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奈拉米诺

仪器信息网奈拉米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奈拉米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奈拉米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奈拉米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奈拉米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奈拉米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奈拉米诺相关的解决方案。

奈拉米诺相关的资讯

  • 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的活性杀死细菌,因其有抗菌谱广、吸收好、半衰期长、能制成各种剂型等特点而得到迅速推广,被广泛用于家畜的疾病防治中。但喹诺酮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胃肠毒性、心脏毒性等,因而牛奶、肉类中的喹诺酮残留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欧盟早在90年代就对肉类中喹诺酮药物的最大残留量进行了限制,由此产生很多检测喹诺酮类残留的方法。目前喹诺酮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法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可同时筛选大量样品,但精确度不高,目前常将其作为筛选法。液相色谱法可实现精准的测定,是国标指定的方法。日立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的喹诺酮残留进行测定,结果优异,显示了日立液相色谱仪的高性能。 图1. 色谱分析条件 图2. 标准品的色谱图(1. 环丙沙星 2. 达氟沙星3. 恩诺沙星4. 沙拉沙星 5. 双氟沙星) 图3. 标准曲线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0.004 ~ 0.5 mg/L的浓度范围内,五种标准品的线性相关系数均是0.9999-1.0000,结果优异。 图4. 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 重复测定六次,五种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分别在0.02%-0.04%和0.29%-0.46%,重现性优异。 图5. 实际样品前处理流程 图6.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1. 环丙沙星 2. 达氟沙星 3. 恩诺沙星 4. 沙拉沙星 5. 双氟沙星)对牛奶样品按图5前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未检出喹诺酮类药物。对牛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在0.01~0.05 mg/kg的添加浓度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在79.72%~99.07%之间。 本实验所用方法可用于测定牛奶中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分析时间35min,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回收率在预期范围内,可用于质检、品控、生产等部门。 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兼具性能优异、操作简便、结实耐用等优点,可让您获得高分离度和高灵敏度。 关于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信息,请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Product-C0102-0-0-1.htm
  • 2018“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医学奖揭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位于美国纽约的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公布了2018年拉斯克医学奖的得主名单。获奖者分别为洛克菲勒大学的David Alli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ael Grunstein、全球知名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John Glen,以及耶鲁大学的Joan Argetsinger Steitz,4人分享了今年拉斯克奖的三个重要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3838c6a-76ac-4776-990f-469670b31c00.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已从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退休的John B. Glen博士,该奖项主要奖励其发现和开发了广泛应用于麻醉的化学物质异丙酚,John B. Glen也是拉斯克奖史上的第二位兽医。值得一提的是,异丙酚还曾因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过量使用致死事件一度名誉受损。 其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则分别在阐释组蛋白化学修饰影响基因表达,以及RNA生物学领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5389cab-87c0-44b2-9961-5c2435071360.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拉斯克奖在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享有盛誉,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美国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 strong · /strong 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 strong · /strong 沃德 strong · /strong 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表彰在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此前共设置有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迄今为止,在该奖项的所有获得者中,有87人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于201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并在2016年成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p p   拉斯克奖由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颁发,三个奖项分别设立25万美元奖金。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018年阿尔伯特·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Albert Lasker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理由:发现并阐释了组蛋白化学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65313a1-3154-4a58-b8d0-5459d7ca76cd.jpg" title=" michael_grunstein.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alt=" michael_grunstein.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 br/ strong Michael Grunstei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Michael Grunstei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过在酵母中的遗传学研究,证明了组蛋白对活细胞内的基因活性有显著影响,并为理解特定氨基酸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奠定了基础。David Allis(洛克菲勒大学)发现了一种组蛋白修饰酶,这种酶以特定的化学基团附着在组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上,这种组蛋白修饰酶被证明是一种基因共激活物,其生化活性一直未被研究。2位科学家揭示此前未知的基因调控因素,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进入了这个领域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研究基因活性,我想研究组装材料。”Michael Grunstein在拉斯克基金会制作的一段视频中说,“我不想走别人的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be890313-f546-4189-9bd6-640a91229fcb.jpg" title=" david_allis.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alt=" david_allis.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 br/ strong C. David Allis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位科学家发现,实际上,组蛋白在开启和关闭基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过程使得每个细胞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Michael Grunstein专注于遗传学,David Allis则致力于生物化学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虽然他们的获奖源于在基础科学方面做出的贡献,但对实际应用的影响也是深远的。David Allis在视频中说,“这方面的错误似乎很明显引起了癌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随着对组蛋白不断深入的理解,药物开发人员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包括癌症治疗,如默克公司出售的用于治疗皮肤癌的伏立诺他(Zolinza)。更多的药物还在试验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它在人类治疗中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潜在领域,这是非常有益的。”David Allis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018年拉斯克· 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strong /span /p p    strong 获奖理由:发现和开发了化学物质异丙酚,广泛应用于麻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6312b426-340e-479e-b7ba-f4d7f45cc730.jpg" title=" john_glen2.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alt=" john_glen2.jpg__350x35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 br/ strong span John B. Glen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来自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John B. Glen博士(已退休),发现并开发了异丙酚。异丙酚因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且无残留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临床各科麻醉及重症病人身上。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异丙酚是一种“基本药物”,在发布该决定时,全球已有超过1.9亿人使用过这种药物。 /p p   根据基金会数据,John B. Glen是73年来第二位获得拉斯克奖的兽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John B. Glen曾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兽医学院教过麻醉学课程。据纽约时报报道,他在一次采访中曾说,“我麻醉过狗、猫、马,甚至任何能接触到的动物。”他曾经在一只鹈鹕身上做了麻醉,并修复了它的喙。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John B. Glen将注意力从动物转向人类后,致力于寻找一种替代硫喷妥钠的方法。硫喷妥钠此前广泛使用,可以迅速让病人入睡,但之后往往会让他们长时间昏昏沉沉。在一次小鼠实验中,John B. Glen及其同事发现,现有的一种化合物异丙酚,似乎和硫喷妥钠一样有效,但不同的是药力可以很快消失。 /p p   异丙酚于1986年在英国获得批准,3年后美国也批准了该药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异丙酚呈乳白色,也被称为“失忆牛奶”。 自John B. Glen发现该药物之后,大量患者使用了异丙酚,被认为直接影响了门诊手术的快速扩张,病人因此恢复加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在私人医生穆雷(Conrad Murray)替其注射了致命剂量的麻醉药物后,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意外逝世,异丙酚声誉一度受到打击,莫瑞也在2011年因过失杀人罪被判有罪。 /p p   John B. Glen说,他密切关注了审判,“从来没有打算它会以这种方式被使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018 拉斯克· 科什兰医学特殊成就奖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Lasker~Koshland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edical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trong 获奖理由:表彰其40年来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在RNA生物学领域所发挥的领导作用,以及对年轻科学家的慷慨指导和对女性科学家的大力支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d7d4fdd-d5ed-4954-84f0-6d11cdf207f9.jpg" title=" joan_steitz2.jpg__310x31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alt=" joan_steitz2.jpg__310x310_q85_crop_subsampling-2_upscale.jpg" / br/ strong span Joan Argetsinger Steitz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40年来,Joan Argetsinger Steitz教授(耶鲁大学)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领导作用。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发现对RNA分子研究影响广泛而深刻。此外,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她在多个领域起到了榜样力量,并扶持青年科学研究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开始对科学感到兴奋时,并没有其他女性科学家,我认为我没有任何希望。”“我希望我所做的科学贡献,以及我对科学界的参与能得到同行的尊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40多年后,Joan Argetsinger Steitz教授在耶鲁大学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她不仅因为在RNA生物学上的发现而闻名,更在于她在一个仍然由男性主导的领域里支持女性科学家的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拉斯克基金会的引文,在她的实验室里的360篇论文中,有60篇不包括她的名字,“这是一种慷慨的姿态,反映了她的观点,即那些完全独立工作的学生和博士后应该被允许自己发表文章。” /p
  • “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光遗传学会不会获诺奖?
