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日柏酚钠

仪器信息网日柏酚钠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日柏酚钠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日柏酚钠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日柏酚钠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日柏酚钠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日柏酚钠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日柏酚钠相关的解决方案。

日柏酚钠相关的资讯

  • 【赛纳斯】拉曼光谱仪助力国家“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
    近年来,我国寄递业快速发展,在服务生产、促进消费、便利生活、畅通循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寄递企业网点分布广、运输交付快等优势便利,进行跨区域走私、贩运dupin等犯罪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互联网+寄递”已成为日益突出的贩毒方式。针对这一态势,公安部、国家邮政局、国家禁毒办决定,2021年9月1日至12月10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开展百日行动,全力打击整治寄递渠道涉毒活动。今年8月份以来截至目前,烟台海关连续在70批次进境快件中查获含有违禁成分麻黄碱的减肥药,而麻黄碱是制造bingdu的主要原料。 这样的减肥药你敢吃吗?2021年4月1日,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成功破获跨国邮寄贩卖dupin案件,经对快递包裹进行开包、检查,发现藏在洗发水瓶中的疑似bingdu20条,重约500克。 洗发水瓶中藏bingdu9月10日,湖北武汉警方与北京警方联手查获一起通过寄递渠道寄运dupin案,对该包裹进行开箱检查,在枕芯内发现了一只透明塑料袋,袋内有一些透明晶体,疑似bingdu。 枕头藏bingdu除了伪装成邮寄品进行邮寄,新型dupin花样百出,除种类繁多以外,制毒者还为dupin制造了各类“伪装”,此类“伪装”dupin迷惑性极强,令人防不胜防。同时,一些看似平凡的药物,在滥用过后同样会成瘾,比如外表伪装成跳跳糖、奶茶、鸡尾酒等。也加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拉曼光谱非接触式检测,助力伪装dupin筛查厦门赛纳斯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研发了手持式1064nm拉曼光谱仪(SHINS-P1000)、手持式785nm拉曼光谱仪(SHINS-P700T)两款非接触式新型dupin检测仪器,特别适合现场快速安全鉴别,尤其是1064 nm波长的拉曼光谱仪可穿透快递包裹包材检测,拉曼光谱仪一键式采集检测操作,智能分析匹配,快速给出结果并警报提醒,且手持终端上能进行现场物证信息的输入和确认,便于办案现场迅速获取结果,及时办案。 厦门赛纳斯自主研发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革新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完美解决dupin检测难题针对伪装dupin、掺杂dupin(dupin含量0.01%)、强荧光干扰等dupin检测难题,厦门赛纳斯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还研发了dupin检测专用增强试剂和增强芯片,可现场快速鉴别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dupin,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检测特点,适用于固体、液体、黏稠胶状等检材,已实现200多种dupin(含70种以上芬太尼类、合成大麻素)的高灵敏特异定性鉴别,检出限低至pg~ng级别,特别适用于伪装dupin、制毒吸毒现场残留dupin、快递包裹表面残留dupin等场景检测。该方法拓展性强,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型dupin具有很好的适用拓展性,利用仪器自建库功能,可快速建立新型dupin数据库,迅速开展缉毒工作。 检测步骤
  • “面粉增白剂” 5月1日起禁产禁用
    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据介绍,随着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加工工艺能够满足面粉白度的需要,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已不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增白剂”。我国粮食主管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面粉加工业已无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必要性,同时我国消费者普遍要求小麦粉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追求自然健康,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摄入。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因此卫生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   另据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介绍,为加强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跟踪评估,补充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2010年共制定发布新的95项食品添加剂标准,即将公布7项新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和58项新指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编辑注:面粉增白剂,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 2018国内首秀—Quanterix 单分子蛋白检测技术-simoa
    2018国内首秀—Quanterix 单分子蛋白检测技术-simoa 2018年3月9—10日,由生物谷举办的以“创新变革与机遇”为主题的2018年先进体外诊断高峰论坛暨三大平行会议“第三方检验实验室(LDTs),液体活检论坛、Biomarker研讨会”在上海盛大召开。其中“Biomarker—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平行会聚焦了体外诊断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微流控芯片,高通量技术,单细胞测序,CTC循环肿瘤细胞,纳米医学,ddPCR技术,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Simoa),ctDNA,质谱检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案例纷纷亮相。 大会现场 美国Quanterix公司携手杭州纽蓝科技有限公司做为金牌赞助商参加本次会议,并于“Biomarker——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上做了“Monitoring health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with ultrasensitive biomarker analysis on the Simoa Platform”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目前最灵敏的蛋白分子检测技术-simoa,可以检测到单个蛋白分子,达到飞克级别。同时赵明炜博士也介绍了simoa技术在肿瘤、神经、感染、心血管、免疫炎症等领域的应用。各科研、医疗、生物参会代表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展台咨询。Quanterix与杭州纽蓝尽心解答,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展台现场 随着各类新型生物标志物相继被发现和利用,使得很多疾病有了更快速、更准确的诊断,因此生物标志物成了当下研究的热点。Quanterix核心技术是 SIMOA (SIngle MOlecular Array),单分子蛋白阵列检测技术。通过此次会议,Quanterix希望从应用、从实际出发,真正意义上地让标志物助力精准诊断,推动精准医疗发展。Quanterix首席科学家 赵明炜博士精彩演讲 Quanterix致力于数字化的蛋白标志物研究,携手纽蓝科技把世界最新的数字化单分子免疫技术带给中国的客户。 左三:纽蓝CEO / 右三:Quanterix Vice President
  • Science:浅读IBM Research–Zurich最新力作—纳流控摇摆布朗马达
    2018年3月,知名的科研团队IBM Research–Zurich于 Science 杂志发表了新力作:Nanofluidic rocking Brownian motors。IBM Research–Zurich原名为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曾因重大发明成果在1986年和1987年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大家所熟知。今天,我们带着原文一同品味纳流控摇摆布朗马达的科学探索。浅读纳流控摇摆布朗马达大多数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会在物质尺度小至纳米量时产生不利的缩放效应,因此,在流体中控制、输运纳米尺度的物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控制纳流控器件中狭缝结构的几何参数,同时利用类带电粒子与纳流控器件中墙面结构间的静电作用,M. J. Skaug等人设计了针对纳米颗粒的能图谱。他们通过将非对称势垒与振荡电磁场结合,获得了一种摇摆布朗马达,从而可以对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的定向输运进行调控。Skaug分析了此种分子马达的物理机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后,基于分子马达成功制备了一种分类器件。这种器件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使两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直径分别为60 nm和100 nm)在器件中沿着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两种颗粒的分离。后续的模拟分析结果证明:这种新型器件可以有效区分粒径差异在1 nm量的不同纳米颗粒。除了在材料、环境科学领域(尺寸分析、过滤、单分散制备)具有应用潜力外,可实现对纳米颗粒进行尺寸选择性输运、收集的芯片器件,在床边检测及生化领域(如分子分离、预浓缩)的应用亦被寄予厚望。闪烁棘轮型布朗马达中的颗粒扩散效应依赖于颗粒的尺寸,研究人员对这类马达在颗粒分类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究。与连续层式流动器件的情况相似,利用外加力来替代扩散作用会使得尺寸的区分能力变差。摇摆型布朗马达利用零平均外加力和静态势垒产生直接的定向颗粒运动,其输运特性与其所传输颗粒的扩散特性之间表现出了一种其显著的非线性依赖关系,这对纳米颗粒的区分、分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潜力。对于纳米尺度的颗粒来说,如何创造出能量足够强的静态势垒,是一个重大挑战。 静电俘获为这个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即:将带电颗粒限制在均匀带电的表面之间。在其中一个表面上制备一个凹陷的几何结构,可以降低此处局部的颗粒-表面相互作用能量,从而定义一个侧向的俘获势垒。Skaug等人将几何结构诱导静电俘获的思路进行了拓展,以利用热扫描探针光刻方法获得的三维结构取代此前简单的二维凹陷结构,从而创造出针对纳米颗粒的复杂二维能图景。这种方法获得的三维结构在纵向的图形控制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图1 利用热扫描探针光刻技术制备纳流控布朗马达、定义棘齿形貌:(A)纳流控器件中的狭缝截面示意图及俯瞰图;(B)形貌图像;(C)图(B)中的圆环状棘齿结构的放大形貌图;(D)图(B)中白线标识区域的剖面轮廓图,即棘齿台阶轮廓图;(E)被俘获纳米颗粒的光学图像。图2 实验测量的平均势垒的决定因素:(A)四种图形化棘齿的形貌图以及三种控制场的示意图;(B)棘齿单元的轮廓示意图;(C)棘齿限制的纳米颗粒的能量曲线(平均实验数据与有限元模拟数据对比);(D)九种不同间隙距离的棘齿的能量势垒曲线对比;(E)由因子α确定的棘齿能量势垒通用曲线。图3 粒径60 nm与粒径100 nm的金颗粒的分类:(A)分类器件的形貌图像;(B)图(A)白色虚线框内区域的放大图;(C)上图:金颗粒分类原理简图;下图:相应的静态能量曲线(实现为测量值、虚线为模拟值);(D)金颗粒在分类器件中不同时刻的光学图像;(E)颗粒的空间分布图像;(F)模拟得到的颗粒漂移与粒径的函数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以及相应的理论计算、模拟,Skaug等人展示了在水平表面与带有三维图形修饰的表面之间的电泳可以有效限制纳米颗粒,从而创造一个可以由几何形貌结构定义的、针对纳米颗粒的能量图景。通过调节表面之间的间隙,一阶俘获势垒可以简单地按比例缩放,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优化系统的有效手段。在实验当中,所有与模拟纳流控系统有关的必要物理量都可以原位获取。实验与理论的一致性,证明了对文中系统工作机制的解释以及对系统特性的预测的可靠性。摇摆布朗马达输运特性的非线性特性以及静电作用的非线性特性,是文中器件实现对纳米颗粒高效分离的物理基础。更进一步,基于文中的模拟分析以及Ruggeri等人关于颗粒俘获研究的结果,Skaug等人预测可以通过比例缩放的手段,将文章中的方法应用于对生物小分子的分离、分类。与基于流动的分离机制相反,采用摇摆布朗马达可以实现纳米颗粒的选择性输运、分离、集聚,且不需要电泳净流或热力学梯度这类条件。通过将更小的棘齿形貌参数与更低的外加电场相结合,这类器件将非常适合应用于针对芯片实验室中少量液体的高精度成分分析。高精度3D高速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技术助力布朗马达尽情“摇摆”上文中,纳流控摇摆布朗马达中的核心部件是其中的棘齿单元,每个棘齿单元的高度、距离其相对水平面的间距等纵向几何参数,对棘齿的能量壁垒特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棘齿结构对器件中纳米颗粒定向输运特性的调节。所以,器件中微结构侧壁的构筑和微结构纵向形貌控制成为为重要的部分及大的技术难题。 为了能够克服这一技术上的难题,文章作者采用了热扫描探针技术,这是一种高精度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技术,其水平方向的直写精度可达10 nm、纵向精度则可以达到1 nm,直写速度则高达10 mm/s,堪称3D加工的利器!高精度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设备-NanoFrazor很好地满足了Skaug等人的实验需求,并出色完成了研究中所需的多种高难度微纳图形直写任务。?相关产品及链接:1、 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机: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26568.htm2、小型台式无掩膜光刻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7112.htm
  • Nat. Commun.:天然代谢组学揭示rivulariapeptolide作为一类新颖的蛋白酶抑制剂
    大家好,本周向大家分享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Native metabolomics identifies the rivulariapeptolide family of protease inhibitors,文章共两位通讯作者,分别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William H. Gerwick教授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的Daniel Petras博士,两课题组分别研究海洋天然产物与功能代谢组学。天然产物指各种生命体中化学结构丰富、生物活性多样的特殊代谢物,在药物发现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正向、反向化学遗传学,均依赖于纯化的代谢物小分子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使得系统发现药物活性小分子面临着周期长、工作量大等一系列不足。本篇工作结合超高效液相(UHPLC)、天然质谱(native MS)、串联质谱(tandem MS),发展了一种功能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在推进新颖天然产物的反向化学遗传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该技术的实验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在获得天然产物的甲醇粗提物后,对其进行RP-UHPLC分离。考虑到色谱分离一般使用酸性条件,且使用乙腈作为流动相,与native MS并不兼容,作者在柱后引入辅助泵,通过醋酸铵水溶液将pH值调节到类似天然的条件。最终,使用第二个辅助泵向体系中注入目标蛋白,并通过质谱测量产生的蛋白质-代谢物复合物。考虑到潜在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作者选择全离子碎裂模式(all-ion fragmentation),并设置碰撞能量阈值为20 %。此外,作者还进行了不注入蛋白的实验组,作为参照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选择的模式目标蛋白为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模式代谢粗提物来自蓝藻,以筛选新颖的蛋白酶抑制剂。在建立上述方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优化了native MS的pH与乙酸铵浓度,并使用已知糜蛋白酶抑制剂molassamide,揭示该方法检测蛋白-代谢物相互作用的检测限约为0.1-1 µ g/mL,并证实在含有40 %有机溶剂的场景下研究上述相互作用的可行性。接下来,研究人员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相比于未结合糜蛋白酶,代谢物-糜蛋白酶复合物会产生一定的m/z迁移,其质量对应于与该蛋白质结合的小分子。同时,复合物相对于未结合糜蛋白酶的质谱峰强度比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实验条件下的特定代谢物结合的亲和力。基于天然质谱中复合物出现的洗脱时间以及代谢物的分子质量,研究人员进一步从不含糜蛋白酶的代谢组学结果中寻找对应的代谢物小分子串联质谱图,并利用化学信息学手段初步分析代谢物的分子结构。随后,基于上述信息,研究人员对目标小分子进行针对性纯化,利用多种NMR技术实现精确的结构鉴定,并将获得的这类新颖结构的小分子命名为rivulariapeptolide,于体外证实上述分子对糜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综上,本篇工作结合超高效液相、天然质谱、串联质谱技术,发展了一种功能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蓝藻生物膜中糜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发现了rivulariapeptolide这类新颖的nM水平蛋白酶抑制剂。原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016-6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7.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  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极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级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  首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  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独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  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精确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  [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12.1 (2021): 1-17.
