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雷特格韦

仪器信息网雷特格韦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雷特格韦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雷特格韦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雷特格韦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雷特格韦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雷特格韦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雷特格韦相关的解决方案。

雷特格韦相关的论坛

  • 69.7 奥扎格雷钠口服溶液人体尿药浓度研究

    69.7 奥扎格雷钠口服溶液人体尿药浓度研究

    【作者中文名】王珍; 金锐; 孙考祥; 杜智敏;【作者英文名】WANG Zhen1; JIN Rui1; SUN Kao-xiang2; DU Zhi-min1(1.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Drug;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2.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药学药物研究所; 烟台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药学药物研究所 哈尔滨; 山东烟台;【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尿中奥扎格雷钠浓度的HPLC方法;通过测定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po200mg奥扎格雷钠口服溶液后体内的尿药浓度,考察奥扎格雷钠体内代谢过程。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mm×150mm,5μm),磷酸盐缓冲液(pH=3.0)-乙腈(94:6)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1,咖啡因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奥扎格雷钠在0.01~1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2;健康受试者服药后12h内有(41.77±15.47)%的奥扎格雷钠从尿中排出。结论此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奥扎格雷钠体内代谢研究;奥扎格雷钠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758_386609_2379123_3.jpg

  • 50.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扎格雷中有关物质

    50.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扎格雷中有关物质

    【作者】 戴玉荣; 李泳; 王东凯; 郝海;【Author】 DAI Yu rong 1,LI Yong 2,WANG Dong kai 2,HAO Hai 3 (1.Department of Pharmcy,Sino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China;2.College of Pharmacy,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Liaoning Shenyang 110016,China;3.Shenyang Watson Phramacentocal Instotnte,Liaoning Shenyang 110016,China)【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沈阳沃森药物研究所 北京100029;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摘要】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扎格雷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1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磷酸盐缓冲液 乙腈 (92∶8)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74nm ,流速为 1.0mL·min-1。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定奥扎格雷有关物质 ,降解产物和主峰达到有效分离。 3批自制样品的测定符合规定。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奥扎格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 ,专属性强 更多还原【Abstract】 OBJECTIVE A RP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related substance in ozagrel.METHODS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a Dimonsil C 18 ( 150 mm × 4.6 mm , 5 μm ) column at room temperature,the mobile phase was consisted of phosphate buffer acetenitrile(92∶8),the detecting wavelength was 274 nm ,the flow was 1.0 mL ·min -1 .RESULTS Ozagrel was separated with its related substance thoroughly.Three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analysed.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pro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co... 更多还原【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奥扎格雷; 有关物质; 【Key words】 RP HPLC; ozagrel; related substance;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131439_383511_2352694_3.jpg

  • 动物源中雷夫尼特(氯苯碘柳胺)的检测讨论

    雷夫尼特又名氯苯碘柳胺、碘醚柳胺。氯苯碘柳胺和氯氰碘柳胺属于水杨苯胺类兽药,是一种抗吸虫剂,对不同龄的肝片吸虫及大片型吸虫具有卓越疗效。 最近作为出口的需要,国外有些客户对这个药物提出咨询,准备进行开展一下,现在手头资料较少,国内标准仅有一个行标,利用液相色谱做的,标准的检出限为10ppb,个人感觉有些达不到,手头还有一个日本方法,不知是不是可行,现在标准品还没到货,各位专家是不是有人做过,分享下下经验。标准见附件,便于讨论。

  • waters2695鱼雷

    waters2695鱼雷模块在运行的时候发现柱塞杆伸缩位置不对,导致机器报错,有大佬会调整柱塞杆位置的吗

  • Teledyne FLIR和法雷奥就汽车安全系统热成像达成协议

    [font=黑体, SimHei][color=#000000]近日,法雷奥(Valeo)和Teledyne FLIR公司开始战略合作,将热成像技术引入汽车行业,以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双方已于2023年底从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OEM获得了一份重要合同,交付其作为新一代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驾驶员辅助技术的新型热像仪,以提高车辆和道路安全。[/color][/font][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8d86404f-f703-42e9-9f26-557636797063.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 SimHei][color=#0070c0]图片来源:法雷奥[/color][/font][/align][font=黑体, SimHei][color=#000000]法雷奥和Teledyne FLIR将推出首款用于夜视ADAS的ASILB级热成像技术。该系统将补充法雷奥的各种传感器,并依靠法雷奥的ADAS软件堆栈来支持乘用车、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夜间自动紧急制动(AEB)等功能。法雷奥与热成像技术公司Teledyne FLIR强强联手,打造下一代汽车安全多光谱传感器融合系统。[/color][/font][font=黑体, SimHei][color=#000000]法雷奥将利用其在汽车视觉系统方面的丰富专业知识,集成Teledyne FLIR热视觉技术,并为OEM提供完整的夜视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法雷奥人工智能和图形可视化堆栈的感知软件。[/color][/font][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c51df6d8-b956-48ff-9f27-89bc100c9b58.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 SimHei][color=#0070c0]图片来源:法雷奥[/color][/font][/align][font=黑体, SimHei][color=#000000]“法雷奥拥有市场上最广泛的感知解决方案组合,我们期待与Teledyne FLIR合作,将热成像技术添加到我们的产品中,”法雷奥舒适和驾驶辅助总裁Marc Vrecko表示。“这款新摄像头及其感知软件将补充我们的产品,并提高ADAS和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的整体性能,为道路使用者带来更多安全,尤其是在夜间。”[/color][/font][font=黑体, SimHei][color=#000000]Teledyne FLIR副总裁兼总经理Paul Clayton表示:“从售后驾驶员辅助技术到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Teledyne FLIR在开发热成像并将其融入汽车安全系统方面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我们与法雷奥的合作使我们能够使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从乘用车到半挂卡车的交通运输中,让更多的驾驶员和自动车辆安全系统能够在完全黑暗、杂乱的环境和其他现有传感器无法看到的恶劣天气下看清东西。”[/color][/font][来源:腾讯网][align=right][/align]

  • 62.2 奥扎格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62.2 奥扎格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颜琳琦; 金瓯; 郭兴杰;(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奥扎格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 PLC)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Diam onsil-C18柱(200m m×4.6m m,5μm),以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测定6只W istar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奥扎格雷的质量浓度,并由此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为(42.5±6.1)m in,峰浓度(Cmax)为(6.02±0.97)μg/m L,半衰期(t1/2)为(42.9±11.5)m in,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3.8±88.5)μg.m in/m 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95.1±96.3)μg.m in/m L。结论H 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奥扎格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027_386302_1606903_3.jpg

  • 【分享】为感谢色采专家在“活雷锋”中的贡献,特加分鼓励!aiwa54、dongli5203、feixue810316请进!

