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蝙蝠蛾拟青霉

仪器信息网蝙蝠蛾拟青霉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蝙蝠蛾拟青霉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蝙蝠蛾拟青霉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蝙蝠蛾拟青霉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蝙蝠蛾拟青霉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蝙蝠蛾拟青霉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蝙蝠蛾拟青霉相关的解决方案。

蝙蝠蛾拟青霉相关的资讯

  • 基因测序证实:14年前的SARS主犯是蝙蝠
    p (原标题:追踪14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武汉科学家确证SARS主犯是蝙蝠) /p p 6日,记者联系上有此发现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据介绍,他们在单一菊头蝠种群中已找到SARS的全部基因组组分。这意味着,背上嫌疑近14年的“菊头蝠”,卷宗终于完备,遭致全球8000余人感染和近800人死亡的罪名,终告成立。 /p p strong 2004年:武汉科学家就“盯”上了菊头蝠 /strong /p p 早在近14年前,武汉的女科学家石正丽就独树一帜地盯上了菊头蝠。2002年到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SARS。在武汉病毒所的整体部署下,石正丽联合中外科学家开展深入研究,将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 /p p 2004年初,广东省疾病防控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广州、深圳市售的果子狸等动物采集的样本中发现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认为果子狸为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此后,广东共扑杀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动物近万只,仅广州市就处理了2000多只果子狸。 /p p 可之后几个月,石正丽带领的研究小组就在菊头蝠属的4个种里发现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吉朗的动物健康研究室同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的检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蝙蝠携带有类SARS的病毒——该结果发表在2005年的《科学》上。 /p p strong 2013年:认定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strong /p p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通过遗传信息分析和对病毒进行功能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于2013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p p 在这期间,石正丽以“研究蝙蝠”出名,课题组也曾研究蝙蝠在尼帕、埃博拉等病毒传播中的影响,SARS病毒一直是主线,石正丽仍惦记着许多未解之谜,她带着硕博士生去野外采集蝙蝠样本,和年轻人一起爬山、进山洞。 /p p strong 2017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strong /p p 从最初认为“同源”,花了9年时间去证实是“源头”,又花了4年时间去溯源,有关SARS如何在蝙蝠中进化产生、从哪里的蝙蝠种群中出现的遗留之谜,在2017年年底全部解开。 /p p 本月初,石正丽团队宣布,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12月1日,Nature news对新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报道,指出该发现回答了关于SARS病毒起源遗留的问题。 /p p 石正丽说,包括蝙蝠在内的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正常现象。包括菊头蝠在内的食虫蝙蝠是很多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切不可对蝙蝠开杀戒。 /p p 相关科学家认为,人类须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不管是果子狸还是菊头蝠,人类要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这对于防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p p strong 武汉生物企业助力SARS揭秘 /strong /p p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获悉,武汉科学家的世界级发现,借助了本土的生物力量。 /p p 石正丽和崔杰团队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病毒基因组扩增与序列鉴定,须依靠引物合成、基因测序等手段,在汉的武汉擎科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这一工作。 /p p 记者了解到,擎科已建立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本地化实验室,而武汉昆泰锐,是2005年创立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昆泰锐,在中国的分公司,2014年入驻东湖高新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原加州大学伯克利中国公派学者联合会主席谢洪学是现任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引物合成和基础测序,十年前还须到武汉之外的地方进行,而如今,仅光谷生物城就聚集了五十多家基因测序企业。据该团队研究人员介绍,SARS“追凶”14年,后程加速,得益于武汉生物产业链条的日益完善。以前引物需要在外地合成,测序也要把样本寄到外地测序企业,而近些年来在武汉本土就能做,“晚上送样,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结果,马上能进行下一步科研,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p
  • 诺奖得主手中的那株青霉菌被首次测序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医学院工作时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这种抗生素是由青霉属中的霉菌产生的,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凭借此项发现,弗莱明在194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弗莱明所发现的青霉菌菌种被交给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保存。如今,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的研究人员利用五十多年前冷冻保存的样本,对这个原始青霉菌菌株开展了基因组测序。这项成果于9月24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研究小组还将弗莱明的青霉菌菌株和美国现在大规模生产抗生素所用的菌株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生产青霉素的方式略有不同,这可能对抗生素的工业生产有意义。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和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Timothy Barraclough教授说:“我们原本打算将亚历山大?弗莱明的青霉菌用于一些其他实验,但让我们惊讶的是,没有人对这个原始的青霉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尽管它在生物界具有历史意义。”尽管弗莱明霉菌因青霉素的发现而闻名,但后来美国研究人员却选择发霉哈密瓜上的霉菌来生产抗生素。他们从发霉的哈密瓜上分离出原始的野生霉菌分离株,经过多轮X射线、化学和紫外线诱变以及人工选择,最终获得青霉素产量高的分离株。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获得了保存在CABI菌种保藏库中的冷冻样本,并重新培养了弗莱明的原始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他们提取出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开展基因组测序,并将此基因组与先前发表的两种青霉属工业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两类基因:一类是编码各种酶的基因(pcbAB、pcbC和penDE),青霉菌利用这些酶来产生青霉素;另一类是调控基因,这些基因能够控制酶的产量。他们发现,对于英国和美国的菌株,调控基因有着相同的遗传密码,但美国菌株拥有更多的拷贝,使得菌株产生更多的青霉素。不过,青霉素生产酶的编码基因却不相同。这表明,英国和美国的野生青霉菌经过自然进化,产生了略有不同的版本。像青霉菌这样的霉菌会产生抗生素来对付微生物,而微生物也会不断进化以躲避这些攻击,如此这般,“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的进化方式可能不同,以适当其当地的微生物。就目前而言,微生物进化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许多细菌已对我们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他们尚不清楚英国和美国菌株中不同酶的序列对抗生素有何影响,但这有望带来青霉素生产的新方法。文章的第1作者、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的Ayush Pathak表示:“我们的研究有望激发对抗耐药性的新解决方案。青霉素的工业生产主要关注产量,而人为提高产量的步骤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 从“红曲风波”认识软毛青霉酸、桔青霉素和红曲色素
    软毛青霉素及相关青霉菌毒素近期,日本著名药企小林制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部分消费者在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导致小林制药已撤回8种红曲保健品作为功能性标识食品的备案,其中3种商品已经召回。图片图片来源:财经网一般情况下,红曲类保健食品会检测是否含有已知的真菌毒素—桔青霉素。小林制药表示,他们选择的红曲菌不携带能产生桔青霉素的基因,在原材料测试报告中也的确没有检测到桔青霉素。3月29日,小林制药公司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报告,其红曲产品中导致问题的成分可能为“软毛青霉酸(Puberulic acid)”。软毛青霉酸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青霉菌产生的天然毒素。据文献报道,从青霉菌发酵液中已分离出软毛青霉酸(Puberulic acid)、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及其三种类似物Viticolins A–C等环庚三烯酚酮类(Tropolone)毒素。青霉菌毒素具有耐高温和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加热烹调也很难使其毒性减弱。目前,有关软毛青霉酸等青霉菌毒素导致的肾脏毒性报道较少,仍需进行相关研究。由于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并不能产生软毛青霉素,有专家推测小林制药的红曲产品可能因为原料受到了青霉菌的污染而产生了软毛青霉酸,但具体原因还需后续的调查确认。相信该事件的发生将进一步促进红曲类食品检测的加强,相关检测标准将在不远的将来应运而生。红曲及其用途图片来源:财经网红曲也叫红曲红、红曲霉、红曲米,其作为一种天然发酵产物,成分复杂,包括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红曲可应用于制药、酿酒、食品着色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公认的保健价值,特别是在降血脂、降胆固醇方面具有积极效果。目前,国内生产的红曲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酿酒红曲、色素红曲和功能红曲。▶ 酿酒红曲的糖化力高、酯化力强、有独特的曲香,广泛用于各种黄酒、白酒、醋、酱的酿造;▶ 色素红曲的色价很高,是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通常用于肉制品、腐乳等食品的着色。▶ 功能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纯培养的红曲菌发酵生成的莫纳可林K(又称洛伐他汀,结构式见下图)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红曲,常被用作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原材料。各大厂商包括小林制药已将红曲米类食品开发为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功能的保健食品。我国对红曲类产品的使用要求红曲色素,属于复合色素,常用红曲添加剂为大米的红曲酶发酵产物或其提取物,为多种天然色素的混合物。目前, 已确定出化学结构的红曲色素主要有6种,包括黄色素、橙色素和红色素,结构如下: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我国对红曲及其制品的应用和管理日趋严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关于以红曲等为原料保健食品产品申报与审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红曲推荐量每日暂定不超过2g,产品中洛伐他汀应当来源于红曲,总洛伐他汀推荐量每日暂定不超过10mg,且不适宜在少年儿童、孕妇、哺乳人群使用等;《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红曲米及红曲红作为着色剂可用于腐乳、碳酸饮料、果冻、糕点、配制酒等多种食品中,其中风味发酵乳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糕点中的使用量不得超过0.9g/kg,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不得超过1.0g/kg;另外,《GB 5009.15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规定了对风味发酵乳、果酱、腐乳、干杏仁、糖果、方便面制品等食品中红曲红素、红曲素、红曲红胺3种红曲色素的测定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红曲色素(又称红曲红)是发酵产生的多种天然色素的混合物,由于发酵工艺的不同,市售红曲色素所含的色素成分及其含量不尽相同,也并非上述所有常见成分均可检出。另外,GB 5009.150-2016和SN/T 3843-2014标准中将红曲红胺的CAS号3627-51-8写为126631-93-4,而后者对应的名称为N-芴甲氧羰基-8-氨基辛酸(N-Fmoc-8-Aminooctanoic acid),对应的结构式见下图。尽管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与红曲红胺完全相同,导致二者在一级质谱的分子离子峰完全相同(均为[M+H]+ = 382, [M-H]- = 380),然而二者的化学结构却差别巨大,因此其核磁谱图和二级质谱上的碎片离子峰有显著差别,在HPLC上的出峰时间和UV吸收也有明显的区别。检测人员在标准物质选择、采购和使用中应多加注意,避免产生错误的检测结果。红曲在发酵过程中可能因菌株变异或污染产生桔青霉素,其有很强的肾脏毒性,摄入过量会导致肾损害,因此桔青霉素是红曲类产品必检项。《GB 1886.18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中规定红曲红中桔青霉素的限量为0.04 mg/kg。《GB 1886.6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黄色素》中规定红曲黄色素中桔青霉素的限量为1.0 mg/kg。阿尔塔科技作为被CNAS认可的食品安全检测有机标准物质生产制造商,根据科研单位检测热点,快速响应,积极研发软毛青霉酸、桔青霉素、红曲色素及其相关产品,助力食品安全检测,为守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红曲发酵过程可能产生的相关毒素标准品:了解更多产品或需要定制服务,请联系我们
  • 广东东莞在国际货物首次检出青霉属病原菌
    中新网东莞5月4日电 记者今天从广东东莞检验检疫局获悉,日前东莞检验检疫局太平口岸在近半个月时间内连续两次从国际航行船舶食品舱检出青霉属,这也是东莞检验检疫部门首次从国际航行船舶食品舱检出青霉属病原菌。   据东莞检验检疫局官员介绍,东莞检验检疫局太平办事处船检人员在3月18日和3月30日,分别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嘉畅”轮、澳大利亚的“粤电81”两艘货轮进行检疫查验时,在蔬菜库的存放架上均发现有表面已开始霉烂的马铃薯和茄子,遂采样送东莞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检测,并督促船方对余下霉烂的马铃薯和茄子进行销毁处理。   经实验室检测,该两种食物中均检出青霉属病原菌,此病原菌可使许多农副产品腐烂,也有少数种类可使人或动物致死。这是太平口岸首次从入境船舶食品中截获该有害病原菌。   “五一”节日期间,为了保障出入境安全,东莞检验检疫局各旅检口岸人员严阵以待,在做好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同时,积极落实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证人员充足、仪器设备运转良好。一方面,及时与客运公司沟通,在柜台张贴疫情提醒告示,加强对出入境旅客的宣传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体温监测及医学巡查,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据了解,4月29日至5月1日,太平办事处旅检口岸共查验出境旅客2017人次,同比增长31.7% 入境旅客566人次,同比增长7.4% 截获旅客禁止携带物肉丸及鸡肉1批次 未发现发热旅客。常平办事处旅检口岸共查验出境旅客1920人次,同比增长16.7% 入境旅客1636人次,同比下降2.9% 截获旅客禁止携带入境动植物2批次 发现发热旅客1人。
  • 岛津推出牛奶中青霉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部分乳制品企业无抗奶目标的提出,抗生素残留问题成为影响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青霉素作为&beta ‐内酰胺类药物是治疗牛乳腺炎的首选药物,是牛奶中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由于国内多数乳品企业对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乳采取降价收购的原则,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奶站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人为的使用解抗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生产人造&ldquo 无抗奶&rdquo 。目前市售解抗剂的主要成分是&beta ‐内酰胺酶,它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和分泌的,可选择性分解牛奶中残留的&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 ‐内酰胺酶为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该酶的使用掩盖了牛奶中实际含有的抗生素。&beta ‐内酰胺酶能够使青霉素内酰胺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导致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增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此,长期关注中国&ldquo 食品安全&rdquo 的岛津公司发挥技术优势,推出了基于岛津超快速液相UFLCXR的&beta ‐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通过检测牛奶中的青霉噻唑酸钾,间接检测牛奶中是否添加了&beta ‐内酰胺酶,供相关检测人员参考。在本方法中,使用岛津超快速液相UFLCXR,配合岛津shim pack XR‐ODS II 75 mm L.× 3.0 mm I.D.,2.2 &mu m 快速分析色谱柱,测定了市售牛奶中青霉噻唑酸钾的含量,标准曲线线性良好,重现性良好,1#样品中青霉噻唑酸钾为31.2&mu g/mL , 2# 样品中青霉噻唑酸钾为5.4&mu g/mL,说明牛奶中添加过&beta ‐内酰胺酶。 有关本方法的详细内容请参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7/down_171132.htm。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兽药分析大讲堂丨青霉素类新标实施,一起解锁分析难点!