  • 访芬兰百得中国董事总经理Eirik Pettersen先生——“广州分析测试展”采访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1)”于2011年5月在广州举行,芬兰百得实验室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参加了此次展览会,并在展会召开期间就新产品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作为此次展会支持媒体,有幸采访了芬兰百得中国董事总经理Eirik Pettersen先生,Eirik Pettersen先生在采访中介绍了芬兰百得公司产品特点和市场概况。 芬兰百得实验室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董事总经理Eirik Pettersen先生 芬兰百得实验室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展位   Instrument: Eirik Pettersen先生,您好!很高兴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介绍一下此次Biohit推出的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的主要特点与技术优势?与市场上已有的移液工作站(如瑞士Xiril)相比,Roboline有什么独特之处?该产品的价格和潜在用户群是如何定位的?   Eirik Pettersen先生:自动分液模式保证结果精准,减少人为误差是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优点之一;其次小巧、安静、简洁,适合放在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可以节省空间,方便使用;再次开放式编程的快速拖放功能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轻而易举地自动化一个或者整个工作过程。实时观察与控制是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与其他工作站最大的区别,与瑞士Xiril相比,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是一款小型的全自动移液器,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改变工作参数而不中断正在进行的过程,作为专业生产电动移液器生产厂商,20年的工作积累保证了此款工作站电动移液器质量。此款产品也是手动移液器与大型移液工作站中间产品,兼具两者优点,百得也是唯一一家能够生产此款产品的厂家。而且,此款工作站的耗材不受仪器限制,可以使用百得或其他国内外的耗材产品,方便用户选取耗材。 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 Eirik Pettersen先生为Robolin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揭牌  Instrument:目前,贵公司的移液产品在全球和中国的市场份额分别是多少?与Eppendorf、Gilson、BRAND等竞争对手相比,贵公司移液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Eirik Pettersen先生:移液器分电动和移动两种,就电动移液器来说,百得在世界和中国市场是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与电动移液器相比,手动移液器市场份额上会比一些老品牌少一点儿,基本排在第三或第四的位置。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将安全和人体工程学考虑在内,中国的手动移液器用户很多,长期使用移液器,潜在危害是重复性劳损,电动移液器可以帮助用户完成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并且可以帮助用户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污染的样品。   Instrument:随着技术的进步,小小的移液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您谈谈移液工具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您认为手动移液工具会最终被自动移液工具所取代吗?   Eirik Pettersen先生:移液器未来的发展将会向着人性化设计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越来越重要,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移液器在满足基本工作需求的情况下将会考虑对工作者的保护。在未来,电动移液器不会完全取代手动移液器的位置,但是市场比例将会有一定的变化,电动移液器的市场比例将会提高,基本与手动移液器持平,原因是一些移液器使用频率不高的单位在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或不想去购买电动移液器,而移液器使用频率高的单位,出于方便、快速、精确及自我保护等原因将会选择电动移液器。   Instrument: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愈发的重要,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请问Biohit在中国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Eirik Pettersen先生: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作为一个中型企业,我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中国市场上,作为一个专注生产移液器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我们要占据移液器市场第一位。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售后服务,目前在中国已成立7个办事处,无论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我们都会关注和重视,今后我们还将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服务。
  • HORIBA将出席第三届“PEGS China:蛋白与抗体工程与研发峰会”
    2016年4月初,Cambridge Healthtech Institute 将在上海召开第三届“PEGS China:蛋白与抗体工程与研发峰会”,旨在为海外科学家与中国研究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生物医药技术的平台。在为期三天的峰会中,将有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及其他亚洲地区的200多名生物医药专业人士参与,他们将会分享各自在前沿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包括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进展、创新性想法交流及建立新合作或巩固已有合作关系等内容。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SPR 产品经理也将出席本次会议,除了会带来SPRi技术在蛋白质、抗体应用领域取得的新成果,还会为大家介绍全自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XelPleX。如果您正从事生物制药相关的工作,欢迎到现场与我们进行交流。SPRi 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系统(SPRi)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的新型检测手段,它可以提供诸如分子动力学、分子亲和力、分子浓度以及靶向分子的实时检测等信息,可以同时检测数百个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高通量筛选,还可以直接与质谱联用,获得更全面的分子组成信息。XelpleX 系统XelpleX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系统,是一款免标记、多通道生物分析和研究的理想工具。这款自动化、精巧型仪器,可简单方便地开展实时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研究和动力学研究。XelpleX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发生在 SPRi Biochip?生物芯片表面上多达400点位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实验。通过简单的溶液化学方法,快速、可靠地研究固定化的探针分子和目标分子的作用。 时间:2016年4月5-7日地点: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网址:http://www.echinachem.com/events/PEGS2016/index.html
  • Nature | 内质网蛋白调控细胞器分布的分子机制
    胞内细胞器实时发生快速的结构和分布变化,这些改变受到细胞内部环境的调控,反过来作为调控手段去影响细胞内环境,进而执行复杂的细胞功能。细胞器分布的调节对细胞健康至关重要。细胞器通过motor和adaptor蛋白沿着微管双向移动,进而建立和维持其适当的分布和功能【1】。微管通过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去酪氨酸化和谷氨酰化)获得调节特异性,这些修饰共同构成了微管蛋白密码(tubulin code)的关键元素【2】。研究表明,tubulin code参与微管cargo选择以及细胞器定向运动【2】,但细胞如何破译这些tubulin code以选择性地调节细胞器定位尚不清楚。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一个由不同形态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在整个细胞质中混杂延伸,与其他细胞器形成丰富的接触。内质网形态失调与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密切相关。2021年12月15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Craig Blackstone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R proteins decipher the tubulin code to regulate organelle distribution的研究论文,阐释了内质网蛋白调控细胞器分布的具体机制。研究人员证明了三种膜结合的内质网蛋白优先与不同的微管群体相互作用:CLIMP63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结合核周多聚谷氨酰化微管,p180结合单谷氨酰化微管。这些内质网蛋白质的敲除或微管群的操纵和谷氨酰化状态改变均会导致内质网定位的显著变化,进而引起其他细胞器在胞内的重新分布。大多数关于ER shaping和细胞器接触的研究都集中在外周管状ER,而更致密的核周ER是如何形成和不对称分布的目前还不清楚。三种ER膜结合蛋白— CLIMP63,p180和KTN1—主要定位于核周ER,被认为是内质网片状形成(sheet-forming)蛋白【3】。作者首先探究了这三个蛋白在调控内质网形态和分布中的功能。如图1所示,在CLIMP63和KTN1单敲除细胞的外周ER中的致密基质或片状结构数量增加,该现象定义为“分散(dispersed)”表型;而p180敲除细胞中的ER则表现出一种相反的“聚集(clustered)”表型——其外周网络保持管状,但核周 ER 在核的一侧不对称地塌陷成较小的区域;CLIMP63-KTN1双敲导致更明显的“dispersed”ER,而CLIMP63-p180双敲细胞中的ER与野生型中的类似;值得注意的是,p180-KTN1双敲造成比p180单敲更多的ER聚集;在CLIMP63-p180-KTN1三敲的细胞中,高密度的ER基质或片状结构在核周区域富集。为了更好地定量评估ER形态和分布的变化,作者开创了互补算法(complementary algorithms),利用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荧光标记的ER和其他细胞器的空间分布,使用实验得出的空间概率质量函数来量化图像上的荧光变化,以计算细胞器的径向分布和细胞不对称程度。数据显示,CLIMP63 和 KTN1 单敲除或双敲除增加了 ER 平均分布半径 (Mean distribution radius, MDR),说明ER 的外周分布更广;相反,p180敲除或p180-KTN1双敲增加了ER不对称性。其中微管MDR和不对称性仅略有变化。图1. CLIMP63、p180 和 KTN1 差异性调节 ER 形态及分布随后,作者通过co-sedimentation实验评估了多种ER蛋白与微管的结合能力。与预期的结果一致,CLIMP63、p180和KTN1均可以结合大量微管。作者发现,只有能够进行微管结合的野生型蛋白质或突变体才能恢复相应敲除细胞系中的ER形态。例如,CLIMP63错义突变体R7A,K10A和R70A不能结合微管或抑制CLIMP63敲除细胞中的ER分布缺陷,而结合微管的CLIMP63(H69A)可以拯救表型;对于KTN1,只有结合微管的缺失突变体可以抑制异常的ER表型;缺乏kinesin-1结合结构域的p180s仍然可以抑制p180-敲除细胞中的ER聚集表型。这些数据表明CLIMP63-、p180-和KTN1-敲除细胞中ER形态的改变可能都与微管结合改变相关。因此,作者推测这些蛋白质可以结合不同的微管群体,并采用邻近连接测定(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PLA)来可视化它们在细胞中的微管结合情况。作者使用centrinone B耗尽中心体微管,并通过敲除AKAP450去除高尔基源性微管。结果显示CLIMP63-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中心体耗竭敏感,但高尔基体微管耗竭不敏感;KTN1-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两者都敏感;p180-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中心体或高尔基微管的消耗都不敏感。进一步分析证明,CLIMP63优先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优先结合来自中心体或高尔基体的核周微管,p180优先结合更多的外周微管。为了获得调节特异性,微管经历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去酪氨酸化和谷氨酰化【2】。虽然 CLIMP63、p180 或 KTN1 敲除不影响这些修饰的总体水平,但微管蛋白多聚谷氨酰化在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微管耗尽的细胞中降低。因此,作者纯化了含有微管结合域的p180、KTN1和CLIMP63片段,并在体外探究它们与谷氨酰化微管的结合。与KTN1相比,p180与单谷氨酰化微管表现出更高的体外结合,而p180和KTN1与多聚谷氨酰化微管结合能力相似。同时,KTN1更倾向于结合具有多聚谷氨酸链的微管,而不是具有多位点单谷氨酸链的微管。与p180和KTN1相反,CLIMP63对微管谷氨酰化的反应较差,不同的微管蛋白修饰或相互作用可能介导了CLIMP63与中心体微管的优先结合。总的来说,如图2所示,CLIMP63,p180和KTN1分别优先结合中心体、多聚谷氨酰化和谷氨酰化微管,进而协同调节ER分布。图2. CLIMP63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结合多聚谷氨酰化微管,p180结合谷氨酰化微管。接下来,作者对其他细胞器的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同时对六个细胞器的活体成像显示,大多数细胞器的分布与ER相似,提示 ER 可能广泛调节细胞器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在CLIP63-,p180-和KTN1-敲除细胞中,所有细胞器都表现出与ER相似的分布变化:在CLIMP63-或KTN1-敲除细胞中更分散,在p180-敲除细胞中更不对称。此外,分散ER的CCP1过表达也增加了野生型细胞中溶酶体,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MDR。最后,作者探究了在自噬过程中ER和溶酶体的迁移活动。核周溶酶体聚集是早期自噬的标志性事件,对于适当的自噬通量很重要【4-5】。与溶酶体类似,ER 在早期自噬期间迁移至核周,随后重新分布到外周。CLIMP63蛋白水平在早期自噬期间显着增加,CLIMP63敲除可以阻止ER向核周区域移动,并抑制自噬体-溶酶体融合和自噬降解,但并不影响溶酶体活性。p180和KTN1蛋白水平在早期自噬期间保持不变,KTN1-microtubule association不变,但p180-microtubule association增加,进而重新分布ER和溶酶体。p180-敲除细胞中的ER和溶酶体始终留在核周。作者还阐释了p180与微管结合的生理学意义,如图3所示,p180L的核糖体结合区(主要的异构体)包含41个带正电荷的十肽重复,该区域在正常细胞条件下(Normal)被核糖体占据,但在饥饿条件下(Starved),与核糖体发生解离,暴露出这些带正电的区域,随后结合微管。图3. (e) p180结构域组成;(f) p180在正常和饥饿条件下与微管结合。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了CLIP63,p180和KTN1优先结合微管的不同子集以维持核周ER的特征性分布,从而解释了它们缺失的差异效应。微管在细胞器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选择性分配细胞器的能力依赖于“tubulin code”。该研究表明:(1)ER分布是通过特定的膜结合蛋白介导的,与不同水平和类型的微管谷氨酰化有差异结合,广泛影响大多数其他细胞器的分布;(2)细胞不是通过赋予每个细胞器自己的感知和响应机制,而是通过将ER作为一线传感器和响应器来实现组织效率。作者认为可能还有其他ER蛋白也可以破译tubulin code,对ER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04-9制版人:十一
  • 荧光PCR检测进入“分钟”级时代:百泰克23分钟RNA检测技术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相较2021年,疫情虽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全球确诊人数依然超过5.4亿1,2。等温扩增核酸检测是确诊 SARS-CoV-2 感染的最主要依据。目前可用于 RNA 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主要有基因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温核酸扩增等。其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是首选方案3。然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的检测方法需要依赖温控精度良好的热循环仪,并且PCR反应中必须的变性、退火和延伸步骤,使整个扩增检测时间较长,难以实现对SARS-CoV-2的现场快速检测4。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无需热循环仪,扩增反应效率高、速度快,非常适合于病原体核酸的现场快速检测。因此不少相关从业人员,都曾把核酸快速检测的希望,寄托于等温扩增技术上面。不同等温扩增技术优劣不少核酸等温扩增方法已相继被用于SARS-CoV-2的检测。包括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交叉引发扩增技术(CPA)、切刻内切酶核酸扩增反应(NEAR)等。这些技术原理各异,产物检测方法各不相同,造成它们在检测SARS-CoV-2时的灵敏度、特异性、靶标基因、所需仪器、检测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市面上这几种等温扩增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以下来分析SAT是在 NASBA 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克服NASBA 技术反应时间长的问题。 荧光RT-RAA法:荧光RAA方法灵敏度较高。但是对样品核酸品质要求较高,需要搭配传统的提取方法。并且样品同一时间只能检测单一靶标基因。 CPA实时荧光法:CPA扩增产物采用分子信标进行检测,然而这个方法的通量太小。此外交叉引物的设计要求较高,在研发过程中,引物的筛选和测试,十分繁琐。这可能会造成基于该技术的检测试剂平台开发周期较长4 。LAMP芯片法:可利用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或灰度检测来判读检测结果,虽然降低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适合在资源有限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核酸检测,然而主观判断颜色变化存在较大个体差异5,有可能影响结果判读。此外国外,曾经有相关研究人员就新冠病毒检测,针对LAMP 实验方法,以及商品化新冠检测试剂盒的作一个对比,对不同浓度的阳性样品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6:结果显示在中低浓度的阳性样品中,LAMP法与荧光定量PCR对比,阳性检出率较低,而且检测下限也较差。除了上述提到的情况外,等温扩增还有以下一些问题1、样品前处理(核酸提取)是等温扩增一个主要制约因素。