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

仪器信息网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丙三醇均聚物丙氧基醚相关的论坛

  • 超声条件下季铵盐3-十二烷氧基-2-十八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

    【序号】:2【作者】: 郭乃妮郑敏燕杨连利【题名】:超声条件下季铵盐3-十二烷氧基-2-十八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期刊】:皮革与化工. 【年、卷、期、起止页码】:2017,34(06)【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8&filename=PGHG201706003&uniplatform=NZKPT&v=FWkDKY1K2RpbTCMi7HzpBtcfxqQrFRqm95YR3lJywpqICHhucEksIDY_X_QTFQWc

  • 【求助】关于NY/T 1380-2007的分析保护剂3-乙氧基1,2-丙二醇的问题

    本人在用NY/T 1380-2007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作51种农药的分析时,发现里面要用所谓的保护剂即:3-乙氧基1,2-丙二醇,想在这里请教一下,这东西到底怎么个保护法?不加可以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请各位作过的老师们指导一下。先谢谢了。

  • 三氯丙醇就是酱油版的“三聚氰胺”吗?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  调味品协会负责人称,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而我们更想知道的,不是配制酱油是否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它安全不安全?7种化合物配制可产生致癌物,那它肯定不安全,既不安全,它不是食品安全问题,又是什么问题呢?  配制酱油的致癌风险,是因为人工配制过程中,大豆中所含的丙醇因酸水解而生成二类致癌物质三氯丙醇.北京一轻研究院研究员鲁绯表示,国家行业标准对三氯丙醇物质是规定有限量的,只要控制在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专家的说法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然而我们却无法相信生产者都能科学操作,也无法相信对国标执行的监管是百分之百负责任的.  限量范围内安全,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三聚氰胺、瘦肉精,乃至砒霜,只要限量使用都应该安全,然而我们有没有能力控制这个"限量"却是个问题.美国等24个国家是允许饲料添加瘦肉精的,那是因为他们确信瘦肉精能够确保控制在标准内使用.而据说,我们国家严格禁止添加瘦肉精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失控.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空前严重,越来越没有底线的语境下,我们如何相信二类致癌物质三氯丙醇在配制酱油中会"限量使用"呢?而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目前的酱油国标中并没有对三氯丙醇的限量规定,据说国家"正在考虑把对其限量写进去".难怪酱油协会人士瞪眼说"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终于明白:三氯丙醇,其实就是酱油里面的"三聚氰胺".二者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乃至夺命;三聚氰胺原来不也说无法检测吗,因为和现在酱油中的三氯丙醇一样,国家标准既没有限量一说,更没规定检测.  国家质检总局今年4月公布了对酱油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合格率在95.9%.然而所谓的"合格率95.9%"并不包括致癌物质三氯丙醇检测,就是说,不管酱油里含有多少致癌物,都可能被检测为"合格".而且,我们无法知道,各种食品中还有多少"三聚氰胺"和"三氯丙醇"逍遥于国家标准之外,非等到不幸被媒体曝料或业内人士良心发现,才会出现写进标准的"考虑"?然而,从揭地沟油教授、奶业协会人士被封口,以及醋业协会副会长被责令辞职的下场来看,今后再有人"良心曝料",可能要先作风险评估了.

  • 甲氧基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制备方法

    第一步: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聚乙二醇在无水二氯甲烷中与金属钠作用生成聚乙二醇钠, 然后与碘甲烷反应即得。一甲氧基聚乙二醉、双端都反应的二一甲氧基聚乙止醇和未反应的聚乙二醇的反应混合物硅胶柱层析色潜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第二步:甲氧基聚乙二醇丁二酸单醋的合成将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2000)、丁二酸酐和催化剂加入盛有二氯甲烷的圆底烧瓶中, 磁力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后, 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反应液分别用盐酸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甲醇水溶液依次洗涤。有机相经无水MgSO4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 减压蒸除有机溶剂, 残留物以石油醚结晶, 收率90%。第三步:甲氧基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甲氧基聚乙二醇丁二酸单酷先经N一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活化, 然后缓慢滴加人到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的三氯甲烷中, 加料完毕后继续反应4h, 蒸除溶剂, 浓缩液在乙醚中结晶,硅胶柱层析色谱提纯可以得到自色粉末状固体的。甲氧基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来源:中国标准物质网

  • 【分享】关于征求拟批准“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和“聚甲基丙烯酰基赖氨酸”作为化妆品原料意见的函

    有关单位: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审核,拟批准“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和“聚甲基丙烯酰基赖氨酸”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1年6月27日前将反馈意见电子版发送至chenzh@sfda.gov.cn。  附件:1.“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技术要求     2.“聚甲基丙烯酰基赖氨酸”技术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 【求助】丙稀酰胺,氧化双三丁基锡怎么不出峰?

