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卡普地尔

仪器信息网卡普地尔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卡普地尔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卡普地尔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卡普地尔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卡普地尔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卡普地尔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卡普地尔相关的解决方案。

卡普地尔相关的资讯

  • 安谱实验联合霍尼韦尔成功举办“Hydranal Karl Fischer水份滴定产品应用及技术探讨”讲座
    2017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安谱实验特别邀请霍尼韦尔Hydranal技术专家Agnieszka Kossakowska女士,在上海及苏州为广大客户带来主题为“Hydranal Karl Fischer 水份滴定产品应用及技术探讨”的专业讲座。 今年,安谱实验(ANPEL)与 霍尼韦尔(Honeywell Research Chemicals)签订中国业务合作伙伴协议,承担起霍尼韦尔公司旗下Riedel de Ha?n(RDH), Fluka, Burdick&Jakson(B&J), Hydranal等所有著名试剂品牌的中国区业务。 作为水份滴定分析领域的全球领导品牌, Hydranal卡尔费休产品享誉全球。历经半个世纪的品质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是其稳步健康发展的坚固基础。同时,Hydranal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广泛的产品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使用体验,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高度认可。 此次培训,由安谱实验特别邀请霍尼韦尔Hydranal技术专家Agnieszka Kossakowska女士主讲,培训内容包括Karl Fischer 水份滴定原理及正确选型、常见问题分析解惑、 经典商务案列分享等。到场客户反响热烈,收获一致好评。 安谱实验承诺会在全国范围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领先、专业的技术服务!请大家继续给力支持!6月12日 上海6月13日 苏州
  • 卡默尔应用于实验室液体分装
    生命科学行业是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实验室试剂的液体分装需求也逐日提升。液体分装,是将大规格的原装试剂分成小规格的试剂,由于大规格的单位成本低,分装试剂规格也更加灵活。 在分装过程中,如果用手动移液枪将试剂装入小瓶,不仅繁琐耗时,而且容易出错,普通的手工操作难以有效地满足实验室批量试剂的需求。 试剂批量分装需要满足精准度高、速度快和用途广泛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支持。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如何保证实验中分装过程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风险管控也是实验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挑战。 为了提升实验中液体分装、灌装操作的工作效率,卡默尔为实验室提供专业的流体服务解决方案。卡默尔Fast A实验室泵,是称重传感器实现出液灌装闭环的泵,主要应用在实验室分装和灌装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Fast A 拥有4.3寸电阻触摸屏,人机交互模式,轻松实现全自动化:1. 自动去皮:放入试剂瓶自动去皮;2. 自动启动:去皮之后自动启动运行;3. 自动减速:临近结束自动减速;4. 自动停止:达到灌装量自动停止;5. 自动复位:移走试剂瓶自动复位。 Fast A实验室泵的优点不仅仅是自动化工作,最大的亮点是其精度高,可精准到0.01g。泵管直连无死角,避免在实验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这款产品可用于多种规格异形瓶(试管、离心管、有色试剂玻璃瓶等),小批量,多品种,轻松实现快速分装。 卡默尔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微流体产品制造商,拥有多年在分析仪器、检测设备等领域的流体应用经验,严选优质材料,既保证产品的质量,也满足仪器的精度需求,为实验室提供精准可靠的流体服务解决方案。
  • 普洱咖啡协会批准发布《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等3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规定,普洱咖啡协会批准发布《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等3个团体标准,现予公告。附: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登记表。序号团体标准编号团体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归口单位1T/PCA 005-2024《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2024-01-152023-02-15普洱咖啡协会2T/PCA 006-2024《咖啡中毒菌酚等3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4-01-152023-02-15普洱咖啡协会3T/PCA 007-2024《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4-01-152023-02-15普洱咖啡协会普洱咖啡协会二〇二四年一月十五日普洱咖啡协会标准发布公告的通知(2024年2号).pdf
  • 国内唯一咖啡产品检测实验室在云南普洱成立
    记者16日从普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普洱成立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普洱),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咖啡产品专业检测实验室。   云南省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1.44%,产量占全国的58.6%。截至2013年年底,普洱咖啡种植面积65万亩,咖啡豆产量5万吨,出口2.5万吨,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国际知名的雀巢、麦斯威尔、美国卡夫食品、德国纽曼和丹麦伊卡姆等均在普洱设有采购网点,普洱咖啡已出口到欧洲、美洲和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咖啡产品长期以来既无行业标准、又无部颁标准,更无国家标准,贸易双方交易时仅凭样品和购买方提出的条件,严重地制约着咖啡产品的贸易和咖啡产业的发展,在普洱成立专业的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已迫在眉睫。   9月初,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普洱)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组的现场考核验收。考核组认为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普洱)在管理水平、人员情况、仪器设备、技术能力等10项考核指标方面基本达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和要求,同意通过现场考核验收。   普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填补了中国咖啡专业实验室缺失的空白,将进一步制定和规范咖啡产品质量标准,搭起了咖啡检验检疫、仲裁、科研、人员培训和对外技术交流的多功能平台,将进一步助推咖啡的对外贸易和普洱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丰富产品线 进军有机质谱市场——访PerkinElmer高级总监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Kaveh Kahen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众所周知,PerkinElmer在无机质谱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今年也推出了大名鼎鼎的NexION ICP-MS系列两款新产品——NexION2000和NexION1000。前不久,在国内规模最大的质谱会议——“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上,主流质谱厂商纷纷亮相,PerkinElmer作为大会唯一白金赞助商,其声势一时无两。设大型展台,举办午餐会, PerkinElmer高级总监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Kaveh Kahen博士亲临现场作唯一的厂商大会报告。如此高规格的市场活动,出人意料的是,PerkinElmer并没有过分宣传其在无机质谱领域的优势,转而将推介的重点放在了去年推出的三重四级杆(QQQ)LC MS/MS——QSight上。除了更好地展示自家质谱产品和技术实力,宣传重心的改变背后无疑是重大的战略调整。为详细了解PerkinElmer针对质谱市场的策略转变及质谱产品组合,仪器信息网专访了Kaveh Kahen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d4dfa9f-54fd-48c9-b6ff-590c2660c3ef.jpg" width=" 30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PerkinElmer高级总监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 Kaveh Kahe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strong 进军有机质谱市场 /strong /span /p p   近年来,作为无机质谱领先者,PerkinElmer在有机质谱领域频频出手。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79,129,189)" 2009年,收购Analytica of Branford(AoB)公司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79,129,189)"   2015年,收购Ionics公司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79,129,189)"   2015年,收购美国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制造商Torion Technologies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79,129,189)"   2016年,正式推出Qsight,进军QQQ LC/MS/MS市场。 /span /p p   AoB公司的创始人正是电喷雾离子源(ESI)的发明人、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Fenn教授。ESI对于现代质谱技术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可以说没有ESI就没有现在的LC QQQ MS/MS技术。AoB公司拥有ESI和分子多电荷等技术的独家知识产权,拥有65项与质谱相关的专利技术。“所以如今我们在离子源、离子传输方面有很强的技术储备。” /p p   Ionics是一家由多位从事质谱研发的前SCIEX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创立的公司,在LC QQQ MS/MS方面具有非常强的技术背景和研发能力。“收购Ionics意味着我们在质谱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到目前为止,我们对Ionics的整合非常成功,QSight的推出就是有力的证明。” /p p   美国便携式气质制造商Torion Technologies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器的公司,其主推快速、便携的气相色谱-环状离子阱质谱仪(GC-TMS),可用于有毒化学物质的快速检测。“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实现了质谱产品线从实验室到现场检测的覆盖。” /p p   2016年,PerkinElmer正式推出QSight,进军QQQ LC/MS/MS市场。QQQ LC/MS/MS市场作为有机质谱的主战场,市场总量在40亿美金左右,并且每年保持7%-8%的高个位数增长,竞争异常激烈,是众家主流厂商的必争之地。PerkinElmer 对QSight 寄予厚望,彰显出想要占据有机质谱领先位置的野心。“从市场定位来讲,我们希望QSight在不同应用领域都能有出色表现。从战略角度出发,希望凭借QSight这样一款优秀产品,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质谱市场占有率。”Kaveh Kahen进一步解释说:“一些公司退回到十年以前并没有LC QQQ MS/MS产品,而现在这些公司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10-15年,无论从整个质谱发展75年的历史来看,还是从PerkinElmer创建80年的历史来看,都是很短的时间。如果未来10-15年我们一直深耕这一领域,为什么不能期待一下PerkinElmer会成为行业领导者呢?” /p p   从行业角度出发,质谱是分析仪器的未来。一直以来,PerkinElmer的光谱、气相色谱等产品在用户中有很高的评价,而质谱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在很多年前这种趋势就很明显了,PerkinElmer对成为质谱行业领导者之一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强大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我们现在正有计划地研发一系列技术。PerkinElmer也希望用自己最强的技术为质谱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Kahen博士如是说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strong QSight源自于用户的声音 /strong /span /p p   QSight凭借其独特的立式设计,一经上市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辨识度非常高。“在研发之初,我们就对QSight的设计充满信心,认为它优于市场上绝大多数LC QQQ MS/MS产品。”那么,采用这样的设计方案是出于何种考量呢?Kaveh Kahen给出了答案,“对于PerkinElmer来说,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来自于客户的声音。”随着实验室空间越来越宝贵,客户渴望占地空间小的产品。”据悉,在中国,一个正教授的实验室只有18到36平方米。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可能会越来越小,所以空间是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正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包括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台普通台式LC MS/MS需要占多大的空间,如果需要5-6台,那对于这些检测机构来说可能是一个灾难,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我们正是听取了很多客户想要节省空间的声音,才决定做立式的设计。QSight的占地面积甚至要小于一块瓷砖的大小,任何实验室都可以找到这样的面积,而且不需要实验台。整机高度在1.3米左右,操作界面在1.2米的区域,用户操作也很方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sight.jpg" style=" HEIGHT: 400px WIDTH: 232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fc1b786-8342-4946-b403-f7a53c4a8c6d.jpg" width=" 232" height=" 4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PerkinElmer QSight /strong /p p   除了结构设计上的别出心裁,QSight的创新技术也给广大质谱用户带来惊喜。QSight系统采用创新的基于气流的离子源传输设计,增强了信号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同轴加热气离子化设计,在一个离子源上实现多种离子化方式 结合独特的热表面诱导去溶剂质谱接口(HSID)与层流气离子导向技术,实现了稳定高效的离子传输,并提高了抗污染能力 离子源主动排放废气设计,可有效防止交叉污染。综合以上技术,大大提升了LC MS/MS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适用于复杂基质的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安全和科研等领域。据悉,在上市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QSight市场表现出色,得到了许多用户的肯定。Kahen博士介绍说:“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QSight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无论是稳定性,还是离子源自清洗功能,都得到了客户的大量好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strong 发挥产品线优势 多领域推广 /strong /span /p p   Kahen博士认为目前质谱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定位高端的高分辨的质谱 二是用于常规检测,用户希望仪器更加便于使用。他谈到,“如今质谱越来越普及化,在中国对LC/MS/MS的市场需求可能是每年1000-2000台,并保持快速增长。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质谱还是用于常规检测,客户对使用方便这样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从ICP-OES到ICP-MS的转移,还是从LC-MS到LC/MS/MS的转移,还是从GC-MS到GC-MS/MS的转移,都是常规检测的发展趋势。” /p p   PerkinElmer在诊断医疗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在新生儿筛查市场,PerkinElmer是当仁不让的领先者。在推出QSight之前,由于没有自己的LC QQQ MS/MS,PerkinElmer一直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但是未来我们希望能提供从试剂盒到LC/MS/MS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除了推出用于常规实验室分析的QSight,我们还推出了专门用于医学实验室的LC/MS——QSight MD210。在一些国家和地区,QSight MD210已经获得了当地的医疗器械资质,在中国我们也正在注册CFDA医疗器械许可。所以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将会为诊断医疗用户提供整体方案。”Kahen博士同时指出,环境领域也是PerkinElmer传统的优势领域。“所以我们的QSight或其他质谱产品都会针对诊断医疗和环境这两个市场去推广。” /p p   食品安全领域更是PerkinElmer重点拓展的市场之一。除了被市场熟知的无机产品线和即将推出的全新“气相加”产品系列以外,PerkinElmer还通过收购获得了多家食品细分领域公司,包括谷物分析的行业领先者Perten Instruments(波通仪器)、专注奶液全组分分析的Delta Instruments(德尔塔公司)等。“在这一市场我们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所以我认为在食品分析领域中我们产品线长的优势非常明显。如今,无论是有机质谱还是无机质谱,我们在食品领域的占有率正逐步提高。” /p p   “中国市场是PerkinElmer最看重的市场,因此去年我们选择了在中国做QSight首发,还有这次会议(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我们前期也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Kahen博士补充道,“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自中国的相关国家政策实施以来,第三方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到处都是,有很多我们意料之外的客户。譬如,某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成立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并购买了PerkinElmer的QSight、GC-MS等全线产品。因此在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将是PerkinElmer重点推进的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kahen.jpg" style=" HEIGHT: 400px WIDTH: 6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895f9e6-73a9-451a-b241-4c77d559905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采访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后记: /strong PerkinElmer作为世界上老牌的分析仪器制造商,至今已有80年历史。通过近年来卓有成效的产品线梳理和资源整合,其质谱产品线日趋丰富,包括招牌产品NexION ICP-MS系列,竞争力初现的QSight LC QQQ MS/MS系列,台式Clarus SQ GC/MS系列和主打便携的Torion GC/MS系列。已能完成从无机到有机,从实验室到现场,多种前端,多种应用领域的覆盖。据悉,今后PerkinElmer会进一步加大质谱研发投入,并积极寻求收购,只是收购对象尚不便透露。有理由相信,在可预期的未来,PerkinElmer在有机质谱市场将会占据一个前排位置。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采访编辑:李博 /p
  • 卡尤迪核酸检测系统助力北京机场现场检出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
