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次亚膦酸锌

仪器信息网次亚膦酸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次亚膦酸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次亚膦酸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次亚膦酸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次亚膦酸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次亚膦酸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次亚膦酸锌相关的解决方案。

次亚膦酸锌相关的资讯

  • CIF发布CIF-全自动亚沸酸蒸清洗器新品
    CIF 全自动亚沸酸蒸清洗器洁净的样品反应管是获得正确分析结果的前提,传统的清洗方法是把实验容器置于酸缸或热酸中浸泡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种方法效率低、酸消耗量大,为了避免交叉污染,需要定期更换酸,否则将给实验数据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亚沸酸蒸清洗确保了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的准确性。 CIF酸蒸逆流清洗器通过内置可控温的加热系统加热酸,在亚沸状态下产生高纯酸蒸气,对痕量分析所使用的各种微波消解罐,各种常压消解罐,玻璃器皿(试管、烧杯、容量瓶等),石英材质实验容器以及ICP雾化室和火焰管等进行亚沸熏蒸,清除器皿表面所有可溶于酸的任何痕量金属污染物。一般清洗时间1-4小时左右,适用氢氟酸、盐酸、硝酸、硫酸和水等多种试剂。产品特点更安全多重安全技术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u 整个清洗系统一体化落地式集成结构设计,节省实验室空间。u 顶置下压式铰链开关盖方式,开关方便。u 三重密封安全保护,并带自锁功能。u 自控压技术的应用,自动调节清洗室内压力。u 高低温(液位)报警,自动断电保护。u 酸气自动回收,保证不外排,无需通风厨。更智能u 手动、自动两种清洗模式,可自动完成水洗、酸洗、冲洗、干燥整个清洗过程,也可手动随机运行任一个单独程序。更专业u 单循环亚沸清洗方式,防止交叉污染。u 双层清洗架设计(可定制),消解罐和消解盖,一次清洗完成。u 无任何金属附件,无污染。技术参数智能程序化温度控制系统7寸全彩触摸屏智能程序化温度控制系统,人机互动界面,直观、强大的控制软件,加热快速高效,控温准确,温度均匀,控温范围RT-220℃,控温精度±0.1℃,温度可校准,预约定时启动功能,过温自动断电保护,温度和液位实时工作曲线图形显示,存储10种方法,并可编辑,随机调用。酸蒸逆流清洗器罐体材料采用高纯度PTFE材料一体化铣洗成型,无焊接不泄露,耐高温防腐蚀。酸蒸逆流清洗架清洗架材料采用高纯度PTFE材料,耐高温防腐蚀,批处理能力45-100个反应容器 (最小内径15mm,长度250mm)。自动控压装置自动控压装置应用不但可以自动调节清洗室内压力,防止由于清洗室冷空气的不及时排出导致清洗不完全,而且还可自动捕集酸蒸汽,极大的减少了酸蒸气的排出,保护了实验人员的安全,延长了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环境污染。酸碱中和回收装置酸碱中和回收装置的应用,使得可能溢出的酸蒸汽通过冷凝、酸碱中和、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自动回收收集,最终达到不外排,不再需要通风厨,节省实验室空间,降低实验室成本。全自动加酸(水)排废酸(废水)烘干系统根据需要可选择手动、自动两种清洗模式。可自动完成水洗、酸洗、冲洗、干燥整个清洗过程,也可手动随机运行任一个单独程序,改变传统漏斗加酸、阀门排酸的致命缺陷,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使酸蒸清洗变得更智能。系统组成型号品名备注AC1分体式酸蒸逆流清洗器标配AT1,可选AT2、AT3AC2一体式酸蒸逆流清洗器标配AT1,可选AT2、AT3AT1加排酸系统自动加酸排酸。标配AT2自动加排酸温控系统自加(排)酸,自加(排)水,不用人工切换。可选AT3全自动加排酸温控系统自动完成亚沸水洗、亚沸酸洗、水冲洗、热空气干燥等过程,也可手动运行任一个单独程序。可选CR1酸蒸逆流清洗架标配AN1酸碱中和回收装置可选AP1自动控压装置可选WP1耐酸碱手套标配CB1清洗刷标配创新点:CIF酸蒸逆流清洗器通过内置可控温的加热系统加热酸,在亚沸状态下产生高纯酸蒸气,对痕量分析所使用的各种微波消解罐,各种常压消解罐,玻璃器皿(试管、烧杯、容量瓶等),石英材质实验容器以及ICP雾化室和火焰管等进行亚沸熏蒸,清除器皿表面所有可溶于酸的任何痕量金属污染物。一般清洗时间1-4小时左右,适用氢氟酸、盐酸、硝酸、硫酸和水等多种试剂。 CIF-全自动亚沸酸蒸清洗器
  • 哈佛仪器旗下Biochrom氨基酸分析仪亚太区技术交流会暨新软件发布会顺利举行
    2019年4月28日至29日 新加坡 全球著名的氨基酸分析仪制造商biochrom和其亚太区主要合作伙伴dksh在新加坡共同举办氨基酸新一期产品技术交流会和biochom新版软件发布会。 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15位销售和应用专员、biochrom技术支持经理jean-philippe veyssier、哈佛仪器亚太区销售总监邓先生和分子分析渠道经理蒋先生共同参加这次培训。在本次技术交流会上,veyssier先生回顾了氨基酸分析的发展简史、讲述了氨基酸分析的基本理论、比较了各种分析技术的优缺、介绍了bioohom氨基酸分析仪的优势并分享了在全球氨基酸分析领域特别是诊断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成功经验。 在本次技术交流会上,biochrom在亚太区发布了新的氨基酸分析仪软件。新版软件界面更加简洁直观,符合fda 21cfr part 11的要求,更能适应对电子数字安全有更高监管要求的环境。 与会人员各自介绍了所在区域市场情况,尽管面对各种新分析技术的竞争,基于茚三酮柱后衍生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长的分析柱使用寿命,传统氨基酸分析仪仍将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大家都看好氨基酸分析仪市场。 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反响强烈,纷纷表示今后应多组织这类技术交流会。 关于哈佛仪器/哈佛生物科学 哈佛生物科学是世界领先的科学仪器、基础设备和专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商。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全球探索生命科学研究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大学和政府实验室。 我们拥有20家全资的子公司。哈佛生物科学和哈佛仪器的名称以及公司标志的使用受哈佛大学的许可。我们拥有众多知名商标,如harvard apparatus, biochrom, hoefer, warner, btx, heka, mcs, tbsi, panlab, hse, dsi等。
  • CIF发布真空赶酸系统 VB-40R CIF赶酸仪新品
    CIF真空赶酸系统隆重上市!霸气外漏!! 号外!号外!美国CIF公司真空赶酸系统隆重上市啦!看长相一目倾心!看设计完美无瑕,看质量无与伦比! CIF真空赶酸系统将传统的常压赶酸所需的3-4小时缩短到30-40分钟(150度),大大提高赶酸效率,缩短了赶酸时间。另外,CIF整个真空赶酸系统为密闭系统,由隔膜真空泵提供真空,负压运行,将样品中酸蒸汽通过冷凝、碱液中和活性炭吸附等方式收集,百分之百不外排!直到把酸气赶到实验要求允许的量,避免了高浓度酸液对精密分析仪器损坏,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实验室人员安全,减少了环境污染。CIF真空赶酸系统产品特点:CIF真空赶酸系统真空收集模块: CIF真空赶酸系统可以和任意品牌的消解仪配套,如CEM、安东帕、迈尔斯通、上海新仪、屹尧等。CIF整个真空赶酸系统为密闭系统,由隔膜真空泵提供真空,负压运行,酸蒸汽通过冷凝、碱液中和活性炭吸附等方式收集,100%不外排!保护了实验人员的安全,减少了环境污染,延长了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了赶酸时间;CIF真空赶酸系统酸蒸汽汇流器采用圆形汇流收集方式,使得每个管路气体流动速率相同,确保了收集速率一致性!改变传统方形酸气汇流收集方式每个管路气体流动速率不一样导致赶酸均一性差的问题;将常压赶酸所需的3-4小时缩短到30-40分钟(150度),大大提高赶酸效率;灵活处理样品数量,不受样品数量限制,可同时处理1-48个样品;实时监控每个样品赶酸程度,避免蒸干;对易挥发元素,可降低赶酸温度,提供元素回收率;全套真空装置为进口PTFE和PFA材质,防腐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德国原装进口隔膜真空泵,抽气速度≥36L/分钟,极限压力真空度为8mbar;一键排废、快速加碱液系统的应用,避免人工添加碱液、倾倒废液操作的风险,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安全。(可选) CIF真空赶酸系统石墨加热模块: 安全:加热模块和控制模块分体式设计,控制模块可置于通风橱外使用,不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避免腐蚀性气体对控制模块的损害;高效:采用环绕立体加热技术,快速、高效、便捷;防腐:整个加热模块都是采用耐酸碱、耐高温、高传导性、高保温性能的等静压石墨材料制作,并经过耐高温的特氟龙防腐涂层处理;温控模块采用全密封设计,并经过特氟龙防腐涂层处理;电源连接线保护套采用耐高温高防腐的PFA螺纹管;稳定:加热快速高效,性能稳定,维修简单方便,使用寿命是其他同类产品的2-3倍;准确:由于采用加热技术,更大限度保证了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样品间温度差小于±1℃;加热模块上没有任何金属附件,无污染;美观:由于采用圆形石墨加热模块设计,外观设计新颖,美观大方;并经过特殊红色防腐喷涂处理,加热后会变成深红色,有警醒防烫之作用;独特:石墨加热模块和酸蒸汽汇流器采用一体化嵌合设计,大大节省实验室空间;耐用:可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通过欧盟CE认证,质量更可信,安全更可靠。CIF真空赶酸系统温控模块5寸彩色触摸屏,中英文互动操作界面;采用智能程序化控温技术,加热温度、加热保持时间、加热速率、温度梯度等可自由设置;强大的存储功能,存储10种方法,名称并可编辑;每种方法可设定10个温度梯度段, 可实现100段程序控制;实时程序状态显示,实时工作曲线图形显示;控温精度±0.1℃;温度自校准,保证了控温的准确性、均匀性和稳定性;延时启动功能;加热完成自动停止,无须工作人员值守;高低温报警,自动断电保护;定时预约启动功能;可远程控制。CIF真空赶酸系统技术参数:型号控温范围℃控温精度℃功率kw孔径mm孔深mm孔数外形尺寸mm电源V/HzVB-20RRT-220±0.11.6Φ2816520?310XH250220/50VB-40R2.6Φ2816540?370XH250注:全系列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做。可选边热保护装置,防止意外烫伤。创新点:CIF 真空赶酸系统将传统的常压赶酸所需的 3-4 小时缩短到 30-40 分钟(150℃),大大提高赶酸效率,缩短了赶酸时间。另外,CIF 整个真空赶酸系统为密闭系统,由隔膜真空泵提供真空负压运行,将样品中酸蒸汽通过冷凝、碱液中和活性炭吸附等方式收集,100% 不外排!直到把酸气赶到实验要求允许的量,避免了高浓度酸液对精密分析仪器损坏,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实验室人员安全,减少了环境污染。
  • 发布大气亚酸硝(HONO)分析仪新品
    仪器原理:大气中HONO浓度的测量采用湿化学法。基本原理是使用吸收液,利用气液之间的扩散,将采样气体中的HONO转变为亚硝酸根(NO2-),后续利用双通道长光程吸收光谱法(LOPAP)进行测量。长光程吸收光谱法(LOPAP)是现今无论是实验室研究还是外场观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测量气态亚硝酸浓度的湿化学方法。产品特点:a.经典的湿化学法,相对于光学法,检出更低,可达2ppt;b、采用双光纤池和双光谱仪的两路测量原理,一路测HONO和干扰物质的总和,一路测干扰物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c、采用中性非腐蚀性溶液吸收:目前大多数LOPAP设备均采用磺胺和盐酸的混合液作为吸收液,PH在0左右,在气液混合的过程中对抽气泵造成较大的损害。除此之外造成废液的酸度高,不易处理,对环境造成影响。 d.自动脱气系统:有效去除管路中的气泡是仪器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避免了仪器受到气泡的干扰,保证了仪器实时浓度输出的有效性。目前LOPAP一般没有除气泡的装置,会受到气泡的影响。e.实时浓度输出(校准系统的优势):目前市面上的LOPAP基本没有可以直接输出浓度的,一般是输出参比波长与吸收波长强度的比值或log值,没有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采用特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或特定浓度的气态亚硝酸(HONO)气体对仪器定标。根据两点法先得到零点,再得到特定浓度的响应值,再根据Lambert-Beers定律反演出对应的斜率值。在软件中,只需输出零点及对应的斜率值,就可以很方便的实时输出相应的浓度值。 f.触屏控制:利用触屏可以实时对气体流量、蠕动泵转速及光源强度进行设置。通过调节气液流速,可以方便的调整测量浓度范围。 g.液位报警保护系统:增加液位报警系统,防止液体被吸入流量控制器(MFC)、抽气泵等,以免对相应器件造成损害。 h.定时校零:通过触屏,可以设置零点校准的时间及间隔,可以有效的检查仪器的稳定性以及得到的实时浓度是否准确。 技术参数:量程:5 ppt—2 ppm(可拓展)检测限:优于2 ppt;测量间隔:1—5 min(依测量范围不同而定)校准方式:离线校准:使用亚硝酸标准物可轻松校准 在线校准方式:自动产生HONO标准气体,通标气校准创新点:目前国产唯一一款在线测HONO分析仪的仪器,相对进口的有点很多。 a.经典的湿化学法,相对于光学法,检出更低,可达2ppt; b、采用双光纤池和双光谱仪的两路测量原理,一路测HONO和干扰物质的总和,一路测干扰物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c、采用中性非腐蚀性溶液吸收:目前大多数LOPAP设备均采用磺胺和盐酸的混合液作为吸收液,PH在0左右,在气液混合的过程中对抽气泵造成较大的损害。除此之外造成废液的酸度高,不易处理,对环境造成影响。 d.自动脱气系统:有效去除管路中的气泡是仪器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避免了仪器受到气泡的干扰,保证了仪器实时浓度输出的有效性。目前LOPAP一般没有除气泡的装置,会受到气泡的影响。 e.实时浓度输出(校准系统的优势):目前市面上的LOPAP基本没有可以直接输出浓度的,一般是输出参比波长与吸收波长强度的比值或log值,没有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采用特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或特定浓度的气态亚硝酸(HONO)气体对仪器定标。根据两点法先得到零点,再得到特定浓度的响应值,再根据Lambert-Beers定律反演出对应的斜率值。在软件中,只需输出零点及对应的斜率值,就可以很方便的实时输出相应的浓度值。 f.触屏控制:利用触屏可以实时对气体流量、蠕动泵转速及光源强度进行设置。通过调节气液流速,可以方便的调整测量浓度范围。 g.液位报警保护系统:增加液位报警系统,防止液体被吸入流量控制器(MFC)、抽气泵等,以免对相应器件造成损害。 大气亚酸硝(HONO)分析仪
  • 新品推介—— AP200全自动亚沸酸纯化仪
    对于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酸的质量尤为重要——酸的纯度越高,背景值就越低。市售超纯酸由于价格昂贵,且开盖后纯度会急剧下降,很难满足日常分析需求,因此,通过提纯普通酸的质量,是最为经济可行的途径。亚沸酸纯化器利用亚沸蒸馏原理,亚沸状态下温和蒸发低纯度的酸,再将酸蒸气冷凝,从而制备纯度更高的酸,广泛应用于AAS、ICP-OES、ICP-MS、原子荧光等光谱分析。为什么要亚沸? 为了保证纯化效果,必须控制酸液的温度,确保其始终处于亚沸状态下温和蒸发,这是酸纯化器能否成功的最基本要素。 怎么确保亚沸的? 采用专利的RTC真实温度控制技术,温度探头经过特殊处理,具有与特氟龙一样的抗酸能力,直接插进酸液,监控酸液的真实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自动调节加热器功率,确保始终在亚沸状态下产生高纯度的酸蒸汽。优势:1、图形化显示、10寸彩色触摸屏操作。蓝牙无线通讯。多种语言可选(含中文)。所有参数自动保存,下次开机自动调用。温度、液位等传感器可被校正。2、可实时记录温度、液位等曲线,用户可在事后随时查看纯化过程是否正常,以确认纯化后的酸是否可用,杜绝了因纯化质量不好而浪费大量的微波消解仪、ICP-MS的时间与金钱。 AP200使用廉价的低纯度酸来制备高纯酸。与购买商品化的昂贵的高纯酸相比,AP200制备高纯酸所节约的试剂购置费用是惊人的! 根据不同用量,AP200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周内收回它自身的购置成本!
  •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立项《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1部分:五氧化二钒含量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等9项团体标准
    经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CSTM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领域委员会审查,CSTM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具体标准如下,详细公告内容请至CSTM官网查看),特此公告。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立项号所属委员会1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1部分:五氧化二钒含量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CSTM LX 2000 01429.1—2024FC202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硅含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CSTM LX 2000 01429.2—2024FC203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铁、磷 硫含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CSTM LX 2000 01429.3—2024FC204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化钾、氧化钠含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CSTM LX 2000 01429.4—2024FC205多钒酸铵分析方法 第5部分:烧得率的测定 高温煅烧法CSTM LX 2000 01429.5—2024FC206民用大型客机 热固性液体垫片材料 热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CSTM LX 6600 01430—2024FC667泵组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评价规范CSTM LX 9500 01431—2024FC958零碳建造评价规范CSTM LX 9500 01432—2024FC959水质 急性毒性现场快速监测 发光细菌法CSTM LX 9803 01433—2024FC98/TC03联系方式如有单位或个人愿意参与该标准项目的工作,请与项目牵头单位联系。CSTM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人:陈鸣,范小芬办公电话:010-62187521手机:13011072266,13426028810邮箱:chenming@ncschina.com,fanxiaofen@ncschina.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13号钢研集团新材料大楼1020邮编:100081
  • 全自动乌氏黏度计在PPC(聚碳酸亚丙酯)材料中的应用
    聚碳酸亚丙酯(PPC),又称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它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无定形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弹性体、涂料、合成革等领域,是一种完全可降解的环保型塑料。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性能优异,分子链段柔软、易分解、生物相容性好、气体的透过性低,可很好的应用于包装材料,阻水材料和阻氧材料等领域之中,例如一次性食品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材料、可降解发泡材料等。同时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以工业废气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避免了传统塑料行业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日益枯竭石油资源的一种补充。全自动乌氏黏度计是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质量检测中的常用仪器,常用于检测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的特性粘度值。IV2000系列全自动乌氏黏度计具有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广泛,数据重复性良好等优点,所以成为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化验分析中的常用实验仪器,为聚碳酸亚丙酯(PPC)材料的研发及生产提供更精准的实验数值参照。以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的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计、MSB系列多位溶样块、ZPQ智能配液器一整套黏度测试设备为例: 实验流程:1. 智能配液过程使用ZPQ智能配液器进行配液,点击配液功能后,直接输入浓度和质量(可通过连接天平直接获取),可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目标体积进行移液并且精度可达0.1%。可避免因手动配液方法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及数据误差等问题。ZPQ智能配液器还具有密度计算功能,移取液体体积后,输入质量(可与天平通讯,直接获取),即可自动计算出密度值。2. 溶样过程MSB系列多位溶样块,采用金属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溶样并具有自动搅拌功能,同时最多可容纳15个样品。溶样效率快、转速可调、溶样时间可调、溶样温度可调、溶样温度最高可达180℃。3. 测试过程IV2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可实现自动连续测量,全程无需人员看管。并且采用的智能红外光电传感器,保证测量时间可精确到毫秒级,可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度,避免人工实验导致误差。4. 测试结果:IV2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连接电脑端,得出结果可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有数据储存、多样化粘度分析报表等多种功能。
  • 牙膏添加处方药“氨甲环酸”,为什么大家反应这么大?
