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西洛巴明

仪器信息网西洛巴明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西洛巴明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西洛巴明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西洛巴明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西洛巴明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西洛巴明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西洛巴明相关的解决方案。

西洛巴明相关的资讯

  • 东华理工罗明标教授国际首创铀分析新方法
    记者从江西省国防科工办获悉,东华理工大学罗明标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铀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用于天然水样中放射性无机物铀形态的快速直接分析,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据了解,东华理工大学罗明标教授团队成功地将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新技术用于天然水样中放射性无机物铀形态的快速直接检测。该研究成果近日已被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分析化学》(Anal. Chem.)发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影响因子高达5.7,是国际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杂志,标志该方法得到国际分析化学界的高度认可。   “该研究的成功,不仅拓展了EESI-MS的应用范围,而且在放射性核素分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孙占学介绍。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是一种新型快速质谱分析技术,广泛用于液体样品的直接、实时和在线分析。   “开展放射性核素,尤其是铀的化学研究,无论对国防、能源, 还是对环境、生物、医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化生材学院陈焕文教授分析。该新方法对每个样品的分析只需10秒,可对铀的形态进行快速直接分析,也能用来检测铀的同位素比,有望成为痕量核素的实时、在线监测的有效方法。   据介绍,罗明标教授现任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兼学校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环境与生物体系中痕量金属元素形态分析和铀钍及放射性元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他已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录4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32项,其中,主持973子项1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
  • 巴罗克精彩亮相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ad5c926-508b-43f9-932f-badf1f68382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巴罗克携重磅新品亮相展会,全方位展示其在分析生化& amp 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产品及生物样本库一体化解决方案,三码合一冻存管、智能扫描仪3.0、全自动样品管自动化工作站、智能废液收集系统等新产品全面展示在客户面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08d826a-5f82-4d27-bfb9-ef352627db09.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50a27b34-621e-457f-8f24-c2e83a77d8a6.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bcc5aacf-9a8b-4767-aa8e-8e63ac43d265.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strong 巴罗克董事长李雪琳博士亲向客户讲解CryoKING至尊全自动样品管处理工作站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7be64d0-6212-40a1-b853-326171048d86.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现场观众对CryoKING至尊第三代智能扫描仪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023fa53-83b6-4c10-afa5-fec8869a88e2.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310dd7f-0ed1-4c49-b985-62d7c7e5c78f.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CryoKING至尊在发力打造生物样本库系统一体化服务方面突破不断,生物样本库智能读码扫描仪3.0、全自动样品管自动化工作站等新品接连上市,生物样本库系统化服务愈发完善。在未来,巴罗克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事业发展,力求以最高的品质为全球生命科学事业尤其是生物样本库产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产品和系统化服务方案。 /p
  • 普洛帝发布第八代颗粒检测技术
    2018年9月20日,英国普洛帝分析测试集团分析仪器事业部在伦敦和西安两地向液体颗粒检测行业发布其新一代升级技术-第八代颗粒检测技术,其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传感器技术结合工业4.0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通过使用物联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AI技术,使用户准确得到液体颗粒检测数据,将检测中的参数设定,校准标定,测试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的不同场景的创新应用。PULUODY公司以提供液体颗粒检测技术具有50余年的历史,不断推出各类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分析装置,全面满足各领域的要求。其中,普洛帝液体颗粒监测技术第八代双激光窄光检测器科实现快速、准确以及出众的稳定性,是面向未来的多领域分析技术,是新一代颗粒检测科研成果。PULUODY利用公司自有的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V8.0简称CPSV8.0)和液体颗粒监测技术第八代双激光窄光检测器有效结合,具有低能耗、进样重现性优异、分析精度高、准确性好等性能,并且支持多品类、多样品分析。检测通道可达1200个通道,可连续执行680次检测,分度值可达到纳米级别。 PULUODY此次在第八代颗粒检测技术基础上推出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可对颗粒进行自动测量、计数、分布、质量、百分比分析,可拓展水分、粘度、密度和颗粒形态及成分分析。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由PLDMC伦敦、西安两地研发中心与CALDEE、PULL、PULUODY等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主要用于支持液体中颗粒大小与数量分析、粒度分布、污染物形态测试、物理表征等领域的研究。它可以自动定位及鉴别颗粒分子,适合分析诸如航空红油、航空燃料油、航空蓝油、清洁液压油、高纯试剂、齿轮油、痕量物质、液态药品、化学品、高纯水、电子行业清洗溶剂及过滤器上捕获的汽车零部件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等颗粒。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的操作流程非常简单,首先定位颗粒,其次统计颗粒大小/形状,然后根据大小/形状筛选候选颗粒,最后再按照国际上相关标准采集污染度、清洁度和颗粒度。它可以与PLDMC的LabPC8软件进行完美的结合。后者是一款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软件包,可提供完备的仪器操作、审计追踪、电子记录、电子签名、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及报告生成等。现在,将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入到LabPC8软件包后,系统能自动定位颗粒,自动判定清洁度等级,并统计颗粒的大小/形状及获取颗粒的化学属性等信息,这使得LabPC8的分析功能更为强大,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和PLDMC全系列的油液颗粒度分析、不溶性微粒检查仪、液体颗粒计数分布仪等结合,将会给使用PLDMC液体颗粒检测设备进行颗粒表征的分析人员带来新的自动化操作体验,将复杂的试验变得简便。此外,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还拓展了PLDMC颗粒检测系统的分析能力。不管是紧凑稳固、“一键点击分析”型的PLD-0203油液污染度监测仪,还是具有多功能全自动、多测量范围、先进的清洁度评判功能的PLD-0201油液颗粒度分析仪,还是携带审计追踪、电子记录、电子签名功能的PLD-601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查仪,还是具有颗粒大小、多少、分布百分比等的PSD-890液体颗粒计数分布仪都可以使用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目前第七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技术已经正式发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普洛帝服务中心,获取“第八代双激光窄光颗粒检测器(PCF-8A)”最新资讯,或者联系您当地的PLDMC以获取升级资料及软件演示等更多信息。
  • 巴西拟制订部分食品中杀螟丹等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2023年4月11日,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发布1157号公共咨询文件,拟制订部分食品中杀螟丹等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部分限量见下表。该修订意见反馈期截至2023年6月10日。农药名称食品种类拟制订最大残留限量(mg/kg)备注杀螟丹(Cartap hydrochloride)南瓜、西葫芦0.1新增花椰菜、大白菜、卷心菜0.01新增烯草酮(Clethodim)南瓜、西葫芦、黄瓜0.15新增豌豆、鹰嘴豆、小扁豆0.9新增溴氰菊酯(deltamethrin)豇豆0.35新增敌草快(diquat)花生0.5新增新型杀菌剂Inpyrfluxam咖啡0.03新增
  • 阿斯巴甜,福兮祸兮?
    你可能听说过一类食品添加剂,叫“甜味剂”,比如最常见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是一些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粗枝大叶的理科男无意中发现或发明了它们:1879年一个俄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倒腾完瓶瓶罐罐,没洗手就回家吃饭,结果发现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发现 1965年一个叫施莱特的化学家在合成药物的时候无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问世。   甜味剂的诞生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它们的甜度数百倍于蔗糖,能大大降低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们提供的热量远低于蔗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既可以满足你对甜食的渴望,又可以避免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但是相比那些什么都敢舔的“发明家”,普通人显得谨小慎微,因为大家对“化学合成”的物质总是充满了敬畏、怀疑甚至抵触。所以各国的监管者和研究者都在不断的检验它们的安全性,确保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当然,科学存在不确定性,科学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科学界对安全性的诠释也会与时俱进,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诸多“化学合成”物质都曾在安全和不安全之间多次翻转。   争论其实并不是坏事,自从1976年美国FDA批准阿斯巴甜,围绕它的各种流言、阴谋论、利益绑架疑云甚至漫长的法律诉讼从来没有间断过。这通折腾也许是值得的,后来美国FDA把阿斯巴甜描述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其安全性“毋庸置疑”。美国疾控中心也证实,“没有流行病学证据可以验证阿斯巴甜能引起重大伤害或严重风险”。美国FDA为它制定了每公斤体重50毫克的安全摄入量。   当然,作为阿斯巴甜的主要生产者和推动者,美国拥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专利,所以始终有人怀疑这里面有利益绑架的嫌疑。但世界各国的权威机构几乎都认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两次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在动物身上做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4000毫克也未出现不良反应(NOAEL),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设定100倍保险系数,最后确立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为安全摄入水平(ADI)。有100多个国家依此批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包括历来以保守、苛刻着称的欧洲。   最近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又一次为阿斯巴甜出具了“安全证明”,之所以说“又”,因为他们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给出结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EFSA对现有证据重新进行了梳理和细致研究,最终再次认定,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每公斤体重40毫克的摄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吃2.4克,吃一辈子也没事。   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所以2.4克差不多可以提供1斤白糖的甜度。相对而言,每天2.4克阿斯巴甜或1斤白糖,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以某品牌的无糖饮料为例,355mL罐装饮料约含有阿斯巴甜180毫克,相当于每天要喝13罐,如果换成含糖饮料呢?对于这样的“吃货”,我真的觉得甜味剂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对于网络上传说阿斯巴甜的各种“健康危害”,EFSA的评估结果都予以了否认。他们综合大量研究结果认为,阿斯巴甜不会损伤大脑和神经组织,也不会影响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包括儿童。对于孕妇来说,在当前的安全摄入量下,阿斯巴甜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有苯丙酮酸尿症的孕妇除外)。基于动物和人体的充分研究证据,EFSA也排除了阿斯巴甜的致癌可能,这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资料是吻合的,我没有在致癌物列表中看到它的身影。   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担忧还来自于它的代谢物,它在体内会降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甲醇不是有毒的吗?实际上,水果、蔬菜中也会天然含有少量甲醇,比如果汁生产中,果胶水解会生成甲醇,新鲜果汁甲醇含量可以达到每升一百多毫克,酿制的果酒中甲醇可以达到每升数百毫克甚至更多,而一升无糖饮料中的阿斯巴甜最多生成几十毫克甲醇。所以EFSA的总体结论是,阿斯巴甜的降解产物和我们每天正常吃进去的同类物质相比是“毛毛雨”。当然EFSA也指出,“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应当避免摄入阿斯巴甜,因为苯丙氨酸的缘故。   我知道还会有人心存疑虑,明明有“科学证据”证明阿斯巴甜有害健康,为什么你故意视而不见?就和法国人做的“转基因玉米导致大鼠肿瘤”一样,个别研究的“惊人”结论往往出自不符合科学规范的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等,而搅动舆论的恰恰是它们。相对于个别研究,我更信任经过严格筛选的科学证据集合,比如上述的EFSA评估结果以及之前JECFA的评估。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经历了多年的争论,这次欧盟的评估结论或许能让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围绕“人造”、“化学合成”物质的安全性争论不会走远,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也会促使科学界不断的深入研究,去探索人类健康的奥秘。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不担心它的安全性的,在超市选择碳酸饮料的时候还会特意选择使用甜味剂的品种。虽然我也知道平衡膳食、多运动才是王道,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用甜味剂去平衡我的懒。
  • 重磅成果:再帕尔阿不力孜、贺玖明研究团队利用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绘制大鼠脑代谢网络图
    2021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帕尔阿不力孜、贺玖明团队在分析化学一区《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封面文章,题为“Mapping metabolic networks in the brain by using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metabolomics”的研究成果,采用自主研发的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全面绘制了大鼠脑代谢网络,深入解析了东莨菪碱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的代谢变化。  封面文章  研究背景  大脑是结构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与其微区的分子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大脑的小分子调节机制对理解中枢神经功能、精神疾病机理和药物研发有很大的帮助。动物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控制均依赖于脑部强大的中枢神经网络——神经连接体。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对脑部小分子网络的研究仍有不足。  分子成像技术是研究大脑中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强大工具。质谱成像技术(MSI)是一种检测大脑中蛋白质、代谢物和脂质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分子成像技术,在肿瘤边缘诊断、肿瘤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分布和机理阐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成像(AFADESI-MSI)技术的代谢网络映射方法,对大鼠脑不同极性的小分子代谢物(m/z 50-500 Da)进行微区分布研究,不仅鉴定出脑部几乎所有重要的代谢物,还绘制了包含神经递质、嘌呤,有机酸,多胺,胆碱、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20条通路的代谢网络,并使用这种代谢网络映射质谱成像方法解析了东莨菪碱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的代谢变化,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信息和见解。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样本准备  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后被杀死(处理组,3只),对照组大鼠(3只)也用同样方法杀死。获取大鼠整个大脑,在低温下将大脑切成连续的矢状切片(暴露出海马和纹状体),用于Nissl 染色、H&E染色和质谱成像检测。  2.空间代谢组实验  使用AFADESI-MSI分析,代谢物质量数范围50-500 Da,质谱分辨率70,000。  3.数据处理和代谢网络分析  原始数据经过转化,再使用自建MassImager软件获取成像结果 在获取差异代谢物的高分辨率质谱信息后,使用Metaboanalys在线数据挖掘软件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参考完成代谢物高通量定性,并输出代谢网络信息。大脑中复杂网络可视化使用Cyctoscope软件完成。  4.统计分析  两组大脑样本选择相同的微区,并将组织学和特征离子图像叠加进行确认。数据处理结果使用t检验(n = 3)进一步验证。大脑微区包括松果体、中脑导水管、脑桥、梨状皮质、延髓、丘脑、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嗅球、大脑皮层、小脑皮层、穹窿、小脑延髓和丘脑。  研究结果  1.AFADESI-MSI用于大脑中极性代谢物的定位  如图1所示,将大鼠大脑连续矢状切面通过ESI探针对逐个像素进行扫描,并将解吸的代谢物离子传输到高分辨率质量分析仪进行分析。图1E是大鼠脑部某个像素点的一个代表性质谱图,在该图中可以观察到数千个代谢物的峰。AFADESI-MSI图像还表明脑部不同功能性区域中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图1A-D显示了代表性代谢产物图像,在松果体、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和嗅球等亚区域具有特定分布。这些异质代谢分布与大鼠脑的功能和结构复杂性高度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AFADESI-MSI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μm,代谢物质量最大差异为0.001Da,同一物质的检测动态范围高达1000倍。如图1所示,通过AFADESI-MSI可在大鼠脑部检测到一些呈特征性分布有代表性的极性代谢物,其强度范围从0到104甚至到106。  图1 (A-E)使用AFADESI-MSI获得的用于构建大鼠大脑代谢网络图的代表性极性内源性代谢物   (F)AFADESI-MSI数据采集过程   2.在大鼠脑绘制特定区域分布的极性代谢物图谱  使用AFADESI-MSI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获得298个和372个微区轮廓清晰的代谢物离子图像。使用精确分子量并结合同位素丰度,通过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对离子图像进行识别,鉴定出多种内源极性代谢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或核苷、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神经递质等。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特定功能和特定解剖区域相关。例如,乙酰胆碱在大脑皮层中高度表达 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在大脑皮层的信号强度较低,在中脑、嗅球和下丘脑中的浓度较高 多巴胺在纹状体含量较高 组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丘脑和下丘脑。松果体在睡眠和光周期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其体积小容易被忽视。在松果体区域中,作者检测到106种极性代谢物,例如吲哚乙醛、吲哚、5' -甲硫基腺苷和褪黑激素,它们在该微结构的表达最高。褪黑激素由松果体分泌,起到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质谱成像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只能在松果体检测到。褪黑激素的上游代谢物血清素(5-HT)在松果体中也有特定的分布。此外一些未知的代谢物也仅在大鼠大脑的某个很小但特定的区域中。以上结果表明,AFADESI-MSI方法可以直接检测极性代谢产物,并具有高特异性,能呈现其在大脑微区分布的图像。  3.在大鼠脑中绘制微区代谢网络图  要了解大脑的结构区域发生的复杂代谢过程,不仅应准确表征代谢物,还要研究其相关性。