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法索西坦

仪器信息网法索西坦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法索西坦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法索西坦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法索西坦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法索西坦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法索西坦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法索西坦相关的解决方案。

法索西坦相关的论坛

  • 盐酸坦索罗辛规格

    目前我在查询盐酸坦索罗辛(盐酸坦洛新)的市场上的情况,发现一个情况,就是盐酸坦索罗辛在国外销售的规格(日本和美国)是0.4mg,而在国内销售的规格却是0.2mg,请问大家有谁知道是为什么吗?

  • 对实验样品作初步探索性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font=宋体][font=宋体]在测定实验样品参考数据之前,可先测量样品的光谱,推荐使用主成分分析([/font][font=Times New Roman]PCA[/font][font=宋体])对样品光谱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分析,检查样品光谱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主成分构成的空间中,是否有异常的分布或聚类。一般认为马氏([/font][font=Times New Roman]Mahalanobis[/font][font=宋体])距离大于 [/font][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font=宋体]或超出[/font][font=Times New Roman]95%[/font][font=宋体]置信区间的样品都可以视为异常样品,不具代表性,可以删除。当然,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PCA [/font][font=宋体]空间中有重叠的极为相似的样品也应删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非理想样品进入校正集或验证集,同时也减少不必要样品的参考数据测定。当对实验样品完成初步探索性分析之后,就可把样品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对验证集样品的代表性和数量要求,具体参考[/font][font=Times New Roman]GB/T 29858-2019[/font][font=宋体]相关章节。[/font][/font][font=宋体]通过初步的探索性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类型的烟草(如烤烟、白肋烟、香料和晾晒烟等),由于质量特征差异,难于聚成一类,对于不同类型烟草的近红外定量分析,分开建模比较合适。烟草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质量易变,那怕是同产地同品种同等级的一批样品,如初烤烤烟与时隔一年以上的醇化烤烟,两者的评吸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两者相应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在主成分得分空间中明显分离。见图[/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24[/font][font=宋体]示意。近红外定量分析若要获得精准的检测结果,初烤烤烟与醇化烤烟应分开建立校正模型。类似的再造烟叶、烟梗等都应分开建模为宜。[/font]

  • 【原创大赛】临床质谱应用主要挑战及发展探索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0pt]临床质谱应用主要挑战及发展探索[/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2.0pt]近年来,各种检验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技术集液相色谱对复杂样本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于一体。临床质谱应用愈来愈广,但发展过程面临诸多挑战:初始投资高、仪器操作复杂、缺乏自动化和法规不确定等。而在临床质谱应用发展探索中,需要使方法验证规范化、质量管理系统化、样品处理自动化和行业发展专业化等。现在临床质谱的应用已涉及维生素D、药物中毒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新生儿筛查遗传病、小分子标志物、蛋白与多肽、微生物及体内微量元素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12.0pt]我国质谱临床检测可望达百亿规模。2017年全球临床质谱市场份额为49.8亿美元,未来(2017-2025年)CAGR预计以7.3%增长。中国未来五年临床质谱将以7.6%的速度增长,形成一个超百亿规模的临床质谱检测市场。[/size][/font][font=宋体][size=12.0pt]质谱技术具有诸多优点:特异性好,克服免疫分析对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缺陷,检测结果更可靠;操作简便,比HPLC和GC-MS的容易使用,通量更大,是免疫分析法的主要互补方法;成本效益高,与其他技术相比,单个样本的测试成本更低;灵活性高,建立和验证新方法比较容易;高灵敏度;多通道检测能力;更接近参考方法。[/size][/font][font=宋体][size=12.0pt]质谱技术使用通用试剂,批量检测时成本较低,受第三方检测公司青睐;质谱的直接检测原理,特异性高,抗干扰(可见即可信);质谱具有即刻、多通道检测能力,通量主要限于样品前处理;检测底限可达ng甚至pg水平,适合微量甚至痕量物质分析,避免使用放射性检测技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0pt]但质谱同样也有缺点,如缺少配套试剂,操作复杂,检测人员需要专门培训,对环境有特殊要求,方法需要开发和验证等。在发展探索过程中,方法验证规范化,质量管理系统化,样品处理自动化,行业发展专业化尤为重要,分析工作者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行业动向,紧随行业发展方向。[/size][/font][font=宋体][size=12.0pt]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仪器信息网提供原创大赛平台让大家互相学习![/size][/font]

  • 我们论坛能搜索吗?

    我们论坛对于帖子搜索功能吗?要找自己想要的资料或发新的帖子时,不知道论坛上是不是已经有了,如果有搜索功能就好多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

  • 【资料】-液相色谱固定相探索完善与发展

    [b]液相色谱固定相探索完善与发展[/b]1.1 正相色谱 八十年代初,人们使用的正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和吡啶硫氰酸镍盐的络合物晶体能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包合物用于分离芳香族含氮异构体和胆甾醇晶体。已有人[1]将焦炭吸附剂作为填料和键合硅胶作过比较并研究其热力学机理。具有离子化或非离子化功能团的大孔聚合物也开始应用于液相色谱,这些聚合物在整个酸碱范围内稳定,其中一个缺点是当溶剂改变时,它们会热胀冷缩,但是其主要的分析方面用途,即从水中收集痕量研究化合物是没有问题的,通过适当的处理装入色谱柱,一些物质出现过度的峰带变宽 ,而另一些则出现尖、窄的峰带和高分离度,在强碱性大孔树脂中120分钟内可分离100 种尿液中紫外吸收物质[2]。有人将各种链长度的碳氢配位体键合到硅胶上,根据链长短效应研究保留值的影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将C22 键合相以及制备键合相担体各种条件作过比较,其键长度和吸附自由能成线性关系。一般地,碱溶液会破坏硅胶,烷基胺比季铵盐更会腐蚀硅胶填料,故通过加填有5m m 硅胶的短预柱来洗脱碱性溶液。Kataev等[3]用聚三氟苯乙烯涂成的硅胶微粒基质并应用到卤代芳烃、多肽和蛋白质的分离。1993年11月,Majors 讨论了在日本发展迅速的HPLC 聚合物填料。Hosoya 制备了大孔聚合乙烯—对—叔丁基苯甲酸丁酯微球和两种别的聚合物微球的性能以及更多的C18HPLC固定相。  1.2 反相色谱 固定相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更是热火朝天。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远远超过流动相的研究,人们不断探索保留过程及相关烷基键结构的复杂性和可能制得的各种新型固定相。Bolok 和其合作者从统计技术研究反相色谱柱的老化过程。Montes 等评价了一种硅氢化物介质的硅氢烯制备烷基键合相,更早时候基质制备可供参考。Moriyama等评价了用2mm硅胶制得的TSK胶Super ODS新型反相色谱柱的特性,他们论述了如何分离手性化合物。 Schmid与合作者论述了含饱和脂肪酸键合相的合成与性质,并且与相应的饱和烃固定相的使用作过比较。 Pesek和Matyska合成了两种不同的二醇键合相,包括一种是“可靠的”,另一种通过将7-辛烯-1,2-二醇直接连接到氢化硅基质上。Jino和Nakamura [4] 评价了用氟处理的键合硅胶作为一种反相色谱基质与常规反相色谱基质的选择性不同。Buszewki 等比较了烷基胺和烷基键合相基质用于反相分离,发现前者对分离极性化合物效果显著,但其热稳定性不如后者。Wongyai 用苯丙醇胺键合到硅胶上产生离子交换——反相基质的混合模型,并且评价了酸性系列、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分离效果。Friebe 将Calixarene键合到硅胶上研究其作为选择相能够形成类似于环糊精的内包合物。Chriswanto 和伙伴们将聚吡咯相涂在硅胶上作为HPLC 的特征化填料。Ge等合成了聚3-辛环吡咯改性硅胶,评价其作为蛋白质的分离及探讨酸、碱介质的稳定性。Skapo和Simpson则在流动床中制得反相基质,他们总结出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这种途径与常规键合相比较可制得重现性更好的基质。Theinpont 论述了在HPLC 柱中已经填装好的硅胶的衍生化过程和通过这种途径制得的色谱柱和常规键合相色谱柱进行了比较。来源:中国色谱网。

