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癸酸环戊基甲基酯

仪器信息网癸酸环戊基甲基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癸酸环戊基甲基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癸酸环戊基甲基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癸酸环戊基甲基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癸酸环戊基甲基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癸酸环戊基甲基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癸酸环戊基甲基酯相关的解决方案。

癸酸环戊基甲基酯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成立无机材料基因创新中心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基因科学创新中心启动咨询会在沪举行。大批院士专家共聚一堂,研讨材料基因创新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愿景。   该中心主任江东亮介绍说,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揭示物质构成、不同元素排列与材料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有目的设计新材料的科学工程,有着更强烈的实用和需求背景。   &ldquo 中心将集成上海硅酸盐所在无机材料设计、高通量合成与表征、微结构分析、智能制造、无机材料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力量,聚焦极端环境服役的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能源、环境、生物等新兴领域需要的先进无机材料,解决材料设计、快速筛选、智能制造等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新材料探索和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材料集成制造等领域作出创新性贡献。&rdquo 江东亮说。   &ldquo 基因创新中心的成立也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体制创新上的一次有益尝试。&rdquo 该所所长宋立昕表示,&ldquo 我们将所内材料、计算基因等相关的经费都划拨到该中心之下,让其选择布点,以此为全所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持久的创新动力,加速研究所的无机材料研究步伐,带动和引领无机新材料的探索与研发。&rdquo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9年6月4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十四站: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97年,行政上直接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领导,主要从事各种材料(特别是无机材料)的检测与表征,以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孙伟嬿高工介绍说,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内首批建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一大批大型精密仪器,和一支40余人训练有素的分析测试专业队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占50%),开展无机材料表征与检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检测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检测设备研制和应用软件开发等,专业范围包括化学成份分析、结构分析、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检测和表征。   激光脉冲法高温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测定仪(自行研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   亚微米/微米薄膜材料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测定仪(自行研制,中科院仪器研制创新项目)   美国瓦里安Vista AX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日本岛津AA-6701石墨炉-火焰两用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   Thermo Elemental VG9000辉光放电质谱仪   日本理学D/max 2550V X射线衍射仪   美国Leco公司TC600氧氮联合测定仪   JEM-2010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   德国Netzsch公司STA429C热分析与Balzers公司ThermoStarTM质谱仪   Instron-5500R万能材料试验机及高温抗折炉   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在向全所各研究室、中试基地和所办公司提供良好的分析测试技术服务的同时,还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检测技术、方法和样品测试,并且独立承担了国家各部委、科学院下达的分析测试任务和分析测试技术、仪器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参加了多项国家标准物质研制和标准方法的制定,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历年来,中心获得的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近40项。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证书      国家级计量认证证书   另据了解,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于1998年2月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2000年4月和9月通过了ISO9001民用和军用的质量认证;2003年12月通过了CNAL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因此整个中心具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2008年10月16-18日接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复评审,2009年2月16日,中心正式获得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证书。   附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http://www.sic.ac.cn/list/science/analysis/123_1.htm
  • 岛津应用:HPLC-ICP-MS 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无机汞、甲基汞和乙基汞
    水环境中的汞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是欧美、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国家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之一。Hg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化合物汞的形态存在,其毒性大小和在水环境中的迁移与其形态有关,其中有机化合物汞的毒性最大。不同形态的汞均可以被动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富集而放大,最终危及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日本水产品食品卫生要求、以及我国现行多项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对汞的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 本文参考《DB41/T 1169-2015 水质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HPLC-ICP-MS 法》,建立了使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 LC-20Ai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2030 联用测定环境水样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无机汞、甲基汞和乙基汞含量的方法。岛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2030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HPLC-ICP-MS 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无机汞、甲基汞和乙基汞》
  • 上海硅酸盐所在柔性有机/无机热电复合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柔性热电能量转换技术可将环境或人体温差转化成电能实现电子设备的自供电,在可穿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无机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但不具备柔性功能;而有机热电材料虽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弯曲性能,但热电性能极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可综合无机材料的热电高性能和有机材料的良好弯曲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一维结构的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可以与有机材料的一维分子链形成紧密连接的导电网络,并沿链网络提供高导电通道,因此常被用于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的研究。但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极低的泽贝克系数导致复合材料的泽贝克系数难以提高。而无机热电材料虽然具有高泽贝克系数,但是其形状通常为片状或颗粒状,导致复合材料低的电输运性能。因此,如何选择匹配的有机/无机材料从而获得良好的电输运成为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史迅、陈立东、副研究员仇鹏飞、瞿三寅等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贺健合作,提出了一种维度匹配的热电复合材料设计新策略,即使用同样具有一维结构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制备高性能PVDF/Ta4SiTe4有机/无机柔性热电复合薄膜,其原型器件在35.5K温差下归一化最大功率密度为目前已报道的柔性热电器件中的最高值。相关研究成果以Conformal organic–in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sites for flexible thermoelectrics& nbsp 为题& nbsp ,发表于Energy & amp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有机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一维链状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柔性的绝缘体。基于维度匹配的设计思路,该团队选择了同样具有一维结构的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无机材料与PVDF进行复合制备有机/无机柔性复合薄膜。通过化学气相输运反应,得到Ta位掺杂0.5% Mo的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一维晶须。然后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分散剂,通过滴涂的方法得到PVDF/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复合薄膜。扫描电镜发现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晶须均匀分散于PVDF基体之中构成网络状结构。透射电镜表明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晶须与PVDF形成紧密结合的两相界面。热电性能表征发现PVDF/50 wt% 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具有优良电输运性能,在220 K功率因子高达1060 μWm sup -1 /sup K sup -2 /sup 。特别是,在相同的电导率下,PVDF/50 wt% 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薄膜的泽贝克系数远高于基于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的有机/无机复合薄膜。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自身的半导体输运特性和一维结构共同产生了上述的优良电输运性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实现优良电输运性能的同时,维度匹配的PVDF和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也具有良好的柔性。在直径9 mm的曲面上反复弯曲5000次,PVDF/50 wt% 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薄膜电阻没有明显变化。研究团队初步制备了包含4个PVDF/50 wt% Ta sub 4 /sub SiTe sub 4 /sub 热电单偶的原型热电器件,在温差35.5K时,器件归一化最大功率密度达到0.13 Wm sup -1 /sup ,是现有报道的柔性热电器件的最大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等的资助和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EE/C9EE03776D#!divAbstract"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文章链接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pic/6b411bc8-07d4-4c5e-b683-14cb4ba704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图a) PVDF/Ta4SiTe4柔性复合薄膜示意图。b) PVDF/Ta4SiTe4复合薄膜与已报道的一维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热电性能对比。c)PVDF/Ta4SiTe4基原型热电器件与已报道的柔性热电器件的归一化最大功率密度对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webinar/17b432cd-d148-45fa-bf58-e391bf686e5a.jpg!w1920x4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促进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检测技术交流, strong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0年6月15日举办“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评价”主题网络研讨会 /strong ,邀请领域内杰出专家和业内人士围绕复合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损伤与破坏、宏微观多尺度模拟、疲劳特性等方面带来精彩报告,并为参会人员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pic/50354d2d-5cea-442b-80b6-44b14d98eaf9.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pic/9432a056-9d8f-4709-aa7c-c26f5e53f32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HC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官网报名 /span /a ,通过审核后您将收到通知;态度敷衍乱填将不予审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p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课题组招聘启事