2、如何实现单管闭管条件下的多重或多靶标等温扩增检测,并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3、在理论上等温扩增技术不能够通过反应时间来指示核酸扩增量,这难以实现精准的定量检测,更加适合于半定量或定性检测。4、某些等温扩增方法,如 LAMP 等温扩增涉及多个引物,往往需要通过优化引物设计来确保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这提高了其技术实现难度8。现阶段而言,某些等温扩增技术具有一定现场应用的前景,然而目前的产品通量偏低,时间偏长和灵敏度偏低,还是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7。这些缺点限制了等温扩增的发展,也造成了等温扩增技术空有好的设想却迟迟无法落地的困境。那有没有既兼具了等温扩增快速、仪器简单的特点,而又有传统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好、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答案是有的。快速荧光定量PCR就是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法。它既有传统荧光定量PCR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而又通过技术革新,具备比等温扩增更快速完成实验的能力。革新传统的荧光定量PCR实验时间长,是由于受到仪器升降温速度,以及传热的效率所限,整个实验时间时长一般为70-120分钟。一般来说,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温度条件是较为固定的,既然无法改变温度条件,若想提高整个实验的速度,那么只能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优化:一是提升温控性能,二是提高热传递效率。百泰克公司历时三年研发的PCR仪,就是从这两方面入手,打破传统荧光PCR反应时间的枷锁,为整个荧光定量PCR技术带来革新。百泰克快速荧光定量PCR仪BTK-8,采用先进的升降温模块,升降温可达12℃/s,平均升降温速度为10℃/s,为传统荧光PCR仪的3-5倍。由于变温PCR反应时,温度需要从58℃提升至95℃,再降至58℃,如此循环40~45次,因此升降温速率的提升可将原本70-120min的检测提速至20~30min完成。耗材方面,BTK-8摒弃了传统的0.1ml、0.2ml PCR反应管,采用新型的注塑工艺与柔性膜结合技术,研发芯片式反应耗材,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单个芯片包含有10个独立的样品孔,芯片加样孔较小,不容易与空气进行交换,从而大大降低了孔洞间的气溶胶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检测体系具有超高的检测准确性,可达到ABI Q6同等灵敏度,且芯片加样无需离心去掉气泡,操作起来更加便捷。 从下表可以看出,现在BTK-8这款快速定量PCR仪,已经能把实验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下,而且检测下限能够达到200 copies/ml,能满足现在的检测需求。相比于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荧光PCR的时间更短、准确性更高。结语在过去的时间内,等温扩增技术凭借其简单快速、便于在基层单位推广的特点,在部分人畜共患病、妇科恶性肿瘤、以及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检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然而伴随着BTK-8快速荧光PCR仪的横空出世,使得相关的检测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能提供更快捷、准确实验结果的快速荧光定量PCR仪,将会完美替代等温扩增的检测手段,在多个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全球流行的时期,由于各国防控情况不平衡,新型冠状病毒或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人类共存,甚至有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一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而在口岸快速排查,基层发热门诊快速分流的实际需求,均要求能够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实验检测结果。相比于等温扩增技术、BTK-8快速荧光PCR仪则更能满足这些场景的需求。
  • 百特智能粒度仪,助力续航千公里——百特超级品牌日活动圆满落幕
    4月27日,在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4)丹东百特展位,仪器信息网与丹东百联合举办了以“百特智能粒度仪,助力续航千公里”为主题的超级品牌日线上直播活动,吸引近5000名行业用户在线观看。活动伊始,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丛丽华与销售部经理吴斌带领大家“云”巡游百特展位,通过直播镜头,详细地向观众展示了百特锂电颗粒测试解决方案。他们逐一介绍了多款明星产品,包括配置了自动进样系统、曾助力月壤粒径分析的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单品销售过亿、深受新能源行业欢迎的Bettersize2600激光粒度分析仪,填补了国内空白的 BeScan Lab 稳定性分析仪 ,刚刚荣获“2023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的 BetterPyc 380多功能真密度仪 , 重磅纳米颗粒表征产品BeNano 180 Zeta Pro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BAT-1自动滴定仪等。百特展位巡游随后,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青云为活动致辞。他表示,粒度测试正迎来智能化时代。百特智能粒度仪融合了智能测试、无人值守、在线监测、粒度粒形二合一、纳米测试等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膈膜材料的粒度分布、粒形参数、带电特性、稳定性等物理参数。合理的粒度分析和规则的颗粒形状可以提升锂电池正负材料的填充率和压实密度,从而提升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延长续航里程。精确的粒度粒形测试犹如为电池材料企业装上一双“明亮的眼睛”,确保产品高品质和生产效率的高效率。董青云致辞紧接着,董青云总经理邀请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梁广川教授一同为BT-Online2在线激光粒度监测与控制系统新品揭幕。吴斌经理详细阐述了这款新品的特点与优势。BT-Online2 是一种应用于湿法研磨生产线上实时进行粒度监测与控制的在线激光粒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取样、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新品采用百特最先进的正反傅里叶结合光路设计和倾斜样品池技术,实现全方位 、全角度测量,大大提升了测量范围与准确度。此外,客户可根据需求实时设置监测点,如 D10、D50、D90、D97 跨度等。系统可依据监测的粒度数据,通过4-20mA、Modbus等协议传输到DCS系统上实时对生产工况粒度进行监测。BT-Online2具备多项独特优点,完全实现了无人值守、智能化的粒度监测与控制,适用于电池材料、碳素、农药、化学等领域。BT-Online2新品揭幕为深入挖掘电池材料粒度测试的新需求,进一步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助力实现电池续航千公里的目标,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梁广川教授与董青云总经理围绕电池行业最新研究热点、电池材料粒度对性能的影响、电池材料常用的粒度测试方法及新需求、当前电池材料粒度控制面临的挑战、激光粒度仪选购注意事项等议题展开探讨,并与直播间网友进行互动,解答他们在粒度测试方面的疑问。圆桌讨论环节最后,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刘晓东分享了《电池材料粒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主题报告。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不断发展,这些不同电池技术所涉及到的关键材料对于粒径检测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材料的粒度分布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稳定性和安全性。刘晓东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深入探讨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帮助广大用户更深入地了解电池材料粒度检测技术。刘晓东分享主题报告2025年,丹东百特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百特始终坚守初心,持续致力于粒度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电池行业提供更多智能化、自动化粒度测试解决方案。
  • 成果:质谱流式技术助力百日咳新疫苗研发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全球最大的专业致力于人用疫苗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nbsp Sanofi Pasteur(赛诺菲巴斯德)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了 strong 百日咳新疫苗研发 /strong 的相关成果。文章解析了遗传脱毒的百日咳毒素的晶体结构,并用质谱流式技术评估了遗传脱毒和化学脱毒两种百日咳毒素的免疫原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5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621f7ecb-627d-4f0f-85f3-1cf4e0f8d14e.jpg" title=" 11111111111111111.png" alt=" 11111111111111111.png" width=" 600" height=" 25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1.为什么关注百日咳新疫苗的研发?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且非常危险的疾病,婴幼儿多见。减少百日咳发病率最有效的策略是接种疫苗,目前无细胞百日咳(aP)疫苗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然而尽管广泛开展了疫苗接种,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这表明目前开发出的疫苗无法长期持续有效地控制疾病。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关注百日咳新疫苗的开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2.为什么选择遗传脱毒的百日咳毒素作为研究对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百日咳毒素(PTx)是百日咳杆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能引起百日咳众多的临床症状,因此PTx是改进aP疫苗的一个重要靶标。目前所有可用的aP疫苗中采用的是化学脱毒的PTx,也被称为百日咳类毒素(PTd)。化学脱毒虽然能有效地抑制PTx毒性,但会影响毒素的整体结构,损害产生抗毒素的强中和抗体所需的表位,因此近年来很多研究机构尝试通过构建PTx的基因突变体来产生遗传脱毒百日咳毒素(gdPT)。本研究中采用的是gdPTR9K/E129G,早期的研究证明这个突变体毒素的毒性已被完全消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3.该研究有哪些重要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人员发现来自赛诺菲生产的gdPTR9K/E129G与PTx的晶体结构几乎相同(图1)。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氢氘交换质谱分析显示R9K/E129G两个位点突变引起了毒素催化域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NAD+的结合,并且导致B-oligomer更紧密的包装,使其相应的热稳定性增加。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0d560ac8-a352-4b51-9b56-9859d2087bd3.jpg" title=" 22222222222222222222222.png" alt=" 2222222222222222222222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PTx与gdPT X射线晶体结构比较结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果,右图为底部视角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疫苗抗原的关键功能是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增强免疫记忆,保护接种者免受后续病原体的挑战。为了全面而精细地评估化学脱毒的PTd和遗传脱毒的gdPT刺激产生适应性记忆免疫反应的能力,研究人员采用质谱流式技术,选取包含30个 marker的Fluidigm Maxpar Direct免疫分型 panel,对人类模型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刺激后,gdPT组和PTd组细胞表型有明显区别,但在PTd和模拟对照组之间差异很小(图2)。gdPT刺激使初始T细胞向增殖的记忆T细胞转化。而另一项值得注意的变化出现在记忆T细胞亚群(CD45RO+)内,gdPT刺激组大量增殖的记忆T细胞呈现出活化的表型,CD4+和CD8+亚群中CD38和CD25的表达相比PTd组显著升高。此外,在gdPT刺激组检测到表达CD45RO的NK细胞亚群,而这个亚群在PTd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这些结果表明gdPT与PTd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免疫原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abb8098-0718-4d16-bf0e-f21dac4adcaf.jpg" title=" 333333333333.png" alt=" 33333333333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图2 PTd、gdPT刺激人类模型样本质谱流式分析结果(Mock为Media对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目前含有gdPT并与其他百日咳抗原联合使用的疫苗正在或已经通过临床评估获得许可。虽然这些临床研究证明相对于化学脱毒抗原,gdPT形成的体液反应质量有所改善,但很少有研究详细解读这些细胞反应。本研究的质谱流式数据补充了丰富的有关抗体介导免疫的信息,有助于促进gdPT抗原后续的临床评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a hre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0-01153-3" target=" _blank"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0-01153-3 /a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质谱流式细胞技术 strong (Mass Cytometry) /strong 是利用质谱原理对单细胞进行多参数检测的流式技术,它继承了传统流式细胞仪的高速分析的特点,又具有质谱检测的高分辨能力。传统流式细胞技术和Mass Cytometry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标签系统的不同,前者主要使用各种荧光基团作为抗体的标签,后者则使用各种金属元素作为标签 第二、检测系统的不同,前者使用激光器和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手段,而后者使用ICP质谱技术作为检测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Mass Cytometry用金属标签抗体标记的细胞进入质谱流式细胞仪后,逐个通过ICP质谱检测装置,然后对每个细胞中各种金属标签进行定量检测,进而得知每个细胞中各目标蛋白的含量。 /p
  • Namocell在CRISPR中的最新应用---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与癌症研究
    当CRISPR 遇见Namocell---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与癌症研究最新进展微管蛋白是一种在维持细胞结构和促进细胞分裂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蛋白质。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已被证明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有效策略。在以往的研究中,识别能够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化合物需要利用纯化的微管蛋白或固定细胞的免疫荧光分析进行体外实验。2023年1月29日,美国Harutyun Khachatryan研究团队在Biomolecules杂志发表了文章Identifification of Inhibitors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Using a CRISPR-Edited Cell Line with Endogenous Fluorescent Tagging of β-Tubulin and Histone H1,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别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利用内源性荧光标记β-微管蛋白和组蛋白H1的CRISPR - Hela细胞系来鉴定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该方法有助于研究活细胞内源性蛋白,而不使用细胞固定、免疫染色或重组蛋白过表达。本研究使用β-微管蛋白(mCTover3)、组蛋白H1(mTagBFP2)和p62-SQSTM1(mRuby3)荧光蛋白, 用CRISPR和FAST-HDR载体系统开发HeLa细胞,采用Hana单细胞分离仪(Namocell)进行单细胞分选,使用绿色荧光通道,并分选到96孔板中进行单细胞克隆培养,然后选择一个具有均匀明亮β-微管蛋白荧光的细胞克隆大量扩增得到实验细胞。后续实验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来动态观察微管蛋白聚合情况。用已知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秋水仙碱和长春新碱处理此细胞,并证实了由此产生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的表型变化。此外,作者筛选了429个激酶抑制剂文库,鉴定出三种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化合物(ON-01910、HMN-214和KX2-391)。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采用Namocell 单细胞分离仪帮助作者快速、轻柔、高效地获得活性高的CRISPR - Hela单细胞,利于单克隆培养及扩增,为后续更多实验提供足够的细胞工具。Namocell单细胞分离仪 l 轻 柔 - 压力小于2psi,保护细胞活性l 快 速 - 分选快(1min),初始化快(2min),样本切换快(1min)l 精 准 - 配备2-11色荧光通道,精准捕获目的细胞l 无 菌 - 一次性无菌芯片,隔绝样本污染l 轻 松 - 无需调校,开机即用l 轻 巧 - 体积小巧,方便搬动Namocell 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硅谷的专注于世界领先的单细胞分选技术的生物仪器公司,2022年7月加入Bio-Techne。公司自主研发的微流控单细胞分选平台,使复杂的单细胞分选变得极其简单快速,极大地推动了单细胞分析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我们的单细胞分选仪已在细胞株的构建,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细胞基因编辑,基因及细胞治疗,癌症液体活检,癌症免疫治疗,产前基因筛查,噬菌体展示,单细胞基因组学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Namocell微流控单细胞分选仪已经被世界各大顶尖研究机构及生物制药公司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Genentech,Merck,Biogen,BMS,Janssen,Boehringer-Ingelheim等。
  • 饮料行业海纳百川,“Four会”“Two星”百舸争流!