从大鼠脑微区中提取代谢谱进行代谢网络重建。从15个微区提取的MSI数据进行峰挑选和峰对齐(图1F),包括松果体、中脑导水管、脑桥、梨状皮质、延髓、丘脑、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嗅球、大脑皮层、小脑皮层、穹窿、小脑延髓和丘脑,然后使用基于KEGG数据库的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网络分析。共找到20条KEGG代谢通路,包含126个具有微区信息的代谢物,图2显示了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肌酸途径、GABA能突触、葡萄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组氨酸代谢、赖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多胺代谢途径、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和TCA循环、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和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质谱成像方法提供了一种直接获取代谢网络信息的途径,以系统地深入了解大脑的代谢活动。  图2 通过AFADESI-MSI和Metaboanalyst获得的大鼠脑中的代谢网络  图3A展示了嘌呤代谢的分布和代谢途径,共包含17个核苷酸及相关代谢产物,饼图代表了某种代谢物在不同大脑微区的相对含量和分布,图3A中显示出不同代谢物的不同局部特征。例如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和鸟苷酸(GMP)在大脑皮层和松果体中高表达,但在胼胝体和穹窿中含量较低。图3B显示了大脑不同区域的AMP分布,AMP在大脑皮层和松果体中含量很高,而在胼胝体和穹窿中含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大脑中代谢物分布呈现出功能性区域的差异性。这些空间和代谢途径的上游-下游转换过程为大脑局部代谢活动提供丰富信息。也证明质谱成像方法能够提供直接获取代谢网络信息的方法。  图3 (A)通过AFADESI-MSI获得的大鼠脑中嘌呤代谢途径和相关代谢产物分布   (B)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在大鼠脑不同区域的分布   4.神经递质的代谢网络解析  神经递质在大脑不同区域具有极为复杂的代谢调节网络,使这些区域的中枢神经能够从事复杂的活动。作者分析了关键神经递质的代谢调控网络,分别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腺苷、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图4A显示了神经递质以及相关代谢产物在大鼠脑的分布特征,它们联系非常紧密(图4B),这些神经元彼此相互作用并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  图4 |(A)大鼠脑中神经递质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分布   (B)神经递质调节和代谢网络   5.从大鼠脑的代谢网络映射中发掘空间变化  东莨菪碱治疗的大鼠是一种学习和记忆障碍模型,通常用于研究抗遗忘药疗效。本文作者使用AFADESI-MSI分析了对照组和东莨菪碱治疗的大鼠矢状脑切片,将发现的代谢物全面映射代谢网络,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空间代谢变化。不仅可以对药物准确定量,还可以检测代谢网络相关的数百种内源性代谢物在大脑特定区域的分布。图5显示了代谢网络中检测到的各种代谢物,以及在不同大脑微区代谢物的明显改变。如图5A所示,找到三种代谢物(N-甲酰基尿氨酸、L-色氨酸和5-羟色氨酸),属于色氨酸代谢途径,意味着东莨菪碱会干扰色氨酸的代谢过程。作者分析了东莨菪碱治疗组大鼠脑的十个微区,发现脑桥中有16种表达异常的代谢产物,而在大脑皮层中发现了7种。表明在东莨菪碱治疗下,脑桥和大脑皮层可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  图5 东莨菪碱模型大脑中极性代谢网络的变化  图6显示了其中几种异常表达的代谢产物的分布,例如腺嘌呤在小脑皮层被下调 组胺在中脑导水管中下调 桥脑中的磷酸乙醇胺、大脑皮层中的2-氧戊二酸、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胼胝体中的抗坏血酸、下丘脑中的谷胱甘肽、小脑皮层中的L-天冬氨酸和L-天冬氨酸也有所变化,这些代谢物的质谱成像结果(图6A-H)和相对定量结果(图6I1-18)进一步表明,大脑中药物作用后代谢物的多样性和区域特异性。这些代谢物不分区分析、含量进行全脑平均后,代谢物的微区含量差异很容易被削减。在空间上的代谢变化表明,在东莨菪碱治疗后,大鼠脑微区的代谢网络发生紊乱。但是代谢物和代谢酶是代谢网络的关键因素,基于空间分辨的代谢组学信息为发现酶或基因异常提供了线索,但若要完成完整的代谢网络分析必须进一步验证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  图6 在东莨菪碱治疗后大鼠模型的脑部质谱成像结果和代谢产物的统计结果  研究结论  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空间分辨代谢网络作图方法,通过无需衍生化、特定标记或复杂样品预处理的高通量AFADESI-MSI方法和代谢组学策略,在具有复杂结构化脑组织中发现代谢分子变化。能检测出多种极性内源性代谢物,并绘制相关代谢网络,提供组织微区分布的图谱。还将多种功能性小分子(例如核苷酸、多胺、肌酸、神经酰胺代谢物)含量分布可视化。这些代谢物构成大鼠脑关键代谢网络,为理解大鼠脑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探索提供新的见解。在本文中,该方法被用于东莨菪碱处理的大鼠模型脑部的代谢研究。结合微区统计数据,该方法可以绘制代谢网络图、发现某些途径代谢产物的明显失调,而且还能描绘与神经疾病直接相关微区中发生的代谢变化。
  • 熊罗英:近红外从业之路,被动抉择、莫名欢喜
    p   最近聆听了各位大咖娓娓道来与近红外的结缘之路,我感动各位近红外同仁的激情和情怀,更感叹近红外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我不知如何描述我与近红外的相遇相识相知,踌躇犹豫了许久。现在仔细想来,我的近红外从业之路,虽与各位大咖们相差甚远,却带有一丝柳暗花明的意味。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78c51adf-8012-4c8f-a452-39703a0ffca8.jpg" title=" 熊罗英2.jpg" / /p p   我专业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一般可选择从事的工作与近红外是没有交集的。毕业后最初的职业规划是配方师或者品控经理,从没想过从事与近红外相关的工作。我刚进入公司时是在科研中心,做一些饲料新产品开发试验,分析数据,写写总结报告。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命的价值在于折腾,后来我申请调岗到检测中心,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近红外,然而我并没在意。我的职业规划是品控经理,我想去从基层做起。于是我便从检测化验开始做起,开始品管、生产、仓管各个岗位轮岗学习与代班。就这样充实的一年过去了,在我满心欢喜的以为下一个品控经理就是我的时候,我的上司给我分配了一个任务,他让我负责近红外定标整体运行情况和进度跟踪,包括近红外项目与饲料厂的对接和湿化学数据审查、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030783ae-a84d-470c-8171-0888b3c45700.jpg" title=" 熊罗英1.jpg" / /p p   这是我与近红外首次正面交锋,让我对它有了具体的印象。接下来的日子,我的生活充满了近红外的影子,我需要每个季度对近红外定标工作做一次总结分析,这让我不得不打起精神认真了解它。当时我们公司有两台近红外,一台FOSS的DS2500和一台Bruker的Matrix-I。对于一个近红外的小白来说,我工作的乐趣之一就是以一个外行人的认识标准来比对两台仪器的优缺点。我记得那段时间是最忙碌的,我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近红外,包括参加仪器厂商的应用培训以及跟应用工程师的沟通交流。刚开始我们不了解近红外这台仪器的特性,也走了不少弯路,我觉得我跟近红外的相识一直处于反复疑惑、纠结、郁闷、豁然开朗动态平衡中。直到后来慢慢熟悉和理解了,虽然小问题不断,但并不影响我们近红外项目的进展和我对它的喜爱。2013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近红外项目小组,我被领导调任为近红外项目负责人。这偏离了我原本的职业规划,我想我应该纠结的。可是当我在升职竞聘中,面对公司的行政总经理提出的疑问为什么不去做品控经理而选择做近红外时,我很认真地回答说自从接触了近红外以后,我发现我更喜欢做近红外项目。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自己的内心需求,而我今后的职业规划里就只有一个近红外了。 /p p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所有的认知和应用都是全新,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参考,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和摸索,积累经验。因为我的经历比较特殊,我不懂近红外光谱学,也不懂化学计量学,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以品控的立场分析,近红外能够为饲料厂做些什么,怎么做,存在哪些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仪器原理这些大问题交给近红外大咖们解决,我们考虑的是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有效的将近红外利用好。 /p p   现在公司的近红外项目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包括定标、应用和网络化管理。公司的近红外快速检测系统已经建立起来,截至目前管理的仪器有FOSS DS 2500 1台,Bruker Matrix-I 2台、Bruker TANGO 8台,需要给9家饲料分公司和2家鱼粉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工作。目前分公司的近红外应用情况不错,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p p   饲料行业的近红外应用以它独有的行业特点,已经走上了集团化管理的道路,未来饲料行业的近红外在线应用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它同时对近红外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在仪器设备改进上还是近红外应用技术上。作为一名近红外从业人员,我心欣然向往之,并为之而努力。继续走在近红外应用的道路上,诚如肖雪博士所说,我已陷入到一个怪圈。对于刚接触到的新样品或了解的新检测项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用近红外检测,如果能,就先收集光谱和数据吧。这大概就是近红外令人如痴如醉的魅力吧,作为近红外从业者的我一头扎进去了,终生痴迷不悔。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5月5日有感而发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nbsp 熊罗英 /p p    /p p br/ /p
  •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仪器信息网与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的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7) 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本届质谱网络会议为期四天(11月21日-24日),共设质谱新技术、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共五个专场。 /p p   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专场在11月23-24日举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宋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杜振霞、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李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郑昕等专家在线上给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张峰.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4c333a6-adda-42a5-bd0a-99e4b556a0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张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质谱裂解规律的食品有害物筛查技术 /strong /p p   在报告中,张峰讲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性风险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非法添加物等。目前已经有大量上述风险物质检测方法的报道。然而,为了逃避常规检测,使用风险物质的结构类似物来替代成为一种趋势,而且由于类似物种类繁多,检测成为一大难题。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硬电离裂解规律已经非常清楚,通过标准谱库NIST库可以检索未知物质的结构信息,但是有害物质的软电离质谱裂解规律目前研究较少,带来有害物结构类似物的结构鉴定困难。张峰团队采用液相色谱-软电离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β-受体激动剂类、栀子黄类、头孢菌素类、杂环胺类等物质的软电离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裂解规律。通过裂解规律的应用,对同类结构的风险物质进行筛查及结构推断,从而为未知风险物质的筛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耿岳.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9b5be0e-ffab-4623-ac57-867661f2181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耿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植物代谢组学研质谱在评价产地土壤残余农药对下茬作物食用安全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strong /p p   近年来,随着种植方式的变化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对农田基础环境的安全性风险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持续关注。农田土壤中农药屡有检出,不仅威胁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土壤残留农药可通过根吸收进入作物,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种类多样,尤以长残效、土壤处理类农药为主,包括土壤消毒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等。耿岳的研究围绕我国典型农产品产区,开展产地土壤农药残留对下茬作物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通过模拟实验和田间监测取样,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土壤和作物中农药残留进行精准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产地土壤残留农药对下茬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锁定敏感作物和高风险农药,为农药管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文芳.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073295c-c6c6-4576-9c5f-fc87879d77f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质谱在霉菌毒素从饲料到牛奶的转移转化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strong /p p   由于天气潮湿等原因,部分牧场的饲料可能会因为储存不当发生霉变,奶牛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经牛体转移、转化到奶中。国内外均发生过霉菌毒素超标事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文芳的报告将从饲料和牛奶中霉菌毒素的残留限量、转移转化规律、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风险排序与防控规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刘倩.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2e13c5a6-18a0-44a1-b021-f1157faec50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倩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痕量环境污染物的碳纳米质谱探针 /strong /p p   现有的环境污染物分析主要依赖于色谱质谱串联技术,一般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分析通量低,且耗时耗力,在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污染物的快速筛查鉴定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刘倩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碳纳米材料的质谱探针,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环境与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高通量快速质谱筛查。这些方法主要基于表面增强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 或MALDI-TOF MS),通过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的碳纳米基质材料,有效地抑制传统基质在低质量区域的干扰。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材料具有的优异的污染物富集能力,提高检测灵敏度,可在单次分析中完成样品富集、干扰排除、分析物解吸电离等多个步骤,从而同时达到提高分析通量、增强灵敏度和排除基底干扰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对探针进行功能化修饰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检测特异性。这些方法被成功地应用到在不同的真实环境体系中,用于阐明新型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和人体暴露水平。这些方法为环境健康研究提供实用的分析工具,有望在环境健康研究及公共安全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杜振霞.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bf8c31b-5f79-4602-9307-ca117005fa4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杜振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离子迁移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离子迁移谱(IMS)是通过测量气相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来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可达到分子水平的高灵敏性探测技术。IMS 在大气压力下工作,具有分析时间快、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便携等特点, 因此可用于现场或过程检测,是一种高效的分析仪器。杜振霞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及我们利用固相微萃取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的的工作。此工作为水中在线监测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部分介绍气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联用的原理,并介绍了们利用气相色谱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涂料中VOCs的工作,她们把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色谱的引入,改善了离子迁移谱的分离性能,因此GC-IMS联用仪可用于VOCs源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李黎.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4135a1e-7f29-4ae0-a65a-7538ac63bbf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军科正源(北京)公司液质部门总监 李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LC-MS/MS技术在ADC 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strong /p p   李黎介绍了ADC药物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ADC药物是靶向性抗体与细胞毒药物(payload)用特殊的连接子偶联而成一种新型药物,充分利用了前者靶向、选择性强, 后者活性高, 同时又消除了前者疗效偏低和后者副作用偏大等缺陷。现阶段国内外在研的已经到临床研究阶段的ADC有30个以上,国内先阶段也有一个ADC已经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有好多处于临床前研究或者更早期的开发中。由于ADC本身性质的复杂性,体内外需要测定和考察的指标也会远多于常规的新药。ADC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有:总抗,结合抗体,结合药物,游离药物这四大部分。其中游离药物及相关代谢物可直接采用LC-MS/MS 方法进行检测,结合药物部分一般采用hybrid LC-MS 方法。从可酶切和不可酶切的linker 两方面,探讨下hybrid LC-MS 技术在ADC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和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zhengixn.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b104037-eb29-49e9-8f6a-8eea3983da5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郑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的选择 /strong /p p   郑昕给大家带来了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枢神经系统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内源性多肽的定量对于研究活性药物的分布、PK/PD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许多药物而言,通过测定其在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中的浓度能够替代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但由于脑脊液难以大量获得,通常使用替代基质配制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a CSF)是实验室常用的CSF替代基质,但存在多种不同配方。此外,有文献利用稀释血浆作为替代基质。探讨基于HPLC-MS/MS分析不同性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a CSF、稀释血浆及CSF中相对基质效应,为寻找更接近CSF替代基质提供参考。 /p p   至此,本届网络质谱会议五个主题会场的31个报告全部顺利进行完毕,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p p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开幕 质谱新技术专场强势首发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1/233975.shtml"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1/233975.shtml /span /a /p p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2/234087.shtml"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2/234087.shtml /span /a /p p & nbsp /p
  • 罗氏药品被疑隐瞒致命隐患!已有数百名患者使用后死亡!