    最近,某款牙膏被曝光,所谓的中草药止血,是因为在牙膏里掺了西药处方药“氨甲环酸”,引起了网络一系列讨论。为什么在牙膏里添加氨甲环酸被曝光后,会受到一众抵制呢?这就要从氨甲环酸,这一款处方药说起了。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又名凝血酸,化学名为反-4-氨甲基环已烷甲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分子式:C8H15NO2氨甲环酸为氨甲苯酸的衍生物,是一种抗纤溶的止血药物。氨甲环酸化学结构与赖氨酸相似,能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在纤维蛋白上吸附,防止其激活,保护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所降解和溶解,最终达到止血效果。但是!氨甲环酸是处方药!必须遵医嘱使用!我们来看看氨甲环酸的使用注意事项:1. 联合用药禁忌 药物名称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作用机制 危险因素凝血酶有可能有血栓形成的倾向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如果联合用药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2. 联合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药物名称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作用机制 危险因素蛇毒凝血酶大量合用时可引起血栓形成倾向本制剂具有的抗纤溶作用,有可能导致蛇毒血凝酶引起的我纤维蛋白块存留较长时间,从而使栓塞的症状延续巴曲酶有可能引起血栓或栓塞症由巴曲酶所生成的desA ,可阻碍纤维蛋白聚合体的分解。 凝血因子制剂依他凝血染等在口腔等纤溶系统活性比较强的部位,有可能使凝血系统进一步亢进。凝血因子制剂通过活化凝血系统出现止血作用,而本药物通过阻碍纤溶系统也出现止血作用以下患者应慎重给药(1)有血栓的患者(脑血栓、心肌梗塞、血栓静脉炎等)以及可能引起血栓症的患者。[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2)有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患者。(与肝素等并用)[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3)术后处于卧床状态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压迫止血的患者。[上述情况易发生静脉血栓,给予本药后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有在下床运动及解除压迫后发生肺栓塞的报告。](4)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时血药浓度升高](5)对本剂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可以看出,不合理用药,会增加血栓风险,因此氨甲环酸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牙膏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老人小孩都会使用到它。虽然并不是直接服下,但是我们不能排除风险。另外,牙龈出血也不是随随便便把血止住就万事大吉了的。在排除了刷牙方式不当或牙刷刷毛过硬外,牙龈出血表示:1. 你患有牙龈炎,牙周炎了;2. 你牙结石过多了;3. 其他的一些全身性疾病。而所谓的止血牙膏,仅仅是把血止住了而已,对牙龈炎牙周炎等并无改善作用,类似于掩耳盗铃。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会错过口腔传递的求救信号,许多疾病就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最后,牙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清洁牙齿防止蛀牙,所以购买牙膏时,不必为了各种花哨的功能而左挑右选,除了含氟牙膏是经过证实能够预防龋齿之外,别的宣传基本上都是噱头。
  • 应用 | 可喷涂超疏水牙齿保护剂:具有光敏抗菌、耐酸、防污功能
    KRÜSS于1796年诞生于德国汉堡,是表面科学仪器领域的全球领导品牌。先后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和第一台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荣获多次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和德国中小企业最具创新能力TOP100荣誉。其它产品还包括各类动态表面张力仪、泡沫分析仪、界面流变仪和墨滴形状分析仪等。KRÜSS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8020”的目标,即在80岁时保留20颗功能性牙齿。由于牙齿没有任何再生功能,如何确保牙齿健康长寿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的牙齿护理方法(刷牙、漱口、使用牙线、使用牙签等)只是将沉积在牙齿表面的污垢清理干净,然后让它们直接接触新出现的复杂刺激。护理工具的延误或不当使用不仅不能消除外界的不良刺激,有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损伤。因此,一种更可靠、更有效的日常牙科护理策略正处于迫切需要的阶段。近年来,耐用且生物相容的超疏水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可用的“添加剂”保护牙齿的方法伴随我们的生活,更不用说将超疏水材料应用于常规牙科护理策略。因此,本文首次提出的由ZnO、FSNs和PDMS(简称ZFP)组成的保护剂可以喷涂在牙齿表面形成具有优异超疏水特性的透明膜,这种安全、方便、高效的牙齿保护策略将超疏水性与光动力学相结合,通过简单的喷涂实现对牙齿的抗粘连、抗菌、抗酸和防污等多种保护作用。图1 ZFP喷涂膜多重防护效果示意图实验方法将上述三种保护剂喷洒在制备的牙片上,干燥后分别得到T-P、T-FP和T-ZFP。采用KRÜSS DSA100 (Germany)液滴形状分析仪测定了不同齿片的水滴角。结果与讨论超疏水性和自清洁性分析为了检测ZFP在牙齿表面的疏水行为,将上述三种保护剂(P、FP和ZFP)喷洒在制备的牙齿切片上以获得T-P、T-FP 和T-ZFP。T-ZFP 的水滴角为 151.00°±0.63°,滚动角为 1.95°±0.25°(图2(a)和2(b))。此外,图2(c)说明了T-ZFP表面和水滴之间的低粘度,这进一步证明了ZFP的超疏水效应。此外,TZFP对不同的液体表现出自清洁效果,而在此期间保持牙齿表面清洁(图3)。我们还惊喜地发现TZFP对血液也表现出出色的超疏水性。上述数据表明,ZFP的超疏水自洁特性可有效防止食物残渣粘附,确保应用于牙齿时的抗污能力。图2 T-ZFP的超疏水性。(a)不同齿片的水滴角。(b) T-ZFP的滚动角。(c) T-ZFP与水滴之间的低粘度。(d)刷洗循环、(e)温度循环和(f) pH值变化处理后水滴角的变化图3 T-ZFP对不同液体的自清洁效果生理稳定性分析与人体接触的牙科材料也应具有生理稳定性。考虑到这一点,测量了T-ZFP在刷涂(每10次为一个循环)、温度循环(4和60°C)和酸处理(pH = 3和7)下的水滴角变化,以验证ZFP保护剂的稳定性。图 2(d) 显示T-ZFP 的接触角随着刷牙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在 100 次后仍保持在 145.0° ± 0.6°。这一现象也说明ZFP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刷牙有效去除,促进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周期性应用。ZFP的生理稳定性通过在温度循环(4到60 °C之间)和pH变化(从3到7)期间超过150°的稳定接触角得到证明(图2(e)和 2(f))。综上所述,ZFP能够适应口腔内的温度变化,对酸刺激具有稳定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地保护牙齿免受腐蚀。小结本工作针对食物残渣黏附、细菌侵入、酸腐蚀、色素沉着等一系列口腔问题,以及公众难以及时标准地刷牙和使用牙线,研制了一种专为日常牙齿保护的可见光响应型抗菌超疏水剂。ZFP保护剂有效地将超疏水性与光动力学相结合,通过简单的喷涂即可发挥抗粘附、抗菌、耐酸、防污等多种功能。因此,这种增材喷涂ZFP护甲有望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新型牙齿保健策略,为牙齿的健康和美观提供有利保障,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本文有删减,详细请参考原文S. Zhao, X. Yang, Y. Xu, et al. A sprayable superhydrophobic dental protectant with photo-responsive anti-bacterial, acid-resistant, and anti-fouling functions. Nano Research.
  • 超短链全氟烷基化合物“三氟乙酸”分析利器——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近年来,以三氟乙酸(TFA)为代表的超短链全氟烷基化合物(超短链PFAS)大量赋存于城市河水中这一问题已对城市生态及饮用水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监测和精确定量饮用水源中的超短链PFAS已经迫在眉睫。针对高极性的超短链PFAS,高效环保的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提供良好保留和高灵敏度检测结果。背景介绍PFAS是一类广泛用于消费品和工业生产的含氟有机化合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两种含八个碳的全氟烷基酸类化合物(PFAA),因具有较高的环境持久性和毒性,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淘汰。然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超短链(C1&minus C3)(图1)和短链(C4&minus C7)PFAA,其在环境、血液及尿液样本中正在被广泛检出【1,2】,引发了人们对健康影响的担忧。图1 超短链(C1&minus C3)全氟烷基化合物特别是含量较高的三氟乙酸被认为含有损坏生育能力和儿童发育毒性,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据欧洲新闻网报道,欧洲农药行动网络(PAN Europe)及其成员于5月27日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对来自10个欧盟国家的23个地表水样本和6个地下水样本的联合调查发现,所有检测的水样中均检测到PFAS,其中23个样本(79%)的TFA浓度超过了欧盟饮用水指令中“PFAS总量”的拟议限值;而在检测到的总PFAS中,TFA占总量的98%以上【3】。TFA是含有两个碳的全氟羧酸,属于超短链(C1&minus C3)全氟烷基化合物。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主要来源包括PFAS农药、氢氟碳化物制冷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染(图2)。尽管目前对TFA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有限,考虑到其持久性和全球传播特性,正在引起全球多国的密切关注【4,5】。图2 杀虫剂、杀菌剂和药品中的碳键全氟甲基在环境条件下通过氧化裂解转化为TFA特色应用方案使用高效环保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技术,结合超高灵敏度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开发了包括TFA在内的五种超短链PFAS快速分析方法。与反相液相色谱不同,SFC可以充分保留仅有一到三个碳的超短链PFAS,有效降低基质的干扰(图3)。图3 SFC-MS/MS和LC-MS/MS分析超短链PFAS色谱对比图(1ng/mL标液)使用SFC-MS/MS对纯水配置的系列标准溶液进行分析,可得到良好线性和较低检测限(见表1),进一步,对不同地表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均检测到一定量TFA,使用内标法定量,分别为几百个到几千个ppt,说明TFA在城市水体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图4、图5)。图4 SFC-MS/MS分析地表水样品1中超短链PFAS图5 SFC-MS/MS分析地表水样品2中超短链PFAS表1 SFC-MS/MS分析水样中超短链PFAS线性和检出限总结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SFC-MS/MS)建立超短链(C1&minus C3)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快速分析方法。由于超临界流体色谱独特的分离选择性,使用SFC-MS/MS分析种类繁多的PFAS,可以得到与反相色谱截然不同的溶出顺序和出峰行为。SFC-MS/MS可作为反相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一种有力补充,对超短链PFAS进行更准确定量。随着对PFAS及其降解产物(TFA等)认识的不断深入,全球各国需要加强对这些持久性化学品的监管和限制, 旨在减少PFAS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SFC-MS/MS)注解*: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以超临界流体CO2为流动相的SFC分离技术不仅高效而且节能环保,作为一种绿色分离技术在制药、食品和石油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1. Guomao Zheng, Stephanie M. Eic, Amina Salamova. Elevated Levels of Ultrashort- and Short-Chain Perfluoroalkyl Acids in US Homes and People. Environ. Sci. Technol. 2023, 57, 42, 15782–15793.2. Isabelle J. N., Daniel H., Hanna L. W., Vassil V., Ulrich B., Karsten N., Marco S., Sarah E. H, Hans P. H. A., and Daniel Z., Ultra-Short-Chain PFASs in the Sources of German Drinking Water: Prevalent, Overlooked, Difficult to Remove, and Unregulated.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 56, 10, 6380-6390.3. 欧洲水体中的PFAS污染引发关注:塞纳河等河流中令人惊讶的三氟乙酸浓度.【微信公众号: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4. Cahill, T. M. Increases in Trifluoroacetate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Waters over Two Decad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56,9428-9434.5. Thomas M. Cahil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Accumulation of Trifluoroacetate in Terminal Lak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58, 6, 2966–2972.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专业检测,“乳”此简单 | 解析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主要成分是多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乳制品中的脂肪酸是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其中亚油酸、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 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则与人体免疫、衰老发生、胎儿发育和基因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有些人会担心乳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问题,因为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牛奶中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也发现了存在反式脂肪酸,因此国家在乳制品标准中对反式脂肪酸制定了限量标准。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不仅和乳制品的营养、口感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乳制品的安全。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乳与乳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作为评价乳与乳制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脂肪酸的检测的分析方法文献报道的很多,如光谱法、色谱法、电泳分析法等,其中红外光谱法和色谱法比较常用。目前乳制品中脂肪酸检测标准主要包括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和SN/T 2326-2009 食品及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用的仪器是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原奶脂肪酸检测消费者期望了解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对于原奶而言,奶牛的饲料,基因遗传,体脂肪情况都会影响牛奶脂肪酸的组成,采用LactoScope™ FT-A 多功能乳品成份分析仪,不需要对牛奶进行衍生化处理,直接来检测原奶中的脂肪酸组成,可以进行牛奶指纹的建立,奶牛疾病筛查以及饲料的监控。LactoScope™ FT-A 多功能乳品成份分析仪,专为高性能和多功能仪器的大型工厂和实验室而设计,通过将革新的FTIR 光谱仪,均质单元,泵单元及加热系统整合,最快测量时间为每个样品30 秒,典型精度小于1% CV。满足AOAC 标准检测方法和ICAR 认证。脂肪酸组成分析乳制品相关产品尤其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乳粉等产品对于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以及两者的比值有严格的规定,采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CLARUS气相色谱拥有升、降温速率快的柱温箱,2 分钟内柱温箱从450℃降到50℃, 改进的毛细管柱进样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样品分解,减少残留,提高线性。可以一次进样分析37种脂肪酸。37种脂肪酸色谱图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其双键上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两种情况。人乳和牛乳中都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9%。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主管部门对反式脂肪酸的规定是基于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而制定的。2010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4.3.3条款规定,“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总脂肪酸的3%”。采用的方法也是气相色谱法。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图: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解析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相关资料。
  • 欧盟可能限制使用全氟辛酸及相关物质
    德国与挪威合作,计划于2014年10月17日就全氟辛酸提交一份文件,称为《附件XV限制资料文件》。该份文件根据《化学品註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法规)附件XV内的相关资料规定匯编而成。   2014年3月5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宣布,德国与挪威政府已展开一项资料收集工作,以确定全氟辛酸及全氟辛酸相关物质的使用、数量和供应情况,以及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替代品。   这些资料将会用于评估替代品以及匯编「限制资料文件」。该份文件最终可能会导至限制含有全氟辛酸的物品及混合物在市场贩售。如当局採用限制措施,欧洲委员会将会把有关措施纳入REACH法规附件XVII内。   附件XVII现已载有一份禁止在欧盟市场贩售的产品清单,包括含有若干类邻苯二甲酸盐的玩具和儿童护理物品,以及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   多项产品会含有全氟辛酸,包括纺织品、地毯、家具布料、纸张、皮革、碳粉、清洁剂和地毯护理剂、密封剂、地板蜡及油漆。全氟辛酸会残留在若干物件上,包括电线绝缘体、专用电路板、用于衣服的防水膜(如Gore-Tex)、外科植入物、牙线和不粘涂层。此外,瑞典化学品管理局(KEMI)在一份报告中特别指出,进口产品(如户外衣服)是全氟辛酸的主要来源。   德国及挪威正制订限制全氟辛酸及相关物质(可以分解为全氟辛酸的前体物质)的建议。建议将涉及全氟辛酸、相关物质、其混合物、製品以及其他物质成份的製造、使用及市场贩售。含有全氟辛酸及相关物质的进口货亦包括在内。   德国及挪威展开资料收集工作的目的,在于尽量鼓励更多相关人士回答问卷,就全氟辛酸及相关物质的使用、供应以及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替代品等问题提供资料。   收集资料的对象包括全氟辛酸、全氟辛酸盐和全氟辛酸相关物质的生产商、替代品生产商、消防泡沫生产商,以及纺织品整理加工业、摄影成像业及半导体业等下游使用者。   德国及挪威邀请可能受限制措施影响或持有相关资料的人士,于2014年4月30日提出意见。相关人士可以通过以下网址填写问卷及提交资料:http://goo.gl/yqWbFq   若德国及/或挪威提出限制措施的建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亦会进行公众谘询。
  • SCIEX公司宣布乳制品中氟乙酸筛查的新方法
    生命科学分析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SCIEX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宣布其应用团队正在积极开发针对氟乙酸(MFA)的筛查方法(注MFA也被称为&ldquo 1080&rdquo 。)   2008年,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在中国乳制品市场爆发出时,SCIEX公司与业界科学家合作并在第一时间提供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检测方法。2013年,新西兰牛奶样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化合物&ldquo 双氰胺&rdquo (又为DCD), 对此,SCIEX公司也开发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近期,另一个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最近正在亚太地区发酵。新西兰全国养殖协会和一些乳品公司于2014年年底收到来源不明的恐吓电子邮件,声称部分牛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已被人工添加了具高毒性的氟乙酸。新西兰政府将此次事件定义为&ldquo 生态恐怖主义&rdquo 。警方报告说,该威胁邮件旨在迫使新西兰停止使用含有氟乙酸成分的农药。这种农药广泛运用于保护植物免受啮齿动物,哺乳动物的和昆虫的侵害 摄入人体内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心脏异常,肌肉抽搐,痉挛和昏迷等不良反应。该农药在许多其他国家已被禁止使用。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该事件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在事件爆发后,新西兰乳制品业、政府以及上下游产业合作伙伴一起,开始研发可快速检测1080的方法。出于对检测效率的考虑,科学界需要一种快速和易于实施的检测方法。   SCIEX公司致力于帮助应对全球食品安全问题。对此,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初步开发了利用QTRAP® 4500系统在牛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筛查1080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一种不需要衍生作用的简化样品制备过程,大大消减了试验的时间,并且可以在食品基质中检测到低于10纳克/毫升的1080成分,同时满足优异的精准度和再现性。在初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该方法的定量动态范围可覆盖0.1至100纳克/毫升,实现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进行精准的定量分析。目前SCIEX正在计划进一步的实验来提高灵敏度,简化样品制备并加入内部标准品来纠正低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的问题。   &ldquo 氟乙酸威胁可能会损害全球食品安全,因此,我们的专家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开发了这样一个容易使用的方法 。利用这个方法,实验室的科学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对大量样品进行污染物筛查。&ldquo 来自SCIEX公司的高级业务总监文森特· 派斯如是说。&ldquo 作为全球食品检测团队的一部分,快速开发新的分析解决方案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是我们的使命。&rdquo   登陆SCIEX官网可了解详情并下载应用报告。
  • 【新案例】重氮乙酸乙酯微反应连续流新工艺
    重氮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合成片段,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在C-H键的插入反应和不饱和键上的环化反应。 重氮乙酸乙酯在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与醛发生的C-H键插入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产物 β-酮酸乙酯是多种原料药的中间体。 重氮乙酸乙酯试剂在加热情况下会引起分解和爆炸,还会自动分解出有毒物质,储存和运输都需要特别注意。 目前重氮乙酸乙酯的生产主要采用间歇釜式滴加工艺,即向釜内反应体系滴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由于该滴加过程伴随着剧烈的热量释放,若不能及时有效地移走这些热量,将会造成局部飙温,导致产物分解,严重时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与传统釜式反应器相比,微通道反应器 面积/体积比提高了上千倍,反应传热快速且稳定,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爆炸。 此外,由于采用连续化操作方式,生成的产物能够及时移出反应器进行冷却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产物分解。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今年6月份常州大学张跃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现代化工》上的“重氮乙酸乙酯的连续合成工艺研究”研究成果。 该研究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亚硝酸钠、硫酸为原料,合成重氮乙酸乙酯,采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系统研究重氮乙酸乙酯的连续合成工艺。该工艺提高了产品收率并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研究介绍 一、微通道反应器模块结构通道反应系统由一系列特定的模块以及连接件组成,通过微通道模块、连接配件、物料输送装置的组合,形成适用于本反应的反应器系统。二、实验步骤1. 在室温下,将甘氨酸乙酯盐酸盐溶于定量的水记为原料1。2. 按照物料配比将亚硝酸钠溶于水记为原料2。3. 再按照物料配比将浓硫酸配制成5% 硫酸记为原料3。4. 在进行实验前将原料1和原料3混合在一起记为混合原料,待换热器系统温度稳定后,混合原料与原料2分别通过质量计量泵进入预冷模片,在2股物料分别充分预冷后,进入反应区中进行重氮化反应。5. 产物从出口连续出料,系统运行稳定后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反应装置及流程如图2所示。三、反应条件研究 研究者对重氮乙酸乙酯的微通道连续合成工艺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探究亚硝酸钠用量、反应温度、酸用量和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过程分别如下图。最终研究者获得了该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取用 n(甘氨酸乙酯盐酸盐):n(亚硝酸钠):n(5%硫酸) = 1 : 1.1 : 2,反应停留时间120 s,反应体系温度为10℃,此时收率可达92.8%。结果讨论与小结 研究者成功应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重氮乙酸乙酯的合成,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扩大工艺条件选择区间,实现对重氮化反应的有效控制,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反应效率并得到较高的收率 从乙酸乙酯的重氮化反应工艺研究过程来看,连续流技术充分发挥了其技术优势 连续流微反应器持液量小、高效的传热传质特点,保证了反应快速平稳的进行及反应安全性 康宁反应器无缝放大的优势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该工艺可以实现重氮乙酸乙酯的连续化生产,为在其它反应中该产物现制现用提供了可能性,降低了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1]岳家委,辜顺林,刘建武,朱佳慧,李孟金,张跃,严生虎.重氮乙酸乙酯的连续合成工艺研究[J].现代化工,2021,41(06):205-208.
