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普鲁卡因青霉素

仪器信息网普鲁卡因青霉素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普鲁卡因青霉素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普鲁卡因青霉素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关的解决方案。

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关的资讯

  • 从“红曲风波”认识软毛青霉酸、桔青霉素和红曲色素
    软毛青霉素及相关青霉菌毒素近期,日本著名药企小林制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部分消费者在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导致小林制药已撤回8种红曲保健品作为功能性标识食品的备案,其中3种商品已经召回。图片图片来源:财经网一般情况下,红曲类保健食品会检测是否含有已知的真菌毒素—桔青霉素。小林制药表示,他们选择的红曲菌不携带能产生桔青霉素的基因,在原材料测试报告中也的确没有检测到桔青霉素。3月29日,小林制药公司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报告,其红曲产品中导致问题的成分可能为“软毛青霉酸(Puberulic acid)”。软毛青霉酸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青霉菌产生的天然毒素。据文献报道,从青霉菌发酵液中已分离出软毛青霉酸(Puberulic acid)、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及其三种类似物Viticolins A–C等环庚三烯酚酮类(Tropolone)毒素。青霉菌毒素具有耐高温和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加热烹调也很难使其毒性减弱。目前,有关软毛青霉酸等青霉菌毒素导致的肾脏毒性报道较少,仍需进行相关研究。由于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并不能产生软毛青霉素,有专家推测小林制药的红曲产品可能因为原料受到了青霉菌的污染而产生了软毛青霉酸,但具体原因还需后续的调查确认。相信该事件的发生将进一步促进红曲类食品检测的加强,相关检测标准将在不远的将来应运而生。红曲及其用途图片来源:财经网红曲也叫红曲红、红曲霉、红曲米,其作为一种天然发酵产物,成分复杂,包括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红曲可应用于制药、酿酒、食品着色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公认的保健价值,特别是在降血脂、降胆固醇方面具有积极效果。目前,国内生产的红曲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酿酒红曲、色素红曲和功能红曲。▶ 酿酒红曲的糖化力高、酯化力强、有独特的曲香,广泛用于各种黄酒、白酒、醋、酱的酿造;▶ 色素红曲的色价很高,是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通常用于肉制品、腐乳等食品的着色。▶ 功能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纯培养的红曲菌发酵生成的莫纳可林K(又称洛伐他汀,结构式见下图)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红曲,常被用作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原材料。各大厂商包括小林制药已将红曲米类食品开发为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功能的保健食品。我国对红曲类产品的使用要求红曲色素,属于复合色素,常用红曲添加剂为大米的红曲酶发酵产物或其提取物,为多种天然色素的混合物。目前, 已确定出化学结构的红曲色素主要有6种,包括黄色素、橙色素和红色素,结构如下: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我国对红曲及其制品的应用和管理日趋严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关于以红曲等为原料保健食品产品申报与审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红曲推荐量每日暂定不超过2g,产品中洛伐他汀应当来源于红曲,总洛伐他汀推荐量每日暂定不超过10mg,且不适宜在少年儿童、孕妇、哺乳人群使用等;《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红曲米及红曲红作为着色剂可用于腐乳、碳酸饮料、果冻、糕点、配制酒等多种食品中,其中风味发酵乳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糕点中的使用量不得超过0.9g/kg,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不得超过1.0g/kg;另外,《GB 5009.15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规定了对风味发酵乳、果酱、腐乳、干杏仁、糖果、方便面制品等食品中红曲红素、红曲素、红曲红胺3种红曲色素的测定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红曲色素(又称红曲红)是发酵产生的多种天然色素的混合物,由于发酵工艺的不同,市售红曲色素所含的色素成分及其含量不尽相同,也并非上述所有常见成分均可检出。另外,GB 5009.150-2016和SN/T 3843-2014标准中将红曲红胺的CAS号3627-51-8写为126631-93-4,而后者对应的名称为N-芴甲氧羰基-8-氨基辛酸(N-Fmoc-8-Aminooctanoic acid),对应的结构式见下图。尽管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与红曲红胺完全相同,导致二者在一级质谱的分子离子峰完全相同(均为[M+H]+ = 382, [M-H]- = 380),然而二者的化学结构却差别巨大,因此其核磁谱图和二级质谱上的碎片离子峰有显著差别,在HPLC上的出峰时间和UV吸收也有明显的区别。检测人员在标准物质选择、采购和使用中应多加注意,避免产生错误的检测结果。红曲在发酵过程中可能因菌株变异或污染产生桔青霉素,其有很强的肾脏毒性,摄入过量会导致肾损害,因此桔青霉素是红曲类产品必检项。《GB 1886.18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中规定红曲红中桔青霉素的限量为0.04 mg/kg。《GB 1886.6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黄色素》中规定红曲黄色素中桔青霉素的限量为1.0 mg/kg。阿尔塔科技作为被CNAS认可的食品安全检测有机标准物质生产制造商,根据科研单位检测热点,快速响应,积极研发软毛青霉酸、桔青霉素、红曲色素及其相关产品,助力食品安全检测,为守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红曲发酵过程可能产生的相关毒素标准品:了解更多产品或需要定制服务,请联系我们
  • 兽药分析大讲堂丨青霉素类新标实施,一起解锁分析难点!
    导读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化学因素之一,尤其是兽用抗生素残留会进一步加速细菌耐药性进程。青霉素类作为最早应用的抗生素,历经九十余年,已发展三代,曾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青霉素价格低廉、抗菌性强,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用于鱼、虾细菌感染的防疗。然而,此类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其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或将导致人类进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或可怕的“耐药时代”。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GB 31656.1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青霉素类含有β-内酰胺环,是一类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容易在高温、水或酸碱条件下发生降解,一度给分析检测带来挑战。针对该难点项目,我们推出了岛津最新的应用解决方案,来一起看看!水产品中青霉素类分析相关法规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在鱼虾中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残留限量(MRLs)为50 μg/kg,氯唑西林、苯唑西林MRLs为300 μg/kg。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GB 31656.1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GB/T 22952-2008 河豚鱼和鳗鱼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双氯西林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标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阿洛西林和甲氧西林,并增加了固相萃取和超滤管离心的净化步骤,修改了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青霉素类分析难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如下图,β-内酰胺环易光解,或与水、醇发生反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左:青霉素类、右:头孢菌类)[1]因此,实验过程中需注意:• 宜采用粉末标品,现配现用,前处理避光,配制后尽快分析;• 考虑到溶解性和溶剂效应,标准品母液推荐30%乙腈水配制,-18℃避光存储,保质期5d,工作液则现配现用,尽快上机分析;• 有机相为甲醇时,青霉素G与甲醇生成了青霉酸甲酯,如下图所示,青霉素甲酯MRM通道有色谱响应,且响应强度比青霉素G更高。为了保证定量准确,流动相、前处理试剂应该避免接触醇类试剂。岛津解决方案• 分析仪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目标物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化合物信息11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在2~3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部分代表性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校准曲线• 样品加标分析结果对市售南美白虾进行分析,未检出青霉素成分,并且在出峰区域无杂峰干扰。以下是在南美白虾样品中添加5 μg/kg青霉素得到的加标样品MRM色谱图。青霉素加标样品MRM色谱图(5 μg/kg)结语看了本期的难点项目经验分享,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β-内酰胺类化合物稳定性差,分析测试过程尤其注意光照、pH等的影响。除此之外,岛津应用云后续还将发布兽药分析大讲堂系列,聚焦难点项目,陆续发布检测关键点小贴士及解决方案,帮助大家共克食品安全难关。“兽药分析大讲堂系列”后续预告四环素分析篇多肽类抗生素分析篇硝基呋喃分析篇… … 参考文献[1] .刘创基.动物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赛默飞方案:TSQ Quantis 测定9 种 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本文参考GB/T 20755-2006、GB/T 21315-2007 等国标,在赛默飞全新三重四极杆TSQ Quantis 上建立了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液质检测方法。9 种化合物在其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完全满足国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要求。引言青霉素(Penicillins)是属于β- 内酰胺类药物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一直广泛应用于人类、畜禽业及水产养殖中的各种细菌感染的防治。随着产量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加之药品的盲目使用,食品、水体等抗生素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的残留可增强细菌耐药性,破坏人体和动物胃肠道及环境微生态平衡,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Thermo Fisher TSQ Quantis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9 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满足GB/T 20755-2006 畜禽肉中九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以及GB/T 21315-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抗生素残留量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安全监控中有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结论本文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TSQ Quantis)分析9 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Thermo Fisher TSQ Quantis 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可用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日常分析检测。点击 TSQ Quantis 测定9 种 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查看详细实验方案。
  • 岛津推出牛奶中青霉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部分乳制品企业无抗奶目标的提出,抗生素残留问题成为影响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青霉素作为&beta ‐内酰胺类药物是治疗牛乳腺炎的首选药物,是牛奶中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由于国内多数乳品企业对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乳采取降价收购的原则,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奶站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人为的使用解抗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生产人造&ldquo 无抗奶&rdquo 。目前市售解抗剂的主要成分是&beta ‐内酰胺酶,它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和分泌的,可选择性分解牛奶中残留的&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 ‐内酰胺酶为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该酶的使用掩盖了牛奶中实际含有的抗生素。&beta ‐内酰胺酶能够使青霉素内酰胺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导致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增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此,长期关注中国&ldquo 食品安全&rdquo 的岛津公司发挥技术优势,推出了基于岛津超快速液相UFLCXR的&beta ‐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通过检测牛奶中的青霉噻唑酸钾,间接检测牛奶中是否添加了&beta ‐内酰胺酶,供相关检测人员参考。在本方法中,使用岛津超快速液相UFLCXR,配合岛津shim pack XR‐ODS II 75 mm L.× 3.0 mm I.D.,2.2 &mu m 快速分析色谱柱,测定了市售牛奶中青霉噻唑酸钾的含量,标准曲线线性良好,重现性良好,1#样品中青霉噻唑酸钾为31.2&mu g/mL , 2# 样品中青霉噻唑酸钾为5.4&mu g/mL,说明牛奶中添加过&beta ‐内酰胺酶。 有关本方法的详细内容请参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7/down_171132.htm。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诺奖得主手中的那株青霉菌被首次测序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医学院工作时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这种抗生素是由青霉属中的霉菌产生的,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凭借此项发现,弗莱明在194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弗莱明所发现的青霉菌菌种被交给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保存。如今,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的研究人员利用五十多年前冷冻保存的样本,对这个原始青霉菌菌株开展了基因组测序。这项成果于9月24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研究小组还将弗莱明的青霉菌菌株和美国现在大规模生产抗生素所用的菌株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生产青霉素的方式略有不同,这可能对抗生素的工业生产有意义。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和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Timothy Barraclough教授说:“我们原本打算将亚历山大?弗莱明的青霉菌用于一些其他实验,但让我们惊讶的是,没有人对这个原始的青霉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尽管它在生物界具有历史意义。”尽管弗莱明霉菌因青霉素的发现而闻名,但后来美国研究人员却选择发霉哈密瓜上的霉菌来生产抗生素。他们从发霉的哈密瓜上分离出原始的野生霉菌分离株,经过多轮X射线、化学和紫外线诱变以及人工选择,最终获得青霉素产量高的分离株。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获得了保存在CABI菌种保藏库中的冷冻样本,并重新培养了弗莱明的原始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他们提取出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开展基因组测序,并将此基因组与先前发表的两种青霉属工业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两类基因:一类是编码各种酶的基因(pcbAB、pcbC和penDE),青霉菌利用这些酶来产生青霉素;另一类是调控基因,这些基因能够控制酶的产量。他们发现,对于英国和美国的菌株,调控基因有着相同的遗传密码,但美国菌株拥有更多的拷贝,使得菌株产生更多的青霉素。不过,青霉素生产酶的编码基因却不相同。这表明,英国和美国的野生青霉菌经过自然进化,产生了略有不同的版本。像青霉菌这样的霉菌会产生抗生素来对付微生物,而微生物也会不断进化以躲避这些攻击,如此这般,“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的进化方式可能不同,以适当其当地的微生物。就目前而言,微生物进化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许多细菌已对我们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他们尚不清楚英国和美国菌株中不同酶的序列对抗生素有何影响,但这有望带来青霉素生产的新方法。文章的第1作者、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的Ayush Pathak表示:“我们的研究有望激发对抗耐药性的新解决方案。青霉素的工业生产主要关注产量,而人为提高产量的步骤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 标准解读|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一种集高效分离和多组分定性、定量于一体的方法,对高沸点、不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具有独特优势,成为近年来化学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一中联质谱法前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基质干扰小,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和定性(分子结构信息)于一体,因而特别适用化妆品成分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化妆品行业中测定方法的汇总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30926-2014化妆品中7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GB/T 30939-2014化妆品中污染物双酚A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GB/T 30937-2014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甲硝唑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GB/T 32986-2016化妆品中多西拉敏等9种抗过敏药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GB/T 30930-2014化妆品中联苯胺等9种禁用芳香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6GB/T 41683-2022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秋水仙碱及其衍生物秋水仙胺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7GB/T 41710-2022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8GB/T 32121-2015牙膏中4-氨甲基环己甲酸(凝血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GB/T 34918-2017化妆品中七种性激素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0GB/T 35956-2018化妆品中N-亚硝基二乙醇胺(NDELA)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1GB/T 35951-2018化妆品中螺旋霉素等8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2GB/T 40900-2021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3GB/T 40901-2021化妆品中11种禁用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4GB/T 37626-2019化妆品中阿莫西林等9种禁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41710-2022《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回收率、精密度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剂类、非蜡基膏霜类、乳液类化妆品中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测定。 本文件中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检出限均为0.1mg/kg,定量限均为0.3 mg/kg。 制定背景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活性高,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国家对化妆品中的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也做了详细规定,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禁止在化妆品中检出,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追求产品短期功效,非法添加抗生素,导致抗生素滥用产生耐药性。 本标准中的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是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的禁用物质。规范中规定:若技术上无法避免禁用物质作为杂质带入化妆品时,应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性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现状分析标准编号分析方法应用范围1SN/T 3585-2013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海产品2GB 29685-2013气相色谱-质谱法动物性食品3GB/T 22946-200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王浆和蜂王浆冻干粉4GB/T 20762-200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畜禽肉5GB/T 22941-200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蜜 在现行的标准中,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分析方法有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基质干扰小,因而特别适用于基质成分复杂物质的测定。
  • 饮料中棒曲霉素(展青霉素)的测定(SPE-LC/MS)
    了解详情请进入安谱公司网站:http://www.anpel.com.cn/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体中抗生素残留
    摘要: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对饮用水体样品中的7类30种抗生素药物残留(包括青霉素类1种、林可胺类1种、氯霉素类3种、喹诺酮类3种、四环素类4种、大环内酯类5种、磺胺类抗生素13种)进行富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dash 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1.89%一152.66%,相对标准偏差为1.60%~14.97%,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5 ng/L,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饮用水体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分析。 相关文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体中抗生素残留.pdf
  • 【Detelogy应用方案】中药及饮片真菌毒素测定
    中药材霉变现象中药材生产、储存、运输、流通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温度、湿度、车间环境、虫害等)和药材自身因素(含水量>15%、含糖量高等)的综合作用下,易出现霉变现象。真菌滋生对中药材进行分解和消耗,药材中所含的糖类和脂类物质渗出,从而导致粘连、泛油、异味、变色等现象,其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降低。轻度霉变的药材经二次加工处理后入药,也会造成气味变淡、色泽转暗、品质降低、影响疗效的后果。常见真菌毒素及其危害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易产生于中药种植、储存环节中。绝大多数的产毒真菌为曲霉属、镰刀菌属和青霉属。曲霉属: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 等镰刀菌属:玉米赤霉烯酮、T- 2毒素 、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伏马毒素等青霉属:青霉素、桔青霉素等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分类药典2351通则对比相较于2015版药典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20版药典2351通则中新增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测、呕吐毒素、展青霉素对应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并增添了多种真菌毒素测定法。1、由于各类真菌毒素毒理不同,容易受污染药材品种也不同。2、处方中含有易污染的药材以及生粉投料的中成药品种应注意相关真菌毒素的检测。3、黄曲霉毒素:粮谷类、种子类、油性成分多的药材品种4、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与粮谷类基质类似的药材,如淡豆豉、薏苡仁、白扁豆等5、展青霉素:酸性果实类药材,如枸杞子、乌梅、酸枣仁等新增第六法[多种真菌毒素测定]样品前处理流程1. 量取供试品粉末约 5g (过二号筛)2. 加入70 %甲醇溶液 50ml, 超声30min3. 离心后取上清液10ml,用水稀释至20ml,MultiVortex混匀4. 3ml甲醇和水依次预处理HLB小柱(规格:3ml,60mg)5. 准确量取3ml样品液过柱,直至有适量空气通过,收集洗脱液6. 再次用3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两次洗脱液7. 通过FV64或FV64UP缓氮吹至近干(水温40℃)8. 50%乙腈溶液定容至1ml, 用经0.22μm滤膜过滤,即得分析设备(LC-MS/MS)液相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1%甲酸为流动相 A 相 ,乙腈-甲醇(1 : 1)为流动相B相,0.3ml/min流速下进行梯度洗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黄曲霉毒素(B1、B2、G1、G2)、伏马毒素(B1、B2)、T-2毒素选正离子采集方式,赭曲霉毒素A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则为负离子采集模式。Detelogy优选智能实验室设备轻松应对药典2351真菌毒素测定法MHS-60多样品均质系统多刀头并联,同时快速均质6位样品兼容5-180ml样品管,转速1800-25000rpm2351通则内,1-5法前处理流程均适用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标配26位&12位试管架,兼容100ml以内的样品转速范围200-3000rpm,触屏可存12个涡旋方法每个方法可设多达6段变速,样品混匀更充分QSE系列固相萃取装置12/24位,每通道配优质独立阀门控制特制加厚真空腔体,可耐80Kpa负压MFV智能氮吹仪通用型圆盘氮吹仪,可选12/24/36位可分组控制启停,每通道配数字刻度微调阀兼容1-150ml样品管,具备观察窗和排水口FV64全自动智能氮吹仪氮吹针自动下降,最多容纳64个样品每氮吹通道多路供气设计,平行性良好延时增压功能,同时自动近干氮吹所有样品FV64UP全自动智能双模式氮吹仪兼容双模式:针追随式或涡旋式氮吹三面透视水浴设计,样品观察更方便DTLabs微信小程序异地远程监控Tip 残留有黄曲霉毒素的废液或废渣的玻璃器皿,应置于专用贮存容器内浸泡 24小时以上(10%次氯酸钠溶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下期Detelogy应用方案再见
  • 2020年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全面启动!
