、CD4+单独分析;数据剔除:把记录的碎片、死细胞(计算活率时除外)去除掉,生成新的FCS文件;删除参数:一些参数是机器自带(如时间、体积),可以删除,从而减少文件大小;降维处理:为方便查看结果,降维之后可在二维平面上查看(推荐用T-SN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文献:1、 Ferrer-Font, L., Pellefigues, C., Mayer, J. U., Small, S. J., Jaimes,M. C., & Price, K. M. (2020). Pane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high-dimensional immunophenotyping assays using spectral flow cytometry. Current Protocols in Cytometry, 92, e70.doi: 10.1002/cpcy.702、 Ferrer-Font, L., Small, S. J., Lewer, B., Pilkington, K. R., Johnston, L. K., Park, L. M., Lannigan, J., Jaimes, M. C., & Price, K. M. (2021). Panel optimization for high-dimensional immunophenotyping assays using full-spectrum flow cytometry. Current Protocols, 1, e222. doi: 10.1002/cpz1.2223、 Farrand K, Holz L E, Ferrer‐Font L, et al. Using Full‐Spectrum Flow Cytometry to Phenotype Memory T and NKT Cell Subsets with Optimized Tissue‐Specific Preparation Protocols[J]. Current Protocols, 2022, 2(7): e482.【作者简介】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流式专员 谢简明谢简明,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流式专员。组织参与多个流式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临床流式样本数据收集、免疫检测流式数据整理分析,擅长流式高维数据的降维分析。2020年受仪器信息网邀请,作“基于全光谱流式高维数据的降维聚类分析”报告,受到广泛好评(B站浏览量3000多人次)。自2018年公司购入大陆第一台Cytek Aurora,公司流式平台已发表多篇论文。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流式仪器平台负责人 亢中奎亢中奎,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流式仪器平台负责人,有多年的流式细胞术实践经验,对大型全光谱流式多色实验实验设计和实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对Flowjo软件对高维流式数据进行tSNE降维分析、FlowSOM、Phenograph自动分群算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善于发现未知细胞群体。因采购调研,对各主流厂家的流式细胞分析仪均有所了解。(本文编辑:刘立东 KOL ) 相关推荐:流式大咖说|量化成像分析流式在水生生物研究中应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汪艳流式大咖说|FSC与SSC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西南医院马清华副研究员流式大咖说|流式检测中最易忽视的时间参数——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 徐晓雪  流式大咖说|技术干货|如何去黏连?流式新手绕不开的数据处理难题  流式大咖说|流式细胞技术平台发展与使用心得分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 俞珺璟博士 流式大咖说|流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的抗体区别 流式大咖说|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那些事儿【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
  • 凤凰光学订单剧降将亏损2400万-2700万元
    凤凰光学日前发布了业绩预告,预告称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种种困难,主导产品光学镜片订单急剧下降,竞争加剧带来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增加,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上述原因导致公司2013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预计2013年度亏损2400万元到2700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23.41万元)。
  • 承载光荣与梦想,BCEIA扬帆远航——访BCEIA2021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张玉奎院士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作为从第一届BCEIA开始就投身其中的亲历者,BCEIA 2021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与BCEIA结缘于1983年,并见证了过去三十多年来BCEIA的发展历程。借此机会,我们特别采访了张玉奎院士,请他围绕BCEIA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分析测试技术在国家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科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983年,张玉奎院士作为BCEIA的筹建者之一参与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在中国举办分析测试和实验科学领域的国际性科技会议提议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在原国家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于1985年成功召开。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对于了解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和先进技术的进展现状等有着迫切的需求。BCEIA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仪器技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CEIA学术报告会为各个学科对外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很多国外的科学家克服种种困难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为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以联邦德国色谱协会主席E.Bayer教授、美国普渡大学R. Graham Cooks教授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分析化学家很早就与BCEIA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历经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如今的BCEIA和初创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报告会方面,国内学者参会交流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也印证了我国分析科学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展览会方面,从统计数据来看,最初国外仪器厂家数量约为国内仪器厂家数量的3倍,到如今国产仪器厂家数量已占据绝大多数,这一数据的变化也说明了民族仪器品牌的崛起。 特别是被纳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之后,国产仪器的创新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BCEIA自2015年开始,已连续三届举办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阶段性成果展”,场发射扫描电镜、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太赫兹光谱仪等重大研发成果充分展示了国产仪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谈到现在分析科学的发展,张玉奎院士也表示,现代科学中,没有哪个学科不需要分析科学的支撑。无论是在医疗卫生、生物医药还是前沿合成材料等领域,处处都能看到分析科学的身影。目前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科研领域的一大趋势,更充分体现了分析科学的重大作用。现在分析科学越来越多地向前沿的国家重大需求方向迈进,这也体现在了BCEIA的学术报告会上,过去的邀请报告多是国内外的大科学家就学科发展进行分享,而现在的报告内容则更多是一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前沿科学的研究方向,如人工智能、基因和蛋白组、肿瘤标志物、新能源材料研究、病毒微生物检测等,分会报告会也从最初的6各学科增加到了10个。 可以说,BCEIA一直在随着时代脉搏不断更新。采访最后,张玉奎院士也表示,BCEIA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1985年第一届开始,每一届的筹备和参会从来都没有落下过。在当年筹备BCEIA最艰苦的时候,他曾白天工作开会,晚上就地休息,BCEIA结束之后又立刻投入到新的实验研究工作之中。看到BCEIA今天的国际地位和业内影响力,张玉奎院士感到非常欣慰。BCEIA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今天的成功与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电镜、质谱、光谱、色谱、磁共振波谱、电化学、生命科学、环境分析、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标记免疫分析十个分会的贡献很大。严济慈、钱临照、郭可信、卢佩章、吴征铠、梁晓天、张青莲、王天眷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学科学/协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促成了今天BCEIA的繁荣,浓厚的学术氛围也铸成了BCEIA今天独有的特色。希望BCEIA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同时注意科学发展新动向,走在时代发展前沿,保持自己的影响力。……欲了解更多采访内容,欢迎观看以下视频!
