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法索西坦

仪器信息网法索西坦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法索西坦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法索西坦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法索西坦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法索西坦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法索西坦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法索西坦相关的解决方案。

法索西坦相关的资讯

  • 朱建平:探索建设新时期环境监测体系
    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提高对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监测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会见参加国合会2011年年会外方委员和代表时强调,要努力改进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水平,要重视完善环境监测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监测结果与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切实感受更加接近。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讲话中要求,要抓紧修订和发布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改进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国务院《意见》指出,要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完善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及应用,提高遥感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战略已经确定,方向已经指明,号角业已吹响,关键在于落实。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三个说得清”的环境监测目标。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积极探索建设新时期的环境监测体系,这既是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国环境监测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准确把握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形势   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障总量控制目标实现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能力 以保障环境质量为切入点,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需要不断增强环境质量监测能力 以防范环境风险为目的,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控,需要不断增强环境预警与应急监测能力 以保障核与辐射安全为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增强核与辐射监测能力。   二是公众对环境监测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探索建立环境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加强监测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监测技术和科研水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认真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环境监测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为统领,以科学监测为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和公众需求,逐步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和体制机制,着力强化监测基础能力,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监督考核环境状况、预警预测环境风险,为主动超前开展环境监测、先行引领环境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   (一)围绕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做好新增指标的监测   环境保护部党组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O3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监测司将配合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监测经费、仪器,统一调度时间进度,确保2016年1月1日前全国各地都能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实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二)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大检查活动。支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逐步实现国控网所有监测数据的“直传”,确保监测数据客观真实。   (三)强化环境监测制度建设   《环境监测条例》已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监测司将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相关修改协调工作,争取《条例》尽早出台。   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流域、区域联合监测机制,初步建立省界断面上下游联合监测制度、空气区域联防联控监测制度 建立土壤例行监测制度,组建土壤监测网 完善企业自行监测制度。   (四)进一步夯实环境监测基础   全面开展环境监测站达标建设及验收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的目标。2012年,监测司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环境一号C星早日发射 同时初步形成无人机环境监测能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和行风建设   启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工程。修订印发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国家与地方分级培训制度,编写全国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大纲,修订环境监测培训教材。2012年将新增空气质量指标监测培训放在首要地位。   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廉政教育,时刻牢记“四常四戒四珍惜” 强化“诚信监测”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出真数、不出假数,说真话、不说假话,干实事、不图虚名”。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探索锰结核的结构及成因
    导 语多金属铁锰结核即锰结核的形态、结构构造、矿物种类和化学成分综合反映了结核的形成环境和生长机制,其生长过程中因为记录着这些海洋地质作用及变化的信息,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使用岛津电子探针EPMA可对海底采集的多金属铁锰结核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成分分析和元素面分布特征测试,从而可以研究其结构及成因。 岛津电子探针EPMA优势: 岛津电子探针EPMA可在微区领域进行高灵敏度的分析,观察及分析只需要使用鼠标键盘即可完成,方便高效。 岛津电子探针(EPMA-1720 & EPMA-8050G) 岛津电子探针EPMA通过配置 统一四英寸罗兰圆半径的兼具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全聚焦分光晶体以及52.5°的特征X射线高取出角 使之对于微量元素的测试更具优势,不会错过微量元素的轻微变化。 图解:从微米级别空间尺度产生的元素特征X射线经过全聚焦晶体衍射后还会汇聚到微米级别范围,不会有检测信号的损失,也无需在检测器前开更大尺寸的狭缝,从而具有更高的特征X射线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 图解:高取出角可获得特征X射线试样在基体内部更短的穿梭路径,减少基体效应的影响,即更少的基体吸收更少的二次荧光等,从而具有更高的特征X射线检测灵敏度。 岛津电子探针EPMA对锰结核的分析: 通过岛津电子探针EPMA分析发现,此锰结核的中心成核部位发现了较多的全自形斑晶,斑晶主要为长石与辉石,可能来自于海底火山喷发在海水中的冷却结晶,在火山岩碎屑基质中还有后期充填形成的杏仁体构造。在火山岩碎屑边部也观察到快速冷却的火山玻璃晶相特征。 而根据相关元素的协变关系,结合各元素元素分布特征,表明此多金属结核的初期经历了一次较长周期的快速生长,形貌特征呈较为疏松的花瓣状和纹层状构造,其后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快速和慢速结核的交替,反映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海洋地质环境,最外层是慢速生长的瘤状富Fe、Co外壳。整个结核壳层中,相对于内部原生构造的花瓣状和纹层状构造形貌,外面几层有裂隙及充填脉状形态,可能来自于次生构造。 图解:面分析(Mapping分析过程)反应多金属结核整体元素分布特征,Mn+Ni和Co元素分布富集具有负相关关系。
  • “碳”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技术赋能双碳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自2020年“双碳”战略提出以来,降碳减排已成为各界共识。发展新兴技术,在“双碳”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新技术推动能源转型,成为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聚焦新技术与“双碳”产业,5月30日,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新技术赋能“双碳”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院士专家及业界企业代表,作为“双碳”践行者和推动者,共同探讨新技术如何为各产业降碳减排赋能,共同“碳”索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助力“双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场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发展集团指导,中关村科服、亿欧、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关村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协会、中国智慧城市百人会联合主办,中关村软件园协办。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中关村科服公司董事长张金辉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中关村科服公司董事长张金辉致辞表示,做好“双碳”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希望大家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应对挑战,共谋发展大局,为科技创新赋能“双碳”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思考。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视频致辞表示,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是社会发展的血液,没有能源我们一切都归零,通过“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我们国家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长远的、伟大的意义。“双碳”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很多的挑战,需要非常颠覆性、原创性的技术。希望团队正在研发的分布式能源和海洋蓝色能源,能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个崭新的技术路线。德国政府前国务秘书,德国INFRANEU基础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总会主席,INFRAWIND欧亚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会主席迪特弗莱明博士进行了视频致辞表示,中德两国有着深厚的基础伙伴关系,我们一起成为全球长期绿色建设的发动机,共同推动三个基本趋势:零毒物、零污染、零废弃物,希望通过合作和公平竞争赢得未来,不阻碍,不破坏。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慧物流、数字农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如何通过创新科技实践“双碳”战略,开展了哪些探索和尝试,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双碳”监测、推动“双碳”数字化发展,与会代表带来了精彩分享。极智嘉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李洪波,极飞科技高级副总裁王晓,美的集团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未来碳星空间CEO、博士研究员崔震海,西井科技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合伙人孙作雷,分别就“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双碳”数智化”“农业双碳”“建筑低碳”等话题进行主题分享。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仑,德师傅(中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久鹏,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益帆,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俊强,金捷利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松,分别就“产业元宇宙”“新能源汽车”“垂直产业技术的节碳应用”“智慧城市”等话题进行主题分享。专家们纷纷表示,新兴技术在“双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支撑性作用,通过发展新技术促进能源转型、实现降碳减排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题演讲后,大会还进行了圆桌论坛。本论坛由亿欧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彬博士主持,芯长征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朱阳军,中能光和CEO沈洁,正合绿势董事长郝杰,德师傅创始人兼CEO张久鹏,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资本与产业”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领航数据分析,探索光学科技新境界”精谱科技新品发布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9月24日,在全国第十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晚宴期间,“领航数据分析,探索光学科技新境界”——精谱检测设备(河南)有限公司新品发布会活动成功举办。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国产厂商的努力,国产近红外仪器公司在近红外光谱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精谱检测设备(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谱科技”)是专业的分析仪器生产企业,在实验室分析仪器及检测设备行业领域一直被高度认可。发布会伊始,精谱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刘季上台致辞,对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刘季在致辞中回顾了精谱科技的发展历程,精谱科技集团前身为武汉江腾源,自2011年成立以来,以卓越为追求,以人本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持续推动实验室分析仪器及检测设备等的研发创新生产,产品覆盖地矿与环保、医药与生物、刑侦与海关、航天与军工等领域。精谱检测设备(河南)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刘季现场播放的宣传片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本次发布的新品——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JP-UVN2800/JP-UVN3600)的外观与卓越的性能。随后,活动来到激动人心的新产品揭幕环节。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臧恒昌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部门副主任王健教授以及刘季总经理共同为新产品揭幕。新品揭幕合影新品特写揭幕仪式结束后,刘季总经理在对新品进行介绍时表示,核心技术的国产化与对标进口设备的附件设计是本次新品的最大优势,该产品可应用于筑节能玻璃、光学性能平台运营及研究、航天涂层检测及纳米材料研究等领域。设计方面,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凭借优良的光学、电子、机械系统、软件系统设计,依靠优质零部件选用,以实现仪器操作简便灵活,仪器稳定可靠,以及基线稳定、超低杂散光等性能特点。专精光学、电子、机械系统设计,采用进口优质两级全息光栅,以保证超低杂散光和高精度电压数字采样达成。为保障系统的基线稳定,采用了双光束动态反馈比例记录测光系统。为实现仪器的稳定可靠和长寿命,氘灯、光电倍增管等关键器件均用进口件。丰富的反射光学积分球可选专用附件,使仪器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基于Windows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仪器控制和操作功能,提供了操作简便的体验,满足使用者灵活高效的分析需求。独特的插座式钨灯和氘灯可在换灯时免去光学调试,使设备仪器调试、维护更加简单方便。在介绍中,刘季总经理特别表示,9月23-25日期间,新品将开启1折的现时、限量优惠活动,如有意向购买的用户,可联系仪器信息网与精谱科技取得联系。发布会的最后环节,抽奖活动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随着奖项的逐一揭晓,参会者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精彩纷呈的奖品不仅回馈了嘉宾们的热情参与,也进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友谊与合作。幸运观众合影随着最后一轮抽奖的结束,本次新品发布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精谱科技在技术与产品上的最新进展,更促进了行业对于仪器国产化的讨论与思考。未来,精谱科技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携最新产品及细分领域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技术及服务支持。
  • 探索生命起源!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在西太平洋马努斯弧后盆地超酸性火山-热液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原位综合定量探测和微生物组学分析,发现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火山-热液系统中富含氢气,并且孕育了可利用氢气的微生物群落,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西太平洋马努斯弧后盆地DESMOS火山口深海火山-热液系统主要由海底岩浆挥发性气体与海水直接混合或者海底火山爆发形成,是一种典型的“白烟囱”,在全球分布广泛。同时火山-热液系统也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但是其生物代谢过程与流体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发现”号ROV开展激光拉曼综合原位探测海洋所张鑫团队和孙黎团队合作,以西太平洋马努斯弧后盆地DESMOS火山口发育的火山-热液系统为研究靶区,利用“发现”号潜器在Onsen(温泉)喷口区和航次中新发现的Faxian(发现)溢流区,分别开展原位拉曼综合探测以及流体、生物保真取样。结果发现,由安山岩组成的温泉区域形成的超酸性高温流体含有大量氢气,浓度高达8.56毫摩尔/千克。而同一火山口的发现溢流区的中性低温流体却不含氢气而富含硫化氢,浓度为7.78毫摩尔/千克。针对这一特殊现象,研究团队基于上述原位定量结果和热力学模拟计算,认为两个区域由于海水混合程度的差异发生了不同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样品进一步开展微生物组学分析发现,温泉喷口区和发现溢流区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温泉区域的微生物可以利用氢气,而发现区域的微生物主要以氧化硫化氢作为能量来源,表明在火山热液系统,即便是同一岩浆来源的流体也会孕育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上述研究发挥了深海激光拉曼原位定量探测的优势,实现了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的交叉融合。航次基于激光拉曼原位定量探测技术,首次报道了火山作用主导的超酸性火山-热液系统的氢气浓度可达到毫摩尔级,并为其孕育的化能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以往富氢气流体主要是由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发生蛇纹石化反应形成,大西洋“Lost City”碱性热液系统由于蛇纹石化反应产生大量氢气,为早期生命提供了重要场所。但是全球碱性热液系统目前只有“Lost City”一处,不具普适性,而地球早期海底火山作用频繁,孕育了广泛分布的酸性火山-热液系统,上述研究对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7月20日人类月球日,盘点徕卡不曾缺席的月球探索
    从对月举杯到嫦娥奔月,上千年间人类对于月球的憧憬与想象从未停歇。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为了纪念“人类的一大步”,每年的7月20日就成为了“人类月球日”。 人们在每一次仰望星空赏月的同时,也对探索月球抱有强烈的渴望。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徕卡显微系统(以下简称“徕卡”)通过不断创新,为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推进国际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盘点徕卡不曾缺席的月球探索。 早在1969年,当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与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飞向月球,完成这一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任务的时候,他们所携带采用的正是徕卡光学产品。韦茨拉尔制造的Trinovid望远镜以其傲人的品质赢得了NASA的认可,徕卡望远镜因此被成功携带上了太空。 2014年,日本航空航天勘探局的宇航员若田光一用徕卡DMI6000 B倒置研究显微镜在国际空间站进行活细胞实验。DMI6000 B是一个全自动的显微镜,若田光一先生在太空中使用它来检查和研究他的样本,这使他能够通过我们的技术获得新的见解。 2020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选择了徕卡DMi8电动倒置显微镜作为系统平台,并将DMi8安装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仓“KIBO”中,由“KOUNOTORI” H-II运载火箭运送,该运载火箭已于2020年5月26日到达国际空间站,并且完成了一定阶段的生命科学实验。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于2020年12月17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公开亮相。与月壤样本一同亮相的,还有样品被放大20倍与40倍的图像。通过一台徕卡S9i体式显微镜,在电脑屏幕中目睹了月球“土特产”的更多细节。在放大的图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裸色多为玻璃,黄色的部分为玻璃或橄榄石,而白色多为长石和辉石,复合物颗粒为岩石碎屑。众所周知,月球表面几乎完全被月壤所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月球轨道上的所有探测器直接探测的对象并非岩石,而是月壤,对月壤物质组成的研究,会直接影响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徕卡S9i体式显微镜以快速便捷的方式观察月球样品,对样品形貌分析的功能也为大家揭开了月壤的神秘面纱。 图片来自新闻联播,图为徕卡S9i显微镜下,月壤放大20倍与40倍图像弹指一挥间,五十多年过去,伴随着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人类再次获得月球样品,在这条探索月球的道路上,人类留下了一枚又一枚脚印。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徕卡将不断创新,为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帮助。了解更多:徕卡官网