    饮料行业海纳百川,“Four会”“Two星”百舸争流!   ——暨2011中国饮料行业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秋意无痕的上海,我们成功举办了2011年中国饮料行业系列活动。从11月5日至8日,从北京到上海,凝聚了多少饮料人的期待,展现了多少饮料人的梦想!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视觉感官冲击,企业家论坛、年会、副理事长会和科技报告会四个重量级会议和CBST2011、Bev-Model两颗耀眼的金星交互登场,都将成为下一届饮料活动的开幕序曲!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饮料行业企业家论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重头大戏。主持人和企业代表之间展开的巅峰对话,直指当前社会中大家所关注的话题——创新。无论是管理上的方式方法,还是产品上的求新求异,抑或内容上的改变改革,都无疑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部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赵亚利理事长为本次论坛开幕致辞。   有专家评论说,中国饮料行业企业家论坛以特殊的视角,解读了当代饮料人和消费者的目标需求。该论坛上,百事公司全球董事长兼执行官卢英德女士、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执行副总裁鲁大卫先生分别作了主题演讲,这不仅意味着本次活动本身得到饮料行业的高度认可,更代表了饮料行业交流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崭新景象,也预示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今后将在饮料行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创新—管理 产品 效益”,寥寥几字,蕴含饮料万象人生。   5日下午,2011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扩大会议在世博洲际酒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特邀企业代表共40人。回顾2011,时光犹如指间沙,悄然流逝 一年工作的成果,或辛苦,或努力都早已沉淀。每项工作都好比一场战役,每个地点都像是一片战场,没有硝烟,却是激烈非凡。40位企业领袖全神贯注,从战略指挥的角度,纷纷对行业关注的问题,思考交流,并展开对明年工作计划的讨论。2011年工作的结束正是2012年企业一鼓作气发展的前奏!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合唱中,副理事长扩大会的晚宴结束曲再次彰显的迎接未来的齐心协力!   一年一度的盛会总是受到饮料行业的关注。在这个国家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召开了以“创新—管理 产品 效益”为主题的年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饮料行业上下游企业代表、相关专家学者400余人齐聚一堂。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人来参与其中?是未来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是未来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是营销创新的建议?还是自己经过努力的付出得到了认可?都有。但是作为协会,我们只是一如既往的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行业,为企业,为政府服务着。当然,在此还要感谢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怡宝、雀巢对大会的支持,感谢你们的付出!   6日晚,Bev-Model盛典晚宴落幕世博主题馆。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盛宴!60个奖项在当晚公布了花落谁家!举杯觥筹,畅饮交错之间,更是所有饮料人齐聚一堂的时刻!载歌载舞之时,谁曾想,一个奖杯拿在手中是何等的分量!企业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今夜就是要欢聚,要庆祝,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2003,承载着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进步交流与贸易的使命,CBST开始崭露头角并迅速崛起 2011, CBST逐渐迈向成熟回顾记忆 CBST2011,它承载着辉煌,呈现出对完美的期望在上海迎来新的里程碑。锣鼓表演的开场,忽而气势冲天,震人心弦 忽而柔美似水,展现力与美的旋律。海纳百川的门厅,更是博大经典,荟萃灵气。   每个展位,不管国内国外,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2万5千平的场馆,一旦进入,很好,欢迎来到视觉空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大气的,淡雅的,色彩的,印象的,无一不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观察每一张脸,都是认真的,热情的。从展位,到协会展台,再到VIP休息区,都是孜孜不倦的身影。用心为服务增值,这才是我们的CBST精神!观望展会景象,径自百舸争流!   如果你觉得视觉冲击不能完全带你进入饮料工业的世界,那么科技报告会一定能满足你的胃口,用技术实践充实你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会现场场面火爆,超过预期,许多与会人员都站立在后场甚至门口来学习。从专注聆听和勤奋记录来看,节水、节能、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践案例 新设备、新工艺推广 饮料行业产品、能耗及标签标准宣贯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每一场报告都赢得了满堂喝彩!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标准的重点解读,每个方面都从本身的特点吸引着企业的人员。这是一场分享的盛宴。因为分享,所以成就现在。   系列活动暂时告一段落,2011年也已经进入尾声,但我们看到的,得到的,是收获,是感激,是信念,是“只有更好”的执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此次系列活动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我们自己,都在坚持开创,无畏辛劳,勇敢担起这份天降大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执着于专注的力量。专注于我们的饮料事业发展,专注我们的饮料行业服务,只为了你我共同的夙愿。   百年饮料。   饮料百年。
  • “帕纳科科技日2010”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0帕纳科科技日”于10月27日在帕纳科亚太区应用实验室(上海)落下帷幕。现场及网络参会共百余人。此次科技日又称为“帕纳科衍射新品-Empyrean锐影中国发布会”。活动分为会场讲座部分和实验室现场演示两部分,并借助动画虚拟揭幕、网上直播方式,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帕纳科衍射新品-Empyrean锐影   关键词:倾力而为   帕纳科对此次科技日活动倾力而为。会议由帕纳科公司中国区经理薛石雷先生主持,帕纳科公司总裁Peter Van Velzen博士为科技日致辞,帕纳科公司亚太区XRD市场经理Aleksandar Stefanovic博士对Empyrean锐影进行推广介绍,帕纳科公司亚太区应用实验室XRD应用专家陈京一先生具体介绍了Empyrean锐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帕纳科特邀请上海X射线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姜传海教授 著名衍射专家,复旦大学马礼敦教授、与帕纳科全球市场总监Guido Eggment博士共同启动Empyrean锐影X射线衍射系统中国发布。 帕纳科总裁Peter Van Velven博士致辞 帕纳科亚太区XRD市场经理Aleksandar Stefanovic博士 帕纳科亚太区应用实验室XRD应用专家陈京一先生 姜传海教授、马礼敦教授与帕纳科市场总监共同启动新品发布   关键词:近在咫尺   60余人报名观看了此次帕纳科与仪器信息网联合推出的“科技日网上直播”,实现全国各地的众多观众在同时在网上观看会议现场直播,并在网上与会场互动,真正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这种新颖的参与方式取得了网络观众的认可,为客户提供了又一种新的参会选择。   关键词:近距离接触   帕纳科亚太区应用实验室进行的现场应用演示,为现场参与的客户提供了与最新、最先进X射线衍射系统Empyrean锐影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粉末、纳米到薄膜、固体样品测试 从衍射、散射、反射到断层影像应用演示,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Empyrean锐影X射线衍射系统应用在材料领域的优异表现。 实验室演示
  • 丹东百特获A级纳税人称号
    经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联合评定,丹东百特符合纳税信誉A级标准,被评定为2010-2011年度纳税信誉等级A级纳税人。2013年1月31日上午,税务局高局长等领导亲自将A级纳税人证书和牌匾送到百特公司,并对百特公司多年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 多年来,百特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建立了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过硬,故障率很低。与此同时,百特下大力气研发新产品,先后研制成功国内外首创的单光束双镜头激光粒度仪、智能粉体特性测试仪、干湿法动态图像粒度粒形分析系统等仪器,使百特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产品销量连年递增,经济效益和纳税额也逐年提高。百特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得到了业内的普遍好评,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此次百特被授予A级纳税人称号,就是对百特多年来所做工作的肯定和褒奖。百特将以此为起点,通过技术进步、通过做好产品、通过做好服务来回报用户和社会,为把百特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粒度仪器品牌而努力奋斗。
  • 9月12日 Nature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社会奖赏编码的神经机制   Social reward requires coordinated activity of nucleus accumbens oxytocin and serotonin   本期封面所示为进行社会性游戏的巢鼠(禾鼠)。人们此前一直不知道社会奖赏编码背后的神经机制,尽管需要增强适应性社会互动来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行为。Robert Malenka及同事在本文中报告说,在小鼠伏隔核中,肽激素&ldquo 后叶催产素&rdquo 对于向&ldquo 中等多棘神经元&rdquo 上的激发性传输的社会性增强和一种形式的突触前长期抑制来说都是所必需的。如果&ldquo 后叶催产素&rdquo 受体被特意从来自&ldquo 背缝神经核&rdquo (脑中5-羟色胺的主要来源)的输入中删除的话,这种社会性增强就会被中断 通过阻断伏隔核中的5-羟色胺受体,这种社会性增强也会被中断。&ldquo 后叶催产素&rdquo 和5-羟色胺系统之间这种协调的活性,为编码社会性增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机制,也为进一步研究社会功能失调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目标。(doi: 10.1038/nature12518)   癌症生长调控因子的筛选   RNAi screens in mice identify physiological regulators of oncogenic growth   这篇论文报告了在一个完好的哺乳动物生理系统(小鼠皮肤)中所完成的首次全基因组活体&ldquo RNA干涉&rdquo (RNAi)筛选。以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的RNAi扫描都限于培养的细胞。作者将在胚胎表皮正常生长中所涉及的基因与由Hras致癌基因驱动的异常细胞增殖所必需的基因进行了比较。他们所获得的值得注意的发现包括&beta -catenin在正常细胞生长中所起的一个负面作用,这与在由致癌基因驱动的生长中需要&beta -catenin形成对比。从这次筛选中所产生的表皮生长潜在生理调控因子的列表,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资源,也为皮肤癌治疗提供了可能的目标。(doi: 10.1038/nature12464)   丙肝病毒感染的人化小鼠模型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hepatitis C virus life cycle in genetically humanized mice   在Nature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Alexander Ploss及同事发现,人类基因CD81 和occludin (OCLN)的短时间表达,构成丙肝病毒(HCV)向具有免疫力的小鼠细胞中吸收所需的最小数量的细胞因子。现在,他们报告说,稳定表达CD81 和 OCLN的转基因免疫缺陷小鼠能够维持具有可以测定出的病毒血症的完整HCV复制周期。这一通过遗传手段人化的小鼠模型的获得,为在活体中更深入地研究HCV感染开辟了道路,应能为验证潜在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平台。(doi: 10.1038/nature12427)   Treg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与促免疫效应   Stability and fun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is maintained by a neuropilin-1&ndash semaphorin-4a axis   &ldquo 调控性T细胞&rdquo (Treg) 构成有效抗肿瘤免疫的一道屏障。它们的删除能诱导很多肿瘤的减小和清除,但由于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所以其删除也会导致失控的自体免疫和死亡。这篇论文描述了semaphorin-4a(T-细胞介导的免疫的一个活化剂)和neuropilin受体Nrp1在Treg细胞上的一种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是Treg细胞限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和治疗已发生的炎性结肠炎所必需的,但对自体免疫的抑制和免疫自稳的维持来说却是可有可无的。至于是否可以通过以Treg细胞为目标来限制肿瘤生长而又不会引发自体免疫,其可行性仍有待确定。两种生物活性也许是不可分开的,但这项工作指出了可以对这一重要系统进一步定性的方向。(doi: 10.1038/nature12428)   细菌效应物NleB的毒性机制   Pathogen blocks host death receptor signalling by arginine GlcNAcylation of death domains   A type III effector antagonizes death receptor signalling during bacterial gut infection   以前的研究工作从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识别出一组效应物,它们能抑制宿主&ldquo 核因子-?B&rdquo (NF-?B) 信号作用,而它们当中只有一个,即NleB,是活体中细菌毒性所需的。本期Nature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演示了NleB作用的独特机制。它直接以死亡受体信号复合物为作用目标,结合到包括TNF受体、FAS、RIPK1、TRADD 和FADD在内的多种含DD的蛋白的&ldquo 死亡域&rdquo (DD) 上。DD被发现起一个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 转移酶的作用,后者修饰一个保守的DD精氨酸,阻断&ldquo 受体-适配体&rdquo 相互作用。这些发现表明,GlcNAc修饰是细菌毒性所必需的,能够调控死亡受体信号作用。(doi: 10.1038/nature12436 & doi: 10.1038/nature12524)   设计目标蛋白分子的优化新途径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ligand-binding proteins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   当前设计用于医学或生物技术应用的方法,涉及在免疫的动物体内产生针对某一目标抗原的抗体,和/或在对所期望的配体具有预先存在的低亲和性的蛋白上进行直接的演化实验。这篇论文描述了用于小分子结合蛋白的计算设计的一种通用方法,作者用该方法为类固醇&ldquo 洋地黄毒&rdquo (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一种强心苷)设计高亲和性、高选择性结合点。采用该方法,应有可能为合成生物学应用迅速生成小分子受体,为有毒化合物迅速生成活体清除剂,以及为诊断设备迅速生成可靠的配体结合域。(doi: 10.1038/nature12443)     新的一类磷脂酰丝氨酸运输蛋白   Interactome map uncovers phosphatidylserine transport by oxysterol-binding proteins   真核细胞被一系列具有独特类脂组成的、在功能上专门化的、与膜结合在一起的细胞器在内部分成不同部分。在这项研究中,Anne-Claude Gavin及同事确定了芽殖酵母中所有类脂转移蛋白的类脂结合特征,发现了一个亚类的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ldquo 氧甾酮结合蛋白&rdquo (OSBPs),后者在磷脂酰丝氨酸的自稳中发挥功能,运输而不是转移固醇。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类似的OSPBs具有广泛保守性,包括在人体中&mdash &mdash 在人体中它们与包括癌症和代谢综合症在内的病理相关。(doi: 10.1038/nature12430)   固氮作用受北大西洋环流支配   Changes in North Atlantic nitrogen fixation controlled by ocean circulation   可以被生物利用的或&ldquo 被固定的&rdquo 氮驱动着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及向深海的碳输出。但关于控制固氮的全球速度和空间分布的因素,仍有很多问题有待回答。现在,古生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在过去160000年北大西洋所存在的一个23000年的固氮周期,也许可以通过过量磷的可获得性响应于区域海洋环流由轨道驱动的变化所发生的变化得到最好的解释。(doi: 10.1038/nature12397)   来自凝聚态物质的受激X-射线发射   Stimulated X-ray emission for materials science   &ldquo 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dquo 等方法,是研究材料的基础性电子和振动激发的强大工具,但需要非常高的光子密度来提取相对较弱的有用信号 所需光子密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会损害样品。现在,Martin Beye及同事介绍了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原理上何以能够通过诱导来自样品的受激X-射线发射而绕过这个问题。以硅作为样品,他们发现,这样的激光能从一个固体样品中诱导受激X-射线发射,从而为低能激发及它们在物质中的扩散提供了一个性能卓越的探测工具。受激X-射线发射以前曾在气体中演示过,但其在一个固体系统中的实现应能在实验中提供很多新的可能性。(doi: 10.1038/nature12449)   对地幔中硫同位素比的解释   Non-chondritic sulphur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he terrestrial mantle   早期地球地表下物质向地核和地幔层的分化应能反映在残留地幔组成中,因为(否则的话)大部分&ldquo 喜铁元素&rdquo (假设硫也包括在内)早就被液态的地核吸收了。然而,以前对地幔所做的分析显示,稳定硫同位素比与在球粒陨石中所看到的相似,这也许是由于地幔物质来源于陨石的一种&ldquo 晚期虚饰&rdquo (late veneer)作用。但Jabrane Labidi等人在本文中提供的证据表明,地幔的异质硫同位素比与锶和钕同位素比直接相关。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在&ldquo 地核-地幔&rdquo 分化过程中的分馏作用来调和。(doi: 10.1038/nature12490)