    近日,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兽药残留标准制定的通知。该通知中指出,按照农业农村部农业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部署,2020年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次制修订标准共71项,其中制定标准68项,修订标准3项。具体如下:2020年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任务序号推荐司局任务名称类别立项理由实施年度1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异丙嗪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屠宰环节非法用药,缺少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牛可食组织2.定量限:10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畜牧兽医局制定《禽蛋中维吉尼亚霉素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维吉尼亚霉素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已退出使用,缺少禽蛋中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鸡、鸭、鹅等常见家禽蛋2.定量限:10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3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沃尼妙林、泰妙菌素及8-α-羟基泰妙菌素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缺少泰妙菌素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沃尼妙林为同类药物一并列入检测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兔、鸡、火鸡可食组织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4畜牧兽医局制定《禽蛋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在养殖环节大量添加,缺少检测方法标准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鸡、鸭、鹅等禽蛋2.定量限:根据最大残留限量制定20205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已有的GB/T21315-2007、GB/T22952-2008、GB/T20755-2006、GB/T29682-2013、GB/T22975-2008、GB/T22952-2008和农业部公告781-11-2006、958-7-2007、1163-5-2009等标准制定技术指标:1.适用于猪、牛、羊、鸡、牛奶和鸡蛋、鱼、虾等可食组织中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青霉素类药物的检测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6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农业部1163号公告-3-2009制定技术指标:1.增加靶动物范围牛、羊、猪、水产2.改善优化前处理条件3.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7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环丙氨嗪及代谢物三聚氰胺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GB29704-2013制定,原标准仅有鸡肌肉和肝脏、鸡蛋,限量品种覆盖不全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增加羊组织及羊奶的检测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8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农业部公告1031-2-2008、958-6-2007及GB/T22957-2008、GB/T22978-2008、GB/T20741-2006制定技术指标:1.动物性食品包含猪、牛、羊组织及奶2.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9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已有的GB/T21323-2007、GB/T22954-2008、22969-2008和农业部公告1163-7-2009、1025-1-2008制定技术指标:1.动物性食品包含该类药物限量标准项下所有靶动物及组织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0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氯苯胍、地克珠利、常山酮等20种抗球虫药物残留筛查LC-MS-MS》制定立项理由:缺少该类药物的多残留筛查方法技术指标:1.药物种类:包含氨丙啉、氯羟吡啶、癸氧喹酯、地克珠利、二硝托胺、乙氧酰胺苯甲酯、常山酮、拉沙洛西、马度米星铵、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氯苯胍、盐霉素、赛杜霉素、托曲珠利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1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氯羟吡啶残留量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动物性食品包括牛、羊、猪、鸡、火鸡及牛奶;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2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苯甲酸雌二醇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13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潮霉素B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14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卡拉洛尔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5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GB29688-2013,提高前处理回收率,扩大标准适用范围至羊奶等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牛奶和羊奶2.定量限:不得过0.3ppb202016畜牧兽医局制定《猪可食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缺少检测方法标准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可食性组织2.定量限:不得过1ppb202017畜牧兽医局制定《猪、牛可食性中氟尼辛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牛可食组织及牛奶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8畜牧兽医局制定《牛、鸡可食组织及牛奶中莫能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牛、鸡可食组织及牛奶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19畜牧兽医局制定《禽蛋中阿维拉霉素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产蛋期禁用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鸡、鸭、鹅蛋等2.定量限:10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0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呋喃苯烯酸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制定立项理由:参考GB29703-2013,原标准采用正离子检测模式无法检测到待测物,应采用负离子模式制定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畜禽产品、水产品、蛋、奶2.定量限:1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1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和己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参考GB/T20766-2006、GB/T20767-2006、GB/T21982-2008、GB/T22963-2008、GB/T22992-2008、GB/T23218-2008和农业部公告1025-19-2008、1077-6-2008制定技术指标:1.药物品种增加己烷雌酚和己二烯雌酚2.定量限:1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2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中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MS-222)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水产养殖中非法使用技术指标:1.水产品种类:常见水产品种2.定量限:1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3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奶和奶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乳畜泌乳期禁用,缺少奶中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牛、羊奶2.定量限:10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4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万古霉素为禁用品种,缺少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牛、羊、家禽和水产2.定量限:1ppb以下或尽可能低202025畜牧兽医局制定《猪可食性组织氮哌酮及其代谢物氮哌醇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猪可食性组织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26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克拉维酸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标准适用范围:猪、牛、家禽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27畜牧兽医局制定《羊可食组织中地昔尼尔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标准适用范围:羊可食性组织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28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可食性组织及奶中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GC-MS》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药物品种:至少包括氰戊菊酯、氟氯苯氰菊酯、氟胺氰聚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29畜牧兽医局制定《牛可食性组织中氟佐隆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0畜牧兽医局制定《牛可食性组织及牛奶中咪多卡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1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可食性组织及牛奶中氯氰碘柳胺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2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可食性组织中碘醚柳胺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3畜牧兽医局制定《牛羊可食性组织及奶中中硝碘酚腈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4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残留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所检药物:至少包括氰戊菊酯、氟氯苯氰菊酯、氟胺氰聚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5畜牧兽医局制定《鸡、猪可食组织中越霉素A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6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所检药物:敌敌畏、倍硫磷、马拉硫磷、辛硫磷、巴胺磷、敌百虫、二嗪农2.适用范围:牛、羊、猪、家禽及奶3.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7畜牧兽医局制定《猪鸡可食性组织及鸡蛋中哌嗪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8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缺少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牛、猪、家禽、鱼可食组织及牛奶、鸡蛋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制定202039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参考GB/T21318-2007,改善前处理条件技术指标:1.待检药物:应包括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和洛硝达唑,靶动物应包含常见水产品2.定量限:小于1ppb或尽可能低202040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中硫醚沙星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水产养殖中非法使用技术指标:1.水产品种类:常见水产品种2.定量限:小于1ppb或尽可能低202041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种沃尼妙林、泰妙菌素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水产养殖中非法使用技术指标:1.水产品种类:常见水产品种2.定量限:小于1ppb或尽可能低202042畜牧兽医局制定《水产品中180种药物残留筛查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制定立项理由:缺少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多数药物残留的筛查方法,不仅易漏检、且检测时间长耗时耗力技术指标:1.有最大残留限量的药物或禁用药物2.定量限:依据GB31650-2019及禁用规定制定202043畜牧兽医局制定《氯苯胍在鱼组织的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有其他靶动物限量规定,批准用于鱼但缺少鱼的最大残留限量技术指标:1.查阅并提供ADI;2.暴露评估研究;3.鱼体内残留消除研究;4.限量制定2020-202244畜牧兽医局制定《鸡蛋中地克珠利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解决产蛋期不能使用药物在蛋中检出的判定问题技术指标:1.ADI分配;2.开展鸡蛋中残留消除研究;3.限量制定202045畜牧兽医局制定《鸡蛋中氯苯胍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解决产蛋期不能使用药物在蛋中检出的判定问题技术指标:1.ADI分配;2.开展鸡蛋中残留消除研究;3.限量制定202046畜牧兽医局制定《鸡蛋中二硝托胺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解决产蛋期不能使用药物在蛋中检出的判定问题技术指标:1.ADI分配;2.开展鸡蛋中残留消除研究;3.限量制定202047畜牧兽医局制定《氨苄西林在鸡蛋中的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解决产蛋期不能使用药物在蛋中检出的判定问题技术指标:1.ADI分配;2.开展鸡蛋中残留消除研究;3.限量制定202048畜牧兽医局制定《氟苯尼考在鸡蛋中的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解决产蛋期不能使用药物在蛋中检出的判定问题技术指标:1.ADI分配;2.开展鸡蛋中残留消除研究;3.限量制定202049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立的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等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0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立的动物性食品中驱虫类等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1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立的水产品中禁用药物等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2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立的蜂产品中禁用药物等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3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类的动物性食品中禁用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4畜牧兽医局制定《新建立的水产品中抗菌类药物等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验证》制定立项理由:继续推进标准验证工作。说明:1.公开招标验证单位,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标准验证工作2.将标准验证经费直接拨付验证单位202055畜牧兽医局制定《奶及奶粉中呋喃西林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奶和奶粉中呋喃西林主要以药物原型残留,已有方法主要是组织中的残留代谢物氨基脲,不适用于奶及奶粉。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奶、奶粉中呋喃西林的残留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56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酒石酸锑钾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57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汞制剂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化合物品种:应包括氯化亚汞、醋酸汞、硝酸亚汞和吡啶基醋酸汞3.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58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毒杀芬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59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杀虫脒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60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硝呋烯腙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61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硝基酚钠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62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锥虫胂胺残留量的测定》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适用范围: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2.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63畜牧兽医局制定《鱼可食性组织中水杨酸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该品种禁止用于鱼,无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定量限:1ppb或尽可能低202064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利尿药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理由:2022年冬奥会将检测动物产品中该类药物的残留,目前无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检测药物应包括:氯噻嗪、氢氯噻嗪、苄氟噻嗪、坎利酮、乙酰唑胺、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氯噻酮、呋塞米、螺内酯、氨苯蝶啶等;2、动物组织:猪、牛、羊、禽类、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3、定量限:根据仪器响应值定。202065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肾上腺素及其2种代谢物和多巴胺残留量的测定LC-MS-MS》制定立项原因:注水注药肉检测该类药物残留。技术指标:1、检测药物:肾上腺素及其代谢物(4-羟基-3-甲氧基扁桃酸、3,4-二羟基扁桃酸)、多巴胺;2、动物组织:猪、牛、羊、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3、定量限:根据仪器响应值定。202066畜牧兽医局修订《GB2970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氮哌酮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修订立项原因:GB29709-2013标准采用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存在灵敏度不高,干扰大,基质效应强等问题。技术指标:1、检测药物应包括:氮哌酮、氮哌醇;2、动物组织:猪可食组织;3、定量限:根据MRL定202067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美替诺龙、羟甲烯龙残留量的测定LC-MS-MS》修订立项原因:2019年武汉军运会动物性食品中要求检测美替诺龙与甲烯龙的残留量。技术指标:1.动物组织:猪、牛、羊、禽类、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2、定量限:1.0ppb或尽可能低202068畜牧兽医局制定《畜禽可食组织中海南霉素残留量的测定LC-MS-MS》修订立项原因:无此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技术指标:1、检测药物:海南霉素2、动物组织:猪、牛、羊、禽类、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3、定量限:根据仪器响应值定202069畜牧兽医局制定《牛肉中玉米赤霉醇、群勃龙醋酸酯和醋酸美仑孕酮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落实中美贸易协定202070畜牧兽医局制定《动物性食品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已停止用于食品动物,缺少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执法依据。202071畜牧兽医局制定《蛋鸡产蛋期禁止使用药物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立项理由:在蛋鸡产蛋期禁止使用药物,缺少鸡蛋中检出的执法依据。2020
  • 专家:预防“超级细菌”的关键是抵制滥用抗生素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出现的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的超级病菌在我国出现了。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报告称我国检出3例超级细菌病例。3个病例来自宁夏和福建,其中一例因肺癌死亡。“超级细菌”的露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怎样一个病菌?为什么耐药?什么人容易感染?老百姓如何应对、预防“超级细菌”?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疾控、医疗专家。  超级细菌能自由复制移动  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周向阳称,这次,人们将在印度首先发现耐药病菌称为“超级细菌”,主要是因为此类细菌对绝大多数现有的抗菌药物耐药,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NDM-1)新型超级病菌。  面对这种超级病菌,我国卫生部门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相关诊疗指南。据指南介绍,此类细菌能够产生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  实际上60%—70%的细菌都有耐药性,但不会对全部的抗菌药物耐药,而超级病菌则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而细菌虽小,但很聪明,耐药的方式有多种机制。周向阳说,有的细菌耐药是能分解抗生素,使药物失效 有的细菌则是采用抽水的方式,将到来的抗生素泵出细胞,从而不受危害。超级病菌的这种耐药性是以DNA 的结构出现的,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在细菌细胞里,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病菌有传播变异的惊人潜能。  滥用抗生素催生超级细菌  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据介绍,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  除了人在治病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外,养殖鸡、鸭、鱼等农产品时,养殖户也使用抗生素给鸡、鸭、鱼等防病治病。这种情况下,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死亡,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会生存下来,从而产生耐药细菌。不知不觉的循环,变异细菌越来越多,人类费大力气研制出的新药,寿命越来越短。这些都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住院病人易感染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和普通细菌一样。  “由于医院的病人集中,经常进行手术、器械操作,也就成了超级病菌传播的高危地带。”周向阳说,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感染超级病菌后,并不会马上发病,当人的免疫力降低时才会发病,发病后才会发现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据卫生部制定的诊疗指南介绍,超级病菌的传播方式尚无研究报道,但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细菌本身特点,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方式感染。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需要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  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超级细菌  今年9月底,国家卫生部召集各省有关人员,专门就超级病菌的出现,举办了一个培训会。会上介绍了超级病菌的最新情况,及预防和控制。  参加培训的周向阳告诉记者,超级病菌的传播途径和普通细菌一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开放的腔道、溃烂的伤口都易粘染细菌。因此预防超级病菌,首先是医院,在易感染病菌的环节做好消毒。如公共场所中的门把手。医务人员和去过医院的人,要勤洗手。尤其是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普通人如何预防超级病菌呢?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要做到勤洗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区医院临床药学中心危华玲主任医师告诉记者,90%以上的初期感冒是病毒引起,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更没有必要服用抗菌药物来防病。抗菌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自行购买。本来你的病只需要使用二代青霉素就可治愈的,你使用了最新的青霉素治病,病好了,但下次生病时,病菌会对所有青霉素耐药。作为不知道专业知识的普通人,平时小病,能不用抗菌药物就不用 只在有病症的情况下,经医生指导服用抗菌药物,同时不要自行去药店买抗菌药物。出入医疗场所,一定要记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防护,以免细菌持续扩散。
  • 盘点:因污染环境被曝光的制药“大户”
    人民网12月30日电 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被媒体曝光后,制药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在环保问题上&ldquo 栽跟头&rdquo 的制药企业并不在少数,联邦制药、海正药业等大型药企不断出现在环保部门督查整改名单中,有的甚至屡禁不止,频频上榜。  海正药业  海正药业作为原料药生产&ldquo 大户&rdquo 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2012年初,环保部公告显示,海正药业被查出&ldquo 外排废水COD超标排放,电缆沟积存高浓度污水 抗生素菌渣等危险废物擅自出售给无资质的企业 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rdquo 等问题。  永安药业  环保部《关于2011年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的通知》指出,永安药业1.4万吨酒精法环氧乙烷生产装置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产,且污水处理站排水长期超标排放,现场检查时弄虚作假。  联邦制药  今年年初,全球最大青霉素原料药生产商联邦制药的青霉素、6-APA医药中间体新项目因下游环保处理设施长期超标排放未通过验收被叫停。这是从2004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第9次被环保部门点名批评、减产限产甚至关停。  北方药业  根据环保部2013年公布的环境违法案件表显示,内蒙古呼伦贝尔北方药业有限公司(北方药业)被&ldquo 点名&rdquo 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生产过程中的臭气浓度均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限值,超标倍数0.15-1.55倍。  岭南制药  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的通报原因上写着:现场采样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排污口COD浓度为2010mg/L、氨氮浓度为2.07mg/L,属严重超标 危险废物转移量和生产量不符,部分危险废物、废水处理污泥去向不明。  春蕾药业  在2013年5月被挂牌督办的18家环境违法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中,废水超标排放和废物处理不当的制药企业居于多数。吉林省延边春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突出问题就是&ldquo 大量废弃的袋装农药和一般固体废物混合露天堆放,无任何防护措施。现场检查时污水处理厂未运行,废水直接排放。&rdquo   东盛药业  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药一厂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该厂头孢氨苄车间2005年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投运,未完成竣工环保验收。  高海药业  药企周边不乏居民分布。江苏镇江高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距离最近的居民楼不足100米,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也在通报之列。  医药制造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难度高,特别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近年来成为环境监管的重点。2010年7月开始实施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国家首次发布制药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也是国家强制性标准。2013年5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将医药制造企业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之一。
