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乳酸氧化酶

仪器信息网乳酸氧化酶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乳酸氧化酶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乳酸氧化酶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乳酸氧化酶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乳酸氧化酶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乳酸氧化酶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乳酸氧化酶相关的解决方案。

乳酸氧化酶相关的论坛

  • 【讨论】请教: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可选择性催化氧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生成尿酸。有没有做过该酶传感器和对该酶性质了解的朋友?这种酶传感器似乎比较难做?因为:1. XOD活力小,0.67U/mg。2.检测对象次黄嘌呤在水中溶解度小,一般只能配到10^(-4)M级。所以电流响应始终做不出来。相同的方法换成葡萄糖氧化酶效果要好的多。大家多给意见。

  • 土壤多酚氧化酶测定

    关松荫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测定方法中需要[font=宋体][font=Calibri]pH4.5的[/font][font=宋体]柠檬酸[/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磷酸缓冲液,但是没有具体的配置方法?重铬酸钾的标准也应该取多少量呢,要怎么制定?求大神解答!!![/font][/font]

  • 【求助】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在血液中测试响应下降问题``

    我通过几种方法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利用恒压(0.3-0.5V)这PBS溶液中测试葡萄糖响应良好,100mg/dl的糖响应在2uA左右,但将电极放入血液中测试时,响应下降明显,而且有时出现尖峰,同时背景电流就带来很大的干扰,不知道各位达人有没遇到同样的情况。 我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制备完成后,再固定扩散限制层和生物相容层,效果还是不明显,不知道各位有没试过对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再修饰。

  • 【求助】我测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遇到了问题

    在做标准曲线的时候,我用不加样品的空白调零后,再测定这个空白,为什么吸光值不是0,而是负数? 还有啊,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需使催化成的没食子素溶于乙醚进行测定,标准溶液也要用乙醚萃取吗?还是直接比色就行, 我两种都有试过,但加了乙醚萃取的测出的值极不相关,不太确定 请教下高手啊-----------

  • 碘量法分析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碘量法分析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有没有人用碘量法分析过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请问方法的原理!!!1.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来自网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0/201210142257_396555_1607572_3.jpg2. 关松荫的《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的原理介绍: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0/201210142257_396556_160757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0/201210142301_396560_1607572_3.jpg请教专家,不知道哪一个原理正确!!!

  • 【转帖】使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来探索酶传感器须知!

    [quote]原文由 [B]leotron[/B] 发表:使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来探索酶传感器实现方法的研究做的是最多的了。大家有没有进一步做血液或血清样品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有几个问题请教。如下:1. 样品前处理一般如何操作?2. 具体采取哪种电化学方法更为合适?循环伏安法,时间-电流法,计时电流法?还是其它?不同的方法获得的传感器参数(检测极限,线性范围,灵敏度等)不一样,操作起来的方便程度也不一样。3. 如何让修饰的电极真正成为传感器,即具有可知的且较稳定性能指标的检测装置?有哪些方面需要考虑?欢迎讨论。[/quote]

  • 乙腈中乳酸乙酯热脱附进样也不稳定?

    甲醇中乳酸乙酯不稳定,结果买了乙腈中乳酸乙酯,农残级乙腈稀释 做HJ734,乙腈中乳酸乙酯组合三热脱附进样 乳酸乙酯分解!在乳酸乙酯相邻峰位置出现分解峰,应该是氧化产物。各位用乙腈中乳酸乙酯稳定吗,是一个峰吗?

