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萘基乙烯

仪器信息网萘基乙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萘基乙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萘基乙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萘基乙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萘基乙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萘基乙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萘基乙烯相关的解决方案。

萘基乙烯相关的论坛

  • 【资料】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简介!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从20世纪60年代开发以来,在众多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逐步被用户接纳、认可,到90年代基本成为国际认可的新型耐蚀材料的代表,其应用范围逐步取代早期的传统耐蚀树脂。随着科研力度的加大更有不少性能及用途独特的乙烯基酯树脂得到推广或被进一步改性。该产品既然性能如此好,那么其性能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业界很多人不知所以然,为此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www.epoxy-e.cn)专家专门作了介绍。目前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应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要算甲基丙烯酸型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国内牌号相当于MFE-2)、甲基丙烯酸酚醛环氧型乙烯基酯树脂(国内牌号相当于W2-1)。在树脂产品中工程上曾对相当的材料及性能进行比较。不同品种的乙烯基酯树脂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一般都是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而设计的。比起双酚A反丁烯二酸聚酯树脂来说,同属耐化学树脂的乙烯基酯树脂不但耐化学性优于聚酯,而且各项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也都可能超过聚酯。在成型工艺上乙烯基酯树脂吸取了不饱和聚酯便于固化成型的优点,可以采取同样的交联固化工艺成型,从而显示了乙烯基酯树脂明显的优越性。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www.epoxy-e.cn)专家介绍,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手糊玻璃钢的机械性能大大超过美国标准局为防腐用板材规定的PSl5-69标准,乙烯基酯树脂玻璃钢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而且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适于制造高温下操作的防腐设备,已固化的乙烯基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断裂延长率。这是这类树脂优于其他树脂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玻璃钢层板第一次出现裂纹时的应变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层板的耐冲击能力。由此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 聚四氟乙烯阀门是否可以耐受乙腈呢?

    用的固相萃取装置,上面的三通阀门是聚四氟乙烯的,不知道能不能耐受乙腈的穿流,后面坐质谱分析,样本纯净度要求比较高。希望有经验的战友能帮个忙谢谢

  • 【原创】聚氯乙烯技术方案

    聚氯乙烯技术方案解密一聚氯乙烯的综述1.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力学性能好、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属于无定形塑料,吸湿性小,为了提高流动性,防止产生气泡宜先进行干燥处理。2.pvc流动性差,极易分解,特别是在高温下与钢,铜金属接触更容易分解,分解温度200度,分解时排出腐蚀及刺激性的气体3.pvc成型温度范围很窄必须严格控制料温4.pvc用螺杆式注塑机,及直通喷嘴成型,孔径宜大,以防止死角滞料5.pvc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进料截面宜大6.用晶须增强聚氯乙烯,具有达到最高强度的潜力:因为晶须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以单晶形式生长形成的纤维,其直径极小,达亚微米或纳米级,具有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因而不具有大晶体的缺陷,可接近材料的原子见价键的理论强度7.pvc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8.pvc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候性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9.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10.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11.pvc的流动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加难于加工,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二pvc改性原理1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增塑剂是用以改善塑料塑性,增加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降低制品的脆性,改善材料耐寒性的一种助剂。增塑剂对塑料的增塑机理主要是增塑剂分子可对树脂大分子起隔离作用,使不同分子链之间的距离增大,减小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缠结,是分子链的内旋转变得容易,从而增加分子链的柔曲性并使分子链相互滑移变得容易,从而增大材料流动性、改善耐塞性,减小脆性等。环氧大豆油对聚氯乙烯制品有交联增韧和耐折的作用,具有耐光、热、抗老化、耐冲击、耐折等性能。2填充剂改性聚氯乙烯机理经典的载荷传递机理认为,当聚合物基晶须复合材料受到外力时,应力可以通过界面层由基体传递给晶须,晶须承受部分应力,使基体所受应力得以分散此外还有很多其它强化机制,如:弥散强化、残余应力、结构差异等。 晶须增韧是把聚合物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通过应力场中晶须的共同作用,阻止裂纹扩展,使聚合物受到拉伸时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在受到冲击时不易被破坏,一旦破坏也能吸收较多的断裂能,使材料在形变损伤至破坏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大量研究表明:晶须增韧聚合物的实现来源于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是晶须导致基体局部应力状态改变,其二是晶须对基体结晶行为产生影响。晶须的存在能够发展定向结构,但又不产生各向异性,可减少缺陷形成,有效地传递应力,阻止裂纹扩展,可使聚合物内聚强度增大,薄弱环节减少,显著提高力学强度。3热稳定剂机理加入到塑料配料中,能改善树脂的热稳定性,抑制其热降解、热分解的助剂。由于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问题特别突出,一般所述的热稳定剂,多是指对聚氯乙烯塑料的专用热稳定剂。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热稳定剂加入到塑料配方中对塑料起到的热稳定剂作用大致有以下两种:a.吸收中和HCl,抑制它的自动催化作用盐基铅盐、金属皂类等热稳定剂,都是HCl的接受体,可以有效地捕捉HCl,并与之反应形成稳定产物。b.抑制自由基生成和脱HCl的过程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可以与聚氯乙烯中不稳定的氯原子配位结合,使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结构。4 润滑剂改性机理其功能是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聚合物熔融体的粘度及防止聚合物粘结在模具表面,以改善加工性能,达到提高加工流动性、降低螺杆扭矩、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使加工过程顺利进行,这对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增加成

