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变化马赛菌

仪器信息网变化马赛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变化马赛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变化马赛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变化马赛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变化马赛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变化马赛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变化马赛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变化马赛菌相关的论坛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4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4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4[img=,690,4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938387808_8230_1841897_3.jpg!w690x431.jpg[/img][/color][/b]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7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7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7[img=,690,45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941492419_4730_1841897_3.jpg!w690x453.jpg[/img][/color][/b]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6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6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6[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940496316_3644_1841897_3.jpg!w690x690.jpg[/img][/color][/b]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1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1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1[/color][/b][img=,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548156212_322_1841897_3.jpg!w690x460.jpg[/img]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8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8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8[img=,690,4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942393868_4673_1841897_3.jpg!w690x451.jpg[/img][/color][/b]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5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5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5[img=,690,4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940024641_3020_1841897_3.jpg!w690x458.jpg[/img][/color][/b]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2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2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2[/color][/b][img=,690,71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549389580_5606_1841897_3.jpg!w690x715.jpg[/img]

  •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3

    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3

    [b][color=#cc0000]一起欣赏法国南部城市马赛3[img=,690,4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81550199282_8779_1841897_3.jpg!w690x458.jpg[/img][/color][/b]

  • “马赛克疫苗”问世 艾滋病感染风险或降低90%

    (原标题 含多种基因的“马赛克疫苗” 问世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90%)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4日电 (记者林小春)美国研究人员24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拼接多种基因的“马赛克疫苗”。动物试验显示,该疫苗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90%。这一研究成果有可能为人类“防艾”带来新希望。 目前,艾滋病病毒表现出的快速进化能力与多样性让科学家头疼不已。“马赛克疫苗”也被称作“镶嵌疫苗”,是以分析大量病毒基因序列以及人体免疫反应为基础,利用人工设计优化基因序列制造出的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广泛的免疫保护反应,覆盖所有常见的艾滋病病毒亚型。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艾滋病病毒的3种主要蛋白Env、Gag与Pol开发出“马赛克疫苗”。在给恒河猴接种该疫苗后,研究人员又用致病性最强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模拟自然感染先后6次攻击它们,以检验疫苗效果。 试验结束时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接种疫苗的12只恒河猴在病毒连续6次攻击后只剩3只健康无恙,但计算表明,与未接种疫苗的12只恒河猴(3次攻击后全部感染)相比,“马赛克疫苗”对恒河猴的保护作用高达87%至90%。 参与研究的哈佛大学刘锦彦博士对新华社记者说:“这就意味着如果人类也接种‘马赛克疫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有可能也会降低约90%。”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此前艾滋病疫苗试验多针对致病性较弱的病毒,而他们试验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最强。此外,试验中所使用的攻击剂量是人类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时接触病毒量的100倍。 刘锦彦表示,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艾滋病疫苗指出了新方向,也说明研制出全球通用型疫苗确实很有可能。鉴于该疫苗在临床前动物试验中表现出的高保护性,研究人员计划接下来在美国与非洲同时进行临床试验。

  • 如何测定铬还原菌菌液中六价铬的含量变化

    如题!我想测定菌株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如何?需要测定菌液中六价铬含量的变化,可以按照哪个标准来测定呢?用DPC方法测定中的重铬酸钾一定要用优级纯吗,分析纯可以吗?期待大家的答复,谢谢!

  • 【分享】速冻肉馅在冻融过程中细菌动态变化研究

    为了确定速冻饺子在冻融过程中影响其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本实验按一定的工艺进行速冻肉馅加工,于-18℃冻藏,在冻融条件下研究速冻肉馅冻融过程中的细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肠杆菌和假单孢菌均能在冻融条件下很好的生长,乳酸菌数一直明显高于肠杆菌和假单孢菌总数;速冻肉馅在第16d 即第三次冻融时感官品质发生明显变化,此时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总数增加极显著,分别为4.1332 lgCFU/g 和3.9529 lgCFU/g,是产品中主要的优势菌,为保证肉馅正常的货架期,其冻融次数不宜超过3 次。