    丙烯酰胺(1000ppm左右),氧化双三丁基锡TBTO(800ppm左右)怎么不出峰?用的是DB-XLB非极性的柱子15*0.25*0.25开始丙稀酰胺,氧化双三丁基锡试过几十ppm,没出峰,浓度加大到800-1000还是没出峰。做这些物质有哪些标准啊?升温程序:40度-保持1.5min; 120度/Min-155-保持1min; 20度/min-300度-保持8min; 进样口和传输线分别是270,280度。MS程序:0-18MIN采集信号(其中1.8-2.3关闭灯丝避开溶剂)峰难看一点没关系,但为什么会不出来呢,是分解掉了?还是化合物不稳定?查不到什么资料另外2-甲氧基乙醇和2-乙氧基乙醇虽然出峰了,但峰超级难看,是用DB-XLB这种非极性的柱子做不好吗?哪个做过的,分享下经验和注意事项?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1.gif修改:不好意思,刚才SIM时没把二甲苯麝香的离子加进去,现在出来了,但20ppm峰不高,估计要买固体标物配高浓度的来做

  • 【转帖】简述丙三醇的用途

    甘油是瑞典药剂师Scheele于1779年在橄榄油与一氧化铝反应时偶尔发现的一种具有甜味成分的物质。  1823年法国的谢弗勒尔发现甘油的成分是甘油和脂肪酸的酯,并发现用苛性碱或硫酸能分离出脂肪酸和甘油。  1836年法国的珀卢兹报导了甘油的实验式C3H8O3。1883年贝特洛证明了甘油的化学结构是三元醇,分子式为CH2OHCHOHCH2OH。  甘油是最简单的三羟基醇。又称丙三醇。在自然界中甘油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棕榈油和其他极少数油脂中含有少量甘油。  甘油是肥皂工业的副产物,也可用特种酵母发酵糖蜜制得。也可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甘油。以油脂为原料制取肥皂时可得到甘油。也可用发酵或人工合成法制取。  甘油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等。也可用作飞机和汽车液体燃料的抗冻剂,玻璃,纸的增塑剂以及化妆品、皮革、烟草、纺织品等的吸湿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以保存标本。  甘油大量用作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塑料、油漆、硝酸甘油、油脂和蜂蜡等,还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卫生用品等工业中。  甘油(丙三醇)是重要的轻化工原料。  在化学工业中用于产生环氧氯丙烷、改性醇酸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制取润滑剂。  食品工业中作甜味剂、保湿剂。烟草的吸湿剂和溶剂。  在国防工业中是硝化炸药甘油的原料。飞机和汽车燃料的抗冻剂。  在日化工业中用于牙膏和香精的生产。  此外,也广泛用在造纸、皮革、玻璃纸、纺织工业中。  甘油的重要新用途是作为聚醚的一种成份,用于制造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在聚合物的生产上用作某些单体聚合时的介质和添加剂。已知大约有2000多种产品需用甘油。

  • 羟丙甲纤维素气相检测甲氧基含量过低..................

    进口羟丙甲纤维素甲氧基和羟丙氧基标准是使用填充柱,查看了药典和百度,最终用的是DB-624,使用的是药典附录甲氧基、羟丙氧基里面的方法条件。内标的RSD很好。甲氧基含量标准:28%-30%。(测定结果18.9%)羟丙氧基含量标准:7%-12%。(测定结果9.4%)各位有做过这实验的遇到过这种情况么?或者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没。。

  • 2-甲氧基乙醚,三氯乙烯等SVHC低沸点物质用什么柱子?

