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戊联噻吩

仪器信息网环戊联噻吩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环戊联噻吩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环戊联噻吩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环戊联噻吩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环戊联噻吩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环戊联噻吩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环戊联噻吩相关的解决方案。

环戊联噻吩相关的资讯

  • 河南大学宋金生团队通过宏环封装策略实现四噻吩非全融合型有机太阳能电池15.1%高效率
    【重点摘要】提出了宏环封装策略,通过在四噻吩外围导入融合烷基侧链实现。将该策略应用于非全融合四噻吩类受体材料。实现了高达15.1%的转化效率。【宏环封装策略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光伏一直被视为下一代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候选技术。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无法达到与无机光伏装置媲美的水平。非全融合四噻吩类受体材料被认为是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一个有前景的方法。【宏环结构限制分子构象,提升分子堆积效率】在美国伯明翰南方研究院的最新研究中,通过在四噻吩外围导入环烷基侧链,形成宏环封装结构。这种设计可以锁定中央分子部分的构象,生成平面分子骨架,有利于分子的高效堆积。【对照组件构象扭曲,分子堆积效率降低】相比之下,没有宏环封装限制的对照分子则出现了扭曲变形的构象。这种构象变化会降低分子堆积的有效性,进而影响相关器件的性能。【噻吩宏环受体器件效率达15.1%】基于四噻吩宏环受体R4T-1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成功实现了15.1%的高效率。【宏环封装策略指明下一步优化方向】这项研究为构建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在分子设计和器件工程方面的持续优化,有机太阳能电池20%效率的目标指日可待。研究使用光焱科技太阳光模拟器SS系列 与量子效率测试系统 QE-R来协助量测。通过在简单的四噻吩上进行宏环封装设计出非全融合受体R4T-1,该结构实现了构象的单一性,消除了分子中心的电子跨效应,并保证了高效电荷传输通道的形成。因此,实现了高达15.10%的转化效率,短路电流密度显著提高至25.48 mA/cm2。图S7. JD40:4T-5和JD40:R4T-1的J1/2-V曲线,(a)空穴型器件和(b)电子型器件。
  • 欧盟禁止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作为食用香料
    2013年6月15日,据欧盟网站消息,欧盟发布(EU)No 545/2013号委员会条例,修订了(EC)No 1334/2008号食用香精香料法规,禁止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3-acetyl-2,5-dimethylthiophene)作为食用香料用于食品。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2013年5月15日公布的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评估结果,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在体内外试验均具有致突变性,因此本法规将其从许可香料清单中删除。   同时,禁止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作为食用香料投放市场或用于食品;禁止含有香料物质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的食品投放市场,禁止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作为香料进口或含有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的食品进口。   对于在本法规生效前上市的含有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的食品可在其保质期内进行销售;本法规生效前进口的含有2,5-二甲基-3-乙酰基噻吩的食品不适用于本法规。   本法规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 联电二季度营收127.2亿元,环比增长3.96%
    7月4日,晶圆代工大厂联电公布了2024年6月份的营收数据,当月营收金额为新台币175.48亿元(约合人民币39.3亿元),较5月份环比减少10.05%,较2023年6月同比减少7.91%,为近四个月新低纪录。据此计算,联电2024年第二季营收为新台币567.99亿元(约合人民币127.2亿元),较第一季环比增长3.96%,较2023年第二季同比增长0.89%,达历年同期次高纪录。整个2024年上半年营收累计来新台币1114.3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84%。联电此前在股东会后表示,目前行业景气度正从低谷攀升,第二季会继续微幅成长,下半年整体需求会比上半年好。从市场应用领域来看,以汽车与工业用半导体短期疲弱,中长期维持成长。通信与消费性市场,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在新产能规划方面,联电重点在南科P6厂,2024年会满产;新加坡厂P3兴建中,且已进入装机阶段。但因客户需求,投产时间会延后,新加坡P1和P2厂可支持。P3厂区延后至2026年量产,主要制程为22~28nm。在AI应用方面,联电认为,以其技术、制程和产能,大约可以取得10%-20%的商机,重点会布局在高性能计算(HPC)的中后段,以及电源管理和高速传输。在先进封装中介层产能方面,联电新加坡厂是主要生产据点,截至2023年底月产能3,000片,2024年要倍增至6,000片,接下来也会应市场需求继续投资。
  • 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发布《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由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组织制订的《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根据《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并请于2024年4月1日之前将《征求意见表》(附件3)反馈到下面指定邮箱。联系人:1.谭磊,15088099264,jsutanlei@126.com2.协会秘书处,020-37656885-227,gdaia@fenxi.com.cn附件:1. 《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2. 《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 征求意见表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2024年3月1日附件1 《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 《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附件3 征求意见表.doc
  • 前沿合作 | 岛津携手阳光诺和揭示头孢西丁钠新颖聚合方式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 LCMS-QTOF)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揭示了一种由噻吩环引发的新颖聚合方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alanta》(IF= 6.1)。背景介绍Introduction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其β-内酰胺四元环张力较大容易开环断裂,生成N-型或L-型聚合物。聚合物杂质引发的过敏反应严重威胁临床用药安全,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杂质谱研究的重点。由于聚合物杂质稳定性差、含量低、聚合方式多样、聚合程度各异,以及小分子杂质的干扰,聚合物杂质的控制存在很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创新中心搭建的专属性中心切割二维反相色质谱联用分析平台和创新中心开发的《抗生素杂质数字化标准品数据库》,无需改变一维色谱流动相条件,即可实现头孢西丁聚合物杂质的专属性检测。图1 头孢西丁钠破坏样品检测色谱图(254 nm,一维HPSEC色谱图,上;二维反相色谱图,中;聚合物杂质HPLC检测色谱图,下)解决方案Solution图2 岛津液相系统Nexera LC-40 +高分辨质谱仪LCMS-9030本方案一维采用HPSEC系统,磷酸盐流动相定位头孢西丁钠中的聚合物杂质,然后采用阀切换技术,使用500 μL定量环将聚合物峰全部转移至二维反相色谱,脱盐、分离并质谱鉴定。基于LCMS-9030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高分辨,高质量准确度和二级碎片定性的功能,通过比较头孢西丁钠与聚合物杂质母离子和特征碎片离子的相关性对头孢西丁钠四种未知聚合物杂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定性分析。其中聚合物C1分子量较2分子头孢西丁少2个H(Mr. 852.09),根据其同位素比例和特征碎片离子信息,推断其为一分子头孢西丁7-位侧链与另一分子头孢西丁7-位噻吩环联结形成的,该新颖聚合方式尚未见文献报道。C1是实际样品中的优势聚合物(占比>50%),可作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质量控制的指针性聚合物。最终,本研究建立了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聚合物检测的反相色谱方法,并探索其用于日常检验的可能性。表1 头孢西丁钠及四种聚合物杂质的质谱信息(ESI+)图3 C1一级质谱图(A)和母离子m/z 870的二级质谱图(B)(ESI+)图4 C1聚合物可能的结构和裂解规律结论Conclusion本文采用创新中心搭建的专属性中心切割二维反相色质谱联用分析平台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研究,展示了二维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不挥发盐类流动相系统中对未知杂质结构鉴定的巨大潜力。岛津飞行时间质谱LCMS-9030采集全谱信息,提供快速、高灵敏度的测试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支持追溯性分析有利于未知物的结构鉴定。创新中心开发的《抗生素杂质数字化标准品数据库》,收录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杂质和聚合物杂质的色谱和高分辨质谱数据,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也为药物工艺改进、剂型研发、品质提升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参考文献:《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zed impurities in cefoxitin sodium for injection by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3.125378
  • 环保腐败引出环评利益链 环保部彻查环评机构
    对于某些环境影响评价(下称环评)机构而言,如今正处在一个如履薄冰的时刻。   由环保部牵头组织的检查小组,目前正在各地工作,11月22日之前完成对部分环评机构的现场检查;今年年底之前,环保部还将分批组织对部分环评报告的专项检查。   在环保部发布的2010年环评机构抽查行动的通知中,黑龙江、河北、浙江、广东、海南、四川的24家环评机构被列为现场抽查对象,北京、天津、山西等省市的53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被列为专项检查对象。   环保部表示,将适时公布抽查结果,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质量差以及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的评价机构及人员,要予以处罚。   “我们已经掌握一些线索,抽查的大部分机构和报告,一些属于最近没有进行考核,另一些是被人举报了。”环保部相关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   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一年一度、由国家最高环保行政部门开展的环评抽查行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但揭露的仅是“冰山一角”。整个环评市场的混乱,远非区区行政手段可以解决。   环评“卖方市场”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有30多年历史。尽管有质疑者认为建设项目环评是“治标不治本”,但不可否认,环评体系在调整产业结构、遏制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盯上“环评”这块大蛋糕,催生了一条包括项目业主、环评机构、地方政府部门等在内,利益交织、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中,评价机构的角色尤为引人注目。今年6月,环保部公布了2009年度环评机构抽查结果:在全国20个省份抽选的75家环评单位中,有30家存在违规行为、工作质量较差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比例高达40%。   一位从事环评审批的人士透露,这些现象在环评行业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环评机构,一年可以完成十年的环评报告;有的干脆瞎编,内容弄虚作假,速度快的一天就可以交货,甚至出现了报告封面和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北京的项目写成上海的情况。”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于敬文则表示,近年来环评报告的质量有所提升,但从整体来看,仍处在水平参差不齐和鱼龙混杂的状态。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环评市场正常秩序之所以遭到破坏,原因之一是准入门槛太低。“许多编制环评报告的评价人员,甚至对项目所在的行业本身一窍不通。”   难以“脱钩脱利”   环评报告质量不过关,并不完全是环评行业饱受诟病的关键。毕竟,编制环评报告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接受专家审核和环保部门的审批。   “所以问题就在于,那些明明质量不过关的报告是怎么通过审批,或者绕过审批的?”于敬文说。   总体而言,中国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2009年3月,环保部出台新规定,上收部分“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两高一资”行业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权,其他“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力则适当下发至省级环保部门。   但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地方层面,环评审批环节的薄弱已成常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加之监管不力,环评审批为腐败提供了温床和土壤。   一位负责环评审批的人士坦言,暗箱操作,利用行政职权“吃回扣”,项目业主直接行贿审批者的现象从未消失,环保部每年抽查出来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2007年,杭州爆出建国以来最大一起环保腐败案,涉及90余人。据《南方周末》报道,该市环保系统普遍存在利用环评项目审批权,以20%至40%不等的比例收取环评管理费的现象。   2008年,福建省漳州市环保系统腐败案曝光。其中,10余名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利用审批职权,以指定或变相指定的方式,为环评中介机构招揽业务,从中收受贿赂。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北京,近年来连续有司级干部因为环评腐败而下马。   环保行政机构中存在的寻租行为,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或私利考虑而迫切推动项目建设的做法,在很多情况下使环评报告沦为摆设。   11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环评审批工作专项执法检查情况汇报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部分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影响环评法实施效果,环评承诺兑现难、环境执法软,一些地区规划环评进展缓慢等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   当一些业内人士以“一摊烂泥”来形容目前的环评市场时,环保部酝酿的环评机构改革也正在缓慢推进。   就目前而言,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具备环评资质,绝大多数环评机构是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其中,以地方环保系统下属的环科院所从事环评工作居多。   2008年,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公开表示,要从改革体制入手,让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彻底脱利”,以确保环评审批不受利益干扰。   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环保机构改革时间表显示,按照环保部最初的设想,全国各省市应有近600家科研事业单位分别于2011年底和2012年底前完成环评体制改革。但讨论了整整两年之后,环评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脱利”的想法仍未成为现实。   在2009年4月的环保部华东地区环评机构改革座谈会上,与会环评机构代表的看法就颇具代表性。会议总结显示,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一致认为,华东地区各家环科院所均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所从事的环评工作与环保审批部门没有利益关系,根本不存在环评机构需要从环科院所中剥离或脱钩的问题。   这些代表还表示,没有环评收入的反哺,环科院所将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最终导致环科院所运行困难和综合性专业人才的流失,服务环保局的能力水平必将大打折扣。而且,倘若环评机构企业化,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很可能出现与项目建设单位挂钩的现象,“有失环评的公平和规范”。   本刊记者了解到,尽管有来自环评机构的反对之声,环保部仍将推行环评改革,并且是明年的重头戏之一。环评改革将从环保部自身开始,率先在其属下的环境规划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这五家事业单位开展“脱钩”试点工作,剥离研究院所下设的环评中心,将环评中心转制为企业。   但环保部环评司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坦言,即使“拿自己开刀”,推进工作仍有相当的困难。“事业单位和企业在本质上有相当大的区别,需要协调,我们也很担心,万一改革过快,会丧失大量骨干人才,造成负面影响。”   这位官员说,环评机构改革最大的希望其实被依托于国家层面事业单位改革的一揽子计划。“国家计划一天没有出台,我们也只能慢慢试点,慢慢摸索。”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表示,环评机构的力量不足是制约环评质量的最根本因素。截至今年9月,全国共有1091家具备环评资质的机构,9000多名获得执业资格的环评工程师。而今年全国需要进行环评审批的项目却有30万多个。   他认为,目前环评市场作为卖方市场,具备资质的“合法”工程师供应远远跟不上各种新建、扩建的项目数量需求。长远来看,不仅很难保证环评质量,还会催生大批实际上不具备合法资质的“挂靠”单位和“挂靠”评价人员。   “很多地方县市,一家环评单位就可形成垄断,负责编制整个地区所有项目的环评报告,人数都跟不上,如何保证质量?”前述官员说。
  • 聚焦2021成都环博会,关注连华科技
    中国环博会成都展IE expo Chengdu 2021年7月8日,第三届中国西部成都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博览会(简称:IE expo Chengdu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幕。为期3天的展会,国内外多家环保品牌齐聚一堂,共话环保产业,展示前沿产品,探索行业趋势,共同助力西部环保事业新发展,开启中国西部环保产业年度盛会!四川领导莅临参观指导水质检测掌握核心科技 从1980年开始研发化学需氧量(COD)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仪器,连华科技始终保持水质分析测试领域核心竞争力,根据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及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至今已研发出二十余系列仪器及丰富的配件、试剂,可测定百余项水质指标。我们始终秉承“简单、快速、智能、精确”的研发理念,坚持“品质率先,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精益求精的产品及服务。现场盛况展位人气高涨 作为深耕水质检测行业的国产老牌企业,连华科技展位吸引了众多新老客户的驻足,现场人潮涌动,气氛高涨。我们的业务代表与技术工程师们热情、真诚、专业的解答着客户咨询的问题,不少企业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士在沟通交流后,表示出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对连华科技的产品与服务都十分认可。1982-2021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传承40载行业荣耀,连华科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之路,以技术为驱动,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逐步在扎根于全国,在全国16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通过多年积累的环保监测、科研院所、石油化工、食品酿造、医药卫生、纺织印染、电镀电力等不同行业的模型与数据,产出更富效率与价值的解决方案,累计服务了百万+客户及机构,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肯定和认同。我们始终牢记我们的使命:让人类环境更加美好。 2021成都环博会精彩仍在继续,欢迎您莅临5号馆连华科技E25展台,期待与您相遇!
