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二硫代联二脲

仪器信息网二硫代联二脲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二硫代联二脲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二硫代联二脲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二硫代联二脲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二硫代联二脲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二硫代联二脲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二硫代联二脲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硫代联二脲相关的资讯

  • 在线电化学方法实现免疫球蛋白链间/链内二硫键的还原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Onlin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Both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Disulfide Bridges in Immunoglobulins1。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院的Martijn M. Vanduijn研究员。许多蛋白质中都包含着二硫键,二硫键是指连接不同肽链或同一肽链中两个不同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组成的化学键(-S-S-)。在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起着稳定肽链空间结构的作用。二硫键数目越多,蛋白质分子对抗外界影响的能力就越大。维持二硫键的完整有利于蛋白质的液相色谱分离,但却给后端的质谱分析带来了挑战。常规的方法是在质谱分析前期对蛋白质进行变性、还原、烷基化处理,这些前处理过程可以有效的减少二硫键对后续酶切或二级碎裂(MS/MS)的干扰,但却非常繁琐耗时,除了会产生副反应以外,蛋白样品也可能在前处理过程中发生丢失。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法是采用电化学还原。一个配备金属电极的流通池,仅需要施加适当电压于电极上,流通池中蛋白分子上的二硫键就可以被还原。目前,这种微型电化学反应池已实现商业化,可在线连接至质谱前端,蛋白样品经电化学还原,离子源活化,二级碎裂后可直接进行基于MS/MS谱图的序列匹配。尽管如此,电化学反应池在设计、电极材料组成、流通池的大小以及施加的电势等方面仍在不断的提高与创新。免疫球蛋白(抗体)包含有多个链间/链内二硫键。Simone Nicolardi等人曾在2014年将电化学反应器与FTICR质谱联用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从MS1谱图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单克隆抗体由于链间二硫键还原后生成的重链和轻链。然而,由于还原不完全,导致重链/轻链上的链内二硫键仅部分打开。类似的不完全还原在Kasper D. Rand组中电化学还原与氢氘交换质谱联用中也能观察到。这种不完全还原会影响蛋白中肽链的精准测量(一对二硫键引起2 Da的质量偏差),同时,关闭的二硫键也会干扰其跨度区域的二级碎裂,碎裂产物也较难通过计算软件进行预测或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在线电化学还原方法可以实现单克隆抗体链间/链内的完全还原。装置如图1所示,蛋白样品注入系统后在1μL/min的流速下进行色谱分离,色谱柱后流出液与19 μL/min的补充液(1%甲酸,50%乙腈)在T型管中混合,随后以20 μL/min的流速经过电化学反应池(电化学反应池固有体积为19 μL),最终还原后的反应液进入质谱进行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补充液中的50%乙腈有利于蛋白变性,而1%甲酸则为还原反应提供氢原子,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图1. 在线电化学反应池耦联质谱装置示意图为了考察整个方法的可行性及普遍适用性,作者利用该装置对一系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电化学还原和质谱检测。如图2A为贝伐珠单抗在800 mV还原电势下色谱分离的总离子流图(TIC),图2B为图2A中色谱峰所对应的一级质谱图(MS1)。从MS1可以看出有两组电荷态分布分别对应重链和轻链,说明在800 mV电势下,贝伐珠单抗链间二硫键发生了还原,由于还原发生在色谱分离之后,所以重链和轻链产生了共流出,仅在TIC图中观察到一个色谱峰。相比较柱前还原,这种色谱柱后二硫键还原会导致肽链的共流出,质荷比接近的肽链则会产生重叠的电荷分布进而干扰谱图的解析。但这种方法在分析复杂的蛋白样本具有明显有优势,可以将还原后生成的肽链与蛋白母体相关联,方便溯源。图2C则为贝伐珠单抗在不同电势下的还原情况,随着电势的逐渐增加,MS1去卷积谱图上逐渐观察到部分还原生成的重链、轻链或重轻链组合,当电势达到1000 mV时,几乎所有的链间二硫键都实现了还原。对于链内的二硫键,由于还原产生的质量改变较小(轻链包含两个二硫键,还原后质量增加4.032 Da),且存在未还原、部分还原以及完全还原肽链间的信号干扰,所以不太容易从MS1谱图确认链内二硫键的还原情况。但轻重链朝高电荷态偏移(图2D)间接说明链内二硫键在打开,肽链更加舒展,更容易质子化。图2. 在线还原系统分析贝伐珠单抗:A)贝伐珠单抗总离子流图;B)对应色谱峰的一级质谱图;C)在不同还原电势下的一级质谱图(去卷积);D)重链在不同还原电势下电荷态的偏移。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链内二硫键的还原情况,作者模拟了不同氧化还原态的贝伐珠单抗轻链19+电荷态的同位素分布情况。如图3A,从上到下分别是模拟的完全还原(4 x SH)、部分还原(SS + 2 x SH)以及未还原(2 x SS)同位素分布。将实验测得同位素分布与模拟的同位素分布进行比对,计算每种氧化还原形式对总信号的贡献占比(图3B)。经过比对发现在1000 mV的电化学还原下是可以实现链内二硫键的完全还原的。因此,最终电化学还原设置为1000 mV。链内二硫键的完全还原可以极大的提高肽链的碎裂效率,获得更加丰富的MS/MS数据用于序列匹配。如图4所示,贝伐珠单抗以及西妥昔单抗的轻链19+电荷态被分离并碎裂。可以看到当施加1000 mV还原电势在质谱分析的前端时,轻链的二级碎片明显增加,特别是横跨链内二硫键的区域(图4,黄色阴影)。此外,在质量匹配的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到二硫键处于还原状态,考虑还原氢引起的质量增加可以实现更多二级碎片的匹配。图3. A)不同氧化还原态的贝伐珠单抗轻链19+电荷态的同位素分布模拟;B)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二硫键还原情况图4. MS/MS数据评估链内二硫键的还原情况总之,本文开发了一种在线电化学还原方法能够实现免疫球蛋白链间/链内二硫键的完全还原。该方法能够简化蛋白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方便后续的质谱测定。与之前的电化学反应器相比,该系统能实现链内二硫键还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电化学流通池所用的表面材料,之前是全钛的设计,现在是表面镀铂。2、之前是三电极配置(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而现在的设计减少至两个电极,驱动还原的电势适用于这种调整后电极配置。3、补充液的条件(50%乙腈和1%甲酸)对还原有利。此外,该电化学系统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电化学反应池的体积过大、还原电势过高会影响质谱检测的信噪比等。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在蛋白质组学还是在结构质谱分析中。撰稿:刘蕊洁编辑:李惠琳原文:Onlin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Both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Disulfide Bridges in Immunoglobulins参考文献1.Vanduijn MM, Brouwer HJ, Sanz de la Torre P, Chervet JP, Luider TM. Onlin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Both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Disulfide Bridges in Immunoglobulins. Anal Chem. 2022, 94(7): 3120-3125. 2.Nicolardi S, Deelder AM, Palmblad M, van der Burgt Y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n intact monoclonal antibody by onlin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disulfide bond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2014, 86(11): 5376-5382.3.Trabjerg E, Jakobsen RU, Mysling S, Christensen S, Jørgensen TJ, Rand KD.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large and highly disulfide-stabilized proteins by integrating onlin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into an optimized H/D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 workflow. Anal Chem. 2015, 87(17): 8880-8888.
  • 第二代测序技术(NGS)推动个性化肿瘤学发展
    目前,肿瘤学已经上升到基因组分析的前沿,它可以被用于识别驱动突变和其他标记, 临床医生也可以借此设计疗法,监测病人的反应,而突变和标记可以通过NGS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一个生成gigabases数据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显现出来。   何为NGS?它面临着哪些问题?   NGS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平台,虽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迅速获得认可,但就管理和实践层面,仍面临着许多障碍要跨越,包括相关规定,临床方针(ASCO NCCN等)方面的合并,报销,以及医生和病人对它的认知问题。   因此,如果个性化肿瘤学的潜力被意识到,NGS技术被诊所完全接受,利益相关团体就必须建立一个共同承诺,最近在山景城举行的个性化医疗世界会议上,部分发言人提出了此观点。   发言人之一John Leite是Illumina公司肿瘤市场开发和产品管理副总裁。Leite博士强调:需要同所有肿瘤团体的利益相关者达成一些共识,如什么样的产品最符合市场需求,开发这些临床应用产品所需的资料支持,以及医生和病人的诉求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监管机构,宣传组,购买者和科学家。   &ldquo 对许多利益相关者而言,要他们采用NGS的解决方案,就需要临床数据来证明这些方案的价值,&rdquo Leite博士补充说。 &ldquo 如果要评估病人治疗结果的改变,临床试验将是最优的临床数据的生成机制。&rdquo   何为液体活检?为何要选择液体活检?   Mark Erlander博士说:&ldquo 一个成长中的肿瘤会不断释放坏死的细胞,喷洒它的基因物质,它们会进入血液和尿液,因而 我们使用精密癌症患者监控平台(PCM),即利用尿液进行非侵入式的癌症检测,监测式的液体活检。&rdquo   &ldquo DNA正在极度退化中。中等长度的DNA在等离子体中约为145 - 150 bp,在尿液中约为75 &ndash 100bp。 即便你拥有DNA样本序列是支离破碎的也没有关系,只要它还存在,就可以通过NGS进行检测。 我们的突变等位基因浓缩技术可抑制野生型等位基因的放大,从而致使突变序列扩增,把绝大多数的野生型基因变成完全的突变序列。&rdquo   驱动突变可预测患者是否会对特定的治疗做出反应。Erlander博士提到:&ldquo 我们关注疾病的第四阶段的,因为这阶段是分子靶向药物首次进行大规模人群实验,这也是对病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 &rdquo 变异监测可以确定病人实际的反应。   在在一个前瞻性双盲实验中,PCM从组织细胞疾病患者身上探测到了BRAFV600E突变,收集到的数据包括测对BRAF抑制剂和抗治疗突变的反应。当细胞组织切片的肿瘤含量低并含有高基质污染的时候,通常检测较为困难,此时液体活检的潜力也就凸显出来了。   为什么ctDNA如此火热?   Erlander博士认为,循环肿瘤DNA(ctDNA)成为长期研究的热点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ctDNA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测试被检测。 二是癌症的复杂多变性,癌症细胞会不断增殖克隆,但有一个问题,当血液尿液提供的扫描影响显示癌症患者已经开始扩散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种活检?   Erlander博士还表示:&ldquo 最近,Illumina公司的解决方案被应用于肿瘤学ctDNA分析领域,十分令人兴奋。循环肿瘤DNA(ctDNA),除了可以作为分子标志物以外,重复进行ctDNA试验还可以用于检测治疗效果,阐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循环肿瘤DNA为诊断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从而弥补了组织缺少的不足。ctDNA分析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很高,足以进行肿瘤负荷的监测,包括微小残留病灶和抵抗性产生机制的鉴定,监测新生的疾病和新抗治疗突变。&rdquo   赛默飞世尔肿瘤学业务副总裁、总经理Mike Nolan表示,他们的公司负责分销Cynvenio Biosystems公司的用于血流中肿瘤标志物基因组分析的液态切片(LiquidBiopsy)。他认为赛默飞的Ion Torrent测序平台可补充PGM工作流程,仅用一小管血液便可分析游离DNA和血液循环肿瘤细胞,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个基因组样品数据的解决方案。   免疫组库测序技术  适应生物技术血液学产品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Tom Willis博士说:&ldquo 我们免疫组库测序技术NGS平台能够适用于所有的T 细胞和B细胞癌症,不管包含什么样的致瘤突变。该平台覆盖面很广泛,因为它针对的是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受体,而不是癌症突变本身。&rdquo   免疫组库测序(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IR-SEQ))是以 T/B 淋巴细胞为研究目标,以多重PCR或5&rsquo RACE技术目的扩增决定B细胞受体(BCR)或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的互补决定区(CDR区),再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评估免疫系统的多样性,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   &ldquo 我们依赖于免疫细胞,包括致癌的免疫细胞,这些所谓的免疫细胞受体序列对每个正常T细胞或B细胞而言本质上是独特的,&rdquo Tom Willis继续说道, &ldquo 肿瘤由T细胞或B细胞的克隆扩张组成,并且很有可能在你排列材料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癌细胞的超高频克隆。&rdquo   ClonoSIGHT是实验室开发的监控最小残余疾病(MRD)的测试程序,一个预处理样品,典型的病理学实验室标本,通常用于识别超高频克隆的序列,然后用那些序列数据是来跟踪治疗后的低频克隆,探测血液或骨髓中的MRD。   Tom Willis博士指出:&ldquo 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是这些序列的独特性,经鉴定它们长约100 bp,因此,即使新的突变出现,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这个方法也能很快识别新的序列并且跟踪它。&rdquo   重点癌症中心和制药公司用ClonoSIGHT进行临床试验。 &ldquo 它显然要比流式细胞术更敏感,它可以用于更多种类的标本,&rdquo Tom Willis补充道。   关于Adaptive收购Sequenta   最近Adaptive公司收购Sequenta让整个行业很兴奋。合并后公司表示,此举预计将加速新型免疫测序产品的使用,进一步发展对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Adaptive和Sequenta两家公司,均在免疫研究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两家公司进行的检测都不需要长期支付昂贵的检测费用,也无需保险公司支付数百美元的保险费。从长远来看,两家合并后能惠及数百万计的传染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肿瘤患者。两公司的技术服务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大数据管理的优势   NGS的特点之一是大数据的生成,大数据是一个流行词,指的是大型、复杂的,难处理的数据组。 NGS和大数据齐头并进,传统的基因组学计算设施已经跟不上pb级别的序列数据。基因大数据   GenoLogics的CEO Michael Ball说:&ldquo 清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一种确保实验室高效顺畅运行的基础设施, NGS的样品制备过程非常复杂,引入NGS到临床实验室带来的重要挑战包括会议监管需求CLIA,CAP和美国的HIPAA和国际ISO, LIMS通过工作流的强制执行,阳性样品的跟踪和数据安全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它告诉你病人样本的一切信息&mdash &mdash 从它进入实验室开始它发生了什么,它是如何处理的。 LIMS还可以确保样品绝不会和实验室的其他任何东西混合。&rdquo   Ball称:&ldquo 我们还可以把我们软件中的每个步骤都实现虚拟自动化。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搬运液体的机器人取缔人工交涉,从而减少潜在错误。我们的独特功能之一是构建同时满足研究和临床需求的软件系统,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事实上几乎NGS的临床实验都包含研究的部分,并且跟踪需求是非常困难的。&rdquo 例如,研究和临床环境分别强调的是灵活性和法规遵从性。   &ldquo NGS大数据的一部分问题是组织管理,确保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并且知道关于样本的所有细节&mdash &mdash 每个序文件,每个序列分析,&rdquo Ball继续说,&ldquo 显然我们的LIMS软件提供了这样的接口让你知悉一切的进展。一些客户要求我们的LIMS实现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可伸缩的方式来增加存储容量。 在云中,很容易便可访问到大量的计算资源。&rdquo   Willis博士对Adaptive的临床做了描述,对大数据战略做了研究,结果如下:&ldquo 大数据在免疫组库测序临床方面的问题已经在我们的软件管道中解决了。 我们构建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患者样本在生成和处理序列数据的过程中去到任何地方,针对医生MRD形式的报告进行强有力的临床回答。&rdquo   &ldquo 我们的免疫组库测序分析仪是一种强大而直观的云计算软件,使他们能够以多样的方式访问、处理以及分享他们的原始大数据。&rdquo   Mike Pellini医学博士,基础医学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他的公司利用的是FoundationCore,一个包含35000多名病人的病例的标准化综合资料的数据库。大数据把细胞按照FoundationOne和FoundationOne血红素综合基因组分析NGS测试来分类,然后检测病人的实体肿瘤和血癌的分子驱动。   公司的互动癌症探测门户ICE2,旨在使医生能够利用基础医学测试来提高病人护理的效率,从而加强全面基因组分析的实用性, ICE2利用FoundationCore在 PatientMatch&trade 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增加了测试的可控诉情形。 使用PatientMatch,医生可以联系其他用相似的基因/肿瘤资料来治疗患者的医生一同分享治疗方法和结果信息。   商业伙伴关系   Mike Nolan表示,癌症是一个劲敌,然而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可以共同进步,我们可以开发更好的解决方案,加快他们运送到社区的速度,包括患者、护理提供者和研究人员,NGS计划的力量是很明显的,离子激流技术生成的成千上万的结果都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与葛兰素史克和辉瑞的合作将推动NGS肿瘤学测试通过监管当局向前发展,进入本地交付医疗网络,大约80%的癌症患者在那里进行治疗。第一个测试将在我们的离子PGM DX平台上开发使用离子AmpliSeq放大技术,它将合并我们从Oncomine研究小组选定的内容,其中包括超过100个癌症基因的同步检测单核苷酸变异,插入或缺失,拷贝数变异,和基因融合。   参考阅读:NGS Propels Personalized Oncology
