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土曲霉原变种

仪器信息网土曲霉原变种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土曲霉原变种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土曲霉原变种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土曲霉原变种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土曲霉原变种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土曲霉原变种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土曲霉原变种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曲霉原变种相关的论坛

  • Nature :美国研究获得17种中和HIV变种新抗体

    最近,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生物技术公司Theraclone科学、Monogram生物科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与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IAVI)合作,分离出了17种能广泛中和艾滋病病毒(HIV)变种的新抗体,为设计候选疫苗提供了新的标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中和性抗体是由血液中获得性免疫细胞暴露于病毒后产生的一类可溶性蛋白。在血液中,它们能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进一步感染人体细胞,并可导致病毒颗粒裂解,引起“中和”反应。由于中和性抗体可以在病毒感染人体细胞之前将其“消灭”,因此,如果此类抗体在人体暴露于HIV之前就存在,将可以预防感染发生。这17种新的强效广谱中和性抗体(bNAbs)是从4名HIV阳性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它们有些能与HIV表面的不知名分子结构或表位结合,这意味着在设计疫苗时,可供选择的标靶大大增加;而且其中一些抗体阻止HIV感染的效力比以前开发的抗体强10倍到100倍。

  • 黄曲霉毒超“鹤顶红”

    黄曲霉毒超“鹤顶红”

    案例:“油是土榨香”的消费者,如今需要“想静静”了,《焦点访谈》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散装花生油不仅掺假售卖,且存在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情况。对此,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兴国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散装土榨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不应该存在于市场中,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据报道,上述散装食用油销售情况已存在多年,店家主要以出售散装花生油为主,在媒体记者的调查中,共抽取了19个样品送检,仅3个为纯正花生油。其他油脂为添加了棕榈油、大豆油及其他动物类油脂的产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302209_568886_1751239_3.png  商家对媒体记者表示,3斤花生才能出1斤花生油。通过计算发现,其成本最低也得超过11元,而商家出售的花生油最低的价格竟然只有8元。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在花生油中添大量添加棕榈油,普通比例为添加70%-80%的棕榈油,最高的在50斤油中仅有2斤花生油。这样一来成本可将至3元-6元,即便以最低8元出售,仍然有利可图。对于花生油比例减少带来的香气不足问题,报道中商家则表示,“用香精增香”。除了检出油品掺假外,媒体报道中的检测人员在3个纯花生油样品中又发现,这3个样品有2个黄曲霉毒素超标,超标在3到4倍之间,属于严重超标,在其他4个掺假的花生油样品中也发现了黄曲霉素B1超标。共计19个样品中有6个样品超标,黄曲霉素B1的不合格率超过了31%。  “武侠小说当中有鹤顶红,吃一点就死掉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鹤顶红的68倍,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它是一类致癌物,是苯并芘致癌性的4000倍。”检测人员形象的对媒体记者表述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讨论:经常吃的油如果这样,您还敢吃吗?谈谈看法,分享经验,赢取积分奖励

  • 【转帖】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新变种 比艾滋更可怕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发现突变病毒,可能更具侵入性  据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墨西哥检测到发生突变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类似情况在美国和加拿大也被发现,这让学者非常担心,因为有可能新病毒具有更强侵入性。 从俄罗斯购入的航空母舰改为游览景观后,成为大型国防教育基地… 济南悬赏征集流感接触者线索 [北京不会追究流感确诊患者责任 最新] 山东人事局要求每位干部帮助3名学生就业华人儿童遭贩卖真相:被转手3次后到英国内蒙古疑犯刑拘期间在厕所猝死 检方调查杭州一家3口骑电瓶车被宝马车撞飞(组图)老中医被误关325天索赔3万元 检察院拒绝 被隔离者:里面很好很安全 [我不出来你们会很好][晚饭五个菜分量很足] 深度 | 儿童英国遭拐卖:部分沦为卖淫者 军事 | 军迷原创抗震感人短片《暖绿》 博客 | 中国需要仇富 八问牛刀房市问题论坛 | 上树偷窥算强奸 嫖幼女却不犯罪推广 | 中信QQ秀DIY信用卡 享12个月红钻   病毒出现新变种  俄新社5月15日报道,当天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米克表示,在进行荧光抗体试验时检测到了A病毒,但却无法将其归类。墨西哥卫生部长对上述情况评论说,突变的甲型H1N1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加严重。  可能进一步变异  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可能继续变异成毒性更强的病毒,引发流感大爆发,足以在全球引起3波疫情。  据称,目前除了墨西哥之外,其他国家的新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症状都较轻。但流感病毒经常毫无预警地突然发生变异,不排除会出现更具毒性的新变种。  类似1957年流感病毒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伦敦帝国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表现特征与1957年流感疫情病毒相似,1957年的流感疫情曾造成全世界各地200万人丧生。  达菲仍对病毒有效  昨天,世卫组织驻京发言人陈蔚云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药品达菲产生抵抗能力。  陈蔚云说,现在H1N1病毒对达菲还是敏感的,所以它还是治疗药物之一,对达菲失效的只是季节性流感病毒。  病毒并非源于实验室  世卫组织负责卫生安全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14日说,经过过去几天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已断定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自然生成的,而并非来源于实验室。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会调查清楚这种病毒的确切来源。综合《环球时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广网