  • 通用电气医疗将举办氨基酸分析在欧美临床应用研讨会
    氨基酸分析在欧美临床应用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氨基酸的定量分析与临床的多种疾病如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恶性肿瘤、急慢性肝病、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氨基酸水平的监测还可为术后或衰竭病人的支持治疗和烧伤病人的康复提供依据。 近年来,氨基酸分析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一次可测血浆,脑脊液,尿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种类高达40种,并且具有极高的重复性。Biochrom 专用氨基酸分析系统在欧美主要医院安装超过200台,主要用户如英国的 Guy’s hospital, London 和美国的 Philadelphia Children hospital 等。 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将邀请 Biochrom Hoefer 公司技术专家 Anthony Le 讲述有关氨基酸分析在欧美的临床应用。 会议详情请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show/news/003209.shtml
  • 征集意见!药典委发布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第二次公示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公示稿,这是该指导原则的第二次公示,公示为期1个月。复方氨基酸制剂、多肽类药物、蛋白质类药物、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组织提取物类药物和中药等药品中氨基酸的组成或含量的检测,需通过氨基酸分析方法来实现。现行版欧洲药典、英国药典、美国药典及日本药典中均收载了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但中国药典通则中尚未收载。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5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种多肽类药物及1种中药品种,均需要采用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药品中氨基酸含量或氨基酸组成,由于氨基酸分析方法种类较多,各品种的质量标准中仅要求按适宜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为了指导药典标准执行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方法,国家药典委员会委托中检院牵头承担完成了“药品中氨基酸分析法的建立课题”,拟定了中国药典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此前,按照国家药典会标准提高课题任务要求,根据对企业和药检机构常用氨基酸分析方法的调研结果,参照国外药典收载的氨基酸分析方法,确定了国内常用的较为成熟的6种药品中氨基酸分析方法及其起草复核单位,分贝问并开展了药检机构的协作研究。氨基酸分析方法起草复核单位方法起草单位复核单位PITC柱前衍生的RP-HPLC法中检院浙江院、天津所、湖北院、辽宁院、河南所AQC柱前衍生的RP-HPLC法江苏院浙江院、湖北院天津所、广东所OPA&FMOC柱前衍生的RP-HPLC法上海所北京所、广州所、中检院DNFB柱前衍生的RP-HPLC法天津所河南所、湖北院、辽宁院氨基酸分析仪法茚三酮柱后衍生法——钠系统河南所浙江所、山东院中检院茚三酮柱后衍生法——锂系统上海所 此前,完成的中国药典“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草案)”曾于2020年9月在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首次公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而针对首次公开征集意见收到的反馈,在本次公示中均给予了反馈,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相关专业委员会进行研讨,按照反馈意见和专委会审核意见,在公示稿的基础上增补了部分内容,并进行了部分文字修改与规范。主要修改的部分为:在前言部分增加了游离氨基酸测定的主要方法;在基本要求部分增加了内标物使用目的的描述,对方法验证的要求细化说明,删去水解管的清洗与要求;在蛋白质和多肽样品的水解部分增加了使用水解管的要求;对氨基酸测定法引言、各测定法及数据处理等部分内容进行了文字修改、调序、精简与规范。更多关于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草案公示稿(第二次)的详细内容,请点击附件查看。公告原文如下:我委拟制定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现将拟制定的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第二次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详见附件)。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请认真研核,若有异议,请及时来函提交反馈意见,并附相关说明、实验数据和联系方式。相关单位来函需加盖公章,个人来函需本人签名,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联系人:徐昕怡、尚悦电话:010-67079522、67079578电子邮箱:xuxinyi@chp.org.cn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邮编:100061国家药典委员会2022年03月09日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起草说明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草案公示稿(第二次)
  • 岛津中国率先推出遗传毒性杂质NMBA(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LC-MS/MS解决方案
    2019年3月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官网发布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s)药物氯沙坦的自愿召回公告,涉及到印度Hetero Labs Ltd.生产的87批氯沙坦钾片,而导致该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发现其中含有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杂质。由于NMBA是已知动物和潜在人类的致癌化学物质,是继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之后上市ARBs药物中检测到的第三种亚硝胺类遗传毒性杂质。此后,FDA相继公布了Teva Pharmaceuticals和Vivimed Life Sciences Pvt Ltd等制药公司自愿召回涉及氯沙坦钾的63批药品,其原因为检出含有NMBA。同时,加拿大卫生部(HC)及英国卫生部(DHSC)也在官网上发布了氯沙坦类药物的召回公告。直至2019年6月12日,Teva Pharmaceuticals仍在扩大自愿召回7批检出NMBA氯沙坦钾片,可见药物中的遗传毒性杂质仍受到公众及药品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在FDA已公布的ARBs药物亚硝胺杂质限度表中,NMBA的日允许摄入量最大值为0.96ppm。 FDA评估了暴露于9.82ppm水平NMBA相比于终生暴露于0.96ppm NMBA的服药水平,表明6个月的暴露量不会存在患癌风险。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N-Nitroso-N-methyl-4-aminobutyricacid(NMBA)CAS. 61445-55-4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在缓冲期可获得氯沙坦类药物,FDA不反对含NMBA低于9.82ppm的氯沙坦保持销售。该过渡缓冲期FDA设为6个月,直至生产企业提供亚硝胺杂质符合要求的氯沙坦药物来填补市场。目前,关于氯沙坦钾中NMBA的检测方法尚未见公开报道,为及时应对市场检测需求,岛津中国率先推出了基于LC-MS/MS技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性强,可有效用于氯沙坦钾中NMBA的分析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LCMS-805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联用仪,含有:LC-30AD×2输液泵,DGU-20A5R在线脱气机,SIL-30AC自动进样器,CTO-30A柱温箱,CBM-20A系统控制器,LCMS-805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abSolutions(Version 5.82 SP1)色谱工作站。 1.2 分析条件: 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 1.3 标准品溶液:取NMBA标准贮备液,以纯甲醇逐级稀释为0.5、1、2、5、10、20、50、100 ng/mL的八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1.4 样品溶液:取氯沙坦钾三批原料药(符合EP9.0)0.1 g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1 min至全部溶解,放冷至室温,用甲醇定容待测。 2、 结果 2.1标准品色谱图图1. NMBA标准品色谱图(100 ng/mL)(黑色-总离子流;粉色-MRM147.15/117.10;蓝色-MRM147.15/87.10;棕色-MRM147.15/44.10) 2.2 线性关系及检出定量限图2. NMBA标准曲线检出限(LOD)0.5 ng/mL(MRM147.15/117.10),定量限(LOQ)1.0 ng/mL (MRM147.15/117.10) 2.3 精密度实验:10 ng/mL标准溶液为样本连续进样,日内及日间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0.1%,峰面积低于1.10%。 2.4 加标回收实验 取0.1 g氯沙坦钾样品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NMBA标准品溶液(相当于50、100、200 ng NMBA标准品),按照1.4中的方法进行处理,上机分析。加标的氯沙坦钾溶液色谱图(以200 ng加标量为例)见图3。三个平行样品的低中高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4%,94.40%,95.61%。 图3 NMBA加标量为200 ng时氯沙坦钾溶液色谱图 2.5 检测结果:三批样品中NMBA均低于最小检出限(LOD)。 3、 结论   本工作建立了使用LCMS-8050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氯沙坦钾原料药中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杂质的方法,在0.5~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ng/mL和1.0 ng/mL。使用此方法对三批次氯沙坦钾原料药进行了测定,结果为NMBA未检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有效用于氯沙坦钾原料药中NMBA的分析检测。
  • 百灵威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提供解决方案
    反式脂肪酸是y种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广泛存在于袋装食品或煎炸食品中。早在2002年我g即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问题,于2005年初经g家标准委批准立项研究,目前已经形成《GB/T22110-2008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标准。 百灵威作为中g分析l域行业引l者,在获悉反式脂肪酸研究成果第y时间,即迅速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为全g检测单位及科研机构准备全套反式脂肪酸标准物质、分析色谱柱及配套产品。 百灵威拥有全球化大型标样库,产品系列涉及农药、石化、环境、食品、无机、烟草等多个l域。所有化学对照物质都达到或c过了美g化学会z新的&ldquo 分析试剂规格&rdquo ,符合ACS 规格、NIST/NVLAP、ISO9001 认证的要求,可满足所有的z高质量控制标准。随订购的标样附带质检报告、材料安全数据卡,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标样的定制服务。 产品编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CAS 包装 目录价 SFA-006N Methyl tridecanoate 十三酸甲酯 1731-88-0 100mg ¥168 SFA-011N Methyl octadecanoate 硬酯酸甲酯 112-61-8 100mg ¥168 UFA-005N Methyl cis-9-octadecenoate 油酸甲酯 112-62-9 100mg ¥168 UFA-011N Methyl linoelaidate 反亚油酸甲酯(C18∶2) 2566-97-4 100mg ¥281 UFA-010N Methyl linoleate 亚油酸甲酯 112-63-0 100mg ¥168 C14635600 Linolenic acid 亚麻油酸 463-40-1 100mg ¥2,491 UFA-014N Methyl linolenate 亚麻酸甲酯 301-00-8 100mg ¥168 UFA-018N Methyl cis-11-eicosenoate 顺-11-二十碳烯酸甲酯 2390-09-2 100mg ¥421 SFA-014N Methyl eicosanoate 二十烷酸甲酯 1120-28-1 100mg ¥168 UFA-006N Methyl trans-9-octadecenoate 反式-9-十八烯酸甲酯 2462-84-2 100mg ¥168
  • Nat Neurosci:清华大学时松海团队揭示乳酸代谢调控大脑新皮层发育的关键机制
    2022年6月20日,清华大学时松海课题组在 Nature Neuroscience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lactate production coordinates vasculature development and progenitor behavior in the developing mouse neocortex(乳酸代谢调控小鼠大脑新皮层血管生长和神经前体细胞行为)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大脑新皮层发育过程中的早期增殖型放射状胶质前体细胞(Radial glia progenitor,RGP)具有更强的糖酵解代谢能力并大量合成和分泌乳酸,进而调节血管生长及其自身增殖分裂特性。大脑新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理解大脑新皮层的发育组装及工作机制是脑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终极目标之一。研究大脑新皮层的发育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细胞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而推动生理功能和运行工作机制的认知,同时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大脑新皮层是进化的末期产物,其发育是一个高度复杂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的生物学过程,这也为系统性研究其内在机制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该研究从细胞最为基本特征—细胞代谢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细胞代谢方式及相关产物在调控大脑新皮层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机制,为更好的理解大脑皮层发育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补充。放射状胶质前体细胞(RGP)是大脑发育最为关键的一种神经前体细胞,其分裂产生大脑皮层几乎所有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小鼠发育早期(E10.5-E11.5),大脑新皮层中几乎没有血管生长,此时 RGP 以对称分裂进行增殖。伴随着血管的生长,RGP 也随之改变其分裂方式,以不对称分裂进行神经细胞产生。基于单细胞代谢状态分析,该研究首先发现大脑新皮层发育过程中,随着 RGP 谱系发生过程的进行,RGP 及其子代细胞具有不同的代谢状态,并呈现出不同的代谢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表达分析、细胞代谢类型分析以及碳代谢流分析多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进行对称分裂的增殖型 RGP 具有更强的糖酵解代谢能力,并大量合成和分泌乳酸,而进行不对称分裂的分化型 RGP 具有更强的氧化磷酸化代谢能力,并积累高浓度的乙酰辅酶A。图1: 单细胞代谢状态分析揭示神经细胞代谢特征为深入探讨细胞代谢方式与大脑新皮层发育的相互关系,研究团队考察了具有强糖酵解代谢能力的增殖型 RGP 对早期大脑新皮层发育的影响,发现当抑制增殖型 RGP 的乳酸合成或分泌,导致大脑新皮层中乳酸浓度降低,血管生长出现缺陷。进一步分析发现,乳酸可以通过调节趋化因子配体 CXCL1 的表达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此外,研究团队发现抑制增殖型 RGP 的乳酸合成代谢会系统性改变其基因表达谱并重塑细胞代谢方式,导致 RGP 过早分化。为探讨这一内在机制,研究者发现与分化型 RGP 相比,增殖型 RGP 呈现出更长的线粒体形态,抑制或阻断乳酸合成或分泌都会导致线粒体长度大幅度缩短,进而导致 RGP 分化。该结果表明增殖型 RGP 通过加强乳酸合成来影响线粒体形态,进而保持其对称分裂增殖特性。图2: 乳酸合成代谢调控早期大脑新皮层发育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时松海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董晓翔为本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强博士和马健博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于翔宇和王玎,以及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本科生马嘉明为本文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生物医学测试中心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国家科技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北京市科技委员会科技计划、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资助。
  • Acclaim Organic Acid—脱氢乙酸峰型拖尾“终结者”
    Acclaim Organic Acid—脱氢乙酸峰型拖尾“终结者”胡金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2021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发函,对组织起草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1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备受关注的GB 2760时隔多年再次修订,变更的内容涉及到多个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防腐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使用规定的修改引发了热议。左右滑动查看GB 2760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修订细节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毒性较低,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可靠的。然而通过汇总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我们不难发现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的情况屡有发生。由于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随着GB 2760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针对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收窄了使用范围,降低了最大使用量,释放了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的信号。由于政策信息传递的延迟及生产工艺革新的滞后,部分食品企业可能会面临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限量、超范围使用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目前,食品检测实验室参照GB 5009.121-2016开展脱氢乙酸的测定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脱氢乙酸峰型拖尾,影响定性和定量结果的准确性。脱氢乙酸属于非羧基酸类,分子结构存在烯醇互变,导致在普通C18 上峰型容易出现拖尾。相关文献显示,通过调节缓冲盐pH(调酸或调碱)和有机相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脱氢乙酸的拖尾,但是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中对于实验室方法的偏离及变更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核流程,这也是实验室体系管理难以回避的问题。 基于此,赛默飞实验室筛选了一款特色色谱柱—Acclaim Organic Acid,在不变更标准色谱条件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验证工作,完美解决了脱氢乙酸峰型拖尾的问题,并且在实际样品分析过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Acclaim Organic Acid有机酸分析专用柱,极性嵌入,专利封端技术,可耐受 100% 水相,PEEK 柱管,可有效消除硅胶表面残余硅羟基及金属柱管内壁与有机酸分子次级作用导致的拖尾。 实验谱图及数据色谱条件液相色谱仪:Vanquish™ Core HPLC 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Acclaim Organic Acid, 5 μm, 4.0×250 mm (P/N: 062902)柱温:30 ℃;进样量:5 µL;流动相:A为20 mM 乙酸铵溶液,B为甲醇洗脱程序:A:B=90:10,等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93 nm采样频率:5 Hz采集时间:15 min 分离谱图 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5.00 μg/mL,保留时间为7.107 min,不对称因子为1.04,理论塔板数为13830。脱氢乙酸在 Acclaim Organic Acid 色谱柱上获得了出色的峰型和优异的灵敏度。图1. 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色谱图(5.00 μg/mL) 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液线性范围为0.50-50.0 μg/mL,线性方程y=0.6283x-0.0141,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0,线性关系良好。图2. 脱氢乙酸线性方程图及标准曲线点叠加色谱图(0.50-50.0 μg/mL)以脱氢乙酸峰高为 S,选取 4-6 min 基质噪音的平均值为 N,采用 Chromeleo 数据处理软件计算信噪比 S/N,脱氢乙酸线性低点 0.50 μg/mL信噪比S/N为181.8。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线性最低点,以满足方法检出限的要求。图3. 脱氢乙酸线性低点 0.50 μg/mL 色谱图及信噪比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 1.00 μg/mL 重复进样,保留时间RSD为0.04%,峰面积RSD为0.28%,不对称因子RSD为0.34%,重现性良好。图4. 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 1.00 μg/mL 6次重复进样叠加谱图在实际样品分析中,面对各种复杂基质的干扰,Acclaim Organic Acid 表现出了非常出色性能。以下谱图分别展示了Acclaim Organic Acid 应用于鸡蛋挂面、猪肉脯、肉松面包、法式小面包及芒果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标准推荐的直提法,其中芒果汁样品基质复杂,对流动相比例和柱温进行了适当调整。图5. 鸡蛋挂面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图6. 猪肉脯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图7. 肉松面包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图8. 法式小面包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图9. 芒果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本试验基于Vanquish™ Core HPLC液相色谱系统,采用Acclaim Organic Acid有机酸分析专用柱,对多种食品基质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开展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cclaim Organic Acid能够完美解决脱氢乙酸峰型拖尾的问题,有效排除各种复杂样品基质的干扰,为食品实验室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脱氢乙酸,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方法。 那么,有请我们的主角闪亮登场… … 此处应有掌
  • 第十三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CIS-Asia 2022