  • 314万!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微生物试剂采购项目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计划采购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试剂、细菌质谱鉴定检测试剂、全自动染色仪检测试剂等一年使用量的耗材,总预算为314万元。以下为标讯详细信息:项目编号:ZDZC2022030404项目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预算金额:314.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采购标的标段划分如下:标段号产品组合名称产品名称检测方法使用科室采购预算(万元/年)拟中标家数备注1标段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1医学检验科2501家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酵母菌鉴定卡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 AST-GN09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肺炎链球菌药敏卡片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 AST-GN13VITEK 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16VITEK 2 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XN04VITEK 2 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67一次性悬浮液管VITEK 2 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 AST-N334VITEK 2 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 AST-N335VITEK 2 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 AST-P639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试剂Genbag 厌氧产气袋厌氧菌及棒状杆菌鉴定卡片ANC样本稀释液VITEK-COMPACT比浊管细菌质谱鉴定检测试剂(进口)VITEK MS-DS样品板飞行时间质谱细菌鉴定仪质谱样品处理基质溶液质谱样品预处理溶液全自动染色仪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染色液(丙酮番红)全自动革兰染色仪革兰染色液(番红)革兰染色液(丙酮品红)革兰染色液(品红)革兰染色液(碘液)革兰染色液(结晶紫)喷嘴清洗液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试剂(进口)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 BacT/ALERT FA全自动血培养仪1厌氧微生物培养瓶 FN需氧微生物培养瓶 SA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 SN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 PF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 FN 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 FA 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 PF Plus半自动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进口)ID 32 GN 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半自动手工鉴定及药敏ID 32 C 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 ID 32 A 厌氧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 32 E 肠杆菌科和其它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 32 STAPH 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 ID 32 STREP 链球菌快速鉴定试剂盒(比色法)FUNGUS Ⅲ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法)ATB ENTEROC 5 肠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 G-5 肠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 STAPH 5 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 PSE 5 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 HAEMO 嗜血杆菌和布兰汉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肠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 STREP 5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NaCl 0.85#% 悬浮液悬浮液(3ml)(100支/盒)ATB Medium 肉汤培养基FB(坚固兰)(FAST BLUE BB)JAMES 吲哚试剂麦氏比浊管 McFarland StandardAPI MINERAL OIL 矿物油NIN 马尿酸NIT1 + NIT2 硝酸盐试剂丙酮酸反应检测液(VP1 + VP2)STERILE ATB 无菌加样吸头BCP 二甲苯试剂EHR 色氨酸试剂XYL 溴甲酚紫试剂3标段G实验+GM实验配套试剂及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耗材革兰阴性脂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显色法551家真菌(1-3)--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免疫显色试剂(ND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胶体金法免疫显色试剂(KPC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VI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23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48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NDM、KPC、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烟曲霉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念珠菌烯醇化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一次性使用小吸头一次性使用大吸头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无热源专用离心管(EP管)一次性使用吸头(IGL-800专用)一次性专用平底试管(IGL-800专用)一次性使用无热源混合瓶(IGL-800专用)一次性接种环4标段进口药敏纸片药敏纸片K-B法(进口)通用药敏实验纸片纸片扩散法31家CT0425B环丙沙星药敏实验纸片CIP 5ug头孢吡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043B青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 P 10ugCT0647B替考拉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725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19B头孢西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FOX 30ugCT1841B替加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66B头孢噻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X 30ugCT0030B米诺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MH 30ugCT0013B氯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 30ugCT0064B克林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DA 2ugCT0020B红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E 15ugCT0107B阿米卡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K 30ugCT0774B美罗培能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520B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AM 20ugCT1650B利奈唑胺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ZD 30ug头孢他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磷霉素/氨丁三醇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 FOT 20ugCT0058B万古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VA 30ugCT0264B氨曲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TM 30ugCT0003B氨苄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MP 10ugCT0054B四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TE 30ugCT0127B头孢呋辛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XM 30ugCT0159B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17B头孢曲松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RO 30ugK6101 奥普托欣纸片 5ugCT1727B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CF 105ugCT0052B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XTCT1587B左氧氟沙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EV 5ugCT0024B庆大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N 10ugCT0011B头孢唑啉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55B亚胺培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IPM 10ug5标段国产药敏纸品+基础培养基微生物肉汤稀释法MIC+其他配套试剂通用药敏试剂(8浓度)细菌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31家通用药敏试剂(12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万古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 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亚胺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剂盒链球菌药敏试剂盒替加环素药敏试剂MIC多粘菌素B药敏试剂MIC嗜血杆菌药敏试剂盒MIC少见菌药敏试剂盒MIC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MIC肠球菌药敏试剂盒MIC万古霉素药敏MIC亚胺培南药敏MIC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试条药敏接种培养液(CAMHB)真菌药敏试纸KBKB法真菌药敏试纸条ETESTETEST法真菌药敏试剂MIC微量肉汤稀释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MIC标准菌株/质控菌株干粉培养基(SS、XLD、麦康凯、MH、厌氧血、嗜血)嗜热芽孢杆菌菌片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联合检测ELISA法药敏纸片+手工鉴定配套试剂(国产)细菌药敏纸片(各类抗菌素或抗真菌) KB法 国产微生物药敏试纸(扩散法)卡他莫拉菌检测细菌生化鉴别试剂(氧化酶纸片)呋喃唑酮纸片杆菌肽纸片奥扑拓新纸片多粘菌素BV因子鉴定X因子鉴定X+V因子鉴定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纸片苯唑青霉素纸片哌拉西林纸片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呋肟)纸片头孢唑啉纸片头孢哌酮(先锋必)纸片头孢曲松纸片头孢噻肟纸片头孢他啶纸片利福平纸片链霉素纸片庆大霉素纸片四环素纸片氯霉素纸片红霉素纸片复方新诺明 SMZ/TMP纸片万古霉素纸片环丙沙星纸片洛美沙星纸片克拉霉素纸片左氧氟沙星纸片磷霉素纸片氧氟沙星纸片克林霉素纸片阿莫西林/棒酸纸片丁胺卡那纸片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舒普深)诺氟沙星纸片氟罗沙星纸片氨曲南纸片亚胺培南纸片多西环素纸片司帕沙星纸片氨苄西林/舒巴坦纸片阿奇霉素纸片米诺环素纸片美罗培南纸片头孢吡肟纸片头孢西丁纸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纸片替卡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妥因纸片妥布霉素纸片替卡西林纸片替考拉宁纸片头孢唑肟纸片头孢噻吩纸片奈替米星纸片Optochin纸片杆菌肽纸片新生霉素纸片呋喃唑酮纸片多粘菌素B纸片林可霉素纸片阿莫西林纸片罗红霉素纸片头孢美唑纸片交沙霉素纸片头孢克罗纸片头孢克肟纸片美洛西林纸片利奈唑胺纸片莫西沙星纸片头孢硫脒纸片头孢拉定纸片头孢氨苄纸片头孢匹安纸片拉氧头孢纸片头孢匹罗纸片阿洛西林纸片壮观霉素纸片夫西地酸纸片萘啶酸纸片头孢布烯纸片替加环素纸片厄他培南纸片头孢孟多纸片头孢丙烯纸片麦迪霉素纸片X因子鉴定纸片头孢他啶/棒酸纸片头孢噻肟/棒酸纸片庆大霉素纸片羧苄青霉素(羧苄西林)纸片加替沙星纸片卡那霉素纸片甲氧苄啶纸片头孢替坦纸片新霉素纸片土霉素纸片恩诺沙星纸片氟苯尼考纸片氨苄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唑酮(痢特灵)纸片通用药敏纸片ETEST药敏(国产)康泰通用药敏试剂条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试剂条头孢呋辛药敏试条庆大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吡肟药敏试条红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唑啉药敏试条左氟沙星药敏试条诺氟沙星药敏试条苯唑西林药敏试条利奈唑胺药敏试条克林霉素药敏试条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条头孢他啶药敏试条环丙沙星药敏试条头孢曲松药敏试条头孢噻肟药敏试条克拉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药敏试条洛美沙星药敏试条氧氟沙星药敏试条万古霉素药敏试条亚胺培南药敏试条美罗培南药敏试条氯霉素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药敏试条丁胺卡那药敏试条氨曲南药敏试条哌拉西林药敏试条司帕沙星药敏试条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条利福平药敏试条羧苄西林药敏试条氟罗沙星药敏试条加替沙星药敏试条米诺环素药敏试条卡那霉素药敏试条多西环素药敏试条替卡西林药敏试条四环素药敏试条妥布霉素药敏试条替考拉宁药敏试条呋喃妥因药敏试条阿奇霉素药敏试条头孢西丁药敏试条复方新诺明药敏试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条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条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泊沙康唑阿尼芬净急诊粪便常规检测样本采集管(包含稀释液、清洗液等)胶体金法粪便隐血(FOB)多水平非定值质控品便隐血(FOB)检测试剂6标段ETEST+染液+基础培养基ETEST药敏(国产)安图国产ETEST纸条(各类抗菌素)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31家两性霉素B(E试验品)氟康唑(E试验品)伏立康唑(E试验品)阿米卡星药敏条阿莫西林药敏条氨苄西林药敏条氨曲南药药敏条苯唑西林药敏条红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环丙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卡泊芬净药敏条(E试验法)克林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利奈唑胺药敏条(E试验法)氯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美罗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诺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庆大霉毒药敏条(E试验法)四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呋辛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曲松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他啶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唑林药敏条(E试验法)万古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亚胺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左氧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吡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噻肟药敏条(E试验法)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药敏条(E试验法)米诺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阿奇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微生物染液等革兰染色液(4×250ml)手工试剂革兰染色液(4×100ml)抗酸染色液(4×250ml)抗酸染色液(3×100ml)鞭毛染色液荚膜染色液芽孢染色液异染颗粒染色液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 (2×25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 (2×10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 (4×2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网织红细胞染色液(2×100m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4×20ml)过氧化酶(POX)染色液铁染色液精子染色液精子稀释液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液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I(H-E单一)巴氏染色液Ⅰ巴氏染色液Ⅱ巴氏染色液(巴氏试剂盒)快速革兰氏染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碘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脱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沙黄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龙胆紫液新型隐球菌染色液六胺银染色液乳酸酚棉兰染液真菌免疫荧光显色试剂(II型)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凝集法)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麦康凯琼脂平板乳酸棉酚蓝染液六胺银染液真菌荧光染液(一步法)抗酸荧光染色液(金胺O法)弱抗酸染色液无菌病毒运输液(用于甲流)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50种)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22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60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30种)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诊断血清(供科研用)触酶试剂氧化酶试验试剂MH干粉沙保罗培养基干粉XLD 培养基干粉营养肉汤干粉R2A培养基干粉变色硅胶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苛养菌药敏琼脂平板血、肠道菌分隔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营养肉汤培养基(液体)营养琼脂培养基尿道菌显色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物表测试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麦康凯)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伊红美兰)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中国蓝)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SS)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分隔琼脂平板GBS运送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厌氧血琼脂平板/厌氧苯乙酸琼脂培养基厌氧琼脂培养基庖肉培养基巯基乙酸肉汤培养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测70cm艰难梭菌显色平板70cm不动杆菌显色培养基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30孔,12种药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PBS pH7.2)SBG增菌液冷冻管冻存管盒液体菌种保存管复方中和增菌培养基(带棉签) 注:有名“物表采样管”含复方中和剂的0.04mol/L磷酸盐缓冲液R2A琼脂培养基(干粉)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干粉)TGE琼脂平板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Amies 采样运送拭子(Amies 采样运送培养基含拭子)TSA接触平板样本稀释液中和洗脱液复合中和洗脱液(9ml)复合中和洗脱液(5ml)厌氧指示剂SS琼脂平板MH琼脂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培养基B族链球菌平板专用油镜油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5颗)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25颗)病毒采样管(无菌病毒运输液)植绒采样拭子磁珠菌种保存液营养肉汤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平板)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平板)半固体琼脂Amies 采样运送拭子Cary-blair运送培养基stuart运送培养基弯曲杆菌显色培养基尿培养筛选显色平板沙门氏菌筛选显色平板大肠杆菌显色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弧菌显色平板霉菌显色平板O157培养基分枝杆菌菌种保存管含珠菌种保存管(进口)(25颗)脱脂奶粉血琼脂平板念珠菌显色平板耐药菌三联检显色平板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缓冲液(碳青霉烯酶)一次性封闭真菌形态学观察培养基多粘菌素B纸片霍乱弧菌诊断血清01群、0139脑心浸液琼脂GC琼脂平板乙腈甲酸头孢硝噻吩纸片
  • 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概述
    1 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粮食(或果蔬)的种植、收获、运输、储存过程中侵染粮食(或果蔬),并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污染谷物、饲料、果蔬,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安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把真菌毒素列为食源性疾病的三大根源之首。我国是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们发现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我国重点关注黄曲霉毒素(主要是Aflatoxin B1,AFB1和Aflatoxin M1,AF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展青毒素(Patulin,Pat)、T-2毒素(T-2 toxin,T2)和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等,这些毒素具有强毒性和高污染频率等特点,每种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毒性及适宜生长的基质不同;有些毒素会在饲用动物体内发生结构转化,以结构类似物存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危害人类健康。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这些限量标准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黄曲霉毒素M1结构式从“十五”到“十二五”,国家重点关注农、兽药等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对真菌毒素的重视较晚,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也晚。国家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在标准制定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积极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促使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些标准制定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国有品牌树立了标杆和发展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真菌毒素相关标准,但还需要在检测技术、作用毒理、公共危害等领域得到加强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丰富。研究人员曾对我国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进行探讨,但那些被讨论过的标准很多已被废止,侧面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真菌毒素标准制定的活跃和国家的重视。  真菌毒素标准包括限量标准和检测标准。按照检测方法,可分为大型仪器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食品类、原粮类和饲料类。本文对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进行了梳理、阐述和分析,根据笔者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了解,对各类标准涉及的技术进行思考和探讨,并从应用和市场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我国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2 我国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标准  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限量标准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属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GB 2761包括限定的毒素种类、限量、食品类型及检验方法的标准。最早的GB 2761是1981年颁布实施的,先后经过四次修订。1981年版只规定了AFB1的限量和食品种类;2005年版增加了AFM1、DON、Pat;2011版又增加了OTA、ZEN。2017版没有增加毒素种类,但对食品类型的划分更加细致。该标准没有做出受饲料行业监管、污染原粮的FBs、T-2的限定。GB 2761的修订,反映了国家对食品真菌毒素污染的重视。下边将对每种真菌毒素的现行检测标准逐一阐述和分析:  2.1 黄曲霉毒素(AF)  AF是产毒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毒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目前分离鉴定出的AF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18种。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将AF确定为一级人类致癌物。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作物易遭受AF污染,居民肝癌发病率较高。  GB 276l-2017规定了食品中AFB1/M1的最大限量标准及其存在的食品类别: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6大类18小类,限量范围为0.5~20 μg/kg,其中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限量最低。AFM1限量的食品类别分为乳及乳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2大类8小类,统一限量0.5 μg/kg。GB 276l-2017的限量明显比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严格,但低于欧盟食品的限量要求。  AF的检测标准(见表1)包括国家标准(GB)、粮油行业标准(LS)、农业行业标准(NY)、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地方标准(DB)及食药局快检标准(KJ)等,涵盖了真菌毒素检测的所有方法。涉及的检测方法有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和胶体金定量/定性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时间分辩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等快检方法。  一种作物可能被多种真菌毒素污染,因此对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的技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刚刚实施的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谷物中多种毒素同时检测,该技术除了检测我国日常监管的毒素外,还可以检测其衍生物或结构类似物。  快检方法不仅仅是对实验室方法的有益补充,根据2015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国家认可的快检方法可以作为执法依据。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和国家食药总局先后颁布了8个免疫检测技术的标准。粮食行业标准率先将胶体金定量检测技术纳入标准中,之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只是作为定性筛查的手段。2017年国家食药局颁布了三个真菌毒素快检标准,其中两个是AF的标准。这些都为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业、粮油、食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标准支撑,同时也有效保障了这些领域AF的监管和检测。唯一写入GB或GB/T的免疫方法是市场应用剧减的酶联免疫,目前应用广泛的免疫层析技术只出现在行业标准中。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AF限量标准。我国对食品中AFB1和AFM1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规定,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对AF总量(B1+B2+G1+G2)做出限定。为了满足进出口的需求,SN标准是针对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覆盖了AF污染的大多数食品,2020年《中国药典》2351真菌毒素测定法,更是增加了药材、饮片及中药制剂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但是,一些过时检测技术的行业标准依然有效:如NY/T 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该技术操作繁琐,专业性要求高,且只能定性检测,市面上已很难买到相应的检测试剂。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前处理复杂、当前应用很少的检测技术,依然作为第五法写入GB 5009.22-2016中。编者建议废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些标准。表1 我国现行标准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 族的测定乳、乳制品和含乳特殊膳食用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第一法:液态乳、酸奶,取样4g。AFM1:0.005/0.015; AFM2:0.005/0.015。乳粉、特殊膳食用食品、奶油和奶酪,取样1g。AFM1:0.02/0.05 AFM2:0.02/0.05;第二法:液态乳、酸奶 4g,AFM1 :0.005/0.015;AFTM2 0.0025/0.0075。乳粉、特殊膳食用食品、奶油和奶酪 1g,AFM1:0.02/0.05;AFM2:0.01/0.025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 族的测定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第四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第五法:薄层色谱法第一法:B1:0.03/0.1;B2:0.03/0.1;G1:0.03/0.1;G2:0.03/0.1。第二法:B1:0.03/0.1;B2:0.03/0.1;G1:0.03/0.1;G2:0.03/0.1。第三法:B1:0.03/0.1;B2:0.01/0.03;G1:0.03/0.1;G2:0.01/0.03。第四法:B1(谷物、坚果、油脂、调味品样品): 1/3;B1(特殊膳食用食品):0.1/0.3第五法:B1:5 GB/T 30955-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B1:0.2/1.0;B2:0.2/1.0;G1:0.3/1.0;G2:0.3/1.0。GB/T 17480-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酶联免疫0.1LS/T 6111-2015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大米等胶体金定量检测2LS/T 6108-2014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免疫层析法大米、糙米、玉米等胶体金免疫层析(定性)4~20LS/T 6122-2017粮油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 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粮油及其制品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B1: 0.5;B2: 0.25;G1: 1.0;G2: 0.5LS/T 6128-2017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B1: 0.2/0.4;B2: 0.1/0.3;G1:0.5/1.5;G2: 0.1/0.3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B1、B2、G1、G2:0.3/1.0NY/T 2547-2014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筛查技术规程生鲜乳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0.45NY/T 2548-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饲料及饲料原料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0.3NY/T 2071-201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0/2.0NY/T 2549-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饲料及饲料原料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0.3NY/T 2550-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胶体金法饲料及饲料原料胶体金法1NY/T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酶联免疫法生牛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乳粉双流向酶联免疫法0.5DB 34/T 813-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 配合、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B1+B2+G1+G2 总量:1 DB37/T 2617-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5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类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AFB1:0.5;AFB2、AFG1、AFG2:1SN/T 3263-2012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测定玉米、茶叶、花生果、苦杏仁、花生米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二:荧光光度法方法一:B1、B2、G1、G2:0.5。方法二:黄曲霉毒素总量:1.0SN/T 3868-2014出口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B1、B2、G1、G2:1.0KJ201708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及其他植物油脂等食用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B1 玉米油、花生油:20;其他植物油脂:10 KJ201709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鲜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0.52.