  • 黄曲霉毒素不可不知的秘密

    黄曲霉毒素不可不知的秘密

    在外聚餐时,餐桌上常会有赠送的餐前小吃——花生米,不过,如果你在金灿灿的花生米中无意夹到一颗变黑的,这时可千万不要往嘴里送,因为它们有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而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什么是黄曲霉毒素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071036_553899_2984502_3.jpg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经过聚酮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组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总称。迄今为止,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至少包含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P1、Q1、H1、GM、B2a、G2a及毒醇等20种左右结构相似化合物。  通常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及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可能会发现黄曲霉毒素。2黄曲霉毒素在食物中的限量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为:玉米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中不得超过20μg/kg;稻谷、糙米、大米和其他植物油脂中不得超过10μg/kg;小麦、大麦、其他谷物、发酵豆制品和其他熟制坚果及籽类中不得超过5μg/kg;部分调味品(如酱油、醋、酿造酱)中不得超过5μg/kg;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超过0.5μg/kg。乳及乳制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不得超过0.5μg/kg。3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1)薄层色谱法(TLC法)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是我国测定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方法之一(GB/T5009.23-2006)。适用于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2) 免疫分析法  免疫化学分析法是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抗原抗体含量测定的方法。用于黄曲霉毒素测定的免疫分析法主要有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技术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目前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推荐的方法之一(GB/T18979-2003),适用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花生酱、花生仁、花生米)、大米、小麦、植物油脂、酱油、食醋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法是应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来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免疫分析方法,其相对应的标准是GB/T5009.22-2003(第二法),适用于粮食、花生及其制品、薯类、豆类、发酵食品及酒类等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4黄曲霉毒素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挑选霉粒法  因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坏、破损、皱皮、变色和虫蛀等的粮粒中,这些带毒颗粒比健康颗粒轻,外表也较易辨认,可用机械或人工掏除。(2) 植物油加碱去毒法  油料种子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后,榨出的油中含毒素,可用碱炼法去毒。因为不溶于水的黄曲霉毒素在碱性条件下可形成香豆素钠盐而溶于水,故加减后用水洗可将毒素去除。(3) 加水搓洗法  在淘洗大米时,用手搓洗,随水倾去悬浮物,如此反复5~6次,煮熟后可去除大部分毒素。(4) 吸附去毒法  植物油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利用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5)高温高压去毒法  黄曲霉毒素较耐高温,在280℃高温下才能分解,因此一般烹调温度下难以消除。但高温高压下去毒效果较好。(6) 碾磨去毒法  在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大部分集中于脂肪较多的胚体和糠皮等部位。稻谷经精碾后95%的毒素可去除。玉米磨粉也有类似的效果。

  • 应对新变种,美国宣布对非洲八国实施旅行限制

    应对新变种,美国宣布对非洲八国实施旅行限制11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由于对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的关注,美国将从11月29日开始对来自八个南部非洲国家的旅客实施旅行限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这一变种定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作为我们有更多信息之前的预防措施,我下令对来自南非和其他七个国家的航空旅行实施额外限制,”拜登在声明中说,“这些新限制措施将在11月29日生效。在我们向前迈进之际,我们将继续接受科学和我的医学团队建议的指导。”这些国家包括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和马拉维。白宫高级官员表示,拜登政府是在总统首席医学顾问福奇和疾控中心的建议下,出于“格外谨慎”而实施的这项旅行限制措施,这项政策并不禁止航班,也不适用于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但是他们与所有国际旅客一样,必须在旅行前接受检测并且结果呈阴性。

  • 解读 | 专家解读黄曲霉毒素

    一、背景信息  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部分散装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本期将为您解读。  二、专家解读  (一)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或未经充分干燥,在储藏期间产生大量毒素。食用油也存在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但通过原料筛选、碱炼、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二)摄入量决定黄曲霉毒素是否引起急性中毒。  世界范围内曾报道数起人类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如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等。2004-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中毒玉米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高达4400ppb(μg/kg),是罕见的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三)全球已高度重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  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全世界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报告中显示,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规定以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范围为1-20ppb,黄曲霉毒素总量(AFB1、B2、G1、G2)的限量范围为0-35ppb。  2011年我国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中规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20ppb。  (四)“土榨油”看似原生态实存安全隐患。  近年来,“纯天然”和“原生态”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追求,除了购买“土榨油”外,也有使用家用榨油机自制油的方式。对于这两种榨油方式,专家认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除了原料品质是否过关的问题,“土榨油”或自榨油还存在下列问题: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易氧化变质;榨油设备不易彻底清洗干净,残留的油渍及谷物残渣在氧化后会产生霉变,食品安全隐患很大;此外,资源利用率低,会造成很大浪费。  三、专家建议  (一)科研人员应加大“从田间管理到加工过程”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及控制手段的研究力度,为保证食品安全提供更加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以玉米、花生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土榨油”生产作坊,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原料安全,严格把关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媒体应注重全面、科学、客观报道,采用相应领域权威专家的专业观点,以正确解读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引导消费者理性认识和理解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避免公众过度恐慌。  (四)消费者应注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注意产品的标签、标识,做到在保质期内妥善储藏。特别应注意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食用油,不要片面迷信“纯天然”和“原生态”制品。来源:国家食药监局