    北京时间9月25日零点,2021年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了三大奖项获奖名单。其中,基础医学研究奖由Dieter Oesterhelt、Peter Hegemann 和Karl Deisseroth获得,以表彰他们对光遗传学的贡献;来自BioNTech的Katalin Karik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rew Weissman获得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基于mRNA修饰的新治疗技术;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则颁给了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 光遗传学被认为是一项注定要得诺奖的技术(相关文章: 光遗传学:一项注定要得诺贝尔奖的技术)。 实际上,对于光遗传学技术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不止这三人,还有他们的合作者和其他科学家。 科学的发展常常伴随着科学家竞争,这是科学的常态。每一项科学成果的背后,故事主角们都有不同的悲喜。但无论结局如何,每一位探索在知识边缘的科学家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敬意。 撰文|王承志 梁希同 林岑 责编|夏志坚 陈晓雪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零点,有 “诺奖风向标” 之称的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遗传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获得阿尔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获奖理由: 发现了可以激活或沉默单个脑细胞的光敏微生物蛋白,并将其用于开发光遗传学——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根据拉斯克奖官网介绍,三位获奖人的具体贡献分别是: 迪特尔奥斯特黑尔特(Dieter Oesterhelt),发现了一种古细菌蛋白质,它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质子泵出细胞; 彼得黑格曼(Peter Hegemann),在单细胞藻类中发现了相关的通道蛋白; 卡尔代塞尔罗思(Karl Deisseroth),利用这些分子创建了光触发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在活的、自由移动的动物身上使用,以理解在迷宫一般的脑回路中特定类别乃至一类神经元的作用。 大脑是人最复杂的器官,人的感觉、记忆、思考、运动等诸多生理活动,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都与神经元的功能息息相关。多年以来,理解各种神经元的具体功能一直是神经生物学的中心研究领域。 特异性地控制神经元活动对神经生物学家具有无法抵挡的吸引力。如果能特异性地激活一类神经元,那么就可以通过观察激活后的生理现象来推测其功能。同理,如果能特异性地抑制一类神经元,则可以推测这类神经元对哪些生理活动是必须的。 神经生物学家们尝试过各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比如,用微电极来刺激神经元,或者使用化学物质来模拟或者拮抗神经递质。但这些方法都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微电极控制的精度不够,比如不能特异性地控制一类神经元;化学物质控制神经元的速度难以控制,很难在毫秒级别进行操作。 紫色的膜与光传感器 1969 年,29岁的青年化学家迪特尔奥斯特黑尔特(Dieter Oesterhelt,1940年-)从德国慕尼黑大学学术休假,来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电子显微镜专家沃尔瑟斯托克尼乌斯(Walther Stoeckenius,1921年7月3日-2013年8月12日)的实验室。 当时,斯托克尼乌斯正在研究一种可以在高盐环境中生存的古细菌的细胞膜,这种微生物现在被称作盐生盐杆菌(Halobacterium salinurum)。在这次合作中,奥斯特黑尔特证实盐生盐杆菌的细胞膜中紫色的组分含有视黄醛。随后,他和斯托克尼乌斯确定了古细菌中的一种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1971 年,他们提出细菌视紫红质起到了光传感器或光感受器的作用。迪特尔奥斯特黑尔特 | 图源:biochem.mpg 回到德国后,奥斯特黑尔特和斯托克尼乌斯继续合作这一研究。奥斯特黑尔特发现,细菌视紫红质可以将质子泵出细胞。这个神奇蛋白质,像是一个微型光能发电机,能吸收光子的能量,用这些能量把质子泵到细胞的外面,从而进一步转化为细菌所需的能量。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另外一种含视黄醛的光激活泵——卤化视紫红质(halorhodpsin),可以将氯离子输送到细胞中。这两种物质的发现和对其生物物理、结构和遗传学的研究,为光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见解。 来自微生物的光敏蛋白 20世纪80年代,彼得黑格曼在位于慕尼黑的马克思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正是发现细菌视紫红质的迪特尔奥斯特黑尔特。 黑格曼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来自另一种细菌的视紫红质——卤化视紫红质(halorhodopsin)。 卤化视紫红质存在于一种耐盐古细菌中,其利用光能将其生活的高盐度环境中的氯离子排出体外。黑格曼首先通过生物化学技术分离提纯了这一蛋白。彼得黑格曼 | 图源:project-stardust.eu 此时,刚刚在法兰克福的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恩斯特班贝格(Ernst Bamberg)参与了进来,他通过构建体外系统来研究黑格曼所提纯出的halorhodopsin的电化学特性。 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黑格曼来到美国雪城大学的肯福斯特(Kenneth Foster)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福斯特研究的是另一种对光敏感的微生物:单细胞绿藻。这些单细胞的藻类具有趋光性,能够挥舞鞭毛向着有光的方向游去(它们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福斯特认为,单细胞绿藻也可能使用某种视紫红质作为它们的眼睛,从而得知光亮的方向,并且能驱动鞭毛游往有光的地方。莱茵衣藻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1986年,黑格曼回到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潜心研究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一种微小的绿藻)趋光性行为。 1991年,黑格曼发现,莱茵衣藻的光受体也是一种视紫红质,但它的工作方式与之前发现的各种视紫红质都不一样。衣藻视紫红质的光照之后会引起钙离子流入细胞中,从而引起的电流能够激发鞭毛的运动,他称之为光电流(photocurrent)。恩斯特班贝格(Ernst Bamberg) 人眼中的视紫红质感光之后也会产生光电流,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之后就形成了视觉。人眼中视紫红质引起光电流需要经过细胞内一系列蛋白的信号传导,而黑格曼发现衣藻视紫红质产生光电流的速度比人眼中的视紫红质快得多。据此他大胆地推测:衣藻视紫红质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可以作为电流开关的离子通道。 然而,此后的十年里,黑格曼使尽各种办法,也无法像当初分离提纯一样分离卤化视紫红质提纯出衣藻视紫红质,来验证他的猜想。 随着分子生物的发展,2001年,黑格曼和其他科学家通过测序衣藻的基因组发现了两个新的光受体基因。 为了证明它们究竟是不是苦苦追寻十余年的衣藻视紫红质,黑格曼找到了当初和合作研究卤化视紫红质电化学特性的班贝格。 此时的班贝格已经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所长。此前的1995年,班贝格就和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格奥尔格纳格尔(Georg Nagel)将细菌视紫红质表达在动物细胞中,使得动物细胞在受到光照时产生光电流。奥尔格纳格尔(Georg Nagel) 2003年,从黑格曼那里得到光受体基因后,班贝格和纳格尔用同样的方法成功地在动物细胞中表达了衣藻视紫红质蛋白,从而发现只要有这个蛋白单独存在,就能产生光电流,使阳离子流入细胞中,造成细胞去去极化。他们的结果终于证明黑格曼的假说:衣藻视紫红质是一个能被光所打开的阳离子通道。 从前人们知道,特定的化学分子,或者电压的变化,或者机械力的变化可以开关特定的离子通道,而能被光直接控制的离子通道还是第一次被发现,于是他们把衣藻视紫红质命名为视紫红质通道蛋白(Channelrhodopsins,ChR1)。这个词由离子通道(Channel)和视紫红质(Rhodopsin)组合而成。 他们还在爪蟾的卵细胞中表达了这种蛋白,发现光照可以引起细胞的静息电位发生变化。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发表在了2002年6月的 Science 上。 2003年,纳格尔和黑格曼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通道蛋白——ChR2。这一次,他们不但做了更深入的机制研究,而且把ChR2首次在人的细胞(HEK)中表达。作者在文章结论中写道:“ChR2能够成为控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或者细胞膜极化水平的有用工具,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 ChR1和ChR2的发现,让一些神经生物学家眼前一亮——这或许就是使用光来控制神经元的理想介质。而光遗传学的大门从这里也正式开启了。 光遗传学的诞生 视紫红质通道蛋白的发现,不仅仅解释的衣藻的趋光性行为,纳格尔和班贝格的实验还证明了这个来自衣藻的光敏感通道能独自驱使动物细胞产生光电流。因此,借助这个光敏感通道,就可以通过光来遥控动物细胞,特别是神经细胞的电活动。 用光来改变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是神经科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光刺激有着比传统药物刺激和电刺激更高的时间和空间的精确性,并且对组织的伤害更小。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开始使用光控释放神经递质来激活细胞,但这种方法的时间和空间的精确性仍然不够。 2002年,奥地利神经科学家格罗米森伯克 (Gero Miesenböck)开始在光控中引入遗传学,尝试将果蝇眼中的视紫红质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或者将哺乳动物的离子通道表达的果蝇的神经细胞中。使用遗传学的优势在于,可以专门针对研究者想到测试的神经细胞进行遥控,但米森伯克缺乏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让光精确地改变神经活动。格罗米森伯克 (Gero Miesenböck) | 图源:cncb.ox.ac.uk 2003年在衣藻中发现的视紫红质通道蛋白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2000年,爱德华博伊登(Edward S. Boyden,1979-)来到斯坦福大学,在钱永佑(Richard Tsien,钱永健的哥哥)和詹妮弗雷蒙德(Jennifer Raymond)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小脑神经回路。 在钱永佑的实验室,博伊登遇到了钱永佑之前的博士生卡尔代塞尔罗思(Karl Deisseroth,1971-)。代塞尔罗思之前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神经生物学,并在斯坦福医院当过精神科住院医师。 有着工程背景的博伊登和医学背景的代塞尔罗思经常在一起讨论当时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多次的思想碰撞让两位年轻人意识到,当时的技术还有很大局限,神经生物学家需要更好的工具来控制大脑中特异的神经元,他们决定开发这样的工具。Edward S. Boyden | 图源:mcgovern.mit.edu 他们最初设想可以使用磁场来控制神经元,在神经元中表达机械拉力敏感的离子通道,然后把微小的磁珠特异性连接到这种通道蛋白上,这样就可能通过外部磁场来控制神经元的电活动。但是,无论是找到合适的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基因还是把磁珠连接到通道蛋白上,技术难度都非常大。 后来,博伊登在阅读一篇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得到了灵感。这篇论文报道了在嗜盐碱单胞菌中发现的卤化视紫红质(halorhodopsin),能够在大脑的氯离子浓度下工作。这种视紫红质可以在受光照时激活离子通道。 博伊登意识到使用光来控制离子通道比磁场更容易实现。他写邮件给这篇论文的作者,索要了这个蛋白的基因。但后来由于博伊登忙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件事情被晾在了一边。 2003年秋天,代塞尔罗思即将独立成为PI,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他写邮件给博伊登,希望博伊登博士毕业后可以去他的实验室做博后,一起开展之前讨论的使用磁场控制神经元的项目。卡尔代塞尔罗思 | 图源:www.hhmi.org 从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代塞尔罗思和博伊登为即将开始的磁控神经元项目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恰在此时,纳格尔、黑格曼和班贝格及同事们在 PNAS 期刊上发表了前文提到的ChR2的论文。 博伊登阅读这篇论文时立刻意识到,ChR2拥有他们设想过的一切特性:在一个蛋白中把输入信号(光)和输出(去极化神经细胞)偶联起来。事实上,同时意识到这一ChR2这一特性可以用于光控神经细胞的,远不止博伊登一人。 博伊登写信给代塞尔罗思,希望能联系纳格尔索要ChR2的克隆。代塞尔罗思于2004年3月联系了纳格尔。那时,纳格尔已对ChR2做了一些改良,他把这些改良后的克隆寄送给了代塞尔罗思和博伊登。 博伊登当时还在钱永佑的实验室做博士课题。但从2004年7月开始,博伊登几乎把博士课题放在了一边,专心做起了ChR2在神经元中表达的项目。 2004年8月4日的凌晨1点,博伊登在钱永佑的实验室里用蓝光照射表达了ChR2的神经元,成功观察到了去极化和动作电位。早上,他发邮件给代塞尔罗思告诉了他的发现。代塞尔罗思回信:“太棒了!!!!!” 五个感叹号显示了他当时的兴奋心情。 2005年初,张锋(就是后来最早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CRISPR做基因编辑的那位,现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来到代塞尔罗思实验室开始了研究生生涯。他改进了博伊登的表达体系,使用慢病毒在神经元中表达ChR2,大大增加了该系统的稳定性。 2005年4月19日,博伊登和代塞尔罗思把他们的发现投稿给 Science 杂志,遭拒稿,理由是没有具体的科学发现。5月5日,他们投稿到 Nature 杂志,Nature 建议把稿件转投给 Nature Neuroscience 杂志。经过一轮修改,Nature Neuroscience 接受了这篇文章。 光遗传学的其他研究者 自从黑格曼等在2003年发表了光敏通道蛋白ChR1和ChR2,很多科学家都意识到这类光控通道蛋白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一场无形的竞争也在悄然展开。
