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胆甾原体

仪器信息网无胆甾原体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无胆甾原体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无胆甾原体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无胆甾原体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无胆甾原体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无胆甾原体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无胆甾原体相关的解决方案。

无胆甾原体相关的资讯

  • MALDI-TOF应用 | 指尖上的食源性病原体鉴定
    导读指尖上的食源性病原体鉴定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做好个人的卫生防护非常重要。古人云:病从口入。意思是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每年发生约5.8亿例由食品引起的疾病,其中约有35万例死亡。由于食源性细菌通常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因此不适当的食物处理可能会威胁到食物的安全性。双手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外界接触最多的部位,也使得手成为病菌传播的重要中转站。不干净的手部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密布着上百万个细菌,因此洗手能很好的去除常见致病菌。公共卫生专家强调,应采用肥皂液或洗手液以少量水反复揉搓后,在流动水下冲洗干净。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及食物中毒以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来源。常见食品致病菌主要有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副溶血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近几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报道层出不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食源性微生物食物中毒事件的25%左右,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杆菌的第三大微生物致病菌。 探究指尖上的微观秘密 受试者在含有胰蛋白大豆琼脂和5%绵羊血的血琼脂培养基上轻轻印上5个手指的指纹。将血琼脂平板上的来自于指纹的细菌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18至48小时。然后从培养皿中选择不同的单一细菌菌落转移至不同的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纯细菌的培养 (图1) 。 图1. 细菌传代培养 快速鉴定过程采用岛津iDPlus微生物鉴定系统,其工作流程由样品制备、质谱检测和SARAMIS数据库鉴定三个阶段组成(图2)。取琼脂平板上的单菌落溶解于20μL的20%甲酸溶液中。将1μL的裂解液点在不锈钢靶板上,再点上1μL基质溶液。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干燥,使基质和分析物分子形成共结晶。使用MALDI-TOF iDPlus Performance进行质谱检测。将样品质谱图与SARAMIS数据库中的超级谱图进行比对来进行鉴定。 图2. iDPlus微生物鉴定流程图 指尖上都有哪些细菌? 未洗手的人指纹样本中发现了14种微生物 (表1)。其中,从未洗手的指纹样品中发现了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这两种菌属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列出的食源性致病菌。当感染者赤手触摸或摄入食物时,这些细菌很容易被传播。图3a和3b显示蜡样芽孢杆菌(a)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的质谱图和细菌培养形态图。 【重要提醒!】研究显示,充分洗手后,在洗净手指的指纹样本中已找不到病原体。 表1 iDPlus平台对受试者未洗手的指纹样品微生物鉴定结果图3. 蜡样芽孢杆菌 (a)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的质谱图和细菌培养形态图 “看见”细菌和“认识”危害的有效手段 隐藏在微观世界中的各类细菌几乎布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区域,完全的隔离和避免接触是不现实的,让大众能够“看见”和充分“认识”细菌的所在和危害,可以引起社会卫生观念的提升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科学仪器就是此间有效的手段。岛津iDPlus Performance结合SARAMIS数据库快速可靠地用于未清洗的手指上的微生物鉴定(包括各种食源性病原体)以及洗手后不存在微生物的验证。正确处理食物和实施卫生管理对于降低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性病原体的风险非常重要。 友情提示 疫情期间,建议大家在处理食材前后、进食前、如厕后、拧鼻涕后、戴口罩前,以及就医和接触动物后及时洗手。最后提供正确洗手姿势供大家参考,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谢谢!
  • 不培养直接鉴定,这样的病原体鉴定方法是怎么回事
    细菌必须经过培养之后才能进行物种鉴定,这是一直以来我们的认知。法国马赛地中海感染研究所的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看法。尿样是临床实验室中处理最多的样品之一。以作者所在的马赛大学医院为例,细菌学实验室每年能收到大约62050份尿样,约占所有分析生物样品的17%(中国医院的尿样肯定比这个数字多得多)。而事实上,尿路感染在细菌感染中很普遍。快速鉴定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十分重要,可以避免感染性休克等致命并发症。由于细菌需要培养后才能进行鉴定,常规方法需要24至48小时才能准确识别存在于尿样中的病原体。在这个时差内,患者通常会接受不必要的广谱治疗,显然,这会影响微生物群和细菌耐药性。减少接收样本和诊断之间的延迟时间,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使用上恰当的药物,从而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病原体鉴定的重要工具,它能对细菌进行快速而可靠的鉴定,有潜力成为尿液病原体直接鉴定的工具。研究团队使用被感染的尿液样本创建了MALDI-TOF质谱参考数据库,建立了使用该数据库来直接识别尿液中病原体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少量样品(1mL)和低细菌计数,即可快速鉴定多种尿路病原体,且无需事先培养。研究人员收集了1000个感染尿样的MALDI-TOF质谱,用于创建参考数据库。并将使用参考数据库的鉴定结果与标准数据库进行比较,对参考数据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使用参考数据库可以正确诊断500个受感染的单杆菌样本中的近90%,而使用标准数据库可以正确诊断50%。对肠杆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鉴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表皮葡萄球菌的鉴定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显而易见地,创建适合特定类型临床样本的数据库对于提高病原体鉴定的准确率和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研究人员开发的方法能够快速鉴定尿液中的病原菌,方案可以用于需要快速诊断的特定患者群体,例如肾移植患者或新生儿。目前,临床上所用的病原鉴定方法仍然需要先培养,然后进行微生物质谱鉴定。虽然病原体直接鉴定距离真正临床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这项研究给临床病原体鉴定带来了新思路。融智生物QuanTOF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集核糖体蛋白与核酸(RNA、DNA)检测于一机,新一代的MALDI-TOF MS(QuanTOF)不仅能鉴定细菌、真菌,对于病毒鉴定也游刃有余,同样可以为临床病原体鉴定提供新的思路。QuanTOF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参考文献: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in urine using a specific MALDI-TOF spectra database. doi:10.1128/JCM.01678-18
  • “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重大项目结题 取得重要进展
    p   2018年1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组织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屏研究员任组长的11位微生物学、病原学、感染病学及免疫学领域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项目批准号:81290340)进行结题验收。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p p   许多野生动物是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体的自然宿主,这些病原体一旦接触并感染人类,可能引起严重疾病,形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人们熟知的艾滋病毒(HIV)来自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来自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也称“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据证都来自蝙蝠 寨卡病毒(Zika Virus)来自非洲伊蚊等蚊虫 来自禽类、猪、马等的流感病毒也可以导致人类罹患流感等等。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情况进行基础性、前瞻性调查及相关研究,将会对人类传染病的预警及防控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于2012年正式立项重大项目,资助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对动物源性病原体进行了前沿研究。 /p p   重大项目验收会首先听取项目负责人徐建国院士及五个课题负责人石正丽、梁国栋、张永振、曹务春、徐建国研究员对项目及课题结题情况的汇报,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项目结题情况进行认真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组经过五年努力,在标本采集、微生物及病原体的发现与鉴定、微生物的进化与致病性等多个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一系列重要论文 研究过程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了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也支撑了我国相关的重要战略研究和科普宣传,已经并将进一步形成重要的社会影响。具体成果包括:(1)发现和鉴定了一批新的病原体,并在相关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命名了4种新的病原体 在我国首次发现20种新的病原体 发现9种过去认为非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性 发现已知病原体的新基因型24个、新动物宿主4个,分离和命名了新的细菌10种,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发现1640余种新病毒。(2)通过研究病原体与动物宿主关系,提升了对潜在病原体野外宿主谱的认识。发现喜马拉雅旱獭携带已经存在千年的喜马拉雅型蜱传脑炎病毒和喜马拉雅旱獭甲肝病毒。首次揭示了我国蝙蝠、蜱、蚊、喜马拉雅旱獭、秃鹫、广西猕猴等野生动物的病毒谱或细菌谱。(3)前瞻性地提出我国存在潜在新发传染病的风险,主要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SARS样冠状病毒、山羊无形体、艾尔博特埃希菌等的感染。(4)在病原微生物学基础认识上,获得若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创新。主要包括:①获得了SARS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②重新界定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可能会带来病毒分类学的重大变化 ③发现节肢动物可能是RNA病毒进化的“心脏” ④发现RNA病毒从单链进化为双链的新机制等。(5)大量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及核心期刊上,包括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柳叶刀?传染病》),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eLife(《e生命》),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PLOS Pathogens(《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等。(6)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分成果已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报道。 /p
  • 核酸质谱下一站:病原体检测——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
    由于传播途径多样、影响范围广泛,症状发展迅速,传染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21世纪以来多次严重疫情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是2003年的“非典”(SARS),二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再有就是现在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此,传染病的防控一直是医学科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其中,对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是传染病精准防控的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自2000年起即深耕于病原体检测技术方法及基因组学、耐药机制相关的研究工作。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彭俊平研究员,与他就核酸质谱技术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交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彭俊平研究员“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病原体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病原分离、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等传统生物学方法发展到PCR技术、芯片技术、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因为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单一的平台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各种平台技术对病原体进行筛查。”彭俊平介绍到,“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病原体组合筛查技术体系,这也是我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另外,我们利用多重PCR反应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下简称: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开展了10多年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核酸质谱是什么?彭俊平为笔者解答到,核酸质谱其实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应用,是一种将多重PCR反应与质谱结合的复合技术。此前,MALDI-TOF主要应用于蛋白质水平的微生物鉴定研究,应用发展不过30多年,而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相关应用则是近些年提出的概念,应用发展时间就更短。最初,MALDI-TOF在核酸研究领域开展的应用是SNP基因分型,其首先通过PCR扩增含有SNP的基因组片段,再通过检测核酸分子在真空管中的飞行时间而获得样品分析物的精确分子量,从而检测出SNP位点信息。因为MALDI-TOF本身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等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SNP多位点的筛查。