  • 腐坏苹果中的致癌物 棒曲霉素

    随着食品检测的白热化,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前段时间黄曲霉毒素风波,可谓是满城风雨,最近又听说棒曲霉素,不知道各位专家,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讯息或经验,分享下。有哪些单位在检测,常用到什么方法??霉菌毒素中的棒曲霉素可以由不同种类的真菌如青霉菌或曲霉菌产生,在各种水果中均有可能生成。比如,苹果表面的圆形腐烂斑点即是棒曲霉素造成的损坏,在苹果中主要是由扩展青霉产生。由于棒曲霉素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并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以尽可能降低苹果制品中棒曲霉素的含量。

  • 世卫组织解释英国变种毒株的致死性

    世卫组织解释英国变种毒株的致死性  欧联网1月24日电,据欧联社综合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称,英国新冠毒株的死亡率上升。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娅?范?凯尔克霍弗则称,这可能与卫生系统的超负荷有关。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约翰逊22日表示,去年年底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比已知的毒株更致命。他说,由于英国的新冠感染水平仍然很高,大城市的医院也无法应对如潮的病人,英国还无法加速取消封城措施。  范?凯尔克霍弗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就会有更多的病例。这可能会表现得很明显,如果有更多病例,就会有更多人住院,如果医疗系统过载,死亡率就会增加。

  •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由于黄曲霉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食品中的限量要求,这就要求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方面可以保护公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食品对外贸易带来的经济损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检测痕量物质常用的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一般步骤是用适合的溶剂提取目标物,净化浓缩,C18柱分离后检测器检测,根据检测器的不同,可分为荧光检测法和质谱检测法两类。1提取和净化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取决于黄曲霉毒素自身的物化性质,一般用到的提取溶剂有甲醇、乙腈的水溶液,尽管早期的方法中经常用到氯仿,但考虑到氯仿对环境的影响,现已基本上被替代;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加压流体萃取(加速流体萃取)被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提取,但是超临界流体的提取物常有大量的杂质,而加压流体萃取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样品的提取溶液中常含有共提取物,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带来干扰和基质效应。为了排除基质对分离和检测的干扰,常用的净化手段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柱、免疫亲和柱和多功能净化柱。对于含油量大的样品,常需要在提取溶液中加入正己烷用液液萃取法去油;传统固相萃取柱在黄曲霉毒素净化方面的应用较早,填料主要有C18、硅胶、弗洛里硅土、氧化铝等,但由于选择性差,且往往既耗时又浪费溶剂,因此不及免疫亲和柱和多功能净化柱应用广,而微型固相萃取柱的应用便于建立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前处理方法。Mahoney等采用硅胶柱(30 mg/3 mL)建立了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分析检测来自不同植物源的油中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硅胶柱可以选择性保留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Sobolev使用自制氧化铝柱(200 mg/1.5 mL)用于来净化检测主要农产品(玉米粉、棉籽、花生、杏仁、英国胡桃、巴西坚果、阿月浑果)中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由于弗罗里硅土对黄曲霉的吸附能力强,因此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洗脱需要用到大量的丙酮-水溶液;Sobolev对于弗罗里硅土柱(130 mg/1.5 mL)净化的的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丙酮/水/甲酸(96:3.7:0.3, v/v)为洗脱溶剂时的洗脱能力最强,2 mL的洗脱体积即可得到大于98%的回收率;该净化方法用于花生、巴西坚果、玉米、棉籽等样品基质,其中花生基质中B1定量限达到0.05 μg/kg;使用商品化的弗罗里硅土柱可以保证样品检测的重复性,同时可进行实验室间结果比对。免疫亲和柱具有高效和特异性吸附的优点,可同时实现样品的净化和富集,达到比普通固相萃取柱更好的净化效果和更高的信燥比,而且有机试剂使用量少,因此免疫亲和柱越来越多用于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的样品净化。AOAC对免疫亲和柱净化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协同研究;我国将免疫亲和柱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国标方法(GB/T 18979-2003)。多种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的商品化使同时净化分析多种真菌毒素成为可能,如人参和姜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的同时净化,谷物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三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净化富集;最新推出的商品化免疫亲和柱可实现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font=T

