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双氢链霉索

仪器信息网双氢链霉索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双氢链霉索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双氢链霉索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双氢链霉索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双氢链霉索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双氢链霉索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双氢链霉索相关的解决方案。

双氢链霉索相关的资讯

  • 气象环境双展联袂 海兰达尔倾情参展
    气象环境双展联袂 海兰达尔倾情参展江苏海兰达尔 2023-04-03 10:58 发表于江苏3月29日~31日,2023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智慧监测技术高端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3、4号馆同期举行。作为专业的温室气体监测解决商,江苏海兰达尔受主办方邀请,携温室气体整体解决方案倾情参展。展会现场吸引了众多气象和环境行业领导、专家和同行的驻足交流、咨询了解,精彩纷呈。作为行业内领先的江苏海兰达尔积极响应国家对于碳监测的需求,自主研发了配合Picarro分析仪使用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预处理系统,能满足温室气体监测最严苛的数据质量要求,同时实现标气的自动校正,很好地适应了无人值守站点的长期连续监测使用。海兰达尔携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参展公司在接触碳监测业务之初,就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服务理念,以“贴心服务、全心服务”为立业之本,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服务。此次参展的Picarro G2301+GHG-PRE-200系统,作为温室气体监测业务中的“明星产品”,在活动现场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碳监测市场的蓬勃发展,海兰达尔将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为碳监测事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业务专家和同行莅临我司交流和指导!
  • 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BJS202103)解读
    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DHSTR)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效果,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动物疾病。由于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能够有效地治疗蜜蜂的幼虫病,在养蜂行业应用普遍,但由于管理和使用的不科学,会造成蜂产品中该类物质的残留。长期食用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超标的蜂产品,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听觉神经。因此,国内和国际对蜂产品中链霉素、双氢链霉素的限量均有相关的规定。我国《绿色食品蜂产品》(NY/T 752-2012)中规定了蜂蜜中链霉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为20μg/kg;英国食品标准署规定蜂蜜中链霉素的限量为50μg/kg;德国规定蜂蜜中链霉素的限量为20μg/kg。在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组织的蜂蜜风险监测中,链霉素检出率较高。因此,建立蜂蜜中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先进、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保障公众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制背景  原有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验标准有三项,这三个标准存在如下问题:(1)在流动相或提取剂中使用离子对试剂,离子对试剂的使用会污染色谱柱,且与质谱检测器不兼容,易造成离子源污染和信号抑制,甚至造成其他目标物无法检测;(2)净化方式均采用双柱串联,检测成本较高,步骤繁琐、耗时、检测效率低;(3)对花粉含量较高的蜂蜜,净化时易造成固相萃取柱的阻塞;(4)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链霉素,需衍生化,重现性差,对同时含有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样品无法准确定量。因此,各检验机构无法利用原有方法进行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测。检验方法的不完善造成2018年-2021年,蜂产品的国家风险监测方案将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两项目取消。方法简介  本方法适用于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测定。方法采用含三氯乙酸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试样中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经离心和过滤后,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混合型两性离子键合的SIELC Obelisc R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本标准与原有检测标准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摒弃了离子对试剂,与质谱检测器更好地兼容;(2)突破常规的双柱串联固相萃取方式,采用单柱净化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验成本。技术要点  蜂蜜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为了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需要在前处理过程中对目标物进行净化、富集。固相萃取因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净化。HLB固相萃取柱在去除糖类、蛋白等杂质上有一定的优势,虽不能直接保留目标物,但是借助一定的提取溶剂,两种化合物均能得到很好地保留。  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属于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因此可采用缓冲液进行提取。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极性大,文献多采用提取溶液中添加离子对试剂或三氯乙酸的方法,以增加两种目标物在固相萃取柱上的保留。若前处理过程中离子对试剂去除不彻底,对色谱柱和质谱检测器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本标准选择添加三氯乙酸的方法。研究发现,含20 g/L三氯乙酸的缓冲液pH在6~7之间时,回收率较高且比较稳定,之后再增加溶液的pH,回收率逐渐下降。  在实际样品测定中,用2%TCA(pH 6.8)提取后,不同蜂蜜样品之间回收率差别较大,且回收率偏低。对提取后的样品处理液进行pH值测定,发现pH在3.5~6.2之间,这是引起回收率偏低的重要原因。蜂蜜样品含有多种有机酸,而提取液无缓冲能力,经提取后样品处理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人员在提取液中加入10 mmol/L~50 mmol/L磷酸盐。研究结果表明,50mmol/L磷酸盐缓冲效果较好,样品处理液的pH值稳定在6.2~ 6.7。综合以上因素,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20 g/L三氯乙酸,pH 6.8)作为最终的提取溶剂。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洗脱溶剂中甲酸的浓度和洗脱体积对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甲酸-乙腈-水(2: 5:93,v/v/v)溶液1.0 mL为最佳洗脱条件。操作注意事项  蜂蜜在存放过程中很容易析出结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对无结晶的实验室样品,直接将其搅拌均匀;对有结晶的样品,检验前,在密闭情况下,置于不超过60℃的水浴中温热,振荡,待样品全部融化后搅匀,分出0.5 kg作为待测试样用于检验。  在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还需注意,若采用非本标准中形式的标准物质,需进行分子量折算后再进行标准品称量;若经常使用,建议将标准储备液分装成小包装,每次将小包装解冻使用。此外,氨基糖苷类药物易与玻璃器皿发生吸附,实验过程中尽量使用塑料器皿;提取溶液的pH值将影响目标物在固相萃取柱上的保留效果,因此需采用pH计准确调节pH值至指定范围。  SIELC Obelisc R色谱柱是在硅胶表面修饰了羧酸类的官能团,醇类会酯化硅胶表面键合的羧酸,影响物质的保留时间与重现性,因此色谱柱使用过程不能接触甲醇。建议严格按照色谱柱使用说明进行色谱柱的活化与维护。方法应用  BJS 202103《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已于2021年1月发布实施,已列入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方法的发布实施可以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对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薛 霞
  • Medtec中国展强势集结领军企业,线上线下双保障直击医械供应链痛点
    Medtec中国展强势集结领军企业,线上线下双保障直击医械供应链痛点自2013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2年达12529亿元,2025年将达18414亿元(艾媒报告中心数据显示)。疫情下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激增,同时因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堵塞、区域封锁,导致核心零部件供应短缺、影响医疗器械的生产节奏和供货计划等问题也接踵而至。供应不足成为“新”常态,快速找到替代供应商、稳定供应链是当下众多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商的新课题。Medtec中国展致力于为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技术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和先进理念,2005年首次办展至今已经汇聚上千家来自全球近27个国家的优质品牌供应商,旨在搭建一个覆盖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全产业链的高端&便捷&本土化的一站式线下&线上采购平台,展品包括产品研发、生产、注册所需的设计及软件服务、原材料、精密部件、自动化制造设备、超精加工技术、合同制造、测试和认证、政策法规和市场咨询服务等。2022 Medtec中国展将于8月31-9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举办。展会规模再度扩容,展位面积增长26%, 参展数量增长33%,预计有超过800家业内领先企业参展,包括米克朗、儒拉马特、Nolato、罗斯蒂、OGP、拉贝姆、路博润、迈图、SP Medical、夸迈医疗、为实光电、HnG、特瑞堡、颇尔、懿康、科思创、原位芯片、Toredex、巨翊、药明康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会前期Medtec整合资源和商业优势,创新线上数字营销服务,点面结合用数字力量推动商业活动,更好服务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上的企业单位。点此立即报名参展加入企业同行。2020Medtec中国展现场盛况Medtec中国展强势增长,集结领军企业稳定采购供应链作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展览品牌, Medtec中国展疫情下依然强势增长。展览面积较往年增长26%,达到H1&H2两个展馆共计32,000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600多家展商到2022年预计超过800家,高达33%的增长量。本届展会耳熟能详的领军企业将携带其专属或创新的高精尖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再度亮相,同时近百家企业也将首次加盟Medtec在现场展商其优质产品和服务。路博润、迈图、艾曼斯、塞拉尼斯、3M和埃万特等知名医用橡塑材料的头部企业们将继续参展。迈图的伤口护理用硅凝胶和自润滑液态硅胶等新产品会在现场展示。 医疗制造自动化设备专区依旧汇聚了迈得、米克朗、儒拉玛特、赛能、IMA S.P.A.、欧赛斯和艾利特等行业领先企业。全球领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生产商米克朗将携其研发新品——自动注射器手动组装设备及新型EcoLine标准平台,值得期待。Medtec中国展现场展品OEM/ODM合同制造服务参展企业,包括吉达优、罗斯蒂、卡科洛、法福来、美好创亿、科德宝、锐嘉、三品医疗、骅千和、真懿等,罗斯蒂将为买家带来医疗微流控板、医用级营养输液系统、医疗级液态硅胶按摩头等新产品;新展商科德宝医用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将在2022 Medtec中国展现场为客户提供医疗洁净室精密注塑,医用硅胶精密成型、热塑管材及导管系统等领先技术与经验。 夸迈医疗、为实光电、Theraview Scientific 、海康慧影和英诺激光等多家企业将展示他们在光学组件、内窥镜部件、激光器、成像解决方案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电子肾盂膀胱输尿管镜、MCD-500A医用内窥镜控制器、医用内镜超微型摄像模组、4K内窥镜摄像系统、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软硬镜一体全高清解决方案等产品首次亮相Medtec 中国展2022;专注于电机制造的新展商赛仑特也将展示医疗电动吻合器电机以及医疗电动骨钻,其较强的稳定一致性以及可耐高低温灭菌测试,可替代进口产品。点击了解详细展品品类并加入2022Medtec 中国展,助力高端医疗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优质精密医用部件专区的展商包括SP Medical、斯迈利、Yangbum、松山三益、罗信、康德莱、诚发、明石、盛玛特和卡尔玛德等,将集中展示包括骨科植入物、牙科零部件等精密加工零件。作为全球领先的小精密工具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将携带齿科正畸用的陶瓷托槽、种植牙根的陶瓷基台、内窥镜的绝缘后座、流式细胞仪的陶瓷喷嘴等当下行业热门齿科与内窥镜相关产品亮相。Medtec中国展同期举办Quality Expo China,每年都有众多知名品牌及企业加盟。2022展商包括OGP、拉贝姆、锐淅、马波斯、基恩士、威讯、茂鑫实业、USON、诺达思、镭斯特、希立等。基恩士、锐淅将首次在Medtec中国展现场展示数码显微系统 VHX-7000系列、3D轮廓测量仪 VR-5000系列、新型径向支撑力测试仪、新型摩擦力测试仪等先进产品及技术;首次入驻的板石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也将带来白光干涉仪AM系列,其可以为半导体、光学镜片、材料、医疗等行业提供纳米级别粗糙度、台阶高度、微观形貌等要素测量。点此查看2022在线展商名录。Medtec整合资源精准线上数字营销服务,助力疫情下商业拓展医疗设计和制造在线采购平台(CMDM):CMDM属于Medtec中国展官方网站采购资源频道,自2019年12月上线至今,总计浏览量超过78,424,网站数据显示,每位浏览者均花费大量时间在该平台进行医疗资源搜索查询。该平台旨在全年365天为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采购工程师提供精准高质量的供应商资源,被买家快速“众里寻他”锁定,CMDM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推广/展示渠道。点击查看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资源平台。China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Online在线采购平台微信推广:官方微信订阅号MEDTECCHINA平台,平均每周发布3-5篇精选行业资讯内容,精准服务行业内的37,618位专业人士。最高阅读量为5,421。微信的高日常使用率,是品牌捕捉行业内精准人士的关注并拓展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之一。2022 年Medtec 中国展创新推出 “Medtec 小助手”企业微信号,提供一对一采购需求对接服务。人工匹配符合生产企业采购需求的供应商并一对一推荐,开通首月已收集百余采购需求,并实现资源配对。即刻报名加入Medtec中国展,享受全年精准商务配对服务。官方网站广告和电子邮件服务:Medtec官方网站年浏览量近60万,月最高浏览量超10万,精准锁定医疗器械生产商的管理人员、设计研发及制造人员、项目采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Medtec 中国展的两项电子邮件发送服务,可以将企业及产品信息精准送达近10万医疗行业专业人士。展现形式可以是滚动图片、定制化软文或者图文介绍等,点击了解或咨询更多详细方案。Medtec中国展同时合作全球企业新闻稿发布行业领先企业美通社,将展会及展会相关参展企业、展品、活动、会议向6,371,076全球潜在受众传播,全球上百家媒体将收到展会新闻。同时官方合作媒体近50家,均将对展会新闻做转载和报道。Informa Markets是全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和行业深度以及广度的展览主办机构,Medtec中国展作为其旗下拳头品牌,是企业寻求商务拓展的优质合作伙伴。2022 Medtec中国展预计将接待来自全国40,000+专业买家,51%的观众将来自医械行业设计研发与制造岗位,19%的观众则是自管理人员,同时其中 81%有采购决策/建议权,90%为了寻找新供应商/进行采购活动,2022 Medtec中国展将于8月31-9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举办,截止目前2022 Medtec中国展展位9成已经全部预订,目前优质展位所剩无多,点此抢订优质展位。更多详情请访问Medtec中国展官方网站:www.medtecchina.com,或关注官方微信:Medtec 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搜索微信号:medtecchina),获取最新展会资讯和行业前沿好文。参展报名、参观咨询及媒体合作,请联络: 李娜 电话:+86 10 6562 3308 邮箱:carina.li@informa.com Medtec中国展组委会
  • 重磅:9个国家级“双碳”文件出炉,均涉及氢能!
