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构树黄酮醇

仪器信息网构树黄酮醇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构树黄酮醇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构树黄酮醇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构树黄酮醇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构树黄酮醇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构树黄酮醇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构树黄酮醇相关的解决方案。

构树黄酮醇相关的论坛

  • 18.5 柳叶中黄酮醇苷元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18.5 柳叶中黄酮醇苷元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 刘卫; 邓淑凤; 刘景东; 秦葵; 孙晓丽;【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白求恩军医学院;【摘要】 测定柳叶中黄酮醇苷元成分槲皮素的含量。于4月中旬采摘柳叶嫩叶,用无水甲醇连续提取,将提取液用盐酸水解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浓度0.07%磷酸-无水甲醇(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10μl;灵敏度为0.000 1 AUFS;柱温为室温(20℃)。柳叶嫩叶中黄酮醇苷元以槲皮素为主,含量在0.36%~0.74%。柳叶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为有效利用现有柳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241340_379384_237912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241341_379385_2379123_3.jpg

  • 标准发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淫羊藿提取物中的黄酮醇苷

    目前,[b]我国是植物提取物的第一原料供应大国,也是植物提取物应用大国[/b],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出口额达23.72亿美元(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市场),进口额达8.49亿美元(美国、印尼和印度是前三进口市场)。在全球“禁抗、限抗”大背景下,国内外对可饲用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其产品和相应检测标准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因为[b]没有统一的相关标准[/b],这就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率以及资源浪费,对从事可饲用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加工以及进出口贸易的相关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必须尽快制定颁布并实施可饲用植物提取物的相关标准并实现标准的国际化,确保在国际贸易中有据可依,提高我国可饲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国际上的竞争力。[b]2024年3月15日,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淫羊藿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测定 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 正式发布[/b]。该标准由TC76(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天津博菲德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 、北京爱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求助】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原理

    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原理为: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生成螯和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显红橙色,在510nm波长处有吸收峰且符合定量分析的比尔定律,一般以芦丁标准品定量。 先用亚硝酸钠还原黄酮, 然后加入硝酸铝络合,最后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 2''''羟基查耳酮而显色。显色原理发生在黄酮醇类成分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部位,不具有邻位无取代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类成分加入上述试剂时不显色。用亚硝酸钠还原黄酮,还原那个基团?硝酸铝络合,与那个基团?

  • 【资料】高速逆流色谱介绍---天然产物资源分离纯化和制备中的应用-黄酮成分的分离

    【资料】高速逆流色谱介绍---天然产物资源分离纯化和制备中的应用-黄酮成分的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传统意义上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可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查耳酮、异黄酮、双黄酮、花色素等种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puerarin)、银杏叶总黄酮等具有扩张冠状血管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水飞蓟素(silymarin)、异水飞蓟素( silydianin)及次水飞蓟素(slychristin)等有肝脏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等;木犀草素(luteolin)、黄芩苷( 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以及槲皮素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牡荆素( vitexin)、桑色素、儿茶素等具有抗肿瘤作用等。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花色苷及其苷元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亲水性较强,水溶度较大。黄酮化合物单体的分离主要依靠各种色谱方法来实现,除经典的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HPLC外,近年来HSCCC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多数极性较弱的黄酮苷元,在进行HSCCC分离实验时,通常可以选用氯仿-甲醇-水的溶剂系统,而氯仿-甲醇-水(4:3:2或5:3:2)则是最常用的溶剂系统。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具体情况,在上述溶剂系统的基础上,对组成诸元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还有些苷元也可采用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的溶剂系统,通过调整溶剂的组成比例来实现有效分离。对于极性较强的黄酮糖苷类成分的HSCCC分离,通常使用的是乙酸乙酯–水为基本结构的溶剂系统,可以通过添加正丁醇、甲醇、乙醇、乙酸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分离这类化合物的典型性溶剂系统有:氯仿-[color

  • 【求助】请教:反相色谱法分离?

    我在看《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的第五版时出现如下疑问:蒽醌苷类使用硅胶反相色谱法分离,为什么?蒽醌苷类本身极性就比较大,为什么还要用反相?黄酮类中异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以及高度甲基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用硅胶分离,这个没问题,但它接着说加水使硅胶去活化去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难道直接用硅胶吸附色谱就不行吗?

  • 分析葡萄酒酚类化合物

    葡萄酒酚类化合物分为两大类:非类黄酮(羟基肉桂酸、羟基苯甲酸和二苯乙烯)和类黄酮(花青素、黄酮-3-醇和黄酮醇)。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对葡萄酒的苦味、色泽、涩味、香气等主要感官参数都有重要影响,而这些都是影响消费者接受度和喜好度的最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影响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葡萄品种。因此,用特定的葡萄品种酿造的葡萄酒通常是根据感官品质来描述的,这至少可以部分反映其品种来源。

  • 请教:物质含量测定相关问题!

    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近日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如下:取本品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 250W,频率25kHz)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摇匀,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但是供试品溶液酸性太强了,pH绝对在1以上,看了丁香园的发帖,据说pH为0.1.也不知道是我们的进样针有问题还是怎样,(我也记不清了,我记得我的组员用的时候好像就是长锈了)进样针锈蚀严重,不知道各位高手有什么好方法?

  • 【求助】(已应助)求助几篇文献 维普上的

    1 藏红花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高真贞 张剑 刘翊中 2 藏红花的研究概述李琳琳 3 柳蒿芽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李佳梅[1] 施佳[2] 赵福阳[3] 刘荣[3] 4 超微粉碎对提取葛根药材中总黄酮、多糖的影响张加梅[1] 陈光芝[2] 褚新红[2] 5 番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II番红花花被中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宋纯清 6 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张兰杰 辛广 谷昊 陶宇

  • 液相分析 含量测定相关问题。谢谢!!

    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近日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如下:取本品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 250W,频率25kHz)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摇匀,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但是供试品溶液酸性太强了,pH绝对在1以上,看了丁香园的发帖,据说pH为0.1.也不知道是我们的进样针有问题还是怎样,(我也记不清了,我记得我的组员用的时候好像就是长锈了)进样针锈蚀严重,不知道各位高手有什么好方法?

  • 葡萄中VvWRKY70的表达 显著葡萄受到抑制

    VvWRKY70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在瞬时超表达的毛葡萄叶片和经过光照或高温处理后的稳定超表达葡萄果实愈伤组织中,降异戊二烯生物合成受到了明显的抑制,降异戊二烯的前体物类胡萝卜素在光照条件下的含量也远低于野生型。与此同时,在黄酮醇生物合成路径的分析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进一步的实验表明,VvWRKY70可以直接与异戊二烯路径中的VvBCH2和类黄酮路径中的VvCHS3启动子结合并抑制光照和高温对其的诱导作用。转录组分析表明,VvWRKY70还参与了激素介导的异戊二烯和类黄酮路径调控网络。这些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光照和高温介导的葡萄降异戊二烯和黄酮醇代谢调控网络的理解,并为葡萄浆果多种品质的协调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进一步锁定影响异戊二烯和类黄酮代谢的关键因素,更好地服务于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 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异黄酮的吸光度!

    准确称取干燥后至恒重的异黄酮标准品0.0096g溶于95%的乙醇溶液中,定容100 mL,摇匀。再分别取0、2、4、6、8、10、12 mL用95%乙醇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然后于260nm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1.3提取后样品含量的测定准确量取一定量样品于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定容,摇匀。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样品中总异黄酮的质量我想请问一下!测吸光度的是用光度测定还是定量测定?校零用的是95%的乙醇么?如果我借用别人测的标准曲线,又该如何测,可以直接跳过标准品的测定直接测待测样品的么?