    导读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化学因素之一,尤其是兽用抗生素残留会进一步加速细菌耐药性进程。青霉素类作为最早应用的抗生素,历经九十余年,已发展三代,曾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青霉素价格低廉、抗菌性强,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用于鱼、虾细菌感染的防疗。然而,此类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其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或将导致人类进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或可怕的“耐药时代”。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GB 31656.1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青霉素类含有β-内酰胺环,是一类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容易在高温、水或酸碱条件下发生降解,一度给分析检测带来挑战。针对该难点项目,我们推出了岛津最新的应用解决方案,来一起看看!水产品中青霉素类分析相关法规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在鱼虾中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残留限量(MRLs)为50 μg/kg,氯唑西林、苯唑西林MRLs为300 μg/kg。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GB 31656.1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GB/T 22952-2008 河豚鱼和鳗鱼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双氯西林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标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阿洛西林和甲氧西林,并增加了固相萃取和超滤管离心的净化步骤,修改了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青霉素类分析难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如下图,β-内酰胺环易光解,或与水、醇发生反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左:青霉素类、右:头孢菌类)[1]因此,实验过程中需注意:• 宜采用粉末标品,现配现用,前处理避光,配制后尽快分析;• 考虑到溶解性和溶剂效应,标准品母液推荐30%乙腈水配制,-18℃避光存储,保质期5d,工作液则现配现用,尽快上机分析;• 有机相为甲醇时,青霉素G与甲醇生成了青霉酸甲酯,如下图所示,青霉素甲酯MRM通道有色谱响应,且响应强度比青霉素G更高。为了保证定量准确,流动相、前处理试剂应该避免接触醇类试剂。岛津解决方案• 分析仪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目标物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化合物信息11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在2~3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部分代表性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校准曲线• 样品加标分析结果对市售南美白虾进行分析,未检出青霉素成分,并且在出峰区域无杂峰干扰。以下是在南美白虾样品中添加5 μg/kg青霉素得到的加标样品MRM色谱图。青霉素加标样品MRM色谱图(5 μg/kg)结语看了本期的难点项目经验分享,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β-内酰胺类化合物稳定性差,分析测试过程尤其注意光照、pH等的影响。除此之外,岛津应用云后续还将发布兽药分析大讲堂系列,聚焦难点项目,陆续发布检测关键点小贴士及解决方案,帮助大家共克食品安全难关。“兽药分析大讲堂系列”后续预告四环素分析篇多肽类抗生素分析篇硝基呋喃分析篇… … 参考文献[1] .刘创基.动物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赛默飞方案:TSQ Quantis 测定9 种 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本文参考GB/T 20755-2006、GB/T 21315-2007 等国标,在赛默飞全新三重四极杆TSQ Quantis 上建立了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液质检测方法。9 种化合物在其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完全满足国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要求。引言青霉素(Penicillins)是属于β- 内酰胺类药物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一直广泛应用于人类、畜禽业及水产养殖中的各种细菌感染的防治。随着产量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加之药品的盲目使用,食品、水体等抗生素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的残留可增强细菌耐药性,破坏人体和动物胃肠道及环境微生态平衡,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Thermo Fisher TSQ Quantis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9 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满足GB/T 20755-2006 畜禽肉中九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以及GB/T 21315-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抗生素残留量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安全监控中有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结论本文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TSQ Quantis)分析9 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Thermo Fisher TSQ Quantis 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可用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日常分析检测。点击 TSQ Quantis 测定9 种 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查看详细实验方案。
  • 通过突变特征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起源与自然过程相符
    目前,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最相似是从菊头蝠分离得到的RaTG13,其与新冠病毒的进化分歧大约发生在50年前。此后,直到疫情暴发前,新冠病毒已经积累了500多个突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提出一种新的溯源策略——通过鉴定新冠病毒这500多个突变的频谱特征推测新冠病毒的历史宿主。作者首先确认了这一策略运用所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假设:第一,细胞环境在不同宿主之间存在差异,会在其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上产生宿主特异性的突变;第二,病毒基因组的新生突变主要是由宿主细胞内环境造成的;第三,病毒在进化中积累的突变特征主要是由新生突变决定的。  作者们在建立了该策略的理论基础后,构建了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病毒以及与其相关的16种冠状病毒的进化树。这些病毒是前人从人、蝙蝠、骆驼、果子狸、穿山甲和刺猬等不同物种中分离得到并测序的。作者们鉴定了病毒进化历史上不同时期积累的突变,发现来源于不同宿主的病毒带有不同的突变特征。宿主物种的差异越小,病毒的突变特征越相似。这一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根据突变特征推测历史宿主这一计算生物学策略的可行性。  为了推测新冠病毒的进化历史,作者们对新冠病毒在这段时间产生的突变特征开展了主成分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积累的突变特征与野生蝙蝠(尤其是菊头蝠)细胞环境高度相符,这为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证性的数据支持。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30日在线发表于The Innovation杂志(DOI:10.1016/j.xinn.2021.100159)。博士研究生单科家与魏昌硕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郇庆副研究员与钱文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 王立铭:如何正确理解 “空气变馒头” 的重要性?
    你好,我是王立铭。2021年10月8日,《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在刚刚过去的九月,有这么几件大事,我认为你值得关注。 1 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刚刚过去的九月,有一项研究肯定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简单来说就是 “空气变馒头” 的技术。2021年9月2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途径 [1]。能用二氧化碳生产淀粉,既能帮助实现碳中和,又能帮助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这项研究当然会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在巡山报告里,我还是得先花点时间帮你理理这项研究的内容。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漂亮的研究,但一些外行的关心和夸奖,却好像搞错了重点。 我们知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淀粉,这是绿色植物已经做了几亿年的工作,它还有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咱们在这里没法详细展开,但如果追踪碳原子的流向,它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用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分子,也就是二氧化碳,生产出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分子,比如3-磷酸甘油醛。然后,在用这些分子,去合成制造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最后,在用葡萄糖分子生产含有大量碳原子的淀粉。 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就是三个步骤: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 第一步从碳1到碳3可能是最难跨越的,也是光合作用当中最复杂的环节。因为这一步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植物依靠叶绿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用这个能量制造高能化学物质(比如ATP和NADPH),从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换。之后,再用这些高能化学物质捕获空气中很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把它转换成碳3物质。到了后面这两个步骤,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几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分子提供的能量,就可以在常温下持续进行。整体而言,尽管已经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打磨,整个光能到化学能转换的效率也并不高,植物大约也就是5%上下。 有了这个背景铺垫,我们才好介绍这项新研究的具体内容。 研究者们想实现的也是碳1到3,3到6,6到无穷的合成步骤。但我们已经说了,第一步如果从二氧化碳出发难度太大,因此研究者们首先选用了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他们希望从高能物质甲醇出发,这是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学物质,实现淀粉的合成。相当于把光合作用门槛最高的环节给规避过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合成路线是很困难的。分别独立看的话,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科学家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数据库里就能找到不少现成的路线可以直接用。但问题是这些反应之间并不总是能够融洽地相互配合的。举个具体例子,比如甲醇在甲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能够变成甲醛,而甲醛在几个酶的催化下可以变成刚刚我们提到的碳3物质,3-磷酸甘油醛。但问题是这两个反应如果放到一起就会互相干扰,不能顺利地从碳1到碳3。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前者的效率远低于后者,以至于整个化学反应无法持续进行。 因此研究者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先选出了不少候选的化学反应模块,再用它们在三个合成步骤之间反复地拼搭,最终才凑出了一个效率令人满意的合成路线,整条路线一共由10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构成。在这之后,研究者们又继续在此路线上优化。他们找到了这条路线的限速步骤,也就是反应最慢、拖慢了整体合成效率的几个环节,然后人工改造了负责这些环节的三个酶分子,最终将整体淀粉合成效率又提高了7.6倍。单单考虑淀粉的生成速度的话,这个人工反应体系的效率已经和植物合成淀粉类似了。 这当然已经是巨大的技术进步。它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人工组装和修改反应路线图,能够在非生物条件下实现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但事情还没完。我们刚刚也提到,光合作用里门槛最高、最复杂、耗能也最多的步骤其实是捕获和固定空气中浓度很低的二氧化碳,把这种气态分子里的碳原子截留下来,用来合成碳3物质。而研究者们的合成路线起点是甲醇,等于是先战略性地绕过了最难的步骤。 那有没有办法把这一步补上呢?必须得说,人类已经做过很多尝试,但至今还没有哪个办法能够接近生物体利用光能捕获二氧化碳的水平。其中一个相对接近的思路是这样的:用太阳能发电,用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然后把氢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还需要氧化锌-氧化锆催化剂)混合,生产甲醇。整个步骤虽然长得不像光合作用,但实现的目标是类似的:就是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甲醇内部。甲醇日后可以直接燃烧供能,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这个方法是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开发的 [2],也被他们形象地叫做 “液态阳光”,因为太阳能被储存到了液态的甲醇内部。 在我们这次介绍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就把两项研究拼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甲醇,模拟了光合作用最难的第一步的一半工作;然后再用他们自己设计优化的合成路线,用甲醇制造淀粉,模拟了光合作用剩下的2.5步。这就是新闻标题 “用空气做馒头” 的来历。 但是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核心的价值,是研究者们证明了人类可以在实验室里人工地筛选、组装、设计和优化各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更广阔的场景里,它既可以用来在实验室里模拟生物内部本来就有的某种能力——比如合成淀粉;当然也可以用来优化这种能力——比如根据实验室结果改造植物,更有效率地合成淀粉;甚至是创造生物体根本不具备的能力——开个脑洞的话,让植物生产塑料和橡胶也不是不行。因此,即便不考虑淀粉这个特别吸引眼球的因素,这项研究的价值仍然是很大的。 但说到 “用空气做馒头”,那这个可能就不是这项研究本身能解决的问题,甚至可能都不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方向。首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极低,人工地收集压缩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能量,要是单纯用来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或者用来制造价值更高的化学品,比如甲醇(既是很好的储能物质,也能用于合成制造很多有价值的化学品),也许是合适的;但如果用来生产本就成本低廉的淀粉,实在是有点南辕北辙。即便未来人类移民火星,那里的大气层几乎全部是二氧化碳构成,那大量合成甲醇以后,也完全可以用甲醇直接培养酵母等微生物,直接拿微生物当食物。毕竟到那个时候人类估计也不会天天啃面包大饼了。 如果未来真有一天我们需要创造不依赖植物的粮食生产途径,那更合适的手段可能是,把经过实验室验证和优化的合成路线重新放到微生物体内,让微生物帮助我们完成复杂物质的合成制造,效率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类似的一个例子就是人类用细菌——而不是纯化学合成的方法——帮助我们生产胰岛素。毕竟,我们可以把细菌直接改造成一个酶工厂,总比要把每种酶单独提纯再组合起来有更好的效率。 2 围绕神经细胞转分化技术的争论 第二项研究初看起来是一项负面结果,但也有非同寻常的正面意义。 这项研究和神经细胞再生有关。我们知道,成年人的大脑中含有大约860亿个神经细胞,这是我们人类所有智慧、情感、行为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脑几乎不会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相反,神经细胞的大量损失往往会导致严重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针对这个麻烦,有一个探索方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都非常重要:那就是通过遗传学手段,把大脑中围绕神经细胞、为神经细胞提供支持的所谓胶质细胞(含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小胶质细胞)“转分化” 成神经细胞,让它们紧急上岗,顶替损失掉的神经细胞发挥功能,延缓大脑病变。 在这个方向上有两个明星分子,一个是NeuroD1,一个是Ptbp1。我们第十七期巡山报告给大家介绍过后面这个分子,当时有两个实验前后脚报道如果在小鼠大脑中人为降低Ptbp1蛋白质的活动,就可以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为神经细胞,也能因此改善帕金森氏症小鼠的运动机能。当然,我们当时巡山的重点是两个实验室之间关于想法和数据所有权的争议问题,这里放下不表。 前一个分子NeuroD1也很重要。它是引导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基因,决定了神经细胞的成熟,而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仅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人们发现,如果强行提高NeuroD1基因的表达,也能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神经细胞。 目前围绕这两个 “明星分子”,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都在进行中。 但就在2021年9月27日,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细胞》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3] 声称,这两个明星分子都不能真正引起神经细胞再生,过去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很可能只是实验操作带来的假象! 这项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技术细节,咱们这里就不展开得太详细了。简单来说,之前人们研究的主要手段是这样的:制造一个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者腺相关病毒AAV),把它注射到动物大脑的某个位置。这个病毒进入以后会入侵感染注射部位附近的很多细胞,也有神经细胞,也有胶质细胞。但这个病毒的基因序列经过了特殊设计,使得它只会在星形胶质细胞内部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增强NeuroD1基因的功能,或者降低Ptbp1基因的功能。然后人们过段时间解剖小鼠的大脑,观察这些被病毒感染过的、基因被定向操纵过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不是能变成神经细胞。过去的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但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对这个现象本身提出了挑战,他们怀疑的起点是,如果这个从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的过程确实存在,那么在小鼠大脑中应该会观察到不少正在转化过程中的 “中间状态” 细胞,但他们并未观察到这个结果。因此,他们转而猜测,也许转分化本身并不存在? 这当然是个很大胆的猜测。如果转分化过程根本没有发生,那么如何解释之前的研究中,病毒感染过的星形胶质细胞确实变成了神经细胞呢?研究者们的猜测是,也许这是因为用于操纵基因的病毒自己出了问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出现了 “泄露”,在不该活动的神经细胞内部活动了。这样一来,当人们观察到新生的神经细胞的时候,自然会认为它们是在病毒的影响下从星形胶质细胞变来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可能本来就是神经细胞,只是被病毒错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而已。 这个解释可能有点复杂,我打个比方:我号称自己发明了一个神奇的药水,任何癌症患者一吃就药到病除。但是我做试验的时候阴差阳错,选来做实验的全部都是被误诊为癌症的健康人。那这些健康人吃了药之后,当然身体健康、活蹦乱跳。但这完全不说明我的药水管用,仅仅是因为我的药使用在了错误的对象上而已。 这当然是个很微妙的推测,技术上也很难得到严格证明。但研究者们用了两个新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第一个方法是,他们利用转基因小鼠,预先对几乎所有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了荧光标记。然后,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预先被标记过的星形胶质细胞都没有转分化,而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本来就不是星形胶质细胞。 第二个方法更巧妙,他们把一种特殊病毒注射到小鼠的脊髓部位,这些病毒能够跨越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进入大脑。这样一来大脑中被荧光标记的细胞就只能是神经细胞了。然后他们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都属于这些已经被预先标记过的细胞。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本来就是神经细胞。 这两个实验一正一反,说明NeuroD1这个明星分子,无法实现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转化。曾经人们的观察发现,其实只是因为,操纵NeuroD1基因所使用的病毒偷偷地在神经细胞、而非星形胶质细胞里启动了。与此同时,这些研究者们还测试了另一个明星分子Ptbp1,发现操纵它也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 这些负面结果说明,整个神经细胞转分化领域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哪些发现可能是假象,哪些成果还能推向临床,可能都需要严肃审视。 就拿这次介绍的几项研究为例,尽管我们上面讨论的研究提出了两条很直接的坚实证据,但领域内仍然存在不少各方数据还无法达成一致、或者现有数据无法合理解释的地方。比如,如果根本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那之前为什么人们观察到了小鼠疾病状况的改善?还有,为什么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转分化就可以进行?还有,被质疑方也发表论文,声称类似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高浓度的病毒感染影响了星形胶质细胞的状态所引起的,过高的病毒浓度可能确实会导致这种泄露表达,也可能会杀死新生的神经细胞。如果小心控制病毒浓度,那就仍然可以观察到NeuroD1基因的转分化效果 [4]。这又怎么理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有来自日本的研究发现,NeuroD1也将小胶质细胞(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另外一种胶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据小道消息,最近来自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前人所看到的小胶质细胞到神经元转分化也是源自于病毒载体泄露所引起的假象。这篇研究论文将于近期在《神经元》杂志发表。这两项近期研究也共同印证了病毒工具在神经细胞转分化研究中的潜在问题。 我想,这次巡山的目的,不是为了盖棺定论,而是为了提醒你,在研究生物体这个复杂系统的时候,在研究人类疾病甚至是试图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地反复求证。任何过于简单化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能都会带来严重的结果。 当然,科学探索过程中出现争议、怀疑和反复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允许和鼓励各方反复驳难、正本清源。但这里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底线问题需要注意:科学探索没有禁区,但如果一项技术存在这些广泛的争论和质疑,那么至少,它需要首先理清这些争议,再考虑推向人体临床测试。 3 新冠溯源新进展 第三个需要跟你分享的科学进展,与新冠溯源有关。 自2019年末至今,新冠病毒已经在人类世界快速传播了接近两年时间。正式确诊的感染人数已经突破2亿,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是数倍于此。在过去这2年时间里,围绕新冠病毒展开的科学研究也实实在在的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包括新冠病毒本身的发现、新冠病毒生物学特征的描述,人体被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临床治疗手段的规范化等等。特别是在疫苗领域,更是在短短1年时间内开发出了几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疫苗、并且为全世界超过30亿人进行了接种。这种反应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在新冠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却一直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进展——那就是对新冠病毒源头的寻觅工作。当然,这个问题至少部分的要归咎于新冠溯源问题被高度政治化了,被少数国家操弄变成了吐口水、打黑枪的武器。但无论如何,从科学角度说,为了从源头上理解并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也为未来类似的病毒入侵做好准备,我们仍然都需要努力厘清新冠传播链条上的重重迷雾。 在新冠流行之初,中国科学家在鉴定出新冠病毒、测定了它的基因组序列之后,第一时间就通过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发现了几个新冠病毒的 “近亲”,那是几种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其中序列最为接近的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2013年采集并测定的蝙蝠病毒RaTG13,这是一种在云南省墨江通关镇的一个蝙蝠洞中发现的病毒,它和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超过了96%。至今它都是人类发现的序列最为接近新冠病毒的天然病毒 [5]。 这个发现本身的意义重大。蝙蝠是上千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很多病毒都具备入侵人类世界的潜在能力。21世纪以来,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疫情,2012年爆发的MERS病毒疫情,其天然源头应该都是蝙蝠。从序列的相似程度来看,新冠病毒的天然源头是蝙蝠,这个结论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6]。 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RaTG13病毒的序列固然和新冠病毒高度相似,但在关键的刺突蛋白基因序列、特别是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相似程度却并不是很高。在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时,这个区域需要直接和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质结合,两者丝丝入扣,才能进入人体细胞。这个区域差别比较大的话,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直接感染人类了。 事实上中国科学家也证明了,RaTG13病毒和人体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很弱,也不太会感染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 [7]。这样一来,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源头。当时人们提出的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猜测是,也许在蝙蝠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宿主动物。蝙蝠病毒需要先感染这种中间宿主动物,在它们的体内传播、变异和进化,然后才获得了入侵人类世界的能力。这也符合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规律。这两种病毒是分别以果子狸和骆驼这两种中间宿主为跳板进入人类世界的。 这样的话,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就非常关键了。因为只有找到这种动物,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病毒的进化规律和传播链条,并且彻底切断新冠病毒向人类世界的输入源头。但这项工作也没有取得明确的进展。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动物确实能被新冠病毒感染,比如猫、狗、仓鼠、雪貂、猪、兔子、鹿等等。但在这些案例里,更大的可能性是患病的人类把病毒传播给了这些动物,而不是相反。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群体天然携带新冠病毒,并且能够持续地感染人。 [8]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871965/v1 [9]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27-021-1972-1