    “双碳”目标的现实需求,必然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化发展,而氢能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和长周期的能源存储与多样化的终端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9个国家级“双碳”政策文件出炉,均涉及氢能。  详情如下:  《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2022年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氢耦合、燃料电池及系统等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氢能质量、氢能检测评价等基础标准。  专栏4氢能标准化专项行动  7.全产业链绿氢标准完善行动。完善氢能标准管理体系,开展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和标准化顶层设计,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开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安全标准研究,结合产业试点示范项目经验,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 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 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 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 加强船用混合动力、LNG动力、电池动力、氨燃料、氢燃料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研发。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7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氢 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2022年6月24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其中指出:氢能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大规模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氢能安全技术等 探索研发新型制氢和储氢技术。  低碳零碳钢铁。研发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技术 研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技术。研发高性能电动、氢能等低碳能源驱动载运装备技术。研究基于合成生物学、太阳能直接制氢等绿氢制备技术。  强化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煤炭制备化学品等示范工程。在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建设规模富氢气体冶炼、生物质燃料/氢/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等集成示范工程。  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低碳工业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推动设立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论坛。  《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2年5月30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稳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22年5月8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文件提出要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指出: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  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要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 弹性蛋白食品原料中的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分析
    弹性蛋白是存在于血管壁和韧带等部位的一种硬蛋白,由于其具有赋予皮肤弹性和保持皮肤张力的功效,因此在功能性食品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对鱼类或哺乳类动物的血管壁等部位进行处理后,进行酶解,得到的粉末称为弹性蛋白肽。以该弹性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加工后的产品即为 “含弹性蛋白肽食品 (简称:弹性蛋白食品)”。日本健康和营养食品协会公布了弹性蛋白食品及原料(弹性蛋白肽)的《品质规格标准》,该标准规定对弹性蛋白食品和原料进行水解后,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弹性蛋白中特有的组成氨基酸——锁链素和异锁链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日立使用LA808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以鲣鱼为原料的弹性蛋白肽进行测定。实验部分仪器配置日立LA808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标准品锁链素、异锁链素 图1. 色谱分析条件 图2.标准品测定结果 图3.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盐酸水解)图4. 鲣鱼弹性蛋白肽测定结果标准品锁链素、异锁链素、17种氨基酸图5.色谱分析条件 图6.标准品测定结果 图7. 鲣鱼弹性蛋白肽测定结果结论日本规定的弹性蛋白食品及原料的测定方法中采用了高速分析法和生理体液分析法两种,可根据实验目的采取相应的分析法。如果只关注弹性蛋白食品特有的组成氨基酸——异锁链素和锁链素这两种成分,可以采用高速分析法测定。如果除了锁链素和异锁链素,还关注其他组成氨基酸,希望研究弹性蛋白肽原料,可以采用生理体液分析法测定。高速分析法利用双柱实现了高速分析,在30min内成功分离了异锁链素和锁链素,相比生理体液分析法,将分析时间缩短至1/4。日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一直深受用户信赖,市场占有率极高,拥有多项独家技术,性能卓越,专为氨基酸分析而设计制造。关于日立LA808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的详情,请参考: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296474.htm
  • 区块链技术让“双碳”更“有数”
    趣链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伟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全国百强区,这里拥有全球最大分散染料生产基地。“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上虞面临的新课题。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硫酸。废硫酸属于危险废弃物,处理起来程序复杂且成本不菲。然而,废硫酸并非一无是处,它还可以成为化工厂的原材料。在上虞区,浙江安诺芳胺化学品有限公司产生的废硫酸会成为浙江捷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原材料,这样“点对点”的定向利用,不仅可以省去前者的处理费用,亦可节省后者的部分原料成本。在上虞,类似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还有很多。企业间能够发现类似的协同发展机会,离不开“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数智平台”的“牵线搭桥”。那么,这个平台有何种“神通”,能够达成“点对点”的精准匹配?在浙江这个工业大省践行“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是否还有类似的平台在发挥作用?平台背后又有哪些科技赋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平台的“塑造者”——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链科技”)。初识趣链科技是在6月11—14日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相较于对面中国工商银行巨大的展厅,趣链科技的展台显得有些“小而精”。不过,这样的展台也正好符合这家区块链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的定位——深耕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产业护城河。展台前人头攒动,“这块大屏上呈现的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我们基于碳排放动态数据建立起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与碳管理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趣链科技能源“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虞博名正在向观众们介绍该公司研发的“上虞成果”——平台上线3个月就为企业解决预警问题500余次,拓展危废资源化利用2.6万余吨,减排温室气体2700余吨,形成节余减排量3900余吨,为企业节约成本8900余万。区块链技术如何在节能减排方面施展拳脚,甚至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对此,趣链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伟博士表示,碳排放难以直接检测的特性,决定了碳资产是一种基于主体信誉,通过数据统计计算所形成的虚拟资产,强依赖于监测、报告、核查三大机制,而区块链技术能在此机制中增强碳数据的可信度。生态环境部将数据质量定义为全国碳市场的生命线,并承诺将保持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在监测方面,区块链能从源头完成数据存证;在报告机制中,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结合对企业数据进行核验验真,保证了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在核查环节,通过区块链降低核查验证难度,从而简化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李伟详细解释了区块链技术在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方面的作用。在李伟看来,碳资产由数据支撑的属性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的特性天然一致,这使得区块链能够为政府精准控碳、企业绿色转型、公众绿色生活提供有力支撑。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浙江这个能耗大省,“上虞经验”还有一个“大号版”——2022年6月,浙江省正式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和指数,为全国首创,也为全国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提供浙江方案和浙江样板。打造省级平台的技术担当也是趣链科技。据介绍,浙江省减污降碳平台运行一年来已经形成了“在线监测、指数评价、超标预警、技术服务、整改提升”的管理闭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纳入平台管理企业已达2万余家,为浙江省11的地级市,89个县、市(区)生态环境局提供减污降碳管理服务。近年来,趣链科技在能源“双碳”领域不断发力,除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的搭建,该公司还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政府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平台、企业碳管理平台、碳普惠平台等应用研发以及城市能源网络建设之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单位。但我国众多企业对自身的碳排放量尚在“摸家底”的阶段,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制定缺乏数据支撑、情景预测,更缺乏有针对性的减碳方案。针对这种情况,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规范、降低碳管理成本,以及释放碳资产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诉求。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双碳”目标的践行者。在碳普惠方面,趣链科技打造了区域全民碳普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将低碳、减排行为转化为碳几份和碳减排量,实现碳资产认定、交易流动管理,并面向民众提供碳普惠趣味玩法和激励机制。“让民众在趣味中,甚至是游戏中践行低碳理念。”虞博名表示。李伟表示,“双碳”是一个非常有市场潜力的业务领域,它不能只是企业虚无缥缈的发展口号,而应该成为可应用、可落地、可持续的发展板块。未来,趣链科技将切实推动区块链成果在该领域的转化落地,努力打造绿色转型解决方案行业标杆,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上海应物所丰质子核镁22双质子发射研究获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核物理研究室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等合作,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的丰质子核β缓发衰变实验测量中,观测到22Mg(镁22)在14.044 MeV的同位旋相似态(IAS态)存在明确的2He(氦2)集团双质子发射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放射性是不稳定原子核的重要特性之一。常见的衰变方式有α、β、γ衰变等,而双质子放射性是在质子滴线附近的偶Z核中可能存在的一种奇特衰变方式,即原子核通过同时发射两个质子的方式进行衰变。双质子发射涉及两个质子的关联与相互作用,发射方式比单个质子的发射过程要复杂得多,因此研究十分困难,而发射机制是该衰变方式中最重要的物理问题之一。双质子发射的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级联发射;第二种为直接三体发射;第三种为2He集团发射。前两种方式基本上是无关联的质子发射过程,后一种方式才是人们感兴趣的双质子发射。由于发射出的两个质子间的动量和角度关联包含了核子波函数的具体形态及核子间的相互作用等信息,因而对核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发现的双质子发射核只有少数几个,这给双质子衰变的系统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核物理实验室都在努力发现更多的双质子发射核,并对包括双质子衰变在内的原子核的奇异放射性进行深入系统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上海应物所研究员方德清、博士研究生王玉廷等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22Al的β缓发衰变实验测量。22Al被注入厚度约为60微米的硅微条探测器时,完全被阻止在硅微条探测器中的22Al先发生β衰变,布局到22Mg的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22Mg将再发生质子、双质子或g等衰变。实验中,探测器阵列同时测量了衰变发射出的单个或两个质子以及g射线。实验测得的带电粒子能量信号与g射线信号的符合,确认了22Mg存在从14.044MeV激发态到20Ne的第一激发态的双质子发射过程。进一步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数据比较得出,上述双质子发射过程的机制有约29%的几率为2He集团发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关于22Mg的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现象,上海应物所马余刚团队曾在2015年通过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RIPS束线实验测量已明确观测到在包含14.044 MeV态的较大激发能范围内(12.5~18MeV),存在约30%的2He集团发射机制(Physics Letters B 743, 306 (2015))。 & nbsp & nbsp 此次在RIBLL上开展的实验得到的结论与其结果一致,但由于RIBLL上的实验数据中有发射的两质子能量与g射线的符合,完全确定了该双质子发射是从22Mg的14.044 MeV激发态到20Ne第一激发态的衰变过程。该实验测量结果提供了22Mg的IAS存在稀有的2He集团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对理解丰质子核的奇异衰变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离子物理”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7188f8a-092a-42d3-b51b-623256420928.jpg" title=" W020180807411280688274.jpg" / /p p br/ /p
  • 陈清泉院士:氢能和四网四流融合推进双碳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供需格局加快调整,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共识,新能源发展进入活跃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行业重塑。 氢能与电能类似,是常见的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同时,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我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发展氢能产业是重中之重。其中,绿氢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1.5%速度增长,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75亿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5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发达国家多数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定在2050年。 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98.39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9.69%,人均排放6.98吨,是全球人均排放量的1.6倍。 我们在承受气候灾害和风险的同时,高碳粗放发展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为了规避气候变化的风险,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事关国家发展和未来。 我国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减少65%,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实现风光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到2060年,我国将实现控制化石能源的总量,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时大概需要70年,日本、美国需要40年左右,而我国仅有30年时间。 2022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时,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氢经济是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 积极践行绿色制氢路线 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只能打减量牌,我们必须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的利用潜力要进一步挖掘。我国可再生能源有深厚的资源禀赋,相当于我国峰值能源需求总量的2.7倍。但是可再生能源需要储能来解决稳定供应问题。 氢能可以解决大规模电力的储存问题,也可以解决将来单一电网不能解决的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原料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有两条绿色制氢路线。一是通过光伏、风力发电,开展水电解制氢,实现绿色制氢;二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种植植物,通过生物发酵乙醇重整制氢。 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目前已经可达到25%,度电成本不超过0.25元,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制氢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和可控,是当下比较符合国情的绿色制氢发展之路。 此外,我国氢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作为工业副产品的氢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制氢产氢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副产氢气的问题是它含杂质多,不能用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目前基本上用于化工和石油工业。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用氢量不到1%,主要是因为氢气提纯成本太高,工艺难度大,压缩耗能高,导致最终应用成本高。 燃料电池用氢气方面,大型化是制氢装备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前提。欧美等国家制氢装备开发较早,已有大型化成熟产品,但低成本技术仍未解决。 我国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技术和大型化方面还是有短板,低成本技术有待加强攻关,产业化速度应该尽快提升。随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氢能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仍需加速。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保障中,国电投氢能车辆在延庆赛区、北京赛区总投入200辆,累计出车7200多次,总行驶里程超过88万公里,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推动四网四流融合 仅仅依靠技术不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将人文世界、物理世界、信息世界等深度地融合,以“四网四流”融合推进碳中和、促进数字经济。 所谓“四网”,是指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是指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通过四网四流融合,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出行革命联动起来。通过建立“人-机-物”系统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发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据红利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并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总和的基础上,爆发出指数级增长。 “四网四流”有三个载体:第一个载体是区域的智能能源管控中心;第二个载体是电动汽车,也是移动的载体储能;第三个载体是光伏的建筑,也是一个发电厂,多余的电量可以跟电网连接,可以制氢,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 在能源里,存在多种形态,通过不同能源形态的耦合,比如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的,在电网不能接受时,把它们拿来制氢,就把能源流变成了物质流;等需要时,氢气再跟氧气结合,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有助于解决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的矛盾问题。 通过“四网四流”形成智能能源,既能把没有用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又能促进实现“碳中和”。 而氢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氢气不仅具有能源和物质的属性,而且具有燃料和材料的属性,所以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耦合能源流和物质流。可以肯定,氢能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首次全面进展评估,“双碳”时代如何探索绿色转型?
