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反硝化盐单胞菌

仪器信息网反硝化盐单胞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反硝化盐单胞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反硝化盐单胞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反硝化盐单胞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反硝化盐单胞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反硝化盐单胞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反硝化盐单胞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反硝化盐单胞菌相关的论坛

  • 反硝化菌培养基

    DM培养基PP:DM培养基是一种好氧反硝化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在为好氧反硝化菌提供丰富的碳源及氮源的同时,也提供了多种微量元素。该培养基还具用良好缓冲效果。具体配方如下:DM(g/L):NaB2BHPOB4B •7HB2BO 7.9;KHB2BPOB4B 1.5;NHB4BCl 0.3;微量元素溶液 1mL;pH值 7.2。微量元素溶液( g/L ) : EDTA 50.0 ; ZnSOB4B 2.2 ; CaClB2B 5.5 ;MnClB2B • 4HB2BO 5.06 ; FeSOB4B • 7HB2BO 5.0 ; (NHB4B)B6BMo7OB2B • 4HB2BO 1.1 ;CuSOB4B•5HB2BO 1.57;CoClB2B•6HB2BO 1.61;pH值 6.0。2.FM培养基PP:FM培养基是好氧反硝化菌的富集培养基,是在牛肉膏及蛋白胨培养基基础上添加硝酸钾配置而成。对好氧反硝化菌具有富集及诱导好氧反硝化酶表达的效果。具体配方如下:FM(g/L):牛肉膏1.0;蛋白胨5.0;KNOB3B 1.0;pH值 7.2。

  • 水中反硝化细菌的测定

    各位大虾,有知道怎么测定水中反硝化细菌数的方法吗?可能污水处理行业用得比较多!谢谢大家了!

  • 饭后——“十四不要”——保你健康!

    1不要立刻吃水果。水果中含有类黄铜化合物,摄入后经肠道细菌作用转化为二羟苯甲酸,而摄入的蔬菜中含有硫氰酸盐,在这两种化学物质作用下,干扰甲状腺功能,可导致非碘性甲状腺肿。(因食物进入胃里需长达1至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被慢慢排入小肠。餐后即食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2不要立刻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单宁和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蛋白、铁和锌等结合,产生不容易吸收的胶体或沉淀物质,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长期下去可出现缺铁性贫血和蛋白质缺乏病。如将饮茶安排在餐后一小时就无此弊端了。 3不要立刻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因为饭后消化道血循环增加,毛细血管扩张,胃蠕动加快,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各位烟民注意点健康吧。4不急于松裤带。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5不要立刻洗澡。因为洗澡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体表血流量会增加,使消化道(胃肠道)血流相对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6 不急于上床。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哪怕是午睡时间也应如此。7. 不急唱卡拉OK。民间还有句俗话叫“饱吹饿唱”,这句话是正确的。吃饱后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变薄,血流量增加,这时唱歌会使膈膜下移,腹腔压力增大,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引发胃肠不适等其他病症。8不要立刻多饮水。立刻饮水后胃内压会增加,会使胃中食物没有来得及消化就进入小肠。另外,饮水后稀释胃液,使胃液消化能力减弱,也不利于胃酸杀菌,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9不要立刻喝汽水。汽水进入胃部后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降低食欲,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内压,导致急性胃扩张。10不要立刻吃糖。糖容易转化为脂肪,造成肥胖。糖还能使胰岛分泌功能减退,促进糖尿病的发生。11不急于散步。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餐后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更不要立刻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四肢血流量增加,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影响胃液分泌,使食物消化不好。同时饭后胃体积变大,加上运动就会造成胃下垂。12不要立刻看书。饭后立刻看书会使胃肠道血液量相对减少,影响胃液分泌,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13不急于开车。事实证明,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14 不宜立即刷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因此,口腔学专家提醒,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 悬浮细胞的分离方法