    第十三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CIS-Asia 2022举办时间丨2022年7月28-29日举办地点丨中国 苏州主办单位丨百世传媒|Best Media、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支持单位丨百世药学院、药方舟 百世传媒|Best Media 携手中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在化学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国际峰会领域已深耕十余年,其中“仿制药国际峰会亚洲-GIS Asia”, “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 Asia”,及“创新药国际峰会|NIS” 已多次举办,均已成为深受业界同仁认可的高质量行业领军峰会。CIS-Asia 2022 (苏州)作为化药领域品牌第一峰会,将致力于国内药企的加速往前。本次峰会将通过三大主论坛,12大分论坛,邀请近150位国际国内一线大咖从战略、技术、市场,法规,临床等多角度,分享仿制药,505(b)2,创新药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经验,同时汇聚2000位业内同仁,150家赞助企业共商发展大势与技术细节,共同助力国内药企研发。期待与您相会苏州。参会注册通道及展商参展通道现已开通期待与您相会苏州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进行详细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于24小时内和您联系!CIS2022 苏州 赞助商CIS-Asia2022 已确认演讲嘉宾第四届创新药国际峰会7月28-29日(周四~周五) 大会 全体大会7月28日(周四)主办方致欢迎词08:20 大会主持人致开幕词俞雄,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08:30 面对多样化的临床需求,国内药企该怎样探索合适的研发产品张连山,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江苏恒瑞医药09:05 模仿创新还是首创新药,自主研发还是组合创新,寻求新药研发新模式王晶翼,前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四川科伦药业09:40 3D,植入给药等新型前沿给药技术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10:15 茶歇10:45 国内企如何摆脱集采之争?未来国内药企竞争格局和机会?11:15 国采压力下的药企的立项和开发策略11:50 集体照12:00 午餐论坛一 505b2&新型复杂注射剂7月28日(周四)13:30 505b2新药成功的关键因素解析李守峰,董事长,奥科达生物14:15 改良型新药开发立题的合理性探讨 贾飞,副总经理,杭州百诚医药14:45 中美505b2申报的对比和中国申报505b2的特殊挑战卢恩先,总经理,上海奥全生物医药15:30 茶歇16:00 505b2 改良新药的临床研究:法规要求和研发策略17:00 小组讨论:国内改良型新药的趋势和面临的瓶颈王泽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官,深圳药欣生物朱海健,创始人兼总经理,力品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难溶药物增溶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吴传斌,创始人,新济药业09:30 智能递药系统的研发思路和产业化前景何仲贵,教授,沈阳药科大学10:30 茶歇11:00 复杂注射剂在改良新药中的应用和研发策略12:00 午餐13:00 复杂注射剂配方开发,生产工艺及技术转移要点13:45 复杂注射剂的体内、体外评价考虑14:30 茶歇15:00 眼科制剂研发的特点-案例分析欧阳晖,资深研发副总裁,因明生物15:45 小组讨论:复杂制剂研发面临的挑战王浩,董事长,上海惠永药物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二 吸入剂开发7月28日(周四)13:30 前沿技术在吸入制剂中的应用毛世瑞,教授,沈阳药科大学14:30 后疫情时代吸入制剂发展的痛点与展望(集采,疫情等新环境)陈永奇,董事长,珠海瑞思普利15:30 茶歇16:00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产品的开发思路及挑战-以仿生吸入微球为例孙永达,首席科学家, 美国思瑞爱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17:00 小组讨论:高壁垒吸入剂开发,如何占据竞争优势陈岚,高级副总裁,畅溪制药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的立项和研发策略黄才古,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谷森医药09:15 话题确定中符坚,研发技术总监,苏州海顺包装有限公司09:45 吸入制剂的注册路径10:30 茶歇11:00 话题确定中邵奇,所长助理,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12:00 午餐13:00 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的挑战与策略 侯曙光,董事长兼总经理,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13:45 吸入制剂质量研究的特殊要求杨永健,化学药品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14:30 茶歇15:00 话题确定中陈东浩,创始人和CEO,畅溪制药15:45 小组讨论:吸入剂研发仿制,改良还是创新,企业如何选择16:30 会议结束论坛三 新药发现7月28日(周四)13:30 靶向CD73,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单波,首席科学官 ,德琪医药14:30 基于AI的药物筛选和发现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提供hit、lead和临床候选药物?15:30 茶歇16:00 指导变构小分子抑制剂优化的基于AI的蛋白质结构(命中率和临床候选率)17:00 小组讨论:从CADD到AI,新药的发现会取代传统新药发现模式吗?张寅生, 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抗癌多肽、小分子偶联药物方面(非ADC)的发展趋势和实践邵军,首席运营官,同宜医药09:30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刘晓宇,创始人,成都凡诺西10:30 茶歇11:00 用于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新型KrasG12C和Kras G12D共价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和评估12:00 午餐13:00 靶向蛋白质降解(TPD)药物发现(Cereblon E3连接酶调节剂/CELMoDs和Protac的案例研究)李杰,首席科学官,勤浩医药13:45 创新DNA复制起始蛋白(DRIPs)抑制剂高效抗癌药物研发梁纯,联合创始人,恩康药业14:30 茶歇15:00 发现和开发针对NTRK、Ros1和Ret驱动癌症的小分子抑制剂15:45 小组讨论:研发内卷,IPO收紧,创新药未来发展探讨吴豫生,董事长/总裁,浙江同源康利群,常务副总裁,捷思英达医药刘东舟,首席科学官,华东医药16:30 会议结束论坛四 新药原料药开发7月28日(周四)13:30 创新药原料药开发中的技术转移滕尚军,化学开发和生产副总经理,江苏亚盛医药14:30 IND阶段的原料药工艺开发策略赵富录,研究院院长,浙江海翔药业15:30 茶歇16:00 创新药原料药不同研发阶段的申报注册要求张明平,副总经理,苏州瑞博生物17:00 小组讨论:新技术如何辅助合成路线设计冯向东,中国技术研发负责人,诺华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注册批起始物料选择与优化策略09:15 新药原辅料颗粒与粉体性能评价陆向云,应用科学家,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09:45 新药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与评价张霁,首席科学家,东阳光药业10:30 茶歇11:00 合成路线优化-案例分析张福利,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2:00 午餐13:00 合成工艺开发中的质量控制13:45 结晶与制品粒度分布王龙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4:30 茶歇15:00 话题确定中卫宏远,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15:45 小组讨论:如何降低成本选择合适的CDMO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五 新药制剂设计与研发7月28日(周四)13:30 创新药CMC研发策略的关键考虑因素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魏恒旭,药学与注册部门副总裁,睿跃生物科技14:30 创新药CMC综合开发阶段成功使用CRO/CDMO加速研发-案例分析刘福强,副总裁兼CMC负责人,贝达药业15:30 茶歇16:00 药物研发中辅料的临床和法规考虑温弘,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17:00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与阶段相适当的制剂开发来加速创新药开发胡邵京,创始人,思康睿奇(上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如何提升难溶性APIs的溶解度郭玉申,药学副总裁,亚虹医药09:15 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创新方法-Quadrant 2平台王新峰,全球SME,赛默飞Patheon™ 制药服务部09:45 口服制剂开发过程中如何克服难溶性,提高吸收性吴伟,教授,复旦大学10:30 茶歇11:00 NDA阶段制剂研发的重点考量王昕,制剂开发执行总监,诺诚健华12:00 午餐13:00 处方前研究在制剂成功研发中的重要性-案例研究刘恒利,高级总监,凯信远达研发中心13:45 晶体结构预测 (CSP) 在药物设计和可开发性评估中的应用14:30 茶歇15:00 创新药研发中的不同阶段的晶型研究内容,注意事项及法规要求王志宣,CMC项目运营总监,赛诺菲15:45 小组讨论:如何克服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阶段制剂研发的各种挑战?王志云,高级副总裁,再鼎医药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六 新药分析方法开发7月28日(周四)13:30 新药开发各个阶段的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策略Qinglin Tang,质量副总裁,迪哲医药14:15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探讨徐牛生,LC-MS应用经理,赛默飞14:45 新药制剂产品开发中的分析研发与控制15:30 茶歇16:00 新药开发不同阶段的质量标准的制定/要求陈东英,教授/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7: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常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李敏,副总裁,浙江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杂质研究,分析方法与控制吴四清,总经理,湖南醇健制药09:30 新药研发中的标准品(包括杂质)的标化及要求10:30 茶歇11:00分析研究与产品CQA/CPP的确立马元辉,CMC副总裁,海和药物 12:00 午餐13:00 新药制剂研发中的辅料相容性与稳定性研究沈建华,分析总监,苏州开拓药业13:45 稳定性研究与评估14:30 茶歇15:00 新药开发过程中的OOS/OOE的调查与案例15:45 小组讨论:分析团队在新药研发过程面临的挑战16:30 会议结束第13届仿制药国际峰会 | GIS20227月28-29日(周四~周五)论坛七 仿制药原料药开发7月28日(周四)13:30 原料药生产工艺中杂质研究及控制周伟澄,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4:30 遗传毒性杂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鉴定及控制15:30 茶歇16:00 原料药的元素杂质研究和风险评估17:00 小组讨论:原料药不同阶段的工艺杂质研究和控制探讨朱伟,原料药事业部副总经理,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绿色化学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张绪穆,教授,南方科技大学09:30 药物合成中连续流动化学的应用实例分析10:30 茶歇11:00 原料药合成工艺中技术转移关键因素的探讨朱金林,董事、副总裁,浙江医药12:00 午餐13:00 原料药粒径对其片剂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13:45 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4:30 茶歇15:00 话题确定中马建国,总裁,朗华制药15:45 小组讨论:新的合成技术如何加速药物研发?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八 仿制药制剂工艺7月28日(周四)13:30 从FDA最近发布的几个复杂制剂PSG看FDA对BE和体外实验的最新要求葛季声,副院长,华海药业14:30 制剂逆向工程的重要性,策略和方法张继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5:30 茶歇16:00 申报批和工艺验证批的法规要求和确保成功的关键因素雷继锋,总经理,上海安必生制药17:00 小组讨论:仿制药制剂处方工艺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去突破原研药技术壁垒顾红梅,总裁助理/研究院副院长,正大天晴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固体制剂在工艺放大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倪国军,产品开发负责人, 拜耳医药 09:15 以流池法评估软胶囊在人体的溶出行为陆家祺,技术总监,深圳市锐拓仪器09:45 QbD在仿制药研发中的应用和法规要求10:30 茶歇11:00 辅料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如何应对中美双方对辅料的不同要求涂家生,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2:00 午餐13:00 体内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和溶出方法的开发13:45 有体內相关性溶出方法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开发策略14:30 茶歇15:00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餐前与餐后BE等效风险的评估及与药学的相关性孙亚洲,首席科学家,长沙晶易15:45 小组讨论:高壁垒仿制药如何选择与布局?16:30 会议结束论坛九 仿制药分析方法开发7月28日(周四)13:30 FDA对亚硝酸胺的最新控制要求14:30 全球分析方法变更管理比较15:30 茶歇16:00 有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开发策略胡昌勤, 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7: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法规要求趋势探讨陈幸幸,副总裁,江苏长泰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Hold time 稳定性研究技巧09:30 In-use 稳定性研究要求陈洪,研发总经理,成都苑东生物10:30 茶歇11:00 美国药典杂质控制策略操洪欣,高级总监,USP China12:00 午餐13:00 分析方法开发中色谱柱选择技巧13:45 药物中基毒杂质的分析与控制郑金琪,化学药品检验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14:30 茶歇15:00 怎么保证液体制剂Q1Q2Q3一致?15:45 小组讨论:固体制剂常见的稳定性/杂质问题和解决方法16:30会议结束论坛十 仿制药法规与监管要求7月28日(周四)13:30 仿制药首仿的legal strategies 对比14:30 美国仿制药专利挑战和首仿案例分析程秀秀,资深顾问,国内外药企15:30 茶歇16:00 晶型专利在仿制药立项和开发过程中的考量17:00 小组讨论:中国专利链接制度的意义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徐波,副总经理,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仿制药在欧美日和亚太地区申报的法规要点金顺,法规负责人,Sandoz09:30 仿制药eCTD申报最新法规解读与应用安稳定,副总经理,浙江海正药业10:30 茶歇11:00 话题确定中梁毅,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2:00 午餐13:00 仿制药和505B(2)的申报途径的对比和选择13:45 仿制药上市路径与注册策略杨建红,主任药师,前CDE14:30 茶歇15:00 复杂仿制药相关法规进展 – FDA PSG指南分析罗瑞昌,总经理,上海积成医药15:45 小组讨论:新形势下对注册申报的分析,以及面临的问题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一 仿制药BE设计7月28日(周四)13:30 话题确定中张兰,药学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4:30 BE试验样本量估算的考虑15:30 茶歇16:00 BE试验失败的常见原因解析申屠建中,副主任,浙大一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7:00 小组讨论:高BE试验通过率关键探讨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复杂制剂的BE试验设计-透皮Jeff Wu,前研究员,强生09:30 高风险药物的BE试验设计10:30 茶歇11:00 长半衰期药物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12:00 午餐13:00 BE结论稳健性问题与模型化评价:原理与案例郑青山,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13:45 影响生物等效性的关键制剂参数分析及评价方法程泽能,教授,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14:30 茶歇15:00 复杂制剂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吸入制剂丁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5:45 小组讨论:国内BE试验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分析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二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7月28日(周四)13:30 注射剂生产场地变更及技术转移尹放东, 技术与制造科学总监,礼来14:15 注射剂包装密封性与相容性研究实践与探讨(30m)侯峰,副总经理,广州法尔麦兰药物技术有限公司14:45 原料药质量对注射剂一致性的影响15:30 茶歇16:00 注射剂辅料对产品一致性的影响许文东,总工程师,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17:00 小组讨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的药学关键点霍秀敏,主任药师,高级审评员,前CDE17:45 会议结束7月29日(周五)08:30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从研发到生产到注册申报过程15:45 小组讨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下的竞争策略讨论胡和平, 研究院副院长, 四川汇宇制药16:30 会议结束了解CIS2021最新会议议程联系人:Luke Xia电话:021-60538962手机:133-0185-8344邮箱:luke.xia@bestmediaworld.com
  • 离子液体柱——脂质组学中分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柱
    编者注:傅若农教授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后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58年,傅若农教授开始带领学生初步进入吸附柱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探索 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傅若农教授在干校劳动的间隙,系统地阅读并翻译了两本气相色谱启蒙书,从此进入其后半生一直从事的事业&mdash &mdash 色谱研究。傅若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色谱研究专家,见证了我国气相色谱研究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色谱研究人才。 第一讲:傅若农讲述气相色谱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二讲:傅若农:从三家公司GC产品更迭看气相技术发展 第三讲:傅若农:从国产气相产品看国内气相发展脉络及现状 第四讲:傅若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前世今生 第五讲:傅若农:气-固色谱的魅力 第六讲:傅若农:PLOT气相色谱柱的诱惑力 第七讲:傅若农:酒驾判官&mdash &mdash 顶空气相色谱的前世今生 第八讲:傅若农:一扫而光&mdash &mdash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的发展 第九讲:傅若农:凌空一瞥洞察一切&mdash &mdash 神通广大的固相微萃取(SPME) 第十讲:傅若农:悬&ldquo 珠&rdquo 济世&mdash &mdash 单液滴微萃取(SDME)的妙用 第十一讲:傅若农:扭转乾坤&mdash &mdash 神奇的反应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第十二讲:擒魔序曲&mdash &mdash 脂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处理 前言   作为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脂质组学(Lipidomics)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所有脂质分子,并以此为依据推测其它与脂质作用的生物分子的变化,进而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机制。脂质组学是总体研究和这些疾病有关的脂质化合物,找到昭示这些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前一篇讲述了脂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技术,一般情况下样品处理后可以直接用鸟枪法进行质谱分析,但是如果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系统,就要进行分离,可以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或毛细管电泳,本文介绍代谢组学研究中使用离子液体色谱柱分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方法。 1、基本情况   由于脂质分子是不挥发性的化合物,同时有些脂质分子受热易于降解,所以在脂质组学研究中使用气相色谱有些困难,逊色于薄层色谱和液相色谱。如果使用气相色谱进行衍生化是必须的步骤,但是很多情况下衍生化会丧失脂质分子种类特点的结构信息。但是由于气相色谱以其对异构体的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它仍然是脂质组学分析中的有力工具。通常气相色谱用于分析某些类别的脂质,可以获得很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所以经过很特殊的萃取、用TLC 或 HPLC与分离、再经衍生化是用气相色谱进行脂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用气相色谱可以很灵敏地检测许多类别的脂质,如脂肪酸、磷脂、鞘脂类、甘油酯、胆固醇和类固醇。分析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必须使用高柱温,甚至需要400 C,近年Sutton等配置了高温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这一系统可以进行高分子量化合物(m/z达1850),进行在线质谱分析温度达430℃,这样的系统适合于长链脂质的分析。   近年把离子液体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用以分离脂质混合物,特别是脂质的异构体。Delmonte等讨论了脂肪酸顺反异构体的分离问题,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几何和位置异构体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使用这一方法对18:1 FFA的各种异构体可以分离出10个单独的峰,此后使用这一方法分析了人头发、指甲等实际样品,因此建议使用离子液体毛细管色谱柱分析全脂肪酸或脂肪酸甲酯,这种固定相适合于脂质组学,得到更多脂质分子的种类信息。(刘虎威研究组,Anal Chem, 2014, 86, 161&minus 175) 2、室温离子液体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室温离子液体,是指室温或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一般由体积相对较大的有机阳离子(如烷基咪唑盐、烷基吡啶盐、烷基季铵盐、烷基季膦盐)和相对较小的无机或有机阴离子如六氟磷酸根([PF6]-)、四氟硼酸根([BF4]-)、硝酸根(NO3-)、三氟甲基磺酰亚胺([{CF3SO2}2N]-)等构成。离子液体,早期称作熔盐,在一战时期(1914)发现的第一个室温离子液体为乙基季胺硝酸盐。第一个使用熔盐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是Barber(1959年),他利用硬脂酸和二价金属离子的盐(锰、钴、镍、铜和锌盐)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测定了烃类、酮类、醇类和胺类在156℃下的保留行为,具有特点的是用锰的硬脂酸熔盐作固定相可以很好地分离&alpha -甲基吡啶和&beta -甲基吡啶,而使用相阿皮松一类固定相则完全不能分离。1982年 Poole等研究了乙基季胺硝酸盐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保留行为,发现这一固定相可在40-120℃范围内使用,是一种极性强于PEG20M 的具有静电力和氢键力的极性固定相,适于分离醇类和苯的单功能团取代衍生物,而胺类与固定相有强烈的作用,不能从色谱柱洗脱出来。就在这一年 Wilker 等报道了首例基于1-烷基-3-甲基咪唑为阳离子的室温离子液体,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在电化学中的应用。此后Armstrong等在1999年首先将六氟磷酸 1-丁基-3-甲基咪唑 ([BuMIm][PF6] ) 及相应的氯化物([BuMIm][Cl]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通过分离烃类、芳香族化合物、醛、酰胺、醚、酮、醇、酚、胺及羧酸类化合物 ,发现离子液体固定相具有双重性质:当分离非极性物质或弱极性物质时表现为非极性或弱极性固定相 当分离含有酸性或碱性官能团的分子时 ,表现为强极性固定相,并测定了[BuMIm][PF6]和[BuMIm][Cl]色谱固定相的麦氏(McRynolds)常数。之后的几年里Armstrong等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室温离子液体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奠定了室温离子液体固定相在实际中应用的基础。此后人们竞相研究室温离子液体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问题,最近两年由于Supelco公司承袭了Armstrong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把室温离子液体固定相商品化,出现了几种性能优越的室温离子液体毛细管色谱柱,就促使许多研究者使用商品室温离子液体柱,分离一些复杂的难分离的混合物,因而也大大促进了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广泛使用。