  • 浦江春色近,连华环博行丨亚洲旗舰环保展,连华科技用实力赢得喝彩
    2023年4月19日,为期三天的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4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规模达20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荟集全球顶级的水、固废、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前沿产品与创新技术,展会同期还将2023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及中国环博会高峰论坛,已成为亚洲高品质、极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连华科技作为深耕水质检测领域四十年的国产仪器品牌,为环博会现场的观展嘉宾全方位展示了实验室以及野外便携式两大类型总计十余款水质检测分析仪器,包括我司最新的新羽、清澜系列多参数水质测定仪,还有多款热销水质测定仪器、智能消解仪、检测试纸等产品,吸引了诸多嘉宾及老客户驻台参观、咨询。在现场工作人员细心的讲解下,大家对连华科技的产品表达了高度的认可,许多客户当场便敲定了合作意向。四十多年来,连华科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之路,匠心打造好产品。从1982年研发化学需氧量(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及仪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连华科技相继研发出COD、BOD、氨氮、总磷、总氮等二十余系列水质测定仪器以及丰富的专业化耗材、配件,现产品已涵盖整个水质环境检测行业,并逐渐向电化学检测及土壤环境检测延伸。公司一直致力于实验室环境检测分析仪器和便携式环境检测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创新,以“追求员工物心幸福,推动检测技术进步,守护生态环境安全”为使命,立志为中国水质守护人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的水质检测仪器及全面贴心的服务支持,为用户构建特色化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共同守护中国水质安全。四十一年砥砺前行,自主创新彰显国产力量。作为国内首批展开水检测仪器研发生产的企业,连华现有水质检测类仪器生产线12条,年生产各类型水质检测类仪器逾万台,相关耗材类生产线4条,年生产水质检测类耗材500,000套以上,平均每年都推出10余款新品仪器,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更有效、更便捷、更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用自己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连华科技总部现设在北京,拥有兰州、上海、银川三大分公司,在二十二个省市设有办事处,区域内均配备高水平的销售、售后和后勤服务团队,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全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前行,公司已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解决方案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研发及服务团队,具有行业领先的科研能力、产品优势以及市场地位,累计服务客户及机构数十万,积累了多个行业的检测数据模型和解决方案。中国环博会历经二十余载发展,已经成为环保企业洞悉产业未来、把握前沿技术潮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展会将持续到4月21日,欢迎大家来到连华科技E4F17展台,我们期待与会各企业以及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本次展会上行业内众多媒体也云集于此,连华科技受邀进行直播专访,将就公司发展、核心技术、未来战略规划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 近亿元!宇测生物完成A轮融资,打造新型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产业链闭环
    近日,苏州宇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博远资本领投,健壹(原国药)资本跟投,老股东普华资本与知名产业资本持续加注。本轮融资将助力宇测生物打造新型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产业链闭环,推进超敏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深度开发和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转化进程。创新引领未来,宇测生物单分子免疫诊断技术领跑细分赛道宇测生物拥有的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技术路径具有通量高、稳定性好、易量产的优势,使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临床转化成为可能。迄今为止,宇测生物核心单分子免疫检测设备产品线已全面覆盖半自动、全自动、超敏、高通量等科研、临床需求,试剂盒产线覆盖包括神经、传染病、肿瘤、心肌、炎症等多应用领域,形成坚实的产品壁垒。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宇测生物也已实现在上游核心原材料、分子辅助诊断等领域的关键布局。近期,宇测生物获得国内首张全自动单分子免疫诊断设备的医疗器械批文,预示着公司已在单分子免疫检测领域全面领跑细分赛道。打造临床转化闭环,宇测生物开启新型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大航海时代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灵敏度比传统免疫检测技术提高了1000倍,被认为是继化学发光技术后的下一代免疫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显著提升使近千种传统免疫检测技术难以实现临床转化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领域应用成为可能。宇测生物以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新型生物标志物筛选、核心原材料研发、超敏生物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开发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商业闭环,推进超敏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转化应用。博远资本投资副总裁李瀚表示:“很高兴可以领投宇测生物的A轮融资。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具有远超传统免疫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是许多低丰度生物标志物开发和临床转化非常重要的工具。宇测生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平台填补了国内超敏检测领域的空白,该平台的易用性优势,非常适合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科、肾内科、感染等多病种、多类型的新标志物临床转化。很荣幸与拥有强大研发能力、活力与行业经验兼具的优秀团队合作,期待宇测生物能够持续创新,推动单分子免疫等新型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的应用拓展。”健壹资本合伙人邹敏表示::“宇测生物符合我们在IVD领域 “临床+生命科学工具”的投资策略。公司基于单分子免疫的创新技术路线,在科研和临床方向已经树立了自己的领先优势。特别是神经科学领域,做到了上游抗体原材料的自主可控,配合分子诊断平台,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完善的诊断方案。我们也恭喜宇测全自动单分子免疫设备已经拿证,看好宇测年轻、有活力的团队能够持续在商业化进展上有所突破。”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密表示:“宇测生物非常符合我们' 转化医学' 的投资理念,我们认为医疗器械创投的核心命题是知识产权或科技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商业转化,医疗器械转化需要“产学研医政”五位一体紧密配合,创投机构和政府部门是背后重要的推动力量。宇测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优势明显,临床转化能力强,以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转化平台将有机会促进大量生物标志物“产学研医政”的真正转化。我们很高兴见证了宇测生物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创造的成就,也衷心期待宇测生物可以在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上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宇测生物创始人官志超表示:“感谢本轮投资者和宇测生物所有股东的支持,很庆幸可以在一个最合适的时代践行技术创新和商业转化的理想。我们将在更专精、更远大的科研、临床路上,继续砥砺前行、扬帆起航,努力朝向成为客户信赖的生命健康领域支持者和引领者。”关于宇测生物苏州宇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拥有近6000平方米研发生产中心,是实现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产业化的高新技术型公司,核心技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发展前沿的空白。公司以“成为客户信赖的生命健康领域支持者和引领者”为公司发展愿景,秉持“以精准检测成就人类健康,以科技创新创造无限未来”的公司使命,以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与临床转化,将有希望推进下一代免疫检测技术的变革。关于博远资本博远资本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投资和孵化中国市场杰出医疗健康创业企业的专业投资机构。目前,博远资本管理两支人民币基金和两支美元基金,基金管理总规模已经超过了70亿元。博远资本不仅是投资人,更是创业者的长期伙伴。自成立以来,博远资本始终坚持以创业者为中心,长期助力和积极赋能优秀的医疗健康行业创业者,搭建行业生态圈,打造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新一代领军企业。关于健壹(原国药)资本上海健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国药资本)由原国药集团资深管理团队按照市场化机制于2012年成立,兼具CVC战略投资和独立VC基金的市场化优势,专注于医药健康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股权投资。健壹资本充分利用自身产业资源赋能被投企业,成立以来,健壹资本的基金规模超过65亿元,全面覆盖了早期创新类、成长类和并购整合类项目,投资了80多个医药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健壹资本始终秉承“真诚、专业、共赢”。关于普华资本普华资本创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杭州,在北京、上海、深圳、英国伦敦分别设有投资办公室,是一家专业从事风险投资及管理业务的机构。自创立以来,普华资本秉承“怀普泽之心,行华实之事”的愿景,投资于早期、成长期创业创新企业,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倾力为投资人创造回报。经过多年的不懈坚持,普华资本非常荣幸地投资了400多家优秀的创业企业。普华资本仍将持续保持专注和执着,勤奋和敏锐,助力更多优秀创业者和企业。
  • 媒体聚焦|连华科技受邀参加环博会boss直播间访谈
    日前,“第21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落下帷幕,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科技企业,连华科技践环保之约,携六款原研科技新品亮相展会,受到客户的认可。期间,连华科技高级工程师邱绍焕作为代表接受了组委会的专题采访。邱绍焕在采访中分享了连华科技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及行业观点,同时,还分享了连华科技最新的研发动态。当被问及“连华历史与文化”时,邱绍焕说:“连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水质检测类仪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成立于1982年,前身是兰州炼化环保仪器研究所,我们的现任董事长纪国梁先生主导研制,发明了快速检测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方法,1992年该项成果作为全球化学研发领域新成果,被收录至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中,被评价为对化学界有贡献的新发明,公司也是基于这种方法研发了国内首台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仪,经过不断的迭代更新,1987年这些仪器通过了甘肃省的鉴定。美国《CHEMICAL ABSTRACTS》▲2007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转折点,国家环保部基于这种方法,出台了HJ/T399标准,我们的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仪也迅速被大家所认可,成为了行业内的主流仪器。公司一直将自主创新研发作为发展的基石——2011年公司自主设计国内第一台无汞压差BOD测定仪,并于2013年获得发明专利。发明专利证书▲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用于检测水中的cod、氨氮、总磷、总氮、bod等指标,包括延伸出的重金属及有机无机污染物等测定。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创新,让水质检测更加智能、便捷,即使是没有任何化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助力环境行业能够轻松检测。”当主持人谈及“疫情对公司的发展及战略的影响”时,邱绍焕说:“自春节疫情爆发,公司的相关业务深受影响,由于公司各地员工有需要隔离的情况,造成员工无法到岗、原材料无法到岗、仪器无法发货、无法对客户培训等影响,公司面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做出了相关调整,比如,启动了备用库存、员工就近调岗等,还启动了多通道立体化的线上服务网络为客户解决使用疑问与操作指导;疫情期间公司还紧急发布了全新定制款余氯测定仪及医疗废水解决方案,该款产品被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同时,连华科技还为武汉、恩施、宜昌、潜江、咸宁等地医疗机构、环监部门捐献了总价46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包含数十套水质测定仪、耗材及服务,助力全民抗疫。现在,随着国内疫情被控制住,各单位大多已恢复生产,公司业务也步入正轨。当谈及“连华科技产品市场需求”的问题时,邱绍焕说:“环保领域、环境检测市场是炙手可热的,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投入、监管,彰显了国家对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视,随着各种环保举措的出台、企业环保理念的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增大,市场需求也变得更加旺盛。从去年开始,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取消了CMC、CPA这类的资质认证后,行业内新兴企业不断增多,连华科技作为有着近40年积淀的环保行业中的一员,积攒了良好的客户口碑、构建了完善立体的服务网络,许多行业应用的经验与检测方法,至今被行业各企业所采用。连华科技更注重创新,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原研新品的同时,注重行业核心技术创新推动与投入,连华科技愿意与更多加入到环保事业中的企业一起,为行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 媒体聚焦|连华科技受邀参加世环会-环保在线访谈