  • 【原创大赛】中药材黄曲霉检测技术方案

    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方案一、 中药材质量安全现状 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基础。中药材在田间生长、采收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因污染霉菌而发生霉变。这些霉菌分泌的有毒代谢产物使中药材发霉变质,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用药安全。中药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毒素,伏马毒素等。中药材的种类是影响真菌毒素污染的主要因素,易污染的中药材,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可产生真菌毒素。温度和湿度条件也可以影响真菌毒素的增长,如:黄曲霉毒素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可以产生;赭曲霉毒素需要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产生。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升温,其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真菌毒素残留作为中药材微量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不表现出急性毒性,但通常有较强的蓄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明显,严重影响中药材的安全性。二、 中药材真菌毒素控制相关国家法规 近年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加大中药监管力度,努力保持中药质量总体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国食药监安187号文件)中 ,要求加强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和控制,切实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另要求企业具备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能力,严把质量检验关。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开展药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搭建检验技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药品快速检验技术在基层的应用,配置快速检验设备”,“加强县级机构快速检验能力建设”的要求。三、 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项目及限量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限度为“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 μg/k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总量不得过10 μg/kg”。2010 版《药典》附录IX V 黄曲霉毒素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另外增补药典描述该法检测建立增加光化学柱后衍生法。四、 检测方案介绍(一) HPLC仪器分析法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2010版《药典》附录IX V中黄曲霉毒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另外增补药典描述该法检测建立增加柱后光化学衍生法。1. 设备和耗材配置序号品名规格及参数数量用途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检测器一台分析检测2真菌毒素色谱柱150/250mm一支 3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1ml,25支/盒:若干高特异性,纯化样本4KRC光化学柱后衍生反应装置货号:PHRED-KRC-KRC一台适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5高速均质器达到22000rpm以上,一台耐腐蚀,高速6玻璃纤维滤纸100P,110mm,1.5μm一盒霉菌毒素专用过滤7八位泵流操作架货号:EQ-PUMP-8一台用于控制免疫亲和柱过柱流速8黄曲霉毒素混标黄曲霉毒素B1, G1; B2;G2(4/1/4/1),1ml用于定量分析标准品的配制2. 样品前处理:普瑞邦为中药材提供不同的处理方案(详细方案请联系普瑞邦,普瑞邦开发了针对多种中药材基质提供优化的处理方案)3. 免疫亲和柱净化:富集--洗涤--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供化学衍生检测用。4. 化学衍生为什么使用光化学衍生器? 由于黄曲霉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和产生荧光的特性,因此可以进行HPLC-紫外或荧光检测,但是同时黄曲霉毒素中的B1、G1 由于其在含水的流动相中容易产生荧光淬灭,因此在很多的实验中都会采用衍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衍生的方法也很多:有柱前的,柱后的,在线的,由于在线的柱后光化学衍生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被增补为药典的检测方法,优势主要在于无需任何化学试剂、对人员无伤害;无需人员直接操作、避免误差; 无需担心衍生液腐蚀检测器。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二)酶联免疫法优点缺点灵敏度高、耗时较短、样本处理比较简单、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检测成本低、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本。适用于大量样本快速定量筛查。可能存在一定假阳性率(交叉反应率)。 黄曲霉毒素总量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定量分析。1. 方法原理采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在微孔板上预包被黄曲霉毒素抗原,加入样本(或黄曲霉毒素标准品溶液)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样本或标准品溶液中的抗原与预包被在板孔上的抗原竞争结合酶标抗体。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在洗涤时被除去。再加入TMB显色液,读取吸光值。样品吸光值与其所含黄曲霉毒素总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含量。2. 设备和试剂配置:序号品名规格及参数数量用途1黄曲霉毒素总量试剂盒96T,灵敏度:0.1ppb货号:EKT-011一盒定量分析检测2离心小柱25T一盒净化样本3酶标仪(酶联免疫检测仪)滤光片:450nm一台测定结果3. 样本前处理:中药材:粉碎、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加入PriboSpin离心小柱进行净化。 为什么要用PriboSpin离心小柱?中药材的基质复杂,提取时样本液颜色较深,而且不容易去除。有机试剂提取净化方法繁琐,试剂挥发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且净化效果不稳定。用PriboSpin离心小柱,则只需提取液离心过柱,即可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方便快捷,净化效果好,且回收率可以达到85%以上。4. 检测步骤免疫反应30min;洗板5次;显色反应30min;终止反应,酶标仪读OD值。5. 分析结果的表述 用酶标仪判读结果。五、 温馨TIPS1. 中药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如能将中药贮存于10℃以下,水分保持在10%以下,就能有效地防霉。2. 从事真菌毒素科研及检测的人员,必须注意防护,如穿戴隔离衣帽,在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工作时,应戴口罩,并尽量防止孢子飞扬。3

