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降莰烷甲腈

仪器信息网降莰烷甲腈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降莰烷甲腈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降莰烷甲腈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降莰烷甲腈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降莰烷甲腈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降莰烷甲腈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降莰烷甲腈相关的解决方案。

降莰烷甲腈相关的资讯

  • 发一篇Science奖100万,中文期刊2万...你怎么看?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发了论文给现金奖励,是很多学校都会采取的一种做法。之前有听说在深圳大学,一篇Nature、Science、Cell,奖励都能达到50万,真是让人瞬间产生为科研去死的冲动……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2e98fa1-e937-40bc-b173-88c013da22c0.jpg" title=" 1.jpeg" alt=" 1.jpe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结果最近在翻阅一本资料的时候,发现深圳大学给的50万一篇还不是最高的!根据珠海《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或Science发表论文,给予每篇100万元的奖励。”——Oh my god! br/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关键是:除了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刊,一般的SCI也能拿到很优厚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文件中称,按照当年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给予JCR1区期刊论文每篇10万元、JCR2区期刊论文每篇8万元、JCR3区期刊论文每篇6万元、JCR4区期刊每篇3万元的奖励。除此之外,就连EI收录期刊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都给予每篇2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这样一算,那些在读期间能发几十篇SCI的博士老哥们,你们发啦!你们去珠海身价几百万!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就连北大中文核心的高产作者们,也都发啦,相信手里面握有几十篇的硕士博士更是一大堆,一篇两万,快算算你能拿多少钱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该市除了对论文发表有奖励,在针对人才引进的其它方面是是极度阔绰。其中包括可以申请各种经费充裕的项目。满眼忘却,都是钱啊!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南方城市就是不一样,人家想做什么事,那是认真的!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不信你自己看看这个《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这里把文件的相关部分贴上来。(仅摘取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一章 总则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为加强和规范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国际型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更好服务于横琴自贸片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国家、广东省和珠海市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横琴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本办法所称的博士后站是指横琴新区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企业分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实践基地)。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本办法所称的博士后管理,是指横琴新区人才和博士后管理部门对区内博士后工作机构(含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博士后科研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博士后科研项目、博士后成果转化、与港澳及境外研究机构合作等事项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二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招收应同时满足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一)具有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二)身体健康;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三)一般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有条件的设站单位,招收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港澳和外籍人员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充分发挥横琴新区博士后站的人才服务功能,对已在横琴新区范围内实质性开展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科研基础、项目、团队,但暂不具备招收博士后人员资格的科技型企业,可采取与横琴新区博士后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的方式引进博士后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范围内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应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招收博士后人员,招收程序等事宜按照《珠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珠组字〔2011〕43号)相关规定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三章 博士后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设站单位应按照《珠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珠组字〔2011〕43号)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博士后人员管理细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合理有序开展博士后人员管理工作。区博管办对各设站单位管理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督导,维护博士后人员管理秩序,切实保障博士后人员合法权益。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的管理以设站单位为主。与流动站建立合作关系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应严格按照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的有关协议,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区博管办对博士后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本办法相应的扶持和奖励。对评估不合格的博士后站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对连续2年评估不合格且整改无效的博士后站,予以撤销。具体评估项参照全国博管办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本办法附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估指标明细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享受设站单位职工待遇,设站单位应按单位性质与博士后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并按有关规定为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根据项目需要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对进站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当根据项目资助期限和承担的任务及时调整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由博士后人员与设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进行约定,明确归属。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四章 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在市级补贴和项目启动经费基础上,于博士后人员进站后一次性给予新设工作站50万元、企业分站50万元、创新实践基地2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区博管办对博士后站每年评估一次。年度评估结果为优秀的设站单位,给予5万元奖励,另外奖励具体从事博士后管理人员一名,奖金1万元。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对博士后人员,在享受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给予下列优惠待遇: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给予在站博士后人员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个人生活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出站后留在横琴新区工作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安家补贴。连续在横琴新区工作满3年的,再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生活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对在站期间取得下述科研成果之一的博士后人员给予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获国家级奖励,给予一等奖500万元、二等奖100万元、三等奖50万元的奖励;获省(部)级奖励,给予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或Science发表论文,给予每篇10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按照当年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给予JCR1区期刊论文每篇10万元、JCR2区期刊论文每篇8万元、JCR3区期刊论文每篇6万元、JCR4区期刊每篇3万元的奖励,EI收录期刊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给予每篇2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给予每个项目20万元的奖励;省(部)级项目,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给予重点(特别)资助项目10万元、一等资助项目8万元、二等资助项目5万元的奖励;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给予3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站期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的给予每件资助5万元,获美国、日本、欧洲国家或欧盟的发明专利每件资助10万元,其它国家每件资助5万元;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的给予每件资助1万元。同一项发明创造在2个以上国家授予专利权的,仅资助2个国家的专利申请费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上述之外的重大成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区工作站领导小组另行讨论决定具体奖励方式、金额。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以上论文、奖励、项目、专利等科研成果必须以设站单位为作者单位,每项成果仅奖励一名博士后人员,且仅限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完成人。所有奖励必须是博士后在站期间成果,考虑到成果发表、公示、评审等时间因素,该奖励在博士后出站2年内仍然有效。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标准参照全国博管办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同级别奖励参照本办法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区博管办提供等额配套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资助博士后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人每次会议提供1万元的资助经费,每年总额不超过3万元。申请人应在出行前2个月提出申请,并经区博管办审议批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安排入住区高级人才公寓,或提供每月2500元的住房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各设站单位未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研究工作的,不享受本办法的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七章 博士后引入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国内外已出站博士后人员来横琴新区工作,出站3年内的博士后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可以享受本办法的相关补贴;优秀博士后人员可以申请本办法中的“优秀博士后人才专项科研扶持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国内外已出站博士后人员在横琴新区创业,优先安排出站3年内的博士后人员进驻横琴新区孵化器,并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的博士后人员可以直接认定为精英人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设立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创业扶持基金,为博士后人员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对创业项目所采购的实验器材提供经费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积极研究建立企业博士后产权激励制度,鼓励博士后人员凭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参与分红。 /p p /p
  • 我公司《天融月刊》被评为2012年度北京市工商联内刊优秀奖
    2013年1月29日,&ldquo 北京市工商联2012年度优秀内报内刊表彰会&rdquo 在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商会礼堂召开。我公司《天融月刊》荣获2012年度北京市工商联内刊优秀奖。 会议主要包括3个环节。首先是东城区工商联、北京市工商联木业商会、企业代表作总结发言;其次是现场颁发部分优秀内报内刊优秀奖、组织奖;最后是企业内刊工作者培训。 会后,《天融月刊》编辑部掌门人同昌平区工商联副主席高克瑶、信息员谷宏艳及昌平区获奖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并合影留念。 《天融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得力载体、有效的承载形式。公司总经理亲自担任月刊主编,亲自撰写文章,参与编辑指导工作。现在,《天融月刊》出刊十载,记录了公司的点滴成长史、记录了企业创业团队二十载的艰辛、记录了每位员工的&ldquo 天融故事&rdquo 。《天融月刊》对内已经成为公司企业文化重要的宣传阵地和企业文化推动的重要力量,成为新员工入职公司后了解公司的最快的渠道,成为了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乃至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思想交流的公共平台,对外则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展示窗口,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产业协会、行业同仁通过《天融月刊》认识了天融,了解了天融。此次获奖,是继2009年以来连续第四次获得北京市工商联内刊优秀奖。
  • 玛湖重大勘探成果通过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初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本年度初评共通过4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4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从今年公布的国家三大奖初评结果看,共有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和3项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通过。其中,由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申报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成为科技进步特等奖通过项目。  截至目前,玛湖大油区已累计发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12.4亿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及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玛湖大发现技术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中国石油重大发现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此次初评通过,更是对中国石油砾岩大油区成藏理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充分肯定。目前配套技术系列已全面推广应用,在玛湖地区研发的国产化工具和材料,已全面在准噶尔盆地推广,水平井完全成本下降56%;同时,该技术已在国内塔里木、吐哈油田及中亚地区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玛湖大油区近两年来已新建产能157.4万吨,累计产油158万吨。随着集团公司加快玛湖勘探开发战略的实施,到“十三五”末将实现年产500万吨。
  •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期刊文献将永久免费开放
    10月26日,英国皇家学会宣布将其世界知名期刊实行永久性免费在线开放。这意味着皇家学会近70年来的六万份科学论文可以完全被免费公开使用。这些珍贵的文献中,也包括牛顿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达尔文年轻时期的科研作品,富兰克林的电学实验报告等等。   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刊出版者,其第一份刊物《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于1665年首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采用同行评议机制的科学期刊(peer-reviewed journal)。   英国皇家学会图书委员会主席、皇家学会会员费里斯(Uta Frith)表示非常高兴能将这一宝贵的资源向全世界开放,这将为人们研究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中机遇,也由助于人们了解皇家学会的发展历史。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314.50万元采购高压灭菌器,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水浴...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5 招标文件: 附件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8月15日 16:19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环境污染防治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行政区域 湖北省 公告时间 2022年08月15日 16:19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8月15日至2022年08月22日每日上午:8:30 至 11:00 下午:14:00 至 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50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 开标时间 2022年09月08日 09:00 开标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利委员会6号楼5楼507会议室 预算金额 ¥314.5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王爱莉 项目联系电话 027-82820325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单位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31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章宸祎 027-82829684 代理机构名称 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文楼512室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王爱莉 027-82820325 附件: 附件1 048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招标公告.pdf 项目概况 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YZJ-2022-048 项目名称: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预算金额:314.5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314.5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购置无人船采样器1台、采样设备1套、便携式离心机1台、生物显微镜(正置)1套、体视显微镜1台、浮游藻类智能监测系统1套、多参数测定仪2台、真空抽滤装置1台、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小型)1台、恒温水浴锅1台、低温冷藏冰箱3台、制冰机1台、恒温摇床1台、细胞破碎仪1台、光照培养箱1台、纯水机2台、空调4台、移液器4个,共计30台(套)。 详细技术要求见招标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投标人,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3)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且在有效期内的为无效投标。(4)为本招标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本项目的投标活动。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8月15日 至 2022年08月22日,每天上午8:30至11:00,下午14: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 方式: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本项目的招标公告项下下载“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并填写完成后,按公告内的银行账户进行汇款(须从投标人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汇出),将汇款底单(备注栏标明“YZJ-2022-048中游测区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书)扫描件以及开具购买招标文件发票的相关信息(以上均需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发送至 361767512@qq.com邮箱(包括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和开具购买招标文件发票的可编辑的WORD版)。汇款到账且资料填写完整的,招标代理人即行发送招标文件电子版。未向招标代理人购买招标文件并登记的供应商均无资格参加本次投标。 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利委员会6号楼5楼507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等政策。