    [color=#f10b00][size=3]由于色谱采购交流版面在“活雷锋”活动中,没有把版面专家的回帖计算在内,现在特加分补偿,以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版面的支持!我们在继续合作,把版面工作搞好![/size][/color][color=#f10b00][size=4]回帖,每人30积分,再次感谢啦!!![/size][/color][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

  • 52.6 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RP-HPLC测定

    【作者】 马长海;【Author】 MA Chang-hai(Baicheng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Test Institute,Baicheng137000,China)【机构】 吉林省白城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摘要】 目的建立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pH7.0磷酸盐缓冲液(35:65),检测波长284nm。结果5-HMF的线性范围为0.01045~0.01315μg,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0.4%。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评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更多还原【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5-hydroxymethylfural(5-HMF) in ozagrel glucose injection by RP-HPLC.Methods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 Diamonsil C18 column an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a methanol-pH 7.0 phosphate buffer(35:65).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84nm.Results 5-HMF curve was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0.01045~0.01315μg with correlation coeff icient 0.9999.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0.7%.The method precision(RSD) was 0.4%.Conclusion The assay of 5-HMF is fo... 更多还原【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 words】 5-hydroxymethylfural; Ozagrel Glucose injection; HPLC;

  •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小知识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是一种将微波收、发设备合置的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的波长很短,在1mm~1000mm之间,因此很容易被物体反射。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即经 反射后的微波信号与发射波信号的频率会产生微小的偏移。此时可认为报警产生。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采用多普勒雷达的原理,将微波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装在一起。使用体效应管作微波固态振荡源,通过与波导的组合,形成一个小型的发射微波信号的发射源。探头中的肖基特检波管与同一波导组成单管波导混频器作为接收机与发射源耦合回来的信号混频,从而得到一个频率差,再送到低频放大器处理后控制报警的输出。微波段的电磁波由于波长较短,穿透力强,玻璃、木板、砖墙等非金属材料都可穿透。所以在安装时不要面对室外,以免室外有人通过引起误报。金属物体对微波反射较强,在探测器防范区域内不要有大面积(或体积较大)物体存在,如铁柜等。否则在其后阴影部分会形成探测盲区,造成防范漏洞。多个微波探测器安装在一起时,发射频率应该有所差异,防止交叉干扰产生误报。另外,如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光源产生的100Hz调制信号由于在闪烁灯内的电离气体容易成为微波的运动反射体而引起误报。使用微波入侵探测器灵敏度不要过高,调节到2/3时较为合适。过高误报会增多。与超声波一样家庭也可以使用。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对警戒区域内活动目标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防范空间,范围比较大,可以覆盖60°至90°的水平辐射角,控制面积可达几十到几百平方米。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发射能图与所采用的天线结构有关,采用全向天线(如1/4波长的单极天线)可产生近乎圆球形或椭圆形的发射范围,这种能场适合保护大面积的房间或仓库等处。而采用定向天线(如喇叭天线)可以产生宽泪滴形或又窄又长的泪滴形能图,适合保护狭长的地点,如走廊或通道等。