  • 国家药监局批准艾诺米替片上市|为成人HIV-1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3年1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示,艾迪药业的艾诺米替片(即:复邦德®/ACC008片)获批上市。本品为艾诺韦林、拉米夫定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组成的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该药品的上市为成人HIV-1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艾诺米替片系公司开发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是在艾诺韦林片(研发代码:ACC007,商品名:艾邦德®)的基础上加入两个核苷类骨干药物——替诺福韦(TDF)和拉米夫定(3TC)所组成的药物。其中,艾诺韦林片为公司研发的抗HIV治疗的第三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于2021年6月25日在国内获批上市,TDF、3TC为治疗HIV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心成分安全强效艾诺米替片核心成分艾诺韦林为第三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通过非竞争性结合并抑制 HIV 逆转录酶活性,从而阻止病毒转录和复制,是艾迪药业创新药领域最为重要的业务方向,具有安全强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根据III期临床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艾诺韦林片在安全性上表现优异,能显著减少头晕、睡眠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脂代谢指标控制良好、肝毒性低和皮疹发生率低;其抗病毒有效性与对照组的依非韦伦相当,能够快速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对高低基线病毒载量均抑制有效且疗效持续稳定。复方制剂优势明显作为三合一复方制剂的艾诺米替片优势更为显著。2021年3月,公司完成了艾诺米替片人体生物等效性(BE)研究,以关键药动学参数为主要终点指标、以主要药动学参数和安全性检查为次要终点指标,考察服用艾诺米替片与同时服用艾诺韦林、替诺福韦(TDF)和拉米夫定(3TC)三个单方制剂在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达到研究预设目标。据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显示,艾诺米替片组方联合指数(CI)为0.35~0.87,且组方中3个药物的DRI值为1.75~57.53,说明达到相同的药效时,艾诺米替片组方使用的剂量比单方使用剂量显著降低。在保障病毒抑制效果的基础上,艾诺米替片作为口服单片复方制剂,HIV感染者每天仅需服用1片,无需再服用其它抗艾滋病药物,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服药负担,降低服药场景的识别度,增加依从性,减少耐药发生。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根据IMS Health & Quintiles报告,由于患者基数增加、诊断率和治疗率提高、医保支付能力提升及自费人群的逐渐增加,预计2027年我国抗HIV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 110 亿元。目前,我国抗HIV创新药物较为稀缺,国际主流抗HIV病毒药物必妥维、捷扶康、绥美凯等,多为复方制剂,而国内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含有国产创新成分的单片复方制剂,且进口药物整体而言售价较国产药物更高,我国艾滋病患者可选择的单片复方制剂过少,不能满足临床所需。艾诺米替片的上市,填补了国产创新成分单片复方制剂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复方制剂,将有助于为国内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一个与国际同步的新选择,有效提高临床先进药物的可及性。打造完整的抗HIV新药研发管线艾迪药业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抗HIV新药研发管线,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药物选择。除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外,公司研发管线还覆盖了整合酶抑制剂、长效治疗药物等治疗靶点。公司自主研发的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目前已经完成了药理毒理的实验,正在进行大动物实验。抗HIV长效治疗药物(ACC027)目前正推进临床前研发工作,已完成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以及两轮样品的制备与活性测试,并获得多个具有高度抗 HIV 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且已递交化合物专利申请。此次获批的艾诺米替片适应症主要针对HIV初治患者。目前,公司针对经治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正顺利开展,762例临床受试者的入组工作已于2022年3月末全部完成,目前临床试验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随着公司两大核心抗HIV产品艾邦德®与复邦德®的上市,也将进一步完善艾迪药业抗艾诊疗一体化患者服务范式,在短时间内快速地缩短国内HIV诊疗与发达国家水平之间的差距。艾迪药业为满足国内艾滋病治疗升级的迫切需求,将持续加大推进抗艾滋病新药的开发,满足国内HIV患者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下的用药需求,力争成为艾滋病治疗领域的领跑者。
  • 岛津应用:牛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案
    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一类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化学合成抗菌药,它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然而,喹诺酮类药物有潜在的致癌性和遗传毒性,同时还容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FDA已于2005年宣布禁止用于治疗家禽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的销售和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席委员会、欧盟都已制定了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很快的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复杂基质中的抗生素类残留具有很强的定性能力,准确度高,是目前超痕量残留分析的首选方法。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A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40联用测定牛奶中1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该方法在7.0 min之内完成14 种目标物的分离分析,且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实验,连续6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437%和4.937%以下,系统精密度良好。该方法具有超快速、高灵敏的特点,适合动物食品、水产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岛津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40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牛奶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牛奶中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残留,人食用动物组织后喹诺酮类抗生素就在人体内残留蓄积,造成人体疾病对该药物的严重耐药性,影响人体疾病的治疗。因此其残留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在此,我们参考《国标GB 29692-2013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中的方法一,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荧光检测器对牛奶中的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进行了分析测定。五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参考的分析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分离,达氟沙星检测限可达0.15 μg/kg(国标为1 μg/kg ),充分体现了Chromaster荧光检测器高灵敏度的特点。 关于该应用的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s548264.htm关于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请参考: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37940.htm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多信息敬请关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
  • KRÜ SS带你解读卡布奇诺泡沫的秘密
    KRüSS带你解读卡布奇诺泡沫的秘密 卡布奇诺咖啡是一种在褐色的 咖啡液上淋上以蒸汽起泡的牛奶,奶白色的牛奶泡沫漂浮在褐色的咖啡上形成不同的图案的泡沫咖啡。该咖啡要求所用的牛奶具有良好的起泡效果,奶泡细腻,稳定性好,奶香浓郁,口感柔和。 牛奶含有蛋白质,作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促进脂肪-水乳液的稳定性以及泡沫的形成。可将各种类型的牛奶用在饮料上产生泡沫,其中泡沫的含量及其稳定性取决于牛奶的性质。一、测试方法 我们使用KRüSS DFA100动态泡沫分析仪研究了5℃~60℃条件下四种不同类型牛奶(巴氏杀菌牛奶和UHT牛奶,分别含1.5%和3.5%脂肪)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两者都取决于牛奶的类型和温度。另外,根据气泡尺寸和分布分析了泡沫结构。图1. DFA-泡沫结构模块二、测试结果1. 起泡性分析图2. 泡沫最大高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低温下,UHT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更容易起泡,而半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起泡性好。在较高温度下,所有类型牛奶都易于起泡,样品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消除。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一种异常现象,即在25°C时,四种牛奶的发泡性最差,可认为在25℃时,半结晶的结构化脂肪球对泡沫形成具有负面影响。2. 泡沫稳定性分析 泡沫稳定性表现出了类似的温度依赖性,在低温下,UHT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稳定性好。虽然四种牛奶在40℃下形成的泡沫高度几乎相同(图2),但在该温度下的稳定性主要受脂肪含量的影响。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脂肪不再影响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图3.用半衰期评价泡沫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3. 泡沫结构图4.泡沫结构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是泡沫衰变中的加速机制,取决于大泡沫和小泡沫之间的压力差异。当小气泡的数量随时间减少时,大气泡逐渐变大。泡沫越均匀,气泡之间的压力差越小,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越慢。 对于泡沫结构的评估,通常从两方面考虑:消费者通常喜欢小尺寸,均质的牛奶泡沫;其次,稳定性还取决于气泡尺寸和尺寸分布。 根据泡沫高度测量,UHT牛奶(3.5%脂肪)在40℃产生的泡沫最稳定,对泡沫结构的研究发现,最小的气泡与平均气泡尺寸的标准偏差越小,均匀性越好。UHT牛奶(1.5%脂肪)的泡沫在衰变测量中比较不稳定,发泡后产生的气泡较大,均匀性比较差。1800s之后的结构衰变中显示了两个样品之间的稳定性差异。三、总结 我们研究了温度对牛奶泡沫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25℃时,牛奶泡沫的稳定性和起泡性最差。从泡沫产生中可以得到如下的经验:1,理想情况下,牛奶应该直接从冰箱中冷冻或者加热状态下起泡,室温下的牛奶不适用于直接起泡;2,低脂产品比全脂牛奶更有利,UHT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更适合低温起泡;3,UHT全脂牛奶在温度稍高时,可以产生大量均匀稳定的泡沫。来源:1. KRüSS Application reports 274;2. S. Kamath, T. Huppertz, A.V. Houlihan, H. Deet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foaming of milk,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18 (2008) 994–1002.