  • 【原创】环境污染信访状况的分析与工作方法的探索

    论文摘要:环境信访工作是关系到跨世纪战略任务的完成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搞好环境信访工作是关系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繁荣的大事 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为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而制定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 更是环保部门使环保观念深入民心的有效途径。[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9939]环境污染信访状况的分析与工作方法的探索.rar[/url]

  • 【公告】论坛新开文献检索与求助版区和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版面

    应网友要求,论坛新增下面内容:1、开设了【文献检索与求助】版区,下面分为【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和【文献求助-应助】两个版面,方便大家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让大家帮助大家!关于标准方面的求助请直接去【标准/标物】版区求助,不要发在【文献求助-应助】区,否则一律删除!2、在【基础知识】版区下面新开了一个【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版面欢迎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前去参加讨论。也欢迎有能力、有热情、有时间的用户自荐或推荐新版主!

  • 【资料】在线分析工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重庆凌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金义忠

    金义忠于196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至1991年一直效力于四川分析仪器厂(即重庆川仪九厂),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引进仪器制造部部长、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和尝副总工程师等职。1978年主研CJ系列磁力机械式氧分析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并出席四川省科学大会;1983年主研RD系列热导式气体分析器;主研和参与管理磁压式氧、红外、紫外等三项分析器引进技术产品国产化,并于1991年完成国家级鉴定验收,被列为出口和替代进口产品。1992年授命重组濒临解体的成套科,更名为过程分析成套工程部,研发过程分析成套系统的高端新产品,开辟制造商——设计院——工程用户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冲破种种阻力,首倡过程分析工程技术新专业,并撰写过程分析工程技术概论,为过程分析成套系统下定义,引领了过程分析工程技术第一个发展周期(1992——2007)的潮流,教授级高工推荐评语是“我国过程分析工程技术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主持并主研的1995年国家级火炬项目PS1000系列过程分析成套系统,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和重庆市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位列机电部1996年推荐重点扶持发展的八个仪器仪表名牌产品的首位。1998年主持并主研的PP1160干法高温气体取样探头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攻克在线分析工程技术的至高点。该大型成套设备已占据国内80%的市场。1999年主持并主研的PS3000系列过程分析成套系统,再获八部委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重庆市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退休闹市面壁几年,2007年重返分析仪器行业,迎来人生第二个创新高峰期:任重庆市凌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以在线分析工程技术导论、在线分析仪器样气处理系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样气处理系统技术新论等三篇应征论文,出席2007年11月第二届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提出“样气处理系统技术是在线分析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新技术观,得到广泛的认同。为推进在线分析工程技术理论的探索、技术的创新、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推广,在合作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开办“2008年在线分析系统技术研究班”,编写《在线分析工程技术应用及发展的广义技术基础》、《在线分析工程技术名词术语汇编》和《在线分析工程技术的研发、应用及实践》三本培训教材。2007年一次申请九项实用新型专利,2008年又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基础,研发的LKS1500系列在线分析系统,为“在线分析系统要有15年寿命周期”的工程设计新理念等核心观念的转变带了头。似乎他仍然是在线分析工程技术新发展周期(2007年11月国际论坛为标志)的引领者而不是固步自封的仿效者。金义忠自1972年进入在线分析工程现场(现重庆九龙电厂)至今已有36年,他在在线分析工程技术新专业上的艰辛探索、广泛思考、大胆立论和长期实践,并不断继续深入,其影响力正在继续扩大。金义忠的研究领域广泛,发表论文约30篇:代表性论文“论在线分析仪器的高精度应用”(《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知识竞技时代的技术专家塑造”(《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就荟萃》),“探索创新体制”(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受聘《分析仪器》杂志编委,受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研究员,2008年承担研究课题是“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与人才工程的实践研究”。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作品有散文集《梦飞阁随笔》和综合性长篇散文《生命之光》。金义忠有自己坚定的技术信仰,深信欲精技术,必先悟科学精神。长期深入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的成果颇丰,曾获四川省优秀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

