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十三氟辛基

仪器信息网十三氟辛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十三氟辛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十三氟辛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十三氟辛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十三氟辛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十三氟辛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十三氟辛基相关的解决方案。

十三氟辛基相关的资讯

  •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水质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等四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等四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其他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也可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于2022年1月10日前将意见建议书面反馈我部,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联系人:生态环境部监测司 曹 宇电话:(010)65646228传真:(010)65646236邮箱:zhiguanchu@mee.gov.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邮编:100006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2.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3.《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4.固定污染源废气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望远镜法(征求意见稿)5.《固定污染源废气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望远镜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6.水质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征求意见稿)7.《水质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8.土壤和沉积物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征求意见稿)9.《土壤和沉积物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1年12月9日(此件社会公开)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生态环境部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研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第一监测站各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 谱育科技高端科学仪器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10月21-27日,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展览分为重大专项、区域创新等12个展区,共设展项1740项,重点展示了我国“十三五”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领导人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国家领导人在参观时重点强调,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谱育科技 多款高端科学仪器 亮相“十三五”成就展ICP-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拥有卓越的灵敏度、更低的检出限、优异的稳定性和更宽的动态线性范围,满足各类样品中痕量元素分析需求。移动式GC-MS便携式GC-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一款可于现场有机污染物分析的仪器,可用于现场的大气、水体和土壤中VOCs和SVOCs的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LC-MS/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拥有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突出的可扩展性和更佳的性价比,以及更佳的离子产率和抗基体能力。 移动实验室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水专项成果以 LC-MS/MS、车载ICP-MS、移动式GC-MS等自主研发的高端分析仪器为核心,符合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以及移动实验室相关标准要求,用于液、气、固等监测对象中重金属、有机物、常规理化及微生物等多项指标监测。高端科学仪器---助力中国创新和产业崛起“十三五”期间,谱育科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统领,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攻坚突破,拥有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组合,持续推出技术领先的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专用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面向未来发展,谱育科技将紧紧围绕“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深度定制”的公司战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自主攻关实现产业化创新应用,力争成为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链主,发挥中国制度优势,通过政企用研学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生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科研与企业实验室,开发高端质谱、光学、生物等科学仪器。面向经济主战场,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开发高端材料检测设备、工业在线智能监测系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半导体等行业,开发各类卡脖子关键技术与自主可控仪器设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执法部门及医疗机构,开发各类食药品检测、生命科学与精准医学设备和耗材。
  • 子公司谱育科技高端科学仪器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10月21-27日,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展览分为重大专项、区域创新等12个展区,共设展项1740项,重点展示了我国“十三五”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领导人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国家领导人在参观时重点强调,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谱育科技 多款高端科学仪器 亮相“十三五”成就展ICP-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拥有卓越的灵敏度、更低的检出限、优异的稳定性和更宽的动态线性范围,满足各类样品中痕量元素分析需求。移动式GC-MS 便携式GC-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一款可于现场有机污染物分析的仪器,可用于现场的大气、水体和土壤中VOCs和SVOCs的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LC-MS/MS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拥有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突出的可扩展性和更佳的性价比,以及更佳的离子产率和抗基体能力。移动实验室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水专项成果以 LC-MS/MS、车载ICP-MS、移动式GC-MS等自主研发的高端分析仪器为核心,符合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以及移动实验室相关标准要求,用于液、气、固等监测对象中重金属、有机物、常规理化及微生物等多项指标监测。高端科学仪器---助力中国创新和产业崛起“十三五”期间,谱育科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统领,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攻坚突破,拥有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组合,持续推出技术领先的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专用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面向未来发展,谱育科技将紧紧围绕“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深度定制”的公司战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自主攻关实现产业化创新应用,力争成为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链主,发挥中国制度优势,通过政企用研学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生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科研与企业实验室,开发高端质谱、光学、生物等科学仪器。面向经济主战场,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开发高端材料检测设备、工业在线智能监测系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半导体等行业,开发各类卡脖子关键技术与自主可控仪器设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执法部门及医疗机构,开发各类食药品检测、生命科学与精准医学设备和耗材。- 关于谱育科技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谱育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孵化子公司,专注于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实现科学仪器“中国梦”。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章 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战略高技术不断突破,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取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超级计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4220亿元 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 2位,被引用数升至第4位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9835亿元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5年的55.3%。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第四代移动通信(4G)、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动汽车等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产品和技术开始走向世界。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化纵深化迈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研发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创新创业重要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创新社会治理,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保障。同时,我国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素质持续提升,经济具有持续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环境亟待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  综合判断,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主动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第二章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战略任务。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塑造引领型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实施非对称战略,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扶贫脱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民众获得感。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本质要求。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主动融入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外交战略相结合,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提高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整体水平由跟跑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1%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4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20%,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 成长起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标准,若干企业进入世界创新百强,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创造国民财富和高质量就业的新动力,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共享。  ——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同步提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力资源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改善,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发展机制更加科学,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专栏1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指标值2020年目标值1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位)18152科技进步贡献率(%)55.360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12.5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48.5605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万亿元)22.2346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5.62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0.91.18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429PCT专利申请量(万件)3.05翻一番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6.31211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元)98352000012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6.210  四、总体部署  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等领域一体化部署,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突破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瓶颈制约 建立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发展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  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全面布局、前瞻部署,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争在更多基础前沿领域引领世界科学方向,在更多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地建设,按功能定位分类推进科研基地的优化整合。培育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打造 “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  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发展众创空间,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推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组织体系 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培育发展科普产业 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各类科研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增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  第三章 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统筹推进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一、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突出创新人才的核心驱动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等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二、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加强系统整合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创新基地,充分聚集一流人才,增强创新储备,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为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奠定重要基础。  三、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聚集规律,结合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引导高端创新要素围绕区域生产力布局加速流动和聚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为基础、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区域创新平台为龙头,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  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的通道,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为纽带,以资源开放共享为手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多主体协同互动与大众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开放高效创新网络。  五、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  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明确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分工,强化上下联动和统筹协调 加强科技高端智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重大决策机制 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的创新驱动制度安排。  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法治环境 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增强政策储备,加大重点政策落实力度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第二篇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民生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系统部署,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章 实施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集成科技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完善重大项目组织模式,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开辟产业发展新方向,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带动生产力跨越发展,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一、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按照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的要求,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专项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提升专项实施成效,确保实现专项目标。持续攻克“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核电、水污染治理、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建设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发挥对民生改善和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凝聚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建成一批引领性强的创新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  专栏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突破超级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架构设计技术,提升服务器及桌面计算机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办公软件等的功能、效能和可靠性,攻克智能终端嵌入式CPU和操作系统的高性能低功耗等核心关键技术 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需求开展操作系统等关键基础软硬件研发,基本形成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自主发展能力,扭转我国基础信息产品
  • 皖仪科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精彩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日,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京举行。一批“大国重器”亮相,集中展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高质量标志性科技成果。习总书记一行参观科技创新成就展皖仪科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精彩亮相高新技术展区针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空白,皖仪科技攻克了高精度的超高压输液单元,针在流路自动进样器技术,高稳定度电喷雾离子源、高耐用性真空接口、高效离子传输透镜等核心技术,实现最高耐压150MPa,5-2000m/z的质量范围以及高达12000Da/s扫描速度。LCMS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集成LC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TQ3600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充分发挥亚二微米色谱柱的极致性能,具有高灵敏度,稳定耐用等特点,在复杂的样品条件下保持优秀的定量分析能力和重复性。皖仪科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为自主研发的高端分析仪器,可以满足代谢组学,环境分析,药物制备等领域中的分析检测需求,在诸多领域可以实现进口仪器的国产化替代。“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效显著,未来,皖仪科技也将持续聚焦科技发展前沿,深入研究科学仪器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紧抓创新机遇,永攀科技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 环保“十三五”解读: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提升环保科技创新
    p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针对《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p p    strong 问:如何评价过去5年我国环保科技的进展和成效?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不断加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对环保科技的支持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p p   一是围绕水、大气、土壤、生态、核与辐射安全、环境健康等领域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丰硕。截至2015年底,共有 675项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和应用技术类成果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环境一号卫星环境应用系统工程”“湖泊底泥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10项成果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158项,科普类奖两项。 /p p   二是科技成果有效支撑了环境管理。水专项成果支持了一批水环境领域国家政策、标准的制定,如《江河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南》《河流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河流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指南》等,有力支撑了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污染减排、水质改善和水环境修复。依托《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先后制定发布《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8个技术指南,为污染物总量减排、空气质量达标等提供了核心支撑。 /p p   三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快速提升了国产化监测仪器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监测设备,国内产品已占市场份额60%以上。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平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灰霾、大气污染源排放和湖泊水华等遥感监测应用。农用地、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等研究成果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出台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技术基础等。与此同时,环保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p p    strong 问:国际环保科技发展对我国“十三五”环保科技有何启示?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充分了解国际环保科技发展趋势,找到我国的差距和发展方向,是制定《规划纲要》的重要参考。近年来,国际上环保科技发展趋势体现在3个方面: /p p   一是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风险和人群健康问题。欧美日发达国家已经过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常规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现阶段重点关注环境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问题。 /p p   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复合性、系统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需要系统解决,国际上环保科技已从单要素转向多要素综合研究、从局部地区污染防治向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转变。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以全球变化研究为目的的全球立体观测体系和研究网络,为各级政府提供了科学服务。 /p p   三是更加注重多领域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环保科技将绿色技术融入各行业各领域,分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突破了一批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治理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了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环境风险防控技术的创新发展,环保科技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进一步带动了环保产业大发展。 /p p   为此,我国的环保科技既要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成果,用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类似问题,同时,要结合我国自身环境问题的特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解决方案。 /p p    strong 问:“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对科技工作有什么新需求?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期,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更加突出,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的任务尤为艰巨。 /p p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环保科技要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驾护航。《规划纲要》主要考虑了3个方面的科技需求: /p p   一是识别环境演变成因机理。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探明水、大气、土壤污染成因与作用机理。针对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复合生态毒理效应,探索环境风险评估、控制和监测预警技术。针对环境质量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进一步完善环境基准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支撑平台。 /p p   二是攻克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技术,支撑环境质量改善。按照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要求,突破以环境质量为约束的污染负荷削减、环境修复以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突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与重建、综合评估与可持续管理技术方法,建立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 /p p   三是推进环保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要完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创新机制,建立开放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 /p p    strong 问:我国“十三五”环保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十三五”环保科技发展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立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为依托,提升我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p p   主要工作原则:一是理论创新与技术支撑相结合。通过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探索新型环境问题,深化对现有环境问题成因和机理的认识,引领环保工作的开展。通过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和环境管理技术研究,突破关键和成套技术,建立环境管理的基础数据、模型和方法,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二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面向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可能遇到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三是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既要鼓励原始创新,也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同时加强环保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环保科技体制改革。 /p p   总体目标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围绕重大区域、流域的环境、生态及核设施安全问题,面向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和保护公众健康目标,深化对典型环境过程的认识,形成针对多污染物及多介质的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监督执法、环保产业等科技支撑体系,实现环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发展以及部分领域的赶超引领。 /p p    strong 问:我国“十三五”环保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都有哪些?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主要任务分为五大方面: /p p   第一,强化环保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环保科学决策。重点开展环境污染的成因与环境过程研究,包括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及生态效应、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及反应机理、土壤污染成因及控制修复原理、地下水污染过程与迁移规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理、固体废物危害识别与风险控制原理等。开展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影响机理和风险评估,包括环境污染物人体健康毒理作用与暴露参数、优控污染物清单与优先序、复合污染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汞毒性效应和风险识别等。开展环境基准研究,包括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学体系、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主要污染物土壤环境基准、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健康基准等。开展核与辐射安全基础研究。 /p p   第二,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支撑环保高效治理。重点研发水环境监测及流域水污染治理成套技术,包括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大气环境监测和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固定源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移动源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农用地和矿区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生态系统监测、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研发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技术、核与辐射安全监测监管关键技术、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噪声污染源的识别、防治技术及设备等。 /p p   第三,支撑环境管理改革,创新环境管理方法。重点研究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撑技术,包括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水环境监控平台技术、近岸海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撑技术,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监控预警技术、环境空气质量规划技术与方法、大气污染全过程监管技术体系。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风险管控技术 、土壤环境管理决策支撑体系和制度、地下水环境监控预警技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监管技术,固体废物、化学品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技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支撑技术。研究新常态下的环境法制创新和新型环境治理体系、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技术方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和政策,环保产业推进机制和政策等。 /p p   第四,开展环保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重点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应用示范、重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京津冀多介质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示范、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技术集成与示范等。 /p p   第五,开展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开展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优秀科研团队,提升环境基础科研能力。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开展污染控制技术开发、示范、工程化应用和推广。建设一批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逐步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决策需要的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开展科研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p p    strong 问: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规划纲要》如何能够落地实施?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环保、科技等部门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规划纲要》落实。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p p   一是继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构建集“先进性、系统性、协同性、工程性、普适性”为一体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流域水污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参与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等科技重大专项。 /p p   二是实施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废物资源化、化学品风险控制、核与辐射安全等领域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集中解决一批重大区域生态环境科学理论问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形成一批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系统性技术方案。 /p p   三是推进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科技工程。 /p p   四是鼓励环保科研、高校、企业等单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环境领域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p p   五是加强基地和人才建设。 /p p    strong 问:从哪些方面来保障《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主要有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p p   一是完善环保科技体制机制。科研项目立项要充分考虑国家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需求,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成果考核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激发环保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p p   二是加强环保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环保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环保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完善环保科技人才选拔和淘汰机制,优化环境学科布局和人员队伍结构。 /p p   三是拓宽环保科技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支持,加大环保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的投入。争取财政资金,保障环保战略、政策制度及标准研究,支持行业创新平台基础条件建设。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增加环保科技投入,开展区域性环境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p p   四是深化环保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国际交流的支持力度,通过技术引进、革新和集成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环保科技的整体水平。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环保科技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p p   五是加强环保科学普及。创作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环保科普作品,创建一批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地,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媒体科普传播模式。 /p
  •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重点领域
    近日,《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正式出台。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实现发展升级,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决胜时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中的支撑作用。《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将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人才和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坚持“战略导向、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服务产业、夯实基础、开放合作”原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着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着力增加创新成果有效供给,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实现发展升级、绿色崛起、全面小康提供强劲动力。  《规划》共十二章,分别是:回顾与展望、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适度超前部署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培育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和扩大科技大开放合作、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提出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江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和充满活力,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初步实现创新型江西的建设目标。  《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十大具体目标:一是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提升,在全国位次前移2-3位,力争进入前2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二是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0%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0万人,培养各类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50个,新增院士1至2名 四是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和载体50个 五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0万件,授权总量达到6万件 六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七是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0项(个),其中重点研发专项50项,科技协同创新体50个 八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率大幅提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常设技术市场基本建成,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九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 十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功能更加完善,建设科技公共服务机构100家,其中国家级20家。  《规划》强调,“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赣江新区建设以及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等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努力完成以下几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着力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三是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培育集聚 四是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五是深化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六是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湘仪二十三周年厂庆 | 风雨兼程,与君同行
    今天,湘仪迎来了成立二十三周年的建厂庆典。二十三年的风雨兼程,二十三年的披荆斩棘,湘仪离心机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行业领军企业,这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二十三周年厂庆合影 到今天,湘仪团队已经是一个255人的大家庭了!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年又有6名员工跨入了10年优秀员工的行列,湘仪超过十年工龄的优秀员工已有92人,达到了公司总人数的37%。这是湘仪团队极具凝聚力与归属感的象征。 (年轻的新一代湘仪人为六名十年金牌老员工颁奖) (湘仪十年纪念金戒指) 90后的办公室王玲和70后的车间张三平师傅也纷纷为自己在湘仪的十年年华致辞,字里行间,难离对领导的感恩与钦佩;话里话外,不乏对湘仪的热爱与信心。是湘仪始终饱含的人情温度、员工关怀铸就了这一切,他们对湘仪真切而浓烈的感情打动了众人,现场掌声连绵不断。 颁奖典礼结束后,湘仪在厂内安排了丰盛的午餐,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厨艺上佳的同事们纷纷撸起衣袖、大展身手。市场部的同事为大家准备上了水果与甜点,纵横于职场的业务经理们一转身份,为众位同事端菜送碗,忙则忙矣,却也不亦乐乎。整个聚餐庆典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宴席上,大家纷纷举杯,庆祝湘仪二十三年的辉煌,庆祝与同事一年又一年的并肩相伴。 庆典聚餐 二十三年的风雨兼程,二十三年的奋斗拼搏,湘仪离心机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在国外市场也享有良好的声誉。这不仅是公司的荣耀,也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荣耀。 展望未来,湘仪将继续以“专心专业做好离心机”为目标,坚持“顾客至上、科技领先、精工精品,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湘仪始终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 “十三五”环保投资空间将达万亿 环保产业再迎新机遇
    在已经结束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共识。我国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也不断突出,伴随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以及环保产业生产值的扩张,环保概念股或将迎来更大的投资空间。 在此前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高层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未来环保将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此大背景下,环保概念股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下面从行业发展、板块估值等视角进行数据分析。 我国环保投资规模仍待提高 根据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国家环保投入一般占GDP比重高于2%,达到3%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投资高峰时期占比更高,且投资高峰一般可持续10年以上。近十几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始终在2%以下,长时间处于在1.5%以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我国2016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仅1.24%,想要实现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环保投资规模还远远不够。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1975年环保投资达到高峰,为2.9%,英国在1990年达到2.45,德国在1991年达到2.8%,美国在2003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2.6的高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长期处于1.5%左右,这与我更与哦当前庞大的经济体量严重不符,而此次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对于环保行业来说将带来巨大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空间将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 从“十二五”初期的3100亿元到末期的5000亿元,整个“十二五”增幅达61.3%,在“十三五”的第一年,我环保投资空间为6200亿元,预计未来在“十三五”末期能达到1万亿的投资空间,可以说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环保也将有更大的投资空间。 环保行业整体估值降至15-20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经数据统计整理发现,截止2017年末,A股的环保行业估值中枢降至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与A股整体市场相关联。市场中大多数环保上市公司集中在创业板,而创业板在去年相较于主板明显低迷; 二是PPP监管趋严。由于前期PPP过度扩张,导致管理缺失,监管层加强监管,愈趋于规范化。 环保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金圆股份、创业环保及旺能环境2017年涨幅超五成。 在2017全年中,环保行业个股表现不一,受到雄安新区影响的个股不在少数。其中金圆股份全年涨幅达到64.97%,居于环保行业涨幅首位,创业环保和旺能环境涨幅分别为61.82%和52.71%,而环保PPP中的明星企业东方园林涨幅也达到42.85%,相较于整个2017年的市场,可以说涨幅喜人。 而板块中的跌幅超过40%的亦有3家,其中三维丝全年下跌55.38%,云投生态下跌47.01%,龙源技术下跌41.43%。 从环保板块以及个股来看,2017年全年板块跌幅达3.36%,环保行业估值中枢下降到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固然与全年的市场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还是由于环保行业的现状所决定。 环保产业未来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环保行业产值将不断创新高,在2021年将达到9.41万亿元。  随着环保行业产值的不断增加,未来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上市公司将在接下来的环保大潮下获得充足的发展。 对于环保板块未来布局策略,中银国际证券表示,随着今年一系列环保政策逐步落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推进,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建设,环保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水治理(黑臭水体)、环境监测、土壤修复与固废处理等高景气细分子行业仍具吸引力。 环保行情的启动市场早有预期,随着环保大会的召开以及传递出国家对于环保高度的重视,未来环保行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加之,环保行业在2017年整体估值将为历史最低水平,环保相关概念股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
  • 实验室仪器行业“十二五”成果回顾与“十三五”机遇展望