  • “超级细菌”传播性不强,但应高度重视滥用抗生素问题
    一种名叫NDM-1的&ldquo 超级细菌&rdquo 最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哪怕最高级的抗生素都很难对付它。对此,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倪语星教授昨天表示:&ldquo 超级细菌的出现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滥用抗生素问题,但细菌与SARS这类的病毒有截然不同的传播方法,它的传播性暂时还不会太强。&rdquo 最先报道这种超级细菌的是新一期的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蒂莫西&bull 沃什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称&ldquo 超级细菌&rdquo NDM-1具有超强的抗生素耐药性。 NDM-1并不是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种耐药基因,能够在细菌之间传递,一旦细菌获得这一基因,就可能变身为超级耐药细菌。目前,科学家多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中发现了此类变异的细菌。携带了这一耐药基因的细菌能够产生一种酶,名叫新德里一号金属酶,英文缩写为NDM-1,而它恰恰能水解和破坏大多数抗生素,使之失效。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细菌,前者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而后者是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 作为临床微生物专家,倪语星对NDM-1的出现非常重视和警惕,但他也表示,公众需要了解的是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学会预防,而非恐慌。与此前引起人们广为关注的SARS、甲流或者禽流感不同,这些细菌虽然常见,但并不是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的,而是通过接触传播的,因此养成&ldquo 勤洗手、勤洗澡&rdquo 等个人卫生习惯,医疗机构加强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就能够防护。 不过,倪语星说:&ldquo 我们需要反思超级耐药细菌产生的原因,人类正在自尝滥用抗生素的苦果。&rdquo NDM-1的出现已经是国际上大众媒体关注的第二种超级细菌了,此前一种名叫CA-MRSA,也就是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近80年来,人类一直在用抗菌药物与细菌打一场&ldquo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rdquo 的消耗战,在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不断升级,从青霉素到头孢菌素再到碳青霉烯类,而细菌也从普通耐药进化为超级耐药。 根据调查,这两种携带NDM-1的细菌最初都源于医院。在最初感染的患者中,有不少病例曾去过南亚&ldquo 医疗旅行&rdquo ,在当地接受过整容或者移植手术。超级细菌一般最初仅在医院内流行,感染住院且机体抵抗力较差的病人,这表明此类细菌虽然耐药性极强,可致病能力相对较弱。 令人担忧的是,细菌会继续变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就经过变异,增强了致病能力,&ldquo 走出了医院,走进了社区&rdquo 。 倪语星说:&ldquo 人们不能再继续制造超级细菌了,抗生素在更大的范围内甚至整个社会都必须慎重使用。&rdquo 对于普通病人而言,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患上例如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都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需要喝水、卧床休息,大部分情况下,就能够自行痊愈。 对于畜牧业者,也不能给鱼、猪、牛、羊等动物滥用抗生素,因为由此产生的耐药菌会通过排泄物进入泥土、水等环境中,最终也会回到人类身上。
  • 涉及质谱法,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共识中提到: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路径基本一致,包括直接镜检、培养、血清学检测(G试验、GM试验、曲霉IgG抗体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检测(PCR、mNGS),再通过形态学、质谱、分子生物学鉴定具体菌种,进一步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提出治疗建议。  根据共识文件中的数据显示:质谱对曲霉菌属、毛霉属、淡紫紫孢霉和宛氏拟青霉等均有较高鉴定准确率,有的甚至能达到100%。  摘要  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发布了重要文件,呼吁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以应对侵袭性真菌病对全球造成的威胁。霉菌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极大挑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检验医学研究与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和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侵袭性霉菌感染监测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该文件,对曲霉菌属、毛霉菌目、镰刀菌属、赛多孢菌属、节荚孢霉属、拟青霉属、暗色霉菌、双相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共8种临床重要侵袭性霉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要点形成共识,并对实验室诊断及与临床沟通过程中遇到的六大常见问题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提升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能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全球每年真菌感染患者超过3亿,因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死亡的患者超过150万[1,2] ,而我国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受到IFD的威胁,其中侵袭性霉菌是重要病原菌之一,但临床对侵袭性霉菌感染诊断困难,患者预后较差。国内外IFD相关指南均明确指出,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在诊断标准中极为重要 [ 3 , 4 ] 。IFD相关实验室检测,除传统的涂片镜检和培养外,血清学检测如真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和曲霉IgG抗体测定等,质谱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等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肯定。但目前我国真菌实验室发展非常不均衡,特别是针对霉菌的实验室检测,不管是临床医生对于检测项目的认知,还是霉菌实验室的检出能力均需进一步提高 同时,不同检测方法的送检时机、检测性能以及结果的正确解读仍面临很多问题。鉴于此,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检验医学研究与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和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侵袭性霉菌感染监测项目组组织我国真菌感染领域内的多学科专家和学者,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数据,结合多学科专家临床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送检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提升真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助力临床IFD的诊断和治疗。  该共识通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以及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最新数据 [ 5 ] ,共筛选出8种临床常见的侵袭性霉菌,即曲霉菌属、毛霉菌目、镰刀菌属、赛多孢菌属、节荚孢霉属、拟青霉属、暗色霉菌、双相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共识第一部分围绕不同霉菌感染建议送检标本类型,实验室检测方法(直接镜检、培养、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性能评价,体外药敏试验及治疗建议等要点形成推荐意见 共识第二部分,通过前期问卷调查,筛选出6个霉菌实验室检测最常见问题,并形成专家推荐意见。  本共识适合从事真菌感染相关领域的临床医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感染控制人员、科研学者等阅读,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广大同仁交流意见。  一、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要点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路径基本一致,包括直接镜检、培养、血清学检测(G试验、GM试验、曲霉IgG抗体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检测(PCR、mNGS),再通过形态学、质谱、分子生物学鉴定具体菌种,进一步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提出治疗建议( 图1 )。因检测不同霉菌适用的样本类型,以及每种检测方法针对不同霉菌的检测性能及要点有很大差别,故本共识针对8种霉菌感染,建议送检的标本类型以及不同检测方法的操作要点及性能评价分别形成推荐意见。  (一)曲霉菌属  曲霉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临床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和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其中IA临床表现和进展速度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 6 , 7 ] 。血液恶性肿瘤、慢性肺病、移植(包括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肝病均是IA的危险因素。肺外脏器和组织的曲霉菌感染可为原发感染,也可播散至邻近脏器感染而造成继发感染。除肺部外,鼻窦旁、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皮肤、心脏、眼部及消化系统等部位也可发生曲霉菌感染。临床最常见的曲霉菌为烟曲霉,其次是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和构巢曲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唑类耐药曲霉菌感染病例持续增加。曲霉菌属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血液、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活检组织、分泌物等,怀疑曲霉菌属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1 。  (二)毛霉菌目  毛霉菌目由55个属250多个种组成。引起人类发病最常见的是根霉属、毛霉属和横梗霉属,其次是根毛霉属和小克银汉霉属等。毛霉菌目可引起皮肤、软组织、肺部、鼻-眶-脑、胃肠部位感染,病死率达40%~80% [ 20 ] 。不同种属可能会导致不同感染部位的复发,如横梗霉属易引起皮肤毛霉病复发,而小克银汉霉属常见于肺部或播散性感染患者。毛霉菌目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血液、痰液、BALF、脓液、分泌物、痂皮或活检组织等,怀疑毛霉菌目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2 。  (三)镰刀菌属  镰刀菌属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的土壤腐生菌,也是植物病原菌,能引起感染和中毒。镰刀菌属可广泛感染人类,包括浅表感染(如角膜炎和甲真菌病等)、局部侵袭性和播散性感染。局部侵袭性和播散性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特别是长期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严重T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引起人类感染的镰刀菌种多为茄病镰刀菌复合群、尖孢镰刀菌复合群。此外,摄入镰刀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中毒。镰刀菌属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角膜刮片、眼内容物、指(趾)甲、皮肤组织、呼吸道标本(痰液、BALF、刷取物、肺穿组织)、关节液、胸腹水、脓液、血液等,怀疑镰刀菌属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3 。  (四)赛多孢菌属  赛多孢菌属呈全球性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腐物等环境中,可定植于囊性纤维化患者呼吸道,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未经有效治疗,6个月病死率达55% [ 3 ] 。感染类型以创伤后局部感染为主,其次为溺水后感染、免疫功能明显受损后感染及呼吸道内定植感染等 [ 36 ] 。临床主要致病菌种为尖端赛多孢和波氏赛多孢。赛多孢菌属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痰液、BALF、脓液、分泌物、痂皮、血液或活检组织等,怀疑赛多孢菌属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4 。  (五)暗色霉菌  暗色霉菌是一大类可产生黑色素的真菌群体,可分离于多种临床感染标本,根据临床表现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暗色霉菌所致常见感染性疾病包括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孢子丝菌病和足菌肿。暗色霉菌感染常因环境中暗色霉菌经创伤性植入皮肤或皮下组织所致,但肺部感染或播散性感染常为吸入分生孢子所致。虽然暗色霉菌具有相似的生长特征及形态学特征,但部分菌属仍具有明显特征。临床上分离率较高的菌属包括弯孢霉属、离蠕孢属、着色霉属、链格孢霉属、枝孢霉属等。暗色霉菌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组织、脑脊液、脓液、关节腔液、腹水、人工瓣膜、BALF、痰液、骨髓、血液等,怀疑暗色霉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5 。  (六)节荚孢霉属  节荚孢霉属包括多育节荚孢霉(原称多育赛多孢)和 L.valparaisensis 2个菌种,其中仅多育节荚孢霉有感染人类的报道。多育节荚孢霉是一种常见的土壤腐生菌,多分布于干旱气候地区。目前,关于多育节荚孢霉的报道以病例报道和小规模队列研究为主,缺乏流行病学数据。感染类型主要是肺部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虽然多育节荚孢霉感染罕见,但其易发生播散性感染,并且其固有多重耐药表型的播散性感染致死率高达77% [ 44 ] 。节荚孢霉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血液、痰液、BALF、脓液、分泌物或活检组织等,怀疑节荚孢霉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6 。  (七)拟青霉属  拟青霉属中临床常见的菌种包括宛氏拟青霉和淡紫紫孢霉(淡紫拟青霉)。宛氏拟青霉常见感染类型包括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髓炎、腹膜炎、真菌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和咳嗽,其侵袭性感染致死率为16.9% [ 48 ] 。淡紫紫孢霉常引发角膜炎、眼内炎、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和真菌血症,疼痛和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其引发的感染致死率为45.5% [ 49 ] 。拟青霉属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角膜组织、眼拭子、血液、痰液、BALF、甲屑、鼻窦组织、脓液和皮肤组织等,怀疑拟青霉属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7 。  (八)双相型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  马尔尼菲篮状菌,原名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在我国广西、广东等地,以及东南亚等地流行。目前在世界34个国家、我国21个省/直辖市均有报道。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好发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是CD4+T细胞小于100个/μl的艾滋病患者 在亚洲的艾滋病患者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总发病率为3.6%。马尔尼菲篮状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导致播散性感染。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肿瘤,误诊导致的病死率超过85%。  荚膜组织胞浆菌也是双相型真菌,可引起组织胞浆菌病。该菌常见于被蝙蝠粪和鸟粪污染的土壤中,在建筑、洞穴挖掘和接触鸟类处理等活动中吸入分生孢子可致感染。荚膜组织胞浆菌有3个变种,分别为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鼻疽变种。其中荚膜变种分布最广,主要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拉丁美洲 杜波变种主要分布在乌干达和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 鼻疽变种主要引起马和狗的感染,但也有少数人类感染病例报道。我国引起发病的主要为荚膜变种,呈地区性分布,多雨潮湿的中南、华南和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而干旱的新疆地区感染率低。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诊断可选择的样本类型包括血液、骨髓、体液、痰液、BALF、支刷物、脓液、分泌物、穿刺液(肝、脾、淋巴结)或活检组织等,怀疑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要点见 表8 。  二、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常见问题及推荐意见  为更好地提升我国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能力,解决实验室工作中最常见、最困惑以及与临床交流最多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来自全国76位临床和检验医师的共207个问题。经过归纳分类后,整理出6大类最常见问题,并由专家组形成推荐意见。  (一)霉菌检测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  1.直接镜检霉菌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  建议1 直接镜检阳性时,应首先区分标本来自无菌部位还是非无菌部位。无菌部位标本(血液标本除外)直接镜检有特征性菌丝和孢子且与组织病理结果、真菌培养结果相符,可确诊为致病霉菌 非无菌部位标本直接镜检到霉菌,要结合培养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感染表现等综合分析。  2.培养霉菌阳性时,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  建议2 培养霉菌阳性时,重点关注送检标本类型,直接镜检、组织病理检查与霉菌阳性培养的一致性,以及霉菌致病性、感染部位等。无菌标本如血培养为曲霉菌属或毛霉菌目,污染菌的可能性大 如为镰刀菌属、赛多孢菌属和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能为致病菌。非无菌标本,视情况而定:2个试管有单一形态真菌生长,真菌镜检同时阳性者提示有临床意义 仅1管生长真菌,生长部位为非接种部位,菌落为霉菌样则可能是污染 培养出的真菌与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相符,连续培养阳性,且真菌具备36~37 ℃生长的能力提示有临床意义。  (二)不同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  1.临床怀疑真菌感染,实验室相关检测阴性,可从哪些方面与临床沟通?  建议3 分析前应评估标本留取是否规范并适于特定检验项目 分析过程应评估镜检和/或培养方法检测敏感性是否充分、培养条件是否适宜、所选检测项目是否适于检测疑似真菌类型(如G试验不能检测隐球菌和毛霉菌目) 分析后过程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结果,参考其他感染指标结果(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析是否存在导致血清学结果假阴性的因素等。  2.如何解释镜检和/或培养结果与血清学检测(G试验、GM试验)结果不一致?  建议4 鉴于真菌体内增殖及血清标志物出现时间不同,不同感染期血清学与镜检和/或培养结果常不一致。血清学检测方法敏感性常高于传统镜检、培养方法,而单纯培养结果常难区分感染、定植或污染。此外,应考量是否存在导致血清学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因素以及宿主免疫功能。  (三)血清学检测相关问题  1.血清学检测常见干扰因素有哪些?  建议5 血清学检测假阳性因素包括药物因素(血液制品如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医疗因素(纤维素膜血液透析)、宿主因素(细菌菌血症)、样本因素(如采血管污染或过度操作)、方法学因素(传统鲎试剂法干扰因素多) [ 65 , 66 ] 等 假阴性因素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脂血或黄疸样本 [ 65 , 66 ] 等。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的存在,并谨慎评估对结果的干扰影响。  2.如何解释血清G试验与GM试验结果不一致?  建议6 G试验与GM试验检测标志物不同,G试验是泛真菌检测,而GM试验为曲霉菌特异性抗原检测 另外,2种标志物的释放时间和释放量的不同也可能导致二者结果不一致,例如1,3-β-D葡聚糖只有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才被释放出来,而GM是表达在曲霉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多糖成分,在曲霉菌繁殖生长时由菌丝释放出来。因此,在感染早期,曲霉菌的生长分泌强于死亡消化裂解,可出现GM试验阳性,而G试验未达到阳性水平 粒细胞缺乏患者,不能将1,3-β-D葡聚糖从真菌中释放出来,也可导致二者检测结果不一致。  3.如何解释血清与BALF的GM试验结果不一致?  建议7 二者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不同,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GM试验对免疫抑制患者IA检测敏感性高,BALF样本敏感性优于血清样本 [ 9 ] 。另外BALF样本采样和处理的标准化问题(灌洗量、回收量、血性、痰性、灌洗技术等)对GM试验结果的影响很大。  (四)mNGS检测相关问题  1.mNGS检测霉菌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的优势有哪些?  mNGS检测敏感性高,更适合混合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多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表明mNGS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检测,且对免疫缺陷患者和混合感染时较传统检测更具优势 [ 67 , 68 , 69 ] 。外周血可作为深部组织器官真菌感染的mNGS检测样本:侵袭性真菌感染可累及多种组织和器官。当感染部位样本获取困难时,外周血可作为替代样本进行检测。mNGS可作为少见真菌或培养困难真菌的平行检测手段,如毛霉菌目、组织胞浆菌、拟青霉等。  建议8 对免疫功能低下、疑似混合感染、传统检测阴性或疑似少见真菌感染患者,在进行传统微生物学检测的同时留取样本进行mNGS检测。外周血样本检测敏感性低于感染部位样本,因此在不能获得感染部位样本时可进行替代检测,检出真菌应结合临床谨慎评估。  2.mNGS检测有哪些局限性?  真菌的细胞壁相对较厚,mNGS可因破壁效率低而影响核酸提取效率,且检测性能可因真菌类型、临床样本种类及实验流程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研究显示IA患者的BALF样本其mNGS检测敏感性低于GM检测 [ 15 ] 。公共数据库中真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度低于细菌及病毒,已有的核酸序列质量参差不一,可导致结果假阴性或真菌鉴定准确率降低。对于检出的非常见真菌类型,应进行其他方法的验证,如一代测序或靶向PCR检测。mNGS假阳性较常见,主要原因为湿试验过程引入微生物核酸及生信分析错配,前者更常见。湿试验所致假阳性原因包括样本采集环节、实验室环境背景菌以及样本间污染 [ 70 ] 。  建议9 mNGS假阳性率高于传统微生物学检测,仅mNGS检出真菌不应作为真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应对检出真菌进行其他方法验证,并需结合临床谨慎评估。与此同时,因真菌结构特点及数据库原因,mNGS可存在假阴性结果,mNGS阴性不应作为排除真菌感染的标准。  3.当临床考虑IFD时,如何解释镜检、培养、血清学检测与mNGS检测结果不一致?  不同方法学的诊断性能存在较大差异。(1)传统微生物学未检出真菌,而mNGS检出:与培养、镜检方法相比,mNGS的敏感性较高,需结合临床考虑检出真菌是否为致病菌,同时应考虑送检其他真菌相关检测以验证mNGS结果。(2)传统微生物学检出真菌,而mNGS未检出:无菌样本培养和/或镜检检出霉菌,应充分考虑致病菌可能,mNGS可因真菌细胞壁较厚、人源背景高等原因造成漏检。  建议10 当临床考虑IFD时,应充分考虑阳性结果检出,结合未检出的检测方法性能特征考虑漏检可能,有条件情况下进行重复检测或重新采集样本检测。  (五)霉菌体外药敏试验相关问题  1.霉菌是否均需常规开展体外药敏试验?  