  •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蔡麒、黄静、Yap Swee Lee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介绍 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Levitt 等报道,氯磺隆(chlorsulfuron)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麦类与亚麻田大多数杂草。紧接着开发出甲磺隆,随后又开发出甲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阔叶散、苄嘧磺隆等一系列品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极高,属于超高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用量很低,其用药量由传统除草剂的公斤级降为以克为单位。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 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开发,带来了相应的环保问题。主要表现为除草剂的毒性问题、残留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磺酰脲类农药的高效性,微量即可产生良好除草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就会对环境和其他作物产生危害。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品种,如氯嘧磺隆、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在土壤中主要通过酸催化的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而消失,土壤的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对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均有很大影响。 本文介绍了使用沃特世公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和串联质谱(MS/MS)分析16中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方法。 2004年沃特世(Waters® )推出的ACQUITY UPLC® ,使用了具有1.7&mu m 颗粒粒径固定相的色谱柱,可以在高压下使用(最大压力 15,000 psi)。高压与极细颗粒的结合提供了快速、高分离度的分离,提高了灵敏度,减少了基质干扰。 2008年沃特世推出的Xevo TQ MS是新一代的串联四极杆质谱,改进了离子源的设计,改善了离子化效率,提高了灵敏度。Xevo TQ MS由于采用了专利的Scanwave技术和MS、MS/MS快速切换技术,大大改善了传统四极杆在进行MS Scan和Daughter Scan灵敏度低的问题,并且增加了实验选择性。 使用UPLC/Xevo TQ 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方法仅需要6分钟,而常规HPLC分析时间需要超过40多分钟的,因此UPLC更快的运行速度不仅提高了仪器的高通量,也减少了方法的开发时间。 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 以及新一代串联四极杆质谱仪Xevo TQ MS 实验部分 色谱条件 系统: ACQUITY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色谱柱: ACQUITY UPLC BEH C18,1.7um, 2.1x50mm P/N: 186002577 流动相A: 10mM AcNH4&bull H2O (含0.1%甲酸) 流动相B: 乙腈(含0.1%甲酸) 流速: 0.5mL/min 柱温: 35 ˚ C 进样体积: 5 µ L 分析总周期: 6 min UPLC梯度 质谱条件 MS系统: Xevo TQ MS 串联四极杆质谱仪 离子化模式: ESI+ 毛细管电压: 1.0Kv 源温度: 150 ˚ C 雾化气温度: 450 ˚ C 雾化气流速: 800L/h 锥孔气流速: 50L/h 碰撞气流速: 0.18ml/min 多反应监测条件如表1所示 表1:ES+模式下16种磺酰脲除草剂MRM离子对参数 结果和讨论 图1给出了16种磺酰脲除草剂在UPLC中的分离色谱图。6分钟可以完成16种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与普通 HPLC 40min-50min 的分析时间相比,缩短了将近7倍,大大增加了实验室样品的通量,同时节约了试剂成本和人力成本。分析时间大大缩短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高效的分离能力。从TIC色谱图上可以得到14种基线分离的色谱峰,另外两种由于极性相似度非常高,没有基线分离,但是通过质谱MRM通道可以完全分开,因此本方法在寻求快速分析的同时,兼顾了色谱分离的要求,降低基质影响的效果。 图1:16种磺酰脲除草剂TIC图 图2,图3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卞嘧磺隆(Bensulfuron)和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在浓度范围1-200ng/mL的标准曲线,本标准曲线是用溶剂空白以及相应浓度标准检测绘制的。图 2. 卞嘧磺隆(Bensulfuron)标准曲线 表 3. 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标准曲线 表2给出的是16种磺酰脲除草剂1ppb的信噪比(Peak to Peak)和 1,5,10,50,200ng/ml的线性相关系数。 表2. 磺酰脲除草剂的1ppb信噪比和线性相关系数 图4给出的是最低检测限浓度(0.01ng/ml)附近的化合物谱图。从分析结果来看,仪器的标准检测限除苯磺隆外基本可以达到0.01ng/mL甚至更低。 图4. 16种磺酰脲除草剂0.01mg/mL谱图 结论 ACQUITY UPLC系统提高了磺酰脲除草剂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运行时间显著缩短。现在科学工作者们已经跨越了传统HPLC限制的障碍,可以使用UPLC将分离化学延伸和扩展到更多应用中。
  •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在第330号通知[1]中公开了国家标准《小麦粉》征求意见稿,其中小麦粉的定义为:小麦粉wheat flour是指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经过碾磨制粉,去除部分麸皮和胚并达到一定加工精度要求的、未添加任何物质的、能够满足制作面制食品要求的产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2017 年第132号)[2]中关于小麦粉(通用)中添加物的要求,即“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保持一致。 早前被允许添加之后又被禁止的过氧化苯甲酰(Dibenzoyl peroxide, BPO),在近几年的食品安全抽检中时有被检出,其非法添加的目的主要是给新生产的小麦粉脱色[3]。然而在小麦粉的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颜色加深的现象,即褐变。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是,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催化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或黑色的醌类物质[4],从而影响了小麦粉的色泽,降低了小麦粉的品质。 根据GB 2760-2014 附录B[5]中,对食品漂白剂的定义: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针对小麦粉的酶促褐变,一些不法的的商贩会通过添加具有还原性的硫脲(Thiourea)进行漂白,硫脲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褐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将醌类还原成酚类,掩盖不好的品质,达到提亮增白的效果。而硫脲的非法添加会刺激呼吸道和肠道,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咳嗽、胸闷、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症状[6]。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硫脲列在了3类致癌物清单中。 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发布第196号公告[7],公布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BJS 201602》,填补了国内硫脲检测标准的空白。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总局于2017年发布第132号公告[2],其中明确规定“严禁生产企业在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次磷酸钠、硫脲、间苯二酚、过硫酸盐、噻二唑、曲酸等非食品原料”。 在此背景下,赛默飞实验室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硫脲的实验条件,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01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均质小麦粉1.0 g(精确至0.01 g)于15 mL旋盖螺口圆底离心管中,加入10.00 mL 80:20乙腈水,旋紧盖子,涡旋分散30 s,水浴超声提取20 min(由于超声时间较长,水浴温度会升高,建议加入冰袋控温),10000 rpm 4℃ 冷冻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 μm亲水PTFE微孔滤膜,滤液上机测试。02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仪:UltiMate™ 3000 HPLC 液相色谱系统● 色谱柱:Syncronis™ HILIC, 250×4.6 mm, 5μm (P/N: 97505-254630)● 柱温:20 ℃● 进样量:5 µL● 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 洗脱程序:A:B=90:10,等度洗脱● 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46 nm● 采样频率:5 Hz● 采集时间:12 min03实验结果与讨论3.1色谱条件优化 3.1.1 色谱柱选择硫脲标准品溶液在Syncronis HILIC色谱柱上获得了出色的峰型和优异的灵敏度。图1. 硫脲标准品溶液色谱图(1.00 μg/mL) (点击查看大图) 3.1.2 样品溶剂的选择在HILIC模式下,采用80:20乙腈水作为标准品稀释液时,10.0 μg/mL硫脲标准品得到了尖锐且对称的峰型。图2. 硫脲标准品溶液色谱图(10.0 μg/mL)(A:稀释溶剂为纯水,B:稀释溶剂为80:20乙腈水)3.1.3 柱温的选择当色谱柱柱温选择20 ℃ 时,硫脲峰与杂质峰可达到基线分离。同时,采集时间由10 min延长至12 min,可避免11 min左右的杂质峰延迟至下一针进样时出峰。图3. 30℃ 柱温,小麦粉空白基质和0.20 μg/mL基质加标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图4. 20℃ 柱温,小麦粉空白基质和0.20 μg/mL基质加标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3.2样品前处理优化本次试验中前处理流程为:称取1.00 g小麦粉,加入10.00 mL 80:20乙腈水(提取溶剂与标准品稀释溶剂保持一致),涡旋混匀,高速冷冻离心,取上清液过膜,上机测试。处理一批次8个样品,耗时约1小时。而标准推荐的前处理流程,在提取、过滤(离心)后,加入了旋蒸浓缩10 mL 80:20乙醇水提取液的操作,耗时较长,且样品通量小。因此优化后的前处理流程,提高了样品通量,减少了溶剂用量,效率得到提升。 3.3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及方法定量限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硫脲标准工作液线性范围为0.20-5.00 μg/mL,线性方程y=0.9109x-0.0300,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2,线性关系良好。硫脲线性方程图及标准曲线点叠加色谱图。在优化前处理条件下,硫脲方法检出限为2.0 mg/kg,定量限为5.0 mg/kg。 图5. 硫脲线性方程图及标准曲线点叠加色谱图(点击查看大图)3.4回收率和精密度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 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在 91.2%~95.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0.57%~2.36% 之间(n=6)表1 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和精密度(点击查看大图)图6小麦粉基质 2.0、5.0、20.0 mg/kg 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和精密度(点击查看大图)图7小麦粉基质中硫脲方法检出限 MDL 浓度 (2.0 mg/kg) 加标 (点击查看大图)图8小麦粉基质中硫脲方法定量限 LOQ 浓度 (5.0 mg/kg)加标(点击查看大图)图9小麦粉基质中硫脲10倍方法检出限浓度 (20.0 mg/kg)加标(点击查看大图)04结论本方法针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 BJS201602》进行了优化,简化了前处理流程,优化了色谱条件,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满足方法确认的要求。该方法简单、便捷,适用于小麦粉中非法添加物硫脲的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 关于《小麦》《小麦粉》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粮办发[2019]330号[EB/OL]. http://www.lswz.gov.cn/html/zmhd/yjzj/2019-11/11/content_247627.shtml[2] 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2017年第132号)[J]. 现代面粉工业,2017,31(06):28.[3] 于鸿飞. 国内外小麦粉标准的差异及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4] 黄海霞,张真,吴金芝. 小麦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574-13575,13638.[5]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2014[6] 焦安浩. 硫脲的危险性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 化工管理,2021(07):95-96[7] 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测定和小麦粉中硫脲的测定2项检验方法的公告[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01):25.[8]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echnical Guide 21003:HILIC Separations Technical Guide-A Practical Guide to HILIC Mechanisms, Method Development and Troubleshooting[A/OL]. https://assets.thermofisher.cn/TFS-Assets/CMD/brochures/TG-21003-HILIC-Separations-TG21003-EN.pdf . 2014