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为呕吐毒素,广泛存在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中,是污染食物的主要真菌毒素。DON破坏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世界各国都对食品中DON做出了限量要求。GB 276l-2017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DON的限量是1000 μg/kg,与美国对小麦的限量标准一致。而欧盟标准规定的非常细致:未加工的硬质小麦、谷物和玉米中DON的限量为1750 μg/kg,未加工的谷物(除前述之外的谷物)的DON限量是1250 μg/kg,终端销售的谷物面粉、麸皮和胚芽的DON限量为750 μg/kg,谷物为原料的婴儿食品中DON限量不得超过200 μg/kg;日本规定小麦和小麦制品的DON限定量为1100 μg/kg。  DON的检测标准有9个(见表2),包括4个LS,1个KJ,3个GB和1个SN,其中GB 5009.111-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是GB 2761-2017指定的检验方法,可以检测谷物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中的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与AF相比,DON检测标准的数量和方法明显减少,但DON作为粮食行业重点关注的毒素,LS占比非常大。DON的结构类似物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对我国中东部作物的污染较常见,但目前只有DB32/T 3205-2017《饲料中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了它的检测方法。  表2 我国现行标准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5009.111-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薄层色谱测定法第一法:谷物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取样2g,DON、3-AC-DON、15-AC-DON: 10/20。酒类取样5g,DON、3-AC-DON、15-AC-DON 5/10 第二法:谷物及其制品、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取样25g ,DON:100/200;酒类取样20g,DON:50/100 第三法:DON:300GB/T 8381.6-2005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薄层色谱法饲料薄层色谱法1000GB/T 30956-2014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100LS/T 6110-2014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小麦、玉米等谷物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1000LS/T 6113-2015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等及其粮食制品胶体金快速定量法120LS/T 6127-2017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50/15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N:45/150DON-3G:7.5/253-AcDON:12/4015-AcDON:6.0/20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类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50KJ201702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0002.3 玉米赤霉烯酮(ZEN)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动物食用被ZEN污染的饲料会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妊娠期的动物则可能流产、死胎、畸胎。GB 2761-2017规定小麦(粉)、玉米(粉)中ZEN的限量为60 μg/kg,未规定以小麦、玉米为原料的玉米油、调味品等的ZEN限量。ZEN现行的检测标准有8个(表3),包括4个LS,3个GB, 1个NY,基本覆盖了市场上ZEN的检测技术。GB 2761-2017指定的ZEN的检验方法GB 5009.209-2016《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适用很多检测样本: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玉米油、大豆、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ZEN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常以代谢物玉米赤霉烯醇的形式存在,玉米赤霉烯醇对动物具有类似ZEN生物效应,但目前关于玉米赤霉烯醇的检测标准非常不完善。LS/T 6112-2015的检出限是5 μg/kg,远小于GB 2761确定的限量值,应用上没太大实际意义,但对推动检测技术和国家限量标准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放宽此类标准的检出限,给国内产品更多的市场机会。  表3 我国现行标准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T 5009.209-2016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第一法: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第二法: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第三法: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 第一法 液相色谱法;第二法:荧光光度法;第三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第一法:粮食和粮食制品:5/17;酒类:20/66;酱油、醋、酱及酱制品:50/165;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10/33。第二法:10/33。第三法:1/4。GB/T 28716-2012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10GB/T 19540-2004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于配合饲料和饲用谷物原料第一法:薄层色谱法第二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第一法:500第二法:500LS/T 6112-2015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大米胶体金快速定量法5LS/T 6109-2014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的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小麦、玉米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60LS/T 6129-2017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5/1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ZEN:6/20NY/T 2071-201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10  2.4 伏马毒素(FB)  伏马毒素是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包括FB1、FB2和FB3。我国主要检测FB1和FB2总量,但目前尚无食品中的FB限量标准。GB 13078-2017规定了不同饲料及原料中FB的限量,范围是5~60 mg/kg。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国家对检测标准统一的要求,近年来FB标准废止力度较大。我国现行的伏马毒素的检测标准(表4)有6个,包括1个GB和5个行业标准,适用样本包括粮食及其制品、玉米及其制品、花生、谷物、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今年刚颁布实施的DB 36/T 1023-2018规定了饲料及其原料中FB的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是FB唯一的现行有效的快检标准。GB(GB/T)或行标缺乏FB的快检方法,限制了FB快检技术及产品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  表4 我国现行标准中伏马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 5009.240-2016食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玉米及其制品第一法: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第三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法:FB1、FB2、FB3:17/50、8/25、8/25;第二法:FB1、FB2、FB3:7/20、8/25、8/25;第三法:FB1、FB2、FB3:17/50、8/25、8/25;LS/T 6130-2017粮食中伏马毒素B1、B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50/25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FB1: 6/20FB2: 3/10NY/T 1970-2010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植物源性饲料原料、精料补充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第一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液相色谱法第一法:10/50;第二法:10/50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类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50DB 36/T 1023-2018饲料中伏马毒素的快速筛查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饲料及饲料原料胶体金快速定量法100  2.5 赭曲霉毒素(OT)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分为OTA、OTB和OTC等。其中毒性最大、污染最严重、分布最广的是OTA。GB 276l-2017中详细的规定了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葡萄酒等共五大类7小类食品中OTA的限量标准,限量范围为2~10 µg/kg。我国现行的OTA检测标准中共有7个(表5),包括3个GB和5个行业标准,适用样本包括玉米、小麦、大麦、大米、大豆及其制品、稻谷、油菜籽、油料、葡萄酒、咖啡、酱油、葡萄干、胡椒粉等。GB 2761制定的检验方法GB 5009.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包括免疫亲和净化-仪器分析、酶联免疫和薄层色谱等五种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标准基本涵盖了国内OTA的检测技术。  表5 我国现行标准中赭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 5009.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第一法:谷物、油料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葡萄干、胡椒粒/粉;第二法:玉米、稻谷(糙米)、小麦、小麦粉、大豆、咖啡、葡萄酒;第三法:玉米、小麦等粮食产品、辣椒及其制品等、啤酒等酒类、酱油等产品、生咖啡、熟咖啡;第四法:玉米、小麦、大麦、大米、大豆及其制品;第五法:小麦、玉米、大豆。第一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第二法: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四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第五法:薄层色谱法第一法:粮食和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葡萄干、胡椒粒/粉:0.3/1;酒类:0.1/0.3;酱油、醋、酱及酱制品:0.5 /1.5;第二法:葡萄酒:0.1/0.33;其他样品:1.0/3.3;第三法:玉米、小麦等粮食产品、辣椒及其制品:1.0/3.0;啤酒等:1.0/3.0;熟咖啡、酱油等:0.5/1.5;第四法:玉米、小麦、大麦、大米、大豆及其制品:1/2;第五法:未列出GB/T 19539-2004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配合饲料、饲用谷物原料第一法:薄层色谱法;第二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薄层色谱: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0.05 GB/T 30957-2014饲料中赭曲霉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5.0LS/T 6114-2015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测定的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燕麦等粮食及其制品胶体金定量检测3LS/T 6126-2017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0.5/1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0.6/2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物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2SN/T 4675.10-2016进口葡萄酒中赭曲霉素A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葡萄酒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0.2  2.6 T-2毒素(T-2)  T-2是由拟枝孢镰孢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粮食受T-2毒素污染的程度会增加。我国颁布了一系列T-2毒素的检测标准,但尚无食品中T-2的限量标准。由表6可知,T-2共有3个GB和3个行业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GB 5009.118-2016《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GB 13078-2017规定了饲料中T-2的限量是500 μg/kg。显然,GB/T 8381.4-2005《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 薄层色谱法》的检出限高于国家限量,已无法满足检测要求,建议相关部门改进或废止该检测标准。  表6 我国现行标准中T-2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 5009.11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粮食及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第二法、第三法:粮食及粮食制品 第一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 第二法:间接ELISA 法;第三法:直接ELISA 法第一法:粮食及粮食制品:10/33;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5/17第二法:粮食及粮食制品:1/3;第三法:粮食及粮食制品。直接ELISA法一:1/3;直接ELISA法二: 3.5/11。 GB/T 8381.4-2005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 薄层色谱法配合饲料薄层色谱法1000GB/T 28718-2012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10/3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T-2:0.6/2HT-2:3/10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物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10NY/T 2071-201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0/2.0SN/T 5026-2017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2.7 展青霉素(Pat)  展青霉素是由展青霉、扩展青霉、棒曲霉等多种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主要污染果蔬类,是GB 2761-2017标准中唯一不污染谷物的真菌毒素。在果蔬贮藏和运输的过程中,真菌通过寄主表面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并感染宿主。展青霉素可以诱发一系列急性、慢性疾病及细胞水平的病变。依据GB 2761-20l7,以苹果、山楂为原料的水果制品、果蔬汁及饮料和酒类中,展青霉素不得超过50 μg/kg,与欧盟限量一致。我国针对Pat的检测标准只有两个,包括GB 2761指定的检测方法 GB 5009.185-2016《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Pat近年来废止力度较大,是国家监管的真菌毒素现行检测标准最少的,目前只有仪器检测方法。  表7 我国现行标准中展青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 5009.1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第一法:苹果和山楂及其制品、果蔬汁类和酒类;第二法:苹果为原料的果蔬汁类和酒类 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法:净化方式:1、混合型阴离子交换柱:澄清果汁:1.5/5;苹果酒:1.5/5;固体、半流体:3/10;2、净化柱法:澄清果汁:3/10;苹果酒:3/10;固体、半流体:6/20;第二法:液体试样:6/20;固体、半流体试样:12/ 40;DBS 53/016-2013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果汁饮料、果酒、果酱、果干及薯类制品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  3 结论  近年来,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导致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标准的新旧更替也很频繁。真菌毒素因其社会危害程及国家重视,虽然近年来废止很多,但还拥有较其他化学污染物更多的检测标准。一些市场上应用剧减的技术,如薄层色谱等,虽然不像过去作为GB的唯一方法,但依然作为方法之一,但可以预测,这类检测方法会被逐步删除的。  如何使真菌毒素检测标准体系科学、统一、权威,这是一个与技术相关但不限于技术的问题。目前我国现行的检测标准,检出限普遍远小于或等于国家限量。太低的检出限市场应用意义并不大,但会推动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国家限量标准的改进。方法检出限等于国家限量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每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一个不确定区间。正常的情况应该选择检出限略低于国家限量的检测方法。尤其对于免疫分析方法来说,受抗原-抗体的来源影响非常大,检出限过低,特别容易形成技术瓶颈和市场垄断。因为真菌毒素物种污染的特异性和广泛性,多种类检测依然是市场需求的重点,但目前来看,快检技术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后记  本文是编者曾发表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学报》【2019,10(4):837~847】上的一篇综述性论文,两年过去了,真菌毒素的标准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突出的是2020年《中国药典》2351 真菌毒素检测法的颁布实施。因此,本文发布前,编者又做了一定的修改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真菌毒素标准领域。
  • 水产品及相关用水中12种卡因类麻醉剂及其代谢物的测定(BJS202110)解读
    由于水产品品种分布的多样性,鲜活水产品跨地区、长时间运输已成为常态。为提高鲜活水产品在长距离运输过程和水产养殖中的存活率及商业价值,国内外水产行业采用麻醉剂使水产品在运输过程和养殖中麻醉。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活体运输过程中,麻醉剂的合理使用可降低养殖动物在采卵、采精、采血、运输等操作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减少对其伤害,提高存活率,为渔业带来诸多便利。卡因类麻醉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渔用麻醉剂,具有麻醉效果好、操作方便、可迅速麻醉和复苏等优点,但其安全性存在争议。什么是卡因类麻醉剂  卡因类化合物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局部麻醉剂,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作用效果快速、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主要包括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苯佐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辛可卡因、布比卡因、丙胺卡因、罗哌卡因等。其中,以MS-222和苯佐卡因最为常用。MS-222作为美国FDA批准唯一可用于食用鱼的麻醉剂,具有性能好且安全性高等特点,其被鱼类吸收后可在一定时间内代谢为间氨基苯甲酸,排出体外。苯佐卡因是三卡因(MS-222活性成分)的异构体,作为渔用麻醉剂,使用早于MS-222,其在鱼体内的代谢物为对氨基苯甲酸和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监测意义  尽管卡因类麻醉剂被广泛使用,但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证。研究表明,水产品在被宰杀之前使用MS-222后若没有进行有效代谢,人体摄入过多就会在肝脏中蓄积,对机能产生一定损害。因此,世界各国对其应用于食用水产品较为谨慎,规定使用过麻醉剂的水产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休药期才可上市,如:美国规定使用过MS-222麻醉的鱼在10℃以上暂养水中的休药期为21天;加拿大要求休药期为5天;英国要求休药期为70度日(水温与停药天数的乘积)。国外除MS-222和苯佐卡因外,其他卡因类麻醉剂未被纳入允许使用范围;加拿大规定,鲑鱼的皮与肌肉中MS-222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ppm。其余卡因类麻醉剂均未查阅到相关残留控制限量。  我国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为允许用于食品动物,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兽药,其中利多卡因适用的动物种类为马,普鲁卡因、丁卡因适用的动物种类为所有食品动物。除此三种卡因类麻醉剂外,尚无其他卡因类麻醉剂的限量标准。方法概述  BJS 202110是适用于水产品及相关用水中9种麻醉剂及其3种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尚没有MS-222等多种卡因类麻醉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标准,该方法为国内食品中检测卡因类化合物最多的检测方法标准。本方法适用于鱼、虾水产品,以及养殖和运输用海水或淡水中MS-222及其代谢物间氨基苯甲酸、苯佐卡因及其代谢物对氨基苯甲酸和对乙酰氨基苯甲酸、氯普鲁卡因、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辛可卡因、布比卡因、丙胺卡因、罗哌卡因共12种化合物的测定,尽可能涵盖了市面上可能违规使用的水产品及卡因类麻醉剂的种类。  基于化合物的化学特性,以及水产品和养殖水的基质特性,综合考虑成本、环保、快速等因素,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和QuEChERS前处理技术,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水产品和养殖水中通用性强、重复性好的两种前处理方法,并选择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分析手段。  方法中,水产品试样经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基质中的卡因类麻醉剂及其代谢物后,离心取上清液经正己烷除脂,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养殖水用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其中的卡因类麻醉剂,提取液经离心、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操作要点  本方法使用的标准品可能存在同物异名的情况,可参考附录A提供的CAS号或化学结构进行核对。不同来源标准品的盐根可能不同,导致CAS号不同,不影响检测及使用,但要注意化合物的纯度要求。  该方法中MS-222和苯佐卡因、间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在建立色谱系统时,应确保待测化合物中两对同分异构体色谱峰有效分离,防止基质干扰峰对定量结果产生干扰。  为获得更好的回收率,试样净化浓缩时,氮吹应吹至近干,完全吹干会降低个别化合物的回收率。此外,水样基质在加缓冲盐提取时,应注意立即涡旋混合,防止结块影响回收率。  为降低背景干扰及基质效应,流动相使用的试剂应尽量选用优质且质量稳定的色谱纯试剂。本方法提供的质谱条件为推荐条件,因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的品牌各不相同,仪器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当采用不同质谱仪器时,仪器参数可能存在差异,测定前应将质谱参数优化到最佳,以满足方法要求。  在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检测化合物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质谱仪存在响应差异,应注意待测化合物的进样浓度,避免阳性样品污染检测系统。可在仪器检测过程中注意穿插空白,监控系统是否有残留影响。如发生残留现象,应通过单因素改变的方法逐级排查污染源位置:进样系统、色谱柱、流动相、管路、质谱离子源等,并及时消除残留影响。若阳性样品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可选用同类型的空白基质提取液进行适当的样品稀释后测定。BJS202110.pd
  • 做一个在科研领域“寻路”的人 ——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会洲研究员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再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会洲一直都在与“化工分离”打交道,从冶金,扩展到生化、石化、环境,甚至能源领域。/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多岗位的工作,多行业的涉猎,让刘会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如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工作又让其“近水楼台”,有了更详细的数据支撑,他说要做一个在科研领域“寻路”的人。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借全国分子光谱会之际,特别采访到了刘会洲研究员,请他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经历,及对行业的感悟和建议。/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title="微信图片_20181127124924.jpg" border="0" alt="微信图片_2018112712492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21958f13-a8e8-464c-b3eb-d525ff5d7718.jpg" width="450" height="30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 刘会洲研究员/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0,0)"strong致力于化工分离 青霉素破乳剂攻关是最自豪的事情/strong/span/pp  虽然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但是刘会洲一直在从事和“化工分离”相关的工作。他说,“绿色化工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我一辈子都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pp  回顾刚进入化工分离领域的时候,刘会洲说,那时我国化工分离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阶段,当时化工放大过程只能做一些模拟计算,或者是模型的建立,对化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并不清楚,可以说是一个“黑箱操作”,只能逐级放大。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就要求对化工反应过程中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提高化工分离和过程放大的效率。/pp  1988年,刘会洲进入中科院化冶所博士后流动站,开展萃取机理及新方法研究工作。他一开始进入的是湿法冶金领域,主要的工作是用化工原理和手段来强化冶金的过程。之后,相继扩展到了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等各个领域,他说这其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青霉素生产的八五攻关项目。/pp  据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青霉素生产非常落后,为了实现青霉素生产的国际化先进水平,致力于此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由华北制药厂牵头,多个高校、研究所通力合作,其中萃取分离阶段由化工冶金研究所承担,这也是刘会洲第一次介入青霉素研究领域。据悉,为了改进工艺,当时引进了最先进的装备,但使用国外工艺过程及辅助材料的时候运转一切正常,用国产原材料代替进口材料的时候就出现了堵塞等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发现关键问题出在萃取分离的阶段,其中破乳剂至关重要。对此,刘会洲等利用拉曼、红外技术随时监测破乳的过程,发现了破乳的规律,进而设计、并生产出了不同于国外破乳剂组成的、新的、国产高效的破乳剂,性能甚至超过国外。此项工作不仅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重要的是,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外。据悉,当时国产破乳剂成功上市之后,国外相关产品就开始降价了。/pp  正是因为在此项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刘会洲也获得了“八五”科技攻关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个人的荣誉。刘会洲说,“值得欣慰的并不是获奖,而是因为我们破乳剂的成功研发,真正把我国青霉素的提取工艺提高了一大步。后来,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青霉素生产都转移到中国了。同时,我们自己的破乳剂产品也几乎就涵盖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这是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pp  除了青霉素破乳剂的攻关,刘会洲还将化工分离拓展到了石化领域,与美国相比,我们国家的原油来源复杂,汽柴油等原用油的含硫量很高,为了寻找更温和的脱硫办法,刘会洲领导的团队提出生物脱硫新方法和工艺,并且通过努力,筛选出来了用于生物脱硫的专一性的菌,从而提高脱硫的选择性,实现温和条件下的清洁生产。现如今,刘会洲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利用超顺磁性来强化分离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0,0)"strong拉曼、红外是分析手段,更是科研的“眼睛”/strong/span/pp  对刘会洲而言,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涉足光谱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管是湿法冶金的研究,还是青霉素破乳剂的八五公关项目、生物脱硫,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超顺磁性强化分离,拉曼、红外一直是重要的分析和表征手段。比如,破乳剂破乳机理的研究以及过程的监测、生物脱硫工作中碳硫键及碳碳键的表征等,拉曼、红外等光谱技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因为我是化学化工出身,我在科研中一定会考虑工业化问题,最终要实现产业化,最关心的是性价比、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发论文。” 刘会洲说,“由于红外和拉曼光谱本身是对分子层面的解析,可以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反应机理进行更深入地认识,进而基于实际需求提出更好的设计原理。/pp  对机理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更多的去理解一些宏观分离所表现出的性质,可以提出别人认识不到的问题,相应的,工作就比别人更进一步。借助红外、拉曼等光谱技术,深入的研究化工分离的过程,这也是刘会洲取得科研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pp  刘会洲说,“从我的工作经历来说,虽然涉猎比较多,但都是以油水的分离为主线。在这个过程中,拉曼、红外一直伴随、并指导着我科研的整个过程,他们是科研的‘眼睛’,像显微镜一样,引导我去深入地观察化工分离的过程。”/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0,0)"strong科研热点:拉曼+单细胞/strong/span/pp  基于多年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水楼台”的优势条件,刘会洲认为细胞最能代表生物学发展的最基础的工作,拉曼光谱与单细胞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在本届分子光谱会以中,刘会洲特别做了题为《拉曼光谱在单细胞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统计分析了单细胞、光谱学与单细胞、拉曼光谱与单细胞的研发态势,包括SCI论文发文量、被引频次等,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重视。/pp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拉曼光谱学与单细胞研究领域主要包含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以单细胞类型划分,拉曼光谱与单细胞研究论文以红细胞、癌细胞、干细胞、酿酒酵母细胞、肿瘤细胞、白血细胞为主 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拉曼光谱学与单细胞研究中以细胞器、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研究为主。/pp  从全球的发展态势上来说,拉曼光谱与单细胞研究的第一篇SCI论文出现在1994年,2005年以前,拉曼光谱学与单细胞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少,每年都低于10篇 2005年以后,拉曼光谱与单细胞领域的SCI论文快速增长,全球约94%的拉曼光谱与单细胞SCI论文主要集中在2005-2017年。/pp  对于我国的研究态势,刘会洲从SCI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据统计,拉曼光谱学与单细胞SCI论文,美国每年SCI论文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位居世界第1位,2014年开始,中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超过英国和日本,与德国数量相同,2016年开始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而从被引频次上来说,中国拉曼光谱学与单细胞领域SCI论文的被引频次的世界份额为14.8%,中国的篇均被引频次为30.3次/篇,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30.8次/篇),落后于美国、德国,排名世界第3位。/pp  报告中,刘会洲还特别以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徐健团队作为典型的案例。“选择好一个方向,找准结合点,就可能实现一个引领。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徐健回国之后就选择了拉曼光谱-单细胞分选技术这个方向,虽然难度很大,但是经过努力,已经实现了世界的引领。”据介绍,近5年,拉曼技术应用于单细胞分选SCI论文篇均被引频次10.73,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单细胞中心SCI发文篇均被引频次16.8,排名世界第一。/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0,0)"strong分子光谱仪器:在线、定制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strong/span/pp  1982年本科毕业,刘会洲就开始与红外、拉曼打交道。20多年前,就曾为课题组采购过拉曼光谱仪。之后,这些光谱技术也始终伴随在后续科研中。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刘会洲对拉曼、红外等分子光谱仪的发展有切身的体会。他说,“80年代,如果能做出一张红外光谱图,那就是一篇硕士论文。而现在,基本上是秒级,还可以在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且,原来红外、拉曼光谱仪体积大,需要占据很大的空间,现在已经发展到手持式,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pp  感慨之余,刘会洲也谈到了分子光谱类仪器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当前红外、拉曼分子光谱正在向在线方向发展,要求更精准、更快速、更高效,这跟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改进都密切相关 从技术上来说,表面增强、针尖增强等一些新的技术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定制化也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只有定制才会更有针对性,测定的工作才会更有创新性。/pp  谈到国产仪器的差距,刘会洲说,过去国产仪器的研制多是跟踪国外产品的技术,即便是现在,大部分领域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究其原因还是基础研究不够。“以芯片为例,仔细分析芯片落后的多个方面,包括设计、分装、精加工等,其实最终只有一个方面是最落后的,就是最基础的材料还依赖进口,这方面必须引起重视。”/pp  不过对于未来,刘会洲还是充满信心,他说,“其实,通过近几年参与分析仪器设备相关专项的评审,我明显感觉到这方面的发展已经在加速了。虽然目前国产仪器与进口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发展空间会很大,速度也会很快。而且,科技部、基金委在仪器设备的研制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分析仪器设备的发展有一天也会像我国的卫星研发一样摆脱‘跟踪’,实现引领。”/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trong后记:/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依旧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如何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是一直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局势下,瞄准一个创新的、领先的方向,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进而实现全球引领对我国现阶段的科研工作来说至关重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科研如何实现引领?选择和坚持同等重要!一方面,需要更多像刘会洲这样的,有专业、经历、有经验,并有数据支撑的科研“寻路人” 另一方面,坚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去做事情。/span/p