    SVHC中的2-甲氧基乙醚,三氯乙烯,2-乙氧基乙醚,丙烯酰胺,NMP等低沸点,极性物质比较难做,我用的柱子是DB-XLB,15m*0.25*0.25做出来效果比较差,要几十ppm才有峰,峰型很难看,要是遇上复杂点的基体更是难定性了,大家做这类物质低沸点,极性物质一般用什么柱子?想买根柱子,又不知道买哪种好,试过一根WAX10 极性柱子,30m*0.25*0.25,这几个东东居然不出峰,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郁闷!是柱子太长了?这些物质一般做溶剂,中间体,清洁剂,就怕是液体样品要检测这些物质,含有的可能性比较大

  • 【求助】羟丙纤维素中羟丙氧基含量测定

    我在做2010版药典的羟丙纤维素的羟丙氧基含量测定,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测定的,为什么测出来的含量老是比厂家测出来的要低,药典要求是7.0%~12.0%,为什么我老是做不到7.0%以上,而厂家给的数据却是7.0%以上呢?我完全是按照2010版药典做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用的是岛津的2010,分流比设了1:70,柱子用的是DB-624(30m*0.53mm)流速是3左右。哪位高人不知道有没有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能不能给点我建议!万分感谢啊!!!

  • 【求助】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羟丙氧基含量测定

    我在做2010版药典的羟丙纤维素的羟丙氧基含量测定,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测定的,为什么测出来的含量老是比厂家测出来的要低,药典要求是7.0%~12.0%,为什么我老是做不到7.0%以上,而厂家给的数据却是7.0%以上呢?我完全是按照2010版药典做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用的是岛津的2010,分流比设了1:70,柱子用的是DB-624(30m*0.53mm)流速是2左右。哪位高人不知道有没有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能不能给点我建议!万分感谢啊!!!

  • 【求助】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羟丙氧基含量测定

    我在做2010版药典的羟丙纤维素的羟丙氧基含量测定,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测定的,为什么测出来的含量老是比厂家测出来的要低,药典要求是7.0%~12.0%,为什么我老是做不到7.0%以上,而厂家给的数据却是7.0%以上呢?我完全是按照2010版药典做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用的是岛津的2010,分流比设了1:70,柱子用的是DB-624(30m*0.53mm)流速是3左右。哪位高人不知道有没有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能不能给点我建议!万分感谢啊!!!

  • 三丙二醇丁醚色谱图

    三丙二醇丁醚色谱图

    如题 柱子HP-5打出来的三丙二醇丁醚色谱图峰型这样跟手一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柱温200[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0/202010201337122955_4929_3960401_3.jpg[/img]

  • 【资料】学习丙三醇

    【资料】学习丙三醇

    [color=#DC143C]丙三醇[/colo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1/200911192354_185517_1610969_3.jpg[/img] 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甘的粘稠液体。甘油的化学结构与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同,因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冬季人们常用甘油搽于手和面部等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表面,能够使皮肤保持柔软,富有弹性,不受尘埃、气候等损害而干燥,起到防止皮肤冻伤的的作用。由于甘油可以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热环境下人体的运动能力。  中文名称: 丙三醇   英文名称: glycerol 丙三醇分子球棍模型  中文名称2: 甘油   英文别名:Glycerine,1,2,3-Propanetriol, Trihydroxypropane.  CAS No.: 50-81-5   分子式: C3H8O3   分子量: 92.09 比例模型

