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该类群中与食品关系密切的菌属如下。1.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属可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需氧或兼性厌氧,绝大多数菌种产生过氧化氢酶。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腐殖质及食品上。其中包括人和动物的病原性细菌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食物中毒性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昆虫的病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可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此外,也包括一些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和食物中毒的菌种。(1)蜡样芽孢杆菌(B.ccrcl2S):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调味料、乳及咸肉中,污染牛乳后可产生卵磷脂酶,破坏脂肪球膜,使得脂肪不能很好地乳化,还可以产生类似凝乳酶的酶,使乳在酸度不高时即可发生凝固。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温度为10~48℃,pH值为4·9~9·3,发芽温度范围为1~59℃。该菌污染食品后,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且产生下痢性毒素、肠毒素、溶血素、呕吐毒素及肠管坏死毒素等,引起人食物中毒。(2)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该菌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粗糙或有皱纹,呈奶油色或褐色,菌落形态与培养基成分有关。枯草芽孢杆菌污染面粉后,可以使发酵面团产生液化黏丝状现象,使烤制的面包**头出现斑点或斑纹,并且伴有异味。在肉类表面可产生黏液并有异味。在肉类罐头及其他肉制品上经常可以分离到该菌,但在密封的罐头中较少引起变质。在牛乳中生长,可以使牛乳变稠,有时在不变酸时使牛乳凝固,即产生所谓的甜凝乳现象。(3)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该菌可以在含氨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无卵磷脂酶活性。在厌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不生长,多数菌株可在培养基中产生黄、粉红、褐或黑色色素。适宜生长温度为28~37℃。该菌可以从鲜乳、消毒乳、于酪、肉类等食品中分离到,可使浓缩乳凝固并产生干酪味和气体,使肉类罐头变质胀罐。(4)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该菌菌落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小菌落,表面光滑或粗糙,能在49~65℃范围内生长,对热的抵抗力很强。该菌在pH值5.0以下的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主要可引起罐藏食品和淀粉类食品的腐败。(5)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该菌菌落为不透明的小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18~60℃,可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在有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生长,产生醋酸、乳酸和CO2。在厌氧条件下主要产生乳酸,不产气。该菌能在pH值3.5~**5的食品中生长,引起食品变质,罐头食品变质后外观不膨胀。在炼乳罐头中,通常使乳形成坚实凝结,偶尔呈碎片状凝结,并有乳清析出。此种变质亦常发生于含有蔗糖的乳制品中。2.梭菌属(Clostridium)该属的绝大多数种为厌氧菌,只有少数种可在大气条件下生长,但在大气中不形成芽孢。该属菌形成的芽孢多呈球形,位于菌体中央,使菌体呈梭状。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属菌对营养的需要因菌种不同而异。可耐受2.5%~6.5%NaCl浓度的渗透压,对亚硝酸钠和氯敏感。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下水污泥、海水沉淀物、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该属中的一些菌种如丁酸梭菌(C.butyricum)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于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一些菌种如腐化梭菌(C.putrefaciENs)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H2S、硫醇、甲基吲哚(粪臭素)等具有恶臭味的腐败产物,在乳中生长时可使乳中酪蛋白完全胨化,在熟肉上生长使肉变黑,在罐头中生长时,因产气使罐头发生膨胀。肉毒梭菌(c.botulinum)在食品中增殖时可产生肉毒毒素,当人们食入含有该毒素的食品时,可发生毒素型食物中毒,早期症状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继而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吞咽困难等症状直至死亡。此外某些梭菌如破伤风梭菌(C.terni)是人和动物的破伤风病病原菌。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该类群中与食品关系密切的菌属如下。1.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属可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需氧或兼性厌氧,绝大多数菌种产生过氧化氢酶。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腐殖质及食品上。其中包括人和动物的病原性细菌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食物中毒性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昆虫的病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可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的枯草芽杆菌(B.subtilis)。此外,也包括一些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和食物中毒的菌种。(1)蜡样芽孢杆菌(B.ccrcl2S):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调味料、乳及咸肉中,污染牛乳后可产生卵磷脂酶,破坏脂肪球膜,使得脂肪不能很好地乳化,还可以产生类似凝乳酶的酶,使乳在酸度不高时即可发生凝固。