  • 糖尿病药物治疗史里程碑成果:林圣彩团队破解二甲双胍靶点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的衍生物自1957 年上市后,历经 60 多年的发展,至今仍作为一 线药物在临床被广泛使用,而且近年来发现二甲双胍有越来越多的益处,有“神药”之称。然而业内人士谈到其具体的作用靶点时总是争论不休,以至于学术圈都觉得“神药”之所以神就是因为没有明确靶点,久而久之没有明确靶点成了“广泛共识”。今日,来自厦门大学的林圣彩教授团队经历7年的科研攻关,用“钓鱼”的方法破解了破解二甲双胍直接作用靶点之谜,围绕二甲双胍发表的论文已经有近3万篇,林圣彩团队的这项工作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工作,相关研究以Low-dose metformin targets the lysosome–AMPK pathway through PEN2为题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鉴于该工作的重要意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和原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CHRIS Y H TAN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精彩点评,以飨读者!如果要我们列举几种自己所熟悉的药物,那么二甲双胍一定能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便宜、降糖效果好且副作用小,更因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各种神奇功效:降低糖尿病人的体重、缓解脂肪肝,甚至于有潜在的抵抗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多种癌症的效果等,而被称为“明星”药物。特别地,对于健康人群,二甲双胍也很可能有抵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因此,它经常和卡路里限制一起,被列为人类未来通向健康长寿之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有数个大规模的探索二甲双胍对人类寿命影响的长期临床实验已经展开,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一“健康密码”的最终证据,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然而,尽管二甲双胍有着如此耀眼的作用,它的分子靶点却一直没有弄清,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二甲双胍的理解和应用——我们不知道二甲双胍的这些神奇效果是从何而来,由哪些分子所介导,当然也就没办法“举一反三”,去借助这些原理,设计相应策略来更好地行使这些功能。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二甲双胍这一健康密码的本质。更何况,二甲双胍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它只能作用于肝脏、肠道等少数几个组织,对于脂肪组织则无可奈何。因此,如果我们想使用二甲双胍,在减少脂肪的同时保留健硕的肌肉,而不是(因为吃得少)一起减少,那就是要尤其慎重的。如果能设计出专一性靶向脂肪组织里的二甲双胍靶点的药物,突破这一瓶颈,一定能为眼下日益严重的营养过剩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福祉。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团队正是在二甲双胍的分子靶点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团队长期致力于代谢稳态和代谢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而从2014年起,他们就对二甲双胍产生了兴趣。那时人们已经发现,二甲双胍能够通过激活一个名为AMPK的蛋白行使上述的诸多功效,然而对于它如何激活AMPK,靶点又是什么,则完全没有弄明白:和二甲双胍相比,其它合成的AMPK激活剂并不具有二甲双胍的所有功效,而二甲双胍(超过临床剂量的除外)对于AMPK在体内的天然激活剂——AMP的水平提升也没有任何作用。种种迹象表明,二甲双胍对AMPK的激活可能是“另辟蹊径”的。经过探索,他们团队在2016年于Cell Metabolism上报道了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他们先前发现的,机体感应饥饿和葡萄糖水平下降时所用的一条名为“溶酶体途径”的通路,激活AMPK的初步结论,为二甲双胍的功效行使指明了一个粗略的方向(关于这条中国人自己发现的新通路,详见林圣彩团队参与撰写的重要综述:『珍藏版』“Must-Read”综述丨阴阳相济的中庸之道——AMPK和mTORC1营养感知与细胞生长调节)。在上述基础上,他们又经过了五年多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二甲双胍的分子靶点——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搞清了它导向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相关工作以Low-dose metformin targets the lysosome–AMPK pathway through PEN2为题于2022年2月24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中,林圣彩团队首先通过和厦门大学邓贤明团队合作,后者通过一系列摸索,突破了多个化学合成上的难题,合成了二甲双胍的化学探针。简单地说,这个探针的工作原理就像我们钓鱼一样,前端的“鱼钩”是二甲双胍这个分子,后端的“钓竿”则是一个名为生物素的标签:当前端的二甲双胍分子碰到了它所结合的蛋白,也就是靶点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后端的标签,把二甲双胍连同它的靶点一起“钓”上来,再通过质谱等手段分析,就能知道二甲双胍结合的这个靶点是什么。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从细胞中“钓”出了2000多种可能和二甲双胍结合的蛋白。由于二甲双胍可以独立地通过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他们于是从中筛选出了317种存在于溶酶体上的蛋白进行进一步验证。鉴于这些蛋白又很可能有不少是被“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他们于是逐一验证了二甲双胍和这些蛋白的相互作用,又从中筛选到了113种,真正直接结合了二甲双胍的蛋白。之后,他们又逐一在细胞中敲低这些蛋白,最终找到了一个名为PEN2的蛋白,能够介导二甲双胍对AMPK的激活。后续的实验进一步表明,PEN2就是二甲双胍启动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前提,而敲除了PEN2,二甲双胍不但不能激活AMPK,它对于降低脂肪肝、缓解高血糖、延长寿命等诸多效果就都不存在了。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二甲双胍确实通过PEN2激活AMPK,并起到各种功效,也就是说,PEN2就是二甲双胍的靶点。林圣彩团队的这一发现无疑加深了我们对二甲双胍这一“健康密码”的理解,不但首次从分子角度勾画出了二甲双胍行使功能的路线图,还为二甲双胍替代药品的筛选提供了潜在的靶点,从而在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方面产生更好的疗效。有意思的是,尽管具体的分子靶点有些许不同,但二甲双胍和饥饿(葡萄糖水平下降)走的是同一条路线,即上述的溶酶体途径,可见大自然的大道至简。联想到卡路里限制可以看做是一种大尺度下的饥饿,而它和二甲双胍的功效又大有相似之处,这又让我们不得不喟叹长寿之路的万化归一,而我们祖先所推崇的辟谷养生是多么有前瞻性!当然,这一切的机制的解析的背后,离不开林圣彩团队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据林圣彩老师透露,实际上在目前,解析类似于二甲双胍这样的小分子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仍是一个很前沿,或者说是很不成熟的领域。以他们此次发现二甲双胍的靶点的经历来看,事实上二甲双胍在水溶液中就像溶于其中的无数盐离子一样,而它所能结合的同样是水溶性的蛋白分子,就如同水中的各种盐离子一样,也是数不胜数。即使对于PEN2这个靶点本身,他们都发现了多个能结合二甲双胍的位点,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们课题组最后从2000多个潜在靶点中只找到了一个真正的靶点的原因。对于这种极高的“假阳性”,目前并没有任何手段加以避免,只能说是小分子和蛋白质结合的本质就是如此。因此,唯一的方法只能是不厌其烦地逐一筛选,而这需要的是热爱和执着,以及对小分子“见微知著”的坚定信念。据悉,本文的第一作者马腾是厦门大学2014级博士,从博士入学时起就参与了这一系列工作,为该靶点的最终鉴定付出了长达七年的辛勤努力。而本文的另外两位共同第一作者田潇和张保锭,也都长期高强度地投入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上,和本文其他作者一起,为该靶点的鉴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林圣彩教授培养的得意弟子张宸崧博士(如今也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期围绕AMPK做出的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包括2017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上颠覆性工作(颠覆性发现:林圣彩组Nature破解葡萄糖感受的新机制)。我们在此期待着林圣彩团队未来能有更多的成果,也许在那时,我们“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的长寿之路,就将不再遥远。近年来,林圣彩教授以细胞代谢稳态调控为研究核心,针对细胞对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感知机制以及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发现和鉴定了细胞感应葡萄糖缺乏的溶酶体途径和所在的“葡萄糖感受器”,及其激活AMPK的方式,并打破了传统的“AMPK的激活仅依赖于AMP浓度的变化”的认知(Cell Metabolism, 2013, 2014 Nature, 2017 Cell Research, 2019)。基于本团队发现的溶酶体AMPK通路,他们揭示了二甲双胍激活AMPK是通过该通路(Cell Metabolism, 2016),以及AMPK依赖于不同应激的状态的时空调控(Cell Research, 2019),揭示了钙离子通道TRPV介导了缩醛酶感知葡萄糖到AMPK激活的过程,让葡萄糖感知的通路全线贯通(Cell Metabolism, 2019),围绕AMPK分别与Grahame Hardie和Michael Hall发表两篇重要综述(Cell Metabolism,2018,2020)。专家点评李小英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揭开二甲双胍的神秘面纱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呈现全球流行趋势。2015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 4.15 亿,预计 2040 年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至 6.42 亿。在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广阔天空中,二甲双胍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过去65年,二甲双胍一直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长期占据糖尿病治疗一线药物的地位。它引导我们不断深入探索,以期真正揭开这一经典降糖药物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近日,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团队及其合作者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了治疗剂量的二甲双胍的直接作用靶点及其分子机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糖尿病的治疗,乃至抗肿瘤、抗衰老的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有望成为糖尿病药物治疗史上的一座闪亮的里程碑。二甲双胍于上世纪20年代从植物山羊豆中分离得到,50年代法国医生Jean Sterne开始研究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直到1957成功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二甲双胍的同类药物苯乙双胍、丁双胍等均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风险和心脏病事件死亡率增高而于70年代退出市场。70年代以来,以UKPDS为代表的大型糖尿病心血管结局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良好的安全性、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随着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症状等作用。因此,解析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二甲双胍是一种极亲水的小分子药物,在生理情况下通常以带正电荷的质子化形式存在。其主要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肠腔侧的血浆单胺转运体(PMAT)吸收,而肝脏对二甲双胍的摄取主要是通过肝细胞基底侧的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二甲双胍的生物利用度约为50%-60%,1-2g/天(或20 mg/kg)二甲双胍摄入达到血药浓度约为10 µM -40 µM。既往在研究二甲双胍作用机制的不同报道中使用的二甲双胍浓度差异很大,常常远高于二甲双胍治疗剂量的血药浓度,并且二甲双胍的作用还受到给药途径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导致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研究产生不一致的结论。本世纪初,El-Mir和Owen分别发现二甲双胍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抑制电子跨膜流动和膜电位形成,从而降低线粒体氧耗,并抑制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使AMP/ATP比值升高。值得注意的是,Owen等人在实验中使用了极高浓度(10 mM)的二甲双胍处理,其结果可能无法反应真实的生理效应。Zhou等人提出:二甲双胍通过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依赖的机制抑制肝脏糖异生——该作用对于二甲双胍缓解糖尿病人的高血糖表型可能十分重要,这在深入探讨二甲双胍作用机制的漫漫长路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随后,Shaw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LKB1/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是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此外,AMPK 介导的二甲双胍降低肝糖输出的可能机制还包括:1)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上调小异二聚体伴侣(SHP),SHP进而与转录因子CREB直接作用,阻止CREB对CRTC2的招募,从而下调糖异生基因的表达;2)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上调肝脏去乙酰化酶SIRT1基因的表达,SIRT1使CRTC2去乙酰化,促进其泛素化降解,进而下调糖异生基因的表达。除了在糖尿病中发挥作用以外,AMPK还被认为在二甲双胍所介导的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等功能上发挥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进一步发现了许多二甲双胍不依赖于AMPK行使作用的机制,例如Foretz等人发现,在小鼠肝脏特异性敲除AMPK的α催化亚基,并未对小鼠的血糖或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产生影响。而肝脏LKB1特异性敲除的小鼠,虽然在基础状态下存在肝糖输出增加和血糖升高的表现,但并不影响其对二甲双胍的反应性。进一步地,Madiraju等人的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在线粒体的另一个作用靶点——线粒体甘油磷酸脱氢酶(mGPD)。二甲双胍通过抑制mGPD的活性,阻断α-磷酸甘油穿梭的过程,使NADH在胞浆内聚积,增加胞浆的还原状态而降低线粒体内的还原状态,最终使以乳酸和甘油为底物的糖异生过程受到抑制。此外,Duca等人最近的研究又为我们认识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他们发现,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的第一靶点可能在肠道。经肠道给药后的短时间内,二甲双胍迅速激活肠道AMP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进而通过分布于肠道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将局部信号传递至中枢,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支配肝脏,最终抑制肝脏的葡萄糖输出。林圣彩团队发现,低剂量的二甲双胍不会引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的抑制以及AMP/ATP比值的升高,相对地,它可与PEN2分子直接结合。结合二甲双胍的PEN2进一步与溶酶体膜ATP6AP1结合形成复合物。作为v-ATPase的亚单位,ATP6AP1与PEN2复合物则抑制v-ATPase活性,从而激活溶酶体上的AMPK(图1),这种小范围内的AMPK激活,类似于热卡限制情况下的AMPK激活,避免了整个细胞AMPK激活带来的副作用,包括心肌损伤等。林圣彩团队还分别在小鼠肝脏和肠道,以及线虫敲除PEN2,观察到二甲双胍减少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减弱,二双胍的降糖作用受到影响,以及二甲双胍延长寿命的作用消失。该研究表明,深入认识基于细胞内亚细胞器的区域化精准信号通路调控,对提高药物靶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图1 二甲双胍激活AMPK机制专家点评Chris YHTan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所长,)健康活到120岁将不是梦想!【译文】人类对长生不老孜孜不倦地追求始于文明之初。著名的秦始皇49岁英年早逝,太医配制的延年益寿仙丹含有水银,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让秦始皇死于水银中毒。寿命延长的追求持续到了现代。1975年,国会批准NIH建立国立衰老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geing)。一开始科学家们对于如何开展关于衰老的研究没有一丝头绪。我在发现了干扰素和抗氧化酶SOD-1的作用机制后,从耶鲁来到NIA,这些基因也和神经疾病及长寿相关。衰老过程伴随位于染色体两侧的DNA序列--端粒的改变,端粒酶可以阻止端粒变短。寻找激活端粒酶的分子给予了科学家长生不老成药的希望。但是,端粒酶的激活分子也存在危险,可以使衰老的细胞变成永生的癌细胞。研究停滞不前。科学家发现在果蝇中增加SOD-1的基因剂量可使寿命成倍增加,这一发现掀起了另一波探索的热潮。然而SOD-1使寿命延长的机制迟迟未能阐明,基于SOD-1开发长寿药也毫无进展。现在,机缘和实力的加持,来自于厦门大学的林圣彩团队发现了长寿的秘密。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又发现了抗衰老和抗癌等神奇功效。林圣彩团队发现了二甲双胍通过低葡萄糖感知通路激活AMPK调节寿命的机制,我将此命名为“林通路”。他们发表在本期Nature的文章研究成果找到了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进一步证实这一理论。林通路的发现开启了我们对葡萄糖代谢新的认知认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科学研究揭示了葡萄糖代谢产能的中心角色。没有葡萄糖,生命难以延续。从1921年Banting和Best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奖开始,多个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葡萄糖代谢的研究。现在多数人会认为葡萄糖研究的热潮已经过去。林团队在模式生物的研究揭示了葡萄糖在寿命延长中重要调控机制,重新发掘葡萄糖代谢的中心地位。他们发现了葡萄糖感受器,在饥饿状态、低葡萄糖水平情况下,果糖(1,6)二磷酸水平降低,其醛缩酶被征召至细胞器溶酶体表面,和v-ATPase形成复合物,激活AMPK,抑制mTORC的活性,抑制细胞生物合成。林通路葡萄糖感受器的发现将AMPK调控的分解代谢和mTOR调控的合成代谢联系起来,组成了细胞阴阳两面。林团队的研究使我们从全新角度思考葡萄糖的功能:葡萄糖不仅仅是能量分子,它也是重要的信使分子。目前,林团队握有崭新的一整个系列先导分子的专利,将可能使我们保持健康活得更长。林团队开启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药物研发新篇章,首次实现通过无毒药物将癌症变为可控疾病的可能。这些先导分子可预防癌症,可治疗肥胖和脂肪肝。在不远的将来,也可能在我们身上,健康活到120岁将不是梦想!
