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二硫代环

仪器信息网二硫代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二硫代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二硫代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二硫代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二硫代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二硫代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二硫代环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硫代环相关的资讯

  • 美国环保局确定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的替代品
    2013年9月24日,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根据环境设计(DfE)项目颁布了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替代物的报告草案。该机构称,六溴环十二烷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特性。   DfE替代物评估报告确定了两种可行的用于聚苯乙烯建筑保温的HBCD替代物,以及一个目前预计不可行的替代物质列表。EPA在报道中称,其中一种物质,丁二烯-苯乙烯溴化共聚物(butadiene styrene brominated copolymer)预计比六溴环十二烷安全,目前在美国已经处于商业化生产中。   尽管EPA继续支持急需改革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该机构目前正采取措施解决公众关注的某些阻燃化学品的问题,包括向企业公开公司各种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定选择更安全的化学品。   今年三月,该机构根据TSCA工作计划决定对20种阻燃剂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六溴环十二烷在内的其中四种,都是“全面风险评估”的对象。EPA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展评估,并预计于2014年将风险评估草案向公众公布,并接受同行评议。
  • 越来越多基于二代测序的肿瘤治疗项目产生的数据在ASCO上发布
    GenomeWeb芝加哥讯 本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会议中展示的研究项目包括了来自于部分研究项目的大量数据,这些研究项目均使用了二代测序技术来指导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正如之前科学界已报道的那样,NGS panel及更广泛的测序方法可以在很多情况下的少部分(有时是多数)患者中鉴别出与肿瘤有关的基因变异,而这些鉴别出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可能接受基因治疗。进行展示的某几个研究项目还通过NGS数据发现了部分具有可操作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确实地接受了针对这些突变的治疗,很多患者均从这种靶向治疗中受益。 这些数据对于确立NGS相关疗法的临床效用至关重要,对于未对于未来进一步对比基因型疗法与非基因型疗法的实验有重大意义。同时,来自于采用了该方法的开创性研究项目的数据也揭示了这种方法对于病患照顾的影响及产生的效果。本周会议中展示的一项研究是由Sarah Cannon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的,该研究记录了靶向NGS的结果,这些实验是SCRI发起的根据患者的基因数据将癌症患者与临床试验进行匹配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研究所共接待了1040名患者,其中936名患者有足以用于测序的肿瘤组织,对这些样品使用了覆盖35种癌症相关基因的靶向热点panel进行了测序。在420名患者中并未发现至少一种突变,即半数患者,而研究团队在100名患者中发现了可操作突变。总的来说,这一患者群体在12天中即在临床医师面前表现出进展。另外,还有206名患者也参与到临床试验中,占了已测序患者的22%,不过超过半数的患者并未通过测序检测到任何突变,还有另外6%的患者被视为具有&ldquo 无法操作&rdquo 的突变。 50名具有可操作突变的患者参与到了特别针对某一个突变的实验中,这一突变是由这一组患者的NGS分析得到的。而另外53名患者则进行了非特异性针对他们的癌症驱动突变的实验。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Todd Bauer告知&ldquo 临床测序新闻&rdquo ,若对于基于NGS的癌症治疗,普遍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方法是否可以鉴别突变,这些突变是否是可操作的,患者是否可利用这些发现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是否对患者有效,那么SCRI的研究给出的答案则分别是:&ldquo 是的,是的,是的,很难说。&rdquo &ldquo 如果把问题分开来讲,例如,对于PIK3突变,我们发现了90名患者,但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继续进行了实验。&rdquo Bauer说。&ldquo 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唔,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太快,没有接受任何其他治疗。有些患者则需要接受监控,以确定他们是否完成了辅药治疗或在治疗中是否表现稳定。&rdquo 研究人员在会议的海报上分享了部分数据,追踪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接受了针对自身基因突变的治疗的患者与那些未接受的进行了对比。&ldquo 让我们再看一看PIK3,&rdquo Bauer说,&ldquo 海报上显示了两条柱形图,一条紫色一条绿色。紫色柱形图是指接受了相匹配治疗的患者,而绿色是指接受不匹配治疗的,这些柱形图的长度则是研究的平均周数。&rdquo 对具有PIK3突变的患者,不同组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时间长短上仅表现出很小的差别,接受基因定向药剂的临床治疗的患者平均会进行12周治疗,而接受非定向治疗的患者则会进行11.5周治疗。 对于其他突变,例如KRAS,SCRI实验得到的区别则略大一些&mdash &mdash 基因型定向治疗为12周,而非定向治疗则为8周。而在有BRAF突变的患者中,进行了基因型定向治疗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9.5周,相比而言服用非定向药物的患者则只有10周。&ldquo 不过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rdquo Bauer说。&ldquo 值得警惕的是,我的治疗中多个阶段均为晚期患者,而这些患者无法检测其活力。如果以另外的基因突变为例,例如FGFR突变,情况正好颠倒过来。&rdquo 在这一类突变中,患者群体的数据显示有两名拥有FGFR突变的患者在基因型定向治疗中病情得到了改善,而另一位FGFR突变患者则在非定向治疗中&ldquo 明显好转,&rdquo Bauer说。对于未来,Bauer说他的团体计划继续追踪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也会包含在他们的研究项目中,并且还会包含患者可能从别处接受的测序结果的分析,而不仅仅是SCRI提供的35个基因的panel。 其他研究 在会议所展示的另一份海报中,来自多伦多Princess Margaret癌症中心的一个团队展示了他们从结肠癌患者的分子基因图谱得到的研究结果,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检测23个基因中279种突变的Sequenom panel测序以及覆盖48个基因的Illumina TruSeq cancer panel测序。据研究人员在会议上对CSN所述,团队最开始是使用Sequenom panel来分析患者的分子基因图谱,不过后来又转而仅使用Illumina MiSeq上的TruSeq panel来进行研究。在他们的海报中,研究人员汇报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参与研究的190名患者。在由Sequenom panel分析的153名患者中,55%的患者具有至少一种癌症突变,而在MiSeq分析中37名参与实验的患者中89%均发现了突变。KRAS突变最为常见,存在于35%的患者中。其他的突变如BRAF、NRAS、PIK3CA、CTNNB1、ERBB2以及EGFR突变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突变均仅通过MiSeq panel检测得到。 对于测序结果对患者治疗方案及最终疗效的影响,研究团队到目前为止仅获得了有限的数据。会议上,主要作者Joanne Wing-Yan Chiu告知CSN,迄今为止,在Princess Margaret研究中心接受分子分析的大约240名患者中,仅有大概10位参与到了相应的定向治疗实验中。而在另一份会议摘要中,来自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分享了他们得自500名晚期癌症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均参与到了一项IRB批准的一期临床治疗中,这一项目是在研究中心的临床癌症疗法部门进行的。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MD Anderson使用了覆盖46个基因的Ion Torrent AmpliSeq panel对保存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团队的汇报,在分析的500名患者中,共有293名患者拥有至少一种可检测到的突变。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38%)、KRAS(11%)以及PIK3CA(10%)。根据该团队的研究成果,&ldquo 将患者对应到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中这一方法已经起步了。&rdquo 另一项研究则提供来自于一系列肿瘤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均为这些研究均为使用Foundation Medicine的FoundationOne癌症测序panel对患者进行分析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研究项目检测了医师基于FoundationOne测序结果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同时也监测了这些改变对患者存活率的影响。 根据展示结果,FoundationOne测试结果使得128名患者中有26名患者的医师改变了原本建议的治疗方案,而有69名患者的医师则依然按照原方案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并未根据测序结果而改变。另外33名患者则根据医师的处方没有接受治疗,无论是测试前还是测试后。 根据作者描述,&ldquo 对存活率分析以及研究结果与肿瘤基因图谱间的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搜集正在进行中。&rdquo 在一项NGS定向治疗的追溯研究中,来自大量社区肿瘤学实验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在632名接受NGS测试的患者中,360名患者具有可操作的突变。在对这些病例中大概300例进行追溯时,研究团队发现在34%的患者中突变测试结果均指导了治疗方案。 会议上一份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记录了对Ion Torrent AmpliSeq测试结果的追踪,以及额外的DNA及RNA测序。这些实验均是在2012至2014年期间召募的65名患有不同晚期癌症的患者中进行的,其中56名成功地进行了测序。 在该研究项目中,AmpliSeq panel仅在40%的病例中检测到了可操作靶点,而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则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靶向通路的信息,在70%的病例中提供了&ldquo 很大的信息量&rdquo 。根据研究人员的报道,在30名患者中21名的测序结果为可操作的,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可查看。根据作者描述,8名患者接受了基于他们基因型的治疗,其中6名从这种基因型定向治疗中得到了临床改善。 虽然研究团队写道&ldquo 为确定这种技术的实用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dquo ,他们仍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即相比定向测序panel,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及额外的临床可操作的数据。
  • 第二代测序技术(NGS)推动个性化肿瘤学发展
    目前,肿瘤学已经上升到基因组分析的前沿,它可以被用于识别驱动突变和其他标记, 临床医生也可以借此设计疗法,监测病人的反应,而突变和标记可以通过NGS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一个生成gigabases数据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显现出来。   何为NGS?它面临着哪些问题?   NGS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平台,虽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迅速获得认可,但就管理和实践层面,仍面临着许多障碍要跨越,包括相关规定,临床方针(ASCO NCCN等)方面的合并,报销,以及医生和病人对它的认知问题。   因此,如果个性化肿瘤学的潜力被意识到,NGS技术被诊所完全接受,利益相关团体就必须建立一个共同承诺,最近在山景城举行的个性化医疗世界会议上,部分发言人提出了此观点。   发言人之一John Leite是Illumina公司肿瘤市场开发和产品管理副总裁。Leite博士强调:需要同所有肿瘤团体的利益相关者达成一些共识,如什么样的产品最符合市场需求,开发这些临床应用产品所需的资料支持,以及医生和病人的诉求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监管机构,宣传组,购买者和科学家。   &ldquo 对许多利益相关者而言,要他们采用NGS的解决方案,就需要临床数据来证明这些方案的价值,&rdquo Leite博士补充说。 &ldquo 如果要评估病人治疗结果的改变,临床试验将是最优的临床数据的生成机制。&rdquo   何为液体活检?为何要选择液体活检?   Mark Erlander博士说:&ldquo 一个成长中的肿瘤会不断释放坏死的细胞,喷洒它的基因物质,它们会进入血液和尿液,因而 我们使用精密癌症患者监控平台(PCM),即利用尿液进行非侵入式的癌症检测,监测式的液体活检。&rdquo   &ldquo DNA正在极度退化中。中等长度的DNA在等离子体中约为145 - 150 bp,在尿液中约为75 &ndash 100bp。 即便你拥有DNA样本序列是支离破碎的也没有关系,只要它还存在,就可以通过NGS进行检测。 我们的突变等位基因浓缩技术可抑制野生型等位基因的放大,从而致使突变序列扩增,把绝大多数的野生型基因变成完全的突变序列。&rdquo   驱动突变可预测患者是否会对特定的治疗做出反应。Erlander博士提到:&ldquo 我们关注疾病的第四阶段的,因为这阶段是分子靶向药物首次进行大规模人群实验,这也是对病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 &rdquo 变异监测可以确定病人实际的反应。   在在一个前瞻性双盲实验中,PCM从组织细胞疾病患者身上探测到了BRAFV600E突变,收集到的数据包括测对BRAF抑制剂和抗治疗突变的反应。当细胞组织切片的肿瘤含量低并含有高基质污染的时候,通常检测较为困难,此时液体活检的潜力也就凸显出来了。   为什么ctDNA如此火热?   Erlander博士认为,循环肿瘤DNA(ctDNA)成为长期研究的热点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ctDNA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测试被检测。 二是癌症的复杂多变性,癌症细胞会不断增殖克隆,但有一个问题,当血液尿液提供的扫描影响显示癌症患者已经开始扩散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种活检?   Erlander博士还表示:&ldquo 最近,Illumina公司的解决方案被应用于肿瘤学ctDNA分析领域,十分令人兴奋。循环肿瘤DNA(ctDNA),除了可以作为分子标志物以外,重复进行ctDNA试验还可以用于检测治疗效果,阐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循环肿瘤DNA为诊断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从而弥补了组织缺少的不足。ctDNA分析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很高,足以进行肿瘤负荷的监测,包括微小残留病灶和抵抗性产生机制的鉴定,监测新生的疾病和新抗治疗突变。&rdquo   赛默飞世尔肿瘤学业务副总裁、总经理Mike Nolan表示,他们的公司负责分销Cynvenio Biosystems公司的用于血流中肿瘤标志物基因组分析的液态切片(LiquidBiopsy)。他认为赛默飞的Ion Torrent测序平台可补充PGM工作流程,仅用一小管血液便可分析游离DNA和血液循环肿瘤细胞,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个基因组样品数据的解决方案。   免疫组库测序技术  适应生物技术血液学产品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Tom Willis博士说:&ldquo 我们免疫组库测序技术NGS平台能够适用于所有的T 细胞和B细胞癌症,不管包含什么样的致瘤突变。该平台覆盖面很广泛,因为它针对的是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受体,而不是癌症突变本身。&rdquo   免疫组库测序(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IR-SEQ))是以 T/B 淋巴细胞为研究目标,以多重PCR或5&rsquo RACE技术目的扩增决定B细胞受体(BCR)或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的互补决定区(CDR区),再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评估免疫系统的多样性,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   &ldquo 我们依赖于免疫细胞,包括致癌的免疫细胞,这些所谓的免疫细胞受体序列对每个正常T细胞或B细胞而言本质上是独特的,&rdquo Tom Willis继续说道, &ldquo 肿瘤由T细胞或B细胞的克隆扩张组成,并且很有可能在你排列材料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癌细胞的超高频克隆。