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全氟十四烷

仪器信息网全氟十四烷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全氟十四烷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全氟十四烷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全氟十四烷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全氟十四烷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全氟十四烷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全氟十四烷相关的解决方案。

全氟十四烷相关的资讯

  • 十四五开局之年|31省政府工作报告实验室建设计划汇总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全国两会前夕,省级地方两会率先召开,31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已陆续出炉。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区确定的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多定在6%以上。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各地在扩大内需、创新驱动方面推出诸多举措。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次提及“国家实验室”建设,“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中表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各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安排中,布局了哪些实验室建设计划?以下,仪器信息网汇总了31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实验室建设”关键词,以窥见各省的实验室计划情况与重点建设方向。整体而言,31个省市的31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计提及“实验室”104次,其中华东地区30次,华北和华南地区各19次等。提及实验室频次较高的省市包括广东省、浙江省、山西省等。以下将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两大内容部分: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回顾、2021年工作安排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分别进行统计整理。31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实验室”频次分布图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回顾: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省实验室 31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回顾中,共提及“实验室”28次。实验室建设回顾中,除了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实验室及P2/P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多省也积极建设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省实验室,及落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核酸检测实验室及P2/P3实验室建设方面,各政府报告相关描述包括:湖北全球首个超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建成运行、河北2020年2月份在全国率先建成120个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河南市县疾控机构基本建成P2实验室、青海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县级全覆盖等。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北京、广东、浙江、辽宁、安徽都在报告工作回顾中都描述了在“十三五”时期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如,北京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浙江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安徽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政策、条件、资金等服务保障有力有效等。目前,已经建成或确定筹建的21家国家实验室中,北京以落户9家遥遥领先。据悉,已经有3家国家实验室落户的安徽省,将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积极创建新的三家国家实验室,且前期已支持启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推动建设了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省实验室建设方面,多省在“十三五”时期积极布局省实验室建设,体现在政府报告工作中的内容包括:广东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季华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南方海洋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山东启动首批5家省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山东省实验室、全生命周期空间组学与健康山东省实验室、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浙江首批省实验室启动建设(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江苏、河北、山西、湖南、上海、贵州、重庆等分别提及“十三五”时期取得的相关建设成果。2021年工作安排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纷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31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工作安排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中,共提及“实验室”76次。核酸检测实验室及P2/P3实验室建设方面,多省将建设计划提上议程,包括:山西高质量推进P3实验室、县级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专业流调队伍建设;江西推动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建设;广东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四川加快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六大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重庆启动等级疾控中心创建,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多省明确描述将推进建设相关国家实验室,同时,部分省份也描述将争取或谋划相关国家实验室落户本省,具体描述如下表:国家实验室建设类型省份描述强化建设安徽建强以国家实验室为内核、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基石、以合肥滨湖科学城为载体、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外延、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为网络的支柱和框架,创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科技大市场等支撑平台。推进建设北京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安徽全面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努力打造“航母级”科技创新平台。浙江提升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创新水平广东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海南打造种业、深海、航天三大科创高地,争取国家实验室落户海南争创/谋划山西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安徽发挥磁约束聚变等基础科学优势,争创新的国家实验室福建进一步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争创国家实验室重庆谋划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加快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18个省份在报告的工作计划中都有提及相关建设,提及达21次。主要为新建或筹建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描述整理如下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类型省份描述强化建设陕西发挥好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宁夏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作用推进建设北京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天津推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江西推进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推进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贵州推进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筹建黑龙江积极争取建设陆相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申报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集中力量创建区域综合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积极申报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谋划建设海河实验室河北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河北山西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超算中心,筹建特色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聚焦稀土新材料、大规模储能、现代农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湖南积极争取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江苏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加快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筹建先进储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在优势特色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建设方面,部分省份在十三五时期已经抢先布局,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中,则有更多省份将省实验室加入建设计划,且都不惜以“高标准”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以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详细信息整理如下表:省实验室建设类型省份描述推进建设广东提升10家省实验室建设水平;推进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河南推动黄河实验室建设湖北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6个湖北实验室建设(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江苏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浙江组建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四川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云南高水平建设合金铝、稀贵金属材料、健康产品、烟草科技等云南实验室创建/筹建山西调整优化省重点实验室,高标准谋划组建省实验室山东新建省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0家以上福建高标准建设省创新实验室、省创新研究院,新布局建设省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实验室陕西积极筹建陕西实验室附: 31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实验室”信息统计详表地区省份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回顾“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安排实验室名称东北地区黑龙江1)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新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按企业上年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标准获批等,实施以奖代补。2)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建设陆相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发电设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陆相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建设技术交易网络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2)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筹建东北黑土地研究院,申报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产首艘航母等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攻克关键技术300余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在辽宁落地,组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创建区域综合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地区北京统筹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规划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等5个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天津加快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建设,高标准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积极申报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谋划建设海河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河北1)2月份在全国率先建成120个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实行日调度制度,用37天实现本地日新增确诊病例为零。2)持续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增加到102家,省级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11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7.8%,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增长16.6%。1)实施原始创新提升行动,出台基础研究行动实施方案,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河北,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行动,鼓励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250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个和31个,院士工作站达到114个1)高质量推进P3实验室、县级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专业流调队伍建设。2)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超算中心。调整优化省重点实验室,高标准谋划组建省实验室。与北大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基地。3)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筹建特色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种业产业。P3实验室、县级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特色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聚焦稀土新材料、大规模储能、现代农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华中地区河南市县疾控机构基本建成P2实验室,全省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超过220万份。推动黄河实验室建设,在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水沙科学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黄河实验室湖北全球首个超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建成运行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6个湖北实验室建设“火眼”实验室、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湖南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湖南积极争取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基地,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华东地区山东全面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规划,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相继成立,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达到30家,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启动首批5家省实验室1)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2)新建省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0家以上,布局2家以上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家省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山东省实验室、全生命周期空间组学与健康山东省实验室、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江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未来网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前列。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功能,积极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供给。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安徽1)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政策、条件、资金等服务保障有力有效。2)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率先获批布局,“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立柱架梁,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1)建强以国家实验室为内核、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基石、以合肥滨湖科学城为载体、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外延、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为网络的支柱和框架,创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科技大市场等支撑平台。2)全面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努力打造“航母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磁约束聚变等基础科学优势,争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积极创建三家国家实验室。为争创三个国家实验室,安徽省前期已支持启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推动建设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家、外资研发中心20家,国家实验室、期智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落户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国家实验室浙江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首批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提升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创新水平,组建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甬江实验室、瓯江实验室江西1)推动中药制药工艺与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等落地,推进中医药科创城、国家大科学装置(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建设,积极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推动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建设,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福建4家省创新实验室和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0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西藏加快推进西藏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一流藏医药科研平台、西藏天文馆和西藏科技创新园区建设。西藏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
  •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将重拳出击治理白色污染!
    继多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后,针对塑料污染物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1〕1298号)(以下简称方案)已于9月15日正式发布。根据有关负责人回答,《方案》聚焦塑料污染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细化了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学处置等方面的部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包括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等。二是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包括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建立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等。三是大力开展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有针对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务。事实上,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已上升为全球焦点话题。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和治理问题更为突出。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这是其难治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微塑料污染因粒径微小,常常为水生动物食用,而居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生物富集作用下,体内会累积大量微塑料。根据相关报道,科学家们如今已在胎盘中发现了微型塑料颗粒,这对胎儿造成的损害往往是终身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以微塑料为代表的新型污染物种类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增长。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2021年10月14-15日召开第二届“环境新型污染物检测”主题网络研讨会,携手该领域的专家及厂商工程师带来精彩的分享,共同探讨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技术、标准及研究进展。旨在为同行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促成项目合作,为我国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提供有利条件。欢迎您报名参加!报名链接:点击此处,了解会议详情北京大学教授、杰青、中科院研究员等专家(持续更新中),邀你一起看直播!参会赞助,联系13717560883
  • 与微流控技术大咖同行,艾玮得生物亮相第十四届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东南大学共同主办,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承办,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共同协办,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于2023年8月26日至28日在苏州高新区圆满举办。 本次会议汇聚众多国内微流控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医生,旨在深入探讨与分享微流控学、微全分析系统、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等微流控技术在各领域的开发研究和应用,为微流控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提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01 现场活动与微流控技术大咖同行,现场精彩不断。艾玮得生物携生物材料、单腔器官芯片、高通量器官芯片、高内涵智能分析系统、摇摆灌注仪等系列产品亮相,完整展示了从上游生物材料/试剂盒,中游器官芯片,到下游生命科学仪器的全产业链的布局,吸引现场观众驻足观看和了解。 艾玮得器官芯片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科研团队,其结构设计采用微流控技术,可在器官芯片内精准控制流体,实现可持续高仿生的流动。 02 同期分论坛演讲主题演讲8月27日,艾玮得生物副总经理、CTO陈早早博士在第一分会场做题为《人体器官芯片的模型构建和药物有效性评价研究》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器官芯片发展历程与市场前景,艾玮得器官芯片产业化实施情况等方面内容。口头汇报8月27日下午,艾玮得生物生命科学设备研发工程师在分论坛进行口头汇报,题目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类器官识别》,为现场嘉宾生动演示了艾玮得高内涵智能分析系统中类器官识别研发成果。 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VATARGET)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科技公司,其核心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科研团队,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疾病建模、美妆安全性评价等科研场景中。 目前,艾玮得已与恒瑞、先声、齐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及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推动器官芯片在更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助力生命科学快速发展。
  • 科技部印发《“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 附全文
    11月9日,科技部印发《“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规划中提到将支持区内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实验设施、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开放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等资源。支持园区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建设研发机构。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支持园区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加大高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政府非招标采购力度。鼓励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一、形势需求(一)发展基础。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底,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9家,其中东部70家、中部44家、西部39家、东北16家,建设了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自创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2020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万亿元,占全国的13.3%;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分别达到42.8万亿元、25.6万亿元、3.0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68.7%、37.8%、89.1%,表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逆势增长势头。在芯片研发、智能制造、控制传染、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产生了一批发挥关键作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改革探索试验田作用有效发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简政放权,中关村等国家自创区政策先行先试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外籍人才引进、天使投资税制、保税监管、权限下放、法定机构、组织架构、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强化。高端创新资源和人才不断集聚,在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49.5%,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49.4%,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全国的12.5倍。全链条孵化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2020年,孵化载体数量、新增注册企业、瞪羚企业分别是2015年的2.2倍、3.4倍、1.6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占全国的35.9%、36.2%、67.4%。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高。培育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上海张江集成电路等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17%、50%、35%。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力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0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合计出口总额占全国22.6%,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000家。(二)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高新区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对国家高新区加快构建先发优势提出新要求。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创新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重要趋势,应用导向、场景驱动成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世界科技园区发展呈现产业高端化、创新生态化、功能融合化、治理专业化等新特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蔓延,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深度调整,前沿技术、高端人才、标准规则、市场空间成为竞争焦点。国家高新区应把握跃升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强化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塑造又“高”又“新”发展新优势,成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第一方阵。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国家高新区发挥全方位引领作用指明新方向。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迫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共同富裕等任务更加艰巨。国家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应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推进经济、科技、社会、生态文明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率先引领绿色低碳转型,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对国家高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新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引领。国家高新区应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强化创新引擎功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建设区域创新增长极,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贡献重要力量,带动区域创新水平全面提升。总体看,国家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成绩,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足,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不够,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二是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产业优势和特色不突出,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撑还不够。三是发展质量不平衡,东中西部园区发展差距比较大,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能力有待增强。四是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亟待改善,开放合作深度广度不够。五是制度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符合自身发展条件和阶段的体制机制探索不足,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创新亟需加强。“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区迈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应主动应变求变,把握发展大势,紧扣国家需求,强化使命担当,提高战略位势,擦亮园区品牌,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聚焦“四个面向”,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发展原则。创新引领。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精尖企业,壮大未来科技和产业,构建更多先发优势。改革驱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差异化,加强先行先试和“放管服”改革,做强创新主体,完善竞争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探索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开放协同。深化园区东西合作与南北互动,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推进产学研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融合。绿色智能。加大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场景、绿色制度等供给,推动资源能源循环集约利用。强化数字技术在园区智能化转型中的推广应用。深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特色发展。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更加聚焦价值链中高端,探索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深化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三)发展布局。按照“做高位势、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发展导向,根据国际科技产业竞争形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迫切需求,立足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地方资源禀赋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发展布局,强化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符合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省级高新区加快“以升促建”步伐,完善东部地区布局,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优胜劣汰。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适度增加国家自创区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国家高新区资源打造国家自创区,在更高层次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更加完善,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兼具原创性和先进性的高水平标准,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取得重要进展,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全方位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率先成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聚集壮大,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更多战略领域构建先发优势。率先成为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在关键领域集聚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创业群体加快成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产生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持续壮大,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更加顺畅,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形成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率先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东西合作、南北互动等跨区域园区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环境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高。率先成为制度与政策创新的改革高地。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突破性、首创性、引领性改革持续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表1 “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预期性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1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13.3152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36.6453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29154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87.85当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34.2406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研发人员数(人年)124013807当年高新技术企业数(万家)10.1308当年境内外上市企业数(家)168420009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22.53010当年新注册企业数(万家)74.815011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8017.425000注:*是指五年累计下降率三、重点任务(一)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1. 