  • 【转帖】液相色谱固定相探索完善与发展

    1.1 正相色谱 八十年代初,人们使用的正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和吡啶硫氰酸镍盐的络合物晶体能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包合物用于分离芳香族含氮异构体和胆甾醇晶体。已有人[1]将焦炭吸附剂作为填料和键合硅胶作过比较并研究其热力学机理。具有离子化或非离子化功能团的大孔聚合物也开始应用于液相色谱,这些聚合物在整个酸碱范围内稳定,其中一个缺点是当溶剂改变时,它们会热胀冷缩,但是其主要的分析方面用途,即从水中收集痕量研究化合物是没有问题的,通过适当的处理装入色谱柱,一些物质出现过度的峰带变宽 ,而另一些则出现尖、窄的峰带和高分离度,在强碱性大孔树脂中120分钟内可分离100 种尿液中紫外吸收物质[2]。有人将各种链长度的碳氢配位体键合到硅胶上,根据链长短效应研究保留值的影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将C22 键合相以及制备键合相担体各种条件作过比较,其键长度和吸附自由能成线性关系。一般地,碱溶液会破坏硅胶,烷基胺比季铵盐更会腐蚀硅胶填料,故通过加填有5m m 硅胶的短预柱来洗脱碱性溶液。Kataev等[3]用聚三氟苯乙烯涂成的硅胶微粒基质并应用到卤代芳烃、多肽和蛋白质的分离。1993年11月,Majors 讨论了在日本发展迅速的HPLC 聚合物填料。Hosoya 制备了大孔聚合乙烯—对—叔丁基苯甲酸丁酯微球和两种别的聚合物微球的性能以及更多的C18HPLC固定相。   1.2 反相色谱 固定相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更是热火朝天。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远远超过流动相的研究,人们不断探索保留过程及相关烷基键结构的复杂性和可能制得的各种新型固定相。Bolok 和其合作者从统计技术研究反相色谱柱的老化过程。Montes 等评价了一种硅氢化物介质的硅氢烯制备烷基键合相,更早时候基质制备可供参考。Moriyama等评价了用2mm硅胶制得的TSK胶Super ODS新型反相色谱柱的特性,他们论述了如何分离手性化合物。 Schmid与合作者论述了含饱和脂肪酸键合相的合成与性质,并且与相应的饱和烃固定相的使用作过比较。 Pesek和Matyska合成了两种不同的二醇键合相,包括一种是“可靠的”,另一种通过将7-辛烯-1,2-二醇直接连接到氢化硅基质上。Jino和Nakamura [4] 评价了用氟处理的键合硅胶作为一种反相色谱基质与常规反相色谱基质的选择性不同。Buszewki 等比较了烷基胺和烷基键合相基质用于反相分离,发现前者对分离极性化合物效果显著,但其热稳定性不如后者。Wongyai 用苯丙醇胺键合到硅胶上产生离子交换——反相基质的混合模型,并且评价了酸性系列、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分离效果。Friebe 将Calixarene键合到硅胶上研究其作为选择相能够形成类似于环糊精的内包合物。Chriswanto 和伙伴们将聚吡咯相涂在硅胶上作为HPLC 的特征化填料。Ge等合成了聚3-辛环吡咯改性硅胶,评价其作为蛋白质的分离及探讨酸、碱介质的稳定性。Skapo和Simpson则在流动床中制得反相基质,他们总结出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这种途径与常规键合相比较可制得重现性更好的基质。Theinpont 论述了在HPLC 柱中已经填装好的硅胶的衍生化过程和通过这种途径制得的色谱柱和常规键合相色谱柱进行了比较。   1.3 亲和色谱 日本和欧洲较多研究多孔聚合物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这些聚合物可用于分离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和糖类,高分子填料对保留值有较大影响,依据不同溶剂洗脱次序,可估算出聚合物溶解度参数。它们适用于亲水溶质排阻色谱,如有一种吸附剂TSK-SW 硅胶带有亲水键合相,在较大的流速下能经受高压且有非常高的分离度,尤其适用于蛋白质和腐殖酸的分离。曾有人描述过带羟基、氰基、铵离子及芳基金属醚键合到硅胶上,铵离子键合相主要以氢键结合,通过溶剂作用稳定保留值。   1.4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固定相的确研究过不少,如八十年代初流行的TSK型SW硅胶及基于二乙胺乙基(DEAE) 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材料用于蛋白质及核酸的优化分离,低聚糖的分离采用Micro-Pak AX-5。XAD 树脂是色谱中使用最基本的固定相,弱酸、弱碱及两性电解质的分离均有人研究过,反离子以扩散双电层形式存在。也有人制备多孔甲基丙烯酸盐离子交换剂,但多数人愿意使用商品化的交换剂。Sevec 和Frechet [5] 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二甲基乙烯丙烯酸酯色谱柱 (300×8 mm) 用于蛋白质离子交换的制备色谱。他们能做到一次进样到这种色谱柱分离300mg 的蛋白质混合物。Gawdzrk 和 Matynia制备了一种交联的(p,p’—二羟基苯)—丙烷二环氧甘油醚和二乙烯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多孔共聚物作为一种最新的HPLC填料并且评价了其作为正相和反相分离的效果。 Danielson 和其合作者[6] 用一种丙胺基硅基质同Kel-F800 反应制得一种弱阴离子交换填料。   1.5 空间排阻色谱 Kato 等曾通过丁醚或三乙醇苯醚与TSK G3000 SW 空间排阻色谱法 (SEC) 结合合成 HIC 固定相材料,当使用盐溶液梯度洗脱时,可达到很高的分离度。一些极性键合相通过分配比调节的排阻色谱分离蛋白质和多肽。Miller 等报道过用醚相结构合成大孔硅胶填料:Si-(CH2)3-O-(CH2CH2O)n-R n=1,2或3 R=Me,Et或n-Bu。用这种填料制得的色谱柱可至少连续使用五个月其保留值不变。 烷基链长度和配体密度能直接影响到保留值与分离度,而使用低配位数密度基质更易再生,不易变性,对分离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基质微球直径在300? 时具有最强的再生力,直径小到1mm的多孔微粒填入1cm 的色谱柱中对于蛋白质的分离十分有用。另一改进色谱有效途径是使用非多孔微球(1-3mm), 柱长约30mm,柱效稳定,当小心控制流动相温度和所有仪器组成时,柱外效应很小,曾有人通过洗脱法在2分钟内分离6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Smigol[7] 论述了均相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微球用特殊化功能的多孔介质制得二醇或二乙胺相有较大孔隙和十八烷基官能团有较少孔隙,这样制得的一种基质当所有分子接近极性相时,较少的分子进入多孔介质,而限制了大分子进入到十八烷基键合相中。 总之,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固定相对于手性异构体的拆分以及蛋白质和多肽大分子的分离仍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之中,从发展的趋势看,寻求各种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色谱固定相前景光明。

  • 【原创大赛】离子色谱仪检定新方法探索(三)——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及梯度校正

    【原创大赛】离子色谱仪检定新方法探索(三)——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及梯度校正