(傅若农,化学试剂,2013,35( 6): 481 ~ 490) (1).室温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特点   室温离子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有机合成溶剂、催化剂用溶剂、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的液体基质、萃取溶剂、液相微萃取溶剂、毛细管电泳缓冲溶液添加剂等,此外它们在分析化学领域得样品制备、分离介质中也得到充分的应用,气相色谱固定相是应用最多的一个领域。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联系到气相色谱固定相,它们非常适应毛细管色谱柱的多方面要求: (a) 蒸汽压低   气相色谱固定相在使用温度下具有很低的蒸汽压是必要条件,室温离子液体具有很低的蒸汽压,它们能很好地满足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这一要求,例如现在使用较多的1-丁基-3-甲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C4mim][NTf2])的蒸汽压见下表1,从表中数据看出在在不到180℃下蒸汽压不到1 mm Hg柱,这完全符合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要求。 表1 [C4mim][NTf2]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 温度/℃ 蒸汽压/P× 102 (Pa) 184.5 1.22(0.92 mmHg柱) 194.42.29(1.72 mmHg柱) 205.5 5.07 (3.8 mmHg柱) 214.4 8.74 (6.6 mmHg柱) 224.4 15.2 (11.4 mmHg柱) 234.4 27.4 (20.5 mmHg柱) 244.3 46.6 (35.0 mmHg柱) (b) 粘度高   室温离子液体的粘度高,适合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要求,而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因为粘度低会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效率和寿命,因为气相色谱固定相在温度升高时趋向于降低粘度使液膜流动,造成膜厚改变,降低柱效,甚至液膜破裂降低柱寿命,室温离子液体的黏度比一般溶剂高很多,例如二乙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在20℃的粘度为34cP,n-己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在25℃的粘度为18000 cP,所以离子液体的粘度一般比传统溶剂高1到3个数量级 。 (c) 湿润性好   要使毛细管色谱柱的柱效提高,就要把固定相涂渍成一层均匀、牢固的薄膜,这样固定相对毛细管壁要有很好的湿润性,室温离子液体正好具备这样的特性,它们的表面张力在 30 到 50 dyne/cm 之间,例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分别为44.81, 39.02, 和 35.16 dyne/cm,这样的表面张力正好可以让固定相溶液湿润并铺展在未经处理的石英毛细管内壁上 。 (d)热稳定性好   大家都知道色谱柱的保留性能稳定性和柱寿命都与固定相的热稳定性有关,室温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热稳定性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能,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随其阴阳离子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具有低亲和性及共轭键时(如三氟磺酸基,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就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反之具有亲和性强的阴离子(如卤素基)其热稳定性就不好,一般像二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固定相在220&ndash 250℃之间稳定,具有长烷基链的季鏻基离子液体可以在335&ndash 405℃之间稳定,Anderson等研究了双阴离子咪唑和双吡咯烷鎓基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极性强的室温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比如商品名为SLB-IL 111)的热稳定性虽然比不上二甲基硅氧烷的好,但是要比强极性固定相(氰丙基聚硅氧烷)的热稳定性要好,可是它的极性要比后者高,因而在分离脂肪酸甲酯的能力要大大优于后者。从图1可以看出商品离子液体柱SLB-IL82的热稳定性大大优于一些常用的极性固定相。 图1 几种离子液体色谱柱和常规固定相色谱柱热稳定性的比较 (e) 极性高   固定相的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指标,目前表示固定相极性的有Mcrynolds常数,和Abrham溶剂化参数,离子液体的极性也仍然使用这两种方法表示,McReynolds常数是于120℃下以10种典型化合物测定所研究固定相的保留指数差(△I) ,用五种典型化合物(苯、正丁醇、2-戊酮、硝基丙烷和吡啶)的保留指数差(△I)之和来表示固定液的极性。Abraham表征固定相的方法是使用多种具有特殊作用力的标样来表征固定相和溶质 n-电子对及&pi -电子对作用能力、与溶质的静电和诱导作用能力、与溶质的氢键碱性作用能力、与溶质的氢键酸性作用能力、与溶质的色散作用能力。表 2 是几种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的极性,从表中数据看出,室温离子液体的极性要比极性最强的TCEP(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还要高,这样在分离脂肪酸甲酯和石油样品分析中就有特殊的用途。 表 2 几种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的极性 商品色谱柱 组成 McRynolds 极性(P) 相对极性数(p.N.)* SLB-IL 111 1,5-二(2,3-二甲基咪唑)戊烷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 5150 116 SLB-IL 100 1,9-二(3-乙烯基咪唑)壬烷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4437 100 TCEP 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 4294 94 SLB-IL 82 1,12-二(2,3-二甲基咪唑)十二烷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 3638 82 SLB-IL 76 三(三丙基鏻六氨基)三甲氨(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 3379 76 SLB-IL 69 未知 3126 70 SLB-IL 65 未知 2834 64 SLB-IL 61 1,12-二(三丙基鏻)十二烷-(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三氟甲基磺酸盐 2705 61 SLB-IL 60 1,12-二(三丙基鏻)十二烷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柱表面去活) 2666 60 SLB-IL 59 1,12-二(三丙基鏻)十二烷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 2624 59 SupelcoWax 100%聚乙二醇 2324 52 SPB-5MS 5%二苯基/95%二甲基)硅氧烷 251 6 Equity-1 100%聚二甲基硅氧烷 130 3 *相对极性数=(Px x 100)/ PSLB-IL 100= McRynolds 极性乘以100再除以SLB-IL 100的 McRynolds 极性 (McRynolds 极性指标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建立的一种气相色谱固定相极性量度指标,近半个世纪一直在使用,W O McReynolds.J Chromatogr Sci,1970,8:685-691) 几种离子液体色谱柱的结构和性能见表3 表3:几种离子液体色谱柱的结构和性能 3、几种商品离子液体色谱柱在脂肪酸甲酯分离中应用举例,见表4 表4 离子液体色谱柱在脂肪酸甲酯分离中应用 1 SLB-IL111 奶油中的脂肪酸 使用200m 长的SLB-IL111色谱柱可以很好地分离奶油中的脂肪酸,包括顺反和位置异构体 1 2 SLB-IL 82 和 SLB-IL 100 水藻中的脂肪酸 这两种商品离子液体柱用于分离水藻中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低流失,可以得到详细的脂肪酸分布,这是一种分析各种脂肪酸的色谱柱。 一维:聚二甲基硅氧烷 二维:SLB-IL 82 和 SLB-IL 100 2 3 SLB-IL100 鱼的类脂中反式20碳烯酸顺反异构体的分析 用60m长色谱柱可把C20:13和C20:11异构体得到基线分离,分离因子1.02,分离度1,57 3 4 SLB-IL111 分离16碳烯酸顺反异构体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 如果不使用SLB-IL111柱就不可能发现岩芹酸(顺式-6-十八碳烯酸),可以把cis-8 18:1和cis-6 18:1基线分离。证明岩芹酸在人的头发、指甲和皮肤中是内源性脂肪酸。 4 5 SLB-IL111 分离脂肪酸顺反异构体 SLB-IL111 可以很好地分离cis-,trans-18:1和 cis/trans 共轭异构体脂肪酸 5 6 SLB-IL100 牛奶和牛油中的脂肪酸顺反异构体 使用全二维GC,把离子液体柱用作第一维色谱柱 一维:SLB-IL100 二维:SGE BPX50 (50% 苯基聚亚芳基硅氧烷 6 7 SLB-IL 100(快速柱) 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C1-C28) SLB-IL100是极性很高的固定相,可以排除样品中的饱和烴的干扰,减少了样品处理难度,免去使用全二维GC。 7 8 SLB-IL100 分离C18:1, C18:2, 和 C18:3顺反异构体 SLB-IL100是极性很高的固定相,可以很好地分离不饱和脂肪酸顺反异构体,优于二丙氰聚硅氧烷色谱柱 8 9 SLB-IL111 SLB-IL100 SLB-IL82 SLB-IL76 SLB-IL61 SLB-IL60 SLB-IL59 评价7种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分离37种脂肪酸甲酯的分离性能 IL59, IL60, 和 IL61三种色谱柱性能近似,不能分离C18:1脂肪酸的顺/反异构体,所有的色谱柱度可以基线分离C18:2 顺/反, C18:3 n6/n3, 和 C20:3 n6/n3异构体,IL82柱以5℃/min程序升温,可以把实验的37种脂肪酸甲酯分离开 9 10 SLB-IL59 SLB-IL60 SLB-IL61 SLB-IL76 SLB-IL82 SLB-IL100 SLB-IL111 用7种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分离脂肪酸甲酯的及和异构体 除去IL60柱以外所有色谱柱上对饱和脂肪酸的洗脱温度,随它们的极性降低而增加,当固定相极性增加是它们的等价链长急剧增加。还研究了脂肪酸甲酯在这些色谱柱上Abraham 的保留能量线性关系 10 11 SLB-IL111 使用强极性离子液体色谱柱快速分离食用油中的反式脂肪酸 使用强极性薄液膜细内径离子液体毛细管柱(75 m × 0.18 mm i d , 0.18 &mu m)快速分离食用油(例如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 11 12 SLB-IL111 使用强极性离子液体色谱柱分析食用油中顺反式硬脂酸 在120℃柱温下可以分离所有cis-C18:1位置异构体,把柱温提高到160℃可以分离反-6-C18:1 和 反-7-C18:1异构体 12 表中文献 1 Delmonte P, Fardin-Kia A R, Kramer J K G,et al, Evaluation of highly polar ionic liquid gas chromatographic colum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atty acids in milk fat [J].J. Chromatogr.A,2012, 1233:137-146 2 Gua, Q , David F., Lynen F. et al., Evaluation of ionic liquid stationary phases for one 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ndash mass spectrometry and comprehensive two 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of fatty acids in marine biota[J]. J. Chromatogr.A, 2011, 1218:3056-3063 3 Ando Y.Sasaki, GC separation of cis-eicosenoic acid positional isomers on an ionic liquid SLB-IL100 stationary phase[J]. J. Am. Chem. Oil Soc.,2011,88:743-748 4 Destaillats F.,Guitard M. Cruz-Hernandez C, Identification of _6-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human hair and nail samples by gas-chromatography&ndash mass-spectrometry using ionic-liquid coated capillary column[J]. J.Chromatogr.A 2011,1218: 9384&ndash 9389 5 Delmonte P, Fardin Kia A-R, Kramerb J.K.G.et al,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using SLB-IL111, a new ionic liquid coated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ic column[J]. J.Chromatogr.A, 2011,1218: 545&ndash 554 6 Villegas C.Zhao, Y.Curtis J M, Two methods for the separation of monounsaturated octadecenoic acid isomers [J].J. Chromatogr. A, 1217 (2010) 775&ndash 784 7Ragonesea C,Tranchidaa P. Q.,Sciarronea D.et al, Conventional and fast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biodiesel blends using an ionic liquid stationary phase[J]. J. Chromatogr.A, 2009,1216:8992&ndash 8997 8 Ragonese C, Tranchida P Q, Dugo P,et al,Evaluation of use of a dicationic liquid stationary phase in the fast and Cconventional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health-Hazardous C18 Cis/Trans fatty acids[J]. Anal. Chem., 2009, 81:5561&ndash 5568 9 Dettmer K, Assessment of ionic liquid stationary phases for the GC analysi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Anal Bioanal Chem ,2014, 406:4931&ndash 4939 10 Characterisation of capillary ionic liquid columns for gaschromatography&ndash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fatty acid methylestersAnnie Zeng X, Chin S , Nolvachai Y,et al, Anal Chim Acta , 2013 803:166&ndash 173 11 Inagaki S,Numata M, Fast GC Analysi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Using a Highly Polar Ionic Liquid Column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 Fatty Acid Contents in Edible Oils,Chromatographia , 2015,78:291&ndash 295 12 Yoshinaga K,Asanuma M,Mizobe H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is- and trans-octadecenoic acid positional isomers in edible fat and oil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ndash 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 equipped with highly polar ionic liquid capillary column, Food Chemistry , 2014 160:39&ndash 45 有关离子液体固定相在分离脂肪酸时的一些选择性和分离特点在下一讲叙述。
  • 已上市及临床试验中以CHO细胞为生产平台的蛋白亚单位疫苗概述
    从18世纪天花的接种实践到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疫苗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有着持续进步的丰富历史。1930年,可用于体外病毒繁殖的动物细胞培养物的引入,为20世纪下半叶针对麻疹、腮腺炎、风疹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减毒、灭活疫苗的成功开发奠定了基础。而随后的在酵母、细菌、昆虫和哺乳细胞中引入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使得新型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本文将对当前上市或临床试验中的,以CHO细胞为生产平台的蛋白亚单位疫苗类型进行梳理。一CHO细胞表达系统特征CHO细胞包括从CHO-ori细胞系衍生出CHO-DXB11 (DHFR+/-) 、CHO-DG44 (-/-) 、CHO-GS、CHO-K1SV等多种细胞系,各具特定的特征,可分离稳定的转染物并获得高产量。与其他重组蛋白质生产细胞系相比,CHO细胞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流加批次培养可达到1-10 g/L。而相较于293细胞,病毒不易感染CHO细胞并在其中复制。CHO细胞对于蛋白的翻译后加工修饰与人类细胞的高度相似,如糖基化、二硫键形成以及蛋白的水解加工,但是也与人类细胞在翻译后修饰的特定模式与结构上存在微妙差异,没有工程化修饰过的CHO细胞不能合成某些人源聚糖键,比如:α-2,6-唾液酸化、二分N聚糖和α-1,3/4-岩藻糖基化,为了在CHO细胞内实现目的蛋白的糖基化,不同的团队也开发了相应的糖工程方法。CHO细胞可以进行高密度无血清悬浮培养,并将目的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因而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大规模重组蛋白表达平台。CHO细胞中重组蛋白的表达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表达质粒、启动子的选择、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温度、溶氧)、CHO细胞系的选择和表达系统的选择等。利用CHO细胞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包括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两种方式。瞬时表达系统中含有目的基因的cDNA会随着细胞分裂而被稀释,表达周期较短。尽管瞬时表达的效率低于稳定表达,但优化策略后的蛋白产量也可高达1 g/L。而瞬时表达减少了与细胞系开发相关的时间和成本,被广泛用于临床前研究中蛋白的快速生产。CHO细胞稳转则是大规模生物制造的标准方法。二蛋白亚单位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是基于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分离或选定的成分,通常是免疫显性抗原(全蛋白、蛋白结构域或多肽),可在佐剂刺激下使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蛋白亚单位疫苗因为没有恢复到致病形式的风险,也被认为比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更安全。蛋白亚单位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如:SARS-Co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剂量范围从5到180 ug。尽管新冠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应用范围没有其他类型疫苗广,但仍是目前临床前和临床候选疫苗的主要选择。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一个潜在挑战是免疫原性较低,这也凸显了识别抗原以引起强大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性。三CHO细胞生产的已批准或处于临床阶段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基于CHO细胞作为治疗性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优势,CHO细胞已成为蛋白亚单位疫苗生产的主要选择之一。从近40年前开始,各种基于CHO细胞的治疗药物被监管机构批准,与新的细胞系或使用较少的细胞系相比,生物制药公司、CDMO公司以及供应商可以基于CHO细胞生产平台的熟悉度大大减少了疫苗生产的时间和风险。利用CHO细胞生产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上下游工艺与生产其他重组蛋白相似。接下来我们将梳理已获批或正在临床开发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如图1)。图1:CHO细胞生产平台的应用 (a) 已获批或临床候选药物的蛋白亚单位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可引起严重疾病,2019年全球幼儿死亡人数超过100000人,在高收入国家中造成2.2万到4.7万人死亡。早期使用甲醛灭活的RSV疫苗,甲醛导致病毒抗原产生羰基集团,阻碍了抗原在细胞质中的加工,产生了低亲和力的抗体,从而导致了增强型的RSV疾病,表现为:高烧、支气管炎和呼吸困难。目前RSV表面的病毒融合 (F) 蛋白作为疫苗开发的潜在靶点,这种预融合稳定形式的设计已被证明可以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但也有研究表明,即使采用低剂量预融合F蛋白在动物上也可能产生增强型RSV疾病。相比之下,预融合的F蛋白在成人接种时表现出较好的结果,也导致葛兰素史克开发的RSV疫苗Arexvy疫苗 (RSVPreF3 OA) 的获批上市。该疫苗使用CHO细胞生产,由F蛋白的1-513号残基组成,通过T4纤维蛋白结构单元三聚体化。预融合形式通过将F1的Ser155和Ser290替换为半胱氨酸而实现,在不稳定的N端和结构刚性中心区域之间建立了二硫键,另外引入S190F和V207L突变以填充F1N端空隙,增加疏水相互作用。在早期临床试验展现良好的安全性,并确认其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后,和AS01E佐剂一起进入了III期临床,在17个国家25000名60岁以上成年人中评估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单剂该疫苗对RSV相关的下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性为82.6%,对严重表现的有效性为94.1%,对RSV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为71.7%。第二个获批的RSV疫苗是辉瑞公司的Abrysvo,是由CHO细胞生产的针对RSV A和B亚群的双价融合前F蛋白。在III期临床中,对RSV相关的下呼吸道疾病有66.7%的有效性,对严重RSV相关疾病有85.7%的有效性,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无明显问题。并且也作为孕妇疫苗进行评估,接种孕妇时间为妊娠第24-36周,该疫苗显示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90天内,预防严重RSV相关呼吸道疾病有81.8%的有效性,因此获批做为预防婴儿RSV的母亲疫苗。以上两个疫苗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三个月内达到了12.35亿美元的销售额,也凸显了CHO细胞在疫苗制备中的商业潜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VZV可引起水痘,是一种与典型皮疹和轻微症状相关的高度传染性感染。初次感染后,病毒可在神经元中持续存在,多年后重新激活会引起带状疱疹;重新激活后以皮疼痛性水疱性皮疹为特征,在免疫受损的宿主中可能导致出血性病变,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急性神经炎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影响50岁以上的25%-50%的患者。为了保护年长或免疫缺陷的成年人,重组VZV疫苗Shingrix于2017年由FDA获批,一年后获批EMA。Shringrix是以VZV病毒表面最普遍的gE蛋白为抗原,是中和抗体和T细胞识别的关键靶标。该疫苗由CHO细胞生产,并由于去除了C端和跨膜结构域而可以被分泌到细胞外。在抗原产生过程中,CHO细胞的培养条件优化后,使用20 L的波浪式反应器进行批培养,最终每升产量在2.44 g。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效性达97.2%以上。人巨细胞病毒 (HCMV)HCMV是一种感染了全球约80%人口的病原体,一旦个体免疫降低就会引发健康风险。并且也与各种癌症进展有关,其先天性感染也是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即便如此,目前也没有批准上市的疫苗。但有几款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其中有几款疫苗基于HCMV表面的gB蛋白由CHO细胞产生,与病毒入侵过程中的膜融合至关重要,并且包含中和抗体的多个识别表位,该蛋白与佐剂MF59正处于临床II期进行测试。赛诺菲的gB基因来源于HCMV Towne毒株,不含跨膜结构域和弗林切割位点。gB/MF59疫苗在移植后患者、产后妇女和健康的青春期女孩等不同受众中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gB结合抗体滴度增加,CD4+T细胞反应增强,HCMV病毒血症降低。葛兰素史克的另一款gB蛋白亚单位疫苗处于临床I期试验中,抗原基于AD169毒株,其修饰与赛诺菲相似。另外,来自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gD氨基酸序列融合在AD169 gB序列以促进分泌。最近葛兰素史克开发的针对HCMV的新型佐剂,由gB蛋白和五聚体抗原组成。HCMV五聚体复合物也是疫苗开发中的具有吸引力的抗原,相比于gB蛋白,能诱导更有效的抗体中和进入上皮细胞。