    p   实验室仪器是科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12个专业,应用领域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实验室仪器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我国实验室仪器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发展:取得多项高端技术成果和一批重要的知识产权,引领企业产品发展。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在“十二· 五”期间实验室仪器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我国离心机行业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strong /p p   我国离心机行业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离心机也是国家历来重视发展的科学仪器,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湖南、上海、北京为主的实验室离心机的生产基地,规模批量生产了台式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大容量血液离心机等系列产品,同时还努力发展离心机应用技术,扩大离心机使用领域,满足了市场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科研和生产发展。不仅打破了国外离心机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批量出口到非洲、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我国的离心机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离心机技术已快速发展,其中4万转/分以下离心机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p p   当前重视发展我国的超速离心机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所需要的超速离心机全部依赖进口,主要是美国贝克曼和日本日立的产品。据海关统计资料,仅在“十二· 五”期间,进口的超速离心机近500台,资金约5亿多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超高速离心机的研发在“十二· 五”期间取得了成功,“十三· 五”将继续研发,目标使其转速要提升至100000rpm(落地式)和150000RPM(台式)、增加区带离心和连续流离心功能、提升电控和安全性能、完善操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开发更多转头及模拟应用程序等。 /p p   湖南吉尔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成功我国首款商品化超速离心机(JE-80K)。JE-80K采用了真空密封驱动系统,其最高转速可达80000rpm,最大离心力可达645000g。JE-80K已通过国内权威单位试用和验证,通过专家鉴定,填补了我国超速离心机的空白。 /p p   我国所需超速离心机不再全部依赖进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超速机的需求将逐年增加。JE-80K的研发成功不仅带动了我国离心机技术的全面发展,而且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外汇。目前该型超速离心机正在进行商品化完善,未来推向市场后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E-80K超速离心机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离心机行业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超速离心机技术已在开发更方便安全的新型水平转头、可自动进行8类故障诊断,进行标准操作、程序控制、延迟启动、储存多种程序、更安全的防护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十三· 五”期间,超速离心机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6be0f6f3-a3d7-4836-9cc5-34fd6cf6a51d.jpg" title=" JE-80K超速离心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JE-80K超速离心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吉尔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strong /p p   超速离心机是应用强大的离心力将沉降系数、质量、密度等不同的物质进行制备的精密实验室仪器,是分离、纯化细胞、病毒、蛋白、核酸和酶的最方便有效的工具,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 /p p    strong (二)电泳仪发展迅速 /strong /p p   1、“十二· 五”期间我国的电泳仪行业快速发展 /p p   目前电泳仪行业实现了常规电泳成套仪器研发和生产,如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光密度扫描仪、基因扩增仪、紫外分析仪、移液器等,且大部分品种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p p   在高端仪器开发方面,与高校和研究单位合作业已取得可喜成果,比如北京六一仪器厂和高校合作研制成功分体式等电聚焦电泳系统装置,推动了我国蛋白质组学发展,为我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8daebd2c-677a-40ce-9fc0-3e25865d5008.jpg" title=" DYY-16D型电泳仪电源.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 DYY-16D型电泳仪电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trong /p p   我国的电泳仪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食品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医学、法学生命科学技术分析研究手段。 /p p   2、电泳仪行业发展方向和“十三五”目标 /p p   ①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海洋科学、医疗卫生、生命科学应用与开发; /p p   ② 发展高端电泳设备,使电泳达到人机脱离、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全、设备更小型、现场应用更普及更安全发展,能满足复杂实验,基层医疗临床检验的需要; /p p   ③提高仪器自动化程度,简化仪器操作程序,使仪器更加好用耐用; /p p   ④加强仪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开发价格合理、高效、实用的生命科学的电泳设备。 /p p    strong (三)环境试验设备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strong /p p   我国的环境试验设备行业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前环境试验设备行业普遍采用前苏联的技术,以生产三防试验箱即温湿度试验箱、盐雾试验箱、霉菌试验箱为主,单因素的环境试验设备多,高档产品少。进入90年代后,通过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建立合资厂,依靠仿制、自行设计和更新设计,我国的环境试验设备的设计和制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在通用、中小型环境试验设备方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不但能生产单因素的环境试验设备,而且能生产多因素综合性环境试验设备和特种环境试验装备,自动化控制水平及产品的外观与国外产品相比已经相差无几,环境试验设备成为一个门类齐全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行业。 /p p   “十二五”期间无论是高铁发展、航天工业的建设、军工企业、医疗卫生等各行业所需环境试验、特殊环境试验、极端环境试验,环境试验相关企业在一次次自主创新活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保证科研和生产完成。 /p p   “十三五”期间环境试验设备相关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p p   我国已取得国际大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产品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但不同的地域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差别极大。 /p p   1、为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产品制造商已开始注意到产品的环境适应性问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安全、航天航空、军工领域的技术的发展得到加强,环境试验与试验设备技术将会更加受到重视,未来我国环境试验技术必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p p   2、研制近于实际环境的综合箱:如振动试验箱已经发展成为三综合(温度、湿度、振动)、四综合(温度、湿度、低气压、振动)试验箱,并且出现了多维振动试验箱;再如腐蚀试验箱由单一腐蚀试验也向循环腐蚀试验(腐蚀-湿热-干燥-腐蚀)箱方向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d269535c-29dc-4e03-a47c-a483ab9bcf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3 TW-2600-65WH高铁动车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覆冰综合试验系统 图4试验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成都易华天宇试验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strong /p p   3、大型综合专用设备:为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研发制作大型综合专用的环境试验设施。如美国陆军阿伯丁靶场的兵器环境试验设备能让车辆在行驶道路条件下,模拟低温、高温、湿热、低气压等多参数组合环境。该设备有100m sup 3 /sup 、145 m sup 3 /sup 和45 m sup 3 /sup 三个环境实验室,采用1套空气制冷系统和各自独立的电加热设备。在大型环模设备中首次成功采用了空气制冷。该设备最大实验室空间尺寸为16m× 8m× 8m(长× 宽× 高),温度范围为常温~50℃,相对湿度可达到85× (1& amp #177 0.05)% RH(& amp #8804 40℃),模拟的最大太阳辐射强度为1kW/m sup 2 /sup ,模拟的最大风速为35m/s。 /p p   4、加强环境试验设备应用技术开发,为食品、卫生、海洋经济、环保等行业服务 /p p   ①海洋经济、食品工业、环境保护所需新型环境试验设备; /p p   ②认真开展应用技术开发; /p p   ③开展新技术、新材料研究; /p p   ④做好环境设备节能技术研究,降低设备能耗; /p p    strong (四)我国天平自主创新成绩显著,已形成世界上最完整的天平制造业 /strong /p p   我国天平仪器制造已发展为世界最大最完全制造业。 /p p   天平行业按其产品结构分为:电子天平、机械天平、砝码和天平扩展产品。 /p p   1、机械天平:经过50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的机械天平水平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内等臂机械天平技术水平、工艺水平、计量性能都已达到国际标准,已开始批量出口,原则上机械天平已没有进口。今后机械天平将在天平立柱、底板以及外罩、钢架方面不断改进,以提高立柱精度。机械天平最大的吨位天平和自主创新发展电磁天平都成是我国独创技术的天平。砝码作为天平最重要的部件和质量传达标准,我国为全世界天平生产企业供应各类砝码和质量传达用的砝码。 /p p   2、电子天平:当前我国研制的最新一代电子分析天平拥有多种高级功能、低功耗、宽温度适应、全自动内部校准等特点。目前上海良平仪器仪表公司、湖南湘仪天平仪器、沈阳龙腾电子公司、长沙湘平仪器公司国产天平厂商生产的电子分析天平具备电子天平所有基本功能、液晶显示、手动外部校准或者手动内部校准外,还有优越售后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22032e29-c460-4207-8703-4d0b9aae6c4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5 JY/YP系列电子天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42aa1be4-c8d0-43a6-a905-30c591ee3a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6 KM系列电子分析天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strong /p p   3、目前电子分析天平以做到:①更精准的计量性能。②更完备多种功能,拥有多种应用程序和高级功能,一机多用途,提高工作效率。③更友好的界面,直观、简单,不必再像以往一边对照手册一边设置一堆无法理解的代码来使天平正常工作了,只需要根据全中文菜单的提示,简单几步即可部署完成,即便是首次接触的使用者也容易上手。④更智能,它不仅能时刻监视自身的工作状态并显示出来,还能够通过丰富的接口和其他设备,计算机链接协同工作,处理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⑤更好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电子分析天平对工作环境的适应,使其能在更宽的领域中正常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我国电子天平,加强市场开拓,完全可以改变我国电子天平依赖进口的局面,使国产电子天平占电子天平市场比例提高到2/3(约每年进口电子天平近5亿元),这是天平行业重要使命。 /p p    strong (五)高端声学传感器抗腐蚀高声压系列传感器研制成功 /strong /p p   声学传感器是声学仪器的核心技术,我国声学仪器多为中低档次的产品,高端传感器完全依赖进口。每年从美国以及丹麦等国家进口各类高端声学传感器两万多支,严重阻碍了我国声学仪器的发展。 /p p   “十二五”期间为发展声学仪器,打破国外对我国高端声学仪器垄断,科技部决定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对“抗腐蚀高声压系列传感器”进行技术公关。该项目于2011年立项,经过四年的努力,衡仪电气有限公司完成该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已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并在试用中获得用户好评,产品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火箭发射、军工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使我国声学仪器向着高科技水平发展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p p   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其技术指标达到: /p p   开路灵敏度: & nbsp (0.3~2)mV/Pa /p p   频率范围: & nbsp & nbsp 10Hz/kHz /p p   动态范围上限:170dB /p p   电容量: & nbsp & nbsp & nbsp 5~7pF /p p   极化电压: & nbsp & nbsp 0V /p p   产品性能:背极驻极体预极化电容式测量传感器,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宽、高精度、高稳定性、无需外加极化电压等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52629d30-c75c-4ef3-a20d-34c7ccf14f2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7 HY245型高声压抗腐蚀传声器系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衡阳衡仪电气有限公司 /strong /p p   高端传感器研制成功为我国声学仪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我国水声仪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p p    strong (六)微波水分快速测定仪开创水分测试新纪元 /strong /p p   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的微波快速水分测定仪,开创了我国水分测定的新纪元,是我国独立完成的自主创新项目。 /p p   新开发的微波水分测定仪,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高、用途广泛,是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实验室、军工企业等单位开展水分快速分析精确测量必不可少的设备。 /p p   Herexi流体微波水分测定仪系列是快速智能测定各种流体的水分含量的设备,单次测量时间在1-3秒钟,实现了含量数字化。 /p p   1、产品技术指标 /p p   (1)量程:10-55%(D.R.C); /p p   (2)分辨率:0.01%(D.R.C)%; /p p   (3)测量精度:1%(D.R.C)%; /p p   (4)读取方式:TFT-LCD数字显示; /p p   (5)通过USB数据上传到计算机,并可控。 /p p   2、发展微波水分测定仪 /p p   微波快速水分测定仪系列产品应用行业范围极为广泛,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采用电化学法、烘干称量法、蒸馏称量法、光谱法各有长短,而湖南赫西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微波测量法有以上产品无法达到的效果,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水分含量的测量。不用烘干、不用任何试剂、环保节能快速准确,可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其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微波橡胶水分测定仪已在中科院华南橡胶研究所得到了专家及学者的肯定,是最先进最便捷最可靠的。微波橡胶水分测定仪是我国独立完成的自立创新项目,开创了水分测试崭新纪元,已具备了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其市场前景被看好。 /p p   新开发的微波水分快速测定仪系列精度高、测量快速、可靠性高、用途广泛,是工矿,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实验室、化验室、农业、食品等众多行业微波水分快速测定及精准测量必不可少的测试装备。为了积极走出国门,2015年湖南赫西公司将微波水分测定仪送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进行了严格测试并通过测试,成为国际橡胶业首选的天然橡胶干胶含量测试仪器。微波水分测定仪同时在食品、谷物水分测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p p    strong (七)我国首创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测试技术 /strong /p p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测试技术是我国首创自主创新测试技术。 /p p   一是非平衡化学原理。该仪器所应用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基于非平衡化学原理,而其他各种指纹图谱仪器都是基于稳态或平衡态的物理和化学原理。目前,基于化学非平衡态的中药、天然药物与食品指纹图谱的研究和测试仪器开发国内刚刚起步,国外未见报道。 /p p   二是基于非线性化学振荡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在原理平衡条件下,化学体系中非线性过程的作用可形成化学振荡、化学波、化学混沌和化学版图等非线性化学现象。作为最典型的非线性化学现象,非线性化学振荡反应长期以来已被人们所关注。 /p p   三是基于检测样品指纹图谱的整体性、重现性和特征性。在简化复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达到相同的分析目的,作为食品和药品指纹图谱特点的整体性、重现性和特征性也就成为食品和药品指纹图谱的必备属性。 /p p   传统的食品与药品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大多数检测时间较长,检测结果的直观性不强且较难辨别,造成广大市民对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产生误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7ecaacb2-bef8-4cbb-b68e-bba5261276d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8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检测仪(分体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尚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911ec1a6-c4be-481c-974d-fb083ca33eb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8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检测仪(一体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尚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strong /p p   这项新的检测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检测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受相态、形状、成分、配伍、剂型限制;二是检测过程简单,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三是检测结果直观明了,一目了然,且检测结果准确,误差只有五千万分之一;四是检测成本低,一般次检测费用在三万元以下。该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代表了国内外食品与药品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有力的推动了国内外食品与药品检测仪器的发展。 /p p   非线性图谱检测技术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计划项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十三· 五”期间实验室仪器再创辉煌 /strong /span /p p   我国科学仪器迎来快速发展时代 /p p   我国科学仪器已进入市场经济成熟时期,多年来国家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实验室仪器行业和科研机制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振兴我国仪器仪表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仪器仪表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十三五”期间使整行业有很大的发展。 /p p   (一)我们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科学仪器总体水平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加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新的力度,努力探索仪器原理的原始创新,加速实现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p p   (二)除了传统市场外要重视新兴市场的开发 /p p   1、食品行业:食品和药品行业仪器需求有很大的空间,农业部对各地区农行品检测中心的建设也正在启动,在出入境检疫系统、粮食系统、食品生产企业、肉制品生产企业、乳品生产企业、粮油生产企业都是科学仪器需求大户,制药行业也是科学仪器需求大户。 /p p   2、环保领域仪器市场:环保、食品药品、医疗卫生三大领域一直是政府检测机构和科学院所采购金额前三领域,今后需重点关注国务院和环保部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大计划的落实情况。 /p p   3、海洋经济市场开发:海洋经济被世界成为第八经济,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海洋经济,建设强大的海洋经济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仪器支撑,海洋经济涉及到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养殖、海洋船舶及工程装备、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气象、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文化、海岛建设、海洋环保、海滨城市、海洋服务业、码头建设等,海洋经济发展为科学仪器提供一个很大发展空间,我国海洋经济正在起步,我们有责任为祖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奋力拼搏。 /p p   4、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相关仪器增长率很高,基因组学仪器,蛋白质组学仪器,生物学仪器如PCR、测序仪、芯片、基因组学仪器、离心机、显微镜、细胞仪等正在快速增长。 /p p   5、当前国内真空检测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家军用产品及研发领域,随着各类相关产品质量保证的需求和研究过程的精度提高,民用真空检测市场空间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p p    strong 重视我国真空实验设备仪器技术发展及目标 /strong /p p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材料制备、工艺试验的重要基础装置,真空实验设备仪器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的国家发展战略下,各领域的创新研发将受到重点关注,也必将促进与此密切相关的真空实验设备仪器的发展。 /p p   按具体的用途,真空实验设备仪器大致分为两大类:真空环境实验,真空表面改性实验。国内研制开发过程中受制于核心装置的配套能力的缺乏。⑴环境实验涉及的无油泵、超高真空泵、精确真空度测量等克服完全依赖进口;⑵环境实验中涉及的光学、电学、物理学等检测装置(这些项目日常不与真空相关)也大多须选择进口配置;⑶表面改性实验中涉及的先进手段如高性能离子源、光学膜厚监控、激光脉冲源等装置国内目前处于低端;⑷改变国内基础工业和设计理念的薄弱现象,设备整体的精密化、稳定性有待提高。 /p p   6、努力开发我国水声仪器 /p p   发展我国水声仪器刻不容缓。目前无论军事上声呐装置和渔业上的声学仪器,我们所用水声仪几乎全是国外的产品,无论是品种数量和测试精度范围,全无法保证我们的需要,开发我国水声仪器需要引起各方面重视:⑴列出科研转向攻关;⑵厂校结合走出我们自己科研之路;⑶国家有专项资金支持开发;⑷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争取在“十三· 五”期间突破关键技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措施得力,我国水声仪器一定快速发展,开拓一片新天地。 /p p   7、企业要重视创造自己品牌,提高社会信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p p   8、切实做好售后服务,企业通过努力将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产品提供给用户,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p p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仪器的大好形势是等不来的,要靠仪表人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干出来的,我们要认真落实发展我国科学仪器战略规划,开拓奋进。让我们在“十三· 五”期间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振兴我国科学仪器,再创辉煌!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 /strong strong 王家龙、龙娴 特别供稿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Experpoint?id=783"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620px height: 107px " title=" 640_110_20160425_goodcn.gif"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cc9d9c00-65d7-4e36-9d89-3382cdc8e125.jpg" width=" 620" height=" 107" / /a /p
  • 重磅!32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附全文)
    12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2个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设定了认证认可强国指标体系。围绕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行业治理、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基础工作,规划提出了6方面发展目标以及10个量化发展指标。  附件:质检总局等关于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ocx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紧贴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大力加强部际合作,紧紧依靠全系统全行业和社会各界,奋力开创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截至2015年末,共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45.8万张,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29亿份。保障质量安全更加有效,强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事中事后监管,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由2010年的82%提高到2015年的92.5%,将水产品、肉类、乳品境外生产企业纳入进口注册管理,提升了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加有力,共授权设立了206家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批准上海静安、苏州吴中等6地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浙江制造、深圳标准等产品认证制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扎实,新增低碳产品、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服务,获证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产品逐年递增,“十二五”期间获证产品共节约或替代电能6890.91亿千瓦时,节约水资源1545.17亿吨。推动将有机产业发展状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全国共54家县区获批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植物类有机产品生产面积达197.5万公顷。建立实施了知识产权、保健服务、非金融机构支付、移动金融等新型服务认证,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基础地位日益提升。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以评价技术、质量保证技术以及相应的检验检测支撑技术为核心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级科研课题73项,经费1.04亿元,在节能低碳、信息安全、海上风电、司法鉴定认可等多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已经成为1.4万余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光伏、节能产品认证等被纳入政府采信范围,低碳产品认证被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有效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实现了机制化合作,51家机构加入了国际多边认证互认体系,在与新西兰、韩国、瑞士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有力提升了我国与巴西等国外交外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制度,推动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制度整合,优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健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创新发展,“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先后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共52部,提升了立法质量,巩固了改革成果。行政执法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认证执法监管区域合作机制覆盖到全国90%省区,省级质检部门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覆盖面达到100%。认可制度进一步加强,认可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国际合作国内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十二五”时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11类生产性服务业、8类高技术服务业以及9类科技服务业之一,写入有关重点规划和政策文件。到2015年,全国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31343家,从业人数99.5万,营业总收入1934.95亿元。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初见成效,并涌现出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专栏1“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完成情况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累计增长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79.1145.866.7获认证组织总数(万家)33.15319.9认可证书数(张)529479642670对GDP贡献率(%)0.8850.9470.062创新驱动认证认可国家标准数(项)688921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数(项)377336产业水平认证机构数(家)17022151检验检测机构数(家)21960311229162治理能力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8292.510.5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7710326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325119国际组织管理层重要任职人数(人)21254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发展同样机遇和挑战并存。准确研判形势、分析任务,主动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日益临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服务国家治理、提升质量安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政策和市场需求强劲。深化改革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和组织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亟待解决,使得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借助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可以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给产业发展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从而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安全监测评估和标准认证体系、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的任务。新一代产业及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兴产业及新兴市场的形成发展,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带来了新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需求,也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全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将是检验检测认证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明确将认证认可作为合作重点,将为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促进贸易便利、增进双边互信、推动国际质量共治带来更大的作为空间 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会显著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创新水平,持续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必将面临众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但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监管体系建设有待深化,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新趋势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及新的消费趋势和新的增长动力,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如何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资源、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仍存在“小、散、弱”现象 认证认可制度供给和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能力建设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 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主动利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跟进服务的意识不强。创新发展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期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仍以模仿型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有待加强,原始创新有待深化,亟需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影响大的创新成果加以固化和推广。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巩固发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国际同行业部分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为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指导思想,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服务发展大局。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发展大局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优势。必须紧贴发展大局,充分体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价值和作用,并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夯实质量基础。创新是引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始终保持中国认证认可制度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引领作用。必须加强原始创新、系统创新和协同创新,构建完善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发展体系,进一步夯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入新动力。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从业机构的主体作用,强化主体责任。限制政府对从业机构经营决策的干预,切实维护其自主经营权。坚持不懈优化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行业发展政策与财政、金融、土地、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统筹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发展,促进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进程,提升我国合格评定水平。统筹供给侧和需求侧,以改革举措推动解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以创新思维推动需求侧更加优化,实现两端发力。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兼顾政府和市场两种需求,着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在国内普遍采信和在国外广泛互认,为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统筹各行业、各部门发展需求,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共同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统筹东部、中部和西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优化资源布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化发展,在基础薄弱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区域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门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布局更优、作用更广 服务结果更加有效,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 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政府、市场及消费者中得到广泛采信,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创新方式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原始创新比重,推动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创新取得全面进展。着力打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与产业、政策需求的连接通道,加快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在绿色认证、服务认证等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引领国际同行业发展。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日益完善。进一步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到位。监管创新不断推进,维护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发挥作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能力不断优化。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体系不断巩固发展。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从业机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更加突出,行业营业总收入显著增长,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成为最具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门类之一和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国际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双边合作机制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多边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领域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国际互认取得显著成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初步形成规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卓有成效。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动力转换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保障作用。专栏2“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累计增长指标性质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145.824094.2预期性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亿张)3.294.41.11预期性认证覆盖率(%)4.14.60.5预期性对GDP贡献率(%)0.9470.960.013预期性创新驱动主导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标准项数(项)405010预期性绿色产品认证服务覆盖领域(个)2108预期性从业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比(%)5.460.6预期性产业水平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亿元)193530001065预期性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10311815预期性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516413预期性  三、发展任务  (一)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着力增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大力强化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作用,使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服务质量提升  强化质量基础。以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并为企业品牌建设夯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森林管理体系认证质量,优化服务内容,推动认证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面向行业质量提升需求,鼓励引导认证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着力提升管理体系认证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覆盖率。面向重点产品,推动建立追溯管理体系认证。  保障产品安全。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技术法规式的管理,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向产品标识制度转变,参照国际通行的技术法规形式,以发布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为主,辅以适用目录的方式,形成更加通俗易懂、科学合理、边际清晰的认证适用范围表述。强化企业分类管理,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模式,在控制认证实施风险的前提下,推动“自我声明”模式由特殊化需求向制度化安排方向改革。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加大对获证产品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指定机构和认证人员监管,提高发证质量。  强化信息安全认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完整统一的信息安全国家认证制度建设,与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有效衔接,避免重复检测和认证,进一步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立完善全面覆盖信息技术产品、系统、服务、管理和人员的信息安全认证评价体系。按照促进产业发展、便利贸易的原则,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扩大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建立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制度。推行国家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对政府部门、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支撑。推动实施信息安全保障从业人员认证。加强国家级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规范。  筑牢进出口食品安全基础。推动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全面注册管理实施,充分发挥进口注册在进口食品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创新境外源头监管手段,探索推行进口商或进口商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检查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编号等产品标识管理。积极推动进口注册信息系统与其它政府监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通关便利化,建立进口食品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模式,推进备案采信企业自我检查声明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等认证结果。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农产品安全、化学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技术储备、培育力度,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支持传统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专业化服务网点建设。推动中小微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填补生产和生活末端的检验检测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部门建立质检中心。推进艺术品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系统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水平。  发挥认可作用。关注多元化服务需求,为政府及行业部门提供范围更广、效果更好的技术支撑服务,为认可对象提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能力证实服务。持续提升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水平,积极推进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保持实验室认可数量稳步增长,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节能减排、疾病防控、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气象和防雷减灾安全等领域的认可工作。推进医学类实验室认可技术研究,推动能力验证提供者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发展,加快完善实验室安全认可,推动形成四级实验室评价体系。持续推动检验机构认可。适应各行业检验活动发展新趋势,深化研究金融、信息安全、交通、司法鉴定等新领域认可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  2.服务供给侧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产品认证协同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绿色制造、新兴产业崛起以及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品认证在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展,成为质量、性能/产品特性的主要评价手段。形成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我国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认证机构为主体,国家统一推行、联盟区域认证、机构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并存,采信度高、有效性强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体系,有效改善认证制度(项目)供给结构和质量。重点推动光伏、风电、机器人、无人机、轨道交通、汽车联网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可再生产品和原料认证体系。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充满发展活力、规范有效、服务作用凸显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局面,在5-10年内形成一批社会公信、影响广泛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品牌。  服务绿色发展。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出台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研究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建立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共同推动,认证机构及企业自愿参加的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森林认证,拓展认证范围,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水利认证,促进水利单位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和运行管理能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食品农产品认证。发展有机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食品增加值和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加强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农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建设,加快发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动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 发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提高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论证清真食品认证问题。探索开展食品农产品追溯体系认证。提升管理水平,用3-5年时间在国内肉类、水产、乳制品等行业企业重点推行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指导出口食品备案企业内销转型,推动出口与内销产品实现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标准生产的要求。以推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应用与认证为主要措施,帮助出口食品企业实现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出口食品内销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高品质食品内销引导高端消费回流。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创新为先,提高宣传推广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动服务认证建立与实施。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政府采信,调动企业积极性,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环境服务、知识产权、旅游、商务、体育、教育、中医药以及农村流通等领域加快建立认证认可体系。吸引更多社会专业力量加入,扩大服务认证影响力和公信力。  引导公众消费。主动适应大众消费结构转变的新趋势,加强消费品领域检测认证技术、服务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技术平台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可靠的专业技术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  3.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支持宏观政策实施。在产品、食品、信息安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手段创新,配合相关国家重大政策实施,提供评价手段,提升实施效果。推动认证认可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评价手段和技术支撑。推动绿色产品标识和认证在相关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中发挥实施保障作用。  服务行政执法监管。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行政执法监管提供公正数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构建信息平台,畅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信息渠道,加强对相应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质量的专项监督抽查。  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第三方评价结果成为公共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大力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业务数据、监管数据、风险信息的统计和监测工作,推动重点信用数据和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专栏3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1.制造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聚焦工业强基,在航空航天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节能汽车、现代农业装备、文物保护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或完善一批认证制度(项目),科学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新增相关国家级质检中心。着力突破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完善上述领域国家级质检中心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认证认可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应急产品、铁道及轨道交通产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服务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推动认证认可在服务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第三方物流、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知识产权管理、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售后服务、农村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引导检验检测在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领域跟进服务,加强服务创新。围绕居民和家庭、教育和培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中医药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显著提高认证认可在生活性服务业的覆盖面。3.绿色发展支撑工程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在节能量审核、碳排放核查、碳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计、“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合同能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领域探索引入认证认可手段。4.网络强国建设支撑工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目标,加强网络安全、智能网联、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实现相关认证评价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认证制度(项目)的建立。5.农产品食品安全支撑工程加强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质量及覆盖面。探索建立木本食用油质量认证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100个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6.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提升工程。培育3-5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指导、支持机构着力发展品牌战略,做好品牌经营和品牌宣传,提升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形象,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专栏4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工程1.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程在严格标准、规范要求、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再增加3-5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2.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工程推进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信息与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进口食品境外企业质量信息的搜集、研判、处置等信息化管理,构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3.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已有的出口企业(包括基地和果园)备案注册和认证信息,增加出口企业符合“同线同标同质”要求的自我声明、企业相关产品等信息。向相关商务服务平台开放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商务服务平台招商和注册备案认证信息的自动校验。加强对信息平台使用相关方的培训。4.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工程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构建中国大质量服务平台,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引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电商化转型。  (二)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创新驱动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突出创新重点,提升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创新引领。以创新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基点,积极推动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改变不同领域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不均衡状况,加快提升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质量。面向从业机构,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开展创新宣传教育和培训辅导。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从业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从业机构进行内部创业机制建设,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创新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推动技术、制度、服务、管理及营销模式创新。引导资源、经费和项目重点向原始创新倾斜。提高引进技术及项目的质量,鼓励引进基础上的二次研发和再创新。整合检验检测和认证评价技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攻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基本理论和政策问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系统改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创新最为活跃、引领作用最为突出的组成部分之一。  2.健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  发挥从业机构作用。强化从业机构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从业机构面向市场和政策需求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新技术和新认证项目,推动从业机构增加创新投入,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指导、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专利、版权、商标等形式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依法自愿转让,实现创新社会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明确界定认证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对认证机构自行研发的认证项目以加注企业名称、商标等方式设立排他性名称加以保护。加强管理、服务创新,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从业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充分激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  优化创新治理职能。科学制定规划、计划,加强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将政府投入聚焦于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攻关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充分发挥公共投入的创新导向作用。加强重大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制度。建立创新主体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国家认监委统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发展工作,并负责强制性认证以及基础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公益性认证等制度创新的组织、建立和实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负责提出政策需求并协助建立实施相关认证制度,认证机构自行负责本机构市场化认证项目的创新及实施,各级地方认证监管机构负责相关认证制度(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创新型认证项目及技术规范备案,逐步增加新增认证项目中原始创新的比重。探索设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引导基金、建立创新孵化器。  推动创新多元发展。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官产学研创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支持以从业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组建认证(创新)联盟,自主研制标准规范,开展联盟认证。推动整合创新资源,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创新集群,探索跨区域、跨领域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协同创新活动。加快建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建设。  3.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重点  加快提升供给水平。以改革推动减少现有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中的低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以创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进一步加大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调整发展重心由技术含量低、服务效果不明显、经济社会需求不迫切的传统认证领域转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推动作用明显、知识技术密集的新型认证领域。在保障基本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检验检测供给侧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紧贴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中国制造2025,加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支撑技术攻关,搭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聚焦服务评价共性技术,突破服务认证发展瓶颈,构建完善的服务认证创新体系。按照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要求,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纵深发展,探索知识产权服务认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依托行业及地方标准,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开发新型认证项目,推动行业、区域质量品牌提升以及特色经济发展。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纵深发展。针对市场差异化需求,探索开展定制服务,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加快攻克快速检测、在线检测、智能检测等市场急需的关键技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认证评价技术和模式,提升认证活动的智能化、增值化水平。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创新营销模式,建设网上营销平台,打通检验检测认证走向企业和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专栏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工程1.强化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建设集聚行业创新资源,集中建设2-5家国家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试验基地,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并推进国家智能制造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2.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应用和网上服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大数据应用、产品质量治理和管控、在线服务等。3.推进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和基准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完善基础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关键认证技术、信息安全基准体系、核心机构技术能力。4.加强国家节能减排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认证技术。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基于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体系,研究建立我国的核查通用规范。  (三)不断完善行业治理能力  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推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行业治理体系,构建完善“放、管、服”三位一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体系。  1.推进准入制度改革  继续推行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审查要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充分保障从业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利和自主创新活力。积极推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二合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取消的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坚持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原则,统筹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建设,完善“通用要求+行业特殊要求”模式,减少各类资质资格审批,打破地区行业条块分割,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检验检测市场。探索产品认证“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建设,依托自贸区等制度创新平台,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改革创新举措。继续推动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审批模式改革。  建立行政审批便捷化渠道。全面公开行政审批的依据、条件、流程、结果,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公正性。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实验室指定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审批系统。建立完善全国资质认定获证机构信息查询平台,推动社会各界监督。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全面建立从业机构信用承诺制度,明确检验检测机构违法失信经营应当接受资质处罚的情形、条件和程序,并对从业机构、地方监管部门予以公示告知。