  • 如何检测花生油中的黄曲霉素

    检测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以下方法: [color=initial]一、薄层层析法(TLC)[/color] [list=1][*] 原理 [list][*]利用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在特定的展开剂作用下,在薄层板上展开分离。然后通过显色剂显色,根据黄曲霉毒素在薄层板上显示出的特定斑点的颜色和强度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 步骤 [list][*]提取:将花生油样品用适当的溶剂(如甲醇、氯仿等)进行提取,以分离出黄曲霉毒素。[*]净化:通过柱层析等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杂质干扰。[*]展开:将净化后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上,放入展开槽中,用特定的展开剂进行展开。[*]显色:取出薄层板,喷上显色剂,在一定条件下使黄曲霉毒素显色。[*]定量:通过与标准品斑点的比较,估算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list] [color=initial]二、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HPLC)[/color] [list=1][*] 原理 [list][*]利用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HPLC 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list][*] 步骤 [list][*]提取和净化:与薄层层析法类似,对花生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处理。[*]色谱分离:将净化后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在特定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条件下进行分离。[*]检测:采用荧光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等对分离后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定量:根据检测器的响应信号,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确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list] [color=initial]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olor] [list=1][*] 原理 [list][*]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黄曲霉毒素的抗体固定在酶标板上,加入花生油样品提取液和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抗原,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与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抗体。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根据显色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 步骤 [list][*]样品处理:将花生油样品进行适当的提取和稀释。[*]加样和反应:将处理后的样品、酶标记抗原和抗体加入酶标板中,进行孵育反应。[*]显色:加入底物溶液,酶催化底物显色。[*]测定:用酶标仪测定显色后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list] [color=initial]四、免疫亲和柱 - 荧光光度法[/color] [list=1][*] 原理 [list][*]利用免疫亲和柱特异性吸附黄曲霉毒素,然后用洗脱液将黄曲霉毒素洗脱下来,通过荧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list][*] 步骤 [list][*]样品提取:将花生油样品用适当的溶剂提取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将提取液通过免疫亲和柱,黄曲霉毒素被特异性吸附在亲和柱上,其他杂质被洗脱。[*]洗脱:用特定的洗脱液将黄曲霉毒素从亲和柱上洗脱下来。[*]荧光测定:将洗脱液注入荧光光度计,测定黄曲霉毒素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list][/list]

  • 【分享】各国黄曲霉毒素标准比对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超标是我国食品出口频繁遇到的问题,我国每年食品出口因黄曲霉毒素超标而遭受通报扣留屡屡发生,尤其体现在出口的花生、谷物、果仁中。 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上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 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中。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各国对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均有规定。 我国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1-2005中,对黄曲霉毒素B1、M1分别在花生、玉米、大米、植物油、豆类、发酵食品、以及乳制品中的限量作出明确规定。 欧盟在委员会条例(EC) No 629/2008、委员会条例(EC) No 1881/2006中,对黄曲霉素在花生、谷类、坚果等食品中的限量作出明确规定. 美国在FDA“遵守政策指南(Compliance Policy Guide)”中对黄曲霉毒素在动物饲料、食品、牛奶、花生及其制品、坚果(包括巴西坚果、阿月浑子果仁)中的限量作出规定。 日本在肯定列表制度中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是10ppb。

  • 黄曲霉毒素降解酶

    现在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很严重,又没有法子从根本上去除。那么,如果有这个专一的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啦,呕吐毒素降解酶啦,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啦,展青霉素降解酶啦,橘霉素降解酶啦,这个不知道市场怎么样呢?

  • 黄曲霉B1对人体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为1类致癌物质。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是在黄曲霉家族中性最强的毒素。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砒霜的毒性最强,可以使黄牛在小计量下中毒身亡。然而B1的毒性更是达到了砒霜毒性的60倍,可想而知如果人们勿食了黄曲霉毒素B1的后果会是怎样,轻则呕吐、发热,重则严重影响人们的肝脏和肾脏器官。 黄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可能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一经污染,普通高温加热也无法将其杀死。所以在用食品是,如发现有霉变现象,一定不要继续食用。

  • 赭曲霉毒素对食品的影响

    【内容摘要】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微溶于水。该化合物相当稳定,在乙醇中置冰箱避光保存一年以上而不破坏。有较高的耐热性,制罐头的豆子经漂白、加盐及在番茄酱中加热1h后,仍然能存留56%的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霉菌毒素,是人类可能的致癌剂。除了潜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外,赭曲霉毒素A也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神经毒性以及致畸性的物质。赭曲霉毒素最初是从南非的赭曲霉毒株中分离出来的,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ts)、洋葱曲霉(Aspergillus alliaceus)、鲜绿青霉(PencillilJⅡlviridicatum)、徘徊青霉等代谢产生,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赭曲霉毒素A是其中毒性最强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天然污染物。在一些国家的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率可达2%~30%。该化合物主要表现为肾脏毒性。在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流行区,6%~18%人群的血液中能检出赭曲霉毒素A。(1)结构与性质赭曲霉毒素是分子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包括赭曲霉毒素A、B、C、D和a等,其中赭曲霉毒素A是主要的污染物。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微溶于水。在紫外光下赭曲霉毒素A呈绿色荧光。该化合物相当稳定,在乙醇中置冰箱避光保存一年以上而不破坏。有较高的耐热性,制罐头的豆子经漂白、加盐及在番茄酱中加热1h后,仍然能存留56%的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如图4—2所示。(2)食品中赭曲霉霉素的来源与分布赭曲霉毒素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产毒菌种见表4—2。[color=#075