  • 英诺德德国慕尼黑首秀告捷,以创新点亮Smart Lab主题
    4月12日,为期4天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顺利收官,英诺德INNOTEG以亮眼的展台形象、丰富的产品系列与专业的服务素质为此次海外首秀画上圆满句号。作为全球重要的实验室技术、分析、生物技术贸易展及分析大会,本届analytica投射出了行业的一个新发展机遇——Smart Lab智慧实验室。从包含英诺德INNOTEG在内许多展商所展示的解决方案与技术设备可以看出,智能化、低碳环保与可持续正在成为科学仪器行业所追求的新趋势,智能化将开启下一个时代的序幕。基于数十年的行业经验,德祥科技很早就敏感察觉到这一行业趋势。因此,作为其自研品牌英诺德INNOTEG在本届analytica 2024,带来了相对成熟的科研解决方案与满足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的科研产品。产品与解决方案紧扣以下smart lab的需求特点:● 智能化、自动化● 绿色化● 高精度、高效率从基础实验步骤开启Smart Lab体验关键词:高效数据通讯,远程控制监控,精确调节搅拌是实验室操作中最基础也是常被忽略的步骤之一。本次会上,英诺德INNOTEG带来WM-1磁力搅拌器,选配RS485接口可实现高效数据通讯,提升实验室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通过远程控制和监控,它能精确调节搅拌速度,优化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据许多参展观众现场体验后反馈总结,WM-1磁力搅拌器的智能化设计照顾到了实验基础操作中的方方面面,改善了传统搅拌操作体验,其数据化的特点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化零为整:全自动的化合物制备分析关键词:一体化,高精度,全自动工作站控制传统的化合物分离、检测和收集涉及一连串的实验技术与步骤。而现在一台英诺德INNOTEG EasyPrep 系统却能全部搞定,不怪此次会上许多参展观众为之回首。英诺德INNOTEG EasyPrep 系统(左)这是一款一体化的快速纯化制备色谱系统,能对化合物进行分离、检测和收集。采用高精度计量泵,耐受溶剂腐蚀,全自动工作站控制,且更符合化学操作者的日常习惯。高效实用与绿色环保两手抓关键词:排除污染,可靠安全,可持续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各国的重要主题。英诺德INNOTEG于本次会上带来的Sampling Case-B便携式呼吸采样系统是一种采集呼吸气的自动采样装置,可与Needle Trap动态捕集针技术联用,通过CO2传感器识别呼吸周期,在前处理阶段就能排除来自口腔和环境气体的污染,为呼吸分析提供了完全无创、可靠安全的结果。其同系列产品可以用于医学诊断、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相比传统处理手段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微萃取新产品为绿色化学创造无限可能关键词:微萃取,VOCs,避免二次污染,绿色化学微萃取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医药等多个领域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英诺德INNOTEG所带来的自主研发的Thin Film SPME薄膜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把萃取相加载在碳网片上的微萃取技术,通过增加萃取相的体积和表面积,增加吸附容量和提高萃取效率,涂层更加坚固不易脱落,为痕量VOCs分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其处理过程操作方便,测定快速高效,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贴合了绿色化学的发展需求。Smart Lab基石:“匠心质造”耗材关键词:高品质,性能稳定,耐用度高,减少浪费耗材可谓是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存在,高品质的耗材通常性能更稳定、耐用度更高,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得到更为精准的结果。英诺德INNOTEG多款经典产品在本次展会中得到了现场观众高度评价。英诺德INNOTEG SPE小柱,应用广泛,有多种填料可选,规格齐全,满足各种国标、行标的要求。采用高纯度硅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更高的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借着此次展示机会,英诺德INNOTEG让国内外更多同仁与客户了解到英诺德对于创新研发和品质制造的追求,增强了英诺德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展会告一段落,但英诺德的“匠心质造”之旅仍在继续。未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及利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意味着,对科学仪器的品质和创新需求会越来越高。英诺德INNOTEG将继续不断融合前沿技术,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帮助研究人员确保实验可靠性与准确性,提升研究效率,助力打造Smart Lab科研环境。
  • 诺奖风向标:2018年拉斯克奖揭晓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该奖项的所有获得者中,有近90人同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下为今年的三个奖项的获得者。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2018年,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公布。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David Alli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ael Grunstein、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John Glen,以及耶鲁大学的Joan Argetsinger Steitz四名学者,分享了今年拉斯克奖的三个重要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拉斯克奖在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享有盛誉,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该奖项的所有获得者中,有近90人同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2011年也曾荣获拉斯克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2018年,拉斯克奖共设立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2018年阿尔伯特·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Albert Lasker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f6541e2-d83c-40ef-afa9-c37286b19ef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获奖理由:发现并阐释了影响基因表达的组蛋白化学修饰。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runstein教授通过酵母菌的遗传学研究,证明了组蛋白能显著影响活细胞内的基因活性,并为理解特定氨基酸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奠定了基础。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Allis教授发现了一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这种酶以特定化学基团附着在组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上,被证明是一种基因共激活因子,有着很强的生化活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2018年拉斯克· 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018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203bd5a-6aff-46d3-a4b0-d11fa378483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获奖理由:发现和开发了异丙酚,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麻醉。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来自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John B. Glen博士(已退休),发现并开发了异丙酚。异丙酚因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且无残留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临床各科麻醉及重症病人身上。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异丙酚是一种“基本药物”,在发布该决定时,全球已有超过1.9亿人使用过这种药物。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2018 拉斯克· 科什兰医学特殊成就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018 Lasker~Koshland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edical Science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eaab590-0a0e-4ea2-84e1-9a78315b26e0.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获奖理由:表彰其40年来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在RNA生物学领域所发挥的领导作用,以及对年轻科学家的慷慨指导和对女性科学家的大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来自耶鲁大学的Steitz教授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领导作用。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发现对RNA分子研究影响广泛而深刻。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她在多个领域展现着榜样的力量,扶持青年科学研究者,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的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拉斯克奖简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拉斯克奖由美国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 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 沃德· 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于1946年共同创立,以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该奖项之前共设置有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每个奖项的获奖者将会获得25万美元的资助,该奖项由美国和国际的专业团体提名候选人,候选人需准备翔实的证明材料予以专业委员会进行评定,专业委员会里面的专家也是来自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2011年获得该奖项,从而使得国内外对其研究工作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 昊诺斯参加默克密理博第二届LabWater北区授权经销商市场部人员培训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16-17日参加了默克密理博第二届LabWater北区授权经销商市场部人员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旨在有效提高经销商市场部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默克密理博的品牌内涵;了解2014年默克密理博推广主题及方案;线上和线下主题活动方案介绍;热点行业及应用方案分享;客户定制化系统推广方案等。 本次培训由默克密理博公司资深培训师讲授,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有效的提升了昊诺斯市场部人员业务能力。通过本次培训,昊诺斯市场部人员了解到2014年默克密理博市场活动评估与考核实施标准;2014年Elix技术4G主题推广方案、蓝海产品推广方案,如何制订市场计划并开展有效的市场活动;如何开展专题活动及市场调研;促销方案及销售策略解读;;Online市场活动经验回顾及2014年计划,搜索引擎营销和邮件营销方案;客户定制化系统推广方案;耗材推广方案;优秀经销商市场人员经验分享等内容,使昊诺斯市场部人员在市场推广和宣传方面更具专业素质,并能够更好的为销售团队服务,将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推广给更多的人。培训现场LW北区经销商市场人员培训合影
  • 诺奖风向标 2017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揭晓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11fbb66-6050-4e2a-96bc-421f3de0f516.jpg" / /p p   近日,被誉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公布,今年该奖项分别授予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es)疫苗研发、雷帕霉素靶蛋白TOR(target of rapamycin)激酶信号通路,以及为妇女提供基础健康和生殖保健服务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机构。 /p p   2017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项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道格拉斯· 洛伊与约翰· 席勒获得,或将理由是他们的工作“使研发预防宫颈癌和其他肿瘤的HPV疫苗成为可能”,HPV会引起女性宫颈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等,洛伊和席勒采取了“大胆而又适当的方式”,为好几种安全有效的疫苗设计了蓝图,有望帮助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p p   2017年度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被由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的迈克尔· 霍尔(Michael N. Hall)获得,因其发现了一种叫作雷帕霉素靶蛋白的TOR激酶,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和代谢。TOR信号通路的破坏可能导致糖尿病、癌症甚至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疑难杂症。同时,它对人类具有深刻的医学意义,纠正了很多人类病理学的错误。 /p p   2017年度拉斯克公共服务奖则授予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the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 PPFA),以奖励该组织在过去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为数百万妇女提供必需的健康与生殖保健服务,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是为美国甚至全球提供生育健康护理的非盈利组织。在美国,大约每5名妇女中就有1名曾得到过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的帮助。 /p p   拉斯克奖在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享有盛誉,在该奖项的所有获得者中,有87人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之称。例如,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项授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4年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 p   拉斯克奖奖项由美国先驱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 答维斯· 拉斯克(Albert Davis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 沃德· 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于1946年共同创立,通过奖励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及公共事业服务者以改善公共健康状况、支持医学研究。该奖项之前共设置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拉斯克每个奖项的获奖者将会获得25万美元的奖励。 /p p /p
  • 岛津推出牛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方案
    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一类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化学合成抗菌药,它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然而,喹诺酮类药物有潜在的致癌性和遗传毒性,同时还容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FDA已于2005年宣布禁止用于治疗家禽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的销售和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席委员会、欧盟都已制定了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很快的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复杂基质中的抗生素类残留具有很强的定性能力,准确度高,是目前超痕量残留分析的首选方法。 岛津公司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联用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样品经处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LC-30A在7 min内实现快速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40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外标法内绘制1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以上;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实验,连续6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437 %和4.937%以下,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了解详情,请点击&ldquo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牛奶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rdquo 。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及成都5个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纳米增强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5-16日,由北京食品学会、北京食品协会主办,北京食品学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北京安凯信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论坛的主要内容由主题演讲、专题研讨、新技术推介、产品展览、技术论文交流等系列活动组成。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国际组织及国外驻华机构代表、中外著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食品企业和科研单位负责人等700余人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 拉曼光谱技术交流会现场     本次论坛同期举办了“欧普图斯光纳科技2010年春季拉曼光谱技术交流会”,技术交流会分三个部分进行:首先由欧普图斯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光纳科技)副总经理陆惠宗博士做了题为“纳米增强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 然后,光纳科技应用工程师进行了“常规拉曼检测应用”、“纳米增强拉曼检测应用”的演示 最后是各位参会专家与光纳科技工程师现场交流。 欧普图斯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光纳科技)副总经理陆惠宗博士     陆惠宗博士的报告分为拉曼及纳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产品性能介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等几个部分。拉曼光谱是1928年由印度科学家拉曼发现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光与物质发生散射作用时,拉曼散射线的强度一般只有入射光强度的10-6,因而对微痕量物质检测不够灵敏。   陆惠宗博士在报告中提到,拉曼光谱作为一种研究分子及分子结构的光谱技术,除了具备指纹特性外,还具有很多其它的优越性:(1)快速、简单、可重复,一般样品的检测在1-3秒内可完成 (2)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且可以通过光纤探头通过玻璃、石英、塑料袋等透明包装物进行无损测量 (3)拉曼光谱是研究水溶性或含水物质样品的理想方法,可以弥补红外光谱的不足。   纳米增强拉曼光谱简介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拉曼光谱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纳米增强拉曼光谱(NERS)”在高灵敏度检测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可达到单分子的检测水平。陆惠宗博士还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ELISA、红外光谱等常规分析技术相比较,纳米增强拉曼光谱在样品处理、检测时间、检测成本、仪器成本、重现性、现场检测等方面所具有的优点。光纳科技还积极与国家质检总局(AQSIQ)、首都医科大学等国内单位合作,共同开展了纳米增强拉曼光谱在检验检疫、唾液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技术交流会上,光纳科技应用工程师演示了利用光纳科技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现场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果汁中含超量合成色素等,从样品处理到最后检出结果,整个过程在3分钟内完成。   整个研讨会进行了约3小时,光纳科技的工作人员从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到纳米增强拉曼光谱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快速测试,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惠宗博士在报告中指出“食品安全检测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能否检出,而是检测手段能否满足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监控” 纳米增强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在这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同时需要加大在应用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该方法的推广工作,需要政府大力的扶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标准的逐步建立,纳米增强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快速现场检测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03年创立于美国加州的硅谷,研发和制造中心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   2007年在北京成立了以产品推广为主的分公司   2009年初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以制造、应用开发、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及国内销售为重点的苏州分公司   2009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   主要产品:便携式、高灵敏度、现场、快速的化学物检测系统   核心技术:纳米增强激光拉曼光谱(NERS)
  • 诺奖风向标——2022年拉斯克医学奖公布获奖者,包含中国元素!