    p   5月14日凌晨,卡尤迪生物Mini8分子检测平台在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首次检出北京市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52" title=" QQ图片20160517111428.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5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cba9b277-8ce6-4eda-948a-672ac6b7730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15日晚,北京市卫计委通报称,北京市报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68" title=" QQ图片20160517111437.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6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d62db46f-4fef-48ba-ad44-bec9cd1ec5c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据悉,一名来自委内瑞拉的中国籍旅客,经巴黎乘坐AF128航班转机回国,机上主动申报不适症状,由航检处转送旅检现场进行排查。旅检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卡尤迪寨卡病毒检测系统检出该旅客尿样和唾液样本均为阳性,考虑其高度疑似寨卡病毒感染。遂派员陪同患者前往地坛医院就诊,随即收入院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5月15日,患者相关标本经北京市疾控中心初检、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该患者唾液、尿液样本寨卡病毒检测阳性,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p p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正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部署全力救治患者,并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p p   这是自卡尤迪寨卡病毒检测系统入驻首都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以来,在北京检出的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在今年的2月20日,卡尤迪已在杭州检出全国第4、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除此之外,该系统和产品还入驻到北京西客站、北京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以及上海、深圳、浙江和辽宁等多省市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时、快递排查可疑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03" title=" QQ图片20160517111445.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25608706-7958-4a5c-bcea-dd9b2e24c86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 卡尤迪Mini8分子检测系统在首都机场现场 /strong /p p   关于寨卡病毒 /p p   寨卡病毒于今年初在南美洲爆发,至今已在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地区传播,预计感染人数已超过400万。近日已由中国中科院与军事科学院证实寨卡病毒和婴儿小头症存在确定关系,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中枢神经无法正常发育,截止5月初,已导致巴西1271例确诊小头症婴儿。 /p
  • 卡尤迪生物“一步法”检测系统助力CDC防控寨卡
    p   2016年2月9日,猴年大年初二,卫计委通报了我国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随之,12日,广州发现了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随之,中国疾控中心也已向各地配发寨卡病毒的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span /a 。本次,卡尤迪生物开发的寨卡病毒“一步法”检测系统,包括Mini8和“一步法”试剂在内,已开始应用于各出入境、进出口岸,使其可以实时、实地的进行安检,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6"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0aed3457-13c9-4e25-aa71-8124d2517356.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CDC病毒所使用卡尤迪生物所产仪器进行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的研究与开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24" title=" 2.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e2d72439-860e-4305-8b62-da890e64bc71.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卡尤迪研发的“一步法”寨卡检测试剂盒表现优异! /p p   2月19日 卡尤迪寨卡病毒检测系统被用于首都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进行国际安检。 /p p   2月20日将检测试剂盒发往深圳、广州、浙江等省市进行出入境、进出口安检。 /p p   2月20日在杭州由卡尤迪首次检出全国第4、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17" title=" 640.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989687ee-6325-43e3-b4bd-3777c66c8885.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北京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使用卡尤迪产品进行寨卡病毒的检测 /p p   现在,包括北京首都机场、西客站、北京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以及上海、深圳、浙江和辽宁等多省市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都在使用卡尤迪“一步法”寨卡病毒检测系统。 /p p   每一个检测点都是一个里程碑,我们用极简的操作程序,极高的检测准确率以及最漂亮的检测数据证明了小狼们日日夜夜的努力。寨卡病毒使卡尤迪人自发的紧密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如此努力,如此拼命,希望能够将这种恶疾挡在国门之外,为我国国民继续保驾护航! /p
  • 孚日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通过迪卡侬客户认可
    2009年12月,国际知名品牌迪卡侬委托上海ITS审核专家对孚日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进行了质量体系认证,经过为期三天的严格审核,孚日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顺利通过迪卡侬客户认可。至此,孚日供应迪卡侬的所有家纺产品无需经第三方检测就可直接出口,进入迪卡侬在全球的市场。   迪卡侬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运动用品品牌,也是孚日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孚日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用纺织品企业,以其强大的技术装备优势、高品质的家纺产品、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成为了迪卡侬、沃尔玛、家乐福等众多国际、国内品牌企业和客户竞相合作的对象,其旗下孚日、洁玉品牌系列的毛巾、床品等家用纺产品更是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出口额自1999以来始终保持了国内同行业第一的位次,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在近三年内大幅快速攀升,跻身国内同行业领军行列。   随着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消费者对纺织品技术指标、内在质量等标准要求的调高,孚日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装备优势,不断加快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2007年公司在原省级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的家用纺织品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孚日家纺产品检测中心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该检测中心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电脑测配色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干洗实验机、日晒色牢度仪等检测设备,拥有硕士研究生等几十名高技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产品质量检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次孚日家纺产品检测中心通过客户鉴定,是对孚日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和产品品质的充分认可。
  • 安谱实验联合霍尼韦尔成功举办“卡尔费休水份滴定产品应用及技术探讨”讲座
    2017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谱实验”)特别邀请霍尼韦尔Hydranal技术专家Agnieszka Kossakowska女士,在上海及苏州为广大客户带来主题为“Hydranal Karl Fischer 水份滴定产品应用及技术探讨”的专业讲座。  今年,安谱实验(ANPEL)与 霍尼韦尔(Honeywell Research Chemicals)签订中国业务合作伙伴协议,承担起霍尼韦尔公司旗下Riedel de Ha?n(RDH), Fluka, Burdick&Jakson(B&J), Hydranal等所有著名试剂品牌的中国区业务。  作为水份滴定分析领域的全球领导品牌, Hydranal卡尔费休产品享誉全球。历经半个世纪的品质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是其稳步健康发展的坚固基础。同时,Hydranal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广泛的产品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使用体验,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高度认可。  此次培训,由安谱实验特别邀请霍尼韦尔Hydranal技术专家Agnieszka Kossakowska女士主讲,培训内容包括Karl Fischer 水份滴定原理及正确选型、常见问题分析解惑、 经典商务案列分享等。到场客户反响热烈,收获一致好评。  安谱实验承诺会在全国范围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领先、专业的技术服务!请大家继续给力支持!霍尼韦尔Hydranal技术专家Agnieszka Kossakowska女士讲座现场
  • 纪念诺贝尔奖级科学家:近红外光谱技术之父Karl Norris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摘要:本文扼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里程,主要介绍了Dr. Karl H. Norris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做出的贡献,并汇总了与近红外光谱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贡献。很遗憾Dr. Karl H. Norris没有荣获诺贝尔奖,但这丝毫不影响Karl Norris的伟大,也不影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伟大。世上诺贝尔奖可以缺席,但是却不能没有Karl Norris这位科学家,也不能没有近红外光谱这项分析技术。现代近红外光谱对分析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9年7月17日,被誉为“近红外光谱技术之父”(Father of NIR Technology)的Dr. Karl H. Norris去世,享年98岁。7月18日收到国际知名光谱学家日本Ozaki教授发来的邮件: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We share the deep sadness for Dr. Karl Norris. I think his contribution truly corresponds to Nobel Prize. Although we lost the great scientist, we have to keep his great spirit not only in NIR spectroscopy but als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is contribution is much wider than NIR spectroscopy. ” /strong /span Ozaki教授评价Dr. Karl Norris的贡献可以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媲美。Ozaki教授的这段话让我萌发写一篇小随笔的冲动,随后系统整理了多年积累的相关文献,几经脉络的调整,终成这篇小文。 /span /p p strong   一、Dr. Karl H. Norris之前的情况 /strong /p p   近红外光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非可见光区域,由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F.W.Herschel,1739-1822)发现。赫歇耳是一位天文学家,他通过自己磨制镜片制作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赫歇耳制作了400多个望远镜提供给天文爱好者使用,其中有些人抱怨通过望远镜观测星体会灼痛眼睛。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太阳光线的热效应(图1)。赫歇耳利用1666年牛顿发现的三棱镜分光现象将太阳光色散成不同颜色的光,然后用温度计逐一测量不同颜色光的热量,在偶然情况下他发现在红色光之外仍存在更大强度的热量,他断定在红光之外仍存在不可见的光,他用拉丁文称之“红外”(Infra-red)。由于赫歇耳用的棱镜是玻璃制成的,其吸收了中红外区域的辐射,实际上该波段是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波长范围大致位于700~1100nm范围内,因此,在一些文献中常把这段短波近红外区域称为Herschel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38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b75f5ce8-1b56-4da0-8121-0fff654f330e.jpg" title=" 01.jpg" alt=" 01.jpg" width=" 300" height=" 38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赫歇耳发现红外辐射实验的示意图 /strong /p p   巧合的是,第一次测量近红外吸收谱带的人是赫歇耳的儿子John Herschel,1840年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经玻璃棱镜色散后的太阳光照射到乙醇上,用黑色多孔纸吸收乙醇蒸气,然后通过称重方法来测定乙醇的蒸发速度。1881年英国天文学家阿布尼(W Abney)和E R Festing用Hilger光谱仪以照相的方法拍摄下了48个有机液体的近红外吸收光谱(700~1200nm),发现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谱带均与含氢基团有关(例如C-H、N-H和O-H等),并指认出了乙基和芳烃的C-H特征吸收位置。1889年瑞典科学家K Angstrem采用NaCl材料的棱镜和辐射热测量计作检测器,首次证实尽管CO和CO sub 2 /sub 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但因为是不同的气体分子而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这个试验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它表明了红外光谱吸收产生的根源是分子而不是原子,整个分子光谱学科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p p   上述这些原始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诺贝尔奖设立前完成的,诺贝尔奖设立时间是1900年6月,首次颁发是1901年12月。 /p p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近红外光谱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主要是它的吸收非常弱,且谱带宽而交叠严重,依靠传统的光谱定量(单波长的朗伯-比尔定律)和定性分析(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应用,一度被称为光谱中的“垃圾箱”(The garbage bin of spectroscopy)。相比较而言,近红外光谱两端的外延区域(紫外-可见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在这段时间内却得到了快速发展。 /p p   一些影响分子光谱分析的理论或技术,也都是在此期间(1900~1960)提出或发明的。例如,1912年丹麦物理化学家N Bjerrum 提出HCl 分子的振动是带负电的Cl原子核与带正电的H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移,分子的能量由平动、转动和振动组成,以及转动能量量子化的理论,该理论被称为旧量子理论或者半经典量子理论。同年,F E Fowle用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测定空气湿度,这可能是近红外光谱首次用于定量分析。192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J W Ellis观测到有机化合物近红外光谱中750nm、820nm、900nm、1000nm、1200nm、1400nm、1700nm、2200nm的吸收峰与C-H键相关,并指出3400nm处的为基频吸收峰,1700nm和1200nm处的分别为一级和二级倍频吸收峰,2300nm和1400nm分别为6800nm与3400nm、1400nm的合频吸收峰。192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F S Brackett利用1200nm谱带可以鉴别多个不同的化合物,并指认1190nm、1220nm和1230nm分别为-CH3、-CH2和-CH的吸收谱带。 /p p   1924年法国科学家J Lecomte首次提出分子指纹图谱的概念,发现中红外光谱可以识别同分异构体(如所有的辛烷异构体)。这一发现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中红外光谱用于分析性质相似的碳氢燃料以及橡胶产品提供了重要信息,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中红外光谱的实用价值。1930年Mecke提出了表示分子振动的符号,如ν表示键伸缩振动,δ表示键角弯曲振动,γ表示面外弯曲振动,并对谱带的归属进行了研究,这些符号沿用至今。 /p p   为描述紫外-可见区测定无机颗粒物质漫反射光谱时的光学行为,P Kuhelka和 F Munk于1931年提出了K-M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假设光的多重散射,即反射被观察到之前,已在系统内由一个粒子到另一个粒子进行了多次反射。1933年,H Hotelling写出了关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经典论文, 1936年,P C Mahalanobis提出了计算马氏距离的方法,后来PCA和马氏距离被广泛用于近红外光谱多元定性分析。 /p p   1942年,用于中红外气体分析的怀特池(White Cell)被发明,使得中红外光谱在气体分析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世界仅有几十台中红外光谱仪,但到1947年世界已有500余台红外光谱仪在工作,中红外光谱已成为分子结构的分析的主要手段。1945年美国Beckma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成熟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仪器稍加改动便可以测定近红外区域的光谱了。二次世界大战还加速了1930年研制出的硫化铅检测器的发展,使其成为非常灵敏的商品化检测器,用于近红外区1~2.5μm波长范围的测量。1950年左右,干涉滤光片在光谱仪器中得到了应用,基于几个特定波长的红外滤光片式在线过程仪器相对独立地出现了,主要用于气体、水分和湿度的分析,这类仪器的应用延续至今。1955年左右,美国IBM公司已开发出Fortran语言,这是第一个结构化和科学化的计算机语言。1960年左右,Fahrenfort和Harrick发明了红外衰减全反射(ATR)测量附件,可直接测量一些特殊样品的红外光谱,显著扩展了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 /p p   尽管上述的理论和技术都有鲜明的原创性,也对后来的分子光谱技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都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些理论和技术或许算不上重大的发现或发明吧。 /p p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也有将近红外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报道,包括测定环氧化合物官能度、聚合物和酚醛塑料不饱和度、化合物的羟基、药物的水分等,例如,英国化学工业公司(ICI)Harry Willis不仅采用近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还采用近红外光谱测量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但上述这些研究和应用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属于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都是沿用传统的中红外光谱官能团解析和朗伯-比尔定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路线。 /p p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从Dr. Karl H. Norris的工作开始的。 /p p strong   二、Dr. Karl H. Norris的贡献 /strong /p p   Dr. Karl Norris是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马里兰州贝茨维尔市)的一位工程师。1949年他曾用自己改造的Beckmam DU紫外光谱仪通过透射测量方式对鸡蛋的新鲜度进行研究,发现750nm处的吸收峰为水中OH基团的倍频吸收。