  • 光果甘草叶黄酮的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及应用

    [color=#333333]甘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广泛用于中药处方与食品工业中。现今使用的甘草主要为其根与根状茎,而地上部分却作为畜牧饲料或燃料低值化处理。目前关于甘草根及根状茎的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已相当充分,而对甘草地上部分却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叶与根中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确定光果甘草叶的研究价值 通过色谱分离和光谱技术分离并鉴定了光果甘草叶中的黄酮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 优化了光果甘草叶黄酮的测定和提取方法,并通过大孔树脂对光果甘草叶黄酮进行富集研究 研究了光果甘草叶黄酮对猪肉及其制品储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以期为甘草叶的高值利用提供理论指导。[/color]

  • 【金秋计划】红芪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红芪是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及气虚血衰等[1]。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红芪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黄酮和皂苷等[2-3],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红芪多糖类、红芪黄酮类成分,而药理作用研究较少,但红芪黄酮类成分是除红芪多糖外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改善肺纤维化、抗骨质疏松、降低骨骼肌损伤等药理作用[4],且在抗氧化和改善肺纤维化方面的疗效优于黄芪。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红芪黄酮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为红芪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抗氧化 自由基过氧化对于人体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为人体氧化损伤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有效清除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5]。赵沙沙等[6]研究表明,与其他红芪提取溶剂相比,95%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中芒柄花素、美迪紫檀素、芒柄花苷单体的含量在95%乙醇提取物中达到2.2 mg/g,且芒柄花苷含量与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量效关系。杨秀娟等[7]通过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表明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袁菊丽等[8]用正交法优化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以其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发现红芪总黄酮溶液1~10 mg/mL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除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红芪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显著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红芪总黄酮对H2O2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各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丙二醛损伤,降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及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提高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9]。王伟等[10]研究表明红芪黄酮荭草素5 μmol/L通过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与移位,激活Nrf2发挥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使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进而达到抗氧化作用。综上,红芪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LDH、SOD和丙二醛等多种酶的含量及抗氧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具体机制见图1。 图片 2 改善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是一类极为复杂难治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最重要的病理特点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肺组织结构破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改善肺纤维化药物多为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11-13]。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或中药复方可靶向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而改善肺纤维化[14]。大量研究表明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改善肺纤维化作用,并且红芪黄酮类化合物改善肺纤维化作用优于黄芪黄酮,其作用机制为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和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等。 2.1 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张毅等[15]通过观察红芪总黄酮对博莱霉素5 mg/kg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红芪总黄酮7.5、15.0、22.5 mg/kg均能抑制TGF-β1表达,显著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且以红芪总黄酮高剂量组效果作用最为明显。李娟等[16]通过观察红芪黄酮对博莱霉素5 mg/kg诱导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表明红芪总黄酮7.5、15.0、30.0 mg/kg均能改善肺纤维化核型大鼠肺功能,且对肺的动态顺应性指标、容量指标及体积流量指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示红芪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2.2 抑制胶原纤维增生 蔺兴遥等[17]通过研究红芪总黄酮37.41 mg/kg给药及气溶胶(气溶胶浓度3.5~4.0 mg/m3,给药时间40 min)给药方式对肺纤维化的影响,发现各红芪总黄酮给药组都具有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肺组织中透明质酸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的含量显著下降,且气溶胶给药组疗效更为明显。并且比较了黄芪总黄酮15 mg/kg和红芪总黄酮15 mg/kg对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大鼠模型肺功能的影响,发现二者均具有抑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且红芪总黄酮疗效优于黄芪总黄酮[18]。苏韫等[19]在红芪有效部位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胶原面积、透明质酸及LN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红芪总黄酮7.5、15.0、22.5 mg/kg均能通过减轻肺泡炎症,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沉积,进而降低肺组织中透明质酸及LN的含量,来改善肺纤维化,其中红芪总黄酮疗效优于红芪多糖和红芪皂苷。王艺等[20]研究发现红芪总黄酮7.5、15.0、30.0 mg/kg均能通过降低肺组织中透明质酸、LN、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抵抗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舍雅莉等[21]和李娟等[22]研究发现红芪总黄酮7.5、15.0、22.5 mg/kg可通过抑制肺纤维化大鼠微血管新生相关促进因子来改善肺纤维化,且呈剂量相关性。苏韫等[23]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通过ig红芪总黄酮7.5、15.0、22.5 mg/kg 28 d,在第7、14、28天分3次采集标本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发现红芪总黄酮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蛋白表达,使MMPs/TIMPs趋于平衡,来抑制肺纤维化进程。具体机制见图2。 图片 3 抗肿瘤 癌症是我国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治疗癌症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但其治疗手段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大,而癌症又是一项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故优化防治癌症的手段尤为重要。红芪异黄酮类是红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且与红芪的生物特性息息相关[1],其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成分是红芪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性成分[24],且对肝癌[25]、胃癌[26]、非小细胞肺癌[27]、宫颈癌[28]等均有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红芪黄酮类成分对胃癌、白血病、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均有显著防治作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干扰细胞周期等。 3.1 抑制细胞增殖 红芪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60 μmol/L通过在体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呈剂量相关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同时显著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ependent 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的表达,对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9]。王雅莉等[30-31]通过研究红芪总黄酮80 μg/mL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红芪总黄酮对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K562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P21基因表达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降低,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2 诱导细胞凋亡 红芪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50 μmol/L可通过降低胃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升高细胞色素C和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的细胞死亡激动剂、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胃癌的作用[32]。红芪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25 μmol/L可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asparate protease,Caspase)级联的死亡受体介导外源性及依赖线粒体的内源性凋亡途径使咽鳞癌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33]。Hu等[34]研究发现红芪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50 mg/kg可能通过增加人骨肉瘤U2OS细胞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阳性细胞,同时,升高U2OS荷瘤小鼠的阳性细胞和Bax、Caspase-3和Apaf-1蛋白,下调雌激素受体α亚型(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阳性细胞和蛋白质水平,促进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3.3 干扰细胞周期 邓婉蓉[35-36]通过研究红芪总黄酮80 μg/mL对人体白血病的影响,发现红芪总黄酮可通过调控c-fos基因表达,抑制白血病干细胞G0/G1期DNA合成,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达到红芪总黄酮抗肿瘤作用,并且结果表明其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红芪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150 μmol/L可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p2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如cyclin A和cyclin D1的表达,促进Caspase-3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诱导G1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而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预防药物[37]。具体机制见图3。 图片 4 抗骨质疏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成因是破骨细胞活性大于成骨细胞,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38]。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结构和各项生命指征呈下降趋势,故较易发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9]。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40]。而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等特点[41],其中,植物活性成分已经被证明是预防骨质疏松新方法的潜在来源[42],如多糖、黄酮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通过调节骨特异性基质蛋白、转录因子、信号通路、靶点等发挥作用,通过自身特性治疗骨质疏松症[43],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关注度较高,患者易接受[44]。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多种原因诱导的骨质疏松均有显著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降低钙流失等,增大骨密度,维持骨平衡,增强骨质量来防治骨质疏松。 