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肌动蛋白

仪器信息网肌动蛋白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肌动蛋白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肌动蛋白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肌动蛋白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肌动蛋白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肌动蛋白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肌动蛋白相关的解决方案。

肌动蛋白相关的资讯

  • 自然通讯成果|非变性纳米蛋白质组学捕获内源性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和动态性信息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Nat. Commun.上的文章: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endogenous cardiac troponin complex in human heart tissue captured by native nanoproteomics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葛瑛教授。  蛋白质大多都是通过组装成蛋白复合物来执行特定的生物功能,因而表征内源性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和动力学将有助于生命过程的理解。蛋白复合物在其组装、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和非共价结合等方面是高度动态的,在native状态下通常以低丰度存在,这给研究其结构和动态性的传统结构生物学技术(如X-ray和NMR)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非变性Top-down质谱(nTDMS)结合了非变性质谱和Top-down蛋白组学的优势,目前已发展成蛋白复合物结构表征的有力工具,可以保留蛋白质亚基-配体间的非共价作用和PTMs等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内源性蛋白复合物自身的低丰度特性,导致对其的分离纯化和检测非常困难,所以nTDMS目前仅限用于过表达的重组或高丰度蛋白质的表征。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一种非变性纳米蛋白质组学(Native nanoproteomics)技术平台,通过使用表面功能化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直接富集组织中的蛋白复合物,然后再利用高分辨质谱表征其结构和动态性。这里选用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异源三聚体复合物(~77 kDa)作为研究对象。cTn三聚体复合物是调节横纹肌肌动蛋白收缩的Ca2+离子调节蛋白,由TnC、cTnI和cTnT这3个亚基组成。其中,TnC是Ca2+结合亚基,cTnI是抑制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亚基,而cTnT细丝锚定亚基。TnC与Ca2+的结合,以及cTnI 亚基的磷酸化,会共同引起细丝上的分子级联事件,诱导心肌收缩所必需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交叉桥的形成。传统结构生物学技术不能有效捕获cTn复合物高度动态的构象变化,并且先前研究用的cTn复合物是由原核细胞表达的,缺乏PTMs的信息。因此,作者开发了native纳米蛋白组学的方法,以实现对人内源性cTn复合物结构和动力学的全面表征。作者首先使用肽功能化的超顺磁性氧化铁NPs富集了人心脏的内源性cTn复合物,同时优化了非变性蛋白提取缓冲液(高离子强度LiCl溶液,生理pH)。富集到的cTn复合物中的3种亚基的含量比例为1:1:1,真实反应了肌节cTn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的组成。作者也发现含有750 mM L-Arg,750 mM咪唑和50 mM L-Glu(pH 7.5)的溶液对蛋白复合物的洗脱效果最好,并且不会破坏亚基间的相互作用。该富集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proteoforms信息得到很好保留,且可以直接用于化学计量分析。总的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洗脱后的cTn复合物经体积排阻色谱(S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除盐和交换至醋酸铵溶液中,随后对cTn复合物进行多种nTDMS分析:1)在线SEC监测复合物 2)超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表征复合物的化学计量比和proteoforms 3)捕获离子淌度质谱(TIMS-MS)解析调控复合物构象变化中的非共价作用的结构动态性。  图1. 用于表征人心脏中内源性cTn复合物的native纳米蛋白组学平台。  为了全面表征内源性cTn复合物,作者使用FTICR-MS进行proteoforms测序和复合物表征。图2展示了native状态下检测丰度最高的cTn复合物的电荷态(19+),其中包含了4种独特的proteoforms,这些复合物主要带有单磷酸化的cTnT、单磷酸化和双磷酸化的cTnI,以及结合了3个Ca2+的TnC。这些结果表明人cTn复合物在肌节中以结构多样化的分子组成存在,具有高度异质的共价和非共价修饰,可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完整复合物。  图2. FTICR-MS分析展示的cTn复合物状态。红色方框中是最高丰度电荷态(19+)的放大谱图,理论同位素分布(红色圆圈)可以与谱图很好叠加,说明结果具有高质量精度(质量偏差在2 ppm 以内)。  作者接着对cTn复合物进行complex-up分析,以研究复合物的化学计量比及其组成。图3a~3b分别显示的是完整cTn三聚体复合物,以及经CAD碎裂后的蛋白亚基谱图。但这里没有检测到cTnI单体,可能是因为cTnI和TnC在native状态下的亲和力很强,且cTnI单体带的电荷不多,导致其在高m/z区域出峰,所以不易被检测到.随后,作者又对解离出的亚基进行complex-down分析。图3c展示了检测到的cTnT的多种proteoforms:未磷酸化的 cTnT、单磷酸化的cTnT(p cTnT)和 C 端 Lys 截断的磷酸化cTnT(pcTnT [aa 1-286]),CAD碎裂谱图也发现cTnT的C端较N端更易暴露在外界溶剂中。图3e则是cTn(I-C)二聚体的谱图,共检测到6种具有不同数量Ca2+结合和磷酸化的proteoforms。二级谱图可将cTnI的两个磷酸化位点准确定位在Ser22和Ser23,同时发现cTnI序列两端都较内部区域更易暴露于溶剂中。但还无法通过nTDMS准确推断Ca2+结合和磷酸化是如何影响cTn复合物的稳定性。作者在此也没有优化FTICR-MS在非常高m/z范围的离子检测,所以也会遗漏带少量电荷的cTn复合物信息。  图3.nTDMS表征人心脏来源的cTn复合物。(a~b)完整cTn复合物和经CAD碎裂后的亚基谱图 (c~d)cTnT单体及其代表性的CAD碎裂谱图 (e~f)cTn(I-C)二聚体及其代表性的CAD碎裂谱图。  人TnC蛋白含有3个钙结合EF-hand基序(结构域 II~IV)。结构域 II与Ca2+结合的亲和力较低,是触发心肌收缩的调控域。结构域 III 和 IV则与Ca2+具有强的亲和力,在心肌舒张和收缩时均始终保持与Ca2+充分结合,但结构域 II只有在收缩时才被Ca2+占据。这里观察到了TnC分别与0、1、2和3个Ca2+结合的情况,通过CAD碎裂也进一步定位了TnC与Ca2+结合的具体氨基酸序列(图4)。研究发现结构域 II的骨架最容易发生碎裂,而结构域 III的骨架最难碎裂。目前结构域 II~IV的序列在UniprotKb中分别对应65DEDGSGTVDFDE76、105DKNADGYIDLDE116和141DKNNDGRIDY152。这里分别将与1、2和3个Ca2+结合的TnC隔离出来进行CAD碎裂(m/z分别为2312、2316和2321),可以更准确地将结构域 III、II和IV的序列分别定位到113DLD115、141DKNND145和73DFDE76(图4c),表明非变性纳米蛋白组学方法在定位非共价金属结合方面具有高分辨能力。  图4.nTDMS定位 TnC与Ca2+结合的结构域。(a)FTICR-MS隔离与不同数量Ca2+结合的TnC单体 (b~c)与两个Ca2+结合的TnC的CAD碎裂谱图,蓝色、红色和黄色方框分别对应结构域 II 、III和IV。  Ca2+与TnC的结合会对cTn复合物的功能和构象有着很大影响。cTn复合物的核心区维持着构象的稳定,但当Ca2+与TnC发生结合时,其柔性区会经历广泛的构象变化,复合物结构会从“closed”状态转变成“opened”状态,这会促进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心肌收缩。然而,传统结构生物学技术很难捕获cTn复合物与Ca2+结合时的构象变化。因此,作者使用离子淌度质谱来分析cTn复合物的构象变化。TnC亚基和与Ca2+结合的cTn(I-C)二聚体的淌度分离谱图如图5所示。与0~3个Ca2+结合的TnC的碰撞截面(Collision Cross-Section,CCS)值分别为1853、1849、1829和1844 Å2(图5a~5b),TnC构象比IMPACT预测的更为紧凑,但cTn(I-C)二聚体的CCS值与预测的非常接近(图5c~5d)。作者推测TnC与两个Ca2+结合会形成更致密的构象,是因为在静息舒张时Ca2+与结构域 III 和 IV充分结合。当第三个 Ca2+与结构域II结合时,TnC转变为“opened”构象,使其N端与cTnI的C端相结合,进而引发心肌收缩(图5e)。cTn(I-C)二聚体与Ca2+结合时的构象变化也是如此(图5f)。  图5.TnC单体(a~b)和与Ca2+结合的cTn(I-C)二聚体(c~d)的离子淌度分离谱图 (e~f)TnC和cTn(I-C)二聚体与Ca2+结合时的构象变化。  最后,作者通过添加EGTA来剥离cTn复合物中的Ca2+,以进一步研究Ca2+在维持复合物结构稳定性上的作用。图6b~6c是没有EGTA孵育时的cTn复合物的TIMS-MS谱图。cTn复合物的CCS值与理论预测值非常符合。随着EGTA孵育浓度的增加(25、50和100mM),Ca2+逐渐被螯合,cTn复合物的结构也越来越舒展,体现在平均电荷态逐渐增加,以及逐渐在较低m/z范围内出峰,这表明cTn复合物构象的稳定性丢失与EGTA浓度的增加相关(图6d~6f)。虽然100mM EGTA孵育也不敢保证Ca2+的完全剥离,并且cTnI的存在又会增强TnC与Ca2+的结合,但TIMS-MS为我们研究cTn复合物与Ca2+结合时的构象变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分析手段。  图6.cTn复合物与EGTA孵育时的构象变化。(a)cTn复合物的构象随EGTA孵育浓度的增加发生改变 (b~c)cTn复合物的TIMS-MS谱图 (d~f)cTn复合物与不同浓度EGTA(25、50和100mM)孵育的谱图和CCS分析。  总的来说,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用于内源性蛋白复合物富集和结构表征的非变性纳米蛋白组学方法,以获取其组装、proteoforms异质性和动态非共价结合等方面的生物信息。本文采用的功能化NPs可被灵活设计成选择性结合特定的靶蛋白,在富集和洗脱过程中可以很好保持其近似生理条件下的存在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功能化NPs与nTDMS的整合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结构生物学工具,可以作为传统技术的补充,用于内源性蛋白复合物的表征。  撰稿:陈昌明 编辑:李惠琳文章引用: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endogenous cardiac troponin complex in human heart tissue captured by native nanoproteomics  参考文献  Chapman EA,Roberts DS, Tiambeng TN, et al.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endogenous cardiac troponin complex in human heart tissue captured by native nanoproteomics. Nat Commun. 2023 14(1):8400. Published 2023 Dec 18. doi:10.1038/s41467-023-43321-z
  • 质谱革命:推动蛋白组学市场快速增长的黄金技术
    蛋白组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的研究热点,目前仍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其发展轨迹与早期的基因组学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蛋白组学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潜力将逐渐释放,有望接近基因组学的市场规模。当前,全球蛋白组学市场规模已达500亿美元,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资本市场的关注,不断有新公司进入并获得融资,推动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蛋白组学技术的扩展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已从最初的蛋白质定性鉴定扩展至多个领域,包括蛋白质定量表达分析、翻译后修饰鉴定和定量、蛋白质互作分析、蛋白质复合物成分解析、空间蛋白质组分析以及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更在药物开发、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一切得益于质谱技术、蛋白质分离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质谱技术:蛋白组学发展的关键 质谱技术是推动蛋白质组学发展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生物标志物发现方面具有黄金标准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制造商发明了能够区分小至单肽分子的复杂质谱技术,包括布鲁克公司(Bruker)、赛默飞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安捷伦公司(Agilent)、沃特世公司(Waters)和 Sciex 公司。其中,赛默飞世尔公司在蛋白组学研究质谱市场中拥有超过90%的市场份额,主要归功于其创新的Orbitrap系列。布鲁克公司的TimsTOF系列则是蛋白组学领域增长最快的质谱之一,从赛默飞公司那里获得了市场份额,以约30%的速度增长。质谱技术的持续创新将对蛋白组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质谱技术的标准化和应用流程的复杂性,尤其是样品制备阶段的缺乏标准化,成为其进一步推广的瓶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像Evosep等公司在液相色谱标准化方面取得了突破,逐步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创新反映了市场对流程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如Seer、Olink和Somalogic通过纳米粒子分离技术和适配体蛋白质检测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检测方式,显著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通量。 蛋白组学的产业链 蛋白组学市场已形成涵盖上游质谱仪器和蛋白质组学试剂供应商、中游蛋白组学技术服务公司以及下游蛋白组学终端客户的完整产业链条: 颠覆性技术与企业的崛起 近年来,Seer、Olink、Somalogic、Nautilus和Quantum-Si等企业凭借其颠覆性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蛋白组学检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检测的通量、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bull Seer:发明了一种在液相色谱分离之前对蛋白质进行标准化消化和分离的工作流程。其专有的纳米粒子技术将蛋白质分成4组,增强了低丰度蛋白质的检测。&bull Olink:通过DNA编码连接到蛋白质上,实现蛋白质定量可通过基因测序的基础设施进行。其PEA(临位延伸分析)检测技术在qPCR仪器或Illumina的下一代测序仪上工作,提供高通量和特异性。&bull Somalogic:利用适配体进行蛋白质检测,其SomaScan平台可以识别并检测大量的蛋白质。该公司拥有一个由7000个独特适配体组成的文库,能够在48小时内从单个样品中识别7000种不同的蛋白质。&bull Nautilus:其技术利用专有仪器、流动池和试剂,对样品中95%的蛋白质组进行量化。设计了一个"超密集单分子蛋白质纳米阵列",实现了单分子分辨率。 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蛋白组学行业,欧美企业布局早,经过多年发展成熟后逐渐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包括Seer、Olink、Nautilius、Quantum-Si以及Somalogic在内的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从2020年开始陆续上市。Seer、Olink、Somalogic是欧美三家蛋白质组学的标杆企业,Seer是其中最年轻的公司,但是为下一代蛋白质组学带来了创新技术和路径。与之相比,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景杰生物、中科新生命等专注于蛋白组学,而诺禾致源、华大基因、美吉生物、欧易生物等企业也同时提供蛋白组学服务。国内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9.1%,预计2025年将达到22.6亿元。(摘自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与此同时,随着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发现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工作,将为蛋白质组分析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发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正在快速发展,其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能力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强效性,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突破性疗法。在ADC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蛋白组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点击查看→ADC药物如何精准制导癌症治疗、质谱如何推进ADC药物研发)蛋白组学技术可用于鉴定和验证ADC的靶标蛋白,帮助研究人员筛选出最具潜力的治疗靶点。此外,蛋白组学在分析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位点、优化抗体结构以提高药物效力和降低副作用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总而言之,蛋白组学还是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质谱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前进。随着多组学整合、人工智能赋能、空间蛋白质组学兴起和临床应用加速落地等趋势的出现,蛋白组学将在生命科学、精准医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蛋白质组学有着千亿美元市场的机遇下,就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尤其是在质谱、单细胞和空间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实现突破。同时,积极推动多组学整合,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数据,构建全面的生物学信息网络,深化对复杂疾病的理解。此外,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经验,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企业将有望在全球蛋白组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为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  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极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级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  首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  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独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  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精确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  [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12.1 (2021): 1-17.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7.