&rdquo   ClonoSIGHT是实验室开发的监控最小残余疾病(MRD)的测试程序,一个预处理样品,典型的病理学实验室标本,通常用于识别超高频克隆的序列,然后用那些序列数据是来跟踪治疗后的低频克隆,探测血液或骨髓中的MRD。   Tom Willis博士指出:&ldquo 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是这些序列的独特性,经鉴定它们长约100 bp,因此,即使新的突变出现,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这个方法也能很快识别新的序列并且跟踪它。&rdquo   重点癌症中心和制药公司用ClonoSIGHT进行临床试验。 &ldquo 它显然要比流式细胞术更敏感,它可以用于更多种类的标本,&rdquo Tom Willis补充道。   关于Adaptive收购Sequenta   最近Adaptive公司收购Sequenta让整个行业很兴奋。合并后公司表示,此举预计将加速新型免疫测序产品的使用,进一步发展对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Adaptive和Sequenta两家公司,均在免疫研究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两家公司进行的检测都不需要长期支付昂贵的检测费用,也无需保险公司支付数百美元的保险费。从长远来看,两家合并后能惠及数百万计的传染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肿瘤患者。两公司的技术服务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大数据管理的优势   NGS的特点之一是大数据的生成,大数据是一个流行词,指的是大型、复杂的,难处理的数据组。 NGS和大数据齐头并进,传统的基因组学计算设施已经跟不上pb级别的序列数据。基因大数据   GenoLogics的CEO Michael Ball说:&ldquo 清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一种确保实验室高效顺畅运行的基础设施, NGS的样品制备过程非常复杂,引入NGS到临床实验室带来的重要挑战包括会议监管需求CLIA,CAP和美国的HIPAA和国际ISO, LIMS通过工作流的强制执行,阳性样品的跟踪和数据安全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它告诉你病人样本的一切信息&mdash &mdash 从它进入实验室开始它发生了什么,它是如何处理的。 LIMS还可以确保样品绝不会和实验室的其他任何东西混合。&rdquo   Ball称:&ldquo 我们还可以把我们软件中的每个步骤都实现虚拟自动化。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搬运液体的机器人取缔人工交涉,从而减少潜在错误。我们的独特功能之一是构建同时满足研究和临床需求的软件系统,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事实上几乎NGS的临床实验都包含研究的部分,并且跟踪需求是非常困难的。&rdquo 例如,研究和临床环境分别强调的是灵活性和法规遵从性。   &ldquo NGS大数据的一部分问题是组织管理,确保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并且知道关于样本的所有细节&mdash &mdash 每个序文件,每个序列分析,&rdquo Ball继续说,&ldquo 显然我们的LIMS软件提供了这样的接口让你知悉一切的进展。一些客户要求我们的LIMS实现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可伸缩的方式来增加存储容量。 在云中,很容易便可访问到大量的计算资源。&rdquo   Willis博士对Adaptive的临床做了描述,对大数据战略做了研究,结果如下:&ldquo 大数据在免疫组库测序临床方面的问题已经在我们的软件管道中解决了。 我们构建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患者样本在生成和处理序列数据的过程中去到任何地方,针对医生MRD形式的报告进行强有力的临床回答。&rdquo   &ldquo 我们的免疫组库测序分析仪是一种强大而直观的云计算软件,使他们能够以多样的方式访问、处理以及分享他们的原始大数据。&rdquo   Mike Pellini医学博士,基础医学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他的公司利用的是FoundationCore,一个包含35000多名病人的病例的标准化综合资料的数据库。大数据把细胞按照FoundationOne和FoundationOne血红素综合基因组分析NGS测试来分类,然后检测病人的实体肿瘤和血癌的分子驱动。   公司的互动癌症探测门户ICE2,旨在使医生能够利用基础医学测试来提高病人护理的效率,从而加强全面基因组分析的实用性, ICE2利用FoundationCore在 PatientMatch&trade 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增加了测试的可控诉情形。 使用PatientMatch,医生可以联系其他用相似的基因/肿瘤资料来治疗患者的医生一同分享治疗方法和结果信息。   商业伙伴关系   Mike Nolan表示,癌症是一个劲敌,然而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可以共同进步,我们可以开发更好的解决方案,加快他们运送到社区的速度,包括患者、护理提供者和研究人员,NGS计划的力量是很明显的,离子激流技术生成的成千上万的结果都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与葛兰素史克和辉瑞的合作将推动NGS肿瘤学测试通过监管当局向前发展,进入本地交付医疗网络,大约80%的癌症患者在那里进行治疗。第一个测试将在我们的离子PGM DX平台上开发使用离子AmpliSeq放大技术,它将合并我们从Oncomine研究小组选定的内容,其中包括超过100个癌症基因的同步检测单核苷酸变异,插入或缺失,拷贝数变异,和基因融合。   参考阅读:NGS Propels Personalized Oncology
  • Nature|国产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肿瘤获完全缓解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发展迅速,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FDA也先后批准了数个CAR-T疗法上市。然而,CAR-T的局限性也非常突出,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昂、制备周期较长,而且还存在潜在安全性问题。目前的CAR-T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病毒载体尤其值得关注,慢病毒载体的随机插入可能会导致潜在的致癌风险。此外,机体对病毒递送的DNA的特异性反应会阻碍CAR的表达,而且,病毒的制备本身会产生高成本。目前,有研究采用转座子系统和mRNA转导的策略,来构建非病毒载体的CAR-T细胞,但依然存在随机整合和CAR表达低效的问题。因此,如果能使用非病毒载体实现高效的、定点插入的CAR-T细胞制备,将是CAR-T细胞疗法的重大突破。2022年8月31日,邦耀生物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on-viral, specifically 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 in B-NHL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非病毒、基因特异性靶向的 CAR-T 细胞,并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证实该 CAR-T 细胞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中使用了邦耀生物搭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平台——Quikin CART® 。该平台可在不使用病毒载体的情况下,通过一步制备获得基因组定点整合的CAR-T细胞产品,具有成本低、制备时间短、工艺简单、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等优点。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个在 Nature 期刊发表的CAR-T研究成果,既代表邦耀生物在CAR-T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也意味着邦耀生物已成功迈向基因和细胞治疗的国际第一梯队。2020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全球首个“PD-1敲除非病毒定点整合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该产品体现出了出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首例接受治疗的患者至今已疾病完全缓解(CR)超过2年。Quikin CART® 全新升级,更加快速高效传统CAR-T产品的制备主要通过病毒载体来实现,这会带来如下几个问题:一、由于病毒采用随机插入的方式将CAR序列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可能会改变正常基因的表达,因此存在潜在的致瘤风险,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制备获得的CAR-T产品均一性很低;二、从生产工艺来看,传统CAR-T产品的制备时间都比较长,目前上市的几款CAR-T产品制备时间约为15-28天,这极大增加了患者等待用药的时间,也意味着这样的CAR-T产品无法用于肿瘤进展非常快的患者;三、极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从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几款CAR-T产品来看,均定价在37.3-47.5万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为256-326万元。2021年在中国批准的首款CAR-T产品奕凯达顶尖120万元人民币,创造了国产药的定价纪录。相较而言,Quikin CART® 可以有效解决使用病毒载体带来的这几大难题,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定点整合可以让每个CAR序列都精确地插入到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能避免随机插入导致的致瘤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了CAR-T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需一步制备,即可同时实现CAR的持续性表达和T细胞内源基因的调控,大大缩短了整个CAR-T产品的制备时间,得以让更多患者受益。另外,使用非病毒生产工艺还可以极大减少因使用病毒载体带来的高昂成本。打破复发难治枷锁,为更多患者点燃希望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淋巴瘤80%-90%,虽然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疾病得到缓解,但之后往往出现复发。尽管已有CAR-T产品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可是总体疗效依然有限。PD-1/PD-L1信号通路是抑制T细胞功能的重要免疫检查点,有不少研究报道了PD-1敲除可有效增强CAR-T细胞的功能。因此,邦耀生物利用Quikin CART® 平台开发了靶向CD19的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产品(BRL-201)。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1BB和CD3ζ的抗CD19 CAR序列(命名为19bbz)。然后将其选择性靶向基因组中的安全位点AAVS1,检测结果显示CAR序列在AAVS1位点的平均整合效率为10%,最高达19.8%。在临床前研究中,相比于慢病毒感染和结合基因编辑技术敲除PD-1的CAR-T细胞,BRL-201无论在PD-L1高表达还是低表达的肿瘤细胞中,都显现出更强、更持久的杀伤效果,小鼠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机制研究表明,Quikin CART® 技术本身能显著提高记忆性T细胞的比例,且PD-1表达下调可以有效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在开展的BRL-201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试验中,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未观察到CAR-T相关的神经毒性和2级以上细胞因子风暴,证明了BRL-201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根据检测结果显示,CAR-T细胞回输后能在患者体内快速扩增并持续较长时间,接受治疗后87.5%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CR)的效果,所有患者均对治疗响应,客观缓解率(ORR)为100%。迄今,接受该CAR-T疗法的患者无癌生存期最长已超过2年,目前仍处于疾病完全缓解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针对PD-L1高表达肿瘤患者的治疗,还是在CAR-T细胞回输剂量和阳性率较低的条件下,BRL-201均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证明了其具有强大的肿瘤杀伤能力。BRL-201在临床上体现了出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Justin Eyquem 教授和 Nature 资深编辑 Victoria Aranda 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成果:全面系统的临床前研究,成功开发了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疗法,并报道了首个PD-1下调定点整合型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了高比例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且未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一令人鼓舞的结果显示出这种CAR-T疗法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同时也证明了非病毒定点整合T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这一技术创新为未来更多基因靶向修饰CAR-T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40-y
  • 新污染物前沿合作系列(二)| 新型卤代多环芳烃(HPAHs)人体内暴露与健康效应关联性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庆华研究员课题组李英明研究员等人,与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合作开发人体血清中卤代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母体(PAHs)及卤代多环芳烃的人体内暴露与健康研究中并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相关暴露人群血清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水平、性别差异、累积趋势和健康风险。研究成果以“Parent and Haloge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erum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 Workers: Levels, Sex Differences, Accumulation Trends, and Risks”为题,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JCR 1区,影响因子11.4)(DOI: 10.1021/acs.est.2c03099)。背景介绍多环芳烃 (PAHs)是一类众所周知且普遍存在的致癌物。伴随着燃料的燃烧过程,会产生一类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卤代多环芳烃 (HPAHs)。HPAHs是PAHs母环上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包括氯代多环芳烃和溴代多环芳烃。相较于母体PAHs, HPAHs具有更强的持久性、毒性和生物累积性,而目前其在人体的内暴露水平和潜在的健康风险间的关联尚不清晰。燃煤电厂相关人员对于PAHs和HPAHs具有较高的暴露风险,其内暴露水平以及与健康指标的关联亟待研究(图1)。图1 燃煤电厂相关人员血清中HPAHs内暴露水平和体内累积及其与健康指标的关联研究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岛津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MS-TQ8050 NX),建立了血清中16种多环芳烃和23种卤代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果发现超过80%的血清样本中均可检测到12种PAHs和8种氯代PAHs,以三环PAHs和一氯代HPAHs为主。燃煤电厂相关人员的血清HPAH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图2),PAHs和HPAHs血清浓度随年龄和职业暴露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其在人体内的持续累积(图3)。图2 对照组和暴露组中男性与女性PAHs及HPAHs的血清浓度对比(a)和BaPeq(b)对比(C:对照组,E:暴露组;*: p 3 全部参与者(a, d)、男性(b, e)和女性(c, f)的∑12PAHs和∑8HPAHs血清浓度与年龄和职业暴露时间(年)的相关性此外,尽管男性和女性受试者的HPAHs血清浓度差异不显著,但HPAHs各单体与各项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呈现出性别差异。男性的HPAHs各单体血清水平虽与肝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3-氯菲(3-ClPhe)、9-氯菲(9-ClPhe)和7-氯苯并[a]蒽(7-ClBaA)与高血压和肺功能减退呈正相关(p 参考文献:[1] Zhao, C, et al. Ultra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39 parent and emerging haloge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human serum. Analytical Methods. 2022, 14, (14), 1430-1438.[2] Zhao, C, et al.Parent and Haloge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erum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 Workers: Levels, Sex Differences, Accumulation Trends, and Risk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56, (17), 12431–12439.