    p & nbsp & nbsp & nbsp 罗氏制药一款超过76万人使用的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托珠单抗(Actemra),在美国已上市7年,却被质疑隐瞒了致命心脏并发症副作用! /p p & nbsp & nbsp & nbsp 近日,美国健康医疗知名媒体《STAT》发布一项调查称,有数百名患者使用这款药物治疗后死亡,但是患者从未收到过类似的药物副作用提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x/3x/201707030937452558.JPEG" / /p p & nbsp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缺乏警示标签被质疑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罗氏托珠单抗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是一种用于治疗对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患者的中至重度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据《STAT》报道称,有数百名患者服用托珠单抗后,死于心脏病、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还有很多患者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与同类竞争药物不同的是,托珠单抗一直宣称的是,与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危及生命的肺部并发症无关,甚至称对于深受药物副作用折磨的150万名美国患者带来希望。 /p p & nbsp & nbsp & nbsp 然而,《STAT》通过统计分析了超过50万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副作用的报告,发现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托珠单抗存在的心脏病、心脏衰竭、中风或其他副作用风险,不低于其他同类药物甚至更高。 /p p & nbsp & nbsp & nbsp 事实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已经接到1128份服用托珠单抗后死亡的报告,并对其安全性多次进行上市后的再调查。虽然FDA一直无法确定该药是否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但已有患者死亡与托珠单抗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专家意见被纳入报告中。 /p p & nbsp & nbsp & nbsp 据《STAT》文章介绍,有临床医生称,73岁的患者再接受托珠单抗静脉注射治疗,两天后死于致命性的脑出血。除了药物之外,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有医生称,2014年,德国一位女性患者出现心脏病发作症状,可能与使用托珠单抗致命性心肌梗死相关。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一位40岁的患者Airs也表示,医生为其开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处方时,称托珠单抗的副作用很小。但是在第一次接受输液后,立即出现了心悸症状,并持续了几天。 /p p & nbsp & nbsp & nbsp 此外,《STAT》称,罗氏依然没有改变Actemra的警示标签去提醒医生和患者潜在的副作用风险,导致医生开出对其尚未完成有效性和安全性检测“脱标签”的处方。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陷入瞒报风波并非首次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虽然罗氏发表声明称,目前的数据暂不支持在说明书中列出这些事件,但记者搜集资料发现,对于罗氏托珠单抗来说并非个案。2012年,罗氏 “瞒报门”中,就涉及到这款药物。 /p p & nbsp & nbsp & nbsp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 strong 罗氏共计有8万份死亡或不良反应报告涉嫌瞒报 /strong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在对罗氏制药总部药物安全警戒系统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罗氏隐瞒了1.5万例致死和6.5万例不良反应报告。 /p p & nbsp & nbsp & nbsp 其中,报告 strong 涉及托珠单抗以及乳腺癌药物阿瓦斯汀、乳腺癌药物赫赛汀、牛皮癣药物Raptiva、中风药物阿替普酶、B型肝炎药罗派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药美罗华和肠癌药物特罗凯7款药物 /stron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将其归咎为罗氏药业不完善的问题报告系统,罗氏也在声明中指出此次事件为漏报和漏评,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配合人用药委员会(CHPM)的调查。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自称将配合调查的罗氏,这一次,陷入了不良反应瞒报事件,却是同款药物托珠单抗。 /p p & nbsp & nbsp & nbsp 据《STAT》报道,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总结称,对于没有充分警告消费者关于药物的副作用,必须考虑为托珠单抗药物标签中增加心脏衰竭和胰腺炎的警告标签。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肿瘤学家和医学伦理学家Vinay Prasad表示,与以往相比,如今药物获批更加容易,但FDA一直没有开展彻底的上市后监督,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同款产品中国有售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目前,这款托珠单抗药物在全球已有超过76万患者使用。而在中国,这款药物也已上市销售近4年。 /p p & nbsp & nbsp & nbsp 2013年11月,上海罗氏制药宣布 strong 托珠单抗在中国正式上市,中文名称为雅美罗 /strong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得知,目前已有400mg/20ml/瓶、200mg/10ml/瓶、80mg/4ml/瓶三种剂型的产品进口到国内。 /p p & nbsp & nbsp & nbsp 在其说明书中, strong 对于不良反应的标注,也仅仅是感染、胃肠穿孔、血脂参数升高等,而对上述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肺部并发症等高危风险,也未有警示性的说明。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由于雅美罗在国内上市时间还较短,尚未有心脏相关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不过,类似的不良反应并非没有记录过。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2014年4月,该药物在中国上市不到一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曾收治一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首次注射托珠单抗注射液时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并发心脏毒性,好在经积极抢救,患者症状缓解。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波士顿大学风湿病学专家David Felson博士表示担心, strong 托珠单抗的相对安全性,是基于短期的临床试验研究 /strong ,而根据病人的血液测试数据显示,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托珠单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 /p p & nbsp & nbsp & nbsp “虽未查到相关药品的不良反应数据,但隐患依然存在”,针对2012年罗氏瞒报不良反应事件,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曾公开表示,国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落后于欧美,反映不良反应的最佳途径,是先到医院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如果存在不良反应,应报当地不良反应检测部门,再逐级上报。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本文转载自“健康中国盛典” /p
  • 亮点速览:第八届能源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全日程揭晓
    2024年6月12日(周三),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第八届能源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即将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以“科学仪器助力能源化工新质生产力”为主旨,共同探讨新时代下科学仪器技术如何支撑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我要报名重磅福利!报名后,将会议页面转发至朋友圈邀请好友参会,集赞50个可获得《实战宝典》一本(三选一),可添加助教微信(微信号:13260310733)领取!数量有限,仅100本,领完即止!品牌积淀仪器信息网从2017年起,连续7年举办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引起了用户和仪器厂商的广泛关注,在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该历届会议汇聚了众多来自研究院、高校、石化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分析技术在能源化工行业的前沿应用与发展动态。亮点纷呈本届会议亮点多多,不容错过:【专家云集,智慧碰撞】为期两天的会议将汇聚26位业内顶尖专家,带来深度解析与独到见解。他们来自石化、氢能行业的顶级研究院所,阵容强大,干货满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研究员 李文军报告题目:石油化工行业科技创新重点方向之仪器仪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 何广利报告题目:氢能发展分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 褚小立报告题目:油品及石化产品快速、在线分析技术进展更多专家报告详见: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trochemical2024/【前沿趋势,一网打尽】石油化工仪器仪表领域的科技创新趋势!!!石化、煤化、化工行业标准新进展!!!氢能目前的发展状况!!!在线仪器在石化、铀矿产品分析领域的新技术!!!行业专家的综述报告不得不看!!!【技术盛宴,全面覆盖】会议将全面展示实验室仪器(色谱、质谱、光谱等)及在线仪器解决方案的最新进展。【厂商助阵,创新不断】本次会议吸引8家仪器厂商参与,包括磐诺、SCIEX、岛津、力可、耶拿、安捷伦、炫一、赛默飞(按照报告顺序)等,他们将分享能源化工领域最新的仪器解决方案,为您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体验。全日程6月12日 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 我要报名》》》9:00-9:30李文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化工行业科技创新重点方向之仪器仪表9:30-10:00金义洲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SCD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分享10:00-10:30钱钦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石化领域的新应用和新进展10:30-11:00陈金梅SCIEXSCIEX 液质技术在能源化工成分分析的前沿应用11:00-11:30李学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岛津GC新技术助力石化转型升级11:30-12:00马晨菲中石油石化院反相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在加氢脱氮石油馏分分子表征的应用新进展午休2:00-2:30王川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化有机原料技术标准研究进展2:30-3:00李群花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组成分析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00-3:30李莉美国力可全二维气相色谱新型流路调制器和精准分流器技术,TOF质谱定性+FID定量汽柴油航煤3:30-4:00杨晓彦中石油石化院ICP在石化行业的相关标准解读4:00-4:30吕万良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元素分析在能源化工中的应用4:30-5:00孙烨万华化学中央研究院电位滴定在化工行业的标准解读及应用5:00-5:30才洪美泰州海关道路石油沥青标准解读6月13日 上午 能源化工绿色低碳转型 我要报名》》》9:00-9:30何广利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氨能)技术中心氢能发展分析9:30-10:00赵志飞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原子光谱技术在清洁能源元素检测中的应用10:00-10:30翟明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岛津在新能源及新材料领域应用解决方案10:30-11:00黄少凯中海油炼化研究汽柴油馏分中硫化物分析方法11:00-11:30梁冰上海炫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炫一科技全系列多形态气相色谱技术在绿色低碳能源化工新领域的应用11:30-12:00李景林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气相色谱--绿色低碳特色应用12:00-12:30孔翠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在中间馏分油中的研究及应用6月13日下午 现场/在线检测技术在能源化工行业中的新应用 我要报名》》》2:00-2:30褚小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油品及石化产品快速、在线分析技术进展2:30-3:00李晓华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基于安捷伦气相色谱产品的在线色谱仪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3:00-3:30陈士恒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铀矿采冶领域关键离子在线监测仪器研制和应用3:30-4:00刘俊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线拉曼在化工能源制造行业过程监控上的应用4:00-4:30袁洪福北京化工大学轻质油品快速分析4:30-5:00吴梅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X射线荧光光谱在石油炼制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6月14日上午10:00 “科学仪器助力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 我要报名》》》时间嘉宾议题10:00-11:00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徐广通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分析检测与标准化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薛慧峰安捷伦气相色谱和化工&能源行业经理 吴建涛议题一: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议题二: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议题三: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科学仪器的需求。能源化工行业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十九大”以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石化化工行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全面升级,协同能源低碳转型。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12-14日召开第八届“能源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将为国内外能源化工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
  • HORIBA | 助力科研,苏州大学5名优秀学生获HORIBA奖学金
    作为一家拥有201年光谱研发经验的跨国集团,HORIBA Scientific在专注科技研发与仪器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光谱知识普及、科学技术应用推广及科研人才培养。因此,多年以来,HORIBA Scientific一直以开设讲座、捐赠奖学金等方式,面向高校学子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关注科学,投身科研,使科学发展后继有人。“HORIBA奖学金“项目便是其中之一。2020年12月30日,“HORIBA奖学金“颁奖仪式在苏州大学举行,共5名优秀学生荣获该奖。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徐小平副主任、王美珠副书记、杨凤珠秘书、曹文雯辅导员和HORIBA Scientific 中国华东区销售经理许鹏先生等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生颁奖。本次颁奖仪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徐小平主任致辞、许鹏经理致辞、颁发获奖证书、学生代表发言。仪式中,徐主任就学生培养、科研成果、社会反馈等几个要点,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最后,他希望,材化学子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要依然注重生活,学在科研的同时也要“乐”在科研,要注重多方面素质培养,做好校园社会衔接过渡。HORIBA Scientific许鹏经理在致辞中对苏州大学材化部优秀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HORIBA Scientific将会持续与苏州大学材化部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相信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致辞后,徐小平书记和许鹏经理共同为获得HORIBA Scientific奖学金的罗姜姜、薛江燕、王俊豪、陶倩艺、高艳五位同学颁奖。最后学生代表王俊豪发表了感谢致辞。企业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HORIBA设立奖学金的初衷,就是希望架起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在校期间就能为就业做好准备。HORIBA非常欢迎应届毕业生加入集团,希望能够成就青年学子的梦想。回顾以往,HORIBA Scientific已在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设立了“HORIBA 奖学金”。本次与苏州大学继续加强合作,进一步表达了HORIBA与各大高校进一步合作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愿望。未来,HORIBA将持续关注高校人才发展,搭建平台,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双方的共同进步,帮助更多优秀学子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进。前景可待,未来可期。科研之路,我们同行!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 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本平台未对文章进行任何编辑修改,不负有任何法律审查注意义务,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原创作者或出处。