    因工作需要,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无机材料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课题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名及博士后若干名。岗位1:工作人员 1名 一、主要工作职责:结构表征及仪器日常维护等;二、岗位要求:1. 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2. 敬业、踏实、细心、健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有单晶衍射、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仪器操作和分析经验者优先。 三、待遇:申请者一经录用,将享受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工资和其它福利待遇。岗位2:博士后 若干名 一、主要工作职责:从事小分子单晶合成与结构解析、二维材料与器件研究;二、岗位基本要求:1. 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有从事小分子单晶合成与结构解析、二维材料与器件研究的经历;2. 已取得(拟)博士学位;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4.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 敬业、踏实,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待遇: 1. 申请者一经录用,将享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工资待遇和其它相关福利,享受各类补贴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五险二金),可租住博士后公寓,健康体检、节日福利等待遇,可申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等,课题组根据个人工作业绩另有年度绩效奖励;2. 博士后出站后优先考虑留所,特别优秀的通过评审可聘为特聘副研究员,进入中科院编制序列;3. 将提供十分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具体情况面谈。应聘材料: 中英文简历、重要证书复印件、通讯联系方式等以邮件形式发至以下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 联系方式: 程老师: 52414219,69163558,Email:gfcheng@mail.sic.ac.cn 沈老师: 52414822,69906610,Email:shenwei@mail.sic.ac.cn 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袁老师,021-69906616,yuanxiaoyu@mail.sic.ac.cn
  • 生态环境部《土壤和沉积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测定》 (征求意见稿) 标准解读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12月31日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征求意见稿)》 (环办标征函〔2020〕62号) ,我国国内第一个土壤和沉积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方法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验证单位包括: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七家单位。为什么需要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进行测定呢?土壤中的汞主要包括金属汞、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有机化合态汞以有机汞(烷基汞)和有机络合汞普遍存在。其中烷基汞主要包括甲基汞和乙基汞;甲基汞是有机汞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形态,甲基汞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对人神经系统进行侵害,尤其对妇女和儿童有很大的影响;土壤中的甲基汞易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从而暴露给人体;而土壤中的腐殖质与汞结合形成的络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乙基汞也属于亲脂性化合物,中毒后可引起急性肠胃炎以及造成严重的肾脏损伤等。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国内是否有相关限值控制标准? 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明确了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中甲基汞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其中甲基汞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为5mg/kg。 目前国内暂无涉及土壤和沉积物中乙基汞的限值控制标准。《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征求意见稿)》内容简介原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经碱液提取后,提取液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经四丙基硼化钠衍生,生成挥发性的甲基丙基汞和乙基丙基汞,经吹扫捕集、热脱附和气相色谱分离后,再高温裂解为汞蒸气,用冷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当取样量为0.5 g 时,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2 μg/kg,测定下限均为0.8 μg/kg 前处理过程:分析过程:标准曲线:8 个40 ml 棕色进样瓶,分别加入实验用水约35 ml,再分别加入0 pg,2.00 pg,5.00 pg,10 pg,50 pg,100 pg,500 pg,1500 pg的甲基汞和乙基汞混合标准溶液,,然后加入300 μ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及50 μl 四丙基硼化钠溶液(如果只进行甲基汞的分析,可加入四乙基硼酸钠溶液进行衍生化反应),迅速加入实验用水至瓶满,不留空隙,盖紧盖子静置10 min ~15 min。实际样品:40 ml 进样瓶中加入实验用水约35 ml 至瓶颈处,取试样150 μl 至进样瓶中,依次加入300 μ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及50 μl 四丙基硼化钠溶液(如果只进行甲基汞的分析,可加入四乙基硼酸钠溶液进行衍生化反应),最后迅速加入实验用水至瓶满,盖紧盖子静置10 min ~15 min 上机分析:标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均采用美国知名仪器厂家Brooks Rand公司生产的MERX全自动烷基汞分析系统:MERX全自动烷基汞分析系统异位吹扫捕集,样品满瓶式进样,衍生化效率和烷基汞分析结果不受环境空气的影响三通道Tenax 捕集阱交替捕集,效率高液体传感器,水汽进入捕集阱会报警精密流量控制,气流波动小,避免因吹扫气流量过大造成大量水汽进入吸附阱或因流量过小造成的吸附不完全甲基汞检出限可达0.002ng/L;乙基汞检出限可达0.005ng/L宽线性范围:甲基汞0.0125-50ng/L,乙基汞0.025-50ng/L残留低:高浓度样品运行后仪器残留低于2‰重复性好,数据结果可靠国内销售数量超过300家,用户的普遍选择MERX全自动烷基汞分析系统同时还是《水质烷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977-2018)的验证仪器。该仪器数据质量稳定可靠,在国内饱受好评。谱图:质量控制:空白试验:每20 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20 个/批)应至少做一个空白试样,空白试样的测定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2 μg/kg)校准:建议每次分析前均应建立工作曲线,若采用线性回归法,相关系数≥0.995;若采用响应因子法,校准系数RSD≤15%(工作曲线绘制后,每批样品测定时需要测定工作曲线中间浓度点的标准溶液,其相对误差值应该控制在±20%以内。否则,需重新绘制工作曲线)平行样:每20 个或每批次样品(<20 个/批)应至少测定一个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30%基体加标:每20 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20 个/批)应至少测定一个基体加标样品或一个土壤或沉积物的有证标准物质。甲基汞加标回收率控制在75%~130%之间;乙基汞加标回收率控制在70%~120%之间标准物质测定:测定甲基汞有证标准物质的允许相对误差在﹣40%~+10%之间展望:本标准的检出限、精密度等性能指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的相应要求,相信该标准正式出台后,会使涉及土壤和沉积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分析检测的单位有据可依,并为相关分析检测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参考文献:1. 关于征求《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通知 (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012/t20201231_815730.html);2. 《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3.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 重磅:生态环境部《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HJ 1269—2022) 标准发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3年1月29日正式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1269—2022),该标准为我国国内第一个土壤和沉积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方法标准,标准将于2023年6月16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验证单位包括: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合肥市环境监测为什么需要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进行测定呢?土壤中的汞主要包括金属汞、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有机化合态汞以有机汞(烷基汞)和有机络合汞普遍存在。其中烷基汞主要包括甲基汞和乙基汞;甲基汞是有机汞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形态,甲基汞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对人神经系统进行侵害,尤其对妇女和儿童有很大的影响;土壤中的甲基汞易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从而暴露给人体;而土壤中的腐殖质与汞结合形成的络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乙基汞也属于亲脂性化合物,中毒后可引起急性肠胃炎以及造成严重的肾脏损伤等。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国内是否有相关限值控制标准? 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明确了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中甲基汞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其中甲基汞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为5mg/kg。目前国内暂无涉及土壤和沉积物中乙基汞的限值控制标准。《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1269—2022)内容简介原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经碱液提取后,提取液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与四丙基硼化钠发生衍生化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甲基丙基汞和乙基丙基汞,经吹扫捕集、热脱附和气相色谱分离后,再高温裂解为汞蒸气,用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当取样量为0.5 g 时,提取液体积为 30 ml 时,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2 μg/kg,测定下限均为0.8 μg/kg 前处理过程:分析过程:标准曲线:8 个40 ml 棕色进样瓶,分别加入实验用水约35 ml,再分别加入0 pg,2.00 pg,5.00 pg,10 pg,50 pg,100 pg,500 pg,1000 pg的甲基汞和乙基汞混合标准溶液,,然后加入300 μ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及50 μl 四丙基硼化钠溶液,迅速加入实验用水至瓶满,不留空隙,盖紧盖子静置20 min实际样品:40 ml 进样瓶中加入实验用水约35 ml 至瓶颈处,取试样150 μl 至进样瓶中,依次加入300 μ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及50 μl 四丙基硼化钠溶液,最后迅速加入实验用水至瓶满,盖紧盖子静置20 min 上机分析:标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均采用美国知名仪器厂家Brooks Rand公司生产的MERX全自动烷基汞分析系统:异位吹扫捕集,样品满瓶式进样,衍生化效率和烷基汞分析结果不受环境空气的影响三通道Tenax 捕集阱交替捕集,效率高液体传感器,水汽进入捕集阱会报警精密流量控制,气流波动小,避免因吹扫气流量过大造成大量水汽进入吸附阱或因流量过小造成的吸附不完全甲基汞检出限可达0.002ng/L;乙基汞检出限可达0.002ng/L宽线性范围:甲基汞0.0125-50ng/L,乙基汞0.025-50ng/L残留低:高浓度样品运行后仪器残留低于2‰重复性好,数据结果可靠国内销售数量超过350家,用户的普遍选择来源:《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65页MERX全自动烷基汞分析系统同时还是《水质烷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977-2018)的验证仪器。该仪器数据质量稳定可靠,在国内饱受好评。 谱图:质量控制:空白试验:每20 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20 个/批)应至少做一个空白试样,空白试样的测定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2 μg/kg)校准:每次分析样品前均应建立不少于 6 个点的校准曲线,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结果,曲线的相关系数≥0.995;采用校准系数法计算结果,校准系数 CFi的相对标准偏差≤15%。每20 个样品测定一个校准曲线中间浓度点的标准溶液,其相对误差值应该控制在±20%以内,否则应重新建立校准曲线平行样:每 20 个或每批次样品(少于 20 个样品)应至少测定 1 个平行双样,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30%以内基体加标:每 20 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少于 20 个样品)应至少测定 1 个基体加标样品或1 个有证标准物质。甲基汞加标回收率控制在 75%~130%之间;乙基汞加标回收率控制在 65%~120%之间 展望:本标准的检出限、精密度等性能指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的相应要求,该标准会使涉及土壤和沉积物中甲基汞和乙基汞分析检测的单位有据可依,并为相关分析检测人员提供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1. 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HJ 1269—2022)(链接:https://www.mee.gov.cn/ywgz/fgbz/bz/bzwb/jcffbz/202301/t20230128_1014026.shtml);2. 土壤和沉积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012/t20201231_815730.html);3.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 脂溶性聚合物环氧树脂及甲基硅油分子量分布测定