4.1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方瑶瑶等[45-46]通过研究红芪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和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成骨分化的影响,发现红芪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通过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其中毛蕊异黄酮1 μmol/L可显著促进rBMSCs和ROBs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并且优于红芪多糖。另外在5种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异甘草素和美迪紫檀素(0.001、0.010、0.100、1.000、10.000 μmol/L)对rBMSCs和ROBs细胞活性和成骨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中发现,5种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均能促进rBMSCs和ROBs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增加Ca含量,增加钙化结节面积和数量,达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陈宇等[47]在红芪活性组分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中发现,红芪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10 μmol/L可以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进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吴虹[48]通过观察红芪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15、30 mg/kg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发现毛蕊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具有显著的骨保护效应,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作用弱于雌激素。槲皮素是一种植物类黄酮,也是红芪中的黄酮醇类成分,具有雌激素作用,Pang等[49]和Li等[50]用槲皮素2.5 μmol/L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增强ALP活性,促进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矿化,并且上调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和骨桥蛋白等骨母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表达。此外,槲皮素还可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骨母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并且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mad信号通路。表明槲皮素可以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途径刺激B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并且BMP/Smad信号通路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Zhang等[51]发现槲皮素5 μmol/L可通过抑制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通路的表达和上调连接蛋白43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4.2 减少骨流失 袁真等[52]发现山柰酚、芦丁、槲皮素(浓度分别为50 mg/kg)3种活性成分均可以降低尿液中的Ca、P丢失,改善骨微结构并增加骨密度,且山柰酚效果最好。Kim等[53]研究表明高良姜素、淫羊藿苷、山柰酚和槲皮素等(0~50 μmol/L)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加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中高良姜素、淫羊藿苷、山柰酚、槲皮素可减少唑来膦酸钠诱导的细胞损伤,尤其高良姜和山柰酚对唑来膦酸具有显著的细胞保护作用。另有研究发现槲皮素100 mg/kg可改善维甲酸诱导的骨质量系数、骨长、骨径、骨灰分含量和钙磷含量的降低,降低维甲酸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骨质流失[54]。见图4。 图片 5 降低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对于维持人体姿态和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骨骼肌损伤也极为常见[55-56]。目前多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肌肉损伤后的疼痛及炎症反应以恢复肌肉功能,治疗方案较为单一[57]。红芪黄酮类降低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减缓运动后大鼠骨骼肌中丙二醛、LDH和一氧化氮含量积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SOD活性及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 5.1 提高相关酶活性 袁书立[58]研究发现红芪黄酮荭草苷40 mg/kg可有效减轻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的骨骼肌炎症和氧化应激,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骨骼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此外,荭草苷可促进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骨骼肌Nrf2的转录和转位,抑制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转录和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38 MAPK通路和Nrf2/ Keap1通路有关。与肌肉损伤组相比,槲皮素/β-环糊精凝胶可降低脂质过氧化、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骨骼肌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达到降低骨骼肌损伤的作用[59]。红芪总黄酮0.2 mg/kg可延缓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活性氧、丙二醛及LDH含量的积累并提高SOD活性,表明红芪总黄酮对高强度运动后氧化应激所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60]。段云燕等[61]发现红芪总黄酮0.2 mg/kg对于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的下降有一定减缓作用,推测红芪总黄酮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下调丙二醛及LDH含量、提高SOD活性进而达到降低骨骼肌损伤的作用。 5.2 抑制细胞凋亡 杨雅丽等[62]等研究表明一次离心力竭运动可激活大鼠骨骼肌细胞NF-κB信号分子,启动细胞的凋亡程序,而红芪总黄酮0.2 mg/kg可降低高强度运动引发的应激反应,从而延缓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疲劳和损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骨骼肌组织NF-κB、Bcl-2/Bax、细胞色素C、Caspase-3表达水平、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有关,见图5。 图片 6 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引起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常见病因,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且近年来发病呈逐渐增高[63]。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抗氧化、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内皮功能、调节血脂和调节糖代谢等作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64-65]。 6.1 改善内皮功能 红芪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柚皮苷100 mol/L可以通过调节蛋白激酶Hippo-YAP蛋白下调人脐静脉内皮中促炎因子的表达恢复内皮屏障细胞的完整性,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66]。 6.2 调节相关酶活性 类黄酮通过调节NF-κB途径来调节抑制因子κB激酶或在NF-κB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的水平上发挥抗炎作用[67],如槲皮素100 μmol/L可通过p38激酶抑制作用影响NF-κB活化,并抑制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68]。 6.3 防止血栓形成 有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2 mmol/L、芦丁能够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及钙离子载体的促聚集作用,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相关的抗血小板活性[69]。最新研究也发现槲皮素1.5 mmol/L对环氧合酶的抑制率高达90%,主要通过改变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来干扰血小板聚集[70]。通过不同细胞模型对柑橘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评估,结果发现在人肝癌细胞中柚皮素75 μmol/L可抑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从而限制胆固醇酯和三酰甘油在脂蛋白形成中的可用性[71-72]。 7 防治肝纤维化 肝脏纤维化是一种损伤愈合反应,各种原因造成的肝损伤均可以导致肝纤维化的启动,肝损伤造成的肝细胞坏死、凋亡、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会刺激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纤维化进一步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73],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肝纤维化的防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临床应用的多种治疗肝纤维化中药均含有黄酮类成分[74]。红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转移及胶原纤维增生等来防止肝纤维化。 7.1 抑制细胞增殖、活化和迁移 张蒙蒙[75]研究表明毛蕊异黄酮80 mg/kg可显著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毛蕊异黄酮通过提高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激活JAK2/STAT3通路。邓坦[76]研究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200 μmol/L对TGF-β1诱导的肝纤维化细胞增殖、活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毛蕊异黄酮结合并下调细胞内雌激素受体β5(estrogen receptor β5,ERβ5)有关。另外槲皮素8~128 μmol/L在0~72 h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77]。 7.2 抑制胶原纤维增生 槲皮素15 mg/kg可通过降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Wnt蛋白表达量,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且具有肝保护作用[78]。此外槲皮素50 mg/kg还可通过降低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1(neurogenic locus notch homolog protein 1,Notch1)表达来影响Notch1通路,进而抑制M1极化,达到抗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79],柚皮苷15、30 mg/kg均可通过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HYP含量,抑制胶原增生进而抗肝纤维化显著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脏系数升高,抑制胶原增生进而抗肝纤维化[80]。见图6。 图片 8 其他 红芪黄酮类化合物除具有抗氧化、改善肺纤维化、抗肿瘤、抗骨质疏松、降低骨骼肌损伤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抗炎降血糖抑制肾纤维化等作用。姚艺等[81]研究发现芒柄花苷50 mg/kg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血清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糖水平,同时,肾小球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芒柄花苷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盒蛋白O1(fork 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促进DN自噬,减轻肾脏损伤。此外,芒柄花苷可显著减轻DN大鼠糖代谢异常和肾脏损害,抑制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芒柄花苷激活AMPK和SIRT1表达,抑制FoxO1表达,改善肾脏氧化应激状况,抑制自噬,从而缓解DN的发生发展过程。 9 结语及展望 红芪作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其品质优良,产量宏丰,并有独特的采收加工方式,且已形成地理标志产物——米仓红芪。红芪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多种药理作用。红芪黄酮类成分是除红芪多糖外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药中也广泛存在,并且种类繁多,每个种类又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中药红芪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黄酮醇槲皮素、二氢黄酮柚皮苷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肺纤维等药理作用,其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成分是红芪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性成分,且对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红芪最早列为黄芪项下,后因发展需要将红芪单独列出。红芪与黄芪具有相似的活性成分及功效,但多项研究表明,红芪黄酮类成分在抗氧化和改善肺纤维方面疗效优于黄芪,目前对于红芪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等基础研究上,对于红芪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红芪作为具有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多重功效的中药,其在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上缺乏具体研究,故应加强红芪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尤其红芪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及红芪黄酮类成分在抗氧化和改善肺纤维化方面的优势研究。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表征药材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作为临床用药的合理选择,红芪在中医临床及中西药合用方面的研究是当前乃至未来持续关注的前沿领域[82]。因此,应加强红芪药材中黄酮类单体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为红芪药材的大规模种植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有知道 HPLC检测收费标准的吗,先谢谢了!!!