    离子色谱仪检定新方法探索 —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及梯度校正 Dionex公司的淋洗液发生器可以实现单泵梯度的特殊模式,目前应用较广,但对其实际发生浓度以及浓度梯度,并没有合适的检验标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可测定浓度的实际值。查阅资料发现,在戴安公司出厂检定中分别在0.1mL/min和1mL/min两个流速下对其梯度浓度进行实验,其中采用紫外检测器,并使用数据转换器对其进行处理。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所以,本实验只采用了其检定程序,通过电导检测器和紫外检测器测定淋洗液发生器所产生的淋洗液的浓度梯度。1 实验部分1.1 仪器设备 ICS-3000系统(AS自动进样器,EG淋洗液发生器,DC模块,SP/DP泵)1.2 实验操作 淋洗液发生器的检定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检定其淋洗液浓度精度,采用酸碱滴定的方法进行;其次是对其淋洗液连续变化的梯度准确度检定,主要是通过电导检测器和紫外检测器测定淋洗液发生器所产生的淋洗液的浓度梯度。 KOH淋洗液发生器发生浓度的校正:设置流速为1.0mL/min,淋洗液浓度为50mmol,稳定3分钟后,用锥形瓶接受淋洗液,时间15分钟。用标定好的0.05mmolHCl滴定。重复三次。0.05mmolHCl的标定:称取约0.1g 干燥无水Na2CO3,于锥形瓶加入25ml超纯水,滴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 MSA淋洗液发生器发生浓度的校正:设置流速为1.0mL/min,淋洗液浓度为50mmol,稳定3分钟后,用锥形瓶接受淋洗液,时间15分钟。用标定好的0.05mmolNaOH滴定。重复三次。0.05mmolNaOH的标定:称取约0.3g干燥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超纯水,滴加2滴酚酞指示剂。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10953_611346_3143520_3.png 图1 系统流路连接 淋洗液梯度精度检定时,在configuration中需要将单泵、淋洗液发生器、电导检测器以及紫外可见检测器连入到系统中。流动相为超纯水,流路连接如图1所示。共对两个精度范围进行检定:第一个为0-10mM范围内,每次梯度变化为1mM;第二个为10-100mM范围内,每次梯度变化为10mM。同时,需要对1mL/min和0.1mL/min两个流速条件下进行精度梯度检定,分别测定高流速和低流速条件下淋洗液发生器的工作状况。2 结果分析 所得检定谱图如图2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10954_611347_3143520_3.png图2 1-10mM中淋洗液发生器浓度梯度变化电导谱图 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1-10mM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变化数值表 浓度变化/mM 1 1 1 1 1 1 1 1 平均值 RSD 信号变化/μs2642602602602592562542542581.35% 由上表所得数据可以发现,淋洗液发生器在1-10mM的浓度范围内,能够准确的产生相应浓度的淋洗液。 范围以为10-90mM(在100mM,电导检测器已超载),每五分钟浓度增加10mM。所得检定谱图如图3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10956_611350_3143520_3.png 图3 10-100mM中淋洗液发生器浓度梯度变化电导谱图 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表2 10-50mM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变化数值表 浓度变化/mM 10 10 10 10 10 平均值 RSD 信号变化/μs2461239323422288224823461.76%表3 50-90mM淋洗液发生器浓度变化数值变化表 浓度变化/mM 10 10 10 10 10 [ali

  • 分析探索浓缩山葡萄酒

    浓缩山葡萄酒????长白山特殊的地域环境,孕育着山葡萄,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葡萄品质。每年的11月份,经风、霜、雪将山葡萄自然浓缩,糖度升高,酸度降低,浓缩的山葡萄精华呈液体状态,再采用特殊工艺酿造而成浓缩山葡萄酒。????结冰山葡萄采收的越晚,果汁的溶度越高,酿造浓缩山葡萄酒越香。浓缩的山葡萄果实口味酸甜,果汁丰富,果色鲜艳,口感独特,是良好的、理想的加工山葡萄酒原料。酿造的山葡萄酒色泽鲜亮、芳香爽口、浓郁醇厚、酒体饱满、回味绵长,与欧洲酿制的葡萄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国际市场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场潜力巨大。????山葡萄浓缩酒是由下霜后的山葡萄酿造而成的。长白山区到11月份,气温降到-7℃以下,其自然条件与加拿大冰酒产区相近似。因为浓缩了山葡萄的色、香、味和矿物质,作为葡萄酒中的稀有品种,越来越受到高薪群体的青睐,有着极好的市场前景。经两年的研究,东北山葡萄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其果实的与众不同,但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完全可以酿造出独具风格的,符合标准的浓缩山葡萄酒。浓缩山葡萄酒的开发,对打造山葡萄酒民族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全国葡萄酒业的兴旺,给葡萄酒种植业和葡萄酒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浓缩山葡萄酒,具体体现为两方面:????1、延迟采收山葡萄使山葡萄原料成分浓缩,糖度明显增高,酸度升高不明显 ????2、利用东北冷资源环境对山葡萄原酒进行浓缩,增加了山葡萄酒内在成分含量,酸度却明显降低。上述两项浓缩克服了山葡萄糖低酸高的弱点,增加了山葡萄品质特色,有利于山葡萄酿造高档甜红葡萄酒。????浓缩的是精华,浓缩山葡萄酒是你理想的选择!是你高层次的享受!

  • 【公告】-论坛搜索功能的使用方法

    搜索的入口在每个版面的右上角处,有个【搜索】按钮。搜索功能使用说明如下:关 键 词:支持多个关键词,请用空格分开不同的关键词查找方式:分为满足所有关键词和满足任何一个关键词两种,默认是满足所有关键词查找位置:选择你想在标题还是内容里查找关键词查找版面:选择你要找的帖子是在整个论坛的范围内还是只是当前的版 帖子类型:选择你要找的帖子是主题贴、回帖还是都找发帖作者:如果你想查找某个特定用户发表的帖子,就在这里输入该用户的VIP名发帖时间:你可以选择你要找的帖子是哪个时间段发表的结果排序:选择搜索出来的结果按照什么顺序排列,按页面匹配度/PageRank(该排序只适用于搜索“内容”)则是按照帖子和你的关键字的匹配程度大小来排列,匹配程度越高,排的越考前。 [b]小技巧:[/b]如果你想查找某个VIP用户发表的所有帖子,可以只输入发贴作者,不输入关键词,这样可以找到该用户发表的所有帖子了。请大家在发贴提问前先搜索一下,你的问题是否已经相应的帖子了,避免重复发贴。

  • 【论坛改版】论坛新版搜索功能上线(2009.1.20)

    【论坛改版】论坛新版搜索功能上线(2009.1.20)