基于从业机构诚信经营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实施分类监管,建立动态化、流程化监管惩戒机制,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退出机制的程序性、科学性。将失信联合惩戒记录输入相关监管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监督信息联动响应和失信联合约束机制。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为契机,促进现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整体优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强做大,引导从业机构提升高效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新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各项准入制度的导向性作用,力争“十三五”末基本构建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区域行业发展协调、具有较强服务提供能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格局。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事权划分,大力推进监管信息互换、执法互助机制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继续推动区域监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联通地方质检两局的全国执法监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认证执法监管体制,强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突出国家认监委的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职能,加强省级监管机构在认证监管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强化市县两级认证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认证监管行政指导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层级监督。以资质认定制度为依托,加快构建检验检测领域行政监管体系。支持地方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对接地方综合执法平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加强基层执法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培训活动,建立新上岗人员培训档案。  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强化问题导向,丰富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监管重点向高风险领域及对象转移,实现精准监管。全面推进执法内容、执法程序、结果处置标准化,制度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加强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以依法依规为核心的合规监管。  加强监管手段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引入在线监管、全程监管,提升认证执法监管智能化水平。探索在生产、进出口、销售等重点监管环节利用物联网等手段进行跟踪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研究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食品消费品等重点监管对象以及检验检测认证证书报告的全程可追溯。  3.改进部际合作模式  深化“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面向市场需求和各产业部门的要求,重点推动国务院各部门主动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共同实施认证认可制度,充分利用检验检测手段。完善部际联席会议运作机制,进一步充实职责、健全机制,加强宏观协调、强化动态协调、完善日常交流,为共同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高共同实施工作力度,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各部门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支持各部门开展相关认证评价活动,改进各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  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采信机制。研究建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配合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实施的联动机制,逐步完善与各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渠道。提出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和技术监管过程中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工作措施,推动政府购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健全行业治理体系  强化主体责任。明确从业机构主体责任,推动机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在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健全自我承诺制度,建立各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工作规范,完善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过程内部监控机制。  改进认可约束。不断完善认可风险分析及防控机制,强化认可约束措施。进一步改进认可工作,充分发挥认可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作用。加大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专项监督、确认审核等监督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认可工作警示机制,不断提升认可工作对检验检测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对认可机构的行政监管,提高其履行认可约束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完善行业自律。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新气象。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营造宽松政策环境,鼓励和推动行业自律组织以同行评议、通报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行业治理中来,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在认证有效性提升及行业自我监督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行政指导、监督检查,提升行业自律和认证人员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广开信息收集渠道。健全社会公众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申投诉渠道,完善调查、处置及回复工作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委托第三方调查等方式,收集舆情、调查行业满意程度以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信力状况。加强行风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建立联动机制。打通信息渠道,推动行政监管与认可信息互联互通、深度结合,探索在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利用认可手段、采信认可结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有效互动。在有机产品认证监管等领域试点推行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各职能部门间执法监管联动机制。  完善治理基础。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保障,推动建立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统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和宏观决策打下科学基础。深入探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规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行先试。  (四)加快促进产业化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扩大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培育良好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真正成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桥梁,成为具有知识化、创新性和增值效应,特点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1.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上市。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引导国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向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聚焦,向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基础性、战略性领域集中。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具备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完善过渡政策。  引导促进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支持和推广应用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手段,与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产业发展和贸易便利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持相关各方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减少重复检验检测认证,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通用性合格评定技术共享共用,推动第二方合格评定技术、服务模式创新。规范和促进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构建合格评定市场新业态。  稳步推进公平开放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体系建设。简政放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推动形成竞争性检验检测认证全国统一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第二方合格评定服务。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引入境外资金和先进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过程监管,完善退出机制,切实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公正性。  2.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转型  推动检验检测和认证一体化发展。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从提供单一合格评定服务向综合合格评定服务以及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发展,逐步提高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咨询、标准研制、培训等增值服务的比重,并在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规模化发展。鼓励从业机构通过资本纽带、市场运作等手段,以兼并重组、股权互换、资产置换以及投资建设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各级各类业务相同、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整合,适度提高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集中度。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品牌意识,鼓励机构实施品牌经营和品牌发展战略,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和推广,着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和优势机构。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化学品安全、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安防以及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鼓励专业化认证机构在本专业领域内开展认证标准、技术规范、特定性能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与创新,切实提高认证技术的精细化和纵深度。开创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模式,提供以专项研究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平台。  3.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协调发展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检验检测认证公共资源重点向中西部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面向民生、安全、环保等领域分布。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优化地区行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中小企业、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和面向需求并重,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支持中部地区面向优势产业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东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鼓励“一带一路”核心区及相关地区发挥地缘优势,深化与中亚国家、东盟等经济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集聚发展。将集聚区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创新产业集聚区管理和服务,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五)显著提升国际化水平  以服务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实施互利共赢的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双多边合作与互认进程,提高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  1.开创国际合作互认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互认的质与量。机制化发展双边合作,扩大双边互认,拓展合作领域区域,积极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的双边合作,积极参与自贸谈判中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部分的磋商,推动双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与双边经贸合作同步发展。充分发挥IEC合格评定体系、国际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认可互认体系等国际多边互认体系作用,稳步扩大加入国际多边互认范围,优化多边互认体系国内应用,强化双多边互动。开展国际合作互认评估,加强国际合作目标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研究、互认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互认策略和战略研究。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为试点,务实推动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对认证认可结果的双边互认。  构建大国际合作格局。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沟通联络,谋求国际合作互认的最广泛利益。建立国内从业机构国际合作联络官机制,加强国际组织国内对口工作组建设,扩大国际合作参与主体,支持从业机构自主开展国际合作,搭建高效信息平台,大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合作互认共谋共治共享。  全面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球治理。加强在IEC、ISO等国际组织中的运作水平,巩固和提升我国在IAF、PAC、ILAC、APLAC等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中重要管理任职,加大技术层面参与力度,建立完善国内支撑体系。优化国际组织任职管理,加大复合型人才发掘和培养力度,确保国际任职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活动。参与和主导国际规则制修订,逐步实现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增强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2.加快开放发展  推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逐年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覆盖率。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开展国别制度研究、标准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举办“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论坛,鼓励沿线各国从业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以体制、技术、能力互信促进结果互认,加大推介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共同推广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优良实践。  深入落实“走出去”战略。以自由贸易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走出去”战略研究和政策推进。在行政审批、结果互认、认可服务、创新支持等方面,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出口集中区域提供支持。加强部际合作,建立健全“走出去”联动机制,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大“走出去”投融资支持措施,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政府援助项目、政府招标项目、亚投行项目等的深度融合,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  3.深化内地和港澳台合作  加快落实《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各项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内容,推动内地与港澳间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拓宽合作广度,加强合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积极围绕CEPA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开放措施,制定发布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切实提高合作成效。发挥港澳服务贸易平台优势,助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共同发展。深化两岸认证认可合作工作组机制,积极促进两岸认证认可主管部门、认证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间的紧密交流,推进工作组下设各项目组的合作进程,扩展新领域合作。专栏6“认证中国,联通世界”工程1.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海外网络的既有优势,加强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及规范的推介与输出,加快推进国际互认,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继续加大对重点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援助力度,推动提升我国合格评定制度体系在相关国家的影响力。推动高铁、电力、工程机械、化工、有色、建材等产品和金融服务认证认可结果互认和采信。2.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国家认证认可领域国别研究。以梳理、分析各国认证认可管理架构、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准入要求为研究重点。开展重点业务领域技术研究。以突破区域互认技术瓶颈,构建开放、共赢、共享的认证认可数据系统,探索区域贸易便利化认证认可互利共赢发展模式为核心,加快推进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汽车、食品农产品国际认证制度比较研究。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技术、许可制度研究。探索研究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认机制。  (六)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加强“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1.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改善通用技术能力。立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实际,围绕通用性评价手段和技术,加大认证认可基础技术、区域认证实施等效性评价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提升评价技术智能化水平和评价可靠性,为认证认可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支柱作用。  强化应用技术能力。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找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契合点,主动开展应用评价技术创新工程。以保障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信息、能源安全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在资源环境、信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电子商务、旅游、养老、金融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着力攻克一批急需的应用型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认证认可重大科技成果。  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协同发展,建立布局合理、领域完整、结构清晰、系统完善、功能协调的新型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协调推进检验检疫标准化改革,调整工作领域、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以先进认证认可标准保障技术能力的提升。鼓励用认证认可标准化手段固化和推广认证认可创新成果。力争“十三五”期间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从业机构完成有关行业标准1500-2000项左右,承担国际标准达到50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提升计量服务能力。突出国家计量基标准战略资源地位,建立一批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国家量子计量基准,紧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用先进测量技术保障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提升。按照全产业链、全量传链、全寿命周期和产业前瞻性的建设思路,拓展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联盟整体发展路径,构建起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探索推进计量校准市场和校准机构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规范计量校准市场,满足社会对校准服务的需求。  2.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业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深度融合。  突出大数据分析。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类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深度挖掘、整合处理,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项决策和推进提供依据。  构建共享化网络。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享管理服务网络。打通与各相关部门、从业机构的横向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多元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优化云信息服务。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数据铁笼”建设,改进标准化业务组件设计,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倒逼行政审批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力争“十三五”末70%以上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线上服务。规划建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体系,努力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打造成面向公共服务的第一门户和行业大数据直接获取的第一入口。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既符合国际化需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聚焦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与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共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推进认证人员注册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独立性、公正性和在检验检测认证工作中的中坚作用。  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依托“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有机产品宣传周”等重大主题活动,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宣传、成就展示。巩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渠道,积极探索与网络、移动等新兴媒体的合作,做强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宣传载体。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接受舆论监督,加强舆情监测处置,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扩大对外宣传。主动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实施,加强对重要贸易伙伴、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法规沟通和宣传。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从业机构开展境外宣传、推介活动,营造认证认可对外宣传立体化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立法研究和协调,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法律框架体系。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条例》立法。梳理现行部门规章,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部门规章进行修订或者废止。利用部际合作和部省/市合作机制,推动在行业、地方管理和立法中引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进一步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基金,发挥公共资金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效应。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配套政策落实。创新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发适合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从业机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三)强化重大工程引领  广泛征求意见,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调查研究,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的辐射作用,以财政资金保障工程实施,以工程实施带动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推进规划落实,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部际合作机制优势,加快制定各领域内的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推动规划实施。各级认证监管机构、认可机构、行业自律组织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并落实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依靠检验检测认证各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努力实现本规划关于服务发展、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的各项预期性指标和工作任务。国家认监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组织有关方面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 岛津参加CIEPEC 2017,积极布局“十三五”环保新需求
    日前,由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17)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会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题,聚焦“十三五”环保需求,共有700多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岛津公司作为行业知名监测仪器供应商,以创新为理念、开拓新的思路,结合当下环境热点需求、积极布局“十三五”环保需求,以最新技术、最新解决方案向客户展示以科技技术向社会贡献,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之愿望。本次展会上岛津紧密结合“水十条”、“气十条”和“土十条”相关政策,共展出水质在线TOC、COD、氨氮、总氮、总磷,烟气在线超低排放SO2、NOX、VOCs等在线监测分析仪近十种,以及岛津高端实验室分析仪GCMS TQ-8050和ICPMS-2030,展示了岛津立足环保事业实现向客户提供全面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NSA-3090烟气超低排放在线监测系统以先进的无损失膜式除湿器技术为手段,结合全新开发、设计的高灵敏度红外NDIR检测器,消除共存气体干扰,实现SO2 0-70mg/m3的超低量程监测,轻松应对火电厂、工业锅炉等超低排放工况下的在线需求。VOC-3000F工业废气VOCs在线监测系统凭借业界最高灵敏度GC-FID检测原理、APC载气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完善的自我诊断功能及全新操作界面等技术,有效克服在线监测中的”高温、高湿、高腐蚀及复杂多变“等恶劣工况,完美实现VOCs在线监测需求。在本次展会充分体现了锐意进取、开创未来的新理念的岛津公司,不仅受到环保部、监测站及各地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赢得了众多客户对岛津产品的青睐。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湘仪离心机荣获望城经开区“亩均效益奖”
    3月11日上午,望城经开区召开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发展成就,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坚定信心、砥砺奋进,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奋力争先进位,全面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担当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排头兵、领头雁。 三高四新为三个高地和四新使命。三个高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四新使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会议对2020 年度“产业强园”评先活动中涌现的“经济功臣”和2020年度优秀设计和精品工程等奖项进行表彰,现场共颁出发展贡献奖、亩均效益奖、科技创新奖、精品工程等十五类奖项。 其中,湘仪离心机获得亩均效益奖,湘仪离心机也会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 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制定中,循环利用成重点
    摘自行业资讯:据报道,《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并将建立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体系确定为“十三五”的发展重点。  据中国循环经济学会的测算,到2013年,我国产生了约2070万吨的废旧纺织品社会存量,其中化纤1377万吨,占总存量的68%,棉纤维562万吨,占总存量的28%,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量为300万吨。如把上述几项都充分利用起来,则相当于节约原油380万吨,节约耕地340万亩。  中国再生资源协会的测算显示,我国废旧衣物再生利用率不足10%,闲置和浪费的化学纤维和棉纤维一年用掉了半个大庆油田。这些废旧纺织品如得到回收利用,还可减少80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记者了解到,建立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体系在纺织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但到目前为止,循环再利用还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体系。  “在正在编写的‘十三五’规划中,这肯定会成为我们整个纺织界的一项重点。”中国纺织联合会人士说。  据悉,工信部今年5月已下发文件,探索综合废旧纺织品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鼓励行业内符合国家政策规范条件的优秀企业参与重大示范工程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工程引领带头作用。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有望组织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试点示范,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建立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园区和产业基地。相关措施将有助于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体系的建立。  更多行业资讯:http://www.kzwxcsy.com/newslist/list-1-1.html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 泛测助力辛集“削峰行动”效果显著
    经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省环境气象中心联合会商,预计11月20日至21日我省将出现连续2天重污染天气过程,区域一(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邯郸、定州、辛集市)、区域二(唐山、沧州市等)将达到区域橙色预警水平。辛集市于11月20日发布了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预警,于11月20日18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解除时间根据临近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另行通知。泛测环境火速响应,在橙色预警通知下发前,就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泛测专家团队鼎力配合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以及政府各相关单位,全面落实《辛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针对辛集市安装的150个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项目经理实时监测,利用分钟级的监测数据,高效能的移动监测,对污染事件进行实时捕捉,发现问题,并且立即随执法部门赴现场勘察处理。泛测环境专家团队驻扎辛集,结合气象因素、本地污染情况、周边县市污染情况等对辛集市空气质量进行研判,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且制定应对措施,协助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市污染水平。本次执法检查队伍中,邸义书记在微信群随时调度指挥,邸书记明确指示,要坚持“合理合法、谁近谁看、固定证据、从速从快”。泛测环境的专家团队全程陪同,在技术上给予把控。11月20日晚,全市共出动246人,54辆车。对错峰生产企业、停产企业、限产企业进行检查;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对限行措施进行督导检查;对道路扬尘控制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严处重罚。对重点企业盯死丶严查!冒着严寒,工厂工地、道路交通、彻夜未眠。正是这些环保人的无私奉献,才能换来我们头顶上的蔚蓝。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辛集市的“削峰行动”成果显著,在周边城市一片深紫色中保持轻度到中度污染。 辛集市20日重污染爆发后,在18点(红色虚线地方)开始实施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实施后,辛集市PM2.5浓度明显低于周边其他县市。与周边地市相比,辛集市19日0时到21日9时,PM2.5 平均浓度为123微克每立方米,明显低于周边地市均值(131微克每立方米)以及周边县市均值(149微克每立方米)。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泛测环境,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助力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
  • 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辛集市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精准治霾、铁腕治霾、合力治霾
    精准溯源 强力执法 靶向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辛集市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精准治霾、铁腕治霾、合力治霾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刘晓星对于河北省辛集市的百姓来说,地处京津冀这一特殊的扩散区域内,“蓝天常在,繁星闪烁”曾几何时是如此奢侈;而现如今,他们更加期许的是碧蓝如洗的天空能够常驻,飘逸灵动的云彩可以长留。这一改变缘于以下一组数据:2017年8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的数据显示,辛集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20%;来自辛集市环保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至6月份,辛集市PM2.5为7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期下降25%,下降率在河北全省168个县中排名第18位。自2017年以来,为坚决打赢大气治理攻坚战,辛集依托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领先的博士专家团队和设备生产基地,成立了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严格落实精准治霾、科学治霾、铁腕治霾、协同治霾,2017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1.6%,下降幅度位居全省第一,走出了一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辛集路径”。关注一:监测监控突出“全”,确保无缝隙全覆盖辛集市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形势严峻,特别是冬季采暖期间,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对生产生活秩序、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辛集治霾的历程中,也曾一度受到PM2.5数值爆表却无法精准找到污染源的困惑。如何通过对大气环境全方位、立体化、全时段的实时监测,最终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及精准化?辛集市委书记邸义给出的答案是: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依赖于核心技术问题的突破和环境管理指导思想的创新,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力量来实现精准治霾。在实施蓝天保卫战的征程中,辛集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破解难题、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国内一流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生产商——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设备、引技术、引人才、引服务,并在辛集建设了国内领先的环保设备生产基地,走在了国内大气污染治理的最前沿。2017年11月,由河北思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正式建成,由市委督查室牵头,从环保局、交通局、住建局、城管局、公安交警大队、辛集镇各抽调一名骨干成员组成专门队伍,全面调度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走进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记者看到电子屏上显示着一个个监测点位及分布情况,且每个监测点颜色不一,实时反映着监测点位的污染程度变化情况。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管祖光博士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将物联网大数据的功能融合在环境监测领域,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监测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这个平台融合了一个辛集市网格化空气环境全覆盖监测网络、一个空气质量传感监测设备的管理平台、一个空气环境监测大数据展示和分析平台及对散煤、秸秆和典型排放源智能监控与解析。图为高新区高桥科技公司微站站点。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主任刘理宪指着显示屏介绍说,生态环境部将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2+26”城市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共计约3.6万个。在这个基础上,辛集结合自身企业分布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进一步优化,在全市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典型村街、主要道路等关键部位加密安装150个微型大气环境监测仪,并预留10个流动监测仪,根据监测情况,随时对重点区域、异常区域加密布置,确保做到监测无缝隙、全覆盖;在全市所有乡(镇、区)设置34个蓝天卫士高清视频探头,采用红外捕捉功能,对其周边2至3公里范围内发生的焚烧秸秆、垃圾等污染行为进行实时报警,并抓拍锁定证据;三是用好“无人机”。指挥中心两台无人机,与各乡镇40余台无人机集团作战,实现市域全覆盖,彻底消灭监控死角死面;组织人员每天开展日常巡查,特别是对异常点位进行重点巡查。从“雷达站”“千里眼”再到“无人机”,辛集在全市960平方公里上建起了一张空气质量监测监控网。自指挥中心成立以来,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系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已经有效制止焚烧秸秆垃圾的行为360余起,各乡镇区、公安派出所共对31名故意焚烧的行为人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收到良好社会效果。2018年麦收期间,全市彻底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截至目前,指挥中心两台无人机已经查处取缔散乱污企业20余家,拆除沿街商店燃煤锅炉30余台,查扣非法超载超限、拉运蓝湿皮车辆12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周边异味、偷拍偷放问题10余起,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关注二:污染成因突出“准”,确保科学分析研判在建立完善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辛集市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精准分析,研判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王立国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拥有一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技术服务”的完整技术体系。在数据分析和技术运维服务方面,汇集了一支包括环境科学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的强大科学家团队,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FDATA)和空气质量大数据监管与解析平台(AQmap)。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融合了地理、空气、气象和溯源等多源数据,不仅可对指定地区空气质量多维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更多是对环境全方位分析,助力环保部门的日常管理。比如从时间维度上实现历史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从空间维度上实现区域污染事件发现和报警,支持具体污染情况深入分析。空气质量大数据监管与解析平台,配合数据服务功能可实现每日污染排放监管和特定事件来源分析,从而为环境管理者提供高精度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和服务。保证实时反馈到位。采用泛测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高集成、高性价比全参数空气质量传感器,对PM2.5、PM10、SO2、NO2、CO、O3以及温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所有采集数据利用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中心平台,为及时掌握分析空气质量情况提供大数据支撑。保证精准分析到位。以泛测公司博士团队为依托,对辛集市空气质量大数据及时进行研判,既分析辛集内生因素,又分析周边环境影响;既分析短期数据异常,又分析长期波动变化;既分析自然天气因素,又分析人为影响因素,科学研判全市空气污染成因。保证分类施策到位。2017年,辛集市出台了《中共辛集市委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1+27”方案)、《辛集市2017-2018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每项治理任务逐一分解到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同时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了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逐步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及具体责任人,并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图为辛集市委书记邸义现场分析污染状况。关注三:反应处置突出“快”,确保第一时间查处2017年12月1日16时到12月2日15时辛集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22,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平台通过对辛集市及周边区域的污染过程研究发现,在重度污染天气的大环境前提下,辛集市的空气质量要明显好于周边县市,说明辛集市的本地污染排放控制初见成效,但是辛集市的污染主要受到不利的气象地理条件以及周边城市的污染传输的影响比较明显。依据排污活动分析结果,建议落实预警期间工业源停产状况;城区及周边减少劣质煤燃烧及杜绝秸秆等生物质类燃烧。辛集市在第一时间发布橙色预警,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应急响应。辛集市委书记邸义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从监测平台上研判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恶劣天气形成原因,要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开展精准治霾、协同治霾。预警启动后,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落实红色预警应对机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辛集市环保局派出6个督导组61人,对全市重点企业、施工工地进行检查。各督导组严格按照市新版预案要求,认真检查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在线设备监测数据,设备停限产、厂区环境现场管理等情况,现场督促指导企业将停限产措施落实到方案、落实到设备、落实到操作人员,切实实现削峰降速、科学减排、精准治霾效果。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主任刘理宪介绍说,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设置预警专员,实时监测各类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并实现了随时发现、随时交办、随时处置的目标。设置巡察专员,利用两台无人机、手持式VOCS检测仪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不断进行巡察监测,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设置分析专员,随时对空气质量检测仪、蓝天卫士视频探头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一日一报告、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精准数据。那么,这么多的任务又是怎样实现及时交办、快速处置的呢?——织牢三级责任网。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市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辛集市19个市直部门、16个乡(镇、区)、344个村街网格长、网格员的监管范围、工作职责、考核奖惩,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担当。——建立互动微信群。组建500人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微信群”,市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和主管副职、各派出所所长、重点企业负责人、各村街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全部加入。指挥中心交办任务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跟进督导。截至目前,指挥中心交办的焚烧柴草垃圾、监测点数据不正常等400余件问题,全部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联合打好保卫战。指挥中心牵头,协调公安、环保、市场监管、法院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管重罚、顶格处理,对7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31名焚烧秸秆垃圾的行为人实行了行政拘留,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同时,积极发动人民群众举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奖励举报人员7人,奖励金额48.5万元,打了一场保卫蓝天的人民战争。图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关注四:压力传导突出“严”,确保治理效果长效大气污染治理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辛集市站在与京津共享一片蓝天的高度,辛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科学布置监控点位,亲自到基层一线夜查空气污染源,亲自跟专家一起研判污染成因,亲自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严实举措,确保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中,辛集市委书记邸义是一位多面手,是领导,是专家,更是司令员!从技术选择到监测点位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领导下,辛集市善于利用高科技秘密武器来解决环保问题。除了引进泛测公司的空气质量网格化监管方案,辛集市还将申科公司的环保设备精准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到污染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控中,通过物联网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预防企业“偷排漏排”;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辛集市率先引进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对长距离流域的高密度监测监管。“环境监测点位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可比性及科学性。”他解释说,监测点位的设计要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表征污染源排放特征或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又要考虑地理、气象、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特点,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压力在层层传导中更严,更实。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辛集市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效果稳定化、常态化,持续改善辛集空气质量。——用好通报“利剑”。每天对污染排放活动频繁排名前10的点位,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告》进行通报,责成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排查问题原因并反馈现场照片,对排查后仍然排名靠前的点位,指挥中心会同思蓝泛测公司专家利用无人机、热感摄像头等手段进行现场排查,真正查找污染源头。同时,每月对各乡镇常规空气污染6参数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切实增强了乡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用好督查“利剑”。建立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发现问题交办反馈情况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责任到人,及时解决。同时,对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查问效,确保问题真正解决到位。对敷衍推诿、瞒报谎报的严肃问责,并在全市通报。——用好考核“利剑”。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乡科级领导班子年终考核挂钩。制定了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发放办法,明确了环境治理、违法占地、信访稳定、软弱涣散、场所建设五个绩效补贴一票否决项,以此倒逼村级组织这第一道防线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确保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应该说,辛集充分利用网络化监测与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空气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支撑。总结辛集大气治理的路径,对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诸多启示。2017年,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出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3600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管。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现已在“2+26”城市全面开展,取得较好成效。据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逐步扩大“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2018年10月前实施范围为“2+26”城市;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长三角地区41城市,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研究通过地面监测微站和移动式监测设备(车载式或便携式)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探索构建“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不断深入实施“千里眼计划”,细化执法监管区域,精密监控PM2.5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异常时段,进一步提升热点网格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提高大气污染监管水平。辛集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中,为探索“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
  • “十三五”环保总投资有希望达十七万亿元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日前表示,在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不断深入以及PPP等新模式的推进下,&ldquo 十三五&rdquo 期间环保市场潜力巨大,总社会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他是在第八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做这一表示的。   赵华林介绍说,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环保产业面临财政投入、模式创新等多重挑战,但机遇同样不可忽视。他认为,新常态下环保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将工作重点由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转变 在管理路径上,由过去依靠环境容量转变为依靠环境流量。&ldquo 环境流量是瞬时容量,它是连接环境总量和质量的桥梁。什么时候减排、怎么减排、减多少,都要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区域而定。这样就可以将减排和环境质量挂钩。&rdquo   他还透露,&ldquo 十三五&rdquo 环保规划正在抓紧编制中,规划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工作基本面及立足点等与&ldquo 十二五&rdquo 环保规划一脉相承,但在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节奏、制度安排和行动方面等均将有新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ldquo 十三五&rdquo 环保规划将与三大污染防治无缝对接。这一规划将努力构建全要素指标,在水、大气环境质量和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初步考虑将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牧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红线保护面积、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指标纳入&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   同时,赵华林认为,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具有其自身特点,包括:整体环保市场巨大与局部寻找产业机会难度加大并存 新环保法带来环保新机会与经济下行压力产生环境管理新挑战并存 环境金融蓬勃发展与环保财政投入不足并存。而对于环保金融来说,明确回报模式十分重要。&ldquo 找不到回报机制,环保金融就是一句空话。比如PPP,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投资回报点和回报路径。&rdquo