    脂溶性聚合物环氧树脂及甲基硅油分子量分布测定刘兴国 熊亮 曹建明 金燕美丽而寒冷的冬天又到了,室外大雪纷飞,喜欢运动的小伙伴们由户外转战室内,场馆内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大战相继上演,运动的身姿和蓝绿色地面、明亮的篮板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你可知道这漂亮的场地和器材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学化学的你可能回答:“有机材料。”其实这些都是聚合物材料,绿色和蓝色的防滑地面材料为环氧树脂,有机玻璃的篮板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些均为脂溶性聚合物材料的产品,它们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高端科技的方方面面,从每天要用到的塑料袋到航天材料都可看见它们的身影。 今天,飞飞给大家重点介绍两种脂溶性聚合物。一种是低分子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和环氧丙烷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缩聚而成,室温下为黄色液体或半固体,耐热、耐化学药品、电气绝缘性好,广泛用于绝缘材料、玻璃钢、涂料等领域,是常用的基础化工材料。另外一种为甲基硅油,它具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极低的玻璃化温度、很低的溶解度参数和介电常数等,在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化妆品、涂料和光敏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分子量分布是表征聚合物的重要指标,对聚合物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影响显著。常用测定方法有:粘度法、激光光散射法、质谱法和体积排阻色谱法 (SEC法),其中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作为体积排阻色谱法的一类,方便快捷、设备普及,具有广泛适用性。通过本文,飞飞给大家介绍以聚苯乙烯为标样,GPC法测定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以及甲基硅油分子量的方法,通过对分子量分布的准确控制可以很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变色龙软件GPC扩展包可以非常方便地将采集的GPC数据进行处理,快速地得到分子量分布的信息,而且该扩展包完全免费。 本实验仪器配置如下:仪器:赛默飞 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泵:ISO3100 Pump自动进样器:WPS 3000SL Autosampler柱温箱:TCC3000 Column Compartment检测器:ERC 521示差检测器变色龙色谱管理软件 Chromeleon CDS 7.2 1. 环氧树脂分子量测定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本结构及以它为材料制造的体育馆环氧地坪见图1:图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本结构及体育馆环氧地坪色谱条件如下:分析柱:TSKgel G2500HXL 300*7.8mm,P/N:0016135(适用分子量范围100-20000);TSKgel G3000HXL 300*7.8mm,P/N:0016136(适用分子量范围500-60000);TSKgel G5000HXL 300*7.8mm,P/N:0016138(适用分子量范围1000-4000000);三根色谱柱串联分析。柱温:25℃RI检测器:过滤常数:2s,温度:35℃流动相:四氢呋喃,流速1.0mL/min进样量:15µL 对照品为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别为162,370,580,935,1250,1890,3050和4910;称取适量对照品用四氢呋喃超声溶解,浓度0.02mg/mL。样品用四氢呋喃溶解,浓度0.1mg/mL,测定谱图见图2。 图2不同分子量聚苯乙烯对照品测定谱图注:580和370两个对照品出厂报告上polydispersity多分散系数分别为1.13和1.15,分子量集中度差,所以峰形呈现为多簇小峰。其余对照品多分散系数均小于1.05,峰形呈对称单峰。 校正曲线及相关系数如下: 图3 校正曲线校正曲线方程y=-0.0006x3+0.0502x2-1.5496x+20.4439,相关系数R=0.9998。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环氧树脂样品测定结果如下: 表1 环氧树脂样品测定结果样品名称 重均分子量Mw样品-1 387样品-2 401样品-3 396 2. 甲基硅油分子量测定测试甲基硅油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常用的GPC方法是采用甲苯或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但是由于甲苯属于管制类试剂,不易购买,因此飞飞采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流动相来测定硅油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显示分离与色谱峰形均较好。对照品为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别为1210,2880,6540,22800,56600和129000;称取适量对照品用四氢呋喃超声溶解,浓度约1.0mg/mL。样品用四氢呋喃溶解,浓度1mg/mL。色谱条件如下:分析柱:Shodex KF-805L 8.0*300mm(适用分子量范围300-2000000);柱温:30℃RI检测器温度:31℃流动相:四氢呋喃,流速0.8mL/min进样量:100µL 对照品测定谱图及校正曲线如下:图4 对照品测定谱图及校正曲线 校正曲线方程y=-0.0182x3+0.5987x2-7.1522x+34.6655,相关系数R=0.9996。甲基硅油样品测定结果数均分子量为20727,重均分子量为36273,Z均分子量为59280,Z+1均分子量为91320。总结到这里,飞飞给大家介绍了采用U3000液相结合变色龙软件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低分子量环氧树脂和甲基硅油分子量的方法,由于两者分子量范围差异较大,实验采用了两组不同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标准品作为对照品。对于环氧树脂由于需要测定的是低分子量聚合物且对照品分子量接近,所以采用了三根截留分子量不同的凝胶柱串联进行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变色龙GPC分子量计算扩展包功能强大,导入和使用方便,为广大变色龙工作站用户扩展使用GPC功能带来便利。本文介绍的为脂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对于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测定,飞飞这里有较多应用文章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朋友可联系我索取,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篇最常用的,右旋糖酐40的分子量分布测定,扫描以下二维码既可查阅。
  • 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团队:综合多种方法探究芝麻香型白酒中二甲基三硫与香气活性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
    2023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团队在国际食品Top期刊Food Chemistry(Q1,IF: 8.8)发表题为“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1,3-dimethyltrisulfide and aroma-active compounds in sesame-flavor baijiu by Feller Additive Model, Odor Activity Value and Partition Coefficient”的研究性论文。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杨世琪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贺贺。芝麻香型白酒作为十二大香型之一,以其独特风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迄今为止芝麻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推测芝麻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的形成源自于香气活性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以芝麻香型白酒中关键风味物质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S型曲线法、OAV法、分配系数法等探究了芝麻香型白酒中二甲基三硫与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及规律。结果表明,物质的结构和特征香气是影响相互作用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52%乙醇-水溶液中,二甲基三硫与己酸乙酯、癸酸乙酯、糠醇香气的释放呈促进作用。分配系数法证明了二甲基三硫的添加会导致酯类化合物的峰面积和分配系数的变化,而化合物挥发性的变化是相互作用影响香气感知的原因之一,并且在较高相比下,碳链较长的乙酯类化合物的挥发性更易受到促进。此外,初步提出了相互作用预测模型为 y = 2.0112 ln(x) + 0.1461,预测模型表明当酯类化合物的嗅觉阈低于33.80 μg/L时更易于二甲基三硫发生正向作用。本研究为风味物质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探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相互作用机制的揭秘,同时也为芝麻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的揭示以及国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亮点首次探究了芝麻香型白酒中关键风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证明了结构和相比会影响二甲基三硫添加后酯类化合物挥发性的变化。首次建立了相互作用预测模型,实现了二元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的快速判定。研究结论通过S型曲线法和OAV法明确了二甲基三硫与18种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类型,证明了二甲基三硫可以促进某些呈水果香气和烤香物质的挥发,如己酸乙酯、糠醇等。分配系数法结合OAV法和S型曲线法进一步证明了物质挥发性的变化是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嗅觉感知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较高相比下,碳链较长的乙酯类化合物的挥发性更易受到促进。如分配系数法证明二甲基三硫添加后己酸乙酯的峰面积与分配系数增大,同时S型曲线法与OAV法表明两者为加成作用;且随着体系相比的增加,己酸乙酯峰面积的增大程度逐渐加强。根据相互作用结果建立了二甲基三硫与酯类化合物间相互作用预测模型,实现了二元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类型的快速判断。预测模型表明33.80 μg/L的酯类化合物嗅觉阈值浓度是二甲基三硫与酯类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类型变化的临界值。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5451
  • 上海硅酸盐所纳米热学-声学显微成像系统亮相国家“十一五”成就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3月7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纳米热学-声学显微成像系统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纳米热学-声学显微成像系统   上为SThM扫描探针声成像控制仪,下为SThM扫描探针热成像控制仪。   在原子力显微镜基础上,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研发了纳米热学-声学显微成像技术,为研究纳米结构、微观弹性和热学特性提供了独特的新方法,实现了其他手段不易获得的结构分析、缺陷检测和热、弹性能评价功能,已在国内外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得到应用,推动了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此外,该仪器还获得了2006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关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四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
  •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桃李满天下此生已无憾
    p   从一名皮革厂学徒工起步,计亮年磨砺前行,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计亮年因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轰动国际,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在中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以金属酶为对象,系统而创新地使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酶和修饰天然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中取得国际上重大突破,推动了中国生物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生命等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6岁丧母、9岁丧父……经历过战火岁月,童年的颠沛流离,为计亮年的一生注入了传奇色彩。耄耋之年,回顾一生,在他拥有的多重身份中,计亮年最看重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想起毕生亲自培育的10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如今遍布全球,科研后继有人,他坦言此生已无遗憾。 /p p    strong 命运急转:从少爷到孤儿到皮革厂学徒 /strong /p p   1934年,计亮年出生在上海市马当路普庆里10号,父亲计竹卿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职员,母亲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计竹卿夫妇育有六女两子,计亮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p p   计亮年的童年岁月,家境还算殷实,有保姆照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随后上海沦陷,父亲的工作失去保障,家道中落。六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去世,三年后,父亲也因患肺结核病辞世。 /p p   从少爷到孤儿,计亮年尝尽了命运跌宕起伏的滋味。14岁那年,为了生计,他前往上海一个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获得了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为了补上此前落下的课程,计亮年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种分毫必争的狠劲,让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初中、高中课程补完,1952年9月,他以全班100名录取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p p    strong 学术生涯:勤奋坚韧终大放异彩 /strong /p p   进入大学后,计亮年并没有忘记过去三年背着皮革四处送货时翻书复习的经历。他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勤奋、坚韧的品格也贯穿了他的科研学术生涯。 /p p   在山东大学的四年里,他未曾离开过学校。每个寒暑假,计亮年都在图书馆里苦读。毕业后,他先后被选拔到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师从国内、国际学术大师。1975年,计亮年到中山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计亮年被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师从有“无机化学之父”、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索罗。 /p p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成果。 /p p   天道酬勤,凭借悟性和拼劲,计亮年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这些成果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轰动国际。