  • 异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测方法

    异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测方法

    [align=left] 我也不知道把这个放在哪个分类,勉强放这里把~~[/align][align=left] 这是第一次原创,关于异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测,最近有时间进行了一次试验,可以用比色法简单的定量(仅定出范围)。[/align][align=left] 主要是在反应过程中用来简单的中控,此方法相对快捷简便,但并非精密检测,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指点。[/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8px][b] [size=16px] 异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测方法(硫氰化铁)[/size][/b][/size][/font][/align][align=left][b]提出的检测要求:[/b]快捷简单,能够直接判断过氧化物的大致量。[/align][align=left][b]方法查询:[/b][/align][align=left] 1、淀粉碘化钾试纸:[font='Microsoft YaHei',Arial,Helvetica][color=#000000]最常用的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测过氧化物,但是经测试,低浓度的过氧化物无法显色,因此试纸无法用来检测溶剂中的过氧化物。[/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Microsoft YaHei',Arial,Helvetica][color=#000000] 2、淀粉碘化钾溶液:不同浓度的过氧化物,使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显色后,颜色非常接近,难以肉眼判断深浅,只能用来定性。[/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Microsoft YaHei',Arial,Helvetica][color=#000000] 3、硫氰化钾与氯化铁溶液:未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介绍,自己进行测试。[/color][/font][/align][align=left][b]方法原理:硫氰化钾和氯化铁被氧化形成硫氰化铁,呈红色。[/b][/align][align=left] Fe2+过氧化物→Fe3+[/align][align=left] Fe3+硫氰化钾→Fe(SCN)3(血红色)[/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b]异丙醚中过氧化物的质量分数限度要求(以H2O2计)%[/b][/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b] [img=,501,17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233226782_8146_3116636_3.jpg!w501x173.jpg[/img][/b][/color][/font][/align][align=left][color=black][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white]试剂[/back][/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 30%[/color][/font][font=&][back=white]过氧化氢 分析纯[/back][/font][color=black][back=white] 硫氰化钾 化学纯[/back][/color][color=black] 氯化亚铁 [back=white]化学纯[/back][/color][back=white] 亚硫酸氢钠 化学纯[/back][/color][back=white] 纯化水 /[/back][b][back=white]溶液配制(此处以30%的过氧化氢作为标准液测试)[/back][/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 0.003%[/back][/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过氧化氢溶液: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1ml30%过氧化氢于10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再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稀释后过氧化氢溶液1ml至10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混匀备用,所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03%。[/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 0.005%[/back][/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过氧化氢溶液: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0.167ml30%过氧化氢于1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再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稀释后过氧化氢溶液1ml至10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混匀备用,所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约为0.005%。[/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 0.01%[/back][/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过氧化氢溶液: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0.333ml30%过氧化氢于1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再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吸取稀释后过氧化氢溶液1ml至100ml容量瓶,用纯化水稀释定容,混匀备用,所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约为0.001%。[/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 0.5%[/back][/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氯化亚铁溶液:称取0.5g氯化亚铁固体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混匀,所得氯化亚铁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量分数为0.5%。[/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ack=&] 0.5%[/back][/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硫氰化钾溶液:称取0.5g硫氰化钾固体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混匀,所得硫氰化钾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量分数为0.5%。[/font][back=white] 显色溶液:量取适量0.5%氯化亚铁溶液与0.5%硫氰化钾溶液,按1:1混匀备用。[/back][back=white] 亚硫酸氢钠溶液(100g/L): 取适量亚硫酸氢钠,配制成100g/L备用。[/back][b][back=white]测定方法[/back][/b] 空白对照:取异丙醚4ml,加入2ml亚硫酸氢钠溶液,振摇2min,加水4ml振摇,静置分层后取异丙醚层1ml,加入1ml显色溶液,摇晃混匀后倒入比色管,放置5min。 标准比对溶液:分别取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1ml,加入1ml显色溶液,摇晃混匀后倒入比色管,放置5min。 样品溶液:取待测异丙醚1ml,加入1ml显色溶液,摇晃混匀后倒入比色管,放置五分钟。[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 沿比色管轴线方向观测所得血红色不得深于标准比对溶液的颜色。[/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990000] (注:此处为了更加精准因而用比色管,且加入的量相对精准,但是经测试,无需非常精准,也无需比色管,用简单的冷冻管,试管等透明的容器都可以,在本实验本身误差下,由容器,量取方面带来的误差结果不明显,只需要对照溶液相互之间加入的量一致就可以。)[/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结果分析[/font][/b][color=black] 分析纯异丙醚:样品溶液不得深于0.003%质量分数的标准比对溶液。[/color][color=black] 化学纯异丙醚:样品溶液不得深于0.005%质量分数的标准比对溶液。[/color][color=#000000] 工业级异丙醚:样品溶液不得深于0.01%质量分数的标准比对溶液。[/color][/font][b]此方法中,不同浓度的颜色相差很明显,肉眼即可辨别。以下为用冷冻管作为容器的图:[/b][img=,364,39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241397051_3470_3116636_3.jpg!w364x397.jpg[/img][img=,143,40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243017681_4750_3116636_3.jpg!w143x405.jpg[/img][b]上图可以清晰的辨别不同浓度之间的颜色,可以简单的定量0.003—0.001mol/L之间的过氧化物范围,如果需要更精准,则可以配制浓度差异更小的过氧化物进行测试,但此处未曾测试过,因为以上几种颜色已足够我们实验使用。以下附图为用淀粉碘化钾进行测试的颜色图一使用的冷冻管,颜色非常不明显,基本无法辨别。[img=,252,19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248434297_5877_3116636_3.jpg!w252x199.jpg[/img]图二更换为了比色管,稀释了一下,颜色相对更为清晰,虽然图内能够勉强辨认,但是其实现实中肉眼是难以看出色差的。[img=,311,28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249241813_8832_3116636_3.jpg!w311x286.jpg[/img]以上便是我自己的测试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也可以提出来,进行改进。不过我自己做完了倒是有几个疑问:1、为什么基本检测过氧化物的方法都是用淀粉碘化钾,滴定定量时也是用此试药来判断终点。淀粉碘化钾最大的优势是在哪里?2、我看过很多方法写的都是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即为有过氧化物,而我做的都是偏紫色,最蓝的一次也不过是蓝紫色,是做错了什么步骤?3、洗脱过氧化物的方法,主要以亚硫酸钠为主,但是我做了实验,亚硫酸钠的洗脱效果还不如亚硫酸氢钠,而亚硫酸氢钠更是远不如硫酸亚铁,那么为什么更多方法中使用的是亚硫酸钠呢?[/b][/align][align=left][/align]