    拉斯克医学大奖被业界誉为“诺奖风向标”,今年拉斯克大奖获奖项目,包括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共卫生服务奖,堪称是诺奖级医学成就!值得关注两项获奖成就中包含了“中国元素”。一是临床医学奖得主是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详解临床医学讲视频)。他开创性利用孕妇外周血液中存在胎儿微量DNA,发明了无创产前胎儿检测是否患唐氏综合症。其二是围绕着连续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国是爆发新冠疫情最早的国家,在当时环境下,各国政府和国际公共卫生机构都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传播和疫情发展,但苦于无法获得疫情实时数据,预测发展趋势(类似天气预报)。就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城市工程系的硕士生董恩生(Ensheng Dong)萌生了建立一个可视化地图的想法,示踪全球新冠疫情实时数据。在导师Lauren Gardner支持下,他发挥了自己不但看懂中文,而且能在第一时间检索到国内疫情数据的独特优势,迅速搭建起来了全球第一个新冠疫情“数据盘”可视化地图模型。被称为新冠疫情仪表盘“大脑”的董恩生他的导师Dr. Lauren Gardner也因新冠疫情可视化“仪表盘”(Dashboard)项目,获得了公共卫生服务大奖。业界称之为流行病学和全球疫情标准化预测模式。(详见获奖感言视频)。拉斯克公共卫生服务奖得主Dr. Lauren Gardn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仪表盘”模型获得今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和发现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关键介质整合素Integrins。该重大发现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特别是针对癌症细胞基质和癌细胞之间粘附作用机制给出了全新解答。堪称是诺奖级研究和重大发现。2022拉斯克基础医学奖:Richard O. Hynes (MIT) ;Erkki Ruoslahti (斯坦福Burnham Prebys)和Timothy A. Springer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哈佛医学院)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及获奖成就——卢煜明教授2022年拉斯克公共卫生服务奖得主Lauren Gardner
  • 郑州安诺发布安诺液相自动进样器LAS-3620新品
    1.PC端软件操作,操作简便,清晰明了。2.具备多种连接方式,供用户选择。3.兼容性强,可配套不同厂家的仪器设备。4.稳定性高,编码器实时反馈对比,仪器运行更加准确。5.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24小时不间断工作。6.200位样品位,充分满足用户样品量大的需求。7.注射器、定量环、缓冲管均可更换不同规格,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8.具有不同进样模式,全定量精度高,半定量灵活性高,可自由设置。9.具有漏液检测功能,实时检测,安心使用。10.具有进样针防撞保护措施,有效防止进样针因意外而损坏。11.具有空瓶检测功能,遇空瓶可选报警或者跳过,避免浪费分析时间。12.具有门检测功能,可选开门亮灯或者开门报警,方便观察和防止意外开门。13.具有样品温控功能(可选),满足用户对样品的温度环境要求。创新点:安诺液相自动进样器LAS-3620有200位样品位,充分满足用户样品量大的需求。同时,还可与液相色谱、质谱,离子色谱联用,在PC端软件以及漏液检测方面与市场同类产品更具创新。 安诺液相自动进样器LAS-3620
  • 诺奖得主阿夫拉姆来宁搭建实验室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日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夫拉姆赫什科加盟宁企,担任江苏公元前科技有限公司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并将搭建其在中国的首个实验室,未来依托自己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2004年,阿夫拉姆因“破译”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是一个让普通人感到陌生的专业术语,但在学术界有着颠覆性的意义。阿夫拉姆曾将一个细胞比喻成一支管弦乐队,而这里面蕴藏着成千上万的演奏者——蛋白质,细胞和蛋白质必须有序协作,才能保障人体的健康运行。在人类年轻的时候,这套运行机制可以将坏掉的蛋白质迅速处理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机制可能出现功能缺失,坏的蛋白质在大脑等器官中累积,造成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阿夫拉姆的学术贡献是,发现了一种叫“泛素”的蛋白质可以标记出受损和坏的蛋白质,并且与它们结合,直到这些坏掉了的蛋白质被降解。这一发现,将助力人类解开神经退行等疾病之谜。2011年,阿夫拉姆赫什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夫拉姆此次加盟的江苏公元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人才为驱动、以ai大模型为先导的科技型健康企业。目前,企业研究院由阿夫拉姆担任院长,企业实验室设计中心主任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教授罗曼祖巴列夫担任。罗曼祖巴列夫是世界质谱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美国质谱学会biemann奖章的获得者。这些高端人才将依托各自的专业积淀,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宁加速落地。近年来,南京坚持人才优先理念,夯实引智平台建设,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科技人才工作水平,重点“引进、留住、用好”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 华南农大刘健华教授课题组|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首次在蔬菜中发现新型多重耐药质粒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刘健华教授课题组在质粒介导多重耐药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食品科学期刊 FOOD CONTROL (IF=6.652)。文章基于齐碳科技纳米孔测序平台联合二代测序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在新鲜蔬菜中发现了2种新型的介导blaNDM-5基因转移的p0111和IncHI2/ST2型质粒。发现了同时携带tet(X4)和 blaNDM 基因的大肠杆菌,并证实携带blaNDM-5基因的多重耐药IncHI2/ST3型质粒在动物、食品和人等不同生态位中广泛传播。 提示携带blaNDM-5的IncHI2质粒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可能构成潜在风险,这一点值得进一步关注。 背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抗击多重耐药(MDR)的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最有效药物。然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出现和快速传播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是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并已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目前已经发现59种NDM酶,其中NDM-5是大肠杆菌中最主要的NDM酶。blaNDM-5基因可以被多种质粒介导转移,其中IncX3型质粒是最重要的传播载体,而blaNDM-5阳性多重耐药IncHI2型质粒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blaNDM-5基因在不同生态位菌株中的传播。新鲜蔬菜被认为是耐药基因(Antibiotic-ResistantGenes,ARGs)重要的“储存库”。日益上涨的即食蔬菜消费量需求也增加了人类通过食物链接触抗生素耐药细菌(Antibiotic-ResistantBacteria,ARB)的可能性。目前,已在蔬菜源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了多种重要的ARGs,包括blaCTX-M、mcr-1、tet(X4)、blaKPC和blaNDM。鉴于蔬菜通常未经加工或加工程度极低,ARB/ARGs有可能从蔬菜直接传播给人类,并对人类构成威胁。因此,持续监测新鲜蔬菜中的CRE对保障食品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成果概述在中国,CRE已经在医学临床、食品动物、环境、零售肉类和伴侣动物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蔬菜源CRE仅有零星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华南地区蔬菜源CRE的流行情况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华南地区即食蔬菜中blaNDM-5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研究人员从广州菜市场采集的185份蔬菜样本中获得8份(4.3%)blaNDM阳性样品,阳性率高于之前在华东地区的研究(2.4%),但低于缅甸蔬菜中的阳性率(28.1%)。随后,研究团队基于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长读长优势并结合二代测序对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携带blaNDM-5基因的菌株和质粒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blaNDM-5基因出现在p0111和IncHI2/ST2型质粒中,并对blaNDM-5阳性IncHI2/ST3型质粒特征进行分析。成果亮点1.细菌分析与鉴定从8个(4.86%)蔬菜样本中共分离获得9株blaNDM基因阳性菌株(7株大肠杆菌和2株葡萄牙柠檬酸杆菌),其中8株携带blaNDM-5基因,1株携带blaNDM-1基因(表S1)。进一步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表明,9株blaNDM阳性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包括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耐药。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blaNDM –positive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s from vegetables, ChinaMLST分型结果显示,两株葡萄牙柠檬酸杆菌不可分型,7 株blaNDM-5阳性大肠杆菌属于不同的ST型,包括 ST10、ST93、ST206、ST746、ST6736、ST7058 和 ST7458。ResFinder分析显示,所有blaNDM阳性菌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或重金属耐药基因簇(表 1)。2.质粒鉴定与特征分析9株blaNDM阳性分离株中,有8株blaNDM 基因可通过接合试验转移至受体菌中,其中4株菌中blaNDM基因位于在IncX3质粒上,另外4株菌中位于在IncHI2质粒上,仅有1株大肠杆菌(GDSC2239PM)中blaNDM-5基因不可水平转移。利用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结合二代测序平台获得了9个blaNDM基因阳性质粒的完整序列,包括4个IncX3型质粒(pHN1BY3H-1、pHN2BY3H-1、pHNGDSC2239TM-1、pHNGDSC2241-1)、3个IncHI2/ST3型质粒(pHNBY4H-1、pHNGDSC2227-1、pHNGDSC1999-1)、1个IncHI2/ST2型质粒(pHNBY4G-1)和1个p0111型质粒(pHNGDSC2239PM-1),并通过BLAST对上述质粒做进一步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IncX3型质粒与其他已报到的质粒结构相似。3个blaNDM-5阳性IncHI2/ST3质粒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结构与中国广东鸭源大肠杆菌质粒pNDM33-1、安徽省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HNAH212836K、广东省人源大肠杆菌质粒pEC6622-1高度相似。IncHI2/ST3质粒中blaNDM-5的基因环境均高度相似,都是在转座子Tn7051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多种插入序列的插入、缺失、倒置后形成。Fig. 1 Genetic features of blaNDM-5-carrying IncHI2/ST3 plasmids.IncHI2/ST2型质粒pHNBY4G-1与美国牛肉源和越南鸡源质粒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但未检索到blaNDM基因阳性的IncHI2/ST2质粒。质粒全序列分析,推测质粒pHNBY4G-1中blaNDM-5基因可能是通过IS26、ISKpn19、∆ Tn2、∆ Tn3等多个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的同源重组事件后获得。类噬菌体质粒p0111质粒pHNGDSC2239PM-1中可变区结构与IncHI2/ST3型质粒pHNGDSC1999-1中的相似,推测可能是由2个同向的IS26产生的环状中间体介导整合至p0111质粒中。Fig. 2.Complete sequence of blaNDM-5-carrying IncHI2/ST2 plasmid pHNBY4G-1(a) Comparison of blaNDM-5-carrying IncHI2/ST2 plasmid pHNBY4G-1 with other similar plasmids.Fig. 2.Complete sequence of blaNDM-5-carrying IncHI2/ST2 plasmid pHNBY4G-1(b)Genetic environment of blaNDM-5 in pHNBY4G-1.Fig. 3 Comparison of plasmid pHNGDSC2239PM-1 with p0111 plasmids and blaNDM-5-carrying-IncHI2/ST3 plasmids.为了进一步明确蔬菜源blaNDM-5阳性IncHI2质粒的来源,课题组将研究中发现的4个IncHI2质粒与从NCBI的nt和Assembly数据库中获得的50个blaNDM阳性IncHI2质粒,基于核心基因组的SNPs构建进化树,并通过hierBAPS对质粒进行分类,结果显示54个blaNDM阳性IncHI2质粒分为三个支系(1级聚类)(图4)。3个蔬菜源blaNDM-5阳性IncHI2/ST3质粒均属于3d亚支系,该亚支中所有IncHI2质粒均携带blaNDM-5基因,首先在中国广东省鸭大肠杆菌中检测到,并主要在广东省食品动物源肠杆菌中检出。2020年后,在中国安徽省的鸡和浙江省的零售鸭肉中也出现了blaNDM-5阳性IncHI2/ST3。另外,从广东病人源大肠杆菌中也检测到了类似的IncHI2/ST3质粒(pEC6622-1,CP096588),这意味着携带blaNDM-5的IncHI2在人类、动物和食物链中广泛传播。Fig. 4.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laNDM-carrying IncHI2 plasmids.