  • 全球二代基因测序行业投研报告
    摘要:数据分析成为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生殖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长率超20%,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政策环境:政策利好,临床级产品监管逐步规范化  2016年3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政府鼓励和支持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行业迎来政策红利。  政府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加强临床级基因测序产品的监管。2014年,卫计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强基因测序行业监管,规定基因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需经CFDA审批注册,并经卫计委批准技术准入方可临床应用。此后分别批准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贝瑞和康等企业的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无创产检和肿瘤测序等临床级别的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逐步走向规范化。  ● 经济环境:医疗支出呈增长趋势,提升行业机会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除中低收入国家外,其余各类收入类型国家人均医疗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占比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医疗费用的上涨,另一方面则来自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因而人均医疗支出占比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将有利于提高用户或病患对于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  ● 社会环境:复杂疾病死亡率高,催生精准医疗需求  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三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冠心病,这组数据表明肿瘤等复杂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传统治疗方案在治疗肿瘤等复杂疾病时,治疗效果不佳。数据显示,传统治疗方案在肿瘤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高达75%,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为70%,在糖尿病治疗上的用药无效率为43%。  艾瑞分析认为,传统医学在治疗复杂疾病时的效果并不佳,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大多数复杂疾病是自身基因同外界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迫切需求在治疗上的个性化。  ●技术环境:基因测序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从1986年第一台商用基因测序设备出现,到第二代测序设备出现,中间间隔19年 而第二代设备到第三代设备只用了5年,基因测序设备更新迭代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二代测序设备在通量、准确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测序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已成为商用测序的主流 三代测序设备在DNA 序列片段读长上优于二代设备,但在准确度上较二代设备差,未来随着技术的改善,三代测序设备也将更为稳定和成熟。  ● 技术环境:二、三代测序技术并存,但二代技术仍为主导  基因测序技术历经Sanger双脱氧终止法、边合成边测序法和单分子测序法等三代技术。一代技术在读长和准确率上具有优势,但其通量较小并且成本非常高 二代技术改进了一代技术在通量上的问题,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测序成本,但二代技术在读长上较短 三代技术在读长上优于二代技术,但在准确率上较二代技术差,目前还不成熟。现阶段,二代技术同三代技术并存,由于三代技术在准确率上不高,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而使用范围还比较小 二代技术凭借高通量和较高的准确率拥有较高的使用率,是目前主流的基因测序技术。  ● 技术环境:技术进步带动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基因测序成本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2001年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是5292.4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是9526.3万美元,至2006年新一代测序技术推出,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下降至581.9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下降至1047.5万美元,此后基因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不断下降,从单个人类基因组1000万美元下降到 2013年的5000美元 2014年1月Illumina推出HiSeq X Ten 更是将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0 美元以下。  艾瑞分析认为,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基因测序的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仍将继续。基因测序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为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使用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也将推动医疗行业的大变革。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谱  ● 国外基因测序产业链图谱  ●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图谱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解析  ● 上游:测序设备由国外垄断,国产设备多方式突围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7389台基因测序设备,分布在60多个国家中,其中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GA2x、MiSeq和NextSeq等测序平台占比为83.9% ThermoFisher公司的SOLiD、IonTorrent和IonProton等测序平台占比为9.9% Roche公司的454平台占比为5.3%。Illumina和ThermoFisher设备占比超过90%,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已形成垄断。  尽管基因测序设备目前仍由国外垄断,但国内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研发和生产基因测序设备。基因测序设备国产化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主研发方式,如紫鑫药业同中科院合作开发的二代测序设备BIGIS系列产品,华因康开发的基因测序仪HYK-PSTAR-IIA 2)收购国外企业的方式,如华大基因于2013年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获取CG公司基因测序设备知识产权 3)合作开发的方式,如贝瑞和康和Illumina合作开发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CN500。  ● 上游: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技术还未成熟  ● 中游:国内测序服务竞争趋于白热化  基因测序上游设备制造环节目前处于国外垄断状态,且进入技术门槛非常高,一般企业难以从上游设备制造环节切入市场。相较于上游设备制造环节,中游的基因测序服务在技术门槛上相对要低一些。近几年,尽管卫计委和药监局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市场加强了管理,但消费级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层出不穷,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基因测序相关业务。  艾瑞分析认为,国内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机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测序服务机构数的增长,测序服务市场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而整个测序服务行业的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驱动测序服务价格下降。  ● 中游:多加企业引入X Ten,测序服务持续升温  2014年药明康德、云健康和诺禾致源分别引入HiSeq X 10测序平台,掀起中国企业采购“测序神器”的第一波小高潮。2016年4月,多家基因测序公司集中引进IlluminaHiSeq X Ten,掀起引进“测序神器”的第二波高潮。目前累计对外披露拥有IlluminaHiSeq X Ten的企业(或机构)有8个,共计9套测序平台。  HiSeq X Ten是Illumina于2014年推出的测序系统,其功能定位为工厂规模的测序平台,由10台超高通量测序仪组成,测序读长为2×150bp,单台仪器每次运行可产出高达1.8Tb的数据,10台仪器同时运行时,每周至少可完成320个人类基因组测序,每年至少完成18000个人类基因组测序。  艾瑞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基因组测序需求主要来自科研机构,多加企业密集引入HiSeq X 10测序平台,将有利于我国基因组学的发展,但是目前科研机构对于基因组测序的需求远低于基因组测序服务的供给能力,整体而言,基因组测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竞争将加剧。  ● 中游:数据分析成为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2 年市场规模不超过 2 亿美元的市场,预计 2018 年将达到接近 6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22.7%。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高通量测序设备的广泛应用,基因数据量也呈倍数增长。数据量的增长,也使得基因测序的工作重心从繁重的人工测序转到了中游的数据分析上。从二代测序仪运行下来得到的原始数据并不能提供关于疾病的信息,需要后期经过基因组的比对,数据的过滤筛选等多个步骤才能得到基因组上的变异信息,才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关系到下游基因测序的应用,其是掣肘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市场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全球越有超过 100 家生物信息公司从事基因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现阶段生物信息公司业务往往大而杂,而专注某一医疗领域的生物信息公司(如精准癌症)少之又少。国内市场专注基因组数据分析的生物信息公司并不多,该领域值得期待。  ● 基因数据到知识的滞后,阻碍基因测序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从1000万美元下降至 1000 美元以下,同时基因数据也呈指数增长。尽管当前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但是基因测序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且主要集中在生殖健康和肿瘤诊断治疗两个领域,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艾瑞分析认为,限制基因测序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有:1)从基因数据到知识的滞后,复杂疾病是由于心理因素、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 2)人体生物信息复杂而多样,以DNA 为基础的基因测序只能反映细胞活动的一部分机制 3)样本处理能力还不高,现阶段对各种样本(血、组织、粪、便等 )。    ● 下游:科研机构为基因测序主要应用机构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华大基因Top5客户中,科研机构占了3个,来自这三个科研机构的销售收入为5563.9万元,在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为6.8%,说明华大基因的大客户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此外,GEN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科研机构是基因测序服务的主要应用机构,占比为64.0%,其次是生物科技公司,占比为17.0%。  艾瑞分析认为,目前基因测序的应用主要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临床及健康管理方向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上仍有较大限制,基因数据的解读目前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基因水平,而不是精确的基因突变水平,同时基因数据未能同病患生理体征、生活习惯检测和微观环境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另一方面,目前测序技术周期较长(以周为单位)和成本较贵(以万为单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医疗大数据的兴起,未来基因测序将在临床和个人健康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  基因测序行业需求分析  ● 临床医疗是目前基因测序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基因测序目前可应用于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医疗领域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生殖健康、遗传病检测、新药研发、肿瘤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医学基础研究,其中生殖健康、肿瘤诊断及治疗、新药研发和医学基础研究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基因测序在非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及中药材同源鉴定、农牧业育种及司法鉴定等。  ● 生殖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可分为胚胎植入检查、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较早,同时卫计委和CFDA在2014年也加强了对相关产品的监管,目前生殖健康基因测序产品已开始逐步成熟。  艾瑞分析认为,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和新生婴儿的数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同时对于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需求也会增长。此外,我国不孕不育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对于胚胎植入前基因测序服务的需求也将增长。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生殖健康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也将增长,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 肿瘤诊断治疗应用为基因测序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制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2014 年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癌症病例预计癌症新增病例会从 2012 年的 1400 万,递增至 2025 年的1900 万,到 2035 年将达 2400 万。  Illumina公司预测基因测序全球总市场容量为200亿美元,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为120亿美元,占比为60%,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同时,麦肯锡预测基因测序技术在肺癌、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领域的渗透率将高于20%。  艾瑞分析认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是基因测序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市场,主要原因有:1)全球癌症发病率逐步攀升,癌症负担正在不断加重,8 个死亡病例中就有 1 个就是癌症,特别对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恶化,都使癌症的负担尤为突出 2)由于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传统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而基因测序能够提供病患个体差异信息,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指导,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将超11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20%  艾瑞整理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市场增长迅速。  艾瑞分析认为,基因测序服务和上游基因测序耗材和试剂是带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基因测序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测序成本的下降,将提高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进而推动市场快速发展。基因测序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基因测序耗材和试剂的需求,因此在基因测序服务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测序耗材和试剂的增长。  ●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长率超20%,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 程京院士:清华正研发一代和二代测序仪器
    日前,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前沿论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以《转化:从疾病诊治到健康维护》为题,进行大会报告。   基因测序的应用   报告的开始,程院士就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就是能对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等进行高通量、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微检测器件,包括微流控芯片和微阵列芯片两大类。生物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疾病预测、疾病预防、个性化治疗、药物开发、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农业育种等。现在,我国现在已能独立自主研发微阵列芯片全线配套仪器。他详细介绍了基因表达谱芯片应用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通过对60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芯片筛选,就可以大数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三阴性、腔面A和腔面B型。   目前,在清华大学正进行一代和二代测序仪器的研发。现在,二代测序仪在测序领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为什么还要做一代测序仪?因为一代测序仪应用肿瘤方面研究仍是经典之选,但是缺点还需要手工操作比较多,新仪器研发希望能实现全自动化。程院士表示这些仪器今年将全部投放市场。目前,中美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其技术核心无一例外都是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   博奥生物建立了中国最全的用于做生物技术、疾病相关的研究与服务平台,可以获得从DNA,RNA,蛋白质层面获得大量数据。要将各层次纵横交叉、融会贯通就需要大数据研究人员,既懂生物又懂医学,很好地进行拉网式分析。   最近几年,程院士走访了宁夏、新疆等地,令他吃惊的是,原本以为是比较落后的地区,早已推广医疗大数据的临床研究。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口腔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宁夏医科总医院以及博奥生物针对我国唇腭裂疾病进行基因研究,该研究近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受。这是首次在国际期刊发布中国唇腭裂基因研究。该研究有助于在生育时期预测胎儿患病风险,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转化医学该如何进行   程院士向大家解释了何为转化医学,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应该符合&ldquo 大学研究--工业--政府--临床&rdquo 这样的过程。基因数据的获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章的发表,转化到临床应用非常重要。国外的转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在临床方面提供样品提出问题以及相关信息提供给学术机构进行科研研究,还需要工业的参与做成产品才能完成申报。政府介入进行监管,比如获得药监局批准,药监局制定物价,社保局纳入报销等等,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临床应用。   接下来程院士为大家举例三个临床转化在不同领域的案例:   案例1.重度耳聋防治   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数达8500万,其中听力障碍人士占24%,但仅有1&permil 的患者得到救治,如果全部救治得花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去年全国医疗费用总和的两倍,因此要走防治的路线,定制聋人基因检测芯片。   首先在大学中开展研究:中国耳聋人群遗传因素致聋比例为55%,针对先天性耳聋、药物致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4个基因(GJ82、GJ83、12S rRNA和PDS)中的9个突变位点覆盖我国80%的遗传学耳聋。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了包含这9个位点的检测芯片。   接着进行工业制作:通过博奥进行芯片优化,制做成品,进行申报,于2009年获得医疗器械证书将能。产品化的芯片能快速、低成本地进行基因检测。   受到政府重视:北京市对两万多聋人免费进行检测,20岁以下的患者中,超40%的人致病原因都是基因突变。北京市在全国率先为新生儿免费筛查耳聋基因。成都地区,目前已经确定父母双方凡一方具有成都市户口的出生新生儿,纳入政府免费耳聋基因筛查,并形成常态化,大于每年10约人的检测量。截至去年,全国完成80万例新生儿筛查,预期今年过百万。   最后就是将产品应用到临床:通过分析2012年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所得到的数据发现,耳聋基因筛查可用较少成本和投入,获得较好效果。对2012年20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进行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显示,筛查投入约1亿元,可避免损失1971.27个健康寿命年,可多挽救19928.34个劳动年,可为社会减少经济损失9.4亿元。如不筛查,挽救一个劳动年需付出5.45万元,而筛查只需支付0.48万元。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筛查效益成本比率为7.27:1,即投入1元,可获得7.27元的效益。说明耳聋基因筛查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案例2.按需定制芯片   清华大学就根据医院的要求开发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能同时快速检测17种分枝杆菌,分离株或者痰样本均可检测。2009年获欧盟CE认证,2010年获国家医疗器械证。   博奥生物还与国内多个顶级三甲医院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肾癌、膀胱癌在内的10个肿瘤血浆miRNA标志物的开发工作。本检测项目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和高危人群血浆miRNA谱表达,预测肿瘤风险,该检测具有非侵入性、可动态监控的优点。该项目作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及推广应用》子课题,正在建立个体化医学检测miRNA检测技术LDT指南,并在试点单位试行和修订完善。   案例3.中医西释防未病   在全国有1.1亿糖尿病人,患病人数快速攀升,其实内因(基因)的影响占只20~30%,而外因(环境)的影响占70~80%,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与遗传因素互相作用。程院士提出&ldquo 内因可检测,外因可改变!&rdquo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将人划分为9种体质:平和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过敏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根据统计显示后五种体质的人群易患糖尿病。于是,程院士提出利用血液检测将人群分类中医根据个人体质提出不同调理方案,再针对每种体质人群制作调理饮品。如此一来以中医为主导,结合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充分发挥中医在体质分类、未病预测和亚健康调理方面的独特作用,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大幅降低重大疾病诊治的开销。   报告的最后程院士总结到,大数据的管理应以个人为中心,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状况,定制最优的治疗方案,推荐适合的生活方式。为了有效及时进行健康管理,家庭穿戴式设备是不可少的,数据的管理、存储、分析以及相关的云计算也是少不了的,还有就是与大型医院的互动,建立有效联系也是不可或缺的。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发布《茶叶中丁醚脲及其降解产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三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CIQA/TC12各成员单位及专家、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茶叶中丁醚脲及其降解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CIQA-142-2023、《鲜禽蛋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CIQA 141-2023、《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CIQA-140-2023等三项团体标准已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综合质量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IQA/TC12)组织起草完毕,现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请在30天内将意见和建议填写在《意见反馈表》中,于2024年7月12日前将书面意见以邮件形式反馈至CIQA/TC12秘书处。请务必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便于联系。CIQA/TC12秘书处联系人:汪顿;010-84538815,15210031335邮箱:wangdun@ccic.com协会联系人:阳 焰;01062029721, 13901217549邮箱:yangyan@ciq.org.cn。附件:附件.zip1.《茶叶中丁醚脲及其降解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2.《茶叶中丁醚脲及其降解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茶叶中丁醚脲及其降解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反馈意见表4.《鲜禽蛋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5.《鲜禽蛋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6.《鲜禽蛋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反馈意见表7.《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8.《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9.《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反馈意见表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2024年6月12日
  •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批准立项,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已完成《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等有关材料可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网站下载,网址信息如下:http://www.ccaa.org.cn/ttbzgl/6484.html二、请填写《意见反馈表》(见附件),并于2024 年4 月1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标准起草组。联 系 人:李秀英联系电话:020-84655116电子邮箱:js@cngttc.cn附件:《食品中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公开征求意见材料.rar
  • 进出口化妆品中二恶烷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实验室配套产品
    进出口化妆品中二恶烷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实验室配套产品 根据行业标准SN/T 1784-2006 二恶烷别名二氧六环,常态下为稍有香味的无色液体。主要用做乳化剂,去垢剂,作溶剂等。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后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并会在体内蓄积。该方法通过试样在顶空瓶中经过加热提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测定。 货号 名称 品牌 规格 报价(RMB) CDCT-C12865000# 1,4-二恶烷标准品 Dr 5ml 360.00 CFAA-33147-5ML# 1,4-二恶烷、1,4-二氧六环&ge 99.5% aNPEL 5ml 120.00 CBAC-36519-500G# 农残级无水氯化钠 Fluka 500g 450.00 CAEQ-4-003302-4000# HPLC级甲醇 CNW 4L 230.00 GAEQ-554421 CD-5MS气相毛细管色谱/质谱柱 CNW 30m*0.25mm*0.25um 5515.00 VBAP-320020E-2375-100# CNW 20mm钳口20mL平底透明顶空样品瓶 (带书写) for Carlo Erba/Dani/Fisons/Agilent CNW 100个/盒 310.00 VBAP-320020EA-2375-100# CNW 20mm钳口20mL圆底透明顶空样品瓶 (带书写) for CTC/Varian/Gerstel/Atas/Shimadzu/Triplus HS CNW 100个/盒 370.00 VEAP-5140F-20-100# 20mm钳口瓶用银色铝盖、含PTFE/丁基橡胶隔垫 (max to 100℃) CNW 100个/袋 350.00 VGAP-9300-20# 用于20mm钳口瓶的手动压盖器 CNW 把 1900.00 VGAP-9320-20# 用于20mm钳口瓶的手动启盖器 CNW 把 2000.00 EKMD-PW124 PW214分析天平(最大量程:210g,可读性误差: 0.0001g,内部校准) Adam 台 10500.00 EDAA-2150TH# 2150 TH数控加热超声波清洗器(容量:6L,温控范围:室温-80℃) ANPEL 台 4580.00
  •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大有可为”
    1990年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Dr.Millington提出利用串联质谱(MS/MS)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通过检测血液样品中各种氨基酸、酰基肉碱的浓度来诊断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异常疾病。90年代,美国就引入了快速、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使得新生儿筛查的疾病扩大到了30多种。   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及快速检测的技术。传统的新生儿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多种疾病需要多次检测来完成。而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利用一份血样即可在几分钟内检测数十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紊乱的疾病。   目前欧、美、澳洲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选,此方案可以更有效、更早地找出这些遗传性代谢疾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为遗传性代谢病的预防开辟了新的领域。鉴于此,有人将串联质谱技术称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最具发展潜力的&ldquo 朝阳&rdquo 技术。   随着新生儿筛查市场的不断扩大,串联质谱技术在这个市场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打开并普及。据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新生儿筛查市场2013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389亿美金,今后五年内这个数字预计将会以1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增长,到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196亿美金。本报告特别指出,未来可预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导致了如此高的增长率预期,而主要的增长因素来自于基于质谱技术的方法和系统的改进。   相关新闻:质谱技术推动全球新生儿筛查市场快速增长   在中国,串联质谱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较欧美国家稍慢,但是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快的推广。据悉国内已有10多个省份陆续开展了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工作。特别是今年,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有关医疗机构也相继引进并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如威海市卫生计生委于今年9月28日举办全市运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明年初开始,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新筛中心将在全省率先开展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等。此外,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滨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医疗机构也相继引进先进的串联质谱检测设备,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   就在不久前,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也发布招标公告,将采购气相色谱质谱仪用于用于新生儿遗传疾病的筛查,主要检测尿液中的氨基酸、肉碱等。据了解,该机构之前已经拥有用于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的液质产品。   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占世界的20%,中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如此庞大的数据必然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市场的快速增长,而由于串联质谱技术在此领域的独特优势,正迅速成为新生儿群体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单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新生儿健康,双质谱护航——NBS血尿同筛精准方案
    家中有小孩的朋友,一定经历过这件事情:在新生儿出生后三天,医院会要求采集新生儿足跟血,足跟血的干血斑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NBS)。目前我国列入强制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如果早发现、早干预治疗,就可以避免对宝宝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作为一个国家全面推广的临检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您知道哪些仪器是新筛项目的“幕后卫士”吗? LCMS-8050 CL 串联质谱法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手段之一,涉及仪器为LC-MS/MS。岛津通过NMPA认证的LC-MS/MS仪器为:LCMS-8040 CL和LCMS-8050 CL(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182400195) 通过对数十种小分子目标化合物的分析,筛查出包括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紊乱和脂肪酸氧化缺陷在内的近50种遗传代谢病,而传统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荧光分析法、Guthrie细菌抑制法)仅能同时检测出其中极少的种类。随着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筛查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可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遗传代谢病[1]:注:具体筛查疾病的种类和数量与所用试剂盒有关 相比传统新筛方法,LC-MS/MS用于新筛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筛查结果不合格需要进一步诊断的、或是对于对高危人群进行诊断的,则需要另一种质谱——GC-MS。 GCMS-QP2020 自1966年Tanaka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发现首例异戊酸血症以来, GC-MS在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断中广泛应用, 并成为有机酸尿症的主要诊断方法[2]。 GC-MS结合色谱的高分离度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准确性高、特异性好、自动化分析流程, 可实现一次进样多种物质同时检测,同时可以准确地定性、定量,大大提高了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效率。 目前,GC-MS在临床检验行业最广泛的应用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和诊断,对新生儿尿液中的有机酸进行检测,可根据异常代谢物种类,有效地对新生儿代谢疾病进行高危筛查及辅助诊断,也是预防儿童病残、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在新筛领域,岛津拥有LC-MS/MS与GC-MS相结合的血尿同筛精准方案,力争运用质谱技术为每一位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以科学技术为人类做贡献。 参考文献:[1]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临床质谱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MS/MS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共识[S],2019.[2] 杜雨轩,杨江涛,王薇,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尿液8种有机酸实验室间质量的调查[J]. 临床检验杂志,2019,37(6):448-452.