  • 爱丁堡荧光光谱仪FS5高级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3-24日在北京总部成功举办爱丁堡荧光光谱仪FS5高级应用技术培训班。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研究所的老师及同学共8人参与了培训。 培训人员全体合影  本次培训从基础的荧光理论知识到光谱仪的应用,从仪器的操作到设备的维护及注意事项,从稳态荧光到瞬态荧光的测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天美公司参与培训的有市场部分析色谱市场部经理姜振喜,产品经理覃冰。  在实际上机操作环节中,河北科技大学的赵老师还把之前在实验室测试效果不佳的样品带过来进行现场测试,通过产品专家的帮忙,成功获得了十分满意的结果。  用户们表示在本次培训中有很大收获,并感谢天美公司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使用爱丁堡仪器的用户进行交流。天美公司也感谢国内有这么多爱丁堡仪器的用户们对于我们仪器的厚爱,我们也将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及回馈大家。关于天美: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天美(控股)”)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 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 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 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 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 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 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 爱丁堡荧光光谱仪FLS & FS5系列培训班成功在北京举办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28-29日在北京总部成功举办爱丁堡荧光光谱仪FLS & FS5系列应用技术培训班。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研究所的老师及同学共22人参与了培训。 培训人员全体合影  本次培训从基础的荧光理论知识到光谱仪的应用,从仪器的操作到设备的维护及注意事项,从稳态荧光到瞬态荧光的测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天美公司参与培训的有副总裁张海蓉女士,产品工程师覃冰和吕碧琪。  在实际上机操作环节中,用户们还把带过来的未知样品亲自进行测试,通过加载爱丁堡荧光光谱仪标配的自动滤光片轮进行激发/发射三维光谱的扫描,得到了完全不受激发光倍频峰干扰的样品激发及发射峰的信息。爱丁堡荧光光谱仪还擅长于与第三方光源的耦合,所以上转化发光的测试也是我们的强项,不论是上转换稳态发光,瞬态寿命还是量子产率,都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用户们表示在本次培训中有很大收获,并感谢天美公司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使用爱丁堡仪器的用户进行交流。天美公司也感谢国内有这么多爱丁堡仪器的用户们对于我们仪器的厚爱,我们也将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及回馈大家。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天美(中国)全年针对不同产品都开设培训课程,更多相关课程欢迎您关注天美公司官网和官方微信(天美中国)。 关于天美: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天美(控股)”)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 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 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 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 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 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 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天美(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techcomp.cn
  • 贺建奎受邀今年3月在牛津大学演讲
    贺建奎将在英国知名学府做系列演讲“我来北京是为了发展,我将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贺建奎在微博上表示。这位前南方科技大学明星学者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备受争议,如今他回归社会后,一举一动都令国内外学术界关注。2022年12月,据《南华早报》报道,贺建奎于2023年3月拜访英国,并受邀在牛津大学进行一系列公开演讲,贺建奎届时也将接受公开采访。图源自网页链接邀请贺建奎来英国的学者表示,他们将会在2023年3月进行一系列的公开谈话,讨论贺建奎进行的研究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有关基因编辑受精卵英国一直走得很“前卫”。2022年8月,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生育监管机构将考虑改革基因编辑和实验室培养卵子的法律。英国《卫报》报道的截图具体来说,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计划实施一系列新的生殖治疗方案,他们认为如果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医学上被证明是足够安全和合理的,那么相关法律的变革,可能会为使用实验室培养的卵子和精子,以及人类基因组编辑铺平道路。不难想象,英国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的开放探讨,或许是贺建奎此次受邀在知名学府演讲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也并非是贺建奎的第一次演讲。2022年4月,贺建奎曾应邀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线上演讲,主题是关于“基因编辑时代的边界”。贺建奎亦表示,“反响很好,感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J. Benjamin Hurlbut的邀请”。贺建奎到哈佛大学进行演讲的邀请函,图源自贺建奎微博数年前,贺建奎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饱受争议,并接受了严厉的惩罚。2022年4月,贺建奎释放出来,回归社会。准备“东山再起”,还是选择基因治疗领域出来后,贺建奎打算“东山再起”。这一次,他在北京重新建立了“贺建奎实验室”,并表示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罕见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科学研究。2022年11月,贺建奎搬进了北京的新办公室,贺建奎实验室正式启动。贺建奎与他在北京的实验室,图源自贺建奎微博贺建奎一直在关注罕见病的基因治疗领域相关的研究,在微博上他与罕见病患儿的亲属互动,他表示,“计划在未来的2-3年内,攻克3-5种罕见病”。建立了实验室后,他主要想要解决的第一种罕见病就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这是一种致命的肌肉疾病,主要影响十几岁的男孩和年轻男性,其中许多患者会在20岁出头时死亡。图源自Science官网截图2022年12月1日,《科学》杂志也报道了贺建奎最新的动向,新闻中写道“他开设了一个新的实验室,来开发(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基因疗法”,同时也提到贺建奎的实验室将筹集资金来研究如何对抗DMD这种罕见病。为第三代DNA合成仪项目筹资奔波除了建立实验室来研究罕见病的基因治疗以外,贺建奎还在为另一个项目筹资,希望在三年内研发出中国首个“第三代生物酶促反应法DNA合成仪”。图源自网页链接新闻题图通过相关材料介绍,贺建奎表示,他希望研制一款“集成的,易于使用的,桌面式DNA合成仪器”,实现高纯度长片段的DNA合成,将我国的DNA合成技术提升到第三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贺建奎看来,如果能成功研制出DNA合成仪,将有助于建立合成生物学的数字存储平台,促进各类信息的长期保存、共享和开发。事实上,2017年,贺建奎就带领瀚海基因团队开发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用于无创产前检测(NIPT)、传染病检测、农业育种等方面。当时媒体也有过密集的曝光。然而,2018年,在他“制造”出了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后,全球震惊,许多科学家谴责他打开了“改造人类胚胎”的潘多拉魔盒,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很可能会失控。围绕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伦理的讨论自此就没有停止过,贺建奎的事业遭受重击,第三代测序仪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他再次拾起“第三代生物酶促反应法DNA合成仪”,可谓是重操旧业。此次,贺建奎受邀到牛津大学围绕基因编辑伦理进行演讲,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探讨这一敏感话题。以生殖为目的的生殖细胞能否进行基因编辑、有无必要进行基因编辑,医学伦理如何约束新技术的不当使用,同时也能保证它能为病患谋福祉,或许这些问题短时间内不会有答案。参考资料1.Chinese scientist behind gene-edited babies to speak at Oxford University (msn.com)2.Chinese scientist behind gene-edited babies to speak at Oxford University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com)3.贺建奎Jiankui的微博_微博 (weibo.com)4.Newsat a glance: Antibioticmaking clams, marijuana for research, and China’s ‘Friedmann’ | Science | AAAS5.UK fertility watchdog considers laws for gene editing and lab-grown eggs | Genetics | The Guardian
  • 张玉奎院士: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首先给大家呈献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题为《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   张院士报告的内容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其中的研究工作涉及大连化物所、复旦大学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课题组针对液质联用鉴定灵敏度的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针对ESI离子源的液质联用接口,课题组一方面基于中空纤维膜的脱盐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脱盐 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液体增容,捕集柱脱盐的方式对酶蛋白酶解产物进行脱盐。2、针对MALDI离子源,对靶上富集材料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C8修饰介孔磁性材料、复合核壳纳米功能材料、Fe3O4/ZrP磁性纳米材料。此外用纳米金刚石修饰靶体,并改变MALDI的基质。3、通过化学修饰增强电喷雾、毛细管整体柱电喷雾喷针、低气压或真空电喷雾装置等方式改进质谱的离子化技术。通过以上的改进,搭建了一个2D-SEC-RPLC-IMER-RPLC-MS/MS蛋白质鉴定平台,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蛋白鉴定速率达到60个蛋白/小时。   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基因组的研究花了10年时间,并且其的突破在于96阵列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出现,而如今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依靠先进的质谱技术,但是必须解决其灵敏度和高通量的问题,因此,张院士认为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今后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改进离子源、基质、靶体材料等关键部件 提高纳喷技术、离子化效率,实现蛋白质规模化的定量测定。