  • 黄曲霉毒素B1的荧光猝灭

    快过年了,今儿中午突然接到领导一个电话,有个黄曲霉B1的突发事件,让回家后随时待命。。。挂了电话后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4.gif。正赶上月初的时候单位新购置了一台沃特世的液质,居然有加荧光检测器。早在以前的比对中就被黄曲霉虐待过,这次趁着液质检测人员回家过年的机会(羡慕嫉妒恨啊)刚好能偷偷搬过来用用。额正题来了:为什么UPLC的大体积流通池可以避免黄曲霉B1的荧光猝灭呢?原来只记得看过文献上说是因为黄曲霉B1在反相中遇水猝灭,可是这跟流通池体积大有关系么?

  • 黄曲霉毒素在各类食品中的限量标准比对分析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超标是我国食品出口频繁遇到的问题,我国每年食品出口因黄曲霉毒素超标而遭受通报扣留屡屡发生,尤其体现在出口的花生、谷物、果仁中。 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上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 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中。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各国对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均有规定。 我国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1-2005中,对黄曲霉毒素B1、M1分别在花生、玉米、大米、植物油、豆类、发酵食品、以及乳制品中的限量作出明确规定。 欧盟在委员会条例(EC) No 629/2008、委员会条例(EC) No 1881/2006中,对黄曲霉素在花生、谷类、坚果等食品中的限量作出明确规定. 美国在FDA“遵守政策指南(Compliance Policy Guide)”中对黄曲霉毒素在动物饲料、食品、牛奶、花生及其制品、坚果(包括巴西坚果、阿月浑子果仁)中的限量作出规定。 日本在肯定列表制度中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是10ppb。

  • 有人关注最近方舟子打假普洱茶黄曲霉素超标吗?

    方舟子:[b]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http://www.sohu.com/a/161380399_219952[/b]他的主要论点如下[color=#191919]201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有8份黄曲霉素的含量超出了中国谷物标准规定的黄曲霉素限值(5微克/千克)。同时还查出了所有普洱茶样品都含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有63份呕吐毒素的含量超出了标准规定的限值(1毫克/千克)。2012年,南昌大学一名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重复了广州疾控中心的研究,结果也和广州疾控中心研究结果一致,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也全都查出了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41份呕吐毒素超标。[/color][color=#191919][/color][color=#191919]然后某检测机构针对发文:[b]普洱茶致癌?检测机构有话说[/b][/color][color=#191919]https://mp.weixin.qq.com/s/_V4GM6RDG6_C0507HQO_Fw[/color]里面提到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color=#10273f]我们在长期检测工作中发现,茶叶中的茶多酚对抗原抗体反应有着严重的干扰,如果使用免疫检测法检测茶叶将产生假阳性,通俗的说就是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毒素。我院仅在今年就通过液相色谱法排除了4起因使用免疫检测法导致的普洱茶黄曲霉毒素假阳性。[/color][color=#10273f][/color][color=#10273f]=====================================================[/color][color=#10273f]而我们这边现在每年的例行监测任务对β受体激动剂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允许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的,也就是说这中间也会出现很多假阳性的结果从而导致误判,那么作为不具备[color=#10273f]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设备的检测机构又该如何完成监测任务?[/color][/color]

  • 食用油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食用油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align=center][img=,6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100842_6082_932_3.jpg!w690x460.jpg[/img][/align]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真菌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属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谷物及其副产品是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来源。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了被这种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防止污染赭曲霉毒素A的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类食物链,加强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做的就是菜籽油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b]适用范围[/b]适用于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本实验用菜籽油为基质)。参考标准:《GB 5009.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 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b]提取步骤[/b]1) 称取5.0 g(精确至0.1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1g氯化钠,10ml提取液,振荡,超声20min,离心8000r/min 10min,移取上清液;往原先离心管中再加入10ml提取液,再提取一次,移取上清液后;再加入5ml提取液,再提取一次,合并三次上清液。2)准确移取15mL上清液,加入30mL磷酸缓冲液,混匀,并过玻璃纤维滤纸,待净化。[b]SPE净化步骤[/b]SPE柱:月旭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 规格: 3mL。活化:将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放置到室温,然后将小柱中的缓冲液流出,弃去;上样:取净化液30mL上样,控制流速,不宜过快,弃去;淋洗:10mL磷酸缓冲液,10mL水,弃去,抽干小柱;洗脱:2mL甲醇洗脱,收集于15mL离心管中,抽干将洗脱液置于45℃下氮吹吹干,用乙腈-2%乙酸水溶液复溶并定容到1mL,上机测定。[b]色谱条件[/b]色谱柱:月旭UltimateXB-C18 4.6×150mm,5μm;流动相:A冰乙酸-水(2+100),B-乙腈;等度洗脱条件:A-B(50+50);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33nm;发射波长:460nm。[align=center][b]谱图和加标回收率结果[/b][/align][align=center][img=,600,22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131735_1341_932_3.jpg!w690x25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赭曲霉毒素A 2ng/mL图谱[/align][align=center][img=,600,2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165098_504_932_3.jpg!w690x26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赭曲霉毒素A 5ng/mL图谱[/align][align=center][img=,600,22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197052_8694_932_3.jpg!w690x25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样品加标1μg/kg图谱[/align][align=center][img=,600,22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237056_9591_932_3.jpg!w690x258.jpg[/img][/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图4.样品加标2.5μg/kg图谱[/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600,13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278360_2018_932_3.png!w479x111.jpg[/img][/align][align=center]表2.加标回收表[/align][align=center][b]相关产品信息[/b][/align][align=center][img=,600,37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251510308133_6112_932_3.jpg!w690x429.jpg[/img][/align]