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温度为10~48℃,pH值为4·9~9·3,发芽温度范围为1~59℃。该菌污染食品后,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且产生下痢性毒素、肠毒素、溶血素、呕吐毒素及肠管坏死毒素等,引起人食物中毒。(2)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该菌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粗糙或有皱纹,呈奶油色或褐色,菌落形态与培养基成分有关。枯草芽孢杆菌**面粉后,可以使发酵面团产生液化黏丝状现象,使烤制的面包或馒头出现斑点或斑纹,并且伴有异味。在肉类表面可产生黏液并有异味。在肉类罐头及其他肉制品上经常可以分离到该菌,但在密封的罐头中较少引起变质。在牛乳中生长,可以使牛乳变稠,有时在不变酸时使牛乳凝固,即产生所谓的甜凝乳现象。(3)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该菌可以在含氨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无卵磷脂酶活性。在厌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不生长,多数菌株可在培养基中产生黄、粉红、褐或黑色色素。适宜生长温度为28~37℃。该菌可以从鲜乳、消毒乳、于酪、肉类等食品中分离到,可使浓缩乳凝固并产生干酪味和气体,使肉类罐头变质胀罐。(4)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该菌菌落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小菌落,表面光滑或粗糙,能在49~65℃范围内生长,对热的抵抗力很强。该菌在pH值5.0以下的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主要可引起罐藏食品和淀粉类食品的腐败。(5)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该菌菌落为不透明的小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18~60℃,可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在有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生长,产生醋酸、乳酸和CO2**厌氧条件下主要产生乳酸,不产气。该菌能在pH值3.5~4.5的食品中生长,引起食品变质,罐头食品变质后外观不膨胀。在炼乳罐头中,通常使乳形成坚实凝结,偶尔呈碎片状凝结,并有乳清析出。此种变质亦常发生于含有蔗糖的乳制品中。2.梭菌属(Clostridium)该属的绝大多数种为厌氧菌,只有少数种可在大气条件下生长,但在大气中不形成芽孢。该属菌形成的芽孢多呈球形,位于菌体中央,使菌体呈梭状。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属菌对营养的需要因菌种不同而异。可耐受2.5%~6.5%NaCl浓度的渗透压,对亚硝酸钠和氯敏感。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下水污泥、海水沉淀物、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该属中的一些菌种如丁酸梭菌(C.butyricum)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于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一些菌种如腐化梭菌(C.putrefaciENs)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H2S、硫醇、甲基吲哚(粪臭素)等具有恶臭味的腐败产物,在乳中生长时可使乳中酪蛋白完全胨化,在熟肉上生长使肉变黑,在罐头中生长时,因产气使罐头发生膨胀。肉毒梭菌(c.botulinum)在食品中增殖时可产生肉毒毒素,当人们食入含有该毒素的食品时,可发生毒素型食物中毒,早期症状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继而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吞咽困难等症状直至死亡。此外某些梭菌如破伤风梭菌(C.terni)是人和动物的破伤风病病原菌。**
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风险监测分析 人类对蜡样芽孢杆菌致病性的认识过程进展缓慢,但是大量证据证明,从1898年起,就有蜡样芽孢杆菌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及胃肠炎的记载,有些感染的病例很严重,甚至造成死亡,蜡样芽孢杆菌也可以引起牛的口蹄炎。Lubenau 1906年描述了发生在一家医院的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300名医务人员及病人用餐后出现急性胃肠炎,对剩余的食物进行检验,发现含有大量的好氧芽孢杆菌,尽管从原文中的描述分析,该污染菌应为蜡样芽孢杆菌,但原作者将其定名为B.peptonificans。Seitz 1913年从一例患肠炎和腹泻的病人中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按照当今的流行病学标准来衡量,有关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早起报道很粗略。很少有人对食物等病检标本的污染菌做过计数,对污染菌的鉴定、命名也不确切,从而造成了不少混乱。正是由于分类学的进展,Hauge经过对4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认真调查,于1955年首次确认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因为蜡样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和尘埃中,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食品中。现将2014年本地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情况作如下总结。1 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 使用的培养基有磷酸盐缓冲液(PBS)、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胰酪胨大豆多粘菌素肉汤、营养琼脂购买于北京路桥公司。主要仪器包括均质器,电子天平:感量0.1g,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1.2依据和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定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菌种保存及送上级实验室复核。试验程序见图2。
国标上说该菌在MYP上呈粉红色菌落,周围有沉淀环,产生卵磷脂酶。我们按照SN标准做了试验,肉汤中培养48h有浑浊,但MYP上培养48h是黄色菌落培养基也成了黄色,没有典型的粉红色菌落,也没有沉淀环。可是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后,(已超过了规定的培养时间)又出现了粉红色菌落,周围有沉淀环,我们又进一步做了生化试验,生化结果很可疑,也基本符合蜡样芽孢杆菌的特征,请问各位大侠,结果怎么报呀? 是阴性还是报阳性?