  • 珀金埃尔默覆盖40多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串联质谱检测试剂盒上市
    珀金埃尔默重磅推出新一代串联质谱检测试剂盒NeoBaseTM2。该检测试剂盒(国械注准20223400429)拥有独家的检测指标物和病种覆盖,可精准、快速、便捷地进行四十多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为及时有效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遗传代谢病是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严重疾病,其防治关键在于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目前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血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可以早期对这些危及生命的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控制病情,避免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以保障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珀金埃尔默此次发布的NeoBaseTM2可检测57种指标物,具有更出色的疾病筛查特异性和准确性。除了主要的三大类遗传代谢病(即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筛查外,新增了两种疾病类型,过氧化物酶体病——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和嘌呤代谢病——腺苷脱氨酶缺乏症ADA-SCID(ADAD)。这两种疾病均为致死率很高的罕见病,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为罕见病群体带来福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学组组长赵正言教授指出:“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出生缺陷防控的第三道防线,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儿童健康。在过去的多年里,通过同仁们在筛查、诊断和治疗上的努力,让无数的新生儿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也让他们身后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这些离不开每个家庭父母亲的全心付出,离不开同仁们对工作的高质量要求,也离不开工作中所使用到的质量过硬的各种设备和试剂。NeoBaseTM2试剂盒在全球和国内都是独家,希望新一代的串联质谱试剂盒能够让我们的新生儿筛查工作走得更远,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惠,创造更好的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顾学范教授指出:“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公共卫生健康的手段之一,是保证一个国家新生儿人群未来健康的重要措施。新华医院儿研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首次在国内开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研究,从苯丙酮尿症到先天性甲低再到四病筛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从这个世纪初开始,我们也用上了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能够筛查的病种也是越来越多,这样就造福了越来越多有出生缺陷问题的新生儿家庭,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尽量减少了因为疾病带来的伤害和家庭经济负担。珀金埃尔默本次推出的新产品NeoBase2试剂盒在筛查病种上更加丰富了,这无疑是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据了解,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x染色体上(xq28)abcd1(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d1)基因突变引起的过氧化物酶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脂代谢异常的罕见病,发病率1/21 000~1/15 500。临床主要表现为大脑白质进行性脱髓鞘病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该病有两种遗传方式:①常染色遗传,新生儿期发病,较为少见;②x连锁隐性遗传,儿童或青年期发病,主要以听觉和视觉功能损害、智能减退、行为异常、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预后差。如果在患儿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早期诊断、积极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早期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年生存率高达95%,而未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54%。腺苷脱氨酶缺乏症ADA-SCID(ADAD)是由腺苷脱氨酶(ADA)缺陷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可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因为严重的复发性感染,在婴儿期通常是致命性的。如果在患儿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早期筛查,则可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已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患者在3.5个月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大大提高患者存活率。目前开展SCID新生儿筛查的方法以TREC分子检测为主,如将串联质谱技术与TREC分子检测相结合,可迅速指明是ADAD或其他类型的SCID,也更有利于检测晚发型ADAD(约占ADAD的~15%-20%)。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诊断事业部总经理徐晔女士表示:“我们选择母亲节之际发布NeoBaseTM2串联质谱检测试剂盒,是希望给每个新生儿宝宝扫除成长路上的潜在风险,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更让妈妈们安心。我们期许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在专家们的指引下,通过技术的进步造福更多的遗传代谢病患者。未来珀金埃尔默也将继续秉承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公司愿景和使命,坚持研发新的产品,为中国新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卫生部:串联质谱法将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卫生部于2008年开始对2004年印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经多次研讨并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各省(区、市)卫生厅局及卫生部相关司局意见,形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规范(2010版)》)。   《技术规范(2010年版)》由六个部分组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主要对筛查机构、诊治机构、人员和设备要求以及技术流程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和修改。与2004年版的技术规范相比,《技术规范(2010年版)》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强调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设置必须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要求   二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中增加了“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内容,强调“血片采集步骤”中的生物安全,以及明确了“合格滤纸干血片”的内容   三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中强调了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筛查实验室必须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在苯丙氨酸的检测方法上增加了串联质谱法   四是在《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中,更加明确了“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和“机构与人员职责”,增加了“召回制度”,在诊断方面,增加了“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内容   五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更明确具体,并新增加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六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增加了随访及康复环节的内容、以及技术流程与知情同意书。
  • 新国标施压二次污染待解 饮用水6000亿市场
    再过一个多月,卫生部出台的饮用水新国家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强制推行,其相对于旧国标多出三倍多的水质指标要求,可以让百姓喝水更放心。   普通市民关心饮水安全,而投资市场则关心新国标的实施是否能带来一些新的投资机会。近两年来,水务行业频收政策利好,诸如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领域已相继掀起一个个投资热潮,此番饮用水净化市场又将迎来一个投资主题。据初步测算,新国标涉及上游自来水厂净化设施提标改造和下游家庭饮用水净化器两大细分领域,总投资规模将达到近6000亿元人民币。   作为政府公用事业的一部分,净化水市场的启动有可能遭遇巨大的资金缺口。这让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水价上调预期进一步加大,同时,多元化资本的渐次涌入,也为市场的加速释放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新国标“倒逼”水厂提标改造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饮用不良水质导致的疾病多达50多种,如消化疾病、传染病、各种皮肤病、糖尿病、癌症、结石病、心血管病等 由于水质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3500万人患心血管病,7000万人患结石病,9000万人患肝炎,3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在我国,因为水质污染引起的新发病种情况越来越多,“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全国有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卫生部近日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提高到106项。据了解,新标准与现行的1985年版本相比,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事实上,新国标早在2007年就制定颁布了,只不过当时并不要求强制执行,因此各地针对新标准要求进行的自来水厂提标改造热情并不高。”中国水网高级分析师肖琼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按照新国标要求,全国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   尽管新国标已制定出台达5年之久,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等一部分一线城市以及东营、江阴等沿海发达城市已逐步实现城市主要自来水厂完成提标改造外,大多数城市仍沿用旧国标标准进行水质监测,有些甚至连旧国标的要求都达不到。   据清华大学饮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介绍,我国98%城市供水处理技术长期来沿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单元处理过程组成的常规供水处理工艺,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以黏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去除对象的基础上。随着我国各地区水体污染状况的日趋严峻,源水水质不断恶化,用常规的净化工艺很难去除掉微污染水源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农药及氨氮等有害污染物。   肖琼认为,水质达标情况不理想,从另一个角度也意味着目前国内饮用水净化处理的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据她分析,目前国内一个10万吨的自来水厂要实现新国标要求的水净化处理,吨水投入大概需要600到700元,整个水厂投入为6000万到7000万元 如果按照住建部数据,全国4000家水厂有87%达标,意味着有520家水厂不达标,这些水厂如果都按10万吨单厂规模计算,相应的水处理提标改造投入将达312亿到364亿元。而据她预计,实际上,全国既有自来水厂提标改造所需投入要远远超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千亿元规模。   净水器产值将超五千亿   进一步的市场分析则指出,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只是饮用水新国标推出所创下的市场空间的一部分,更大的板块可能来自于下游终端家庭用水领域。   刘文君表示,目前全国市政供水系统普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如高层住宅的水箱供水,漫长的自来水输送管道,都会造成潜在的铁锈、水垢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家庭取用时烧成开水可杀死微生物污染,但无法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如此,用于满足家庭水净化的终端处理设备便迎来了市场需求的扩容。   据了解,中国现阶段的生活饮用水终端市场由瓶(罐)装饮用水、自来水终端制水、管道直饮水三分天下,其市场份额分别为:桶装水约占75%-80%,净水器约占20%-25%,管道直饮水约占0.2%。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桶装水和管道直饮水二次污染问题,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将逐渐被净水器所替代。   在欧美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净水器的家庭普及率达到70%左右,但中国家用净水器普及率仍不到2%,且其中多数为净化处理效果不佳,出水水质未完全达标的传统活性炭式低端净水设备。   上述报告认为,在国标强制推行形成的倒逼机制下,一些应用新处理工艺的中高端净水器将全面替代旧有市场。在需求的拉动下,预计2011-2015年中国净水器产量仍将保持4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5年中国净水器产量有望达到2.6亿台。如果按目前市场上中高端净水器平均2000元/台的售价来测算,这一产业市场到2015年产值可达5200亿元。   无论是上游自来水厂提标改造,还是下游中高端净水器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其所需设备均需采用目前越来越居于主流的膜处理工艺。业内分析指出,这一系列市场启动将开拓膜材料的巨大需求空间。
  • 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超常规”获批引口水战
    7月21日讯,二代基因测序产品&ldquo 超常规&rdquo 获批引发行业激辩。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公开发文,矛头直指7月初CFDA批准华大基因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一事。   耐人寻味的不仅是华大基因与中科院&ldquo 剪不断理还乱&rdquo 的关系,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的二代测序仪产业转化项目&ldquo 被抢跑&rdquo 似乎更增添了一丝&ldquo 火药味&rdquo 。   周末,任鲁风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专访时依旧表示质疑,他认为CFDA的加速审评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环节,同时,他透露,正在向卫计委寻求另一条路径,类似于美国CLIA方式,由医疗机构申报临床资质审核,获得资质者可以从事基因测序服务项目,标准化流程还在制定过程中。他认为,如果这条路径放开,对基因测序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ldquo 产品&rdquo 、&ldquo 仪器&rdquo ,市场也不仅仅会停留在&ldquo 产前筛选&rdquo ,对传统医疗是真正的&ldquo 颠覆&rdquo 。   质疑:&ldquo 超常规&rdquo 获批背后   追溯到本月2日,CFDA官网发布消息,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等四个医疗器械获得注册证。这是CFDA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而前述获批产品全部为华大基因所有,华大基因也将正式获得行政准入。   华大基因仅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获得了批件,在一片为基因测序政策松动欢呼声中,达安基因、贝瑞和康在排队审批的企业却面临新问题,究竟是否可以按照华大的审批流程进行还是标准化进展?任鲁风这一公开质疑,是否会引发两部委的高度警惕,放缓审批速度?   任鲁风直言,从13日向药监局递交政务公开申请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馈,&ldquo 华大基因的审批明显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rdquo ,因为若走加速审评道路,必须要先在CFDA创新医疗器械网站上公示,&ldquo 但是它没有公示&rdquo 。他同时表明,递交政务公开的目的也是在于了解审批流程中需要哪些标准、涉及哪些流程,以便于其他公司申请的时候符合标准,&ldquo 但如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我们也会提出撤销申请&rdquo 。   前述获批的产品为华大基因去年3月收购CG公司所获得的测序系统、及Life Tech公司的Ion Proton系统。任鲁风直言,现在FDA获批的唯一产品为国际巨头Illumina的MiSeqDx产品。而华大基因经CFDA获批的Ion Proton系统则远远低于国外在唐筛测序技术方面需要测到的3000万条序列的水平,这一获批在国际上看来都是个&ldquo 笑话&rdquo 。   任鲁风认为,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等传统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将国外的仪器&ldquo 贴牌&rdquo 国产化,是&ldquo 贪图一时之快、一己之利引狼入室&rdquo 之举。他本人揣测,这几家企业未来的核心还是在服务,因为今年2月两部委叫停后,对这些唐筛的企业冲击最大,所以他们通过这一方式(即向CFDA申报产品)获批后重新开展其服务业务,&ldquo 只赚服务费用,而来源于核心技术资金的最大收入却流向国外&rdquo 。   争执:自主创新还是资本对垒?   任鲁风在质疑华大基因等公司&ldquo 引狼入室&rdquo 、大力宣扬国产品种的&ldquo 自主创新&rdquo 时,其主导研发的紫鑫药业二代基因测序仪也备受关注。不过,业内并不看好紫鑫药业的二代测序技术,任鲁风作为紫鑫药业基因测序的灵魂人物,在此关键时点发言,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对此,任鲁风在专访中强调,中科紫鑫(紫鑫药业子公司)与其他公司定位不同、竞争市场不同,华大、达安主要还是定位于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服务,而中科紫鑫则聚焦基因突变、微生物组等,包括肥胖、糖尿病、类风湿、免疫系统等有很大关联性的疾病检测,&ldquo 因为我们的技术产出不了很大数据量,所以不做唐筛,与华大、达安等没有任何交叉的东西&rdquo 。   他认为,中科紫鑫的测序仪仅仅与罗氏相关机器的核心原理一致,而在细节技术上有几大创新,一则是读长延长,相应的准确性会相应提高;二是应用比较灵活,芯片自己制作,分成三份,在结构上有所改变,样本量少时,取其中一份即可;三是价格优势,报价可能仅仅为罗氏的1/6。   诉求:紫鑫的另辟蹊径   目前,紫鑫药业正公开征集20家试用单位,免费试用新一代测序仪产品,试用6个月,预计今年底产能在100-200台,明年产能将达500-1000台,实现量产。   任鲁风向记者介绍,在美国,基因测序产品有两套申报流程,一是通过FDA获批产品,二是通过CLIA流程,即临床机构、人员、技术、检测都通过该体系认证,就可以开展,&ldquo 中国现在也在试图探索第二个路径&rdquo 。   他进一步介绍,国家卫计委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ldquo 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rdquo 的建立,中科院基因所主要负责测序技术的标准,&ldquo 现在包括标准、规范、指南等已形成草稿&rdquo ,也就是说,之后,卫计委会对人员的从业资格、机构的临床条件、技术的成熟标准成都等进行认证。这也意味着,可以不通过CFDA长时间的审批流程,快速获得临床应用。   &ldquo 明年中科紫鑫的产品也会向CFDA申报申请&rdquo ,任鲁风肯定地说,&ldquo 但是如果卫计委制定出类似于美国CLIA方案,则公司直接走这一路径,不会再向CFDA申报&rdquo 。   他表示,公司选择20家试用单位也是为了得到一些用户反馈,因为在中国用户体验的数据太少,这也是类似CLIA方案中需要的标准,&ldquo 但是现在试用还没正式开始进行,下半年肯定会开展,具体时间要看布局&rdquo 。   蓝图:&ldquo 颠覆医疗&rdquo 亟待政策破冰   在任鲁风看来,国内基因测序的技术不存在任何问题,&ldquo 主要问题还是在政策对科研的导向上,需要政策有促进产业发展的功能&rdquo ,前述提到的类似CLIA的机制的建立,将对中国的基因检测、医疗诊断行业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CFDA的体系认证只是针对产品类的适应症,每个产品都要通过该流程进行申请认定 但美国的CLIA体系则针对临床应用,只要医疗机构、内部质量、从业人员、实验室等均通过该体系认证,无所谓适应症,就可以开展临床工作,更有利于基因测序这一新兴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市场的推广。   任鲁风认为,现在是从经典医学向精准医学过渡的阶段,几类传统大病可能是一个原因所致,因此,传统的大分科局面可能会打破,根据基因测序这一技术,从基因上分析出问题来对症下药。但是中国的认知却仅仅停留在&ldquo 唐筛&rdquo 上,而唐筛所需技术门槛并不高,&ldquo 可以肯定的是唐筛仅仅是基因测序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国内因为政策导向性不足以及对基因测序的认知有限,所以才仅仅停留在唐筛上&rdquo 。   在任鲁风看来,中国只有将CLIA体系引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产品的获批上,基因测序应用不断推开,引入所有竞争者(包括国内、国外),促进国产品牌的建立,寻求自己的行业竞争地位,后续随着认知的加深,基因测序行业将会呈现爆发性增长。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但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