  • 程京院士:清华正研发一代和二代测序仪器
    日前,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前沿论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以《转化:从疾病诊治到健康维护》为题,进行大会报告。   基因测序的应用   报告的开始,程院士就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就是能对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等进行高通量、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微检测器件,包括微流控芯片和微阵列芯片两大类。生物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疾病预测、疾病预防、个性化治疗、药物开发、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农业育种等。现在,我国现在已能独立自主研发微阵列芯片全线配套仪器。他详细介绍了基因表达谱芯片应用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通过对60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芯片筛选,就可以大数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三阴性、腔面A和腔面B型。   目前,在清华大学正进行一代和二代测序仪器的研发。现在,二代测序仪在测序领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为什么还要做一代测序仪?因为一代测序仪应用肿瘤方面研究仍是经典之选,但是缺点还需要手工操作比较多,新仪器研发希望能实现全自动化。程院士表示这些仪器今年将全部投放市场。目前,中美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其技术核心无一例外都是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   博奥生物建立了中国最全的用于做生物技术、疾病相关的研究与服务平台,可以获得从DNA,RNA,蛋白质层面获得大量数据。要将各层次纵横交叉、融会贯通就需要大数据研究人员,既懂生物又懂医学,很好地进行拉网式分析。   最近几年,程院士走访了宁夏、新疆等地,令他吃惊的是,原本以为是比较落后的地区,早已推广医疗大数据的临床研究。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口腔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宁夏医科总医院以及博奥生物针对我国唇腭裂疾病进行基因研究,该研究近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受。这是首次在国际期刊发布中国唇腭裂基因研究。该研究有助于在生育时期预测胎儿患病风险,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转化医学该如何进行   程院士向大家解释了何为转化医学,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应该符合&ldquo 大学研究--工业--政府--临床&rdquo 这样的过程。基因数据的获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章的发表,转化到临床应用非常重要。国外的转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在临床方面提供样品提出问题以及相关信息提供给学术机构进行科研研究,还需要工业的参与做成产品才能完成申报。政府介入进行监管,比如获得药监局批准,药监局制定物价,社保局纳入报销等等,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临床应用。   接下来程院士为大家举例三个临床转化在不同领域的案例:   案例1.重度耳聋防治   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数达8500万,其中听力障碍人士占24%,但仅有1&permil 的患者得到救治,如果全部救治得花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去年全国医疗费用总和的两倍,因此要走防治的路线,定制聋人基因检测芯片。   首先在大学中开展研究:中国耳聋人群遗传因素致聋比例为55%,针对先天性耳聋、药物致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4个基因(GJ82、GJ83、12S rRNA和PDS)中的9个突变位点覆盖我国80%的遗传学耳聋。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了包含这9个位点的检测芯片。   接着进行工业制作:通过博奥进行芯片优化,制做成品,进行申报,于2009年获得医疗器械证书将能。产品化的芯片能快速、低成本地进行基因检测。   受到政府重视:北京市对两万多聋人免费进行检测,20岁以下的患者中,超40%的人致病原因都是基因突变。北京市在全国率先为新生儿免费筛查耳聋基因。成都地区,目前已经确定父母双方凡一方具有成都市户口的出生新生儿,纳入政府免费耳聋基因筛查,并形成常态化,大于每年10约人的检测量。截至去年,全国完成80万例新生儿筛查,预期今年过百万。   最后就是将产品应用到临床:通过分析2012年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所得到的数据发现,耳聋基因筛查可用较少成本和投入,获得较好效果。对2012年20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进行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显示,筛查投入约1亿元,可避免损失1971.27个健康寿命年,可多挽救19928.34个劳动年,可为社会减少经济损失9.4亿元。如不筛查,挽救一个劳动年需付出5.45万元,而筛查只需支付0.48万元。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筛查效益成本比率为7.27:1,即投入1元,可获得7.27元的效益。说明耳聋基因筛查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案例2.按需定制芯片   清华大学就根据医院的要求开发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能同时快速检测17种分枝杆菌,分离株或者痰样本均可检测。2009年获欧盟CE认证,2010年获国家医疗器械证。   博奥生物还与国内多个顶级三甲医院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肾癌、膀胱癌在内的10个肿瘤血浆miRNA标志物的开发工作。本检测项目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和高危人群血浆miRNA谱表达,预测肿瘤风险,该检测具有非侵入性、可动态监控的优点。该项目作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及推广应用》子课题,正在建立个体化医学检测miRNA检测技术LDT指南,并在试点单位试行和修订完善。   案例3.中医西释防未病   在全国有1.1亿糖尿病人,患病人数快速攀升,其实内因(基因)的影响占只20~30%,而外因(环境)的影响占70~80%,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与遗传因素互相作用。程院士提出&ldquo 内因可检测,外因可改变!&rdquo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将人划分为9种体质:平和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过敏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根据统计显示后五种体质的人群易患糖尿病。于是,程院士提出利用血液检测将人群分类中医根据个人体质提出不同调理方案,再针对每种体质人群制作调理饮品。如此一来以中医为主导,结合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充分发挥中医在体质分类、未病预测和亚健康调理方面的独特作用,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大幅降低重大疾病诊治的开销。   报告的最后程院士总结到,大数据的管理应以个人为中心,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状况,定制最优的治疗方案,推荐适合的生活方式。为了有效及时进行健康管理,家庭穿戴式设备是不可少的,数据的管理、存储、分析以及相关的云计算也是少不了的,还有就是与大型医院的互动,建立有效联系也是不可或缺的。
  • 牛津仪器启动二硫化钼生长工艺研究 或将推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开发
    据报道,2016年7月4日,英国牛津仪器公司利用其纳米实验室纳米级生长系统,启动了二硫化钼生长工艺研究。  单层硫化钼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发光二级光、光伏电池、光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等,而多层二硫化钼是一种非直接带隙半导体,有望用于未来的数字电子技术。  牛津仪器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化学气相淀积工艺进行了优化,开发了纳米实验室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处理广泛领域的液态/固态/金属-有机材料,适用于二维材料生长。该系统能够提供在蓝宝石、原子层淀积铝(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各种衬底上生长的能力,也能够淀积硫化钨、二硫化钼等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  该工艺的开发及其已经经过验证的成果极度令人振奋,因为纳米实验室等离子处理系统的二维材料处理能力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拉曼分析表明了单层材料的高品质,原子力显微镜表明了薄膜的平滑和一致性。该公司期待二维材料生长工艺的开发,将推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开发。
  • 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为医学迈入精准时代安上精准导航仪  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规范满足临床诊疗要求的NGS技术标准与应用,提高肿瘤精准诊疗水平  当今,肿瘤诊治已迈入个体化及精准医学的时代,从“一刀切”向“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地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发展,这对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节约医疗支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肿瘤的精准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管理多个环节,均以精准的肿瘤基因检测为基础。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探索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异常变得可能等。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这一规划或将被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这预示着在中国,精准医学正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精准医学时代的早期阶段,规范满足临床诊疗要求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的标准与应用,提高准入门槛,确保这部行业发展“导航仪”的精准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同时出台首部《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下称《共识》),帮助指导基因检测及NGS技术规范合理应用,给我国患者切实带来治疗和生存获益。  “临床肿瘤学实践中,基因检测已成为精准诊治的前提和核心之一。《共识》的出台,将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公认规范指导,提高肿瘤诊治的检测质量和结果准确性”,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表示:“随着高通量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的发展, NGS在开展靶向精准诊治实践与试验研究中有着广阔前景,能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在实际临床患者诊疗中,提升诊断水平,做出合理正确决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上图:吴一龙教授)  “共识”由实验室癌症遗传学家、临床肿瘤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病理学家和其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起草,包含了NGS的技术应用现状、临床多个瘤种的NGS检测内容、样本处理、测序流程、数据管理、信息学分析、结果报告解释和咨询等多个方面内容的阐述。CSCO计划通过在基因检测方面进行三个步骤全面提升精准医学:形成和发布NGS临床应用共识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后是通过一系列标本检测验证共识是否可行、准确,并做相应的修正。第三步是和药物研发公司联合检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某个特别的基因,或完全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靶点,帮助药物研发公司对此靶点开展研究,这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用非常重大。  在此基础上,CSCO还计划针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包括白血病在内的造血系统等六种恶性实体瘤开展以NGS 技术为主的驱动基因谱分析,提出适合我国临床肿瘤学实践的一系列肿瘤的 NGS检测技术、分析内容、诊治模式的共识、流程、标准和规范。  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张绪超教授指出:“准确是NGS体现临床价值的前提。我国之前一直未形成NGS的相关规范。事实上,临床上对NGS的实际需求非常大,仅仅肺癌一年就有超过65万的新发病例。通过‘共识’规范从样本的取得到报告的给出每个环节,高标准、严管理,确保结果准确,应用于患者全程病程管理当中。”(上图:张绪超教授)  这与燃石医学始终致力于用国际前沿生物技术、基因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的愿景不谋而合。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共识’的出台,随着行业规范化的深入,一些优秀的企业和产品将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作为第一家将NGS肿瘤临床化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司,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动基因组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与在测序和芯片技术上全球领先的Illumina公司开展合作,促进更多高品质分子诊断解决方案应用于肿瘤临床领域,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与国内110家三甲医院进行合作。我们与全国顶尖的肺癌专家合作,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成果及数据,这些成果将为未来肿瘤的精准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推进NGS在肿瘤领域的标准化、普及化。”  据汉雨生透露,2016年燃石医学还将获得几个含金量高的资质证书,而这些证书会有利于燃石医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上图: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  现场采访实录(一):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  精准医学是利用现有技术来检测人类基因,通过基因改变情况使治疗更精准、有效和安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利用现有的基因学知识,通过测序方法获取基因学知识。  早在2004年精准医学工作就已开始,但当时并未形成产业,中国NGS之所以大热,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要追溯到去年初美国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这股风吹到中国以后,国家科技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开始重视起来,不断学习、研究精准医学,与此同时,很多市场嗅觉敏感的企业也已有所行动。  美国精准医学的发展路径是先制定标准规范,再开始实践,而我国是测序工作先进行,伴随着各类宣传工作,随后在实践中认识到需要有标准、规范来定义如何去做,应遵循怎样的标准,避免争执。  2015年9月,我们首先成立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CAGC把制定共识这项工作纳入了联盟起始的第一步。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并参照国际上的标准,2016年3月举办了第一次研讨会,邀请了临床肿瘤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专家以及有影响力的检测企业的技术官一起讨制定共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着手起草共识。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共识出炉。  问:您刚才提及,研讨会上临床肿瘤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专家一起讨论了NGS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指的是哪些问题?  吴一龙:其中牵涉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基因测序的提取组织究竟是肿瘤组织,还是正常组织?共识明确:组织提取物必须由病理学专家确认是肿瘤组织时才能进行测序。其次,这些送检肿瘤组织中,如何提取出用来做分析的成分?组织提取后送去检测,检测技术是怎样的?其中很复杂,如检测多少个基因,测序深度多少层,此时必须要达成共识。最后,检测报告应该怎样撰写、如何发放?不是所有医生都能看得懂检测报告,很多医生要从头学。  问:在临床应用上,在众多的NGS技术平台中进行选择时,应重点注意哪些方面?  吴一龙:我们今年的共识主要是在技术方面进行了规定作为第一步,如果要检测单个基因是否发生了变异,目前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就是“杀鸡用牛刀”。现在针对单个基因检测,我们有很多更便宜的方法来用,国家已经批准了很多。但是,假如想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推荐使用NGS。  在讨论共识的过程中,CSCO要求很多NGS检测公司提供检测数据,供CSCO测算和测评。包括燃石医学就提供了相关数据,这些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是比较自信的,也经得起推敲 也有公司不敢提供,那就要打个问号了。其实,可以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监督。  问: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规范发展起来之后,对后续药物研发和选择有什么帮助?  吴一龙:帮助会非常大,这也是CSCO/CAGC接下来相关工作的第二步和第三步。CSCO计划通过在基因检测方面进行三个步骤全面提升精准医学:形成和发布NGS临床应用共识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后是通过一系列标本检测验证共识是否可行、准确,并做相应的修正。第三步是和药物研发公司联合检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某个特别的基因,或完全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靶点,帮助药物研发公司对此靶点开展研究,这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用非常重大。  现场采访实录(二):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张绪超教授  问:我国NGS发展存在哪些不规范现象?《共识》的出台对NGS规范有什么好处?  张绪超教授:我国之前一直未形成NGS的相关规范。但我国现实临床对NGS的需求非常大,仅肺癌一年就有超过65万新发病例。理论上来讲,分子诊断应该应用于患者全程病程管理当中。此外,NGS是由多个检测技术组成的系统工具,只有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临床使用数据是有效的,临床学家才能提出准确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真获益。