在美国的一年间,他在著名国际优秀刊物上发表“茚基动力效应”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 /p p    strong 回报祖国:筹建实验室当“孺子牛” /strong /p p   虽然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计亮年仍然心系祖国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自1975年被中山大学引进至今,他扎根中大40多年,白手起家,与无机化学教研室众多老师一起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见证了中大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p p   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开始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时,计亮年坦言,可以用“一无所有”形容。最困难的时候,课题组甚至添置不起做普通实验的仪器设备,他要骑单车去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借玻璃分液漏斗做萃取研究。如今,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来自全球的学科人才经常来中大的实验室做实验交流。 /p p   除了推动学科发展,计亮年也是甘愿俯身的“孺子牛”。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无机化学等十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团队老师的协助下,他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包括博士后5名、博士生62名、硕士生39名),学生遍布海内外,大多担任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p p   如今,耄耋之年的计亮年仍然活跃在讲台上,讲授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生,而是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传授人生经验。他生活节俭,平日出行经常乘地铁和坐公交车,不愿意麻烦其他人开专车接送。14岁那年,计亮年用双腿跑遍上海送货,练就了好脚力,因此他笑言,如今还是行走自如。 /p p    strong 广州印记:城市暖意融融 学校关怀备至 /strong /p p   计亮年对广州、中山大学充满感恩。在广州,他本是一个异乡人,然而这里的开放包容给予了他成长的空间,也让他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每当他和夫人乘坐地铁和公交车时,均会遇到好心的市民热情让座,让他和老伴内心暖意融融。走在校道上,本系和其他系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礼貌地向他打招呼,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 /p p   谈及中大,计亮年心情激动。他表示,这里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发展学术,专心科研。更可贵的是,四十多年来,中大的领导和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予他非常多的关心,解决了不少困难,感情早已如亲人般浓郁。 /p p    strong 心系科研: /strong /p p strong   三大酶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strong /p p   从美国回来后,计亮年回到中山大学,带领团队在金属酶(包括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之间规律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重大突破。 /p p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亮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为人工核酸酶研究,建立和发展了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其研究成果为治疗抗癌药物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DNA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DNA 的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领域,计亮年带领团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p p   由于贡献突出,计亮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被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0年至2002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五次授予他个人研究基金,该基金每年仅从全球选出30人。他先后代表中国十多次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国际会议担任秘书长、组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p p    strong 院士小传 /strong /p p   计亮年,1934年4月出生上海市,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主要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计亮年研究生物无机化学30余年,在推动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国际间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除了1978年协作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外(中山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教学成果奖4项 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2年因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首届孺子牛金球奖 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国家和省部级个人荣誉奖12项 还曾获得“广东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p p    strong 记者手记 /strong /p p strong   大师风范 如沐春风 /strong /p p   好事多磨。由于计亮年院士工作繁忙,采访在一个多月后才终于确定。这位拥有成功人生的83岁科学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经历,记录他所走过的时代。 /p p   一诺千金,答应接受访谈后,计亮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做事十分严谨,仔细梳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精确到月份,写满了一页页的草稿。每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走过,计亮年记得一清二楚,每个人生阶段也充满了反思和自省。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p p   计亮年一生获奖无数,科研硕果累累。回顾一生,令他动容的不是名与利,而是想到他的学生已遍布全球,在中山大学三个金属酶的研究方向已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不用担心科学研究“人去楼空”。不但他的学生遍布全球成为新一代科学家,学生的子女也正在大放光彩,谈到此,计亮年快乐一笑,坦言:“人生梦想已经实现,此生无憾。” /p p br/ /p
  • 数字PCR准确量化定量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ctDNA甲基化水平
    导读 :基因调控区的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生物学上是稳定的,并存在于循环肿瘤DNA(ctDNA)中,使其适合于早期检测和无创动态监测肿瘤负荷。数字PCR技术凭借其较高的灵敏度、精度、准确度以及对抑制剂的耐受度,针对低浓度样本检测时优势显著。文献解读: 法国贝桑松大学医院肿瘤生物学系的研究者在BMC Cancer(IF:3.8)发表了题为The detection of specific hypermethylated WIF1 and NPY genes in circulating DNA by crystal digital PCR&trade is a powerful new tool for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is and screening的文章。在转移性和II/I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中,WNT inhibitor因子1(WIF1)和神经肽T(NPY)的甲基化程度较高,作者评估是否可以使用WIF1和NPY的甲基化程度作为一种结直肠癌标志物,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将亚硫酸氢盐法(bisulfite-将未甲基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与数字PCR相结合的方法。 文章相关结果: ▲Bisulfite方法检测甲基化的原理 A、Naica Crystal Miner分析软件给出的 3D点图,用于检测超甲基化WIF1和NPY和参考基因ALB。 B、通过测量在未甲基化DNA的背景下甲基化DNA的系列稀释液获得的标准曲线。为了确定观察到的突变体数量是否显著高于LOB,使用了基于假阳性概率的贝叶斯方法。对于每个结果,通过减去最终的假阳性分区(通过其概率分布加权)来校正阳性分区的数量。当校正后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包括零时,该样本被视为阴性。 3色Naica Crystal Digital PCR检测WIF1和NPY 分别检测了10个来自III期或IV期CRC患者和5个健康个体的血浆样品。来自CRC患者的所有血浆DNA样本的高甲基化WIF1和NPY得分均为阳性,而在健康个体中未检测到高甲基化的WIF1和NPY。通过将WIF1和NPY浓度与ALB参考浓度对比评估,血浆DNA中的高甲基化WIF1比例范围为8%至93%,而高甲基化NPY的比例范围为0.1%至78%。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的检测限甲基化WIF1和NPY量分别为5.1和1.2cp/μL。 ※ Concentration of ALB (white bars), hypermethylated WIF1 (black bars) and hypermethylated NPY (hashed bars) in plasma of CRC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通过上述方法,即经亚硫酸氢盐转化后再进行3色数字PCR方法,能够在每25μL体系中可靠的检测低至25和5个拷贝的高甲基化WIF1和NPY,并且该检测结果可以用作通用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和肿瘤特异性突变的替代物。使用3色Naica Crystal Digital PCR检测WIF1和NPY,结果和理论值一致,未出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该研究的结论是使用naica系统检测结直肠癌(CRC)中特定超甲基化的WIF1和NPY基因可以作为CRC诊断和筛查的强大新工具。研究发现,与邻近非肿瘤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的NPY和WIF1基因显著超甲基化(WIF1的p值0.001 NPY的p值0.001)。此外,研究发现NPY或WIF1在液体活检中的超甲基化具有95.5%的敏感性[95%CI 77–100%]和100%的特异性[95%CI 69–100%]。研究结果表明,NPY和WIF1的超甲基化是CRC的恒定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它们在致癌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无关。 |欢迎来电垂询| naica️ ® 全自动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申请试用,大家可以拨打电话010-57256059或者官微申请,诚挚邀请您到Stilla数字PCR中国技术示范与服务中心参观,期待与您相见。 艾普拜生物提供多种靶点的数字PCR检测试剂盒和检测assay,欢迎订购和咨询。 个性化定制服务 艾普拜生物数字PCR个性化定制服务覆盖多种检测试剂需求 ( 如鉴定、易位、突变检测、多重突变、高阶多重等 ),更多信息请联系您身边艾普拜生物工作人员或电话联系我们。
  • 岛津应用:酸浸提-HPLC-ICP-MS 法测定农田土壤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
    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种具有慢性剧毒的环境污染物,其存在的形态不同毒性有所区别,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强,尤其甲基汞毒性更是无机汞的几百倍。环境中,特别是土壤中的无机汞容易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甲基化转化成有机汞。转化成的有机汞难以降解分离,容易迁移至土壤种植的农作物中,并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除了需要测定总汞的含量之外,不同形态汞的准确定量分析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能正确评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 HPLC-ICP-MS 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和灵敏度,是形态汞分析的主要技术,本文建立了使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 LC-20Ai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2030 联用测定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含量的方法。方法以0.5 mol/L的硝酸溶液为浸提剂,前处理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16 μg/L和0.21 μg/L,定量准确,可满足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含量的同时分析。 岛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2030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酸浸提-HPLC-ICP-MS 法测定农田土壤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汪鹏教授课题组建立基于天然微生物传感器的稻米无机砷高通量检测分析平台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汪鹏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稻米iAs检测新方法,利用天然微生物传感器E. coliAW3110 (pBB-ArarsR-mCherry) 结合淀粉酶水解提取砷形态,实现稻米中iAs的高通量和定量检测。本研究将该生物传感器制成了操作便捷的试剂盒,包括酶标板、α淀粉酶,以及生物传感器细菌冻干粉。生物传感器被制成冻干粉可以提高该方法的使用范围、延长保质期、简化操作步骤和缩短测试时间。用该试剂盒在12 h内能检测超过200个稻米样品,而常规方法HPLC-ICP-MS在同样的时间内仅能测定40个样品。   稻米是无机砷(iAs)的主要膳食来源,iAs是一种剧毒砷,会在稻米中积累,对以稻米为食的人群构成巨大健康风险。然而,目前可用于稻米iAs检测的方法比较少,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经济、准确和高通量的稻米无机砷检测方法。   该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系统来源于天然细菌砷抗性操纵子。微生物自诞生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含砷环境中,并进化出了砷抗性ars操纵子,参与不同的砷解毒途径,比如ArsB为细胞As(III)外排蛋白,ArsC为As(V)还原酶,ArsM为As(III)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转移酶,ArsK为MAs(III)外排蛋白,ArsH为MAs(III)氧化蛋白。在没有As的情况下,ArsR蛋白与启动子上游的DNA结合区ABS结合,阻止ars操纵子转录。然而,在As存在的情况下,As(III)与ArsR蛋白结合,诱导其构象变化,从而降低ArsR蛋白对ABS的亲和力,ars操纵子的表达被激活。在本研究中,将mCherry基因连接到带有启动子的arsR基因(来源于对As(III)高灵敏的土壤细菌Arsenicibacter roseniiSM-1的ars操纵子)下游,并导入E. coliAW3110,mCherry基因的表达水平受ars操纵子的活性控制,与iAs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砷浓度信号到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转换。该生物传感器对砷表现出高度特异性,只响应无机砷,不响应有机砷,并通过调节检测体系中PO43-浓度来区分亚砷酸盐[As(III)]和砷酸盐[As(V)]。   用该试剂盒测定了19个总砷浓度不同的稻米样品的iAs浓度,表现出出色的重现性和高信噪比,检测限低至16 μg kg-1[As(III)]和29 μg kg-1[As(V)],这些值远远低于欧盟制定的婴儿稻米的最大允许水平(100 μg kg-1)。这种简单的生物传感器试剂盒为检测食品样品中的iAs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工具。   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microbial reactor-based sensing platform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rice grains(2023)的论文,其中,博士生葛占标为论文第一作者,汪鹏教授为通讯作者,前沿交叉研究院陈明明副教授以及资环院黄科副教授、谢婉滢副教授和赵方杰教授也参与该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 和泰用户巡访记 | 第五季• 第五站:江西、福建
