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哌啶基磺酰基

仪器信息网高哌啶基磺酰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哌啶基磺酰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哌啶基磺酰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哌啶基磺酰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哌啶基磺酰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哌啶基磺酰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哌啶基磺酰基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哌啶基磺酰基相关的资讯

  • HT8700大气氨激光开路分析仪“水旱轮作稻田碳氮协同减排定位试验”项目完成安装
    【项目综述】项目内容: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水旱轮作稻田碳氮协同减排定位试验项目时间:2023年7月项目地点: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项目第一阶段】供电系统安装供电系统由10块太阳能板和五块蓄电池组成,分别给超声风速仪与主机供电。为了防止太阳能板影响主机测试,每2块太阳能板间距1.5米,插入田中0.8米,第一块距离基座13米。【项目第二阶段】仪器主体安装仪器主体部分由开路分析仪主机和水箱两部分构成。主机悬挂在三脚支撑架的横杆中间位置,底部距地面约1.4米,水箱放在离主机0.5米左右位置。【项目第三阶段】数据采集与培训
  • 土壤普查丨谱育科技LC-MS/MS为您解答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检测难题
    背景磺酰脲类农药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以其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等特点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随着该类除草剂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农作物、环境、土壤和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关注。2022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文件,规定磺酰脲类除草剂纳入普查监管范畴。本文依据农业行业标准《NY/T 1616-2008 土壤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谱育科技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出限,定量限,灵敏度等符合标准要求,为普查开展提供强力的国产三重四极杆质谱产品支持。仪器部分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616-2008 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使用氮吹平行浓缩仪和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进行前处理。搭载UHPLC 51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EXPEC 5210 LC-MS/MS 是谱育科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下,创新研制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具有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集高性价比与可扩展性于一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学司法检测,生物医药和环境领域。EXPEC 570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可自动完成固相萃取全过程(柱活化、上样、柱淋洗、柱干燥、柱洗脱等),自动完成柱切换等功能,实现批量样品的处理。EXPEC 520 氮吹平行浓缩仪是通过水浴加热及利用氮气的快速流动打破液体上空的气液平衡,从而使液体挥发速度加快,达到快速浓缩溶剂的效果。实验部分液相和质谱条件:典型谱图与标准曲线:15分钟即可获得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色谱图。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混标的色谱图(1ng/ml)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线性系数R均在0.999以上,部分物质标准曲线图如下:部分农残化合物峰图结果(2ug/L)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算所得各目标物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优于标准检出限要求约50-200倍。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总结EXPEC 5210 LC-MS/MS充分发挥高灵敏度,抗污染等优质特性,配合谱育科技高效前处理设备,15分钟内快速分析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灵敏度,定量限,检出限满足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 投资18亿 常州市武进区已排定120项污染防治工程
    据悉,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已排定120项工程,年度投资18.1亿元。120项工程涉及七大方面,分别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打好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战、深入打好群众环境权益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除了数量和内容自我加压,工作方案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典范样板和引领带动作用。全区力争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组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7个,开展创建国际生态学校2所。二是继续开展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利用示范区建设。从重点工程入手构建武进区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项目体系,在“9+1”重点工程基础上,积极开展省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全域市场化街道工作、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工作、公共机构可回收物专项收运体系建设工作等10项工程,进一步确保“一年试点、三年成型、五年成熟”目标全面实现。三是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1.5万吨及开展生物农药零差价配供试点工作,进一步分解任务,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四是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引领。持续深入实施河湖“两违三乱”整治工程、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小微水体整治及示范村建设工作等,年内完成34条“幸福河湖”评估申报及一批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打开河湖长制工作新局面。
  •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 蔡麒、黄静、Yap Swee Lee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介绍 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Levitt 等报道,氯磺隆(chlorsulfuron)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麦类与亚麻田大多数杂草。紧接着开发出甲磺隆,随后又开发出甲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阔叶散、苄嘧磺隆等一系列品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极高,属于超高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用量很低,其用药量由传统除草剂的公斤级降为以克为单位。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 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开发,带来了相应的环保问题。主要表现为除草剂的毒性问题、残留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磺酰脲类农药的高效性,微量即可产生良好除草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就会对环境和其他作物产生危害。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品种,如氯嘧磺隆、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在土壤中主要通过酸催化的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而消失,土壤的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对水解作用及微生物降解均有很大影响。 本文介绍了使用沃特世公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和串联质谱(MS/MS)分析16中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方法。 2004年沃特世(Waters® )推出的ACQUITY UPLC® ,使用了具有1.7&mu m 颗粒粒径固定相的色谱柱,可以在高压下使用(最大压力 15,000 psi)。高压与极细颗粒的结合提供了快速、高分离度的分离,提高了灵敏度,减少了基质干扰。 2008年沃特世推出的Xevo TQ MS是新一代的串联四极杆质谱,改进了离子源的设计,改善了离子化效率,提高了灵敏度。Xevo TQ MS由于采用了专利的Scanwave技术和MS、MS/MS快速切换技术,大大改善了传统四极杆在进行MS Scan和Daughter Scan灵敏度低的问题,并且增加了实验选择性。 使用UPLC/Xevo TQ MS分析16种磺酰脲除草剂方法仅需要6分钟,而常规HPLC分析时间需要超过40多分钟的,因此UPLC更快的运行速度不仅提高了仪器的高通量,也减少了方法的开发时间。 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 以及新一代串联四极杆质谱仪Xevo TQ MS 实验部分 色谱条件 系统: ACQUITY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色谱柱: ACQUITY UPLC BEH C18,1.7um, 2.1x50mm P/N: 186002577 流动相A: 10mM AcNH4&bull H2O (含0.1%甲酸) 流动相B: 乙腈(含0.1%甲酸) 流速: 0.5mL/min 柱温: 35 ˚ C 进样体积: 5 µ L 分析总周期: 6 min UPLC梯度 质谱条件 MS系统: Xevo TQ MS 串联四极杆质谱仪 离子化模式: ESI+ 毛细管电压: 1.0Kv 源温度: 150 ˚ C 雾化气温度: 450 ˚ C 雾化气流速: 800L/h 锥孔气流速: 50L/h 碰撞气流速: 0.18ml/min 多反应监测条件如表1所示 表1:ES+模式下16种磺酰脲除草剂MRM离子对参数 结果和讨论 图1给出了16种磺酰脲除草剂在UPLC中的分离色谱图。6分钟可以完成16种磺酰脲除草剂的分析,与普通 HPLC 40min-50min 的分析时间相比,缩短了将近7倍,大大增加了实验室样品的通量,同时节约了试剂成本和人力成本。分析时间大大缩短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高效的分离能力。从TIC色谱图上可以得到14种基线分离的色谱峰,另外两种由于极性相似度非常高,没有基线分离,但是通过质谱MRM通道可以完全分开,因此本方法在寻求快速分析的同时,兼顾了色谱分离的要求,降低基质影响的效果。 图1:16种磺酰脲除草剂TIC图 图2,图3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卞嘧磺隆(Bensulfuron)和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在浓度范围1-200ng/mL的标准曲线,本标准曲线是用溶剂空白以及相应浓度标准检测绘制的。图 2. 卞嘧磺隆(Bensulfuron)标准曲线 表 3. 环氧嘧磺隆(Oxasulfuron)标准曲线 表2给出的是16种磺酰脲除草剂1ppb的信噪比(Peak to Peak)和 1,5,10,50,200ng/ml的线性相关系数。 表2. 磺酰脲除草剂的1ppb信噪比和线性相关系数 图4给出的是最低检测限浓度(0.01ng/ml)附近的化合物谱图。从分析结果来看,仪器的标准检测限除苯磺隆外基本可以达到0.01ng/mL甚至更低。 图4. 16种磺酰脲除草剂0.01mg/mL谱图 结论 ACQUITY UPLC系统提高了磺酰脲除草剂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运行时间显著缩短。现在科学工作者们已经跨越了传统HPLC限制的障碍,可以使用UPLC将分离化学延伸和扩展到更多应用中。
  •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嗜热型高活性DNA酶
    p   近日,南京大学的鞠熀先教授研究组在仿生分子识别与仿生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嗜热型高活性的DNA酶,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nbsp 上。博士生郭悦华为第一作者、周俊副教授和鞠熀先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组的博士生陈杰林、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程明攀以及法国勃艮第大学的David Monchaud教授参与了相关工作。 /p p   蛋白质具有温度敏感性,蛋白酶的催化性能与温度相关,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寻找、发现能够在极端环境如高温下仍具有高催化能力、高稳定性的仿生模拟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结构材料和G-四链体/hemin DNA模拟酶受到广泛的关注,已成为新型仿生模拟酶开发的重点方向。在G-四链体/hemin领域,由分子内G四链体/hemin形成的DNA模拟酶已在生物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热稳定性差,无法用于极端环境。基于四条链形成的四元G四链体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鞠熀先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进行碱基修饰,并对反应的离子进行筛选,提高了G-四链体/hemin的热稳定性,由此发现一种新型嗜热的高活性G-四链体/hemin DNA酶(图1)。该工作在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修饰不同的碱基,发现腺嘌呤(A)可以大幅度提高DNA酶的催化活性,为提高反应温度,模拟酶催化功能如活化能、pH依赖性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末端修饰腺嘌呤的四元G四链体结构在高温下不仅可以稳定存在,也可保持与hemin的结合能力及形成模拟酶后的催化活性(图2)。该工作探究了嗜热DNA酶在高温下的潜在应用:有效地去除污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小分子,在不同的有机溶液中这种酶也同样具有高催化活性。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9a9239f-4001-48cd-9c10-7d1cd7b9f869.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1.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底物反应的示意图 /strong /p p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ce392a11-f046-46e3-866b-49f66466e3e9.jpg" title=" 2.jpg" width=" 600" height=" 46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6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span /strong /p p br/ /p p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专注于仿生分子识别、仿生催化与信号放大的研究,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提出了多种仿生分子识别体系与信号放大策略,将仿生催化模拟酶用于生物传感,建立了系列性的生物分子高效的检测方法。在G-四链体/hemin领域,他们将其催化活性与该课题组首创的量子点电子化学发光传感结合,提出了蛋白质标志物的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将G-四链体/hemin与临位触接反应结合,建立了DNA与蛋白质标志物多种化学发光成像的检测方法。近日,该组系统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高了G-四链体/hemin DNA酶的活性(Chem. Eur. J.,& nbsp 2017,& nbsp 23, 4210),揭示了G-四链体的构效关系(J. Am. Chem. Soc.,& nbsp 2017,139, 7768)。 /p p br/ /p p 该论文作者为:Yuehua Guo, Jielin Chen, Mingpan Cheng, David Monchaud, Jun Zhou, Huangxian Ju /p
  • 欧盟建议修改除草剂酰嘧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2011年7月20日,欧盟建议修改除草剂酰嘧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l 将其在猪肉、脂肪、肾脏、肝脏和可食用的内脏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0.01 mg/kg修改为0.02 mg/kg   l 在牛肉、脂肪、肝脏、可食用内脏和牛奶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0.01 mg/kg修改为0.02 mg/kg   l 牛肾脏中由0.01 mg/kg修改为0.15 mg/kg   l 将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秸秆中限量标准设定为0.05 mg/kg,   l 新鲜草饲料中限量标准为1.5 mg/kg,   l 干草中限量标准为0.05 mg/kg。
  • 饭店厨房变“化工厂” 色素染出鲜亮三黄鸡
    中餐自古就讲究色香味俱全,如今餐馆为了在色上吸引顾客,不惜走捷径,用化学色素来调色。"有些小餐馆在做三黄鸡的时候,将大量的柠檬黄等色素涂到鸡皮上面,看上去颜色很诱人,在糖醋里脊、红烧肉等传统名菜中也越来越多地用化学色素来塑造颜色。"4月10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王志兴讲师为记者展示了餐馆中四道常见菜:三黄鸡、糖醋里脊、红烧肉、桂花糖藕的自然烹饪方法和添加色素的烹饪方法,其中的颜色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现状   中餐也用上合成色素   走在超市随便拿起一个果冻、饮料,上面都会写着这样那样的色素和香料,很多消费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是出现在饭店餐桌上的色素却是没有任何说明,让人防不胜防。   " 目前在蛋糕的制作中,化学色素的使用比较普遍,像糕点中的一些水果点缀比如巧克力、草莓、猕猴桃等都是用色素调制出来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有甚者这些色素的使用逐渐蔓延到了中餐领域,像玉米馒头、红烧肉、三黄鸡等菜品都添加了合成色素。以前最普遍易用的发色剂是亚硝酸盐,在做肉菜之前,将亚硝酸盐放入肉里,炒出来的肉会很鲜嫩,颜色看上去也很鲜艳。   根据资料显示,被称为"食品化妆品"的色素已经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食品领域,在这些添加到食品的色素中,天然色素只占不足20% ,其余的均为合成色素。   赤橙黄绿啥色素都有   "现在大多数小餐馆里都会使用化学色素。"在市南一家机关食堂工作的高师傅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讲究颜色的菜品,厨师往往为了塑造出鲜艳的颜色,都会大量使用化学色素。"而这些餐馆中化学色素的来源也大多都是从南山市场上买到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台东南山市场,随便一家调味品专卖店都可以买到不同种类的色素,有专门用来做菜的,还有专门用来做糕点的,再就是添加在冰激凌和饮料当中的。"做热菜和做凉菜也不一样,一种是粉末状的,这个价格比较贵,但做出来的效果比较好,适合各种菜品,另一种是固体状的,这个价格便宜,适合做热菜,不过凉了之后会有凝固。"南山市场一位老板向记者介绍道。   大多数调味品店的老板甚至对于各种颜色的化学色素的用途都熟稔在胸,只要你说做什么菜,他们大多都会脱口而出告诉你该使用哪种颜色的色素。"要是做红烧肉等给肉类添色的,就用这种橙红色素,做出来是亮红的,要是做三黄鸡等腌卤的鸡鸭类,就用合成色素柠檬黄,做糕点上那些绿色点缀,或者做凉菜等,可以用绿色素。"老板谈起他店里的色素归纳道,"总之,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   餐馆一次买回去4桶   实际上,南山市场的化学色素大多没有光明正大地摆放在架子上,而是只有顾客有需要时老板才会拿出来,而且一些比较警惕的老板只卖给熟人。   4月9日上午10时左右,南山市场一家调味品商店里,各种不同的调味品摆满了架子,甚至包括之前一直热炒的一滴香。记者正在参观时,来了几个年轻人,看上去跟老板很熟悉的样子。"黄的和红的来3桶,绿色的来1桶。"原来这几个年轻人是一家餐馆的工作人员,正是来买做菜时添加的化学色素。   事后,记者在另一家店铺里得知,装的化学色素一桶1斤,85元,是很多餐馆里做菜常用的化学色素。"做菜用的色素有,只不过没有摆出来。"另一家调味品店的老板说,一般来说红色和黄色的色素卖得最好。"红色和黄色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既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混合使用。这两种颜色每天能卖一二十桶。"   "做菜的都清楚怎么用"   记者致电东莞市添之彩食品厂了解瓶装色素里的具体成分,对方告诉记者,以一瓶柠檬黄为例,里面的成分是合成柠檬黄色素、水、葡萄糖浆、山梨酸钾、甘油和黄原胶等成分。至于具体色素含量,对方称"这个是秘密,不能透露。"而至于具体用法,对方则直接称,"厨房里做菜的师傅都清楚怎么用,你放心好了。"   既然对方称这是可以使用的色素,那为什么市场上还一直藏着掖着呢?"这些化学合成色素是不能添加的,而且之前也查处过一些非法使用色素的餐馆。"青岛市卫生监督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现在这部分的管理职能已经交给食药监局了。随后记者又致电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称"国家有规定,餐馆中不能添加使用有关色素。"但至于具体的处罚措施,对方称并不清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表示,化学合成色素是有一定毒性的,使用时量最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记者了解到,一般使用的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而由于化学合成色素有性质稳定、染色效果好、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都是化学合成色素。它的生产方式从煤焦油中提取,或以苯、甲苯、萘等芳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其化学构成物质本身对人体有害,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如砷、汞、苯酚、苯胺、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实验   化学色素对比传统做法   既然化学色素的应用这么普遍,那么究竟添加了化学色素的菜品跟自然烹饪的相比颜色有什么变化呢?   4月10日上午,记者带着从南山市场买到的橙红色、柠檬黄、亮绿色三种化学色素来到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了烹饪实验,烹饪学院招生就业实训办公室主任讲师王志兴展示了餐馆中四道常用菜三黄鸡、糖醋里脊、红烧肉、桂花糖藕的自然烹饪方法和添加色素的烹饪方法,其中的颜色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 皇室水奶没拿出权威检测 营养含量却节节高
    “被高级营养”——公布数据自相矛盾,没拿出权威机构的检测,水牛奶却横空出世变成“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奶产品”。   “被专家解读”——宣传水牛奶的文章中涉及的北京某营养专家说:“我到现在也没喝过、没见过水牛奶。”   “被高度评价”——该营养专家曾提醒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宣传产品不该盲目夸大,而是应该靠谱。”   这一次惹事的是一种叫水牛奶的东西。   今年六七月份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型超市里,一种自誉为“奶中之王”的水牛奶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一起,在居家的电梯间、楼宇的电子显示屏中、水军潜 伏的网络上火爆登场。其广告宣称:“白金一代水牛所产的水牛奶——摩拉菲尔——是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奶产品……”。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该公司在没有征得北京某营养专家同意的情况下刊登文章,冒专家之名吹嘘水牛奶。厂家的做法令这位营养专家非常愤怒。   ■被营养——没拿出权威检测,营养含量却节节高   水牛奶的营养含量,在2009年首次募股时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数据为:“水牛奶含铁量为荷斯坦牛奶的82倍,含维生素A为38倍,含锌为12倍”   2011年,宣传中则变成了,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   这个“被营养”的水牛奶生产商,是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氏乳业),是一家上市公司。   两次数据的自相矛盾,皇氏乳业(股票代码 002329)于8月12日在公司官网上发出公开信并向公众就此道歉,还曾发布公告称“广告已基本撤换完毕”。   但健康时报记者在北京市场发现,其旗下涉嫌虚假宣传的广告不仅并未叫停,而且此后在北京一些卖场,“被营养”的数据还在进一步拔高:铁含量被拔高到“59~186倍”,维生素A含量为“33~473倍”。   皇氏乳业在其公开信中表示:“这是管理上的重大疏漏,将吸取教训,并尽快委托权威部门对水牛奶和普通奶牛所产牛奶的营养素含量进行比对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公布检测结果。”   皇氏乳业公开道歉后,却并未停下这些不太靠谱宣传的脚步,这一次用的道具是“专家说”。   一篇《营养学家解读皇氏乳业水牛奶营养价值》在网上火爆登场。文章大段引用了北京某营养专家对水牛奶营养价值的“高度评价”。   对于自己对其产品的“高度评价”,该专家深感意外,连连叹气说:“这篇文章的内容根本不是我说的,发表之前也没传给我看过。至今,我也没喝过、没见过所谓的水牛奶。”   该专家对健康时报记者讲述了与皇氏乳业接触的前前后后。   她回忆道:“今年九月中旬,一个熟人找我,说有记者想就水牛奶的营养特点采访我,我没有答应。后来他们又说能不能从营养专业的角度给水牛奶的产品宣传 提点建议。”她想着,此前在网上也看到一些人对皇氏乳业的水牛奶的营养成分的质疑,感觉这个企业确实在产品宣传上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名营养工作者有责任 和义务告诉他们,所以就在熟人的引荐下与所谓皇氏乳业公司的人和记者见了面,后来才知道所谓的记者竟然是皇氏公司委托的一家广告公司策划水牛奶宣传的人。   “见面之前我非常认真地看了他们提供的宣传材料、查阅了相关文献和《中国食物成分表》,并将各种乳品的营养成分数据摘录出来做了对比分析。”她拿出了 对比表格,记者发现,在皇氏乳品实际检测的指标中,纯水牛奶蛋白质含量为3.2g/100g,比文献中4g/100g要低,与普通牛奶的3g/100g相 差无几, 其它口味水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都在3g/100g以下。   对比分析之后,她给皇氏提了这样几条建议:   第一,引用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产品的营养数据不妥,应该将产品送到权威机构检测,以检测出来的数据为依据   第二,水牛奶只是牛奶中的一种,不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悬殊很大,你们所宣传的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高于其他牛奶的几倍甚至数百倍,我分析可能是在数据对比时忽视了计量单位的统一而得出的错误结果   第三,产品宣传不能盲目夸大,营销需要手段,但不能不靠谱,这样不仅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而且有损企业形象。”   ■被编造——事先并没有给我审稿,还编造了许多我说的话   然而,就在该专家与皇氏乳业接触后不久,这篇《营养学家解读皇氏乳业水牛奶营养价值》就在网上挂出了。   记者在网上检索这篇文章,仍可见到标题,但内容已被删除。该专家将自己下载保存的文章拿给记者看,文中写到该专家充分肯定了水牛奶的重要性:基因好,奶 自然好。奶水牛是业界内外公认的好品种。我国通过多年不断的水牛杂交尝试和培育,终于培育出堪称“白金一代”的奶水牛,这种奶水牛不仅水牛奶品质好,而且 耐热抗病能力强,这是由奶水牛的基因决定的。   文章还以该专家的口吻建议:水牛奶比较适合中青年人群,老年人,尤其是贫血的中老年人,都比较适合。从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成人的每一个阶段,到老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必要喝。并称水牛奶具有天然的优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推广水牛奶……   “这篇稿子事先并没有给我审稿,也没征求过我的意见,那些建议和评价都是以我的口吻编造的。”她说。   ■被承诺——要求发声明澄清之后,却没了消息   该专家说“我给他们建议、客观的评价,他们当面说的都特别好,非常感谢我,结果炒作起来就编造了我没说过的这些话。”   “后来,我通过熟人找到了见面那天声称是皇氏乳业的那个人交涉,实际上就是那个广告策划公司的人。他又推脱说是那两个记者擅自写的。他们承诺赶紧撤 稿,在10月10日左右,才从网上删掉了一部分。既然他们也说没经过他们就发稿了不代表他们的观点,我要求他们发声明澄清,他们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被火爆——高价不高贵   记者查看皇氏乳业2010年年报可知,其收入的99%来自产地广西地区。自2010年开始进行全国性扩张,2011年两会后开始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 城市,本想打着“营养价值非比寻常奶的水牛奶”这张牌却陷入“虚假宣传”中的皇氏乳业,也使其主推的水牛奶在终端超市遭遇了更大的压力。   就在记者采写本文的过程中,11月17日一个名为“摩拉菲尔水牛奶高端品鉴会”的活动出现在北京CBD、望京等地区的商场、写字楼。记者在北京华天大 厦举办的一场“摩拉菲尔品鉴会”的现场看见,为了吸引人气,对于参与试饮的消费者,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给予赠品及8元代金券等奖励,并叮嘱买水牛奶,有机 会赢取亚热带生态风情游大奖。   据皇氏乳业北京一家超市的促销员透露,摩拉菲尔水牛奶8月初开始在北京市一些大型超市卖场促销,但销量并不乐观,一天能卖一两箱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记者走访了大大小小十多家超市,仅有三家大型国外超市有销售,价格在96元~105元/箱。   记者看到,一位消费者在水牛奶前犹豫不决,旁边的促销人员也一个劲儿地劝说,但他最终还是没有买,记者随即追问了这位消费者不选水牛奶的原因,他说:“想想,这水牛奶太贵了,和其他的奶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咱自己过日子用不着这么奢侈。”