    因为我们想开展此方面的业务,但不知道具体行情,希望有知道价格的朋友帮个忙,希望能具体一些,我在此先谢谢大家了!!! 比如: 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污染物 甜蜜素、甲醛、甲醛 、甲醛 、苏丹红(全套)、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EDTA 、TBHQ 、苯甲酸 、山梨酸 、糖精钠 、苯甲酸、山梨酸、过氧化苯甲酰 、氯丙醇 、柠檬黄 、日落黄等; 比如:黄曲霉毒素B1、银杏黄酮醇甙 、维生素C、维生素B6 等; 万分感谢!!!

  • 【原创大赛】从黄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原创大赛】从黄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align=center]从黄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align][align=center]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食品事业部:李灿[/align][b]摘要:[/b]探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活性研究,这为黄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b][/b]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条件,并通过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研究其抗氧化活性。[b][/b]超声波辅助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10,温度为30℃,黄芩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5%。并且研究了黄芩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对O[sub]2[/sub]-• 、• OH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洋葱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较VC强。在浓度为0.0125mg/ml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8.30%,对超氧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0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3.87%。[b]关键词[/b]:黄芩;超声波提取;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align=center][b]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b][/align][align=center]Li Can[/align][align=cente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lign][align=center]Arts and Science, Xi′an 710065)[/align][b]Abstract: [/b]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and to extract antioxidant activity, which is a skullcap as a natural antioxidant and functional foo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provided . [b][/b]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using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and to study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by hydroxyl radicals, superoxide radicals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 Optimal conditions . [b] [/b]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50%, the time is 25min, solid-liquid ratio of 1:10, the temperature is 30 ℃,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3.25%. And studied the extract of Scutellaria flavonoids on O2-• , • OH and DPPH radical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ion extract antioxidant flavonoids than VC strong. At a concentration of under 0.0125mg/ml,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of 88.30% for super-group was 90.01% scavenging of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was 93.87%.[b][color=#2b2b2b]Key Words[/color][/b][color=#2b2b2b]:[/color][color=#2b2b2b] [/color][color=#2b2b2b]Skullcap [/color][color=#2b2b2b]U[/color][color=#2b2b2b]ltrasonic extraction [/color][color=#2b2b2b]T[/color][color=#2b2b2b]otal flavonoids [/color][color=#2b2b2b]A[/color][color=#2b2b2b]ntioxidant activity[/color][b]1 前言[/b]黄岑主要生长在陕西秦岭,为常用中草药之一,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sup][/sup]等功效,它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sup][/sup],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双子叶及裸子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在植物中主要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sup][/sup]。目前从黄酮类物质有很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C[sub]6[/sub]- C[sub]3[/sub]- C[sub]6[/sub]的基本骨架,根据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 环( 苯基) 连接位置( 2-或3-位) 以及三碳链是否呈环状等特点,主要有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黄烷醇,异黄酮等,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功能食品添加剂、兽药和农药等领域。在医药方面,根据其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抗肿瘤方面的药理作用,很多以黄酮类成分为主的制剂已作为成药上市[sup][/sup]。在食品中它们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天然甜味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应用于功能食品,如生物类黄酮口香糖、银杏叶袋泡茶等防衰、抗癌、提高免疫力食品;在兽药、农药等领域,现已开发出些具有特效功能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药品和驱虫、杀虫剂等[sup][/sup]。目前国内侧重于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但他们常被当作残渣而扔掉,因而就造成了黄芩的浪费,没有使黄芩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主要针对黄芩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黄芩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从黄岑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sup][/sup]、有机溶剂提取法[sup][/sup]、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sup][/sup]、水提法等,新的提取方法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酶解法提取[sup][/sup]。黄芩黄酮的提取主要为溶剂萃取法,包括无机溶剂萃取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黄芩黄酮能溶于碱水或甲醇等有机溶剂的特性来提取黄芩中的黄酮[sup][/sup],考虑到该法提取时间长,提取率较低的缺点,我们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因为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型方法,它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在低温下可以强化水浸提效率,达到省时高效节能的目的,而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超声提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超声的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作用。当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介质时,介质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时闭合,并产生高达几千个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空化现象。超声空化中微小气泡的爆裂会产生极大的压力,使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裂在瞬间完成,缩短了破碎时间,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加强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因此本实验拟决定用超声波提取法来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有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等[sup][/sup]。但是以上方法测定黄芩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都比较繁琐,非黄酮类物质干扰比较大。由于Al[sup]3+[/sup]仅与黄酮类物质有特征反应,使用这种显色方法可以使黄酮类化合物溶液在510nm左右出现吸收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快速[sup][/sup]。对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国内外所做研究也比较多。方法可分为体外抗氧化与体内抗氧化,其中体外抗氧化运用较为广泛,体外抗氧化还可分为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油脂过氧化反应[sup][/sup]等;体内抗氧化是用受试物连续喂饲大鼠或小鼠1个月~3个月,然后处死动物,测定其血或组织(如肝、脑)中各物质的含量,同对照组进行比较,间接地说明受试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常用到的自由基有OH[sup] [/sup],O[sub]2[/sub][sup]-[/sup], DPPH等,由于直接清除活性自由基的方法易行且效果直观,本次实验采用该种方法。本实验将从两个方面研究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第一部分为黄芩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的研究。本环节采取超声辅助提取法,采用料液比(A),乙醇浓度(B), 超声时间(C),超声温度(D)作为研究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选择L[sub]9[/sub](3[sup]4[/sup])设计正交试验。用芦丁做标准曲线测定黄芩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第二部分为总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采用对OH,O[sub]2[/sub][sup]-[/sup]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其抗氧化性。[b]2 实验部分2.1 材料与仪器2.1.1 材料和试剂[/b] 黄芩(购于西安同仁堂大药房),芦丁(分析纯,上海试剂药品厂),亚硝酸钠(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硝酸铝(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氢氧化钠(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邻苯三酚(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盐酸(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双氧水(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亚铁(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水杨酸(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邻二氮菲(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DPPH(购于阿拉丁试剂)。[b]2.1.2 仪器[/b] 高速粉碎机(FW80型,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YP202W,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11—1404,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型恒温鼓风干燥箱(CMD-20X型,上海琅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TH48SYBQ-1型,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b]2.2实验方法2.2.1黄芩样品的制备[/b] 将黄芩在烘箱中60℃干燥8h,干燥后的黄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用分样筛(40目)筛分黄芩粉末,保证粉末均匀一致,密封保存,待用。[b]2.2.2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2.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b]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4.0mg 于小烧杯中,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摇匀,得浓度0.16mg/ml的标准液。准确吸取标准应用液0、1.0、2.0、3.0、4.0、5.0ml 于6 个10ml容量瓶中,与上述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 NaNO[sub]2[/sub]0.3ml,摇匀,放置6min后,分别加入10% Al(NO[sub]3[/sub])[sub]3[/sub] 溶液0.3ml,摇匀,放置6min后,再分别加入4% NaOH 溶液4ml,加50%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放置10~15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得到吸光度Y与芦丁浓度X(mg/ml)间标准曲线回归方程。[b]2.2.2.2 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b]准确称取1.00g黄芩粉末,在不同的提取条件下提取黄芩总黄酮,提取液用乙醇稀释定容至50ml。