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葵花籽油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葵花籽油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葵花籽油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葵花籽油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葵花籽油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葵花籽油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葵花籽油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葵花籽油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葵花籽油标准品相关的资讯

  • 葵花籽油的保质期分析新方法
    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能为不同配方的食品氧化稳定性分析提供快速可靠的分析结果,并且找到食品和饲料行业中潜在的葵花籽油替代品。葵花籽油是许多食品和非食品生产线的重要基础。食用油在食品,烘焙和畜牧业用面粉中备受重视。在另一方面,油酸脂对该行业也至关重要。许多公司现在都面临着下一步的挑战,其中包括为他们的产品寻找可能的替代品。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是油脂和种子的保质期研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产品保质期的改变。找到正确的仪器和方法来评估氧化稳定性对新配方的影响,以确定葵花籽油的潜在替代品,对研发实验室来说至关重要。VELP的解决方案是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能够获得食品样品在油脂氧化过程中的高附加值信息。根据标准AOCSCd-12c-16程序获得可靠和准确的结果。OXITEST方法和公式的比较功能可提供快速可靠的结果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加速氧化过程,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将样品置于两个单独的钛室中,并在90°C/194°F的恒温和6bar的氧分压下经受高氧化应力。抗氧化性由“诱导期"IP表示,即达到氧化起始点所需的时间,对应于可检测的酸败水平或由于产品消耗的氧气总量导致的氧化速率的突然变化。诱导期越长,氧化稳定性越高。强大的VELPOXISoftTM软件可控制多达4台仪器。选择“配方比较"选项,可以比较不同的配方,区分产品的氧化稳定性。因此,OXITEST可以为评估葵花籽油的潜在替代品以及分析这些替代品在保质期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影响提供支持。得益于与VELPErmes云平台的连接,OXITEST能够减少日常操作,您还可随时随地从PC、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时监控仪器。
  • 卷入“陈年葵花籽”传言 洽洽食品停牌
    卷入采购"陈年葵花籽"传言昨停牌 回应称可杜绝陈年籽   "洽洽是可以相信的。"昨日,就媒体指洽洽或采购把关不严导致陈年葵花籽流入,该公司董秘办联系人在电话中这样回复本报记者查询。受消息影响,昨天洽洽食品临时停牌。在晚间,该公司在澄清公告中说"报道与事实不符".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卫生部才就瓜子的国标征求意见,当中明确规定像瓜子这样的籽类霉变粒的限值是"带壳产品≤2%,去壳产品不得检出".   有媒体昨日报道,国内最大的炒货生产商洽洽食品被供应商指责采购体系混乱,收购炒货原料把关不严。报道援引用化名的一位供应商称,一直向洽洽等企业供应原料,目前其公司每年给洽洽食品供货500万斤左右,当中不乏陈年葵花籽乃至劣质葵花籽。   报道指陈年葵花籽味道色泽都要差些,特别是霉变率更高,洽洽此举是为了"节约成本".报道未提及该供应商为何透露这一信息,但报道称洽洽个别采购人员收了红包,会对品质并不好的瓜子放行。该报道未能寻求到洽洽评论。   洽洽:供应合同可杜绝陈年籽   昨天,洽恰透过深交所发出早间公告,指出公共传媒出现关于洽洽食品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洽洽食品股票于昨天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澄清公告后复牌。   昨日下午5时许,洽洽董秘办上述联系人说该公告已经提交深交所。据昨晚的公告,洽洽指公司原料采购标准完备"可有效规避陈年籽",与供应商签订的供货合同、承诺等文件均作了严格的要求"可有效杜绝供应商陈年籽进入公司".但该公司未一并说明合同的条文和如何监管,只是强调"所检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   调查:   去年瓜子成本大增   记者了解到,"葵花子"和"西瓜子"为洽洽食品去年贡献了八成以上的销量,可谓该公司的拳头产品。如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去年该公司采购的瓜子成本确实存在较大增长。   昨日,记者翻阅洽洽年报,发现葵花籽产品去年录得高达20.35亿元的销售额,毛利率增加1.81%到30.26%,仅次于西瓜子的35.49%.但是与此同时,葵花籽去年营业成本大幅增加20.12%,西瓜子的营业成本增幅更大,达到21.47%.   链接:   新国标要怎样管陈年瓜子?   记者注意到,事件发生正值卫生部对外征求《坚果炒货食品》等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意见的敏感时期。草稿明确规定了"霉变粒"是指籽仁出现异常色,按照要求,霉变粒的限值是"带壳产品≤2%,去壳产品不得检出" 此外,在衡量葵花籽是否变质以及新鲜度上也拟作限定,例如每100克葵花籽过氧化值不能高于0.8克。
  • 国家粮食局拟出台大豆油等三项新国标
    据国家粮食局10月14日消息,《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3项国家标准经过研究、验证,已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近日,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这3项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国标的共同点是放宽了酸值容许范围,成品油质量等级从四级改为三级。据编制说明解释,这是为了符合我国&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植物油产业节能减排和油料资源的充分利用要求。   在食品安全方面,由于考虑到这几年农业育种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面对集中油料作物可能有的新产品,新国标规定&ldquo 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rdquo ,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色素,不得混有非食用油 并要求&ldquo 零售终端不得销售散装成品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不能脱离原包装销售&rdquo ,以防掺杂使假。   而在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本次油品国家标准的特征指标等同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相关数据,并参考其他国家的同类油品标准,但技术内容各不相同。   花生油修订:调整对酸值规定   据编制说明,因气候条件差异,导致各地花生仁酸值差异较大,这次修订将调整相应的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以充分利用花生资源,适应我国植物油加工技术的发展。   大豆油:强调转基因标识   除食品安全和国际标准接轨部分中与花生油相似的内容以外,对大豆油标准的修订还强调,转基因大豆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葵花籽油:将葵花仁油纳入国标   根据葵花籽油的编制说明,新版国标修订时,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将葵花仁油写入了新修订的《葵花籽油》标准,把成品葵花籽油分为葵花仁油、压榨葵花籽油和浸出葵花籽油三类。 关于公开征求《大豆油》等三项国家标准意见的函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3项国家标准经过研究、验证,已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将此3项标准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请您在2013年10月31日之前,填写好附件中的意见反馈表,寄(发)送至粮油标委会秘书处。   感谢您对粮油标准化工作的支持,谢谢!   粮油标委会秘书处联系电话:010-58523434,58523395   传真: 010-58523408   联系人: 李玥 张玉琴   Email:sactc270@163.com   附件:征求意见标准相关材料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13年10月12日
  • 油炸食品用对油不会有健康风险
    油炸食品是不健康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一项常识,但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文章说,西班牙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食用橄榄油或葵花籽油制作的油炸食品并不会导致冠心病等健康风险上升。   马德里自治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1992年到2004年间,他们对4万多名西班牙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西班牙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国家,其食谱中所用的油大多是橄榄油或葵花籽油,因此这里的油炸食品与其他许多地方相比在用油上并不相同。   分析结果显示,在西班牙,长期食用油炸食品并不会导致冠心病风险上升,也不会因此增加死亡风险,不存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发现的油炸食品与健康风险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因此认为,通常人们认为油炸食品是不健康的,是因为制作这些油炸食品时所用的油,比如猪油,多含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冠心病等疾病。而橄榄油和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用它们制作的油炸食品没有这种健康风险。
  • 调和油乱象调查:占市场三成 二十年无国标规范
    调和油里有什么、有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仅令消费者困惑,实际上,连“标准”也无法回答。距今为止,食用调和油已出现了约20个年头,现雄踞三成以上食用油市场。而就是这样一种历史长、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宗油种却迟迟不见相关国标规范。与此同时,现行的、也是已实行15年的行业标准也无法回答上述问题。   “一滴橄榄油也能叫橄榄调和油”的说法属实吗?企业为什么不愿标注成分比例?国标缘何“难产”久久……调和油陷入质疑,“标明食用调和油成分比例”的呼声越来越大。   ■市场之乱   名称:哪个贵写哪个   配料:哪个便宜哪个多   在北京的几个大型超市记者看到,调和油是食用油市场的“大头”之一,往往摆满一个货架,至少占所有食用油的四成。“调和油走得最快,其次是花生油和玉米油。”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都买调和油,不是说健康吗?而且有便宜的也有贵的,选择多。”正如销售人员所说,调和油几乎占满了整个价格区间:以五升桶的产品为例,调和油既有四十余元的全油品“最低价”、七、八十元的中端产品,也不乏百余元的高端产品。   记者拿起一桶5升售价79.9元的坚果调和油询问销售人员其中坚果的比例,销售人员称:“叫坚果调和油的话,就是以花生油、瓜子油为主的油。”而事实并非如此。产品标签的配料表显示,这款油包含“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8种油。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规定,调和油中配料排得越靠前,表明当中此成分含量越高。这也就是说,这款“坚果调和油”中含量最高的,却是与“坚果”毫不相关的大豆。无独有偶,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花生油”成分排在第三位、金龙鱼鱼油调和油中鱼油成分排在配料表中的倒数第二位……此外,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4升售价49.9元,是该超市所有油品中最廉价的,这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在内的产品价格低过其配料表中每一种单独的油品。   记者发现,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都是以较为廉价的“大豆油”为基油,而在配料表的后几位油的橄榄、鱼油、花生油、葵花油、坚果油等“高级油种”往往被提到产品名中。业内人士表示,调和油定价通常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添加该种油的比例,而消费者无法知晓其中不同油的比例,只能按照产品名称做一个简单区分。   “这些消费者并不清楚,还以为自己买得很值得。”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上调和油产品鱼龙混杂,为谋利益,不少企业在没有产品研发能力的情况下,自行进行调和油各油种的比例调配,更多调的是价格而不是营养,消费者权益因此受到侵害。”   “当下的调和油市场确实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不能以某种油品的名称来归并到调和油名称中来,这样容易引起误导。”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田鸿儒表示。   ■标准之乱   配比:企业讳莫如深   检测:国标难产之源   记者致电各粮油企业询问现售调和油配比,各家企业无一例外地拒绝向记者透露相关内容。金龙鱼等食用油行业大企业均以技术保密、没有授权不方便提供为由拒绝透露调和油产品配比。阿格利司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将于今年“十一”前后推出一款注明成分配比的调和油产品,而同样拒绝回答当下出售的阿格利司橄美乐橄榄葵花油等产品的成分配比。   “老百姓越来越懂健康,舍弃了吃了多年的、便宜的大豆油、菜籽油,购买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殊不知最后买到的还是大豆油。橄榄、花生,这些加一点,是撑身价的。”一位在粮油行业工作多年的行业人士称:“橄榄油价格是大豆油的4至5倍,花生油、葵花籽油的价格比大豆油高很多,在标准不强制标注成分比例的情况下,你说企业怎么加?”   而被数度提及的调和油国家标准已“在制定中”7年,仍尚未出台。   据了解,《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至今已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直到去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对比市场上的其他油品,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第二版国标已于2003年修订完成 2008年,亚麻籽油也更新了国标 新近流行的橄榄油与油橄榄果渣油也于2009年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至此,历时七年,食用调和油的国标仍未见踪影。   就标准问题,记者连线两位负责制定标准的中国粮油学会专家,截至记者截稿,均未收到两位专家的答复。“目前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还有部分在专家讨论中,将择机出台。”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田鸿儒表示,问题正在于调和油成分配比与检测上。“为什么标准没有出来?主要原因就在检测方法上。”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在公开场合表示:“测定方法是油检测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发愁。”   而中储粮近日发布的调和油检测方法或许能为检测调和油助力,据称,该方法联合专业院校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只要是添加不低于5%的油种均可检测。然而该方法同样存在局限:“第一要求油种不能太多,第二,每一种油种含量不能太低。”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称。据悉,中储粮近日推出了新品金鼎3D芥花调和油,这是其注明成分配比的第二款调和油产品。“专家、消费者、行业都呼吁国标尽快出台,公布调和油的成分比例对消费者明白消费、规范企业公平竞争都有好处。”田鸿儒称。记者 邵瑞琳   名称 配料表 价格   金龙鱼 大豆油、葵花籽油、添加剂 56.9元/5升   葵花籽清香食用调和油   金龙鱼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鱼油、芝麻油、添加剂 89.9元/5升   深海鱼油调和油   金龙鱼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62.9元/5升   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   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添加剂 128.8元/5升   胡姬花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49.9元/4升   花生浓香调和油   金鼎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47.5%、菜籽油 41.4%、 花生油6.0%、 玉米油2.5%、葵花籽油1.0%、橄榄油0.6%、茶籽油0.6%、芝麻油 0.4%、添加剂 61.5元/5升   福临门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小麦胚芽油、添加剂 66.6元/5升   天天五谷调和油   福临门 非转基因食用调和油DHA藻油 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DHA藻油、添加剂 89.9元/5升   福临门 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63.5元/5升   阿格里司橄美乐 初榨特级橄榄油、葵花油 121元/4.5升   橄榄葵花油   多力葵花花生油 葵花籽油50%、花生油50% 107元/5升   ■小链接   营养师家吃什么油?   