    [B][color=#00008B]新版论坛搜索功能上线,欢迎大家测试使用新版搜索引擎简化了搜索选项,让搜索更便捷、搜多速度更快。其中可以通过【标题】【内容】【发帖人】三个选项进行定位搜索选择【标题】后,输入关键词可以全站的内容选择【内容】后,可以默认显示当前年份选择【发帖人】后,可以按年份进行搜索 在搜索结果里,增加帖子所在的版面等情况。[/color][/B] 新版搜索:[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201628_197946_1622715_3.jpg[/img]搜索后的结果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201633_197948_1622715_3.jpg[/img] ===================================================================================================旧版搜索[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201616_197942_1622715_3.jpg[/img]搜索后的结果[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201616_197943_1622715_3.jpg[/img]===================================================================================================== ‘ [color=#DC143C][B]欢迎大家测试使用,有什么问题欢迎及时向我们反应[/B][/color]

  • 【转帖】云南探索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把规范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探索了新路,取得了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有效控制了农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孙学明介绍了具体措施。  一是把推进农村宴席管理列入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单位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目前已落实到行政村,有些较大的自然村,也已经有专人在负责这项工作。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确立了预防为主、典型引路、分类指导、逐步规范的监管模式。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协管员和信息员作用,建立了政府负总责,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协管员和信息员具体落实,全社会广泛支持参与的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三是细化工作措施,建立了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农村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农村宴席食品安全责任承诺制度,农村宴席厨师培训制度,农村宴席督察指导制度,农村宴席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了内容,解决了抓什么和怎么抓的问题。

  • 【转帖】探索环境监测新思路

    周生贤部长5月7日做了环境保护形势报告,5月8日又在环境保护部学习贯彻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理解、全面领会、认真落实周生贤部长重要讲话精神,不断研究探索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切实做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推动环境监测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环境监测系统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住重点 领会实质  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国家战略层面和再生产的全过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更多地体现到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将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贸易政策中,成为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积极推进我国污染减排工作。  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历史性转变是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方向性、根本性的转变,是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历史性转变的核心就是要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内在统一。  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充分认识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环保新道路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海纳百川、崇尚实践、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前进的道路坎坷不平,形势复杂、任务艰巨,需要我们环保人前赴后继,永不停息。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继续轻装上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一代接一代不懈地坚持下去。明确目标立足根本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切实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多方面因素,当前我国还存在许多困扰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的困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对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思想认识仍不到位,二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健全,三是监测整体能力仍严重滞后,四是监测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监测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六是环境监测工作亟待科学规范。  切实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加快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加强环境监测,准确判断环境形势,分析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及时响应环境突发事件,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是实现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客观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一要以依法开展环境监测、明确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设置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为目标,构建完整和谐、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法规政策和行政管理体系。二要以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现状、准确预警突发环境事件为目标,构建先进实  用、种类齐全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三要以环境监测数据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为目标,构建传输及时、简便实用的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四要以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代表性强为目标,构建技术可靠、方法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五要以环境监测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体系。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立足之本,是环境执法的依据,是环境保护工作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重要途径。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围绕环境保护工作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环境管理需求,努力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监督执法提供有效证据,为环境科研提供翔实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信息。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尽快实现定位转型,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以准确可靠的分析判断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持“一个统领”,即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把“一个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即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把“三个说得清”作为工作目标,即真正“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风险”,努力推动环境监测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 【原创】不得在此再发论坛里已经有的标准和资料,发帖前搜索,不得重复发帖

    由于这段时间不断出现有很多以资料和标准的形式发帖,本来我们也比较提倡,但个别朋友做法有点过分,如果你真有很珍贵的资料,鼓励大家上传,也可以发在资料中心,有需要的人自然会去搜索和查找,但标题一定要写正确,备注写详细。才方便查找。关于标准,我建议最好不要在这里发,除非想最近大家很关心的新标准《饮用水标准》,其他的标准有人求助时才发好了。也不要一个标准发一个帖子,为了规范和整理帖子,我只好给你删除哈。再就是很多新人发的帖子和前面很多都有相似或相同的问题,希望不要重复发帖,在发帖之前一定要先搜索,不必要做重复的劳动。希望大家支持,希望能更好的为你们服务。[em61] [em61]

  • 论坛的高级搜索功能

    请问论坛有没有高级搜索功能?即是仅在某个特定版面进行搜索并可以指定搜索关键词是出现在帖子的标题或内容。

  • 【共享】-巧用论坛的搜索功能

    论坛改版后,我感到搜索功能强大,好用.比如在论坛首页中间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有 "论坛搜索 全文 标题 作者 本论坛 " 字样,只要把关键词输入,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不仅本站,全网的信息也能覆盖.

  • 【转帖】冒着毁灭的危险探索知识是否值得?

    【转帖】冒着毁灭的危险探索知识是否值得?

    目前世界最大的强子对撞机于北京时间9月10日15时30分开始了首次大型测试。科学家们认为,这次测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然而,这次实验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科学家担心,对撞实验可能对时空结构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甚至预言圣经中的“世界末日”将会因此而到来。大型强子对撞机会给普通人带来什么好处?冒着毁灭的危险进行探索知识是否值得?……[详细]全球最大型的强子对撞机实验启动世界最大对撞机启动模拟宇宙大爆炸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世界最大型强子对撞机,已于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0日下午3时34分左右正式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对撞机。专家指出,该对撞机正式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科学家希望借这次实验,解开宇宙间部分谜团…[详细] 多国联手中国参与 对撞机未来数年将会继续运作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4个大实验中,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参与制造、维护和运行4个大探测器并进行数据分析。整项计划前期已花了近20年,耗用了数十亿美元。未来数年,这台对撞机将会继续运作…[详细][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9/200809110832_108326_1627719_3.jpg[/img]详细新闻,请见以上链接:http://news.sohu.com/s2008/dianji60/