  • 【资料】二虎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之乳酸

    2 乳酸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乳酸 英文名称:lactic acid 其他名称:α羟基丙酸 定义:无氧糖酵解的终产物。是由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使丙酮酸还原而生成的。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新陈代谢(二级学科) 百科名片乳酸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到浅黄色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湿性。相对密度1.2060(25/4℃)。熔点18℃。沸点122℃(2kPa)。折射率nD(20℃)1.4392。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和石油醚。在常压下加热分解,浓缩至50%时,部分变成乳酸酐,因此产品中常含有10%-15%的乳酸酐。生物学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将丙酮酸转换为左旋乳酸。在一般的    乳酸新陈代谢和运动中乳酸不断被产生,但是其浓度一般不会上升。只有在乳酸产生过程加快,乳酸无法被及时运走时其浓度才会提高。乳酸运输速度由一系列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单羧基转运体、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和异构体形式、组织的氧化能力。一般来说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在不运动时为1-2mmol/L,在强烈运动时可以上升到20mmol/L。   一般来说当组织的能量无法通过有氧呼吸得以满足,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或者无法足够快地处理氧的情况下乳酸的浓度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丙酮酸脱氢酶无法及时将丙酮酸转换为乙酰辅酶A,丙酮酸开始堆积。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乳酸脱氢酶不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话糖酵解过程和三磷酸腺苷的生产会获得抑制。产生乳酸的过程为:丙酮酸+NADH+H+→乳酸+NAD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重建糖酵解所需要的烟酰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来保持三磷酸腺苷的生产。在氧气充足的肌肉细胞中乳酸可以被氧化为丙酮酸,然后直接用来作为三羧酸循环的燃料。它也可以在肝脏内糖异生的过程中通过科里循环转化为葡萄糖。乳杆菌属的细菌也可以进行乳酸发酵。这些细菌可以生活在口内,它们产生的乳酸是导致龋齿的原因。在医学里乳酸常被用在乳酸林格氏液中。这是一种与人的血液等张的氯化钠、氯化钾和乳酸在蒸馏水中的溶液。在损伤、手术或烧伤失血后常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来补充失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名称:乳酸 乳酸英文名:Lactic acid;2-Hydroxy propionic acid   别名:2-羟基丙酸;α-羟基丙酸;丙醇酸   分子式: C3H6O3   结构简式:

  • 【转帖】新型环保材料-聚乳酸

    聚乳酸应用级别之一药物缓释剂聚乳酸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德国的科学家发现,由于生产成本高昂,一直以来被用作药物缓释剂和骨固定材料等大量使用。聚乳酸的降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解,即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在水环境下分子量降低,最终变为L-乳酸。第二阶段为生物降解,即L-乳酸经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L-乳酸是生物体内的固有物质,因此,聚乳酸的分解物L-乳酸对动物体无毒无害,而且人体内含有分解L-乳酸的酶,多余的L-乳酸会被人体很快地调节掉。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释放要求及给药途径,来制成相应的药物剂型。目前主要采用溶液成型、热压成片等方法制备一些缓释药物,如胰岛素的聚乳酸双层缓释片、庆大霉素的聚乳酸圆柱体、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块状植入剂、激素左炔诺酮的空心聚乳酸纤维剂等,聚乳酸还可以做成一些薄膜、类乳剂等多种剂型以达到控释药物的作用。目前研究热点是制备较为复杂的能有效控释、能靶向治疗的威力化药物制剂,如层状微粒、微球、微囊和纳米微粒等