  • 依利特苏州公司开业暨张玉奎院士工作站设立活动在苏州举办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2018年10月30日,苏州工业园纳米城迎来了依利特(苏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开业盛典暨张玉奎院士工作站成立仪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公司总裁张淑梅等园区领导、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跃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阎增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张彤等协会学会领导、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合作伙伴等各方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出席并报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在致辞中表示,1993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一批科研人员下海,成立了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依利特作为国内首家研发液相色谱技术的高新技术仪器公司,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液相色谱仪器的发展。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空间很大但国产仪器的占比很少,其中原因包括中小科技企业缺乏建立自己核心技术的认识,苏州完备的产业配套和扶持政策引来了各路英才。依利特作为国产液相色谱的引领者,落户苏州,未来将成长起来,建设出低成本优性能的高技术产品,振兴国产仪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e287dcf6-8b46-47da-b3eb-60445b2623e0.jpg" title=" WechatIMG98.jpeg" alt=" WechatIMG98.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致辞,他回忆道:依利特作为国产首家研发制造液相色谱的仪器公司,从各个元件的手焊到电子部件的设计等等,用心血和汗水奠定了国产液相色谱的领军地位。依利特经过漫长25年的成果转化走到今天,来到苏州,因为这里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能够实现强强联合。未来希望国产仪器产业占比达到30%,依利特作为国产仪器先驱者,这是新起点也是新征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23d4b9e1-9d8e-4d64-970d-3064046d772b.jpg" title=" 图片 1.png" alt=" 图片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依利特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彤致辞,他讲道:依利特起源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国产液相色谱生产制造的领军企业,始终贯穿知识产权为主导和核心,起草并申请了液相色谱仪的国家标准。依利特未来规划以EClassical 3100,EClassical 3200以及SPLC 7100微纳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为主导的产品线,在技术上采取自主开发与联合开发或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创新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4917e33-0244-47af-b079-8323e8f16f8c.jpg" title=" 图片 2.png" alt=" 图片 2.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依利特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彤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从要素投入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提升开发区发展竞争力的同时提供给国产企业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希望依利特在园区的土壤下下蓬勃生长,为国产仪器增光添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8455495-2406-44d3-8b86-8ab6966c6c41.jpg" title=" 图片 3.png" alt=" 图片 3.png"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f0f2b9d-014f-4d6e-8b70-f4b9c3f17bab.jpg" title=" 图片 4.png" alt=" 图片 4.png"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嘉宾合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0533647-47a4-4671-b5a6-76e8d676d3dc.jpg" title=" 图片 5.png" alt=" 图片 5.png"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参观工厂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dc41d0b-b6e4-4690-b5a9-b64412796ce2.jpg" title=" 图片 6.png" alt=" 图片 6.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揭幕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从左到右: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公司总裁张淑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br/ /p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由 strong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 /strong 与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共同制作。本专题采访了5位来自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我国质谱发展情况。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 strong 张玉奎 /strong 院士为大家介绍质谱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质谱在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的情况。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343E314A777A901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采访编辑:李博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59.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陈洪渊院士:质谱是综合性分析手段 /span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1.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7.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新荣教授:快速、常压是离子源技术发展趋势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5/236552.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60.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端裕树博士:中国的质谱用户发生很大变化 /span /a /p
  • 质疑or理解?贺建奎在港公开发言一小时
    p   今天是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的第二天。往常,李兆基会议中心作为香港大学的一个学术会议和报告场地,出入的都是轻声细语、缓缓而行的学者与学生。而今晨8点起,大量挂着中外媒体名牌,手持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的记者在会议中心内外快节奏地涌动,表面仍然平静的会场也令人感觉凝重起来。 /p p   毫无疑问,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主角贺建奎的出席已经将这个小规模学术聚会卷入了一场横扫全球的风暴。连贺建奎本人在中午 12 时 40 分提着一个浅棕色公文包上场开始英文演讲时,也略显结巴。不过,随着他说到露露和娜娜,说到自己团队完成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几个关键数据,似乎恢复了一点自信。 /p p   经历了临时议程更改、原定记者会取消、只提供书面提问等一系列“序曲”之后,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乃至全人类都格外关注的大量重要信息终于公布。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f49ccc5-8a89-47ca-83b9-9152e64a0399.jpg" title=" 1.jpg" alt=" 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上午大会前主办方工作人员被媒体簇拥(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p p   12 点 40 分左右,主持人Robin Lovell-Badge 在贺建奎教授发言之前特地表示,“大会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基因编辑婴儿这件事,但我们还是决定给他一个发声的机会”。 /p p   贺建奎开启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及问答环节的第一句话是,“对于这个研究结果非预期的泄露出来,我感到抱歉”。另外,“这项研究也提交给了一些学术期刊,虽然我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对我的研究并不知情,但我还是要感谢学校”。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2de0817-f3f2-4559-a328-b5e80a87263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贺建奎演讲中(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p p   演讲中,贺建奎首先介绍了对 CCR5 和 HIV 的了解、在小鼠模型中验证 CCR5 基因敲除对发育的影响、设计根据人类基因优化的 sgRNA、在非组蛋白水平发展更好的注射方法、把同样的方法应用于人类胚胎细胞+建立评价胚胎细胞健康水平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等几个方向的技术内容。 br/ /p p   在研究脱靶效应上,贺建奎的 PPT 提出了两个问题:单细胞测序真的能够对 CRISPR-Cas9 的脱靶效应进行无偏移的评价吗?这个 sgRNA 在人类胚胎中能够造成怎样的脱靶效应?方法是建立生殖细胞专属的单细胞测序方法学,用全基因组测序和靶向基因深度测序来考察人类胚胎细胞。 /p p   根据介绍,团队目前已经在脐带血水平、脐带组织水平和胎盘水平进行了检测,未来将在组织水平(足跟血、唾液和毛囊)和细胞水平(外周血细胞)进行脱靶效应和嵌合效应的检测。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0df4050-dab0-4a58-a1ed-5ce572d58739.jpg" title=" 3.jpg" alt=" 3.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那么,两个婴儿出生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招募志愿者的标准是父亲单阳性,总共招募了 8 组,其中一组退出,最后只剩 7 组。PPT 显示,整体的流程是先获取父母亲的外周血基因,例如 HIV 携带的父亲和 HIV 阴性的母亲,进行 Sanger 测序,这一步可以从父母的基因组检测到全新的插入缺失标记(indels),并且单模标本能提高灵敏度,目的在于建立个体化的脱靶高危位点库。接下来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把 Cas9 和 sgRNA 注射到受精卵中,并在体外培养成囊胚,从中获取 3-5 个细胞进行胚胎种植前基因诊断。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1161e57-1f8a-4b99-a503-cb774259a9a6.jpg" title=" 4.jpg" alt=" 4.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诊断方式依然为 Sanger 测序,以检测全基因组的靶效应和脱靶效应以及大的缺失位点。接着把受精卵种植到母亲子宫中,分别在 12 周,19 周和 24 周从母亲身上获取游离 DNA,对 609 个已知癌症基因进行 MiSeq 靶向测序,深度为 40000x,目的在于评价脱靶效应,原癌基因状态,CCR5编辑状态。最后,胎儿出生后,收集脐带血、脐带组织以及胎盘,再次进行 Sanger 测序,目的在于评价不同样本的编辑效果。 /p p   出生后,Sanger 测序和深度测序均未检测到 PGD 期间观察到的基因间脱靶。对于脐带血的全基因组测序,没有观察到脱靶,也没有观察到大的基因缺失。 /p p   演讲结束后,大会主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David Baltimore 现身舞台,首先代表大会提出了一定的“指控”。他表示,上次大会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同意了不要做人类胚胎研究,但是贺并没有遵守,科学社区自我管理的过程已被证明失效了,整个大会的组办机构明天会发一个声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70d7865-85f4-4246-a3cb-deb68f16f63f.jpg" title=" 5.jpg" alt=" 5.jpg" width=" 380" height=" 568" style=" width: 380px height: 568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贺建奎回答问题中(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p p   而在提问环节,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的 David Liu 表示,父亲阳性,经过“洗精” (sperm washing),完全没有医疗需求和必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这些女孩在医疗上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p p   贺建奎的回答是,对全球众多受 HIV 影响的人群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我曾经去过一个村子,那里有 30% 的人都感染了 HIV。对这个项目来说,我对我们所做的感到骄傲。孩子的父亲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现在,他告诉我今后会好好工作,努力挣钱,好好照顾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他说。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上,他表示,我会对她们视若己出。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52890fb6-33af-4900-aaee-b3d4476bbae4.jpg" title=" 6.jpg" alt=" 6.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贺建奎回答问题中(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p p   对于贺建奎提到在知道有一个孩子可能脱靶后,志愿者夫妻仍然坚持受孕,对此 David Liu 表示十分质疑。但面对 David Liu 的第二个提问——如果患者可以决定,一个医生或者科学家向公众解释或者引导公众的责任究竟在哪,贺建奎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p p   在提问环节,贺建奎也回应了关于此次实验相关的 HIV 志愿者夫妻的问题。他透露,志愿者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知道 HIV 目前的治疗手段,也清楚这个治疗手段的优势和风险,也向志愿者讲清楚了风险。他曾与这对夫妻有过深入交流,谈话持续了 1 小时 10 分钟,准备了详细的文件并打印出来。在同一会议室内还有两位观察员,夫妻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理解文本的内容,他本人从 1-20 页每段跟他们解释,他们完全知晓关于研究的一切。而且,参与实验的志愿者父母在被告知受精卵测序存在一个脱靶后,仍坚持受孕。 /p p   他表示,不能对外公布任何 HIV 感染者的信息,对于这对夫妻,会持续监控他们的健康状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fbfb8c6-72a1-43c4-9e7a-27a645f848dc.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著名学者张锋正在台下等待提问机会,但是并没有等到(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p p   在实验的资金来源上,贺建奎说,只有最开始的时候,试剂经费是来自南科大的后期临床费用是贺建奎自己负责的,测序费用是来自于自己的科研启动资金,和名下的公司完全无关。 /p p   在讨论环节的最后,主持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p p   贺建奎表示:“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是我的孩子,有同样的处境,我会首先尝试。”( That& #39 s a good question. If it was my baby, with the same situation, yes I would try first.) /p p   最后,来自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 Maria Jasin 问到,这对双胞胎孩子在 18 岁之前,有独立性之前,因为一个被编辑,一个没被编辑,无论从基因型、家庭、社会到成长的方方面面,孩子都可能被区别对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还如何选择自由的人生? /p p   贺建奎回复:“我现在还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p p   真正“暴风”才刚开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实际上,整个学术界的大讨论其实才刚刚开始。DT 君了解到的情况是,许多基因编辑学术界的学者都在等待核心数据的公开,其中就包括 CRISPR 技术先驱者、MIT 教授张锋,以及他当时的博士生、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丛乐。 /p p   张锋教授在贺建奎演讲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有非常安全的方法来防止病毒在父母和婴儿之间传播,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做这种试验。关于脱靶问题,张锋教授认为,今天的演讲速度较快,有些细节并不清楚,贺建奎提到可能有一个脱靶的点位,但可能没太大影响,这还需要了解其操作方法和更多的数据才能得出进一步结论。 /p p   “我认为他不应该做这个试验,我未来不会做胚胎,以及用它来影响新生婴儿的基因”,张锋教授说到。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fe3c353-65d2-47d2-a6db-a1d58944c3e0.jpg" title=" 8.jpg" alt=" 8.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丛乐(来源:DT 君) /span /strong br/ /p p   作为 2017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者,丛乐教授是将 CRISPR 技术带到人类基因世界的青年科学家之一。2013 年,Science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张锋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丛乐博士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首次将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作用于人类和鼠类细胞,并揭示了相关技术在基因治疗,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p p   他在今天大会开始之前通过邮件对 DT 君表示:“我觉得国内开展了世界上最早的基因编辑婴儿工作,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我个人对于这次的工作没有通过学术渠道,用更为严谨的方式来公布信息感到不是非常理解,尤其是在相关人员的身份似乎是学校的科研人员而不是企业中的商业雇员的情况下。这个案例目前公开信息较少,所以我觉得需要等香港会议及之后我们大家才可以更为全面的做出评价。” /p p   丛乐表示,他个人支持并且也在参与基因编辑工具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不过相关的伦理社会问题应该在一个更为科学、严谨、公开的环境中让大家理解和讨论。“希望这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让我们推进这个事情”,他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3aac783-8000-4bbc-9bbd-a95b2b0db373.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span /strong /p p   昨天的大会上,张锋、Jennifer Doudna 两位 CRISPR 权威人物罕见同台,而在今天的大会议程,我们更是看到全球已有的几例胚胎编辑实验中的两位中国领军科学家现身,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山大学的黄军就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的黄行许教授。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3905f89-aace-4a12-ada9-3ad1353639d9.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黄军就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演讲 /span /strong /p p   2015 年,来自中山大学的黄军就教授带领团队首次发表编辑人类胚胎的相关论文,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使用 CRISPR-Cas9 系统,将胚胎中地中海贫血症相关基因敲除,完成世界上“首例胚胎编辑”实验。但事实上由于镶嵌现象和脱靶效应,整个胚胎井没有被完全编辑,同时以此种方式出生的孩子可能面临未知或是无法承受的风险,因而,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次胚胎编辑并不能算是成功。 /p p   在上午的演讲中,黄军就表示,虽然在小鼠胚胎模型中能够实现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并诞生健康的小鼠,但这项研究很难获得人类健康的胚胎,并且具有很大的风险。在演讲的最后,他特别强调,自己所有的实验都基于中国的胚胎基因编辑指导原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c1e2bb46-81d4-4aa5-a934-687c96ecf174.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黄军就的演讲 /span /strong /p p   黄行许教授则是在 2018 年 9 月带领团队率先将单碱基编辑技术应用于可发育的人类胚胎的遗传疾病修复中。此次接受 CRISPR 治疗的胚胎所患上的疾病——马凡氏综合征——正是一种罕见病。 /p p   在此前接受 DT 君采访时,黄行许就表示,胚胎的基因编辑影响深远,因此科学家必须要严格遵循伦理和按照国际规则开展好研究工作。“我们的合作伙伴申请获批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开展了本研究。研究的初步结果是成功的。尽管如此,把胚胎基因治疗应用到临床,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可靠性。需要逐步的临床前实验和临床实验验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 /p p    strong 同一事件,不尽相同的各方反应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包括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委员会、南科大在内的中国多家机构均表示,将因此次实验调查贺建奎及涉及的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也被国家卫健委要求进行调查。 /p p   而以“贺建奎”为关键词查阅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能发现,以其为临床试验研究负责人的两个注册题目之一的《HIV 免疫基因 CCR5 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正是 11 月 26 日曝出的 2 名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临床试验项目。该项目“干预措施”项显示,对 CCR5 基因进行编辑的样本量为 20,即除了上述 2 名婴儿,还对其他 18 个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该项目注册号状态为补注册,注册日期为 2018 年 11 月 8 日,更新日期为 2018 年 11 月 26 日。 /p p   整个事件的一大关键问题,谁有权对基因编辑婴儿说是或否? /p p   根据贺建奎在他撰写的伦理审查申请书中,声称他是尝试成功利用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 来编辑胚胎并诞生婴儿的第一人,尽管那时他们还只是实验室里的受精卵。在他的伦理声明中,他向审稿人保证所有事情都没问题。目前,深圳和美医院表示对这份伦理审查书表示不知情。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152f4a9-0062-4ac1-9efd-a7b23a4f38cf.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贺建奎在 2017 年 3 月撰写的伦理声明中曾引用了一份美国报告作为其开始研究基因编辑婴儿的依据(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span /strong /p p   而在国外,这份伦理申请书的一个细节引发了另一个维度的讨论。伦理申请书特地提到,仅在一个月前,也就是在 2017 年 2 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首次”批准用于重大疾病治疗的胚胎编辑实验研究的伦理申请。 /p p   也正是这样的结论,就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夕,不但贺建奎的惊人之举受到了激烈批评,受到批评的还包括很多撰写那份美国国家学院报告的人。 /p p   这份报告在 2017 年推出时就已掀起过一轮大讨论。尽管其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但这份报告所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报告没有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批准暂停 CRISPR 婴儿,相反,报告中写道:“如果目的是治疗或预防严重疾病,基因编辑婴儿最终是被允许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9c9207b5-4f4d-4a2a-b214-33f0137f8ec3.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span /strong /p p   对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伦理学家 Benjamin Hurlbut 来说,科学家们在新发现上的竞赛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即使还不确定是否应该使用这项技术。” /p p   “研究人员可以继续声称他们的‘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无关,但这基本都只是权宜之计,”他说,“几十年来,这项研究一直向着科学竞赛的方向发展,先去做,然后再去质疑。这种情况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想逆转是很难的事情。” /p p   “多米诺骨牌正朝着一系列人们觉得不负责和令人反感的方向倾倒,”Hurlbut 说,“正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样,即使是在仍存在严重未知的情况下,从实验室开发技术到将它用来生育孩子也只是很短暂的过程。” /p p   某种程度上,胚胎基因编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整个科学界、HIV 患者群体乃至全球公众,各个群体之间对于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的态度和关注点都不尽相同,群体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分歧。预料此事的最终结局将会是多方群体共同博弈平衡的一个结果。 /p p   贺建奎其人:加入南科大同年开始创办公司,被视为学校创新典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相信关注此次事件的各位读者都已经知道,此次事件的主人公贺建奎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也是一家名为“瀚海基因”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p p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官网显示,贺建奎 2006 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 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博士后。其在斯坦福期间,师从微流控基因芯片鼻祖斯蒂文· 奎克。 /p p   贺建奎本人拥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在基因测序仪研究、CRISPR 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领域都有硏究成果。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斯蒂文· 奎克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他曾研发出免疫组库基因检测技术,并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 Science 杂志的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 上。 /p p   2012 年,贺建奎经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在南方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个人实验室进行基因测序方向的研究。据天眼查资料显示,也正是在这一年的 7 月,贺建奎创办了瀚海基因。 /p p   资料显示,到了 2015 年 10 月,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瀚海基因诞生,2016 年 2 月,Nature 杂志报道瀚海基因三代测序技术。到了 2017 年,瀚海基因宣布成功研发出亚洲第一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样机 GenoCare。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c9904b67-08b4-4a00-b108-558a2283d830.