  • 【原创】欧盟拟修改食品内黄曲霉毒素等污染物的最高标准

    专家从有关部门获悉,2009年8月4日,欧盟发布通报,拟对2006年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食品内部分污染物的委员会第(EC)1881/2006号法规进行修改,重新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的最高限量。根据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EFSA)提供的有关提高杏、榛子、开心果及派生产品内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存在着加大消费者健康风险潜在性的科学意见及Codex法典委员会的最近决定,欧委会拟对黄曲霉毒素最高标准做如下修改:调整杏、榛子及开心果内黄曲霉毒素最高标准,使其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决定保持一致并制定一个相应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规定除花生外的油籽内黄曲霉毒素的最高标准(生产植物精油的油籽除外);规定稻米内黄曲霉毒素的最高标准,但在供人消费或作为食品成分使用前需经筛选或其它物理处理。同日,欧委会还表示将跟据EFSA专家小组有关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的科学意见,拟修改2006年12月19日第(EC)1881/2006号法规,重新规定香料和甘草(根及精)内赭曲霉毒素A的最高标准。鉴于欧盟国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专家在此提醒相关出口企业应及时了解法规新修订的内容,最大程度减少此次法规修订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为广大企业按照国标、美国FDA、欧洲、东南亚等食品标准提供各类食品的检验认证服务。

  • 【原创大赛】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由于黄曲霉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食品中的限量要求,这就要求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方面可以保护公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食品对外贸易带来的经济损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检测痕量物质常用的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一般步骤是用适合的溶剂提取目标物,净化浓缩,C18柱分离后检测器检测,根据检测器的不同,可分为荧光检测法和质谱检测法两类。1提取和净化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取决于黄曲霉毒素自身的物化性质,一般用到的提取溶剂有甲醇、乙腈的水溶液,尽管早期的方法中经常用到氯仿,但考虑到氯仿对环境的影响,现已基本上被替代;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加压流体萃取(加速流体萃取)被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提取,但是超临界流体的提取物常有大量的杂质,而加压流体萃取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样品的提取溶液中常含有共提取物,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带来干扰和基质效应。为了排除基质对分离和检测的干扰,常用的净化手段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柱、免疫亲和柱和多功能净化柱。对于含油量大的样品,常需要在提取溶液中加入正己烷用液液萃取法去油;传统固相萃取柱在黄曲霉毒素净化方面的应用较早,填料主要有C18、硅胶、弗洛里硅土、氧化铝等,但由于选择性差,且往往既耗时又浪费溶剂,因此不及免疫亲和柱和多功能净化柱应用广,而微型固相萃取柱的应用便于建立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前处理方法。Mahoney等采用硅胶柱(30 mg/3 mL)建立了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分析检测来自不同植物源的油中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硅胶柱可以选择性保留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Sobolev使用自制氧化铝柱(200 mg/1.5 mL)用于来净化检测主要农产品(玉米粉、棉籽、花生、杏仁、英国胡桃、巴西坚果、阿月浑果)中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由于弗罗里硅土对黄曲霉的吸附能力强,因此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洗脱需要用到大量的丙酮-水溶液;Sobolev对于弗罗里硅土柱(130 mg/1.5 mL)净化的的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丙酮/水/甲酸(96:3.7:0.3, v/v)为洗脱溶剂时的洗脱能力最强,2 mL的洗脱体积即可得到大于98%的回收率;该净化方法用于花生、巴西坚果、玉米、棉籽等样品基质,其中花生基质中B1定量限达到0.05 µg/kg;使用商品化的弗罗里硅土柱可以保证样品检测的重复性,同时可进行实验室间结果比对。免疫亲和柱具有高效和特异性吸附的优点,可同时实现样品的净化和富集,达到比普通固相萃取柱更好的净化效果和更高的信燥比,而且有机试剂使用量少,因此免疫亲和柱越来越多用于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的样品净化。AOAC对免疫亲和柱净化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协同研究;我国将免疫亲和柱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国标方法(GB/T 18979-2003)。多种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的商品化使同时净化分析多种真菌毒素成为可能,如人参和姜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的同时净化,谷物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三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净化富集;最新推出的商品化免疫亲和柱可实现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