  • 探索风味分析方法数字化、可视化新思路
    探索风味分析方法数字化、可视化新思路海能仪器携GC-IMS(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参加第二届风味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5月28日上午,由美国化学学会(ACS)发起,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风味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2nd International Flavor and Fragrance Conference,IFF2018)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为期四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计3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届会议汇聚了国际一流的风味研究学术大咖、知名学者,四天的学术交流包括7个主题报告,47个大会报告和132个学术海报展示,设置了风味与香气感知、风味化合物合成、风味分析技术等多个研讨主题。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再只是营养,日益凸显的是对风味的追求。传统的分析仪器已经无法满足科研工作者对风味分析可视化、差异化、直观化、在线化的要求,此时需要有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引入,用于捕捉关乎风味的痕量小分子化合物,帮助科研工作者们更好的分析和研究风味。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作为一款无需样品前处理、专注捕捉与风味相关的痕量(ppb级)小分子VOCs的仪器,经气相色谱柱和离子迁移管的二次分离,再通过软件处理可将样品之间风味物质形成指纹谱图,差异可视化、非常直观形象,软件自带的PCA同时可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更重要的是GC-IMS技术将风味物质的研究细化到分子级别(定性分析),进一步帮助科研人员研究风味差异源于哪些成份。 FlavourSpec® 风味分析仪 值此时机,海能仪器携旗下的GC-IMS(气相离子迁移谱)产品技术参会,并派出Hans Ruedi Gygax(Flavour/Fragrance Science Expert香精/香料科学专业)带领的工程师团队。会上由Hans做了专业的技术与学术报告,向大家介绍分享了GC-IMS技术及相关应用方案。 会议期间,曾与我们共同合作开发过应用方法的导师们也将GC-IMS技术作为报告主题和墙报内容,并分享了他们使用该技术在各自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会上,来自高校的教授专家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参观了我们的展位,并就GC-IMS技术应用问题与在场工程师团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为后续的风味方法的开发与研究奠定了合作的基础。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看到气相离子迁移谱作为感官评价及风味分析领域中的新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这使我们深有感触。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会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和行业专家解决更多感官评价及风味分析的应用问题。我们会以此为已任,在GC-IMS技术上不断推出更多的应用方案,为风味研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地底深处的生命探索——矿物中的化学反应分析 | 前沿应用【下篇】
    发现地底生命的关键——矿物在发现生命的轨迹【上篇】——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点击链接查看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古生物化石中的碳元素对探究生命存在的重要作用。除了碳元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探索远古生命的存在呢?其实地质学体系中的矿物也是发现生命的关键,科学家把通过研究矿物中发生过的化学反应,以寻找地底微小生命存在的痕迹。埃里克埃里森是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显微拉曼光谱实验室的管理员和应用,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利用拉曼光谱来分析从地底深处采集的岩石样本,研究其中的矿物成分、结构和相互关系,从而了解那些人类足迹难以到达的地底,生命是如何演化发展的。埃里克埃里森(Eric Ellison)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探寻地底生命的生存环境铁遇水生锈的化学反应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在矿物中,这样的化学反应就有可能为地底生命创造适合的生存环境。埃里森就是通过这些反应来探寻地底生命的存在痕迹,他主要研究的是橄榄岩中的矿物。橄榄岩是一种存在于地幔中的岩石,在地球深处高温、高压和缺氧的环境下形成,这与地表多水且低温的环境相去甚远。当这些岩石通过地质活动移动到地球表面时,会与环境发生反应,这个过程称为“蛇纹石化作用”。“这些岩石的化学反应就像生锈”埃里森形象地表示。“橄榄岩中的矿物富含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导致铁被氧化,水则被分解并释放出氢气。对于寄生在岩石中的细菌以及古生菌类单细胞微生物来说,氢气就是它们的能量来源,它们能够将氢与二氧化碳结合起来, 终转化为自身所需要的能量。通俗的来说,这些细菌及单细胞生物是以气体为食。当我们发现岩石的矿物中发生过这些化学反应,就意味着微生物很有可能存在过。地底矿物-水晶(图片来源:Pixabay)研究矿物成分的绝佳工具——拉曼光谱既然知道了矿物中的反应是探寻生命存在痕迹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判断这些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过呢?“拉曼光谱能够告诉我们矿物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判断岩石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一反应环境是否适合微生物的生存。”埃里森如是表示。埃里森将岩石切割成透明薄片放置在显微镜下,然后使用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成像分析。LabRAM HR Evolution的焦长为800mm,在单级拉曼光谱仪中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能够在亚微米尺度对矿物进行表征,获得高质量的拉曼光谱成像图和精细的峰位信息,同时还可对矿物进行2D和3D共焦成像。由此,研究人员能够在微观尺度了解矿物是否曾经被“消耗”过。注:如需了解该研究中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光谱仪的详细介绍及使用问题,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我们的技术专家会尽快联系您进行答疑解惑。“拉曼是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它对晶体结构非常敏感,可以展示出矿物结构。科学家们就是通过这些来判断相关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过,从而破译深层地下找到的岩石如何为微生物生命创造栖息地。”下图就是利用拉曼光谱确定的透明岩石薄片中各种矿物的分布情况,这片已经部分蛇纹石化的岩石来自阿曼的萨梅尔蛇绿岩。拉曼光谱分析岩石薄片中各种矿物得到的高质量拉曼光谱图除此之外,拉曼光谱还能帮我们识别隐藏的稀少且细小的矿物。揭示能量流动的秘密——行星的生命痕迹生命的探寻总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远古生态系统是否存在过?是否普遍的存在?其中有多少可供生命利用的能量?拉曼光谱正在为我们一步步揭开谜底。除了研究地底深处的岩石,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揭秘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类似的岩石宿主环境。除了橄榄岩等矿物的研究,埃里森就开展了名为 "推动生命的岩石(Rock Powered Life)"项目,致力于揭示从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到生物圈的能量流动机制。该项目由NASA的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支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寻找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显微拉曼光谱实验室中使用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生命轨迹探寻的方式并不局限,从之前介绍过的南冰下湖沉积物研究(点击链接查看文章),到上篇中化石的研究(点击链接查看文章),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那些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的生命载体——岩石,来寻找生命遗迹。在如今气候日益恶化的环境下,这一探索也许能为我们探寻人类发展的进程给出可供参考的案例。至于如何为人类发展给到可供参考的信息,欢迎在往期文章中寻找答案。今日话题矿物研究无论是在生命科学还是考古、地质,抑或是珠宝行业等等,都是重要研究课题,你在科研中又研究过哪些新奇有趣的矿物呢?留言分享给大家吧,我们会在下一篇前沿应用中将您的研究分享给大家,点赞人数多的还可获得星巴克咖啡券一份噢~ 点击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发现生命的轨迹——化石中的碳元素分析 | 前沿应用严峻环境下的自救——探寻端气候下的生命存续 | 前沿应用【上篇】牛津大学开创单细胞水平微生物代谢研究新方法|海外用户简讯复旦巧用增强拉曼“识”雾霾 | 前沿用户报道瞪你一眼,就能“看透”你 | 用户动态青岛能源所实现毫秒级单细胞拉曼分选,"后液滴"设计功不可没|前沿用户报道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探究细胞色素c在活性界面上的电子转移新型荧光探针——细胞膜脂变化无所遁形!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HORIBA Scientific更多信息。
  • 元析METASH品牌故事:助力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求析世界本源
    在9月的超级品牌日会场,我们邂逅了一家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的企业——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元析从分光光度计单品类企业开始,发展为拥有光度计、原子吸收、TOC分析仪和微波消解仪多个产品业务部门的综合品类公司,目标更广阔的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总经理邢新刚在超级品牌日上娓娓道来了元析的品牌含义和名称背后的渊源。“饮水思源 求析至善”的含义在挑选超级品牌日活动主题slogan的时候,看到元析官网上写着经营理念“饮水思源 求析至善“,带着古韵的文字颇有气场,隽永之风令人印象深刻,望文生义也觉得很贴切这次活动:呈现水质分析事业部。邢总在直播间解道,“饮水思源”本意表达着元析人的态度,意在感恩回报过去帮助元析的人,致力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用户专家的期望。“求析至善”前两个字的涵义是探求分析,后两个字取自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做事工作达到最高境界,这也是元析的做事态度:从研发生产到服务,追求工作的完美从而无愧于用户。故而元析超级品牌日slogan甄选了这句话,表达元析的态度,并借此机会传播元析的经营理念。元析与METASH的由来元析的名称朗朗上口,英文名好听又好记,如何选出这样的名字,邢总也做出了详尽的解释:企业成立初期瞄准国内和国外市场,一个顺口的名称利于传播。首先确定的是“析“,它带有行业特征,在当下非常流行,但需要一个字来搭配,最终选择的是“元”。“元”有多重含义,是货币单位,也是常量名称。本义是头部,引申为首要的,后来又引申为最初的,本源的,并且带有深邃悠远和一丝神秘的感觉。“元”“析”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含有对世界本源进行探索的意思,这正是人类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终极目标,也符合公司的定位:助力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求析世界本源。中文名称的直译YUANXI不利于传播,于是在查找翻译过程发现与“元”的英文最接近的是META。公司发源于上海 ,于是首字母拼音SH和META组合成了英文名METASH。也许是因为英文名起得好,从2009年迈向国际市场至今,元析仪器已经销往了87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有一定的影响力。从理念到实践,元析人还在不断探求,并且始终保持着纯真的心态,不忘对科学的索求,将国产仪器高端化纳为最终目标,吸纳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科学仪器的队伍中来。我们期待元析更多的故事。点击图片查看元析“饮水思源 求析至善”超级品牌日回顾:TOC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点击图片回顾元析直播
  • 10亿!马化腾联手多位知名科学家发起“科学探索奖”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腾讯科技讯 11月9日,腾讯基金会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该奖项。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同时,徐匡迪、王志珍、徐冠华、潘云鹤、许智宏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将作为顾问,为科学探索奖未来的各项运作提供指导。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按照计划,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腾讯基金会表示,将陆续对外公布科学探索奖评审规则等更多相关信息,并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奖项提名和报名工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做“科学家们说了算”的奖,让青年为人类探索更远世界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探索都深刻推动了人类的科技革命,被视为国家崛起的“发动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的资助范围将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这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腾讯基金会介绍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年龄上限为45岁,每年将有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机会被遴选出来。一旦获奖,每人将连续5年获得每年60万人民币的资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表示,设立科学探索奖是个非常好的计划,也是个必要的计划。人类文明的历史已有一百个世纪,头九十九个世纪,人类生产力的增长非常缓慢。到了20世纪,才有了革命性的科技发展,才整个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希望这个奖的设立能鼓励年轻人走进科学技术的领域,去探索未来和更远的世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学探索奖发起科学家们表示,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将坚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原则,真正让评审机制、流程和评审结果由“科学家们说了算”。同时,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将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有科研成果不以商业诉求为目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科学探索奖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2019年1月将正式启动奖项提名和报名,第一批获奖科学家名单将于2019年7月对外公布。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做“奖励未来”的奖,用科学探索奖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据悉,科学探索奖还将设立顾问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科技领域政府管理资深人士为顾问,为奖项运营提供指导。同时还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证奖项的评审机制和监督机制的透明和有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担任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示,希望科学探索奖能成为青年们投身科学事业、攀登科学和技术高峰时的一种力量。也希望科学探索奖能得到全国青年们的热烈响应,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这项评奖中,带动青年真正对自然科学莫大的兴趣,把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发展起来。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学探索奖的发起科学家们表示,过去,很多科学奖都是对已取得科技成果进行奖励,而科学探索奖将要奖励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从事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未来可能。鼓励探索,激励未来,是科学探索奖主要的目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表示,尖端的科学,前沿的技术,对于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有自己原创的发现。只有我们自己原创的发明,才能引领我们中国往更深更高发展,因此要特别重视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希望这个奖项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是“雪中送炭”式的激励,为他们未来在中国做出杰出的成果,进行非常强有力的支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表示,今年是腾讯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又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腾讯作为一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理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众多科学家倡导设立的科学探索奖,希望能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术探索人才的激励提供一种补充。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腾讯基金会介绍说,科学探索奖的奖项奖励经费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并将长期运营下去。同时还会持续举办各类围绕科学探索奖的活动,助力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学科交流平台。期望科学探索奖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1cbf914-e3c9-4f1e-a87b-5beac3e93a81.jpg" title=" 2018119141149110.jpg" alt=" 20181191411491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br/ /p
  • 转录组测序结合蛋白质组分析探索蝾螈再生奥秘
    来自德国及美国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基因组特别大,难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动物,提出了以转录组测序与蛋白质组分析联合以解析功能基因的策略,并以蝾螈进行实验,开辟了组织及器官再生研究的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已发表近期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 蝾螈是一种在侏罗纪中期演化的有尾两栖动物,目前存活的约有400种。红色斑点蝾螈虽然小,但其组织工程学技艺却令人惊叹。蝾螈在失去了组织,包括心肌、中枢神经系统元件甚至眼睛的晶状体后仍能再生。一般来讲,动物的再生组织的能力是所有多细胞动物所共有的古老程序,因此,医生们一直希望蝾螈的这种能力依赖于基础遗传学程序,而该程序潜伏在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有动物中,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再生医学中利用蝾螈的再生机制。 然而蝾螈的基因组十分庞大,比人类基因组大十倍,要从头获得蝾螈的全基因组序列不容易。因此研究者们将目光转向基因表达所产生的RNA,他们利用454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蝾螈的转录组进行了研究。经过从头组装N. viridescens的转录组,获得了超过120,000个RNA转录本,约有15,000个转录本编码蛋白质,其中有826个转录本是蝾螈所特有的。这些转录本中包含了不同器官所有再生阶段的转录本,这些转录本中的一部分与其它生物相似。通过对蝾螈胚胎和幼体的心脏、四肢、眼睛、尾、肝脏、脾脏等组织中再生过程表达的蛋白的分离以及质谱分析方法,对这些蛋白进行分类及与转录本的比对。 通过454新一代测序结果与质谱技术的结合,发现了500多个其它生物中从未被发现的肽段,接下来会进一步探索这些蛋白是否与再生能力相关。这项研究不仅为目前科学家们提供了两栖类动物的基因数据,更为基因组测序困难的动物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Genome Biol. 2013 Feb 20 14(2):R16. A de novo assembly of the newt transcriptome combined with proteomic validation identifies new protein families expressed during tissue regeneration.Looso M, Preussner J, Sousounis K, Bruckskotten M, Michel CS, Lignelli E, Reinhardt R, Hoeffner S, Krueger M, Tsonis PA, Borchardt T, Braun T.
