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苯乙烯含叔丁

仪器信息网苯乙烯含叔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苯乙烯含叔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苯乙烯含叔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苯乙烯含叔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苯乙烯含叔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苯乙烯含叔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苯乙烯含叔丁相关的解决方案。

苯乙烯含叔丁相关的论坛

  • 【分享】GB/T 12688《工业用苯乙烯》系列国标

    应助国外标准版面的一个求助帖[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625/1326980/[/url]。GB/T 12688《工业用苯乙烯》系列国标,几个作废的标准都没有替代的标准,其他标准都有效。GB/T 12688.1-1998 工业用苯乙烯纯度的测定 毛细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05807.shtml[/url]GB/T 12688.2-1990 工业用苯乙烯纯度的测定 结晶点法[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3298[/url]2005-10-14作废GB/T 12688.3-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 光度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69]GB/T 12688.3-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 光度法[/url]GB/T 12688.4-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70]GB/T 12688.4-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url]GB/T 12688.5-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总醛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71]GB/T 12688.5-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总醛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url]GB/T 12688.6-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微量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72]GB/T 12688.6-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微量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url]GB/T 12688.7-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比色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73]GB/T 12688.7-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比色法(已作废)[/url]已作废GB/T 12688.8-1998 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5074]GB/T 12688.8-1998 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url]

  • 苯乙烯

    我吹扫浓度苯乙烯配0.5 1.02.5 5.0 10.0 20.0后面几个点线性很差 而且我质控前面加了清洗 发现清洗的苯乙烯浓度也是其他清洗的4倍。吹扫不急 苯系物浓度有残留吗 还是我浓度配的太高了 其他参数 都是999 就苯乙烯..

  • 【转帖】我国苯乙烯供应结构悄然变化!

    我国苯乙烯供应结构悄然变化 从2005年开始,国产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下降,近两年维持了这一趋势。 产业发展重心应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国内苯乙烯市场受国际原油和纯苯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油价一直高位徘徊,为苯乙烯价格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游ABS等增长依然强劲,对苯乙烯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由于2007年我国苯乙烯新增产能仅为16万吨,且新增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同年上海高桥20万吨/年ABS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装置、台湾台塑石化公司20万吨/年PS装置等几套苯乙烯下游装置投产,使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2007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导,高位行情成主流。同时,供应紧张也使我国2007年苯乙烯的进口量在近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又创新高,达310万吨。 苯乙烯是苯用量最大的衍生物,也是最基本的芳烃化学品。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约2/3),也可用于制取苯乙烯—丁二烯(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苯乙烯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 供应结构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量只有30.58万吨,进口量从1996年~1997年40万吨/年上升到1999年103万吨、2000年116万吨、2001年150万吨、2002年179.8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266.06万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吨和281.2万吨。进口/表观消费量比例由2002年66.92%增加到2003年73.85%、2004年74.70%,2005年进口依存度开始下降至69.44%,产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对苯乙烯的需求。1999年~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达到23%。在苯乙烯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苯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进入2006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234.3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从2005年开始我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 近期内扩能趋势 2007~2010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预计到2008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年,2010年将达到约600万吨/年,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苯乙烯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7年~2008年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而经过新一轮扩能高峰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供需将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态势。按照目前我国的扩能计划,2010年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因此,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应该开始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国现已建成上海赛科50万吨/年和惠州中海壳牌56万吨/年规模化装置,但我国大多数苯乙烯装置能力仍偏小,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加上有些装置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二是应尽快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苯乙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 请教苯乙烯、苯甲醛、环氧苯乙烷TLC

    【求助】请教苯乙烯、苯甲醛、环氧苯乙烷TLC同时展开的展开剂和显色剂是什么?或者只展开苯乙烯,环氧苯乙烷的展开剂和显色剂。本人最近在做苯乙烯的环氧化,需用TLC跟踪,想请教各位上述问题。

  • 【转帖】化学试剂--苯乙烯的国内供应现状!