这或许是第一张复杂混合物(天然产物)的近红外光谱,所以很多介绍近红外光谱发展史的文章中都会引用这张图(见图2)。遗憾的是因当时条件和技术所限,没有建立光谱与鸡蛋品质之间的关系,只能靠蛋壳的颜色开发出了鸡蛋自动筛选设备,这项工作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Dwight D. Eisenhower的关注(见图3)。Karl Norris通过这项研究还发现水果和蔬菜在700~800nm有明显的吸收谱带,这对Karl Norris之后开发近红外无损果品品质分析仪(例如苹果的水心病等)埋下了伏笔(见图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4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54b74d3d-7d4b-4ba5-a8b1-e7df3ea6bdd5.jpg" title=" 02.jpg" alt=" 02.jpg" width=" 500" height=" 34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 鸡蛋随时间变化的吸收光谱图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0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18f91a2-f561-4b74-82e0-31a2915f6589.jpg" title=" 03.jpg" alt=" 03.jpg" width=" 500" height=" 40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3 1953年D D Eisenhower总统参观Karl Norris研制的鸡蛋自动筛选设备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4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73f9c7ca-f06c-4909-aead-a7dedf4b2a85.jpg" title=" 04.jpg" alt=" 04.jpg" width=" 500" height=" 34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4 Karl Norris与Neotec公司研制的近红外内部品质分析仪 /strong /p p   Karl Norris真正开始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是1960年从测定种子中的水分开始的,早期的思路也是基于朗伯-比尔定律的,例如测定种子甲醇提取物中的水分,后来又将粉碎的谷物与四氯化碳混合成浆,以减少光的散射,他们找到了透射光谱中两个波长(1.94μm和2.08μm)吸光度之间差值与水含量之间的一元二次多项式定量关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个差值光谱的概念对Karl Norris影响很深,之后滤光片仪器波长的筛选和导数光谱消除颗粒等影响都源于此。但是,当实际应用推广时,发现四氯化碳有毒,且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也相对繁琐,用户不接纳。没有四氯化碳做稀释剂,无法实现光谱的透射测量,Karl Norris开始尝试采用反射方式,他们买来了当时最好的Cary 14光谱仪。但这台仪器的性能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测量速度慢(20min才能得到一张光谱),没有合适的反射测量附件(尽管也有积分球,但信噪比很差),样品仓太小无法适合样品的无损分析等。在随后的多年中,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Karl Norris与他的合作者不断对其进行了改造(见图5),包括样品仓、光路系统(将双光路变为单光路)、电子器件、A/D转换板、检测器和计算机等。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正是在这台被称为“The Norris Machine”的光谱仪上,Karl Norris开启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大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8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1619571-5833-423b-b460-6684cfca33f5.jpg" title=" 05.jpg" alt=" 05.jpg" width=" 500" height=" 38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5 Karl Norris与他主持改造后的Cary 14光谱仪(1957年和1988年) /strong /p p   首先,Karl Norris创造性地将传统光谱分析中的吸光度(A=log1/T)用log1/R代替,这明显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受到当时大多数光谱学家和化学家的质疑。值得庆幸的是Karl Norris不是光谱学家,他是一位农业工程师,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研究导向。Karl Norris的结果却是非常积极,log1/R与水分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两波长测量谷物水分时会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干扰,例如小麦中的蛋白质,大豆中的油脂等。Karl Norris又创新性地将多个波长的吸光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预测方程,显著提高了预测谷物水分的准确度。之后很短的时间内,Karl Norris意识到近红外光谱还可以测量这些干扰物的含量,例如蛋白质、油分含量等。经过Norris的努力,筛选出了6个关键波长(1680nm、1940nm、2100nm、2230nm、2310nm),这为随后开发商品化的滤光片仪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图6)。为了降低颗粒粒度对漫反射光谱的影响,Karl Norris采用导数方法对光谱进行处理,并提出了“Karl Norris滤波”方法,这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当时在光谱学中较少使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Karl Norris所做的上述工作被认为是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开端,其已具备了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显著特征:整粒谷物无损分析、分析速度快、基于光谱预处理和多元校正的多物性参数同时分析,建标样本为实际样本等。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光谱从创始起就存在着两个显著特点:(1)推崇不对样品进行处理,以附件的形式解决不同形态样品的测量问题 (2)推崇不将样品带到仪器旁边,而将仪器带到样品旁边(即现场分析和在线分析)。这两个特点对影响分析技术的发展是深远的。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0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37802891-a429-40c4-8bd3-a316c16795b5.jpg" title=" 06.jpg" alt=" 06.jpg" width=" 500" height=" 40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6 1968年Karl Norris操作首台4个滤光片的大豆近红外分析仪样机(最初是基于粉碎大豆与四氯化碳混合成浆的透射测量方式,后来改为漫反射测量方式) /strong /p p   Karl Norris的另一项贡献是在他的指导下,DICKEY-john和Neotec两家公司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基于滤光片技术首次开发出了商品化的近红外光谱谷物专用分析仪,这是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后,滤光片型的仪器也进行了较多改进,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例如草料和烟草等)选取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增加滤光片的数量、温度控制、光学系统密封以适应恶劣的现场环境等,但Karl Norris提出的仪器本质的特征没有改变。DICKEY-john公司生产的GAC Model 2.5AF和Neotec公司生产的GQA Model 31成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主力的近红外谷物快速分析仪器。这些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加拿大Phil Williams通过必要的改进,将这类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起初是Neotec Model I仪器)用于小麦出口区快速测定蛋白质的需求。因为贸易商愿意为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付更多的钱,这样交易量大的贸易商,通过近红外分析仪经几次交易赚得钱,就能够购买一台近红外分析仪。因此,数百台这样的仪器进入大型粮仓和出口区,同时一些面粉厂、大豆加工厂和食品生产厂等也开始使用近红外分析仪。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开始出现,其关键技术都是以“The Norris Machine”为原型样机(雏型)研制的,例如Neotec Model 6100和Tchnicon InfraAlyzer 500等。 /p p   1975年,加拿大谷物委员会(Canadian Grain Commission,CGC)将近红外方法规定为蛋白质检测的官方方法。1978年,美国农业部联邦谷物检验服务中心(USDA,FGIS-Federal Grain Inspection Service)也为其所有的小麦出口基地购置了近红外分析仪,1980年FGIS采纳该方法作为官方指定的测定小麦蛋白质的标准方法。1982年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AACC)正式批准了该方法(AACC No.39-00)。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09年Phil Williams在匹兹堡沃特斯论坛上讲到,全球约90%小麦的贸易是基于整粒谷物近红外分析仪检测蛋白质含量进行的(Today, Phil Williams estimates that over 90% of wheat world-wide is sold on the basis of protein testing by whole-grain NIRS instruments)。有文献报道,加拿大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后(主要是对农作物的管理),稻米的产量每公顷提高约0.6吨,小麦的产量提高约1.1吨,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约1%(The success of NIR-based tissue testing services is substantial, being estimated to enhance yields of rice by 0.6 tonne ha–1and wheat yields by 1.1 tonnes ha–1. NIR spectroscopy has also helped producers raise the protein content of wheat grain by 1% protei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Karl Norris的工作,尤其是“The Norris Machine”迅速得到农业领域的关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美国本土和国际同行纷至沓来,Karl Norris以无私、大度、开放的科学家精神,将他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位来访的学者,并与他们进行深入合作。毋庸置疑,Karl Norris的实验室成为了培养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大师的摇篮,“The Norris Machine” 也成为名副其实的“Master Instrument”。这期间在Karl Norris实验室进行访问的学者有:美国宾州的John Shenk,美国北卡州的W Fred McClure,加拿大的Phil Williams,日本的Mutsuo Iwamoto,匈牙利的Karoly Kaffka等等。 /strong /span 这些学者后来都成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卓越践行者和强有力推动者,他们参照Karl Norris的模式纷纷研发仪器、开发软件和推广应用。例如John Shenk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近红外光谱草料分析网络,并开发了著名的化学计量学软件DOSISI和WinISI Mutsuo Iwamoto回到日本后,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就基于近红外光谱开发出果品品质自动分选装置,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Karl Norris在日本静冈参观了Mitsui公司研制的果品近红外在线分选装置(图7),曾感叹说:“My dream has come true in Japan”。可见,Karl Norris在培育国际近红外大师这一方面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在Karl Norris的带领下,开创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并取得成功应用的是农业工程师、农学家和动物营养家等,而不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光谱学家,这与其他光谱技术的发展道路是截然不同的。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9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ce59b3e-c11f-4517-8fe6-20d24847a29e.jpg" title=" 07.jpg" alt=" 07.jpg" width=" 500" height=" 39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7 Karl Norris在日本参观过的Mitsui公司研制的果品近红外在线分选装置 /strong /p p   Karl Norris的工作也对我国产生了间接影响,我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也是从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科研人员通过Karl Norris等人的学术论文、仪器厂商的宣传、以及到日本等国家的考察学习开始认识近红外光谱技术(图8)。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农科院吴秀琴老师和长春光机所陈星旦院士就开始合作研制滤光片型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并取得了成功。这之后,严衍禄教授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室,开始了近红外光谱在农业领域的系统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1990年《北京农业大学学报》增刊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1ba8853-96e4-4f72-a072-7edfb406c351.jpg" title=" 08.png" alt=" 08.png" width=" 500" height=" 33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8 我国早期开始关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文献 /strong /p p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Karl Norris等人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工作并未获得光谱界的认可。一度被光谱学家和化学家认为是“Black Magic”。Karl Norris为促进近红外光谱获得当时一些光谱学家的支持做了很多工作。Karl Norris在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谷物研究初始,就找到美国著名的光谱学家Tomas Hirschfeld寻求帮助,但当时Karl Norris的研究工作并未得到Tomas Hirschfeld的支持,因为从传统光谱学来看,近红外光谱没有任何优势。但是,Karl Norris与Tomas Hirschfeld的交往并没有因此而终止,Karl Norris取得一些进展后,都会与Tomas Hirschfeld进行沟通交流,最终使Tomas Hirschfeld从近红外光谱的强烈反对者变为近红外光谱的强烈支持者。这一时期开始支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光谱学家还有Peter Griffiths和Bill Fateley等人。这些光谱学家的加入,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1985年Tomas Hirschfeld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找到了近红外光谱可以预测水中氯化钠含量的光谱信息依据(图9)。1984年,在Tomas Hirschfeld的倡导下,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成立了近红外光谱工作组(E13.03.03),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标准方法问题。 /p p   令人惋惜的是,Tomas Hirschfeld英年早逝(1939-1986),但是他对近红外光谱的贡献被大家一直记得。在Karl Norris等人的倡议下,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设立了“Tomas Hirschfeld Award”,表彰在近红外光谱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截至2019年已有30位获此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4a48c389-3bc3-4217-9043-14d1a184efff.jpg" title=" 09.jpg" alt=" 0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9 NaCl浓度对水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strong /p p   1974年瑞典化学家S Wold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B R Kowalski教授创建了化学计量学学科(Chemometris)。化学计量学是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化学结合而形成的化学分支学科,其产生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分析仪器的现代化。据报道,1981年PC机全球销量为三十万台,但到1982年就激增至三百万台。计算机使仪器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且更加精密准确,同时使数据矩阵计算变得相对简单了,可以用来处理更为复杂的定量或定性程序。遗憾的是,化学计量学产生初期并没有与近红外光谱在农业中的应用结合起来。是Karl Norris的不懈努力使化学计量学家逐渐重视这一技术,为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始被大家所采用,如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等,这显著提高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也是近红外分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基本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已经出现在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计量学商品化软件中。 /p p   1984年,T Hirschfeld与B R Kowalski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Sensing in Process Analysis”的文章,文中多次提到近红外光谱技术。同年,MathWorks公司成立,正式把Matlab推向市场。也是在1984年,B R Kowalski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21家企业共同资助,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建立了过程分析化学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Analytical Chemistry,CPAC),后更名为过程分析与控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Analysis and Control,CPAC)。该研究中心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开发以化学计量学为基础的先进过程分析仪器及分析技术,使之成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组成部分,为生产过程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用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调整,而且还用于能源、生产时间和原材料等的有效利用和最优化,近红外光谱是其中一项关键的技术。与CPAC合作的这些企业都是当时化工和石化等领域知名的大企业,这意味着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开始从农业应用领域转向工业过程分析领域。其中一项划时代的创新技术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汽油的辛烷值,它可以在很多场合替代传统大型的马达机测试仪器(图10)。与此同时,一些知名的仪器制造商也开始研制新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器,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和应用研究从此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4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5a20100-29a6-4c0b-a551-cdcd5e3a4ece.