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316号 联系方式:章宸祎 027-82829684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文楼512室 联系方式:王爱莉 027-8282032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爱莉 电 话: 027-82820325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高压灭菌器,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水浴、油浴,细胞破碎仪,冷藏柜,培养箱,干燥箱,摇床,流动注射分析,立体显微镜 开标时间:2022-09-08 09:00 预算金额:314.50万元 采购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5 招标文件: 附件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8月15日 16:19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环境污染防治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行政区域 湖北省 公告时间 2022年08月15日 16:19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8月15日至2022年08月22日每日上午:8:30 至 11:00 下午:14:00 至 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50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 开标时间 2022年09月08日 09:00 开标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利委员会6号楼5楼507会议室 预算金额 ¥314.5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王爱莉 项目联系电话 027-82820325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单位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31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章宸祎 027-82829684 代理机构名称 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文楼512室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王爱莉 027-82820325 附件:附件1 048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招标公告.pdf 项目概况 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YZJ-2022-048 项目名称:长江委中游测区仙桃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设备采购 预算金额:314.5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314.5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购置无人船采样器1台、采样设备1套、便携式离心机1台、生物显微镜(正置)1套、体视显微镜1台、浮游藻类智能监测系统1套、多参数测定仪2台、真空抽滤装置1台、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小型)1台、恒温水浴锅1台、低温冷藏冰箱3台、制冰机1台、恒温摇床1台、细胞破碎仪1台、光照培养箱1台、纯水机2台、空调4台、移液器4个,共计30台(套)。 详细技术要求见招标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投标人,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3)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且在有效期内的为无效投标。(4)为本招标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本项目的投标活动。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8月15日 至 2022年08月22日,每天上午8:30至11:00,下午14: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一律通过线上购买方式 方式: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本项目的招标公告项下下载“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并填写完成后,按公告内的银行账户进行汇款(须从投标人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汇出),将汇款底单(备注栏标明“YZJ-2022-048中游测区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书)扫描件以及开具购买招标文件发票的相关信息(以上均需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发送至 361767512@qq.com邮箱(包括招标文件购买登记表和开具购买招标文件发票的可编辑的WORD版)。汇款到账且资料填写完整的,招标代理人即行发送招标文件电子版。未向招标代理人购买招标文件并登记的供应商均无资格参加本次投标。 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9月08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利委员会6号楼5楼507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等政策。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316号 联系方式:章宸祎 027-82829684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文楼512室 联系方式:王爱莉 027-8282032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爱莉 电 话: 027-82820325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5.00万元采购共聚焦显微镜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7-10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7月10日 14:55 公告概要: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测绘专用仪器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行政区域 市辖区 公告时间 2022年07月10日 14:55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7月11日至2022年07月15日每日上午:8:30 至 14:00 下午:12:00 至 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开标时间 2022年08月01日 09:30 开标地点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预算金额 ¥19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周琼 项目联系电话 15071775764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单位地址 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四路20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章主任13872464579 代理机构名称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周琼15071775764 项目概况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文驰招字[2022]021 项目名称: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预算金额:1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1套。具体采购技术要求详见第三章之规定。 合同履行期限:接到甲方通知后一周内进场安装,2022年8月25日前完成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所交货物应为全新、未拆封过的原厂原装合格正品(含配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的规定,本项目仅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因本项目为货物采购,故本项目所采购所有货物的生产厂家均须为中小企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7月11日 至 2022年07月15日,每天上午8:30至14:00,下午12: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方式:现场获取。获取招标文件时须携带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原件(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以及本人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在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免费获取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公告发布发布媒体:中国政府采购网。 2、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执行: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 3、质疑:投标人认为招标文件、招标过程和中标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 (1)、接收质疑函方式:书面纸质质疑函 (2)、质疑函内容、格式:应符合《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相关规定和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采购质疑函范本》格式。(详见格式21) 质疑投标人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本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 4、本次采购的货物所属行业为工业,投标人可登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官方网站(https://www.miit.gov.cn/)点击 中小企业规模类型自测小程序 自查企业类型。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四路20号 联系方式:章主任1387246457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联系方式:周琼15071775764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周琼 电 话: 15071775764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共聚焦显微镜 开标时间:2022-08-01 09:30 预算金额:195.00万元 采购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7-10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7月10日 14:55 公告概要: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测绘专用仪器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行政区域 市辖区 公告时间 2022年07月10日 14:55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7月11日至2022年07月15日每日上午:8:30 至 14:00 下午:12:00 至 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开标时间 2022年08月01日 09:30 开标地点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预算金额 ¥19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周琼 项目联系电话 15071775764 采购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采购单位地址 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四路20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章主任13872464579 代理机构名称 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周琼15071775764 项目概况 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文驰招字[2022]021 项目名称:长江委三峡测区巴东、银杏沱2处水文测站及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建设项目三峡水库水文实验站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购置 预算金额:1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船载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系统1套。具体采购技术要求详见第三章之规定。 合同履行期限:接到甲方通知后一周内进场安装,2022年8月25日前完成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所交货物应为全新、未拆封过的原厂原装合格正品(含配件)。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的规定,本项目仅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因本项目为货物采购,故本项目所采购所有货物的生产厂家均须为中小企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7月11日 至 2022年07月15日,每天上午8:30至14:00,下午12: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方式:现场获取。获取招标文件时须携带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原件(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以及本人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在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免费获取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8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公告发布发布媒体:中国政府采购网。 2、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执行: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 3、质疑:投标人认为招标文件、招标过程和中标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 (1)、接收质疑函方式:书面纸质质疑函 (2)、质疑函内容、格式:应符合《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相关规定和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采购质疑函范本》格式。(详见格式21) 质疑投标人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本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 4、本次采购的货物所属行业为工业,投标人可登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官方网站(https://www.miit.gov.cn/)点击 中小企业规模类型自测小程序 自查企业类型。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四路20号 联系方式:章主任1387246457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湖北文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宜昌市西陵区珠海路8号南苑科技创业园10楼 联系方式:周琼15071775764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周琼 电 话: 15071775764
  • 电镜、电子衍射专家在列|“科学探索奖”48人名单揭晓:每人奖300万元
    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十大领域的获奖青年科学家首次集体亮相,并接受奖杯的荣誉。今年,共有48人获得“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见文末),每位获奖人将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仪器的发展。在此次获奖的48位科学家中,有几位科学家致力于仪器的研究和发展,以下列举了部分科学家的研究方向:高 鹏(北京大学):在电子显成像与谱学新方法、原子尺度界面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向 导(上海交通大学):在提高自由电子激光相关性和超快电子衍射分辨率方面做出了贡献。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单分子磁共振的发展与生医交叉领域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量子点超快自旋光物理与光化学方面最初了贡献。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微纳激光角动量操控及超快开关方面做出了贡献。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自旋量子调控及其量子信息科学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姚宏(清华大学):在强关联量子物态和新奇量子相变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合影留念关于“科学探索奖”“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由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林毅夫、沈南鹏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目前由杨振宁担任评委会主席。该奖项覆盖基础科学与前沿科技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每位获奖者将获得奖金300万元人民币以及证书和奖杯。迄今为止已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截至今年6月,获奖人在获奖当年及其后,共有7位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成果。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辛勤耕耘和不断探索,才有了理论的创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探索奖的设立无疑对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科学家们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保持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情。这种投入和关注对提升科学创新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数学物理学丁 剑 北京大学何 颂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彭新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国祯 复旦大学向 导 上海交通大学姚 宏 清华大学化学新材料邓贤明 厦门大学刘心元 南方科技大学吴凯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华平 清华大学曾 杰 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和地学成里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范一中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Joseph Ryan MICHALSKI 香港大学倪彬彬 武汉大学田 晖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白 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 鹏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葛 亮 清华大学巫永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国捷 浙江大学医学科学白 凡 北京大学姜长涛 北京大学刘 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 磊 复旦大学许琛琦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信息电子程 翔 北京大学耿 新 东南大学卢策吾 上海交通大学宋清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唐 杰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丁 一 浙江大学刘 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殳凹 苏州大学张 强 清华大学张新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钟文琪 东南大学先进制造谷国迎 上海交通大学陶 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 博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建筑戴 峰 四川大学周 颖 同济大学邹 丽 大连理工大学前沿交叉高 鹏 北京大学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艺林 香港中文大学曾坚阳 西湖大学张 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环保部专家:大气治污将净拉动1.9万亿GDP
    尽管大气污染防治将抑制部分产业的规模增长,但随着巨额治污、改造投资的注入,其对国内GDP的拉动力也十分惊人。日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对今年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能为我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解读。王金南介绍,将环保投入贡献度测算模型、2006年65个行业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作为构建基础计算,实施《行动计划》将净拉动我国GDP增长19422亿元。按2012年中国52万亿GDP的数据计算,这个《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贡献约3.7%的年度GDP,并将使通用设备制造等十个行业受益。   今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堪称我国环保史上&ldquo 最严格&rdquo 的《行动计划》后,有观点认为,不少城市很可能将面临GDP和环境保护必须要有所取舍的局面。王金南坦言,大气污染防治也必将伴随落后产能的淘汰,将抑制相关行业GDP的增长,其中炼钢行业将受到最大的影响,GDP减少812亿元 水泥、焦炭行业受一定影响,GDP分别减少167亿、142亿元。   但与此同时,《行动计划》也明确,我国将投入巨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主要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建设,约占总投资的20%。其中,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比重最大,约占36%,其次为清洁能源替代约占28%。王金南透露,《行动计划》实施后,带来的投资拉动GDP增长20570亿元,投入产出倍数为1.25,全国因此受益的行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十个行业,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受益最大,预计拉动投资1517亿元。   除了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明显增加外,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投入对拉动各地GDP增长也将有明显作用。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行动计划》实施后,大量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实施节能减排,因此,除了工业企业将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投资采购新的设备和服务之外,节能环保设备制造商、节能方案等服务提供商都会接到更多&ldquo 生意&rdquo ,提高业绩,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具体而言,马军介绍,工业企业对于节能环保设备的投入主要包括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而且除了购买、租用费用之外,还需要投入不少的运行成本,其中包括企业自身运行、维护设备的成本以及提供运行服务的第三方公司的服务费用等。另外,节能方案提供和服务市场也将扩容。据悉,节能服务商可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方案提供、设备采买、维护等一条龙服务,企业前期不用缴纳太多费用,只需按合同将之后若干年通过节能减排节省下来的费用作为报酬支付即可。