    从2005年开始,国产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下降,近两年维持了这一趋势。 产业发展重心应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国内苯乙烯市场受国际原油和纯苯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油价一直高位徘徊,为苯乙烯价格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游ABS等增长依然强劲,对苯乙烯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由于2007年我国苯乙烯新增产能仅为16万吨,且新增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同年上海高桥20万吨/年ABS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装置、台湾台塑石化公司20万吨/年PS装置等几套苯乙烯下游装置投产,使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2007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导,高位行情成主流。同时,供应紧张也使我国2007年苯乙烯的进口量在近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又创新高,达310万吨。 苯乙烯是苯用量最大的衍生物,也是最基本的芳烃化学品。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约2/3),也可用于制取苯乙烯—丁二烯(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苯乙烯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 供应结构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量只有30.58万吨,进口量从1996年~1997年40万吨/年上升到1999年103万吨、2000年116万吨、2001年150万吨、2002年179.8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266.06万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吨和281.2万吨。进口/表观消费量比例由2002年66.92%增加到2003年73.85%、2004年74.70%,2005年进口依存度开始下降至69.44%,产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对苯乙烯的需求。1999年~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达到23%。在苯乙烯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苯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进入2006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234.3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从2005年开始我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 近期内扩能趋势 2007~2010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预计到2008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年,2010年将达到约600万吨/年,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苯乙烯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7年~2008年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而经过新一轮扩能高峰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供需将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态势。按照目前我国的扩能计划,2010年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因此,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应该开始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国现已建成上海赛科50万吨/年和惠州中海壳牌56万吨/年规模化装置,但我国大多数苯乙烯装置能力仍偏小,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加上有些装置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二是应尽快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苯乙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 苯乙烯中的聚苯乙烯低聚物含量

    岛津用的gl-science inertsustain 5020-07346柱子达不到测试机构waters uplc h class使用的xbridge behind c8分离效果,聚苯乙烯的峰总是和苯乙烯一起出,请问是柱子的问题吗,还是高压和低压的区别?[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2/201912261636061673_7437_4010516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2/201912261636069899_2144_4010516_3.png[/img]

  • 17.5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17.5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张凤1’3,杨阳1’3,孙连娜2⋯,陈万生h3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2.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窜,上海200433;3.第二军医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生首鸟与制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并对其品质进行初步考察。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一水(25:75),流速为1.O mL·min_1,检测波长为320 11m,柱温为4()℃。结果:测定了市售不同产地的3种生首乌和5种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二苯乙烯苷在25~2()()mg·L_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94±1.41)%。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是何首乌及其炮制品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市售不同产地的生首鸟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较大,生首鸟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高于制首鸟。 生首乌;制首乌;二苯乙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241905_379468_2355529_3.jpg

  •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

    最近建立ASTMD D2121测试方法,测量苯乙烯聚合物含量,按照流程配制聚苯乙烯,但是建立标准曲线时,实测结果都是显示负数,试了好几次,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UV新买的,测量其他的的产品都没问题,难道是苯乙烯聚合反应没成功,请教各位大侠帮忙分析一下 ,小弟拜谢!