基于此, CSCO出台《共识》,规定每个特定的NGS测试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合格后才可以用于临床肿瘤检测,并强烈建议各实验室参加卫计委组织的“NGS相关的室间质量评估项目”来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NGS检测规范具有现实意义,对检测方、患者都有好处。  问:目前,对于预防性检测领域,即癌症早期筛查诊断检测,NGS有何帮助?  张绪超教授:从靶向治疗角度来看,我们还没有办法将靶向治疗推向早期筛查诊断,缺乏相关临床数据。但是,NGS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对患者有一定帮助。早期进行分子分型诊断,帮助患者后续全程管理,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基因亚型,对于后续疾病复发、耐药等策略制订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在早期检测后马上就能用靶向药物。对于NGS的应用一定要明确其应用目的。  问:《共识》从各个环节是怎么规范NGS的?  张绪超教授:在NGS的检测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样本采集、处理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共识》将NGS应用中的样本处理作为一个单独内容进行详细解说的原因。举个例子,一个没有做详细质控评估的样本,如果肿瘤细胞含量只有1%甚至没有,检测结果就不能真正反映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技术特征。因此,我们要求做样本规范,在NGS技术条件下,至少有20%的细胞是肿瘤细胞才有可能探测到临床所需的靶点是否正确。  当然样本评估不仅包括肿瘤细胞含量的多少,还包括不同样本类型应该如何处理等。比如,对于新鲜标本需要做冰冻评估 而对已经做好石蜡包埋标本,需要进一步进行形态学评估。对于不同样本类型,《共识》做了详细界定,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NGS检测非常重要的环节。  问:目前,对于临床上已确认的可控基因有多少?  张绪超教授:根据瘤种不同,基因也不同。过去十年肺癌发展非常快,2004年发现了有药、靶点以及检测技术的第一个可控基因EGFR。目前,肺癌里面有EGFR、ALK等8个基因必须检测。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基因发现,基因数量会明显上升,如果考虑其他瘤种,基因数量会更多。  问: NGS需求在临床应用方面需要符合什么样的质量?  张绪超教授:《共识》规定了NGS在临床肿瘤诊断中的质量需求,规定每个特定测试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合格后才可以用于临床肿瘤检测,所有CAGC项目都要满足共识中的NGS评价体系。一个好的NGS分析技术能否真正应用到临床,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分析技术满足要求,临床检测能力符合要求,临床应用一定给患者带来好处。再好的技术如果在临床上对患者没有用处,也是无用的。  问:《共识》出台后,对二代基因测序的产业,包括二代测序公司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绪超教授:从我们角度来讲,一定是推动而非阻碍,是正确推动方向的作用。这次共识出台,我们邀请了很多NGS公司的技术专家参与进来,他们会意识到只有NGS规范化,整个行业才能正常发展。患者检测量大了,才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多方获益的事情。  CAGC下一步的NGS可行性验证和临床试验,会邀请一些好的技术公司参与,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信息,这些公司也通过这种形式知道哪些是真正对患者带来好处的。所有这些都忠于一个理念,就是患者利益高于一切,能够让患者生命延长,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核心目标。  现场采访实录(三):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燃石医学CEO、创始人汉雨生先生  燃石医学成立于2014年,目前在产品研发、学术推广以及市场教育方面在国内做得都非常领先,公司目前已获得将近2亿元投资。在北上广建立了超过1万平米实验室和GMP生产车间,合作医院有110多家。  和其他医疗子行业发展比较缓慢所不同,精准医疗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引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肿瘤精准医疗行业是新兴的多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交叉的行业。精准医疗检测先行,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从发现、监控到治疗等各个步骤中不可或缺的。基于此,燃石医学在医学、生物信息学各方面都汇集了超过200名业内顶尖人才,用强大的资金和人才发展这个行业。  问:燃石参与CSCO/CAGC首部NGS共识指定相关的工作中吗?  汉雨生先生:是的。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高屋建瓴地设计了此部《共识》,涉及医务人员的想法,还涉及商业公司实际经验和理念。吴教授细心倾听了很多公司的意见,燃石也是其中主要公司成员,提供了自身经验和知识积累。  吴教授推动的《共识》,对测序深度、分析流程,以及实验规范性有了具体的技术标准。燃石医学的除了产品达到世界领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外,公司还获得很多重量级的认证——今年5月份燃石医学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肿瘤NGS检测CLIA核心认证的公司。CLIA认证不仅代表燃石的产品达到了国际的标准,而且代表燃石检测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的认可。  问:燃石成立迄今为止我们上市了哪些产品,包括仪器和设备吗?  汉雨生先生:燃石医学的上市产品涉及8个瘤种,21款产品,涉及到基于组织的重要检测、基于血液的重要检测,还包括监控产品。在建库、捕获、生物信息学分析层面等自主研发的部分,燃石医学已申请13个专利。  从产品的研发设计之初,我们就秉持燃石的产品一定要满足临床实际使用和患者最终获益。因此,我们不做大一统的产品,而是根据临床精准检测和治疗的需要,分不同的瘤种和临床治疗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发和推出不同的产品。比如:燃石是唯一一个开发临床NGS临床应用共识所强调的肺癌8个基因的检测产品,我们不让患者过度检测。  问:国内NGS领域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商业化趋势非常明显。燃石作为操作规范的公司,对NGS共识出台帮助规范这个行业有怎样的期待?  汉雨生先生:燃石一直大力支持CSCO/CAGC出台NGS共识。现在国内有200多家NGS公司,有些很好的公司会在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但更多的公司其实是鱼目混珠。在精准医疗的行业,最后只会剩下几家经得起时间考验和NGS共识考验而发展起来的NGS公司。在早期行业混乱时,燃石愿意帮助协会或政府来做正本清源的事情,帮助确定怎样的技术是市场上真正需要的、合格的。CSCO目前确立的标准,燃石医学早已达标,但我们志存高远,拥有远高于行业要求的标准。  问:共识中是否有对基因测序第三方检测企业的直接推广和销售的对象、形式进行了规定?那么,我们是不是更推荐由医生建议适合的患者进行检测?  汉雨生先生:从对患者负责的角度来讲,患者、甚至是健康人直接从一个公司购买一款没有经过认证或者没有标准的产品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比如现在为数不少的二代测序公司连临检所的资质都没有,就直接向患者出售,甚至有的越过医生直接出售给患者群,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这也是吴一龙院长提及的有70%检测数据匹配不上的重要原因。  问:燃石有参加卫计委组织的室间质评吗?  汉雨生先生:我们每年都会参加,每次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 之前是比较简单的组织基因检测,随后还会参加更复杂的ctDNA评选。  EGFR的室间质评很早就有,而NGS室间质评去年才开始有。卫生部临检中心也看到NGS需要规范化,从临检中心的角度,第一点是做市场技术摸底,看看哪些公司合格/不合格,或哪些医院合格/不合格。
  • 华大基因二代基因测序“秒揪”颅内感染源
    p   如果不是那场突发脑炎,22岁的唐山万航国际船务代理公司菲律宾籍船员Vicoy可能永远想不到会和二代基因测序发生关系。 /p p   当时Vicoy在船上工作,6月2日发现自己左侧胳膊和腿没了力气,还头疼。 /p p   3日,他被送往曹妃甸区医院。治疗数天,Vicoy左侧肢体瘫痪症状加重,又开始发热。8日,他被转到唐山市的三甲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管床医师毛文静是Vicoy的主治医生。她记得,刚来医院时,他左侧肢体几乎完全瘫痪,双侧瞳孔不等大。 /p p   腰穿之后,医生看到了呈微黄色的脑脊液。“这绝对有问题。” Vicoy脑脊液白细胞含量高,但糖含量低。“我们初步判断这是脑膜炎引发脑组织坏死,但脑炎性质不是很确定。”9日,凭着临床经验,医生给Vicoy使用了抗结核药物治疗。 /p p   但是,还不能确诊。 /p p   医生用常规方法检测结核菌,始终没找到。“涂片染色、细菌培养,都没用。”始作俑者一直身份不明。病人病情稳定了下来,可是依然发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斌教授知道,重症颅内感染病情凶险,如果迟迟无法对症治疗,病人将有生命危险。 /p p   得搬救兵。6月12日,刘斌联系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关鸿志。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协和医院神经科从2014年起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国内首先开展脑脊液二代测序,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筛查。关鸿志正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p p   “脑脊液二代测序技术,我们在国际上都领先。”8月27日,关鸿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p p   二代测序是一种新型核酸测序手段,它为高通量测序,可以同时测定几百万甚至上亿条DNA或RNA序列,大大加快了全基因组测序的速度,也使无靶向的病原体广泛筛查成为可能。传统检查技术,是怀疑什么查什么,一种一种试 二代测序技术,则是“一锅端”,它既“广”,也“快”。 /p p   关鸿志建议,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试试。6月22日下午,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统筹人员李媛收到了Vicoy的脑脊液样本。二代测序技术会检测出这份脑脊液样本中所有核酸序列,之后与病原体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确定感染病原体。一般来说,它需要48小时。这一例,华大基因做了加急处理。23日晚上,检测报告出炉。 /p p   脑脊液中检出了结核分支杆菌,病人患的确实是结核性脑膜炎。 /p p   至此,让Vicoy发热头疼的“元凶”才终于露面。院方紧急加强抗结核治疗。强化治疗两三天后,Vicoy的发热症状减轻。 /p p   其实,超过一半的中枢神经感染病例都无法明确找出病因,通用方法是进行经验性治疗。“作为一种分子诊断手段,基因检测为确定中枢神经感染病原体提供了精准结果,非常有意义。”关鸿志说。 /p p   不过,病原体基因组数据库还需不断完善,做到本地化。关鸿志举例道,在我国猪绦虫和曼氏裂头蚴是较常见的神经中枢系统寄生虫感染类型,但是目前尚没有这两种寄生虫的全基因组数据。在获得其全基因组数据前,只能将已知的部分基因序列加入数据库中用于比对,这可能会降低检测的敏感度。 /p p   “而且,光测没用,还要会‘分析’。不然数据只是数据,它躺在那,没用。”关鸿志表示,提高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水平,也是助推技术临床转化的关键。 /p p   7月中旬,Vicoy出院。这场中国看病旅程,终于有惊无险,平稳结束。 /p
  • 我国将全面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生产与使用,您准备好了吗?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 POPs,是指高毒性的、持久的、易于生物积累并在环境中长距离转移的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2001年国际社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作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的全球行动。公约于2004 年生效,目前有12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中国。 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16年12月26日,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生效的公告》,并于2018年联合编制《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增补版),明确自2021年12月26日起,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 了落实履约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履约目标,落实工作以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加强政策宣贯,组织开展部门联合调研督导,确保自2021年12月26日起全面停止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和使用,并且在2021年12月26日后,企业的六溴环十二烷库存,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对违反非法生产、销售六溴环十二烷或含有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予以处罚。 岛津六溴环十二烷检测解决方案 在检测六溴环十二烷,岛津在土壤、海洋、塑料制品、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全面的解决方案,能使用LC-MS/MS,LCMS-TOF,GC-MS等仪器对六溴环十二烷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岛津对六溴环十二烷的全面解决方案,对企业与监管部门全面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生产、使用与进口以及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斯德哥尔摩公约延伸阅读:我国一直在为履约而努力,在2019年已经将林丹和硫丹列入禁止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并禁止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除可接受用途外的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 由于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增列,要求对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多氯萘、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等6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实施禁止或限制措施,虽然目前我国暂时还未生效,但在2019年0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集生产、使用和替代短链氯化石蜡等6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信息的通知》,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多氯萘、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将会是后续我国重点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为了人类健康和全球环境,斯德哥尔摩公约在未来将继续增列,像德克隆、甲氧滴滴涕、UV-328等农药类与无意排放类物质,将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后续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全球二代基因测序行业投研报告
    摘要:数据分析成为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生殖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长率超20%,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政策环境:政策利好,临床级产品监管逐步规范化  2016年3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政府鼓励和支持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行业迎来政策红利。  政府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加强临床级基因测序产品的监管。2014年,卫计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强基因测序行业监管,规定基因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需经CFDA审批注册,并经卫计委批准技术准入方可临床应用。此后分别批准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贝瑞和康等企业的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无创产检和肿瘤测序等临床级别的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逐步走向规范化。  ● 经济环境:医疗支出呈增长趋势,提升行业机会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除中低收入国家外,其余各类收入类型国家人均医疗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占比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医疗费用的上涨,另一方面则来自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因而人均医疗支出占比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将有利于提高用户或病患对于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  ● 社会环境:复杂疾病死亡率高,催生精准医疗需求  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三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冠心病,这组数据表明肿瘤等复杂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传统治疗方案在治疗肿瘤等复杂疾病时,治疗效果不佳。数据显示,传统治疗方案在肿瘤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高达75%,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为70%,在糖尿病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为43%。  艾瑞分析认为,传统医学在治疗复杂疾病时的效果并不佳,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大多数复杂疾病是自身基因同外界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迫切需求在治疗上的个性化。  ●技术环境:基因测序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从1986年第一台商用基因测序设备出现,到第二代测序设备出现,中间间隔19年 而第二代设备到第三代设备只用了5年,基因测序设备更新迭代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二代测序设备在通量、准确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测序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已成为商用测序的主流 三代测序设备在DNA 序列片段读长上优于二代设备,但在准确度上较二代设备差,未来随着技术的改善,三代测序设备也将更为稳定和成熟。  ● 技术环境:二、三代测序技术并存,但二代技术仍为主导  基因测序技术历经Sanger双脱氧终止法、边合成边测序法和单分子测序法等三代技术。一代技术在读长和准确率上具有优势,但其通量较小并且成本非常高 二代技术改进了一代技术在通量上的问题,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测序成本,但二代技术在读长上较短 三代技术在读长上优于二代技术,但在准确率上较二代技术差,目前还不成熟。现阶段,二代技术同三代技术并存,由于三代技术在准确率上不高,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而使用范围还比较小 二代技术凭借高通量和较高的准确率拥有较高的使用率,是目前主流的基因测序技术。  ● 技术环境:技术进步带动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基因测序成本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2001年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是5292.4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是9526.3万美元,至2006年新一代测序技术推出,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下降至581.9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下降至1047.5万美元,此后基因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不断下降,从单个人类基因组1000万美元下降到 2013年的5000美元 2014年1月Illumina推出HiSeq X Ten 更是将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0 美元以下。  艾瑞分析认为,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基因测序的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仍将继续。基因测序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为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使用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也将推动医疗行业的大变革。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谱  ● 国外基因测序产业链图谱  ●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图谱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解析  ● 上游:测序设备由国外垄断,国产设备多方式突围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7389台基因测序设备,分布在60多个国家中,其中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GA2x、MiSeq和NextSeq等测序平台占比为83.9% ThermoFisher公司的SOLiD、IonTorrent和IonProton等测序平台占比为9.9% Roche公司的454平台占比为5.3%。Illumina和ThermoFisher设备占比超过90%,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已形成垄断。  尽管基因测序设备目前仍由国外垄断,但国内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研发和生产基因测序设备。基因测序设备国产化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主研发方式,如紫鑫药业同中科院合作开发的二代测序设备BIGIS系列产品,华因康开发的基因测序仪HYK-PSTAR-IIA 2)收购国外企业的方式,如华大基因于2013年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获取CG公司基因测序设备知识产权 3)合作开发的方式,如贝瑞和康和Illumina合作开发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CN500。  ● 上游: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技术还未成熟  ● 中游:国内测序服务竞争趋于白热化  基因测序上游设备制造环节目前处于国外垄断状态,且进入技术门槛非常高,一般企业难以从上游设备制造环节切入市场。相较于上游设备制造环节,中游的基因测序服务在技术门槛上相对要低一些。近几年,尽管卫计委和药监局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市场加强了管理,但消费级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层出不穷,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基因测序相关业务。  艾瑞分析认为,国内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机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测序服务机构数的增长,测序服务市场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而整个测序服务行业的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驱动测序服务价格下降。  ● 中游:多加企业引入X Ten,测序服务持续升温  2014年药明康德、云健康和诺禾致源分别引入HiSeq X 10测序平台,掀起中国企业采购“测序神器”的第一波小高潮。2016年4月,多家基因测序公司集中引进IlluminaHiSeq X Ten,掀起引进“测序神器”的第二波高潮。目前累计对外披露拥有IlluminaHiSeq X Ten的企业(或机构)有8个,共计9套测序平台。  HiSeq X Ten是Illumina于2014年推出的测序系统,其功能定位为工厂规模的测序平台,由10台超高通量测序仪组成,测序读长为2×150bp,单台仪器每次运行可产出高达1.8Tb的数据,10台仪器同时运行时,每周至少可完成320个人类基因组测序,每年至少完成18000个人类基因组测序。  艾瑞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基因组测序需求主要来自科研机构,多加企业密集引入HiSeq X 10测序平台,将有利于我国基因组学的发展,但是目前科研机构对于基因组测序的需求远低于基因组测序服务的供给能力,整体而言,基因组测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竞争将加剧。  ● 中游:数据分析成为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2 年市场规模不超过 2 亿美元的市场,预计 2018 年将达到接近 6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22.7%。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高通量测序设备的广泛应用,基因数据量也呈倍数增长。数据量的增长,也使得基因测序的工作重心从繁重的人工测序转到了中游的数据分析上。从二代测序仪运行下来得到的原始数据并不能提供关于疾病的信息,需要后期经过基因组的比对,数据的过滤筛选等多个步骤才能得到基因组上的变异信息,才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关系到下游基因测序的应用,其是掣肘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市场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全球越有超过 100 家生物信息公司从事基因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现阶段生物信息公司业务往往大而杂,而专注某一医疗领域的生物信息公司(如精准癌症)少之又少。国内市场专注基因组数据分析的生物信息公司并不多,该领域值得期待。  ● 基因数据到知识的滞后,阻碍基因测序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从1000万美元下降至 1000 美元以下,同时基因数据也呈指数增长。尽管当前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但是基因测序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且主要集中在生殖健康和肿瘤诊断治疗两个领域,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艾瑞分析认为,限制基因测序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有:1)从基因数据到知识的滞后,复杂疾病是由于心理因素、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 2)人体生物信息复杂而多样,以DNA 为基础的基因测序只能反映细胞活动的一部分机制 3)样本处理能力还不高,现阶段对各种样本(血、组织、粪、便等 )。    ● 下游:科研机构为基因测序主要应用机构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华大基因Top5客户中,科研机构占了3个,来自这三个科研机构的销售收入为5563.9万元,在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为6.8%,说明华大基因的大客户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此外,GEN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科研机构是基因测序服务的主要应用机构,占比为64.0%,其次是生物科技公司,占比为17.0%。  艾瑞分析认为,目前基因测序的应用主要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临床及健康管理方向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上仍有较大限制,基因数据的解读目前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基因水平,而不是精确的基因突变水平,同时基因数据未能同病患生理体征、生活习惯检测和微观环境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另一方面,目前测序技术周期较长(以周为单位)和成本较贵(以万为单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医疗大数据的兴起,未来基因测序将在临床和个人健康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  基因测序行业需求分析  ● 临床医疗是目前基因测序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基因测序目前可应用于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医疗领域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生殖健康、遗传病检测、新药研发、肿瘤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医学基础研究,其中生殖健康、肿瘤诊断及治疗、新药研发和医学基础研究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基因测序在非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及中药材同源鉴定、农牧业育种及司法鉴定等。  ● 生殖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可分为胚胎植入检查、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较早,同时卫计委和CFDA在2014年也加强了对相关产品的监管,目前生殖健康基因测序产品已开始逐步成熟。  艾瑞分析认为,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和新生婴儿的数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同时对于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需求也会增长。此外,我国不孕不育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对于胚胎植入前基因测序服务的需求也将增长。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生殖健康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也将增长,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 肿瘤诊断治疗应用为基因测序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制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2014 年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癌症病例预计癌症新增病例会从 2012 年的 1400 万,递增至 2025 年的1900 万,到 2035 年将达 2400 万。  Illumina公司预测基因测序全球总市场容量为200亿美元,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为120亿美元,占比为60%,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同时,麦肯锡预测基因测序技术在肺癌、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领域的渗透率将高于20%。  艾瑞分析认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是基因测序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市场,主要原因有:1)全球癌症发病率逐步攀升,癌症负担正在不断加重,8 个死亡病例中就有 1 个就是癌症,特别对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恶化,都使癌症的负担尤为突出 2)由于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传统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而基因测序能够提供病患个体差异信息,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指导,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将超11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20%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市场增长迅速。  艾瑞分析认为,基因测序服务和上游基因测序耗材和试剂是带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基因测序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测序成本的下降,将提高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进而推动市场快速发展。基因测序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基因测序耗材和试剂的需求,因此在基因测序服务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测序耗材和试剂的增长。  ●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长率超20%,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 河南首批瘦肉精案二审维持原判 核准主犯刘襄死缓
    中新社郑州8月10日电 (记者 李贵刚 常晖)10日下午,河南省高级法院对被告人刘襄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公开开庭宣判,依法驳回各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并核准刘襄死缓。   河南省高级法院二审认为,上诉人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明知使用盐酸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喂养的生猪,人食用后会发生危害生命、健康的严重后果,为攫取暴利,置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于不顾,大量非法生产用于饲养生猪的瘦肉精,并将瘦肉精销售给生猪养殖户,致使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大量流入市场,严重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严重损害了生猪养殖户、肉制品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均应依法惩处。   法院审理认为,刘襄系主犯,且罪行极其严重,本应依法严惩,鉴于本案尚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奚中杰、肖兵、陈玉伟系主犯 刘鸿林系从犯,且有重大立功表现。原判根据4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判处的刑罚并无不当。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遂依法作出上述裁定   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刘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奚中杰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肖兵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判处被告人陈玉伟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被告人刘鸿林因有重大立功表现,且系从犯,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9年。宣判后,被告人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均不服,提出上诉。   同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法院对被告人王二团等玩忽职守案也进行二审宣判,依法驳回上诉人王二团、杨哲、王利明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完)
  • 新型可穿戴大脑扫描仪问世 可直接测量婴儿及特殊患者大脑活动
    p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结合了量子传感器的可穿戴头部扫描仪,能够在人体移动时记录大脑活动。该设备的原型已问世,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对婴儿及一些特殊患者的大脑活动进行测量,并可帮助科学家在以往无法检查的情况下,评测大脑功能。 /p p   对大脑活动的传统研究,一般使用脑磁图描记术(MEG)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但是它们均有一定局限性,这是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具有服从性的成年人——其数据依赖于患者必须在笨重的脑扫描仪内保持静止。 /p p   此次,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马修· 布鲁克斯及其同事,研发出一套全新MEG系统,它结合了量子传感器和一种新的消除周围磁场的技术。其最终的产品是一个很轻便的头盔,它能够以毫秒级的分辨率记录MEG数据。为了证明这个设备有效,研究人员记录下一个实验对象做出自然行为(如点头、伸懒腰、喝饮料和玩球类游戏)时的各项测数。他们获得了可靠的数据记录,这些记录与当今最先进的扫描仪获得的数据不相上下。 /p p   该系统的潜在应用范围非常广。依靠这个设备,科学家现在可以在许多新环境下测试大脑功能,比如社交场合或在外部环境中行走时。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研究人员能够直接测量婴儿、幼童以及包括运动障碍人士在内的特殊患者的大脑活动。该系统将为人们带来精神病患者诊断和控制的新见解,并协助研究者评测发育障碍者和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大脑功能。 /p p    strong 总编辑圈点 /strong /p p   同太空、海洋一样,人类大脑也是科学探索的前沿疆界。理解它的工作机制将大大加深人类对生命、对自己的认识。然而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人类大脑对科学家而言依然像个“黑匣子”,藏着太多尚未揭开的奥秘。要一步一步揭开它的面纱,现代医疗手段的进步是必经之路。一个可穿戴头部扫描仪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可能为促进大脑研究发挥不小的作用。 /p