  • 首批中国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奖补名单公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发挥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和相关机构学术优势,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公共产品,从源头上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自2016年起组织开展中国科技期刊年度优秀论文(以下简称“优秀论文”)遴选推介活动。通过牵头单位组织实施、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以及公示等程序,确定《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等90篇论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  2016年度优秀论文是2012—2014年期间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代表,或在基础研究领域对所在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能够开拓和引领学科发展 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能够引导所在学科工程与技术发展 或反映某分支学科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发表上述优秀论文的期刊及编辑人员,为论文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吸引和凝聚优秀论文首先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对入选论文及作者、发表期刊名单予以公布,并对论文作者进行奖补。  希望入选论文作者再接再厉,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把更多优秀论文首先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希望发表优秀论文的期刊及编辑人员积极努力,把更多优秀论文凝聚到本刊发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科技期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遴选推介活动入选论文名单  编号 篇名 期刊名称 发表年期 作者  1 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物理学进展 2013/5 汪卫华  2 Free vibration of size-dependent magneto- 力学学报(英文版) 2014/4 Liao-Liang Ke、Yue-Sheng Wang、Jie Yang、 electro-elastic nanoplates based on the Sritawat Kitipornchai  nonlocal theory  3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uranium and humic 中国科学:化学 2014/9 SONG WenCheng、SHAO DaDong、LU SongSheng、  acid by cyclodextrin modified graphene (英文版) WANG XiangKe  oxide nanosheets  4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中国物理 C 2013/1 F. P. An (安丰鹏)、Q. An (安琪)、J. Z. Bai (白景芝)、  antineutrino disappearance at Daya Bay (Chinese Physics C) A. B. Balantekin、H. R. Band、W. Beriguete、M. Bishai、  S. Blyth、R. L. Brown、G. F. Cao(曹国富)、J. Cao (曹俊)、  R. Carr、 W. T. Chan、J. F. Chang (常劲帆)、Y. Chang、  C. Chasman、H. S. Chen (陈和生)、H. Y. Chen、  S. J. Chen (陈申见)、S. M. Chen (陈少敏)、 X. C. Chen (陈潇聪)、X. H. Chen (陈晓辉)、  X. S. Chen (陈晓苏)、Y. Chen (陈羽)、  Y. X. Chen (陈义学)、J. J. Cherwinka、M. Z. Zhu (朱明中)、  J. P. Cummings、Z. Y. Deng (邓子艳)、Y. Y. Ding (丁雅韵)、 M. V. Diwan、E. Draeger、X. F. Du (杜小峰)、D. Dwyer、  W. R. Edwards,、S. R. Ely、S. D. Fang (方绍东)、  J. Y. Fu (付金煜)、Z. W. Fu (付在伟)、L. Q. Ge (葛良全)、  R. L. Gi、M. Gonchar、G. H. Gong (龚光华)、  H. Gong (宫辉)、Y. A. Gornushkin、W. Q. Gu (顾文强)、  M. Y. Guan (关梦云)、X. H. Guo (郭新恒)、 R. W. Hackenburg、R. L. Hahn、S. Hans、  H. F. Hao (郝慧峰)、M. He (何苗)、Q. He (贺青)、 K. M. Heeger、Y. K. Heng (衡月昆)、P. Hinrichs、  Y. K. Hor、Y. B. Hsiung、B. z. Hu、T. Hu (胡涛)、  H. X. Huang (黄翰雄)、H. z. Huang、  X. T. Huang (黄性涛)、P. Huber、V. Issakov、 Z. Isvan、  D. E. Jaffe、S. Jetter、X. L. Ji (季筱璐)、X. P. Ji (季向盼)、  H. J. Jiang (姜海静)、J. B. Jiao (焦健斌)、R. A. Johnson、  L. Kang (康丽)、S. H. Kettell、M. Kramer、  K. K. Kwan (关健强)、M. W. Kwok (郭文伟)、  T. Kwok (郭天能)、C. Y. Lai、W. C. Lai (赖万昌)、  W. H. Lai、K. Lau、L. Lebanowski、J. Lee、 R. T. Lei (雷瑞霆)、R. Leitner、J. K. C. Leung (梁干庄)、 K. Y. Leung (梁嘉怡)、C. A. Lewis、F. Li (李飞)  G. S. Li (李高嵩)、Q. J. Li (李秋菊)、W. D. Li (李卫东)、  X. B. Li (李小波)、X. N. Li (李小男)、X. Q. Li (李学潜)、  Y. Li (李仪)、Z. B. Li (李志斌)、H. Liang (梁昊)、  C. J. Lin (林政儒)、C. L. Lin、S. K. Lin、  Y. C. Lin (林延畅)、J. J. Ling (凌家杰)、J. M. Link、 L. Littenberg、 B. R. Littlejohn、D. W. Liu、  J. C. Liu (刘金昌)、J. L. Liu (刘江来)、  Y. B. Liu (刘颖彪)、C. Lu (陆昌国)、  H. Q. Lu (路浩奇)、A. Luk (陆永康)、K. B. Luk、 Q. M. Ma (马秋梅)、X. B. Ma (马续波)、  X. Y. Ma (马骁妍)、Y. Q. Ma (马宇蒨)、 K. T. McDonald、M. C. McFarlane、R. D. McKeown、  Y. Meng、D. Mohapatra、Y. Nakajima、J. Napolitano、  D. Naumov、I. Nemchenok、H. Y. Ngai (倪浩然)、  W. K. Ngai、Y. B. Nie (聂阳波)、Z. Ning (宁哲)、  J. P. Ochoa-Ricoux、A. Olshevski、S. Patton、V. Pec、  J. C. Peng、L. E. Piilonen、L. Pinsky、C. S. J. Pun (潘振声)、  F. Z. Qi (齐法制)、M. Qi (祁鸣)、X. Qian (钱鑫)、  N. Raper、J. Ren (任杰)、R. Rosero、B. Roskovec、  X. C. Ruan (阮锡超)、B. B. Shao (邵贝贝)、  K. Shih (师恺)、H. Steiner、G. X. Sun(孙功星)、  J. L. Sun(孙吉良)、N. Tagg、Y. H. Tam (谭耀豪)、  H. K. Tanaka、X. Tang (唐晓)、H. Themann、Y. Torun、  S. Trentalange、O. Tsai、K. V. Tsang、R. H. M. Tsang、  C. E. Tull、Y. C. Tung、B. Viren、V. Vorobe、C. H. Wang、  L. S. Wang (王灵淑)、L. Y. Wang (王玲玉)、 L. Z. Wang (王龙泽)、M. Wang (王萌)、  N. Y. Wang (王乃彦)、R. G. Wang (王瑞光)、 W. Wang、X. Wang (王玺)、Y. F. Wang (王贻芳)、  Z. Wang (王喆)、Z. Wang (王铮)、Z. M. Wang (王志民)、  D. M. Webber、H. Y. Wei (魏瀚宇)、Y. D. Wei (魏亚东)、  L. J. Wen (温良剑)、K. Whisnant、C. G. White、  L. Whitehead、Y. Williamson、T. Wise、H. L. H. Wong、 E. T. Worcester、F. F. Wu、Q. Wu (吴群)、  J. B. Xi (习建博)、D. M. Xia (夏冬梅)、 Z. Z. Xing (邢志忠)、J. Xu (徐建一)、J. Xu (徐晶)、  J. L. Xu (徐吉磊)、Y. Xu (徐晔)、T. Xue (薛涛)、  C. G. Yang (杨长根)、L. Yang (杨雷)、M. Ye (叶梅)、  M. Yeh、Y. S. Yeh、B. L. Young、Z. Y. Yu (于泽源)、  L. Zhan (占亮)、C. Zhang、F. H. Zhang (章飞虹)、  J. W. Zhang (张家文)、Q. M. Zhang (张清民)、  S. H. Zhang (张书华)、Y. C. Zhang (张一纯)、 Y. H. Zhang (张银鸿)、Z. X. Zhang (张一心)、  Z. J. Zhang (张志坚)、Z. P. Zhang (张子平)、  Z. Y. Zhang (张智勇)、J. Zhao (赵洁)、 Q. W. Zhao (赵庆旺)、Y. B. Zhao (赵豫斌)、  L. Zheng (郑磊)、 W. L. Zhong (钟玮丽)、L. Zhou (周莉)、 Z. Y. Zhou (周祖英)、H. L. Zhuang (庄红林)、  J. H. Zou (邹佳恒)  5 随机游动的常返和相遇问题 数学进展 2014/2 陈大岳、章复熹  6 Interface-Induced High-Temperature 中国物理快报 2012/3 Wang Qing-Yan (王庆艳)、Li Zhi (李志)、  Superconductivity in Single Unit-Cell (英文版) Zhang Wen-Hao (张文号)、Zhang Zuo-Cheng (张祚成)、  FeSe Films on SrTiO3 Zhang Jin-Song (张金松)、 Li Wei (李渭)、 Ding Hao (丁浩)、Ou Yun-Bo (欧云波)、  Deng Peng (邓鹏)、Chang Kai (常凯)、Wen Jing (文竞)、 Song Can-Li (宋灿立)、He Ke (何珂)、  Jia Jin-Feng (贾金锋)、Ji Shuai-Hua (季帅华)、  Wang Ya-Yu (王亚愚)、Wang Li-Li (王立莉)、  Chen Xi (陈曦)、Ma Xu-Cun (马旭村)、  Xue Qi-Kun (薛其坤)  7 页岩气在超低渗介质中的渗流行为 力学学报 2012/6 姚同玉、黄延章、李继山  8 微下拉晶体光纤生长设备研制及YAG单晶生长 人工晶体学报 2014/6 原东升、贾志泰、舒骏、李阳、董春明、陶绪堂  9 Synthesis and host-guest properties of 中国科学:化学 2012/2 TAO HongQi、CAO DeRong、LIU LuZhi、KOU YuHui、  pillar[6]arenes (英文版) WANG LingYun、 MEIER Herbert  10 手性氮氧-Ni(Ⅱ)络合物催化三氟甲基酮酸酯的不对称羰基ene反应 化学学报 2012/17 郑柯、林丽丽、冯小明  11 雅鲁藏布蛇绿岩——事实与臆想 岩石学报 2014/2 吴福元、刘传周、张亮亮、张畅、王建刚、纪伟强、刘小驰  12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地理学报 2012/1 孙鸿烈、郑度、姚檀栋、张镱锂  1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14/5 BAO Jingjing、CAI Feng、REN Jianye、ZHENG Yongling、  Waves in the Middle Taiwan Shoal Based WU Chengqiang、LU Huiquan、XU Yan  on Multi-beam Data Analysis  1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三要素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4/6 任叶飞、温瑞智、周宝峰、黄旭涛  15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气象学报 2012/3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  16 白垩纪大洋红层的致色机制及成因研究 矿物学报 2014/4 李响、蔡元峰  17 大陆岩石圈、地幔底部异常体与地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对流 地球物理学报 2014/4 杨亭、傅容珊、黄川、班磊  18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成像几何模型构建与精度初步验证 测绘学报 2012/2 唐新明、张过、祝小勇、潘红播、蒋永华、周平、王霞、郭莉  19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与板片断离 地质学报 2013/6 曲晓明、辛洪波、杜德道、陈华  20 Middle-Late Pleistocene Glacial Lakes in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12/1 ZHU Song、WU Zhenhan、ZHAO Xitao、LI Jianping、  the Grand Canyon of the Tsangpo River, WANG Hua  Tibet  21 The Jasmonate-Responsive AP2/ERF 分子植物 2012/2 Zong-Xia Yu、Jian-Xu Li、Chang-Qing Yang、Wen-Li Hu、  Transcription Factors AaERF1 and AaERF2 (Molecular Plant) Ling-Jian Wang、Xiao-Ya Chen  Positively Regulate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in Artemisia annua L.  22 Conservation of IRE1-Regulated bZIP74 分子植物 2012/2 Sun-Jie Lu、Zheng-Ting Yang、Ling Sun、Le Sun、  mRNA Unconventional Splicing in Rice (Molecular Plant) Ze-Ting Song、Jian-Xiang Liu  (Oryza sativa L.) Involved in ER  Stress Responses  23 Environmental connections of novel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6 LI Jun、YU XinFen、PU XiaoYing、XIE Li、SUN YongXiang、  avian-origin H7N9 influenza virus (英文版)XIAO HaiXia、WANG FenJuan、DIN Hua、WU Ying、  infection and virus adaptation to the human LIU Di、ZHAO GuoQiu、LIU Jun、PAN JingCao  24 Pachytene piRNAs instruct massive mRNA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4/6 Lan-Tao Gou、Peng Dai、Jian-Hua Yang、Yuanchao Xue、  elimination during late spermiogenesis Yun-Ping Hu、Yu Zhou、Jun-Yan Kang、Xin Wang、  Hairi Li、Min-Min Hua、Shuang Zhao、Si-Da Hu、  Li-Gang Wu、Hui-Juan Shi、Yong Li、Xiang-Dong Fu、  Liang-Hu Qu、En-Duo Wang、Mo-Fang Liu  25 Photoperiod- and thermo-sensitive genic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2/4 Hai Zhou、Qinjian Liu、Jing Li、Dagang Jiang、Lingyan Zhou、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 point Ping Wu、Sen Lu、Feng Li、Liya Zhu、Zhenlan Liu、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Letian Chen、Yao-Guang Liu、Chuxiong Zhuang  produces a small RNA  26 Activation of the cold-sensing TRPM8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12/2 Shuangtao Ma、Hao Yu、Zhigang Zhao、Zhidan Luo、  channel triggers UCP1 - dependent (Journal of Molecular Jing Chen、Yinxing Ni、Rongbing Jin、Liqun Ma、  thermogenesis and prevents obesity Cell Biology) Peijian Wang、Zhenyu Zhu、 Li Li、Jian Zhong、Daoyan Liu、  Bernd Nilius、Zhiming Zhu  27 Zscan4 promotes genomic stability during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3/1 Jing Jiang、Wenjian Lv、Xiaoying Ye、Lingbo Wang、  reprogramming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s Man Zhang、Hui Yang、Maja Okuka、Chikai Zhou、  the quality of iPS cells as demonstrated by Xuan Zhang、Lin Liu、Jinsong Li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28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2/3 Weijiao Huang、Wooyoung Choi、Wanqiu Hu、Na Mi  reveal Beclin 1 as a novel membrane Qiang Guo、Meisheng Ma、Mei Liu、YuanTian、Peilong Lu、  binding protein Feng-Liang Wang、Haiteng Deng、Lei Liu、Ning Gao、  Li Yu、Yigong Shi 29 Genome editing with RNA-guided Cas9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3/4 Nannan Chang、Changhong Sun、Lu Gao、Dan Zhu、  nuclease in zebrafish embryos Xiufei Xu、X渊、李博名、陈中亚  75 双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的响应影响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6 刘璐、周颖、胡凯、瞿革、刘泓  76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13/7 高超、宗周红、伍俊  77 论混凝土坝的使用寿命及实现混凝土坝超长期服役的可能性 水利学报 2012/1 朱伯芳  78 青藏高原抬升对雅鲁藏布江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影响 泥沙研究 2014/2 王兆印、余国安、王旭昭、刘乐  79 南水北调洺河渡槽施工期温控防裂仿真计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4 夏世法、鲁一晖、李秀琳、耿运生  80 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在水库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水力发电学报 2012/4 李想、魏加华、傅旭东  81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石油学报 2012/3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  82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煤炭学报 2012/4 谢和平、周宏伟、薛东杰、王宏伟、张茹、高峰  83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O2 Absorption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2012/1 YE Chunbo(叶春波)、CHEN Guangwen(陈光文)、  by Aqueous Monoethanolamine in a (英文版) YUAN Quan(袁权)  Microchannel Reactor  84 重型燃气轮机转子-轴承系统综合试验平台 动力工程学报 2012/10 徐自力、赵世全、王建录、王为民、王铁军、虞烈  85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25 王成山、高菲、李鹏、黄碧斌、丁承第、于浩  86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3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张振华、赵杰、  赵恩广、周善贵  87 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陈树勇  88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1 邹才能、杨智、陶士振、李伟、吴松涛、侯连华、朱如凯  袁选俊、王岚、高晓辉、贾进华、郭秋麟、白斌  89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总体概念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9 彭先觉、王真  90 大直径地面钻井采空区采动区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 煤炭学报 2013/1 袁亮、郭华、李平、梁运培、廖斌琛
  • 国内科技期刊破冰:从科学家“糟心事”说起
    p   “微信里有个群,经常发些热烈祝贺谁谁又在Nature、Science上发了文章,我一生气就退群了。”8月5日,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的以“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 为主题的科技期刊主编沙龙上,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学报》主编刘忠范吐槽道。让他纳闷的是,为什么大家不是祝贺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什么重大突破,而是祝贺在CNS发表论文。 /p p   反观国内科技期刊,论文质量不高、稿源匮乏、科研机构认可度低,在CNS“霸屏”的当下,国内科技期刊可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中文科技期刊更是由于研究评价的导向因缺乏优质稿源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况。国内科技期刊影响力不高、中文科技期刊备受冷落的困局该如何破? /p p strong 自己看不起自己? /strong /p p   如果好文章都发到了国外期刊,而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不尽如人意,那么中国的学术期刊还有必要继续办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p p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国外期刊拥有成熟的传播平台、强大的集团运营能力,也相比较而言拥有更大的影响力。鉴于此,国内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时,也不免掂量,“我为啥要发国内期刊呢”? /p p   中科院院士、本次沙龙主席、《科学通报》主编高福强调,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科技做支撑,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则离不开科技载体的进步。要讲好中国科学故事,必须要重视本土期刊的发展,尤其要有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 /p p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青蒿素、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都是中国科研人员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高福介绍称,这些引领世界科技进程的原创性成果都是发表在《科学通报》这一中文期刊上,并藉此强调,“中文期刊一样可以发表领先世界、甚至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科研成果”。 /p p   然而,中科院院士、《物理学报》主编欧阳钟灿也发现,对中文期刊而言,用影响因子评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投来的稿子,很多引用都是国外的,自己发表在中文期刊的文章都不引,我感到很生气,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他说。 /p p strong 墙内开花为何香墙外? /strong /p p   如果说我国科研人员缺乏“文化自信”是好文章流向国外科技期刊的内在原因,那么唯SCI是从的科研评价指标则可以说是将优秀论文推向国外的外部力量。 /p p   事实上,今年5月,《自然》杂志签署了《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倡导科研评估不要再过度依赖基于期刊的指标。该杂志总编菲利普· 坎贝尔也撰文详细阐述了反对单纯以影响因子来评判科研成果的观点。 /p p   然而,尽管科技期刊巨头对影响因子的作用开始反思,在当前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中,这一屡遭诟病的评价指标仍发挥着强有力的主导作用。 /p p   在文章开头,让刘忠范愤而退群的“糟心事”,事实上就清晰刻画出了我国科研人员对CNS期刊的推崇。 /p p   科研人员的推崇,源于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校评价指标指挥棒的指向。近年来,高校、科研机构重金奖励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令刘忠范感到不解。在他看来,对具体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可以理解,但针对所谓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奖励“背离了科学精神本身,起不到鼓励作用,只会把科学家引入歧途”。 /p p   事实上,欧阳钟灿分析称,CNS之所以影响力高是因为前期有很多发在一般杂志开创性成果的后续文章发到了这些期刊。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应当重视发表,而不应过多关注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因为优秀的科研成果自带传播属性与引用吸引力。 /p p strong 好成果如何扎根国内期刊? /strong /p p   从根本上改变优秀科研论文外流的现状,对科技成果实行分类评价是关键。欧阳钟灿建议,应当“将中文论文纳入科研单位和个人科研成果考核体制”。 /p p   高福也表示,可以通过吸引院士候选人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等手段,提升国内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p p   不过,对当前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也提醒,我国的中文期刊应与我国的英文期刊分工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避免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p p   他指出,中文期刊应当在医学卫生、工程技术、科普等以中国读者为主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这些国内受众面很广的领域,中文期刊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借助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优秀的中文科技期刊文章很容易实现十万以上的阅读量。 /p p   而一些原创性基础成果,从国际竞争和影响力角度出发,还是应该通过英文推送到国际科技领域,“但不应该片面地唯影响因子,原创性越强、越重要的成果,优先发表是硬道理,应首先考虑发在国内的英文科技期刊上”。 /p p   此外,与会专家也注意到,相较于国外科技期刊集团化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期刊则呈现“单打独斗”的局面。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期刊竞争中后来者居上,“抱团取暖”应当是国内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 /p p   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拓展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范围和方式,加快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促进多个期刊“集群化”联合发展,借以寻找商业化发展途径,进入影响力与商业化运营有机互动的良性循环。 /p p   高福指出,科技期刊的本质功能是记载、传播、交流研究成果,促进研究的发展。因此,办好中文科技期刊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是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万年大计”,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p p   他也表示,待到国际学术论文数据库因为“没有收录《科学通报》等中文科技期刊漏了重大科学发现”时,国内科技期刊才算实现了真正质的突破。 /p