  • 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聚乙烯醇纤维怎么定性定量?

    大豆蛋白纤维也是一种复合纤维,是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牛奶蛋白也有一种牛奶蛋白和聚乙烯醇复合的纤维,其中大豆蛋白纤维在市场上比较普遍,但最近两年牛奶蛋白聚乙烯醇纤维在市场上也比较多见,其中显微镜和燃烧法,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聚乙烯醇纤维都比较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两种纤维,怎么来定性,定量?

  • 【原创】聚氯乙烯技术方案

    聚氯乙烯技术方案解密一聚氯乙烯的综述1.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力学性能好、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属于无定形塑料,吸湿性小,为了提高流动性,防止产生气泡宜先进行干燥处理。2.pvc流动性差,极易分解,特别是在高温下与钢,铜金属接触更容易分解,分解温度200度,分解时排出腐蚀及刺激性的气体3.pvc成型温度范围很窄必须严格控制料温4.pvc用螺杆式注塑机,及直通喷嘴成型,孔径宜大,以防止死角滞料5.pvc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进料截面宜大6.用晶须增强聚氯乙烯,具有达到最高强度的潜力:因为晶须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以单晶形式生长形成的纤维,其直径极小,达亚微米或纳米级,具有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因而不具有大晶体的缺陷,可接近材料的原子见价键的理论强度7.pvc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8.pvc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候性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9.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10.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11.pvc的流动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加难于加工,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二pvc改性原理1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增塑剂是用以改善塑料塑性,增加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降低制品的脆性,改善材料耐寒性的一种助剂。增塑剂对塑料的增塑机理主要是增塑剂分子可对树脂大分子起隔离作用,使不同分子链之间的距离增大,减小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缠结,是分子链的内旋转变得容易,从而增加分子链的柔曲性并使分子链相互滑移变得容易,从而增大材料流动性、改善耐塞性,减小脆性等。环氧大豆油对聚氯乙烯制品有交联增韧和耐折的作用,具有耐光、热、抗老化、耐冲击、耐折等性能。2填充剂改性聚氯乙烯机理经典的载荷传递机理认为,当聚合物基晶须复合材料受到外力时,应力可以通过界面层由基体传递给晶须,晶须承受部分应力,使基体所受应力得以分散此外还有很多其它强化机制,如:弥散强化、残余应力、结构差异等。 晶须增韧是把聚合物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通过应力场中晶须的共同作用,阻止裂纹扩展,使聚合物受到拉伸时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在受到冲击时不易被破坏,一旦破坏也能吸收较多的断裂能,使材料在形变损伤至破坏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大量研究表明:晶须增韧聚合物的实现来源于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是晶须导致基体局部应力状态改变,其二是晶须对基体结晶行为产生影响。晶须的存在能够发展定向结构,但又不产生各向异性,可减少缺陷形成,有效地传递应力,阻止裂纹扩展,可使聚合物内聚强度增大,薄弱环节减少,显著提高力学强度。3热稳定剂机理加入到塑料配料中,能改善树脂的热稳定性,抑制其热降解、热分解的助剂。由于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问题特别突出,一般所述的热稳定剂,多是指对聚氯乙烯塑料的专用热稳定剂。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热稳定剂加入到塑料配方中对塑料起到的热稳定剂作用大致有以下两种:a.吸收中和HCl,抑制它的自动催化作用盐基铅盐、金属皂类等热稳定剂,都是HCl的接受体,可以有效地捕捉HCl,并与之反应形成稳定产物。b.抑制自由基生成和脱HCl的过程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可以与聚氯乙烯中不稳定的氯原子配位结合,使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结构。4 润滑剂改性机理其功能是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聚合物熔融体的粘度及防止聚合物粘结在模具表面,以改善加工性能,达到提高加工流动性、降低螺杆扭矩、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使加工过程顺利进行,这对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增加成品率尤为重要。润滑剂在热塑性、热固性塑料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助剂,特别是在[font=DY40+ZGFJZt