    组织材料若来自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的悬液材料,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1000r/min的低速离心10分钟,若悬液量大,可适当延长离心时间,但速度不能太高,延时也不能太长,以避免挤压或机械损伤细胞,离心沉淀用无钙、镁PBS洗两次,用培养基洗一次后,调整适当细胞浓度后再分瓶培养,若选用悬液中某些细胞,常采用离心后的细胞分层液,因为,经离心后由于各种细胞的比重不同可在分层液中形成不同层,这样可根据需要收获目的细胞。不同比重的分层液的配制和具体分离方法详见淋巴细胞分离培养的章节。    实体组织材料的细胞分离方法    对于实体组织材料,由于细胞间结合紧密,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充分分散,形成细胞悬液,可采用机械分散法(物理裂解)和消化分离法。    (一)机械分散法    所取材料若纤维成分很少,如脑组织,部分胚胎组织可采用剪刀剪切、用吸管吹打分散组织细胞或将已充分剪碎分散的组织放在注射器内(用九号针),使细胞通过针头压出,或在不锈钢纱网内用钝物压挤(常用注射器钝端)使细胞从网孔中压挤出。此法分离细胞虽然简便、快速,但对组织机械损伤大,而且细胞分散效果差。此法仅适用于处理纤维成分少的实验室试剂软组织。    (二)消化分离法    组织消化法是把组织剪切成较小团块(或糊状),应用酶的生化作用和非酶的化学作用进一步使细胞间的桥连结构松动,使团块膨松,由块状变成絮状,此时再采用机械法,用吸管吹打分散或电磁搅拌或在摇珠瓶中振荡,使细胞团块得以较充分的分散,制成少量细胞群团和大量单个细胞的细胞悬液,接种培养后,细胞容易贴壁生长。    1、酶消化分离法    酶消化分离法常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其分离方法如下:    (1)胰蛋白酶分散技术    胰蛋白酶(简称胰酶)是广泛应用的消化剂。胰蛋白酶是一种胰脏制品,对蛋白质有水介作用,主要作用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键,使细胞间质中的蛋白质水介而使细胞分散开,在常用人血清 AB的蛋白酶中由于产品的活力和纯度不同,对细胞的消化能力也不同,胰蛋白酶对细胞的作用,取决于细胞类型、酶的活力、配制的浓度、消化的温度、无机盐离子、pH以及消化时间的长短等。    ①细胞类型胰蛋白酶适于消化细胞间质较少的软组织,能有效地分离肝、肾、甲状腺、羊膜、胚胎组织、上皮组织等。而对含结缔组织较丰富的组织,如乳腺、滑膜、子宫、纤维肉瘤、肿瘤组织等就无效,但若与胶原酶合用,就能增加其对组织的分离作用。    ②酶的活力市售的胰蛋白酶,其活力都经过测定而有效,但配制时必须新鲜,需保存在低温冰箱中,消化时的pH和温度都要适宜,否则会影响活力,细胞的分散直接与酶的活力有关,最终使用活力为1:200或1:250,56℃pH8.0时活力最强。    该酶为粉剂,保藏时要防潮,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存时间不能太长,若粉剂结团块,说明该部分受潮或失效。    ③酶的浓度胰蛋白酶一般采用的浓度为0.1%-0.25%(活力1:200或1:250),但遇到难消化的组织时,浓度可适当提高,消化时间适当延长。浓度高对细胞有毒性,而较低浓度的胰蛋白酶在培养液中可促进细胞的增殖,若培养液中加入血清,其少量胰蛋白酶可被血清中抗胰蛋白酶因子所清除。    ④温度一般认为胰蛋白酶在56℃时活性最强,但由于对细胞有损害而不能被采用,常使用的温度为37℃,通常在37℃进行消化比室温作用快。    ⑤pHpH8~pH9是胰蛋白酶活力适宜范围,但随碱性的增加其活力也随之减少,活性强分散快,细胞也容易被消化下来,消化分离细胞时PH只能选用7.6~8.0之间,否则对细胞有损伤。    ⑥无机盐离子若用含有钙和镁的盐类溶液来配制胰蛋白酶时,可以发生抑制胰蛋白的消化作用。因此,在配制时应采用无钙镁离子的PBS配制。    ⑦消化时间如果细胞消化时间过长,可以损害细胞的呼吸酶,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一般消化时间为20分钟为宜,冷消化时使用低浓度消化液,于4℃过夜也可。    分离方法如下:    ①过夜冷消化将取得的组织用Hanks液洗三次,剪成碎块大小为4毫米左右,用Hanks液洗2~3次以除去血球和脂肪组织,再加入0.25%的胰蛋白酶,摇匀后放4℃过夜,次日再用Hanks液洗涤,弃去上清,共洗2~3次,然后,加入少量营养液吹打分散,细胞计数,按适当的浓度分瓶培养。    ②多次提取消化法多次提取消化法有以下三种:    热消化多次提取将剪碎的细胞块加入0.25%胰蛋白酶37℃水浴中消化15~20分钟,然后经洗涤后用营养液分散制成细胞悬液,按合适的浓度分瓶培养,然后将留下的未彻底消化的组织按上述方法操作,再消化提取细胞。    冷消化多次提取方法同上,只是消化温度为4℃。    先热消化后冷消化将组织块先用胰蛋白酶于37℃下消化20分钟经洗涤后用营养液分散,制成悬液,剩余未消化的小组织块经洗涤后用胰酶于4℃下过夜,次日再提取细胞,分散成悬液,分瓶培养。    (2)胶原酶(Collagenase)消化法    胶原酶是一种从细菌中提取出来的酶,对胶原有很强的消化作用。适于消化纤维性组织、上皮组织以及癌组织,它对细胞间质有较好的消化作用,对细胞本身影响不大,可使细胞与胶原成分脱离而不受伤害。该酶分离效果好,即使有钙、镁离子存在仍有活性,故可用PBS和含血清的培养液配制,即操作简便又可提高细胞成活率,最终浓度200u/mL或0.1~0.3mg/mL。细胞培养此酶消化作用缓和,无需机械振荡,但胶原酶价格较高,大量使用将增加实验成本。    经过胶原酶消化后的上皮组织,由于上皮细胞对酶有耐受性,可能有一些上皮细胞团块尚未被完全消化开。成小团块的上皮细胞比分散的单个上皮细胞更易生长,因此不必要再进一步消化处理。    鉴于胰蛋白酶和胶原酶的生物学活性和在不同浓度下消化各种组织小块所需的时间(小时)有差异,以及两者价格不等,有人采用胶原酶与胰蛋白酶并用,同时还可加透明质酸酶(对细胞表面糖基有作用),采用两者的联合消化作用,对分散大鼠和兔肝、癌组织非常有效。    除上述两种最常用的消化酶外,还有链霉蛋白酶、粘蛋白酶、蜗牛酶、弹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近年来,还有一种从灰霉菌中提取的Pronase新酶分散细胞更佳。    2、非酶消化法(EDTA消化法)    EDTA是一种非酶消化物,又称螯合剂或Versene,全名为乙烯二胺四乙酸。常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配成0.02%的工作液,对一些组织,尤其是上皮组织分散效果好,该化学物质能与细胞上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利用结合后的机械力使细胞变圆而分散细胞或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脱离,缺点是细胞易裂解或贴壁细胞从瓶壁上脱离时呈片状,有团块,常不单独使用,但可与胰蛋白酶混合使用(1:1或2:1),不仅利于细胞脱壁又利于细胞分散,可降低胰酶的用量和毒性作用。    消化分离法的操作步骤:    (1)剪切把组织块剪碎,呈1~5mm3大小的组织块。    (2)加液漂洗将碎组织块在平皿(或三角烧瓶)中用无钙镁PBS洗2-3次(采用倾斜,自然沉降法)。    (3)消化加入消化液(胰蛋白酶或胶原酶或EDTA)于37℃水浴中作用适当时间(中间可轻摇1~2次),若组织块膨松呈絮状可终止,若变化不大可更换一次消化液,继续消化直至膨松絮状为止。胰蛋白酶消化时间不宜过长。    (4)弃去消化液采用倾斜自然沉降或低速离心法尽量弃去消化液。    (5)漂洗将含有钙、镁离子的培养基沿瓶壁缓缓加入,中止消化反应,采用漂洗法洗2-3次后,加入完全培养基。    (6)机械分散采用吸管吹打或振荡法,使细胞充分散开后用纱网或3~4层无菌纱布过滤后分瓶培养,若要求不高可采用倾斜自然沉降5~10分钟,吸上层细胞悬液进行分瓶培养。