  • 科学家用婴儿尿布材料突破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
    Edward Boyden   我们都知道,显微镜能够放大活细胞和组织,但是你想过用它观察更微小的细节么?这听起来特别像一个看过多次《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科学家的幻想。但是,生物学家们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发明来一种新的技术,利用普通的显微镜对整个大脑进行成像,展示出了精致的分子细节。   这项技术叫做expansion microscopy,使用一种通常在婴儿尿布中可以找到的材料使生物组织膨胀。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神经学工程师(neuroengineer)Edward Boyden在上个月举行的一场会议中与他MIT的同事Fei Chen 和 Paul Tillberg报告了该技术。   Expansion microscopy:超分辨率显微镜的转折   Expansion microscopy是超分辨率显微镜的一个转折。2014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bull 白兹格(Eric Betzig),德国科学家斯特凡&bull W&bull 赫尔(Stefan W. Hell),美国科学家威廉姆&bull 艾斯科&bull 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因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两种技术都在试图绕过物理定律带来的限制。   1873年,德国物理学家Ernst Abbe推断,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不能区分距离小于200纳米的物体,这大约是可见光最短波长的一半。距离小于这个衍射极限的话,物体会变得模糊。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只能达到横向200纳米,纵向600纳米。   超高分辨显微镜通过使用荧光分子绑定蛋白,更好的定位分子的发光来源,从而克服了Abbe指出的限制。利用这种技术,科学家可以区别出距离近达20纳米的物体。不过这项技术需要昂贵的、专业的设备,但可以解决一些厚结构的研究难题,比如大脑或肿瘤。   神经科学家们一直想收集大脑更多的分子细节,比如神经突触中蛋白的位置、两个神经传递信息处的连接、甚至环绕大脑的一组神经元。   在NIH的会议中,Boyden说:&ldquo 我们一直想做的就是找出让物体变得更大的方法。&rdquo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的团队用了一种叫做acrylate的化合物,该物质含有两种特性:第一,它可以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将蛋白质固定住 第二,它在水存在的情况下会膨胀。   加点水,让一切变得神奇   首先,组织需要经过一组化学混合物处理,使它变得透明 然后,用荧光分子绑定特定蛋白 最后将acrylate注入组织中。就像婴儿尿布一样,加水会使acrylate聚合物膨胀。经过拉伸,荧光标记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之前因为太近无法区别的蛋白在光学显微镜中有了新的焦点。在Boyden的展示中,该技术可以解决膨胀前分子距离近达60纳米的难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膨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蛋白之间的相对方向和连接,保持其它细胞结构的完整。该技术使蛋白相对位置的失真程度为1-4%。Expansion microscopy与其它超高分辨技术相比表现了良好的性能。   在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用Expansion microscopy测定膨胀的小鼠大脑神经突触两端的蛋白质之间的距离,结果与用超高分辨技术测量的数据几乎相同。   此外,Expansion microscopy在复杂组织的三维成像上表现的更好。在会议中,Boyden展示了一个半毫米厚度的小鼠大脑海马区的图像,揭示了邻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放大图像还能看到突触结构的细节,叫做boutons,是释放神经递质的地方。Boyden的团队用Expansion microscopy还研究了果蝇和斑马鱼的大脑,目前正在用研究人类的大脑。   技术总是在不断的超越   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学家Viviana Gradinaru说,Boyden的这项技术是科学家如何通过改变生物组织绕过固有限制的好例子。2013年,Gradinaru与斯坦福大学的Karl Deisseroth领导的团队报告了一种去除脂肪,从而让小鼠完整大脑透明化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厚的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得以成像。去年,Gradinaru的团队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其它器官和整只老鼠中。   悉尼大学显微镜专家Guy Cox说:&ldquo Expansion microscopy确实非常巧妙,但是它的实际用途有多大还不清楚。如果它要用在很关键的地方,我推测它会与超高分辨技术结合起来。它的着重点应该是分子研究,而不是整个细胞。&rdquo
  • 牛津仪器启动二硫化钼生长工艺研究 或将推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开发
    据报道,2016年7月4日,英国牛津仪器公司利用其纳米实验室纳米级生长系统,启动了二硫化钼生长工艺研究。  单层硫化钼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发光二级光、光伏电池、光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等,而多层二硫化钼是一种非直接带隙半导体,有望用于未来的数字电子技术。  牛津仪器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化学气相淀积工艺进行了优化,开发了纳米实验室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处理广泛领域的液态/固态/金属-有机材料,适用于二维材料生长。该系统能够提供在蓝宝石、原子层淀积铝(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各种衬底上生长的能力,也能够淀积硫化钨、二硫化钼等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  该工艺的开发及其已经经过验证的成果极度令人振奋,因为纳米实验室等离子处理系统的二维材料处理能力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拉曼分析表明了单层材料的高品质,原子力显微镜表明了薄膜的平滑和一致性。该公司期待二维材料生长工艺的开发,将推动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开发。
  • 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尿素与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8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各有关单位: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尿素与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T/ZLJYXH 3-2023),已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销售分公司、河北德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庚驰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品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迪谱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起草单位共同完成,并于2023年10月20日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审定。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8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T/ZLJYXH 4-2023),已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庚驰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德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销售分公司、河北品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迪谱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起草单位共同完成,并于2023年10月20日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审定。经协会审查,现决定对上述两个标准予以批准并发布。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2023年11月2日
  • Cell Metabolism | 徐铭团队报道二型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辐射、氧化应激、端粒缩短等多种应激环境诱导细胞呈现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并伴随p16和p21基因高表达,即为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1】。衰老细胞的累积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SASP) 是机体衰老的标志,也是衰老及其相关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2021年10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徐铭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用于追踪以及调控体内p21high衰老细胞的新型p21-Cre转基因小鼠模型,并以此发现老年小鼠多种器官存在p21high衰老细胞,且特异性清除该衰老细胞可有效延缓机体衰老(详见BioArt报道:Nature Aging | 徐铭团队建立p21-Cre小鼠模型,揭示p21high细胞在衰老中的作用)。此外,该团队在高脂喂养的肥胖小鼠体内还检测到明显的p21high细胞聚集【2】。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肥胖是造成胰岛素抵抗及二型糖尿病的关键诱因。关于p21high衰老细胞是否参与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药物靶向清除p21high衰老细胞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这两个问题还有待解答。2021年11月22日,徐铭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再发长文Targeting p21Cip1-highly-expressing cells in adipose tissue allevia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揭示了肥胖伴随的脂肪组织中p21high衰老细胞聚集是其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发生机制,而应用达沙替尼和槲皮素的药物组合可有效清除人体脂肪组织中的p21high细胞并改善脂肪移植小鼠的代谢功能。该研究为以 p21high 细胞作为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新型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者首先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高脂喂养两个月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具有较高水平的p21high细胞,且主要集中于脂肪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与此同时,未检测到明显的p16high细胞。他们利用前期构建的 p21-Cre 转基因小鼠模型,结合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实了p21high衰老细胞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分布。p21high衰老细胞和p16high衰老细胞是两种常见的衰老细胞类群。研究者随后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验证了单细胞测序结果,即短期高脂喂养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主要存在p21high衰老细胞的聚集,而非p16high衰老细胞。肥胖引起脂肪组织扩增和功能紊乱,最终造成胰岛素抵抗和二型糖尿病。为了探究p21high衰老细胞是否参与调控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研究者将p21-Cre小鼠与floxed DTA(白喉毒素A片段)小鼠杂交,以特异性清除体内p21high衰老细胞。随着这些细胞的清除,肥胖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敏感性均能获得显著改善。此外,清除p21high衰老细胞后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端粒DNA损伤均明显减弱,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有效恢复,SASP表达也有明显降低。然而,小鼠体重、体脂率、日均食物摄取量和活动量等都未明显改变,表明清除p21high衰老细胞主要通过减少组织衰老程度而非小鼠饮食活动发挥作用。为了确认造成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p21high衰老细胞的组织来源,研究者首先利用免疫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对肥胖小鼠不同组织进行观测,他们发现p21high衰老细胞主要分布于内脏脂肪组织,而肝脏、胰腺、肌肉等组织均不明显。接下来研究者将肥胖小鼠的内脏脂肪移植至正常小鼠,结果显示该脂肪移植可引起受体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而清除供体内脏脂肪的p21high衰老细胞则可以显著改善脂肪移植造成的受体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危害。以上研究提示内脏脂肪组织中p21high衰老细胞导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机制。为了阐明p21high衰老细胞参与调控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潜在机制,研究者在p21high衰老细胞中特异性抑制NF-κB通路。结果显示抑制NF-κB不会引起p21high衰老细胞比例改变,但脂肪组织SASP表达显著减少,并且能显著改善肥胖小鼠的代谢紊乱。应用Senolytics(一类具有选择性诱导衰老细胞凋亡的药物)清除累积的衰老细胞或抑制SASP是目前被认为极具前景的抗衰老策略【3】。为了探究是否可以通过该类药物靶向p21high衰老细胞来减轻其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危害,研究者选取了目前广泛应用的senolytic药物达沙替尼(dasatinib, D)和槲皮素(quercetin, Q),分别对肥胖小鼠和人体脂肪进行干预。结果显示D+Q组合均能显著降低肥胖小鼠和人体脂肪组织中p21high衰老细胞比例。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将来自肥胖人群的脂肪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体内以此建立异种移植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评价了D+Q对受体小鼠代谢功能的调控作用。他们发现,肥胖人体脂肪组织会导致受体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而脂肪组织经 D+Q给药处理后,受体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几乎消除。该结果阐明了靶向p21high衰老细胞在改善代谢紊乱中的巨大临床应用前景。文章通讯作者徐铭教授认为该人体脂肪组织移植实验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为日后D+Q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徐教授强调,关于D+Q对二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测试目前已在筹划进行中。在D+Q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之前,该药物还不能马上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该文是继调控自然衰老之后,该团队对p21high衰老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再次探索。以往衰老研究领域较多关注p16high衰老细胞,而本文揭示了肥胖小鼠组织中p21high衰老细胞和p16high衰老细胞为两种不同的细胞类群,二者在肥胖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聚集时间以及对代谢方面的调控作用均存在差异;相较于p16high衰老细胞,p21high衰老细胞更多更早地参与调控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胰岛素抵抗。该研究也为进一步挖掘p21high衰老细胞的特质及其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其他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可能发挥的致病作用提供了依据。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11.002
  • 岛津推出《LC-MS/MS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选集(二)》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DMPK) 是研究生物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的科学,应用数学模型和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进而将药物在血液循环和靶器官的暴露水平与临床表现(药效和毒副作用)相关联。DMPK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新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优化,候选化合物筛选,剂型改进,临床实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药物代谢动力学贯穿药物发现、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全过程。药物的代谢研究通常考察药物分子与血浆蛋白、转运蛋白、代谢酶的相互间亲和力及作用强度,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及其代谢规律, 为药物的筛选及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现代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多反应监测模式的串联质谱是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药物经过体内吸收或体外代谢后成分变得复杂,通常血药浓度和代谢产物含量较低,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现代质谱的不断发展,串联质谱LC-MS/MS逐渐发展到具有超高通量、超高灵敏度、超快检测速度,超低检测限,选择性强等优势,不仅可以将代谢物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还能避免血、尿等基质的干扰,实现微量药物的准确定量分析。 岛津公司作为全球知名仪器厂商,一直秉承”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理念,先后推出多款串联质谱为医药研发领域提供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LC-MS/MS 在药物代谢和动力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岛津时时根据国家法规的变化,提供极为专业的解决方案。目前有许多单位和客户通过使用岛津串联质谱系列产品,开展多种化合物的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课题研究。本文收录了多家单位基于岛津串联质谱开展的关于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共24篇,通过整理希望能为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会现场传真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二手基因测序仪 二代中三大品牌性能PK