  • 罗氏新一代单抗新药、1类创新药获批!助力淋巴瘤、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
    仪器信息网讯 罗氏制药近期宣布,旗下佳罗华(英文名:Gazyva,通用名:奥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1类创新药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获批上市。据悉这两款药物分别用于淋巴瘤、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罗氏新一代单抗新药获批,助力淋巴瘤一线治疗罗氏制药中国6月3日宣布,旗下佳罗华(英文名:Gazyva,通用名:奥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与化疗联合,用于初治的II期伴有巨大肿块、III期或IV期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达到至少部分缓解的患者随后的单药维持治疗。据悉,佳罗华一线治疗方案的获批为我国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作为全球首个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 单克隆抗体,奥妥珠单抗的创新结构和机制可加强肿瘤细胞杀伤力,以实现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提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4.5个月中位随访观察,与对照组标准治疗方案相比,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使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4%。近年来滤泡性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这类肿瘤通常很难被治愈。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反复复发,且每经复发,治疗难度即升级,越发加重身心压力影响治疗。2020年《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调查所显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深受反复治疗的困扰,怀有对复发的恐惧,较难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近年来,滤泡性淋巴瘤一线治疗的探索虽然在一路推进,成果却始终不如人意。基于此,奥妥珠单抗的到来不仅有望实现患者对于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获得更好生活的心愿;其更能为后续治疗带来积极的影响。因而对于该疾病治疗领域而言,这次批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罗氏新药利司扑兰在华获批 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6月17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罗氏旗下神经创新药物艾满欣(通用名: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获批,用于治疗2月龄及以上患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截至目前,利司扑兰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40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且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3000位SMA患者接受利司扑兰治疗。SMA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导致全身功能性SMN蛋白表达不足,进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呼吸、吞咽以及脾脏、心脏、胰腺等多器官,甚至威胁生命。SMA是导致婴儿死亡的最常见遗传疾病之一,重症SMA患儿如不进行有效治疗,80%患儿会在一岁内死亡,很少能存活超过两岁。2018年5月,SMA被列入第一批纳入目录的121种罕见病之一。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熊晖教授指出,SMA患者越早诊断,越早开始有效治疗,预后越好,甚至在症状前开始治疗,有希望达到同龄非患病儿童的状态。“利司扑兰的获批,意味着SMA的治疗进入了口服治疗的新阶段。”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王艺教授表示,通过提高全身功能性SMN蛋白水平,利司扑兰可逆转疾病的自然进程,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包括改善运动功能、无事件生存、呼吸和吞咽等。诊断淋巴瘤的通常方法第一,要有明确的病理诊断,目前为止主要的是靠切除活检,而且尽量切除完整的淋巴结或者淋巴组织,现在的病理检查手段已经不局限于显微镜下看细胞了,还包括了流式以及分子病理等等,病理诊断的手段越来越多。第二,分期的诊断,以影像学的为主,最常用的是CT、增强CT的检查,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类型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它本身是可以治愈的,对PET高度敏感,所以对于这两种类型推荐在主要的治疗节点选用PET-CT的检查。第三,骨髓的检查,包括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等等,因为淋巴瘤的诊断还包括预后分型,所以对于乳酸脱氢酶,对于是否有结外部位受侵,需要特别注意,最常见的结外受侵的部位是胃肠道,所以对于有些特殊的病人可能还涉及到胃镜甚至肠镜的检查。脊髓性肌萎缩症检查方法1.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不累及面肌及眼外肌,无反射,亢进感觉缺失及智力障碍。2.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3.血清肌酸激酶(CK):患者血清CK水平正常或少数轻中度升高。4.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5.肌活检显示神经源性病理改变。6.基因检测: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DHPLC)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SMNl基因第7或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突变。MLPA、qPCR和DHPLC可用于SMNl和SMN2基因拷贝数检测,酶切法可以用于sMNl基因外显子7、8的纯合缺失检测;SMNl基因测序用于检测SMNl基因内是否存在微小突变。
  • HORIBA Scientific将出席FluoroFest2013学术研讨会
    时间:5月21至22日 地点:达拉斯/沃斯堡 主题:荧光技术学术研讨会 作为荧光光谱系统的全球,HORIBA Scientific将出席FluoroFest2013荧光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北德克萨斯大学与荧光技术商业化中心(CCFT)联合举办,将在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举行,任何一位对荧光感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报名参与。 FluoroFest是全球系列性的学术研讨会,荧光领域的诸多国际知名学者也会参与本次会议,他们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发展方向。届时现场还将举行新荧光技术及荧光光谱系统的交流活动。 以下为本次荧光技术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报告人及主题: Dr. Zygmunt (Karol) Gryczynski, Ph.D., Plenary Speaker, &ldquo Fluorescence Technologies. Probe Development and Studying Molecular Interactions.&rdquo David Birch, Ph.D., of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ldquo Fluorescence for Healthcare.&rdquo Ignacy Gryczynski Ph.D,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ldquo Surface Plasmon-Coupled Emission.&rdquo Gerard Cote, Ph.D., with Brian Cummins, Ph.D. candidate, of Texas A&M, &ldquo Development of a fluorescence-based sensing assay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rdquo Marinella Sandros, Ph.D.,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ldquo Enhancing SPRi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Using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rdquo Steve Vogel, Ph.D., of the NIH, &ldquo Simultaneous FRET and FCS Measurements Reveals Covert Changes in CaMKII Holoenzyme Organization triggered by Calmodulin and CaMKIINtide.&rdquo Francis D' Souza, Ph. D.,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ldquo Utility of Fluorescence in Nanocarbon-Solar Energy Applications.&rdquo Kayla N. Green, Ph.D., of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ldquo Hybrid N-Heterocyclic amines andtheir applications towar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and oxidative stress.&rdquo Sergei Dzyuba, Ph.D, of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ldquo BODIPY dyes: synthetic approach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amyloids." Daniel Gerrity,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evada, &ldquo Us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Water Reuse Applications.&rdquo Paul Pantano, Ph.D.,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Dallas, &ldquo Carbon Nanotubes.&rdquo 更多详情和注册信息,请浏览Fluorofest.org。
  •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与洛斯阿拉莫斯共同研发透明纳米薄膜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于近日宣称,其研究结果表明透明薄膜具有在相对较大面积内吸收光并生产电荷的能力。同时,两家实验室的专家还在《化学材料》(Chemistry of Materials) 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称此材料可用于生产透明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窗户,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至可使用电力。 六边形的边密集地排列,可吸收强烈光线,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发电   据称,此种材料是在半导体聚合物中注入富含丰富碳元素的富勒烯(fullerenes)而制成的。在监控条件下,这种材料可以在数微米大的面积上进行自组装并形成如蜂窝状的可重复网格。此蜂窝薄膜是在聚合物/富勒烯混合溶液中滴入微米大小的水滴使其遍布溶液表层而制成的。随着溶剂的蒸发,此聚合物逐渐形成六角型图案,即蜂巢状外观。   “虽然这种蜂窝状图案的薄膜此前曾使用聚苯乙烯等传统聚合物进行制作,但此文章首次提出半导体及富勒烯的混合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光线、产生电荷并进行分离电荷。”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中心的功能纳米材料首席科学家及物理化学家米尔恰• 科特勒特表示(Mircea Cotlet)。   “此外,由于这种材料的聚合物链只在六角形的边缘处分布稠密,而其余的中心面积则分布非常薄且相对松散,因此其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分布稠密的边角处可以更容易地吸收光线并同时促进发电,而中心地带则由于无法吸收足够光线而保持相对透明。”   据CFN材料科学家Xu Zhihua先生表示,此大面积图案可应用在许多方面用来生产能源,包括太阳能窗户、透明太阳能电池板及光显示等。   此蜂窝结构的一致性已被诸多扫描探针和电子显微镜方法验证。此外,结构中的边缘位置、蜂窝中心及网格节点处的光学性质和生产电荷,也已经过共聚焦荧光时间分辨荧光显微镜的测试。   “溶剂蒸发速率越慢,所产出的聚合物就越紧凑,电荷传输效果也就越好,” 科特勒特在讨论聚合物的形成时指出,他还表示,材料的成型程度取决于溶剂的蒸发速率,同时也就决定了材料的电荷传输速率。   科特勒特总结道:“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蜂窝结构的光学特性。下一步将是使用这些蜂窝薄膜来制作透明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他设备。”
  • 向学霸致敬,网络讲堂有礼啦!
    即日起,报名网络讲堂任一课程,并邀请两名好友一起成功报名并参会,即可获得10元手机充值卡。 学霸的路上,与好友一起同行吧! 参与方式: 1、 选择你喜欢的课程 2、 报名并获得邀请特权 3、 填写好友常用邮箱,发出一起学习此课程的邀请。 领奖条件: 1、 两名好友接受您的邀请并成功报名和参会。好友仅报名但未通过第三方审核或当日未参会不计数,仅一名好友报名并参会将无法获得奖品。(请尽量邀请行业相关的朋友参会) 2、 加网络讲堂微信号&ldquo yiqi-3i&ldquo ,告知我们您接收话费充值的手机号,并提供报名时用手机/邮箱,请在会议结束两个工作日内联系我们。会议结束后5个工作日未告知接收充值手机号,视为放弃领奖。 备注: 参会资格审核由会议的主讲厂商进行,仪器信息网不进行相关工作,邀请结果可在已报名的会议页面进行查询。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所有,活动即日生效。 关于活动有任何问题,均可关注网络讲堂官方微信进行咨询,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 一轮通知|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
    一、活动背景针对水环境问题,加大水质监测,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是进行水污染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环境治理行动的深入实施,各类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给水供水方面,《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系列标准,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配套检验方法的系列标准;排水方面,各类废污水检测指标与标准不断完善,重金属、有机物、生物毒性、微塑料等均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基于此,为了助力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6月28-29日举办“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大会紧贴最新水环境质量标准、政策,围绕给水和排水两大主题,聚焦饮用水质量检测(解读5750新国标)、地表水水源地监测、智慧供水与排水、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等。届时,将邀请水环境领域权威专家出席,深度交流行业热点,共话未来水环境高质量发展之道!诚邀参会!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会议时间:6月28-29日会议形式:网络在线直播二、主要参会人群及规模预计1000+人报名参会,人群组成:(1)商业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人员、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管等;(2)政府检测部门:环境监测总站、各省市环境监测中心技术检测人员、管理人员;各省市环境生态中心科长、所长、执法人员等;(3)科研院所:中科院、环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员或技术检测人员;(4)高等院校:各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类教授、实验室管理人员;(5)工业企业:大型环保企业、工程单位;(6)水务单位:大型自来水集团、水务集团、排水集团等;三、 会议日程(持续更新中,最终以会议页面为准)专场一:饮用水新国标技术解读报告时间报告方向报告嘉宾(拟邀)9:30-10:00新国标要求下供水水质检测方法发展新趋势待定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10:00-10:30赞助报告可赞助10:30-11:00赞助报告可赞助11:00-11:30饮用水中新兴碘代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制与控制策略待定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场二:地表水及水源地监测14:00-14:30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在跨界断面污染监管中的应用待定清华大学14:30-15:00赞助报告可赞助15:00-15:30赞助报告可赞助15:30-16:00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待定国家海洋技术中心16:00-16:30我国饮用水水源中藻类物质控制研究待定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专场三: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9:30-10:00 在线检测在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应用待定北京北排水集团10:00-10:30赞助报告可赞助10:30-11:00赞助报告可赞助11:00-11:30污水处理厂仪表、控制与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待定青岛理工大学专场四:智慧水务14:00-14:30数字水务建设路径与实践待定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30-15:00赞助报告可赞助15:00-15:30赞助报告可赞助15:30-16:00智能化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助力供水管网安全管理待定某水务集团四、报告涉及的仪器或技术分析仪器:色谱(GC/LC/HPLC/IC)、质谱(MS)、色质联用、气相吸收光谱、光谱(AAS、AES等)专用仪器:流动注射仪、COD仪、TOC仪、水质在线分析仪、水质多参数分析仪、水质重金属分析仪样品前处理:自动前处理仪器(消解、萃取、富集仪器等)软件系统:智慧水务预警平台软件或服务五、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3/六、会议合作刘老师 13717560883 (微信同号)附:往届会议:第六届“水质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1/2022(第七届)水质分析技术与应用高端论坛: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2/
  • 盘点|12场网络会议,解析2023年生命科学领域热点话题,附视频回放链接,可观看!!