  • 葛瑛团队成果:利用Top-down蛋白质组学建立缺血性心肌病的肌节proteoform图谱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J. Proteome Res上的文章:Defining the Sarcomeric Proteoform Landscape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by Top-Down Proteomics[1],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葛瑛教授。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是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使得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导致氧气剥夺和心肌缺氧。ICM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是造成全球死亡率升高和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肌节作为心脏收缩的基本单位,由以肌动蛋白为基础的细肌丝和以肌球蛋白为基础的粗肌丝组成,它们附着在一个Z盘结构上。研究发现肌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和亚型的改变在心脏生理病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技术是以完整蛋白质为分析对象,可以提供不同表型心脏病蛋白质PTMs和亚型变化等生物信息,但目前还缺乏ICM肌节proteoforms图谱变化的相关报道。因此,作者利用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正常和ICM条件下构建了肌节proteoform图谱,并探究其变化对ICM发病机制的影响,从而为人类ICM的研究提供独到的见解。为了揭示ICM的分子变化情况,作者首先利用不同的pH条件,去除心脏功能正常的供体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心肌组织(donor,n=16)和ICM患者LV心尖组织(ICM,n=16)的胞质蛋白质,对富集到的肌节蛋白质进行LC-MS/MS检测分析(图1)。心尖是在ICM患者进行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期间获取的,实验已经证明LV和心尖组织具有相似的肌节proteoform图谱,两者可以进行相互比较。通过去卷积图谱上proteoform的峰强度与同一蛋白质所有proteoforms的总强度之比来进行蛋白质修饰水平的定量,而蛋白质表达的定量则依赖提取离子色谱图(EIC)峰下面积(AUC)的积分来计算。整个实验流程,从样品制备到LC-MS/MS分析,用时不到3h,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与高通量的优点。  图1. 非标记Top-down蛋白质组学的实验流程:对无心脏病史的非衰竭供体(donor,n=16)和ICM患者(ICM,n=16)的LV组织进行肌节蛋白质的提取,然后进行LC-MS/MS分析。Top-down蛋白质组学策略提供了正常供体和ICM心脏组织中的proteoform图谱,如图2所示。作者检测到了许多肌丝蛋白,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钙蛋白C(troponin C,TnC)、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pm)亚型、α-肌动蛋白(α-肌动蛋白)亚型、心室型肌球蛋白轻链2(MLC-2v)、心室型肌球蛋白轻链1(MLC-1v)和心房型肌球蛋白轻链1(MLC-1a),同时也检测到了多种Z盘蛋白,包括ENH2、肌肉LIM蛋白(muscle LIM protein,MLP)、富含半胱氨酸蛋白2(cysteine rich protein 2,CRIP2)、cypher-5、cypher-6、elfin、calsarcin-1(Ca1-1)和四个半LIM结构域蛋白2(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s 2,FHL2)(图2)。随后,作者采用碰撞活化解离(CAD)模式对所有检测到的肌节蛋白质进行MS/MS分析,以进一步表征蛋白质。比如,实验结果显示MLC-2v上的磷酸化位点位于Ser19,并且实现了21%的序列覆盖率,这些数据表明Top-down的MS/MS分析可以对完整肌丝蛋白质进行测序,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表征。  图2. 正常供体和ICM患者心脏组织中的proteoform图谱。(a)代表性的基峰色谱图(BPC)表明肌节蛋白和Z盘蛋白呈高分辨分离(MLP、CRIP2、cTnT、ENH2、cypher-6、elfin、cypher-5、FHL2、calsarcin-1、cTnI、Tpm、MLC-1V、MLC-1a、MLC-2v、α-actin和TnC) (b)去卷积质谱图显示肌节蛋白和Z盘蛋白的多样性,红色p和pp分别表示单磷酸化和双磷酸化形式的proteoform。  紧接着,作者对3个正常供体组织样本进行了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它们的BPC和总离子色谱图(TIC),以及质谱信号强度的重现性非常好,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稳健的重现性。为了比较两组样本间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作者对来自同一正常供体的组织样本,分别提取50、400、500、600、750、1000和1200 ng的总蛋白质进行LC-MS/MS检测以评估仪器响应线性,结果如图3a所示,它们表现出高度相似的proteoform图谱。图3b展示了代表性肌节蛋白(ENH2、cTnI、α-Tpm、MLC-1v、MLC-2v和TnC)的EIC,通过测定每个EIC的AUC丰度总和,建立了250~1200 ng的相互线性范围。如图3c所示,不同总蛋白量相关性结果的R2均大于0.99,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优异的重现性、灵敏度和线性,所以有信心将其用于样本间的蛋白质定量。  图3. 关键肌节蛋白相互线性范围响应的测定。(a)50、400、500、600、750、1000和1200 ng总蛋白质的BPC,proteoform图谱高度相似 (b)ENH2、cTnI、α-Tpm、MLC-1v、MLC-2v和TnC的EIC(结合同一蛋白质所有proteoforms前3~5个最丰富电荷状态的离子) (c)每个肌节蛋白的AUC与250~1200 ng总蛋白(每个点重复3次)显示出相互线性相关(R20.99)。与正常供体样本相比,作者在ICM组中检测到了cTnI和ENH2的PTM和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在供体和ICM组中,作者检测到了三种主要的cTnI proteoforms,包括未磷酸化的cTnI、单磷酸化的cTnI(pcTnI)和双磷酸化的cTnI(ppcTnI)同样也在两组中检测到了未磷酸化的ENH2和单磷酸化的ENH2(pENH2)(图4a)。与供体组相比,实验观察到ICM组LV组织中cTnI和ENH2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图4b),同时发现它们的总磷酸化水平在ICM组中也显著降低(图4c),其中cTnI和ENH2的总磷酸化水平分别降低了35%和34%。此外,为了确定ICM组织中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的降低是否相互依赖,作者对两者磷酸化水平进行了线性拟合,发现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线性相关(r=0.8926,p0.00001)(图4d)。这些发现也与作者先前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心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Ying Ge,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0 117(40):24691-24700),表明可能是由异常的PKA信号通路介导了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的协同降低。  图4. ICM组中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协同降低。(a)正常供体(蓝色)和ICM(红色)中代表性去卷积质谱图和EIC,红色p和pp分别表示单磷酸化和双磷酸化 (b)cTnI和ENH2表达水平的定量,两组在p0.05时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c)用mol pi/mol protein计算cTnI和ENH2总磷酸化,水平线代表组内中间值,两组在p0.001时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d)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间的线性相关性(r=0.8926,p0.00001:线性相关性很强)。  Tpm是一种细丝相关蛋白,共有几种可以与cTnT和α-actin相互作用以调控肌肉收缩的蛋白质亚型。作者在先前的研究中证实了人类心脏中存在α-Tpm、β-Tpm、和κ-Tpm,其中α-Tpm是表达最为丰富的亚型(Ying Ge, et al. J Muscle Res Cell Motil. 2013 34(3-4):199-210)。在本项研究中,未磷酸化的α-Tpm、单磷酸化的α-Tpm(pα-Tpm)和单磷酸化的κ-Tpm(pκ-Tpm)是主要检测到的TPM亚型(图5a),而未磷酸化的κ-Tpm、γ-Tpm和skβ-Tpm丰度较低。与正常供体组相比,skβ-Tpm在ICM组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而α-Tpm和κ-Tpm在两组比较中无显著变化(图5c)。γ-Tpm的丰度太低,致使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尽管Tpm亚型的比例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还不得而知,但skβ-Tpm在ICM组中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同样也在先前HCM患者心脏中观察到(Ying Ge,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0 117(40):24691-24700),因此有理由推断skβ-Tpm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心脏功能,并使得ICM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受损。除此之外,在正常供体组和ICM组中也都检测到了α-actin的两种亚型:骨骼肌α激动蛋白(Skeletal α-actin,α-SKA)和心脏α肌动蛋白(Cardiac α-actin,α-CAA),如图5b所示。它们在心肌中共表达,在肌节结构和完整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正常供体组相比,实验观察到α-SKA在ICM组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图5d)。结合作者先前观察到α-SKA在非衰竭供体心脏中的表达显著增加(Ying Ge, et al. Anal Chem. 2015 87(16):8399-8406),实验结果说明衰竭心脏中表达上调的α-SKA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心脏病生物标志物。  图5. Tpm和α-actin不同亚型的表达。(a)Tpm在正常供体(蓝色)和ICM(红色)中的代表性去卷积质谱图,共鉴定到α-Tpm、β-Tpm、κ-Tpm和γ-Tpm四种亚型,红色p表示单磷酸化和双磷酸化 (b)α-CAA和α-SKA在正常供体(蓝色)和ICM(红色)中的代表性去卷积质谱图 (c~d)依据AUC进行Tpm和α-actin亚型的定量,两组在p0.005时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也对Z盘蛋白质进行了鉴定和定量,例如MLP和Cal-1。图6a和图6c分别对应两种蛋白质的去卷积质谱图,其中MLP为未磷酸化和单磷酸化形式(pMLP),Cal-1则表现出多种磷酸化proteoforms,包括单磷酸化(pCal-1)、双磷酸化(ppCal-1)和三磷酸化(pppCal-1)。与正常供体组相比,实验观察到MLP和Cal-1的总磷酸化水平在ICM组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7%和4%(图6b和图6d)。MLP和Cal-1都与心肌病的发病相关,但目前尚未清楚PTMs如何影响其中的分子机制。本项研究首次揭示了ICM患者中MLP和Cal-1的磷酸化水平增加,但两者的总磷酸化水平呈负线性相关,说明它们不太可能被相同的激酶磷酸化或是在Z盘上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图6. MLP和Cal-1在ICM组中的磷酸化水平增加。(b)MLP在正常供体(蓝色)和ICM(红色)中的代表性去卷积质谱图,红色p分别表示单磷酸化的MLP (b)MLP总磷酸化的计算,两组在p0.01时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c)Cal-1在正常供体(蓝色)和ICM(红色)中的代表性去卷积质谱图,红色p、pp和ppp分别表示单磷酸化、双磷酸化和三磷酸化的Cal-1 (d)Cal-1总磷酸化的计算,两组在p0.05时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基于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本研究对供体和ICM心脏组织中的proteoform图谱进行了详细分析,观察到多个蛋白质在表达和修饰水平上发生了显著改变,总的结果在proteoform层面揭示了与晚期缺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的分子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cTnI和ENH2磷酸化水平在ICM组中协同降低,表明缺血性心力衰竭时PKA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此外,在ICM组中也观察到了MLP和Cal-1这两种Z盘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显著增加,并且也检测到了ICM组中Tpm和α-actin不同蛋白亚型的表达变化。总的来说,本研究强调了在proteoform水平研究ICM的必要性,有助于揭示ICM的发病进程和开发可行的治疗方案。  撰稿:陈昌明  编辑:李惠琳  原文:Defining the Sarcomeric Proteoform Landscape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by Top-Down Proteomics李惠琳课题组网址www.x-mol.com/groups/li_huilin  参考文献  1. Chapman EA, Aballo TJ, Melby JA, et al. Defining the Sarcomeric Proteoform Landscape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by Top-Down Proteomic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23, 22 (3): 931-941.
  • 310万!全自动蛋白质表征分析系统等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290791项目名称:ZYCGR22011901仪器平台(第二批)科研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1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8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预算金额(万元)最高限价(万元)1全自动蛋白质表征分析系统1套是1801652毛细管电泳仪1台是130115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项目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步:人造细胞可在内部产生多种蛋白质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的论文,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使用合成材料合成人造细胞方面实现突破。这些细胞通过一种被称为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BioPISA)的过程制造,代表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步。论文插图图片来源:《自然化学》(2023)人造细胞是模仿活细胞特性的微观结构。它们是促进化学反应和分子系统工程的重要微反应器,是合成生物学途径的宿主,也是研究生命起源的重要工具。该团队开发了一种酶促合成的聚合物微胶囊,并使用它们来包裹细菌细胞的可溶性内容物(即胞质溶胶),从而创造出能够在内部产生一系列蛋白质的人造细胞,包括荧光蛋白、制造细胞骨架样结构的肌动蛋白,以及人类骨骼中发现的生物矿化过程的碱性磷酸酶。蛋白质的表达不仅模仿了活细胞的基本特性,而且展示了这些人造细胞在从药物输送到组织工程等多种应用中的潜力。新研究弥补了合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即能够将合成材料与酶过程结合起来,创造出复杂的人造细胞,就像真正的细胞一样,这为创造结构和功能上与生物细胞相似的模拟物开辟了新途径。研究人员指出,酶促自由基聚合是制造这些人造细胞的关键。酶会将聚合过程中自组装的聚合物合成纳米和微米尺寸的聚合物胶囊。这是一种非常简单但有效的人造细胞制备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团队的目标是利用人造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来催化进一步的聚合,从而模仿自然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 沃特世推出新型质谱采集模式,推动蛋白质组学和脂类组学研究发展
    沃特世质谱技术研究人员Bob Bateman和John Hoyes荣获HUPO科学技术奖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近日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组织(HUPO)第15届国际大会上推出全新的数据采集模式SONAR™ ,该模式专为Xevo® G2-XS四极杆飞行时间(QTof)质谱仪(MS)而开发,提供全新的非数据依赖型采集(DIA)方案获取MS/MS数据。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分析科学家们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同时让他们对生成的结果更有信心。借助SONAR数据采集模式,科学家们只需执行一次进样即可完成复杂样品中脂质、代谢物和蛋白质的定量和鉴定,免去了采用MS/MS方法分析时通常需要额外进行方法开发的麻烦。 沃特世在HUPO国际大会期间隆重介绍了这一新型MS采集模式。会议同时表彰了沃特世公司的高级质谱技术专家Bob Bateman和John Hoyes为推动质谱技术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在现代蛋白质组学实验中,基于DIA的质谱技术是分析人员获取包含大量数据的样品谱图时常用的一项技术。随着蛋白质组学和脂类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追求针对性更强的实验,来定量分析特定的肽和蛋白质,这就需要进行额外的方法开发和重复分析。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样品,沃特世新推出的SONAR数据采集模式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同时提升数据的清晰度。 沃特世公司的组学业务开发高级经理David Heywood表示:“如今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十分成熟,科学家们已经能够收集到蛋白质的大部分相关信息。现在,他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是先针对某种蛋白质或特定的肽提出假设,然后采用靶向MS/MS定量方法就这种假设观点展开研究,而无需额外开发新的方法或实验。现在,借助SONAR数据采集模式,科学家们可以完成一站式分析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这种模式可兼容高速UPLC分离,工作流程更加高效,通过一次进样即可完成更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沃特世科学家荣获HUPO国际大会表彰此次HUPO国际大会还向沃特世公司的技术研究顾问Bob Bateman和质谱技术总监兼首席科学家John Hoyes颁发了HUPO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们为推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发展与开发QTof质谱仪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HUPO执行委员会在颁奖辞中表示:“QTof串联质谱仪在其问世初期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类质谱仪与纳升级液相色谱(LC)联用后,能够在蛋白质组分析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性能。”Waters® (Micromass® )Q-Tof™ 质谱仪自1996年进入市场以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继上一次集成离子淌度分离技术之后,此次又增添了全新的SONAR MS数据采集模式。 SONAR为MS数据采集模式带来有效的性能提升SONAR在选择性方面实现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质谱仪四极杆的运行方式。在SONAR模式下,四极杆并不会始终保持打开状态传输所有离子,而是扫描指定的质量范围,每次扫描可捕获200张谱图。这种四极杆运行方式让SONAR能够兼容快速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分离,从而提高实验室分析通量。过去可能会发生色谱共洗脱的化合物现在可以通过四极杆实现分离并单独记录下来,数据库的搜索效率将随之得到提高。SONAR通过一次进样即可同时采集定量和定性数据。 HUPO国际大会于9月18日至22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期间将举办多场以SONAR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 SONAR数据可整合至Waters Progenesis® 和Symphony™ 软件分析工作流程,还可兼容Skyline等第三方软件包。由MassLynx® 软件控制的Waters Xevo G2-XS QTof质谱仪现已整合SONAR模式。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
  • 初代timsTOF Pro单个细胞蛋白质定量突破3000大关
    近期,浙江大学化学系方群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ick-up single-cell proteomic analysis for quantifying up to 3000 proteins in a Mammalian cell”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PiSPA(Pick-up Single-cell Proteomic Analysis)技术用于单细胞蛋白组分析。该工作流程利用纳升级微流控液滴操控机器人,可以实现单细胞精准捕获、样本前处理以及自动进样,利用布鲁克tims TOF Pro质谱仪在单个哺乳动物细胞内实现了超过3000种蛋白的定量深度。作者通过此项技术对三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细胞(HeLa、A549和U2OS细胞)进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研究了HeLa细胞在迁移过程中的细胞异质性,均展现了超高的定量分析深度。PiSPA平台的单细胞捕获过程是基于SODA(Sequential Operation Droplet Array)技术开发的微流控液体处理系统,可在“点取式”操作模式下实现自动化纳升级单细胞分选,并且能够基于细胞的明场形态特征或是标记的荧光信号灵活地选择单细胞,具有很高的捕获成功率和指向性。此外,研究人员将商品化的锥形底部内插管改造成阵列化的纳升级微反应器,兼容后续的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可大大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成功率。PiSPA平台可自动完成单细胞捕获、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等一系列操作,最大程度降低样品的损失。研究人员利用PiSPA工作流程,对多种哺乳动物单细胞实现了深度覆盖的定量分析。采用优化的胰蛋白酶/蛋白比例和色谱梯度,分别通过DDA和DIA扫描模式对A549、HeLa和U2OS三种细胞进行单细胞蛋白组分析,所有质谱数据均使用布鲁克4D蛋白质组学平台——timsTOF Pro进行采集。布鲁克独特的捕集离子淌度技术(TIMS)带了额外一维离子淌度信息,可大大降低样品分析复杂度,极大提高峰容量和分析物鉴定可靠性,最新一代平行累积连续碎裂技术(PASEF® )可以实现极高的二级扫描速度和灵敏度,只需要很少量样本就可以达到组学鉴定新深度。在本研究中,timsTOF Pro更是展示了探索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能力,在DIA扫描模式下,利用DIA-NN(MBR算法)进行library-free数据检索,可在A549、HeLa和U2OS三种细胞的单细胞样本中,分别平均定量到3008、2926和2259种蛋白质,展现了PiSPA平台在单细胞蛋白组定量分析中的覆盖深度;此外,有2869、2772和1889种蛋白质在至少80%的A549、HeLa和U2OS单细胞样本中被重复定量到,说明了PiSPA平台有很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为了证明PiSPA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分析了迁移过程中HeLa单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划痕实验,选取有明显迁移(n=46)和未发生迁移(n=43)的HeLa单细胞进行定量分析。采用DIA扫描模式,分别平均鉴定到了2544和2893种蛋白质,后续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dc42、Rac1和RhoA等蛋白在发生迁移的HeLa细胞中发生显著上调,揭示了迁移过程中的焦点粘附和肌动蛋白骨架调节通路发生激活,说明了PiSPA可以作为细胞迁移研究和抗癌药物靶点研究的有效工具。PiSPA工作流程包含了高精度的液体操控、单细胞的精确前处理,结合布鲁克先进的液相色谱-捕集离子淌度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LC-TIMS-QTOF MS)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突破了传统质谱分析在单细胞蛋白组研究领域的技术瓶颈,实现在单个哺乳动物细胞中定量超过3000种蛋白,重新定义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这项成果也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和预防、药物开发、癌症基因组学等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参考文献:1. Wang Y, Guan ZY, Shi SW, et al. Pick-up single-cell proteomic analysis for quantifying up to 3000 proteins in a Mammaliancell. Nat Commun. 2024 15(1):1279.2. Meier F, Brunner AD, Koch S, et al. Online Parallel Accumulation-Serial Fragmentation (PASEF) with a Novel Trapped Ion Mobility Mass Spectrometer. Mol Cell Proteomics. 2018 17(12):2534-2545.3. Meier F, Brunner AD, Frank M, et al. diaPASEF: parallel accumulation-serial fragmentation combined with 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Nat Methods. 2020 17(12):1229-1236.