    8月31日-9月2日,“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水处理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为期三天的展会横跨市政、民用、工业三大领域,现场精彩纷呈,全国各地的参展人员都能远道而来,满载而归。连华科技携行业前沿技术、智能新品亮相展会,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及记者的驻足,期间,我司销售经理段丽君作为代表接受了环保在线的专题采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的采访内容:当记者问及“公司发展及市场表现”时,段丽君说:“连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水质检测类仪器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1982年,我公司创始人,纪国梁董事长,主导研制《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仪》课题开发出COD速测仪;1987年通过技术鉴定,1992年该项成果被作为全球环保化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收录在美国《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内,基于此项发明,连华科技在水质检测行业蓬勃发展;美国《CHEMICAL ABSTRACTS》▲2011年,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出全国首台BOD无汞压差法测定仪,并于2013年获得发明专利;公司先后获得了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公司现有知识产权五十余项;我们主营产品有COD、氨氮、总磷、总氮、BOD、溶解氧、离子计、测油仪等设备。这两年,国家大力发展环保市场,对环保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环保市场整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当谈及“此次展会连华科技带来的展品”时,段丽君说:“本地展会,我们带来了:单参数、多参数测定仪,实验室、便携式测定仪,还有公司全新研发的多功能、多参数测定仪及配套产品消解仪等,产品主要用于环保局、高校、第三方检测机构、水务公司、污水厂、食品、奶制品、化工厂、电厂等,只要有污水排放的地方都有我们产品的身影。当谈及“疫情对业务是否造成冲击及应对措施”时,段丽君说:“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有着太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事,比如新冠疫情、中美贸易关系、洪水灾情等,尤其是新冠疫情,公司的相关业务深受影响,发货问题、生产人员问题、采购问题和销售及售后问题等导致我们上半年的业绩是有下降的,但从4月,就开始慢慢回升了,上半年没有被释放的需求,在五六月份也都释放了出来,总体看来,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可控的。疫情期间公司紧急发布了余氯测定仪,仪器和耗材都采用成本价销售,该款产品还被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同时,连华科技还为武汉、恩施、宜昌、潜江、咸宁等地医疗机构、环监部门捐献了总价46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包含数十套水质测定仪、耗材及服务,助力全民抗疫。当谈及“对中国水质检测行业的想法”时,段丽君说:“目前行业大环境是蓬勃发展的,水质检测与环保领域密不可分,国家出台的政策也是在促进环保领域发展,未来几年,水质检测市场会呈上升趋势,下半年,连华科技还将以仪器创新为主,抓住发展契机,打磨新产品,为水质检测行业增砖添瓦。
  • 芯片上的患者—多器官串联芯片应用于精准医疗
    芯片上的患者—多器官串联芯片Multi-Organ-on-Chip应用于精准医疗北京佰司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n Individual Patient's "Body" on Chips – How Organismoid Theory Can Translate Into Your Personal Precision Therapy Approach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1, Vol. 8Marx U, Accastelli E, David R, Erfurth H, Koenig L, Lauster R, Ramme AP, Reinke P, Volk HD, Winter A, Dehne EM类有机体的概念在12年前就被提出来,当时被称为“芯片上的人体human-on-a-chip”或“芯片上的身体body-on-a-chip”,从“多器官串联芯片Multi-Organ-on-Chip”发展而来,将多个类器官串联起来培养。微生理系统MPS成为体外在生物学上可接受的最小尺度模拟人体生理和形态的技术平台,因此,微生理系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为每个患者筛选出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此同时,第一个人类类器官——干细胞衍生的复杂三维器官模型,可以在体外扩增和自我组织——已经证明,只要给人类干细胞提供相应诱导分化及生长环境,就可以在体外自我组装成人体类器官。这些早期的类器官可以精确地反映出人体中对应器官的一系列独特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特征。我们现在把过去的“芯片上的人体human-on-a-chip”的概念发展成“类有机体Organismoid”的理论。首先,我们提出了“类有机体”的概念,即通过体外的自我组装的过程,模仿个体从卵细胞到性成熟的发生过程,培养出的——微小的、无思维、无情感的体外的人体等效物。随后,我们提出了类有机体的分化和培养方法,使其能在体外长时间维持正常功能,以及通过自然或人工诱发疾病干扰类有机体来模拟个体疾病过程。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这一系列健康和疾病模型的类有机体来代替病人,测试药物疗效或药物剂量,即个体化精准医疗。 图1 |每个人个体命运的类有机体。(A)个体发育(黄色)从卵细胞受精开始,随后出生,并在18 ~ 20年后性成熟,发育出功能完整的大脑和成年骨骼。然后,成人的身体会经历一个持续数十年的功能和结构相对稳定的阶段。随着身体年龄的增长,这个成年期会被不断延长的生病和康复期打断(粉色)。情感和意识——人类的灵魂和思想——从童年开始连续发展,并贯穿一生。(B)根据类有机体理论,个性化的类有机体可以通过持续几个月的体外培养(黄色)来建立。由此产生的成体类有机体可以模拟健康人类成年几周(S-短期)、几个月(M-中期)或几年(L-长期)的阶段。然后,这些可以用来模拟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疾病时期(粉色)和个体在相应的时间框架内的治疗后恢复。大量相同的类有机体还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物学重复和对照,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重复性。此外,这些健康的类有机体在预防医学的评估方面很有用,比如为各自的个体接种疫苗。 类有机体理论人的个体寿命的特征是人体的生理和形态的发育阶段(发育期)和功能维持阶段(成年期),以及个体与社会在灵魂和思想上的双向交流,如图1A所示。社会起源本质上与人的大脑的大小和结构有关——大脑由大约860亿个神经元以及数量大致相等的非神经元细胞(2)组成,这些细胞高度连接,聚集在一起处理、整合和协调它从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3)—以及它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相互联系。成熟的人体生理遵循一个简单的进化,即选择性结构计划,也就是组成遵循功能。早在2007年,我们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是由多个相同的、功能独立的结构单元组建成的,从几个细胞层到几毫米组织。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高度的自立性和这些结构单元在各自器官中的多样性,它们对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反应模式几乎代表了整个器官。大自然创造了这些微小但复杂的结构单元,以实现器官和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在一个特定的器官内,这些结构的重复是天然的风险管理工具,以防止器官局部损伤时功能完全丧失。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一概念使得器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到特定物种的需要(例如,小鼠和人类的肝脏使用几乎相同的结构单元)(4)。这一理论,结合微生理系统(MPS)的发展,为在生物芯片上以生物学上可接受的最小尺度模拟人体的器官提供了理论基础(5-7)。2012年,我们引入了“芯片上的人体”(man-on-a-chip)的概念,从“多器官串联芯片Multi-Organ-on-Chip”发展而来,即将多个类器官(比体内缩小10万倍)串联起来培养。我们举例说明了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单位,并简要描述了减小尺寸的原理(5)。这是发展一种理论的起点,即建立一种微小的、无思维、无情感的体外的人体等效物,我们现在称之为organismoids类有机体。不同的术语,如芯片上的人体,芯片上的身体,或通用的生理模板,在过去已经被用于代表有机体。在MPS领域中已经使用过这个概念,通过培养10个人的主要器官的等效物(类器官)来实现完整的体内平衡:循环,内分泌,胃肠道,免疫,皮肤,肌肉骨骼,神经,生殖,呼吸和泌尿系统。类有机体的理论基于两个按时间顺序相互关联的概念,每个概念有三个实施原则。类有机体的体外发育依赖于(i)(诱导多能)干细胞为基础的体外早期类器官形成;(ii)以生理学为基础,通过血液灌流和神经分布,应用于芯片上的MPS,将此类早期器官的比例/数量整合为早期自我维持的类有机体;以及(iii)通过类器官在芯片上的串联培养加速刺激个体发育,完成体外个体发育成为健康成熟的类有机体(模拟成年期)的转变。因此,利用芯片上的类有机体模拟病人的疾病和治愈过程的概念遵循以下原则:(一)通过自然疾病过程或通过来自病人的病原体或病变组织的传播在生物体中诱发疾病;(ii)通过对同一个患者来源的健康和病变类有机体进行相同数量的试验来模拟对大量患者进行的人体临床试验;以及(iii)为每个患者精确选择正确的药物或疗法和最有效的用药方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带你通过类有机体理论的概念和原则,用实际结果阐述它对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的颠覆性创新的潜力,并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法的展望。 微流控培养系统——早期类器官形成类有机体的关键类器官已被证明是模拟不同器官特异性特的有力工具。然而,如上所述,标记物表达和功能往往在早期就停止了。我们从1912年就知道,体外培养的环境决定了它们的生存能力和功能(100)。驱动类器官自组装和分化的各向微环境因子在传统培养条件下相当均匀地覆盖类器官或广泛的表面积,阻碍了由功能驱动的空间定向和成熟。但这些源自相互作用的组织并导致细胞重排的时空线索,是发育成熟器官功能的关键。但这些源自相互作用的组织并导致细胞重排的时空因子,是成熟器官功能发育的关键。特别是内皮组织相互作用及其对器官发生过程中局部信号传导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101-103)。 例如,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化是大脑发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确保快速分裂的神经前体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结构已被证明以明显的与血管同步的方式发展。此外,内皮细胞对于维持产生小脑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胚层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证明(104)。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通过将器官模型引入MPS来改善器官模型培养条件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利用原代和细胞系为基础的模型已经建立了MPS中的数十种人体类器官,并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综述(105 - 111)。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器官功能的成熟可以通过密切模拟有关生化、物理或电刺激的器官型微环境来实现(106)。看来,神经支配、血管化、淋巴管、微生物群和胆汁产物的肠-肝脏循环模拟是满足多器官MPS中类器官的简单物理结合和生物体中真正的组织相互作用和稳态之间的鸿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后者需要至少10个人类系统(如引言中强调的那样)的主要类器官的串联组合,以及它们通过血管系统、神经支配和淋巴管的生物互联。关于建立包含至少10个技术上可相互连接的器官培养区隔的MPS的两项早期尝试已经发表。这些主要的例子包括康奈尔大学舒勒实验室(Shuler Lab)的13个器官培养系统(170个)和麻省理工学院格里菲斯实验室的10个器官培养PhysioMimix系统(171)。这两种系统都已成功地在培养室中使用生物材料运行了7天或更长时间。然而,两者都缺乏生物血管互连、淋巴管和器官神经支配。 生物体可能会传递什么给我们的医疗系统根据有机体模型理论,有机体模型是活体人体在体外的生物复制品,只是尽可能缩小了规模。它们是由系统创造的整合:生理学上把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单位整合成一个有机的、自我维持的模板,反映人体的系统组织干细胞衍生器官等价物在芯片上的快速分化,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串扰和生理上的相互依赖。规模的极端缩小,是由于产生个体的生物体样体的大量重复的目标。大量这种相同的、微小的、无脑的、无情绪的生理体外有机体的成熟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自我维持的功能性健康内稳态。它们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自然或人为地诱发疾病。患病的生物体被假设以精确地模拟各自病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反过来,这可能使预测性的患者特异性有机体样研究的表现,以确定最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患者有关。类似于对患者队列的临床研究,然后可以产生统计验证的预测,其优势是可以在生理和病理生理条件下比较基因相同的患者有机体样体重复。由此可以推导出两种主要的使用场景。一种是与现实世界中个体患者个人治疗的前沿改进有关 另一种则有可能在临床试验层面改变药物开发范式,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本支出。关于第一种方案,生物体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地选择、安排和给药,根据患者的疾病进展准确地选择个性化治疗或药物。通过早期发现不成功的治疗方案,这可以显著降低对每个患者的潜在风险。图5更详细地总结了将有机体应用于个性化精准医疗的优势。该图说明了有机体体方法的概念和原理,以选择最适合您的个性化疾病应用的精准医疗。