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width=" 500" height=" 24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0 传统测定汽油辛烷值的马达机与CPAC研制的近红外辛烷值分析仪 /strong /p p   另外,Dr. Karl H. Norris还是将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医学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始终从事和指导近红外光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p p strong   三、与近红外光谱相关的诺贝尔奖 /strong /p p   下面介绍几个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相关的诺贝尔奖。 /p p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lbert Abraban Michelson)和莫雷(Edward Williams Morley)合作,为研究“以太”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为狭义相对论的建立铺平了道路。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迈克尔逊被授予了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迈克尔逊干涉仪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近红外光谱仪器和中红外光谱仪器。 /p p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获奖理由是“对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的决定性贡献”。LIGO全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该项目的成就在于,当引力波到达地球时,两台大型激光干涉仪成功地检测到了比原子核还要小数千倍的细微变化(导致的空间变化程度最大值为10 sup -21 /sup ,相当于1亿千米的长度内产生一个原子大小(10 sup -10 /sup 米)的变化)。LIGO的干涉仪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在18世纪80年代的巨型版本,创新性的技术和工程将LIGO的干涉仪延伸到1120公里,使LIGO的干涉仪比迈克尔逊所使用的大144000倍,以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检测到引力波。2015年9月14日,LIGO探测器首次捕获到宇宙中的引力波,这次的引力波信号由两个黑洞相互碰撞而产生,经过了13亿光年才到达地球。 /p p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丹麦哥本哈根的尼尔斯· 玻尔(Niels Bohr,1885-1962),以表彰他在研究原子结构,特别是在研究原子发出的辐射方面所作的贡献。玻尔综合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提出了新的定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即后来被称玻尔理论,这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并排出了新的元素周期表。玻尔建立的原子量子论,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为近代物理研究开辟了道路。量子力学这一近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础,是以玻尔为领袖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集体才华的结晶,包括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布罗意(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论)、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海森堡(矩阵力学)、193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薛定谔(波动力学)、194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泡利(泡利不相容原理)等。玻尔提出的能级跃迁理论至今仍在原子和分子光谱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p p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的汤斯(Charles H.Townes)、前苏联的巴索夫(Nikolay G.Basov)和普罗霍罗夫(Aleksandr M.Prokhorow),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成功的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激光器的发明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自激光器发明后,激光理论、激光器件、激光应用各方面的研究广泛开展,各种激光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激光科学成果累累,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又一重要因素。 /p p   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 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受散射光强度低的影响,拉曼光谱经历30年的应用发展限制期。直到1960年后,激光技术的兴起,拉曼光谱仪以激光作为光源,光的单色性和强度显著提高,拉曼散射信号强度得以提高,拉曼光谱技术才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后,探针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成功研制,大大扩展了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出现了像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激光共振拉曼光谱技术、光声拉曼技术、高温高压原位拉曼光谱技术等,使得拉曼光谱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医药、工业等各个领域。 /p p   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发明了第一个数字影像传感器技术:电荷耦合器件(CCD)。CCD的应用范围甚广,如数字相机、手机,影响了社交媒体和视讯共享革命的发展。据报道,2009年,CCD一年出货量达13亿颗。这两位技术发明人在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奖,以表扬他们在数字成像领域的贡献。CCD作为阵列检测器,在光谱仪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p p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Charles Kao)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高锟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损耗为20dB/km的光纤,使光在光纤中进行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光纤通信新纪元自此拉开序幕。现阶段光纤通信可实现同时传输24万路的信号,其容量比微波通信增加一千倍。而且,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普通电缆或微波通信的中继距离为1.5~60公里,而现阶段光纤可实现2000~5000公里的无中继传输。光纤除用于通讯领域外,还在医学、传感器和光谱仪中得到广泛应用。没有光纤,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也不会像如今这样广泛。 /p p   与发射单一频率的传统激光器不同,频率梳光源可同时发射多个频率,均匀间隔以类似于梳齿的谱线,它可覆盖从太赫兹到紫外可见较宽频率的光。光学频率梳已经成为继超短脉冲激光问世之后激光技术领域又一重大突破。在该领域内,开展开创性工作的两位科学家J. Hall和T. W. Hansch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光梳相当于一个光学频率综合发生器,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进行绝对光学频率测量的工具,可将铯原子微波频标与光频标准确而简单的联系起来,为发展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准确性的频率标准提供了载体,也为精密光谱、天文物理、量子操控等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研究工具,逐渐被人们运用于光学频率精密测量、原子离子跃迁能级的测量、远程信号时钟同步与卫星导航等领域中。 /p p    strong 四、结束语 /strong /p p   原创性是诺贝尔科学奖的奖励宗旨,原始性创新就是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甚至连名称都没有的东西,包括重大科学发现、理论突破、技术和方法的发明等。拉曼效应属于科学发现,激光和光纤属于理论突破,迈克尔逊干涉仪和频率梳属于技术发明,这些都是重大的原始性创新工作,其贡献也是巨大的,无容置疑。 /p p   当然,诺贝尔奖也有无奈和尴尬,例如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明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瑞士化学家米勒。DDT能够有效地杀除蚊虫、控制疟疾蔓延,但是DDT很难降解,毒性残留时间长,世界各国现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再例如,一些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德米特里· 门捷列夫,发明电灯泡的托马斯· 爱迪生,提出黑洞死亡理论的史蒂芬· 霍金,爱因斯坦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他提出的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并不是获奖的理由,等等。 /p p   Karl Norris的研发工作和成果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原创性的,对分析技术的进步(包括对过程控制技术的进步)也是革命性的。Karl Norris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开拓者,是名副其实的“近红外光谱之父”。没有Karl Norris,人们可能会在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索之路的黑暗期中徘徊更长的时间,也或许这个“沉睡者”永不被唤醒,永不会成为分析技术家族中的“巨人”。Karl Norris遗憾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这丝毫不影响Karl Norris的伟大,也不影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伟大。 /p p   世上可以没有诺贝尔奖,但是却不能没有Karl Norris这位科学家,也不能没有近红外光谱这项分析技术。 /p p   谨以此文悼念Dr. Karl H. Norris!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参考文献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W F McClure. 204 Years of near Infrared Technology: 1800–2003.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2003,11(6):487~51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F E Fowle. The Spectroscopic Determination of Aqueous Vapor. Astrophysical Journal,1921,35(3):149~16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K H Norris. Early History of near Infrared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NIR news,1992,3(1):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T Davies. Happy 90th Birthday to Karl Norris, Father of NIR Technology. NIR news,2011,22(4):3~1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S Kawano.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pplications for fruit and vegetables. NIR news,2016,27(1):7~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 G Batten. An appreci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NIR to agriculture.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8,6(1):105~11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7 R D Rosenthal,D R Webster. On-line system sorts fruit on basis of internal quality. Food Technol,1973,27(1):52~56, 60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8 K H Norris,P C Williams. Optimization of Mathematical Treatments of Raw Near-Infrared Signal in the Measurement of Protein in Hard Red Spring Wheat. I.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Cereal Chem,1984,61(2):158~16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9 K H Norris. When Diffuse Reflectance Became the Choice for Compositional Analysis. 1993,4(5):10~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0 G L Bosco,l James. waters symposium 2009 o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10,29(3):197~20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1 T Davies. The histor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 quot From sleeping technique to the morning star of spectroscopy& quot . Analusis,1998,26(4):17~1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2 J S Shenk. Early History of Forage and Feed Analysis by NIR 1972–1983. NIR news,1993,4(1):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3 F EBarton II. Near Infrared Equipment through the Ages and into the Future. NIR news,2016,27(1):41~4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4 T Davies. NIR Instrumentation Companies: The Story So Far. NIR news,1999,10(6):14~1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5 K H Norris. NIR is Alive and Growing. NIR news,2005,16(7):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6 K H Norris. NIR-spectroscopy From a small beginning to a major performer. Cereal Foods World,1996,41(7):58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7 K J Kaffka. Near Infrared Technology in Hungary and the Influence of Karl H. Norris on Our Success.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6,4(1):63~67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8 M Iwamoto,S Kawano,Y Ozaki.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Japan.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5,3(4):179~18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 K H Norris. History of NIR.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6,4(1):31~37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 P Geladi,E Då bakk. An Overview of Chemometrics Applications in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5,3(3):119~13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1 J J Workman. A Review of Proces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1980–1994.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993,1(4):221~24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2 A M C Davies. The Histor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1. The First NIR Spectrum. NIR news,1991,2(2):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3 R Miller. Professor Harry Willis and the History of NIR Spectroscopy. NIR news,1991,2(4):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4 K B Whetsel. The First Fifty Year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America. NIR news,1991,2(3):4~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5 K B Whetsel. American Developments i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1952–70) . NIR news,1991,2(5):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6 D Miskelly,J Ronalds,D M Miskellya,J A Ronaldsb. Twenty-One Years of NIR in Australia: A Retrospective Account with Emphasis on Cereals. NIR news,1994,5(2):10~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7 B Osborne. Twenty Years of NIR Research at Chorleywood 1974–1993. NIR news,1993,4(2):10~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8 F E Barton II. Progress i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eople, the Instrumentation, the Applications. NIR news,2003,14(2):10~1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9 P C Williams. The Phil William& #39 s Episode. NIR news,1992,3(2):3~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0 P E K Donaldson. In Herschel& #39 s Footsteps. NIR news,2000,11(3):7~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1 K I Hildrum,T Isaksson. Research o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 MATFORSK 1979–1992. NIR news,1992,3(3):1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2 C Paula,J M Montesb,P William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on Agricultural Harvesters: The Background to Commercial Developments. NIR news,2008,19(8):8~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3 G D Battena,A B Blakeneyb,S Ciavarellaca,V B McGratha. NIR Helps Raise Crop Yields and Grain Quality. NIR news,2000,11(6):7~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4 J Reeves III,S R Delwiche. Near Infrared Research at the Beltsvill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Part 1): Instrumentation and Sensing Laboratory. NIR news,2005,16(6):9~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5 J Reeves III. Near Infrared Research at the Beltsvill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Part 2) . NIR news,2005,16(8):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6 I Fosket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Interference Filters. NIR news,1993,4(1):3~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7 R F Goddu. Determination of Unsaturation by 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Analytical Chemistry,1957,29(12):1790~179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8 R L Meeker,F E Critchfield,E T Bishop. Water determination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Analytical Chemistry,1962,34(11):1510~15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9 R T O’Connor. Near-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 new tool for lipid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39 Society,1961,38(11)641~64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0 W A Patterson. Non-Dispersive Types of Infrared Analyzers for Process Control. Applied Spectroscopy,1952,6(5):17~2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1 J R Hart,C Golumbic,K H Norris.