    二手基因测序仪 是测序产业链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它为整个中下游测序服务提供基本的测序支撑,同时也处于基因测序产业价值链顶端。基因测序仪对于基因产业的重要性,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行业,芯片之于电子通信行业。基因测序也称DNA测序,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基因测序技术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一代测序:指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扩增后通过毛细管电泳读取序列,每次获取数据量少。二代测序:为高通量测序,采用微珠或高密度芯片边合成边测序,代表有454,Solexa,SOLID,高通量,可一次获得数G数据,相对与第三代,都仍然需要扩增的方法放大信号,扩增后再检测。三代测序:特点是单分子测序,多基于纳米科技,无需扩增,对单分链DNA/RNA直接用合成、降解、通过纳米孔等方源式直接测序,核心特点是无需扩增所以成本更低。二手基因测序仪 二代技术中三大品牌性能PK,结果如何?Roche公司的454测序平台、Illumina公司的Solexa测序系统以及ABI公司的SOLID测序系统标志着二代测序技术诞生。尽管各系统在高通量水平、测序准确度、存储格式、技术方法上各有差异,但共同特征是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并大大地提高了测序速度,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只需一周左右时间。然而二代测序技术在测序前要通过PCR段对待测片段进行扩增,增加了测序的错误率。而且二代测序产生的测序结果长度较短,需要对测序结果进行人工拼接,因此比较适合于对已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重新测序,而在对全新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还需要结合一代测序技术。简而言之: Roche 454是焦磷酸测序; illumina Solexa是合成法测序; ABI SOLID是连接法测序。就读长来看: Roche 454 illumina Solexa ABI SOLID。就Reads数来看: ABI SOLID illumina Solexa Roche 454。就应用来看: Roche 454读长较长,便于拼接 ,因此在denovo测序方面有很大优势;ABI SOLID虽然读长很短,但是Reads数多,而且ABI的双色球编码技术,使得每个碱基都会被读取两遍,准确率很腐, 因此ABI SOL心在检测SNP、转录组测序、ChIP-Seq等方面很有优势;illumina Solexa的读长和Reads数均位于中间,比较适合于基因组重测序。而在实际应用中 ,由千Roche454成本太商,因此illumina Solexa 也被较多的应用于denovo测序。
  • 湿法脱硫产生二次颗粒物的机理与治理方法
    p   湿法脱硫是中国燃煤烟气主要的脱硫方法,中国绝大多数的燃煤电厂,工业燃煤锅炉、采暖热水锅炉、烧结机、玻璃窑使用这种方法脱硫,每年脱除的二氧化硫高达数千万吨,大大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因而减少了酸雨和在大气中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合成的硫酸盐颗粒物。 /p p   但是,近年来,各地逐渐发现,大气中硫酸盐颗粒物在PM2.5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升高,经常成为非采暖季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很可能就是采暖季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从逻辑上讲,因为燃煤烟气大规模地脱硫,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降低了,在大气中合成的硫酸盐会大大降低。那么大气中这么多的硫酸盐是哪里来的?莫非是什么设备把硫酸盐排到了大气中? /p p   我们在一个燃煤烟气污染治理可行性研究的调查工作中发现,湿法脱硫工艺产生了大量极细的硫酸盐,排放到大气中。而同一时期,很多专业人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某省的一位专业环保官员告诉我,这种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烟气颗粒物,还有一个俗称,叫“钙烟”。 /p p   那么湿法脱硫工艺是如何产生极细的硫酸盐的?我下面试图用科普方式来解释。 /p p   燃煤烟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当然还有一些次要颗粒物,如汞等重金属。一些特殊的燃煤或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如烧结机和垃圾焚烧,还会产生其它的污染物,如氟化氢、氯化氢、二恶英等,篇幅所限本文暂不涉及。 /p p   大部分燃煤烟气污染物减排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尘(去除颗粒物)、脱硫(去除二氧化硫)和脱硝(去除氮氧化物)。 /p p   一般来说,在烟气污染物减排过程中脱硝是第一道工艺,因为除了低温脱硝工艺外,一般的脱硝工艺采用锅炉内(900~1100℃)的高温脱硝方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或者锅炉外(300~400℃)的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加氨水或尿素水作为还原剂。氨逃逸就在此时发生,氨逃逸量与氨喷射和控制技术有关,同时也与要求氮氧化物脱除的排放上限成反比。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要求排放的氮氧化物越少,氨的使用量就越多,逃逸量也就越多。氨逃逸会在湿法脱硫环节惹麻烦。 /p p   脱硝后,就开始进行烟气的换热降温,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一般先通过省煤器,将锅炉的进水加热,而后再经过空气预热器,将准备进入到锅炉里燃烧煤炭的空气加热,经过这两道节能换热过程后,烟气的温度下降到100℃左右,就开始进入第二道工序,除尘,即去除颗粒物,一般采用静电除尘或袋式除尘工艺。如果设计合理,设备质量合格,一般情况下,静电除尘器可以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降至5毫克/立方米以下,袋式除尘器甚至可以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降至1毫克/立方米以下。今天,除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p p   烟气经过除尘后,就开始了第三道减排工艺,脱硫。湿法脱硫是现在中国普遍采用的脱硫方法。大部分湿法脱硫工艺是使用脱硫塔,把大量的水与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粉或生石灰粉(生石灰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后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混合,形成石灰石或熟石灰碱性乳液,从脱硫塔的上部喷洒,这些液滴向脱硫塔下滴落 在风机的作用下,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酸性烟气则从下向上流动,碱性乳液中的石灰石或熟石灰及其它少量的碱性元素(如镁、铝、铁和氨等)与二氧化硫的酸性烟气相遇,就生成了石膏(硫酸钙)及其它硫酸盐。由于石膏在水中的溶解率很低,因此,收集落到塔底的乳液,将其中的石膏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硫酸盐的污水,这些硫酸盐包括:硫酸镁、硫酸铁、硫酸铝和和硫酸铵等,需要去除这些硫酸盐后,污水才能排放或重新作为脱硫制备碱性乳液的水使用。 /p p   中间插一段儿:恰恰这些含有硫酸盐的污水的处理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污水的处理耗资巨大,因此有很多燃煤企业或将这些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河流中,或者不经处理重新作为制备脱硫碱性乳液的水使用 前者严重地污染了水体,后者则将这些可溶盐排放到了空中(原因在下面解释)。我曾经去过一家企业考察燃煤锅炉,锅炉的运行人员告诉我们,锅炉污水零排放。一同考察的专家们讽刺到,污水中的污染物都排放到空中了。这个燃煤企业实际的做法是不对湿法脱硫产生的废水中溶解的硫酸盐做去除处理,而是将溶有大量硫酸盐的废水反复使用,还美其名曰,废水零排放。废水是零排放了,可溶性的硫酸盐倒是全都撒到天上了,每立方米的燃煤烟气中,有好几百毫克的硫酸盐,全都变成PM2.5了。还不如不做烟气脱硫处理呢!这就是经过几年的大规模燃煤烟气处理,大气中的PM2.5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p p   接下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乳液都落到了塔底。因为进入到脱硫塔里的烟气温度很高,于是将大量的乳液液滴蒸发。越到脱硫塔的底部,烟气的温度就越高,乳液液滴的蒸发量就越大。不幸的的是,越到底部,乳液液滴中所含的硫酸盐也就越多(如果反复使用未经处理的含有大量硫酸盐的废水,则硫酸盐就更多了),由于乳液液滴的蒸发速度很快,一些微小液滴中的可溶性硫酸盐来不及结晶,液滴就完全蒸发,因此析出极细的硫酸盐固体颗粒,平均粒径很小,大量的颗粒物直径在1微米以下,即所谓的PM1.0。当然乳液中最大量的固体还是硫酸钙(石膏),不过其不溶于水,硫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比较大。 /p p   这些含有硫酸钙颗粒和可溶盐的盐乳液的蒸发量非常巨大。对应一台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在烟气脱硫塔中这些盐溶液的蒸发量每小时会达到100吨左右。因此,析出的极细颗粒物数量巨大。 /p p   这些极细的颗粒物随着烟气向脱硫塔上部流动,大部分被从上部滴落的液滴再次吸收和吸附(于是这些极细的颗粒物在脱硫塔中被反复地吸收/吸附和析出),但仍有可观的残留颗粒物随着烟气从塔顶排出。需要说明的是,颗粒物的粒径越小,残留的就越多。 /p p   有人会有疑问,从塔顶喷洒的液滴密度很大,难道不能将这些极细颗粒物都洗掉?遗憾的是,不能。早先锅炉的烟气除尘就用过水膜法,即喷射水雾除尘,除尘效果很差。道理很简单,同样的颗粒物重量浓度,颗粒物的粒径越小,颗粒物的数量就越多,从水雾中逃逸的比例就越大。 /p p   烟气出了脱硫塔后,在早先的燃煤烟气处理工艺中,就算完成烟气处理工艺了,烟气经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当然,那些在湿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二次颗粒物——硫酸盐们,也随着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其中石膏颗粒物粒径较大,于是就跌落在距烟囱不远的周围,被称为石膏雨。那些粒径较小的可溶盐,则随风飘向远方,并逐渐沉降,提高了广大地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常常达到几百毫克/立方米,比起脱硫前烟气中的颗粒物,增加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有人讽刺,湿法脱硫把黑烟(烟尘)和黄烟(二氧化硫)变成了白烟(硫酸盐)。 /p
  • 《动物性食品中10种利尿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要求,我办组织起草了《动物性食品中10种利尿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于2021年12月23日前反馈至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人:张玉洁联系电话:010-62103930E-mail:syclyny@163.com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8号科技楼206邮编:100081附件:1. 动物性食品中10种利尿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2.兽药残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表 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11月23日
  • 越来越多基于二代测序的肿瘤治疗项目产生的数据在ASCO上发布
    GenomeWeb芝加哥讯 本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会议中展示的研究项目包括了来自于部分研究项目的大量数据,这些研究项目均使用了二代测序技术来指导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正如之前科学界已报道的那样,NGS panel及更广泛的测序方法可以在很多情况下的少部分(有时是多数)患者中鉴别出与肿瘤有关的基因变异,而这些鉴别出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可能接受基因治疗。进行展示的某几个研究项目还通过NGS数据发现了部分具有可操作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确实地接受了针对这些突变的治疗,很多患者均从这种靶向治疗中受益。 这些数据对于确立NGS相关疗法的临床效用至关重要,对于未对于未来进一步对比基因型疗法与非基因型疗法的实验有重大意义。同时,来自于采用了该方法的开创性研究项目的数据也揭示了这种方法对于病患照顾的影响及产生的效果。本周会议中展示的一项研究是由Sarah Cannon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的,该研究记录了靶向NGS的结果,这些实验是SCRI发起的根据患者的基因数据将癌症患者与临床试验进行匹配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研究所共接待了1040名患者,其中936名患者有足以用于测序的肿瘤组织,对这些样品使用了覆盖35种癌症相关基因的靶向热点panel进行了测序。在420名患者中并未发现至少一种突变,即半数患者,而研究团队在100名患者中发现了可操作突变。总的来说,这一患者群体在12天中即在临床医师面前表现出进展。另外,还有206名患者也参与到临床试验中,占了已测序患者的22%,不过超过半数的患者并未通过测序检测到任何突变,还有另外6%的患者被视为具有&ldquo 无法操作&rdquo 的突变。 50名具有可操作突变的患者参与到了特别针对某一个突变的实验中,这一突变是由这一组患者的NGS分析得到的。而另外53名患者则进行了非特异性针对他们的癌症驱动突变的实验。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Todd Bauer告知&ldquo 临床测序新闻&rdquo ,若对于基于NGS的癌症治疗,普遍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方法是否可以鉴别突变,这些突变是否是可操作的,患者是否可利用这些发现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是否对患者有效,那么SCRI的研究给出的答案则分别是:&ldquo 是的,是的,是的,很难说。&rdquo &ldquo 如果把问题分开来讲,例如,对于PIK3突变,我们发现了90名患者,但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继续进行了实验。&rdquo Bauer说。&ldquo 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唔,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太快,没有接受任何其他治疗。有些患者则需要接受监控,以确定他们是否完成了辅药治疗或在治疗中是否表现稳定。&rdquo 研究人员在会议的海报上分享了部分数据,追踪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接受了针对自身基因突变的治疗的患者与那些未接受的进行了对比。&ldquo 让我们再看一看PIK3,&rdquo Bauer说,&ldquo 海报上显示了两条柱形图,一条紫色一条绿色。紫色柱形图是指接受了相匹配治疗的患者,而绿色是指接受不匹配治疗的,这些柱形图的长度则是研究的平均周数。&rdquo 对具有PIK3突变的患者,不同组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时间长短上仅表现出很小的差别,接受基因定向药剂的临床治疗的患者平均会进行12周治疗,而接受非定向治疗的患者则会进行11.5周治疗。 对于其他突变,例如KRAS,SCRI实验得到的区别则略大一些&mdash &mdash 基因型定向治疗为12周,而非定向治疗则为8周。而在有BRAF突变的患者中,进行了基因型定向治疗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9.5周,相比而言服用非定向药物的患者则只有10周。&ldquo 不过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rdquo Bauer说。&ldquo 值得警惕的是,我的治疗中多个阶段均为晚期患者,而这些患者无法检测其活力。如果以另外的基因突变为例,例如FGFR突变,情况正好颠倒过来。&rdquo 在这一类突变中,患者群体的数据显示有两名拥有FGFR突变的患者在基因型定向治疗中病情得到了改善,而另一位FGFR突变患者则在非定向治疗中&ldquo 明显好转,&rdquo Bauer说。对于未来,Bauer说他的团体计划继续追踪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也会包含在他们的研究项目中,并且还会包含患者可能从别处接受的测序结果的分析,而不仅仅是SCRI提供的35个基因的panel。 其他研究 在会议所展示的另一份海报中,来自多伦多Princess Margaret癌症中心的一个团队展示了他们从结肠癌患者的分子基因图谱得到的研究结果,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检测23个基因中279种突变的Sequenom panel测序以及覆盖48个基因的Illumina TruSeq cancer panel测序。据研究人员在会议上对CSN所述,团队最开始是使用Sequenom panel来分析患者的分子基因图谱,不过后来又转而仅使用Illumina MiSeq上的TruSeq panel来进行研究。在他们的海报中,研究人员汇报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参与研究的190名患者。在由Sequenom panel分析的153名患者中,55%的患者具有至少一种癌症突变,而在MiSeq分析中37名参与实验的患者中89%均发现了突变。KRAS突变最为常见,存在于35%的患者中。其他的突变如BRAF、NRAS、PIK3CA、CTNNB1、ERBB2以及EGFR突变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突变均仅通过MiSeq panel检测得到。 对于测序结果对患者治疗方案及最终疗效的影响,研究团队到目前为止仅获得了有限的数据。会议上,主要作者Joanne Wing-Yan Chiu告知CSN,迄今为止,在Princess Margaret研究中心接受分子分析的大约240名患者中,仅有大概10位参与到了相应的定向治疗实验中。而在另一份会议摘要中,来自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分享了他们得自500名晚期癌症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均参与到了一项IRB批准的一期临床治疗中,这一项目是在研究中心的临床癌症疗法部门进行的。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MD Anderson使用了覆盖46个基因的Ion Torrent AmpliSeq panel对保存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团队的汇报,在分析的500名患者中,共有293名患者拥有至少一种可检测到的突变。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38%)、KRAS(11%)以及PIK3CA(10%)。根据该团队的研究成果,&ldquo 将患者对应到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中这一方法已经起步了。&rdquo 另一项研究则提供来自于一系列肿瘤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均为这些研究均为使用Foundation Medicine的FoundationOne癌症测序panel对患者进行分析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研究项目检测了医师基于FoundationOne测序结果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同时也监测了这些改变对患者存活率的影响。 根据展示结果,FoundationOne测试结果使得128名患者中有26名患者的医师改变了原本建议的治疗方案,而有69名患者的医师则依然按照原方案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并未根据测序结果而改变。另外33名患者则根据医师的处方没有接受治疗,无论是测试前还是测试后。 根据作者描述,&ldquo 对存活率分析以及研究结果与肿瘤基因图谱间的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搜集正在进行中。&rdquo 在一项NGS定向治疗的追溯研究中,来自大量社区肿瘤学实验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在632名接受NGS测试的患者中,360名患者具有可操作的突变。在对这些病例中大概300例进行追溯时,研究团队发现在34%的患者中突变测试结果均指导了治疗方案。 会议上一份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记录了对Ion Torrent AmpliSeq测试结果的追踪,以及额外的DNA及RNA测序。这些实验均是在2012至2014年期间召募的65名患有不同晚期癌症的患者中进行的,其中56名成功地进行了测序。 在该研究项目中,AmpliSeq panel仅在40%的病例中检测到了可操作靶点,而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则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靶向通路的信息,在70%的病例中提供了&ldquo 很大的信息量&rdquo 。根据研究人员的报道,在30名患者中21名的测序结果为可操作的,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可查看。根据作者描述,8名患者接受了基于他们基因型的治疗,其中6名从这种基因型定向治疗中得到了临床改善。 虽然研究团队写道&ldquo 为确定这种技术的实用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dquo ,他们仍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即相比定向测序panel,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及额外的临床可操作的数据。