  • 聚氯乙烯树脂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

    谁能告诉我GB/T4615-2008 CRVCM=As/Rf(4.257768×10-3+6.095721×10-2/W)中4.257768×10-3和6.095721×10-2是怎么来的,谢谢!固上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氯乙烯树脂中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参考件) A.1 氯乙烯标准气和标准样的配制A.1.1 标准气的配制 从耐压氯乙烯容器中,用注射器取出5ml氯乙烯气体,注入已密封的样品瓶中,其浓度C2(ml/ml)按式(A1)计算: C2=V2/(V1+V2) 式中:V1——样品瓶的体积,23.5ml ; V2——加入氯乙烯气体的体积,ml 。A.1.2 标准样的配制 在两个系列各三个样品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准确地注入标准气1.2、12和120ul。每个标准样中氯乙烯单体(VCM)含量(ug/ml)按式(A2)计算: VCM= C2×V/V3×106 式中:C2——标准气中氯乙烯的体积浓度,ml/ml ; V——加入的标准气的体积,ml ; V3——样品瓶的体积,ml 。 注:如果能预先估计被测试样中氯乙烯含量,可只配一个含量与被测试样中含量接近的标准样,而不必同时做三个标准样。A.2分析步骤A.2.1 试样的制备 称取已混合均匀的树脂样品4±0.5g(精确到0.1mg),置于样品瓶中,并立即盖紧。A.2.2 样品的平衡 将标准样和试样瓶一起置于恒温器中(90±1℃),恒温60min以上,使氯乙烯在气固两相中达到平衡。取出1ml上部气体注入色谱仪。A.3 结果表示A.3.1 试样中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含量(mg/kg)按式(A3)计算: RVCM=As/Rf(4.257768×10-3+6.095721×10-2/W) 式中:As——试样中RVCM峰面积,cm2 ; Rf——响应因子(标样峰面积/标样体积,cm2/PPm); W——试样质量,g 。A.3.2 采用本方法时的试验条件如下: 室温:22℃(295K); 平衡温度:90℃(363K); 大气压力:750mmHg ; 样品瓶体积:23.5ml ; 试样含水量:低于0.5% 。

  • 俄罗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问世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位于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之后的第四种高强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化学性、耐光性,同时还耐湿、耐冲击、抗切割,它的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在所有高强高模纤维中密度最小,因此质轻而坚韧。  俄罗斯“合成纤维科学研究院及实验工厂”,(即原全苏合成纤维科学研究院,建于1956年),与俄其他企业合作,首次完成了俄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全部生产工艺,从纤维合成、催化剂,到制取高强高模丝、及其复合材料,这是俄第一个超高分子聚乙烯科研项目,采用凝胶纺丝––超拉伸法,年产量25吨。  俄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种型号,它们的技术指标:ЛЭ–1型丝拉伸强力270-280cN/tex,弹性模数9000-9500 cN/tex。ЛЭ–2型丝拉伸强力350-370 cN/tex,弹性模数13000-13500 cN/tex。主要用于制造防弹软甲、防弹头盔、防弹装甲、超强缆强、航天降落伞绳索、以及复合材料的增强等。ЛЭ–1型丝织成织物用于增强复合材料,其主要性能指标,超过俄产芳纶PycaP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其中弯曲时断裂应力,提高35%,ЛЭ–2型则有望提高更多。  俄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2011年工业化生产初具规模,计划2015年完成商业化运作,并形成年产120吨规模。两种型号的丝,价格均低于俄产芳纶PycaP,比俄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价格低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 聚四氟乙烯能喷涂到匀浆机刀头上吗?