  • 2000名质谱人和衷共济,第十三届质谱网络会议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12月13-16日,第十三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2)在线上召开。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召开同期,多位报告专家、本网工作人员也陆续出现流感症状,身体多有不适,因此本届质谱网络会议的顺利召开十分珍贵。特别让人动容的是,本次会议的多位报告专家带病出席,竭尽全力为线上的听众带来精彩的报告内容。在此,仪器信息网对所有在特殊时期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我们的专家老师、赞助企业以及广大用户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身体健康,争取平稳地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本届会议的41位报告专家阵容  本届会议得到以下赞助商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和北美等地区的约41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报告,内容既包括高速发展的质谱最新技术、最热门的临床质谱技术应用进展、极具应用前景的毒品分析方法,也涵盖了各类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食品、制药、环境四大领域的应用进展。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从以下从四个方面加以概述。  质谱技术新维度与新深度  质谱新技术新方法是历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的重要主题,本届会议安排的内容涵盖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超高分辨静电离子阱质谱技术、结构质谱技术、质谱成像技术、微流控质谱技术、创新电离技术及小型化质谱技术等多方面。  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郭寅龙研究员进行了题为”基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报告。近些年,离子淌度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也称“离子迁移谱”)取得了快速发展,离子淌度质谱的联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得质谱分析能力从相对简单的质荷比拓展到复杂的三维结构,从简单的异构体区分发展到复杂的构象解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化学性质迥异,且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增加了分析难度,报告介绍了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为复杂基质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快速分离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来自宁波大学的丁力教授进行了题为“超高分辨静电离子阱质谱技术”的报告。报告着重讲述了利用静电离子阱FT技术实现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利用高次谐波,平面静电离子阱可以在较短分析时间里获得更高的分辨率。此外,除了Orbitrap以外,还有多种形式的静电离子阱,并且各具优势。来自核工业背景地质研究院的郭冬发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离子传输调控方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离子传输调控品质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器性能实现方面的重要性。报告以国产双聚焦MC-ICP-MS为例,分享若干离子传输过程中的调控方法。  新型的离子源技术是质谱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次会议也邀请到国内从事离子源技术创新研发的团队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王方军研究员带来了题为“极紫外光解离谱创新仪器和方法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报告人在近期工作中搭建的世界首个50-150 nm极紫外激光皮秒脉冲解离-高分辨质谱装置(XUPD-HRMS),并实现了蛋白质1 ps超快解离和新型结构特征自由基碎片离子的高灵敏度探测,与商品化质谱相比解离激发速率提升10个数量级。  此外,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蛋白质结构表征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变性质谱(native MS)是用于分析蛋白高阶结构的生物质谱方法,近年来蛋白质结构研究领域经历着技术迭代,其与离子淌度(IMS)、自上而下串联解离质谱(top-down)、电荷检测质谱(CDMS)等联用技术和方法不断开发与完善。来自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带来了题为“质谱用于蛋白结构表征”的报告,介绍了蛋白结构及构象解析质谱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发展现状。来自湖南大学的岳磊教授带来了题为“新维度结构质谱仪器开发和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几种新型质谱技术,如高分辨离子淌度技术,可以有效的分离生物活性分子的构象异构体,产生新的尺寸维度信息。而基于质谱的离子光谱技术,可以结合质谱的灵敏度和光谱的特异性,产生特征性的指纹信息,为复杂团簇化学和痕量生物活性分子的快速精准分析带来了可能。  此外,还有多场质谱新方法方面的报告,研究内容涉及了多组学包括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的质谱方法,对扩展质谱的在组学研究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质谱技术与多组学、医药及生命科学  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多组学研究已成为各类疾病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创新发现的关键技术平台。作为质谱技术的发展前沿,组学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厉良教授带来题为“高覆盖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报告,作为代谢组学领域的代表专家,报告者详细介绍了目前关于高覆盖代谢组学研究中最新的进展。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的郑乐民教授带来题为“代谢组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通过代谢组学发现的琥珀酸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的科研成果,希望推动代谢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钟定荣带来了题为“质谱分析技术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的报告,利用癌组织的代谢产物不同于正常甲状腺和良性甲状腺病变来进行良恶性的区分,质谱技术由于其在代谢产物分析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带来解决方案。来自暨南大学的胡斌教授带来了题为“人体呼气质谱分析”的报告,人体呼气是一种生物气溶胶,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水汽以及融合在水汽小液滴中的不挥发性物质如有机代谢物、生物大分子和微生物等等,报告介绍了人体呼气分析在疾病诊断等涉及人体健康与分子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进展。上海交通大学的吕海涛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功能代谢组学革新胰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发现”的报告,报告者介绍了基于功能代谢组学革新肝胆胰疾病诊断与解析天然产物治疗疾病的新机制。来自吉林大学的顾景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质谱技术的PEG与多臂PEG化药物的体内命运研究”的报告,报告者采用差分离子淌度(DMS)与Q-Q-TOF的TOF-MS和MSAll扫描方式相结合的质谱解决策略,发展了PEG及其高分子衍生物的全轮廓的体外质量控制与体内命运分析的新方法,可为PEG等聚合物的精准分析与体内命运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田瑞军教授带来题为“面向临床蛋白质组学应用的高通量质谱分析方法”的报告,报告者致力于开发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新方法和新技术,并专注于其在动态蛋白质复合物及肿瘤微环境信号转导研究方面的应用。  本次会议和北美华人质谱学会联合组织,特别邀请了4位报告者着重介绍了库伦质谱法进行蛋白定量研究、蛋白质组学与阿尔兹海默症病理机制相关研究、靶向放射配体治疗性分子质谱分析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邀请到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陈浩教授、美国圣祖德儿童医院彭隽敏教授、北卡罗莱纳大学陈先教授以及诺华生物傅韵霖博士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下篇文章将陆续更新发布,敬请关注。  本次会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整个会议日程安排紧凑有序。全世界各地参会者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与学习,无论在学校、在家、还是在公司,都可以聆听专家们的报告,而且还可以在问答区进行发言和提问。第十三届质谱网络会议圆满落幕,探知质谱新技术,洞悉应用新世界!下一届质谱网络会议将于2023年末举办,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次质谱界的交流学习!
  • 先河环保与河北辛集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p   昨日,先河环保发布公告,公司与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政府签署《智慧环境(生态环境大数据及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示范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p p   协议规定先河环保为辛集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防治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将与河北辛集市将共同探索辛集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及环保产业创新模式。为此,先河环保将成立专家顾问团队,围绕辛集市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要求,提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防治全链条服务,包括建设覆盖辛集市范围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对辛集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感知、全数据分析,精准找到污染来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污染管控体系。结合网格化精准监控及环境大数据分析,加速辛集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进程。 /p p   先河环保在公告中说明,预计此次合作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推进创建环保应用新模式:一是区域全面感知、智慧诊断、科学减排、精准治理、持续达标 二是“测管治联动”一站式第三方服务,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协调、绿色发展。 /p p br/ /p
  •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日趋成型
    p   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也进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官网获悉,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p p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必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日趋成型,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 /p p strong   瞄前沿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strong /p p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p p   这是科技领域又一项发展规划。今年以来,仅从科技部口径便已公布了25个与科技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中,17个专项规划与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关。有关医疗健康领域就有3个。 /p p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赶超引领的步伐。”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此前向记者表示。他透露,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将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和谋划: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万钢表示。 /p p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各个专项规划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以农业专项规划为例,它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的详细规划与部署,与科技创新规划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p p   “粮食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育种和种业工程,它必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例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在内的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在2030年需要实施的15个重大项目中,种业自主创新为9个重大工程之首。从单个品种培育到整个种业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自有种业的重视。”在谈到公布的专项规划超半数涉民生、高新重点领域时,李红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时称。 /p p strong   补短板 引创新源头“活水” /strong /p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原始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 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 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等。 /p p   为此,6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明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具体来看,主要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六大举措。 /p p   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是引入“活水”的捷径。为此,《“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要求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p p   事实上,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明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在服务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与2015版本相比,新增6条,删除7条。新增的鼓励类条目包括智能化紧急医学救援设备、水文监测传感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加氢站、城市停车设施等。 /p p strong   促改革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 /strong /p p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p p   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在“十三五”规划中也自然成为了热词。“‘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体平台建设呈现新格局。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6月29日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p p   “未来将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许倞说,从金融创新来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从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而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等。 /p p   另外,我国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比如,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p p   不过,在许倞看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规划体系中的亮点之一。这不仅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也要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p p /p
  • 《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附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工信部联消费[2016]3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引导化纤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据《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11月25日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 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化纤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纺织工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引导化纤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纺织强国,特编制《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以推动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积极推广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 以实施提质增效为落脚点,大力实施“三品”战略。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构建竞争新优势,为基本建成化纤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创新驱动,升级发展。加快完善化纤工业创新体系,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以企业为中心,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提高化学纤维的功能化、差别化水平。推进化纤生产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改造。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控制总量,平衡发展。坚持优化存量,从严控制新增产能,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动产业集聚,提升行业综合竞争能力。  绿色制造,持续发展。坚持低能耗、循环再利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完善绿色制造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广绿色纤维标志产品,全面推进行业清洁生产认证和低碳认证体系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制造方式的绿色转型。  开放合作,共同发展。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推进化纤工业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高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加快形成化纤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化纤工业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增长,化纤差别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有效产能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目前的1%提高到1.2%,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品种技术水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生物基化学纤维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绿色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达到国家约束性指标和相关标准要求,循环再利用纤维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循环再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控制总量规模,优化产能结构。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拓展应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差别化、功能化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发展模式由“成本和规模”向“高附加值、专业化与系统化”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严格能耗、物耗、环保、质量和安全等标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格控制常规化纤产品新增产能,化解部分过剩产能,为优化供给结构提供空间。  推动兼并重组,促进协调发展。支持企业通过横向联合与垂直整合,实现存量资产的重组和优化。对规模大、实力强的精对苯二甲酸-聚酯企业、己内酰胺-锦纶企业可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炼化、化纤及纺织的一体化生产,提高产业链掌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引导企业向市场便利、资源丰富、产业链配套完善以及环保治理集中的地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式、园区化发展。形成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品种丰富、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化纤集团。同时发展一批“专、精、特、强”中小型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服装、家纺以及产业用领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产业链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深化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化纤跨国公司,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加强与国外高技术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生产企业的合作,提升我国化纤的制造和应用水平。推动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利用中亚、中东等地区油气资源布局原料加工,依托东南亚市场,利用我国领先的化纤制造技术和装备,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主动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全球分工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营销体系。推进产品、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合作与互认,提升在化纤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化纤工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支持在设计、核心制造、营销和咨询服务等环节开展国际合作,鼓励跨国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机构。  (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  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 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  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  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  (三)发展绿色制造,推进循环利用  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  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  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  (四)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软实力  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  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  三、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纤维新材料  新型功能性纤维开发与品质提升。开发聚合与纺丝一体化装备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实现模块化生产 开发新一代差别化、多功能纤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进一步拓展纤维产品在功能性服装、功能性家纺和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促进优质产品供给,满足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专栏1 差别化、多功能纤维品质提升1.大容量聚合纺丝设备开发。开发高效节能的大容量聚酯聚合和熔体直纺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突破锦纶环吹风技术,提升大容量锦纶装备水平,进一步降低常规纤维的生产成本。利用模块化技术实现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规模化生产。2.新型纤维品种开发。开发新一代共聚、共混、多元、多组分在线添加等技术,实现深染、超细旦、抗起球、抗静电等差别化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开发新型中空纤维膜以及阻燃、抗熔滴、抗紫外、抗化学品、抗菌等功能性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化纤产品在工业及家纺领域的应用比例。3.柔性制造技术。建设化纤高效柔性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工程技术及产品的开发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系统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高性能纤维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与突破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纤维的性能指标,拓展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电力等领域的应用。专栏2 高性能纤维产业化1.高性能纤维稳定化、低成本化生产。扩大单线产能、优化控制过程,实现T300级和T700级碳纤维、芳纶13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批量化和低成本生产,强化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高性能纤维新品种开发和系列化发展。提升碳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品种的系列化,以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突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连续碳化硅纤维、硅硼氮纤维、聚芳醚酮纤维等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3.高性能纤维创新体系建设。建设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育高质量技术人才。  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关键装备的制造,攻克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产业化技术瓶颈,实现生物基化学纤维规模化生产,着力拓展在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方面的应用。专栏3 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1.生物基再生纤维。突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关键装备制造的技术瓶颈及高效低能耗溶剂回收等自主创新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拓宽原料来源,建成示范生产线。2.生物基合成纤维。突破生物基合成纤维原料的产业化制备技术,重点发展非粮食资源的生物基纤维原料生产,提升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生物基聚酰胺的聚合、纺丝和染整产业化技术水平。3.海洋生物基纤维。开发国产虾(蟹)壳、海藻等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建立海藻纤维的原料基地;进一步提高单线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应用领域。  (二)绿色制造  开发推广纺前原液着色、绿色制浆、高效绿色催化等先进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废旧瓶片和废旧纺织品高效分选回收技术,建立高水平循环再利用体系,提高化纤行业绿色化生产水平。专栏4 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1.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推广和发展绿色制浆、酸站闪蒸一步提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聚酯装置乙醛回收利用技术、聚酯无锑催化剂聚合技术,大型锦纶聚合装置己内酰胺回收利用技术,公用工程节能增效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技术等,推广大容量高效浸渍设备、催化调聚脱色设备、低温连续滞留设备和高效脱水设备,研究和攻克非重金属绿色催化剂技术。2.废旧瓶片和废旧纺织品的高效分选回收技术。研发快速高效的废瓶或瓶片的分选、清洗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废旧纺织品的预处理与组分分离技术。3.高值化循环再利用纤维生产技术及装备。开发醇解、杂质分离、聚合、纺丝连续化再生纤维制备的产业化技术及装备;提升大容量物理法循环再利用纤维生产技术水平,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应用范围。4.原液着色产业化关键技术。完善原液着色功能性纤维的产业化纺丝技术,开发高性能、高浓缩功能性色母粒的清洁生产技术,完善原液着色纤维标准和色标体系。  (三)智能制造  研发智能化化纤成套生产线,根据化纤生产工艺特点,应用信息技术,采用先进控制方法、感知技术、智能化技术,实现从纺丝到仓储的智能化管理,推动建立涤纶、锦纶等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专栏5 智能制造1.数字化纤维全流程生产技术。强化工艺设计与制造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模型控制系统,形成化纤生产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一体化方案。2.产业链智能生产追溯系统。建立包括原料制备、纤维制造、质量检测、包装、仓储、物流等全流程的生产工艺数据采集系统和中央数据库,实现化纤生产全流程信息可追溯;运用先进检测和控制技术,开发连续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3.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开发集仓储、物流、包装、标签打印于一体的智能物流系统,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机器人、立体库、自动包装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和平衡物流。4.智能示范工厂和智能车间。突破原料、纺丝、检测、包装、仓储、物流等单元智能化以及集成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建立推广聚酯、聚酰胺、再生纤维素纤维等柔性化全流程化纤智能生产车间和智能化生产工厂。  (四)品牌与质量提升  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和规范质量的评估、认证体系,研究进一步扩大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品牌影响和效果,开展“绿色纤维”标志认证的推广和培育工作,加强品牌宣传,推进行业、区域、企业、产品品牌的培育,充分发挥品牌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专栏6 品牌培育与质量提升1.制定品牌建设标准和价值评价体系。制定《化纤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适用要求》和《化纤行业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建设品牌培育体系和价值评价制度,加大宣传和推行力度。2.加强纤维品牌推广。加强纤维品牌整体宣传推广,扩大纤维流行趋势、“绿色纤维”标志认证的影响,推进上下游新产品应用开发对接,提升消费者对纤维品牌的认知度,制定行业品牌拓展路径,推进中国纤维品牌的国际化。3.标准和质量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新型纤维产品标准和功能性纤维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化纤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推广在线检测和质量追溯体系,推进实验室国际互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评价实验室。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等产业政策中准确定位化纤工业鼓励和限制的领域,正确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中国制造2025》,通过现有政策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化纤重点工程予以支持,研究制定高新技术纤维在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措施,支持化纤企业建设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财税、金融等有关优惠政策在化纤行业的落实。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化纤企业改造升级的支持。  (二)鼓励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中央及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落实好国家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增值税、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高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引导和倒逼过剩产能兼并重组,充分利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组合政策,推动僵尸企业破产退出。落实完善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政策。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鼓励国内化纤行业使用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等工具,灵活利用社会资本支持的市场化运作基金,促进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实行海外并购,建立研发、物流和销售中心。加大对境外投资化纤企业在融资、保险、救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有实力的化纤行业机构开展中介咨询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项目设计、风险评估、融资机制、运营模式等全产业链咨询服务。鼓励和支持化纤企业在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减少企业的汇兑成本。  (四)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加强行业运行和统计监测,加强对行业重大问题的跟踪分析和调查研究,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完善行业预警机制,引导行业资金投向。适时发布产能利用、市场需求等信息,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行业安全和发展利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行业标准、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全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区域公共服务平台。  (五)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支持行业协会研究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支撑。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把握行业发展需求,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并不断提高重点联盟的运作水平。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专业化服务,为特色集群、基地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  (六)加强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筹负责《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加强《指导意见》的宣传和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增强行业、企业和社会实施《指导意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指导意见》的动态评估和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监测,及时掌握实施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加强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筹与协调。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
  • 天美公司第十三届质量千里行活动正式启动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作为中国、亚洲重要的科学仪器供应商,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就开始了“质量千里行”的活动,专门安排资深的维修、应用和培训工程师,组成强大服务团队,从北部的齐齐哈尔到南端的海南岛,行程几千里,历时两个月,走访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听取用户的意见。 2012年的3.15来到了!天美公司第十三届“行千里路,送天美情”活动再次拉开了序幕! 今年,天美公司第十三届质量千里行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让人们活得更健康,让环境变得更漂亮。作为一家同时在新加坡和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在食品安全、制药分析以及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愿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与大家一起,共同为环境和健康,直接、间接地做一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做的工作。一.千里行期间产品维护保养讲座内容1.原子吸收应用和维护 2.F-4600/7000应用和维护 3.U-3010/3310应用和维护 4.U-4100应用和维护 5.氨基酸的应用和维护 6. LC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7.离心机的应用和维护 8.安全柜的校验和维护 9.SEM的日常维护 二.天美仪器简易操作手册1.日本TOMY公司SX 系列灭菌锅操作说明(适合于SX-300/500/700)2.日立高速冷冻离心机的简易操作指南(适合于CR21G/CR22G)3.日立高速冷冻离心机使用注意事项4.日立超速离心机操作程序(CP-WX)5.正确使用安全柜6.F-4500简易操作7.U-3010/3310简易操作8.U-1500简易操作9.L-2000简单维护手册10.U-4100光源更换11. FE-SEM更换灯丝12. FE-SEM更换阳极13.L-8800常见故障和排除。14.日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三.用户网络互动1、对以上资料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填写下面的详细信息发送邮件至 techcomp@techcomp.cn索取--------------------------------------------------------------------------客户姓名:单位名称:电子邮件:客户电话:联系地址:邮政编码:是否购买过天美公司仪器:索取资料类别留言:--------------------------------------------------------------------------2、已购买天美仪器的使用用户,均可以向techcomp@techcomp.cn投稿,发表您的使用感想,经验教训以及有趣的小故事,将会有礼品赠送哦~此次活动详细信息请您关注以下网址:千里行活动彩页下载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2/down_198435.htm仪器信息网展台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2/天美公司网站地址:http://www.techcomp.cn/仪器信息网论坛交流专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312/3918406/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附全文)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  录  第一章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第二节 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第一节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第二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  第四节 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第四章 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  第一节 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二节 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第三节 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  第五章 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  第一节 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第二节 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第六章 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  第一节 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  第二节 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  第三节 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  第四节 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  第五节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第七章 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  第一节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第二节 管护重点生态区域  第三节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第四节 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第五节 修复生态退化地区  第六节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第七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八章 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健全法治体系  第二节 完善市场机制  第三节 落实地方责任  第四节 加强企业监管  第五节 实施全民行动  第六节 提升治理能力  第九章 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第十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明确任务分工  第二节 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节 加强国际合作  第四节 推进试点示范  第五节 严格评估考核第一章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绿色发展,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把发展观、执政观、自然观内在统一起来,融入到执政理念、发展理念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高度、实践深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首批开展监测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3.6%,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下降27.4%、20.9%、27.7%,酸雨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峰值的30%左右降至7.6%,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提高至66%,劣Ⅴ类比例下降至9.7%,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4%。建成自然保护区2740个,占陆地国土面积14.8%,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大熊猫、东北虎、朱鹮、藏羚羊、扬子鳄等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连续三个监测周期实现面积“双缩减”。  治污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到2015年,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容量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例分别提高到99%、92%,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6亿千瓦。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1%。7.2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2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6.1万家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2.9%、13%、18%、18.6%。  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成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稳步实施。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全部停止商业性采伐。全国受保护的湿地面积增加525.94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6.8%。沙化土地治理1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6万平方公里。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建立各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4300多个。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生态市(县、区)建设,114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印发实施,6个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  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到2015年,50个危险废物、27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基本建成,历史遗留的670万吨铬渣全部处置完毕,铅、汞、镉、铬、砷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27.7%,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大幅减少。科学应对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环境影响。核设施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核技术利用管理日趋规范,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完成制修订,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陆续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和环境保护综合督察。全社会生态环境法治观念和意识不断加强。第二节 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环境污染重。我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公众反映强烈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占3.2%,部分地区冬季空气重污染频发高发。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需提升,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流域水体污染依然较重。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差距大,治理和改善任务艰巨。  山水林田湖缺乏统筹保护,生态损害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20%。森林系统低质化、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功能低效化、自然景观人工化趋势加剧,每年违法违规侵占林地约200万亩,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全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1/3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全国湿地面积近年来每年减少约510万亩,900多种脊椎动物、3700多种高等植物生存受到威胁。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空间不断被蚕食侵占,一些地区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系统保护难度加大。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风险高。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区域性、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日益凸显。环境风险企业数量庞大、近水靠城,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原因复杂、污染物质多样、影响地域敏感、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过去十年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00多起,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1.75亿亩以上。近年来,年均截获有害生物达100万批次,动植物传染及检疫性有害生物从国境口岸传入风险高。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为环境保护释放政策红利、法治红利和技术红利。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重污染过剩产能、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趋缓。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  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环保投入减弱,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和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区域生态环境分化趋势显现,污染点状分布转向面上扩张,部分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下降,统筹协调保护难度大。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环境责任,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挑战大。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是负重前行、大有作为的关键期,也是实现质量改善的攻坚期、窗口期。要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结合,强化源头防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施治。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分区域、分流域、分阶段明确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污染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多种手段,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开展多污染物协同防治,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空间管控、分类防治。生态优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立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实施差异化管理,分区分类管控,分级分项施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以改革创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改革生态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环境立法、环境司法、环境执法,从硬从严,重拳出击,促进全社会遵纪守法。依靠法律和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坚持履职尽责、社会共治。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和支出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第三章 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绿色发展是从源头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要创新调控方式,强化源头管理,以生态空间管控引导构建绿色发展格局,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生态环境治理,促进重点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第一节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依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目标、治理保护措施和考核评价要求。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着力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确保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管理与治理,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高环境质量。优化开发区域引导城市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发展,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系统格局。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资源开发格局。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2017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18年底前,其他省(区、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定期发布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状况信息。建立监控体系与评价考核制度,对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进行评价考核。全面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和提升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功能,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推动“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规范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生态环境承载力调控、环境质量底线控制、战略环评与规划环评刚性约束等环境引导和管控要求,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技术规范,强化“多规合一”的生态环境支持。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多规合一”的指导意见。自2018年起,启动省域、区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空间规划研究。第二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环境硬约束推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建立重污染产能退出和过剩产能化解机制,对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无治理能力且无治理意愿的企业、达标无望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淘汰。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推动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与产品。鼓励各地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京津冀地区要加大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钢铁等过剩产能淘汰力度。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各地区造纸、制革、印染、焦化、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行业规模限值。实行新(改、扩)建项目重点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严格环保能耗要求促进企业加快升级改造。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强化全过程节能监管。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全面实施电机、变压器等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实施系统能效提升、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绿色照明、余热暖民等节能重点工程。支持企业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推动工业园区和企业应用分布式能源。  促进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生产供给。从设计、原料、生产、采购、物流、回收等全流程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完善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推动包装减量化、无害化和材料回收利用。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评价和绿色制造工艺推广行动,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增强绿色供给能力,整合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认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增加有机产品供给。到2020年,创建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千家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推动循环发展。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城市低值废弃物集中处置,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示范工程。深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建设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回收和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基地和园区。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规范完善废钢铁、废旧轮胎、废旧纺织品与服装、废塑料、废旧动力电池等综合利用行业管理。尝试建立逆向回收渠道,推广“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实施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进秸秆高值化和产业化利用。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低碳循环、治污减排、监测监控等核心环保技术工艺、成套产品、装备设备、材料药剂研发与产业化,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主导技术和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推进形成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及环境保护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服务市场,开展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规范环境绩效合同管理,逐步建立环境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发布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清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环保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与环保品牌。鼓励生态环保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环保行业组织、科技社团在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开展环保产业常规调查统计工作,建立环境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发布环境服务业发展报告。第三节 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  推进绿色化与创新驱动深度融合。把绿色化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点,推进绿色化与各领域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现代林业和生物肥料等技术研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重点针对大气、水、土壤等问题,形成源头预防、末端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套技术。  加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瞄准世界生态环境科技发展前沿,立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要求,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创新,加快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理论体系,以应用示范为支撑的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体系,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体系,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的环保产业培育体系,以服务保障为基础的环保科技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工程,加强环保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重点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相关院校开展环保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建立健全环保职业荣誉制度。  建设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平台。统筹科技资源,深化生态环保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环保智库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环保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建立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依托有条件的科技产业园区,集中打造环保科技创新试验区、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区、环保综合治理技术服务区、国际环保技术合作区、环保高水-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专栏2 各流域需要改善的控制单元  (一)长江流域(108个)。  双桥河合肥市控制单元等40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乌江重庆市控制单元等7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Ⅲ类 来河滁州市控制单元等9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Ⅳ类 京山河荆门市控制单元等2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Ⅲ类 沱江内江市控制单元等4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Ⅳ类 十五里河合肥市控制单元等24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滇池外海昆明市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 南淝河合肥市控制单元等3个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竹皮河荆门市控制单元等4个单元氨氮、总磷浓度下降 岷江宜宾市控制单元等14个单元总磷浓度下降。  (二)海河流域(75个)。  洋河张家口市八号桥控制单元等9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妫水河下段北京市控制单元等3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Ⅳ类 潮白河通州区控制单元等26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宣惠河沧州市控制单元等6个单元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 通惠河下段北京市控制单元等26个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共产主义渠新乡市控制单元等3个单元氨氮、总磷浓度下降 海河天津市海河大闸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下降 潮白新河天津市控制单元总磷浓度下降。  (三)淮河流域(49个)。  谷河阜阳市控制单元等17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东鱼河菏泽市控制单元由Ⅴ类升为Ⅲ类 新濉河宿迁市控制单元等9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Ⅳ类 洙赵新河菏泽市控制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Ⅲ类 运料河徐州市控制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Ⅳ类 涡河亳州市岳坊大桥控制单元等16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包河商丘市控制单元等4个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四)黄河流域(35个)。  伊洛河洛阳市控制单元等14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葫芦河固原市控制单元等4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Ⅳ类 岚河吕梁市控制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Ⅳ类 大黑河乌兰察布市控制单元等8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昆都仑河包头市控制单元等8个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五)松花江流域(12个)。  小兴凯湖鸡西市控制单元等9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阿什河哈尔滨市控制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呼伦湖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 饮马河长春市靠山南楼控制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六)辽河流域(13个)。  寇河铁岭市控制单元等6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辽河沈阳市巨流河大桥控制单元等3个单元由Ⅴ类升为Ⅳ类 亮子河铁岭市控制单元等2个单元由劣Ⅴ类升为Ⅴ类 浑河抚顺市控制单元总磷浓度下降 条子河四平市控制单元氨氮浓度下降。  (七)珠江流域(17个)。  九洲江湛江市排里控制单元等2个单元由Ⅲ类升为Ⅱ类 潭江江门市牛湾控制单元由Ⅳ类升为Ⅱ类 鉴江茂名市江口门控制单元等4个单元由Ⅳ类升为Ⅲ类 东莞运河东莞市樟