  • 串联质谱单次检测多种疾病 让新生儿筛查更快更准
    新生儿疾病筛查,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自国务院2011年发布《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根据实际条件加强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所覆盖的疾病范围,并进一步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我国引入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临床检测技术,其中针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串联质谱技术发展成熟,目前已逐步被临床检测所采纳。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临床负责人鄢慧明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临床负责人鄢慧明介绍说:“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开展利用串联质谱实施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的项目。仅较早开展相关筛查项目的湖南省一地,就已覆盖27种遗传代谢疾病,全省累计完成14万例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其中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作为主要开展单位已完成5万例检测。在覆盖疾病方面,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国家规定疾病的筛查覆盖率接近100%,采用串联质谱筛查的新增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覆盖率在11.6%左右。”  以苯丙酮尿症这一典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为例,在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之前,国内通常采用传统的荧光分析法或Guthrie细菌抑制法进行检测,灵敏度不高,操作繁琐耗时,且单次检测只能针对单一疾病的单一物质进行分析,限制了筛查疾病种类的扩展。而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后,检测灵敏度、定量准确性以及分析效率显著提升,并能够实现对单个样本的多种指标同时进行检测,从而在单次检测中筛查多种遗传代谢疾病。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代谢疾病筛查,我国大部分一线、二线地区也已经采用了来自国际主流厂商的最先进技术,如“沃特世(Wat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WatersUPLC® -MS)技术”进行筛查。但是,与最早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采用了最新技术,但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覆盖疾病种类、覆盖率、后继治疗等方面仍需提升。因此,国家极为重视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尤其对于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大。  “虽然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项目开展多年,但仍有不少家庭未被覆盖或因家庭不够重视而放弃筛查,最终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令人惋惜的悲剧。”鄢慧明说,“因此,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加强政策扶助与宣传刻不容缓。”  据悉,国家卫计委和残联于2014年联合公布了对全国21个省和自治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方案,并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实施了贫困地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专项补助,补助标准为1个新生儿120元。此外,在国家卫计委等支持下成立的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开展遗传代谢性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现已在多个省市开展48种遗传代谢疾病检测,累计筛查32万名新生儿,并在全国资助4000名遗传代谢病患儿治疗,帮助出生缺陷患儿康复。
  • 华大基因二代测序产品获批点评
    国家药监局网站7月2日发布:批准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医疗器械注册。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预计达安基因申报的基因测序平台获批是大概率。   一、基因测序产业链分为:仪器、试剂、服务。仪器与试剂属国家药监局审批,开展技术服务需要通过卫计委审批。此次华大基因二代测序产品的获批,对于国内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二代测序服务是否大规模推广需要等待卫计委的意见。但总的来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长远来看基因测序市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二、华大基因采取&ldquo 自主+合作&rdquo 仪器推广模式,预计达安基因与Life Tech合作申报仪器将获批。仪器技术壁垒高、呈垄断格局,目前全球二代基因测序仪市场被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把持,二者合计约占全球90%市场,呈现高度垄断格局。按照现行的医疗器械注册规定,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需提交在原产国地区的上市证明文件,目前FDA仅批准了Illumina的MiSeqDx测序平台,因此与国内企业合作申报&ldquo 国产&rdquo 测序仪是通过审批的快速方法。BGISEQ-1000是基于华大基因收购的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G(Complete Genomics)的测序平台,BGISEQ-100则是基于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Ion Proton测序平台。达安基因与Life Technologies合作的同样是基于Ion Proton测序技术平台的DA8600,已完成在国内的申报工作,预计获批是大概率。同时,贝瑞和康与Illumina合作申请了基因测序平台的注册申报。   三、无创产前诊断引领基因测序行业发展。2月份,国家药监局和卫计委叫停基因测序服务。随后,3月份卫计委对基因测序服务试点申报门槛做了限定:具有通过省级技术审核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医学检验所,具备与拟申报项目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包括仪器、技术、人员等。申报门槛的限定一定程度上重新整顿清理了基因检测行业。目前二代测序主要用于无创产前诊断,近2年在国内兴起,安全性(避免羊水穿刺带来的流产风险)和准确度较传统的筛查手段高,相关测序产品的获批将引领基因测序行业发展。未来,基因测序在遗传病筛查、个体化诊疗、健康管理方面都有巨大潜力。   四、技术推动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发展,PCR产品在新兴诊断领域有潜力。分子诊断技术包括临床PCR、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等,目前国内以PCR产品和原位杂交为主(基因芯片市场规模尚小,基因测序技术服务尚未得到卫计委审批),临床主要用于传染病、性病、艾滋、肿瘤、遗传病的筛查检测,其中传染病(尤其是肝炎系列)检测占大部分市场。国内分子诊断市场保持20%以上增速,达安基因的临床PCR产品国内医院市场占有率约50%~60%。临床PCR产品在一些新的领域有较大潜力,2014年3月FDA批准罗氏cobas HPV Test用于宫颈癌一线初级筛查,这也是HPV分子诊断产品在全球首次获批用于宫颈癌一级初级筛查。个体化诊疗崛起下的诊断,尤其是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有较大潜力,一是个体化靶向用药分子诊断 二是个体化化疗用药分子诊断,目前获批的个体化分子诊断产品多以PCR技术为主。   五、基因芯片需求突破。基因芯片由于涉及生物、电子、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壁垒较高,制造成本高,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困扰基因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芯片最大的优势是高通量,但这也是基因测序的优势,而基因测序成本不断下降挤压了基因芯片的空间。Affymetrix为全球最大的基因芯片公司,也是全球极少数盈利的基因芯片公司。Affymetrix2013年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11.8%,净利740万美元,2012年为亏损680万美元。其中芯片业务收入2.1亿美元,与2012年持平。国内基因芯片主要公司有北京博奥生物、珠海赛乐奇生物、上海百傲科技和宏灏基因。   六、达安基因未来将受益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国内目前产前诊断做的比较大的为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达安作为上市公司注重合规合法,公司的基因测序主要面向科研用户。此次卫计委叫停基因测序产品后,公司申报了用于产前诊断的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结果公示》,公司与Life Technologies合作的基于Ion Proton测序技术平台的DA8600获批是大概率。二代基因测序除在产前诊断外,在遗传病筛查、个体化诊疗、健康管理方面都有巨大潜力。公司为国内分子诊断龙头,在分子诊断试剂开发方面国内最强,假若公司二代测序平台获批和国内放开基因测序技术服务,公司将充分有益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
  • 精准医疗2.0时代】第二届P4 China 2017大会再现全新精彩!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精准医疗2.0时代】第二届P4 China 2017大会再现全新精彩!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聚中美精英,话世界“医”流 /p p   从2016年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实施至今,已近两年。我们越来越清地认识到未来通往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 “精准”二字。要想达到精准的目标1. 检测技术,极度依赖于以DNA测序为代表的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2. 数据获取和综合挖掘能力3. 临床与自然资源的积累,以上都需要科研、产业、临床、跨界的多方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共同应对精准医疗下系统医学工程的机遇与挑战! /p p   中国精准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第二届P4 China2017大会将于11月30日-12月3日在中国广州星河湾酒店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挖掘生物标记物与大数据在临床肿瘤的应用价值。由生物标记物串接起来的基因组学、医疗大数据、液体活检、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精准医疗实践,将唱响2017主旋律! /p p   P4 China 2017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与商图信息BMAP联合主办,金域检验协办,大会同时获得PMC国际个体化医疗联盟、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中国伴随诊断联盟、广州国际生物岛、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IVD分会等国内外权威学协会与联盟机构的大力协作。 /p p    strong P4 China 2017 特别策划 /strong /p p   strong  1.精准医疗2.0的中美实践领袖对话 /strong /p p   会场:主旨论坛 /p p   时间:11月30日 /p p   专题:从基因组医学到精准医疗的中美布局 /p p   论坛特色:把握国家政策与布局趋势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命脉。中美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中美行业医疗转化与布局的实践专家齐聚一堂,除了带来权威的国内外政策解读与更新,更有掷地有声的医疗体系实践、实施进展分享的精彩报告!领袖汇聚,带来独一无二的前瞻精准医疗的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研讨。 /p p   演讲专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黄晶主任(中国精准医疗战略小组牵头人, 拟邀)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地区性精准医疗创新转化负责人Lynda Chin 国际个体化医学联盟副总裁、政策专家DaryL Pritchard 西雅图瑞典癌症医院/研究所执行总裁、肿瘤教授Thomas Brown等 /p p strong   2.基因组大数据的应用破局 /strong /p p   会场一:基因测序大数据应用论坛 /p p   专题:提升基因测序下医学解读的精准性 /p p   时间:12月 1日-2日 /p p   论坛特色:DNA测序已经精确到单个核苷酸,将会引领未来体外检测技术的发展。然而其临床应用价值几何?真正有用的基因与生物标记物如何发现与应用?实现临床转化?来自临床一线、产业科学家现身说法,共同应对基因检测医学解读的可靠性、临床应用的可及性挑战。 /p p   演讲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主任樊嘉 陆军总医院药理科主任许景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主任符立梧等。 /p p   strong  3.液体活检的“多”分天下 /strong /p p   会场二:液体活检技术论坛 /p p   专题:创新液体活检技术的开发与转化进展 /p p   时间:12月 1日-2日 /p p   论坛特色:近年来国内液体活检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内外已无差距。除了ctDNA、CTC液体活检技术的进步,新兴标记物如DNA甲基化、外泌体,样本对象尿液、体液的研究与临床转化也在积极的探索与转化中。百家争鸣,群英聚首,来自临床、医技、产业的研究者、科学家将就液体活检临床转化、开发与应用展开一场学术碰撞。 /p p   演讲专家:山东省药物研究院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医师李胜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张灏 金域检验首席科学家于世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主任邵建永等。 /p p strong   4.肿瘤药物抢跑一线的分水岭 /strong /p p   会场三: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论坛 /p p   专题:临床肿瘤免疫与靶向药物的精准开发与用药 /p p   时间:12月 1日-2日 /p p   论坛特色: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群雄逐鹿,如今都集中在临床资源争夺、临床开发的白热化阶段。临床开发的效果、效率低下成为行业共通挑战。如何加快临床转化效率?如何加速临床开发进程?基于生物标记物、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开发以及个体化用药成为当下肿瘤药物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 /p p   演讲专家:GRAIL法规战略负责人/前FDA个体化医疗办公室主任Elizabeth Mansfield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刘昭前 诺华美国高级总监常华等。 /p p   大会内容精彩纷呈,邀您与来自产、学、研、医、资各领域的特邀专家嘉宾融合汇聚、共同学习交流,加强精准医学的科研、应用与交叉学科、产业、资本的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 /p p   大会特设项目转化路演环节,如您有精准医疗领域优秀项目寻求合作或投资,了解更多大会信息及注册报名欢迎联系组委会。 /p p   组委会联系方式:+86 21 6107 1886(ext.8027) /p p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p p   网址: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7 /p p br/ /p
  • 钻石二代色谱柱又增新品
    钻石二代色谱柱自上市以来,以其优良全面的性能和优质完善的服务,深受用户的好评和信赖。 为了扩大钻石二代色谱柱的应用范围,迪马科技的每一款3&mu 和5&mu 键合相又新增3.0mm内径以及30mm柱长色谱柱。进一步满足HPLC,特别是LC-MS快速分析的应用需求。 另外,迪马科技又进一步拓展了钻石二代色谱柱在不同行业及领域的应用,比如中药/天然产物分析(红叁、何首乌、黄芩苷、脱水穿心莲内酯),禁用偶氮染料中的芳香胺,以及维生素E,维生素B2等。
  • 赛默飞发布测定清漆中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单体(HDI)的解决方案
    2015年7月28日,北京——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发布了使用GC-FID法测定清漆中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单体(HDI)的解决方案。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是全球应用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新型聚氨酯原料。HDI 及 HDI 缩二脲、三聚体是生产聚氨酯涂料及聚氨酯弹性体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航空、汽车、建筑、木器、塑料皮革等行业和领域。HDI吸入有毒,会强烈腐蚀皮肤,引起红肿、胀痛、感染和皮疹。本品蒸气会刺激眼睛粘膜和呼吸道,引起流泪和咳嗽,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眼部疾病。接触皮肤或吸入其蒸气可能会引起过敏。目前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单体检测的检测方法有《GB/T 18446-200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但是方法老旧,单点校正不准确,恒温分析会导致峰型较差,油漆残留在色谱柱内等缺点,因此需要改进。此次赛默飞发布的解决方案基于《GBT18446-200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采用Thermo ScientificTM TRACE 1310气相色谱仪,搭配FID检测器,通过优化子内标物和HDI的浓度比,并将原来的130℃恒温模式分析改为程序升温模式分析(在高温度下运行几分钟,降低色谱柱污染,延迟使用寿命),对相应的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色谱柱由15m毛细管柱改为通用型的 30m 毛细管柱;同时采用多点校正的方式,使得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分离度更高、峰型更好,定量更加准确。产品链接:TRACE 1310 气相色谱仪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trace-1310-gas-chromatograph.html解决方案下载:www.thermoscientific.cn/content/dam/tfs/Country%20Specific%20Assets/zh-ch/CMD/Chrom/petrochemical/documents/Measurement-of-HDI-in-varnish.pdf-------------------------------------------------------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37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