作为一个假设的例子,癌症被选择为疾病。你的生命周期可能最终包括危及生命的疾病时期,例如,癌症生长(上:蓝色边框的箭头)。从你的健康细胞中建立一个多能干细胞库。随后,在几个月内就会产生大量相同的健康生物体(黄色三角形)。目前有各种治疗癌症的选择,因此,相关的试验组被创建,包括安慰剂治疗、其他治疗组和健康恢复对照组(在黑边箭头中)。在这个假设的例子中,在几周内,CAR-T细胞疗法与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会被证明是你最快最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这种疗法立即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根据生物体形态理论,一个人的干细胞库可以在健康时创建,也可以在疾病发生时从健康的器官中创建。预防性干细胞库(例如,从脐带血中提取)已经在使用中,并将成为未来的选择,因为这需要时间。接近人类的理论提供了精确的试验结果,这是动物试验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或人类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无法实现的。异种移植模型在系统发育上是遥远的,因此不能提供足够的肿瘤生长。此外,它们没有病人的免疫背景来对抗癌症。病人来源的类器官也没有嵌入到病人的免疫系统中,缺乏与有机体的系统性互动。对于第二种情况,数十年来,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成为获批药物的平均成功率一直低于20%;这种将任何原型转化为上市产品的低效率,其他任何行业都承受不起。使用实验动物的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和疗效评估程序的预测性差是造成这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其后果是平均13.5年的漫长临床试验,以及一种新药获得批准所需的累计成本高达25亿美元(106)。与此同时,在过去30年里,一场基于生物学的治疗策略出现了——利用人体自身的工具来对抗疾病。近年来,药物的生物复杂性不断扩大,从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药物,到人类单克隆抗体蛋白,最后是针对患者的自体细胞疗法,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治愈的机会。然而,这一趋势同样显著地降低了通过应用临床前的实验室动物试验来预测这类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机会,原因是这类先进治疗药物的人类起源越来越多(172)有机体有可能通过改变药物开发的模式来打破这种成本螺旋上升。2016年,MPS相关报告已经预计,一旦基于MPS的类似于生物体的临床试验研究能够准确预测任何新药物或疗法的疗效、安全性、剂量和时间安排,在用于人类试验和替代动物试验以及1、2期临床试验之前,累积药物开发成本将降低5倍,药物开发时间将减少一半。2018年,毒理学研究领导人论坛(10)草拟了一份高级路线图,以确定“临床试验”预测精度(图6),在与临床试验相对应的芯片研究中运行精细的个性化的“人体”等效物(有机体)。为了实现这一点,套健康的和有病的代表患者疾病状态和健康内稳态的有机体样体将允许一个人进行基于临床前系列药物和先进的有机体样体测试。图5 |说明有机体理论如何应用于个性化医疗的假设例子。 图6 |在芯片上潜在的“临床试验”背景下的“人体”等效物(10)。 图7 |一个假设的例子,说明有机体理论如何可以用来模拟临床试验。 健康的内稳态将允许一个人在大型试验特定患者中模拟临床试验的环境中进行基于有机体的药物和先进疗法的临床前系列试验。与患者队列试验相比,以有机体为基础的试验具有许多关键的优势。图7详细说明了这些优势,并举例说明了利用基于有机体的试验模拟一种假想的新型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最突出的优势是,在药物开发历史上,基于芯片的有机体试验将首次包括患者身体和同一个体健康身体状态的统计相关的人体自体生物重复。由于缺乏对单个患者的任何生物重复,以及对他们在健康内稳态下的个体生物状态的了解,临床试验传统上需要大量的患者队列。因此,试验被分为1、2和3期,不幸的是,只能近似一个患者个体的病理生物学和他们的完全治愈恢复状态。这两个方面使得传统的临床试验过程成为一种漫长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效的药物和先进疗法的开发方式。在含有健康和患病生物体的芯片上进行“临床试验”,消除了这两个障碍。一方面,它们允许近亲繁殖的实验室动物试验的一致性由于基因而得到匹配,每个试验“参与者”在个体有机体水平上的身份,但其背景完全是人类。另一方面,各种不同个体的生物样体的使用反映了临床试验中患者队列的异质性,但具有每个个体患者的生物样体在统计上相关的生物重复的优势。有机体体方法的另一个明显优势是,在进行此类试验时,其独立性不受患者招募和医院使用的影响。鉴于大型PSC库的存在反映了基因倾向、性别和与试验相关的其他类别,基于有机体模型的试验可以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关于上面的假设例子,根据糖尿病易感性选择供体,比较遗传祖先和平等的性别分布可能是有趣的干细胞瓶选择策略。第三个优点是试验规模的灵活性。理论上可以产生的患病生物体(通常被称为芯片上的“病人”)的数量是无限的。这使得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整合,在同一个基于有机体的试验中发现新的化学或生物实体的有效剂量和综合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成为可能。目前在实验室动物、健康志愿者和患者的单独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产生的数据,如毒性特征、未观察到的副作用水平、吸收和排泄率、代谢物形成、发现有效剂量、持续时间和新药物的时间安排,可以从一项基于生物体的试验中得到。例如,我们治疗2型糖尿病的假设案例研究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更大的剂量范围,并将每天两次剂量的单一口服(这在生物样体中指的是根尖肠的任何给药)进行比较。这将包括对疗效进行剂量依赖的评估,同时观察尿路或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以及众所周知的SGLT2抑制剂的副作用。在各自的患者队列中,候选药物使用的治疗窗口的定义来源于这样一项一体化试验,该试验仍处于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阶段。关于这两种使用场景,我们设想有机体将对从个人数据库收集的医疗现实世界大数据做出重大贡献。这是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患者第一次疾病发作(例如,肿瘤生长、病毒复制)的确定位置生成关于微环境破坏的独特可复制数据。有机体和硅芯片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对大量患者群体进行精确药物治疗的预测能力,并进一步降低成本。在人们的心目中,复杂的体外细胞培养工作通常与高昂的成本联系在一起。有人可能会猜测,在试验中产生和处理数千个生物体需要天文数字的预算,因为目前可用的MPS在一次性芯片和操作上都很昂贵。在这里,有机体的性质反映了一种自我可持续的人体和规模经济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处于休息状态的人体,每天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应约2000千卡就可以维持。在世界上一些较贫穷的地区,人均几美元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每天喂养10万只生物体的成本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水平。维持这些生物体的可消耗芯片的价格也预计将下降到1美元的范围,这在计算机芯片和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方面已经有过先例。生物机体能够为每一位患者确定最合适的药物,并大幅节约成本和改变药物开发,这种能力的社会经济维度被认为是巨大的。这同样适用于伦理层面。基于MPS的类有机体有可能取代大多数实验室动物试验和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它们将减少三期临床试验患者的多种数量。所有这些都将对全球范围内的患者利益和动物福利产生根本性的积极影响。 患者类有机体体和芯片上病人特异性T细胞疗法——一个挑战这一理论的完美方案先进的细胞疗法,如自体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KymriahTM 和YescartaTM,最近已经证明了它们治愈以前的耐药肿瘤患者的潜力(176,177)。除了这两种在201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的CART细胞产品外,其他几种CAR-T细胞产品最近也被批准。许多新的细胞治疗方法正在酝酿中,使用CAR或转基因T细胞受体对抗各种各样的肿瘤、感染和自侵略性免疫细胞,或者使用调节性T细胞在显性的不良免疫反应中恢复免疫平衡(178)。到2020年底,全球注册了超过1000项使用免疫细胞产品的临床试验(179)。在这些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领域,这种前所未有的疗效以标准安全测试程序(180)为代价,增加了监管机构的接受度,该程序需要在治疗批准后的患者随访研究中进行回顾性研究。这符合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患者与患者的系统发育距离、各自的基因型差异和免疫不匹配,患者对个性化细胞治疗的反应无法在临床前的实验室动物模型中模拟。同样,在传统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培养中,患者的反应也无法预测,因为它们没有融入到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安排中。除其他外,模拟t细胞输注到目标部位的静脉输送及其与其他主要器官部位的相互作用,都缺失了模拟T细胞疗法及其疗效(患者衍生类器官的精确度)的关键因素。 如前所述,这里的有机体理论提供了一种克服任何其他障碍的替代解决方案。 什么是有机体不能也不应该做的根据有机体理论,有机体不能也不应该模仿人类个体社会起源的主要部分——同理心或意识(分别是灵魂或思想)。因此,它不能模拟病人的精神疾病。300g的人类心肌或髋部骨折的功能障碍及其愈合依赖于生物物理特性,由于规模和所涉及的物理不匹配,其中一些无法在生物类体上表征。伦理考量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也是人性的基础。有机体理论,由于其性质,引入了一些必须考虑伦理的观点。将人类胚胎发育到几厘米大小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人工环境下(如体外培养),人类卵子的受精及其随后的胚胎发育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是被禁止的。生物体理论的作者想要强调的是,他们的伦理范式超越了这一点。人们不应该使用有机体形态理论的概念和原则来创造人类或杂交胚胎,并进一步发展和区分人类或杂交组织。应该使用其他方法来规避个体发生的这一部分。个人同意捐献组织来创造生物体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以防止在早期阶段的滥用。 结论这里提出的生物体样体理论声称,有能力在体外人工重现个体身体的个体发生,从捐赠者的干细胞开始,产生一定数量的相同的健康成熟的小型化身体等量物,因此被称为生物体样体。该理论进一步声称,这种供体特定的相同生物体样体反映了该个体健康成年期的某个阶段,可以用来模拟该供体在其生命周期的某一特定时间内相关的疾病和康复阶段。以个性化的患病生物体样方法对个体的疾病进行建模,将提供一个尚未满足的患者病理生物学的现实水平,因此,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以精确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计划和剂量来治愈(患病)个体。大自然的遗传和微环境原则编码了人体器官最小功能单元的自组织和维护,并将它们整合到一个交流通讯和高效互动的血液系统中,灌注和神经器官是在芯片上创造生物体的蓝图。我们设想它们将成为下一个层次的人类生物学模拟,提供与人类相对应的最佳可能的近似。在体外实验中,类有机体organismoids将有机地遵循人类的多个类器官串联,近年来,这已被证明能够在小型化的规模上模拟单个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功能。利用已从类器官学习到的东西,类器官将通过一个小型化的基于生理的血管和毛细血管网络在芯片上生成的全血的系统神经支配和供应,以每个器官的功能单元。通过内皮细胞层将每个类器官从共同的血液中局部分离,将使不同人体器官功能单元的精确拷贝在芯片上实现单独的器官特异性、遗传编码和微环境驱动的自我组装。反过来,这将使成熟的类器官在生理上产生交流,从而导致有机芯片上的内稳态。一旦建立,生物体将只需要每天用消化的食物等量进食,就可以模拟芯片上的长期、所谓的自我维持的身体功能。我们已经说明,类器官体外培养技术和过去10年生产的单器官芯片为体外类器官的培养提供了大量数据。此外,人类iPSC衍生的多器官串联芯片提供了芯片上加速人工器官个体发生的第一个成果。最后,越来越多的关于人类疾病建模和人体组织芯片治疗测试的科学文献指出,当MPS上完全功能性地建立多器官串联芯片以及人体芯片时,这种微生理平台就有能力精确模拟疾病的病理生物学和药物或治疗的作用模式。进一步发展器官芯片的主要挑战是神经支配和类器官毛细血管化的实现,这也需要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迁移到组织中。 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 HUMIMIC多器官串联培养,在没有病人的情况下测试病人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芯片,控制单元能够模拟人体内生理环境,包括温度、压力、真空度、微流道循环频率、时间等参数,芯片有不同的微流道设计,针对不同的器官可以单独设置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提供精准的培养和分化环境。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可提供不同类器官的串联共培养方案,避免单一类器官无法模拟人体复杂生理学条件下器官相互通讯交流的不足。通过类器官模拟人类器官组织的生理发育过程,应用于疾病模型、肿瘤发生、以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毒性、ADME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减少和取代实验室动物测试,简化人体临床试验。 为获取更高相关与准确的测试结果,我们开发了人体器官模型的自动芯片测试:配备具有指示相关性的器官模型的芯片,以能够在接触生物体之前检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为芯片配备患者自身相关病变器官的亚基,以评估整个个性化治疗的效果;人体生理反应往往涉及更多介质循环和不同组织间相互作用,多器官芯片才能全面反映出机体器官功能的复杂性、完整性以及功能变化,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才能更好的模拟整个系统中器官和组织的不同功能。可提供不同类器官的串联培养解决方案,避免单一类器官无法模拟人体复杂生理学条件下器官相互通讯交流的不足。把多种不同器官和组织培养在芯片上,然后通过微通道连接起来,集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从而模拟人体中的不同功能器官的交流通讯和互相作用。TissUse专有的商用MOC技术支持的器官培养物的数量范围从单个器官培养到支持复杂器官相互作用研究的器官数量,包括单器官、二器官、三器官和四器官培养的商业化的平台。成功的案例包括:肝脏、肠、皮肤、血管系统、神经组织、心脏组织、软骨、胰腺、肾脏、毛囊、肺组织、脂肪组织、肿瘤模型和骨髓以及各自的多器官串联组合方案。德国TissUse公司专注于类器官培养系统研究22年,推出的HUMIMIC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得到FDA的推荐,可提供不同类器官的串联培养解决方案,避免单一类器官培养无法模拟人体器官相互通讯关联的缺陷,同时也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案和后续方法试剂支持,属于国际上少有的“Multi-Organ-Chip” 和“Human-on-a-chip”的方案提供者。相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化妆品、食品与营养和消费产品等多个领域.