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高新区布局。鼓励园区强化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硬件支持和配套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落地承接机制;加强对国家科研机构的资源引入、成果转化和运营评价;深化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联合研发,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布局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增强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2. 集聚高端科教资源。支持国家高新区建设科教资源集聚区,打造高品质创新空间。鼓励园区通过联合共建、虚拟整合等方式,集聚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区内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实验设施、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开放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等资源。支持园区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建设研发机构。专栏1 科教资源集聚区建设行动为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能级,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园区率先建设科教资源集聚区,夯实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规划建设专门功能区。通过整合或新建等方式,设立专门空间,规划布局科学城、科技城、科创城、科教城等载体,建设若干创新社区、科技产业社区,完善商务生活配套。集聚高端科教资源。推动园区所在地研发机构优先在集聚区布局,引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引进培育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各类社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3. 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支持国家高新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研究类项目。鼓励园区组织区内创新主体提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问题清单。鼓励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园区设立面向区内主体的基础研究类项目。支持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自主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园区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引导园区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多渠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的长效机制。4.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国家高新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战略性产品的关键环节,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和科研精锐力量推动技术攻关。鼓励园区探索市场化和政府投入协同联动的技术攻关体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承担或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引导园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国家科技计划等重大成果落地转化,加快实现产品化、产业化。(二)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1. 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支持国家高新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园区依托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园区设立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专项计划,支持符合申报条件的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和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园区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推动科技人才转化科技成果。2. 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持国家高新区建立完善各类人才支持培养政策,构建精准化人才培育体系。鼓励区内高等院校主动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支持园区建设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引导骨干企业等与高等学校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深度参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培养国际化人才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等。鼓励园区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旋转门”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人才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健康有序流动。3.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鼓励国家高新区探索市场评价人才机制,制定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与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指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区内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主引进人才和评定职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面向园区“高精尖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程序。支持在区内企业工作并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探索建立外国在华留学生校外实习和勤工助学制度。4.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支持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综合保障与公共服务,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园区建设多种市场机制的人才公寓,采用“租、售、补”并举方式,着力解决创新人才住房问题。鼓励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利用自有资源,做好人才安居保障工作。鼓励园区发展市场化人才服务机构,为人才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推动园区强化福利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建设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等一流配套设施,营造和谐宜居、环境优美的人才生活环境。(三)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1. 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国家高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园施策,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强化创新资源配置,优先布局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优势。引导园区发挥主导产业战略引领作用,集成大中小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引导园区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2.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国家高新区加强战略前沿领域部署,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战略产业新引擎。支持园区以产业链关键产品、创新链关键技术为核心,加快聚合关键要素,深入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完善新兴产业配套设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园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锻造长板,提升产业链韧性,推动强链补链,促进跨区域产业链协作,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3. 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园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部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园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支持园区探索场景创新,完善场景促进机制,探索推出首发首创式应用场景,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专栏2 应用场景建设行动围绕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消费升级、园区治理等需求,支持国家高新区实施应用场景建设行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明确场景建设方向。突出区域特色,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重点制定场景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方向,加大具有科技感、未来感的场景供给。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围绕重大项目载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等,定期征集场景需求清单并向社会发布,吸引企业“揭榜挂帅”落地,参与园区场景创新。完善场景促进机制。引入和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场景机构,跟踪新技术创新场景,推动常态化场景挖掘、策划、发布和对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价值的示范产品。4.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国家高新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面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支持园区联合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打造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引导园区支持产业跨界融合,开展前沿科技、硬科技创业,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专栏3 未来产业培育行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等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促进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强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构建,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和“孵化+投资”服务体系,促进未来产业孵化和产业化。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区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联合共建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集聚未来产业重点方向高层次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完善未来产业培育机制。按照市场化方式,引入和培育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机构,开展产业选择、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场景发布、品牌活动、评估考核等专业化服务。(四)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1. 建设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国家高新区瞄准产业链重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区内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参与重大基础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和国家科技计划。引导区内企业开放创新资源、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通过研发众包、内部创业、大中小企业融通等方式,实现平台化转型。2. 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国家高新区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规范发展。引导园区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鼓励园区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支持区内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引导区内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增强行业国
  • 《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提速提质推进中医药建设 附全文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提速发展,中医药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中医药文化更加繁荣,中医药治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规划》确定了七项战略任务与重点工作:一是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做强龙头中医医疗机构,壮大骨干中医医疗机构,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健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促进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持续规范发展,加快中医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二是提供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打造“豫医服务”中医药专科专病品牌,巩固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特色优势,鼓励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强化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增强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三是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升中医药院校教育水平,夯实基层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四是发展高效能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豫产”药材质量提升,做大做强“豫药”产业,强化中医药安全保障能力,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五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中医药科技评价和管理体系,挖掘传承中医药精髓。六是推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七是提升中医药治理管理水平。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22〕8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2日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推动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省中医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1.政策机制持续完善。出台《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4号),调整完善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各级、各部门联动机制,中医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施5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6个市级中医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儿科医疗中心、67个县级中医医院中央投资建设项目以及一系列省重大建设项目,建设22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有中医医疗机构5623所,其中中医医院637所,综合医院普遍开设中医科室,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科全覆盖,89%的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化的中医馆,基本形成以中医医院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3.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全省共有12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26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32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成68个省级特色中医专科和58个强化专科。2020年全省中医医院门急诊总量达到3774万人次,出院患者达到249万人次,全省98%的乡镇卫生院、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8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4.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独立设置中医药学类高校2所,5所本科高校开设中医药学类专业,另有16所高校开设24个中医学、中药学、中医骨伤等中医药相关专科专业点。“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中医药类专业招生3.69万人,培养毕业生2.36万人。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拥有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和4名岐黄学者。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县级中医医院骨干医师和专科带头人培养等项目,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有序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中医药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50万亩、产量177万吨、产值175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中药材企业11家,中药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370家,2家企业入选全国50强中药制造企业。中药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94.46万吨,较2015年增长111.3%;中药仓储年周转量达到4928.53万吨,年均增长17.5%。在全省打造2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6.传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单位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医院入选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省循证医学中心。1人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荣获2017年吴阶平医学创新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省中医药行业“中原学者”增至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增至10个。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60余项、省科技进步奖55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立项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及纳入管理课题近1800项,评选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近500项。7.中医药文化广泛传播。印发《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进基层工作方案(2015—2020年)》,组建省级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团,开展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人才和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组织中医药健康文化主题活动。建成5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6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实施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立项资助中医药文化著作出版,《太平圣惠方校注》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图书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国外开办“仲景学院”,实施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建设等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医药“走出去”。8.中医药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及时建立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组建中医药专家团队,推出中医药预防方案和治疗指导意见,全方位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省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的开局期,也是提速提质加快健康中原建设的关键期,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寄予厚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中医药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医药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叠加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创新驱动成为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我省面临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为中医药拓展服务领域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2.中医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省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中医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缺乏;中医药科研成果少、层次低、转化慢;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聚集效应不强;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提速提质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更好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原建设和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服务群众。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坚持传承创新、发挥特色。深入挖掘传承中医药核心理念和价值精华,强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协调发展。找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模式。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健全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发挥政府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社会办医力量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以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建设3个以上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实现中医药科室标准化设置,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儿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25%以上建成示范中医馆。——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培养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20名、拔尖人才100名、青苗人才1000名,建设一批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医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规模化、体系化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提速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现代中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先进行列,打造一批中药制药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中药产业发展园区,培育一批中药知名品牌。——中医药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实施一批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中医药领域省级创新平台,争取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中医药文化更加繁荣。打造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涵盖洛阳正骨文化、怀药文化等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质丰富,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支撑保障不断加强,治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2.主要指标。三、战略任务与重点工作(一)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1.做强龙头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加快国家(中医肿瘤、骨伤、脑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省级和部分市级中医医院在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提升区域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2.壮大骨干中医医疗机构。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公立中医医院办医主体责任,持续改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90%以上的市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水平,9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坚持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方向,建设一批中医特色重点医院。3.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全面增强中医药在医疗、康复、治未病、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25%以上建成示范中医馆,100%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持续开展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推动中医馆按标准配备中医医师。4.健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推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煎药室和治疗室,配备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5.促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持续规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权利。加强行业监管,促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规范发展。6.加快中医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支持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中医专科联盟,推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联盟建设,提高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每个省辖市至少建成1个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的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基础薄弱的可由三级中医医院实行“技术+管理”下沉支持。7.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设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推广应用、优化升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创新“互联网+”中医药便民惠民服务模式,鼓励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及科技创新。(二)提供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1.打造“豫医服务”中医药专科专病品牌。围绕骨伤、肿瘤、儿科、肛肠等专科和肺病、心血管病、艾滋病、糖尿病等专病,优化诊疗方案,推广成熟技术,研发有效药物,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建设26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32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推动中医(儿科、骨伤)等专科发展成为全国一流学科,促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汇聚,形成中医优势专科集群。2.巩固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特色优势。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发疾病和重大疑难疾病多学科联合攻关和临床协作,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加强中药药事管理,落实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使用中药。加强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能力。3.鼓励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升级工程,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试点。建设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制定推广一批妇幼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动中医药治未病与妇幼保健服务深度融合,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推广20个适宜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治未病方案。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治未病服务。4.强化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广中医康复方案,研发康复器材。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70%以上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培养500名中医康复医师。建设一批示范中医康复科,促进中医药、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加强中医康复服务管理。5.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打通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协作渠道,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体系,遴选形成优势病种目录,形成一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全面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6.增强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省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能力。健全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防控和应急救援机制。三)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1.提升中医药院校教育水平。突出中医药办学特色,扩大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中医药院校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设置中医药及相关专业。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加强医教协同,推进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与专业学位衔接,完善以中医思维和临床诊疗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培训模式,将中医药知识作为临床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考核内容。2.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流派传承工作室,培养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基层设立专家传承工作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师承过程管理,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增加全科医生中医医师特设岗位和“县管乡用”中医医师比例。按实际需求开展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师资培训和基层培养基地建设。依托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妇幼保健专科“西学中”骨干医师培训基地,规范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儿科专业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培训。3.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仲景工程”,建立“领军、拔尖、青苗”有机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支持中医药院校与其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学术经验、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并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复合型人才。深入开展“西学中”培训,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药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优秀高端人才。4.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创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流动和职称晋升机制,提高基层中医医师职称晋升业务能力和实绩考核权重。以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思维、临床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规律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聘、薪酬分配、评比表彰等挂钩。“十四五”期间,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评选表彰50名省级名中医,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四)发展高效能中医药健康产业。1.提升“豫产”药材质量。以卢氏县、嵩县、淅川县、新县等42个县(市、区)为重点,发展优质“豫产”药材,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加快大宗中药材及濒危名贵中药材发展,在符合国家耕地用途管制规定的前提下,建设一批种植规模在千亩以上的大宗、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种子种苗繁育能力,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对珍稀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筛选、提纯复壮、繁育推广。推动融合发展,支持中药材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紧密联结机制。发展中药材衍生产业,支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支持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植物源农药及美容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市场开拓。2.做大做强“豫药”产业。挖掘和传承道地中药饮片炮制工艺,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研究,应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豫药”品牌。制定省内名家名方、民间验方目录,开展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研发。引进药物研发人才,加强中药加工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道地药材产地加工和产地仓储能力建设,研究制定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意见,提升中药材仓储能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加快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互联网电子交易平台,促进我省优质中药材“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链主”企业,加强“豫药”全产业链建设,推进“豫药”产业全面提升。3.强化中医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违法加工、违法经营活动。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优化新增第三方检测机构审批流程。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医疗机构中药质量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4.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及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功法,推动形成“医体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强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衔接,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医疗养老联合体,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支持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深层次合作,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提升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发更多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支持将中药材种植与城市园林绿化、国土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发展中药特色生态绿化等“中药+”新业态。(五)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1.