  • 水体中检测结果显示 抗生素污染是新的健康隐患
    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农业径流中包含了各种抗菌物质,天然细菌群落与一同排出的耐药细菌直接接触后,会推动细菌进化,产生更多耐药菌株。/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最近,热映的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和刷爆朋友圈的“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强烈担忧。在去年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指出,因药物和特定化学品排放到环境中而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是当前最令人担忧的健康威胁之一,环境在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抗生素,也是20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至此,人类与疾病的对抗进入了新的阶段。/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抗肿瘤以及杀虫除草的重要药物。现在已知的天然抗生素超过万种,但绝大多数毒性太强,仅有近百种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人们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及微生物培养等途径获得常用抗生素。/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主要源于“细菌有而其他主要生命体没有”的机制,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等四大作用机理。/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适度适量、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可以造福人类。但如果把抗生素当“药神”,滥用抗生素的话,不仅会威胁使用者的健康,还会加剧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指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对以前能有效治愈它们的药物产生抵抗性,进化为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新菌种,这会明显降低抗生素的抗菌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细菌面临各种抗生素的灭杀时,自己也在不断进化,苦练金钟罩铁布衫,越来越不害怕抗生素。细菌进化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研发新抗生素的速度,当耐药性不断加剧,终有一天将进化成刀枪不入的“超级细菌”,人类将陷入无药可医的困境,恐怕只能寻找相应的噬菌体。由于现有的抗生素及抗感染药物不能有效杀死耐药性病原体,导致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早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将抗生素耐药性与英国脱欧、气候变化、难民、恐怖主义等5项内容列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重大全球性挑战因素,明确指出“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稳定”。/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我国是生产和使用抗生素的第一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自用18万吨,其中48%用于医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 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 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抗菌药是我国第一大用药,门诊约有75%的感冒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则高达95%,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药物在老百姓的家里也随处可见。为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国务院于2012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各地也陆续出台了实施细则。/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自然水体中检测出抗生素的相关消息络绎不绝,抗生素污染成为公众新的关注焦点。自然水体中的抗生素,主要源自规模化养殖场、医院、抗生素生产厂和居民生活污水,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和医院是主要源头,这与抗生素的治疗疾病和畜牧养殖两大主要用途密切相关。/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农业径流中包含了各种抗菌物质,天然细菌群落与一同排出的耐药细菌直接接触后,会推动细菌进化,产生更多耐药菌株。/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抗生素是新出现的水污染物,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虽然具备相应检测手段,但缺乏相关的标准及法律法规依据。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中,均不含有对抗生素的监测指标,而部分抗生素的可降解性、抗生素种类的庞杂程度,都加大了标准制定的难度,现有的水处理工艺流程也无法对抗生素进行完全处理。/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中国供应了全球90%的抗生素原料药,但抗生素原料生产企业偷排漏排抗生素污水、将未经处理的抗生素药渣倾倒入河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多次被环保部门处罚。美国的调查报告显示,辉瑞、葛兰素史克、拜耳等知名医药品牌的抗生素原料药供应厂商,曾多次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其中包括山东鲁抗、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别随意把抗生素当“药神”,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谨遵医嘱,常见病尽量不要使用,避免加剧体内细菌的耐药性,也不要一见效就停药,更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ppbr//p
  • 鉴知技术发布鉴知技术 RS1500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1064nm)新品
    产品简介 鉴知技术RS1500手持式拉曼光谱仪(1064nm)采用拉曼指纹光谱分析技术,能快速识别未知化学品,可在不接触样品的情况下鉴别芬太尼、管制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原辅料、包材、常用有机溶剂等物质,尤其适用于具有高荧光的样品,可有效规避荧光干扰,同时采用制冷探测器,高信噪比,高灵敏度,强稳定性,适用于各类型药厂、监管机构对药品进行快速鉴别。技术特点采用1064nm波长光源,有效避免荧光干扰内置制冷探测器,灵敏度高,可检测弱信号高通量光学系统,最长检测时间不超过60s可透过透明及半透明容器直接操作简单,无需取样不受水分干扰快速响应,数秒内即可完成检测固体、液体、粉末均可检测可检测物质管制精神药品: 甲卡西酮、三唑仑、咖啡因、安钠咖、硝西泮、巴比妥等易制毒化学品: 麻黄碱、三氯甲烷、乙醚、甲苯、丙酮、黄樟素等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芬太尼、丁酰芬太尼、乙酰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等原料药: 氨基酸、氨苄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叶酸、维生素类等赋形剂: 淀粉、碳酸氢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等甜味剂: 葡萄糖、岩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海藻糖等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钠、对羟基本甲酸酯类等溶剂: 丙酮、乙腈、1,3-丙二醇、乙醇、甲苯等1064nm拉曼光谱仪可有效去除荧光干扰创新点:鉴知技术RS1500手持式拉曼光谱仪采用1064nm激发波长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地识别未知化学物质,相比一般拉曼,可有效规避荧光干扰,实现高荧光物质的检测识别。本仪器采用制冷探测器,具备高信噪比、高灵敏度、强稳定性。同时通过高度集成设计,将仪器重量减至750g,便携灵活,尤其适用于芬太尼、管制化学品、药品等现场快速检测。鉴知技术 RS1500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1064nm)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最佳吸光度范围和光谱带宽选择方法的研究
    李昌厚(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 200233)李菁菁(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上海 201203)摘要:本文根据仪器学理论[3]并结合作者的实践,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吸光度范围(或最佳浓度范围)和最佳光谱带宽的选择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可供从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发、制造、使用和维修的科技工作者参考。0、前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常规分析仪器之一,但如何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吸光度范围(最佳浓度范围)和光谱带宽,很多从事分析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引起重视。对使用者来说,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吸光度范围(或最佳浓度范围)和最佳光谱带宽,是用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者根据仪器学理论和自己的长期实践,对如何选择最佳吸光度范围(或最佳浓度范围)和选择最佳光谱带宽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选择的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吸光度范围(或试样浓度范围)的选择1.1、认真选择最佳吸光度(Absorbance-Abs)范围的重要性[1] 、[2]根据比耳定律[3],吸光度(Abs)与试样的浓度(C)成正比。所以,不同的浓度范围内测量(即不同的吸光度范围内测量),会引起不同的误差。这一点,所有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有时,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例如:作者曾看到有一位分析人员,用一台光度噪声为0.005Abs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小于吸光度为0.005Abs的样品。她的工作做了很长时间,一是测试结果不稳定,二是结果比标准值小很多,总是得不到可靠的结果。于是,她开始怀疑所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有问题,后来,请制造厂的工程师来维修仪器,维修工程师一到现场,稍加检查,就立即指出仪器没有问题。但这位使用者仍坚持仪器有问题,制造厂的工程师经过反复检查,断定仪器肯定没有问题,并指出是样品太稀。后来,对样品稍加浓缩,很快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测试结果,所测得的数据,与标准值完全一致。还有一位科研工作者,他使用一台中档偏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他发现所测得的样品含量总是偏低。后来,也怀疑仪器有问题。结果,经维修工程师检修,认为仪器没有问题。最后,发现被分析的样品浓度太高,被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值达到2.5Abs。在把样品稀释到0.8Abs后,再反复多次测量,结果非常准确,与文献值完全一致。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对被分析样品的吸光度范围的选择非常重要。1、2、最佳吸光度范围(或最佳试样浓度)选择的原则1.2、1 吸光度范围不能太小(或试样浓度范围不能太稀)为什么吸光度范围不能太小?因为噪声是主要分析误差的来源之一[2] 、[3] ,它限制被分析试样吸光度值的下限。吸光度太小(或试样太稀)时,有用的信号会被仪器的噪声淹没;当光度噪声大到一定程度或样品吸光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吸光度就根本不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甚至会产生试样浓度变稀时,吸光度值反而增大(噪声所致)的现象,以致无法得到稳定的测量数据,产生很大的分析误差。例如:作者曾用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黄曲霉素,因为仪器的噪声太大,测试数据从0.4Abs就开始超过1%的相对误差。作者的实践表明,一般常规分析时,对大多数试样浓度取10µg/ml~100µg/ml(相当0.3~0,7Abs)左右为最佳。1.2.2、最佳吸光度值范围(或最佳试样浓度范围)不能太大为什么吸光度不能太大?因为杂散光是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3],它限制被分析试样吸光度值的上限,如果试样的吸光度太大,因为杂散光的原因,可能会使分析误差增大。因为杂散光会使分析测试结果严重偏离比耳定律(分析测试结果的数据可能偏小,也可能偏大;若杂散光被试样吸收则测量数据偏小,若杂散光不被试样吸收则测量数据偏大)。如果仪器的杂散光很大、被分析的试样吸光度值太大,吸光度就根本不与试样的浓度成正比,甚至会产生试样浓度增大时,吸光度值反而减小等反常现象。1.3、 试样浓度的选择原则1.3.1、试样不能太稀(理由如1.2、1所述)1.3.2、试样不能太浓(理由如1.2、2所述)1.3.3、在试样量允许时,试样的浓度应选择靠近最佳吸光度值(0.434Abs)。因为,从理论上讲,比耳定律在吸光度值为最佳值0.434Abs时,分析误差最小 。所以,如果被测试样太浓时,应向靠近0.434Ab的方向稀释。假设被测试试样太浓,达到2Abs左右,这时,应稀释到1Abs以下,但要注意不能太稀。在不同的吸光度上测试,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都不同;作者研究的结果如下:(设仪器给出的△T=0.3%T;目前,国际上的高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都给出△T=0.3%T)。2、最佳光谱带宽的选择[4]、[5]、 [6]2.1、认真选择光谱带宽(Spectrum Band width)的重要性光谱带宽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分析误差的来源。我国广大的分析测试工作者,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谱带宽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有的分析工作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光谱带宽会影响分析误差,这是影响我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和应用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光谱带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并对它进行了认真研究[2]、[4]。作者为了研究光谱带宽对分析误差的影响,曾对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进行过测试研究。我国药典规定对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的分析测试用1nm光谱带宽,但作者对同一种浓度的青霉素钠测试用2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为0.805Abs;用1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为0.825Abs;用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 吸光度值为0.865Abs;用0.2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为0.823Abs。实践证明,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最大,2nm光谱带宽测试的结果比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小0.060 Abs,1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比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吸光度值小0.04Abs,说明0.3nm光谱带宽是最佳光谱带宽。2nm光谱带宽测试时的吸光度值和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的吸光度值绝对误差△A为0.06Abs,相对误差为△A/A=0.06/0.865=0.69(6.9%);1nm光谱带宽测试时的吸光度值和0.3nm光谱带宽测试时的吸光度值绝对误差△A为0.040Abs,相对误差为△A/A=0.046(4.6%)。由此可见,光谱带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很不重视光谱带宽问题。例如:我国某地的某某制药厂,采用国外某公司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质检仪器,该仪器的光谱带宽为5nm,根本不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药典规定用于药品检验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光谱带宽应为2nm的要求。作者从理论上计算,5nm光谱带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若要用于药品检验,其测试误差为3%,而很多药品检验时,药典规定要求其分析误差在1%以内。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谱带宽的选择。2.2、光谱带宽选择的原则[2]2.2.1、根据分析工作的误差要求选择光谱带宽因为不同的光谱带宽对同一种药品进行分析测试有不同的误差,所以,不同行业应对光谱带宽有不同的要求。使用者应根据分析工作的误差要求来选取不同的光谱带宽。特别是制药行业、科研工作或要求较高的使用者,更应如此。2.2.2、光谱带宽不能过大或过小的原因我们应根据被分析样品对误差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光谱带宽来进行分析测试。一般来讲,不同的试样要求用不同的光谱带宽来分析,并且,我们应该选择最佳光谱带宽或选择靠近最佳光谱带宽的光谱带宽来分析,才能得到最佳分析结果。有些科研工作者以为光谱带宽越小越好(分辨率高),也有科研工作者以为光谱带宽越大越好(能量大,灵敏度高)。其实不然,如前所述,作者对同一浓度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的测试就很好的说明了问题。2.3、光谱带宽与分析误差的关系在理想状态下[7]、 [8],光谱带宽与分析误差的关系如表2:表2 在理想条件下,A obs与SBW在吸收极大时的关系[4]RBWA obs/ARBWA obs/ARBWA obs/A0.01000.99950.06000.99830.20000.98190.02000.99950.07000.99770.30000.96040.03000.99950.08000.99700.40000.93210.04000.0.99920.09000.99620.50000.89870.05000.99880.10000.9954表2中:RBW 为相对带宽;RBW=SBW/NBW;NBW为被测样品的吸收带半宽度,指样品的吸收值达到最高峰值之半的两点间的波长间隔;A obs为吸光度实际测量值;A为吸光度理论值。表2 可供分析工作者用来修正实验值,但只适用于吸光度实际测量值小于1.0时的情况。因为一般的常规分析中,被测样品的实际测量吸光度值基本上都小于1.0,所以,表2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有学者对光谱带宽与分析测试误差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如Owen[5] 研究后指出:当仪器的光谱带宽(SBW)与被测样品的自然带宽(NBW,即吸收带半宽度,一般为20nm)之比小于或等于1时(即SBW/NBW≦0.1时),该光谱仪器可满足99%的样品的分析测试工作,且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在99.5%以上。这也是我国和世界各国药典规定用于药检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谱带宽要求≦2nm的原因。曾有文献[6] 报道过光谱带宽对分析测试误差的影响,此不赘述。作者研究过光谱带宽对青霉素钠、青霉素钾定量分析的影响,发现青霉素钠定量分析的最佳光谱带宽与药典规定不一致(药典规定:取本品加水制成1ml含1.80mg的溶液,… … ,用1nm光谱带宽、在264nm处测试,吸光度应为0.80-0.88)。笔者在药典规定的条件下,将光谱带宽从1nm开始减小,一直减到0.3nm,其峰高一直在增高!但低于0.3nm时,峰高就开始下降。这说明青霉素钠的最佳光谱带宽是0.3nm,而不是1nm。为此,作者向当时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专家张淑良先生(上海药检所)反映,他们接收了此意见。所以,今天的药典委员会已经去掉了每一种药品,一定要采用多大的光谱带宽检测了。笔者根据表2计算:当SBW为2nm以下时,由于SBW引起的分析测试的相对误差小于0.5%;但是,当SBW为5nm时,分析测试的相对误差将达到2.7%。可惜,我国有很多分析工作者不注重这个问题,有些药厂用SBW为5nm的UVS来作质量控制,其仪器本身的误差就远远超过我国药典规定的1%的要求,这必须要引起我国广大药检工作者重视。3、讨论3.1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工作者经常将光谱带宽和狭缝宽度混为一谈,很多仪器制造商经常在自己的说明书中说:“狭缝宽度为XXXnm”,这是不对的。因为在光谱仪器中,狭缝宽度以mm计,而光谱带宽以nm计,二者相差一百万倍(106)。所以只能说“光谱带宽为XXXnm”,而不能说“狭缝宽度为XXXnm”。同时还必须注意,光谱仪器的狭缝宽度制造商一般是不会告诉使用者的,因为它涉及到仪器设计时所选用的准直镜焦距、光栅和物镜的焦距等指标。所以,我们对仪器的技术指标描述应该注意科学性、国际接轨和规范性。3.2 有许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者,很不注重对吸光度范围的选择,他们不了解不同浓度(或吸光度)分析时,有不同的分析误差。因此,往往在样品前处理上有时比较马虎,。他们此外,也不大注意或不懂得将样品稀释到最佳浓度范围,这是很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工作者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3.3目前,国外有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制造商,在自己的说明书中写某某最高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最大光谱带宽为8nm(特别是在招标时,作为仪器的“特点”提出),这完全在误导使用者。因为,从文献[2]可以非常简单计算出,光谱带宽为8nm时,分析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达到了6.79%。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精密分析,有些样品(如药品)分析时,要求相对误差小于1%。例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药典规定,用于药品检验的紫外仪器,要求的光谱带宽为2nm,此时的相对误差只有0.5%。所以,在高档(或最高级)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中,写出光谱带宽为8nm是不合适的。4、主要参考文献[1]陈国珍主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3.[2]李昌厚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李昌厚著,仪器学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李昌厚,光谱带宽对分析误差影响的研究,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0(2),65~67,2004[5]T. Owen, Fundamentals of UV-Visible Spectroscopy,© Copyright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ed in Germany 09/96,Hewlett-Packard publication number 12-5965-5123E[6]E.disbury, J. R. Practical Hints on Absorption Spectrometry,UV/Visible,NewYork, Plenum Press,1967作者简介李昌厚,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终身享受者;原仪器分析室主任、生命科学仪器及其应用研究室主任;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等兼职教授、上海化工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五届和第六届副理事长、全国光谱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速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国家级常任评审员、《生命科学仪器》副主编、《光谱仪器与分析》副主编、国家科技部多项重大仪器及其应用专项的专家组组长等职。主要从事各类光谱和色谱仪器及其应用研究;在仪器学理论、分析仪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光电技术等方面有精深研究;以第一完成者身份,完成了15项科研成果,其中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含国家发明奖1项);发表论文280篇(退休后97篇)、出版了:仪器学理论与实践、光谱仪器及其应用、色谱仪器及其应用等的专著5本。曾先后任北京普析、美国ISCO等国内外十多家高科技公司的专家组、顾问组组长、《仪器信息网》、等多个高科技学术团体的技术专家顾问或专家委员会成员等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
  • 卫生部近日将出抗生素使用标准
    2月224日,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负责人肖永红在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透露,卫生部近日将出台抗生素相关使用标准,用量超标严重的医院,甚至将从三级降为二级。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过度使用抗生素 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高达30万人 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肖永红介绍,随着超级细菌横空出世,日益加剧的抗生素滥用现象越来越引起重视。卫生部2004年曾出台过一些技术法规,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作为技术指导,这些规定只要求医生在患者患有某种疾病时使用某种药物,而对于更多的管理规定并没有跟上。  "目前,卫生部正在制定抗生素相关使用标准,其中对于医院、医生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肖永红透露,比如针对现在医院抗菌药使用比例过高的不合理现象,将对医生抗生素使用水平进行调查,总量不能超过一定标准。如果超标,医院在未来的评审中,质量管理方面不能达标,甚至还会与医院评级挂钩,如果一家三级医院滥用抗生素,就会被降到二级。"这对于我国公立医院来说,应该是比较有约束力的,对医院也可以形成压力。"  据了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头孢、红霉素等,而医院门诊的抗生素大概有30种左右。在滥用抗生素现象中,最普遍的莫过于人们感冒发烧时自己吃的消炎药。对此,肖永红表示,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感冒更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抗菌,当没有细菌时,吃这些药一点效果都没有。一般来说,感冒完全没必要吃消炎药,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休息、多喝水。"是药三分毒,滥用抗生素不仅能导致耳聋、耐药性,还可能会引起人体菌群失调,对未来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的。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14.00万元采购样品前处理