  • 【世界环境日】奥贝尔氧化沟脱氮除磷的效果

    脱氮效果:奥贝尔氧化沟通过调节曝气强度,在外沟道和内沟道之间创建了好氧和缺氧区域。在好氧条件下,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在缺氧区域,通过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被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硝化和反硝化的效率,进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除磷效果:系统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释放磷,在随后的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通过调整沟渠内的溶解氧(DO)水平和水流方向,可以优化这一过程,促进磷的有效去除。内沟道通常维持较高的DO浓度,以促进磷的吸收,而外沟道则可能用于创造利于磷释放的厌氧或缺氧环境。

  • 晚饭不要吃太饱 适量饮食更重要

    晚饭别吃太饱。消化功能弱的人,如果晚饭或夜宵过饱过油,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失眠。晚饭吃七分饱即可,以果蔬、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肉类等难消化食物。

  • 经验总结:关于细胞消化

    一、酶消化法1、胰酶。这是用得最多的。一般浓度在0.25-0.5%。作用时间根据细胞种类、作用温度等因素而变化很大,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0.25%的胰酶作用于单层贴壁的细胞,在37度条件下,一般消化1-5分钟就足够了。终止是用血清。主要作用于细胞间。配制时不能用含钙、镁的平衡液,否则影响活性。保存于-20度。2、胶原酶。这种方法比较少,一般是用原代培养时,从组织消化下细胞。这种方法作用温和,对细胞损伤较小,但是,价格也较贵。中止同样是用血清。二、离子螯合剂 不破坏细胞表面分子,仅与CAMs螯合,因此,如果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话,尽量,甚至是一定不要用酶消化法。1、EDTA。用得也是非常多。一般浓度在0.02%左右。作用于细胞与间质,对细胞间也有一定作用。注意,它能显著影响pH值,而且在弱碱性条件下才易溶。因此,配制时应调节好酸碱度。它不能被终和。因此,消化下来的细胞要洗一遍。2、商品化的无酶消化液。个人的使用经常觉得对细胞的损伤比较大,但是分离成单细胞悬液的能力确实比较强。三、物理法 直接吹打或用细胞刮子将细胞刮下来。四、冷冻法 这是本人做细胞培养时发现的方法。此方法仅能用于细胞传代时。无法使组织上的细胞脱落下来。本方法的原理,我想是因细胞冷冻后收缩,从而从培养瓶上脱落下来。优点是:对细胞损伤小,不需要中止或洗细胞,方便,不需要另外配制消化液。特别适用那些贴壁不是特别紧,又特别娇气的细胞。不足是细胞常成小片脱落。此种方法曾用于因用其它方法传代导致大量细胞死亡操作的间充质干细胞、DC细胞的培养,效果非常满意。具体过程是:1、用较多的4度的PBS洗涤一遍细胞(以6孔板为例,加1.5 ml/孔);2、再加0.5 ml 4度的PBS,静置操作台上,很快细胞就小片脱落;3、轻轻吹打,细胞即完全脱落;4、按一定比例传代。