因此,葛兰素史克使用CHO-K1和CHO-DXB11衍生的细胞克隆获得400 mg/L的五聚体复合物,并在小鼠中诱导了有效的中和免疫反应。五聚体/gB 蛋白亚单位疫苗候选药物目前正在健康成人受试者中进行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即使在发现HIV病毒40年后,HIV功能性疫苗的挑战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包括逆转录酶中缺乏3’核酸外切酶的校对活性,使得病毒gp41和gp120可快速突变。而中和抗体靶向的抗原表位位于HIV包膜蛋白的gp可变区域,在免疫系统的筛选压力下也会导致突变体的产生。HIV env gp重组三聚体是目前作为疫苗开发最有潜力的靶点,可能会引发广泛的中和抗体。始终保持融合前构象的早期可溶性三聚体称为“SOSIP”,其中包括gp120-gp41之间的工程化二硫键 (SOS) 以及有助于维持融合前构象的螺旋断裂突变(I559P,称为IP)。最近的临床试验中的SOSIP三聚体已经进行了改进,包括CHO细胞的改进。其中某些env蛋白,尤其是HIV分支B的env蛋白容易受蛋白水解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工程化的C1蛋白酶缺陷的CHO细胞系,从而减少蛋白降解。三聚体4571 (BG505 DS-SOSIP.664) 是基于HIV A分支的高度稳定的与融合闭合可溶性包膜糖蛋白三聚体。该三聚体在gp120中结合了201C-433C二硫键突变以防止CD4诱导的构象变化。最近三聚体4571在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独立评估,并在异源方案中作为加强剂量中做了评估,结果显示三聚体4571是安全的,没有引起不良反应,并能够成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主要是集中在三聚体上的无聚糖基底上的抗体。但是对于天然三聚体,通常由于免疫系统无法接触到无聚糖基底而导致其在临床试验中具有更明显的非中和反应。为了减少这种基底定向免疫,未来CHO细胞生产的蛋白亚基疫苗可以使用聚糖进行工程设计以掩盖三聚体基底结构域,减少非中和抗体的产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SARS-CoV-2)为抗击COVID-19大流行研发了多种疫苗,包括:灭活病毒疫苗、基于蛋白质的疫苗、核酸疫苗以及载体疫苗。源自SARS-CoV-2刺突 (S) 蛋白的蛋白亚单位疫苗由CHO细胞产生,不同的候选药物在特定国家/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或在临床试验阶段。表1:截止2023.12临床审批的CHO细胞生产的蛋白亚单位疫苗SARS-CoV-2蛋白亚单位疫苗开发最广泛使用的策略之一是使用S蛋白的胞外结构域 (ECD) 作为抗原。Medigen Vaccine Biologics Corporation开发的MVC-COV1901疫苗基于融合前稳定的S ECD三聚体,该三聚体具有K986P和V987P突变,以及在S1/S2连接处具有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682突变 (RRARGGAS) ,以提高稳定性并增加了T4纤维蛋白三聚体化结构域。CHO细胞用于生成表达该S抗原的稳定克隆,该抗原被证明类似于人HEK293细胞表达的SARS-CoV-2 S蛋白的结构。该候选疫苗用氢氧化铝(明矾)和CpG 1018佐剂,CpG 1018是一种TLR-9激动剂,通过刺激CD4+/CD8+T淋巴细胞来增强免疫原性。II期临床试验 (NCT04695652) 表明,MVC-COV1901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并且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都能诱导高中和抗体滴度。MVC-COV1901还与牛津-阿斯利康的ChAdOx1 nCoV-19病毒载体疫苗进行了比较,其中MVC-COV1901被证明更优越,可诱导更广泛的IgG亚类和更高的抗Omicron (BA.1) 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MVC-COV1901已获准在斯威士兰、巴拉圭、索马里兰和台湾使用。SARS-CoV-2 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域 (RBD) 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点。因此,它已被用于生产各种蛋白亚单位疫苗。已经探索了不同的策略来进一步增强其抗原性,例如使用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形式。ZIFIVAX (ZF2001) 疫苗由安徽智飞龙康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由三剂基于RBD的疫苗和明矾佐剂组成。ZF2001是由两个拷贝的RBD (R319-K537) 形成并在CHO细胞中产生串联重复的二聚体。这种RBD二聚体与RBD单体保持相似的亲和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与人ACE2受体结合。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中,ZF2001在人体中表现出安全特征和免疫原性。在多个国家/地区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在完全接种疫苗后至少六个月内对有症状和重度至危重的COVID-19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ZF2001疫苗已获准在中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使用。CHO细胞的广泛使用和抗原表达的翻译后修饰使得CHO细胞在面临非快速反应环境中生产疫苗更为可取,尤其是CHO细胞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稳定性。CHO细胞作为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的疫苗生产平台的潜力会越来越的到业界认可。在CHO细胞培养过程中,HyClone可以提供多种商品化CHO细胞培养基,包括:Actipro、HyCell CHO、PSL A01和PSL A02等多种基础培养基以及包括Cell boost 7a、Cell boost 7b等多种补料。参考文献:CHO cells for virus-like particle and subunit vaccine manufacturing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严禁私自转发或抄袭,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转载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AB SCIEX将续演怎样的“质谱传奇”——访AB SCIEX公司亚太区高级执行总监高醇新博士、中国区市场部经理蒋宏键先生
    作为原Applied Biosystems与MDS Analytical Technologies的合资企业,全球质谱业的技术领导者-AB SCIEX公司经历了“2008年6月Invitrogen公司67亿美元的收购事件”,并于2009年9月以11亿美元被丹纳赫集团(Danaher Corporation)全资收购,如同其精湛质谱技术备受瞩目一样,这两次收购引起了业内竞争者、行业媒体与仪器用户的广泛关注;2010年1月,AB SCIEX作为Danaher集团的子公司开始正式独立运营。   在Danaher全球多元化产品架构之下,AB SCIEX正在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期:   2010年2月,AB SCIEX全资收购世界上微分离系统技术的领导者-Eksigent公司,其开发的纳升级液相色谱具有优良的重现性和与质谱仪器的完美结合性,在北美市场已经占据了第一名位置;   2010年4月,“AB SCIEX公司亚太应用支持中心”在上海正式启用,该中心致力于将最新的质谱产品与技术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各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2010年5月,AB SCIEX高调亮相第58届美国质谱年会(ASMS),宣传广告从犹他州盐湖城(Salt Lake City)机场到会议中心一路展开、声势浩大;同时推出全球首创的最新质谱系统TripleTOF™ 5600;   2010年8月,“AB SCIEX TripleTOF™ 5600新产品发布会”分别在上海、北京召开,向AB SCIEX中国新老用户隆重推介这款集高准确质量数、高分辨率、高扫描速率和高灵敏度为一体的质谱系统;   另外,2010年春节之后,短短的几个月内,AB SCIEX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方式开展专场技术推广,先后在成都、贵阳、青岛、济南、大连、合肥、南京、天津、郑州等地分别举办10余场大型质谱新技术交流会;同时,利用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平台,正在连续推出6场“AB SCIEX质谱新技术网络在线讲座”……   为了进一步探询AB SCIEX经历的革新与发展,仪器信息网于日前采访了AB SCIEX公司亚太区高级执行总监高醇新博士、中国区市场部经理蒋宏键先生。 AB SCIEX公司亚太区高级执行总监高醇新博士 AB SCIEX,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高醇新博士在诠释公司官网上“AB SCIEX,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标识语时谈到,“目前在Danaher旗下,AB SCIEX是第一次集研发、制造、营销、以及服务支持为一身的质谱公司,这是全新的理念与模式,可以对我们的客户给予更有力、更迅速的服务支持,AB SCIEX的产生代表着质谱新时代的开始。”   “另外,AB SCIEX作为质谱行业领先者,拥有独特的质谱技术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其质谱产品具有行业‘金标’秉性的延续,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AB SCIEX加入Danaher集团之前,是Applied Biosystems与MDS Analytical Technologies的合资企业,其公司运营与管理由两家协调负责的,一家负责质谱市场和营销业务推广,另外一家则负责质谱研发和制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合资企业之间存在着管理架构、业务重点、市场发展策略的侧重或异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司更快速地发展。”   高醇新博士谈到,“现在,我们合并成为一家独立的实体,我本人与全球同事都备感振奋:新的公司AB SCIEX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结构效率,还可借助 Danaher 在持续创新能力、全球营销渠道建设、雄厚资金基础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有效拓展质谱业务市场。另外,对Danaher来说,增加了质谱产品,扩展了生命科学产品线,对其现有的医疗技术业务是很好的补充。”   据了解,目前,AB SCIEX全球大约有1400名员工,分布在30多个国家;通过全球近600位应用支持和维护专家、13个区域应用实验室,与全球50多个顶尖实验室密切合作;拥有工业界最齐备的仪器、软件和服务的产品系列;已销售超过12000台质谱仪器,遍布全球几乎所有的实验室;拥有640多个质谱专利,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正在陆续推出。 AB SCIEX质谱技术脉络与发展趋势   AB SCIEX公司拥有开发一流质谱技术平台的丰富传统,已经创造了大量突破性的技术,如,率先引入串联三重四极质谱仪(MS/MS),首创第一台商品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率先引入飞行时间串联(TOF/TOF)质谱仪,首次也是唯一通过QTRAP技术将三重四级杆和线性离子阱技术整合在同一平台上。   高醇新博士总结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是AB SCIEX的理念;从这点出发,就很容易勾画出AB SCIEX的发展脉络,科学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地方向和动力,任何问题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科学家就需要你能够提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验平台,因此AB SCIEX公司从一开始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的QQQ、QTRAP、TOF/TOF到今天的TripleTOF 5600,都成为了业界效仿和追随的标准”   高醇新博士强调,“我们把QQQ的技术发展到极致时,开发出了QTRAP 技术;我们把QTOF技术发展到极致时,又推出了TripleTOF 5600技术,这两项技术完美解决了质谱定性与定量的矛盾,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竞争者可以和我们相匹敌,这是我们的骄傲!”   目前,AB SCIEX能够提供完备的定性及定量的质谱分析技术,拥有广泛的科学分析工具组合,包括创新的仪器系统、直观的软件、预包装的试验方法和化学试剂等。 表1 AB SCIEX公司特色产品 QQQ三重四极杆系统 以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著称,具有行业领先的定量性能和重线性 应用软件 应用范围较宽的一系列软件,帮助简化基于质谱的工作流程 QTRAP® 系统 结合线性离子阱和三重四极杆技术,能够在单一系统里同时定量和定性的唯一平台 检测方法 工业界唯一的预先配置、可下载的方法包iMethod™ 检测方法,用于包括食品分析、毒理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测试的参数设置 MALDI TOF/TOF™ 系统 最快、最全面的TOF/TOF系统,研究蛋白质组学和生物标记物的最佳平台 化学试剂 通过分子反应分析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标记能实现蛋白质多重定量的化合物 最新质谱系统TripleTOF™ 5600 首次在一个平台上集成三重四极杆典型的定量能力和高分辨、精确质量系统的定性能力,并拥有精确质量分析的能力   “新品TripleTOF™ 5600系统,代表着质谱领域一个重要的革命” AB SCIEX全球首创TripleTOF™ 5600隆重上市   高醇新博士说,“目前国际上的各种质谱技术都还存在着技术瓶颈,还有许多无法逾越的技术困难,定量与定性、高分辨与低分辨相互之间的冲突制约着实验水平的提高,如果提供新的概念和技术手段,可以一次实验完成‘完全定性、完全定量和同时定性定量’工作,这将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然界以及生命科学的探索和认识。”   “5600就是在这方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项开创性的质谱分析技术,是史上最快速且最灵敏的高分辨定性、定量分析质谱仪。此系统代表着质谱领域一个重要的革命,即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将三重四级杆定量分析能力以及飞行时间高分辨定性能力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的精准质谱系统。”   TripleTOF™ 5600系统的设计是为科学家提供新的、更好的途径来进行生命科学应用研究的质谱实验,全面解决新药的研究、生物标记物发现、食品安全、法庭科学、临床检测和环境等领域的分析问题。“这一重要贡献,标志着AB SCIEX公司在分析技术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确立了公司进入了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   “以往的质谱工作流程是‘从样品到数据’,我们现在做的是‘从样品到结论’”   “我们深刻领会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和今后的方向,以往的工作流程是‘从样品到数据’, AB SCIEX现在做的是‘从样品到结论’,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质的飞跃。” AB SCIEX公司“可立快”分析软件平台(中文界面)   高醇新博士表示,“AB SCIEX的‘可立快’软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提供了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HPLC和MS的四步点击,就让客户得到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结果,还有专门的中文软件,这是我们的独到之处;这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临床检测、毒物、环境保护等领域。另外,我们的亚太技术支持中心具备雄厚的实力,有着经验丰富的应用工程师,所以AB SCIEX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务。” AB SCIEX公司中国区市场部经理蒋宏键先生   蒋宏键先生补充说,除了“可立快”软件,AB SCIEX针对不同领域还开发了一系列软件,如药物研究中用于识别药物代谢物的MetabolitePilot™ 软件,快速简便地处理和观察大量质谱数据的PeakView™ 软件,对大分子或小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MultiQuant™ 软件,简化蛋白质组学的ProteinPilot™ 软件等。   “质谱应用市场将越来越大,便捷取样方式、分子组织成像等是发展方向”   关于质谱未来发展趋势,高醇新博士谈到,“质谱应用市场将越来越大,在大分子验证与定量方面,如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发现与验证,因为其含量很少,而且在身体中还随时间而变化,找到其最灵敏的‘定量’是个挑战;在小分子方面,如用于器官移植以后服用的抗排斥免疫药类制剂及代谢物监测、以及临床中的新生儿筛查、食品中的未知物筛查和确认等;并且,质谱技术的应用还将产生一系列衍生产品,如试剂、软件、方法,从样品前处理到最后出结果,这都是我们紧跟的质谱发展方向。”   另外,高醇新博士认同质谱仪器小型化发展趋势,但也表示这不是AB SCIEX发展重点;“在更便捷取样方式方面,如血样直接放在滤纸上面,保存、运输都很方便,这样的血斑经过萃取直接上质谱,这个技术我们正在做,并且已用在新生儿筛查,但在制药领域还没有应用;质谱成像技术,扫描出来3D质谱图,实现分子水平上结构分布信息,这个技术已在动物身上实验,但要完全应用到人体身上,还需要时间。另外,质谱硬件上最有可能大的突破应该在前端-离子源,就是如何更好地充分离子化、如何将全部离子化的离子送进去。”   据了解,AB SCIEX已确定三大市场核心:(1)蛋白和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候选物,验证和确证生物标志物,推动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2)制药和小分子研究:发现新的药物候选物,提高开发工艺,加速药品上市;(3)食品、环境、法医、临床研究:提高食品和环境污染物的鉴别,通过改良毒理学方法、完善司法鉴定,增强临床研究结果的信心。高醇新博士称,“这三大核心市场业务代表着或驱动着质谱的发展方向。” 重视品牌效应,“四点”推进中国市场拓展   针对AB SCIEX中国市场拓展规划,高醇新博士谈到,“新公司新气象,2010年春节之后AB SCIEX在中国各大城市以前所未有力度与方式开展交流会,其中还包括与仪器信息网联合举办的网上技术交流会,目前已经举办了2次,会前和会后的参与者已经超过了数千人,这是一种新的形式,我们就是要敢为天下先,领导时代的新潮流。让中国的客户了解AB SCIEX,把AB SCIEX的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用户。”   “目前,AB SCIEX第一重要工作就是把我们的品牌做好,不光使我们公司的知名度提高,更重要的是把我们新的理念推介给大家:AB SCIEX是独立的、以质谱为主的公司,我们在团队管理能力、技术研发力度、顾客服务力度、以及后续投资力度等方面,肯定是比其他公司要好;在这个前提下,让大家知道AB SCIEX就是搞质谱的,还有质谱相关衍生产品等,这一点是我们推向市场的重大战略意义。”   高醇新博士表示,AB SCIEX要在国内相关行业内多多交流与沟通,有四大方面要做:   第一点:Attracting(开拓新客户)   “通过一些会议、做项目、开讨论会等,介绍AB SCIEX特色产品与新技术,以吸收新的潜在客户。”   第二点:Repeat(回馈老客户)   “召集我们的老用户举办讨论会、合作一起做项目等,为其提供更好支持与服务,让他们感觉购买AB SCIEX产品‘物有所值’,再有购置需求的话,还会考虑我们的产品。”   第三点:Branding(品牌效应)   “品牌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希望AB SCIEX在行业里面‘人人皆知’。”   第四点:Market Research(市场调查)   “还有一点,我们要做市场调研,AB SCIEX的中国市场到底怎么样,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反应怎么样,整个市场的需求有多大,应用趋势有什么变化,是我们急切需要知道的信息。”   “从这四点可以看出,AB SCIEX在中国市场拓展的大体布局;我们已经在部署,力求在这方面要做足工夫 另外,就是我们特别重视‘E-marketing(网络市场)’,中国近四亿网民是世界之最,网络影响力大、并会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有效利用‘网络市场’,搜集与分析相关信息与资讯、促销我们的产品、开展网上业务等。”   编者手记   在笔者以往的记忆里,对AB SCIEX公司有两点深刻“印象”:(1) AB SCIEX公司在市场宣传与推广方面相对低调,比较少见大规模技术交流与大型市场活动;(2)仪器信息网编辑在走访国内行业有代表性实验室的过程中,不少仪器用户对AB SCIEX公司LC/MS均给予很高评价。   然而对于2010年高调频繁亮相的“AB SCIEX”,尤其在这次与高醇新博士、蒋宏键先生深入交流之后,却有另一番“深切感触”:   (1)极强品牌意识   毫无疑问,企业都要建立和拥有自己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这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之根本;AB SCIEX公司在近30年发展历程中,在DMPK、食品安全、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建立了优良的质谱品牌影响力;相信目前AB SCIEX在业内力求“人人皆知”品牌战略指导下,其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会得到进一步飙升。   (2)专注质谱技术   “社会的发展促进着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各行业的企业都在通过更专业化的分工和服务来提高自己核心产品的竞争力,AB SCIEX就是这样一家世界上唯一专业做MS的公司”,高醇新博士在采访过程中尤其强调AB SCIEX的这种“质谱”专注,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由于这份“专注”,AB SCIEX会不断地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多的革新质谱产品与技术。   (3)重视“E-marketing(网络市场)”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产业的规模扩张,“网络市场”所具备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已经逐渐凸现,相信不久将来,全新的、无接触的“网络营效”模式将全面取代现有的实体化市场形式,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但是高醇新博士此次明确把“网络市场”作为AB SCIEX一个战略发展点去布局,还是令笔者颇为“震惊”;或许,“网络普及”、“网络宣传”、“网络市场”等这些太过熟悉的“网络”词汇,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与理解。   采访编辑:王海   附录1:AB SCIEX公司亚太区高级执行总监高醇新博士简介   高醇新,1989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并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于美国HemaGen生物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美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美国生命科学和制药领域积累了9年的丰富经验;1997年加入AB SCIEX公司从事技术和市场开发工作,现任AB SCIEX公司亚太区高级执行总监,对全球特别是亚太区的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   附录2:AB SCIEX公司   http://www.absciex.com.cn/   http://abi.instrument.com.cn