    和泰仪器-技术服务部,以“用心坚持专业,致力服务用户”为理念,“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2019年度终端用户巡访工作的开展。第五季• 第五站:江西时间:9/16-9/20江西的巡访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有了前几季的巡访经验后,我们把巡访内容和模式复制到江西地区,发现效果不错,而且相比之前我们能走更少的弯路,并能创造更好的效果。江西服务中心的每一位同事都与我们一样,热情高涨的服务每一位用户。耐心为客户讲解在本次巡访工作中,我们主要回访了化工研究所、九环检测、中医院大学、粮油监测中心、九江学院、浔阳环保局、南大一院、林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检测中心和工业企业单位。维修现场在巡访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了此前其他地区发现的问题:水源不稳定、对水质认知不够、缺乏保养意识等。在这种使用环境下会导致耗材消耗过快,内部元器件易损等故障。我们帮用户解决问题并培训相关知识后,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第五季• 第五站:福建时间:9/23-9/27即使在没有厂家工程师开展巡访工作的时候,福建的同事在当地已经铺开了回访工作,其力度丝毫不亚于年度的厂家巡访工作。但依然有些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比如我们常见的离线检测水质问题(相关文章请公众号内搜索“离线检测”)。现场维护此次巡访,有两家用户对和泰纯水机的电阻率和PH产生了质疑,在福建同事多次“讲道理”无果后,我们只能通过“摆事实”的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纯净”。检测水质我们在巡访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证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多的是在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和习惯,我们相信,每一家做实业的公司,无时无刻都需要去了解终端的使用信息,收集终端的使用反馈,我们从中吸取经验转化为我们的养分,让我们能更加茁壮成长。公司始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定期的巡访工作,帮助了我们了解用户的需求,听取用户建议,用户的意见反馈,目标就是做到让客户真正地满意,省心。“用心坚持专业,致力服务用户”,为了您的满意,我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下一站:广东、湖南!
  • 赛默飞世尔科技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实验室成立
    2010年12 月15日 ,中国上海 &mdash &mdash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 )宣布正式成立合作实验室。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卓尚军先生和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仪器部商务运营总监裴立文先生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牌,掀开双方在材料分析检测领域合作的新篇章。 卓主任在致词中表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赛默飞世尔科技的合作历史渊源流长。自己曾经与裴立文总监一起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做研究分析。因此合作建立实验室是基于互相的信任和共同的理念。他希望将合作实验室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达到合作双赢的目标。 赛默飞世尔科技裴立文总监在致词中谈到自己对硅酸盐研究所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这里。他认为硅酸盐所的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在无机材料分析领域享有盛名,技术和人才实力雄厚,而赛默飞世尔科技拥有世界领先的检测技术,他希望双方能够共同开展课题,服务中国材料分析领域,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途径,对材料分析技术和方法、技术标准、培养技术人才等发面发挥推动作用。 接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材料原子光谱分析课题组长汪正博士为大家介绍了上海硅酸研究所的发展历史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的研究内容,其中涉及无机材料的表征,检测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无机材料检测方法和标准的研究、检测设备研制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现已拥有赛默飞世尔科技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辉光放电质谱仪(ELEMENT GD)、光电子能谱仪(XPS)等仪器。 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仪器市场部经理王勇为先生为在场嘉宾介绍了公司应对元素分析的全面解决方案。从基础型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到ICP发射光谱仪、ICP质谱仪和高分辨ICP质谱仪;从固体检测的辉光放电质谱仪到适合快速分析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于结构和表面分析的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检测要求,从主量分析到微量、痕量分析,不同类型材料的元素分析,以及无标样分析技术,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覆盖全方位的分析要求。 挂牌仪式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而双方的合作将深入开展。赛默飞世尔科技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发挥和利用双方的优势,共同打造辐射全国材料分析领域的有重要影响力的实验室。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变得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度营收达到105亿美元,拥有员工34,000多人,为350,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这些客户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研究院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该公司借助于 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这两个主要品牌,帮助客户解决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面临的各种分析方面的挑战。Thermo Scientific 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工作流程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 则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并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登陆:www.thermofisher.com(英文),www.thermo.com.cn (中文)。
  •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新型快速检测试纸 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
    p   近年来,快速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检测、医学诊断、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一仪器分析检测工作过去往往需要求助于某些特定单位(机构),如科研单位、医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仪器分析方法具有高测定精度和低检出限, 但由于所用仪器一般是大型精密仪器, 且采用交流电做电源,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一般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现场性、临时性、快速高效的分析检测手段相继出现,这些分析检测手段大多是通过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程度来实现的。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 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医疗卫生、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备诸多优点的检测试纸应运而生。例如,现今市场上销售的早孕试纸为女性判断是否怀孕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 /p p   尿糖检测对分析人体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定期尿检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今,尿糖检测试纸已经商品化。在尿糖的检测中,通常需要用到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商业化的尿糖试纸将上述三种物质负载在纸条上,通过显色反应和比色卡来检测尿糖含量。然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这类天然酶价格高,其制备、提纯和储存均耗时耗力,而且检测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如pH值、温度等影响。 /p p   近年来,具有天然酶活性的人工模拟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工模拟酶成本低,催化活性较为稳定,有望取代部分天然酶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望用于尿糖检测的快速检测试纸,该检测试纸本身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过氧化氢等物质的快速分析检测。更重要的是该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可实现多次重复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欧洲化学》上(Fei-Fei Chen, Ying-Jie Zhu, Zhi-Chong Xiong, Tuan-Wei Sun,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3, 3328?3337 (2017) ),入选热点论文和封面论文,并且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论文发表后不久,Chemistry Views以Chemical Test Paper from Core/Shell Nanofibers为题对该研究工作做了报道。 /p p   研究团队发明的方法很简单,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原位生长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Fe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利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的钙离子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上的羧基之间的耦合作用,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纳米纤维,并将其用于制备快速检测试纸。重要的是,该方法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只需将使用后变色的检测试纸浸泡在酒精中仅仅30分钟后,检测试纸就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 /p p   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重要制造原料,在此之前,该团队开展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探索研究,成功地制备出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1, 6098–6102 (2015) Materials Letters, 144, 135–137 (2015))。该研究工作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是该团队在成功研发出新型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 1242–1246 (2014)) 、新型高效抗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2, 11224–11231 (2016),入选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以及新型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防水耐火纸 (ACS Applied Materials & amp Interfaces, 8, 34715–34724 (2016))、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有序结构纳米绳和柔性耐火织物(ACS Nano, 10, 11483–11495 (2016))之后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进展。 /p p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创新重点项目等资助。 & nbs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W02017041131705198531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ae28cfb7-64d1-4224-9bac-aa33ea274bb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a) 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快速检测试纸,标尺为1 cm (b) 检测过氧化氢的基本原理 (c) 检测葡萄糖的基本原理 (d) 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分析检测 (e) 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进行分析检测 (f) 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 /p p /p p /p
  •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新型快检试纸 有望用于尿糖快速检测