  • 910万!广东省公安厅2023-100禁毒检测试剂消耗品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809-2341GDG14250项目名称:广东省公安厅2023-100禁毒检测试剂消耗品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9,104,695.9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依托咪酯快检试剂):合同包预算金额:2,4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化学试剂和助剂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氯胺酮、依托咪酯(4合1)检测试剂(胶体金法)80,000(人份)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服务期为一年。当1年合同服务期满或货物总额累计结算达到各包组的每年预算金额时先到为准,服务合同自动终止。合同包2(毒品标准品及对照品):合同包预算金额:1,327,726.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化学试剂和助剂吗啡一水合物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2化学试剂和助剂甲卡西酮外消旋体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3,186.00-2-3化学试剂和助剂苯丙胺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4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待因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5化学试剂和助剂替苯丙胺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2,175.00-2-6化学试剂和助剂去氧麻黄碱外消旋体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7化学试剂和助剂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2,175.00-2-8化学试剂和助剂氟胺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5,850.00-2-9化学试剂和助剂4-甲氧基甲基苯丙胺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4,746.00-2-10化学试剂和助剂盐酸去甲氯胺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3,675.00-2-11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甲芬太尼盐酸盐一水合物3(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2化学试剂和助剂苯甲酰爱康宁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13化学试剂和助剂氯胺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14化学试剂和助剂盐酸曲马多3(瓶)详见采购文件4,500.00-2-15化学试剂和助剂瑞芬太尼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5,952.00-2-16化学试剂和助剂哌替啶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17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环丙甲基丁丙诺啡3(瓶)详见采购文件14,256.00-2-18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卡因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19化学试剂和助剂麦角二乙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20化学试剂和助剂芬太尼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410.00-2-21化学试剂和助剂丁丙诺啡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5,840.00-2-22化学试剂和助剂舒芬太尼3(瓶)详见采购文件4,416.00-2-23化学试剂和助剂5-二甲基-3,3-二苯基氮杂戊环高氯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2,646.00-2-24化学试剂和助剂美沙酮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764.00-2-25化学试剂和助剂芬特明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3,660.00-2-26化学试剂和助剂羟考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4,560.00-2-27化学试剂和助剂安非拉酮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9,030.00-2-28化学试剂和助剂替来他明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4,320.00-2-29化学试剂和助剂乙基去甲氟胺酮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7,950.00-2-30化学试剂和助剂2-(乙氨基)-2-苯基环己-1-酮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2,780.00-2-31化学试剂和助剂地佐辛盐酸盐一水合物3(瓶)详见采购文件13,050.00-2-32化学试剂和助剂甲胺酮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1,940.00-2-33化学试剂和助剂哌醋甲酯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2,865.00-2-34化学试剂和助剂依托咪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2,925.00-2-35化学试剂和助剂甲喹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4,260.00-2-36化学试剂和助剂地芬诺酯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12,570.00-2-37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丁基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38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4-戊烯基)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39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4-氟丁基)吲哚-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0化学试剂和助剂2-[1-(4-氟苄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甲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1化学试剂和助剂N-(1-甲基-1-苯基乙基)-1-(4-氰基丁基)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2化学试剂和助剂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3化学试剂和助剂N-(1-乙氧基羰基-2-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哚-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4化学试剂和助剂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5化学试剂和助剂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苯丙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6化学试剂和助剂N'-(1-(5-氟戊基)-2-氧代吲哚-3-亚基)苯甲酰肼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7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5-氟戊基)吲哚-3-甲酰氨基]丁酸乙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48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5-氟戊基)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7,470.00-2-49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4-戊烯-1-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0化学试剂和助剂N'-(1-戊基-2-氧代吲哚-3-亚基)苯甲酰肼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1化学试剂和助剂N'-(1-己基-2-氧代吲哚-3-亚基)苯甲酰肼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2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戊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乙酯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3化学试剂和助剂[1-(4-氟苄基)-1H-吲哚-3-基](2,2,3,3-四甲基环丙基)甲酮3(瓶)详见采购文件6,720.00-2-54化学试剂和助剂N-(1-金刚烷基)-1-(4-氟丁基)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5化学试剂和助剂N-(金刚烷-1-基)-1-(5-氯戊基)-1H-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6化学试剂和助剂N-(金刚烷-1-基)-1-(环己基甲基)-1H-吲唑-3-甲酰胺3(瓶)详见采购文件11,550.00-2-57化学试剂和助剂羟基可替宁1(瓶)详见采购文件1,538.00-2-58化学试剂和助剂乙酰芬太尼1(瓶)详见采购文件1,397.00-2-59化学试剂和助剂甲氧麻黄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749.00-2-60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甲氟胺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8,826.00-2-61化学试剂和助剂溴胺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7,310.00-2-62化学试剂和助剂3-[1-(哌啶-1-基)环己基]苯酚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1,554.00-2-63化学试剂和助剂地西泮1(瓶)详见采购文件562.00-2-64化学试剂和助剂依替唑仑1(瓶)详见采购文件8,353.00-2-65化学试剂和助剂艾司唑仑1(瓶)详见采购文件1,456.00-2-66化学试剂和助剂利多卡因盐酸盐一水合物1(瓶)详见采购文件1,058.00-2-67化学试剂和助剂盐酸甲苯噻嗪1(瓶)详见采购文件428.00-2-68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基-3,3-二甲基-1-氧代丁-2-基)-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69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4-戊烯-1-基)-1H -吲唑-3-甲酰胺基]丁酸1(瓶)详见采购文件9,000.00-2-70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4-丁醇)吲哚-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1(瓶)详见采购文件9,000.00-2-71化学试剂和助剂咖啡因-D31(瓶)详见采购文件8,838.00-2-72化学试剂和助剂那可汀-D31(瓶)详见采购文件2,800.00-2-73化学试剂和助剂N-蒂巴因-D31(瓶)详见采购文件3,276.00-2-74化学试剂和助剂罂粟碱-D61(瓶)详见采购文件3,276.00-2-75化学试剂和助剂舒芬太尼-D51(瓶)详见采购文件9,000.00-2-76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甲氟胺酮-D41(瓶)详见采购文件6,375.00-2-77化学试剂和助剂地西泮-D51(瓶)详见采购文件506.00-2-78化学试剂和助剂羟基可替宁1(瓶)详见采购文件1,538.00-2-79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甲乙酰芬太尼盐酸盐一水合物1(瓶)详见采购文件1,648.00-2-80化学试剂和助剂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二盐酸盐一水合物1(瓶)详见采购文件5,860.00-2-81化学试剂和助剂可替宁3(瓶)详见采购文件3,000.00-2-82化学试剂和助剂吗啡-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83化学试剂和助剂O6-单乙酰吗啡-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84化学试剂和助剂去氧麻黄碱外消旋体盐酸盐-D53(瓶)详见采购文件7,788.00-2-85化学试剂和助剂苯丙胺-D53(瓶)详见采购文件36,000.00-2-86化学试剂和助剂氯胺酮-D43(瓶)详见采购文件22,500.00-2-87化学试剂和助剂去甲氯胺酮-D43(瓶)详见采购文件22,500.00-2-88化学试剂和助剂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D5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89化学试剂和助剂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D53(瓶)详见采购文件22,500.00-2-90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卡因-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91化学试剂和助剂苯甲酰爱康宁-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92化学试剂和助剂四氢大麻酸-D33(瓶)详见采购文件22,500.00-2-93化学试剂和助剂可替宁-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94化学试剂和助剂甲卡西酮-D33(瓶)详见采购文件22,500.00-2-95化学试剂和助剂氟胺酮-D43(瓶)详见采购文件19,125.00-2-96化学试剂和助剂PMMA-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9,350.00-2-97化学试剂和助剂芬太尼-D5盐酸盐3(瓶)详见采购文件7,680.00-2-98化学试剂和助剂去苯乙基芬太尼-D5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99化学试剂和助剂去苯乙基乙酰芬太尼-13C63(瓶)详见采购文件35,607.00-2-100化学试剂和助剂4-ANPP-D53(瓶)详见采购文件36,000.00-2-101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待因-D63(瓶)详见采购文件36,000.00-2-102化学试剂和助剂美沙酮-D33(瓶)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103化学试剂和助剂曲马多-D33(瓶)详见采购文件25,950.00-2-104化学试剂和助剂钯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612.10-2-105化学试剂和助剂银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388.02-2-106化学试剂和助剂金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612.10-2-107化学试剂和助剂铅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611.93-2-108化学试剂和助剂汞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611.93-2-109化学试剂和助剂磷ICP标准液1(瓶)详见采购文件351.02-2-110化学试剂和助剂1-苄基-1H-咪唑-5-羧酸1(瓶)详见采购文件1,200.00-2-111化学试剂和助剂碘化钾1(瓶)详见采购文件92.90-2-112化学试剂和助剂甲醇中D-依托咪酯溶液3(瓶)详见采购文件900.00-2-113化学试剂和助剂甲醇中D-依托咪酯-D5溶液3(瓶)详见采购文件6,900.00-2-114化学试剂和助剂甲醇中依托咪酯酸溶液3(瓶)详见采购文件2,700.00-2-115化学试剂和助剂海洛因3(瓶)详见采购文件9,699.00-2-116化学试剂和助剂氯胺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17化学试剂和助剂左旋甲基苯丙胺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4,067.00-2-118化学试剂和助剂右旋甲基苯丙胺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3,658.00-2-119化学试剂和助剂麻黄碱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20化学试剂和助剂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21化学试剂和助剂乙酰可待因1(瓶)详见采购文件6,533.00-2-122化学试剂和助剂O3-单乙酰吗啡氨基磺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5,500.00-2-123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卡因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24化学试剂和助剂吗啡一水合物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25化学试剂和助剂1-苯基-2-丙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26化学试剂和助剂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27化学试剂和助剂胡椒醛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28化学试剂和助剂N-乙酰氨基苯甲酸(N-乙酰邻氨基苯甲酸)1(瓶)详见采购文件7,060.00-2-129化学试剂和助剂邻氨基苯甲酸1(瓶)详见采购文件7,060.00-2-130化学试剂和助剂羟亚胺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8,826.00-2-131化学试剂和助剂邻氯苯基环戊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8,826.00-2-132化学试剂和助剂1-苯基-2-溴-1-丙酮(α-溴代苯丙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33化学试剂和助剂4-苯氨基-N-苯乙基哌啶1(瓶)详见采购文件5,860.00-2-134化学试剂和助剂黄樟素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35化学试剂和助剂N-苯乙基-4-哌啶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5,860.00-2-136化学试剂和助剂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4,800.00-2-137化学试剂和助剂γ-丁内酯1(瓶)详见采购文件3,768.00-2-138化学试剂和助剂3-氧-2-苯基丁腈(α-氰基苯丙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3,325.00-2-139化学试剂和助剂溴西泮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40化学试剂和助剂可待因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41化学试剂和助剂地西泮1(瓶)详见采购文件1,295.00-2-142化学试剂和助剂艾司唑仑1(瓶)详见采购文件1,786.00-2-143化学试剂和助剂美沙酮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44化学试剂和助剂安眠酮(甲喹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2,613.00-2-145化学试剂和助剂Δ9-四氢大麻酚1(瓶)详见采购文件1,034.00-2-146化学试剂和助剂三唑仑1(瓶)详见采购文件3,140.00-2-147化学试剂和助剂氟胺酮1(瓶)详见采购文件4,873.00-2-148化学试剂和助剂麦角二乙胺1(瓶)详见采购文件1,600.00-2-149化学试剂和助剂芬太尼1(瓶)详见采购文件195.00-2-150化学试剂和助剂1-[1-(3-甲氧基苯基)环己基]哌啶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8,826.00-2-151化学试剂和助剂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盐酸盐1(瓶)详见采购文件8,857.00-2-152化学试剂和助剂N-甲基-N-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1(瓶)详见采购文件6,213.00-2-153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基-3,3-二甲基-1-氧亚基丁-2-基)-1-(戊-4-烯-1-基)-1H-吲唑-3-甲酰胺 (ADB-4en-P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4化学试剂和助剂3,3-二甲基-2-[1-(4-戊烯-1-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 (MDMB-4en-P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5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基-3,3-二甲基-1-氧亚基丁-2-基)-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 (ADB-BUT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6化学试剂和助剂1-(4-氰基丁基)-N-(2-苯基丙-2-基)-1H-吲唑-3-甲酰胺 (4CN-CUMYL-BUT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7化学试剂和助剂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甲基丁酸乙酯 (5F-EMB-PI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8化学试剂和助剂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 (5F-MDMB-PI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59化学试剂和助剂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 (4F-MDMB-BUT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60化学试剂和助剂N-(1-金刚烷基)-1-(4-氟丁基)吲唑-3-甲酰胺 (4F-ABUT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7,084.00-2-161化学试剂和助剂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4-氟苄基)吲唑-3-甲酰胺 (AB-FUBINACA)1(瓶)详见采购文件2,452.00-2-162化学试剂和助剂赛洛新1(瓶)
  • 火眼“金”睛: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的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黄金抗腐蚀性强,极为稳定,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因为稀有而逐渐成为了珍稀品,甚至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财富象征。“点石成金”的神奇药水丁基黄原酸盐“点石成金”的故事众所周知,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化腐朽为神奇。跟传说的手指一点而成金不同的是,21世纪的今天,“点石成金”靠神奇药水---丁基黄原酸盐。丁基黄原酸盐为黄色粉末固状,俗称“丁基黄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硫化矿捕集药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金属硫化矿(如PbS、ZnS、CuS等)和部分贵金属硫化矿(如Au2S3、Ag2S等)的浮选捕收。Tips:浮选捕收剂的目的是通过在被浮矿物表面选择性吸附形成疏水层,从而使疏水性矿粒附着气泡上浮至泡沫产品中,成为精矿,实现了真正的“千淘万漉不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浮选捕收剂的结构示意图浮选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原理图“危害健康”的有毒药水丁基黄原酸盐丁基黄原酸盐也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有毒药水,金矿在提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毒副产品,如部分丁基黄原酸盐随废水排入地表水,污染饮用水源和土壤。此外,金矿提炼过程中还伴随着如铅、汞、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者会导致该地三十年内寸草不生!Tips:丁基黄原酸盐对人体和畜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伤及神经系统和肝脏器官,对造血系统也有不良影响。谱育科技全新工业污染物监测方案根据《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96-2017)中的描述:水样中需加入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氟苯及磷酸对丁基黄原酸进行衍生(衍生方程式如下),通过测定二硫化碳,间接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浓度。C4H9OCSSK(Na) + HCl→CS2↑+ C4H9OH + K(Na)Cl谱育科技EXPEC 2100 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丁基黄原酸的在线监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丁基黄原酸我国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GB 3838-2002)中对生活饮用水中丁基黄原酸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定。谱育科技可为您提供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对水中的丁基黄原酸进行分析,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人化操作等优点。方案特点★ 丁基黄原酸在0.2-4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连续6针进样的重复性RSD为8.24%;★ 丁基黄原酸的检出限为0.03μg/L,达到实验室检测水平;★ EXPEC 2100产品提供高精度压力控制,保证卓越的保留时间稳定性和峰面积稳定性;★ 搭配EXPEC 2100可实现无人化操作,可以实现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在线监测。EXPEC 2100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对丁基黄原酸的全自动在线监测,助力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一美好愿望。