  • 雅培全新一代诊断产品Alinity ci在华上市,被认为是IVD行业的里程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中,生化、免疫检测占2/3左右的份额。这个约500亿美元的市场,是IVD仪器生产商的必争之地。新仪器就好比战场上出现的新武器,势必引起关注。 /p p   3月22日,在上海电影广场5号棚内,雅培宣布,其全新一代诊断产品Alinity ci 正式在中国上市,在行业内引起轰动。就此,IVD在生化免疫诊断仪器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把所有资源All in在不变的趋势上 /strong /span /p p   “把所有资源All in 在不变的趋势上”——这是新晋世界首富、亚马逊CEO Jeff Bezos的原则之一。在瞬息万变的IVD仪器制造行业,那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检测速率更高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检测质量更好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仪器设备更小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操作更简单智能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成本更低 /span /p p   这些看似普通的要求背后的核心是什么?是客户体验。Alinity ci 上市引起从业人员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款产品体现出对于客户需求的高度重视。 /p p   “雅培研究调查了全球包括中国实验室在内超过950个实验室,从检验科医生的工作流程上搜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雅培诊断业务免疫及临床化学研发副总裁John Frels自豪地表示,“It really was designed by the customer, for the custome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b94bf9b-20b6-4f97-a986-250590ad42e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实验室面临的诸多挑战 p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01. 高通量提升检测效率 /span /p p   实验室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激增所带来的检测量激增。 /p p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镛教授,用数据向我们传达了检测量激增所带来的压力:“拿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来说,10个实验室场所,接近两百名员工24小时不断发报告,每天有1万或以上的标本,有十万多个测试,所以怎样才能有效保证检验的速度和质量?” /p p   Alinity ci 在设计上不是传统的平台式,而是立体试剂盘旋转设计,从而提高了加载试剂或者样本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每平方米的测试通量。除此之外,“无需停机,就可以装载试剂和耗材”的设计,让实验室人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更换试剂和耗材,提升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261e348-5526-41fd-96fc-40a4c444ae4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linity ci 系列产品差异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02. 高要求(6 Sigma)保证质量 /span /p p   据不完全统计,60%-70%的临床决策有赖于诊断检测的结果。检测量上去了,作为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检测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p p   六西格玛(6 Sigma)管理办法在21世纪被引入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评估,并逐渐应用于医院管理。六西格玛的价值是,从精密度、偏移、西格玛度量三个维度,判定某个检测质量如何。 /p p   “超过90%的分析以sigma 5 和sigma 6 进行。没有在sigma 3之下执行。大部分的Alinity ci 系统分析的sigma 值大于5,因此可以期望实验室做出出色的或世界级的表现。”将“六西格玛”概念引入检验医学质量管理的发起人之一 Sten Westgard教授对于Alinity ci 的评价很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49f02b57-dfe5-452a-8f53-5ec2e5b5d4d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linity 的部分六西格玛评价 /p p   仪器本身的精准度值得信赖,但是众所周知,检测的结果也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为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影响,Alinity ci的还在试剂盒和浓缩缓冲液等多处进行防错设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03. “小个子”蕴含大能量,个性化组合提升总体持有价值 /span /p p   新增检测项目和激增的检测需求,让实验室不得不购买各种“大块头”检验设备。越来越有限的空间是很多实验室面临的挑战。 /p p   Alinity 生化免疫系列可以个性化定制,满足实验室的不同需求。比如Alinity ci 是由一个生化模块和一个免疫模块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并非是简单的1+1=2。其特别之处在于采用非常紧凑式的设计,帮助实验室节省尽可能多的空间。比如两个模块原本的占地面积为2.78平方米,整合的Alinity ci 的占地面积仅为2.34平方米。 /p p   当前已经获得注册证的单机和组合模式为Alinity c 、Alinity i、Alinity cc、Alinity ii、Alinity ci、Alinity cic,其他组合模式尚在注册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da21431a-360e-42f2-83fc-f579d3ae34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linity ci 系列有效节省空间 p   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实验室会有怎样的空间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室空间越来越不够用。Alinity ci 可以帮助目前空间比较紧张的实验室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空间比较充裕的实验室,Alinity ci 可以为未来储备空间。 /p p   Alinity ci 的应用,也可以有效为实验室操作人员节省工作时间,收集更多可用的实验室数据。实验室的总体持有价值(TVO)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f61c940b-b8d1-4561-84e7-45ee38d655d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实验室在应用Alinity ci 后的TVO变化 p   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总体持有成本(TCO)是全部直接和间接成本的估计值——包括平台、试剂、校准液和对照液——设计仪器从采购和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内。 /p p   总体持有价值(TVO)是建立在TCO上的一种方法,以此补充六西格玛过程,并把价值驱动要素拓宽到超出TCO以外的范畴,从而涵盖时间/空间节省和质量等相关益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智能化”信息管理,抢占分级诊疗先机 /strong /span /p p   我兴奋地看到,我们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到智能化时代。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丛玉隆教授 /p p   “说的大一点,这款产品在IVD产业里有点像里程碑式的作用。”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丛玉隆教授在接受医趋势的采访时表示。Alinity ci 的里程碑作用意义主要在于其“智能化”。 /p p   丛玉隆所说的智能化,不单指设备和检测,更主要的是将实验室和医院检验科室的体系管理、系统管理智能化。 /p p   在中国医改分级诊疗推进的趋势下,雅培的Alinity ci 的智能化设计能够帮助雅培抢占分级诊疗基层市场。 /p p   中国市场上,政府希望把有水准的医疗服务带到偏远地区去。在可预测的未来,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离开家乡到大城市的大医院就医,而是在当地做检测,并且能够很快拿到检验报告。因此,基层医疗市场也成为IVD仪器制造商无法忽视的市场。 /p p   “在这样的愿景趋势下,任何一家企业,都要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雅培亦然。”雅培中国诊断业务副总裁屠光明在谈及雅培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时表示。 /p p   Alinity ci 作为雅培最新一代的智能诊断解决方案,其信息管理系统强大,能够连接边远地区的医院,快速把检测结果回输到各个医疗院所,辅助医疗结果互认,避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p p   最重要的是,雅培的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排他性,不管是雅培的仪器还是其他品牌的仪器,都能够连通。这个功能的强大在于,客户的新旧设备,都可以享受雅培Alinity ci 所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购进雅培新的系统后,机构内原来购买的仪器设备就荒废了——这在资源紧张的基础医疗机构里接受度是很低的。这个强大的系统功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透过Alinity ci体现出来。 /p p   Alinity是比较晚进入市场的,但是Alinity是一个全新的划时代的系统,包括它的智能化、方便性。对客户来讲,我们要提供便利性,但不能做孤芳自赏,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服务以提高其绩效。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雅培中国诊断业务副总裁屠光明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制定针对IVD两票制的解决方案,保证客户不受影响 /strong /span /p p   3月20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两票制全面推行,高值医用耗材开始试点推行两票制!医药器械领域的深化改革又迈上一个新台阶。那么,不远的未来,两票制是否在整个IVD行业推行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p p   对于这个问题,屠光明表示,“IVD的两票制是否会到来,我们没有办法预测。但是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万一它到来的时候,我不要雅培的客户受到影响,我们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比如说货要送得更快,使客户能够随时应付突发的状况。当然,IVD的复杂性可能比耗材要多一点。我们除了要吸取耗材的经验,还要制定针对IVD的特定解决方案。” /p p   医改之下,快速发展的IVD行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雅培Alinity ci 的出现,给了行业一种答案。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或许就是IVD行业的未来。 /p /p /p /p
  • 新冠发病另一种机制被找到!研发抑制透明质酸合成的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截至2021年9月28日,已在全球感染超2.3亿人,死亡超472万。变异毒株的不断涌现使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成为大概率事件,寻找应对新冠病毒的防治策略已成为全球科学家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  目前,国内外已有数款预防新冠的疫苗获批上市,但治疗新冠肺炎依然缺乏特效药。因此,探索不同病毒株共同的致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9月2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以及杭州创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NamiRNA、透明质酸与新冠肺炎治疗新策略研讨会暨羟甲香豆素在新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推介会》,会议邀请到国内外多位新冠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研讨会采取线上加线下的形式,介绍了新冠防治新策略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以期使国内外的新冠防治工作者得到新冠研究最新动态。  会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指出,新冠致病的罪魁祸首或为HIS基因序列。在过去的近10年里,于文强团队发现了一类在细胞核内发挥独特激活作用的NamiRNA(NuclearActivatingmiRNA),打破了传统miRNA抑制理论经典,创造性地提出NamiRNA-增强子-基因激活理论,这也为新冠致病新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疫情初期,于文强团队就投入到新冠快速检测和致病机制攻关研究,解析新冠肺炎特殊临床和病理改变分子机制,寻找全新有效防治方案。经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存在5段完全相同的基因序列,长度为24~27 nt,团队将它命名为HIS(Human Identical Sequence)。HIS在159258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广泛存在,且能靶向性地激活人体中肺、血管等非免疫细胞中与炎症相关的基因。因此,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致病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HIS基因序列——携带HIS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和人类基因中HIS共同作用,这可能是引起“炎症因子风暴”的重要原因。  由此于文强与合作团队推出抑制透明质酸合成,治疗新冠的新策略。于文强团队发现,新冠患者的血浆中透明质酸的升高,与淋巴细胞降低和肺部毛玻璃病变等临床症状密切相关。而HIS能够激活透明质酸的合成酶,引起透明质酸增加。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中,透明质酸是升高的。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小分子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在随后的动物实验中,于文强团队发现,单用透明质酸处理就能引起小鼠肺部典型CT影像学的毛玻璃病变,进一步证实透明质酸是新冠致病的共同物质基础和治疗新靶点,以透明质酸为靶点抑制其合成,可以成为新冠治疗的新策略。  4-MU是透明质酸合成抑制剂,对应药物为中国已上市治疗胆囊炎的口服处方药羟甲香豆素。  此后,于文强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共入组新冠肺炎患者130例。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羟甲香豆素能显著促进患者体内淋巴细胞恢复,同时改善患者肺部病变。“这项研究找到了新冠的发病机制,进而明确了要怎么去治疗新冠。幸运的是,还找到了羟甲香豆素这样有效的药物。”卢洪洲教授表示。  鉴于国内新冠患者数量较少,该团队联合杭州创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羟甲香豆素在新冠治疗及阻断重症发展中的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于文强团队与卢洪洲团队、南方科技大学糖生物学王鹏团队正在申请新课题,将从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三个层面入手,深入研究羟甲香豆素对不同新冠变异株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降低新冠高危人群病死率,将新冠变成 “普通感冒”,为全球应对新冠变异和治疗,提供简单易行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 第十三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CIS-Asia 2022
    举办时间丨2022年5月26-27日举办地点丨中国 苏州主办单位丨百世传媒|Best Media、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支持单位丨百世药学院、药方舟 百世传媒|Best Media 携手中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在化学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国际峰会领域已深耕13年,其中“仿制药国际峰会亚洲-GIS Asia”, “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 Asia”,及“创新药国际峰会|NIS” 已多次举办,均已成为深受业界同仁认可的高质量行业领军峰会。CIS-Asia 2022 (苏州)作为化药领域品牌第一峰会,将致力于国内药企的加速往前。本次峰会将通过三大主论坛,12大分论坛,邀请近150位国际国内一线大咖从战略、技术、市场,法规,临床等多角度,分享仿制药,505(b)2,创新药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经验,同时汇聚2000位业内同仁,150家赞助企业共商发展大势与技术细节,共同助力国内药企研发。期待与您相会苏州。参会注册通道及展商参展通道现已开通期待与您相会苏州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进行详细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于24小时内和您联系!CIS-Asia2022 已确认演讲嘉宾第13届仿制药国际峰会 | GIS20225月26-27日(周四~周五) 大会 全体大会5月26日(周四)主办方致欢迎词08:20 大会主持人致开幕词俞雄,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08:30 全球仿制药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分析09:15 国采压力下的仿制药企业的立项和开发策略10:00 茶歇10:30 针对新冠疫情的小分子药物研发进展11:15 未来仿制药竞争格局和机会12:05 午餐论坛一 仿制药原料药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原料药的粒度分析方法14:15 原料药粒径对其片剂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15:00 茶歇15:30 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有机溶剂挥发的分析16:15 原料药的晶型进行比较和分析17:00 原料药合成工艺中技术转移关键因素的探讨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化药原料药当前药学审评技术要求09:15 化学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研究10:00 茶歇10:30 原料药生产工艺中杂质研究及控制周伟澄,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1:15 原料药的元素杂质研究和风险评估12:00 午餐13:00 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分类清除及控制策略13:45 绿色化学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14:30 茶歇15:00 流动化学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15:45 化学原料药工艺申报要求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二 仿制药制剂工艺5月26日(周四)13:30 新上市药品中新的制剂和工艺的应用总结和分析14:15 新药制剂和工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分析15:00 茶歇15:30 申报批和工艺验证批的法规要求和确保成功的关键因素雷继锋,总经理,上海安必生制药16:15 有体內相关性溶出方法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开发策略17:00 体内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和溶出方法的开发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QbD在仿制药研发中的应用和法规要求09:15 固体制剂在工艺放大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倪国军,产品开发负责人, 拜耳医药 10:00 茶歇10:30 制剂逆向工程的重要性,策略和方法11:15 辅料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如何应对中美双方对辅料的不同要求12:00 午餐13:00 中美产品包装的不同和仿制药研发中应考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3:45 III 类新药在中国申报中的临床要求分析和对应策略14:30 茶歇15:00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餐前与餐后BE等效风险的评估及与药学的相关性孙亚洲,首席科学家,长沙晶易15:45 仿制药项目管理及质量体系建设16:30 会议结束论坛三 仿制药分析方法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FDA对亚硝酸胺的最新控制要求14:15 FDA EMA 对辅料控制新要求15:00 茶歇15:30 非紫外吸收药物检测技巧16:15 全球分析方法变更管理比较17: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法规要求趋势探讨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Hold time 稳定性研究技巧09:15 有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开发策略胡昌勤, 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0:00 茶歇10:30 In-use 稳定性研究要求11:15 美国药典杂质控制策略操洪欣,高级总监,USP China12:00 午餐13:00 分析方法开发中色谱柱选择技巧13:45 色谱流动相选择依椐14:30 茶歇15:00 怎么保证液体制剂Q1Q2Q3一致?15:45 固体制剂常见的稳定性/杂质问题和解决方法论坛四 仿制药法规与监管要求5月26日(周四)13:30 中美仿制药首仿的政策和法规对比14:15 仿制药首仿的legal strategies 对比15:00 茶歇15:30 中美仿制药专利挑战和首仿的实施方案16:15 中国专利链接制度的意义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7:00 药品专利纠纷的解决机制和案例介绍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晶型专利在仿制药立项和开发过程中的考量09:15 管控类仿制药的监管要求和产品开发(如大麻相关产品)10:00 茶歇10:30 体外释放实验(IVRT) 和体外透皮实验(IVPT)在皮肤外用仿制药开发中的应用11:15 eCTD在中国注册申报的应用和最新进展12:00 午餐13:00 仿制药和505B(2)的申报途径的对比和选择13:45 仿制药上市路径与注册策略杨建红,主任药师,前CDE14:30 茶歇15:00 复杂仿制药相关法规进展 – FDA PSG指南分析罗瑞昌,总经理,上海积成医药15:45 全球注册申报中的eCTD的实施和挑战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五 仿制药BE设计5月26日(周四)13:30 BE试验失败的常见原因解析14:15 BE试验样本量估算的考虑15:00 茶歇15:30 BE试验数据管理的常见问题16:15 BE试验失败的常见原因解析申屠建中,副主任,浙大一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7:00 BE试验的统计分析和常见问题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复杂制剂的BE试验设计09:15 以PD为指标的BE试验与关键问题10:00 茶歇10:30 BE结论稳健性问题与模型化评价:原理与案例郑青山,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11:15 高风险药物的BE试验设计12:00 午餐13:00 长半衰期药物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13:45 中美双报对生物等效研究的要求和策略14:30 茶歇15:00 激素类外用药物的BE试验设计15:45 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研究的挑战和对应策略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六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5月26日(周四)13:30 原料药质量对注射剂一致性的影响14:15 注射剂包装材对一致性的影响15:00 茶歇15:30 注射剂辅料对产品一致性的影响16:15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从研发到生产到注册申报过程宋庆国,技术发展高级总监,健进制药17:00 一致性评价中包材相容性研究要点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多肽注射剂体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09:15 脂质体类注射剂一致性技术要点10:00 茶歇10:30 脂质体药物BE试验的关键问题11:15 冻干制剂一致性评价的考虑12:00 午餐13:00 一致性评价注射剂生产场地变更及技术转移13:45 复杂制剂一致性评价分析方法开发和使用14:30 茶歇15:00 一致性评价产品稀释相容性研究要点15:45 注射剂质量研究的特殊点16:30 会议结束第四届创新药国际峰会5月26-27日(周四~周五) 大会 全体大会5月26日(周四)08:30 内卷时代,创新药竞争加速下如何选择赛道?09:15 面对多样化的临床需求,该怎样探索合适的研发产品10:00 茶歇10:30 模仿创新还是首创新药,自主研发还是组合创新,寻求新药研发新模式11:15 3D,植入给药等新型前沿给药技术的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12:05 午餐论坛七 505b2&新型复杂注射剂5月26日(周四)13:30 美国近几年批准的505 b2新药分析和对中国505 b2新药开发的启示14:15 505b2新药成功的关键因素解析15:00 茶歇15:30 中美505b2申报的对比和中国申报505b2的特殊挑战卢恩先,总经理,上海奥全生物医药16:15 缓释制剂在改良新药中的应用和成功关键因素考虑17:00 505b2 改良新药的临床研究:法规要求和研发策略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复杂注射剂在改良新药中的应用和研发策略09:15 复杂注射剂配方开发,生产工艺及技术转移要点10:00 茶歇10:30 复杂注射剂临床研究过程中批量及产地转移要求经验分享11:15 核酸类药物给药的技术要点12:00 午餐13:00 脂质纳米(LNP)给药系统中阳离子磷脂的研发及工艺选择13:45 复杂注射剂的体内、体外评价考虑14:30 茶歇15:00 复杂注射剂仿制的技术难点解析-脂质体,纳米,微球15:45 小组讨论:复杂注射剂药学研究要点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八 吸入剂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后疫情时代吸入制剂发展的痛点与展望(集采,疫情等新环境)14:15 前沿技术在吸入制剂中的应用15:00 茶歇15:30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的立项和研发策略黄才古,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谷森医药16:15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产品的开发思路及挑战17:00 吸入制剂在改良新药中的应用和成功的关键因素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的挑战与策略侯曙光,董事长兼总经理,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09:15 QBD在吸入制剂开发中的应用10:00 茶歇10:30 吸入制剂质量研究的特殊要求杨永健,化学药品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11:15 吸入制剂的注册路径12:00 午餐13:00 哮喘慢阻肺的诊治与临床用药策略13:45 吸入制剂临床综合评价14:30 茶歇15:00 吸入制剂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丁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5:45 小组讨论:吸入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16:30 会议结束论坛九 新药发现5月26日(周四)13:30 变构抑制剂药物发现的案例研究14:15 基于AI的药物筛选和发现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提供hit、lead和临床候选药物?15:00 茶歇15:30 利用AI/CADD技术加速先导化合物优化16:15 指导变构小分子抑制剂优化的基于AI的蛋白质结构(命中率和临床候选率)17:00 小组讨论:从CADD到AI,新药的发现会取代传统新药发现模式吗?