  • 探索创新】相约CISILE 2024 —— 赫西仪器与您共赴科学仪器盛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仪器及实验装备已成为我们探求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在这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浪潮中,赫西仪器一直致力于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赫西仪器——您的科研伙伴科技改变世界,创新成就未来。在 CISILE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装备展览会上,赫西仪器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一系列尖端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的宗旨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卓越的工艺,助力广大科研人员突破界限,实现科学梦想。 请您务必亲临展位,感受我们的热情与专业,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最后,别忘了标记您的日程,并邀请您的同行好友一起参加这场科技盛宴!我们在此等候您的到来,不见不散! CISILE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装备展览会,赫西展位号:W131 时间:2024年5月29-31日,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展会概况CISILE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已发展成为亚洲知名科学仪器盛会,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中国诚信展览”等殊荣,并多次入选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2018年,CISILE顺利通过UFI认证,成为国际品牌展会。二十余载,CISILE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为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成长为推动科学仪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攻坚战的指示精神,推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健康发展,切实促进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4)定于2024年5月29-3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展示面积达40000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1000余家,专业观众超50000人次。集中展示分析仪器、光学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生物技术与仪器、试验仪器等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同期将举办第五届实验室发展大会、第四届中国危化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高峰论坛、CISILE2024自主创新金奖评选活动等丰富的学术论坛及相关活动,为广大科研人员及行业人士便捷地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分享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搭建交流研讨产业政策的互动平台。展会优势1.国际化优势: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巴西、菲律宾、尼日尔、卡塔尔及港澳台等海内外用户和经销商、代理商前来参观、洽谈和对接。 2.品牌化优势:CISILE历经二十届,深受业界同仁的认可和赞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将CISILE作为其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的首选平台,而自主创新奖评选活动也成为了国产科学仪器发展水平的助推器和风向标。3.行业聚集优势:CISILE无论是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数量,还是展出产品的覆盖面、技术的先进性,在国内、国际科学仪器行业展会中,都雄踞前列。CISILE强大的行业聚集优势,使其成为了生产商和采购商日趋青睐的交易、合作平台。 展会亮点[新品发布] - 实验室离心机展示** 赫西仪器将在展会上推出多款最新研发的实验室离心设备,ZLS-3真空离心浓缩仪、7122TR台式高速离心机、7120BR台式大容量高速冷冻离心机、7105T台式低速离心机、HR21M落地式大容量离心机等,力求满足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研究需求。[互动体验] - 实验演示与操作培训** 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现场实验演示,您可以亲身体验赫西仪器的精湛技术与优异性能,并有机会参与专业的操作培训课程。 [智慧碰撞] - 学术交流与合作洽谈** 展会期间,我们将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邀请行业专家和用户代表分享经验与洞察,期待您的加入与互动。关于我们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自2007年在湘江新区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实验室离心机/水份快速测定仪和真空离心浓缩仪获得了市级科技局科技项目验收证书;通过了ISO9001:2015 认证;ISO 13485:2016认证; ISO14001:2015认证 ;ISO45001:2018认证;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及生产资质。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军工、医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物制品、制药、生化检验、农业科学、环保和石化、食品等生产科研领域。赫西仪器以“立足标准,发展标准,引领标准”的服务宗旨,以发展中国科学仪器装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奋斗目标。本文所述内容仅为预告,更多惊喜请至展会现场揭晓。赫西仪器保留最终解释权。
  • 聚焦“双碳”战略专家学者热议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双碳”战略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日前举行。会议以“绿色新‘锡’望,和谐促共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智库、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外国在华商协会的数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共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共绘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蓝图。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稳定提升本次论坛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是我国发布的第五本《可持续发展蓝皮书》,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和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研创。全书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近年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国家、省级地区和重点城市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特别是围绕“双碳”目标、数字经济等当前最主要的热门主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定提升的状态,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社会民生切实改善,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提升,消耗排放控制成效显著,治理保护效果逐渐凸显。报告对全国30个省级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名(不含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2022年位列前十名的省级地区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福建省、天津省、江苏省、云南省和海南省,江苏名列全国第八。聚焦未来,十四五“期间是完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关键阶段,《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建议重点在以下方面抓紧推进: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力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系统践行”双碳目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方向论坛上,各界专家学者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宁吉喆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要着力扩大内需,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依靠体制创新加快绿色转型,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演讲中指出,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中国未来有着根本性的、战略性的、革命性的伟大意义,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质量效益全方位提升。他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准确把握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他建议,优化清洁能源生产力布局,培养经济增长新动力源;推动工业部门脱碳减碳,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表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和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协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倡议,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中国企业正积极发掘“双碳”开启的发展新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新产业力量;绿色技术改造火热进行,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碳汇产业爆发式增长,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未来要扩大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激发市场机制创新活力,充分参与国际规则谈判,推动多边机制开放合作,不断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健康增长、保障低碳可持续发展。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看来,数字经济与“双碳”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他指出,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包括数字经济的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数字经济分类的规范等。阿里研究院副院长谭崇钧指出,数字平台可以发挥其生态优势,协同应对气候挑战。平台如果能发挥科技创新潜能,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且构建好参与者生态,就能够推出技术更加先进、供需更好匹配,并可规模化推广的解决方案。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首席代表赵汤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2021年格拉斯哥大会上,中英都承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英中贸易协会和中国政府将共同致力于实践碳中和的目标。英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合作。英中贸易协会将很快启动绿色过渡工作组,与中国各级政府合作,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平台。努力塑造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势自可持续发展蓝皮书发布以来,各地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本次论坛举办和蓝皮书发布地江苏省疾无锡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突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部长、博士后站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主编张焕波指出,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数据验证结果显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在全国位居第五,“治理保护”指标位居全国第十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可持续发展与政策管理项目副主任郭栋表示,城市是最节约的生活方式的提供者,也是创新和就业的温床,往往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所在。中国101座大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为杭州、南京、珠海、无锡、北京、青岛、上海、广州、长沙、济南。而无锡市排名从2018年的第7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4位,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之一。无锡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建军表示,无锡将持续擦亮“新时代工商名城”金字招牌,呵护“太湖明珠”生态品牌,推动无锡全面迈入绿色低碳发展快车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无锡力量,分享无锡经验,提供“无锡样板”,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财政厅厅长张乐夫表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期盼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携手推进“双碳”战略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江苏模式、无锡样本。会上,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就将在国情调研、政策咨询、平台共建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无锡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与决策支撑,产生更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生动案例。此外,会上还选取了一批发展韧性强、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项目进行“碳达峰碳中和”项目集中签约。
  • 探索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应用可能|ACCSI2024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二轮通知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分析仪器在制药、食品、石化、环境等常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愈加困难。而科技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创造与众不同的创新应用场景提供了新的基石。科学仪器在各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场景需要被关注,因为它们可以成为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那么,底层物理化学的基础创新,能为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和应用拓展带来哪些可能?跨学科不断交叉合作的背景下,能否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自由组合创造出全新原创的新技术新仪器? 学术界和企业界如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科学仪器行业进一步发展?为了探寻以上话题的答案,仪器信息网联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将共同举办“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于2024年4月19日(ACCSI 2024同期)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将以专家报告+主题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当前环境下,分析仪器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场景。论坛邀请到多位创新技术领域专家进行分享并展开讨论,同时也欢迎广大业内人士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出您的真知灼见。希望能够通过分享实践经验、专家见解、创新成果和行业趋势,探索分析仪器真正的创新应用场景,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启示。论坛日程(拟定)时间主题报告人9:00-9:25微型分析仪器在载人航天和深海探测中的应用耿旭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25-9:50植物生命信息在体感知技术与传感器平建峰(浙江大学)9:50-10:15多功能自组装分子电子器件李远(清华大学)10:15-10:40导电聚合物水凝胶生物电子界面设计及应用卢宝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0:40-11:05生态环境修复及对分析仪器需求郭行(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5-11:30渔业探测器吴立冬(中国水产研究院)11:30-12:00讨论环节主持人(吴立冬)论坛联系方式:仪器信息网:赵仪,15650766910,zhaoy@instrument.com.cn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孙立桐,15801142901参会报名:ACCSI 2024大会官网报名:https://accsi.instrument.com.cn 或扫码报名ACCSI 2024大会报告及参会报名:黄女士17600646530赞助及媒体合作:魏先生13552834693
  • 海外研究者利用质谱探索疾病“呼吸印记”
    在现代医学实验室技术面世之前,“闻”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手段。据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报道,以色列研究人员鉴别出每种疾病独特的“呼吸印记”,并利用该信息设计出通过筛选呼吸样本对多种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断的纳米传感器阵列。  人类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氧气以及上百种微量挥发性化学成分。这些物质的相对量基于个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让他的学生通过嗅闻病人的呼吸来寻找疾病的线索,如糖尿病患者的呼吸会有一种香味。在近代,多个科学团队也曾开发出实验性呼气分析仪,但大多数此类仪器专注于像癌症这样的单一类型疾病。  以色列理工学院胡萨姆海克教授与全球14个临床科室开展合作,研制出一种可区分多种疾病的呼吸分析仪。研究人员开发的纳米传感器阵列可检测出数千个呼气样本中的不同成分,这些样本来自健康人群以及患有不同疾病(17种类型)的患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就可使用纳米阵列对病情进行分类和诊断。  研究团队利用质谱分析鉴别出与疾病相关的呼吸成分。他们发现,基于13种呼吸成分量的不同,每一种疾病会产生一个独特的挥发性化学“呼吸印记”。研究还表明,一种疾病的存在也不会阻止检出另一种疾病,这是开发以无创、廉价和便携方式筛选和诊断多种疾病的实用型装置的必要条件。
  • ACCSI2024 | 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一轮通知