  • 赛默飞与蛋白设施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蛋白质科学创新发展
    赛默飞与蛋白设施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蛋白质科学创新发展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 // 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设施)在上海举办蛋白质动态分析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双方在蛋白质动态分析研究领域,及通过蛋白设施联合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开展的临床应用等领域,基于良好的合作意向,同意共建实验室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24年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得到会议举办方及与会代表众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见证。本次战略合作基于赛默飞全球领先的高分辨质谱、电镜等平台及蛋白组学解决方案基础上,结合了蛋白设施在蛋白组学领域领先的科研能力、研发成果和强大的技术团队。双方围绕蛋白组学解决方案合作、技术培训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提升蛋白组学研究、临床样本队列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产业的发展,共创技术新生态,为科研的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高分辨质谱+冷冻电镜打造蛋白质科学创新平台赛默飞高级副总裁、亚太和拉美地区总裁Mark Smedley先生,赛默飞分析仪器事业部中国区商务副总裁周晓斌先生,蛋白设施主任吴家睿教授等出席了本次签约座谈仪式。双方领导共同讨论了高分辨质谱结合冷冻电镜技术,电镜技术结合AI,以及高分辨质谱、电镜技术与Olink方案的整合在蛋白组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探讨了未来共同建立临床质谱标准数据库的落地化方案。滑动查看更多强强携手 加深合作全面推动蛋白质科学创新发展在报告环节,吴家睿主任介绍了蛋白设施成立的背景、技术系统、平台设备、重点方向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赛默飞材料与分析业务生命科学市场销售发展总监陈昉和色谱与质谱业务科学研究市场高级商务总监周昕分别对之前的技术及培训合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计划进行了展望。蛋白组学领域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基于质谱和电镜平台,已经诞生了许多重要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理解,还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个体化治疗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此次合作,将共同推动Orbitrap质谱技术和Cryo-EM冷冻电镜在蛋白组学领域的应用,为蛋白质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华丽的成果。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将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赛默飞的全球领先技术和蛋白设施的科研实力,为蛋白质科学的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开辟更加辉煌的前景。关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 蛋白质设施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蛋白质设施主体位于上海市张江科学城,于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2014年建成并开放试运行,201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蛋白质设施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蛋白质科学研究体系和成为我国蛋白质科学及技术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主要任务包括:开展蛋白质科学相关研究;研究蛋白质的多尺度时空结构;分析蛋白质修饰和相互作用;阐释蛋白质与化学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相关的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发展蛋白质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学;结合创新药物的发展,研究蛋白质药物靶标的功能活动的结构特征等。蛋白质设施将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和发展,充分发挥大科学设施平台效能,全面支撑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ProteinSimple 专注简洁——将蛋白分析化繁为简的伙伴
    仪器信息网讯 旧金山时间2014年3月13日,在湾区明媚的阳光下,我们乘坐舒适的豪华轿车lemo来到ProteinSimple公司进行参观,这也是我们此次美国工厂行的最后一站。 仪器信息网出访人员与ProteinSimple公司市场部总监John.Proctor博士合影 来到ProteinSimple公司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如同公司的名称一般:简洁。公司内的陈列风格和明快的颜色搭配令人感到简单而充满活力。ProteinSimple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工厂设立在美国和加拿大,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都采用直销的方式经营,这次我们有幸来到公司美国总部并参观了应用实验室。接待我们的市场部总监John.Proctor博士,他介绍到在蛋白质分子中通常使用质谱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ProteinSimple公司聚焦于蛋白分析领域,分别为:凝胶成像,蛋白纯化,蛋白聚合,信号转导及自动化5个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化学发光凝胶成像、制药领域药物分析和simple western三条主线产品。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产品是在2009年收购了知名的Alpha Innotech公司,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制药领域产品最新产品为iCE3和MFI两款,大大简化了制药行业对药品纯度分析的操作步骤,其中iCE3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成为抗体药物电荷不均一性表征的最佳选择,MFI是全球第一款全自动蛋白药物聚集颗粒分析的仪器。而Simple Western的推出将Western blot的实验步骤全部自动化,无需制胶跑胶、无需转膜、全自动完成蛋白上样、分离、免疫印迹、洗涤,以及检测和数据的定量。让WB分析更加标准化,更加安全,同时也将研究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2014年在Simple Western基础上再次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包括:全新的定量Western Blot仪器 Wes,可以在3小时内分析多达25个样品。高通量的Sally Sue让用户能在一次实验中进行96个Simple Western,而Peggy Sue不仅可分析96个样品,且按照电荷或者大小自动分离蛋白。 有趣的是ProteinSimple为公司每一款产品都起一个名字,让仪器成为研究人员的实验伙伴一同完成WB实验操作。Wes选择使用新型的分析耗材代替传统的凝胶,分析试剂盒带有一种预装了必需试剂的微孔板,研究人员只需向微孔板中加入样品和一抗,然后将微孔板和一次性的毛细管卡盒插入仪器中即可。经过约30分钟样品制备和准备时间,在3小时内一次性分析25个样品,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会储存在耗材中,所以不需要任何后续清洗工作。 Wes产品中替代传统凝胶介质的微孔板 众所周知传统的Western blot结果的重复性一直是挑战,繁琐的操作步骤增加了实验的不确定性,也难以获得准确高质量的定量数据。 Wes不仅仅提高了WB的实验效率,同时显著提高了性能。相比第一代Simple Western仪器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它的灵敏度至少是第一代的10倍。 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Wes Sally Sue和Peggy Sue相比上一代的Simple Western仪器,在灵敏度提高的基础上,减少了80%所需样品数量,Peggy Sue只需0.05&mu g/&mu L蛋白样品量即可上机检测。两套系统均能够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自动进行分离,而Peggy Sue还可以根据蛋白质电荷自动进行分离。研究人员同一时间能够轻松运行最多96个样品。只需按下按钮即可离开,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得到全面分析、定量的数据。 全自动蛋白分析仪Peggy ProteinSimple公司独特的产品让我们体会到简化繁琐的实验过程是多么振奋和快乐,在这里引用ProteinSimple产品宣传册上引用Steve Jobs的一句话, &ldquo 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 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rsquo 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 you can move mountains.&rdquo "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付出巨大艰辛,化繁为简。但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能创造奇迹。&rdquo Western blot 作为经典的检测方法被一代代生物研究人员使用,但是它的重现性差,不稳定的缺点也困扰着研究人员,在结束短暂的走访回程的路上,望着身边美丽的加州风景,作为同样一名蛋白分析专业背景人员,非常期待今后看到越来越多更安全,更便捷,更加准确的实验设备,让我们工作的实验环境也如同身边的风景一般令人快乐! 了解更多关于美国ProteinSimple公司请访问: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72/
  • 571万!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核酸蛋白检测仪等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JXBJ22121359603项目名称: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转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包2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5715000.00 元最高限价:5715000.00采购需求:采购条目编号采购条目名称数量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赣购2022B000775871中试冷冻干燥机1台17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3全自动蛋白纯化系统1台32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69核酸蛋白检测仪1台2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0台式玻璃发酵罐1台20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2尤斯室系统1台2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7动态婴儿胃消化系统1台81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6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1台158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5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1台218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B000775874氮气发生器装置1台18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生效后90个日历日内完成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沃特世在京成功举办质谱技术在蛋白表征及高级结构中应用技术研讨会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以“质谱技术在蛋白表征及高级结构中应用”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吸引了60余位来自国家蛋白质组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分析测试平台及生物制药企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的主旨为 “提升国内蛋白表征领域对蛋白高级结构研究的认知”,涵盖三大议题:蛋白药物深度结构表征所需要的质谱技术与生物信息学软件、氢氘交换(HDX)技术及IMS在结构生物学特别是表位学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SONAR技术在蛋白质鉴定和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进展。 会上国际知名学者、日本大阪大学副教授Susumu Uchiyama博士指出,氢氘交换质谱(HDX MS)逐渐成为蛋白质高级结构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并介绍了氢氘交换质谱技术及其在表位学和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上的具体应用 。同时对其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题为《Haem-dependent dimerization of PGRMC1/sigma-2 receptor facilitates cancer proliferation and chemoresistance》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获得了与会科研学者的一致高度评价。 日本大阪大学副教授Susumu Uchiyama博士做大会报告 沃特世(Waters® )总部制药业务部高级市场拓展经理Asish Chakraborty博士对生物制药行业普遍关注的宿主蛋白残余测定进行了报告演讲,并介绍了使用通用型UPLC/MS分析对生物治疗性蛋白质中的HCP进行全面鉴定和定量。此分析方法采用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多肽,然后利用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的质谱仪进行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另外,Chakraborty博士对当前氢氘交换质谱方案的新进展也作了更新介绍。 沃特世公司总部Asish Chakraborty博士做大会报告 来自沃特世亚太区的高级科学家陈熙博士作了题为“非变性质谱技术及IMS行波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在蛋白质高级结构研究上的应用进展”的精彩报告,介绍了行波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技术在生物药分析上的最新应用进展,成熟的行波离子淌度分离技术为常规高分辨质谱增加了更多一个维度的分离能力,在蛋白质药物常规结构表征如二硫键错配、氢-氘交换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药物高级结构和动态变化研究以及HCP(宿主细胞蛋白)残留的鉴定和定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沃特世亚太区高级科学家陈熙博士做大会报告 沃特世中国应用科学家殷薛飞博士作了 “最新DIA质谱技术-SONAR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殷博士介绍的 SONAR数据采集模式于今年9月发布,科学家们只需执行一次进样即可完成更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复杂样品中脂质、代谢物和蛋白质的定量和鉴定,可免去采用MS/MS方法分析时通常需要额外进行方法开发的麻烦。 大会还邀请了来自美国Genentech的蛋白质化学部科学家甘雨田博士分享了她运用蛋白质组学思路进行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路与实践,甘博士还介绍了她今年8月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ISDetect快速自动蛋白末端质谱检测法,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兴趣。 会议最后 ,沃特世中国生物制药高级经理宋兰坤女士作了“LC/MS平台化方案助力生物药研究开发”的报告,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宋经理说:“质谱技术是蛋白质研究中不可取代的工具,其在蛋白质常规表征及高级结构研究中均有很好的应用方案及研究文献, 为揭示生命科学的奥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全球生物制药领域解决方案顶尖供应商,沃特世公司为生物药物产业界及蛋白质研究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希望本次会议的议题可以激发与启迪科研工作者的思路,为生物药物产业的从业人员搭建一个学术讨论与经验分享的平台。 会议同期展出的蛋白科学研究先进生物技术墙报
  • 科研人员揭示母体体温控制对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性
    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网站消息,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东京都健康安全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胚胎母体体温控制与胚胎神经细胞发育之间的关联。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no Letters》,题为:“Microscop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veals cooperative regulation of actin–myosin interaction by drebrin E”。  神经细胞轴突的前端是决定轴突生长导向的生长锥(growth cone),其中含有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丝(actin filament)和胚胎型脑发育调节蛋白(drebrin E)。前期研究表明,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决定细胞的形态,而drebrin E抑制两者的相互作用。在动物胚胎成长初期,随着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drebrin E的浓度逐渐降低。但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drebrin E的浓度变化对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明确。  此次,科研人员着眼于动物胚胎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以及温度对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运用上述三种蛋白质,在人工环境下再现细胞内部的现象。科研人员运用局部热脉冲法进行实验,克服了肌球蛋白因加热而失去活性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在室温的情况下,drebrin E会阻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的相互作用,与前期研究一致。此外,科研人员发现温度在37度且drebrin E浓度在活体浓度范围内的情况下,drebrin E浓度的些许变化便可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的强弱,通过调节drebrin E的浓度可以有效控制相互作用的强弱。但是,如果温度低1度,即便大幅改变drebrin E的浓度,相互作用的强弱也无法出现相应的变化。  研究显示,drebrin E的浓度变化对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强弱的调控仅在生理温度下有效,即使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只要胚胎母体体温控制在37度左右,胚胎神经细胞就可正常发育,揭示了母体体温精准控制对于神经细胞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jst.go.jp/pr/announce/20211109/index.html
  • 用ETD线性离子阱质谱成功鉴定蛋白和翻译后修饰
    在翻译后修饰和/或极碱肽的序列分析方面,电子转移裂解( ETD )线性离子阱质谱是很有优势的工具。传统的诱导活化裂解(CAD)常用来鉴定蛋白,并试图确定和找到他们修饰的位点,但这种技术有其本身固有的缺点,下面将详细叙述。与线性离子阱的结合使用的ETD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可靠的技术,可以很容易鉴定用CAD不能鉴定的多肽。ETD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肽/蛋白质碎裂的技术,能够大大推进质谱鉴定蛋白质这个领域的进步。 翻译后修饰 翻译后修饰(PTM)是翻译后的蛋白质进行的一种化学修饰,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后续步骤之一。蛋白的分析及其翻译后修饰的分析对于研究许多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这是因为在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中以及合成之后,可能发生各种蛋白修饰。对于正常细胞的功能,这些修饰是必须的,但调节这些修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勃起功能障碍。蛋白质修饰可提高/降低蛋白质的活性,可以与其他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和将某一蛋白质定位到细胞的特定地方。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被用作化学开关,激活/灭活组蛋白基因转录调控, 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DNA盘绕时,它们起到线轴的作用,而且在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鉴定这种翻译后修饰是必需的,因为它在生物系统中对于某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 用CAD鉴定蛋白 质谱在确定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CAD是一种常见的分析鉴定蛋白质的技术。一般用胰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较小的多肽,然后用反相色谱将其分离,并直接注入电喷雾质谱仪检测,通过串联质谱( MS / MS法)获得序列信息。通过电喷雾电离这些多肽形成几种带电状态的肽离子,而较低带电状态的最适合CAD分析。低能量的CAD串联质谱一直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裂解肽离子进行后续的序列分析。 翻译后修饰分析,如磷酸化,磺酸化和糖基化很难用CAD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修饰通常是不稳定且容易丢失肽骨架的碎裂信息,从而导致很少或几乎不能得到肽序列和磷酸化位点。利用常规的CAD质谱对于含多个碱性残基多肽测序也是极为困难。 根据不同的蛋白质序列,有时胰蛋白酶会产生过小或过大的肽段。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可信的序列分析手段。因此CAD对短的,低带电的多肽是最有效的。对于鉴定蛋白和了解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然而,限制了研究者分析了所有的肽段,这也阻止多个翻译后修饰位点的检测和了解这些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先进的碎裂方式:ETD ETD是基于离子/离子气相化学一种碎裂多肽的新方法。ETD通过从阴离子自由基到质子肽转移电子的化学能量将肽碎裂,这引起多肽骨干的分裂。 ETD产生的骨干肽序列和肽侧链的信息往往与CAD互补。 ETD已成功应用与线性离子阱以及其前身三维离子阱。虽然ETD在三维阱的执行价格具有竞争力且和CAD自身相比提供了独特好处 ,这样的组合并没有提供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技术能力。非线性离子阱的ETD,它一直未能很好控制裂解过程,而且由于三维阱离子存储能力的有限不能处理大量的多肽。基于此,研究人员已经提出ETD功能应用于线性离子阱(Thermo Scientific LTQ XL 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 。 相对于传统的CAD技术, ETD提供了更稳定的方法来定性PTMs,鉴定大型多肽或甚至整个蛋白质。 ETD能够将普通翻译后修饰的多肽,或者多个碱性残基的多肽甚至整个蛋白质生成离子。 ETD也可以轻易碎裂含有二硫键的的多肽。 ETD是为更复杂的FT-ICR仪器开发相似的裂解技术。使用电子转移试剂,而不是影响肽碎裂的自由电子使ETD在广泛使用的射频四极离子阱中得到应用。射频离子阱质谱仪具有低成本,低维护费用以及更易接受优点,相对于CAD碎裂方法,ETD碎裂技术能够产生更多的产物离子,利于肽段的解读。 ETD的线性离子阱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鉴定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 。LTQ XL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比其他任何离子阱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ETD能够得到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序列信息。相比非线性离子阱,ETD的线性离子阱的显著特征在于离子和离子发生反应。虽然ETD功能是完全自动的且通常无需用户干预,但是当需要对离子数进行累积的时候,用户可通过软件完全控制线性离子阱的离子。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有能力处理大量的样品,并分析低浓度的大分子和小分子。与非线性离子阱的相比,该过程更为复杂和费时 应用实例 在最近的应用中,极碱的多肽和大量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已经用含CAD和ETD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了。通常CAD碎裂方式产生的普通只显示有限的肽碎裂信息。然而,用ETD碎裂这些多肽的时候, 肽骨架碎裂信息能完全或几乎完全产生,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多肽序列的信息。 ETD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ETD提供了高度可靠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具有用户友好性,几乎不需要日常维护,并提供高度准确的数据,而且ETD的数据分析有相应的软件支持,非常方便简单。 结论: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ETD的应用对于研究疾病的机理,如癌症,药物开发研究以及细胞功能和信号转导有重大意义,ETD将扩大目前的分析,包括更多的碱性、非胰酶切肽段和蛋白质。它们能确定各种翻译后修饰以及鉴定新的蛋白亚型。 配备ETD的线性离子阱质谱可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各个领域内。ETD的线性离子阱将继续推动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而且已被证明是替代CAD一种有效技术,而且ETD同样可以应用于非线性离子阱进行肽序列分析。在不久的将来,配备ETD的线性离子阱预计将成为碎裂技术的一种新选择。 参考文献 Leann M. Mikesh et al, The utility of ETD mass spectrometry in proteomic analysis,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6), doi:10.1016/j.bbapap.2006.10.003 关于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赛默飞世尔科技,原热电公司)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0000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Scientific和Fisher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Thermo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