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贺建奎和 GenoCare 测序仪(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span /strong /p p   Genocare 的上市,贺建奎和他的团队开始以行业黑马的形象走到众人面前。2018 年 4 月,瀚海基因完成 2.18 亿元人民币的 A 轮融资,下一个阶段是迈向大批量投产。根据南科大官方公众号发布过的媒体报道《1 所大学和它的 25 家高科技公司:给教授放假的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为此专门允许贺建奎停薪留职、全力发展自己的事业。 br/ /p p   而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官方微信发布以及转发的报道中,不难看出这位 80 后海归教授的受重视程度:例如,在《北京日报》一篇名为《回国,到深圳去》的报道中,涉及的南科大创业创新政策以及高质量人才队伍中,就有贺建奎教授的身影。学校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2017 年 7 月,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经过五年的研发,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创新创业的典范”。 /p p   除了瀚海基因,他名下还拥有多家企业股权。天眼查数据显示,贺建奎是 7 家公司的股东、6 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且是其中 5 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 7 家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为 1.51 亿元。 /p p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信息显示,相关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 Primary sponsor(研究实施负责组长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而非贺建奎创立的瀚海基因及其入股的任何一家公司,而 Secondary sponsor(试验主办单位,项目批准或申办者) 则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Shenzhen HarMoniCare Women & amp Children& #39 s Hospital)。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9a1bb3f-5b94-4bba-a7d9-39586caed469.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目前,两家单位都已对此次事件作出回复。南方科技大学声明如下: /p p   今日,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已于 2018 年 2 月 1 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 2018 年 2 月—2021 年 1 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我校深表震惊。在关注到相关报道后,学校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副教授了解情况,贺建奎副教授所在生物系随即召开学术委员会,对此研究行为进行讨论。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校形成如下意见: /p p   一、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p p   二、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p p   三、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p p   而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下午也回应,否认该院和此事有关“这件事不属实,我们没有接受过相关信息,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上热搜,正在调查。”而至于贺建奎是否有挂靠深圳和美进行相关研究,深圳和美方面表示“不了解情况”。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71e520d-12a8-4bd9-a5c4-539192d759a5.jpg" title=" 16.jpg" alt=" 16.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span /strong /p p   深圳卫计委也发布关于《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声明称,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 3 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 11 月 26 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p
  • 张玉奎院士:蛋白质组学研究期待技术革命
    日前,在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会议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指出,中国的色谱学科队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色谱学科论文的数量已有飞跃发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依然是目前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分离鉴定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张玉奎  张玉奎指出,我国作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但同时可以看到,色谱科学和技术,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色谱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分离分析学科,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求,在分离分析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等方面不断创新,色谱队伍不断壮大,英才辈出。  “近两年来,我国色谱学科在色谱理论研究、多维色谱仪器、新型色谱填料和色谱柱、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张玉奎进一步指出,当前,色谱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中药分离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还举例说明了色谱方法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应用。在2014年,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蛋白质组研究员Akhilesh Pandey,与来自印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30种不同的组织类型,标绘了人类蛋白质组的绝大部分。这项研究识别出17294个蛋白编码基因,并通过表达分析证明了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存在。同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Bernhard Kster等人创新性地推出了一个搜索性公共数据库,公布了18097个基因获得的蛋白,占目前预计人类蛋白总数的92%。  “这两个研究组都利用了质谱方法来分析人类组织。”张玉奎指出,Pandey研究组分析的是全新的数据,针对多种健康人体组织的数据,其中包括7种胎儿组织和6种血细胞类型。而Kster研究组则采用了稍微有些不同的方法,他们汇集了已有质谱分析数据,同时构建了自己的质谱数据。目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近年来也在蛋白组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张玉奎最后表示,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依然是目前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分离鉴定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新型的高通量、高灵敏多维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例如集成化蛋白分析平台,芯片多维液相色谱等,将为蛋白组研究带来新的革命。”张玉奎说。
  • 上海安谱国产ANPEL样品瓶回馈促销
    为回馈客户多年来对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支持,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推出了国产ANPEL品牌样品瓶。 产品推广期间,2mL进样瓶特价促销,成套购买9mm螺纹口样品瓶低至1.00元/套(包括样品瓶及开孔拧盖),11mm钳口瓶低至0.7元/套(包含样品瓶及银色铝盖),40mL EPA样品瓶2.6元/套(包括样品瓶及开孔拧盖和隔垫)。欢迎新老顾客选购! 货号 名称 包装 价格 促销特价 VAAA-09SCV-100 9mm螺纹口透明样品瓶、带刻度 100/盒 70.00/盒 45.00/盒 VAAA-09ASCV-100 9mm螺纹口棕色样品瓶、带刻度 100/盒 70.00/盒 45.00/盒 VEAA-09BCS-100 9mm蓝色有开孔拧盖、含红色PTFE/白色硅胶隔垫 100/盒 85.00/袋 55.00/袋 VBAA-11CCV-100 11mm透明钳口瓶、带刻度 100/盒 70.00/盒 35.00/盒 VBAA-11ACCV-100 11mm棕色钳口瓶、带刻度 100/盒 70.00/盒 35.00/盒 VEAA-11ACS-100 11mm银色铝盖、含透明PTFE/橙色硅胶隔垫 100/盒 65.00/袋 35.00/袋 VAAA-40EPA-100 40mL透明螺纹口EPA样品瓶 100/盒 220.00/盒 140.00/盒 VAAA-40AEPA-100 40mL棕色螺纹口EPA样品瓶 100/盒 220.00/盒 140.00/盒 VEAA-24WOC-100 24-400螺纹口EPA瓶白色开孔拧盖,不含隔垫 100/袋 40.00/袋 30.00/袋 VFAA-24SPS-100 24-400 螺纹口EPA瓶PTFE/硅胶隔垫 100/袋 150.00/袋 90.00/袋 同时,应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开发了一种实用性极高的实验室用品&mdash &mdash 新型玻璃磁铁,该产品解决了色谱实验室手动进样时,2mL样品瓶放置不便、容易歪倒,以及其它较小部件容易丢失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实验室的操作。 新型玻璃磁铁采用聚氨基甲酸酯为基本原料,利用材料本身的高分子吸附性达到对台面以及样品的粘附作用,产品防滑、阻燃、抗菌、易安装、易转移。使用寿命2年以上。 货号 名称 包装 价格 VHAP-1690 蓝色玻璃磁铁,160X90mm 5个/盒 200.00/盒 VHAP-1690-1 蓝色玻璃磁铁,160X90mm 1个/袋 50.00/袋 为回馈广大客户,即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凡满足以下二者之一者,即可获赠玻璃磁铁一片: 1)一次性购买CNW或ANPEL进样瓶2000套(即20盒样品瓶及配套盖垫)及以上; 2)一次性购买CNW或ANPEL样品瓶金额满5000元及以上。 更多产品信息,请详询我司。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 电话:86-21-54890099 传真:86-21-54248311 网址:www.anpel.com.cn 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 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贺建奎视频回应:坚信伦理将站在我们一边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南方+报道,26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的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引起社会各界讨论。负责这项临床试验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被迅速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p p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贺建奎的助手通过转发一条视频对南方+记者进行了回应。贺建奎在视频中表示,“设计婴儿”是一种误解,“相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截至目前,学界大多对贺建奎的行为持批判态度,且已有122位科学家在科学自媒体《知识分子》发布了联合声明抵制此项临床实验。 /p p   记者从贺建奎朋友圈发现,他本人是基因编辑的坚定支持者,曾多次发表相关言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1687209-7fb1-42c5-a2f9-c3c7120f4c69.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width=" 400" height=" 857"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85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b25ce79a-8111-486c-b68f-c682a275994b.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width=" 356" height=" 775" style=" width: 356px height: 77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贺建奎朋友圈截图 /p p   附贺建奎视频回复原文: /p p   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这是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p p   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p p   关于如何帮助这些家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坚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p p   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丝· 布朗(首例试管婴儿——编者注),同样的恐惧和指责将再次出现。既然,现已公认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p p   况且, 无论是胎儿还是成人的基因编辑,都不会减少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与责任,无论孩子是疾病或健康。 /p p   我们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因为这并不能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p p   我们草拟了胚胎基因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分别为:悲悯之心、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康权,对应的英文为: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Only for seriousdisease, never vanity/ 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Everyone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编者注),并诚挚邀请您评论这些准则,去确保这些技术将会被用来做有益的事情。 /p p   请您在听到指责声音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许多沉默的家庭,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饱受遗传疾病的痛苦。没理由让他们继续承受苦难。他们可能不是伦理中心的负责人,没办法让纽约时报去援引他们的话,但是,他们人虽微,言不轻。因为,他们命悬一线。 /p p   截止发文,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南方科技大学表示,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一事,学校并不知情,且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p