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if seeds by 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of their methanol extracts. Cereal Chem,1962,39(2):94~9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2 K B Whetsel. 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1968,2(1):1~67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3 J A Jacquez,W McKeehan,J Huss,J M Dmitroff,H F Kuppenheim. Integration Sphere for Measuring Diffuse Reflectance in the Near Infrared. J. Opt. Soc. Am.,1955,45(10):781-0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4 D L Wetzel.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analysis sleeper among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nalytical Chemistry,1983,55(12):1165A~1176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5 F W McClur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giant is running strong. Analytical Chemistry,1994,66(1):43A~53A.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6 P Williams. John Shenk& #39 s Retirement: Some Tributes from His Friends,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NIR news,2005,16(2):6~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7 P Flinn. A Giant of a Man: In Memory of John Stoner Shenk II, 1933–2011. NIR news,2011,22(7):4~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8 T Davies. Karl& #39 s London Marathon. NIR news,2002,13(3):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9 D W Hopkins. What is a Norris Derivative? NIR news,2001,12(3):3~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0 G E Ritchie. Investigating NIR Transmittance Measurement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Norris Regression (NR) Algorithm: Part 1: How Do We Come to “Norris Regression”? NIR news,2002,13(1):4~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1 P Williams. Twenty-Five Years of near Infrared Technology—What Were the Milestones? NIR news,1997,8(1):5~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2 W F McClure. Breakthroughs in NIR Spectroscopy: Celebrating the Milestones to a Viable Analytical Technology. NIR news,2006,17(2):10~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3 J L Gonczy. Developments in Hungary 1970–1990. NIR news,1993,4(3):3~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4 T Fearn. Chemometrics for NIR Spectroscop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IR news,2001,12(2):10~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5 T Davies. Looking Back& #8230 Looking Forward: My Hopes for 2020. NIR news,2006,17(7):3~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6 P Williams. Near Infrared Technology in Canada. NIR news,1995,6(4):12~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7 T Hirschfeld,J B Callis,B R Kowalski. Chemical Sensing in Process Analysis. Science,1984,226(4672):312~31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8 T Hirschfeld. Salinity Determination Using NIRA. Appl. Spectrosc.,1985,39(4):740~74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9 D A Burns,E W Ciurczak. Handbook of Near-Infrared Analysis(Third Edition),Marcel Dekker Inc,New York,2007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0 M Ferrari,K H Norris,M G Sowa. Medic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35 Years after the Discovery. 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2012,20(1):vii~ix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1 J T Kuenstnerb,K H Norris. Spectrophotometry of Human Hemoglobin in the near Infrared Region from 1000 to 2500 nm. NIR news,1994,2(2):59~6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2 K H Norris. Moving NIR into the Next Century. NIR news,1999,10(1):4~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3吴敏,胡高峰,姚文坡,干振华,徐达军,黄亚萍,汪长岭. 近红外光谱在医学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109~11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4 薛凤家编著.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5 李丽. 时空向度的现代探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6 郭奕玲,沈慧君. 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7 吴润,彭蜀晋. 光谱分析方法的演变与百年诺贝尔奖. 化学教育,2014,35(16):58~64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8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回望 继承 凝聚 奋进—我与近红外故事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褚小立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9年8月8日 /p
  • 第84届奥斯卡科学技术奖揭晓
    第84届奥斯卡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1月5日在洛杉矶揭晓。奥斯卡奖活动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将向27名个人和1家公司颁奖,表彰其开发烟雾和云彩等特效的软件、高速摄影机和摄影机镜头等8项技术成果。   奥斯卡科学技术奖类别包括技术成就奖、科学工程奖和并非每年颁发的荣誉奖,向技术成就奖得主颁发证书,向科学工程奖得主颁发奖章,向荣誉奖得主颁发奥斯卡小金人,旨在表彰在电影拍摄和制作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摘取本届技术成就奖的是2名科学家,他们开发的软件首次把烟雾和云彩效果与其他电脑图像有机融合在一起。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和另外22名个人获得科学工程奖。其成就包括:开发用来保存电影和数字影像的黑白记录胶片 开发高速摄影机 设计和制造摄影机用镜头 开发电子稳定摄影云台 开发减少图像噪点和提高画质的系统。   设计和开发ARRILASER胶片记录仪的3名科学家获得荣誉奖。   颁奖仪式将于2月11日在贝弗利威尔榭酒店举行。颁奖录像片段将在2月26日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播放。
  • 普洱咖啡协会发布《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普洱茶协会3项团体标准《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毒菌酚等3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遵照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交流的原则,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欢迎社会各界对标准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如有单位或个人对5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将意见反馈至我会秘书处。相关意见和建议征集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附:5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普洱咖啡协会征求意见表。普洱咖啡协会2023年10月30日团体标准《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征求意见稿).docx团体标准《咖啡中毒菌酚等3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征求意见稿).docx团体标准 《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docx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doc关于征求3个团体标准的通知.pdf
  • 普洱咖啡协会立项《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法》等5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相关规定,经我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讨、审查,批准《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草芽畏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毒菌酚、戊硝酚和消螨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氯钛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咖啡中溴甲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5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我会将牵头开展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如有单位或个人对该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反馈至我会秘书处。同时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加入标准的研制工作,有意参与该团体标准研制工作者请与我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手机:许祐慈(13987941464)电子邮箱:987604287@qq.com 普洱咖啡协会2023年10月16日关于咖啡中7种农药残留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5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pdf
  • 普洱咖啡协会立项《咖啡豆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相关规定,经我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讨、审查,批准《咖啡豆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进行立项,我会将牵头开展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如有单位或个人对该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反馈至我会秘书处。同时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加入标准的研制工作,有意参与该团体标准研制工作者请与我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手机:许祐慈(13987941464)电子邮箱:987604287@qq.com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康平大道6号普洱咖啡协会二〇二三年七月十八日 团体立项的通知.pdf
  • 皮尔卡丹质量门曝行业潜规则:检测企业说了算
    1978年,皮尔卡丹作为一位旅游者第一次进入中国。他穿着毛料大衣走在北京街头,吸引了诸多中国人。那时后的一段时间,皮尔卡丹是奢侈品的代名词。然而时至今日,因为种种原因,皮尔卡丹也不复往昔,甚至被质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有消费者近日表示,其以5984元购买的皮尔卡丹女士皮衣被检测出辅料皮革撕裂力不达标,检测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旗下北京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   此事引发了消费者对皮尔卡丹服装质量的质疑。   事发后,皮尔卡丹方也出示了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被检样品黑色羊皮革的撕裂力合格,检验单位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同一批次皮衣两次检测结果却截然相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存在?   检测机构否认与企业有利益关联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付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导致该种结果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原因:“一是一件皮衣并非所有部分的撕裂力都相同。比如一只羊身上的皮可能不够做一件衣服,我们裁剪时根据每张羊皮的大小来进行裁剪,而且每张羊皮的好的部分比如背部,我们一般都用在正前或者正背后的地方即所说的主料位置,而不好的部分比如肚子上的皮我们会用在腋下位置或者别的辅料位置,所以每个地方检测结果不一样是很正常的。二是时装为了时尚一点,也可能使用两种以上的皮料,主要部位用的叫主料,另外的可能就叫辅料。”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营销系主任任力也认为:“现在大家追求的皮料是既轻薄又柔软,又有弹力。作为时装,有时为了时尚,为了柔软、轻薄、飘逸等,可能会做很多处理,这样肯定会影响皮革的撕裂力。”   任力还表示,有些代理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可能会在生产代理的品牌产品时偷偷地加一点假货来赚钱,这样也可能会导致这种结果。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家,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没有必要在这些方面来做手脚赚钱,这么做是得不偿失的。   也有人认为,检测机构作出的检测报告可能不客观,因为有些检测机构和厂家存在利益关系。   对于此种说法,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该中心否认与皮尔卡丹方存在利益关系。   服装行业的检测潜规则   皮尔卡丹女装中国总代理、北京东方绮丽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孙彩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之所以出现上述截然相反的报告结果,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送检的样本均为主面料,而消费者此次选择检测的对象是辅料,但服装行业质量标准中并没有强制要求送检辅料,并称“送检主料是服装行业的惯例”。   针对“行业惯例是只送检主料”的说法,法治周末记者试图联系皮尔卡丹方面予以核实,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应。不过这一说法得到了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的认可。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们对于送检样品没有要求,企业送什么,我们就检测什么,这是企业的自主选择。至于选择哪些材料进行检测及检测哪些指标,也是企业说了算,因为企业要交纳检测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也介绍说:“企业根据信赖度来自主选择检测机构。因为牵涉到费用问题,我们一般是让客户指定他要求检测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告诉企业,某些地方是应该要检测的,你要不要做。至于做不做,也是企业说了算。”   当记者问及“有没有企业为了省钱,对于强制要求检测项目不做检测”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定要检测的项目企业一般都会检测,因为商场管理很严格,如果不检测企业会很麻烦。   北京市大翰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健认为:“如果检测样品、检测机构都由企业自主选择,检测结果就不够权威。一般商家找的单位都是与其有合作的协议单位。要真正做到检测的公平公正,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参与进来,选择一个与消费者和企业都无利益关系的检测机构来进行检测,这样作出的检测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主料还是辅料,都应该纳入被检测对象,如果仅凭“行业惯例”,只检测主料,不检测辅料,那检测后的服装进入市场,其存在的质量隐患可想而知,国家应该制定更为详细的检测标准,将辅料也作为强制性检测对象。   行业法律法规需完善   出现消费者质疑产品质量的情况,皮尔卡丹方面会如何处理?法治周末记者试图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皮尔卡丹方面,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不过据了解,北京西单商场已经下架该款皮衣。   付奎认为,如果皮尔卡丹把这个事情处理好,比如积极给顾客相应的解释,及时修改或者更换,对皮尔卡丹自身的影响不会太大。   杨健也表示,只要有投诉,厂家就应该有个态度和立场,应该把事情查清楚,给顾客作出一个满意的解释。他认为未来皮尔卡丹首先要保障产品质量,加强管理,对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加盟者、合作者,要取缔、终止合作,其次要提高售后服务。   “服装行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服装行业里,国家只有对厂家的服务行为、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加强规范,制定相关细化规则才能提高服装行业的整体水平,减少服装质量纠纷。”杨健说。   任力也赞同这种说法:“目前皮装标准太简单。不同类型的皮装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服装的变化性很强,用以前的规范作为检测标准是不合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亟需完善。”