  •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和支撑升级发展 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 通过《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 br/ /p p   会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科技创新进行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发展新经济,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会议通过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一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瞄准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设施、国家科研与技术创新基地等。扩大创新型人才规模、提高质量。强化区域和国际创新合作。使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明显提升。二是构筑先发优势,用好比较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民生改善需求,在量子通信、精准医疗等重点领域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种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智能机器人等重大产业技术开发,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三是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和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引导更多资源向创新汇聚。四是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尽快落实改进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技成果权益分配等政策措施,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p p br/ /p p 附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span /p p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p p   第一篇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p p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p p   第一章 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p p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p p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战略高技术不断突破,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取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超级计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4220亿元 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 2位,被引用数升至第4位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9835亿元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5年的55.3%。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第四代移动通信(4G)、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动汽车等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产品和技术开始走向世界。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化纵深化迈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研发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创新创业重要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p p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p p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创新社会治理,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保障。同时,我国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素质持续提升,经济具有持续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p p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环境亟待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 /p p   综合判断,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主动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p p   第二章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战略任务。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塑造引领型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p p   ——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实施非对称战略,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p p   ——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扶贫脱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民众获得感。 /p p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p p   ——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本质要求。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p p   ——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主动融入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外交战略相结合,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提高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p p   ——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整体水平由跟跑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1%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 /p p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4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20%,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 成长起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标准,若干企业进入世界创新百强,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创造国民财富和高质量就业的新动力,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共享。 /p p   ——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同步提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力资源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改善,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p p   ——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发展机制更加科学,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p p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p p /p & nbsp br/ p /p p   四、总体部署 /p p   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p p   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等领域一体化部署,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突破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瓶颈制约 建立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发展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 /p p   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全面布局、前瞻部署,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争在更多基础前沿领域引领世界科学方向,在更多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地建设,按功能定位分类推进科研基地的优化整合。培育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p p   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打造 “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 /p p   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发展众创空间,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p p   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推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组织体系 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p p   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培育发展科普产业 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各类科研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增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 /p p   第三章 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 /p p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统筹推进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p p   一、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p p   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突出创新人才的核心驱动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等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p p   二、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 /p p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加强系统整合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创新基地,充分聚集一流人才,增强创新储备,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为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奠定重要基础。 /p p   三、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 /p p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聚集规律,结合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引导高端创新要素围绕区域生产力布局加速流动和聚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为基础、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区域创新平台为龙头,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p p   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 /p p   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的通道,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为纽带,以资源开放共享为手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多主体协同互动与大众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开放高效创新网络。 /p p   五、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 /p p   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明确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分工,强化上下联动和统筹协调 加强科技高端智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重大决策机制 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的创新驱动制度安排。 /p p   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p p   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法治环境 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增强政策储备,加大重点政策落实力度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p p   第二篇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p p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民生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系统部署,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p p   第四章 实施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p p   重大科技项目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集成科技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完善重大项目组织模式,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开辟产业发展新方向,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带动生产力跨越发展,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p p   一、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p p   按照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的要求,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专项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提升专项实施成效,确保实现专项目标。持续攻克“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核电、水污染治理、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建设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发挥对民生改善和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凝聚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建成一批引领性强的创新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 /p p   专栏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p p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突破超级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架构设计技术,提升服务器及桌面计算机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办公软件等的功能、效能和可靠性,攻克智能终端嵌入式CPU和操作系统的高性能低功耗等核心关键技术 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需求开展操作系统等关键基础软硬件研发,基本形成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自主发展能力,扭转我国基础信息产品在安全可控、自主保障方面的被动局面。 /p p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攻克14纳米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掺杂设备等高端制造装备及零部件,突破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及核心部件,研制300毫米硅片等关键材料,研发14纳米逻辑与存储芯片成套工艺及相应系统封测技术,开展75纳米关键技术研究,形成28—14纳米装备、材料、工艺、封测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p p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关键核心技术和国际标准以及5G芯片、终端及系统设备等关键产品研制,重点推进5G技术标准和生态系统构建,支持4G增强技术的芯片、仪表等技术薄弱环节的攻关,形成完整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业链,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产业、服务与应用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为2020年启动5G商用提供支撑。 /p p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点攻克高档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及刀具等关键共性技术和高档数控机床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等关键技术,满足航空航天、汽车领域对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档数控机床的急需,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 /p p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点攻克陆上深层、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并实现推广应用,攻克页岩气、煤层气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以及提高复杂油气田采收率的新技术,提升关键技术开发、工业装备制造能力,为保障我国油气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p p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突破CAP1400压水堆屏蔽主泵、控制系统、燃料组件等关键技术和试验验证,高温堆蒸汽发生器、燃料系统、核级石墨等关键技术设备材料和验证。2017年,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并网发电 2020年,CAP1400示范工程力争建设完成。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技术研发、试验验证、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设计、建设和服务全产业链。 /p p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按照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的步骤,在水循环系统修复、水污染全过程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生态服务功能修复和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研发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集成一批整装成套的技术和设备,在京津冀地区和太湖流域开展综合示范,形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建设水环境监测与监控大数据平台。 /p p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强化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生物安全新技术研发,在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中重点支持基于非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性状改良研究,使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储备。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p p   重大新药创制。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10类(种)重大疾病,加强重大疫苗、抗体研制,重点支持创新性强、疗效好、满足重要需求、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药物开发,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强化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新药研发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加速推进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p p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突破突发急性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提升应急处置技术能力 攻克艾滋病、乙肝、肺结核诊防治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疫苗研究,研发一批先进检测诊断产品,提高艾滋病、乙肝、肺结核临床治疗方案有效性,形成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形成适合国情的降低“三病两率”综合防治新模式,为把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乙肝由高流行区向中低流行区转变、肺结核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支撑。 /p p   大型飞机。C919完成首飞,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并实现交付,开展民机适航审定关键技术研究。 /p p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成天基和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建成陆地、大气、海洋对地观测系统并形成体系。 /p p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发射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试验核心舱,以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技术,为全面建成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突破全月球到达、高数据率通信、高精度导航定位、月球资源开发等关键技术。突破地外天体自动返回技术,研制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技术,实现特定区域软着陆并实现采样返回。 /p p   二、部署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p p   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点方向率先突破。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批次有序启动实施。 /p p   专栏3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p p   重大科技项目: /p p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开展材料、制造工艺、试验测试等共性基础技术和交叉学科研究,攻克总体设计等关键技术。 /p p   2.深海空间站。开展深海探测与作业前沿共性技术及通用与专用型、移动与固定式深海空间站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p p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研发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制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 /p p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以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 /p p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涵盖信息和网络两个层面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体系,提升信息保护、网络防御等技术能力。 /p p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重点突破在轨服务维护技术,提高我国空间资产使用效益,保障飞行器在轨安全可靠运行。 /p p   重大工程: /p p   1.种业自主创新。以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p p   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炭绿色开发、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煤炭污染控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燃煤发电及超低排放技术实现整体领先,现代煤化工和多联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p p   3.智能电网。聚焦部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重点任务,实现智能电网技术装备与系统全面国产化,提升电力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 /p p   4.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p p   5.大数据。突破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建成全国范围内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和交换平台,形成面向典型应用的共识性应用模式和技术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p p   6.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p p   7.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军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 /p p   8.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构建水—土—气协同治理、工—农—城资源协同循环、区域环境协同管控的核心技术、产业装备、规范政策体系。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工程,形成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p p   9.健康保障。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加强精准医学等技术研发,部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多发病等疾病防控,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惠民示范服务。 /p p   建立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综合把握国际科技前沿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迫需求,在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等方面遴选重大任务,适时充实完善重大项目布局。 /p p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涵盖高端芯片及核心软硬件研制、前沿技术突破和信息能力构建的整体布局 在先进制造领域,形成涵盖基础材料、关键技术、重大战略产品和装备研发的整体布局 在能源领域,形成涵盖能源多元供给、高效清洁利用和前沿技术突破的整体布局 在环境领域,形成由单一污染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在农业领域,形成兼顾前沿技术突破和解决种业发展基本问题的整体布局 在生物和健康领域,形成涵盖重大疾病防治、基础健康保障服务和前沿医疗技术突破的整体布局 在太空海洋开发利用领域,形成涵盖空间、海洋探测利用技术的整体布局。 /p p   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新部署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技计划任务部署的衔接,完善和创新项目组织实施模式,改进项目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评估。加强动态调整,加强地球深部探测等候选重大科技项目的储备论证。 /p p   第五章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p p   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围绕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紧迫需求,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开发,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有力支撑。 /p p   一、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 /p p   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为重点,发展以动植物组学为基础的设计育种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开发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设施农业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一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盐碱地改造、农林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立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农业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p p   专栏4 现代农业技术 /p p   1.生物育种研发。以农作物、畜禽水产和林果花草为重点,突破种质资源挖掘、工程化育种、新品种创制、规模化测试、良种繁育、种子加工等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效聚合高产、高效、优质、多抗、广适等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 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显著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p p   2.粮食丰产增效。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对作物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生态协调的科技需求,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开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丰产增效新理论、新技术和集成示范研究,使产量提高5%,减损降低5%以上,肥水效率提高10%以上,光温资源效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 /p p   3.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以种植规模较大的果树、花卉、茶叶、木本(草本)油料、热带经济作物、特色经济植物、杂粮等为对象,重点突破增产提质增效理论和方法,创制优异新种质,研发新产品,形成高效轻简技术,确保我国农业产品多样性和国家农业安全,促进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 /p p   4.海洋农业(蓝色粮仓)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研究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捕捞与新资源开发、精深加工、渔业环境保护等新原理、新装备、新方法和新技术,建成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的区域性蓝色粮仓,促进海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强化优质蛋白供给,引领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健康发展。 /p p   5.畜禽安全高效养殖与草牧业健康发展。以安全、环保、高效为目标,围绕主要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主要畜禽安全健康养殖工艺与环境控制、畜禽养殖设施设备、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饲料产业、草食畜牧业、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为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p p   6.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加强速生用材林、珍贵用材林、经济林、花卉等资源的高效培育与绿色增值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林业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单位蓄积增加15%,资源利用效率提高20%,主要林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p p   7.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突破农林生态系统氮磷、有毒有害化学品与生物、重金属、农林有机废弃物等污染机理基础理论及防治修复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技术、产品和装备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制定重点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遏制农业面源与重金属污染问题。 /p p   8.农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突破肥药减施、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农林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 /p p   9.盐碱地等低产田改良增粮增效。加强盐碱地水盐运移机理与调控、土壤洗盐排盐、微咸水利用、抗盐碱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替代种植、水分调控等基础理论及改良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盐碱地改良剂、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和新材料。开发盐碱地治理新装备,选择典型盐碱地及低产田区域建立示范基地,促进研发成果示范应用。 /p p   10.农业生物制造。以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为重点,开展作用机理、靶标设计、合成生物学、病原作用机制、养分控制释放机制等研究,创制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农业生物制品并实现产业化。 /p p   11.农机装备与设施。突破决策监控、先进作业装置及其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效环保农林动力、多功能与定位变量作业、设施种植和健康养殖精细生产、农产品产地处理与干燥、林木培育、采收加工、森林灾害防控等技术与装备,形成农林智能化装备技术体系,支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 /p p   12.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研究农林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和新型生物质资源(能源植物、微藻等)的清洁收储、高效转化、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等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业态,使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技术进入国际前列,利用率达到80%以上。 /p p   13.智慧农业。研发农林动植物生命信息获取与解析、表型特征识别与可视化表达、主要作业过程精准实施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构建大田和果园精准生产、设施农业智能化生产及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信息化作业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系统,建立面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以及乡村新兴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 /p p   14.智能高效设施农业。突破设施光热动力学机制、环境与生物互作响应机理等基础理论,以及设施轻简装配化、作业全程机械化、环境调控智能化、水肥管理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瓶颈,创制温室节能蓄能、光伏利用、智慧空中农场等高新技术及装备,实现设施农业科技与产业跨越发展。 /p p   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p p   大力发展泛在融合、绿色宽带、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计算技术,重点加强E级(百亿亿次级)计算、云计算、量子计算、人本计算、异构计算、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发展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加强一体化融合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无线移动通信、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重点是智能感知与认知、虚实融合与自然交互、语义理解和智慧决策、云端融合交互和可穿戴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发展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重点加强极低功耗芯片、新型传感器、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和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技术与器件的研发。 /p p   专栏5 新一代信息技术 /p p   1.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技术。开展逼近器件物理极限和面向不同系统应用的半导体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和新电路的前沿研究和相关理论研究,突破极低功耗器件和电路、7纳米以下新器件及系统集成工艺、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下一代射频芯片、硅基太赫兹技术、新原理计算芯片等关键技术,加快10纳米及以下器件工艺的生产研发,显著提升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系统芯片产品市场占有率。 /p p   2.光电子器件及集成。针对信息技术在速率、能耗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瓶颈,研制满足高速光通信设备所需的光电子集成器件 突破光电子器件制造的标准化难题和技术瓶颈,建立和发展光电子器件应用示范平台和支撑技术体系,逐步形成从分析模型、优化设计、芯片制备、测试封装到可靠性研究的体系化研发平台,推动我国信息光电子器件技术和集成电路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p p   3.高性能计算。突破E级计算机核心技术,依托自主可控技术,研制满足应用需求的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在“十三五” 期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研发一批关键领域/行业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建立若干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中心,构建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环境。建立具有世界一流资源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促进我国计算服务业发展。 /p p   4.云计算。开展云计算核心基础软件、软件定义的云系统管理平台、新一代虚拟化等云计算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以及云开源社区的建设,构建完备的云计算生态和技术体系,支撑云计算成为新一代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度耦合互动发展。 /p p   5.人工智能。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智能技术方法 突破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融合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相关设备、工具和平台 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类人智能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实现类人视觉、类人听觉、类人语言和类人思维,支撑智能产业的发展。 /p p   6.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以网络融合化发展为主线,突破一体化融合网络组网、超高速和超宽带通信与网络支撑等核心关键技术,在芯片、成套网络设备、网络体系结构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超前部署下一代网络技术,大幅提升网络产业国际竞争力。 /p p   7.物联网。开展物联网系统架构、信息物理系统感知和控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攻克智能硬件(硬件嵌入式智能)、物联网低功耗可信泛在接入等关键技术,构建物联网共性技术创新基础支撑平台,实现智能感知芯片、软件以及终端的产品化。 /p p   8.智能交互。探索感知认知加工机制及心理运动模型的机器实现,构建智能交互的理论体系,突破自然交互、生理计算、情感表达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智能交互的共性基础软硬件平台,提升智能交互在设备和系统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教育、办公、医疗等关键行业形成示范应用,推动人机交互领域研究和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p p   9.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突破虚实融合渲染、真三维呈现、实时定位注册、适人性虚拟现实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智能眼镜、动作捕捉和分析系统、个性化虚拟现实整套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基本形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显示、交互、内容、接口等方面的规范标准。在工业、医疗、文化、娱乐等行业实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示范应用,培育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 /p p   10.智慧城市。开展城市计算智能、城市系统模型、群体协同服务等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城市多尺度立体感知、跨领域数据汇聚与管控、时空数据融合的智能决策、城市数据活化服务、城市系统安全保障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运营平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群的集中应用创新示范。 /p p   三、发展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 /p p   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发展网络协同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制造资源集成管控、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等关键技术 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重点研究再设计、再制造与再资源化等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发展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微纳制造、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光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关键装备与工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开展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关键基础件、工业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基础数据库、工业试验平台等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提升制造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增效,加强制造装备及产品“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支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p p   专栏6 先进制造技术 /p p   1.网络协同制造。开展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理论与系统、工业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研究,突破智慧数据空间、智能工厂异构集成等关键技术,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新型研发设计、智能工程、云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模式,培育一批智慧企业,开展典型示范应用。 /p p   2.绿色制造。发展绿色化设计技术、基础加工工艺技术、机电产品开发技术、再制造与再资源化技术等,构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 /p p   3.智能装备与先进工艺。开展非传统制造工艺与流程、重大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引领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p p   4.光电子制造关键装备。开展新型光通信器件、半导体照明、高效光伏电池、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柔性显示、新型功率器件、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制备等新兴产业关键制造装备研发,提升新兴领域核心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p p   5.智能机器人。开展下一代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学习与认知、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共融等前沿技术研究,攻克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工业机器人实现产业化,服务机器人实现产品化,特种机器人实现批量化应用。 /p p   6.增材制造。开展高性能金属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等基础理论研究,攻克高效高精度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喷头等核心部件,研发金属、非金属及生物打印典型工艺装备,构建相对完善的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p p   7.激光制造。开展超快脉冲、超大功率激光制造等理论研究,突破激光制造关键技术,研发高可靠长寿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国产先进激光器以及高端激光制造工艺装备,开发先进激光制造应用技术和装备。 /p p   8.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研究关键基础件、基础工艺等基础前沿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业试验验证平台,研制一批高端产品,提高重点领域和重大成套装备配套能力。 /p p   9.工业传感器。开展工业传感器核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集成应用等技术攻关,加强工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工业传感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p p   四、发展新材料技术 /p p   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建设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加快新材料技术突破和应用。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重点是高温合金、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技术及应用。发展先进功能材料技术,重点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印刷显示与激光显示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新材料、膜分离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技术及应用。发展变革性的材料研发与绿色制造新技术,重点是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短流程、近终形、高能效、低排放为特征的材料绿色制造技术及工程应用。 /p p   专栏7 新材料技术 /p p   1.重点基础材料。着力解决基础材料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突破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工艺优化及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开展先进生产示范。 /p p   2.先进电子材料。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推动跨界技术整合,抢占先进电子材料技术的制高点。 /p p   3.材料基因工程。构建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和专用数据库三大平台,研发多层次跨尺度设计、高通量制备、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评价、材料大数据四大关键技术,实现新材料研发由传统的“经验指导实验”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新模式转变,在五类典型新材料的应用示范上取得突破,实现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标。 /p p   4.纳米材料与器件。研发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纳米光电器件及集成系统、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药物、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环境材料、纳米安全与检测技术等,突破纳米材料宏量制备及器件加工的关键技术与标准,加强示范应用。 /p p   5.先进结构材料。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以轻质高强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打印材料为重点,解决材料设计与结构调控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p p   6.先进功能材料。以稀土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特种玻璃等战略新材料为重点,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 以石墨烯、高端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突破口,抢占材料前沿制高点。 /p p   五、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技术 /p p   大力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支撑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保障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革命。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加强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余热余压深度回收利用、浅层低温地能开发利用、新型节能电机、城镇节能系统化集成、工业过程节能、能源梯级利用、“互联网+”节能、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加强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光热发电、太阳能供热制冷、大型先进风电机组、海上风电建设与运维、生物质发电供气供热及液体燃料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发展智能电网技术,重点加强特高压输电、柔性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电网与用户互动、分布式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和大容量储能、能源微网等技术研发及应用。稳步发展核能与核安全技术及其应用,重点是核电站安全运行、大型先进压水堆、超高温气冷堆、先进快堆、小型核反应堆和后处理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为奥运专区及周边提供零碳/低碳、经济智慧的能源解决方案。 /p p   专栏8 清洁高效能源技术 /p p   1.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新型节能。突破燃煤发电技术,实现火电厂平均供电煤耗每千瓦时305克标煤,煤制清洁燃气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达到90%以上。突破煤炭污染控制技术,常规污染物在现有水平上减排50%。开展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实现百万吨/年的规模化示范。 /p p   2.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开展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方向的系统、部件、装备、材料和平台的研究。 /p p   3.核安全和先进核能。开展先进核燃料、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严重事故、风险管理、数值反应堆、电站老化与延寿、超高温气冷堆、先进快堆、超临界水冷堆、新型模块化小堆等研究。 /p p   4.智能电网。研制± 1100千伏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装备,建成±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2.5亿千瓦风电、1.5亿千瓦光伏的并网消纳,建成百万用户级供需互动用电系统等。 /p p   5.建筑节能。突破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建筑能耗评价体系,研究节能集成技术、高效冷却技术等基础性技术,研发主动式/被动式多能源协调高效利用系统、新型采光与高效照明等应用关键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p p   六、发展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 /p p   面向建设“安全交通、高效交通、绿色交通、和谐交通”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新能源、高效能、高安全的系统技术与装备,完善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核心技术体系,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技术及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速列车、高中速磁浮、快捷货运技术与装备,发展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研发运输管理前沿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走出去”战略支撑能力。 /p p   专栏9 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 /p p   1.新能源汽车。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根据“三纵三横”研发体系,突破电池与电池管理、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力系统的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完善新能源汽车能耗与安全性相关标准体系,形成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链,实现各类电动汽车产业化。 /p p   2.轨道交通。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方向,形成以新架构、新材料、新能源和跨国互联互通为特征的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加强高速列车、高速磁浮、中速磁浮、联合运输、快捷货运、高速货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要求,实现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运营安全水平、单位周转量能耗水平国际领先。 /p p   3.海洋运输。突破绿色、智能船舶核心技术,形成船舶运维智能化技术体系,研制一批高技术、高性能船舶和高效通用配套产品,为提升我国造船、航运整体水平,培育绿色船舶、智能船舶等产业提供支撑。 /p p   4.航空运输技术与装备。开展未来民机产品概念方案(新构型、新能源、超声速)论证研究,突破气动声学与低噪声设计、先进航电、飞控技术、先进多电、飞发一体化设计等技术,为提高民机产品竞争力提供支撑。瞄准航空运输服务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发展、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所需的技术基础,围绕安全、高效、绿色航空器和航空运输系统两条主线,掌握通航飞机、协同空管、机场运控技术等重点方向前沿核心技术。 /p p   5.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以提供高效、便捷、可持续交通为目标,突破交通信息精准感知与可靠交互、交通系统协同式互操作、泛在智能化交通服务等共性关键技术。重点解决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系统控制优化、城市交通控制功能提升与设计问题,促进交通运输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p p   七、发展先进高效生物技术 /p p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抓生物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超前部署和创新引领,以生物技术创新带动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我国从生物技术大国到生物技术强国的转变。重点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安全保障、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等任务,加快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再生医学、3D生物打印等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提高生物技术原创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集成性突破,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高生物经济国际竞争力。 /p p   专栏10 先进高效生物技术 /p p   1.前沿共性生物技术。加快推进基因组学新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3D生物打印技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结构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生物产业发展及生命科学研究核心关键装备研发,提升我国生物技术前沿领域原创水平,抢占国际生物技术竞争制高点。 /p p   2.新型生物医药技术。开展重大疫苗、抗体研制、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人体微生物组解析及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批创新医药生物制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体系。 /p p   3.生物医用材料。以组织替代、功能修复、智能调控为方向,加快3D生物打印、材料表面生物功能化及改性、新一代生物材料检验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布局可组织诱导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产品、新一代植介入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重大战略性产品,提升医用级基础原材料的标准,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提升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竞争力。 /p p   4.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开展重大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新型生物能源开发、有机废弃物及气态碳氧化物资源的生物转化、重污染行业生物过程替代等研究,突破原料转化利用、生物工艺效率、生物制造成本等关键技术瓶颈,拓展工业原材料新来源和开发绿色制造新工艺,形成生物技术引领的工业和能源经济绿色发展新路线。 /p p   5.生物资源利用技术。聚焦战略生物资源的整合、挖掘与利用,推进人类遗传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深度利用研究,构建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库和信息服务平台,扩大资源储备,加强开发共享,掌握利用和开发的主动权,为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p p   6.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开展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研究,建立生物安全相关的信息和实体资源库,构建高度整合的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 /p p   八、发展现代食品制造技术 /p p   遵循现代食品制造业高科技、智能化、多梯度、全利用、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国际发展趋势,围绕标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健康型消费等重大产业需求,以现代加工制造为主线,加快高效分离、质构重组、物性修饰、生物制造、节能干燥、新型杀菌等工程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攻克连续化、自动化、数字化、工程化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突破食品产业发展的装备制约 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聚焦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过程安全控制能力薄弱、监管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监测检测、风险评估、溯源预警、过程控制、监管应急等食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发展保鲜物流,开展智能冷链物流、绿色防腐保鲜、新型包装控制、粮食现代储备、节粮减损等产业急需技术研发 以营养健康为目标,突破营养功能组分稳态化保持与靶向递送、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食品精准制造、主食现代化等高新技术。