讨论新鲜蔬菜是耐药基因重要的储存库,是耐药基因向社区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在蔬菜中检测到CRE的存在。在这项研究中,从185个蔬菜样本中鉴定出8个(4.3%)携带blaNDM基因的样品,高于之前中国东部地区的蔬菜中blaNDM基因的检出率(2.4%),但低于缅甸蔬菜源blaNDM的检出率(28.1%)。该研究分离获得1株同时产Tet(X4)和NDM酶的大肠杆菌,虽然这种菌株在我国食用动物中广泛存在,但在蔬菜中还是首次报道。这项研究发现,IncX3和IncHI2型质粒是blaNDM基因的主要载体。IncX3作为blaNDM-5基因重要的传播载体,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动物和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有3株菌中blaNDM-5基因位于在多重耐药的IncHI2/ST3型质粒上,尽管类似的质粒已经在鸭、猪、鱼、零售肉、鸡和零售鸡蛋中报道,但这种质粒在蔬菜中尚未报道。携带blaNDM-5基因的IncHI2质粒可能已经从中国广东省的鸭源大肠杆菌向不同来源的菌种以及中国其他地区(安徽、浙江)扩散。此外,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安徽省的养鸡场中,IncHI2质粒甚至取代了IncX3质粒,成为blaNDM基因最主要的传播载体。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必须加强对IncHI2质粒的监测,全面评估IncHI2质粒在blaNDM传播中的作用。与IncHI2/ST3和IncHI2/ST1型质粒是多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载体不同,目前尚未在NCBI数据库中发现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IncHI2/ST2型质粒。IncHI2/ST2型质粒可携带多种ARGs,如blaCTX-M-55、floR、qnrS1、mcr-3和tet(X4)等(表S3),主要在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食品动物、食品和人类来源的沙门菌属和大肠杆菌中检测到。IncHI2/ST2质粒捕获blaNDM-5基因可能会促进blaNDM-5在沙门菌属中的水平传播和有助于blaNDM-5基因的进一步传播。结语该研究成果是刘健华教授课题组在耐药菌传播方面研究取得的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长读长测序技术优势结合二代测序,首次在蔬菜大肠杆菌菌株中发现了携带blaNDM-5的IncHI2/ST3质粒,并报道了新型blaNDM-5质粒载体IncHI2/ST2和类噬菌体p0111型质粒。blaNDM-5阳性的IncHI2/ST3型质粒在环境、食品动物、人等不同生态位中的广泛传播令人担忧,对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刘健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尤其是在新鲜蔬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耐药病原体的全面监测,以践行保护消费者从农场到餐桌健康的“OneHealth”理念。特别鸣谢刘健华教授课题组的专业指导。课题组简介:刘健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细菌耐药性研究,在β-内酰胺类、多粘菌素类、替加环素等重要抗菌药的耐药性产生和传播机制、耐药质粒进化及适应性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发现了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机制MCR-1,推动了多个国家黏菌素管理政策的调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专项项目等 10 余项。在Lancet Infect Dis、Nucleic Acids Res、mBio、J Hazard Mater、Emerg Infect Dis、Food Res Int等著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被引用 6000 多次,有三篇论文被F1000Prime 推荐和点评。
  • 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 屠呦呦领“准诺奖”拉斯克奖
    中广网北京2011年9月2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9月23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当地时间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北京时间24日凌晨,纽约,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登上了拉斯克奖的领奖台。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这一奖项不但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更堪称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据了解,拉斯克奖的每个奖项设25万美元奖金。   挽救数百万生命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 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世界数亿人受益   拉斯克基金会网站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及其应用于疟疾治疗的工作。文章指出,几千年来,疟疾肆虐人类、蹂躏文明,2000多年前中国医书《五十二病方》首次记载了青蒿的药物功能,公元340年间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用于抗疟治疗。在中国政府于1967年5月23日启动的“523项目”中,屠呦呦先锋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们将受益。“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通过将现代技术和严密性应用于5000多年前中国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她将这座宝库带入21世纪。”   激动心情难表述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她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屠呦呦还在接受美国《临床研究期刊》专访时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自己对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深感荣幸,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揭秘   古代中医药方化出神奇青蒿素   金鸡纳树短暂辉煌   人类对付疟疾的药物,最初并非来自青蒿,而是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随后,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奎宁,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美国投巨资打水漂   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那是在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此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 国内多个省份的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首先面临的问题仍是怎么找药。   搜集600多种草药方   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一岁一枯荣。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在众多中草药中,研究小组发现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然而,之后的重复试验中,青蒿的抑制率反而降低了。   190多次失败终成功   “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经过190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191号样品,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 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 郑州安诺发布河南安诺+液相自动进样器+LAS-3620新品
    1.PC端软件操作,操作简便,清晰明了。2.具备多种连接方式,供用户选择。3.兼容性强,可配套不同厂家的仪器设备。4.稳定性高,编码器实时反馈对比,仪器运行更加准确。5.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24小时不间断工作。6.200位样品位,充分满足用户样品量大的需求。7.注射器、定量环、缓冲管均可更换不同规格,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8.具有不同进样模式,全定量精度高,半定量灵活性高,可自由设置。9.具有漏液检测功能,实时检测,安心使用。10.具有进样针防撞保护措施,有效防止进样针因意外而损坏。11.具有空瓶检测功能,遇空瓶可选报警或者跳过,避免浪费分析时间。12.具有门检测功能,可选开门亮灯或者开门报警,方便观察和防止意外开门。13.具有样品温控功能(可选),满足用户对样品的温度环境要求。创新点:LAS-3620是一款高效、智能的液相自动进样器,该产品可与液相色谱、质谱,离子色谱联用。可自动完成管路清洗、气泡排空、进样、进样后清洗,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该设备配有专用操作软件,方便快捷。 河南安诺+液相自动进样器+LAS-3620
  • Think-lab思科莱博超纯水进入诺贝尔奖得主实验室
    2014年04月08日,中国上海,Think-lab思科莱博继在2013年完成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首批用户机器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之后,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一季度,再传捷报: Think-lab思科莱博超纯水强势进入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领衔的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实验室,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成为该实验室超纯水首选品牌,数量达到5台。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作为全球最顶级科学家的实验室,对产品品质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最终选用Think-lab思科莱博超纯水,既是对Think-lab思科莱博超纯水高品质的一种肯定,也是对Think-lab思科莱博“创新、专注、分享,帮助客户取得成功!”核心价值观的认可。 来自德国的顶级实验室纯水/超纯水Think-lab思科莱博以工艺精湛、品质稳定著称,秉持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市场策略,过去一年,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客户全部为高级别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包括: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长征医院、同济医院、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等三甲医院。 关于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经教育部批准的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2013年正式成立,目前受聘的专任老师中,已有3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美国三院院士、26位两院院士、7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位“千人计划”人才和3位外专“千人计划”人才。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成为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链接如下: http://www.edu.cn/xw_1608/20131129/t20131129_1046355.shtml 关于Think-lab思科莱博: Think-lab思科莱博是一家来自美国的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室信息系统领域的研发与销售服务。Labonova是Think-lab思科莱博旗下专注于高端实验室纯水/超纯水业务的品牌,产品全部来自于德国,工厂拥有超过30年的实验室纯水/超纯水生产经验,以工艺精湛、品质稳定著称,拥有业内最精准的技术,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新选择。 2014年Think-lab思科莱博投入极大的资源与全国合作伙伴一起推广Labonova纯水/超纯水,将在9月份上海举办的业内最大的慕尼黑生化展1号馆生命科学馆设有36平米的独立展台,与业内众多一线品牌共同为广大客户和经销商提供支持和服务。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浙大建立生物纳米工作室