  • 地质勘测力度加大 质谱仪市场前景可观
    p   中国领土广阔,地质较为复杂,一旦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有些省份会经常发生地质灾害,为了预防这些地质问题的出现,我国各省份时常采购质谱仪进行地质勘验。 /p center img style=" HEIGHT: 249px WIDTH: 369px" alt=" 地质勘测力度加大 质谱仪市场前景可观" src="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7/26/nick/1501037755441097314.jpg" width=" 300" height=" 199" / /center p   由于使用质谱仪勘测,能够进一步帮助地质采购人员查明矿产的质和量,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迅速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资料,因此,我国地质机构也经常使用质谱仪,来协助地质勘探,这进一步刺激到质谱仪的市场需求。 /p p   根据Persistence& #39 s Research Team的研究报告,2012年全球质谱技术市场容量为31.747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48.4亿美元。从2013年到2017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8%。 /p p   有消透露,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拟预算1185.5万元采购高分辨磁质谱仪、中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设备7套仪器质谱系统。 /p p   据悉,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采购这批分析设备是为了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所谓的地质勘探工作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 /p p   此外,前不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耗资165万元,采购多接收器稀有气体质谱仪,提升该所地质勘察等方面的能力。 /p p   综上所述,在我国加大地址勘测力度的大环境下,我国用于资质勘测的质谱仪需求会增加,可以预测质谱仪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p
  • 电镜博物馆|1959年刊:“神奇的电子显微镜”
    温故知新,从历史刊物文章中学习早期电镜产品技术历程,以下内容摘自《Popular Electronics》1959年11月刊(Vol. 11, No. 5),文章题目“The Amazing Electron Microscope”,作者Morris M. Rubin。(由“RF Cafe”网收录)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光波长的限制。天文学家William Dawes首先提出了一种量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视觉上分辨距离较近的恒星的能力。被称为道斯极限,4.56/D弧秒的值是由经验确定的(D是仪器的孔径,单位是英寸)。任何具有完美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的理论上限在2000左右。正如这篇1959年《Popular Electronics》上这篇文章所描述,电子显微镜通过发射一束半径远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电子,并测量其反射,从而消除了这种分辨极限。图像必然是“假色”,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到电子束所显示的表面的真实波长/颜色。《Popular Electronics》1959年11月刊封面与目录整理译文如下,以飨读者。“惊人的电子显微镜作者:Morris M. Rubin在光学显微镜分辨率达到极限后很久,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还在继续提高……高达 20万倍。从第一位伟大的显微镜设计师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时代起,科学家们就将显微镜作为他们的主要工具之一。年复一年,随着光学玻璃制造技术的改进,新的更好的显微镜使科学家能够看到越来越微小的物体。随后,大约在1890年,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提升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超过大约 2000 倍的放大倍数,即使是最精细、设计最完美的显微镜也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斑点。光本身的基本特征阻碍了更强大显微镜的发展。与声音类似,光以可测量长度的波传播。例如,在可见光谱的中,波的长度约为 6/250000 英寸。为了让光波区分物体上的两个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是光波长度的三分之一,即6/ 250000英寸以上,小于约半波长的物体无法被光学显微镜清晰放大,无论其透镜多么完美。科学家们推断,既然根本的瓶颈是“普通”光的波长相对较长造成,那么如果有可能使用某种波长较短的光,就可以实现更有效的放大。于是,人们探索了这种可能性,并利用紫外光(其波长约为可见光的三分之一),设计出可以放大到5000倍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可见光显微镜极限的两倍多。此时,光学显微镜达到了其设计能力的天花板。如果科学家想要更大的放大倍数,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法。电子的“营救”电子显微镜的理论在20世纪20 年代提出。实验表明,当电子受到高压场加速时,它们会获得可测量的特征波长。电压越高,电子速度越大,表观波长越短。此外,已经证明电子可以被磁场弯曲或折射,类似光可以被光学透镜弯曲和折射。因此,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就可以通过使用更短波长电子流替代光,从而获得更高放大倍数,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有了这样的重要概念,科学家们开始着手设计电子显微镜。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实验型的电镜已经在欧洲、加拿大和美国投入使用。随后,在1940年,RCA公司推出美国第一台商用电子显微镜。虽然按照目前的标准,这些最初的电镜产品设计还比较落后,但相比有史以来最好的光学显微镜则要优越的多。甚至紫外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也仅限于 5000 倍,而这些早期的电子显微镜却能够放大 10万 倍。今天的模型放大倍数超过 20万倍——足以看到人类头发直径百万分之一的物体——并且通过照相技术进一步放大图像,可以将直径放大至100万倍以上。电子取代光。与光学显微镜的原理类似,电子显微镜使用一系列镜头逐步放大样品。但是,虽然光学显微镜使用玻璃透镜来弯曲光线,而电子显微镜的“透镜”是线圈——类似于电视机的偏转线圈——可以弯曲和偏转电子流。电子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比较。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电子显微镜使用线圈来磁偏转和聚焦电子束,而不是用玻璃透镜来弯曲和折射光线。电子枪发射的电子通过聚光透镜,聚光透镜将电子束集中在样品上。由于样本被制样切成部分透明的薄片,在任何一点上,电子通过它的数量都随标本的密度而变化。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不同电子密度变化的图案。虽然这种图案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可以通过在标本下方放置荧光屏来显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电子通过物镜,这是进行放大的第一步。就在它们到达投影镜头之前,一个“展开”的密度图案就形成了,中心区域随后被投影镜头进一步放大。放大的标本可以直接在荧光屏(其外观和工作方式类似于电视屏幕)上查看,或者可以通过特殊相机拍摄图像(通常内置于电子显微镜中)。放大所得照片可以进一步放大样品。关于价格。除了光学系统,电子显微镜还必须有超稳定的高压电源和高效率的真空系统。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当今电子显微镜的高昂价格——从 12000 美元到40000 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所需的放大倍率、品牌等。以上展示了两种最广泛使用的电子显微镜。左边是RCA EMU-3,可以放大20万倍。右边是Norelco EM100B,放大到90000倍。Norelco(荷兰飞利浦)和 RCA(美国无线电公司)是这些装置的最大生产商。德国和日本的制造商也活跃在该领域。俄罗斯人也参与其中,生产了一种电子显微镜,该显微镜似乎是 1940 年 RCA 模型的改编版。首台RCA电子显微镜的共同发明者,James Hillier博士,左边显示的是RCA的EMB模型,在1940年上市。局限性。尽管电子显微镜可能有用,但它仍然有其局限性。由于高压电子对生物体是致命的,电子显微镜不能用于观察活的细菌、病毒等。另外,电子束不能穿透超过 1/25000 英寸,所以电子显微镜不能用于观察更厚的物体——例如苍蝇的翅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开发特殊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切割出足够薄以允许电子通过的待观察物体的切片。这种“切片机”如何处理较软的材料我们很容易想到,但我们如何切下一层 1/25000 英寸厚的钢?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钢材表面的“复制品”是在柔软的材料上制成的,例如蜡。复制品很容易切片,当它安装在非常薄的透明膜上时,它会取代显微镜中的原始物体。重要性。现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室都在使用大约一千台电子显微镜。它们是寻找疾病(尤其是癌症)原因的研究中的宝贵工具,同时,它们在解决各种工业问题方面也很有用。例如,可以通过仔细检查电子显微镜照片来判断橡胶轮胎的磨损质量,从而无需进行漫长而繁琐的路试。最近在纽约举行的苏联展览上展出的一个1959年的俄罗斯电镜但是,电子显微镜最令人兴奋的应用是在细胞研究中。细胞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生长、滋养和再生。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科学家们第一次能够看到这些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的秘密”。人类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生物。电子显微镜是满足人类求知欲和理解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你能认出这些图片吗?所有这些都是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拍摄的(答案在页面底部)。答案1. (a) 总放大倍数 160,000X;飞利浦电子公司提供2. (c) 总放大倍数 425,000X;由法兰西学院和 RCA 提供3. (c) 总放大倍数 112,000X;由麻省理工学院 CE Hall 博士提供4. (d);总放大倍数 68,000X;由 Esso Research & Engrg 公司提供5. (c) 总放大倍数 14,680X;由陶氏化学公司和 RCA 提供”
  • “显微镜”下看细胞“说话”
    面前的裴颢,温文尔雅而又侃侃而谈,兼具理工科出身别有的严谨与创业者的豪情。与许多初创团队的负责人一样,他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采访结束后就要立刻前往上海,商讨产品研发中的几处细节。“创业者都是‘空中飞人’,这话不假。”裴颢说。  创业“行动派”  在浙江嘉兴桐乡,裴颢与他所创立的墨卓生物团队在当地颇有名气。一方面,团队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有好几位主力队员都毕业于世界名校;另一方面,项目2020年落地桐乡不久,就在单细胞测序领域表现不俗,在业内有了知名度。  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与研究,再次做起了科研老本行。  “年薪20万美元变成了3万美元”,落差虽然很大,但是裴颢并不遗憾,“我对做科学研究一直很感兴趣,能够站在前沿领域探索更多奥秘,这绝不是高薪可以带来的。”与此同时,受到身旁许多博士朋友的影响,裴颢也有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想法。在研究院工作一年后,他重返校园,开启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师从世界微流控领域杰出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韦茨。他是裴颢的良师益友,也是日后创业路上的坚定伙伴。  再次回到哈佛,裴颢在实验室里带头开展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发。彼时,国内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已吸引了不少裴颢的同学回国,进行技术成果转化,他也在密切关注着国内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2010年前后,国内早期的种子基金到美国一流高校办讲座,我就常去旁听。”裴颢说,他后来还在哈佛创办了风险投资俱乐部,邀请创业者、投资人来和学生分享经验心得。前期的各种经历,仿佛早已为裴颢最终回国创业的决定埋下伏笔。“无论面对什么事情,我都喜欢当‘行动派’,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创业。光有想法远远不够,关键是付诸实践。”他说。  引才受益者  “乌镇院士之家”是浙江省第一批、嘉兴首家省级“院士之家”,作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大卫韦茨正是“进家”院士之一。老师选择了这里,令裴颢决定在嘉兴落地创业的想法更加坚定。两年前,墨卓生物正式落户乌镇,如今已完成A轮融资1.8亿元人民币,团队正在持续加大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的分子诊断试剂及精密仪器的研发制造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稳定性。  裴颢同样是引才政策的受益者。近年来,嘉兴出台“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方案,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引才力度,在创新创业、见习实习、人才安居、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提供支持,为引进的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团队的“微流体生物检测芯片”项目,成功入选了“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孵化移植项目B类。裴颢介绍,从项目申报、资金支持,再到配套的人才政策,政府务实高效的“保姆式”服务让创业团队可以专注于技术研发,提高项目推进速度。  作为嘉兴重大人才工程的代表之一,“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已进行多次升级,而今的“4.0版”更为积极开放——增设青年人才项目,更加注重引进海外青年人才和提升项目实效。  “归国创业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决定。把自己的研究专长与国家发展所需紧密结合,是我们的创业路能走得如此通达的关键!”裴颢感慨地说。  创新在路上  单细胞测序技术十几年前问世,其创新之处在于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对整个基因测序行业影响深远。裴颢团队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相当于一个“测序领域的显微镜”,“这个‘显微镜’可以看到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理解每个细胞是怎样‘说话’的。”  为了不断提高产品稳定性,裴颢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实验。生物实验存在诸多变量,温度、湿度的微小差异都可能使得实验结果相去甚远。“曾经我们在实验中有180多个参数,这就是180多个变量。如果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就会又产生一种可能性。”经过潜心攻关,裴颢带领团队终于成功完成实验,其团队的高通量单细胞建库的解决方案,捕获率和稳定性都可以比肩国外的知名企业。  裴颢坦言,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也让他经历了从科研人员到创业者的心态转变。他表示,“做科研的焦点在于技术,但创业并不仅限于此,创业关注的重点是产品。创业者必须要考虑市场,有时埋头做科研时,会不停地想进行技术迭代,甚至忽略了市场需求,这是科技成果转化要避免陷入的误区。”  “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创业者需要换位思考。站在此刻去看过去和未来,甚至还要站在未来看此刻。”奋力奔跑在生命科学的赛道上,裴颢与他的这支年轻团队正在单细胞领域大胆创新,为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 付费期刊将遭欧洲多国科研资助机构抵制
    p   2018 年 9 月 4 日,来自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 11 个欧洲国家的主要科研经费资助机构,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签署了一项令传统学术出版商极为不满的论文开放获取计划 Plan S。该计划表示:“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由上述 11 国以及欧洲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或出版平台上。” /p p   这意味着只要科学家接受了来自这些机构的研究资助,从 2020 年起他们就必须放弃把论文发表在 Nature,Science,Cell 和 The Lancet 等需要付费订阅的顶级期刊上的机会——除非这些期刊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8eb4b5c-4ada-4a17-8ada-534dc055890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07134943.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0907134943.jp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图片来源:Opensource.com /span /p p & nbsp & nbsp 如果一个研究者想要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上,那么 TA 十有八九会在下面这四种类型的期刊中做出选择:以 Nature, Science,Cell 等老牌名刊为代表的传统付费订阅期刊、半开放半付费订阅的混合型期刊、延迟开放获取期刊和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例如著名的 Scientific Report 和 PLos One 等刊)。根据爱思唯尔 Scopus 数据库 2016 年的统计,传统付费订阅期刊数量占所有科学期刊数量的 37.7%,只有部分论文可以免费获取的混合型期刊占 45%,延迟开放获取期刊占 2.2%,而符合 Plan S 要求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只占所有期刊数量的 15.2%。Plan S 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一部分研究者的投稿选择。 /p p   当然,开放获取期刊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是近年来科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考虑到欧盟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论文发表数量,Plan S极有可能会改写各国在知名学术期刊上的“发表版图”。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年初发布的《2018 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 amp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报告,2016 年欧盟国家发表的论文数已达 61.4 万篇,占比 26.7%,远高于中国的 42.6 万篇和美国的 40.9 万篇。如果在 1 年半以后 Plan S 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那么 Nature,Science,Cell 和 The Lancet 等顶级付费订阅期刊将会失去很多来自欧洲科学家的投稿 而那些非欧盟资助的研究者则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登上这些老牌刊物的舞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2045217-cf8a-43ea-b348-edd74203500f.jpg" title=" 01 2016各国论文发表数量统计.jpg" alt=" 01 2016各国论文发表数量统计.jpg" / & nbsp & nbsp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2016 年各个国家和地区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图片来源:《2018 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 /span & nbsp /p p   目前,已有 11 国的研究资助机构签署了 Plan S,并获得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支持。Plan S 由欧盟委员会开放获取特使 Robert-Jan Smits 率先发起。他说,Plan S 中的“S”代表“科学(science),速度(speed),解决(solution)和打击(shock)”。“论文付费阅读不仅阻碍了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而且也成为广大公众了解研究成果的一个障碍,”这次计划的组织者、代表欧洲各国科学机构的 Science Europe 组织主席 Marc Schiltz 在接受《自然· 新闻》(Nature News)的采访时这样表示。 /p p   签署 Plan S 的各国科研资助机构名单: /p p   奥地利科学基金会(Austrian Science Fund),FWF /p p & nbsp & nbsp & nbsp 法国国家科研署(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ANR /p p   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 ),SFI /p p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clear Physics), INFN /p p   卢森堡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und),FNR /p p   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NWO /p p   挪威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RCN /p p   波兰国家科学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re Poland),NCN /p p   斯洛文尼亚科研署(Slovenian Research Agency),ARRS /p p   瑞典环境、农业和空间规划研究理事会(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for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Spatial Planning),FORMAS /p p   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KRI /p p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瑞士等一些科研力量较强、经费供应充足的国家并未加入这项颇为激进的论文开放获取计划。但是考虑到签署了 Plan S 的 11 国联盟每年能够为欧洲科学家提供 76 亿欧元(约合 604 亿人民币)的研究经费——这几乎占据了欧洲整个科学资助体系的半壁江山,加上欧盟的明确支持态度,Schiltz 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欧洲国家加入这项推动科研成果开源的行动中来。 /p p   与此相对,各大学术期刊出版商则对这一计划表示了明确不满和严重担忧。根据《自然· 新闻》的报道,英国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STM)的发言人表示,STM 欢迎研究资助方努力扩大同行评审论文的访问权限,但是 Plan S 仍然“需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对学术自由造成意料之外的限制(require furth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 avoid any unintended limitations on academic freedoms)”。另一家科学出版巨头 Elsevier 表示支持 STM 的评论。 /p p   Science 的出版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也表示,Plan S“无法支持高质量的同行评审,研究出版和传播(will not support high-quality peer-review, research pub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p p   拥有 3000 多种期刊的 Springer Nature 的发言人则在写给 ScienceInsider 的邮件中表示:“这可能会破坏整个科学出版系统(potentially undermines the whole research publishing system)。” /p p   然而,欧盟委员会开放获取特使 Smits 表示,Plan S 不会放弃高质量的同行评审——这仍然是他们科学出版体系中的一部分。“出版商不是敌人。我希望他们成为变革的一部分,”他这样表示。 /p p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Plan S 的启动或许能为那些开放获取期刊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16 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SCIE 收录的 OA 期刊影响因子TOP 20 中,仅有 9 家期刊在 10 分以上,与传统老牌顶刊动辄三四十甚至上百的 IF 不可同日而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4de0b9d-693d-4d72-bcb2-4631ab957233.jpg" title=" 2-1.png" alt=" 2-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2016年SCIE中Top20的OA期刊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如果 Plan S 在未来能够得到欧洲学术界的支持并且被贯彻执行,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一批能够超越 “CNS 们”的开放获取期刊出现,改写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版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pan /p