  • 【原创大赛】温度变化对苯乙烯中TBC含量分析的影响-宁波测试学会团队

    [align=center][b]温度变化对苯乙烯中TBC含量分析的影响[/b][/align][align=center]马耀东[/align][align=center](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315200)[/align][align=center] [/align][b]摘要:[/b]由于TBC在不同温度下与氢氧化钠醇溶液的反应程度和速率都不相同,从而会影响到TBC含量的测定。本文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TBC含量来确定最适合的温度分析条件,并建立温度—TBC含量变化曲线。[b]关键词:[/b]TBC含量;温度;分析条件;分光光度法[b] 0 引言[/b]苯乙烯单体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慢慢聚合,变成粘稠液体并最终形成固体。而苯乙烯聚合会造成装置管线堵塞,并且难以清理;同时也会影响苯乙烯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工艺装置中为了减缓苯乙烯聚合速度,需要在苯乙烯中添加对-叔丁基邻苯二酚(P-tert-butylcatechol),简称TBC,作为阻聚剂,用来抑制苯乙烯的聚合。而TBC作为阻聚剂,在苯乙烯产品中的含量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太高会影响苯乙烯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造成了浪费;太低则达不到较好的阻聚效果。工艺上目前控制TBC的含量指标范围为10~15mg/kg。由于浓度范围较小,因此对于分析准确性的要求也会比较高[sup][/sup]。苯乙烯中TBC含量的测定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常用的TBC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分光光度法[sup][/sup]。其方法原理是:苯乙烯中的TBC会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粉红色,在490nm波长下,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并确定TBC的含量。仪器的分析结果可以精确到0.1mg/kg,在规范人员操作的前提下,人为的操作误差也比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会影响TBC分析结果的一些其他影响因素也就显得尤为突出,这其中温度对TBC测定结果的影响就特别明显,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温度对样品中TBC含量测定的影响。[b]1 实验部分1.1仪器[/b]PELambda3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1.2试剂[/b]甲苯(C7H8):分析纯。无水甲醇(MeOH,CH4O):分析纯。正辛醇(C8H18O):分析纯。除盐水。氢氧化钠(NaOH):片状。1000mg/kg TBC储备溶液:准确称取0.500gTBC,溶解于500g甲苯中。母液避光贮存在冰箱中,可使用一年。氢氧化钠水溶液:约10mol/L。溶解40g片状氢氧化钠至100ml除盐水中,贮存在100ml塑料大口瓶中。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约0.15mol/L。在一个100ml具塞量筒中,取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1.5ml,加入50ml甲醇、50ml正辛醇和1.5ml除盐水并充分摇匀。配制后贮存在125ml小口试剂瓶中,可马上使用,此溶液的保质期为三个月。10mg/kg TBC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ml母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作为中间溶液。再用移液管吸取50ml中间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15mg/kg TBC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ml母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作为中间溶液。再用移液管吸取75ml中间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b]1.3实验方法[/b]用25ml比色管取25ml配制好的10mg/kg TBC标样,置于5℃下。准确加入0.5ml氢氧化钠醇溶液,盖上盖子,剧烈摇晃至少30秒。再加入1ml无水甲醇,盖上盖子,剧烈摇晃15秒。以TBC标准溶液做空白。分别将空白和处理好的样品倒入已配对好的5cm玻璃比色皿中,放入仪器中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得出测定结果。同样在10℃、15℃、20℃、25℃、30℃和35℃下分别测定TBC标准溶液的含量。再使用上述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15mg/kg的TBC标样。[b]2结果与讨论2.1[/b]不同温度下测定的TBC标准溶液的结果见表1、表2。[align=center]表110mg/kgTBC在不同温度下的分析结果 [/align] [table=557][tr][td=1,2] 温度次数[/td][td=1,2] [align=center]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1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1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2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2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3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3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 [align=center]8[/align] [/td][td] [align=center]8.8[/align] [/td][td] [align=center]8.9[/align] [/td][td] [align=center]9.2[/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 [align=center]8.4[/align] [/td][td] [align=center]8.5[/align] [/td][td] [align=center]8.8[/align] [/td][td] [align=center]9.2[/align] [/td][td] [align=center]9.4[/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d] [align=center]9.7[/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 [align=center]8.5[/align] [/td][td] [align=center]8.6[/align] [/td][td] [align=center]8.8[/align] [/td][td] [align=center]9.1[/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4[/align] [/td][td] [align=center]8.3[/align] [/td][td] [align=center]8.7[/align] [/td][td] [align=center]8.8[/align] [/td][td] [align=center]9.2[/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5[/align] [/td][td] [align=center]8.2[/align] [/td][td] [align=center]8.6[/align] [/td][td] [align=center]8.9[/align] [/td][td] [align=center]9.2[/align] [/td][td] [align=center]9.4[/align] [/td][td] [align=center]9.7[/align] [/td][td] [align=center]9.8[/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平均值[/align] [/td][td] [align=center]8.3[/align] [/td][td] [align=center]8.6[/align] [/td][td] [align=center]8.9[/align] [/td][td] [align=center]9.2[/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9.6[/align] [/td][td] [align=center]9.7[/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标准偏差[/align] [/td][td] [align=center]0.158[/align] [/td][td] [align=center]0.114[/align] [/td][td] [align=center]0.055[/align] [/td][td] [align=center]0.055[/align] [/td][td] [align=center]0.055[/align] [/td][td] [align=center]0.084[/align] [/td][td] [align=center]0.089[/align] [/td][/tr][tr][td]相对标准偏差[/td][td] [align=center]1.9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2%[/align] [/td][td] [align=center]0.62%[/align] [/td][td] [align=center]0.60%[/align] [/td][td] [align=center]0.58%[/align] [/td][td] [align=center]0.87%[/align] [/td][td] [align=center]0.93%[/align] [/td][/tr][/table][align=center]表215mg/kgTBC在不同温度下的分析结果[/align] [table=557][tr][td=1,2] 