    p   近年来,快速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检测、医学诊断、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一仪器分析检测工作过去往往需要求助于某些特定单位(机构),如科研单位、医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仪器分析方法具有高测定精度和低检出限, 但由于所用仪器一般是大型精密仪器, 且采用交流电做电源,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一般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现场性、临时性、快速高效的分析检测手段相继出现,这些分析检测手段大多是通过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程度来实现的。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 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医疗卫生、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备诸多优点的检测试纸应运而生。例如,现今市场上销售的早孕试纸为女性判断是否怀孕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 /p p   尿糖检测对分析人体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定期尿检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今,尿糖检测试纸已经商品化。在尿糖的检测中,通常需要用到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商业化的尿糖试纸将上述三种物质负载在纸条上,通过显色反应和比色卡来检测尿糖含量。然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这类天然酶价格高,其制备、提纯和储存均耗时耗力,而且检测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如pH值、温度等影响。 /p p   近年来,具有天然酶活性的人工模拟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工模拟酶成本低,催化活性较为稳定,有望取代部分天然酶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望用于尿糖检测的快速检测试纸,该检测试纸本身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过氧化氢等物质的快速分析检测。更重要的是该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可实现多次重复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欧洲化学》上(Fei-Fei Chen, Ying-Jie Zhu, Zhi-Chong Xiong, Tuan-Wei Sun,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3, 3328?3337 (2017) ),入选热点论文和封面论文,并且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论文发表后不久,Chemistry Views以Chemical Test Paper from Core/Shell Nanofibers为题对该研究工作做了报道。 /p p   研究团队发明的方法很简单,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原位生长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Fe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利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上的钙离子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上的羧基之间的耦合作用,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纳米纤维,并将其用于制备快速检测试纸。重要的是,该方法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只需将使用后变色的检测试纸浸泡在酒精中仅仅30分钟后,检测试纸就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 /p p   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重要制造原料,在此之前,该团队开展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探索研究,成功地制备出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1, 6098–6102 (2015) Materials Letters, 144, 135–137 (2015))。该研究工作是新型无机耐火纸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是该团队在成功研发出新型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 1242–1246 (2014)) 、新型高效抗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2, 11224–11231 (2016),入选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以及新型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防水耐火纸 (ACS Applied Materials & amp Interfaces, 8, 34715–34724 (2016))、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有序结构纳米绳和柔性耐火织物(ACS Nano, 10, 11483–11495 (2016))之后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进展。 /p p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创新重点项目等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W02017041131705198531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14ccd96-179b-43ce-8674-eec8112e0c39.jpg" / /p p   图1. (a) 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快速检测试纸,标尺为1 cm (b) 检测过氧化氢的基本原理 (c) 检测葡萄糖的基本原理 (d) 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分析检测 (e) 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进行分析检测 (f) 检测试纸可实现多次回收再利用。 /p p /p p /p
  •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团体标准
    经项目征集、审核、发布审议等程序,氟硅协会拟于2024年1月发布《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团体标准,为保障项目立项的公正性,现对本项氟硅团体标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1月19日至1月28日,共计10日。如任何单位、个人对拟发布标准持有异议,请以正式发函方式向协会提出意见和建议。氟硅协会标委会邮箱:fsibwh@163.com。附件:1、《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报批稿.pdf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2024年1月19日
  •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含量的测定》团体标准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含量的测定》团体标准,详见附件(发布公告),现予以公布。 关于批准发布《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含量的测定》团体标准的公告(2024年第1号).pdf
  • 自动乌氏黏度仪在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应用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亦有简化作羟丙甲纤维素(缩写作HPMC),是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中的一个品种。它是一种半合成的、不活跃的、黏弹性的聚合物,常于工业助剂、眼科学用润滑剂,又或在口服药物中充当辅料或赋型剂。在工业领域中,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主要用途是为聚氯乙烯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另外,在其他石油化工、涂料、建材、除漆剂、化妆品等产品生产中,羟丙甲基纤维素也可作增稠剂、稳定剂、保水剂、成膜剂等。在合成树脂领域,添加羟丙甲基纤维素可使获得的产品具有颗粒规整、疏松、视比重适宜,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羟丙甲基纤维素在生产和研发中关键的指标是分子量,根据分子量不同,羟丙甲基纤维素制品可用于不同的用途,低分子量级别(分子量)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用于片剂包衣材料,高分子量(分子量100000)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可用作片剂骨架的阻滞剂、有延缓药物释放的作用。目前羟丙甲基纤维素分子量常用的测试方式是乌氏毛细管法,乌氏毛细管法实验操作简单,数据重复性好,在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研发及相关质量控制中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ZVISCO自动乌氏黏度仪因其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以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MSB系列多位溶样块、ZPQ智能配液器一整套黏度测试设备为例: 实验流程:1. 智能配液过程使用ZPQ智能配液器进行配液,点击配液功能后,直接输入浓度和质量(可通过连接天平直接获取),可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目标体积进行移液并且精度可达0.1%。可避免因手动配液方法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及数据误差等问题。ZPQ智能配液器还具有密度计算功能,移取液体体积后,输入质量(可与天平通讯,直接获取),即可自动计算出密度值。2. 溶样过程MSB系列多位溶样块,采用金属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溶样并具有自动搅拌功能,同时可容纳15个样品。溶样效率快、转速可调、溶样时间可调、溶样温度可调、溶样温度可达180℃。3. 测试过程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可实现自动连续测量,全程无需人员看管。并且采用的智能红外光电传感器,保证测量时间可达到毫秒级,可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度,避免人工实验导致误差。4. 测试结果: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连接电脑端,得出结果可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有数据储存、多样化粘度分析报表等多种功能。
  • 自动乌氏黏度仪在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应用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亦有简化作羟丙甲纤维素(缩写作HPMC),是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中的一个品种。它是一种半合成的、不活跃的、黏弹性的聚合物,常于工业助剂、眼科学用润滑剂,又或在口服药物中充当辅料或赋型剂。在工业领域中,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主要用途是为聚氯乙烯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另外,在其他石油化工、涂料、建材、除漆剂、化妆品等产品生产中,羟丙甲基纤维素也可作增稠剂、稳定剂、保水剂、成膜剂等。在合成树脂领域,添加羟丙甲基纤维素可使获得的产品具有颗粒规整、疏松、视比重适宜,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羟丙甲基纤维素在生产和研发中关键的指标是分子量,根据分子量不同,羟丙甲基纤维素制品可用于不同的用途,低分子量级别(分子量100000)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可用作片剂骨架的阻滞剂、有延缓药物释放的作用。目前羟丙甲基纤维素分子量常用的测试方式是乌氏毛细管法,乌氏毛细管法实验操作简单,数据重复性好,在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研发及相关质量控制中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ZVISCO自动乌氏黏度仪因其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以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MSB系列多位溶样块、ZPQ智能配液器一整套黏度测试设备为例: 实验流程:1. 智能配液过程使用ZPQ智能配液器进行配液,点击配液功能后,直接输入浓度和质量(可通过连接天平直接获取),可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目标体积进行移液并且精度可达0.1%。可避免因手动配液方法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及数据误差等问题。ZPQ智能配液器还具有密度计算功能,移取液体体积后,输入质量(可与天平通讯,直接获取),即可自动计算出密度值。2. 溶样过程MSB系列多位溶样块,采用金属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溶样并具有自动搅拌功能,同时可容纳15个样品。溶样效率快、转速可调、溶样时间可调、溶样温度可调、溶样温度可达180℃。3. 测试过程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可实现自动连续测量,全程无需人员看管。并且采用的智能红外光电传感器,保证测量时间可达到毫秒级,可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度,避免人工实验导致误差。4. 测试结果:IV2000系列自动乌氏黏度仪连接电脑端,得出结果可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有数据储存、多样化粘度分析报表等多种功能。
  • 甲基化成肿瘤检测新靶标?五种新型DNA甲基化酶检测技术进展揭秘
    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事件之一,即DNA中核苷酸与甲基基团的共价修饰[2]。DNA甲基化与人的生命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染色体完整性的维护或者X染色体的活性等等都离不开DNA甲基化的控制,DNA甲基化流程在胚胎发育中是无处不在的[1]。如果DNA甲基化进程出现异常,会导致生物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身体的生长缺陷或生理紊乱。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出现异常,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人体内肿瘤的发生或者肿瘤的转移,这一切的源头都是DNA甲基化进程出现异常的结果[3]。DNA甲基化酶是肿瘤治疗靶点DNA甲基化酶是一种修饰酶,经常与限制性内切酶一同出现。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以及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DNA甲基化酶维持以及催化DNA甲基化过程的现象。DNA甲基化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治疗靶点以及预测生物甲基化过程的标志物,在单细胞水平上准确灵敏地检测DNA甲基化酶对于肿瘤医学上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甚至是生物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甲基化的核苷酸和位置被分为三组,即腺嘌呤的甲基化、胞嘧啶的4-N甲基化和胞嘧啶的5-C甲基化。所有已知的DNA甲基化酶在其甲基化过程中以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最常见的DNA甲基化不仅发生在胞嘧啶嘧啶环5-C位置的CpG位点上,还发生在对称四核苷酸5’-G-A-T-C-3’ 中腺嘌呤环的6-N位置[4,5]。传统DNA甲基化酶检测方法有局限 DNA甲基化酶活性的高灵敏度检测在基因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用于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6], 聚合酶链反应(PCR)[7],凝胶电泳[8],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9],以及使用同位素标记的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化检测[10,11]。