准确吸取提取液1.0ml于25ml容量瓶,按上述方法显色后测定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中可以得到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mg/ml),从而计算出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即: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 ×100%[b]2.2.3 单因素试验[/b] 主要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4个因素,在保持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黄芩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佳的提取条件。 准确称取黄芩粉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冷却后用乙醇定容,按照2.2.2的测定方法,计算黄芩中总黄酮的含量。[b]2.2.4 正交试验[/b]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因素,设计L[sub]9[/sub](3[sup]4[/sup])正交试验,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黄芩总黄酮超声辅助法的最佳提取工艺。[b]2.2.5 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2.2.5.1 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sup][/sup][/b]原理:通过反应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将Fe[sup]2+[/sup]氧化为Fe[sup]3+[/sup], Fe[sup]2+[/sup]和邻二氮菲反应可产生有色络合物,向有色沉淀加入抗氧化剂后,其反应效果会相对减弱。羟基自由基对二价铁离子的氧化作用,会导致吸光值不断变化,从而评价样液消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步骤:取0.75 mmoL/L邻二氮菲溶液1 mL,加入不同浓度的样液,再加0.75 mmoL/L硫酸亚铁1 mL混匀,加0.75mmol/l的过氧化氢1 mL,于37 ℃ 水浴下,水浴60 min后,在536 nm处测其吸光度,所得吸光度A[sub]b[/sub]。 反应方程式:H[sub]2[/sub]O[sub]2[/sub] + Fe[sup]2+[/sup]=OH[sup]-[/sup] +OH + Fe[sup]3+ [/sup]清除率S(%)=「Ax- A[sub]b[/sub]]/[As- A[sub]b[/sub]] ×100% 其中 A[sub]b[/sub]:标准体系的吸光度 Ax:不含黄芩提取液的吸光度As:不含过氧化氢的标准体系吸光度本底吸光度[b]2.2.5.2 对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sup][/sup][/b]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能迅速发生自氧化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和有色中间产物,且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与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浓度呈正相关,该有色中间产物在300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当加入抗氧化剂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H[sup]+[/sup]结合生成O[sub]2[/sub]和H[sub]2[/sub]O[sub]2[/sub] ,从而阻止了中间有色产物积累,溶液在320nm 处的吸收减弱。因此可通过测定添加试样前后吸光度[i]A[/i]的变化来表示抗氧化剂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步骤:取0.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 =8.2)4.5mL,置于25℃水浴中预热20min,分别加入0.1mL试样和0.4mL2.5mmol/L邻苯三酚溶液,混匀后于25℃水浴中反应4min,加入8mol/L HCl溶液两滴终止反应,于波长299nm处测定吸光度As,空白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代替样品,并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计算公式: S(%)=[(1-(As-A[sub]0[/sub] )/A[sub]b[/sub]]×100%其中 A[sub]b[/sub]:不含黄芩提取物的标准体系吸光度 As:标准体系的吸光度值 Ao:不含邻苯三酚的标准体系吸光度[b]2.2.5.3 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sup][/sup] [/b]原理:DPPH 在有机溶液中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当 DPPH 溶液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时,其孤对电子被配对,溶液颜色变浅,可由此来检测自由基的清楚状况,从而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步骤:将样品储备液适当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黄芩黄酮溶液。 向一系列 10 mL比色管中加入 3.5 mL 1.0×10[sup]-4[/sup]mol/L 的 DPPH 溶液和 0.5 mL 样品液,摇匀避光反应30 min,与波长517 nm下测定吸光度 A s。空白对照组以无水乙醇代替样品,并计算清除率。清除率计算公式: 清除率S(%)=[(1-(As-A[sub]0[/sub] )/A[sub]b[/sub]]×100% 其中 A[sub]b[/sub]:不含黄芩提取物的标准体系吸光度 A[sub]s[/sub]:标准体系的吸光度值 A[sub]0[/sub]:不含DPPH的标准体系吸光度[b]3. 结果与分析 3.1 芦丁标准曲线[/b]由图可得,芦丁在0.02—0.10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up]2[/sup]= 0.9998。回归方程为Y= 11.47X+ 0.0554 [align=center]表1 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芦丁浓度/(mg/ml)[/align][/td][td][align=center]0.02[/align][/td][td][align=center]0.04[/align][/td][td][align=center]0.06[/align][/td][td][align=center]0.08[/align][/td][td][align=center]0.1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吸光度(A)[/align][/td][td][align=center]0.288[/align][/td][td][align=center]0.514[/align][/td][td][align=center]0.736[/align][/td][td][align=center]0.976[/align][/td][td][align=center]1.204[/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img=,463,24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3421003_7187_2904018_3.png!w463x249.jpg[/img] [/align][align=center]图1 芦丁标准曲[/align]Fig.1 Standard curve of rutin[b]3.2 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3.2.1 料液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b]在料液比为1:6,1:8,1:10,1:12,1:14时,50%乙醇作为提取剂,超声波时间为20min,超声波温度为60℃,冷却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研究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align=center]表2 料液比与提取率的关系[/align][align=center][img=,394,25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5178933_5515_2904018_3.png!w394x250.jpg[/img][/align][align=center] 图2 料液比对黄芩黄酮提取的影响[/align][align=center]Fig.2 Solid-liquid ratio o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impact[/align]由图2可见,随着料液比的增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也逐渐升高,当料液比为1:10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达到最高值,继续增加料液比,提取率会有一定的降低。在一定范围内料液比的增加有利于物料中黄酮类物质的溶出,但料液比过大的时候,会导致溶液浓度太小,从而影响到黄酮类物质对超声波能的吸收,导致黄酮得率下降。因此选定料液比在1:1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b]3.2.2 乙醇浓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b]当乙醇浓度为30%,40%,50%,60%,70%时作为提取剂,超声波时间为20min,超声波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冷却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研究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align=center]表3 乙醇浓度与提取率的关系[/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乙醇浓度(%)[/align][/td][td][align=center]30[/align][/td][td][align=center]40[/align][/td][td][align=center]50[/align][/td][td][align=center]60[/align][/td][td][align=center]7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率(%)[/align][/td][td][align=center]2.08[/align][/td][td][align=center]2.44[/align][/td][td][align=center]3.18[/align][/td][td][align=center]2.15[/align][/td][td][align=center]1.28[/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img=,457,28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5413326_3128_2904018_3.png!w457x289.jpg[/img][/align]图3 乙醇浓度对黄芩总黄酮提取的影响[align=center] Fig.3 The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align]由图3可见,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逐渐升高,在乙醇浓度为50%时提取率最高,再增加乙醇浓度,提取率逐渐降低。这主要是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导致溶液极性的改变,使提取液中杂质含量增加,因此选择5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b]3.2.3 超声波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b]当超声波时间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50%,超声波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却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研究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align=center]表4 超声波时间与提取率的关系[/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超声波时间(min)[/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d][align=center]10[/align][/td][td][align=center]15[/align][/td][td][align=center]20[/align][/td][td][align=center]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率(%)[/align][/td][td][align=center]1.67[/align][/td][td][align=center]1.82[/align][/td][td][align=center]1.93[/align][/td][td][align=center]2.19[/align][/td][td][align=center]2.08[/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img=,420,25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5572952_9256_2904018_3.png!w420x258.jpg[/img][/align]图4 超声时间对黄芩总黄酮提取的影响[align=center]Fig.4 Ultrasonic time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align]由图4可见,随着超声波时间的延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逐渐升高,在20min时提取率最高,继续延长超声波提取时间提取率几乎不变,主要是因为在初期,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没有完全浸提到溶剂中,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黄酮类化合物逐渐完全溶于提取剂中,因此提取率几乎不变。所以选择超声波时间为20min时进行实验。[b]3.2.4 超声波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b]当超声波温度为20℃,30℃,40℃,50℃,60℃,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50%,超声波时间为20min的条件下,冷却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液中总黄酮含,研究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align=center]表5 超声波温度与提取率的关系[/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超声波温度(℃)[/align][/td][td][align=center]20[/align][/td][td][align=center]30[/align][/td][td][align=center]40[/align][/td][td][align=center]50[/align][/td][td][align=center]6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率(%)[/align][/td][td][align=center]1.87[/align][/td][td][align=center]2.34[/align][/td][td][align=center]2.44[/align][/td][td][align=center]2.25[/align][/td][td][align=center]2.31[color=#ff0000] [/color][/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img=,360,25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6171242_5784_2904018_3.png!w360x256.jpg[/img][/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图5 超声温度对黄芩黄酮提取的影响[align=center]Fig.5 Skullcap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impact[/align] 由图5可见,随着超声波温度的升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逐渐升高,在40℃时提取率最高,继续升高超声波提取温度,提取率反而略有下降。