  • COTO标准品|氯吡格雷杂质研究

    氯吡格雷杂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是氯吡格雷的同分异构体或相关化合物。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COTO标准品是一种高纯度的标准物质,用于测定氯吡格雷及其杂质的纯度、含量和化学性质。通过与COTO标准品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确定氯吡格雷及其杂质的结构、组成和含量,从而保证氯吡格雷的质量和安全性。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COTO标准品的使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提供可靠的参照物,用于质量控制、药物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研究。通过使用COTO标准品,可以确保氯吡格雷及其杂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总的来说,COTO标准品在氯吡格雷杂质的研究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使用COTO标准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氯吡格雷及其杂质的性质和含量,从而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也需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加强质量标准和监管措施的执行力度,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 【金秋计划】基于CiteSpace的雷公藤红素知识图谱分析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主要来源于卫矛科雷公藤属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同时也存在于南蛇藤、独子藤等植物中[1],蜂蜜中也有发现[2]。雷公藤多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中,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等地,朝鲜、日本亦有少数分布。雷公藤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以根入药,味苦、辛,性凉,有大毒,具有祛风、解毒、杀虫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雷公藤对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是较为可靠的免疫抑制类中药,被称为“中草药免疫剂”[3]。从雷公藤根部提取出的雷公藤总苷包含多种活性单体成分,其药理活性良好,素有“中草药激素”之称[4]。雷公藤红素是首个从雷公藤根皮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产物,是一种具有醌甲基结构的去甲木栓烷型五环三萜(图1),具有抗肿瘤、抗炎、抗风湿、抗肥胖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类风湿关节炎、2型糖尿病等[5-6]。 图片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分析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够准确把握研究现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雷公藤红素自2007年被Cell杂志列为最有可能、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以来[7],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现存的中英文有关雷公藤红素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呈现相关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等情况,形成对雷公藤红素的全面认知,有利于解读当前雷公藤红素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研究者更清晰、透彻地理解雷公藤红素发展现状,并为该领域的今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分别以“雷公藤红素”和“celastrol”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分别得到中文文献744篇、英文文献1 254篇。 1.2 数据筛选 人工剔除掉数据库中的重复文献、图书、报纸文章、会议论文、成果报告以及不相关的内容。 1.3 数据可视化 将CNKI及WOS的文献分别以Refwork及文本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_*.txt命名。使用CiteSpace 6.1.R4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去重、格式转化。设置CiteSpace的参数:(1)时间分区(time slicing):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时间切片为1;(2)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作者(author)”“研究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进行分析;(3)阈值选择(selection criteria):g-index(k=25),Top N=50,Top N%=10.0%;(4)剪切方式(pruning):“作者”“研究机构”分析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关键词”分析选择再加上“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对转化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其发文量、作者共现性、研究机构共现性、关键词共现性、关键词爆发时间、关键词聚类、研究方向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趋势 分析相关论文的发文趋势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成长速度及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雷公藤红素的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统计,时间跨度覆盖了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筛选去重后获得了中文文献674篇、英文文献1 147篇。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近20年来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整体趋势呈现出稳定增长,同时英文文献的数量明显高于中文文献。具体而言,可将发文量的变化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跨越了2000—2007年,这一时期的发展相对平稳,研究逐渐积累。第2阶段,从2008—2017年,呈现了渐进的增长态势,显示了雷公藤红素领域受到持续关注并逐渐成熟。第3阶段自2018—2022年,是一个迅猛增长的时期,且为该领域的广泛研究爆发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截至2023年6月30日,数据统计仅覆盖到112篇,因此出现下降趋势,但并不影响前述趋势的有效性。第2阶段的增长可能与2007年Cell杂志将雷公藤红素列为最有可能也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引发广泛关注有关[7]。总地来看,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蓬勃发展。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继续,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 2.2 国家、机构、作者分析 2.2.1 国家分布情况 分析文献作者所在国家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各国对雷公藤红素的研究热度,同时也有助于研究雷公藤红素的植物基原和国家影响因素。全球范围内,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发文量前12的国家见图3。中国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可能是因为雷公藤红素主要来源于雷公藤或南蛇藤的根皮、茎和叶,且雷公藤属于中国传统中药,故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对雷公藤红素的研究投入相对更多,也更关注其潜在应用和价值。此外,美国和韩国也在雷公藤红素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贡献了220篇和63篇文献。这表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具有国际性的合作和影响,不仅受到中国的关注,还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兴趣。综上所述,各国在雷公藤红素研究领域的贡献不仅反映了该领域的热度,还反映了雷公藤红素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天然活性成分的国际重要性。 图片 2.2.2 作者合作网络 在CNKI数据库中,共有674篇文献涵盖了503位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张振海(7篇)。作者合作网络见图4-A,共包含503个节点和638条连线,密度为0.005 1。张振海、陈彦和瞿鼎等作者构成了1个核心的合作团队,专注于雷公藤红素给药系统及抗癌药理作用的研究。总体而言,其他作者尚未形成规模较大且完整的合作研究团队,这可能不利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协作发展。在WOS数据库中,共有1 147篇文献涵盖了405位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Gao Wei(17篇),主要关注雷公藤红素的生物合成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如图4-B所示,包含405个节点和371条连线,密度为0.004 5。Gao Wei、Su Ping和Huang Luqi等作者构成了另1个核心合作团队,在研究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同时,更加侧重雷公藤红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总体上看,其他作者合作研究团队已有雏形,预示着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希望。 图片 2.2.3 机构合作网络 CNKI数据库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7篇)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7篇),其次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6篇)。推测可能是由于江苏省为雷公藤主要产地之一,且该地机构对雷公藤红素研究较为重视。中文文献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5-A,包含409个节点和211条连线,说明尚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构团队,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较少,有待加强各机构间的团队合作以推动相关研究。WOS数据库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56篇),其次是Sichuan University(30篇)、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29篇)。英文文献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5-B,包括405个节点和371条连线,密度为0.004 5。英文文献发表机构间的合作在上述机构的带领下,形成了庞大且完整的机构合作网络,有利于机构间的相关经验交流与合作互补,进而促进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发展。 图片 2.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的总结凝练,通过分析关键词能够快速地了解论文主旨,有效掌握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CNKI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结果如图6-A所示。该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包含276个节点和403条连线,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通过分析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可知,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前5高频关键词为凋亡、雷公藤、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增殖,出现频率分别为41、34、30、24、19次。这表明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化合物来源均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出现频率前30的关键词可分为6个大类。(1)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重点内容,相关高频关键词共有17个,包括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细胞凋亡、增殖、乳腺癌、小胶质细胞、胶质瘤、抗肿瘤、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代谢组学。说明中文文献中药理作用研究的热点是抗肿瘤、抗炎、抗风湿。(2)化学成分:探究雷公藤红素相类似的化学成分是对雷公藤红素研究的拓展,相关高频关键词有5个,包括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和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与雷公藤红素均为雷公藤总苷的组成成分,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可以为新药源的开发提供思路。(3)植物基原:植物基原的探寻是雷公藤红素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相关高频关键词有3个,包括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南蛇藤。雷公藤红素主要来自于雷公藤,探究雷公藤红素的植物基原可以拓展其获取途径,选取质最优、量最大的基原植物进行培养,丰富雷公藤红素资源。(4)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巨大影响,相关高频关键词有2个,包括分子对接、综述。说明前人对雷公藤红素的总结阐述较多,倾向于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进行研究。(5)中药:雷公藤红素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药材雷公藤,相关高频关键词有2个,包括中药、中医药。表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背景与传统中药的关联。(6)给药系统:雷公藤红素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的新兴热点,对应的相关高频关键词为体外释放。雷公藤红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风湿、抗炎活性,但其人体吸收率较低。以何种方式更好地利用雷公藤红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对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6-B所示,该关键词共现图谱包括204个节点和294条连线,节点数量较中文文献略少,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通过分析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可知,英文研究中频率前5的关键词是activation、celastrol、expression、apoptosis、NF-κB,出现频率分别为213、187、184、179、143次。说明英文文献同样注重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可以大致分为5个大类。(1)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重点内容,相关高频关键词共有21个,包括activation、expression、apoptosis、NF-κB、growth、inhibition、cells、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cancer、induction、mechanisms、obesity、rheumatoid arthritis、down regulation、pathway、disease、cancer cells、proliferation、therapy、autophagy。说明英文文献中涉及的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肥胖、抗炎、抗风湿。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雷公藤红素相关药理作用关键词更多,种类也更丰富。除此之外,英文文献与通路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多于中文文献,说明对雷公藤红素在细胞层面通过信号通路对机体产生影响的研究更多。(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基础,相关高频关键词有4个,包括celastrol、triptolide、identification、triterpene。相较于中文文献稍少,但是提到了雷公藤红素所属的三萜类成分。同时中文文献侧重报道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测定,而英文文献侧重于雷公藤红素的检测鉴定。(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是雷公藤红素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出现3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in vitro、design、mice。相较于中文文献采用软件手段的分子对接和综述,英文文献更倾向于使用动物实验相关研究手段,2种研究方式各有优劣,应取长补短。(4)给药系统:给药系统是雷公藤红素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出现1个相关高频关键词,为nanoparticles。相较于中文文献报道的体内释放,英文文献显示已经形成较成熟的纳米给药系统。(5)植物基原:植物基原是雷公藤红素探究的重要部分,出现1个相关高频关键词,为Tripterygium wilfordii,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在植物基原方面研究较少,这可能是因为中药材雷公藤主产于中国,国内研究有地理优势和历史渊源。这些关键词共现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英文文献中对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关注点和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 2.3.2 关键词热点聚类分析 将关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有助于将研究热点可视化呈现。“聚类#”后的数字越小,说明该类研究的规模越大。本研究将CNKI检索到的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见图7-A。此聚类模块值(Q)=0.762 5,Q>0.5,平均轮廓值(S)=0.980,S>0.7,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显著。将7个聚类模块分为3大类。(1)药理作用:该大类包含了聚类#0(凋亡)、聚类#2(增殖)、聚类#5(抗肿瘤)、聚类#6(抑制作用)4个小聚类,主要反映了雷公藤红素在抗肿瘤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对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黑素瘤、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8]。Ni等[9]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下调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并有效阻断p65亚基的核转位,通过上调p27表达、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梁柳春等[10]发现,雷公藤红素还有抗炎及免疫抑制、抗肥胖、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2)药物资源:该大类包括聚类#1(雷公藤)、聚类#3(中药)。雷公藤甲素主要来源于雷公藤和南蛇藤等传统中药,这些药材一直以来都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3)化学成分:该大类包括聚类#4(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总苷的主要成分之一,雷公藤总苷被称为“中草药激素”,其组成成分还包括雷公藤晋碱和雷公藤次碱等萜类活性成分,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功效[11]。这些聚类分析结果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雷公藤红素研究的热点和不同方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图片 将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见图7-B,Q=0.766 9,Q>0.5,S=0.893,S>0.7,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显著,具有实际意义。将10个聚类分为药理作用、药物资源2大类。(1)药理作用:该大类包括聚类#0(oxidative stress)、聚类#1(extracellular vesicles)、聚类#2(rheumatoid arthritis)、聚类#3(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聚类#4(expression)、聚类#5(breast cancer)、聚类#7(inhibition)、聚类#9(activation)、聚类#10(growth)。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英文文献中对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研究广泛。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抗肿瘤、抗炎、抗风湿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在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领域的研究范围更广泛,研究方向更多元化。(2)药用植物资源:该大类包括聚类#6(Tripterygium wilfordii)和聚类#8(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二者含义相同,均代表雷公藤,为其拉丁名的不同写法。这表明中英文文献在药物资源领域研究报道均较为深入,同时药物基原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关注度。 2.3.3 聚类热点时间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时间段的热门研究方向,将图7-A的中文关键词聚类图转化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图8)时间线图聚焦于不同聚类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有利于发现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由图8可知,2007年以前以雷公藤红素的聚类#5(抗肿瘤)和聚类#6(抑制作用)研究为主;2007年以后,聚类#0(凋亡)、聚类#1(雷公藤)、聚类#2(增殖)、聚类#3(中药)、聚类#4(雷公藤甲素)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且聚类#0(凋亡)的研究持续时间较长,表明这一方向的研究在不同时期都备受关注。将图7-B的英文关键词聚类图转化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图9)。由图9可知,在2007年以前,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的研究数量和方向较CNKI数据库更多,如聚类#10(growth)和聚类#9(activation),且全部11个聚类研究持续性均较好。总体上相较于雷公藤红素相关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英文的时间线图聚类更多,分布更密集,每个聚类持续时间更长。这些时间线图提供了关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时间演变趋势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图片 图片 2.3.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将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高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展现关键词出现的起止年份以及突变强度,可以清晰地表现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预测雷公藤红素未来发展情况。WOS数据库中的雷公藤红素研究突现关键词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故以WOS数据库中英文研究关键词突现图为例分析雷公藤红素研究热点的变化。如图10所示,共包含25个突现关键词。其中强度最大的是“triterpene”,为10.7,持续时间为2010—2014年。2007年雷公藤红素被Cell期刊列为最有可能也是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其主要药效基团是位于A/B环上的醌甲基等结构。雷公藤红素所属三萜类化合物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这也可能是“triterpene”关键词强度很高的原因之一。 图片 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关键词是“cancer cells”,从2009年持续到2018年。这说明雷公藤红素自被发现以来,其抗肿瘤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热点研究方向经久不衰。同时突现关键词中还有“heat shock”“kappa b activation”“inhibitor”等与抗肿瘤相关。雷公藤红素已被发现对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黑素瘤、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drug delivery”和“delivery”分别成为2018年和2019的突现关键词,说明在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开始关注给药系统的研究。尽管雷公藤红素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毒性较大,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给药系统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靶向叶酸受体和线粒体的载体雷公藤红素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透明质酸包被的线粒体靶向脂质体、尺寸可控的雷公藤红素纳米颗粒等相关研究陆续出现,能够在降低雷公藤红素自身毒性、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同时,丰富雷公藤红素给药系统[12-14]。这些研究进展为雷公藤红素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4 高被引文献分析 文献引用量是反映当前研究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CNKI数据库中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见表3。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是出自《中华肿瘤杂志》的“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170次,该研究通过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株迁移、小管形成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并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该研究说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抗肿瘤作为雷公藤红素最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除了被引频次第1的文献外,被引频次第2、5的文献“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的体外研究”和“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Notch 1、NF-κB信号蛋白通路的调控作用”都与抗肿瘤作用相关,说明雷公藤红素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图片 被引频次排第4的文献是出自《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雷公藤红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共被引用61次。该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可减少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组织干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强度,证实雷公藤红素具有支气管抗炎作用。另外2篇文献“雷公藤红素对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IL-6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和“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同样涉及雷公藤红素的抗炎作用和作用机制。 出自《中草药》的“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一文中建立了快速高效的雷公藤红素HPLC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红素的化学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环境胁迫对雷公藤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则探讨了水分、光照、土壤氮含量的轻度胁迫对雷公藤幼苗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雷公藤药材品质提供参考。“雷公藤红素的研究进展”为综述性论文,内容丰富广泛,涵盖了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含量分析、药理活性等多项内容。该文被引量较多,较为经典,对雷公藤未来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WOS数据库中引用量前10的英文文献如表4所示。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是2010年在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杂志发表的“Regulation of survival,proliferation,invasion,angiogenesis,and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through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pathways by nutraceuticals”,被引用170次。该研究探索了饮食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对饮食习惯预防癌症进行着重分析,讨论包含雷公藤红素在内的香料、豆类、水果、坚果、蔬菜等食物通过调节炎症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该文献阐述了肿瘤形成的原因和抑制肿瘤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文献被引频次第2、4、5、6、8、10亦与雷公藤红素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相关,且多数提到了抗肿瘤通路,说明雷公藤红素抗肿瘤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不断深入的研究热点。 图片 “Treatment of obesity with celastrol”揭示了雷公藤红素通过增强瘦素敏感性,抑制食物摄入,阻断能量消耗的减少,从而显著减轻了高瘦素血症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该文献被引频次排名第3位。肥胖一直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也是雷公藤红素未来研究方向之一。“Celastrols as inducers of the heat shock response and cytoprotection”被引342次,该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刺激基因转录,该功能类似于热应激的动力学激活热休克转录因子,从而对致命细胞应激表现出细胞保护作用。该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有望成为一类新的热休克反应调节剂。排名第5的文献“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pproaches synergize to ameliorate protein-folding diseases”被引313次,该研究证明通过使用小分子蛋白稳定调节因子,可以增强先天细胞蛋白稳态,有望改善功能性蛋白失