  • 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助力页岩油勘探开发
    面对10万倍的电镜,原本平整一体的岩石样本,内部结构一览无余展现在镜头下,白色的是碳酸盐岩,黑色的是泥岩,中间夹杂有很多孔隙裂缝,细如发丝,地质人员日思夜想的石油就在这里。从设备中拿出1厘米见方的样品,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层古生物实验室经理王伟庆开始了揭秘,“别看只有小拇指尖那么大,经过扫描电镜数万倍放大,就是一个浩瀚的‘宇宙’了。”2021年,胜利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战略性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首先得益于地质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通常在0.03毫米左右,也就是30微米左右,胜利油田的页岩油就蕴藏在这头发丝般甚至还细小的孔缝中。“样品中看到的部分,如同在一个足球场内寻找一个乒乓球,要找到这个‘乒乓球’首先要制作出合格的样品。”地层古生物实验室扫描电镜工作人员于杰杰说,扫描电镜对岩石样本要求非常高,页岩取芯难度很大,层多且薄又易碎,手工处理样品要格外掌握好力度、技巧。将页岩手工制作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再用砂纸反复打磨,直到普通显微镜下看到切面平滑了,再用氩离子抛光仪继续打磨。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几十次,直到达到镜面效果了,才能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扫描电镜可以聚焦到纳米级,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页岩油的储集空间、成分特征、矿物架构等。一张有典型意义的图片,犹如毛细血管图似的,要想展现出页岩油孔隙,通常需要从上百甚至上千张图片中挑选出来。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优化试验参数工序,创新工作流程,聚焦提升电镜分析质量,突破了含油样品低真空观察、氩离子抛光高精度成像、背散射样品成分精细识别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非常规样品电镜分析方法,为油田非常规储层评价提供了关键信息,助推了油田页岩油、致密油勘探突破。纳米尺度的电镜图像成为打开非常规储层微观世界的“金钥匙”,凭借过硬的分析技术及分析质量,勘探开发研究院制定了页岩油电镜分析行业标准,成为了行业标杆及排头兵。此外,扫描电镜分析技术还在如何识别致密砂岩里的好储层,如何避免油气层伤害和改造低产储层等领域,扮演了研究工作“利器”的角色。下一步,勘探开发研究院将开发精度更高的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模拟和寻找页岩油的流动和路径,届时,足球场上的玻璃弹珠也不再难寻,非常规储层里的原油如何从地层中流出来等难题也会有新的答案。
  • 行业重磅奖项出炉!思看科技又斩获两项殊荣
    2024年4月18日,2024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于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备受瞩目的“仪器及检测3i奖”颁奖盛典于现场隆重举行!思看科技 揽获“2023年度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奖”和“2023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仪器及检测3i奖“仪器及检测3i奖”简称3i奖(创新Innovative、互动Interactive、整合Integrative),始于2006年,截至目前已设有12类奖项,记录了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路上的熠熠星光。 3i奖作为行业公益奖项,依托业内权威专家和数千万用户进行评审,遴选出代表技术发展趋势的创新产品、表彰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表现卓越的企业、企业家和具有特殊贡献的研发人物等,促进行业高速发展。01 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奖思看科技凭借经济规模、科技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等综合表现,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入选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名单。3i奖“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奖”是仪器信息网创办的科学仪器行业年度评选奖项,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是业内具有权威性的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表彰科学仪器行业佼佼者,展现其在市场表现、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良好的表现,从而汇聚榜样力量,打造本年度科学仪器行业发展风向标。02 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是国内外科学仪器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获奖名单被多个政府部门采信,仪器信息网新品首发栏目也成为了国内外科学仪器厂商发布新品的首选平台。此次评选,共有269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了526台仪器新品,依据产品的创新点、市场前景、用户评价等进行严格评审,最终由技术专家评审委员会决出12台先进仪器获此殊荣。思看科技TrackScan-Sharp跟踪式三维扫描系统 从一众仪器新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新品奖”名单。科学仪器作为科学研究和高端制造业的“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其创新实践备受关注。科学研究成果的突破往往以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为先导,在智能制造的浪潮迅猛推进之际,科技仪器的角色愈发显得至关重要。思看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将最前沿的科技研究转化为产业动能,推动3D扫描技术在高端制造产业中的应用与融合。思看科技是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评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司建有浙江省企业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具有CNAS资质的校准中心。公司致力于向全球客户提供高精度、高便携和智能化的三维测量产品与综合解决方案。砥砺未来 持续创新此次获评仪器及检测3i奖,不仅是对思看科技产品创新和行业影响力的肯定,更是激励公司继续在科技创新之路上不懈前行的动力。思看科技将不忘初心,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三维测量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携手生态伙伴开创数字化美好未来!
  • 力合科技将投资1.3亿元取得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5%股份
    力合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4月18日收到联交所出具的《增资结果通知》,将投资12,970万元增资持有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股份,并在5个工作日内根据增资项目公告要求的条件和增资结果签订《增资协议》。据悉,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三峡集团子公司,是一家可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大型甲级综合设计院,业务领域涵盖项目全过程管理以及投资咨询、勘察、设计、造价咨询、监理、运行维护咨询等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专业咨询服务。现有工程勘察、工程咨询两项综合甲级资质,以及水利、电力、建筑、环境工程等多个行业的19项甲级资质、逾20项乙级及其他资质,拥有海上勘探平台、专业勘探船、波浪补偿海洋钻机等领先的专业设备,设有水利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勘察检测、综合规划、电力规划、智慧工程、建筑市政等8大专业设计院,组建了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中心、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心等三大专业技术支撑中心,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力合科技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全国共38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同时是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单位,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优势。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 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40余项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其中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在水质监测领域,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 力合科技表示,本次投资有利于加强双方在生态环保、智慧水务、环境调查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业务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双方在长江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嘉宾公布|看高通量筛选技术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药物筛选是新药研发的关键步骤,而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组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药物分子库在不断扩大,药物作用靶点也越来越多,这使得药物发现的范围逐渐扩大,药物筛选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因此,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术应运而生。为帮助用户及时了解高通量药物筛选创新技术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21日举办“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特邀10位专家围绕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候选药物发现,以及FRET、AlphaScreen、高内涵成像、全自动膜片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creen)等创新技术分享和前沿应用展开探讨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XXo (点击报名)点击图片报名 会议日程 “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日程(更新中)2024年6月21日报告时间报告主题专家单位09:30-10:00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梁重阳吉林大学药学院 教授10:00-10:30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孙秀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液质产品工程师10:30-11:00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陈云雨皖南医学院 副教授11:00-11:30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汤扬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员11:30-12:00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展鹏山东大学药学院 教授12:00-13:30午休时间13:30-14:00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胡吉英深圳湾实验室 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14:00-14:30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段桂芳北京大学药学院 助理研究员14:30-15:00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赵璐浙江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15:00-15:30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王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15:30-16:00待定李翔山东大学 副教授报告嘉宾报告人:梁重阳 吉林大学教授报告题目:《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 个人简介:1.工作经历及兼职:吉林大学 药学院 | 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科学顾问2.研发领域:&bull 抗感染、抗肿瘤药研发、肿瘤诊断技术及试剂的研究研发生物一类创新药制剂——吉芝元注射液,完成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Pre-IND和IND申报,并获批中美临床试验;致力于将电化学、SERS等生物芯片细胞生物学研究和POCT伴随诊断的应用,已完成可用于淋巴瘤单碱基突变诊断的CRISPR-PAA芯片,已受到国内外多家企业关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bull 光谱学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尤其是药物高通量筛选领域。近年来利用SERS研究细胞器功能、分析细胞表面糖链和检测肿瘤标志物等,同时应用SERS技术对PARP1抑制剂、KRAS 4B抑制剂等进行药物活性筛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支持,并完成成果转化。&bull 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新技术平台的研究致力于超微量打印和图案印刷技术在空间转录组技术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目前已获得国内单细胞测序龙头企业和自然基金的支持。报告人:陈云雨 皖南医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个人简介:陈云雨,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获得者、皖南医学院第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药理学研究。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研究团队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效筛选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首次建立了以荧光偏振高通量筛选模型为核心的系统性筛选与评价方法,并发现了若干天然产物来源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以通信作者在PNAS、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Cell & Bioscience、Phytotherapy Research、STAR Protocols和Virology等杂志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已指导4位硕士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青年委员和《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第九届编委会青年编委。报告人:汤扬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报告题目:《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个人简介:汤扬,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加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现为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癌症发生机制及精准靶向治疗策略研发,聚焦胃肠道肿瘤发生及Hippo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长期基于Hippo信号通路发现新的胃癌诊疗靶标,主要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通讯角度揭示胃肠道癌症发生的病理机制,发现新靶点,针对性研发胃肠道癌症靶向干预策略,设计、评估并优化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前期在Cancer Cell、EMBO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Cell Discovery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18篇,获批药物发明专利3项;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7项,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受邀参与编写《高通量筛选技术实验手册》。报告人:展鹏 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报告题目:《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个人简介:展鹏,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骨干;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NSFC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10余项课题。长期从事抗痛风及抗病毒药物研发,共同研发的四类候选药物已转化(两项获临床试验批件)。成果在Chem Soc Rev、J Med Chem、J Med Virol、Elife、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cta Pharm Sin B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多篇为ESI高被引或封面论文,H指数为49;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2部,参编专著及教材8部。担任药物化学国际顶尖期刊J Med Chem编委,Acta Pharm Sin B等10余个期刊的(青年)编委;客座主持专刊10余次。获中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化学奖。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入选全国药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报告人:胡吉英 深圳湾实验室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报告题目:《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个人简介:胡吉英,博士,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药物发现平台主管,负责受体靶向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亲和力筛选等技术体系建设和实验方案开发,为相关科研与转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报告人:段桂芳 北京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报告题目:《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段桂芳,博士,2019年于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9年8月起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药理学平台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药理学平台的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和新方法新应用开发。擅长利用膜片钳技术、钙成像技术、离子流技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药物的高通量筛选、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利用上述经验,为校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辅助课题组发表多篇论文在Nat. Commun. 、J. Med. Chem. 等国际一流期刊上。近五年内以第一/共一作者在Nat. Commun.、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国重技术类攻关开放课题1项。报告人:赵璐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个人简介:赵璐博士,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现为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模式生物平台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使用斑马鱼、细胞等疾病模型进行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获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PNAS, Engineering等学术论文21篇,被Nature、Lancet等期刊引用1300 余次。报告人:王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个人简介:本人自200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从事高通量筛选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科研支撑和测试服务方面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作为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实验室的高级技术主管,主要负责两个方向的技术支撑服务:(1) 高通量蛋白晶体筛选,包括2台蛋白结晶点样工作站(Mosquito)、1台全自动晶体培养及观察系统(Rock Imager 1000)和1台紫外荧光晶体成像分析系统(UVEX);(2)高通量高内涵成像与分析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测试服务,包括1台高内涵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系统(Opera Phenix)、2台微孔板多功能光谱检测仪(VF和EnVision)、1台液体处理工作站(Fxp)以及化合物库、siRNA文库两个库的日常管理。科研用户们基于本人负责的设备的支撑服务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给予致谢,这些成果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PNAS、Cell Calcium、Immunit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中SCI收录文章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获2021年度生物物理研究所风采女性岗位“四季花开”;获中国科学院2022年院所两级公共技术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9-2022连续四年年获得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党员称号。获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2023年度突出贡献个人奖。报告人:李翔 山东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待定》个人简介:待定报告人:孙秀红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液质产品工程师报告题目:《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孙秀红,安捷伦质谱产品工程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熟悉液质联用技术在组学、药物研发、中药分析等领域的分析应用。会议赞助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仪器信息网 赵编辑:13331136682,zhaoyw@instrument.com.cn 扫码加入HTS技术交流群(发送备注姓名+单位+职位)扫码直达报名页面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附上届会议页面:2023年“第一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点击查看)