建议11 微生物实验室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量开展重要病原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具体用药原则建议由临床相关科室、微生物实验室、药剂科、感控部门共同讨论决定。特别是下列情况,实验室应该开展体外药敏试验:(1)建立致病性霉菌抗菌谱和耐药性监测。(2)使用标准剂量的抗霉菌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3)临床上已有临床耐药菌株报道。(4)曾接触过抗真菌类药物或正在接受长期抗真菌治疗的患者。  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发生深度感染、治疗失败的情况下,若无菌部位分离出霉菌菌种为罕见或新出现的菌种,或怀疑特定菌种可能对所使用的抗真菌药物耐药的情况下,应优化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等情况,建议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2.对无判定折点的药敏结果,如何向临床发送报告?  建议12 如分离出高度疑似或确诊为病原体的霉菌,应尽量向临床提供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暂无判定折点的霉菌也需提供体外药敏试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  由于诸多因素,目前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欧洲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EUCAST)以及我国对多数霉菌缺乏临床药敏试验判读折点。对已有规范化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霉菌(如曲霉、毛霉、镰刀菌、赛多孢、孢子丝菌、皮肤癣菌等),可按照抗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肉汤稀释法标准(WS/T411-2024) [ 71 ] 向临床提供体外药敏试验MIC值,临床可结合抗真菌药物的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值,选择相应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对于尚无规范化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霉菌(如暗色真菌等),可参考类似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其MIC值,报告临床,并注明体外药敏试验非标准化方法操作,此结果仅供参考。  (六)如何保证侵袭性霉菌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避免实验室污染?  建议13 霉菌实验室不应与细菌、结核实验室共用,应单独设置 霉菌检测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特别是可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 紫外线仍然是必备的空气消毒设备 定期使用高锰酸钾或甲醛熏蒸24 h,对空气进行消杀 每天实验完成后用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消毒。如遇操作台被真菌或标本污染,应立即覆盖纸巾,并用含氯消毒液(500 mg/L)消毒20 min。一旦实验室环境或培养箱发生污染,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对实验室或培养箱进行彻底消毒,可用含氯消毒液(500 mg/L)进行表面消毒擦拭,然后进行过氧乙酸或甲醛熏蒸,熏蒸后再进行表面消毒,连续3 d监测实验室或培养箱空气质量和表面染菌量,确认无污染后方可重新启用。  执笔人(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存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杜君洋(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范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辜依海(三二〇一医院微生物免疫科),黄晶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检验科),刘亚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王贺(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王俊瑞(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徐春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临床检测中心),徐和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存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曹俊敏(浙江省中医院检验科),褚云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杜君洋(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范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辜依海(三二〇一医院微生物免疫科),郭大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韩崇旭(苏北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胡付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微生物室),黄晶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检验科),贾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金炎(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康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李轶(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梁伟(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林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检验科),刘亚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罗燕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马筱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逄崇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王贺(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王俊瑞(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王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魏莲花(甘肃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肖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春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临床检测中心),徐和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许建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检验科),徐雪松(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徐英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喻华(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张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利侠(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张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朱镭(山西省儿童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 周青梅: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仔细拜读了各位老师讲述的近红外故事,在佩服学习之余也有些动笔的冲动。相对于各位专家,我对近红外技术研究不值一提,但对近红外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啤酒行业的应用时时刻刻想去关注。  对近红外的了解,从1997年进入检测行业就有听说,实验室的前辈们反映的情况是近红外检测只是快速但不够准确,不适合实验室的仲裁检测。但其快速环保的检测手段还是让我时刻关注其应用情况,希望自己的实验室也能有这样的仪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检测频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检测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啤酒的原辅料属于农产品,产品质量经常是参差不起,需要加大检测的频次才能更好的评价产品质量。特别是2007年,啤酒生产的原料大麦,由于进口大麦产量的减少,价格不断飘升,啤酒企业纷纷把眼光转向国产大麦,由于我国是各家各户的种植方式,每家的品质都会有所区别,必须进行大批量的快速检测来对大麦进行筛选分类才能满足工艺要求,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成了当务之急,此时实验室人员又把目光聚焦在了近红外上,不同的仪器厂家都表示能解决我们的检测难题,但由于以前购买近红外仪的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关于近红外在啤酒行业的应用及相关文献少造成各部门对近红外仪实际应用的担心,又加上仪器的价格高等原因,所以采购仪器在进行审批时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FOSS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台试用仪器,通过与FOSS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对近红外分析法和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通过大量数据得出了近红外光谱法和国家标准方法的检测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且精确度高于国标方法。消除了各部门对检测准确性的怀疑,很快就购买了第一台近红外分析仪,对啤酒原料大麦进行快速检测。高效准确的检测结果让我们对近红外分析仪的应用有了信心,在工作之余也进行相关的探索,建立了一些适合啤酒原料(如大米、麦芽等)的分析模型,解决了因检测速度慢而影响采购进度和生产工艺调整的难题,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  201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的燕泽程、刘慧颖老师带领的专家团队到燕京进行调研活动,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近红外的应用情况。2015年褚小立老师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微信群,有幸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群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更坚信近红外在啤酒行业的应用前景,于2015年公司再次购买了两台近红外分析仪,在应用的同时也进行相关的研究。  有了近红外在石油、制药、饲料和烟草等行业的应用先例,有了行业协会建立的良好平台,有了各行业专家的先进经验,许多先进的理论研究一定能很快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啤酒检测行业的作用。    燕京啤酒技术中心 周青梅
  • 新一届Eppendorf &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开放申请
    祝贺来自美国普林斯顿神经学研究院的Dr. Michael Yartsev荣获2013年度Eppendorf &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Dr. Yartse使用一种罕见的动物模型——蝙蝠来研究哺乳动物大脑中有关空间记忆和导航系统的神经机制。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现有假说提出的对比研究,并且也对该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的研究成果也为在神经科学研究中使用新的动物模型开辟了新的思路。每年一度的“Eppendorf &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是授予像Dr. Yartse这样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青年科学家。Dr. Yartse是这一国际性奖项的第12位获奖者,不仅会获得25,000美金的高额奖金,并将受邀出席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2013年度神经科学大会年会。你可能就是下一位获奖者!如果你的年龄不超过35岁(含),并正在进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你可能会成为2014年度新的获奖者。下届奖项申请截止日期是2014年6月15日,详情登陆 http://www.eppendorf.com/prizeEppendorf发酵工艺官方微信:Eppendorf的E课堂Eppendorf官方微博:http://weibo.com/eppendorfchinaEppendorf中文官网:http://www.eppendorf.cnEppendorf China十周年庆官网:http://tenyears.eppendorf.cnEppendorf发酵工艺网络研讨会:http://a.bioon.com.cn/eppendorf_lesson/关于艾本德(Eppendorf)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于1945年在德国汉堡成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产品包括移液器、分液器和离心机,以及微量离心管和移液吸头等耗材,此外还提供从事细胞显微操作的仪器和耗材、全自动移液系统、DNA扩增的全套仪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科研、商业化的研发机构、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其他从事相关生物研究的领域。2007年Eppendorf收购美国New Brunswick Scientific(NBS)公司,2012年收购德国DASGIP公司,拓展了其细胞培养领域的产品线。关于艾本德中国(Eppendorf China Ltd.)2003年Eppendorf在中国注册了艾本德(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艾本德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京、广州设立分公司,启动直销的经营模式,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技术售后服务。目前全国雇员数量200多名,产品销售覆盖各大中型城市,是Eppendorf全球发展最快的子公司。
  • 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资料曝光,用这些仪器做了什么?
    近期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根据日前公开披露的消息,乌克兰境内数十座生物实验室是按照美国国防部命令运行的,美国对这些实验室活动投入已超过2亿美元。  俄方官员表示,俄在乌克兰境内发现了30多家隶属于美国的生物实验室,相关项目已被紧急销毁,但发现了鼠疫、炭疽等病原体痕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乌克兰销毁存放于该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高危病原体。  近日媒体还曝光了美国在乌克兰设立生物实验室的部分资料,其中一份名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食虫蝙蝠新发感染的风险》资料显示,实验室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的蝙蝠中检测对人类和动物健康至关重要的新型病毒(冠状病毒、丝状病毒、副粘病毒、正粘病毒、lyssavirv病毒)细菌(布鲁氏菌、钩端螺旋体、耶尔森氏菌等);调查景观生物多样性变化如何影响蝙蝠种群中地方性病毒和细菌制剂的相对组成,并评估它们与人类和家畜疾病出现的生态进化联系;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协调监测网络,以便早期发现与蝙蝠种群相关的高后果因子,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特征描述。  这份提案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IECVM、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调查人员进行协调和整合。由来自美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的60多名博士、硕士和/或本科学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将参与,使用诊断、分子分型、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生物信息学、生态位建模、数据可视化等仪器设备和分析手段,实现对生态学、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进化、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等领域的探查。  该实验共分为三年,其中:  第一年:实施蝙蝠安全捕集器的标准操作程序,取样,准备确定、分类、测序和模拟壁龛 现场和实验室工作。  第二年:继续进行实地和实验室工作 开发比较基因组和生态模拟NIS的分析基础 保证和控制已实现算法的质量并解决问题。  第三年:可持续性评估和实施完成阶段,分析结果信息及其可视化,介绍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资金来源有:乌克兰-格鲁吉亚总计$16万/3年:$207- 39.8万/年IECVM, $178- 25.7万/年NCDC, $53万/年STCU。CDC总联盟$1,554,519/3年:$512K-527K/年。
  • 我国大功率光伏逆变器转换率达98.8%
    我国云南楚雄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发展急需清洁能源支持。近日,京仪绿能公司和裕昆新能源在北京签约,京仪绿能中标裕昆新能源的云南楚雄4MW光伏电站的EPC总包服务,助力楚雄彝族自治州绿色发展。项目将应用京仪绿能自主知识产权JYNB-250KHE高效250kW光伏逆变器。   据介绍,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必须通过逆变器转化成交流电才能用于民用和生产,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损失一部分能源。大功率光伏逆变器占系统成本10%—15%,逆变器的能源转化效率决定了光伏发电系统投资回报率。目前国外龙头企业SMA占据该领域44%的市场份额,国内多数光伏企业依赖进口,进一步增加了本已高昂的发电成本。   今天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京仪绿能自主知识产权JYNB-500KHE大功率高效500kW逆变器首次亮相,公司副总经理黄晓红表示,今年6月,该逆变器通过国家“金太阳”认证,包括环境测试、EMC测试、性能测试等。经检测最高转换效率为98.8%,居我国光伏太阳能行业首位。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具有功率密度比高,结构紧凑、方便更换维护的竞争优势;其效率高、效率曲线陡峭,在国内已经发布的产品中优势明显;在进行暗室辐射和辐射抗干扰度测试等EMC测试中均一次性顺利通过,并且参数远低于行业标准。
  • “特朗普欠我们一个道歉”,石正丽回答《科学》期刊新冠肺炎相关问题
    p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让身处疫情最初爆发城市的武汉病毒学研究所(WIV)研究员石正丽受到了强烈的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宣称,新冠病毒是从她的实验室泄漏出来,才导致了此次疫情的大流行。 /p p   中国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说法,但石正丽自己却很少公开发表言论。近日,石正丽通过邮件回答了《科学》期刊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题。 /p p   石正丽表示冠状病毒跨物种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而中国针对这一问题设置了专门的科研项目,建立了相关设施和设备,以及组建了专家团队。 /p p   石正丽表示其团队第一次接收到新冠病毒的临床样本是在2019年年底。那个时候,样本的名称还叫‘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团队立即与国内其他研究所一起对病毒展开研究,并且很快就确认了病原体。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收到中国分享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但在那之前,我们从未接触或研究过这一病毒,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p p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压倒性地得出结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而非实验室。特朗普声称病毒源自我们实验室的说法,完全与事实相悖。他的说法危害、影响了我们的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他欠我们一个道歉。” /p p   对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石正丽认为很可能起源于蝙蝠。中间可能经过了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最终在人类之间传播开来。穿山甲冠状病毒因为与新冠病毒的祖先RaTG13蝙蝠冠状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比较接近,所以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但具体哪些动物是中间宿主,以及这种病毒如何传染给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石正丽认为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类的跨物种传播并不发生在武汉或湖北。因为其团队在湖北省追踪蝙蝠病毒多年,并未在武汉以及湖北省内的蝙蝠中发现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而对于科学期刊推测新冠病毒可能来源于云南墨江县通关镇的蝙蝠洞。石也进行了反驳,因为迄今为止,附近居民并未感染新冠病毒,所以所谓 “零号病人” 在矿区感染然后前往武汉的说法是错误的。 /p p   而对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石正丽表示其团队在在该市场中的卷门把手、地面和污水等环境样品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但在冷冻动物样品及武汉周边养殖场动物和家畜中并未检测到。所以华南海鲜市场更可能只是因为人流量较大和比较拥挤才发现了许多早期的新冠患者。 /p p   对于有些人怀疑新冠病毒是之前存在于武汉病毒学研究所,之后感染工作人员导致的流行。石正丽表示研究所目前仅从蝙蝠身上分离出 3 种活的 SARS 相关冠状病毒菌株(SARSr-CoV),它们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不足 80%。相关成果也发表于多个科学期刊中。而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和实验严格按照国际和中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要求进行:例如,研究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才能排出 废水和固体废物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消毒 整个实验过程由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视频监控 每年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必须由政府授权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测试后,实验室才能继续运行。截至目前,研究所未发生病原体泄漏或人员感染事故。在对武汉实验室所有员工和学生进行了血清检测后,没有人感染蝙蝠SARS-CoV-2& nbsp 或新冠病毒,迄今为止武汉病毒所的所有员工和学生都是“零感染”。 /p p   今年4月24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白宫的授意下决定取消对位于纽约市的生态健康联盟的拨款,其中包括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蝙蝠病毒研究。石正丽在采访中对此表示尤为失望。她说:“我们不理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为什么)终止了我们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我们认为这绝对是荒谬的。”石正丽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新兴病毒起源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够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寻找病毒起源,以防止再次出现会危害人类社会的类似疫情爆发。 /p p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疫情专家丹尼尔· 露西(Daniel Lucey)看到石正丽主任的问题回答后表示:“石正丽分享的信息是个巨大的贡献。有很多我此前从不知道的新事实,能直接从她那听到这些消息,我非常激动。” /p p   美国顶尖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 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承认,“石正丽的回复内容合乎逻辑,真实,坚持科学,与人们对一名世界级科学家和一流冠状病毒研究专家的期望相符。” /p p   悉尼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爱德华· 霍姆斯(Edward Holmes)也认为,对于发生在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事,石正丽的回答是“一个清晰、全面和可信的解释。” /p p br/ /p p 附石正丽回复科学期刊文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d63c3645-4800-46b7-817d-51dbb6578438.pdf" title=" Shi Zhengli Q& amp A.pdf" Shi Zhengli Q& amp A.pdf /a /p