    html,body{-webkit-user-select:text }*{padding:0 margin:0 }.web-box{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wenshang{margin:0auto width:80% text-align:center padding:20px10px010px }.wenshangh2{display:block color:#900 text-align:center padding-bottom:10px border-bottom:1pxdashed#ccc font-size:16px }.sitea{text-decoration:none }.content-box{text-align:left margin:0auto width:80% margin-top:25px text-indent:2em font-size:14px line-height:25px }.biaoge{margin:0auto /*width:643px */width:100% margin-top:25px }.table_content{border-top:1pxsolid#e0e0e0 border-left:1pxsolid#e0e0e0 font-family:Arial /*width:643px */width:100% margin-top:10px margin-left:15px }.table_contenttrtd{line-height:29px }.table_content.bg{background-color:#f6f6f6 }.table_contenttrtd{border-right:1pxsolid#e0e0e0 border-bottom:1pxsolid#e0e0e0 }.table-left{text-align:left padding-left:20px }详细信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状态:公告更新时间:2022-05-14招标公告公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发布时间:2022-05-1415:44:3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DZC2022030404项目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采购需求:本次采购标的标段划分如下:标段号产品组合名称产品名称检测方法使用科室采购预算(万元/年)拟中标家数备注1标段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1医学检验科2501家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酵母菌鉴定卡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09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肺炎链球菌药敏卡片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13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16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XN04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67一次性悬浮液管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N334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N335VITEK2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AST-P639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试剂Genbag厌氧产气袋厌氧菌及棒状杆菌鉴定卡片ANC样本稀释液VITEK-COMPACT比浊管细菌质谱鉴定检测试剂(进口)VITEKMS-DS样品板飞行时间质谱细菌鉴定仪质谱样品处理基质溶液质谱样品预处理溶液全自动染色仪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染色液(丙酮番红)全自动革兰染色仪革兰染色液(番红)革兰染色液(丙酮品红)革兰染色液(品红)革兰染色液(碘液)革兰染色液(结晶紫)喷嘴清洗液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试剂(进口)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A全自动血培养仪1厌氧微生物培养瓶FN需氧微生物培养瓶SA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SN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PF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N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A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PFPlus半自动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进口)ID32GN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半自动手工鉴定及药敏ID32C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ID32A厌氧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32E肠杆菌科和其它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32STAPH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ID32STREP链球菌快速鉴定试剂盒(比色法)FUNGUSⅢ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法)ATBENTEROC5肠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G-5肠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STAPH5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PSE5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HAEMO嗜血杆菌和布兰汉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肠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STREP5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NaCl0.85#%悬浮液悬浮液(3ml)(100支/盒)ATBMedium肉汤培养基FB(坚固兰)(FASTBLUEBB)JAMES吲哚试剂麦氏比浊管McFarlandStandardAPIMINERALOIL矿物油NIN马尿酸NIT1+NIT2硝酸盐试剂丙酮酸反应检测液(VP1+VP2)STERILEATB无菌加样吸头BCP二甲苯试剂EHR色氨酸试剂XYL溴甲酚紫试剂3标段G实验+GM实验配套试剂及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耗材革兰阴性脂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显色法551家真菌(1-3)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免疫显色试剂(ND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胶体金法免疫显色试剂(KPC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VI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23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48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NDM、KPC、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烟曲霉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念珠菌烯醇化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一次性使用小吸头一次性使用大吸头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无热源专用离心管(EP管)一次性使用吸头(IGL-800专用)一次性专用平底试管(IGL-800专用)一次性使用无热源混合瓶(IGL-800专用)一次性接种环4标段进口药敏纸片药敏纸片K-B法(进口)通用药敏实验纸片纸片扩散法31家CT0425B环丙沙星药敏实验纸片CIP5ug头孢吡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043B青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P10ugCT0647B替考拉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725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19B头孢西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FOX30ugCT1841B替加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66B头孢噻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X30ugCT0030B米诺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MH30ugCT0013B氯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30ugCT0064B克林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DA2ugCT0020B红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E15ugCT0107B阿米卡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K30ugCT0774B美罗培能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520B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AM20ugCT1650B利奈唑胺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ZD30ug头孢他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磷霉素/氨丁三醇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FOT20ugCT0058B万古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VA30ugCT0264B氨曲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TM30ugCT0003B氨苄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MP10ugCT0054B四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TE30ugCT0127B头孢呋辛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XM30ugCT0159B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17B头孢曲松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RO30ugK6101奥普托欣纸片5ugCT1727B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CF105ugCT0052B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XTCT1587B左氧氟沙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EV5ugCT0024B庆大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N10ugCT0011B头孢唑啉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55B亚胺培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IPM10ug5标段国产药敏纸品+基础培养基微生物肉汤稀释法MIC+其他配套试剂通用药敏试剂(8浓度)细菌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31家通用药敏试剂(12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万古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亚胺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剂盒链球菌药敏试剂盒替加环素药敏试剂MIC多粘菌素B药敏试剂MIC嗜血杆菌药敏试剂盒MIC少见菌药敏试剂盒MIC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MIC肠球菌药敏试剂盒MIC万古霉素药敏MIC亚胺培南药敏MIC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试条药敏接种培养液(CAMHB)真菌药敏试纸KBKB法真菌药敏试纸条ETESTETEST法真菌药敏试剂MIC微量肉汤稀释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MIC标准菌株/质控菌株干粉培养基(SS、XLD、麦康凯、MH、厌氧血、嗜血)嗜热芽孢杆菌菌片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联合检测ELISA法药敏纸片+手工鉴定配套试剂(国产)细菌药敏纸片(各类抗菌素或抗真菌)KB法国产微生物药敏试纸(扩散法法)卡他莫拉菌检测细菌生化鉴别试剂(氧化酶纸片)呋喃唑酮纸片杆菌肽纸片奥扑拓新纸片多粘菌素BV因子鉴定X因子鉴定X+V因子鉴定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纸片苯唑青霉素纸片哌拉西林纸片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呋肟)纸片头孢唑啉纸片头孢哌酮(先锋必)纸片头孢曲松纸片头孢噻肟纸片头孢他啶纸片利福平纸片链霉素纸片庆大霉素纸片四环素纸片氯霉素纸片红霉素纸片复方新诺明SMZ/TMP纸片万古霉素纸片环丙沙星纸片洛美沙星纸片克拉霉素纸片左氧氟沙星纸片磷霉素纸片氧氟沙星纸片克林霉素纸片阿莫西林/棒酸纸片丁胺卡那纸片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舒普深)诺氟沙星纸片氟罗沙星纸片氨曲南纸片亚胺培南纸片多西环素纸片司帕沙星纸片氨苄西林/舒巴坦纸片阿奇霉素纸片米诺环素纸片美罗培南纸片头孢吡肟纸片头孢西丁纸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纸片替卡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妥因纸片妥布霉素纸片替卡西林纸片替考拉宁纸片头孢唑肟纸片头孢噻吩纸片奈替米星纸片Optochin纸片杆菌肽纸片新生霉素纸片呋喃唑酮纸片多粘菌素B纸片林可霉素纸片阿莫西林纸片罗红霉素纸片头孢美唑纸片交沙霉素纸片头孢克罗纸片头孢克肟纸片美洛西林纸片利奈唑胺纸片莫西沙星纸片头孢硫脒纸片头孢拉定纸片头孢氨苄纸片头孢匹安纸片拉氧头孢纸片头孢匹罗纸片阿洛西林纸片壮观霉素纸片夫西地酸纸片萘啶酸纸片头孢布烯纸片替加环素纸片厄他培南纸片头孢孟多纸片头孢丙烯纸片麦迪霉素纸片X因子鉴定纸片头孢他啶/棒酸纸片头孢噻肟/棒酸纸片庆大霉素纸片羧苄青霉素(羧苄西林)纸片加替沙星纸片卡那霉素纸片甲氧苄啶纸片头孢替坦纸片新霉素纸片土霉素纸片恩诺沙星纸片氟苯尼考纸片氨苄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唑酮(痢特灵)纸片通用药敏纸片ETEST药敏(国产)康泰通用药敏试剂条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试剂条头孢呋辛药敏试条庆大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吡肟药敏试条红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唑啉药敏试条左氟沙星药敏试条诺氟沙星药敏试条苯唑西林药敏试条利奈唑胺药敏试条克林霉素药敏试条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条头孢他啶药敏试条环丙沙星药敏试条头孢曲松药敏试条头孢噻肟药敏试条克拉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药敏试条洛美沙星药敏试条氧氟沙星药敏试条万古霉素药敏试条亚胺培南药敏试条美罗培南药敏试条氯霉素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药敏试条丁胺卡那药敏试条氨曲南药敏试条哌拉西林药敏试条司帕沙星药敏试条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条利福平药敏试条羧苄西林药敏试条氟罗沙星药敏试条加替沙星药敏试条米诺环素药敏试条卡那霉素药敏试条多西环素药敏试条替卡西林药敏试条四环素药敏试条妥布霉素药敏试条替考拉宁药敏试条呋喃妥因药敏试条阿奇霉素药敏试条头孢西丁药敏试条复方新诺明药敏试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条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条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泊沙康唑阿尼芬净急诊粪便常规检测样本采集管(包含稀释液、清洗液等)胶体金法粪便隐血(FOB)多水平非定值质控品便隐血(FOB)检测试剂6标段ETEST+染液+基础培养基ETEST药敏(国产)安图国产ETEST纸条(各类抗菌素)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31家两性霉素B(E试验品)氟康唑(E试验品)伏立康唑(E试验品)阿米卡星药敏条阿莫西林药敏条氨苄西林药敏条氨曲南药药敏条苯唑西林药敏条红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环丙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卡泊芬净药敏条(E试验法)克林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利奈唑胺药敏条(E试验法)氯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美罗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诺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庆大霉毒药敏条(E试验法)四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呋辛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曲松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他啶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唑林药敏条(E试验法)万古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亚胺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左氧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吡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噻肟药敏条(E试验法)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药敏条(E试验法)米诺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阿奇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微生物染液等革兰染色液(4×250ml)手工试剂革兰染色液(4×100ml)抗酸染色液(4×250ml)抗酸染色液(3×100ml)鞭毛染色液荚膜染色液芽孢染色液异染颗粒染色液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2×25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2×10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4×2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网织红细胞染色液(2×100m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4×20ml)过氧化酶(POX)染色液铁染色液精子染色液精子稀释液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液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I(H-E单一)巴氏染色液Ⅰ巴氏染色液Ⅱ巴氏染色液(巴氏试剂盒)快速革兰氏染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碘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脱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沙黄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龙胆紫液新型隐球菌染色液六胺银染色液乳酸酚棉兰染液真菌免疫荧光显色试剂(II型)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凝集法)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麦康凯琼脂平板乳酸棉酚蓝染液六胺银染液真菌荧光染液(一步法)抗酸荧光染色液(金胺O法)弱抗酸染色液无菌病毒运输液(用于甲流)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50种)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22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60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30种)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诊断血清(供科研用)触酶试剂氧化酶试验试剂MH干粉沙保罗培养基干粉XLD培养基干粉营养肉汤干粉R2A培养基干粉变色硅胶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苛养菌药敏琼脂平板血、肠道菌分隔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营养肉汤培养基(液体)营养琼脂培养基尿道菌显色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物表测试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麦康凯)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伊红美兰)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中国蓝)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SS)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分隔琼脂平板GBS运送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厌氧血琼脂平板/厌氧苯乙酸琼脂培养基厌氧琼脂培养基庖肉培养基巯基乙酸肉汤培养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测70cm艰难梭菌显色平板70cm不动杆菌显色培养基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30孔,12种药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PBSpH7.2)SBG增菌液冷冻管冻存管盒液体菌种保存管复方中和增菌培养基(带棉签)注:有名“物表采样管”含复方中和剂的0.04mol/L磷酸盐缓冲液R2A琼脂培养基(干粉)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干粉)TGE琼脂平板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Amies采样运送拭子(Amies采样运送培养基含拭子)TSA接触平板样本稀释液中和洗脱液复合中和洗脱液(9ml)复合中和洗脱液(5ml)厌氧指示剂SS琼脂平板MH琼脂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培养基B族链球菌平板专用油镜油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5颗)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25颗)病毒采样管(无菌病毒运输液)植绒采样拭子磁珠菌种保存液营养肉汤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平板)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平板)半固体琼脂Amies采样运送拭子Cary-blair运送培养基stuart运送培养基弯曲杆菌显色培养基尿培养筛选显色平板沙门氏菌筛选显色平板大肠杆菌显色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弧菌显色平板霉菌显色平板O157培养基分枝杆菌菌种保存管含珠菌种保存管(进口)(25颗)脱脂奶粉血琼脂平板念珠菌显色平板耐药菌三联检显色平板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缓冲液(碳青霉烯酶)一次性封闭真菌形态学观察培养基多粘菌素B纸片霍乱弧菌诊断血清01群、0139脑心浸液琼脂GC琼脂平板乙腈甲酸头孢硝噻吩纸片备注:各供应商可选择参投一个或多个标段,但必须对所投标段内全部项目内容进行投标报价,不得缺项、漏项。预算金额:314万元/年。资金性质:自筹资金。项目用途:医用。合同履行期限:2年二、供应商资格要求:1、基本资格条件: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供应商条件;1.1、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执业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如已办理了多证合一,则仅需提供合证后的营业执照】,如供应商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自然人身份证明。1.2、提供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或具有财务审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开标日前三个月内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附开户许可证);2021年以后新成立企业提供成立之日至开标前一月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或开标日前三个月内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附开户许可证)。1.3、提供2021年以来至少一个月的纳税证明或完税证明(提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至少一种),纳税证明或完税证明上应有代收机构或税务机关的公章或业务专用章。依法免税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文件证明。1.4、提供2021年以来至少一个月的社会保障资金缴存单据或社保机构开具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证明。依法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文件证明。1.5、提供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书面声明。1.6、提供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3、特定资格条件:3.1、供应商应授权合法的人员参加投标全过程,其中法定代表人直接参加投标的,须出具法人身份证,并与营业执照上信息一致;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参加投标的,须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及授权代表身份证。3.2、投标产品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须提供供应商有效的医疗器械(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或经营备案凭证。3.3、投标产品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须提供产品有效的医疗器械(或药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3.4、若投标产品为进口,供应商须提供有效的完整授权链的产品授权书(授权期限不足2年的须附能够提供持续供货的声明材料,英文授权须提供中文翻译版;制造商直接参与投标的不提供此项)。若投标产品为国产且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供应商须提供投标产品制造商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3.5、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以下情形之一:①记录失信被执行人;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查询没有处于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记录名单。3.6、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3.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5月20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线上方式:1)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本次招标文件采用线上发售,供应商在文件发售期以内将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等资料加盖单位公章的彩色扫描件发送至邮箱591330045@qq.com,并及时联系采购代理机构确认(联系人:李工18220810739),获取缴费方式。2)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标段,售后不退。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邮件并确认文件收费到账后,通过邮箱向供应商发售招标文件,请及时查收。3)受疫情影响,本项目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变更,具体另行通知。售价:¥300.0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38号金花新都汇A座7层会议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1、《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2、《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3、《关于政府采购优先购买福利性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意见》(陕民发(2015)1号);4、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5、《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6、《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7、《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财库〔2019〕27号)。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联系方式:冯女士029-87679861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正大鹏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38号金花新都汇A座12层1201室联系方式:李工18220810739,杨工15902948290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工电话:18220810739×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查看联系方式$('.clickModel').click(function(){$('.modelDiv').show()})$('.closeModel').click(function(){$('.modelDiv').hide()})基本信息关键内容:样品前处理开标时间:2022-06-0709:30预算金额:314.00万元采购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招标代理机构:正大鹏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详细信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状态:公告更新时间:2022-05-14招标公告公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发布时间:2022-05-1415:44:3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DZC2022030404项目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组试剂采购项目(1标段、3标段、4标段、5标段、6标段)二次采购需求:本次采购标的标段划分如下:标段号产品组合名称产品名称检测方法使用科室采购预算(万元/年)拟中标家数备注1标段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1医学检验科2501家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酵母菌鉴定卡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09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肺炎链球菌药敏卡片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13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16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XN04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GN67一次性悬浮液管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N334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片AST-N335VITEK2革兰氏阳性细菌药敏卡片AST-P639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试剂Genbag厌氧产气袋厌氧菌及棒状杆菌鉴定卡片ANC样本稀释液VITEK-COMPACT比浊管细菌质谱鉴定检测试剂(进口)VITEKMS-DS样品板飞行时间质谱细菌鉴定仪质谱样品处理基质溶液质谱样品预处理溶液全自动染色仪检测试剂(进口)革兰染色液(丙酮番红)全自动革兰染色仪革兰染色液(番红)革兰染色液(丙酮品红)革兰染色液(品红)革兰染色液(碘液)革兰染色液(结晶紫)喷嘴清洗液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试剂(进口)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A全自动血培养仪1厌氧微生物培养瓶FN需氧微生物培养瓶SA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SN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PF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N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FAPlus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培养瓶BacT/ALERTPFPlus半自动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进口)ID32GN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半自动手工鉴定及药敏ID32C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ID32A厌氧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32E肠杆菌科和其它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ID32STAPH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RAPIDID32STREP链球菌快速鉴定试剂盒(比色法)FUNGUSⅢ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法)ATBENTEROC5肠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G-5肠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STAPH5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PSE5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HAEMO嗜血杆菌和布兰汉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肠杆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ATBSTREP5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药敏试剂盒(比色法)NaCl0.85#%悬浮液悬浮液(3ml)(100支/盒)ATBMedium肉汤培养基FB(坚固兰)(FASTBLUEBB)JAMES吲哚试剂麦氏比浊管McFarlandStandardAPIMINERALOIL矿物油NIN马尿酸NIT1+NIT2硝酸盐试剂丙酮酸反应检测液(VP1+VP2)STERILEATB无菌加样吸头BCP二甲苯试剂EHR色氨酸试剂XYL溴甲酚紫试剂3标段G实验+GM实验配套试剂及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耗材革兰阴性脂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显色法551家真菌(1-3)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免疫显色试剂(ND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胶体金法免疫显色试剂(KPC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VIM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23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OXA-48碳青霉烯酶检测卡)免疫显色试剂(NDM、KPC、IMP-4型碳青霉烯酶检测卡)烟曲霉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念珠菌烯醇化酶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一次性使用小吸头一次性使用大吸头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无热源专用离心管(EP管)一次性使用吸头(IGL-800专用)一次性专用平底试管(IGL-800专用)一次性使用无热源混合瓶(IGL-800专用)一次性接种环4标段进口药敏纸片药敏纸片K-B法(进口)通用药敏实验纸片纸片扩散法31家CT0425B环丙沙星药敏实验纸片CIP5ug头孢吡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043B青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P10ugCT0647B替考拉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