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验室实践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但它们具有局限性。例如,大多数技术不仅使用笨重昂贵的设备,而且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所需的大量时间。同位素标记等技术是有效的,但它们往往需要费力的样品制备、同位素标记、复杂的设备和大量的DNA,使得它们不适合在医护点使用。所以,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迫切需要简单、便携、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最近的技术进步中,许多替代的DNA甲基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如放射法、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已被提出。此外,其中许多与纳米材料或酶结合,以显著提高它们的敏感性。放射法、蛋白质纳米孔等新型检测技术兴起 放射法:同位素标记作为最早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方法之一,早期广泛应用于检测DNA甲基化酶和DNA甲基化的活性[12,13]。在由DNA甲基化酶催化的甲基化过程中,同位素标记的甲基部分转移到DNA上,从而赋予甲基化的DNA放射性。这种放射性可以很方便地用闪烁计数器或放射自显像仪来检测。可惜的是,放射性试剂的介入是限制这种试验在中央实验室进行的最大缺点。对无辐射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研究导致了甲基化特异性PCR[14]、HPCE[9]和HPLC等替代品的发展[7,14],而甲基化特异性PCR被认为是较好的方法。尽管非放射性,上述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需要庞大且通常昂贵的设备,冗长且耗时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以及繁琐的检测方案,这在临床实践中也比较难以实现全覆盖。比色法:比色法用于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依赖于颜色变化的目视观察或与DNA甲基化酶相关的吸收光谱的光谱测量。它们具有成本低、简单、可移植性和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仪器的优点。虽然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以量化DNA,但甲基化和未甲基化DNA在紫外-可见吸收特性上的低灵敏度和不显著差异基本否定了紫外-可见光谱法直接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15~17]。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AuNPs)由于其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的高消光系数且强依赖于粒子间距离,在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比色法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图1 所示,金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有双链DNA (ds-DNA),其中一条链包含DNA甲基化酶识别序列和5’-硫醇末端。在DNA甲基化酶存在的情况下,如图1 B 所示,DNA甲基化酶被共价标记在ds-DNA中碱基环的6-C位置,因为在5-N位置缺乏一个质子阻止了β-消除,甲基化的DNA不能被核酸外切酶 ExoⅠ剪切,因此金纳米粒子仍然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 [18]。从而实现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526 nm处,金纳米粒子聚集物的吸光度与DNA甲基化酶的活性呈2 ~ 32 U / mL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 U/ mL。图1. (A)基于ABP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示意图(B) DNA甲基化酶的检测机制 荧光法:荧光指吸收激发荧光团的光,以促进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电子迅速地回到激发态的最低能级,然后当电子最终返回基态时,发出波长较长的光。与其他DNA甲基化酶活性测定法相比,荧光法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优点是检测过程简单,灵敏度高,但其复杂的光学性能限制了其在集中实验室的应用[19~20]。图2. 基于外切酶的靶循环的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原理图电化学法:电化学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现代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电化学法用于DNA甲基化酶分析包括测量电流、电压、电荷和电阻等电量,以反映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与许多其他类型的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相比,它们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执行现场监测的能力以及非常适合微型化和集成微制造技术的优点[22~23]。Zhi-Qiang Gao等人在2014年报道了一种简单、高灵敏度的DNA甲基化酶电化学活性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AA)的信号放大手段,通过一个螺纹插层N,N -2(3-丙基咪唑)-1,4,5,8-萘二酰亚胺(PIND)电催化氧化还原Os(bpy)2Cl+ (PIND-Os),包含5’-CCGG-3’ 对称序列的ds-DNA首先固定在金电极上。然后用DNA甲基化酶孵育电极,经过酶催化特定CpG二核苷酸的甲基化,然后用识别5’-CCGG-3’ 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 Hpa II 剪切酶处理电极,从而实现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目的[24]。图3. 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原理示意图蛋白质纳米孔:蛋白质纳米孔检测技术是在单分子水平上以低成本、无标签和高通量的方式研究生物分子的检测技术。近年来,纳米孔技术正从生物传感的角度进行研究[25]。应用于核酸特征鉴定、化学反应过程的测量、蛋白质分析、疾病相关蛋白状态的检测以及酶动力学的研究等[26]。α-溶血7素是一种蛋白质纳米孔,它自发地插入到脂质双层膜中,形成一个纳米孔[27]。当一个带电分子在外加电势下通过蛋白质纳米孔时,它会引起离子电流的瞬态变化,电流变化事件被记录下来。被分析物可以通过当前电流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特征电流信号则可以揭示被分析物的各种特征[28~30]。该检测方法不需要对DNA探针进行任何化学修饰,既方便又节约成本,减少了样品消耗。 图4. 用于分析DNA甲基化酶活性的纳米孔试验的示意图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几种方法有希望可在临床检测,使得该方法在用于癌症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希望。比色法依赖于颜色变化的目视观察或与DNA甲基化酶相关的吸收光谱的光谱测量,具有成本低、简单、可移植性和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仪器的优点,但是检出限相对较高。荧光法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过程简单,检出限相对理想,但其复杂的光学性能以及昂贵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电化学法由于需要构建较复杂的反应电极材料而使得其在临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蛋白质纳米孔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对DNA探针进行任何化学修饰,既方便又节约成本,减少了样品消耗,检出限相对较为理想,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人类血清样本。这类检测可能最终为常规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和分子诊断打开大门,为疾病的管理和诊断带来新的前景。 作者:王家海、骆 乐 作者简介:王家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核算纳米结构为信号传导载体的纳米孔传感器”;在核酸探针和仿生纳米孔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分子识别的工作,也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分析化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积累了多种前沿分析方法和技术:仿生纳米孔制备和检测;微纳米加工技术;核酸探针人工合成技术。参 考 文 献 [1] 陈晓娟,闫少春,邵国,等.人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分类及其功能[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04):136-138.[2] Das PM, et al. DNA methylation and cancer[J]. Clin. Oncol. 2004 22: 4632-4642.[3] Jurkowska RZ, et 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J]. ChemBioChem 2011 12: 206-222.[4] Lee GE, et al. DNA methyltransferase 1-associated protein (dmap1) is a co-repressor that stimulates DNA methylation globally and locally at sites of double strand break repair[J]. Biol. Chem. 2010 285: 37630-37640.[5] Liu SN, et al. Assay Methods of DNA Methyl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ancer Diagnosis and Therapy[J]. Chinese J.Anal. Chem. 2011 39: 1451-1458.[6] Boye E,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dam methyltransferase in Escherichia coli[J]. Bacteriol. 1992 174: 1682-1685.[7] Eads CA, et al. CpG island hypermethylation in human colorectal tumor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NA methyltransferase overexpression[J]. Cancer Res. 1999 59: 2302-2306.[8] Bergerat A, et al. Allosteric and catalytic binding of s-adenosylmethionine to escherichia coli DNA adenine methyltransferase monitored by 3H NMR[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1 88: 6394-6397.[9] Fraga MF, et al.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DNA methylation by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Electrophoresis 2000 21: 2990-2994.[10] Yokochi T, et al. DMB (dnmt-magnetic beads) assay: measuring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vitro[J]. Methods Mol. Biol. 2004 287: 285-296.[11] Adams RLP, et al. Micro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J]. Biochem. Bioph. Methods 1991 22: 19-22.[12] Jurkowska RZ, et al. DNA methyltransferase assays[J]. Methods Mol. Biol. 2011 791: 157-177.[13] Pradhan S, et al. Recombinant human DNA (cytosine-5) methyltransferase [J]. Biol. Chem. 1999 274: 33002-33010.[14] Herman JG, et al.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a novel PCR assay for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6 93: 9821-9826.[15] Kattenhorn, L. M. Korbel, G. A. Kessler, B. M. Spooner, E. Ploegh, H. L. Mol. Cell 2005, 19, 547−557.[16] Mosammaparast, N. Shi, Y. Annu. Rev. Biochem. 2010, 79, 155−179.[17] Barglow, K. T. Cravatt, B. F.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7408−7411.[18] Wu Z, et al. Activity-based DNA-gold nanoparticle probe as colorimetric biosensor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glycosylase assay[J]. Anal. Chem. 2013 85: 4376-4383.[19] Zhu, C. Wen, Y. Peng, H. Long, Y. He, Y. Huang, Q. Li, D. Fan, C. Anal. Bioanal. Chem. 2011, 399, 3459−3464.[20] Chen, F. Zhao, Y. Analyst 2013, 138, 284−289.[21] Xing XW, et al. Sensitive detection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based on exonuclease-mediated target recycling[J]. Anal. Chem. 2014 86: 11269-11274.[22] Wu, H. Liu, S. Jiang, J. Shen, G. Yu, R. Chem. Commun. 2012, 48, 6280−6282[23] Wang, M. Xu, Z. Chen, L. Yin, H. Ai, S. Anal. Chem. 2012, 84, 9072−9078[24] Deng H, et al.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ssay[J]. Anal. Chem. 2014 86: 2117-2123.[25] Howorka, S. Siwy, Z. Nanopore Analytics: Sensing of Single Molecules. Chem. Soc. Rev. 2009, 38, 2360−2384.[26] Song, L. Hobaugh, M. R. Shustak, C. Cheley, S. Bayley, H. Gouaux, J. E. Structure of Staphylococcal α-Hemolysin, a Heptameric Transmembrane Pore. Science 1996, 274, 1859−1865.[27] Lin, L. Yan, J. Li, J. Small-Molecule Triggered Cascade Enzymatic Catalysis in Hour-Glass Shaped Nanochannel Reactor for Glucose Monitoring. Anal. Chem. 2014, 86, 10546−10551.[28] Li, J. Yan, H. Wang, K. Tan, W. Zhou, X. Anal. Chem. 2007, 79, 1050−1056.[29] Wood, R. J. Maynard-Smith, M. D. Robinson, V. L. Oyston, P. C. F. Titball, R. W. Roach, P. L. PLoS One 2007, 2, e801−e801.[30] Wood, R. J. McKelvie, J. C. Maynard-Smith, M. D. Roach, P. L. Nucleic Acids Res. 2010, 38, e107−e107.[31] Jinghong Li, et al. Nanopore-based, label-fre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ion[J]. Anal. Chem. 2017 89: 13252−13260.