食用调和油本是一种健康与营养相结合的食用油,但是,这种好的油品被少数不良企业随意挂名以次充好,致使食用调和油的名誉受到影响。在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之前,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和选择食用油?让我们来看看知名营养师顾中一家是如何买油、吃油的。   “由于在家做饭的机会不多,我家一直用小包装的食用油,以防变质浪费。”顾中一营养师说:“在油品的选择上,我倾向于选择橄榄油。很多人对橄榄油存在误解,认为其只能用来拌凉菜,其实橄榄油的特点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特别丰富、耐热性较好,所以只要避免长时间高温爆炒,都可以使用橄榄油。另外,在一些进口超市中会有芥花籽油,这种油各方面的营养价值与橄榄油相当,但在价格上要低于橄榄油,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油品。”   专家提示,一种油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含有的脂肪酸。根据是否含有不饱和键以及不饱和键的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进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人体的健康维护是有益的。可特别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热比例,即“单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来选择食用油。   顾中一表示,选择植物类食用油,要因人而异。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营养、口感、烟点等方面各有利弊。在购买食用油时尽量根据家中人数和食用状况买较小包装油,储存时远离炉灶等高温区域,以防变质。此外,顾中一特别提示,无论选择何种食用油,每日的控制每日摄入量是最重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控制食用油总量是健康的关键。”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已超过40克,其中北京居民平均每天吃油达到65克,大大超标。   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表(百分比)   油品 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脂肪酸   大豆油 15.9 58.4 27.4   花生油 18.5 38.3 40.0   玉米油 15.4 54.6 30.0   橄榄油 13.8 11.1 75.1   棕榈油 43.4 12.1 44.4
  • 卫生计生委:调和油将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在16日-1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13年全球油脂油料产业峰会"上,卫计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部邵懿表示,调和油将被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添加标识要求,但设置安全指标解决地沟油问题不太现实,可能性不大。   邵懿指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整合工作已启动,目前地沟油和调和油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标准的修订将充分考虑社会热点问题。但是通过设置安全指标解决地沟油问题,不太现实,可能性不大。   至于调和油,邵懿透露,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其中重要的修改就是要将调和油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增加相关数据定义和安全指标,并添加标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如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天然谷物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茶籽橄榄调和油、坚果调和油等。各品牌调和油均有在外包装标示成分,成分少则三四种,多则十来种。业内人士透露,生产企业在标注各类成分时,一般会根据加入量大小依次排列,但大多只标成分不标配比,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障碍。业内人士爆料,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少厂家会以价格昂贵但实际占比不高的油料来命名调和油,误导消费者。如有些产品,花生油占比不足10%,却叫"花生调和油",实际上成分最多的却是营养价值很低的棕榈油。   据悉,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已启动《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2008年,征求意见稿完成。然而,正式标准至今仍未出炉。对此,粮油质量检测工作人员表示,食用调和油配料比例并无国家标准,只有企业标准,检测缺乏依据。   贴士:如何选择 专家教你   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之前,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调和油?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刘丹提出建议--   第一步:挑牌子。一般而言,大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第二步: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食用调和油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   第三步:要特别注意外包装上的原料排序,不要被产品的名称所迷惑。   第四步:看加工工艺。调和油主要有压榨、浸出和预榨浸出等3种工艺。首选压榨,因压榨无化学物残留,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最大程度保存了油里的营养素 浸出,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但出油率高、成本低 预榨浸出,即先压榨再浸出,如有些花生油就是先压榨,再把残渣浸出。   第五步:选择原材料为非转基因的调和油。
  •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制订千项食品标准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公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使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维护食品产业安全,《规划》要求严格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项目核准有关规定,加强对豆油、菜子油、花生油、棉籽油、茶子油、葵花子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等行业外资准入管理。做好外资并购境内重要农产品企业安全审查工作。依法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食品产业安全。   根据《规划》,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万亿元,增长100%,年均增长15% 利税达到1.88万亿元,增长75%,年均增长1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60%左右,全国建成数百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区。
  • 食用油国家标准:产品必须标明是压榨还是浸出
    国大豆油(GB1535-2003)和花生油(GB1534-2003)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于2004年10月正式施行,标准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   在国标中,所有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的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法。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其过程不涉及化学添加剂。从安全与环保上来看,采用物理方法的压榨油较有优势。它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正,但以压榨法生产食用油,出油率低,对原料的利用程度低,加工成本较高。常用于生产花生油。浸出法是采用某种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再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后加工成成品油。浸出法制油,具有糟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只要合乎国家标准,以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其化学成分的残留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常用于生产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
  • 没有国标随意勾兑?健康调和油问题内幕大调查
    由于食用植物调和油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对调和油配料比例的统一要求,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常常会打出一些模糊概念。   大豆油、色拉油、花生油、橄榄油、调和油,面对超市的食用油货架上名目繁多的植物油您是如何挑选的呢?如果告诉你,目前只有调和油没有国家标准,完全依靠企业各自的标准来生产的话,你还会购买吗?  日前,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记者在山东发现,一家年产量千万斤的油脂厂,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进行随意勾兑。厂家再随意贴上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标签,销往各地。  在北京的一家天客隆超市内,记者来到食用油的销售货架前,仔细观察了部分调和油的外包装标签,发现在调和油的外包装上面虽然标注了大豆、花生等原料,却没有注明这些原料具体的配比含量。记者发现,这些调和油的成分少则由两种油料组成,多的达到近十种。但是,营养成分却都在显著位置标注。  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一款食用调和油,由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多种成分组成,但这种基础油到底是哪种,记者就不得而知了。另一种品牌的橄榄葵花油,其中橄榄油多还是葵花油多,也无从辨别。  记者发现,与同品牌的花生油和大豆油相比,调和油的价格是最低的。那么花生调和油就是以花生油为主要原料进行勾兑的吗?对于记者的问题,销售人员表示不能肯定,具体含量只有厂家知道,销售人员并不知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一些所谓的花生、大豆调和油、茶籽调和油,其实纯花生油和纯茶籽油仅有2%~5%,其余则是廉价的大豆油和棕榈油。  有媒体语出惊人地指出“调和油调出来的不是健康,是暴利”。  对于媒体的指责,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应珊红显得很无奈,调和油就是由他们研究出来的。“当初研制调和油的时候,初衷是避免常吃花生油或者大豆油单一品种的缺陷,通过科学实验推出的一个营养丰富的新品种。”应珊红告诉《北京科技报》。  2002年国内贸易部在食用调和油国家行业标准草案中,对营养调和油定义为:根据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以大宗高级食用油为基质油,加入另一种或一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经科学调配具有增进营养功效的食用油。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人类在日常的油类中摄取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该是1:1:1。  “从营养的角度讲,调和油比其他单一品种的植物油,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对人体健康更有益处。”应珊红说。  但是,这样一个有利人类健康的调和油,却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名声扫地的尴尬局面。那么是什么让调和油市场走向混乱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食用油生产厂家的办公室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食用植物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对于调和油的配方比例各个厂家都是相互保密的,各家都是按照各自制定的企业生产标准来生产调和油。  由于食用植物调和油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对调和油配料比例的统一要求,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常常会打出一些模糊概念。调和油市场还存在以次充好、随意勾兑、冠名标识混乱等问题,不良企业往往以低价的大豆油等食用油冒充高价的花生油、葵花籽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原料进行配制并出售。  《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至今已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多次组织企业、专家对这个标准进行论证和修改。2008年最后一次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但是,《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就此没有消息。  记者在《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中看到,调和油的随意勾兑现象比较普遍;调和油的标识混乱,各种名称的都有;由于调和油还没有国家标准,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记者在2008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中看到,关于调和油的命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原料占比应不少于50%,另一个是占比超过1/3,也有企业认为,可以用占比最大的油料名字来命名。因此,以最后一种命名方式理解,“纯正橄榄调和油”含有3种成分,既然以橄榄油来命名,那么橄榄油的占比应该在1/3以上,才算得上比例最大,但从初榨橄榄油的价格来推算,该产品中初榨橄榄油的占比难以超过1/3。  对于为何《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负责标准起早工作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薛雅琳以事情太敏感,不方便透露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目前,国家不出台相关国家标准,其实受伤害的是我们这些正规的大型企业,而对于小企业,小作坊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著名食用油生产厂家的办公室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一旦勾兑完成,要通过检测仪器来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成分是多少,难度非常大。  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调和油不像纯食用油,纯食用油掺了一点别的油都可以检测出来。但调和油却不是这样,由于各种油的脂肪酸结构组成差别并不大,对调和油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很难检测。  “目前的技术也只能识别出是否属于纯正的花生油,即便是用其他的油勾兑的,也分辨不出来勾兑的是什么油。”李里特介绍说。  但是,李里特认为调和油市场并不是非常混乱,对百姓的健康也不会造成什么威胁。“食用调和油虽然没有国家标准,但是在出厂时还是要符合国家对所有植物油的统一卫生标准的。”李里特说,最多是一些厂家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但是,从健康角度讲,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油就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李里特建议市民平时应该食用不同品种的植物油,虽然不同的油品营养有区别,但没有一种油品包含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靠一种食用油包打天下,很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的品种时,一定要有自主的判断,根据科学的营养数据来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李里特最后说。
  • 化工油食用油混装无异于投毒,行业标准如何规范?