  • 关于氯吡格雷质量标准

    各位高人有没有做过氯吡格雷质量标准的啊,我想请教一下1.原料药和制剂都是按照什么标准做的啊,USP还是EP,用新药转正标准可以报批吗2.光学纯度必须测吗3.是不是很费柱子呀,我现在在用C18摸条件,没有手性柱,摸了几天,柱效降了好多啊4.大家用的都是什么柱子,什么条件呀5.我现在做这个浓度越小拖尾因子越大,浓度大时前沿,是不是可能有包峰在主峰里面啊

  • 各類型樣品之微波消解

    現提供各類型樣品之微波消解方法,本方法只供參考![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5006]相关附件[/url]

  • 【原创】普鲁斯特就是一blogger

    在经世买这本《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已经许久,前不久才开始作为床头读物,塞在三联周刊庞大的信息量中间,让自己的思维即便在冬日也觉得缩在一堆温暖的文字里,感觉很舒适。苏友贞的文笔以前从来没有读过,看了之后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就是以前读《沉重的肉身》那种流畅。昨日刚刚读到普鲁斯特因为一个小饼写出了7卷本的巨著,因为一种忆起往昔的触动,引发长篇累牍的描述。让我不禁想起自己中断了不少时间的那个往事杂陈,正如文章中那个年青人说的:普鲁斯特其实就是一blogger。文章中还提到一个词:involutary memory(非自主记忆),因为一道菜,一种气息,一张乍然似昨的影像,打开一封收藏已久的信函,一条语句的音调,一个装束,一弯无意的眼神,或多或少引起的感触和心底波澜,应该就是这个词组涵盖的意境吧。