  • “十四五”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生命科学部共发布7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细胞谱系的有序建立是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空间位置的有序演变,以及在位置演变过程中细胞功能属性的有序变化即细胞分化。细胞谱系有序建立的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往往使得功能细胞无法正常形成,导致器官功能异常、出生缺陷甚至胚胎死亡。在单细胞水平展示脊椎动物每个成熟功能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进而以单细胞分辨率构建所有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有序过程的谱系图谱,是发育生物学有待实现的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需经历的里程碑式事件,就是以单细胞分辨率完成单个胚层全细胞(即所有细胞全覆盖)谱系图谱的绘制。  突破现有谱系示踪技术的局限,建立活体单细胞精确标记及实时可视化谱系示踪新技术,以此为基础完成脊椎动物单个胚层乃至整个胚胎单细胞分辨率的全细胞谱系图谱,进而推动从单细胞水平对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的深入理解,将从单细胞和细胞群水平大大提高对器官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认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一、科学目标  建立单细胞分辨率、长时间甚至永久性标记、体现细胞空间信息的活体实时可视化单细胞标记和谱系示踪技术,以脊椎动物胚胎原肠期形成的原始胚层为起点,明确原始胚层中每个前体细胞最终产生的功能细胞类型,完成单个胚层所有细胞全覆盖的单细胞分辨率谱系图谱的绘制,解析该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群或单个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揭示这种有序演变过程的调控机制。  二、研究内容  (一)活体胚胎单细胞标记与可视化谱系示踪方法的建立。  (二)单个胚层单细胞分辨率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与解析。  (三)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的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三个研究内容设置3个课题,紧密围绕“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2的下属代码。“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重大项目指南  躯体感觉系统使得人类具有了监测内外环境的能力。躯体感觉是一种混合性的感觉类别,包括痛觉、痒觉、温度觉、机械感觉等。痛觉刺激会导致即刻的逃避反应,而痒觉刺激则会诱发抓挠反应。外周感觉信息经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传递到脊髓投射神经元,再向上传递到丘脑、臂旁核等诸多核团,到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躯体感觉下行通路的神经纤维投射到脊髓,从而调控感觉输入和控制运动反应。从躯体感觉神经节到大脑皮层,各类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环路和网络发挥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痛觉和痒觉在内的躯体感觉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中枢神经系统如何辨识不同性质的刺激,特别是痛觉和痒觉刺激,并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尚不清楚。  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细胞图谱、病毒工具、环路示踪等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系统性、高精度地解构躯体感觉神经网络并揭示其功能正成为研究发展趋势,从而揭示脊髓、臂旁核、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核团和脑区神经元图谱,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分类的基础上解析从脊髓最终到感觉运动皮层的多级神经环路和网络,探索躯体感觉神经环路和网络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痛觉、痒觉等感觉的调控作用,发现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动态功能,研究痛觉和痒觉在大脑中信息处理加工模式的异同,从而理解大脑的感知原理,为开发镇痛医药和智能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一、科学目标  基于介导痛觉和痒觉传导通路的异同,针对关键脑区和核团,对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组成、环路连接、信息编码方式、加工处理模式、病理改变及影响等进行研究。解析痛觉、痒觉等感知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脊髓、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和重要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及其中影响痛觉或痒觉感知的关键分子 解析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精准示踪和解构脊髓、臂旁核、丘脑等核团中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的上下游神经环路连接,阐明其在痛觉、痒觉等感知中的作用异同,并揭示病理性痛或痒的环路机制 解析感觉运动皮层等重要核团和脑区在痛觉、痒觉等感知过程中的放电编码及时空特性、动态反应及功能联系,研究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细胞分子基础,探索痛觉和痒觉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处理模式,建立相应的感知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  二、研究内容  (一)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和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二)痛觉、痒觉神经环路的精准示踪和功能解析。  (三)病理条件下痛觉或痒觉的神经环路机制。  (四)痛觉、痒觉在大脑中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加工模式。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这一主题,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申请代码1请选择C09的下属代码。“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新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60%以上新发传染病都是源自动物的人兽共患病,其中大部分与野生动物相关。翼手目动物(蝙蝠)是最重要的病原自然宿主之一,其携带的冠状病毒和丝状病毒已造成多起高致病性传染病,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病毒库。  蝙蝠之所以成为如此重要的病毒自然宿主,可能与其作为哺乳动物类群中唯一真正飞翔的动物分不开。蝙蝠演化出四肢与翼膜特化支撑的动力飞行、回声定位等适应飞翔的特征,具有冬眠等极端环境适应性状、耐受病毒等特殊免疫机能 因此,其物种多样性高、分布范围广、栖息地多样化及强适应能力,为传播病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蝙蝠在全球广泛分布,已发现1400多种 其中在中国分布的蝙蝠有140多种,是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对蝙蝠的生物学研究尚需深入,特别是蝙蝠系统发生与演化历史、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分子机制、与病原共演化的机制、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亟须解决,支撑对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科学目标  蝙蝠是携带多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特殊哺乳动物类群。通过多学科交叉,全面系统研究蝙蝠的适应性演化、蝙蝠与病原适应共存及病原传播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蝙蝠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解析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广泛性及栖息地多样化等特征 探讨蝙蝠携带病毒但不发病的分子机理及共演化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类群作为天然病毒库的形成机制 研究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阐明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过程与驱动因素,进而寻找预防和阻断病原传播的可能生态干预途径。  二、研究内容  (一)蝙蝠类群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  (二)蝙蝠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  (三)蝙蝠与病原共演化和适应共存机制。  (四)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 4 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这一主题, 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4的下属代码。“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物量供给、多样性维持和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碳中和”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在提供木材生产的同时,其碳汇功能与潜力已成为国际碳外交的重要筹码,更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存在的生产力低,可持续性差,碳汇功能不确定、不稳定,且地上生物生产力与地下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关系不明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林业生产实践的难题。因此,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也是满足国家对人工林生态系统木材战略储备与碳中和的国家重大需求。由于林木生长的长周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野外试验的困难性,亟需加强和开展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功能维持机制的系统研究。  一、科学目标  以我国重要树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积累的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稳定与平衡的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阐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的地上-地下关联机制,协调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确定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维持/提升途径与对策 为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在木材战略储备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地位、解决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难题、发展人工林生态学和实现人工林生态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人工林生态系统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  (二)人工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  (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机制。  (四)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  (五)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五个研究内容设置5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器官-个体-林分-流域-区域的空间尺度上,紧密围绕“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3的下属代码。“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重大项目指南  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利用免疫受体基因改良植物的抗性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植物免疫系统高度复杂,特别是大田农作物经过长期驯化,其免疫系统更加复杂。如免疫受体的激活机制与信号网络等仍不清楚,严重制约了植物免疫理论与前沿技术在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我国作物抗病资源利用中存在抗性退化、广谱与持久抗性资源缺乏等严重问题。因此,挖掘新的作物免疫受体基因,深入解析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作用机制,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将有助于推动作物广谱持久抗病育种工作。也是农业科学急需发展的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免疫受体泛基因组学研究,建立高效免疫受体挖掘体系,并获得大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免疫受体基因,克服抗病育种工作中抗病基因挖掘的瓶颈问题。解析不同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信号传递网络,重绘植物免疫系统架构,实现植物免疫学领域重大理论创新。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且不影响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的免疫受体,为集成不同类型免疫受体的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作物免疫受体高通量鉴定与功能解析。  (二)作物免疫受体多层次信号调控网络。  (三)不同类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协同调控机制。  (四)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分子设计。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作物免疫受体作用网络解析与重构”这一主题,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申请代码1请选择C14的下属代码。“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重大突发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重创畜牧养殖业,严重影响经济安全与社会秩序。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变异迅速,不断发生跨种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形成人间流行,对此类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病毒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家畜家禽是动物源性病毒感染人类的重要中间环节,是预警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的关键监测对象。因此,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深入解析畜禽中具有潜在流行风险人兽共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跨种传播机制,进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风险预警,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储备性研究,阻断病毒种间传播,为保障人民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选择2-3种家畜家禽中流行、并具有引起人间潜在传播风险的人兽共患病毒,系统掌握病毒流行本底和生物学特性,解析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影响跨种感染的分子基础,揭示病毒致病与跨种传播机制,阐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机理,实现潜在流行性疫病干预与控制的理论突破。  二、研究内容  (一)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流行本底研究。  (二)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关键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三)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致病及跨种传播机制。  (四)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种间传播的干预阻断技术。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8的下属代码。“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我国拥有4亿公顷草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以及高寒等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90%左右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表现为草原生产力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草原生产力并调控其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是新时期的重大科技需求。  草原生产力提升及其与生态功能的协同涉及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和多维度问题。草原优势植物的光合潜力、耐牧性及群落构建机制,植物-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互作机制,以及第一性生产力与第二性生产力和碳汇的权衡与协同机制是当前草原科学的研究前沿和核心科学问题,是提升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科学基础。  一、科学目标  选择中国北方草原的代表性类型与气候区3-5个,构建全国草地放牧系统研究网络,针对“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揭示草原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形成的生物调控网络及内在关系,阐明长期放牧和气候波动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途径、协同和调控机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与群落生产力形成机制。  (二)过牧退化草原生产力提升的植物-土壤互作机制。  (三)草原生产力与稳定性长期维持的动物-植物互作机制。  (四)草原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协同与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依托野外长期联网实验平台,结合室内模拟和分析,紧密围绕“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6的下属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Science: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 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冠病毒相似展开采样研究。  研究者发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通过与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来侵入人体。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能否与人类细胞受体ACE2结合,该病毒有无与新冠病毒类似的RBD,是判断蝙蝠冠状病毒能否跨物种传播的重要依据。  论文显示,科研人员从栖息于老挝北部某些洞穴的上述菊头蝠身上采集了样本,并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3种与新冠病毒RBD高度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研究人员指出,代号为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的病毒是“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其中BANAL-236病毒具有与新冠病毒几乎相同的RBD。论文作者之一、巴斯德研究所病原体探索领域的负责人马克艾利奥特说,这3种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头,并可能构成直接传播给人类的实质风险。  此前曾有西方媒体称,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但新研究表明,与在云南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相比,上述菊头蝠所携带的这3种冠状病毒的RBD与新冠病毒更为接近。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病毒基因组学负责人戴维罗伯逊教授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这种说法容易误导人,因为自然界中有很多冠状病毒在传播,还有很多冠状病毒未被采样,在已知冠状病毒中这两者关系比较接近,其实它们之间有几十年的进化距离。  未参与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上述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研究人员爱德华霍姆斯指出,持续采集样本是了解病毒起源的唯一途径。这项研究强调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极易感染人类,这是未来面临的明确风险。
  • 你的飞行时间质谱符合FDA“高分辨”质谱吗?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2022.09TOFWERK PTR-TOF 2R高分辨质谱一般包括飞行时间质谱(TOF)、轨道阱质谱(Orbitrap)、磁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然而,并不是所有飞行时间质谱(TOF)都能被称为高分辨质谱。Q&A什么是FDA定义的“高分辨质谱”?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食品和兽药项目(Food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Program)2015年发布的《利用精确质量数鉴定确认化学残留的接受标准》一文中,明确将目标m/z 分辨率(半高峰宽FWHM)≥10,000的质谱定义为“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MS)”。欧盟在EU 2002/657/EC指南中将高分辨质谱定义为(双峰法)10%峰谷处分辨率≥10,000,转换成FWHM定义相当于20,000左右,但此标准未定义质量准确度。2013年欧洲食品与健康总局(SANTE)的SANCO/12571/2013中,将高分辨质谱定义为具有高分辨力的质谱,通常分辨率超过20,000。然而在最新的SANTE/11312/2021中,取消了“高分辨质谱”这一词条,改为明确要求质量准确度≤5 ppm。目前我国在《质谱方法通则》(GB T 6041-2020)中,未明确定义高分辨质谱标准,而在《禽畜血液和尿液中150种兽药及其他化合物鉴别与确认》(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7号-9-2019)中,鉴别法要求母离子质量准确度≤5 ppm。Q&A如何定义分辨率(FWHM)?*图1 FDA标准对FWHM定义分辨率=M/△M,M为目标m/z,△M为目标m/z峰高一半时的宽度(如上图所示)Q&A如何定义准确度(Accuracy)?质量准确度(ppm)=(实测质量数-理论质量数)/理论质量数x106。Q&AFDA和SANTE高分辨质谱全扫描模式(Full Scan)鉴别和确认要求?FDA要求至少两个具有结构特征(structurally significant)的母离子,且准确度均≤5 ppm。SANTE要求两个离子的质量准确度均≤5 ppm,其中至少有1个碎片离子(例:不能两个为同位素母离子),两个离子中最好有分子离子(M+或M-)、得质子分子离子(M+H或M-H)或加合离子(如M+NH4+)。(SANTE认为如果两个离子间仅相差水分子,对鉴别意义不大)m/z<200时准确度<1 mDa,离子比吻合。Q&A在高分辨质谱方法中,空白样中目标m/z完全没有噪音时(即无法计算信噪比S/N)时,确定样品中有效信号(即阳性)的方法?例:芬太尼理论精确质量数336.2202,即[M+H]+为337.2274,三重四级杆受分辨率限制,只能输出337.2±0.2 Da段的总信号,空白样品不含芬太尼,因此337.2±0.2 Da总信号记作噪音(N),国标中绝大多数都以信噪比(S/N)≥3为检出限。但高分辨质谱可以精确解析这些无关信号,空白样品中可能完全没有m/z 337.2274(±5 ppm)信号,即噪音为零。对此FDA和SANTE作出以下解释:FDA:可以设定样品与对比标准品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来识别信号。SANTE:样品中必须连续5张图都存在该m/z才能确定为信号。Q&AFDA和SANTE对筛查检测(定性或半定量检测)质谱的要求?FDA和SANTE均未对用于筛查检测的质谱提出分辨率要求,甚至不要求色谱分离,但筛查结果需要与数据库作对比,并要求假阴性<5%,假阳性<10-15%,因此实际多用高分辨质谱。FDA提出即使在鉴定确认实验前,先进行广谱筛查作为预实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对于非靶向方法(Non-targeted analysis),FDA和SANTE均认同可以先运用适当的方法去除背景噪音并提取峰(质谱软件一般都提供这些简便的功能)来解读这些离子峰。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确分子式准确度应在3 ppm以内。同位素峰的分布比例也是也是关键的筛查标准,同位素比例偏差应在5%以内,比如氯-35和氯-37的比例应接近3:1;含碳化合物的碳-12,碳-13,碳-14也应符合其分布比例(质谱软件可提供分子式的模拟分布)。TOFWERK Vocus 2R CI-/PTR-TOF 在高灵敏度**同时,具有≥10,000高分辨率,轻松满足从环境大气、风味物质,到农残兽残、营养物质的高分辨标准需求。多种电离形式、原位电离源,可供选择,提升分析物覆盖度,增强检测选择性。 “阅读原文” 《高分辨PTR-TOF测定芬太尼》*FDA标准中将Resolving Power(分辨力)定义为M/△M,Mass Resolution(分辨率)定义为△M/M,即两者互为倒数。根据质谱仪器的显示习惯和国内习惯说法,此处用分辨率代替原文分辨力。SANTE标准指出两者经常混用,按一般规律理解即可。**二甲苯灵敏度≥30,000 cps/ppb请留言索取下列参考文献:[1]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Confirmation of Identity of Chemical Residues using Exact Mass Data within the Office of Foodsand Veterinary Medicine ”https://www.fda.gov/downloads/ScienceResearch/FieldScience/UCM491328.pdf[2] European Commission, Health & Consumer Protection Directorate-General, “Guidance Document on 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and Method Validation Proced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and Analysis in Food and Feed”, SANCO/12571/2013https://ec.europa.eu/food/sites/food/files/plant/docs/pesticides_mrl_guidelines_wrkdoc_2017-11813.pdf[3] European Commission, Health and Food Safety, “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and Method Validation Proced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and Analysis in Food and Feed”, SANTE/11312/2021[4]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ods Program, “Guidelines for the Valid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in Food, Feed, Cosmetics, and Veterinary Products (3rd Edition)”, October 2019[5] 农业农村部,《禽畜血液和尿液中150种兽药及其他化合物鉴别与确认》(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7号-9-2019)[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谱方法通则 GB/T 6041-2020》,2020-03-31
  • 青岛2017仪器共享研发项目拟奖励名单:22项目入选