力争到2020年,在营养优化、物性修饰、智能加工、低碳制造、冷链物流、全程控制等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食品制造技术体系,支撑我国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p p   专栏11 现代食品制造技术 /p p   1.加工制造。开展新型节能干燥、超微粉碎、冷冻冷藏、杀菌包装等共性技术研究,突破物性重构、风味修饰、质构重组、低温加工和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攻克绿色加工、低碳制造和品质控制等核心技术,有效支撑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升级。 /p p   2.机械装备。开展食品装备的机械物性、数字化设计、信息感知、仿真优化等新方法、新原理研究,研发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自动包装等共性装备,节能挤压、高效干燥、连续焙烤、3D打印等关键装备,以及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成套加工装备,为食品装备升级换代提供支撑。 /p p   3.质量安全。开展食品品质评价与系统识别、危害因子靶向筛查与精准确证、多重风险分析与暴露评估、在线监测与快速检测、安全控制原理和工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突破食品风险因子非定向筛查、快速检测核心试剂高效筛选、体外替代毒性测试、致病生物全基因溯源、全产业链追溯与控制、真伪识别等核心技术,加强食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强化食品安全基础标准研究,加强基于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技术研究,构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技术体系。 /p p   4.保鲜物流。开展物流过程中食品品质保持、损耗控制、货架期延长等共性技术研究,突破环境因子精准控制、品质劣变智能检测与控制、新型绿色包装等关键技术,加强粮食现代储备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开展粮食流通节粮减损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掌握智能冷链物流、绿色防腐保鲜等核心技术,构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新模式,推动食品保鲜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 /p p   5.营养健康。开展食品营养品质调控、营养组学与抗慢性疾病机理研究,突破营养功能组分筛选、稳态化保持、功效评价等关键技术,掌握营养功能组分高效运载及靶向递送、营养代谢组学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以及基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的营养靶向设计与新型健康食品精准制造技术,加强主食营养健康机理与现代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多样性和个性化营养健康食品,有力支撑全民营养健康水平提升。 /p p   九、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 /p p   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发展,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附加值。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加强文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教育与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 /p p   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p p   加强产业变革趋势和重大技术的预警,加强对颠覆性技术替代传统产业拐点的预判,及时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特别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能够改变或部分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研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竞争优势。重点开发移动互联、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的发展,重视基因编辑、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石墨烯等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p p   第六章 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p p   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大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的力度,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供技术支撑。 /p p   一、发展生态环保技术 /p p   以提供重大环境问题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和发展环保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为目标,形成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套技术。加强大气污染形成机理、污染源追踪与解析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技术水平 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体系建设 突破饮用水质健康风险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治、污废水资源化能源化与安全利用、垃圾处理及清洁焚烧发电、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关键技术 开展土壤污染机制和风险评估等基础性研究,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预警关键技术 加强环境基准研究 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p p   突破生态评估、产品生态设计和实现生态安全的过程控制与绿色替代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高风险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替代技术,开展重大工程生态评价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开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智慧环保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在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应用试点示范,促进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加强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区域环境治理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智慧环保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力争实现生态环保技术的跨越发展,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质量改善和环保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p p   专栏12 生态环保技术 /p p   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灰霾和臭氧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及监测预警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加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加强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柴油机(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等技术研发,建设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及空气质量技术体系,开展大气联防联控技术示范,支撑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 /p p   2.土壤污染防治。针对农田土壤污染、工业用地污染、矿区土壤污染等治理,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以及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p p   3.水环境保护。加快研发废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海水淡化和工业高盐废水脱盐、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开展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水环境基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水环境损害评估、高品质再生水补充饮用水水源等研究。 /p p   4.清洁生产。针对工农业污染排放和城市污染,研究钢铁、化工等生态设计、清洁生产、污染减量等技术,研究环境友好产品、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及标准体系。 /p p   5.生态保护与修复。围绕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关键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演变规律、生态退化机理、生态稳定维持等理论,研究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与预警技术 开发岩溶地区、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重要湿地、荒漠及荒漠化地区、三角洲与海岸带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塔里木流域盐碱地、农牧交错带和矿产开采区等典型生态脆弱区治理技术,研发应对城市开发建设区域造成的生态破碎化、物种栖息地退化治理技术,开发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支撑生态退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陆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p p   6.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结合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特点及化学品安全需要,加强化学品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与管理、化学品火灾爆炸及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控制等技术研究,研发高风险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替代、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典型化学品生产过程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化学品整合测试策略技术框架,全面提升我国化学品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水平。 /p p   7.环保产业技术。推动环保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发展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建设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推广“城市矿产”、“环境医院”、“库布其治沙产业”等模式,加快先进环保技术产业化。 /p p   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针对地震、地质、气象、水利、海洋等重大环境自然灾害,加快天气中长期精细化数值预报、全球海洋数值预报、雾霾数值预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洪涝与旱灾监测预警、地震监测预警、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沙尘暴监测预警等系统研究,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能力。 /p p   9.全球环境变化应对。突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化学品风险管理、臭氧层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等技术瓶颈,解决污染物跨国境输送机制、国际履约谈判等中的科学问题,提升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能力。 /p p   二、发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 /p p   以保障资源安全供给和促进资源型行业绿色转型为目标,大力发展水资源、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节约利用技术。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煤炭资源绿色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探采、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金属资源清洁开发、盐湖与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及技术体系,解决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建立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工程转化与技术转移平台、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p p   专栏13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 /p p   1.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围绕提升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发展工业节水、综合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设备,研究水资源综合配置战略、水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技术,发展水沙联合调控、河口治理及河湖生态安全保护技术,开展水资源系统智能调度与精细化管理等研究,构建水资源综合利用理论技术体系和示范推广平台,跻身国际水资源研究先进行列。 /p p   2.煤炭资源绿色开发。围绕“安全、绿色、智能”目标,开展煤炭绿色资源勘探、大型矿井快速建井、安全绿色开采、煤机装备智能化、低品质煤提质、煤系伴生资源协同开发、矿区全物质循环规划与碳排放控制等理论与技术攻关,推动生态矿山、智慧矿山以及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集约化开发,为煤炭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p p   3.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围绕国家能源安全需求,针对复杂环境、低品位、老油田挖潜和深层油气资源四大领域,通过钻井、采油、储运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端装备、工具、软件、材料和成套技术,为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和清洁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p p   4.金属和非金属资源清洁开发与利用。研究复杂矿清洁选冶、“三废”综合利用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技术,研究稀有金属、稀土元素及稀散元素构成的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技术,研究放射性资源高效提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资源高值化等重要战略资源保护开发技术,解决金属矿产资源选冶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物耗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p p   5.废物循环利用。研究资源循环基础理论与模型,研发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成套技术装备,重点推进大宗固废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新兴城市矿产精细化高值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固废循环利用管理与决策技术研究。加强典型区域循环发展集成示范,实施“十城百座”废物处置技术示范工程。 /p p   三、发展人口健康技术 /p p   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康复养老、药品质量安全、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加快慢病筛查、智慧医疗、主动健康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建立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标准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p p   专栏14 人口健康技术 /p p   1.重大疾病防控。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慢病,消化、口腔、眼耳鼻喉等常见多发病,包虫、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以及伤害预防与救治技术等,加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循证评价、示范应用一体化布局,突破一批防治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新型诊疗方案,推广一批适宜技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p p   2.精准医学关键技术。把握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病人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学诊疗模式变革。 /p p   3.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解决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覆盖全国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队列,建立国家级生物信息和样本资源库,研发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和创新产品,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控科技水平,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p p   4.数字诊疗装备。以早期、精准、微创诊疗为方向,重点推进多模态分子成像、新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新型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新一代超声成像、低剂量X射线成像、复合窥镜成像、新型显微成像、大型放射治疗装备、手术机器人、医用有源植入式装置等产品研发,加快推进数字诊疗装备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 /p p   5.体外诊断产品。突破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自动化核酸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高通量液相悬浮芯片、医用生物质谱仪、快速病理诊断系统等重大产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竞争力。 /p p   6.健康促进关键技术。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辨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 /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闭环管理服务研究。 /p p   7.健康服务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突破网络协同、分布式支持系统等关键技术,制定并完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标准及技术规范,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知识集成、多学科协同的集成式、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科技示范行动,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就医模式和强化健康促进的目标。 /p p   8.药品质量安全。瞄准临床用药需求,完善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体系,开展高风险品种、儿童用药、辅助用药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提高我国居民的用药保障水平,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p p   9.养老助残技术。以智能服务、功能康复、个性化适配为方向,突破人机交互、神经—机器接口、多信息融合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建立和完善人体心理、生理等方面功能的综合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建立和完善促进老龄健康的干预节点和适宜技术措施,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和解决方案。 /p p   10.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药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现代化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p p   四、发展新型城镇化技术 /p p   围绕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瓶颈制约,针对绿色、智慧、创新、人文、紧凑型城市建设,以系统工程理念为出发点,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创新和改进规划方法,把生态环境承载力、历史文脉传承、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全过程,通过科技创新统筹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研发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城镇区域发展动态监测、城镇布局和形态功能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合理布局与节约利用、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发,着力恢复城市自然生态 加强建筑节能、室内外环境质量改善、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等的规划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发展近零能耗和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体系,推进和提升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广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公共文化、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培育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城市创新发展新业态,推动历史文脉延续和人文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体系、共性关键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城镇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有力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 /p p   专栏15 新型城镇化技术 /p p   1.城镇功能提升和协调发展。开展城镇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形成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的技术体系与装备,突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技术及装备、支撑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管网建设的地质勘测技术、城市生态修复和有机更新技术、市政管线建设—探测—维护—修复和运行技术、城镇电—气—热能源系统结构布局和管网优化技术,推动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和基础设施智能管控系统,推动智慧住区、社区和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区域人居环境优化提质和城市文脉传承,为建设绿色、智慧、创新、人文、紧凑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p p   2.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研究。加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近零能耗建筑、建筑新型高效供暖解决方案研究,建立绿色建筑基础数据系统,研发室内环境保障和既有建筑高性能改造技术。加强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全过程研发应用。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理论、技术体系和施工方法研究。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和通用化、标准化、模数化部品部件。研究装配式装修集成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建造和检测评价技术及标准体系,开发耐久性好、本质安全、轻质高强的绿色建材,促进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p p   3.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遗产认知、保护、监测、利用、传承等技术研发与示范,支撑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支撑馆藏文物、重要遗产地、墓葬、壁画等的保护,支撑智慧博物馆、“平安故宫”工程建设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促进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设施空间与服务的技术研发应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开放共享。开展竞技体育和体育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和体育产业发展。 /p p   五、发展可靠高效的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技术 /p p   围绕平安中国建设,以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导向,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的,针对公共安全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防控与生产安全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等方面开展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形成主动保障型公共安全技术体系。聚焦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基础理论问题,重点灾种的关键技术环节和巨灾频发与高危险区域,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控与综合应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示范。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开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多系统和多平台信息集成共享、政策仿真建模和分析技术研究,开展社会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和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可靠、高效的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技术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p p   专栏16 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技术 /p p   1.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开展公共安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强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平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与智能化应用技术、超深井超大矿山安全开采技术、口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等的研发,推动一批自主研发重大应急技术装备投入使用,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p p   2.重大灾害风险监测与防范。深化对地球内动力演化、海陆空多尺度耦合影响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科学认知,发展天地空一体化观测关键技术,提升危险性分析、风险评估和灾害情景预测分析的精细化和精准度。加强高效数值模拟等技术研发,提升预警与灾情快速评估时效与精度。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研制和业务平台构建,强化各级政府防灾、抗灾、救灾决策支撑能力,提高社会防范能力,有效减轻重大自然灾害人员和财产损失。 /p p   3.社会治理与社会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强社会基础信息共享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社会组织、流动人口、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监测、就业创业和流动人才管理服务一体化集成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强化社会安全基础信息综合应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型犯罪侦查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构建社会安全立体防控技术体系。 /p p   第七章 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p p   围绕国家和人类长远发展需求,加强海洋、空天以及深地极地空间拓展的关键技术突破,提升战略空间探测、开发和利用能力,为促进人类共同资源有效利用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p p   一、发展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 /p p   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强化近海、拓展远海、探查深海、引领发展为原则,重点发展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开发海洋资源、保障海上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渊海洋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突破深海运载作业、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能开发利用、海上核动力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海洋标准研制,集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航运保障等应用系统。通过创新链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为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开发海洋、科学管理海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自主海洋仪器设备企业和知名品牌,显著提升海洋产业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p p   专栏17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p p   1.深海探测。围绕实施深海安全战略的科技需求,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研制深远海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加快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及试开采进程,初步形成“透明海洋”技术体系,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p p   2.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发展近海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和仪器系统、深远海动力环境长期持续观测重点仪器装备,研发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构建海洋环境与资源开发标准计量体系,提升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能力。 /p p   3.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围绕海洋生物科学研究和蓝色经济发展需求,针对海洋特有的群体资源、遗传资源、产物资源,在科学问题认知、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示范应用三个层面,一体化布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任务创新链,培育与壮大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全面提升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创新能力。 /p p   4.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突破低成本、高效能海水淡化系统优化设计、成套和施工各环节的核心技术 研发海水提钾、海水提溴和溴系镁系产品的高值化深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建成专用分离材料和装备生产基地 突破环境友好型大生活用海水核心共性技术,积极推进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园区建设。 /p p   5.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突破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和存储再气化装置、深水钻井船、深水勘察船、极地科考破冰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形成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能力,建立健全研发、设计、制造和标准体系。 /p p   二、发展空天探测、开发和利用技术 /p p   发展新一代空天系统技术和临近空间技术,提升卫星平台和载荷能力以及临近空间持久信息保障能力,强化空天技术对国防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战略力量部署的综合服务和支撑作用。增强空天综合信息应用水平与技术支撑能力,拓展我国地球信息产业链。加强空间科学新技术新理论研究,开展空间探测活动。开展新机理新体制遥感载荷与平台、空间辐射基准与传递定标、超敏捷卫星与空天地智能组网、全球空间信息精准获取与定量化应用、高精度全物理场定位与智能导航、泛在精确导航与位置服务、量子导航、多源多尺度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地球系统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在线可视化服务、空间核动力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全面提升航天运输系统技术能力,开展新概念运输系统技术研究。 /p p   专栏18 空天探测、开发和利用技术 /p p   1.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开展依托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围绕已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任务,在暗物质、量子力学完备性、空间物理、黑洞、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研制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等,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为在地球空间耦合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探测、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太阳磁层与爆发活动之间关系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奠定基础,引领带动航天尖端技术发展。 /p p   2.深空探测。围绕太阳系及地月系统起源与演化、小行星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以提升我国深空探测与科学研究能力水平为目标,力争获取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续等深空探测工程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p p   3.首次火星探测。围绕火星环境、地质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寻等科学问题,按照“一步实现绕落巡、二步完成取样回”的发展路线,到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突破火星环绕和进入、着陆与巡视核心关键技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开展火星全球性、综合性的科学探测,高起点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我国月球以远深空探测能力的突破。 /p p   4.地球观测与导航。突破信息精准获取、定量遥感应用等关键技术和复杂系统集成共性技术,开展地球观测与导航前瞻性技术及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技术研究,为构建综合精准、自主可控的地球观测与导航信息应用技术系统奠定基础。 /p p   5.新型航天器。突破分布式可重构弹性空间体系与技术体制、分布式可重构航天器协同测控和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 加强超强性能航天器平台、可维修可重复使用卫星、空间机器人等技术研发 面向下一代新型空间系统建设,开发智能高品质新型卫星平台等。推进我国空间体系战略转型、空间探测新机制、空间技术前沿理论与自主核心技术发展。 /p p   6.重型运载火箭。围绕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大规模空间活动任务需求,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500吨级液氧煤油和220吨级液氢液氧两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核心关键技术,确定合理可行的总体方案。全面开展工程组织实施,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集群突破。 /p p   三、发展深地极地关键核心技术 /p p   围绕深地极地探测开发的技术需求,重点研究深地资源勘探理论和技术装备,开展极地环境观测和资源开发利用。从构造背景、深部过程、成矿规律、勘探技术和成矿信息提取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研究,深化对成矿过程的全面理解,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构建深地资源保障供应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海冰—海洋—大气的稠合变化机理和极区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重点研究对我国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机理 探索和了解极区的油气、矿产、渔业、航道资源并评估资源潜力和商业价值 开发耐低温环境的仪器装备,发展极区自动观测网的组网技术,形成对极区的持续观测能力 通过在极区观测网、海底资源开发、深冰芯钻探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设立大型极区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提高我国极地科研水平和技术保障条件。 /p p   专栏19 深地极地技术 /p p   1.深地资源勘探。揭示成矿系统的三维结构与时空展布规律,构建深部矿产预测评价体系,拓展深地矿产开采理论与技术,开发矿产资源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深部油气资源8000—10000米、矿产资源1000—3000米的勘探能力,建立3000米深度矿产资源勘查实践平台、深层油气和铀矿资源勘查实践平台。 /p p   2.极区环境观测。开展极区冰雪观测、冰盖运动与物质平衡,极区环境过程观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极区生物的生命特征、生态系统及其演替,极区海洋沉积物结构及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等方面研究。建立两极海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协同集成的观测系统,开发极区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我国认识极地的多学科数据源。 /p p   3.极区变化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研究极区环流、海冰—海洋—大气稠合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南极深冰芯记录、北极冰冻圈演变过程、极区空间天气大气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气候与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影响。 /p p   4.极区资源探测与利用。开展极区地质构造及潜在矿产资源探测,极区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测,加强北极航道环境适航性探查与安全保障。 /p p   5.我国主导的大型极区国际合作计划。实施北极长期观测计划、南大洋长期观测计划、南极深冰探测联合研究计划,提升我国在极区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p p   四、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支撑反恐的关键技术 /p p   强化科技对国家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紧迫需求的支撑,支持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反恐、保密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p p   第三篇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p p   围绕增加创新的源头供给,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p p   第八章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 /p p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补好基础研究短板,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显著提升我国的科学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p p   一、加强自由探索与学科体系建设 /p p   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鼓励科学家面向重大科学研究方向,勇于攻克最前沿的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切实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p p   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推动学科持续发展 加强信息、生物、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重视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所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推进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各学科论文总量和论文被引用数进一步增长,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 /p p   二、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p p   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统筹优势科研队伍、国家科研基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前投入、强化部署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p p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凝练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p p   专栏20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 /p p   1.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发展。 /p p   2.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 /p p   3.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的信息科学。 /p p   4.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p p   5.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 /p p   6.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制造。 /p p   7.重大工程复杂系统的灾变形成及预测。 /p p   8.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p p   9.医学免疫学问题。 /p p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选择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强、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较好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强化以原始创新和系统布局为特点的大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部署基础研究重点专项,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抢占世界科学发展制高点。 /p p   专栏21 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 /p p   1.纳米科技。 /p p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p p   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p p   4.干细胞及转化。 /p p   5.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前沿研究。 /p p   6.全球变化及应对。 /p p   7.发育的遗传与环境调控。 /p p   8.合成生物学。 /p p   9.基因编辑。 /p p   10.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科学研究。 /p p   11.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研究。 /p p   12.核心数学及应用数学。 /p p   13.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 /p p   以实现重点科技领域的战略领先为目标,面向未来有望引领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沿方向,建立变革性技术科学基础的培育机制,加强部署基因编辑、材料素化、神经芯片、超构材料、精准介观测量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超前探索,通过科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带动变革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未来我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储备。 /p p   三、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p p   面向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结合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现实基础和优势特色,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顶层设计,长远规划,择机布局,重点在数理天文、生命科学、地球环境科学、能源以及综合交叉等我国已相对具备优势的领域,研究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可能组织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调动国际资源和力量,在前期充分研究基础上,力争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p p   专栏22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p p   1.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全面参与ITER计划国际组织管理,提升我国核聚变能源研发能力 以参加ITER计划为契机,带动更多国内相关机构参与国际研发,提升我国参与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树立我国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的典范。 /p p   2.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计划。积极参与SKA计划政府间正式谈判,继续深入参与SKA国际工作包研发并确保我国工业界在SKA—1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部署开展科学预研及推动设立SKA—1专项。 /p p   3.地球观测组织(GEO)。构建综合地球观测领域全球合作体系,主导亚洲大洋洲区域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建设,运行我国全球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向全球发布专题报告。选择“一带一路”区域开展遥感产品生产与示范应用。 /p p   4.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瞄准国际前沿科学问题,验证大陆破裂形成海洋的重大理论假说,解决南海北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创新参与模式,提高我国的主导作用。 /p p   5.发起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数理天文、生命科学、地球环境科学、能源以及综合交叉等领域选择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发起实施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p p   四、加强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建设 /p p   聚焦能源、生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海洋、地球系统和环境等领域,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强运行管理,推动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国家实验室等紧密结合,强化大科学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绩效评估,促进开放共享。围绕生态保障、现代农业、气候变化和灾害防治等国家需求,建设布局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完善国家野外观测站体系,推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多能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运行,促进联网观测和协同创新。 /p p   五、开展重大科学考察与调查 /p p   面向重要科学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国家权益维护和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重大科学考察与调查,获得一批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权威性的科技资源。在我国重要地理区、生态环境典型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极地、大洋等重点、特殊和空白地区,开展科学考察与调查,摸清自然本底和动态变化状况,为原始性创新、重大工程建设和国家决策提供支撑。 /p p   专栏23 科学考察与调查 /p p   1.重大综合科学考察。在我国重要地理区、生态环境典型区等重点、特殊和空白地区,开展地理、地质、生态、环境、生物、农业、林业、海洋、健康等多领域多要素的科学考察与调查,采集、收集科技基础资源,摸清自然本底和动态变化状况。 /p p   2.南北极科学考察。围绕极区快速变化及其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重要方向,依托极地科考站、科考船和综合立体观测系统,开展极地雪冰、资源环境、海洋沉积、极光和电离层特征、地质构造等科学考察与调查,提高对极地系统的科学新认知,提升极地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p p   3.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开展典型区域的种质资源系统调查,抢救性收集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等,丰富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 /p p   4.科学调查。开展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矿产、水文、环境、地貌、地球化学、重点疾病等科学调查,获取相关学科研究所需基础资料和信息。 /p p   六、加强基础研究协同保障 /p p   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充分发挥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基地和基础科学重大设施的稳定支持。强化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科研布局、评价导向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多措并举支持基础研究。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合力。 /p p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完善国家基础研究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对基础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性部署和支持。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包容和支持非共识研究,构建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加强支持开展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建立按照国家目标凝练基础研究重点任务的有效机制,进行长期稳定支持。 /p p   推进科教融合发展,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基础研究,推进基础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p p   改善学术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采用长周期评价机制,实行国际同行评估,主要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强调目标实现程度,主要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 确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p p   第九章 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p p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基地优化整合,创新运行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p p   一、优化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布局 /p p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着眼长远和全局,统筹科研基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坚持优化布局、重点建设、分层管理、规范运行的原则,围绕国家战略和创新链布局需求对现有国家科研基地平台进行合理归并,优化整合为战略综合类、技术创新类、科学研究类、基础支撑类等,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战略综合类主要是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类包括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对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化整合后形成的科研基地。科学研究类主要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支撑类包括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等基础性、公益性基地和平台。 /p p   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统筹布局国家科研基地建设,推动地方和部门按照国家科研基地总体布局,建设适合区域发展和行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国家、部门、地方分层次的合理构架。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评估考核,强化稳定支持。 /p p   二、在重大创新领域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 /p p   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优先在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面向未来、统筹部署,布局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学术和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加大持续稳定支持强度,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p p   三、推进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p p   瞄准科学前沿和重点行业领域发展方向,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要载体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在孕育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若干学科领域实现并跑和领跑,产出国际一流成果。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整体要求,按照国家科研基地顶层设计,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布局,重点在前沿交叉、优势特色学科择优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省部共建、军民共建及港澳伙伴实验室建设发展工作。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形成具有持续创新活力、能进能出的重要科学研究基地。 /p p   聚焦国家战略产业技术领域,建设综合性、集成性,面向全球竞争、开放协同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善布局,实行动态调整和有序退出机制。在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建设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成若干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覆盖全国的网络化、集群化协同研究网络,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四、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 /p p   加强平台建设系统布局,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等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大众创新创业等的支撑,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缺乏整体布局、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等问题。整合和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更好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建立健全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考核、后补助和管理监督机制。深入开展重点科技资源调查,完善国家科技资源数据库建设,强化科技资源挖掘加工、评价鉴定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高水平专题服务。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科学数据汇交和共享机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成果数据的汇交。 /p p   专栏24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p p   1.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完善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对国家财政购置的各类科研仪器设备进行集约式管理,积极推动面向科研院所、企业及全社会开放共享,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提供支撑保障。 /p p   2.科研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装置和科研设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重要公共科技资源的优势,推动面向科技界开放共享,为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p p   3.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整合和质量控制,完善科学数据汇交机制,推动科学数据的汇聚和更新,加工形成专题数据产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p p   4.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扩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采集范围,建立长期保存制度,建设面向重大科技发展方向的语义知识组织体系,提升科技资源大数据语义揭示、开放关联和知识发现的支撑能力,全面构建适应大数据环境和知识服务需求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p p   5.生物(种质)资源与实验材料共享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实验动物、标准物质、科研试剂、特殊人类遗传资源、基因、细胞、微生物菌种、植物种质、动物种质、岩矿化石标本、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工作,提高资源质量,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p p   五、提升科研条件保障能力 /p p   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科研试剂、创新方法等保障研究开发的科研条件建设,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和条件基础,提升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强化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制与开发,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 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究,支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研发,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加强实验动物品种培育、模型创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全面推进实验动物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加强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应用与示范,研发一批填补国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用试剂,不断满足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端检测领域的需求 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数字化保存、信息挖掘、语义揭示、知识计算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p p   专栏25 科研条件保障 /p p   1.