  • 先进核能技术:向更安全、更可靠努力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不久前,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先进核能技术是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各类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中,核能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存在。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但它也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三英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一次次核事故给核电发展蒙上阴影。怎样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让核电技术更安全可靠、更可持续?这是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核裂变能技术:榨净核废料,丰富核燃料2016年,中科院院士詹文龙曾前往美国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畔的汉福德镇参观。那里是美国发展核武器后最大的放射性核废料处理厂区。那里存放着含强化学腐蚀、强放射性核废液的锈迹斑斑的大罐子。詹文龙至今记得当时触目惊心之感:“美国现在一年要用20亿美元去维持那里的安全。”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在我国发展一种能够更安全、更经济地处理核废料的技术。在科学家眼中,核废料并不是“废料”,而是可以继续利用的“乏燃料”。早在2011年,中科院就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ADS先导专项),目标是利用加速器产生高能质子,驱动乏燃料继续“燃烧”。由于加速器停止运行时,燃料就能停止“燃烧”,这一技术也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前景的利用嬗变安全处置长寿命核废料的技术途径。到2016年詹文龙赴美参观时,科学家们已经突破了一些ADS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且完成了一种新方案的设计,即一种能把乏燃料“吃干榨净”的、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新方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将已有的ADS技术工业化,二是研制乏燃料再生循环利用系统(ADRUF)。前者相当于“造炉子”,后者相当于“造燃料”。詹文龙介绍,根据这一方案,铀资源的利用率将由目前的不到1% 提高到超过95%,最终只需处置少于5%的核废料,其放射性寿命将由数十万年缩短到五百年内,还可燃烧30%的钍资源,这将支撑核电发展成千上万年。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还能产生可用于精准靶向放疗及核移动电源的珍贵同位素。就在ADANES方案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与ADS先导专项同时启动的“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先导专项也初见成效。“在2011年启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先导专项前已经明确,中科院要做核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我们分析形势之后认为有两个切入点,一个针对核废料安全隐患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发核废料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将需要地质处置的核废料最少化;另一个针对铀—235核燃料匮乏问题,研发将钍—232用作核燃料的技术,以实现核燃料来源的多样化。”中科院重大任务局材料能源处时任处长、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纪委书记彭子龙在回忆先导专项立项经过时对《中国科学报》说。TMSR先导专项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际上首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应用,同时建立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相应的科技队伍。2017年11月,中科院与甘肃省签署四代先进核能钍基熔盐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至2021年5月,TMSR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核聚变能技术:东方超环与神光在发展核裂变能的同时,中科院还有一批科研人员在探索另一类未来先进核能技术——可控的核聚变能技术。“聚变能是核能发展的最终目标,聚变能可以为碳中和的实现作出重大贡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核聚变相当于用力把一堆原子捏到一起,然后释放出能量。核聚变反应条件苛刻,不仅需要达到千万甚至上亿摄氏度的高温,还需要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触发反应,是核聚变能技术的一大难点。彭子龙告诉《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科研人员在核聚变能技术上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磁约束的核聚变,二是惯性约束的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是通过托卡马克装置产生强大的磁场,把等离子体约束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并将其持续加热并维持在数千万甚至上亿度的高温,以达到核聚变对温度的要求。早在上世纪70年代,位于合肥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就开始了核聚变相关研究,并于上世纪90年代启动磁约束的核聚变能技术——超导托卡马克的研究。2006年,被誉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正式建成,成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同年,以中科院为主导的中国团队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成为全球探索“人造太阳”新能源队伍中的重要一员。2021年12月30日,东方超环实现7000万摄氏度下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56秒,这是人类首次实现人造太阳持续脉冲过千秒。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将聚变材料制成仅约一两个毫米的靶丸,然后从四面八方均匀射入高能激光束以持续压缩并最终引爆小球,形成微型“氢弹”爆炸,产生热能。为了验证这种原理,美国在2009年建成了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启了我国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能的研究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为了追赶国际研究的步伐,上海光机所开始了大型综合性激光装置——“神光”的预研工作,并于1986年建成,1994年装置退役后被称为“神光—I”。2000年和2015年,我国又先后建成神光—II激光装置和神光—III主机激光装置并投入使用。面向2060:科学家们的梦想从2011年至今的10多年里,“未来先进核裂变能”先导专项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让彭子龙看到了中科院在开展先进核能技术方面的优势。“当初,我们酝酿研讨先导专项的时候,内心瞄准的是30年以后的事情。”彭子龙说,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必须更加前瞻分析需求和挑战,基于科学本源、科学规律思考解决方案。在明确目标之后,中科院动员起了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创新力量。“每个先导专项都是十几个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彭子龙回忆。他感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的使命定位决定着其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欲望。“国家要创新,中科院能创新。”彭子龙说。面向碳中和目标,科研人员又一次鼓足了干劲。作为先进核裂变能的研究者,詹文龙有一个梦想:在广袤无人的沙漠戈壁滩上,建一片清洁能源的绿洲,将太阳能、风能与更安全可靠的核能技术整合在一起,源源不断地向千家万户输出清洁无污染的电力能源。詹文龙介绍,他们已突破ADS关键核心技术,2020~2027年将高标准高质量按计划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针对ADRUF,同期建成模拟燃料示范的乏燃料干式处理生产线。同时,实现ADANES整体方案优化;突破强辐照下稀有同位素量产关键技术与工艺,开展精准放疗同位素的量产。按技术进展,到2032年,他们将突破ADRUF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热室系统建设并进行再生核燃料研发,并完成基于CiADS的燃烧示范;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密度能源燃料研究装置”完成立项,建设超强宽谱辐照设施及相关核材料研发平台。到2035年后,他们将完成ADANES集成优化与工业应用示范,为碳中和提供硬科技支撑,并实现产业化。作为先进核聚变能的研究者,宋云涛也有一个梦想:10年内建成未来核聚变发电站的示范工程,真正实现聚变堆发电。“时间紧迫,中国有自己的‘时间路线图’。按照现有技术,用10年时间建成核聚变发电示范工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用不了多久,人类就可以点燃核聚变这个‘大煤球’。”宋云涛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科院的科研人员一直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核能技术努力。正是这些延续了10年、20年、半个多世纪的坚持,让中国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有望,让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未来可期。
  • 陈洪渊院士、张玉奎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特别举行了颁奖仪式,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颁奖现场 获奖者简介:陈洪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三门,1961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是国际著名的分析化学家。他致力于分析化学的科研和教学,率先提出"生命分析化学"新理念,致力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达40余年,在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的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先生先后担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质谱学报与分析科学学报主编。2015年,国际著名的《 NATURE 》杂志公布杰出导师奖,陈洪渊院士荣获终身成就奖。陈洪渊院士长期关注环境化学学科发展,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对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6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973前沿交叉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色谱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张玉奎院士建立了系统的色谱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方法,为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完成国家任务与仪器的应用开发。近年来,结合国家重大应用领域的需求,放眼于分析学科与生命学科的交叉发展,侧重开展蛋白质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并将其用于环境毒理、精准医学等领域。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际 HPLC 科学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张玉奎院士长期关注环境化学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活跃在环境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iCAN9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让饲料中的 “禁药”喹乙醇无处可藏