    7月8日,中储粮因“罐车运输油罐混用”的问题冲上微博热搜。近日,媒体曝光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一些油罐车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引发关注。两家龙头企业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和汇福粮油集团陷入此次舆论旋涡。涉事企业食用油产品中储粮金鼎食用油下架,客服回应据某新闻报道:7月8日下午,有网友发现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淘宝旗舰店系列食用油如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均已下架。客服回应称,仓库最近休息,过一阵会重新上架。当问及金鼎下架食用油是否与近期中储粮罐车运输油罐混用事件有关,客服称具体原因不清楚。当记者再次追问,客服回复称,“尊敬的顾客您好,金鼎食用油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支持您去检测”。涉事公司之一汇福粮油:相关部门调查已结束针对运输罐车运完煤制油后未清洗直接混运食用油事件,7月8日,记者致电涉事公司之一的汇福粮油官网电话,相关工作人员称公司积极配合调查,目前相关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调查已经结束,一切以之后的官方通报为准。该工作人员对记者称,公司没有罐装车,报道涉及的罐车是“客户自备”,从汇福粮油拉走相关食用油。至于相关合作客户,公司会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再去商议后续是否还合作。另据媒体报道,河北省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表示,针对汇福粮油集团卷入油罐车运输乱象一事,相关部门已完成调查,并已将调查结果报给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资料显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0月,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汇福食用油、汇福豆粕,业务涉及粮油加工、国际贸易等板块,目前汇福粮油集团拥有河北燕郊、江苏泰州、辽宁盘锦三个加工基地,总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据全国工商联《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以667.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单159位。新京报近期的调查报道显示,罐车运输行业存在食品类液体和化工类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的情况,有食用油运输罐车运完了煤制油等类物品再装运食用油的情况,调查涉及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其中,中储粮集团7月6日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集团公司服务采购“黑名单”,对发现的重大问题,主动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对于直属企业及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工作纪律的,从严从快严肃处理。食用油“接触”燃油可能并非首例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燃油罐车运输卸货完回程,为了覆盖油费、人力成本顺带运输的。如果中间还要进行清洗的话,至少增加三五百块费用,多一些还要八九百。这笔钱司机没能力承担、公司更不会承担。专程运输和回程捎带的运费差距很大,所以这种运输方式基本也不挣钱。”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现在许多大型食品企业的生产基地应该都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区域,不会出现超长途运输的情况。而且部分公司为了降本增效,旗下都设有运输公司,也不会交给第三方来做。”此前老干妈、海天卷入油辣椒矿物油超标!早在2017年,便有公开报道称在对国内市场上包括海天、老干妈等多10款畅销的油辣椒产品测评过程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成分问题,包括矿物油超标、含有谷氨酸钠、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增塑剂及增味剂等。矿物油指的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原油经常压和减压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氢精制而得。该类油包括轻质、重质燃料油,润滑油,冷却油等矿物性碳氢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燃油便是其中一类。食品用油中检测出矿物油超标成分,上述检测结果也被质疑为是否出现过食用油与燃油接触的情况。化工油食用油混装无异于投毒,专家解读危害罐车运输油罐混用对人体有何危害?行业有何规范标准?据中国新闻周刊,食品安全博士、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介绍,煤制油属于化工产品,含有重金属和苯等化工原料,“装化工原料再装食用油不可避免会有残留”,长期摄入含有这些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央视网评中储粮罐车运输油罐混用:这样的草台班子是要消费者的命央视网评7月8日发文,谁也想不到街边加油站的油罐车里面可能也装过我们炒菜的食用油。近日媒体曝光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一些油罐车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引发舆论哗然。让人意外的是,中储粮这样的央企下属天津分公司居然是涉事主角之一。近日中储粮集团公开回应,称要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对于检查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立即依法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集团公司服务采购“黑名单”。该集团要求直属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全面排查出入库等环节使用的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要求,相关运输承运单位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中储粮亡羊补牢的同时,消费者仍有不少困惑与错愕。因为这件事的性质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地沟油。通常来说,我们只要不贪图便宜,选大品牌,选知名厂家,就能避开劣质食用油。但大品牌也会在运输环节出现化工油食用油混装的漏洞,这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这不仅仅是做饭烧菜的问题,还有面包、薯条、烘焙、蛋糕,几乎囊括所有的零食等领域。而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居然已经是较长时间以来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这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大于天”还只是一种愿景。容量动辄大几十吨的罐车,残留个几十斤化工液体很正常。但混装食用液体后,这就不是一般的食品事故,形同投毒。这种混装行为不仅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公然挑衅,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极端漠视。一切不合理的商业行为背后都有经济利益作祟。对于运输方来说,最终还是钱的问题,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为的是可以省下数百元的清洗费用,成本下来了竞争力上去了,别的运输车辆只有跟着“卷”。但对于食用液体出入库的管理方,尤其是中字头这样的接收方,坚称“不验罐是因为没办法分辨”,则完全令人咋舌。相信这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无德、无责任心导致助纣为虐。舞台上的草台班子,无非演出效果差一点,出不了大事,这样的草台班子会要了消费者的命。要说《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监管部门对食品运输没有规范也不符合现实,运输管得严、销售环节管得严,食用油没问题,运输车辆本身也没有问题,但到了衔接的关键节点则出现没人管、不愿管的真空,造成食用油进了消费者嘴里,就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法律手段尚有空子可以钻。据悉,食用油运输方面迄今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推荐性的某项规范当中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约束率相当有限。能否多部门协同以及技术手段此刻能否补足短板,成为很多外行人的疑问,亟须行业内专家给予解惑。————————————————————————————————点击图片 免费报名为了促进粮油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交流,研讨国内外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第三届“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及品质检测新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我们将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网络研讨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测技术呈现给大家。
  • 探讨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与标准研究进展——2024AOAC食品检测技术与标准研讨会分论坛集锦
    仪器信息网讯2024年5月16日,由AOAC中国分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营养与健康化学计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青岛天地大有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成都食品检验研究院、成都检验检测认证协会协办的2024AOAC食品检测技术与标准研讨会在成都融通祥宇宾馆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特别设立国内外食品安全关注热点及标准研究分论坛,邀请了国内食品安全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分享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国内外食品标准的持续发展。分论坛由王紫菲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武彦文(右 )主持。报告题目:GB 5009.191-2024《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要点解读报告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检验所副所长傅武胜 (线上)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傅武胜介绍了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阐述这些物质的背景、毒性、污染来源、形成机制、风险评估与健康风险,并对比国内外关于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氯丙醇及其酯、缩水甘油酯的限量标准。重点介绍新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5009.191-2024,详细描述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3个检测方法,参数条件优化过程、检测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方法等。报告题目: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分析方法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报告人:上海仪真分析器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张鸿 2018年和2021年欧盟分别颁布了食品中缩水甘油酯和氯丙醇酯限量标准,涉及油脂和婴配食品。我国自 2016年以来,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之一。仪真分析多年前就关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并与国际保持同步,将国际最新、最方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到国内。报告题目:模块化评定不确定度实践报告人:飞鹤中心实验室仪器化学经理刘永成 刘永成介绍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理论的复杂性以及如何通过更新程序文件和建立参考模板来应对。引入了模块化概念,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不确定度评估。报告中通过维生素A检测为例,介绍了如何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测量模型,并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此外,还探讨了一些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不确定度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如标准品期间核查)。报告题目:矿物油检测方法国际标准进展报告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研究员武彦文 自2008年乌克兰出口至欧洲的葵花籽油发生矿物油污染事件以来,欧盟陆续出台了多个针对植物油、食品纸质包装材料以及饲料等基质中矿物油的检测标准。然而、矿物油组成复杂,分析干扰严重,低含量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差。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欧盟最新出台了基于液相-气相色谱联用_(HPLC-GC-FID)测定植物油中烷烃(MOSH)和芳烃矿物油(MOAH)的国际标准(ISO20122-2024),本报告就该标准做出详细解读并对相关法规进行探讨。安捷伦气质联用创新技术助力食品中污染物研究报告人:安捷伦中国业务方团队GCMS产品技术支持经理李运勇安捷伦创新的食品安全全流程自动化方案和智能化数据处理,进一步助力中国食品中污染物研究和检测。报告题目:天然矿泉水中偏硅酸的检测方法研究报告人: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饮品安全部总监胡清泉 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以偏硅酸的形态存于水中。偏硅酸是天然矿泉水的重要界限指标,它的检测关系到天然矿泉水品质的准确判定。今麦郎结合大量的偏硅酸检测实践经验,研究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检测时间、标准曲线范围、比色皿规格等条件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探索了基于ICP-OES 技术的替代方法。报告题目: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技术在食品化学危害物监测中的应用报告人: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石培育博士监测食品化学危害物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基于高的分离能力、质量分辦率和质量精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平台,非靶向筛查技术可实现多种潜在及未知食品化学危害物的广泛识别。报告题目:兽药残留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及数据应用报告人:张鸿伟 青岛海关术中心(线上)针对兽药残留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结合 GB5009.295-2023,比较国内外相关关键概念的含义,同时聚焦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数据在实验室检测与质控中的应用,以期为从事实验室兽药残留分析的同行提供参考。报告题目:乳中糖醛类物质的检测、变化及其在乳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举例报告人:光明乳业研究院科研中心总监游春苹博士乳及乳基食品中糠醛类物质含量关系到乳品质量安全和热加工的控制。本次报告主要涉及建立易于行业推广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步分析方法,来研究乳品中代表性糠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变化,并举例探讨其应用。——————————————————————————————————————为了促进食品及农产品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交流,研讨国内外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3i讲将于6月19-21日举办第四届“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新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我们将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网络研讨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测技术呈现给大家。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grfood2024/
  • 中储粮炮轰调和油猫腻 国标缺失已八年
    8月23日,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金鼎”食用调和油。作为市场新兵,中储粮此次使出了必杀技——国内首个公布调和油各种原料占比配方,意图打破食用调和油市场长期混乱的局面,也为自己迅速占领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介绍,目前调和食用油最大的问题就是成分配比不透明,消费者缺乏知情权。“调和油生产企业通常用价格低的食用油做主要成分,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价格高的油品仅添加很少比例,然后在商品名称上着重突出良好油品,比如橄榄调和油、茶籽调和油。但是,消费者却看不到这些调和油中各种油料具体的成分和比例。” 市场人士指出,中储粮金鼎此举意义重大,有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带动调和油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就在今年7月,有消息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将重新启动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中储粮金鼎此举无疑传递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调和油市场乱象丛生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调和油市场消费量已经占小包装油消费总量的30%以上,终端市场上存在的调和油品种不下二十余种。   据了解,金龙鱼、福临门等大品牌凭据多年的市场深耕,在调和油市场中稳稳占据了前两名。AC尼尔森数据显示,Top10品牌占据市场72%左右的调和油份额,其余被区域品牌瓜分;金龙鱼坐稳调和油市场头把交椅,且同比增幅明显;福临门份额维持稳定,与第三品牌拉开了很大距离。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这些调和油尽管都在名称上突出其最昂贵和最看重的油品,也会标注产品配料,但却看不到调和油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   业内专家认为,这释放给食用油行业的信号是,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仅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价格高的油品放很少比例,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将调和油以前者来命名。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当前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即3%的盈利。而100元的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元,即盈利6%,是纯大豆油盈利的一倍。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自然行为。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对调和油中各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从而出现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和讯网。   不仅于此,由于消费者缺乏对调和油各种油品构成比例的了解,导致长期误食,给身体营养均衡带来严重影响。   据了解,中储粮金鼎此次公布调和油的配方中,大豆油是主要成分,占比47.5%,而这已经是国内调和油非常理性的配方了;菜籽油是第二主要成分,点比41.4%,在目前调和油的配方中也属于较高的占比;另外添加了茶叶籽油和橄榄油等木本精华,使其含有茶多酚和橄榄多酚等抗氧化抗衰老的活性物质,添加了花生油和芝麻油,提升了产品的风味,更适合中国传统的口味习惯。   