科学仪器设备。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制一批核心关键部件,显著降低核心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核心竞争力。 /p p   2.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提升我国国际互认计量测量能力,参与和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突破一批检验检测检疫认证新技术,实现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并跑,个别领域达到领跑。 /p p   3.实验动物。开展实验动物新资源和新品种培育,加快人源化和复杂疾病动物模型创制与应用,新增一批新品种、新品系,资源总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开展动物实验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加强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p p   4.科研试剂。重点围绕人口健康、资源环境以及公共安全领域需求,加强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有试剂研发,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试剂 开展科研用试剂共性测试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完善质量体系,提升科研用试剂保障能力。 /p p   第十章 加快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 /p p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p p   一、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 /p p   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科技创业人员和技能型人才等协调发展,形成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深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打造国家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梯队合理配备。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加大少数民族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重视和提高女性科技人才的比例。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等的人才支持措施。建立完善与老少边穷地区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p p   二、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 /p p   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学化分类管理,探索个性化培养路径。促进科教结合,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基础教育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索研究生培养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新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制造等专业的建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联合培养人才。 /p p   加大对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科学家工作室建设,鼓励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 形成一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杰出科学家队伍 在若干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研究方向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为博士后从事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 遵循创业人才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发展。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科学前沿和国际规则的中青年科研与管理人才。 /p p   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改进与完善外籍专家在华工作、生活环境和相关服务。支持引进人才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建立外籍科学家领衔国家科技项目的机制。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部分非涉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 /p p   优化布局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计划,加强衔接协调。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调整和规范人才工程项目财政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 /p p   三、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 /p p   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探索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的代表作同行学术评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国际同行评议的作用,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注重市场检验和用户评价。引导科研辅助和实验技术类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做好人才评价与项目评审、机构评估的有机衔接。 /p p   改革薪酬和人事制度,为各类人才创造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发展空间。完善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实施绩效工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社会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创新科研事业单位选聘、聘用高端人才的体制机制,探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年薪制和急需紧缺等特殊人才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分配办法。深化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 /p p   四、完善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机制 /p p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障碍,研究制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政策措施,允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中西部地区流动的政策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人才双向流动。 /p p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制定相应管理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探索柔性引智机制,推进和保障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落实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政策,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开展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给予其与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放宽科研事业单位对外籍人员的岗位限制,放宽外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推进内地与港澳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双向流动。加强对海外引进人才的扶持与保护,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健全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机制。完善留学生培养支持机制,提高政府奖学金资助标准,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鼓励和支持来华留学生和在海外留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分类管理政策。 /p p   拓展人才服务新模式。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内外融通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完善对人才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搭建创新型科技人才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平台,探索人才和智力流动长效服务机制。 /p p   第四篇 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p p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流动。以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重点带动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整体水平,深度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p p   第十一章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p p   围绕推动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发展布局,创新体制机制,集成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p p   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p p   支持北京发挥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高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开展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聚集世界级研究机构和创新团队,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强化央地共建共享,建立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全面提升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形成全国“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动科技人才、科研条件、金融资本、科技成果开放服务,在京津冀及全国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核心支撑和先发引领作用。构筑全球开放创新高地,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p p   支持上海发挥科技、资本、市场等资源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的开放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布局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面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若干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鼓励政策先行先试,促进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吸引集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推进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联动,全面提升科技国际合作水平。发挥上海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重要枢纽,建设富有活力的世界创新城市。 /p p   二、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 /p p   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原则优化布局,依托国家高新区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发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释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效能,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发挥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结合功能提升和改革示范的需求建设创新特区。加强政策总结评估,加快成熟试点政策向全国推广。 /p p   国家高新区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按照择优选择、以升促建、分步推进、特色鲜明的原则,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布局,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高新区升级。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集群骨干企业创新示范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引导跨区域跨领域集群协同发展。 /p p   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布局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p p   三、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p p   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发挥地方主体作用,加强中央和地方协同共建,有效集聚各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的省份和城市率先进入创新型省市行列,依托北京、上海、安徽等大科学装置集中的地区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在优势产业、优势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优势特色,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打造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区域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 /p p   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p p   围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京津冀、上海、安徽、广东、四川和沈阳、武汉、西安等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支持改革试验区域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在市场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在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对8个区域改革试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的重大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示范。 /p p   第十二章 提升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水平 /p p   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集中力量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p p   一、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 /p p   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着力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等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建立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建设河北· 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促进产业有序对接,推动京津冀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着力解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技术转移、研发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科技、产业、教育、金融等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发展整体水平。加速长三角、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 /p p   打破区域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区域协同发展。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加大对重点产业创新支持力度,提高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增强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快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基地优化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产业。加强对西部区域和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化支持,紧密对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加大科技援疆、援藏、援青以及对口支援力度,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撑。支持中西部地区结合发展需求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支持和推进甘肃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贵州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四川成都中韩创新创业园、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宁夏沿黄经济带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聚集创新资源,示范引领区域转型发展。深化部省会商机制,加大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的集成与协调。 /p p   二、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 /p p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推动科技人员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建设,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转化推广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加强科技园区和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鼓励和支持结合贫困地区资源和产业特色的科技型创业。支持做好片区扶贫,完善跨省协调机制。结合贫困地区需求,强化定点扶贫,实施“一县一团”、“一县一策”,建设创新驱动精准脱贫的试验田和示范点。发挥科技在行业脱贫中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p p   三、提升基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p p   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系统设计与指导,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统筹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支持基层科技创新。开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加强全国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加强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社会化创业服务,鼓励和培育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p p   专栏26 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 /p p   1.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选择有示范带动能力的特色县(市),重点开展科研单位与县(市)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县(市)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创新驱动的考核评价。 /p p   2.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县。选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科教资源丰富的县(市),创建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样板。 /p p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选择农业资源、生物质资源、休闲农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的县(市),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增值空间。 /p p   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p p   优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开展创新驱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和示范。完善实验区指标与考核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促进实验区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基础上,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核心,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力争在区域层面形成一批现代绿色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绿色城镇化、人口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和典型。 /p p   第十三章 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 /p p   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围绕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层次和水平,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 /p p   一、密切科技沟通和人文交流 /p p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扩大人员往来。与沿线国家共同培养科技人才,扩大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规模,广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管理与政策、科技创业等培训。鼓励我国科技人员赴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解决技术问题,满足技术需求。合作开展科普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普交流。密切与沿线国家科技政策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科技创新政策协作网络。 /p p   二、加强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p p   结合沿线国家的重大科技需求,鼓励我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与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促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我国面向东盟、中亚、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中心等的作用,共建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促进与沿线国家技术交流合作与转移。合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园区,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搭建企业走出去平台。鼓励科技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创新创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企业与沿线国家传统产业结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合作。 /p p   三、促进科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p p   加强适应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对接,支撑铁路、公路联运联通,以及电网、信息通信网络互联互通,保障海上丝绸之路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数据共享平台与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科研数据和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国际开放,优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平台服务站点。建立地球观测与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亚太主要地球观测数据中心互联。搭建生物技术信息网络,促进沿线国家生物资源和技术成果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p p   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研究 /p p   积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共同挑战的合作研究。加强在农业、人口健康、水治理、荒漠化与盐渍化治理、环境污染监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和地质灾害监测、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推动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等领域开展生物资源联合开发、健康服务推广。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节水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海洋等领域加强合作开发与产业示范,提升我国重点产业创新能力。加强 “一带一路”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p p   第十四章 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p p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p p   一、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p p   加强国家科技外交和科技合作的系统设计。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分类制定国别战略,丰富新型大国关系的科技内涵,推进与科技发达国家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与周边国家打造互利合作的创新共同体,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计划框架。创新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机制,丰富和深化创新对话机制,扩大对话范围,围绕研发合作、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开展深度沟通。加强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科技合作。扩大科技援助规模,创新援助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p p   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与专项的战略研究、指南制定和项目评审等工作。与国外共设创新基金或合作计划。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推进签证制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健全对外创新合作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 /p p   专栏27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p p   1.创新对话。加强与主要国家、重要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围绕政策制定、科学合作和技术交流平台、重大国际研发任务等内容开展对话合作。鼓励和支持产业界深度参与,增进创新政策和实践交流,加深与高级别人文交流的有机衔接,拓展双边外交的新形态。 /p p   2.科技伙伴计划。继续拓展中国—非洲科技伙伴计划、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中国—上合组织科技伙伴计划、中国—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框架计划及中国—拉美科技伙伴计划,筹备启动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打造与相关国家务实高效、充满活力的新型科技伙伴关系,重点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共建科技园区、共建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推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政策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合作。 /p p   二、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 /p p   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与相关领域具有创新优势的国家合作建设一批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企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鼓励国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在华设立或合作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作用,与优势国家在相关领域合作建设高层次联合研究中心。推动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采取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跨国公司联合组建等多种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推动地方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加强创新创业国际合作,深化科技人员国际交流,吸引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交流,开展国际青少年科普活动等。 /p p   专栏28 科技资源双向流动和开放 /p p   1.政府间科技合作。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落实双多边科技合作协定及涵盖科技合作的各类协议。分类部署与大国、周边国家、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科技合作。开展重大政府间合作。共同资助开展联合研发。支持科技人员交流。 /p p   2.重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推动农业农村、城镇化及城市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新材料、先进制造、交通运输、资源环境、生物技术、海洋与极地、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国际合作。促进在环保、气象预测、种质资源等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引进,解决重大、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 /p p   3.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建设。支持基地开展联合研究。开展国际培训、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优化合作平台的集群建设。建立以国际科技与创新合作成果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动态调整和重点资助机制。 /p p   三、加强与港澳台的科技创新合作 /p p   发挥港澳地区的独特科技优势和开放平台作用,利用港澳科技合作委员会机制,促进内地与港澳科技合作机制化与制度化。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共建研发基地。推进科研设施向港澳台开放,支持港澳台青年科学家到内地开展短期合作研究,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科技交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的先行先试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快构建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联合研发、人文交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化等综合性合作平台。以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深化和拓展与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合作。 /p p   专栏29 与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 /p p   加强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青年人创新创业及科技园区合作 出台优惠政策,为港澳台地区青年人来内地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鼓励和组织港澳台青年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训练营活动 推动内地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与港澳台地区相关机构合作,扩大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与香港科技园的合作空间 支持内地大学与港澳大学合办大学科技园。 /p p   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p p   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围绕各国重大关切和全球性挑战,创制国际科技合作公共产品,加快推动全球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共享,主动设置全球性议题,提升对国际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加强和优化驻外科技机构和科技外交官的全球布局。发挥民间组织在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的作用。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在我国落户,鼓励设立新的国际组织,支持和推荐更多的科学家等优秀人才到国际科技组织交流和任职。 /p p   第五篇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构建支撑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服务网络,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p p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 /p p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促进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水平。 /p p   一、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p p   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大力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优化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布局,促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提升面向创新主体的协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的标准体系,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群。采取多种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引导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高质量服务。 /p p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p p   加强全国技术市场一体化布局,探索建立统一的技术交易规范和流程。发展多层次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推进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 鼓励地方完善区域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突出区域和产业发展特色,统筹区域技术交易平台资源。支持技术交易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加强各类创新资源集成,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鼓励技术交易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技术交易信息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集成服务。大力培育技术经纪人,引导技术交易机构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p p   三、促进科技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p p   强化科技服务机构全球资源链接能力,支持科技服务机构“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牵头组建以技术、专利、标准为纽带的国际化科技服务联盟。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国际科技服务人才来华工作、短期交流或举办培训。鼓励国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科技服务合作。支持国内科技服务机构与国外同行开展深层次合作,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分享、互联互通的国际科技服务协作网络。 /p p   第十六章 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的创业孵化体系 /p p   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强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形成高效便捷的创业孵化体系。 /p p   一、建设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p p   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发展细分领域众创空间,促进成熟产业链与创新创业的结合,解决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发挥重点区域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众创空间。 /p p   二、发展面向农村创业的“星创天地” /p p   加大“星创天地”建设力度,以农业科技园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型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p p   三、完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p p   构建创新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载体作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促进天使投资与创业孵化紧密结合,推广“孵化+创投”、创业导师等孵化模式,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加强创业孵化服务的衔接,支持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 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等各类互助平台发展,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构建区域间孵化网络,促进孵化器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互联网孵化平台与实体经济的骨干企业合作,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孵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能力。提高创业孵化机构国际化水平,加强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创新创业资源。鼓励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挑战赛等活动,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孵化机构对接。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创业孵化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 /p p   第十七章 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 /p p   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重要助推作用,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 /p p   一、壮大科技创业投资规模 /p p   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壮大创业投资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全面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联合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子基金。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鼓励和规范天使投资发展。引导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外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 /p p   二、发展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p p   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机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并购融资。深化创业板市场改革,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打通各类资本市场,加强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创业融资上的有机衔接。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发挥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募集资金用于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发展支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绿色金融。 /p p   三、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p p   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方式,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实现投贷联动,支持科技项目开展众包众筹。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支持民营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发展科技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发起或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探索保险资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发展。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和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完善专利保险服务机制。推进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服务中心建设,集聚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打造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品牌,鼓励高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试。 /p p   第六篇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p p   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重点改革措施实施力度,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调,增强创新主体能力,构建高效协同创新网络,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p p   第十八章 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p p   围绕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基础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 /p p   一、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 /p p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合理确定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创新需求凝练、任务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中央政府职能侧重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政府职能侧重推动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内外科技创新动向,就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发挥好院士群体、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高水平专家在战略规划、咨询评议和宏观决策中的作用。增强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机制。 /p p   二、构建新型科技计划体系 /p p   深入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布局,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和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地方的作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更加聚焦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形成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分类整合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加快推进基地和人才专项的整合与布局,深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改革,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科技计划的成果共享和工作对接。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加快建设运行公开透明、制度健全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专业机构,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监督评估通则和标准规范,强化科技计划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 /p p   三、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 /p p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以深化改革更好地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精简程序、简化手续。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加大绩效激励力度,落实好项目承担单位项目预算调剂权。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p p   四、强化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 /p p   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科技计划实行全流程痕迹管理。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推进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国家、区域、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建立技术预测长效机制,加强对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p p   五、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 /p p   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推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探索将反映创新活动的研发支出纳入GDP核算,反映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突出创新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评价机制,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p p   六、增强民用技术对国防建设的支持 /p p   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格局。加强科技领域统筹,在国家研发任务安排中贯彻国防需求,把研发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国家科技和国防科技在规划、计划层面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军民重大任务联合论证、共同实施的新机制,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积极引导鼓励优势民口科研力量参与国防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打通阻碍转化的关键环节,加强评估引导,为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持续推进技术标准、科研条件平台统筹布局和开放共享,增强对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大力提升军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水平。 /p p   第十九章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p p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p p   一、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p p   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开展龙头企业转型试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广泛应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鼓励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在龙头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鼓励在企业内部建设众创空间,引导职工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投资职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围绕创新链的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创新百强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壮大,强化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国际竞争力。 /p p   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p p   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全国创投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制定和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标准。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环境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支持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掌握行业“专精特新”技术的“隐形冠军”。推动形成一批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大型共用软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服务。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有效运行的良好机制,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提供集成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支撑服务。 /p p   三、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p p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完善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方式,确立企业在产业导向的科技计划中决策者、组织者、投资者的功能实现方式,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作为资源配置和动员手段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作用。改革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和运行机制,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深化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在战略性领域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合作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和创办企业。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试点,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p p   四、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p p   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集聚产业创新资源、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通过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方式,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加强区域性科研设备协作,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 /p p   第二十章 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 /p p   深化科研组织体系改革,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科研运行管理机制,形成高效的研发组织体系。 /p p   一、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p p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强化行业特色高等学校主干学科和办学特色。加强区域内高等学校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资源开放共享,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法人自主权,统筹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开放创新和文化创新,激发高等学校办学动力和活力。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教紧密融合,开展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试点。以产教融合、科教协同为原则推进研究生培养改革,鼓励开展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改革完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实施方式,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p p   专栏3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p p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完善经费、政策支持机制,调整认定机制,组织开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建成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p p   二、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 /p p   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科研机构实行章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体系,逐步推进科研去行政化,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建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完善科研机构绩效拨款机制。坚持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方向,按照承担行业共性科研任务、生产经营活动等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改革、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落实和扩大科研院所法人自主权。实施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发挥其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探索中国特色国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p p   专栏31 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 /p p   加快推进建设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研究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卓越创新中心与大科学研究中心、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特色研究所,形成旗舰团队,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p p   三、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p p   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对民办科研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同类公办科研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支持政策。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p p   第二十一章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p p   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进一步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强化技术转移机制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p p   一、建立健全技术转移组织体系 /p p   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过本单位负责技术转移工作的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移。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转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发布转化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显著的科技成果包,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源头供给。建立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加强各类科技成果信息汇交,鼓励开展科技成果数据挖掘与开发利用。 /p p   二、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 /p p   落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的权利,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审批或者备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有权依法以持有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确认股权和出资比例,并通过发起人协议、投资协议或者公司章程等形式对科技成果的权属、作价、折股数量或者出资比例等事项明确约定,明晰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扣除对完成和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报酬后,应当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并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和发展给予保障。进一步探索推进科技成果归属权益改革。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境外转移管理制度。 /p p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 /p p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落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人员的奖励应不低于净收入的50%,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获得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执行。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 /p p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在对单位进行绩效考评时应当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人员的支持力度,相关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根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情况等,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予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单位予以支持的依据之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制定激励制度,对业绩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给予奖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应向主管部门报送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 /p p   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 /p p   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完善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布局与功能,支持地方和有关机构建立完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打造链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各类平台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支持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开展设立投资基金等合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p p   五、大力推动地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p p   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强化科技管理部门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职能。