    一、 活动背景介绍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深入发展,分析仪器在传统的制药、食品、石化、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愈加困难。然而,寻找与众不同的创新应用场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因此,深入探讨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仪器信息网联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将共同举办“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于2024年4月19日(ACCSI 2024同期)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将以报告+讨论形式,共同探讨当前环境下,分析仪器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场景。通过分享实践经验、专家见解、创新成果和行业趋势,我们旨在探索分析仪器真正的创新应用场景,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启示。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业界同仁参与本次论坛,共同探讨分析仪器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共谋行业发展大计。期待与您相聚在苏州,共同探索未来的创新之路!论坛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论坛时间:2024年4月19日上午论坛主题:新增长|发现分析仪器的无限可能二、 目标参会人群政府及协会、学会领导;分析仪器业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实验室主任、技术/研发负责人、采购负责人、QC/QA负责人;相关国际与国内仪器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市场总监、研发总监、销售总监;投融资机构等。 三、论坛部分日程(拟)微型分析仪器在载人航天和深海探测中的应用耿旭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植物碳循环研究及对分析检测技术需求平建峰浙江大学 教授多功能自组装分子电子器件李远清华大学 副教授柔性材料研究及分析检测需求卢宝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授水域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前景及渔业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吴立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圆桌论坛主题:科学仪器如何成为新质生产力吴立冬(主持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参会嘉宾(按公司首字母顺序排序):耿旭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平建峰 浙江大学 教授李远 清华大学 副教授卢宝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授吴立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四、联系方式1、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仪器信息网:赵仪,15650766910,zhaoy@instrument.com.cn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孙立桐,158011429012、参会报名ACCSI 2024大会官网报名:https://accsi.instrument.com.cn或扫码报名2、ACCSI 2024大会报告及参会报名:黄女士17600646530赞助及媒体合作:魏先生13552834693附:关于2024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将于2024年4月17-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ACCSI2024 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力争对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会议期间将举办“3i奖: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颁发“2023年度优秀新品”、“2023年度绿色仪器”、“2023年度用户关注仪器”、“2023年度研发贡献奖”、“2023年度企业年度人物”、“2023年度领军企业”、“2023年度成长潜力企业”、“2023年度售后服务十佳企业”、“2023年度数字营销奖”、“2023年度杰出雇主”、“2023年度TIC优秀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多项年度行业大奖,引领科学仪器产业及检验检测方向。现在点击报名立享早鸟价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instrument.com.cn)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协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我要测网(woyaoce.cn)中国科学院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联盟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二、会议日程(最终以年会官网显示信息为准)时间会议内容4月17日14:00-17:00第五届科学仪器CMO高峰论坛14:00-17:00第四届科学仪器发展战略座谈会(闭门论坛,定向邀请)4月18日09:00-12:00大会特邀报告13:30-16:30大会特邀报告i100峰会之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18:00-20:00仪器及检测3i奖颁奖盛典4月19日09:00-17:00分论坛1:第八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分论坛2:新材料与科学仪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分论坛3: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论坛分论坛4: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分论坛5:第七届检验检测产业峰会09:00-12:00分论坛6:分析仪器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论坛分论坛7:低场磁共振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分论坛8:科学仪器渠道变革论坛分论坛9:数字赋能,智慧采购—数字化采购供应链降本增效专题论坛13:30-17:00分论坛10:仪器评测认证助推国产优质仪器质量提升论坛分论坛11: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分论坛12:科学仪器投融资论坛分论坛13:无损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三、参会注册参会权益VIP门票普通门票1.大会参会资格有有2.分论坛参会资格所有5个3.会议资料 1份有有4.《2023年度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 1本有5.VIP专属服务:专属洽谈区、胸牌、4月18日大会专属席位有6.出席4月18日3i奖颁奖典礼有7.会议用餐(包含自助午餐券2张、晚宴券1张)有票价(人民币):3000元/人1000元/人2024年3月31日前(早鸟票):2000元/人800元/人2024年4月1日起(3人及以上成团):2000元/人1000元/人注:1.付款信息请注明 “ACCSI2024、单位简称、注册人姓名”。2.自行预订会务组推荐酒店享受协议价格。四、联系方式报告及参会报名:17600646530 黄女士赞助及媒体合作:13552834693 魏先生微信添加:accsi2006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ACCSI2024官网:https://accsi.instrument.com.cn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组委会 2024年3月
  • 析维参与主讲 I 大型队列中质谱组学的应用及探索网络研讨会
    2020年6月28日17:00-17:30,析维应用专家贾钦羽将为《大型队列中质谱组学的应用及探索》2020质谱临床应用网络研讨会带来主题为《物联网高通量试管打标设备在各类样本前处理过程中加速与系统性的优势》的线上演讲。本次会议中,析维的主讲人贾老师将结合大型队列项目样品前处理的特点,介绍析维智能打标机的功能和价值。析维智能打标机的一大亮点即是边缘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此次我们将通过实时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展示该技术的价值——身在国外的主讲人将通过浏览器远程控制使用位于上海的析维智能打标机,观众可以和主讲人同步看到从软件界面操作到析维智能打标机运行的全部使用过程。
  • [重磅]探索新冠新疗法,蛋白质组学在行动
    导论近期,来自法兰克福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和歌德大学医学院团队利用一种新颖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新冠病毒进行研究,加速确证病毒致病性相关的生物途径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靶标,提出新冠治疗新疗法。治疗选择细胞层面理解从2019年底由SARS-CoV-2(2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具有高传染性,该病已发展至全球大流行。全球迫切需要开发抑制病毒感染或复制的疗法。SARS-CoV-2与其他冠状病毒有相似之处,所以目前主要通过对已用于其他适应症的药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鉴定出许多临床上认可的药物,但却缺乏对SARS-CoV-2感染的治疗选择和细胞层面理解。法兰克福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的Jindrich Cinatl教授和歌德大学医学院的Christian Münch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中,建立感染SARS-CoV-2的Caco-212细胞模型,运用一种新颖的多重增强蛋白质动力学(multiplexed enhanced protein dynamicsme, mePROD)方法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能够在高时间分辨率下确定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变化,加速确证病毒致病性相关的生物途径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靶标。一、构建细胞感染模型想要开展该研究的重点取决于两点01是否有合适的允许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模型;02对蛋白质进行时间感染特征分析的敏感蛋白质组学方法。 该研究建立针对SARS-CoV-2高度兼容的细胞模型,在病毒感染24小时后就能迅速见到细胞致病作用 (图1A)。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的2h、6h、10h和24h,分别用定量PCR技术测量上清液中的病毒RNA拷贝数,发现感染后SARS-CoV-2 RNA数量不断增加(图1B)。这表明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中SARS-CoV-2。图1. SARS-CoV-2 在细胞内快速复制模型。A, 病毒感染24小时后的细胞形态变化 B, 细胞上清液中病毒RNA拷贝数的增加。二、翻译抑制剂防止SARS-CoV-2病毒复制建立好模型,研究人员需要利用一种高效的方法确定SARS-CoV-2感染的时间分布,这时候mePROD蛋白质组学方法应运而生,即基于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新蛋白代谢标记(SILAC)和串联质量标签(TMT)两种标记方法,进行蛋白差异分析。图2. mePROD蛋白质组学实验流程抑制宿主翻译先前已被用作治疗MERS-CoV等多种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与其他病毒抑制宿主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病毒蛋白的合成不同,该方法挖掘数据表明SARS-CoV–2仅引起宿主翻译能力的微小变化,作者推测SARS-CoV-2复制可能对翻译抑制更为敏感。通过测试了两种翻译抑制剂,即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 翻译延伸抑制剂)和曲美汀(emetine, 抑制40S核糖体蛋白S14)。在无毒浓度下,两个化合物均对SARS-CoV-2复制产生了显着抑制作用从而发现翻译抑制剂是细胞中SARS-CoV-2复制的有效抑制剂。图3. 环己酰亚胺和曲美汀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三、发现潜在的抗病毒靶标重点来了,通过前期蛋白质组学大数据挖掘,目前一张蓝图已展现在眼前,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就是探究与病毒蛋白共同增加的宿主蛋白,从而寻求潜在的SARS-CoV-2复制抑制剂。作者分析了与病毒蛋白变化趋势相似的蛋白,在数据中富集的代谢途径主要由不同的核酸代谢子途径组成。基于此,研究者测试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对细胞中SARS-CoV-2复制的影响,高达10 μM的布雷奎纳(brequinar,抑制双氢乳清酸脱氢酶并不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相比之下,低浓度下的利巴韦林(ribavirine,抑制肌苷一磷酸脱氢酶)即可抑制SARS-CoV-2复制(图4C),这表明利巴韦林是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测的候选药物。此外,与蛋白质折叠相关的蛋白变化与病毒蛋白质较为一致,p97是AAA家族的六聚体ATPase酶,也是真核生物最丰富的蛋白之一,通过调节蛋白的稳定性来执行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参与膜融合、蛋白降解等过程。测试p97的小分子抑制剂NMS–873对SARS-CoV-2复制的影响。研究表明,NMS–873在低纳摩尔浓度下即可完全抑制SARS-CoV–2(图4D)。图4. 核酸代谢相关的蛋白水平与病毒基因表达相关。A, 病毒蛋白随感染时间的变化;B, 宿主蛋白与病毒蛋白关联的GO分析;C, D, Ribavirin和NMS–873的抗病毒实验。(点击查看大图) 结论全球对于病毒高效治疗方案的需求非常紧迫,深入了解病毒机理及致病性相关的生物途径变得非常关键。定量蛋白质组学是病毒机理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文中提及的mePROD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案均基于Orbitrap组学金标准技术,能够提供超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为病毒蛋白质组学研究者所面临的挑战“样本基质复杂、蛋白质鉴定数量不足、假阴性/假阳性结果”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 探索分析新境界 — 珀金埃尔默GC气相色谱柱系列
    在化学分析的广阔天地中,珀金埃尔默携其卓越的GC气相色谱柱系列,为您的实验探索之旅添上精准与效率的双翼! 一 Clarus® 590/690 GC 二 Clarus® SQ 8 GC/MS 三 TurboMatrix热脱附仪 四 TurboMatrix™顶空和顶空捕集阱顶空进样器和带捕集阱顶空进样器 1 通用型GC色谱柱:一柱在手,分析无忧 Elite-1:烃类化合物的分析专家 Elite-1 100%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是一种高度通用的非极性、交联通用相,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流失率低,最高工作温度高。 Elite-5:捕捉挥发性与半挥发性化合物的能手 Elite-5是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它被视为一种通用型低极性相,是最普遍的GC固定相,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中。 Elite-17 & Elite-35:极性化合物的分离艺术大师Elite-17是通用型色谱柱,中等极性,(50%-苯基)-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采用交联技术,具有柱流失非常低,寿命较长的特点。 Elite-624:多化合物分析的全能选手 Elite-624色谱柱是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低至中等极性(6%-氰丙基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相。该相的独特极性使其成为分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理想选择,美国EPA方法中推荐使用。 Elite-WAX:高沸点与强极性化合物的专属解析者 Elite-WAX为极性聚乙二醇(PEG)固定相色谱柱,是一种通用型极性PEG相,通常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如烯醇、乙二醇和醛类工作温度范围高达250℃,有利于分析挥发性范围广泛的化合物。2 GC/MS专用色谱柱:质谱检测的黄金搭档 Elite-1ms:低流失,质谱分析的精准之选 Elite-1ms相为非极性相(交联二甲基聚硅氧烷),设计用于稳定的质谱应用。热稳定性改善以及超低流失,提高了灵敏度。 Elite-5ms:环境污染物追踪的隐形猎手 Elite-5ms相(1.4-二(二甲基硅氧基)亚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合物主链中加入了一个苯基,提高热稳定性,减少流失,使相不易氧化。 Elite-17ms:复杂样品中的极性化合物分析专家 Elite-17ms为通用型色谱柱,中等极性,具有交联(50%-二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涂层,设计为极低流失,以满足灵敏的MS检测器要求。 Elite-35ms:高温下的稳定质谱分析伙伴 Elite-35ms为通用型、中等极性色谱柱,在较高温度下的流失极低。 Elite-624ms:高分辨率质谱分析的明星柱 Elite-624ms采用独有的氰丙基和甲基硅氧烷专有混合物,使该柱具有超高惰性、极低柱流失,和高度热稳定性。 感谢您关注珀金埃尔默气相色谱柱系列。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创精准分析的未来。若您对产品有更多疑问或需求,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左侧二维码 开启您的高效分析之旅 关注我们
  • 李晓鸥:换种思路 探索新的发展之路——访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
    2013年8月,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东西分析)对外宣布收购澳大利亚通用分析仪器制造商GBC,成为首家海外收购通用分析仪器制造商的国内公司。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业内极大关注。东西分析何以获得GBC的认可? 收购GBC又将给东西分析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时隔半年,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为:Instrument)特采访了东西分析总经理李晓鸥,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收购背后的故事,以及东西分析的发展愿景。 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东西分析收购GBC的背景? 以及过程?   李晓鸥:国产仪器这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国产仪器厂商都非常努力,踏踏实实的干,表现了一种国人特有的顽强精神,但大家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发展瓶颈。我认为目前,国内仪器公司的发展趋于&ldquo 同质化&rdquo ,大家都以类似的思维和模式做企业。表现在企业总体思路上,重视规模,轻视实力。规模和实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纯追求某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思维上的僵硬和枯竭。表现在市场营销上,拼价格,手段单一。表现在产品质量上,停留在理念上,扎扎实实的一线规范比较缺乏。其他&ldquo 同质化&rdquo 的思维包括急于上市和依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国家没少花钱支持国产仪器公司,但能在国际仪器领域有知名度的国内仪器公司却鲜见,其根源可能是&ldquo 同质化&rdquo 的思维。大家太相同,你能干的事情别人也能干,你干不了的事情,别人也不去思考,留下了许多发展思路上的空白路径。   这种情况下,东西分析一直在思考能否换个思路,跳出固有的框框,尝试着为中国仪器公司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mdash &mdash 国际化、多元化。我所说的多元化除了产品的多元化外,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ldquo 人&rdquo 的多元化,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发挥各自的长处,产生文化交汇的创意和想法。我认为,这个理念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有待挖掘。   收购国外公司,并且是收购通用分析仪器领域知名品牌,这是东西分析探索新路的方式。但挑战也很明显,国际上通用分析仪器知名品牌十分有限,机会难得。就像仪器信息网报道GBC所言&mdash &mdash &ldquo GBC是科学仪器行业的最后一颗珍珠&rdquo 。   具体收购过程则很简单,也很顺利。双方从2012年8月开始接触,我们多次参观拜访GBC在墨尔本的总部,以及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给对方准备了非常详尽和充分的收购议案书,最终拍板只用了1小时。   国内仪器公司走出海外实施并购,东西分析不是第一家,有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只是在通用实验室仪器方面有点特色。今后,我们要向国内这些优秀企业学习。   Instrument:收购完成已半年时间了,请问整合工作进行得如何?   李晓鸥:收购仅是开始,整合,特别是深入整合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将GBC的价值完全发挥,并将GBC积累几十年的经验为我所用,真正吸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东西分析要做的事情。   目前,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及渠道等各方面的整合都在进行中。比如市场和销售:在中国,东西分析已全面接手GBC在中国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工作。原GBC的中国独家代理商吉必希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独家代理权到2013年年底已经结束,现在吉必希仍然为东西分析的合作伙伴。在国外,利用GBC在国际上知名品牌效应,东西分析达标产品将全面进入GBC的全球销售网络,扩张GBC在有机领域的开拓,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在应用方面,东西分析在北京设立GBC应用实验室,基本配备了GBC的全线产品,可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服务。GBC帮助东西分析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实验室操作流程,过去东西分析对此不太重视。建成后的中国GBC应用实验室将成为一个支点,培训各国的工程师和提供国际方面的应用支持。   在研发和生产方面,GBC的人员频繁地与东西分析的研发和生产人员沟通与交流,针对东西分析的产品,GBC作为我们的&ldquo 教练&rdquo ,对产品提出具体的改进清单,&ldquo 手把手&rdquo 地帮助我们提升品质。此外,东西分析拟按照GBC的生产及控制流程引进生产线,通过流程和监测仪器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单纯依靠人的手艺。研发方面,双方之间已经就一些新产品项目展开了联合研发。   总之,这样做企业,保持流动和活跃的思维,感觉非常有意思。   Instrument:收购GBC给东西分析带来了哪些改变?   李晓鸥:从2011年正式接手东西分析,我就在寻求企业发展的变革,收购GBC只是一个变革&ldquo 亮相&rdquo 的契机。这两年来,我最着力的工作是对东西分析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升品质。现在新一代的仪器在陆续推出,包括东西分析的气相、液相、离子色谱、原子荧光光谱、X荧光和气质联用仪。   收购GBC之后,东西分析的实验室产品线已经比较齐全了,接下来就是要借助GBC的技术经验和实力提升东西分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努力接近世界水平。我的想法是,东西分析所有的产品线都要经过GBC把关,只要通过了GBC的评价标准,就利用GBC的全球渠道进行推广。目前已经有几个仪器在这个评价过程中了。如果通不过GBC的评价标准怎么办?老老实实的改进,直到能够达到国际标准。   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国内市场上也能看到东西分析产品的提升,让大家感受到在国际化标准下生产的国产仪器的崭新面貌,提高国内用户对国产仪器的美誉度。   另一个重要变革是2013年东西分析请了一家欧洲的品牌设计公司,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品牌重建,包括推出了全新LOGO&ldquo EWAI&rdquo ,并确定了新标语&ldquo 完美分析,辉映东西&rdquo ,确定了公司长期愿景(晋身国际,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之一)和短期愿景(优化企业体制,提升整体竞争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中国一流品牌)。从今年开始,东西分析公司内外,公司上下全盘按照新的品牌要求进行工作,品牌重建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各种文宣资料,各种电子媒体,全部仪器的外观、包装、用户手册、软件界面等均统一在新的品牌理念下执行。   东西分析要走向国际必须从优雅的形象做起。公司内部必须设定国际化的品味定位,培养与之相适宜的企业气质。中国制造的分析仪器绝对不是&ldquo 土&rdquo 和廉价的形象代言人。   此外,收购GBC后,与国外多层次交流及学习,外语不可缺少。去年开始,在公司员工自发要求下,东西分析公司内部发起&ldquo 全员学英语&rdquo 的活动,举办了多个学习班,英文好的员工主动担任老师。黎歌和我被学习班&ldquo 领导&rdquo 指派去我们机加工车间,进行英文培训。机加车间现在的一些图纸也是英文的,员工们需要学习英文,具备一些基本的英文能力。工作在一个喜欢学习的集体内,我感觉非常让人愉快。   Instrument:最后,请您介绍一下东西分析未来的发展计划?   李晓鸥:今年东西分析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新品,包括气相、气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这些新品较原产品在很多细节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相信会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这是今年东西分析推广的重点。同时,更新一代的产品又进入研发周期。   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GBC的产品,加大GBC产品的应用宣传。以GBC的ICP-TOF-MS为例,目前全球仅有GBC一家供应商。这个仪器具有高通量,高内涵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大气监控,PM2.5成分分析,水质重金属分析,毒品来源分析,文物鉴定、食品包装材料鉴定等。近日,GBC的应用研究发现,ICP-TOF-MS与激光烧蚀技术联用在固态样品表面分析方面很有优势。诸如这些,东西分析今年会投入更多进行宣传和推广。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经过几年,东西分析能够获得脱胎换骨的变革,打造一个新型的,具有国际化气质的中国分析仪器厂商,为中国分析仪器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此,感谢仪器信息网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采访合影   采访编辑:杨娟