  • 华大基因二代基因测序在病原体快检方面的技术新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dcefe7e-5719-404e-9ba2-4e136fe75ea3.jpg" / /p p   原因不明的感染一向是医学上的难题。在电视剧《外科风云》中,在病原检测不出的情况下,医生只能凭借经验尝试治疗。 /p p   现在,医务人员有了一种新的利器--基于二代基因测序的病原快检技术。这种技术自进入中国以来,已经在众多疑难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到关键性作用。其中,就包括一位来自菲律宾的船员。 /p p    strong 生死时速,基因科技“秒揪”病原 /strong /p p   今年7月中旬,唐山万航国际船务有限公司的一名菲律宾籍船员从唐山启程。北京协和医院、华大基因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联手解决了他的疑难感染,使他得以平安地踏上归国之旅。 /p p   6月2日,这名船员在船上发生头痛、左半身偏瘫的症状。货轮就近停靠在唐山,患者先在曹妃甸当地医院就诊,后转至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p p   主治医生毛文静回忆,患者来院的时候出现发热,左侧瞳孔散大、反射差,左侧手臂完全无力,意识也在逐步丧失,情况危重。腰穿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含量高、糖类含量低,液体呈微黄色。“感觉上像是结核性脑膜脑炎。”毛医生说,“当即就把结核药用上了。” /p p   但医院使用常规的方法,始终没有找到结核菌,因此一直采取多种抗菌药物并用的保守治疗方案。在6月12日,神经内科主任刘斌教授请来北京协和医院的关鸿志教授,对患者进行会诊。 /p p   在此之前,从2014年起,协和医院神经科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国内首先开展脑脊液二代测序研究,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筛查。关鸿志教授正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建议:试试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 /p p   6月22日下午,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收到了患者脑脊液样本。这项检测一般需要2-3天,此次由于感染危重,华大做了加急处理,30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检测流程。23日晚上,检测报告出炉,样本中检出了结核分枝杆菌。 /p p   获得了明确的病原信息后,医院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一改之前多管齐下的保守用药,集中火力向结核发起反攻。7月中旬,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回国,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916b637-dd25-4a61-9af6-f20282836e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菲律宾船员的治疗团队与技术人员,从左到右依次为:华大基因天津交付李媛,北京协和医院关鸿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刘斌、李世英、毛文静 /strong /p p    strong 广谱病原检测,“十年沉疴”一朝解决 /strong /p p   现在,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比传统的涂片技术范围更广,比病原培养更加快速。同时,这项技术的检测范围与病原数据库的大小一致,突破了临床上以往“怀疑什么,检测什么”的限制,是对抗不明原因感染的新利器。 /p p   在二代测序技术普及之前,一旦出现症状不典型的感染,往往需要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通过涂片、培养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检查,常造成病情贻误。关鸿志说:“以前在颅内感染中,可能有50%的病人--甚至更多的病人,是诊断不清的。试验性治疗治好了就治好了,治不好那就??” /p p   关鸿志讲到,有位内蒙古的患者从2007年起持续头疼、发热,十年间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得到确诊,按照各种感染治疗也未痊愈,经常需要靠输液来降低颅压,生活十分痛苦。 /p p   十年后,这位患者的治疗终于迎来转机。2016年12月,华大基因和协和医院等多个单位发起了针对不明病因脑炎脑膜炎的多中心研究,该患者最初就诊的医院作为中心之一,重新关注起这个“老”病例。今年5月,该患者的样本送到华大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竟然为脑囊虫病。协和医院针对脑囊虫进行血清学筛查,很快证实病因。现在,经过对症治疗,该患者已经基本痊愈。 /p p   “二代测序的方法,不会说怀疑你是什么感染就查什么感染。它会把你脑脊液里的核酸都测一遍,再看看这些核酸分别属于哪种细菌、哪种病毒,包括哪种虫子。” 关鸿志说。 /p p    strong 二代测序病原快检将助力民生 /strong /p p   更广、更快、更准确,是二代基因测序病原快检技术的优势。例如,华大基因的技术可以同时检测2700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只要每毫升样本液体中有100到1000个核酸片段的拷贝,就能检测出来,鉴定的种属准确率大于99%。 /p p   华大基因是中国最早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原检测的单位之一。早在2003年,华大基因就和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中国第一例SARS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30万人份自行研制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 /p p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原快检,不但要求一定的测序能力,还需要完整的病原数据库建设、算法匹配和分析运算能力、精确解读的能力。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趋于成熟,相关的科研项目已经在国内开展,“技术科普”和整个行业正当风口。 /p p   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的李媛说:“到今天,临床的检测了1276例,送检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统计显示,华大收到的样本中八成以上来自北京的医院。这些医院最先从各个方面接触到这项技术,并对合适的患者加以应用。 /p p   不过,关鸿志分析,最需要这项技术的可能是三四线城市的非三甲医院,这些医院用传统方法检测病原的能力更低。普及成本较低、广谱高效的二代测序病原检测技术,减少不明感染的无效经验治疗带来的“折腾”,能够有效地为诊断、为患者、为医患关系减负,具有重要的民生和社会意义。 /p
  • BEPCII储存环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通过工艺验收
    2023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BEPCII储存环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顺利通过了工艺验收。BEPCII储存环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工艺测试验收会在高能所召开。工艺测试专家组由来自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原子能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和高能所的12位专家组成,项目组成员及用户代表参加会议。专家组听取了“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研制报告”,在BEPCII储存环加速器现场,实地察看了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的运行情况,并在同步辐射模式下,对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审阅了今年6月9日对撞模式下,工艺测试专家提供的处理器工艺测试报告及相关材料。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认为: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任务书的要求。专家组同意BEPCII储存环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通过工艺验收。   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培育项目支持下,高能所加速器中心束测组先后将20套直线加速器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和98套储存环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升级替换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研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BEPCII模拟束流位置电子学已经全部替换为自研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全面完成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数字化升级。经过两年以上的在线运行,自研处理器的束流测量分辨率和束流轨道稳定性完全满足BEPCII对撞取数和同步辐射的运行要求。   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是束流测量的核心设备,其分辨率和长期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加速器的束流轨道控制和运行稳定性。长期以来,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产品价格高、软件不开放,升级维护困难,影响二次开发和高端应用。项目组经过7年多的努力,攻克众多技术难关,迭代升级了多个版本,并开发了自动测试系统,解决了从样机研制到批量应用的全部难题,突破了“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目前自研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已应用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调束,HEPS储存环也将全部使用自研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实现HEPS超高精密束流轨道的测量和控制。自研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的成功应用,有助于促进自研数字束流位置测量处理器在国内同类型加速器的推广应用。   本项目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基金以及HEPS-TF项目的支持。
  •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批准立项,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已完成《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等有关材料可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网站下载,网址信息如下:http://www.ccaa.org.cn/ttbzgl/6484.html二、请填写《意见反馈表》(见附件),并于2024 年4 月1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标准起草组。联 系 人:李秀英联系电话:020-84655116电子邮箱:js@cngttc.cn附件:《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公开征求意见材料.rar
  • 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测定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发现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类广谱抗生素,5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广泛应用于革兰氏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感染。但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了四环素的治疗效果,目前仅有少量的四环素类还应用于临床。但因四环素类抗生素价格便宜,抗菌效果好,被广泛用于畜牧养殖业,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滥用情况。过量的四环素会残留在动物源性食品中,随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欧盟第675/92号令规定牛奶中的四环素类化合物的总量不得超过100μg/kg,我国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牛奶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限量为100μg/L。 目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有微生物法、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前三种方法因检测周期长或灵敏度低而影响了推广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是目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 日立参考《GB/T 22990-2008》,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测定,结果优异,显示了日立液相色谱仪的高性能。 实验部分标准品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图1. 色谱分析条件 图2. 标准品的色谱图 结果与讨论线性图3. 标准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62.5 ~ 2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四种标准品的线性相关系数均是0.9997-1.0000,结果优异。重现性 图4. 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重复测定六次,四种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分别在0.09%-0.10%和0.30%-0.45%,重现性优异。图5. 实际样品前处理流程 图6.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 (1.土霉素 2.四环素 3.金霉素 4.强力霉素)对牛奶样品按图5前处理后进行测定,未检出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检出四环素,但浓度低于定量限。对牛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在50~100 μg/kg的添加浓度下,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5.97%~98.44%之间。 结论本实验所用方法可用于测定牛奶中的四环素类药物残留,分析时间20min,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回收率在预期范围内,可用于质检、品控、生产等部门。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兼具性能优异、操作简便、结实耐用等优点,可让您获得高分离度和高灵敏度。关于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详情,请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Product-C0102-0-0-1.htm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是日立集团旗下的一家仪器设备子公司。全球雇员超过10000人,在世界上26个国家及地区共有百余处经营网点。企业发展目标是"成为独步全球的高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即兼有掌握先进技术水准的开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身份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公司。其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其中,生命科学领域产品包括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分析仪器(色谱、光谱、热分析)等。
  • 从二代到四代:基因测序颠覆你对世界的“想象力”
    被改变着的世界   如今,基因测序概念在国内已经并不陌生。   从科研领域的全基因组测序(WGS)到临床应用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以及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检测,基因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在不经意间以其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同时,个体化医疗概念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对基因测序的需求,也使得基因测序商业化、大众化的意愿成为了科研界和临床应用界的共识。   但显然,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基因测序的想象。   第二代测序技术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宣告完成。这项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六个国家共同参与,历经十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了人类基因研究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使得出现一种更加先进、更快速的、高通量的测序技术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统一诉求。   于是,基于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思想的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简称NGS)应运而生。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研究领域快速发展,测序成本也大大降低。根据资料显示,全基因组测序在2001年时需要耗费一百万美元,而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帮助下,2011年已经下降到1万美元。借此浪潮,著名的测序设备生产商Illumina公司也异军突起,股票价格由2001年的15.94美元,上涨到如今的168美元,最高涨幅23.74倍,市值达217亿美元。   但如今的第二代测序技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基因测序的大众化趋势。   首先,第二代测序技术测序平台和测序成本仍然十分高昂,仪器普遍高达40-70万美元,而一个全基因组测序至少需要2000-5000美元,同时花费几周的时间 第二代测序技术依赖于基因样品的扩增过程,大量的洗脱过程即增加了成本和样品制备的时间,也容易出现错误累积 第二代测序技术普遍读长为150-400bp,无法满足更高的科研需要 大量的数据拼接工作和光学读取导致的大体量数据,让分析变成了耗时耗力的工作。   现在,第二代测序技术已经处于市场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其不足性将在未来更加明显。罗氏公司也已决定于2016年停止其第二代测序平台454的生产。   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才能&ldquo 担当&rdquo 起人们对基因测序领域的期望?   第四代测序技术成为了众多人心目中答案。   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   第四代测序技术,又称纳米孔测序技术,其原理十分容易理解:分子在通过纳米孔道时,会对通过纳米孔的电流,或横穿过纳米孔的电流(隧穿电流)产生影响,而每种不同的分子通过时,对电流产生的影响具有可区别的差异。于是利用这种差异,纳米孔测序技术就可以识别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相比于前面三代测序技术,第四代测序技术是真正实现单分子检测和电子传导检测相结合的测序方法,完全摆脱了洗脱过程、PCR扩增过程。作为最有希望实现1000美元基因组甚至100美元基因组的技术,纳米孔技术具有超高读长、高通量、更少的测序时间和更为简单的数据分析,实现了从低读长到超高读长、从光学检测到电子传导检测的双重跨越。   一旦第四代测序技术投入市场,将有望在几小时内以几百美元的成本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也正因此,众多基因测序公司和投资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第四代测序领域。今年6月,罗氏公司以3.5亿美金价格收购了美国纳米孔测序公司Genia Technologies 同在6月,罗氏公司联合风投共同投资美国纳米孔测序公司Stratos Genomics 1500万美金。罗氏公司还与IBM公司共同研发固态纳米孔技术。而Illumina和Lifetech也在着力发展或投资纳米孔测序技术。   如今的基因测序领域,充满着未知和期待。就和六七十年代的电脑和互联网一样,没有人能说清楚它什么时候会爆发。但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某一天,借助第四代测序技术的力量,我们可以在几小时内破解自己的基因密码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来辅助诊断,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 兰伯艾克斯|肿瘤类器官,为患者“替身试药”