    前两天实验室要采购一台匀浆机,处理的样品主要是强酸强碱样品,就打电话问厂家有没有耐强酸强碱的刀头,结果卖家说这样需要聚四氟乙烯,难道刀头上能直接喷涂这种塑料吗?

  • “二乙烯笨与乙基苯乙烯共聚物”是个神马东东?

    最近扩项,按照HJ/T 39-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方法》——无水乙醇洗脱—气相色谱法,对于氯苯类的采样,需要一种很奇特的富集剂。标准原文如下:5.13 富集剂:二乙烯苯与乙基苯乙烯共聚物类多孔高分子小球型载体,比表面积约400㎡/g,颗粒度0.45-0.9mm。事先在脂肪提取器中用无水乙醇(5.1)处理8个小时。晾干后于80℃烘8h,备用采样用的富集柱:于40mm×5mm(内径)的硬质玻璃柱中,填装0.5g富集剂(5.13)并于两段塞少量玻璃棉,或视样品浓度,适当增加柱长度。

  • 【转帖】乙烯基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乙烯基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关键字:乙烯,单体,聚氨酯,研究 0引言 聚氨酯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但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化学品性等性能有待提高,而乙烯基树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化学品性等,因此,聚氨酯和乙烯基树脂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本文采用种子聚合的方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对聚氨酯进行共混接枝改性,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氨酯及改性聚氨酯中的微相分离和氢键,揭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实验部分 1.1原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上海化学试剂厂 聚醚多元醇(PPG):上海高桥石化三厂 二羟甲基丙酸(DMPA):国产 三乙胺(TEA):广州化学试剂厂 乙二胺(EDA):广州化学试剂厂 苯乙烯(St):广州化学试剂厂 N-甲基-2-吡咯烷酮(NMP):Nacalal.TesqueInc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广州化学试剂厂。 1.2水溶性聚氨酯树脂(PUR)分散体的合成 将聚醚多元醇装入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在120℃,660Pa真空下脱气脱水2h。通入氮气并加入计量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于65℃左右反应1.5h左右,用正丁胺滴定法判断反应终点。加入溶有适量DMPA的NMP反应1.5h左右。降温至40℃,加入TEA和适量NMP溶剂,反应40min。降温并向体系中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TEA扩链。制得呈微蓝光的水乳液。 1.3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 取一定量的PUR分散体、MMA和溶有引发剂的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到65℃,反应2.5h,然后补加一定量的引发剂水溶液并升温至75℃,反应0.5h。 1.4苯乙烯(St)改性 过程同1.3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 1.5性能测试 1.5.1分散体黏度测试 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测得各分散体在(25±1)℃下的黏度。 1.5.2拉伸强度测试 将制备好的聚氨酯乳液胶膜用80×4型的裁剪刀裁好,放在真空干燥器中真空干燥24h,然后在XLL-100A型拉力试验机上测定其拉伸强度及延伸率。延伸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L2-L1)/L1×100% 式中:E——延伸率/%,L1——试样的原长,L2——试样断裂时的拉伸长度,拉伸速度为室温下300mm/min。 1.5.3粘接强度的测定试片采用PVC薄片,尺寸为100mm×25mm,粘合部分为12.5mm×25mm,表面先用砂纸打磨,再用工业丙酮处理表面污物,粘合的试片在接触压力下于45℃热烘48h,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24h,用XLL-100A型拉力试验机测定T型剥离强度,室温下拉伸速率为100mm/min。1.5.4吸水率的测定 把样品膜在真空下干燥24h,室温测定样品膜的质量,然后把样品膜浸泡于室温下的去离子水中,24h后再称其质量,两者的质量差即为吸水率(Ω)。其计算公式如下: Ω=(m2-m1)/m1×100% 式中:Ω——样品膜的吸水率,m1——样品膜的原来质量,m2——样品膜浸泡后的质量。 1.5.5FTIR实验 实验装置为PERKIN-ELMER-1700红外光谱仪,扫描方式,噪音过滤。红外样品的制备是将样品制成薄膜,在60℃下真空除水。实验数据由仪器上的微机处理。 2结果与讨论 2.1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接枝改性的影响MMA改性水性分散体的配方及性能见表1。 表1 MMA改性水性PU分散体的配方及性能 由表1可见,随着MMA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的黏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内乳化聚合机理分析:MMA含量的增加能更有效地抑制离子化作用,这一作用使得一些键卷曲,分散粒子膨胀,分散颗粒单位面积的离子数目减少,使体系的黏度下降。 由表1还可看出,在固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MMA改性水性PU能较大程度地降低体系的黏度。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用MMA改性的方法来提高水性PU的固含量,同时保证体系稳定。