  • 不同环境条件下粮食及其制品真菌毒素变化趋势

    不同环境条件下粮食及其制品真菌毒素变化趋势基金项目: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2018-78)作者简介:李俊玲(1971-),女,硕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理化检验;Email:lijunlingf@163.com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安阳市自由路1号邮编:455000摘要:目的 为了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粮食及其制品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提供真菌毒素含量数据。方法 采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小麦、玉米不同环境条件下 16种真菌毒素含量。结果 小麦低温密闭的储存条件仅对伏马菌素(FB,包括FB1、FB2和FB3)含量有影响,在30天FB含量变化不显著,在90天后显著提高2.1-34.0倍,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稳定;小麦干燥通风条件下,16种真菌毒素含量30天无显著性差异,DON在90天时显著下降1.4倍,在其它时间含量变化不显著,180天DON小幅升高至0天水平,FB2在90天和180天分别显著上升6.4倍和11.5倍,FB3在180天显著上升2.1倍;高温高湿条件下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FB1在30天,DON、ZEN在90天时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2-4.6倍,AFB1在30天、FB2在90天、FB3在180天分别显著升高3.8、11.0和3.9倍;不同粮食状态贮存365天后低温麦粒和低温小麦粉除FB2有显著性差异,DON、ZEN、FB1以及FB3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包装材料真菌毒素密闭低温和干燥贮存时纸袋与塑料袋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以及FB均无显著差异。玉米及其制品在不同贮存条件对DON和ZEN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15-AC在3个贮存条件下都显著升高,在180天和365天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降低,黄曲霉毒素B2(AFB2)含量升高(除在365天低温密闭和干燥通风降低外),FB1、FB2和FB3在3个贮存条件储存180天后含量均下降,至365天又有小幅回升。结论 粮食及其制品中DON含量相对较稳定,小麦FB含量在三个储存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于已经存在的真菌毒素,三种储存方式下其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粮食种类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总体来看真菌毒素稳定存在,因此从源头控制是最好的措施,粮食储存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关键词: 粮食;小麦;玉米;储存 ;真菌毒素Trends of mycotoxins in grain and its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LI Junling(An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nan Anyang 45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mycotoxins content in grain and its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o provide mycotoxins content data for grai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tandard formulation, revision and follow-up evaluation.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16 mycotoxins in wheat and maize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UPLC-MS /MS.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Fumonisin (FB, including FB1, FB2 and FB3) in wheat were only affected by the storage conditions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airtight storage conditions. FB cont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at 30 days, but increased by 2.1-34.0 times at 90 days, especially for the content of deoxynivalenol (DON) was stable. Under dry and ventilated condi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16 mycotoxins at 30 days, DON decreased 1.4 times at 90 days, and FB2 increased 6.4 times and 11.5 times at 90 and 180 days, respectively. FB3 increased 2.1 times in 180 day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3-acetyl deoxynivalenol (3-ADon), NIvalenol (NIV) and FB1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30 days, DON and ZE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1.2-4.6 times at 90 days, respectively. AFB1 at 30 days, FB2 at 90 days and FB3 at 180 day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3.8, 11.0 and 3.9 time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temperature wheat grains and low temperature wheat flour except FB2,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ON, ZEN, FB1 