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继续推进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骨伤、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等3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建设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总结中医药优势病种治疗经验,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积极发挥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好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创建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建立中医药科技评价和管理体系。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的中医药科研规划管理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学术特点、研究规律的中医药科技评价标准体系。聚焦中医药发展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中医药领域省重大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发展基金。在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方面,对中医医疗、中药产业、中医养生养老和健康旅游等项目给予支持。(三)强化监测评估。加强省、市、县级规划衔接,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规划监测评价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末期评估,了解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四)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效,提升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科学引导和舆论监督,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 “十四五”规划第三代半导体弯道超车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2030计划和“十四五”国家研发计划已明确第三代半导体是重要发展方向。由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更为优异,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国家希望通过十四五规划,把三代半导体提升至战略高度,第三代半导体可能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弯道超车机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市场和应用前景广阔。一方面,第三代半导体下游应用切中了“新基建”中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交主要领域,另一方面,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主要使用成熟制程工艺,在美国持续升级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封锁的大环境中,第三代半导体有望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先锋,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充分受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半导体设备需求及订单向上拐点或已到来。2020年行业有望较快成长,新增需求源自5G商用推动全球存储扩产及中国大陆整体晶圆、封测产能扩张,以下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公司有望受益。北方华创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中微公司正处于市场地位快速提升的高成长阶段,同时其突出的技术及研发实力在本土企业中稀缺度很高。捷捷微电深耕功率半导体行业25年,是国产晶闸管第一大供应商。三安光电2014年5月成立起,正式涉足半导体产业,填补了我国二代、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市场的空白,同时布局新兴 Mini/ Micro-LED芯片产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伴随着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设备企业技术进步和消费市场前景刺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将迎弯道超车机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原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原文标题《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迎弯道超车机会 科技+消费仍是机构“心头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大盘持续震荡考验市场信心,赚钱效应下滑背后机会也更趋于集中。而在结构性机会背后,券商对四季度的机会普遍看好科技 + 消费 。 具体而言,半导体、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等被频繁推荐。投资者可在震荡中逢低关注上述板块中的龙头标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第三代半导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产业链迎弯道超车机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2030计划和“十四五”国家研发计划已明确第三代半导体是重要发展方向。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Si、GaAs不同,以GaN、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频、高效、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等特性,可以实现更好的电子浓度和运动控制,特别是在苛刻条件下备受青睐,在5G、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新一代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截止目前,A股公司已有45家确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业务,或已积累相关技术专利。华安证券分析师尹沿技指出,由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更为优异,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国家希望通过十四五规划,把三代半导体提升至战略高度,第三代半导体可能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弯道超车机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海证券分析师吴吉森认为,一方面,第三代半导体下游应用切中了“新基建”中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交主要领域,另一方面,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主要使用成熟制程工艺,在美国持续升级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封锁的大环境中,第三代半导体有望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先锋,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充分受益。建议投资者关注北方华创、华峰测控、中微公司 器件领域重点关注斯达半导、捷捷微电、三安光电、闻泰科技、华润微,扬杰科技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潜力股精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方华创(002371)进一步加码主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公司现有四大产业制造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海通证券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市场设备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28.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投资区域,预计2020年中国大陆设备投资将增长至170.6亿美元,未来依然是全球设备投资的主要地区,中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约20亿元将投入“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码在高端集成电路设备领域的布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微公司(688012)细分领域领军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日益提升的国际竞争力和半导体设备产业需求复苏、本土晶圆厂扩产及技术成熟、5G产业发展为公司带来的新机遇。相比于成熟发展阶段的海外龙头,公司正处于市场地位快速提升的高成长阶段,同时其突出的技术及研发实力在本土企业中稀缺度很高。虽然估值存在较高溢价,但作为中国高端装备的“核心资产”,其投资价值仍值得关注。华泰证券指出,半导体设备需求及订单向上拐点或已到来,2020年行业有望较快成长,新增需求源自5G商用推动全球存储扩产及中国大陆整体晶圆、封测产能扩张,其中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受益程度较高,公司作为国产刻蚀设备领军者有望受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捷捷微电(300623)业绩增长有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深耕功率半导体行业25年,是国产晶闸管第一大供应商。公司立足功率半导体,在晶闸管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公司有望随着功率半导体的国产化替代加深实现持续快速成长。开源证券指出,2019年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市场达到 144.8亿美元,主要市场份额为英飞凌、安森美、德州仪器等海外企业占据。MOSFET和IGBT作为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的最主要品种,国产替代空间巨大。2019年MOSFET占公司整体营收的15%,公司通过定增项目加码MOSFET、IGBT、新型片式元件、光电混合集成电路封测等产能建设,为业绩增长打下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三安光电(600703)拐点有望到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2014年5月成立三安集成,正式涉足半导体产业,填补了我国二代、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市场的空白,同时布局新兴 Mini/ Micro-LED芯片产业。公司即使在行业低谷,也依旧保持领先整个行业的利润率。申万宏源证券指出,三安集成业务与同期相比呈现积极变化,已取得国内重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各个板块已全面开展合作,2019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40.67%。当前是公司利润率底部区间,行业供需改善拐点有望到来,长期看好公司LED新需求及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防军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行业迈入价值成长阶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二季度业绩明显回暖后,国防军工行业三季度业绩增长确定性依旧较高。可以看到,军工行业计划性更强、下游客户军方需求确定性更高、产业链相对封闭,科研生产的组织更加严密,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军工板块逐步迈入价值成长阶段,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重要,标的股价走势与基本面关联度越来越高,自下而上选股将成为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横向比较其它制造业,军工行业的优势在于长期成长确定性。比较而言,部分国家重点建设的装备、部分渗透率显著提升的产品、部分业务开拓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需求增速将显著领先于整个行业,选择这类高成长性的标的是核心策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高景气叠加改革持续推进,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持续向上的确定性强。国海证券分析师苏立赞指出,建议关注景气度高、确定性强、业绩有望持续兑现的方向如主战装备上量、航空发动机、军工信息化等,以及具有较强改革预期的相关标的。具体来看,主战装备上量,一流军队建设需要大批先进武器装备的支撑,在装备补短板和型号上量的过程中,主战装备龙头及配套企业前景明确。建议关注中直股份、中航飞机、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机电等。航空发动机方面,随着新装和替换需求旺盛,预计未来十年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有望达数百亿美元。建议关注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华伍股份、钢研高纳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潜力股精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直股份(600038)有资金注入预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是直升机制造龙头,我国军用直升机总量仅为美国的1/6,直-20作为中型通用机型,参考“黑鹰”系列直升机在美军作为主力机型的装备比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达680架。直-20有望加速列装,公司作为部件供应商将持续受益。开源证券指出,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板块仍有哈飞集团、昌飞集团的总装直升机整机与试飞业务、直升机运营及维修业务以及中航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2所)等资产在上市公司体外,资产质量相对优质。考虑到同类资产合并仍是大势所趋,未来公司体外资产的有望注入将带来上市公司盈利规模的提升和关联交易削减所致的盈利能力增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航机电(002013)平台优势明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背靠航空工业集团,2012年以来经过多次资产重组和整合,成为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航空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航空机电产品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华创证券指出,公司航空机电产品有望保持稳健增长趋势,随着更加聚焦航空机电主业以及不良资产的剥离,公司盈利能力预计将有所提高,毛利率或将有所改善,期间费用率预计保持平稳略有下降。同时公司目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航空机电系统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的地位明确,体外尚有武汉仪表、609所和610所等优质企事业单位资产,未来资产整合仍可预期,优质资产的注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质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航发动力(600893)受益庞大市场需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是国内唯一军用航空发动机产品涵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的企业,是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国内唯一供应商。全年业绩在紧密的生产交付节奏下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我国军机正处于更新换代阶段,老旧机型换发与新机列装需求日益旺盛。大涵道比航发实行军民两用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现有技术或产品进军民用市场亦可期待,预计未来20年,我国民用市场航空发动机需求约为400亿美元。公司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整机上市平台,将直接受益于军民机庞大市场需求与政策资金红利,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伍股份(300095)业务快速增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是军机和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重要配套企业,受益于主战装备上量,军工任务饱满,相关业务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主机厂规模不断扩张,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且公司正推进飞机零部件产能建设,配套层次有望提升至飞机零部件。国海证券指出,军品方面,下游主机厂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饱满,军工业务有望加速放量。民品方面,公司工业制动器快速增长,特别是风电制动器高速增长,风电抢装过后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轨交制动器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新能源汽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市场数据持续向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8月我国汽车产销数据来看,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保持快速增长。可以看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恢复表现低于行业总体水平。下半年随着更多新车型的投放、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以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向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之前工信部修改双积分管理办法,明确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并增加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措施、完善新能源汽车积分灵活性措施、丰富了关联企业认定条件等,促进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的共同快速发展,利好节能技术领先、新能源发展较快的技术优势企业及相关供应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看好产业链长期成长,布局细分行业龙头。西部证券分析师王冠桥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规划和规模领跑全球,带动国内产业链同步成长。核心零部件如热管理、减速器等领域,国内供应商有望打破海外固有配套格局。建议关注三花智控、先导智能、精锻科技。电池产业链逐渐复苏,龙头公司强者恒强,四大材料国产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宁德时代、璞泰来。锂价格磨底,电池级碳酸锂基本逼近锂辉石生产成本,预计未来随着高成本的产能的不断出清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锂产品价格有望逐步回暖。看好锂行业龙头公司赣锋锂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潜力股精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三花智控(002050)盈利增长空间打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是全球制冷部件的龙头企业,成立三十年来一直专注于生产和研发热冷转换、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核心零部件。华金证券指出,2017年公司将三花汽零业务并表,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公司汽零产品的客户质量优质,现在已相继成为特斯拉、沃尔沃、戴姆勒、比亚迪、吉利、蔚来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现有的新能源订单业务也会集中在2020年开始放量。作为特斯拉供应商,公司盈利能力将直接受益于国产Model 3 销量的提升,而且随着Model Y车型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将继续开启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宁德时代(300750)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2019年全球市占率达28%。凭借成本和产品优势,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还积极布局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未来有望率先步入储能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提升,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约1013GWh。新时代证券指出,公司竞争力强,经营方面,相比LGC等国际厂商,公司营业利润率持续为正。客户方面,公司成功开拓了特斯拉、大众、奔驰、宝马等国际一流整车厂,反映出公司强大竞争力。随着动力电池不断降本,未来公司的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先导智能(300450)产品市占率第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以薄膜电容器设备起家,2008年切入锂电设备市场,核心设备锂电池卷绕机国内市场份额达60%以上,稳居行业第一。2017年收购珠海泰坦新动力后,可提供前中后段整线生产设备,公司客户包括松下、索尼、三星 SDI、LG 化学、特斯拉、CATL、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公司拟定增25 亿元用于产能提升,宁德时代将全额认购,交易完成后CATL将持有公司7.29%股权,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引入宁德时代将极大提高公司长期业绩的确定性,伴随CATL扩产公司业绩成长性再次被打开,锂电设备龙头蓄势待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赣锋锂业(002460)深度绑定特斯拉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从中游锂化合物制造起步,后进军上游锂资源,加速拓展下游锂电池生产,目前已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覆盖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以及金属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休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多个业务板块间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资源利用率,公司营运效率及盈利能力。华安证券指出,目前公司氢氧化锂设计产能为3.1万吨,为满足近期市场对电池级氢氧化锂的需求,公司通过发挥自身柔性生产线优势,持续释放产能,2019 年氢氧化锂产能利用率高达99.39%。深度绑定特斯拉、德国宝马、大众等欧美终端车企,氢氧化锂销售未来可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MD2020/" target=" _self"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5f2ab726-e026-4904-b781-d5e14f7c5e80.jpg" title="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jpg" alt="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jpg" / /a /p
  • 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支持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医学成像等技术发展(附全文)
    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目标,包括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通知全文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满足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生物经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一、生物经济发展形势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正在勾勒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物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应对生物安全重大风险,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加强,为加快培育发展生物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已处于第一梯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生物资源和显著制度优势,生物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同时,生物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尚不完备,生物经济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等。需科学分析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形势,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二、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充分发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二) 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坚持系统推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科学施策,统筹谋划,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广泛融合赋能,加强生物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物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合作共赢。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集聚全球生物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物经济效益互利共赢。——坚持造福人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客观规律,实现生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融互促,确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造福人民群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风险可控。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强化底线思维,按照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经济领域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命学科基础研究投入大幅提高,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生物经济区域性创新高地、生物产业集群数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创新产品和服务对生物产业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生物产业体系更加发达,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协调稳定。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更加广泛惠及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物药物和医疗服务社会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基因检测技术覆盖率持续提高,生物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数量稳步增长。生物能源稳步发展,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等进展明显。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加快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础保障、事后恢复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平战结合的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生物安全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基本建成国家主导、防控兼备、多元立体、机制顺畅、基础扎实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大幅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疫情防控相关科研攻关、基础保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更加优越,促进先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和流动。生物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审评审批、市场准入、产品定价、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持续增加。展望 2035 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四)重点发展领域。紧紧围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变革趋势,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领域更高层次需求和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目标,充分考虑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优先发展四大重点领域。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有力支撑疾病防控救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更高层次的新期待。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建立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体系,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方式更可持续的新期待。着眼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严格保护、高效开发、永续利用,加快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菌种与蛋白元件库,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构建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物安全更好保障的新期待。着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重点围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加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全球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加强生物安全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交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三、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坚持发挥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生物经济新动能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五) 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瞄准临床医学与健康管理、新药创制、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育种、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凝聚大团队、集聚大资源、实施大项目、取得大突破。强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引作用,聚焦“四个面向”超前部署引领性设施,加快转化医学研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等建设,鼓励依托设施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强设施运行开放和数据共享。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开展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共性基础技术和材料、基础软硬件等发展短板,加强供需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加强微流控、高灵敏等生物检测技术研发。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发展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快相关技术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动形成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治疗新模式。部署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鼓励发展生物计算、脱氧核糖核(DNA)存储等新技术。(六) 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生物领域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大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等资源,推动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规模大、影响广的重点领域,鼓励生物创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厚植发展优势,培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以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创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创新力量。在高端科研仪器、医疗设备、新药创制、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质能等前沿领域,支持有影响力的用户单位牵头建立产用联合体,与生产企业共同合作开展生物产品技术创新和示范验证,构建“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围绕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加强医工、医校结合,试点开展临床研究制度创新,提升医药卫生成果转化和功能验证能力。鼓励建设行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健全完善生物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七) 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和要素有序流动,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生物产业体系完备、科研基础扎实、医疗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提升生物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向高端化、国际化、平台化方向发展,立足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有减有增控制发展规模,促进重点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引导生物产业园区聚焦优势领域和产业链重点环节深耕细作,促进相关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八) 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鼓励国内生物领域科研机构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动参与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医药卫生、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进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互联网诊疗等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生物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国际合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专栏1 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用好蛋白质科学、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转化医学、国家种质资源库、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探索生命奥秘、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农业现代化等需要,加快建设人类细胞谱系、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生物领域极限研究能力。2.关键共性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紧扣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以推动应用和产业转化为目标,在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治、新型生物药、新型生物材料、精准医学、医学影像和治疗设备、核酸和重组疫苗、生物制造菌种、林源医药、中医药、主粮等重要农产品种源、生物基环保材料、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及技术标准研究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支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围绕加快创新药上市审批、强化上市后监管,建设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抗体药物、融合蛋白药物、生物仿制药、干细胞和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基因治疗产品、外泌体治疗产品、中药等质量及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四、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九) 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疾病早期预防。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开展遗传病、出生缺陷、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诊断装备,促进装备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功能集成化发展。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粒子放疗等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对开展临床应用的干细胞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医疗新技术制定完善技术规范,科学开展临床评价。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专栏2 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1.早筛与精准用药。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生物信息诊断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继续推动耳聋、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基因筛查,推动个体化医疗实现突破。2.先进医疗装备。加强医疗装备示范应用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依托基地持续跟踪产品技术迭代应用示范,进一步降低诊疗费用。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装备需求,推动先进医疗装备惠及世界人民。3.中医药质量提升。选育一批中药材良种,从源头加强中药质量保障,推动传统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开发一批优质中药,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设中医药标准物质库、质控标准体系、信息数据平台。(十) 推动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生物育种等领域产业化应用,保障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着力提升良种培育、生产加工、推广应用等能力,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白羽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绿色农业,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制剂、天然农业生物药物、精准多靶标生物农药、土壤改良生物制品等农业制品。促进前沿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推动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木本饲料、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兽药、植物免疫调节剂、高效检测试剂、高效固碳和固氮产品等技术的创制与产业化,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饲用氨基酸等生物饲料,解决饲料安全、原料缺乏和环境污染等养殖领域重大问题。专栏3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1.保护种质资源。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和中期库(资源圃)、畜禽基因库和保护场(区)、水产种质资源库和资源场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为科研育种提供优质资源材料。2.推动育种创新。以农作物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和鉴定平台、畜禽育种创新平台、水产联合育种平台等为重点,发展原创育种技术,支持建设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性科研和商业化育种体系,改善科研创新条件,推动产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3.开展测试评价。以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中心(站)、畜禽遗传评估中心和品种测定站、水产品种测试站为重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条件和品种测试(测定)能力。4.促进良种繁育。以农作物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公畜站、水产繁种基地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水产良种生产基地,有效保障良种供应,全面提升良种覆盖率。(十一) 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运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等生物技术,推动实现水体脱氮除磷、重金属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污染物生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环保产业链,助力打赢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优选和改良中高温厌氧发酵菌种,提高生物质厌氧处理工艺及厌氧发酵成套装备研制水平,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专栏4 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工程1.生物能源领域。定向选育、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抗、速生的油料和能源林新品种,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热化学技术创新,推动高效低成本生物能源应用。在城乡有机废弃物集中地区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产业示范,打通生物质原料收集、有机肥生产使用等重要环节,提高生物燃料生产专栏7 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行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引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先导区重点是探索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系,集中建设凝聚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突破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平台,通过合作园区、离岸科技孵化器等方式深化国际合作。八、保障措施(二十六) 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发展生物经济的全过程。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强化对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健全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林草、药监等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二十七)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生物技术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认知接受程度,建设一批生物技术科普平台,营造有利于公众客观、科学理解生物技术的人文社会环境。支持举办国际性生物经济高端论坛,提高我国生物经济影响力。鼓励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牵头,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各方力量,加强生物经济发展智力支撑,推动开展生物经济立法、监管、政策、统计等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生物经济政策的解读。推动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相结合,加强生物经济重大问题争端协商。(二十八) 强化协调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工作,加强地方规划、有关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切实抓好本规划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推动本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把生物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本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要按程序报批。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附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pdf