  • 质谱“跨界”医学 妙用蛋白组学分析——访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葛瑛教授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美国质谱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ASMS)将质谱界内“最高荣誉”之一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葛瑛教授 (https://labs.wisc.edu/gelab/),以表彰其应用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疾病研究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该奖项是对质谱先驱—Klaus Biemann教授的纪念,表彰获奖者个人在其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在基础和应用质谱领域获得显著成就,因此该奖项的获得者均为中青年的杰出科学家。 strong Biemann奖章自1997年颁布以来共授予了24位科学家,作为2020年的奖项获得者,葛瑛教授既是该奖项自颁布以来的第七位女性科学家,也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学者。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葛瑛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基于top-down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起始于博士求学期间,彼时她师从Fred W. McLafferty,后者提出了著名的 strong 麦克拉弗蒂重排反应 /strong ,也被喻为质谱界泰斗。葛瑛在博士毕业后做出了一个与多数科研学者不同的抉择,她决定先加入美国惠氏制药(后并入辉瑞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这段工作经历需要她与不同研究领域的工作者合作完成研究内容,也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更为她日后赴任高校开启交叉学科的研究之路“凿”开了一道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葛瑛团队突破了传统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界限,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和top-down方法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并通过新的方法策略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等病理学研究的新颖洞见。仪器信息网近期采访了这位优秀的女性质谱工作者——威斯康星大学的葛瑛教授,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探寻她光环加身的科研成果背后有何奥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0b38277-e0d1-4e19-92d0-ffef8ecafdd6.jpg" title=" 葛瑛.jpg" alt=" 葛瑛.jpg" width=" 3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教授 葛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以质谱为中心的技术开发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PTMs)在许多关键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蛋白质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解释分子作为一个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了解细胞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至关重要。当前蛋白质组学的质谱分析主要有bottom-up(自下而上)和top-down(自上而下)两种方法,Bottom-up是传统的手段,它将蛋白质的大片段混合物消化/酶解成小片段的肽后再进行分析,是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质谱技术,但该方式无法取得与PTMs之间相关联系的信息。而Top-down技术则不再需要酶切的过程,可以直接对完整的蛋白——包括翻译后修饰蛋白以及其它一些大片段蛋白测序,而非仅仅针对多肽,这就使得与翻译后修饰相关的信息能最大程度的保存下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基于top-down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分析是表征完整蛋白质组的新兴手段,它可以对来自于全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的复杂混合物中的完整蛋白进行快速、灵敏的分析,提供一个系统、定量的蛋白质评估。然而,由于蛋白质组的高度复杂性和动态性,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蛋白质难溶于水、新的蛋白分离纯化方法有待探索以及根据top-down获得的数据来确定蛋白特性和有效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计算机工具十分匮乏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因此葛瑛团队就蛋白质组学分析面临的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便是蛋白质溶解度的问题。在蛋白质的分析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提取缓冲液中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但是传统的表面活性剂与质谱不相容,它们通常存在极大的抑制蛋白质的质谱信号,因此在质谱分析前要先除去表面活性剂。基于此,葛瑛团队创造性地合成了可光降解的表面活性剂Azo,Azo的功能与常规表面活性剂非常相似,但却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中间加入了可以通过简单紫外线照射被破坏的化学键。在进行质谱分析之前,可以通过暴露于光来裂解键,这样Azo就会分裂,仅留下蛋白质分子。葛瑛说到:“Azo能够对整个蛋白质进行有效的质谱分析,开辟了研究膜蛋白质的新道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其次,针对完整蛋白质色谱分离法并不完善的问题,葛瑛团队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维色谱法——在线HIC/MS(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用于在非变性模式下高分辨率分离完整蛋白,展示了该方法在Top-Dwon蛋白质组分析的潜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不仅如此,针对难以使用质谱检测低丰度蛋白质等难题,葛瑛团队研发了新型纳米材料用于富集蛋白质,实现了利用top-down质谱法富集、鉴定、定量和表征完整的磷酸化蛋白。近日,葛瑛教授团队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系金松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 通讯》,团队开发了基于纳米材料的蛋白质组学新方法,将功能化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NPs)与自上而下蛋白组学质谱分析结合,在有效地从血清中富集心脏肌钙蛋白I(cTnI)(cTnI是一种心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去除血清白蛋白。该研究成果将在蛋白组学研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揭示cTnI的分子指纹图谱,便于精准医疗研究。 a hre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643-1"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原文链接:《Nanoproteomics enables proteoform-resolved analysis of low-abundance proteins in human serum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text-indent: 2em " 》) /span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此外,对于top-down数据分析工具开发不足的问题,其团队开发了综合软件工具MASH Explorer软件,实现了不同质谱厂商的数据统一分析,并结合了多种用于反卷积和数据库搜索的算法,以进一步推动top-down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发展。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软件免费下载 /span a href=" https://labs.wisc.edu/gelab/MASH_Explorer/index.htm"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https://labs.wisc.edu/gelab/MASH_Explorer/index.htm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在不断钻研的基础上,葛瑛团队进一步将其开发的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问题的研究上,比如在正常和患病条件下建立心脏肌丝蛋白修饰的图谱,探究其调节心脏和骨骼肌收缩力的功能结果,以及利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综合研究方法评估干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功效,并了解心脏再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她在心脏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要发现,例如,其团队确定了心肌肌钙蛋白I的磷酸化和肌动蛋白同工型转换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生物标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跨界要知己知彼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从上文不难看出,葛瑛的研究内容不仅跨越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传统界限,更创造性地将其在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医学相结合,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等病理学研究的新颖见解。“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领域内真正的突破,很多时候来自于这个领域之外,来自于其它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跨界’研究。” 葛瑛说道:“从另外一个‘视角’去解决问题,往往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交叉学科很热门,但研究难度也不小。如何克服跨领域探索的挑战?笔者向葛瑛抛去这个问题。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在跨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葛瑛一直积极地、努力地保持着好奇心,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积蓄知识和力量。葛瑛表示:“随着长期对一个研究方向的不断深入,自然需要不断扩展,我当时进行跨界研究的契机是在加入麦迪逊医学院组建蛋白质中心后,开始有很多机会与生物学家以及医生合作,这就需要我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包括阅读其他领域的文献,跨领域沟通研究等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另外,想要真正深入了解一个科研领域,也必须要找到对应的‘圈子’,并且要知己知彼。”葛瑛分享了一段故事:“当我准备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深入了解心脏病等研究时,我阅读了上千篇心脏医学的文章,去参加该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不断地扩充我的知识,有一次在一场心脏学会研讨会上,我遇见该领域的一位‘大伽’,并主动上前与他交谈,过程中他提到看过我发表的关于心肌钙蛋白的文章,对我赞誉很高,借那次机会,他推荐了多位医学领域的学者给我认识,也为我后来进行跨界研究提供了资源和平台。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跨界,你必须要知己知彼。当然我很幸运能够得到多个领域(质谱,蛋白质组学,色谱 和 心脏学会)的前辈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非常感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对科学研究来说,跨界是必然的,而当跨界研究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十分必要。葛瑛的团队是多元化的,既有生物学、化学方向的学生,也有医学方向的学生。围绕课题组的两大主要方向,技术开发和生物医学研究,化学系的学生以发展技术为中心,最终落地到应用上,而生物系的学生以研究一种疾病为中心展开课题。此外,课题组实验室的设置也同样多元化,一层楼里有化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室,这样的环境也为组内的学生提供了跨界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与平台。“我们实验室已经不是单纯的化学实验室或生物实验室,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为‘交叉研究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采访的最后,葛瑛也表示,不管从事的是化学研究还是生物学研究,最终都是想要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因此质谱技术也好,生物医学应用也好,团队都希望能更好地实现精准医学,最终造福人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采访编辑:万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后记: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当下时代的科学研究已经不仅仅需要培养“标准型人才”,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研究领域的成长点都发生在领域的边缘或几个不同领域的交界处,因此,越来越需要像葛瑛这样掌握各种知识的研究学者。与此同时,科研学者如果能够自由发挥,把自己培养成“非标准型人才”,也许更利于将来的创新研究。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点击图片了解葛瑛团队更多内容: a href=" https://labs.wisc.edu/gelab/"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https://labs.wisc.edu/gelab/ /span /a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labs.wisc.edu/gelab/"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a7c8ff9b-cf8b-40b8-bcf2-b2a9d68a1b5a.jpg" title=" 葛瑛团队.jpg" alt=" 葛瑛团队.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 br/ /p
  • 为什么博尔特是世界上最快的人?新型显微镜为你解密
    本月21日,曾六次夺得奥运金牌的牙买加短跑名将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表示自己肌腱的受伤已经康复,将参加里约奥运会。29岁的博尔特表示,对他而言,里约奥运会将是历史性时刻,也会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七年前,在2009年柏林世界锦标赛上,外号“闪电”博尔特获得了百米9.58秒的短跑成绩,比他之前创造的世界纪录又少了0.11秒。这一记录直至今日都未被打破,而且也很难被打破,甚至已经接近我们人类的极限速度。  神奇的博尔特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博尔特的表现做过详细的研究。基于比赛日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海拔、博尔特身体横截面面积等),以及激光测速仪测得的即时速度(该仪器会连续测量博尔特的位置和速度,时间间隔0.1秒),来计算博尔特比赛时的风阻。  博尔特在比赛中总共消耗了81.58千焦的能量,其中92.21 %的消耗是由风阻造成的。另外,在比赛开始仅0.89秒后,博尔特的最大功率输出就达到了2619.5瓦特,这一功率甚至超过了许多大功率吸尘器。   博尔特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中的瞬时速度实测曲线与方程匹配曲线图片来源:J J H. Gomez et al, Eur. J. Phys. 34 (2013) 1227–1233  从上图可以看出,研究人员的方程完美地契合了博尔特的实际表现,因此他们能够基于方程的计算结果对博尔特的能力进行更多的推理和假设——如果比赛当天柏林完全没有风,博尔特就只能够跑出9.68秒 如果顺风2米每秒(奥运会记录允许的最大风速),那么博尔特的成绩将达到9.46秒,这已经打破了部分专家认定的人类“速度极限”了。  博尔特如此神奇的表现让研究人员也不由惊叹,现在的世界记录应该不太可能被打破了,博尔特简直就是个超人。  以下是博尔特2009年柏林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时的相关数据:  身高: 1米95  距离: 100米  时间: 9.58秒  最高速度: 12.2米/秒(44公里/小时)  蹬地力量: 815.8牛顿  顺风风速: 0.9米/秒(3.2公里/小时)  冷冻电子显微镜带来新发现  关于博尔特到底为什么能跑这么快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Max PlanckInstitute of Molecular Physiology)的科学家们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肌肉细胞的结构。  如今这些科学家们正在位于多特蒙德(Dortmund)的实验室中,使用新的技术来将蛋白质和肌肉细胞分析至前所未有的细节。  科学家们使用的是基于冷冻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的新方法,这不但可以解开肌肉疾病的原因,也可用来识别顶级运动员肌肉中的秘密。  为什么有些人跑的比其他人快很多?答案也许就在一份世界记录保持者的肌肉组织样品之中   图片来源: MPI f.Molecular Physiology  马普分子生理所结构生物化学系系主任斯特范朗泽(Stefan Raunser)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并详细地解开了肌肉收缩时重要蛋白质之间的互动。  “使用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我们可以观察肌肉蛋白质之间的自然互动,以便了解是否由这种互动造成了博尔特和常人肌肉差别,”斯特范朗泽表示。  斯特范表示,“所有的顶级运动员估计都携带可以让他们发挥到人类极限的基因。”因为有些特殊的蛋白质组合可以使肌肉力量最为优化地生长。而这种组合在一般短跑运动员体内是验测不到的。  另外,骨骼肌分为两类:爆发力强的快肌和耐力强的慢肌。这两种骨骼肌在博尔特身上的组合很有可能是一个黄金比例。  肌肉的动力: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肉运动的两大主角是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占到了肌肉总质量的20%,他们组成了长长的线形纤维 肌球蛋白则是蛋白发动机,可以把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肌球蛋白把肌动蛋白分子当作轨道,”朗泽教授的博士后学生朱利安冯德艾肯(Julian von derEcken)解释道,“当数百万个肌球蛋白在这个轨道上同时运动时,肌肉就会收缩。”  遗传性肌肉疾病下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将无法正常合作,因此导致肌肉组织虚弱的症状。  在此之前,由于科学家们没有手段研究蛋白质的微观细节,这两种蛋白质之间互动问题的原因还是未知。  朗泽的团队为了解这些肌肉疾病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比如,他们的研究发现,很多基因导致的变异集中于一个部位。而这恰恰是形成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界面上的一个重要部位。  然而,在博尔特和其他顶级运动员身上,这种变异很有可能使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互动变的更有效,从而产生更为高效的肌肉组织。  朗泽最后表示道:“我们目前还处于这项研究的初期。由于肌肉收缩是一个迅速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整个过程分为数个阶段。虽然如此,我们目前的结果已经可以作为新型药物的基础了。”