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靶向Kras驱动肿瘤的SHP-2抑制剂的发现与开发09:15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刘晓宇,创始人,成都凡诺西10:00 茶歇10:30 血癌和实体瘤Myc蛋白降解物的发现与开发11:15 靶向CD73,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单波,首席科学官 ,德琪医药12:00 午餐13:00 靶向蛋白质降解(TPD)药物发现(Cereblon E3连接酶调节剂/CELMoDs和Protac的案例研究)13:45 发现和开发针对NTRK、Ros1和Ret驱动癌症的小分子抑制剂14:30 茶歇15:00 创新性小分子研发的思考崔海峰,首席科学家,济民可信集团研发中心15:45 针对免疫肿瘤学的小分子抑制剂(VISTA、TGF-β、ROR-γT、ATA2受体)发现的最新进展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 创新药原料药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原料药开发中的新技术14:15 不同开发阶段的原料药开发策略15:00 茶歇15:30 原料药开发中溶剂的选择策略16:15 注册批起始物料选择策略17:00 大量生产原料和中间体的策略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原料药中残留金属的控制09:15 QbD和DOE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10:00 茶歇10:30 结晶与制品粒度分布11:15 盐型筛选和多晶型12:00 午餐13:00 药物化学工艺路线和放大13:45 合成路线优化-案例分析14:30 茶歇15:00 原料药工艺路线选择原则15:45 原料药开发中的技术转移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一 创新药制剂设计与研发5月26日(周四)13:30 创新药CMC研发策略的关键考虑因素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魏恒旭,药学与注册部门副总裁,睿跃生物科技14:15 使用生物预测工具进行创新药物可开发性评估15:00 茶歇15:30 创新药CMC综合开发阶段成功使用CRO/CDMO加速研发-案例分析刘福强,副总裁兼CMC负责人,贝达药业16:15 药物研发中辅料的临床和法规考虑温弘,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17:00 利用与阶段相适当的制剂开发来加速创新药开发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晶体结构预测 (CSP) 在药物设计和可开发性评估中的应用09:15 早期表征候选药物对创新药物开发中的重要性10:00 茶歇10:30 无定形固体分散体:早期与晚期开发中的桥接策略11:15 处方前研究在制剂成功研发中的重要性-案例研究12:00 午餐13:00 从临床到商业化阶段成功研发创新药的包装考量13:45 IVIVC在创新药成功研发的考虑14:30 茶歇15:00 如何提升难溶性APIs的溶解度郭玉申,药学副总裁,亚虹医药15:45 QbD在创新药商业化制剂研发中的生物药剂学考量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二 创新药分析方法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新药开发各个阶段的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策略14:15 新药制剂产品开发中的分析研发与控制15:00 茶歇15:30 新药制剂产品中的溶出度方法的开发与验证16:15 新药开发不同阶段的质量标准的制定/要求17:00 新药开发过程中的OOS/OOE的调查与案例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杂质研究,分析方法与控制09:15 新药研发中的标准品(包括杂质)的标化及要求10:00 茶歇10:30 強降解的研究与解读11:15 稳定性研究与评估12:00 午餐13:00 新药制剂研发中的辅料相容性与稳定性研究沈建华,分析总监,苏州开拓药业13:45 分析研究与产品CQA/CPP的确立14:30 茶歇15:00 QbD应用于分析方法开发与优化15:45 分析方法的开发及验证16:30 会议结束了解CIS2021最新会议议程联系人:Luke Xia电话:021-60538962手机:133-0185-8344邮箱:luke.xia@bestmediaworld.com官网:https://www.bagevent.com/event/8019353媒体合作:Linda Liu微信:15102165303
  • 商务部对进口己二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新华社电 6月26日,商务部发布今年第48号公告,公布了己二酸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认定原产于韩国、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二酸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己二酸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决定对该产品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根据初裁决定,自2009年6月27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上述来源的该产品时,应依据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倾销幅度(5.7%~35.4%)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 普洱咖啡协会立项《咖啡豆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普洱咖啡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相关规定,经我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讨、审查,批准《咖啡豆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进行立项,我会将牵头开展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如有单位或个人对该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反馈至我会秘书处。同时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加入标准的研制工作,有意参与该团体标准研制工作者请与我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手机:许祐慈(13987941464)电子邮箱:987604287@qq.com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康平大道6号普洱咖啡协会二〇二三年七月十八日 团体立项的通知.pdf
  • 第十三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CIS-Asia 2022
    第十三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CIS-Asia 2022举办时间丨2022年5月26-27日举办地点丨中国 苏州主办单位丨百世传媒|Best Media、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支持单位丨百世药学院、药方舟 百世传媒|Best Media 携手中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在化学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国际峰会领域已深耕十余年,其中“仿制药国际峰会亚洲-GIS Asia”, “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 Asia”,及“创新药国际峰会|NIS” 已多次举办,均已成为深受业界同仁认可的高质量行业领军峰会。CIS-Asia 2022 (苏州)作为化药领域品牌第一峰会,将致力于国内药企的加速往前。本次峰会将通过三大主论坛,12大分论坛,邀请近150位国际国内一线大咖从战略、技术、市场,法规,临床等多角度,分享仿制药,505(b)2,创新药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经验,同时汇聚2000位业内同仁,150家赞助企业共商发展大势与技术细节,共同助力国内药企研发。期待与您相会苏州。参会注册通道及展商参展通道现已开通期待与您相会苏州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进行详细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于24小时内和您联系!CIS2022 苏州 赞助商CIS-Asia2022 已确认演讲嘉宾5月26-27日(周四~周五) 大会 全体大会5月26日(周四)主办方致欢迎词08:20 大会主持人致开幕词俞雄,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08:30 面对多样化的临床需求,国内药企该怎样探索合适的研发产品张连山,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江苏恒瑞医药09:05 模仿创新还是首创新药,自主研发还是组合创新,寻求新药研发新模式09:40 3D,植入给药等新型前沿给药技术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10:15 茶歇10:45 国内企如何摆脱集采之争?未来国内药企竞争格局和机会?11:15 国采压力下的药企的立项和开发策略11:50 集体照12:00 午餐第13届给药系统峰会|DDF&第四届创新药峰会|NIS论坛一 505b2&新型复杂注射剂5月26日(周四)13:30 505b2新药成功的关键因素解析李守峰,董事长,奥科达生物14:15 改良型新药开发立题的合理性探讨 贾飞,副总经理,杭州百诚医药14:45 中美505b2申报的对比和中国申报505b2的特殊挑战卢恩先,总经理,上海奥全生物医药15:30 茶歇16:00 505b2 改良新药的临床研究:法规要求和研发策略17:00 小组讨论:国内改良型新药的趋势和面临的瓶颈王泽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官,深圳药欣生物朱海健,创始人兼总经理,力品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难溶药物增溶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吴传斌,创始人,新济药业09:30 智能递药系统的研发思路和产业化前景何仲贵,教授,沈阳药科大学10:30 茶歇11:00 复杂注射剂在改良新药中的应用和研发策略12:00 午餐13:00 复杂注射剂配方开发,生产工艺及技术转移要点13:45 复杂注射剂的体内、体外评价考虑14:30 茶歇15:00 眼科制剂研发的特点-案例分析欧阳晖,资深研发副总裁,因明生物15:45 小组讨论:复杂制剂研发面临的挑战王浩,董事长,上海惠永药物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二 吸入剂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前沿技术在吸入制剂中的应用毛世瑞,教授,沈阳药科大学14:30后疫情时代吸入制剂发展的痛点与展望(集采,疫情等新环境)陈永奇,董事长,珠海瑞思普利15:30 茶歇16:00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产品的开发思路及挑战-以仿生吸入微球为例孙永达,首席科学家, 美国思瑞爱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17:00 小组讨论:高壁垒吸入剂开发,如何占据竞争优势陈岚,高级副总裁,畅溪制药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的挑战与策略侯曙光,董事长兼总经理,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09:30 吸入制剂改良型新药的立项和研发策略黄才古,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谷森医药10:30 茶歇11:00 话题确定中邵奇,所长助理,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12:00 午餐13:00 吸入制剂质量研究的特殊要求杨永健,化学药品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13:45 话题确定中陈东浩,创始人和CEO,畅溪制药14:30 茶歇15:00 吸入制剂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丁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5:45 小组讨论:吸入剂研发仿制,改良还是创新,企业如何选择16:30 会议结束论坛三 新药发现5月26日(周四)13:30 靶向CD73,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单波,首席科学官 ,德琪医药14:30 基于AI的药物筛选和发现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提供hit、lead和临床候选药物?15:30 茶歇16:00 指导变构小分子抑制剂优化的基于AI的蛋白质结构(命中率和临床候选率)17:00 小组讨论:从CADD到AI,新药的发现会取代传统新药发现模式吗?蔡遂雄,首席技术官,英派药业关慧平,研发副总,扬子江药业张寅生, 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多肽、小分子等为配体的新型偶联药物(XDC)的发展邵军,首席运营官,同宜医药09:30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刘晓宇,创始人,成都凡诺西10:30 茶歇11:00 用于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新型KrasG12C和Kras G12D共价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和评估12:00 午餐13:00 靶向蛋白质降解(TPD)药物发现(Cereblon E3连接酶调节剂/CELMoDs和Protac的案例研究)李杰,首席科学官,勤浩医药13:45 创新DNA复制起始蛋白(DRIPs)抑制剂高效抗癌药物研发梁纯,联合创始人,恩康药业14:30 茶歇15:00 血癌和实体瘤Myc蛋白降解物的发现与开发15:45 小组讨论:研发内卷,IPO收紧,创新药未来发展探讨吴豫生,董事长/总裁,浙江同源康利群,常务副总裁,捷思英达医药刘东舟,首席科学官,华东医药16:30 会议结束论坛四 新药原料药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创新药原料药开发中的技术转移滕尚军,化学开发和生产副总经理,江苏亚盛医药14:30 IND阶段的原料药工艺开发策略赵富录,研究院院长,浙江海翔药业15:30 茶歇16:00 创新药原料药不同研发阶段的申报注册要求张明平,副总经理,苏州瑞博生物17:00 小组讨论:新技术如何辅助合成路线设计冯向东,中国技术研发负责人,诺华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注册批起始物料选择与优化策略09:30 新药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与评价张霁,首席科学家,东阳光药业10:30 茶歇11:00 合成路线优化-案例分析张福利,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2:00 午餐13:00 盐型筛选和多晶型13:45 结晶与制品粒度分布王龙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4:30 茶歇15:00 话题确定中卫宏远,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15:45 小组讨论:如何降低成本选择合适的CDMO16:30 会议结束论坛五 新药制剂设计与研发5月26日(周四)13:30 创新药CMC研发策略的关键考虑因素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魏恒旭,药学与注册部门副总裁,睿跃生物科技14:30 创新药CMC综合开发阶段成功使用CRO/CDMO加速研发-案例分析刘福强,副总裁兼CMC负责人,贝达药业15:30 茶歇16:00 药物研发中辅料的临床和法规考虑温弘,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17:00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与阶段相适当的制剂开发来加速创新药开发胡邵京,创始人,思康睿奇(上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如何提升难溶性APIs的溶解度郭玉申,药学副总裁,亚虹医药09:15 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创新方法-Quadrant 2平台王新峰,全球SME,赛默飞Patheon™ 制药服务部09:45 口服制剂开发过程中如何克服难溶性,提高吸收性吴伟,教授,复旦大学10:30 茶歇11:00 NDA阶段制剂研发的重点考量王昕,制剂开发执行总监,诺诚健华12:00 午餐13:00 处方前研究在制剂成功研发中的重要性-案例研究刘恒利,高级总监,凯信远达研发中心13:45 晶体结构预测 (CSP) 在药物设计和可开发性评估中的应用14:30 茶歇15:00 创新药研发中的不同阶段的晶型研究内容,注意事项及法规要求王志宣,CMC项目运营总监,赛诺菲15:45 小组讨论:如何克服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阶段制剂研发的各种挑战?王志云,高级副总裁,再鼎医药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六 新药分析方法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新药开发各个阶段的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策略Qinglin Tang,质量副总裁,迪哲医药14:15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探讨徐牛生,LC-MS应用经理,赛默飞14:45 新药制剂产品开发中的分析研发与控制15:30 茶歇16:00 新药开发不同阶段的质量标准的制定/要求陈东英,教授/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7: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常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李敏,副总裁,浙江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杂质研究,分析方法与控制09:30 新药研发中的标准品(包括杂质)的标化及要求10:30 茶歇11:00 分析研究与产品CQA/CPP的确立12:00 午餐13:00 新药制剂研发中的辅料相容性与稳定性研究沈建华,分析总监,苏州开拓药业13:45 稳定性研究与评估14:30 茶歇15:00 新药开发过程中的OOS/OOE的调查与案例15:45 小组讨论:分析团队在新药研发过程面临的挑战16:30 会议结束第13届仿制药国际峰会 | GIS2022 5月26-27日(周四~周五)论坛七 仿制药原料药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原料药生产工艺中杂质研究及控制周伟澄,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4:30 遗传毒性杂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鉴定及控制15:30 茶歇16:00 原料药的元素杂质研究和风险评估17:00 小组讨论:原料药不同阶段的工艺杂质研究和控制探讨朱伟,原料药事业部副总经理,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绿色化学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张绪穆,教授,南方科技大学09:30 药物合成中连续流动化学的应用实例分析10:30 茶歇11:00 原料药合成工艺中技术转移关键因素的探讨朱金林,董事、副总裁,浙江医药12:00 午餐13:00 原料药粒径对其片剂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13:45 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4:30 茶歇15:00 化药原料药当前药学审评技术要求15:45 小组讨论:新的合成技术如何加速药物研发?16:30 会议结束论坛八 仿制药制剂工艺5月26日(周四)13:30 从FDA最近发布的几个复杂制剂PSG看FDA对BE和体外实验的最新要求葛季声,副院长,华海药业14:15 制剂逆向工程的重要性,策略和方法15:00固体制剂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及特殊工艺苗启义,工艺设备产品技术总监,山东新马制药装备15:30 茶歇16:00 申报批和工艺验证批的法规要求和确保成功的关键因素雷继锋,总经理,上海安必生制药17:00 小组讨论:仿制药制剂处方工艺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去突破原研药技术壁垒顾红梅,总裁助理/研究院副院长,正大天晴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固体制剂在工艺放大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倪国军,产品开发负责人, 拜耳医药 09:15 以流池法评估软胶囊在人体的溶出行为陆家祺,技术总监,深圳市锐拓仪器09:45 辅料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如何应对中美双方对辅料的不同要求涂家生,教授,中国药科大学10:30 茶歇11:00 新上市药品中新的制剂和工艺的应用总结和分析12:00 午餐13:00 体内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和溶出方法的开发13:45 有体內相关性溶出方法在仿制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开发策略14:30 茶歇15:00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餐前与餐后BE等效风险的评估及与药学的相关性孙亚洲,首席科学家,长沙晶易15:45 小组讨论:高壁垒仿制药如何选择与布局?16:30 会议结束论坛九 仿制药分析方法开发5月26日(周四)13:30 FDA对亚硝酸胺的最新控制要求14:30 全球分析方法变更管理比较15:30 茶歇16:00 有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开发策略胡昌勤, 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7: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法规要求趋势探讨陈幸幸,副总裁,江苏长泰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Hold time 稳定性研究技巧09:30 In-use 稳定性研究要求陈洪,研发总经理,成都苑东生物10:30 茶歇11:00 美国药典杂质控制策略操洪欣,高级总监,USP China12:00 午餐13:00 分析方法开发中色谱柱选择技巧13:45 药物中基毒杂质的分析与控制郑金琪,化学药品检验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14:30 茶歇15:00 怎么保证液体制剂Q1Q2Q3一致?15:45 小组讨论:固体制剂常见的稳定性/杂质问题和解决方法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 仿制药法规与监管要求5月26日(周四)13:30 仿制药首仿的legal strategies 对比14:30 美国仿制药专利挑战和首仿案例分析程秀秀,资深顾问,国内外药企15:30 茶歇16:00 晶型专利在仿制药立项和开发过程中的考量17:00 小组讨论:中国专利链接制度的意义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徐波,副总经理,华海药业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仿制药在欧美日和亚太地区申报的法规要点金顺,法规负责人,Sandoz09:30 eCTD在中国注册申报的应用和最新进展10:30 茶歇11:00 仿制药申报CDE最新政策法规的解读12:00 午餐13:00 仿制药和505B(2)的申报途径的对比和选择13:45 仿制药上市路径与注册策略杨建红,主任药师,前CDE14:30 茶歇15:00 复杂仿制药相关法规进展 – FDA PSG指南分析罗瑞昌,总经理,上海积成医药15:45 小组讨论:新形势下对注册申报的分析,以及面临的问题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一 仿制药BE设计5月26日(周四)13:30 话题确定中张兰,药学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4:30 BE试验样本量估算的考虑15:30 茶歇16:00 BE试验失败的常见原因解析申屠建中,副主任,浙大一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7:00 小组讨论:高BE试验通过率关键探讨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复杂制剂的BE试验设计09:30 高风险药物的BE试验设计10:30 茶歇11:00 长半衰期药物的BE试验设计与常见问题12:00 午餐13:00 BE结论稳健性问题与模型化评价:原理与案例郑青山,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13:45 BE试验的统计分析和常见问题14:30 茶歇15:00 BE试验设计的关键问题与考虑15:45 小组讨论:国内BE试验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分析16:30 会议结束论坛十二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5月26日(周四)13:30 话题确定中尹放东, 技术与制造科学总监,礼来14:15 注射剂包装密封性与相容性研究实践与探讨(30m)侯峰,副总经理,广州法尔麦兰药物技术有限公司14:45 原料药质量对注射剂一致性的影响15:30 茶歇16:00 注射剂辅料对产品一致性的影响许文东,总工程师,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17:00 小组讨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的药学关键点霍秀敏,主任药师,高级审评员,前CDE17:45 会议结束5月27日(周五)08:30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从研发到生产到注册申报过程宋庆国,技术发展高级总监,健进制药09:30 脂质体类注射剂一致性技术要点10:30 茶歇11:00 多肽注射剂体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12:00 午餐13:00 冻干制剂一致性评价的考虑13:45 复杂制剂一致性评价分析方法开发和使用14:30 茶歇15:00 一致性评价中包材相容性研究要点张芳芳,质量科研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15:45 小组讨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下的竞争策略讨论胡和平, 研究院副院长, 四川汇宇制药16:30 会议结束了解CIS2021最新会议议程联系人:Luke Xia电话:021-60538962手机:133-0185-8344邮箱:luke.xia@bestmediaworld.com官网:https://www.bagevent.com/event/8019353媒体合作:Linda Liu微信:15102165303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