  • 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在京颁发
    6月9日,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大会上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一起为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章和证书。   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共5项:   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获奖项目“固体的变形局部化、损伤与灾变”,获奖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白以龙研究员 化学科学奖获奖项目“态-态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获奖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研究员 生命科学奖获奖项目“Beta-arrestin信号调节机制及生理病理研究”,获奖科学家为同济大学裴钢研究员 地球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获奖科学家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德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技术科学奖获奖项目“人居环境科学”,获奖科学家为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中国银行等部门相关领导参加了颁奖仪式。   陈嘉庚科学奖(前身为陈嘉庚奖)是以我国近代史上蜚声全球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874-1961)命名的科技奖励,现共设六个奖项: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每次评选一项,旨在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优秀科学家,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陈嘉庚科学奖已在我国科技界和海内外产生了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与推动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和李振声等都曾先后获得过此奖。   2010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获奖人:白以龙   白以龙,男,1940 年12月22日生于云南祥云。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生毕业,196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等。   曾参加爆炸成形模具强度、爆炸法制造金刚石、核爆炸波传播的研究。对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得到其发生判据,演化和准稳态结构的规律。针对微损伤演化,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技术,统计细观力学理论和演化诱致突变等概念。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英文专著二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周培源力学奖、John Rinehart奖等。   获奖项目:固体的变形局部化、损伤与灾变   剪切变形局部化是材料灾变破坏的前兆。该项目突破国际惯用的经验描述,建立了材料热塑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剪切带形成的失稳判据,预测了剪切带特征宽度,揭示了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机制。针对微损伤演化导致的材料失效问题,提出了跨尺度的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微损伤数密度的演化方程和相应的解,揭示并实验验证了损伤破坏非线性行为的重要普适性特征,包括演化诱致灾变、样本个性行为和临界敏感性,等。   该项成果为“剪切带形成和材料损伤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10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   获奖人:杨学明   杨学明,出生于1962年10月11日, 浙江省德清县, 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1-1995年期间他分别在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底他被聘为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0年他升为终身职研究员。2001年开始,杨学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学明一直以来从事分子光谱以及化学动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主持研制了新一代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并且利用这些科学仪器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共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nce》7篇, 《Nature》1篇。由于他取得的突出成果,杨学明获得了多项重要科学奖励,如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  获奖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研究   杨学明在过去多年里, 利用自行研制且领先于世界的科学仪器研究了一系列的重要基元反应, 在态态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解决了国际学术界三十多年来悬而未决的F+H2重要化学激光体系中反应共振这一科学难题, 发现了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在低碰撞能下在F+D2这一重要反应中完全失效。这些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态态化学动力学特别是共振态动力学和非绝热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我们理解量子反应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2010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获奖人: 裴钢   裴钢,1953年1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1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4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应聘担任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8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有多项学术任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创造学会理事长、《Cell Research》主编等,并曾任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   获奖项目:Beta-arrestin 信号调节机制及生理病理研究   以往的研究显示,β-arrestins 的功能主要是和激活的GPCR 结合,介导其内吞,从而阻止其信号转导。本项目的研究发现,通过和p38 MAPK、Mdm2、IκBα、Traf6、p300 及IR 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β-arrestins调控了一系列信号复合体的形成和生理病理过程。项目已经在Nature、Cell 和Nat Immunol 等杂志发表论文15 篇。这些原创性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对beta-arrestin 信号转导机理,特别是对β-arrestin 生理病理功能的认识,而且为包括炎症、癌变和糖尿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潜在靶点。   2010年度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获奖人:李德生   李德生教授,石油地质学家。1922年10生于上海, 1945年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1945~1977在玉门、台湾、延长、大庆、四川、胜利、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现场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自1978年以来,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德生长期致力于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在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储油层对比研究、古潜山油气藏研究、裂缝性储层特征研究和油气田开发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李德生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者,他参加研究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渤海湾油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与实践—以济阳拗陷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为例”两项成果双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授予他“杰出成就奖章”,并当选为AAPG荣誉会员。李德生教授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140余篇论文(含7部中文专著和2部英文专著)。他在我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方面发表的主要著作有:(1) Li Desheng, Tectonic Types of Oil and Gas Basins in China, 1991,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p.195(in English) (2)李德生等著,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2002,石油工业出版社. 675页。他为国家培养了25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   获奖项目: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摘要:   李德生教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构造理论研究中成就卓著:提出我国含油气盆地三种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东部拉张型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西部挤压型盆地。在渤海湾盆地研究中,提出了“渤海地幔柱”的概念并全面论述了该盆地的沉积史、构造格局和油气田分布规律。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了我国海相和陆相含油气盆地大多具备多旋回叠合盆地属性,并详细解剖了这些盆地古构造、古地理和多套含油气系统特征。李德生的这些论著建立在大量第一性资料基础之上,它们来自实践,形成理论,又反过来有效的指导进一步油气勘探和开发。   2010年度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获奖人:吴良镛   吴良镛,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6年开始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主持编写城市规划设计报告多种。1951年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等职。还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办园林专业,创办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并任所长。曾兼任建筑工程部科学规划建筑城市规划组副组长、国际建协、人类聚居学会的副主席、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获奖项目:人居环境科学   吴良镛创造性地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人居环境科学以建筑、城市规划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地理、生态、社会、工程等相关学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丰富拓展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等学术领域。人居环境科学理论针对建设实践需求,尊重中国历史传统与文化价值,为当代大规模城乡空间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吴良镛负责起草的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引导建筑师、规划师全方位地认识人居环境问题,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引。      刘延东、路甬祥、徐匡迪与陈嘉庚奖获奖者合影      大会现场
  • 致敬爱的通心粉书——瑞士万通论文奖励计划开启!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瑞士万通今年75岁了!75年间,瑞士万通始终坚持“People you can trust”的本心,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析化学工作者提供更先进的分析仪器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务;立志解决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人们的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更美好。正是因为有了广大通心粉75年来的一路陪伴、理解、支持与帮助,瑞士万通才能不断迭代,快速成长。再多的“谢谢”也不足以表达我们对通心粉们的感谢之意。瑞士万通坚信唯有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才是真正对用户们的感恩和回馈。作为回馈广大通心粉的方式之一,《瑞士万通论文奖励计划》已来到第5个年头。4年间总共收到全国数百位科研工作者的近千篇见刊发表的论文或专利。许多精彩瞬间让人流连忘返。镜头一:他们配得上高产量通心粉的称号,仪器使用频率极高,连续4年都有论文输出,每年少则一篇,多则N篇,大吉大利,年年吃鸡,这么忠诚又高产的用户我们称之为接二连三型通心粉。镜头二:有这样一群通心粉,他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仪器使用效率极高,发表论文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值为7.977!zui高值达到了30.067,真是出手必暴击!不愧为瑞士万通论文大杀器Autolab产品线zi深簇拥,可以称之为sha手锏型通心粉。镜头三:在科技飞速发展,实验室仪器更新换代的今天,还有一部分忠诚的通心粉,坚定的使用上古时代的瑞士万通仪器来充当着实验室守望者的角色。这些老旧的仪器虽可能不会让你飞的更高,可能不会让你飞的更远。但他会在黑暗的夜晚,静静地守候,不畏孤独的为使用者照亮前路,这些仪器的使用者,可以称之为念念不忘型通心粉。不管您是以上哪种通心粉,瑞士万通都感谢一路以来有您陪伴,感谢您让瑞士万通的各类仪器发挥它的价值!我们将为使用瑞士万通分析仪器的广大用户提供一如既往的支持,做你们的坚强后盾!愿你们在瑞士万通仪器的陪伴下,继续多多撰写和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2018年度论文奖励计划奖励规则1. 征集的论文发表见刊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之间。2. 征集的专利公开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之间。3. 在论文/专利中明确提到瑞士万通公司名称、仪器型号和仪器名称。4. 瑞士万通公司的仪器承担整个论文的主要工作。5. 在论文/专利中对瑞士万通公司仪器的相关参数、使用条件或专利技术有详细描述。6. 在论文/专利中不含有与瑞士万通公司有竞争关系厂商的产品。7. 奖励对象为论文/专利的di一作者。8. 论文/专利的奖励参见以下标准。9. 本奖励计划的投稿截止日为2019年01月15日。 奖励标准论文/专利奖励标准中文核心期刊SCI期刊(影响因子=10)论文(Autolab产品线)A级B级论文(其他产品线)A级A级B级B级专利(所有产品线)A级A级:500元现金或等值奖品。B级:1000元现金或等值奖品。当申请人有多篇文章满足奖励规则时,奖励影响因子zui高的一篇文章,其他文章按照相对应奖励标准的20%进行奖励。奖品形式由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确定。 申请流程论文/专利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至瑞士万通当地办事处人员或直接提交至市场部邮箱marketing@metrohm.com.cn。瑞士万通当地办事处人员将符合奖励条件的论文/专利提交给市场部,申请奖励。瑞士万通中国市场部根据奖励规则确定申请论文/专利的奖励标准,安排奖品发放。奖品发放时间一般在春节前夕,根据实际审核时间确定。申请材料1.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邮箱、手机号码、工作单位、联系地址。2.发表的论文题目、期刊信息、使用仪器。3.发表论文/专利的原件或清样(PDF版)。 领奖步骤瑞士万通发送电子邮件通知获奖人,并同时发送论文/专利授权书(该授权书将用于,许可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该论文/专利用作市场宣传用途。)瑞士万通收到获奖人签署的论文/专利授权书后将奖品发送给获奖人。 了解瑞士万通更多信息,请查看瑞士万通官网。
  • 海南特大非法学术期刊案追踪:两万人花钱“发”论文
    个人7年非法创办20余种刊物,只上过中学的员工竟组成编委会“审核”论文来稿,约2万名投稿者交纳版面费超过1000万元——这是海南省最近查处的一起特大非法期刊案,背后暴露的问题发人深省。   3月22日,自办刊物有偿发表论文的符莉夫妇,被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7年创办20余种非法报刊为何没被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何以屡屡受骗?职称评审如何避免“论文市场”的冲击?围绕一系列疑问,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办案人员展示犯罪嫌疑人为投稿者颁发的假论文证书(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晖余摄   假报刊收钱登论文 教师医生成“唐僧肉”   “非法报刊密密麻麻堆成小山,93枚假公章摆了一地,公司规章、员工手册、报刊邮寄单和发票摊了一大摞。”海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陈淼说,在符莉等人的办公室,干警们惊呆了:在这些假报刊中,仅带有“中国”字头的就有《中国教育科研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多种。   据介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去年向海南有关方面下发举报线索,反映《中国教育科研杂志》涉嫌利用非法期刊进行网络诈骗。由此牵出一个隐藏多年、受害人覆盖众多省市的学术论文诈骗团伙。   符莉夫妇承认,从2004年始,他们成立公司招聘员工进行专门培训,设立数十个网站发布征稿信息,假称其学术报刊是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正规刊物,诱骗需要晋升职称的人向其投稿,并以两千字内340元、每增加一千字加价100元的标准索要版面费。收钱后,他们便开机印刷非法刊物邮寄给投稿人。   记者翻阅发现,这20余种非法报刊大多集中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符莉向记者坦陈:“因为这两个行业有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的强烈要求。”   记者查阅该团伙的账目表看到,仅2010年7月份,他们就收到来稿2201篇,入账版面费40多万元。据警方统计,受害人预计达2万人,涉案金额至少1000万元。   荒唐的是,符莉夫妇设立的审稿编辑部,竟由招聘的3名中学文化程度的员工组成,而投稿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该编辑部成员徐云辉说,她主要负责“审核”来稿的格式、字数和错别字,“有时也淘汰少量不符合要求的论文。”符莉则对记者直言:“我们不管论文的专业性,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为了掩盖造假行为,符莉要求员工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期刊编辑部地址全为虚构,编辑部固定电话通过某种手段转移到40部手机上。   符莉还编制了“常见问题回答手册”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问:“如何查询杂志属于国家二级期刊?”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任何一本杂志评定级别,由该杂志的读者和作者针对杂志满意度而评比出来。”问:“是非法的刊物吗?”答:“本刊 1995年创办,每个月底出版一期,如果是非法刊物,能一直创办到现在吗?”就是这样可笑的答复,竟然蒙蔽了众多投稿的教师和医生。   “公开造假”为何隐匿7年?   符莉等人自办学术刊物诈骗长达7年之久,为何无人查处?对此,陈淼等办案人员认为,其中既有一系列貌似合法的外衣“掩护”,也有投稿者为晋升职称不愿举报、有关部门难以发现的因素。   “我们实行‘公司化’运作,几年下来,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已经合法了。”这个造假编辑部的徐某告诉记者,员工每天上午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每周开例会总结表彰,还有休假制度。“老板甚至给我们签合同、买保险,我慢慢觉得在这里工作挺光荣的。”   记者采访发现,为给自己“贴金”,这个“论文”公司在一些中央级大报上刊登广告,公开宣称“期刊具有国际国内刊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主要职能是方便作者晋升……”等。   另一方面,他们还与一些权威网站建立不正当合作关系。据调查,符莉夫妇的网站参与了百度竞价排名,投稿者提出在学术论文数据库上能够查询全文的要求后,符莉主动联系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及中国知网开展合作,两家网站相继给她“创办”的部分杂志颁发了网络出版证书和收录证书。此外,她还伪造“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等公章为投稿者颁发获奖证书、论文证书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这个造假团伙得以滋生壮大,还因为单个投稿者涉案资金少,而且很多人通过论文达到了晋升职称的目的,不愿向有关方面举报。符莉说:“很多教育卫生行业的作者反馈,论文在他们评定职称时起到作用,还主动介绍同事给我们投稿,甚至要求寄发票到单位报销。”   陈淼等办案人员表示,即使在被查处之后,仍不断有投稿者打电话到编辑部,咨询发表论文和汇款事宜。   “论文市场”生意兴隆 职称评审亟待完善   “虽然目前20余种假报刊已被查封,但暴露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案件本身。”办案人员坦言,大部分人否认投过稿件、汇过钱,对办案人员闭门不见甚至是恶语相加,取证比较困难。这些论文投稿者的心态折射了什么?   “靠假论文证书获得职称或职务,这些人有没有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资格?这样的职称评定机制是否存在问题?到底谁是真正的受害者?”有关专家表示,此案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令人深思。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认为,这暴露出目前一些行业单纯以论文评职称的“制度弊病”。现行评价机制存在重论文发表轻工作实绩、重论文数量轻研究质量的不良导向,已脱离实际违背人心。另一方面,一些人通过假期刊论文评上职称,还说明目前一些单位评定职称的程序有漏洞,也反映出部分参与评价的人缺乏学术操守和职业道德。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曹锡仁认为,此案存在时间之久、影响面之广令人震惊。现在很多合法刊物也收取论文版面费,应该管一管。同时,由于许多单位对发表论文的数量、级别提出不切实际的“刚性要求”,导致合法刊物根本无法满足巨大需求, “这为学术造假提供了制度运行空间”。   治乱需用重典。“要从根本上减少学术造假,必须从制度改革层面考量,铲除造假土壤。”有关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学术期刊监管,改革职称评定机制和专家评审制度,不能仅以“论文论英雄”。同时应探索建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适当发挥民间学术机构的评价作用。   “提升学者的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也刻不容缓。”许章润等专家表示,“只有让学术造假者身败名裂,才能开创清明的社会创新风气。”
  • 换个视角看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我们挖出了哪些小秘密?