  • 微观世界|第28期 咖啡是否真的致癌?
    1 前 言近期,你的朋友圈是否被这样一则信息刷屏?难道星巴克咖啡=致癌?对,就是你知道的星巴克!就是你知道的癌症!那么这则消息是有何而起的呢?2 起 因事实上,事情起源于3月30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一则报道—— 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必须贴上癌症警告的标签。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咖啡在烘培咖啡中,被发现含有的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那么,究竟丙烯酰胺是什么?喝个咖啡真的就致癌了么?不喝咖啡还怎么加班?还让不让人加班了? 3 过 程那么为了更好的加班,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食物在发生“美拉德反应”时的副产物(美拉德反应:是指让食物变得焦黄并散发出独特香气的反应)。笼统的说,大部分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在高温烹饪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确实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会使得动物致癌,其实,很多日常的食物例如油炸薯条、薯片等食物都含有丙烯酰胺。实际上业内人士更多的是关心丙烯酰胺的计量多少,虽然丙烯酰胺199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但是至今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的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有着直接明显的联系”。知道了这些,我终于可以安心喝着咖啡继续加班了,不如现在就冲一杯咖啡吧,既然已经打开了一袋咖啡,就顺便看看咖啡到底什么样子吧。 4 观 察仔细想想,喝了那么多咖啡,还真没仔细看过咖啡长什么样子,下面我们就用COXEM台式SEM来揭开咖啡的真容。我们首先把咖啡分散在样品台上进行制样,然后放入SEM的样品仓中,等待真空抽好后,就可以观察啦。首先,进行低倍数的观察(如图1),可以看出在图中有两种形态的颗粒分布,一是呈现明显棱角的不规则颗粒,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糖颗粒啦(说实话,咱们喝的速溶咖啡含糖量是相当高的);第二种就是,不规则形状的表面较为圆润成圆弧面的颗粒了,这个实际上就是,配料里面的植脂末了,植脂末实际上是成粉末非常复杂的物质,主要有:葡萄糖浆、食用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钠、磷酸氢二钾、二氧化硅、甘油酯等等。 图1 低倍数SEM观察速溶咖啡粉末那么,我们来找几张高倍下植脂末颗粒的形态的照片吧。可以看出其形貌呈现不定形的状态。通过某些破碎植脂末颗粒的观察(图3),可以看出,植脂末颗粒并非密实的结构,而是由多个细小的颗粒组成的。 图2高倍下SEM观察速溶咖啡植脂末颗粒的形貌图3高倍下SEM观察速溶咖啡破碎植脂末颗粒的形貌经过在一步的放大,我们可以看出,植脂末表面更加细节的信息,实际上是存在气孔结构的,我想这些气孔也是为了增加水溶性,达到快速溶解的目的吧。正好,图拍到这里,咖啡也到了合适的温度,可以去美美的喝上一杯了。 图4 高倍下SEM观察速溶咖啡植脂末颗粒表面的形貌5 结 论动物大量食用丙烯酰胺确实会导致癌症风险增加,但是现实中没有人会拿一瓶丙烯酰胺咕咚咚灌肚子里,从食物里吃到的量实在太少太少了。所以美国癌症学会的原话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癌症类型的风险增加,是明确和摄入丙烯酰胺相关的。在了解了这么多知识以后,感觉喝咖啡让人变胖,而加班让人变瘦,那么加班喝咖啡岂不是维持正常身材的绝好途径了么?(哈哈哈,本期都是小编心血来潮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下一期会更加精彩)
  • 《自然》:美科学家首次测量出卡西米尔斥力
    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某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被称为卡西米尔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力只会导致物体“相互吸引”,而非“相互排斥”。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成功将这种力转变为斥力,并对其进行了测量。   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费代里科卡帕索领导。科学家发现,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的表面距离小于100纳米时,产生的卡西米尔力十分明显。如果将其中一块金属板置换为硅板,并将它与另一块金属板浸入某些流体中,使它们距离非常接近,此时产生的卡西米尔力便是一种斥力。   为了测量这种斥力,研究人员利用一个表面镀金的微型球和一块硅板模拟两个平行平板。在非常微小的距离内,二者的表面被认为是几乎平行的。研究人员将二者浸入无色油状液体溴苯中,使二者相互靠近,直至卡西米尔斥力开始发挥作用。此时,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两者距离变动时微型球的偏转来测量卡西米尔斥力。   卡西米尔力非常微弱,但却可以使纳米及毫米尺度的电子元件粘合在一起。例如,在计算机芯片工业,当硅片上的元件小到一定尺度,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如果将卡西米尔引力转化为斥力,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而且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例如可以用于制造无摩擦轴承等理想设备。   有关此项研究的论文1月8日将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 咖啡因能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
    此前有研究表明,咖啡因能够抑制名为ATR的蛋白酶。在新研究中,拉特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培育了ATR蛋白酶被抑制的基因改造小鼠。暴露于紫外线环境后,基因改造小鼠出现皮肤肿瘤的时间比普通小鼠晚3周;在紫外线环境中19周之后,出现肿瘤的基因改造小鼠比普通小鼠少69%,出现浸润性肿瘤的基因改造小鼠也仅为后者的四分之一。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人员表示,咖啡因具有防止紫外线破坏的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咖啡因抑制ATR蛋白酶后,进一步促进DNA因紫外线照射受损的细胞的凋亡,降低了受损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风险。研究人员表示,适度摄入咖啡因或许可以预防皮肤癌。此外,由于咖啡因还能直接吸收紫外线,它还可以作为防晒剂使用。 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ELISA 检测试剂盒 Huma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ELISA Kit 96T/48T 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or receptors alpha,PPAR-α ELISA Kit 96T/48T 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Visceral adipose-specif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 ELISA Kit 96T/48T 人α1微球蛋白(α1-MG)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α1-microglobulin,α1-MG ELISA Kit 96T/48T 人抗神经母细胞瘤抗体(NB-Ab)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anti-neuroblastoma-antibody,NB-Ab ELISA Kit 96T/48T 人抗钙蛋白酶抑素抗体(ACAST-DⅣ)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autoantibodies against the C-terminal domain Ⅳ,ACAST-DⅣ ELISA Kit 96T/48T 人抗细胞膜DNA抗体(cmDNA)ELISA 检测试剂盒Human anti-cell membrane DNA antibody,cmDNA ELISA Kit 96T/48T 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21(CR2/sCD21)ELISA 检测试剂盒 Human 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1,sCD21 ELISA Kit 96T/48T
  • 聚焦环保领域,卡默尔应用于水质在线监测质控仪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家对于环境生态越来越重视。水质污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对地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也与日俱增,水资源的质量正日益受到污染的威胁。 水质监测标准除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之外,还有微生物质等。像河流、内河及污水排放口等地,都会配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其自动配样、自动维护等特征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了便利性。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常采用多个蠕动泵进行水质采样、试剂添加、清洗和排废液。卡默尔KHS蠕动泵是实现这些功能的热门选择。 流速范围在170-300ml/min,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采用行星齿轮结构,适用稳定,能有效防止泵管打滑。适配进口Norprene管,对酸碱等化学试剂耐受性强。在转移样品和添加试剂的过程中,液体仅接触泵管,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经多年市场验证,其使用寿命超过2000小时。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卡默尔专注于研发可靠、智慧、精准的流体传输解决方案近20年,拥有多项自主专利,与众多医疗、环保等领域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未来,卡默尔继续创新,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流体产品,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 微型泵专业制造商--卡川尔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成为全球受人尊敬的微流体产品公司,我们为医疗器械设备、环保分析仪器、科学科研等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的流体传输、控制关键部件。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我们的核心零部件产品有:蠕动泵、正压气泵、真空泵、隔膜液泵、注射泵、齿轮泵、管接头和周边配件等;实验室泵产品有流体传输泵、精密分装泵、称重泵等。我们的愿景是让流体智慧传输,成为流体领域受人尊敬的企业。我们深知客户的需求和挑战,因此,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成功。我们的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领域与创新,提供无限可能的流体产品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不断突出创新技术和理念,我们拥有高精尖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业的研发设备。推陈出新,不断挑战自己,将先进的创新技术带给客户。卡川尔在上海拥有15000平方的产研基地,国内员工约160人,1200平研发中心,30%是研发工程人员。公司已获得国内360项专利,国际专利1项,38项软件著作权。连续两届荣获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并且获得了德国莱茵TUV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们的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得益于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以及我们的研究与开发团队的不断努力。不仅是产品设计、生产和制造方面进行创新,还注重在流体领域的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倾听客户的声音,我们提供超出客户期望的优质产品,业务分布从国内折射到全球。为更好服务客户,国内设有三个公司,分别为上海总部,北京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在全球,与多国代理商合作,业务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我们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我们的服务支持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周到的服务,确保客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时,获得最佳的体验和效果。卡默尔--让流体智慧传输!
  •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第二轮通知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将于2011年8月6日至8月10日在西安未央湖大酒店召开,会期五天。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本次年会将邀请知名质谱专家,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并组织多领域的质谱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分专业组作专题报告,交流近年来质谱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 此外,国际主要质谱公司还将介绍最新质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本次年会将增加评选优秀青年论文(含墙报展示论文)奖(第一作者年龄≤35 岁),颁发奖金和会议证书。本次年会主要目的为促进和加强国内质谱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提供了解质谱前沿技术和最新进展的平台,为我国质谱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组织机构   中国质谱学会   主席:李金英   副主席:吴侔天 刘志强 宋彪 侯冬岩   仪器与教育专业组委员:刘子阳 陈大舟 侯冬岩   无机质谱专业组委员:李志明 王军 李冰 李金英   同位素专业组委员:赵永刚 廖俊生 朱祥坤 郭冬发 宋彪   有机专业组委员:李重九 胡蓓 乔善义 刘志强 潘远江 汪福意   生物质谱专业组委员:张养军 刘斯奇 吴侔天   学术秘书组:刘咸德 刘虎生 沈莹   会议协调组:郭冬发 苏玉兰   会务组:徐江 李雪松 苏玉兰 石磊   承办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二、论文征文   1、征文内容   1)无机质谱学领域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2)有机质谱学领域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3)同位素质谱学领域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4)生物医学质谱学领域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5)质谱仪器制造和教育领域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2、论文摘要要求及格式   (1) 凡未在刊物上公开发表或未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与上述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均可投稿,并注明“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论文,内容要求控制在A4纸2页以内,会议论文将刊登于《质谱学报》增刊,每页需交版面费150元/页,会议论文请直接寄至会议学术组。   (2) 应征论文要求稿件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图表规范,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和电子信箱以便及时联系。论文请自留底稿,录用与否恕不退还。 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日。   (3) 会议论文摘要详细内容应包括: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英文摘要(内容要求4~5个整句)、英文关键词(3~5个) 正文部分应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4) 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历需以如下格式注于第一页页脚: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或学位,从事专业或研究方向 并提供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5) 文中图、表少而精,写上图号、图题和中英文图注 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内量符号与量单位间用“/(除号)”隔开,如L/cm。   (6) 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著录项目要齐全。   三、优秀青年论文评选   年会将评选优秀青年论文奖(第一作者年龄 ≤ 35 岁),颁发奖金和证书。   四、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欲参加本届会议者,请于2011年05月15日前通过传真或E-mail 等形式(请优先使用E-mail),将回执寄至会议会务组,以便会务组联系和安排食宿等事宜。   会议免费提供展位,需要进行海报展示的论文,请自行准备海报(幅面标准A2),并请在会议回执的备注中进行注明“有海报”。   五、会议费   会议注册费:1000 元/人(研究生凭学生证减半)。会议邀请报告人免收会议注册费。会议期间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   六、付款方式   1. 汇款   汇款银行:西安市工商银行纺织城支行平峪路储蓄所   银行账号(卡):6282880016695406   帐户名称:李雪松   请参会代表于2011年7 月5 日前将汇款寄至上述账号,并将汇款凭证(附上姓名)通过E-mail或传真至会务组,传真请注明“第七研究室 李雪松或徐江收”。汇款请注明“2011年中国质谱学会年会注册费”字样。   2. 会议现场交费。   七、学术秘书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275信箱65分箱《质谱学报》编辑部,邮编:102413   联 系 人:刘咸德 刘虎生 沈莹   电 话:010-69357734   传 真:010-69357285   电子邮箱:jcmss401@163.com(沈莹)、xiande.liu@gmail.com (刘咸德)、lus-4023@163.com (刘虎生)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西安69信箱14分箱   联 系 人:徐江,李雪松   电 话:029-84767750,徐江(13572021723),李雪松(13991306786)   传 真:029-84766333   电子邮箱:ms2011conf@gmail.com ,ms_conf_2011@126.com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网站:http://35free.net/lxskeke/   质谱学会网站:http://www.cmss.org.cn/   会议全程支持媒体:仪器信息网,分析百科网。   九、其它事宜   其它相关安排详见第三轮通知。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回执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及 通讯地址 职称及职务 电话 E-mail 有无参会论文 备注   注:“备注”里请注明是否有文章海报和准备参加的考察路线。