  • 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09年年会召开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召开。丁传贤院士、孙晋良院士、胡行方研究员等实验室发展顾问,罗宏杰教授、吴国庭研究员、朱美芳教授、沈红卫教授、宋志棠研究员、赵小翔研究员、韦平高级工程师、宋力昕研究员、祝迎春研究员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上海硅酸盐所科技一处处长王东和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教授主持。罗宏杰所长首先致欢迎辞,对各位发展顾问和学术委员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各位专家听取了实验室主任宋力盺研究员所作的中科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工作汇报。报告总结了实验室一年来各项工作情况,包括各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学术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在研课题及到位经费、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开放基金执行情况等。会议还听取了学委会委员沈红卫教授所作的“Z94.3A重型燃机的简要介绍”和朱美芳教授所作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特邀学术报告。   委员们审议了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实验室挂牌一年来在学科方向凝练、科研进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就实验室在研究方向的调整、加强学科交叉、国内外合作交流及2010年度开发课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还参与了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刘宣勇研究员、陶顺衍研究员以及赵丽丽副研究员分别作了“新型生物活性涂层研究”、“新型高温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和“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关键材料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所内部分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并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三位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 一种可同时检测单个颗粒中的多环芳烃和无机成分的新型气溶胶质谱仪研制成功
    据Analytical Chemistry报道,美国罗斯托克大学(University of Rostock)的Johannes Passig, Julian Schade, Markus Oster and Ralf Zimmermann研制成功一种可同时检测单个颗粒中的多环芳烃和无机成分的新型气溶胶质谱仪。  单个气载微粒的在线研究对气溶胶化学具有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揭示环境气溶胶在地球气候中的作用,以及评估空气污染对当地和特定健康的风险。特别相关的是,燃烧过程产生的多环芳烃(PAH)与急性和长期健康影响相关。通常,在线单粒子分析是在双极质谱仪中应用激光解吸/电离(LDI),通过检测正离子和负离子来揭示元素成分和有限的分子信息。已经开发了从单个颗粒中检测多环芳烃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LDI产生的颗粒分类和来源分配的元素信息均被丢失。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解吸和电离方法,从相同的单个粒子中提供PAH分布和无机组分。试验测量表明,该技术能够以新的直接方式揭示气溶胶中的单颗粒PAH分布(混合状态)及其对特定污染源的分配。  据称,结合气相色谱(GC),该方法可用于复杂环境样品的综合痕量分析。  引自:A new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inorganic components from individual particles. Analytical Chemistry. 89. 10.1021/acs.analchem.7b01207  原文可参阅下列网址: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7291558_A_new_aerosol_mass_spectrometer_for_simultaneous_detection_of_polyaromatic_hydrocarbons_and_inorganic_components_from_individual_particles  符斌供稿
  • 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
    7月8日上午,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为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首次认证通过的项目涉及16大项82小项。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的测试中心将成为五邑大学科研教学和地方服务重要科研与测试平台,该校也成为继汕头大学之后,我省第二所获国家计量认证资格的高校。   据悉,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先后成为广东省科技厅新产品检测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新产品服务类示范单位、广东省经贸委LED产品检测技术服务类支撑单位、国家标准会员单位、省科技厅技术服务百强单位等,还将成为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五邑大学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和手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测试中心在建设中继续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江门市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内部建设,走为大学科和大产业服务的道路。   □ 相关链接   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首次认证通过的项目涉及无机材料、多晶体材料、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铜及铜合金、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化学试剂、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原料乳与乳制品、饲料、纺织品、食品、塑料等16大项82小项,认证通过的项目所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和第三方公正性,检测数据可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环境、卫生、安全评价、成果鉴定等。
  • 第12届上海市X射线衍射学术交流大会在上海硅酸盐所成功召开
    近日,第12届上海市X射线衍射学术交流大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承办。大会会场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上海市物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建军,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委会主任姜传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委员、所务委员、科技发展部部长闫继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曾毅,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和来自中科院微系统所、应用物理所、技术物理所、金属所、硅酸盐所等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170余人。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程国峰主持。嘉宾致辞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是全国最活跃的地方性X射线衍射专委会,多年来积极组织并开展上海乃至长三角的X射线表征理论和实验技术交流活动,为普及X射线表征技术增进上海地区晶体结构表征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次大会报告内容涵盖Rietveld 结构精修、单晶结构解析、薄膜与界面分析、残余应力表征、X射线成像技术、同步辐射装置及衍射应用等。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闻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程国峰研究员、上海大学张继业教授、同济大学陈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饶群力研究员等十多位知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气氛活跃,提问积极,会后就报告内容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外,会议期间布鲁克公司杨林涛博士和孟璐博士还现场发布了最新D6 PHASER台式衍射仪。通过对X射线表征技术学术前沿以及应用领域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上海地区X射线结构表征水平的提升。报告与交流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X射线结构表征课题组,该组成立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衍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小组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近年来,课题组不断拓展表征领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具有显著特色的以晶体结构为主,分子结构、显微微结构和缺陷结构为辅的多模态多尺度结构表征团队。 附:无机材料X射线结构表征课题组测试分析服务内容 课题组联系方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电话:021-69163600/ 69163558/ 69163602E-mail:ryj@mail.sic.ac.cn,gfcheng@mail.sic.ac.cn网址:https://www.sic.ac.cn/zcbm/kybm10/ktzjj/ceshi3/
  • 上海硅酸盐所600mm长BGO大单晶问世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生产一线成功制备出长度达600mmBGO大单晶。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开报道的最长BGO单晶。此前,俄罗斯无机化学所曾报道最长BGO单晶400mm。 600mm长BGO大单晶   600mmBGO大单晶是上海硅酸盐所正在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技先导项目,开展了空间暗物质探测器用超长BGO单晶技术攻关工作。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生产一线科研人员持续开展大尺寸高质量BGO晶体技术攻关工作,先后突破了PET用高质量大尺寸BGO晶体的批量生产技术(1999-2001年)、3英寸和4英寸高质量大单晶(2002-2003年)、截面为120*60mm大单晶(2004年)和长达350-400mm单晶生长技术(2004-2007年),不断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和我国重要科研工作的需求。   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硅酸盐所的BGO晶体在尺寸和质量方面已经赶上国际竞争对手的晶体,具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 岛津助力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学者科研能力提升论坛
    日前,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承办,昆明理工大学和现代技术陶瓷编辑部协办的“第一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学者科研能力提升论坛(青年论坛)”在昆明成功召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60余家相关高校研究院所青年学者及学生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了本次青年论坛。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后,清华大学周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超材料及其与常规材料的融合》、《梯度材料的功能、设计、构筑技术漫谈》的大会报告,两位院士为青年学者和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超材料和梯度材料的功能性能,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科学经验对与会青年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包亦望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杨超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冯晶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材料性能评价相对法思路与技巧》、《选题机遇与逆境坚守:从基础研究到工业研究》、《浅谈材料学科研究生科研定位》的大会报告。老中青三代材料研究者分别从各自的科研视角为青年学者和学生们讲解了如何在材料领域里进行科学思考以及如何做持之以恒的科研坚守。 除大会报告外,航天材料及工业研究所的周延春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肖月教授、东华大学张青红教授分别作了《如何利用第一原理计算预测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学术口头报告的组织及PPT优化四步法》、《材料类科技论文写作经验谈》的专题报告,他们从更贴近青年学者及学生们的数学计算、ppt优化以及论文写作经验等实际需求出发,着重梳理解决青年人的科研基础共性问题。 本次青年论坛是中国硅酸盐学会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学者及在校研究生组织的活动,论坛还安排了15个青年学者的专题报告,以及特别安排了硕士研究生展板竞赛和博士研究生口头报告竞赛,为青年学者们和研究生们提供一个崭露头角的舞台,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互相了解其他研究方向的前沿课题,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岛津公司作为主要赞助方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由市场部龚沿东研究员作了题为《EPMA在无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龚老师主要从EPMA分析的基本原理、SEM与EPMA的功能对比,岛津EPMA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材料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系统地阐述。龚老师的报告思路清晰,理论深入浅出,受到参会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兴趣。岛津公司龚沿东研究员作报告 会议期间,参会学者们来到岛津公司展台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就岛津公司EPMA、SPM、XPS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讨 参会者研讨岛津公司EPMA、XPS产品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关于征集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检测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及理事单位的通知
    各检测机构、实验室: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是经中国硅酸盐学会批准、民政部 登记注册的专业性社会团体,是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领域最 为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挂靠单位是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和《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 号),提升检验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促进检验检测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分会研究决定,成立&ldquo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 试技术分会检测实验室专业委员会&rdquo 。   为了更好的推动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促进行业检测实验室的发 展,特面向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工程领域的国家和行业实验室、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研究院所检测中心、高校和企业实验室等征 集委员会委员及理事单位。   &ldquo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检测实验室专业委员会&rdquo 成立大会将与 2013 年 11 月 1 日&ldquo 首届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交流会&rdquo 同期召开,届时将选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和常务理事单位。真诚邀请贵单位加入委员会,并推荐单位相关领导或专家1-2人担任委员会委员等职。   请有意参加的单位和个人填写申请表,并于2013年10月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至分会秘书处。   附件1: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检测实验室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申请表.doc   附件2: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检测实验室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申请表.doc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处   联系人:王艳萍   电话/传真:010-51167302 手机:13381289679   邮箱:ctest2013@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 号中国建材总院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407 房   邮编:100024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