    日前,市委书记阎立在市行政中心长谊轩亲切会见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 莱维特(Michael Levitt)先生一行。   迈克尔· 莱维特毕业于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是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1987年至今一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结构生物学教授。2013年,他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马丁· 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和亚利耶· 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建立&ldquo 发展复杂化学体系多尺度模型&rdquo 而获得诺贝尔奖,最大贡献是引进电脑进入化学研究,并打通了链接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的桥梁。   迈克尔· 莱维特此次来常将在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工作室,并担任纳米药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纳米药物研究中心由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周如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领衔建设,重点关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纳米技术上的应用。   阎立在会见时表示,常州长期推行科教兴市战略,与国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其中,常州高新区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了浙大常州工业研究院。阎立希望迈克尔教授加盟研究院后,能把生物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带到常州,充分发挥浙大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优势,尽早在常州结出硕果,推动常州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 山中伸弥的诺贝尔奖之路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给了剑桥大学的 John B Gurdon (79岁)和日本京都大学的 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50岁) 。Gurdon得奖是因为他50多年前在牛津大学的工作,他是第一个利用成熟体细胞转入到胚胎细胞中并成功克隆出生物个体的,并且发明的细胞核转移技术一直被广泛应用(如克隆羊多莉)。 而山中伸弥得奖是因为成功的将成熟的体细胞诱导成具有分化能力的多功能干细胞(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而这项工作是在2006年完成的。大多数重大成果都要等上十几年到几十年(如 Gurdon 等了50年)才能拿到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而山中的工作只等了6年,可知其重要意义。   山中伸弥另外一个抢眼的原因是 他之前并不是做干细胞研究的,之前做的是脂肪代谢,转到干细胞研究也是十多年前,并且是由于脂肪代谢研究失败才阴差阳错才转行的。而他的诺贝尔奖之路也是从他现在任职的单位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Gladstone 研究所开始的。   1993年,31岁的山中伸弥在日本大阪城市大学医学博士毕业之后,放弃了做整容医生赚大钱的机会转而做基础研究,他想在美国找一个做博士后的工作,不过尽管投了不少简历但等了很久也没有收到回信,后来才等到了 旧金山Gladstone 研究所 T om Innerarity 的回信,答应给他一个博士后的位置,T om Innerarity 是 Gladsone 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研究工作主要是跟心血管相关。 Gladstone 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 整个研究所最初研究方向是心血管疾病和病毒引起的疾病上,后来又多了个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向。当时研究热门是引起心脏病的罪魁祸首- -低密度脂蛋白(或称坏胆固醇),研究所之前的研究发现了坏胆固醇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apoB的蛋白,这种蛋白在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结构,长结构和短结构,长结构一般存在于肝脏中,并且参与了坏胆固醇的累积,而短结构一般存在于肠中,并且是相对无毒性的。 山中在 Tom Innerarity 实验室中的课题就是寻找一种新的降低坏胆固醇的方法,在这之前他得弄明白 apoB蛋白的这两种结构是怎么形成的,只要找到了形成的机制,就可以控制长结构的形成进而阻止坏胆固醇的累积。在最初的实验中,山中鉴定了一种叫做APOBEC-1的酶,在肠中这种酶可以缩短aopB的结构使其毒性变小。而在肝脏中,这种酶是失活的。在老板T om Innerarity 指导下,山中与其他实验室成员开始寻找在肝脏中激活APOBEC-1的方法,只要APOBEC-1 激活就可以减少长结构的apoB进而减少坏胆固醇的形成。   经过一连串实验之后,他们终于发现老鼠肝脏中坏胆固醇降低了,不过实验却有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 老鼠得了肝癌。这对整个实验小组是个打击,本以为减低了坏胆固醇降低心脏病的发生却产生了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副作用。当实验室其他人都对实验结果很沮丧时,山中却产生了好奇心,他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鼠得了肝癌。 他想是不是因为开启了APOBEC-1的在肝脏的表达才导致了肝癌呢?进一步的实验完善了他的想法, APOBEC-1 的开启改变了一个叫做NAT1蛋白,这个蛋白在被修饰后就会导致癌症的产生。山中觉得他自己找到了产生癌症的关键,那就是失去功能的NAT1。下一步,山中要研究NAT1缺失的老鼠,想看看他们是否也会得癌症。为了这个目的,他需要做基因敲除的老鼠,这其中就需要到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万能的,他们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如皮肤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他首先是求助于他在研究所的朋友 Robert Farese,后者把他介绍给了 研究所当时做胚胎干细胞的专家 Heather Myers。山中要Heather帮他做NAT1敲除的老鼠,并且他要跟她学怎么去做。 Heather后来说很多人都会过来要帮忙做转基因的老鼠,不过只有山中要求亲自参与其中,他想学习操作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他一直说是因为以后还要做基因敲除的老鼠,他说他现在学会了,以后就不会麻烦她了。   不过NAT1敲除的老鼠一直都没做出来,这让他和Heather感到很沮丧,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发现NAT1缺失之后,胚胎干细胞就不能继续发育成熟,它们只是不断的复制但不会分化为其他细胞。不过这也正好表明NAT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他们意外的发现。山中后来在多处场合感激Heather 的帮助,不仅是因为她教给了他做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更是因为Heather 告诉他胚胎干细胞不仅可以是个工具,更可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山中开始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之路,与其他实验室研究胚胎干细胞的思路不同,他并不是研究胚胎干细胞怎么分化成其他细胞,他的思路是反着的,他要研究已经分化成熟的细胞怎么变成具有多功能的干细胞,并且这种被诱导成的干细胞跟胚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功能。经过一系列的摸索,2004年的时候,他实验室就已经确定了24种基因可能参与了成熟细胞转变为干细胞的过程,经过2年的筛选,最终确定了其中最重要的4种基因(Oct3/4, Sox2, Klf4, c-Myc),并称为山中因子。2006年,他们通过在老鼠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注入山中因子成功将其转变为多功能干细胞,2007年,他们也通过了同样的办法把人的皮肤细胞转变为多功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与人的胚胎干细胞相比拟。 当他们在2006年第一次把老鼠成熟细胞变成干细胞时,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会这么简单,仅仅4个基因的导入就能起到作用,原本以为会复杂的多,加上那时正是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造假的时候,所以他们自己也很担心,所以在2006年发表的那篇《CELL》上,尽可能的把实验每个细节都列出来了。再过一年,其他实验室用了他们的技术之后也都相继作出了相关的干细胞,证实了IPS技术是成功的。   这就是山中伸弥的诺贝尔之路,原本研究胆固醇的博士后,走了一条岔路,歪打正着,写入史册。看了这些,觉得做科研,好奇心很重要,好奇能害死猫,好奇让你能拿奖!
  • 坚持自主研发 盈诺出席橡塑展——访上海盈诺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吴蓉蓉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于2019年5月21日在中国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 quot 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 quot 伴随着中国塑料及橡胶行业成长逾30年,至今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具规模之橡塑业展会,并对中国橡塑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 quot 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 quot 已是全球领先的塑料橡胶业展览会,业内人士更公认其影响力仅次于德国& quot K展& quot ,成为橡塑业的全球最顶尖的展会之一。 去年的展会盛况空前,展馆总面积超30万,展商数目近4000,参展国家及地区多达40个,参展人数超过18万,而今年展会预期更胜往昔。 /p p   上海盈诺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诺”)专业生产热分析仪器,本次展会携多款新产品参加了本次展会。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上海盈诺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吴蓉蓉。 /p p   采访视频如下: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E76BAD92884B730B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br/ /p p   盈诺此次带来的最具特色产品是可以一次性出两个样和四个样的差式扫描量热仪。对橡塑行业来说,此类仪器节省了大量的测试时间,并且重复性好。吴蓉蓉着重介绍了盈诺的炭黑含量测试仪,该产品采用全金属炉体,不但密封性好、无耗材易损件,而且由于在温度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温度数据可靠性好。 /p p   盈诺近年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尤其在高端材料领域,逐渐替代一些国外仪器设备,2018年销售额比2017年增长40%。今年国际形势下,高端仪器行业面临困境,近两年盈诺的目标还是加大研发力度,细化市场,继续为客户服务,让更多用户用到性价比高的国产仪器。 /p p & nbsp /p
  • 发妻揭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挪用科研经费包二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得知网帖举报但是否属实尚难定   从7月9日开始,一则题为《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的帖子在网上疯传,其中在天涯论坛点击量达65万多次。   根据发帖的“发妻”描述,“准院士”段振豪包二奶养私生女,被老婆发现,竟谎称是“捐精”。结婚24年发妻在美国带着儿子辛苦打拼,他却在北京给几名情人各送一套房,并且挪用了国家的科研经费。而网帖所指风流案主角直指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   昨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回应称,已经关注到网上关于段振豪包二奶的举报,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而当事人段振豪也一直对事件保持沉默。   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杰出青年”一栏,段振豪的名字在列,并担任多项学术职位。包括颇有分量的国际地球化学学会 “哥德斯密特”奖评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地球深部碳探测)共同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杰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在今年5月底公布的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有段振豪的名字,其专业为计算地球化学,年龄51岁,为地学部52名候选人之一。   爆料:私生事发称在“捐精”   这位“发妻”还披露,段振豪包养二奶的钱是挪用科研经费。“段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两个弟弟、弟妹、侄子都知道这个私生女及私生女的母亲。这对母女住大庆市。每次来回不坐飞机,不是为给段家省钱,而是因为火车票是不记名的,段可以用科研经费报销。段教授这些年送出去的3套北京房产,价值千万以上,他从哪里拿到这么多的钱。用脚去想,都知道国家每年拨的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哪里去了?”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除了与蔺×梅有私生女和与张×红有不正当关系外,还与自己的博士学生张×捷也长期保持私情。据其描述,由于张×捷之前跟另一个博导做课题,但她干了半天什么也干不出来,照这样下去张×捷肯定是毕不了业,于是转投做了段的学生。“我真不知道张×捷为什么跟段上床,我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要段振豪给她的毕业开绿灯。”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振豪为了掩盖他丧失道德底线地与有夫之妇生私生女的行为,还编造一个自欺欺人的“捐精说”。据其介绍,当她掌握并证实段有私生女及小三蔺×梅、张×红的证据之后,于3月30日到段振豪的办公室跟他摊牌。当她要他交代他所有隐瞒她的人、事、物时,段振豪称自己在“捐精”。   网友在围观“准院士”的“风流韵事”时,呼吁段振豪的主管单位中科院应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发妻”:电子邮件露“奸情”   这位“发妻”在网帖中说,自己与段于1987 年结婚。段于1988年6月22日赴美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博士后。自己于1989年儿子9个月的时候放弃了律师职业到美国与段团聚。段1998年应聘百人计划回国在大学培养研究生,2001年又应聘百人计划到了北京著名的科研单位。在2007年之前,段每年在美国的时间比在中国的多,2007年后他一年回美国两三次,每次两三个星期。近年来段的国内、国际头衔逐渐增加,于是他整天忙得没有时间关心自己,自己也理解。   据其介绍,今年3月份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使得段振豪包二奶的事情败露。这封邮件的内容是:“您恨我恨错对象了,我既不是为您老公生私生女的女人,更不是能够威胁到您将来财产的人。”随后她回到国内进行调查,发现蔺×梅、张×红是段振豪的“小三”,并且段振豪还与蔺×梅有一名名叫“逸飞”的私生女。   单位:已知举报是否属实难定   记者昨日向中科院进行求证。中科院纪检监察一室郭建军主任表示,中科院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级管理,由于段振豪只是一般研究人员,“中科院像这样的科研人员一共有六七百人,一般我们对厅局级以上的才直接进行过问或调查。”郭主任还表示,段振豪并非中科院院士。目前,中科院纪检监察部门并未收到群众举报,也未收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关于段振豪包二奶情况的汇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群办公室负责审计工作的尹东岳告诉记者,已听说了段振豪研究员在网上被举报包二奶的事情,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还有待调查。   记者拨打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段振豪的办公电话,但没能联系上段振豪。   后续报道:中科院候选院士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被刑拘