  • 媒体聚焦丨连华科技受邀参加环博会boss直播间访谈
    日前,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连华科技作为近40年水质分析测试领域的老牌企业,在45㎡超大展台上展出了十余款热销水质检测仪器,彰显了企业实力与产品核心竞争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扩大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期间,连华科技高级技术工程师邱绍焕作为代表接受了环博会官方的专题采访,通过专业严谨的发言,为公司的品牌形象建设增添新色彩。连华科技作为环博会常客,邱绍焕是第二次接受环博会BOSS直播间的采访,因为是视频直播的形式,很多网友不能现场了解连华科技公司,所以就公司发展、经营业务、产品细节等方面,邱绍焕作了详细介绍。“我们公司全称是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到现在接近四十年,公司前身是兰州炼化环保仪器研究所,同年发明了快速检测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方法,1992年该项成果作为全球化学研发领域新成果,被收录至美国《CHEMICALABSTRACTS》中,被评价为对化学界有贡献的新发明,公司也是基于这种方法研发了国内首台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仪。2007年,国家环保部基于这种方法,出台了《HJ/T399-2007》标准,我们的化学耗氧量快速测定仪也迅速被大家所认可,成为了行业内的主流仪器。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水质检测类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检测水中的cod、氨氮、总磷、总氮、bod等指标,包括延伸出的溶解氧、离子计、测油仪、重金属及有机无机污染物等检测项目相关的仪器设备。”提到COD,主持人提及前段时间行业内COD检测造假的话题,使用COD去除剂改变检测数据及COD检测方法改进的问题,邱绍焕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水处理其实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创造环境价值大部分都是在投入,有很多企业为了节省这一部分资金,就产生了造假的问题。前段时间曝光的COD去除剂,在水质处理过程中实际上是不能取得处理效果的,它只是针对COD的检测方法做了一些隐蔽的操作,这种方法国家是明令禁止的,因此当时的处罚是很高的。对于COD检测方法,在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很难有较大的改进。我们也有BOD的检测设备,BOD检测趋近于水质的自净过程,但是BOD的氧化能力有限,COD还是不可或缺的水质检测指标。” 回到展会主题,邱绍焕谈论了本次参展的仪器产品、仪器的发展创新趋势、行业的横向纵向延伸等话题。“这次仍然携带受欢迎的常规仪器及其升级款仪器参展,今年我们公司将热销款仪器做了升级,升级为触屏版,方便用户的操作。我们公司还带了几款新发布和即将发售的新产品,包括可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检测数据的BOD测定仪,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实时跟踪BOD5的检测;还有一款即将发售的搭载全新连华OS系统的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及配套的全新消解仪,它几乎包含了市面上水质检测的所有项目,比如说光度能检测的项目它都包含了,一共能检测大概60多种,欢迎大家前来参观。对于仪器创新研发,虽然检测方式是固定的,但是发展趋势还是不断创新的。从功能上越来越人性化,操作越来越简单,结果越来越准确,这些都是不断在进步的。检测延伸是目前行业的大势方向,分为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比如说我们在检测过程中,给企业出一个具体的处理方案,把上游和下游都联系起来,目前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十四五的规划,大气检测是重要的点,我们从水质检测横向发展到气体检测,拓宽行业范围,也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未来可能会在大气方面做投入。” 在行业变化讨论中,邱绍焕对展会的变化、价格战、国内外仪器差距发表了看法。“今年环博会明显感觉人多了很多,在展品和行业趋势上,新增了很多气体检测内容,仪器从原来的实验室仪器更倾向于快速检测或便捷检测,检测行业从水质检测更倾向于大气检测、固废检测。检测行业每年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增了很多同行,竞争很激烈,价格战行业内还是有,但我们关键点在于创新,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出别人模仿不来的优势。价格战不仅引发行业乱、市场乱,一味的打价格战,会造成大家把产品做下沉,在原有技术功能上做删减改动,从而阻碍产品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将对整个产业造成巨大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希望行业内企业把产品品质做大做强,形成良性发展,从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到国际市场。对于国内外监测检测仪器的差距,对于水质检测行业来说,差距不是很大,主要依靠品牌和服务来拓展市场。”
  • 风从海上来 潮涌黄浦江!直击连华科技2021上海环博会现场盛况
    风从海上来,潮涌黄浦江。2021年4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IE expo China 2021 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旗舰环保展,本届中国环博会使用新国际博览中心 15 个展览馆, 展示规模突破 180,000 平方米,汇集了全球 2,200 家知名环保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水与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场地修复、噪声控制、环境监测、环境综合治理等环境全产业链的前沿技术与优质解决方案。40年深耕水质检测行业领域,连华科技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解决方案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在本次盛会上展示了十余款原研新品及经典仪器,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水质检测服务解决方案,彰显出老牌国产水质检测仪器商底蕴及实力。参展嘉宾纷纷驻足连华科技展台,咨询相关仪器参数及应用解决方案,现场圈粉无数。 前台咨询,人气火爆秉承工匠精神40载,连华科技始终坚持以技术为驱动,以产品为核心,已研发出多参数、COD、氨氮、BOD、总磷、总氮、重金属等水质分析仪二十余系列及丰富的专用配件、试剂,可测定百余项水质指标。在检测技术创新的同时,连华科技对仪器外观、操作界面、系统功能等方面也不断升级,参展仪器完善的系统架构,精美的交互界面,流畅的操作体验,给参展嘉宾留下深刻印象,好评如潮。 仪器特写,美感十足 技术介绍,认真详细 深入交流,商务洽谈连华科技是一家创新型实体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16个地区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经过近40年的发展,积累了环保监测、科研院所、石油化工、食品酿造、医药卫生、纺织印染、电镀电力等不同行业的数据及模型,累计服务超20余万客户和机构,深得客户信赖。连华科技创立以来时刻践行“实事求是、尊重用户、坚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产品优、服务好”一直是客户对连华科技最多的赞扬,欢迎大家莅临连华科技展位E5F17,现场体验我们的产品及服务,我们将为您展示水质检测前沿技术,量身定制产品采购、水质检测方案。 团队合影,共创佳绩本次展会将持续至4月22日,欢迎大家前来E5馆F17展位沟通交流,未于4月16日前预约参观的嘉宾,现场可使用连华科技专属邀请码534004ie21,获取免费入场胸卡,免30元门票费用。莅临连华科技展位后,扫码关注连华科技公众号,参与幸运大转盘活动,还可赢取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一份哦。
  • 现场直击丨2021环博会广州展,连华科技为您“爆料”
    “以创新服务产业,以全面助力发展”为期3天的“2021第七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于9月15日在广州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拉开帷幕,连华科技携数十款水质检测仪器亮相3.1C73展位,集中展示水质检测前沿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采购及水质检测方案,吸引了大量观展嘉宾前来参观与交流,现场人气十分火热。走进3.1馆C73展位,充满科技感、智能感的展台映入眼帘,数十台精致、简约,充满现代美感的水质检测仪器整齐陈列,工作人员身着统一制服、精神迸发,充分展现出连华科技专业、敬业的企业形象,观展嘉宾纷纷驻足参观交流,斩获一众好感。作为近40年深耕水质检测领域国产老牌企业,连华科技已研发出多参数、COD、氨氮、BOD、总磷、总氮、重金属等水质分析仪器二十余系列及丰富的专业化配件、试剂,根据用户需求的升级,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秉承“简单、快速、智能、精确”的研发理念为用户提供精益求精的产品与服务。一直以来,连华科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用户、坚守诚信”的服务理念,通过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水平,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好评。现场的工作人员时刻践行着公司的理念,悉心接待前来咨询的每一位访客,用优异的职业素养为连华增光添彩。本次展会将于9月17日结束,连华科技诚挚邀您前往3.1C73展位现场查看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宾至如归的观展服务,期待您的莅临。未提前预约观展的嘉宾,可于展会现场填表台观众登记表中填写连华科技专属邀请码776820ie21,获取免费入场胸卡哦!
  • Nexis视角 | “氦气短缺4.0”时代,一瓶氦气到底能用多久?(下篇)
    对于GC和GCMS来说,氦气因其化学惰性好和传质阻力小,是非常理想的载气,目前在GC高灵敏度分析、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检测器(BI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等技术中应用广泛。然而,氦气这种“黄金气体”,近年来经常出现短缺现象,价格压力和供应不确定性已成为全球GC/GCMS实验室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由于全球供应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时期也被业界戏称为“氦气短缺4.0”,很多分析人员开始关心——实验室的这瓶氦气到底能用多久? 我们总结了岛津GC应对氦气短缺问题的实操方案:氦气节省策略和气体替换策略,本篇将继续为您分享气体替换策略。(GCMS的应对策略请参考:气质百川之三丨优化氦气使用or替代氦气,哪种你最中意?) 根据气相色谱的分析目的,有些分析任务必须使用氦气作载气,而有些分析任务则替换为其他气体后依然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因此可以灵活考虑气体替代策略(详细信息请参考:Nexis视角 | 使用气体智选阀比较不同载气的分析效果)。 表1. 常见3种气体的特点对比表可切换为N2的情况N2是气相色谱中应用非常普遍的载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扩散系数小,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安全性高。 图1. LabSolutions GC工作站载气切换界面 气体智选阀选件可以实现气体类型的自动调整,可实现一个批处理中,当一个分析完成后,根据后续方法的设置,自动将载气切换为其他气体类型。以FID的载气切换为例,10-15min即可自动完成切换。 如下图所示,Nexis GC-2030通常使用He作载气,本例中,以N2作载气分析苯中噻吩的色谱图,低浓度下依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 图2. 以N2作载气分析苯中噻吩的色谱图 可切换为H2的情况H2是热导检测器的常用载气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常用燃烧气,相对分析质量小,其优点是价格便宜,适合高速分析,局限性是易燃易爆,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岛津针对此问题专门推出了方案: (1)可实时监测柱温箱中H2浓度的氢气传感器附件(S221-78910-41),通过对潜在泄漏的及早发现来保证使用安全,可以在氢气泄漏时主动关闭主机电源避免发生事故,同时GC主机也具备载气自动检漏功能,双重保障,保证安心使用。 (2)进样口端AFC氢气安全组件(S221-83785-41)和检测器端APC氢气安全组件(S221-83780-41)。分别用于监控进样口端和检测器端的H2流量,将其限制在安全水平内。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比如AFC或APC发生损坏等),也能确保氢气的安全使用。 如下图所示,使用H2作载气分析37种脂肪酸甲酯(FAMEs),35分钟即可完成分析,其具有高线速度和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图3. 使用H2作载气分析37种脂肪酸甲酯(FAMEs)色谱图 结论在“节流增效”和“精益管理”已成为各行各业实验室重要考量方向的前提下,如何在氦气短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安心的大跨步向前发展是很多实验室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氦气短缺4.0”时代,一瓶氦气到底能用多久?一年?五年?十年?… … 不同的气相色谱实验室,分析目的、方法、操作习惯、样品数量和分析频率等因素皆不同,很难给出统一的和经过实际效果验证的答案,但是通过本文分享的这一系列岛津创新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人员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气相色谱方法的积极应对和方法改善。我们相信通过一系列实操方案可以帮助您将氦气短缺应对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轻松应对氦气短缺,尽享GC分析乐趣!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展会预告丨2021年中国环博会成都展7月8日开幕,连华科技与您相约
    2021年第三届中国西部成都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博览会(简称:IE expo Chengdu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将于2021年7月8日-7月10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帷幕。连华科技应邀参展本次盛会,将携多款原研热销新品亮相,40年老牌国产水质检测仪器制造商将绽放怎样的风采?让我们一起期待!展会背景 2020成都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博览会汇聚了来自12个国家的317家知名企业华丽亮相,在23,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集中呈现市政、工业、农村的水、固废、大气、土壤污染治理先进解决方案。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17,855名国内外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无论是从展会规模、展商品质、观众数量还是展会效果来看,中国环博会成都展都已一举成为成都乃至西部地区规模大、品质高的专业环保展。展会亮点 ▼ 西部优质展示平台,3,0000平米豪华展示规模 ▼ 展品覆盖水、固废、大气、土壤环保全产业链 ▼ 西南地区各省市环保主管部门倾情支持 ▼ 市政、工业、农村终端用户全力邀请 ▼ 同期高端交流论坛满足多方位参展需求 ▼ 举办一对一商贸配对会实现供需对接展会日程 第三届中国西部成都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博览会 展会时间 2021年7月8-10日 (周四至周六) 参观时间 展出时间:2021年7月8-10日 撤展时间:2021年7月10日下午14:00 展会地点 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福州路东段88号
  • 别沪赴蓉,再创佳绩丨2023成都环博会连华科技大放光彩
    2023年7月12日,第4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办。连华科技继2023上海环博会后,再次出席2023成都环博会,于6号馆B35展台展出了十余款水质检测仪器,为观众们呈现出连华科技的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众多观展嘉宾驻足参观,现场交流。 作为一家41年专注于水质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连华科技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吸引了现场嘉宾的目光。本次展会上,连华科技展出了7款高精度、高效率的实验室水质检测仪器及3款智能化、简单化的便携水质检测仪器,另外还有2款智能消解仪和8款试纸,较为全面的展示了连华科技在水质检测领域的雄厚实力与专业水平。 展台上的工作人员热情而专业,随时为参观者提供详尽的产品介绍和技术指导。无论是对产品的特点和优势的解释,还是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和响应,连华科技的服务团队均能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客户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和体验。 现场的氛围热烈而活跃,连华科技展台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们耐心为每一位观众解答疑问,与他们进行深度沟通,结交到了许多合作伙伴。展台上的仪器设备展示区也吸引了很多专业人士的目光,他们亲自操作设备、感受仪器测量的便利与精准,对连华科技产品的性能赞叹不已。 本次成都环博会上,连华科技展台的盛况和现场的氛围不仅彰显了连华科技的实力,也印证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未来,连华科技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和客户至上的理念,为水质检测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 检测新策略助力痴呆症药物筛选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郭志前课题组在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活体检测标准方法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相关研究以《近红外激活型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制备及其对小鼠脑部淀粉样蛋白Aβ的检测应用》为题在《自然—实验手册》发表。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蛋白质错误折叠和病理积累息息相关。其中,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病症类型。值得注意的是,Aβ斑块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症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因此,开发可视化的荧光探针检测Aβ斑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半个世纪以来,硫磺素衍生物(ThT或ThS)作为检测Aβ斑块的“金标准”染料,已被广泛用于AD大脑组织切片染色。然而,这类染料具有浓度猝灭、信噪比低和血脑屏障(BBB)穿透性差等缺陷,难以对Aβ斑块进行活体成像检测。特别是如何克服染料延伸波长的亲脂性需求与实现Aβ点亮型检测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现有商业染料ThT的固有缺陷,该研究提出分子设计策略并建立了标准化检测及成像应用方法:引入亲脂性噻吩桥连单元延伸发射波长至近红外区域,并满足穿透血脑屏障的亲脂性需求;利用本组聚集诱导发光母体喹啉腈克服染料浓度猝灭问题;优化亲水性磺酸盐基团取代位置,以保证探针分子在结合Aβ斑块前的状态。基于该策略发展的探针具有荧光波长长、检测信噪比高、Aβ亲和力好、BBB穿透性优异的特点,已成功实现对小鼠大脑中Aβ斑块的近红外荧光标记。该探针有望代替市售染料ThT进行高保真度组织学染色,在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筛选和药理研究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 傅若农:珠联璧合功能尽显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吸附剂