and FB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per bag and plastic bag DON, zelalenone (ZEN) and FB when the mycotoxin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materials were stored in sealed low temperature and d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s of maize and its products on DON and ZEN contents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15-A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ree storage conditions, aflatoxin B1(AFB1) content decreased on 180 days and 365 days, aflatoxin B2(AFB2) content increased (except low temperature airtight and dry ventilation decreased on 365 days). The contents of FB1, FB2 and FB3 decreased after 180 days of storage, and then increased slightly after 365 days. Conclusion DON content in grain and its products is relatively stable, FB content of whe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three storage has the varying degree to rise, to the already existing mycotoxins, three storage mode its content change trend is different, shoul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grai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torage conditions and storage time, overall mycotoxins are stable, So control at source is the best measure, and grain storage is also crucial.Key words: grain Wheat Corn Storage mycotoxin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粮食及其制品在生长、收割、贮存、运输及加工中都会暴露或接触到产毒真菌。常见的产毒真菌有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多达400多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不仅造成产品品质下降、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地危害。由于霉菌毒素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是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所以在机体中无法产生抗体,也不能免疫,而且其化学性质稳定,各毒素的毒性大小、毒作用机理、毒素作用的器官、系统不尽相同。各种毒素既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更多是长期低剂量摄入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损害和免疫抑制、细胞毒性等。多数真菌毒素同时也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都被证明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各真菌毒素之间还可产生协同作用而加强毒性,目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最危险的自然发生食品污染物之一。我国主要粮食受镰刀菌毒素污染较严重,据化学结构不同,镰刀菌毒素分为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 、伏马菌素等类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B类化合物。针对以上高毒性真菌毒素和我国的污染情况,为了解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也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及国家卫生标准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于2018-2019年连续在收获季节对河南省田间地头新收获的小麦、玉米同时进行16种真菌毒素暴露风险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化趋势的研究,16种真菌毒素分别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包括AFB1、AFB2、AFG1、AFG2,伏马菌素(fumonisins,FB)包括FB1、FB2和FB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DON) 及其乙酰化衍生物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tin,ST)、T-2毒素、HT-2毒素。这些毒素也是主要贸易国(地区)食品中重点关注和监控的真菌毒素以及粮食及其制品中常见的易被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几种真菌毒素,以期望为真菌毒素研究提供初步调查和参考。小麦储存是小麦原料向小麦加工制品转变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如田间未感染,收获后遇潮湿环境会使毒素增加。储存环境不当会使镰孢菌毒素继续增加。为探讨不同的贮藏环境、贮藏时间、粮食状态以及包装材料对真菌毒素含量的影响。本实验拟将小麦及其制品、玉米及其制品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低温密封、干燥通风三种常见环境下,在不同储存时间、储存小麦粒和小麦粉以及不同包装材料下,对其真菌毒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2.%3 样品来源 2019年,在河南省范围内采集小麦和玉米,在主产区采样,采集当地农户当年生产的小麦粒样品和玉米及其制品。采样工作由相关地市级粮食部门承担。