    开展多年试点建设后,全国81个低碳城市试点迎来了首次全面的进展评估。4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布,已于3月底召开了第一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会。此次参与评估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共计27个城市,占全部试点城市的三分之一。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布的消息,试点城市共分三组进行评估,旨在总结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展与成效,深挖试点城市在低碳发展模式、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中央生态环境强化督察与应急处置专家、中央双碳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彭应登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2010年至201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分三批开展了81个低碳城市试点。2018年气候变化监管的政府职能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后,生态环境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重复开展试点工作,只需及时总结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实质进展与成效,为下一步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与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充分借鉴。低碳试点迎来首次评估事实上,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最早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开展了。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随后在2012年和2017年,发改委又公布了第二批和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的名单。试点城市的选择考虑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的特点,既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也包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以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城市发展道路。2017年发布的第三批试点的同时,发改委还曾公布了试点工作推进的时间表:低碳城市的试点任务要在2017—2019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不过,自从2018年机构改革后,原本属于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被划归了生态环境部,这一系列工作也有所推迟。而此次的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也是最早一批试点开展13年来,国家首次对各个试点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一次整体评估。据悉,首批进行评估的城市为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即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深圳、厦门、苏州、青岛、大连、宁波、杭州、石家庄、吉林、武汉、广州、桂林、昆明、乌鲁木齐、沈阳、南京、合肥、济南、长沙、成都、拉萨、西宁、银川这27个城市。根据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22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2010年以来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碳排放都有了收敛的趋势,其中中等城市的收敛效果最好,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和100万—500万的大城市是未来需要重点控制碳排放增量的区域。而上述首批评估城市之中,绝大多数均属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双碳”时代绿色转型新方向尽管低碳试点已经开展多年,但随着2020年“双碳”战略提出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试点的目标和路径和从前也有所区别。因此,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进行总结和重启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彭应登指出,在国家出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专门提出了要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等工作内容,这就迫使当前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会真正进入实操阶段。试点工作的内涵和形式也更加丰富,相对来说试点绩效的评估考核也会更加刚性一些,政府的监管模式也会有所变化。未来要探索一种更加稳妥、精细、因地制宜的模式,在城市区域里探索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并在社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也曾指出,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稳步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是工业领域加快实施“双替代”。记者注意到,上述试点城市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过不少尝试。例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和低碳试点,完成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改造;成都提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电气化进程、加大天然气消费、探索推进氢能应用,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此外,由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带来清洁能源转型,未来中国的能源体系将出现系统性、根本性变革,产业链重构也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期,在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电气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结构重大转变的低碳转型将会促进中国总GDP的增长,但是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转型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从系统与空间角度对产业链的重构与转移进行布局。
  • “双碳”推进迈入应用落地期 特斯联破局智慧城市节碳痛点
    伴随我国“双碳”工作推进取得阶段性进展,下一阶段的突破点开始转向相应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落地。其中,作为“双碳”政策践行的核心场景,城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我国推动“双碳”战略的一个关键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为“双碳”目标下的城市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议题。9月21日,国家节能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宣布联合我国城域AIoT企业特斯联开展深度合作,意图共同推动相关领域“双碳”解决方案、技术推广应用、打造“双碳”领域的区域及国家行业标杆。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刘瑶在本次签约仪式上指出,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全面绿色转型、加快能效提升的重要举措,市场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节能、数据节能将成为未来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也将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而作为一家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全场景智能化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企业,特斯联正是这块“双碳”新战场的主力玩家。在本次签约会上,特斯联发布了全新TacOS 3.0产品体系,以期以全栈技术产品能力助推城市数智化及“双碳”在城域场景的落地。双路径迈向“双碳” 提升城市数字化能力 根据“3060”双碳目标,中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近期各地落实“双碳”战略目标部署的步伐逐渐加快。在此背景下,《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国家节能中心、能源研究所与特斯联的合作均聚焦相关领域“双碳”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与技术推广应用,旨在通过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加速完善并赋能碳能源管理的城市操作系统;并基于特斯联所打造的多座AI CITY,为行业提供广泛的技术落地场景,助推“双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从技术的角度切入‘双碳’,既是一个全新的战略,也是基于和依托我们现有成熟的AIoT能力所制定的方向。”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在会上向媒体记者表示。艾渝指出,在碳中和领域存在两条方向不同的路径。其中之一是往上游走,围着“元素周期表”做工作,包括新材料、新的技术来改善能源产生的模式,从而将化石能源替换成绿色能源,提升效率与转化率。“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往下游走,从综合能源管理、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数据化、智能化这个方向走。”艾渝向记者表示,这正是特斯联努力的方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特斯联多年来一直倾力研发智慧城市的管理系统,并完成了对许多城市数据的搜集和管理。而下一步,便是其针对具体场景的算法和应用,从而实现碳中和的落地。 艾渝强调,未来如碳交易等活动的核心就是数字化技术,这也是一个大方向,而特斯联顺势而为。加上公司一直以来的优势便是场景落地,因此,研发出满足智慧城市具体场景需求的技术产品,成为特斯联助力实现“双碳”的主要思路。回归场景价值 破局AI产业落地痛点在特斯联首席技术官华先胜看来,深入场景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规模化落地、面向多变的未来是当前AI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价值,但不是真正的广泛的价值。是不是可以规模化复制的价值,还有就是能不能持续发展,是衡量智慧城市技术在落地化过程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华先胜表示。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700个城市(含县级市)在规划和构建智慧城市,而每个城市都在构建各自的系统底座。华先胜认为,很多地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升级智慧城市的系统能力,但更多是聚焦于加硬件、加算力以及加算法,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但并没有在本质上让系统进行自我的持续性升级换代。对此,华先胜向记者指出,AIoT化、平台化、系统化是应对前述挑战的关键策略。“在当下,我们尤其需要一款更强大的核心平台,成为当前AI规模化价值落地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华先胜指出,这正是特斯联推出TacOS 3.0的缘起。据华先胜介绍,TacOS(特斯联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于2021年7月首次发布,是特斯联针对城市数智化需求打造的城域AIoT操作系统,亦是其智慧城市理念的核心。相较于此前的版本,TacOS 3.0将单一的操作系统扩充为一系列由CityIoT、CityOS、CityApp、CityAIoT开发者框架构成的完整产品体系,力求以全栈的技术产品能力推动城市数智化,以及包括“双碳”在内的城域场景落地。与此同时,特斯联还推出了TacOS 3.0系统软件、TacOS 3.0一体机、TacOS 3.0边缘网关等软硬件产品。此外,针对当前“双碳”的落地需求,TacOS 3.0亦整合了专业应用和综合平台产品组合,从能源的生产到消费,支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管理,使其能够作为“双碳”数字基础设施,适配楼、社、园、城等全域场景的数智化绿色低碳需求。截至目前,TacOS已广泛应用于城域AIoT产业,渗透国内外逾120座城市。华先胜指出,未来TacOS4.0、5.0版本将沿着这一架构进行不断的升级换代。“我们希望再往前走一步,推动这个领域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智慧,真正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的,从城市的各种决策都能够有感知、有体验、有赋能。”华先胜最后表示。
  • 双碳“双考”,建立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如今,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性变革,完成“双碳”目标,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张“考卷”上,不仅要实现全行业减排,更要重视碳减排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所谓双碳“双考”。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革命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参会嘉宾认为,建立“双碳”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至关重要。风口已至,如何践行好“双碳”战略名片,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值得关注。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在5月27日举办的“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围绕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革命转型内容建言献策。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必须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战略路线图和具体举措。“科技部将大力抓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落地落实。”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在致辞中表示,统筹协同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低碳科技创新部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促进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营造适宜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科技环境,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低碳科普;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零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石与先导,零碳能源成本是国家竞争力和行业减排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三大标杆技术。同时,零碳流程再造是中国碳中和的重点领域,需要长期战略规划,构建基于低成本零碳能源的新型流程工业体系。另外,非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体系构建面临巨大挑战、碳汇与负排放技术亟需加强趋势研判,这些方面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转型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庆山看来,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能源革命,而在工业化过程中,钢铁产业也对碳排放产生巨大影响。钢铁在我国所有行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约占所有工业碳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钢铁超低碳技术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能源破题2023年是“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的一年,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低碳转型为主导。助力“双碳”目标,新能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氢能为例,氢能的核心是切实降低企业能耗,为用能企业节省成本。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一文中明确应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作为一家致力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带来的参展展品是该公司自主开发的180kW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这项系统全自主开发了智能网联控制算法,大幅提升了氢电之间能量转换效率、动态响应速度。亿华通总裁付晓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氢能等零碳能源实现化石能源的替代,目前看最可行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氢能作为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在特定地区和应用场景下,解决可再生能源长周期、大规模的储能问题,是实现国家能源用能体系转型的重要方式。燕山石化公司也是众多布局新能源业务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以氢气新能源作为绿色能源转型升级的方向,从制氢、提纯、场景应用、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分析化验实验室等多领域,助力公司加快向绿色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燕山石化公司首席专家李军良介绍称,氢气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除目前交通用氢外,氢气在石化、钢铁、建筑及储能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关键是降低成本,并做好氢安全知识的普及,推动氢能全方位发展。氢的应用关系到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看来,走好低碳治理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是提高能源效率,目前新能源发展前景无限,但也需要注意到市场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高就会容易造成业绩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步企业如何实现较好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投入成本挑战“双碳”背景之下,乘风而起的不只有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也在朝着节能减排方向不断努力。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也成为国家关注重点。不过,在发力“双碳”这条道路上,企业走的也并非一帆风顺。李军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氢能源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面临着成本挑战,这个成本包含氢的本身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终端应用装备的生产成本。以绿氢为例,绿氢生产成本较煤制氢或工业副产氢等现有的制氢成本高,还需从风电、光电及电解水制氢效率等多方面进行技术提升”。付晓明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的化石能源用能体系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如果要达成‘双碳’目标,就要将原有的用能装置替换掉,就会面临投入成本高等重大挑战。其次就是以氢和氢衍生的用能部分装备,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处在示范应用期,这些装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攻关和规模化量产,才能实现更好的性价比”。实现“双碳”目标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可能存在的挑战有多种。从技术来看,清洁能源技术、能源存储技术、碳捕获与利用技术在成本、效率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经济方面,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大规模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成为一大难题。
  • 双擎量热,革新体验!梅特勒托利多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5+炸裂“出道”