725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19B头孢西丁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FOX30ugCT1841B替加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166B头孢噻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X30ugCT0030B米诺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MH30ugCT0013B氯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30ugCT0064B克林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DA2ugCT0020B红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E15ugCT0107B阿米卡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K30ugCT0774B美罗培能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520B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AM20ugCT1650B利奈唑胺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ZD30ug头孢他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磷霉素/氨丁三醇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FOT20ugCT0058B万古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VA30ugCT0264B氨曲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TM30ugCT0003B氨苄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AMP10ugCT0054B四环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TE30ugCT0127B头孢呋辛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XM30ugCT0159B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17B头孢曲松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RO30ugK6101奥普托欣纸片5ugCT1727B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CF105ugCT0052B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SXTCT1587B左氧氟沙星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LEV5ugCT0024B庆大霉素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N10ugCT0011B头孢唑啉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CT0455B亚胺培南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IPM10ug5标段国产药敏纸品+基础培养基微生物肉汤稀释法MIC+其他配套试剂通用药敏试剂(8浓度)细菌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31家通用药敏试剂(12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万古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8浓度)头孢噻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曲松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呋辛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唑啉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西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吡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苯唑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羧苄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左氧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环丙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氧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洛美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加替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氟罗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诺氟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庆大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司帕沙星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多西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米诺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拉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奇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卡那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克林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红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青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氯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奈唑胺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链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四环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利福平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复方新诺明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丁胺卡那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呋喃妥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氨曲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亚胺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美罗培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妥布霉素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替考拉宁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头孢克罗药敏试剂微量肉汤稀释法(12浓度)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剂盒链球菌药敏试剂盒替加环素药敏试剂MIC多粘菌素B药敏试剂MIC嗜血杆菌药敏试剂盒MIC少见菌药敏试剂盒MIC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MIC肠球菌药敏试剂盒MIC万古霉素药敏MIC亚胺培南药敏MIC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试条药敏接种培养液(CAMHB)真菌药敏试纸KBKB法真菌药敏试纸条ETESTETEST法真菌药敏试剂MIC微量肉汤稀释法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MIC标准菌株/质控菌株干粉培养基(SS、XLD、麦康凯、MH、厌氧血、嗜血)嗜热芽孢杆菌菌片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联合检测ELISA法药敏纸片+手工鉴定配套试剂(国产)细菌药敏纸片(各类抗菌素或抗真菌)KB法国产微生物药敏试纸(扩散法法)卡他莫拉菌检测细菌生化鉴别试剂(氧化酶纸片)呋喃唑酮纸片杆菌肽纸片奥扑拓新纸片多粘菌素BV因子鉴定X因子鉴定X+V因子鉴定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纸片苯唑青霉素纸片哌拉西林纸片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呋肟)纸片头孢唑啉纸片头孢哌酮(先锋必)纸片头孢曲松纸片头孢噻肟纸片头孢他啶纸片利福平纸片链霉素纸片庆大霉素纸片四环素纸片氯霉素纸片红霉素纸片复方新诺明SMZ/TMP纸片万古霉素纸片环丙沙星纸片洛美沙星纸片克拉霉素纸片左氧氟沙星纸片磷霉素纸片氧氟沙星纸片克林霉素纸片阿莫西林/棒酸纸片丁胺卡那纸片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舒普深)诺氟沙星纸片氟罗沙星纸片氨曲南纸片亚胺培南纸片多西环素纸片司帕沙星纸片氨苄西林/舒巴坦纸片阿奇霉素纸片米诺环素纸片美罗培南纸片头孢吡肟纸片头孢西丁纸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纸片替卡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妥因纸片妥布霉素纸片替卡西林纸片替考拉宁纸片头孢唑肟纸片头孢噻吩纸片奈替米星纸片Optochin纸片杆菌肽纸片新生霉素纸片呋喃唑酮纸片多粘菌素B纸片林可霉素纸片阿莫西林纸片罗红霉素纸片头孢美唑纸片交沙霉素纸片头孢克罗纸片头孢克肟纸片美洛西林纸片利奈唑胺纸片莫西沙星纸片头孢硫脒纸片头孢拉定纸片头孢氨苄纸片头孢匹安纸片拉氧头孢纸片头孢匹罗纸片阿洛西林纸片壮观霉素纸片夫西地酸纸片萘啶酸纸片头孢布烯纸片替加环素纸片厄他培南纸片头孢孟多纸片头孢丙烯纸片麦迪霉素纸片X因子鉴定纸片头孢他啶/棒酸纸片头孢噻肟/棒酸纸片庆大霉素纸片羧苄青霉素(羧苄西林)纸片加替沙星纸片卡那霉素纸片甲氧苄啶纸片头孢替坦纸片新霉素纸片土霉素纸片恩诺沙星纸片氟苯尼考纸片氨苄西林/棒酸纸片呋喃唑酮(痢特灵)纸片通用药敏纸片ETEST药敏(国产)康泰通用药敏试剂条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试剂条头孢呋辛药敏试条庆大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吡肟药敏试条红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唑啉药敏试条左氟沙星药敏试条诺氟沙星药敏试条苯唑西林药敏试条利奈唑胺药敏试条克林霉素药敏试条阿莫西林/棒酸药敏试条头孢他啶药敏试条环丙沙星药敏试条头孢曲松药敏试条头孢噻肟药敏试条克拉霉素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哌酮药敏试条洛美沙星药敏试条氧氟沙星药敏试条万古霉素药敏试条亚胺培南药敏试条美罗培南药敏试条氯霉素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药敏试条丁胺卡那药敏试条氨曲南药敏试条哌拉西林药敏试条司帕沙星药敏试条头孢他啶/棒酸药敏试条利福平药敏试条羧苄西林药敏试条氟罗沙星药敏试条加替沙星药敏试条米诺环素药敏试条卡那霉素药敏试条多西环素药敏试条替卡西林药敏试条四环素药敏试条妥布霉素药敏试条替考拉宁药敏试条呋喃妥因药敏试条阿奇霉素药敏试条头孢西丁药敏试条复方新诺明药敏试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条头孢噻肟/棒酸药敏试条替卡西林/棒酸药敏试条氨苄西林/舒巴坦药敏试条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泊沙康唑阿尼芬净急诊粪便常规检测样本采集管(包含稀释液、清洗液等)胶体金法粪便隐血(FOB)多水平非定值质控品便隐血(FOB)检测试剂6标段ETEST+染液+基础培养基ETEST药敏(国产)安图国产ETEST纸条(各类抗菌素)细菌药敏试条(E试验法)31家两性霉素B(E试验品)氟康唑(E试验品)伏立康唑(E试验品)阿米卡星药敏条阿莫西林药敏条氨苄西林药敏条氨曲南药药敏条苯唑西林药敏条红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环丙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卡泊芬净药敏条(E试验法)克林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利奈唑胺药敏条(E试验法)氯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美罗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诺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青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庆大霉毒药敏条(E试验法)四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呋辛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曲松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他啶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唑林药敏条(E试验法)万古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亚胺培南药敏条(E试验法)左氧氟沙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吡肟药敏条(E试验法)头孢噻肟药敏条(E试验法)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药敏条(E试验法)米诺环素药敏条(E试验法)阿奇霉素药敏条(E试验法)微生物染液等革兰染色液(4×250ml)手工试剂革兰染色液(4×100ml)抗酸染色液(4×250ml)抗酸染色液(3×100ml)鞭毛染色液荚膜染色液芽孢染色液异染颗粒染色液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2×25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2×10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瑞姬氏复合染色液)(4×20ml)瑞氏-吉姆萨染色液网织红细胞染色液(2×100m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4×20ml)过氧化酶(POX)染色液铁染色液精子染色液精子稀释液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液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苏木素-伊红染色液II(H-E单一)巴氏染色液Ⅰ巴氏染色液Ⅱ巴氏染色液(巴氏试剂盒)快速革兰氏染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碘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脱色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沙黄溶液革兰氏染液-快速法-龙胆紫液新型隐球菌染色液六胺银染色液乳酸酚棉兰染液真菌免疫荧光显色试剂(II型)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凝集法)微生物基础培养基等手工试剂麦康凯琼脂平板乳酸棉酚蓝染液六胺银染液真菌荧光染液(一步法)抗酸荧光染色液(金胺O法)弱抗酸染色液无菌病毒运输液(用于甲流)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50种)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22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60种)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30种)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诊断血清(供科研用)触酶试剂氧化酶试验试剂MH干粉沙保罗培养基干粉XLD培养基干粉营养肉汤干粉R2A培养基干粉变色硅胶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9ml)含醛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酚、醇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氯、碘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含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中和培养基(50ml)苛养菌药敏琼脂平板血、肠道菌分隔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营养肉汤培养基(液体)营养琼脂培养基尿道菌显色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物表测试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麦康凯)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伊红美兰)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中国蓝)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肠道菌(SS)分隔琼脂平板血﹒嗜血杆菌分隔琼脂平板GBS运送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厌氧血琼脂平板/厌氧苯乙酸琼脂培养基厌氧琼脂培养基庖肉培养基巯基乙酸肉汤培养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测70cm艰难梭菌显色平板70cm不动杆菌显色培养基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30孔,12种药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PBSpH7.2)SBG增菌液冷冻管冻存管盒液体菌种保存管复方中和增菌培养基(带棉签)注:有名“物表采样管”含复方中和剂的0.04mol/L磷酸盐缓冲液R2A琼脂培养基(干粉)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干粉)TGE琼脂平板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Amies采样运送拭子(Amies采样运送培养基含拭子)TSA接触平板样本稀释液中和洗脱液复合中和洗脱液(9ml)复合中和洗脱液(5ml)厌氧指示剂SS琼脂平板MH琼脂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培养基B族链球菌平板专用油镜油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5颗)含珠菌种保存管(国产)(25颗)病毒采样管(无菌病毒运输液)植绒采样拭子磁珠菌种保存液营养肉汤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平板)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平板)半固体琼脂Amies采样运送拭子Cary-blair运送培养基stuart运送培养基弯曲杆菌显色培养基尿培养筛选显色平板沙门氏菌筛选显色平板大肠杆菌显色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弧菌显色平板霉菌显色平板O157培养基分枝杆菌菌种保存管含珠菌种保存管(进口)(25颗)脱脂奶粉血琼脂平板念珠菌显色平板耐药菌三联检显色平板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缓冲液(碳青霉烯酶)一次性封闭真菌形态学观察培养基多粘菌素B纸片霍乱弧菌诊断血清01群、0139脑心浸液琼脂GC琼脂平板乙腈甲酸头孢硝噻吩纸片备注:各供应商可选择参投一个或多个标段,但必须对所投标段内全部项目内容进行投标报价,不得缺项、漏项。预算金额:314万元/年。资金性质:自筹资金。项目用途:医用。合同履行期限:2年二、供应商资格要求:1、基本资格条件: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供应商条件;1.1、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执业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如已办理了多证合一,则仅需提供合证后的营业执照】,如供应商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自然人身份证明。1.2、提供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或具有财务审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开标日前三个月内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附开户许可证);2021年以后新成立企业提供成立之日至开标前一月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或开标日前三个月内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附开户许可证)。1.3、提供2021年以来至少一个月的纳税证明或完税证明(提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至少一种),纳税证明或完税证明上应有代收机构或税务机关的公章或业务专用章。依法免税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文件证明。1.4、提供2021年以来至少一个月的社会保障资金缴存单据或社保机构开具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证明。依法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文件证明。1.5、提供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书面声明。1.6、提供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3、特定资格条件:3.1、供应商应授权合法的人员参加投标全过程,其中法定代表人直接参加投标的,须出具法人身份证,并与营业执照上信息一致;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参加投标的,须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及授权代表身份证。3.2、投标产品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须提供供应商有效的医疗器械(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或经营备案凭证。3.3、投标产品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须提供产品有效的医疗器械(或药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3.4、若投标产品为进口,供应商须提供有效的完整授权链的产品授权书(授权期限不足2年的须附能够提供持续供货的声明材料,英文授权须提供中文翻译版;制造商直接参与投标的不提供此项)。若投标产品为国产且纳入医疗器械(或药品)管理的,供应商须提供投标产品制造商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3.5、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以下情形之一:①记录失信被执行人;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查询没有处于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记录名单。3.6、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3.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5月20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线上方式:1)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本次招标文件采用线上发售,供应商在文件发售期以内将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等资料加盖单位公章的彩色扫描件发送至邮箱591330045@qq.com,并及时联系采购代理机构确认(联系人:李工18220810739),获取缴费方式。2)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标段,售后不退。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邮件并确认文件收费到账后,通过邮箱向供应商发售招标文件,请及时查收。3)受疫情影响,本项目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变更,具体另行通知。售价:¥300.0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2年6月7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38号金花新都汇A座7层会议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1、《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2、《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3、《关于政府采购优先购买福利性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意见》(陕民发(2015)1号);4、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5、《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6、《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7、《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财库〔2019〕27号)。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联系方式:冯女士029-87679861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正大鹏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38号金花新都汇A座12层1201室联系方式:李工18220810739,杨工15902948290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工电话:18220810739
  • 普今公司医药化工行业分析仪器专刊
    2009年药典新增分析仪器,特此普今公司开办医药化工分析仪器专刊,重点推荐了重金属检测、TOC分析的解决方案,以及自主研发用于青霉素药品中高分子杂质分析的聚合物测定仪。 本期刊物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对项目:微量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 二、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应对项目:总有机碳分析仪 三、聚合物测定仪,应对项目:青霉素药品中高分子杂质分析 四、岛津色谱工作站Lcsolution Lite & Chromato-Solution Light,应对项目:替代国产色谱工作站,符合GMP规范 五、色谱配件、消耗品优惠信息 详情请来电咨询,欢迎各位用户前来订阅,我们会及时给您邮寄过去! 普今公司真诚为您服务! 联系电话:0512-65684880、65684881、65684882 E-mail:sales@sp4s.com 苏州普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9-6-15
  • 医生指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及耐药宝宝
    2010年9月,余立娅一个月大的女儿被诊断出肺炎。医生给开了三代头孢。身为一名工作在重庆的药剂师,余力娅了解三代头孢及其副作用(恶心和腹泻)。虽然不情愿,但是由于害怕病情恶化,她还是让孩子服用了这个抗生素。  “医生说他们不确定孩子的肺炎是不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她回忆说。而一个星期以后,孩子的细菌报告出来了。这个27岁的妈妈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因为在她女儿的痰里没有检测到任何细菌感染。“我女儿根本就不必使用抗生素的,”她抱怨道。  抗生素在中国医院的使用率平均在70%左右,这个数字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使用率的两倍多。抗生素在中国已经滥用成瘾。健康专家指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但增加了产生了诸如上个月在国内检测到的NDM-1超级细菌的风险,而且导致更多的新生婴儿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在余立娅工作的重庆西南医院,儿科医生们已经接收过多名“耐药宝宝”。  “我上医科大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说引起肺炎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儿科医生汪洋说。“但是这种细菌早就已经对青霉素耐药了。现在我们不得不给孩子开更高级的抗生素。”  重庆大坪医院的儿科主任医师史源指出,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滥用抗生素,一旦发生宫内感染,孩子生下来就会具有耐药性。他就遇到过好几例这样的新生儿。年幼的孩子就已经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情况已经在全国蔓延。本来很容易医治的小病,如今都变得麻烦起来。  “我知道美国的儿科医生一般都会避免给儿童使用抗生素。那是因为人家的环境本来就干净,”中日友好医院儿科的主任医治周忠蜀说。“我们给孩子用抗生素,甚至是高级的抗生素,也是不得已啊。因为我们的环境里已经存在耐药细菌了。”  专家称目前中国的抗生素耐药状况已经相当严重,很多致病细菌都能够成功对付抗菌类药物。  甘晓协是重庆肿瘤医院检验科的一名研究员,已经从事临床检验工作25年。她所在的科室专门负责对病人的痰和血液等样本作药物敏感试验。她说,导致皮肤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已经是15年前的事了,“如今我们要联合使用利福平和万古酶素这样最高级的抗生素才能管用”。  药理学专家,广州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汤泰秦教授说:“曾经有效降低了肺炎死亡率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0年前是很多医院的一线用药,但是现在这个药的效果已经比较差了。”  中国医院对抗生素的使用是如何“上瘾”的呢?这个问题,病人要负一部分责任。多家医院的医生告诉中国日报,来自患者的“快速治愈”的要求给他们的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如今到医院就医的病人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广东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的门诊医生吴帅说。“好多人一进来就直接跟你要抗生素,还要输液。他们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疗效。”他说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医生就容易去迎合病人的心理,开出不必要的抗生素。  肇庆市离香港只有两小时车程。吴帅说由于习惯了生病用抗生素,还要输液,好多在香港上班的大陆人都跑回大陆这边的医院看病。因为抗生素在香港的医疗系统是受严格控制的,很难买到,一般的诊所也不能提供输液治疗。  一味贪图方便快捷的治疗态度终究是会带来恶果。刘建民就是个例子。这个来自黑龙江萝北县的58岁农民说他被诊断出肺癌之前,从来没有进过医院。“每次我生病了就是去药店随便买点儿药,反正售货员建议我买什么抗生素我就买,”刘建民说。如今在北京就诊的他,正在等待手术。但是由于药敏试验显示他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医生把他的手术推迟了。但是完全责怪不懂医的患者未免不公平,对于抗生素滥用问题,医生应该担负更多的责任。  “多一个治疗手段,科室就多一份收入,自然医生也就多点奖金了,”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万锐杰指出某些医生滥开抗生素的原因。但是钱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大量的医生还普遍欠缺抗生素使用的相关知识。“在中国,只要你是个医生就能开抗生素,”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汤泰秦教授说。“但是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改如何准确地使用抗生素,而且也不注重学习。”如今国内唯一官方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是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是汤教授指出这个指导原则过于粗略。“国家需要制定一个更加细致的指导,开抗生素的权利也要严格分级,”他说。  从农民刘建民的例子可以看到,抗生素在国内的药店和私人诊所可以随意买到。虽然国家规定如果没有医生的处方,禁止销售抗生素。然而大多数的药店对这个规定都置若罔闻。  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国内的医院与一些国际医院有着巨大的差别。以北京和睦家医院为例,这家主要服务与在京外国人的中美合资医院多年来一直把抗生素的使用率控制在12%到15%之间。  “一般的感冒我们是不会给病人开抗生素的,”华裔美国医生Andy Wang说。他在来中国从医之前,在美国西雅图已经做了五年的医生。“只有我们发现病人有白细胞升高的情况时,才会使用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的上升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卫生部的重视。卫生部在2005年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建立了“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全国已经有17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都加入了这个监测网。上个月出现的3例NDM-1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个监测网发现的。  一些医院也采取措施,主动控制医疗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每个月我们医院都要开展500例抽样检查,”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潜说。“一旦发现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那么这个医生的奖金就会受到影响。”这项措施的开展使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从70%左右降到了50%和60%之间。她补充道:“我们医院正在组建一个可以检测药物使用,特别是抗生素使用的电脑网络。”  为了减少广东省小医院和乡村诊所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下属的药理协会正在组织用药的培训,提供平台让大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指导地方以及社区医院的医生。  但是光靠医院自我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还远不足以解决问题。“首先,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肖永红医生指出目前我国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存在立法漏洞。“其次,医院必须阻止制药商对医生用药的影响。”  作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肖永红表示在药品使用方面,目前国内的医生有着过多的选择,尤其是名目众多的抗生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医药代表的宣传就有可能在药品选择上对医生造成影响。“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给同一种药批上百个生产许可,”肖教授说。  中国在大约60年前开始自主生产抗生素。抗生素的品种在90年代之前都很少。那时国内医院的用药大量依靠进口。如今,据去年“中国抗生素60年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头号抗生素生产国,能产出181个抗生素原料药品种。在中国每年生产的14.7万吨抗生素里,83%都在国内市场消耗。  令人感叹的是,曾经帮助我们战胜细菌的抗生素如今却让细菌变得更加强大。“很难想象如果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无限增强会怎样,”中日友好医院的徐潜医生说。“那将如同回到了发明抗生素之前年代。”