  • 超声波液位计和雷达液位计的区别

    我们一般把声波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即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一种传播过程,它的特征是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另外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超声波在液体、固体中衰减很小,因而穿透能力强,尤其是在对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可穿透几十米的长度,碰到杂质或界面就会有显著的反射,超声波测量物位就是利用了它的这一特征。 在超声波检测技术中,不管那种超声波仪器,都必须把电能转换超声波发射出去,再接收回来变换成电信号,完成这项功能的装置就叫超声波换能器,也称探头。将超声波换能器置于被测液体上方,向下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穿过空气介质,在遇到水面时被反射回来,又被换能器所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电子检测部分检测到这一信号后将其变成液位信号进行显示并输出。 由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原理可知,若介质压力、温度、密度、湿度等条件一定,则超声波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因此,当测出超声波由发射到遇到液面反射被接收所需要的时间,则可换算出超声波通过的路程,即得到了液位的数据。 超声波有盲区,安装时必须计算预留出传感器安装位置与测量液体之间的距离。 雷达液位计采用发射—反射—接收的工作模式。雷达液位计的天线发射出电磁波,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这些波经被测对象表面反射后,再被天线接收,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与到液面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式如下:D=CT/2式中 D——雷达液位计到液面的距离C——光速T——电磁波运行时间 雷达液位计记录脉冲波经历的时间,而电磁波的传输速度为常数,则可算出液面到雷达天线的距离,从而知道液面的液位。在实际运用中,雷达液位计有两种方式即调频连续波式和脉冲波式。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的液位计,功耗大,须采用四线制,电子电路复杂。而采用雷达脉冲波技术的液位计,功耗低,可用二线制的24V DC供电,容易实现本质安全,精确度高,适用范围更广。 超声波用的是声波,雷达用的是电磁波,这才是最大的区别。而且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方向性都比电磁波强的多,这就是超声波探测现在比较流行的原因。主要应用场合的区别: 超声波和雷达主要是测量原理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不同的运用场合。雷达是鉴于被测物质的介电常数的,而超声波是鉴于被测物质的密度的。所以介电常数很低的物质雷达的测量效果就要打折扣,对于固体物质一般也推荐用超声波。同时雷达发射的是电磁波,不需要传播媒介,而超声波是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需要传播媒介的。另外波的发射方式元件不同,如超声波是通过压电物质的振动来发射的,所以它不可能用在压力较高或负压的场合,一般只用在常压容器。而雷达可以用在高压的过程罐。雷达的发射角度比超声波大,在小容器或瘦长的容器不推荐用非接触式雷达,一般推荐导波雷达。最后就是精度的问题,当然了,雷达的精度肯定是比超声波高,在储罐上肯定是用高精度雷达的,而不会选超声波。至于价格方面,一般情况下超声波比雷达低,当然一些大量程的超声波价格也是很高的,如6~70米的量程,这时雷达也达不到,只能选超声波! 声波的传输是需要媒介的,所以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所以超声波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与雷达比起来多有不足。首先,超声波物位计有温度限制,一般探头处温度不能超过80度,并且声波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其次,超声波物位计受压力影响很大,一般有求0.3MPa以内,因为声波要靠振动来发出,压力太大时发声部件会受影响。第三,当测量环境中雾气或粉尘很大时将不能很好的测量。凡此种种,都限制了超声波物位计的应用。与之相比,雷达的是电磁波,不受真空度影响,对介质温度压力的适用范围又很宽,随着高频雷达的出现,其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所以在物位测量中,雷达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不论是雷达还是超声波液位计,在安装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安装位置,注意盲区。比如安装在罐体上时,不要装在进料口,不要装在人梯附近,离罐壁要有300到500mm的距离,防止回波干扰。在有搅拌,液面波动大的时候也要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1.雷达测量范围要比超声波大很多。2.雷达有喇叭式、杆式、缆式,相对超声波能够应用于更复杂的工况。3.超声波精度不如雷达。4.雷达相对价位较高。5.用雷达的时候要考虑介质的介电常数。6.超声波不能应用于真空、蒸汽含量过高或液面有泡沫等工况。

  • 雷电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打雷与闪电,可是知道打雷与闪电的危害吗?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方便的知识。[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704]相关附件[/url]