    仪器信息网讯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于近日公布了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拟奖励名单的通知。“离子色谱仪在热纤梭菌、蓝藻和油田水中分析技术的开发”等22个项目入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办字〔2016〕56号)有关要求,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效率和使用水平,青岛市科技局开展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奖励工作,对加盟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管理单位,就大型科学仪器及设施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分析测试标准制定、仪器新功能开发、仪器升级改造等四类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评审和择优奖励。 《通知》显示,本次奖励评选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秘书长王琦等六位专家评审。经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共有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2个共享研发项目获批,其中青岛能源所条件保障部申报的5项全部获批,成为获批项目数最多的单位。 条件保障部公共实验室以服务所内科研实际需求为根本宗旨,以需求为牵引,通过《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专刊》、设立实验技术系列讲座等举措,提升仪器主管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凝练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从而更好的为团队提供分析测试服务。此次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奖励工作是对相关工作的肯定。  评审得分前三甲项目名称:离子色谱仪在热纤梭菌、蓝藻和油田水中分析技术的开发;水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多残留液质测定标准;硝基呋喃类药残留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以下为《通知》原文:关于公示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拟奖励名单的通知  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奖励项目经过形式审查、专家分组评审等环节,评审工作已结束。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申报指南要求和专家评审成绩,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了拟奖励项目名单,现将拟奖励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  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提出异议时,应对有异议的具体问题表述清楚,并尽可能提供事实依据。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需写明联系人姓名、单位、联系地址及电话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需写明联系人姓名、联系地址及电话,并加盖单位公章。对于收到的任何异议,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联系地址:青岛市香港中路11号 邮 编:266071  传 真:85911333  联系电话:规划发展与监督处 85911343  人事处(机关党委) 85911487  财政局教科文处 85855995  附件:  1.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奖励评审专家名单  2.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拟奖励名单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12月23日  附件1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奖励评审专家名单  附件22017年度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拟奖励名单
  • “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重大项目结题 取得重要进展
    p   2018年1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组织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屏研究员任组长的11位微生物学、病原学、感染病学及免疫学领域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项目批准号:81290340)进行结题验收。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p p   许多野生动物是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体的自然宿主,这些病原体一旦接触并感染人类,可能引起严重疾病,形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人们熟知的艾滋病毒(HIV)来自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来自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也称“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据证都来自蝙蝠 寨卡病毒(Zika Virus)来自非洲伊蚊等蚊虫 来自禽类、猪、马等的流感病毒也可以导致人类罹患流感等等。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情况进行基础性、前瞻性调查及相关研究,将会对人类传染病的预警及防控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于2012年正式立项重大项目,资助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对动物源性病原体进行了前沿研究。 /p p   重大项目验收会首先听取项目负责人徐建国院士及五个课题负责人石正丽、梁国栋、张永振、曹务春、徐建国研究员对项目及课题结题情况的汇报,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项目结题情况进行认真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组经过五年努力,在标本采集、微生物及病原体的发现与鉴定、微生物的进化与致病性等多个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一系列重要论文 研究过程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了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也支撑了我国相关的重要战略研究和科普宣传,已经并将进一步形成重要的社会影响。具体成果包括:(1)发现和鉴定了一批新的病原体,并在相关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命名了4种新的病原体 在我国首次发现20种新的病原体 发现9种过去认为非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性 发现已知病原体的新基因型24个、新动物宿主4个,分离和命名了新的细菌10种,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发现1640余种新病毒。(2)通过研究病原体与动物宿主关系,提升了对潜在病原体野外宿主谱的认识。发现喜马拉雅旱獭携带已经存在千年的喜马拉雅型蜱传脑炎病毒和喜马拉雅旱獭甲肝病毒。首次揭示了我国蝙蝠、蜱、蚊、喜马拉雅旱獭、秃鹫、广西猕猴等野生动物的病毒谱或细菌谱。(3)前瞻性地提出我国存在潜在新发传染病的风险,主要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SARS样冠状病毒、山羊无形体、艾尔博特埃希菌等的感染。(4)在病原微生物学基础认识上,获得若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创新。主要包括:①获得了SARS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②重新界定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可能会带来病毒分类学的重大变化 ③发现节肢动物可能是RNA病毒进化的“心脏” ④发现RNA病毒从单链进化为双链的新机制等。(5)大量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及核心期刊上,包括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柳叶刀?传染病》),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eLife(《e生命》),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PLOS Pathogens(《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等。(6)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分成果已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报道。 /p
  • 重大发现:新冠病毒神秘的“中间宿主”被找到了
    p strong /strong /p p & nbsp & nbsp 据华南农业大学官方今天(2月7日)刚刚报道,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40e2a3a-4b37-4cbe-9f30-1aff57ad150c.jpg" title="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alt="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穿山甲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事实上,此次疫情爆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新冠病毒的来龙去脉!&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早在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就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来源于蝙蝠。蝙蝠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但传染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20年1月30日,来自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的几种关键蛋白基因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表明,& nbsp 可能在首例患者被确诊时间& nbsp (& nbsp 2019年12月8& nbsp )& nbsp 之前的3到7月就发生了,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2019-nCoV病毒株参与了这次疫情,这些结果也提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一定是疫情的首要爆发地。 /p p & nbsp & nbsp 2020年2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同期刊登了2篇研究成果,其中一篇来自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另外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永振教授团队。2篇研究成果都不约而同地都支持导致新型肺炎暴发的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并通过中间地野生动物宿主传给了人类,但是关于中间宿主仍然是未知的。&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那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究竟是谁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根据 2020 年 1 月 20 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表示,比较大的可能是野生动物,如竹鼠、獾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但 2020 年 1 月 26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认为目前尚不能确认这个传播的中间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直到今天(2020年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 nbsp TIPs: /strong /span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天然宿主”?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是指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较广泛存在于某些生物体,但该生物体却不会产生相应疾病或不产生相应的感染症状,这些生物体称为该病原体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蝙蝠为什么不会被传染?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般而言,病原体对天然宿主不致病,或者说即便致病,也不会引发相应的症状,而且这种疾病也是非致命的。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同 2003 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中,中华菊头蝠可能是 SARS 病毒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nbsp “ strong 中间宿主”是何物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学中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某个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介绍中,借用了这个词,来表达病毒从天然宿主传播到人的这个“传播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 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案例中,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果子狸和骆驼是两种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在这些动物中广泛传播、变异,最终入侵人体导致疾病,而果子狸和骆驼就是所谓的“中间宿主”。 /p
  • ELISA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广阔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从08年开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都受到重创,但对我国的医药企业来说,ELISA试剂盒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对于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来说,由于受到政策利好的影响,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郭凡礼指出,09年开始,新医改的推行更是让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5月,国务院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现代生物产业,这项战略部署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针。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09年,国家发改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资4.42亿元,支持生物制药产业的专项化建设,此举可直接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这种利好政策的促进下,增速将超过医药产业中的其他行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受新医改扩容的影响,预测到201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复合增速为15%左右,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0亿-30000亿元,而ELISA试剂盒生物制药作为生物产业重要的一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67-47-0 5-羟甲基糠醛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HPLC≥95%7235-40-7 β-胡萝卜素 β-Carotene HPLC≥90%5986-55-0 百秋李醇 虎尾草醇 广藿香醇 Patchouli alcohol HPLC≥98%477-43-0 去氢木香内酯 Dehydrocostus Lactone HPLC≥98%553-21-9 木香烃内酯 Costundide HPLC≥98%66-97-7 补骨脂素 制斑素 Psoralen HPLC≥98%523-50-2 异补骨脂素 Angelicin HPLC≥98%140-10-3 肉桂酸 桂皮酸;桂酸;皮酸 trans-Cinnamic acid HPLC≥98%104-54-1 肉桂醇 桂皮醇;苯丙烯醇;桂醇 Cinnamyl alcohol HPLC≥98%104-55-2 肉桂醛 Cinnamaldehyde HPLC≥98%7660-25-5 果糖 Fructose HPLC≥98%4773-96-0 芒果苷 芒果甙 Mangiferin HPLC≥98%64809-67-2 新芒果苷 新芒果甙 Neomangiferin HPLC≥98%89-78-1 DL-薄荷醇 DL-Menthol HPLC≥98%501-94-0 酪醇 对羟基苯乙醇 4-羟基苯乙醇 Tyrosol HPLC≥98% (R型)人参皂苷Rh1 20(R)Ginsenoside Rh1 HPLC≥98%120-08-1 滨蒿內酯 6,7-二甲氧基香豆素 香豆素二甲醚 Scoparone HPLC≥98%524-17-4 蝙蝠葛碱 北豆根碱 Dauricine HPLC≥98%ELISA试剂盒18524-94-2 马钱苷 马钱素 马钱子苷;番木鳖苷 Loganin HPLC≥98%76-66-4 钩藤碱 Rhyncholphylline HPLC≥98%1811243 异钩藤碱 Isorhynchophylline HPLC≥98%6902-91-6 吉马酮 大根香叶酮 Germacrone HPLC≥98%58479-68-8 桔梗皂苷D Platycodin D HPLC≥98%315-22-0 野百合碱 单响尾蛇毒蛋白 大叶猪尿青碱 农吉利碱 猪屎豆碱 Crotaline HPLC≥99%28608-75-5 荭草苷 荭草素 Orientin HPLC≥98%4261-42-1 异荭草苷 异红草素 luteolin-6-C-glucoside HPLC≥98%480-10-4 紫云英苷 紫云英甙;莰非醇-3-O-葡糖苷;山奈酚-3-葡萄糖苷 黄芪苷 Astragaline HPLC≥98%1818546 对叶百部碱 Tuberstemonine HPLC≥98%85643-19-2 仙茅苷 仙茅甙 Curculigoside HPLC≥98% (R型)人参皂苷Rh2 20(R)Ginsenoside Rh2 HPLC≥98%
  • 2016十大科技谣言,你肯定中过招!
    1、6号热饮杯盖遇热放毒?想“中毒”每天要喝100杯  流言:饮品店或咖啡店通常会给打包外带的热饮加个杯盖,以防泼洒。网上热传的一条消息称,市面上热饮普遍用的“6号”塑料杯盖,遇热可能会溶解出有毒物质。  真相:一般热饮杯盖上会标有一个由带箭头的线组成的三角形,里面还有个数字“6”。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曹毅表示,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形内的数字标识,相当于塑料的一种身份凭证。3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意味着该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这种数字回收标识,分别从1到7,每一种编号代表一类材料。其中热饮杯盖上的数字“6”代表的材质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是塑料包装中的一种常见材料,而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聚苯乙烯是相对安全的。  而关于“杯盖遇热放毒”的传言,依据是聚苯乙烯制作的杯盖受热后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而苯乙烯单体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给予的评价中是2B类致癌物,所谓的2B类是指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物质。  对此,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性化学物中毒专家组组长吴建中指出,使用的剂量才最终决定毒性。要判断杯盖释放出的苯乙烯是否会危害健康,还是要看它的量究竟有多少。“对于一个重量为60公斤的人来说,要想‘中毒’每天约要饮用起码100杯热饮。”他还说,其实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等,而一个杯盖释放的毒性远远低于人们想象的程度。  2、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 正规厂家生产的充电宝可随身携带  流言:今年春运期间,一则关于充电宝的流言让很多人担心,传言称“充电宝超过2万毫安不得上飞机,甚至要被机场没收”。  真相:国家民航局规定,乘坐飞机仅可携带额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时(Wh)以内的充电宝,属于“三无”产品的充电宝一律禁止携带,并且严令禁止托运充电宝。所以,正规厂家生产的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但只能随身携带,不能托运,而且每名旅客最多只能带两个。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实验室副主任何鹏林介绍,这一规定主要是根据充电宝的产品特性,因为充电宝最关键的零部件就是储存电能的电芯,主要构成为锂电池聚合物。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充电宝在加速度冲击、重物冲击、跌落、挤压等实验中应不起火、不爆炸。但是考虑到锂电池在高空环境下遇热很容易引起自燃,所以不宜将充电宝直接放入行李中托运,避免受到挤压冲撞引发自燃,严重威胁飞行安全。  3、长期使用爽身粉罹患卵巢癌? 实验证实滑石粉不会增加卵巢癌风险  流言:传闻称,美国一名女子罹患卵巢癌去世,而使她患病的重要因素,就是在长达35年时间里持续使用爽身粉,其中含有的滑石粉成分导致了癌症。  真相: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王珂指出,爽身粉有很多类型,并非所有爽身粉都含有滑石粉。  据王珂介绍,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提出滑石粉有可能导致卵巢癌。然而,同期也有研究表明,二者并无相关性。但是,这些研究很少考虑到滑石粉的持续暴露时间和剂量问题,而且研究性质多为流行病学观察,或小规模病例对照研究,无相关机制或前瞻性队列研究,因此无法明确二者的相关性。但最新的更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女性会阴部使用滑石粉,并不会增加卵巢癌发生风险。外阴、卫生棉垫与阴道隔膜中,滑石粉的持续使用与卵巢癌发生也无明显相关性。  4、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致癌? 低温保存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流言:每隔一段时间关于隔夜菜的流言就会上演。流言中说,千万不要吃隔夜的剩菜,因为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盐超标,吃多了会致癌。  真相:“其实亚硝酸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角落。”浙江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黄国洋介绍,几乎所有的蔬菜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是因为蔬菜吸收了氮肥或土壤中的氮素,通过复杂的反应合成氨基酸,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硝酸盐。蔬菜被收割之后,由于细胞结构的破坏,还原酶被释放出来,它会还原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这个过程只要蔬菜收割以后不马上吃掉,就一直在发生。  但在蔬菜被加热做熟的过程中,高温把新鲜蔬菜里的还原酶“热死了”,产生亚硝酸盐的这条途径反而被截断了。不过在保存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会乘虚而入,而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亚硝酸盐也会随之增多。  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 若换算成亚硝酸盐,其标准为(0—4.2)毫克/60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北大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彭涛说,剩菜如果可以低温保存,避免细菌污染,即使是隔夜菜,菜里总的亚硝酸盐含量还是大大低于以上标准。所以,隔夜菜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5、“超级细菌”无药可救? 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它无力抵抗  流言: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菌剂与化疗》报道了美首例人感染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病例,文章称这种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E.coli MRSN 388634对黏菌素具有耐药性。由于抗菌能力强,黏菌素被视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线”。因此网上盛传,携带MCR—1基因的“超级细菌”将无药可救,让所有抗生素药物都束手无策。  真相: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黄显会表示“超级细菌”对所有抗生素都耐药的说法不准确,它只是一种多重耐药菌而已,说“超级”则有些夸大,目前有多种药物可以抗击MCR—1。  《抗菌剂与化疗》杂志的文章同样谈到了这一点。文章指出,E.coli MRSN 388634的质粒中编码了包括MCR—1在内的15种耐药基因,但E.coli MRSN 388634并非对所有抗生素都不敏感,比如它的质粒上就没有发现碳青霉烯酶。所以,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它无力抵抗。  黄显会说,MCR—1位于质粒之上,质粒是基因中常见的一种运载体,它是一种可以在不同细菌之间传递的遗传元件。一种细菌,可能一开始并不具有对某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但通过质粒的传播,可以从别的细菌那里后天获得MCR—1基因。“倘若一个携带MCR—1的细菌又有其他的耐药基因,并对所有药物耐药,那么就可能真的无药可用,成为一个超级耐药菌。就目前来看虽然已有28个国家宣布发现了携带MCR—1基因的细菌,但是超级耐药菌的数量极其有限,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6、长期饮用纯净水会成酸性体质? 根本不存在“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  流言:网传纯净水呈弱酸性,缺乏矿物质和矿物元素,饮用后会形成酸性体质,并导致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流失和析出,降低免疫力,引发疾病。  真相: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在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这种说法。如果一个人的pH值低于7.35的话,实际上应该发生酸中毒,正常人没有疾病的情况下,pH值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实际上,人体内有一个保持酸碱平衡的稳定系统——酸碱缓冲体系,这个系统会自动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度。不管是弱碱还是弱酸性的水,其中酸碱物质的含量非常低,与人体酸碱缓解系统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并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度。  另外,碱性水、离子水改变酸性体质等说法,也是不成立的。胃酸的pH值是0.9—1.5,酸性极强,即便是喝下所谓弱碱性的水,到胃里已经彻底酸化了。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纯净水对人体可以形成危害,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7、小苏打能“饿死”癌细胞? 加速癌细胞死亡并非单靠小苏打  流言:一则由新华社发布的医学进展消息《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被广泛转载,引爆朋友圈。人们由此推演出小苏打就能治癌防癌这样的“养生秘方”。  真相:这种被媒体称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疗法本名叫做“TILA—TACE疗法(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是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研发所得,用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中晚期治疗。