  • 周生贤: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
    作者:周生贤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以来,环保部门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节能减排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过程中,环境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评价?面对“十二五”繁重的环境保护任务,如何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以满足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新要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科学分析“十二五”工作任务,系统梳理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探索环保新道路离不开先进理念引领,离不开强大科技支撑,离不开重大科技突破。   (一)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难点,根本出路是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使人从被自然“奴役”的地位具备“支配”自然的可能性。科学技术在使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从而使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忧患和危险。解铃还需系铃人。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们应该承认,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破解这一难题,归根到底还要靠科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随着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我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如果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单位GDP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4 如果要求环境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改善,则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8~10倍,单位GDP的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10。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资源的衰减、退化、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严重障碍。   从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实践来看,它们基本上都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逐步转向了通过全过程控制,即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末端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如果在思想认识上麻木不仁、在环境管理上因循守旧、在环境技术上无所作为,必然付出沉痛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在认识上迅速觉醒、管理上不断创新、技术上勇于突破,就一定能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曙光。因此,中国要实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破解发展与环保的难题,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出奇制胜。   (二)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科技突破   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健康和福祉。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土地荒漠化扩大。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事件,社会各界要求关注环境健康的呼声此起彼伏,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家园毁了,健康没了,发展何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没有科技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历史发展表明,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都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迎刃而解了。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的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仍记忆犹新。当时,正是依靠了科学技术手段,才使我们及时掌握了污染迁移规律,成功阻断了污染带扩散,准确测定了江水以及水生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保障了环境安全,打消了群众疑惑,维护了社会稳定。所以,科学技术今天依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探测新型环境问题、丰富环保工作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排头兵。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从环境中取得资源,经过生产过程使资源的一部分变成了各种产品,而另一部分则变成了废弃物。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把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如核能),甚至把原来只能丢弃的废弃物进行利用,形成既减少投入,又增加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使得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少。   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创新永无穷期。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新化学物质、农村面源、土壤污染等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在这些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积累,我们对其发展规律和应对策略知之不多甚至存在空白,如果我们再不痛下决心,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探求根本解决之策,不断提高环保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以突破日趋强化的瓶颈约束,到时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治理压力,我们真要望洋兴叹,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三)确保环保工作不断上台阶出亮点,重要法宝是科技引领   纵观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总会引领环境保护意识、管理思路与污染治理水平的跨越发展。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从《寂静的春天》中深刻揭示化学品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到《增长的极限》中深刻阐明地球支撑力有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效应关系,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立,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经历了一个从觉醒到忧虑,再到反省,最后积极应对的巨大飞跃。   在环境保护管理思路上,环境容量理论的提出,带来了污染物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重大思路转变 环境质量管理的提出,标志着环境保护对象开始兼顾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环境系统论的发展,带动了区域/流域环境管理思路的实施 排污收费制度的确立,开辟了以经济手段贯彻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 清洁生产理论的产生,使污染控制由末端处理向过程减排转移 风险管理理论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思路向事前预警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创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废物无用”思维模式,直接催生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经济的诞生。   “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情况下,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各项任务,污染减排目标提前实现,环境科技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实践表明,结构调整潜力相对有限,末端治理潜力有限,唯有科技进步的潜力无限。专家研究显示,在SO2减排量中,末端治理贡献率为8%,结构调整贡献率为26%,技术进步贡献率为66%。“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发布502项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排放要求,专家测算,仅此一项,COD削减量达6.33%,火电行业SO2削减率达18.2%。技术进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北京市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实践。1998年北京有135万辆汽车,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排放了全市80%以上的CO和40%以上的氮氧化物,致使部分城区出现了光化学烟雾的征兆,为此,北京市断然采取措施,逐年实施日益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电喷技术和三元催化转化技术,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到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万辆,而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4.9%,比2000年增加了97天,提高了26.5个百分点。如果没有电喷和三元催化等治理技术上的突破,没有环保标准的推动和引领,我们很难想象,北京会甩掉机动车“黑尾巴”,会如期实现“绿色奥运”的梦想。   可以看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减排压力将更加巨大。如果科技跟不上,我们就是瞎子摸象,不能及时掌握污染减排的规律,采取的措施将缺乏针对性,减排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当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风险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日益迫切时,如果不在科技上早做谋划、超前研究,我们将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因此,我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上能够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有多强,支撑和引领的力度有多大。   二、准确把握环保新道路中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内涵与特点。我国具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禀赋,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优越性,完全可以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大家知道,传统的科技支撑体系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经科技组织运作,产生科技产品的系统。它注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的整合,以追求经济最大化为目标。而在中国环保新道路中,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提高,追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三者的协调统一。它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以国家科技政策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协调,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环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它具有4个特点:一是前瞻性。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规律,通过探查和预测发展中遇到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其发展的技术条件、技术手段,并预见未来即将出现的对发展有影响的科技需求。二是战略性。主要是从战略的高度,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要求,为确定发展的整体目标、战略重点,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环境资源的作用,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基础性。主要是满足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性的共性环境技术需求,通过一系列科学发展规划的实施加以应用推广,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四是系统性。一方面科技支撑体系自身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同时要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系统,保证科技支撑体系满足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二)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强化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研究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优先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突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构建体系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一是需求引导,自主创新。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二是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优先安排制约区域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或共性技术,以及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急需的科研项目,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三是技术优先,夯实基础。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真正发挥环境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跟踪深化,注重实效。利用已有成果开展系统和深化开发,及时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使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在知识创新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备解决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保障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能力,建立适应全球变化和我国发展要求的环境理论与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建成生态、环境、气候综合观测/监测与预警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到2020年,全面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环境科技达到国内一流,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和“十二五”重点工作。构建环保新道路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建立4个体系:   一是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管理技术研究,形成完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在环境问题诊断、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变化趋势预测以及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方面,形成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出适应全球变化的环境保护理论,为全球环境履约提供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案。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由高校、中科院和环保公益性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稳定的科研队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基于市场的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体系。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决策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是环保标准规范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与探索环保新道路相适应的技术法规体系,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环保标准的法律属性,实现责权统一。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完善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实施配套的标准支撑体系,强化环保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树立环境质量达标作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核心的思想,加强环境标准工作。环境质量标准要集中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加强区域、流域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促进环境质量的改进。   三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以解决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缺乏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与我国环境管理相适应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增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和对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重点建设与环境标准配套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与科技创新体系配套的技术评估体系和技术示范机制。