  • 抗癌新思路:DNA修复蛋白研究进入亚纳米时代
    p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刚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王伟武团队合作,在DNA修复的关键蛋白ATR激酶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在亚纳米尺度上描绘出ATR激酶的三维结构。通过获知这种蛋白对DNA损伤的响应机制,有望指导抗癌新药开发。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12月1日发表了该成果。 /p p   据了解,人体细胞通过不断分裂来修补和替换受损组织,每一次的分裂都需要重新“复印”一次细胞的“遗传蓝图”。随着DNA的复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错印”,这种损伤若是得不到修复,就会导致细胞的死亡或癌变。 /p p   一旦感受到DNA损伤的迹象,一种叫做ATR激酶的蛋白质就会活化细胞固有修复系统。作为机体负责维持细胞稳态的六大蛋白质激酶之一,ATR激酶负责启动细胞对DNA损伤和复制压力的修复。 /p p   ATR激酶是如何响应DNA损伤的,又如何活化修复系统的?解析ATR激酶的活化机制,一直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p p   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刚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利用电子显微镜,在0.39纳米的精度下构建了酵母中Mec1—Ddc2复合物的原子模型。这种复合物与人体内的ATR激酶和它的信号通路伴侣蛋白ATRIP,具有很高的结构相似度。 /p p   蔡刚说,对Mec1—Ddc2复合物进行数据收集、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的方法,可以获得近原子级别精度的三维结构,有助于阐明人类ATR—ATRIP复合物的结构和分子机制。 /p p   据了解,ATR激酶被视为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处于待激活状态的ATR激酶,一旦检测到DNA损伤迹象,会迅速被激活。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揭露了ATR激酶的调控位点,阐明其调控机制,有望指导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的开发。 /p p   蔡刚教授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对酵母Mec1—Ddc2复合物及人类ATR—ATRIP复合体的不同激活阶段进行成像,期望开发特定性更强和效率更高的ATR激酶抑制剂,以便探索优化癌症治疗的可能性。 /p p /p
  • “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9月启动,拉曼光谱来助阵
    新闻速递:9月26日报道,重庆市奉节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一快递存放点查获三个快递包裹,包裹中伪装的"面膜"里查获大量液体冰毒,经称量,液体冰毒净重达3.5公斤。这样的“面膜”,你敢敷吗?近日,深圳邮局海关现场关员对一票过境快件进行图像检查时发现异常,经依法开包检查,发现包裹内4 支羽毛球拍的手柄处均夹藏有黑色塑料包装好的冰毒,总共4包,毛重120.16克,经现场检测结果为冰毒。 羽毛球拍手柄藏冰毒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寄递业在服务经济社会、方便百姓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寄递进行跨区域走私、贩运毒品等犯罪活动。不法分子利用寄递业作为贩毒渠道,大宗贩毒用物流、小宗贩毒用快递,成为毒品犯罪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互联网+寄递”渠道禁毒工作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针对这一态势,公安部、国家邮政局、国家禁毒办决定,2021年9月1日至12月10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开展寄递渠道禁毒百日行动,全力打击整治寄递渠道涉毒活动。除了伪装成快递包裹外,制du者还为毒品制造了各类“伪装”,如伪装成奶茶、开心水等饮料、止咳水、邮票等形式,此类“伪装”毒品迷惑性极强,令人防不胜防。加之,新型的毒品花样百出,种类繁多,也加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² 拉曼光谱非接触式检测,助阵伪装毒品筛查普识纳米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研发了PERS-HR650D手持式785 nm拉曼光谱仪、PERS-HR853D手持式1064 nm拉曼光谱仪两款非接触式新型毒品检测仪器,特别适合现场快速安全鉴别,尤其是1064 nm波长的拉曼光谱仪可穿透快递包裹包材检测,准确、简便。深谙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拉曼光谱仪一键式检测操作,智能分析匹配,快速给出结果并警报提醒,且手持终端上能进行现场物证信息的输入和确认,便于办案现场迅速获取结果,及时办案。 普识纳米自主研发手持式拉曼光谱仪² SERS技术解决毒品检测难题针对伪装毒品、掺杂毒品(毒品含量等毒品检测难题,普识纳米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还研发了毒品检测专用增强试剂和增强芯片,可现场快速鉴别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特点,适用于固体、液体、黏稠胶状等检材,已实现200多种毒品(含60种以上芬太尼类、合成大麻素)的高灵敏特异定性鉴别,检出限低至pg~ng级别,特别适用于伪装毒品、制毒吸毒现场残留毒品、快递包裹表面残留毒品等场景检测。该方法拓展性强,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具有很好的适用拓展性,利用仪器自建库功能,可快速建立新型毒品数据库,迅速开展缉毒工作。 普识纳米研发sers毒品检测技术适用各种场景² 轻松升级检测能力,助力全面禁毒目前已有一些禁毒机构已配备有拉曼光谱仪设备,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和诡计多端的伪装技术,原有设备可能跟不上新的检测需求。对此,普识纳米研发了拉曼光谱仪功能升级“黑科技”产品——SERS智能处理器,内置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数据库和高精密算法,与常规的拉曼光谱仪通讯联用(可适配市面大多数拉曼光谱仪),即可在原有常规拉曼检测上拓展sers检测能力,实现低浓度、强荧光的毒品检测,同时还可以扩充毒品、危化品等数据库,协助各缉毒禁毒部门进行全面有效打击毒品犯罪。sers智能处理器工作方式 新闻(图片)来源:中国禁毒网
  • 思百吉$1400万收购ASD 并入帕纳科
    2012年11月26日,思百吉集团宣布,其已经签署了一项协议收购美国ASD公司(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 Inc.),收购金额1400万美元。ASD是一家领先近红外(NIR)仪器制造商,主要为材料测量和研究提供解决方案。思百吉预计,在获得ASD股东批准后,收购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此外,双方还达成了对赌协议,如ASD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36个月间在既定销售目标基础上实现增长,收购金额或可达1900万美元。   思百吉的既定战略是通过收购配套业务来发展和加强自身业务,收购ASD与此战略相符。ASD将成为集团材料分析业务的一部分,被整合至集团旗下公司帕纳科。思百吉集团董事Jim Webster评论说:“ASD在遥感、采矿和其他工业市场成功的近红外解决方案补充和扩展帕纳科现有的面向科学和工业客户的产品线,并且将添加一个新的连续产品线,包括便携式、手持式、台式和在线产品。此外,收购ASD将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结合两家公司的技术,客户支持能力和分销渠道。”   ASD,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员工约50人。帕纳科是思百吉旗下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XRF)光谱仪器和服务的供应商,拥有超过半世纪的经验。帕纳科主要想提供工业、科学应用及半导体市场提供分析设备。 仪器信息网注:  据悉,11月初,中国代理商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刚与美国ASD公司签署协议,成为美国ASD公司在中国区的独家代理商,全面负责美国ASD公司相关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推广、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作。
  • analytica China 2012日程安排公布
    第六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将于2012年10月16-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2馆盛大亮相。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近600家新老客户的报名,展示面积达25,000平米。   N1馆 ——生命科学与实验室技术馆,已参展企业包括:Life Technologies、Hitachi、帝肯、蔡司、Parker Hannifin、天地、依拉勃、Pall、美诺、罗氏、康宁、Eppendorf、哈美顿、BRAND、赛多利斯、芬兰百得、Avestin、WALDNER、Labsun GmbH、赛诺奇、德卡、洁特、腾硕、艺思高、瀚广、玛祖铭立、安谱、雪中炭、北友、大橡木、创美、简朗等(排名不分先后)。   N2馆——分析技术、质量控制馆,已参展企业包括:Agilent、西格玛奥德里奇、梅特勒-托利多、岛津、比欧西、Waters、耐驰、海洋光学、珀金埃尔默仪器、赛默飞世尔、耶拿、Phenomenex、VWR、HORIBA集团、Spark Holland、德进、AB SCIEX、海能、菲尼科、捷安杰、天美、斯百全、昭和电工、华运、安东帕、大昌华嘉、凯尼氏、莱驰、艾卡® 广州仪科、泰思肯、瑞士万通、沃科、博纳艾杰尔科技等(排名不分先后)。   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一直是analytica China的亮点之一。除以往倍受好评的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蛋白质组学专题研讨会、色谱技术中德论坛、系列专题讨论会和研习班外,2012年还新增了食品安全论坛、材料检测与技术论坛、LSAC生命科技论坛、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移动实验室检测技术论坛等一系列热点主题会议。本期研讨会场次达14余场,规模空前,其新颖的论题、高质量的演讲、专业的组织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展商和观众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成为展会的另一个亮点。   本届研讨会将从技术分享、行业预测等多方面着手,探讨包括分析化学、生物医药、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分离分析和质谱、代谢组学、第三方监测、移动实验室技术发展等多个议题,为参会者献上100余场专业报告,信息量巨大。除此之外,主办方更有幸邀请到来自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的行业领袖、知名企业代表担任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行业的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等。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同期会议 主题 日期 主办单位 第六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 Oct. 16-17 中国化学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蛋白质组与免疫和代谢性疾病”专题研讨会Oct. 16-1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会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仪器信息网2012质谱季”上海质谱技术交流会 Oct. 17 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我要测www.woyaoce.cn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2012上海国际食品安全论坛 Oct. 17 上海市食品学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材料检测与技术论坛 Oct. 18 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LSAC生命科技论坛及BioAnalytica展览 Oct. 17-18 生物谷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中德论坛:复杂样品的分离和质谱分析 Oct. 16 中德“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联合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2012 年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 Oct. 16-17 中国化学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分析方法规范实验室认证短训班 Oct. 17-18 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Tutorial Ⅰ:自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小分子时如何处理净化生物流体 Oct. 18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Tutorial Ⅱ:代谢组学工具进行环境和健康研究的分子过程新思路 Oct. 18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移动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论坛 Oct. 18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详细日程安排请查看:2012慕尼黑上海生化展同期会议详细日程安排.pdf   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analytica China千人计划重磅推出   2012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网上观众预登记现已开通,立即登陆http://www.a-c.cn在线进行观众预登记,即可获取免费入场、展会会刊、欢迎礼包等多项优惠。如于2012年9月28日或之前成功登记,更可以于开展前收到观众胸牌,提前入场。   在2012展会10周年之际,analytica China将携手参展企业、各相关行业协会、媒体合作伙伴等共同发起“analytica China千人计划(Priority Customer Rewards)”。作为10周年庆祝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单位将投入巨资邀请并资助3,000名来自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仪器终端用户以及带有采购意向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analytica China 2012展览会。与此同时,参展企业的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材料也将提前提供给用户。更多活动详情请访问:http://pg.a-c.cn