  • 《分析化学》出版黄本立院士90华诞专辑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uploadfile/20107/201072710521564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祝贺黄本立先生90华诞 /p p   黄本立先生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先生1945-1949在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是我国著名的光谱化学家。先生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2003年获“福建省优秀专家”和“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称号,2011年被授予“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获“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2015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培养了多名原子光谱/质谱博士和博士后。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1995)、Analytical Sciences(2000-)等多种国际期刊顾问编委等。 /p p   黄本立先生年幼时,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又碰上旧中国受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虽生活颠沛流离,却毫不气馁,辗转广东、香港、广西、广东奋发求学,最后考入岭南大学,靠半工半读,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在岭南大学他不但学业成绩优异,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得到了众多老师、同窗好友的帮助,而且得到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的亲身指导。临近广州解放时,岭南大学有些老师跑到香港或设法出国去了,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说:“We will stay here to do our job and do it well.”老师的教导重锤般地敲击着黄本立年轻的心灵,让他深受感动并牢记心头。强烈的爱国热忱使黄本立等不及毕业,毅然放弃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和几位同学一起踏上了北上“革命”的道路,来到急需理工科人才的东北重工业基地,融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 /p p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到了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当时东北的钢铁、冶炼、地质勘探等产业部门急需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刚建立的新中国基本上是空白。黄本立毅然地投身到急需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中去。起初,在实验条件十分缺乏的情况下,黄本立修复、调整废旧小型摄谱仪,并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他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我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1955年,黄本立转向了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1957年,黄本立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专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p p   1954年,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根据当时国内光谱分析研发、推广和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急迫需求,邀集国内高校、科研单位、产业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起“学习”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装置、技术和方法,即光谱学习会。黄本立当时负责编写照相(感光)材料测光部分教材。没想到光谱学习会与会代表竟达6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是副教授、高等技师、系主任、化验室主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好比是我国光谱分析事业的火种,对其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1960-1963年黄本立又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开办的光谱物理训练班的教学,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光谱分析科研、教学、应用等方面的重要骨干。 /p p   正一头扎进光谱分析研究之中的黄本立,遇上了“文革”清理阶级队伍,他也没能逃过一劫。黄本立被怀疑是“九国特务”而被隔离审查达9个月之久。在审查期间,他饱受各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苦,熬不过时也曾想一死了之,但是一转念又想这样如何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忘思考光谱分析。每当“看管人员”看见时而在冥思苦想、时而挥笔疾书时,都以为黄本立是在想问题、写交代 而实际上,他是在琢磨光栅公式、考虑“光量计”用的双金属温度补偿的设计。他算出了一个有三位数的三角函数表,用这个表把所需要的数据计算出来。这些数据的一部分被用到后来出版的《发射光谱分析》一书中。 /p p   虽历经磨难,但却矢志不渝。黄本立从“牛棚”出来,在“靠边站”时期,研制成了国内第一台钽舟无焰原子吸收装置。他还密切关注当时国际上刚刚上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型光源,努力积极收集研究资料,为后来ICP新型光源的大发展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75年起黄本立从事ICP新型光源光谱分析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从事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和我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ICP-AES定值分析工作,以及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 /p p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黄本立先生一家响应中科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应厦门大学时任校长田昭武院士和吴存亚教授之邀调到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要从零开始,凭着对光谱事业的执着和惊人的毅力,黄本立团结着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研人员不足,他利用刚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分析专业博士点招收博士生,并争取了多名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 没有仪器,黄本立向自己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人家退货的ICP原子荧光仪,修好给研究生做实验,同时争取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大中型光谱仪和一些其他仪器的捐赠,为在厦门大学开展光谱分析研究工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实验室,并与分析化学教研室的其它实验室一起联合发展成为“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对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p p   上世纪80年代末,黄本立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可以不必使用硼氢化物并便于实施自动化。该项成果于1991年在国际光谱会议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诸多关注和追踪研究。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90年代,黄本立指导学生开展强电流微秒级脉冲(HCMP)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原子/离子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使普通的商品空心阴极灯(HCL)的离子谱线发射强度比常规脉冲供电时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而原子线的强度也有所提高。后来又将这一技术改进后用到短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仪器上,获得了很大成功。此项工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数次作特邀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文章发表后,被国际上许多科学家采用,并有国际知名教授Harrison教授、Hieftje教授等先后专程到实验室参观与访问。 /p p   2003年,年近80岁的黄本立先生代表我国化学、物理和光谱三个学会在西班牙申办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CSI),为我国第一次赢得了CSI的举办权。2007年,CSI XXXV在厦门成功举办,为国内同行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同时推动我国谱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p p   当下,耄耋之年的黄本立先生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良好,思维敏捷,他还在为光谱分析默默地奉献着。他仍然每天坚持上班,阅读大量文献,还会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发给后辈。他也常常和课题组老师讨论学术问题,应邀出席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或给学生做专题性讲座。近四年来,他每年给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营员做讲座,一次又一次鼓励青年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厦门大学王秋泉、林峻越 供稿)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仪器信息网曾于2010年采访了黄本立院士,黄院士回顾与展望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发展。 /span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727/045574.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 /strong /span /a /p p br/ /p
  • 2019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全榜单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按照综合化学类、材料类、物理化学类、能源与可持续类、无机化学类、有机与药物化学类、环境科学类、分分析、生物与化学交叉等大类进行划分,在每个大类中按照论文的被引次数进行排序。将 2017、2018 年发表的论文在 2019 年的被引频次在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了通讯作者来自于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论文,后根据通讯作者的信息整理出“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列表。  近日,2019年榜单已陆续发布,仪器信息网将各类榜单进行了汇总,共有415位中国作者入选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列表。(以下名单无前后顺序)  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综合化学类 白若鹏重庆大学步文博华东师范大学曹荣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少永四川大学陈浩铭台湾大学陈大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烽西安交通大学陈涛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冠英哈尔滨工业大学陈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长伦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成会明清华大学-伯克利深圳学院池振国中山大学丁松园厦门大学范壮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冯玮复旦大学傅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建国武汉理工大学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何纯挺中山大学洪学传武汉大学胡文平天津大学黄飞鹤浙江大学黄鹏深圳大学吉岩清华大学姜波江苏师范大学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蓝宇重庆大学雷廷平华侨大学李兴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富友复旦大学李先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剑锋厦门大学李祥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叔全中南大学林伟英济南大学林静深圳大学刘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鸣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凤玉大连理工大学刘进轩大连理工大学刘碧录清华大学-伯克利深圳学院鲁统部天津理工大学马凤才辽宁大学潘国庆江苏大学钱国栋浙江大学渠凤丽曲阜师范大学沈明武东华大学石枫江苏师范大学施剑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史向阳东华大学宋术岩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宋春山大连理工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孙旭平电子科技大学孙耀华中师范大学孙世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萌涛北京科技大学谭必恩华中科技大学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童明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屠树江江苏师范大学王心晨福州大学王博北京理工大学王成亮华中科技大学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王飞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危岩清华大学闻利平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吴季怀华侨大学吴宇平复旦大学夏吾炯哈尔滨工业大学谢劲南京大学邢华斌浙江大学邢明阳华东理工大学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艺军福州大学许建斌香港中文大学徐建铁华南理工大学严锋苏州大学杨青西安交通大学余孝其四川大学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振涛南京大学喻国灿浙江大学(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法标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俞寿云南京大学曾海波南京理工大学张兵天津大学张志明天津理工大学张洪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亚杰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张华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锦北京大学张书圣临沂大学张强清华大学张泽会中南民族大学张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袁健东南大学张晓兵湖南大学张金龙华东理工大学张新波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赵娟中山大学赵勇河南大学郑炎松华中科技大学智林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江中南大学朱宏伟清华大学朱成建南京大学邹志刚南京大学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材料类包西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蔡孟秋湖南大学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陈光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陈玉金哈尔滨工程大学陈海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中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池振国中山大学丁辉中国矿业大学董显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杜淼郑州轻工业学院杜亚平南开大学段炼清华大学段吉安中南大学房晓勇燕山大学顾宏伟苏州大学顾晓重庆大学郭志光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奎华山东大学何农跃东南大学何军中南大学贺艳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胡陈果重庆大学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赖跃坤苏州大学李立宏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李东升三峡大学李建丰兰州交通大学李春电子科技大学李越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李春燕哈尔滨工程大学李卫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兴华西北大学梁瑞虹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春森郑州轻工业学院刘生忠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献明洛阳师范学院卢英杰郑州大学马录芳洛阳师范学院马建中陕西科技大学马忠雷陕西科技大学木士春武汉理工大学彭争春深圳大学渠凤丽曲阜师范大学单崇新郑州大学邵路哈尔滨工业大学邵光杰燕山大学邵进军南京工业大学宋延林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宋宏伟吉林大学孙旭平电子科技大学汤龙程杭州师范大学陶凯宁波大学王志飞东南大学汪宏西安交通大学王鸿静浙江工业大学王丽熙南京工业大学王海宇吉林大学王静中山大学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危岩清华大学魏志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吴竹莲西南大学吴明娒中山大学吴伟武汉大学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吴昊四川大学谢志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宏龙安徽理工大学闫培光深圳大学杨会静唐山师范学院杨志涌中山大学杨栋陕西师范大学易院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殷小伟西北工业大学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袁杰中央民族大学张小勇南昌大学张楷亮天津理工大学张晗深圳大学张浩力兰州大学张华新加坡赵乃勤天津大学郑敏长春工业大学周子渊中国农业大学周迪西安交通大学朱春玲哈尔滨工程大学朱满洲安徽大学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物理化学类张德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建荣浙江师范大学陈祥树江西师范大学陈红征浙江大学陈建中山东交通学院陈宝玖大连海事大学陈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戴洪兴北京工业大学董红军江苏大学董锦明南京大学高鹏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国华华东师范大学郭强辽宁大学绿源能源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郭三栋西安邮电大学侯廷军浙江大学胡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胡文平天津大学黄慧苏州大学黄敏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靳治良北方民族大学康振辉苏州大学李鑫华南农业大学李学兵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李朝晖福州大学李妍北京科技大学李庆忠烟台大学李永庆辽宁大学李先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学锋湖北工业大学刘温霞齐鲁工业大学刘阳苏州大学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治田武汉工程大学卢章辉江西师范大学马宁哈尔滨工程大学牟天成中国人民大学牛晓宇黑龙江大学牛承岗湖南大学潘勇西南石油大学萨百晟福州大学施敏敏浙江大学宋爽浙江工业大学孙志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予罕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孙振宇北京化工大学孙明磊东南大学汤文成东南大学田宝柱华东理工大学王风云南京理工大学王忠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王剑波北京大学王进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现堪萨斯大学)汪萨克金陵科技学院魏迎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波福州大学吴西林浙江师范大学吴再生福州大学徐安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运华天津大学徐赛大连海事大学严凯中山大学杨宗献河南师范大学叶青北京工业大学于雪莲中国地质大学袁忠勇南开大学曾光明湖南大学曾大文华中科技大学张金龙华东理工大学张泽会中南民族大学张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张小涛天津大学张华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赵景祥哈尔滨师范大学朱宇君黑龙江大学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能源与可持续类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曹少文武汉理工大学陈军南开大学陈立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陈煜陕西师范大学党锋山东大学董崇礼淡江大学杜红亮空军工程大学何良年南开大学何卫民湖南科技学院黄飞华南理工大学黄福志武汉理工大学黄洪伟中国地质大学康振辉苏州大学雷永鹏中南大学李福军南京大学李阳光东北师范大学李宝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亚飞南京师范大学李昌治浙江大学梁叔全中南大学刘生忠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兆清广州大学吕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马华空军工程大学南策文
  • Dr. 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简介
    什么是弹簧柱和装柱机呀?DAC和弹簧柱到底有什么区别呀?现在正好要说呢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颜值篇Dr.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是较先进的装柱解决方案,由于内置动态轴向压缩专利技术,可以脱离装柱机而使用,保持动态轴向压缩的特点,变得使弹簧柱变得“可移动”,面板控制,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一机多柱使用,节省经费。MODcol® MultiPacker® 25~70mm规格MODcol® MultiPacker® 50~150mm规格专业紧凑的工业设计极大的缩小了机身的体积和重量。● 可拆卸的装柱设备(设备可通过任何标准的80×200厘米门)。● 4个脚轮方便设备的移动,搭配脚轮锁死装置和基座固定器,一个人即可完成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品质篇高质量的硬件● 简单快速的弹簧柱装填。● zui先进的性能和安全保护功能。● 设备高效灵活且操作简单易学。部分弹簧柱还可以外加水浴控温柱套,确保需要精zhun控温的制备分离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综合优势都可以实现性能、生产力和安全性的提升。● 拆装方便。● 使用灵活可以装填不同的填料。● 柱管规格多样,满足不同实验要求。能够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物分离纯化、合成药的zui终纯化、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等。高质量的填料填料基质稳定性高,使得分离能力和批次间的稳定性均符合高质量填料的要求。服务篇月旭科技液相色谱系统每个模块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测试,服务工程师在仪器安装完毕后会对用户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每一台仪器买的放心,用的舒心。我们除了提供一liu的色谱仪器及色谱耗材外,还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团队,为您提供综合的一站式分离纯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月旭科技为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服务。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你种草了吗?
  • 四方光电受邀参加湖南新晃县基层呼吸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肺功能检查仪)项目培训会
    全国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于2020年九月份正式启动,四方光电作为项目肺功能检查仪、定标筒及呼吸模拟器与配套系统的服务提供商,积极参与全国项目的实施工作。四方光电以实际行动响应政策要求,销售技术团队深入全国各地县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普及推广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肺功能检查标准化操作,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  去年12月,湖南省新晃县“基层呼吸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会”在新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召开,四方光电作为该项目肺功能检查仪与配套系统的服务提供商,受邀参加,现场为县级各医疗机构演示手持式肺功能检查仪Gasboard-7020肺功能检查的标准化操作,讲解产品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培训过程中,参会人员在四方光电销售技术经理的指导下,现场练习如何指导患者配合使用超声波肺功能检查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熟悉肺功能检查仪设备的检查操作,比如容量定标、线性验证、数据生成以及报告解读等。同时,四方光电团队介绍了配套系统的数据联网、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以及云平台操作规范。   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排在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成为我国居民慢性病致死的第三位死因。在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等国内权威专家的推动下,“要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近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推出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发现疑似慢阻肺患者及时提供转诊服务,并特别强调要推动各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肺功能检查仪等设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居民进一步认识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性,有助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呼吸慢病的关注、预防和筛查。未来随着肺功能仪检测及肺功能康复训练仪器的普及。  如何选择肺功能检查仪?首选超声波。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飞速发展,肺功能仪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日趋精密和完善,从过去的水封式、楔形式、干式滚筒式等容量型肺量计,逐渐发展出各类基于电子计算机配合的设备。  在2000年以后,国际上已经普通使用超声式肺功能仪取代传统压差式、涡轮式和热敏式肺功能检查仪,主要原因是这三种原理存在一些共性的使用局限性:  1、卫生问题:难以清洁,长期使用存在非常高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2、无法测量非常低的流量  3、对气体成分和温度的依赖性太高  4、需要标定和校准   超声波时差法是利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相向交替(或同时)收发超声波,通过观测超声波在介质(气体或液体)中的顺流和逆流的传播时间差来间接测量流体的流速,再通过流速来计算流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超声波原理的流量测量仅取决于流量和几何形状,不依赖于温度,气体成分,湿度或压力,因此是一种完美的替代压差式和涡轮式原理,适用于肺功能检查仪的最好选择。  超声波检测原理的肺功能仪,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汇总如下:  ▶ 无漂移,无预热,无需定标,不需维护(流量测量仅取决于时间测量和传感器的几何形状,因此无需校准)  ▶ 非接触式流量探测技术、超声探头与病人不接触,杜绝交叉感染  ▶ 测量精确高,尤其是非常微弱的气流  ▶ 直接的流量测量、线性范围广、无非线性失真  ▶ 呼吸管道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无呼吸阻力  ▶ 不怕水汽、实时BTPS校正  ▶ 传感器不受湿度、气压和污染的影响  ▶ 可以同时获得气体浓度信息  ▶ 大大扩展了应用范围:成人 –儿童—新生儿   关于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及其增值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家电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环保监测、能源计量等众多领域。四方光电董事长、创始人熊友辉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依托省级技术中心、湖北省气体仪器仪表工程中心两个技术平台,四方光电积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湖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逐步建立了包括红外、紫外、热导、激光拉曼、超声波、电化学、MEM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原理的气体传感器技术平台。这个平台为四方光电开发基于呼气分析的医疗器械应用提供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方光电手持式肺功能检查仪Gasboard-7020采用超声波时差法流量技术,是一款用于肺通气功能和肺活量检查的高新技术产品,是检查哮喘、COPD、其它呼吸病患者以及评估吸烟者、慢性咳嗽和多痰者的肺功能的有力测定仪器。  未来,四方光电还将大力开拓基于呼吸监测的智能医疗健康板块,加大在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等更广阔医疗器械开拓力度,推动提升肺功能检测仪在医疗机构、社区及家庭的配置率。
  • 97.8万!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试剂耗材、标准物质采购