    肿瘤类器官(PDO)顾名思义,即体外3D培养的“迷你肿瘤”,主要用于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指导(即肿瘤伴随/补充诊断)。 2021年,全球新增肿瘤患者逾2,000万,我国占比20%;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预计2070年全球新发3,400万例肿瘤患者。如何快速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药物是患者最迫切的需求,以便尽可能抓住黄金救治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开支。据研究机构估算,全球肿瘤伴随诊断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并以20%的CAGR增长。全球肿瘤患者数量 PDO的细胞来源主要是成体干细胞(ASC),通常来自于肿瘤患者的活检组织,培养体系较多能干细胞(PSC)简单。因其技术成熟、取材简单、建模周期快捷,最适合为患者“替身试药”。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医疗技术进步、以及抗癌药物推陈出新,肿瘤伴随诊断将成为广大患者的刚性需求。肠道肿瘤类器官的培养流程 PDO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不得不让人感叹“宛宛类NGS”,两种技术各有千秋,两相结合可优势互补。二代基因测序(NGS)在生殖筛查、肿瘤伴随诊断方面已取得深远发展。根据燃石招股书,我国NGS肿瘤伴随诊断市场在2030年有望达到300亿元规模,年复合增速35%。但NGS存在检测盲点、无法覆盖化疗药等弊端,且对发生耐药后的筛药能力有限。 另外,癌症的最大特点——肿瘤异质性,会导致同癌种同分期分子分型的不同患者所需用药方案并不相同,正所谓“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见定制化用药方案对癌症患者的巨大价值。 PDO评测化疗药的优势更加显著,尤其针对晚期转移、出现耐药的患者更具有药物筛选价值,有效应对肿瘤异质性问题,真正做到1v1个体化用药指导。也正因此,Hans Clevers将类器官定义为Next Generation Diagnosis(NGD)。 肿瘤伴随诊断领域各技术对比 不过,由于活检组织一般仅含有器官的上皮部分,缺乏基质、神经和血管系统,PDO目前还无法预测抗VEGR类药物。随着血管化甚至神经化构建、以及PSC培养技术的成熟,PDO未来有望覆盖更多药筛种类。另外,微流控芯片、CRISPR-Cas9、iPSC等前沿技术的加持,让类器官有可能无限趋近于人体,从而完成从动物实验的“补充”转为“替代”。✦ 类器官培养注意什么?✦ 在类器官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气体浓度的均一性对于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表达至关重要。LAB-MI二氧化碳培养箱通过先进的温控技术和气体控制系统,能够在整个培养箱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气体浓度,从而保证不同位置的类器官能够得到相似的培养环境,减小其状态特性差异。LAB-MI 二氧化碳培养箱 LAB-MI二氧化碳培养箱具有便携式设备的特点,可以随时掌握培养状态。培养类器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整。多屏互动能够随时监测培养箱内的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一旦发现问题(如二氧化碳耗尽、断电等突发情况),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挽救。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意外情况导致的巨大损失,保证类器官的成功培养。
  • 哈希带您云游环博会
    哈希带您云游环博会哈希公司 第22届中国环博会即将开展,环保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哈希在E5馆K21展位恭迎各界新老朋友莅临指导。为让无法到达展会现场的哈希用户也可以线上云逛展,我们将今年展位展出的重点新品、行业解决方案等内容从线下带到了线上。通过阅读原文进入云游环博会活动,哈希邀请八方宾客云上逛展,还有特别线上合照赢好礼环节,让您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与哈希“零”距离接触。展会期间的哈希展位直播也可通过活动专区实时观看,届时哈希各行业资深工程师们会在直播间为大家答疑解惑,畅聊水质分析技术发展。 开展时间2021年4月20-22日 展出场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场馆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哈希展位现场:E5馆K21展位线上:阅读原文进入“云游环博会”活动专区END
  • 首个基于二代测序(NGS)的伴随诊断试剂盒获FDA批准
    2016年12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FoundationFocus CDxBRCA产品,成为市场上第一个基于二代测序的伴随诊断试剂盒。  该产品被批准用于鉴定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这些患者更易对Clovis Oncology公司生产的PARP抑制剂Rubraca(rucaparib)有反应。与此同时,FDA加速批准了Rubraca这一新药,该药物适用于已经用两种或更多种化疗治疗并且携带有害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FoundationFocus CDxBRCA是基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卵巢肿瘤组织,采用NGS技术检测BRCA1和BRCA2突变的伴随诊断试剂盒。该检测的结果可用于鉴别正在考虑用Rubraca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如果患者具有BRCA1/2有害突变的阳性结果,则可能适合接受Rubraca治疗。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新统计,超过22,000名妇女将被诊断患有卵巢癌,超过14,000名妇女将死于该疾病。而其中,15%至20%的卵巢癌患者携带有BRCA突变。FoundationFocus CDxBRCA便可以用于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此类突变。  此前,于2014年12月FDA曾批准AstraZeneca公司生产的PARP抑制剂Lynparza(olaparib)以及Myriad Genetics公司的伴随诊断产品BRACAnalysis CDx,用于鉴定接受三线以上化疗并具有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Myriad公司的伴随诊断可基于患者血液检测生殖系突变,其中使用PCR和Sanger测序来分析单核苷酸突变和Indel,使用多重PCR以评估大片段缺失和重复。  Clovis公司提交了两项单臂试验的数据,包括106名先前接受过治疗的卵巢癌患者,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检测证实了96%的研究参与者存在BRCA突变。在此项研究中,54%的患者肿瘤缩小,反应持续中位数为9.2个月。  使用Rubraca治疗的患者通常经历恶心、疲劳、呕吐、贫血、血小板水平低和呼吸困难。一些患者经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髓问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胎儿损伤。由于是基于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指标,Rubraca获得加速批准,因此,Clovis必须继续对该药物进行后续研究并提交数据以证明其对患者结果的影响。
  • 2025年版《中国药典》2341公示稿|第三法 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解决方
    25药典专栏7月26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2341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公示稿”和“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公示稿”,一经发布,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方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删除原第一、二、三法;原第五法药材及饮片(植物类)中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重列为第一法,并由原有的33种禁用农残扩增为47种农残;新增第二法相关药材及饮片品种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法;新增第三法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根据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药典标准草案公示稿的限量值要求和第三法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的方法要求,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进行方案应对,具体应用详见下文。1. 实验部分1.1 分析条件GC条件 仪器配置:岛津GCMS-TQ系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毛细管柱:SH-I-624Sil MS(30 m×0.25 mm,1.4 μm;P/N:R221-75962-30)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 ℃保持3.5 min, 以30℃/min升温到250℃,保持2 min。 载气:He载气控制方式:恒流模式,1.5 mL/min进样口温度:180 ℃ 进样时间:1 min进样量:1.0 μL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质谱条件 电离模式:电子轰击电离(EI) 离子源温度:200 ℃ 接口温度:250 ℃ 检测器电压:调谐电压+0.5 kV溶剂延迟:1 min数据采集模式:MRM各化合物MRM参数如下: 1.2 样品前处理取本品,碎粉,过三号筛。精密称取1 g,置10 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异辛烷3 mL,加盐酸-氯化亚锡溶液(取二水合氯化亚锡7.5 g,加盐酸215 mL使溶解,加水至500 mL,摇匀)5 mL,摇匀,立即密封。置80℃水浴中1小时,时时振摇。取出,冷却,摇匀,离心(5000转/min)3分钟,取上层有机相作为供试品溶液。 2. 实验结果2.1 标准品溶液的MRM色谱图2.2 实际样品的测定报告下载扫码获取PDF版应用报告
  • 2025年版《中国药典》2341公示稿|第三法 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解决方案
    25药典专栏7月26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2341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公示稿”和“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公示稿”,一经发布,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方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删除原第一、二、三法;原第五法药材及饮片(植物类)中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重列为第一法,并由原有的33种禁用农残扩增为47种农残;新增第二法相关药材及饮片品种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法;新增第三法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根据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药典标准草案公示稿的限量值要求和第三法药材及饮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的方法要求,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进行方案应对,具体应用详见下文。1. 实验部分1.1 分析条件GC条件仪器配置:岛津GCMS-TQ系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毛细管柱:SH-I-624Sil MS(30 m×0.25 mm,1.4 μm;P/N:R221-75962-30)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 ℃保持3.5 min, 以30℃/min升温到250℃,保持2 min。 载气:He 载气控制方式:恒流模式,1.5 mL/min 进样口温度:180 ℃ 进样时间:1 min 进样量:1.0 μL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质谱条件 电离模式:电子轰击电离(EI) 离子源温度: 200 ℃ 接口温度:250 ℃ 检测器电压:调谐电压+0.5 kV 溶剂延迟:1 min 数据采集模式:MRM 各化合物MRM参数如下: 1.2 样品前处理取本品,碎粉,过三号筛。精密称取1 g,置10 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异辛烷3 mL,加盐酸-氯化亚锡溶液(取二水合氯化亚锡7.5 g,加盐酸215 mL使溶解,加水至500 mL,摇匀)5 mL,摇匀,立即密封。置80℃水浴中1小时,时时振摇。取出,冷却,摇匀,离心(5000转/min)3分钟,取上层有机相作为供试品溶液。2. 实验结果2.1 标准品溶液的MRM色谱图2.2 实际样品的测定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25药典专栏 订阅方式具体步骤:1. 点击下方红色图片处订阅链接2. 页面跳转后点击“订阅”按钮应用下载点击或扫码获取PDF版应用报告
  • 赛默飞宣布推出用于肿瘤学研究的二代测序Oncomine Focus Assay
    2015年5月5日,上海&mdash &mdash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发布用于肿瘤学研究的二代测序OncomineTM Focus Assay。作为一种多生物标志物二代测序 (NGS) Panel,其涵盖了与目前肿瘤学药物和公开证据相关的52种实体肿瘤基因。多生物标志物的靶向检测方法可用来同时检测涉及52种实体肿瘤相关基因的单核酸多态性、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和基因融合,最终帮助转化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室显著提升分析能力和分析速度。 Oncomine Focus Assay支持同时对DNA和RNA进行并行分析,从而通过Ion PGM 系统上的单个工作流程对35种热点基因、19种拷贝数变异相关基因以及23种融合基因同时进行测序。另外,这一产品还利用Ion AmpliSeq技术的低FFPE组织DNA和RNA样品起始量(每次反应10ng提取的核酸,每种样品总计20ng)优势,可对多种肿瘤样品类型(包括小量的活检样品和细针穿刺样品)进行精确、可靠的序列分析。 &ldquo 全新的Oncomine Focus Assay采用一系列产品和技术来降低肿瘤学样品数量有限的固有风险,攻克了序贯检测相关的一系列难题。&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肿瘤学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Mike Nolan评价道,&ldquo 这一全新的二代测序方法将简单的工作流程和经济的相关基因检测方法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拓展了转化和临床研究实验室的工作能力,使之不仅可以推动自身圈子内的肿瘤学精密研究,而且还改善了今后的癌症医护水平。&rdquo Oncomine Focus Assay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OncomineTM Knowledgebase精选,后者是全球制药企业、CRO和转化实验室长期信赖的最大肿瘤学数据库。而且,这些精选的靶标还通过了业内领先的制药企业的验证。 随着基因易位在肿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有了Oncomine Focus Assay,临床研究实验室就可以将基因融合转录本检测轻松整合到自身的NGS工作流程中,从而降低开展替代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复杂度。 作为对这一全新检测的补充,赛默飞还推出了一套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融合转录本的全新TaqMan研究检测方法。这类检测可用作应用此NGS流程时的算法确认方法。Oncomine Focus Assay和TaqMan Fusion Assays仅用于研究用途,不可用于诊断操作。 更多产品新闻: http://news.thermofisher.com/press-release/life-technologies/thermo-fisher-scientific-announces-next-generation-sequencing-oncomi 更多产品信息: 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cn/zh/home/clinical/preclinical-companion-diagnostic-development/oncomine-focus-assay.html ------------------------------------------------------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37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焕新升级】欧美克DPF-110A全自动干法进样器迭代上市
    随着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材料微观特性的准确把控成为提升材料性能的关键。干法测试技术能够实现对从亚微米到毫米级颗粒的准确测量,为研究人员提供详实的粒度数据,助力新型材料的开发与优化,在制药、电池材料、涂料、化工、食品、矿物加工、农药等行业展现出了广阔的检测应用前景。欧美克仪器高度自动化干法进样器DPF-110自2016年上市,搭配多款纯干法、干湿二合一激光粒度仪实现了高性能、智能化、简单易用的自动干法测试系统,创新设计的全密闭干法窗口可有效隔绝粉体对仪器主机的污染,满足主机免维护要求。测试流程简洁高效,测试结果稳定可靠,赢得了广大粉体行业客户的青睐。随着干法粒度检测在不同粉体行业的深入应用拓展,应广大客户对于覆盖从亚微米到毫米级别的颗粒、满足不同领域粒度测试的高度灵活性以及适应快节奏的工业生产环境等的应用需求,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在成功引进和吸收马尔文帕纳科 (Malvern Panalytical)颗粒表征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焕新升级干法进样器,DPF-110A全自动干法进样器于2024年9月26日迭代上市!【全新升级进料斗,无需铺料简易操作】升级的镜面光滑界面,大角度弧形设计,流动性更佳,减少粒径分离,减少残留。所有料斗具有倾斜角度、节流控制、下料振动速率三重调节功能。漏斗型节流阀采用带刻度的易操作设计。镜面型通过上下开口(可锁紧固定开口大小或振动限流)和促分散弹簧控制颗粒平稳且均匀下料;漏斗型可配筛网和钢珠限制超大颗粒并促进团聚颗粒分散,节流阀和漏斗可拆卸后单独使用料盘。镜面型适合大多数样品,例如流动性较好的样品;漏斗型适合例如原料药等宽分布样品的均匀下料(无需铺料)。【软件智能化设计,全自动体验焕新升级】全自动干法粒度测试进样器,可实现SOP全自动测试和维护,包括正负压力开关、压力调节、进料、下料测样和清洗等自动化功能。测样下料分散状态自动识别,具有超限遮光率自动过滤和异常提醒功能。0~5bar分散压软件自动控制, ≤ 0.01bar高精度无级连续可调;最大容积:40mL。输入压力可支持最高10bar(1MPa)。测试过程分散压力监控和压力波动追溯功能,并对偶发的欠压状态测试结果给出提醒。样品全流程压力监测及反馈,具有压力波动错误警示功能(状态栏警示及测试报告提醒)【全面优化分散管,大大提升测试效率】进样器分散管采用刚玉瓷材料,分散效果好、工作寿命长,完全避免了金属分散管的疲劳和易损问题。具有分散压力传感器,使测试分散条件不随管路维护状态变化。陶瓷分散管内的增压器由陶瓷改进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既提高了分散效率又不影响分散管寿命。一体式工装紧固装配工艺,进一步提高密闭性和分散性能及批次间一致性。振动单元与分散单元分离式设计,提高分散一致性和分散效率。【DPF-110A典型测试性能】Topsizer +DPF-110A测试粉末涂料典型样品
  • 1.5亿!南京市首笔“环基贷”成功落地
    近日,南京市两笔“环基贷”项目成功通过省级审核,其中一笔高达1.5亿元的贷款已顺利落地。这笔资金由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发放,贷款期限长达10年,利率低至3%,专项用于支持溧水经济开发区污水收集设施提档升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食品医药等特色产业纷纷入驻溧水经济开发区。企业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溧水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原有污水收集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迫切需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公益性强、收益性低、实施周期长等特点,且投资规模巨大。由于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金融支持渠道有限,仅靠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导致项目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为破解这一难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省财政厅联手创新推出“环基贷”金融支持政策,通过政策性信贷资金、财政贴息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低利率、长期限、大额度的融资支持。“这项政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融资负担、激发活力,还能助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财科处处长苗莉说,“政策出台后,我们立即会同市财政局在全市进行政策宣传,组织并指导项目申报工作。”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财审处的支持下,溧水经济开发区污水收集设施提档升级项目申报取得积极进展,江苏银行以“7天审批、5天入库、2天放款”的高效工作机制,迅速完成了整个融资流程,及时提供资金支持。未来,南京市将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更多金融支持环保的有效模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中国环博会第六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通知