温度次数[/td][td=1,2] [align=center]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1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1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2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25℃[/align] [/td][td=1,2] [align=center]30℃[/align] [/td][td=1,2] [align=center]3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12.2[/td][td]12.7[/td][td]13.1[/td][td]13.3[/td][td]13.7[/td][td]13.8[/td][td]14.2[/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12.4[/td][td]12.7[/td][td]13.1[/td][td]13.3[/td][td]13.7[/td][td]13.9[/td][td]14.0[/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11.8[/td][td]12.5[/td][td]12.9[/td][td]13.4[/td][td]13.8[/td][td]13.9[/td][td]14.1[/td][/tr][tr][td] [align=center]4[/align] [/td][td]12.3[/td][td]12.6[/td][td]13.2[/td][td]13.4[/td][td]13.6[/td][td]14.0[/td][td]14.2[/td][/tr][tr][td] [align=center]5[/align] [/td][td]12.1[/td][td]12.4[/td][td]13.2[/td][td]13.2[/td][td]13.8[/td][td]14.1[/td][td]14.1[/td][/tr][tr][td] [align=center]平均值[/align] [/td][td]12.2[/td][td]12.6[/td][td]13.1[/td][td]13.3[/td][td]13.7[/td][td]13.9[/td][td]14.1[/td][/tr][tr][td] [align=center]标准偏差[/align] [/td][td]0.23[/td][td]0.13[/td][td]0.122[/td][td]0.084[/td][td]0.084[/td][td]0.103[/td][td]0.084[/td][/tr][tr][td]相对标准偏差[/td][td]1.89%[/td][td]1.04%[/td][td]0.93%[/td][td]0.63%[/td][td]0.61%[/td][td]0.74%[/td][td]0.59%[/td][/tr][/table][b]2.2结论[/b]:随着温度的升高TBC的实际测定值也在变大,这说明TBC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程度和温度成正比。但当温度达到25℃后,再提高温度,TBC含量的测定值增加不多。所以当温度大于25℃时,TBC含量的测定值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在该温度下分析苯乙烯中的TBC最为合适。在各个温度下所测出的TBC含量,通过“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这两项指标看出5℃下测得的结果平行性最差,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平行性越来越好。所以就分析结果来看25℃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也相对较好。综上所述样品分析的最佳温度应该在25℃。[b]3实际应用3.1建立定量关系[/b]根据表1和表2建立拟合方程式(图2)图2是根据温度和TBC含量的关系建立的两条拟合曲线,并标注出方程式。[align=center]图210mg/kg与15mg/kg TB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align][img=,612,325]http://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b]3.2理论结合实际[/b]前面2.2.3已经得出结论:25℃是分析TBC最佳的温度条件。在冬天,装置上刚取来的苯乙烯样品实际温度低于25℃;而夏天样品温度可能会高于25℃左右。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样品放置于25℃的水浴中静置,使样品温度达到25℃左右再进行分析,但这样做过于浪费时间。为此接下来讨论将不同温度下的TBC含量换算成25℃的TBC含量。[b]3.3实验思路[/b]工艺控制苯乙烯中TBC含量指标是10-15mg/kg,我们可以通过10mg/kg和15mg/kg的拟合方程式尝试建立定量关系。其中y是10mg/kg(TBC—温度)变化曲线;y1是15mg/kg(TBC—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2可以看出c是y与y1之间的截距。[align=center]c=y1-y (1)[/align]c是随温度变化的常数,算出图2中两条曲线不同温度下的c值(表3)。[align=center]表3 不同温度的c值[/align] [table=655][tr][td]温度[/td][td]5℃[/td][td]10℃[/td][td]15℃[/td][td]20℃[/td][td]25℃[/td][td]30℃[/td][td]35℃[/td][/tr][tr][td]10mg/kg[/td][td]8.3[/td][td]8.6[/td][td]8.9[/td][td]9.2[/td][td]9.5[/td][td]9.6[/td][td]9.7[/td][/tr][tr][td]15mg/kg[/td][td]12.2[/td][td]12.6[/td][td]13.1[/td][td]13.3[/td][td]13.7[/td][td]13.9[/td][td]14.2[/td][/tr][tr][td]c值[/td][td]3.9[/td][td]4[/td][td]4.2[/td][td]4.2[/td][td]4.2[/td][td]4.3[/td][td]4.4[/td][/tr][/table][b]3.4实验假设[/b]通过表3中的c值可以发现无论是最低温度5℃还是最高温度35℃的c值与25℃的c值都比较接近,根据c值发现y和y1的曲线其拟合度较为相似。因此可以假设TBC含量在y和y1之间的任何苯乙烯(温度—TBC含量)曲线Y,都与图2中y曲线的拟合度相似,并且可以通过Y和y之间的截距c1计算出25℃的TBC含量。计算公式如下:[align=center]Y( 25℃)=y(25℃)+c1=9.5+c1 (2)[/align][align=center]c1=Y-y (3)[/align][b]3.5实验验证3.5.1验证概述及数据[/b]上述结论中的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在10mg/kg至15mg/kg之间。将苯乙烯样品放置在不同温度下分析得出TBC含量,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出25℃的TBC含量。同时测定出该苯乙烯样品在25℃时的实测TBC含量,将计算出的含量和实测TBC含量对比,进行验证(表4)。[align=center]表4苯乙烯样品25℃计算值与测定值对比[/align] [table=603][tr][td]温度[/td][td]10℃[/td][td]15℃[/td][td]20℃[/td][td]25℃[/td][td]30℃[/td][td]35℃[/td][/tr][tr][td]样品[/td][td]10.9[/td][td]11.1[/td][td]11.5[/td][td]11.7[/td][td]11.8[/td][td]11.8[/td][/tr][tr][td]10mg/kg标样[/td][td]8.6[/td][td]8.9[/td][td]9.2[/td][td]9.5[/td][td]9.6[/td][td]9.7[/td][/tr][tr][td]c1值[/td][td]2.3[/td][td]2.2[/td][td]2.3[/td][td]2.2[/td][td]2.2[/td][td]2.1[/td][/tr][tr][td]25℃计算值[/td][td]11.8[/td][td]11.7[/td][td]11.8[/td][td]11.7[/td][td]11.7[/td][td]11.6[/td][/tr][tr][td]25℃样品[/td][td]11.7[/td][td]11.7[/td][td]11.7[/td][td]11.7[/td][td]11.7[/td][td]11.7[/td][/tr][/table]表4中,分析某苯乙烯样品TBC在25℃实测含量为11.7mg/kg。通过公式(3)计算出c1值;再使用公式(2)计算出25℃时样品的TBC含量。[b]3.5.2 结论[/b]计算值和实际测定值很接近,满足分析结果;从结论2.2.2以及实际分析的样品TBC结果发现5℃下样品分析数据偏差很大,数据不平行,数据的可信度不高。因此不建议温度在5℃或者低于5℃时分析样品。[b]4结论[/b]苯乙烯中的TBC测定结果受温度影响较大,且5℃时分析数据的重复性不太理想。温度越低测定的苯乙烯中TBC含量也越低,分析条件在温度达到25℃左右时最好。通过拟合方程建立了苯乙烯中TBC含量在10~15mg/kg范围内,不同温度的测定值换算成25℃TBC含量的公式。[b]参考文献[/b]王飞、蔡永奇等《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 乙苯、POSM装置基础知识》第二版,第22页,第89页,2008年。GB/T12688.8-1998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刘立明,工业用苯乙烯单体中阻聚剂TBC的分析方法探讨,2011,38(9),139-143。[/s]