而MALDI-TOF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研究则鲜少有报道。彭俊平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我们是在2009年引进的这个技术平台,正好是H1N1全球大流行的时候,当时核酸质谱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帮助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我们就开始自己开发方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原理是利用MALDI-TOF检测多重PCR反应的产物,即单碱基延伸的产物质量大小,来判定检测靶基因的有无,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中目标病原体的有无。与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核酸质谱在灵敏度、检测通量以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此外,核酸质谱检测的核酸序列均来源于公共数据库,不需要依赖其他的数据库。 “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成功申请专利”经过多年的技术摸索,彭俊平团队利用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做出了很多成果。最近其团队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包括2003年的“非典”SARS冠状病毒、2012年在中东地区出现的MERS冠状病毒以及2019年12月爆发的严重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彭俊平介绍到,课题组是从2012年开始开展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其中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利用核酸质谱进行检测应用。该部分成果是与岛津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一步法多重反应PCR与MALDI-TOF质谱联用鉴定7种人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突变位点。“本次合作中我们将多重PCR反应从两步法改进为一步法,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而且我们改进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RNA病毒,可以说是摸索出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彭俊平介绍到,“和岛津合作成果的应用价值很明确,我非常期待未来该方法的推广。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和岛津合作在MALDI-TOF平台上开发出更多病原体检测解决方案,并合力推动核酸质谱在临床领域的应用。”笔者追问到目前国际上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彭俊平坦言道,国际上相关的成果并不多,而团队于2009年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可以说是走在了国际前列。不过,目前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应用还以科研阶段为主,临床应用正处于拓展阶段。此外,彭俊平也谈到他认为核酸质谱走向临床所面临的瓶颈,一是MALDI-TOF本身的硬件设备比较贵;其次,基于MALDI-TOF平台提供给临床应用的成熟方法不多。因此,核酸质谱这样的技术平台想要真正推广到临床,首先需要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应用场景就会被打开。不过,彭俊平也观察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团队和厂商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相信核酸质谱的临床应用情况将在短短几年之内得到很大的改变。最后彭俊平表示,未来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腹泻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等,其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是核酸质谱可以“大展身手”的方向。后记:采访中彭俊平反复提到“病原体的组合筛查技术体系”,他也为笔者解释到,为了获取更全面的生物信息,往往需要多种技术平台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希望用一个技术平台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回到MALDI-TOF这一技术来说,总有人拿质谱与NGS测序相比较,其实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目标都不一样,发展核酸质谱也并不是为了替代测序技术。事实上,核酸质谱只需要在中高通量的检测中建立并巩固其“王者地位”,在此基础上能够再提升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性能,就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 小羿课堂丨小羿带您提核酸—病毒、病原体篇
    分子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技术。而检测人体样本的关键步骤之一,是样本中的核酸(DNA和RNA)提取与纯化,核酸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新羿生物作为国内数字PCR行业领导者,搭建了以数字PCR、荧光定量PCR两大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包括从样本采集、核酸提取到试剂检测等一整套“高灵敏”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多款核酸提取产品经大量临床样本验证,现隆重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提取新速度(目录号:#11022 #11023)为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需求,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新羿生物针对新冠病毒检测最常用的拭子样本,研发出病毒核酸快速提取纯化试剂, 经过不断的产品性能优化,可实现12min 完成病毒RNA提取纯化。产品特点操作简单:无需蛋白酶K,使用方便提取纯度高:对PCR扩增无抑制提取时间短:自动化提取,12min 完成拭子样本提取纯化提取效率高且对PCR反应无抑制┃病原体核酸提取:感染性疾病诊断急先锋(目录号:11004# 11005# 11019# 11020#)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判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病原检测样本类型十分复杂,涉及血清、血浆、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痰液、胸腹水及组织等多种类型样本。如何充分裂解样本并高效提取病原核酸,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新羿生物推出了病原体系列核酸提取试剂,以解决不同样本的核酸提取问题。产品特点试剂裂解性能优异:无需额外预处理,可从多种微生物中提取核酸。提取物兼容性好:所得核酸可直接进行qPCR、数字 PCR实验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等。适用样本类型多:基质较为复杂的样本、血液、保存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痰液、培养基中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样本。┃订购信息
  • 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企业英诺特登陆科创板
    7月28日,英诺特生物科创板IPO上市,股票代码688253,发行价26.06元/股,开盘后市值一度超46亿元。英诺特是一家专注于 POCT 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紧紧扎根 POCT 快速检测领域,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特色,以急门诊,尤其是儿童急门诊检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联合检测领导品牌。1)政策加码 POCT市场快速扩张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内体外诊断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等多项鼓励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及医疗资源下沉,我国即时检测(下称“POCT”)行业快速发展。根据统计,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04%。未来预计将继续以超过20%的增速增长,到2024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90亿元。作为POCT行业的细分领域,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在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7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2.9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9.24%;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需求量由2013年的875万人份增长至2019年的4942万人份,复合增长率达到33.45%。2)深耕研发 拥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近年来,英诺特深耕快检产品的研发销售,同时也逐步提升研发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75 名,占员工总数的19.43%。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响应,开展对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研发攻关,在短时间内克服多个技术难题,并于 2020 年 2 月 22 日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通道审批,获得国内首批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注册证,并随后参与了 3 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国家标准的制定,后续陆续取得了包括 FDA 的 EUA 授权在内的多个海外市场准入许可,支援全球抗疫,是唯一一家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另外,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的特点,英诺特重点发展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产品,掌握多种联检技术,拥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通过一个产品、一次检测快速准确地鉴别多种病原体,帮助医生尽早确定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案。针对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更为高发,且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公司将儿童急门诊作为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的切入点。报告期内,公司以全血呼吸道五联检测卡、流感病毒三联检测卡、病毒血清五联检测卡、呼吸道病原体九联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等多个独家联检产品为代表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成功进入了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在内的众多区域性重点儿童医院,并获得其认可。经过多年发展,英诺特现已构建起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核酸分子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 6 大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分工提升研发的广度和深度。 公司同时开展多个在研项目,与现有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为公司未来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产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取得了16 项发明专利,拥有 71 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6 项。未来,公司将以客户应用场景需求为中心,不断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实现产品线的丰富与覆盖。公司计划依托在呼吸道特别是儿科领域建立的市场网络优势,切入肠道疾病检测领域、过敏检测领域,夯实公司在儿科领域的优势地位。
  • 关于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产品的几点考虑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的统称。据统计感染性疾病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5%以上,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长期以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一直依靠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兴的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是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特定临床样本中所有核酸进行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与传统基于分离培养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从理论上讲能够无偏倚的检测各类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包括难以培养的病原体以及新发病原体。mNGS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分析和诊断系统,对于mNGS技术所检测的病原体数量未有明确规定,根据不完全统计,开展相关检测服务的机构已纳入的病原体有近万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为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特定的临床应用场景下,具有临床意义。针对mNGS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多个临床专家共识。结合该技术的特点,我中心对相关产品的临床应用、设计开发、验证确认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当前的几点考虑总结如下。一、关于产品预期临床使用场景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与常规的病原体检测产品相比,具有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易受到人源基因的干扰、检测时间较长、结果解读专业要求高、检测成本高等特点,一般用于传统检验方法未能给出明确病原学结果从而影响患者准确诊疗的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危急重症或排除其他发热疾病。推荐临床通过拟诊先行传统微生物检验及常规分子生物学产品检测常见病原体,不盲目使用mNGS技术。在必要或紧急情况下,如危急重症、群体性感染事件等,可考虑与常规方法同步进行检测。对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容易明确的病原体不建议进行mNGS检测。从临床角度,mNGS结果不能单独作为病原学确诊或排除的证据。适用场景举例如下:(一)患者表现为发热或发热症候群,病因未明确(符合不明原因发热定义),考虑感染或不除外感染,但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在应用常规技术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二)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急危重症表现,不除外感染所致,或考虑继发或并发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三)免疫受损患者疑似继发感染,常规病原学检查未能明确致病原或/和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的同时,或在其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四)疑似局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不及时处理则后果严重时,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五)高度疑似感染性疾病,但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处理原发感染灶,调整经验抗微生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开展mNGS检测。