  • 技术漫谈|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二)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对人们理解神经科学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最近一些年出现的各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和专门的荧光探针能够以超过以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直接观察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和蛋白质排列。并以直观可视方式揭示了神经细胞骨架组成、分布、运动和膜蛋白信号传导、突触下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同时超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Super Resolution,SR,下文中出现SR均指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于许多自身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的分子靶点研究也提供了全新的强大工具。今年春,Werner等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刊(ACS)上最新发表了一篇综述,比较详实系统介绍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神经科学上的最新应用进展。我们在此文基础上进行了编译整理。因文章较长,我们将分三期陆续介绍。本期接着上期的第一部分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一) ,为第二部分内容。4.荧光标记与样品制备4.1. 荧光标记神经元和脑片的超分辨率成像是用适当的荧光团标记感兴趣的生物分子,理想情况下是以定量和化学计量的方式。虽然SIM和其他超分辨方法的成像质量取决于信号背景(S/B)比,但SIM对荧光团没有特殊要求。另一方面,STED显微镜可达到的分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荧光团的光稳定性。RESOLFT显微镜使用可逆光开关FPs,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因此可以使用较低的激光照射强度。所有SMLM方法的定位精度取决于每个事件检测到的光子数。dSTORM需要光开关有机荧光团,包括菁、罗丹明和恶嗪染;而PALM则需要使用光开关、光转换和光激活FPs。与此相反,DNA-PAINT理论上适用于所有荧光团,因为开/关速率由对接链和成像链序列和缓冲条件决定,而其中 Cy3B和ATTO 643效果最好。、为了获得一张好的超分辨率图像,除了成像方法以外,样品制备也非常关键。使用荧光探针进行高效和特异的标记,并且使标记误差(荧光团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为了通过荧光成像进行结构解析,标记密度(即荧光探针之间的距离)必须显著高于所需的分辨率。另一方面,特别是对于接近几乎分子分辨率的超分辨率成像方法,标记误差必须尽可能小,以达到高精度成像。对于活细胞标记而言,在合适的表达载体中融合感兴趣的蛋白质的基因编码FPs无疑成为首选。然而,FPs的亮度较低,与有机染料相比,其图像分辨率较低。理想的标记方法是使用荧光染料标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标签或单一氨基酸。在模式生物如果蝇或秀丽隐杆线虫的应用得益于基因编码工具,通过转座子、操纵二分体Gal4/UAS表达系统或Crispr/Cas9方法引入或去除突触蛋白和荧光蛋白。由于瞬时转染的细胞表现出不同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不一定反映野生型的情况。图5 通过单体链霉亲和素结合AP标记的突触蛋白成像结果显示Nlg1和LRRTM2的差异分布(dSTORM成像)。上排:Homer 1c GFP作为突触后室的参考。第二排:Nlg1和LRRTM2(dSTORM成像)。左下:频率分布直方图,用于显示相对于Homer 1位置中心的信号分散情况。右下:列出比较两种蛋白质的突触结构域数量的直方图。然而,通过构建优化表达,稳定表达的细胞或CRISPR基因敲入等方法可以产生从内源性到强过表达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根据不同的转染策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转染神经元。传统的磷酸钙共沉淀法和脂质体法在大多数实验室都可实施,但这两种技术的转染效率很低。而病毒转染的效率比较高,允许注射到大脑区域,但需要实验者具备病毒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需要考虑生物安全问题。此外,还必须考虑病毒类型、插入片段大小、毒性和差异表达等因素。要达到高转染效率,可以使用高压脉冲将核酸直接输送到细胞核,进行核转染。然而其缺点是,当这种方法应用于小鼠原代神经元时,会导致细胞存活率较低,并且实验设备昂贵,还需要根据神经元密度和物种对脉冲参数进行多次测试。另外,也可以使用细胞附着式高电阻管,在完整神经元网络(如器官型切片)中进行单细胞电穿孔。利用这种方式,结合CRISPR基因敲入获得了接近内源性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基于CRISPR基因敲入,在神经元发育的不同时间点通过脂质感染、核感染或病毒转染在神经元中实现。如前所述,FPs光稳定性和荧光光子输出较低,这降低了图像质量。另外,连接大小为2−5nm的FP后,蛋白质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首先必须清楚感兴趣的蛋白质在野生型的功能表现。而有机染料比FPs小得多,有更高的光子产率和光稳定性,但需要与其它能与感兴趣分子结合的分子进行连接耦合。对于固定细胞,使用一抗和二抗进行免疫染色仍然是标记内源性蛋白质的首选方法。缺点是由两个大小17.5 nm左右的IG抗体间接免疫标记有可能导致标记误差。使用直接法免疫荧光或Fab片段可以减少标记误差。另外针对GFP或转基因短肽标签的更小(1.5×2.5 nm)的骆驼“纳米抗体”已应用于dSTORM成像。此外,耦合了链霉亲和素的荧光染料可用于神经元和器官型组织中靶蛋白的特异性标记。使用这种标记方法,研究了神经氨酸酶-1ß、神经肽原-1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跨膜蛋白2的动力学和纳米级结构,并揭示了跨突触粘附结构的形成(图5)。另外可以使用生物正交肽或自标记蛋白质标签,例如FlAsH tags, SNAP-tags, and Halo-tags。这些标签蛋白与目标蛋白共表达,并以共价和特异性结合其各自的荧光标记试剂或配体。对于肌动蛋白和微管的标记,可以使用小肽药物,如双环七肽-鬼笔环肽和紫杉烷类药物,如紫杉醇。膜和细胞器的标记可以通过荧光脂质和细胞器的追踪试剂来实现。此外,小肽或配体可以直接用荧光团标记,并特异性结合生物分子,例如,显示抑制性突触后位点的超结合肽。要达到最小的标记误差,可以通过单个非天然氨基酸的特定位点标记实现。通过基因编码导入设计的非天然氨基酸,并用四嗪染料进行生物正交点击化学标记。显然,神经元和组织切片必须根据要成像的结构进行透膜和固定。与所使用的标记方法无关,特别注意所用的试剂必须能保留自然细胞环境中生物分子的超微结构。通过化学试剂固定交联蛋白质,可能会影响结合亲和力,也可能削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多聚甲醛(PFA)和戊二醛已成功用于神经科学的超分辨率成像。此外,还引入了乙二醛等新型固定剂。膜分子应始终使用4%的PFA和0.2%戊二醛固定,以尽量减少残余流动性并避免伪影,例如抗体结合诱导的簇形成。4.2. 神经元的多色遗传标记荧光蛋白彻底改变了神经元的活细胞成像方式,因为荧光蛋白可以与感兴趣的蛋白质融合,并且在假定不影响野生型功能的前提下,用于双色和三色成像。神经系统具有非常高密度的轴突和树突相互作用结构,需要使用更多不同颜色的标记来区分不同的神经元连接。2007年,随着一种名为Brainbow的转基因方案的开发,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该策略能够对神经元进行多色标记。结合单细胞分辨率成像技术,Brainbow技术可以用来创建大脑图谱,详细描述神经元如何形成回路,其连接体以及它们投射到何处。Brainbow利用了三原色,即可见光谱的所有颜色都可以由三种原色的不同混合物生成,即红色、绿色、蓝色(RGB)或转化为荧光蛋白,例如RFP、YFP和CFP。为了实现这一想法,应用了Cre/lox重组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DNA切除、反转或染色体重组启动基因表达,使三个荧光蛋白基因中的一个在转基因中随机表达。转基因盒的多个拷贝的引入导致三个不同拷贝数的基因在每个细胞中组合表达,从而产生几十种颜色,使相邻神经元分化并观察其相互作用。Brainbow技术非常适合绘制不同神经元类型之间的连接模式,追踪轴突,并识别大脑中远距离的神经元连接。此外,已经证明Brainbow表达可以成功地用于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并检测大脑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为了进一步改进Brainbow在包括突触蛋白在内的大脑和连接图谱中的应用,SRM的应用是显而易见的。最近通过结合Brainbow、顺序免疫染色和ExM同时研究同一脑切片上的形态、分子标记和连接,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图6)。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全脑研究一直是一个挑战,直到最近才成功应用。图6 结合Brainbow和ExM的多轮免疫染色和ExM(miriEx)成像。(A) 实验方案:在Parvalbumin cre/+ 小鼠的脑切片中,Parvalbumin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通过Brainbow进行观察,并在下一轮应用4倍ExM成像。使用EYFP信号对Homer1和Gephyrin进行免疫染色来观察突触。(B) Brainbow 信号的免疫染色。(C) 分别通过突触后标记homer1和Gephyrin的免疫染色来区分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插图(D)−(F)和(G)−(I) 显示图像的更多细节图。(J)和(K)神经元的形态重建(使用ImageJ软件插件nTracer),包括其各自传入的特征。虚线框表示(B)和(C)中所示的区域。重建的神经元按顺序编号。标尺(膨胀前的):10μm(B/C)、2.5μm(I)、20μm(J/K)。4.3. 神经科学中的光电联合显微镜电子显微镜(EM)和电子断层扫描具有光学显微镜无法达到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获得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信息。然而,EM和电子断层扫描不能标记特定的分子,因此难以识别未知的细胞结构或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结构。用胶体金标记结合抗体可以实现蛋白质的纳米级定位,但抗原的标记效率低下,这意味着胶体金颗粒的数量仅占抗原总数量的1%到20%。而另一方面,荧光显微镜虽然分辨率较低,但可以进行大视场成像和对活细胞中蛋白质进行定位。对固定样本细胞中的各种分子进行高效和特异的分子标记后,结合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方法,达到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远低于衍射极限。因此,光电联合显微镜(CLEM)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在电子显微镜提供的细胞超微结构背景下,通过超分辨率成像来可视化蛋白质的定位和相互作用。然而,将超分辨率成像与EM结合起来更为困难,因为乍一看,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的样品制备流程不同且不兼容。例如,EM中保存超微结构所需的固定和染色会引入很强的自发荧光。而且荧光蛋白还会在固定和聚合物包埋所需的脱水和氧化条件下淬灭。此外,这两幅图像必须在纳米精度下精确叠加,首先需要使用在荧光成像和EM中都表现出极好的对比度的固定对准标记物,如裸金微球。 另外,样品脱水引起的结构变形会严重破坏两幅图像的正确叠加。所以必须在超微结构和荧光保存之间找到折衷方案。例如,已经证明,对于某些周期性分子结构,如核孔复合体,无需使用对准标记,dSTORM和EM扫描图像可以以20 nm的精度叠加。光电联合显微镜的流程是先对轴突和树突进行荧光实时成像后,再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例如,表达GFP的脑组织在荧光成像后进行化学固定,再使用电子密度标记进行免疫标记,例如EM金。或者采用更成熟的方法,如过氧化物酶或胶体金标记。最后,可以通过光转化在荧光团处局部生成二氨基联苯胺(DAB)聚合物。为了克服标记问题并确保超微结构的保存,已经开发了用于EM (NATIVE)的纳米体辅助组织免疫染色。NATIVE能够高效标记蛋白质,无需苛刻的渗透步骤、特殊树脂、锇替代物或透明化试剂。随着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光电联合显微镜已被证明是研究不同种类突触和定位突触蛋白的理想选择。5.超分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隔室/突触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下面我们将展示通过超高技术获得的有关细胞骨架组成和动力学、突触前室和突触后室对神经传递准确性至关重要的分子组装,以及形成神经元功能的星形细胞结构的调节和构建的最新数据。5.1. 细胞骨架神经元的极化性质以及树突和轴突的长度都需要结构和功能性支架来支持它们的稳定性、适应可塑性和物质运输,这些特性对神经元的存活和信号传递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神经细胞骨架的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注意,并在其它文献中进行了详细的回顾。20世纪70年代的电镜研究表明,神经细胞骨架由三种主要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大小约为20−30 nm的微管,直径为10 nm的神经纤维和5−10 nm大小的肌动蛋白丝。微管是由异二聚体在GTP依赖性组装过程中结合α和β微管蛋白单体组装而成的圆柱体,称为原丝,再由13个这样的原丝形成一个微管单元。轴突的微管成束状组织,并根据其相对于神经元胞体的位置显示不同的方向。它们的极化通过快速增长的正端和缓慢增长的负端体现。STED显微镜揭示了快速生长极依赖钙锚定在肌动蛋白皮质上。使用dSTORM对发育中的神经元进行活细胞成像证明了神经元极性和轴突具有方向一致的、平行的由TRIM46驱动的微管束,而树突微管的特征是混合极性。用Motor-PAINT方法进行纳米跟踪发现稳定和乙酰化的微管显示负端向外的方向,而动态和酪氨酸酶化的微管则显示相反的方向(图7)。例如轴突起始节中微管密集地聚集在束簇中,由于密集的重叠定位,使用SMLM方法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种实验方法来解决:第一,设计更小的标记探针,如微管蛋白纳米抗体,这不需对神经元微管更详细的观察。第二,一种降低群聚密度的超分辨率方法,如ExM,可用于胞体和树突中微管亚群的可视化。神经纤维是在轴突中形成的广泛平行网络的异质聚合物,它为轴突提供稳定性并调节轴突直径和传导速度,其组成包括低、中、高分子量神经纤维、中间蛋白和外周蛋白的三联体。它们的自组装首先形成平行的异二聚体,然后半交错地结合成反平行的四聚体。最后,八个四聚体横向聚集成单位长度的神经纤维,进一步拉长并径向压缩至最终的神经纤维外观。用电镜观察到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交界面,形成3−5 nm大小的交叉桥,但对其功能及其与神经纤维的分子相互作用仍不清楚。在这里,ExM与SMLM的结合或DNA-PAINT的应用可能有助于研究密集神经纤维中的这种相互作用。神经纤维动力学已经通过光转换和光活化SRM实验进行了研究,显示了端到端蛋白合成中的退火和切断过程。肌动蛋白最初被认为与一组更集中的短肌动蛋白丝结合在一起,在轴浆中形成斑点状的膜下层。在原代神经元和脑切片中使用phalloidin Alexa Fluor 647进行STORM成像,揭示了轴突肌动蛋白的新的组成原理。这些实验揭示了轴突中存在圆周式肌动蛋白环,每190 nm固定重复间隔绕一圈,并进一步表征了轴突中具有类似尺寸的ßII血影蛋白和钠通道的周期性条带,而树突状腔室内显示出更细长的肌动蛋白组织。此外,通过STORM成像发现,并通过STED显微镜的研究得到证实,这种肌动蛋白组织模式的普遍性也存在于树突中。进一步的报告发现,尽管树突中也存在基于肌动蛋白血影蛋白的周期性膜骨架,树突中这种结构的形成倾向和发育速度低于轴突。此外,本文还显示了肌动蛋白和血影蛋白在胞体和部分树突中的二维多边形晶格结构,类似于红细胞中的膜骨架结构。此外,使用SiR-actin,可通过STED显微镜在活的原代神经元中观察到这种周期性结构。最后,最近的CLEM方法结合铂金复原电镜(PREM)和STORM研究了无顶轴突中的肌动蛋白组织,并提供了轴突编织状肌动蛋白结构与周期性肌动蛋白超微结构相关的证据(图8)。图8。原代神经元无顶轴突(unroofed axons)的CLEM成像(结合铂复型电子显微镜和STORM的光电联合成像)。用铂复型电镜(PREM)(灰色)显示的轴突辫状条带(箭头)被叠加到大鼠原代神经元的超分辨肌动蛋白环(伪彩)上,比例尺=2, 1, 0.2μm(从左到右)。中间:轴突辫状条带间距测量后显示出与周期肌动蛋白间距相似的尺寸。右图:在铂复型电镜(PREM)中记录的神经纤维厚度,未分裂(交织在一起)和分裂(分裂开)的轴突肌动蛋白辫状条带为蓝色,树突中的单个肌动蛋白神经纤维为紫色,微管为灰色参考。采用平均值和标准误显示数据。Copyright 2019 Springer Nature.ßII 血影蛋白基因敲除导致周期性肌动蛋白环结构破坏,同时细胞器的双向轴突运输受损。SMLM结果显示,与轴突相比,轴突起始节中的分子组织其特征是轴突起始节(AIS)蛋白ankyrin-G和ßIV-血影蛋白,这种基于肌动蛋白-血影蛋白的细胞骨架与远端轴突相似。此外,在AIS中存在ßIV-血影蛋白和Ankyrin G,而在远端轴突中存在ßi--血影蛋白和Ankyrin B。SMLM显示与肌动蛋白环相连的纵向头对头ßIV血影蛋白和Ankyrin的二价取向有助于建立紧凑的AIS超微结构,该超微结构甚至对针对肌动蛋白和微管的药物治疗具有抵抗力。进一步显示Ankyrin-G会聚集到亚结构域,增强神经元活性,而成为精神疾病的主要风险基因。随后的SMLM研究还阐明了αII血影蛋白与ßIV血影蛋白共同在AIS提供强健的周期性细胞骨架组织以及防止AIS装配不完全和神经变性的重要性。一份相关报告显示,αII 血影蛋白丰度随有髓鞘轴突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大直径轴突更容易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在免疫标记II血影蛋白后,将其连接到一种可膨胀的聚合物,并在水中膨胀后,通过ExM研究ßII spectrin沿轴突的周期性模式。这一新方法证实了如前所述的细胞骨架内部的组织原理。不幸的是,在ExM过程中,phalloidin探针在膨胀过程中被冲掉。有两种策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携带甲基丙烯酸基团的phalloidin三功能抗体被设计用于与凝胶的有效标记;另一方面,最近的一份报告使用荧光团结合抗体,类似于常规免疫染色,将荧光团靶向phalloidin探针与凝胶连接。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几种神经细胞类型和动物物种中,肌动蛋白和附属蛋白的强大超微结构组织也得到了证实。外周神经系统(PNS)中,STED显微镜也显示在梳理的神经纤维样本上有重复的细胞骨架成分。最后,SMLM揭示了肌动蛋白-血影蛋白骨架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它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平台,通过组织跨膜信号蛋白,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细胞粘附分子(CAM)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在神经元中进行信号转导从而实现GPCR-和CAM介导的RTK信号。5.2. 突触前室为了确保有效的神经化学传递,突触前膨大参与突触囊泡循环、神经递质填充以及与突触前膜在活性区(特殊蛋白质密集分布的纳米隔室)的融合,以最终释放神经递质。在这里,我们关注SRM如何扩展我们对突触前功能的理解。早期只能使用EM对化学固定神经元里的小直径突触小泡进行研究,但随着SRM的出现,应用快速STED显微镜,通过免疫标记位于突触前室突触小泡上的钙传感器突触标记蛋白1(SYT1)来观察突触小泡的活动。STED显微镜进一步显示,突触小泡融合后Syt1分子似乎驻留在突触膜上,也支持胞吐后突触小泡蛋白的清除过程。此外,在突触小泡融合过程中,当暴露于细胞外空间时,靶向Synaptobevin 2 pHluorin的荧光团结合纳米体后,亚衍射追踪显示了突触小泡的异质性迁移。一种类似的方法使用vGlut1 pHluorin在原代神经元中的表达来观察单个神经元突触小泡,定位精度为27 nm,并揭示了突触小泡的多个不同释放位点。作为一项方法学的进步,为了对主动循环的小泡成像,设计了一种名为mCLING的亲脂膜探针,该探针可对突触膜进行染色,通过内吞作用和固定,可以进行免疫标记,且和SRM相结合。突触小泡的胞吐过程需要一组属于突触前细胞基质的突触前蛋白质的高度可靠的相互作用,使突触小泡接近和暂时驻留在所谓活动区的膜上,并最终释放突触小泡。黑腹果蝇易于遗传,有助于精确定位果蝇幼虫神经肌肉接头(NMJ)活动区的第一个重要蛋白质。Bruchpilot(Brp)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活性区成分,是一种大的、卷曲的螺旋蛋白,对于钙通道聚集和突触囊泡定位到突触释放位点至关重要。除了通过Brp研究钙通道聚集外,STED显微镜还证明了该蛋白细长的组织结构,并揭示了与Brp相互作用的蛋白(如syd-1α、liprin和rim结合蛋白(RBP))的定位。定量dSTORM方法研究了果蝇活动区Brp丝的数量,并显示了Brp的结构组织与其功能之间的强相关性。接下来的研究通过dSTORM评估Syt1敲除后的活动区(CAZ)电生理学和细胞基质参数。这项研究表明,在果蝇NMJs 1b型突触膨胀中,Syt1基因的敲除导致更高的Brp计数和簇内Brp图谱的改变。在哺乳动物突触中,突触前支架蛋白bassoon 和 piccolo参与突触囊泡释放的调节。据报道,bassoon蛋白通过与RBP的相互作用来控制CaV2.1型钙通道的定位。此外bassoon蛋白能加速囊泡释放,因为其丢失导致小脑苔藓纤维到颗粒细胞突触中的突触囊泡数量显著减少和突触抑制。STED显微镜显示bassoon 和 piccolo蛋白是一个夹心三明治结构,两侧为piccolo蛋白,bassoon蛋白居中。STORM成像通过距离测量显示bassoon蛋白相对于突触前和突触后室中其他相关突触蛋白质的方向。囊泡胞吐过程由一组可溶性ethylmaleimide敏感因子附着受体(SNARE)蛋白质进一步协调。位于突触膜上的囊泡SNAREs (v-SNAREs) 蛋白和 t-SNARES蛋白的复杂形成导致突触囊泡成功融合。在质膜上的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和突触融合蛋白聚集首先通过STED显微镜进行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大约75个突触融合蛋白分子被堆积成50- 60 nm大小的纳米团簇。在之后的研究中,SMLM以更高的精度对SNAP-25和突触融合蛋白的分布进行成像。在这里,描述了Syntaxin簇内的分子密度梯度。dSTORM成像显示,未聚集的分子紧密地定位于聚集区域。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了一种以syntaxin或SNAP-25为靶点的像。研究表明,集中在突触前部位的60%的通道是可变的。此外,通过应用BAPTA钙缓冲降低了钙通道的扩散。结果表明,突触小泡和钙通道之间的纳米域偶联保证了神经传递的精确度,并可根据需要通过突触前钙通道的扩散进行精细调节。 在融合和递质释放后,内吞机制诱导循环产生新的囊泡,从而重建可释放的囊泡池并为持续的神经传递提供基础。囊泡循环的主要机制由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组成。使用光遗传学和”闪光冷冻”电镜的研究也报道了比超快的内吞快200倍的过程。如双色iso-STED显微镜所示,通过摄取针对囊泡内膜结合位点的Syt 1抗体,将内吞位点定位到活性区外周。此外,在神经内分泌细胞中,STED显微镜也揭示了囊泡只能部分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形成一个“Ω”形状的结构,而没有完全融入膜中,因此有利于“接触后即脱离”(kiss and run)的模式。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相比,它会产生更快囊泡再循环率的递质释放模型。依赖于活性的大量内吞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可能涉及的机制的复杂性,有人提出,根据突触类型和活动,多种内吞模式可能并行运作。本文由超高显微技术应用工程师郭连峰、黄梓彤编译
  • 中山大学李惠琳:非变性质谱技术推动蛋白质结构研究,助力新药研发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通过与不同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执行着各项重要工作,其功能与结构直接相关。因此,解析蛋白质及其复合物高阶结构对于深入理解蛋白质功能、生理现象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60余年,随着X-射线晶体衍射(X-ray)、核磁共振(NMR)以及冷冻电镜(cryoEM)等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蛋白质结构解析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如何在分析蛋白质时使其保持近似自然生理环境的非变性状态,对其动态、异质性、相互作用等属性的研究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蛋白质结构表征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变性质谱(native MS)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可以分析蛋白高阶结构的生物质谱方法。与传统的破坏蛋白质立体结构和弱相互作用力的方法不同,非变性质谱采用质谱兼容的近生理pH值的溶液体系(主要为醋酸铵)和更温和的电离方式,使生物大分子在气相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自然折叠状态、非共价相互作用和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非变性质谱可以提供分子质量、寡聚态、构象(折叠vs 去折叠)、异质性、配体结合、靶蛋白-小分子亲和力以及复合物中蛋白亚基的相互作用网络关系等更具生物学意义的重要信息,为蛋白质“序列-结构-功能”关系提供分子基础,已成为结构生物学不可或缺的互补工具,在生物制药、蛋白一配体、蛋白一蛋白复合物结构分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蛋白质结构研究领域经历着剧烈的技术迭代。2021年人工智能(AI) AlphaFol2横空出世,将蛋白质3D结构预测的精度从60%提升到90%以上,在给传统结构解析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结构质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未来,非变性质谱技术的发展需要简化样品处理,提升仪器的灵敏度、分析通量和鲁棒性,实现内源性蛋白复合物样本的直接或原位分析,推动其在生物医药表征、蛋白多聚态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非变性质谱技术与离子消度(MS)、自上而下串联解离(top-down)、电荷检测质谱(CDMsS)等创新联用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开发及完善,将极大地提升结构信息的广度、丰富度及精确度,补充生物物理学方法缺失的结构信息。同时,非变性质谱与cryoEM1、氢完交换质谱(HDX-MS)、交联质谱等技术联用将更加常态化,这些实验数据与AI结构预测算法的进一步整合将有效解决蛋白及蛋白复合物结构预测存在的精度问题,推动结构生物学发展,助力新药研发。  此外,非变性质谱技术的应用发展将更加关注:1)蛋白复合物结构一功能关系的研究,通过与计算机模拟(MD)、HDX-Ms、cryoEM等技术联用,揭示标志物蛋白在人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推动靶向药物设计和精淮医疗 2)通过研究小分子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获取二者结合的亲和力信息,加速靶向药物筛选 3)翻译后修饰(PTMS)、突变等因素导致的蛋白高度异质性及其对蛋白或亚基折叠动力学、构象及构象变化、结合计量比等造成的结构和功能影响 4)蛋白与其他生物分子(配体、DNAA/RNA、金属离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李惠琳,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质谱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其研究主要侧重于1)开发整合结构质谱技术,并对蛋白质机器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及靶向药物作用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2)开发middle-down/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生命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荣获美国质谱学会颁发的Postdoctoral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 (2014) ,入选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J. Am.Soc.Mass Spectrom.等杂志。  "非变性质谱技术研究与应用"专栏共收录7篇论文,既介绍了非变性质谱技术的样品制备、离子源、质量分析器、联用技术等基础内容,也涵括了样品提取、样品引入、离子化及电荷操控等方式,以及在蛋白结构及构象解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代表了国内非变性质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希望本专栏能成为《质谱学报》广大读者颇有价值的科技文献,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非变性质谱研究领域,推动我国结构质谱技术的创新发展。