  • 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是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四大问题:file:///C:/DOCUME~1/wenyuan/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file:///C:/DOCUME~1/wenyuan/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file:///C:/DOCUME~1/wenyuan/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file:///C:/DOCUME~1/wenyuan/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4、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今年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1.1湖北省宜昌市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1.2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1.3“罗丹明B”,俗称“大红粉”,呈红色粉末状,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重庆市九龙坡区查明一起销售毒花椒案件,查获上万斤毒花椒,该毒花椒中含有致癌物罗丹明B。1.4青岛查封一批使用福尔马林和工业烧碱浸泡小银鱼,体积增大,有弹性,不容易腐烂。但是食用这种小银鱼后会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休克。特别是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1.5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其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在流通环节也存在严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许多霉菌污染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后,不仅可引起腐败变质,而且可产生毒素引起误食者霉菌毒素中毒。2食品中霉菌毒素特点霉菌毒素通常具有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而且霉菌毒素多数还具有致癌作用。霉菌毒素的作用包括减少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抑制DNA和组蛋白形成复合物,影响核酸合成,降低免疫应答等。根据霉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可将其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光过敏性皮炎等。人和动物一次性摄入含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常会发生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含少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因此,粮食及食品由于霉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有些还会造成误食人畜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症。3可污染粮食及食品并发现具有产毒菌株的霉菌属种: 3.1曲霉属(Aspergillus) 曲霉具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其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梗不分枝,顶端膨大呈球形或棒槌形,称顶囊。顶囊上辐射着生一层或二层小梗,小梗顶端着生一串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不同颜色,如黑色、褐色、黄色等。曲霉的有性世代产生闭囊壳,内含多个圆球状子囊,子囊内着生子囊孢子。曲霉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对有机质分解能力很强。曲霉属中有些种如黑曲霉(A.niger)等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同时,曲霉也是重要的食品污染霉菌,可导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有些种还产生毒素。曲霉属中可产生毒素的种有黄曲霉(A.flavus)、赫曲霉(A.ochraceus)、杂色曲霉([font=Times Ne

  • 酵母菌细胞壁

    下列哪类物质是酵母菌细胞壁主要的成分()。 A、甘露聚糖 B、脂质 C、无机盐 D、蛋白质

  • 【资料】生物脱氮和除磷的原理

    (一)生物脱氮机理概述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溶解氧不存在或浓度很低)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除去。因此所有的生物脱氮工艺都包含缺氧段(池)和好氧段(池)。 生物脱氮的反应过程是: 1、氨化与硝化 在未经处理的新鲜废水中,含氮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有: ①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胺类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 ②氨态氮(NH3、NH4+),一般以前者为主。 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相继产生下列反应: (1)氨化反应 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这一过程称之为“氨化反应”。 (2)硝化反应 在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一步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硝化菌的作用下,使氨(NH4)转化为亚硝酸氨,反应式为 NH4++3/2O2 NO2-+H2O——2H+-ΔF (ΔF=278.42KJ) 继之,亚硝酸氨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氨,其反应式为: NO2-+1/2O2 NO3--ΔF (ΔF=72.27KJ) 硝化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NH4++2O2 NO3-+H2O+2H+-ΔF (ΔF=351KJ) 2、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是指硝酸氮(NO3-N)和亚硝酸氮(NO2-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氮(N2)的过程。 反硝化菌是属于异养型兼性厌氧菌的细菌。在厌氧菌(缺氧)条件下,以硝酸氮(NO3-N)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在反硝化过程中,硝酸氮通过反硝化菌的代谢活动,可能有两种转化途径,一种途径是同化反硝化(合成),最终形成有机氮化合物,成为菌体的组成部分,另一种途径是异化反硝化(分解),最终产物是气态氮。

  • 总氮消化?

    在做总氮消化时,用压力灭菌器一般如何掌握压力的?你们的日常经验是什么?谢谢你的指教?

  • BOD5的接种液能不能用鱼缸使用的硝化细菌?

    之前用接种胶囊,成本较高,用土壤或者废水做接种液也不太好掌控,可不可以用养鱼的硝化细菌呢?之前尝试过法国科迪的消化细菌,标样是做出来了,但是成本也高,如果尝试消化细菌可以把标样做出来,是不是就可以用硝化细菌?

  • 【讨论】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吗?

    流言: “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是在时尚女性中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地铁里还有这方面的广告:“XX活性乳酸菌,饭后来一瓶”。据说“XX活性乳酸菌含有两种活性益生菌:活力C菌和黄金双岐因子,双益搭配,健康加倍。”真相: 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菌的乐园。即使是“讲卫生”到了洁癖的地步,一个成年人体内的细菌总重量也大约有1.5公斤重。一般认为,这些细菌的总个数至少是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在小肠里还算地广菌稀,每毫升还只有一千个的样子;到了大肠,就发生了“菌数爆炸”,一毫升里的细菌达到了上千亿。这些细菌中的绝大多数与世无争,与人体和平相处。有一小部分不安分的,要搞点破坏“生态环境”的恶作剧,被称为“致病细菌”。还有一些社会责任感比较强,坚持“肠道兴亡,细菌有责”的信念,代谢生成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多肽以及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抑制致病细菌的泛滥,从而被人类授予了“益生菌”的光荣称号,英文叫做“probiotic”。