    7月31日,“双擎量热,革新体验——梅特勒托利多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 5+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于仪器信息网视频号同步直播,在3200位观众的见证下,梅特勒托利多正式面向用户推出热分析超越系列DSC 5+。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高级经理祁锋先生、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产品市场及应用主管李雄博士共同为新品揭幕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全球负责人Jonathan McManus先生讲到,DSC 5+不仅拥有全新的组件,还带来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新功能,是一款性能卓越且高效的设备。特别是MMS1传感器的Flex Mode功能,能够让用户在热流模式和功率补偿模式之间自由选择;高通量自动进样器和样品存储区,以及STARe软件中内置的高级调度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夜间甚至周末进行多个实验,并在实验结束时预定系统进入睡眠模式,从而节省能源。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全球负责人 Jonathan McManus先生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高级经理祁锋先生介绍了热分析量热技术的发展历程。他讲到,梅特勒托利多自1964年成功推出第一台商业化的同步热分析仪TA1,六十年来研制出了一系列专业的热分析软、硬件产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满足科研和业界的多样化的需求。如1971年推出公司第一台差示扫描量热仪TA2000;1985年推出全球第一款镍铬合金的传感器;1993年推出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专用软件STARe;1995年把多对热电偶技术用在了DSC上;2010年Flash DSC问世,首次实现升降温速率超过每秒万度;2015年推出Flash DSC的超越系列;2018年在Flash DSC 1的基础上推出了超高速DSC产品——Flash DSC 2+。现在,梅特勒托利多正式发布热分析超越系列的新产品——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5+。这款仪器的加入不仅代表了梅特勒托利多在热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更标志着梅特勒托利多在热分析技术上面再次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DSC 5+以其卓越的性能、创新的设计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将为热分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它不仅仅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热分析数据,还能够适应各种严苛的实验条件,从而满足从基础研究到高端应用的全方位需求。梅特勒托利多深信,在中国市场,创新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层面的举措。梅特托利多希望,通过技术的创新、迭代和进步,帮助中国市场材料科学的突破,以及材料制造的升级。梅特勒托利多期待,与中国科技工作者以及工业界伙伴携手共进,一起探索热分析技术的无限可能。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高级经理 祁锋先生作为DSC 5+开发项目负责人,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集团产品经理Dr. Matthias Wagner讲到,这个工作既充满挑战,也非常有趣,因为项目组几乎是从头开始研发这款产品,只沿用了上一代产品的两个小组件——一个螺栓和一根用来固定传感器的弹簧。在DSC 5+开发项目启动之前,梅特勒托利多收集了大量的市场需求,最终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关注点。这些关注点不仅贯穿了整个项目过程,且完美顺应了市场需求。DSC 5+在测试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用户不需要对样品制备进行任何优化,也不需要设置特殊的实验方法或复杂评估,即可获取准确、规范的优异结果。此外,这台仪器的外观同样十分卓越,通常被隐藏起来的背面也被精心设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能呈现出完美姿态。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集团产品经理 Dr.Matthias Wagner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产品市场及应用主管李雄博士详细介绍了DSC 5+的革新技术。一是FlexMode功能,让用户能够基于样品效应选择合适的模式,获取最佳的DSC信号;二是功率补偿,帮助分离临近热效应;三是136对MultiStar热电偶,可以获取微弱的热效应;四是电校准专利技术,高效确保量热精度;五是超前的模块化概念,前期非常简单的配置,也可以通过添加不同模块来满足后期的应用拓展;六是FlexCal校准功能,节省时间,确保任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准确;七是带气体吹扫的创新型自动进样器,设置96个样品位和7个参比位,可以满足24小时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李雄博士讲到,这款新产品可以在热流模式和功率补偿模式之间切换,特别是在功率补偿模式下,DSC 5+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MMS1传感器彻底解决了基线漂移的问题,实现极短的时间信号常数和出色的基线,另外,其Cp准确度也非常出色。梅特勒托利多热分析业务产品市场及应用主管 李雄博士梅特勒托利多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5+搭载全新一代双擎量热技术,不仅提升了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也极大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本次新品发布会已圆满落幕,而DSC 5+的“旅途”才刚刚开始,欢迎各位业界同仁持续关注!附DSC 5+新品发布会回放视频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videocentre/video/videoinfo?id=36489更多详情,请登录梅特勒托利多DSC 5+展台留言或电话咨询: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55222.html
  • 赛默飞创新技术应用系列之双三元液相色谱DGLC(五)——并联/串联色谱技术
    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实验室分析人员每天都会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分析测试工作。如果能够提高仪器的分析效率和使用率,不仅可以减轻分析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降低分析成本。赛默飞UltiMate 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DGLC)系统的并联色谱技术可将一台仪器做两台仪器使用,同时完成两个不同方法的分析测试任务,相当于两台独立液相色谱的功能,可谓是理想的方案。无论是快速的分析测试还是高通量的样品筛选工作,通过赛默飞UltiMate 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的并联色谱技术,分析效率和仪器使用率均可提高1倍,堪称是分析人员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而在日常的分析测试工作中,许多样品的分析常需梯度洗脱,尤其是对具有较宽K范围的样品和保留较强的易污染色谱柱的组分更宜采用梯度方法。但在每次分析结束之后,常需较长时间重新平衡或清洗色谱柱,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进样器、柱温箱和检测器则处于闲置状态,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若能将此清洗和平衡过程与分析下一个样品同时进行,则可充分利用资源并可提高分析效率。赛默飞UltiMate 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的串联色谱技术,即可实现在线分析样品的同时离线清洗、平衡色谱柱,为您节省约20~50%的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如图3所示。 图1 UltiMate 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并联色谱技术示意图 (上图为基于右泵,采用方法A在色谱柱1上分析;下图为基于左泵,采用方法B在色谱柱2上分析) 图2 梯度方法运行示意图 图3 常规液相与采用串联色谱技术的双三元液相分析对比 a)常规液相,分析、清洗和平衡过程分别在线进行,44分钟完成一次分析 b)双三元液相采用串联色谱技术实现在线分析的同时离线清洗和平衡色谱柱,44分钟完成近2次分析。 并联/串联色谱技术介绍 并联色谱技术 并联色谱技术是运用两个不同的分析方法,通过共享自动进样器和柱温箱,额外增加一个检测器就可基于阀的灵活切换实现一台仪器做两台仪器使用的技术。系统连接如图4所示,阀1-6位连接时,右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etector1构成系统1,同时左泵-柱温箱-Detector 2构成系统2,两个系统同时进行分析。在系统1完成进样后,通过添加方法命令,将自动进样器释放给系统2,达到共用自动进样器和柱温箱的目的,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分析通量。 图4 并联色谱技术示意图 通过Chromeleon变色龙色谱数据系统可以方便地将自动进样器和柱温箱共享,两个色谱系统独立设置而互不影响,仪器配置如图5所示。 图5 并联色谱技术仪器配置 串联色谱技术 首先选择两根相同的色谱柱,在柱温箱上配置一个两位置十通阀,采用双三元泵的右泵作为进样分析泵,左泵作为离线的清洗平衡泵。系统连接如图6所示。在position A时,色谱柱1进行梯度分析,同时色谱柱2进行离线清洗平衡;梯度分析结束后,阀切换至position B位置,色谱柱2与进样器及检测器相连接,进行梯度分析,同时色谱柱1进行离线清洗和平衡,整个过程在密闭系统中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提高分析效率。 图6串联色谱技术示意图 采用Chromeleon变色龙软件的方法设定向导(wizard)可以轻松完成串联色谱的方法编辑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串联色谱方法编辑向导 并联/串联色谱技术应用实例 并联技术应用 环境中爆炸物材料和它们的降解产物的检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们自身存在毒性且难以降解,而且爆炸物的存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美国EPA规定了14种爆炸物及其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EPA Method 8330),要求使用紫外检测器来测定14种前体爆炸物及相关底物。这个方法建议使用第1根C18色谱柱来进行分离,第2根色谱柱来进行结果确认,程序较为繁琐。采用双三元液相色谱的并联技术,一根色谱柱进行分析测定的同时,另一个色谱柱进行确认,进样一次就能完成14 种爆炸物和其他相关化合物的分离确认,并且结果符合原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要求。 图8 爆炸物分析结果 盐酸去氯羟嗪和格列吡嗪在中国药典二部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利用双三元液相色谱的并联技术,将仪器配置成两个time-base,可同时进行两个样品的分析。分析测定过程均满足法规要求,提高了实际样品的分析效率。 A B 图9 采用并联技术分析盐酸去氯羟嗪和为格列吡嗪 (其中A为盐酸去氯羟嗪;B为格列吡嗪) 串联技术应用 去乙酰毛花苷在2010版药典二部有关物质检查项下采用梯度洗脱方法,总分析时间(含清洗和平衡时间)为51分钟,如图10所示。采用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的串联技术,将清洗和平衡操作离线完成,其中左右两个泵系统的程序如表1所示,在线分析时间为26分钟,较原方法节省约49%的时间,且分析结果完全满足系统适应性实验的要求。 图10 去乙酰毛花苷常规液相分析结果 表1 去乙酰毛花苷串联操作梯度程序 左泵(离线清洗与平衡) 右泵(分析) 时间(min) 流速(ml/min) B% 时间(min) 流速(ml/min) B% 0 1.0 52 0 1.0 38 18 1.0 52 15 1.0 38 19 1.0 38 21 1.0 5225 1.0 38 25 1.0 52 图11 去乙酰毛花苷双三元串联色谱分析结果 赛默飞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采用独特的双泵设计,每个泵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有各自独立的比例阀和流动相体系,可同时单独控制三种不同的流动相,在Chromeleon变色龙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共享自动进样器和柱温箱实现并联/串联色谱技术,从而完成两套分析系统的功能。无论是常规分析、微量分析或纳升级分析,通过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的并联/串联色谱技术均能大幅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分析通量,可谓是您在液相系统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并联液相色谱- 紫外测定饮用水中的爆炸物 2. 并联色谱同时分析盐酸去氯羟嗪和格列吡嗪 3. 双三元串联快速分析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有关物质 4. 双三元液相色谱应用文集 赛默飞创新技术应用系列之双三元液相色谱DGLC集锦 (一)二维及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应用 (二)在线固相萃取技术 (三)流动相在线除盐技术 (四)在线柱后衍生和反梯度补偿技术 (五)并联/串联色谱技术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3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trade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4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5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400 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价值56万美元的双光子深层光激活成像显微镜落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膜蛋白结晶自动化加样工作站及双光子深层光激活成像显微镜采购项目中标及成交结果公告   采购人名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膜蛋白结晶自动化加样工作站及双光子深层光激活成像显微镜采购项目   招标编号:OITC-G11022117   定标日期:2011年6月16日   招标公告日期:2011年5月5日   中标结果: 包号 设备名称 中标供应商名称 中标/成交金额 1 膜蛋白结晶自动化加样工作站 上海腾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USD 149,000.00元 2 双光子深层光激活成像显微镜 徕卡仪器有限公司 USD 560,000.00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杨新科 戴琳 张连清 郝艾芳 李雪梅   本项目联系人:吴旭 徐薇薇   联系电话:68729913   感谢各供应商对于本项目的积极参与,并请未获中标的供应商于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来我公司办理保证金退回事宜(来前请先电话联系)。   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6月17日
  • 助力双碳!四所高校增设“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有31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从2022年开始招生,这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四所高校新设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508TK。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教育部此次增设该专业对未来CCUS人才梯队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的《北京校本部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类)一览表》中可以看到,“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高考必选科目为物理。“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碳储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快培养碳储领域人才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01. 碳储科学与工程今年共四所大学开设“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是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据中国矿大(北京)方面介绍,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服务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该专业涉及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聚焦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与碳资产管理等几方面,培养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CCUS技术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技术选择,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手段,而且是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的可行技术方案。此外,CCUS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还是抵消无法削减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目前,我国CCUS 技术整体处于工业示范阶段,且现有示范项目规模较小。教育部此次增设相关专业对未来的CCUS人才梯队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02. 新增多个能源相关专业除“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外,教育部今年新增设的31个专业中,有多个与能源领域相关。1、氢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华北电力大学开设该专业。“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在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支撑下,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为牵引,有机融合制氢模块(电化学、化工、材料)、氢储运模块(能动、物理、材料、机械)、氢安全模块(化工、控制、材料)、氢动力模块(能动、物理、电气)等多个氢能模块课程,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推进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安全转型,为我国氢能行业和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2、可持续能源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Global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简称GIFT)是教育部办公厅首批公布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GIFT的可持续能源专业将把人才培养理念从面向当前转为面向未来,真正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充分体现未来取向,超越当前,引领产业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可持续能源方向将围绕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智能、自动化等领域的综合学科优势,聚焦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为解决当今技术挑战和探索未来能源变革提供新思路与技术途径。该领域将从能源基础科学、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装备与工艺、能源系统与数字化、能源经济与政策等多维度出发,聚焦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效嫁接,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促进大规模移动能源系统时空域协同调控与创新业态模式。着眼于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开展以下四个方向的创新科研工作:先进能源转换与存储,多模态能源互联,绿色能源与新农业,零碳社会与治理。3、智慧能源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本科专业隶属工学门类下的电气类,专业代码为080608TK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产教融合平台,以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秉承“强基础、促交叉、重实践、国际化”的专业办学特色,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采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以能源类和信息类课程为主线,在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将信息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能源系统融会贯通,适应我国未来能源行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4、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业,开办学院为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依托首批辽宁省双一流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辽宁省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等学校“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国家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相关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在相关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 “检测直通车”之乳品中双氰胺的检测——金域检验