    本期为大家分享2023年度12场生命科学领域网络会议,看本年度大家关注的热门主题!(一)第一届公共卫生多学科交叉论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届公共卫生多学科交叉论坛秉承“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会议共设置“流行病学研究(慢病/传染病/地方病)”、“环境暴露与人群健康研究”、“基因、代谢与毒理学研究”三个专场。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华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共17家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公共卫生前沿问题。扫码看回放(二)第七届PCR前沿技术与应用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场革命。通过PCR技术,极微量DNA目的片断被指数级大量复制,使之前大量无法实现的研究工作成为可能。作为发展和普及最迅速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之一,PCR技术不断发展,出现诸如反向PCR、原位PCR、锚定PCR、反转录PCR、巢式PCR、多重PCR、定量PCR、等温PCR、数字PCR等诸多技术类型。PCR技术也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研究、生化分析、临床诊断、药物分析、农林育种、动植物疫病、环境检测、法医鉴定、食品检测等众多应用领域。扫码看回放(三)第六届基因测序网络会议基因测序技术作为“颠覆式创新”技术,自诞生以来给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次会议聚焦新仪器新技术、单细胞和空间组学、临床分子诊断、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靶向测序、海关检疫、遗传育种几大主题展开介绍。扫码看回放(四)第六届先进体外诊断技术网络会议体外诊断(In-Vitro Diagnosis,IVD)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体外诊断产品及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阶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价、预后评估等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全民健康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的兴起和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开发应用的更新换代。本次会议针对肿瘤分子诊断技术、临床质谱、外泌体新型诊断标志物检测及应用、代谢组学与诊断标志物发现、医学实验室自动化与智能化、IVD原材料开发等热门主题进行分享!扫码看回放(五)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细胞是生物体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析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本质的探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的筛选与设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细胞具有个体差异性,原位细胞分析、微流控技术、细胞成像分析、单细胞分析、流式细胞技术等创新的细胞分析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对细胞进行精确操控、识别、分离和分析成为了可能。本届网络大会聚焦于单细胞分析技术、细胞成像技术等创新细胞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制药、新型治疗方法中的应用与进展,分设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单细胞分析技术、细胞治疗产品的CMC质量控制分析、细胞成像分析技术等专场。扫码看回放(六)第一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但当前构建合成生物系统的内在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先进的使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发展。本次会议精选合成生物系统设计及构建、高通量筛选及检测等2大主题分享!扫码看回放(七)第五届流式细胞技术网络会议流式细胞仪作为最重要的细胞研究工具之一,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并在新型疗法、生物制药等研发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全光谱流式、质谱流式、影像流式、微流控等一系列细胞分析与分选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实验室用户对流式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深入、多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扩大。会议开设免疫学研究应用、淋巴瘤/血液病诊断、流式荧光/质谱流式技术及应用、流式平台建设及管理多个主题会场,聚焦流式细胞仪新技术、新应用,邀请领域内杰出科学家、流式技术应用专家、临床检验医学专家、仪器研发技术专家等分享精彩报告。扫码看回放(八)第四届先进生物显微技术及前沿应用生物显微成像作为观察微观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分子机制基础研究、疾病诊断、药物发现过程中都有重要应用。近些年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光片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生物电镜、生物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生物显微仪器也迎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本届网络会议设有5大主题会场:空间生物学、单分子成像前沿技术与应用、活细胞成像和超微结构解析、模式生物和组织器官成像、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生命科学领域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扫码看回放(九)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分子互作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以及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科研工作者对分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在生命科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生物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分子互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应用范畴快速扩大,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扫码看回放(十)蛋白质组学技术与应用进展目前各种组学技术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蛋白质组作为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蛋白质组学是揭示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必由之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扫码看回放(十一)代谢组学前沿研究技术与应用代谢组是生物动态调控系统中最接近于表型的阶段,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和物质基础。而代谢组学是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对内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能够直接反映生命体的终端和表型信息,近年来在疾病诊断和分型、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研发、基因功能解析、代谢途径及调控机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扫码看回放(十二)蛋白分析及表征技术进展蛋白质作为生命基本构成单元,几乎承担着所有生命活动。深入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全面分析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不仅能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还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近年来,各种蛋白分析及表征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的兴起和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蛋白质在生命科学、健康医学、生物制药和畜牧业等领域的发展。扫码看回放2024年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网络会议,添加小助手,精彩不错过!拟定时间时长会议议题3月13日1第六届代谢组学前沿研究与应用网络研讨会4月10日1第二届分子互作技术与前沿应用网络研讨会4月24日1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5月21日3第八届PCR前沿技术与应用网络会议(iCPCR 2024)6月13日1第一届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应用进展7月3日3第七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8月6日3第七届基因测序网络会议8月20日3第七届先进体外诊断技术网络会议(iCIVD 2024)9月5日1第六届蛋白质组学技术与应用进展网络研讨会10月10日2第二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研讨会10月22日3第六届流式细胞仪网络会议 11月12日1微流控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研讨会12月4日2第五届先进生物显微技术及前沿应用网络会议报名联系:王老师 13653116325赞助联系:刘老师 15718850776
  • PP:南土所施卫明 山大夏光敏ABA充当NO3-传导器激活TaNRT2促NO3-吸收
    NMT是基因功能的活体检测技术,已被103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单位,及北大、清华、中科院使用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期刊:plant physiology主题:ABA充当NO3-传导器激活TaNRT2促NO3-吸收标题:TaANR1-TaBG1 and TaWabi5-TaNRT2s/NARs link ABA metabolism and nitrate acquisition in wheat roots影响因子:6.305检测指标:NO3-流速检测样品:小麦根(分别距离根尖端0.05、0.1、0.3、0.5、1.5、3、5、10、20、30 mm的位点)NO3-流实验处理方法:15天的小麦幼苗,在0.2mM KNO3/0.2mM KNO3+50uM ABA处理1小时NO3-流实验测试液成份:未写明作者:中科院土壤所施卫明、王萌,山东大学夏光敏中文摘要(谷歌机翻)硝酸盐是大多数植物的首选氮素形式,既可作为营养物又可作为信号分子。然而,控制面包小麦(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中硝酸盐吸收的成分和调控因素仍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其六倍体基因组的复杂性。在此,根据最近发布的面包小麦全基因组信息,对高亲和力硝酸盐转运蛋白2(NRT2)和硝酸盐同化相关(NAR)基因家族进行了表征。我们表明,硝酸盐撤除后,硝酸盐再供应会刺激面包小麦根中的ABA-GE解偶联,从而导致根组织ABA积累增强,而这种增强反过来又会影响根型NRT2 / NAR基因的表达。显示TaANR1通过直接激活TaBG1来调节硝酸盐介导的ABA积累,而TaWabi5参与ABA介导的NRT2 / NAR基因的NO3-诱导。基于先前的证据,证明ABA参与了对高硝酸盐胁迫的发育反应,我们的研究表明ABA还通过调节有限的硝酸盐供应下的NRT2 / NAR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硝酸盐吸收的优化,为改良提供了新的目标作物中硝酸盐的吸收。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不同处理下,小麦根系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NO3-流对比。英文摘要Nitrate is the preferred form of nitrogen for most plants, acting both as a nutrient and a signaling molecule. However, the components and regulatory factors governing nitrate uptake in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one of the world' s most important crop species, have remained unclear, largel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its hexaploid genome.Here, based on recently released whole-genome information for bread wheat, the high-affinity nitrate transporter 2 (NRT2) and the nitrate-assimilation-related (NAR) gene family are characterized. We show that ABA-GE deconjugation is stimulated in bread wheat roots by nitrate resupply following nitrate withdrawal, leading to enhanced root-tissue ABA accumulation, and that this enhancement, in turn,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root-type NRT2/NAR genes. TaANR1 is shown to regulate nitrate-mediated ABA accumulation by directly activating TaBG1, while TaWabi5 is involved in ABA-mediated NO3- induction of NRT2/NAR genes.Building on previous evidence establishing ABA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al response to high-nitrate stres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ABA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optimisation of nitrate uptake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NRT2/NAR genes under limited nitrate supply, offering a new target for improvement of nitrate absorption in crops.
  • 分子诊断发展简史:一场由 “螺旋双杰”引发的发明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分子诊断发展四阶段 /strong /span /p p    strong 第一阶段: /strong 利用分子杂交技术进行遗传病基因诊断:通过婴儿胚胎期进行产前诊断,超早期预知某些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1978年著名没计划以科学家简悦威等应用液相DNA分子杂交成功进行了镰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诊断。 /p p    strong 第二阶段: /strong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诊断:PMullis发明PCR技术后迅速发展,标志着传统基因诊断发展到更全面的分子诊断技术。 /p p    strong 第三阶段: /strong 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1992年美国Affymetrix制作出第一章基因芯片,标志着分子诊断进入生物芯片技术阶段。生物芯片技术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低通量的问题。 /p p    strong 第四阶段: /strong 以NIPT为代表的第二代测序技术:Ronaghi分别于1996年与1998年提出了在固相与液相载体中通过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焦磷酸测序。目前常见的高通量第二代测序平台主要有Roche454、IlluminaSolexa、ABISOLiD和LifeIon Torrent等,其均为通过DNA片段化构建DNA文库、文库与载体交联进行扩增、在载体面上进行边合成边测序反应,使得第1代测序中最高基于96孔板的平行通量扩大至载体上百万级的平行反应,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通量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4c4a78c-c7f0-4147-bc28-189d0c1a1a1a.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分子诊断三座丰碑 /strong /span /p p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出现时分子生物学行程的重要标志,对人们认识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和突变具有重要意义,为分子诊断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00d8dc5-4c9d-43c9-a330-64be4a9b876b.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DNA之父”Watson、Crick /p p   50年前,科学界的“八大恶棍”之一凯利?穆利斯还只是美国某制药公司的小职员,整天做着把先天致病基因给剔除掉的白日梦,然而先要复制DNA,才有足够的时间慢慢修复。1966年,穆利斯尝试磕了一次药,并从此不可自拔。后来,迷幻剂被列为违禁药品,于是穆利斯自己调配迷幻剂的替代品。在制作迷幻剂时,他居然想到了复制DNA的办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最终凭他跟迷幻剂的结晶PCR获得了诺贝尔奖。从此开启了分子诊断的PCR时代,标志着传统的基因诊断发展到更全面的分子诊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0f7acbc8-43a3-4135-bef7-29fe056abd8f.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PCR之父”Kary Mullis /p p   “只是个在实验室里乱搞的家伙”弗雷德里克· 桑格开拓人类基因研究,被尊为“基因学之父”,他与同事合作研发的快速为DNA定序,成为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先驱。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 他上世纪70年代提出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技术“双去氧终止法”,即双脱氧核苷酸链中止法,又称“桑格法”。“双去氧终止法”测序法拉开了DNA测序的序幕,解开了人体4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c670b38c-a6a8-4703-9828-075f6514a808.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因学之父”Frederick Sange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分子诊断临床应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e00b548e-abf8-45e0-8581-999297a8e186.jpg" title=" 5_副本.jpg" / /p p    strong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 /strong /p p   目前主要应用在HBV、HCV、HIV、HSV、TB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等检测。 /p p    strong 遗传疾病分子诊断: /strong /p p   遗传性疾病可分为Mendelian遗传病、多因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分子诊断在遗传病中的四种基本应用为: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筛查、遗传易感性筛查、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耳聋基因检测等)和新生儿筛查。 /p p    strong 肿瘤分子诊断: /strong /p p   目前我国肿瘤患者人数超过450万人,居世界首位,每年新发病例160-200万,近130万人死于癌症。目前肿瘤治疗的治愈率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就在早期诊断及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p p   肿瘤分子诊断主要分为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适合有机组病史的人群)、肿瘤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在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能够反映肿瘤的存在、分化程度、预后估计和判断治疗效果等)、肿瘤个体化治疗(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生物标本中生物标记物的基因突变、基因SNP分型、mRNA基因定量表达及蛋白表达状态,可预测药物疗效和评价预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三个方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国分子诊断发展历史 /strong /span /p p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核酸探针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研究单位开始陆续建立了地中海贫血、苯丙酮酸尿症、血友病、杜兴肌营养不良、G-6-PD缺乏症等几个常见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方法。但整个80年代,分子诊断概念尚未普遍接受,分子诊断技术尚未从大学、研究所走向临床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fa8b22e-8e8c-4533-ba2f-cb83d768a2a8.jpg" title=" 6.jpg" / /p p   90年代PCR在国内应用开始推广,分子诊断技术从研究所走向临床试验,PCR成为时代的宠儿,成为肿瘤、感染性疾病、基因多态性、多基因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严格监管,大量假阳性出现。1998年卫生部发文:卫医发[1998]第9号 关于暂停临床基因扩增(PCR)检验的通知,暂停了PCR的临床应用。并于2002年就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发布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分子诊断重回发展正轨。 /p p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从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生命之谜”被打开,经过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DNA测序技术之后分子诊断正在快速成为人类疾病诊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p