  • 【世界环境日】氨氮总氮超标后的处理方法

    氨氮和总氮超标是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化学法处理:氨氮去除剂:可以直接向废水中投加氨氮去除剂,这类药剂能通过氧化作用快速分解氨氮,反应时间快,一般在5~6分钟内即可看到效果。氨氮去除剂的浓度可根据实际氨氮浓度调节,灵活性较高。折点加氯氧化法:使用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等氧化剂将氨氮氧化为氮气释放。此方法操作快速,但需注意控制加药量以避免余氯过高。生物法处理:硝化和反硝化: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去除氨氮。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随后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实现脱氮。此方法适用于有足够停留时间的生化处理系统,需要维护良好的微生物环境。物理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如磷酸铵镁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促使氨氮和其他离子形成沉淀物,再通过沉淀分离去除。吹脱法:通过调节pH值和增加空气吹脱,促进氨氮以气体形式逸出。蒸氨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通过加热蒸发氨氮,然后冷凝回收氨气。电氧化分解法:利用电解过程将氨氮氧化,适合小规模或特殊场合。直接整体处理:通过构建新的或改进现有处理工艺,如MBR(膜生物反应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高级处理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好,但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

  • “荧光假单胞菌”是“发光猪肉”的元凶

    猪肉为何会在黑夜里发出荧荧蓝光?昨天下午,北京市工商局对外揭晓“谜底”:通过抽检发现,这是一种叫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菌在“作祟”,与猪肉安全无关。  专家介绍称,该细菌并不可怕,对正常人群不具有致病性。  抽检未发现荧光增白物  近期,有几位消费者反映在建欣苑菜市场、八里桥市场等处购买的猪肉,夜晚会发出荧光,担心吃了可能对身体有害。而这些肉都是从正规屠宰场批发,且肉身上有检验检疫章(本报12月12日曾报道)。  近日,北京工商部门组织了抽检,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送检样本进行荧光增白物质和荧光假单胞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本均未检出荧光增白物质,不过都检出了荧光假单胞菌。  猪肉煮熟可杀灭该细菌  “荧光假单胞菌能产生黄绿色荧光色素而使猪肉发光”,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王贺祥介绍,这种细菌在肉及肉制品、禽蛋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易生长繁殖。  王贺祥说,荧光假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嗜冷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植物、动物活动环境中,也是存在于人类肠道的正常细菌,对正常人群不具有致病性,不必对其恐慌。  如何杀灭猪肉上的细菌呢?王贺祥介绍,该菌在42℃就会停止生长,超过70℃,只需数秒即可杀死。  市工商局也表示,消费者购买到的“发光猪肉”,可能在屠宰、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污染了荧光假单胞菌,只要猪肉本身没有腐败变质,可以通过焯、炒、煮等方式将猪肉熟制后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李氏菌的疾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2、培养特性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3、生化反应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维二糖,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VP、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4、血清型根据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将单增李氏菌分成13个血清型,分别是1/2a、1/2b、1/2c、3a、3b、3c、4a、4b、4ab、4c、4d、4e 和“7”13 个血清型。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为1/2b、1/2c、3a、3b、3c、4a、1/2a和4b,后两型尤多。5、抵抗力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粪便、青储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经5-20min可杀死,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马林20min 可杀死此菌。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二、流行病学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上升趋势。三、致病性单增李氏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菌的毒力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因为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因此,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40岁以上的成人,此外,酗酒者、免疫系统损伤或缺陷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及器官移植者也易被该菌感染。