  • 论坛的搜索功能异常

    今天在论坛上搜索相关帖子,结果出来是“亲,请输入正确关键字”,不管搜索什么内容都是这样的提示,望解决。

  • 【光学仪器组件】精密技术的结晶与科学探索的窗口

    【光学仪器组件】精密技术的结晶与科学探索的窗口 在探索自然奥秘、推动科技进步的征途中,光学仪器作为连接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的重要桥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解析,到望远镜中的星辰大海观测,再到激光技术引领的工业革命,光学仪器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其内部精密组件的协同工作。本文将深入探讨光学仪器中几个关键组件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182258389282_8779_5405157_3.jpeg 一、镜头系统:光线的捕捉与聚焦 镜头系统是光学仪器的核心,它负责捕捉光线并将其准确聚焦到特定的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或光斑。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镜头系统可设计为凸透镜、凹透镜、反射镜等多种形式,通过组合使用以实现不同的成像效果。例如,在显微镜中,通过多组精密的透镜组合,能够将微小的物体放大数千倍,让科学家得以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 镜头系统的制造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工艺水平。现代光学加工技术如超精密抛光、离子束刻蚀等,使得镜头表面的平整度、曲率半径等关键参数达到纳米级别,从而确保了成像质量的极致提升。此外,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的发展,镜头系统的设计也变得更加科学、高效,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182258391042_934_5405157_3.jpeg 二、分光系统:光谱的解析与分离 分光系统是另一类重要的光学仪器组件,它能够将混合的光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不同进行分离,形成光谱图。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还为光谱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分光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色散元件,如棱镜、光栅等。这些元件利用光的色散原理,将不同波长的光波以不同的角度折射或反射出来,从而实现光谱的分离。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分光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连续光谱的高分辨率测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三、探测器与成像系统:光信号的转换与记录 探测器与成像系统是光学仪器中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的关键组件。它们通常包括光电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元件。当光线照射到探测器上时,光子会激发探测器内部的电子产生电流或电荷变化,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 成像系统则进一步将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或数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分析等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探测器与成像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182258392273_1989_5405157_3.jpeg 四、光学调整与稳定系统:确保成像质量的稳定 光学调整与稳定系统是保障光学仪器成像质量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精密的调整与稳定机制来消除这些干扰。 光学调整系统通常包括调焦机构、准直机构等部件,用于调整镜头系统的焦距、光轴等参数,确保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而稳定系统则采用主动或被动的方式,通过减震、隔振等技术手段来减少外界振动对光学系统的影响,保障成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光学仪器组件作为精密技术的结晶,不仅为科学探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还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仪器组件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光学仪器组件的助力下,人类将能够揭开更多自然界的秘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转帖】探讨:如何检索出最核心的文献?

    探讨:如何检索出最核心的文献?pubmed文献浩如烟云,有垃圾,也不乏精品。那么,如何从中检索出最精华的文献呢?我个人体会:1、最简单的使用google scholar。利用google的检索语法(网上可搜索),设置最合理的检索词后,展开结果。例如使用“mucosal vaccine”进行检索,得到63600项结果。每个检索结果下面有“被应用次数”一项。一般说来,被引用超过100次的,当属精品文献了。当然如果碰见黄禹锡那样情况就当属意外了,o(∩_∩)o…2、和第一项结果类似,还是引用次数法。但是google scholar的结果好像不能按引用次数排序,这时就需要利用ISI Web of Science去检索了。在其检索输出结果选项中,有一项是按照“times cited”排序的。这样精品文献尽收眼底了。3、利用 Faculty of Biology 1000 Faculty of Medicine 1000去发现精品文献。注册pubmed后,可以得到这项结果。我们再用“mucosal vaccine”作为检索词,发现有5018项结果。但是在All:5018后面,有个“F 30”的选项。说明在5018个文献中,有30篇文献被F 1000评述。如果你所在单位图书馆有F 1000的权限,点击某篇文献后,可发现文献下方有F1000的链接。进入后,可发现专家对此文献的点评。这些文献绝对是精品。这些被F1000所评述的文章不一定都来自CNS这些大牌杂志。有些没有影响因子的杂志的文章也可能有幸被遴选入内。我曾经多次发现这样情况。附:Faculty of 1000-Biology 是由BioMed Central出版的新型在线研究辅助工具,经由1400 多位专家学者的建议,提供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学论文信息及研究趋势。特色为收录每篇具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而不考虑这些文献在哪里发表;每篇文章都包含专家所给的评论,并依据F1000 Factor评定文章之类别。Faculty of 1000-Biology:提供科学家不断更新的会员指南,获得特定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论文信息;重要论文的评价依据是以其科学成就而非在哪些期刊发表;提供研究者超过1000 名顶尖科学家的一致推荐;有系统地组织并评价大量的科学论文信息;提供作者针对单一论文的实时评价,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则对此直接评价提供重要的补充评价。4、待续。。。想到再写,另外对于更详细的检索知识,大家可以到诺贝尔学术资源网([url]http://www.i-nobel.com/bbs[/url] )上自己了解,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点子,同样欢迎拿出来晒晒

  • 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工具

    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工具在人类探索自然的漫长历程中,显微镜无疑是一把开启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它以其独特的放大能力,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妙景象——细胞的结构、微生物的形态、甚至是分子与原子层面的奥秘。本文将深入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它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190935059333_5216_6742570_3.jpeg一、显微镜的历史沿革显微镜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荷兰眼镜商汉斯利伯希是公认的现代显微镜之父。他通过组合两片凸透镜,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合显微镜,虽然其放大倍数有限,但已足以让人们初窥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随后,罗伯特胡克、安东尼范列文虎克等科学家对显微镜进行了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其放大倍数和成像质量,为后来的微生物学、细胞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现代显微镜的结构复杂而精密,主要由光学系统、机械系统和照明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核心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和镜筒等组件。物镜位于标本下方,负责将标本放大并成像;目镜则位于观察者眼睛上方,进一步放大物镜形成的图像供人眼观察。镜筒则连接物镜和目镜,确保光线能够准确传输。 ? 机械系统:用于调节显微镜的位置和角度,包括底座、支架、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件。通过这些部件的精确调节,可以实现对标本的精确定位和观察。 ? 照明系统:为显微镜提供充足的光源,确保标本能够被清晰照亮。常见的照明方式有透射照明和反射照明两种,分别适用于透明和不透明标本的观察。 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和放大原理。当光线通过物镜时,由于物镜的凸透镜特性,光线会发生折射并聚焦于一点形成实像。这个实像随后被目镜进一步放大并投射到观察者的视网膜上形成虚像。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以及载物台的位置,可以实现对标本不同深度和层次的观察。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科学研究: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显微镜是研究微观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例如,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超微结构;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研究生物分子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 医学诊断:显微镜在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医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组织切片或体液涂片来诊断疾病;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 工业检测:在半导体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行业中,显微镜被用于检测产品的微观缺陷和表面质量。通过显微镜的高精度成像能力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 五、结语显微镜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无限奥秘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显微镜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显微镜将继续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揭示更多未知世界的秘密。