  • 关于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等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告

    [align=center][b]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等6种食品[/b][/align][align=center][b]相关产品新品种[/b][/align]一、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品种[align=left](一)富含间戊二烯的C[sub]3-6[/sub]石油馏分的均聚物及与以下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共聚物:异丁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align][table=718][tr][td=1,2,118]产品名称[/td][td=1,1,69]中文[/td][td=1,1,532]富含间戊二烯的C[sub]3-6[/sub]石油馏分的均聚物及与以下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共聚物:异丁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td][/tr][tr][td=1,1,69]英文[/td][td=1,1,532]Homopolymers of distillates (petroleum), C[sub]3-6[/sub], piperylene-rich (C[sub]5[/sub]) and copolymers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isobutylene (C[sub]4[/sub]), styrene, and alpha-methylstyrene[/td][/tr][tr][td=2,1,186]CAS号[/td][td=1,1,532]—[/td][/tr][tr][td=2,1,186]使用范围[/td][td=1,1,532]粘合剂[/td][/tr][tr][td=2,1,186]最大使用量(%)[/td][td=1,1,532]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td][/tr][tr][td=2,1,186][align=left]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align][/td][td=1,1,532]0.05 (α-甲基苯乙烯)[/td][/tr][tr][td=2,1,186][align=left]最大残留量(QM)/(mg/kg)[/align][/td][td=1,1,532]—[/td][/tr][tr][td=2,1,186]备注[/td][td=1,1,532]添加了该物质的粘合剂不得与食品直接接触,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00℃。[/td][/tr][/table] [align=left] [/align]二、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一)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table=691][tr][td=1,2,118]产品名称[/td][td=1,1,71]中文 [/td][td=1,1,503]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td][/tr][tr][td=1,1,71]英文[/td][td=1,1,503]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td][/tr][tr][td=2,1,189]CAS号[/td][td=1,1,503]919-30-2[/td][/tr][tr][td=2,1,189]使用范围[/td][td=1,1,503]塑料:聚酰胺(PA)[/td][/tr][tr][td=2,1,189]最大使用量/(%)[/td][td=1,1,503]0.0145[/td][/tr][tr][td=2,1,189]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td][td=1,1,503]0.05[/td][/tr][tr][td=2,1,189]最大残留量(QM)/(mg/kg)[/td][td=1,1,503]—[/td][/tr][tr][td=2,1,189]备注[/td][td=1,1,503]添加了该物质的聚酰胺塑料材料及制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35℃。[/td][/tr][/table] [align=left] [/align]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树脂新品种(一)己二酸与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酐,2-甲基-1,3-丙二醇,2,2-二羟甲基丁醇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聚合物[table=691][tr][td=1,2,118][align=left]产品名称[/align][/td][td=1,1,71][align=left]中文[/align][/td][td=1,1,503][align=left]己二酸与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酐,2-甲基-1,3-丙二醇,2,2-二羟甲基丁醇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聚合物[/align][/td][/tr][tr][td=1,1,71][align=left]英文[/align][/td][td=1,1,503][align=left]Polymer of adipic acid with isophthalic acid, maleic anhydride, 2-methyl-1,3-propanediol, 2,2-dihydroxymethyl butanol and dimethyl-2,6-naphthalene