  • 基金委发布“十四五”第三批重大项目指南|附9大学部拟资助项目详情
    7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发布“十四五”第三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9个学部的重大项目数量分别是:数学物理科学部共发布9个、化学科学部共发布10个、生命科学部共发布9个、地球科学部共发布10个、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发布12个、信息科学部共发布8个、管理科学部共发布5个、医学科学部本次共发布5个、2023年交叉科学部共发布7个,共计75个项目。其中,管理科学部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200万元/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300万元/项,其余学部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本文最后附有每个学部拟资助项目详情附件,可下载了解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新时期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经广泛征求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利用各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双清论坛等开展深入研讨和科学问题凝练,形成了“十四五”第三批9个科学部75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现予发布,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按本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提出申请。一、资助定位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二、申请条件和要求(一)申请条件。重大项目申请人或者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部分重大项目对申请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二)申请要求。1.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当填写2024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2.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课题,并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项目申请人应当是其中1个课题的申请人。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与参与者不是同一单位的,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境外单位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每个重大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含各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三、限项申请规定1.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项目申请人或者课题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2.根据《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限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限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成员)、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限部门推荐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要参与者)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国际合作类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不含青年科学家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实施联合限项,科研人员同期申请和承担的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课题)不计入统计范围。3.其他限项申请要求按照《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限项申请规定”执行。四、申请注意事项(一)项目申请接收。重大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3年8月25日至8月31日16时。(二)申请人注意事项。申请人在填写重大项目申请书或者课题申请书时,应当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申请项目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侧重、最能体现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重大项目申请书或者课题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2.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grants.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重大项目申请书或者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提纲要求撰写申请书。3.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应当在信息系统中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然后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的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4.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项目申请书”或者“课题申请书”,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指南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部分重大项目有具体要求的,按照相关重大项目指南要求填写)。5.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说明本项目申请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项目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只填写各课题申请人相关信息;课题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6.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有关预算编报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申请人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项目申请书或者课题申请书。其中,课题申请人先提交课题申请书,项目申请人待全部课题申请书提交完毕并生成项目总预算表无误后再行提交项目申请书。(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1.依托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2.如依托单位在2023年度未上传过《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应当从信息系统中下载《承诺书》,由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后,将电子扫描件上传至信息系统(本年度只需上传一次)。依托单位完成上述承诺程序后方可提交申请。3.依托单位应当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2023年8月31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当与信息系统中提交的最终版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对于未按照上述要求提供签字盖章材料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按照有关要求处理。4.依托单位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通过信息系统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清单提交后,自然科学基金委方可接收项目申请材料。(四)其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要求,录入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在处罚期内不得承担或者参与重大项目或者课题。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严格把关。附件:1、数学物理科学部.doc2、化学科学部.doc3、生命科学部.doc4、地球科学部.doc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doc6、信息科学部.doc7、管理科学部.doc8、医学科学部.doc9、交叉科学部.do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7月24日
  • 《济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近日,市政府印发《济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8%,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合理区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9494吨、7373吨、18180吨、707吨。同时,到2025年,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率先建设碳中和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动钢铁、水泥、玻璃、铸造等行业及燃煤设施污染物深度治理,2023年年底前完成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左右,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家;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15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比例力争达到工业园区的50%以上,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有序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率先建设碳中和示范区。“十四五”期间,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绿色化改造50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2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全市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7.8%以内,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工业余热利用量新增800万平方米。发展智能交通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推动小清河复航,提高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等清洁运输比例。构建“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做好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等交通车辆新能源化率,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新增和更新公交车(应急车辆除外)100%采用新能源车型、巡游出租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不低于80%。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完成省下达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任务。到2025年,铁路货运量较2020年提高10%,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充换电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推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山东段)等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到2025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占比达到8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弃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章丘模式”,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推进新建和既有停车场汽车充换电设施设备建设,市级机关配备公务用车,除特殊工作要求外,一律配备新能源车辆。到2025年,全市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相较于2020年分别下降5.5%、6%、6%、7.5%。推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山东段)等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外热入济项目,完成省下达的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30公里供热半径范围内低效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任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430万千瓦以上,完成省下达的煤炭消费压减任务。此外,到2025年,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市实施30个以上低VOCs含量原辅料使用替代试点项目,溶剂型工业涂料和溶剂型油墨使用比例、溶剂型胶黏剂使用量完成省下达的下降目标任务;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900吨/日,消除雨污合流管网42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实现“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目标。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等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实施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科学分解各区县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对于达到激励目标的区县,免予考核能源消费总量。落实国家和省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全面清理整顿“两高”项目优惠电价。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支持符合要求的城镇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置及重点领域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积极争取省基本建设投资资金,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深入实施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业务,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减碳引导等政策工具,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完善城镇供热价格机制,按照技术可行、操作方便、群众可接受的原则确定居民终端供热计费方式。突出节能减排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十百千”行动,积极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深化用水权交易,健全用能权交易机制,指导重点排放单位依法依规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监督考核,根据省有关要求,开展“十四五”各区县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评价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区县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奖惩,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区县予以通报和约谈。开展全民行动,推行绿色消费,扩大节能环保汽车、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供给,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等绿色消费激励机制,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 《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
    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完成14.92万吨、0.79万吨、5.95万吨、2.53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方案》提出,将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一是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引导企业实施原料、燃料清洁替代,提高可再生能源资源应用比例。“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二是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到2025年,具备改造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三是实施城镇绿色节能提升工程。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四是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重点港区、重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五是实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到2025年,全省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50%。六是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80%的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节水型单位,遴选一批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开展资源回收利用,遴选一批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十四五”时期,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4%、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人均用水量下降7%、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七是实施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实施一批达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项目、2023年空气质量达标冲刺项目、2025年空气质量达标攻坚项目。以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河湖水域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流域环境风险及应急管控等为重点,实施沱江、岷江等流域水质巩固提升项目、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八是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1.5%左右。九是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产业集群整合升级,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修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十是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3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0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方案》在政策方面还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 中奶协启动编制《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
    2月3日上午,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工作筹备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相关精神,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总结中国奶业“十三五”发展成就,系统谋划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精心部署《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安排,并就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编制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合力推进中国奶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实现我国奶业全面振兴。  出席线下主会场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高鸿宾,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名誉常务副主任毕美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任发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奶业处处长卫琳,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饲料饲养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加启,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  以视频方式参会的还有:李胜利、仪坤秀、吴胜军、张胜利、杨利国、李秀波、毛学英、黄加祥、罗军、卜登攀、杨志刚、罗海等中国奶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伊利副总裁刘春喜、蒙牛执行总裁李鹏程、光明董事长濮韶华、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君乐宝董事长魏立华、三元董事长于永杰、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完达山董事长王贵、新希望董事长席刚、总裁朱川、卫岗总裁谭玲、燕塘总裁冯立科、天润董事长刘让、长富董事长蔡永康、西域春总经理卫新璞等中国奶业20强及观察员企业和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有关负责人,以及其他参编人员总计200余人。会议由毕美家主持。  绘蓝图,提希望,启征程  会上,王俊勋二级巡视员在致辞中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奶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奶业全面振兴。一是聚焦生产,提高奶源自给率。落实好国办奶业振兴意见,优化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开拓南方新区。支持奶业大省落实本区域奶业振兴千万吨奶发展规划。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奶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依靠科技帮助奶牛养殖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着力破解奶业产销区域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平衡等矛盾,建立稳定的奶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奶类产量有新的跨越,奶源自给率有新的提升。二是聚焦质量,确保乳品质量安全。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强化对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等重点环节监测。稳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规范购销市场秩序,稳定奶农生产收益预期,筑牢乳品质量安全根基。三是聚焦消费,提升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等多名专家提倡大家多喝奶,对引导消费产生了极大的效果。要保持乳品在食品行业中的优良率,巩固液态奶的市场优势,开发低温奶的市场潜能,要像突破婴配粉那样,尽快补齐奶酪等优质产品短板。从供给侧、需求端同步推进,以乳品多样化,满足消费多元化。通过满意消费,在消费者中铸就国产品牌,树立国产乳品消费信心。四是聚焦宣传,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发挥乳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平台做大,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做优,把开展小康牛奶公益助学行动做好,树立行业形象,增添行业正能量,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完成奶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撰写《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即体现了协会的担当,又诠释了协会的价值,意义重大。希望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线上线下的奶业专家们,发挥专业特长,积极配合,鼎力相助,完成好这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  高鸿宾名誉会长在讲话中表示,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总结历史、分析现状、研究未来,探讨未来五年的行业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奶业协会组织会议重点研究十四五奶业战略发展,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他认为,事情总是在变化,我们需要研究变化、适应变化。十年前的中国奶业完全不能跟今天的奶业同日而语。过去十年,中国奶业在废墟上崛起,在挫折中发展,未来五年又是一番新的景象,将迎来新的发展和繁荣。去年在疫情蔓延,万业凋敝的情况下,中国奶业逆风而行、成绩斐然,牛奶产量3440万吨,同比增长7.5%,值得骄傲。但是,对现状和未来,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目前,全国奶类需求每年5500万吨,五年后至少是6000万吨以上,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 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十三五期间,牛奶增长了260万吨,年均增加50多万吨。按照目标要求,到2025年,牛奶产量需要增加约1000万吨,年均增加约200万吨,艰巨的任务,要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加倍努力。  他强调,实现未来五年目标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一是疫情之后,大家对奶业、对牛奶有了新的认识。张文宏告诉人们抵抗新冠病毒最重要的是提升免疫力,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方法是提升营养水平,要喝牛奶,要吃鸡蛋。这让我们牛奶销量明显上升,消费意识增强、深化、提高。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者市场,有14亿人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奶业的认识加深,我们的奶业消费将不断提升,潜在消费市场将会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  二是加工企业向上游延伸,更注重奶源建设。得奶源者得天下,现在大型加工企业正在向上游不断延伸,规模养殖的水平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常年奶牛进口量约10万头,去年进口超过25万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也就是说,企业有发展奶牛养殖的积极性,有稳定奶源的紧迫性。  三是大型规模化养殖、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奶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最近一两年,企业的兼并重组逐步加快。实际上未来五年甚至更遥远的一个时期,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奶业最后形成的几百家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就是构成中国奶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基本框架,目前这种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中奶协聚焦高质量发展  全面总结“十三五”,系统谋划“十四五”  刘亚清秘书长代表中国奶业协会作主题报告,回顾总结“十三五”奶业发展成就,谋篇开局“十四五”奶业发展战略,为中国奶业更快更好实现振兴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报告指出,“十三五”我国奶业发展成就显著。奶业产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全国牛奶产量3440万吨,接近全球牛奶总产量的5%。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95.6亿元,高于食品工业平均增速。2020年上半年,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合格率为99.8%和99.9%,在食品行业中名列前茅;生鲜乳中的乳蛋白、乳脂肪抽检平均值分别为3.25%和3.82%,规模牧场营养和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批骨干龙头奶业企业脱颖而出,伊利、蒙牛分别跃居全球乳品企业第五位和第八位,亚洲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国奶业20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0%,国产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超过60%,规模奶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款产品在国际乳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者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为“十四五”奶业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强调,“十四五”时期奶业发展重点要把握五大发展脉络,紧扣三大方向定位。  五大发展脉络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新战略。推进种养结合,草畜配套,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开发利用本土饲草饲料资源,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奶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依靠创新驱动,挖掘发展新优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冷杀菌技术、新型检测技术等同奶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助推奶业向更高层次、更广维度变革与发展,提高奶业综合竞争力。  三是夯实现代化建设,谋求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化的奶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供应链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奶畜良种化、饲草优质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积极争取完善并落实好奶业扶持政策,争取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启动实施奶业现代化评价工作,全面提升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现代化水准。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发展新动能。优化调整养殖加工布局,巩固发展北方主产区,打造我国黄金奶源带,开辟发展南方产区,促进奶源与加工合理布局。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在发展超高温灭菌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本土优势产品,开发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充分挖掘乳成分中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成分,实现乳成分的精细化和最大化利用,为奶业发展释放新活力。  五是坚持对外开放,开创发展新局面。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国内供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满足乳品多元化消费需求。寻求国外发展机会,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实现合作共赢,让行业发展动力与活力竞相迸发。  三大方向定位  一是谋势借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奶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开展奶业现代化评价,构建全面、系统、科学和严谨的评价体系。推进奶业基础高级化、奶业链条现代化,持续提高奶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稳局布局,谋划奶业双循环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强产业扶持,增加产业发展动能,降低产业运营成本,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经验、一流的设备、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实现中国奶业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三是借机生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加强科普宣传,引导人民青睐乳品,放心消费,提高奶类消费水平。积极优化丰富乳品供给结构,借鉴国际奶业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既要积极稳妥巩固并壮大原有品类,也要努力开拓创新开发新的品类,有条件、有计划地增加巴氏杀菌乳、奶酪、黄油、奶粉、乳清粉等品类,满足人民对多种乳品的消费需求。  《指导意见》编制工作启动  意义重大,部署缜密,有序推进  会议认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奶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引领、协调和服务职能,由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牵头,以各专业委员会为依靠,相关企业或相关单位参与,系统谋划“十四五”奶业战略发展,科学编制《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对于护航中国奶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会议强调,《指导意见》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又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奶业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奶业开好局、起好步。还要遵循统筹性原则、全局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全面系统规划《指导意见》的结构内容。  会议指出,《指导意见》将在第十二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21中国奶业展览会开幕式对外发布,时间紧、任务重。各参编人员,要科学部署、合理安排,准确把握奶业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明确科学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目标任务和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奶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导意见》是新形势下助推我国奶业振兴发展的重要文件,必将发挥其战略性、方向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作用,照亮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国家科技部批复!天隆科技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天隆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研制及应用近日,天隆科技收到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天隆科技牵头承担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新型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研制及应用,获得正式立项。“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申请指南在全国公开发布后,天隆科技联合项目参与单位经过申请、初评、答辩等多个评审环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批立项。该重点专项以诊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重大战略性产品为重点,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高端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服务链的整合,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整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提供科技支撑。天隆获批项目信息项目名称:新型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编号:2021YFC2400900项目牵头单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彭年才项目研发团队:由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主持,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检验院等领域内优势单位共同参与承担。高通量、自动化——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高通量、自动化、高灵敏且快速、高效的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是传染病、遗传病和肿瘤,以及慢病精准诊疗的关键。天隆科技此次牵头承担的“新型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汇聚了高校、企业、质量检验、临床医院的优势研发力量,建立全链条的“产学研医检”研发合作模式,期待在核酸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应用领域有所突破,研制出检测通量更高、检测灵敏度更好、项目组合更灵活、生物安全性能更好,更适配临床实际需求的流水线式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为实现各种突发传染病监测和大规模人群筛查、遗传病诊断、个性化用药、肿瘤诊疗、动物疫病检疫等重大应用提供更有力支撑。攻克核酸检测关键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我国的高端核酸检测设备长期被进口所垄断,为实现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及“高水平自立自强”,国家相继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中发布相关政策,支持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产业化及相关应用。天隆科技作为一家以市场为先导、产学研为基础、追求自主品牌的创新驱动型高科技企业,多年来凭借在核酸检测、分子诊断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获得国家多个科技计划的滚动连续支持。先后牵头主持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等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余年来,天隆科技埋头攻关,刻苦钻研,攻克高端核酸检测设备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及产业化数百个高端核酸检测设备及配套分子诊断试剂,打破进口垄断,形成了涵盖样本前处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等分子诊断全技术链条的多个仪器试剂产品,构建可满足传染病核酸检测疾病防控、临床诊断、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多应用领域需求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牵头制定了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1717-2020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填补国内空白。上述核心技术及产业化产品应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司创始人团队彭年才教授、总经理李明博士,首席技术官苗保刚博士分列本奖项的前三完成人。领军企业靠的是科技研发团队和国家级领军人才,上述国家科技奖励的获得,既是对国家战略科技成果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未来新的使命和担当。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项目团队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是我们新征程的良好起点,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专注核酸检测,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尽最大努力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添砖加瓦。