[em0808]我要做的是小鼠的卵细胞的电镜,但是我所能获得的卵细胞的数量有限的,不知道有什么技巧可以保证细胞能包埋进去,听说有人做了好几次就没有作出来呀 急哦 谢谢大家了
10月6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用人类卵细胞培养出了胚胎干细胞,虽然这项成果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已是“黄禹锡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养出正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成果。这一成果可能引起有关克隆问题的新一轮大争论。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110/2011100911202350.jpg(图片来自原文)将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植入卵细胞中,将其培育成为胚胎干细胞甚至最终培养出新的个体,就是常说的克隆技术,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用这种技术得到的。2004年,韩国研究人员黄禹锡曾宣称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引起一时轰动,但后来证明这是一起造假事件。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一直没有成功。相关研究面临的障碍是,如果先将人类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去掉,再植入另一个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这样得到的卵细胞分裂几次后就会停止发育。而美国纽约干细胞基金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如果留下一部分原有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再另外加上体细胞的部分遗传物质,这样得到的卵细胞可以发育到具有70至100个细胞的囊胚阶段,达到可以提取胚胎干细胞的阶段。胚胎干细胞具备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力,如果能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意味着能够培育出属于某个人自己的组织和器官,可用于个性化的医疗。当然这也会引起有关克隆人的争议。本次研究虽然能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最重要的是这些细胞中存在3组染色体,即卵细胞原有的1组染色体和来自体细胞的2组染色体,而正常的人类细胞只有2组染色体。因此,这种人类胚胎干细胞还不具备实用性。但是《自然》杂志同时发表的社论指出,这是自“黄禹锡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养出可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成果,在大方向上证明这仍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社论认为,这将引起新一轮的有关克隆人的大争论,甚至提出联合国有必要开始考虑制订监管克隆的规章制度。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这两种型别除个别生物学性状稍有不同外,形态和免疫学性基本相同,在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上没有本质的差别。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尔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东南部又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乱在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上与古典型霍乱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对0139菌株无保护性免疫。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01群霍乱弧菌长,因而有可能成为引起世界性霍乱流行的新菌株。 (一)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霍乱弧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靛基质反应阳性,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应,故不能凭此鉴定霍乱弧菌。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前者Vp阳性而后者为阴性。前者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古典型霍乱弧菌则不溶解羊红细胞。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二)抗原性 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三)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 (一)致病性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饮食物经口传染。在一定条件下,霍乱弧菌进入小肠后,依靠鞭毛的运动,穿过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于肠壁上皮细胞上,在肠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便急骤发病。该菌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也不侵入血流,仅在局部繁殖和产生霍乱肠毒素,此毒素作用于不粘膜上皮细胞与肠腺使肠液过度分泌,从而患者出现上吐下泻,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 霍乱肠毒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耐热,56℃经30分钟,即可破坏其活性。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该毒素属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现已能将该毒素高度精制成晶状,仍保持极强的生物学活性。 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如下: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又分为A1和A2两个肽链,两者依靠二硫链连接。A亚单位为毒性单位,其中A1肽链具有酶活性,A2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的转位作用。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能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1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由神经节苷脂GM1组成),其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A精致单位进入细胞,A1肽链活化,进而激活腺苷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细胞内 cAMP浓度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循环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二)免疫性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病人在发病数日,血液中即可出现特异性抗体,7℃14天抗体滴度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较低水平,但能持续约3个月之外。病后小肠内可出现分泌型lgA。体液抗体与免疫的关系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局部 SlgA可在肠粘膜与病菌之间形成免疫屏障,有阻断粘附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各位大神最近在做蛔虫卵死亡率跟粪大肠菌值的验证报告,但是实验过程遇到很多问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 可以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哪位大哥有霍乱弧菌的原始记录啊 ?我们单位的原始记录不太规范, 谢谢了!