这则研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发表在著名期刊《eLife》上。  很多肝癌患者都接触过“介入栓塞”这种治疗。通俗地讲,该方法是从血管中插入一根导管,把药物打入肝脏的病灶中。栓塞剂是可以选用的药物之一,能阻断血液供应,让病灶坏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主任医师张晓东介绍,TILA—TACE是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小苏打水(碳酸氢钠),去除癌细胞里面乳酸分解出的氢离子,使癌细胞更少地利用葡萄糖,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并非一般概念上的“饿死”。并且新的治疗方法不是单靠碳酸氢钠,主要还是化疗药的作用,是一个综合的治疗。“‘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被多家媒体提上标题,这种说法不科学、不严谨,甚至有误导作用。”张晓东指出,“因为静脉注射用的碳酸氢钠和我们吃的小苏打显然是不一样的。”  此外,我国著名肝胆科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陈敏山表示,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这个研究仅仅是一个小样本的临床研究,离大面积的临床使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8、“咬铅笔”导致儿童血铅超标? 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根本不含铅  流言:铅笔是学生日常都会用到的文具,一些学生会有“咬铅笔”的习惯,网上传闻称,近年来多地曝出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很大程度上和“咬铅笔”有关。  真相:公元16世纪,在英格兰一个叫博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后来,拿破仑军队中有一名叫康特的军官,他在反复试验后,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非常耐用的铅笔芯。  虽然名字叫“铅笔”,但笔芯根本不含铅,其主要成分是石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医生田祯表示,咬铅笔只是不卫生,儿童不会单纯通过咬铅笔导致血铅超标。反倒是铅笔上色彩艳丽的油漆,以及儿童常会接触到的彩色铅笔、油墨、油画棒、彩泥、玩具涂料、含色素的零食和污染的空气环境等会含有铅的成分,若儿童有啃咬上述物品的习惯,或密切接触后未及时清洁,是可以导致儿童血铅超标的。儿童的血铅水平一般在50微克/升以下,超过80微克/升就须临床干预,超过100微克/升则可诊断为铅中毒。  9、北京雾霾导致人体耐药? 雾霾中抗生素耐药基因不作用于人体  流言:国际期刊《微生物》发表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拉森团队的研究报告指出,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种类,在被研究城市中最多,平均有64.4种。令人震惊的是,在北京的空气中发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针对这一研究,网上流传消息称,这意味着长期吸入这样的雾霾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对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线将失守。  真相:拉森教授指出,北京雾霾样本中检测出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是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只会存在于细菌上面,并不会使人类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只有全部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含有这种基因的细菌才会令人担忧:一是证明这种细菌属于可以引发疾病的细菌 二是这种细菌在空气中具有活性 三是空气中存在极大数量的此种细菌。只有3个条件完全成立,人们才可能因为吸入空气中的细菌而生病。根据《微生物》上发表的这份报告,北京雾霾样本中的细菌是否具有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现耐药基因,不等于发现耐药菌 不是有耐药细菌就会让人感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微生物系博士傅贺分析,“即使有人不幸感染了,人体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包括各种免疫细胞)以及共生的微生物群系,它们是我们健康的最终守护者”。细菌进入人体后,会先“找房子”企图居住下来,但如果免疫系统工作,这些细菌就待不住,要么会被人体排泄出去,要么被其他菌群消灭,成不了“气候”。  10 、福岛核泄漏致日本出现新血型? 该血型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已经出现  流言:多家媒体相继转载报道称,日本科学家发现两种新血型Langereis血型和Junior血型。此现象与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有关。报道还称,这种影响可能很快遍及全球,未来人类可能会出现10余种新血型。  真相:“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它们都是由不同染色体的基因决定的。”解放军第302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医师冯艳青解释说,我们常见的血型除了ABO血型系统之外,还有RH、MNS、KEL等血型系统,它们分别对应着血细胞上不同种类的抗原。Langereis血型和Junior血型也在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血型系统中,编号分别为32和33。这两种血型看起来是血型系统里的新面孔,但事实上,最初发现它们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Langereis血型相关抗体造成溶血反应的报告 而有关Junior血型的病例报告也可以回溯到1978年。这些时间节点均早于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  专家表示,虽然核辐射确实可引起红细胞系统的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血型变异和新血型的产生。但这两种血型并非福岛核泄漏事件以后出现,与核辐射无关。
  •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令人头大?Detelogy为你出谋划策!
    新型污染物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的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现状部分新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环境/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可以进行长距离全球迁移等特性,能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而近日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始落实新型污染物的治理方案。目前的新型污染物主要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抗生素类污染物抗生素不但被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的防病治病,还被添加于动物饲料中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近年来,随着禽畜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抗生素使用量大增,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动物体内的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部分会随着动物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危害抗生素用于人和动物治疗后,通过排泄进入到环境中,再通过污泥农用化、有机肥施用以及灌溉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土壤系统,造成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导致蔬菜吸收积累抗生素,进而通过食物链形成恶性循环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建康。青霉素钠青霉素作为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而青霉素钠(钾)作为青霉素的一种,对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生物耐药性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重新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针对刻不容缓的新型污染物的治理。Detelogy马不停蹄,提供可行方案!实验室仪器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PDA检测器前处理仪器: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电子天平、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超纯水系统、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实验流程提取:称取样品放入10ml萃取池中,置于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中按以下条件进行快速溶剂萃取 :萃取完成后,收集提取液 ,将HLB 型净化小柱固定于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按以下条件进行净化:收集洗脱液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 40℃浓缩,用超纯水定容至2.0 mL,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涡旋 10 min,过滤膜后进行 HPLC 检测。Detelogy推荐产品参考方法:马珊珊,刘燕,余冉,等.加速溶剂萃取( ASE) -固相萃取( SPE)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测定土壤中青霉素钠[J].环境化学,2014,33 ( 11) : 1978-1985
  • 刺突糖蛋白结构揭示新冠病毒演化新线索,或助疫苗设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施普林格· 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病毒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及其近缘蝙蝠病毒RaTG13的刺突糖蛋白 strong (刺突糖蛋白可以让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 /strong 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刺突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信息,这对疫苗设计或具借鉴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b316467b-3f03-46b6-b0df-d15b9cd8871f.jpg" title=" 111.png" alt=" 111.png" width=" 60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该论文指,研究人员认为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演化前体,此前研究发现蝙蝠病毒RaTG13与新冠病毒的亲缘关系是已知关系中最近的。不过,尚不清楚新冠病毒如何演化到可以感染人类,也不清楚它是通过某个中间宿主还是直接传播给了人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伦敦弗朗西斯· 克里克研究所病毒学研究专家Antoni Wrobel和Donald Benton及其同事,通过 strong 比较新冠病毒 /strong 和 strong RaTG13的刺突糖蛋白 /strong 发现, strong 两者虽然结构相似 /strong , strong 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的形式更稳定,与人受体蛋白ACE2的亲和力要高出1000倍左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他们还发现新冠病毒刺突上的 strong 弗林蛋白酶切位点可能对病毒有利 /strong ,因为 strong 它可能会促进病毒与细胞上受体的结合。 /strong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 strong 论文作者认为与RaTG13相似的蝙蝠病毒不太可能感染人类细胞,这也支持了新冠病毒是不同冠状病毒基因组重组后演化而来的理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论文作者指出,他们进行研究的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分辨率高,几近完整,比之前报道的结构有更多的外部环(loop),这对于疫苗研发设计或许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关于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刺突即病毒包膜的糖蛋白。有些病毒除了具有包膜外,还有包膜突起。病毒包膜突起的化学本质多为糖蛋白,其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病毒粒子的吸附蛋白,与病毒的吸附有关;有的是病毒的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与病毒的侵入有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关于论文《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structures inform on virus evolution andfurin-cleavage effects》,点击附件了解更多。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5b4a8287-977a-42ff-8b2d-858c8fe5345c.pdf" title=" 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pdf" 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pdf /a /p p br/ /p
  • 饮料中棒曲霉素(展青霉素)的测定(SPE-LC/MS)
    了解详情请进入安谱公司网站:http://www.anpel.com.cn/
  • 现场直击:沃特世全球质谱新总部开业
    仪器信息网讯 英国时间2014年9月11日上午,沃特世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隆重的&ldquo 沃特世全球质谱总部新大楼的开幕典礼&rdquo ,来自沃特世全球各地的客户代表及媒体受邀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器信息网作为中国的行业媒体也应邀派出记者前往英国参加典礼。 庆典现场 新总部基地揭幕 沃特世总裁兼CEO Douglas A. Berthiaume致辞 沃特世质谱业务运营副总裁Brain Smith致辞 沃特世新质谱总部外观 沃特世新总部内部一览   该质谱总部基地于2012开工建设,历时两年时间建设完成。新质谱基地落成后,原沃特世分散在曼彻斯特4个独立的质谱工厂全部迁移至此,500名员工也将在此办公。新的总部基地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质谱创新中心,其中容纳最先进的客户演示实验室、研发基地,并且新基地落成后也扩大质谱制造产能。   此外,沃特世新质谱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元素,包括雨水收集池、太阳能电池板和热回收系统。更不寻常的是,该基地还是一些伏翼属蝙蝠的家。在最初的现场勘查中发现了这些蝙蝠,现在它们享受新建成的蝙蝠屋,而这也是沃特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承诺的一部分。 沃特世质谱总部基地的蝙蝠屋 沃特世新总部制造一览   目前,沃特世有四条质谱产品线,分别是单四极杆质谱SQD 2与QDa、磁质谱AutoSpec、三重四极杆质谱(TQ)及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其中TQ有ACQUITY TQD、Xevo TQD、Xevo TQ-S micro、Xevo TQ-S四款产品,QTOF有Xevo G2-S QTOF、Xevo G2-XS QTOF、Synapt G2-Si HDMS。(编撰:杨娟)
  • 实用简评∣从NIR2023看当前近红外光谱的研究热点
    褚小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xlyuli@sina.com第21届国际近红外光谱会议(NIR 2023)于2023年8月20日至24日在奥地利召开。由于护照和签证的延迟,很遗憾没有现场参加这次会议。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会议摘要和会议墙报,深感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除了近红外光谱在“科学研究”、“过程分析技术”、“高光谱成像”等领域的快速深入发展,本次大会的关键词“小微型近红外光谱”、“数据融合”、“深度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目前近红外光谱领域的研究热点。小微型NIR虽然小微型化的近红外光谱仪在光谱范围、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优势不明显,但它具有廉价、快速、操作简单、易于野外使用等诸多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O01.12)。在NIR 2023上,不仅有新的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器(O05.05,F05.03,P05.02)和便携式成像仪器(O07.11)的研发,还有应用方法学研究。例如,Shi等将实验室建立的土壤光谱库移植到便携式仪器上,用于田间土壤品质的快速分析(P10.09);Lippl等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工作(P10.04),以提高小型化近红外光谱仪在现场的部署效率。小型化近红外光谱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仍然层出不穷。Gorji等人利用手持式近红外分析仪测量田间作物叶片的含水量,对农田精细灌溉管理具有实际应用意义(P01.22);Sherif等人一直在利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数据库,预测奶牛的粪便成分,从而监测养分利用效率,实时调整日粮配方(P01.53);Gillay等人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奶牛的饲料,并评估这些奶牛的奶生产的奶酪,以评估改善的喂养对奶酪质量的影响(P01.21)。Popp等人花了三年时间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上建立了一个校准模型,用于在田间实时直接测量药用植物的质量(PL08);Hamed等人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确定大麻中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化学成分的含量,这为种植者、经销商和生产者提供了一种工具,以管理其现场的质量控制并提高作物优化(P01.24)。Ikehata研究了使用小型可见-近红外光谱传感器评估蔬菜新鲜度的可行性(O01.11);Giraudo使用廉价的便携式仪器识别加工肉制品中掺假的机械分离肉(MSM )( O 01.08);Hernandez-Jimenez等人成功使用便携式NIR仪器根据品种鉴别伊比利亚火腿(P01.25);Arroyo-Cerezo等人建立了一种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快速鉴别初榨橄榄油品质和真伪的筛选方法(P01.04);加里多-奎瓦斯等人还评估了几种便携式仪器在现场检测初榨橄榄油质量的潜力,以便用于橄榄油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01.19)。这些有希望的结果表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直接检测市场上的食品欺诈。Rais等人研究了使用超便携近红外技术对伪造药物进行即时无损分析的可行性,包括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和预防艾滋病毒治疗的药物(P08.09);近红外技术可以为纺织废料识别问题提供解决方案,Stipanovic等人使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对消费后纺织品进行分类(P07.20)。多源数据融合近年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通过综合优化和整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充分发挥多种光谱或/和图像之间的互补性,可以全面深入地挖掘信息,达到提高校正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的目的(KN11)。在NIR 2023上,出现了很多多源数据融合的应用研究实例,尤其是在食品领域。Vasefi等人开发了一种手持式多模式光谱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可见近红外(VIS-NIR)、短波红外(SWIR)和荧光(FL)光谱的反射率,用于鱼类物种识别、新鲜度评估、养殖与野生鱼识别、冷冻-解冻与新鲜鱼肉识别(O03.13);Strani等人使用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的融合来鉴定帕尔马干酪的PDO真实性(P01.58);Bragolusi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和拉曼光谱融合的光谱方法,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定单花蜂蜜的植物来源(P01.47);Jia等人使用可见光范围(400-1000 nm)和短波红外范围(900-1700 nm)光谱成像来预测贮藏期间包装的小牛肉产品的肌红蛋白谱(P07.07)。在制药领域,Kovacs等人将近红外光谱与传统的过程控制方法相结合,预测药物的溶出度(P09.04);Tian等利用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融合技术对不同品种黄连的水分含量进行了鉴别和测定(P08.10)。在其他领域,Sormunen等人使用拉曼光谱和超光谱成像(1950-2500 nm)对高溴和低溴废塑料(O10.03)进行分类;Linderholm等人使用了五种光谱,包括分子振动光谱和原子光谱,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多块模型的初步结果表明,光谱信息可以相互补充,提高了样本分类的准确性(P03.08);Oravec等人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ATR-FTIR光谱设备进行了文化遗产领域的材料鉴定研究(P03.09)。深度学习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的定量分析、模式识别和模型迁移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势。深度学习适用于处理大样本光谱数据集,尤其适合高相似样本的判别分析和高差异样本的定量分析。在NIR2023大会上,深度学习与光谱成像相结合在水果和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尤为突出。Girones等人将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与3D定制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识别水果中的指状青霉感染(F07.01);Chun等利用高光谱荧光成像数据研究了数据增强深度学习算法,用于草莓灰霉病的早期检测(P07.03);Kim等人使用高光谱VIS-NIR成像和卷积神经网络来测量东方甜瓜植物的氮水平,以实现精确的氮素供应管理(P07.08);Mo等评估了高光谱荧光成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测定柑橘果实成熟度的适用性(P07.15)。此外,Park等人利用田间测得的土壤NIR光谱建立了土壤含水量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P10.07);Chiniadis等人提出了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和深度学习方法快速预测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的方法(P10.01);Benson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耳石近红外光谱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鱼类年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提取重要的光谱特征,并产生相当的精度,而且分析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O01.02,P01.07)。展望从仪器微型化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对近红外光谱的推动力,从工农业生产、消费市场(如“from farm to fork”)和人们日常生活(如”point-of-care”)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看出其对近红外光谱的牵引力。在驱动力和牵引力的双重作用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加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上述背景下,仪器微小型化、多源数据融合和深度学习仍将是近红外光谱领域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近红外光谱无疑已经从光谱中的“丑小鸭”变成了“天鹅”,并继续与其他谱学技术一起在农业、工业、消费、甚至人类健康等领域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质量控制的新模式(KN04,PL04,F01.02,KN08,KN10)。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处于其巅峰的前夜,我们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尽快到来。致谢:感谢臧恒昌教授、李连教授和郭隆海教授提供的NIR 2023会议摘要和墙报图片。