  • 洛阳出台“十四五”能源规划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9日,记者从洛阳市发改委获悉,《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十四五”期间,洛阳市将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加快外引清洁能源等,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洛阳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中石化、化工、非金属和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并降低平均能耗水平,引导市民建立绿色消费行为习惯。  积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着力提升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天然气等低碳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供应格局。  重点推进伊川县、汝阳县、孟津区、洛龙区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规模100万千瓦以上。  持续推进氢能产业链条本地化、生产规模化、运营集约化,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高地,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  持续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把节能降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节能低碳的能源消费新模式。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总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总工业比例下降5%左右,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新增充电桩1.2万个,全市公共服务领域停车场配建充电设施的车位比例不低于25%,实现高速公路快速充电设施全覆盖。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打造新一代坚强智能电网,增强能源储备能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油商业储备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能源发展体系  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升级,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筑支撑能源低碳转型的新增长点。  创新完善能源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电力生产企业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支持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专项债券,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机制保障。
  • 发改委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导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作有序开展,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1〕120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升;上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中下游力争达到3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城镇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太原、呼和浩特、济南、泰安、郑州、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等1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地级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65%左右,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  《实施方案》要求,系统推进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作。一是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约1.4万公里;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350万立方米/日;推行污泥无害化处理,加快补齐城市和县城处置能力缺口,新增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约0.35万吨/日。二是完善城镇垃圾处理体系。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新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约1.8万吨/日;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2.8万吨/日,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约0.8万吨/日。三是加强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开展试点示范,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约300万立方米/日;做好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稳步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新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50个。  《实施方案》强调,强化运营管理。一是健全以污染物削减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推广按效付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常态化专业化运行维护机制,按照标准规范实施运行维护,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运行维护主体。三是推广整县推进工作机制,鼓励项目综合打包特许经营,推广一体化运行维护。  《实施方案》要求,健全保障措施。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负责要求,系统谋划实施。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的整改工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全污水垃圾处理费价税机制,推广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处理服务费水平。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时落地。  附: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1〕1205号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设局、建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推进设施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维,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协调,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2021年8月17日
  • 十四种新污染物纳入重点管控清单
    3月1日起,《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施行,包括抗生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等14种新污染物被列入重点管控范围,被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是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大国,加强新污染物管控工作,是深化环境污染防治、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对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把“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作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予以部署。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清单》编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环境和健康危害大且在我国环境风险已经显现、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际环境公约管控的新污染物。《清单》的实施,明确了目前新污染物“治什么、怎么治”。《清单》主要包括4类14种新污染物,编号1—9是《斯德哥尔摩公约》明确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OPs一旦进入环境不易降解,即使是极低浓度也可能造成较大的环境风险。编号10—11是已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或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需实施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编号12、13分别是壬基酚、抗生素,编号14是在我国已被淘汰的POPs。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说,“十四五”期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新污染物等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我国已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了“筛—评—控”逐级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框架性指南(试行)》等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物的治理工作。为支持《清单》施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和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启动了新污染物调查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参与单位,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主要负责长江流域重点区域的新污染物监测。“我们单位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完全可以支撑《清单》中新污染物的监测。”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二英监测室翟婉盈博士说,除《清单》的14种新污染物外,中心还对部分增塑剂、手性农药等进行监测。但新污染物治理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就是一道急需克服的“难题”。“不同种类的新污染物,所需检测时间不同,比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检测只需要几小时。需要复杂前处理的全氟化合物、十溴二苯醚等,检测通常要耗时数天不等。”翟婉盈说。邹首民也表示,总体来说,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支撑基础相对薄弱,还应加强科技攻关。比如加强新污染物毒性测试、危害机理、计算毒理、暴露预测、环境归趋、追踪溯源、监测检测等基础研究;研发绿色替代品、替代技术、减排技术和治理修复技术,加快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技术推广等。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在抗生素快速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了地表水、地下水中45种抗生素大体积直接进样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可使检测时间由传统的几天缩短至几小时,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翟婉盈说,团队还将探索其他高效的检测方法。为支持《清单》实施,目前,少数POP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已发布行业监测标准,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部分新污染物的监测标准正在制定中。
  • 盘点“国之重器”!“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名单出炉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提出,未来20年,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大设施建设运行从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到跟跑、并跑,有的已经实现了领跑,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催生了一批战略性产业技术。例如,通过上海光源实验手段,发现了外尔半金属,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101秒等离子体高约束持续放电、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1亿度这样的世界纪录。进入“十四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战略导向、应用支撑、前瞻引领、民生改善方面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名单1 战略导向型建设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大型低速风洞、海底科学观测网、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2 应用支撑型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试验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3 前瞻引领型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4 民生改善型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等。此外,仪器信息网注意到,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多省已在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方向。如浙江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智能计算、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重离子肿瘤精准治疗装置、多维超级感知、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实验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广东提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主要牵引,按照“学科集中、区域聚集”和“谋划一批、建设 一批、运行一批”的原则,聚焦信息、生命、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合理有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河南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建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等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天蛛计划”应用分靶场,力争国家大科学装置在省内布局实现零的突破。各省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名单省份相关描述北京突破怀柔科学城。强化以物质为基础、以能源和生命为起步科学方向,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进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面对战略必争和补短板领域,预研和规划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加快推进硬X射线、上海光源二期、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等设施建设,推动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支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重庆加快推进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研发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推动超瞬态实验装置建设,加快研究论证、启动培育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积声科学装置、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科学工程、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宏微纳跨尺度基标准与溯源科学装置、低重力科学研究基地、极端环境生命实验装置、强动载生物致伤模拟系统、多维态分子精密测量科学装置等后备项目。河北支持涿州国家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划布局氢冶金、先进材料、合成生物研究等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材料和新药研发为主要任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山西逐步推进12-14km的试验线建设,争取将高速飞行列车工程试验线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辽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创):基于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科技研究设施、未来工业互联网创新基础设施、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测试装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试验装置、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智能制造重大科技设施群、特殊钢全生命周期研发测试平台。江苏提升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设水平,推进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建设,重点培育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装置、跨多介质复杂流体试验设施、极地环境与动荷载模拟设施、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工程等重大平台。浙江加快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推进智能计算、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重离子肿瘤精准治疗装置、多维超级感知、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实验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建设。安徽全面提升拓展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性能。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雷电防护与试验研究重大试验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推进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谋划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BEST)、G60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工程。深化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江西重点推进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轴承全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设施、发酵工程基础设施、超高温材料基础设施、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磁约束聚变与材料改性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河南新建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交变高速加载足尺试验系统、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智能医疗共享服务平台、智慧灌溉技术创新平台。谋划建设“天蛛计划”应用分靶场。湖北推进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武汉生物安全(P4)实验室、作物表型组学、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或加快建设。统筹谋划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武汉光源、农业微生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沼山长基线原子观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预制。加快超算中心、科技创新数据资源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湖南升级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国家IPv6应用创新研究院、中国南方区域域名解析研究中心。构建工程化基地、数据共用库、检测评价中心等基础设施。广东信息科学领域: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扩容升级,加快建设未来网络实验装置(深圳)、鹏城云脑智能超级算力平台、珠海智能超算平台等。生命科学领域:加快建设国家基因库二期、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谋划建设人类细胞谱系装置、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等。材料科学领域:加快建设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二期,谋划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南方先进光源装置等。海洋科学领域:加快建设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谋划建设冷泉生态系统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备、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子网等。能源科学领域:加快建设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基础物理领域:加快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航空航天领域:推进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建设。四川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核能、空气动力、生物医学、深地科学、天文观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科学数据和研究中心。加快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转化医学、大型低速风洞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新型空间光学研究装置、超高速轨道交通试验平台等前沿引领创新平台。云南推进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大科学设施建设,为医药研发、动物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建设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构建我国自主脉冲星时间体系核心装置;建设2米环形太阳望远镜,磁场测量精度达到国际4米太阳望远镜标准;建设云南省超算中心,支撑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陕西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转化医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设施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与溯源、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超大规模复杂电磁特性模拟与表征、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结构服役安全试验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青海推进建设国家盐湖技术创新中心、天文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广西加快建设“近海海床地基与工程结构系统安全创新平台”(海基一号),推动建设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 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
    25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发展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建成;到2025年,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协同高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到2025年,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3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与若干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机构互联互通,形成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规划》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技术要素市场专业化服务效能、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规划》指出,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决策机制、转化模式,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及时凝练典型经验举措并推广;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管理从“行政控制资产”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围绕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规划》提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在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创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中的参与度,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求纳入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经理人制度和“业主制”试点,开展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试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或行业推广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接续实施、滚动支持的重要参考。“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规划》明确,完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布局,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开展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试点。谈及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时,《规划》强调,“支持科技人员通过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兼职离岗创新创业。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机制,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门”或“旋转门”机制,畅通高校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等等。附件:《“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
  • Detelogy应用分享:化工产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测定的前处理方案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作为一种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疏油疏水的特性,被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产品生产的多个领域,如我们日常熟悉的一次性饭盒,食品塑料包装袋、不粘锅、纺织品、皮革、地毯、油墨行业、消防泡沫、影像材料和航空液压油等产品中都含有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PFOS会释放到环境中,研究发现各种环境介质都有PFOS的存在,是最难降解的污染物之一。同时PFOS还被发现能在生物体中蓄积,并可对肝脏、神经和免疫等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鉴于PFOS具有POPs的这些特征,2009年,PFOS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为受控POPs之一,PFOS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下面以SN/T 2392-2009《进出口化工产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Detelogy提供化工产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测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流程01 石蜡样品称取试样约2g(半固体样品需加入约1g硅藻土,搅拌均匀)。放入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池中,池内样品的上下两层均用专用滤膜保护,轻轻压实至池底部,按下面条件进行提取。提取完毕后,将提取液转移至200mL浓缩管中,置于FlexiVap-12全自动平行浓缩仪在40℃水浴中进行浓缩,用甲醇定容至20mL,取1mL溶液用0.2μm滤膜过滤,滤液供LC-MS/MS测定。02 溶剂性涂料及胶粘剂样品称取2g试样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30mL甲醇,用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振荡提取30min,再超声提取20min。置离心机中,以4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于200mL浓缩管中。重复上述提取步骤,合并提取液,置于FlexiVap-12全自动平行浓缩仪在40℃水浴中进行浓缩。用甲醇定容至20mL,取1mL溶液用0.2μm滤膜过滤,滤液供LC-MS/MS测定。03 润滑油样品称取2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甲醇,用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混匀,置离心机中,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待净化。将C18柱固定于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洗脱液置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于40℃水浴中旋转浓缩。用甲醇定容至20mL,取1mL溶液经0.2μm滤膜过滤,滤液供LC-MS/MS测定。上述智能方案中使用到的仪器
  • 生物制药,细胞分析,中国——听两位安捷伦全球副总裁谈“十四五”和三大“热衷”