[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 用行标SN/T1022-2001霍乱弧菌检验标准.里面的这句描述不理解,希望高人帮忙指点一下.[/size][/color][/back][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称取检样25克,加入装有225毫升碱性蛋白月工资水增菌液(APW)的广口瓶内.36度培养6h-8h和16h-24h。以接种环取6h-8h和16h-24h增菌培养液的生长物划线TCBS平板。[/size][/color][/back][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是说同一个APW增菌液在6-8小时时划线,16-24小时时再划线,而不是要另外的接种于其他的增菌液,是这样么?还有霍乱弧菌在T1N1平板上形态是怎样的?[/size][/color][/back]
dichlofluanid (抑菌灵)和tolyfluanid(双甲抑菌灵)在大蒜和葱等刺激性气味的样品中,这两个农药总是做不出来?有没有好的建议,前处理上需要特殊处理吗?
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摘要: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总结:弧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霍乱为甲类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急,流行面广而备受重视。如何及时控制霍乱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目前霍乱弧菌检测仍以传统培养法为主,其操作繁琐,耗时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PCR技术应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然而传统PCR技术易污染,造成检测失败。自1995年美国PE公司提出实时PCR检测原理后,实时PCR以其快速、定量、无需后电泳、无交叉污染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探针技术建立霍乱弧菌的实时PCR方法,并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之应用摘要: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总结:弧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霍乱为甲类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急,流行面广而备受重视。如何及时控制霍乱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目前霍乱弧菌检测仍以传统培养法为主,其操作繁琐,耗时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PCR技术应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然而传统PCR技术易污染,造成检测失败。自1995年美国PE公司提出实时PCR检测原理后,实时PCR以其快速、定量、无需后电泳、无交叉污染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探针技术建立霍乱弧菌的实时PCR方法,并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荧光PCR检霍乱弧菌初探注:全文见附件。有用到的鼓掌不要都做伸手党
混乱一:喝一罐味全乳酸菌等于吃了18块方糖 乳酸菌饮料含糖量过高的微博近日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微博指出,虽然味全乳酸菌饮品在宣传上打出0脂肪概念, 但0脂肪不等于0热量,喝下一罐400多毫升的乳酸菌饮料相当于吃下去了15块方糖。 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在对比了多种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后发现,产品标注含糖量为16.2g/100m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756_455415_2227357_3.png以下是部分饮料的含糖量汇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757_455417_2227357_3.png混乱二:乳酸菌饮料清理肠道有助健康引争议 有专家指出只有活菌才具有相应清理肠道等功能,而乳酸菌中的有效菌群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自然衰亡,相比于出厂时的活菌数,销售时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了,这样消费者等于白白喝了糖水。各个厂家高喊益生菌清理肠道系炒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803_455418_2227357_3.gif混乱三:包装外部看不懂 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往往会看看外包装上的说明 但是由于其菌种名字很长,于是他们就用英文字母代表的缩写来表示,但这个菌种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只有企业自己清楚,甚至连搞研究的专家都看不懂,更别说消费者了。这一点也国家标准的空子。这一方面也亟需整治,另外一些控制性标准也需完善。
BP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为什么卵黄增菌液倒入BP时,BP里有很大的块