高温提取的过程是先使物料升温,保持一定时间后,利用温度使细胞壁破碎,乙醇溶剂溶入细胞内部,黄酮充分溶解,再继续升高温度,反而使更多的杂质释放出来,导致黄酮提取率不再上升。所以选择超声波温度为40℃进行实验。[b]3.3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3.3.1 正交试验结果[/b]通过上述单因素试验,得出各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其中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20min,超声温度为40℃。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4因素3水平,设计L[sub]9[/sub](3[sup]4[/sup])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为了进一步判断上述4类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将以正交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找出这些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来源。表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表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orthogonal tests[table][tr][td=1,2]水平[/td][td] 因素[/td][/tr][tr][td]A B C D料液比(g/ml) 乙醇浓度(%) 超声时间(s) 超声温度(℃)[/td][/tr][tr][td=2,1]1 1:8 40 15 302 1:10 50 20 403 1:12 60 25 50[/td][/tr][/table]表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Tab 2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table][tr][td=1,2]试验号[/td][td] 因素[/td][td=1,2]提取量(%)[/td][/tr][tr][td]A B C D料液比(g/ml) 乙醇浓度(%) 超声时间(s) 超声温度(℃)[/td][/tr][tr][td=3,1]1 1:8 40 15 30 2.622 1:8 50 20 40 2.903 1:8 60 25 50 2.764 1:10 50 25 30 3.255 1:10 60 15 40 2.626 1:10 40 20 50 2.507 1:12 60 20 30 2.408 1:12 40 25 40 2.589 1:12 50 15 50 2.85K[sub]1[/sub]/3 2.76 2.57 2.70 2.76K[sub]2[/sub]/3 2.79 3.00 2.60 2.70K[sub]3[/sub]/3 2.61 2.59 2.86 2.70R 0.18 0.43 0.26 0.06[/td][/tr][/table]由表1、2可知,主次因素由极差大小确定:B>C>A>D,即影响黄芩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因素贡献率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sub]2[/sub]B[sub]2[/sub]C[sub]3[/sub] D[sub]1[/sub],即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10、超声温度为30℃。最佳条件为正交表中的第四组,因此测抗氧化性实验选择此组数据。[b]3.4 总黄酮的抗氧化性3.4.1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b][align=center]表6 提取液浓度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液浓度/(mg/ml)[/align][/td][td][align=center]0.0025[/align][/td][td][align=center]0.0050[/align][/td][td][align=center]0.0075[/align][/td][td][align=center]0.0100[/align][/td][td][align=center]0.01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VC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20.54[/align][/td][td][align=center]42.88[/align][/td][td][align=center]59.39[/align][/td][td][align=center]74.44[/align][/td][td][align=center]79.09[/align][/td][/tr][tr][td][align=center]黄酮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40.39[/align][/td][td][align=center]67.21[/align][/td][td][align=center]78.42[/align][/td][td][align=center]85.29[/align][/td][td][align=center]88.30[/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img=,360,25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16376703_5430_2904018_3.png!w360x256.jpg[/img][/align]图6 黄芩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Fig.6 Scutellaria Flavonoids on Scavenging of Hydroxyl Radicals黄芩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黄芩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相同的浓度范围下,清除能力大小为:提取物VC溶液。在0.0025—0.0125mg/ml浓度下,各溶液的清除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提取液浓度为0.0125mg/ml下,黄芩提取液的清除率达到了88.30%。3.4.2 [b]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b][align=center]表7 提取液浓度对超氧基自由基清除率[/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液浓度/(mg/ml)[/align][/td][td][align=center]0.0025[/align][/td][td][align=center]0.0050[/align][/td][td][align=center]0.0075[/align][/td][td][align=center]0.0100[/align][/td][td][align=center]0.01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VC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26.77[/align][/td][td][align=center]43.09[/align][/td][td][align=center]61.73[/align][/td][td][align=center]78.69[/align][/td][td][align=center]80.2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黄酮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49.81[/align][/td][td][align=center]75.29[/align][/td][td][align=center]84.38[/align][/td][td][align=center]89.21[/align][/td][td][align=center]90.01[/align][/td][/tr][/table]黄芩总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黄芩总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浓度范围下,清除能力大小为:提取物VC溶液。各溶液的清除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提取液浓度为0.0125mg/ml下,黄芩提取液的清除率达到了90.01%。3.4.3 [b]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b][align=center]表8 提取液浓度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序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提取液浓度/(mg/ml)[/align][/td][td][align=center]0.0025[/align][/td][td][align=center]0.0050[/align][/td][td][align=center]0.0075[/align][/td][td][align=center]0.0100[/align][/td][td][align=center]0.01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Vc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27.36[/align][/td][td][align=center]52.41[/align][/td][td][align=center]79.98[/align][/td][td][align=center]80.49[/align][/td][td][align=center]81.31[/align][/td][/tr][tr][td][align=center]黄酮清除率(%)[/align][/td][td][align=center]55.7[/align][/td][td][align=center]82.3[/align][/td][td][align=center]89.78[/align][/td][td][align=center]93.74[/align][/td][td][align=center]93.81[/align][/td][/tr][/table][b] [/b]黄芩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见图8。由图8可知,黄芩总黄酮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的浓度范围下,清除能力大小为:提取物VC溶液。各溶液的清除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提取液浓度为0.0125mg/ml下,黄芩提取液的清除率达到了93.81%。[b]4.总结[/b]1.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各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其中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20min,超声温度为40℃,为正交试验奠定了基础。然后用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辅助法提取黄芩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10、超声温度为30℃。黄芩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5%。2.本实验分别就黄芩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并与VC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如下结论:在0.0025—0.0125mg/ml浓度下,提取物对各自由基清除能力为:DPPH O[sub]2[/sub][sup]-[/sup]• • OH ,同浓度黄芩提取物清除能力普遍高于VC溶液,黄芩黄酮提取液和VC溶液对自由基清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浓度为0.0125mg/ml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8.30%,对超氧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0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3.87%,由此可知黄芩总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所以充分利用黄芩资源是我国药用研究的科学发展方向。基于提取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比较分析,从而探索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方案,提高黄芩利用率,仍是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渐重视,因黄芩中的黄酮化合物有着极高的药用营养及良好的保健作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b]。[/b]本文旨在研究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药品得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align=center][b] [/b][/align] 刘雄,高建德.黄芩研究进展.甘肃中医学院,2007,24(2):46-50. 罗小文.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10,12(7):5-8. 张睿,徐雅琴,时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食品与机械.2003,15(1):21-22. 梁丹,张保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87-89. 龙春,高志强,陈凤鸣,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2):13-15. 刘雄,高建德.黄岑研究进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2):46-50. 郭雪峰, 岳永德.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6): 8083- 8086.. 唐德智.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中药与天然产物,2009,21(12):101-104.. 张岩, 曹国杰, 张燕,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天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54-157. 韩雅慧,陶宁萍.甘草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山西农业科学,2010, 38(11):89- 93. 崔永明,余龙江,等.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中药材,2006, 29(8): 838-840. 孙墨珑, 宋湛谦, 方桂珍. 核桃楸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34 (1) : 38 - 39. 徐清萍,钟桂,芳孟君. 抗氧化剂抗氧化方法研究进展.食品工程,2007,6(7):23-25. 安卓,贾昌喜.苦苣菜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研究.食品科学. 赵新淮.大黄醇提取物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9(3):284-288 杨立琛,李荣.花椒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其成分分析.食品科学. CHI Ru-an,ZHOU Fang,HUANG Kun,ZHANG Yue-fei.Separation of baicalin for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with polyamide.Key Laboratory for Green Chemical Proces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2008,15(1):606-611.