  •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在第330号通知[1]中公开了国家标准《小麦粉》征求意见稿,其中小麦粉的定义为:小麦粉wheat flour是指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经过碾磨制粉,去除部分麸皮和胚并达到一定加工精度要求的、未添加任何物质的、能够满足制作面制食品要求的产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2017 年第132号)[2]中关于小麦粉(通用)中添加物的要求,即“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保持一致。 早前被允许添加之后又被禁止的过氧化苯甲酰(Dibenzoyl peroxide, BPO),在近几年的食品安全抽检中时有被检出,其非法添加的目的主要是给新生产的小麦粉脱色[3]。然而在小麦粉的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颜色加深的现象,即褐变。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是,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催化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或黑色的醌类物质[4],从而影响了小麦粉的色泽,降低了小麦粉的品质。 根据GB 2760-2014 附录B[5]中,对食品漂白剂的定义: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针对小麦粉的酶促褐变,一些不法的的商贩会通过添加具有还原性的硫脲(Thiourea)进行漂白,硫脲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褐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将醌类还原成酚类,掩盖不好的品质,达到提亮增白的效果。而硫脲的非法添加会刺激呼吸道和肠道,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咳嗽、胸闷、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症状[6]。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硫脲列在了3类致癌物清单中。 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发布第196号公告[7],公布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BJS 201602》,填补了国内硫脲检测标准的空白。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总局于2017年发布第132号公告[2],其中明确规定“严禁生产企业在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次磷酸钠、硫脲、间苯二酚、过硫酸盐、噻二唑、曲酸等非食品原料”。 在此背景下,赛默飞实验室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硫脲的实验条件,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01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均质小麦粉1.0 g(精确至0.01 g)于15 mL旋盖螺口圆底离心管中,加入10.00 mL 80:20乙腈水,旋紧盖子,涡旋分散30 s,水浴超声提取20 min(由于超声时间较长,水浴温度会升高,建议加入冰袋控温),10000 rpm 4℃ 冷冻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 μm亲水PTFE微孔滤膜,滤液上机测试。02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仪:UltiMate™ 3000 HPLC 液相色谱系统● 色谱柱:Syncronis™ HILIC, 250×4.6 mm, 5μm (P/N: 97505-254630)● 柱温:20 ℃● 进样量:5 µL● 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 洗脱程序:A:B=90:10,等度洗脱● 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46 nm● 采样频率:5 Hz● 采集时间:12 min03实验结果与讨论3.1色谱条件优化 3.1.1 色谱柱选择硫脲标准品溶液在Syncronis HILIC色谱柱上获得了出色的峰型和优异的灵敏度。图1. 硫脲标准品溶液色谱图(1.00 μg/mL) (点击查看大图) 3.1.2 样品溶剂的选择在HILIC模式下,采用80:20乙腈水作为标准品稀释液时,10.0 μg/mL硫脲标准品得到了尖锐且对称的峰型。图2. 硫脲标准品溶液色谱图(10.0 μg/mL)(A:稀释溶剂为纯水,B:稀释溶剂为80:20乙腈水)3.1.3 柱温的选择当色谱柱柱温选择20 ℃ 时,硫脲峰与杂质峰可达到基线分离。同时,采集时间由10 min延长至12 min,可避免11 min左右的杂质峰延迟至下一针进样时出峰。图3. 30℃ 柱温,小麦粉空白基质和0.20 μg/mL基质加标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图4. 20℃ 柱温,小麦粉空白基质和0.20 μg/mL基质加标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3.2样品前处理优化本次试验中前处理流程为:称取1.00 g小麦粉,加入10.00 mL 80:20乙腈水(提取溶剂与标准品稀释溶剂保持一致),涡旋混匀,高速冷冻离心,取上清液过膜,上机测试。处理一批次8个样品,耗时约1小时。而标准推荐的前处理流程,在提取、过滤(离心)后,加入了旋蒸浓缩10 mL 80:20乙醇水提取液的操作,耗时较长,且样品通量小。因此优化后的前处理流程,提高了样品通量,减少了溶剂用量,效率得到提升。 3.3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及方法定量限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硫脲标准工作液线性范围为0.20-5.00 μg/mL,线性方程y=0.9109x-0.0300,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2,线性关系良好。硫脲线性方程图及标准曲线点叠加色谱图。在优化前处理条件下,硫脲方法检出限为2.0 mg/kg,定量限为5.0 mg/kg。 图5. 硫脲线性方程图及标准曲线点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3.4回收率和精密度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 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在 91.2%~95.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0.57%~2.36% 之间(n=6)表1 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和精密度(点击查看大图)图6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 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和精密度(点击查看大图)图7小麦粉基质中硫脲方法检出限 MDL 浓度 (2.0 mg/kg) 加标 (点击查看大图)图8小麦粉基质中硫脲方法定量限 LOQ 浓度 (5.0 mg/kg)加标(点击查看大图)图9小麦粉基质中硫脲10倍方法检出限浓度 (20.0 mg/kg)加标(点击查看大图)04结论本方法针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BJS201602》进行了优化,简化了前处理流程,优化了色谱条件,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满足方法确认的要求。该方法简单、便捷,适用于小麦粉中非法添加物硫脲的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 关于《小麦》《小麦粉》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粮办发[2019]330号[EB/OL]. http://www.lswz.gov.cn/html/zmhd/yjzj/2019-11/11/content_247627.shtml[2] 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2017年第132号)[J]. 现代面粉工业,2017,31(06):28.[3] 于鸿飞. 国内外小麦粉标准的差异及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4] 黄海霞,张真,吴金芝. 小麦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574-13575,13638.[5]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2014[6] 焦安浩. 硫脲的危险性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 化工管理,2021(07):95-96[7] 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测定和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2项检验方法的公告[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01):25.[8]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echnical Guide 21003:HILIC Separations Technical Guide-A Practical Guide to HILIC Mechanisms, Method Development and Troubleshooting[A/OL]. https://assets.thermofisher.cn/TFS-Assets/CMD/brochures/TG-21003-HILIC-Separations-TG21003-EN.pdf . 2014
  • Nature:丝纤蛋白电调控构象转变及光刻应用的纳米红外研究
    蚕和蜘蛛生产的丝蛋白纤维以其无与伦比的机械强度和其源于天然结构中丰富的β折叠晶体所产生的可扩展性而为著名。受到传统的成像技术低化学敏感和低空间分辨的限制,在纳米尺度对丝蛋白纤维中的β折叠构象转变的研究具有大的挑战。近期,中科院微系统所陶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neaspec公司的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高化学敏感和10 nm空间分辨的优势,在纳米尺度近分子水平研究了电调控下丝蛋白中的多形态转变。该工作发表在高水平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该研究小组通过neaspec公司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配合1495cm-1和1790cm-1可调谐中红外QCL激光器(图1d),采用的伪外差近场成像技术,对硅基底上尺寸约为10–350 nm的含高密度β折叠丝蛋白聚集体(图1e形貌),进行了纳米尺度的红外成像研究。从近场相成像图(图1f)中可以看出,在1631cm-1激光下,富含β折叠结构的丝蛋白与硅基底具有很强的对比。该对比主要源于β折叠结构中的二结构amide I在1631cm-1激光下的强烈吸收。然而,在1710cm-1激光下,近场相图(图1g)对比消失,显示该波长下丝蛋白结构小的红外吸收。同时通过不同波长下,对富含β折叠结构的透明丝蛋白的近场相信号变化研究,绘制出了波长与近场相信号变化的曲线(图1h),从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出1631cm-1激光下的丝蛋白的强烈吸收信号,与早期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图1 电调控下丝蛋白中纳米尺度下的多形态转变该研究在纳米尺度实现了蛋白质结构转换的探测,结合纳米精度的电子束光刻技术能为我们在二维及三维尺度实现丝蛋白的结构控制提供有力的方法;同时该工作为开启纳米尺度的蛋白质结构研究和探究蛋白质电诱导构象变化的临界条件铺平了道路;为未来设计基于蛋白质的纳米结构提了供新的规则。在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再次利用neaspec公司的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丝蛋白不同曝光时间的红外吸收响应,并成功实现了基于蛋白生物材料的光刻蚀平板印刷技术。该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利用s-SNOM的直接成像和化学识别功能,突破了传统FTIR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在纳米尺度下探索了UV曝光下薄层蛋白局域化学结构的变化。在1635cm-1波长下,获得了不同曝光时间样品UV–Silk30, UV–Silk90,UV–SilkHTP和UV–LC的相应近场相成像(图2d)。结果显示相对比度(丝蛋白和硅)随着曝光时间增加而减弱表明交联度的不断增加。另外,不同蛋白微米图案中吸收信号和曝光时间的关系曲线(图1e)显示,不同蛋白与曝光时间表现出随交联度变化的不同行为。例如:UV–Silk30的吸收强度线性随曝光时间增加而减小,表明交联度随曝光时间而持续增加。图2 UV-silk和UV-LC的FTIR和s-SNOM表征 截止今年11月17日,以neaspec稳定的产品性能和服务为支撑,通过neaspec国内用户的不断努力,近两年的时间已发表了关于近场光学成像和光谱的文章近30篇,其中超过半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 Materials、ACS Nano、ACS Photonics和 ACS Sensor 及Nature子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 等高水平期刊。伴随更多的研究者信赖和选择neaspec近场和光谱相关产品, neaspec国内用户的持续增加,坚信neaspec国内用户将在2018年取得更加丰厚的研究成果。人物介绍陶虎研究员于2016年荣获由《科学中国人》颁发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项, 同时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5年ISI总引用达1000多次,多项创新前沿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评价。他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等国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作特邀学术报告,其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多次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 Nanoscale probing of electron regulated structural transitions in silk proteins by near field IR imaging and nano-spectroscopy, Nature Comm. 7:130792. Precise Protein Photolithography (P3): High Performance Biopatterning Using Silk Fibroin Light Chain as the Resist, Adv. Sci. 2017, 1700191. 相关产品及链接 1、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040.htm2、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94218.htm3、太赫兹近场光学显微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270098.htm
  • CHINA LAB 2011中日分析测试技术论坛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5月16-18日,“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1)”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作为本次展会同期举行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中日分析测试技术论坛在5月16日-17日顺利举行。该论坛由中国色谱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独家赞助。150余名来自仪器分析测试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分析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 论坛现场    作为此次论坛的独家赞助商,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古泽宏二先生在报告开始前致辞表示,目前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食品、药品及各种产品的安全问题,环境保护政策、节能对策等方面也引起了全球的更多关注。因而对于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分析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古泽宏二   “岛津制作所作为在业界拥有长久历史和宽泛产品线的综合分析仪器厂家、综合医疗仪器厂家,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为了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健康”作为公司的最重要经营理念。今年我们在上海成立了‘研究开发中心’,真正开始构筑在中国的从产品开发到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事业体制。”   “今后岛津将更加积极地与色谱领域的专家加强交流,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最前沿需求,在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分析仪器的同时,为了实现高表现力的分析,不断提升综合保障支持能力。”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报告题目:《联用技术在重金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江桂斌院士表示HPLC-AFS系统主要应用于汞元素、砷元素、硒元素的形态分析检测。HPLC-MD-AFS在线联用系统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可对不同的Hg元素形态进行分析检测,但也存在噪音大的缺点,需要配备冷却装置。目前, HPLC-UV-AFS在线联用系统是使用最多的联用方法。江桂斌院士还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开发的基于甲酸光化学蒸汽生成的HPLC-AFS系统。此外,对于用于汞形态分析的GC-AFS联用系统、丁基锡形态分析的SPME-GC-AFS系统,江桂斌院士也做了介绍。   报告中,对于目前我国仪器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江桂斌院士也谈了谈自己的观点:联用仪器存在研发能力不够、产品单一、灵敏度和稳定性差、售后技术保障和服务能力不够等。江桂斌院士建议不断创新,研发小型化、专用化仪器才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报告人: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钱小红教授 报告题目:《色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钱小红教授对蛋白质组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作了简单介绍。并对二维色谱技术、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固相金属亲和色谱技术、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最新进展做了详细说明。   钱小红教授表示,色谱技术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新的色谱方法如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亲和色谱HILIC、反相色谱RP-RP等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期望将来有更加高效的色谱分离技术与方法支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报告人:中国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黄业茹教授   报告题目:《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标准化》   黄业茹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环境监测数据需具备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这五大特性。我国环境保护方法标准要求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排放标准、评价标准。