MMA改性PU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见表2。 表2 MMA改性PU对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注:-因脆性太大,无法成膜。 1—拉伸强度 2—延伸率图1MMA/PU的比值与膜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关系 图2MMA/PU的比值与T型剥离强度和吸水率的关系 1—T型剥离强度 2—吸水率 图1和图2表明,由于PMMA本身有较强的粘附性能,与水的亲合能力比PU材料低,硬度比PU材料大,用MMA对PU进行改性处理后,膜的拉伸强度、T型剥离强度以及吸水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制品膜的延伸率随着MMA的用量增加而降低。2.2苯乙烯共混接枝改性的影响 St改性水性PU分散体的配方及性能见表3。 表3 St改性水性PU分散体的配方及性能注:St/PU为固含量比 表3显示:用St对PU改性对体系黏度的影响与用MMA改性PU的影响相同。这也证明了应用内乳化机理解释该现象的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用MMA和St分别对PU分散体改性,均在乙烯基单体/PU的比值为0.5的时候,观察到分散体的黏度出现一个较大的值,这可能是由于乙烯基单体与PU水分散体在种子聚合的条件下,提高了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因为粒子表面存在着—COOH和三乙胺中和后形成的盐基离子对存在,并且由于总表面积增大,使原来包埋在分散体颗粒内部的盐基分布到分散体颗粒的表面,导致分散体颗粒和水的缔合作用增强,使自由水减少,从而使黏度升高。当乙烯基单体用量多到一定程度时,分散体颗粒粒子表面的盐基离子对数量相对单位表面积减少较多,而且乙烯基单体的极性相对PU较低,其含量的增加会使分散体粒子与水的缔合作用减弱,同时由于粒径增大,黏度下降。 1—拉伸强度 2—延伸率图3 St/PU的比值与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关系 1—T型剥离强度 2—吸水率图4St/PU的比值与膜的T型剥离强度和吸水率的关系 从图3和图4可见,用St对PU改性和用MMA对PU改性的影响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用St对PU改性在St/PU为0.6和0.8之间时,拉伸强度和T型剥离强度都出现一个最大值,然后减小。这是由于当St用量较小时,接枝-共混的共聚组成在同步互穿网络中起内增塑剂的作用,固化收缩诱发产生的内应力能较低[6],使强度提高 随着用量的增大,根据Gnaffith理论,如St、MMA一类的刚性分散相在结构上存在缺陷,而且分布不均匀,在受到应力时,起应力集中剂的作用,产生大量的小裂纹及剪切带,使强度降低。然而在用MMA改性时未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MMA中的羰基的存在使它与PU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好,降低了应力集中作用。2.3红外光谱分析 对MMA改性、St改性和未改性的样品进行FTIR分析,谱图如图5、6、7所示。 图5 未改性膜的红外光谱 图6 MMA改性膜的红外光谱 图7 St改性膜的红外光谱 本文主要研究3个特征谱带,即VNH、VCO、VO吸收带,VNH的吸收峰在3460cm-1处,氢键化的VNH-B约在3310cm-1左右而且为反式结构,VCO的吸收峰在1660~1780cm-1处,氢键化约在1724cm-1而且为无序区的氢键化 1000~1110cm-1处吸收峰属于C—O—C的伸缩振动(VO),氢键化约在1050cm-1处,2856~2960cm-1处的峰归属于VCH(对称和反对称)。 从以上3个谱图上可以看出,在3300cm-1左右处有强的吸收峰,而在3460cm-1处几乎看不到吸收峰存在,这说明脲基上的NH已几乎完全氢键化。St改性的谱图在3306cm-1处的氢键化吸收峰相对于PU来说向波数低的方向移动,在图6的红外图谱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在改性材料中—NH—形成的氢键作用力比PU更大。其原因可能是:St和MMA的分子极性与脲基的极性相去甚远,相对于脲键而言,与聚醚软段的极性更接近,并且由于St和MMA在聚氨酯软段上接枝,“埋没”大量的醚氧键和软段微区中的部分羰基,St和MMA的加入将导致—NH—与—O—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相对减少,因为—NH—与—O—之间形成的氢键要弱于—NH—与—CO—之间形成的氢键,所以导致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 另外还可以看到,在1724cm-1左右处有一明显的吸收峰,说明硬段相溶有一定数量的软段,这表明乙烯基聚合物与PU中的硬段链有一定的相容性,使得PU硬段有序程度降低。这种有序程度的降低,反映了PU与乙烯基聚合物之间形成了化学键能,提高了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与共混程度。3结语 采用种子聚合的方法,乙烯基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能提高水性PU的力学性能、降低吸水率。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材料中均存在着氢键行为,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氢键作用强,有较好的相容性,苯乙烯的氢键作用小,相分离程度最大。 涂料附着力不理想,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附着力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目前,关于树脂在金属表面附着的原理很多。如机械咬合粘接理论、静电理论、吸附理论、扩散理论、酸碱使用理论和化学键理论等[1]。总的说,附着力是机械连接、静电吸引和化学键合共同作用的结果。附着力强度是润湿程度、两表面的相对表面力学能和润湿动力学的函数,在附着力的定义上,附着力应该是指涂装金属暴露在高湿环境或溶液中的附着力,俗称湿附着力,即指将涂装金属置于介质环境后,表现出来的附着力,目前通用的一些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大多测试的是干涂层体系的数值,本实验所描述的附着力数值是用划圈法所测定的干涂层数值。