  • 华南理工大学420.00万元采购多肽合成仪,蛋白/肽测序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GZZJ-ZFG-2022725 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采购公告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27 附件: /ECP/view/srplatform/upload/attachmentAjaxFile5.jsp 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GZZJ-ZFG-2022725 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 预算金额:4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包组号 标的名称 数量(单位) 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 最高限价/单价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 包组一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1套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是在基质辅助下,利用激光激发实现样品分子解析电离,再通过离子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确定样品分子量的串联质谱仪。MALDI为一种“软电离”方式,主要产生稳定的单电荷分子离子,碎片少,适用于各类大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合成聚合物和磷脂类化合物等的测定,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药学、医学等研究领域。 人民币320万元 包组二 全自动蛋白质测序仪 1套 全自动蛋白质测序仪主要检测蛋白质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其基本原理是利用Edman化学降解法,将蛋白质从N-末端顺次切断进行序列分析。此方法具有直接测定、可靠性高的优势。几乎所有蛋白质合成都起始于N-末端,其序列组成对于蛋白质整体的生物学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蛋白质的序列分析对于生物药效果非常关键。在药物研究、蛋白研究和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民币100万元 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 本项目多个包组兼投兼中。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 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供货(可办理免税):办理免税证明后(90)天内。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以下材料: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如投标人为自然人的提供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如国家另有规定的,则从其规定。(分公司投标,须取得具有法人资格的总公司(总所)出具给分公司的授权书,并提供总公司(总所)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已由总公司(总所)授权的,总公司(总所)取得的相关资质证书对分公司有效,法律法规或者行业另有规定的除外)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③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④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⑤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财库〔2022〕3 号文,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 。)(2)信用记录: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若投标人具有分公司的,其所属分公司有上述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该投标人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若投标人为分公司的,其所属总公司(总所)存在上述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该分公司存在不良信用记录。(以招标代理机构于评标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投标人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3)投标人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同一合同项下)投标。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投标人,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4)投标人应当具备的其他资格条件:无。(5)投标人已按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的规定获取了招标文件。(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7)本项目不接受中标备选方案。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11月28日 至 2022年12月0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 方式:详见本招标公告“六、其他补充事宜”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 获取招标文件的方式: 第一步:注册登记。 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在华南理工大学招标中心采购管理与电子招投标系统(新)(网址: http://zbzx.scut.edu.cn:8888/ECP/),注册账号并登陆,在“公告信息-招标公告”栏目中找到参与的项目公告,进入公告点击“我要报名”进行投标报名登记(如有问题可咨询QQ群:754198406),投标登记完成后在系统中的“立项项目管理-我参与的项目”找到参与的项目,进入项目并打印或截图显示报名通过的“投标报名”栏目的完整页面,否则,投标人将不能进入下一步,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投标人负责。 第二步:代理机构处线上免费获取。 供应商须准备以下资料发送至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箱(gzzjzbyxgs@126.com)后,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免费获取pdf盖章版的招标文件。投标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招标文件与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件发送获取的不一致,以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件发送为准。本项目只接受通过以上方式正式获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投标人应保证以上信息真实可靠,如因填写信息错误导致的任何损失由投标人负责。 ①《获取招标文件登记表》(格式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gzbidding.cn“资料下载”栏下载,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公章。如报名参与多个子包的,须分别对相应子包进行登记)。 ②华南理工大学采购管理与电子招投标系统(新)参与本项目的网站打印或截图页面。 (2)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财库〔2021〕19号)等。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联系方式:文老师020-2223600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 联系方式:庄小姐020-3763936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小姐 电 话: 020-87385151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多肽合成仪,蛋白/肽测序仪 开标时间:2022-12-18 09:30 预算金额:420.00万元 采购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GZZJ-ZFG-2022725 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采购公告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27 附件: /ECP/view/srplatform/upload/attachmentAjaxFile5.jsp 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GZZJ-ZFG-2022725 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蛋白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分析检测设备 预算金额:4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包组号 标的名称 数量(单位) 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 最高限价/单价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 包组一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1套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是在基质辅助下,利用激光激发实现样品分子解析电离,再通过离子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确定样品分子量的串联质谱仪。MALDI为一种“软电离”方式,主要产生稳定的单电荷分子离子,碎片少,适用于各类大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合成聚合物和磷脂类化合物等的测定,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药学、医学等研究领域。 人民币320万元 包组二 全自动蛋白质测序仪 1套 全自动蛋白质测序仪主要检测蛋白质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其基本原理是利用Edman化学降解法,将蛋白质从N-末端顺次切断进行序列分析。此方法具有直接测定、可靠性高的优势。几乎所有蛋白质合成都起始于N-末端,其序列组成对于蛋白质整体的生物学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蛋白质的序列分析对于生物药效果非常关键。在药物研究、蛋白研究和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民币100万元 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 本项目多个包组兼投兼中。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 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供货(可办理免税):办理免税证明后(90)天内。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以下材料: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如投标人为自然人的提供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如国家另有规定的,则从其规定。(分公司投标,须取得具有法人资格的总公司(总所)出具给分公司的授权书,并提供总公司(总所)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已由总公司(总所)授权的,总公司(总所)取得的相关资质证书对分公司有效,法律法规或者行业另有规定的除外)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③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④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⑤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财库〔2022〕3 号文,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 。)(2)信用记录: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若投标人具有分公司的,其所属分公司有上述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该投标人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若投标人为分公司的,其所属总公司(总所)存在上述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该分公司存在不良信用记录。(以招标代理机构于评标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投标人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3)投标人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同一合同项下)投标。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投标人,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提供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签署盖章的《资格声明函》)。(4)投标人应当具备的其他资格条件:无。(5)投标人已按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的规定获取了招标文件。(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7)本项目不接受中标备选方案。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11月28日 至 2022年12月0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 方式:详见本招标公告“六、其他补充事宜”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12月18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 获取招标文件的方式: 第一步:注册登记。 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在华南理工大学招标中心采购管理与电子招投标系统(新)(网址: http://zbzx.scut.edu.cn:8888/ECP/),注册账号并登陆,在“公告信息-招标公告”栏目中找到参与的项目公告,进入公告点击“我要报名”进行投标报名登记(如有问题可咨询QQ群:754198406),投标登记完成后在系统中的“立项项目管理-我参与的项目”找到参与的项目,进入项目并打印或截图显示报名通过的“投标报名”栏目的完整页面,否则,投标人将不能进入下一步,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投标人负责。 第二步:代理机构处线上免费获取。 供应商须准备以下资料发送至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箱(gzzjzbyxgs@126.com)后,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免费获取pdf盖章版的招标文件。投标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招标文件与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件发送获取的不一致,以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邮件发送为准。本项目只接受通过以上方式正式获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投标人应保证以上信息真实可靠,如因填写信息错误导致的任何损失由投标人负责。 ①《获取招标文件登记表》(格式通过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gzbidding.cn“资料下载”栏下载,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公章。如报名参与多个子包的,须分别对相应子包进行登记)。 ②华南理工大学采购管理与电子招投标系统(新)参与本项目的网站打印或截图页面。 (2)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财库〔2021〕19号)等。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联系方式:文老师020-2223600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 联系方式:庄小姐020-3763936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小姐 电 话: 020-87385151
  • 布鲁克timsTOF Ultra 2 重磅入驻美吉生物,共同打造超微量高通量蛋白组学新引擎
    2024年9月10日上海 ——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布鲁克”)与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美吉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了“布鲁克超微量及高通量蛋白组学联合实验室”挂牌仪式。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继臣与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全球商务副总裁Malte Dirks共同见证双方代表签署协议。此次合作,美吉生物作为全国首家引进timsTOF Ultra 2先进质谱平台的公司,体现了美吉生物在质谱领域发展重要布局和规划。美吉生物还同时引进了timsTOF HT,多个先进质谱平台的引进,彰显了美吉生物在尖端质谱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引领地位。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中国区高级商务总监李剑峰先生(左)与美吉生物蛋白与代谢事业部总经理杨兵先生(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美吉生物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行业内首先提出一站式组学无忧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集合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单细胞及空间组学等多组学全场景,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必备技术和科研工具,通过一站式全场景科研要素服务,极大加速了科研进程和成果产出。美吉生物凭借其在蛋白组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将与布鲁克的尖端技术和仪器设备相结合,致力于开发出超微量及高通量的蛋白全组学解决方案。这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检测服务,助力他们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吉生物已与布鲁克在多个检测领域进行了合作,此次,作为全国首台timsTOF Ultra 2用户,美吉生物将搭建功能更多元化的技术平台,实现超微量与高通量并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技术服务。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全球商务副总裁Malte Dirks先生(左)与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继臣先生(右)为“美吉生物-超微量及高通量蛋白组学联合实验室”挂牌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继臣表示,“超微量及高通量蛋白组学研究的新时代,美吉生物致力于提升蛋白检测的深度和准确性,同时保障低丰度、超微量蛋白检测质量,拓展蛋白产品的适用广泛性。此次,美吉生物与布鲁克(Bruker)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应在技术交流,市场应用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展开合作,进一步推动蛋白组学产品的发展,打造超微量及高通量蛋白组的高质量检测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先进和高效的一站式组学无忧解决方案。”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全球商务副总裁Malte Dirks表示,“一直以来,布鲁克致力于提供高价值生命科学研究解决方案, 全新的timsTOF系列平台具备更强的灵敏度,以超快扫描速度和超高分辨率持续引领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广泛认可。我们相信,timsTOF Ultra 2、timsTOF HT等系列平台在低丰度蛋白、微量样本,队列样本中的检测优势与美吉生物实验室的专业的研发能力强强联合,能够开发高深度且超微量的蛋白组学产品,为研究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全球商务副总裁与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合影timsTOF Ultra 2布鲁克新一代timsTOF Ultra 2质谱仪旨在以超快的扫描速度和超高分辨率持续引领蛋白质组学研究,仅需要25pg的蛋白消化液,即相当于HeLa细胞蛋白量的1/10,便能检测出超过1000种蛋白质,鉴定和定量的蛋白数量增加50%,多肽数量增加高达100%。先进的离子电荷控制(ICC 2.0)技术使得timsTOF Ultra 2适用于从超微量皮克到微克级别的宽上样量范围,增加了样本进样量范围的灵活性。timsTOF Ultra 2的卓越性能体现在1.&zwnj 超高灵敏度&zwnj :通过TIMS PASEF® 扫描模式,可以获得近乎100%的离子利用率,提供卓越灵敏度和在300Hz扫描速度下实现对蛋白的深度覆盖。2.&zwnj 最大化离子传输效率&zwnj :CaptiveSpray Ultra(CSI Ultra)离子源采用全新的涡流设计,实现了超高的离子传输效率。3.&zwnj 增强专属性&zwnj :MOMA(Mobility Offset, Mass Aligned)技术利用淌度实现同重共洗脱离子的鉴定与分离,增强了鉴定结果的清晰度和可信度。4.&zwnj 提升置信度&zwnj :通过CCS值加持的Spectronaut等软件,极大提高了低丰度肽段鉴定的置信度。5.极强的灵敏度&zwnj :timsTOF Ultra 2与CaptiveSpray Ultra 2离子源的组合能够突破样品量限制,检测低丰度肽段并取得开创性成果。6.&zwnj 深入探索&zwnj :通过出色的PASEF® 扫描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低丰度肽段的鉴定深度,并获得以前从未发现的信息。捕集离子淌度技术使得未知肽段的鉴定在无需化学标记的条件下变得毫不费力。关于美吉生物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服务、市场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科技企业,业务覆盖了基因测序、生物信息服务、生物信息云计算、科研试剂耗材等领域。美吉生物自有Orbitrap Astral、timsTOF Ultra 2、timsTOF HT、Orbitrap Exploris 480、SCIEX QTRAP 6500+、AFAI-MSI、NovaSeq X Plus 、DNBSEQ-T7、NextSeq 2000、Miseq、PacBio Sequel IIe、10x Genomics Chromium Controller & Chromium X、M20 Genomics、DNBelab C-TaiM 4、10x Genomics Visium CytAssist、BD FACSAria IIIPannoramic MIDI等全面高端的组学仪器,获得CNAS、ISO9001、ISO 14001、ISO 45001、AAA等重量级荣誉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53项,获批各类专利66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 美吉生物目前已与600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在美吉生物一站式组学无忧解决方案的助力下,2023年,美吉生物合作伙伴发表文章数高达3269篇,影响因子高达26102.2分,平均文章影响因子8.0分。其中,10分以上的文章822篇,8分以上的文章1447篇。2024年,仅2024年,仅1-8月,发表文章数已高达2710篇,影响因子已高达20701.3分,平均文章影响因子8分。其中,10分以上的文章626篇,8分以上的文章1144篇。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majorbio.com/