该病的临床表现,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单增李氏菌的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它的致病性与毒力机理如下:1、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2、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酶,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分解;3、溶血素,即李氏杆菌素O,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为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四、检验1、增菌培养取回的样品应在4℃下处理、存放和运送,如果是冷冻样品,则在检验前要保持冷冻状态。取25mL液体或25g半固体或固体样品放入含有225mL无选择性试剂增菌肉汤(EB)的均质杯中进行均质,然后转入三角瓶中,30℃培养4h,加入选择性试剂吖啶黄素、萘啶酮酸,继续培养20h和44h.。2、分离共培养24h和48h后,取EB培养物分别在OXA和LPM或加七叶苷/Fe3+LPM琼脂平板上划线。PALCAM琼脂可替代LPM琼脂。将OXA和PALCAM平板置于35℃培养24-48h,LPM平板在30℃培养24-48h。然后,把LPM平板放于解剖镜载物台上,以45°角入射光从平板下面照射平板,通过目镜垂直向下观察寻找可疑菌落。李斯特氏菌在LPM平板上呈有光泽的兰色或灰色。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划线的平板作对照。加入七叶苷和Fe3+的LPM平板不用斜射光系统,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与在OXA上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相同。在OXA平板上李斯特氏菌菌落周围有一个黑色环,其它菌也可形成黑色环,但形成时间要在两天以上。李斯特氏菌在PALCAM和OXA平板上的菌落特征相似。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挑取5个或更多的典型菌落,分别划线于TSAYE平板上以得到更纯、更典型的单个菌落。食品检验中在TSAYE平板上纯化是必须的,因为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分离菌落时可能沾有不可见的受抑微生物。挑取5个典型菌落的原因是一个样品中可能分离到一种以上的李斯特氏菌。30℃TSAYE平板培养24-48h,如果不用于动力观察,也可在35℃培养。3、鉴定步骤(1)观察TSAYE平板通过斜射光观察,寻找呈兰灰至兰色菌落。在TSAYE上用已知菌作对照。(2)、从30℃或更低温度下培养的TSAYE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做成湿玻片在油镜下观察。湿玻片用0.85%生理盐水菌悬液制成。如果菌量太少,菌体黏附于载玻片上而呈现非运动性。李斯特氏菌是细短杆菌,可见轻微的旋转及翻滚。与已知的李斯特氏菌的对照相比,球形、大的杆状且快速泳动的都不是李斯特氏菌。(3)挑取典型菌落进行过氧化氢酶实验,李斯特氏菌呈过氧化氢酶阳性反应。(4)取16-24h的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李斯特氏菌呈革兰氏阳性杆菌。但是陈旧培养物革兰氏染色会发生变化,而且菌体可成球形。在染色过重的玻片上菌体有呈栅状排列的趋势,易误认为白喉菌而错判。(5)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TSBYE肉汤管中,35℃培养24h用做糖类发酵和其它生化项目实验。TSBYE肉汤管在4℃下可存放几天,也可反复接种。(6)在TSAYE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刺种到5%的绵羊血或马血琼脂平板上,刺种时避免触到平板底部和使琼脂破裂,同时设阳性对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绵羊李斯特氏菌)和阴性对照(英诺克李斯特氏菌),35℃培养48h。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窄小的β-溶血环。(7)在明亮的光照下,观察经穿刺的血琼脂平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西尔李斯特氏菌围绕穿刺点产生较清晰的β-溶血环,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不产生溶血现象,而绵羊李斯特氏菌产生界限明显的较大溶血环,在此不要试图进行种间的区分,但要记录下溶血反应的特征,CAMP试验可区分它们间的溶血反应。(8)硝酸盐还原试验(选做)。用TSBYE肉汤培养物接种于硝酸盐肉汤中,35℃培养5天后,加入0.2mL试剂A,再加入0.2mL试剂B,混合,出现紫红色为阳性反应,表明硝酸盐已被还原,如无颜色出现,在试管内再加入少量锌粉,放置1h,如出现紫红色,表明硝酸盐仍存在,未被细菌还原。只有默氏李斯特氏菌还原硝酸盐,因此,从格氏李斯特氏菌中区分出默氏李斯特氏菌就必须进行这唯一的试验。本试验还有一等效试验,即加入0.2mL试剂A后,再加入0.2mL试剂C,出现橙色表明硝酸盐已被还原。如未出现颜色反应,也加入少量锌粉,若出现橙色表明硝酸盐未被还原。(9)将TSBYE培养物穿刺到SIM和MTM试管中,室温培养7天,每日观察,李斯特氏菌呈典型伞状生长。在MTM中伞状生长更典型。同时,30℃的TSBYE培养物在油镜下可见细菌作翻转运动。(10 )将TSAYE肉汤培养物分别接种于0.5%(W/V)葡萄糖、麦芽糖、七叶苷、甘露醇、鼠李糖、木糖发酵管内(可选用倒立发酵管),35℃培养7天,呈阳性反应的李斯特氏菌产酸不产气,李斯特氏菌发酵鼠李糖和木糖的情况见下表。所有李斯特氏菌对葡萄糖、七叶苷、麦芽糖均能发酵,除格氏李斯特氏菌均不能发酵甘露醇。如果在OXA、PALCAM或加七叶苷/Fe3+的LPM分离平板上菌落色素很明显,则七叶苷试验可免做。