    项目概况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试剂耗材、标准物质采购(第二批)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获取(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年12月22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NNZC2021-J1-991969-YZLZ(采购计划文号:NNZC[2021]7871号-003......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招标公告项目名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试剂耗材、标准物质采购(第二批)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预算金额:97.7921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预算金额:合计97.7921万元。A 分标 53.3652万元; B 分标 28.9772万元;C 分标15.4497万元;采购需求:A分标:项号采购标的单位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者货物要求1单通道病毒核酸检测类试剂盒(国产)(肠道病毒等)盒9具体详见采购文件《第二章 采购需求》2双通道病毒核酸检测类试剂盒(国产)(包括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盒34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定值质控品支354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预封装)盒1085无RNase10µl带滤芯长吸头盒106无RNase250µl长吸头(带滤芯)箱870.1ml八连排定量管(带盖)箱28封口袋(透明)包1009封口袋(透明)包10010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盒101196孔透明PCR板(适用于ABI)箱41296孔PCR板封口膜箱313N95防护口罩只120014VITEK细菌鉴定卡(ANC)盒115VITEK细菌鉴定卡(BCL)盒316API生化鉴定条(链球菌)盒117弯曲菌培养检测试剂(双孔滤膜法)盒418Karmali选择性平板盒419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平板瓶1020Baird-Parker琼脂平板瓶1021PALCAM琼脂基础瓶622PALCAM琼脂冻干配套试剂盒2023CIN-1培养基基础瓶224CIN-1培养基配套试剂盒825改良Y琼脂瓶226含铁牛奶琼脂瓶227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基础MYP瓶428查氏琼脂培养基瓶129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基础(MLST)瓶430万古霉素(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配套试剂)盒431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mLST-Vm肉汤)盒232脑心浸萃琼脂培养基瓶133脑-心浸萃液态培养基(BHI)瓶234改良克氏双糖铁琼脂瓶235KF链球菌琼脂培养基瓶236胆汁液态培养基瓶237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mPDA)瓶238PCFA培养基基础瓶239PCFA培养基配套试剂盒440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配套试剂盒441葡萄糖肉浸液肉汤瓶142尿素盒343氰化钾对照管(KCN)盒244改良CCD琼脂基础(mCCD)瓶245改良CCD琼脂添加剂盒1046改良Skirrow氏琼脂基础瓶247改良Skirrow琼脂添加剂盒1048L-shaped Cell Spreader(一次性L棒)盒1049152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盒1氯化镁孔雀绿肉汤(MM)瓶609带盖离心管
  • “企业从政府拿钱搞研发很荒唐”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  防止科研经费浪费,要加强监管。但监管不能仅仅是监管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而是要监管经费配置制度是否合理,大项目科研计划决策是否科学,具体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是否违规等。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引发网民追问:万亿科研经费到了何处?  科研经费来自哪里,到了何处,还要靠政府部门的统计数字来说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0亿元,增长9.9% 其中,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454.5亿元,比上年增加269.6亿元,增长 4.4% 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5.1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  从科研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增长10.6%,总支出的比重为4.7% 应用研究经费增长10.2%,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0.8% 试验发展经费增长9.8%,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4.5%。  从研究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7.3% 政府辖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增长8.1%,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4.8%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增长4.8%,占总支出的比重为6.9%。  企业从政府拿钱搞研发很荒唐  简单的算术题,全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其中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6454.5亿元,其余的6561.1亿元应该来自于社会其它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但2014年各类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060.6亿元,就算上述的6561.1亿元投入全部来自于企业,那么,企业实际上是从财政性科技经费中拿到3499.5亿元用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企业从政府拿钱搞研发,这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会被认为是荒唐的。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拿政府的科技经费去为企业自身研发技术,成功之后再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这从逻辑上看也是行不通的。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措施,激励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政府不宜用财政性经费支付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拿到政府的钱也很难真正用到科学研究上。  科研经费主管部门也要清楚,把纳税人的钱投给企业研发专有技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自身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而不是靠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来扶持。企业要增加自身的研发投入,不要企图利用国家政策的空子,以技术创新为幌子套取国家科研经费。  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从所占比例看就非常明了,你懂的。  不仅要监管经费使用,更要监管经费配置制度  防止科研经费浪费,要加强监管。但监管不能仅仅是监管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而是要监管经费配置制度是否合理,大项目科研计划决策是否科学,具体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是否违规等。科研经费的浪费主要在三个方面:制度性浪费、决策性浪费和执行中浪费。  科研经费的制度性浪费往往是不尊重科研发展规律,不深入思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还打着国家利益或国家需要的旗号,将科研经费投入本不应该投入的领域。例如,把国家财政经费投向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以技术创新的名义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浪费往往是决策主管部门不深入研究科技发展规律,主观意志决策,而且这种浪费难以追究个人的责任。  决策性浪费主要集中在大的科研计划、科研工程的设置上。大的科研计划或工程往往经费投入巨大,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大型科研计划或工程要充分论证,多方征求意见,防止少数专家垄断决策。以部分专家签名给高层领导写信设立大科研计划或工程的决策方式要坚决杜绝,否则,将造成有影响的小团体专家为了自己的团体利益编造大的科研工程。  具体科研项目执行中使用经费不合理也会造成浪费。对于故意套取贪污科研经费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相关部门要根据科研特点,制定方便简约、行之有效的规则,切实管住管好项目和经费,防止出现腐败。要从制度上防止科研人员弄虚作假,有些国家级课题,实际投入研究的经费可能仅需要几十万元,但申请立项和实际批准的经费数额却高达上千万元,与商业欺诈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审计和纪检的重点单位应该是有权批拨经费的部门 经费多的大项目应是重点。当前主要是要改变把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管理的做法,违背了科研工作的基本规律,阻碍了科技创新。  (作者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原标题:自由谈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
  • 黄敦鹏:质量也是计量检测机构成长的“生命线”
    p   从一个老牌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的内部校准实验室改制而来,15年间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全国性、军民融合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计量)到底有何成长“秘诀”? /p p   “我们始终坚持将质量作为我们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同。”3月12日,广电计量总经理黄敦鹏在接受中国质量报专访时,谈及广电计量发展的秘密武器只有两个字:质量。 /p p   据了解,广电计量的前身是一个老牌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的内部校准实验室,曾长期主要为集团内部军工配套服务,在集团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的时候为求生存被逼走向市场自谋生路,于2002年改制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广电计量刚成立的时候,只剩下9名员工,注册资本100万元,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以市场化为导向,坚守质量生命线,立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广电计量终于闯出了一条高速发展之路,营业收入持续10多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 /p p   目前,广电计量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全国性、军民融合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业务范围从单一的计量校准扩展到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环保检测、化学分析、产品全球认证、软件工程化服务、信息系统开发、测控仪器开发等一站式服务能力 在全国建有20个检测基地,实验室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保障网络。 /p p   “作为一家计量检测机构,我们的本质特点或者说关键点就是数据的准确可靠,只有客户信任你的数据,你才有价值和市场,每一份证书、一个数据都至关重要,我们的质量就是要保证证书、数据的可靠,经得起检验,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始终把数据放在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看成是我们成长的‘生命线’。”黄敦鹏说。 /p p   据介绍,广电计量在内部质量控制方面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独到做法,首先是在内部控制方面严防死守,用高标准严要求带来高质量,包括建立高于实验室认证的内部标准体系,同时在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用一套严格的运行体系保证质量。“我们知道,质量是需要成本的,我们这么做相当于要革自己的命,只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才有可能带来质量上的优势,成为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实验室。”黄敦鹏说。 /p p   目前,广电计量在全国建立了20个检测基地,所有的实验室都执行统一的标准,实施一体化垂直管理。管理体系、流程文件每年都接受20多次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的评审,请业内专家提意见而不断完善,千锤百炼来打造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质量控制也换来了市场的好口碑,助力自身不断成长。 /p p   除内部质量控制之外,给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这是广电计量的另一条质量“生命线”。“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给客户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也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重要方面。”黄敦鹏表示,围绕客户需求,构建便捷、周到的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自身也会不断发展壮大。 /p p   高质量的服务也换来了高收益的回报。比如广电计量先后参与国家级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项目,一方面在项目里提供检测技术报告 另一方面协助做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关的意见建议,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先后参与的长株潭耕地污染监测、河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等项目都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还比如他们为吉利汽车供应商的品质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服务保障体系,获得吉利集团的高度肯定。 /p p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检验检测市场也面临着深度改革的现状,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黄敦鹏充满信心。“计量检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各行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检测既是科学前沿领域,也是产业基础领域的支撑,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黄敦鹏说。 /p p   有机构曾经预测,我国计量检测行业未来每年将保持10~15%的复合增长率。面对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广电计量也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力争成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进入行业的前列。“近3年我们累计投入十几亿元进行实验室建设,今年还会继续扩充全国实验室基地和服务网络,既为国内的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提供参考案例,更为‘中国制造2025’,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强国梦做出我们的贡献。”黄敦鹏最后说道。 /p
  • 鞠熀先:我国生命分析化学正待“整体跨越”——访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
    生命分析化学是随着生命科学发展以及当今人类健康需求而兴起的研究领域。如今,高灵敏、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生命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础。   早在1992年,刚刚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鞠熀先教授就开始将生命分析化学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乃至后来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分析化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担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现在的“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伴随着近20年研究工作的发展,鞠熀先教授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了鞠熀先教授,所谈话题涉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的情况,以及其对于生命分析化学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 “多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众多成果,成果转化有待突破”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包括于2004年成立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年来该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应用、产业化情况如何呢?鞠熀先教授对于生命分析化学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又有哪些想法呢?   鞠熀先教授首先介绍了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等。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定位于以生命物质为对象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即抓住从生命体系中提取信息这个“核心”,聚焦于生命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测试方法学的基础研究。   目前,实验室形成了如下四个研究方向:(1)生命分析新方法的共性基础——生物分子界面行为 (2)生命分子的功能与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生物分子识别 (3)高灵敏高通量生命分析的关键技术——微纳尺度生物分析 (4)生命分析化学的重要应用——疾病标志物甄定与检测。   “实验室多年来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非常想产业化,尤其是我们第四个研究方向的成果——疾病标志物甄定与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鞠熀先教授现已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有100多篇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课题于199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经进行了12年的研究。该研究发展了肿瘤诊断方法学、诊断系统,研制出多个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标志物检测芯片和传感器,建立了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经过血清检测,并与当前临床检测通用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肿瘤标志物多通道电化学检测仪   “但是,临床诊断技术的产业化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和不断的投入,而一些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更多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资金投入上也有一定的困难。”   据鞠熀先教授遗憾地介绍,“这些成果还没有商品化。一是因为没有已获得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来生产推广 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医院、病人们更多的信任进口仪器的检测结果。”   但是,鞠熀先教授仍是信心满满的说道,“相信总有一天,那些好的、经受了考验的技术成果一定会产业化的。” “第一次承担973项目,期待生物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取得突破”   2009年7月,由鞠熀先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973项目“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立项,课题组随即展开工作;2010年3月,该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召开。该项目的重大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目前进展如何?鞠熀先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呢?   据鞠熀先教授介绍,该项目以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警为导向,结合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学、光电子学和分析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通过分子设计,发展核酸适体、分子印迹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等仿生分子识别体系,开展仿生分子识别方法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该项目拟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分别是:(1)仿生分子识别体系的弱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识别探针的设计与筛选;(2)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甄定及致癌分子机制;(3)高灵敏仿生分子识别成像与传感方法及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基础。   该项目所设置的“5”个课题是:(1)仿生分子识别体系识别机制的基础研究;(2)核酸适体分子识别体系的设计与生物标志物甄定;(3)分子印迹识别体系与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与性能研究;(4)基于仿生分子识别的传感与成像方法研究及其系统设计;(5)仿生分子识别体系用于癌症早期诊断与预警的基础研究。   2011年8月该项目举行了中期总结汇报会,专家们对该项目的前期执行情况一致表示肯定。两年来,项目组共发表246篇论文,其中57.5%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刊物(142篇),申请专利14件,获授权专利4件,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5项,并出版英文专著1部。项目紧紧围绕仿生分子识别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甄定与检测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利用仿生分子识别体系弱相互作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新原理,发展了一系列理论分析方法 建立了核酸适体通用筛选平台;获得了能够特异结合乳腺癌细胞、胃癌细胞、肝癌细胞、和乙肝病毒核心蛋白、肝癌相关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核酸适体;构建了多种纳米识别探针及其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多种癌症标志物或癌变细胞的快速检测。 微流控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   另外,鞠熀先教授谈到,这个项目是他第一次承担的“973”项目,也是他第一次担任首席科学家。作为首席科学家,鞠熀先教授承认,身上的压力很大,项目最初提出的科学目标要实现、主要研究任务要完成,需要及时了解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展,想办法使各课题组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工作,向着一个方向“走”。   在该项目中,鞠熀先教授另一个自豪的事、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项目申请时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只有鞠熀先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过两年的时间,项目组有3位研究骨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获省部级人才项目,研究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 鞠熀先教授谈生命分析化学5大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30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正赋予生命分析化学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么,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目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目前文献以及一些新闻资讯中,生物分析化学与生命分析化学两种叫法都存在,而两者之间的分别还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关于此点,鞠熀先教授首先介绍,“生物分析化学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是很通用的名称,但现在我们更多的提生命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主要发展生物物质检测方法学,而生命分析化学的范围更广,它还包括生命体系、生命过程中各种成份、结构单元间相互作用、识别及其信号提取的研究。”   最后,鞠熀先教授从5个方面为我们归纳了近年来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1)生命物质与界面行为基本问题的研究是生命分析化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生命过程大都发生在“界面”上。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拓展到多尺度仿生功能界面的构建与表征;生物分子的界面行为及构效关系与生物传感;时空限域体系中生物分子的界面行为;智能仿生界面的构建与界面生物分子电子传递、能量转换与生物能的利用等。   (2)新型生物探针设计与生物分子定量动态分析研究。生物分子探针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   (3)微流控生物分析芯片系统研究。微流控技术是当前正在急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科技前沿领域之一,其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化方面的优势也将为生命分析化学众多领域提供最为有效的手段。   (4)生物复杂体系分析。当前各种组学研究已经兴起。其中,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当今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而高效样品制备、高分辨分离、高灵敏检测、高通量鉴定和时空分辨表征是复杂体系分析的重要发展趋势。   (5)高灵敏、高通量、时空分辨的疾病诊断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制,疾病诊断、预警、治疗和发病机制,生命过程的揭示与生命分析化学密不可分;而分离检测方法与技术的进步则对生物靶标的鉴定与发现、生物药物分子的纯化和制备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当今国际该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研究具有高灵敏、高通量、动态化的生命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已成为推动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极富挑战性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将成为科技界特别关注的主题。 创新研究群体在2011年9月召开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合影   后记   采访中,鞠熀先教授多次提到生命分析化学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困难,他也多次与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打过交道,鉴此,鞠熀先教授指出:   (1)国内相关企业一定要有耐心,眼光要放长远。例如,厦门一家由美国华人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其2001年建立,但直到2008年公司才开始盈利,也就是说该公司曾有7年的时间是不挣钱的,但现在该公司每年有几个亿的收入。   (2)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小,相互间重复生产、恶性竞争。例如,江苏的一个县生产同类分析仪器的注册公司达数十家,结果是公司收入、利润越来越少,进而不能更新产品,更不要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相关政策应更加严格,例如注册公司时,注册资金额、拥有的创新产品技术的数量等应有所限制。   (3)国内企业应该加强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并不是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还要借助科研机构的技术平台,发挥企业懂市场、懂管理的优势,做好产学研合作。目前国家在科技研究方面投入大、项目多,但是企业也要加大投入。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鞠熀先教授简介   鞠熀先,1964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1986、1989、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6-1997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3年聘为南京大学副教授,1999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5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2008年任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2009年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鞠熀先教授曾为爱尔兰国立大学、德国Potsdam大学和Münster大学短期访问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该群体于2008、2011年以优秀成绩两次获得延续资助),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成为“973”计划《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与生物分析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和临床分子诊断。发表论文372篇(SCI刊物323篇,3.0刊物199篇,5.0刊物110篇,其中Anal. Chem. 32篇);专利21件(15件授权),中英文专著、教材7部(其中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社各1部),应邀为国外6部专著和国内3部著作撰写专章各1篇;论文被SCI刊物他人引用6933次(单篇最高226次,他人与自引共7669次),h-index为49。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一等奖(合作)1项等。   兼任《Electroanalysis》、《Sensors》、《Anal. Lett.》、《中国科学:化学》、《Chin. J. Chem.》,《分析化学》6个SCI刊物编委,以及《Curr. Trends Biotechnol. Pharmacy》、《Am. J. Biomed. Sci.》、《World J.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World J. Critical Care Medicine》、《World J.Clinical Pediatrics》、《World J. Methodology》、《Current Chemical Research》、《SRX Chemistry》、《分析科学学报》、《药学学报》、《中国肿瘤外科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传感器》、《分析试验室》和《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等18个学术刊物的编委。   已培养博士36人、硕士37人、博士后5人(两位留学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4人(晋升教授13人)。目前研究组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留学博士后1人、高级访问学者4人,在读博士生11人、硕士生14人。