  • NEPA21:Nat Immunol--发现调控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新机制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已广泛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溶解靶细胞的免疫细胞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其中,由于自然杀伤细胞(NK)具有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被认为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许多研究表明,免疫突触(IS)的形成是NK细胞清除靶细胞的关键,它们可以识别和消除病毒感染和转化的癌细胞。尽管对IS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有了深入了解,但通过细胞骨架调节其稳定性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期,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题为“NgR1 is an NK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 that destabilizes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的文章,他们报道了一种新型的NK细胞抑制性受体Nogo受体1(NgR1),它通过干扰接触稳定性和调节IS形成来影响NK细胞对表达NogoA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并确定NgR1为IS形成过程中的免疫检查点,提出了一个可用于改善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为了验证NgR1干扰NK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该团队首先研究了NgR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显示NgR1在多种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如小鼠原代NK细胞、CD8 T细胞和EL4细胞系(图1a),而NgR1的配体NogoA在各种癌细胞系中表达。随后,对NgR1是否参与免疫细胞的细胞溶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NEP1-40(NgR1的拮抗肽)处理后,NgR1敲除小鼠(KO)的脾细胞比WT小鼠的脾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溶解能力(图2c),并验证了NEP1-40的特异性(图1d)。接下来,通过建立WT和KO小鼠肺转移小鼠同基因模型(图1e),进一步证明了NK细胞中的NgR1对肿瘤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此外,为了研究NgR1缺陷导致的抗肿瘤效果的改善是否源于免疫成分的内在变化,对WT和KO小鼠的免疫细胞群进行了分析(图1h)。结果表明,NgR1缺陷并不影响免疫细胞的组成,提示NgR1主要参与NK细胞的效应功能。图1 NgR1缺陷增强了NK细胞杀伤能力在小鼠中,NgR1参与了NK细胞的肿瘤控制,因而在人类NK细胞中也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发现,NgR1及其辅助受体在人体UCB-NK、PB-NK、MNK、NK92和Jurkat细胞系中都有表达(图2a)。为研究NgR1的信号转导机制,使用Nogo-P4(NgR1激动肽)在NK细胞中激活了NgR1,发现在NK92细胞和UCB-NK细胞中,RhoA和LIMK都被激活,而Cofilin失活(图2b)。RhoA的激活通过肌动球蛋白的收缩和粘连蛋白的失活来促进应力纤维的形成,导致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且F-肌动蛋白的积聚会引起细胞膜突起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黏附。通过在表达Lifeact-GFP的NK92细胞中直接显示F-肌动蛋白,并使用视频显微镜观察Nogo-P4处理对F-肌动蛋白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Nogo-p4处理的NK92细胞中F-肌动蛋白强度和膜突出频率都显著增强(图2c、d、e)。这些数据表明,NK细胞中的NgR1通过RhoA信号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图2 NgR1促进NK细胞F-肌动蛋白聚合随后,为了评估NgR1在NK细胞杀伤中的特异性,作者通过调节NK细胞或靶细胞中NgR1的表达来探究NK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在几乎不表达NogoA的肿瘤细胞中,使用或不使用NEP1-40阻断NgR1对NK的杀伤效果没有差异(图3a)。而在过表达NogoA的K562肿瘤细胞中,NK介导的杀伤效果显著降低,并可以被NEP1-40所挽救(图3b、c)。在用NEP1-40处理后,NK细胞对U87MG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U87MG细胞是一种已知高表达NogoA35的脑瘤细胞系)(图3d)。并且当抑制U87MG细胞中NogoA的表达或NK92细胞中NgR1的表达时,同样会增强NK细胞毒性(图3e、f)。因此,上述结果表明,在NogoA存在的情况下,NgR1对NK细胞的细胞溶解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NogoA和在NK92细胞中抑制NgR1的表达,研究人员使用了NEPA GENE公司的NEPA21高效基因转染系统分别对上述细胞进行电穿孔,并成功将pCMV-NogoA质粒和NgR1 siRNA导入至相应细胞中,实现基因过表达和敲降的目的。图3 NK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以NogoA-NgR1依赖性方式被抑制接下来,作者通过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了NK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探究NgR1如何抑制NK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结果表明,大多数对照NK92细胞与U87MG细胞只有瞬时相互作用,而NEP1-40处理的NK92细胞与U87MG细胞稳定接触,且部分NK92细胞最终杀死U87MG细胞(图4a)。通常情况下,NK细胞与靶细胞先产生瞬时相互作用,然后形成稳定突触,再引导裂解细胞颗粒的极化分泌进行靶细胞裂解(图4b)。研究发现,NEP1-40处理显著减少了瞬时相互作用,增加了接触时间,从而增强了细胞毒性(图4c-e)。这表明,NgR1信号通过干扰稳定的突触形成来降低NK细胞的杀伤作用。在后续实验中,该团队还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探究了NgR1信号调节NK细胞与靶细胞接触的分子机制,证明了NK细胞与靶细胞的接触是由NgR1信号通路介导的F-肌动蛋白动态变化实现的,NgR1能促进F-肌动蛋白从细胞间接触向外聚合,导致NK92细胞在细胞颗粒向IS极化之前脱离。最后,他们使用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对NgR1阻断剂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证明了NgR1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可以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IS的形成,并认为NgR1可能是肿瘤控制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总之,作者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巨大的工作量证明了NgR1是一种新型的NK细胞抑制性受体,它通过LIMK-cofilin介导的肌动蛋白动态变化来抑制稳定IS的形成,进而调控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揭示了NgR1改善NK细胞功能的一种潜在机制。在本研究的转染实验中,该团队多次借助NEPA21电转染仪将质粒和siRNA成功导入至肿瘤细胞或NK细胞中,这显现出NEPA21在难转染细胞中具有良好的转染效果,可以为科研人员在NK细胞的研究中提供强大助力。NEPA21高效基因转染系统采用全新设计的电转程序,配合专利的电压衰减设计,在获得高转染效率的同时,提高细胞存活率。操作简单,电转参数可见可调,适用性强。特别适用于难转染的原代免疫细胞、干细胞、神经细胞、活体动物、受精卵及宫内胚胎等的转染,已应用于众多著名期刊文献中,是进行悬浮/贴壁细胞、活体和离体组织转染的电转系统主流品牌之一。 文献信息(1)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2-01394-w(2)参考文献:Oh, SC., Kim, SE., Jang, IH. et al. NgR1 is an NK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 that destabilizes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Nat Immunol 24, 463–473 (2023).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2-01394-w
  • 技术漫谈|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三)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对人们理解神经科学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最近一些年出现的各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和专门的荧光探针能够以超过以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直接观察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和蛋白质排列。并以直观可视方式揭示了神经细胞骨架组成、分布、运动和膜蛋白信号传导、突触下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同时超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Super Resolution,SR,下文中出现SR均指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于许多自身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的分子靶点研究也提供了全新的强大工具。今年春,Werner等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刊(ACS)上最新发表了一篇综述,比较详实系统介绍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神经科学上的最新应用进展。我们在此文基础上进行了编译整理。因文章较长,分四期介绍。本期为第三部分内容。5.3. 突触后室突触受体位于突触后室,负责传递来自突触前末端的信号。它包含支架蛋白--负责锚定突触后受体的专门用于信号整合的信号分子。在神经元树突中,从主要树突轴起源并突起的小体积树突棘提供分区功能,并根据突触活动和发育阶段显示大小和形状的动态变化。树突棘是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结构相关物,因此与学习和记忆有关。要想准确观察树突棘的小尺寸、不同形状和动力学,一般要求采用超过衍射极限的分辨率并有可能进行活体成像的光学显微镜方法。第一个将活细胞SMLM应用于原代神经元的研究之一是使用碳菁染料(如Dil)可视化脊髓和丝状足。对于突触后膜结构的可视化,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膜标记试剂系列,该系列可实现神经元追踪和树突棘的可视化。最近,通过快速SIM和增强共聚焦显微成像研究了树突棘上微小突起(称为小刺)的动力学。通过将SIM成像与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评估了树突棘的几何结构,证实凹面对于棘结构稳定的重要性。在树突棘中,F-肌动蛋白高度定位富集在突触后密度区(PSD)和树突棘膜上。肌动蛋白的分子速度升高已让其扩散到除棘尖外整个棘的亚区。为了分析脊髓中肌动蛋白的动力学,我们设计了一种低亲和力的光转换肌动蛋白探针,并利用像差校正光学系统对活体脑切片动力学进行了表征。通过STED显微镜观察对phalloidin-ATTO647N标记的原代神经元,可以在树突棘颈和丝状棘中观察到F-肌动蛋白的周期性片段。同年,STORM成像也显示树突棘颈和丝状棘中存在以肌动蛋白为基础的周期性膜骨架。在树突棘中,分支的F-肌动蛋白在PSD附近聚集,而延伸仅限于指状突起的尖端,并为棘突提供了基础。通过基于监督学习的模式识别进行图像分割,可以对树突肌动蛋白组成异质性做自动分析。用SMLM也对树突F-肌动蛋白进行了同样的分析,并使用树突铂复原电镜进行了验证。使用STED显微镜在活体小鼠脑切片海马CA1神经元上进行延时拍照并结合FRAP及电生理学检查,证明在神经递质释放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时树突棘颈部具有可塑性(宽度增加并长度减少)。使用正置STED显微镜实现了活体小鼠树突棘动力学的首次超高分辨率成像。在这里Thy1 EYFP小鼠体感皮层中的树突棘在其头部和颈部表现出形态可塑性。另外使用双光子STED成像对活体小鼠的海马树突棘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树突棘密度与早期报告相比高出2倍,并能测算几天内的树突棘蛋白周转率(图10)。图10 体内长时程双光子STED成像--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蛋白周转。左上图:使用长工作距离物镜的实验方法和CA1锥体神经元的双光子整体图像。右上图:传统的双光子成像与双光子STED成像的比较,显示了总体上更高的棘突密度和更详细的形态,特别是在轴和棘突中。空的箭头标志着常规双光子成像不能显示的棘突,而填充的箭头表示双光子STED报告的棘突数量更多、形态更复杂。底部图像:在海马CA1区基底树突的一个选定区域内,连续几天(第0天、第2天和第4天)成像的树突棘周转。树突棘被连续编号。AB=接近树突的轴突(缩回的棘突用红色标记;新的棘突用绿色标记)。转载自原文参考文献 273。此外,sptPALM揭示了富集在突触棘的突触后激酶CaMKII的空间和动力学亚群,该激酶介导钙依赖性可塑性机制。这些动力学似乎由棘肌动蛋白调节,因为Latrunculin A导致棘内CaMKII扩散显著改变。在PSD内的棘头,一个密集的蛋白质复合物含有不同的突触后支架蛋白,如PSD-95、homer1和shank3,它们排列在大小为∼80纳米的亚突触域中。根据不同的突触类型,PSD-95被动态组织为单个单元或多个纳米簇的形式。STED显微镜揭示了突触后支架蛋白负责将离子受体锚定到突触后膜上,SMLM观察到的活体原代神经元也是一样。在这里,活细胞单分子成像结合定量分析揭示了含有GluA2的AMPA-Rs(优先聚集在突触下的PSD-95簇中)的稳态调节。而PSD-95的uPAINT成像和AMPA-Rs的spt PALM报告在70 nm大小的PSD-95纳米域内平均聚集了20个AMPA-Rs,进一步证实了上面提到的这个发现。AMPA-Rs形成纳米颗粒,并能在几分钟内动态改变其大小和形状。与突触可塑性匹配的是:动态变化是通过突触内和突触外隔室之间的AMPA-Rs在时间维度交换,通过横向扩散来实现的。这些过程通过以微球标记抗体为靶点的内源性受体的单分子追踪实验得到证实。受体运动的类型被认为是布朗扩散,与突触后元件发生短暂的、低亲和力的相互作用。单分子追踪实验中使用Atto 647N修饰的抗体揭示了谷氨酸诱导的脱敏AMPA-Rs的侧向扩散增加导致的短期可塑性。AMPA-Rs的侧向扩散也与突触的短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增强(分别为STP和LTP)有关。例如,已经证明,为了从突触抑制中恢复,脱敏受体通过侧向扩散被功能受体替换。此外,追踪实验表明,在CaMKII激活诱导LTP后,AMPA-Rs扩散到突触部位。这一过程由钙浓度升高触发,它导致CaMKII介导的stargazin(它与PSD-95一起能够调节AMPA-R的迁移率)磷酸化。进一步的研究报道,AMPA-Rs的交联导致膜上受体制动,它阻止了成功的LTP诱导。这一机制也可能导致由AMPA的致病性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CNS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与NMDA-R和mGluR5代谢受体的GluN1亚单位相比,AMPA-Rs的纳米级结构以不同的簇大小为特征。令人惊讶的是,突触前mGluR5受体表现出更均匀的分布,没有聚集行为。通过一种新的基于敲入的基因组编辑方法观察到,代表NMDA-R总库的内源性GluN1亚单位受体被证明聚集在一个由单个受体包围的主要单簇中。在关注NMDA-R细分的NR2A和NR2B亚型时,SMLM表明,在突触发育过程中,这些亚型被分割成纳米结构域,并根据其突触比率进行重塑。关于谷氨酸受体的活动性,单分子追踪实验揭示,神经元活动优先影响AMPA-R的活动性,而NMDA-R的活动是由蛋白激酶C活动触发的,而不是由钾升高触发的。此外,dSTORM成像表明,不同的NR2亚单位定位于不同的纳米结构域,这些纳米结构域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灵活性。根据NR2A和NR2B的纳米结构,LTP的表达可以双向调节。kainate受体的单分子追踪实验也表明,突触捕获紧随着突触活性增加后发生。这里,突触激活导致的kainate受体与突触β-连环蛋白/N-钙粘蛋白复合物结合,形成短期可塑性。作为抑制性突触的对应物,gephyrin是将GABAA(GABA-a R)或甘氨酸受体(GlyR)并入突触后膜所必需的关键锚定分子。通过对突触中gephyrin分子的PALM/dSTORM成像发现:抑制性PSD(iPSD)体积为0.01至0.1μm3,并且每个iPSD中有200−250个gephyrin分子。单分子成像进一步揭示了gephyrin分子与受体结合位点的化学计量比约为1:1.96。类似于兴奋性突触,抑制性PSD(IPSD)根据突触活动动态调节其大小。通过NMDA-R激活形成的抑制性突触LTP加剧突触gephyrin积累,从而以CaMKII依赖的方式增加GABA-AR聚集,从而诱导GABA能突触后电流的增强。相反,抑制gephyrin向突触区的募集导致GABA-AR迁移率降低,并阻止iLTP的诱导。iLTP诱导后,gephyrin片段化为纳米结构域。gephyrin的重组降低了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振幅变异性,证明了GABA-AR准确定位对于iLTP的真正表达非常重要。有趣的是,单粒子追踪显示,脱敏的GABA-AR甚至可以通过侧向扩散在并列的GABA能突触之间交换,为控制GABA能电流提供了另一种机制。此外,为了阐明多巴胺能突触的超微结构布局,dSTORM成像将多巴胺转运体映射到胆固醇依赖性纳米结构域,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多巴胺能神经传递的病理生理过程奠定基础。5.4.亚突触结构域中的跨突触排列早期电生理学实验中已经发现,突触强度取决于突触前融合位点和突触后受体组织之间的空间关系,突触释放由释放位点的数量,突触小泡的释放概率,以及受体提供的突触后基本反应来决定。首先观测到的亚结构域的跨突触组织是突触粘附分子SynCAM 1位于边缘,EphB2位于PSD的中央。SynCam1在PSD中形成突触下云,可被长期抑郁症模式重塑。SMLM观察链霉亲和素的新单体变体(设计用于减少突触区域的交联和空间位阻),表明跨突触伙伴神经肽原1和神经纤维素1ß在突触处扩散受阻,形成相反的簇。这项研究还表明,另一种粘附分子LRRTM2的流动性不如神经肽1,并形成更密集、更稳定的簇。最近揭示了兴奋性突触上活性区的细胞基质和突触后受体支架的跨突触排列,它与提供高保真突触传递的靶向神经递质释放有关。在这里,释放位点定位是通过一种基于融合到突触囊泡蛋白Vglut1的pHluorin标记和RIM1/2纳米簇的超分辨检测的新方法实现的。多色3D定位显微镜显示RIM1/2和突触后PSD-95形成相反的纳米簇。LTP诱导导致PSD-95密度断裂增加,同时增强了纳米柱的排列,而LTD导致突触后柱的紊乱。突触前和突触后关键分子的这种纳米级排列主要由于neuroligin 1。此外,在应用STED显微镜的实时成像实验中,已经报道了树突棘体积增加和排列的纳米模块数量之间的紧密相关性。还报道了抑制性突触的亚突触结构域的纳米级排列。在这里,STED和SIM阐明了gephyrin和GABA-AR突触前亚区域的紧密联系。此外,突触后GABA-A 受体云显示与突触前边缘结构域结合(图11)。在小鼠神经肌肉连接处,带连接褶开口的突触后乙酰胆碱受体和突触前活动区的排列已通过应用SIM成像可视化。图11. 抑制性突触上的突触亚结构域。突触前的RIM元素与突触后的gephyrin支架分子以及抑制性突触的GABA-A R的突触下结构域的排列。PSD的体积和突触下域的数量随着活动相关的突触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转载自原文参考文献302。5.5. 三联突触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传递的基本调节者,神经元突触周围突触前星形细胞突起(PAPs)的吞噬产生了三联突触这一术语。PAPs能够通过传递调节分子来改变和控制突触的传递。通过dSTORM重建星形细胞突起,可以通过标记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和S100b的成像来实现星形细胞的纳米级可视化。最近的一份报告应用ExM来观察脑片中突触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显示,在与这些棘附近的GLT-1水平较高有关的较大的神经元树突棘中,谷氨酸的摄取效率降低(图12)。图12. 海马大脑切片中CA 1锥体神经元周围的星形细胞突起。锥体神经元的树突在Thy1-YFP小鼠系标记(绿色);星形胶质细胞则是在海马脑片上的GLT-1免疫染色显示(红色)。蓝色信号代表树突区和星形细胞突起的共同定位。更高的放大率插图见右图。左下:大棘和小棘的分类。底部中间和右侧:GLT-1和神经元YFP的共定位像素的量化。请注意右图树突棘体积归一化后的变化;红点表示平均数和SEM,p = 0.0220 (绝对GLT-1覆盖率),p = 0.00223(相对GLT-1覆盖率)。转载自原文参考文献307。EM和STORM发现,PAPs也配备了局部翻译位点,以避免星形细胞体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的长距离运输路线。最近在器官型切片中进行的3D STED显微镜研究揭示了星形细胞钙信号的结构前提。在星形细胞内检测到了海绵状结构,它包含了接近突触部位的节点和轴。钙离子瞬变的共聚焦成像与星形细胞结构的STED显微镜相结合,显示自发的钙离子瞬变紧密地映射到这些结点。因此,这些结点被认为是类似于树突棘的空间分隔作用。胶质传导物质的外渗需要提供胶质囊泡。通过将电容测量与葡聚糖摄取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囊泡的SIM图像相关联,发现了外吞和内吞之间的Dynamin依赖性膜中间物。通过STED显微镜和SIM分析单个胶质小泡的特征,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有两个小泡群,其大小和融合能力不同。Phluorin实验结合SIM确定星形胶质细胞囊泡上Syb2分子的拷贝数为25∼。此外,应用STED和TIRF显微镜对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VAMP3阳性囊泡进行了单囊水平的分析。测量结果显示VAMP3覆盖的囊泡大小约为80纳米,并提供证据表明这些囊泡参与了钙依赖性的囊泡循环。SIM成像还可以发现,突触蛋白中一种已知的参与神经元外排的v-SNARE蛋白,也普遍存在并组织在单个星形胶质细胞的囊泡上,以实现高效的外排。星形胶质细胞还通过回收proBDNF到BDNF参与促进兴奋性LTP。这里,SIM成像显示,proBDNF在体细胞区域位于囊泡大小的集群中,而沿星形胶质细胞末梢的点状模式占主导地位,以扩大BDNF对记忆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激发光的散射,通过应用被动CLARITY进行组织透明化和多光子显微镜,改善了组织深处的星形细胞成像。通过使用SiR-actin和SiR-tublulin探针的STED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相关方法来测量膜的拓扑结构和硬度,将星形细胞的细胞骨架和膜的生物物理特性联系起来。(未完待续)本文由超高显微技术应用工程师郭连峰、黄梓彤编译(受篇幅限制,未将参考文献列出)相关阅读: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一)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二)
  • 聚焦自动化蛋白质组学智慧实验室建设,睿科集团与青莲百奥达成战略合作