    p   8日,吃瓜群众的目光都投向了科技界。 /p p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被翘首以盼多时的获奖名单也终于公开。 /p p   本次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 /p p   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耄耋老人: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 /p p   是的,有些获奖项目光看名字,就能感到一股高冷气息,就有一种“虽然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但一定很厉害”的莫名崇拜感。 /p p   没关系,我们还能换个视角看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看看它的背后,有哪些虽然公开但是有待挖掘的小秘密。 /p p   啥学科是拿奖大户? /p p   先看自然科学奖。 /p p   此时,地球科学和化学一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而偏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的数学和物理一起,想要点首《凉凉》送给自己。 /p p   2017年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地球科学(17.1%)、化学(14.3%)、信息科学(14.3%)、生物学(11.4%)、材料科学(11.4%)和工程技术科学(11.4%)等学科,这些学科的项目数量占自然科学奖全部项目的79.9%。数学、物理与天文学的获奖项目相对较少,均只占2.9%。 /p p   再把时间拉长些。从近年自然科学奖的学科分布来看,化学相关学科获奖项目最多,占到整个自然科学奖的14.8% 力学相关学科的获奖项目较少,仅占到整个自然科学奖的4.5%。 /p p   2017年的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则集中在这五大学科:机械与动力(18.4%)、电子信息(18.4%)、材料与冶金(16.3%)、工程机械(10.2%)、环境与水利(8.2%)医药卫生和轻工纺织相关学科获奖项目较少,均仅占到4.1%。 /p p   从近年技术发明奖的学科分布来看,电子信息相关专业获奖最多,占到五成。环境科学相关专业获奖项目最少,仅占6.0%。 /p p   没事,在技术发明奖失去的,医学在技术进步奖都找回来了。 /p p   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集中在这些学科:医学类,农业类,机械类和建筑类。结合近年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的学科分布来看,农业与医学项目最多,均占到16.6% 其次是资源类,占到10.5%左右。 /p p   拿奖项目都啥出身?来自华北、华东的最多 /p p   出身,先看推荐单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71af8c7e-d715-46d9-b466-c2973b0df68a.jpg" title=" 科技1.png" / /p p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69项是部委推荐,占30.7% 67项是省市推荐,占29.8% 56项是企业协会推荐,占24.9% 33项是专家推荐,占14.6%。 /p p   推荐获奖项目最多的推荐单位是教育部(17项)、中国科学院(14项)和上海市(12项)。给你们鼓鼓掌。 /p p   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从2011年到2017年,省市、部委推荐数量呈减少趋势,协会推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专家推荐数量不断上升。 /p p   看完推荐单位,再看看他们的“家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18a10133-eb23-4aea-b0d3-e6b7b11bc503.jpg" title=" 科技2.jpg" / /p p   87项来自华北地区,59项来自华东地区,华北、华东“双雄”一下子贡献了六成获奖项目。 /p p   而且,两位“优等生”是持续性地优秀。 /p p   从2011年到2017年数据来看,华北地区获奖项目最多,占总数的40.0%,华东地区位居其次,占总数的26.3%。他俩不仅以前优秀,现在优秀,未来好像还会越来越优秀,两地所占份额呈增长趋势。 /p p   相应的,其他地区获奖数量基本呈减少趋势。西南地区份额最少,近年来获奖项目中,仅有5.22%来自西南。 /p p   具体到地区来看,今年北京、江苏和上海领跑。而且,北京的获奖数(78项)比江苏(20项)和上海(19项)加起来还要多…… /p p   来,向帝都势力低头。 /p p   谁是这些项目的“金主”呢? /p p   在2017年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不包括创新团队)三大项目奖共计213项,多数受到国家科技计划(包括863、973和科技攻关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受到上述支持的共181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85%。 /p p   具体来说,自然科学奖35项,获支持率为100% 技术发明奖44项,获支持率为80% 科学技术进步奖102项,获支持率为79.1%。 /p p   真的是“十年磨一剑” /p p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话一点不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fc622e61-9c94-4e77-a3f0-bd0451d94949.jpg" title=" 科技3.png" / /p p   从研究时间来看,三大奖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为11.7年。自然科学奖平均研究时间最长,为12.5年。科学技术进步奖平均研究时间为11.8年,发明奖则为10.7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042bf31-191d-4f3c-b404-b55381308744.jpg" title=" 科技4.png" / /p p   研究时间最长的项目有2个,均历时29年。 /p p   它们分别是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预测控制的原理研究与系统设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中药大品种三七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创建与产业化应用”。 /p p   三七是一种药材。项目团队80年代就在传统功效止血、散血的基础上,基于植物化学和药效机制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创新开创性地研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血塞通系列药物,以至形成至今三七为主要原料,大量的相关改剂型、仿制药、复方新药等中成药大品种群。 /p p   从项目结题到报奖时间来看,三大项目奖从项目结题到报奖时间平均为4年。其中自然科学奖4.7年,技术发明奖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3.8年。 /p p   主要完成人中有个90后! /p p   扒完了项目,进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环节——扒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5e5681c2-8bd6-45f5-aade-1232131465c0.jpg" title=" 科技5.jpg" / /p p   从年龄构成来看,2017年的获奖人员中,中青年仍然主体。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54.8岁,其中自然科学奖55岁 技术发明奖52岁 科学技术进步奖54.9岁,。从年龄分布看,以50-54岁最多,占38.6%。 /p p   这些并不油腻的中年人们,一边喝着枸杞,一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p p   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是郭凯(南京工业大学),35岁,项目是“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生物基无毒增塑剂及其衍生物连续绿色制造”,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p p   据学校官网介绍,郭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获得者。现任学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看完第一完成人,再看主要完成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be1da589-771e-4f7b-87dd-82ee5be216b6.jpg" title=" 科技6.jpg" / /p p   2017年的获奖人员中,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自然科学奖46.4岁,技术发明奖46.9岁,科学技术进步奖47.6岁。从年龄分布看,自然科学奖35-45岁最多,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45-55岁最多。 /p p   最年轻的主要完成人叫冯础(中国科学院大学),26岁,生于1991年,“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第10完成人,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p p   安利一下这个系列丛书。 /p p   它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合作,于2011年9月推出的科普图书,整套丛书坚持原创性,包括4册书:《走进多彩的冰川世界》、《说不尽的北极故事》、《探秘大香格里拉》、《挺进地球无人区》。作者张文敬、高登义、王维等均是这些科学探险活动的 组织者或参与者,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活动中经历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而且有图有真相,让广大的读者流连于美丽奇妙的自然世界,又能体验到科学人生的况味。 /p p   嗯,2011年的书,也就是说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冯同学那个时候才20岁。冯同学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从搜索到的信息来看,他将继续在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p
  • 靠收版面费生存的学术期刊将停办
    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部分学术期刊“靠收取版面费牟利”以及“论文买卖产业化”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相关负责人2月23日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对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进行监测评估,对不注重学术质量、刊载拼凑、剽窃学术文章的学术期刊予以严肃处理,采取措施整治学术期刊由其他单位和个人代理发表论文,对超越办刊宗旨及范围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结合报刊出版质量评估体系对学术质量差、经营水平低、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予以停办。   日前,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对严重违规的《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等6种期刊予以停业整顿、警告等行政处罚,对《管理观察》等2种期刊予以通报批评,同时责令立即纠正违规行为。   记者从23日在京召开“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座谈会上了解到,一些期刊刊载论文数量过多,最多的每期刊发200多篇,由于缺乏必要的审核和把关,论文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少数期刊超越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所刊发论文几乎涵盖所有学术领域。这些期刊出版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术质量、以收取版面费牟利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出版秩序,对期刊界和学术界负面影响巨大。   对此,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负责人指出,新闻出版总署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尽快建立学术期刊编辑准入制度、学术期刊编辑责任追究制度 出台相关政策,严格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限,建立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促进学术期刊提高质量 进一步深化报刊业改革,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扶持精品学术期刊发展,优化学术期刊发展环境。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也要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和业务范围出版,完善编辑流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术质量 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积极适应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从编辑、经营、生产、发行等各个环节提升水平,努力提高学术期刊质量。
  • 下周!电镜NCS顶刊成果四天分享!50+青年学者邀您线上参会交流
    2023年6月27-30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物理学会电子显微镜分会(对外: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www.china-em.cn)将联合主办“第九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3)”。iCEM 2023会议围绕当下电子显微学研究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50+优秀青年学者代表、一作代表将在会议四天,依次为大家线上分享近一年电镜NCS等顶刊成果,线上参会免费,欢迎关注电子显微学的各界学者、人士参会并线上交流!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参会方式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3或扫描二维码报名会议日程第九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3)日期专场主题6月27日上午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进展6月27日下午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6月28日上午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下午先进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6月29日全天电子显微学技术在材料领域应用6月30日全天电子显微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部分嘉宾分享信息与成果概述(最终日程以会议官网为准)分享嘉宾分享题目顶刊成果概述(结合简介摘录)专场一: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进展(6月27日上午)郑赫(武汉大学电镜中心 教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以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no Letters、Small、JMST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7篇,引用3000余次赵晓续(北京大学 研究员)亚原子尺度下低维材料的拓扑结构解析与动态调控在Nature, Nat. Nanotechnol., Nat. Mater., Nat. Commun., Sci. Adv., Adv. Mater., 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超过7000次杨尧(西湖大学 特聘研究员)原子级电子断层成像进展在国际核心期刊如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并被自然、NSF和DOE多部门列为亮点陈晓 (清华大学 助理研究员)多孔材料局域结构及主客体相互作用原子尺度结构研究Nature(3篇)、Science(1篇)、Nat. Commun.(4篇)、Adv. Mater.(1篇)、JACS(1篇)等陆洋(香港大学 教授)金刚石的原位纳米力学及弹性应变工程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150余篇专场二: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6月27日下午)袁文涛(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研究员)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在Science, Angew. Chem., ACS Catal., Nano Lett.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张跃飞(浙江大学 教授)纳米分辨高温原位扫描电镜研发新进展及其应用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周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催化反应过程及活性位电子显微学研究近5年来在《Nature Catalysi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atalysis》等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罗浪里(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 教授)Cu基催化剂表界面动态结构原位电子显微研究以通讯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PNA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JACS, Angewandte Chemie等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黄兴(福州大学 教授)金属催化剂的动态原位电镜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Science、Nat. Catal.、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等,文章被引7000余次,H因子42专场三: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上午)郭振玺(北京大学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2015至2018年在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从事高端冷冻电镜运维和冷冻电镜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期间作为主要执行人负责了冷冻电镜平台的二、三期基础建设工作王淑娟(上海大学 副教授)原位力学电镜技术在金属材料变形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共发表本领域SCI论文27篇,文章发表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cta Materialia等金属材料领域的主要期刊张斌(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微纳结构分析室 副研究员)基于透射电镜的层状硫系化合物微结构的定性与定量解析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一作/通讯3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3项刘楠(清华大学生命学院 博士后)Graphene as the supporting film for high-resolution cryo-EM以(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NAR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秦昌东(北京大学 博士后)组织样品原位研究的Cryo-ET技术在原位结构生物研究方面,配合团队,搭建了原位结构生物学平台,创新性的将材料科学中双束提取透射电镜样品的方法引入到冷冻双束中专场四:先进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应用(6月28日下午)葛炳辉(安徽大学 教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近五年材料表征方面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在EES,Joule,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等顶级杂志;电镜研究方面工作发表在Ultramicroscopy,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Microscopy等期刊。郑长林(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及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发展及应用在Phys. Rev. Lett., Ultramicroscopy, Microsc. Microanal.等期刊发表多篇电镜方法学论文林芳(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电镜像分析的研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op期刊等发表6篇,非一作7篇,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6项鲁鹏翰(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Staff Scientist)Towards liquid helium temperature cryogenic phase contrast electron microscopy德国下一代电镜及相关技术(ER-C 2.0)国家路线图基础设施项目的核心团队成员。目前的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电子镜的方法和仪器开发,特别是将非常规光学装置和定制设计的硬件组件应用于特定应用张泽中(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电镜中心,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 博士后研究员)相对论量子力学视角下的电子显微谱学截至2022年10月11日,已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一作或共同一作5篇)、一作书章1篇,Google Scholar被引300次姚湲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热漫散射问题的再思考研究内容涵盖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电子全息、电子能量损失谱、洛伦兹电镜、原位电镜技术及电镜样品杆研发等领域专场五、六:电子显微学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6月29日全天)明文全(海南大学 副教授)材料专场召集人在Ultramicroscopy、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倪颂(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研究员)LPBF成形高性能医用钴铬钼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宋东升(安徽大学 教授)拓扑磁结构原位观测及电操纵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Ultramicroscopy等期刊上周继寒(北京大学 研究员)原子分辨的电子三维重构技术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 (2),Nat. Mater.,Nat. Commun.等国际学术期刊符晓倩(海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钛合金中的相变机制研究目前在Nature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 Nano、Scripta Materiali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Florian Vogel(海南大学 研究员)Phase st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in next-generation high-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s with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s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ta Materialia 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刘中然(浙江大学 助理研究员)氧化物薄膜畴界器件的探索及研究近5年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Nature第一作者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共一作者1篇、Science 1篇、Advanced Materials 2篇王双宝(云南大学 副教授)稀土元素Sc调控轻质高强铝合金性能微观机理的球差电镜研究在Cell子刊CRPS、Acta Mater. 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4篇 (第一/通讯作者31篇),唐帅(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基于原位透射电镜的少层石墨烯场发射特性研究以第一作者在Materials Today、Nano Research、Carbon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专场七、八:电子显微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6月30日全天)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副教授)生命科学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已发表 SCI 论文 16 篇,其中包括 2 篇 Science、1 篇 Cell、2 篇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 篇 PNAS1 篇 Science Advances、1 篇 eLife 和 1 篇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Biology刘俊杰(清华大学 研究员)电子显微镜助力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开发近年来,解析了逆转座子的基因转座分子机理 (Cell, 2023), 开发了小型CRISPR-CasX、CasPi等核酸酶系统(Nature, 2019 Mol Cell 2022 Cell Res 2023),揭示CRISPR-Cas整合酶的外源DNA整合机制(Science 2017)等郭强(北京大学 研究员)适用于组织样品的原位结构研究方法探索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Structural, Cell等期刊上刘明栋(南方科技大学 博士后)白斑综合症病毒环状堆叠的衣壳复合物结构和压力驱动的基因组注射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PNAS、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论文何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Structural Basis of nucleosome deacetylation by Sin3 HDAC complex相关论文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共同)发表在Molecular Cell,Nature Microbiology和 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上朱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双链RNA病毒的转录过程及调控机制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elife,PLoS Pathog等知名期刊上刘铮(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 教授)Mitochondrial Vacuolization: Long COVID-induced Damage to Cardiomyocytes?在Cell Discovery、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PNAS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熊晓犁(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电镜技术与呼吸道病毒研究在病原体研究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Cell,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PNAS,NAR等杂志发表有影响力文章16篇朱洪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内源性甘氨酸受体的结构和组装过程以第一作者(包括共一)在Nature、 Cell、 eLife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会议联系会议内容仪器信息网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汪老师:13637966635,1437849457@qq.com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
  • 首届有奖征文活动圆满落幕,十万元奖金花落谁家?