  • 中国确诊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消息,日前,质检总局直属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现场的入境人员中发现一例自委内瑞拉归国的发热人员,经广东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显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2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确认,该病例为中国第二例输入性、口岸检出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2月12日,广东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卫生检疫人员马上根据红外图像找出发热旅客。在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其带入医学排查室作进一步流调和排查。 /p p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旅客自述有发热、咽痛症状1天,未服用药物治疗。该旅客在委内瑞拉工作3年多,于当地时间2月9日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乘坐飞机,中转荷兰、俄罗斯返回广州,发病前12天曾与在委内瑞拉居住的朋友接触,该朋友在1月份曾患有蚊媒传染性疾病,否认性接触和输血史。经查,腋温38.5℃,头面部、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 /p p   鉴于患者来自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委内瑞拉,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咽痛、皮疹等症状,依据质检总局和国家卫计委相关方案和技术指南,现场专业人员初步判定为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将相关情况逐级报告至质检总局和广东省卫计委,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置,并立即联系广州市政府指定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使用专用救护车辆转运患者到医院进一步隔离诊治。 /p p   同时,广东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同航班入境人员的排查,在未发现其他有症状者后,按照相关处置程序,对同航班人员进行了健康教育,登记密切接触者信息,将信息整理存档,并对航空器和口岸相关场所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p p   2月12-13日,经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该疑似病例血液和尿液样本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研判,判定该病例为“高度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确认该病例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疫情发展,质检总局将继续按照寨卡病毒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和宣传教育,控制口岸蚊虫密度,严防蚊虫传入,密切关注疫情和调整落实防控措施,严控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从口岸传入。 /p p   同时,质检总局建议出境人员在出境前,应到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了解目的地寨卡疫情流行情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个人防护,并特别提示孕期妇女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或地区。 /p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弗尔德仪器中国分公司开启“新十年征程”——访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卡博莱特盖罗技术总监Dr. Timm Ohnweiler、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亮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拥有大型粒子对撞机LHC,是小说《天使与魔鬼》中反物质被制造并被窃取的地方,也是《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向往不已的神圣之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016年夏天,在CERN这个被视为现代科学殿堂的机构里,诞生了马弗炉领域最高端的反应炉CARBOLITE GERO(卡博莱特盖罗) GLO10000/09-1G,这是一台总长度达到32.5米的定制炉,不仅可以在多个温度范围内完成7.15米线圈的加热处理,也满足加速器磁体样品所需加热循环及浸渍等需求。由于CARBOLITE GERO优异的温度均匀性和超高的安全性,这台定制炉在国内外备受赞誉,是CARBOLITE GERO高端定制炉技术展现实力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CARBOLITE GERO(卡博莱特盖罗)隶属于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Verder Scientific Division),近日,德国技术总监Dr. Timm Ohnweiler(也是该定制炉的主设计师)来到中国,在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亮先生的陪同下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采访。2017年恰好是弗尔德中国分公司成立的第11个年头,借此机会,我们也请董亮谈到了弗尔德集团旗下 Retsch(莱驰)、Retsch Technology(莱驰科技)、Carbolite Gero(卡博莱特盖罗)、Eltra(埃尔特)等几大品牌的整合发展,以及弗尔德科学仪器中国分公司下一个十年的战略思想。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0019e46-cff1-4431-9be4-299fd0636d5a.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左: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卡博莱特盖罗技术总监 Dr. Timm Ohnweile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右: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亮 /strong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进击!Carbolite Gero剑指中国高端马弗炉代表 /strong /span /p p   2012年,弗尔德集团收购英国著名品牌Carbolite,首度进军实验室马弗炉、工业定制马弗炉和箱体设备领域。2013年,弗尔德集团再度将德国著名真空、可控气氛高温炉制造商Gero纳入麾下,自此“英德工艺,熔于一炉”,弗尔德集团旗下专业马弗炉品牌卡博莱特盖罗(Carbolite Gero)应运而生。 /p p   Carbolite擅长1800℃以下的标准箱式炉、管式炉及航空行业定制炉等产品,Gero则更侧重于1800℃以上的真空炉、高温炉、金属炉及气氛炉。从温度范围、烧结方式、产品种类、客户应用来看,Carbolite和Gero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为何将两个品牌整合到一起? Timm回答说:“从30度到3000度,从普通烘箱、高温烘箱、箱式马弗炉、灰化炉、管式炉到多气氛马弗炉、真空高温马弗炉、金属炉、石墨炉等,Carbolite与Gero的整合能够优化资源,发挥品牌优势互补作用,从而提供全系列产品线,塑造起一个在马弗炉领域“高大上”的优质品牌。” /p p   整合三年来,Carbolite Gero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抢眼,在进口马弗炉品牌中的占有率也是数一数二。据董亮介绍,Carbolite服务于航空航天、陶瓷、煤炭、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实验室用户,倾向于普罗大众化的定位 而Gero炉子的价位则多在百万级别,应用在科研院校和高科技研究领域,走更加专业化、高端化的路线。他表示:“与常规分析仪器不同,马弗炉的研发生产要紧跟用户定制来走,炉子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温度均匀性约好,越能体现工厂的生产工艺水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弗尔德仪器将着眼于高端市场,将Carbolite Gero打造成高端马弗炉的品牌代表,以高端拉动普通,建立马弗炉品牌全新增长模式。” /p p   当前,Gero定制高温炉已在高温陶瓷、高温石墨化、金属注射成型(MIM)等领域有广泛应用。Timm表示,卡博莱特盖罗将加大在控制系统(如APP)、加压烧结等方面的创新研发,适时推出更大、更好、更全的新产品。有了英德技术和产品,董亮也信心十足:“希望像打造德国Retsch一样,把Carbolite Gero也塑造成中国马弗炉市场的第一品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dda5c97-2152-4bf3-842c-3ff2fe72b614.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CARBOLITE GERO(卡博莱特盖罗) GLO10000/09-1G反应炉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守正!固体样品前处理“领头羊”瞄准更高端市场 /strong /span /p p   弗尔德集团成立于1959年,原是一家以泵制造为主的家族式企业,历经近六十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跨国性企业,主要业务包括流体事业部(以容积式泵为主)和科学仪器事业部(Verder Scientific Division)。德国Retsch成立于1915年,创始人是Mr. Kurt Retsch。1989年德国莱驰(Retsch)加入弗尔德集团,一百多年来,德国Retsch一直是固体样品前处理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p p   在Carbolite、Eltra、Gero等加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Retsch一直是弗尔德仪器业务的唯一主要品牌。2006年,随着弗尔德中国分公司成立,莱驰品牌正式打入中国市场。董亮回忆说:“莱驰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取得非常好的业绩,每年的增长率在25%以上,占中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在样品前处理领域深受客户信赖,大家都公认莱驰是样品前处理领域的第一品牌。” /p p   近两年,由于采购终端需求疲软、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莱驰品牌在中国增长速度相对放缓,不过也达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新品推出和在科研院校的推广投入。 /p p   2015年恰逢德国莱驰成立100周年,当年的BCEIA展会上,莱驰携最新高能水冷球磨仪Emax盛装亮相。作为一台独一无二的球磨仪,Emax凭借2000转/分的高转速设计和创新高效的水冷系统快速散热,解决了以往球磨仪长时间高速研磨导致样品发热的情况,无需间歇模式而大大缩短了研磨时间,并且可以将样品粉碎过程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董亮补充说:“此外德国工厂还拓宽了X-Large产品线,提供更大处理量的鄂式破碎机和盘式研磨仪,以增加设备的粉碎能力,提升前处理的粉碎效果。”在食品、药品等传统领域增速变缓的情况下,Retsch高端系列产品的推出,为莱驰品牌闯出了一片新的“开阔地”。 /p p   作为固体样品前处理领域的领先品牌,莱驰的主要客户群集中在商检、质检、环保等政府实验室,可能80-90%的进口粉碎机都是莱驰产品。近几年,国产前处理设备在政府采购中的中标比例逐渐上升,这也给莱驰品牌带来一定触动。在保持当前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莱驰将目光瞄准高端应用市场,重点加大对科研院校实验室的投入。 /p p   董亮强调:“近几年国产仪器发展的确不错,但某些产品设备在耐用性、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与进口品牌仍有一定差距。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莱驰将坚持做好自己,不走低价路线,保持团队上进心,细化各项工作和服务,为客户带去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感谢收购,给予弗尔德中国更大的成长空间。” /strong /span /p p   回顾弗尔德仪器的“成长史”,“收购”一词,似乎陪伴了它的整个生长过程。莱驰加入的第21个年头,也就是2010年,弗尔德收购了专注于筛分技术的Endecotts 2012年,收购马弗炉制造商英国Carbolite及元素分析仪制造商德国Eltra 2013年,收购真空和可控气氛高温炉制造商德国Gero,并与Carbolite品牌整合成Carbolite Gero,也就在同一年,弗尔德将上述品牌进行了大手笔整合,正式宣布成立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Verder Scientific Division)。 /p p   伴随一系列的收购整合,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旗下已经拥有专注于粉碎及研磨技术的莱驰(Retsch)、专注于粒度粒形分析技术的莱驰科技(Retsch Technology)、专注于元素分析技术的埃尔特(Eltra)、专注于马弗炉高温技术的卡博莱特盖罗(Carbolite Gero)等4个旗舰品牌,可提供粉碎仪、研磨仪、筛分仪、粒度粒形分析仪、马弗炉、碳硫/氢氧氮分析仪在内的全系列产品线。 /p p   由于多个仪器品牌的加入,自2015年1月1日起,弗尔德中国分公司的名字从原先的“弗尔德莱驰(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亮强调:“正是由于弗尔德科学仪器事业部的品牌不断壮大,才给了中国分公司更大的挑战和成长机会。” /p p   对于弗尔德集团在科学仪器业务上的收购,董亮认为这恰好反映了集团想要给予用户的“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他举例说:“比如在煤炭分析过程中,客户可以使用Retsch的粉碎机对煤样进行前处理,可以用Retsch的筛分仪进行煤炭的分级,可以使用Carbolite的灰化炉进行灰化,可以使用Eltra的碳硫分析仪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比如在地质冶金领域,客户可以使用Retsch的颚式破碎仪、盘式研磨仪、行星式球磨仪对铁矿石进行粉碎,使用Carbolite马弗炉进行材料的烧结或灰化,也可以使用Eltra的碳硫及氢氧氮分析仪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比如在材料研究领域,客户可以选择Retsch的超能水冷球磨仪Emax对材料纳米研磨或合金制备,使用Retsch Technology粒度粒形分析仪Camsizer分析粉末的粒度分布和形态特征,可以采用Carbolite Gero的管式炉或高温炉对材料进行制备或工艺研究。由此可见,在许多行业和应用领域中,我们都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p p   除此之外,品牌的收购也给中国分公司创造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业绩的机会。董亮感慨:“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我还是很感谢这些收购,让中国分公司的员工都能看到上升空间,让我们感觉公司还能再往上冲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如何实现中国服务本地化?以人为本! /strong /span /p p   弗尔德中国分公司成立于2006年,同年,董亮入职,以中国业务创始人的身份陪伴中国分公司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身为国外仪器公司在华的职业经理人,当被问及有何本地化的经验时,他给出的回答均与人有关。 /p p   董亮很清楚每个品牌的特点和业务方向,如Retsch与Carbolite Gero应主推高端市场,Eltra需培养一支能打“攻坚战”的优秀团队,Retsch Technology要扎扎实实地开拓符合产品特点的应用领域等,但他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员工”,公司要有一支能团结、肯负责、会服务的团队最为重要。公司每年送员工出国培训,让员工学习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也感受到德国总部严谨的工作作风及积极向上的氛围。11年来,一批老员工的稳定与成长,是弗尔德中国发展历程中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也是鼓舞这支团队再创辉煌的动力之一。 /p p   在售后服务方面,董亮也十分重视客户的服务体验。“在反应速度上,我们给自己划了三条‘金线’标准,按照公司现有配置和人员实力,在售后服务上尽可能提升响应速度。即使人不能马上到达现场,我们也希望通过采用视频、Wechat等形式,第一时间解决客户的最主要问题。” /p p   近期,弗尔德中国分公司还将针对客户推出一项“VIP俱乐部计划”:由员工提名重要VIP客户名单,给入选的VIP客户颁发纪念牌,再由弗尔德技术工程师对VIP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提供相应技术咨询和维护服务。弗尔德中国将借此树立一批用户典型,而客户也能享受弗尔德中国提供的一系列免费或增值服务,不失为一个双赢之举。当前,各地的“VIP计划”已陆续开展中,更多详情,敬请期待弗尔德仪器的后续报道。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后记: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016年恰逢弗尔德中国分公司成立10周年,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员工规模逾50,四个办事处,弗尔德中国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业绩、员工、产品线“翻十倍”的快速增长,这一切都是弗尔德中国员工值得骄傲的地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下一个十年的战略方针,董亮给出了更为“接地气”的目标:扩大公司规模,整体业绩再翻番、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多开几个办事处等,让每一个在弗尔德仪器工作的员工,都能看到公司的成长,看到自己的成长,也能实实在在看到自己的钱包“鼓”起来!在此,我们也祝福弗尔德科学仪器中国分公司能够蒸蒸日上,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采访编辑:韦东裕 /strong br/ /p
  • 研究再次证明:较高的咖啡消费水平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p   咖啡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根据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较高的咖啡消费水平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这项在近2万名参与者中进行的观察研究表明:咖啡可以作为我们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p p   该项研究在Seguimiento Universidad de Navarra (SUN)项目框架下进行,旨在评估地中海人群中咖啡消费与健康之间的关联。这是一项长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于1999年开始,在超过22500名西班牙大学毕业生中进行。这项分析包括19 896名SUN项目参与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7.7岁。在进入这项研究时,参与者完成一份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问卷,以收集关于咖啡消费、生活方式和社会人口特征、人体测量数据和此前健康状况的信息。 /p p   研究人员对参试者进行平均为期10年的随访。从研究参试者及其家庭、邮政部门和国家死亡指数中获得了关于死亡率的信息。在10年期间,337名参试者死亡。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至少喝四杯咖啡的参试者比从不或几乎不喝咖啡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64%。每天每增加两杯咖啡,全因死亡率风险降低22%。 /p p   研究人员观察了性别、年龄和地中海饮食习惯是否对基础咖啡消费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影响。他们发现咖啡消费与年龄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在那些45岁以上的人中,每天多喝两杯咖啡与随访期间死亡率降低30%有关。而在年轻的参与者中,这种关联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年龄更大的人群中,咖啡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 /p p   延伸阅读: /p p   两篇发现“每天喝咖啡延长寿命”的论文遭热议,你怎么看? /p p   2017年7月,2篇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证实:每天喝咖啡可以降低过早死亡的风险 并且每天喝三杯咖啡可以降低患癌症、心脏病以及中风的危险。评论文章指出:咖啡的保护作用从生物学上看是合理的。咖啡中的多酚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等相关。 /p p   咖啡喝越多,肝癌风险可能越低 /p p   2017年6月,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一杯咖啡可能会将肝癌的最常见形式——肝细胞性肝癌(HCC)的风险降低五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每日咖啡消耗量越大,HCC的风险越低,喝5杯咖啡HCC风险降低50%。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首席研究作者Oliver Kennedy博士及其同事在BMJ Open中报道了这一发现。 /p
  • 分子POCT机器人来了,卡尤迪推出“闪测” Nano
    近期,卡尤迪对外发布了分子POCT新产品——“闪测” Nano,该产品将分子诊断与AI人工智能相结合,创新“小闪舱”设计,突破了应用场景的限制,打造分子POCT机器人的概念,不仅是为临床诊疗带来了一个智慧工具,更是将分子诊断技术带入消费级场景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使得分子诊断脱离分子实验室成为可能。据悉,卡尤迪在次之前已发布过多款适用不同场景的分子检测产品,如日检测量200+样本的“闪测”Flash10、日检测量达1800+样本的“闪测” Robo等等。“闪测”Nano的发布可以说补齐了卡尤迪分子检测产品从大型中心实验室到医疗机构门急诊,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闪测” Nano&bull 场地小巧、便捷、桌面式,12.5*22*29.8cm、4kg,适配固定电源和移动电源,背包里的PCR实验室,全场景现场即时检测。&bull 操作采检一体化微流控卡盒,试剂预分装,无需前处理,一键上机,实现“样本进-结果出”。&bull 时间最快一款试剂从样品到结果仅需 8 分钟。新型半导体极速变温技术平均升降温速率Nano≥22℃/s,快速酶延伸速度平均30s/kb,可在每个循环约3s内完成100pb特异性基因片段的扩增,高导热薄膜反应腔,实现6分钟完成45个稳定扩增循环。&bull 智能结果智能判读,报告自动上传。智能传感器实时动态监测各模块运行状态,确保高效质控与稳定运行。&bull 安全一体化试剂盒,全集成,全封闭,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和气溶胶污染。&bull Nano Matrix实现多台机器串联,灵活扩展检测通量。&bull 菜单涵盖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血液等传染病及个体化用药、肿瘤等检测领域,支持Open卡盒开放定制。&bull 灵敏度100-500 copies/mL关于卡尤迪:北京卡尤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始终践行“让每一个人都受益于分子诊断”的愿景,具备较高的人才密度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等重点项目,致力于打造真正实现分子诊断POCT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 IKA举行2009德国IKA第二届代理商年会