  • 做总黄酮遇到一些小问题了,请教大家一下。。

    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等的溶解度资料各位老师,本人现在做总黄酮,希望能知道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确切的溶解度。或者能找到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也好。在网上搜索了半天,找不到,还望各位搜索达人相助,或者有做过的也好。谢谢了!

  • 求助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银杏叶胶囊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测定本品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img=,690,9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242326481547_9181_3481045_3.png[/img][img=,690,9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242326493247_412_3481045_3.png[/img]

  • 有用紫外测总黄酮的么?求助

    最近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方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大概是这样的流程”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乙醇溶解定溶到25ml,然后用苯洗柱,再用甲醇洗柱,收集滤出液,定溶25ml,在360nm测量吸光值”。问题是:取最后的滤出液,测定吸光度为0.564;但把该滤出液用甲醇稀释5倍后,测定的吸光度0.065。为什么最后的提取液吸光度与稀释倍数不成正比呢?这样导致两个计算结果不一样,求高手指点下

  • 【原创大赛】杜仲黄酮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探讨

    【原创大赛】杜仲黄酮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探讨

    杜仲黄酮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杜仲黄酮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研究,为研究抗肿瘤作用提供研究依据,也为利用杜仲这一天然资源提供了极有力的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采用95%乙醇冷浸提取杜仲中的黄酮类成分,根据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能与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α-萘胺偶合生成红色的化合物的原理,采用紫外光解法测定杜仲黄酮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结果与讨论: 杜仲提取物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在1.5%左右,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70%--80%;用95%乙醇提取效果良好,适当浓度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明显。  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为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树种和传统名贵中药。杜仲主要含木脂素及其甙类、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及氨基酸、杜仲胶、微量元素等,杜仲在我国分布很广,适应性很强,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及陕西等省,其它地区也有引栽。杜仲是一种经济作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名贵中药和上品,杜仲皮和叶具有降压、扩张血管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亚硝酸盐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主要作为发色剂、增香剂和防腐剂,是肉食类制品加工中应用历史最长、最为广泛的添加剂之一。随着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大量化学肥料的使用,导致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升高。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在自然界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极易与胺化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类物质是一类具有很强致癌性的物质。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都证明生物类黄酮具有广泛的抑癌和防癌作用,杜仲黄酮对亚硝酸盐的直接消除作用未见深入报道,本实验对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报道: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与皮基本相似,因资源较易得,已成为当今药用开发热点,并取得不少成就,如杜仲胶囊、杜仲平压片、杜仲壮骨丸、杜仲冲剂等。日本以杜仲叶作为鸡饲料添加剂,生产低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鸡蛋,用杜仲叶或其浸膏制成多种杜仲饮料等保健药品,作为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药物。杜仲的降压作用是经过多年临床证实的,现代药理实验有效地揭示了这一作用的机理。有关杜仲抗肿瘤作用虽经现代药理实验证实,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有报道称黄酮类成分可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本试验通过对杜仲中黄酮类成分对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证实抗肿瘤作用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仪器、试剂与药品1.1[size=14p

  • 【原创大赛】胶囊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验证

    【原创大赛】胶囊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验证

    [align=center]胶囊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验证[/align][align=center]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食品事业部:肖颖[/align]一、目的:对《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总黄酮测定方法进行方法适用性验证。二、验证内容:方法适用性验证包括检出限、线性范围、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三、验证方法: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2 原理 试样中黄酮经乙醇提取,聚酰胺粉吸附,以苯除去杂质,用甲醇洗脱黄酮后,在360nm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与黄酮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3 试剂和材料3.1 试剂实验室用水为双蒸馏水,所用试剂为分析纯级。3.1.1 无水乙醇:分析纯。(来源:天津奥普升化工有限公司 批号:20161019)3.1.2 芦丁标准溶液:(来源: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20161027)称取5.0芦丁,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3.1.3 甲醇(来源: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20150408 )3.1.4 聚酰胺粉(来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 批号:201600409 )3.1.5 苯(来源: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20140510 )以上试剂符合检测要求4 仪器和设备4.1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型号:KQ5200B4.2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型号:JM-B10002 精度:0.0001g4.3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TU-1901或同等程度仪器 以上仪器符合检测要求5 波长选择专属性实验取芦丁标准溶液(3.1.2)1.0mL加乙醇(3.1.1)定容至25mL,摇匀后,超声20min,吸取上清液1.0mL于蒸发皿中,加1g聚酰胺粉(3.1.4)吸附,于水浴上挥去乙醇,然后转入层析柱。先用20mL苯(3.1.5)洗,苯液弃去,然后用甲醇(3.1.3)洗脱,定容至25mL,以甲醇(3.1.3)为参比,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同时对样品空白进行扫描。6 试样处理样品提取:称取1.0g左右试样,加乙醇(3.1.1)溶解并定容至25mL,摇匀后,超声提取20min,吸取上清液1.0mL于蒸发皿中,加1g聚酰胺粉(3.1.4)吸附,于水浴上挥去乙醇,然后转入层析柱。先用20mL苯(3.1.5)洗,苯液弃去,然后用甲醇(3.1.3)洗脱黄酮,定容至25mL,为待测液。7 测定:标准曲线绘制:分别移取0、1.0、2.0、3.0、4.0、5.0mL芦丁标准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甲醇(3.1.3)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在360nm处比色,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总黄酮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同时取待测液在360nm测定吸光度,计算试样中总黄酮含量。8 公式试样总黄酮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img=,153,4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03387785_8072_2904018_3.png!w153x45.jpg[/img]式中:X—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mg/100g; A—样品测定液中黄酮的含量,μg;m—样品质量,g;V[sub]1[/sub]-测定用样品液体积,mL;V[sub]2[/sub]-试样定容体积,mL。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四、验证数据1.波长选择经过全波长扫描,芦丁标准溶液在3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在此波长处无干扰,故选择360nm为最佳测定波长。[img=,690,54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03507036_5107_2904018_3.png!w690x546.jpg[/img]2.线性范围以总黄酮含量(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0.0029C-0.0069 R[sup]2[/sup]为0.999。[table][tr][td][align=center]总黄酮含量(μg)[/align][/td][td]0[/td][td]52[/td][td]104[/td][td]156[/td][td]208[/td][td]260[/td][/tr][tr][td][align=center]A[/align][/td][td]0[/td][td]0.133[/td][td]0.284[/td][td]0.445[/td][td]0.598[/td][td]0.730[/td][/tr][/table][align=center][img=,482,29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091803598216_9725_2904018_3.png!w482x290.jpg[/img] [/align]以上结果表明总黄酮在0-260μg范围内,吸光值与总黄酮含量线性良好,符合要求。3. 检出限以甲醇(3.1.3)为参比,同时在360nm处对标准曲线0管进行20次测定,计算标准偏差,以3倍标准偏差值与斜率的比值为最低检出含量,利用公式计算出检出限。经测定,标准偏差为0.000366,最低检出含量为0.379μg,检出限为1.0mg/100g,满足胶囊中对检出浓度的要求。4.重复性称取6份试样按照上述处理方法进行试样处理,分别吸取适量样液进行比色,求得样液中总黄酮含量。[table][tr][td][align=center]测定编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d][align=center]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样品含量mg/100g[/align][/td][td]323.1[/td][td]318.9[/td][td]320.2[/td][td]326.1[/td][td]324.6[/td][td]322.7[/td][/tr][tr][td][align=center]平均值mg/100g[/align][/td][td=6,1][align=center]322.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相对标准偏差%[/align][/td][td=6,1][align=center]0.831[/align][/td][/tr][/table]由上表可知,试样中总黄酮测定的重复性均值为322.6,RSD值为0.831%,符合规定。5.回收率在进行重复性试验基础上,同时进行加标试验,加标量分别为1.2倍,1.0倍,0.8倍,结果见下表:[table][tr][td][align=center]测定编号[/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5[/align][/td][td][align=center]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样品含量mg/100g[/align][/td][td]323.1[/td][td]318.9[/td][td]320.2[/td][td]326.1[/td][td]324.6[/td][td]322.7[/td][/tr][tr][td][align=center]加标量mg/100g[/align][/td][td][align=center]347.30[/align][/td][td][align=center]354.98[/align][/td][td][align=center]304.81[/align][/td][td][align=center]309.28[/align][/td][td][align=center]251.82[/align][/td][td][align=center]258.99[/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加标样品含量mg/100g[/align][/td][td]651.22[/td][td]659.02[/td][td]630.58[/td][td]649.8[/td][td]549.98[/td][td]567.79[/td][/tr][tr][td][align=center]加标回收率%[/align][/td][td]94.48 [/td][td]95.81 [/td][td]101.83 [/td][td]104.66 [/td][td]89.50 [/td][td]94.63 [/td][/tr][/table]由上表可以看出胶囊中总黄酮测定的加标回收范围在80%-120%,符合规定。6.耐用性同时进行人员比对和仪器比对检测胶囊中总黄酮,结果见下表。[table][tr][td]编号[/td][td]人员1[/td][td]人员2[/td][td]仪器1[/td][td]仪器2[/td][/tr][tr][td]样品含量mg/100g[/td][td]322.8[/td][td]325.7[/td][td]322.1[/td][td]323.7[/td][/tr][tr][td]相对误差%[/td][td=2,1][align=center]0.89[/align][/td][td=2,1][align=center]0.50[/align][/td][/tr][/table]由上表可知,胶囊中总黄酮测定耐用性符合要求综上所述:从波长选择、检出限、线性范围、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测试结果可知,均符合方法要求,本实验方法符合胶囊中总黄酮测定。