  • 诺奖得主小组用石墨烯制成隔气透水材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最近利用氧化石墨烯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隔气透水材料。这种材料的神奇之处在于,绝大多数液体和气体都无法通过它,但水蒸气可以畅通无阻。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它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海姆和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04年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出石墨烯,并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近日,海姆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的研究小组把石墨烯加工为氧化石墨烯后,制成一种薄膜,这种薄膜的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几百分之一,但强度和韧性都很好。   特别神奇的是,这种薄膜具有特殊的隔气透水的性能。在实验中,用这种薄膜封装的绝大部分气体和液体都无法逸出来,显示出良好的密封性,唯有水能够照常蒸发。   海姆研究小组成员拉胡尔奈尔说,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这种薄膜封好一瓶伏特加酒,结果随着水分蒸发,酒的味道越来越浓。   奈尔说,独特的隔气透水性质,注定这种新型材料将会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来源:新华网 黄堃)
  • 汗诺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现货促销,欢迎抢购
    上海汗诺仪器有限公司专业仪器设备生产商,汗诺仪器研发生产的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功率小动力强,噪音低,寿命长,众多科研机构院校选择使用汗诺电动搅拌器,欢迎致电咨询,现现货特价供应,时间有限,速速抢购:18621653239 薄利明 电动搅拌器是在大功率电动搅拌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设有机械定时,搅拌棒选材不锈钢,有优越的抗腐蚀性能,操作简便,运转平衡,无级调速,小而强有力的马达能在较广的速度范围内对高粘度的液体溶液进行稳定精密的搅拌。转速有数字显示,准确、直观。特别适合搅拌大体积的样品,是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医药卫生、环保、生化实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 电动搅拌器JJ-40W功率:4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580元JJ-60W功率:6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620元JJ-90W功率:9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680元JJ-100W功率:10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800元JJ-160W功率:16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1560元JJ-200W功率:20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1900元JJ-300W功率:300W定时范围0~120分调速范围0~3000转/分2300元主要特点:【1】采用低压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无火花,力矩大,效力高,调速性好。【2】搅拌棒和叶片为优质不锈钢材料,耐腐蚀。【2】搅拌轴最大力矩: 0.7Nm。【4】适用介质粘度:0~100000mpas。
  • 多重naica® 数字PCR方法同时监测水质中多种细菌种类和计数
    导读在现代水产养殖中,水产养殖系统是为鱼类或其他物种的集约养殖而设计,其水质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和生产,而微生物在去除有机物和氮循环、有毒硫化氢(H2S)的产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会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准确计数特定种类的细菌对控制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对养殖鱼类及其最终消费者具有致病性的细菌。因此亟需高精度、高特异性、高敏感性且快速的方法,监测特定种类的细菌和数量。挪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SINTEF Ocean科学家建立基于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的多重数字PCR绝对定量评估鲑鱼三种关键病原体、人病原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影响鲑鱼生存环境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用于水产养殖的相关优势细菌进行监测。该方法在发表于《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杂志上,题为“Absolute quantification of priority bacteria in aquaculture using digital PCR”。应用亮点:▶ 使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直接绝对定量水产养殖系统中五种细菌。▶ 开发同时定量水产养殖水质检测相关五种细菌的多重数字PCR检测方法。▶ 基于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耗时少的优势。科学家建立数字PCR方法监测与鲑鱼养殖生产过程中三类不同的细菌:第一类:鱼类病原体,与鱼类的溃疡性疾病有关的粘放线菌Moritella viscosa,会引起肠性红嘴病的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以及与鱼类的细菌性冷水病有关的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第二类:人类病原体,可以从海产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的人病原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第三类:破坏鱼类生长环境的细菌。通常硫酸盐还原细菌(SRB)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将硫酸盐(SO42-)转化为有毒的硫化氢(H2S)来影响鱼类健康。可通过以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为参考菌株进行SRB检测。研究学者利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的单重和多重检测方法对上述优势菌种进行绝对定量。结果表明粘放线菌Moritella viscosa,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检出限低至20fg,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DNA检测含量可低至2fg,均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线性拟合度R2均在0.999以上(图1)。多重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检测结果与单重分析中检测到的目标基因浓度吻合(图2,图3)。此次研究充分证明了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可以同时精确定量复杂水质样品中多种类细菌。▲图1: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定量5种细菌的线性回归图,分别给出相应的方程和回归系数。▲图2: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A)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B)的单、双重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在MMC-DNA背景(1 ng/μl)中添加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 ,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gDNA,10倍稀释后进行基因拷贝数定量。▲图3:在1 ng/μl MMC-DNA背景下,单重(圆形)和三重(三角形)测定的靶基因拷贝浓度绘制。恒等线表示每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相等的位置。原文链接如下: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挪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SINTEF Ocean为全球开展的海洋相关科学研究和创新,致力于海洋技术、生物标记和海洋环境技术研究。
  • 基于“拉曼组”的最快“细菌耐药性”快检技术诞生
    p   日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对外发布,该所单细胞中心提出了基于“拉曼组”的耐药性快检技术,通常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细菌耐药性测量和机制区分,相对于原先需要24至48小时的检测方法大为提速。 /p p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广泛传播。据青能所单细胞中心功能基因组团队徐健研究员介绍,自细菌发现至今,培养法仍是病原菌药敏试验的主流通用标准,但对于临床常见致病菌,培养法耗时长达24至48小时,难以揭示耐药机制,且对于难培养或生长缓慢的细菌无能为力。临床实践上为了指导“精准用药”,急需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的直接、快速测量技术。 /p p   青能所单细胞中心提出了基于“拉曼组”的耐药性快检技术,证明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拉曼成像,能够不经培养、快速、定性、定量地表征细菌的药物应激性并区分其应激机制。据徐健介绍,“拉曼组”是特定条件和时间点下,一个细菌细胞群体之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集合。对于任一细菌群体,一个拉曼组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和表征其针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受性。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为模式,通过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高通量采集,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的创新,定量考察了抗生素、醇类、重金属等三类共六种不同类型化学药物在多个剂量、给药时间、细胞抗性条件下的拉曼组变化,证明了拉曼组能够快速区分抗性细菌与非抗性细菌,因此它在抑菌药物筛选或耐药细菌筛选这两方面均具备成为一种新式平台技术的潜力。由于拉曼组基于单细胞成像,不依赖于细菌的繁殖,因此通常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细菌耐药性测量和机制区分。通过系统构建各种主要病原菌和常用抗生素的拉曼组参照数据库,将能建立一个新型细菌耐药性表型组学技术平台,以服务耐药性快检,支撑临床精准用药。 /p p   据了解,上述工作由单细胞中心徐健实验室和英国牛津大学黄巍等合作完成,获得了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生物高通量检测分析服务网络(STS)项目的支持。 /p
  • 中科院海洋所成功研发耐高压固态纳米材料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制备出七星瓢虫状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在模拟高压下实现10-6 M磷酸乙醇胺分子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耐压性,为未来深海原位检测低浓度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供了新手段。由于深海环境极端复杂,深海原位探测面临巨大挑战。研究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利用自主研发的深海拉曼探针系统,成功实现了高温热液喷口流体温度、成分、矿物和上覆生物群落水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原位检测。但是缺乏对深海原位一些大分子,特别是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各种微生物的相关代谢产物和中间体的检测手段。同时,在国际上深海微生物细胞外代谢产物也无原位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久、成本高、灵敏度低。因此深海细胞外代谢产物的原位探测十分困难,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团队利用高温退火工艺对镀银膜的石英进行热处理,成功制备类似七星瓢虫斑点样的银纳米颗粒SERS基底材料。该基底材料具有强抗氧化性,且可耐受深海高压环境,保障了2022年南海冷泉生态系统原位探测航次的成功,在满足深海原位探测需求的同时,也适用于极端工业环境的检测。
  • 磐诺-仪器维护服务推出啦!
    您在使用GC时是不是会碰到下列问题:公司内部报修流程繁琐?整年维修费用不可控,增加财务风险?仪器维修不及时,影响生产?结果是花了大量时间、人力还不能解决问题。不用担心,磐诺会帮您解决所有问题!多种仪器维护方案可供您选择,您可以放心使用仪器,专注于您的实验分析!磐诺仪器维护服务包括:● 全面的预防性维护提前发现隐患,避免更大损失和影响。● 磐诺品牌旗下所有GC的专业维修服务LAB GC、Pro-GC 、GC-MS、在线GC等系列产品,让您放心购买磐诺产品。● 其他主流品牌(安捷伦、岛津)的维护、维修针对安捷伦、岛津等主流产品,磐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应的维护及备件销售。● 定制化服务独家设定适合您需要的服务内容,为您提供管家式服务。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磐诺维护服务?● 专业化的售后服务团队覆盖全国(西藏青海除外)。专业:磐诺服务团队60%以上工程师具有8年以上各大主流品牌维修维护经验,您的实验室多个品牌的同一选择。全国覆盖:常州总部设立服务调度中心,服务站点覆盖全国,敏捷快速地响应您的需求。● 完善的服务体系,协作效率高,为您的仪器保驾护航。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您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联系吧!服务专线:400-608-689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