以创新资源集聚、工作基础好的省区市为主导,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型城市等,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与模式。支持地方建设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搭建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开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 /p p   专栏32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p p   推动一批见效快、产业升级带动力强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显著提高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发展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渠道,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p p   第七篇 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p p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传播塑造,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和参与科技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p p   第二十二章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p p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为重点人群,按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p p   一、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p p   以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为主,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面向青少年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推动科技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课堂进教材。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等活动。 /p p   二、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p p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乡镇村寨科普服务能力。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开展老年人科技传播与科普服务,促进健康养老、科学养老。 /p p   三、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p p   把科技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丰富学习渠道和载体,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方式,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意识、科学决策能力、科学治理水平和科学生活素质。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院士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科普活动。 /p p   第二十三章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p p   完善国家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与科普相结合,提高科普基础服务能力和水平。 /p p   一、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信息化建设 /p p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推进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和国家特色科普基地建设,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实现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基础,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学校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提高各级各类科普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小科技场馆的科普业务水平。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标准和评估体系,加强运行和服务监测评估。推动中西部地区和地市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p p   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传播方式、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云、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构建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大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提高科普创作水平,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实现包括纸质出版、网络传播、移动终端传播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推动科普信息应用,提升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质量,满足公众科普信息需求。适应现代科普发展需求,壮大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 /p p   二、提升科普创作能力与产业化发展水平 /p p   加强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推动产生一批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原创科普精品。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微视频评选推介等活动,加强对优秀科普作品的表彰、奖励。创新科普讲解方式,提升科普讲解水平,增强科学体验效果。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科普机构、企业等提高科普产品研发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动科普展览、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玩具、科普旅游、科普网络与信息等科普产业的发展。鼓励建立科普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科普设计制作、展览、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品牌。 /p p   三、促进创新创业与科普结合 /p p   推进科研与科普的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进一步明确科普义务和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要主动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充分发挥天文台、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设施、生产设施或展览馆等,推动建设专门科普场所。 /p p   促进创业与科普的结合。鼓励和引导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面向创业者和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面向创新创业者开展科普服务。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的科普活动,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广。结合重点科普活动,加强创新创业代表性人物和事迹的宣传。 /p p   第二十四章 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p p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动员全社会更好理解和投身科技创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加强科研诚信、科研道德、科研伦理建设和社会监督,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p p   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p p   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鼓励学术争鸣,激发批判思维,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引导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强化社会责任,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p p   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自律并举原则,建设教育、自律、监督、惩治于一体的科研诚信体系。积极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完善科研诚信的承诺和报告制度等,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监督调查惩治主体和程序,加强监督和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实施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制度,对于纳入严重失信记录的责任主体,在项目申报、职位晋升、奖励评定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引导科技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强对科研诚信、科研道德的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对科研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倡导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加强科研伦理建设,强化科研伦理教育,提高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规范意识,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重视和承担保护生态、保障安全等社会责任。 /p p   二、增进科技界与公众的互动互信 /p p   加强科技界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塑造科技界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在科技规划、技术预测、科技评估以及科技计划任务部署等科技管理活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力度,拓展有序参与渠道。围绕重点热点领域积极开展科学家与公众对话,通过开放论坛、科学沙龙和展览展示等形式,创造更多科技界与公众交流的机会。加强科技舆情引导和动态监测,建立重大科技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抵制伪科学和歪曲、不实、不严谨的科技报道。 /p p   三、培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文化 /p p   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形成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引导创新创业组织建设开放、平等、合作、民主的组织文化,尊重不同见解,承认差异,促进不同知识、文化背景人才的融合。鼓励创新创业组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创新创业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鼓励建立组织内部众创空间等非正式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适宜的软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力度,报道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加快完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p p   第八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充分调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政策法规、资源配置、监督评估等方面完善任务落实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p p   第二十五章 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 /p p   围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加大普惠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创新链各环节政策的协调和衔接,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 /p p   一、强化创新法治保障 /p p   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法规文件,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法治保障体系。研究起草规范和管理政府科研机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法规,合理调整和规范科技创新领域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推动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研究起草科学数据保护与共享等法规,强化财政资助形成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义务。研究制定规范和管理科研活动的法规制度,完善科学共同体、企业、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管理的规范。加强生物安全等特定领域立法,加快制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加快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管理相关法规,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的落实,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加强法规落实的监督评估。鼓励地方结合实际,修订制定相关科技创新法规。 /p p   二、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 /p p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利用。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研究扩大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 /p p   通过落实税收优惠、保险、价格补贴和消费者补贴等,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化规模化应用。加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相关政策研究。强化政策培训,完善政策实施程序,切实扩大政策覆盖面。落实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及时总结区域创新改革试点政策,加大推广力度。加强政策落实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 /p p   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p p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维权成本。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建立专利审批绿色通道。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实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p p   四、持续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p p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新兴和融合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健全科技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互动支撑机制。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及时更新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保、节能、节水、节材、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军民通用标准的制定和整合,推动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双向转化,促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兼容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的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推行标准“领跑者”制度,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提升市场主体技术标准研制能力。促进标准体系的公开、开放和兼容,加强公平执法和严格执法。支持我国企业、联盟和社会组织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推动中国标准 “走出去”,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 /p p   五、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p p   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创新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教育、知识产权、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政策的协同,形成目标一致、部门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协调,保证中央、地方政策相互支持和配合。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 /p p   第二十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p p   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 /p p   一、加强规划任务与资源配置衔接 /p p   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把规划作为科技任务部署的重要依据,形成规划引导资源配置的机制。 /p p   二、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p p   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强中央财政投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衔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p p   三、提高科技投入配置效率 /p p   加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科技计划布局设置、科技创新优先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年度计划安排的统筹衔接,加强科技资金的综合平衡。按照新五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加强各类科技计划、各研发阶段衔接,优化科技资源在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的配置,按照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定位和内涵配置科技资源。加强科研资金监管与绩效管理,建立科研资金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财政科技资金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 /p p   第二十七章 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 /p p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强化规划实施中的协调管理,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 /p p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p p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各部门、各地方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强化本部门、本地方科技创新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做好重大任务分解和落实。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p p   二、强化规划协调管理 /p p   编制一批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体系。建立规划符合性审查机制,科技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措施的部署实施,要与规划任务内容对标并进行审查。健全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工作会商与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不同规划间的有机衔接。加强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规划滚动编制机制,适时启动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战略研究与编制工作,加强世界科技强国重大问题研究。 /p p   三、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p p   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作出综合评价,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依据。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动态调整。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和增强社会各方面落实规划的主动性、积极性。 /p p br/ /p
  • 十三五投资500亿 “双创”助推建设创新型甘肃
    11月8日讯,“科技成果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水源头,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依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兰州现代高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范玉东接受西部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科技成果转化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根本途径,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搭建双创平台提供载体支撑  去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省政府先后制定了《甘肃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创业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激活创业创新主体,提出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实施搭建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大学科技创新园提质扩容、农村创业富民和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等5大行动,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10月12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甘肃分会场上,包括3D打印蛋糕,擦玻璃机器人、汉朝象棋、云势空气净化技术、仿生鱼水底探测机器人等各种智能科技产品纷纷亮相,涵盖生活、科研、探测等多个领域,这些高科技智能产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企业科技创新的速度正在以加速度发展。不仅是我们企业,兰州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作为自主研发出爬墙机器人的范玉东对此深有感触。  在支持地方推进“双创”工作方面,甘肃省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奖补众创空间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设立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23亿元,支持兰白试验区及省内各类科技型企业及孵化器公共平台建设。设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累计发放贷款14.36亿元,惠及333户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开展国地税合作,落实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减免小微企业税收10.71亿元。引导金融部门健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人社、财政联合金融机构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截至2016年8月底,累计发放贷款531.6亿元,累计吸纳带动就业 226.6万人。  据省科技厅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从36.4亿元增长到106.1亿元,所占全省技术交易额的比例从69.2%增长到 81.4%。我省共有626家卖方机构,其中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机构91家,总成交额388.8亿元,占全省交易总量的82.5%。10092家买方机构,其中成交额在亿元以上69家,总成交额135.2亿元,占全省交易总量的28.7% 成交额在千万到亿元的有797家,总成交额228.3亿元,占 48.4%。  全省100多家众创空间各具特色  加强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创新提高效率,减少物资消耗,获得更高效益。  “目前,西部创客入驻创新创业团队和中小微企业53家。其中,进入市场商业化正常运营企业38家,已毕业9家,解决就业1200多人。”西部创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西部商报记者,打造这一平台,就是为创客团队提供培训、辅导、孵化、企业咨询管理、品牌策划、市场推广、投融资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西部创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仅仅是我省各具特色的众创平台的一个缩影。让兰州牛肉面以“互联网+牛肉面”的模式走向全世界的船说创业咖啡,致力于打造西北顶尖的青年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在一年多的发展历程中,累计吸引入孵企业(团队)68家,毕业企业36家。“目前我们的创客基地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入驻,确实为不少创业者节省了创业成本,发现了一批前景较好的项目。”甘肃省互联网计算机应用众创空间(爱客家)的相关负责人赵志威说,今后我们将利用现有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据了解,目前全省涌现出100多家众创空间,其中已认定61家省级众创空间(14家获得科技部备案)。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搭建“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平台”,23家单位已面向社会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平台,全省各级各类创业就业孵化平台达到200个,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34个,成为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引导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向创客、创业团队、创业企业开放共享。除此之外,我省还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培育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24个,入孵企业数量1658户,累计出孵企业368户。  5年投资500亿建设创新型甘肃  在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看来,科技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建立从试验研究、中试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日前,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甘肃省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是我省首次以科技创新命名的规划,它是我省“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战略蓝图。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将达到500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集中力量实施“14610”重点计划,即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提升酒嘉新能源、金武新材料、天水电子信息、陇东能源化工4个现代产业创新集群的能力 完善张掖科技创新创业、甘南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和高寒特色农畜产业、临夏清真食品产业、定西马铃薯中药材、陇南特色农产品、敦煌文化6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 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引领聚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惠民示范普及、生态恢复环境友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创新人才队伍聚集、高新技术优势培育、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创新治理水平提升10项科技创新工程。  省发改委主任周强在“双创”活动周专题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政策方案的完善,全面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将力争把兰白试验区升级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集群,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期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采访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从业人员都表示,我省目前还存在科技创新主体参与度不高、区域技术市场发展不平衡、技术机构交易规模小等问题。据统计,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320家,而开展技术合同交易的仅有52家,成交额62.3亿元,占年度企业总成交额70.7% 仅有5所高校和30家科研机构有技术输出,成交额分别为1.4亿元和30.4亿元,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我省创新主体成果转移转化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此外,区域技术市场发展不平衡,“十二五”期间从技术合同的登记地点来看,兰州、天水、酒泉3市的成交额占全省交易总量的54.1% 从技术输出额来看,兰州、酒泉、天水、张掖、平凉5市输出金额379.9亿元,占比80.1% 从技术吸纳额来看,兰州、武威、酒泉3市吸纳金额327.4亿元,占比70.6%。“十二五”期间,我省626家卖方机构中535家机构仅完成全省成交额的17.5%。10092家买方机构中9226家机构成交额在千万以下,成交额107.9 亿元,占全省总成交额的22.9%。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我省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的联动,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促进技术转移到企业,建立企业早期介入机制。研究和完善体现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激励政策,设立甘肃省技术转移专项资金,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强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科技需求侧同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贯通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搭建政府投入为引导,融资担保、风险投资配套衔接的科技投融资平台,促进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融合,实现科技创新链与金融资本链结合,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十三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投出了哪些创新成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参观10月份于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  此次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全面展示我国“十三五”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多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成果的身影。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为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2011年中央财政部开始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两大科学仪器专项,分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主管。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共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208个,投入国拨经费70多亿元,其他经费50多亿元。“十三五”时期,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坚持府引导、企业主导,重点支持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据仪器信息网跟踪,“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在“十三五”时期设立约150个项目,投入国拨经费将近20亿元。多个仪器项目耳熟能详:“十三五”时期部分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  在刚刚结束的“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多家科学仪器研制单位展示了牵头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最新成果。禾信仪器 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 TAPI-TOF 1000  作为国内质谱仪器研发、制造代表企业,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展览会,重点展示了由禾信仪器独立研制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 TAPI-TOF 1000”。“十三五”期间,禾信仪器聚焦质谱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在国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专项资金支持下,先后开发出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药领域的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等创新新产品。谱育科技 移动式GC-MS/便携式GC-MS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办,谱育科技携多款高端质谱仪器参展。“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研制及其在痕量有机物分析应用”开发项目由谱育科技研发团队承接,历经8年研发攻坚,于2019年7月通过验收。“十三五”期间,谱育科技专注高端质谱研发及产业化,已完成近二十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和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积累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十四五”期间,谱育科技持续扩充质谱仪品类,积极推进高端质谱产业化进程,并深入布局生命科学、半导体等前沿应用领域。皖仪科技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针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空白,皖仪科技攻克了高精度的超高压输液单元,针在流路自动进样器技术,高稳定度电喷雾离子源、高耐用性真空接口、高效离子传输透镜等核心技术,实现最高耐压150MPa,5-2000m/z的质量范围以及高达12000Da/s扫描速度。LCMS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集成LC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TQ3600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充分发挥亚二微米色谱柱的极致性能,具有高灵敏度,稳定耐用等特点,在复杂的样品条件下保持优秀的定量分析能力和重复性。
  • 宁夏“十三五”科技 创新投入“不小气”
    尽管目前宁夏财力有限,但科技创新投入并“不小气”。11月18日,记者从宁夏全区科技创新大会上了解到,日前出台的《宁夏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了科技创新投入的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达到2%以上。  《规划》绘就了未来5年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到202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3.5件,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6.3%。根据《规划》设定的“路线图”,在提高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力争到2020年全区R&D经费中政府投入达到18.5亿元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达到64亿元左右。此外,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费用补贴、资本金注入等多种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方式,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支持。  《规划》提出,宁夏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力争到2020年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0个、国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0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到500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以上。  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科技型“双创”主体10000家的“创新矩阵”。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带动下,科技产出效益实现跃升,突破一批重点产业重大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修订或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全社会创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  在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十三五”期间,宁夏将着力打破“捆绑”在人才身上的各种限制,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区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园区、领军人才带科研成果来宁孵化、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则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所有。
  • 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详解) 发展十大创新中心
    11月17日下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端资源集聚、高端服务提升、高端产业培育和高效体制改革,为实现我市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作用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强市。  具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2.84%提高到3.2%,全社会研发活动人员总量达到73000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3件提高到25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由339件提高到1000件以上   蓝高新产业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41%提高到46%,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   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0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由89亿元提高到200亿元   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达到100家以上,建成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类创业载体数量达到300家,孵化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米。  为实现核心目标,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具体实施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创新布局、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等八大战略任务。(记者 王娉)  解读:  《“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四个十”重点任务  今天,我市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岛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的制定是为了对接国家战略,争取在海洋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中抢先布局。同时要彰显城市特色,围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优化创新体系,突出科技供给,发挥科技创新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靶向产业发展的十大创新中心  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是围绕我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做出的布局谋篇,重点围绕海洋、高速列车、橡胶材料与装备、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科学仪器设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和方向,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其中,青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将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深海与海工装备、蓝色粮仓等海洋科技创新分中心。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三平台、两中心、一基地”,即面向行业基础共性前沿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高速列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 面向全球的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合作、转移与辐射中心,设施先进的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中心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这两个创新中心目前已经正式启动。  着眼未来产业的十大创新中心  着眼未来,聚焦国际前沿科技,我市还重点围绕脑科学、量子信息、纳米技术与材料、深空深海探测、氢能与燃料电池、再生医学、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超高速管道交通等领域和方向,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未来产业。  其中,脑科学科技创新中心将重点开展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疾病机理研究与早期诊断和干预手段研发,支持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类脑器件与系统、脑功能联接图谱等技术研究,实现类脑器件、芯片和类脑机器人等类脑智能软硬件系统的突破。该项目已经正式落户蓝谷。  政府引导建立投资基金达到百亿元  我市将强化科技服务,重点打造研发创新、新型孵化、国家海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检验检测、科技基础资源、科技智库、数字科普网络、产业集群等十大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众创空间建设、科技惠民、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大数据、知识产权强市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到2020年,我市政府引导资金规模将达到20-30亿元,引导建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达到100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科技信贷资金达到100亿元。  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发展空间  聚焦未来5到10年可能产生重大变革的前沿技术,打造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新优势,《规划》首次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布局, “三核”指由蓝色硅谷核心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和西海岸新区组成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一带”指从蓝色硅谷核心区沿滨海一线延伸到李沧区的滨海创新创业带 “一区”指从城阳和胶州一直向北延伸到即墨、平度、莱西的北部科技创新拓展区。  统筹区域创新布局,我市将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部署智能机器人、3D打印、石墨烯等20多个重点专项,突破300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建设150多个创新平台载体,孵化和培育200多家骨干企业。
  •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5.42万元采购离心机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离心机 开标时间: 2021-09-18 15:00 采购金额: 105.42万元 采购单位: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采购联系人: 陈先生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招小姐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购公告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2021-09-06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委托,对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投标。现将本项目采购文件进行公示(电子版请按附件下载),公示期为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3日,共5个工作日。 一、项目编号:FSCDC2106G 二、项目名称: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项目预算金额:¥1054166.67元 四、采购数量: 分包编号 采购人 分包名称 采购数量 预算金额(人民币) FSCDC2106G-01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 4台 526666.67元 FSCDC2106G-02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台 527500.00元 本项目共2个分包,投标人可全部投标,也可以只投其中一个分包,但必须对整个分包内容物进行投标,不得进行拆分;本次项目只接受低于或等于预算金额和最高限价的投标报价,如投标人投标报价高于预算金额或最高限价的,视为无效投标。 五、采购项目内容及需求:详见采购文件。 六、供应商资格: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详见采购文件。 (二)投标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及截止时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的具体方式、信用信息的使用规则: 1、投标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2、信用信息查询截止时间为:投标截止时间前1个工作日。 3、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拒绝其参与本项目的采购活动,并进行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及相关证据将与其他采购文件一并保存。联合体成员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联合体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七、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4日期间(办公时间:上午9时00分~12时00分,下午14时00分~17时00分,法定节假日除外)通过邮箱发送报名登记资料进行报名登记,具体操作及要求如下: 1、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在获取采购文件时间内,在采购公告附件下载并填写《采购项目报名登记表》(附采购文件费交纳凭证)每页加盖公章后彩色扫描发送到邮箱(fshh2001@126.com)进行报名登记,发送后请及时联系项目联系人。 2、本项目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交纳采购文件费用,转账单位名称必须与供应商名称一致,转账时注明“分包编号采购文件费”,如:“FSCDC2106G-01采购文件费”。交纳凭证截图应附在《采购项目报名登记表》中。采购文件每套售价3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收款账号如下: 开户名称: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账号:757900017410666 开户银行:招商银行佛山禅城支行 3、收到报名登记资料后,项目联系人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邮箱回复是否报名登记成功,登记成功后将通过邮箱发送采购文件word版。报名时间以邮箱收到报名登记资料并转账到账的时间为准,为避免因转账到账或网络延迟而造成报名登记过时,请供应商尽早完成报名登记。本项目不接受未报名登记成功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八、投标截止时间:2021年9月18日下午15时00分。 九、提交投标文件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投标文件提交时间为2021年9月18日下午14时30分~15时00分)。十、开标时间:2021年9月18日下午15时00分。 十一、开标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 十二、本公告期限(5个工作日)自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3日止。 十三、联系事项: (一)采购人: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3号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电话:0757-83039043 传真:0757-83039043 邮编:528000 (二)采购代理机构: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 联系人:招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19 传真:0757-83636061 财务部联系人:周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76 传真:0757-83636088 网址:http://fs.emedchina.cn 邮编:528000 (三)采购项目联系人:招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19 附件: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九月六日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离心机 开标时间:2021-09-18 15:00 预算金额:105.42万元 采购单位: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购公告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1-09-06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委托,对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投标。现将本项目采购文件进行公示(电子版请按附件下载),公示期为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3日,共5个工作日。 一、项目编号:FSCDC2106G 二、项目名称: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项目预算金额:¥1054166.67元 四、采购数量: 分包编号 采购人 分包名称 采购数量 预算金额(人民币) FSCDC2106G-01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式离心机 4台 526666.67元 FSCDC2106G-02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台 527500.00元 本项目共2个分包,投标人可全部投标,也可以只投其中一个分包,但必须对整个分包内容物进行投标,不得进行拆分;本次项目只接受低于或等于预算金额和最高限价的投标报价,如投标人投标报价高于预算金额或最高限价的,视为无效投标。 五、采购项目内容及需求:详见采购文件。 六、供应商资格: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详见采购文件。 (二)投标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及截止时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的具体方式、信用信息的使用规则: 1、投标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2、信用信息查询截止时间为:投标截止时间前1个工作日。 3、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拒绝其参与本项目的采购活动,并进行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及相关证据将与其他采购文件一并保存。联合体成员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联合体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七、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4日期间(办公时间:上午9时00分~12时00分,下午14时00分~17时00分,法定节假日除外)通过邮箱发送报名登记资料进行报名登记,具体操作及要求如下: 1、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在获取采购文件时间内,在采购公告附件下载并填写《采购项目报名登记表》(附采购文件费交纳凭证)每页加盖公章后彩色扫描发送到邮箱(fshh2001@126.com)进行报名登记,发送后请及时联系项目联系人。 2、本项目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交纳采购文件费用,转账单位名称必须与供应商名称一致,转账时注明“分包编号采购文件费”,如:“FSCDC2106G-01采购文件费”。交纳凭证截图应附在《采购项目报名登记表》中。采购文件每套售价3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收款账号如下: 开户名称: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账号:757900017410666 开户银行:招商银行佛山禅城支行 3、收到报名登记资料后,项目联系人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邮箱回复是否报名登记成功,登记成功后将通过邮箱发送采购文件word版。报名时间以邮箱收到报名登记资料并转账到账的时间为准,为避免因转账到账或网络延迟而造成报名登记过时,请供应商尽早完成报名登记。本项目不接受未报名登记成功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八、投标截止时间:2021年9月18日下午15时00分。 九、提交投标文件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投标文件提交时间为2021年9月18日下午14时30分~15时00分)。 十、开标时间:2021年9月18日下午15时00分。 十一、开标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 十二、本公告期限(5个工作日)自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13日止。 十三、联系事项: (一)采购人: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3号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电话:0757-83039043 传真:0757-83039043 邮编:528000 (二)采购代理机构: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广发大厦二十层 联系人:招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19 传真:0757-83636061 财务部联系人:周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76 传真:0757-83636088 网址:http://fs.emedchina.cn 邮编:528000 (三)采购项目联系人:招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636019 附件: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九月六日
  •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这些与科学仪器相关
    p   国务院今日(2016年8月8日)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1%。 /p p   “十三五”期间将加强平台建设系统布局,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等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大众创新创业等的支撑,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缺乏整体布局、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等问题。 /p p   1、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完善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对国家财政购置的各类科研仪器设备进行集约式管理,积极推动面向科研院所、企业及全社会开放共享,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提供支撑保障。 /p p   2、科研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装置和科研设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重要公共科技资源的优势,推动面向科技界开放共享,为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p p   为提升提升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将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科研试剂、创新方法等保障研究开发的科研条件建设,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和条件基础,提升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强化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制与开发,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 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究,支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研发,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加强实验动物品种培育、模型创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全面推进实验动物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加强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应用与示范,研发一批填补国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用试剂,不断满足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端检测领域的需求 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数字化保存、信息挖掘、语义揭示、知识计算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p p   1.科学仪器设备。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制一批核心关键部件,显著降低核心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核心竞争力。 /p p   2.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提升我国国际互认计量测量能力,参与和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突破一批检验检测检疫认证新技术,实现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并跑,个别领域达到领跑。 /p p   3.科研试剂。重点围绕人口健康、资源环境以及公共安全领域需求,加强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有试剂研发,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试剂 开展科研用试剂共性测试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完善质量体系,提升科研用试剂保障能力。 /p p   此外,精准医学关键技术、体外诊断产品以及药品质量安全方面都指出了明确的目标。 /p p   精准医学关键技术。把握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病人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学诊疗模式变革。 /p p   体外诊断产品。突破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自动化核酸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高通量液相悬浮芯片、医用生物质谱仪、快速病理诊断系统等重大产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竞争力。 /p p   药品质量安全。瞄准临床用药需求,完善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体系,开展高风险品种、儿童用药、辅助用药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 /p p   附件: img src=" 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08/ueattachment/cc2ffadb-5962-4210-a985-43f2b4f2fc09.docx"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docx /a /p p br/ /p

厂商最新资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