  • 【求助】总黄酮的测定?

    [font=楷体_GB2312[size=4]]我看大部分文献是用显色反应,试剂是(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第一个问题是他们与总黄酮含量关系怎样确定,及怎样的情况使显色剂过量?参比溶液一般是试剂空白(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第二个问题是我觉得用乙醇,水,还是试剂空白,影响不大吧?因为在510出他们没有吸收第三个问题是参比溶液是试样空白更科学吧,既参比溶液为(样品+溶剂(水或乙醇溶液))?我看有一篇文献于村俞莎沈向红的《中草药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他们选择的参比溶液是样品+氢氧化钠他们说考虑到某些中草药(如大黄等)遇碱也显红色,应从样品中扣除,故本法选择样品加碱作为样品空白扣除。我的疑问是在黄酮的定性上(加氢氧化钠,也是显红色),因为是在可见光驱,这样不就都扣除了,他们这样做行吗?请高人指点,谢谢[/size][/font]

  • 【讨论】蜂胶中的“三聚氰胺”----总黄酮

    蜂胶标准存"漏洞" 一些行业虽然已有质量标准,但由于造假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来的标准已经不能作为判定产品合不合格的依据。曾遭曝光的"蜂胶造假"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被曝光企业提供的原料蜂胶的检测报告上显示:提纯蜂胶的总黄酮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事实上,造假者是在树胶里添加了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人为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前有三聚氰胺,现有蜂胶黄酮,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其他产品会曝光出来。产品标准究竟该如何订制?类似造假事件该如何处理?这些不但需要执法部门思考,也希望大家给相关部门支支招!!

  • 【第三届原创参赛】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体会

    【第三届原创参赛】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体会

    维权声明:本文为xiaodu2007693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体会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研究内容】 我做的是某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该中药中主要为黄酮类成分,遵循传统用药原则,我采取水煎煮,之后水提液浓缩至一定体积,过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水梯度洗脱,梯度: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每个梯度做为一个流分,再进行细分。下一步主要是运用聚酰胺柱色谱,中低压ODS,Sephadex LH20进一步分离,最后制备液相得到单体化合物。【经验分享】 主要和大家分享我使用聚酰胺柱的经验,我一般是聚酰胺薄膜结合聚酰胺柱,类似于硅胶板结合硅胶柱。所用的聚酰胺为30-60目,聚酰胺薄膜一盒50片,规格为8cm x 8cm,70块钱左右,可以根据需要剪成条状使用。聚酰胺薄膜常用的溶剂系统说明书上有,我常用甲醇-水,因为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的酸性,展开剂要加点酸,甲酸乙酸都可以,抑制其解离,保持游离状态的话,样品成点性好,否则拖尾很严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聚酰胺可以用反相溶剂系统,如甲醇水;也可以用正相溶剂系统,如二氯甲烷甲醇。要根据自己样品的极性来定。以我的80%乙醇洗脱物为例,进行详细的叙述。此部分极性较小。我用二氯甲烷溶解,拌样,挥干。洗脱系统为甲醇水,聚酰胺柱起始用水装柱,上样,上面要放一块棉花,然后用玻璃塞子压住(聚酰胺比较轻,防止加溶剂时冲起来),甲醇水梯度洗脱。之前点板显示,50%甲醇水刚刚展开一点,因此起始用50%甲醇水洗脱,然后梯度设为55%、60%、65%、70%、75%、80%、85%、90%、最后甲醇冲柱。过程中每100mL一接,蒸干转移至小瓶。最后用一大块聚酰胺对得到的流分进行合并。得到大概9-10个流分,HPLC-DAD分析,找到合适的液相色谱条件之后,用制备液相进行制备。【部分聚酰胺薄层谱图展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11940_245940_2160661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11940_245941_2160661_3.jpg左图:展开剂:(甲醇:水90:10)+2滴乙酸; 右图:展开剂:(甲醇:水80:10)+2滴乙酸,最右边的点为总样显色剂为: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体会和教训】 黄酮类化合物用聚酰胺分离效果非常好,但是死吸附较严重,样品比较多时可以使用,少就算了。凝胶Sephadex LH20效果也非常好,建议多使用。黄酮类成分溶解性比较折磨人,但提醒一点在进行制备液相时,样品一定要用流动相溶解,或接近流动相,多加点总会溶解的,然后用0.45μm滤膜过滤。不用流动相溶解很容易把柱子弄裂分。原因在于,进样之后,样品析出,堵了柱塞板,导致局部流速过快,冲塌固定相。我就把老师的预柱整裂分了,多亏了预柱啊,保护了柱子,要不然老师肯定疯了,但是后来寄出去修预柱,别人检测又很神奇地自动好了,这有点解释不了,呵呵,这事也不是常能碰到的,最好按规矩来,否则耽误别人实验不太好。先就写这么多,实验也不是那么成功,但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样品导致预柱裂分的后果-色谱图展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12004_245944_2160661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12007_245946_2160661_3.jpg左图为:样品制备时色谱图,当时已裂分右图为:预柱用纯品检测色谱图,连续进样2针,可见预柱裂分严重。

  • 29.8 醋柳黄酮片中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作者】 翁水旺; 连劲龙;【Author】 Weng Shuiwang (Fujian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Fuzhou 350001)Lian Jinlong (Fuji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Fuzhou 350004)【机构】 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州 350001; 福州 350004;【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柳黄酮片中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溶液(54:46),柱温40℃,检测波长368nm。结果:异鼠李素、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5~32μg/ml(r=0.9996)、2.5~12.4 μg/ml(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4%、99.8%。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22%、1.32%(n=6);日间精密度RSD为1.07%、1.3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更多还原【Abstract】 Objective: 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sorhamnetine and quercetin in flavone hippophaes tablets by HPLC.Methods:The HPLC system consisted of Diamonsil C18 column (250 mm×4.6 mm, 5μm),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0.02mol/L phosphoric acid (54:46) .column temperature at 40℃,with detection at 368 nm. Results:The linear range of isorhamnetine and quercetin were 6.5-32μg/ml (r = 0.9996) and 2.5-12.4 μg/ml (r= 0.9991).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4% and 99.8%,respectively.The wit... 更多还原【关键词】 醋柳黄酮片; 异鼠李素;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 words】 Flavone hippophaes tablets; Isorhamnetine; Quercetin; HPLC;

  • 求助!!!总黄酮测定!

    各位大佬,有个很粗浅但又没法在教科书上找到的问题想请教下大佬们!我再测总黄酮的含量,使用硝酸铝显色,然后我参比池是该放我用的试剂 (乙醇)还是该放空白对照(试剂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