  • 饮料企业急需高质量的检测仪器技术
    近五年来,我国饮料产量一直以超过20%的速度高速发展,是饮料行业发展的黄金五年,饮料产量从2006年的4200多万吨到2010年的超过1亿吨。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饮料产量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饮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则成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拟建立专业检测中心(实验室)的饮料企业数量不断加大,企业在研发、生产、出厂等环节对检测设备、仪器、技术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解决企业在食品安全项目检测上存在的检不出、检不快、检不准的问题,受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要求,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组委会特别在CBST2011开辟专门展区,展示相关的检测仪器技术,提供检测仪器技术的公司搭建与饮料企业的技术贸易交流平台。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对近70家主要饮料企业的调查反馈表明,目前饮料企业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常规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安全指标检测(溴酸盐、亚硝酸盐、展青霉素、农残等)、特殊成分检测(如茶多酚、咖啡因)等数十个项目,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检测检验能力,但从调查看,被调查的近70家企业急需购进的检测仪器在300台(套)以上,每家企业的平均需求量为5台(套)。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分析仪、气相色谱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快速检测仪器是企业迫切需求的,分别有超过1/4的饮料企业急需购进,另外企业对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近红外光谱仪、示波极谱仪、阿贝折光仪、膳食纤维测定仪、激光衍射粒度测定仪、臭氧检测仪、激光尘埃粒子记数器等多种检验检测仪器有不同的需求。  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是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两年一届的专业展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是饮料企业与供应商的技术贸易交流平台,经过调查,寻求最新的在线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仪器技术成为饮料企业对CBST2011的重点需求之一。  在此,诚挚地邀请相关企业将先进实用的检测仪器技术带到CBST2011展会来,我们愿意为您服务,为饮料行业的食品安全牵线搭桥。
  • 专家称抗生素研发跑不赢耐药菌 减弱研发动力
    研究人员检查菌种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所长易八贤  国内现存唯一一家国家级抗生素工业研究所位于成都  因为“超级细菌”带来的风暴,45岁的易八贤最近颇受关注。易八贤任所长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与他本人同龄,45年来先后研发了100余种抗生素,是目前国内现存唯一的国家级抗生素工业研究所。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曾辉煌一时。  然而,耐药菌加速出现,抗生素的研发周期漫长且需巨额资金投入,目前仅凭抗生素研发已不能完全支撑研究所的发展。与此同时,为应对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研究所也在努力研发抗生素的替代品,“即便距离新药上市还需要漫长的周期,但作为央企要履行社会责任,这种研究就是为全民健康安全做技术性储备。”研究所生物部副部长王辂说。  耐药菌在加速出现正是跟抗生素滥用有关  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该所实行国家计划全额拨款。“那个时候国内一大半的抗生素都是我们所研发的,像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现在在用的也还有很多。”易八贤略带骄傲地说,研究所全球首创的抗结核利福霉素系列,创新药物利福喷丁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研发的抗生素都少了。“国内外有不少企业都把抗生素这块卖出去了。”易八贤说,虽然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效率,但由于药物审批越来越严格,尤其是临床数据要求越来越全面,必须保证足够的临床试验时间,新药的研发周期仍然漫长,“少说也要一二十年。”相对而言,耐药菌出现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以前是几年才会出现耐药菌,现在一两年就不管用了,快的还有几个月的。”  易八贤认为,除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耐药菌加速出现与抗生素滥用不无关联。“明明一代抗生素就可以治好的,偏偏要用二代,这就像用炮弹打蚊子。”他举例说,在北欧一些国家,现在青霉素依然有效,而在国内已经更新换代好几轮了。  抗生素研发跟不上应像免疫规划一样重视  漫长的研发周期与加速出现的耐药菌像一场拉锯战,减弱了企业研发抗生素的动力。  “2000年以前大学还有抗生素专业,现在已经没有专门的研究学科了。”易八贤说,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国家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跟上。过去是国家全额拨款,现在研究所直接面向市场,“企业需要什么研究所搞什么,不能创收的研发方面自然力不从心,所以我们研究所才渐渐成为唯一一个还在坚持研发的抗生素工业研究所”。  易八贤说,去年以前国家每年给该研究所的拨款只有几十万元,这些连给离退休职工和老专家们的保险、医疗费都不够。因为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明年起研究所每年可以得到上千万的拨款,但即便如此,“相对于研发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弥补缺口,研究所目前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收”。“不过都还是抗生素领域内的事。”针对这种状况,易八贤呼吁,希望国家能引导科研单位、企业对抗生素研发领域的重视,增加投入,“要是能像重视免疫规划一样重视抗生素研发,研发格局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探秘抗生素研发  抗生素有替代品我国研究刚开始  研究所的300多人里,王辂所在的生物部是最大的一个团队。这里不仅承担着改良制药工艺的任务,还肩负着研发抗生素替代品的重任。  王辂介绍,目前抗生素的替代品有4个领域,经比较后认为比较可行的是噬菌体和噬菌体酶。“噬菌体不是病原体,它干的是攻击细菌的活。”人们可以通过噬菌体去攻击引起疾病的细菌,来治疗细菌感染。而传统的抗生素会不分青红皂白,杀死所有它遇到的细菌,好的细菌也难逃一劫。但噬菌体不会破坏人的微生物平衡,一种噬菌体只攻击一类致病细菌,所以病毒对噬菌体产生抗药性的几率也被降低了。  “这个理念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我们国家最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王辂说,二战后就有国家开始研究了,并进行了临床使用。从研发到新药上市同样需要漫长的周期,“开始研究”,就是在做一种技术性储备。  国内最全菌种库最冷只有-196℃  为研发抗生素,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的总部有着国内最全的菌种库。这个最大的“宝库”存放着5万5千株,55万份微生物菌种。  三个冻库从4℃到-196℃  “宝库”名为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核心地区是3个看似普通的房间。厚厚的铁门一打开,寒气扑面而来。第一间温度维持在0-4℃,第二间温度降到了零下80℃,第三间更加寒冷,用于保存菌株的液氮温度为-196℃,皮肤一接触就会冻伤。  每个铁柜,都有专人保存钥匙。一个柜子10层,拉开一层,满满都是5厘米长的玻璃瓶,每种菌株至少保存有10瓶。  全国刨土只台湾香港没去  这个菌库在研究所成立之初建立,随着几代人的积累,已经成为全国品种最齐全的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每一种新菌种的发现,都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身体力行的结果。王辂说:“我们也许是全国唯一一家进行‘地毯式’搜集、发掘的中心了。”  “地毯式”搜集,是指工作人员刨遍了全国各个深山老林里的土,只为提取出土壤中的菌株。每年,中心都会固定进行4次采样,每次半个月到一个月,专门到远离人类生活区的地方采集土壤、枯枝树叶、植物等。  中心主管郭义东今年33岁,上山下乡已经是他的常态。为了寻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不同经纬度、海拔的地方都得去。全国大江南北,除了台湾、香港,哪里的土他都刨过。川西高原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下也就一天。“菌种离开原生的环境久了会衰减、死亡,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迅速进行处理。”  新的菌种越来越难以发现  这些常人不屑一顾的泥土,其中都埋藏着宝贝。经过低温烘干、研细、稀释后,泥土中的菌株就会在培养皿中开始生长。再经过分类和鉴定,就能判断是什么菌种。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菌种已经越来越难以发现,不过中心工作人员仍在坚持每年进行采样,只为了找到新的菌种。  对菌种进行筛选,提取活性物质,然后再进行药效学研究、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程序,才有可能研发出一种新的抗生素。“人类发现的抗生素鼻祖青霉素,就是从一种叫做青霉菌的菌株培养液中提取的药物。”郭义东说。
  • 川宁生物:合成生物学管线稳定推进
    川宁生物(301301) 2023 上半年实现营收24.2 亿元(+21.8%,括号内为同比数据,下同);归母净利润3.91 亿元(+64.8%);扣非归母净利润3.93 亿元(+65.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4 亿元(+1636%),业绩略超预期。Q2 业绩环比再加速,盈利能力加强:单季度看,公司Q2 实现营收11.5亿元(+16.3%),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57.8%),归母净利润环比+22.8%。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因为疫情放开后需求端的快速恢复。盈利能力方面,由于规模效应的体现叠加原材料成本下降,公司Q2 毛利率环比提升4.7pct 至30.9%。期间费用率随着收入增长而下滑,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滑4.3pct 至3.0%,财务费用率同比下滑2.0pct 至1.2%。综合来看,2023 上半年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4.2pct 至16.2%,盈利能力不断加强。抗生素中间体疫后恢复良好:分品种看,公司2023 上半年硫红收入7.3亿元(-2.4%);头孢中间体收入5.3 亿元(+16.3%),青霉素类中间体9.8亿元(+54.7%);疫情放开后,头孢和青霉素类中间体需求恢复良好;其中,6-APA 平均价格同比涨价6.7%,销售量同比增加50.8%,青霉素G 钾盐平均价格同比涨价3.4%,销售量同比增加16.4%。合成生物学研发管线丰富,产能丰富,项目落地在即:公司在上海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4 大底盘菌研发平台等,已有十数个项目管线,且部分管线有望短期落地。川宁生物首个合成生物学产品红没药醇预计在下半年形成收入。随着下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疆宁生物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投产,公司将完成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红没药醇、5-羟色氨酸、依克多因、红景天苷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提升。合成生物学巩留新基地一期有望在2023 年年底前建成,新基地设计产能包括红没药醇 300吨、5-羟基色氨酸 300 吨、麦角硫因 0.5 吨、依克多因 10 吨、红景天苷 5 吨、诺卡酮 10 吨、褪黑素 50 吨、植物鞘氨醇 500 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车间;其中红没药醇已进入动销;5-羟基色氨酸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来生产,其工艺达到业内最高的发酵水平和提取收率,该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故产品天然度为100%,且生产成本低于植物提取,目前该产品仍在中试验证;麦角硫因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来进行生产,该技术和用蘑菇菌丝体发酵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产物浓度和糖转化率高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目前该产品也在中试验证。两项产品均在中试阶段,即将为公司提供业绩。
  •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令人头大?Detelogy为你出谋划策!
    新型污染物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的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现状部分新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环境/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可以进行长距离全球迁移等特性,能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而近日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始落实新型污染物的治理方案。目前的新型污染物主要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抗生素类污染物抗生素不但被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的防病治病,还被添加于动物饲料中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近年来,随着禽畜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抗生素使用量大增,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动物体内的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部分会随着动物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危害抗生素用于人和动物治疗后,通过排泄进入到环境中,再通过污泥农用化、有机肥施用以及灌溉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土壤系统,造成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导致蔬菜吸收积累抗生素,进而通过食物链形成恶性循环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建康。青霉素钠青霉素作为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而青霉素钠(钾)作为青霉素的一种,对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生物耐药性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重新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针对刻不容缓的新型污染物的治理。Detelogy马不停蹄,提供可行方案!实验室仪器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PDA检测器前处理仪器: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电子天平、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超纯水系统、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实验流程提取:称取样品放入10ml萃取池中,置于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中按以下条件进行快速溶剂萃取 :萃取完成后,收集提取液 ,将HLB 型净化小柱固定于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按以下条件进行净化:收集洗脱液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 40℃浓缩,用超纯水定容至2.0 mL,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涡旋 10 min,过滤膜后进行 HPLC 检测。Detelogy推荐产品参考方法:马珊珊,刘燕,余冉,等.加速溶剂萃取( ASE) -固相萃取( SPE)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测定土壤中青霉素钠[J].环境化学,2014,33 ( 11) : 1978-1985
  • 中国河流抗生素地图发布
    中国抗生素污染总体情况到底如何?终于有了研究成果。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获取首份中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预测得出全国58个流域的&ldquo 抗生素环境浓度地图&rdquo 。这一报告于6月初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近年多地河流水体被检出抗生素,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去年12月,央视曝光全国主要河流部分点位都检出抗生素,甚至南京居民家中自来水也有检出。其中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的污染非常严重,脱水红霉素等抗生素含量远远高出欧美发达国家河流的水平。应光国课题组的研究则量化预测了珠江流域抗生素的污染程度,报告显示,预测珠江流域抗生素排放密度全国最高,预测抗生素环境浓度仅次于海河。  珠江流域 排放量不大但密度最高  珠江流域抗生素污染究竟有多严重?&ldquo 在北方海河流域最严重,在南方珠江流域最严重。&rdquo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应光国说。  从报告的&ldquo 全国抗生素排放地图&rdquo 中可以看到,与洞庭湖、淮河、长江等流域相比,珠三角的抗生素排放总量虽然低于以上几个流域,在全国只属于中等水平,但单位面积排放密度在全国58个流域中属于最高等级,达到70 .3-109千克/平方公里· 年。而论文中明确表示,包括珠三角和东江流域在内的珠江流域,其抗生素排放密度为全国最高,但课题组没有透露该密度具体数值。  西江流域 排放量高密度中等  去年央视新闻报道称,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污染非常严重,当时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明确表示,广州自来水并不是从珠江广州段取水,而是来自水质较好的东江、北江、西江。  应光国团队的研究显示,就抗生素排放总量而言,西江流域达到最高等级,与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洞庭湖等流域一样,每年排放量在2190-3560吨 东江流域的抗生素排放总量为237-378吨/年,在和广东相关的几个流域中最低,在全国58个流域中也属于排放量较少的 北江流域则为378-587吨/年,属排放量居中的等级。  至于排放密度,除了最高的珠江流域,西江流域密度中等,北江流域则仅有7.15-13.3千克/平方公里· 年,在涉及广东的几大流域中排放密度最低,与国内部分西部流域抗生素排放密度相当。  报告指出,以地理学上著名的&ldquo 胡焕庸线&rdquo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也称为&ldquo 黑河-腾冲一线&rdquo )为划分,人口较密集的中国东部,其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可见人类活动对抗生素排放的巨大影响。  36种常见抗生素中 阿莫西林浓度最高  进入环境后的各类抗生素,由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有的容易降解,有的较稳定,在水、土、沉积物等不同环境的相中分配不同,因此环境浓度也不一样。报告预测了36种常见抗生素在各流域的环境浓度。珠江三角洲的抗生素环境浓度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海河。阿莫西林等7种抗生素在流域水环境中的浓度高于1000纳克/升。  应光国介绍,海河和珠江是环境抗生素污染最严重的两条河流,但由于海河水量少,其抗生素环境浓度比珠江更高。事实上,北方地区的各河流流域抗生素浓度明显高于南方河流。  珠江流域中,浓度最高的抗生素是阿莫西林,达到3384纳克/升,其次为氟洛芬(2867纳克/升)。诺氟沙星、青霉素等另外5种抗生素浓度也较高,均高于1000纳克/升。应光国解释,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环境里抗生素浓度的标准,但1000纳克/升以上的浓度已经属于非常高的水平。  而今年初,广州市环保局曾表示要探索抗生素监测办法,争取在珠江广州段展开抗生素监测,目前进展如何?昨日,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珠江抗生素的监测方法研究正按计划进行,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由于国家层面还没有相关标准和规范,因此正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密切沟通和合作,最终要建立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己的一套科学监测方法。  释疑  水中抗生素从哪里来?  2013年16 .2万吨抗生素52%为兽用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又会通过各种方式可能重新进入人体,最主要的就是喝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吃了存在抗生素残留的肉类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生态循环的方式回到人体。  应光国介绍,珠江流域人口密度高,广东人又是养殖大省,鸡、猪的消费量在全国范围内算很高的,水产养殖发达,广东鱼塘在全国最多,因此珠江流域抗生素使用量、排放量大,排放密度高。另外,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也较低,农村地区几乎直接排放污水。  由于我国对抗生素的使用缺乏监管,抗生素滥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广东也不例外。应光国介绍,目前对大医院中抗生素使用的控制相对较好,但中小医院、药店以及畜牧养殖业则基本没有控制,政府监管缺位。实地调查中,养鸡场、养猪场的动物粪便和饲料里都检测出抗生素。  应光国介绍,一头猪的平均污水排放相当于10个人的排放量,并且养殖厂排放污水中的抗生素将随污水进入受纳水体和土壤环境,也有可能渗入地下水。本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使用抗生素达16.2万吨,其中52%为兽用抗生素 在36种常见抗生素中,兽用抗生素的比例更是高达84.3%。  危害到底有多大?通过饮食  进入人体非常微量但会加剧细菌耐药  环境抗生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饮用有抗生素残留的水有没有危害?被检出抗生素的肉类安全吗?应光国解释,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微量,相比医用治疗中使用的抗生素少得多,吃抗生素药品都没事,微量的抗生素残留进入人体并没有直接危害。抗生素滥用、环境抗生素污染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细菌耐药性的情况。  从药学领域而言,广谱(能针对绝大多数细菌)抗生素大致分为青霉素类、碳青酶烯类、&beta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ldquo 不同的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不同的半衰期(药物衰变为其他物质)不同,以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等)为例,其半衰期较长,在自然界化学稳定性很好。它需要足够长的时间降解成其他物质,如果人类长期低量摄入含有喹诺酮类的水、肉食,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产生耐药。&rdquo 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与科普专委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徐江平教授表示。  &ldquo 喹诺酮类药物的人体耐药性问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了。比如第一代喹诺酮氟哌酸,已经基本治疗不了细菌感染性腹泻,再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其对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也在渐渐降低,这就是耐药的表现。&rdquo   广州地化所这次研究报告显示,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仍然很大,以诺氟沙星为例,2013年全国用了5440吨,其中人用了1013吨。徐江平表示,他最新掌握的信息显示,农业部已经意识到喹诺酮在畜牧业滥用的危害,即将决定停止4类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牧业的使用。&ldquo 其他还有一些小分子的抗生素,其半衰期也很长,在自然界化学稳定性很好,长期微量摄入也有类似的导致耐药结论。&rdquo   怎么预测出来?  10年流域调查购买了237家药企数据  &ldquo 我国长期缺乏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每一种抗生素具体用到哪些地方、用了多少、有多少进入环境,做研究的人都不知道。&rdquo 应光国说,这次课题的初衷就是搞清楚上述情况。  课题组选择了市场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的方法。课题组对我国主要河流做了10年的流域调查,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这次选择了36种最常被检出的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  2014年开始,课题组从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提供的药厂登记信息中,分别选择了各种抗生素销售量最大的5-10家企业作为代表,总共237家。课题组向这些企业购买了2013年的市场份额、销售量等数据,从而计算出各类抗生素在不同区域的使用量和用途。  然后,参考代谢率、污水处理率等因素,进而计算出抗生素排放量。根据各流域的行政区划组成,将各市、县的数据相加,得到流域尺度的抗生素排放量和排放密度。最后,在排放量基础上,再使用三级逸度模型,模拟预测了各抗生素在全国各流域的环境浓度。应光国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启动本次课题,历时两年完成,&ldquo 这也是建立在此前课题组大量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之上&rdquo 。  预测是否靠谱?  肯定有误差但&ldquo 结论比较可靠&rdquo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维海指出,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的结果肯定与真实环境有误差,即便是实地监测,也会有枯水季与丰水季、不同河段点位的区别。不过他认为,应光国课题组研究所得的抗生素模拟浓度50%以上与监测结果在一个数量级以内,说明研究结论比较可靠。&ldquo 能拿到这么多数据,反映出全国抗生素浓度的分布情况,这是没有人做过的。&rdquo   广州地化所研究员张干表示,这一研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反映了抗生素污染的时空规律。他介绍,这次研究建立了一个抗生素排放清单的平台,以后就可以代入数据做情景模拟,往前、往后都可以预测。&ldquo 这次的研究成果倾向于静态,下一步应该还会倾向于做抗生素污染的动态预测。&rdquo   徐维海介绍,现在对抗生素环境浓度的监测研究已经不是国内外学术界的重点。&ldquo 抗生素残留在环境中的暴露是确定的,现在的研究转向对耐药性,尤其是耐药性基因的研究。&rdquo   链接  &ldquo 超级细菌&rdquo   演变史  近30年,人类在广谱抗生素研发方面基本没有突破性发现,能做的都是小修小改,但同时出现了多种&ldquo 超级细菌&rdquo 。2013年前后还发现&ldquo 产N D M -1耐药细菌&rdquo ,它与传统&ldquo 超级细菌&rdquo 相比,其耐药性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数种抗生素具有&ldquo 多重耐药性&rdquo ,而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被称为&ldquo 泛耐药性&rdquo 。  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A),M R 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ldquo 食肉链球菌&rdquo 被发现。  2000年至2014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耐药性达100%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就《动物性食品中二苯乙烯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要求,我办组织起草了《动物性食品中二苯乙烯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于2022年7月10日前反馈至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人:张玉洁  联系电话:010-62103930  E-mail:syclyny@163.com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8号科技楼206  邮编:1000811. 动物性食品中二苯乙烯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猪、牛、羊、鸡组织(肌肉、肝脏、肾脏和脂肪)、鸡蛋、牛奶中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和己二烯雌酚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原理为:试样中残留的药物经酶解后用乙腈提取(脂肪样品先经乙腈提取,吹干复溶后再酶解),加入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后进行液-液-液三相体系净化,取中间层氮吹复溶后通过碳酸钠溶液液液萃取和硅胶柱固相萃取进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   2.牛可食性组织中盐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牛可食性组织中盐霉素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适用于牛肌肉、肝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中盐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原理为:试样中的药物残留用乙腈提取,提取液过滤膜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   3. 动物性食品中碘醚柳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碘醚柳胺的制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牛、羊的肌肉、肝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中碘醚柳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原理为:试样中残留的碘醚柳胺,经乙腈-丙酮溶液提取,混合型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4. 禽蛋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禽蛋中青霉素V、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喹肟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原理为:试样中残留的青霉素 V、青霉素 G、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喹肟,经 80%乙腈水溶液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标法定量。   5. 禽蛋中头孢噻呋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禽蛋中头孢噻呋代谢物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原理为:试样中残留的头孢噻呋及代谢物,加入 0.4%二硫赤藓醇溶液混匀,用 14%碘乙酰胺溶液衍生化,生成稳定的乙酰胺衍生物,水饱和正己烷除脂,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   6. 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的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禽蛋中卡巴氧代谢物喹噁啉-2-羧酸(QCA)和喹乙醇代谢物 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原理为:试料中QCA和MQCA残留经偏磷酸溶液水解提取,叔丁基甲醚萃取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反萃取,混合型强阴离子交换柱净化,酸性甲醇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7. 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21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原理为:水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反相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和确证,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
  • 惠泽实验室提供抗生素类药物及其杂质的HPLC-CoulArray电化学检测方法
    抗生素可以根据他们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包括β-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氟喹诺酮抗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含林可胺类抗生素和链阳霉素)。在这些种类的抗生素中,青霉素(例如,阿莫西林)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和阿齐霉素)可以利用HPLC直流电化学检测模式进行分析。但是,很少有相关文献报道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具有电化学活性,但是他们通常是用HPLC脉冲电化学(PAD)模式进行检测。具体的可以参考ESA应用文献,利用HPLC-PAD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本实验室提供了一种梯度HPLC-CoulArray方法,在50min的时间内分析几种不同的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此方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低pg水平,动态检测范围宽,具有极好的线性回归。此方法可以分析人血浆中提取的阿齐霉素,氯洁霉素,红霉素和竹桃霉素,同时也可以检测此类药物生产中0.1%含量的杂质和降解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