    由于喹乙醇有中度至明显的蓄积毒性,对众多数动物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对人类也有潜在的三致性,即致畸形,致突变,致癌变。因此喹乙醇在美国及欧盟都被严禁用作饲料添加剂。代表药品名为倍育诺、快育灵。《中国兽药典》(2005版)也有明文规定,喹乙醇被禁止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领域。喹乙醇称喹酰胺醇,奥喹多司,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化学名为2--氨基甲酰-3-甲基-喹恶啉-1,4-二氧化物。 国家315晚会上报报导了一些饲料企业为了一己私利瞒天过海地在往饲料中非法添加 “禁药”——喹乙醇。 饲料违规添加此类禁药,能使饲养的动物傻吃酣睡猛长,但是抗生素在肉里边有残留,人吃了带抗生素的肉以后,或产生“耐药性”。长远地来说,它可能会让某种病菌、病毒产生耐药性,这样就会导致整个人类都无法再有效抵御疾病。 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红外光谱仪应用分析工程师本着专业的态度和认真负责任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利用能谱科技自主研发的ican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设计制作出来完整的检测解决方案,供相关单位使用。检测设备: 主机:ican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台 附件:常规固体测试包(溴化钾kbr压片法) 1套检测步骤:(1)样品片制备:取供试品喹乙醇约1.0mg (预先在红外灯下烘1小时或在恒温105℃下干燥3小时,特殊供试品需用其它方法进行干燥),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溴化钾与供试品的比例应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混合),充分研磨混匀(向同一方向研磨),移置于压模中,使分布均匀,把压模水平放置于压片机座上,加压至10t/cm2,保持3分钟,(压力大小与保持时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取出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应均匀,表面平滑,透光好。(2)溴化钾准备:每次做样取适量的kbr于称量瓶中,在红外灯下烘1小时或在恒温105℃下烘3小时,取出后置干燥器中待用。(3)在红外光谱仪软件工作站中设置扫描参数为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32次,依次将溴化钾空白片和喹乙醇样品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主机样品仓中,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 石墨烯少年曹原和基因编辑科学家贺建奎,你pick谁?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在北京时间12月19日零时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的& quot 神童& quot 曹原,以及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名列其中。对于这样的评选你有什么看法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e32395a-7dc4-4b73-8ba1-62be05c1c01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68" height=" 303" style=" width: 468px height: 30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曹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2岁的天才少年曹原出现在榜单的第一位。2018年3月5日,《自然》背靠背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 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今年的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数字& quot 10& quot 中的& quot 0& quot 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再仔细看,整个数字& quot 10& quot 由2层蜂窝状的小小正六边形填涂而成,分别为红色和蓝色,两层之间有微小的夹角,使得图像出现了重影。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 quot 魔角& quot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5e7d56da-539a-4efd-9830-7ac70ce45195.jpg" title=" H2Yn-hqhtqsq3184596.jpg" alt=" H2Yn-hqhtqsq3184596.jpg" width=" 455" height=" 606" style=" width: 455px height: 60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封面图片暗示曹原发现的石墨烯& quot 魔角& quot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只是选取当年对科学界产生最大影响力的人物,并不一定是正面形象。2017年的榜单中就出现了一名& quot 反派& quot -- 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环保署署长斯科特· 普鲁特(Scott Pruitt)。这名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入职后瓦解了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环保遗产。今年榜单中的& quot 反派& quot 则由& quot 基因编辑婴儿& quot 事件的主角、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担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贺建奎在11月宣布两名经CRISPR编辑基因的双胞胎女婴降生,尽管现代辅助生育技术足以患有艾滋病的父亲生出健康的孩子,贺建奎依然决意用编辑胚胎基因的方法来试图达到免疫艾滋病的目的。外界普遍担忧,两个孩子的一生将被未知的健康风险笼罩。打开基因编辑伦理的& quot 潘多拉魔盒& quot 更令国际科学界物议沸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247450c-dd23-425f-8ab4-6dbe4394629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11" height=" 302" style=" width: 511px height: 30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贺建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不过,这名半路出家的基因编辑学者已不在媒体发声。& quot 他在世界舞台上登场得匆匆,消失得也匆匆。& quot 《自然》的特写文章写道。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CRISPR流氓》。 a href="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18-07683-5/index.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原文请点击查看 /strong /span /a /p
  • 美国Nutech公司原装Tedlar气体采样袋(1L)优惠大促销:99元/只
    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美国Nutech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代理公司,美国NUTECH公司是美国最早发明和生产空气预增浓缩系统的公司,该公司于一九九一年推出空气预增浓缩系统、自动进样器、清罐仪和标气稀释仪,同时还生产苏玛罐、Tedlar气袋等相关消耗品,他被美国国家环保总署(USEPA)推荐为EPA TO-14、TO-15、TO-17等相关检测方法的仪器供应商。美国Nutech公司的产品不断改进,Nutech的品牌闻名于世界,在仪器的性能、质量和全球销售方面均名列前茅。为了答谢广大新老客户对Nutech品牌以及我司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我司真情回馈广大新老客户,特别举行美国Nutech公司原装Tedlar气体采样袋全国促销优惠活动! 全国促销优惠活动时间:2012年4月20日至售完截止。 促销价格:美国Nutech公司原装1L Tedlar气袋,仅售99元/只! 抢购热线:021-33581021 / 22,400-021-3969 更多信息请联系: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1-33581021/22, 400-021-3969 传真:021-33581023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B座1516室公司网址:www.impactlabinc.com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所有!
  • 安谱超声波龙年回馈,TH系列送网架
    下载:安谱超声波龙年回馈,TH系列送网架.pdf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 电话:86-21-54890099 传真:86-21-54248311 网址:www.anpel.com.cn 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 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陈洪渊、张玉奎入选为美国分析化学杂志编委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1月22-24日,由中国质谱学会主办,无机质谱专业委员会、同位素质谱专业委员会、质谱仪器与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学学术会议在昆山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在此次会议中做了《浅谈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报告。报告中庄乾坤提到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中科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2014年1月起将担任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以下简称为AC)编委。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 中科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   这是继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邹汉法、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从2013年1月起担任AC编委以来,中国分析化学家再次入选成为AC编委。另外,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从2013年3月起担任AC副主编,张新荣也是AC杂志有史以来的首位来自中国的副主编。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分析化学研究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Analytical Chemistry(AC)于1929年创刊, 是化学领域中一流的科学杂志,刊载分析化学原理与应用方面的优秀论文,侧重于新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环境、药物、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方面实际应用的探讨。目前,AC的影响因子是5.86。 另外,会议中庄乾坤还提到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邹汉法研究员、许国旺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福州大学唐点平教授,以及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入选了由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评选的2013&ldquo 百名最具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rdquo 。   相关新闻:   2013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议举行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5/117773.shtml   2013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议上的仪器厂商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5/117832.shtml   张新荣:ICP-MS在生命科学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8/118123.shtml
  • 必创科技2024半年报:净利润254.54万元,二季度同比实现扭亏