    2021年,“十四五”规划是科学仪器行业绕不开的关注焦点,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新兴产业被推至战略性地位。产业的发展须依赖测量工具和设备的支持,这为科学仪器行业带来了众多机遇。在华发展40余年,安捷伦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风向变化,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热点领域早已准确布局。接下来,安捷伦又将如何紧跟中国的政策排兵布阵呢?近日,仪器信息网同时采访了安捷伦两位全球副总裁——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气相分离事业部总经理张建苗,就安捷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理念、“十四五”下的发展规划以及生命科学和实验室智能化等话题作了深入的交流。详细采访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安捷伦的三大“passion” :生物制药、细胞分析、中国“在中国,为中国” 是如今许多跨国公司共同倡导的理念,安捷伦作为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行业领导者之一,多年来是如何实践的呢?就此话题,陈亮分享了一个安捷伦鲜少公开的信息:“在安捷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 McMullen心目中有三大‘passion’,第一是生物制药,第二是细胞分析,第三就是中国。所以对于安捷伦而言,‘在中国,为中国’是安捷伦从上到下,从全球总部到中国市场,一以贯之的。”“安捷伦在中国的战略制定具有高度的自主权,本土策略不要求必须与全球策略对齐,而是允许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和资金走向,特别是“两会”精神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为中国客户服务。”陈亮表示,这一点是安捷伦最独特的地方,也是安捷伦“在中国,为中国”理念的核心所在。“信任是不可辜负的真情,总部对我们公司的华人员工是相当信任的,我们也当更努力的报效公司。”张建苗谈到:“安捷伦的内部战略,无论是从整个公司层面,还是从全球气相分离业务层面,唯一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就是中国。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我们一直同中国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开发了许多与中国客户应用高度匹配的解决方案,极大的提高了客户的工作效率。这项工作没有终点,因为我们的客户未来将不断有新的需求,我们会继续努力。”重视培养中国本土人才是安捷伦“在中国 为中国”的另一个具体体现。张建苗指出,“在中国 为中国”理念的落实,主要取决于人才,“所以安捷伦多年来一直非常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让我们能够在安捷伦所搭建的舞台上自由的、非常充满使命感地发挥我们的能力,更好地为客户、为合作伙伴服务。”生命科学领域方兴未艾 安捷伦将持续布局当前,生命科学领域方兴未艾,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精准医疗也因其在癌症早筛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加之当前疫苗在控制新冠疫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热度将持续走高。近几年,安捷伦也加快了在该领域的部署步伐。早在2012年,安捷伦就收购了丹麦癌症诊断企业Dako,主要业务是为病理学实验室提供抗体、试剂、科学仪器和软件,同时成立了第三大业务部门——诊断和基因组学事业部。后来陆续收购了Seahorse Bio.、Luxcel、艾森生物和BioTek,强势布局细胞分析领域。陈亮透露:“经过一系列收购,从刚开始的“0”,到现在,安捷伦在细胞分析领域已经有接近3亿美元的业务量,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觉得还不够。正如我刚才所言,细胞分析领域是我们CEO的第二个“passion”,所以安捷伦会不断地布局,越来越多地并购,纳入新的产品线,敬请看官们耐心等待,我们会给大家更惊喜的消息。”“收购艾森生物,成为现在的安捷伦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们CEO对生命科学相关解决方案和产品的专注投入,未来我们在杭州的基地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张建苗补充道。多领域支持中国“十四五”走向科技自强2021年是中国的“十四五”开局之年,各仪器企业都十分关注这一影响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划,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进行下一阶段在中国市场的部署。张建苗认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最突出内容是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他表示:“在这方面,安捷伦可以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众多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始于发现,安捷伦众多顶尖的测量测试设备和解决方案,是实现这些发现先决的重要条件。我们将不断努力,将过往单一产品更好的进行跨平台组合,助力中国的科技快速发展,走向自强”。 张建苗还十分关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他结合自己分管的气相色谱业务谈到:“就气相分离业务来讲,在新能源领域可做许多贡献。目前,安捷伦气相分离事业部正在积极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氢能源和燃料电池在电动汽车及其他多个领域应用过程中,这些方案可以让该客户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让他们及时解决在运作过程中碰到的障碍,最终在相关科技上实现突破。” 两位全球副总裁都着重提到“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具体包括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对于安捷伦而言,食品安全检测是传统强项之一,陈亮表示:“食品菜篮子工程很重要,安捷伦帮助客户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不单单是餐厅的食品,还有在菜篮子的食品。如果三重四级杆可以移动上车到菜市场进行检验,避免有害食物进入人民的嘴巴,这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会继续努力。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提高工程师的服务水平,空气污染在线VOC的监控达到一天24小时的响应,确保监测大数据不会出现断档,也是安捷伦在这期间努力的方向。” 发展智能化 实现年轻人下班后的“啤酒自由”实验室智能化是当前科学仪器行业的热点话题,张建苗指出,智能化的宗旨是为了让实验室人员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将智慧和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相对于以往传统实验室中人们更多关注产品的技术和性能,如今实验室的人员,则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互联和流程自动化,从而对实验室工具产生了新的诉求。”据张建苗介绍,安捷伦很早开始智能化实验室的打造,例如,安捷伦的Intuvo9000气相色谱仪就引入了智能互联的技术,后来推出的8890和8860气相色谱平台,以及最近推出8697顶空进样器,均加入了智能互联系统。他表示:“这充分体现了过去几年我们在智能化互联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我们的产品组合可以在实验室里给用户带来新的突破,让他们实现远程操作,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一系列信息和状态。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会继续努力,让用户的实验室变得更加绿色,更加智能高效。”陈亮不失风趣的指出:“如今已经是90后甚至00后主导的新时代,大家都希望过美好的生活,希望下班以后能到三里屯喝杯啤酒,智能化的实验室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福音。安捷伦除了希望帮助科学工作者做出成绩,也希望他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后记:采访中,还谈到了4月1日安捷伦成立“安捷伦中国科学院”一事。关于这一举措的背景,陈亮解释道:“公司内部有许多精英科学家,安捷伦希望集各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之所成,帮助中国的科学家站在科研的前沿,突破西方世界在在半导体、组学研究等领域的囚笼。“安科院”的作用就是整体规划和统筹这项工作,把10个手指头攥成1个拳头,统合综效,给客户更多的高质量服务。” 此外,陈亮通过此次采访镜头呼吁所有仪器厂家:竞争必然存在,但在中国市场,大家都是华人,为了祖国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希望通过良性竞争、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为客户打造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本次采访,是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进行的。张建苗说,“此次参会,我欣喜地发现了许多在各个领域出现的新的中国仪器企业,充分感受到过去这段时间里,中国在科学仪器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印发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直向市发展和改革局、生态环境局反映。韶关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2月9日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22〕68号)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节能减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激励目标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下达任务。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有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火电、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诊断,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进和落后清单,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等节能技术。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23年底前,中南股份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行业工艺革新,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在火电、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的机遇,加快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统筹考虑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工程,多举措降低能源消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清洁能源的应用,全面提高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着力将韶关打造成为全国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十四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水泥、陶瓷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集聚度高的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能源梯级利用,开展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等“绿岛”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镇节能降碳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全面推进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绿色社区创建等工作,推动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太阳能光热系统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宿舍、公寓建筑中应用。完善公共供水管网设施,提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30%,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5兆瓦。(市住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一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清洁能源用能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车,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提高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轻型环卫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以上,支持使用符合标准的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发挥铁路、水运的运输优势,推动大宗货物和长途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及“水水中转”,建设完善集疏港铁路专用线,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和燃气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2025年底前推广建成一批LNG动力船舶。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本地注册船舶受电装置做到“应改尽改”。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燃油铁路机车加快改造升级为电力机车,未完成改造的机车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国Ⅵ车用柴油(含硫量不高于10ppm),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动实施铁路内燃机车国一排放标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快客货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进绿色仓储和绿色物流园区建设,推广标准化物流周转箱。强化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大宗货物运输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改进农业农村用能方式,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规模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清洁利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加快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装备、节油渔船的推广应用。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探索推进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现代新型农房建设,加大存量农房节能改造指导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先控制重点湖库及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和规模畜禽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定期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开展监测。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97%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和45%。(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住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维护结构、制冷、照明、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推动公共机构带头率先淘汰老旧车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每年新增及更新的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和节能车比例不低于60%,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大力推进新建和既有停车场的汽车充(换)电设施设备建设,鼓励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强化我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限额标准应用。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以典型示范带动公共机构不断提升能效水平。到2025年,全市力争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遴选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任务。(市发改局、市接待办、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以臭氧污染防治为核心,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完善“市—县”二级预警对应机制。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和针对性整治,确保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强化重点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协同治理,深入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港口船舶“四源共治”,巩固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清除。(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水务局牵头,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转型升级,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格局。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服役期满及老旧落后燃煤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北部生态发展区Ⅲ类禁燃区扩大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含气化炉)和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鼓励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全市玻璃、铝压延、钢压延行业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燃料类煤气发生炉采用清洁能源替代,或因地制宜采取园区(集群)集中供气、分散使用的方式;逐步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2%左右。(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绿色高效制冷工程。推进制冷产品企业生产更加高效的制冷产品,大幅提高变频、温(湿)度精准控制等绿色高端产品供给比例。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制冷剂泄漏和排放,积极推动制冷剂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绿色高效制冷消费,加大绿色高效制冷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措施,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能效标识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等高能效制冷家电、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家电产品。推进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制淘汰低效制冷产品,提升能效和绿色化水平。到2025年,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重点排查整治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质量等涉VOCs关键环节。组织排查光催化、光氧化、水喷淋、低温等离子及上述组合技术的低效VOCs治理设施,对不能达到治理要求的实施更换或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场排放的高浓度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采用燃烧等高效治理技术,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机废气实施密闭收集处理。加强油船油气回收治理,运输汽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车辆按标准采用适宜装载方式,推广采用密封式快速接头,铁路罐车推广使用锁紧式接头。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使用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基本完成低效VOCs治理设施改造升级;年销售汽油量大于2000吨的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缺口,推动支次管网建设。大力推进管网修复和改造,实施混错接管网改造、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推行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到2025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或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市辖三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7个县城达到80%以上。(市发改局、市住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推广工程。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的重大节能减排科技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方式解决节能减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题,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面源污染防治等一系列专项攻坚。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通过科技创新支持可持续发展,鼓励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及成果运用,全面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并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一)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约优先、效率优先,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合理确定各县(市、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并对各县(市、区)“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确定方式,各县(市、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县(市、区)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市下达的激励目标的县(市、区),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各县(市、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全市及各县(市、区)能耗双控考核。有序实施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对高预警等级县(市、区)加强工作指导。(市发改局牵头,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运行,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按照可监测、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则,将省下达的重点工程减排量分解到各县(市、区),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和减排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加强与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制度衔接,严格落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要求。完善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和台账管理,重点核查重复计算、弄虚作假特别是不如实填报削减量和削减来源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三)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清单,对照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政策规定开展评估检查,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项目原则上实行省内产能置换。新建、改扩建炼油、乙烯和对二甲苯项目等项目,须纳入国家有关石化产业规划。全面排查在建“两高”项目能效水平,对标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深入挖掘存量“两高”项目节能减排潜力,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升级,加快淘汰“两高”项目落后产能。严肃财经纪律,指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项目融资政策。(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源头把关。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准入,做好节能审查、环评审批与能耗双控、碳排放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的衔接。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产品物耗、能耗、水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符合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从严查处未按规定办理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未批先建项目,依法依规责令项目停止建设或生产运营,严格要求限期整改;无法整改的,依法依规予以关闭。加强对“两高”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执行结果的监督与评估,对审批能力不适应的依法依规调整。(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健全法规标准。积极参与广东省节能条例、移动源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推动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积极参与餐饮业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修订,推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或规范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领跑者”引领行动。(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完善经济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加大节能减排相关专项资金的统筹,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市场化手段推进绿色基金,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扩大在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处置等环境高风险领域探索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完善污染防治正向激励政策。全面实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发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引导作用。强化电价、水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持续完善重点行业阶梯电价机制,落实高耗能企业的电价上浮政策。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受益农户污水处理付费制度。(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生态环境局、税务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完善市场化机制。积极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建立用能权与用能预算联动机制,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项目和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的地区倾斜。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经验。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节能服务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规范开放环境治理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企业为流域、城镇、园区、大型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推广“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综合服务模式。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重点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按要求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动全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纳入省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数据整合和分析应用。完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费统计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监管执法和企业自行监测监管,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统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完善市、县两级节能监察体系,强化监察执法人员力量保障。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和负责人制度。加强县级及乡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监察执法机构、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跨学科的
  • 关注!吉林省“十四五”重点发展这4类科学仪器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将工业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吉林省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去年8月发布了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将其列为吉林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坚定不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吉林大学等6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121家科研院所的科教优势,组建了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4个(其中国家级18个)。建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医疗器械和生物基材料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规划》指出要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速形成汽车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制造体系,石化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在线检测和控制,食品、医药产业加速推进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在今后的发展重点中,主要有生命科学仪器、环保设备、核心器件、半导体设备这四大类,具体信息如下:1、开展光学功能材料、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等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器件研究;2、推动28纳米及以下光刻物镜系统、万G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生命科学仪器研发及应用;3、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设备加快发展;4、鼓励体液分析和分子诊断等新型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开发与产业化;5、支持基因测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癌症诊断试剂盒等产品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大;6、以CMOS图像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器件为核心,引进、培育一批集成电路企业;7、全力推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建设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基地,加强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及专用设备生产等多领域布局。全文如下: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吉林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本规划全面分析吉林工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 规划和吉林振兴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围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十四五” 时期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指导我省 “十四五” 时期工业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期为2021-2025年。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二、发展形势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三章 发展重点一、汽车产业二、食品产业三、石化产业四、装备产业五、医药产业六、冶金建材产业七、光电信息产业八、轻工纺织产业九、能源产业第四章 主要措施一、完善优化创新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二、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五、推行绿色制造,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六、加快产业集聚,推动集群化发展七、深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双循环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估一、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影响分析二、规划的资源承载力分析三、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四、综合结论第六章 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二、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要素配置三、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四、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宣传引导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吉发{2017}18号)和《吉林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吉办发{2019}41号)等精神,加快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力支撑。(一)工业支撑持续增强。2020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81户, 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130户, 占比为4.2%;从业人员75.1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2407.8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工业增加值2850.3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国第2位; 工业税收占全省税收55%, 制造业税收占全省税收四成以上,是最大的税源行业。2020年全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4%,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撑。(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坚持每年重点调度推进800个以上投资超千万元重大项目, 一汽奥迪Q工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北方)示范区、一汽红旗HS系列车型技术改造、万丰奥威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智慧工厂、精功大丝束碳纤维 (一、二期)、白城梅花氨基酸(一、二期)、凯莱英绿色制药平台、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长光圆辰CMOS图像传感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有效改善了产品结构,转变了增长方式,带动了有效投资,2020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国第9位。(三)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深入落实“1=7”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分业施策激发产业新动能。汽车产业 “风景这边独好”,2020年一汽省属产销量分别达到265.4万辆和264.9万辆,同比增长3.6%和4.5%;红旗品牌产销量超20万辆,近三年产销量增长达42倍。生物法聚乳酸突破量产规模达3万吨,嘉吉生化产业园探索形成了玉米全产业链开发的“嘉吉模式”,吉林梅花成为国内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基地。石化基础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向下游延伸,ABS、乙丙橡胶、聚氨酯、碳纤维等新材料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基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复兴号、京张奥运高铁、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等产品实现批量生产,确立了中国高铁标准。“吉林一号”25颗卫星建成国内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卫星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凯莱英连续反应法制药技术引领化学制药绿色发展, 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等100余种新药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甘精胰岛素等170个医药健康产品取得生产批号。“去产能” 成效显著,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08万吨、炼铁产能80万吨、水泥熟料产量5000万吨以上。(四)创新基础不断厚实。充分发挥吉林大学等6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121家科研院所的科教优势,组建了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4个(其中国家级18个)。建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医疗器械和生物基材料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27 个。这些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成功培育9 户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95户高新技术企业、104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五)产业数字化取得进展。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9671个,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全国排名第13位, 东北地区排名第1位。一汽集团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清洁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运营,溯源食品工业互联网正加快建设,工业 APP突破20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超万家。工控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建成 “省重点工业企业门户网站监测平台”和“省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平台”两套保障平台。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汽车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制造体系加速形成,石化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在线检测和控制,食品、医药产业加速推进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省内9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通化建新“镍铁合金综合集成总承包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库,金洪汽车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六)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深入落实工业走廊发展规划,以长春市为中心,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松原市协同布局,建设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与装备、传统装备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长春市汽车、食品、装备产业,吉林市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四平市食品产业,辽源市纺织产业,通化市医药产业等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工业化新型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了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区等20个化工园区,为我省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七)绿色制造有效推进。“十三五”时期,全省工业能耗持续下降,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4%,超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建成2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0种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个国家级绿色园区、60家省级绿色工厂、9种省级绿色设计产品、8个省级绿色供应链、2个省级绿色园区。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吉林至诚电气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等8 个型号变压器、吉林宏日新能源生物质锅炉被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省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吨钢取新水量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5.3%、40.9%、21.2%,固废综合利用率由98%提高到99%。(八)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突出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新组织开展 “服务企业周”,在国内率先设立省级 “企业家日”,持续开展 “万人助万企”、工业服务专项攻坚行动,建立96611企业服务热线等8大援企服务平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降本减负等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4000余亿元,营造 “重商、亲商、安商”良好社会氛围。长春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入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吸引了中粮、国投生物、美国嘉吉、泰国正大、梅花集团、伊利集团、娃哈哈、农夫山泉、恒大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落户我省或追加投资。二、发展形势(一)面临机遇。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国务院出台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重大政策举措, 批复同意公主岭市由长春市代管, 中韩 (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吉林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吉林 (中国-新加坡)食品区、吉澳中医药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一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为深化产业分工协作、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了有效承载。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市场机遇。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我省工业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一批新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加快培育,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连通国内大市场提供了对接机遇。产业生态的突破发展机遇。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 “双碳目标”,倒逼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 势必推进产业结构乃至经济体系加速转型发展,相关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白城、松原等地区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优势,随着绿电技术日益成熟,我省具备承接传统产业项目空间条件,为构建新产业布局提供突破机遇。产业转型的换道超越机遇。