调和油国标长期缺位   我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于2004年10月正式施行,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   首先,在国标中,所有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油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法。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其过程不涉及化学添加剂。从安全与环保上来看,采用物理方法的压榨油较有优势。它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正,但以压榨法生产食用油,出油率低,对原料的利用程度低,加工成本较高。这种方法常用于生产花生油。   浸出法是采用某种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再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后加工成成品油。浸出法制油,具有糟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只要合乎国家标准,以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其化学成分的残留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此法常用于生产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长期缺位的是调和油。   2004年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后,当时食用调和油市场的随意勾兑现象、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的问题就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也顺势而提上了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的议程。   2007年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形成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送审稿》”;2008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08年10月25日,但事实上,直到今天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也始终未有见到其真面目。   如何界定调和油存分歧   据了解,在当年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对于食用调和油的命名规则,有的油脂企业提出产品名称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命名,例如花生大豆调和油,名称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后比例递减,而且由两种油调制而成的调和油,其中的主原料比例应不少于50%。   还有企业认为调和油中比例最大的原料油脂超过三分之一时,可以加在调和油前成为冠名调和油,建议营养型调和油(如橄榄调和油、葵花调和油等)营养油脂超过三分之一时,加在调和油前成为冠名调和油;风味型调和油(花生芝麻调和油),以调香为主的油品则另当别论。   食用调和油究竟是以占比三分之一还是50%的油料比例来命名,迄今未有定论。这正是调和油国标长期未能出台的原因所在,标准如何定,调和油概念如何界定,这都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专业的问题,涉及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得不慎之又慎。   对于迟迟未能出台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上述业内人士称,我国始终没有一种调和油标准来规范市场行为,仅仅依靠企业自行去监管机构进行备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公布配方、推动国标出台,是所有有责任企业的共同愿望,只有这个行业做好了,每个品牌才能更好地发展,我相信所有的同行在这一点上的态度都是一致的。”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说。
  • 食用调和油配比成谜国标讨论9年仍难产
    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ldquo 共识&rdquo 。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目前,市场上充满着香芝麻炒菜油、橄榄调和油等旗号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但其主要成分却是大豆油。这其中芝麻油、橄榄油又有多少?消费者无从得知。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ldquo 共识&rdquo 。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市场调和油大多不标配方比例   走访北京各大超市发现,各大食用油企业均有调和油产品出售。如某品牌食用调和油配料表中显示含有8种食用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该产品标签上有显著的&ldquo 1:1:1&rdquo 字样,但是对于这些食用油配料究竟在所购产品中的比例是多少,消费者并不知情。   其实,在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有相关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者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探因检测方法缺失无技术支撑   市场上调和油的种种乱象为何能够长期存在?&ldquo 这是因为我国8种食用油新国标实施已多年,唯有调和油国标一直缺位&rdquo ,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表示,目前我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于2004年10月正式施行,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但是,上述法规对调和油却无任何束缚。   而业内有说法称,目前的技术下,只有调和油中成分在15%以上的油类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出来,但是很多调和油中的成分都是8~9种油,一些油的比例不到1%,而成分在5%以下就很难在机器中测定出来了。由于技术的空白,使得调和油的检测方法无法普遍运用于目前的调和油产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粮油检验 粮食中γ-氨基丁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66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经研究,现对《糖果术语》等266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2日。请登录请登录标准技术司网站征求意见公示网页http://std.samr.gov.cn/gb/gbSuggestionPlan?bId=10001738,查询项目信息和反馈意见建议。2024年4月12日相关项目如下:#项目中文名称制修订截止日期1糖果术语修订2024-05-122葵花籽油修订2024-05-123粮油检验 粮食中γ-氨基丁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2024-05-124粮油检验 油菜籽水分、芥酸、含油量测定 近红外法制定2024-05-125全麦粉制定2024-05-126蛹虫草制定2024-05-127糌粑制定2024-05-128植物油脂 叶绿素a和叶绿素a'降解产物的测定(脱镁叶绿素a,a'和焦脱镁叶绿素)制定2024-05-129动植物油脂 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修订2024-05-1210动植物油脂 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羟基酪醇和酪醇含量的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2024-05-1211基于区块链的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应用制定2024-05-1212果蔬全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导则制定2024-05-1213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修订2024-05-1214病原感染动物实验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制定2024-05-1215畜禽品种(配套系) 华西牛制定2024-05-1216畜禽品种(配套系)木里牦牛制定2024-05-1217东毕吸虫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18肥料中石油烃总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光谱法制定2024-05-1219肥料中芸苔素内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2024-05-1220蜂品种 意大利蜜蜂制定2024-05-1221高标准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制定2024-05-1222鸡红螨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23挤奶和冷却设备 散装乳冷却罐监测装置 要求制定2024-05-1224家畜遗传资源保护区保种技术规范制定2024-05-1225家禽生产性能术语制定2024-05-1226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运维服务制定2024-05-1227利什曼原虫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28粮油机械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修订2024-05-1229粮油机械 磨辊修订2024-05-1230粮油机械 组合清理筛修订2024-05-1231牛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32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33农业灌溉设备 承压灌溉系统实施指南 第1部分:灌溉通则制定2024-05-1234农业灌溉设备 承压灌溉系统实施指南 第2部分:滴灌制定2024-05-1235农业机械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制定2024-05-1236农业机械作业北斗监测系统制定2024-05-1237农业拖拉机 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130 kW以上轮式拖拉机修订2024-05-1238农业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 操作者操纵装置 操纵力、位移量、操纵位置和方法修订2024-05-1239农用挂车和农用牵引车许用机械连接组件制定2024-05-1240农用喷雾器 喷雾飘移参数的记录制定2024-05-1241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42起重机 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修订2024-05-1243起重机 司机室和控制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修订2024-05-1244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修订2024-05-1245饲草种质资源圃建设技术规范制定2024-05-1246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 喷射剂修订2024-05-1247小鹅瘟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48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修订2024-05-1249小麦制粉企业节能技术规范制定2024-05-1250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制定2024-05-1251蝇类抗药性检测方法 家蝇生物测定法修订2024-05-12
  • 【瑞士步琦】还不知道如何包埋?不妨试试微胶囊造粒仪
    还不知道如何包埋?不妨试试步琦微胶囊造粒仪微胶囊造粒应用”疏水性液核微胶囊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香水、化妆品、造纸和农业等行业,近年来也在药物和生物活性(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应用。该方法允许大多数油或疏水液体被封装,以下物质是常见的例子:常见例子香熏油精油脂肪酸风味和香味Omega-3 鱼油疏水API碳氢化合物洗涤剂化妆品这种方法使被封装的物质(称为封装剂)免受许多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氧气,热量,pH值等的影响,并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并实现缓释。与在微珠中封装油和疏水液体相比,使用核壳胶囊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核壳胶囊的优点更高的包封率-高达40%胶囊表面无包封剂更强的包封保护多种释放方式,瞬时释放或缓释使用BUCHI封装器提供的不同喷嘴,可以获得400 - 2200 μm之间的胶囊尺寸,同时获得狭窄的尺寸分布(±5%)。1应用案例介绍用海藻酸钙膜制备葵花籽油芯微胶囊(如图3)。设备仪器:封装器 B-390/B-395 Pro同心喷嘴系统:外壳喷嘴 400μm,核心喷嘴 150 μm泵送:气压(外壳材料)和注射泵/气压(芯材)搅拌器试剂聚合物:2.0% (w/v)海藻酸钠,用搅拌器溶解凝胶:100mm CaCl2,含 0.1% 吐温 80封装材料:葵花籽油纯化水2实验步骤将 4.0g 海藻酸钠粉末加入 200mL 水中。使用搅拌器将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图1)。让溶液静置,直至变清澈,并释放出其中所有的空气。气泡也可以通过放置在超声浴或真空下去除。▲ 图1. 聚合物制备将 1.47g CaCl2 和 0.1mL 吐温 80 溶于 100mL 水中。添加吐温 80 是为了降低胶凝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防止胶囊在进入溶液时破裂。海藻酸盐应首先通过喷嘴泵入,在获得稳定的液滴链后,应该开始通过核心喷嘴泵送葵花籽油。为了获得稳定的单中心液滴链(如图2),需要对两种流速进行微调,这些液滴在凝胶浴中固话产生液核微胶囊。让颗粒在 CaCl2 浴中变硬 20 分钟。最后用大量的水清洗胶囊。参数电压:大于 2000V流量:10(壳)和1.5(芯)mL/min频率:600hz压力:0.5bar振幅:3▲ 图2. 由葵花籽油核心组成的稳定液滴链包裹在海藻酸盐外壳内3实验结果▲ 图3. 使用 BUCHI B-395 Pro 生产的葵花籽油芯微胶囊的 40 倍图像收率:95%形态:球形载量:15%标准发展:±2.5%可以计算出葵花籽油(液体)微胶囊的载药量占比为:% = Vc / Vm * 100%其中:Vm 代表微胶囊体积Vc 代表液体芯的体积4结论海藻酸钠核壳胶囊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液体和材料。胶囊内液体的装载量可高达 40%。封装器有不同的喷嘴尺寸,胶囊直径可在 400 ~ 2200μm 范围内选择。5参考文献 Whelehan and Marison (2011). Microencapsulation using vibrat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Microencapsulation 28:669-688.Whelehan and Marison (2011). Capsular perstraction as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the recovery and purification of geldanamycin.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7:669-1077.
  •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质谱方法 5min鉴别食油真伪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最新研发运用质谱仪快速鉴别食油成分真伪。   该研究搜集市面主要品牌的花生油、橄榄油、芥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共32个样本,分析及建立食用油图谱库。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姚钟平说,不同种类的油有不同图谱,质谱仪可以激光照射及分析食油图谱,建立数据库,日后可以此作对照,辨别食油种类声称真假。他表示,如食油样本图谱偏离数据库,可以其他方法核查是否地沟油。   姚钟平又说,新技术可以5分钟鉴别食油样本,较传统方法的数小时快,成本数则只要10元(港元),是传统成本的十分之一。
  • 食用油的安全“隐患” 标准有缺陷
    目前部分食用油,存在过度脱色带来的重金属污染、违规添加香精等问题。在行业标准上,有学者介绍,部分食用油脂添加剂无质量标准和测定方法标准,有的使用者存在盲目使用的情况。   广州市民刘俊是家里的“掌勺大厨”,每天都会跟柴米油盐打交道,他家里有5口人,平均一天要消耗大约350毫升植物油。他看到某品牌植物油标注仅有“添加剂:抗氧化剂”一栏,但他担心植物油实际上还有不为人知的其他添加剂。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教授称:“植物油中的添加剂只有一种,就是抗氧化剂。”南方周末记者在广州几大超市调查发现,鲁花花生油标注: “不添加抗氧化剂”,胡姬花特香花生油明确注明“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金龙鱼品牌的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和花生调和油,鹰唛品牌的玉米油、花生油和调和油,香满园和花旗品牌的花生调和油则在标签上注明了抗氧化剂,其他食用油则没有在标签上对食品添加剂作任何说明。   据介绍,抗氧化剂能使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链免受自由基攻击引发过氧化链式反应,即不会因变质而发出油臭味。   尽管抗氧化剂是国家标准允许的添加剂,但在植物油的生产中也不是必须添加的。“除了抗氧化剂还有其他的方式来保鲜,影响氧化变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阳光、包装之类的。”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说。   但刘俊对食用油安全隐患的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   脱色过度   正常工艺程序之下生产出来的植物油亦可能有隐患。   植物油精炼的过程一般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以过滤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提高油的品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指出,在油脂脱臭的环节中,高温和真空的环境消除了一些有害物质,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聚合甘油酯等反式酸,也流失了一部分天然生育酚(维生素E)、磷脂等有益物质。 “现在食用油的颜色越来越淡了,主要是在脱色的工序中使用了活性白土的缘故。”王瑞元称业内专家一致决定将修改有关脱色的标准,植物油颜色不必太淡,以使之更符合健康需求。   据介绍,活性土主要以东部沿海地区的膨润土为原料,活性白土本身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作用,但是如果工序不当,在进行脱色时,其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就有可能溶解在油脂里。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肖志刚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我国行业标准对活性白土重金属方面的规定是:重金属含量(以pb计)≤0.005%,砷含量 ≤0.0005%,在油脂脱色过程中按油重的1.5%~2%加入活性白土,则可能给油脂带来的安全危害为:重金属含量(以pb计)最高达到 750~1000微克/公斤,砷含量达75~100微克/公斤,“而重金属和砷都是对人体神经系统极为有害的物质”。   违规用香精   除此之外,国家粮油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的王岚透露,有些不法企业还会违规添加香精。   香精,也称增香剂或者香料,在化妆品、卷烟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2003年第6号《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五项食用植物油产品国家标准中,特别标注了“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在通用的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油脂中使用的添加剂”条目也未把香精列入。2009年1月6日,北京市质监部门曾经曝光查处了3家食用油掺香精的不法企业:北京华德卧岩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在生产花生芝麻调和油时加入了芝麻油香精和菜籽油香精 北京合益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在生产的花生芝麻调和油中加入了芝麻油香精、花生油香精、花生油专用色素 北京新盛达李记香油商贸有限公司在生产调和香油过程中加入芝麻油香精。   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安全处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香精中苯乙醛、苯乙二甲缩醛等物质对人体肝脏造成很大负担,也会破坏像维生素这样的营养物质。”   标准有缺陷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的王岚还指出,2008年颁布的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与欧盟和日本同类标准相比,有着不完善之处。“部分食用油脂添加剂无质量标准和测定方法标准,使用者只能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盲目使用。”王岚说。   王岚指出,“目前GB2760已公布允许食用油脂中添加的添加剂共有35个种类,只有15个具有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仅占42%。”欧盟规定动植物油脂中不得含有着色剂,“GB2760标准则既没有说能用,也没说不能用”,王瑞元说。在“最大使用量”这一栏目下,有5种应用于氢化植物油和人工油脂制品的添加剂注明“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分别是生育酚、姜黄素、磷脂、山梨糖醇和辛癸酸甘油酸脂。这样在生产加工食用油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只能各自奉行他们自己心中的标准。   食用油脂分为天然和人工的两大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天然植物油。为了解决保质期过短的问题,天然油经过人工改性比如氢化、硬化跟合成,加工成为植脂末、起酥油、人造奶油、调味油和人工黄油等油类,这一过程中会用到防腐剂、乳化剂等添加剂。   据中国营养学会广东分会负责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朱翠凤介绍,这五种添加剂都是天然活性的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生育酚、姜黄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生育酚也就是维生素E,适量添加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磷脂可以作为乳化剂,山梨糖醇可以防腐,辛癸酸甘油酸脂是一种特殊的食用营养脂类。她说:“这些物质适量添加的话都有它的功效,一旦过量则会影响人体激素水平的平衡和肝、肾的正常运转。”据朱翠凤介绍,这几种添加剂放在氢化油中可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解决了长时间难以保存的问题,像面包、炸鱼、薄脆饼干、烘焙食品和冰激凌里面都有氢化油。氢化油和人工油脂制品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升高血液的胆固醇水平,增加患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美国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国内没有相关规定,但是已经引起了老百姓的关注。”朱翠凤说。