    近日,必创科技(300667)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4亿元,同比下降12.98%;归母净利润254.54万元,同比下降82.23%;扣非净利润亏损147.61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018.0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及下游市场波动影响,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09.45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4.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24.68%。二季度,公司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上下齐心把握新的增长机会,努力开拓市场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在夯实科研和工业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的力度,加快推出国产替代及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以产品创新和上下游合作布局新兴赛道,实现了营业收入 19,658.51 万元,较上年二季度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08.58 万元,较上年二季度实现了扭亏,且报告期末在手订单充裕;另一方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12.0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348.58%,期末资产负债率为 18.81%,报告期末无短期借款。在研发方面,公司重点发展分子光谱、智能传感器、精密位移、激光等核心技术,以自主可控的核心部件/模组、系列化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应用创新能力,与公司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丰富的客户基础互为支撑,形成综合全面的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共计 4,092.1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4.46%。在营销方面,公司持续在各细分领域与头部客户保持密切合作,打造具有技术差异优势和应用优势的行业专用仪器或系统类产品与服务,组建有战斗力的技术性营销队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针对于产业大客户,公司通过产品研讨会的形式和产业客户进行全方位对接,,同时通过与产学研合作伙伴的深度结合,共同为产业与科研界提供更多的新系统,强化公司品牌定位。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围绕经营目标,一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精细化管控能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机制,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提升人员引进效率,完善后备人才体系。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员工培训,不断夯实公司的人才基础,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投资及产业布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及产业基金,在传感器及光电感知方向进行布局,主要项目包括:(1)增资北京智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布局 MEMS 芯片领域;(2)增资控股公司无锡中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产业化的进程、建立自主可控的激光业务研发与生产平台。另外公司与湖北众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时元新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布局高端科研光谱测量、显微磁光测量。上述投资事项,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丰富和完善公司在先进感知技术的布局,并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在股权激励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施的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公司层面考核结果对应归属比例为 100%,除 5 名离职激励对象外,公司以 7.07 元/股的价格为符合归属条件的 90 名激励对象办理了187.115 万的股份归属,归属股份于 2024年6 月17日上市流通。截至报告期末,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实施完毕。本次股权激励的顺利归属是对激励对象的工作肯定,维护了核心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 珠海检验检疫局聘张玉奎院士为高级顾问
    25日,在珠海检验检疫局国家精细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顾问聘任仪式上,该局局长李小幼将一份聘书郑重交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手中,至此,张玉奎院士正式受聘为珠海检验检疫局国家精细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顾问。   张玉奎院士是目前国内色谱科技领域最具权威的专家之一,多年来一直关注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出口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科研领域的新进展。在近期珠海检验检疫局整顿检测工作的关键时机,张玉奎院士的加入,将为该局实验室检测人员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同时指导合作进行相关领域的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该局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整体水平。   据了解,张玉奎院士开展的“蛋白质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检测的研究”将直接指导该局技术中心国家精细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检测工作。该实验室以珠海地区出入境商品货物的检验检疫为依托,同时向社会提供综合的化学品检测服务,主要负责珠海地区化矿金产品的法定检验及周边地区企业相关产品的技术咨询与委托检测等。为珠海地区企业扩大出口,打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壁垒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中国钢铁业饱尝300亿浮亏“苦果”,对仪器行业将有影响
    10月份中国钢铁业苦日子真正到来,它将不得不面对1998年以来的首次全行业月度亏损。   短短期的3个月时间,从钢价暴跌到钢厂大面积减产“越冬”,全球金融风暴仿佛在一夜之间卷走了中国规模庞大的钢铁需求。然而,这一切,与中国经济前三季度9.9%的增速形成强烈反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带着这些困惑,记者对中国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在与冶金行业协会、中小民营钢厂、大型国有钢厂、贸易商以及下游钢铁用户的交谈中,记者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钢厂豪赌的7000万吨铁矿石库存成了中国钢价暴跌的“导火索”,也充当了压垮中国钢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300亿元的浮亏将直接导致10年来钢铁全行业的月度亏损。它与金融风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将中国钢铁业拖到一个低速发展的轨道上来。  “赌命”的铁矿石  2008年,全球铁矿石延续了6年的疯长,它甚至推高了中国的PPI,它也诱惑着成百上千家中国钢厂囤货“赌”涨。但这一“注”,所有的钢厂都失算了,因为铁矿石价格最后的谜底是——暴跌。这一“注”对中国钢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0月21日上午,按照事先约定,记者前往邯郸纵横钢铁集团。拥有200万吨钢铁产能的纵横钢铁位于邯郸市西郊,通往公司正门的路正在维修,记者乘坐的出租车绕到距离厂区还有一公里的西大门,但被门卫挡住。进进出出的重型卡车卷起的灰尘有些呛人,而门卫对陌生人的盘查严格程度着实有些让记者倍感意外。门卫告诉记者,为了防止盗卖公司钢材,厂里对进出车辆查得紧。这也使记者明白,为什么在唐山一家民营钢厂进门时,连电脑都要登记。  15分钟后,纵横集团接待科科长张家连开车将记者接到公司的办公楼,这是一栋租来的写字楼,有些破旧。  “民营钢厂都很讲究控制成本,处处精打细算。”对于记者的到来,邯郸纵横钢铁集团总经理顾强圻非常热情,事实上,多年来,这里很少有记者来。  “今年下半年,钢铁行情不好。钢厂规模越大,日子越不好过;谁的铁矿石、成品库存大,谁家日子就越难过!”说这话时,顾强圻似乎有些庆幸。作为一家民营钢厂,纵横在降低铁矿石以及成品库存方面一直控制得很好。目前,库存在7天左右。因此面对目前的铁矿石、钢价暴跌,公司损失并不大,也躲过这一劫。  对于更多的中国钢厂来说,可能并不会像纵横钢铁这样幸运。  “从2008年7月以来,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维持在7000万吨的水平,而到目前为止,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从1800元/吨的高点降至700元/吨,回落幅度达到50%-60%。”  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胡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7000万吨铁矿石中,钢厂约有6000万吨,其中现货矿约2000万吨,成本约1400元/吨;而长协矿约4000万吨,成本约1000元/吨,合计浮亏约为260亿元。而剩下的部分主要是贸易商持有,浮亏40亿元。这样的话,7000万吨铁矿石的豪赌给中国钢铁业带来的浮亏总数差不多在300亿元。  10月30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透露,中国铁矿石的港口库存与企业库存总数大约8900万吨,部分钢厂的铁矿石可以用4个月时间。  “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记者,这300亿浮亏实际上是一个保守的预计,如果算上企业库存,浮亏可能达到400亿元,这意味着在未来的3-6个月时间,中国钢厂得为减少库存降低亏损而努力。而一些在铁矿石上下重注的钢厂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邯郸一家钢铁贸易企业的副总向记者透露,河北钢铁集团旗下的一家钢厂在奥运会前抢先购进70万吨铁矿石,一来赌铁矿石价格继续涨,二来防止受奥运影响,影响钢厂原料进货。目前,这一笔使得该企业的损失在5-8亿元左右。  近日,鞍钢三季报显示,公司因为原料、成品库存,资产减值计提8.79亿元。而南钢第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也达到1.4亿元。   兰格钢铁一位分析师认为,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回落,这是许多中国钢厂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大家都在赌价格涨,疯狂吃货,最终便宜了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三大巨头。钢厂与贸易商谁都没有预料到7000万吨铁矿石豪赌背后的风险——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苦果子自己摘,只能自己尝了。”  需求为何一夜之间消失  “我问问你吧,钢铁需求怎么就会在一夜之间没有了呢?”10月22日,经历了一夜风雨的唐山,阳光分外灿烂。在距离市区约15公里的天柱钢铁集团办公楼411房间,总经理助理刘巍一脸疑惑地反问记者:“现在钢价非常低,但市场没有需求。贸易商不敢进货、下游用户进货量也在减少。全国那么多的项目在建,需求怎么能说没就没呢?”  “10月11-17日,7天时间内,纵横钢铁集团几乎没有收到一吨新钢材订单。”作为纵横钢铁集团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上任才两个月的顾强圻遇到了从未遇到的问题。他在钢铁行业做了38年,今年的市场行情,让他弄不明白。  邯郸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钢厂普阳集团副总张富贵向记者说了一句实话,“我们今年上了新项目,贷了不少款,加上库存,总计有10多个亿资金。银根一紧缩,银行把贷款收回去了。但是企业要想再贷款,就没有下文了。钢厂没有钱,就不会买原料,上游需求下来了。这对贸易商、下游用户都一个道理。银行不给钱,怎么去买钢材呢,时间一长,钢材的需求就下来了。”  徐向春告诉记者,“9月份,欧洲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钢厂海外订单的大幅减少也加剧了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的恶化。许多大钢厂海外订单已经不到平时的40%了。”  10月30日,中钢协2008年第四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罗冰生。罗冰生讲了四大原因:上半年钢产量增速快,而钢铁下游用户库存非常高,透支下半年钢材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名义下降不多,但实际增幅下降大约10个百分点;出口累计减少了500多万吨钢材;金融风暴放大了需求减弱的负面影响。  罗冰生认为,金融风暴的恐慌扩大了人们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钢材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被“吓”跑的。  不过,愈来愈多的人将能够体味中国钢材市场需求被“吓”跑的滋味。  恐慌的钢价暴跌  10月6-10日,国庆与奥运解禁两大预期并没有刺激钢材市场需求,国内钢价创下了8年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到10月17日,两周内,国内钢材累计跌幅达到20%。消失的需求给中国钢铁业蒙上一层阴影。  河北滏川商贸公司是一家年销售4万吨钢材的贸易商,公司业务经理李小辉告诉记者,“钢价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在赌底部到了。但押注的贸易商没有一家不损失惨重。”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河北启信集团与纵横钢铁订了8000吨带钢,当时优惠价是4730元/吨,很快价格下落200元/吨,不过,没有等到启信与纵横讨论双方共同承担这笔交易的损失,钢价就已经跌破4000元/吨,目前是3200元/吨。就是这一笔,两周不到的时间,启信损失超过500万元。”  徐向春表示,贸易商不敢抄底,下游不敢进货,而钢厂则又拼命地降低成品库存,保值销售的办法加速了钢价的下跌。而钢厂对原料需求的减少,又带动上游铁矿石、焦炭价格的下跌。反过来,导致新一轮钢价下跌,市场的成交最终一落千丈,大家都在恐慌中观望。  刘巍向记者表示,如果钢价能够稳定,用现在的原材料生产钢材,企业肯定有毛利,问题是,谁还敢对市场过于乐观。  减产减亏 苦度“严冬”  没有人想到,中国钢铁的冬天会来得这么突然,没有多少人想到,它的苦果是7000万吨压港铁矿石给钢厂造成的巨大浮亏。  “我们7月份的时候,进了30万吨的铁矿石,但那时候不好,我们开始控制库存了。”刘巍坦然告诉记者,作为民营企业,天柱很早就控制库存了。唐山地区166个高炉,有120多个炉子已经停了,减产幅度达到60%。  记者注意到,大型钢厂对市场的反应比民营钢厂明显慢一拍。 9月,南钢公布减产消息;10月,河北钢铁集团宣布减产,幅度达到30%。而国内钢铁龙头宝钢也开始号召减产、降低库存。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如果按6月份的产能,中国钢铁业全年的产量将达到5.7亿吨,按9月份的产能只有4.7亿吨,而一直到10月份,中国钢厂减产的运动才真正进入正题。在钢价暴跌的背景下,导致大钢厂每吨钢材亏800元-1000元/吨,产能意味着亏损,而长达到3个月用量的原料库存则成了钢厂长时间亏损的根源。  一周前的一天,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青岛透露,10月份,中国钢铁业将出现全行业月度亏损。这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钢铁业最糟糕的表现。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疯狂的铁矿石给中国钢厂上了一堂“世界政治课”。中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的状况得到好转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钢铁下游行业房地产、家电、汽车、造船、机械、仪器仪表等八大行业的复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