(六)慢性感染,或慢性疾病不除外感染,尤其是二者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时,病情严重或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需要明确病因,建议在完善常规检测、调整经验治疗的同时开展mNGS产品检测。(七)其他患者疑似特殊病原体感染或从相关流行病学角度考虑需要进行mNGS产品检测。二、关于产品的检测样本及适应证mNGS产品在目前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涉及多种适应证,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局灶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等,对于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病例,应在按照现有诊疗流程进行标准化诊疗的基础上开展检测。针对患者感染部位不同,采集的样本类型也不同,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主要包括:静脉血、脑脊液、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腹水、组织、局灶穿刺物、粪便等多种类型。对于样本的采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无菌体液,如静脉血、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需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采集样本,采集的样本须置于无菌容器内;二是,对于有菌部位的样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咽拭子等,应标明样本的采集部位,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入该部位的正常菌群,以免干扰后续检测结果。采集的样本应尽量选取感染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若感染部位的样本采集难度较大,可选择外周血液样本,但有可能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推荐优先选择无菌采集的样本。关于不同适应证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见表1。表1.产品适应证与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三、关于产品检测病原体种类范围mNGS产品检测原理为对临床样本中存在的病原体核酸进行无偏倚的检测,从产品检测的技术角度考虑,除新发病原体外,产品的检测范围不应局限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应为产品适应证、适用样本中所有可报告的病原微生物。产品所检测的病原微生物受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产品配套使用的参考数据库及生信分析过程涵盖的病原体种类,如数据库中未涵盖某种病原体基因组参考序列,则该类病原体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二是检测样本类型、核酸提取等会直接影响产品病原体的检测种类,不同的样本类型可能检出的病原体会存在差别,如脑脊液样本检出的病原体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为主,而粪便样本检出病原体主要为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的核酸提取方式对病原体的检出种类也会产生影响,如核酸提取过程未考虑破壁,则产品可能不适用于具有厚细胞壁的病原体检测;三是产品检测的目标物是否包括不同类型的核酸靶标,如产品检测的靶标仅为DNA,则RNA病毒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相关产品的申请人应依据产品设计、适用的样本类型、适应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产品预期用途,确定合理的病原体检测范围。四、关于产品配套使用的数据库mNGS产品检测结果,除了产生可用于比对的微生物短片段序列外,还存在大量人源、环境微生物、试剂含有的微生物等背景核酸序列,必须依靠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进行筛选、过滤、比对,最终给出微生物物种注释。结果分析过程中,数据库的使用是必需的,而且是影响mNGS产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产品在选择配套使用的数据库时,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直接选择公共数据库,如:NCBI nr/nt database、NCBI RefSeq database等;另一种为自建数据库,对公开数据库中基因组序列进行挑选、整理、分类,然后通过程序软件将收集到的基因组序列整理成适用于本产品的微生物及人源序列比对数据库。针对成熟的产品,建议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需要,使用临床应用级的自建数据库。在数据库的构建、使用和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全面性以及纳入物种在分类学上的代表性,对于同一种微生物,往往存在具有遗传差异的不同亚型或株,所以在选择基因组时,应考虑到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尽可能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不同亚型或株的高质量基因组。(二)无论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的来源如何,申请人需要考虑其注释的准确性及序列的完整性,防止注释错误、命名错误或者代表性不足临床相关微生物列入库。(三)申请人应在有必要的基础上,对纳入库中的微生物的潜在的临床意义进行注释,让结果解读人员对检测的微生物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四)由于病原体在自然状态下是不断发生进化变异的,致病性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要及时(或定期)对参考数据库中的基因组信息及临床致病证据进行更新。(五)当数据库发生可能影响病原体判读结果的更新后,应对更新后的数据库进行验证与确认。(六)应构建全面的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并评估最新版国际人类参考基因组和用于构建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差异,进而评价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的代表性,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用于在生信分析过程中过滤人源基因数据。(七)mNGS检测产品检测过程中一些样本中会存在背景菌序列、环境微生物及实验室残留微生物,这些基因序列可造成测序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产生;另外,一些样本(例如呼吸道样本)会存在定植微生物,因此,针对产品需要构建检测背景库用于过滤污染序列、区分背景病原体和致病性病原体。五、关于测序数据要求人体不同的样本类型单位体积含有的细胞数量有巨大的差异,最终的测序数据由微生物序列和人源基因组序列组成,不同的人源细胞含量、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含量的高低都会影响测序数据中目标微生物序列占比,如组织样本的人源细胞含量比较高,测序所得的序列数据中相应微生物的占比可能较少,因此,mNGS产品在不同的样本类型中,产品分析灵敏度会存在差异。该类产品可通过增加测序数据量来提高待检出的微生物数据量,或通过富集微生物含量以提升微生物序列的占比,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测序数据量的增加,产品的灵敏度会有所提升。因此,为了保证产品具有满足临床要求的灵敏度,针对某一样本类型,应保证一定的测序数据量。产品在设计上,一般分为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与未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两种设计,去除宿主人源基因后,产品产生的相应数据量会大大减少。在缺乏有效的人源宿主去除步骤的情况下,单个样本检测所需的数据量应充分评估并设立合理的指标要求。测序模式一般为单端测序和双端测序,双端测序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及时间均高于单端测序,如产品设计选择单端测序,为确保序列比对的准确性,避免因同源错配导致的序列比对错误,可参考相关专家共识的要求,如测序序列单端读长当前建议不少于50bp。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产品检测的下机数据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下机数据经拆分后即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数据,需要进行数据质量过滤,包括过滤测序接头、低质量序列、低复杂度序列、重复序列等,将获得的高质量读长序列作为微生物鉴定的输入数据。一般而言,数据应达到以下指标:Q30碱基数量占比80%、接头污染比例不超过1%、有效序列长度不小于50bp、数据的有效比对率应大于70%等。六、关于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区分真阳性、真阴性,以及判断实验过程中污染的微生物等。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阳性判断值应包含度量标准,例如检测结果中能够比对到数据库中的微生物的序列数、对某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覆盖度等,可通过ROC曲线分析的方法对产品的阳性判断值进行研究。在阳性判断值研究过程中应注意,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检出率低,因此即使在检测报告中某种/某些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七、关于产品检测结果的报告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mNGS报告应包括测序总序列数、检测病原微生物列表、检出病原特异序列数量、检测病原范围、覆盖度、测序深度、检测方法及检测技术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仅代表临床样本中检出或未检出某微生物的核酸片段,不能明确该物种与感染的关系,即使阴性结果也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的检测,因技术原因存在一定的偏倚,如对于胞内感染菌因释放到体液中含量较少而导致检测敏感性偏低,对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感染,可能由于核酸提取效率较低,相对检出率低,导致临床检出率和敏感性较低。因此即使在检测结果中某种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mNGS信息量大,临床应用过程中,检验机构依据检测结果出具检验报告时,有些情况下不可能在结果中列举出所有检测到的病原体,对于罕见病原体、胞内菌等,可能因检出序列数少、微生物丰度低,在报告中未能列举,如果临床有疑似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应该可以追溯原始数据库进行查询。八、关于产品验证与确认的考虑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因其预期用途涵盖的病原体的种类非常广,产品验证与临床试验应对检测范围内的病原体进行有充分覆盖度、有充分代表性的性能评价。产品临床试验在入组人群上,应与产品临床适用人群一致。在对比方法选择上,应选择临床参考方法作为对比方法,临床参考方法应综合病原体分离培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基于宿主反应的检测结果等。同时,由mNGS获得致病病原体后,临床上会针对病原体进行精准治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随访结果也可以作为临床试验对比方法的证据。临床试验过程中,应关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对一些对于胞内感染菌、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等的临床性能研究。参考文献:1.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02):151-155.2.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在中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05):531-536.3.《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11):681-689.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12):1181-1195.5.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2):107-120.6.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宏基因组测序病原微生物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9):799-807.7.Charles Y. Chiu and Steven A. Miller Clinical metagenomic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9,20, 341-355.8.fda. Infectious Diseas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Based Diagnostic Devices: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Markers(Draft)
  • DNA纳米球“携手”电子技术检测病原体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DNA纳米球检测病原体的新方法,旨在简化核酸和病原体检测技术。这一最新研究有望催生一种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简单、快速地识别各种核酸。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新方法将分子生物学(DNA纳米球生成)和电子学(基于电阻抗的定量)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开创性的检测工具。为此,团队修改了一种名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DNA扩增反应,如果样本中存在病原体,就会产生1—2微米的DNA纳米球。然后,这些纳米球被引导通过微小的通道,并在穿过两个电极时被识别出来。该系统紧凑高效,能在1小时内检测出多达10个目标分子,非常灵敏且快速。在新冠疫情期间,基于蛋白质的诊断方法被广泛采纳,但这些方法需要耗时开发高质量的抗体。相比之下,基于核酸的方法更容易开发,灵敏度更高且更灵活。这种检测方法有望加快新诊断试剂盒的推出。这些试剂盒将能大规模生产的电子产品与冻干试剂相结合,或成为一种廉价、可广泛部署和可扩展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表示,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遗传物质是诊断的关键,尤其在新型病原体出现时。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将这项技术整合到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病毒和抗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等领域,并为其申请了专利。