  • 【原创大赛】鲜乳转化的奥秘——乳酸菌

    文/李莎(华测检测) 鲜乳能够由液态转化为凝固态的发酵乳,并产生令人心怡的风味和丝滑的口感,这华丽的转变和其中的奥秘离不开微小的生命——乳酸菌。传统的酸奶就是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而成的。[b]乳酸菌简介[/b]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乳酸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营养成分在肠道的消化吸收、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高血压以及抗肿瘤作用等诸多益生功能,其分泌的物质如细菌素、胞外多糖、胞外糖苷酶等更是对机体健康有益的。 乳酸菌已经在食品发酵、医药、饲料等领域中长期应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领域,乳酸菌的品质和性能直接决定发酵乳品质的好坏。不同性能的乳酸菌能够产生不同黏度、风味和生理功能的发酵乳。乳酸菌能够利用鲜乳中的蛋白质进行生产繁殖,并产酸、酯、游离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当鲜乳的pH降低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变性凝固。乳酸菌分泌出的胞外多糖,还能将乳酸菌细胞和酪蛋白链接在一起形成网络结构,使得发酵乳的凝胶结构更加稳定。 经研究发现,将优良乳酸菌菌株进行组合有利于提升发酵乳的整体性能,将一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两种以上嗜热链球菌进行组合可以使混合乳酸菌同时具备发酵速率快、产品黏度好、特征风味浓郁等优良性能。 目前,主要通过收集天然乳酸菌来获得性能优良的新型乳酸菌。天然乳酸菌经过筛选、培育和研究,确定其种属,以及产酸、产香、益生功能等特性。由于越来越多功能性乳酸菌的发现,酸奶中除了添加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外,还会添加一些功能性乳酸菌,增加发酵乳的益生功能,例如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力。一方面,这些功能性乳酸菌能够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一些胞外多糖、细菌素、胞外糖苷酶等物质。另一方面,嗜热链球菌菌株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存在局限性,它们不耐胃酸和胆汁,在经过人体消化道时,这些常规的乳酸菌会失活,而发酵乳中添加的功能性乳酸菌能够在肠道内大量存活,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人体消化吸收等作用,被人们认为是新一代的益生菌。[b]可用于食品的乳酸菌菌种名单[/b] 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卫办监督发〔2010〕65号),其中包含乳制品中常用的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该公告还规定,对于新菌种需要按照《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执行。2011年卫生部又发布了《关于批准翅果油等2中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 第1号)》,其中将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和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增加了可用于食品的乳酸菌种类。 此外,这几年我国卫生计生委也陆续发布了一些公告,增加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其中也包含有乳酸菌。[b]乳酸菌与人体的肠道健康[/b] 在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肠道中普遍存在。婴儿时期,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而人工牛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最初普遍没有双歧杆菌,或者个别的双歧杆菌数量处于波动之中,而且常定植某些其它厌氧菌如拟杆菌和梭状芽孢打菌等。婴儿停止母乳或人工喂养后,由于食物的摄取,其肠道转变为类似成年人肠道。健康成年人肠道微生物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乳酸菌,包括双歧奸菌、乳杆菌和链球菌等,与宿主共生;第二类腐败菌,如拟杆菌、梭菌、消化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第三类包括真细菌、瘤胃球菌和巨型球菌等。该时期,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儿童期显著减少,有害菌滋生。老年人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减少,拟杆菌、梭菌、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显著增加。 乳酸菌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人体的胃肠道,其中最主要的两种乳酸菌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双歧杆菌参与宿主的消化代谢、免疫及抗感染过程,它能通过细胞上的磷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特异性结合构成生物学屏障,也可产生具有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复杂多糖的细胞外糖苷酶,刺激肠道产生免疫抗体和病毒抗体,降低肠道pH及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拮抗肠道需氧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某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双歧杆菌通过产生有机酸对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抗菌作用;由于机体吞唾细胞的吞噬活性可以在双歧杆菌的存在下激活,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双歧杆菌可以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因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种影响胆固醇合成的物质;双歧杆菌还可以调节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起到防止便秘的作用;双歧杆菌的代谢活动还可以明显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乳杆菌对人体健康同样十分重要。由于其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终产物是乳酸,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乳杆菌可以通过酸化肠内环境来阻止某些有害菌与肠上皮细胞的黏附,从而阻碍有害菌在肠道内的定植,进而优化胃肠功能,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乳杆菌还可以刺激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乳酸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乳酸菌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相信越来越多的新型乳酸菌和其益生功能及机理会被人类发现,并造福于人类。