    我要测讯 2013年1月25日,有媒体爆出新西兰牛奶中发现了有毒物质—双氰胺,可能会对该国总额11亿纽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的乳品行业造成打击。据了解,新西兰农民在牧场使用双氰胺主要用以防止硝酸盐等流入河流造成污染。在新西兰1.2万个牧场中,约有500家使用双氰胺。而双氰胺的在食品中检出的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尚无。  双氰胺又名二氰二氨、二聚氰胺,缩写DICY或DCD,白色结晶粉末。主要用作三聚氰胺的原料、染料固色剂、化肥、精细化工中间体等。由于无相关标准可循,双氰胺的检测并未作为食品的必检项目,检测方法方面,查询相关文献报道了解到,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法、分光光度法等。  自事件发生后,相关检测实验室对事件做出积极响应,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快速开发出双氰胺的检测方法,如广州金域检验中心,方法如下:奶粉中双氰胺的检测方法(UPLC-MS/MS法)  一、实验原理  样品经水浸泡并混匀,加入乙腈沉淀蛋白,通过冷冻离心去除脂肪,取清液经过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氮气浓缩至干,后用1.00 mL 50%乙腈水溶液复溶,过滤膜上UP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 + )模式和多反应监控(MRM) 扫描模式,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5ng/ml ~ 500n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大于0. 999。  二、仪器和试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涡旋振荡器,超声波清洗机,氮吹仪。双氰胺标准品,固相萃取SPE小柱,Venusil HILIC液相色谱柱,微孔滤膜,乙酸铵、甲酸、乙酸、乙腈为色谱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三、实验方法  1.提取、净化  称取2.5g试样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准确加入5ml水浸泡溶解后,准确加入乙腈20ml,振荡混匀,超声10min,55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5ml上清液过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氮气浓缩至干,后用1.00 mL 50%乙腈水溶液复溶,过0.22um滤膜上UPLC-MS/MS测定。  2.图文详解  ①称取奶粉样品1.00g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涡旋振荡混匀  ②目标物提取和离心  ③固相萃取净化  ④氮吹浓缩  ⑤溶解定容  ⑥上机测定  3.仪器参数  3.1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HILIC puls 3.5μm 2.1*100mm   流动相:A:2mmol/L乙酸铵(pH=4.0)  B:乙腈  A:B=10:90  进样量:2ul   柱温:30℃   流速:0.3 ml/min。  3.2质谱条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Agilent UPLC 1290 & QQQ 6460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干燥气温度(Gas Temp)325℃ 干燥气流量(Gas Flow)5mL/min,雾化器压力(Nebulizer)50psi,鞘流气温度(Sheath Gas Temp)400℃,鞘流气流量(Sheath Gas Flow)12mL/min,毛细管电压(Capillary)3500(+)V,MRM条件:双氰胺85.268.1(CE=19eV),85.243.0(CE=21eV)   4.实验结果  4.1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准确称取双氰胺标准品5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液并稀释至刻度,作为标准贮备液   分别量取一定量的标准贮备液,用乙腈稀释,配置成浓度为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和500ng/ml的标准溶液,按照上述液质方法,结果见下表1:表1 双氰胺线性方程和定量限(UPLC-MS/MS法)名称保留时间线性方程相关系数最低定量限(S/N=10)双氰胺1.15minY=8777.2X+7435.90.99985ng/ml  4.2检测方法稳定性考察  选用50.0ng/ml的标准溶液连续进样6针,计算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值,结果见表2:表2 检测方法定性和定量稳定性考察考察(UPLC-MS/MS法)标号保留时间,min峰面积11.1538295021.1638795031.1738284041.1539982051.1837858061.19383810RSD,%0.651.92  4.3.准确度和精密度  选取市售某品牌奶粉试样,进行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见表3。采用空白样品稀释法判断检测方法的基质效应影响。空白净化液稀释和乙腈稀释的标准溶液,双氰胺峰面积和相对丰度比无明显变化,故判断该方法无基质效应的影响。表3 0.10mg/Kg添加回收实验结果平行1,%平行2,%平行3,%平均值,%RSD,%84.680.790.285.25.61  5 检出限  本方法仪器最低检测浓度5ng/mL,按照上述样品前处理计算,本方法检出限0.01mg/kg。未检出样品以0.01mg/kg报值。  附:广州金域检验中心  金域检验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最早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独立实验室和进入医学检测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业务范围涵盖:医学检验、卫生检验(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新药临床试验(CRO)、健康体检。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金域检验员工人数逾3800 人,2011年营业额达7个亿,在广州、香港、南京、济南、西安、合肥、郑州、重庆、成都、长春、昆明、贵阳、杭州、天津、长沙、南宁、沈阳、和上海等19个城市建立了综合性检测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现代生物技术服务的集团企业。
  • 进口乳品新西兰一家独大存隐忧 双氰胺毒性待考
    专家:双氰胺通常不被认作“毒物”,无须反应过度   “我认识的一些妈妈都在考虑换奶粉,暂时不用新西兰进口的了。”昨日,一位长期通过网上代购渠道购买新西兰进口奶粉的消费者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自上周四部分新西兰奶粉检出微量“双氰胺”以来,很多像她这样的消费者都陷入了恐慌,有些已经更换了所购奶粉的品牌或产地,有些则因为货少而犹豫不决。   据一些熟悉奶粉代购的人士称,香港地区的多家超市出现了抢购奶粉现象,而新西兰进口奶粉则已难见踪影。   在上海淮海西路的新西兰纽健力奶粉专营店内,连日来也有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奶粉安全性问题。销售人员对本报表示:“消费者对这方面非常敏感。”不过,本报在多家超市卖场了解到,目前看来新西兰奶粉销售尚属正常。   尽管新西兰有关部门和该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恒天然集团(Fonterra)公告称,相关批次奶粉被检出的双氰胺残留水平“极其微量”,绝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早已是惊弓之鸟的国内消费者已然对这一负面消息做出了反应,国家质检总局也已对新西兰有关部门发出了质询。   本报也发现,上述消息的传播存在误读嫌疑,如新西兰有关部门并未“叫停”或“禁止”对奶牛牧场直接施用双氰胺,而是对有关企业自愿暂停使用表示支持 其理由也并非出于食品安全忧虑,而是鉴于此类使用方式及相关残留量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出于对该国出口食品形象的考虑所做的决定。   原料奶粉涉及面广   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国际贸易商,恒天然集团占全球每年乳品国际贸易总额的近七成,几乎六成以上的乳品企业都或多或少使用新西兰的奶制品,新西兰近八成的牛奶产自恒天然集团。   乳品业内人士透露,恒天然集团出口的奶制品主要是奶粉、奶酪以及少量液态奶。其中奶粉涉及面最广,几乎全球主要的几大奶粉生产商都与恒天然或多或少有关联。   一名乳业专家告诉本报,国外品牌如多美滋、雅培、惠氏、雀巢等都曾经或仍然在采购恒天然奶粉,而国内企业如伊利、蒙牛、雅士利、澳优等也都曾与恒天然或新西兰其他乳业企业有联系。其中,伊利股份(600887.SH)近期公告称,将在新西兰投资11.03亿元新建年产4.7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项目,雅士利国际(01230.HK)也于本月发布公告称,将投资11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建厂,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双氰胺事件爆发以来,雅士利股价暴跌,据了解,3年前,雅士利集团从海外供应商处直接购入的原料奶粉就已超过了90%,其中新西兰是最大的奶源基地 而澳优乳业则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除此之外,恒天然中国相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此前曾对本报表示,除了奶粉企业外,使用恒天然原料奶粉、奶酪及奶油等产品的企业范围更广,如85度C、宜芝多甚至一些糖果企业也会采用恒天然乳品。   上述乳业专家称,2012年,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占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八成,接近50万吨,在国内上下游产业都有广泛的使用,因此,“如果新西兰爆发大面积乳品质量问题,影响将是不可想象的。”   他认为,此前新西兰乳品受欢迎有两点原因,首先,新西兰乳品质量一直很可靠,口碑很好,并且产量大 其次,新西兰乳品价格低廉,目前,新西兰“大包粉“(1吨大包粉可还原成8.5吨液态奶)进口价格约2.2万元/吨,而我国“大包粉”价格已经超过3万元/吨。   新西兰政府于1月26日向所有消费者保证新西兰乳制品是安全的。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PMI)称,虽然目前对于乳品中双氰胺的残留并无国际标准,双氰胺的制造商已自愿暂停使用,因为新西兰的国际乳制品消费者期待新西兰产品是零残留。   PMI表示只有一小部分乳制品受此事件影响。只有不到5%的新西兰农场使用了双氰胺,并且一年只用两次。每次的使用只会使牧草在短短几天内有微量残留。   短期利好国内乳业   双氰胺事件让新西兰乳制品走下了“神坛”。   “这两天一直在看新闻,也在跟新西兰政府方面联系,负面新闻肯定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昨日下午,新西兰福瑞尔(Fortreal)婴儿配方奶粉中国总经销市场部经理高卫语气焦灼地说,他担心近几天媒体关于新西兰部分奶粉被曝含双氰胺残留物的报道,将不可避免地使新西兰奶粉在国内的销售短期内出现下滑。   高卫认为,虽然双氰胺残留物是在新西兰行业自检时发现,并已及时处理,但短期来看,新西兰奶粉的销售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新西兰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欧美乳企或将在这次事件中受益。   “大多消费者愿意买洋奶粉,但这件事情会使消费者认为,不光是国内奶源,连新西兰奶源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了。”河北一家国内乳企的市场部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新西兰奶粉若持续深陷漩涡,将对欧美乳企和国内乳企形成利好。   昨日,伊利股份、贝因美(002570.SZ)、光明乳业(600597.SH)等国内乳品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经销商很紧张是正常的,但是媒体放大了,误定性为‘毒奶粉’了。”广州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对本报评论称,此次新西兰奶粉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不同,并非恶意人为,仅仅是一次生产事故,且有害物质含量很低,加上及时断绝源头,还不足以构成安全事件。   “国内反应过激了。”王丁棉分析,目前是新西兰的产奶高峰期,国内进口商与新西兰企业的订单基本都已签下,不会轻易放弃新西兰这么好的奶源。   双氰胺“毒性”待考   双氰胺亦称二氰二胺,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通常不被界定为“毒性”物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告诉本报,它是一种肥料添加剂,作用是提高铵态氮肥的利用率,延缓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减少对水质等环境的污染。   文献资料显示,其致毒浓度在千分之三到四,“这个浓度在我们平时吃的食品之中很难达到。”颜晓元说,稻米的氮浓度在1.4%左右,稻米中的氮大约有一半来自化肥,而双氰胺的用量一般不会超过化肥氮的5%,所以即使我们在氮肥中用了双氰胺,其在农产品中的含量不会超过0.35%。,远低于致毒剂量。   据他介绍,双氰胺目前在我国也有使用,但由于成本等原因,很少用在大宗作物上,仅少量应用于园艺作物。   MPI披露,自2004年起,经过该部认可,该国一些企业开始将双氰胺化肥施用于牧草。   MPI表示,该项技术在广泛应用之前,已经经过了多方的试验,结果表明,不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也不会对人畜健康带来损害。主要是因为其几乎无毒,而且在牧草中能够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   但颜晓元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也有可能在食物中仍有残留。   据他介绍,双氰胺在土壤里是可以降解的,一旦下大雨,就会转移到植物的根部。再通过牧草,转移到牛的身上去,再到牛乳里面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食品安全学院院长罗云波告诉本报,因为双氰胺是被认为没有毒性,所以绝大多数国家在食品领域对双氰胺没有一个限量标准。   欧盟规定,人体每公斤每天可摄入1毫克的双氰胺。   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喝100多公斤的奶,或者十几斤的奶粉,才会超过这个标准,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罗云波说。   “没有必要对这件事恐慌”,在罗云波看来,这次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三聚氰胺是人为蓄意添加,而双氰胺是工艺上的需要。   “当年的三聚氰胺就被认为毒性很小,基本上没有毒性。导致伤害是与氰尿酸结合形成结晶沉淀,堵塞婴儿的肾小管,是物理性的,成人基本上没有问题。双氰胺的毒性被认为比三聚氰胺还要小。”罗云波说。
  • 活动 | “双擎推进 质源中国”美墨尔特中国制造新品发布会回顾
    双擎推进PRODUCT LAUNCH美墨尔特中国制造发布会回顾质源中国前言2024年2月28日,美墨尔特中国制造新品发布会在美墨尔特常熟工厂举行,并进行网络同步直播。美墨尔特代理商上海泰坦、苏州欧亿特以及浙江科器,以及终端用户到场出席。德商会,以及媒体代表也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作为一家拥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温控箱体制造企业,美墨尔特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温控箱体用户带去更符合应用需求的产品,和更好的使用体验。实现所有容积下的完美温度控制,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为兑现我们的承诺,美墨尔特一直认真倾听来自用户和市场的反馈。本次中国制造新品发布会,我们也有幸邀请终端用户代表来到活动现场,向现场及线上观众分享他们对美墨尔特产品的使用感受。来自用户端的信任,是对既往美墨尔特产品质量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后续中国制造的鞭策。2023年10月,德国美墨尔特首座海外工厂在中国常熟正式开业。首批原型机,在23年12月完成制造和测试。进入2024年,国产机的销售工作正式启动。在此次新品发布会上,美墨尔特中国总经理张婷女士和美墨尔特常熟质量经理周少凯先生共同为美墨尔特国产机揭幕。发布会现场,还对国产机进行了展示。与德国制造相比,国产机无论是外观还是精度都与德国制造保持一致。这一切都归因于中德双方的紧密配合,使得国产机能够在发布会现场正式交付给客户。出席交付仪式的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器耗材事业部总裁顾梁先生在致辞时表示“作为美墨尔特中国代理商,泰坦已经与美墨尔特携手合作十年。美墨尔特产品的精度、稳定性及灵活性都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作为美墨尔特国产新机的见证者和第一批用户,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产品系列加入到中国制造行列之中,给中国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作为德国品牌,此次美墨尔特中国制造新品发布会也得到美墨尔特德国总部的大力支持。美墨尔特集团区域销售经理Ilya Rumynskiy先生,再次向现场嘉宾及在线观众阐述首座海外工厂落户中国的原因。他表示,中国作为美墨尔特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在中国建厂能缩短我们同客户之间的距离。前期项目调研显示,通过中国新工厂的建立,美墨尔特能大大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也能降低由供应链及国际运输中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而中国向好的经济增长趋势、稳定的营商环境,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坚定了美墨尔特在中国建厂的决心。除此之外,美墨尔特全球卓越生产及战略总监Julian Eitel先生也通过视频,向我们展示了美墨尔特位于德国比辛巴赫的工厂,也向现场嘉宾及在线观众展示美墨尔特的德国品质从何而来,以及美墨尔特的德国品质将如何100%延续到中国制造中。一直以来,美墨尔特都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国产机型核心部件的德国采购、德国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成熟管理方案的移植等举措,并结合中国本地特色加以改良、调整,都是美墨尔特“德国品质”能够100%延续到中国制造中的保证。除了对制造工艺的重重保障,要将美墨尔特的德国品质100%延续到中国制造中,也离不开人的努力。在新品发布会中,美墨尔特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也从自身工作出发,从质量、人力资源、生产、服务的角度,介绍他们对“如何将美墨尔特德国品质100%延续到中国制造”中的思考。关于质量“美墨尔特是一家德国企业。而德国制造以其严谨、可靠和可信的产品质量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美墨尔特常熟工厂继承德国企业的基因,我们严谨的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过程。每一台中国制造产品,都会经过三级质量检验、安全检验和性能测试,以确保每一台产品能符合德国标准。”——美墨尔特常熟质量经理周少凯先生关于人力资源“除了候选人的技能、经验,美墨尔特在人才选择上更看重多样化、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而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完善培训体系,也保障了制造标准的一致性。”——美墨尔特常熟人事行政经理郭静娜女士关于服务“未来,我们将对美墨尔特国产设备进行周期性管理,在安装、调试、验证、维修至售后回访等节点上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依托于上海完善的服务团队和配件仓库的建设,将更好的保障产品服务工作。”——美墨尔特上海售后服务经理樊海忠先生依托于美墨尔特德国总部的战略规划与技术支持,以及中国团队的落实与执行,美墨尔特德国品质将100%延续到中国制造中。好的产品,都将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用户需求。在本次发布会上,美墨尔特德国技术销售总监Heinz Bayer先生、美墨尔特集团区域销售经理Ilya Rumynskiy先生,以及美墨尔特上海产品经理鞠智好先生,分别带来精彩的应用案例分享。而南京海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立坤博士,也从药物稳定性测试层面,带来他基于美墨尔特箱体使用的应用分享。通过本次新品发布会,我们希望向市场传达美墨尔特通过引进德国总部的先进生产技术,实现中国本土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供应链安全性和区域产能的决心。未来,我们也将继续进行自我挑战和革新,为中国及亚洲温控箱体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更多资讯,请访问www.memmertcn.com或联系+86 182 2191 1655
  • 张宏:双碳进程中煤炭产业必须自我革命