  • 皇氏乳业水牛奶广告涉嫌虚假宣传
    编者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皇氏乳业正在积极进行全国性扩张。在上海的楼宇宣传广告中,皇氏乳业称摩拉菲尔“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 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倍”。但此宣传语却被发现与其招股书自相矛盾,被公众质疑涉嫌欺诈。那么水牛奶真如皇氏乳业宣传的 那么好吗?如此宣传难道只为普及知识?   广告与招股书自相矛盾   在上海的楼宇宣传广告中,皇氏乳业称摩拉菲尔“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倍”。上述广告中称,这些数据源于《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   但是,这些数据却与皇氏乳业2009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发布的招股书自相矛盾。招股书中援引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专家章纯熙主编的 《中国奶牛科学》的数据称,水牛奶中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钙、锌和维生素等,远高于荷斯坦牛奶,水牛奶含铁量为荷斯坦牛奶的82倍,含维生素A为 38倍,含锌为12倍。   皇氏乳业回应   皇氏乳业回应指出,公司宣传及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确实存在差异,二者采用的标准不同,公司在编写招股说明书时采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呈报 “中国发展奶水牛业的建议”的报告》中的数据。但在今年公司推出的广告宣传资料中,广告策划部门侧重从市场推广的角度对水牛奶与黑白花牛奶的描述采用了 《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这三本书中的研究数据的中间值。   水牛奶营养“甲天下”?   根据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专家介绍,牛奶主要的三大营养指标是蛋白质、脂肪和糖,进一步才能细化到维生素A之类的指标上,尽管水牛奶上述 的营养指标确实超过了普通黑白花牛奶,但是过分突出部分数据容易造成消费者理解上的问题,然而对于企业的产品而言,往往突出宣传部分,有益成分含量很高, 就可能达到了卖出高价的目的。   由此,律师指出,如果皇氏乳业广告中采用的数据是虚假的,皇氏乳业就可能涉嫌到了虚假宣传。   专家称越描越黑 方舟子质疑   “维生素A含量是普通牛奶的253倍,吹牛要不要上税啊?求方舟子科普。”网友“酱果果”,昨天在微博上向方舟子求助,并附上一张“摩拉菲尔水 牛奶”的广告宣传海报照片。广告海报这样表述:摩拉菲尔,人生第一杯水牛奶。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维生素A含量253倍,铁含量122倍,锌含量7 倍。数据源于《中国水牛科学》、《液态奶》、《乳品制造学》……   面对“酱果果”的提问。方舟子马上诙谐作答:“—杯昔通牛奶含68微克维生素A,253倍就是17204微克,远远超过了维生素A中毒量(3000微克),甚至喝一口就达到中毒量,喝这种水牛奶究竟是在进补还是在吃毒啊?”   水牛奶“营养高”价更高   记者走访广州牛奶市场,发现广东生产水牛奶的只有一个品牌,该品牌的水牛奶220ml售价在3.5元左右,而普通的牛奶250ml价格为2.5元左右。   至于此次被质疑营养含量广告宣传或有水分的皇氏水牛奶,在价格上则表现得更“高人一等”: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在部分渠道,皇氏摩拉菲尔水牛奶12盒装售价为99元,当中每盒的规格为250ml,这也是普通牛奶的常规规格。   也就是说,一盒普通牛奶250ml只卖2.5元左右,而皇氏的水牛奶同样规格的一盒均价则为8.25元,价格已超过蒙牛高端产品特仑苏和伊利高端产品金典。
  • 高纯气体分析是色谱分析技术皇冠上一颗“明珠”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气相色谱分析整体解决方案(特别是气体分析的应用研究)供应商——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爱色谱”),华爱色谱公司总经理方华先生、市场部经理李聪先生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专注于行业专用的气相色谱仪,侧重于高纯气体的分析方法研究和开发   方华总经理介绍说:“华爱色谱公司于2004年注册成立,目前侧重于高纯气体分析方法的研究,专注于行业专用气相色谱仪的开发,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和开发的企业。” 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方华总经理   华爱色谱致力于产品的创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并有多个产品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证、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等称号,部分产品已经获得上海市创新资金和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扶持;尤其,作为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秀委员单位,华爱色谱先后负责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工作。   “公司的产品涵盖了实验室色谱、便携式色谱等整个气体行业所需10余款色谱分析产品,如适用于高纯和超纯气体分析的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以及GC-9560-HC高灵敏度热导气相色谱仪、GC-9560-HZ氧化锆气相色谱仪、GC-9560-HQ天然气分析专用色谱仪、GC-9560-HD变压器油专用色谱仪等,开发的分析方法已经覆盖香料、酿造、农药、环保、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截止目前已开发40多套色谱工作站系统,均可加入‘个性化’管理系统、相关行业标准等。” 华爱色谱公司研发与测试车间掠影   “3-3-3模式”,华爱色谱公司成功研发出GC-9560-HG氦离子色谱仪,积极抢占高纯气体分析高端市场   方华总经理谈到,“高纯气体的分析市场,一直是国外仪器的‘领地’;但从2008年开始客户听到更多的可能就是华爱的‘氦离子色谱仪’;我们的GC-9560-HG氦离子色谱仪研制过程可以用‘3-3-3模式’来概括:3位资深工程师,用了3年时间,投入300万才研制成功。”   高纯气体中微量杂质的分析一直是色谱分析的难点,华爱的高纯气体分析系统,很好地完成了气体中微量杂质(特别是ppb级杂质)的分析工作。“也有个别厂家简单认为买一个氦离子检测器装在色谱仪上就可以分析高纯气体了,而我们认为,高纯气体分析是色谱分析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和高纯气体的分析比较,其他领域的色谱分析方法,如石化上的模拟蒸馏、碳分布、炼厂气、汽油中的氧化物和芳烃等分析,不过都是入门级的水平。” 华爱色谱公司的GC-9560-HG氦离子色谱仪   华爱色谱公司的GC-9560-HG氦离子色谱仪的技术研发过程:   2006年研发了四阀五柱分离系统、常温下的氧氩分离技术,完成了对高纯氮的分析;   2007年研发了无阀流量控制技术、自动压力校正技术、氢气的钯管分离技术、氧吸附与还原技术,完成了对高纯氧、高纯氢的分析;   2008年研发了多柱箱温控技术、样品除空吹扫技术,完成了对高纯氩的分析;   2009年完成了氦离子检测器的改性,实现了对氖气的分析,掌握了载气99.999999%纯化技术,完成了对高纯氦的分析。   “和国外同类仪器比较,我们的GC-9560-HG氦离子色谱仪在价格和售后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实现几十台销量 目前,全球最大的气体公司林德、国内气体研究的权威单位光明化工研究院等都已经成为我们的仪器用户。” 知名气体公司AP访问华爱色谱公司   “争取18个月内建立起所有高纯气体的检测规范;占领国内高纯气体领域50%市场”   方华总经理谈到:“在完成了所有通用高纯气体的解决方案后,2010年我们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电子气体等特种气体的分析上来 第一季度已解决氟气转换技术、硅烷真空取样系统、六氟化硫中痕量杂质分析的多次切割技术,争取18个月内建立起所有高纯气体的检测规范。另外,由华爱色谱主持的国家标准《气体分析 氦离子气相色谱法》也将于今年颁布。”   “2010年华爱预计完成3000万元销售额,将占领国内高纯气体领域50%市场 同时,完成对所有气体检测器的开发,如氩离子检测器、氧化锆检测器、离子迁移检测器、气体密度天平检测器等。” 合影留念(方华总经理,左3)   关于华爱色谱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华总经理表示:“便携式色谱仪和在线色谱仪,终将和实验室色谱仪‘三分天下’,而这两个领域也是华爱‘看好’的市场;今年公司将加大对于便携式色谱仪的研发力度,并为在线色谱仪做好技术储备。”   附录1: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huaaisepu.com/index.asp   http://huaai.instrument.com.cn   附录2:华爱色谱公司重大事件   2004年03月24日: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6年11月01日:荣获《单柱分析电力用油气相色谱仪》专利证书(专利号: ZL2005 20042753.5)   2006年12月06日:荣获《一种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进行在线分析的气相色谱仪》 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5 2 0044846.1)   2007年01月03日:荣获《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分析气相色谱仪》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5 20044945.X)   2007年02月28日:荣获《自清洗型热解析装置》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5 20044576.4)   2007年04月04日:荣获《用于气体全分析的气相色谱仪》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5 2 0044845.7)   2008年05月08日:全面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11月:新产品GC-9760变压器油专用微型色谱仪,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证   2008年12月:公司入围上海市第二届最具活力企业评选,被评为上海市最具活力高科技企业   2009年04月:GC-9760变压器油专用微型色谱仪,荣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证书   2009年06月:为表彰公司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的突出贡献,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我公司优秀委员单位称号   2009年08月:新产品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级项目证书   2009年11月:GC-9560-HD变压器油专用色谱仪,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证   2009年12月09日:荣获《一种氦离子化检测器》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9 20073624.0)   2009年12月29日: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0931000979)   2010年04月09日:新产品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荣获“2009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奖   2010年04月14日: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荣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   2010年04月15日:公司总经理方华出任气标委“第一届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完整榜单
    p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 2014、2015 年发表的文章在 2016 年的被引次数在所属领域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通讯作者第一单位是中国机构的作者名单。 /p p   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以英文名为准,中文名供参考。 /p p strong   综合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Ben Zhong Tang /strong /p p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 /p p   strong  Dr Carol Lin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连思琪,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g-Yong Su /strong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苏成勇,中山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Sheng Yeh /strong /p p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p p   叶晨圣,成功大学 /p p    strong Dr Chuluo Yang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杨楚罗,武汉大学 /p p    strong Dr Chun-Hua Yan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严纯华,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Dongyuan Zhao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赵东元,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Feihe Hu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黄飞鹤,浙江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L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李峰,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Wang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王锋,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Fuyou Li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Guo Zhiguang /strong /p p   Hubei University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p p    strong Dr Guo-Xin Jin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金国新,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Guozhen Shen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所 /p p    strong Dr Hong-Yuan Chen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陈洪渊,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feng Jiang /stro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Jun Lin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林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Dr Jianhui Sun /strong /p p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剑辉,河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exiang Xia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夏杰祥,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Jinkui Tang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唐金魁,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Dr Jun Chen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strong  Dr Junliang Zhang /stro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俊良,华东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Lei Hou /strong /p p   Northwest University /p p   侯磊,西北大学 /p p   strong  Dr Ma Dik-Lung /strong /p p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 p   马迪龙,香港浸会大学 /p p   strong  Dr Dan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Qing-Zheng Yang /strong /p p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清正,北京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Rong Cao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曹荣,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Shi Lun Qiu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裘式纶,吉林大学 /p p    strong Dr Suojiang Zh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张锁江,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Wai-Yeung (Raymond) Wong /strong /p p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 p   黄维扬,香港浸会大学 /p p   strong  Dr Wanqin Jin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Wenjie Shen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申文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Xiaojun Peng /strong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Ming Chen /strong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陈小明,中山大学 /p p    strong Dr Xueyuan Chen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陈学元,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Yanguang Li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李彦光,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Yen-Ju Cheng /strong /p p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p p   鄭彥如,台湾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Yi Xie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ongshu Xie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解永树,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Yu Zhang /strong /p p   Beihang University /p p   张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strong  Dr Yujie Xiong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uliang Li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李玉良,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Zhaohui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王朝晖,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Zhen Li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李振,武汉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 Shen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沈珍,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gkun Yu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余正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Zhong-Min Su /stro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苏忠民,东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Zidong Wei /strong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魏子栋,重庆大学 /p p   strong  Dr Zongping Shao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Zujin Zhao /stro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祖金,华南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ai Yang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柏,吉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in Zhang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张兵,天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ngle Chen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陈昶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ngzheng W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engjian Zhu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朱成建,南京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Fengzhi Zh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张逢质,浙江工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Jinlong Gong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巩金龙,天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Lingxin Chen /strong /p p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AS /p p   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angyin Wang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tao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王树涛,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oming Sun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uebo Zhao /strong /p p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AS /p p   赵学波,中科院青岛能源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Yong Mei Chen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陈咏梅,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ao Gao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高超,浙江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Dongfeng Xue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薛冬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Francis Verpoort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Francis Verpoort,武汉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uobao Xu /str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徐国宝,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Pingheng Tan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p p   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Weihong Z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材料科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Baoquan Sun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孙宝全,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Cai-Ling Xu /strong /p p   Lanzhou University /p p   徐彩玲,兰州大学 /p p    strong Dr Chang-Sheng Zhao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赵长生,四川大学 /p p    strong Dr Cheng Zhi Huang /strong /p p   Southwest University /p p   黄承志,西南大学 /p p   strong  Dr Dechun Zou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邹德春,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Fan Dong /strong /p p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 p   董帆,重庆工商大学 /p p   strong  Dr Guijiang Zhou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周桂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Heyou Han /strong /p p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 p   韩鹤友,华中农业大学 /p p strong   Dr Hongjing Wu /stro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吴宏景,西北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Hu Lin /strong /p p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s, CAS /p p   胡林,中科院合肥物质所 /p p strong   Dr Huaming Li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李华明,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ghao Yang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杨黄浩,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Huan-Ming Xiong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熊焕明,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Hui Xu /strong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许晖,江苏大学 /p p strong   Dr Ji-Jun Zou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邹吉军,天津大学 /p p strong   Dr Jinying Yuan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袁金颖,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Jwo-Huei Jou /strong /p p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 p   周卓煇,清华大学(台湾) /p p strong   Dr Lizhi Zhang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礼知,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Ying Huang /stro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黄英,西北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Mao-Sheng Cao /stro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Peng Miao /strong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p p   缪鹏,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p p strong   Dr Pengfei Wang /strong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汪鹏飞,中科院理化所 /p p    strong Dr Quan-Hong Ya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杨全红,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Shenglin Xiong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熊胜林,山东大学 /p p strong   Dr Shenmin Zhu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朱申敏,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Tianxi Li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天西,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A L Roy Vellaisamy /stro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華禮生,香港城市大学 /p p strong   Dr Wei Huang, Dr Yanwen Ma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马延文,南京邮电大学 /p p strong   Dr Wenguang Liu /stro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刘文广,天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wei Zhan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yong Zhang /stro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p p strong   Dr Xike Gao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高希珂,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Dr Yan Y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rong   Dr Yuanzhi Chen /strong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陈远志,厦门大学 /p p strong   Dr Zhi Yang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杨志,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Aiguo 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胡爱国,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aibiao Huang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黄柏标,山东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Maochun Hong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洪茂椿,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Shujiang Ding /strong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丁书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Tian-Ling Ren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任天令,清华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Wei Jiang /stro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deng Hou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侯贤灯,四川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g-Ke Wang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王祥科,苏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ngmin Meng /strong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孟祥敏,中科院理化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Xiao-Chen Dong /strong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uping Sun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四川大学(现工作单位)* /p p strong   Professor Xutang Tao /strong /p p   Shandong University /p p   陶绪堂,山东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ihua Zhu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朱以华,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ong Wang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王勇,上海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uan-Hsiang Yu /strong /p p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p p   游源祥,輔仁大學 /p p strong   Professor Yunhui Huang /strong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Zhiyong Tang /strong /p p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p p strong   Professor Zhuang Liu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刘庄,苏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uang Hua Cui /strong /p p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p p   崔广华,河北联合大学 /p p strong   分析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Dan Du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杜丹,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Hui Feng /strong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丰慧,浙江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Xinhua Zhong /strong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钟新华,华东理工大学 /p p strong   Mrs Guiqiu Chen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陈桂秋,湖南大学 /p p strong   生物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Guowei Le /strong /p p   Jiangnan University /p p   乐国伟,江南大学 /p p strong   Dr Shao Li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梢,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Yu-Dong Cai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蔡煜东,上海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Bin Liu /strong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p p   刘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p p strong   能源与可持续 /strong /p p strong   Dr Baohong Li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宝红,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Dapeng Cao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曹达鹏,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Feng Yan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严锋,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Hui-Ming Che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AS /p p   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 /p p strong   Dr Jiaguo Yu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Rong Jeff L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李建荣,北京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Liduo Wa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立铎,清华大学 /p p strong   Dr Dan Wang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所 /p p strong   Dr Qiang Wang /strong /p p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 p   王强,北京林业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hia-Wen (Kevin) Wu /strong /p 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 p   吳嘉文,台湾大学 /p p   strong  Dr Shihe Yang /strong /p p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杨世和,香港科技大学 /p p strong   Dr Xinhe Bao /stro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p p strong   Dr Yongfang Li /strong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李永舫,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Yuliang Cao /stro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曹余良,武汉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Lin Feng /stro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冯琳,清华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Xinchen Wang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strong   无机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Xinguo Zhang /strong /p p   Guangxi University /p p   张信果,广西大学 /p p strong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Feng-Ling Qing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卿凤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Dr Guoqiang Feng /strong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冯国强,华中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e Wu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吴劼,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Long Yi /strong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易龙,北京化工大学 /p p strong   Dr Renhua Fan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范仁华,复旦大学 /p p    strong Dr Weiping Su /strong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苏伟平,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p p strong   Dr Wing Yiu Yu /strong /p p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 p   余永耀,香港理工大学 /p p    strong Dr Xiaoming Feng /strong /p p   Sichuan University /p p   冯小明,四川大学 /p p strong   Dr Yuhong Zhang /stro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张玉红,浙江大学 /p p strong   Dr Zhen Yang /stro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杨震,北京大学 /p p strong   Dr Zhiping Li /strong /p p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李志平,中国人民大学 /p p strong   Mr Cai Zhang /strong /p p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itute of Safety & amp Technology /p p   张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p p strong   Professor Qilong Shen /strong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沈其龙,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 p strong   Professor You Huang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黄有,南开大学 /p p strong   物理化学 /strong /p p   strong  Dr Dengsong Zhang /strong /p p   Shanghai University /p p   张登松,上海大学 /p p strong   Dr Dennis Y.C. Leung /strong /p 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梁耀彰,香港大学 /p p strong   Dr Deyue Yan /stro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颜德岳,上海交通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 Li /strong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李健,西北师范大学 /p p strong   Dr Jianmin Sun /strong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孙建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p p   strong  Dr Liang-Nian He /strong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何良年,南开大学 /p p strong   Dr Minghua Liu /strong /p 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刘鸣华,中科院化学所 /p p strong   Dr Ping Liu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刘平,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Tingjun Hou /strong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侯廷军,苏州大学 /p p   strong  Dr Wen-Bin Cai /stro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蔡文斌,复旦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Zhenghua Wang /strong /p p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正华,安徽师范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Caiting Li /stro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李彩亭,湖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Gang Su /strong /p p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苏刚,中国科学院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Jianchen Li /stro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李建忱,吉林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Rui Zhang /strong /p p   Zhengzhou University /p p   张锐,郑州大学 /p p    strong Professor Yi-Jun Xu /stro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徐艺军,福州大学 /p
  • 快讯!高福卸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沈洪兵继任
    2022年7月26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召开干部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贺胜出席会议并宣布国家疾控局党组决定:沈洪兵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兼),卢江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兼),周宇辉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严俊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剑君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党委常委,再那吾东玉山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会议指出,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已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划转国家疾控局管理。根据有关要求,结合中心机构设置、领导班子现状和疾控机构改革工作实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选任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中心领导班子建设,在充分酝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国家疾控局党组经通盘考虑、集体研究,决定对中心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王贺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此次调整充分体现国家疾控局党组对疾控中心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视和关心,饱含着局党组对中心领导班子的信任和重托。他表示,高福同志2017年担任中心主任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为中心建设和疾控事业发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带领中心全体同志作出了重要贡献。沈洪兵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卫生领域知名专家,现任国家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是中心主任的合适人选。希望与卢江同志和班子其他成员一起,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推动中心的改革发展。王贺胜同志对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疾控中心的改革发展提出五点希望: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二是发挥国家队龙头作用,强化“四位一体”核心职能,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全力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要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攻克疾控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四是加强疾控队伍建设,锻造疾控领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五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始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福同志在表态发言中表示,衷心支持和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并对中心新的领导班子致以最真诚的祝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今后将继续为推动疾控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祝愿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国疾控中心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沈洪兵同志表示,完全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信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与中心领导班子和同志们一道,提高政治站位,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求实的作风,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推动中心改革发展,奋力开创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卢江同志正在甘肃指导疫情处置,在书面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真诚欢迎并积极配合沈洪兵同志,带领中心干部职工,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疾控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新任的中心党委副书记周宇辉同志在会上作表态发言。会议由高福同志主持,国家疾控局机关有关司负责同志,中国疾控中心在京领导班子成员、院士、首席专家、中心本部处级及以上干部、在京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 土壤环保和综治工作排定 千亿蛋糕待享
    继大气、水、固废污染治理后,土壤环保和综合治理成为又一个环保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提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工作安排》同时要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南、中南、辽中南等地区,选择被污染地块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 有关地方要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开始实施。   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06年,据不完全调查,中国受污染的耕地就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据了解,此次的工作安排已经涵盖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时限跨过了“十二五”阶段至更长的时期,因此,环保部将不再单独出台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   根据安排,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工作安排》还明确,要研究起草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并完善有利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补贴等经济政策。   此外,要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环保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和时间要求等,定期进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   “毒地”凶猛和国家明确治污的要求让相关行业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据券商报告,土壤监测、土壤修复行业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有报告指出,目前一些地区的土地修复费用已经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考虑到国内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均存在房地产开发的需求,一旦市场正式启动,预计未来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应当在千亿元以上。   目前,A股市场中已经开展土壤修复业务的公司中,明确获得土壤修复合同的有永清环保、铁汉生态两家。在监测方面,天瑞仪器主业涉及重金属检测分析仪器。
  • 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年不涸——大型舞剧《大梦敦煌》观后感
    2012年6月19日,深圳市朗诚实业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全体员工,在深圳保利剧院观看了一场由兰州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型舞剧《大梦敦煌》。 舞剧《大梦敦煌》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演绎了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之间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该剧自首演至今,已获得中宣部&ldquo 五个一工程奖&rdquo 、中国舞蹈&ldquo 荷花奖&rdquo 、中国&ldquo 文华奖&rdquo 等多个奖项,《大梦敦煌》已演出12年,在全国40多个城市和6个国家精彩上演,累计演出960场,编剧赵大鸣、苏孝林,作曲张千一,总编导陈维亚。 昏暗的灯光下,王道士打开了散落在浩如烟海的遗书中的一本,如梦的故事这样展开了&hellip &hellip 第一二幕向我们展现了月牙跟莫高的相识相知相恋,第三四幕讲述了为爱情,月牙、莫高跟大将军抗争的过程,最后,大将军的剑刺穿了为莫高挺身阻挡的月牙,月牙变成了一谭清泉,远远流去...... 而莫高以泉润笔,用毕生的心血,在巨大的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mdash &mdash 莫高窟壁画&hellip &hellip 莫高窟的辉煌灿烂,月牙泉的清纯秀丽,就这样在这部舞剧中以&ldquo 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年不涸&rdquo 的凄美得到了人格化的展现。 伴随着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部唯美的舞剧结束了。尾声久久不息,这辉煌的颂歌是对凄美人生的无声咏叹,对光辉人性的顶礼膜拜。同时,也感谢公司让我们有此机会去观看这么一场大型的舞剧表演,使我们混乱、浮躁的心灵似乎被圣洁的艺术圣地洗礼一番,淡雅,宁静,憧憬,激情涌入心中。 月牙的独舞 莫高与月牙相恋 莫高强忍月牙离去的悲痛完成壁画
  • 农业部进一步加强高风险农药管控 氯磺隆等7种农药列入禁限用范围