  • 试验验证:纤维类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与真导热系数相互关系

    试验验证:纤维类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与真导热系数相互关系

    [quote][color=#ff0000]摘要:本文针对二氧化硅Q纤维、氧化铝Saffil纤维、APA纤维、氧化锆ZYF纤维和OFI纤维五种纤维类隔热材料,分别采用大温差的高温热流计法和小温差的瞬态步进加热法进行高温和不同气压条件下测试,通过试验得到的真导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数据,验证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转换方法,证明了这种相互关系和转换方法的有效性。[/color][/quote]关键词:耐火材料、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真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大温差、测试方法[align=center][b][color=#3333ff]注:文中有大量公式,但不便在网页中进行完整显示。本文的PDF格式完整版本,已在本文的结尾处附上。[/color][/b][/align][b][color=#FF0000]1. 引言[/color][/b] 对于各种耐火隔热材料的高温导热系数测量,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如图 1‑ 1所示。这些测试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瞬态法,但这种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align=center][img=,500,15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0195080_6467_3384_3.png!w690x216.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1‑ 1 耐火隔热材料高温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分类[/color][/align] 为了便于对耐火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正确的描述和理解,便于对上述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对测试方法按照测试过程中样品材料上的温度梯度大小进行分类,大温度梯度归类为大温差测试方法,如热流计法和准稳态法;小温度梯度或无温度梯度归类为小温差测试方法,如保护热板法、热线法和闪光法。由此可以很容易确定出以下导热系数实际物理意义及其定义: (1)小温差或无温差(50℃)测试方法测量得到的是“真导热系数”。 (2)大温差测试方法测量得到是“有效导热系数”。 由于测试中所形成的温差不同,使得热量在样品中的热传递形式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温差下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并不相同,这在对耐火隔热材料测试方法选择和测量结果数据的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严重问题。 关于不同温差下测量得到的真导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进行过专门的理论分析论述。本文将特别针对五种不同的纤维类隔热材料,分别采用大温差的高温热流计法和小温差的瞬态步进加热法进行了高温和不同气压条件下的测试,用试验数据来验证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转换方法。[b][color=#FF0000]2. 纤维类隔热材料样品[/color][/b] 针对以下五种纤维隔热材料分别测量了真导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这五种纤维隔热材料参数和相应的测试结果数据来自文献。 Q纤维:Q纤维是硅基隔热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纤维平均直径为1.3 um,Q纤维隔热材料一般密度为48.6、68.8和95.6 kg/m3,与之对应材料厚度分别为13.3、19.1和13.3 mm。 Saffil纤维:Saffil纤维是氧化铝基隔热材料,平均纤维直径为4.5 um,一般密度在24.2~96.1 kg/m3范围内,所对应的样品厚度在13.3~39.3 mm之间。 APA纤维:APA纤维也是一种氧化铝基纤维隔热材料,平均纤维直径为4.5 um、密度为107 kg/m3,APA隔热材料为大约1 mm厚的板材,而25.4 mm厚的样品被用于有效导热系数测量。 ZYF氧化锆纤维:还采用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ZYF)纤维隔热材料,其纤维平均直径为6 um、密度为 267 kg/m3。ZYF隔热材料为厚度大约为2.5 mm厚的薄板,在工程应用中可多层叠加使用。 OFI纤维:OFI是一类高效乳白色纤维隔热材料,是在各种纤维毡中嵌入陶瓷遮光颗粒而得到,纤维基体和陶瓷遮光剂的比例可以量身定做为特定飞行轨道/空间气动加热载荷提供一个优化的隔热效果。在纤维隔热垫中嵌入高效陶瓷遮光剂颗粒可以显著降低纤维隔热材料热传递中的辐射分量,从而使OFI成为低气压应用中非常好的隔热性能。本研究中所采用的OFI纤维隔热材料是通过在Saffil纤维隔热材料中嵌入遮光剂,总密度为202.4 kg/m3。[b][color=#FF0000]3. 测试方法及其相互关系[/color][color=#FF0000]3.1. 测试方法[/color][/b] 针对上述五种纤维隔热材料,测试方法分别选用了瞬态步进加热法和高温热流计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测量片状或板状样品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 高温热流计法测试中样品的冷面温度基本保持在50℃以下,而样品热面温度则根据设定不断变化,样品热面与冷面之间的温差可以达到100~1400℃,样品尺寸为300×300×(10~70 mm)左右,测量原理如图 3‑ 1所示,其它详细内容可参考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官网TC-HFM-1000 型高温热流计法导热仪介绍以及美国NASA Langley研究中心热真空试验装置的相关报道。[align=center][img=,690,19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7268969_3588_3384_3.png!w690x19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3‑ 1 稳态热流计法高温导热系数测量原理图[/color][/align] 瞬态步进加热法测试中样品上的温差小于10℃,采用相对较小的样品(φ50mm×3~5mm)进行温度高达1500℃下的高温热扩散系数测量,其基本原理如图 3‑ 2所示,其它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文献报道。[align=center][img=,690,41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7448898_2666_3384_3.png!w690x41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3‑ 2 瞬态步进加热三点测温法高温热扩散系数测量原理图[/color][/align][b][color=#FF0000]3.2. 真导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相互关系[/color][/b] 根据瞬态步进加热法和稳态热流计法法分别得到的真导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及其相互关系,在上海依阳的研究报告“耐火隔热材料测试中有效导热系数与真导热系数的相互关系研究”中进行了详细论述。这里仅给出相对于温度变量的最终关系式,即有效导热系数λeff与真导热系数λtrue关系式为:[align=center][img=,500,6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8415798_7481_3384_3.png!w690x90.jpg[/img][/align] 式中的TH和TC分别代表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量中样品的热面温度和冷面温度,T代表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量中的样品平均温度。通过公式(3.2.1)所定义的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就可以进行这两种导热系数之间的转换,即通过大温差的有效导热系数测量推导出相应的小温差时的真导热系数,或根据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量推导出大温差时的有效导热系数。[b][color=#FF0000]4. 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关系的试验验证[/color][/b] 以上介绍了真导热系数与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以及相互推导的具体方法,但这些只是根据一些假设进行的理论计算,关系和推导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还需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为了进行试验验证,选择了相同的耐火隔热材料进行取样。对于大温差的有效导热系数测量选择了高温热流计法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和测量装置,对于小温差的真导热系数测量选择了步进加热三点测温测试方法和高温热扩散系数测量装置,对于无温差的真导热系数测量选择了热线法和高温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由于没有实际进行过对相同耐火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大温差和小温差的对比测试,因此选择了目前仅有的公开报道的国外文献报道数据进行计算对比。[b][color=#FF0000]4.1. 二氧化硅(Silica)Q纤维隔热材料[/color][/b] 密度为48.6kg/m^3的Q纤维在0.001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1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2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40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9095327_6858_3384_3.png!w690x404.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1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Q纤维样品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真导[/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1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9230128_5966_3384_3.png!w690x41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2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Q纤维样品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有效导[/color][/align] 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的拟合公式为:[align=center][img=,600,4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39395786_4790_3384_3.png!w690x48.jpg[/img][/align] 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的拟合公式为:[align=center][img=,600,4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0044886_2962_3384_3.png!w690x46.jpg[/img][/align][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公式(4.1.2)代入公式(3.2.1),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 20.5℃。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align=center][img=,600,3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0571338_7312_3384_3.png!w690x45.jpg[/img][/align]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1所示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1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与大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只是在热面温度为26℃时两者相差较大为18.6%,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温差热流计法测量过程中的冷面温度为20.5℃,温差较小使得热流密度较小所带来的误差。而在其它所有热面温度下(100℃以上)有效导热系数相比,偏差百分比都小于2%。由此可见,对于Q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下,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align=center][img=,500,4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1199078_3032_3384_3.png!w669x60.jpg[/img][/align]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 将式(4.1.4)直接代入与式(3.2.1)可得:[align=center][img=,600,6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1368044_1154_3384_3.png!w690x74.jpg[/img][/align] 将图 4‑ 1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4.1.5)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由此得到转换后的真导热系数表达式:[align=center][img=,600,3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1566218_1668_3384_3.png!w690x38.jpg[/img][/align]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4.1.6)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4-2中的蓝线所示。由图4-2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与小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全温度范围内偏差百分比都小于2.6%。由此可见,对于Q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下,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小温差真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b][color=#FF0000]4.2. 氧化铝(Alumina)Saffil纤维隔热材料(高真空下测试)[/color][/b] 密度为48kg/m^3的Saffil纤维在0.001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3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4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42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2233158_5453_3384_3.png!w690x427.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3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样品有效导热系数测量[/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2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2412398_5020_3384_3.png!w690x42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4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样品真导热系数测量[/color][/align]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在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Saffil纤维真导热系数拟合公式代入公式,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20.8℃。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3中的红线所示。由图 4‑ 3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比大温差测试结果大出很多,最大偏差百分比为74%,并随着热面温度升高,偏差百分比逐渐减小至9%左右。具体原因不详,有可能是两种方法测试结果有问题。[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将式直接代入与式可得: 将图 4‑ 3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由此得到转换后的真导热系数表达式: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4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4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要比小温差测试结果小很多,最大偏差百分比为311%,并随着热面温度升高,偏差百分比逐渐减小至3%左右。这个规律与上述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的规律基本一致,就是与有效导热系数相关的数据总是比真导热系数相关数据低很多。具体原因不详,有可能是某种方法测试结果有问题。[b][color=#FF0000]4.3. 氧化铝(Alumina)Saffil纤维隔热材料(大气压下测试)[/color][/b] 密度为48kg/m^3的Saffil纤维在760 Torr和100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5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6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2549828_1222_3384_3.png!w690x38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5 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样品在100 Torr氮气气压下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2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3092530_4622_3384_3.png!w690x426.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6 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样品在760 Torr氮气气压下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color][/align] 在100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在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 在700 Torr氮气气压下48 kg/m3密度Saffil纤维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Saffil纤维真导热系数拟合公式代入公式,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20.8℃。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5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5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与大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只是在热面温度为23.6℃时两者相差略微偏大为5.2%,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温差热流计法测量过程中的冷面温度为24.35±10.4℃,温差较小使得热流密度较小所带来的误差。而在其它所有热面温度下(100℃以上)有效导热系数相比,偏差百分比都小于5%。由此可见,对于Saffil纤维这种材料,在低真空条件接近一个大气压环境下,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将式直接代入与式可得: 将图 4‑ 5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由此得到转换后的真导热系数表达式: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6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6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与小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较好,全温度范围内偏差百分比都小于5%,只是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处偏差分别为9%和6.4%。由此可见,对于Saffil纤维这种材料,在低真空条件接近一个大气压环境下,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小温差真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color=#FF0000][b]4.4. APA纤维隔热材料[/b][/color] 密度为107kg/m^3的APA纤维隔热材料在0.001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7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8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3266391_5463_3384_3.png!w690x38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7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107 kg/m3密度APA纤维样品在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2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3387494_7814_3384_3.png!w690x42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8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107 kg/m3密度APA纤维样品在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color][/align]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107kg/m^3的APA纤维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107kg/m^3的APA纤维隔热材料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APA纤维真导热系数拟合公式代入公式,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19.05℃。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7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7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与大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较好,只是在热面温度为26.8℃时两者相差略微偏大为22.1%,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温差热流计法测量过程中的冷面温度为19.05±13.6℃,温差较小使得热流密度较小所带来的误差。而在其它所有热面温度下(100℃以上)有效导热系数相比,偏差百分比随着热面温度升高而变大,在最高热面温度1128℃是偏差为14.6%。由此可见,对于APA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气氛下,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较好。[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将式直接代入与式可得: 将图 4‑ 7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由此得到转换后的真导热系数表达式: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8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8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与小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全温度范围内偏差百分比都小于6%,只是在常温23.6℃处偏差最大为8%。由此可见,对于APA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环境下,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小温差真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b][color=#FF0000]4.5. 氧化锆ZYF纤维隔热材料[/color][/b] 氧化锆ZYF纤维隔热材料在0.001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9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10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38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3521992_3974_3384_3.png!w690x38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9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ZYF纤维样品在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1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4043755_4332_3384_3.png!w690x414.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10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ZYF纤维样品在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color][/align]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ZYF纤维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ZYF纤维隔热材料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氧化锆ZYF纤维真导热系数拟合公式代入公式,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22.05℃。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9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9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与大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较好,只是在热面温度为25.9℃时两者相差略微偏大为83.5%,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温差热流计法测量过程中的冷面温度为22.05±0.5℃,温差较小使得热流密度较小所带来的误差。而在其它所有热面温度下(100℃以上)有效导热系数相比,最大偏差为6%。由此可见,对于ZYF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气氛下,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将式直接代入与式可得: 将图 4‑ 9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由此得到转换后的真导热系数表达式: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10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10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与小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全温度范围内偏差百分比都小于7.3%。由此可见,对于ZYF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环境下,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小温差真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很好。[b][color=#FF0000]4.6. OFI纤维隔热材料[/color][/b] 密度为202.4kg/m^3的OFI纤维隔热材料在0.001 Torr氮气气压环境下进行测试,稳态热流计法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如图 4‑ 11中的红线所示,瞬态步进加热法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图 4‑ 12中的红线所示。[align=center][img=,690,38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4213688_4307_3384_3.png!w690x38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11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OFI纤维样品在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41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181544329578_5158_3384_3.png!w690x416.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图 4-12 氮气气压0.001 Torr下OFI纤维样品在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与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color][/align]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OFI纤维隔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λeff随样品热面温度TH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 在0.001 Torr氮气气压下OFI纤维隔热材料真导热系数λtrue随样品平均温度T变化测量值的拟合公式为:[color=#FF0000](1)真导热系数转换为有效导热系数[/color] 将OFI纤维真导热系数拟合公式代入公式,然后进行积分求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其中设置样品冷面温度为TC=22.05℃。得到由有效导热系数拟合公式: 将真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有效导热系数的公式以样品热面温度为横坐标绘制有效导热系数曲线,并与有效导热系数大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11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11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后,与大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非常好,只是在热面温度为24.1℃时两者相差略微偏大为10.8%,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温差热流计法测量过程中的冷面温度为22.05±0.5℃,温差较小使得热流密度较小所带来的误差。而在其它所有热面温度下(100℃以上)有效导热系数相比,最大偏差为7%,而且随着热面温度的上升,两者相差百分比越来越小。由此可见,对于OFI纤维这种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气氛下,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非常好。[color=#FF0000](2)有效导热系数转换为真导热系数[/color] 假设真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关系是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即: 式中的B0、B1、B2和B3是与材料自身特性有关的待定常数。将式直接代入与式可得: 将图 4‑ 11中红线所示的一系列热面温度TH和冷面温度TC下测量得到的对应有效导热系数测试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一系列有关四个未知数B0、B1、B2和B3的关系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这四个未知数,即: 将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转换成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样品平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真导热系数曲线,并与真导热系数小温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4‑ 12中的蓝线所示。由图 4‑ 12所示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温差法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的真效导热系数后,与小温差测试结果吻合的非常好,全温度范围内偏差百分比都小于4%,只是在较低热面温度(100℃以下)时偏差最大为8.9%。由此可见,对于这种OFI纤维隔热材料,在高真空条件0.001 Torr氮气环境下,大温差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转换为小温差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后,与小温差真导热系数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的非常好。[b][color=#FF0000]5. 结论[/color][/b] 通过对五种纤维类隔热材料的六组大温差和小温差测试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做了一些假设,并忽略了辐射传热对整体热传递的影响,但所建立的有效导热系数与真导热系数关系式成立,并且对这五种纤维类隔热材料应用这种关系是有效的。[b][color=#FF0000]6. 参考资料[/color][/b](1)Daryabeigi K. Heat transfer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for optically thick alumina fibrous insulation//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Thermal Conductivity Conference and the 18th International Thermal Expansion Symposium. USA: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2009: 23681.(2)Daryabeigi K, Cunnington GR, Knutson JR. Combined heat transfer in high-porosity high-temperature fibrous insulation: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2011 Oct 25 (4):536-46.(3) Gembarovic, J., and Taylor, R. E., “A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Insul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Vol. 28, No. 6, 2007, pp. 2164-2175.[hr/]