    张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谈到,这十年,我国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与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体系。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过去十年间,煤炭行业的潮起潮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十年,我国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与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体系。展望未来,煤炭行业将往何处去?“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进程中,煤炭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是必然趋势,但我国碳达峰前和碳达峰之后的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难以改变。”张宏表示。双碳进程中煤炭产业必然要经历自我革命、转型提质、升级发展贝壳财经:近十年煤炭产业格局经历了剧变。回顾过去十年煤炭行业的发展,你认为有哪些鲜明的特征,与值得牢记的经验教训?张宏:这十年,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效果,煤炭上下游行业企业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与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矿数量由2016年初的1.3万处左右减少到4500处左右,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多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由65%左右提高到85%左右,原煤入选(洗)率由55.4%提高到71.7%。随着大数据、5G技术与煤矿现代化装备技术融合发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发展,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贝壳财经: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判断,2030年以前,我国煤炭消费将进入总量峰值平台期,并转入总量回落的历史变革期。预计“十四五”时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煤炭消费量将在40亿吨至43亿吨之间,煤炭市场总量、需求结构基本稳定。在你看来,在总量不增长的情况下,怎样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张宏:根据相关规划研究成果,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由主体能源、兜底保障向“支撑性能源”、基本保障转变;2050年以后,煤炭将转为“应急保障和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可以预测,未来10~15年,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地位作用还难以改变。煤炭作为现阶段我国的主体能源将逐渐转为支撑性能源、并向应急和调峰能源转变;煤炭消费方式将更多地由能源属性向工业原料属性转变。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煤炭产业必然要经历自我革命、转型提质、升级发展的过程。要做到这些,煤炭产业必须在战略思想上转变观念,自我革命,要统筹煤炭短期兜底保障与远期有序退出等关系,同时在能源安全上要稳住规模,保障供应,结合非化石能源特点,要研究建立煤炭弹性产能管理和煤矿弹性生产机制,适应新能源出力特点,兜住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底线。在我国煤炭等化石能源短期内仍是主要能源的现实情景下,促进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是最为现实的举措。面向未来则应推动煤炭由化石能源向高端化工材料和碳基新材料领域突破发展,实现煤炭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向固碳、碳循环方向转变。煤炭经济需要产业延伸,必须未雨绸缪,超前研究老矿区转型发展机制,探索资源枯竭矿区转型路径,促进矿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推动“双碳”战略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开发利用贝壳财经:如何看待“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未来煤炭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转型发展?张宏:关于“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地位作用问题,重点是要正确分析理解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要正确理解煤炭与“双碳”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消费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21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5%左右、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全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的46.7%、发电量占全国的60%以上。所以说,煤炭是我国兜底保障的能源,这就是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能源禀赋决定的。而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当下,能源安全面临挑战,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必须要发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艰巨任务。因此,推动“双碳”战略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开发利用,减“碳”不是不要煤炭,煤炭还要兜住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其次,我们要正确理解“双碳”与新能源的关系。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000591)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风光发电设备可利用小时数仍较低,并且还存在稳定性差、波动性大、对电网冲击性强等风险,水电虽然占比高,但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对火电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一旦出现来水偏枯,必须要燃煤发电作为补充和调峰。2035年以后,随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并配套储能技术成熟,煤炭将由目前的主体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转变。但即使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煤炭仍然是重要的应急和调峰能源。同时,还必须看到,煤炭在能源属性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煤炭的工业原料属性将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双碳”战略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系。目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唯一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碳的排放问题。而为了解决碳排放问题,国内已经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方面的工程示范和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一旦技术完成突破,将真正意义上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同题问答●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如何,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张宏:未来需要坚定不移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最有效最可靠的举措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同时以绿色低碳技术支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由于水电、风电、光伏等均受气候、区域等因素影响,随机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大,在大规模储能技术还不成熟情况下,应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清洁煤电作为稳定的调峰电源,支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发尽发、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利用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不断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此外要以碳科学创新促进煤炭由燃料向工业原料转变。●对未来十年或更长时期的展望,怎样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张宏:煤炭是以碳元素为骨架的复杂组分构成的有机体,既是传统燃料,也是重要工业原料。一方面,要依托“清洁煤电+CCUS”技术,推进煤炭低碳化利用,加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不断提升CO_2大规模低能耗捕集、资源化利用与可靠封存技术水平,不断探索低成本处理途径。另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与产业化优势,支持碳科学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以CO_2催化转化制甲醇等碳转化技术为突破口,组织实施CO_2再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实现碳循环利用和零碳排放,推动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工业原料并重转变。
  • “砒霜门”确系冤案 统一称暂不索赔
    “砒霜门”事件,最终被认定是场“误会”。1月6日晚上7时,农夫山泉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了海南工商部门对农夫山泉的调查情况通报,持续一个多月的闹剧,终于暂告段落。   通报称,以海南省工商局局长黄成模为组长的调查组,在历经21天的调查之后,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对此,海南省工商局已责成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道歉 并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本次事件中违反工作程序有关人员的责任。   面对海南省工商局的道歉,此前一直表示要进行起诉并索赔的农夫山泉,截至6日记者发稿时仍表示还在开会讨论,具体说法将在今天公布。而一向对“砒霜门”有些“失声”的统一企业,也保持了一贯低调的作风。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杨寿正表示,“暂时没有索赔的想法,关键在于消除消费者对所涉及产品的疑虑,尽快提升销量。”   海南工商:无徇私舞弊行为   海南省工商局在通报中表示,经过调查发现,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样检验行为、发布《消费警示》都是依法进行的。但在工作过程中,海口市工商局在抽样时没有完全执行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工作流程,也没有按规定要求将检测结果通知食品生产者。企业要求复检后,在与企业就复检的具体细节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海口市工商局直接送检,不符合程序要求。   同时,海口市工商局还在没有事先履行告知程序的情况下,在媒体上发布《消费警示》,公布错误的信息,从而给生产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不过,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海南省工商局未发现与此事件有关的工作人员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徇私舞弊的行为,也没有接到有关的举报材料。   错误根源在检测设备老化   对于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砒霜门”事件是怎样造成的?该通报称,2010年1月4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向海南工商局发送的函件中称:“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年10月19日委托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50个饮料(果酱)样品中总砷、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报告签发后,农夫山泉等生产企业对检测报告编号为21200901305、21200901312、21200901328中的3个总砷检测结果提出质疑。对此,技术中心对留样样品进行复检,结果表明,初检结果有误。”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表示,初检结果有误的主要原因:“一是用于总砷检测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该仪器使用已近9年 二是在样品的处理中未严格按标准方法抽样及定容。检测人员为了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了样品抽样量,加大了稀释倍数,这在仪器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加大了检测值出现偏差的概率。”   据了解,该中心也因检测技术的问题,向海口市工商局表示了歉意。   责成海口工商道歉   在明确了事件后,海南省工商局也公布了事件的处理办法:“一、责成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和农夫山泉、统一企业赔礼道歉 二、对在这一事件中违反工作程序的有关人员,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在“真相大白”之后,农夫山泉方面是否会继续追偿?“幕后黑手”是否还存在?海口市工商局将会如何道歉?相关违反工作程序的人员将会受到何种处理?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 微生物所:创新价值链下的“战线”
    微生物所大楼   从满世界寻找微生物资源,到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形成面对市场的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这条科研战线很长,该战线既是微生物所“一个定位”的重要内容,也贯穿于“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之中,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创新价值链体系。   与中国科学院其他研究所一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根据自身特点和多年的积累,制定了研究所的“一三五”规划。   “从满世界寻找微生物资源,到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形成面对市场的技术。”微生物所所长黄力告诉记者,“微生物所的这条科研战线很长”。   该战线既是微生物所“一个定位”的重要内容,也贯穿于“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之中,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创新价值链体系。   资源是核心优势   在微生物所,不但有中国最大的微生物菌种库,亚洲最大的标本馆,还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微生物学科和优秀的科研人员。“这些共同构成了微生物所的核心竞争力,支撑了研究所的定位。”黄力告诉记者。   微生物所于2009年成立了微生物资源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创新价值链的源头。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心的优势,微生物所成为中科院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总中心的依托单位。全中科院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共享资源信息,开展合作研究。   在2012年12月成立的全国科学院联盟里,微生物所也成为应用微生物分会的依托单位。2010年,微生物所成为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主持单位,一项微生物所参与推动的微生物信息化国际合作计划正在实施。   黄力说:“在‘十二五’期间,微生物所将依托微生物资源中心,大力推动覆盖全中科院、面向全国、全球合作的微生物资源共享和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建设,全方位收集微生物资源,规范微生物资源管理,实现微生物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微生物资源的应用开发。”   得益于体系支撑   “微生物所的创新价值链有三个环节,上游和下游各自构成了两个环节,连接上下游的中间环节是最庞大的科学研究体系。”黄力在采访中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   在微生物所的科学研究体系里,主要有五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大研究领域:微生物资源领域、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领域。   黄力风趣地对这三个领域的研究作了解释:“前两者主要是面对好的微生物,寻找有用的资源,发明微生物技术。后者是对付那些不好的微生物,找出有成药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发展疫苗。”   在五个实验室里面,两个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是与兄弟所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微生物所部分,还有两个是院重点实验室。正是因为有了该科学研究体系的支撑,微生物所才能更好地打造一条从微生物资源挖掘、技术功能改造到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价值链。   “极端微生物环境适应机制”是微生物所的“三个重大突破”之一,其内涵是,以极端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解析其遗传机制、生理代谢和大分子结构,获得关于生命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新认识等。   “动物源性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人的分子机制”是微生物所的第二个重大突破的内容,主要是希望能够研究清楚动物来源的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的分子机制,为流感疫苗和药物研发及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这是两个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方向。   推动成果转化   “在微生物所创新价值链的下游是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黄力说。   如果说资源中心是面向资源,作基础性的研究,那么转移转化中心的使命之一就是把原创性研究的成果推向产业化。黄力还向记者表述了转移转化中心的另一个使命:面对企业需求,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黄力表示,研究所原始创新成果和企业需求是微生物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双驱动力”,在此模式下,研究所的很多科研成果将被推向市场和社会。   微生物所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化管理部门,它是管理与研发相结合的机构,有非常高效的技术孵化平台和运行机制。   “长链二元酸生产新技术”是微生物所“三个重大突破”之一。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凝聚了研究所两代科学家40余年的心血,其发展过程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领域的突破,也是创新价值链成功运转的一个体现。   黄力介绍,微生物所的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技术的开发过程漫长且艰辛,但该技术已经成为微生物所的一大特色,这项技术目前在山东等多地实现了产业化,全球最大的微生物技术生产长链二元酸的企业也随之诞生。   “长链二元酸生产新技术”这一重大突破主要依托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力量,其目标是,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工具,突破生产菌种改造的瓶颈 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设计能力更强的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新菌种,并开发相关新技术、新工艺。   目前,长链二元酸已经应用于合成塑料、低温润滑油、香料等众多产品的生产中,产品在国防和民用领域都有很广的需求,因此,长链二元酸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作为一项核心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长链二元酸生产新技术将不以发表论文等固有的标准来评价,而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考核指标。”在微生物所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由研究所与企业协同创新,将长链二元酸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推向产业化。   这些都印证了微生物所“一个定位”中提及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微生物科学进步,创建世界一流的微生物研究中心和微生物生物技术研发基地”的目标。
  • 首批“双一流”名单尚未公布,近20所高校低调披露已入选!