  • 花生调和油里有多少花生油 检测机构称测不出来
    花生调和油里究竟有多少花生油 检测机构回应北青报称"测不出来"   "冠名"调和油比例检测无门   超市货架上的食用调和油配方比例往往不得而知供图/CFP      导读: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海洋鱼油调和油、坚果调和油……市场上的调和油新品不断,但一些标称营养价值高、售价不菲的调和油,油料比例不透明让消费者选购时既困惑又有疑虑。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多家专业粮油检测机构表示无法检测调和油的具体配比。   市场   调和油只标名称不见比例   在各大超市食用油货架上,食用调和油品种越来越丰富,而配料表上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令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知情权。以某品牌坚果调和油配料表为例,其中就包括大豆油、葵花仁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成分,但这8种油的配方比例却不得而知。另一款某品牌的花生调和油,其配料表中仅标注含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各类油的比例不详。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金龙鱼、鲁花、胡姬花、福临门等品牌都推出了调和油产品,虽然叫法不同,配料也略微不同,但都均没有标注各配料油的比例,尤其是冠名配料油的比例。   对于各品牌角逐调和油市场的原因,玉泉路粮油市场分析师刘敬亮介绍,从价位方面考虑,一般来说,大豆油价格低,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油品价格相对较高,而调和油价位处于二者之间,从价位上来说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现象   最贵油品冠名成"潜规则"   据了解,多数食用油企业仅仅是将其调和油的配方到相关机构进行备案,并依照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按原料配比从大到小注明使用原料的油脂名称",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的另一个"潜规则"也由此产生:在名称上突出其最昂贵油品,并以此进行冠名。而实际上,产品主要成分仍以大豆油、菜籽油等低价油占大头。   按照去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注主要成分信息,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北青报记者发现,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都是以较为廉价的"大豆油"为基油,而在配料表排后几位的橄榄油、鱼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坚果油等"高级油种"往往被命名到产品名称中,身价和档次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以同样是5升包装的海洋鱼油调和油、第二代金龙鱼调和油为例,在前者配料表里10种成分中,前三位是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鱼油仅占第6位 后者8种成分配料表里,前三位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但在卖场里,每桶海洋鱼油调和油要比普通二代调和油贵20元左右。   《标签通则》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者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益海嘉里方面曾公开回应,旗下的金龙鱼深海鱼油的含量约为1.4%-1.8%,但这一数值并未标注在产品外包装上。   "当下的调和油市场确实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不能以某种油品的名称来归并到调和油名称中来,这样容易引起误导。"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田鸿儒表示。   追访   专业机构难测调和油配比   北青报记者致电各粮油企业询问现售调和油配比,各家企业无一例外地拒绝向记者透露相关内容。金龙鱼等食用油行业大企业均以技术保密、没有授权不方便提供为由拒绝透露调和油产品配比。   那么权威检测机构是否可以鉴定某种调和油中的成分?近日,北青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工作人员表示,油料配比是企业自己的事,质检中心可以检测出调和油中过氧化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地沟油都很难检测出油料比例,更何况调和油".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工作人员称,该部门仅负责起草粮油标准,检测问题可咨询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而该院科研人员也回绝了北青报记者送检的要求,"我们有检测设备,但还得有检测配方比例的技术方法,这事仍然在科研阶段,是很复杂的一套体系。比如说将康师傅的水和冰露倒在一起,很难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区分。"另一家食品领域第三方检测机构也表示无法对食用油配比进行检测。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也表示:调和油的检测是非常困难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发愁".为什么食用调和油新国家标准没有出来?主要原因就是检测方法。   探因   调和油盈利是纯大豆油一倍   强大的宣传攻势、促销广告冲击,让很多消费者选购食用油时更多的是关注价格,而忘记看配料表。正在超市选购花生油的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有一次看到花生调和油促销,5升装的比普通花生油便宜了30元,但买回家后吃起来却没有一点花生油香味,后来就不考虑调和油了。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于调和油配方比例的不明确和质疑,食用调和油的销量正在衰退。AC尼尔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国内第一大食用油消费品类,2010年调和油占比40.6%,2011年下降到37.1%,2012年下降到33.7%,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但对于很多品牌而言,调和油的利润仍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大豆油,这正是近年众多企业投身调和油品类,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的缘由所在。曾有报道指出,例如100元的大豆油品,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即3%的盈利。而相比较调和油而言,100元的以大豆油为基础油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元,即盈利6%,是纯大豆油盈利的一倍。   标准   成分配比有"行规"没"国标"   继食用油市场新兵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旗下正式推出两款注明成分配比的调和油后,近期一家橄榄油企业也率先在国内市场标注出橄榄油和果渣油比例,据该公司总经理杜先生介绍,在西班牙等国的调和油市场,标注成分配比的做法非常普遍。在现行法规缺失情况下,希望行业内有更多公司加入公布配比的队伍中。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国家尚未制定出统一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更没有对调和油配料比例作出统一要求,目前各个企业采用和执行的都是企业标准。   据了解,食用调和油最早是标注各成分所占比例的,如金龙鱼第一代调和油标注了"97%的大豆油、2%的菜籽油、0.5%的芝麻油、0.5%的花生油".但由于调和油尚无国标的强制规定,随着生产企业和调和油品类增多,渐渐就不标注油中各成分量比例。   现行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至今已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虽然有专家近期也表示标注成分比例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但历时七年,食用调和油的新版国标仍未见踪影。   业内人士指出,专家、消费者、行业都呼吁国标尽快出台,公布调和油的成分比例对消费者明白消费、规范企业公平竞争都有好处。
  • 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哪些方法将纳入检测标准?
    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用油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有专家表示,长期摄入含有这些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早在2017年,就有公开报道指出,在对国内市场上包括海天、老干妈等在内的10多款畅销油辣椒产品进行测评时,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矿物油超标、含有谷氨酸钠、多环芳烃化合物、增塑剂以及增味剂等。其中,食品用油中检测出矿物油超标成分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否意味着食用油曾与燃油发生过接触。矿物油污染物主要分为矿物油饱和烃(MOSH)和矿物油芳香烃(MOAH)两种。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一方面可能来自食品加工过程中辅助剂、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机器油和润滑油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能源自用于储存和运输食品的黄麻袋、回收纸板以及印刷油墨产品。而本次事件的问题,就在于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污染。众所周知,在食品安全领域,“标准先行”是至关重要的原则。此次安全事件的爆发,再次将食用油的安全检测标准推向了风口浪尖。小编也将正在实施的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进行整理,发现在产品标准中检测指标包含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污染物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其他指标等。其中,污染物指标中并未对矿物油成分进行规定。标准主要检测项目GB 1535-2003《大豆油》感官指标:色泽、透明度、气味等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污染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塑化剂、多环芳烃、反式脂肪酸、溶剂残留等营养成分指标:脂肪酸、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等其他指标:转基因成分、风味物质等。GB 1534-2003《花生油》GB 1536-2004《菜籽油》GB 1537-2003《棉籽油》GB 10464-2003《葵花籽油》GB 11765-2003《油茶籽油》GB 19111-2003《玉米油》GB 19112-2003《米糠油》GB/T 8235-2008《亚麻籽油》GB/T 8233-2008《芝麻油》GB/T 1537-2019《棉籽油》GB/T 18009-1999《棕榈仁油》GB/T 15680-2009《棕榈油》GB/T 22327-2019《核桃油》在现行的食用油检测标准中,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也只对:重金属、黄曲霉毒素、苯并芘进行规定,未提及矿物油成分检测。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中明确提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与食品接触时,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水平不应危害人体健康。GB/T37514-2019《动植物油脂 矿物油的检测》,GB/T 37514-2019中对矿物油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皂化法和氧化铝薄层色谱法,两种方法检出限在0.3-0.5%左右,不能检测出食用油中微量矿物油的残留。SN/T 4895-2017《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食品模拟物中矿物油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采用的是气相色谱法,水基模拟物检出限为0.08mg/L,能够检测出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衡量矿物油,但不适用于食用油检测。那么如何检测出食用油中的矿物油残留?那些方法有可能会被纳入标准呢?小编也将常用的食品中矿物油检测方法进行整理:(一)皂化法:利用矿物油不能皂化而食用油可皂化的特性,将样品与碱液共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观察是否有不皂化物存在。(二) 气相色谱(GC):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其中的烃类物质,然后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的差异进行检测。应用较多的是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FID是唯一可以做到对所有矿物油组分响应几乎完全一致的检测器,且重复性好,定量准确。(三) 高效液相色谱(HPLC):样品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根据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和检测。(四)红外光谱:制备样品的红外光谱,对照标准图谱,判断是否存在矿物油的特征吸收峰,矿物油和食用油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存在差异。(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PLC-GC-FID):简化了前处理步骤,降低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提高了检测效率,因此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检测食品中矿物油较为理想的方法。(六)二维气相色谱:相较于气相色谱法,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前处理更简单,检出限更低。(七)质谱:质谱分析能够识别和定量分析矿物油样品中的化合物组分,通过电离和分离来获得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信息。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法,在婴幼儿产品、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方法探究较为完善。(八)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矿物油在食品中的含量。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样品进行扫描,并通过分析峰的积分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矿物油的含量。NMR方法非常准确且快速,无需样品前处理,适用于大规模食品样品的快速分析。针对油罐车混用事件,为了切实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矿物油作为食用油中可能存在的化工残留物,其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食用油中矿物油污染物的定量测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加快制定更为具体的定量测定标准,上述提到的多种检测方法极有可能成新国标中的新方法!关于本次事件涉及的食用油标准方法,仪器信息网还将持续跟踪报道,敬请关注!————————————————————————————————点击图片 免费报名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本次粮油会议特别设立了“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专题,其中对食用油中矿物油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届时,我们将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网络研讨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测技术呈现给大家。
  • 苏州七种瓜子检出含铝 市民望公布品牌
    厦门瓜子销售暂未受影响。   抽检   近日,苏州质监部门日前对从市场上随机抽样的炒瓜子进行检测发现,七种瓜子均检出铝含量。而厦门质监部门称,瓜子的抽检合格率都挺高。不管怎样,作为老百姓,只想知道哪几种瓜子涉铝,如何分辨瓜子的好坏。   一粒瓜子引发“全民关注”。记者昨日走访厦门市场发现,当前不少消费者对苏州瓜子事件还不知情,瓜子销售也并未受到影响。   [市场]   销售未受影响   记者昨日走访厦门沃尔玛、家乐福、新华都等多家卖场发现,当前瓜子的销售较为正常。其中,在沃尔玛SM城市广场店,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瓜子、开心果等炒货销量不错,而眼下春节刚过,销量“正常下滑”,并未受到网络相关新闻影响。   记者在该卖场的瓜子销售区看到,目前销售的有普通葵花籽瓜子,也有白瓜子、绿茶瓜子等。而从品牌看,以洽洽瓜子为主,占了四分之一的位置。其他还有诸如“真心”、“沙土”等品牌。   以洽洽瓜子为例,在“配料表”这一栏,标明除葵花籽外,还有食盐、白砂糖、八角、甘草等,另外还有一栏为“食品添加剂”,标明有添加甜蜜素、糖精钠、食用香精等。而在一款“沙土”牌葵花籽的包装上,“配料”一栏只显示有葵花籽。此外也没有标明是否含有食品添加剂。另外,“真心”牌原香瓜子,其“配料”栏也只显示为葵花籽和食盐。   [消费者]   望公布涉铝瓜子品牌   记者在多家卖场采访时发现,不少消费者对于网络有关瓜子被检出铝含量的消息并不知情。在家乐福明发商业广场店,5位前来选购瓜子的市民中,只有1位表示听说过该消息。也有消费者指出,事实上,由于外地的报道并没有明确指出检出铝含量的瓜子是哪些品牌,也因此,自己在购买时,并不好区分。“怕可能还是会有点,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比较确切的检测数据与检测结果,让大家放心消费。”   [有关部门]   厦门瓜子多外地购入   厦门质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该局曾对厦门市场上的部分批次瓜子、开心果等炒货进行抽检,发现合格率较高,基本未检出存在相关问题。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厦门本地瓜子生产企业极少,基本上厦门市场上销售的瓜子,都是从厦门以外的地区购入,包括福州、山东等地。   记者了解到,厦门还存在不少炒货类小作坊,有生产瓜子、花生等。“这些作坊因为生产量少,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手工制法,多年来外形、口感都保持统一,跟工业生产流程不同,是否会加入明矾、滑石粉等,目前不好说。”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矾(铝含量)和滑石粉(镁含量)并不在国家标准对坚果和籽类的检测项目之列。
  • 四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发布 这些仪器大有可为!