中文名称: 罗伯特科赫 外文名: Robert Koch 生卒年: 公元1843年—1910年 洲: 欧洲 国别: 德国 省: 哈茨,克劳斯特尔城科赫,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843年12月11日科赫生於德国克劳斯塔尔。5岁时就能借助报纸自己读书,这预示着具有的超凡智慧及毅力。他在高中读书时表现出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1862年科赫考入格丁根大学学医。1866年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学医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赴柏林进行6个月的化学研究,在那里又受到Virehow的影响,在1867年科赫到汉堡作了一段时间的住院医师,然后先在Langenhagen开业,不久于1869年到Posen省的Rackwitz开业,在Posen他通过了地区医官考试。1870年婚后科赫到东普鲁士一个小乡村沃尔施泰因当外科医生,在那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并多年在此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科赫在没有科研设备,也无法与图书馆联系,更无法与其他科研人员接触情况下开始研究炭疽病。他的实验室就在他的家里,他的科研设备除了他妻子送给他的显微镜外,其余都是他自己设法解决的。1876年他到布雷斯劳用3天时间以公开表演实验的方式证明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因,并报告了炭疽病菌的生活史是从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芽孢可以放置较长时间而不死。他认为每种病都有一定的病原菌,纠正了当时认为所有细菌都是一个种的观点,从而兴起了关於疾病生源的研究。1880年科赫应邀赴柏林工作,在德国卫生署任职。在这里他拥有了良好的实验室和助手。1881年他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应用这种方法,主要的传染病病原菌被相继发现。此后,他转向结核病病原菌研究。他改进染色方法,发现了当时未能得到的纯种结核杆菌。为了大量培养出纯种的结核菌,他又改用在凝固的血清上接种培养,并将培养出的纯种结核菌制成悬液,通过注射豚鼠的腹腔实验,4~6周后豚鼠即死於结核病。他用实验证明结核菌不论来自猴﹑牛或人均有相同症状。并进而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1882年3月24日结核杆菌是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结核杆菌是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并研究出纯培养其菌的方法。1882年出版了有关结核杆菌的经典著作。1883年科赫被任命为德国霍乱委员会主席并。被派往埃及调查那里的霍乱暴发流行情况。1883年后,他到埃及和印度去调查那里的霍乱暴发流行情况。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发现了霍乱病原菌是形如逗号的霍乱弧菌,并发现该菌可以经过水﹑食物﹑衣服等途径传播。根据他对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了解,科赫提出控制霍乱流行的法则,这些法则于1893年被各大国批准并形成至今仍沿用的控制霍乱方法的基础。科赫因对霍乱研究作出的贡献而获10万德国马克奖金,他的这项研究工作也对保护饮水规划有重大影响。同时他还发现了阿米巴痢疾和两种结膜炎的病原体。1890年他提出用结核菌素治疗结核病。1891~1899年,他还在埃及﹑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疟疾﹑回归热﹑锥虫病和非洲海岸病等。1905年发表了控制结核病的论文,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10年5月27日因患心脏病卒於德国巴登。终年67岁。研究领域:医学领域中的病原细菌学科赫在病原细菌学方面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细菌照相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炭疽热的病原细菌——炭疽杆菌;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引起一种特定疾病的原因;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伤寒杆菌;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蒸汽杀菌法;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结核病细菌;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预防炭疽病的接种方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霍乱弧菌;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霍乱预防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鼠蚤传播鼠疫的秘密;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睡眠症是由采采蝇传播的。制定科赫法则:(科赫为研究病原微生物制订了严格准则,被称为科赫法则,包括:一种病原微生物必然存在 於患病动物体内,但不应出现在健康动物内 此病原微生物可从患病动物分离得到纯培养物 将分离出的纯培养物人工接种敏感动物时,必定出现该疾病所特有的症状 从人工接种的动物可以再次分离出性状与原有病原微生物相同的纯培养物。)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曾获奖项:1、1905年荣获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海德堡大学及2、柏林市、Wottstein市及他的老家Ctausthal市均授予他名誉市民称号3、获柏林市、维也那等学术团体的名誉会员称号4、被授予德国的皇冠勋章5、被授予红鹰大十字勋章(为医学界第一位获此荣誉者)6、因对霍乱研究作出的贡献而获10万德国马克奖金7、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授予以他名誉博士学位8、德国政府於1907年为纪念他的成就,设了一笔100万马克的基金9、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0、190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霍乱弧菌观察运动性应该用几倍目镜和物镜?望老师不吝赐教