  • 低温硅化肿瘤细胞制备个性化病原体仿生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通过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细胞以激活免疫反应,然而,由于在许多癌症中缺乏广泛表达的肿瘤抗原,肿瘤疫苗的制备受到阻碍。由于缺乏广谱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且每个患者肿瘤细胞所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独一无二,癌症疫苗的临床研究受到阻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自体肿瘤细胞由于其无需前瞻性地识别目标抗原,被用于构建个性化肿瘤疫苗。但是,在一般构建个性化多价肿瘤疫苗的过程中,自体肿瘤细胞在经过灭活处理去除致瘤性后,其免疫原性也会大量丢失,很难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2021年11月1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Jeffrey Brinker,Sarah Adams和Rita Serda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题为Cancer vaccines from cryogenically silicified tumour cells functionalized with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用于个性化免疫治疗的模块化肿瘤全细胞疫苗,该疫苗在高级浆液性卵巢癌模型中显示出持久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通过低温生物矿化技术,在去除肿瘤细胞致瘤性的同时,完整保存了患者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之后,进一步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修饰在矿化肿瘤细胞表面上,模拟病原体表面性质以促进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疫苗的识别和摄取;保证大量的肿瘤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并激活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实现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此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抗原保存可以简单推及至其他肿瘤细胞。同时此疫苗可以在室温下干燥储存。在补液后,基于个体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或针对患者肿瘤的免疫状况,可以个性化加载适宜的免疫佐剂,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卵巢癌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腹水。这些腹水需要通过腹腔经皮穿刺取出或在肿瘤减积手术时排出。研究团队证明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样本可用于高效肿瘤全细胞疫苗的制备,这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快速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临床可行性。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即使在卵巢癌晚期,肿瘤全细胞疫苗与卵巢癌治疗一线药物-顺铂的联合使用也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存活率。这表明,此疫苗可以有效地整合到现有的卵巢癌治疗方案中,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自体癌症疫苗。简单的低温硅化过程可以推广到多种肿瘤全细胞疫苗的制备;模块化设计使肿瘤疫苗可以个性化搭载各种免疫刺激物,加强免疫反应。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直接递送,可以将肿瘤微环境重新编程,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保持对肿瘤的免疫记忆,防止肿瘤复发。此外,此方法简化了疫苗的生产和存储条件,避免了临床应用受到冗长而复杂的生产要求的限制。同时与当前化学药物治疗方案的整合,促进了个性化全细胞肿瘤疫苗的临床转化。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内科-分子医学系郭佶慜博士和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妇产科的Henning De May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1-00795-w
  • 我国首个P4实验室运行在即 将开展全世界最危险病原体研究
    P4实验室外景(武汉P4实验室提供)  2月23日,在武汉访问的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首站便选择了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室,为中法科研人员鼓劲。  卡泽纳夫说,法国为能够与中方成功建设中国第一个P4实验室而骄傲。疫情没有国界,各国政府应共同应对近几年面临的埃博拉等一系列公共卫生危机。  就在这场访问活动的现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肖建华向武汉P4实验室颁发实验室认可证书。目前,该实验室已向国家卫计委申报病原活动资格。在完成活动资格审批后,实验室即可正式投入运行。  “盒中盒”理念确保实验室里的病原不泄漏  P4实验室也称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是依据密封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等级和安全性最高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作为各类传染病菌(毒)研究操作的基本单元,实验室必须有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人体防护措施 不同危害群的微生物,必须在不同的物理性防护条件下操作,一方面防止实验人员和其他物品受污染,同时也防止其释放到环境中。  武汉P4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大科学工程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参照国际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和中国相关的建设标准,中法双方设计单位合作完成了实验室的设计、中国建设单位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和主要设施设备的安装。  在法国技术指导下,实验室的设计采用类似法国里昂P4实验室“盒中盒”的理念,负责实验室施工建设的工程部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整个P4实验室为悬挂式结构,共分4层。从下至上,底层是污水处理和生命维持系统 二层是核心实验室 二层和三层间的夹层是管道系统 三层是过滤器系统 最上层是空调系统。所有空气将经过两级高效过滤器处理后进行排放,固体污染物要经过高压灭菌锅处理,液体污染物要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以保证彻底杀灭病原,确保实验室里的病原不会泄漏。  实验室在2014年底完成建设后,历经两年的联机联调和试运行,此间分别委托法国第三方检测公司Igenair和中国国家建筑技术质量检验中心,按照国际和中国标准,对实验室的整体技术参数,特别是涉及上述生物安全关键技术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性能,各种设施与系统意外模式的应急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技术要求。  开放的文化对于保持P4实验室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即将在武汉的P4实验室研究全世界最危险的病原体。这也引起了海外的一些学者的担忧。比如,病原体是否会泄漏,以及国与国之间是否会以全球最危险的生物威胁展开对抗等。  实验室将侧重于控制新发疾病、存储纯化病毒,并作为世卫组织“参考实验室”与各国的同类实验室联系起来。“它将成为全球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实验室主任袁志明说。  “这将为中国的研究者带来更多机会,全球正在面对更多的新发病毒,中国需要作出更多贡献,而我们在BSL-4级别病原体方面的贡献将会造福全世界。”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报告自己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是最重要的。”袁志明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强调,“透明是实验室的基石,开放的文化对于保持P4实验室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将为我国提供一个完整、国际先进的生物安全体系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与运行由生物安全、生物安保和设备保障部门负责,构成实验室运维管理团队。  运维团队的人员从2005年实验室筹建开始逐步招聘到岗,期间经过长期培训,其中部分核心人员分别派送到法国里昂、美国的P4实验室进行培训。然后在武汉P4实验室进行各类实验活动的演练、熟悉实验环境与设备操作,开展各类意外事故的模拟,通过考核才能获得上岗资格。  武汉P4实验室主任袁志明介绍,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后,按照程序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提出了实验室认可申请。认可委组织有丰富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目前,实验室已获得认可证书,正在进行活动资质的申请工作,完成研究活动资格审批后才能开展研究活动。  投入使用后的P4实验室将为我国提供一个完整、国际先进的生物安全体系,成为我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研究和开发中心、烈性病原的保藏中心和联合国烈性传染病参考实验室,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中发挥生物安全平台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说,武汉P4实验室对增强我国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科研能力起到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撑作用。
  • 2135万!黑河市中心实验室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31101]HHSC[GK]20230008项目名称:黑河市中心实验室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1,353,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黑河市中心实验室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21,353,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医疗设备病毒载量仪2(台)详见采购文件3,400,000.00-1-2其他医疗设备微生物飞行质谱鉴定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00-1-3其他医疗设备流式细胞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0-1-4其他医疗设备全自动HIV病毒载量检测系统2(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0-1-5其他医疗设备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00-1-6其他医疗设备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0-1-7其他医疗设备三重四级杆质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200,000.00-1-8其他医疗设备全自动氮吹浓缩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0-1-9其他医疗设备色度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1-10其他医疗设备浊度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1-11其他医疗设备测汞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00-1-12其他医疗设备超纯水制备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450,000.00-1-13其他医疗设备气相色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68,000.00-1-14其他医疗设备自动洗板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35,000.00-1-15其他医疗设备均质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1-16其他医疗设备荧光定量PCR(分析纯)2(台)详见采购文件3,600,000.00-1-17其他医疗设备全自动免疫印迹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1-18其他医疗设备数字PCR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年12月14日 至 2023年12月21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公告期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http://hljcg.hlj.gov.cn/),选择“交易执行-应标-项目投标”,在“未参与项目”列表中选择需要参与的项目,确认参与后即可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址:黑河市电业街132号联系方式:0456-6103737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黑河市政府采购中心地址:黑河市通江路10号联系方式:0456-2666184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郭睿电话:0456-2666184
  • 中国检科院(无锡)人体携带病原体研究室挂牌成立
    日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无锡)人体携带病原体研究室在无锡检验检疫局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人体携带病原体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拓展。该研究室的成立将为整合检验检疫系统的科研资源,加强科研与检验检疫一线需求的联系,深入推进“科技兴检”战略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室落户无锡,是基于无锡检验检疫局在人体携带病原体方面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技术储备。   据了解,人体携带病原体研究室将致力于病原体检测前沿技术的研究,以及新发、变异传染病原等各类致病病原体的检测及拦截,进一步提高保障国门安全的能力。
  • 科研人员研发出4套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核酸检测工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鉴定了RfxCas13d靶向RNA引发“反式切割”活性的基本特征,研制出基于RfxCas13d、LwaCas13a、LbCas12a与AsCas12a的多套核酸检测工具,并研发出田间实时可视化灵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动植物病原体检测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开发途径,具有广阔的技术开发场景与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上。 据谢传晓研究员介绍,植物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严重危害作物生产与品质安全,如禾谷镰孢菌和拟轮枝镰孢菌是玉米穗粒腐、茎腐病、小麦赤霉病的罪魁祸首;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则通过灰飞虱在水稻、小麦和玉米宿主之间迁移传播,严重威胁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及便携的病原体诊断技术,可为病害的早期预警与绿色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以上植物病害病原体,团队成员研制了多套基于CRISPR-Cas12a和CRISPR-Cas13系统“反式切割”活性的病原体核酸诊断技术。通过优化样本处理方法,可实现田间实际样本粗提物稀释液的灵敏检测,且可利用小型手持式荧光仪或试纸条进行田间现场定性读取结果。此外,以禾谷镰孢与拟轮枝镰孢菌复合侵染为样本,建立了基于Cas12/Cas13联合应用的复合检测,实现了一个检测能诊断判读多种病原,进一步拓展了检测工具的应用场景与潜力。此外,该系列检测方法还可应用于食品安全质量检验、动植物检疫、转基因检测、动植物群体的基因分型与基因表达检测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 邀请函 | 深蓝云与您相约全国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高级培训班