    众所周知,快速检测方法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值。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监督监管过程中,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掺假掺杂行为以及规范食品快检方法使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4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食用植物油中天然辣椒素的快速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法》、《面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比色法》、《水产品中地西泮残留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玉米及其碾磨加工品中伏马毒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据了解,目前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共有30项,包含了非法添加、黄曲霉毒素、兽药残留等多类项项目。 本次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主要聚焦在粮油及水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毒素、重金属等项目上。其中《面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比色法》适用于油条、油饼、麻花、撒子等油炸面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快速检测。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粉碎机、移液器、水浴锅、酸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型)。《食用植物油中天然辣椒素的快速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法》主要适用于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橄榄油、调和油等食用植物油中天然辣椒素的快速测定。用到的仪器及设备主要有荧光测速仪、电子天平、涡漩混合器、孵育器、氮吹仪/空气吹干仪(带温度控制)、天然辣椒素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移液器、离心机。《水产品中地西泮残留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主要适用于鱼、虾中地西泮的快速定性测定。主要涉及的仪器设备有电子天平、离心机、移液枪、涡旋仪、氮吹仪、孵育器、胶体金读数仪。《玉米及其碾磨加工品中伏马毒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则主要针对的是玉米及其碾磨加工品中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伏马毒素B3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涉及的仪器设备有电子天平、粉碎机、离心机、移液器、振荡器、涡漩混合器、pH计、孵育器、胶体金读数仪。四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仪器一览(点击可入专场)序号仪器名称1粉碎机2移液器3水浴锅4酸度计5离心机6电子天平7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型)8荧光测速仪9电子天平10涡漩混合器11孵育器12氮吹仪/空气吹干仪(带温度控制)13天然辣椒素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14胶体金读数仪15振荡器 食用植物油中天然辣椒素的快速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法.pdf面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比色法.pdf水产品中地西泮残留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pdf玉米及其碾磨加工品中伏马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pdf
  • 2024年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申报宝典!
    2024年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申报宝典!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连续发布两篇通告:《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集中接收工作于2024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国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最重要的科研资助机构之一,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泛的资金支持和研究平台。在食品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研究项目,如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联合基金项目等,涵盖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食品加工技术创新、食品质量与安全评价与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等。这些项目将为食品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和发展。《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重点发布了2024年国自然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生命科学学部下的食品科学(C20)学科主要资助以食品及其原料为研究对象的食品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包含食品绿色加工、生物制造和贮藏的调控机制、食品营养、风味形成与安全控制机理。那么对于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纽迈可以提供哪些应用解决方案呢?1、食品加工与制造、贮藏与保鲜纽迈应用:食品干燥-复水-浸泡-糊化-腌制-冷藏过程水分分析目前,低场核磁技术已成功用于肉类、谷物、果蔬、奶酪等干燥和复水过程中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研究。2、食品组分与营养纽迈应用:巧克力总脂肪含量巧克力中脂肪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低场核磁法可以快速、准确测量巧克力中的脂肪含量,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3、食品营养和贮藏调控机制纽迈应用:奶粉脂肪和水分含量测量脂肪是奶粉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脂肪的摄入量不当将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奶粉产品对水分含量也有要求,水分含量需要小于4%,水分过量的产品容易变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奶粉产品中的脂肪和水分含量,测试速度快、操作简单,可实时获得测试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检测。4、食品营养和风味的形成机制纽迈应用:固体脂肪含量测定固体脂肪含量(SFC)可以帮助了解产品的各种特性,使工程能够指导制造过程,生产最优质产品。核磁共振方法已经是国际/国内公认的标准方法。脉冲核磁共振作为脂肪和油类分析的方法包含在以下测试标准中:GB&frasl T 37517-2019、GB&frasl T 31743-2015、ISO 8292、AOCS Cd 16b-93。5、食品加工中的质量控制纽迈应用:烟草水分测试烟草中的水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直接决定烟草加工质量,在卷烟的制丝、卷接、储存以及卷烟内在质量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均被进行考察 。低场核磁检测技术不需要任何溶剂及样品前处理,对样品外观颜色等无要求,可快速准确测得烟草水分含量、不同状态水分状态、水分迁移。6、动物营养与饲料、作物育种纽迈应用:种子含油含水率测定常见的油料作物有菜籽、玉米、大豆、油茶籽、葵花籽、橄榄等。油料种子的含油率是衡量其商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含水量则是评价油料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同时检测作物种子的含油含水率,可以在。使用低场核磁法能够无损检测水分、油含量,测试速度快,可大规模种子测试需求。纽迈提供应用解决方案(部分)
  • 睿科集团:直面“罐车混装食用油乱象“,科技守护,让食用油安全有据可依!
    近日,一则“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的报道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同时组织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专项排查。煤制油等化工产品含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如: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PAHs)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尤其是苯并芘(BaP),作为一种已知的强致癌物质,PAHs能够通过呼吸、皮肤接触、食物和水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肺、肝和肾等重要器官构成潜在的危害。 食用油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用科学之眼,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为此,小睿特此整理了食用油检测相关的内容: 食用油相关检测项目 食用油检测相关标准 • 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 GB 1535-2003《大豆油质量标准》 • GB 1534-2003《花生油检验标准》 • GB 1536-2004《菜籽油标准》 • GB10464-2003《葵花籽油标准》 • GB 11765-2003《油茶籽油标准》 • GB 19111—2003《玉米油标准》 • GB/T 8235-2008《亚麻籽油标准》 • GB/T 8233-2008《芝麻油标准》 • GB/T 15680-2009《棕榈油标准》 • GB/T 17756-1999《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 睿科粮油样品解决方案 往期推荐 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并(a)芘的残留量 酸价及过氧化氢检测 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扫码可领取 产品资料 产品报价 仪器试用 解决方案
  • 吉天应用实验室开发出坚果中α -维生素E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营养丰富,果皮坚硬,例如榛子,松子,葵花籽,花生等。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能够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而抑制油脂的氧化,被称为最有效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有8种异构体结构,生理活性也相差甚远,其中α-维生素E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活性最高的维生素E形式。坚果中α-维生素E是衡量坚果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实验室利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溶图1.坚果剂萃取联合液相色谱仪开发出快速测定坚果中的维生素E含量的新方法,相关结果以《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测定坚果中α?维生素E含量》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分析仪器》上。实验仪器APLE-3500快速溶剂萃取仪,配11 mL萃取池(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TM-2000超级恒温混匀仪(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实验方案准确称取粉碎好的坚果样品2.00 g,硅藻土和坚果样品按照1:1混匀倒入预装纤维素膜的11mL萃取池中,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温度为110℃,萃取时间为300S,萃取结束后将收集瓶中萃取液全部转移定容到10mL,涡旋震荡均匀澄清后,过滤膜,待HPLC分析。 色谱条件液相色谱采用二元高压梯度洗脱方式。色谱柱采用Athena C18柱,4.6×250mm,粒径5μm;流速:0.8mL/min;波长:294nm;进样量:20μL。梯度洗脱如表1所示 线性范围在表1的色谱条件下,对配制不同标准系列溶液进行分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样,在2-100μg/mL的条件下,得出标准曲线方程为Y=11037.30645X+4764.28303,相关系数r =0.9999,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α-VE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α-VE标样(40μg /mL)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3。以3倍信噪比确定最低检出限,检出限为0.04μg/mL。 方法回收率实验选取杏仁作为基质样品,根据样品制备和萃取条件,并加入一定量的α-VE标准溶液,考察α-维生素E的加标回收情况,回收率见表2。样品测试 根据上述方法对市购的四种坚果中α-VE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葵花籽的含量最高,达到154.65μg/g。 结论本文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萃取坚果(生花生,山核桃,杏仁以及葵花籽)中的α-VE。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萃取所需溶剂少,萃取时间短,对α-VE的提取效率高。实验通过高效液相法对提取的α-VE进行检测,峰形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0.1~97.2%之间。本研究使用的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快速高效,为提取研究食品中的维生素E提供新的方法。
  • 洽洽瓜子被曝装袋前喷香精
    记者卧底洽洽瓜子装袋前用香精喷,生产日期有问题   一到年底,每个家庭都要备下瓜子、花生、开心果等,洽洽瓜子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品牌,厂家在生产、包装瓜子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一些问题?   从11月30日到12月15日,记者以一名打工者的身份应聘进入安徽省合肥市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进入高档坚果车间和香瓜子生产车间 。整个生产工序的严谨性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记者发现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不少员工赤手挑拣瓜子,而且不戴口罩……   A   不办理健康证,不戴手套挑拣瓜子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外面挂着一个醒目的红色广告牌,上面写着“生产线员工,常年招聘”。11月26日,记者拨打了招聘广告上的电话,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最需要的是女工。11月29日,记者再次拨打了此电话,对方让记者第二天带着身份证复印件等到公司门口集合。第二天,记者准时到达公司门口,来应聘的还有十几个年轻人,除了一位腰部受过伤的年轻小伙被劝退外,其他人都被带到公司的培训室内。工作人员介绍了公司的的上班制度以及工资发放方式,然后让大家考虑一下,“觉得接受不了可以离开,如果觉得可以,现在就可以签合同,下午参加培训,明天就可以上班。”   记者应聘成功后,该公司并没有要求记者及其他员工办理健康证,也没有统一做体检。然而车间内贴着的规章制度上写着“员工应办理健康证,不能有不适宜参与食品生产的禁忌症”这样的内容。记者随后咨询了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对方的答复是“公司会找机会为大家统一办理,等通知就行。”但是入职十多天,一直都没有接到要求办理健康证的通知。   进入公司大门,院子两边堆放着很多白色的袋子,上面都印着“葵花子”三个字,还注明了葵花子的品种、颜色等信息。车间一位老员工徐师傅告诉记者,厂里的葵花子产地主要是内蒙古,洽洽瓜子的生产过程要经过多道工序,有些瓜子甚至要选三遍。“光挑拣瓜子的车间就有好几个,每个车间的任务不一样,有挑拣生瓜子的 ,也有挑拣熟瓜子的 。有些瓜子要挑拣三遍,进货后,先用机器筛选一遍,进生产车间前还得再挑拣一遍,煮完后还需要再挑拣一遍。”   记者所在的车间在一栋厂房的二楼,在该厂房的一楼是人工挑拣瓜子车间。挑拣瓜子的车间里放着五六张长条形的桌子,每张桌子两边都坐着三四位妇女,每人面前都放着一堆堆瓜子,每张桌子上还有几个绿色的小盆子,她们都低着头在桌前挑拣瓜子。记者看到,只有一两位女员工戴着口罩,她们一边说笑,一边工作。   拣瓜子是一项细致活,要将瓜子铺在桌面上,拣出空壳或者有虫眼的次品,将次品拨到一边。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女员工没有戴一次性手套,而是赤手在桌上将瓜子拨来拨去。有一位员工戴了手套,但手套有的地方已经发黑。   B   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换掉   煮瓜子的车间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也是门禁最严的地方。记者发现,这里有两个瓜子生产车间,都有门禁,员工进入车间需要打卡,生产车间员工的工作服也和别的车间员工的不一样。墙壁上贴着相关规定:“与本车间生产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域”。记者几次进入生产车间,都因为穿着不同的工作服被工人问“你是干什么的?来找谁?”这样的问题。   12月8日,记者第一次走进瓜子生产车间,进门右拐有铁制的台阶,车间里有水蒸气,台阶有些生锈。