霍乱弧菌的典型菌落形态是什么样的?在哪里可以查到?望老师不吝赐教
原理先用碱性溶液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以分离蛔虫卵与土壤颗粒,再加入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得比重较轻的蛔虫卵漂浮在溶液表面,收集后镜检计数采样1、分别从土表及5厘米深处采取土样,因为虫卵存活时间与土层深度有关;2、在用人粪施肥的农场和菜地可分别在陇上和犁沟中取土样,同时还应取20厘米深处的土样,以确定虫卵附着在根块植物上的可能;3、为了测定不同局部气候条件下虫卵存活率,要从有日光照射和荫蔽区采取土样;4、厕所、庭院、厨房取表层土;5、每份土样约50~100g。方法1、土样处理:剔除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土样中的大颗粒;然后用孔径3mm的铜筛和孔径为2mm的铜筛过筛,收集过筛后的土样。2、分离:取50ml大离心管,放入过筛后的土样10g,加5%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45ml刻度线。用橡皮塞紧塞管口,在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可反复3~4次,待充分混合后,以2000rpm,离心4min。3、漂浮:弃去上部的氢氧化钠,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000rpm离心4min,再加饱和硝酸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18mm×18mm盖玻片。4 、计数:静置15min后,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同时再覆上第二张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玻片 注意事项1、漂浮液的比重:漂浮液的比重是影响蛔虫卵检出率的重要因素,用比重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效果较为理想,与饱和硫酸锌、硫酸镁、氯化钠等盐溶液相比,饱和硝酸钠的比重最高,用作漂浮液蛔虫卵的检出率最高。2、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决定了虫卵与土壤颗粒粘合的程度,蛔虫卵检出率沙土最高,壤土次之,粘土最低。3、离心的时间与次数:延长离心时间、提高离心速度或增加离心次数均可以提高蛔虫卵与土壤颗粒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检出率。鉴别-受精与未受精受精蛔虫卵呈短椭圆形或圆形,卵壳厚,双线层,外包一层乳头状突起的蛋白膜,呈棕黄色。未受精蛔虫卵与受精卵相比显得狭长,多为长椭圆形,卵内充满大小不等油滴状卵黄颗粒。 鉴别-死活1.活的受精蛔虫卵:内含一个球形的卵细胞,卵壳两端和卵细胞之间,有半月形的空隙,卵内的卵黄颗粒清晰而致密;若卵内含幼虫,虫体的前后部没有颗粒,中部颗粒清晰而有金属光泽,有立体感,镜检时,注视或轻压,可见有轻微蠕动,强压后,有时可挤出幼虫。2.死受精蛔虫卵(变性卵):卵细胞移向一端,或向不定部位呈球状收缩,致使卵壳两端呈现有大小不等的半月形空隙;卵内脂肪变性,形成空泡;卵细胞颗粒减少或消失;细胞质浑浊,呈黑色或棕黑色;卵壳的一侧或两侧向内凹陷或破裂;只有蛋白质壳,而缺内容物。若卵内含幼虫,虫体内几乎充满颗粒,且模糊不清,无金属光泽,缺乏立体感,久久不见蠕动,稍稍加热或轻压,不会蠕动;强压时,虽能挤出幼虫,但也不改变其原来的卷曲状态。染色法美蓝、伊红、硼砂染色法原理美蓝、伊红、硼砂染液(简称M.E.B)溶于水呈碱性。活虫卵可以还原碱性染料,降低着色力,不易被染色。死虫卵不能还原碱性染料,容易着色。蛔虫卵外层蛋白膜容易被着色,染色前需脱去蛋白膜。配制将[/fon
纯净水不太"纯","花粉红"染花椒……省质监局昨天通报了今年上半年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虽然在抽查的55类食品中,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21类食品合格率为100%,26类食品合格率在95%以上,但依然有一些食品让人吃着不放心. 纯净水细菌超标上百倍 随着夏季的到来,质监局专门开展了夏季食品及夏令用品的专项监督抽查,其中抽查的啤酒质量较好,合格率为100%,这已是我省地产啤酒连续4年得"满分".但与此同时,纯净水则存在较多问题,合格率仅为87.8%.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细菌超标,其中丰县佳泉饮品厂生产的16L/桶饮用纯净水,菌落总数超过标准规定的240倍,此外还检出了大肠菌群、霉菌等,而标准规定不得检出.苏州好生活水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8.9L/桶姑苏泉饮用纯净水,菌落总数同样超标240倍. 此外抽检中还发现23种纯净水产品的电导率超标,其中海安县李堡镇小咚泉纯净水厂生产的15.5L/桶小咚泉纯净水,电导率超标58倍.质监专家介绍说,电导率是评价纯净水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水的电导率越低,说明水越纯,电导率不合格,说明纯净水不纯.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 二、基本原理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三、器材 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孔雀绿染液,番红水溶液,苯酚品红溶液,黑色素溶液等。 四、操作步骤 方法1、 (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其他芽孢杆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方法2、 (1)取二支洁净的小试管,分别加入0.2ml无菌水,再往一管中加入1—2接种环的蜡状芽孢杆菌的菌苔,另一管中加入1—2接种环的生孢梭菌的菌苔,两管各自充分混合成浓厚的菌悬液。 (2)在菌悬液中分别加入0.2ml苯酚品红溶液,充分混合后,于沸水浴中加热3—5分钟。 (3)用接种环分别取上述混合液2—3环于两片载玻片上,涂薄,风干后,将载玻片稍倾斜于烧杯上,用95%乙醇冲洗至无红色液流出。 (4)再用自来水冲洗,滤纸吸干。 (5)取1—2接种环黑色素溶液于涂片处,立即展开涂薄,自然干燥后,油镜观察,在淡紫灰色背景的衬托下,菌体为白色,菌体内的芽孢为红色。