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借鉴国外经验,突出以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为基础保护环境的战略思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四是环保产业培育体系。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产业培育体系,为环保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加,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接近欧美、日本等环保产业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环保产业大国。环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服务业收入达到环保产业总收入的50%以上 重大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几个主要领域的贡献率达到60%~80%,成为世界上环保产品与服务贸易重要出口国。实施国家环保产业重大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计划,最佳可行技术示范、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全面振兴我国环保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按照上述要求和部署,“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实施污染物科技减排工程,不断挖掘减排潜力,确保全面实现减排目标。进一步推动并提升结构、工程和管理减排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在污染减排中的贡献率,最大限度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环境隐患。要争取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安排一批污染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工业链的连接技术、新兴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生态工业关键链接技术、新型污染物的源解析理论和技术,构建污染物减排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理论技术体系和科研平台,开展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开展污染物减排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和实验连续验证,建设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自主创新的基地,形成污染物治理的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   二是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保持无限生机。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水专项实施方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水库等重点流域开展工作,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质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 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成套工艺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型环保新兴产业,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示范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和保障饮用水安全。要加强流域顶层设计,体现“一湖一策”、“一河一策”设计思想。要加强专项任务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大污染治理工程的衔接。要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要创新专项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专项,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改善重点区域地域环境质量。要开展大气污染控制科技专项研究,阐明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与成因,研发常规和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调控方法,提出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确保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决不同地域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维护土壤环境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要积极开展环境基准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体系 初步形成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技术规范 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评估、环境执法等相关配套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是发布一批急需的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实现标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管理型转变,建立环境管理急需的标准簇,完成对空气、水、土、噪声等主要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估和修订工作 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应急性评价方法 初步建立与标准相配套的环境基准数据库 完成对污染物排放标准总体执行情况的评估 完成若干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制定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围绕同一环境问题,配套出台各类相关标准,形成解决项目环境问题的标准组合(标准簇),形成层次分明、协同支撑、相互配合的系列环境保护标准,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撑。特别是尽快形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控制等系列标准。   五是积极推进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引领环境管理方向。针对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制定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录,严格环境准入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开展有效的疾病发生情况监测和跟踪等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并使已经发生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全面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制定促进环境与健康工作协调开展的相关制度和环境污染健康危害风险评估制度 完成对现有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综合评估,提出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 完成国家环境与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的研究论证 加强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评估科学研究。   六是稳步实施气候与污染协同控制计划,增强应对能力,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环境大国形象提供支撑。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在空间尺度上从全球—中国—大城市(群),在时间尺度上从季—月—周—天,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开展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环评指标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制定新的环评指南,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要在规划环评中考虑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在项目环评中,除了考察建设项目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应该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修改建设项目的设计参数,适应气候变化。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时要对二氧化碳予以考虑,运用经济手段达到节能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赢效果。   七是以环保服务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环保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尽快出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条例》。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治污方案审查中,强化对治污工艺参数、设备材质、自动控制、环保投资等技术经济评价力度,加大对治污设施建设内容的前置性审查力度。在“三同时”和环保工程验收中,增加对治理技术的采用及落实情况的评价和审查,要从工程设施性能、工艺水平、主要配套设备等方面对工程设施进行符合性检查。定期制定《限制和淘汰应用的环保技术产品目录》,对环保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环保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市场中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建立环保企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产业信息平台,做好产业信息公开。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在具备相对垄断性、社会资源投入较大、环境安全敏感行业(如脱硫脱硝、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重金属废水处理等),试点强制实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积极推进政府环境服务外包。优先发展生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在继续积累和发挥专家智库资源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和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环保力量,共同参与到中国环保事业中,把环境科技作为桥梁和纽带,通过国际环境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借用国际优势力量,通过环境科普开展全民总动员,结成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努力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齐心协力地为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 【纪录片】寻访材料秘境,为执着于洞悉物质本质的探索者喝彩
    科学仪器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它都在什么领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如果有了分析仪器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带着普通人对仪器分析的好奇与疑问,马尔文帕纳科探访了我国西南边陲,几位来自各个行业的分析仪器使用者。是什么让他们执着于探究物质的本质?系列短片《探索者》将为您揭开材料秘境的一角。从文保到科研,从食品添加剂到铜的冶炼生产,看似毫无关系的行业,却因仪器分析联系到了一起。通过下方短片,让我们来了解一群具有工匠精神的“探索者”如何借助仪器的力量,变不可见为可见,成就不可能为可能!探索者——寻访中国西南“材料秘境”之旅(上)探索者——寻访中国西南“材料秘境”之旅(下)短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记录了云南省不同特色产业中分析研究人员对物质本质探索的漫长历程。短片片尾,马尔文帕纳科特向这些执着的“探索者”与“守护者”们致敬,愿同他们比肩同行,携手创造更精彩的未来。
  • 探索碳中和新途径 色谱技术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面对“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亟待高质量发展。半导体作为数字经济的“芯片”基石,其高纯度净化制造对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色谱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9月13日,iCC 2023色谱网络会议新能源新材料专场,云集多位行业专家,他们将共同勾勒色谱技术服务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最新景象:浙江大学朱岩教授基于离子色谱技术的视角,为您呈现超纯水和半导体材料检测新解 岛津李学伟系统气相专员手持创新气相色谱技术新“武器”,目标锁定碳中和实践 中石化王亚敏高级工程师则会回顾气相色谱技术在燃料电池氢气检测标准化方面的建树 磐诺科技任海霞博士力推气流调制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为行业带来新视野 中石化李长秀高级工程师还将全面梳理生物柴油组成测定分析方法 安捷伦黄翠华工程师也将为大家揭开气相色谱技术助力新能源材料检测的奥秘 国联汽车李晓兵检测工程师将重点讲解气相色谱技术在锂电池材料研发中的重要应用。本次会议将开启行业同仁技术视野、拓宽交流平台的新篇章,整个色谱圈别错过!即刻免费报名》》》精彩报告提前看:浙江大学教授 朱岩《离子色谱在超纯水、半导体试剂检测的应用》(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朱岩,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经发表有关离子色谱相关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100多篇。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离子色谱专家组原主任,《分析试验室》副主篇,《色谱》、《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杂志》编委。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系统气相专员 李学伟《创新气相色谱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李学伟,从事气相色谱相关工作十余年,在石油化工、教育科研领域系统气相定制方案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主要负责岛津系统气相产品线技术支持和应用方案推广工作。【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 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的高质量发展为节能减排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对分析测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报告将对岛津气相附件新品、温室气体分析、催化剂研究气体产物分析等方案做详细介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王亚敏主题《燃料电池氢气相关检测》(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多年来主要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各类气体组成分析工作,参与承担过国家项目5项、中石化十条龙公关项目、中石化总部项目及石科院各类课题20多项,开发专有气体组成分析方法三项,制定行业标准两项,发表专利20余项。近年来,致力于燃料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开发完成了适用于GB/T 3724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技术指标要求的系列基准分析方法和在线分析方法,成套方法已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应用,为冬奥燃料电池汽车用氢的品质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磐诺科技 博士 任海霞《呼吸式气流调制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任海霞,博士,主要从事色谱分析方法开发及仪器开发的相关工作,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数项。200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年保送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分析化学博士(色谱及相关技术)。2015-2019年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负责开发在线大气颗粒有机物测量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开发呼吸式气流调制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及产品,定制化开发石油、煤化工产品、香精香料、食品、环境等样品的气流调制全二维分析方案。团队目前已推出呼吸式气流调制器、全二维气相色谱仪产品及定制化解决方案数套。【摘要】:传统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复杂样品存在局限性。因其色谱柱峰容量小于200个,复杂样品(成百上千个组分)分析必然产生共流出,甚至鼓包,影响定性、定量准确性。另外,出峰规律单一,峰识别较难(需标样/质谱)。全二维气相色谱(GCⅹGC)则是一种高峰容量的分析技术。通过将一维色谱的流出物,按频率微分后送到极性不同的第二根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其峰容量可提高一个数量级。通过二维软件解析的全二维谱图的分离度更高、定性定量准确性也更高。另外,全二维谱图是一种结构谱图,族类呈区域分布、同系物有瓦片效应等规律,定性更简单。适用于复杂样品特别是石油化工产品的分析。团队致力于开发面向大众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2020年发表了第一代准止流气流调制技术,2021年推出呼吸式气流调制技术,2022年推出呼吸式气流调制全二维气相色谱仪GC1212,实现了全二维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通过降低系统复杂度、简化操作、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可将全二维技术用于石油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基层和地方实验室。该系统可用于挥发性范围C2-C60的石化产品或中间体的精细组成或族类分析,如汽油、石脑油、柴油、凝析油、航空煤油、蜡油、矿物油等产品;也可用于油品差异性分析。为简化操作流程,团队还开发了柴油、原油、蜡油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可快速得到分析报告。另外,团队开发的汽油PONA分析全二维定制化分析软件,除了更准确地分析族组成和典型目标化合物外,还可直观识别样品中是否含乙醇、MTBE、苯并噻吩等杂原子化合物,并计算辛烷值等参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长秀《生物柴油组成测定分析方法概况》(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李长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至今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工作,长期从事色谱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汽油分子水平表征、非烃杂质及非常规添加组分检测、生物柴油组成相关分析方法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持开发的汽油详细组成分析方法和软件在国内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负责起草了9项石化领域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摘要】综述了我国生物柴油应用及质量标准现状,介绍了色谱、质谱、红外等技术在生物柴油原料、B-100生物柴油、B-5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组成测定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情况。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翠华《稳定、准确、高效---安捷伦智能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解决方案介绍》(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安捷伦气相色谱应用工程师,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实验室检测分析以及气相色谱方法开发等相关工作,负责安捷伦气相色谱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和推广,在气相色谱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摘要】Agilent气相色谱性能优异、稳定可靠,拥有业界领先的色谱技术和全面的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最新版智能化气相色谱平台8890 GC 、8860 GC以及990 Micro GC深受用户好评。本讲座将系统介绍安捷伦智能气相色谱平台,同时分享其在锂电池、氢能、CO2催化转化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热点应用。此外,还将简单介绍网上商城版GC 7820A VL。安捷伦开创色谱整机电商模式,用户登陆安捷伦网上商城,可自助订GC 7820A VL 气相色谱。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工程师 李晓兵《气相色谱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9月14日下午开讲 点击报名)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性能评估和方法开发,开展材料化学组成、物理特性、材料结构、电性能分析、电解液及气体成分分析等方面研究,利用多种测试仪器开发关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测试方法。以此为基础对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失效进行分析,对电池进行拆解逆向解析确认失效过程中对应的因素,为电池设计和电池材料性能开发提供新的方向新的思路。【摘要】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高速增加,而锂离子电池在研发及应用过程中相应的检测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锂离子电池在化成阶段,循环过程,失控过程,不同的使用场景中气体的检测评价研究,通过对这些过程中的气体的研究可以了解对应阶段中化学反应的机理,对研发有积极的作用。2023年9月12-14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指导,仪器信息网联合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举办的色谱网络会议(iCC 2023) 将拉开帷幕。本次会议分设:色谱新技术新应用、色谱在食品领域应用、色谱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应用、HILIC色谱专场(纪念HILIC色谱创始人系列国际研讨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专场)等5个主题专场,诚邀业界人士报名参会。立即报名 》》》