  • 特雷首邦(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正在寻找技术工程师职位,坐标青岛市,谈钱不伤感情!

    [b]职位名称:[/b]技术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职责: 1、肖邦食品分析仪器的实验操作、安装调试和应用支持; 2、解决仪器故障,为客户提供电话或现场故障排除方案;3、处理各类来自客户的产品售后问题,了解用户仪器使用情况及需求;4、技术资料的翻译和整理; 5、随时保持与法国总部、国内技术团队电话、E-mail沟通;6、汇报对象:售后服务部经理要求: 1、学历:本科学历,农业工程、食品分析、物理、电子类专业2、独立工作,具有一定的客户沟通能力;3、适应全国范围出差;4、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法语为加分项;公司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员工培训和职位发展规划。员工一经录用,将通过FESCO办理入职手续。应聘者请将中英文简历发送到邮箱info@chopinchina.com 或 jmn@chopinchina.com 特雷首邦(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网址: www.chopin.fr www.chopinchina.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甲5号院1号楼白云时代大厦B座804室[b]公司介绍:[/b] KPM分析集团 KPM分析集团的主要品牌是为许多行业和市场提供仪器解决方案,从食品质量安全到环境和农业。 我们的客户因他们对先进科学仪器的需求而选择面向我们。我们领先的公司品牌包括:美国Unity,美国PSC、法国肖邦和AMS。网址: www.kpmanalytics.com 特雷首邦(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现为KPM分析集团中国分公司,由法国肖邦技术公司2009年在华设立。全面负责中...[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0374]查看全部[/url]

  • 【意见及建议】应该把所有“色谱类”版块合并为一个版块

    应该把所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类”版块合并为一个版块,便于版友浏览、发帖、交流、管理等。在发帖的“主题栏”主题词中添加如【安捷伦】【安捷伦求助】【安捷伦讨论】等主题词即可,在发帖时由发帖人选择,一目了然。这样浓缩了多少个版块啊,节约了多少人力、物力和空间。其他“色谱类”也应该这样做更好。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90525/1908317/index_3.shtml

  • 【求助】PU革到底是皮革类还是塑胶类

    PU人造革到底是属于皮革类还是属于塑胶类呢?[em09511]如果属于塑胶类,那出口到欧盟的玩具肯定是要做邻苯了。如果属于皮革类,那出口到欧盟的PU皮包肯定是要做AZO了。