  • 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LIBS团队:核聚变材料LIBS应用及激光烧蚀物理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21177f3-2142-4819-9378-ab6673f8650e.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LIBS团队风采 /strong /span /p p   团队由 strong 丁洪斌教授、李聪副教授、海然讲师 /strong 为核心成员,目前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在读博士生13人、国际留学生4人、在读硕士生7人。团队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研究中心、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磁约束核聚变壁材料LIBS应用研究和激光烧蚀基本物理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团队负责承担了国家重大ITER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中德)基金等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788bbd6-0b13-4d86-9e78-551d841ae153.jpg" title=" 2_副本.png" alt=" 2_副本.pn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最新进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磁约束核聚变壁材料LIBS应用研究 /strong /p p   磁约束聚变能是最具有潜力的清洁安全能源之一,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与第一壁相互作用(PWI)所引发的壁刻蚀及燃料杂质再沉积是制约磁约束聚变装置长脉冲高约束模式运行的关键问题,也是将来实现聚变能发电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p p   课题组首次建立的全超导大型托卡马克EAST原位LIBS壁诊断系统已成功应用于EAST第一壁元素的实时在线检测,这是国际上首次将LIBS技术用于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聚变装置。课题组还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TEXTOR托卡马克、荷兰基础能源研究所Magnum-PSI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开展了LIBS原位系统研发及PWI研究工作。在LIBS壁诊断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此外与中核集团HL-2A/2M托卡马克、德国马普学会的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Wendelstein 7-X合作的LIBS壁诊断研究合作项目也正在开展中。研制的LIBS关键壁诊断技术对将来开展ITER高参数长脉冲运行下的壁原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aca8804-fa8b-49e9-ba08-ac574bc5323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rong 2.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研究 /strong /p p   团队针对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系统开展了背景气压、氛围气体、磁场环境、激光波长、激光脉宽等实验条件对LIBS光谱及激光烧蚀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发展了基于DP-LIBS、Ps-LIBS、Fs-LIBS等先进诊断技术,可在高真空、强磁场等严酷环境下对固体样品进行远程在线、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定量分析。通过LIBS与飞行时间质谱方法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激光烧蚀不同靶材(金属到非金属,低Z到高Z,化合物到合金材料)等离子体中不同电荷态离子、原子、分子等多物种膨胀过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约束、辉光放电、磁场约束等LIBS信号增强应用技术。激光烧蚀理论研究方面,团队自主开发了激光烧蚀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已获批软件著作权两项。这些工作对深入理解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提高LIBS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15b2d2a-f0de-401e-81a1-37288a33ccfe.jpg" title=" 4_副本.png" alt=" 4_副本.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发表LIBS相关研究论文 /strong /span /p p   1. Ran Hai, Xianglei Mao, George C.-Y. Chan, Richard E. Russo, Hongbin Ding, Vassilia Zorba, Internal mixing dynamics of Cu/Sn-Pb plasmas pro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48, 2018: 92–98. /p p   2. J. Oelmann, N. Gierse, Cong Li, S. Brezinsek, M. Zlobinski, B. Turan, S. Haas, Ch. Linsmeier, Depth-resolved sample composition analysis using laser-induced ablation-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an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8, 144:38–45. /p p   3. D. Zhao, Cong Li (并列一作), Z. Hu, C. Feng, Q. Xiao, R. Hai, P. Liu, L. Sun, D. Wu, C. Fu, J. Liu, N. Farid, F. Ding, G. Luo, L. Wang, H. Ding, Remote in situ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approach for diagnosis of the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on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8, 89:073501. /p p   4. P. Liu, D. Zhao, L. Sun, C. Fu, J. Liu, Cong Li, R. Hai, C. Fu, Z. Hu, Z. Sun, J. Hu, J. Chen, Y. Liang, G. Luo, H. Ding, EAST team, In situ diagnosis of Li-wall conditioning and H/D co-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EAST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 2018, 60:085019. /p p   5. D. Zhao, Cong Li, Y. Wang, Z. Wang, L. Gao, Z. Hu, J. Wu, G. Luo, H. D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optical emission from laser ablation of the first wall materials of fusion devic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20:014022. /p p   6. Dongye Zhao, Niels Gierse, Julian Wegner, Georg Pretzler, Jannis Oelmann, Sebastijan Brezinsek, Yunfeng Liang, Olaf Neubauer, Marcin Rasinski, Christian Linsmeier, Hongbin Ding, Ablation mass features in multi-pulses femtosecond laser ablate molybdenum target,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418, 2018: 54–59. /p p   7. Ping Liu, Jiamin Liu, Ding Wu, Liying Sun, Ran Hai, Hongbin Ding, Study of Spark Discharge Assisted to Enhance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for Metal Materials, Plasma Chem Plasma Process, 2018, 38:803–816. /p p   8. Z. Hu, N. Gierse, Cong Li, J. Oelmann, D. Zhao, M. Tokar, X. Jiang, D. Nicolai, J. Wu, F. Ding, S. Brezinsek, H. Ding, G. Luo, Ch. Linsmeier, Laser induced ablation spectroscopy for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wall on EAST tokamak,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8, 135:95–101. /p p   9. Ding Wu, Liying Sun, Ping Liu, Ran Hai, Hongbin Ding, Enhance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Signals in a Liquid Jet with Glow Discharge, Applied Spectroscopy, 2018, 72: 225–233. /p p   10. Cailong FU, Qi WANG and Hongbin 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ser ablation of molybdenum target for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application, Plasma Sci. Technol., 2018, 20: 085501. /p p   11. Cong Li, N. Gierse, J. Oelmann, S. Brezinsek, M. Rasinski, C. P. Dhard, T. Sunn Pedersen, R. Kö nig, Y. Liang, H. Ding, Ch. Linsmeier, the W7-X team,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Wendelstein 7-X stellarator limiter tile analysis, Physica Scripta, 2017, T170:014004. /p p   12. Cong Li, Yong Wang, Xingwei Wu, Hongyue Li, Jiansheng Hu, Junling Chen, Guang-Nan Luo, Hongbin Ding, Compositions and chemical states on the co-deposition layer of lithiated tungsten of plasma-facing components of EAST, Nuclear Materials and Energy, 2017, 12: 1209–1213. /p p   13. Ping Liu, Ding Wu, Liying Sun, Ran Hai, Jiamin Liu, Hongbin Ding, Magnetic field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Li I lines comparing Li II line in laser ablated lithium plasma at 10?2 mbar air ambient ga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7: 77–84. /p p   14. Ping Liu, Ding Wu, Liying Sun, Dongye Zhao, Rai Hai, Cong Li, Hongbin Ding, Zhenhua Hu, Liang Wang, Jiansheng Hu, Junlin Chen, Guangnan. Luo and EAST team,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to monitor ion cyclotron range of frequency wall cleaning Li/D co-deposition in EAST tokamak,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7, 118: 98–103. /p p   15. Ding Wu, Lei Zhang, Ping Liu, Liying Sun, Ran Hai, Hongbin Ding, Diagnosis of laser produced tungsten plasma using optical spectroscopy combined to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7: 70–76. /p p   16. Zhenhua Hu, N. Gierse, Cong Li, Ping Liu, Dongye Zhao, Liying Sun, J. Oelmann, Dirk Nicolai, Ding Wu, Jing Wu, Hongmin Mao, Fang Ding, S. Brezinsek, Yunfeng Liang,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C. Linsmeier and EAST team, Development of laser-based technology for the routine first wall diagnostic on the tokamak EAST: LIBS and LIAS, Physica Scripta, 2017, T170: 014046. /p p   17. Zhenhua HU, Cong LI, Qingmei XIAO, Ping LIU, Fang DING, Hongmin MAO, Jing WU, Dongye ZHAO,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and EAST team, Preliminary results of in situ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the first wall diagnostics on EAST,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9: 025502. /p p   18. M. Imran, J. Shi, D. Zhao, Q. Wang, Y. Wang, Cong Li, R. Hai, H. Sattar, Z. Mu, W. Wang, G. Luo, G. E. Remnev, H. Di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ungsten coating layer on CuCrZr alloy for the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of the EAST,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Processes: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gh-Technology Plasma Processes, 2017, 21:277–288. /p p   19. Cong Li, Chun-Lei Feng, Hassan Yousefi Oderji, Guang-Nan Luo, Hong-Bin Ding, Review of LIBS application in nuclear fusion technology, Frontiers of Physics, 2016, 11: 114214. /p p   20. Hassan Youse? Oderji, Nazar Farid, Liying Sun, Cailong Fu, Hongbin Ding, Evaluation of explosive sublimation as the mechanism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of tungsten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6, 122: 1–8. /p p   21. Wu Ding, Liu Ping, Sun, Liying, Hai Ran, Ding Hongbin, Influence of a Static Magnetic Field on Laser Induced Tungsten Plasma in Air,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8: 364–369. /p p   22. N.Gierse ,T.Schildt, H.G.Esser, G. Sergienko, S.Brezinsek, M. Freisinger, D.Zhao, H.Ding, A.Terra, U. Samm, Ch. Linsmeier,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s (QMBs) for quantitative picosecond laser-material-interaction investigations – Part I: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6, 126: 79–83. /p p   23. Laizhong Cai, Jianbao Wang, Ting Wu, Xiaoxiao Zeng, Ran Hai, Hongbin Ding, Characterized the pattern of the material deposition in the HL-2A tokamak,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6, 485: 67–73. /p p   24. Cong Li, Dongye Zhao, Zhenhua Hu, Xingwei Wu, Guang-Nan Luo, Jiansheng Hu, Hongbin Ding, Characterization of deuterium retention and co-deposition of fuel with lithium on the divertor tile of EAST using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15–918. /p p   25. Cong LI, Dongye ZHAO, Xingwei WU, Hongbin DING, Spatial Resolution Measurements of C, Si and Mo Using LIBS for Diagnostics of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in a Fusion Devic,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7: 638–643. /p p   26. Ran Hai, Ping Liu, Ding Wu, Qingmei Xiao, Liying Sun, Hongbin Ding, Effect of steady magnetic field on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EAST-like wall material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27–930. /p p   27. Qingmei Xiao, Ran Hai, Hongbin Ding, A. Huber, V. Philipps, N. Gierse, G. Sergienko, In-situ analysis of the first wall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in the TEXTOR tokamak: Dependence o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11–914. /p p   28. Ping Liu, Hai Ran, Ding Wu, Qingmei Xiao, Liying Sun, Hongbin Ding, The Enhanced Effect of Optical Emission from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of an Al-Li Alloy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Field Confinement,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7: 687–692. /p p   29. N. Farid, S.S. Harilal, O. El-Atwani, H. Ding and A. Hassanei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s degradation of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using lasers, Nuclear Fusion, 2014, 54: 012002. /p p   30.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 Hassanein, Emission features and expansion dynamics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plumes at different ambient pressur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4, 115: 033107. /p p   31. Cong Li, Xingwei Wu, Chenfei Zhang, Hongbin Ding, Jiansheng Hu, Guang-Nan Luo, In situ chemical imaging of lithiated tungsten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2: 10–15. /p p   32. Cong Li, Xingwei Wu, Chenfei Zhang, Hongbin Ding, G. De Temmerman, H.J. van der Meiden, Study of deuterium retention on lithiated tungsten exposed to high-flux deuterium plasma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4, 89: 949–954. /p p   33. Ran Hai, Ping Liu, Ding Wu, Hongbin Ding, Jing Wu, Guang-Nan Luo, Collinear double-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s an in-situ diagnostic tool for wall composition in fusion devices,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4, 89: 2435–2439. /p p   34. Ran Hai, Xingwei Wu, Yu Xin, Ping Liu, Ding Wu, Hongbin Ding, Use of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ser cleaning of a first mirror exposed in HL-2A,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47: 9–14. /p p   35. Qingmei Xiao, Alexander Huber, Volker Philipps, Gennady Sergienko, Niels Gierse, Philippe Mertens, Ran Hai, Hongbin Ding, Analysis and removal of ITER relevant materials and deposits by laser ablation,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5: 180–184. /p p   36. Qingmei Xiao, Cong Li, Ran Hai, Lei Zhang, Chunlei Feng, Yan Zhou, Longwen Yan, Xuru Duan, and Hongbin D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apping of deposition layers on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by laser ablation microprob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4, 85: 053511. /p p   37. S. S. Harilal, N. Farid, J. R. Freeman, P. K. Diwakar, N. L. LaHaye, A. Hassanein, Background gas collisional effects on expanding fs and ns laser ablation plumes, Applied Physics A, 2014, 117: 319–326. /p p   38. Nazar Farid, Dongye Zhao, H.Y. Oderji, Hongbin Ding, Cracking and damage behavior of tungsten under ELM’s like energy loads using millisecond laser pulse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63: 241–245. /p p   39. Dongye Zhao, Nazar Farid, Ran Hai, Ding Wu, Hongbin Ding, Diagnostics of first wall materials in a magnetically confined fusion device by polarization-resolv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6: 149–154. /p p   40. 吴鼎,海然,刘平,刘佳宏,丁洪斌,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地沟油鉴别的初步探究,科学通报,2014,59:2071–2076. /p p   41. Ran Hai, Nazar Farid, Dongye Zhao, Lei Zhang, Jiahong Liu, Hongbin Ding, Jing Wu, Guang-Nan Luo,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impurity 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a magnetic confined fusion device: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3, 87: 147–152. /p p   42. Nazar Farid, Cong Li, Hongbei Wang, Hongbin D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ungsten plasma using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harmonics of an Nd:YAG laser,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3: 80–85. /p p   43. Nazar Farid, Hongbei Wang, Cong Li, Xingwei Wu, Hassan Yousefi Oderji,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Effect of background gases at reduced pressures on the laser treated surface morphology, spectral emis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of laser produced Mo plasma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8: 183–189. /p p   44.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nd A. Hassanein, Dynamics of ultrafast laser plasma expansion in the presence of an ambien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3, 103: 191112. /p p   45.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nd A. Hassanein, Kinetics of ion and prompt electron emission from laser-produced plasma, Physics of Plasmas, 2013, 20: 073114. /p p   46. Ran Hai, Cong Li, Hongbei Wang, Hongbin Ding, Haishan Zhuo, Jing Wu, Guang-Nan Luo, Characterization of Li 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EAST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8: S1168–S1171. /p p   47. Ran Hai, Qingmei Xiao, Lei Zhang, Hongbin Ding, Yan Zhou, Longwen Yan, Characterization and removal of co-deposition on the first mirror of HL-2A by excimer laser cleaning,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6: 118–122. /p p   48. Q. Xiao, A. Huber, G. Sergienko, B. Schweer, Ph. Mertens, A. Kubina,V. Philipps, H. Ding, Application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 deposits and tritium retention in fusion devices,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3, 88: 1813–1817. /p p   49. S. S. Harilal, N. Farid, A. Hassanein, and V. M. Kozhevin, Dynamics of femtosecond laser produced tungsten nanoparticle plum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114: 203302. /p p   50. H.J. van der Meiden, M. A. van den Berg, S. Brons, H. Ding, H.J.N. van Eck, M.H.J. ’t Hoen, J. Karhunen, T.M. de Kruif, M. Laan, C. Li, A. Lissovski, T.W. Morgan, P. Paris, K. Piip, M.J. van de Pol, R. Scannell, J. Scholten, P.H.M. Smeets, C. Spork, P.A. Zeijlmans van Emmichoven, R. Zoomers and G. De Temmerman, Laser-based diagnostics applications for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 studies, 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2013, 8: C11011.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