监测方法要稳定、可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关技术文件和数据资料完整 不得规定特定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不得使用尚在保护期中的专利技术和配方不公开的试剂等要求。   此外,黄业茹教授详细介绍了色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对环境介质中毒杀芬、水质中PFOS和PFOA、对溴联苯醚、烷基酚/双酚-A和激素、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的检测分析标准化。   报告人:Yasuyuki SHIBAT教授(Environmental Chemistry Divis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   报告题目:《Recent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for Human Biomonitoring》   在报告中,Yasuyuki SHIBATA教授具体介绍了岛津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热解析装置TD-GC×GC-TOFMS系统和TD-GC×GC-MS/MS系统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此外,Yasuyuki SHIBATA教授对河水中POPs定量分析、城市大气颗粒中多环芳烃分析、大气中纳米微粒的综合性分析,以及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鉴定分析做了详细介绍。 报告人: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 赵宁伟博士 报告题目:《MALDI-TOF在糖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   赵宁伟博士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岛津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所能提供的全面的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一)AXIMA Assurance飞行时间质谱,可代替传统带能替传统电泳分析,能在几秒钟内对多肽,蛋白,核酸进行快速的分子量测定。(二)AXIMA Confidence MALDI-TOF仪器,可以全面的开展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和翻译后修饰研究等。(三)AXIMA Performance MALDI-TOF-TOF采用新型曲线场反射器等尖端技术使该仪器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利工具。而仪器中的 LMZ(low mass zoom)功能可实现对低质量端的谱图优化,得到良好的低质量端数据。(四)AXIMA Resonance MALDI-QIF-TOF除了能完成目前市场上MALDI-TOF,MALDI-TOF-TOF的所有基本功能之外,其最大特色是可以进行多级质谱高质量精度的分析。对于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尤其是复杂糖蛋白研究分析,该仪器都能轻松解决。      报告人: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   报告题目:仿生传感界面构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陈洪渊院士在报告中主要从电化学功能传感界面的基本构建方法、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子器件、生物功能界面的构建等方面介绍了仿生传感界面构建中的若干问题。   陈洪渊院士表示电分析化学由于受测量者的影响较大,应用面还受到限制,制备和组装还有许多技术难点,而且再现性也不理想,在应用中还面临诸多挑战。   报告人: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新进展》   刘虎威教授介绍了CE-MS联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刘虎威教授表示由于质谱高灵敏度、可提供结构信息等优势,有效解决了CE的不足之处,但是CE-MS的接口技术也面临着稳定性、CE使用的缓冲液与MS兼容等问题。目前,安捷伦科技、贝克曼库尔特均推出了商品化的CE-MS系统。   此外,刘虎威教授还介绍了采用CE-MS技术在植物激素茉莉酸的手性分离分析、海洛因相关生物碱、以及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分离测定的检测应用实例。   报告人: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 YuKi Hashi(端裕树)博士 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2-dimensional HPLC system for on-line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eparation capability   端裕树博士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在大气颗粒物的在线富集和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二维液相分离系统分析果汁中的阿魏酸的研究进展。最后,端裕树博士还介绍了使用磷酸盐缓冲液的情况下进行天然产品ESI-MS分析的在线预处理LCMC系统。该系统具备柱切换稀释功能,可以在样品进入质谱之前进行脱盐操作,适用于药物分析中针对杂质分布的分析研究,以及天然产物中未知物的鉴定分析。   报告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吴仁安研究员   报告题目:《用于生物样品的分离毛细管整体柱技术》   吴仁安研究员介绍说毛细管整体柱具有快速传质、柱压低、柱两端无需柱塞、易于制备(直径从纳升到微升)、适合微系统分离固定相等优点,毛细管整体柱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后,吴仁安研究员介绍了毛细管整体柱用于生物样品分析的具体情况。 报告人:中国药科大学 李萍教授 报告题目:《快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李萍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中药中多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多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以及结合生物化学特征筛选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对于LC-TOF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李萍教授做了详细的说明,并表示该技术是获取中药化学信息以及筛选中药中活性成分的有效分析方法,
  • 前沿合作∣岛津助力陈春英团队在PNAS上发表揭示细胞内纳米蛋白冠干扰蛋白稳态重塑细胞代谢
    2022年6月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2, 119(23), e2200363119)在线发表了题为"Dynamic intracellular exchange of nanomaterials’ protein corona perturbs proteostasis and remodels cell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图1),通过创新应用多维度多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分子间互作以及原位质谱成像等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纳米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动态演化模式,并发现该过程扰动细胞蛋白质稳态、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过程。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岛津中国创新中心(Shimadzu China Innovation Center)的技术支持。 图1 论文首页标题 背景介绍当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系时,生物流体的生物分子迅速与纳米材料表面结合,形成生物分子冠,其中纳米-血液蛋白分子互作形成的“纳米蛋白冠”,自2006年始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前期工作发现纳米蛋白冠的形成决定纳米材料在多层级细胞和组织中的识别、转运、分布、功能和生物效应,是纳米材料生物应用的“黑匣子”问题,不仅决定纳米药物载体的递送效率,还会制约纳米药物的递送效率,并严重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纳米蛋白冠”的复杂性,该复杂性受不同组织器官中生物分子的多样性以及生理病理状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和结构特性如何随纳米颗粒所处的生物微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存在认知不明、机理不清的问题。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纳米金颗粒为模式纳米颗粒,研究了蛋白冠从血液系统到细胞内的动态演化过程(血液-溶酶体-细胞质)(图2),当纳米颗粒由血液环境经过细胞内吞进入溶酶体,再从溶酶体逃逸进入细胞质后,其表面的蛋白组成会发生巨大变化,被细胞内蛋白质分子(PKM2、HSPs、GAPDH、ASSY等)所替代,只保留部分血液环境中形成的蛋白冠成分(FIBs、APOs、HBs、C3、S100s等)(图2)。 图2. 纳米蛋白冠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演化过程 随后发现,纳米蛋白冠的胞内演化扰乱细胞内的蛋白稳态(proteostasis),引发伴侣蛋白(HSC70, HSP90等)和丙酮酸激酶M2(PKM2)在胞内纳米蛋白冠表面的富集,并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ST)验证了PKM2、HSC70与从溶酶体逃逸出来之后的纳米蛋白冠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这一吸附规律激发了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反应(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 CMA),即“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Protein corona induced CMA)(图3)。图3. 纳米蛋白冠的组分与胞内蛋白(伴侣蛋白、代谢激酶)的交换引发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CMA)活性的升高 进一步,研究人员采用代谢组学发现“纳米蛋白冠诱导的CMA”影响细胞糖酵解,引发细胞外酸化率(ECAR)显著增加。结合脂质组学发现的特定脂质,利用iMScope TRIO(Shimadzu Corporation)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显示在动物组织水平纳米蛋白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扰动肿瘤组织中的脂质种类和分布(图4),扰动的脂质主要富集在胆碱代谢、甘油磷脂和鞘脂代谢途径。 图4. 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重塑细胞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 结论综上所述,此项工作首次阐明了纳米颗粒从血液到亚细胞微环境转运过程中的演化模式,发现了“纳米蛋白冠”的胞内微环境特异性,进而重塑细胞代谢,为深入理解纳米-生物界面调控纳米材料复杂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新认识和理论支撑。同时借助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可在肿瘤组织内部原位清晰展现出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 (PE)、磷脂酰肌醇(PI)类脂质等多种成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空间可视化成像技术,不仅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纯纳米粒子和纳米蛋白冠的生物毒理学效应进行有效研究,同时也为未来对更多种类的纳米搭载生物诊疗试剂和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更为直观有力的研究手段。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0363119 参考文献:[1] Cao M. et al. Molybdenum Derived from Nanomaterials Incorporates into Molybdenum Enzymes and Affects Their Activitiesin vivo.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1, 16: 708-716.
  • 前沿合作∣岛津助力陈春英团队在PNAS上发表揭示细胞内纳米蛋白冠干扰蛋白稳态重塑细胞代谢
    2022年6月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2, 119(23), e2200363119)在线发表了题为"Dynamic intracellular exchange of nanomaterials’ protein corona perturbs proteostasis and remodels cell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图1),通过创新应用多维度多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分子间互作以及原位质谱成像等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纳米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动态演化模式,并发现该过程扰动细胞蛋白质稳态、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过程。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岛津中国创新中心(Shimadzu China Innovation Center)的技术支持。图1 论文首页标题 背景介绍当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系时,生物流体的生物分子迅速与纳米材料表面结合,形成生物分子冠,其中纳米-血液蛋白分子互作形成的“纳米蛋白冠”,自2006年始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前期工作发现纳米蛋白冠的形成决定纳米材料在多层级细胞和组织中的识别、转运、分布、功能和生物效应,是纳米材料生物应用的“黑匣子”问题,不仅决定纳米药物载体的递送效率,还会制约纳米药物的递送效率,并严重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纳米蛋白冠”的复杂性,该复杂性受不同组织器官中生物分子的多样性以及生理病理状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和结构特性如何随纳米颗粒所处的生物微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存在认知不明、机理不清的问题。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纳米金颗粒为模式纳米颗粒,研究了蛋白冠从血液系统到细胞内的动态演化过程(血液-溶酶体-细胞质)(图2),当纳米颗粒由血液环境经过细胞内吞进入溶酶体,再从溶酶体逃逸进入细胞质后,其表面的蛋白组成会发生巨大变化,被细胞内蛋白质分子(PKM2、HSPs、GAPDH、ASSY等)所替代,只保留部分血液环境中形成的蛋白冠成分(FIBs、APOs、HBs、C3、S100s等)(图2)。 图2. 纳米蛋白冠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演化过程 随后发现,纳米蛋白冠的胞内演化扰乱细胞内的蛋白稳态(proteostasis),引发伴侣蛋白(HSC70, HSP90等)和丙酮酸激酶M2(PKM2)在胞内纳米蛋白冠表面的富集,并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ST)验证了PKM2、HSC70与从溶酶体逃逸出来之后的纳米蛋白冠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这一吸附规律激发了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反应(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 CMA),即“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Protein corona induced CMA)(图3)。 图3. 纳米蛋白冠的组分与胞内蛋白(伴侣蛋白、代谢激酶)的交换引发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CMA)活性的升高 进一步,研究人员采用代谢组学发现“纳米蛋白冠诱导的CMA”影响细胞糖酵解,引发细胞外酸化率(ECAR)显著增加。结合脂质组学发现的特定脂质,利用iMScope TRIO(Shimadzu Corporation)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显示在动物组织水平纳米蛋白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扰动肿瘤组织中的脂质种类和分布(图4),扰动的脂质主要富集在胆碱代谢、甘油磷脂和鞘脂代谢途径。 图4. 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重塑细胞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 结论综上所述,此项工作首次阐明了纳米颗粒从血液到亚细胞微环境转运过程中的演化模式,发现了“纳米蛋白冠”的胞内微环境特异性,进而重塑细胞代谢,为深入理解纳米-生物界面调控纳米材料复杂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新认识和理论支撑。同时借助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可在肿瘤组织内部原位清晰展现出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 (PE)、磷脂酰肌醇(PI)类脂质等多种成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空间可视化成像技术,不仅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纯纳米粒子和纳米蛋白冠的生物毒理学效应进行有效研究,同时也为未来对更多种类的纳米搭载生物诊疗试剂和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更为直观有力的研究手段。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0363119参考文献:[1] Cao M. et al. Molybdenum Derived from Nanomaterials Incorporates into Molybdenum Enzymes and Affects Their Activities in vivo.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1, 16: 708-716.