采样后我们按照检测要求先测定小麦粒和玉米中16种真菌毒素含量,再选取有代表性的16份样品,模拟在高温高湿、低温密封、干燥通风三种常见环境下,分别对其储存30天、90天、180天和365天(玉米及其制品分别在180天和365天)后的真菌毒素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小麦粉分别在两种包装(聚乙烯袋、牛皮纸袋)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对存放小麦籽粒和小麦粉真菌毒素含量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TQ-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Waters),电子天平(感量0.001g),高速粉碎机,多位试管涡旋振荡器,漩涡混匀器。Multitoxin 标准物质(QCM7C1),16种真菌毒素标准品AFB1(L18204A)、AFB2(L18204A)、AFG1(L18204A)、AFG2(L18204A)、DON(L17012M)、3-ADON(L17012M)、15-ADON(L17012M)、NIV(L17012M)、ZEN(L16165M)、OTA(L18304B)、FB1(L18025M)、FB2(L18025M)、FB3(L18415C)、ST(18325S)、T-2毒素(L19302M)和HT-2毒素(L19302M),以及相应的15种13C同位素内标标准溶液(无15-ADON)均购自美国ROMER;乙腈(CH3CN,色谱纯)。2.%2 方法1.2.1 储存条件高温高湿:通过四分法分别选取样品各500g,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为35℃,湿度控制在75%左右。 低温密封:通过四分法分别选取样品各500g,装入干净的自封袋中,密封后,放入4℃冰箱中。干燥通风:通过四分法分别选取样品各500g,用干净的自封袋盛装放于实验室,自封袋敞口以保持空气流通,通过空调将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上下,湿度50%左右。 1.2.2 真菌毒素检测、质控以及评价和统计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16种真菌毒素含量,通过全过程空白、平行、加标回收、标准物质对照实验、超标样品及时复测等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AFB1、AFB2、AFG1的检测限均为0.1μg/kg,AFG2为0.5μg/kg,OTA和T-2毒素均为1.0μg/kg,DON、3-ADON、15-ADON、ZEN、ST和HT-2毒素均为5.0μg/kg,FB1、FB2均为0.5μg/kg,FB3为1.2μg/kg,NIV为2.9μg/kg。按照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所测数据全部输入Excel数据库,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来计算集中趋势指标。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储存条件下小麦样品真菌毒素含量测定除表1所列毒素外,其它毒素AFG1、AFG2、T-2、HT-2和ST在三个储存条件下含量均小于检出限,故没统计其变化量。结果见表1。表1 不同储存条件下小麦样品真菌毒素含量测定(μg/kg)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天)DON3-AC15-ACNIVZENFB1FB2FB3AFTB1AFTB2OTA低温密封01180.0011.5214.9020.9019.508.890.250.600.120.050.76301457.0011.0016.6017.9021.107.201.621.150.050.050.50901119.004.6816.909.1417.5018.3*8.51*7.44*0.050.050.841801213.0014.1016.6017.0013.3011.2*3.44*2.44*0.220.051.023651110.602.506.361.4515.7020.8*5.14*3.41*0.200.050.61干燥通风01180.0011.5214.9020.9019.508.892.500.600.120.050.76301179.002.509.6125.907.445.372.500.600.240.050.7990830.00*15.9015.901.4517.7011.301.59*0.100.200.051.081801087.0010.205.880.4512.207.752.87*1.28*0.100.050.923651262.3017.0017.801.4524.7021.003.941.760.050.051.90高温高湿01180.0011.5214.9020.9019.508.890.250.600.100.050.76301000.002.5*8.549.6*11.204.58*0.550.600.38*0.100.9090924.003.282.501.457.14*10.102.76*1.150.100.051.03180765.003.145.081.4519.7413.102.502.32*0.050.050.86注:*表示和0天同种污染项目有显著性差异(P0.05)2.1.1小麦低温密闭真菌毒素测定结果与0天相比:低温密闭的储存条件仅对FB有影响,其它真菌毒素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会引起含量变化,但无显著差异性。尤其对于DON 在平均值超标的情况下放30天、90天、180天和365天均无显著变化,含量很稳定;小麦在30天FB1、FB2和FB3含量变化均不显著,在90天后均显著提高2.1-34.0倍。低温密闭条件下利于FB的生长。2.1.2小麦干燥通风真菌毒素测定结果和0天比较:16种真菌毒素含量30天无显著性差异,DON在90天时显著下降1.4倍,其它时间含量变化不显著,180天DON也会小幅升高至0天水平。FB2在90天和180天分别显著上升6.4倍和11.5倍,FB3在180天显著上升2.1倍。2.1.3小麦高温高湿真菌毒素测定结果与0天相比:3-AC、NIV和FB1在30天,DON、ZEN在90天时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2-4.6倍,AFB1在30天、FB2在90天、FB3在180天分别显著升高3.8、11.0和3.9倍。2.2 不同粮食状态贮存365天测定真菌毒素结果 由表2看出:低温麦粒和低温小麦粉除FB2有显著性差异,DON、ZEN、FB1以及FB3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它真菌毒素均未检出。表2 不同包装材料和粮食状态小麦样品真菌毒素含量测定(μg/kg)真菌毒素储存条件包装材料粮食状态纸袋塑料袋小麦粒小麦粉DON低温1154.40 1110.60 404.20 438.39 干燥990.60 1070.29 445.72 571.30 ZEN低温18.61 21.25 4.94 8.61 干燥14.64 20.28 5.12 2.50 FB1低温21.36 20.76 7.84 12.49 干燥14.51 18.62 7.585.18 FB2低温4.82 4.92 0.37 2.49*干燥3.47 3.91 1.57 1.48 FB3低温3.00 2.97 0.60 1.60 干燥2.90 3.12 0.60 0.60 注:*表示小麦粉和小麦粒有显著性差异(P0.05)2.3 不同包装材料真菌毒素结果由表2看出密闭低温和干燥贮存时纸袋与塑料袋DON、ZEN以及FB均无显著差异。2.4 玉米真菌毒素测定结果由表3看出,贮存条件对玉米及其制品DON和ZEN含量的影响无差异性,其它表中所列的毒素在180天内均受低温、干燥和高温等贮存条件的影响,15-AC在3个贮存条件下都显著升高,180天和365天AFB1含量降低,AFB2含量升高(除在365天低温密闭和干燥通风降低外),可能是AFB1转化为AFB2导致其含量升高,FB1、FB2和FB3在3个贮存条件下储存180天后含量均下降,至365天又有小幅回升。