    往期讲座内容见:傅若农老师讲气相色谱技术发展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 Orgaic Framework)(MOFs)是由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共价键或离子共价键自组装络合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材料,其中,金属为顶点,有机配体为桥链。MOFs结构中的金属离子几乎包含了所有过渡金属离子。配体,通常分为含氮杂环有机配体、含羧基有机配体、含氮杂环与羧酸混合配体三种类型。MOFs具有独特的孔道,可设计和调控它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并在孔道内存在开放式不饱和金属配位点,使其可用于吸附或分辨不同的气体或离子,MOFs非常适合于辨识特定的小分子或离子,在多相催化、气体分离和储存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MOFs具有优异的性质,如比表面高、热稳定性好、纳米级孔道结构均一、内孔具有功能性、外表面可修饰等,在分析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20世纪前,多孔材料一般有两种类型:无机材料和碳质材料。无机材料中以沸石分子筛为代表,而活性炭是在1900年之后才发现的,因其优良的吸附功能,在20世纪后半叶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多种多样的要求下。这些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就有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诞生。  1995年亚希(Yaghi)研究组在Nature上报道了第一个MOFs的材料,它是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化合物,由刚性的有机配体均苯三甲酸与过渡金属 Co 形成,成为这类化合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Yaghi O M,et al,,Nature,1995,378:703-706)。图1是Yaghi 研究组合成的MOFs。图1 Yaghi 研究组合成的MOFs  1999年,Yaghi研究组在Science 杂志上报道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以刚性有机配体对苯二甲酸和过渡金属Zn合成的具有简单立方结构的三维 MOF 材料(Li H,et al, Nature,1999,402:276- 279)。2002年,Yaghi研究组通过拓展有机配体的长度合成了一系列与M0F-5具有相同拓扑网络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多孔材料IRMOF( Isoreticular Metal-organic Framework ),IRM0F-8(N. L. Rosi, et al, Science,2003,300:1127-1129。 这一系列晶态孔材料的合成,成为有纳米孔洞MOF材料的第二次飞跃。  2004年,Yaghi研究组又以三节点有机羧酸配体BTB构筑了MOFs材料MOF-177, 因相对于传统材料的大分子骨架和高比表面积使它的应用范围和吸附性大大增加(Chae H K,Nature,2004,427:523-527)。  2005年法国Férey 研究组在Science发表具有超大孔特征的类分子筛型MOFs 材料——MIL-101。  2006年,Yaghi 研究组合成出了十二种类分子的咪唑骨架(Zeolitic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材料 (Férey G ,et al, Science,2005,309:2040-2042)。ZIFs具有与沸石相似的拓扑结构,它所展现出的永久孔性质和高的热化学稳定性引起了人们很大的注意,ZIFs的优越性能使其成为气体分离和储存的一类新型材料。2010年,又在 Science杂志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多变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MVT-MOFs)材料,即在同一个晶体结构的孔道表面同时修饰上不同种类功能团的 MOFs 材料,并报道了十八种MVT-MOF-5材料。  2013年Yaghi研究组在Science 上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化学和应用”为题总结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化学及应用反面的发展,他们涉及了图2所列的材料(SCIENCE, 2013,341:1230444-1-1230444-12)。图 2 MOFs 分子中的无机单元(A)和有机配体(B)的结构  图中颜色:黑—C,红—O,黄—S ,紫—P,浅绿—Cl, 氯—N,蓝--多面体,金属离子,  AIPA, 三(4-(1H-咪唑-1- )苯基)胺 ADP, 脂肪酸 TTFTB4– --4,4′ ,4′ ′ ,4′ ′ ′ -([2,2′ bis(1,3- dithiolylidene)] -4,4′ ,5,5′ -tetrayl)tetrabenzoate.  1. MOFs 在吸附剂中的应用  MOFs 已经有众多应用领域,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如下图所示。在分析化学的应用中,很多过程都涉及使用吸附剂(如样品收集、贮存、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色谱分离等)。Zhi-Yuan Gu, Cheng-Xiong Yang, Na Chang, and Xiu-Ping Yan*Acc. Chem. Res., 2012, 45 (5):734–745图 3 MOFs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MOFs材料分为微孔、介孔、和大孔。介孔材料在有腔尺寸范围2-50 nm,这一尺寸相当于典型有机物分子大小(除了聚合物)。因此,介孔材料是特别有前途的吸附剂,用于许多领域。图3是2002-2015年间发表的有关MOFs介孔材料的文章数据(Chem. Eur. J. 2015, 21:16726 – 16742)。近年发表的有关MOFs介孔材料的文章急剧上升,到2014年后大顶峰,如图3所示。图3 2002-2015年间发表的有关MOFs介孔材料的文章数据  MOFs 比一般吸附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和可调的孔径,图 4是近年合成的MOFs材料比表面和孔径逐年提高的情况。图 4 近年合成的MOFs材料比表面和孔径逐年提高的情况(括号中的数据是孔容(cm3/g)  2010年 A Samokhvalov 的综述“溶液中芳烃和杂环芳烃在介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上的吸附”(Adsorption on Mes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n Solution: Aromatic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系统地分析了在溶液中介孔材料的吸附/解吸研究的化学机制,讨论了介孔材料在水中稳定性、吸附容量和选择性。((Chem. Eur. J. 2015, 21:16726-16742)  2012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立贤应邀为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撰写了题为:介孔金有机框架化合物:设计和应用(Mesoporou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介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研究进展及其在气体储存、催化、传感、VOC吸附和药物释放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介孔MOFs的设计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延长配体的长度,调节次级结构单元大小,从而提高MOFs孔径 (2)采用混合配体,构筑新型次级结构单元,获得介孔MOFs (3)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合成介孔MOFs材料 (4)设计合成次级结构配体,构建中孔MOF材料。  (http://www.cas.cn/ky/kyjz/201203/t20120331_3547949.shtml)(Energy Environ. Sci. 2012, 5:7508–7520.)  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崔勇等也发表了” 介孔MOFs材料“(Mes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的总综述章,讨论了介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孔隙率、活化和表面改性,以及在贮存与分离,催化,药物输送及影像学的应用。其特性是依赖于笼形或通道的孔形状、大小和化学环境。(Chem Soc Rev , 2012, 41:1677–1695)。  2 典型的介孔MOFs材料  MOFs材料有很多很多,有代表性的介孔MOFs见下表1.  表1 有代表性的介孔MOFs介孔MOFs/分子式比表面积/ (m2 /g)窗口或孔道/?孔容/(cm3 /g)结构类型拓扑的符号g文献BETLangmuirCd-MOF/Cd(NH2BDC)? (4,4,-bpy)?4.5H2O?3DMF——18x23—3D通道kagJ. Am. Chem. Soc.,2010, 132:5586CMOF-2/[Zn4O(L4)3] ?22DEF?4H2O——26,20x16—3D通道pcu J. Am. Chem. Soc., 2010, 132:15390.CMOF-3/[Zn4O(L5)3] ?42DMF——20,15x7—3D通道pcu同上CMOF-4/[Zn4O(L5)3] ?37DMF?23EtOH?4H2O——32,25x23—3D通道pcu同上CMOF-2a/Cu2L1a(H2O)2?15 DMF?11 H2O0—22x15—3D通道{43 62 8}n Nat. Chem., 2010,2: 838CMOF-3a/Cu2L2a(H2O)2?12 DEF?16 H2O240—30x20—3D通道{43 62 8}同上CMOF-4a/Cu2L3a(H2O)2?10 DEF?14 DMF?5 H2O0—32x24—3D通道{43 62 8}同上CMOF-2b/Cu2L1b (H2O)2?11 DEF?3 H2O0—22x15—3D通道{43 62 8}同上CMOF-3b/Cu2(L2b) (H2O)2?13 DMF?11iPrOH?4.5 H2O0—30x20—3D通道{43 62 8}同上CMOF-4b/Cu2(L3b) (H2O)2?6.5 DEF?19DMF?8.5iPrOH?2 H2O0—32x24—3D通道{43 62 8}同上IRMOF-12/Zn4O(HPD)3?10DEF?H2O—175024.5 0.613D通道pcuScience, 2002, 295, 469.IRMOF-14/Zn4O(HPD)3?6DEF?5H2O—193624.50.693D通道pcu同上IRMOF-16/Zn4O(HPD)317DEF?2H2O1910—28.8—3D通道pcu同上JUC-48/[Cd3(BPDC)3(DMF)] ?5DMF?18H2O62988021.1x24.90.191D通道etb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6638mesoMOF-1/Cu3(TATAB)2(H2O)38DMF?9H2O729—22.5x26.13D通道borJ. Chem. Soc., 2006, 128:16474.MIL-100(Cr)/Cr3FO(H2O)3(BTC)2?nH2O(n=28)—310025,291.16笼型MTN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6296.MIL-101(Cr)/Cr3F(H2O)2(BDC)3?25H2O4200b, 2800-4230c5900 b 4000-5900 c29,34 b2.01笼型MTN16, Science, 2005, 309, 2040;49MOF-180/Zn4O(BTE)2(H2O)3?H2O15x231.37-2.15笼型qomScience, 2010, 329, 424MOF-200/Zn4O(BBC)2(H2O)3?H2O45301040018x283.59笼型qom同上MOF-210/Zn4O(BTE)4/3(BPDC)62401040026.9x48.33.9笼型toz同上NOTT-116(PCN-68)/Cu3(PTEI)(H2O)3?16DMF?26H2O4664d 5109c6033c12.0,14.8,23.2e2.13d,2.17笼型rhtJ. Am. Chem. Soc., 2010,132:409219NU-100(PCN-610)/Cu3(H2O)3(TTEI)?19H2O?22DMFa6143f—13.4,15.4,27.4f 12.0,18.6,26c28.2 f笼型rhtAngew. Chem., Int. Ed.,2010, 49:535720PCN-100/Zn4O(TATAB)2?17DEF?3H2O—86027.30.58笼型pyrInorg. Chem., 2010, 49:11637PCN-101/Zn4O(BTATB)2?16DEF?5H2O—11400.75笼型pyr同上UMCM-1/Zn4O(BDC) (BTB)4/34160650024x291D通道—Angew. Chem., Int. Ed.,2008, 47:677ZIF-95/Zn(5-氯代苯并咪唑)21050124025.1x14.3 30.1x200.43笼型pozNature, 2008, 453:207ZIF-100/Zn20(5-氯代苯并咪唑)39 OH59578035.60.37笼型moz同上Cu6O(TZI)3(H2O)9(NO3)?15H2O2847322312.088 13.077 20.2471.01笼型rthJ. Am. Chem. Soc., 2008, 130: 1833Cu2(L7)(H2O)2?14DMF?5H2O1020112721.2x3.5—3D通道pts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9905.JT-1/{Cu7(OH)2(L6)3}{Cu6(OH)2(SO4)-(S3O10)2}?10H2O375—23.6—笼型f—Angew. Chem., Int. Ed., 2011,50:1154JT-2/{Cu7(OH)2(L6)3}2{Cu6(OH)2- (SO4)6 (S2O7)}{Cu3(SO4)(H2O)6} ?18H2O421—18.23—笼型f—同上  a --同一化合物会有不同的名称 b --数据源于文献:Science, 2005, 309: 2040 c--数据源于文献Angew.Chem., Int. Ed., 2006, 45: 8227 d--数据源于文献: J. Am. Chem. Soc., 2010,132:4092 e--数据源于文献: Angew.Chem., Int. Ed.,2010, 49:5357 f--数据源于文献:20 Nat. Chem., 2010, 2: 944 g—要理解拓扑符号参阅 http://rcsr.anu.edu.au/ and http://www.iza-structure.org/databases/ h—Schlafli 符号 i—手性MOF  2. 介孔MOFs材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MOFs材料常用于吸附水中的物质,所以它在水中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许多MOFs在水中是不稳定的,这是由于金属和配体的连接的配合物遇水会水解。在水中稳定的MOFs可用于水的净化,表2是这类MOFs。  表2 MIL-101 家族在水中的稳定性MOF后改性液体/蒸汽液相测试条件a吸附的表征结构文献MIL-100(Cr)(F)无蒸汽--变温T, RHXRD24h元素分析,滴定,XRD, N2吸附稳定25,Adv Mater, 2011, 23:3294–3297MIL-101(Cr)(F)无蒸汽-40–140℃ , 5.6 kPaH2O and N2吸附稳定21,Eur. J. Inorg. Chem, 2011, 471–474MIL-101(Cr)(F)无液体NaOH 或 HCl水中RTXRD, ζ -电位在pH 2-10稳定,pH 12不稳定22,Chem Eng J, 2012, 183: 60–67MIL-101(Cr)-X X=-H X=-NO2 X=-NH2 X=-SO3H 无 无 还原 无蒸汽--25℃同步辐射XRD,吸附水, TGA稳定26,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2012, 157: 89–93MIL-101(Cr)(F) MIL-101(Cr)无蒸汽--100℃XRD, TGA,吸附稳定24,Energy Fuels 2013, 27: 7612–7618MIL-101(Cr)(F) MIL-101(Cr)-NO2 MIL-101(Cr)-NH2无HNO3/H2SO4 还原蒸汽--40–140℃TGA, DSC, XRD, BET反复40次,稳定15,Chem Mater,2013, 25:790–798MIL-101(Fe)-NH2无液体水RT,24 hXRD--33,Chem Commun,2013, 49:143–145.MIL-101(Al)-NH2无液体水液体水RTXRD,NMR, AAS稳定 7天30,Chem Eur J, 2015, 21:314–323  4 MOFs 用作分离富集吸附剂  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和性质可调等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气态样品的采样和预富集。Yaghi研究较早合成的的MOF-5其比表面积约为3 000 m2/g,2004年,他们合成报的MOF-177,比表面积可达到4 500 m2/g,而2010年合成出MOF-210,以BET法测定比表面积可达6 240 m2/g,这为从混合物中分离富集微量目标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007年 Ji Woong Yoon 等合成了 [Co3(2,4-pdc)2(μ 3-OH)2]?9H2O (2,4-pdc =嘧啶-2,4-二羧酸二价阴离子, NC5H3- (CO2)2-2,4) (CUK-1),以CUK-1作填充气相色谱柱,可以很好地分离几种永久气体组成(氢、氧、氮、甲烷和二氧化碳)[B-4],这样要比无机分子筛要优越多了(二氧化碳不会在低温下永久吸附)。  2010年严秀平研究组就研究了 MOF-5[ Zn4O(BDC)3, BDC =对苯二甲酸]和MOF-5单斜(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 的吸附性能,用脉冲气相色谱、静态蒸气吸附、穿透吸附方法研究二了甲苯位置异构体和乙苯混合物在这两种金属框架配位化合物上的吸附行为。他们合成MOF-5的方法: Zn(NO3)26H2O(600 mg,2mmol)和对苯二甲酸(170mg,1mmol)溶解在DMF(20mL) 混合转移到一个聚四氟乙烯衬里的小反应釜中,密封后在120℃烘箱中加热21 h后,冷却至温,过滤得到的混合物为无色立方晶体。用DMF洗涤合成的MOF-5,在室温下干燥后再在减压下于250℃烘干, MOF-5在真空下储存以免受潮水解破坏结构,BET法测得比表面积773 m2/g。他们测得MOF-5吸附剂对乙苯、二甲苯异构体的漏出曲线,见图 5.图 5 MOF-5吸附剂对乙苯、二甲苯异构体的漏出曲线  2010年年严秀平研究组利用MOF-5吸附剂现场对大气中的甲醛进行吸附取样预浓缩,然后直接热脱附,用GC-MS进行分析。这一吸附剂比Tenax TA(有机聚合物)吸收效率高53-73倍。 取样和分析过程如图5所示(Anal Chem,2010,82:1365-1370)。图6用MOF-5吸附剂现场取样分析大气中的甲醛  2012年扬州大学曾勇平研究组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模拟法考察金属有机框架IRMOF-1和Cu-BTC吸附噻吩和苯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吸附质与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主导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噻吩分子优先被吸附 IRMOF-1比Cu-BTC[ BTC =均苯三甲酸]有较高的吸附容量(Sep Pur Tech,2012,95:149–156)。  2013年同济大学乔俊莲研究组合成了MOF MIL-53(Al){Al(OH)[O2C-C6H4-CO2]}和MIL-53(Al)-F127{Al(OH)[O2C-C6H4-CO2]} 用作吸附剂去除水样品中双酚A(BPA)。BPA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二者对BPA的平衡吸附量达到329.2± 16.5和472.7± 23.6mg/g,远高于活性炭(从129.6到263.1 mg/g),可以快速去除水中的BPA,所需的接触达到平衡的时间约 90 min (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13,405:157–163)。双酚A吸附情况如图7所示。图 7 在MIL-53(A)上吸附双酚A的示意图 2014年江苏大学的刘春波和南京师大的张继双研究组用Cu-BTC [ BTC =均苯三甲酸](MOF HKUST-1)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Cu-BTC具有中孔,高表面积和大孔隙体积,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Micropor Mesopor Mater,2014,193 :27–34)。Cu-BTC的晶体结构如图6所示。Cu-BTC能用乙醇溶液再生,并保留吸附能力。因此,作者们认为这些Cu-BTC MOFs材料为载体可以成为最有前途的分离污染物的吸附剂,其晶体结构如图8。图8 Cu-BTC的晶体结构  4 小结  MOFs具有优异的性质,比如比表面高、热稳定性好、纳米级孔道结构均一、内孔具有功能性、外表面可修饰等,在吸附剂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MOFs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下一篇讨论。
  • “氢”力保障,Nexis SCD-2030享你所想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同时兼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的特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氢能应用场景广泛,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氢气中杂质控制是确保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标准《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中对杂质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硫化物是检测难点之一。硫化物特点● 浓度低 总硫含量不可超过0.004 μmol/mol● 危害大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产生不可逆的毒化作用● 活性高 易与接触的材料表面发生物理吸附或者化学反应,分析误差大硫化学发光化检测器(SCD)是目前公认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硫元素检测器,且不受大多数样品基质的干扰,岛津硫化学发光检测系统Nexis SCD-2030,以创新的水平燃烧器设计为用户提供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稳定性,以丰富的软自动化功能使实验室的分析效率攀上新台阶。岛津硫化学发光检测系统Nexis SCD-2030实验一 样品直接进样分析使用Nexis GC-2030(搭配SCD-2030检测器)管路系统惰性化,直接进样测定氢气中硫化氢、羰基硫、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叔丁硫醇、甲基乙基硫醚、乙硫醚、四氢噻吩等组分。SCD分析痕量硫化物色谱图-1注:1.硫化氢;2.羰基硫;3.甲硫醇;4.乙硫醇SCD分析痕量硫化物色谱图-25.甲硫醚;6.二硫化碳;7. 叔丁硫醇;8. 甲基乙基硫醚;9. 乙硫醚;10.四氢噻吩表1. 1.0 mg/m3浓度点的检测结果如上表是以1.0 mg/m3浓度点标气来测试重复性和检测限,其重复性结果均优于1.0%,硫化物检测下限为10ppb(V/V)级,体现了Nexis SCD-2030良好的重复性和高灵敏度特点。实验二 样品经富集浓缩后进样分析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通过深入分析探讨,开展了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低温富集装置与GC-SCD联用试验,方法以氢气中硫化氢、硫氧碳、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甲乙硫醚、噻吩、乙硫醚等9个组分的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进行了方法开发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在《天然气工业》期刊发表了题为“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的文章, 岛津的Nexis SCD-2030硫化学发光检测器作为分析系统检测部分的核心大显身手。样品富集浓缩进样SCD分析痕量硫化物色谱图注:1.硫化氢;2.硫氧碳;3.甲硫醇;4.乙硫醇;5.甲硫醚;6.二硫化碳;7.甲乙硫醚;8.噻吩;9.乙硫醚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富集装置-GC-SCD联用分析系统可以很好满足《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对总硫的分析要求,方法检出限最低可达到0.01 nmol/mol,0.1-40 nmol/mo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5,0.1 nmol/mol的重复性小于5%。参考资料:1. 岛津应用No. GC-164. 岛津Nexis GC-2030 SCD测定氢气中微量形态硫.2.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J].天然气工业,2021,41(04):115-123.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展会预告丨2021年中国环博会成都展7月8日开幕,连华科技与您相约