  • 【求助】关于湿法消化样品遇到的问题想请教大家

    我是刚开始接触[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想测定我培养出来的灵芝菌丝(固体烘干粉碎过筛)中的硒元素的含量。 在消解时,我担心出现爆炸(我的同学曾经遇到过)所以没有加入高氯酸,只加了浓硝酸。我的固体样品为0.1g,浓硝酸的量为10毫升。消化过程中有棕黄色的烟出现,溶液呈黄绿色。随着时间的增加,烟慢慢变淡,溶液颜色也慢慢变浅,但是直到溶液快干了,也没有冒完全的白烟,总是杂些棕黄色,溶液也不是清亮无色的,而是呈淡淡的绿色。不知道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我是放在消化管里,盖上小漏斗放在消化炉里进行消化的,这种方法会造成硒元素的挥发吗?怎么判断消化的终点呢?冒出去的烟中会带有硒元素吗? 可能我问的问题比较白目,但还是恳请大家来帮助我,谢谢![em0811]

  • 【转帖】高温快速消化与国标消化的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转帖】高温快速消化与国标消化的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1  方法1.1  实验分组分为2 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测定样本蛋白质含量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消化方法,之后的蒸馏、滴定、计算方法,则完全相同。推荐使用仪器:蛋白质测定仪,半自动定氮仪。1.1.1  对照组:操作严格按照国标规定〔1〕进行。其采用的消化方法为小火碳化消化法:取样品稀释液110 mL 与消化剂及硫酸一起加入定氮瓶内,于瓶口放一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加热消化,消化过程要求小火(400 ℃) 碳化3 h 左右。1.1.2  实验组:采用的消化方法是高温消化法:将样品稀释液110 mL 与消化剂一起加入定氮瓶内保持1 000 ℃的高温持续加热,其过程要求保持定氮瓶内液体沸腾,但所产生的蛋白质气泡不溢出瓶口,同时产生的蒸馏水气体在瓶壁遇冷回流,可以将瓶内壁上的蛋白质带回瓶底进行消化,整个消化过程大约1 h。1.2  蛋白质含量检测1.2.1  两组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比较: 分别对50 g/ L蛋白校准液(上海申索) 及15 份人血白蛋白样品(蛋白含量未知) 进行两种方法的蛋白质含量检测,前者重复15 次。1.2.2  实验组蛋白回收率检测(见表1) :任取2 种含蛋白的样品A、B(蛋白含量未知) ,每种样品分别取3 份各916 mL ,加入50 g/ L 的蛋白标准液0μL 、100μL 、400μL 和分别对应400μL 、300μL 、0μL 的生理盐水,执行4 次重复试验,进行2 种方法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最后计算回收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2/201012032149_264269_1641058_3.jpg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

  • 【求助】谁知道水中硝化细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请问各位,有做过水中的硝化细菌的培养和检测的么?如何确定水中有硝化细菌的存在,如何确定其数量,如何辨别其菌种?有没有相关资料和标准提供一下,谢谢~如果能快速测定和检出的更好,有仪器可以做的推荐一下也可以....

  • 废水中的氮

    [font=黑体][size=18px] 废水中的氮[/size][/font] [b][font=黑体]1 [/font][b][font=黑体]分类[/font][/b][/b] [font=宋体]废水中含氮污染物包括:有机氮,氨氮,硝态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以及总氮。[/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物颗粒中的含氮量,包括[/font][font=Times New Roman]NO[/font][/font][su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sub][sup][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sup][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NO[/font][/font][su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sub][sup][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sup][font=宋体][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NH[/font][/font][su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sub][sup][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sup][font=宋体]等无机氮和氨基酸、蛋白质和有机胺等有机氮。[/font] [b][font=黑体]2 [/font][b][font=黑体]脱氮原理[/font][/b][/b] [font=宋体]生物脱氮首先是在厌氧环境内,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这一过程称为氨化过程,氨化过程很容易进行,在一般处理设施中均能完成;然后在好氧环境内,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随后在缺氧环境内,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逸出。[/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氨化过程:[/font][/font][/b] [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氨化过程是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含氮有机化合物[/font]([font=宋体]蛋白质、核酸等[/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降解为多肽、氨基酸、氨基糖等简单含氮化合物,第二步则是降解产生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在脱氨基过程中转变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NH[/font][/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font] [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硝化过程:[/font][/font][/b] [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硝化反应过程原理为:在有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所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参与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硝酸菌参与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font][/font] [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反硝化过程:[/font][/font][/b] [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反硝化反应过程原理为: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污水中逸出,从而达到除氮的目的。反硝化是将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菌是一类化能异养兼性缺氧型微生物。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化能自养菌,它们利用[/font]CO[/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CO[/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2ˉ[/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HCO[/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等做为碳源,通过[/font][font=Times New Roman]NH[/font][/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NH[/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或[/font]NO2ˉ[font=宋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硝化反应过程需要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并以氧做为电子受体,氮元素做为电子供体。当有分子态氧存在时,反硝化菌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当无分子态氧存在时,反硝化细菌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N3[/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font='Cambria Math']?[/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做为电子受体,有机物则作为碳源提供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得到氧化稳定,由此可知反硝化反应须在缺氧条件下进行。[/font][/font] [font='Times New Roman'][font=黑体]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菌需要有机碳源(如碳水化合物、醇类、有机酸类)作为电子供体,利用[/font]NO3ˉ[font=黑体]中的氮进行缺氧呼吸。硝化反应每氧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g[/font][font=黑体]氨氮耗氧[/font][font=Times New Roman]4.57g[/font][font=黑体],消耗碱度[/font][font=Times New Roman]7.14g[/font][font=黑体],表现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pH[/font][font=黑体]值下降,在反硝化过程中,去除硝酸盐氮的同时去除碳源,这部分碳源折合[/font][font=Times New Roman]DO2.6g[/font][font=黑体],另外,反硝化过程中补偿碱度[/font][font=Times New Roman]3.57g[/font][font=黑体]。[/font][/font] [b][font=黑体]3 [/font][b][font=黑体]脱氮工艺[/font][/b][/b] [font=宋体][font=宋体]脱氮的主要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A[/font][/font][su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sub][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O[/font][font=宋体]、氧化沟、[/font][font=Times New Roman]SBR[/font][font=宋体]等)和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等),对污水中的氮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在工艺以及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复杂性。[/font][/font]