  • IGC China 2019 探索下一代肿瘤免疫新疗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GC China 2019 探索下一代肿瘤免疫新疗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7月5日早鸟优惠截止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8月30-日-31日 中国· 北京 /p p   面对前沿创新疗法的转化与工艺挑战,IGC China 2019 (第三届中国国际免疫& amp 基因治疗论坛)将从药物发现、医学转化、产业化三个角度、细胞免疫治疗专场和分子免疫& amp 基因治疗药物专场两大专场出发,解析国内外免疫及基因治疗政策与监管趋势,探讨国内外细胞免疫治疗、大小分子免疫治疗及治疗性肿瘤疫苗、 溶瘤病毒免疫基因治疗的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领先突破,促进国家的产学研医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加快免疫及基因治疗的产业转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18px height: 7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5dce99f7-4b99-446e-945f-3396aa969877.jpg" title=" 21.jpg" alt=" 21.jpg" width=" 518" height=" 736" / /p p    strong 本期会议亮点: /strong /p p   细胞治疗的申报注册与技术标准解析 /p p   降本增效的免疫细胞制品工艺质控生产的领先经验 /p p   细胞免疫治疗法的最新技术与研发展示:新生抗原、TIL细胞、巨噬细胞、U-CAR等免疫细胞疗法的技术突破 /p p   从肿瘤微环境与免疫学作用机制出发,探索下一代免疫治疗药物的创新研制 /p p   治疗性癌症疫苗、溶瘤病毒药物等免疫组合疗法热点技术品类的药学与药效研究进展与难点突破 /p p   往届部分赞助商: /p p   ACROBiosystems、Bio-Techne、Repligen Corporation、艾贝泰、艾博抗、艾力特、安捷伦、百奥赛图、倍辉科技、博奥龙、博益伟业仪器、卡替医疗、西美杰科技、伊诺凯、义翘神州、泽平科技、贝克曼库尔特、博雅控股集团、德国美天旎、汉珀、和元生物、金斯瑞、康霖生物、妙通、欧莞科技、赛多利斯集团、赛默飞世尔科技、上海吉凯基因、纳昂达、泰尔茂比司特、五加和、武汉禾元、中国医药城& #8230 & #8230 /p p   赞助席位仅剩1席!!!若您有意向合作,欢迎联系组委会。 /p p   另:7月5日前报名参会立减1000元,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活动官网查看详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8565890e-ec47-47d1-a160-e3231954be4a.jpg" title=" 23.png" alt=" 23.png" / /p p   欢迎联系组委会,获取更多会议信息! /p p   电话:+86 18017939885 /p p   邮箱:igc@bmapglobal.com /p p   网址:www.bmapglobal.com/igc2019/ /p p br/ /p
  • 探索国产科学仪器发展之路——ACCSI 2014国产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4月18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ldquo 达沃斯论坛&rdquo &mdash &mdash 2014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4)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展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我要测网(www.woyaoce.cn)协办。   本届年会特别举办了&ldquo 国产科学仪器发展论坛&rdquo ,邀请了来自政府、仪器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就国产科学仪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功经验、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会议现场 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月琴主持会议   经验分享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一批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在多个仪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姚纳新:聚光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和整合优势资源 聚光科技首席执行官姚纳新   自2002年成立以来,12年的时间,聚光科技就成长为年合同额超过10亿元的仪器企业。聚光科技首席执行官姚纳新说,聚光科技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坚持自主创新,从激光在线气体分析仪到现在的实验室分析仪器,聚光科技一直不断地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就是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一个企业如果在技术和产品、人才团队、市场渠道这三个方面中任一方面独具优势,聚光科技都感兴趣。姚纳新说:&ldquo 这种整合其实是一个共赢的过程,整合后我们一般都会继续保持原企业的团队,我们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将公司做的更规范、给予资金支持、帮他们拓展市场等。&rdquo   姚纳新表示:&ldquo 由于仪器仪表行业的特点,聚光科技选择了舰队群式的组织结构,我们要争取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做到业内第一,能够打破国外的垄断,取代国外产品,这是聚光科技的目标,也是中国科学仪器企业的使命。&rdquo   孙泱:舜宇集团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探索 舜宇集团执行董事及总裁孙泱   舜宇集团总裁孙泱介绍,舜宇集团2013年销售收入近60亿人民币,在光学零部件、光电产品和科学仪器制造等领域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其过程质谱、激光测振仪、电磁力天平在国产品牌中销量第一。在产品研发方面,舜宇集团设立了三级研发体系,分别定位于:研究和跟踪行业前沿技术,新技术应用、产品研制和工程化开发,生产工艺、制造流程改进和优化。   为了提升创新能力,舜宇集团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都建立了海外研发中心。孙泱介绍说:&ldquo 海外研发中心的选址要充分考虑所在地的技术优势,在某项研发资源最具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设立该类研发中心。另外,舜宇集团的海外研发中心均配有市场人员,确保研发和市场不能脱节。&rdquo   &ldquo 同时海外研发中心和国内的研发部门、工程技术部门要做到职责明确、交流通畅,确保研发的高效率、研发投入的高回报率。最后,海外研发人员在入职前必须到公司总部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了解和熟悉公司的愿景、战略和制度,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应该尽早结束合作。&rdquo   王志刚:剖析海能仪器高速增长的原因 海能仪器董事长王志刚   海能仪器2006年成立,2012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2013年迅速增长到6000多万元,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海能仪器实现如此高速的增长呢?王志刚说:&ldquo 海能成立之初选择了国内当时还没有同类产品、进口仪器价格又特别高的全自动凯式定氮仪作为主营产品。&rdquo   如今市场上有上千套海能的凯式定氮仪,但为了突破单一产品市场的局限性,海能逐步拓宽了产品线,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研发创新。王志刚说:&ldquo 海能仪器在发展中坚持产品定价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以保障具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销售人才的选择上坚持&lsquo 英雄不问出处&rsquo ,及业绩最重要的原则 在市场推广方面,海能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而且颇受海外用户欢迎 对于服务,海能坚持不惜一切代价做服务。&rdquo   最后,对于国产仪器的发展,王志刚表示,国产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目标高度,以同类产品中最优秀的企业为目标,而不是只盯着国内的同行。同时要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主观臆想或推测的市场需求。王志刚认为目前国产仪器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充满着机遇和希望。   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国产仪器的制造应用和推广工作也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信息媒体也在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傅晔:&ldquo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rdquo 2014将举行系列活动 仪器信息网副主编傅晔   国产科学仪器在近些年取得长足进步,但要达到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目标,需要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推广难、信任难首当其冲!为了扭转用户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偏见、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帮助优秀的产品和企业走出国门、为国产科学仪器提供必要的资源整合服务,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仪器信息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联合启动了 &ldquo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rdquo 。   &ldquo 国产好仪器&rdquo 作为&ldquo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rdquo 子项目自2013年8月启动以来,对企业所申报的仪器产品所拥有的真实用户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通过以&ldquo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rdquo 为核心筛选标准,目前已筛选出了第一批能用、好用、够用的科学仪器产品。   傅晔介绍说,接下来项目组还将继续进行&ldquo 国产好仪器&rdquo 及企业调研工作,公示用户认可的好仪器。并计划根据用户调研结果,出版中、英文&ldquo 国产好仪器&rdquo 手册、与各大媒体联手推广&ldquo 国产好仪器&rdquo ,以及参加各种国内外专业展会推广国产好仪器。   另外,为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项目组还计划召开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系列小型研讨会、协调各方资源、建言献策,对接政府采购决策单位、举办走进高校等仪器使用单位系列活动。   刘岩:2013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启动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主任 刘岩   2013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设立了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试点,由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处和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共同承担。据刘岩介绍,如何让更多的国产仪器进入这些实验室?同时分析测试人员在操作仪器的过程当中对于仪器和测试方法实际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的将这些想法告诉国产仪器企业?这些问题正是设立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的重要原因。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企业和用户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推动国产仪器的发展。   陈达:重点发展有一定研发和生产基础、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研究员陈达   尽管&ldquo 十二五&rdquo 的政策措施还在推进落实当中,就在2014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年会举行的前一天,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陈达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科学仪器组的项目研究,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国务院部委制定&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中有关科学仪器行业的政策规划提供基础建议。   陈达指出目前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发展我国有一定研发和生产基础、需求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研发关键零部件;关键零部件技术成熟的,可以组织技术和产品攻关、整机攻关。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战略路线为:把发展科学仪器视为国家战略,启动国家科学仪器创新工程 通力合作,高效执行国家科学仪器创新工程 尊重科学仪器生产规律,因地制宜发展仪器产业 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优先战略。   另外陈达提出的建议还有:利用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国产自主创新科学仪器设备创造市场 开展科学仪器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 吸引、鼓励优秀人才进入科学仪器生产企业 在高校中恢复和设立科学仪器专业 落实激励政策,完善科技人员评价指标,促进仪器研发 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培育创新型企业 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   专家建议   当前国产科学仪器发展已经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依然存在产品整体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参与国际化竞争、企业发展存在瓶颈等问题,而科学仪器和设备创新研发中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储晓刚: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创新研发思考 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储晓刚   储晓刚表示,当前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存在诸多问题,从企业角度来说,现在一些企业虽然有钱,但不知道研发什么 一些企业追求产品的全面覆盖 一些企业片面追求&ldquo 高、大、尖&rdquo 的仪器 一些企业糊里糊涂,只知道跟风模仿 还有企业不注重细节,抓不住买方的关注点 还有一些人把企业办成了半官方,企业生存靠官方,这是多大的讽刺。   从行业来说现在全行业内存在着人才缺乏、资金分散的问题 再者,仪器公司都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所以多个仪器公司联合创新的情况很少 仿制、仿冒现象大量存在,肆意摧残知识产权的现象相当多 另外,现在推进的仪器研制&ldquo 产、学、研联合&rdquo 还只是浮于表面,并无实质可言,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梁琴琴:质谱仪中外专利比较及境外部署专利为国产质谱产业带来的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梁琴琴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梁琴琴通过分析国外厂商的质谱专利申请及其在中国的专利部署情况,探讨了如何合法的&ldquo 洋为中用&rdquo 。据介绍,对于国外专利并不是非要等到专利期满,我们才可以使用,而是只要是没有在中国部署专利的国外专利,都可以借鉴学习。   同样对于仪器设备的创新思路,在报告中储晓刚也提出了可以借助外力,虚心学习,&ldquo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rdquo ,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成果都可以是研制仪器的利器。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   或许,正如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在致辞中所说,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无论是内部发展环境还是外部市场需求都处在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如何在产品创新的同时,进行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创新,通过摸索、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让企业和整个产业都能发展起来,是现在国产科学仪器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
  • 杜小刚:在无锡探索建设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长杜小刚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政策和管理创新,进一步畅通集成电路产业国际供应链。同时他还建议,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同意在无锡探索建设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加快集成电路相关要素资源集聚,保障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杜小刚表示,在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方面,无锡完全有条件先行先试,为其他地方探路,率先打造出一批可推广可借鉴的“无锡经验”和“无锡样本”。杜小刚认为在无锡建设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具体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创新: 一是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试点创新。在无锡选择重点设计企业、生产企业及与之配套的国内上下游企业作为全产业链保税试点单位,采购的设备、零部件、原材料、软件等享受相关保税政策。 二是保税维修业务政策创新。突破维修后设备及备件必须复运到来源地的限制,在无锡高新区综保区打造集成电路保税检测维修公共服务平台,承接境外和境内区外的维修业务,实现“全球分拨中心+保税维修中心”双重叠加功能,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全球维修业务的增长。 三是公共服务或交易平台创新。推动与集成电路相关的金融、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发展,促进相关服务贸易增长。支持无锡加强与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在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技术转移、联合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推动示范区内集成电路产业提档升级。 四是通关便利化模式创新。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设备、材料和零部件采用远程可视化目的地查验,提升通关效率。对于集成电路旧设备进口,优化海外预检流程,采用属地检验代替海外检验。简化集成电路进出口中不合格设备、产品的退运流程,提高退运效率。根据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资信情况,对高信用等级企业生产常年所需的原辅材料、备品备件、生产用试剂等适当降低口岸查验比例。据介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无锡现有列统规上集成电路企业近140家,构建了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配套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集聚了包括SK海力士、华虹、长电科技、高通、英飞凌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荷兰ASML公司在无锡设立了国内唯一的光刻机技术服务基地。2020年,无锡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20亿元,同比增长27.5%,占到江苏全省一半以上,产业规模位居江苏城市第一、全国城市前三。此外,2020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成电路),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 天辰试验机全员参与:探索企业未来发展之路(一)