  •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钾毒性高)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B1的分解温度为268℃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黄曲霉毒素分布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碱或强氧化剂破坏;进入人体后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 在肝脏、肾脏,少部分分布在血液、肌肉、脂肪组织中,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环氧化作用。 为什么奶粉中会含有黄曲霉毒素 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食物,有两种通过膳食可以摄入:途径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途径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计国(微博)介绍,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不像三聚氰胺属于恶意添加。黄曲霉毒素是脂溶性的,如果牛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牛肉中含量不会很高。但内脏特别是肝脏中含量会高。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加热到280°都不会被破坏,所以奶粉中只要含有,就不会被去除。紫外线只能少量破坏。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生产企业如果使用劣质的原料,如发霉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则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大,存在范围广,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人类健康,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下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检疫要求: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2761-8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不得超过0.5微克/公斤。 测定黄曲霉毒素方法有哪些 目前,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微柱筛选法、金标试纸法等。我国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GB/T 5009.22-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GB/T 5009.24-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此外,卫生部于1990年11月发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介绍,颗粒状的被污染粮食可通过晾晒、清洗消除部分黄曲霉,但如果是粉末状的食物或饲料,则很难通过以上方法清除。 (1) 防霉:控制粮食含水量在12~13%以下即可防霉。保持米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使用化学熏蒸剂,对防止霉菌侵染也有一定作用。 (2) 去毒方法: 挑除霉粒:适用花生。因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色,破损及皱缩的花生中,挑除后,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适应于大米,因毒素主要存在于米糠及大米表层。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脱胚法有两种:一是浮选,将玉米碾3MM左右的碎粒。加入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轻而上浮,捞出浮层;二是碾轧法,将玉米碾轧,去掉外皮及胚部.4)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5)其他:如紫外线照射,盐炒法等有一定去毒效果。 (3) 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 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

    一、概述:黄曲霉毒素主要是两种霉菌黄曲霉及 A.paraticus的二级代谢物。这些霉菌在湿热的环境和耕作土地上污染的植物产生。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属于自然界强烈的致癌物质之一,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本试剂盒利用酶联吸附测定法(ELISA)对牛奶和奶粉中的AFM1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二、原理本试剂盒是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吸附微孔模式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20 ng/kg(ppt)。样品或标准品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M1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包被在微孔中的抗体上的结合位点,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经洗板洗去多余的酶标抗原与黄曲霉毒素M1后加入反应底物,上海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佑隆生物科技,其与酶标物作用而成蓝色,加入反应停止液后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色,黄色越深则表明黄曲霉毒素M1越少,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光吸收值可准确定量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水平。三、实验需要但试剂盒不提供的试剂和仪器1、试剂:庚烷,二氯甲烷,甲醇,PBS缓冲液(pH 7.2,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3.35 g Na2HPO4 ▪ 12H2O,0.2 g KH2PO4,0.2 g KCl,8 g NaCl,加蒸馏水至1000 ml)2、仪器:微孔板酶标仪,涡旋振荡器或超声波粉碎仪或摇床,离心机及离饣心管,20 μL、200 μL、1 m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color][/url],氮吹仪或旋转蒸发仪。四、结果判定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得每孔的光吸收值(A)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可准确定量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所得值乘以样品处理的稀释因子即为实际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标准曲线:横坐标为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浓度,纵坐标为百分比(即各标准品孔和样品孔光吸收值除以0 ppt标准品孔光吸收值再乘以100%所得)

  • 【分享】欧盟拟修改食品内黄曲霉毒素等污染物的最高标准

    有关部门获悉,2009年8月4日,欧盟发布通报,拟对2006年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食品内部分污染物的委员会第(EC)1881/2006号法规进行修改,重新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的最高限量。根据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EFSA)提供的有关提高杏、榛子、开心果及派生产品内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存在着加大消费者健康风险潜在性的科学意见及Codex法典委员会的最近决定,欧委会拟对黄曲霉毒素最高标准做如下修改:调整杏、榛子及开心果内黄曲霉毒素最高标准,使其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决定保持一致并制定一个相应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规定除花生外的油籽内黄曲霉毒素的最高标准(生产植物精油的油籽除外);规定稻米内黄曲霉毒素的最高标准,但在供人消费或作为食品成分使用前需经筛选或其它物理处理。同日,欧委会还表示将跟据EFSA专家小组有关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的科学意见,拟修改2006年12月19日第(EC)1881/2006号法规,重新规定香料和甘草(根及精)内赭曲霉毒素A的最高标准。鉴于欧盟国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专家在此提醒相关出口企业应及时了解法规新修订的内容,最大程度减少此次法规修订带来的负面影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