【作者】 陈华; 袁成凌; 蔡克周; 郑之明; 余增亮;【Author】 Hua Chen,Chengling Yuan,Kezhou Cai,Zhiming Zheng,Zengliang Yu(Key Laboratory of Ion Beam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机构】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1; 合肥230031;【摘要】 枯草芽孢杆菌JA产生的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明确抗生素的种类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用6mol/L盐酸沉淀JA菌株的去菌体培养基,再用甲醇抽提获得抗生素的粗提物。利用反相HPLC系统,将粗提物过DiamonsilC18柱,收集有抗小麦赤霉病等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1、2。运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1042.4D和1056.5D。再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获得化合物的典型结构特征离子碎片,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042.4D的化合物一级结构为Pro-Asn-Tyr-βAA-Asn-Tyr-Asn-Gln(βAA为14个碳原子的氨基脂肪酸),属于脂iturin A。化合物1、2为相差一个亚甲基(-CH2)的iturinA同系物。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快速分离纯化和鉴定脂肽类抗生素iturin A的新方法。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01640_380623_2379123_3.jpg
细胞培养箱中的水盘里出现霉菌,虽然没有污染到细胞,而且也在水盘里加入新洁尔灭,但还是不放心,并且培养箱中现有很多细胞,请问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移除细胞的情况下能够消灭培养箱中的霉菌?已经长出霉菌,建议把所有细胞移出到其他培养箱。将这个培养箱全面消毒,喷酒精,紫外灭菌至少1个小时。因为我们组细胞染过菌,一旦培养箱不洁净,会导致所有培养细胞都要染菌的,爆发以后很可怕。培养箱出现霉菌很可能是水槽的水不够洁净,一定要用超净水超纯水来填充水槽,避免霉菌生长。要定期更换水槽中的纯水。一个月左右换一次。一个季度到半年要培养箱彻底灭菌一次。
毒霍乱弧菌,埃氏大肠杆菌和肠道球菌美标标准哪里下载呢?
1 沙门氏菌基本概况及食品污染状况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除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其余都有鞭毛,能运动。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多数产硫化氢,不液化明胶,MR、VP 实验阴性(王辉等 2008)。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属,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约 2500 种血清型,这些血清型均可引起食源性疾病(Humphrey 2000)。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血清型主要包括伤寒沙门氏菌,甲、乙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和新港沙门氏菌等,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及猪霍乱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在国际上公认的沙门氏菌中有三个血清型以中国地名命名,分别是上海沙门氏菌(Salmonella Shanghai)、自贡沙门氏菌(Salmonella Zigong)和广州沙门氏菌(SalmonellaGuangzhou)(王辉等 2008)。进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后,沙门氏菌可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经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液,导致菌血症和全身感染。同时,沙门氏菌被巨噬细胞胞饮并内化时产生极强的内毒素,从而引起腹泻、发热及肠道炎症反应。沙门氏菌源于家畜、家禽、人类及鼠类的粪便之中,常污染的食品为鸡肉、猪肉、牛肉、鱼肉、香肠、火腿、熏肉制品和鸡蛋等(藤仁明 2007;Schroeter et al. 1994)。孙晓林等(2008)对兰州市肉与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生猪胴体和肉样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 7.5%和 14%。洪文展(2005)发现深圳市售肉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为 26.2%。