其它7种在0天时含量小于检出限,放365天仍小于检出限。表3 不同储存条件下玉米及其制品真菌毒素含量测定(μg/kg)储存条件储存时间(月)ZENDON15-ACAFB1AFB2FB1FB2FB3低温密封0天100.00149.0010.002.440.052604.00475.00435.00180天90.70222.0028.6*2.160.19*708.00*128.00189.00365天45.00170.0028.1*1.870.051626.60347.00319.70干燥通风0天100.00149.0010.002.440.052604.00475.00435.00180天107.00208.0024.001.67*0.16*676.00*175.00181.00365天55.70167.0022.901.22*0.051555.00317.80311.20高温高湿0天100.00149.0010.002.440.052604.00475.00435.00180天99.80184.0022.6*0.99*0.11*540.00*145.00*140.20*365天83.90152.5023.8*0.48*0.10*1219.00256.00237.00注:*表示和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3 讨论国外对粮食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也表明,真菌毒素检出率高,部分地区超标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球每年约有25%的粮食受到不同程度真菌毒素污染,造成数千亿元损失,严重影响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存在严重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问题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中国是受真菌毒素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粮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80亿~850亿元,2010年在西班牙的91份婴儿谷物食品中黄曲霉毒检出率为66%;2010年江淮地区一些省份新收获小麦DON污染严重,封存了170余万吨毒素超标粮食。我们于2016年就对河南省小麦粉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监测,共监测生面制品和馒头182份,监测食品包括小麦粉、生湿面制品面条、生干面制品挂面,发酵面制品馒头等,DON检出普遍,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15.5-4664.0μg/kg,平均检测值575.0μg/kg,P50为331.2μg/kg,有健康风险。共监测面包饼干样品90份,监测食品类别包括烘焙面制品面包、饼干类,DON检出率为100%,总体超标率为8.9%,有健康风险。紧接几年也做了真菌调查,发现DON普遍存在,寻找不含DON空白小麦粉都很难。有时候只凭肉眼是看不出的,像玉米发白部分不一定真菌毒素含量高,但磨成粉后,感官肉眼看不出来的,有可能是含量很高。真菌毒素污染可分为农作物收获前、收获后、储存运输及加工过程的污染,从源头控制是最好的措施。。源头控制好了,粮食储存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磨粉过程使面粉与镰刀菌充分混合,在贮藏过程中易导致小麦粉的营养物质被真菌利用,从而使DON等真菌毒素大量增加。三个储存条件真菌毒素基本稳定或者个别稍有变化,含量显著升高的真菌毒素在储存条件下适宜真菌存在和毒素稳定,降低可能是发生化学转化,如FB1向FB2和FB3转化,也可能转化为隐蔽型真菌毒素、与蛋白质、淀粉结合或者我们没有监测的毒素项目。FB含量的降低可能不仅是由于高温下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使伏马毒素发生了化学降解,还可能是由于FB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导致毒素结构发生改变。尽管高温处理可降低毒素含量,但大多数可稳定存在,热稳定性较强。所以要想控制真菌毒素的生长,就要保证粮食储存在良好的条件下(水分14%)同时还要控制虫害,产毒菌不适于生长了,可以尽可能地降低有毒真菌的毒性进一步表达。此外,如果粮食已经成熟,应尽快储存在适宜的环境,真菌毒素就不会进一步积累了。小麦收割后和贮存中含水量过高,被霉菌污染发生霉变进而产生毒素也是重要的原因。参考文献: 王建林,龚阿琼,戴晋军,等.2016 年上半年我国原料及饲料毒素检测分析.中国饲料,2016,(22):43~44. 何智勇,牛红红,魏春雁,等.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应对措.植物保护,2016 (22):100-101. 王丽娟,柯润辉,安红梅,等.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和玉米赤霉烯酮.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4):31-32. 耿建强,赵丽,张旭,等.我国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 (1):167-69. 朱芸,雒婉霞,赵清荣,等.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同时测定 3 类小麦终产品中4 种 B 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27(13): 1863. 王守经,胡 鹏,汝 医,等.谷物真菌毒素污染及其控制技术.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3): 13-16. 解魁,李杉,杨丽,等.2013年河南省部分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5,42 (21):3877-3879. 刘青,邹志飞,余炀炀,等.食品中真菌毒素法规限量标准概述.中国酿造,2017,36 (1):12-17. 马惠蕊,王玉坤,刘淑艳,等.食源性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福建分析测试,2011,20(1):40. 廉慧锋,赵笑天,王蓉珍,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花生、麦仁中的9种真菌毒素. 食品科学,2010,31(20):360-3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许娇娇,黄百芬,周健,等.直接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谷物及其制品中16种真菌毒素.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6):709. 李 娜,孙 辉,唐朝晖,等.小麦及其制品加工过程主要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粮油食品科技,2014,22(2):30. 畅慧霞,王亚平.粮食及其制品真菌毒素监测与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15-19.