  • 北京黑作坊用工业化学物漂白豆芽 日售数千斤
    一车漂白豆芽被运往农贸市场销售。    记者在作坊中找到“连二亚硫酸钠”。   豆芽,老百姓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   本报记者多日暗访调查发现,北京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一处废弃的院落内,有商贩使用一种名为“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的化学物漂洗豆芽,出来的豆芽色泽亮白,卖相大增。   该加工点每日两三千斤的“亮白”豆芽,在华龙农贸市场批发出售,流入餐馆、食堂、百姓餐桌。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家顾大伟表示,“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在纺织业、造纸业用作漂白剂,其与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的热和二氧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 暗访   “保险粉”美容豆芽 “卖相好”却增毒性   国庆前夕,有市民向本报报料,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一处废弃的院落内,有商贩使用化学物质加工漂白豆芽。   夫妻俩深夜卖力洗豆芽   这个废弃的场院内,几排破旧的房屋,散落着几家住户。   记者蹲守数日观察,从东面数第一排最北侧的两间房屋就是加工豆芽的作坊,里屋存放着数个袋子,看着像是装满豆子。   外屋约100多平方米,是培育豆芽的场地。大量桶、筐等容器装着正在发育的豆芽,槽子共有六七排,每排四五个,上面盖着军绿色的被子。外屋的东北角,有一个大型水池和锅炉设备,保证提供充足热量和水分。   房屋外是一个长约2米,宽约1.5米,深1米多的水槽。   作坊的主人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妇,每天不到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   凌晨近2点,这对夫妇先把桶里、筐里的大量豆芽取出,倒入水槽中。   随后,男子会将家门口的大型农用三轮车开到水槽旁,站在三轮车上,用铁叉搅拌水槽里的豆芽。   搅拌均匀后,男子会把水槽内豆芽铲起,抛入农用三轮车内。   约两个小时内,夫妇俩将所有发育好的豆芽,全部倒入水槽“冲洗”一遍,然后再装入三轮车中。   记者看到,快装完时,女子会把一种白色粉末倒入水槽内侧一个水桶内搅拌,制成一种溶液。随后,男子用这种溶液,将装在三轮车上的豆芽仔细喷洒一遍。   喷洒时,隐藏在三四米外的记者能闻到所散发出的刺鼻气味,而远望喷洒过后的车上豆芽,色泽白亮,个体饱满。   凌晨4点10分左右,该男子驾驶这辆挂着河北牌照的农用三轮车驶出大院,留下三行车辙的同时,还洒下了一行行散发刺鼻气息的水滴。   多名从事豆芽加工销售的人士分析,这种水洗豆芽和喷洒溶液的行为很可疑,“不可能是简单的清洗,两个多小时,没人干费力不讨好的事”。   搅拌神秘溶液喷洒豆芽   为弄清这种可疑溶液,记者决定再探该作坊。   9月25日凌晨,作坊夫妇俩开车运送豆芽离开后,记者进入该作坊内,发现有至少3个蓝色大桶,均用一块布遮盖着。   掀开遮布,桶身上印有“sodium hydrosulfite”的字样。   记者查询得知,这是“连二亚硫酸钠”(也称“保险粉”)的英文标示,是一种工业漂白剂,多用于清洗塑料、丝织物等。   记者发现,其中一个蓝桶的盖子已被打开,里面用塑料袋包裹的“连二亚硫酸钠”为白色粉末状,伴有呛鼻的异味,用手抓取后会有烧灼感。该桶内“连二亚硫酸钠”并不足量,显然已有人取用过。   9月30日凌晨,记者进入与该作坊相邻的一间废弃棚屋蹲守,该棚屋与作坊外屋只隔着一块表面有多个裂口的棚布,透过裂口基本可观察到作坊内的操作。   当日凌晨3点20分左右,作坊的女主人提着便携式台灯,从作坊外屋快步走出。   借着灯光,记者看到,她从小屋内那个已打开的蓝桶里取出一些“连二亚硫酸钠”,分两次倒入一个装有水的桶内,反复搅拌均匀。这个1米多高的水桶的一端则连接着一根水管。   随后,作坊男主人将这个水桶里的水,洒向已装上农用三轮车的豆芽,反复持续约10分钟。   刺鼻的气息扑面而来,经过喷洒后的豆芽色泽亮白,在夜间颇为醒目。   知情人透露,这个作坊用来浸泡豆芽的水槽,里面的水同样含有“连二亚硫酸钠”。   记者曾用塑料瓶取了部分样本,搁置多日后,仍散发着刺鼻气味。 9月29日,良乡大南关村一制作漂白豆芽的黑作坊。    作坊男主人用水管向豆芽上喷洒“保险粉”溶剂。   长吃漂白豆芽或诱发癌变   多名从事豆芽加工销售的人士透露,用“保险粉”漂洗豆芽是近几年出现的事情,漂白过的豆芽,“白白胖胖、水灵灵的,卖相特好”。   长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称,普通豆芽短小,而且颜色发黄,这种漂洗过的亮白豆芽,“相比之下卖相好,购买的顾客会多。”   事实上,消费者是被“卖相”蒙蔽了眼睛。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家顾大伟表示,“保险粉”并不保险,它的主要成分“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 这种物质主要用在纺织业、造纸业用作漂白剂,其与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的热和二氧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据了解,长期食用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豆芽,会损害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肝脏,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并诱发癌变。   《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严禁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   【贴士】   如何挑选豆芽   常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介绍,消费者挑选豆芽时不要被“卖相”欺骗。普通豆芽会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而漂白过的豆芽香味不明显,会有刺鼻的感觉。从外观上看,普通豆芽个头较小,颜色略有泛黄,不易缩水。而漂白过的豆芽颜色艳丽,放置半天就会有水分流出,味道甚至更加呛鼻。   ■ 调查   漂白豆芽流向何处   每日漂洗出来的一车车豆芽都销往何处?据记者目测和多名知情人证实,从大南关村加工作坊驶出的这辆大型农用三轮车,能装2000多斤豆芽。记者跟踪调查,距离作坊六七公里的安庄华龙农贸市场,是这对夫妇销售豆芽的地方。   小作坊日售数千斤豆芽   9月底的多个凌晨,作坊男主人驾驶满载漂白豆芽的农用三轮车,几乎准时4点半驶入华龙农贸市场,停靠在蔬菜区南侧第二排。   停车后,夫妇俩用铁叉把豆芽盛装进塑料袋中。随后驾驶小电动车,在市场来回穿梭,给四处赶来的批发商家送豆芽。   农用三轮车上,漂白后的豆芽个头饱满,七八厘米长,通体亮白。记者凑过去蹲下身闻了几根豆芽,发现仍有刺鼻气味,但起身后就问不到类似气味。   9月25日清晨4点半,华龙市场内,记者曾询问作坊女主人,为何她家出售的豆芽为何如此白亮。对方显得十分警觉,称可能在蔬菜区市场强光照射下,“看错了”。女主人称,自己的摊位一天可以出售两三千斤的豆芽。   事后,知情人士称,当日记者离开后,作坊女主人还抱怨,“来了一个男的,好像是来查豆芽的”。   华龙农贸市场多名人员证实,作为批发市场,这里豆芽基本上销往房山各个小市场。同时,不少饭店也来批发,购买豆芽多是给水煮牛肉等菜肴配料。   豆芽缩水味道呛人   范文(化名)承包了一家公司食堂,公司给每个工人一天三餐的伙食标准为10元,“只能专挑便宜实惠的菜。”范文说。   今年年初,范文常到华龙市场,从一辆河北牌照农用三轮车处购买豆芽,每次就要买上近百斤。有时中午没能及时给工人们炒豆芽,就把豆芽留到晚上吃。   “缩水得有一半,还淌出白水,闻着呛人。”范文发现,这些原本饱满豆芽到晚上都“蔫了”。后来,范文在该市场换了两家买豆芽,但问题还是存在,只有一家的豆芽质量还行。   对此,常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解释,普通豆芽个头虽小,但不易缩水,漂白过的豆芽放置半天就会有水分流出,味道还呛鼻。   华龙农贸市场人员称,市场有四五家批发豆芽的,每天不到8点就会出售一空。   漂白豆芽上市民餐桌   10月8日4点半,华龙农贸市场,作坊男主人将两三袋大约一百斤的豆芽装上一辆小型蓝色轻卡,批发价约为8毛钱一斤。   记者随即驱车跟随蓝色轻卡,约半个小时后,蓝色轻卡驶入丰台王佐镇南宫早市,摆摊售卖。   当日8点多,南宫早市,一名遛弯的老人,以1块5一斤的价格购买了2斤豆芽。   而此时,华龙农贸市场,卖漂白豆芽的作坊男主人正在收拾塑料袋,身后一车2000余斤的豆芽已经售罄,只剩车后一片水珠嘀嗒。   除了自己批发外,该夫妇的豆芽部分也由市场配菜中心负责销售。   配菜中心人员称,买主通常都提前一晚致电配菜中心,告知需要多少豆芽。第二天清晨,配菜中心会从菜摊拿豆芽,买家便可开车或由配菜中心配车领取豆芽。   市场配菜中心负责人透露,有房山本地机关食堂向其订购豆芽。   ■ 背景   漂白的并非只有豆芽   事实上,用化学物违法加工豆芽并非首次被曝光,而且用化学物违法加工的也并非豆芽一种。   据新华网报道,今年4月17日,沈阳市警方在沈阳近郊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厂,查获掺入有害物质豆芽25吨。这些豆芽每根都有10多厘米长,个头均匀,颜色白净,“长相”漂亮。   沈阳市农委专家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而这个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经检测豆芽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等,是国家明令不能掺入食品中的。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 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而早在2007年2月,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查处的10个食品卫生典型案件中,就包括用“保险粉”漂白藕片的事件。   河北省查处元氏县兴华食品厂涉嫌使用工业用保险粉漂白藕片。现场查封工业用保险粉18袋、焦二亚硫酸钠8袋以及成品天然鲜藕片2000余箱。石家庄市卫生局依法责令元氏县兴华食品厂停止生产经营并公告收回已售出的产品,销毁1989箱非法加工的鲜藕片,并罚款5万元。   A12-A13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路阳 王瑞锋   A12-A13版摄影/本报记者 周岗峰
  • 迎八方来客,展百特风采—记2011百特参加上海粉体展
    自2003年上海粉体展创办以来,丹东百特连续9届参加了这个展览会。今年的上海粉体展除展示设备、产品、技术等展示外,还安排了粒度测试技术培训班、粉体技术论坛等学术活动,使今年的展览会的人气和规模都有不同于以往。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刻,本次展览会更成为粉体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承担了业界更多的期待。 在本届展览会上,丹东百特展示了最新的BT-90纳米粒度仪、独创的双镜头激光粒度仪、干湿法两用激光粒度仪等新产品。展台一直人头攒动,应接不暇。百特仪器仪态万方静待四海观众,百特员工精神饱满笑迎八方来宾。三天的展览百特展台共接待了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内的数百位参观者,他们有的是百特的老朋友、老用户,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新朋友,大家详细了解百特仪器、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公司发展、企业管理等方面,百特仪器的良好性能和百特员工的专业素质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百特十几年来致力于粒度测试技术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钦佩,希望百特再接再厉,打造成国际著名的粒度仪品牌。为中国粒度测试技术和仪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百特将不负众望,用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来回报新老朋友的厚爱。 本次展览会也是百特很好的学习机会。国内外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新理念、新设计、新观点、新产品等都使百特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展览会,达到了展示产品、广交朋友,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的目的,展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 一期何止一会,百特与德国代理砥砺奋进,共谱新篇
    2021年一月底,丹东百特与欧洲代理商德国3P公司开展线上研讨会,慕尼黑、丹东、深圳两方三地连线视频会议,就双方合作的广泛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丹东百特总经理董青云先生、研发总监范继来先生,技术总监李雪冰博士、产品总监宁辉博士、国际部经理董莞莹女士、销售服务部副经理侯东瑞先生等11人,与德国3P公司总经理Dietmar Klank先生、产品经理Frederik Schleife博士、市场经理Denise Schneider博士等与会代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互动,气氛热烈祥和。丹东百特总经理董青云先生首先致辞,对3P公司参会人员致以问候。董总表示,百特与德国3P公司的合作三年有余,双方在合作开发欧洲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些骄人成绩是彼此良好合作与不懈努力的成果。百特愿与3P公司携手并进,再创辉煌。德国3P公司总经理Dietmar Klank先生随后致辞,感谢百特发起此次富有意义的在线会议。随后Dietmar Klank先生介绍3P公司2021年的市场策略和发展目标,分析新冠疫情对整个欧洲科学仪器市场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Dietmar Klank先生珍藏在书架上的青花瓷纪念盘,正是2020年百特成立25周年之际向各海外代理商赠送的纪念品,象征着百特与海外代理的美好友谊与合作。随后,会议进入报告环节。3P公司产品经理Frederik Schleife博士首先做报告,回顾了2020年3P公司的销售情况并介绍2021年的销售计划。会议中,百特技术总监李雪冰博士做了精彩的报告,介绍百特激光粒度仪软件及仪器功能的新进展,讲解百特新研发的产品包括自动加样器、振密度仪、升级版激光粒度仪软件和硬件系统等。百特产品总监宁辉博士做了纳米粒度电位仪报告,并着重讲解了BeNano 90 Zeta的优良性能及在制药、食品、凝胶、纳米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会议的结尾,国际部经理董莞莹女士做总结报告,交流了2020年百特国际部在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的丰硕成果。Dietmar Klank先生对于百特在2020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市场推广和网站建设工作称赏不已,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使得百特更加坚定了未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本次百特与德方代理的在线视频会议历经四小时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本次会议,双方达成共识,2021年百特与德国3P公司将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的视频联系机制,共同开展更广泛的市场开发、产品研发、仪器制造等合作。未来,百特将与更多的海外代理商们开展合作,并将在会议中展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应用研究成果,为百特粒度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愿景贡献更多惊喜和突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