  • 浅谈《计量法》的修订所带来的影响

    [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据版友八一八提供: [/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沿着计量发展的大脉络分析《[url=http://www.gfjl.org/thread-173761-1-1.html]计量法[/url]》颁布以来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法应满足计量宗旨。《计量法》属于国家和全社会的,除法制管理要求外,应增加计量技术的通用要求 结合现代测量体系建设要求,应将测量的规范要求纳入《计量法》,建立测量数据的计量保证制度,规范测量数据生成环节,强化数据应用环节。[/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我国的《计量法》于1985年制定,并于1986年实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我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为保障民生、环境和国防安全,促进贸易往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实现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等提供了保证,计量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公信力。计量作为一种精准可信的度量标准,已经深入到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回顾计量发展的大脉络,《计量法》功不可没。[/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一、《计量法》颁布实施所取得的成效[/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一)建立了完整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完套的计量法规体系、计量行政管理体系、计量技术机构体系和由国家基准到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体系,为参数的量值传递或溯源编织了一张严密的服务网络。这张网保证了单位和量值的统一,保证了量值的准确,为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生活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为产品研制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数据支撑。[/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二)具有较高的公信力[/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在社会上获得了公众广泛认可,即取得了一定社会公信力。作为精准可信的度量标准,计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数据准确的依据,为广大民众和消费者所熟悉。在我国几代计量人的共同努力下这种理念逐渐演化成就为一种价值观,“计量”成为精准的代名词。[/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三)拓展了量值获取的渠道[/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我国将校准引入到[url=http://www.gfjl.org/thread-175157-1-1.html]计量管理[/url]的范畴,使得量值获取的渠道从量值传递的单一渠道扩展为量值“传递 溯源”的多重渠道,对规范和推进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四)《计量法》的颁布引发“带动效应”[/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依据《计量法》第三十二条相关规定,《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于1990年发布实施。“条例”规范了部队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同时强化了军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过程的计量保证和监督管理 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颁布,将计量工作纳入装备全寿命管理的范畴,将计量管理理念从计量器具推进到测量设备,再扩展到产品性能指标。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共有4处直接提到了计量,第27条和第74条谈到了用能单位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第38条要求集中供热建筑实行供热分户计量,第49条谈到公共机构要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管理,为节能工作提供了周全的计量保障。[/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五)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已初步形成[/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国家计量 国防计量 军事计量”三位一体的大格局基本形成,量值传递和溯源多渠道获取量值的网状渠道基本建立,法制计量、工业计量、市场校准三种业态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计量对象从计量器具为主延伸至测量结果为主,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基本构架已经初步建立。[/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二、《计量法》存在的主要的问题[/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一)《计量法》缺少技术管理内容,存在一定封闭性[/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计量法》的诞生正值计划经济时期,计量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建立和完善量值传递体系。《计量法》定位于计量标准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主要体现了法制管理的精神,缺少技术管理内容,使得承担法制计量的主体----各省市计量院所习惯性地将计量活动局限在市场监管系统范围内,计量工作存在一定封闭性。[/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分为法制计量、产业计量和科学计量,市场监管系统除了承担法制计量的使命,还应承担产业计量和科学计量等非法制计量的使命 市场监管系统依法关注计量标准和计量器具,在产业计量领域的建树落后于行业计量系统。随着《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的发布和实施,这一局面已经大为改观。《计量法》应按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要求进行顶层设计,体现量值准确的需求都应纳入设计构架,尤其是科学计量和产业计量的需求。各产业和各部门的计量管理部门与计量检测中心也是国家计量的重要资源,应该在《计量法》的框架下,在产业计量和科学计量领域内协同发展,共同履行其使命和职责。[/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法》不仅是计量人的《计量法》,更是国家和全社会的《计量法》,《计量法》不仅具有监管法的属性,还具有强烈的科技法属性,其条款的制订和实施都应有利于计量科学的研究和计量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和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二)《计量法》局限于计量器具,无法满足市场对数据准确的需求[/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在使用计量器具测量或检测时,常常出现数据存在差异问题。如:大气监测、排污监控、气象预报、北斗授时等,行政部门发布的数据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影响监管部门的威信。[/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测量活动是利用计量器具探索未知量。比如:确定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测量的准确赋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计量器具的检定条件和使用条件的差异,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非专业的测量人员很难把握计量器具的测量准确性 由于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对计量器具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方法存在差异性等,即便合格的计量器具产生的测量数据也各不相同,甚至出现错误。因此,笔者建议建立测量数据的计量保证制度,满足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求。[/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测量数据并不具有计量数据那样的社会公信力。面对广泛使用的计量器具,规范其使用要求意义重大。《计量法》修订时应注意强化数据生成环节的规范性,强调测量的严谨性,出台系统性计量保证制度,规范测量活动。近些年来,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国家计量院提出了“计量云”(metrology cloud)这一概念,特别是在国际单位制(SI)全面量子化变革大趋势下,计量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所以,《计量法》应实现从传统的“器具法”向现代的“数据法”的转变。[/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三)《计量法》局限于检定,不利于促进市场和产业的发展[/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检定是主要的计量活动,将量值从上向下传递至计量器具,供人们从事社会和产业活动使用。但社会实践产生的计量需求丰富多彩,量值传递活动只能解决一部分,不能很好满足市场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应对解决。[/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法》需要搭建计量基(标)准和计量器具上下互通的双向渠道,鼓励并规范社会资源与政府积极参与,共同发挥计量技术的活力。同时,计量具有准确性、溯源性、一致性和法制性四方面的属性。《计量法》修订时既要体现其技术管理的特性,又要体现法制管理特性,把握规范管理的尺度。《计量法》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校准理念的引入使得计量工作内涵更加趋于科学和完整。同时,量值传递和溯源并举可以促进社会资源、部门资源和国家资源的协同共建,丰富计量技术的供给,满足市场经济、国家和国防建设对计量的需求,发挥快速响应的积极作用。[/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三、《计量法》修订的意见或建议[/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法》实施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计量工作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计量法》所涵盖的范围。但是,计量的宗旨——“单位统一、量值准确”的理念始终没有变化。笔者建议如下:[/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一)体现计量宗旨的机构都应纳入《计量法》的构架[/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我国计量体系化建设已经形成“国家计量 国防计量 军事计量”三位一体的大格局。应将《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纳入新修订的《计量法》顶层设计的框架内。现行《计量法》是《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的上位法,仅靠现行《计量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过于简单,不能体现《计量法》的整体性,无法明确部门间的职责,资源共享也缺乏依据。[/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法》是统领国家计量工作的最高纲领,体现计量宗旨的机构都应纳入《计量法》的构架之中。在确认国家计量院基本法律地位和特定法律职责的基础上,按计量的技术属性分类规范管理,规范计量基(标)准、计量器具(包括标准物质)、计量(包括检定、校准)、测量和数据的应用,按法制管理要求提出强制性要求。[/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二)合理规范和指导测量数据的应用[/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因为规范的数据承载着历史过往,所以数据的应用成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例如:数据准确性及其应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5G技术、大数据技术、芯片与软件等,将《计量法》从“器具法”提升为“数据法”,充分体现了计量宗旨,彰显技术进步对计量的需求,是修法的关键。《计量法》不仅是监管法,更应是科技法和促进法。一方面,应强化数据生成环节(计量器具的使用)的规范性,引导人们树立严谨的测量工作作风,规范测量活动 另一方面,强化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数据的积累是产品设计和优化的基础,计量不仅要解决产业过程中参数的定义和量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和分析,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产业过程控制。[/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三)将国家计量发展战略纳入《计量法》范畴[/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提出:“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需要加强基础前沿和应用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构建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构建国家能源资源计量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设等。这一理念体现了几代计量人的探索、实践和思考,体现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计量的宗旨。在新修订的《计量法》里建议体现国家竞争力和产业促进的理念。[/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四)明确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与计量的关系[/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为了深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设施各要素之间的融合与互动,需要研究四大支柱的内在联系。对计量而言,质量是产品量化过程中的数据优化。产品研发是在探索系统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之间数据传递和转化的链条关系,保证产品质量就是保证产品输入和输出参数链条的数据优化过程的完整性。标准是数据固化的经验和流程 认证认可制度的推进规范了校准和测量活动,为数据获取规范了理念 检验检测也是计量性很强的测量活动。总之,修法需要明确计量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中的地位,计量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直接的质量技术基础设施。[/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五)关于计量融入产业发展的问题[/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计量深度融入产业,这是国家和时代的期望,也是计量技术的归属。实施量值定义参数指标和技术状态,将技术和过程数据化,有利于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和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计量法》产业促进政策的制度设计对此亦应有所回应。[/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 原文载《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0年第11期[/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 作者简介[/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周自力 中国航空研究院专务 研究员[/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6666][font=&][size=18px]  于连超 [url=http://www.gfjl.org/thread-133195-1-1.htm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url]战略中心副主任 副研究员[/size][/font][/color][/align]