  • 【原创】可喜的变化

    忽然发现发帖冠军栏有了变化--改成了本月本版发帖冠军,而且剔除了该版版主。这样有效突出了每个版的活跃板油,也有利于版主对本版情况的了解和管理。呵呵现在论坛效率越来越高了啊,都是喜人的变化。个人觉得在做出变化前后如能向大家解释说明一下会更好些[em0814] [em0814]

  • 卫浴间壁纸装饰 丰富空间格调(美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人除了重视卫浴间的舒适度外,也渐渐对其时尚度更加地关注起来。无论是何种风格的卫浴间,墙面永远是空间里装饰大体。普通的墙砖已经过时,变化多端的马赛克也不再新鲜,具有防水功能的壁纸,俨然成了丰富空间格调的首选装饰材料。再加上恰当的搭配,更是让你的卫浴空间就变得与众不同。

  • 尺寸变化率的计算问题

    纺织品尺寸变化的计算时先求三个点缩率再取平均,还是先求出三个点距离的平均然后计算缩率平均值?

  • 【求助】请问调谐电压变化会引起峰面积变化么?

    我用的仪器是岛津GC-MS2010平均两个星期做一次自动调谐,调谐前后用各自的调谐文件测定的同一个样品峰面积有变化且明显,文件测试时选用的是相对于调谐电压0KV,即使用的是调谐电压。请问调谐过程主要是调整什么参数?会对定量有影响么?为什么峰面积会变化?另外,一般调谐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呢?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 专家解读丨《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相关专家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b]一、山东省的气候变化特征[/b]近百年来,全球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山东省1961至2020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3℃/10年,高于全国0.26℃/10年和全球0.15℃/1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尤其自1990年以来增温显著,2011-2020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多发频发的趋势。近20年,山东省高温日数增加48%,暴雨日数增加9%。2007年济南“7.18”暴雨、2014—2017年半岛地区持续干旱、2018年“温比亚”台风等均造成严重影响。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山东省平均气温仍将以[color=#0c0c0c]0.3[/color][color=#0c0c0c]℃[/color][color=#0c0c0c]/10[/color][color=#0c0c0c]年的速率上升,[/color]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将进一步增加,台风北上影响山东省的概率明显加大。据统计,2009-2022年,山东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color=#0c0c0c]年为146.7亿元。同时,气候变化已对我省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等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并不断向农业、健康、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人居环境等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color][b]二、应对气候变化举措[/b]适应和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当前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同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color=#0c0c0c],提高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color],助力美丽山东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结合山东省实际,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十大重点行动,涉及气象、自然生态、水资源、农业、城市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敏感二三产业、健康与公共卫生、国土空间、重点区域等十个方面。(一)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行动。完善多圈层多领域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水平。提升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二)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增强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气候适应能力。强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加强水生态保护。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四)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优化农业生产格局。强化农业应变减灾能力。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五)城市与人居环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适应能力。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六)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风险管理。完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突破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关键适应技术。(七)敏感二三产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加强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八)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预警。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九)国土空间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强化国土空间布局引领。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强化国土空间协同适应。(十)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协同提高城市群和都市圈气候适应能力。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山东段高质量发展与气候适应能力。持续提升沿海地区气候安全保障能力。[b]三、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b]依据上述重点行动,《方案》分别提出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行动目标。到2025年的目标是,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适应气候变化的风险预测预警等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通过有效开展自然资源、水资源、农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及城市、沿海、沿黄等重点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带动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实现天地空全覆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通过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预警,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进一步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进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显著进展。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先进适应技术得到应用推广。全社会开始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在2025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中,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各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明显增强,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干旱、暴雨、风暴潮等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 气相质谱响应值变化

    岛津gcms-qp2020nx,最近做半挥发性有机物,前段时间作曲线时的目标物和内标响应值比这几天做样时的目标物和内标响应值要高50%左右,原先某组分响应值50多万,现在只有30多万,但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没怎么变化,怎么回事?这个做出来的样品结果能用吗?