  • 【原创大赛】聚乳酸改性材料中聚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原创大赛】聚乳酸改性材料中聚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聚乳酸改性材料中聚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摘要: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渐加强,可生物降解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聚乳酸作为最典型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应用更为广泛。本文采用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的CIC-D160离子色谱仪,绘制乳酸标准曲线,研究了适合测试聚乳酸含量的方法,最终给出了可生物降解材料中聚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关键字:聚乳酸;离子色谱;含量测定1 前言 合成树脂多由煤、石油等珍稀的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备而成,不仅消耗大量能源,且容易导致“白色污染”现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被重视,同时也给可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广阔的机遇。 吉林省在新年伊始正式实施“限塑令”,鼓励企业生产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及下游制品。通过离子色谱方法,对聚乳酸含量进行测定,能够确保生产出绿色、安全的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制品,具有重要的意义。2 实验部分2.1仪器、样品和试剂离子色谱仪:CIC-D160,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配备电导检测器、抑制器、串联泵、自动进样器。可生物降解材料:餐盒、购物袋,厂家送样;聚乳酸纯样:PLA 4032D,美国Nature Works;乳酸标样:乳酸含量99.9%,美国Supelco。2.2 离子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hodex IC SI-52 4E抑制法离子专用色谱柱,柱温和池温45℃,淋洗液为2.5mM NaOH,流速0.7 mL/min,进样体积50μL,电导检测器检测。2.3 标准溶液 取乳酸标准品100mg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超纯水溶解,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1mg/ml 的乳酸标准贮备液;分别准确移取乳酸标准贮备液0.50、1.00、2.00、5.00、10.00 μ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0、50、100 mg/L标准工作溶液。2.4 样品的制备 取聚乳酸纯品0.5g,置于烧杯中并加入20ml氯仿,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50g/L),80℃水浴加热使氯仿全部挥发,再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50g/L),盖上表面皿,100℃水浴条件下水解4h。用滤纸过滤,滤液用水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用水稀释100倍后,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试液注入离子色谱仪测定。待测样按照上述条件和步骤同步进行测定。3 结果分析3.1 定量分析3.2.1色谱条件优化 分离型色谱柱推荐的淋洗液为3.6mM的碳酸钠,流量为0.8,mL/min,但是在该条件下乳酸阴离子无法得到有效的分离。通过实验得出氢氧化钠淋洗液对乳酸阴离子的分离效果明显,调节淋洗液的浓度得到最佳淋洗液浓度为2.5mM,最佳流量为0.7mL/min。3.2.2标准曲线 采用离子色谱仪对浓度5.0、10.0、20.0、50.0、100.0mg/L的乳酸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测定,在经过优化的试验条件下,以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如图3所示。线性回归方程为:Y=1.602e+005+1.609e+005X,相关系数:r =0.999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60936_566196_2984502_3.jpg图1 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3.2.3样品的测定取试样水解液5ml,经C18预处理柱处理后装入样品瓶,置入自动进样器中,按预设参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60936_566197_2984502_3.jpg图2 待测样品离子色谱测试结果3.2 含量计算聚乳酸测定结果按下列公式(1)计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60937_566198_2984502_3.jpg (1)式中: X ——试样中聚乳酸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c ——试样溶液中乳酸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 ——试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最终样液代表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聚乳酸标准物质中聚乳酸含量与其水解液中乳酸含量比值。测试结果与厂家提供数值的比较:表1企业提供聚乳酸含量与实测聚乳酸含量的比较 序号 样品类型 企业提供聚乳酸含量 (g/100g) 实测聚乳酸含量 (g/100g) 1 聚乳酸购物袋 35 35.81 2 聚乳酸餐盒 70 71.22 4 结论 采用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的CIC-D160离子色谱仪,测试乳酸标准工作曲线,再通过外标法得到待测物的含量,最终通过公司计算得出聚乳酸改性料中聚乳酸的含量,其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参考文献 Yujiang Fan, Haruo Nishida, YoshihitoShirai.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 (l-lactide): influence of end protection byacetyl group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4,84:143~149 任春华,郑跃君,周玮琪等.聚乳酸酯(PLA)纤维溶解性能及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检验检疫科学,2006,6(3):27~29 庄昌青,岳红,谢丽萍.离子色谱法测定聚乳酸(PLA)降解产物中3种有机酸阴离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2.9,2(3):58~59 DB22/T2105-2014,聚乳酸制品中聚乳酸含量测定离子色谱法.

  • 【求助】高纯氧化镁溶于盐酸后竟有沉淀?

    如题。今天做试验,配氧化镁标准溶液。按标准,用99.99%的高纯氧化镁在950~1000度灼烧1h后溶于盐酸(1+1),但总存留一小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不知道是属于正常现象还是什么原因,请高手帮忙解答,非常感谢!刚才试了一下,不经过灼烧进行溶解,一样的现象。又拿轻质化学纯的氧化镁直接进行溶解,没发现不溶解的白色沉淀。难道是高纯氧化镁不合格?

  • 【求助】求助气相色谱分析乳酸酯化体系

    各位高手:本人科研题目为乳酸乙醇酯化反应,因此为了确定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及含量(定量),需要配制各组分的标准溶液进行GC分析并绘制标准曲线,由于乳酸乙酯不能用纯水配制标液(发生水解),因此体系中各组分(乙醇,乳酸,乳酸乙酯)的标液需要选择同一种溶剂来配制,但要同三种组分都不会发生任何作用,请问选择什么样的溶剂好呢?有篇文献是用的环戊酮配置乳酸乙酯标液,不知对其他两组分适用不适用。