    从相加到相乘,合力推动蛋白质组学的医学转化和药物研发2023年2月7日,睿科集团(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青莲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青莲百奥”)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厦举行,双方将共同建设自动化蛋白质组学智慧实验室,为构建诊、疗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端和药企端落地转化,提供自动化完整的解决方案。未来双方将以药物研发及医学转化为主要方向,以蛋白质组学样本前处理自动化设备、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为核心,打造新一代蛋白质组学产业链,有效推动蛋白质组学在临床医学的转化。青莲百奥CEO李京丽(左)与睿科集团董事长林志杰签署合作协议并合影留念本次战略合作青莲百奥将以最新的研发成果低丰度富集磁珠解决方案和蛋白质组学全流程全智能样本处理智能机器人、一键式大数据处理的核心算法融合打造的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平台为依托,针对智能实验设备及智慧实验室等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作报告演讲,开展技术交流,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低丰度磁珠富集解决方案血液低丰度富集磁珠试剂盒蛋白质组学全流程全自动样本智能处理机器人BioLadder生物信息可视化云平台大数据处理核心算法青莲百奥CEO李京丽表示:“在当前的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蛋白组拥有基因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势并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蛋白组复杂程度高,面临着低丰度的蛋白检出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挑战。青莲百奥与睿科集团在系统开发、硬件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等方面优势互补,联手打造蛋白质组学完整解决方案,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技术支撑。”青莲百奥CEO李京丽致辞睿科集团董事长林志杰表示:“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跑得更远,睿科集团于去年并购新拓仪器、与安捷伦签署战略合作,聚势谋远,共绘智慧实验室新蓝图。同样,睿科和青莲百奥怀着相同的初心,我们相信所有的出发点都应基于用户需求,我们携手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开发与应用,以科技驱动精准诊疗!”睿科集团董事长林志杰致辞会议双方进行技术探讨参观睿科智慧展厅及睿科集团下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厦门鉴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与会嘉宾合影(从左往右依次为:睿科生化销售经理马军胜、青莲百奥COO孙龙钦、青莲百奥CEO李京丽、睿科董事长林志杰、睿科生化销售总监汪纪波、睿科生化销售经理廖文甲)如果说相加是一种力量的积蓄,那么相乘便是一种共生共长、共荣共进的合力。未来,睿科集团与青莲百奥将持续发挥各自优势,相加相乘、协同精进,为检验检测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可能!关于睿科集团睿科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检验检测行业效能提升的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核心业务覆盖环境检测、食品安全、药品分析、生命科学、医疗健康五个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关于青莲百奥青莲百奥是一家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创新性、平台型CRO企业,致力于临床样本的蛋白质标志物发现和检测,聚焦于低丰度、超微量的血液、外泌体、显微切割等样品类型。全力打造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平台,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源头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诊、疗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端和药企端落地转化,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 Nature: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的世界美如画
    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率先突破光学极限的科学家。现在,200nm已经不再是光学显微镜所能达到的极限,人们对细胞的认识从未像现在这么清晰。   纳米显微技术常能获得异常美丽的图像,说它们是艺术品也不为过。《自然》杂志近日挑选了一些这样的图像以飨读者。   诺贝尔奖得主Eric Betzig(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院 HHMI)获得这张图像,是为了理解大肠杆菌如何组织膜中的三个受体蛋白。亮光来自于研究人员标记在目的蛋白上的荧光分子。Betzig与斯坦福大学的William Moerner开发了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ALM,这一技术在这里揭示了蛋白的细胞定位。   这张图片的左半部分是PALM的三维成像,显示了黑腹果蝇细胞中的微管。红色、蓝色到紫色,这些颜色代表着微管的不同深度,展示了Z轴方向共500nm的微管三维结构。右半部分是同一个细胞的普通显微镜成像。   这是一个人类脑瘤样本,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显得很模糊(左),用STED技术(受激发射损耗)成像就清楚多了(右)。这一技术的发明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Stefan Hell(Max Planck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之后,其他研究者也发明了工作原理类似的纳米显微镜。哈佛大学的庄小威(Xiaowei Zhuang)用自己开发的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技术STORM,展示了细长的神经纤维(轴突)如何每隔180nm就被肌动蛋白的环加固。   这里显示的是一个细胞中的线粒体。图像的左边是传统显微镜获得的图像,中间是超高分辨率技术STORM的三维成像,右边是STORM的层切面图像。   结构照明显微技术SIM是第四个问世的超高分辨率技术,这一技术通过特殊的照明模式(栅格移动)产生干涉图案(摩尔纹现象),这些干涉图案包含了样本的结构信息。这是一张人骨癌细胞的三维SIM图像,肌动蛋白呈紫色,DNA呈蓝色,线粒体呈黄色。   SIM技术生成了许多漂亮的细胞图像。这是一个癌细胞,红色的是肌动蛋白,蓝色的是微管,绿色的是转铁蛋白受体(负责将铁带入细胞)。   原文检索:   Richard Van Noorden. Through the nanoscope: A Nobel Prize gallery. Nature, 14 October 2014 doi:10.1038/nature.2014.16129
  • 上海光源运行两年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作为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向用户运行开放两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加速了我国科技创新。“通过二期线站的建设,上海光源将基本实现波段覆盖、研究方法覆盖和应用领域覆盖,从而极大地提升上海光源的综合研究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科学平台。”有关专家相当兴奋。   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何建华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站累计提供用户机时52720小时,吸引了全国186家产学研各类用户,进站实验人员达6095人次,已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课题申请1474个,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环境和地球科学、高分子科学、医药学、地质考古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上海光源用户科研成果丰硕,已发表研究论文172篇,包括《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刊物7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上海光源是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它应用广泛,装置开放运行以来,已初步显示出在提升我国诸多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培养凝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多学科实验研究平台。   与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多、综合性能指标一流的英国“钻石光源”相比,在投入运行的前两年内,上海光源无论在用户数量还是用户成果方面都毫不逊色。“装置设备运行状态非常好,机器开机率、故障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表示,“作为建设和运行单位,用好光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海光源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依托上海光源,将形成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以结构生物学领域为例,上海光源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支撑用户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快速迈向国际前沿。目前利用上海光源开展蛋白质晶体结构研究的研究组已达105个,占国内从事这方面工作研究组的绝大多数,涉及“973”课题45个、“863”课题26个。而且,上海光源本身也已成为吸引我国结构生物学人才快速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的实验平台,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张明杰及其团队今年2月1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肌动蛋白7a的突变如何导致先天性失聪失明的研究论文。   根据医学统计数字,听力障碍在新生婴儿中相当普遍──每1000个新生婴儿中就有几个病例。在失聪或弱听的儿童中,有3%至6%是Usher综合征患者。Usher综合征是一种基因失调的病症,它会导致病人在生命不同阶段蒙受不同程度的听力或视力丧失。   张明杰团队利用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BL17U采集的晶体X光衍射数据,成功解析了肌动蛋白7a与Sans(另外一种可导致Usher综合征的蛋白质,其功能主要是充当桥连蛋白,将肌动蛋白7a的运输物体与其链接在一起)蛋白质复合物2.8埃分辨晶体结构。   “这项发现可以用于解释在肌动蛋白15a上发现的许多致病突变而造成非综合征型耳聋性遗传病。”有关专家评价说。   通过利用X射线吸收谱学线站,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包信和研究组与上海光源BL14W线站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在纳米催化剂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上。   利用X射线成像光束线站,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同步辐射成像技术,直接动态观察到直流电场对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枝晶生长的作用 在高血压及卒中后脑血管形态变化的同步辐射影像学研究中,科研人员成功观察到小鼠豆纹动脉静态成像,该结果目前国际上未见报道 此外,科研人员还获得了蝗虫活体呼吸过程动态高分辨成像。   直接服务于产业的技术研发,是上海光源开放运行工作的另一亮点。两年来,有多家企业利用上海光源进行技术开发,涉及的行业有制药、化工、技术鉴定等,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显著进展,这方面需求呈上升趋势。   作为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用户使用上海光源需提前申请,等候“机时”。随着申请用户越来越多,上海光源机时已供不应求。目前除了我国科研人员申请使用上海光源外,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的部分科研人员也通过合作渠道成为上海光源的用户。   “当初建设首批线站时,我们预计1年的申请用户大概是300个。但实际上,我们接待的用户数超过了预期的5倍。尽管我们已经对用户进行了一定的筛选,但目前设备还只能满足一半用户的部分需求。”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首席科学家徐洪杰说。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丁建平是上海光源的常客,已在此完成研究并发表了多篇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成果论文。“上海光源为我们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机时不够用,常常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丁建平说。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站的能力,一期工程建成了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等7条光束线站。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科技创新需求,上海光源已紧锣密鼓地启动了后续建设。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将依托上海光源,建设用于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蛋白质动态过程研究和功能成像分析等5条光束线站,预计将于2013年12月建成。   据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介绍,上海光源后期建设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重大科研需求和产业研发需求,在首批已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和6条在建光束线站的基础上,新建若干条光束线站以及相关辅助设施,基本实现波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全覆盖,极大提升上海光源作为国家大科学平台的综合研究能力。
  • 我国学者在活细胞超分辨成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张玉慧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细胞穿膜肽的研究,利用其运载能力将不能透膜的荧光染料及特异性识别基团携带进入活细胞,突破以往光激活荧光化学探针中荧光染料及识别基团本身需要透膜的限制,为活细胞超分辨成像化学探针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2014年11月20日,张玉慧教授和黄振立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mdash &mdash 论文&ldquo 用于活细胞超分辨成像的透膜光激活有机荧光探针构建新策略&rdquo (A gener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cell-permeable photo-modulatable organic ?uorescent probes for live-cell super-resolution imaging)在《自然&bull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张玉慧教授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将细胞穿膜肽引入光激活荧光探针的构建中,得到了一系列新型透膜靶向光激活荧光化学探针,实现了在活细胞内对内源蛋白的直接特异性标记。与黄振立教授研究小组合作,利用其建立的TIRF超分辨成像系统及PALMER高密度定位算法,对活细胞内的溶酶体及肌动蛋白进行了超分辨成像,并在活细胞内首次记录了肌动蛋白重新排列的动态过程。该研究中的透膜靶向光激活探针是国际上首类能实现对活细胞内的内源蛋白直接进行标记的光激活荧光探针,在活细胞超分辨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简称STED)和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成像技术(Single-molecule localization microscopy,包括PALM,STORM等)。两种技术均突破了光的阿贝/瑞利极限,实现了在细胞内进行纳米尺度的光学检测。PALM与STED技术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而PALM,STORM等的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依赖于光激活荧光探针。   此项工作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潘登、胡哲、仇丰武、黄振立、马意龙、王伊娜、秦岭松、张智红、曾绍群、张玉慧(通讯作者)共同完成。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ldquo 973&rdquo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 美国Etaluma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厂商来访参观交流
    2018年10月23日,美国Etaluma CEO Chris Shumate, PHD来访锘海生命科学。Etaluma公司的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Lumascope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活细胞,细胞球体,组织,切片,微流控,细菌,活体成像。Dr. Shumate 给大家进行了专业的显微成像原理,Etaluma对比传统显微镜的优势,以及应用方向等的培训。大家就建立市场合作、了解中国客户需求、在各地高校进行巡回演讲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学习交流。关于Etaluma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 Lumascope美国的etaluma公司的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Lumascope,还可以放入培养箱内进行长时间的活细胞成像观察,保证细胞稳定的生长环境。同时也适用于观察动物、植物组织以及活体。形态小巧可便携式携带,可放入超净台中,自由组合度高。它光路设计简单,灵敏度高,成像质量好,媲美传统共聚焦显微镜。同时该显微镜可以做三色荧光(红、绿、蓝),物镜选择范围1.25X-100X,支持Z轴成像。支持培养皿,培养瓶,载玻片以及微孔板,并且通可以做1536板。其配套显微成像分析软件Lumaquant操作简单,功能强大。Lumaquant可以帮您实现在荧光,在相差和明场成像中2D以及长时间2D图像的分析,可实现检测和跟踪物体(细胞,细胞核,颗粒等)。欢迎参加慕尼黑生化展,现场测样!案例分享BPAE细胞里的DNA,alpha微管蛋白,以及F-肌动蛋白使用LS620拍摄的BPAE细胞里的DNA(蓝),alpha微管蛋白(绿),以及F-肌动蛋白(红)。使用奥林巴斯40x镜头,LifeTech FluoCell slide #2。 小鼠肾脏组织切片细胞球体形成心肌细胞钙流信号检测相差成像关于锘海: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Nuohai Life Science)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上海,并陆续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设立了8个办事处。锘海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实验/研究与生产仪器、相关试剂耗材, 并提供专业的应用和技术服务支持。不断促进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发展,及时引进国外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锘海生命科学为科研及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CRO/CMO 服务,满足产业中的研发和生产需求。
  • Top-down质谱在单细胞蛋白组学的新进展|威斯康星大学葛瑛团队PNAS成果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它更直观的表现生命的活动现象,它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催化过程。蛋白表达的差异水平会更直观的反应机体的生理状况和发病机制,因此蛋白质的定量检测对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单细胞技术正在通过直接研究个体细胞之间的生物变异,推动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领域的革新。自上而下(Top-down)质谱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可以同时分析蛋白质的各种异构体以及翻译后修饰,该技术可用于深入理解单个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异质性。尤其是在蛋白质异构体的鉴定和定量方面,通过Top-down质谱技术,可以获得单个细胞蛋白质组的高分辨率和高质量信息,从而深入探究细胞内不同功能和代谢通路之间的关系,揭示细胞功能和生命过程的本质,进而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然而,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中,分析由基因突变、可变剪接和翻译后修饰引起的蛋白形式仍存在重大挑战。近日,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葛瑛教授团队的一项新研究中,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灵敏的功能整合型Top-down蛋白质组学方法,全面分析单个细胞中的蛋白质形式。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单个肌纤维(SMFs),以解析其在单细胞水平上的功能和蛋白质组学性质的异质性。该研究凸显了Top-down蛋白质组学在理解单细胞蛋白质异质性如何促进细胞功能的潜力。(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22081120)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灵敏的功能集成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方法,用于对单个细胞的蛋白质形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者将该方法应用于单个肌纤维(SMFs)中,以解析其单个细胞水平的异质性功能和蛋白质组学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从SMFs中检测到了大型蛋白形态的单细胞异质性( 200 kDa)。使用从三种不同功能的肌肉中获得的SMFs,发现肌肉肌节蛋白形态存在纤维间的异质性,这可以与其功能异质性相关联。更重要的是,其检测到多种肌球蛋白重链的同工酶(~ 223 kDa),这是驱动肌肉收缩的运动蛋白,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以便对单个纤维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个体肌肉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同工酶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将功能性与蛋白质组学相结合,可重复测量肌球蛋白同工酶,用于单个肌肉纤维类型的分类,凸显了Top-down蛋白质组学揭示复杂系统中细胞间变异的分子基础的潜力。该成果“High sensitivity top–down proteomics captures single muscle cell heterogeneity in large proteoforms”已于2023年5月1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该文章从投稿到成功在PNAS上发表,仅仅历时4个月时间。研究团队: https://labs.wisc.edu/gelab/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葛瑛教授
  • MALDI质谱成像分析——杀虫剂到底对蜜蜂有何影响?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质谱成像(MSI)分析了工蜂大脑中蛋白质表达和分布的可能变化,该工蜂曾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LC50/100或1%的LC50)下。 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杀虫剂进行作物生产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一个相当令人关注的问题是,这些杀虫剂不仅对害虫有害,对于在作物授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昆虫也是有害的。由于杀虫剂的使用,在蜜蜂中报告了许多亚致死效应,包括对发育、觅食方式、喂养行为、学习表现和神经生理学的影响。所以,评估农药对蜜蜂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的毒理学研究很重要,可以帮助制定保护和传粉媒介保持策略。 图片来源于Pixabay研究旨在评估暴露于亚致死浓度吡虫啉(LC50/100: 0.014651 ng 吡虫啉 μL?1 饮食)对蜜蜂的大脑中某些蛋白质分布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MALDI-MSI方法对这些蛋白质进行了鉴定。MALDI-MSI技术通过监测特定脑神经在特定时间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的时空动态来实现组织原位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此,研究人员将觅食蜜蜂暴露在含有亚致死浓度吡虫啉的饮食中8天,然后,在暴露的第8天搜集蜜蜂,并使用蛋白质密度图分析它们的大脑。 图:参与学习和记忆获取的酶的MALDI质谱成像结果。(a)蛋白激酶C;(b)14-3-3 Leonardo蛋白;(c)肌动蛋白-5C;和(d)转铁蛋白。 结果表明,吡虫啉的暴露导致了蜜蜂大脑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包括突触调节、凋亡调节和氧化应激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对这些蜂群的生理产生不利影响。 最早的质谱成像技术是MALDI质谱分子成像技术,是由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Richard Caprioli等在1997年提出的。如今,作为质谱最年轻的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已经在医学研究(如癌症病理)、生物学研究(如上述研究所示)、药物研究(如药物代谢)等诸多领域显示了巨大的价值,并得到飞速发展,成为质谱研究的一大热点。基于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QuanTOF,融智生物于2017年推出了QuanTOF质谱成像系统,该系统拥有强大的5,000Hz长寿命半导体激光器,以及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软件。2018年7月,融智生物宣布实现可达500像素/秒的成像速率,提升传统MALDI-TOF MS成像速率达10倍以上,普通样本成像只需几十分钟,使得质谱成像实现了“立等可取”。经过进一步的研发,目前QuanTOF质谱成像系统已经实现高达1000像素/秒的成像速率,在5-10微米的高空间分辨率下仍然保持极灵敏度。QuanTOF质谱成像系统使得质谱成像真正可用于临床病理分析、术中分析等领域,为广大人民造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