Capita 等(2003)对西班牙的鸡肉感染沙门氏菌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 49%的鸡肉含有沙门氏菌。Uyttendaele 等(1997)对比利时禽肉及其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研究表明,1993 年沙门氏菌的平均污染率为 19.4%,1994 年为 24.1%,1995 年为21.9%,1996 年为 36.7%。此外,Bosilevac 等(2009)对美国零售牛肉的研究结果、Berends等(1997)对猪胴体及猪肉的研究结果和 Jorgensen 等(2002)对市售生鸡肉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研究均表明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食品性动物、动物胴体、零售肉及肉制品食品之中。
化妆品中卵磷脂的测定方法卵磷脂为黄色到棕色半透明蜡状物。具有吸湿性,在空气中色变深,能溶于醇、醚等,在任何pH下均以两性离子状态存在,所以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卵磷脂广泛用作化妆品的乳化剂及颜料的悬浮剂。(一)钼蓝定性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卵磷脂的测定。2 原理(1)卵磷脂通过层析柱与无机磷和油类杂质等分离后,将卵磷脂无机化,用钼蓝法测定其中的无机磷。3 试剂3.1 硅胶(SiO2·χH2O):100目,层析用。3.2 二氨基酚溶液:称取1g2,4-二氨基酚(2,4-Diaminophenol Dihydrochloride)盐酸盐及30g亚硫酸氢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过滤,保存于暗处,可使用一周。3.3 8.3%钼酸铵溶液:称取8.3g钼酸铵溶于14ml水和6ml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并加水至100ml。3.4 1%氯化胆硷标准溶液:取0.1g氯化胆硷,加水至10ml。3.5 显色剂:取1ml10%氯铂酸(H2PtCl6)加25ml4%KI溶液,混匀,并加水至50ml。4 仪器层析柱:内径20mm、长110mm附有刻度的玻璃管,底部有No.1半熔玻板及活栓,并联接减压瓶及减压泵。5 分析步骤5.1 样品预处理取5g样品于水浴上加热融化,加20ml氯仿+甲苯(4+1),加温溶解。取2g硅胶于层析管中,于硅胶上复盖少量玻璃棉,用10m1石油醚淋洗柱子。待石油醚几乎全部流出时,将上述氯仿-甲苯样品溶液乘热过柱,调节活栓及减压泵,使溶液流出量保持在4~6ml/min。继续以20ml、20ml、10ml分次淋洗柱内残存油分。
95%。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为250g/L(23.6%WAV).外观为暗黄色.有萘味液体。稳定性:纯品在水溶 液中光解半衰期0.06d(1.44h);制剂常温贮存:20~C时2年稳定。化学名称:N—f2一『1一(4一氯苯)一1H-吡唑- 3-基氧甲基』苯卜N一甲氧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纯品为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它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已被美国EPA列为“减小风险的候选药剂”。另外,吡唑醚菌酯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这样可以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意味着可以减少土壤中氮肥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吡唑醚菌酯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以N-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它活性更高,是目前同类杀菌剂的3倍。而醚菌酯在实际应用1年后就有关于小麦白粉病抗性发生的报道,到2000年抗性孢子(2%-99%)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英国已有大量报道。在国内目前对白粉病的防效已有所下降。
巧克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油包水型乳液,亲水性的糖分子和可可豆颗粒分散在脂肪连续相里。标准精炼级的大豆卵磷脂可以通过降低熔融的巧克力块的粘度来影响乳化的效果。大豆卵磷脂是按植物的种类来分级,以确定能用好的磷脂混合物来改变粘度,粘度的改变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用Brookfield粘度计和物理流变仪通过巧克力佳信(Casson)方程式可以测量出添加了0.1-0.7%已筛选分级和改性的大豆卵磷脂的黑巧克力、奶油巧克力以及白巧克力的塑性粘度(Plasticviscosity)和屈服应力值(Yield stress value)。相比标准精炼级的卵磷脂,级别较高的卵磷脂具有较低的塑性粘度,但其屈服值比前者高。而级别较好的磷脂酰乙醇胺则表现出较低的屈服值,这一点很有意思。黑巧克力的结果要比奶油巧克力和白巧克力的明显,而3种巧克力的(添加剂的)配方是一样的。无油的卵磷脂可以用作白巧克力粘度降低助剂,它的味道温和、适中。用于涂覆在冰淇淋上的含有42-60%脂肪的巧克力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冰淇淋表面的湿气的负面影响。添加经过精选的卵磷脂,对于隔离过多的湿气、巧克力涂层的稳定性以及冰棒具有光滑的表面和良好的口感有益处。brookfield粘度计性能特点与实验的关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60497.htm
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别 是怎么整的啊,国标里面的那种方法 靠谱吗?不好整吧,你是怎么 鉴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