    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决定对氯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这是农业部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出台的又一有力举措。   公告显示,自2013年12月31日起撤销氯磺隆所有产品和甲磺隆、胺苯磺隆单剂的登记 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自2015年7月1日起撤销甲磺隆和胺苯磺隆的原药及复配制剂登记 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保留甲磺隆的出口境外使用登记,企业可在2015年7月1日前,申请将现有登记变更为出口境外使用登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福美胂和福美甲胂的农药登记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登记 自2013年12月31日起,撤销农药登记证,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登记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登记 自2014年12月31日起,撤销在蔬菜上的登记,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据了解,此公告生效后,我国禁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38种,限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21种。
  • 2017 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 2015、2016 年发表的论文在 2017 年的被引次数在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了通讯作者来自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者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排名不分先后 以英文名为准,中文名供参考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化学科学相关研究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科研快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6.290 * /strong /span /p p   Min We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卫敏,北京化工大学 /p p   Jianbo W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王剑波,北京大学 /p p   Renjie Chen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 /p p   Feng Wu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吴锋,北京理工大学 /p p   Fei Hu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黄飞,华南理工大学 /p p   Ruiyong W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王睿勇,南京大学 /p p   He-Gen Zhe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郑和根,南京大学 /p p   Gui Yin /p p   Nanjing University / Chang Zhou University /p p   尹桂,南京大学 / 常州大学 /p p   Zhi-Hui Dai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 /p p   Ya-Qian Lan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兰亚乾,南京师范大学 /p p   Yongsheng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永胜,南开大学 /p p   Bin Zhao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赵斌,南开大学 /p p   Bing Yan /p p   Tongji University /p p   闫冰,同济大学 /p p   Hua Wang /p p   Qufu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桦,曲阜师范大学 /p p   Chun-Jiang Wang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王春江,武汉大学 /p p   Banglin Chen /p p   Zhejiang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p p   陈邦林,浙江大学 /p p   Guodong Qia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钱国栋,浙江大学 /p p   Lei Wang /p p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 p   王磊,淮北师范大学 /p p   Jun Ge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戈钧,清华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Shuangyin Wa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Jianlong Wang /p p   Northwest A& amp F University /p p   王建龙,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p p   Qi Lin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林奇,西北师范大学 /p p   You-Ming Zhang /p p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有明,西北师范大学 /p p   Yonglan Luo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Yonglan Luo,西华师范大学 /p p   Xuping Sun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西华师范大学(现电子科技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发表化学领域最前沿、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高影响力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9.063 * /strong /span /p p   Hai-Long Jia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Yi Zhang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张艺,中山大学 /p p   Zhenguo Chi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池振国,中山大学 /p p   Jiarui Xu /p p   Sun Yet-sen University /p p   许家瑞,中山大学 /p p   Tao Zha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张涛,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iqin Wa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王爱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Min We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卫敏,北京化工大学 /p p   Mingfei Shao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 p   邵明飞,北京化工大学 /p p   Bo Wa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王博,北京理工大学 /p p   Chunju Li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李春举,华东师范大学 /p p   Wei-Hong Zhu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p p   Chunchang Zhao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p p   赵春常,华东理工大学 /p p   Zujin Zhao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祖金,华南理工大学 /p p   Ben Zhong T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唐本忠,华南理工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p p   Qiang Zhao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赵强,南京邮电大学 /p p   Wei Hu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南京邮电大学(现西北工业大学) /p p   Long-Wu Ye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叶龙武,厦门大学 /p p   Xin Lu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陆鑫,厦门大学 /p p   Ying-We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英威,吉林大学 /p p   Fuyou Li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Yi Ta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唐颐,复旦大学 /p p   Qingsheng Gao /p p   Jinan University /p p   高庆生,暨南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ChemSocRev)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化学科学全领域的高水平、高影响力综述文章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40.182 * /strong /span /p p   Xinyuan Zhu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朱新远,上海交通大学 /p p   Yongfeng Zhou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周永丰,上海交通大学 /p p   Wanbin Zhang /p 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 p   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 /p p   Xihe Bi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p p   毕锡和,东北师范大学 /p p   Ming Zhou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周明,东北师范大学 /p p   Qian Zha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张前,东北师范大学 /p p   Guogang Li /p p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 p   李国岗,中国地质大学 /p p   Yi Xie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Changzheng Wu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Yujie Xio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hu-Li You /p p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AS /p p   游书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p p   Wenxin Fu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符文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Zhibo Li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李志波,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 青岛科技大学 /p p   Guozhen She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Ping-Heng Ta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p p   谭平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Zhengkun Yu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p p   余正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上海有机所 /p p   Lingxin Chen /p p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AS/Yantai University /p p   陈令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p p   Xuan-Ming Duan /p p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段宣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p p   Xueyuan Chen /p p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 p   陈学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p p   Dan Wang /p p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AS /p p   王丹,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Chunxia Li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李春霞,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Jun Li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林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Xiaogang Q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曲晓刚,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Guobao X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徐国宝,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Dongfeng Xue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薛冬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p   Chun-Hua Y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严纯华,北京大学 /p p   Ling-Dong Su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孙聆东,北京大学 /p p   Zhongfan Liu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刘忠范,北京大学 /p p   Yanfeng Zh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张艳锋,北京大学 /p p   Shaojun Guo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郭少军,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Jian-Rong Li /p p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李建荣,北京工业大学 /p p   Qing-Zheng Yang /p p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杨清正,北京师范大学 /p p   Xianran Xing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p p   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 /p p   Ranbo Yu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p p   于然波,北京科技大学 /p p   Yu Zhang /p p   BeiHang University /p p   张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Hai-Bo Ya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p p   Lu Liu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刘路,华东师范大学 /p p   Junliang Zhang /p p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 /p p   张俊良,华东师范大学 /p p   Xuhong Qian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 /p p   Yongshu Xie /p p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解永树,华东理工大学 /p p   Wen-Jing Xiao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 /p p   Jia-Rong Chen /p p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 p   陈加荣,华中师范大学 /p p   Xianluo Hu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胡先罗,华中科技大学 /p p   Yunhui Huang /p p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p p   Huanfeng Jiang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 /p p   Jianrong Qiu /p p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邱建荣,华南理工大学 /p p   Jing-Juan Xu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徐静娟,南京大学 /p p   Hong-Yuan Chen /p p   Nanjing University /p p   陈洪渊,南京大学 /p p   Wangqin Jin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 /p p   Lin-Bing Sun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孙林兵,南京工业大学 /p p   Zongping Shao /p p   Curtin University/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 /p p   Wen-Yong La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赖文勇,南京邮电大学 /p p   Wei Huang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黄维,南京邮电大学(现西北工业大学) /p p   Jun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Zhiqiang Niu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牛志强,南开大学 /p p   Qingbiao Li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李请彪,厦门大学 /p p   Jihong Yu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于吉红,吉林大学 /p p   Ying-We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英威,吉林大学 /p p   Fan Zhang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张凡,复旦大学 /p p   Fuyou Li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李富友,复旦大学 /p p   Yongyao Xia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夏永姚,复旦大学 /p p   Zhaochao Xu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徐兆超,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aojun Peng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p p   Jiangli Fan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樊江莉,大连理工大学 /p p   Jianzhang Zhao /p p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赵建章,大连理工大学 /p p   Penglei Chen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陈鹏磊,天津大学 /p p   Yakai Fe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冯亚凯,天津大学 /p p   Jin-Feng Xi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邢金峰,天津大学 /p p   Bin Zhang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张兵,天津大学 /p p   Xiaobin Fan /p p   Tianjin University /p p   范晓彬,天津大学 /p p   Huan Pang /p p   Yangzhou University /p p   庞欢,扬州大学 /p p   Zhen Li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李振,武汉大学 /p p   Aiwen Lei /p p   Wuhan University /p p   雷爱文,武汉大学 /p p   Francis Verpoort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Francis Verpoort,武汉理工大学 /p p   Dapeng Yang /p p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p p   杨大鹏,泉州师范大学 /p p   Weiying Lin /p p   University of Jinan / Hunan University /p p   林伟英,济南大学 / 湖南大学 /p p   Xuzhou Ya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颜徐州,浙江大学 /p p   Feihe Huang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黄飞鹤,浙江大学 /p p   Chao Gao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高超,浙江大学 /p p   Feng-Shou Xiao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肖丰收,浙江大学 /p p   Yadong L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亚栋,清华大学 /p p   Dingsheng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定胜,清华大学 /p p   Xun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训,清华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nlian Pan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潘安练,湖南大学 /p p   Ruqin Yu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俞汝勤,湖南大学 /p p   Xiangfeng Duan /p 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unan University /p p   段镶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湖南大学 /p p   Hsing-Lin Wang /p p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p p   王湘麟,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南方科技大学 /p p   Jian Liu /p p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p p   刘健,美国西北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p p   Hongqiang Wang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王洪强,西北工业大学 /p p   Wenxin Wang /p p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p p   王文新,都柏林大学学院 /p p   Zidong Wei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魏子栋,重庆大学 /p p   Li Li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李莉,重庆大学 /p p   Wang Yao /p 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姚望,香港大学 /p p   * 2017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reg (Clarivate Analytics, June 2018)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Energy & amp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能源转化与存储、替代型燃料技术等能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高影响力、开拓性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30.067 * /strong /span /p p   Fujun Zhang /p p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张福俊,北京交通大学 /p p   Bin Hu /p p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胡斌,北京交通大学 /p p   Can Li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李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nhe Bao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Dehui Deng /p p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邓德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Zhuangjun Fan /p p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 p   范壮军,哈尔滨工程大学 /p p   Jun Yan /p p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 p   闫军,哈尔滨工程大学 /p p   Shuangyin Wang /p p   Hunan University /p p   王双印,湖南大学 /p p   Shaojun Guo /p p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p p   郭少军,北京大学(现单位) /p p   Jun Chen /p p   Nankai University /p p   陈军,南开大学 /p p   Ruqiang Zou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邹如强,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hengzhong(Frank) Liu /p p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Gaoquan Sh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石高全,清华大学 /p p   Minmin Shi,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施敏敏,浙江大学 /p p   Chang-Zhi Li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李昌治,浙江大学 /p p   Hongzheng Chen /p p   Zhejiang University /p p   陈红征,浙江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能源储存和转化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9.931 * /strong /span /p p   Ting-Feng Yi /p p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伊廷锋,安徽工业大学 /p p   Jianning Ding /p p   Changzhou University /p p   丁建宁,常州大学 /p p   Ningyi Yuan /p p   Changzhou University /p p   袁宁一,常州大学 /p p   Quan Xu /p p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 p   徐泉,中国石油大学 /p p   Yu Xin Zhang /p p   Chongqing University /p p   张育新,重庆大学 /p p   Ying Xie /p p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 p   谢颖,黑龙江大学 /p p   Lifang Jiao /p p   Nankai Universit /p p   焦丽芳,南开大学 /p p   Yanguang Li /p p   Soochow University /p p   李彦光,苏州大学 /p p   Xin Li /p p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 p   李鑫,华南农业大学 /p p   Liduo Wang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王立铎,清华大学 /p p   Jiaguo Yu /p p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p   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医疗、生物医药、仿生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4.776 * /strong /span /p p   Lin Yu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俞麟,复旦大学 /p p   Xiaoyong Zha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 清华大学 /p p   Yen We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危岩,清华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显示技术、光学应用、磁学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储存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材料的制造、应用和性质研究,,强调化学在这类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现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5.976 * /strong /span /p p   De-Qing Zhang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张德庆,北京理工大学 /p p   Mao-Sheng Cao /p p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 /p p   Wei Che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陈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Bai Yang /p p   Jilin University /p p   杨柏,吉林大学 /p p   Qunhui Yuan /p p   Xin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p p   袁群惠,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p p   Jie Yuan /p p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袁杰,中央民族大学 /p p   Wen-Zhong Wang /p p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 p   王文忠,中央民族大学 /p p   Guangbin J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 p   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Xinghua Li /p p   Northwest University /p p   李兴华,西北大学 /p p   Hongjing Wu /p p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 p   吴宏景,西北工业大学 /p p   Jianxin Shi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石建新,中山大学 /p p   Mingmei Wu /p p   Sun Yat-Sen University /p p   吴明娒,中山大学 /p p   Guijiang Zhou /p p   Xi& #39 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周桂江,西安交通大学 /p p   Zhengliang Wang /p p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 p   汪正良,云南民族大学 /p p   Jiu-Ju Feng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冯九菊,浙江师范大学 /p p   Linxiang Shao /p p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邵邻相,浙江师范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Materials Horizon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交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13.183 * /strong /span /p p   Chong-an Di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狄重安,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Daoben Zhu /p 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 p   朱道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p p   Limin Qi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齐利民,北京大学 /p p   Xiaowei Zha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占肖卫,北京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anoscal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IF: 7.233 * /strong /span /p p   Wei Chen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陈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Shuyan S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宋术岩,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Lidan Wa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p p   王丽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 p   Xianggui Kong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孔祥贵,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Xuping Sun /p p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孙旭平,西北师范大学 /p p   Fan Dong /p p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 p   董帆,重庆工商大学 /p p   Chun-Sing Lee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 p   李振声,香港城市大学 /p p   Yongbing Tang /p p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AS /p p   唐永炳,香港城市大学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p p   Zisheng S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苏子生,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Bei Chu /p p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AS /p p   初蓓,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p p   Tianxi Liu /p p   Fudan University /p p   刘天西,复旦大学 /p p   Xinchen W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王心晨,福州大学 /p p   Caijing Huang /p p   Fuzhou University /p p   黄彩进,福州大学 /p p   Peng He /p p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p   何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p p   Fa-tang Li /p p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李发堂,河北科技大学 /p p   Zhiguang Guo /p p   Hubei University /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AS /p p   郭志光,湖北大学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Zheng Lou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娄正,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Guozhen Shen /p p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CAS /p p   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p p   Jimin Xie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谢吉民,江苏大学 /p p   Jiexiang Xia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夏杰祥,江苏大学 /p p   Huaming Li /p p   Jiangsu University /p p   李华明,江苏大学 /p p   Xiaoyong Zhang /p p   Nanchang University /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张小勇,南昌大学 / 清华大学 /p p   Zhihui Dai /p p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 p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 /p p   Fengwei Huo /p p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 p   霍峰蔚,南京工业大学 /p p   Guangbin J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 p   姬广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Shaozhou Li /p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amp Telecommunications /p p   李绍周,南京邮电大学 /p p   Lifang Jiao /p p   Nankai Universit /p p   焦丽芳,南开大学 /p p   Jun He /p p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p   何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p p   Xiaomiao Feng /p p   National Jiangsu Syngers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 /p p   冯晓苗,南京邮电大学 /p p   Yanwen Ma /p p   National Jiangsu Syngers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 /p p   马延文,南京邮电大学 /p p   Yan Xing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邢艳,东北师范大学 /p p   Liping Guo /p p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 p   郭黎平,东北师范大学 /p p   Zheyu Fang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方哲宇,北京大学 /p p   Qiang Sun /p p   Peking University /p p   孙强,北京大学 /p p   Jiuhui Qu /p p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AS /p p   曲久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p p   Qun Lu /p p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陆群,西南交通大学 /p p   Peng Miao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缪鹏,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 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 /p p   Yuguo Tang /p p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S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p   唐玉国,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 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 /p p   Jinghong L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李景虹,清华大学 /p p   Yen Wei /p p   Tsinghua University /p p   危岩,清华大学 /p p   Shi Zhang Qiao /p p   University of Adelaide /p p   乔世璋,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p p   Chun Li /p p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 p   李春,电子科技大学 /p p   Qianwang Chen /p p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 CAS /p p   陈乾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p p   Min Lin /p p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林敏,西安交通大学 /p p   Feng Xu /p p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p   徐峰,西安交通大学 /p p   Xi Chen /p p   Xiamen University /p p   陈曦,厦门大学 /p
  • 117篇撤稿论文,61份学术不端通报:“无赖性论文造假”太荒唐
    要点速读  “无赖性论文造假”是一道奇观,手段无赖、方式无赖、处罚结果无赖,没有下限。  大家都知道现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论文造假。然而,却缺乏严惩手段。别说什么单位的名誉受损,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么教训。  明明自己是科研人员,却找造假中介代笔、评议,这是无赖之一  科研论文的发表是需要“同行评议”的,也就是评审向期刊和出版社审稿平台提供评审意见。然而,117篇科研论文,统统都找了“幽灵”评审——第三方机构虚构出来的评委。不仅找,还扎堆找,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有关系的28篇中,13篇与一个名为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虚拟“同行评议”只是小菜一碟,更不要脸的行为是自己不写,找人来写。结果就很可笑了。造假的公司是批量操作,同样的图片与数据能够在多篇论文里出现。今年9月,美国知名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网站PlagiarismWatch发表报告《科学论文代笔公司与掠夺欺诈型期刊合谋中国学者》。报告发现,多篇论文使用了相同图表、相同研究对象、得出了相同实验结果。同样的图表,你用我也用  为了申请资格,在材料中篡改和伪造论文信息,甚至凭空生造,这是无赖之二  找第三方中介来帮忙造假,好歹还要花钱,花时间,有人干脆自己动手,在申请资助的时候,虚构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细细读来,有些行为大胆地令人瞠目结舌。来看安徽某大学一位叫郭传友的申请者的问题(【】内为编者的总结,引号内是通报原文):  1.【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顺序+篡改论文语言】“第1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郭传友将期刊名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SCI影响因子5.694) 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 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2.【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顺序+篡改论文语言】“第2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郭传友将期刊名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 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3.【篡改作者顺序+篡改发表年限】 “第3篇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王正加,黄有军,郭传友,黄坚钦,王华芳’,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且将论文发表年度由2006年篡改为2011年。”  4.【伪造并不存在的论文】“ 第4篇论文根本就没有发表,属于伪造。”  5.【篡改作者顺序】 “第5篇论文通讯作者为张兴旺,郭传友排名第4,郭传友将通讯作者篡改为自己,且删除了论文的第三作者。”  在申请书中,五篇基础论文做了这样的造假,然而却顺利地得到80万元的资助经费。通过查询,可以发现,论文造假的申请人拿到了80万元的经费  本以为上面这个案例已经算是多种形态、超乎想象了,然而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四川某大学吴国玉在申请书中报了13篇基础论文,一查竟然发现有12篇署名都不是他,也就是说把别人的论文说是自己的。  以上种种行为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实在是显示出没有下限。  造假人明目张胆,却能够突破防线,论文验收、查证机制形同虚设,这是无赖之三  这里所指的论文验收、查证不是指接收论文的国际期刊,而是说以论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的评奖、评职称、评项目。  客观而言,正是因为这些深度捆绑的存在,才会出现大量的论文造假。例如医学论文是一个造假的重灾区,因为临床、教学、科研这三个纬度是晋升职称的考察对象。但是,一边有大量的病人要看,一边又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中间就矛盾了。到底论文被运用到一个什么疯狂的程度,来看《人民日报》的报道:“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论文导向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单位内部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津贴奖金,国家相关部门的项目申报和结题、奖励评审、人才评价、院士评选、学科评估,以及五花八门的单位排序中,论文都成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要求这么多的论文数量,一方面验收者和考评者可能根本就看不过来,另一方面,也许还存在默许造假的情况。“丁香园”针对三甲医院医生的调查问卷,论文真是职称的敲门砖  最无赖的是,处罚轻描淡写、丝毫不重,行为不端不断重复  论文造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中公开的秘密,亦或者流行的“潜规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一篇访谈中提及,2013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总共发出36000份调查问卷,收回33000余份。从中可以发现,近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一直存在,分别有50.1%、43.7%、42.3%和36.7%的被调查者认为,虚假署名(没有参与研究却在科研论文署名的行为)、论文剽窃、研究结果报告过程中捏造和弄虚作假,以及一稿多投等现象较为普遍。  大家都知道现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论文造假。然而,却缺乏严惩手段。别说什么单位的名誉受损,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么教训。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经通报过一次造假问题,抄袭他人成果、谎报个人信息、冒名侵占他人成果等也都列在其中。例如,北京某研究所刘志华(男)2011年度获得一项青年基金项目,在其研究背景中列了1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刘志华,标注的单位为哈佛医学院,但此刘志华为女性,非彼刘志华(男)。实际上,在这期间,两位刘志华都在哈佛大学做研究,刘志华(男)正好利用了这一点。然而,处罚是,撤销刘志华相关项目,追回已拨经费 取消刘志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4年 给予刘志华通报批评。这个案例也可以放在今天。3年间,智能手机都从3G变成4G了,可造假及其处罚依然如故,还是通报通报再通报,批评批评再批评。  这些通报批评能有什么用呢?反正被发现处罚也不严重。算一算,造假的得失利弊,冒个险还是划算的。曾经被认为是超级学术新星的德国人肖恩,因为论文造假名誉扫地,不仅失去了在美国的工作,其博士学位也被吊销  结语:论文造假,不管是在中国科研界还是在普通大众的认知里,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也都深恶痛绝。然而,却一直这么无赖,没有下限,这道“奇观”实在是有辱中国学术界斯文,也浪费纳税人的钱。
  • 这些问题会影响弹簧试验机寿命
    弹簧试验机是专门测试弹簧的仪器。弹簧生产出来后,在使用之前,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因为弹簧多数是使用在机械、车辆上面的主要部件,如车辆上的弹簧,如果装在车上的弹簧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随便装在车辆上面使用,性能没有达到要求,那就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再如用于避震的弹簧,因为性能的衰退,使得车辆失去平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此总结出弹簧试验机的主要作用是对拉簧、压簧、碟簧、塔簧、板簧、卡簧、片弹簧、复合弹簧、气弹簧、模具弹簧、异性弹簧等精密弹簧的拉力、压力、位移、刚度等强度试验和分析。弹簧试验机作为高精度检测仪器,在选购时一定要检查好弹簧试验机的内部配置,内部的配置直接影响了弹簧试验机本身的使用寿命,在很多时候弹簧试验机都是由某一部分部件的损坏导致了弹簧试验机不能运转.1.主机刚度,是主机能够承受的比较大限度,同吨位看上去很小的千万不要买,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形,直接就废弃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这个记住选择时一定要谨慎处理.2.就是滚珠丝杠,珠丝杠是弹簧试验机的关键所在,正因为有了它设备才可以运转起来,它在里面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如果购买的话一定要确定是滚珠丝杠,不要梯形丝杠。3.电机方面,有很多人都选择国产电机,主要是便宜,但是质量和精度上相对来说不如进口电机,所以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电机一定要进口伺服电机,因为这款电机在检测设备中的口碑和质量还是不错的。4.弹簧试验机夹具、其实夹具不一定要用液压的,除非你弹簧试验机测的试样的重量特别大,因为这样对人工不好操作的情况,而手动的夹具就不同了,相对来说使用方便,操作更可靠些,所以目前夹具行业畅销的就是手动夹具了,对设备更人性化。
  • 《水俣公约》来了,吉天仪器为四海八荒出份力!
    2017年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下简称《水俣公约》)正式生效。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做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  我国于2013年10月在外交全权代表大会上签署了《水俣公约》。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公约。2016年8月,我国向联合国交存公约批准文书,因此,在2017年8月16日,我国与其他74个国家一起成为首批缔约方。  事件背景:水俣是日本的一座城市,20世纪中期,在日本水俣的汞污染事件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日本至少有5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水俣公约》以其“水俣病”事件为背景命名,此公约是近十年来环境与健康领域内订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公约,针对使用、释放或排放汞的一系列产品、工艺和行业制定了各种控制和减排措施,还对汞的直接开采、汞金属的进出口及汞废物的安全储存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吉天仪器为四海八荒出份力!  汞及其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是常见的典型污染元素。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汞排放量占全球1/4以上,是汞生产、使用大国,履约任务艰巨。各行业对于公约中涉及的各项产品、污染源及改进技术需要最具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国内外分析行业用于汞元素测定的技术颇多,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可谓“四海八荒,各显神力”。同时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仪器”)也为汞污染防治方面提供了全面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方式。1、 原子荧光分析仪(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Kylin系列原子荧光分析仪  测试样品中的总汞,样品经酸提取加热消解后,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中汞被还原剂(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成气态汞化合物,由载气(氩气)带入原子化器中,在特制空心阴极灯照射下,使基态汞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再去活化回到基态的同时,发出特征波长的荧光,荧光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汞含量成正比。检测限为ppb级。2、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SA-5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应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测试样品中的汞形态,将样品经酸提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分离液再经紫外消解将有机汞转化为易于氢化物发生的无机汞,然后被原子荧光检测。同时可配备吉天仪器自主研发的恒温混悬离心集成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提取,无需浸泡过夜,超高效的紫外消解装置,不需要通入辅助氧化剂,简化了管路,减小柱后扩散的风险。3、 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Direct Cadmium and Mercury Analyzer,DCMA)DCMA-300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  应用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测试样品中的总汞,无需任何样品前处理。仪器原理为通过高温热解释放样品中的汞,以金丝捕集完成基质分离,再加热金丝完全释放捕集的汞,用原子荧光检测器检测汞的浓度。整个测试过程,最大程度保留样品中汞含量,避免了前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无二次污染。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稳定测试样品中汞,省时省力,检出限达0.02ng。
  • 惊现43年前回锅毒鸡爪 过氧化氢浸泡高毒性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性命,食品安全更大于天。然而,&ldquo 食&rdquo 界却并不太平,43年前鸡爪的横空出世,让已经习惯了各种毒物的国人都不淡定了。   袋装鸡爪,很多人夜宵的必备,也是不少人喜爱的零食。然而,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有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的&ldquo 毒药&rdquo ,甚至有的已有高达几十岁&ldquo 高龄&rdquo 。   广西防城港紧邻边境,是境外走私冻品进入国内的重要通道。自2012年6月以来,当地共查获7起涉凤爪食品案件,总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西防城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李剑敏介绍,浙江一带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地下渠道走私入境,并在当地一些食品厂将一些来源不明、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冻品隐蔽加工,仿冒多种品牌。李剑敏说,走私入境的冻品往往含有大量细菌和污血,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ldquo 一则杀菌延长保质期,二则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渍,让鸡爪显得又白又大。&rdquo 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代,如此泡制,通常1公斤鸡爪可以泡出超过1.5公斤鸡爪。而过氧化氢是国家明确禁止进入食品加工环节的添加剂,非法加工窝点排出的污水,甚至可以将村民鱼塘里的鱼毒死。   用过氧化氢浸泡鸡爪并不是防城港一地的&ldquo 专利&rdquo 。2013年5月,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而在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ldquo 资历&rdquo 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据公安机关介绍,如此&ldquo 炮制&rdquo 走私冻品暴利惊人。一吨冷冻走私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5000元,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一吨售价高达2万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