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入演进,我省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得到攻克,一系列重大装备和技术产品研制开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换道超车”机遇。(二)面临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严峻。在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短期内难以扭转,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趋势加快,国际贸易投资持续萎缩,“逆全球化”加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受 “卡脖子”制约,芯片等 “断链”风险明显上升,实体经济面临 “去中国化”压力。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处于攻关期,可持续增长压力加大;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低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源环境的约束愈发显著,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质量效益不高。从我省工业发展看,长期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程度不高、产业与产业间融合度不够以及生产要素保障还存在短板等问题直接制约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时期需要着力破解或得到根本性解决。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以智能化改造为路径,以安全发展为底线,以绿色发展为根本约束,以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 “强链” 工程,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 快提升产业集聚和数字化转型水平,形成产业之间深度融合、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现代产业优质发展生态,全面提升吉林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科技驱动,推进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突破创新技术瓶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强化链条,集群集聚发展。以打造产业链为主线,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耦合发展。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系统协同,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安全绿色,实现永续发展。坚守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底线,推动制造业绿色安全改造升级。加强制造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快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努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作出贡献。加强精益安全管理,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高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共赢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鼓励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联动东中西部,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深化对口合作、区域合作,着力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优化结构,促进融合发展。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作用,推动物资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 “两化”融合、产业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及产业链间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加强,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以下目标: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十四五” 期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000亿元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25年,汽车产业力争突破万亿级规模,食品、石化、装备、医药、冶金建材、光电信息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轻纺产业力争达到500亿级规模。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十四五”期间,力争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增加值率稳步提高,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0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50个。融合发展达到新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到2025年, 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有所提升, 智能制造实现突破,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 “两化” 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达到100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达到18000家, 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25年,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 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有所降低, 建设一批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第三章 发展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推动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促进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航天卫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动能加快壮大。坚持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构建万亿级汽车产业,千亿级食品、石化、医药、装备、冶金建材、光电信息产业,500亿级轻工纺织产业组成的吉林现代化工业体系。一、汽车产业锚定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方向,以一汽集团为龙头、长春国际汽车城为平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积极推进实施 “六个回归”, 推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关键产业链短板加快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品牌文化及衍生经济向上赋能,构建涵盖设计研发、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市场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 全球先进的汽车技术研发高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运营高地、自主可控的零部件产业聚集高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高地以及汽车产业衍生经济发展高地。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万亿级,红旗品牌产销规模达到百万辆,自主品牌产销实现200万辆以上,本地配套率力争达到70%。———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升级,完善自主可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传统汽车补齐产业链短板,重点加强汽车芯片、燃油系统、配气系统、电控系统等薄弱链条及四轮驱动、底盘线控、传感器等缺失环节的技术攻关和项目引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突破,支持研发高效先进动力总成、混合动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摩擦等节能技术,加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氢燃料电堆、空压机、储氢罐等产品研发和项目引进,推动汽车绿色低碳发展。支持L3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推动环境感知、智能座舱、超算平台、控制执行、车联网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培育民族汽车产业,打造民族第一品牌。实施 “红旗”品牌百万辆工程,加快进入国内豪华品牌第一阵营,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支持红旗品牌家族L、S、H、Q全系列产品投放,推动拓展全球市场;巩固和扩大 “解放” 品牌市场,打造世界知名商用车品牌;支持“新奔腾”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国内优秀主流自主品牌,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支持一汽集团培育拓展技术、服务、生态、公益等子品牌,构筑清晰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提升“中国一汽”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支持一汽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一汽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支持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启动 26.7亿“揭榜挂帅”瞄准哪些技术领域?(附榜单)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今年已启动逾50个重点专项指南征求意见,并在26个重点专项发布了“揭榜挂帅”榜单。  截至目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年项目,已有51个重点专项发布正式指南,26个重点专项发布“揭榜挂帅”榜单,“揭榜挂帅”拟安排国拨经费近26.7亿元。  超半数发布“揭榜挂帅”榜单  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补充说明)》,“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面向重大战略基础前沿,以及能源、交通、信息技术、制造、材料、空间技术、农业、资源环境与海洋、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领域,主要征集各项强国战略、新兴产业增长点、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以及国家安全,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需求,特别是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协同攻关需求。  可以发现,在目前已经公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1个重点专项中,不仅有重大战略基础前沿的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数学和应用研究、工业软件等专项,也有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等农业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等领域。  而在这50余个重点专项中,已经有超过半数的项目发布了“揭榜挂帅”榜单。  26个榜单瞄准哪些领域  在51个公布的“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共有26个专项发布了“揭榜挂帅”榜单。这些榜单包括数学和应用研究、信息光子技术、氢能技术、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涵盖“四个面向”多个方面。  每一个榜单都瞄准了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需求,特别是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协同攻关需求。  而本次26个揭榜挂帅榜单中,涉及基础科研和关键技术领域近10个。  在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中,该批榜单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制造、微米纳米材料制备及血液分析和细胞分析等重大应用场景,拟解决重点领域高端科学仪器研发的关键实际问题,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4000万元。榜单任务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显微镜、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并在立项18个月后开展“里程碑”考核。  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专项榜单,安排不超过2.2亿元,聚焦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  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专项榜单,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9000万元,瞄准高效能牵引电机关键材料与集成技术、高端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研发、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研发与应用示范三方面。  而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专项的榜单,则围绕新型疫苗研发等重大应用场景,拟解决新型mRNA、DNA、重组亚单位疫苗平台体系构建等关键实际问题, 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9000万元。在榜单任务新型mRNA疫苗平台体系研究具体需求目标方面,要求阐明mRNA疫苗的免疫活化机制,建立mRNA疫苗不同设计和递送系统与免疫产生、应答和记忆的构效关系。建立一套应对突变病原疫苗快速制备技术等。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在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揭榜挂帅”重大改革将突出四大特点:一是将应用导向嵌入榜单凝练的源头 二是榜单申报不设门槛 三是实施中注重发挥最终用户作用 四是基于真实应用场景严格考核验收。  例如,围绕最终用户的重大实际需求,榜单由最终用户和应用技术研究人员、基础理论研究人员密切沟通,进一步“打磨”细化形成。每项榜单都明确了拟解决的关键实际问题、具体应用场景、最终用户和核心考核指标等。同时,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索实行“负面清单”。  在实施中,通过实地勘察、仿真评测、应用环境检测等方式开展“里程碑”考核,将最终用户意见作为重要考量,并视考核情况分阶段拨付经费,实施不力的将及时叫停。“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年项目揭榜挂帅榜单  1.申报说明  除特殊说明外,每个榜单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项。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榜单申报“不设门槛”,项目牵头申报和参与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项目(课题)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项目数量的榜单任务方向,仍按程序进行项目评审立项。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 索实行“负面清单”。  2.预申报受理时间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预申报受理时间为2021年7月28日8:00至8月26日16:00。 除“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外,其他专项预申报受理均已结束。  3.攻关要求  揭榜立项后,揭榜团队须签署“军令状”,对“里程碑”考核要求、经费拨付方式、奖惩措施和成果归属等进行具体约定,并将榜单任务目标摆在突出位置,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开展限时攻关。项目(课题)负责人在揭榜攻关期间,原则上不得调离或辞去工作职位。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最终用户意见作为重要考量,通过实地 勘察、仿真评测、应用环境检测等方式开展“里程碑”考核,并视考核情况分阶段拨付经费,实施不力的将及时叫停。项目验收将通过现场验收、用户和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在真实应用场景下开展,并充分发挥最终用户作用,以成败论英雄。由于主观不努力等因素导致攻关失败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并依规纳入诚信记录。特殊说明:“信息光子技术”、“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两个重点专项的企业牵头申报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将建一批重点实验室 配备仪器设备
    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控制有害生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林草局制定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建设一批农药创新工程中心、部级农药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推动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室(基地),提升我国农药产业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分区建设一批农药安全风险监测点,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农药标准体系建设,以农药评价、产品质量、安全使用、残留限量、环境风险为重点,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引领,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健全农药标准体系。《“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控制有害生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是促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现状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农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药生产、使用、出口大国。“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农药创制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在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农药原药、制剂、中间体等全链条生产体系。2020年全国农药生产企业17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3家,全国农药总产量170.5万吨(折百,下同),产值近3000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100万余人。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出口量126.9万吨,出口额117亿美元。我国有11家企业进入全球农药行业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品种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20年全国农药品种数量714个,比2010年增加97个。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高毒剧毒化学农药(不含杀鼠剂)品种10个,比2010年减少13个,使用量占比由5%降到1%以下。截至2020年底,农药登记产品总数41885个,比2010年增加12688个。其中,登记的杀虫剂占比由53.2%降到43.5%,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由21.9%、21.1%和2.1%分别提高到26.0%、26.7%和2.8%。经营使用逐步规范。农药经营门店布局趋于合理,质量追溯体系初步建立,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和购销台账管理全面推行。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药经营单位32.5万家,其中23.3万家纳入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农药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十三五”时期,农药抽检合格率由84.2%提高到96.2%。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逐步提高,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研发创新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农药基本形成仿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格局,改变了过去进口与仿制为主的局面。化学合成、生物发酵等新工艺、新技术取得突破,研发创制了毒氟磷、乙唑螨腈、环吡氟草酮、双唑草酮等5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现有的农药品种90%以上实现国产化。第二节 面临挑战“十四五”期间农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药产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持续推进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生产企业小而散,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我国农药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进入化工园区,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占60%,部分企业处于环保敏感区域。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能任务重,部分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迁移,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品种结构老化,更新换代任务重。现有登记农药品种中,登记使用15年以上的占70%左右,农药产品同质化严重、抗药性上升、药效降低、用药量增加,残留和环境风险加大,亟需加快农药更新换代,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任务重。农药源头创新、核心工艺、关键中间体合成技术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农药创新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性的研发创新平台和机制,原始创新能力与农药生产大国地位不匹配。能耗双控、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给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转型升级压力大。支撑能力不足,农药监管任务重。多年来农药行业管理人员队伍、设施设备等支撑能力不足,监管体制机制不顺。“十三五”期间建设了10个省级农药风险监测中心,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多数省份和重点县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和信息化管理条件。第三节 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药产业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农药稳定供给。“十四五”时期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防控任务重,需要持续稳定的农药生产供应。加之林草、卫生等领域需求增加,农药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绿色发展推动农药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提供安全多样的农产品,对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转型升级带来了外部动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利于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自主创新,推进兼并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走出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日趋明显,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为我国农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优势产品出口,开展服务贸易,扩大产业境外布局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性谋划,立足农业绿色发展和重大病虫防控需要,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药国内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完善政策扶持,强化科技创新,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药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市场监管,推进科学安全用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督促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药产业发展各环节,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研发登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进减量增效使用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药生产方式和使用模式。——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生产布局,开发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替代高毒高风险农药,推进绿色化、智能化、连续化生产,着力打造农药产业升级版,培育大企业,创响大品牌。——坚持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制新农药、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网上便民化服务,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第三节 发展目标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产集约化。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经营规范化。重点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优势产区,打造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1万家,大力推行开方卖药、台账记录、追溯管理等规范化经营服务。到2025年,力争50%的农药经营门店实行标准化经营服务。——使用专业化。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着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不断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到2025年,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现代化。构建国家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服务。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工作手段,形成上下一体、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服务能力和水平。专栏 1 “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主要指标主要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生产企业数量(个)17052500预期性农药经营单位(万家)32.530指导性农药产品登记数量(个)41885170.5生产领域24.822“十四五”时期,围绕农药产业发展的新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农药生产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安全使用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研发创新体系。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药生产体系(一)优化生产布局。根据国家级、省级化工园区(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引导农药企业入驻符合产业定位、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评的合规园区,发挥园区区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促进产业做优做强,加大退出高风险、高污染产能的力度,控制过剩产能。东部沿海地区,稳定化工园区农药发展,适度扩大优势园区规模,重点发展化学农药创制生产,淘汰落后产能。中西部地区,强化对入园农药项目的综合评估,严把生产许可关。优先发展生物农药产业和化学农药制剂加工,适度发展化学农药原药企业。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重点江河湖泊等环境敏感区,从严控制农药生产项目建设。专栏 2 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31个)华东江苏新沂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淮安工业园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江西乐平工业园区、新干盐化工业城、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山东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商河化工产业园、汶上化工园区。(10个)华北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县经济开发区东区(赵县生物产业园);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达产业园。(4个)华中河南驻马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园(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湖北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宜都化工园。(3个)华南广东韶关南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新材料科技园。(2个)东北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黑龙江安达经济开发区、佳木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西北陕西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蒲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玉门经济开发区(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西南四川广安新桥工业园区。(1个)(二)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资源禀赋、交通物流、科技发展等生产要素条件,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政策扶持,着力打造一批农药产业集群,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依托东部和环渤海地区先进技术和人才优势,培育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新型、出口型企业。针对中西部生态要求和产业现状,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全链条生产布局,推进农药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逐步改变农药企业多小散的格局。(三)调整产品结构。面向重大病虫防控和农药减量化要求,对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最新要求,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逐步淘汰退出抗性强、药效差、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和剂型,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水基化、纳米化、超低容量、缓释等制剂,适应大中型施药器械和多元化用药需求。严格控制粉剂和有毒有害助剂的加工使用,逐步实现农药剂型的高效化、绿色化、无害化。专栏 3 农药产业发展指南优先发展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农用抗生素(多杀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生化农药(性诱剂、植物诱抗剂等)、RNA及小肽类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重点面向解决水稻螟虫、稻飞虱、小麦赤霉病、蔬菜小菜蛾、蓟马、烟粉虱、松材线虫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品种偏少和抗药性替代等需求,加快发展第四代烟碱类、双酰胺类、小分子仿生类杀虫剂及新型高效低风险杀菌剂、除草剂等。适度发展杀虫剂:敌百虫、乐果、毒死蜱、三唑磷、吡虫啉、阿维菌素、氟虫腈、丁硫克百威、氟苯虫酰胺、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啶虫脒、噻虫嗪、杀虫双等。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福美双、福美锌、三唑醇、丙环唑、代森锰锌、石硫合剂、异菌脲等。除草剂:草甘膦、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2,4-滴、2甲4氯、莠灭净、麦草畏、甲草胺、敌草快、草铵膦、烯草酮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复硝酚钠、丁酰肼等。杀鼠剂:敌鼠钠、敌鼠酮、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肉毒素等。逐步退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灭线磷、水胺硫磷、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氧乐果、磷化铝、氯化苦;禁止壬基酚用于农药助剂。(四)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按照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原则,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促进农药生产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大力推广微通道反应、高效催化、反应精馏成套技术,优化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鼓励设备更新,推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耗。建立健全农药绿色标准体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农药产品质量,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现有环境问题整改,促进农药绿色高质量发展。专栏 4 绿色生产技术1. 成套清洁生产技术开发。针对重大病虫草害、突发性病虫害、特色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药原药品种,研究开发一批农药清洁生产成套技术。2. 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定向转化/拆分技术、高效“三废”治理技术、农药副产物资源化无害化技术、有毒有害物质(溶剂)替代技术、酶催化、反应精馏成套技术等,提高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水平。3. 连续化生产技术。针对农药行业的硝化、氯化、氧化、加氢等危险工艺过程,研究开发和应用微通道反应等新型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提升反应过程安全性、提高收率、降本增效,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精准化、绿色化。4.制剂加工智能化。研究开发高效环保加工的共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农药制剂加工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第二节 规范农药经营服务体系(一)优化经营网点布局。按照农药风险管控和供应便民的要求,分区域分层级优化农药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布局,严格控制限制使用农药经营网点数量,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产粮大县合理布局农药经营门店数量,满足病虫草鼠害防治需求。完善农药供应链条,在农药需求量大、交通物流便捷地区布局一批农药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药经营社会化服务,促进农药经营由单纯的分散卖药行为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技物结合服务转变。到2025年,农药经营单位数量不超过30万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数量控制在1.5万家以内,农药经营使用一体化企业达到2000家。(二)规范互联网农药经营。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的互联网经营农药监督管理体系,依法落实农药互联网经营平台管理责任,明确互联网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主体责任,制定互联网经营农药负面清单和网络经营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推行农药网上实名购买、溯源管理。加强网络经营跨部门协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防止互联网经营者违规销售农药造成安全隐患。(三)推进标准化门店建设。制定农药经营门店建设服务标准,在重点区域打造一批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提升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水平及开方卖药、指导服务水平。完善农药经营台账,健全农药可追溯平台,实现农药溯源管理。到2025年,全国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1万家以上,力争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覆盖率达到50%,果菜茶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专栏 5 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建设布局专栏 8 健全农药监督管理体系1. 提升风险监测能力。通过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国家风险监测评估中心、区域风险监测中心(含站点)等项目,改扩建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更新仪器设备,建立数据平台,配备软硬件设备。完善抗药性监测体系。2. 优化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布局。统筹考虑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优化试验单位区域布局和试验项目结构,满足不同类型农药登记试验的需要。第五节 建立农药研发创新体系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经济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资源利用等要求,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农药产业发展中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引导企业加强新增产能、新设生产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污染排放、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评价管理,上下联动、部门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力度创新高,重点覆盖生命健康等领域
    7月1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启动仪式,首次对外公布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2022年6月30日—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香港期间高度评价2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强调"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指出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香港科技工作者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勉励香港科技工作者继续弘扬爱国爱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近日,科技部公布,面向"十四五",将继续推动国家科技计划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对香港和澳门开放。今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对港澳新增开放15个专项,大力支持更多爱国爱港爱澳科研人员深入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香港和澳门科技发展。2017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校长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勉励澳门高校培养更多爱国爱澳人才,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出台了针对性举措,助力港澳创科发展,扩大和深化内地与港澳科技合作。自2018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后有17个基础前沿类重点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对港澳开放。
  • “十四五”国产仪器与进口差距将拉大还是缩小?