  • 【资料】 聚乙烯醇PVA的使用

    聚乙烯醇PVA的使用 【中文名称】聚乙烯醇【英文名称】polyvinyl alcohol PVA【性状】 白色粉末。【溶解情况】 根据皂化程度的不同,产物可溶于水或仅能溶胀。【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纤维;也用作临时保护用的薄膜、织物、皮革等的胶粘剂、装订用的胶料,织物的上浆剂,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等。做乳液聚合的经常用到PVA做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用。在作实验时,最好做成溶液用于乳液聚合中 。配置好溶液后,要沸水浴加热3-4小时。否则PVA难以溶解,天气热的时候你会发现其中有黄色小固体。使用时,每次可以随水浴温度升高,一起加热。60-70度左右 注意中间要摇晃几次 加热时瓶塞不要太紧如果用移液管取PVA,要注意用完后清洗。由于PVA粘度较大,干后成膜 容易把移液管口堵住。

  • 纤维之四----有机纤维之二 聚四氟乙烯纤维(PTFE)

    1、聚四氟乙烯纤维是迄今为止最耐腐蚀的纤维,它的摩擦系数低,并具有不粘性、不吸水性。2、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密度为2.2g/cm3,回潮率只有0.01%,其机械强度不高,约为1.3cN/tex,断裂伸长率为13%-15%。3、聚四氟乙烯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其稳定性超过所有其他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如将这种纤维置于浓硫酸中,在290℃下处理1d,继而在100℃的浓硝酸中处理1d,再在100℃、50%烧碱中处理1d,其强度未见变化;对所有常用的强氧化剂也是稳定的。4、聚四氟乙烯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是现有各种化学纤维中耐气侯性最好的一种,在室外暴露15年,其机械性能仍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它既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也能在很低的温度下使用,其使用的温度范围是-180℃-260℃。 其极限氧指数值为95%,即在氧浓度为95%以上的气体中才能燃烧,因此它是目前化学纤维中最难燃的纤维。5、聚四氟乙烯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抗辐射性能。其摩擦系数为0.01-0.05,是现有合成纤维中最小的,而且可在很高的温度和很宽的荷重范围内保持不变。6、聚四氟乙烯纤维本身没有任何毒性,但是在200℃以上使用时,有少量有毒气体氟化氢释出,因此在高温下使用时应注意采取相应措施。

  • 急!氯乙烯气体样品问题

    请问各位大佬,现在有个氯乙烯气体样品,国标是HJ34-1999,看了看国标说只能用不锈钢柱和玻璃填充柱,可是我这边不锈钢柱子只有做非甲烷总烃那根,可以用这个柱子做吗?也没有玻璃填充柱,而且还没有标气,用标液怎么配气体氯乙烯的曲线呀,真是头都大了,感谢各位大佬了,非常感谢,真的着急

  • 【分享】石油干洗机与四氯乙烯干洗机有哪些不同?