    全国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高级培训班将于2021年6月1-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滨江宾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本次培训由中国医促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共同主办,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Biosafety and Health》编辑部、《病毒学报》编辑部、《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辑部、《China CDC Weekly》编辑部和《Zoonoses》编辑部共同协办。北京深蓝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携带相关产品亮相在此次会议,我们将在5号展位恭候您的参观咨询。本次培训班主要培训目的是为了跟踪分子检测技术在新冠病毒等病原体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广成熟的核酸检测技术,促进相关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水平,培养基因检测专业高品质人才。数字PCR技术(Digital PCR)作为新一代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相较于qPCR,数字PCR可直接数出含有DNA分子的微分区的个数,通过泊松分布算法对起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对抑制物的耐受度高等优势。在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检测和传染病预防监测中,数字PCR技术可针对病原微生物核酸拷贝数直接定量,从而实现灵敏、精准、快速、特异性地鉴定和分型,同时实现难培养和不能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基于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深蓝云提供全自动封闭式的三色和六色荧光通道高灵敏数字PCR检测病原体解决方案,无需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只需一步上样,将PCR反应体系分成~30000个纳升级单层平铺的微滴阵列,实现核酸的单分子扩增,通过泊松分布获得核酸的拷贝数,是真正的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具备高灵敏度、高精准度、高分辨力、高耐受力等技术特征。在保持高特异、快速检测的同时,实现全自动化、全封闭,确保环境和样本安全。同时深蓝云提供病原体数字PCR检测试剂,快速、特异、高灵敏的区分感染何种病原体,有助于病原体的早期鉴定,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概率,提供自动质控和原始结果可视化回溯功能,排除假阳性结果,同时由于不同病原体的治疗方案不同,同样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地方流行性传播的预防。工作流程温馨提示:会议注册本次培训班采用线下和线上结合教学,学员代表、嘉宾等参会人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会议二维码或者复制链接(http://m.jxruishi.cn/col.jsp?id=123)进入在线注册页面,按要求逐项填写注册信息。线下参会学员注册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5日,请合理安排时间完成注册。* 注意事项:1、本次会议线下参会名额有限且不接受现场报名。且会议房间有限,请参会代表尽快完成注册并做好房间预订,线下参会注册截止时间为5月25日24点。2、未在大会平台预订住宿的参会代表,组委会将不负责预留房间,请自行解决。3、若注册时选择住房登记后因故不能参会,或行程发生变化请与会务组老师联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关于学分证获取。本次培训班学分证是各省市疾控中心定向推荐学员参加学习并参加考试且成绩合格(60分)后方可获得学分证。本次考试为线上平台形式,请在考试平台开放时间段内登陆并完成考试。5、会议视频有回放,回放有效期为30天。6、如有学员想咨询讲者相关问题,会议期间请在直播页面“Q&A”中用“咨询讲者姓名+问题”格式发送内容,讲者将酌情选择问题回复,问答统一整理后发布在平台首页“Q&A”版块内。深蓝云展台产品展示naica® 下一代数字PCR平台naica® 全自动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以Sapphire芯片(全自动)或Opal(高通量)芯片为耗材,形成由25,000-30,000个微滴组成的单层二维阵列,该单层微滴阵列形成后直接进行PCR扩增实验。反应完成后对微滴进行三通道成像,从而对起始核酸浓度进行绝对定量。仅需2.5小时即可获取结果。▲ 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兼具正置和倒置显微镜的功能,方便小巧,一机多能,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旋转实现正倒置配置的切换;无传统目镜设计,拥有明场,相衬,荧光,偏光等观察方式,可兼容活细胞观察,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等。▲ 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来自于美国Azure Biosystems公司,配备高品质温度模块,采用光纤和CMOS的检测系统,高能LED的激发,提供高灵敏和可靠的数据。▲ 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便携式双层过滤装置对多种水源性病原体同时测定
    文献分享-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便携式双层过滤装置对多种水源性病原体同时测定一、研究背景近些年来,由感染食源性致病菌所引发的重大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断报道的食品中致病菌的残留问题使得人们对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越发关注,各类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也层出不穷。该研究设计了一款带有SERS-Tag作为拉曼信号报告装置的便携式双层过滤设备可以快速识别、分离、浓缩和鉴定湖水中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多种水生病原体。每个SERS-Tag(与抗体结合的AuTag @ Ag)均由Au @ Ag纳米颗粒作为拉曼增强底物,吸附的拉曼报告染料(CVa, R6G和MB)产生特征性SERS信号以及特异性的抗体针对目标细菌。该过滤装置对注射器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得其具有上孔过滤膜(孔径为30μm)(拦截膜)和下层过滤膜(孔径为200 nm(浓缩膜)。使用时推动受污染的湖水样品流通过双层过滤设备。在此过程中,沙粒,浮游生物和植物叶片等大物体被截留膜截留,而三种目标病原体可以被浓缩膜捕获并浓缩。从便携式设备上卸下浓缩膜后,通过上海如海光电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可以同时对多个目标病原体进行测试。实验方法本文采用上海如海光电生产的SEED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上海如海光电提供的预处理算法进行光谱预处理。研究内容3.1 研究拉曼光谱和拉曼增强效应要检测多个目标,必须选择一组没有光谱间干扰的拉曼报告分子。由图4.2可知,AuCVa@Ag、AuR6G@Ag、AuMB@Ag信号强度分别比CVa、R6G、MB强的多,表明SERS-Tag具有强大的拉曼增强效果。3.2 浓缩膜的SEM表征为了验证浓缩膜的富集能力,在图4.4中通过SEM对湖水处理前后的浓缩膜进行了表征。在图4.4D中可以看到,许多小型SERS-TagCVa通过抗原抗体识别紧密紧密地分布在大肠杆菌0157:H7的表面上。该表征是有力证据证明该过滤装置可用于分离和浓缩目标病原体。3.3对单种细菌的测定性能调查经过以上研究和表征,我们首先用三种目标病原菌中的一种来测试过滤装置的细菌检测能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湖水中细菌浓度的增大,被吸附在浓缩上的细菌也越来越多,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结果如图4.6所示。随着大肠杆菌0157:H7浓度增加,在特征拉曼峰586cm-1、1501cm-1和1614cm-1处,定量检测1×101至1×106cfu的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呈现较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29、0.9942、0.9854,表明可以将被污染湖水与空白样品区分开来的最低浓度为1×101 cfu/mL,这足以检测实际生活时水中的水生细菌。3.4 对三种细菌的测定性能调查使用三种细菌共同污染了湖水样品,对污染后样品测试结果如图4.8所示,我们发现仍然可以检测到对应于三种目标细菌的特征性SERS峰。通过跟踪586cm-1、 1501cm-1和1613cm-1处的峰值强度,拉曼响应与已知的三种细菌的浓度成正比,表4.4中推导的细菌浓度与已知浓度的加标浓度进行比较得出的回收率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也使用经典的基于MNPs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电泳结果也验证了大肠杆菌0157:H7 (101 bp),金黄色葡萄球菌(132 by)和单增李斯特氏菌(261 by)的PCR扩增,证明拉曼信号确实是由结合的纳米颗粒产生的在三种细菌的表面上。表明该设备可以耐受湖水环境,并同时进行多种水生病原体检测的SERS解码测定。文献来源SEED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EED3000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国防安全、珠宝鉴定、医药等需对原材料快速筛选、现场快速检测及物质分析鉴定等行业。结构简单,快速检测,可满足实验室、野外以及工业现场等多种实验场景。预留USB和串口通信, 方便多功能系统集成。SEED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是一款高性价比的785nm小型拉曼光谱仪;结构简单,快速检测,可满足实验室、野外以及工业现场等多种实验场景。预留USB和串口通信, 方便多功能系统集成。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国防安全、珠宝鉴定、医药等需对原材料快速筛选、现场快速检测及物质分析鉴定等行业。产品特点◆ 高度集成,应用灵活,轻巧便捷,方便携带;◆ 可适配光谱范围在200cm-1~3000cm-1 ◆ 高稳定性,光谱响应稳定性2% @2hrs ◆ 高分辨率,分辨率最佳可达4 cm-1。
  • 这些仪器有重要应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发布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避免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是MPP诊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撰写儿童MPP诊疗指南。肺炎支原体(M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属于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目柔膜体纲,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有能力在体外不依靠活体细胞而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十分必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十分必要。在符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前提下,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MPP:(1)单份血清MP抗体滴度≥1:160(PA法);病程中双份血清MP抗体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2)MP-DNA或RNA阳性。本次指南中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涉及:1.MP培养: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期间会使用培养箱进行MP培养,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MP典型菌落鉴定或经基因、生化鉴定后判断检查结果。(相关仪器设备:培养箱、显微镜等)培养箱(点击进入专场查看更多)显微镜(点击进入专场查看更多)2.MP核酸检测:包括MP-DNA或MP-RNA检测,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等。MP核酸检测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优点,适用于MPP的早期诊断。(相关仪器设备:实时荧光PCR、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PCR(点击进入专场查看更多)核酸提取仪(点击进入专场查看更多)3.MP抗体测定:MP-IgM 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5d出现,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颗粒凝集法是实验室测定血清MP-IgM 抗体的主要方法,单份血清抗体滴度≥1:160可以作为MP近期感染的标准。此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胶体金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也是临床上MP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方法。(相关仪器设备:酶标仪)酶标仪(点击进入专场查看更多)
  • 研究人员开发出对水、土壤中的病原体检测的快速方法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敏感度,节约成本的技术,只需在24小时之内,就能快速完成空气、土壤、水和农产品中的细菌性病原体检测。  根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正在本-古里安大学扎克伯格水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以斯拉奥洛夫斯基博士介绍,“现场样本中快速可靠的病原体检测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食品、水或临床应用上使用的方法需要依赖实验室以及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技术,比如在乳品业、废水和径流处理这样的活动中,需要在环境样本中实时监测病原体。  这项发表在《水、空气&土壤污染》期刊网络版上的研究,定义了一个准确的、价格低廉的、高通量的以及快速的替代方法来检测不同环境样本中的病原。“这是首次在种类广泛的环境样本类型中,全面评估病原体浓度的研究,通过标准(或传统)方法,利用完整的并行测试,实现多病原检测。  “我们能够在24小时内准确地确定土壤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而传统的方法需要四到五天,而且需要分类,”以斯拉奥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还成功地确定了一种致命的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于气溶胶中,是国内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产生的。结果表明,我们开发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广泛的方法,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样品中的快速,高效,可靠地检测出相对低浓度的致病微生物。  为了评估这项技术,各种类型的环境样本,包括气溶胶,各种土壤类型,废水和蔬菜表面(番茄),被同时侵入了沙门氏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人员选择了这些病原是因为他们是主要的致病病原,在环境中有着较高的生存潜能,而且在浓度低的时候很难被准确地检测出来。  “当这个方法应用于没有侵入病原的现场样本时,我们的方法显著优于标准方法,能够在收到样本一天之内检测出病原,” 以斯拉奥洛夫斯基博士说。“由于这个集中而且经济的检测程序告诉我们在一天之内重点检测哪里,因此我们不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来检测数以百计的样本和子样本。”  这个快速检测方法同时使用了两种技术,一个是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进化的“MPN-type enrichment”技术,再加上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用于实时监测DNA扩增的“qPCR”技术。  “我们大大缩短了之前的方案,也不再使用任何名牌昂贵的试剂对DNA进行提纯和净化,也不用增加工作流程,从原始样品很容易地进行到qPCR实验,” 以斯拉奥洛夫斯基博士说。  土壤、水和蔬菜样本的检测是高度敏感的(低至每一个细胞的测试),研究人员认为需要额外的步骤来进一步提高检测水平,使得这项技术能够反映出气溶胶中的低病原浓度(特别是低浓度感染剂量)。  研究人员推荐今后用这种方法来检测其他病原,如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其中第二个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常见原因。
  • 天隆与您共赴南昌|全国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高级培训班