  • 美国BIOLOGIX(巴罗克):慕尼黑最新产品动态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0月16-18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美国BIOLOGIX(巴罗克)也携相关产品参展。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人员视频采访了美国BIOLOGIX(巴罗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此次参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欲了解更多最新产品信息,请点击查看视频。
  • “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圆满落幕!报告热点回顾——
    2023年6月28-29日,“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本次千人大会由仪器信息网与e路学院联合主办,共吸引到17位专家进行报告,众多来自水务、环保、疾控、科研、政府等不同领域的听众齐聚线上,交流探讨。围绕给水和排水两大主题,大会以“饮用水新国标技术解读”专场开场。该专场特别聚焦实施在即的新国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共四位专家就该新标准可能涉及到的检测方法变化、涉及仪器变化、仪器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水质国标有可能发展的新方向等进行报告(详情参见: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628/672399.shtml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主任/研究员张岚报告题目为《新国标要求下供水水质检测方法发展新趋势》。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应用工程师韦玮报告题目为《GB/T 5750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半挥发性有机物解决方案》(点击图片观看回放)。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渠淑萍报告题为《LCMSMS检测技术在新版GB 5749-2022中的应用》(点击图片观看回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教授陈白杨报告题为《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新国标方法技术对比及未来趋势》(点击图片观看回放)。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三五规划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6月28日地表水及水源地监测专场,四位专家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十四五环境监测中水质监测的现状与问题,并进行了水质监测领域离子色谱法与污染溯源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详解。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正高级工程师刘丽萍报告题目为《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探讨》(点击图片观看回放)。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王雯雯报告题为《安捷伦气质联用技术助力水质新污染物筛查》(点击图片观看回放)。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关玉春报告题为《水质 丙烯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HJ 1288—2023方法解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程澄报告题为《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在重要断面污染监管中的应用》。6月29日的污水及在线监测技术专场中,三位专家共话在线水质监测、自动化水质监测等话题。据了解,现有的水质检测技术包括化学法、分光光度法、色谱与质谱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臭氧发光化学法、生物传感器发等,其中,紫外吸收光谱法又因其无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检测效率高、可原位监测等原因成为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赵友全报告题为《在线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化学应用工程师高婷报告题为《TOC分析仪在水环境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点击图片观看回放)。原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技术主任/高级工程师翟家骥报告题为《污水处理厂仪表、控制与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点击图片观看回放)。除传统水质监测技术外,当下人工智能盛行,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被广泛应用着。所谓智慧水务,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水务系统全流程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运行管理。本次大会特设“智慧水务”专场,5位来自互联网、水务、分析仪器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解析了这一新兴主题,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水研究中心主任周珉担任本专场主持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自然资源行业-水务架构师白瑶报告题为《水务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思考》。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晏章华报告题为《市政污水的工艺过程监测及RTC方案介绍》(点击图片观看回放)。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管网技术总监/高工王福忠报告题为《常熟污水管网的智慧化养护管理》(点击图片观看回放)。上海西派埃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创新研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陈会娟报告题目为《以水平衡为核心的智慧水厂探索-上海南市水厂智慧化项目》。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智慧规划经理索学越报告题为《浅谈水务行业的数字化使命和方向》。
  • 普析通用表演:京剧名段《霸王别姬》
    2013年1月10日,仪器信息网在北京举办了“‘仪器’同行,共创未来’-2013科学仪器行业新年联欢晚会”,200位行业专家、热心用户,与100位厂商朋友共聚一堂,喜迎新春。在联欢会上,业内同仁们同台献艺,其乐融融。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表演:京剧名段《霸王别姬》片段。
  • 普析通用表演:京剧名段《霸王别姬》
    2013年1月10日,仪器信息网在北京举办了“‘仪器’同行,共创未来’-2013科学仪器行业新年联欢晚会”,200位行业专家、热心用户,与100位厂商朋友共聚一堂,喜迎新春。在联欢会上,业内同仁们同台献艺,其乐融融。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表演:京剧名段《霸王别姬》片段。
  • 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暨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 CM 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3年6月19日,由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鹿明生物—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主办的“质谱组学驱动的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暨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TM CM 新品发布会”于上海正式召开。  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杜涛主席、科协郑良明副主席,科协学会部金淑蓉部长、上海鹿明生物总经理舒烈波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研究员、海军军医大学张磊教授、浙江大学王毅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俊华教授、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谭立研究员、厦门大学吴彩胜教授、澳门大学万建波教授、中国药科大学许风国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陈啸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庄光磊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上海鹿明生物彭章晓博士出席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和技术交流。  多位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围绕“中药科学与产业研究”的主题,共谋中医药行业发展。会议现场开幕致辞  闵行区科技委员会领导杜涛主席为本次发布会致辞,他表示:“中医药的发展正处于内外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中。我国新思路、新布局、新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珍贵遗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政策大力支持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鹿明生物今天推出了中药平台LUOMICSTM CM,旨在深入了解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遇,并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而打造。该平台不仅具有先进技术和高效性能,还注重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最后,杜涛主席为本次研讨会送来祝贺,祝贺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TM CM 新品发布会能够圆满成功。  图2 |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杜涛致辞  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烈波博士主持会议,对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他也向关注鹿明生物中药研发平台的朋友们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讲到:鹿明中药平台LUOMICSTM CM不仅具备自建数据库,库容大,覆盖广、定性准、定性数量多等优势,还自研分析软件和配备专家售后支持团队,为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分子发现、成分鉴定、药理研究、药效分析、质量控制、临床评价等一站式科研服务,用质谱组学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驱动创新中药研究!  图3 | 鹿明生物CEO 舒烈波博士  最后,他诚挚邀请在场的专家老师们共同见证鹿明中药研究平台LUOMICSTM CM的隆重发布!  图4 | 创新中药平台发布仪式  会议邀请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葛广波研究员为上午场次的研讨会报告主持人,并介绍了第一个报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李川研究员带来报告主题《中药药代研究:从“多成分”到“多药”》,主要分享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方法用于揭示决定中药药效作用和用药风险的物质等研究。   图5 | 李川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李川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青,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中药药代研究和小分子化药药代研究 创建中药“多成分”和“多药”药代动力学方法,解决围绕复杂中药开展药代研究的难题。  由海军军医大学张磊教授带来报告主题《板蓝根抗病毒木脂素苷的异源从头合成》。张老师分享了通过开发多组学驱动的途径解析策略解析木脂素苷合成途径和开发“点-线-面-系统”解析酵母细胞工厂构建,阐述了板蓝根抗病毒木脂素苷的异源合成。  张磊 教授,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学科拔尖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浦江人才”、“青年科技启明星”、“巴渝学者”讲座教授。兼任全军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常委/秘书,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委会副主委,世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Medicinal Plant Biology副主编,《药学学报》、《中草药》、APSB、CJNM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保障与质量提升”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 Nat Chem. Biol、Nat Commun、Trends Plant Sci、PNAS、Mol Plant、Sci Bull、New Phytol、Plant Biotechnol J、APSB、JIPB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获9项专利授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    图6 |张磊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紧接着,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俊华教授分享主题报告《中药临床价值评价与核心指标》。张老师重点分享了临床价值与核心指标集(COS)以及其提出机制。  张俊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院院长,天津市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药监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从事中医药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青年岐黄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图7 | 张俊华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接下来,浙江大学的王毅副院长分享报告主题《基于高内涵表型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王老师主要对中药药效物质辨析的研究思路、代表性研究进展及其中药的未来做了具体的分享,简直干货满满!  王毅,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先后在美国 FDA、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访问研究,兼任教育部药学类教指 委制药工程专业分委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 10 余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 Nat Commun.、Adv. Sci.、Anal. Che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作为主要完 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5 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与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资助,入选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及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  图8 | 王毅副院长 分享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庄光磊研究员,报告主题《基因组学驱动肿瘤进化研究-以膀胱癌为例》,主要对肿瘤动态演进与靶向治疗研究展开了进一步阐述。  庄光磊 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本科,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肿瘤生物学博士,美国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博士后。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研究员,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肿瘤动态演进与靶向治疗,基于临床队列和高通量测序系统阐明肿瘤动态演进规律、发现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并与临床团队紧密合作推动基础转化研究。获得2015年上海市东方学者,201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7年美中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学者奖,2018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9年国家优青,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担任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委员会委员,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5项。  图9 | 庄光磊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由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吕海涛研究员主持下午场,首先介绍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分享《方证代谢组学驱动的中药有效性解读》报告。王老师主要分享了中药有效性相关的科学问题证候-方剂的研究思路和结果。  王喜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首席专家,国家规划教材主编。现任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经典名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 中医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 专业委员会会长、黑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等职。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为 2021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轮表决人选。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主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10 项 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 等奖 1 项 获国际发明专利 4 件,国家发明专利 22 件,软件著作权 8 个 出版 专著 17 部,发表论文 37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88 篇,被 Nature 等总引用 19760 余次,H 指数 62 获岐黄学者、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 优秀科技工作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 药学奖、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以及建国 70 周年纪念奖章等国家级荣誉 10 余项。  图11 | 王喜军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接下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研究员分享主题报告《基于肽类成分分析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果老师主要对基于多肽组学的动物药质控研究初探做了具体阐述和分析。  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药典中药材与饮片第三专委会主任委员、美国药典东亚专家委员会主席和欧洲药典委员等职 任World J Trad Chin Med,Phytochemistry等18个国际杂志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主要从事中药分析与质量标准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还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美国植物药委员会Norman Farnsworth卓越研究奖、美国生药学会Varo Tyler奖、香港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中国标准突出贡献奖、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国内外个人奖项。发表SCI论文570余篇,总IF2450+, 被SCI引用17,000余次,H指数60。  图12 | 果德安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陆续,来自澳门大学的万建波教授分享了主题为《三七叶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考》的报告,万老师详细分享了三七叶研究的方法,思路,报告非常详尽,现场嘉宾表示颇有收获。  万建波,澳门大学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澳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双硕士学位,2008年博士毕业于澳门大学生物医药专业。曾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脂质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长期从事中药质量系统评价研究、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干预代谢性疾病的评价工作。 