    2023年10月27日,Xenocs中国联合中国晶体学会小角散射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SAXS有奖征集活动在福州西湖宾馆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旨在鼓励用户分享SAXS成功应用经验,提升SAXS技术对科研工作的贡献,从而推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为获奖者提供了共计十万元的奖金。 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估,以下是获奖者名单:一等奖获得者卢影等规聚丙烯大形变应力发白行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博士毕业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专业。主要从事聚烯烃多尺度结构、形变机理及固态模拉、超临界流体等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承担与参与过国家级与企业资助项目。 二等奖获得者刘国明受限空间聚丁烯-1的结晶结构:亚稳态晶型的稳定性增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分子结晶、高分子结构表征、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被引用3600次,H-index 35。获冯新德高分子论文奖提名奖 (2015),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 (2016),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创新论文奖(2023),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 (2019),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202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审稿人 (2021),RSC Polymer Chemistry Emerging Investigator (2022)。目前任《高分子科学》(英文版)编委,中国散裂中子源和上海光源课题评审专家。 高雨童毛细管诱导组装构筑聚苯乙烯接枝金纳米粒子取向超晶格复旦大学,化学系(科研助理),师从董安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聚合物接枝金纳米粒子超晶格的制备及自组装动力学研究、凹面颗粒的合成及组装行为研究。 谭海仁GIWAXS测试钙钛矿晶体结构与晶粒取向在全钙钛矿叠层电池中的应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江苏省“双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谭海仁教授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领域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领导科研团队实现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记录。在Nature,Science, Nature Energy, Nat. Comm., Adv.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引用9000 余次,实现全钙钛矿叠层电池世界纪录效率并七次被国际权威的Solarcell efficiency tables 收录,成果入选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0 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19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三等奖获得者方威风有机-无机/共价-离子杂化分子用于弹性陶瓷材料的合成2020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同年推免至浙江大学化学系开展硕博学习,师从刘昭明研究员和唐睿康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有机‒ 无机杂合分子的新型杂化材料合成,提出“无机离子分子官能团化”材料合成新策略,创造兼具陶瓷硬度和橡胶弹性的“弹性陶瓷塑料”新物质。研究拓展了分子合成的新方法,为高性能材料的创制提供了新手段,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扈健NR/ChNFs复合膜应变诱导三维取向晶粒的结构表征2013 ~ 2016年在日本丰田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6 ~ 2019年于青岛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任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主要利用广角和小角X射线散射,振动光谱等技术,从事结晶高分子各级结构表征,相变行为以及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 罗家俊少量添加碳纳米管制备高强高韧芳纶纤维2015 ~ 2019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锦老师,研究方向为烯碳材料增强杂环芳纶复合纤维的机理研究,探索烯碳材料的加入对杂环芳纶纤维多尺度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在防弹领域中的应用。 吕冬模拉等规聚丙烯空洞化行为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5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专业,2020博士毕业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专业。2023年获吉林省E类人才称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Polymer Testing,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等国际主流高分子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撰写《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综述,取得发明专利一项,并受邀参加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致谢特别感谢各位参与者对该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新的创造力,提升了活动的质量。特别感谢评委专家们抽出宝贵时间,认真评审每篇论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在此次活动的成功和可信度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评审专家名单边风刚、储祥蔷、刘烽、李娜、田强、唐毓婧、朱才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下一届Xenocs中国将于2024年举办第二届SAXS有奖征文活动,旨在进一步鼓励SAXS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促进该领域的合作和进步。希望感兴趣的学者持续关注后续通知,报名参加第二届SAXS有奖征文活动。 现场精彩回顾
  • 胜利油田: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助力页岩油勘探开发
    镜头拉近… … 拉近… … 再拉近,镜头前的物体逐渐清晰。  这不是某位导演在拍大片,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研人员拍的一幅“大片”。10万倍的电镜镜头下,原本平整一体的岩石样本,内部结构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白色的是碳酸盐岩,黑色的是泥岩,中间夹杂有很多孔隙裂缝,细如发丝,地质人员日思夜想的石油就在这里。  从设备中拿出1厘米见方的样品,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层古生物实验室经理王伟庆开始了揭秘:“别看只有小拇指尖那么大,可是经过扫描电镜数万倍的放大,就是一个浩瀚的‘宇宙’了。”  刚刚看到的图像,只是这块样品上几十平方微米的面积。  2021年,胜利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首先得益于地质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一般在0.03毫米左右。胜利油田的页岩油就蕴藏在这头发丝般甚至还细小的孔缝中。科研人员就是从比头发丝还细的孔隙里找到了页岩油的“蜗居”之地。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不易。地层古生物实验室扫描电镜工作人员于杰杰介绍,样品中看到的这个部分,就如同在一个足球场内寻找一个乒乓球。要找到这个“乒乓球”,首先要制作出合格的样品。  扫描电镜对岩石样本要求非常高,页岩取心难度很大,层多且薄又易碎,手工处理样品要格外掌握好力度、技巧。将页岩手工制作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再用砂纸反复打磨,直到普通显微镜下看到切面平滑了,再用氩离子抛光仪继续打磨。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几十次,直到达到镜面效果了,才能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扫描电镜可以聚焦到纳米级,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页岩油的储集空间、成分特征、矿物架构等。  一张有典型意义的图片,犹如毛细血管图似的,展现出页岩油孔隙,通常需要从上百甚至上千张图片中挑选出来。这就更需要科研人员有的放矢地快速锁定目标。  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层室科研人员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优化试验参数工序,创新工作流程,聚焦提升电镜分析质量,突破了含油样品低真空观察、氩离子抛光高精度成像、背散射样品成分精细识别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非常规样品电镜分析方法,为油田非常规储层评价提供了关键信息,助推了油田页岩油、致密油勘探突破。  纳米尺度的电镜图像成为打开非常规储层微观世界的“金钥匙”。凭借过硬的分析技术及分析质量,勘探开发研究院制定了页岩油电镜分析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标杆及排头兵。  除了页岩油之外,扫描电镜分析技术还在如何识别致密砂岩里的好储层、如何避免油气层伤害和改造低产储层等领域,扮演了研究工作“利器”的角色。  据悉,勘探开发研究院将开发精度更高的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模拟和寻找页岩油的流动和路径。届时,足球场上的玻璃弹珠也不再难寻,非常规储层里的原油如何从地层中流出来等难题也会有新的答案。
  • 从世界名校收藏的显微镜,看科技发展的轨迹
    日前,“双校记:透过显微镜看哈佛与清华”线上展览正式开幕,该展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哈佛历史科学仪器收藏馆联合举办,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国外著名大学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线上系列展览之一。显微镜是近代科学的标志仪器。1665年,伦敦大瘟疫暴发,胡克出版了《显微图谱》一书,他使用的显微镜可以把标本放大30多倍,此后,荷兰的列文虎克研制了独具风格的、可放大200多倍的单式显微镜。18世纪之后,显微镜逐渐流通到世界各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揭开了自然界隐藏的奥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进步。显微镜也进入了大学的课堂、实验室和博物馆。该线上展览展示了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众多类型的显微镜,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这两所世界著名大学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历史收藏等方面的发展轨迹。两代哈佛人的显微镜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套生产于1720年前后的威尔逊螺旋筒型和圆规型单式显微镜,开发这类仪器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小型便携式仪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套显微镜原属于哈佛大学第9任校长爱德华霍利奥克。他在任期间,加强了哈佛大学(当时还是哈佛学院)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学术课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改革,将学术成就作为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此外,他还建立了北美第一个物理学实验室。哈佛大学在他长达32年的任期内得到了蓬勃发展。1730年前后,英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工匠埃德蒙卡尔佩珀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安装在三角支架上的显微镜,此款显微镜很快成为18世纪上半叶最流行的复式显微镜,并且持续生产了大约一百年。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一台卡尔佩珀型显微镜,生产于18世纪50年代, 其所有者和使用者是爱德华奥古斯都霍利奥克。他是爱德华霍利奥克的儿子,174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来投身医疗事业,成为美国治疗天花的先驱,为成百上千的人接种了天花疫苗。霍利奥克活了100岁,在他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为人看病达25万次。他也是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创始成员,并担任过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主席。马克吐温与留美幼童展览还展出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台单目复式显微镜。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他的原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字面意思是指十二英尺水深,是当时密西西比河安全水上航行的最低深度。马克吐温因旅行叙事小说享誉国际,尤其是《傻子出国记》《苦行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以及他关于童年的冒险故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68年,马克吐温从巴法罗迁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当时耶鲁大学毕业生、投身洋务运动的容闳也在四处奔走,倡议清廷实行留学计划,最终清政府在1872—1876年派遣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住在哈特福德,所以马克吐温与这些幼童成为了邻居,有的幼童还与马克吐温的女儿成为同学,并一起跳过舞。马克吐温住在哈特福德时,把显微镜交给了他的秘书富兰克林惠特莫尔保管。惠特莫尔在马克吐温去世后,又将显微镜交给了他的孙子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恩德斯于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恩德斯把这台显微镜捐赠给哈佛大学。1954年,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工作的恩德斯因“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多种类型组织中培育生长的能力”,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台显微镜在近80年的时间里,从与中国留美幼童交往过的一代文豪传至著名的科学家,最后回到哈佛大学,完成了一段传奇之旅。“新”“老”显微镜的接力20世纪50年代购自其他国家的显微镜工具,如苏联产的МИМ-7型显微镜和民主德国产的耶拿蔡司牌大型工具显微镜,也是展览展出的一部分。这些显微镜在清华大学“服役”超过50年,为机械、材料和精密仪器学科的科研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三维结构高分辨率渲染图结尾,这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方法首次解析出的。遥想1665年伦敦暴发鼠疫时,列文虎克还未开始对显微镜的研究;而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则利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迅速查明了病毒的真面目。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显微镜中,我们可以一瞥几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且通过展览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沟通合作,会带来更大的希望与福祉。(作者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双校记:透过显微镜看哈佛与清华”展览策展人)
  • ​“陆婉珍院士百年诞辰”专刊约稿正在进行
    《分析化学》期刊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的前沿和进展。1999年起被SCI收录,2023年发布的SCI影响因子为1.20,2016年起被EI收录。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杨秀荣院士,汪尔康院士为名誉主编。陆婉珍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和石油化学家。《分析化学》拟于2024年第9期出版纪念“陆婉珍院士百年诞辰”专刊,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作为本期执行编辑,组织本次专刊。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将近期的工作在本专刊上投稿和发表。如果蒙您同意赐稿,请注意专刊论文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15日。投稿时请您注意以下几点:1、稿件需经过期刊正常的投审稿流程进行审稿和修改,录用后在专刊中刊出2、专刊论文请采用中文撰写,通过《分析化学》期刊投稿平台(https://www.scicloudcenter.com/CJAC/login/index )的投稿,按照《分析化学》期刊“投稿须知”要求和“投稿模板”的格式进行撰写和投稿,可在投稿平台首页下载。3、专刊论文栏目包括“评述与进展”、“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和“研究报告”,请各位老师自行决定。投稿时请注明纪念“陆婉珍院士百年诞辰”稿件。期待您的回复!祝您工作顺利!《分析化学》编辑部期刊网站:https://www.sciengine.com/CJAC/home https://www.analchem.cn 投稿平台:https://www.scicloudcenter.com/CJAC/login/index 投稿联系人:杨 帆 博士/研究员 ,《分析化学》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Tel: 0431-85262017,13614311229(微信同号)E-mail:fyang@ciac.ac.cn
  • 中国科协5年4840万支持精品科技期刊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协获悉,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技期刊资助体系——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5年来共资助454种(次)期刊,资助总额4840万元。   据介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和重要的出版与学术交流资源。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2006—2010年的5年中,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建设促进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提升,推进了科技期刊国际化与网络化进程,培育出一批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精品科技期刊,带动了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立足于专家办刊、专业办刊,不断提升编辑出版质量,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积极建设高素质办刊人才队伍,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出版指标显著提升。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原创论文、基金论文、重大科研项目进展与学科热点等高质量稿件,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根据汤森路透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植物学报》(英文版)2010年影响因子较上年增长62%,达到1.396,《分子植物》(英文版)创刊两年,SCI影响因子达到2.784,在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报告收录的全球植物科学期刊排名中进入了前15%行列。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努力提高稿源、编审、出版与发行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同行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植物学报》(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国际编委比例分别达到53%、54%、62%。国际编委在组织海外投稿、推荐优秀稿件、海外审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编委会组稿达56%,国际审稿量达80%。《中国药理学》(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的海外审稿专家比例均在60%以上,更多的项目期刊加入国际检索系统和国际全文发布平台,《植物学报》(英文版)被SCI-E、PubMed等66种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注重数字化平台建设,从在线稿件处理、在线出版、开放获取等方面加强了期刊网站建设。并借助国外出版商的网络出版平台和市场推广与营销能力,使期刊的网络版下载量、论文的国际浏览量和下载量均有提升。
  • 挑战极限展现专业实力丨四川赛恩思仪器助力“江苏地质杯”全国地质勘查技能竞赛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江苏地质杯”第四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地质实验员)竞赛在南京开赛。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央企地勘单位的选手在此同台竞技,展示地质队员技能水平与时代风采。令人振奋的是,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分析检测仪器的制造商,为此次比赛提供了赛事赞助,为参赛选手展现技能、交流经验搭建了更好的平台。本次大赛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落实党中央关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升为国家战略人才,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作为分析检测仪器领域的领先制造商,四川赛恩思仪器一直以来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四川赛恩思仪器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在分析检测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其中高频红外碳硫仪在地质勘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地质实验员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分析工具。四川赛恩思仪器此次的参与,不仅是对比赛的支持,更是对地质勘查行业人才培养的关注和重视。相信在这次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将充分展示地质实验员的专业素养,在行业内掀起学知识、强技能、练本领的热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