    2021年6月2日-6月4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促会分子诊断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高级培训班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疾控系统、海关、医院、大学和研究所等单位在分子诊断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业务骨干及相关医疗器械公司的行业精英等6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天隆科技携带“天隆智造”家族成员:新晋颜值担当——GeneRotex 48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实力担当——Gentier 96E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便携小可爱——Gentier mini便携式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贴心小助手——GeneMix 48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亮相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专家及同道驻足展位交流,感受天隆“品牌赋能智造”的魅力!本次大会还为大家准备了精美太阳伞,高级笔记本,通过扫码关注,即可获得礼品相送。你关注了吗?新品专场介绍GeneRotex 48/GeneMix 48本次会议中,天隆科技市场推广部产品经理朱君带来《自动化高灵敏核酸检测设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汇报。大体系高灵敏全自动核酸提取仪——GeneRotex 48是天隆科技专为大体积样本或多样本混检而量身定制的最新方案,助力IVD行业各位“打工人”更快、更准、更便捷完成核酸提取。天隆科技推出的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GeneMix 48,可一次实现48个采样管的开关盖、样品分杯、蛋白酶K/内参添加等功能,全程自动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您从繁琐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并且5重安全措施可有效保障人员安全。手把手教学大会最后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各位老师提供了手把手教学环节。天隆科技技术服务经理孙良玉为大家现场演示了GeneRotex 48和Gentier 96E的操作流程,针对各位老师的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交流和讨论。天隆产品的便捷及精准、带教人员的专业与耐心受到了各位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咖现场论道# 许文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所长许教授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策略中提到,病毒溯源在疫情防控中至关重要,工作人员需要提高病毒检测分析能力,从而实现病毒溯源的重要工作。# 董小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董教授在Current situation of COVID-19 in China的报告中讲到,目前国内疫情主要是输入感染者或污染物品引起的聚集性病例,防控策略要采取从入关到社区的闭环式管理。同时通过流行病学证据及病毒学证据寻找可能由进口冷冻食品的外包装引起的“物传人”证据。而对于暴发/聚集性疫情,推荐采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全员筛查、大规模筛查以及基于风险评估的重点筛查。# 朱凤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朱主任重点为大家介绍了新冠疫苗的相关知识。他讲到由于疫苗种类差异、个体化免疫应答差异、病毒突变等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和器官移植者更容易发生“突破性感染”。此外,突破性感染还可能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和60岁以上可能是突破性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COVID-19疫苗突破性感染无法避免,但病例具有症状轻、康复周期短、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高的特征,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并预防重症。为预防突变性疫苗感染,可能仍需群体免疫、维持标准防护措施,快速接种对应疫苗来实现。本次培训班介绍了新冠及其他病原体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诊断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挑战和趋势。未来,天隆科技会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丰富产品链,为分子诊断从业者提供多样解决方案,助力病原体核酸检测水平提升,守护人类健康!
  • 首创数字PCR法评估支原体肺炎病情和治疗效果
    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袁静团队在新羿生物数字PCR平台上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检测呼吸道样本中肺炎支原体的方法,为评估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工具。题为“Absolute quantifica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infected patients by droplet digital PCR to track disease severity and treatment efficacy”的论文2023年6月发表在了SCI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严重者会造成肺外并发症,如心血管、胃肠、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广大人群,特别是儿童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历时11年的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项目的数据显示,在引起学龄前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占比最高,达56.7%。由于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众多且症状相似,加上肺炎支原体难以培养,因此,开发一种精确、高灵敏度的肺炎支原体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包括PCR、实时荧光PCR、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和重组酶辅助扩增等,其中实时荧光PCR成为临床诊断的主流方法。但由于实时荧光PCR技术需要通过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浓度,使得它的定量结果容易受到标准品质量、扩增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在精准医学中,为了跟踪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治疗效果,病原体核酸的准确定量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研究人员同时用数字PCR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带有肺炎支原体基因序列的质粒,对比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都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见下图,但数字PCR法展现了更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达到了2.9拷贝/测试,优于实时荧光PCR的10.8拷贝/测试。数字PCR检测范围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范围然后,研究人员收集了178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其中包括痰液样本、咽拭子样本和肺泡灌洗液样本,与实时荧光PCR法对比阳性检出率,实验结果如下:如下表所示,数字PCR法检出80例阳性,而实时荧光PCR法少检出一例阳性。以数字PCR法的结果为标准,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预测值是98.75%。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不仅对比了数字PCR法和实时荧光PCR法的性能,还进一步对数字PCR法在跟踪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治疗效果的应用前景做了系统性研究和验证。一、数字PCR法定量结果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为了探索数字PCR法在监控支原体肺炎病情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将患者按照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成了严重支原体肺炎(SMPP)和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两组,两组样本的数字PCR法检测结果如下图: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严重支原体肺炎组(SMPP)的肺炎支原体拷贝数明显高于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组(P0.001),而且呈现比较好的集中度。这证明了数字PCR法可以准确的定量临床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为判感染程度提供可靠依据。二、数字PCR法监测患者样本中支原体浓度的动态变化本项研究中对6个支原体肺炎患者(C、E为SMPP,其余4例为GMPP)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做了2-3次采样,利用数字PCR法监测了整个治疗期间肺炎支原体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见下图:(2d PTA:入院前2天,AZM 1d:阿奇霉素治疗第1天,AZM 3d:阿奇霉素治疗第3天,AZM 5d:阿奇霉素治疗第5天)所有患者在进行阿奇霉素治疗后肺炎支原体浓度均显著下降,这反映了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其中,患者A在阿奇霉素治疗后肺炎支原体浓度出现波动,先升高后降低,其入院前2天样本中肺炎支原体浓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患者A当时处在感染的初期。本项研究中,袁静主任团队开发的数字PCR法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时展现了比实时荧光PCR法更高的灵敏度,以及很好的对不同浓度样本定量的精准度。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量各种呼吸道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不但准确的区分了严重支原体肺炎(SMPP)和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两组症状不同的患者,而且可以精准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内病原体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作为评估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优秀工具,并且为数字PCR法监控感染性疾病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方法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佐证。
  • 苏州医工所在便携式病原体核酸快检系统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波及面广,破坏力大,现有快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其中,核酸作为最先能被检测到的标志物,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应用已十分广泛。然而,在医院等就诊场所以及人员密集地区的交叉感染现象时有发生。就诊前的居家检测或就诊地快速筛查,能够精准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助力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为精准分级诊疗等提供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针对上述核酸快速检测需求,长期聚焦于高灵敏分子诊断技术的尹焕才研究员联合马富强研究员及相关科研力量,在苏州医工所自主部署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LAMP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系统研制。从特异性引物筛选设计、LAMP反应核心酶研发、高灵敏反应体系构建、到配套便携式荧光检测仪器,进行了全链条部署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半小时内完成测试,试剂可常温运输,无需冷链,便于居家、床旁及现场快速检测使用,已初步具备转产条件。 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挖掘LAMP及相关产业化技术,以产品实现为目标,推动灵敏度等核心技术指标的提升,开展临床试验和注册办证,以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温扩增系列化产品,推动分子诊断技术及产品的应用“重心下移”,助力我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系统构成以FluA为靶标的试剂灵敏度测试以FluA为靶标的试剂批内重复性测试
  • 华大基因二代基因测序在病原体快检方面的技术新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dcefe7e-5719-404e-9ba2-4e136fe75ea3.jpg" / /p p   原因不明的感染一向是医学上的难题。在电视剧《外科风云》中,在病原检测不出的情况下,医生只能凭借经验尝试治疗。 /p p   现在,医务人员有了一种新的利器--基于二代基因测序的病原快检技术。这种技术自进入中国以来,已经在众多疑难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到关键性作用。其中,就包括一位来自菲律宾的船员。 /p p    strong 生死时速,基因科技“秒揪”病原 /strong /p p   今年7月中旬,唐山万航国际船务有限公司的一名菲律宾籍船员从唐山启程。北京协和医院、华大基因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联手解决了他的疑难感染,使他得以平安地踏上归国之旅。 /p p   6月2日,这名船员在船上发生头痛、左半身偏瘫的症状。货轮就近停靠在唐山,患者先在曹妃甸当地医院就诊,后转至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p p   主治医生毛文静回忆,患者来院的时候出现发热,左侧瞳孔散大、反射差,左侧手臂完全无力,意识也在逐步丧失,情况危重。腰穿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含量高、糖类含量低,液体呈微黄色。“感觉上像是结核性脑膜脑炎。”毛医生说,“当即就把结核药用上了。” /p p   但医院使用常规的方法,始终没有找到结核菌,因此一直采取多种抗菌药物并用的保守治疗方案。在6月12日,神经内科主任刘斌教授请来北京协和医院的关鸿志教授,对患者进行会诊。 /p p   在此之前,从2014年起,协和医院神经科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国内首先开展脑脊液二代测序研究,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筛查。关鸿志教授正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建议:试试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 /p p   6月22日下午,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收到了患者脑脊液样本。这项检测一般需要2-3天,此次由于感染危重,华大做了加急处理,30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检测流程。23日晚上,检测报告出炉,样本中检出了结核分枝杆菌。 /p p   获得了明确的病原信息后,医院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一改之前多管齐下的保守用药,集中火力向结核发起反攻。7月中旬,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回国,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916b637-dd25-4a61-9af6-f20282836e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菲律宾船员的治疗团队与技术人员,从左到右依次为:华大基因天津交付李媛,北京协和医院关鸿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刘斌、李世英、毛文静 /strong /p p    strong 广谱病原检测,“十年沉疴”一朝解决 /strong /p p   现在,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比传统的涂片技术范围更广,比病原培养更加快速。同时,这项技术的检测范围与病原数据库的大小一致,突破了临床上以往“怀疑什么,检测什么”的限制,是对抗不明原因感染的新利器。 /p p   在二代测序技术普及之前,一旦出现症状不典型的感染,往往需要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通过涂片、培养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检查,常造成病情贻误。