已在Redox Biol., Food Chem. Mass Spectrom. Rev.,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Crit. Rev. Food Sci. Nutr., Anal. Chim. Acta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引用超过5800余次,h-index 44。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澳门大学、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16项。担任Chinese Medicine杂志执行主编。  图13 | 万建波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接下来,来自上海鹿明生物彭章晓博士分享了主题为《质谱组学驱动的中药药理研究策略》的报告,主要阐述了鹿明创新中药研究平台LUOMICSTM CM它是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复方\单方成分鉴定、入血\入靶成分分析、药材空间代谢组分析、入靶空间代谢组分析、网络\系统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分析、多组学药代动力学分析的服务内容。期待有需要的老师前来咨询。  彭章晓 上海鹿明生物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以一作或共一身份在《Cancer lett.》, 《Analyst》《Sci. Rep.》, 《Int. J. Mol. Sci.》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样本的时-空组学分析,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鉴定和药理机制研究。  图14 | 彭章晓博士 分享主题报告  下半场报告/鹿明中药研究平台接下来的第一场报告,由厦门大学吴彩胜教授分享主题报告《智能质谱数据处理技术助力中药体内分析》。  吴彩胜 厦门大学药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厦门大学药学院教授,药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药物复杂体系体内分析、中药体内ADME全过程研究、常用中草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生物标志物探寻研究等。主持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30余项基金课题。以通讯或一作 Acta Pharm Sin B、 Anal Chem、J Pharm Anal、 Chem Eng J、Pharmacol Res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IF10论文6篇,参编教材专著4部。成果《中草药成分及其代谢分析新方法与应用》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此外参与制定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傅立叶变换质谱仪校准规范》(JJF15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豆素的测定》(GB 5009.284-2021)等多个国家校准规范和检测标准。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同时受邀担任Acta Pharm Sin B、J Pharm Anal、Chin Chem Lett、Chin Med共4本SCI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共2本中文期刊的青年编委。  图15 | 吴彩胜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紧接着,由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谭立研究员带来报告《基于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新型共价抑制剂的发现》   谭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及博士生导师。于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并于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马大为院士) 2010-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Prof. Nathanael Gray) 于2016年6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 2018年分别入选国家和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计划。谭立博士在过去十年中从事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首创了多个新型激酶抑制剂,在PNAS、Cancer Res.、Cell Chem. Biol.、J Med.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发明人申请专利逾15项,担任J Med. Chem.等期刊审稿人。当前,谭立课题组致力于对癌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背景下异常的蛋白质稳态进行化学干预,针对E3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等潜在治疗靶点研制首创型调控剂,并基于新型共价反应官能团和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研制新型的共价抑制剂。作为主持或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多项研究项目。  图16 | 谭立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紧接着由中国药科大学许风国教授带来分享报告《中药与化疗药物联用减毒增效等效质量标志物发现》   许风国 中国药科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领军人才等。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秘书长等。研究方向为功能代谢组学与分析毒理学,主要围绕药物胃肠道和肝肾毒性,聚焦“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现象,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从“识别、预测、减毒增效”三个层面开展系统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 获得第十七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侨联第六界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等。以第一/通讯(含并列)作者在Acta Pharm Sin B、Anal Chem、J Proteome Res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1篇。   图17 | 许风国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的陈啸飞教授带来主题报告《活性导向的中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  陈啸飞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药物分析领域首位),军队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青年科技英才。两届中国药学会全国药物分析“岛津杯”一等奖获得者。长期从事基于生物色谱、生物质谱和生物传感器的药物筛选与体内活性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开发,开展新药发现、药物靶点鉴定、体内药物即时检测等前沿领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0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 Adv., Trends Anal. Chem., Acta Pharm. Sin. B, Anal. Chem., J. Pharm. Anal.等药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7篇,IF10论文7篇,Q1区论文18篇,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1篇,被引1000余次。参编教材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授权7项。牵头军特药新药临床试验1项。担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天然药物分委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青年委员,Acta Pharm. Sin. B (IF=14.9), J. Pharm. Anal. (IF=14) ,Chin. J. Nat. Med. (IF=3.9)青年编委。Anal. Chem., J. Chromatogr. A等药物分析领域SCI期刊的特邀审稿专家。   图18 | 陈啸飞教授 分享主题报告  香港浸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带来主题报告《功能代谢组学驱动中药源小分子的新功能表征》  吕海涛,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终身教席)/博士生导师,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FRSB),TALENT-100和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Faculty Opinions (F1000 Prime)Faculty 专家, QUT校长特聘教授席,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功能代谢组科学实验室主任, 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 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课题 相关领域权威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57篇,ESI高被引2篇它引2000余次 共同主编Springer英文著作章节1篇和中药专著1部 国外著名大学和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报告40多次。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澳大利亚NHMRC基金会和香港HMRF基金会评审专家, 澳门大学等Faculty Promotion评审专家。  图19 | 吕海涛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最后一个报告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研究员带来的主题报告《质谱技术助力中药效应物质的高效发现》  葛广波,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岐黄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酶特异性探针底物的设计研发及其应用、源于天然的酶抑制剂高效发现及成药性优化、药物/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近年来,先后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Biosens Bioelectron、ACS Sensor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nal Chem、J Med Chem、Sens Actuator B-Chem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论文总引6800余次,H因子46。此外,还参编中英文专著5部 申请各类发明专利100余项(含国际专利12项),已授权40余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应邀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及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等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 应邀担任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Front Pharmacol、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等10种国际学术刊物及中文核心刊物《药学学报》、《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的编委/青年编委 J Am Chem Soc、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Chem Sci、Med Res Rev、Biosens Bioelectron、J Med Chem、Anal Chem、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100余种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并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药学)及药学领域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World’s Top 2% Scientist since 2020)。  图20 | 葛广波研究员 分享主题报告
  • 沃特世1月11日"现代化分析技术在中药经典名方研究中的应用"网络讲座即将启动
    日期: 2018年1月11日时间: 14:00 – 16:00地点: 网络讲座语言: 简体中文 2017年10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及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的目录,100个经典名方目录即将公布 目前中药新药申报困难,特别是临床试验资料研究,耗费巨大的财力和时间,且试验结果还未知;新法规下100个经典名方不需要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只需要提供完整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经典名方有巨大的商业前景,而新的法规对质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各个环节的指纹图谱建立、特征峰共有峰的指认等;沃特世UPLC以及高分辨质谱、UNIFI整体解决方案,在中药复方研究中有很强的分离和解析优势,以及成熟的应用。 讲座概要:1.运用UPLC快速高效的进行中药复方制剂的指纹图谱建立2.高分辨质谱结合信息学平台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共有峰、特征峰指认,以及如何对不同产地、不同属性、以及炮制前后的中药材进行区分和鉴别3.中药材农残、毒素、添加物筛查和分析解决方案 主讲人:桑磊(沃特世资深应用工程师)登录沃特世官网并搜索“现代化分析技术在中药经典名方研究中的应用”即可进行注册报名。 此网络讲座免费报名参加。您只需要使用一台链接网络的电脑即可参加,收到您的注册信息后我们会筛选并在讲座前一天通过电子邮件给您发送讲座登录链接。如有任何问题请拨打电话:021-61562642或发送邮件至minxing_guo@waters.com,谢谢。
  • 世界电镜九十年之怀念捷克斯洛伐克电子显微镜先驱——Delong、Drahoš和Zobač
    本文作者为捷克共和国Tescan Brno的Bohumila Lencová,摘译原文发布于2021年。今年,我们在布尔诺庆祝了捷克斯洛伐克首台电子显微镜生产70周年。Armin Delong描述的那些早些年间的事仿如昨日,如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些往事、20世纪60年代年在布拉格举行的欧洲电子显微镜大会(EUREM)的情景,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的进展等。图1照片拍摄于1953年左右,照片上正是负责制造 Brno电子显微镜的三个年轻人,当时他们三位仅28岁就被授予当时最高级别荣誉勋章之一的“工作荣誉勋章”。参与电镜制造的还包括另外两名技术人员,但由于相对年长并没有呈现。同时,三位年轻人毕业所在系的系主任Ales Bláha教授也不在其中。正如Ladislav Zobač在回忆录中所描述,“我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得到这份荣誉,但军事学院为了让这一成果更加受到关注所以推动了这次荣誉授予。”当时,他们在该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而Delong和Vladimir Drahoš则刚开始各自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图1从左到右:Armin Delong, Vladimir Drahoš 和 Ladislav Zobač1951年,军事学院接管了布尔诺理工大学的部分工作,迫使Bláha教授离开了布尔诺理工大学,并取消了他的教授头衔。随后,Bláha搬到Bratislava,在那里继续从事其教学和研究。留在军事学院或攻读博士学位是避免服兵役的一种安全方式,至少对Zobač来说是这样。Armin Delong, Vladimir Drahoš 和 Ladislav Zobač主要在Bláha建立的 Scientific Workshop工作,后来这里成为Tesla Elektronik的研发中心,随后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CSAV)的研发中心,1957年又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科学仪器研究所(ISI)的一部分。在此要提一下Ferdinand Hercík院士,他从RCA获得了第一个商用显微镜。并向Armin Delong, Vladimir Drahoš 和 Ladislav Zobač三人展示了这台显微镜,因此他们成功地制作了一台质量与RCA显微镜相似的、最早的电子显微镜。除了仿造RCA设备之外,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小型桌面显微镜。Hercík负责在Královopolská以及新建的Tesla工厂以南仅1公里的地方建造两所毗邻的学院,即生物物理学院和科学仪器研究所。他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在此也简要概述一下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时代背景。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在一战后由前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哈布斯堡君主制匈牙利部分的一部分)和后来被苏联吞并的喀尔巴阡乌克兰组成的,虽然只持续了20年,但在这期间经济实现飞速增长。1938年秋天,纳粹占领捷克和摩拉维亚之前,吞并了居住着近300万德国人的苏台德地区;战争结束后,他们被迫大量离开该国前往德国。1939年3月,第一个斯洛伐克分裂,建立了自己的法西斯国家,其余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被占领。大屠杀使8万犹太人减少到只剩10%。这其中,很多教授是犹太裔,许多其他的捷克教授死于监狱和集中营。在整个战争期间,这些大学从1939年11月开始关闭。因为大部分国家是由苏联军队解放的,战争还迫使许多年轻人加入共产党。1947年,罕见的干旱开始蔓延,经济形势低迷,但是战后政府的共产党拒绝了马歇尔计划的帮助,并从苏联换取了极少的粮食;这导致了1948年2月的共产主义政变,使这个国家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同年晚些时候,由于被迫与社会民主统一,党员的人数有所增加。政府、工厂甚至大学大多由共产党候选人管理,并受到秘密警察和俄罗斯顾问的密切监督。1968年,随着经济的改善,人们期望国家会发生变化,向往“人性化的社会主义”,但最终被俄罗斯坦克所终结,后来就是大规模的移民。之后是“normalization”时期,许多改革派共产党人不仅被开除党籍,而且常被开除工作,这使他们的子女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在三位制造捷克斯洛伐克首台显微镜的人当中,Armin Delong教授最为突出。Armin Delong出生于1925年1月,在战后的第一年开始在布尔诺的理工大学(VTU)学习。在此之前,所有的大学都关闭了近六年。1957年,他(和Drahoš)获得了CSc(相当于博士学位);1969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也是三人中最爱冒险的,也是唯一的党员。1961年,他成为该研究所的所长(此后该研究所的所有所长均来自该所电子光学系)。在下一次革命——天鹅绒革命之前,他一直担任所长。科学仪器研究所的其他部门包括核磁共振和冷冻核磁共振,以及用于测量的激光部门。1973年,他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准会员,1981年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最大的电子光学系吸引了许多有才华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包括一些博士生等,他们大多留在科学仪器研究所。他们继续进一步开发显微镜,并且与Tesla展开合作。唯一糟糕的决定是“tsar microscope”,由于机械和电气不稳定,以失败告终。而这个远大的目标是在距离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约50米的环境下,实现电镜分辨率尽可能接近1埃。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的兴趣转向了发射式电子显微镜(EEM),典型成果发表在《Nature》(1971年)和《Journal de Microscopie》上,并在电子显微学学术大会上多次提及。EEM包含超高压(UHV)样品室、两个磁性透镜和一个发射枪等。很多技术包含:离子轰击、样品加热、电子光谱等。超高压环境允许观察LEED模式,其尺寸与初始电子能量无关,相关成果在Nature、Optik中均有报道。Delong感兴趣的另一个方向是在超高压样品室中进行离子束注入和hemispherical LEED(和俄歇谱仪)。1969年,Delong成为自然科学学院固体物理系的外部负责人,任期三年。当Delong开始回归生活时,其对外的活动开始减少。他的大多数同事都是Delong的学生,其学生的大部分毕业论文主要关于EEM和表面物理。20世纪80年代末,Delong制作了一个5keV FEG微型TEM原型。Drahos的职业生涯持续得更顺利,他在电气工程学院以及BUT(现在的布尔诺理工大学)的仪器技术学院任教,用捷克语出版了两本书和几本学生读物。1964年,他被授予博士学位。1968年,他成为BUT的教授。在科学仪器研究所(ISI),Drahos任职电子光学部门的主管和ISI的副主任。他开发了由Tesla生产的X13系列高分辨率TEM,并开发了自己研制的BS500和540常规TEM。Drahos合作密切的同事是Jiří Komrska,其学生包括Michal Lenc和Josef Podbrdsky。Komrska成为“normalization”时期的受害者之一,因此无法指导学生。因此Komrska建议我在Delong的监督下取得毕业文凭。毕业后,我开始加入Drahoš的小组,Drahoš于1972年在曼彻斯特举行的欧洲显微镜大会上做了邀请报告并和Tom Mulvey和Eric Munro进行了对话。之后,他让我试着写一个有限元法程序,我在六个月内完成。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改进BS500显微镜的性能,它没能和BS540一样运行。我很快发现,下极靴的畸形导致产生了一个附加场。我们也想开始设计一个新的TEM,但没能成功。Drahoš的工作是电子干涉、衍射、全息、反射衍射系统,他很讨人喜欢,关心同事。Drahoš和Delong都精通法语、英语、德语和俄语。1968年,因为研究所人数增长过快,增加到了260人,主楼扩建了一座楼。在苏联占领的头几天,布尔诺广播电台在这栋大楼里播放了几天,30年后才披露这件事,这一事件被称为兄弟会帮助,民主德国军队甚至错误地被纳入了计划,但他们在第一天的24小时内就撤出了。1974年,上级建议Tesla开始制造扫描电子显微镜。Tesla和科学仪器研究所同时在进行研发:Tesla搭建了一个带有热电子发射枪的系统;科学仪器研究所在Crewe的CwickScan的启发下,从冷场发射开始尝试。Delong曾经的学生Kolarik成为了首席设计师,他完成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包含两个磁性透镜、浸入上部透镜中的FEG和配有Auger及EDAX光谱仪的超高真空样品室。