    2011年10月14日夜晚,当城市的霓虹灯相继亮起,天辰试验机会议中心聚集着关心、关注企业未来发展的各岗位精兵强将。在这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夜晚,将形成天辰试验机的未来发展决策、方向及目标。 参会主题主要讨论“天辰试验机——机加工中心的发展方向”,公司总经理先后从员工的发展、规划及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并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重申了“员工满意”的企业发展首要原则,承诺在企业正常运转并得到有效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将在三年内实现人均收入翻番。 公司生产副总根据目前机加工中心的发展现状,要求各岗位要加紧实干,提高零配件加工的效率及精细度、美观度、合格率,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零配件流向装配环节,避免因零配件存在瑕疵而影响试验机的整体质量度及美观度。各岗位负责人纷纷献言献策,对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此次会议关注的不仅企业的未来发展,更关注一线员工的意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索企业发展可行道路。会议结束后,形成了“天辰试验机的发展从我做起”的工作精神,为天辰试验机的第二次高速发展凝聚了雄厚的人员力量及群众基础! 总经理图文并茂介绍公司的发展规划
  • “析”为中用 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落户中国
    2017年10月31日,中国太仓。全球领先的致力于改善健康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珀金埃尔默在太仓工厂举行了“‘析’为中用 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启动仪式”,宣布该事业部部分生产制造线正式落户中国。珀金埃尔默生产线落成启动仪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的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为健康带来许多新的挑战,诸如建设健康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挑战带动了国内科学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催生出大量国内用户需求,诸如产品供应量、产品质量、产品生产周期、服务能力、响应速度和人才水平等,均成为各大厂商争相攻略的高地。为了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珀金埃尔默将元素分析、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整合为新的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应用领域涵盖环境、食品安全、工业、汽车、地质、冶金等,几乎所有的行业,着力于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珀金埃尔默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 Friel致辞珀金埃尔默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Robert F.Friel先生表示: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落户中国,彰显了珀金埃尔默植根中国的决心,也是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战略是珀金埃尔默深度聆听中国用户需求后,制定出的有效本土化战略;它将更好地为中国用户服务,将从根本上满足本土客户的需求,为中国人民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另一方面,为了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鼓励国内企业学习西方先进制造水平及经验,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为了更好的履行中国策略,支持“中国制造2025”,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的生产团队将全面启用本土人才,并与国外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从而帮助提升国内生产水平和团队服务能力。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博士表示:“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的战略转移,标志着公司从此开启‘析’为中用之路,将珀金埃尔默全球先进的生产水平和经验引入中国,帮助中国科学检测仪器行业进行产业结构完善与升级,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本次落户中国的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生产制造线首批投入制造生产的产品也是各具优势:作为原子光谱领域的领导者和创新者,珀金埃尔默Avio® 2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是目前业内最为紧凑的分析系统,旨在提供高效的多元素无机分析。这项创新技术能够帮助负责无机分析的实验室人员轻松应对更多种类、更复杂的高基体样品的测试,且无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拥有50多年气相色谱仪(GC)的研发生产经验,珀金埃尔默公司的Clarus系列气相色谱仪可满足当前绝大部分样品分析、过程监测和质量控制所需要的完美性能和批量处理能力。作为先进的多种色谱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Clarus系列气相色谱仪可为环境、食品、饮料、法医鉴定、石油化工、材料测试和教学等领域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长期引领技术创新,并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客户群的珀金埃尔默开创性的 PinAAcle™ 系列凝聚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包括创新性的光纤光路系统、全固态检测器、横向加热石墨炉/纵向赛曼背景扣除等;PinAAcle系列AAS包括单火焰、单石墨炉、火焰/石墨炉一体机配制,无论客户选择了哪种型号,都会发现一个直观而高效的系统,简化的分析过程,体验到最佳性能和无以伦比的工作效率。关于珀金埃尔默:作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致力于为创建更为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业务涉及环境健康、食品安全、生命科学、实验室服务和大数据信息化等领域。我们在全球拥有9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时刻准备着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各项科学难题。我们在分析检测、医学成像、信息技术和一站式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入的市场洞察力,可协助客户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懈探索。2016年,珀金埃尔默年应收达21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 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公司的信息,请访问全新上线的珀金埃尔默中文官方网站。珀金埃尔默中国:珀金埃尔默进入中国近40年,拥有员工约1200多人。公司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成都、广州、沈阳、武汉、青岛、南京、西安、乌鲁木齐、昆明设有分公司,维修网点遍布全国各个省市。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环境健康、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等所使用的分析仪器及学术机构或新药开发所需要的生命科学仪器。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中国的信息,可访问全新上线的珀金埃尔默中文官方网站。
  • 珀金埃尔默2017新品“大爆发”之解读——访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DAS)事业部高层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日前,珀金埃尔默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全‘析’未来 珀金埃尔默新品发布会”,一举推出了Vectra& reg Polaris& #8482 全景定量病理成像分析系统、Avio& reg 500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六款新产品。在发布会之前,仪器信息网等媒体采访了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DAS)事业部的管理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采访现场.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f5a2136-e194-4a56-9e7e-c501f87e3e5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媒体采访现场 /p p   接受采访的有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全球市场副总裁Steven Hardy先生、珀金埃尔默公司DA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博士、珀金埃尔默公司DAS事业部北中国区技术支持经理姚继军博士、珀金埃尔默公司DAS事业部生命科学技术经理冯起博士,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市场高级经理刘肖先生等。 /p p   2017年是珀金埃尔默成立的第80个年头,而珀金埃尔默采取了推出大量的新产品的方式来纪念和庆祝公司的80周岁生日。今年初珀金埃尔默推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NexION 2000,9月15日的发布会上,再次推出了Vectra& reg Polaris& #8482 、Avio& reg 500 ICP-OES、IVIS Lumina X5& #8482 、VICTOR Nivo& #8482 、Spectrum Two N& #8482 FT-NIR、Clarus& reg 690/590 GC六款产品,新产品涉及了光谱、质谱、色谱,以及小动物成像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而且,据了解,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珀金埃尔默还会有新产品推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市场副总裁Steven Hardy.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bf6ef8f-ea30-4430-9bc0-ecd99dad038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全球市场副总裁Steven & nbsp Hardy先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珀金埃尔默公司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DA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博士.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7110a3e-b05b-476d-898e-0b01fc8c6db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珀金埃尔默公司DA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博士 /p p   用Steven Hardy的话说,今年是珀金埃尔默的“新品年”。新产品的推出是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希望通过更多的新品,帮助客户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这也正体现了珀金埃尔默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朱兵博士也谈到,珀金埃尔默开发新品的基本点就是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出现我们才会开发一个新的产品。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个程序也叫VOC(Voice of Customer),从公司的发展角度来讲,每一次创新之前,我们都会做市场调研,倾听客户声音,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再去做。如在做气相色谱分析时,遇到一些极性物质的时候,可能会在进样口就会分解、污染仪器,新品Clarus 690/590就在进样口做了优化,带给用户一个实打实的好处,使得分析结果更准确、操作更容易。 /p p   伴随着新品的发布,珀金埃尔默同时也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里,仪器只是一个“媒介”。Steven Hardy介绍到,在制药、工业、汽车等行业,我们看到了很明显的发展趋势——分析仪器有着很强烈的需求。如新推出的元素分析的工具Avio 500,针对环境、制药、食品、汽车、冶金、地矿等领域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应用方案。而Spectrum Two N& #8482 FT-NIR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便携到现场,通过一个可以加热的透射附件、以及专门为食用油检测开发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检测食用油的营养成分或添加剂。 /p p   关于今天发布的另外一款重要级产品Vectra& reg Polaris& #8482 的应用,冯起博士介绍到,在如今的肿瘤研究中,关注的不只是肿瘤细胞自身,还有肿瘤细胞的周边环境、免疫细胞等不同种类的细胞。作为肿瘤诊断的终端方法“病理切片方法”,如何在一张片子上同时对多个细胞进行标记研究,这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和科研面临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Vectra& reg Polaris& #8482 用两个非常独特的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把来自于同一种属或者不同种属的抗体标在同一张片子上,这在传统的病理学上,是不可能的 二是把标在同一张片子上的细胞和生物标记物,用独特的光谱分离技术把它们识别出来,并定性、定量分析。“以说,通过Vectra& reg Polaris& #8482 技术平台,使得肿瘤免疫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冯起博士说到。 /p p   在谈到新品Avio& reg 500与珀金埃尔默另一款ICP-OES Avio& reg 200或者市场上其他同类的ICP-OES相比较有哪些独特技术时,姚继军博士却先谈到了自己对于一款仪器的“高低”、“好坏”之分的看法。客户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仪器,只有最适合的仪器。如,像疾控中心的客户,可能每天要做20个样,每一个样做8个元素,如果用速度较慢的石墨炉原子吸收,需要花五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检测。后来这个用户用了Avio& reg 200,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把这个工作做完了,所以相对来讲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p p   而关于Avio& reg 500,姚继军博士介绍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贵州的一个磷矿企业,以前有一个化学法的标准方法中要求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这个要求非常非常难以达到。而这次新推出的Avio& reg 500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就可以轻轻松松做到这一点,因为Avio& reg 500可以获得小于0.1%的相对标准偏差。所以Avio& reg 200和Avio& reg 500这两款产品适用的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p p   再来谈谈另一款新品Spectrum Two N& #8482 FT-NIR,这应该与2011年推出的Spectrum Two& #8482 FT-IR是一个系列,可以说珀金埃尔默已是多年没有专门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推出了。而且,2014年珀金埃尔默收购了近红外光谱知名企业瑞典波通公司。说到这些背景,朱兵博士帮我们理清了这些头绪。波通的近红外光谱在粮油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其更多的定位于过程加工、在线控制 而原来的珀金埃尔默可能更加关注的是在实验室的应用,两家公司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次实际上是两个部门的合作,最终产生了这样一个新产品Spectrum Two N& #8482 FT-NIR。 /p p   “我们选择在中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公开发布,一方面是这么多产品想集中在一块发布,而且产品之间还有一些关联。另一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产品性能、得到了更多资料。”刘肖说到。 /p p   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对于一些跨国科学仪器公司来说,中国市场也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中国一直是珀金埃尔默最重视、最大、发展最好的市场之一。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期待,珀金埃尔默将许多新产品的首发放在中国,如2017年2月ICP-MS NexION 2000在中国北京全球首发。而这次六款新产品的发布,珀金埃尔默在九月初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渠道全球同步首发,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为数不多的作实体首发的国家之一,足可见珀金埃尔默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p p   结束了采访,编辑也是感慨颇多,2017年是珀金埃尔默八十岁生日,随即也推出了一系列新品,让我们看到了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依然充满活力,不禁让我们对其未来充满了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2018年,珀金埃尔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吧! /p p & nbsp /p
  • 上海药物所等开发新型复合荧光探针
    p   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ONOO-)是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形成的具有高活性的活性氮物种,是许多体内循环途径的信号传导分子。同时,该分子具有强氧化性,可引起自由基介导的硝化反应,从而会影响生物体内多种生物过程,对脂质、蛋白、DNA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研究表明,过氧亚硝酸盐被认为是包括炎症、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与生物标志物。所以,灵敏、特异性地检测过氧亚硝酸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 p   荧光探针有荧光素类探针、无机离子荧光探针、荧光量子点、分子信标等。荧光探针除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外,在核酸染色、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定量PCR技术以及DNA测序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最常用于荧光免疫法中标记抗原或抗体,亦可用于微环境,如表面活性剂胶束、双分子膜、蛋白质活性位点等处微观特性的探测。通常要求探针的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 荧光发射波长处于长波且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用于免疫分析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不应影响它们的活性。也可用于标记待定的核苷酸片断,用与特异性地、定量地检测核酸的量。 /p p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胞内生物分析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化学生物学家的青睐。但开发的小分子荧光检测探针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溶解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应用。 /p p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综合期刊《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臧奕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杂交策略,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荧光探针HSA/Pinkment-OAc。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荧光光谱、SAXS、ITC、分子对接等)验证了复合探针的成功构建,随后,在体外溶液以及细胞实验中验证了该体系对过氧亚硝酸盐的快速、灵敏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该探针进一步被应用于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中过氧亚硝酸盐异常表达时的检测,与单独荧光探针相比,复合探针的检测性能得到大大提升。研究人员希望该方法可作为一种通用策略,用于改善疾病相关不溶性小分子试剂的溶解性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fe3a9b5-05cf-45ea-9c7c-c8aa5065b7ce.jpg" title="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alt="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 strong HSA/Pinkment-OAc的构建策略、表征手段(SAXS、Molecular Docking)以及体内成像 /strong /p p   该研究工作主要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由上海药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韩海浩与合作单位Adam C. Sedgwick博士、博士研究生尚莹等协作完成,并得到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nathan Sessler以及英国巴斯大学教授Tony D. James的指导与支持。相关同步辐射测试与分子对接测试分别得到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博士李娜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于坤千的大力支持。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