    p   继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各自通过官方渠道披露本校已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也于近日透露该校已入选第一批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p p   此外,来自军队高校系统的国防科技大学则于9月13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已作为“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 /p p   而9月1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近期,国务院将公布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目标奋斗。 /p p strong   迟迟未能公布的首批“双一流”名单 /strong /p p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p p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p p   随后,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p p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双一流”相关问题时表示,“到此为止,‘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p p   其实,早在今年6月,教育部回应网上传言时透露,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p p   不过,在舆论的关注声中,这一名单至9月13日尚未宣布。 /p p strong   上海交大、川大、电子科大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00" height=" 465"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915084145.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6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6f3ec5dc-4c28-4f82-89cd-2eb02ede1a7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网传42所一流大学名单 /strong /p p   在教育部拟公布官方名单前夕,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211工程”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通过云南、新疆等当地相关媒体或学校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 /p p   据河南本地媒体大河报报道,今年7月24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作了《关于河南省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公布了上半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其中明确提到郑州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河南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p p   进入8月份,《新疆日报》报道称,新疆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 扎克尔今年8月13日到新疆大学新校区迁址用地调研时透露,“今年6月,新疆大学已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 /p p   据云南大学法学院官网报道,8月24日,云南大学法学院举办了法学院2017级新生、家长见面会,该校法学院院长高巍在见面会上“和大家分享了一则喜讯,云南大学已经列入国家培养世界双一流大学的名单中,2017级的新生将见证云南大学开启新的篇章”。 /p p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均为“211工程”高校,而非“985工程”高校。而“985工程”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已通过官方渠道披露本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 /p p   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表示,“最近,经国家批准,我们又成为‘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p p   同样面对2017级新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9月10日晚在“开学第一课”上说:“今年,‘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这是继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上海交大已入选第一批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形成了建设方案,绘就新一轮战略发展蓝图。” /p p   另据四川新闻网9月13日报道,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双双入围教育部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p p strong   多所院校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双一流”行列 /strong /p p   除了上述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高校外,还有多所高校近期发布了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到“双一流”建设之列的消息。 /p p   譬如,中国音乐学院官网在9月8日发布消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黎光在“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志愿者动员大会上表示学校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到“双一流”行列。 /p p   另据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网9月12日消息,中央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傅绍林在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通报了学校在招生、“双一流”建设、一级学科点申报的可喜成绩。他表示,编制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得到了评估专家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正等待批准。 /p p   9月12日出版的《重庆日报》报道,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介绍,西南大学将以生物学学科群为基础,建设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此外他表示教育部已将西南大学列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确定了重点建设生物学学科群,已先期投入3亿元建设经费。 /p p   海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9月12号发布消息,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在海南大学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宣布,海南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p p   此前,四川当地媒体四川在线8月15日曾报道,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名单。 /p p   在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高校中,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系“211工程”高校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既非“985工程”高校,也非“211工程”高校。 /p p strong   国防科大成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院校 /strong /p p   作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也在意料之中。 /p p   国防科技大学官方微信9月13日发布题为“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的文章称,“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 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p p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p p   今年7月19日,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京举行。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p p strong   中国人大披露:国务院近期将公布首批“双一流”拟建设名单 /strong /p p   9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在世纪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发表《珍惜学缘,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人》的讲话。 /p p   靳诺书记表示,在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全国最新一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大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达到9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科总数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近期,国务院将公布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目标奋斗。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主要来源:澎湃新闻,有修改) /p p /p p /p p /p
  • 多肽药物/生物制剂表征会场预告:含双抗/多肽偶联物,拉曼光谱/光散射技术应用等内容
    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3月29日-2023年3月31日举办第四届“生物制药研发及质量控制” 网络大会,内容覆盖抗体/蛋白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多肽药物、核酸药物/mRNA疫苗,涉及生物药开发、质量控制、制剂的分析表征以及自动化等创新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多肽药物是现代医药研究的前沿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多肽属于蛋白质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药物,其质量控制则更需要注意。本次生物制药大会特别设置多肽药物会场,4位嘉宾将从多肽药物发现、多肽二硫键的结构确证、多肽偶联物研究进展及拉曼光谱技术相关应用等角度进行讲解。点击图片免费报名报告嘉宾详情如下:多肽药物会场王珠银 董事长 深圳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突破多肽创新药发现的瓶颈:多肽创新药发现平台报名占位王珠银教授博士学士和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Rutgers大学,博士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现为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医药,高通量药物筛选等。过去多年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和中国专利50多项,其中已获得1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中国专利授权,1项欧盟专利授权,1项澳大利亚专利授权。王教授成功研发了多肽信息压缩技术,并基于此技术构建了大型多肽全库,加速多肽新药研发。梁远军 总经理 北京普诺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报告:化学合成多肽二硫键的结构确证报名占位梁远军,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活性多肽研究工作近20年,负责多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多肽关键技术、863等课题,申请40多项新化合物专利。2017年任北京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聘为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多肽分会专家理事,2022年评为大兴“新国门”领军人才。2016年创立北京普诺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多肽药物研发,公司逐步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等称号。王颖 副研究员 中国药科大学报告:多肽偶联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报名占位中国药科大学副研究员,海洋药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多肽新药的一线研发工作,获得新药临床批件2件。致力于探讨非编码RNA及其来源的新型微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制,发现人体内源性微肽并对其进行优化提高成药性,开发成FIC多肽药物,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曾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IF:38.104)、J Am Chem Soc(IF:15.419)、Acta Pharm Sin B(14.903)、Cell Death Dis(IF:6.304)、Oncogene(IF:7.519)和Mol Ther Nucleic Acids(IF:7.032)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第一作者累计影响因子为105分,参与文章影响因子120分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江苏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两件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13L01914,2018L02321)。王睿 产品经理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报告: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报名占位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拉曼产品线产品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分子光谱技术的产品开发,仪器销售和应用推广工作十余年。在农业,食品,化工,高分子等行业有丰富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实测经验。从2014年入职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负责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产品的推广工作至今。生物制药分析表征会场生物药物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可以显著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此类药物的准确表征就需要精密的分析表征手段。本次生物制药大会特别设置生物制剂表征会场,邀请到杭州奕安济世、上海晟国医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物制剂的表征内容进行阐述。高原 高级工程师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报告:生物制剂检测中的关键表征技术 报名占位现任中国颗粒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粉体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粉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方法及应用。主持及参与了与纳微米粉体表征技术相关的省部级项目4项。目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粒度分析工作组和孔径分析工作组成员人。同时作为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微泡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制修订并颁布实施粉体物理性能相关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合作研制国际实物标准1项、主持研制国家二级标准物质3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一等奖,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杨泗兴 总监 上海晟国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报告:双抗制剂表征 报名占位杨泗兴 博士,上海晟国医药CDMO业务制剂开发和生产负责人。杨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制剂技术研究及CMC工艺、质量等相关工作超过15年,成功申报过20个以上生物药IND及BLA,覆盖重组蛋白、单抗/双抗/ADC、融合蛋白、酶、疫苗等。在生物药缓控释微球/微针等制剂技术、抗体高浓度注射液、双抗制剂、冻干制剂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胡裕迪 制剂工艺开发/高级主管研究员 杭州奕安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报告:商业化生产和BLA申报中的生物药制剂工艺表征和验证的研究 报名占位 硕士毕业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的药剂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拥有超过5年的生物制剂开发经验,以制剂或CMC负责人参与“高浓度抗体、双抗、ADC冻干、siRNA、后期工艺表征”等研发项目超过15个,获得“制备一种抗Claudine18.2抗体制剂的方法”等5篇专利。目前专注于抗体药物的理化表征,成药性,制剂处方和工艺开发,制剂工艺表征,工艺转移等多个领域研究。宁辉 产品总监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报告: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制剂中的应用报名占位 宁辉博士,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分析仪器》第十一届编委会委员,现任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任研发中心副主任。 2004年至2007年从事胶体物理领域研究,并于2007年取得荷兰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关注胶体的热扩散行为及其表征手段。 宁辉工作和研究经历过程中,在Langmuir, J. Chem. Phys.等等期刊发表超过10篇学术论文。 宁辉于2008年入职于国外某知名粒度仪生产商,担任产品经理,并于2019年离开工作11年的外企,于2020年加入中国著名的粒度表征设备制造商,辽宁省A级高新技术企业,丹东百特仪器公司。在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的工作过程中,宁辉先后参与了多项与光散射相关的设备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工作。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pharma2023/扫码进入会议交流群
  • 中石化石科院在线参加“双碳”主题亚洲炼油年会(ARTC)
    亚洲炼油年会亚洲炼油年会(ARTC)由世界炼油协会主办,本次年会的会议主题为“emission peak (碳达峰) carbon neutrality(碳中和)”,旨在探讨在减排降碳成为全球性时代命题的前提下,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传统工业中的碳排放“大户”,如何在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转型的同时实现企业盈利和效益提升。会上,来自亚洲20家石化企业的从业者分享了31篇报告,内容涵盖碳排放政策解读、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炼厂2030年转型发展远景规划、电动汽车行业兴起对传统石油炼化行业的影响、塑料回收行为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替代燃料在未来低碳生活中的关键作用等。分享创新洞见石科院催化重整研究室丁璟工程师在会上作题为“High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for Olefin Removal from Reformate(高效环保加氢脱烯烃技术)”的口头报告,向行业分享了中国石化及石科院在成品油质量升级、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方面的先进技术。开门办科研通过参加本次亚洲炼油年会,石科院科研人员向亚洲地区石化从业者展示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石科院在“双碳”背景下的社会责任担当及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围绕石化行业,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石化行业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未来目标、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充分地学习探讨。未来石科院将继续加强交流研讨,研发出更多切合行业需求的绿色高效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能源化工研究院。
  • 被遴选为封面论文!上海微系统所黎华团队在太赫兹双光梳锁相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曹俊诚、黎华领衔的太赫兹(THz)光子学团队基于电泵浦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双光梳,突破激光自探测,利用锁相环技术,国际上率先实现THz QCL双光梳锁相。研究结果以“Active Stabilization of Terahertz Semiconductor Dual‐Comb Laser Sources Employing a Phase Locking Technique”为题发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期刊,并被遴选为封面论文。光频梳与双光梳在高精度光谱检测、成像、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在近红外波段,光频梳与双光梳技术相对较成熟。而在远红外尤其是THz波段,由于缺乏高效辐射源,光频梳与双光梳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THz QCL具有电泵浦、大功率输出、高远场光束质量、宽频谱覆盖等特点,是实现THz光频梳和双光梳的理想载体。另外,THz QCL光频梳具有小的SWAP(尺寸、重量和功率消耗),在未来工业应用中具有优势。在前期工作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THz光子学团队在THz QCL光频梳与双光梳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如实现了主/被动稳频THz QCL光频梳、THz片上双光梳、双光梳THz实时光谱检测等。而在THz QCL双光梳方面,目前国际上均采用的是自由运行THz QCL光频梳,其频率稳定性和相位噪声相对较差。到目前为止,提高THz QCL双光梳的频率稳定性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图1:THz QCL双光梳锁相工作原理及实验结果。上图:双光梳锁相工作原理。将THz QCL双光梳中的一根梳齿(蓝色圆圈)下转换到90 MHz附近,然后利用带通滤波器将其选出进行锁相。通过动态调控THz QCL的驱动电流对双光梳信号进行稳频锁相。左下图:锁相之后的测量得到的THz QCL双光梳频谱,其双光梳光学带宽为165 GHz。右下图:锁相之后的实验测量得到的THz QCL双光梳时域脉冲信号一个光频梳中的每根梳齿频率可以由两个频率完全定义,其一为载波漂移频率(fCEO),其二为重复频率(fREP)。对一个光频梳的锁定需要同时锁定fCEO和fREP。而对于双光梳的完全锁定,需要同时锁定四个不同的频率(两个fCEO和两个fREP),难度巨大。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并非分别对两个THz QCL光频梳的fCEO和fREP进行控制,而是利用激光自探测,将THz QCL双光梳中的一根频率线进行下转换,然后利用锁相环进行锁定,最终提高整个THz QCL双光梳的频率稳定性并大幅降低其相位噪声。进一步,研究团队在锁相的条件下,对THz QCL双光梳成功进行了时域脉冲信号测量。由于该锁相技术并没有直接对单个光频梳的fCEO和fREP进行锁定,所以测量得到的双光梳时域脉冲信号可以证明单个THz QCL光频梳在没有锁相的条件可以产生时域脉冲。本工作为THz双光梳稳频提供了一项简单有效的方案,为THz光谱高分辨、成像和宽带THz通信等奠定重要基础。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博士生赵逸然、博士后李子平、和博士生周康,通讯作者为黎华研究员。新微半导体许东研究员、法国微电子与纳米技术研究所(IEMN)Stefano Barbieri教授也为该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工作得到了中科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ZDBS-LY-JSC009)、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YJKYYQ2020003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2022084)、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20XD1424700)、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等经费支持。关于黎华黎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5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肖特基研究所(洪堡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法国巴黎七大材料与量子现象实验室(博士后)开展合作研究;于2014年底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黎华博士从事太赫兹(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与光频梳研究,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a、ACS Photonic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Appli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在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件。曾获得国家优青、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德国洪堡学者等。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中科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