    IKA中国于09年3月4日在成都海悦酒店举行了为期2天的2009德国IKA(中国)第二届代理商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理商齐聚一堂,共计40多人。 IKA公司中国区域技术总经理Klaus Jacuk先生向中国区代理商介绍了IKA集团在2008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规划。 IKA公司亚太区销售总监谢益才先生介绍IKA中国区的销售情况 IKA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波女士介绍IKA公司2009年市场策略以及市场活动规划 中国区代理商合影 3月5日,前往都江堰参观 自信的笑容 2009年,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IKA集团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 IKA Works Guangzhou 德国 IKA 广州
  • Grabner 资深维修专家Robert Skaka先生亲临人和科仪进行产品培训
    为了带给客户更好的产品体验,2015年6月29日来自奥地利Grabner总部的资深维修专家Mr.Robert Skaka亲自来到人和科仪,对人和负责Grabner产品检测和维修的技术工程师们进行全自动彩屏智能中-近红外汽柴油分析仪 MINISCAN IRXpert、便携式全自动触摸屏闪点测试仪 MiniFlash Touch、全自动微量蒸馏/馏程仪 MINIDIS ADXpert、全自动蒸汽压测试仪 MiniVAP VPXpert等Grabner全系列产品维修和保养的培训! 与此同时,Mr.Robert Skaka 还带来了奥地利Grabner公司总部授权成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为Grabner产品在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独家代理的授权书! 这是Grabner 总部对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出色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的充分认可!也是人和科仪对所有购买Grabner产品客户的郑重承诺!买Grabner产品就找上海人和!! 更多详情欢迎来电咨询:400 820 0117 同时欢迎点击我司网站 www.renhe.net 查询更多产品优惠信息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是添加微信号“renhesci”,加入人和科仪的微信平台,即刻成为人和大家庭中的一员。 现在加入更有好礼相送!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虹漕路39号华鑫科技园区B座四楼(200233) 电话:021-6485 0099 传真:021-6485 7990 公司网址: www.renhe.net E-mail:info@renhesci.com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实验室水平,从提供全球一流品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到为客户度身定制系统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细致和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承诺。主要代理品牌:DRAGONLAB、FUNGILAB、BRUINS、GRABNER、EXAKT、ATAGO、ART、ILMVAC、IKA、MIELE、MEMMERT、KOEHLER、YAMATO、海洋光学、全谱科技等。】
  • IKA 在泰国和土耳其的新建子公司开业运行
    通过在泰国的曼谷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开设子公司,德国IKA 将继续推进其国际化发展,更近一步地实现“更加贴近客户”这一战略目标。IKA将以当地语言向本地实验室提供卓越的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在这两个新地点,我们设有产品展示厅,技术服务中心,应用支持中心以及库存充足的产品和备件仓库。这无疑凸显了我们的本地化优势:本地语言的充分沟通、本地化的解决方案、更快的产品技术交付以及高质量IKA 现场服务。为泰国和土耳其的所有客户近距离提供服务一直是我们的心愿所在。我们在子公司新组建的团队期待与您的合作。IKA 于1985年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子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稳定增长了十年之后,第一家亚洲子公司于1995年在马来西亚成立,为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服务。IKA 集团一直在增长,并持续增长到今天。1998年,在广州设立办事处进而成立中国子公司,目前IKA 中国也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办事处。其后,IKA 在日本和印度开展业务并设立子公司,并先后在巴西、韩国、越南、英国和波兰设立分支机构。如今,IKA 在13个国家共有15家分支机构来确保全球范围内提供优质服务。关于IKA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分析技术、 工业混合分散技术的全球市场引领者。电化学合成仪、磁力搅拌器、顶置式搅拌器、分散均质机、混匀器、恒温摇床、移液器、研磨机、旋转蒸发仪、加热板、恒温循环器、粘度计、量热仪、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 实验室前处理与分析技术的产品线;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分散乳化设备、捏合设备、以及从中试到扩大生产的整套解决方案。IKA 还与全球知名大学和科学家进行着密切的合作, 支持其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 帮助客户获得成功。IKA 成立于1910年,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Staufen,在美国、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巴西、韩国、英国、波兰等国家都设有分公司。
  • 烘箱巨头德国美墨尔特正式进军中国——访德国美墨尔特有限公司全球董事总经理Riefler-Karpa女士
    德国美墨尔特(Memmert)有限公司成立于1933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烘箱制造厂之一。70年来,美墨尔特致力于精确温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产品包括通用烘箱、真空烘箱、灭菌箱、培养箱、低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等。2010年9月11日,德国美墨尔特有限公司的海外第一家分公司——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值其上海新公司成立之际,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采访了德国美墨尔特有限公司全球董事总经理Riefler-Karpa女士,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先银先生全程陪同。 德国美墨尔特有限公司全球董事总经理Riefler-Karpa女士 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先银先生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美墨尔特公司的发展概况?   Riefler-Karpa女士:美墨尔特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于1933年由我的外祖父Willi Memmert先生成立。应慕尼黑红十字会的要求,公司于1947年生产了首台制热灭菌箱,这成为美墨尔特公司在温控技术领域起航的起点。从那时起,公司不断开发新技术并扩大产品线,发展到现在,已历经两代负责人70余载,我作为公司的第三代负责人,于2007年从我父母手中接管该公司。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们开始投资建立新工厂,生产最高端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并且不断调整产品生产线,对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以保证我们能更快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现在,美墨尔特公司已初具规模,在德国拥有两个生产工厂和超过180名的员工,已有数十万计的美墨尔特产品在全球120多个国家使用。   美墨尔特公司的目标是在2015年销售额达到5千万欧元。中国作为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早已被美墨尔特公司关注多年,但其销售额远没有达到美墨尔特所期望的目标,我们期望将来美墨尔特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成长为美墨尔特公司的主要市场。   Instrument: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其在贵公司的战略发展地位是怎样的?   Riefler-Karpa女士:我们之所以选择在中国成立子公司,主要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新公司成立后,我们在这里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上海分公司的成立,会使我们更加接近中国市场,并能够及时了解中国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支持和服务。   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是美墨尔特在德国本土外成立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因此,其在美墨尔特公司的战略发展地位不言而喻。上海分公司的成立,将对美墨尔特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墨尔特产品在中国销售已超过30年,但最初我们只是通过香港的经销商在中国销售,近十几年,我们通过中国本土的经销商直接进行销售 今天,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成立,使我们能够为美墨尔特的经销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并可为美墨尔特用户提供更直接的服务。因此,上海成立分公司的成立,既为美墨尔特的发展带来机会,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Instrument:介绍一下贵公司核心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贵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在哪里?   Riefler-Karpa女士:美墨尔特的核心产品是烘箱、培养箱和恒温恒湿箱。包括实验室用及生产通用的烘箱、培养箱、热空气灭菌箱、真空烘箱、半导体低温培养箱、压缩机低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培养箱、储藏箱、恒温恒湿箱等一系列产品。   目前,美墨尔特主推的产品包括:HPP系列恒温恒湿箱、U系列烘箱、INCO系列二氧化碳培养箱。 HPP系列恒温恒湿箱   HPP恒温恒湿箱非常节能、环保,并且能够精准控制。由于箱体内置玻璃门,可被牢固地密封,所以能有效阻止装载物被污染。此外,该仪器运用了半导体元件加热或制冷系统,并进行了极其稳定的测试,因此,在温度接近周围环境温度时,只需要微量的能量消耗。HPP系列恒温恒湿箱共有3种型号,容积范围从108升到246升。 U系列烘箱   U系列烘箱以实际运用为导向,其编程功能是专门为各种运用而设计。该系列仪器有自然或强制空气循环,分3种级别:基本型、卓越型、完美型,包括9种型号,容积范围从14L到749L。 INCO系列二氧化碳培养箱   除基本型号外,INCO系列二氧化碳培养箱有7种额外可选型号,能帮助用户选择一款完全符合其个人需要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为了避免相关设备交叉污染,该仪器的箱体、通风系统、水盘及感应器都能在160 º C条件下运行4小时进行消毒;并且箱体内部采用六面加热,使箱体内部能够获得一个非常均匀的温度分布。该些列仪器容积范围从108升到246升,温度范围最大到+50 º C。   与其他厂家生产的产品相比,美墨尔特产品具有很多独有特点:采用了自主研发的Peltier半导体制冷/加热技术,与其他制冷/加热技术相比,这种制冷/加热方式更加节能环保,运行时更加安静 箱体采用全不锈钢设计,包括全不锈钢的印花外壳及箱体内部的不锈钢部件,使产品经久耐用 其他的独特技术还有箱体自校正功能、符合GLP管理规范的用户身份识别卡、程序存储及数据存储卡、内置数据存储功能、符合FDA标准要求的软件等。   此外,美墨尔特于1994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并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制、生产和质量控制。   Instrument:培养箱、烘箱等已成为常规实验室设备,其定价也备受仪器用户关注,贵公司的产品市场定位如何?   Riefler-Karpa女士:保证产品的质量是美墨尔特公司一贯保持的宗旨,美墨尔特的市场策略也是“用合理的价格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即我们不会定位低端市场,用户在我们这里会找到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产品。   Instrument:培养箱和烘箱目前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请您谈谈该技术在哪些方面应继续完善?   Riefler-Karpa女士:首先是温控技术。由于美墨尔特与用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美墨尔特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加强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所以在此项技术的应用上,美墨尔特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其次,随着仪器越来越多在更加复杂条件下应用,用来记录实验过程的文本记录也变得尤为重要。美墨尔特很早就将记录储存器整合到仪器内部,能很方便地长时记录实验过程,避免他人恶意操作,而其他厂商还要单独配置。   另外,环保节能也是仪器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将比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急需能源,因此,开发出高科技的节能产品才能有助于中国用户在能源方面实现节约。   Instrument:贵公司在产品研发、制造等方面的投入体情况是怎样的?   Riefler-Karpa女士:为了保证美墨尔特产品的质量及在技术上实现不断创新,公司在研发、制造等各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如率先选用环保材料 建立全自动机械加工中心 引入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 投资技术先进的产品线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以上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   此外,公司在其他方面较大投入是员工培训。通过不断培训,使新员工能够面对各种挑战,并能专注于新技术的研发。例如,我们最先引入的Peltier技术,就是由我们一位具有高度进取心的员工提出的。  Instrument:美墨尔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是怎样的?   Riefler-Karpa女士:美墨尔特在中国市场上,是与所有经销商一道,共同开发中国市场。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成立,将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向中国经销商和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快捷的服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与中国经销商合作时,一贯奉行“包容”与“尊重”的合作准则,这是我们与经销商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接近客户并满足客户的要求”是我们的服务宗旨,也是我们建立上海分公司的目的所在。“服务”是一项具有决定性的市场营销工具。之前,我们一直培训我们的经销商服务工程师要向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的服务。现在我们将拥有自己的售后服务工程师,不仅可对经销商提供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还可向我们的用户提供直接服务。   Instrument:贵公司的发展理念是什么?请谈一下美墨尔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愿景?   Riefler-Karpa女士:美墨尔特公司的发展理念就是:可靠、高品质、诚信、创新。   对于公司产品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产品能满足用户需求,使所有用户收益。对于公司整体而言,我们的目标是不仅在中国,要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温控领域的领导者。   上海公司是我们成立的的第一个德国本土之外的子公司,所以我们要获得足够的经验才能继续扩张,并且,我们是否在中国建厂还要视中国的市场需求而定。当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好与中国客户之间的关系,服务好现有的中国客户,下一步计划将在两三年之后确定。 美墨尔特高层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后记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人民的性格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特点,而德国人的性格被世界所公认是“严谨与认真”, 这也就决定了大部分德国企业的特点——认真严谨与追求高品质。作为一家传承多年的家族企业,这些品质在美墨尔特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在与Riefler-Karpa女士交谈过程中,她多次提到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以品质赢得客户的青睐,这也是其公司的发展理念。或许正是凭借这样的理念,才使这家家族企业多年来得以持续发展。   现在,这家家族企业将战略重点瞄准中国,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并欲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占领中国市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美墨尔特在中国仪器市场上大放异彩。   采访编辑:周如久   附录:   德国美墨尔特有限公司:http://www.memmert.com   美墨尔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http://memmert.instrument.com.cn
  • 两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拿到中国“绿卡”
    p   近日,一位外国科学家走进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市出入境管理局、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华东理工大学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p p   他就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 费林加。预计本月,他将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 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92310ad3-0823-42d0-baf6-8dd43544ca20.jpg" title=" 64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伯纳德· 费林加 /strong /p p   2016年,费林加因“设计并合成分子机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今年10月,他出任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每年来沪工作,带领华东理工团队研发新材料。“我们在研发光刺激响应性材料,它像眼睛一样,能对光的变化作出性能响应。”费林加告诉记者,“我们还在研发自修复材料,希望它像人体组织那样,能自我修复。”这些智能材料在医疗、电子、节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32521ab9-0f62-4835-9c0f-8205be1eb92c.jpg" title=" 64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 维特里希 /strong /p p   作为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特里希正在带领上科大课题组,利用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这种原创性研究,有望催生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新药。 /p p   据了解,外籍科学家过去在中国工作,通常要在签证规定时间内离开中国,或在签证到期前重新申请,此外,在出行、购房、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不便。今年,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启用。持有这一证件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很多事务上享有“国民待遇”。而根据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十条”,截至目前,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为3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了永久居留推荐函。其中,就包括费林加、维特里希。 /p p   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亟需引进一批高峰人才,并营造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带领团队开展前沿科技研究。 /p p   谈及上海政府部门的服务,费林加用了“Fantastic”(好极了)一词,因为从体检到办理永久居留手续,他都走了“绿色通道”——相关部门简化流程,收到预约后很快安排,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p p   令他同样感到“Fantastic”的是,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得到了“张江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资助,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徐汇区政府、华东理工大学将联合出资,为他定制实验室,推动智能材料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世界顶级实验室,在做出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并吸引全球知名科学家加入我们团队。”费林加说。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