    ciepec2021 北京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eiepec 2021)是由中国环境保护协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际商会支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上百家机构协办的大型环保盛会。自1986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8届。35年的精心培育使ciepec成为中国影响力高、质量高的国际性展会;35年的倾心打造使ciepec成为国内外环保同行高度认可的品牌展览。展会背景 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自1986年开始举办至今,历届展会都得到了党和guojia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得到了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省市环保厅局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支持协助。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不仅反映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行业中的权威性,更体现了其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展会亮点 ciepec以其雄厚的政府背景、独有的行业优势、悠久的历史、完善的组织体系、良好的信誉和深层次、系列化、专业化的服务,为国际环保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构筑了平台,也为本土环保品牌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伴随着ciepec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国内环保企业和环保品牌从这里起飞,更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后起之秀也在这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希望之星。相约713,我们北京见! 连华科技作为深耕水质检测行业近40年的国产老牌企业,应邀参与本次展会,将携多款原研新品亮相展会,诚挚邀请您莅临现场参观考察,深入探讨交流与合作。 连华科技创立于1982年,是一家创新型实体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16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在近40年的研发与发展过程中,研发出二十余系列水质分析仪及丰富的专业化配件、试剂,可测定百余项水质指标,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解决方案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展会日程 展会时间 2021年7月13日-15日 参观时间 2021年7月13日-15日 撤展时间 2021年7月15日 14:00 展会地点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 展馆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
  • 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摘要:应用固相萃取及超高压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环境水样中4种四环素类和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同时分析方法。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用甲醇洗脱,以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定性、定量分析。以河水和海水为基质,卡巴氧为替代物进行回收率评价。 相关文献: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pdf
  • 联环药业姚兴田董事长一行访问赛分科技
    2012年12月14日,赛分科技董事长黄学英博士等接待了来自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姚兴田董事长一行,双方就技术合作事宜展开了友好磋商。     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拥有7家子公司,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产品包括甾体激素、抗生素、抗组胺药、心血管药、泌尿系统药等五大系列,涵盖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及多种药物制剂。其产品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美国FDA和欧洲EDQM等,目前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享有良好声誉。     药品的纯化和检测是药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纯化工艺的改进可以大大降低药品生产成本,提高药品质量 另外一方面,完善的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可对药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保证质量稳定,有利于药品通过各种质量认证。赛分科技在分离纯化和检测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产品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纯化和检测,赛分科技在国内的技术应用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全球制药企业解决各种分离挑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后,董事长黄学英博士等陪同联环药业姚兴田董事长一行参观了赛分科技的苏州总部以及设在苏州吴江的生物医药技术中心。   关于赛分科技   赛分科技有限公司(Sepax Technologies, Inc)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化学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为液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SPE)及装置、色谱填料,以及分离纯化仪器设备等。目前,公司已开发出100多种不同型号的液相色谱材料,涵盖了广泛使用的反相(RP)、正相(NP)、超临界(SFC)、手性(Chiral)、离子交换(IEC)、体积排阻(SEC)、亲水作用(HILIC)、亲和(AF)、疏水(HIC)等,为世界范围内液相色谱产品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   赛分的创新科技使之生产出最高分辨率及最高效的生物分离产品,包括体积排阻、离子交换、抗体分离、和糖类化合物分离色谱填料和色谱柱,以及应用于DNA 测序和蛋白质分离的新型毛细管柱等。赛分科技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产品线已使赛分成为全球生物分离的领航者。   公司网址:www.sepax-tech.com www.sepax-tech.com.cn
  •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连华科技在这里期待您的光临!
    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2019年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连华科技携新款水质测定仪盛装亮相此次展会,我们在W2馆的G52号展位等您,期待您的光临!此次出展的仪器受到众多客户的关注和咨询,展会服务人员为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仪器操作和注意事项,并认真的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销售人员和客户互相交换了名片,并用聊天软件加为好友,有效的促进了以后的合作。
  • 环境物联与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在沪成功举行
    4月1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环境物联与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首席科学家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天津泰达低碳中心主任宋雨燕、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吴俊锋等专家、领导参加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上半场会议由环境物联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世汶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先生首先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重要作用,指出智慧环保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泛测环境CEO兼首席科学家管祖光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中国走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道路,作为微监测时代排头兵、带领者的泛测环境,利用创新物联网的手段获取广泛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加工和运用,最后服务于政府决策和百姓生活。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高峰论坛上针对环境物联和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演讲。在柴发合看来,未来10-15年,甚至20年PM2.5仍然是我们国家最重要要防治的污染物。他提出要在原有探测系统下整合一个整体的城市和国家空气质量管理体系,把目前数据只是共享的状态,提升到大数据平台整合分析的一个水平。天津泰达低碳中心主任宋雨燕表示,天津经开区去年对智慧环保做了一些探索,作为一名基层环保人,深知环境数据对于环境监管、产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开发区在物联背景下大气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实践成果和案例。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俊锋分享了”工业园区智能化环保监管体系建设展望。会议下半场,由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翟滨主持的议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环境应用中的实践及发展“将本次会议推向了高潮。泛测环境COO王立国在对话中表示,未来一到两年至少有一半环保企业会消失,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也都只是工具,永远改变不了做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是解决客户实际需求。 王立国还表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着两点最典型的困难。其一,假设把环保部门比喻成一个“病人”,泛测环境就一台CT机,其它公司有的做验血,有的做核磁等。而“病人”到医院是想治病的,但真正能够看好病的门诊大夫是非常少的;其二,怕“病人”不重视。中国环保监测产业的催生,实际上是给环境管理者的低效买单的,如果“病人”不重视,即使再先进的技术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再者双方也需要双向匹配。 王立国在会上分享对未来环保产业健康良好发展的愿景。他表示,未来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需要营造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环境,让各种新型技术去展露头角,而行业提到的标准反而会成为一个阻碍技术创新的瓶颈,所以像这样影响市场行为的政策越少越好。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创新研究院院长龙力辉表示,现在的环保企业都是在解决问题,而未来的环保企业会是管理问题和预防问题,从一个强监管变为后服务阶段,我们希望政府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开放,少一点标准和规范,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作用。 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环信环境自动检测有限公司、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等公司代表分享了各自在环保领域实践探索和研究。
  •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完成系统集成
    11月13日上午,在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个天线面缓缓吊起并安装到位,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之一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设备完成系统集成,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项目预计在2023年6月完成系统联调联试,进入试运行阶段,全面投入科学研究。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由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望远镜工作在150MHz-450MHz的射电频段,可以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成像成谱观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于2019年开工建设,同年四川省政府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配套的地方项目获批,并开始建设。在项目建设工期紧,进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建设者们在高原环境下拼搏奉献,克服各种困难,使得台站基础配套用房在2020年12月按时竣工,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   由于系统建设规模大、研制难度高,为了充分释放技术风险,项目组创新性地采用了2单元系统研制、16单元验证研制、313单元大系统建设的“三步走”建设方案。2021年8月两单元验证系统建设完成,2021年12月16单元验证系统建设完成。在2单元以及16单元验证系统研制过程中,项目承研方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调各外协单位通过在西安、眉县、合肥、稻城等地开展多轮次的样机研制以及联调联试,排查和解决了数百项技术难题,并突破了基于中心定标以及单通道多环绝对相位定标相结合的针对大规模地基干涉阵列的系统级高精度实时一致性定标技术,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设备。16单元验证系统在天线单元数量仅有国际同频段观测设备1/3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了系统级高精度实时一致性定标技术,实测针对太阳活动区的观测结果已优于国际同频段太阳观测设备,并获得了高质量针对天鹅座A以及太阳爆发活动的观测结果,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指标得到了验证,大系统建设的技术风险得到了充分释放。   基于“三步走”的建设方案设想,项目组在系统建设初期进行了充分的技术验证和关键技术突破,充分释放了技术风险,为最终313单元大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大系统能够提前保质保量完成系统集成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全面建成后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能够实时监测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太阳,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形成、演化和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对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时空分辨的日地空间环境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在脉冲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领域和空间科学科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为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5年投2亿元 中国物联技术研究院成立
    自动化所与北京市、英特尔联合成立“中国物联技术研究院”   着力突破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   4月11日,北京市、英特尔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计划在未来5年里共同投资2亿人民币,开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物联网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深入合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英特尔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马宏升、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等出席签字仪式。   建立在精密感知能力和海量信息处理能力之上的智能技术是物联网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自动化所把物联网中的“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作为研究所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定位于研究“大数据”关键问题,在高性能运算架构、海量信息智能处理、互联网络和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基础性研究,这次与北京市和英特尔公司的合作,将结合英特尔公司在计算架构和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优势,并将紧密结合中国物联网企业当前和长期的需求,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中关村为基地把物联网研究院建成辐射全球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引擎。   根据协议,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将共同出任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在研究方向上,物联技术研究院将研究智能感知、传输技术、大数据处理等物联共性技术,重点突破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分布式物联网云计算系统架构、物联网海量数据管理与分析架构、物联网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服务创新以及物联网信息安全架构等。物联技术研究院还将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院校和企业合作,领导物联网核心技术的中长期研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和软硬件整合技术平台孵化器,致力于将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本次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无论是在研究资金、研发力量的投入规模上,还是在研究模式、技术方向的战略布局上,或是在日常运营、成果共享的管理机制上,均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化协同创新机制。