    石油干洗机是干洗行业的一次绿色革命,目前,干洗行业仍使用淘汰的四氯乙烯等干洗溶剂,对消费者健康有很大危害,而石油干洗机和溶剂具有非常良好的清洗能力,其稳定的安全性对质料,无任何损害,石油干洗机及溶剂不仅无残留,无污染,符合国际先进环保要求,而且洗涤效果超过以前所有技术和溶剂。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1、对环境无污染。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实现零排放、低噪音、能源消耗少。2、对人体无伤害。3、对衣物面料无损坏,主要体现在衣物的洗涤范围广,对衣物的纤维具有保护作用,洗后衣物洁净亮丽、柔软、不缩不皱,尤其适合整洗各种高档皮衣,如:裘皮、亮皮、麂皮、貂皮。石油干洗设备及溶剂依赖辅助剂抗静甲剂、软剂、皮革加脂剂、皮毛物手感剂、保丽素等加工清洗各种服装,特别对各种高档皮革裘,绸缎等有独特清洗效果。四氯乙烯干洗溶剂洗完之后,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而这种特殊气味是来自于干洗剂中的甲醛和四氯乙烯,这两种化学物质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甲醛刺激呼吸道,可引起鼻、咽喉烧灼感及咳嗽、呼吸短促甚至呼吸困难,还可引起眼睛发红、疼痛、视力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皮肤接触后可引起发干、发红、刺激感。四氯乙烯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头痛、头晕和疲劳,长期或反复接触可引起慢性头痛、精力不集中及肝功能损伤。凡是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肝病的人,接触这种气味后,对身体的影响最大,会引起疾病的发作。孕妇直至分娩及哺乳期都不宜接触这类气体。处理方法:应该挂在阳台等通风处,让衣服中的气味自然散发掉。当闻不到那种特殊气味时,说明衣服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已降到最低度,这时才可存入衣柜或放心地穿在身上。但是四氯乙烯完全有能力在严格法规的规定下使用,致使经过干洗之后不带毒物。至于两设备的性能具体情况并不怎么清楚,只是现中国四氯乙烯干洗市场仍占很大的比率,而新兴的石油干洗业正逐渐的被洗涤业所接受。但毫无疑问,全封闭四氯乙烯设备的价格要比目前国内外通用的石油干洗设备高。下面是石油溶剂与四氯乙烯性能比较,通过比较,您会清楚地了解到两类溶剂的明显差别!大量吸入有害,对肝、神经造血系统有影响,有致癌危险。限制标准:大量吸入有害,对肝、肾、视神经有影响,废液对水资源有污染。了解了干洗剂的要素:1、去污力;2、成本;3、可回收能力;4、安全性;5、环保要求。四氯乙烯综合起来更为理想,这也是其最为普及的原因。

  • 【转帖】化学试剂--苯乙烯的国内供应现状!

    从2005年开始,国产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下降,近两年维持了这一趋势。 产业发展重心应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国内苯乙烯市场受国际原油和纯苯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油价一直高位徘徊,为苯乙烯价格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游ABS等增长依然强劲,对苯乙烯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由于2007年我国苯乙烯新增产能仅为16万吨,且新增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同年上海高桥20万吨/年ABS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装置、台湾台塑石化公司20万吨/年PS装置等几套苯乙烯下游装置投产,使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2007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导,高位行情成主流。同时,供应紧张也使我国2007年苯乙烯的进口量在近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又创新高,达310万吨。 苯乙烯是苯用量最大的衍生物,也是最基本的芳烃化学品。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约2/3),也可用于制取苯乙烯—丁二烯(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苯乙烯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 供应结构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量只有30.58万吨,进口量从1996年~1997年40万吨/年上升到1999年103万吨、2000年116万吨、2001年150万吨、2002年179.8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266.06万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吨和281.2万吨。进口/表观消费量比例由2002年66.92%增加到2003年73.85%、2004年74.70%,2005年进口依存度开始下降至69.44%,产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对苯乙烯的需求。1999年~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达到23%。在苯乙烯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苯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进入2006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234.3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从2005年开始我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 近期内扩能趋势 2007~2010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预计到2008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年,2010年将达到约600万吨/年,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苯乙烯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7年~2008年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而经过新一轮扩能高峰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供需将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态势。按照目前我国的扩能计划,2010年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因此,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应该开始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国现已建成上海赛科50万吨/年和惠州中海壳牌56万吨/年规模化装置,但我国大多数苯乙烯装置能力仍偏小,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加上有些装置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二是应尽快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苯乙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