  • 【原创大赛】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原创大赛】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今年扩项 HJ734-2014,从收集的资料来看乳酸乙酯是不稳定的,问了一些做过的都说乳酸乙酯不好做,论坛帖子里也有这方面的讨论。我试验发现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在热脱附过程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收集的一些乳酸乙酯资料:[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17462892_5801_2103464_3.png!w690x223.jpg[/img] [img=,690,15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19363949_7837_2103464_3.png!w690x157.jpg[/img] 买了24种HJ734 VOC混标,甲醇水9:1溶剂,甲醇稀释后 直接液体进样发现乳酸乙酯峰挺高的,没有发生明显的反应,下图21.6min为乳酸乙酯[img=,690,36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22552286_9904_2103464_3.png!w690x364.jpg[/img] 然后用组合三,甲醇为溶剂配制含乳酸乙酯的24种混合HJ734标液。这里配制方式有好几种:1.用24种混标甲醇水9:1溶剂的,用甲醇稀释。2.用22种混标甲醇水9:1溶剂的,加色谱纯乳酸乙酯,苯甲醛再用甲醇稀释。3.用22种混标纯甲醇溶剂的,加色谱纯乳酸乙酯,苯甲醛再用甲醇稀释。取1μl标液进组合三,在氮气80ml/min吹扫5min取下作为标准管。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赛默飞Trace1300-ISQ,热脱附是 PE的 ATD350色谱条件 VF-624ms柱(60m*0.25mm*1.4μm)40℃保持5min以6℃/min至100℃以15℃ /min至140℃保持5min 以15℃ /min至220℃保持2min。热脱附条件:干吹1min,一级二级脱附都是300℃,冷肼-30℃,一级脱附11min二级脱附6min,进口分流30ml/min 脱附30ml/min,出口分流9 ml/min,色谱柱流量1.3 ml/min 热脱附发现无论是哪种配制方式,也无论怎么改变条件都发现乳酸乙酯峰小,发生了反应。在最初的色谱图发现了乙醇,而且乙醇随着标液浓度增大而增大,这个乙醇是反应的副产物: [img=,690,4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3460004_8158_2103464_3.png!w690x459.jpg[/img]在甲苯前面有两个连着的峰 17.99min是丙酮酸甲酯[img=,690,4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4475162_4856_2103464_3.png!w690x431.jpg[/img]18.07min是乳酸甲酯:[img=,690,43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6071579_6357_2103464_3.png!w690x432.jpg[/img] 此外乳酸乙酯旁边还发现了:20.19min是丙酮酸乙酯[img=,690,4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6566850_3396_2103464_3.png!w690x443.jpg[/img] 20.26min才是乳酸乙酯!确实比其他峰小了好多,相对响应比液体直接进样小了好多是反应的证明![img=,690,43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7580589_4347_2103464_3.png!w690x437.jpg[/img] 用组合三还进了一针甲醇空白,改变全扫描范围发现还有残留甲醇。 根据以上推断:甲醇中乳酸乙酯标液进组合三吹扫后,还有残留甲醇,乳酸乙酯在热脱附过程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和氧化反应,甚至还有二级反应! 部分乳酸乙酯与甲醇反应生成乳酸甲酯与乙醇!部分乳酸甲酯被氧化成丙酮酸甲酯!乳酸乙酯本身也会被部分氧化成丙酮酸乙酯! 酯交换反应式:[img=,690,1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711230387_9047_2103464_3.png!w690x163.jpg[/img] 氧化反应可能是系统有微量氧气把乳酸乙酯或乳酸甲酯的羟基氧化成羰基! 先后试过三家不同厂家的组合三,发现了同样的反应! 此外如果采用乙腈中乳酸乙酯再用甲醇稀释,同样也会发生反应!因为乳酸乙酯又遇见了甲醇。 结论: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在热脱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酯交换反应和氧化反应,所以不稳定!

  • 乳酸有效成分的检测

    根据GB2023-80来检验乳酸的有效成分,在标准中,使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来中和,再用强酸硫酸来反相滴定的。如果用1当量浓度的浓硫酸来滴定,计算公式为乳酸的含量是(V2-V1)×N×0.09008/g×100。如果是用0.6028摩尔浓度的浓硫酸来滴定,这条公式怎么变换呢?如果是同样摩尔浓度的盐酸来代替硫酸可以吗?各位大侠,化学学得不精,就麻烦各位帮忙想想了。先叩谢各位了。

  • 【求助】乳酸与薄荷醇酯化 产物及副产物定性

    乳酸与薄荷醇酯化(对甲基苯磺酸做催化剂),产物经色谱检测除了原料外还有几个杂峰。通过质谱定性,结果发现主峰附近的杂质峰质谱图与主峰的一样,图库检索也一样。这样能通过质谱定性吗?

  • 【求助】高纯氧化镁溶解于盐酸出现白色沉淀?

    (在样品前处理发过,想转贴到此,但权限不够没办法,只好重新发贴。)如题。今天做试验,配氧化镁标准溶液。按标准,用99.99%的高纯氧化镁在950~1000度灼烧1h后溶于盐酸(1+1),但总存留一小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不知道是属于正常现象还是什么原因,请高手帮忙解答,非常感谢!刚才试了一下,不经过灼烧进行溶解,一样的现象。又拿轻质化学纯的氧化镁直接进行溶解,没发现不溶解的白色沉淀。难道是高纯氧化镁不合格?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