    p   为展示国际国内场地修复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产品,交流国际场地修复领域科技创新成果,推进我国场地修复行业健康发展,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态修复网、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IE-EXPO 中国环博会-国际场地修复论坛”将于2017年5月4日至5日在上海博雅酒店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989" height=" 1398"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580px height: 87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9f572ab3-2f36-46ee-a984-f26c9fead82b.jpg" / /p p   中国环博会第六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 /p p   概况: /p p   时间:5月4-5日 /p p   地点:上海博雅酒店 /p p   规模:300+ /p p   主办单位: /p p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p p   联合主办: /p p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p p   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p p   展品范围: /p p   土壤修复工程调查与评估 /p p   土壤修复健康风险评估 /p p   土壤修复技术研发 /p p   土壤修复新型材料 /p p   土壤检测、分析仪器与设备 /p p   土壤修复工程运营与管理 /p p   土壤修复过程监测和服务 /p p   土壤第三方检测与分析 /p p   往届邀请发言嘉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ea051bb9-67d4-4a20-afcf-4ee417b22227.jpg" / /p p   庞大的赞助支持及知名展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a3095556-fecb-42a1-83b9-332156536ab8.jpg" / /p p   往届吸引建工环境、中节能大地、高能时代、鼎实环境、傲江生态、盖亚环境、博天环境、威立雅环境、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环境监测站、苏州环境监测站、天瑞、哈希、Olympus、日立分析、PE、博医康、赛默飞、磐合仪器、瑞士万通、赛莱默、岛津、大地益源、中禾环保、格林曼环境、澳实检测、必维检测、英格尔检测、中检集团、实朴检测、华测检测、中检南方、宇驰检测、中检联、天得一、安康检测、造品科技等环境修复领域企业共享参与。 /p p   上届参会调查反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8262a00c-2b95-4983-931d-9b0786063718.jpg" / /p p   观众来源和行业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851" height=" 401" title=" 15.jpg" style=" width: 574px height: 30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210d4531-ff69-4254-91cb-e572656373d0.jpg" / /p p   部分参会企业名单: /p p   1.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2. 澳实分析检测(上海)有限公司 /p p   3. 江苏东恒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p p   4.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p p   5. 重庆环投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p p   6. 启迪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p p   7.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p p   8. 上海傲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9. 北京西山环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p p   10.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11. 上海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 p   12.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p p   13. 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p p   14. 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p p   15.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p p   16. 上海化工研究院 /p p   17.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p p   18. 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p p   19. 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p p   20. 上海泽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p p   21. 上海市地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p p   22.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23.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p p   24. 南京贻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 p   25. 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p p   26. 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 p   27. 中节能中咨环投有限公司 /p p   28. 中国诚通集团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p p   29.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30. 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 p   31. 甘肃建筑科学研究院 /p p   3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3. 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4.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5. 上海康恒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p p   36. 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p p   37. 吉林省油田管理局农工商企业总公司 /p p   38. 鑫源石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9. 中海油安全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 p   40. 霍尼韦尔 /p p   41. 中石化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p p   4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p p   43. 重庆理工大学 /p p   44. 成都理工大学 /p p   45. 桂林理工大学 /p p   46.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公司 /p p   47.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 /p p   48.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 p   4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p p   50.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 /p p   5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p p   5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5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 /p p   5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p p   5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p p   56. 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土壤处 /p p   5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 p   58. 上海环境监测站 /p p   59. 上海市环保局 /p p   60. 苏州环境监测站 /p p   61. 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62. 博天环境股份 /p p   63. 盈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64. 徐州徐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65. 中联重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赞助方式 /p p   l 论坛发言赞助15分钟 /p p   l 论坛手提袋中摆放企业宣传册 /p p   l 论坛大背板上体现企业 logo /p p   l 参会代表胸牌 LOGO 印刷 /p p   l 场地论坛会刊内彩页 /p p   l 独家论坛手提袋(印制企业LOGO 公司名称,联系信息)赞助 /p p   l 论坛现场设置展位 /p p   参会收费:3000元/人 /p p   在校学生:2000元/人 提供有效学生证 /p p   (包含2天会议期间的资料、茶歇、午餐) /p p   合作咨询会务组: /p p   联系人:孙战 先生 /p p   电话:15201888915 /p p   021-23521126 /p p   邮箱:oliver.sun@mm-zm.com /p p /p
  • 实验鼠吃两年转基因谷物患肿瘤 多器官损伤
    转基因玉米饲料喂养的老鼠长了肿瘤   原标题:吃了两年转基因谷物过半实验鼠长肿瘤(图)   法国研究机构近日公布一项研究成果称,食用常见转基因谷物会使实验鼠患上肿瘤和多种器官损伤。法国农业部长勒弗尔、环境部长黛尔菲那巴多,以及社会事务部部长玛利索尔图雷纳均表示,已要求法国健康安全局对这项研究成果进行调查。法国健康安全局认为,法国政府将敦促欧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   实验两年得出研究成果   不久前,法国凯恩大学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称,用转基因玉米NK603喂养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 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一种转基因玉米,通过转基因技术,这种玉米对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具有抗药性。因此种植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民可以放心使用“Roundup”,既不会对作物造成影响,又能节省费用。但凯恩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用NK603 和被“Roundup”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罹患肿瘤和其他内脏损伤比例非常高。   这一研究成果已刊发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上,研究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   雌性实验鼠伤害更严重   在实验中,200只雄性和雌性实验鼠各自被分成十组,每组十只。其中一组被作为“对比组”,喂食含有33%转基因谷物的普通饲料和白水,另外三组被喂食含有较大剂量草甘膦除草剂的饲料和水,目的是反映除草剂对食物链的影响。而另外六组则被喂食含有不同比例NK603的饲料。   经过长达两年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对实验鼠的健康造成了相似的危害,尤其在雌性实验鼠中,幼鼠夭折和患病的比例特别高。在实验进行到第14个月时,对照组的实验鼠没有一例发现患癌,而在被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有10%到30%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   实验进行到24个月,在所有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50%到80%的实验鼠长了肿瘤,而且平均每只长的肿瘤多达3个,而在对照组中,只有30%患病。而在接受实验的雄性实验鼠中,出现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肝脏受损、肾脏和皮肤肿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欧盟或禁止进口转基因谷物   研究结果公布后,孟山都公司法国总部称:“我们还需要请专家对研究结果评估,现在做出评论为时过早。此前所做的超过300多次实验都证明是安全的。”   长期以来,欧洲一些环保团体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但一直没有长期的大规模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在欧洲,并不种植NK603,只会进口这种转基因玉米作为饲料,这一研究报告可能导致欧盟禁止进口这种转基因谷物。只有孟山都公司研发的MON810型转基因玉米在欧洲获得了种植许可。然而在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法国、希腊、匈牙利、卢森堡和罗马尼亚,已经禁止了种植MON810型转基因玉米。
  • 土壤三普丨赛恩思碳硫仪助力贵州绿环科技检测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正在进行中,贵州绿环科技检测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第三方检测公司将参与此次项目的实验室检测部分。通过多方考察,贵州绿环科技选择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SES-802作为土壤中全硫检测设备。赛恩思仪器作为行业领先品牌,其中高频红外碳硫仪应用燃烧红外光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全硫含量,在此次三普检测项目中获得多家单位的认可和青睐。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优势1. 高精度测量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SES-802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具备高精度的测量能力。在全国土壤三普中,全硫检测的准确性对于环境监测至关重要,而SES-802的高精度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科研和监测提供有力支持。2. 快速响应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SES-802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硫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为科研人员和环保从业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3. 先进技术支持赛恩思作为仪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在产品性能上有所突破,还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贵州绿环科技检测有限公司选择赛恩思高频红外碳硫仪SES-802,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台先进的仪器,更是为了得到一个强大的技术后盾。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开展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分析仪器制造商很荣幸能参与此次全国的土壤普查项目,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研究发展出单层二硫化钼低功耗柔性集成电路
    柔性电子是新兴技术,在信息、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柔性集成电路可用于便携式、可穿戴、可植入式的电子产品中,对器件的低功耗提出了极高的技术需求。相对于传统半导体材料,单层二硫化钼二维半导体具有原子级厚度、合适的带隙且兼具刚性(面内)和柔性(面外),是备受瞩目的柔性集成电路沟道材料。然而,推动二维半导体柔性集成电路走向实际应用并形成竞争力,降低器件功耗、同时保持器件性能是关键技术挑战之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广宇课题组器件研究方向近年来聚焦于二维半导体,在高质量二维半导体晶圆制备、柔性薄膜晶体管器件和集成电路等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实现百微米以上大晶畴及高定向的单层二硫化钼4英寸晶圆,进而利用逐层外延实现了层数控制的多层二硫化钼4英寸晶圆;率先实现单层二硫化钼柔性晶体管和逻辑门电路的大面积集成;展示单层二硫化钼柔性环振电路的人工视网膜应用,模拟人眼感光后电脉冲信号产生、传导和处理的功能。 近期,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汤建、田金朋等发展了一种金属埋栅结合超薄栅介质层沉积工艺(图1),将高介电常数HfO2栅介质层厚度缩减至5 nm,对应等效氧化物厚度(EOT)降低至1 nm。所制备的硬衬底上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操作电压可以等比例缩放至3 V以内,亚阈值摆幅达到75 mV/dec,接近室温极限60 mV/dec。同时,研究通过优化金属沉积工艺,使得金属电极与二硫化钼之间无损伤接触,避免费米能级钉扎,使接触电阻降低至Rc 96%)、高性能(平均迁移率~70 cm2 V-1 s-1)以及均匀的阈值电压分布(0.96 ± 0.4 V)。当操作电压在降低到0.5 V以下时,反相器依然具备大噪音容限和高增益、器件单元功耗低至10.3 pWμm-1;各种逻辑门电路也能够保持正确的布尔运算和稳定的输出(图3);11阶环振电路可以稳定地输出正弦信号,一直到操作电压降低到0.3 V以下(图4)。 该工作展示了单层二硫化钼柔性集成电路可以兼具高性能和低功耗,为二维半导体基集成电路的发展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铺垫。相关结果近期以Low power flexible monolayer MoS2 integrated circuit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3633)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的支持。该研究由物理所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完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