  • 苯乙烯采样问题

    请教一下,最近废气经常遇到苯乙烯和三苯或者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一起采样的情况,对采样频次有些纠结。有哪些排放标准里苯乙烯可以只采1个小时均值,不需要按照恶臭类排放标准采3-4个频次的。

  • 【求助】聚苯乙烯的作用

    我今天扒拉到一些跟机子来的附件时发现有两个东西。一个是3.0毫升的聚苯乙烯一个是二级聚苯乙烯标准(我翻译的,应该没错)像是两个薄膜,它们的用途是检测机子光源时用的吗?

  • 如何分离邻二甲苯和苯乙烯?

    最近做苯系物甚是郁闷,顶空FID做得时候,发现几乎不出峰,响应值很小,于是直接液体进样,然后...间对二甲苯完全重叠,苯乙烯和邻二甲苯重叠,由于二甲苯只要求算总量,现在的问题就是苯乙烯和邻二甲苯能不能分开!我们用的是安捷伦7890A,进样口温度180,柱温120保持1分钟,10每分钟升到200保持5分钟,检测器FID220,用的柱子是DB624,求解是不是柱子的问题?

  • 苯乙烯{苯系物}吹扫问题

    我吹扫浓度苯乙烯配0.5 1.02.5 5.0 10.0 20.0后面几个点线性很差 而且我质控前面加了清洗 发现清洗的苯乙烯浓度也是其他清洗的4倍。吹扫不急 苯系物浓度有残留吗 还是我浓度配的太高了 其他参数 都是999 就苯乙烯..

  • 相色谱法测丁苯胶乳VOC或者测胶乳中苯乙烯含量

    [color=#444444][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测丁苯胶乳VOC或者测胶乳中苯乙烯含量,有没有标准,可不可以给我发一下,或者检测需要注意那些问题?还得比如怎样才能避免堵塞毛细管之类的![/color]

  • 苯乙烯如何保存

    苯乙烯色标常温下聚合变成固体了,怎办?需要多少温度保存?要避光吗?能保存多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