顺着台阶走上去,就是瓜子的煮制区,这里被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清真瓜子煮制区,另一边是香瓜子煮制区。记者走进清真瓜子煮制区,这里只有一位工人。四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铁罐上面盖着盖子,不断有水蒸气从里面冒出来。工人告诉记者,车间内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很先进了,“将葵花子放在罐内煮,时间到了后经过冷却等几个环节就可以直接装到袋子里了。”   12月12日,记者来到香瓜子煮制区,五六位工人在那里忙碌着。两个人用小车将葵花子拉到车间门口,两位大姐将地上的黑色积水扫到一边。   “我想来这个车间来上班。”记者对大姐说。大姐有些惊讶:“这儿的活又脏又累,你们年轻人干不来的 。”   记者看到有两位操作工人每人搬了一袋葵花子来到大罐子前 ,将葵花子倒在里面,一共往里倒了十几袋,后来铁罐中还溅出了黑色的水。“一袋葵花子90斤,一罐能装 0.7吨。”一位工人告诉记者。   记者只看到工人往罐子装瓜子,却没有看到工人换水。   一罐要煮0.7吨的葵花子,煮过后不会影响水质吗?记者询问工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煮葵花子的各种配料都在罐子内,煮一罐就倒一次水很浪费。“罐子里面都有管道,水在里面是流动的 。煮完一次后会排出一部分水,然后放进一部分清水,这样既能节约水 ,还能保证配料的浓度不会太低,等到浓度低到规定的标准时,再重新加料。”   C   给瓜子喷香精,香精生产日期有猫腻   12月13日,记者申请调到生产车间,负责将生产出来的香瓜子用尼龙袋装好,并放到仓储区。生产设备有两个出口,可以将尼龙袋放在在出口,打开挡板之后瓜子就会装进袋子里,每袋装大概装18.4千克,前后不能相差太多。然后将装好的瓜子摆在身后,堆了 30袋后拉到仓储区。这样的工作,需要技巧也十分耗费体力。瓜子装得差不多时,要将挡板放下,然后将袋子搬到秤上称重,同时要拿一个新袋子,另一个人将瓜子放到身后。挡板放下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设备中瓜子积得太多,会从通风口冒出来。一开始记者完全跟不上节奏,只能负责搬运瓜子,然后拿一些空袋子过来。装瓜子的尼龙袋的里面还套着一个塑料袋,记者看到大部分都有些破旧了 ,原本白色的塑料袋有些发黄。   当天下午,记者开始负责装瓜子。同组的大姐叮嘱记者,地上有瓜子要赶紧扫干净,“如果让主任查车间的时候看到了,会挨骂的。”刚开始可能有些紧张,记者多少有些手忙脚乱。会不小心将瓜子掉到地上,同组的大姐便拿着扫帚,每隔一会就将地上瓜子扫一遍,然后收集到一个盒子里。“这些瓜子掉到地上可能弄上头发,一会送到前面去。”记者看到前面有个设备,上面写着“清选线”。掉到地上的瓜子送到该设备前 ,风会把脏东西吹走,之后这些瓜子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给瓜子装袋前,记者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味道,香得有些呛人。记者看到有个小型喷枪不断喷出来白色的雾。同组的同事叮嘱记者,这是香精,“这个喷头你得一直盯着,如果不喷了,就得到那边换一桶香精。”记者这才注意到,机器旁放了三个乳白色的小桶,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香精放置处”。记者看到香精桶上本来有标签,现在上面又贴了一个白色的标签,写了名称,生产批号,以及保质期等。记者将这张白色标签撕了下来,看了原厂贴的标签,是由上海一家香料公司生产的 。让记者奇怪的是,原厂贴的标签上注明生产日期是 2012年7月,但是新贴的标签上却注明2012年11月,相差了整整四个月。“为什么要重新贴上标签?而且生产日期差了四个月?”记者问同事,他们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相关标准   12月21日日,卫生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食品用香料通则(征求意见稿)》对天然食品用香料提出了重金属和砷的限量要求,分别为10毫克/公斤和3毫克/公斤。   花絮   想让员工不偷吃,难啊!   记者刚拿到工装时,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工装上衣只在胸口处有一个口袋,两侧没有口袋。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以前的工装两侧是有口袋的,但是后来为了防止员工偷吃瓜子,所以新的工装两侧就没有口袋了。“不过瓜子那么小,只要想吃,用手抓一把就行,怎么能管得住?”老员工说。记者在工作的时候,看到几位老员工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天。   记者在厂区内走动的时候也经常发现,员工从餐厅出来一边走一边嗑瓜子,将瓜子皮吐到地上,十分悠闲。“赶紧吃完,让领导看见了也不好。”香瓜子包装车间一位员工跟记者说,“我们下班的时候一般都会抓一把带回家。”   好的方面   进车间必须戴帽子   记者探访时发现,厂区大门的门禁系统比较严 ,每次刷卡仅容许一人通过,到了晚上下班或者早晨交班的时候,门卫都会在门口站岗,对于拿着大袋子、行迹可疑的人会进行检查。记者下班的时候都会用塑料袋拎着工作服回住处,每次都被站岗的门卫拦下检查包内的东西,确认没有公司的产品之后才放行。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于生产上的一些严格要求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入职的第一天,班长培训的时候就一再强调 ,进车间的时候必须戴好帽子,并且要将所有的头发收进帽子里,一点也不能露在外面。这样的规定似乎已经成为每个车间员工的共同习惯,记者走访瓜子包装车间、瓜子生产车间等几个车间时,进门前都有员工提醒记者,“先把帽子戴好才能进车间,没戴帽子不能进入车间。”   没有发现陈瓜子   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有一篇声明,是专门用来回应之前有媒体曝光公司使用陈瓜子进行生产的,但记者看到,大部分葵花子外包装上贴着的生产日期都是在2012年9月以后,并没有看到陈瓜子。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年底产量那么大,每天都是24小时不停地生产,哪可能有陈货?”   员工挺照顾记者   在工作过程中,其他车间员工对记者的照顾也让记者觉得很温暖。从进入瓜子生产车间的第一天开始,隔壁生产线上的老师傅就建议记者多学点技术,“这种活是我们四十岁以上的工人做的,你们太年轻了,一天干下来肯定浑身疼,不如趁脑子好使时多学点东西,到时候跟班长申请当个主操作手,这个工作还轻松一点,也有前途,整天干体力活没前途。”跟记者同一组的大姐对记者十分照顾,记者不擅长这种体力劳动,一开始的时候她都一点点耐心教记者,几乎把装袋、称重的活全包了,记者只要搬运就可以了。“刚开始可能会累点,熬过这一个星期就好了。”记者跟她抱怨累时,她笑着说。到了中午,因为生产线上不能没人,所以大家必须轮流吃饭,大姐总是让记者先去,等中午12点半记者吃完饭回来之后她才去。
  • 2023年7月份有380项标准将实施 食品标准独占38%
    2023年7月份有380项标准将实施我们通过国家标准信息平台查询到,在2023年7月份将有380项与仪器及检测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实施,具体数量明细如下: 随着社会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浮现,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健康。在7月份新实施的标准中,食品相关标准占据了38%,占据了新标准实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共有144条标准与食品相关,包含多个产品通则、产品标准、检测标准及技术规范。而与食品息息相关的环境领域也有24个新标准将实施,主要涉及土壤质量、废水废液、废弃物、危险废物等。除此之外还有电力半导体、机械车辆、冶金矿产、医药卫生等标准也将在7月份实施。在7月份新实施的标准中,包含了多品类科学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电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具体2023年7月份主要新实施的标准如下:需要相关标准的,点击链接即可下载收藏↓仪器仪表与计量标准(3个)GB/T 41949-2022 颗粒 激光粒度分析仪 技术要求 GB/T 26497-2022 电子天平 GB/T 42222-2022 玻璃仪器 光学均匀性测试方法与分级 农林牧渔食品标准(144个)GB/T 42482-2023 生鲜银耳包装、贮存与冷链运输技术规范 GB/T 21241-2022 卫生洁具清洗剂 GB/T 25169-2022 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 GB/T 15681-2022 亚麻籽 GB/T 29374-2022 粮油储藏 谷物 冷却机 应用技术规程 GB/T 17814-2022 饲料中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 酚 、乙氧基喹啉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测定 GB/T 13081-2022 饲料中汞的测定 GB/T 5532-2022 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GB/T 42121-2022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 家禽屠宰加工输送设备 GB/T 42119-2022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 家禽胴体螺旋冷却设备 GB/T 42120-2022 冻卷羊肉 GB/T 42118-2022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 GB/T 42237-2022 蛋粉质量通则 GB/T 42227-2022 留胚米 GB/T 42235-2022 蛋液质量通则 GB/T 42226-2022 黑糯玉米 GB/T 42228-2022 粮食储藏 大米安全储藏技术规范 GB/T 42225-2022 小麦麸 GB/T 19557.6-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苎麻 GB/T 19557.17-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辣椒 GB/T 19557.2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蓝 GB/T 19557.18-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棉花 GB/T 19557.27-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西瓜 GB/T 19557.25-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黄瓜 GB/T 6434-2022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GB/T 42173-2022 发芽糙米 GB/T 11764-2022 葵花籽 GB/T 42114-2022 木薯叶片中黄酮醇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42113-2022 农产品 中生氰糖苷 的测定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 GB/T 42116-2022 苏博美利奴羊 GB/T 19557.26-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苹果 GB/T 19557.16-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花生 GB/T 19557.11-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猕猴桃属 GB/T 19557.21-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甜瓜 GB/T 19557.8-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GB/T 19557.7-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 可区别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水稻 GB/T 13079-2022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1603-2022 羊毛纤维平均直径测定法 气流法 GB/T 20806-2022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 NDF )的测定 GB/T 42010-2022 包装容器 奶粉 罐质量 要求 GB/T 42090-2022 智能化饲料加工厂 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GB/T 42088-2022 饲料加工厂 智能化技术导则 DB5105/T 4001-2023 白酒贮藏容器 陶坛 DB 5110/T 4001—2023 白酒贮藏容器 陶坛 DB 5103/T 4001-2023 白酒贮藏容器 陶坛 DB50/T 743-2023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DB50/T 390-2023 肉兔健康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DB50/T 308-2023 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50/T 1395-2023 柠檬冷链作业规范 DB50/T 1394-2023 保鲜花椒冷链作业规范 DB50/T 1390-2023 黑壳 楠 栽培技术规程 DB50/T 1389-2023 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DB50/T 1388-2023 饲用甜 高梁 与饲用燕麦轮作技术规范 DB50/T 1387-2023 南川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50/T 138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 DB50/T 1385-2023 农业植保无人飞机操作技术规范 DB50/T 1384-2023 畜牧业养殖用水定额 DB5115/T 4001—2023 白酒贮藏容器 陶坛 DB43/T 2615-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桑植萝卜 DB43/T 2614-2023湘烟7号生产技术规程DB43/T 2612-2023 林下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2611-2023 再生稻机械化收割技术要求 DB43/T 2610-2023 鲜食玉米机械化移栽技术规程 DB43/T 2609-2023 辣椒机械化移栽技术规程 DB43/T 2608-2023 全株水稻青贮技术规程 DB43/T 2607-2023 草山草坡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43/T 2606-2023 茄果类蔬菜露地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2605-2023 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 DB43/T 2604-2023 葡萄计划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2603-2023 稻烟轮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3/T 2602-2023 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规范 DB43/T 2601-2023 籽粒用高粱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DB43/T 2600-2023 高粱种肥同步轻简施肥技术规程 DB43/T 2599-2023 低镉水稻品种自主试验技术规程 DB43/T 2598-2023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DB43/T 2597-2023 柑橘老果园重 植技术 规程 DB43/T 2596-2023 柑橘密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DB43/T 2595-2023 油桃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2594-2023 桃园增施 有机肥减施化肥 技术规程 DB43/T 2593-2023 炎陵黄桃高山 延后成熟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2592-2023 桃 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DB43/T 2591-2023 梨减药 生产技术规程 DB43/T 2590-2023 梨 Y 形架整形 修剪技术规程 DB43/T 2589-2023 桑蚕品种锦绣 1 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DB43/T 2588-2023 桑蚕品种锦绣 1 号繁育技术规程 DB43/T 2587-2023 蚕砂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B43/T 2586-2023 水稻 镉 积累 特性池栽表型 鉴定技术规程 DB43/T 2585-2023 合方鲫繁殖 技术规程 DB43/T 2584-2023 玉竹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43/T 2583-2023 青风藤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43/T 2582-2023 多花黄精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43/T 2581-2023 博落回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DB43/T 2580-2023 橘 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3/T 2578-2023 大宗干散货水 水 中转环境保护技术规程 DB43/T 2577-2023 粽 叶用箬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DB43/T 2576-2023 毛金竹育苗技术规程 DB43/T 2575-2023 林业信息化业务流程设计规范 DB43/T 2574-2023 林业信息化系统运维和服务规范 DB43/T 2573-2023 林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 DB43/T 2572-2023 林业信息化数据采集规范 DB43/T 2571-2023 林业信息化标准化指南 DB43/T 2570-2023 林业信息化安全规范 DB43/T 2569-2023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南 DB4101/T 58-2023 设施黄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01/T 57-2023 根用芥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01/T 