  • 【原创大赛】教你维修“水雷”--记Waters超高效四元溶剂管理器线性柱塞泵维修

    【原创大赛】教你维修“水雷”--记Waters超高效四元溶剂管理器线性柱塞泵维修

    [align=center][size=21px]教你维修“水雷”--记Waters超高效四元溶剂管理器线性柱塞泵维修[/size][/align][size=13px]作者:王传兴(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size][size=14px]兢兢业业的液相色谱仪突然闪现了一行报错信息“泵硬件电机不同步”后就自己休息了,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果断使出万能绝技:“重设+重启”,果然有用,虽然自检通过了,但这次仪器复位的声音有点不太对,但想着总归是正常了就继续用吧。结果好景不长,几天后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这次重设四元溶剂管理器自检无法通过了,大几万又要打水漂了,这还不是主要的,堆成山的任务还在排队,想想就绝望。[/size][size=14px]本着遇事不慌冷静分析的原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八成是硬件故障,再重设一次四元溶剂管理器,确定故障位置。随着仪器自检程序,初级泵归位正常,到蓄积泵归位出现错误并伴随着轻微的金属摩擦音。[/size][size=14px]基本确定为蓄积泵故障,分析线性柱塞泵的结构由步进电机,传动轴和泵头组成,结合报错信息分析:第一、泵头的故障概率较小,柱塞杆的阻力不足以致使泵无法归位;第二、步进电机的故障概率也比较小,但不能排除;第三、传动轴由于常年使用累积灰尘与润滑油脂混合阻滞传动轴的概率较大;第四、金属摩擦音可能源于传动轴与外壳的摩擦,也有可能是传动轴内润滑油脂失效导致轴承螺纹压迫内部钢珠发出的声音,这种情况就比较棘手。[/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55963_9482_3315088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60485_1025_3315088_3.png[/img][size=14px]分析完原因,就动手拆,上来就面对一座大山,需要将PDA检测器,柱温箱,样品管理器一次小心移开,原则就是细心谨慎,注意电源线,数据连接线,溶剂管线等,保证各个模块移动时不会连接(各个模块较重,如有管线连接容易损毁仪器)。移开各个模块后,打开四元溶剂管理器上盖板(背后有螺丝),看到这个场景我只想说受累了,辛苦了![/size][size=14px]赶紧高压氮气伺候,一通云雾缭绕后看效果还不错([/size][size=14px]注意在氮吹前,将所有管路接口用对应的堵头密封,防止微尘进入溶剂系统[/size][size=14px])。[/size][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62298_2595_3315088_3.jpeg[/img][/align][size=14px]重新给模块通电,拆下泵头部分[/size][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4254_1235_3315088_3.png[/img][/align][size=13px] [/size][align=left][size=14px]拔下步进电机电源和控制线,首次拔注意力度,接着拧松泵底部固定的螺丝,轻用力向后推动泵体,使泵体脱离固定。[/size][/align][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5378_3295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size=14px]用卡簧钳打开泵体中间位置的卡簧和挡片,观察内部泵驱动轴的位置是否如下图所示,用六角梅花和小平口螺丝刀分别卸下定位螺丝和小轴承。[/size][/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4993_1958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14px]接着用卡簧钳小心取下泵头处的卡簧和弹簧,注意此处弹簧力道非常大,取卡簧时一定用力按住弹簧,避免卡簧取出瞬间弹簧将卡簧射出伤及他人。[/size][/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7213_9799_3315088_3.jpe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7083_647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14px]卸掉步进电机上的四颗固定螺丝,用英制3/32内平六角扳手通过下图中的椭圆形孔拧松步进电机与传动轴的紧固螺丝,小心取下步进电机。[/size][/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78157_1495_3315088_3.jpe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80124_5069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14px]用卡簧钳小心取下驱动轴承处的卡簧,小心取出传动轴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常年使用已经有润滑脂溢出混合灰尘形成了黑色的油泥,这可能就是造成传动轴卡滞的原因。[/size][/align][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80915_7453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14px]将传动轴外部的油泥清理干净,到这一步基本问题应该就解决了,如果还有问题大概率要换硬件了。在下面不建议动了,拧开传动轴里面有许多磁性钢珠,类似轴承里钢珠的作用,打开后要防止钢珠丢失或被带到太靠近出口的位置,这都会造成螺纹轴卡住。[/size][/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81676_3110_3315088_3.jpe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291937382428_1748_3315088_3.jpeg[/img][/align][align=left][size=14px]清理干净外部油泥后,再往轴内压入适量润滑脂,反复转动轴承使润滑脂均匀涂布均匀。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小心反向复原就可以了,注意轴和步进电机连接处的紧固螺丝要拧紧(复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拆卸时一样)。[/size][/align][align=left][size=14px]将泵体装回四元溶剂管理器,插好排线,先接通电源,让模块自检通过,再将样品管理器、柱温箱和检测器依次装好复原,运行泵渗漏测试,通过,问题得以解决。[/size][/align][align=left][size=14px]柱塞泵是精密部件,负责精确的输送流动相,所以以上只是为了展示其内部结构以便更好的理解仪器工作原理,非常不建议随意自行拆卸![/size][/align]

  • 雷达液位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雷达液位计在使用时的一些日常维护如下:  雷达液位计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主要是看电源电压和输出电流是否正常。仪表通电后,大约需要30~60min仪表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投运后仪表没有输出,则应检查电源是否真正接上,并检查保险丝是否烧坏。  对于不超过2个月的短期停运,仪表电源不必切断。  雷达液位计雷达头内部的使用温度为65℃。一般使用情况下时不会超过这个温度的,但若被测介质的温度很高,则雷达头内部的温度有可能超过65℃。这时,可以用少量的仪表风经φ6×1紫铜管自雨水帽吹入雷达头,以将内部的温度降下来,绝对不要用水或其他液体进行机械冷却。雷达液位计使用时是和设备连成一体的,整个系统是密封的,所以平时还应检查各部件连接处的密封发问是否良好。

  • 31.3 RP-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31.3 RP-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作者】 李燕; 刘新;【Author】 LI Yan,et al (Department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College of Pharmacy,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物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摘要】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雷公藤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i.d,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为甲醇∶水(46∶54),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在10.24~51.20μg/ml间,雷公藤甲素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方法回收率为98.3%,RSD为0.23%(n=5)。结论:此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雷公藤甲素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更多还原【Abstract】 Objective:To develop an HPLC method for the assay of the content of triptolide in triptolide gel. Methods:The content of triptolide was measured by HPLC on Diamonsil C18 column(250mm×4.6mm i.d,5μm)using methanol-water(46∶54,v/v)as mobile phase,at a flow rate of 1.0ml/min. The UV detection was set at 220nm. Results: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proved to be linear in the range of 10.24~51.20μg/ml with a regression coeficient of 0.999 7.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method was 98.3%;RSD was 0.23%(n=5).... 更多还原【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雷公藤甲素; 凝胶; 【Key words】 HPLC; Triptolide; Gel;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038_381720_2352694_3.jpg

  • 超级雷人的 我特2 有看过的没?

    看了几眼,我k,简直弱爆了,不但剧情生硬不合理居然还有弹弓打灰机---你当是 愤怒的小鸟啊特战队员带个近视眼镜,哇,好斯文哦88狙 居然打掉了武装直升机的驾驶员???!!!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