  • 【分享】细胞培养常见问题解答

    1培养基中丙酮酸钠的作用是什么?答:丙酮酸钠可以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替代碳源,尽管细胞更倾向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但是,如果没有葡萄糖的话,细胞也可以代谢丙酮酸钠。2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答:GlutaMAX-I 即谷丙氨酸二肽,是一个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其不稳定的alpha-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GlutaMAX-I二肽非常稳定,即使在121磅灭菌20分钟,GlutaMAX-I二肽溶液有最小的降解,如果在相同条件下,L-谷氨酰胺几乎完全降解。3二价离子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吗?使用胰蛋白酶时加入EDTA的目的是什么?答:二价离子的确抑制胰蛋白酶活性。EDTA用来螯合游离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以便保持胰蛋白酶的活性。建议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前,用EDTA清洗细胞,以消除来自培养基中所有的二价离子。4细胞传代消化时所用胰酶浓度越高越好吗?答:不见得!因为胰蛋白酶溶液的消化能力是和溶液的pH、温度、胰酶浓度及溶液中是否含有Ca++, Mg++离子和血清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pH8.0、温度37oC其作用能力最强。另外,钙、镁离子及血清均能大大降低其消化能力。我们每次进行传代消化前,一定要用D-Hanks液或PBS液冲洗细胞培养瓶,以便于将含血清的培养基冲洗干净,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消化液的消化能力。通常使用的消化液浓度为:(1)0.05%胰蛋白酶+0.02%EDTA;(2)0.25% 胰蛋白酶 多数细胞传代消化可使用0.25%胰蛋白酶+0.02%EDTA这种消化液。

  • 细胞储存液氮罐常见问题解答

    [b]  细胞储存液氮罐有哪些常见问题?[/b]  1. 液氮泄漏:由于液氮的低温特性,液氮罐可能会发生泄漏。泄漏会导致液氮罐内的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细胞样品的保存质量。  2. 结霜过多:在液氮罐内频繁开启和关闭时,可能会导致罐壁结霜过多,影响细胞样品的保存效果。  3. 罐口密封不严:如果细胞储存液氮罐的罐口密封不严,空气和水分可能会进入罐内,影响细胞样品的保存质量。  4. 细胞样品冻结:如果液氮罐内的温度过低或未能均匀冷却,细胞样品可能会被过度冻结,导致细胞死亡或质量下降。[b]  如何解决细胞储存液氮罐常见问题?[/b]  1. 液氮泄漏:定期检查液氮罐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泄漏现象发生。如果发现泄漏,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  2. 结霜过多:减少频繁开启和关闭液氮罐的次数,避免罐壁结霜过多。若结霜现象已经发生,可以使用专门工具清除结霜,保证罐壁干燥。  3. 罐口密封不严:定期检查罐口密封圈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及时更换密封圈,确保罐口密封性良好。  4. 细胞样品冻结:在存放细胞样品前,先将液氮罐内的温度均匀冷却至适宜的范围。此外,可以根据细胞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冷冻液进行保存,以降低细胞冻结的风险。[url=http://www.mvecryoge.com/]金凤液氮罐[/url]  [b]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b]  1. 定期检查液氮罐的液位:液氮罐内的液位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定期检查液位,并根据需要添加或排除液氮。  2. 正确使用细胞冻存管:选择质量好的细胞冻存管,确保其密封性良好,以防止细胞样品受到空气和水分的污染。  3. 定期清理液氮罐:定期清理液氮罐内的污垢和杂质,保持罐内干净整洁。清理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液氮和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4. 避免频繁开启和关闭液氮罐:频繁开启和关闭液氮罐会导致温度变化,影响细胞样品的保存效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开启和关闭液氮罐的次数。  细胞储存液氮罐是保存细胞样品的重要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定期检查液氮罐的密封性能、控制结霜、保证罐口密封性和正确保存细胞样品,可以有效解决液氮泄漏、结霜过多、罐口密封不严和细胞样品冻结等常见问题。此外,定期检查液位、正确使用细胞冻存管、定期清理液氮罐和避免频繁开启和关闭液氮罐也是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有正确使用和维护细胞储存液氮罐,才能保证细胞样品的长期保存质量和稳定性。

  • 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

    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是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四大问题:file:///C:/DOCUME~1/lab11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886.png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file:///C:/DOCUME~1/lab11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396.png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file:///C:/DOCUME~1/lab11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379.png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file:///C:/DOCUME~1/lab11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497.png 4、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今年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1.1湖北省宜昌市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1.2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1.3“罗丹明B”,俗称“大红粉”,呈红色粉末状,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重庆市九龙坡区查明一起销售毒花椒案件,查获上万斤毒花椒,该毒花椒中含有致癌物罗丹明B。1.4青岛查封一批使用福尔马林和工业烧碱浸泡小银鱼,体积增大,有弹性,不容易腐烂。但是食用这种小银鱼后会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休克。特别是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1.5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其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在流通环节也存在严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许多霉菌污染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后,不仅可引起腐败变质,而且可产生毒素引起误食者霉菌毒素中毒。2食品中霉菌毒素特点霉菌毒素通常具有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而且霉菌毒素多数还具有致癌作用。霉菌毒素的作用包括减少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抑制DNA和组蛋白形成复合物,影响核酸合成,降低免疫应答等。根据霉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可将其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光过敏性皮炎等。人和动物一次性摄入含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常会发生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含少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因此,粮食及食品由于霉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有些还会造成误食人畜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症。3可污染粮食及食品并发现具有产毒菌株的霉菌属种: 3.1[size=10.5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