56-2023 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01/T 55-2023 大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01/T 54-2023 秋冬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DB4101/T 53-2023 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4101/T 52-2023 食品销售单位 6S 现场管理规范 DB11/T 2095-2023 主要坚果等级划分 DB11/T 2094-2023 生物防治产品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花 绒寄甲 光肩星天牛生物型 DB11/T 2093-2023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导则 DB11/T 2092-2023 食用林产品质 量安全 追溯导则 DB11/T 2090-2023 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 DB11/T 2089-2023 毛梾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 DB11/T 2088-2023 高密植桃园建设及管理技术规程 DB11/T 1764.3-2023 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果树 DB11/T 1308-2023 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 冬小麦 DB11/T 1143-2023 园林铺地工程施工规程 DB11/T 736-2023 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DB11/T 557-202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DB5202/T 038- 2023 盘江牛养殖场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规范 DB5202/T 037- 2023 盘江牛异地 运输规范 DB5202/T 036- 2023 盘江牛养殖场 粪便及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 DB5202/T 035- 2023 盘江牛卫生防疫 规范 DB5202/T 034- 2023 盘江牛饲料 与日粮配制规范 DB5202/T 033- 2023 盘江牛饲养 管理规范 DB5202/T 032- 2023 盘江牛繁殖 规范 DB5202/T 031- 2023 盘江牛种牛 选配技术规范 DB5202/T 030- 2023 盘江牛养殖场 选址与设计规范 DB36/T 1737-2022 红果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6/T 1736-2022 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DB36/T 1735-2022 规模猪场 粪污全量化 收集贮存设施建设规程 DB36/T 1734-2022 大球盖菇 -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1733-2022 贝 贝 南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1732-2022 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DB36/T 1731-2022 生鲜食品配送规范
  • 准确、高效、快速,德国奶粉事件背后的分析利器——访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鸿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0月24日,德国公益组织“食品观察”在其官网上发布一份针对在德国销售的16款奶粉(德国4款,法国8款,荷兰4款)的抽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其中6个品牌的8款产品检出芳香烃矿物油物质,包括雀巢、诺优能、悠蓝等在中国也有较高知名度的母婴奶粉品牌。此次报告食品观察依据了三家独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而三家实验室在矿物油成份检测中都采用了Axel Semrau公司的全自动在线LC-GC二维色谱联用矿物油分析系统。为此,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特别采访了Axel Semrau大中华区独家代理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真分析)产品经理张鸿先生,就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矿物油及相关检测技术进行了交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a469c41-4884-4707-8111-fed50f94ad95.jpg" title=" 仪真 张鸿_ 450psi.jpg" alt=" 仪真 张鸿_ 450psi.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仪真分析产品经理 张鸿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nstrument:张经理,您好。此次德国奶粉事件中检出的矿物油物质在食品中常见吗?矿物油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张鸿 /strong /span :矿物油(MOH)是以石油、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经加工提炼获得的一类碳原子个数不同的烃类混合物(C10-C50)。外观类似日常的油脂,但并不来自于动物或植物,故称矿物油。常见的燃料油、润滑油、白油和蜡油都属于矿物油产品。包装油墨和除尘剂中都含有矿物油。由于此类产品广泛使用,矿物油逐渐渗入到我们食物链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科学家就在食品中发现有矿物油残留。2008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构发现来自乌克兰的葵花籽油中含有高含量矿物油,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有相关机构陆续在巧克力等食品中发现矿物油残留。如今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许多食品都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油残留,这可能来自原料污染、加工污染或包装上的油墨迁移。 /p p   矿物油毒理特性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根据已掌握的科学数据,一般将矿物油分成两类:一类是直链、支链或环烷烃组成的饱和烃类矿物油(MOSH),另一类是含有苯环的芳烃类矿物油(MOAH)。碳数在C16-C35之间的饱和烃类矿物油(MOSH)在体内不易被代谢,会在淋巴结、肾脏和肝脏等组织内蓄积,会出现炎症等不良情况。芳香烃类矿物油(MOAH)含有一个至多个苯环,目前虽还未有相关研究证实芳香烃类矿物油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程度,但根据已有多环芳烃的毒理特性数据,含有苯环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突变和致癌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nstrument:目前食品中矿物油残留物的检测技术有哪些?此次事件中的三家独立实验室均采用了Axel Semrau公司的二维色谱系统,这套系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strong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张鸿 /span /strong :食品中的矿物油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食品基质和周围环境的干扰,要满足检测限低(mg/kg水平),并且数据可靠稳定,非常不容易。欧盟还要求将矿物油再细分成含苯环的(MOAH)和不含苯环的(MOSH),需要分别定量,更加大了分析的难度。目前,食品矿物油分析方法主要有皂化法、气相色谱法、微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离线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气相色谱(LC-GC)联用法等。其中皂化法、气相色谱法、微柱层析法和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实验。离线固相萃取法可以进行定量检测,但样品前处理比较复杂,在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略有不足,现有获得欧盟标准号的方法还只能分析MOSH部分。 /p p   所以,本次报告中采用了LC-GC二维色谱联用法。这套系统将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串联使用,利用液相色谱本身的梯度洗脱和分离功能,将干扰基质和目标物分离,再无损失,不需要浓缩氮吹等步骤,将目标物全部转移到气相色谱中进行定量。相比其他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检测限低(0.5mg/kg),并能对MOSH和MOAH分别定量。很荣幸,本次参与检测的实验室使用的都是德国Alex Semrau公司产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nstrument:目前我国对于食品中矿物油残留有没有要求或规定?国际上对食品中矿物油残留有哪些要求?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张鸿 /strong /span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但目前国家对食品中矿物油残留还没有具体要求。只是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有明确规定——不能在大米中添加矿物油,用于改善大米的外观。 /p p   国际上,特别是欧盟对食品中矿物油残留,是非常关注的。2009年,乌克兰葵花籽油矿物油污染事件出现后,欧盟曾规定食用油中的矿物油含量不能超过50mg/kg;2014年,德国规定采用回收包装材料的食品,包装材料的矿物油迁移限量,饱和烃类和芳烃类矿物油的迁移限量分别是2mg/kg和0.5mg/kg;2017年,欧盟发布了关于“监测食品以及食品接触材料和物品中矿物油烃类”的建议性指导文件,督促各国监测不同食品中的矿物油含量。不同食品行业协会组织,纷纷开展食品中矿物油的来源调查,并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方案。通过近十年的关注,欧洲企业改进了自己的生产工艺或包装材料,近期的数据表明,和前期相比,矿物油残留背景含量已大幅降低。 /p p   虽然国内目前还未对矿物油等指标纳入检测体系,但一些知名国际品牌都已关注食品中矿物油残留,并购买了我们的仪器设备开展矿物油残留物相关研究分析,以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nstrument:我国食品中矿物油检测科研现状如何?仪真分析在矿物油检测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strong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张鸿 /span /strong :现阶段国内进行食品中矿物油残留研究的科研机构还比较有限。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武彦文老师的团队从2015年起开展矿物油分析方法的研究,目前其开发的方法及测试水平均已步入国际前列。今年8月,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与德国Axel Semrau公司的德中合作的矿物油分析实验室(仪真分析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共享实验室)正式揭牌,仪真分析与Axel Semrau公司合作,应用Axel Semrau的软件平台,合作开发适合中国应用的包含软件与硬件的解决方案。现实验室已成为国内科研检测人员研究矿物油分析方法的平台。 /p
  • 中国有机食品认证遭美质疑
    美国媒体13日报道,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有机食品正进入美国市场。和美国国内的有机食品一样,这些来自中国的有机食品一般也有“U.S.D.A.organic(有机的)”的绿色标记。这一联邦认证旨在向消费者保证,农民和食品生产商已经通过严格、独立的检查。   但现在,美国农业部对中国有机食品的认证提出质疑。美国农业部雇用私人组织对全球大多数有机食品进行检查。考虑到有机食品认证可能和消费者利益存在冲突,美国农业部禁止美国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在中国运作,还计划在年内派一个审查小组前往中国,对中国有机食品的认证过程进行广泛评估。   美国官员表示,被禁的OCIA让中国政府机构的人员来审查国有农场和食品加工设施。多年来,总部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OCIA一直是中国有机食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主要审查机构。这一禁令可能会引发美国消费者对中国有机食品的担忧。   天然食品连锁公司是美国国内主要有机食品零售商。这家公司的很多自有品牌产品使用来自中国的有机食品,包括冷冻蔬菜、葵花籽、松仁和罐装茶叶等。如今这类产品的数量急剧减少,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担心这些有机食品的认证有问题。天然食品连锁公司表示,它自己对中国供货商的产品进行了检查,查出有污染物。   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30亿美元的农产品。中国是对美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之一。   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项目负责人之一迈尔斯麦克沃伊说,除了对OCIA的在华业务进行审查外,农业部调查人员还发现至少有10家国有农场或工厂生产的有机食品可能存在问题。   麦克沃伊说,他不知道这些农场和工厂的产量有多大,或者生产了什么。目前也不清楚调查人员是否已经去过现场,看看那儿的生产是否严格遵守有机食品标准。
  • 如何有效测试各类油品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效果
    各种类型的食用油可用于烹饪和在厨房使用。油的范围包括植物油,如葵花籽油、大豆、花生、棕榈、椰子、橄榄油、混合油到动物脂肪,如鲑鱼油。抗氧化剂通常用于提高保质期和保存食用油和脂肪的质量。它们通过各种机制参与或干扰脂质自氧化反应级联来抑制氧化反应。不同的油有不同的氧化率,抗氧化剂在提高其保质期和保持其质量方面有不同的效果。利用VELP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进行了分析,检测每一种测试油的不同特点。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的添加食品最重要的质量改变之一是由于游离或酯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氧的吸收。脂肪的自动氧化是一种由光、高温、金属痕迹和有时影响产品保质期的酶促进的化学反应。防腐剂和其他物质被添加,以抵消和减缓这一食用产品的质量改变过程。抗氧化剂通常用于提高保质期和保护食用油和脂肪的质量。它们通过参与或干扰脂质自氧化反应级联来抑制氧化反应。意大利VELP油脂氧化分析仪OXITEST方法和对各种类型的油品进行的分析OXITEST氧化稳定性反应器被用来测定各种样品的氧化稳定性,不需要进行初步的脂肪分离。OXITEST方法是一项公认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食品、脂肪和油的氧化稳定性。对各种类型的油进行了测试,以分析氧化稳定率,并比较所有含有和不含有抗氧化剂的油的配方。
  • 【瑞士步琦】近红外让油料作物检测更高效
    近红外让油料作物检测更高效植物油料是油脂工业的重要原料,包括大豆,菜籽,葵花籽,花生等,通过标准的工业化加工流程,得到我们日常所需的各类植物油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油脂,每年大量的食用油会走上我们的餐桌,食用油品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食健康,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油脂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所以我们需要从源头关注和把控食用油的质量和营养,而食用油的质量和营养取决于油料作物的品质。对于企业而言,高品质的油料作物不仅可以加工生产出品质上佳的食用油,提高出油率,为企业提质增效,而且加工过程中得到的其它产物,如油料粕,磷脂,维生素等,同样可以以高品质的营养价值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油料作物品质检测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等主要指标,通过传统的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时效性差,同时会产生检测废液,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测试方便、高效、性价比高等优势,迅速成为农业和商业领域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的主要品质指标分析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行业。步琦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提供全面的的解决方案,反馈精确的检测结果,助力油料作物的品质检测。1工业级旁线近红外——ProxiMateProxiMate是一种适用于粮油的台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可靠耐用、设计紧凑和使用简单的特点。它能减少生产停机时间,对批次抽样进行快速的质量控制。用户界面直观,设置分级权限操作;提供广泛的预校准包,可适用于各种粮油领域。稳定耐用,高防护性,可用于车间的旁线检测检测方便快速,同时可得到多个检测指标快速反馈抽检结果,进行质量控制2在线实时检测——NIR-Online高品质植物油、油料籽粕或者有价值副产物的生产都从确保进入生产区域的油料籽品质开始。在收储区域安装在线检测分析仪,可实时显示关键指标,方便决定接收还是拒收。这些信息被送到控制室,并根据预设标准自动进行品质分级,从而优化后续生产步骤,节省成本。快速决定原料的品质,实时品质分级提供关键参数的真实品均值,合理支付货款自动存档记录全部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油料作物的检测方法也需要更新变革,建立完整的近红外模型,助力油料作物的快速分析是当前检测的发展趋势。关注步琦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您提供更丰富有效的解决方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