    仪器信息网讯 扛住了贸易战,顶住了新冠疫情,时间终于来到2021年。2021是个特殊年份,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许多科学仪器公司已经开始布局,绘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机遇,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  2021年4月22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的特色环节,“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在无锡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高峰论坛邀请到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先生、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克先生、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先生、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赵泰先生、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分析仪器事业部商务副总裁周晓斌先生、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周振先生等6位科学仪器行业的领军人物,分享对于“十四五”的独到见解。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主持本届高峰论坛,另有近千位仪器企业、科研单位、检测机构的代表出席论坛,参与互动。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今年的高峰论坛设置了“快问快答”环节,嘉宾们分别就“十四五”期间外企和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拉大还是缩小 “十四五”期间量大面广和高端科研,您将加强哪类产品的布局 上市是否是仪器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等话题展开观点交锋,现场讨论热烈,金句频出。  1、“十四五”期间外企和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拉大还是缩小?台下100位嘉宾的选择台上6位嘉宾的选择  缩小  耶拿赵泰:只要中国政府提倡的事情,没有办不好的!既然习大大都发话了,政府有这么大的决心,把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写到“十四五”规划里,国产仪器一定会蓬勃发展。当然国内仪器企业什么时候能成长为国际化的大公司,还需要时间。现在我们很多采购已经感受到压力,上来就说不要进口或者拒绝外企公司,有政府的强力支持,这个差距一定会缩小,国产品质占有率一定会提高。  莱伯泰科胡克:只要有莱伯泰科参与的项目,差距一定会缩小,并且是迅速缩小。过去十几年我们投入了很多经费不断开拓我们能做的产品,外企不想做的,不能做的,我们把它做好,在一个赛道上走自己的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有足够的人才、足够的投入做开拓性的产品,一定会把差距缩小,甚至很多方面超越他们。  拉大  赛默飞周晓斌:作为一家外企,市场占有率究竟是拉大还是缩小,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的确在一些细分行业、细分品类国产已经逐渐替代进口,国产越做越好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长期发展趋势。但科学仪器行业在持续发展,新的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多年前我刚入行时电子显微镜在中国还不是一个重要行业,到今天已经今非昔比,国产与进口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5年国家在基础科研的投入会带来很多新兴行业和应用领域,国外公司在原创性产品方面一定程度上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领先优势,这是我选择拉大的原因。  有可能缩小,也有可能拉大  天美付世江:我跟几位嘉宾的观点都一致,也都不一致。科学仪器的特点是多品种,在核磁、高端光谱、生命科学仪器等方面与进口差距还较大。但在前处理设备、分子光谱等领域中国的产品已经不比国外差。目前国产色谱也在全力追赶,国产气相色谱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过去的10%左右上升到30%以上。所以部分领域有差距,但绝大部分领域是缩小的。  过去我们跟药明康德谈能否试用国产的色谱产品,他们是很排斥的,但是前不久药明康德一个实验室的主管跟我说我们想尝试国产仪器,这是中国科技的未来,也是药明康德这种企业的未来,我听了很感动。包括海关的人说愿意使用国产仪器,过去是很难听到这种声音的,可以说我看到国产仪器的希望。过去资本对我们不感兴趣,但是最近科学仪器资本市场是爆发式增长的,资本的引入势必会缩小国产与进口的市场占有率差距,所以整体我感觉是缩小的。但国外公司也并未闲着,我们开始跑,人家已经加速奔跑,差距有可能还在加大,这是我的观点。  总量增长,“蛋糕”做大  禾信周振:首先缩小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比如高端科学仪器原来是零,只要有一点点增量都是增长,所以市场占有率差距肯定缩小。其次,根本不用担心缩小还是拉大的问题,就像赛默飞周总所说,中国产业升级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端科学仪器,不用担心什么比例变小,因为总量绝对增长,“十四五”科学仪器产业的蛋糕会越做越大!  2、“十四五”期间量大面广和高端科研,您将加强哪类产品的布局?台下100位嘉宾的选择台上6位嘉宾的选择  高端科研  禾信周振:量大面广,市场大,但会面临很多企业的竞争。高端科研,市场面小,竞争少,能不能实现主要靠自己,这是我选择高端科研的原因之一。其次,科学仪器不论高端科研还是量大面广,没有几千万的投入做不出一款产品,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高端科研,等资源和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拓展量大面广的产品。  量大面广  天瑞仪器刘召贵:我选择的是量大面广。量大面广是否就代表了低端,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思维。量大面广强调的是客户需求,我们是企业、而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特征是做市场有需求的东西,以市场为导向。客户的需求在哪,我们的产品研发策略就在哪,永远要做客户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坚信并且坚持的信念。  3、上市是否是仪器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台下100位嘉宾的选择台上6位嘉宾的选择  选“否”  天美付世江:我们在香港上市过,但效果并不好。对企业而言上市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促使企业的发展更正规化。但是科学仪器行业有其特殊性,二级市场对科学仪器的认可度并不高,上市后单纯做科学仪器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的业绩和利润,这时候有些公司就会换到环保、医疗等赛道,相应的,科学仪器的业务会被减弱。对于现在的科学仪器企业而言,通过上市实现做大做强还是有难度的,但未来我相信一定会是一条必由之路。  选“是”  莱伯泰科胡克:我们是上市公司,肯定说上市好。上市除了能够吸引到资金和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手上的钱,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在大众关注下,在广大股民的关注下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出最优的产品去打市场,这是上市的一个价值所在。  天瑞仪器刘召贵:不止分析仪器行业,对中国的各行各业来说,上市都是成功的最好一条路径。只有上市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才是最通畅的 也只有上市了,才更容易进行股权激励,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上市之后,企业的品牌效益、宣传效果、客户的信任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去四川投标一个15亿的项目,政府招标时就明确说了要么是央企,要么是上市公司才能参与竞标。你看机会就只给这两类公司,如果不上市,就有可能失去很多商业机会。因此上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条必由之路。  【结语】不论进口抑或国产,随着“十四五”基础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科学仪器产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十四五”规划开启全新征程,也给行业带来更多挑战,希望科学仪器企业能够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助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拓展阅读:  透视“十四五”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机遇——ACCSI2021高峰论坛纪实(一)  “十四五”科学仪器公司如何创新——ACCSI2021高峰论坛纪实(二)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国发〔202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1年10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部署推动一系列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建立健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改革,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五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高,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6.3件增加到15.8件,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质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高,交易运营更加活跃,转移转化水平不断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超过1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39%。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保护能力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0.05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的知识产权合作扎实推进,形成“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局面。总的看,“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当前,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不足,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易发多发和侵权易、维权难的现象仍然存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有待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够充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十四五”时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优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坚持强化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工作,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保护能力,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开放合作。推动知识产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多边合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坚持系统协同。树立系统观念,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系统治理效能。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实施,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更多涌现,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更加健全,知识产权流转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转化效益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和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序发展,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更加有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实现新进展,海外知识产权获权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  注:①“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 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 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 4.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 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是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③④为2019年值。  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  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研究。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出台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推进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完善与国防建设相衔接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全面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研究建立健全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的特别程序法律制度。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及时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健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立跨部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信息共享制度。制定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体育赛事节目、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善红色经典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措施。完善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完善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和保护机制。健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评估制度。(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制定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研究建立针对进口贸易的知识产权境内保护制度。完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完善专门法院设置。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审判机制、检察机制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开展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特点的简易程序试点,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探索依当事人申请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推动建立跨行政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院案件指定管辖机制作用,有效打破地方保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加强司法保护与行政确权、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公证存证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形成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强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准确适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移送刑事司法标准和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规范刑罚适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工作人员培养和选拔,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管理、区域协调和涉外事宜统筹等方面事权。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制度建设。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规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净化消费市场。(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更好发挥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加强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有效遏制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群体侵权。完善专利、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加强特殊标志、官方标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队伍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装备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手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效率及精准度。依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不断完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调解、仲裁、公证、社会监督等人才的选聘、培养、管理、激励制度。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投诉受理处理、诉讼调解对接、调解仲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仲裁对接等机制。探索维权援助社会共治模式,鼓励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维权援助工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鉴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知识产权鉴定技术标准。建立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处理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贸促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积极支持地方开展工作试点。制定覆盖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的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制建设。规范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和程序,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修复制度建设。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健全高质量创造支持政策,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探测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各环节强化重点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和质量管理。优化专利资助奖励等激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完善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系,优化专利、商标审查协作机制。提升专利商标审查机构能力水平,强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全流程审查质量管控,提升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质量。提高专利、商标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加强智能化技术运用,提升审查效能,缩短审查周期。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加强审查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满足产业绿色转型和新领域新业态创新发展等社会多样化需求。(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质量监管。完善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量统计监测和反馈机制。严格规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以及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和代理行为,依法依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置。加强信用监管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国家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充分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有效落实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奖励和报酬制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决策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培育发展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行机制。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指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转让许可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披露利用。加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状况统计调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支持银行创新内部考核管理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的作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知识产权评估工具。(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推动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筑产业专利池。促进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研究制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指南,引导创新主体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健全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工作机制。(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中科院、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  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推动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推动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强企。深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分级分类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建设工作。引导创新主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健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和监管机制。(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指导地方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驰名商标保护,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打造版权产业集群,强化版权发展技术支撑。推动地方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统计制度,健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绿色知识产权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撑产业绿色转型。(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央地合作会商机制,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面向省、市、县及园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强化区域间合作互助,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工作共同发展。鼓励地方探索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推动京津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加强涉农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国家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十一)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知识产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地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题数据库建设,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行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普惠性。加强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持续增强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21年11月12日(本文有删减)“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编制本规划。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第一节 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较2010年翻一番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6∶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全覆盖,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体制等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就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育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仍然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繁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村发展存在短板弱项。制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依然存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保障机制仍不健全,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体系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仍有明显薄弱环节,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弱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种养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效益偏低,农民就业制约因素较多,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精神文化缺乏,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逐渐减弱、新动能亟待培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比较艰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仍然不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亟待提升。部分脱贫户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防止返贫任务较重。“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难得机遇。政策导向更加鲜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支持保护持续加力,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形成,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市场驱动更加强劲。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农村消费潜力不断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开发带动新消费需求,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广阔空间。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快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乡村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城乡融合更加深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进一步强化,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机制逐步健全,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第二节 发展特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农情特点。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广大农民平等享有基本生产资料,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超大规模人口、超大规模农产品需求的现实,决定了不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国内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农民数量众多且流动性强,保持农村长期稳定、保障广大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是我们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人均水土资源匮乏且匹配性差,实现稳产丰产,必须加快科技进步,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弥补水土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农业产业特性。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力影响大,既要顺应天时,又要遵循生物生长规律,不误农时高效稳定组织生产。农业生产地域特色鲜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大,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生产面临双重风险,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需要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市场调控体系。农业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将长期存在,需要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将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小农户,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具有很强外部性,小农户缺乏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实现科技进步需要更多依靠农业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领带动。我国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仍处于低端,需要加快提升现代化水平,打造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乡村地域特征。村庄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需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科学合理规划农村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村庄风貌各具特色,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做法,要保留民族特点、地域特征、乡土特色。村庄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保留大量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需要发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增值,赓续传承农耕文明,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让乡村文明展现出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乡村建设是个长期过程,必须保持历史耐心,规划先行,注重质量,从容推进。第三节 战略导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要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既保数量,又保多样、保质量,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支持和服务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重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创制运用新型农机装备,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健全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坚持为农民而建,遵循乡村发展建设规律,注重保护乡村特色风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往户延伸,切实做到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县域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农业生产规律,注重地域特色,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进城农民工稳定就业增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四节 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工作定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工作原则:——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和各领域,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政策供给,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配备等方面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在经济上维护农民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权利,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底线思维,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压舱石”作用,防范和化解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整体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差异性,保持历史耐心,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进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实现现代化。第五节 主要目标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生猪产能巩固提升,棉花、油料、糖料和水产品稳定发展,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建设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村庄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有较大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农民队伍日益壮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有效巩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并有效运转,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专栏1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序号指  标2020年基期值2025年目标值年均增速〔累计〕指标属性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6.5—约束性2肉类总产量(万吨)774889002.8%预期性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64〔4〕预期性4高标准农田面积(亿亩)810.75〔2.75〕约束性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75〔4〕预期性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80〔>5〕约束性7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898〔0.2〕预期性8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2.42.8〔0.4〕预期性9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85—预期性1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388〔5〕预期性11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60.462〔1.6〕预期性12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38.545〔6.5〕预期性13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5460〔6〕预期性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8—与GDP增长基本同步预期性15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54.460〔5.6〕预期性16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53.260〔6.8〕预期性17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9.511.5〔2〕预期性注:〔〕内为5年累计数。第二章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强化生产、储备、流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n第三章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完善经营机制,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牧渔业发展水平。第一节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技领域=" padding: 0px"/专栏4 乡村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1.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改善物质装备技术条件,创建500个左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强
  • 《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顺应消费升级、培育绿色消费市场的有力举措。“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前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工作要求,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印发《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5万家,产品总数达到6.5万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00个;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禽、水产品及加工产品比重明显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态、品质营养特色更加突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品牌知晓率达到80%;产业效益显著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纲要》从4个方面部署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按照“稳增量、优结构、强主体、增效益”的要求,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引导开发一批品质高、品牌响的优质产品,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探索创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样板,不断满足人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二是确保绿色食品质量稳定可靠。坚持“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坚持“标准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引导各地科学设置产业发展目标。严格按标生产,严格许可审查,严格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三是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突出绿色食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特征,深入挖掘丰富绿色食品品牌内涵,强化绿色食品品牌宣传,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公共品牌的认知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专业营销体系建设,扩大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四是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创新驱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绿色食品科技进步。强化多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的科技含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支撑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纲要》从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扶持、加强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强化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在湘潭成功举行
    2018年10月20日至23日,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在湖南湘潭举行。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湘潭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流变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由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协办。19位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湘潭大学、广州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85家单位的268名专家代表与会。开幕式由会议组委会秘书长、湘潭大学罗文波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主会场)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次大会主席郑强教授和湘潭大学校长周益春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周益春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湘潭大学的发展情况,以及该校流变力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郑强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感谢湘潭大学党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感谢会议秘书处为会议召开所做的充分准备,同时指出,此次会议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也是中国流变学全体同仁不忘初心,畅谈袁龙蔚、钱人元和徐禧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流变学事业的传承,为推动我国流变学发展出谋划策的重要机会。(周益春致欢迎辞)(郑强致开幕辞) 开幕式上举行了《袁龙蔚文集》首发式。周益春、郑强和第五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迎社教授、第六、七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晓鹏教授共同为《袁龙蔚文集》首发揭幕,周益春代表湘潭大学向会议特邀嘉宾和全体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赠书。(周益春、郑强、罗迎社和赵晓鹏为《袁龙蔚文集》首发揭幕)(周益春代表湘潭大学赠《袁龙蔚文集》给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袁龙蔚教授(1928-2004)是中国流变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第二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5年与在北京大学工作的英藉华人陈文芳教授以及钱人元、周光炯等老一辈科学家共同发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并组建成立了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先后创立了缺陷体流变学、加工工艺流变学、中医基础理论流变学三门新分支学科,为我国流变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袁龙蔚文集》是从袁龙蔚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选编而成,共37篇,约70万字,主要选编了袁龙蔚在“缺陷体流变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会议设大会报告、分会场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湘潭大学周益春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浙江大学宋义虎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坤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俞炜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全研究员,先后以“高温CMAS腐蚀热障涂层渗透与非弹性变形耦合的破坏研究”“软黏土流变:试验、模拟及应用”“粒子填充橡胶材料流变行为”“地震的流变机制——地震原理新论之一”“用大振幅振荡剪切研究软物质的非线性流变行为”“缔合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为题作了大会报告。(大会特邀报告:周益春、尹振宇、宋义虎、陆坤权、俞炜、陈全) 在5个分会场,围绕“流变本构与测试技术”、“聚合物及其加工流变学”、“电-磁-光流变学”、“石油流变学”、“岩石岩土流变学”、“多相多组分体系流变学”6个主题,20位专家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101名学者作了分组报告,会场提问踊跃,讨论热烈。 10月20日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评选了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和 “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也对其他专题工作进行了讨论。 10月22日下午,会议举行颁奖礼和闭幕式,由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劲军教授主持,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方波教授宣读了奖励表彰决定。经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评议表决,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空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玲博士、河海大学肖锐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林宇博士获得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郑强、罗迎社和赵晓鹏为三位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会议期间,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在会议交流论文中还评选了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陈健、东南大学李科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吴世龙、浙江大学张庆旭、大连理工大学佟昱、重庆大学李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陈朝辉、华东理工大学汤鲁馨、中南大学张杰和浙江大学张璐,会议对十位获奖者进行了表彰。(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颁奖)(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 闭幕式上,郑强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并着重强调了以下三点:一是我国流变学事业的发展势头和前景很好,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流变学研究队伍,一批有实力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国际舞台发挥影响;二是这次会议规模大,论文水平高,报告质量好,学术氛围浓,特别是由于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们的带头和示范,代表们都全程参与会议交流和讨论,会风非常好;三是全体流变学同仁都应有一种大气的胸怀,像钱人元、徐禧、袁龙蔚、吴大诚、江体乾、许元泽、周持兴等老一辈一样,潜心研究,为早日实现中国的流变学强国之梦而不懈努力。最后,郑强宣布第十五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由重庆大学承办。(郑强作会议总结) 会议编印了《流变学进展》论文集,收录论文131篇。会议还得到北京朗迪森科技有限公司、马尔文帕纳科(中国)公司、纺吉莱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流变网的支持。(第14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代表合影)
  • 981万!“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预算金额总计981万元,计划采购非甲烷总烃在线分析仪(NMHC)、黑炭(BC)分析仪、激光雷达、NO-NO2-NOX分析仪、CO分析仪、PM10分析仪、PM2.5分析仪、黑炭(BC)分析仪等仪器。详情如下:采购单位: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招标编号:0675-226JOC005197/01、02、03项目名称:“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包1名称:“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城市上风向组分监测站和港口监测站)包1预算金额:人民币160万元包1最高限价:人民币160万元包1采购需求: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非甲烷总烃在线分析仪(NMHC)、黑炭(BC)分析仪、激光雷达1套包含半年运维服务包2名称:“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公路站)包2预算金额:人民币400万元包2最高限价:人民币400万元包2采购需求:序号名称数量1NO-NO2-NOX分析仪1套2CO分析仪1套3PM10分析仪1套4PM2.5分析仪1套5黑炭(BC)分析仪1套6动态校准仪1套7零气发生器1套8工控机+数采软件1套9机柜1套10标气及减压阀:NO、CO1套11气态采样管及电磁阀1套12非甲烷总烃(NMHC)在线分析系统1套13VOCs组分(116)分析系统1套14气象五参数1套15站房(门窗、排风、灭火器、温控系统、开关等)1套16VPN1套17UPS电源1套18视频监控1套备注包含半年运维服务包3名称:“十四五”南京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铁路货场站)包3预算金额:人民币421万元包3最高限价:人民币421万元包3采购需求:序号名称数量1NO-NO2-NOX分析仪1套2CO分析仪1套303分析仪1套4SO2分析仪1套5PM10分析仪1套6PM2.5分析仪1套7黑炭(BC)分析仪1套8动态校准仪1套9零气发生器1套10工控机+数采软件1套11机柜1套12标气及减压阀:NO、CO、SO21套13气态采样管及电磁阀1套14非甲烷总烃(NMHC)在线分析系统1套15VOCs组分(116)分析系统1套16气象五参数1套17站房(门窗、排风、灭火器、温控系统、开关等)1套18VPN1套19UPS电源1套20视频监控1套备注包含半年运维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