  • “双控”目标下,欧美克仪器助力农药产业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秋去冬至,北国万里雪飘,南国秋雨绵绵。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ACE)于2021年11月8日首次移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并同期举办了中国农药市场供需形势分析论坛。作为全球农化行业的盛会,ACE已成为中国农化贸易与世界紧密连接的纽带。农药农资龙头企业、农化产品采购商、贸易商,农药生产研发设备供应商纷纷云集于此,共同聚焦农药供应链创新发展,追踪全球农药市场新动态。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的能耗双控政策迅速出台。农药行业的创新不仅要面向粮食安全、面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更要与农药的减量增效和重大病虫害的防治相结合、与当前的双控政策相结合、与国家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相结合。作为粒度检测与控制技术专家,欧美克仪器应邀携性能优越的纳米级粒度分析仪器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飞防助剂喷雾测试专用DP-02喷雾粒度分析仪、适用于油悬浮剂农药检测的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SCF-126B微量循环进样器三款高性能和广泛应用度的产品携手中国建材下属的苏州国建慧投矿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亮相此次行业盛会。在农药制剂研制过程中,粒度分布的控制对产品溶解性、化学反应速度、吸附性、贮藏稳定性、流变行为、生物活性等重要参数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随着农药行业纳米级产品的开发,对纳米级、亚微米级等超细颗粒分辨力高、灵敏度高的粒度检测仪器能更好地优化农药配方精细化路线,加快研究与环境友好易降解的农药助剂,提高农药制剂加工工艺。NS-90Z 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是欧美克仪器在成功引进和吸收马尔文帕纳科公司(Malvern Panalytical)纳米颗粒表征技术后,在NS-90纳米粒度分析仪基础上进一步增加Zeta电位测试功能而推出的新一款产品。NS-90Z具有优越的粒度和电位分析功能,能满足广大纳米材料、制剂开发和生产用户的颗粒粒度和表面电位的测试需求。NS-90Z融合马尔文帕纳科M3-PALS相位分析检测技术,并广泛采用全球化供应链的优质光电部件,例如进口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和He-Ne气体激光器等,加上精确的内部温控技术、密闭光纤光路以及先进软件算法,保障了数据的高重复性、准确性和灵敏度,使该型号仪器可以分析宽广的粒径、浓度及电位范围的样品。NS-90Z同时支持SOP标准操作,以及测量数据智能评估,方便用户使用。LS-609基础款激光粒度分析仪则是目前欧美克仪器在农药行业应用较广的主要仪器之一。LS-609拥有水平直线光路布置、透镜后傅立叶变换结构、全自动对中机构以及智能、友好、实用的软件功能,良好的测试性能和数据重复性,能够满足大多数农药水悬浮剂或油悬浮剂中颗粒的粒度分布检测要求。此外其搭配的SCF-126B耐腐蚀微量进样器将内部循环管路设计到尽可能短,并且搭配130ml的微量样品池容积很好地为采用油类和甲酯类介质进行相关产品分散和检测用户节省了成本、配合仪器的高测试性能和高灵敏度,该组合已经成为农药油悬浮剂产品检测用户众相青睐的宠儿。此外,欧美克DP-02型喷雾激光粒度分析仪是专门为雾滴的粒径分布的测量而设计的,测试范围为0.5-1500μm,具有可变距离的开放式测量区间,可选配导轨和辅助准直装置等相关的附件,以协助用户快速地进行仪器的架设及光学准直,缩短仪器准备时间,进一步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并可根据应用现场情况改变结构,例如将光源发射和信号接受部分放置于一体的导轨或桁架上,或者分别放置于独立的台面或自行设计的移动装置上以实现不同应用场景的测试需求。在目前较热的农药飞防无人机植保用制剂及助剂产品研发以及相应的喷洒系统应用和无人机装置搭配相关的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和发展的热潮中,欧美克仪器的DP-02型喷雾粒度分析仪也成为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无人机厂家以及制剂和助剂企业关注的热点。国家农业航空施药技术中心向国外专家展示风洞实验室及欧美克DP-02喷雾粒度仪中国农业大学-欧美克仪器飞防助剂性质药效研究联合实验室建立中国农业大学药械研究中心使用DP-02进行施药场景模拟南京农用机械所使用DP-02测试场景 作为多年深耕农药行业的专业粒度仪生产商,欧美克仪器始终在技术创新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农药制剂加工质量管理规范》(T/CCPIA 059—2020)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发布实施,对进一步提高农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欧美克仪器将不忘初心,秉承“赢之有道”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专业、完善的粒度检测与控制技术解决方案,竭尽全力助力新时代农药行业的绿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希”迎新春,雕玉双联
    “希”迎新春,雕玉双联哈希公司 进了腊月,年味便越来越浓贴春联算是过年仪式感的重头戏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辞旧迎新之际,和哈希一起定制水质守护者专属贺岁春联!开动脑筋动动手指,就可定制专属春联,更有新春福包好礼相送!快来打造朋友圈里最特别的春联,为亲朋好友送上不一样的祝福吧!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即可参与活动 2021年2月9日-2月26日 一等奖:负离子护发电吹风二等奖:小米双肩背包三等奖:故宫折扇书签礼盒 开启活动后,用户需要从指定的5个祝福主题中选择上联,上联均为固定句且随机生成,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祝福词组成下联或自创下联。用户完成对联创作后即可填写信息领取福包,并生成专属海报分享至朋友圈;用户开启福包后随机获取礼品。活动期间,一个用户/ID有且只有1次获奖机会,奖品以收到实物为准;活动礼品仅发放给哈希用户及水质分析、环监等行业从业人员,不包括哈希经销商。礼品发放需经过客服电话核实,未核实用户将不予发放礼品。请您留意接听来自西安(029)开头的哈希客服电话。END
  • 持续赋能新能源,全面助力“双碳”目标!欧美克亮相2022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
    8月9—11日,注于动力、储能、3C以及智能终端用电池及产业链的WBE2022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暨第7届亚太电池展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盛大开幕。作为亚太电池展的老朋友,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再次向电池行业的朋友们展示了欧美克专业高效的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解决方案。此次展会在“双碳储能”的新赛道下,关注储能与户外电源领域,吸引了673家参展企业亮相参展。展位数量2195个,展览面积55000平方米,观众47856人次。展会现场设立了电池(电芯&PACK)展区、储能技术展区、电池材料及配件展区、电池设备展区、固态电池展区、超级电容产业展区、电池回收利用展区 、换电与充电设施展区、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区,全面展示了电池行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电池行业一直是欧美克粒度分析仪应用的传统优势行业,自2000年开始,欧美克粒度分析仪开始在镍系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新能源行业逐步得到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欧美克不断研发出适合电池材料粒度检测需求的高性能粒度检测仪器,针对不同电池材料的粒度检测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同时积累一大批电池行业忠实客户。近两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爆发增长,电池行业对高端粒度分析仪的市场需求也持续爆发增长,欧美克高端粒度分析仪在电池行业倍受青睐。本次展会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电池行业朋友对欧美克产品的青睐和信赖。针对电池行业对电池材料颗粒性能分析需求,欧美克推出了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TD系列振实密度仪、PT-01粉体流动特性测试仪等一系列高度契合行业市场需求的热销仪器。(1)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是欧美克新一代基础款的全自动湿法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进口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功率更加稳定,预热时间短。结合其现代化的智能测量控制分析软件和全自动进样测量系统,使得激光粒度仪的使用体验得到有效的提升。测试范围0.1-1000um,能够满足大多数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要求。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2)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是一款全自动干、湿二合一激光粒度分析仪,它具有量程宽、重复性好、精度高、测试结果真实、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真正站在了当前粒度检测领域的前沿,代表了中国粒度检测与分析技术的新高度,是广受客户赞誉的国产高性能干、湿法激光粒度仪。该款仪器湿法测试范围0.02-2000um,干法测试范围0.1-2000um,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要求。在锂离子电池多行业,很多用户选择欧美克Topsizer型号激光粒度仪,除了对欧美克品牌和技术的信赖外,还因为Topsizer系列产品保证了测试结果和分析能力与国内外、行业上下游黄金标准保持一致,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方法开发和方法转移上的时间和成本,重要的是可避免粒度检测不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无论在研发、过程控制还是质量控制上,都能够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3)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NS-90Z 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是在成功引进和吸收马尔文帕纳科公司纳米颗粒表征技术后推出的一款兼具纳米粒度测量和zeta电位测试功能的产品。该仪器使用电泳光散射技术测定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粒子和分子粒度,以及静态光散射技术测定蛋白质与聚合物的分子量。NS-90Z融合马尔文帕纳科M3-PALS相位分析检测技术,并广泛采用全球化供应链的优质光电部件,例如进口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和He-Ne气体激光器等,加上精确的内部温控技术、密闭光纤光路以及先进软件算法,保障了数据的高重复性、准确性和灵敏度,使该型号仪器可以分析宽广的粒径、浓度及电位范围的样品。NS-90Z同时支持SOP标准操作以及测量数据智能评估,能够满足电池行业纳米材料的粒度检测及zeta电位测试要求。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4)粉体振实密度仪TD-01/02/03系列粉体振实密度仪专门用于超细粉体材料振实密度的测定。该系列测试仪的振动幅度1mm~15mm整数可调,振动频率范围0~300次/分钟可调,振动次数在0~99999次之间可以任意设定,仪器结构简单、牢固,操作简单,具有电同可调速、微电脑控制、微型打印机等功能。TD型粉体振实密度仪(5)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是一款用于评价粉体流动特性的综合测试仪器,具有一机多用、测定条件灵活多样、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合多种标准等特点。仪器可直接测试粉体的振实密度、松装(堆积)密度、休止角(安息角)、崩溃角、平板角、分散度、霍尔流速等参数,通过上述测试数据的计算可得到差角、压缩度、空隙率、均齐度、凝集度等指标,还能通过上述参数查表得到流动性指数、喷流性指数等卡尔指数参数。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凭借在电池行业专业的粒度解决方案以及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欧美克展台现场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客户前来咨询、洽谈。而面对蓬勃发展的电池行业,欧美克一定会不断进取,一如既往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奉献给电池行业的朋友们,持续赋能新能源,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 【石化半月刊】“双碳”下,炼化企业如何转型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投资150亿元用于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南京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7亿元用于新材料改造项目...近两年,民营炼化企业纷纷瞄准下游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通过投建新项目来尝试转型升级。炼化企业的转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要求。(小编也在文后整理了近期发布的炼化大型项目建设的新闻。)那么,炼化企业的转型方式是怎样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科研工作成果如何助力炼化企业转型?让我们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专家们是怎样说的。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副所长宋艳萍提出了炼化行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指炼化企业在近期应当重点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等角度进行转型升级。可采用先进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存量装置:如过程强化技术、能源系统构建技术,降低能耗、物耗,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先进石化产能。他们还可通过优化利用炼厂副产轻烃、国外廉价轻烃资源等,优化乙烯原料结构。此外,炼化企业还可采用炼油向化工转型技术、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等,推动炼厂向化工转型;发展生物质生产炼化产品的技术,如生物乙醇、生物航煤、生物柴油等措施。  “长期目标”则是说,从长远看,炼化企业应快速提升生物质能源、新能源新业务、氢能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深度脱碳进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构建起油、电、氢、生物质共存的能源产品供应格局。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马鸣提出了炼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四大问题:一是产能过剩问题,包括结构性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两个方面。从炼油来看,目前柴油产能过剩,但汽油产能仍存在短缺情况,高端航空煤油更是明显短缺;从化工来看,大宗原材料明显过剩,但高端材料仍存在“卡脖子”问题,部分材料完全依赖进口。二是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能力欠缺,深入到理论研究上的能力明显不足。未来行业应当重点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切实提升炼化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三是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必然带来污染严重的问题,反映了行业仍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并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四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增强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资源集约化水平,并加强企业安全环保方面的可控性。因此业界正在大力提倡工厂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另外,马鸣还提到了2021年11月,北化院重点攻关的“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这项技术可以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大幅增加乙烯、丙烯和轻芳烃等高价值化学品产量,同时显著降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他还建议,企业与科研院所应进一步加强创新方面的合作。科研院所不能闭门造车,得了解企业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在研发成果要产业化时,把应用企业、设计单位、研发单位,甚至下游销售整合成一个大团队。这样把下游企业和研究院衔接起来,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现在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也在做顶层设计。随着这些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相信未来企业和科研院所会结合得更加紧密,会形成更长期、更稳定的合作关系。大体来说:炼化行业转型离不开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这些关键词。炼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聚焦在‘少油多化’、原料多元化和产品高端化这三方面。近期发布的炼化大型项目建设的新闻南京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轻烃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改造项目总投资为127亿元。将新建100万吨/年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35 万吨/年HDPE装置、30 万吨/年LLDPE装置、40 万吨/年PP装置等。项目计划于2022年3月30日前开工建设,三期项目于2027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274亿元。一期项目拟建设2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 2×150 万吨/年乙烯装置,配置10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和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轻烃回收装置、脱硫脱硫醇装置、渣油加氢装置等炼油工艺装置,以及2×150万吨/年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丁二烯抽提、EVA/LDPE等化工工艺装置。2022年3月8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300万吨/年催化裂化联合装置”举行了开工仪式。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总投资约485亿元建设石化相关项目,分别是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简称“C2项目”)投资约335亿元和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约150亿元。目前,C2项目二阶段工程(包含:125万吨/年乙烷裂解装置、4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73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6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顺利推进,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成,管道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于2022年中期进料试生产。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工程(包含:10万吨/年乙醇胺装置、4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装置、30万吨/年二氧化碳精制回收装置)顺利推进,长周期设备已订购完成,土建施工开始,预计于2022年三季度开始陆续建成试生产。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300万吨/年PTA项目正在打桩建设,按计划2022年5月起土建陆续交安,明年5月安装施工完成,8月实现投产。沙特阿美、北方华锦化工集团公司和盘锦鑫诚工业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华锦阿美石油化工公司,该公司2019年12月成立,沙特阿美持股35%。由于疫情原因,盘锦项目陷入停滞,沙特阿美曾一度传出考虑退出该项目,3月10日宣布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的开发。该项目位于辽宁省盘锦市,预计2024 年投入运营。盘锦项目联合装置包括原油加工能力为30万桶/日的炼油厂和乙烯蒸汽裂解装置福建能化集团与全球石化巨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合资企业——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正式注册成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主导下,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将在古雷石化基地投资建设并运营一座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项目将建设一套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同时配套建设一系列下游生产装置,采用多项全球先进技术,多项专利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填补国内空白。另外,还有近期拟建的BDO项目汇总,点击此处查看。
  • “双碳”目标下的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省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做好煤炭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的文章,积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倡导节约低碳理念,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完善能源体制机制,推进能源领域开放合作,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我省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积极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传统行业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长期以来,煤炭开采往往伴随着煤矸石的产生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省自2019年起试点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积极推行煤炭绿色生产,加快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煤炭产业和数字经济一体化……作为煤炭大省,我省传统能源企业正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潞安化工高河能源公司采用“置换开采”技术,利用矿井生产伴生的煤矸石制成充填材料并返回到井下采空区,不仅解决了煤矸石外排,减少了煤矸石占地、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控制了地表变形,还享受到煤炭资源税相关减免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晋能控股集团所属的龙泉煤矿,则以“矿井水害治理转化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以“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煤水共采、底板水原位保护”为主线,采用保水开采技术,最终实现矿井安全和保水开采的双重目标,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了山西方案。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军祥介绍,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聚焦“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要求,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实现内涵集约发展。如今,放眼三晋大地,旧日高耸的落地煤堆、烟雾缭绕的煤矸石堆、飞扬的煤尘、流淌的黑水、塌陷的地表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绿色生产的新场景、新模式。能源电力将发挥关键作用控制碳排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全球性重要议题,同时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山西来说,实现低碳发展是一个涉及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其中,能源电力将发挥关键作用。  数据显示,当前,碳排放占比最多是电力和工业生产,两者之和超过80%,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电力将发挥关键作用。有专家表示,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是能源转型中心环节,自身实现零碳,还要服务全社会降碳减碳。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曹阳表示,在“双碳”大背景下,中国能源消费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能源消费结构趋向清洁、低碳和多元化,火电角色定位正从主力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变。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也是电力大省,2021年末全省火电装机容量7532.9万千瓦,发电量占比85.84%,仍是电力能源的主力军。今年前7个月,我省外送电量达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全省最大外送电力2620万千瓦,同比增长36.4%。曹阳认为,企业要做好新旧产能交替,对纳入淘汰关停计划的机组,提前谋划部署新项目,通过容量有偿出让、置换新能源项目、就地开发储能项目等方式,实现新旧项目有序交接。他还表示,在先立后破推进煤电项目“上大压小”过程中,要把握步骤节奏,统筹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搞“运动式”优化布局。推动创新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当前,要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曹阳说,要持续推动创新升级持续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煤电企业的实践应用,降低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开发封存利用新路径,延伸碳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加强对科研力量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积极利用先进煤电机组,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利用现有火电输电通道消纳新能源,利用火电“点对网”专用输电通道外送新能源,协同开发抽水蓄能、电化学独立储能、地热等项目,推动单一煤电基地向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转型。马军祥说,从技术上讲,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不仅要注重绿色技术的攻关和研发,还要做好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潞安化工集团作为以煤炭和化工为主业的省属重点能化企业,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要求,紧密围绕产业低碳发展的难点痛点,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积极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途径,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主任孙予罕认为,如果山西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管是核心技术,还是解决方案,都会给全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好的借鉴。在未来十年内,山西有可能出现近零排放的大型煤化工,煤、电、化、柴一体化大型园区,比如说像临汾、吕梁以焦化行业为主,随着氢冶金、绿色冶金的发展,焦炭逐渐从焦煤冶炼走向新的化工材料,以高端的材料为主导,包括碳材料、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在“双碳”目标下,山西正争流直上,书写新的篇章。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