  • 尺寸变化率的计算问题

    尺寸变化率的计算问题

    对于纺织品的尺寸变化率计算,目前有两种方法:第1种:先求产品每个方向上三个点的尺寸平均然后求出缩率;第2种:先取出每个方向上对应点的缩率然后取平均;以上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测试中应该选择哪种为准?AATCC 135的规定[img=,296,12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1/201801301027018412_3679_1954597_3.png!w296x121.jpg[/img]GB/T 8629中的规定[img=,690,24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1/201801301028099542_7085_1954597_3.png!w690x243.jpg[/img]具体的计算方法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规定还是统一用某种方法进行计算啊?

  • 石油中的多环芳烃大体上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石油中的多环芳烃大体上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302100_327279_2376576_3.jpg我用分子荧光测得,经过风化,风的变化怎么是波浪型的呢?后三个是怕操作过程有问题,重新平行测定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谁能解释一下,各个峰的变化可能性原因?第一个峰是正己烷背景,均已扣除背景

  • 甲酸长时间放置会有什么变化

    甲酸长时间放置会有什么变化,比如甲酸含量降低??有这种可能么,样品是密封保存的我是用0.5mol/L的NAOH滴定的,甲基红为指示剂,以前滴出来浓度都在90%以上,这次的样品只有63%左右大家帮忙分析下是什么原因、或者是有检测甲酸的方法均可以,谢谢!

  • 【求助】石墨炉标准曲线标准值RSD变化大的原因?

    最近标准曲线(0,2,5,10,20ng/ml),每个标准做两次,标准RSD变化大,经常在50-60%范围变化,但两次平均值做的曲线相关系数却很好,能达到3个9,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时调整好针了,曲线做好了,做一段时间后,反过来测标准2ng/ml点,结果为1.3,5ng/ml点结果为1.6,这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验证

    除少数培养基只需加热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外,大部分培养基均需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尤其是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因此必须认真对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 1.试验材料(1)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7053是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菌,含芽胞量5-l05 CFU/片。(2) 121℃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3) 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116℃高压灭菌20分钟后备用。(4) 0-150℃留点温度计。2.方法与结果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以下简称菌片)用无菌镊子放人密封试管中。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放入敞口试管中。以上两种试管各准备5-10份。分别放置在高压灭菌器蒸气口处、底部排气口处及底部出水口处或上下左右中间5处。如灭菌器为二层,则需放10处。留点温度计标化合格后方可用于验证试验。检测前,需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40℃以下。每次监测后留点温度计的温差应存1℃之间,则说明灭菌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灭菌后的菌片应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放入灭菌后的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内56-60℃培养24-48小时,观察颜色变化。如培养基变为黄色,说明菌片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尚未完全灭活,细菌仍可在培养基中生长,分解葡萄糖产酸变为黄色。如培养基颜色不变化仍为紫色,则说明芽胞已灭活。同时要用未经灭菌的纸片放入培养基内作为阳性对照,不加纸片的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化学指示卡上的指示色块,在高压蒸气灭菌时,由淡黄色变为黑色。随着颜色变化的深浅,并与对照色相比,可判断灭菌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化学指示卡应在干燥处保存。遇潮会变色,影响灭菌效果的观测。高压蒸气灭菌必须使蒸气顺利进入灭菌器内,与灭菌物品接触,并将原有的冷空气排出方可达到灭菌的效果。要进行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穿透力验证(满载时不超过总体积的2/3)。二种验证各重复三次,共做六次。5个点六次试验表明温度均在121℃,化学指示卡变黑;程度与对照色一致;培养基均未改变颜色,说明高压蒸气灭菌效果合格。高压灭菌器属于强检仪器,但强检只是对仪器物理参数的考核。所以做过强检的灭菌器还必须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一些单位常常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市售的手提灭菌器,往往仪器指针达到所需的温度,但灭菌物品的实际温度却未达到要求。导致灭菌物品不彻底,影响实验结果。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影响培养基的使用及结果判断。因此高压蒸气灭菌器无菌效果的验证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