  • 大会报告:糖蛋白的最新分析技术与研究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2010年5月15日,蛋白质组数据处理暨全国生物质谱学术交流会”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会议为期两天,主要讨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应用、数据挖掘和生物质谱等方面的现状及其进展。在所有的大会报告中,除一些关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的大会特邀报告外,第一天的专家报告集中讨论了糖蛋白组的最新分析技术与研究进展,第二天的报告集中讨论了蛋白质数据处理技术,包括蛋白质组生物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的构建、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等方面。   作为会议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糖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多重要功能,关于其的最新研究进展已受到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在本次大会上,南京大学的梁亮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李岩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张延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学者作了关于糖蛋白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本文对关于糖蛋白研究的部分报告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报道:   报告题目:应用糖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的方法筛选癌症分子标记物   报告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李岩博士 李岩博士   李岩博士在报告中表示,目前分子标记物研究主要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样品的复杂性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应对其建立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通读、高重复性的分析检测方法。糖蛋白在分子标志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大部分分泌蛋白、跨膜蛋白、和细胞表面蛋白是糖基化蛋白,他们涉及大量的生物学功能,并且,美国FDA已批准的生物标记物几乎全是糖蛋白。   在其报告中,分别通过糖蛋白质组学糖组学的方法对分子标记物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   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其分别采用多维色谱-质谱法(MALDI-TOF/TOF)和SRM-MS对糖蛋白进行了定量检测 在糖组学研究中,其表示,现有的糖组学方法不能用于临床样本检测,而新方法有待确立,李岩博士通过凝集素-抗体反应方法检测了糖的motif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对糖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方法的分析比较,其建立了适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对于在前列腺中发现可能的分子标志物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报告题目:用于糖蛋白富集的团队硼亲和方法研究   报告人:南京大学梁亮博士 梁亮博士   梁亮博士在报告中首先提到,糖蛋白(包括糖肽)的富集是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目前用于糖蛋白富集的主要方法有凝集素亲和法、肼化学法、亲水作用色谱法和硼亲和色谱法等。和其他些方法比较,硼亲和方法虽具有显著的优点,但也有两个明显的缺点:(1)在中性pH下的亲和能力极弱,必须在碱性pH下才能与顺式二羟基化合物结合,这造成了操作上的不便,增加了样品变性的危险 (2)在碱性pH时取代硼酸带负电,与样品及样品基体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因而导致专一性的下降。   为了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其科研团队提出了“团队硼亲和”的原理以及相应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分子团队成员在分子的另一端带上氨基,通过与环氧开环形成多孔整体材料,分子团队固定到整体材料的表面。该方法只需要一步反应即可制备得到所需的整体柱,操作十分简单,对操作者和环境友好。制备得到的整体柱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理样品中的核苷等生物分子的专一性富集。最近,其科研团队提出了构建团队硼亲和的另一个绿色化学路线:分子自组装法。分子团队成员在分子的另一端带为噻吩或巯基,利用在金表面的分子自组装,一步反应即可得到团队硼亲和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了团队硼亲和磁性纳米颗粒和团队硼亲和MALDI靶板,其优异的亲和力和专一性得到验证,成功实现了在中性pH条件下对糖蛋白的专一性富集和纯化。利用团队硼亲和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微萃取探针,通过MALDI-TOF MS检测,在生理pH条件下,存在于浓度高100倍的非糖蛋白基体中的糖蛋白能被专一性地萃取。   报告题目:蛋白质的O-糖基化修饰研究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张延研究员 张延研究员   糖链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细胞内50%以上的蛋白质都有糖链修饰。糖链参与了细胞识别、细胞分化、发育、信号传导、免疫应答等各种重要生命活动。按糖链与氨基酸的糖苷键结合方式的不同,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糖基化可分为N-糖基化修饰和O-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的O-糖基化修饰中最主要的O-GalNAc修饰。   张延研究员通过对O-GalNAc糖基转移酶的糖基化修饰特性进行研究,利用UDP-GalNAc衍生物糖探针的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质谱及多肽蛋白质芯片技术,建立了一种高通量发现蛋白质O-糖基化的新策略。
  • 彭练矛:20年专注碳基芯片,让中国芯“换道超车”
    彭练矛,电子和材料物理学家,目前主要从事碳基电子学领域研究。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赴英国牛津大学,1994年底回国。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北京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 受访者供图从2000年至今,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彭练矛坚守在国产碳基芯片研究一线。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芯片产业链面临着被“卡脖子”的状况,关键因素是中国在芯片技术领域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从材料、设计到生产制备的全套技术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能发挥主导作用。 2022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在谈自己的科研经历。从2000年至今,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彭练矛坚守在国产碳基芯片研究一线。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芯片产业链面临着被“卡脖子”的状况,关键因素是中国在芯片技术领域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从材料、设计到生产制备的全套技术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能发挥主导作用。而碳基电子将有望打破这种局面,实现由中国主导芯片技术的“换道超车”。20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整套碳基芯片技术,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中国芯片突破西方封锁、开启自主创新时代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启用新材料是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电子产品的“心脏”,全球每年对芯片的需求已达万亿颗。“大家都希望电子设备的芯片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彭练矛告诉记者,碳基芯片技术的发展对于大众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5G技术的来临将使城市变成“智慧城市”,健康医疗、可穿戴电子设备、物联网和生物兼容性器件… … 这些都离不开海量的数据运算,需要有强大处理能力的芯片做支撑。在传统工艺下,这些芯片有着统一的核心材料,那就是硅。当前,硅基芯片已经进入5纳米时代,甚至在向2纳米、1纳米探索,这意味着,硅基芯片性能逼近物理极限。步入21世纪以来,寻找能够替代硅的芯片材料,成为热门话题。“当时整个学界都感觉到,硅基微电子实际上在走下坡路。学界会提前考虑,未来取代硅的材料会是什么?”彭练矛表示,传统硅基芯片材料的潜力基本已被挖掘殆尽,无法满足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启用新材料是从根本上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出路。时值上世纪末,纳米科技正在兴起,碳纳米管晶体管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关注。碳纳米管是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饭岛澄男(S.Iijima)发现的。“碳原子按照六角排布,形成一个单原子层,这就是石墨烯。而一个矩形的石墨烯条带,长边对接卷成一个卷,就变成碳纳米管,直径一般是一纳米左右。碳纳米管具有一些奇特的量子效应,使其电子学性能变得非常好,速度快、功耗低。”彭练矛这样描述这种新材料。饭岛澄男在上世纪70年代初师从考利(J.M.Cowley)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师门来讲是彭练矛的大师兄,彭练矛就这样认识了碳纳米管。在这之前,彭练矛在电子显微学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1978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年仅16岁的彭练矛走进燕园,成为“文革”后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招收的首届学生。在恩师西门纪业教授的带领下,他与电子显微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彭练矛考取了北大电子物理硕士研究生,1983年,在西门纪业教授的鼓励下,彭练矛前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国家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考利(J.M.Cowley)教授。随后,彭练矛又先后前往挪威奥斯陆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继续从事电子衍射相关研究工作,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崭露头角。1994年,彭练矛回到祖国。2000年,北京大学“组队”,着手研究面向未来的电子学。当时彭练矛还不到40岁,他觉得自己“还有精力再做一件新的事情”。于是彭练矛带领研究团队,从零开始,探究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集成电路的方法。最初几年是在不断摸索中度过的。他们发现,碳纳米管是做芯片最好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机械性能都非常适合做电子元器件。虽然没有现成工艺可以遵循,但理论预测碳纳米管芯片性能可以比现在硅基集成电路的综合性能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在摸索中,彭练矛团队提出了用碳纳米管来做集成电路的完整方案,“碳纳米管拥有完美的结构、超薄的导电通道、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稳定性。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子技术有望成为后硅时代主流的集成电路技术。”“已研发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芯片材料”用碳纳米管制备的碳基芯片的综合性能可以比硅基集成电路提高成百上千倍,这已成学界的共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如何让它变为现实?对团队来说,这个过程中碰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新的,“只能自己一一想办法来解决。”彭练矛坦言。首先是突破材料瓶颈,掌握碳纳米管制备技术。经过十年的技术攻坚,课题组放弃了传统掺杂工艺,研发了一整套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的无掺杂制备方法。碳纳米管材料非常微小,肉眼不可见。彭练矛形容,人的一根头发丝直径差不多是几十微米或几万纳米,而这种材料的直径是头发丝的几万分之一。光学显微镜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看,同时,还要操纵它,让它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怎么办?还好,彭练矛之前做过大量电子显微镜相关研究,对于观察和操纵“小东西”有一定经验。2017年,团队首次制备出栅长5纳米的碳纳米管晶体管,这一世界上迄今最小的高性能晶体管,在本征性能和功耗综合指标上相较最先进的硅基器件具有约10倍的综合优势,性能接近由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决定的理论极限。2018年,团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发展出新原理的超低功耗狄拉克源晶体管,为超低功耗纳米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团队用高性能的晶体管制备出小规模集成电路,最高速度达到5千兆赫兹。2020年,该团队首次制备出达到大规模碳基集成电路所需的高纯、高密碳纳米管阵列材料,并采用这种材料首先实现了性能超越硅基集成电路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电路频率超过8千兆赫兹,跻身国际领跑行列。事实证明,团队20年来的坚持是对的。“目前我们基本掌握了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制备技术,能够在实验室把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加工出来,性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好的,电路频率比美国研发的高了几十倍。”今年3月,彭练矛坐在办公室里向记者谈起研究的最新进展,底气十足。在彭练矛看来,碳基芯片无疑将成为支撑基于这些技术运行数字经济的最佳选择。“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碳基芯片在10-15年内成为主流芯片,广泛应用在大型计算机、数据中心、手机等主流电子设备上。”“拥有自主技术才不会被西方卡住”彭练矛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实验室已可以采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出一些中等规模甚至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做个计算器之类没问题。”“但是,要用它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还不行。”彭练矛说,目前研发出的碳基芯片的集成度仍和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硅基芯片相比还差很远。差在哪?彭练矛解释称,要实现超大规模高性能集成电路,首先就需要在大面积的基底上制备出超高半导体纯度、顺排、高密度和大面积均匀的单壁碳纳米管阵列。此外更困难的就是需要有专用的工业级研发线,而这样一条研发线是北大团队所不具备的。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制作出的最复杂的碳纳米管芯片的集成度只有几千、最多几十万个晶体管,尺寸还是微米级的;而当下全球最先进的硅基芯片中有五百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面积大小只有100纳米左右。“差太远了。”“尖端碳基芯片的专用设计工具我们同样缺乏。”彭练矛认为,目前,基于碳纳米管的无掺杂CMOS技术已经不存在原理上不可克服的障碍,但仅在实验室完成存在性验证和可能性研究和演示,并不意味着碳基芯片技术就可以自行完成技术落地,具备商业竞争力。把学校的技术变成一个可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技术,中间还要做很多工作。目前,碳基芯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入。“精密生产是很难的。”彭练矛称,虽然我国是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距离。实际情况是,如果要实现碳基集成电路规模扩大,哪怕在实验室里也需要大量资金,更不用说建设工厂、添置先进设备、每一步的精加工。彭练矛指出:“相比之下,我们的投入还是太少。因此,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碳基芯片的发展至关重要。”谈及未来,彭练矛表示,在国家重视且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预计3-5年后碳基技术能够在一些特殊领域得到小规模应用;预计10年之后碳基芯片有望随着产品更迭逐渐成为主流芯片技术。过去几十年,我国在芯片产业发展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之后,中国“芯”问题引起重视。“整个硅基芯片的研发上,我们落后很多,硅基芯片在美国已经发展了60多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在其中没有重要贡献,材料、设备、计算机软件、制造工艺等都是购买别人的。实际上这不光是‘卡脖子’,而是完完全全受制于人。”在彭练矛看来,目前想在硅基的路上“弯道超车”不太现实,“我们需要换道开车,换到碳基的道路上。这对全球来说都是一条新的道路,目前我们还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集成电路技术,拥有自主技术才不会被西方卡住。”彭练矛称,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在现有优势下扬长避短,从材料开始,全面突破现有的主流半导体技术,研制出中国人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通过发展碳基芯片,实现中国芯的“换道超车”。同时,彭练矛也很清醒:“距离实现在芯片技术上超越欧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已做好继续长期奋战的准备。匠心解读如何理解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如何坚守,如何传承?彭练矛:匠心精神一般指常年专注一件事情,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成为某一专业的专家、冠军。这无疑是需要的,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芯片问题,光发挥匠心精神是不够的。芯片问题不仅需要相关行业的人努力工作,发挥匠心精神,更需要有前瞻视野的大师来把控和平衡各行业协同进步,不断将全产业链稳步推进。匠 人 心 声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彭练矛:将事情做到最好,不分大小,养成一个习惯,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就像学校学生考试一样,拿到90分达到优秀并不难,但坚持要拿100分,始终都要求自己拿出全力去拼100分就不一样。可能需要拿出200%或更多的努力才能多拿3-5分,但坚持下来,必能受益。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彭练矛:大概是2017年,开始认识到光在学校做芯片相关的研究已经不够,不足以推动相关领域继续向前走,需要走出学校,争取更多资源,开展碳基电子的工程化和未来的产业化研究。这些需要去接触更大的世界,去求之前不熟悉的人,都是我之前不太擅长且极力避免的,当时觉得非常困难。但想起了一句名言,大意是失败并非末日,失去向前的勇气才是最可怕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芯片技术,现在这个历史机遇出现了,不论多么困难,都得坚持下去。你希望未来还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彭练矛:希望最终将我们研发的碳基芯片技术推至主流,大家的生活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你感觉你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彭练矛:没有虚度时光,为国家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