dicarboxyla[/align][/td][/tr][tr][td=2,1,189][align=left]CAS号[/align][/td][td=1,1,503][align=left]—[/align][/td][/tr][tr][td=2,1,189][align=left]使用范围[/align][/td][td=1,1,503][align=left]涂料及涂层[/align][/td][/tr][tr][td=2,1,189]最大使用量/(%)[/td][td=1,1,503][align=left]75[/align][/td][/tr][tr][td=2,1,189]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td][td=1,1,503]5(以间苯二甲酸计);30(以马来酸计);5(2-甲基-1,3-丙二醇);6(2,2-二羟甲基丁醇);0.05(2,6-萘二甲酸二甲酯)[/td][/tr][tr][td=2,1,189]最大残留量(QM)/(mg/kg)[/td][td=1,1,503]—[/td][/tr][tr][td=2,1,189]备注[/td][td=1,1,503]—[/td][/tr][/table] [align=left] [/align](二)间苯二甲酸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 磷酸,2,2-二羟甲基丁醇和2-甲基-1,3-丙二醇的聚合物[table=691][tr][td=1,2,113]产品名称[/td][td=1,1,68]中文[/td][td=1,1,510]间苯二甲酸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 磷酸,2,2-二羟甲基丁醇和2-甲基-1,3-丙二醇的聚合物[/td][/tr][tr][td=1,1,68]英文[/td][td=1,1,510][align=left]Polymer of isophthalic acid, maleic anhydride, phthalic anhydride, phosphoric acid, trimethylol propane and 2-methyl-1,3-propanediol[/align][/td][/tr][tr][td=2,1,182]CAS号[/td][td=1,1,510]—[/td][/tr][tr][td=2,1,182]使用范围[/td][td=1,1,510]涂料及涂层[/td][/tr][tr][td=2,1,182]最大使用量/(%)[/td][td=1,1,510]3.5[/td][/tr][tr][td=2,1,182]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td][td=1,1,510]5(以间苯二甲酸计);30(以马来酸计);5(2-甲基-1,3-丙二醇);6(2,2-二羟甲基丁醇)[/td][/tr][tr][td=2,1,182]最大残留量(QM)/(mg/kg)[/td][td=1,1,510]—[/td][/tr][tr][td=2,1,182]备注[/td][td=1,1,510]—[/td][/tr][/table] [align=left] [/align](三)间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 2,2-二羟甲基丁醇和2-甲基-1,3-丙二醇和乙二醇的聚合物[table=691][tr][td=1,2,119]产品名称[/td][td=1,1,72]中文[/td][td=1,1,501]间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 2,2-二羟甲基丁醇和2-甲基-1,3-丙二醇和乙二醇的聚合物[/td][/tr][tr][td=1,1,72]英文[/td][td=1,1,501][align=left]Polymer of isophthalic acid and terephthalic acid, adipic acid, trimethylol propane, 2-methyl-1,3-propanediol and ethylene glycol[/align][/td][/tr][tr][td=2,1,190]CAS号[/td][td=1,1,501]—[/td][/tr][tr][td=2,1,190]使用范围[/td][td=1,1,501]涂料及涂层[/td][/tr][tr][td=2,1,190]最大使用量/(%)[/td][td=1,1,501]81[/td][/tr][tr][td=2,1,190]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td][td=1,1,501][align=left]5(以间苯二甲酸计);7.5(以对苯二甲酸计);[/align][align=left]6(2,2-二羟甲基丁醇);5(2-甲基-1,3-丙二醇);30(以乙二醇计)[/align][/td][/tr][tr][td=2,1,190]最大残留量(QM)/(mg/kg)[/td][td=1,1,501][align=left]—[/align][/td][/tr][tr][td=2,1,190]备注[/td][td=1,1,501]—[/td][/tr][/table] [align=left] [/align]四、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树脂[align=left](一)聚氯乙烯[/align][table=741][tr][td=1,2,118]产品名称[/td][td=1,1,71]中文 [/td][td=1,1,553][align=left]聚氯乙烯[/align][/td][/tr][tr][td=1,1,71]英文[/td][td=1,1,553][align=left]Polyvinyl chloride[/align][/td][/tr][tr][td=2,1,189]CAS号[/td][td=1,1,553][align=left]9002-86-2[/align][/td][/tr][tr][td=2,1,189]使用范围[/td][td=1,1,553][align=left]涂料及涂层[/align][/td][/tr][tr][td=2,1,189]最大使用量/(%)[/td][td=1,1,553][align=left]50[/align][/td][/tr][tr][td=2,1,189]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td][td=1,1,553]ND(氯乙烯,SML,DL=0.01mg/kg);ND(1,1-二氯乙烷,SML,DL=0.01mg/kg)[/td][/tr][tr][td=2,1,189]最大残留量(QM)/(mg/kg)[/td][td=1,1,553]1(氯乙烯,QM);5(1,1-二氯乙烷,QM)[/td][/tr][tr][td=2,1,189]备注[/td][td=1,1,553][align=left]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与食品接触的温度不得超过127℃,且仅限一次性使用。[/align][/td][/tr][/tabl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