  • 【功能测试】论坛新搜索功能改版测试,欢迎找茬(有奖)

    最近对论坛的搜索进行改版,欢迎大家测试,新的搜索提高搜索的速度,取消了按年份搜索的局限。如果在测试过程中遇到搜索不到相关的结果,结果不正确,请把您操作的结果发上来,以便我们进行调整。让论坛的搜索更强大起来!我们一起来测试新的搜索功能吧。凡找错问题的每条奖励[b][color=#d40a00]5[/color][/b]个积分。[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earch.asp][b][color=#d40a00][size=4]我要测试[/size][/color][/b][/url] [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img]

  • 【转帖】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政治社会多元化、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现行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还不足以确保食品安全达到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对食品安全实施区域化管理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们围绕食品安全区域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口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新模式。现结合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人类有了火的发明即揭开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序幕,从原始部落的火烤食物到今天的食品精细加工,人类围绕食品安全管理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进入20世纪,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继欧共体1964年(64/433/EEC指令)制定了《关于鲜肉生产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之后,1969年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又制定出台了《食品卫生通则》,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由此推动了食品安全管理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基于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卫生通则》,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推行良好卫生规范(Good Hygienic Prac?鄄tices, GHP)的浪潮。我国出口食品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83年始在出口食品加工企业探索推行良好卫生规范,并结合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研究制定了我国《出口食品厂、库最低卫生要求(试行)》,于1984年10月15日颁布实施,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对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库存设施实施了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在此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口食品由初级原料性食品逐步向加工食品过渡,促使出口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卫生设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推行HACCP的浪潮。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致力于发展空间载人技术的过程中,为确保宇航食品的安全,科学家在宇航食品的加工过程探索建立了一套“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随后HACCP在美国被逐步应用于民用食品,但在这个时期其应用的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到20世纪90年代,HACCP逐步被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纳入法规,由此开始了在世界范围的广泛推行。 第三次浪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针对食品安全推行风险分析方法(Risk Analysis-RA)的浪潮。这是基于HACCP原理对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进一步认知和定位的过程。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的不断认知,食品安全概念得到强化和外延,基于风险分析建立的监控机制和法律体系逐步趋向完善。特别是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因二口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口恶英的事件相继发生后,国际社会对食品原料在种植、养殖过程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引起了高度重视,随着疯牛病、禽流感的不断暴发以及各种农兽药残留的不断检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几乎达到了恐怖的程度。各国相继出台一系列食品安全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随着风险分析方法的推广应用,揭示的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加大了食品安全法规的建设力度,由此进入了一个通过风险分析为立法提供依据,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时期。风险分析方法的推广应用引导了食品安全风险概念的强化和拓展,促进了人们对食物链潜在安全风险的认知,掀起了食品加工业向法制化管理迈进的浪潮。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食品安全管理发展到现在,经历的三次浪潮主要是靠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但是,当食品安全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后,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依靠政府推动。由于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在现阶段或今后一段时期,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或实施区域认证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举 人们已经认识到,食品安全风险不仅来自加工、流通环节,更重要的是来自食品原料在种养殖环节的污染。为此,许多国家提出了“从农田到餐桌”、“从养殖到刀叉”的食品安全控制理念。近几年,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之所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很重要的原因是二者都体现了对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的重视和关注。但是,无论GAP或HACCP强调的均是食物链某一个环节的体系建立,GAP强调的是某个农场的体系,HACCP强调的是某个生产加工企业的体系,二者只是食物链的两个关键环节,并未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现行的食品安全源头管理理念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仅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并没有从体制上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有必要建立一种覆盖整个食物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开展的探索和尝试,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体系,构筑三道防线”。 “建立一个体系”,是指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能够覆盖食物链各环节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具体模式是“两导三动”,即“政府主导,科学引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所谓政府主导,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切实负起食品安全责任,履行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担保;科学引导,就是要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农民科学生产,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农药、兽药、化肥等可能对食物链构成的源头污染;龙头带动,就是要发挥食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原料基地的建设以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自检自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部门联动,就是要整合行政管理资源,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一套务实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全民行动,就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在食品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构筑食品安全屏障。 “构筑三道防线”是指在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在区域内采取三项具体控制措施。一是对区域内的种植基地或养殖场合理规划布局,并实施备案管理,加强食品原料的源头控制,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对区域内的食品加工企业派驻检验检疫官或实施巡回监督,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控制,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以及企业和区域实验室的检测把关,掌握食品安全风险动态信息,及时启动预警机制或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三道防线。 通过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三道防线”的构筑,消除食物链各环节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把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