关鸿志说:“以前在颅内感染中,可能有50%的病人--甚至更多的病人,是诊断不清的。试验性治疗治好了就治好了,治不好那就??” /p p   关鸿志讲到,有位内蒙古的患者从2007年起持续头疼、发热,十年间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得到确诊,按照各种感染治疗也未痊愈,经常需要靠输液来降低颅压,生活十分痛苦。 /p p   十年后,这位患者的治疗终于迎来转机。2016年12月,华大基因和协和医院等多个单位发起了针对不明病因脑炎脑膜炎的多中心研究,该患者最初就诊的医院作为中心之一,重新关注起这个“老”病例。今年5月,该患者的样本送到华大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竟然为脑囊虫病。协和医院针对脑囊虫进行血清学筛查,很快证实病因。现在,经过对症治疗,该患者已经基本痊愈。 /p p   “二代测序的方法,不会说怀疑你是什么感染就查什么感染。它会把你脑脊液里的核酸都测一遍,再看看这些核酸分别属于哪种细菌、哪种病毒,包括哪种虫子。” 关鸿志说。 /p p    strong 二代测序病原快检将助力民生 /strong /p p   更广、更快、更准确,是二代基因测序病原快检技术的优势。例如,华大基因的技术可以同时检测2700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只要每毫升样本液体中有100到1000个核酸片段的拷贝,就能检测出来,鉴定的种属准确率大于99%。 /p p   华大基因是中国最早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原检测的单位之一。早在2003年,华大基因就和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中国第一例SARS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30万人份自行研制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 /p p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原快检,不但要求一定的测序能力,还需要完整的病原数据库建设、算法匹配和分析运算能力、精确解读的能力。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趋于成熟,相关的科研项目已经在国内开展,“技术科普”和整个行业正当风口。 /p p   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的李媛说:“到今天,临床的检测了1276例,送检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统计显示,华大收到的样本中八成以上来自北京的医院。这些医院最先从各个方面接触到这项技术,并对合适的患者加以应用。 /p p   不过,关鸿志分析,最需要这项技术的可能是三四线城市的非三甲医院,这些医院用传统方法检测病原的能力更低。普及成本较低、广谱高效的二代测序病原检测技术,减少不明感染的无效经验治疗带来的“折腾”,能够有效地为诊断、为患者、为医患关系减负,具有重要的民生和社会意义。 /p
  • 新加坡研发病毒检测芯片可快速检验上万种病原体
    据新加坡媒体日前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病毒检测芯片,可一次性快速检验上万种病原体。   据介绍,这种病毒检测芯片由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制,通过快速分析病患DNA样本,可在24小时内详细检测出患者感染何种病毒或细菌。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检测芯片可以一次性检测高达7万种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其中包括最新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   相比之下,传统的病毒或细菌测试方法,一般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进行测试,难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   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检测手段可以尽快明确病因,减少确诊时间,并且成本也不高。目前这种病毒检测芯片还只用于实验用途,研究人员希望该芯片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尽快投入市场。
  • 申城科研团队联合开发可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集成微流控芯片
    图说:用于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集成微流控芯片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 通讯员 徐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有效的诊断方法。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赵建龙、贾春平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卞晓军团队,开发了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能够高效、灵敏地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实现了从样本到结果的快速全自动化诊断流程,为现场多重病原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分子诊断平台。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这项创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它整合了多个步骤,实现了样本处理到结果分析的全自动化流程。”卞晓军介绍,芯片的设计巧妙,通过微柱和气泡捕获阵列结构实现磁珠的高效混合,同时采用油包水体系有效防止了交叉污染。图说:声流混合的优化卞晓军解释,该芯片实现磁珠高效混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微柱设计、气泡捕获阵列结构、声流驱动混合、共振频率的应用、油相驱动、微柱间隙的优化。通过上述设计和操作,该芯片能够在大约35秒内实现磁珠的高效混合,为后续的核酸提取和检测提供了均匀的磁珠混合物。“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70分钟,其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灵敏度和速度均优于现有的大多数微流控芯片分子诊断方法。”卞晓军说,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极高,检出限低至10拷贝/μL,确保了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有效检测。在临床鼻拭子样本的验证中,芯片展现了出色的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无论是单一病原体还是混合感染,都能准确检测。“我们期待芯片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信息,为疾病控制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对《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各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肉牛发情及冷配技术规程》和《肉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技术规范》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按照我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4年9月30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 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9.1.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pdf肉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pdf肉牛发情及冷配技术规程.pdf
  • 第三方医检力量加入,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
    为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2024年8月8日,由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简称“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共同成立的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数据,搭建临床病原体信息收集平台,探索基于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途径,打造新一代传染病病原学监测预警新模式,推进我国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传染病防控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成立仪式上,金域医学还与全重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配图)金域医学与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全重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教授;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院长金荣华,副院长杨志云,副院长王凌航,研究员、全重实验室PI孙亚民;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高级副总裁于世辉、副总裁程雅婷、李映华等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新冠疫情之后,人们对未知病原体引发的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染病监测溯源和预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孙亚民介绍,在未知病原体和非法定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和预警方面,现有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关口滞后,监测数据来源单一,以及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等痛点,都亟待解决。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以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重点的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从政策到技术层面,都需要集结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进中国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徐建国院士指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医防融合的进展,体现了新发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技术革命、体系发展、概念更新、事业进步的曙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将成有力补充据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后,全重实验室、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将分别发挥在未知病原体研究、临床诊疗、传染病检测、快速应对等方面的优势,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检测数据,搭建哨点医院联盟,在时间、空间、人群搭建起“三间”分布系统;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开发监测和预警系统;基于传染病的实时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开发传染病数字化诊疗程序以及大众版的科普程序,进行传染病防治科普,全面推进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信息中心将首先聚焦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传染病鉴定,呼吸道病毒与真菌、细菌共检出规律研究,耐药基因的全国分布等方面开展工作。(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北京地坛医院授牌)(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金域医学授牌)董小平教授表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传染病联防联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全重实验室发展的新增长点。庞大的样本数据,将成为我们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智能决策的强大基础支撑,推动全重实验室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地坛医院在传染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大的诊疗能力。金荣华表示:“这次三方强强联手,将推动全重实验室的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未来,我们要一同将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不断创新,推动全重实验室立足中国,惠及世界。”梁耀铭表示:“金域医学拥有海量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数据,并搭建起Kingnet细菌耐药网监测平台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监测分析平台KRIS。借助本次合作机会,希望可以为中国传染病防控事业做更多事情,如发挥出大数据治理的专业能力,携手‘国家级’的专家团队,深度挖掘大数据,探索更紧密的合作方式,为国家公共卫生防控事业贡献力量。”(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建设研讨会现场金域医学数据要素驱动 助力国家公共卫生防控过去30年间,金域医学早已积极参与到助力公共卫生防控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平台和网络的优势,提供优质可靠的“金域方案”。从2009年开始,金域医学承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而今宫颈癌筛查标本已超1亿例;在慢病监测领域,金域医学服务现已覆盖31个省市区227个监测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方面,金域医学核酸检测服务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地区。依托积累的大数据,金域医学已形成可供挖掘、应用的小金标数据集、高质量专病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赋能临床诊疗和公卫防控。如在宫颈癌防治领域,金域医学通过持续的流程精益化和数智化改造,已形成包括HPV检测、细胞学筛查、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完整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服务体系,可从人群筛查预约、个案信息登记、干湿实验检测全流程、报告回传、智能报告解读、阳性召回、筛查结案、上报防控全流程、防控方案决策实现筛查全流程的数据要素赋能。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深挖医学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要素驱动,进一步深化与公卫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部门的协作,帮助医生看好病,帮助人民防好病。