传统的SE和BSE探测器的塑料材料不能用于超高真空,因此它被一种新型闪烁材料——掺YAG Ce单晶所取代,后来掺YAG Ce单晶也用于TEM屏幕。1978年冬天, Drahoš患了严重的流感,第二年春天,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并于6月去世。Delong被逐出了布尔诺大学,之后开始在Olomouc举办讲座。后来在1978年,我们五个没有机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被授予一个有趣的头衔——RNDr。不久之后,上级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即东区需要改善半导体工业并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耶拿开发了一个系统,该系统过大且超出了标准尺寸。1978年,Delong和Kolarik参加了多伦多举办的国际电子显微镜大会(ICEM),会上他们受到了更稳定的肖特基枪的启发。直到1982年,五人组第一次共同参加了汉堡举办的ICEM,在那里展出了FEG SEM。在此之前,我们与国外联系的唯一途径是通过Tom Mulvey的协助,他经常访问科学仪器研究所并与我们分享他的想法和会议记录。图2 Tesla公司生产的低温FEG SEM BS350,但由科学仪器研究所开发这些人中有两个人是例外。Jiří Komrska在1968年在阿斯顿大学待了几个月,Podbrdsky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坦佩的亚利桑那大学度过了几个月。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学会交换计划(Royal Society Exchange scheme)的出现,Podbrdsky在英国待了一个月,甚至我也能在1987年去英国访问。1984年,电子束光刻系统(EBL)完成,其中有几台运到了苏联。它在15ke V电子束时电流为1μA,拥有6×6mm的视场、高达6.4×6.4μm的整形光束和0.1μm的分辨率。Tesla还为之前生产EBL的部分建造了一个技术博物馆,现在变成了精心组织的Brno显微镜展览。图2中的SEM也包括在其中。Zobač也在该研究所工作,他致力于引进特殊技术,如电子束焊接和超高压钛轨道泵等。这些技术是Delong公司超高压设备所需要的。Zobač也对医疗设备和冷冻技术感兴趣。后来,Zobač娶了一位科学仪器研究所出身的女士,并生下了一个儿子。Zobač现在仍在科学仪器研究所工作。2017年,Delong去世,Ladislav Zobač在Delong去世一年后逝世。许多人因为天鹅绒革命对科学仪器研究所提出批评,甚至试图赶走Delong。然而,1990年初,Delong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副总理。Delong的职业生涯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这个国家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只有在二战期间才有自己的法西斯国家,历史上他们是匈牙利的一部分)。此外,由于科研经费大大减少,研究所的人数(260人)几乎少了一半。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他们对应产品技术的市场潜力,甚至试图接管科学仪器研究所,而Tesla失去了大部分市场,之后被私有化并解体。我当时在国外的帝国理工学院待了三个月(1987年)。一年后,我被邀请到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半年,但只得到了三个月的支持。在TU Delft,我顺利得度过了三年,直到1991年秋天。1990年,在革命后的动乱中,Jiří Komrska成为科学仪器研究所的所长,但他于秋季辞职并前往BUT。紧随其后的是核磁共振部门的Josef Jelínek,他选Michal Lenc担任副手,但不到六个月就得了重病。1992年,Lenc去了理论物理系。Autrata教授在担任一年中级主管之后,成为科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直到2006年去世。Sklenar、Kasal、Komrska、Lenc等几位教授在离开科学仪器研究所后开始了学术生涯,人数与留在那的教授相同。1994年,我开始在BUT的机械工程学院与Komrska在同一系兼职任教,指导16个研究生。2006年,我晋升教授。在完成最后一个项目后,我离开科学仪器研究所并开始在Tescan工作。接下来的两任研究所负责人是Ludek Frank和Ilona Mullerová。即使是在Tesla公司倒闭、科学仪器研究所减员的情况下,布尔诺的电子显微镜时代也并未就此结束。1990年,市面上出现了三家公司,他们的员工来自Tesla和科学仪器研究所。最初,Tescan接管了Tesla的SEM部分,Tescan从最初的六个人成长到近百倍的规模。另一组约20人也成立了一家公司Delmi,并开始生产名为Morgagni的常规TEM,Delmi随后被飞利浦EO/FEI公司收购。2015年,FEI被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收购。1990年同年,Kolarik及其同事成立了Delong Instruments公司,他们制造了一些工作电压为5k eV透射电子显微镜,2014年后制造工作电压为25k eV(如图3所示)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并供给很多公司和机构。图3:LVE5和LVEM25,Delong Instruments生产的两个低压TEM2000年,EUREM在捷克布尔诺举办,2014年ICEM在捷克布拉格举办,曾有人称世界上大约30%的电镜在布尔诺生产,这使得布尔诺获得了“电镜谷”的称号。拓展阅读:世界电镜九十年之捷克斯洛伐克早期电子显微镜发展史
  • HORIBA发布Ultima TCSPC荧光系统——超短寿命测试的首选
    在收购了PTI等国际品牌后,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荧光光谱仪的地位。近期,HORIBA成功推出了一款针对超短寿命测试需求的UltimaTM TCSPC荧光寿命系统。 Ultima荧光系统结合了先进的超高时间分辨率TCSPC电子系统,并配合即插即用的高频脉冲光源和高度集成化的检测器技术,整机采用灵活性配置,可实现超高性能的单光子计数。 Ultima是分辨率高的商品化荧光寿命系统,时间分辨率优于400 fs/point,相比现有商品化寿命系统,实现了具有短寿命测试能力;可选的多种测试时间窗口(100ns-s),大的时间通道数(16K);以及简单易用的USB式电脑连接控制方式,给您的操作带来了大的便利性。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荧光产线总经理Ishai Nir在发布Ultima时说:“高度灵活和简单易用的Ultima可以完美实现端超短寿命测量的需求,结合已有的Delta系列超快寿命系统,HORIBA的高性能产品可完全满足市场上荧光寿命测试的所有需求。”获取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www.horiba.com/us/en/scientific/products/fluorescence-spectroscopy/lifetime/ultima/ultima-tm-27115/关注我们HORIBA光谱学院:www.horibaopticalschool.com邮箱:info-sci.cn@horiba.com微信二维码:
  • 第十六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在巴塞罗那胜利召开
    CAC(Chemome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是分析化学领域化学计量学界学术前沿交流平台,影响广泛。CAC2016 即第十六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XVI Chemome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http://www.cacbarcelona.com)继CAC2015在中国长沙成功召开后,于2016年6月6-10日期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圆满召开的又一次CAC会议,来自36个国家超过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有15位(大陆14位和台湾1位)代表赴会,中南大学许青松教授、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卓勇教授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张良晓副研究员应邀作了口头报告。本次大会共有279篇论文参会,安排了5个大会邀请报告、7个主题邀请报告以及56个口头报告,还有211个墙报展示。会议首日组织了丰富的化学计量学课程,包括多元曲线分辨,过程控制,数据预处理,实验设计,分类方法,多元图像分析等内容进行辅导,由于化学计量学基础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入门较难,课程的组织有利于扎实掌握相关化学计量学基础。中国参会代表  本次会议共分6个主题单元,分别是理论与方法研究、实验设计与过程分析、组学与法医学(Forensic)、食品与传感分析、环境与分离分析、光谱与成像分析等。安排的5个大会邀请报告主要从化学计量学学科的历史和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如何使用化学计量学挖掘化学数据,针对化学问题如何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等方面,如澳大利亚的Marcel Maeder教授的报告题目为“Chemistry in Chemometrics — Chemometrics in Chemistry”,加拿大的Peter D. Wentzell教授的报告题目为“Known Unknowns and Unknown Unknowns:Unravell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 Errors”,波兰的Beata Walczak的报告题目为“Topological Insight Into Chemical Data: A Gentle Introduction”,荷兰的Paul Eilers “Uncommon Penalties For Common Problems”,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阿根廷的Alejandro Olivieri教授还作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The Estimation of Multivariate/Multiway Analytical Figures of Merit”,系统性地介绍了多变量多维校正分析品质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理论与方法研究单元的报告数占比很高,尤其是口头报告数,安排长达一整天,体现了CAC系列会议历来比较注重理论与方法研究。口头报告中对惩罚、Boosting、变量选择、PCA中的置换检验、多块(Multiblock)分析、线性模型估计、样本划分、稀疏建模、稳健建模、无监督分类方法、多维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新算法或新理论,理论性较强,同时又给出应用实例,总体研究水平较高。值得指出的是,该主题单元的两个主题邀请报告都涉及大数据分析,美国的John H. Kalivas作了题为“Taking A Big Data Approach To Local Spectral Calibration”的报告,采用大数据分析校正光谱数据 西班牙José Camacho教授作了题为“Multivariate Big Data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nternet”,介绍了多变量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在网络上的应用,可见大数据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大主题单元是关于实验设计与过程分析,该主题的报告数占比最少,尤其是口头报告。而实验设计又相比过程分析偏少,然而实验设计研究对于实验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而过程分析主要侧重工业的在线分析应用。 第三大主题单元是组学与法医学,该单元报告主要集中在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采用NMR、LC-MS和ICP-MS仪器分析较多,除了从体液水平研究代谢组学,还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与前几届CAC会议不同的是,法医学被列为本次会议主题单元,体现了该领域越来越获到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针对伪造签名笔迹或犯罪分子指纹体液等通过仪器分析手段获取谱数据或图像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进行判别分析。 第三至第六主题单元,分别包括食品与传感分析,环境与分离分析,光谱以及成像分析等内容,以算法+应用为主,包括许多化学计量学应用。食品与传感分析中主要采用NMR或光谱技术量测获取数据再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有篇口头报告以人脑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环境与分离分析单元口头报告数最少,主要应用多元分辨技术(MCR)解决实际问题。光谱与成像分析报告相对较多,尤其是在墙报中,总占比将近四分之一,可见该领域的热门程度。利用太赫兹、激光、荧光、X射线、红外、近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和质谱作为分析手段,在食品、药品、中草药、临床、土壤、农作物、饮料、水产品以及相关产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内容涉及到高光谱分辨、模型转移、数据融合、变量选择方法以及各种定量定性模型等。表1 各个主题单元的报告占比  本次会议为期5天,日程安排紧凑,继续本着CAC系列会议团结、严肃、认真、活跃之精神,学术性较高,学术交流内容丰富,讨论活跃,效果明显,与会者围绕化学计量学当前研究热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非常好的交流效果。墙报展示阶段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墙报展出率达到了95%以上,墙报质量非常高,图表非常漂亮,报告人活跃热情地与参会人员交流与解答,值得我们学习。本次会议还颁发了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一个青年科学家奖以及三个最佳墙报奖。我国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成为本届会议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唯一获得者(链接)。旅德中国学生郭淑霞(德国耶拿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获得了“最佳墙报奖”,题为“Model Transform for Raman Spectroscopy in Biological Applications”。下一届CAC会议,即第十七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将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召开,具体由Peter D. Wentzell教授牵头承办,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化学计量学代表参加,加强与国际化学计量学界的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 云永欢博士、湖南大学 吴海龙教授 供稿)
  • 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标准品促销
    CDCT-C16805000 莱克多巴胺(盐酸盐)(标准品) 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纯品型,有证书,0.1g 价格:846.00 促销价:677.80 CDDM-R071402-1MG 氘代莱克多巴胺(d6) Ractopamine-d6 Hydrochloride 1mg 价格:2660.00 促销价:2128.00 CDCT-C11668550 盐酸克伦特罗 标准品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纯品型,有证书,0.1g 价格:1512.00 促销价:1209.60 CDCT-XA11668561AC 克伦特罗-D9 标准品 (± )-Clenbuterol D9 (trimethyl D9) 100 ng/ul于丙酮,1ml 价格:2664.00 促销价:2131.20 CDEO-BA008-25MG 盐酸克伦特罗-D9 标准品 clenbuterol-D9 Hydrochloride 25mg 价格:7297.50 促销价:6568.00 促销时间:2011年4月25日 至2011年5月8日 了解更多产品请进入安谱公司网站 http://www.anpel.com.cn/
  • 2011巴西ANALITICA展会纪实-上海三信
    上海三信仪表厂 吴旭明 2011年9月18日,我们从上海到巴西圣保罗参加ANALITICA实验仪器展览会。巴西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从上海到圣保罗要飞行近24个小时,加上转机等候的时间,整个航程31个小时。巴西也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从飞机上下来的第一个感觉就很爽,空气清新,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没有一点点灰暗的颜色。 ANALITICA展会是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实验室分析仪器展会,二年一次在享有盛名的圣保罗Transamerica展览中心举行,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本届展会共有 30个国家 208个参展商,汇集了Thermo,Metrohm,Horiba等著名公司,中国有19个参展商,上海三信仪表厂是第一次参展。 ANALITICA展会的规模虽然比不上美国Pittcon展会,但也有许多有趣的特点:特点之一,是展会时间与众不同,每天中午1点开展,晚上9点结束,而且时间越晚观众越多,看来巴西人都是夜神仙;特点之二是当地参展商的展位规模特大,一般都超过100平米,其中最大的巴西Micronal公司的展位面积达到160平米,几乎是中国19个参展商参展面积的总和;特点之三是展位搭建超豪华,是我见过的同类展会中最好的,设计精心,形状各异,装潢考究,譬如漂亮的玻璃面砖,我记得这是国内家庭装潢中的高档面砖材料,在那里使用比比皆是,加上站台的巴西美女,其排场,其阵势,一点不输上海的汽车展,反观中国展区的展台搭建,就显得很初级了;特点之四是有吃有喝,几乎每个展台内,都搭建一个吧台,小展位小吧台,大展位大吧台,象那个160平米的巴西Micronal公司的展位,吧台后面还有一个厨房,吧台上啤酒,咖啡,果汁,威士忌,甜点和干果应有尽有,厨房内还有服务小姐专门打理,就是不能抽烟。客户来了边吃边喝边谈,好不悠闲。这种场面,在欧洲的展会上也有,但在这个展会上更多更大。 下面再说一些和中国有关的趣闻。还说那个160平米的巴西Micronal公司,该公司是巴西的老牌公司,有60年历史,原来也生产仪器,近几年新老板接手后,改变商业模式,从生产型改为销售型,在世界各地定牌生产一些仪器,包括中国。这次展会恰逢公司60周年大庆,除了展台超大,装潢豪华外,他们还请来一个小乐队,每天下午6点左右进行表演,美女帅哥,弹奏歌唱,桑巴舞蹈,吸引了整个展厅的注目,好不热闹。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作为嘉宾边喝香槟边欣赏,因为三信是他们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三信的电化学仪表和美谱达的分光光度计,仪器实物和大幅照片陈列在展台的正中间,也算为中国仪器露了一回脸。说实话,得益于该公司的宣传效应,我们这次参展效果也非常好。 说起中国产品,我们的一个巴西客户告诉我,几年前,巴西对中国仪器产品的印象很差,简单概括就是外型难看,质量不好,价格很低,一年前,他在Pittcon展会上看到三信的产品,感觉外观不错,将信将疑,就买了几个样品回来测试,这次他告诉我的原话是:“产品很好,很惊奇!”,我听后感觉自然非常爽,立马拿出一幅丝绸中国画立轴送他,老外更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展位上,我还见到一位来自圣保罗自来水厂的工程师,他告诉我:“你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我们已经买了你们6台仪器了”。 上海三信仪表厂 总经理 吴旭明先生 上海三信仪表厂 外销主管 王文昌先生 展会结束后第二天,我们去Micronal公司进行了参观和培训,Micronal公司的管理确实很规范,每一种产品都有相应的负责工程师,每一台仪器都要测试,有完整的测试报告,测试合格再入库销售。一整个下午,我们分别对他们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工程师进行了技术培训,一直到晚上7点半结束。坦率说,看了他们的管理流程,以及他们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感觉比中国销售公司的同行要规范多了。培训结束后,总经理请我们去吃了最正宗的巴西烤肉,吃了以后才明白,上海的巴西烤肉是很大兴的,就像圣保罗的中国菜一样。 Micronal公司年轻的老板和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对三信和美谱达产品的质量评价非常高,由此提升了对中国产品的信心,他们告诉我们,明年他们会到中国来选择更多的产品,我们听了自然非常高兴,同时希望我们的同行能做得比我们更好,共同提升中国仪器仪表产品在巴西的形象。 巴西人非常好客,第二天星期六,Micronal公司的老板和总经理一起携全家再请我们吃午饭,老板的全家包括他非常漂亮的太太和女儿;总经理的全家包括他的太太和二个读大学的儿子,令人感动的是,老板的女儿出生才二个月,躺在婴儿车里来的。总经理家距圣保罗市中心很远,遇到堵车要开车一个半小时,但他还是带着全家赶来;朋友告诉我,这是巴西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饭后,Micronal公司的老板意犹未尽,坚持为我们找来一个司机兼向导,并由他全程买单,为我们当天下午和第二天的游览做出了周到的安排,在物价高昂的圣保罗,我明白这一趟安排价格不菲,但老板热情有嘉,我们也盛情难却,只是心里默默在想,等下次他们来上海时,我也要提高接待规格了。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巴西市中心著名的中央公园,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公园,该公园的最大特色是很少人工修饰的景物,到处是草坪和形态各异的树木,很多树木挺拔高大,树龄很长,非常漂亮,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公园里到处是锻炼的人群,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溜冰以及小孩游戏,在公园的中心大道旁,建有一条标准的自行车道,供年轻人飚车。 在巴西也感受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物价昂贵。我们在商店看到的商品物价,几乎都比上海贵一倍甚至几倍,在巴西百货商店包括超市,只要超过100里尔的商品基本都可以分期付款,所以商店里的价格牌大多标示二种价格,一个是原价,一个是分期付款的价格,并且标明分几次付清。但巴西的咖啡很便宜,另外巴西盛产宝石,价格据说只有国内的一半。值得一提的还有巴西的拖鞋,这种人字形橡胶拖鞋很多人都买,有的一买几十双带回去送人,我很奇怪为什么,问了很多人,只回答这是天然橡胶生产的质量好,我研究了好半天也看不出其它特色,最后一个当地华侨告诉我,这种“Havaianas”品牌的橡胶拖鞋是巴西的拖鞋之王,在国内售价很贵,要4~5百元人民币一双,而当地超市里的价格约20美金一双,原来如此,名牌就是名牌,服装如此,拖鞋同样如此。巴西物价高,但老百姓的收入也较高,巴西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折合人民币约一万多元,所以那个华侨幽默的和我说:最好是拿巴西的工资,到上海消费。最后再补充一句,巴西的房价没有上海贵,即使是富人区的房子。 在巴西感受到的第二个不如意,就是治安了,虽然我们没有遇到任何治安危险,但很多当地人告诉我们,巴西贫富分化严重,治安不好,巴西的警察都是佩着真枪实弹在马路上巡逻的。那天吃完午饭,Micronal公司的老板邀我们去他家小坐,老板的家在圣保罗富人区,房子很漂亮,车库门口设有二道铁门,二道铁门中间隔有一辆车的距离,车子开到第一道铁门前,出示证件,第一道铁门打开,车子开进后第一道铁门关闭,再出示证件,第二道铁门打开,车子开进车库,防范之严可见一斑,感觉就像进入地下金库一样。 巴西之行的10天行程结束了,这是我出国参展时间最长的一次,回来的航程又要30多个小时,虽然艰辛,但回顾以上这些很有意思的场景,以及热情好客的巴西朋友,还是觉得很值。尤其这次参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久又会接到许多新的订单,心里更加高兴。 2011年9月28日 于底特律机场候机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