  • 重磅│“提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率”医疗质量改进目标,结核病刻不容缓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发布了10项《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在此基础上,医政医管局组织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围绕本专业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提出了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共33项)。其中,在感染性疾病专业提出了“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的目标。 肺结核:经呼吸道传播的乙类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其中,肺脏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如被侵犯就叫肺结核。肺结核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1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1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健康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0月14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结核病年度报告,我国2019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约83万例,位居全球第三位;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数约6.5万例,占全球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结核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结核病患者病原学诊断率达到50%以上,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0%和70%的县(市、区)具备开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能力。为进一步遏制结核病流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制定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 年)》,并指出: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病例2017年11月,新的《肺结核诊断》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明确将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列为确诊病例,该标准的发布为结核病的确诊提供了新的手段。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率为47%,在原有的传统痰涂片和痰培养确诊病例的基础上有了大幅提升。 迪澳恒温核酸检测系统优选方案该系统是“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产品,主要通过bst聚合酶及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条件下(63℃)对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dna)与核酸染料结合后发出荧光信号,通过恒温扩增荧光检测仪实时读取荧光信号,根据仪器给出的扩增曲线和出峰时间判断结果,可以快速对人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dna进行定性检测。其优势在于:l 结果准确敏感性高,病原学阳性率为64%,远高于痰涂片和痰培养,优于传统pcr;特异性高(96.26%),与痰培养相当。l 安全性高专用收集管全封闭提取痰液样本,无病原体暴露,降低感染风险。l 操作简便,结果快速痰液样本无需特殊处理;耗时短,70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l 通量高、便携检测通量:1-48个,最多可一次性检测46个样本;仪器轻巧,携带方便,移动后无需进行荧光校准,直接检测。l 智能化自动上传数据,无缝接入医院lis、his系统;自动实时监控、判读、出报告。 小结:此次医政医管局提出“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的目标,重点指出: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助力快速明确病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实现呼吸道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和早治疗。结核病作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早期快速诊断是防控的关键。迪澳恒温核酸检测系统是国家“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成果,因其“安全、准确、快速、便携、联网”,被纳入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推荐检测方法,已经服务于全国多个省市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并在疫情应急防控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有效助力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
  • 启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图生物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研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当前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3月16日,由安图生物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研发”项目启动实施。“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研发”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项以诊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的重大战略性产品为重点,系统加强核心部件攻关,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加快推进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服务链的整合,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整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提供科技支撑。据安图生物副总经理、安图仪器总经理刘聪介绍,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在临床上需求迫切,而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快速、超多重、高灵敏的核酸即时检测的产品严重缺乏,国内更是几近空白,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微流控难以实现复杂试剂流程的精准、快速操控。“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研发”项目,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和联合攻关,旨在打破国外垄断,突破传统流体控制对泵阀、管路、机械臂及复杂通道结构的依赖,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超多重一体化全集成核酸即时检测系统,可在呼吸道、胃肠道、脑膜炎、血流感染等领域开展快速核酸检测,提升我国对重大传染、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更好地服务临床检验。
  • 展会预告|睿科生化邀您相约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培训班
    全国第七届病原体核酸检测新技术高级培训班将于2021年6月1-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促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共同主办,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Biosafety and Health》编辑部、《病毒学报》编辑部、《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辑部,《China CDC weekly》编辑部和《Zoonoses》编辑部共同协办。本次大会特邀请来自全国疾控系统、研究所、海关、医院和大学在分子诊断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介绍检测新冠及其他病原体的研究进展,分子诊断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挑战和趋势。展台信息睿科生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展位号:34号时间:2021年6月1-5日地点:江西省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滨江宾馆会议日程新冠疫情全球防控策略、疫苗、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进展新冠病毒的核酸和免疫学检测进展及质量控制新冠病毒的变异、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措施干预分子诊断技术在其它重要病原体的应用进展分子诊断新技术实验现场培训产品介绍#01Vitae 100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可广泛用于分子诊断、临床检验、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核酸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同时,兼备PCR体系构建功能。#02Vitae 200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应用于各类生物学实验室及生产厂家,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升级, 包括1+8通道模块、震荡模块、加热制冷模块、6-15盘位选择、软件特定开发等。
  • 珀金埃尔默推出可用于牛肉和牛碎肉检测的 Solus One大肠杆菌O157病原体检测试剂盒
    这一业内领先的产品提供高通量分析能力,可为食品加工企业快速提供最常见大肠杆菌菌株的检测结果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打造更健康世界的全球技术领导者,珀金埃尔默日前推出适用于生牛肉糜和生牛碎肉的Solus One大肠杆菌O157病原体检测试剂盒。该系统专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食品样品并且需要高灵敏度、高性价比试剂盒的客户而设计,可兼容Dynex DS2自动读取器,实现行业领先的检测通量。大肠杆菌(简称为“E. coli”)是人类和动物正常肠道菌群中常见的一种细菌,大多数均无害,但某些菌株(包括最常见的大肠杆菌O157)可产生导致孕妇、免疫力低下人员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肠道疾病的毒素。拥有稳健可靠且精确的大肠杆菌检测能力,食品供应商即可在检出病原体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珀金埃尔默的Solus One大肠杆菌O157系统采用单次10小时富集、一步式样品制备和自动化工作流程,每次运行可完成高达192份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操作便捷的仪器、试剂和方法对培训要求较低,这使得实验室技术人员得以在长达两小时的检测过程中解放双手,从而腾出时间从事其它实验室工作(例如,执行另一项自动化方案),尽可能地提高样品处理量。珀金埃尔默食品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Greg Sears表示:“大肠杆菌O157检测非常重要,需要专业科学知识才能为食品加工企业及实验室提供值得信赖的解决方案。凭借我们全新的高通量解决方案,我们能够帮助简化食品加工企业的检测工作流程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护全球食物链内消费者的安全。”珀金埃尔默的肉类检测与分析创新成果是公司针对食品(包括谷物、乳品、肉类、农产品、食用油和海鲜)开发的各种安全与质量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https://www.perkinelmer.com/category/pathogens-in-food。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察。在全球,我们拥有约13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90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9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9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科学家如何揭开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体面纱?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事件回顾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12月末,湖北省相关部门的消息称,12月以来,武汉是持续开展流感及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调查发现,此次肺炎病理大部分为华南海鲜城经营者户。武汉官方表示,不明原因肺炎不能断定为SARS。2019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地大武汉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截至2020年1月3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共发现44例,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1月5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数量增至59例。排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经核酸检测方法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结果15例,从1例阳性病人样本中分理处该病毒。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1月8日,已有8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于1月8日治愈出院。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1月9日,专家介绍初步鉴定结果:病毒性肺炎病理的病原体或为新型冠状病毒。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病原学鉴定过程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据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初步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介绍,本次病原学鉴定工作主要是通过实验室采用基因重组测序、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方法对病人的肺泡灌洗液、咽拭子、血液等样本记性病原学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c0d3c859-77e9-4360-8835-156361c93d0b.jpg" title=" 核酸提取仪.jpg" alt=" 核酸提取仪.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酸提取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86px height: 28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31271e60-58c2-47f2-bc62-d94d73e4f610.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109142209.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109142209.png" width=" 386" height=" 28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因测序仪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除上述生物学检测手段,还利用电镜对致病病毒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89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11a19fc-898c-4b85-b5e8-caa9ded68404.jpg" title=" f6f5e25f-5f04-4aa3-a1dc-67140fcc0feb.jpg" alt=" f6f5e25f-5f04-4aa3-a1dc-67140fcc0feb.jpg" width=" 389"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扫描电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对病原的分离和致病性鉴定等科学研究,还需数周时间。下一阶段将结合病原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进行专家研判。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何为冠状病毒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徐建国还介绍道,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于已发现的人类冠状病毒,对该病毒的深入了解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